2023-10-06 醫療.新陳代謝
搜尋
膽固醇
共找到
1683
筆 文章
-
-
2023-10-05 醫療.心臟血管
三高都會導致陽痿?治高膽固醇吃降血脂藥可否改善勃起功能?能不能和壯陽藥一起吃?
對於大多數男性來說,無法勃起或維持勃起的情況偶爾會發生。當男性持續存在這種困難時,就會被診斷為勃起功能障礙,或是一般俗稱的陽痿。勃起功能障礙是由多種不同因素引起的,其中心血管健康可能影響重大。由於你的循環系統負責將血液輸送到全身的血管,而你的陰莖需要足夠的血流量才能勃起並維持勃起。換言之,當你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脂)及糖尿病在內的三高疾病時,可能就會影響你的勃起功能。以下為幾個常見問題的解答。高血壓和勃起功能障礙(陽痿)有何關聯?要治療勃起功能障礙,你必須先降低高血壓。有些人僅透過改變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就能做到這一點,其他人則可能需要高血壓藥物的幫助。然而對許多男性來說,一個常見問題是某些類型的降血壓藥物可能會導致勃起功能障礙。這可能會讓你很難堅持服藥,尤其是如果高血壓以前從未引起任何症狀的話。雖然許多用於治療高血壓的藥物與勃起功能障礙有關,但有些藥物引起問題的可能性要小得多。某些高血壓藥物甚至還可能改善部分男性的勃起功能障礙。目前所知,利尿劑和乙型阻斷劑是最常與勃起功能障礙相關的高血壓藥物,可能也是醫生最先開出的降血壓藥物。如果你在正服用利尿劑,則應繼續服用,直到高血壓得到控制。若勃起問題持續存在,或者血壓回升,那麼醫師可能會改用不太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或者,合併用藥可能可以更好地控制高血壓並降低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延伸閱讀:高血壓是陽痿原因?降血壓藥能和改善勃起功能障礙的壯陽藥一起吃嗎?】糖尿病和勃起功能障礙(陽痿)有何關聯?患有糖尿病並不意味著你就會出現和性相關的問題,但糖尿病患者出現性功能障礙的風險較大。為了勃起,男性需要健康的血管、神經、雄性賀爾蒙和對性刺激的渴望。長時間的高血糖可能會損傷你的血管和神經,包括供應陰莖的血管和神經。因此,即便你的雄性賀爾蒙濃度正常,並且有性慾,你仍然可能無法實現正常的勃起。雖然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男性糖尿病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礙上,但這種疾病也會影響女性。無論性別為何,罹患糖尿病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出現某種程度的性功能障礙。患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糖尿病男性可以服用口服藥物,如阿伐那非(Avanafil)、西地那非(Sildenafil)、他達拉非(Tadalafil) 或伐地那非(Vardenafil)。然而,由於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出現心臟問題,因此這些藥物可能不合適,並且可能會導致與某些心臟藥物發生危險的相互作用,與醫師討論哪種治療方法對你最好。高膽固醇(高血脂)和勃起功能障礙(陽痿)有何關聯?從生理角度來看,勃起功能障礙可能是由於流向陰莖的血液減少而引起的。對於能夠勃起的人來說,性興奮會引發血液湧向陰莖,導致陰莖充血。當血流受損時,勃起或維持勃起可能會很困難。高膽固醇會導致陰莖動脈中的脂肪斑塊堆積,從而導致勃起功能障礙。斑塊的堆積也會導致高血壓,導致血管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窄和硬化,也就是動脈粥狀硬化。所有這些都可以減少勃起所需的血量。高膽固醇和高血壓具有相似的危險因素,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一個人實現或維持勃起的能力。它們包括:.年齡較大.肥胖.糖尿病.缺乏運動.不良的飲食習慣.酒精過多.吸菸【延伸閱讀:做哪種運動有助降膽固醇?提高HDL和降低LDL是改善的關鍵】飲食能改善高膽固醇(高血脂)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礙(陽痿)嗎?吃高膽固醇食物不一定會影響你的膽固醇數值。然而,你所食用的食物仍然可能對你的勃起功能產生影響。有研究表明,食用健康的飲食方式,特別是地中海飲食,可以改善症狀。地中海飲食包括:.魚和其他海鮮,例如蝦和牡蠣。.水果,如蘋果、葡萄和草莓。.蔬菜,如番茄、青花菜、菠菜和洋蔥。.全穀物,如大麥和燕麥。.健康脂肪,例如橄欖和冷壓初榨橄欖油。.堅果,例如杏仁和核桃。你應該避免的一些食品:.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人造奶油、冷凍披薩和速食。.添加糖製成的食品。.某些植物油,包括芥花油。.加工肉類和其他食品。治療高膽固醇(高血脂)的他汀類藥物能改善勃起功能障礙(陽痿)嗎?他汀類藥物有可能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改善某些人的勃起功能障礙。即便如此,他汀類藥物並不是用來「治療」勃起功能障礙,而是僅在患有動脈粥狀硬化相關心臟病(或有危險因素)時才使用。.降低動脈斑塊大小:有一些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可以逆轉動脈斑塊,這表明它們可能有助於改善身體某些部位的血流。即便如此,這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說法。研究人員尚不清楚斑塊大小的逆轉對勃起功能障礙有何直接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改善血管功能:影響勃起的因素之一是陰莖動脈的內皮功能。內皮功能是指血管內膜收縮、增加血流力量的能力。有研究表明,通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他汀類藥物可以改善陰莖動脈的內皮功能,進而改善某些人的勃起。他汀類藥物和勃起功能障礙(陽痿)藥物能一起服用嗎?一般來說,在他汀類藥物治療期間服用西地那非(Sildenafil)或他達拉非(Tadalafil)等治療勃起功能障礙藥物是可以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人都可以服用它們。西地那非和他達拉非屬於一類稱為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製劑的藥物,PDE5抑製劑的作用是使血管擴張,增加流向陰莖的血液流量。對於一些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這種行為可能會造成不利和潛在危險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服用硝酸鹽、硝酸甘油或甲型交感神經接受體阻斷劑或有心臟病、中風、心臟衰竭、不穩定心絞痛、危及生命的心律不整或姿勢性低血壓病史的人不應該使用西地那非等PDE5抑制劑。【資料來源】.Is There a Link Between High Cholesterol and Erectile Dysfunction (ED)?.Statins and Erectile Dysfunction: What’s the Connection?.Cleveland Clinic: Erectile Dysfunction.WebMD: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Erectile Dysfunction (ED).WebMD: 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Diabetes.The Link Between Diabetes and Sexual Dysfunction.Diabetes UK: Diabetes and sexual problems – in men
-
2023-10-05 焦點.健康知識+
增加排尿的利尿劑怎麼成為降血壓利器?治高血壓藥是這樣誕生
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從一九四八年開始,所追蹤的對象為麻州弗雷明漢市(Framingham)的五千兩百零九位居民。這是以勞工階級為主的城市,位於波士頓以西約二十哩。心血管疾病是一九四○年代最主要的死因之一,而計畫的宗旨是找出和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風險因子。弗雷明漢心臟研究率先顯示,飲食和運動對預防心臟病有影響。就和斯諾一樣,弗雷明漢研究人員也對於當時盛行的理論抱持懷疑。多數醫師相信,心臟病是老化的自然後果,尋找心臟病的藥物根本像在找不老仙丹。不過弗雷明漢計畫的科學家推測,心血管健康會受生活型態和環境的影響。他們想藉由大規模的流行病研究,看出生活型態與環境因子,從而找到新的介入方式,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學者明白這項研究要很多年後,才能得到肯定的結論,因此到一九六○年代初,才首次提出了可靠的發現,這時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已經十幾年了。他們有許多發現,包括中風和三種不同的身體狀況有相關性:動脈阻塞(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血清膽固醇提高(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高血液膽固醇),以及高血壓。由於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和所有流行病學研究一樣,講的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係,因此仍不清楚高血壓是否真會導致中風?或高血壓與中風這兩種疾病是不是由其他共同因素造成?就像吃精製糖和感染小兒麻痺的現象,起因都是因為一九三○年代已開發國家的生活型態。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受到部分醫師的批評,例如有些人主張,高血壓與中風是老化時無可避免的副作用。但是有個研究發現,意外支持了「本態性高血壓」並非常態的說法──一種稱為Diuril(商品名,學名為「氯噻嗪」)的藥物。在一九五○年代,默克有一項計畫:尋找能抑制「碳酸酐酶」的化合物。這些阻斷劑能降低血液酸度,而血液酸度高是很常見的身體狀況,通常源自於腎臟或肺臟問題。若要維持健康,血液酸度的安全範圍很小,失衡會引發頭痛、暈眩或疲憊。如果血液太酸,甚至可能導致昏迷。碳酸酐酶抑制劑有助於調整血液酸度,使其恢復到正常範圍,卻引發了意料之外的副作用──讓病人排尿。醫師將這種會讓人排尿的藥物稱為利尿劑。由於增加排尿可以降低血容量,進而降低血壓(血液中循環的血液較少時,心臟不需要那麼用力即可把血液打到身體各處,血壓也會降低)。默克的碳酸酐酶抑制劑不僅能降低血液酸度(默克的最初目標),還在無意間降低了高血壓。當然,那時的人並未察覺降血壓藥物的需求。但默克既然已握有一套利尿劑,就會找其他理由讓病人想增加小便的頻率。他們很快發現碳酸酐酶抑制劑的另一種用途:幫助水腫(edema)的病人。水腫是指液體在皮膚下與體腔異常累積。比方說,肺水腫就是肺部腫大,若心臟太虛弱,無法把血液有效打出肺部時就會發生,導致肺部氣腔有液體累積。默克明白,碳酸酐酶抑制劑能用來治療肺水腫,因為透過增加排尿、降低病人血容量,便能(一)降低累積在肺部的水分,(二)減少總血量,使心臟更容易把血液打出肺臟。這時碰巧出現另一個發現。默克正在尋找最強力、最有效的碳酸酐酶抑制劑時,找到一種無法抑制碳酸酐酶,卻比現有藥物更能利尿的東西。他們將之取名為Diuril。他們不知道這種藥如何發揮作用,但以肺水腫病人測試Diuril時,發現既安全又非常有效。因此,原本是要找治療血液酸度的藥物,結果找到的是治療肺水腫的新藥物,這可是完全不同的疾病。但故事還沒結束。默克科學家卡爾.貝耶(Karl Beyer)認為,Diuril可能還有另一種效用──「治療」高血壓。那時的人認為「治療高血壓」就像「治療打呵欠」一樣可笑。這麼自然、正常的現象何必治療?即使如此,已有少數醫師懷疑高血壓很危險,而不是健康的象徵。貝耶悄悄把Diuril交給醫師同事比爾.威克森(Bill Wilkerson),請威克森悄悄讓幾名高血壓病患服用,看看有何結果。正如預期,他們的血壓下降了。貝耶於是明白,Diuril可成為第一個有臨床效用的降壓藥──不過,這種藥沒有市場。Diuril在一九五八年上市時,主要用途仍是治療肺水腫。無論如何,其他藥物公司注意到默克的降壓藥有效。他們知道未來的商機總是說不準,萬一錯過了可就不妙,於是也自行開發。這導致許多仿效Diuril的藥品出現,也就是噻嗪類利尿劑(thiazide)的降壓藥。在Diuril推出後幾年,FDA就核准了六種噻嗪類利尿劑。這些降壓藥起初並不常用。第一回合的弗雷明漢心臟研究發表後,顯示出高血壓與中風之間有關聯。雖然許多醫師對於這項研究的發現抱持懷疑,但有醫師認為噻嗪類利尿劑是安全有效的降血壓藥物,開給高血壓病患是利大於弊。如果弗雷明漢心臟研究中,高血壓與中風之間確實呈現因果關聯,那麼噻嗪類利尿劑或許能降低高血壓患者中風的機率。另一方面,如果這關聯不是因果關係,醫師認為開立噻嗪類利尿劑的處方也沒什麼太大的危害。FDA也支持開立各種抗壓劑給血壓高的患者,因為FDA明白,科學家要能建立高血壓與中風之間的因果關聯(而不是只停留在弗雷明漢研究所提出的相關性),就要先真正降低高血壓者的血壓,才能觀察影響──換言之,就是進行專門的研究。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監測全國人口的中風病例,他們很快注意到,中風人數明顯下降,遂判斷這情況和有愈來愈多病人服用降血壓藥物有關。醫學界風向變了,開始建議高血壓治療。「本態性高血壓」成為不健康的高血壓。這是早期流行病學與大藥廠攜手合作,推翻一般看法的例子,也大幅改變時人對重大身體病況的態度,一舉挽救無數人命。一九五五到一九八○年之間,美國中風病例下降近百分之四十。既然降血壓藥對健康有益,藥物獵人便開始尋找最完美的抗血壓藥。噻嗪類利尿劑降血壓的效果普通,且顯然副作用不太理想──頻尿。若某種藥能有效降低血壓,又沒有不太舒服的副作用,則可望帶來龐大的獲利,因為需要降血壓的人必須終身服用它。有個人就擔負起這項任務──詹姆士.布拉克(James Black, 1924~2010)。詹姆士.布拉克不太像藥物獵人。他一九二四年出生於蘇格蘭小鎮阿丁斯頓(Uddingston),是個優秀的學生,並進入聖安德魯大學學醫。可惜他畢業時已欠下大筆債務,百般不得已之下,便接下薪資最高的工作,到新加坡的馬來亞大學任教。後來,他總算回到蘇格蘭某獸醫學校任教。他設法善加利用不討喜的工作,開始研究腎上腺素對人類心臟的影響,尤其是心絞痛患者。你對腎上腺素在戰或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中扮演的角色應該不陌生──若面臨危險(例如持槍的陌生人),腎上腺素會大量湧現,讓你保持超高警覺,隨時行動。但腎上腺素還有另一項生理功能:它是控制血壓的激素。布拉克認為,任何能夠阻斷腎上腺素的藥物,也可降低血壓。布拉克認為這很有發展希望,便在一九五八年找上英國藥廠帝國化學工業(ICI Pharmaceuticals),應徵藥物搜尋科學家的工作。雖然布拉克是獸醫教授,沒有藥學背景,但他是名聲很好的研究人員,因此ICI錄用他,而他馬上著手尋找能阻斷腎上腺素效果的化合物。腎上腺素受體有兩種,一種是α受體,一種是β受體。研究顯示,β受體和調節血壓有關。布拉克推測,如果能阻斷人體中的β受體,就能降低血壓。但如何阻斷β受體,又不阻斷α受體則是一大挑戰,因為α受體的分子結構也相當類似,且控制著和血壓無關的其他生理機能。布拉克著手尋找能區別兩種受體的化合物,終於在一九六四年發現普萘洛爾(propranolol),這種藥能選擇性阻斷β腎上腺素受體。這是全球第一種降血壓的「β受體阻斷劑」。普萘洛爾能降血壓,又沒有噻嗪類藥物的利尿副作用,旋即成為一九六○年代與七○年代的暢銷藥,全球各地的醫師都會開立這種藥物處方。布拉克也因為這項突破性的成就,榮獲一九八八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本文摘自《藥物獵人:不是毒的毒×不是藥的藥,從巫師、植物學家、化學家到藥廠,一段不可思議的新藥發現史》。《藥物獵人:不是毒的毒×不是藥的藥,從巫師、植物學家、化學家到藥廠,一段不可思議的新藥發現史》作者:唐諾.克希, 奧吉.歐格斯譯者:呂奕欣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3/08/10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0-0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不認為有病的病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如何成為好醫師」。一位「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醫師」描述一位肺癌病人被發現癌症時已有全身各處骨骼轉移,深為病痛所苦而焦躁不安。他從病人的不耐煩帶給習醫者的挑戰,學到珍貴的行醫之道。→想看本文一位在國內推動「健康識能」多年的醫學院教授敘述一位看似健康卻在健檢發現嚴重「三高」,但仍不願意改善風險的病人。他深感醫師是人群社會中的一部分,應該以醫療專業做為人群導師暨朋友,為人群醫療領航,因此提高全民健康識能應是好醫師義不容辭的任務。一位資深內科醫師回憶個人在國外接受臨床訓練的求學過程,深感有經驗的良醫典範之「身教」、「言教」以及實境的病房中親身體會,是臨床醫學教育所不可或缺的要素,絕非目前ChatGPT(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所能取代。門診出現了一位很有趣的病人。40歲,身材適中,因為公司健康檢查的結果出現了許多異常,因此被安排到門診來。打開他最近的健康檢查結果,空腹血糖近400,明顯紅字,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也超過正常範圍兩倍以上;再看一下血壓,將近160/96,護理師再測量一次仍然是這個數值。我將整個健檢報告又翻了一次,對於前面這位不以為意的中年男士開始覺得困惑,想了一下如何打開話夾子,詢問他有沒有什麼不舒服,他搖搖頭抿著嘴說沒有啊,我又看了他一眼、沉靜了一會才請問他:「您健檢的結果有非常多異常。」他一點都沒有在意這樣的質疑,微笑地說:「是啊!三高。」我詢問了他睡眠和是否有先前的病史,家裡有沒有類似情形,很開朗地回答都沒有,請教他是否在意三高的異常,他認為一點都沒有關係,我加重解釋血糖繼續升高會產生的情形,他緩緩看著有一點緊張的我,一點都沒有訝異,好像說「你們醫生都這麼說啊」。對於疾病的了解,他沒有按照一般病人的方式點頭。以醫療詳盡說明的義務,就再繼續針對他的情形了解他對於疾病的看法,似乎他對一般健康的習慣沒有太在意,但也沒有視而不見的情形,顯然他對一般健康常識也有相當的了解,但是卻對國人常見三高異常的情形,不想參與。我請教他是否有任何健康上的問題想要討論?他也搖搖頭說謝謝。我們的討論顯然已經碰到岩壁,雖然他並沒有明顯不耐煩或敵對的情緒,但卻對於健康異常毫不在乎。醫學教科書上對於三高的健康風險和可能產生的後遺症、併發症等有非常清楚的科學證據,但對於無心的他,卻無法引起共鳴。由於他拒絕接受進一步健康改善方案,我覺得再深入分析各種風險的高低似乎不近人情,因此只能和他聊其他生活娛樂等等。過去數十年行醫倒很少遇到類似這位先生對醫療了解(有聽說)卻不願意改善風險的情形。每個人對於健康的期待和健康維持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多少受到家庭朋友以及社會和醫療制度的影響。政府相關衛生主管部門不斷呼籲要改善三高,要做癌症篩檢等等,但在我們的社區中有許多看似健康、很少或拒絕來醫療院所尋求醫療照顧的朋友,也有類似前面帶著明顯健康風險、卻近乎執迷不悟的朋友。或許類似的朋友背後有許多鮮為人知的生活社會的困境,雖在醫療議題道路中「狹路相逢」,難免有他廂無意互動的機會,或許也隱含對醫師和醫療人員的社會功能不認同。醫師與病人之間,除了醫病關係,還有友誼嗎?醫師是人群社會中的一部分,在醫療專業上可為人群導師。社會還有法律、財經、信仰、教育、科技各類導師,都可以專業引領人群正面發展,成為人群的朋友,值得成為可靠的醫療專業照顧者。即使短時間未建立個人的醫病關係,仍可為人群醫療上的領航,成就更廣泛大眾的健康資源。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04 醫療.婦產科
研究指更年期女性「這時間」熱潮紅 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較高
熱潮紅是許多更年期女性會出現的症狀,但根據近期一項研究指出,女性在睡眠期間的熱潮紅越多,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就越大。更年期熱潮紅 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較高女性大約在45至55歲之間開始進入更年期,隨著卵巢功能退化,導致雌激素分泌減少,容易出現緊張、易怒、憂鬱等情緒,生理方面則會有失眠、盜汗、心悸、熱潮紅等症狀,統稱「更年期症候群」症狀。而根據在費城舉行的更年期協會近期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初步結果,熱潮紅、盜汗可能不僅僅是更年期女性的煩惱症狀,在睡眠期間頻繁的熱潮紅,可能影響澱粉樣蛋白β比率,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類型。值得注意的是,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不過研究作者、匹茲堡大學女性生物行為健康實驗室主任Rebecca Thurston仍指出,女性應將夜間熱潮紅視為警訊,致力改善可能讓自己致病的危險因子。阿茲海默症6個風險因子1.年齡(65歲以上風險漸高)2.睡眠不佳3.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4.不健康的節食5.未經治療或治療不佳的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膽固醇6.遺傳因素6個良好生活型態預防阿茲海默症大家都怕得到這種什麼都忘了的病,更怕造成家人及社會莫大的照顧負擔,又偏偏阿茲海默症只能症狀治療,至今仍無藥物可根治。想要預防阿茲海默症,最好的方法就是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專家並建議愈早開始愈好:1.多動腦:大腦用進廢退,動腦的時間愈多,腦的活動力愈高,則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效果愈好。2.規律運動:培養一種喜愛且適合自己的運動,並持之以恆。3.多活動:積極參與社團,多與親朋好友互動,不孤立,不憂鬱。4.睡好覺:每日盡量睡足7小時,不熬夜,養成良好的睡眠品質。5-1:地中海式飲食:多吃蔬果、豆科植物、五穀雜糧、堅果與橄欖油,適量吃魚、乳製品、紅酒和少量肉製品。咖啡、綠茶、紅茶、咖哩和黑巧克力也有加分。5-2:有助維持大腦精神敏銳度食物:芝麻葉、藍莓、蛋黃、橄欖油、鮭魚、核桃6.如有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要好好控制治療。【關於阿茲海默症】失智症大致可分為退化性與血管性兩類。而退化性就包含: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亨廷頓氏症造成的失智。阿茲海默症屬中樞神經系統的退化,特別侵襲腦部對於記憶、認知、語言的部分,是最常見的失智症。》看詳細疾病百科【資料來源】.《MedicalNewsToday》Menopause hot flashes may be an early indicator of Alzheimer's risk.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0-01 失智.大腦健康
麥得飲食有助防失智怎麼吃?詳解麥得飲食推薦食物及一周菜單
失智發生率不斷攀升,不可逆的神經退化過程讓患者及照顧者身心俱疲。預防之道應從生活最基本的飲食做起,吃得好、吃得對可預防延緩病症,以原型食物為基底,進行地中海飲食結合得舒飲食的「麥得飲食」,讓大腦變年輕。「預防失智該怎麼吃?」這是民眾最關注的焦點,營養師徐佳靖說,掌握均衡飲食的原則,多吃蔬果、五穀雜糧等原型的天然食物,除了減緩認知功能退化,還能穩定三高、保護心血管。均衡飲食聽起來簡單,但是不知道吃多少量、吃多少種類才叫均衡,徐佳靖以國健署公布的「我的餐盤」為例,每天從乳製品、水果、蔬菜、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堅果種子這六大類食物中攝取身體需要的營養素。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日積月累影響大腦健康。人體各器官都有老化時間表,大腦從20歲起,神經細胞的數量開始逐年下降,約40歲有感記憶力衰退。害怕失智症上身,除了改變生活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營養素來護腦,同時要遠離對心血管健康有害的加工食品。常吃紅肉、奶油、起司、甜點、油炸物、精緻澱粉等食物,日積月累的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酸易使膽固醇沉積血管壁,影響大腦組織和血液循環。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族群,但其實是年輕時的不良生活習慣,慢慢累積類澱粉蛋白β,增加罹病風險。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比率升高;針對飲食新策略,徐佳靖推薦有「心智飲食」之稱的麥得飲食(MIND Diet)),此飲食法結合控制血壓的「得舒飲食」和保護心血管的「地中海飲食」,提倡多吃原型食物,並以天然蔬果為主,尤其是莓果類和綠色葉菜類蔬菜,其抗氧化成分可以保護大腦細胞。高齡飲食掌握: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麥得飲食鼓勵多吃原型食物,避免高油、高鹽、高糖等不健康的食物,不只適用於失智症高風險群,對一般人也是非常健康的飲食法,有助於提高大腦認知和記憶力。徐佳靖強調富含維生素B1、B6、維生素C、E等四大護腦營養素的食物,分別有穩定腦神經、抗發炎、抗氧化、減少自由基的功效,鼓勵養成固定攝取六大類食物的習慣。如果長期營養不均衡、常吃加工食品,引起身體和大腦的反覆發炎反應,進而影響智力和記憶力。研究顯示,健康飲食型態能降低發生失智的危險性,徐佳靖分享「三好一巧」的觀念: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可做為高齡族群的飲食計畫。「吃得下」指的是食物的質地,要考慮長輩的牙口、口感喜好;「吃得夠」則要三餐定時定量攝取,或是少量多餐盡量吃,達到一日所需的總熱量;「吃得對」從多樣化的蔬果著手,搭配全穀、堅果、魚類、雞肉;「吃得巧」講究食物分配平衡,天然調味不過油過鹹。麥得飲食推薦食物深綠色葉菜菠菜、芥菜、地瓜葉、甘藍菜、青花椰菜,含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C,抗氧化、抗發炎。其他類蔬菜胡蘿蔔、番茄、茄子,含β-胡蘿蔔素、茄紅素、維生素C,可增強免疫力。堅果類杏仁、腰果、南瓜子、夏威夷果,維生素A、C、E具抗氧化功效,增進血管功能。莓果類藍莓、蔓越莓、覆盆莓、草莓,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抑制自由基氧化。豆類豆漿、豆腐、豌豆、毛豆,蛋白質含量高,含多酚類抗氧化物。全穀雜糧糙米、燕麥、藜麥,含維生素B1、B2和鉀、鎂,調節新陳代謝。魚類鮭魚、鯖魚、沙丁魚,富含Omega-3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抗發炎、預防記憶衰退。植物油橄欖油、葵花油、苦茶油,含抗氧化效果的維生素C、E,預防腦退化。麥得飲食一周菜單推薦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0-01 養生.健康瘦身
有助減輕體重、改善睡眠品質 研究揭這個時間點吃完晚餐最佳
跟家人一起共進晚餐有益健康,但你知道晚餐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嗎?根據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進行的研究,晚餐早一點吃更健康。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在《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晚餐早吃」指的是要在睡前三到四小時前用完晚餐。這個用餐時間點與我們身體的晝夜節律相同,能讓身體有效消化食物、處理營養,並讓身體順利過度到睡眠時的禁食模式,促進身體必要的恢復過程和更好的睡眠效果。這項研究發現,早吃晚餐的人血糖水平較低,有助提升脂肪燃燒能力、改善睡眠品質,且體能表現也較好;而晚餐吃得較晚反會增加飢餓感、降低卡路里燃燒速度並增加脂肪的儲存,進而提高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指出,研究發現最佳飲食時間,是要在10小時內吃完早餐、午餐和晚餐;《肥胖評論(Obesity Reviews)》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在檢視了能量攝入對減重的影響後,也進一步證實了此發現。該研究評估了九項隨機對照實驗組所得出的結論顯示,較早攝入能量,對短期減重有顯著的結果;除了體重減輕外,胰島素阻抗、空腹血糖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也得到改善。《吃出健康(Eating Well)》雜誌報導,研究發現晝夜節律會影響身體處理熱量的能力:「這意味著,下午5點用餐比在晚上8點用餐,更接近人體生物時鐘,進而影響減肥效果。」健康網站Healthline去年報導,減肥的人要吃得早,因為晚吃會導致身體脂肪增加;研究也發現,當其他因素都相同時,早餐吃最多熱量時,可最大程度幫助減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30 養生.聰明飲食
「乳糖不耐症」不能喝牛奶,該怎麼補鈣?15種「含鈣食物」大公開
「我喝牛奶會不舒服!」台灣有多數人有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困擾,通常是喝奶製品後就會發生。什麼是「乳糖不耐症」?意指喝乳製品後,出現脹氣、想放屁、肚子痛或是拉肚子的狀況。乳糖不耐症的原因為什麼會造成乳糖不耐症?因為小腸中分解乳糖的酵素-「乳糖酶」缺乏或不足導致。 乳糖酶缺乏的情況下,.喝入牛奶、優酪乳等乳製品.小腸無法分解乳糖.這些未經消化的乳糖接著送往大腸.大腸內的細菌會將乳糖代謝成短鏈脂肪酸及氣體.可能會使腸道蠕動過快,誘發痙攣收縮,以致出現腹脹、拉肚子、腹痛的症狀乳糖不耐症的種類乳糖不耐症會因為不同的因素導致乳糖酶缺乏,大分為以下3種, 先天性:因基因遺傳因素,導致先天缺乏乳糖酶。 原發性:較常見。乳糖酶在嬰兒時期時高,但斷奶後乳糖酶就會慢慢減少。 續發性:因腸胃炎、乳糜瀉、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克隆氏症等疾病,造成體內乳糖酶的產出減少或停止,但通常疾病康復後就會好轉。乳糖不耐症症狀乳糖不耐症的症狀通常會在食用含有乳糖的食物後30分鐘~2小時內出現。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噁心等,但嚴重程度會取決於攝取的乳糖含量。.腹瀉.噁心、嘔吐.胃痙攣.脹氣、腹脹.腹痛.放屁乳糖不耐症測試氫氣吹氣試驗(Hydrogen breath test):當飲用含有乳糖的液體一段時間後,檢測呼出氣體中的含氫量。若呼出氣體的含氫量過高,代表沒有完全消化和吸收乳糖。 乳糖耐受測驗(Lactose tolerance test):空腹的情況下飲用含有高乳糖含量的飲料,飲用後2小時抽血檢測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若血糖沒有上升或上升不明顯,代表身體可能無法分解乳糖。 糞便檢查(Stool acidity test):適用於嬰幼兒,檢驗糞便中是否有未被消化的乳糖。乳糖不耐症者能吃什麼?根據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報告顯示,有9成國人普遍鈣質攝取不足,每人平均鈣質攝取量僅587mg(每日建議量1,000mg)。乳糖不耐症者不僅少喝、不喝牛奶,若又沒有從其他食物來攝取鈣質,就更可能會有鈣質不足問題。想補鈣,可以參考以下鈣質含量高食物(mg/每100公克食物): 小魚干 2213黑芝麻 1757黑芝麻粉 1449髮菜 1187蝦米 1075麥片 468紫蘇 401紫菜 342豆干絲 287五香豆干 273凍豆腐 240紅莧菜 218芥藍菜 196黃豆 194魩仔魚 157乳糖不耐症者不能吃什麼?乳糖不耐症者真的不能喝牛奶嗎?有乳糖不耐症可以喝的牛奶嗎?雖每個人程度不同,但大多數患者可耐受乳糖的單一劑量為12克(約250毫升牛乳)。因此可以嘗試4方法,提高對乳製品的耐受性,.不要空腹、並搭配其他食物一起飲用.少量喝,喝250毫升以下的牛奶量.吃或喝優格、優酪乳等乳糖較低的食物,食用後較能避免不舒服的症狀.選擇植物奶、低乳糖、無乳糖牛奶,或是以A2 酪蛋白為主的牛奶若正在受乳糖不耐症所苦,可以先避免食用含乳類及乳酪的食物減輕症狀。 乳製品:牛乳、冰淇淋等等。肉類:含乳類及乳酪的肉品,如西式香腸等等。油脂類:乳酪、乳油、沙拉醬。其他:含乳類或乳酪的麵包、蛋糕、餅乾及飲料。如:可可、巧克力、太妃糖、牛奶糖等等。 喝牛奶肚子痛的其他原因好食課文章顯示,除了乳糖不耐症外,喝牛奶肚子不舒服還有可能是「酪蛋白敏感」「乳清蛋白敏感」導致。 1.酪蛋白敏感牛奶中有30%的酪蛋白,酪蛋白分成多種不同形式,像是A1、A2等,有研究發現許多人對於牛奶產生不適應,是由於牛奶中酪蛋白的A1-beta形式,進入到腸胃道中,會引起發炎因子增加與免疫反應。 使得腸胃出現類似乳糖不耐的症狀,另外也有研究發現A1-beta形式的酪蛋白還有可能引起乳糖吸收不良,加劇乳糖不耐的症狀! 2.乳清蛋白敏感有聽過喝完乳清蛋白補充品會拉肚子嗎?有可能是腸胃對於乳清蛋白敏感,例如α或β-乳球蛋白,產生腹瀉、不舒服的症狀。 延伸閱讀: 每天吃3顆蛋,竟可降壞膽固醇!你一定要知道的 5 個膽固醇新常識
-
2023-09-29 養生.聰明飲食
「香料之后」豆蔻可促進食慾!適量食用還有助於減重、抗發炎
豆蔻不僅是1種具有獨特香氣和特殊風味的調味料,研究人員更將其稱作超級食物,可以提供增強食慾、減少發炎等一系列的好處,而1項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期刊》(Molecular Sciences)上的研究,便評估了豆蔻對健康和飲食的益處。豆蔻竟可提高食慾? 最新研究為你解答該研究的主要研究員Luis Cisneros-Zevallos表示,豆蔻在美國是鮮為人知的調味料,但在世界其他地方卻很常見。他們發現這種小小的香料不僅有助於燃燒熱量與維持體重,還能促進食慾和食物攝取量。研究人員使用活體動物樣本,評估了在正常飲食中不同劑量的豆蔻種子對身體的影響,結果研究發現,豆蔻可以控制脂肪組織分解的神經途徑,並能促進肝臟和骨骼肌肉氧化磷酸化。研究小組建議,體重約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至少應食用8到10粒豆蔻莢(相當於77毫克的豆蔻生物活性成分),才能從其中獲得益處。此外,豆蔻具有「香料之后」的稱號,適量食用便可有助於提高食慾和減重,不僅如此,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香料可以應用於不斷增長的運動營養食品的市場中,以及幫助在接受醫學治療的人提高食慾。豆蔻應用廣泛 可添加至多項保健食品當中Cisneros-Zevallos解釋,研究團隊發現,豆蔻與其內含的天然化合物可作為許多促進整體健康的保健產品,而豆蔻的種子也可應用於不同行業,包括體育業、功能性食品業和膳食補充劑業等,以促進更健康的食品生產。另外,豆蔻對於瓜地馬拉在經濟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更擴大了豆蔻在美國的使用範圍,以提供該國農民穩定的收入,減緩在移民危機下對該國國民所帶來的衝擊。因此,研究人員認為,此項研究結果對於關心健康的人與從事環境永續的豆蔻種植農民是雙贏的。資料來源:From Increased Appetite To Reduced Inflammation, Study Reveals Health Benefits Of Cardamom延伸閱讀:.國外研究:「肉桂」有助降血糖、改善風濕疾病!但2種人宜避免.吃辣能抗癌、降低膽固醇,讓你更長壽!辣椒對身體的好處壞處一次看.吃對早餐更長壽!營養師授「優格燕麥杯」食譜,補足纖維、鈣質、蛋白質★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29 醫療.心臟血管
心臟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第二位!醫傳授「護心8重點」有助延長平均壽命
心臟疾病高居全台十大死因第二位,死亡人數年增率8.3%亦呈不斷上升的趨勢。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國健署以「用『心』懂『心』(Use heart, Know heart)」為主題,呼籲政府部門等單位及醫療院所共同合作,與醫師共推「護心八事」,盼民眾能從生活做起保護心臟健康。心臟疾病高於全台死因第二位據衛福部統計,去(2022)年共有2.3萬人死於心臟疾病,等於每22分鐘就有1人死亡,為全國第二大死因。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除了癌症外,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希望民眾可以更了解心臟疾病,改變生活習慣,讓身體健康有「好心」。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有哪些?國健署平台幫你了解個人健康情況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鍾遠芳表示,除家庭收入與教育程度等社會決定因子外,民眾日常的「行為危險因子」如吸菸、有害飲酒、身體活動不足或不健康飲食,也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鍾遠芳提醒已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三高」的民眾,平均只需約4年時間,就有機會罹患心血管疾病,提醒應特別注意個人的三高數值。為讓民眾及早了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國健署提供35歲至70歲「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只要將健檢數字輸入,即可預測未來10年發生冠心病及糖尿病等風險,並提供相關健康指引。今年世界心臟日,重點為呼籲民眾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改善危險因子的「用心」,以及解風險並強化管理的「懂心」,同時也建議可透過定期健檢來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保護心血管八重點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兼心臟內科醫師葉宏一,維持自己的身體及心血管健康,遵守養成以下八重點,不只心血管,全身都能得到保護:1.正確的飲食觀念:食用全穀根莖類、天天5+5蔬果、多喝低脂乳、紅肉換白肉、吃堅果用好油等,並減少油鹽糖的使用。2.養成運動習慣:每週以運動150分鐘為目標。3.戒菸與避免吸入二手菸:戒菸並避免暴露在二手菸環境下。4.足夠的睡眠長度:注意個人睡覺的「長度」與「品質」,一般建議每日約7至8小時,過多過少都不好。5.管理體重,避免腰圍過粗:注意個人體重及BMI。理想BMI範圍值為18.5至24,男性腰圍≤ 90公分、女性腰圍≤ 80公分。6.定期監測血脂:定期監測個人健檢中血脂的各項數據,尤其在控制總膽固醇<200 mg/dl、三酸甘油脂
-
2023-09-28 養生.聰明飲食
吃傳統月餅等於吃飯拌油!台大營養師推這款零脂肪月餅 熱量不到15卡
中秋節,就是要來吃月餅!不過很多人常陷於「想吃月餅又怕胖」困擾,對此,臺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詹貽婷設計一份「火龍果仙草水晶月餅」手作DIY食譜,繽紛如玫瑰花的色澤,配上果凍般滑嫩口感,加上一顆一人份熱量只有13卡,讓視覺美學、清爽口感與低卡需求一次滿足。「火龍果仙草水晶月餅」零脂肪 熱量僅13卡食材:火龍果汁25c.c.、仙草凍適量、洋菜粉0.2公克、吉利 T果凍粉0.2公克、白開水10c.c.、赤藻糖醇(代糖)0.2公克。作法:1. 將火龍果放進果汁機,然後打成火龍果汁,過濾備用。2. 把洋菜粉、吉利T果凍粉放進白開水,煮到完全溶解,也可用微波爐加熱。3. 將已溶解的洋菜粉、吉利T果凍粉與火龍果汁拌勻。4. 加入代糖。5. 將上述液體倒入模具,先倒至模具三分之一滿,再將切好的仙草凍放入。6. 將其餘洋菜粉火龍果汁倒入,並把模具填滿。7. 等待上述成品結凍成型,即可食用。在營養成分方面,一人份火龍果仙草水晶月餅沒有含脂肪、蛋白質,醣類有3公克,含13卡熱量。吃傳統月餅,等於吃飯拌油詹貽婷表示,一般來說,一個月餅,其中醣類(碳水化合物)份量相當於白飯半碗到一碗半,再加一到八茶匙的油,累積下來,熱量、醣份攝取量與油脂量都是相當驚人。若是一個人體重60公斤,吃下一顆月餅,通常需要快走1到5小時才能將月餅熱量充分消耗、代謝。因此如果想要吃月餅,一天三餐的全穀雜糧攝取量、油脂攝取量就要調整、減少,或者也可與家人、朋友一起分享,才能避免攝取太多熱量。如果很想減少月餅攝取熱量,詹貽婷也建議,民眾可以如上述,自己用水果製作果凍月餅,或選擇冰皮月餅,冰皮月餅的熱量比較低,對身體的負擔比較小。三高族群吃月餅,共享比獨吞更有利如果是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與高血脂等三高族群,詹貽婷提醒,高血壓患者要避免攝取太多熱量而導致體重上升,進而影響血壓,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盡量要和家人一起分享月餅。而糖尿病患者則要留意醣類(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如前述,一個月餅相當於0.5到1.5碗白飯,所以建議吃下月餅,就要少吃一點飯、麵等其他全穀雜糧類食物,以免醣類攝取過多引起血糖失控。對於高血脂病患,詹貽婷也提醒,多數月餅所使用的油脂,飽和脂肪酸含量往往較高,很容易引起膽固醇增加,所以選擇月餅的時候,建議看一下成分標示,可選擇油脂、脂肪含量較少的月餅,這樣就可以少吃一點油。
-
2023-09-27 養生.保健食品瘋
顧血管、保護心臟健康…我該吃Q10、魚油嗎?營養師教如何正確吃!
要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Q10、魚油是醫界、營養學界最被推崇的護心保健食品,但應該如何吃才能有效顧血管、保護心臟健康?營養師建議,一般人可以從最小劑量開始補充,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則應諮詢醫師評估自身狀態後,再決定補充劑量高低。除了補充保健品,最重要應是調整飲食習慣,才能真正改善心血管問題。什麼是Q10?魚油含有哪些重要的營養素?Q10是一種輔酶、輔助酵素,幫助身體產生能量,因為人體細胞內的發電機為粒線體,需要Q10的參與,幫助粒線體運轉;魚油屬於Omega-3必需脂肪酸,人體無法合成,需透過食物補充,市售魚油含有EPA及DHA成分,含EPA濃度高者可抑制發炎反應,有助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生成。現代人大多吃外食,聯安診所營養師徐景宜表示,外食的食物多半是使用大豆油、玉米油、黃豆油進行烹調,會含有過多油脂Omega-6,攝取過量易造成身體發炎,必須透過Omega-3、Omega-9來平衡體內油脂。Q10、魚油的營養保健品建議仍需由醫師或營養師把關很多人會吃保健品來保護心血管健康,徐景宜建議,可透過抽血檢查或抗氧化檢測,由醫師、營養師進行整體評估,了解自己缺乏哪些營養素,再進一步補充保健品,避免「盲吃」。徐景宜表示,台灣坊間販售的Q10膠囊多為30毫克,魚油一顆大約1000毫克,若有心血管疾病等特殊原因,需補充高劑量Q10或魚油,建議應就醫諮詢,醫師、營養師會針對民眾的血液數值報告,評估是否調整劑量,民眾不宜過度攝取。Q10和魚油皆屬於脂溶性保健食品,一般建議隨餐或餐後服用。徐景宜指出,若有心血管疾病或相關家族史的人,在使用Q10、魚油後,可觀察保健品介入後3至6個月的血液追蹤報告,確認三酸甘油脂數值是否有下降,再來評估是否調整。保健品並非萬能,徐景宜提醒,如果仍持續吃油炸、紅肉、肥肉或烘焙糕點、喝酒等,攝取過多反式脂肪酸,恐無法改善心血管問題,應以飲食調整為主,保健品為輔。一般人若要攝取Q10或魚油,可以從最小劑量開始補充,或是從一般飲食補充。Q10、魚油的使用注意事項與如何日常補充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吃魚油,徐景宜表示,若有服用抗凝血藥物者或是接受手術者都不建議吃魚油;含有DHA的魚油有助於嬰幼兒腦部發展,建議孕婦懷孕時,可以適度補充含有DHA的魚油。透過日常飲食攝取,也可維護心血管健康。徐景宜表示,Q10可從內臟如豬肝、雞心、牛心或生牛肉等攝取,但Q10不耐高溫,經高溫烹煮會遭到破壞;坊間稱雞蛋、雞肉、堅果含有Q10,但含量皆偏低,若要補充Q10,仍以保健品為主。魚油則可透過吃深海魚類補充,可多食用小型深海魚例如鯖魚、沙丁魚等,而鮪魚、鮭魚等大型魚類則需注意重金屬殘留問題。哪些人適合補充Q10及魚油?1.想要保護心血管健康,像三酸甘油脂過高、預防腦部疾病的人。2.外食的上班族、三餐飲食不均衡者,多無法從飲食當中吃到深海魚類。3.常感覺疲累者。(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9-27 養生.健康瘦身
研究推薦杏仁是減肥的絕佳補充食物,但不是每個人吃都能瘦!專家提醒「1件事」是關鍵
節食及減重時,你都吃什麼?根據一項發表在《肥胖》雜誌上的研究指出,堅果類的杏仁是減肥飲食的絕佳補充食物。杏仁具飽足感 助減重也改善心臟及代謝健康雖然堅果類是很健康的食物,但由於它們的卡路里和脂肪含量高,因此有在減重的人通常不太吃。不過根據一項發表在《肥胖》雜誌上的研究指出,吃杏仁和不吃杏仁的人,減掉的體重是一樣多的,研究是以無鹽、完整的、帶皮的天然加州杏仁提供給受試者。因此當你在減肥要盡量少吃東西,可依照營養師建議用杏仁來代替不健康的零食,將它們當作全面均衡飲食的一部分。例如在沙拉、優酪乳或燕麥片上撒上切碎的杏仁堅果,就是個不錯的點心。杏仁等堅果類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也讓人有飽足感,也可改善心臟健康及代謝方面的指標,如血壓、血糖和血脂。堅果類的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具有心臟保護作用,可減少導致動脈阻塞的斑塊形成,並提高良好的高密度脂蛋白及膽固醇。為何別人吃堅果變瘦,我吃堅果變胖?但有人吃堅果變瘦,也有人無效。營養師提醒,最重要的關鍵是「食用分量」。堅果類在食用時一定要注意以下3件事,才不會減肥不成反變胖。吃堅果注意3件事1.國健署建議,每天1湯匙或每餐1茶匙的堅果種子,份量就足夠。2.選擇無鹽或微鹽的堅果,以避免鈉攝入過多。3.避免含有添加糖或不健康添加劑的調味堅果。3類人不適合吃堅果類此外還要注意,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堅果類,以下幾種人需注意。1.堅果類及其製品是食藥署公告的食品過敏之一,因此對堅果過敏者在購買食品時應看清產品標示,避免吃了造成皮膚癢及紅腫,嚴重者更可能會呼吸道腫脹而致呼吸困難。2.體質燥熱者不要吃烘焙過的堅果,皮膚很容易長痘痘。3.堅果富含磷和鉀,腎功能不好的人難代謝,也不建議。【資料來源】.《healthline》Almonds Are a Great Addition to a Weight Loss Diet, Study Finds.衛福部國健署.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9-26 養生.生活智慧王
吃完柚子,皮別急著丟!柚子皮5妙用,營養師教你自製天然清潔劑
中秋節快到了,最應景的水果就是柚子。不過,吃完的柚子皮可別急著丟,除了做成好玩的柚子帽,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用途。例如柚子的綠皮可以入菜,提煉取出的柚子精油,不但有柚子的清香,還能除臭、抗菌、防蚊等好處;白色如海綿的柚瓢,則能防蟲、除臭。1.養生柚子茶顧吸呼道柚子皮洗刷乾淨,用熱水燙過後,用刨刀刨出柚子的綠(黃)皮,直接放進鍋中煮湯,可以煮出柚皮苷,對呼吸道極好,特別是有久咳不治(帶濃痰的熱咳)、便祕問題的人,更是適合。如果擔心柚子皮有苦味,可以加入些許蜂蜜一起蒸煮,或與茶葉一起泡開,還有解油膩、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好處。2.柚子精油可以驅蟲、防蚊將柚子皮剪成條狀,曬乾後,可以點燃作為蚊香之用,放在門口、窗口,都有防蚊、驅蟲的效果。此外,曬乾的柚子皮用有孔洞的袋子裝好,放在米桶、床邊或是衣櫃角落,還能防蚊蟲。3.柚子皮做成天然清潔劑將柚子綠皮切成小段放進玻璃瓶,倒入75%的酒精,淹過柚子皮,約靜置兩周後,可萃取出柚子皮精油,與椰子油起泡劑混和,就是一款清洗油膩餐具的天然洗碗精。若要拿來清洗身體或臉部也是可以,但建議椰子油起泡劑可換為胺基酸起泡劑,較為溫和。柚子萃取液:椰子油起泡劑(胺基酸起泡劑):水的比例,為1:1:3。4.柚子健康烤肉醬柚子味道酸甜,果皮可去油膩,兩者混在一起,當成中秋烤肉沾醬最適合不過,味道清香又能解油膩。【食譜】烤肉醬食材:柚子果肉三分之一顆、柚瓢三分之一顆、蘋果半顆、檸檬汁半顆、蒜頭三顆、蔥段一段、醬油100毫升、米酒一大匙、香油一匙、香菜少許。作法:1.將所有食材(除了香菜外)全部置入果汁機,攪打均勻即可。2.最後再放入香菜,喜歡吃辣的民眾可以加點辣椒片。5.柚瓢可燉湯燉肉柚子皮白色的部分,稱為柚瓢,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及柚皮苷等成分,不少研究發現,這類營養素有促進胰島素釋放的作用,對血糖控制不穩的人極好。柚瓢的纖維多、吸附油脂的能力好,與油脂含量豐富的肉品一起燉煮,恰好能降低菜餚的脂肪含量,還能起到化解油膩的作用,譬如紅燒肉、滷肉、滷豬蹄膀、燉雞湯等,都很適合與柚瓢一起燉煮,很適合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食譜】柚子白瓢燉五花肉食材:五花肉500克、兩顆柚子的白瓢、蔥段適量、薑片適量、醬油適量、米酒適量。作法:1.先將五花肉洗淨,燙過血水。2.柚子皮去掉綠皮,留下白色部分,切成適口大小。3.取一陶鍋,將五花肉、柚瓢、蔥段、薑片、醬油、米酒置入,加入水淹沒所有食材,進行燉煮直到五花肉軟爛,即可享用。吃柚子「藥」小心柚子含有與葡萄柚類似的「呋喃香豆素」,會抑制小腸及肝臟中的代謝酵素,若服用血壓藥、stain類降血脂藥、抗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劑、部分安眠藥與抗鬱或焦慮等藥物,都需注意不可與柚子或葡萄柚同食。若要食用柚子,儘量與藥物間隔兩小時以上,淺嘗幾瓣即可,以防產生預期外的藥物副作用。(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9-23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南投縣】改變醫療不均問題 陳南松:整合資源深入社區
南投縣是全台地理面積第二大的縣市,卻是全台唯一沒有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的縣市,醫療資源不均且不足,南投縣政府近年透過遠距醫療、尋求民間資源等方式,深入社區,推動慢性病防治等公衛政策,更因應不同族群使用不同語言宣導衛教。城市健康1:遠距衛教半年服務3萬人 南投全縣有13個鄉鎮市,幅員遼闊,且境內六七成面積是山地高原,陳南松兩年前上任局長後,衛生局即與台灣遠距智慧之愛公益聯盟平台合作,在各鄉鎮進行遠距醫療、遠距照護與遠距衛教,遠距衛教自2023年3月1日開辦至今,已服務3萬8千多人次衛生局並透過民間團體,募集20台五合一量測儀器,在社區據點為老人檢測血壓、血糖、血氧、體重、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數據資料上傳到雲端(醫師馬上看APP),一發現不正常數值,立刻通知公衛護理師及受測長者的家人,盡快展開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這項遠距照護已服務3萬人次。陳南松強調,衛生局沒花一毛錢,靠著民間資源的協助,做到遠端照護和遠端衛教,也讓衛生局在偏鄉順利發展智慧醫療,可充分運用系統取得的數據資料,打造南投的「智慧健康雲」。城市健康2:腦中風 綠色通道計畫陳南松坦言,相較於其他縣市,南投縣「很貧窮」,衛生局必須設法尋求民間資源,2022年初與臺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合作,啟動「30秒即時心電圖量測心房顫動快速就醫(綠色通道)醫療服務」,就是由扶輪社等民間團體捐助14台、每台單價逾10萬元的「30秒即時心電圖測量儀」,配置到局本部及13個鄉鎮市衛生所,開辦免費的心房顫動篩檢,讓50歲以上成年人免費量測,透過心房顫動檢查,提早防治腦中風。30秒即時心電圖測量儀測出的數據,上傳雲端由臺中榮總心臟內科支援判讀,一旦發現發現數字異常,衛生所的公衛護理師如同醫院的個管師,馬上對心律不整的民眾進行衛教與追蹤,並轉介至南投六家醫院(綠色通道)提供快速就醫治療。陳南松說,綠色通道「心房顫動快速就醫醫療資源整合計畫」,有如一條龍式的快速服務,可及早發現心血管問題的高危群,減少因腦中風產生的後遺症及家庭負擔。延伸閱讀:急性中風治療創紀錄遠離失能兩關鍵:FAST及早辨識、打119送醫延伸閱讀:腦中風前兆有哪些?這些症狀快打119,救命關鍵一次看!打造健康城市3:慢性病防治 健康吃快樂動在慢性病防治上,陳南松指出,NCD(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是導致全球死亡及失能的最主要原因,一年造成四千多萬人死亡,占人類死因七成以上,而且四大NCD(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呼吸道疾病)死亡人口中,四成都是過早(70歲之前)死亡,2011年全球世界衛生大會(WHA)提出NCDs是人類公共衛生的緊急事件,人類必須重視慢性病的預防和管理而不論是何種慢性病,罹病源頭來自不適當的飲食、吸菸、 酗酒和缺乏運動,因此南投縣全力推動健康飲食與運動。陳南松表示,簡單來說,就是教育大眾「健康吃 快樂動」,尤其縣內高齡人口多,衛生局前進社區開設銀髮健身俱樂部與銀髮動動班,讓長者持續運動,針對飲食則推出「健康餐盤」,設計四五十種餐盤內容,教育長者吃得營養健康。陳南松指出,由於南投縣2023年已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全縣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20.52%,建立友善高齡社會,更是南投縣的目標。他強調,讓老人培養數位能力,透過二度就業或擔任志工來融入社會,是所有公部門的責任,縣府希望讓老人享有快樂老年,讓不健康餘命(不健康之存活年數,包括失能、臥床、慢性病纏身等年數)降至最低。打造健康城市4:針對不同族群 客製化衛教南投境內有多元遼闊的原鄉部落,南投縣衛生局特別與弘光科技大學營養系合作,在信義鄉的原民部落執行「營造健康新風貌」系列課程,提升當地照服員的健康知識,並編撰布農族語的健康書,讓照服員用族語為長者講解慢性病、營養、運動、口腔保健等知識,配上圖文解說,讓原民感受這是他們專屬的書。陳南松同時介紹,部分量販賣場平時會捐贈食物到原鄉部落,衛生局也與其合作,一方面請廠商提供較健康的食品,另一方面製作營養飲食的車身宣導廣告,再由原民局協助翻譯成原民族語,沿路向部落民眾宣導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針對新住民人口快速增加,衛生局近年也在衛生所培訓志工,訓練通譯員,透過新住民社群協助宣導公衛政策,例如疫苗接種,腸病毒預防等,讓每一個族群都被照顧到。 【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9-23 養生.聰明飲食
膳食纖維每天要吃多少才足夠?營養師推薦「纖維4種正確吃法」補足每日所需
現在因外食居多,膳食纖維容易攝取不足,引發腸道問題。膳食纖維是指不會被人體小腸消化的物質,在維護腸胃健康方面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不僅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狀況,還能夠增加飽足感、抑制食慾、調節血糖、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降低血脂以及膽固醇等功能。建議每天攝取3蔬2果。什麼是膳食纖維?每天需要攝取多少?現代人因為飲食西方化的關係,我們的飲食變得越來越傾向高度加工和精緻化,再加上經常外食,導致膳食纖維攝取不易,造成腸道菌相失衡,容易引發便秘、腹瀉等腸胃道不適的情況發生。那麼,究竟什麼是膳食纖維?我們每天需要攝取多少呢?膳食纖維的定義是:人體小腸無法消化與吸收之3個以上單醣聚合之可食碳水化合物及木質素。簡單來說,膳食纖維就是無法被人體小腸消化酵素分解的多醣類和木質素。然而,膳食纖維在維護腸胃健康方面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不僅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狀況,還能夠增加飽足感、抑制食慾、調節血糖、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降低血脂以及膽固醇等功能。此外,膳食纖維也能為腸道微生物提供生長所需的營養,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相平衡。9成以上國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2013-2016 年」結果顯示,19歲以上族群每日膳食纖維攝取量為13.5-18.8公克,遠低於建議量25-35公克,攝取量明顯不足。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及非水溶性二種膳食纖維大部分存在於蔬果、全穀類及豆類中。水溶性膳食纖維包括果膠、植物膠、β-葡聚醣、海藻膠等,而纖維素、木質素、半纖維素等則歸類於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多項特點:口感柔軟、質地較黏稠、膠質含量高,其吸水膨脹的特性有助提升飽足感,同時調節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避免餐後血糖太高。此外,水溶性膳食纖維還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促進腸道益生菌的生長等多種益處。常見於食物包括燕麥、蒟蒻、各種蔬果、洋車前子、昆布和海帶芽等。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呈現較為粗硬的質地且不具黏性,因其不溶於水,所以在經過消化道時幾乎能維持原本的結構。它具有多種主要功效,包括減輕腸道壓力、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胃蠕動,並縮短食物殘渣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這有助於預防便秘並減少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以榖類、豆類及蔬菜居多,像是花椰菜、地瓜葉、竹筍等,都含有較多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每天這樣吃最好1.以全榖雜糧代替精緻澱粉2.每天3份蔬菜(一份蔬菜為煮熟後半個飯碗的量)3.每天吃2個拳頭水果,且最好是不同種類4.以高纖飲品代替含糖飲料(例如高纖豆漿、高纖牛奶等等)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養成「3蔬2果」的健康飲食型態,每天應攝取3份蔬菜及2份水果,並選用在地當季、顏色豐富的蔬菜及水果。現在大部分人因外食居多,建議可以在選擇食物時以纖維含量高的為主,並且以高纖飲品取代含糖飲料,才能攝取到足夠的膳食纖維。延伸閱讀:.健忘、代謝差、便祕...6大初老症狀你中幾項?營養師曝抗老必吃食物.每天觀察自己的大便!出現4大便是腸胃警訊!醫曝7便便形態這種最危險.魚油、葉黃素、鈣能一起吃?營養師曝「6組合保健食品」一起吃恐沒用傷身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23 養生.聰明飲食
每天吃堅果可降低憂鬱症風險?堅果5大好處1次盤點
食物竟會影響1個人的情緒,最近有研究發現,每天吃1小把堅果,可以降低17%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而此項研究結果最終發表於《臨床營養期刊》(Clinical Nutrition)上,但也因堅果富含多項營養成分,所以其不只可降低罹患憂鬱症風險,還具有維持心臟健康、控制糖尿病等好處。抗發炎好幫手!研究發現吃堅果可降低憂鬱症與多項疾病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約13,000名平均年齡為58歲的參與者的數據,而這些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都沒有罹患憂鬱症,隨後,研究人員便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記錄了參與者的堅果攝取量,以及憂鬱症狀或抗憂鬱藥物的使用情況。研究人員表示,在5.3年追蹤的期間,低至中等的堅果攝取量(每天大於0至1份,約30克),與憂鬱症風險降低17%有關,跟沒有攝取堅果的人相比,這種保護性的關聯度在缺乏已知的憂鬱症風險因子的情況下,出現了增強的情形。儘管這項研究未進行因果分析,但研究團隊認為,堅果的保護作用來自其抗發炎和抗氧化等特性。沒有參與該研究的營養師Natalie Rizzo表示,這些營養素可預防全身包括大腦在內的發炎狀況,而此項研究人員則認為,大腦中的發炎狀況是患有失智症和憂鬱症等疾病的成因。不過,這項研究雖顯示了食用堅果與降低憂鬱症發病率之間的相關性,但並未表明其因果關係,對此仍有待未來進一步研究。不只能降低憂鬱症風險! 攝取堅果對人體還有4大好處專家認為,堅果中含有胺基酸,如精胺酸、麩醯胺酸和絲胺酸等,只要能適當攝取,除了可降低患有憂鬱症的風險,還能對人體產生以下4種益處:▸1.有助於心臟健康:食用堅果與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濃度有關,其中當膽固醇降低時,便有助於減少罹患心臟病和心肌梗塞的風險。▸2.幫助減重:研究顯示,儘管堅果的熱量通常較高,但因其中僅有部分熱量會被人體吸收,只要適量食用對於減重是具有相當助益的。▸3.控制糖尿病:研究表示,將堅果納入日常飲食中,可以改善第2型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患者血糖和血壓過高的情形。▸4.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堅果含有多種必需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E、鎂、硒和纖維,此外,杏仁、開心果和胡桃等堅果中也內含豐富的纖維質,可改善腸道健康,並降低患病風險。延伸閱讀:.堅果和種子可護腦,但哪一樣最有益?神經科醫和阿茲海默症專家都說是它.維生素E有什麼功效?過量攝取有何副作用?需要避開哪些藥物?.吃對早餐更長壽!營養師授「優格燕麥杯」食譜,補足纖維、鈣質、蛋白質★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22 養生.聰明飲食
螃蟹蛋白質高、脂肪含量低…秋天吃蟹4訣竅,加3佐料可中和寒性
大啖秋蟹前先等等,中醫師提醒這幾點每逢九月,涼意初來乍到,除了提醒自己加添衣物,維持體外的保暖,體內更要努力補充能量。而剛好的螃蟹產季,就是許多老饕食客引頸期盼,食指大動補充體力的大好時節。螃蟹是高營養價值食品:富含蛋白質與鈣、磷、鋅等多樣礦物質,且脂肪含量低,吃後能迅速補充豐沛的營養與得到內心的滿足。但因螃蟹也是「高普林」、「高膽固醇」的食品,所以尿酸過高、痛風、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建議謹慎攝取;此外甲殼類過敏者,也不建議食用,以免食後造成過敏反應,引發癢疹,氣喘、呼吸困難,甚至產生生命危險之虞。 而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蟹,性味:鹹、寒。因此對於脾胃虛寒,時常胃腸脹氣、消化不良,或是稍微吃到冰涼的食物就容易排便軟散不成形、腹痛腹瀉的人,也千萬要酌量食用,以免腸胃不適與腹痛腹瀉頻繁發生,進而造成脾胃虛寒情況更加嚴重。5族群慎吃螃蟹1.尿酸過高、痛風,謹慎攝取2.心血管疾病患者,謹慎攝取3.甲殼類過敏者不建議食用4.脾胃虛寒,時常胃腸脹氣、消化不良,或是稍微吃到冰涼的食物就容易腹痛腹瀉的人,也要酌量食用5.懷孕或哺乳期的婦女,如想安心食用螃蟹,螃蟹選擇務必新鮮,且徹底蒸熟開心吃蟹4訣竅1.若怕螃蟹過寒,也可添加適量紫蘇、薑、酒,可中和寒性,稍可一解食欲之饞。 2.懷孕或哺乳期的婦女,如想安心食用螃蟹,螃蟹選擇務必新鮮,且徹底蒸熟,且建議不要吃蟹爪的部分,因為蟹爪部分帶有毛,不易清潔,所以古籍中提及「蟹爪主破胞墮胎」就是這個道理。另外可用紫蘇葉搭配螃蟹,除了因紫蘇葉質地細緻、氣味清新,可以帶出螃蟹的鮮味、且降低膩感。也因紫蘇葉在典籍中記載可以行氣和胃,解魚蟹毒,一同食用,可降低拉肚子的機率。仍不建議過度食用,以免腹瀉或產生過敏癢疹,影響懷孕與哺乳時的健康與心情。 3.但若是平時就容易怕冷怕風,常還不到冬天就手腳冷冰冰;月經來常有經痛症狀;風吹就容易打噴嚏流鼻水,甚或咳嗽的體質虛寒婦女,在懷孕或哺乳期間,就暫時不建議食用。 4.另外,大家在吃螃蟹時,常會配一杯生啤酒。在中醫的觀點中因螃蟹與啤酒皆為寒性食物,多食容易造成體質虛寒情況越來越明顯,反而建議用味噌湯代替啤酒,是更為適合的搭配。 秋高氣爽的時節,享受大海的美味,食用新鮮螃蟹,巧妙搭配中和寒性的食材,吃得健康,健康的吃,如有疑問,建議詢問居家附近信賴的中醫師!
-
2023-09-22 養生.聰明飲食
偏紅色蛋黃的蛋、小顆鵪醇蛋和蒸蛋,就不會有膽固醇?聽聽營養師怎麼說
Q: 鵪醇蛋比較小,多吃幾個不會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A: 小小的鵪醇蛋滑溜順口,許多人會不自覺地一個接一個吃下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大學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提醒,其實依蛋的比例,鵪醇蛋的蛋黃含量反而比較高,在未警覺下容易吃進過量的膽固醇。2~3顆的鵪醇蛋大約等於一個雞蛋的量,千萬不要吃太多個了 Q:吃偏紅色蛋黃的蛋,比較不會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A: 這是婆婆媽媽之間的傳說,其實這跟膽固醇一點關係也沒有。蘇秀悅表示,蛋黃會有偏紅的顏色,是因為雞隻吃了含有胡蘿蔔素的飼料。也就是說,蛋黃顏色的深淺,與所含養分份量和種類沒有關係,完全是受飼料內所含成分的影響。 Q: 蒸蛋已經用水稀釋了,所以吃蒸蛋就不會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A: 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營養師蔡一賢表示,蒸蛋是一整顆蛋下去煮,膽固醇並不會因為多加水就減少或消失,倒是有些人會用雞湯蒸蛋,反而因含油脂而會使膽固醇增加。蘇秀悅說,吃蒸蛋又想減少膽固醇攝取,就只有減半吃,才能達到控制膽固醇的目的。(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吃蛋怕膽固醇過高「只吃蛋白,不吃蛋黃」? 專家揪「1錯誤迷思」被騙了好久 ·不只看外觀、聞味道!「1簡易測試方式」秒知雞蛋新不新鮮 過期下肚恐誘菌血症 
-
2023-09-21 醫療.心臟血管
運動對心臟好嗎?強化心臟運動有哪些?心臟不好該不該運動?
當你開始運動時,最受益的是你的心臟。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建議,每周應該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事實上,運動對心臟健康有許多正面的影響。規律運動有以下4項好處:.降低血壓。.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保持健康的體重。.減少全身發炎反應。為什麼運動對心臟健康很重要?運動能增強心臟功能,改善心肺健康。心臟復健專家Erik Van Iterson表示,科學數據表明有氧運動不僅可以改善心臟內的循環,還可以改善整個心血管系統的循環。這通常意味著以有效且高效的方式循環血液的能力,通常會降低心血管風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erry Stewart博士表示,運動的一個主要好處是它有助於控制或改變許多心臟病的危險因素。因此,運動的其他好處還包括:.提高肌肉從血液中吸氧的能力,減少心臟向肌肉泵送更多血液的需要。.減少會對心臟帶來額外負擔的壓力賀爾蒙。.作用類似乙型阻斷劑,可減慢心率並降低血壓。.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HDL) 或「好」膽固醇,並有助於控制三酸甘油脂。許多研究還表明,經常運動的人發生突發心臟病或其他危及生命的心臟事件的可能性較小。什麼運動可以強化心臟功能?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運動醫學學院都建議將有氧運動(慢跑、游泳、騎自行車)與阻力訓練(適度舉重)結合。這兩類運動一起進行對預防和控制心臟病能產生最大的益處。通常的指導方針建議結合有氧運動和抗阻訓練。每週至少五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例如散步、騎自行車或游泳。每週進行兩次中等強度的重量訓練,以使肌肉更緊實並增加肌肉耐力,或者足夠頻繁地涵蓋主要肌肉群。你可能不會每天有30到40分鐘的時間專門用於運動,但不要因此而放棄鍛煉。即使一天能抽出10分鐘,也是值得的。怎麼判斷你的訓練取得成果?有很多方法可記錄你的鍛鍊進度。最常見的三種是有氧運動的目標心率、重量訓練的重複次數、脂肪與肌肉的身體組成。.目標心率:你的健康狀況越好,達到目標心率所需的努力就越多。例如在第一個月,你可能需要以約4.8公里/小時的速度行走才能達到每分鐘120的心率,而在第二個月,為了達到相同的心率,你需要以6.4公里/小時的速度行走或尋找更陡的山坡。你的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心臟的工作效率也得到提升。.重複次數:你能夠不經過努力地舉起12至15次的重量越多,你的肌肉就越強壯且更持久。例如當你開始時可能要很吃力地舉起一個15磅的啞鈴15次,然後在變得容易後增加3到5磅。.身體組成:多運動一點,你的身體形狀會改變,像是你會減掉脂肪,特別是腰部的脂肪,並增加肌肉。心臟不好運動要注意什麼?如果你心臟不好,甚至曾有心臟病發作的經驗,還應該運動嗎?簡而言之,是的。在心臟病發作後盡早開始行動很重要。雖然這可以幫助提高能量並對心臟康復過程很重要,但初期應該慢慢進行,並且在醫療專業人士的監督下運動,同時學習如何長期保持安全和有效的運動計畫。Van Iterson建議,醫事人員應對你目前現有的風險因素進行全面評估,包括運動誘發心臟事件的可能性,然後為患者提供個人化的運動處方。這樣你就可以更好地最大化效益,同時最小化風險。總體而言,無論你是否患有心臟病,將運動作為首要任務往往會導致你選擇其他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習慣、控制體重、盡量減少飲酒以及堅持服用任何藥物。Van Iterson表示,透過定期運動這樣簡單的事情,你就可以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或減緩現有心臟病的進程。【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How Much You Should Exercise for a Healthy Heart.Johns Hopkins Medicine: How Exercise Helps the Heart
-
2023-09-19 養生.聰明飲食
鋅什麼時候吃?缺鋅症狀有哪些?鋅6大營養功效及10種「含鋅食物」排行榜大公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高達1/3的人都缺鋅,而缺鋅會引起疲勞、掉髮、免疫功能變差等症狀。建議可從天然食物中攝取鋅,若要使用鋅補充劑則應留意使用注意事項。鋅(zinc, Zn)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含量佔人體微量元素僅次於鐵,儲存在天然食物中,除了成人保健品,部分非處方感冒藥、感冒口含片、假牙黏著劑等也含有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高達1/3的人都缺鋅,而缺鋅會引起疲勞、掉髮、免疫功能變差等症狀。鋅的功效有哪些?缺鋅症狀為何?鋅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多少?含鋅食物有哪些?本篇一次整理高鋅食物排行榜。鋅的功效鋅的功效眾多,與免疫功能、生長、神經傳遞與生殖功能的維持有關,大致分為以下6種:.助胰島素分泌:鋅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協助分解血糖,以利維持正常血糖濃度。.促進傷口癒合:鋅與蛋白質、核酸、膠原蛋白、身體組織的生成有關,攝取足量的鋅有助皮膚、毛髮、指甲、口腔黏膜生成及傷口癒合。.增加免疫功能:鋅可以活化胸腺肽與誘發單核球產生介白質-1、介白質-6和腫瘤壞死因子,刺激T細胞產生lymphokines,增加免疫功能。.參與蛋白質合成:鋅協助DNA及RNA合成、參與蛋白質及酒精代謝,以及穩定細胞膜的硫基及磷脂質結構,也能與金屬硫蛋白的氫硫基鍵結,以及具有穩定Cu/Zn-SOD結構特性,可有效清除自由基。.維持生殖系統運作:鋅有助維護男性攝護腺功能和生育力,也有助緩解經痛、月經失調等症狀。此外,鋅可刺激腦下垂體分泌促卵泡激素,使濾泡成熟並排卵,進而合成與分泌黃體素。.幫助兒童生長:鋅可加速營養素吸收,增加生長激素和胰島素類生長因子的血中濃度,進而幫助兒童生長。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Health)期刊也指出,在治療或預防疾病(如:普通感冒、兒童肺炎、兒童成人愛滋病毒、兒童急性感染型腹瀉、新冠肺炎、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第2型糖尿病等),鋅可能可以發揮一些作用。鋅的每日建議攝取量根據國民健康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鋅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如下: 年齡 鋅每日建議攝取量(mg).0~6歲:5 mg.7歲~9歲:8 mg.10歲~12歲:10 mg.13歲以上:男:15 mg / 女:12 mg缺鋅症狀由於鋅具有多種功能,因此缺鋅時會影響許多身體組織和器官,如:皮膚、骨頭、消化系統、生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及免疫系統。日本家庭牙醫師小垣佑一郎於《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吃錯了,就像吃進毒!》提及,鋅不足會有以下13種症狀:.容易感到疲勞、容易感冒.沒有食欲.掉髮.皮膚症狀,如:潰爛、水泡、乾燥、膿痂疹.指甲裡有白色斑點.傷口痊癒速度慢.生殖能力衰退.腹瀉.敏感性牙齒.精神、神經症狀(性慾下降、情緒不穩、行動異常、發抖、記憶變差).缺鐵性貧血.身體會氧化.血糖調節異常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期刊表示,缺鋅表現可能因年齡而不同,腹瀉是嬰幼兒缺鋅常見症狀,且嬰幼兒缺鋅會影響生長並導致成年後出現食慾不振和生殖問題;脫髮、生長遲緩和頻繁感染則常見於年齡較大的兒童;而老年人缺鋅則會造成傷口癒合變慢以及認知、心理功能變化。含鋅食物排行榜推薦說到補鋅,許多人會想到「生蠔」,但其實生蠔的鋅含量並非最高的,以下推薦幾種含鋅食物並根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整理每100克的鋅含量(mg):含鋅食物推薦 每100克鋅含量(mg).洋菜:59.8 mg.牡蠣干:31.1 mg.豬前腳:18.2 mg.米胚芽:16.4 mg.生蠔:15 mg.小麥胚:14 mg.南瓜子:9.4 mg.淡菜:6.3 mg.黑芝麻:5.4 mg.黑巧克力:4.0 mg鋅過量當心6大副作用從食物中攝取鋅,通常無須過度擔憂過量問題,若使用鋅補充劑則要留意攝入過量可能會導致噁心、頭暈、頭痛、胃部不適、嘔吐和食慾不振。如果連續使用50毫克或以上的鋅劑量,可能會干擾銅的吸收、降低免疫功能並降低HDL膽固醇水平。Q1、誰需要補鋅?泌尿科醫師高銘鴻表示,懷孕哺乳、男性、50歲以上、素食者等4種人要留意鋅的補充。Q2、鋅什麼時候吃?吳欣陵營養師建議,單配方鋅補給品應在飯前吃,以免受到餐食中植酸或膳食纖維的影響;複合性鋅補給品,若其中含有脂溶性維生素則需要飯後吃,才能與油質一同吸收,且補充鋅應避免與高鈣、高磷食物一起食用,以免影響鋅的吸收率,並購買標示、產地清楚且具有小綠人標章保健品。參考資料:長庚醫院、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National Institute Health、國民健康署延伸閱讀:.幫助抗發炎、調節胰島素!詳解鋅的功效:有哪些食物富含鋅?.缺鋅易生病、感染、貧血 營養師推4類食材助補鋅.預防骨質疏鬆補鈣就好?營養師教你吃「3種營養素」增加鈣吸收率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16 養生.聰明飲食
壓力大就想吃更多?靠大吃大喝紓壓?專家解析高糖高熱量食物的6風險
當我們在壓力下,尤其是在面臨持續壓力時,我們可能會轉向高糖高熱量的食物來舒緩壓力。這些食物,如巧克力、薯片和冰淇淋,確實在短時間內能帶來快感,但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可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會在壓力下飲食過多?澳大利亞加爾文醫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現,高糖高脂肪飲食可能與壓力相關的進食有關。研究指出,大腦中的一個區域「外側脊小髓」,負責整合獎勵反應,可能在壓力時沒有抑制食物的獎勵反應,導致進食。雖然該研究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但我們的大腦也有這個區域,而且我們的飲食習慣很可能也受到壓力的影響,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會在壓力下飲食過多?這種傾向可能是因為高糖高脂肪食物在我們的大腦中引起快感。這些食物不僅讓我們的大腦釋放出快樂的化學物質,還可能喚起我們的情感和回憶,尤其是那些令人愉快的時光,這能夠幫助我們應對壓力和負面情緒。但這種短暫的滿足感往往會被長期的健康影響所掩蓋。高糖高熱量食物對身體的風險高糖高熱量食物的長期攝入可能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嚴重負擔:.體重增加:這些食物往往富含高能量,長期食用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增加肥胖和相關疾病的風險。.血糖波動:高糖食物可能使血糖急劇升高,接著迅速下降,這可能導致疲倦、昏昏欲睡和食慾增加。.糖尿病風險:長期食用高糖食物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因為過量的糖分攝入可能導致胰島素抵抗。.心臟健康:高糖飲食與心臟疾病的風險有關,可能導致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腸道健康:長期攝入高糖高熱量食物可能導致腸道菌叢失衡,影響腸道健康。.牙齒問題:高糖食物容易引發蛀牙,因為糖分會促使細菌產生酸,損害牙齒。因此,儘管高糖高熱量食物可能在短時間內帶來暫時的愉悅,但長期而言,這種飲食習慣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在應對壓力時,我們應該尋求更健康的方式,例如運動、放鬆活動,甚至尋求專業的心理輔導,來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情緒。參考資料:Ip, Chi Kin, et al. "Critical role of lateral habenula circuits in the control of stress-induced palatable food consumption." Neuron (2023).延伸閱讀:.健忘、代謝差、便祕...6大初老症狀你中幾項?營養師曝抗老必吃食物.沒吃多卻愈來愈胖…「壓力型肥胖」除調整作息飲食,還需搭配一治療.有助抗發炎、減少焦慮 一圖看懂9大抗壓飲食及3類食物該少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16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現不養生,將來就要養醫生!
夫妻吵架。老公一天到晚酗酒,生活糜亂。老婆:「你現在不好好養生,將來就要養醫生!」老公:「你現在只養畜生,將來還不是要養醫生!」年輕時,健康時就以為生命是無窮的,健康是永遠的,只有生病時,垂垂老矣,面臨死亡威脅時,人才會猛然覺醒,原來人的壽命與車子一樣是有極限的,平常需要保養的。人雖然貴為萬物之靈,但先天設計上有缺陷。例如人老了,怕兩種病。一種是心血管病或腦血管病,前者會讓人突然心跳停止,後者會讓人突然昏迷不醒,而兩者有共同原因就是血管硬化。人體的血管就像塑膠管—樣會老化、會硬化。而人的血管會硬化大都是由於壞的膽固醇囤積在血管裡面而來,因此平時飲食清淡,多呼吸新鮮空氣,如果先天壞膽固醇高,必要時服用降膽固醇藥,讓血管永遠保持彈性,血流暢通,就免去老了有心肌梗塞或腦中風之危險。此外,人老了怕得癌症。有些癌症與飲食有關係,例如好酗酒、好吃燒烤食物容易得食道癌,好吃肉食較容易得大腸癌。有些癌症與遺傳有關,例如上一代有肺癌、大腸癌、乳癌,那由中年起,就要開始定期檢查。有些癌症與病毒感染有關,例如有了B、C肝炎就容易轉為肝硬化、肝癌。因此每三個月至六個月,就要找醫師定期檢查。此外,酗酒過度,就會引起酒精性肝硬化,造成肝門靜脈曲張,或吐血或解黑便,或黃疸或腹大如鼓,或肝昏迷,屆時只能靠肝移植挽回生命。因此平常不養生,就要提早養醫生,定期為你看管檢查,以免病發了,發現太晚了,治療困難,養再多醫生可能也束手無策。此外,即使有注意養生,但人不是鐵打的,中年以上,還是要有定期檢查的習慣,才能過著彩色的人生。●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9-15 醫療.心臟血管
LDL數值正常不見得沒事,動脈粥狀硬化真凶是sdLDL!3E法則預防膽固醇過高
膽固醇過高,小心會形成動脈粥狀硬化,進而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猝死等危機。根據一份長達5年健檢資料的2萬3千筆膽固醇數據分析,發現逾半數民眾膽固醇過高,也就是每2個人中有1人有高膽固醇問題,隱性高風險族群更高達12%,影響民眾心血管健康甚鉅。一般檢測膽固醇僅4項目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表示,一般檢測膽固醇有四個項目,分別為:.總膽固醇(標準值50mg/dL).低密度脂蛋白(標準值
-
2023-09-14 養生.聰明飲食
地中海飲食是什麼?地中海飲食有哪些食物、怎麼吃及好處一次看
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是一種廣為人知的飲食模式,不過很多人對於什麼是地中海飲食,地中海飲食有哪些好處,地中海飲食該如何實際執行,及地中海飲食是否適用素食者等有諸多疑問,以下為常見問題的解答。什麼是地中海飲食?地中海飲食是一種強調植物性食物和健康脂肪的飲食方式。一般來說,如果你遵循地中海飲食,你可能會吃以下食物:.大量的蔬菜、水果、豆類、扁豆和堅果。.很多全穀物,如全麥麵包和糙米。.大量的特級初榨橄欖油 (EVOO) 作為健康脂肪的來源。.適量的魚,尤其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起司和優格適量。.很少或不吃肉,選擇家禽而不是紅肉。.很少或不吃甜食、含糖飲料或乃油。.用餐時適量飲用葡萄酒(但如果你沒喝酒,就不要開始)。你也可以諮詢營養師根據你的病史、過敏和偏好幫助你調整飲食的需求。地中海飲食怎麼吃?地中海飲食有很多定義,而每種定義的份量目標略有不同。這是因為飲食注重整體飲食模式,而不是嚴格的公式或計算。它還基於許多不同地中海國家的飲食模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細微差別。由於沒有單一的定義,地中海飲食非常靈活,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調整。以下為一個簡單、簡潔的清單,列出了你遵循地中海飲食時的目標:.魚:每週三份(一份=3至4盎司,約85至113公克)。.特級初榨橄欖油:每天至少1湯匙,但每天不超過4湯匙(約14至56公克)。.水果:每天三份水果(一份=1/2至1杯,約119至237公克)。.蔬菜:每天三份以上(一份=1/2杯煮熟蔬菜或1杯生菜)。.豆類:每週三份(一份=1/2杯)。.堅果:每周至少三份(一份=1/4杯或2湯匙堅果醬)。 .全穀物和澱粉類蔬菜:每天三到六份(一份=1/2杯煮熟的蔬菜、一片麵包或1盎司乾麥片)。地中海飲食有什麼優點?地中海飲食有很多好處,包括:.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助保持健康的體重。.有助健康的血糖、血壓和膽固醇。.降低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有助消化系統中腸道微生物群(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健康平衡。.降低患某些類型癌症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減緩大腦功能的衰退。.幫助你活得更久。心臟病專家經常推薦地中海飲食,因為大量研究支持其對心臟健康的益處。研究人員認為,這些保護作用部分歸功於地中海飲食中攝取的健康脂肪。它們來自橄欖油、堅果和魚肉等食物。為什麼地中海飲食對你有好處?地中海飲食包含許多不同的營養素,它們共同作用對你的身體有幫助。沒有任何一種食物或成分可以帶來地中海飲食的益處,因為它有以下好處:.限制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吃太多飽和脂肪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LDL過高會增加動脈斑塊積聚(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反式脂肪則對健康沒有任何好處。這兩種「不健康脂肪」都會引起發炎。.鼓勵攝取健康的不飽和脂肪,包括omega-3脂肪酸。不飽和脂肪可促進健康的膽固醇濃度,支持大腦健康並對抗發炎。此外,富含不飽和脂肪和低飽和脂肪的飲食可以促進健康的血糖濃度。.限制鈉的攝取。高鈉飲食會升高血壓,增加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限制精製碳水化合物,包括糖。富含精製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會導致血糖升高。精製碳水化合物也會帶來多餘的熱量,但沒有太多營養價值,並且此類食物通常含有很少或不含纖維。.偏好富含纖維和抗氧化劑的食物。這些營養素有助於減少全身發炎,纖維還有助於促進腸道排除廢物。抗氧化劑可以抵禦自由基,從而預防癌症。施行地中海飲食應注意哪些事項?營養師王葦寧曾受訪指出,地中海飲食是一種金字塔結構的健康飲食概念,強調食物適量即可,不見得吃多就好。有些患者應留意部分食物的攝取,像是腎臟病患食用蔬果時,要注意鉀離子含量。另外,地中海飲食常吃生菜,建議癌症病患或虛弱者,可先汆燙後再涼拌。營養師黃紹萱曾受訪提醒,地中海飲食好處雖多,若沒慎選食材來源及分辨成分,反而有害健康。以下為需要避免的陷阱:1.買到壞油,加熱食用。過去曾發生橄欖油摻銅葉綠素、混合別種油脂等食安事件。提醒純橄欖油別照射到日光、須冷藏保存,最好直接拌入菜餚,而非加熱食用。2.海鮮受汙染,蔬果殘留農藥。魚、海鮮的捕撈區要乾淨無汙染,蔬果不可殘留農藥。3.水果取代蔬菜,糖分攝取過多。台灣水果甜度高,攝取過量若無法完全代謝,果糖轉成三酸甘油脂將使血脂上升。更何況水果膳食纖維量比不上蔬菜,所以多吃水果、少吃菜並不可行。4.麵包高油高糖,還有添加物。雖說全穀類可多吃,但台灣麵包和地中海國家相比,可能有奶油、糖過多,或放人工添加物讓麵包鬆軟的風險。建議改吃較粗硬,口感沒那麼好的天然麵包。地中海飲食可以吃非地中海文化的食物嗎?地中海飲食描述了世界某一特定地區的飲食模式。這並不意味著你應該排除其他文化傳統中的食物和食譜。地中海飲食提供了一種飲食方式,研究表明它對健康有許多好處。這種飲食注重整體的飲食模式。它並不要求你仔細檢查每一種食物的選擇或消除特定的食物。因此,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文化傳統調整地中海飲食。這可能意味著保持一些傳統食譜不變(不更換成分)並僅在特殊場合食用。有些食譜則可能對你來說同樣美味和特別,但需要一些替代品(例如用橄欖油代替奶油,或用額外的香草代替鹽)。換言之,如果你是素食者,你可以修改地中海飲食中肉類和魚類的攝取,改從堅果和豆類等植物來源中獲取蛋白質。諮詢營養師可以協助你針對食譜中某些食物進行替代或更改。地中海飲食食譜推薦海鮮沙拉材料:蝦去殼留尾6隻、透抽1隻、甜椒2個、紫洋蔥1個、蘋果1顆、牛番茄2個、香菜、九層塔、橄欖油2匙、檸檬汁1匙、紅酒醋2匙、黑胡椒、鹽作法:蝦、透抽燙熟後冰鎮,撈出備用。其他食材切丁或絲,加入以上料拌勻,最後再撒上黑胡椒、鹽。白酒生炒雙色花椰菜材料:白花椰半個、青花椰一個、蒜半顆、白酒、橄欖油、鹽、胡椒少許作法:1.白花椰、青花椰汆燙。蒜切薄片,以橄欖油爆香。2.把白花椰菜、青花椰菜放入鍋內拌炒,加白酒悶熟,加鹽、黑胡椒佐味即可。TIPS:除花椰菜,可加入青豆、磨菇、甜椒等拌炒。南瓜濃湯材料:南瓜半個、洋蔥半個、紅蘿蔔一條、西洋芹兩根、水200cc,橄欖油、鹽、胡椒少許作法:1.南瓜去皮切小塊,紅蘿蔔、洋蔥切丁,西洋芹切丁。2.少許橄欖油先把洋蔥炒軟,依序放紅蘿蔔、西洋芹、南瓜略炒,加水以大火煮開,轉中小火煮20分鐘。3.待涼後用果汁機打成泥,加鹽、胡椒佐味即可。【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Mediterranean Diet.Cleveland Clinic: How To Follow a Mediterranean Diet
-
2023-09-13 醫療.心臟血管
近3/4高血壓患者死於心臟併發症,高血壓與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和主動脈剝離等疾病密切有關!
成人的血壓到底多少才正常呢?根據目前的高血壓指引,健康成人的血壓應該120(收縮壓)/80(舒張壓)毫米汞柱以內才算正常。 收縮壓是指血液由心室打出後,衝擊血管壁所形成的壓力,舒張壓則是心臟舒張時,血液在身體動脈彈性回縮後產生流動時所形成的壓力。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別代表血管壁所承受的血管壓力。 一般來說,高血壓病人平時不會有其他明顯症狀,只有少部分病患偶爾會感覺頭痛,後頸部緊緊的感覺。雖然高血壓沒有症狀,但長期高血壓卻會在身體各處帶來許多風險。高血壓患者死因多與併發症有關,根據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資料:60~75%死於心臟的併發症,15~20%死於腦血管障礙,5~10%死於尿毒性。以下是高血壓常見的併發症。 長期高血壓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關係密切,尤其伴隨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情況下,有可能併發以下的心血管疾病。:1.動脈阻塞:動脈原本是非常有彈性,能夠承受心臟打到血液壓力的衝擊。當長期處於高血壓的環境下,血管壁容易出現微小的受傷,如果患者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又高,這時候低密度膽固醇容易聚集在傷口上,引起 「動脈粥狀硬化」;如果持續讓讓更多的膽固醇卡在血管中,最終形成脂肪沉積的斑塊。這些斑塊會讓血液中的巨噬細胞對其進行防禦、吞噬等作用,最終導致血管中出現鈣化的現象,逐漸讓動脈的彈性消失,兩者加成最終導致「動脈阻塞」的問題。如果動脈阻塞發生在供應心臟氧氣與養分的「冠狀動脈」時,就稱為「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症。2.心臟結構改變:患者長期處在高血壓狀態,久而久之會讓心臟中的左心室負擔加重,心臟為因應這種情況導致左心室會逐漸擴大,最終左心室變得肥厚。左心室肥厚又會連帶讓隔壁的心房結構也發生改變,這段過程也會讓心肌的功能發生影響。心臟結構改變最嚴重會導致瓣膜也收到影響,會導致瓣膜性心臟病的發生,尤其是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閉鎖不全和主動脈閉鎖不全可能與高血壓關係密切。3.動脈瘤:高血壓持續衝擊動脈時,久而久之血管壁彈性消失,甚至會向外膨出一小包氣球狀,此時就稱為「動脈瘤」。動脈瘤本身來說不比動脈強韌,當血壓持續上升會讓血管瘤愈來愈大,最終會因為動脈血管壁太薄而破裂,因具破裂的血管位置,有時會出現嚴重的內出血問題,尤其是腦動脈瘤和主動脈瘤,破裂時容易有生命之憂。4.心肌梗塞:當冠狀動脈阻塞(冠心症)導致心肌某一部位的血液供應減少時,有時會導致心肌的損傷或死亡,此時就稱為「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會讓冠狀動脈出現嚴重收縮或痙縮時,會導致心臟缺氧,造成更多的心臟組織受損,嚴重時會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心肌梗塞發生前會有一些前兆:高血壓患者如果出現胸悶、心絞痛(胸口感覺像有大石頭重壓,呼吸不順暢)、上腹痛、左上臂麻木等症狀時,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應立即送醫診斷加以治療。5.心律不整:心律不整指的是心跳速度過慢、過快,或是跳動不規則,高血壓患者最常出現的心律不整是心房顫動,目前研究指出如果長期高血壓控制不好,似乎通過左心房超負荷、左心室舒張功能障礙、心肌功能改變和心房心室結構改變,會讓心臟放電不規則,就會導致心房顫動,並讓其況持續惡化。6.心臟衰竭:心臟衰竭往往由多種心血管疾病綜合起來所引起,常引起的疾病有高血壓和冠心症,主因是動脈阻塞嚴重,心臟輸出的血量不足,無法供給全身各處足夠的氧氣與養分,導致心臟會更用力地工作(也就是讓心跳更快),但心跳更快卻沒有輸出更多的血量,讓心臟輸出血液效率依舊不佳,時間一久就會導致心臟衰竭。患者常見有易喘、容易疲累和下肢或眼皮等處出現水腫等症狀。7.腦中風:中風按照引起的機轉,可以分為出血性腦中風與缺血性腦中風,這兩類型的腦中風都有可能由高血壓所引起。首先,高血壓會導致血管中的動脈硬化或發生動脈瘤,一旦動脈變得脆弱,久而久之會有破裂的可能。其次,缺血性腦中風主要是腦部血管阻塞所導致,有可能是膽固醇斑塊阻塞在腦部血管引起,高血壓容易併發心房顫動,兩者加成之下,更容易產生斑塊阻塞在腦部動脈血管中。嚴重的中風都會導致腦部嚴重受損,不僅有機會讓病人有生命之憂,往往痊癒後也會有嚴重的後遺症。8.主動脈剝離: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動脈血管,管壁結構可分為三層:內、中、外三層,如果主動脈出現受損和血管壁中的內層有破裂,使得血液大量進入中層及外層間,就會形成「假腔」,壓迫原來的管腔。當血液大量流入假腔,會導致原因主動脈的供血量減少,產生局部區域的缺血,因缺血也會讓周邊地區產生缺氧的問題。但假腔的血管壁薄弱,也有可能再次導致血管破裂出血,造成嚴重出血的問題。超過50%的病人在發生後48小時內會死亡,所以主動脈剝離是高血壓患者最嚴重的急性疾病,當患者感受背部肌肉似乎瞬間撕裂的劇痛,痛到快昏倒的情況,務必需要緊急送醫檢查。長期高血壓除心血管疾病外,還會併發那些問題?1.認知障礙與失智:在失智症分類中,有一種是高血壓引起的失智症。這是因為高血壓會引起一些血管問題 ,而這些血管問題會導致腦部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與養分,腦細胞死亡速度變快,患者一開始會出現認知障礙的問題,常見症狀有:思考速度變慢、容易忘東忘西記憶力變差、專注力下降等,如果持續惡化,有可能惡化成血管型失智症,患者會有失智的問題發生。2.勃起功能障礙(陽痿、不舉):主因是血管問題讓男性陰莖充血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尤其是合併三高問題,部分高血壓藥物也會讓勃起功能障礙更加嚴重。→想了解更多請看元氣網專文。3.高血壓腎病變:高血壓患者發生腎病變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66倍。長期高血壓將使血管發生硬化,導致血管中的血液量不足,導致供應腎臟氧氣和養分的腎絲球被破壞,當腎臟無法排出水分和毒素時,又會加重血壓,最終導致高血壓腎病變,患者腎功能如果保護不佳,有可能要進行透析治療(洗腎)。4.視力問題:眼睛後方負責感光的視網膜區,富含血管也容易因為高血壓導致血管破裂出血,也會引起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預防高血壓併發症,需要透過兩原則改善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保持適當體重:當體重下降了,心臟負擔下降,血壓也會逐步正常。○戒菸:已經有研究證實,吸菸是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如果高血壓病患有抽菸習慣,最好能夠戒菸。○適量飲酒:少量的酒精可以促進心血管循環功能,但過量時會造成心臟負擔。 2.定時量血壓並遵循「血壓722」原則,「722原則」有三個要點:○7:連續7天量測血壓。○2:早上起床、晚上睡都要量測血壓。○2:每次量測血壓時都需要測量各2次,然後取平均值。 確保每次血壓維持在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衛教文章
-
2023-09-13 醫療.消化系統
李芳雯飲食清淡3年長21顆息肉!為何有人特別容易長息肉?醫分享病例曝可能原因
58歲的「內衣皇后」李芳雯2021年腹部長了12顆息肉,隔年(2022年)又發現6顆,兩次都是發現後立即切除。今年她又再度「燒了」3顆小息肉,她表示一切都很順利,唯一就是膽固醇高,強調要更加強注意飲食習慣。李芳雯3年長21顆息肉李芳雯日前在臉書貼出一張豐盛美味的早餐照,並透露:「今年燒了三顆小息肉~就是膽固醇高 (對自己太好了…愛吃鬼),要再更加注意飲食習慣,加強認真運動。」事實上,這是李芳雯連續第三年發現息肉,2021年她說腹部長了12顆息肉,隔年(2022年)又發現6顆,連同今年又3顆,也就是3年長了21顆息肉。去年她還表示覺得內心很不平衡,因為自己平日吃的清淡,內臟類、燒烤、油炸都不碰,也不吃辣,想著有些朋友大魚大肉、菸酒不忌都沒事,自己竟然會長「息肉」!但從今年發文看來,李芳雯已經很淡定,而且息肉的數量也逐年減少,顯然有在「控制」。而為何李芳雯會不斷長息肉?李芳雯之前受訪透露,連醫生也納悶,最後只能判斷或許與家族遺傳病史有關,「爸爸是肝囊癌過世,媽媽糖尿病,都在睡夢中安詳走的,但也無從查起,所以我也無解」。【延伸閱讀】內衣皇后李芳雯大腸長12顆息肉 切除1年復發又冒6顆讓她驚呼為什麼一般我們都以為,嗜吃肉的人才會容易長息肉,其實像李芳雯這樣,飲食清淡卻仍長息肉的例子也所在多有。甚至過去我們也聽過一些常年吃素卻仍得大腸癌的病例。到底要如何預防?醫分享鋸齒狀腺瘤症候群病例 基因變異不斷長息肉禾馨民權內科診所醫師葉秉威也在臉書《胃腸專家 葉秉威醫師》發文分享一個已追蹤4年的病例,每一年都切10-20顆息肉。雖然有越切越小的趨勢,但總是無法停止追蹤。該病患也跟李芳雯一樣,「菜吃很多、肉吃很少、也不抽菸喝酒,更不是胖子…」因此跟醫生抱怨「為什麼我這麼會長息肉?」葉秉威說明,該病患是「鋸齒狀腺瘤症候群 (serrated polyposis syndrome)」,因為基因變異的關係會不斷的長出息肉。根據目前診斷標準,全大腸累積超過20顆以上就可以符合診斷,而他的息肉量早就遠遠的超過。鋸齒狀腺瘤症候群未來發生大腸癌的比率約25%-40%。幾乎每三個病患,就有一個未來會發生大腸癌。而其一等親,也有非常高的機率會罹患相同症候群及曝露在大腸癌風險。偏偏這種息肉,常常蓋了一層黏液,因此很容易被忽略誤以為殘便,被視而不見。且這種息肉用糞便潛血篩檢效果差,較適合的檢驗方法就是定期做大腸鏡,發現息肉立即切除,才能預防大腸癌發生。葉秉威呼籲,40歲就應該開始定期做大腸鏡篩檢。鋸齒狀息肉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根據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曾晟恩曾受訪指出,大腸息肉根據癌變機制,可分為增生性息肉、無蒂鋸齒狀腺瘤和傳統鋸齒狀腺瘤,後兩者有癌變的可能性。提醒當出現間斷性血便、腹部悶脹、腹痛、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時應特別留意,有可能為腸息肉所致,應接受大腸鏡檢查,並遵守醫囑治療,並定期追蹤,才能降低息肉癌變的可能性。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葉秉威也曾在《聯合報》撰文指出,多數大腸息肉發生的風險因子都類似,不外乎和基因、愛吃紅肉、少運動等有關,但鋸齒狀息肉更和抽菸、喝酒、高身體質量指數(BMI)有關,也就是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此外,有家族史更要特別留意。總之,若僅吃素或飲食清淡,卻沒有注意養成良好生活型態,沒有定期做大腸癌篩檢,仍有可能罹患大腸癌。【延伸閱讀】腸道老化的頭號公敵 醫師:這些人的腸道更容易長息肉關於息肉你該注意腸道息肉分三種1.發炎性息肉:又稱為偽息肉,因大腸黏膜發生潰瘍壞死,新生的黏膜過度生長所致。2.增生性息肉:是常見的息肉,無須切除,但需定期追蹤其變化。3.腺瘤性息肉:惡變風險最高的息肉,發現了一定要切除並追蹤。常見症狀:間斷性血便、腹部悶脹、腹痛、體重減輕、貧血危險因子:遺傳基因、愛吃紅肉、少運動、抽菸、喝酒、高身體質量指數(BMI)、40歲以上看完整疾病百科/大腸息肉【資料來源】.李芳雯臉書.臉書粉絲專頁《胃腸專家 葉秉威醫師》.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9-12 醫療.新陳代謝
控糖關鍵在評估主食攝取量!維持血糖穩定從「3件事」做起
不只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一般人也應注意血糖狀況。不少人會選擇「低GI飲食」(低升糖指數飲食)做為血糖控制手段,但食物營養標示複雜、選擇多元,該如何避免攝取過多糖分?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訊?控糖關鍵是不同類食物分量 重點在於使用「健康餐盤」評估不同類食物的攝取份量,是控糖的關鍵。聯安診所營養師徐景宜建議,可以「健康餐盤」概念評估每一餐的攝取份量,不論方形還是圓形的餐盤,米飯、麵食等主食應占餐盤四分之一,另四分之一為蛋白質食物,剩下一半的餐盤空間內三分之二應為蔬菜、三分之一是水果。至於份量的評估,應先以體重計算出蛋白質的攝取量,再去推算其他食物種類。例如一名體重50公斤的人,一天的蛋白攝取量要除以「7」,應攝取7份蛋白質,分布在三餐中,一餐約吃2份蛋白質。若用目測法簡單估算,一個掌心約是2份蛋白質,再藉由蛋白質去推算主食、蔬菜等攝取量。維持血糖的穩定需要注意這3件事1.用餐順序:用餐順序會影響血糖的穩定,徐景宜表示,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的食物,雖然不像主食類會直接讓血糖產生震盪,但有助於延緩血糖爬升,因此用餐順序也要多留意。尤其需要血糖控管的人,不建議用餐第一口先吃主食或水果,應先吃蛋、魚肉等蛋白質類或是蔬菜,烹調方式不限水煮,用油炒也無妨。2.膳食纖維徐景宜說,攝取「水溶性膳食纖維」食物,例如秋葵、地瓜、金針菇、海帶、山藥等黏稠蔬菜,有助於延緩血糖、增加飽足感,並且可以幫助代謝膽固醇;葉菜類、全穀類等「非水溶性膳食纖維」食物,則可以預防便祕及腸道疾病。其實,平常飲食不需刻意追求食用水溶性或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正常多樣化攝取食物就好。徐景宜建議,一天應攝取25公克的膳食纖維,換算成蔬菜約為3至4碗的量,也可以透過吃全穀、雜糧、胚芽米,以及水果如奇異果、芭樂等方式補充。3.低GI飲食不少控制血糖者會採取「低GI飲食」,來減緩血糖上升速度。而GI為升糖指數,呈現食物下肚後血糖上升速度的指標。徐景宜提醒,低GI食物通常有原型、纖維多、較不成熟等特色,如香蕉愈成熟則糖份越高,因此有較高的GI值,因為低GI飲食會攝取較多纖維,因此胃發炎、胃潰瘍、拉肚子等人應該先暫緩食用,避免增加腸胃蠕動。血糖高是罹患糖尿病的危險訊號,徐景宜說,一般人的糖化血色素(A1C)約在4至5.6%之間,糖尿病前期則在5.7至6.4%,要找出血糖問題仍得靠抽血檢查。尤其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民眾應該特別注意,及早檢測血糖,早期發現問題,讓醫療團隊提供個人化的飲食調配建議。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9-11 養生.保健食品瘋
額外補充「植物固醇」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植物固醇是健康新救星嗎?
我在2018-3-16發表壞膽固醇應在15-50之間?,指出江晨恩醫師錯誤解讀一項測試一個名叫alirocumab的降膽固醇新藥的臨床研究。2023-8-14讀者coinball在回應欄裡詢問一篇發表在《台視樂活》的文章。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植物固醇,健康新救星?,而讀者關心的是它的第一段:「植物固醇降膽固醇的原理,在於植物固醇會搶先一步在動物性固醇在人體內的小腸上的接受器結合,並和蛋白質及磷質等鍵結,由於膽固醇要被人體吸收,必須和食物中的各種蛋白質、磷脂質及小腸的接受器結合,當植物固醇搶先把接受器占滿了,吃進去的動物性膽固醇就無法被人體吸收,便能降低人體的膽固醇指數。」讀者的問題是:這段是代表植物固醇不止阻礙了膽固醇吸收,還會阻礙我的蛋白質吸收嗎?首先,植物固醇的英文是phytosterol,而谷歌是把它翻譯成植物甾醇。台灣、中國、和香港的中文網站也大多是採用「植物甾醇」,所以在接下來的討論我也會採用「植物甾醇」。(註:「甾」發音同「在」)有關植物甾醇是如何能降低膽固醇,最新又最完整的綜述論文是2017年發表的Food Ingredients That Inhibit Cholesterol Absorption(抑制膽固醇吸收的食物成分)。其中一段是:植物甾醇抑制膽固醇吸收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包括多種途徑。提出的機制包括抑制膽固醇酯水解;與膽固醇競爭溶解成混合膠束;膽固醇和植物甾醇的共結晶;競爭穿過腸細胞頂膜的運輸;以及受損的細胞內膽固醇再酯化。由此可見,《台視樂活》那篇文章所說的「植物固醇會搶先一步在動物性固醇在人體內的小腸上的接受器結合,並和蛋白質及磷質等鍵結……」是錯誤的。我們再來看《台視樂活》那篇文章裡的另一段:「不過這些天然食物雖然富含植物固醇,但卻要吃很多的蔬果才能吃進1公克的植物固醇,例如要吃下相當5.8公斤的花椰菜、8.4公斤的櫻桃或胡蘿蔔,或是得吃6.3的公斤香蕉,才能攝取1公克的植物固醇,恐怕肚子都要撐爆了。因此,目前植物固醇通常被添加在牛奶、食用油,或是做成膠囊的保健產品內,方便民眾吃到足夠的量。」這段話是完全正確,但問題是,額外補充植物甾醇真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嗎?就目前的科學證據而言,額外補充植物甾醇的確是能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但額外補充植物甾醇是不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就不確定了。事實上,一些近年來的研究反而認為額外補充植物甾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請看下面這兩篇綜述論文:2021年:Phytosterol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植物甾醇與心血管疾病)。在最近修訂的2019年ESC/EAS血脂異常指南中,首次推薦植物甾醇作為改變生活方式的輔助手段,以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然而,德國心臟病學會 (DGK) 對添加植物甾醇的食品補充劑持更為批評的態度,並呼籲開展隨機對照試驗來調查硬心血管結局。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植物甾醇本身俱有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本綜述根據體外和體內研究、臨床試驗和遺傳證據的結果討論了這一爭議。【註:ESC/EAS是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歐洲心臟病學會/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學會)的縮寫】2023年:Plant Sterols and Plant Stanols in Cholesterol Management and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在膽固醇管理和心血管預防中的作用)。儘管缺乏調查其長期安全性和心血管功效的隨機試驗,富含植物甾醇/甾烷醇的功能性食品已成為最廣泛使用的非處方降膽固醇方法。補充植物甾醇的降低膽固醇作用已得到充分證實,並且已經描述了對其他脂蛋白和葡萄糖穩態的潛在有益影響。然而,研究植物甾醇補充劑或循環植物甾醇與動脈粥樣硬化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各種標誌物之間關係的實驗和人體觀察研究已經證明了有爭議的結果。最近遺傳學研究的令人信服的證據也表明循環植物甾醇血漿濃度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存在有關,從而引起了人們對植物甾醇補充劑安全性的擔憂。因此,本次綜述的目的是提供有關植物甾醇/甾烷醇對脂質修飾和心血管結局影響的最新數據,並討論任何安全問題和實際問題。從這兩篇論文可以看出,儘管額外補充植物甾醇的確是能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但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額外補充植物甾醇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更令人擔憂的是,有一些證據顯示,額外補充植物甾醇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所以,把植物甾醇說成是健康新救星,也就是說,鼓勵額外補充植物甾醇,是具有危險性的健康指引。原文:植物固醇是健康新救星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10 養生.聰明飲食
防癌明星青花菜功效有哪些?怎麼料理青花菜讓抗氧化力更高?
高麗菜、蘿蔔、青花菜、花椰菜、羽衣甘藍等等都屬於十字花科家族,十字花科蔬菜對人的健康非常好,所以國外很多人譽為超級食物,尤其是青花菜含有特別豐富的異硫氰酸鹽類這種植化素,所以又成為家族中抗癌的佼佼者。近來很多研究青花菜的芽菜,發現其功效成分的濃度又是成熟蔬菜的好幾倍,更是未來更具營養潛力的明星。所以在前文就教過大家,烤肉後最好吃點青花菜來保護自己、幫助排毒。青花菜具有多種健康好處,與它具有的高抗氧化性有關,因此可以預防與減緩體內的慢性發炎。慢性發炎可以說是現代人的大敵,與現代人的龐大生活壓力、飲食不正常、環境汙染、高糖飲食都有關係。而人體內的慢性發炎已經被證實與癌症、動脈硬化、胰島素阻抗有關。此外,青花菜富含硫配糖體(Glucosinolates),在體內經酵素代謝會轉化為蘿蔔硫素等含硫植化素,有助於提升肝臟解毒酵素的能力。青花菜的功效整體來說,青花菜具有豐富的營養如beta胡蘿蔔素、葉黃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K、葉酸、纖維、磷、鉀、硒,還有許多植化素,特別是具防癌功效的硫配糖體,真是不可多得的超級蔬菜。每100克的生鮮青花菜含有63毫克的維生素C,是檸檬的1.8倍(34毫克/100克),也是柳橙的1.5倍(41毫克/100克),占每日建議攝取量的60%以上;每100克的生鮮青花菜含有143微克的維生素K1,遠超過成年人維生素K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男性120微克,女性90微克)。因此青花菜展現包含對抗空氣汙染、幫助肝臟排毒酵素的活性等多種功效,此外研究也陸續證實青花菜對預防阿茲海默症、癌症、或是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甚至退化性黃斑部病變等潛力,所以真是好處多多。預防癌症十字花科蔬菜共同含有一種優秀化合物,稱做硫配糖體(Glucosinolates),可說是抗癌的明星。但是這個硫配糖體本身其實沒有任何功效活性的,硫配糖體必須利用蔬菜本身的酵素,經過一連串水解反應之後,才會生成一系列的產物如芥蘭素(indole-3-carbinol,I3C)、異硫氰酸鹽(isothiocyanates)、蘿蔔硫素(Sulporaphane)等等功效分子。尤其是硫蘿蔔素與I3C在許多研究中展現對乳癌、前列腺癌、胃癌、大腸癌、腎臟癌、膀胱癌等癌症細胞的抑制作用,只是還需要更多臨床實驗加以證明。目前推論異硫氰酸鹽類的抗癌活性,來自以下效果:.提高身體對致癌物的肝臟解毒代謝能力.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或造成它自動凋亡.具植物性雌激素活性,有預防乳癌的作用幫助血糖控制人體研究顯示,每天食用花椰菜芽連續一個月,可以顯著降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阻抗,這可能是因為青花菜裡的抗氧化劑所造成的功效。同時青花菜豐富的膳食纖維也有助於減緩糖分吸收。保護心血管研究顯示,服用花椰菜芽粉末可以明顯降低三酸甘油酯和壞的低密度膽固醇(LDL),並增加好的高密度膽固醇(HDL)濃度,因此有益於心血管健康。這都與青花菜含有豐富抗氧化物與纖維有密切關係。幫助肝臟排毒俗稱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實際上是肝細胞有許多的分解酵素如P450,每天辛苦在對外來物質如藥物、咖啡因、有害化學物等進行分解。實驗證明,吃青花菜就可以顯著提高肝臟解毒酵素P450的活性,也因此可以讓體內毒物如烤肉生成的多環芳香烴(PAH)含量降低。也有人體實驗顯示,每天吃500克的青花菜,連續六天,就可以提高酵素P450裡的CYP1A2、CYP2A6的活性達2倍以上。而這兩個酵素與人體代謝咖啡因息息相關。腸道健康青花菜的豐富抗氧化劑與膳食纖維都有助於腸道菌相平衡,幫助益菌生長。動物實驗發現,攝取青花菜有助於降低腸道發炎的現象,有利益菌的生長。纖維也有助於幫助腸道蠕動,可以預防便祕。預防腦部退化花椰菜中的蘿蔔硫素是特別受到矚目可以保護腦部健康的功效成分,腦部老化的一大原因就是腦部脂質遭到氧化作用破壞,產生的自由基造成腦細胞退化與壞死。一些動物實驗中,紛紛發現蘿蔔硫素有助腦部被毒性物質損傷或是發炎反應後的恢復。眼部健康青花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以及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可預防眼睛中的氧化破壞和細胞損傷,有助於預防退化性黃斑部病變。對抗疲勞在人體內硝酸鹽可以代謝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與舒張血管、幫助充血、恢復疲勞與肌肉痠痛有關,這也是為何國外運動選手或是健身者會補充含硝酸鹽的食物有關。青花菜正是富含硝酸鹽的一種深綠色蔬菜。讓青花菜可以更有效的秘訣台灣嘉南平原就盛產青花菜,在青花菜的盛產期,新鮮又便宜,多吃點青花菜,對健康絕對是有大大的好處。但是還是有一些攝取的小祕訣,讓大家吃青花菜時發揮更好的功效。青花菜熟食比生食抗氧化力更強青花菜雖然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但是實驗已經證明青花菜在煮熟後,抗氧化力可是生的青花菜的3倍以上。這是因為青花菜的主要植化素:硫配糖體(Glucosinolates)本身其實沒有任何功效活性,硫配糖體必須利用蔬菜本身的酵素,經過水解反應之後,才會生成一系列的產物如芥蘭素(indole-3-carbinol,I3C)、異硫氰酸鹽(isothiocyanates)、蘿蔔硫素(Sulporaphane)等,對人體才具有抗氧化功用。但是,硫配糖體與酵素存在蔬菜的不同部位之中,平常可是互不來往、相安無事。只有在經過切碎、煮熟,細胞遭到破壞之後,兩者才會相遇,進而反應出眾多對人體有益的分子。但是切記不要過度加熱,實驗說明,青花菜炒2分鐘後蘿蔔硫素就會逐步降低。薑黃素與蘿蔔硫素,一加一大於二薑黃又是一個近來抗氧化、抗癌的明星,薑黃含有特有的薑黃素(Curcumin),是這些功效的來源,非常受到研究界的矚目,所以歐美很多人把薑黃視為超級食物之一,所以紛紛流行很多薑黃食譜,比如說黃金拿鐵、各種咖哩等等。但是有科學家研究發現,薑黃素與蘿蔔硫素組合在一起,對於抗發炎效果來說,可以發揮很好的加成作用。同時有薑黃素與蘿蔔硫素的情況下,其抗發炎效果,會比單純只有薑黃素或是只有蘿蔔硫素的情況下,效果好得多。實驗證明,在降低發炎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的表現上,薑黃素加上蘿蔔硫素,會比只有薑黃素或是蘿蔔硫素的情況下,效果高了大約30%。而對其他的發炎指標如 IL-1, NO, PGE2也都展現很好的加成作用。所以這告訴我們一個大好消息,青花菜與薑黃同時入菜,會讓健康效果更好!青花菜是綠色的花椰菜嗎?不是,花椰菜有白色、紫色、黃色等各種顏色,但與青花菜屬不同品種。而且花椰菜吃的是它的花苔時期,還沒成為花蕊;但是青花菜不一樣,採收食用時已經發育成花蕊了。青花菜生食好還是熟食好實驗證明青花菜在煮熟後,抗氧化力是生的青花菜的3倍以上。因此如果是為了防癌、抗氧化等功效,建議青花菜要熟食。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