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 醫療.消化系統
搜尋
胃藥
共找到
194
筆 文章
-
-
2023-01-09 醫療.消化系統
每天都要排便是錯誤觀念?專家盤點導致便秘9大原因
天氣寒冷,你是否使出吃奶的力氣仍然擠不出便便?據《CNN》報導,連續3天以上沒有排便即為便秘,原因包括纖維不足、吃太多糖、罹患巴金森氏症、大腸激躁症等,甚至「堅持每天需要排便」的想法都是原因。1.缺乏纖維和水分你吃進什麼會影響它如何出來,這就是為什麼飲食不均為便秘主因。規律飲食最需要的兩大重點是水分和纖維。人每天需要25到30克纖維,但大多數人攝取不足。優質纖維來源於全穀物、水果和蔬菜。導致便秘的食物包括精製糖、動物脂肪和乳製品。同時,人每天還需要約1700-2200公克的水分。2.堅持每天都要排便錯誤觀念也是造成便秘的主因之一,醫生稱之為「假性便秘」。由於擔心沒有每天排便,造成民眾依賴瀉藥和灌腸劑,若產生依賴性,一旦沒使用瀉藥就會排便困難。其實,一兩天不排便並沒有害處3.改變日常習慣改變日常習慣是便秘的主因之一,例如改變進食、運動變少、長途搭乘飛機坐著、「認馬桶」不喜歡在外面上廁所,這些都是旅行時經常「大不出來」的原因。4.兒童常忽視便意忽視便意是便秘的一個重要原因,兒童尤其如此。當腸子告訴你「有感覺了」,就去解放吧。5.懷孕大約一半的孕婦有便秘症狀,隨著胎兒長大會對消化道施加壓力、懷孕和補充鐵質引起的荷爾蒙變化也有影響。最好的治療方式是攝取大量纖維、水分和活動。同時應避免瀉藥,恐刺激子宮收縮。孕期若想補充任何膳食纖維補充品,請務必先諮詢醫生。6.老年人活動不足、服用處方藥老年人便秘的原因諸多,包括活動量少、食慾不振而依賴加工食品或易於準備的食物、服用的處方藥中有許多會導致便秘。如果便祕已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檢查目前服用的藥物。另外,老年人為了避免夜間跑廁所而減少飲水,也會造成便祕。因此,老年人需要攝取足夠的水分、纖維和活動量。7.大腸激躁症大腸激躁症(IBS)會引起腹痛、腹瀉與便祕。如果每月出現至少3次上述症狀,且持續至少3個月,建議就醫檢查是否罹患大腸激躁症,並與醫生討論應避免攝取的食物,以及如何改善生活方式。8.服用特定藥物如果你經常行動不便,請醫生檢查你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包括成藥、處方藥、和補品等,都是便秘的常見原因。常見的成藥如胃藥、補鐵劑等;會引起便秘的處方藥包括某些治療疼痛、憂鬱症、巴金森氏症、心臟病和高血壓的藥物。9.其他病因導致便秘便秘可能是更嚴重問題的警訊,包括神經系統疾病,如巴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還有生長或其他使結腸變窄的情況也可能是原因。因此,如果服用瀉藥超過3週,或每週排便次數經常少於3次,建議盡速就醫請醫生檢查是否有健康問題。原文出處:https://healthguides.cnn.com/relieving-chronic-constipation/9-causes-of-constipation?did=t1_rss7【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344】
-
2023-01-05 焦點.用藥停看聽
李秉穎自爆出國帶吃剩克流感 基層醫藥師澄清4大錯誤
春節連假將至,假期旅遊期間的常備藥又成熱門話題。衛福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召集人李秉穎今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新聞放鞭炮》廣播節目專訪時表示,他平常出國時都會把幾年前沒吃完剩下的「克流感」帶著,因為出國機場人流多,還是有流感風險,疫苗保護效果六成到九成,要是旅途中發燒、全身痠痛一兩天,就太煞風景了,出國準備「流感、止痛藥、腸胃藥」這三個就差不多了。周玉蔻問,克流感可以到藥局買嗎?還是要醫生開?李秉穎說,克流感要有醫師處方,但他手邊的藥是以前留下來、吃剩的,有的已經過好幾年了。周玉蔻說,你是醫師當然可以幫自己開,那我們一般人可以叫你(醫生)開?李秉穎說,「你要有病,我們(醫師)才會開,沒有病我們不會開。」周玉蔻說,叫我們出國要帶抗流感藥,但又不能自己買,「那我就沒有以前的「存貨」,我要怎麼帶抗流感的藥出去?沒有病,醫生怎麼處方?」李秉穎說,「妳就不要用健保就好啦,自費啊」。周玉蔻說,原來有解決方法,這沒有違法吧?剛好廣告音樂響起,李秉穎說「時間到,進廣告。」針對上述訪談內容,診所醫師和社區藥師澄清,其中有4大錯誤:克流感療程5天藥必須吃完、克流感不是常備藥、藥物過期就不該吃、自費購買克流感也要有疾病診斷。藥師建議,與其處心積慮要買克流感,不如帶著新冠快篩出國,如在國外出現疑似症狀,有助於初判是新冠還是流感。「這些醫師隨便講一句話,都會造成第一線很大的困擾。」社區藥局藥師沈采穎表示,克流感服藥療程是5天,一盒10顆、早晚各一顆。雖然可能吃幾顆就因病毒下降而感覺比較舒服,但病毒量還有一定的數量在,如果自行提早停藥,可能助長抗藥性產生,建議病人按時把藥吃完。沈采穎說,乙醯氨酚類藥物可解熱止痛,可自行到藥局購買,算是常備藥,但克流感是處方藥不是常備藥,藥局不該賣,民眾也不必一窩蜂搶購。如果擔心出國感冒,可準備乙醯氨酚類藥物和新冠快篩,有疑似症狀時,能初步區辨是新冠還是流感。另外也要提醒,藥品過了效期,藥效就會減弱,建議不要再吃,「過期兩年以上我是不會吃的。」開業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表示,符合高齡、幼齡、有慢性病等條件者有流感或類流感症狀,醫師可以開立公費克流感,這些是從疾管署領來的藥,開藥都要通報,符合條件的人才能用。如果不符合公費條件但也有上述症狀,經醫師判斷可能是流感,病人可選擇自費服藥。自費的克流感是診所自行進貨,開藥不需要通報疾管署,但也不會賣給健康人。會不會有病人裝病來領藥?林應然說,或許可以假裝疼痛等主觀症狀,醫師也只能信任病人,但客觀症狀例如心雜音、扁桃腺化膿等,都還是要經過醫師診療,以客觀證據去確認,無法假裝。林應然說,門診常遇到一些病人身體不舒服,第一時間自己去藥局買藥,但買來的藥是分裝的,連藥名都沒標示,病人吃了之後沒有改善,才拿著不知名藥來找醫師,讓醫師相當頭痛。希望民眾建立正確用藥觀念,處方藥一定要經過醫師看診開立,不要自己去藥局買。
-
2023-01-03 焦點.用藥停看聽
年節返鄉、旅遊身體不適 藥師曝五大類常用藥品必備
農曆年節即將到來,民眾南來北往身體難免有不舒服的時候,這時醫療院所又多休診,藥師建議民眾可以於年節前備好五大類藥品,及時緩解症狀。五大類藥品分別是退燒止痛、消炎止痛、綜合感冒藥、止瀉藥及胃藥,另民眾也應備好快篩試劑,當出現症狀時,可以及早篩檢確定是否確診,以利盡速在48小時內使用倍拉維(Paxlovid)等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避免病情惡化。藥師易麗珍說,退燒止痛藥是如普拿疼等具有乙醯氨酚成分的藥品,因有退燒、發散作用,可以讓侵入身體的風邪發散,但若是喉嚨痛、身體痠痛等疼痛症狀,就必須服用消炎止痛藥品,此類藥品多含布洛芬成份,而綜合感冒藥是一定要備的,因感冒常有鼻塞、流鼻水,造成吸氧不足,引起頭暈、頭痛,此類藥品可以止咳化痰,緩解流鼻水、改善頭暈、頭痛,至於胃藥可以抑制胃酸、胃痙攣成分,緩解消化不良。年節期間,飲食大魚大肉或吃進不潔食物,也可能出現腹瀉症狀,止瀉藥也是必備,另民眾出遊長途搭車也應準備暈車藥,其多含有抗過敏、促進血液循環等成分為主,民眾自行服用指示用藥前應諮詢藥師,不要過度囤藥、服藥。至於,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易麗珍表示,年節期間仍須按時服藥,特別是人體血管為平滑肌,容易受到氣溫高低熱漲冷縮,如高血壓患南來北往時,因南部氣溫較高,抵達南部時血壓會比較平緩,但回到北部後氣溫較低,血壓容易飆高,所以一定要按時服藥、控制血壓。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藥師沈采穎說,最簡單的備藥應包括解熱止痛、止瀉藥、綜合感冒藥、胃藥等,而慢性病患者用藥如果剛好是年節期間1月29日前吃完,可以於1月10日開始到社區領藥,以防年節期間無藥可用。沈采穎指出,除常用藥品需要準備外,民眾返鄉過節,最好隨身攜帶一些快篩試劑,主因是現在冬季為流感及新冠肺炎同時流行的時候,可是兩者症狀相似,如果出現症狀時,可以及早快篩確定是否確診,並盡速在48小時內使用倍拉維(Paxlovid)等抗病毒藥物,以抑制病毒複製,避免病情更加惡化。沈采穎說,民眾身體不適期間,最好少吃薑母鴨、麻油雞、酒精飲料等燥熱食物,主要是此類食物容易讓病毒更為活躍,建議身體不適時,飲食應以清淡食物為主。若民眾依藥盒指示服藥,如每天服藥三至四次,但服藥二天內症狀沒有好轉,應懷疑病症已無法用指示藥物緩解,建議應盡速就醫,不要延誤治療。
-
2022-12-17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找對醫師、求診時機 都很重要!
一人與老婆告上法庭,判決下來,輸了,很不服氣,「法官,妳年紀輕輕的,又沒結過婚,怎知夫妻之間誰對誰非!」法官:「難道警察抓妓女也要當過妓女嗎?」說得好像對,有些事情,是想當然耳,是經驗法則,是風俗習慣,不必親身體驗。但有些職業就不一樣了,例如醫師的工作,醫學院畢業之後,醫院實習還要專科訓練,才能診斷正確,治療正確,藥到病除。又如開刀技術如果沒有見習過,老手帶著你,就好比飛行員如果沒有千錘百鍊,經過多少飛行時數的實際體驗,就隨便成為副駕駛、正駕駛容易斷命,是一樣的道理。話說回來,生病時找對醫師,找到有經驗的醫師,固然很重要,但求診的時機會不會太晚,也是很重要的關鍵。例如同樣是胸痛,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可能是運動傷害,也可能是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這時當然要求醫診治了,如果等到胸痛得很厲害時才求醫,此時可能心臟缺血太久,心血管堵塞造成心肌梗塞了。或當然也可能只是運動傷害或胃食道逆流所致,但沒有及早檢查,自做診斷可能就會延誤治療的契機。又如上腹痛,一般人所謂的胃痛,就是胃的地方痛,許多人自作主張服用各種胃藥,但症狀未緩解,去找醫師,醫師也可能以為真的胃在痛,幫病人做了胃鏡,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但可能不是真的主因,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膽結石引起的痛,如果伴隨有發燒或胃部壓迫,可能膽囊發炎了。但也有可能是胰臟發炎,消化液由胰臟跑到胰臟外面的組織,引起胰臟周圍組織發炎壞死,此時會有明顯的上腹壓痛,持續的痛,也有可能是胰臟長了癌症,大事不妙了。也有可能是盲腸炎初期,先痛在上腹部,等到一段時期後,才轉痛到右下腹部。這些腹痛病因之診斷,如果沒有實習過,只憑書本上的知識,無實際上的淬鍊,是容易誤診的。總而言之,看病要找有經驗、用心、關心你的醫師,而平日自我吸收正確的醫學常識,與醫師為友,也是很重要的,如此一來,萬一身體出了亂子,才能及時診斷,及時治療。●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關資訊。
-
2022-11-17 焦點.用藥停看聽
止痛藥分3種,吃錯差點洗腎?腎臟科醫師告訴你慢性腎臟病該避免吃哪種
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都會因為各種疼痛而困擾,例如:肌肉拉傷、關節疼痛(痛風)、牙痛、頭痛、神經痛、經痛…等等。市售的消炎止痛藥種類很多,該如何選擇?聽說有人吃止痛藥吃到洗腎?身為慢性腎臟病患者,我應該如何選擇止痛藥?首先,我們應該先了解止痛藥的種類有以下三種:1.非鴉片類止痛藥,例如: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即市面販售普拿疼)2.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例如: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3.嗎啡類止痛藥,例如:舒痛停(Tramadol)、嗎啡(Morphine)非鴉片類止痛藥不含消炎成分,用於一般疼痛控制。乙醯氨基酚經由肝臟代謝,如果過量服用,可能造成急性肝臟衰竭。肝臟病患者應謹慎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具有降低發炎,達到鎮熱、止痛、抗發炎的功效。市售多種國、內外止痛藥大多含此成分。此藥是經由肝臟、及腎臟代謝,因此腎功能不佳的患者需要特別小心使用,建議由醫師處方,避免自行購買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可能會產生以下副作用:‧腸胃不適:胃潰瘍出血、黑便‧急性腎衰竭:尿量減少、四肢水腫、蛋白尿(泡泡尿)‧心臟血管疾病:血壓升高、心肌梗塞(胸痛)、心臟衰竭(呼吸喘)‧凝血功能異常:不明原因瘀青、出血‧過敏反應:皮膚紅疹、呼吸困難總結以上,患有高血壓、心臟衰竭、慢性腎臟病患者皆應避免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若是仍需使用,必須與醫師充分溝通及討論,考量本身心臟、腎臟、腸胃道、及凝血功能是否適合使用。嗎啡類止痛藥通常用於劇烈疼痛或癌症病人使用。大量長期使用可能會有成癮風險,需由醫生處方,嚴格控管。醫師經常被病人詢問的Q&AQ:哪些人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會有比較嚴重的副作用?A:1.年長者:有較高的機會產生以上不良副作用,必須謹慎使用。2.體液容積不足:即各種因素造成的身體脫水,例如:食慾減退、大量嘔吐、腹瀉。3.併用多種藥物,例如:利尿劑、降血壓藥、免疫排斥藥物Q:有沒有辦法減少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造成的副作用?A:考量到腸胃不適副作用,可以同時併用制酸劑類型的胃藥(例如: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roton pump inhibitor)),減少腸胃道出血風險。針對腎臟、心臟相關副作用,高風險族群仍然建議使用別種類型的止痛藥,避免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Q:如果腎功能不佳的人不小心吃到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怎麼辦?A:如果出現尿量減少、四肢水腫、泡泡尿…等副作用,應立即就醫並與醫師討論止痛藥處方,同時做相關檢查、及評估。若是出現腎臟功能受損,必須更改止痛藥種類處方,密切追蹤腎臟功能變化及電解質是否出現異常狀況。報章雜誌、新聞媒體皆有報導過,個案不當使用止痛藥導致嚴重腎臟衰竭,需要血液透析治療的案例。因此,高風險個案,尤其高血壓、心臟衰竭、慢性腎臟病人必須要認識止痛藥種類,避免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至醫院或診所由醫師開立處方,避免自行購買止痛藥物亦可以減少不當使用止痛藥,所產生不良的副作用。
-
2022-10-26 醫療.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3成因 中醫師授必按穴位緩解症狀 護胃靠日常6件事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三餐不正常,胃食道逆流的現象愈來愈普遍,不只影響生活品質,嚴重可能造成食道被胃酸過度刺激,引起食道病變,甚至演變成食道癌。中醫師吳宛容表示,西醫治療胃食道逆流常使用制酸劑及質子幫浦抑制劑,抑制胃酸分泌,只要一吃就會有成效,但停藥後有將近9成的復發率,導致患者反覆發作,必須長期藥物中和胃酸。然而長期服用,胃內酸鹼值失調,反而造成腸胃細菌過度生長,西藥制酸劑多半含有金屬離子,是中和胃酸的主要離子,民眾自行服用胃藥惟未遵照醫師指示常造成副作用,含鋁造成便秘、含鎂引發腹瀉、含鈉容易脹氣,含鈣導致鈣、鐵質流失等。 找出胃食道逆流成因 中醫對症下藥減少副作用 胃酸逆流絕對有原因,中醫治療的優勢在於找出真正成因,並減少服用西藥的副作用。吳宛容中醫師說明,中醫除了抑制胃酸,減緩不適感,也會同時調理肝氣,紓緩病患情緒,減緩壓力,另外能依據病患體質、狀況,找出真正成因,治標同時治本,有助於病人根治胃食道逆流。 壓力過大引起的胃酸逆流 門診上常見西藥吃很久才跑來看中醫,其中大宗是壓力引起的胃酸逆流,中醫處理壓力問題非常拿手,吳宛容中醫師認為, 這類型的患者因為肝氣鬱結引起肝胃失和,也就是自律神經失調影響腸胃消化液異常,多半會使用柴胡疏肝散與半夏瀉心湯治療,平時有可以多按揉合谷與太衝穴: 合谷穴:在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 太衝穴:腳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縫間,往上1寸(約一個拇指橫寬)處 三餐不定時、過度偏食造成胃食道逆流 另外一種常見的類型就是吃的東西、時間不對,通常業務與胡亂減重的朋友為大宗,三餐不定時,過度偏食就很容易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發生。吳宛容中醫師分享,很多人喜歡生酮飲食,攝取過多的油與蛋白質,導致胃排空時間拉長。食物、胃酸停留在胃的時間變多,導致「飲食停積」,就會影響下食道括約肌的張力,容易胃酸逆流。中醫常常使用保和丸與藿香正氣散治療,平時有可以多按揉足三里與中脘穴。 1.足三里:足三里穴位於腿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 2.中脘穴:找到胸口正中間的胸骨,沿著胸骨,向下找到最下端的突起-劍突,劍突與肚臍連線的中間,按壓有輕微的酸脹感就是「中脘穴」。 長期便祕、消化道無法排空反而逆流 長期便祕,身體水分代謝失調也是引起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中醫講究氣血水的平衡,腸與胃是同一個空腔,當空腔下部壓力過大,東西就會往上湧。通常有宿便、便秘的狀況,腸道無法排空,連帶就會向上擠壓到胃部,造成食物容易往上衝產生胃酸逆流,如果找出原因,應該要用緩瀉劑才對,而不是制酸劑,只要讓腸道暢通,胃酸逆流都能改善,中醫常常使用調胃承氣湯治療腸胃病就是這個道理。平時有可以多按揉上巨虛、天樞穴。 1.上巨虛:位於「足三里」穴位往下4指寬度的部位。 2.天樞:位於肚臍左右旁2寸,以手部食指、中指的力量,以順時針方向按揉即可。 先天腸胃功能不佳 西醫最怕的天生腸胃功能不好的民眾,長期胃痛找不出原因、天生脾胃虛弱,久病導致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吳宛容中醫師解釋,在中醫屬於脾虛胃弱或是氣虛血瘀,中醫常常使用理中湯,香砂六君子湯調養脾胃,平時可多按湧泉穴、脾俞穴。 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 脾俞穴:位於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肚臍對應的是第二腰椎,再向上摸三個椎體,下面旁開兩指處即是。 護胃法寶 1、飲食宜三餐正常、食量固定、不吃易生痰或促進胃酸分泌的食物 2、情緒宜穩定,要適當的抒發 3、少吃難消化的食物。如果吃飯後容易腹脹則應避開容易脹氣的食物 4、胃酸嚴重時避免咖啡、辛辣、燥熱、有刺激性的食物都暫時不要吃 5、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因為熬夜容易傷肝陰,長期下來更會進一步傷胃陰,導致胃壁(胃黏膜)變薄,降低對胃酸的耐受度。 6、多吃富含膠質的食物:植物性膠質如地瓜葉、皇宮菜、黑木耳、白木耳、秋葵以增強胃壁。 【延伸閱讀】多汗、盜汗傻傻分不清? 美女中醫師分析報你知自律神經失調 呼吸也會胖!原來是壓力肥搞的鬼【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10-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溝通之我見——學會表達很重要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護理師與醫師分享就醫與行醫的心得」。一位病人細述自己的珍貴經驗,道出「要有效治好病,病人本身也要負部分責任,也要有所認知」。一位護理師分享「透過個案管理師從住院中到出院後的評估、建議、諮詢與溝通,希望病人可以重拾自己對健康的信心、讓家屬可以減輕疾病照顧的憂心」。一位家醫科醫師寫出醫師的反思,包括自己當病人、家屬以及醫師的經驗,而說出「醫師與病人唯有達成共識,彼此才能為達成相同的目標共同努力,尤其是在慢性病流行的現今世代,要維護健康必須靠準確的診斷、適切的治療,還要有病人的配合醫囑、良好的健康行為及健康的生活環境才能達成」。從小我就在醫病互動頻繁的環境長大。父親是醫學博士,開設小兒科診所。我從十歲左右就在診間當小幫手,從陪伴病童開始,負責轉移他們因久候的焦慮,安撫他們被打針時的不安與疼痛。後來被允許可以進入配藥室幫忙包藥包。當時家庭式經營的診所,就是父母兄姊及一個請來的幫傭(負責雜事處理),父親是唯一受過正統醫學教育的人,只有他能給病人打針。兒童用藥劑量很少,多種藥要混合研磨後再分裝包妥。所以配藥室的負責人要會看懂父親的處方,會正確使用天秤與法碼秤藥。大哥上大學後唸醫學院,他就有資格操作。我一直到大二父親去世為止,都未被允許、授權過。但長期觀察母親,大哥,大姊在經過父親仔細嚴格調教後,看他們配藥時的專注小心;知道那是救命用的,不可不慎。四五十年代的台灣,沒有不二價的觀念,一般交易也很少有標價這回事,幾乎所有交易行為都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人們普遍存有貨比三家少吃虧的觀念。但看病付費這件事,是醫師說了算,人們也不會用貨比三家的作法拿自己生命病苦開玩笑的。頂多是看不好時,就會轉診另求高明。這六十幾年來,台灣各方面在長進:制度、法規、文化水準、供需雙方的尊重等,都走向較文明、公開、平等的關係。也開始有市場行銷、市場調查等重視消費者權益的作為。這是創造雙贏的方式,於是我們的經濟行為越來越靈活,有走得更精細區別化的,也有採取多角化經營的,甚至有綜合性的,成敗就看消費者的接受度,業者經營是以市場導向為修正的。而醫護治療這方面,是唯一仍受大眾所尊重,醫師說了算的,並無市場導向的。網路上充斥著所謂評比,連吃碗麵都可表達自己對口感的好惡及大談CP值。人們認為這是消費者的權利。可見,人是懂得表達的,他們想知道從食材開始任何階段是否都是安全與被妥善處理的。吃了後,還會做各種評比。但唯獨當病人時,幾乎少有人會較詳細完整陳述自己的病情,治療過程順利便罷,若不是也不敢有效表達與溝通。如果是平常的小病,還好;但較難纏的病若用同樣心態,是會因可能的用藥副作用,在病人本身隱忍,醫師不知下很冤枉的造成誤失,也說不定。我這次就親身經驗了這種病苦。曾嘗試努力於醫病溝通,卻仍發生憾事,經歷了急救及住院治療的驚險。因此有感,很想分享的是:學會表達很重要,生病了,不是一味聽醫師指示乖乖服藥就好,病人自己也有很多功課是要配合作的。因為2014年間曾照護外子住院355天,我在醫院陪病期間養成了每天寫「看護日誌」,欣慰這習慣被當時住院主治王醫師肯定與重視。它幫助我記住詳細的病情發展與變化。外子被各方仔細慎重照護下,從原不被看好,奇蹟式的終於出院。之後享受了六年的家居能外出踏青的日子,才安詳無病苦下離世。他去世一年多後,獨居的我在2022年4月3日深夜突發性心肌梗塞。4月4日端午連假的第一天送醫急救後,4月5日在左前降血管裝了兩支架。自此,除需服用原有糖尿病的藥物外又多了維護心臟的藥物。心臟科陳醫師很體貼,他除了開立有關心臟科處方外,也繼續供給我原在家醫科給的糖尿病用藥。服藥一個多月,我開始有些明顯的、非平常的現象出現。感謝陳醫師讓我參加他的研究計劃,並有一位特助汪護理師跟我保持聯繫。我反應了自己警覺到的異常,還在與她商量是否該從用藥檢討時,很不幸於5月26日因低血壓昏倒且胃出血,5月27日一早情況惡化,用救護車送往急診室,因病況嚴重住院一週,得到妥善照護。最先被停掉的是造成胃出血的疑兇含阿司匹林成分的Bokey等兩種藥,改服Plavix。並加強胃的保護,給了胃藥。也證實了高血鉀、尿酸偏高,及要命的低血壓。住院時用藥每天隨我的生理監控值而做調整,因血紅素不到6,前後輸血六個單位。住院七天,我前四天不可進水進食,所有用藥都是藉由注射供給;口服藥是5月31日晚餐以後的事。6月3日出院後,我仍然維持自己的照護日誌,因為因尿酸偏高引起的像痛風一樣的腫痛仍在,低血壓未改善,收縮壓低於100,無力感,食慾不佳,虛弱感讓我失去信心,於是詳實記錄並一直與汪護理師保持連繫。準備好兩份書面報告及每天我自己監控血糖血壓(至少含睡前值與醒來值)的完整資料。打算6月15日時回診,提供醫師參考。汪護理師很盡責又熱心體貼,特別找來專業藥師幫忙,我在就醫前先將所有資料給陳藥師仔細看過,她花較多時間聽我主述及建議,然後做了初步安排,考慮停部分藥、部分減量,並請醫師定奪。所以在診間我並未佔掉醫師太多時間,就完成調整用藥這件事。感恩,6月15日以後我漸有起色,但因有部分血糖藥被停,血糖又出現不穩偏高,於是又得到陳藥師的指示,在必要時繼續Amaryl的服用(因處方未列入,我只好自己想辦法)。調整處方後,改善了血壓,使收縮壓提高到105-120之間,我不僅較有精神,也有了胃口,做事較有信心,較能得心應手。這回當了難搞的病人後,知道自己是受了個別差異惹的禍。每人都有機會是特殊體質的人,有些藥或劑量用在自己身上就是不合,因此,我覺得要有效治好病,病人本身也要負部分責任,也要有所認知:1.學會體察自己的感覺,而且能用口語或文字陳述。並勇於表達溝通。2.對於自己服用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都要進行了解。3.備妥必要的生理監控儀器如血糖機,血壓計,血氧機等,並且忠實做好監控紀錄,隨時提供醫護參考。4.不要自作主張改變處方用藥,一定要先取得醫護指示,或直接在未見改善時,提早再就醫或檢查。最怕病人及家屬,完全無參與感,全賴給醫師和護理師。事實上唯有醫師與病人有共識,彼此有信賴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且即時救治因個別差異引發的問題。
-
2022-10-09 醫療.消化系統
預防胃食道逆流一圖秒懂禁忌食物 醫教飯後一招有助腸胃蠕動
胃疾問題可大可小,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內科主任蕭家仁說,臨床上發生胃食道逆流的原因,排除先天結構因素或某些藥物導致,多數胃食道逆流是生活習慣造成的。他說,胃食道逆流吃藥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生活習慣的改變,才是不再復發的關鍵。飯後散步,久坐者定時起身、爬樓梯,有助腸胃蠕動。「胃食道逆流與腸胃道蠕動有相對關係。」羅東聖母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王威迪說,腸胃道蠕動不佳的人,容易便祕、腸胃脹氣,只靠胃藥無法改善腸蠕動的問題。他建議,容易胃食道逆流者,飯後一小時到戶外運動、散步;因工作必須久坐者,每30分鐘至1小時可起身動一動,或站著辦公變換姿勢,若工作場域有樓梯,多爬樓梯有助於刺激腸胃道蠕動。睡前3小時不進食,減少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活動筋骨之餘,飲食怎麼吃也是重點,王威迪表示,「每樣東西都禁止,病人會覺得人生沒意義,也很難遵守。」但有些原則仍要遵守,例如睡前3小時盡量不再進食,少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辣椒、咖啡、酒品、茶飲、甜食、麵包、饅頭、豆製品、炸物、酸果汁、巧克力等;澱粉類可減量吃一半,輔以蔬菜、瘦肉來代替;水果選擇低甜度的為佳,多補充水分。高纖食物雖有益健康,吃過多卻易脹氣,王威迪認為「可以吃,但別過量,同樣的食物不要每餐吃,也不要每天吃,基本上就不會過量。」他舉例,粗纖維的薑有益於消化殺菌、刺激腸胃蠕動,但吃太多纖維又沒搭配適量飲水,反而會造成糞石、腸道不通等狀況。蕭家仁說,喝酒或抽菸會使食道蠕動功能變差。飲食方面,常吃油炸高脂食物的,脂肪會堆積在胃裡,拉長胃排空時間;酸性的番茄及柑橘類水果,還有巧克力、咖啡、洋蔥、辣味等刺激性食物,也會導致胃排空變慢、胃酸增加、賁門鬆弛。另外,很多人不知道薄荷也會讓下食道括約肌鬆弛,食物、胃酸更容易逆流。食道酸鹼值正常,卻仍感覺逆流,考慮心因性因素。而許多人認為飲食已經妥善控制,但仍有胃食道逆流症狀,蕭家仁說,有些人主觀認為自己有胃食道逆流,但國外治療指引會做24小時酸鹼壓力監測確認,若食道酸鹼值正常,表示客觀上並沒有胃食道逆流發生,逆流的感受可能來自心理問題。一般醫師會建議服用三環抗憂鬱劑等心理治療藥物,吃藥後約40%至60%患者會覺得改善。長期吃胃腸成藥,恐改變胃酸鹼值,影響鈣離子吸收。「生活作息是造成胃食道逆流難以控制的最大原因。」王威迪點出大眾迷思,若飲食習慣、生活作息沒調整好,吃再多藥物都只是減緩症狀,尤其長期服用胃腸成藥,會改變胃的酸鹼值,恐影響鈣離子吸收,甚至得小心骨質疏鬆的風險。王威迪說,胃食道逆流雖是常見疾病,但往往會與其他疾病混淆,當民眾感覺身體不適到影響生活,建議就醫進一步診療,畢竟自己不是醫師,購買成藥服用不見得能對症下藥,也可能延誤病情。胃食道逆流食療花椒豬肚湯關於食療,中醫師彭溫雅推薦一道本草綱目記載,針對胃食道逆流的食療法「花椒豬肚湯」。取一副豬肚,黑胡椒、白胡椒、花椒各研磨五公克。將豬肚用粗鹽洗好、汆燙並切碎。把黑白胡椒、花椒和豬肚一起放到碗裡,加一個洗米杯量的米酒,剛好蓋過豬肚。上述食材放進電鍋,在電鍋外鍋放兩杯水,電鍋跳起來之後,確認筷子已經可穿過豬肚,熟度剛好,再簡單調味,就可以吃了。彭溫雅表示,這些椒類有很多對胃很好的辛香料及活性物質,這些物質是酒溶性,可以浸泡於米酒萃取出來,米酒也有去腥的效果。外鍋兩杯水的電鍋,大約需要兩小時才會跳起來,這時候酒精也已經揮發掉了,只剩下大約一半的水分,因此,這道料理嚴格來說並不是要喝湯的,記得不要弄成一大鍋,米酒的量只要能蓋過豬肚就好了。避免胃食道逆流1. 維持適當體重。2. 飲食清淡、吃飯八分飽。3. 維持作息正常。4. 進食後2小時勿平躺。5. 不要穿太緊的衣服褲子。6. 睡前3小時勿進食。7. 增加身體活動量。
-
2022-10-09 醫療.消化系統
胃散消脹氣最有效?專家提醒:小心胃壁變薄、消化功能受損
胃疾和飲食、壓力脫不了關係,因此成為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國人依賴胃藥,常自購胃腸成藥隨身攜帶,胃脹不適、胃酸逆流就吞一包。但胃痛問題可大可小,如何治胃、養胃,減少胃疾發作,是現代人重要的保「胃」戰。健保署逐年取消「指示用藥」給付品項,「胃藥」就是被鎖定的重點藥物,畢竟光是去年,胃藥就花了健保1.44億元。因為相較於處方藥,這些指示用藥比較溫和,安全性也高,民眾可在一般社區藥局購買、依照藥師或醫師的指示服用,但民眾也需要對藥品有一定的了解,才不會吃出問題。只壓症狀不查病因,最怕延誤胃病治療。「胃散、胃乳、胃乳片,這三種是民眾最常到藥局買的胃藥。」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藥師沈采穎表示,這些藥的作用不太一樣,但大部分的人比較喜歡吃胃散,因為胃散成分中有碳酸氫鈉,消除脹氣的效果不錯。有些人沒有胃病病史,可能某天因為吃了大餐,感覺胃脹、消化不良,就會吃點胃散來幫助消脹氣、消化。沈采穎表示,台灣的胃散通常是一大罐,日本賣的胃散常見分裝成小包,兩者各有人愛。許多人習慣在家囤貨備用,只要家裡有誰肚子不舒服就吃一包。「不過,胃散長期吃下來也可能會出問題。」沈采穎說,之前遇過一個高中生,家裡冰箱總是備著一罐胃散,他從小就常看家人拿來吃,他也照做,結果不但延誤了胃病的治療,還因為常常以碳酸氫鈉中和胃酸,導致胃壁變薄,年紀輕輕就發生胃穿孔,只能切除三分之一的胃。胃藥常含金屬成分,中和胃酸也可能引腹瀉或便祕。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坊間胃藥常有金屬成分,有助於中和胃酸,但各有一些副作用。例如,鎂離子有可能會引起腹瀉,鋁離子有可能導致便祕。有些人會在吃大餐前先吃些胃藥,以為這樣就能預防餐後脹氣,但醫師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這很可能只是徒增身體經歷腹瀉或便祕等副作用的機會。康本初表示,如果只是一味的吃胃藥壓症狀,原本的胃食道逆流、幽門桿菌導致的潰瘍遲遲沒有解決,胃長期發炎,很可能變成萎縮性胃炎。沈采穎表示,如果胃部疾患一直沒有明確診斷,病人習慣不舒服就吃個藥、症狀減緩了就不吃,過程中胃部反覆發炎,變成長時間的慢性發炎,就會導致萎縮性胃炎。長期只靠胃藥緩解不適,胃的消化功能會受損。康本初提醒,有些人常常覺得胃不舒服,自己吃點胃藥緩解之後,就放著不管,沒有就醫尋求徹底檢查和對症下藥。久而久之,胃的消化功能會漸漸受損,這時就已經不只是消化不良、腹脹,而是連營養吸收都有困難,體重減輕、體力虛弱等問題都出現了。雖然這種長時間累積的問題,比較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不代表年輕人就不會發生,不論什麼年齡的人,都不可以輕忽。康本初表示,以胃潰瘍為例,如果是幽門桿菌所引起,病人應接受除菌治療,才能解決根本問題。若置之不理,或只吃些治標不治本的藥,長期不但可能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更有可能衍生出癌前病變,最後導致胃癌。再者,現在胃食道逆流病人很多,但有些可能是非典型症狀,病人不會感覺溢酸,而是有慢性咳嗽、咽喉不舒服等困擾,病人也有可能先吃過相關成藥而無法改善,或看過耳鼻喉科、胸腔科都找不出問題,最後才來看腸胃科。病人自述「胃痛」未必真胃痛,須經醫師詳細診斷。「腹部不舒服,也可能不是胃的問題。」康本初說,病人到診間常常自述「胃痛」,但醫師要經過詳細的問診和檢查,才能確認到底是什麼器官的問題。就算病人說吃了成藥有改善,也可能只是巧合。他說,最怕的就是心臟病,如果運動時冒冷汗,有可能與心臟相關,這比胃病更緊急;如果飯後覺得上腹偏右側疼痛,可能跟膽囊有關。康本初提醒,胃食道逆流的病人從年輕到老都有,老年人可能有其他共病,主因不一定是飲食,但年輕人多半與飲食習慣有關,特別是咖啡、甜食,還有重口味的食物。常常遇到年輕胃食道逆流病人,因為難以調整飲食,就算吃了很有效的藥物,停藥一陣子之後又會復發、回到診間。因此建議有胃食道逆流困擾的病人,除了症狀嚴重時就醫吃藥,更重要的還是要做好飲食控制。
-
2022-10-02 醫療.消化系統
如何分辨肚子痛是胃在痛?專科醫教你簡單分辨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
喝完酒、吃完大餐,馬上就開始胃痛,痛到只能躺在床上、吃不下,翻來覆去難以緩解,只好塞幾顆藥房買的胃藥應急,雖然吃了以後覺得症狀舒緩很多,但可能仍潛藏許多隱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表示,肚子痛不一定就是胃發炎,由於腹部內有許多臟器,不同部位的疼痛代表不同的器官,而胃痛的位置為腹部左上方、偏中間,另外,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的疼痛呈現方式不盡相同,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判斷胃痛! 腹部範圍大 每一個部位疼痛的原因大不同胃痛當下,該如何釐清「肚子痛是不是真的胃在痛」?首先,李柏賢醫師表示,患者常喊胃在痛,但不一定是真的胃痛!因為腹中有許多臟器,而胃則位在腹部左上角、偏中間地帶,如果是腹部右上角疼痛,則是肝、膽為主,有可能膽管阻塞、膽囊發炎等,如是腹部右下角,則是盲腸、卵巢,左下則是卵巢等婦科相關的問題(如下圖示)。「我們希望患者能夠辨識到自己腹痛的位置,千萬別誤以為每一種肚子痛都是因為胃部而起。」 ▲一圖看懂腹部位置代表的器官。圖/Dr.Le李柏賢醫師粉絲專頁) 痛感不一樣!教你判斷「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若真的確認痛點是胃部,李柏賢表示,有可能是急性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三種疾病的症狀不盡相同,教你如何判斷: 急性胃炎:通常於吃刺激性的食物後,如:麻辣火鍋、烈酒,引發疼痛。「這種疼痛通常都會很明確知道是在某一事件之後引起的,大多患者都是吃了某些食物之後,突然感覺胃痛,痛個一天、半天,直到吃藥之後才緩解,這類大多都是因為急性胃炎。」 胃潰瘍:胃部持續性的悶痛,且吃了食物之後症狀會加重。 胃食道逆流:當胃酸逆流至食道,刺激神經,也會造成疼痛,其疼痛位置通常位在腹部中間,並伴隨胸口灼熱、口中有酸氣味、喉嚨癢癢會想咳嗽。 一路痛到「背」也痛?!可能是十二指腸潰瘍、胰臟炎也有些人,除了胃痛,還會一路痛到「背部」,對此,李柏賢醫師表示,「這通常是十二指腸潰瘍,或急性胰臟炎,因為胃部並非後腹腔的器官,胃痛通常只會在前側。」不過,民眾千萬不要認為「只是單純的胃痛、發炎,就只吃胃藥應急,卻忽略有時可能是胃癌所引發的胃潰瘍而導致胃痛。」因此,建議民眾有不舒服,務必要就醫,由專業醫師診斷,對症下藥,否則病情一拖,使得狀況惡化才尋求治療,只會花上更大力氣,卻不一定有良好的預後,相當可惜。 【延伸閱讀】胃食道逆流怎麼辦? 掌握三招遠離腸胃不適「腸」做篩檢才平安 揪出「潛血」保健康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230
-
2022-09-29 醫療.消化系統
飯後腹痛誤為胃潰瘍吃胃藥沒用,就醫才發現膽管結石!4種族群要特別注意
基隆一名年約70歲的男性,某天覺得右上腹隱隱作痛,不以為意,但過了5天都沒改善,尤其飯後特別不舒服,誤以為老毛病胃潰瘍又犯了,吃胃藥也沒減輕,就醫進行腹腔電腦斷層攝影,才確認有結石卡在總膽管末端。這名男性病人至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肝膽腸胃科門診評估後,胡果正醫師安排理學檢查、血液分析、胃鏡及超音波檢查,發現病人的肝膽指數上升,有輕微黃疸,胃部僅有潰瘍的疤痕,但膽囊結石與總膽管擴張。胡果正研判,可能為膽管發炎導致,並高度懷疑膽管有阻塞,於是馬上安排腹腔電腦斷層攝影,並確認有結石卡在總膽管末端。請病人住院治療,先針對病人因膽管結石引起的急性膽管炎與膽管阻塞,使用抗生素治控制細菌感染,以及安排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ERCP),順利取出數顆超過1CM的結石。術後病人復原良好,不適症狀明顯改善,肝膽指數與黃疸下降,並於術後第3天康復出院;術後一周回診追蹤驗血,所有指數及身體機能皆已恢復正常。胡果正今天在記者會表示,膽結石相當常見,好發於女性、中老年人、肥胖或有家族病史者。絕大部份膽結石都在膽囊裡生成,若未造成任何不適症狀,其實就不需要特別處理。一旦結石從膽囊掉入膽管,由於膽管的出口細小,容易讓膽汁無法順利排出,進而引發膽管炎或胰臟炎,臨床表現除了上腹痛外,也可能會出現黃疸與發燒,嚴重時會合併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症。胡果正指出,由於上腹痛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胃部不適,民眾若僅服用胃藥,而未就醫檢查,容易耽誤治療黃金時機,而讓情況更加惡化。治療膽結石的方式,傳統是以外科手術切除膽囊為主,但若合併膽管結石,首要治療目標則是疏通膽管,這時通常也會有急性膽管炎或胰臟發炎,在病況較為複雜時,ERCP是治療方式首選,且與外科手術相比風險相對來得較低。
-
2022-09-28 焦點.用藥停看聽
小朋友拉肚子吃成人止瀉藥致腸破裂 專家教4重點給予正確照顧
秋冬時節除了流感,小朋友也常見感染輪狀或諾羅病毒而造成腹瀉、拉肚子。但有些爸媽當孩子一拉肚子,就自行將家中常備的止瀉藥給孩子服用,小心反而造成更嚴重的症狀,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一名兩歲男童在家中上吐下瀉,爸媽見狀將家中常備的成人止瀉藥(Loperamide)對半給小朋友服用。沒想到持續一兩天後,小朋友腹痛加劇,到急診就醫因為止瀉藥讓小朋友腸胃蠕動減慢,不但導致腸阻塞,甚至出現腸破裂,而需要手術治療。分享個案的北市藥師公會藥師蘇柏名表示,小朋友出現上吐下瀉主要原因包括細菌性腸胃炎和病毒性腸胃炎,其中秋冬最常見的是病毒性腸胃炎,包括諾羅病毒和輪狀病毒。病毒性腸胃炎並無特效藥,且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此治療重點在緩解症狀和避免小朋友拉到脫水。其中止瀉藥品機轉在於抑制交感神經、減緩腸胃道蠕動。除了因小朋友的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藥品吸收的程度也和大人不同,若一味地認為將大人的藥品對半給予孩童服用,可能因為劑量太高而有反效果。以分享的個案為例,原本上吐下瀉也是身體將毒素排出的機制之一。但因為使用成人的止瀉藥,導致小朋友腸胃蠕動過慢,毒素積聚,加上繼續喝水、吃東西,才會導致腸阻塞的後果。蘇柏名表示,小朋友的腸胃藥品通常以水劑為主,方便調整劑量、濃度。且小兒腸胃藥多為處方用藥,因此必須經由醫師診斷,再到藥局購買。另外,補充水分和維持電解質平衡也是治療小朋友腸胃炎的重點。蘇柏名表示,小朋友出現上吐下瀉時,可先短暫禁食,並持續讓小朋友補充適當水份或到藥局購買口服電解質液,維持身體水分和電解質平衡。他也提醒,運動飲料含糖且電解質比例不同,可能因為刺激胃酸,讓腹瀉加劇,因此不建議以市售運動飲料取代電解質液。秋冬時節,好發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其中常伴隨上吐下瀉症狀,讓家長焦頭爛額、無所適從。食藥署提醒下列四點,正確給予幼童妥善照顧。瞭解引起上吐下瀉之原因:上吐下瀉是身體健康出現警訊的一種症狀,必須瞭解發生之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因此,當幼童出現不明上吐下瀉時,應立即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疾病之治療。適時補充水分:病毒性腸胃炎之治療重點在於避免脫水,急性期可先短暫禁食,讓腸胃得到足夠的休息,再逐步以少量多餐方式,給予易於消化的食物,如:吐司、粥。重要的是,應讓小孩持續補充適當水分,亦可至藥局購買口服電解液,以維持身體水分及電解質之平衡,避免發生脫水。另外不建議飲用市售運動飲料,以避免攝取過多糖分,讓腹瀉加劇。正確使用藥品:針對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目前並無專門的治療藥品,臨床上以支持性療法為主,重點在緩解症狀、避免脫水。因此,使用醫師開立之藥品,應確實遵照醫囑及藥袋標示使用,切勿為了讓小孩完全止吐或止瀉,而過量使用藥品,可能反而造成不良反應之發生。妥善清潔:病毒性腸胃炎具有傳染性,可透過糞口傳播,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接觸病人的嘔吐物或排泄物等。因此,病人的嘔吐物及排泄物,應小心處理,避免汙染周遭環境,並且可使用適當稀釋後之漂白水,適時清潔與消毒被污染之環境,其他同住家人應勤洗手,尤其是進食或準備食物之前,以避免交叉感染。
-
2022-09-11 癌症.其他癌症
打嗝一個月沒好竟是「癌王」作祟 醫:治不好就是警訊
彰化縣76歲陳姓男子打嗝一個月,求醫服用腸胃藥沒改善,進一步檢查竟是罹患胰臟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肺部和肝臟,治療後病情仍不樂觀;醫師指出,陳男胰臟腫瘤壓迫腹部橫膈膜神經導致經常打嗝,如果民眾腸胃道異常吃藥半個月無效,就要趕快檢查。陳男喜歡吃甜食,有糖尿病史,近年服用藥物、節制飲食加上每天運動,血糖控制得很好。3個月前陳男開始每天多次打嗝,空腹也打嗝,飯後也打嗝,做伸展運動或聽信偏方喝醋、大口吃飯都無效,打嗝一個月後求治。醫師詢問日常飲食,陳男說以蔬食為主,肉類不多,也很少食用糕餅糖果。醫師判斷是腸胃道蠕動不良,開給藥物,陳男服用一周沒改善,回診做腹部超音波掃出胰臟有腫瘤,再深入檢查確認胰臟癌四期。衛福部肝膽腸胃科醫師蔡安順今天表示,胰臟癌初期幾乎沒症狀,到了出現症狀,可能上腹痛、後背痛或腹瀉,一旦腫瘤漸大,長在胰臟上半部會壓迫肝和膽囊,膽汁或胰液排不出來,病人出現黃疸,若長在胰臟下半部會壓迫腸胃道,病人容易脹氣甚至腹瀉,壓迫橫膈膜就會發生像陳男這樣的打嗝症狀。蔡安順提醒民眾,要是腸胃道不舒服,到醫院診治和拿藥服用1至2周都沒改善,一定要回診仔細檢查,胰臟癌被稱為癌王,其實早期可透過超音波掃瞄膽管有沒有擴張、肝臟有沒有腫大及有無腹水,作為研判的依據,萬一確診,醫師會按照胰臟癌腫瘤的種類給予治療。如何遠離胰臟癌?蔡安順認為,首先遠離精緻食物,特別是甜食,在糖類部分,白糖、冰糖、代糖屬於精緻糖,黑糖、砂糖優於白糖等精緻糖,如果能改為較天然的海藻糖、甜菜根榨出會比較理想;此外,平日常吃高油脂、高蛋白食物,例如蛋糕、糕餅都加重胰臟負擔,不利胰臟健康,所以中秋節要忌口減少甜食和高油脂、高蛋白等燒烤食物。
-
2022-09-06 焦點.用藥停看聽
使用抗凝血劑預防中風、血栓?藥師揭出現2副作用就該回診
Warfarin是一種抗凝血劑,簡而言之,他的作用是抑制體內的不活化維生素K (inactive vitamin K)轉變為活化維生素K (active vitamin K),而活化維生素K又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原物料,因此當體內的活化維生素K減少就會影響體內凝血因子的合成,因此使體內的凝血功能降低,所以能夠發揮抗血栓的作用。然而它的藥理作用十分複雜,和很多食物、藥物都有交互作用,因此在使用上要很注意,本篇文章將介紹Warfarin有關的小知識,以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如果你是因為各種原因正在使用這個藥物,請務必看看這篇文章!誰需要服用warfarin有哪些人會使用到warfarin這個藥物呢?由名可知,Warfarin就是用來預防血栓的形成,進而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等血栓併發症,所以使用的對象通常是易血栓的族群,像是曾經發生過深層靜脈栓塞的人、罹患心房顫動的病患、或是有裝人工心臟瓣膜的病人等,過去許多研究都證實這些族群使用Warfarin預防血栓的形成很有效。儘管目前市面上已有更新更方便的抗凝血藥物,但Warfarin仍有其不可替代性,例如Warfarin可以用在腎功能不佳的病人上,因此若是腎功能不好的病人需要使用抗凝血劑,那麼Warfarin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Warfarin雖然能夠減少中風、血栓的發生機率;但若不當使用,如同時服用其他與Warfarin有交互作用的食物或藥物,將增加出血的風險,嚴重甚至可能會造成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嚴重的副作用。因此這個藥物在使用上務必遵照醫師藥師的指示服用、定期回診檢查,才不會引發無法挽回的災難。定期回診抽血的重要性服用Warfarin的病人一定都會被要求要定期回診抽血,尤其是服用初期可能每周都要回醫院抽血,到底是為什麼呢?都按照醫生藥師的指示吃了,那可以不要這麼麻煩一直回醫院抽血嗎?答案是不行的喔!建議還是要按照醫生指示回診抽血喔!理由是Warfarin的治療範圍較小,且每位個案對藥物的反應都不一樣,所以藥物的控制必須非常精準。若劑量太少,就無法有效阻止血栓的形成;反之若劑量太大,可能會造成嚴重出血的副作用。因此在服藥期間,定期回診抽血是有其必要性的,這樣才能依據抽血檢驗結果調整藥物使用的劑量,達到最好的效果。那抽血檢驗主要是檢查甚麼呢?一般最重要的是看一個數值-國際標準凝血時間比(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簡稱INR),這是用於評估凝血功能的指標。而INR的數值要怎麼看呢?簡單來說,數值為1時代表凝血速度和標準的凝血時間一樣,大於1則是凝血速度較慢,小於1則是凝血速度較快。而一般使用Warfarin的病人,INR的目標數值在2-3之間,當然也會跟病人的身體狀況,疾病狀況等等而有所不同。服藥期間注意事項Warfarin會和許多食物及藥物有交互作用,因為它的作用和維生素K有關,所以任何含有維生素K的食物都會影響到Warfarin的效果。那麼日常有哪些食物含有維生素K呢?一般來說,只要是深綠色的蔬菜,像是波菜,地瓜葉等等,都是維生素K高含量的食物。以下為食物維生素K含量表,供大家參考:・高含量:菠菜、地瓜葉、芥藍菜、青花菜(綠花椰)、高麗菜、蕪菁、黑棗乾等・中含量:秋葵、香菜、酪梨、萵苣、蘆筍、胡蘿蔔、青紅椒、奇異果、葡萄等・低含量:地瓜、南瓜、苦瓜、馬鈴薯、玉米、竹筍、芭樂、蘋果、草莓、香蕉、西瓜等而是不是服藥期間都不能吃以上食物呢?其實是不用的喔!因為這些食物都是健康飲食的一部份,只要維持均衡的飲食,每天食用的量都相對固定,那麼就不用擔心了,所以重點在於:不可以突然增加或減少上述食物的食用量!除了日常飲食之外,其他包含保健食品、中草藥等等也都會影響Warfarin的效果,所以當要開始使用或停止使用等改變保健食品、中草藥的食用量時,最好都要主動告知醫生和藥師,千萬不能擅自增加或減少食用量,不然會大大影響Warfarin的效果喔!以下為會影響Warfarin藥效的保健食品和中草藥,若需食用請先告知醫生和藥師喔!・健康食品:魚油、蜂王乳、葡萄糖胺、紅麴酵素、甲殼素、木瓜酵素、銀杏、輔酶Q10・中/草藥:人參、丹蔘、西洋蔘、枸杞、當歸、紅花、芍藥、貫葉連翹、甘草、丁香、茴香(八角) (詳見註3~7)而在藥品上,也有許多藥品會影響Warfarin的效果,像是降膽固醇藥物、抗生素、安眠藥、消炎解熱鎮痛劑、抗黴菌劑、阿司匹靈 (Aspirin)、胃藥等等都會產生交互作用,所以若是有在服用這些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或藥師喔!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什麼事情需要注意呢?1.手術:若病人準備進行手術(包含拔牙等可能引起出血之牙科手術),請務必告知醫生有在服用Warfarin,讓醫生完整評估後再決定是否調整用藥,切勿自行調整!2.受傷:服藥期間盡量避免容易引起挫傷、扭傷的運動(例如:籃球等)。若受傷後嚴重流血不止,請盡速就醫。3.服藥過量:若不小心服用過量,請立刻就醫,並告知醫生。4.懷孕、哺乳:懷孕時服用Warfarin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傷害,若計畫懷孕或是已經懷孕,請立即告訴醫生或藥師。而哺乳期間則可以安心服用Warfarin,若仍有疑慮可和醫生或藥師討論。(詳見註8~11)5.副作用:每個藥品都會有副作用,因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副作用不一定會發生,嚴重程度也視個人體質有所不同。若是出現以下副作用,則請盡快回診讓醫師評估:・出血:劇烈頭痛不止、無原因眼球、牙齦出血、無原因鼻血不止、咳血、尿液呈紅色或深褐色、黑便、傷口流血不止、不明原因大片瘀青・血栓:頭昏眼花、突然說話不順、臉歪、流口水、突然胸痛、突然呼吸困難或劇烈咳嗽、突然手腳無力、四肢腫脹或劇痛、身體任何地方麻痺或刺痛且惡化忘記吃藥時該怎麼辦如果忘記吃藥先別緊張,只要按照以下原則即可:如果距離原本的服藥時間:12小時以內:立即服用原本需要服用的劑量超過12小時:就不要吃了,等到下次服藥時間,吃當次需要服用的劑量就好。千萬不要補吃上次的劑量喔!這樣可能會增加出血的風險!舉例:原本固定每天要在早上8:00吃Warfarin 5mg 一顆,但是不小心忘記了20:00之前發現:趕快吃Warfarin 5mg 一顆20:00之後發現:今天的藥就不要吃囉!等到明天早上8:00再吃Warfarin 5mg 一顆!因此,如果可以將自己服用的狀況記錄下來會更好喔!例如將忘記吃藥的次數和時間都記錄下來,等到下次回診時再告知醫師,這樣醫師能更好的評估病人的狀況喔!Warfarin重點整理・依照醫生藥師指示服用藥物,不可自行調整劑量,並配合定時抽血回診・日常飲食,包含保健食品和中草藥,請穩定食用,切勿突然增加或減少食用量・若有手術、懷孕等狀況請先告知醫生・盡量避免造成任何傷口・若有出現血栓/出血症狀,請立刻就醫那以上就是今天的用藥小教室,長期服用Warfarin的病患記得時常注意哦!參考資料:1.Tan CSS, Lee SWH. Warfarin and food, herbal or dietary supplement intera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Br J Clin Pharmacol 2021;87:352-74.2.Ferro JM, Coutinho JM, Dentali F,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Dabigatran Etexilate vs Dose-Adjusted Warfari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urol 2019;76:1457-65.3.Lip GY, Hart RG, Conway DS.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BMJ 2002;325:1022-5.4.Fugh-Berman A. Herb-drug interactions. Lancet 2000;355:134-8.5.Rowin J, Lewis SL. Spontaneous bilateral subdural hematoma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Ginkgo biloba ingestion. Neurology 1996;46:1775-6.6.Yu CM, Chan JC, Sanderson JE. Chinese herbs and warfarin potentiation by 'danshen'. J Intern Med 1997;241:337-9.7.Rose KD, Croissant PD, Parliament CF, Levin MB. 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 with associated platelet dysfunction from excessive garlic ingestion: a case report. Neurosurgery 1990;26:880-2.8.Backon J. Ginger: inhibition of thromboxane synthetase and stimulation of prostacyclin: relevance for medicine and psychiatry. Med Hypotheses 1986;20:271-8.9.Yurdakok M. Fetal and neonatal effects of anticoagulants used in pregnancy: a review. Turk J Pediatr 2012;54:207-15.10.Hou JW. Fetal warfarin syndrome. Chang Gung Med J 2004;27:691-5.11.Xu Z, Fan J, Luo X, et al. Anticoagulation Regimens During Pregnancy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Heart Valv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an J Cardiol 2016;32:1248 e1- e9.【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李承翰藥師】用藥大解密!Warfarin小教室】
-
2022-09-06 醫療.消化系統
常覺嘴巴有怪味喉嚨卡痰 小心是胃食道逆流
1名45歲婦人近來覺得嘴巴有怪味,且一直有喉嚨卡痰、想咳嗽、無法清除的感覺。曾多次服用化痰止咳藥水,但症狀卻反復發生。後來求助中醫,經辨證是罹患胃食道逆流,經給予理氣降逆、清熱和胃藥物,治療一周症狀即獲得緩解。大里仁愛醫院中醫科醫師薛敦品說,喉嚨異物感是胃食道逆流常見的非典型症狀。其他非典型症狀還有吞嚥疼痛、咽喉發炎、長期咳嗽、聲音沙啞、口臭等。但許多患者因為不覺得有火燒心、胃酸逆流、胸悶等常見的典型症狀,卻到其他科門診求診。他說,胃食道逆流有輕重之分,輕者只有喉嚨異物感、發炎或咳嗽。但嚴重者可能會引起食道狹窄、巴瑞特食道炎或食道癌等食道病變,甚致或引發氣喘、肺炎症狀。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有時可以有效地緩解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但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可能會復發。薛敦品說,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考量情緒壓力、飲食不節,而導致肝失疏泄、脾胃運化失常、濁邪上逆等因素,運用保護胃壁、協助胃部排空的處方。常見治療胃食道逆流之方法如下:1.脾胃虛弱:胸腹脹悶隱隱作痛,時嘔泛清酸水,疲倦乏力,大便稀軟等脾胃虛寒型。常用藥方如香砂六君子湯、黃耆建中湯加減來健脾和胃。2.肝膽鬱滯:口苦、吞酸,嚴重則嘔吐黃綠苦水,並有胸骨後或上腹燒灼熱感,兩脅下脹滿不適感等。此時應疏肝泄熱,和胃降逆,常見藥方如四逆散、越鞠丸。3.胃陰虧虛:食欲不振,口咽乾燥,心煩,低熱,便秘或大便量少而乾,可能合併胃脘痛。可選用益胃湯,或芍藥甘草湯養陰益胃治療。4.瘀血阻絡:除火燒心、泛胃酸、口乾口苦外,更出現吞嚥困難、胸痛、嘔吐甚至嘔血等症狀,此時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藥方如血府逐瘀湯、丹參飲加減。他說,胃食道逆流病程較長,尤其現代社會生活、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容易有緊張、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出現,常因情緒壓力或飲食不當,加重誘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平常注重生活的調養,生活起居適時,忌食甜食、辛辣、發酵易脹氣及堅硬的食物,以及不過飽過飢,暴飲暴食,避免餐後立即躺下休息等,並配合中藥調理,治療可達到事半功倍,獲得健康生活。
-
2022-09-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後醫療3/賣口罩、送藥到宅 社區藥局兼當心靈捕手
新冠疫情襲台兩年多來,基層藥局服務項目、經營策略已經改變。藥師表示,疫情期間,藥師增加送藥到宅服務,讓居家隔離確診者及時用藥、緩解病情,同時還須扮演「心靈捕手」角色,隨時照顧來到藥局買藥民眾的心理健康,且隨著民眾自我照顧意識增加,普拿疼等指示藥品銷量大增,也改變了藥局經營策略,須更關注指示藥品進貨及備貨情形。麗中藥局藥師易麗珍說,今年四月底啟動藥師送藥到宅服務後,她曾遇到一對八十多歲的夫妻,患有失智症的太太與外籍看護同時確診,同住的大兒子是腦性麻痺患者,二兒子也無力照顧,最後經醫師遠距看診後,她協助送藥到宅,讓老太太服藥治療。另還有名確診患者要求她送藥到宅時,不要穿藥師袍、藥品要放在袋子裡收好,不要被人看見,擔心被鄰居貼上確診患者的標籤而被汙名化。易麗珍說,疫情期間除送藥到宅外,藥師還需扮演好心靈捕手,如今年四、五月本土疫情爆發,許多到藥局買藥的民眾對疫情充滿恐懼與擔憂,她需要不時給予關心及撫慰,她對民眾總是說「不用擔心、不用害怕」,讓民眾放心度過疫情,而透過送藥到宅、安撫心靈等經驗發現,社會弱勢族群真的很需要大家的幫忙。「疫情時民眾自我照顧意識上升,普拿疼等指示藥品銷售大幅增加。」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說,以往就醫方便,民眾有小感冒、流鼻水等不舒服都直接到診所就醫,但疫情期間,民眾擔心感染不敢到醫院就醫,而在藥局自行購買指示藥品服用,讓各藥局普拿疼等指示用藥銷售量,均比疫情前增加三至五倍。為擔心民眾服用指示藥品與處方藥出現交互作用,張文靜說,台北市藥師公會於今年家庭藥師照顧計畫中,三月起由台北市政府補助,新增「社區藥局指示用藥藥師照顧方案」,針對領有慢箋又購買指示用藥民眾,經同意後,藥師可查詢民眾健保雲端藥歷,給予用藥諮詢,名額為五百人次。易麗珍表示,疫情下所有民眾幾乎均備妥常備用藥,包括綜合感冒藥、流鼻水及鼻塞藥品、腸胃藥等指示用藥銷售量上升,甚至維他命B、C也有所增加,更會針對要如何自我照顧諮詢藥師意見,目前藥局進貨策略是如常用指示藥品、維他命B或C等都會積極進貨,方便民眾購買。
-
2022-06-21 癌症.食道癌
何時該切除食道?醫師詳解食道癌手術過程及術前術後照顧
認識人體腸道構造食道是一條中空管狀構造,由外層的肌肉和內層的黏膜構成,總長度約25公分,上面接著下咽部,下面接著胃部。食物吞入後的路徑,是從口腔、咽部、食道、胃,再到小腸、大腸消化吸收,最後形成排泄物由肛門排出。食道就像一個中繼站一樣,功能是靠肌肉收縮把食物送到下面的腸道消化吸收。如果食道堵住了,食物就無法被送下去,人體便無法獲得營養,可能會產生體重減輕、吞嚥困難的症狀。食道癌手術切除時機在台灣,食道癌有九成都是鱗狀細胞癌,由內層黏膜細胞增生形成。這種鱗狀細胞癌好發於老菸槍身上,而且通常長在食道的中上段。腫瘤起初還沒變大時,因為還沒塞著整個食道管徑,通常不會有很明顯的症狀。除非剛好做胃鏡發現食道病灶,不然大部分人都是等到有症狀才發現腫瘤,這時癌細胞常常都已經轉移出去。腫瘤如果長到黏膜下層,因為會有轉移出去的風險,就要做手術切除。如果影像上已經確定有轉移到淋巴結,不只要進行手術,還要加上術前化療、放療,先讓腫瘤縮小、把轉移出去的癌細胞殺死,再做手術切除,會切得比較乾淨。食道癌手術核心概念了解食道癌的術前、術後照顧前,先認識食道癌手術的基本概念會非常有幫助。食道癌的手術是一種腸道重建手術,雖然步驟十分繁雜,也常常耗時六七小時以上,但其實它的核心概念非常簡單。1. 食道切除與腸道重建手術精髓就是把長了腫瘤的食道切除,再把胃管拉上去跟剩下的食道接合在一起。胃管指的是把原本胖胖的胃切成一條細細的管狀構造,再拉到胸腔代替原本食道的功能。整個手術最重要的地方是胃管和食道的接合處,如果血液循環不好或是沒有接好,會讓傷口癒合不佳,有可能在術後發生滲漏的情形。一旦有滲漏,食物就沒辦法好好送到腸道消化吸收,產生非常嚴重的併發症。食道很長,佔據了一小段頸部、整段胸腔以及一點腹腔的空間,中間會經過許多重要構造,如主動脈、心臟、喉返神經等。把食道跟其他構造分離時,要格外小心不能傷到其他重要構造,因此手術時間往往會耗時較久。傳統食道癌手術會在胸及腹部切一條很長的傷口,但現在已經很少這樣做。現在食道癌切除都是使用胸腔鏡及腹腔鏡,分別在胸腔與腹腔各切幾個小小的傷口。如果食道癌病灶比較高的話,也會從脖子清除淋巴結,從兩側脖子各切出一條傷口。因為術後可能會流血、接合處可能會滲漏,醫師會在傷口附近置放引流管,除了引流組織液外,也可觀察有無滲漏的情形。2. 空腸造瘻新接好的管子,在還沒確認功能前,不太適合一下給予太大量的內容物,避免壓力太大造成管子接合處滲漏。食道癌手術也是一樣,剛接好的胃管和食道,不能馬上給予食物,如果接合處破洞,食物跑到其他地方,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感染,產生危險的併發症。因此,在食道癌術中,除了把食道切除並做腸道重建外,醫師還會放一個空腸造廔,以供術後短暫的餵食管道。空腸屬於小腸的其中一段,空腸造廔的作法就是直接經過皮膚放一根管子到空腸,如此一來食物便可直接進入小腸消化,不經過口腔、食道以及剛接好的胃管。食道癌術前準備食道癌的術前準備跟其他手術差不多,一樣是要做好術前評估、填寫同意書、前一天晚上12點開始禁食。比較特別的是腸道準備,因為要進行腸道重建手術,希望腸道內是完全乾淨的,所以會在前三天開始調整飲食並進行清潔灌腸。 食道癌術後照顧重點上述有提到,手術的核心概念是把食道腫瘤切除再重新接合腸道,因此術後最重要的便是維持腸道的暢通,希望能恢復原本腸道的功能—進食並消化吸收營養。以下列出術後的照顧重點:維持腸道暢通:最大的關注重點是胃及食道接合處有無滲漏。若有滲漏,則可能產生感染的症狀。此外,也要注意排便情形。即使接合處沒有滲漏,灌食後仍無法排便,代表腸道出了問題,要通知醫師尋找背後的原因。留意併發症:食道旁邊有許多重要構造,即使盡量避免,術中仍有可能不小心傷及無辜。傷到喉返神經,則可能會造成單側或雙側的聲帶麻痺,導致聲帶沙啞或呼吸困難;傷到胸管,則可能產生乳糜露滲漏(Chylothorax)導致免疫力低下或營養吸收不好。術後如果注意到上述症狀,或有任何異狀,務必告知醫師或護理師。疼痛控制:跟所有手術一樣,只要有傷口的地方,就有可能會產生疼痛的情形。每個人對疼痛的感受不同,一般術後都會給予止痛藥,但如果仍然疼痛難耐,可告知護理師或醫師,請他們調整止痛藥種類或劑量。傷口及引流管照護:術後會由醫師或護理師定期換藥,視傷口情形決定何時拆線。注意維持傷口清潔乾燥,期間發現傷口有紅腫熱痛或敷料滲濕的情形,請告知醫療人員來評估。除了傷口外,身上會有非常多的引流管,用來引流和觀察傷口滲漏的情形,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評估工具!可採取半坐臥姿以利引流管引流,並盡量避免管路拉扯或受壓。醫師會評估每日引流管的流量及顏色,再決定何時拔除引流管。呼吸調整:手術會使用胸腔鏡,而胸腔鏡的原理是讓其中一側的肺部塌陷,增加手術空間。因此,術後可多深呼吸、咳嗽,讓肺部擴張回原本的大小。有些醫師會在術後固定抽痰,避免吸入性肺炎的產生。營養調控:手術對腸道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壓力,需要一點時間讓腸道休息恢復。術後會先從靜脈給予營養,接著再慢慢從空腸造瘻灌奶。如果灌奶後,排泄都正常、沒有嘔吐的情形,就可以開始練習經口進食。一開始會從喝水開始,再慢慢調整為半流質、流質食物,等到可以吃固體食物時,就會拔除空腸造瘻。復健訓練:手術後胃管會取代食道的功能,成為胸腔內食物經過的通道,但是胃管畢竟不是食道,功能沒辦法像以往一樣健全。因此,術後都要進行吞嚥復健訓練,配合上述營養調控慢慢調整食物,避免吞嚥嗆到產生吸入性肺炎,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另外,術後在允許範圍內要盡早下床活動,可促進消化、痰的排除,加速復原速度。出院後醫師會安排定期門診追蹤。除了關注排便、傷口、營養、吞嚥復健之外,醫師會安排X光,確認有無吸入性肺炎,也會給予胃藥,舒緩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另外,腸道接合處很容易產生疤痕組織,使管徑變狹窄,術後門診追蹤會安排在接合處放一支支架,避免術後管徑再狹窄。食道癌的切除是一個滿大的手術,術後照顧會比其他手術更辛苦。但只要好好遵從醫囑,注意自己的進食、營養情形,都可以很好的復原。術後再接受其他治療,就能更徹底把癌細胞清乾淨,勇敢戰勝食道癌!【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趙盈凱醫師】認識食道癌手術—談食道癌術前術後照顧】
-
2022-06-15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維他命C怎麼吃才對?專科醫師告訴你維他命C對身體的7大益處!
你是否知道男性每日維他命攝取量建議90毫克以上,女性則是75毫克以上,大部分人對於這個數字一定相當陌生,不知道在每日飲食中可以攝取到多少,所以很多人會選擇補充營養品,不論是片狀、粉狀或水狀的維他命C在市面上都很常見,但你是否吃對了呢?什麼時間吃才會是最好的呢?今天「美上美皮膚科診所-醫學美容」的黃韵婷醫師就要來為大家解惑,並告訴我們7個我們可能不知道的吃維他命C好處!維他命C的補充固然重要,但若是攝取過量也容易有嚴重的副作用,黃韵婷醫師告訴我們當每日攝取維他命C超過2000毫克的時候,最常聽到的副作用是腎結石,原因是維他命C屬於水溶性維他命,需要由腎臟代謝,服用過量也容易造成腸胃道不適,容易出現噁心、嘔吐、胃食道逆流和拉肚子等現象,也要注意維他命C和某些成分的藥物不能同時服用,會和維他命C交互作用,像是含鋁的藥物,通常胃藥中會存在鋁,因鋁為偏鹼性可以中和胃酸,但同時服用維他命C會使身體吸收鋁離子,使血液中的鋁離子過多,洗腎患者要特別注意。吃對維他命C的好處很多,但吃錯也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今天黃韵婷醫師的詳細解說都在影片中,快點開影片才不會錯過維他命C對身體的7大益處,也不用怕吃錯造成身體不適喔!想了解更多關於如何吃對保健食品的知識?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適量吃對維他命C,健康美麗不擔心!原始影片美上美皮膚科診所-醫學美容YT延伸閱讀九成台灣人都缺鈣?專家教你缺鈣該怎麼補最天然生小孩看這裡!營養師:六種營養素增加受孕機會「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6-01 癌症.食道癌
為什麼通過症狀早期發現不容易?醫師詳解食道癌危險因子、檢查及治療方式
「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這句經典的廣告詞家喻戶曉。在人手一杯手搖飲、燒烤火鍋隨手可得的現代社會裡,胃痛、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已然是文明病的最佳代表。可是,這些症狀若只是藉由胃乳與胃藥抑制症狀就能高枕無憂嗎?另外,菸酒不離手,檳榔常就口的朋友們,是否也偶有吞嚥困難的症狀呢?小心安靜卻致命的食道癌找上你!認識食道癌食道癌顧名思義就是原發在食道的癌症,依照位置及型態可以分為兩類,第一是佔全部食道惡性腫瘤約九成的「鱗狀上皮癌」,通常發生在食道的上三分之二處;第二是「食道腺癌」,一種從食道腺體產生癌變的腫瘤,常發生在食道與胃的交接處,且發生率有上升趨勢(註1)。了解常見的食道癌種類後,我們更應該了解如何預防這樣致命的病症;讓我們從食道癌的危險因子逐一檢查,看看自己中了幾樣吧!食道癌的危險因子1.年齡與性別:食道癌通常好發於50歲以上的男性,近年因食道癌過世的前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及藝人安迪,更是大大增加了大眾對於食道癌好發於中年熟男的印象。2.抽煙喝酒:對於老菸槍而言,食道癌與抽菸的關聯性也是密不可分(註2)。關於酒精的使用,除了直接刺激食道的黏膜,文獻更指出容易造成食道癌的產生,並且進一步造成胃酸過多、逆流的症狀,進一步傷害食道(註3)。看到這邊,還是快把手上的煙與烈酒給收起來吧!3.刺激性飲食:東方人的特有飲食文化-麻辣燙,那種從裡暖到外的麻辣感真叫人抵擋不住。但是千萬要注意一下是否過量!根據研究指出,在某些文獻指出會造成黏膜的刺激,有可能會造成食道癌的發生(註4);而反覆受傷的食道黏膜,會大大提升食道癌的風險(註5)。下次喝熱湯的時候,不妨多吹幾口,或是等它涼一點再喝吧!4.胃食道逆流:對於多數人而言,胸⼝灼熱、酸氣直衝喉嚨的不適感,都只是偶爾發作。倘若你的症狀反覆出現,也無法靠胃藥、胃乳改善,那就得當心是否有食道病變的可能性。嚴重的胃食道逆流很容易引起病患的不適,但是如果長期的胃食道逆流沒有經過有效的治療或控制,容易進展到下一個階段的食道病灶: 巴雷特氏食道病變(Barrett’s esophagus)(註6)。5.巴雷特氏食道病變:這個聽起來「很藝術」的病可是一點也不浪漫,它指的是一個食道癌前的病變,主要是下段食道產生了組織學上的變化,食道表面由「鱗狀上皮細胞」變化為「柱狀上皮細胞」的過程。大家可以想像成是原本建築物外牆貼了磁磚,在經過長年摧殘後,新來的建築工人隨便找了一些樹皮貼上去,而這些樹皮不僅保護功能低落,還隨時會剝落並且殘破不堪。 而且文獻指出越長的巴雷特氏食道病變意味著越高風險的食道癌症(註7)。食道癌的症狀至於食道癌到底有什麼症狀呢?到底有沒有辦法能在發生早期就自行發現呢?1.吞嚥困難:當腫瘤變大影響了食道功能,就很可能發生吞嚥困難。起初可能會發現食用較硬的食物或大口的食物時,會出現吞嚥困難與疼痛感;當疾病繼續進展,甚至是吞流質食物都會出現症狀時,通常已較為嚴重,因此只憑症狀想要早期發現的並不容易。2.胸腹部疼痛:腫瘤造成的發炎效應及組織變化,經常造成食道癌患者會出現長期的胸腹疼痛的症狀,特別是在吞嚥之後,因此若出現長期的疼痛,務必也要注意食道癌的可能!3.吐血及黑便:食道腫瘤有潛在的出血風險,當血液順著消化道一路隨著糞便排出,就會造成較深顏色的糞便(俗稱瀝青便)。另外,若是食道血管大量出血、甚至是直接吐血,是非常危急的情況,病患很可能在幾分鐘內出血過多而休克,可說是一顆不定時炸彈。4.體重減輕:惡性腫瘤造成的體重減輕是常見的現象,肇因於癌症造成的「惡病質」,也就是讓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大幅下降的症狀。惡性腫瘤要嚴重到使人體重減輕,通常已有一定的嚴重度,特別是食道癌又是轉移特別快的一個癌症,因此如果不是刻意瘦身的狀態下,發現體重有明顯下降,就得要好好考慮進行一個完整的身體檢查喔(註8)!食道癌的檢查由上述症狀可以知道,食道癌要在早期就通過症狀發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導致食道癌在發現時多已有一定程度的轉移,尤其食道癌的預後相當不好,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雖有近60%、但第二期僅有40%、第三期約20%、第四期小於5%,而台灣整體食道癌的五年存活率,平均起來僅有15%左右(註9),因此可以知道多數人都是在晚期才發現,遺憾終生。雖然目前看來食道癌不容易早期就由病患自己發現有異常,但仍可以透過檢查來及早發現,一般常見的胃鏡檢查、上消化道攝影等等,都能幫助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見微知著。隨著內視鏡科技的進步,現階段的內視鏡有將影像改良檢查的方式(Narrow Band imaging, NBI),此種檢查是利用特定波長的光源,使食道表淺的黏膜的淡紅色光源過濾後,更容易凸顯早期癌症病灶的方式,比起一般胃鏡視野內一整條紅通通的食道,影像改良檢查有著更加良好的早期檢驗率。如果在影像檢查中高度懷疑有惡性組織的可能,就會使用食道鏡的切片,將病變組織取出,以病理檢查結果做為確定診斷的方法。食道癌的治療若是不幸的確診食道癌,到底有什麼方法能治療呢?以第一期的局部癌症(stage T1a~T1b)為例,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根除性的內視鏡黏膜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al dissection, ESD),盡可能的將病變範圍再往外推的地方都切除乾淨,但若侵犯到食道黏膜下層或更深,就可能會需要開胸手術並進行食道重建術。第二、三、四期以後的食道癌,除了手術切除之外、還必須清除被癌細胞佔領的淋巴結,並且搭配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而近年來相當被看好的「標靶治療」,在食道癌的治療效果是不彰的。而在2020年歐洲腫瘤醫學會中,已經證實了免疫療法搭配傳統化學治療比單純使用化學治療更有效果(註10);雖然這樣的免疫療法還在研究中,但總為如此難治的食道癌帶來一線曙光。美食當前,步步為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不免需要大啖美食來紓壓。倘若出現了胃食道逆流、甚至是食道癌的症狀,切勿輕忽自行買藥症狀治療,必要時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搭配內視鏡的檢查。而減少菸酒的使用,除了省荷包,也防止了可怕的食道癌發生,是不是一舉兩得呢?參考資料:(註1) Buas MF, Vaughan TL.,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tumors: understanding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this disease. Semin Radiat Oncol. 2013 Jan;23(1):3-9. (註2)Wang QL, Xie SH, Li WT, Lagergren J. Smoking Cessation and Risk of Esophageal Cancer by Histological Typ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Natl Cancer Inst. 2017 Dec 1;109(12).(註3) Bagnardi V, Rota M, Botteri E,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site-specific cancer risk: A comprehensive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15; 112(3):580–593.(註4) Chen, Yu-Heng1; Zou, Xiao-Nong2; Zheng, Tong-Zhang3; Zhou, Qi4; Qiu, Hui4; Chen, Yuan-Li2; He, Mei4; Du, Jia4; Lei, Hai-Ke4; Zhao, Ping1, High Spicy Food Intake and Risk of Cancer,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eptember 20, 2017 - Volume 130 - Issue 18 - p 2241-2250 doi: 10.4103/0366-6999.213968(註5)Islami F, Poustchi H, Pourshams A, Khoshnia M, Gharavi A, Kamangar F, Dawsey SM, Abnet CC, Brennan P, Sheikh M, Sotoudeh M, Nikmanesh A, Merat S, Etemadi A, Nasseri Moghaddam S, Pharoah PD, Ponder BA, Day NE, Jemal A, Boffetta P, Malekzadeh R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ea drinking temperature and risk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Int J Cancer. 2020;146(1):18. Epub 2019 Mar 20(註6)Goldblum JR. Barrett's esophagus and Barrett's-related dysplasia. Mod Pathol. 2003 Apr;16(4):316-24.(註7) Krishnamoorthi R, Singh S, Ragunathan K, Visrodia K, Wang KK, Katzka DA, Iyer PG.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of Barrett's Esophag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Jul;16(7):1046-1055.(註8)Tchekmedyian NS Costs and benefits of nutrition support in cancer. Oncology (Williston Park). 1995;9(11 Suppl):79. (註9)台灣癌症基金會 食道癌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php?IDno=2220(註10)ESMO 2020 IMMUNOTHERAPY IS BENEFICIAL IN GASTRIC AND OESOPHAGEAL CANCERS, STUDIES SHOW https://www.esmo.org/newsroom/press-office/esmo2020-gastric-oesophageal-cancer-immunotherapy-checkmate649-attraction4-keynote590【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盧柏文醫師】食道癌-與美食相伴的寧靜殺手】
-
2022-05-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病人的「代言人」——家人在醫療決策中的角色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的心語」。三位醫學系五年級學生在教學醫院內、外科實習各三個月後,寫出他們由病人與家屬學習到的心得。一位醫學生敘述一位家屬過度關心病人造成許多醫病之間溝通的困擾,最後經過社工以及醫療人員的勸說,家屬改變態度後,病人病情好轉,使他領悟到自己過去在家人生病時,也曾犯下同樣的錯誤;透過「同理心」使他了解如何做個好醫師。一位醫學生追憶一位瀕死的病人,因為眷戀幸福的人生而無法接受死別的來臨,最後在病人過世後,學生寫出她對病人與家人願意與她分享他們的內心感受,使她更了解疾病與死亡而深表感激。一位醫學生敘述癌症病人在生病之後,才後悔當初因為事業忙碌而忽略了家人,直到生病之後才懂得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時光,深感這場大病無異「塞翁失馬」,給學生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的課」。我們也在此謹向這些願意讓醫學生參與照護的病人與家人致謝,因為他們使醫學教育增加了愛與關懷,激發學生習醫的熱情,而病人也因此得到更有品質的照護,希望能夠有更多的病人接受醫學生的參與照護,讓這「雙贏」的醫學教育更上一層樓,我們的孩子、孫子將來才有好醫師照顧。在寒冬的某個星期一下午,病房狹小的會客室裡因為坐滿了人變得格外溫暖。而接下來這個故事,就在年末時節由內科教學團隊、社工師和我,與病人家屬們的談話中展開……年過古稀的洪先生罹患有肺腺癌合併骨骼與腎上腺轉移,並在過去六年來陸續接受肺葉切除手術、標靶治療和多次放射化學治療。我初次見到洪先生時是在12月初,每回探訪時他總會緩慢地從淺眠中醒過來和我問好,對於身體狀態的答覆也幾乎都是除了吃不太下東西、手腳有些無力外一切正常,虛弱的嗓音中隱隱帶有一絲興奮,盼望醫師們能儘快查明病因。詢問同樣是實習醫學生的朋友後才知道洪先生在一週前就曾因食慾差、手腳無力的問題來住過院,由於抽血發現有鈉、鉀等電解質流失合併有低濃度的皮質醇與促腎上腺皮質素,但心肺與神經檢查皆無異常,因此懷疑病人症狀為癌症惡病體質加上促食慾藥物的副作用導致,並在補充點滴兩三天後恢復體力與經口進食而出院。高度相似的症狀不禁讓我懷疑洪先生是否還有其他潛藏的問題。「醫師,會使請恁檢查一下,阮翁的病是不是頷胿腺(甲狀腺)的問題?」這是無論主治蔡醫師、住院醫師或我在洪先生住院期間每天都會面對的請求,提出的人正是病人的太太。和病人相比之下洪太太顯得活力十足且非常健談,對於丈夫的症狀變化乃至檢查數值甚至比醫師們還要清楚;洪太太自述去年曾被診斷甲狀腺癌並且動過刀,覺得先生食慾差與無力的情形與過去的她相符而一直希望我們能讓先生延長住院時間,同時安排甲狀腺穿刺檢查。這回病人接受了更全面的血液、磁振造影與內視鏡檢查,但結果除了輕微胃潰瘍外並無新的發現,腎上腺與甲狀腺功能也均正常;且病人在補充點滴與鈣、磷離子後體力食慾恢復極快,因此最後洪太太在蔡醫師積極勸說與病人反對下同意不做穿刺,帶著胃藥與電解質補充品一同回家。然而不到一週,我又在住院病人清單裡發現洪先生的名字,除了走路時變喘外,在症狀與檢查結果都與前兩次入院相差無幾。查房時洪太太繼續認真地和我討論先生食慾差的問題是否出在甲狀腺;洪先生則依舊會虛弱地和我問候,然而當初充滿期待的眼神已被不安與憂鬱取代,也開始妥協於太太提出的檢查。這次蔡醫師在洪太太的強烈要求下為病人安排了自費甲狀腺穿刺檢查。雖然結果發現有良性結節且經評估後不構成病因,但夫婦二人在得知結果後仍積極地詢問能否手術切除。情景轉眼間回到了一開始的會客室。此時面對我們的是洪先生的兩位女兒。考慮到洪先生快速進展的肺癌已成屬實,但一個月來反覆住院的現象似乎透露出病人吃不好的問題不僅僅只是癌症所致,加上先前和洪太太解釋的成效有限,因此蔡醫師與社工師一同邀請病人的女兒們參與家庭會議,欲了解病人在家中的照護以及夫婦兩人的心理狀態。有幸與會的我也透過兩位女兒的對白,逐漸還原出故事的全貌:得知洪先生長期只和太太兩人同住,自從罹患肺癌後無論住院或居家照護、乃至每次門診陪同的任務都是由洪太太一肩扛起。洪太太除了甲狀腺癌外也有輕微的焦慮症,多年來盡心盡力支撐起家庭、丈夫事業與健康使得洪太太經常對細微瑣碎的變化敏感。然而夫婦兩人皆不清楚這段期間肺癌的進程與治療相關的副作用,而洪太太用自身的經驗將問題歸咎於甲狀腺異常,想陪伴先生在醫院住久一點以利後續檢查治療;追尋一個既不存在又非關鍵的疾病,同時反而忽略了調整飲食作息、讓洪先生盡快恢復元氣接受癌症治療才是當務之急。所幸病人的兩位女兒對於我們的想法皆表示理解,並在會後與我們一同前往病房與夫婦兩人討論治療方向。最終使我驚豔的不僅是洪先生在聆聽完解釋的當晚,就恢復食慾並於隔天順利出院;以及洪先生解開心結後的那份笑容,氣色甚至比初次見面時還要神采奕奕;還有病解過程中,洪太太不斷對我們點頭表示感激,同時分別緊握洪先生與大女兒的手,家人們的關懷與獨自肩負的壓力彷彿正透過彼此的掌心傳遞調和。我想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天。後來我將這個故事與內心的感觸在醫學人文討論會中和大家分享。醫學生陳同學作為洪先生最初住院時的照顧者,提到病人太太幾乎在每次見面時會代替先生回答所有問題,猶如病人的「代言人」;蔡醫師補充道病人對於檢查、治療也有自己的想法,但礙於太太較為強勢的話語權加上多年來接受的照顧,使病人認為太太懂得比較多,而選擇隱瞞心中的話;陳社工師也發表與病人一家互動後的心得,認為太太在擔憂丈夫疾病同時卻因不願給女兒們添加負擔,而鮮少告知她們病情,甚至會阻止其陪同門診或住院,得知這次家庭會議之初也一度感到焦慮。 如果我們站在醫療人員的立場,可能會認為家屬的作法充滿矛盾且缺乏理性;但如果今天為病人發聲的角色是我們的家人,或是我們自己呢?醫學生賴同學分享小時候感冒時,母親會在看醫師前囑咐她要把症狀描述地嚴重一些,好讓醫師給予比較有效的藥;住院醫師陳醫師也表示她的爺爺在被診斷肺癌後,父母親一輩擔心父親會難以承受,所以一直以來都要求家族成員與醫師不能告訴爺爺病情,直到爺爺過世前兩個月才告知真相。我自己即使早已進入臨床實習,也曾為了一張腰椎滑脫的影像而不斷追問神外醫師為何不為我父親安排手術或血小板增生治療(PRP)。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相似的經驗,在為親人作出醫療決策時常建構出一套準則,並在輩分或知識差異的潛移默化下使這套準則變得不容質疑或改變。然而,如此堅持的初衷大多數也都是盼望親人的身心能早日恢復健康,不再為疾病所苦,那股迫切想幫助病人的心情對家屬而言,絕對比要醫師更為強烈。 家人,一直是每個人歷經生老病死最重要的情感連結。好的家人可以照應病人生活的不便,也能夠即時給予病人心靈的慰藉,陪伴病人走過病痛;陪伴洪先生夫婦的日子使我深刻體會到家屬作為病人照護中重要的一環,為病人身心健康帶來的影響更甚於醫療人員。然而家屬可能出於急切或無助,而在無形中過度干預病人的自主權,同時給醫護人員帶來治療照護上的困擾。如同賴教授在討論結束時給大家的勉勵:「醫師應該以一種縱向研究 (longitudinal study) 的思維來建立與病人、家屬之間的關係。」了解病人家庭背後的故事,不僅有助於醫師在同理家屬的想法和心境下說服成功;也讓醫師有機會找到能夠代表病人家庭的關鍵人物,解決家人間的問題同時也為最適合病人的醫療決策達成家庭共識。 醫師與家屬就猶如茫茫大霧中牽緊病人的兩隻手,唯有相互依靠才能引領病人朝同一個方向前行;也唯有雙方充分地溝通與信任,才能讓每一位病人無論何時都能得到正確且妥善的照顧。
-
2022-05-23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討論度高卻容易被忽視的Omicron症狀 醫師告訴你出現嘔吐狀況該怎麼辦及緩解方法
Omicron疫情恐怕不只有「呼吸道症狀」表現,臨床發現有非常多染疫者出現「腸胃道症狀」,特別是「嘔吐」,甚至有人的唯一症狀就是反胃。UDN元氣網和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許多確診者熱絡交流,不少人提及一個大家比較少提到的症狀,也就是嘔吐,這個症狀造成許多人困擾,「現在吃東西都怕怕的。」有人服用止吐藥之後,症狀改善。《元氣網》請教醫師,為大家說明為何會出現嘔吐症狀,應該如何處理,通常嘔吐之後,建議飲食清淡,多補水分,避免脫水。「有人確診第6天才開始噁心想吐嗎?感覺都快好了的說。」馬上有人「+1」,表示也是第六天開始反胃比較嚴重,「今天第七天,吃了,胃藥都沒用,過了一兩個小時照吐。」嘔吐也是幼兒染疫常見症狀,一位媽媽說:「女兒三歲半,有症狀第一天吐三次。」還好去打了止吐針加定時吃藥,後來就沒吐了。還有人的嘔吐症狀一直持續,「我老公今天解隔後第一天,早上還說自己好的差不多了,但下午抱著馬桶吐。」.有人感染早期就出現嘔吐症狀,「我太太是直到發燒隔天退燒都仍是陰性,又咳又吐又拉了三天驗出來才變陽性。」嘔吐讓許多人困擾,「現在吃東西都怕怕 但是不吃沒辦法吃藥。」台大感染科前醫師孔祥琪(林氏璧)多次在公視有話好說節目提及,臨床愈來愈多無呼吸道症狀卻有腸胃道症狀的染疫者,特別是感染Omicron BA.2變異株。5月21日國中會考,台中考區一位女學生下午考試時突然嘔吐,考場協助快篩結果為陽性。而指揮中心先前曾公布一例24歲女性的死亡案例,無慢性病史,打滿三劑疫苗,染疫後僅有腹瀉、嘔吐症狀,確診六天後重症死亡。根據美國CDC最新於今年5月8日到14日的NOWCAST數據顯示,Omicron BA.2以及BA2.12.1為主要流行的變異株,占整體的98.4%,其餘1.5%為BA.1相關變異株。BA.2患者主要表現的症狀為發燒或發冷、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疲勞、肌肉或身體疼痛、頭痛、新型態味覺或嗅覺喪失、咽喉痛、鼻塞或流鼻水、噁心或嘔吐、腹瀉。英國ZOE新冠症狀研究曾指出,Omicron患者有很多案例僅有腸胃道症狀,且有些腸胃道患者根本不曉得染疫,赴醫院就醫治療腸胃道症狀或是死後才發現染疫。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表示,每天收治超過100多例確診兒童或是青少年,確實有非常高的比率患者出現噁心嘔吐,僅次於發燒或喉嚨痛,整體約三分之一的患者會有腸胃道症狀。他分析,Omicron引發的症狀極度類似腸胃型感冒,此次有非常多患者在家嘔吐到幾乎脫水,導致增加病情的嚴重度。吳昌騰表示,近期若不明原因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症狀,也可以嘗試快篩確認,若已確診,居家照護期間出現噁心嘔吐症狀,可告知醫師,請醫師協助開立止吐藥緩解症狀。至於飲食,建議採取「沒有過多調味」的料理,如吐司、稀飯等,嘔吐後也建議補充水分或是稀釋過的運動飲料,讓正處於發炎狀態的腸胃道可以休息,逐步恢復。基隆長庚胃腸科主治醫師錢政弘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後以腸胃道表現,過去就曾有研究。主要是新冠病毒入侵人體是採取與ACE 2受體結合而威脅人體健康,ACE 2受體分布最多的位置雖然是呼吸道,但同時也存在腸胃道或是其他的臟器如肝腎、心臟或血液中。錢政弘認為,人類感染新冠病毒,不只會從飛沫或空氣,也可能是透過「吃」,如果病毒是直接吃進肚子裡,腸胃道症狀也許就會是染疫後的前驅症狀。史丹佛大學近期發表一項最新研究,他們長期透過監測糞便追蹤新冠患者染疫情形。研究發現,患者染疫出現症狀的一周內有50%的機率會在糞便中檢測到病毒,4個月剩下12.7%,7個月還有3.8%。錢政弘表示,感染Omicron變異株並即時投藥,通常呼吸道症狀一周左右會有改善。該研究突顯,新冠病毒存在腸胃道的時間遠高於呼吸道,且從多個國家的研究調查發現,長新冠的症狀中,有很大一部分會有「腸躁症」的問題,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改變了腸胃道的菌象,造成腹瀉或嘔吐,但這些都只是推測,尚未被完全證實。值得注意的是,若幼兒染疫後持續嘔吐,可能是重症前驅症狀,一旦出現,要立即就醫。指揮中心五月廿一日召集專家制定「兒童急性腦炎的臨床處置指引」,專家指出,兒童染疫仍以輕症、無症狀為主,若不幸發展為重症,病程發展相當快速,避免重症合併腦炎或導致死亡,家長必須認識「重症前驅症狀」,協助孩子能盡速就醫。衛福部前部長、長庚大學醫院系小兒科教授林奏延表示,Omicron引起的兒童重症合併腦炎的患者有三大特點,多數是「學齡前」孩童、被診斷合併腦炎後約2到3天內過世、無其他疾病。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加護科主治醫師林建志表示,兒童重症合併腦炎的前驅症狀有「八大指標」,分別是體溫大於41度、意識不佳(GCS≤12) 、持續昏睡、持續頭痛、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抽搐、步態不穩。林建志說明,合併腦炎的孩子會持續頭痛,通常大小孩會說話反應,小小孩沒辦法說,但腦炎會讓小小孩的囟門關起來,相對應的反應是「持續嘔吐」,如果小小孩染疫後,持續「莫名其妙地嘔吐」也可能是引發腦炎的反應,家長應特別留心注意。
-
2022-05-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清冠一號是什麼?民眾可以自行購買嗎?營養師帶你從清冠一號認識食品及藥品的差異
近期台灣本土新冠病毒疫情持續高燒,由台灣中醫團隊與衛福部中醫藥研究所研製出的「清冠一號(NRICM101)」頻繁登上新聞版面,究竟清冠一號是什麼呢?民眾可以自行購買嗎?以下就讓《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來告訴你吧!清冠一號是什麼?相信大家近期對「清冠一號」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它是由荊芥、防風、薄荷、桑葉、黃芩、板藍根、魚腥草、瓜蔞、厚朴、甘草等多種中藥材組成,就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指出,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無症狀帶原者與初發作症狀者。按照法規規定,清冠一號是屬於中醫師的「處方用藥」,供確診者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症狀,需經過中醫師的診斷及評估才可以使用,且由於處方裡的十幾味藥材中,有幾味是沒有列在食藥署「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中的,所以清冠一號在台灣沒辦法被認定為「食品」,而是「中醫師處方藥」,因此民眾不能自行抓藥煎服,而且如果有中藥行自行販售清冠一號的處方給民眾也是會有違法問題的喔!藥品?食品?差在哪裡?前面提到清冠一號是「處方用藥」屬於「藥品」而非「食品」,這兩者差在哪裡呢?其實無論是用途、還是給予使用的族群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喔!【藥品】「藥品」分為處方藥品、指示藥品、成藥,共有三種等級。就像電視節目會有分級一樣,藥品也有依據它的管制程度作分級。1.處方藥品:「限制級」藥品。只有醫師診斷後開立處方,民眾再拿著處方箋去藥局才能拿到的藥,在沒有醫師處方的情況下藥局是不能販賣處方藥的。例如:血糖藥、血壓藥。2.指示藥品:「輔導級」藥品。可以在醫師、藥師的指導下輔導一般民眾使用,購買時也不需要處方箋。例如:止痛藥、胃藥。3.成藥:「普遍級」藥品。人人都可以購買使用。例如:綠油精、萬金油。依照「藥事法」管理規定,藥品是針對症狀或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具有醫療功效,須要在產品包裝上標示藥品許可證字號,例如:「衛署(部)藥製字第○○○○○○號」等,且開發過程中必須要有足夠的臨床案例和數據去證實藥物的療效,再經過重重審查才能取得藥證並上市,通常在台灣一顆新的藥品從研發、動物實驗、人體實驗,到審核通過、生產製造及上市至少需要耗費5~10年的時間。雖然耗時但是更能確保藥品的品質及成效。另外,藥品通常會有一些副作用,所以通常不適合大量使用或作為保健目的的長期使用。【食品】我們最常聽到的「保健食品」其實是歸類在一般食品的喔!例如:葉黃素、膠原蛋白、益生菌、膳食纖維等,它不是藥品,不能宣稱療效、也不是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但可以補充每日的營養缺失或機能性成分以幫助調整體質,且較沒有副作用和毒性,所以在正確的使用方式下,長期食用對人體幾乎是沒有危害的。而能夠做成「食品」的原料其實都必須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法規規定,每一個出產的食品,廠商都必須確認過裡面的成分是可以使用的食品原料才能合法。食品原料可分為:一般傳統食材、可供食品使用原料、非傳統性食品原料、可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食品添加物及其他,若製成品中有成分是不在上述表列中的原料,就不可以稱為「食品」。所以「清冠一號」無法稱為食品,就是因為裡面所含的部分藥材不在上述的食品原料範圍裡喔!「冠清一號」的假消息!看完前面的介紹,大家應該有比較清楚「藥品」和「食品」的差別了吧!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裡,科技的方便同時有可能也導致錯誤資訊的傳遞更為頻繁。像「清冠一號」就有「冠清一號」的「假藥品」出現,在政府還沒有開放清冠一號使用前,就有許多流傳在網路、訊息間的「假消息」,惡意將名稱改為「冠清一號」,並隨意拼湊網路及新聞的內容,假傳處方及販售地點,告知民眾可至中藥行自行抓藥煎服,每日服用就有「預防新冠病毒及日常保養」的功效。衛福部見狀也趕緊公布此假的處方跟國內中醫團隊所研發的「清冠一號」根本不同,且假藥品內所含的「生石灰」,具強烈腐蝕性,不屬於中藥;而「生附子」則為毒劇藥,若誤食將嚴重影響健康。而且真正的處方藥「清冠一號」是必須在中醫師的處方下才能使用的「藥品」,目的在治療疾病而非日常保養及預防,所以並沒有日常服用就能強身體健的功能喔!看完今天的文章相信大家應該對於食品及藥品的差異有更多的了解!有購買需求時一定要看清楚是「食品」還是「藥品」,而若真的有身體上的不適,一定要尋求醫師的協助,不要擅自購買藥品及保健食品而延誤就醫。而在這疫情緊繃的時期,大眾的恐慌造成假消息的傳播更加氾濫,唯有當個具有辨別能力的閱聽人,多方查證消息來源、不隨意相信與傳播來路不明的訊息及文章,才能保持安穩的心度過這次疫情!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5-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隔輕症吃止咳化痰藥、腸胃藥緩解不適…藥師提醒常備藥有這些副作用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溫,其中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占大多數,也都照指揮中心指示在家裡進行居家照護,進而維持充足的醫療量能。在此同時藥師公會也建議民眾可以準備一些家庭常備藥物如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腸胃藥等以備不時之需。然而購買這些藥物還是需要藥師進行用藥衛教與提醒才能安全正確使用,下表為這些藥物需要叮嚀與衛教民眾的注意事項。除了這些常備藥物之外,民眾平日若有服用保健食品或維生素補充品等也應依照建議用法用量標示來使用,切勿過量以避免造成身體的負擔。最後在這疫情嚴峻的期間,仍然要鼓勵民眾接種完整疫苗,勤洗手以及保持好社交距離,若服藥後仍有任何身體不適,也應盡快就醫,勿拖延病情惡化。常備藥使用品注意事項(本文節錄自《藥師週刊》2260期、藥師劉俊良授權刊載。>>原文連結)
-
2022-05-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2歲女童急性腸胃炎高燒併發熱痙攣 驗出確診收治
苗栗縣一名2歲女童持續拉肚子,家屬以為是急性腸胃炎讓她服用家中的腸胃藥,不料女童突然抽筋、口吐白沫、四肢抖動且喪失意識,體溫燒到40度,經救護車送醫急診,家屬否認有接觸史,但PCR檢測證實感染新冠肺炎,並由專責病房收治。頭份市為恭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浩遠表示,最近觀察到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常見症狀包含高燒,每天都有燒到40度的確診病童,5歲以下幼兒突然高燒有可能引起熱痙攣,而感染新冠肺炎已是目前兒童高燒最常見原因,因此應特別注意,最近如果孩子突發熱痙攣,要高度懷疑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李浩遠表示,兒童確診後,家長除了給予醫師開立的藥物,必須喝足夠水份及吃營養的食物才有體力對抗病毒,如病童食慾下降必須少量多餐,多餵幾次;家長除了要記錄病童體溫,也必須記錄一天進食量和尿量、觀察活力狀態、記錄每分鐘呼吸次數、監測血氧、觀察呼吸是否有胸凹、膚色或唇色,及肢體是否冰冷。他指出,兒童感染COVID-19大多是輕症,基本就是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發燒、喉嚨痛、咳嗽、鼻塞、頭痛、倦怠、痠痛等,部分會出現胸痛、胸悶、腹痛、腹瀉、嘔吐、脖頸痠痛、紅疹、全身疲倦感等症狀。被感染兒童大多會發燒,且發燒溫度常見在39度以上,多數發燒約2天就能退燒。除了發燒,較大的小孩會喉嚨痛,比小小孩會咳嗽。但如果沒發燒仍呼吸急促就要特別留意,如果進入到無法進食或餵食、意識喪失、抽搐、倦怠、呼吸困難、眼球紅(缺氧之症狀)以及低血壓等則是中重度狀況,必須盡快依疫情指揮中心規定的方式就醫。
-
2022-05-1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居家隔離大補帖/居隔再鬆綁!「快篩陽即確診」擬擴及全民
輕症確診者愈來愈多,許多縣市已啟動居家照護,確診者及同住家人在符合條件下,即可在家進行隔離。但隔離在家需準備那些東西?居家隔離產生的垃圾照平常方式處理嗎?臨時不舒服要就醫怎麼辦?《元氣網》為網友整理「輕症居家隔離大補帖」,如果你不小心確診了,或身邊的人確診了,臨時被通知要居家隔離,大補帖幫你做好萬全準備。【更新時間:2022/05/23】【症狀篇】|【快篩使用】|【居隔及解隔】|【居隔必備物品checklist】|【居隔生活照護篇】|【確診者經驗談】|【免疫力篇】|【疫苗與藥物】|【雲端支援及防疫資訊】|【居家免費Live課程】|【症狀篇】Omicron有哪些症狀?過來人真實經驗告訴你新冠新病例數每日暴增中,UDN元氣網和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立即成為確診和居家隔離者支持取暖的熱門社群,至今已有超過三千位朋友在此互相打氣、交換經驗和訊息,自動產生學長姊制提供解答,成為Omicron肆虐下的大規模病友暖心支持團體。>>【看詳細】疫情累計5童腦炎重症 八大前驅症狀要注意Omicron在成人造成的症狀比Delta輕,重症及死亡的比率都比較低,但是感染人數暴增,總住院人數有增無減,且在兒童的確診個案數以及住院的個案中新冠病毒陽性的比例是大幅上升,代表Omicron相較於Delta或更早期其他的病毒株,更容易傳染給兒童。>>【看詳細】【快篩使用】公費及自費快篩試劑取得管道>>販售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之健保特約藥局與衛生所名單>>可購買快篩試劑機構快速查詢>>公費快篩試劑【全台619家診所完整名單】>>自費快篩試劑【食藥署核准專案製造快篩試劑名單】唾液快篩開賣!一表比較唾液快篩與鼻咽快篩用法、準確度、優缺點鼻腔快篩會讓受測者較為不適,尤其孩童更難以採檢,只是唾液快篩在準確度上稍低。以下《元氣網》針對唾液快篩與鼻腔快篩在使用方式、準確度、優缺點等方面做比較,提供大眾另一種自我篩檢的選擇。>>【看詳細】「快篩陽即確診」擬擴及全民 原鄉離島先納入指揮中心放寬新冠肺炎病例定義,針對居家隔離、自主防疫、檢疫者採用快篩陽性檢測陽性,並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三類人染疫風險高,確診相對沒有疑義。>>【看詳細】快篩結果陽性怎麼辦?詳細通報流程 【居隔及解隔條件】蘇貞昌:確診同住家人打滿三劑疫苗擬免居隔為兼顧經濟、並使民眾早日回到正常生活,政府持續放寬防疫措施,力求集中醫療資源照顧中重症與高風險族群,也讓接種三劑疫苗者得免居隔的措施,擴及適用到確診者的同住家人>>【看詳細】職場學校出現確診者 可依「3原則」恢復職場運作指揮中心宣布5月8日起,密切接觸者匡列取消「職場同事」及「學校同學老師」等,針對這一類對象不會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而是要求各機關、機構單位出現確診個案時,依其「持續營運計畫」採取「自主應變措施」,讓民眾可以正常工作。若單位中出現確診者,其餘民眾依三大原則進行風險評估,包含是否為在適當防護下曾於24小時內15分鐘接觸,被視為「高感染風險者」、有無症狀、是否已完成新冠疫苗追加劑接種達14天。>>【看詳細】居家隔離、自我健康管理,有什麼不同?【居隔必備物品checklist】居家照護 6項藥品你準備好了嗎?藥師公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疫情期間社區藥局除提供送藥到府的服務外,疫情期間,包括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體溫計、血氧計和維生素B、C等都是家中常備藥品品項。>>【看詳細】居家隔離 4大類物品清單本土確診案例急速增加,新北市已優先啟動輕症居家照護。在可能居家隔離前,請檢查以下居隔所需的四大類物品清單。>>【看詳細】【居隔生活照護篇】居家隔離 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若出現以下症狀時,請立即聯繫 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看詳細】居家照護期間如何就醫?陳時中表示,考量本土疫情升溫,為確保民眾於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或確定病例於居家照護期間,若有相關醫療需求必須往返醫療機構時,可以及時前往,因此放寬相關規定。>>【看詳細】羅一鈞:口服藥物有風險因子才需開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很多確診者以為都要用抗病毒藥物,65歲以上發病五天內輕到中度症狀,沒有用氧氣治療可以使用,但未滿65歲者,需要具有以下13個特別的重症風險因子之一,才有符合開藥的條件,否則不需要開立藥物。>>【看詳細】清冠一號全台大缺貨 這裡看得到全國診所庫存數量「充足的口服藥物是達到與病中醫師公會秘書長蔡三郎指出,居家隔離、確診或高風險民眾,可透過22縣市公會名單,電話詢問如何進行線上中醫診療,並可媒合1千多家《確診者居家照護視訊診療中醫院所》進行線上掛號看診,或者《衛生局指定之一般視訊診療中醫診所》,進行看診或開立清冠一號服用。>>【看詳細】居隔期間產生的一般垃圾怎麼處理?居家隔離/檢疫期間,民眾不得自行外出丟垃圾。所產出之垃圾(含使用過的口罩等)均先妥善收集,暫時貯存於家中,並依下列方式處理:(1)居家隔離/檢疫期間若有丟棄需求,因民眾可能成為COVID-19 的感染者,故採感染性廢棄物的標準處理,須先向當地環保局連繫。(2)於居家隔離/檢疫結束後,因民眾已排除為 COVID-19 疑似感染者,居家隔離/檢疫期間產出而未丟棄的垃圾,可依一般廢棄物處理。>>【看詳細】【確診者經驗談】確診心情只有確診的人才懂 居隔日記讓你同理確診者的徬徨元氣網在保護當事人個資等前提下,將嘗試把群裡可供新進居隔確診者的訊息,陸續依主題不同做一整理,希望在這個專欄裡,幫大家記下無數滿是善意的抗疫經驗,及許多可能難再重現的生命重要片段。雖然數千人彼此不相識,但或能藉此讓過來人幫助未來人,並留下另類的台灣抗疫日記。>>【看詳細】確診後感受惡夢的開始!確診者忠告:染疫前你該做的3大準備「確診後,才發現通知確診的相關行政系統幾乎癱瘓,深刻感受是惡夢的開始。」帶著沙啞的嗓音訴說著確診的故事,她是卅多歲的小咪(化名),在確診第6天接受採訪。>>【看詳細】Omicron確診者經驗談:畏寒、發燒、頭痛等症狀如同加強版宿醉當Omicron崛起時,兩條線早晚要來的,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而已。上周一,老婆開始有感冒症狀,雖然快篩結果是「陰性」,但隨著症狀愈來愈嚴重,當時深覺恐難倖免;果然,周三再次檢驗,萬惡的第二條線就浮現了。而我則是僥倖地仍只有一線。根據澳洲政府規定,我們必須自主上報陽性檢驗結果,接下來所有的家戶成員,也就是我們兩人都得自行居家隔離七天,不得外出;這不難,難的是我們仍得採取所有可能的彼此「隔離」措施,這就比不可能的任務還難。>>【看詳細】【免疫力篇】避免感染新冠 專家建議戒掉6個破壞免疫力的習慣預防新冠肺炎,除了繼續拚疫苗注射率,保持自身免疫系統強大,是對抗病毒、預防重症的關鍵之一。專家提醒,有些不良飲食習慣會削減免疫力,以下是六個要避免的問題。>>【看詳細】輕症居隔在家怎麼吃?營養師建議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營養照護是戰勝病毒的重要癒後關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熱量、高蛋白、充足水分攝取」,這飲食3關鍵將有助新冠確診者康復。>>【看詳細】【疫苗與藥物】清冠一號缺貨怎麼辦?中醫提供另外三種防疫替代選項專家建議,台灣清冠一號已供不應求,建議民眾若想預防染疫,可請中醫師評估,依個人狀況開立傳統水煎劑,不需與確診者爭用清冠一號。>>【看詳細】口服藥物是成功減災關鍵!一表比較抗病毒藥物「輝瑞」、「默沙東」「充足的口服藥物是達到與病毒共存及減輕確診者恐慌的最重要解方,政府必須不惜代價使命必達。」南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多次強調,口服藥物是成功減災的重要關鍵。>>【看詳細】兒童打BNT或莫德納哪個副作用比較高?Q&A一次看懂常見疑問指揮中心已開放十二歲以下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然而許多家長對於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仍有疑慮。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顏廷聿及教授張鑾英針對家長常見問題提供詳盡解說,元氣網整理部分內容提供家長參考。>>【看詳細】開放65歲以上打第4劑、免疫低下族群第5劑指揮中心宣布65歲以上長者可開放第四劑施打,但卻沒有列入醫護人員。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4月14日統計,目前有60歲以上確診中重症是2位,65歲至69歲有5位,以65歲以上民眾發生中重率較嚴重、機會較高,經專家考量以65歲以上開放第四劑施打,免疫低下族群可追加至第五劑。>>【看詳細】【雲端支援及防疫資訊】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防疫補償是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補償措施,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預防性停課,皆不可申請防疫補償;而確診者隔離治療,還有確診者在家裡居家照護,也不可申請防疫補償。>>【看詳細】>>防疫補償辦法Q&AQA/防疫險理賠,沒居隔書要如何申請?一定要診斷證明書嗎?「沒有診斷證明沒辦法理賠,還在為這個傷腦筋」、「現在到底會不會再補發居隔書?沒有居隔書如何向公司請假、申請理賠?」「申請保險一定要診斷證明書嗎?隔離治療通知書、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醫師診斷證明書、健保快易通也可以嗎?」>>【看詳細】居家隔離各種問題找誰問?各縣市快篩查找、防疫單位電話統整本土病例連日來每日攀升,居家隔離人數大增,對快篩民眾也對居家照護的政策及各項問題仍多所疑問,如各縣市居隔問題能找誰、家用快篩哪裡買、社區篩檢站在哪…。整理各縣市防疫資訊,幫助大家在最快時間找到自己所需的訊息。>>【看詳細】防疫相關APP.健保快易通APP:可查詢公費疫苗接種記錄、申請數位健康證明。>>【看詳細教學步驟】.健康益友APP:使用APP可透過網路系統直接看診、拿處方,並有藥師送藥到宅服務。>>【Google Play下載】、【App store下載】.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便利民眾查詢並隨身保存疫苗證明,以備查驗之需。>>【連結網址】.台灣社交距離App:透過開藍芽和產生隨機ID進行比對,在每個人、每天、接觸的人於一定範圍活動超過二分鐘內,就會收到相關接觸者的比對通知。27日起已取消實聯制,以新版社交距離APP取代。>>【Google Play下載】、【App store下載】.https://sms.1922.gov.tw/:查詢自己有沒有被疫調。.「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被隔離不用慌,加入社群一起來交流討論,分享照護經驗!>>【下載連結】【居家免費Live課程】不慌不忙Live課: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隔離者?讓專家從隔離情境告訴你如何預作準備!確診每日破千例,各縣市也已陸續啟動輕症居家照護,元氣網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邀請邀請各領域專家透過情境來告訴大家,立即登入了解如何為即將到來的輕症隔離預作準備!>>【立即登入3堂Live課】隔離在家的自主課:專家告訴你飲食、解壓、用藥安全居家處方元氣網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提供最貼近居家隔離生活的飲食、運動、解壓、用藥安全課程,如長期在家一定會遇到的肩頸痠痛問題、飲食如何舒緩身體的不適、無法外出的情緒調適方法,伴你度過居家隔離期!>>【登入看居家處方包】
-
2022-05-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研究證實金銀花、板藍根有助對抗新冠病毒感染!中醫師教防疫料理這樣入菜最適當
隨著疫情擴散,每日都是破萬的確診數,民眾似乎不像疫情剛爆發時的害怕,但是隨著周遭親朋好友不斷地宣告中獎,大家的擔心恐懼還是會提升。面對這樣的狀況,日子還是要過下去,若想要維持正常生活,醫書寫「正氣存內,邪不可侵」,體內正氣充沛,則外界致病的邪氣就不能入侵,有哪些中醫藥膳茶飲可以增加抵抗力來面對新冠肺炎呢? 五月初高雄醫學大學發表研究報告,說明中藥材「金銀花」能誘發人體的防禦機制抵抗新冠病毒、腸病毒及登革病毒的感染,減緩病況症狀不適感,同時搭配黃耆還能防止新冠病毒造成的肺部纖維化。以中醫角度而言,金銀花味甘性寒,入肺,可清熱解毒,的確可用於新冠病毒引起的咽喉腫痛。但是金銀花本身偏寒性,不建議長期單一使用,尤其體質偏寒、或常拉肚子、或手腳冰冷、或子宮虛寒者,更是要多加提醒注意。因此,可以酌加溫性藥材例如當歸來平衡藥性,或顧脾胃藥材例如白朮來強化胃腸功能。 金銀花元氣雞湯 • 材料:金銀花3錢、當歸3錢、白术3錢、紅棗1.5錢、枸杞1.5錢、桑葉1.5錢、甘草1錢、雞腿600克 • 作法:雞腿600克放入18克的鹽(3%),醃至少8個小時,雞腿洗淨三遍。紅棗洗淨去核,帶核的棗子性燥,所以去核備用。取一湯鍋,加入上述藥材,去核紅棗、枸杞,開大火滾後。加入雞腿放入電鍋40-50分鐘,調味完成。 若民眾不方便至中藥行抓藥,也可以詢問中醫診所是否有推出類似的燉包,便於在家調理烹煮。 但是,縱然這波新冠疫情幾乎輕症或無症狀,生理健康影響不大,但心理層面的壓力仍不斷上升。例如不知道何時自己會被感染、擔心居隔期間的家庭收入、或甜蜜的負擔(防疫在家與小孩朝夕相處),種種情況可能出現情緒容易波動,有時低落,有時急躁易怒,甚至脅肋疼痛、呼吸不暢、筋骨緊繃感。這些其實都是肝氣不舒或肝氣鬱結的情況,我們可以酌加一些疏肝理氣藥物例如柴胡、香附進行調節,又或是活血通經藥物例如丹參、刺五加等等,讓整個身體解壓放鬆來面對疫情的變動。 另外,中醫希望「治未病」,也就是預防醫學的概念,希望民眾不要生病也就是避免染疫。在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新型冠狀病毒病(新冠肺炎)中醫會診分期治療指引中,就有提到金銀花及板藍根具實驗證據可對抗新冠病毒。而一般民間常見的西洋參、黃耆,由於可以補氣生津、益衛固表,都很適合做為茶飲使用。不過還是要提醒民眾,每個人體質不同,切勿人云亦云,還是需要由專業醫師診脈評估才能找出最適合自身的處方。 養生茶1 • 材料:板藍根3錢、菊花2錢、金銀花2錢、水500毫升 • 作法:板藍根、金銀花、菊花稍微清洗後,放入鍋中加水煎煮5分鐘,加蓋悶泡5分鐘後可飲用。 養生茶2 • 材料:西洋參3錢、黃耆1錢、水500毫升 • 作法:西洋參、黃耆稍微清洗後,放入鍋中加水煎煮5分鐘,加蓋悶泡5分鐘後可飲用。
-
2022-05-12 新聞.用藥停看聽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民眾認為消炎止痛藥一定會傷胃,但其實不全然是這樣的,消炎止痛藥通常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單純的解熱鎮痛劑,最廣為人知的成分就是乙醯胺酚,就如同電視廣告標榜:「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但這類解熱鎮痛劑只有單純的止痛和退燒效果,並沒有消炎作用,適用於急性頭痛或肌肉酸痛的患者,不過,也不能大量使用,否則會傷害肝臟和腎臟的健康。長期服用,引起腸胃道副作用外,也會傷腎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表示,第二類藥物則是醫師最常開立的,包括阿斯匹靈在內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這類藥品除了有解熱鎮痛的效果之外,還能夠消炎。因此,除了用在頭痛、急性筋骨酸痛或生理痛之外,也可以用在痛風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及類風性關節炎等疾病的治療,但長期服用下來,仍會引起腸胃道的副作用,也會傷腎。忘了吃消炎止痛藥怎麼辦?柳朋馳指出,至於飯後忘了吃消炎止痛藥,如果是在距離下次吃藥時間一半以內,比較靠近忘記吃的時間點時,可以在想起來的時候立即補吃,並且搭配較多的開水或食物,來減少藥物對腸胃道的刺激,通常是不需要再加吃胃藥的。但如果想起來的時間,已經接近下一次的吃藥時間,就等下一次的吃藥時間到了再吃。延伸閱讀: 。買不到普拿疼怎辦? 藥師曝「2種成分」也行:皆具止痛、退燒效果 。服用普拿疼退燒、舒緩頭痛? 多數人用錯時機了!小心致命
-
2022-05-11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確診怎麼辦?五千人居隔經驗幫你沙盤推演,必要準備一次看
不同於過去兩年,目前主流病毒株Omicron傳播快速,使病例數節節上升,所幸輕症比率高,也因為如此,別以為確診距離自己很遠,建議大家以「我確診了」為前提, 對於居家照護與隔離認真思考並沙盤推演,例如快篩陽性之後,第一件事應該做什麼?輕症在家如何安排生活、三餐,常備用藥及萬一要送醫的交通工具,若家中有小孩老人,更要事先思考設法,有備無患。尤其一旦確診後,同住家人或室友也必須接受「3+4 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大家一起都得隔離,有些事情若沒有事前準備好,到時候可能連在外幫忙跑腿的人都得時拜託。元氣網收集「居隔怎麼伴」line社群五千位「學長姐」經驗,並訪問多位確診者,根據過來人的經驗,提供超前部署的注意事項,希望大家為群體免疫奉獻心力,也能平安順利。【確診前】|【確診了】|【確診後續】【確診前】 數位準備──超前部署排名第一位 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於五月九日出席指揮中心記者會指出,國內走上病毒共存之路,確診數大量增加,居家照護是最好的選擇,但居家照護與隔離需要透過數位工具對外聯絡,甚至遠距看診,建議先盤點數位資源,準備遠距設備及相關APP:1.視訊看診等許多事項需要有數位能力的人操作,請事先找好可協助的人選。2.準備相關軟硬體,如手機、電話、電腦、網路、視訊配備等。3.可能會用到的APP:(1)健保快易通APP:可查詢PCR結果並填寫自主。>>【看詳細教學步驟】(2)健康益友APP:可預約看診、拿處方,並有藥師送藥到宅服務。>>【Google Play下載】、【App store下載】(3)「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被隔離不用慌,加入社群一起來交流討論,分享照護經驗!>>【下載連結】 我可以居家照護嗎? 居家照護指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在家中療養,適用對象為未滿69歲、無血液透析(洗腎)、懷孕者,但65至69歲獨居者不適用。5月7日為止的確診者,居家照護隔離天數是10天,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5月8日起居家照護隔離治療天數縮減為7天,相關規範如下:1.居家照護7天:距離發病日或採檢日達7天,且有症狀者退燒至少1天及症狀緩解,才可解除隔離治療,無須再做快篩或PCR。2.自主健康管理7天:無症狀者不須快篩就可外出及正常生活,但避免出入人潮擁擠、接觸不特定對象的公共場域,禁止聚餐、聚會、公眾集會等群聚型活動。 居家照護環境需要符合那些條件: 1.以 1 人 1 室,且單獨房間含衛浴為原則,如果同樣都是確診者,可以多人一室。2.如果每次浴廁使用後均能適當清消,也可以在沒有獨立衛浴的個人專用房間隔離。3.如果為了照顧需求,可與確診者同室,如家長照顧孩子,但確診者解隔後,必須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看詳細】 常備用品: ‧食物:家中有無足夠存糧?有人協助送餐?規畫三餐飲食取得方式 ‧藥物:常規服用的慢性藥物、醫師公會建議藥品: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和維生素B、C。‧其他醫療相關:如口罩、體溫計、乾洗手液、血氧機 (如家中有)、快篩試劑等。‧日常生活用品:盥洗衣物、個人清潔用品、衛生紙等。‧環境清潔用具:清潔劑、漂白水、75%酒精、抹布、垃圾袋等。‧休閒娛樂用品:想看的書、追劇編號。‧辦公用品:如果必須居家上班,請確認家中可以處理公務的相關物品是否齊備。>>【看詳細】 對外聯絡: 1.事先找好特殊情況所需對外聯絡資訊、同住家人以外的緊急連絡人2.地方政府關懷服務中心或衛生單位窗口 >>【看詳細】3.防疫計程車(待補,但我一直找不到)‧台北市防疫計程車:申請方式:撥打台北市防疫專線 (02)2375-3782 ‧新北市防疫計程車:申請方式:撥打新北市衛生局電話(02)2257-7155車資計算:按一般計程車跳表計算有症狀或居家隔離再快篩 ‧哪些情形需要快篩? >>【看詳細】‧專家傳授快篩時機 >>【看詳細】‧快篩購買地圖 >>【看詳細】【確診了】當兩條線終於出現:居家檢疫、自主防疫者:五月十二日起,若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不用再接受PCR篩檢。可使用「健康益友」APP或連繫所轄衛生局安排,透過遠距醫療或視訊方式由醫師確認快篩結果進行評估並通報。一般民眾:戴好口罩後盡速至鄰近的採檢院所進行進一步檢測,切記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快篩陽性怎麼辦?>>【看詳細】那裡可以接受PCR採檢?全國社區指定採檢院所,可查詢各地可採檢醫院和診所,可先電話詢問及預約。>>【看詳細】目前可採檢地點包括社區篩檢站和各大醫院篩檢站,許多縣市陸續開放「車來速」篩檢站,提供快篩陽性的民眾預約後駕車前往篩檢。許多醫院採取預約制,可先線上預約,但目前接受採檢的人太多,預約到的時間通常會比較久,據了解,可能要預約到的時間已是三天之後。如果要比較快做到PCR,到醫院急診現場排隊可能是最快的方法,但也必須排隊,可能至少要排隊三小時以上。重要注意事項:受檢時請一定要更新聯絡方法,方便聯絡根據新北市經驗,未收到疫調通知的三個常見原因:1.可能留存電話有誤2.自主回報系統更改資料3.自填疫調填錯如何得知結果?何時得知結果? 公費篩檢不會主動通知結果,可在健保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進入「COVID-19病毒檢測結果」,確認篩檢報告。由於案件數太多,採檢結果也需要等待。但目前快篩陽性的確診率高,通常快篩結果為陽性,已可視為自己已經確診,開始採取相關措施。PCR結果顯示確診了,我該做什麼? 1.即使尚未得到結果,請視為自己確診,待在家中不要外出,透過醫院網站及健保健康存褶等候檢驗報告。2.通知同住家人室友為「密切接觸者」,請他們準備進行 3+4居家隔離,職場同事和有過接觸的朋友大部分已不再需要匡列,但建議可以主動告知,請他們多留意身體變化。>>【看詳細】3.填寫「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5月1日「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上路,民眾PCR陽性後,需自行填寫「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連結方式包括,「健康存摺APP」或是疾管署發送「確診簡訊」。通常Pcr陽性後的2至3天會收到。1.手機簡訊/到醫院或採檢站採檢時,醫院會請採檢者留下手機號碼,留存後,PCR確認為陽性,資料就會藉由健保署傳到疾管署系統,疾管署利用手機用簡訊方式通知。疫調系統網址為「https://bbs.cdc.gov.tw/」。2.健康存摺APP/指揮中心將「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串接健保APP。4日起民眾登入「健康存摺」後,就可進入系統。>>【看詳細】【確診後續】我收的到居隔書嗎?居隔書通常會在自主通報後2至3天會收到,成人是電子版,廿歲以下的紙本,上面會有隔離時間。會有人打關懷電話給我,或提供關懷物資嗎?因為確診的人很多,地方政府基層人員忙不過來,可能會延遲而沒有收到,建議耐心守候,先好好休息,盡量減少不適,若有需要的文件,可等解隔之後再去申請;至於關懷包,如果自己已經有所準備,可把資源留給需要的人。
-
2022-05-01 養生.聰明飲食
清淡就是最養生飲食法?更年期女性要適量吃紅肉
母親節吃大餐慶祝之餘,更重要的是了解媽媽日常飲食是否攝取均衡。媽媽知道六大類食物是什麼嗎?是否以為清淡就是最養生的飲食法?以下是媽媽可能缺乏的幾大重要營養元素,不妨自己先做好功課,再和媽媽一起討論並規畫三餐,用正確的觀念鞏固媽媽的健康。蛋白質夠了嗎?豆魚是優質蛋白質,但女性易缺鐵,也要適量吃紅肉。「豆魚蛋肉一掌心」,植物性蛋白擺在第一類,但更年期婦女容易缺鐵,白肉中的鐵質比較少,紅肉鐵質較多,建議蛋白質攝取比例中,多少加一點紅肉。健身族最愛的「雞胸肉」常被視為優質蛋白質,但若沒有增肌減脂需求,不建議常吃雞胸肉。另外,不少長輩認為「愛吃魚」比較健康,其中鮭魚Omega-3脂肪酸,對更年期婦女較佳,但魚類比牛、羊、豬的肉類脂肪含量少、鐵質少,飲食還需要多樣化,補充蛋白質避免吃下過多肥肉,並適時攝取優質脂肪。至於蛋白質要攝取多少才夠?國民健康署建議一般婦女,每公斤體重可攝取1至1.2g的蛋白質;更年期、老年人則每公斤攝取1.2g;懷孕、哺乳期除了基本蛋白質需求量,還需要加上10至15g蛋白質。若是體重過重,則建議用理想體重計算適合補充的蛋白質份量。【體重過重者的蛋白質攝取計算】理想體重公式:22╳身高(m)╳身高(m)舉例:身高162cm的小美,理想體重為22╳(1.62)╳(1.62)=57kg【一般人的每日蛋白質攝取計算】每公斤1g~1.2g舉例:57公斤╳(1g~1.2g)=一天攝取57g~68.4g蛋白質較佳鈣質夠了嗎?更年期婦女缺鈣,吃鈣片要配合維生素D食物。一般婦女鈣質需求一天要1000毫克,更年期婦女因鈣質流失,一天需要1200毫克。建議「每天早晚一杯低脂奶」,每杯250cc就能攝取250毫克的鈣質作為基本盤。補鈣前也應多攝取深色蔬菜、牛奶、芝麻、起士等維生素D食物,再搭配適當曬太陽及運動,幫助鈣質吸收及合成。有了足夠的維生素D之後,再吃鈣的補充劑效果才會好。市售鈣營養補充品多樣,又以碳酸鈣較為常見,但對於常吃胃乳片、胃藥的人比較不易吸收,因為鈣質在酸性條件下吸收較好,但胃酸不夠者,吃下碳酸鈣往往是過門不入。建議多於飯後服用鈣片或吃點水果幫助吸收。此外,鈣跟鐵互相競爭,吃完鈣片後不宜馬上吃高鐵食物。「胺基酸螯合鈣」和「海藻鈣」比較好吸收,民眾可視需求補充。另外「磷酸鈣」、「檸檬酸鈣」則不適合腎臟不好的媽媽吃,會增加腎臟負擔。維生素夠了嗎?維生素C穩固膠原蛋白,維生素B群降低焦慮。對於女性來說,最重要的維生素C,功用不只有美白,還能促進體內結締組織穩固,猶如在體內加強鋼筋水泥,可以多吃木瓜、芭樂等水果。有心悸問題的更年期女性則可補充鎂、鈣、鐵,改善心血管問題,避免心臟「蹦蹦跳」。若身體容易疲倦,可補充維生素B群改善焦慮失眠、穩定神經,避免焦慮緊張及鐵質流失。當體內維生素充足,有助於幫助身體合成所需的膠原蛋白,如果為了瘦身不吃飯,身體缺乏基本的六大類食物,反而把膠原蛋白燃燒掉,得不償失。纖維夠了嗎?首推牛蒡和芹菜,易脹氣、牙口差者可吃地瓜葉、莧菜。建議婦女一天攝取25g至35g的纖維素,大約4份蔬菜(每份可攝取2-4g纖維素)和3份水果(一份可攝取約2g纖維素)。此外,每餐飯裡建議有三分之一為全穀類,如燕麥、藜麥、胚芽,增加纖維含量,每天攝取未精緻澱粉可以增加8g纖維,較為充足。蔬菜中推薦牛蒡跟芹菜,每份纖維素含量高於4g,CP值最高,而牙口不好的長輩,則可以吃地瓜葉、莧菜,高纖且質地較軟、容易入口。另外,水果普遍纖維素含量較平均,除了瓜類因水分含量多,纖維較低。若要攝取纖維質,盡量不要喝果汁,或避免濾掉果渣,建議多吃原型食物。攝取纖維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降低膽固醇、促進排便,但高纖食物可能讓部分長輩容易脹氣,應適量攝取。諮詢/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