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群體免疫
共找到
267
筆 文章
-
-
2021-10-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台疫苗冷鏈配送使命必達 到貨消息保密到家
近來自購及捐贈的COVID-19疫苗密集到貨,台灣的疫苗涵蓋率火力全開。由於到貨消息保密到家,從接機、冷鏈倉儲到物流配送至各地,全台最大醫藥物流商裕利醫藥,扛起關鍵任務。前往裕利醫藥桃園大園物流中心的路上,從高速公路駛向蜿蜒的鄉間小路,一轉彎就是現代化倉儲映入眼簾,距離桃園國際機場只要10分鐘車程,是裕利醫藥倉儲的最大優勢。走進占地8000坪廠區,偌大倉儲空間,儲放藥品價值達上百億元。人員忙著包裝運輸線上的藥品,並準備配送,全台近百家國際藥廠的醫藥物流經銷,都委託給裕利醫藥。健保給付的藥品,每2顆就有1顆是由裕利經手。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的疫苗需求,裕利醫藥強化冷鏈物流設備,全台的輝瑞BNT(Pfizer/BioNTech)、莫德納(Moderna)與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全靠它們配送。廠區內攝氏零下80度倉儲,可存放500萬劑疫苗;零下20度的倉儲可存放500萬到700萬劑疫苗;至於2至8度,更可存放多達1500萬劑疫苗。強大的冷鏈物流服務,非一朝一夕可達成。去年國內疫情相對平穩時,裕利醫藥絲毫不敢大意,「台灣還沒有封城準備前,我們就提出各項緊急應變計畫」,裕利醫藥總經理周志鴻向中央社記者自豪地說。周志鴻提到,即便疫情來襲,不僅救命醫藥品配送絕不中斷,被視為戰略物資的COVID-19疫苗,更得要及時配送。裕利開發的IT物流系統,加上事前無數次演練作業流程,克服了冷鏈物流運輸挑戰。時間回到3月3日上午,載運著11.7萬劑AZ疫苗的班機,緩緩降落桃園國際機場。這是全民引頸期盼的首批COVID-19疫苗,但到貨消息事前卻是保密到家。「我們也是3小時前才知道,」裕利醫藥物流處副總經理魏群笑說。周志鴻說,政府可能憂心疫苗消息太早曝光,會遭受阻礙;儘管疫苗到貨消息來得突然,但裕利醫藥並未亂了陣腳,最後仍順利完成任務,靠的是平時無數次的整備與演練。魏群表示,配送COVID-19疫苗是由專門團隊負責,與日常醫藥品配送區分,事前經過諸多溝通,並請疫苗原廠先送來空箱供模擬演練;疫苗車隊也隨時維持5成運能,才能迅速完成接機任務。疫苗即時配送也是一大挑戰。因疫苗短缺加上時效不長,經常是完成檢驗封緘的隔天,就要將疫苗送往全台各縣市。魏群說,疫苗配送必須在當天中午前完成,若要配送到較遠的花東或高屏地區,凌晨1時就要發車,其餘縣市也是陸續出發,直到上午8時發車完畢。此外,疫苗配送也會配合政府專案,如屏東爆發國內首宗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群聚疫情,裕利當天緊急配送2000多劑疫苗,供當地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得來不易,加上不同疫苗廠牌各有不同的溫度控制,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嚴格要求,疫苗物流全程有完整溫控紀錄。為此,裕利醫藥特別開發的IT即時監控追蹤系統,以視覺化儀表板呈現疫苗配送過程與溫度履歷,哪一張訂單、送往哪裡、由誰配送與簽收、出貨量與出貨地點,一目了然。正因擔負疫苗倉儲、封緘與配送重任,裕利醫藥更加落實防疫指引,還特地向感染管制專家請教。除了工作人員定期快篩,中央社記者採訪時,也得先通過快篩檢測,陰性才能繼續採訪行程。而裕利的倉儲人員也得分組,依不同顏色區分,工作、吃飯與休息時間與區域全數錯開,甚至連吸菸區也要人員分流,就怕有人員確診遭匡列,疫苗作業會停擺。台灣透過落實戴口罩、勤洗手、社交距離等措施,在防疫初期交出亮眼成績單;COVID-19疫苗問世後,透過裕利醫藥及醫療院所協助下,讓國內疫苗人口涵蓋率持續進展,「我們的願景是醫藥服務更普及」,周志鴻說。藉由COVID-19疫苗持續接種,截至10月6日已超過58%,目標是10月達到7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盼能加快接種速度,築成群體免疫的高牆,或達到預防重症死亡的功效,打造疫後的新常態。
-
2021-10-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研究生接種高端後昏迷 立委籲放寬受害救濟給付
中正大學法律所黃姓學生9月接種高端疫苗後昏倒,持續昏迷至今。黃姓學生父親今天在民眾黨立委賴香伶陪同下舉行記者會,淚訴高端疫苗把人民當白老鼠實驗。賴香伶則呼籲,政府應放寬接種受害救濟給付。台灣民眾黨立委賴香伶、張其祿今天偕黃姓學生父親舉行記者會。賴香伶表示,26歲的黃姓學生就讀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日前已考上律師,9月10日響應政府號召,主動登記接種高端疫苗,但9月16日騎機車停等紅燈時突然癱軟昏倒,經送醫診斷為右側頸動脈血栓,目前已在大林慈濟醫院加護病房昏迷22天。黃父表示,舉行記者會要讓社會大眾知道,這款疫苗一點保障也沒有,保護力在哪裡也不知道;兒子平時喜歡健身,現在卻因為打疫苗恐怕醒不過來,痛批高端疫苗把人民當白老鼠,實在太可惡。黃父淚訴,事發之後,他在兒子的住處找到疫苗接種卡註記打高端疫苗,讓他傻眼,因為兒子會接種高端就是相信政府;政府單位一通關懷的電話都沒有,「把我們人民當什麼?」賴香伶指出,像黃姓學生這樣的受害者,因現行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過於嚴苛,至今未有一件COVID-19疫苗得到救濟認定。賴香伶指出,高端疫苗並未完成三期試驗,政府即給予緊急授權並鼓勵民眾接種;民眾若基於群體免疫注射疫苗而產生不良反應,是基於公共利益下的特別犧牲,應放寬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給付。衛生福利部疾管署專門委員張育綾在記者會中回應,民眾若發生疫苗不良反應,根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申請流程,通常會就醫或回到原接種地點,由醫事人員說明申請流程,可透過上網或向衛生局申請。張育綾說,當事人不必負任何舉證責任和支付任何費用,衛生局會主動調閱病歷,並由審議小組釐清因果關係;民眾打完疫苗若發生事情,很容易聯想是疫苗造成,但仍要透過客觀事證和醫學判斷。
-
2021-09-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恩主公超量施打「母子不適」住院 陳時中:對打氣無影響
恩主公醫院因誤施打未稀釋的BNT疫苗原液,使25位民眾遭打了五倍劑量的疫苗。其中近日又多出一對母子發燒、心臟不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該案屬行政疏失,對打氣無影響,國外狀況因超量施打並無傳出特別不好的症狀。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掌握這兩位是一對母子,昨天陸續有心臟不適、呼吸喘等症狀就醫,目前回報狀況穩定,醫院也會就此協助,至於其他預防性住院的民眾,也有幾位已經出院。至於整體疫苗施打政策中,是否超過六成有機會降級。陳時中指出,仍需要滾動檢討,達到一定比例後,群體免疫的機會相對低,但防止重症死亡有效,會衡量各項變數、大家的遵從率,但目前沒有明確數字,國內疫苗施打數多、案件數持續降,現在每天平均不到兩人,開放可能性高,也要看需要性,至於交通部若提出解封措施,可由社區防疫組評估。
-
2021-09-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何時恢復正常生活? 陳時中:稍微有限制是必要的
疫情後何時能回到正常生活,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未來需要長期跟口罩相處,這是必然的,未來防疫政策一個是疫苗,個人保護、社會保護,另一個是藥物,目前積極洽購中。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到立法院進行新冠肺炎防疫、紓困5.0預算編製報告,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詢問疫苗政策及疫後生活。曾銘宗詢問,為什麼我國疫苗到貨率這麼低,蘇貞昌回應,國際都在搶疫苗,很多國家都面臨相同情況,現在因為國人的一起努力,所以疫苗進來比較順,打疫苗是為了控制疫情,我國疫情控制是世界最好,現在在爭取疫苗更快送進來。曾銘宗問,第二劑疫苗要打到幾成才會有群體免疫,陳時中說,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現在科學界這個比較悲觀,但這是必要手段,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率,他認為至少要六成,九成比較困難,因為0至12歲的孩童不能施打,有些國家訂九成目標是只有算能施打的族群,我國的目標是今年底第二劑覆蓋率達6成。曾銘宗問何時能回到正常生活,陳時中說,我們現在的生活在世界上來比較已經是比較正常的生活,但需要長期和口罩相處,這也是必然的,稍微有點限制是必要的,曾銘宗問三年有沒有可能恢復正常生活,陳時中說以三年很難判定,因為病毒一直變化,往流感情況走,很難預測。
-
2021-09-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別只以成人免疫做目標 邱政洵:加速布局兒童新冠疫苗
Delta變異株讓全球疫情又寫下新頁,R0值到達6至8,等於一位感染者可傳染6到8人。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Delta疫情已經讓「群體免疫」煙消雲散,讓每個人都能接種到疫苗將是超前部署的重中之重,台灣開始替青少年接種,但12歲以下兒童疫苗卻未見超前布局,政府已採購35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因應未來施打第三劑,但都還是以「成人免疫」為目標,他呼籲應盡速思考兒童疫苗必要性。邱政洵表示,從世界潮流來看,美國宣布開始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等同是宣示疫苗將會不斷地打下去,也告訴民眾,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也打破群體免疫的概念,新冠肺炎不可能透過群體免疫對抗。邱政洵表示,台灣目前的疫苗接種政策,以提高第一劑覆蓋率為主,同時替青少年開始接種,但他認為「每一個人都要接種到疫苗」才是真正該往前的目標。特別是「兒童疫苗」不見政府開始有採購或是超前布局的動作。他強調,即使成人疫苗都打好打滿,也不代表不會傳染給兒童,兒童反而是家中「最弱勢」的族群,而且家中孩童若是染疫,付出的照顧負擔,不亞於長者,甚至更勝長者。他舉例,今年兩波疫情爆發,都有兒童染疫,兒童一旦被感染,家長必須要跟著照顧,工作停擺,同時,住院或隔離也會影響兒童心理。加上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雖然都是以緊急授權(EUA)的精神使用,但兒童的選擇仍舊相對於成人少,若重症對健康的威脅也不容小覷。目前國際上對於兒童疫苗研發最為積極的就是BNT疫苗,目前輝瑞已經取得12歲到18歲施打的緊急授權,台灣從昨起開始替青少年施打。近期BNT疫苗也已證實對5歲到11歲施打BNT疫苗是安全有效,積極申請緊急授權,甚至同步在做6個月大到5歲幼童的試驗,盼能讓全齡人都能接種到新冠疫苗。相對於輝瑞,莫德納的速度慢了一些。邱政洵表示,全年齡的保護一定是後續防疫的重點,台灣採購35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以他的角度分析,仍是站在「成人免疫」的角度思考,尚未思考到全年齡的保護,他說,政府動作一定要加速,避免未來防疫再出現空窗期。
-
2021-09-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對抗Delta變種病毒 專家籲混打疫苗提高覆蓋率
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天表示,面對Delta變種病毒須採取疫苗、NPI和檢測並行的三聯體防疫策略,同時推動疫苗混打策略,以提高覆蓋率。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帶領台大公衛校友群今天舉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科學線上直播,解析最新疫情發展。台大公衛校友群成員張維容表示,面對Delta變種病毒(最早在印度發現),應採取精準疫苗政策,包括2劑優先順序化(60歲以上2劑涵蓋率90%)、單劑均等成長化(12歲以上單劑涵蓋率90%),在台灣應是可行的。陳秀熙指出,60歲以上感染後會有重症的危險,要達到90%兩劑涵蓋率,就要趕快利用混打策略,以目前台灣進的BNT疫苗混打AZ疫苗,要達到60歲以上2劑涵蓋率90%、且12歲以下單劑涵蓋率90%是有可能的。面對Delta變種病毒,陳秀熙認為,應採取三聯體防疫策略,包含疫苗、NPI(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非藥物介入措施)及Test(檢疫和快篩),當面臨疫苗突破性感染或低涵蓋率時,就很難達成群體免疫,因此必須和NPI、篩檢相輔相成。台大公衛校友群成員林庭瑀提到,中國廣東省Delta群聚案發現未施打疫苗及突破性感染者在發病前3至4天的病毒量都很高,新加坡研究也顯示,突破性感染者病毒量下降速度比未打疫苗者更快,部分未打疫苗者發病後14天病毒量仍高。以幼兒園群聚為例,林庭瑀指出,在幼兒園很難執行NPI,且幼兒無法施打疫苗,如果未能在高病毒量時發現個案,就可能造成社區傳播更大威脅,但若能在高病毒量時發現個案並及時匡列接觸者,就能有效控制疫情。陳秀熙指出,從機師群聚案可知,雖然機師已施打疫苗,但仍發生突破性感染,不過因有NPI阻擋,加上有些人已打第一劑疫苗,隱性感染傳播鏈減低,讓疫情受到控制,但從幼兒園群聚可知,NPI並非在所有場域都有效,因此必須搭配檢測來協助。
-
2021-09-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Delta悄悄攻入社區 專家:兩劑疫苗覆蓋率要8成
長榮機師案、新北幼兒園群聚案,基因定序日前出爐,確定為Delta變種病毒。台中榮總感染科主任劉伯瑜說,Delta比Alpha變種高出6成的家戶傳播力,兩劑的疫苗覆蓋率需超過8成,才能有機會防堵,呼籲民眾盡快施打疫苗,提升自我保護力。Delta病毒兵臨城下,台中榮總6月舉行的新冠肺炎照護研討會中,劉伯瑜當時就曾針對Delta變種病毒解析,並示警提高疫苗施打率的重要。劉伯瑜今受訪表示,當時研討會參考英國文獻,資料提到,有效對抗Delta病毒,需完整接種兩劑疫苗,覆蓋率達到8成以上,才有機會防堵疫情;而如今Delta病毒變得更加難防,有些國家祭出混打政策,甚至是施打第3劑。澳洲、越南和英國等國家曾受Delta肆虐而封城數周,台灣是否該提高疫情警戒至第三級圍堵?劉伯瑜表示,以澳洲為例,當時Delta不僅進入社區感染,且個案數居高不下,才祭出封城。他指出,台灣在這個時間點,個案數相對少,封城雖是公衛的其中一個手段,但面對Delta還是要回到疫苗覆蓋率,提醒民眾盡快施打疫苗,一再強調的NPI(非藥物介入措施) 包含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也很重要。針對疫苗對Delta的效力,劉伯瑜當時在研討會上表示,個人接種完兩劑,對於預防住院有九成保護力。群體需要達多大的疫苗覆蓋率,才能對Delta達到群體免疫?劉伯瑜舉例,從武漢發現的病毒而言,假設感染率是3,疫苗覆蓋率需達到六成七;Alpha假設感染率是4,疫苗覆蓋率需達到七成五;Delta假設感染率是6,疫苗覆蓋率需達到八成三。
-
2021-09-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8歲以下BNT疫苗將開打 家長應多鼓勵接種防重症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9月23日起開始在校園接種BNT疫苗,是台灣目前18歲以下族群可接種的疫苗,有鑑於Delta變種病毒來勢洶洶,桃園中壢天晟醫院小兒科兼企劃室主任温秀惠醫師表示,家長應該讓小孩接種疫苗,以增加群體免疫力、減少重症病例,根據國外研究報告指出,疫苗是安全且利大於弊,應鼓勵接種。温秀惠指出,歐美已接種疫苗的青少年研究顯示,雖然兒童的症狀比成人輕微,但確診後仍有少數會造成嚴重的肺部感染,及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應避免傳染家庭成員及確診變異株的機會。根據美國CDC資料,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期間,約有890萬12至17歲的青少年接種BNT,而不良事件共收到9246份的接種報告,有90.7%為非嚴重不良事件,9.3%為嚴重不良事件,其中心肌炎佔40.3%,初估此副作用的整體通報率,不及萬分之一。接種BNT疫苗後,症狀在第2天最明顯,全身性反應在第2劑更常見,可能疲倦、頭痛及肌肉疼痛,更嚴重會發燒,少於1%需就醫。温秀惠進一步表示,大家特別擔心嚴重副作用會造成心肌炎或心包膜炎,根據美國CDC統計注射第2劑mRNA 疫苗顯示有心肌炎發生率為百萬分之12.6,。而美國兒科醫學會雜誌也發表7例14至19歲的男性青少年,接種第2劑BNT疫苗四天內,併發急性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個案報告,這些病例都有胸痛、心電圖異常及肌鈣蛋白升高的現象,發生機率極低且治療後都迅速恢復健康。温秀惠提醒仍需注意注射第2劑BNT疫苗後的幾天,若出現胸痛、呼吸急促、心悸等症狀,應立即至大醫院就醫。
-
2021-09-06 名人.精華區
張鴻仁 /找出感染者 主動監測系統須升級
1996年愛滋病雞尾酒療法上市,隔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免費提供治療的國家。幾乎一夜之間,愛滋病通報病例倍增,過去防疫體系用盡一切方法想要「高危險群」出來匿名檢驗都沒效,如今不費吹灰之力。由此可知,面對新冠病毒 ,我們可以「清零」或「嘉玲」,但是永遠沒辦法即時發現每一個「無症狀」不驗不知道的「感染者」。疫苗不具備阻斷傳染能力這些感染者,可以是偷渡客,可以是非法移工,地下「八大行業」,或只是參加了一個「趴」。不只愛滋病,B、C肝這類病毒可在身體裡躲了十幾廿年不被「宿主」查覺,這也是為什麼在可以真正阻斷「傳染」的疫苗出現前,這個病毒要「根除」非常困難。人類防疫史上,只有天花,被我們「鎖起來」;小兒麻痺病毒,努力了幾十年,還差最後一哩路。目前所有的新冠疫苗都不具備阻斷傳染的能力,想要用「普篩」或「廣篩」證明社區裡完全沒病毒,不切實際;以為「清零」就可以完全恢復「正常」,也是一廂情願。未來清零與否非關心重點幾個月前,我們以為用疫苗達成「群體免疫」,疫情就得到控制,現在知道,縱使八成以上的成年人口打完兩劑,事情也不像我們當初想的那樣簡單。所以,未來幾周清零與否,雖然各地方政府首長還是很有壓力,但應非重點,我們應該要關心的是主動監測系統升級了嗎?先用疾管署的「流感速訊」說明,「流感速訊」包括實驗室監測,全台有好幾個實驗室專門做病毒檢驗,並向疾管署報告檢驗結果。其次,拜健保IC卡之賜,疾管署知道每天有多少人得到「類流感」去看病。類流感是臨床診斷,由醫師依病人症狀判定,不是用檢驗,公共衛生抓「大方向」時,常犧牲準確度。第三是重症,所有不明原因肺炎及死亡的長期趨勢。過去沒有IC卡時代,使用「哨兵監測系統」,在全國各地找熱心醫師通報,屬於抽樣調查的觀念。防疫體系只能抓重放輕所以,新冠肺炎可以用主動監測「抓到」所有病例嗎?答案是,重症可以,但無症狀和輕病不可能。這個不可能,有一部分是成本效益,如果所有「感冒」都進行多種呼吸道病毒檢驗,以每年上千萬人次,至少要幾百億。錢可以是小事,但我們未來真的會這樣看待新冠病毒?撇開錢不說,未來對「感染者」,都要「強迫隔離」,接觸者也是?只要有一例「社區感染」就「封」,餐廳不內用,教堂廟寺不開放?任何監測系統,對社會最「私密」的部分都沒什麼用,想躲起來的人,不容易被找到;防疫體系要持續長久運作,只能抓大放小,抓重放輕,要大小通吃,輕重不分一網打盡,社會成本非常高;未來的主動監測系統必須升級,在過去的類流感監測系統,要加一組「哨兵」以及「快速反應部隊」。把新冠當升級版的類流感不可能完全沒有病例,但是要愈早發現愈好,一發現就迅速圍堵,而且醫療體系不能淪陷。如此,就可以把新冠當成升級版的「類流感」,大家的生活早日恢復正常。
-
2021-09-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Delta入侵! 醫:關鍵5萬人打第3劑 建立人肉防火牆
國內外頻傳接種2劑疫苗仍染疫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證實,日前確診個案16066為已接種2劑疫苗的長榮航空機師,基因定序為Delta變種病毒,成為國內機組員首例「突破性感染」個案。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認為,第一線工作人員應優先施打第3劑疫苗,完成環狀接種,建立「人肉免疫防火牆」,隔絕Delta變種病毒進入國門。潘建志今在臉書發文指出,長榮航空機師案16066打過2劑疫苗仍確診,基因定序確定是Delta變種病毒。國外流行九成以上為Delta變種株,打2劑疫苗防不了其突破性感染,而台灣四面環海,病毒必須要經由人體才能傳染,若國境被攻破,只有一種可能,就是經由第一線接觸到境外確診個案人員,再傳染進入社區,實例已在中國發生。潘建志認為,第一線工作人員包含機師、公服員、機師海港工作人員、清潔人員、檢疫人員、過境旅館、檢疫所、防疫旅館、航警保全、照顧境外確診者醫師、護理師、檢疫巴士計程車司機等,有必要打到第3劑疫苗,最好是mRNA疫苗如BNT或莫德納,另也支持施打過2劑AZ疫苗的醫護人員,第3劑混打。潘直言,如果Delta變種確診傳進來,台灣勢必要付出非常重大的社會成本才能控制下來,而要讓全體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還要很久的時間,建議可先採取環狀接種策略,「我估計讓關鍵5萬人先施打第3劑mRNA疫苗,就能有效完成環狀接種,建立『人肉免疫防火牆』」,爭取讓更多社區民眾接種疫苗的時間。潘建志說,別以為國境不會再淪陷,紐西蘭清零好幾個月,嚴厲的檢疫隔離方式一直很有用,但近期仍被Delta變種病毒突破,Delta一旦進入,紐西蘭只能再度風城,經濟損失巨大。醫界已經認可已接種第3劑疫苗防堵Delta變種病毒,以色列排入排程、歐美許多國家也開始推廣。潘表示,環狀接種也是正統流行病學控制傳染病的手段,一個環不夠,甚至可以打疫苗打到兩個還,像是第一線工作人員的同住家人,「5萬劑疫苗,成本比三級或四級警戒,可以說非常非常的低,莫德納還有庫存,BNT又飛來,是一星期內能完成的可行方法,希望指揮中心這次也能接受建議。
-
2021-08-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郭台銘:要求BNT明年保留3000萬劑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赴歐洲「催貨」成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上周證實月底將到貨一批BNT疫苗。郭台銘昨晚表示,他已向BNT公司表達優先處理我方今年採購疫苗提前到貨,以及明年為台灣保留三千萬劑的額度,目前獲得不錯的回應,盼政府能「有備無患」勝於「量出為入」,讓疫苗供應不斷鏈。郭台銘表示,隔離期間看到BNT預約三小時內近兩百萬人、三峽家庭群聚感染十人、機師打了兩劑AZ仍遭突破感染、十八到廿九歲年輕人及大學生成疫苗孤兒,讓他覺得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很高興在大家的合作下搶到這批疫苗,希望九月初能分兩批到達。對他來說,有沒有「復必泰」的字樣都不重要。郭台銘進一步表示,希望至少到十一月都能以每周大約七、八十萬劑抵台,期望能讓台灣各年齡層都有機會施打,以「想打的人陸續打得到,疫苗供應周周不斷鏈」為目標,盡力達成群體免疫,BNT到貨過程也許會受品質檢驗流程、歐盟出口審批、運輸排程等影響,但他一定盡全力達成目標。郭台銘指出,今年已被承諾到貨數約八百到九百萬劑,因此還要加把勁來協商後續的數量可否順利完成,若能夠增加,當然維持每周到貨的數量希望再提升。他說,國際間至少都要在六到八個月前提出採購意願,不僅有助加速前面的供貨期程與速度,也能進一步協商確保供應不斷鏈,可預期的到貨期程有助於計畫性施打,減少民怨。郭台銘最後說,在這場全球搶疫苗大戰中,他不過只是一個為了台灣站在最前線的老兵,所做所為只希望有足夠的疫苗盡快到台灣,讓大家能夠免於疫情的恐懼,「余願足矣,天佑台灣」。
-
2021-08-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變心BNT 新北診所醫師嘆高端報到率雪崩式下跌
BNT疫苗昨開放意願登記,新北板橋「張博揚小兒科診所」表示,從前日BNT及第七輪AZ疫苗消息出來後,診所昨日下午後的高端報到率就只剩四成。他還擔心,既然有民眾會爽約高端,那同樣也會跳過第七輪的AZ。隨著9月開學到來,指揮中心前日宣布在疫苗意願登記平台新增「BNT疫苗」選項,並於昨日下午2時開放登記。如此一來,12至18歲的學生則有機會選擇接種疫苗。另外,國內第七輪施打將提供AZ疫苗,民眾可自今日上午10時開始預約,截止時間到31日中午12時。張博揚小兒科診所指出,從BNT將到貨及下一輪打AZ的消息一出來,診所在昨日下午後的高端報到率就只剩四成。不過,據新北衛生局統計,前日高端施打率達八成,昨日則為七成五。張博揚小兒科診所說,目前BNT會優先給12至18歲的學生接種,剩餘下來的數量不知道會有多少再分給其他民眾。他還說,這些爽約高端的民眾會選擇跳過高端,那同樣也會跳過第七輪的AZ。另外,有網友認為疫苗應該都給成年人打,集體承擔接種的風險來形成群體保護力,以保護孩童。張博揚小兒科診所回應,以目前狀況來看,打疫苗只能讓自己免於重症及死亡,大概無法形成群體免疫保護沒打疫苗的族群;其他網友也認為,以色列、英國及美國的例子都告訴大家,群體免疫還是有防疫上的侷限。
-
2021-08-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賴清德接種高端疫苗 直呼完全不痛:「25號針頭?」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上午在台大醫學院體育館完成接種高疫苗,疫苗施打結束後,醫師背景的賴清德也向醫護人員表示,「技術真的很好,都不會痛,25號的(針頭)?」醫護人員回應,「對針很細,25號的」。賴清德也向國人呼籲,打完疫苗感覺很好,打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請大家照疫情指揮中心的安排,登記施打。賴清德今天穿著深色polo衫搭配西裝褲,約7點20分抵達台大醫學院體育館,並進行刷健保卡、填寫資料,量體溫等前置作業,完成接種疫苗後,賴清德向媒體秀出自己的疫苗接種卡,並比出讚的手勢表示接種完高端疫苗感覺很好。現場有媒體詢問,打完會餓嗎?賴清德回應,「我早上有吃飯」。賴清德登記高端意願時指出,自己和國人一起團結防疫守台灣,請符合資格的國人儘速登記預約接種,大家一起提升群體免疫力,取得對病毒的抵抗力,保護自己的健康,「我也要拜託大家,繼續落實防疫措施、遵守各場所防疫指引,全民共同努力,早日回到正常生活」。
-
2021-08-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疫苗有「復必泰」字樣 藍營:蔡政府面子裡子雙輸
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1500萬劑的BNT疫苗最快將於八月底運送首批疫苗來台,並且估計將有150萬到200萬劑,國民黨發言人、新北市議員陳偉杰表示,蔡政府原先要求不能出現「復星」、「復必泰」等中文字樣,在本批疫苗中仍會出現,防疫本就不該意識形態,民進黨政府自打臉,這是蔡政府面子裡子的雙輸局面。陳偉杰指出,原本民間採購的BNT疫苗在民進黨政府提出的三原則後,預計九月底才能到貨,如今郭董一趟歐洲行催貨,就將交貨期提早一個月,並破了蔡政府不能有中文字樣的原則,讓政府面子全失。陳偉杰強調,這批BNT疫苗正好碰上國、高中的開學季,對於提高國內接種率大有助益。一切的政治理由都比不過民眾需求,如今的「防疫優先」就是在安全又充足的疫苗數量下提高接種率,讓台灣盡速達到「群體免疫」的階段。陳偉杰說,原本民間提出購買疫苗時就規劃希望趕上九月開學,不料遭民進黨政府的審查拖延以及三原則的阻擋,要到九月底才能交貨,最快也得到十月初才能開始施打。如今要感謝郭台銘,首批BNT提早到貨趕上原本的計畫進度,可讓12到17歲青少年在開學後即可無縫接軌的接種疫苗。陳偉杰表示,雖說疫苗種類多樣化可讓民眾有更多選擇,但是BNT疫苗日前已獲美國FDA正式授權,也是這世界上唯一獲得FDA授權的國際疫苗,而這款疫苗當初竟然不在民進黨政府的疫苗採購清單中,還讓當時東洋爭取代理BNT破局。陳偉杰強調,請大家不要忘記這次1500萬劑BNT疫苗是怎麼來的,又是誰去催貨的,買貨催貨的都是民間,民進黨政府的角色就是拖延、限制,不論BNT的購買還是代工,都突顯出民進黨政府的自私與眼光狹隘。
-
2021-08-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開打報到率95% 青壯佔大宗、長者考量這原因也願打
通過EUA的國產高端疫苗今天首度開打,台北長庚接種站上午九點開站,一個半小時就已接種大約200人,中午前可順利完成首日上午300人的目標。長庚醫院副院長黃集仁表示,總統蔡英文一早就帶頭接種,起了示範作用,報到率高達95%,大部分是年輕人。接種現場未觀察到任何不良反應,提醒民眾回家後維持正常作息,有助保持免疫力在最佳狀態,如果有發燒、顏面神經麻痺等反應則應就醫。40多歲的翁小姐今天陪伴年邁母親和妹妹來打高端疫苗,翁小姐說,他們家除了自己和女兒分屬是第九類、七類而接種莫德納,其他家人都是打高端,翁小姐的先生也已預約到台北長庚今天下午的場次。翁小姐說,媽媽和妹妹雖然都符合其他疫苗接種資格,但兩人自覺生活單純、少出門,希望讓其他更需要的人先打,對於高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有信心,所以現在才打。「我二伯『超藍』的,但他也選擇打高端」,翁小姐說,因為二伯身體對藥物反應比較敏感,曾經吃西藥之後不明原因昏倒,他很擔心身體對其他腺病毒疫苗或是莫德納疫苗的反應會太激烈,多方評估之後認為蛋白質疫苗相對較安全,所以這個禮拜也會接種高端。今年40歲的游先生打完高端疫苗後表示,目前只有手臂涼涼的,沒有其他感覺。游先生說,他與另一位38歲同事討論過,兩人原本都單選莫德納,但是後來發現第一季遙遙無期,為了盡快打到疫苗,他們決定加選高端,很快就被通知可以預約。游先生表示,他認為高端疫苗應該是安全,副作用少的疫苗,但他強調,一切都還要再觀察,包括台灣開打後的不良反應、更多保護效力的研究數據等。如果後來發現有問題、結果不如預期,或許第二劑可以允許混打別的疫苗,「我跟同事其實最想打BNT啦。」25歲的侯先生表示,自己是同儕之間少數願意打疫苗的人,但他覺得國產疫苗也還行,而且不用怕打不到第二劑,加上自己身體健康、免疫力不錯,打疫苗應該是安全的,所以即便暫無出國需要,也非從事接觸大量人群的工作,他仍願意接種疫苗,貢獻群體免疫力。根據指揮中心統計8月16日十時至8月20日十二時,共計有90萬157人符合高端疫苗預約接種資格,已完成預約數59萬9613人,佔符合預約資格人數之66.61%。
-
2021-08-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確診+0境外+1 鄭文燦:阻Delta境外國境管制最重要
桃園市政府今天下午公布本土確診+0、境外移入確診+1,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今天境外移入1例女性案15985,是從緬甸搭乘包機入境,該包機共有乘客9人採檢呈陽性確診,案15985她的Ct值35,這9人都需要特別注意,未來Delta病毒必須要阻絕境外,每一個入境個案,都要非常用心去了解確診情形。鄭文燦說,每一個傳播鏈風險期,都以最後1個確診個案往後推算14天,要到達清零階段,還要再觀察一小段時間,針對每一個群聚個案,疫調團隊都會去計算整個傳播鏈,包括社交活躍圈及引發家庭、職場的傳播,來掌握傳播路線圖。從7月11日到8月16日特殊交友圈加計職場、家庭群聚感染共55人,可見疫調很重要,如果確診者能夠清楚交代活動史、接觸史,匡列隔離會更精準、迅速,傳播可能性就降低。他認為,保護自己、保護他人,這段時間如有危險社交活動,自己快篩或到衛生所、醫院篩檢很重要。還有國境管制很重要,入境第一採,防疫旅館第二採,從醫院收治確診病患Delta病毒的病例,已突破3成到4成之間,代表亞洲地區大流行已經到達門口,我國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必須採取更高管制政策,才有可能阻絕境外。鄭文燦表示,這次從5月起本土大流行的個案,基本都是英國株病毒,不是印度株,最近看到入境病例Delta病毒株比例一直提高,這段時間一定要把國門守好,機場、防疫旅館及醫院防疫規範都要做好,打疫苗很重要,疫苗普及可形成群體免疫力,但不保證一定不會被感染,因此個人戴口罩、消毒清潔和保持社交距離仍很重要。
-
2021-08-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荒 年輕人與長者曝心結?
台北市疫苗已打光,將有十天接種空窗期,副市長蔡炳坤直言「請給我疫苗,其餘免談」;他說,為了接種疫苗,年輕人與長者間的心結與時俱增,令人憂心忡忡,有年輕人到他臉書留言,「我們都還等不到第一劑疫苗接種,您們怎麼一直在關心長者的第二劑?」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說很多年輕人沒打到疫苗,政府更該關心他們的感受。蔡炳坤透過臉書跟中央喊話,長者的期待是六月十五日開始接種疫苗,間隔十周接種第二劑的時間快到了「請關心我們」,但年輕人留言打不到第一劑,面對「既要瞻前,又要顧後」困境,有限資源該如何分配考驗中央,作為第一線與民眾互動的地方政府壓力日增,備感力不從心。侯友宜說,政府面對疫苗不足要做好反省,要有行動力把做不好的地方補足,疫苗的保護是非常關鍵的指標,要以衝高覆蓋率為目標,現在還沒到六成,沒辦法達到群體免疫,尤其還有很多年輕人沒打到,更該關心這些人感受。住台北的廖奶奶說,她七月初打莫德納,至今都未接獲通知可注射第二劑,也搞不清楚要不要上網預約,請家中晚輩協助,晚輩也不太確定,因為許多年輕人連第一劑都沒打過。她說,年輕人外出工作風險高,也很需要打到疫苗。曾姓上班族說,年輕人在外工作,準時交稅,卻連第一劑疫苗都沒得打,眼看長者、一到三類的都已開打第二劑,只想問「什麼時候輪到我」。
-
2021-08-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帛琉疫苗為台人保留兩千劑 三種可選還送50元美金
帛琉旅遊泡泡確定重啟,重啟後的首航將於8月14日出發,由於帛琉政府提供疫苗施打,還開放自由行,讓不少民眾心動,預約、訂購電話不斷。帛琉觀光局台灣辦事處今表示,若旅客在觀光旅遊之餘,也有打疫苗的需求,將提供2000劑的疫苗,如輝瑞、莫德納與嬌生三種疫苗可提供旅客預訂。帛琉觀光局台灣辦事處長雷均表示,帛琉至今仍維持零確診長期記錄,疫苗施打率也超過九成以上,達到群體免疫成效,帛琉當地相關旅遊業者超過145家均受過防疫訓練及取得防疫安全證照,為帛台旅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旅客在帛琉旅遊期間仍須遵守當地相關防疫規定。雷均說,若旅客在觀光旅遊之餘,有打疫苗的需求,帛琉政府將提供2000劑的疫苗,包括輝瑞、莫德納與嬌生三種疫苗,可供旅客預訂,旅客可在到達當日,在帛琉國際機場免費提供旅客施打,並提供疫苗施打證明。至於預約方式,雷均表示,預訂流程為旅客行程確認後, 以email向帛琉觀光局台灣辦事處聯絡(taiwan.tvc@gmail.com) 。此外,帛琉觀光局也提供每人50元美金給台灣旅客在帛琉使用,帛琉觀光局台灣事處將在桃園機場發放旅遊金兌換卷,由旅客抵達帛琉後到帛琉觀光局領取美金50元現金。
-
2021-08-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攪局?牛津疫苗學家坦言:群體免疫已「不可能」
專門研究疫苗的「牛津疫苗小組」(Oxford Vaccine Group)負責人表示,目前的Delta病毒株「不可能」實現群體免疫。「衛報」報導,「牛津疫苗小組」負責人波拉德教授(Andrew Pollard)10日向國會議員提供證據時表示,疫苗並沒有阻止新冠肺炎傳播的這一事實意味著先前「達到人群整體免疫力的門檻是神話般的想像」。波拉德教授指出「這種病毒的問題在於它不像麻疹,如果95%的人接種麻疹疫苗,病毒就不會在人群中傳播,但是Delta病毒株仍會感染已接種疫苗的人,這確實意味著在任意時刻、仍未接種疫苗的人都有可能感染病毒,我們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完全阻止這種傳播」。儘管現有疫苗在預防嚴重的新冠病毒引發的疾病或死亡方面非常有效,但它們並不能防止完全接種疫苗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的概念依賴於絕大多數人口獲得免疫力,無論是通過接種疫苗還是受到感染。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最近進行的研究數據表明,與未接種疫苗的人相比,18至64歲且完全接種疫苗的人被感染的風險降低約49%。調查結果還表明,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在與新冠感染者接觸後檢測呈陽性的可能性要低三倍,代表疫苗仍有其效用。目前英國衛生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10日表示,計畫從下個月開始向英國最脆弱的群體提供新冠加強疫苗注射,但同時身兼「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JCVI)主席的波拉德教授質疑是否有此需求,他表示「即使疫苗引起的抗體水平下降,人們的免疫系統可能會記住接種疫苗幾十年,並在接觸病毒時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並強調「所以現在沒有任何理由恐慌,我們沒有看到突破性嚴重疾病的問題」。
-
2021-08-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仍有397萬人搶打 陳時中:先滿足第一劑涵蓋率
「非莫不打」仍有397萬人,但我國莫德納存量已告急,指揮中心昨預告,能夠打到完整兩劑者,已不到一百萬人,莫德納昨天到十萬劑仍不夠,至於多少人能夠打到第二劑?指揮官陳時中未正面回應,僅表示,還是要看到貨量,政策一開始就很清楚,要先滿足第一劑涵蓋率。媒體今天詢問,397萬人搶打莫德納,但存量不足怎辦?將希望都放在國產疫苗?陳時中說,還是要看疫苗到貨量,到貨會立刻有相關安排,政府也有訂購,一方面從Covax、AZ莫德納與BNT。現在多少人在等二劑?打過第一劑的人在等待中,會不會保護力消失都打不到?指揮中心是否考慮莫德納混打BNT?陳時中說,還是要根據科學基礎,而政策一開始就很清楚,要先滿足第一劑涵蓋率,中央也希望第二劑能在時間內施打,但顧慮到一部分是完全沒有打,考量群體免疫,當然是第一劑的涵蓋率越高越好。他再度重申,疫苗施打策略是涵蓋率越高越好,因為一劑有一定保護力,以全人口來看,打全部的人保護力比較強,疫苗充足希望盡量滿足所有人,但全球都在搶疫苗,會根據到貨情況做最適當安排。發言人莊人祥昨說,我國預計莫德納到貨量為855萬(自購+外贈),當中290萬人打完第一劑、15萬7千人打完第二劑;855萬疫苗量除以2,等於國內有427萬人確定可以打完整兩劑疫苗,第5輪疫苗預計分配約50萬劑莫德納,其中有43.5萬人打第一劑、6.5萬人是打第二劑;43.5萬加上先前290萬人已打第一劑者,共計約333.5萬人,第五輪打完第一劑疫苗會有333.5萬人,用427萬人去減333.5萬人,剩下能夠打滿第二劑疫苗者,人數不到100萬人。
-
2021-08-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為何打了疫苗還染疫? 醫師指:沒做好1點 治標不治本
中央指出,截至昨日止,國內已有915萬4501人次接種,疫苗人口涵蓋率36.88%,然而卻不斷傳出已接種者仍感染的情況,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根據自然(Nature)期刊指出,主要原因在於抗體濃度低,而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則說,打疫苗主要是提高全民免疫力,避免病毒演化、變種,但如果沒做好防疫措施,仍治標不治本。針對民眾打完疫苗為何還是會被感染,蘇一峰在臉書指出,Nature引用於7月28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的一篇研究指出,今年1月至4月以色列進行廣泛病毒檢查測試,發現39名已接種的醫護人員,仍感染SARS-CoV-2。進一步分析指出,在感染的39名醫護中,取得其中22位感染者感染當天或前一周的抗體測量,發現感染者的中和抗體水平較低,只有沒感染者的三分之一;打完疫苗後,沒感染者的保護抗體是感染者的3倍,顯示打疫苗後產生的高濃度抗體能保護人類。蘇一峰表示,新北某醫院日前爆發群聚感染,感染者7成均打過疫苗,而北市聯醫也有感疫醫護過半打過疫苗,許多醫護人員目前也都是打過第一劑或完成兩劑AZ疫苗,仍有一定的感染風險。打疫苗並非免疫,但能降低重症情況。顏慕庸則說,「疫苗是驅趕變種病毒的引擎」,根據生物現象及群體免疫的立場去看,病毒演化就跟醫院使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是一樣的道理,最主要還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提升全民的免疫力,避免病毒竄流,「病毒只要在人體繼續流竄,就有可能演化、變種」。病毒不會永遠在體內,它會消失,但在沒打過疫苗的身上就會演化。疫苗基本上會打兩劑,第1劑讓身體的免疫細胞產生疫苗抗原,打第2劑時免疫細胞抗原就會變強。顏說,這個病毒傳染力沒這麼強,台灣免疫群體達到7成就沒辦法流竄,國外疫情狂傳播,但台灣社區透過不斷宣導戴口罩、酒精消毒、保持社交距離,阻斷傳播鏈,讓R0值小於1,只要病毒沒機會傳播,就不會變種。對於打完疫苗仍要進行PCR篩檢的情況,顏慕庸解釋,這是一個廣篩的概念,台灣若要清零,就不能有隱藏感染源在,所以要盡量廣篩,以國外傳染情況來看,為何全美、以色列高達7成民眾已接種2劑疫苗仍不斷被感染,就是因為疫苗變種,突破抗體效益。台北市長柯文哲不斷強調,目前北市主要感染源為家戶感染,顏慕庸說,PCR篩檢為廣篩的其中一個方法,但只做廣篩,後面防疫不做,就是治標不治本,還是要呼籲民眾,防疫新生活,在家能戴口罩還是戴、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分時分流用餐、酒精消毒等,做好防疫措施。
-
2021-08-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確診+0、149人居隔 鄭文燦:仍要謹慎面對
桃園今天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但居家隔離尚有149人待觀察。市長鄭文燦表示,疫情已在收斂的最後階段,市府團隊會謹慎以對,目標是居家隔離人數再下降,逐步邁向清零。鄭文燦也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有公布未來防疫工作2大重點,分別是「國境防疫」和「疫苗接種」。前者,桃園會不分國籍和縣市,努力照顧好26家防疫旅館的所有房客。後者,希望民眾只要符合接種資格就踴躍預約,疫苗覆蓋率不斷提高,才有辦法達成群體免疫目標。桃園第四輪公費疫苗接種計畫今天最後一天,3.2萬人預約,有3.1萬人接種,接種率96.9%。鄭文燦指出,第五輪接種計畫是針對1到3類對象及孕婦的第二劑,以及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第9類重大傷病人士預約的莫德納第一劑,各醫院診所預計11日展開,全市36個接種站則安排12日提供服務。另外,部分民眾因為要出國讀書,有接種第二劑的需求,桃市府也安排衛服部桃園醫院、桃園區衛生所和中壢天晟醫院,替有出國需求者接種。
-
2021-08-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 疫情烽火下的我見我思
【編者按】在這全球籠罩於新冠疫情的困境下,特別感到興奮的是,醫學生時代所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居然在她仍然勤於研究與教學之餘,主動與我們分享她由「新冠疫情之省思」,進而引申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的心得。更意想不到的是透過她的推薦,她的學生也是位名教授,不僅是科學家,也兼具豐沛的歷史與文學素養,巧妙地以古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分段介紹他在疫情烽火下的一些看法。希望透過這兩位兼具科學專長與人文素養的學者精心撰寫的三篇文章,在疫情肆虐的無奈之下,我們找到一些還可以做的努力。現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瘴癘,亦稱瘴氣(中醫慣用之名詞),是指山林間在濕熱環境下因動植物腐敗而產生的一種能致病的微生物(如病毒、細菌與真菌)滋生汙染物。由瘴氣引起的疾病一般稱為瘴病,故瘴病是多種疾病(流行病或熱帶疾病)的總稱;又瘴氣作為古代的疾病地理學概念,其主要與南方氣候、植被和地貌有關。瘴氣被認為是一種有毒氣體或薄霧,其不僅只在被感染個體內引發致病,更是會隨空氣傳播至該汙染區域內的多數個體(人或動物) 。醫學界往往以為過去所說的「瘴病」即是因水土不服所罹患的「中暑」或「感冒」或「瘧疾」等症,然廣義的「瘴病」則泛指熱帶或亞熱帶所在區域的傳染病。西方將瘴氣稱之為miasma,意思是「不潔」或「污染」。雖然「疫」難以認定為某一種病或症,但就「眾人同病;即疫也」的意義來說,古籍醫書或現代流行病學對「疫」之解,無疑是指稍有規模的流行性疾病,如「霍亂」、「天花」與「登革熱」等。其中「疫」中之重的「瘟疫」或謂「大疫」,更是指某種流行病/傳染病的大範圍爆發,諸如瘧疾、鼠疫、肺結核等,這當中也可能就包括了好發在特定季節或地區的「流感」疫情。隨著現代實證醫學的崛起,瘴癘(疫癘)這用詞已漸漸被後人接受是某些生物(主要是人類)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發的流行性傳染病,如風熱性感冒(流感病毒或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疾病)。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清朝統治期間,來台的漢人多將台灣稱為瘴癘之地,文獻記載中也多次強調台灣島上疫病橫行,如清代《平台紀事本末》所載乾隆五十一年(1786)時際,偽鄭(即明鄭時期1662-1683)時多瘴癘,居民寥落;更云當年軍中疫癘大起,各路副將、參將、游擊、守備先後沒於軍,弁兵死者日數十人。由這些史書記載顯示,自明鄭正式經營/署理台灣至清初(康/雍/乾時期),來台/遷台/開台的我輩先祖都遇到了與先後來到台灣(福爾摩沙)的荷蘭人或西班牙人相類似的久居難題,亦即無法克服疫病(瘴癘)之生死交關。因疫情而病歿的現象到清末/日治的台灣還是經年發生,且台灣本島南北各處無一倖免。據史料記載,1871年日本國藉口琉球海難船民遭臺灣南端高士佛社等居民(排灣族)殺害之故,于1874年出兵攻打恆春半島的原住民,史稱「牡丹社事件」。在此之際,日本西鄉從道所率領的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征戰中,竟有500餘人死於疫病(戰鬥陣亡者僅20餘人),而清朝6500員派台「文武員弁」也因「疫氣流行」而病故者眾。再者,清末來台灣鎮守海疆的左宗棠楚軍(湖南兵),也於1885-1886年修築嘉義至大陂橫貫道路之際,許多士兵因遇到暑熱、瘴癘所引發的水土不服(主要是瘧疾)而相繼病死長埋台灣,這近百座埋骨處現就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即甲仙鎮海軍墓。日治初期的台灣,于1896-1917二十年間,就曾出現了五次鼠疫流行(造成兩萬四千人死亡)與1919-1920年北部地區爆發過嚴重的「虎列剌」(即霍亂,造成四千三百多人死亡)。之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初期,因公共衛生推行落後,再加上兩岸人流頻繁往來下,導致原本在台灣已幾乎「絕跡」的各種傳染疾病,包含霍亂、天花、鼠疫與狂犬病等疫情又再次爆發。以1946年(民國35年)為例,台灣就曾因中國傳來「霍亂」,導致當年全台3809人染疫致病,2210人不幸死亡(致死率高達58%),而嘉義地區更因防疫封城(港)管制而導致警民重大衝突,進而衍變成了當時的重大社會事件——「布袋事件」。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流行性感冒(Influenza),通常簡稱為流感(Flu),為一種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流感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科,為RNA病毒的一種,主要有A、B及C型,其中A型和B型幾乎每年都會引起季節性的流行。20世紀內曾發生過四次較為嚴重且有記載的流感大流行疫情,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8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與1977年俄國流感等。其中1918-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是近代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瘟疫大流行(估計有10億人被感染),導致全球死亡人數超過了5千萬。依據日治臺灣的1918-1919流行性感冒疫情與防疫年表,這個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臺灣地區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第一波超過2萬5000人(死亡率達7.18%);第二波亦超過了2萬3000人(死亡率達6.3%)。21世紀初的疫調則有,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是一種由冠狀病毒(Cov)所引起的首例致命流行病;2009年的墨西哥流感(A型H1N1),該病毒之遺傳組成結合了人類、鳥禽及豬隻的流感病毒基因成分(造成超過一萬人死亡)及2012年的中東呼吸道綜合症(MERS),它也是一種冠狀病毒。這20年期間爆發的上述異常致命的流感大流行,所幸僅有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台灣流行肆虐,這波疫情有346名國人確診病例,然因其高致死率(接近20%)也造成73人不幸死亡。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又被稱為Sars-Cov-2,是2003年薩斯(SARS)病毒的變種/分支毒株。從2019年底Covid-19在中國武漢地區爆發後,短短幾個月就擴散至全球多個國家,迄今(7/24)為止,全球已經有一億九千多萬個病例數,四百多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台灣國內則超過1萬五千個病例數,七百多人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幸死亡。雖然Covid-19主要通過人與人近距離接觸而染疫,但該病亦已被證實可藉由被污染的物品表面等環境因素傳播,這意味著它比SARS或 MERS的疫情更難控制與阻斷。特別是,這次疫情的Covid-19病原體亦已經出現多次變異,而這種自體突變似乎能強化病毒對細胞的感染力,導致其傳染性亦急劇增強,更甚者得以避開免疫系統的阻擊(如印度Delta變異病毒株),無怪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被聯合國稱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峻的危機」。「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2019末至今的新冠疫情已帶給了世界經濟帶來的熔斷衝擊,其嚴重程度遠比上世紀初的大蕭條,更因受到隔離封城、邊境管制、供應斷鏈及防控措施等影響,讓許多數人面臨著失業與貧困。從去年(2020)初第一位女台商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後,台灣民眾就謹遵守著外出要戴口罩/面罩來保持社交距離,進出各大公眾場所也須嚴守「紙本登記制」/「簡訊實聯制」;染疫患者/疑似與確診病患接觸者,也都分別採取了「居家檢疫」、「防疫旅館/隔離酒店」及「自者隔離」與「居家隔離」等不同的防疫措施,來阻絕新冠病毒的傳播鏈。隨著全球疫情的升溫和病毒的持續變種,台灣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也從五月中旬進入極為險峻的階段,而三級警戒也持續延長至七月下旬(7/27全國調降為二級警戒)。再者,今年六月底國產與進口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已陸續在各大通路/超商販售,於此同時政府也加速設立各地熱點地區的篩檢站與廣設集中檢疫所。隨著台灣政府全方位抗疫推動(滾動式調控),再加上國人上下做好自身良好的防疫配合(沒有人想當那個破口),很慶幸在七月下旬已看見了確診數與死亡率都大幅下降,對即將微解封(降為二級警戒)後的百業復甦與時序正軌,將是令人多所期待和樂觀看待。另外,國人每天都關心的議題還是圍繞在何時可以打到疫苗,包括每一波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爭議不斷的疫苗接種殘劑(餘針)及可能分配施打的疫苗種類及其副作用。目前在台灣公費疫苗接種只有兩種選擇,即以腺病毒載體為技術的AstraZeneca(AZ)疫苗與以mRNA為技術莫德納 (Moderna) 疫苗這兩種,然民眾目前似乎還期望有第三種以上的選擇,特別是已有一些國人選擇出國去尋找其他已獲WHO 批准緊急授權(EUA)的疫苗接種。然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新冠疫苗,都可能會有非預期的副作用(近五百例接種疫苗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更是讓有意願施打疫苗之民眾的普遍疑慮。面對民眾的疑慮與恐慌,建議可由施打者可自行預約選擇所青睞的疫苗種類,年長者可與醫生來共同決定/評估是否施打,某個程度上是可舒緩施打者的不安/壓力,並提高所謂安慰劑的正面效應。近日台灣南部出現了十多例印度「Delta」變種病毒確診者(台灣目前主要仍是Alpha變異株),這著實令人擔憂也需國人更加努力配合政府政策——「輪到你,就去打」,盡己所能為台灣的防疫做出微薄但卻又重大的貢獻。目前,已施打過第一劑的國人才剛超過26%(計次人口比為27%),讓疫苗施打的覆蓋率,故從原本設定需要65%-70%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戰略方針,須提升至80%-85%的覆蓋率,如此才能讓這傳染力強及重症比率高的新冠變種病毒接近「清零」。在這三級警戒即將解除之際,我們接著是要面臨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後疫情時代」,期許國人同胞依舊秉承「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之價值信念,相信台灣不久後就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且再現昔日經濟榮景。謹以祈願並祝福本文讀者們都能喜樂平安長樂未央!
-
2021-08-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柯文哲放寬百貨賣場指引 4天前足跡可隔日恢復營業
雙北從8月3日開始開放餐飲內用,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親自視察百貨美食街,柯文哲今天在防疫記者會上坦言,開放餐飲內用後,這兩周他自己也是很焦慮,開放內用還是要小心。由於若場域有確診足跡,三天之前的足跡應該不會感染。柯文哲今天也宣布鬆綁規定,足跡若是三天之內,應至少停業24小時;若足跡發生在四天以前者,隔天可恢復營業。柯文哲說,餐飲內用後,這兩個禮拜,他也是很焦慮,因為餐飲開放內用,還是要很小心,他昨天去一蘭拉麵視察,理論上,梅花座隔一個座位就可以,不過一蘭隔了三個位置,所以也不要一下子為了衝生意,還是讓人流慢慢增加,並要落實實聯制。柯文哲也表示,最近北市府也在研究,怎麼讓實聯制更有效執行,因為人流大的地方,還是應該要用「嗶」的方式,人流大要用台北通掃QR code,還是有點不切實際,以環南市場刷悠遊卡為例,人流多還是要用悠遊卡嗶的方式,目前北市府還在研究,怎麼建立台北市有效的實聯制管制方式。另外,因有商家抱怨,北市府今天也修正北市百貨賣場超市維持營運相關指引,柯說,目前確診是規定停業三天,但若只是確診足跡經過,若足跡在三天之內,應該至少停業24小時就可以;若足跡發生在四天以前者,隔天恢復營業。柯說,這次放寬是用科學經驗,不要造成店家太多困擾,足跡封鎖北市府採取比較寬的處理,至於實際上有無問題,會由防疫醫師到場檢查,依照個案處理。柯文哲提到,目前台北市的疫苗覆蓋率達到45.3%,但還僅是打一劑,還沒有達到群體免疫效果,面對餐廳開放內用,還是要步步為營,先看兩周,兩周過後案例減少,再來想下一步。
-
2021-08-05 新聞.元氣新聞
肌力影響防疫保護力!研究:肌肉減1成病菌感染增,減4成肺炎死亡升
增肌/確保疫苗保護力營養補充二關鍵:「好吸收蛋白質」、「提升保護力營養素」小心「失肌」!40歲後每十年平均流失8%,40~80歲間恐降低33% !提升抗疫實力 醫籲:蛋白質量增20~50%!選擇「好吸收蛋白質」才算補對!選擇具醫學實證營養品 快速累積抗疫體力/保護力!本週因應疫情變化,公布許多新防疫政策,不僅疫情警戒降二級,也開放38歲以上民眾施打新冠疫苗。疫情雖趨緩,但社區中依然存在隱形感染者,外出仍有感染風險;此外,面對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持續也有境外移入案例,我國尚未完全排除威脅。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彭邦中醫師說,雖疫苗已開打且擴大接種對象,但台灣目前覆蓋率尚未達群體免疫狀態,維持自身免疫力及謹遵防疫原則還是最根本之道。為了在關鍵時刻提升免疫力,醫師提醒,除了均衡營養和適量運動之餘,中壯年族群及長輩千萬別輕忽維持肌肉量。而有效增加肌肉與確保注射疫苗後免疫力的飲食關鍵,就是「好吸收蛋白質」及「提升保護力營養素」。員榮醫院醫療體系家庭醫學科黎雨青醫師說明,從天然的原型食物補充營養當然是最佳的方法,但外食族、牙口與食慾較差的中壯年族群及長輩,因難以維持多元且適量飲食,面臨營養不均甚至缺乏的困境,針對這類族群就建議使用均衡營養補充品改善營養。黎雨青醫師也提醒,疫情期間民眾若想要快速提高自身保護力,最好的選擇就是具醫學實證可幫助體力增強的均衡營養補充品,且選擇全球性品牌會更有保障。防疫關鍵時刻陷危「肌」!研究顯示:肌肉流失10%免疫力就開始下降/流失40%肺炎死亡風險增1!「肌肉量與免疫力有直接關聯性!」彭邦中醫師表示,肌肉能儲存免疫系統需要的蛋白質及分泌免疫相關細胞激素,當肌肉流失時,免疫力就會下降。研究發現,肌肉量與免疫力的好壞息息相關,維持充足肌肉有利於免疫系統 ;反之,肌肉流失變多,免疫力就會變得更差!亦有研究顯示,只要肌肉流失10%,免疫力就會降低,染疫風險隨之增加;流失30%,疾病恢復能力陡降,重症風險提升;肌肉流失超過40%,肺炎死亡風險大幅上升1。「儘管肌肉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彭邦中醫師提醒,40歲後肌肉將以每十年平均流失8%的速度迅速減少,40至80歲間可能流失將近三分之一的肌肉2。因此,在防疫的關鍵時刻,中壯年族群及長輩除了疫苗以外,也別輕忽肌肉與免疫力之間的關係。而有效提升肌肉量的關鍵,彭邦中醫師強調,一般中壯年族群及長輩,最根本就是由營養做起,關鍵就在於補充「好吸收蛋白質」、「提升保護力營養素」。挑選優良蛋白質先知道 你補充的是好吸收蛋白嗎?維持肌肉量提升免疫力 蛋白質要增量 醫建議:每日每公斤補充克數由0.8~1公克提升至1.2公克彭邦中醫師提醒,大家都知道要提升肌肉量就必須多吃像是雞胸肉等高蛋白食物,但卻常誤會整塊雞胸肉裡都是蛋白質,這可是錯誤迷思!攝取蛋白質前要先確認「蛋白質含量」,像大家悉知的雞胸肉,每100公克中只有31公克屬於蛋白質。除此之外,還要考量「利用率」的問題,才能確保蛋白質能有效轉化成製作肌肉、免疫細胞所需的原料,而選擇「好吸收蛋白質」才能事半功倍!那民眾到底一天要攝取多少蛋白質才夠呢?彭邦中醫師說明:「一般正常成人通常是建議每日每公斤體重應至少攝取0.8~1公克蛋白質,但疫情之下,民眾若想維持肌肉量、提升免疫力及確保疫苗保護力,會建議提升蛋白質量至每日每公斤攝取1.2公克,尤其是中老年族群,肌肉流失及免疫下降的風險高。因此,以70公斤成人每天應補充蛋白質量為例,在疫情下將由原本建議的56~70公克提高至84公克,並搭配適量運動。這樣的蛋白質克數計算回原食物本身,可以發現民眾為了提升肌肉量及免疫力,必須吃下更大量的食物,一般成人可能會有熱量增加導致肥胖的問題,而對食慾較差或牙口不好的長者要增加進食更是挑戰!彭邦中醫師說明,為了在關鍵時刻強化自身保護力,除選擇高品質的蛋白質食物外,可以適時加入均衡營養補充品,讓營養補充更有效率,就不用煩惱補充完善營養需要吃進大量食物。提升免疫力及確保疫苗保護力不可不知道的營養素 專家詳細分析報你知除了蛋白質是生成免疫及肌肉細胞的原料,許多維生素、礦物質對於免疫力都有重要影響,均衡攝取才能維持整體健康狀況,甚至是鞏固與強化免疫系統、確保疫苗施打成效,累積抗疫實力。黎雨青醫師也整理出增強保護力的重要營養素!除了蛋白質以外,還包含了維生素A、D、E、C、B6、B12、葉酸及礦物質鋅、鐵、硒、銅。黎雨青醫師進一步分析這些重要維生素礦物質,對於提升保護力、確保疫苗施打效果都有重要幫助:維生素B6可將蛋白質分解成可用原料;維生素B12、葉酸、鐵可促進免疫細胞生成與活化;維生素C、維生素E、硒可抗氧化、保護細胞,其中美國衛生研究院更特別指出,缺乏維生素C對免疫系統有不利的影響,可能增加新冠肺炎感染及重症死亡風險 。維生素A、維生素D、鋅可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且有多篇研究顯示,缺乏維生素D、鋅會增加新冠感染以及重症死亡風險4;銅則可抑制病毒活性。黎雨青醫師強調,提升免疫功能及確保疫苗施打成效不能只看單一營養素!需同時補齊多元營養素以提升保護力,在疫情期間也才更有保障。牙口/胃口差卻要增量補營養 「食」在好痛苦! 加入醫學實證均衡營養補充品 面對疫情更安心在疫情之下,為了要提升保護力,適當增量攝取「好吸收蛋白質」與「提升保護力營養素」是兩大要事!然而,在疫情衝擊全民生活,居家防疫期間,不少民眾為了降低群聚感染風險,減少到超市採買食材的頻率,每日三餐透過外送及外帶打理三餐。黎雨青醫師提醒,外食容易出現營養缺口,因為通常澱粉比例較高,若要吃到足量蛋白質與維生素礦物質,除了得吃進更多份餐點,也更是所費不貲。長輩因牙口變差且食慾下降,「吃足」與「吃好」儼然像是一場苦戰,更有有高達四成二的年長者熱量攝取不足 。黎雨青醫師說明,透過多元食物獲取所需營養素是最理想的狀況,不過國人普遍陷入「所需營養多元,但實際補充不足」的窘境。建議一般民眾除了正常飲食以外,亦可簡單使用均衡營養品,填補生活中的營養漏洞,補足提升保護力的關鍵營養素。黎雨青醫師也特別提醒:「許多中壯年族群或長輩誤以為自己年紀大了、代謝及運動量下降,少吃一點比較健康,但事實上中壯年族群及長輩肌肉流失速度加快,蛋白質補充需求更大。在經醫師或營養師的評估下,以均衡營養品來說,甚至可能需提升每日份量。」市售營養品琳瑯滿目,民眾常不知如何挑選,就此,黎雨青醫師提醒,除了要把握成分包含上述二關鍵:「好吸收蛋白質」與「提升保護力營養素」外,是否具有充分醫學實證也很重要。黎雨青醫師提醒,近期台灣民眾都透過疫苗新聞學習到臨床試驗的重要性,其實營養補充品也是,故建議民眾可以挑選有進行過多項臨床試驗、甚至登上國際醫學期刊的均衡營養補充品,會較有保障,也較可預期能快速增加體力與保護力。
-
2021-07-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不只帛琉 關島達群體免疫30日起對外開放
繼帛琉宣布達成群體免疫後,關島日前也宣布已有超過8成的成年人口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標準,並從30日起鬆綁相關限制並對外開放。COVID-19疫情(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衝擊全球觀光,不少依靠觀光的國家或地區積極施打疫苗,希望可以達成群體免疫後,對外開放。繼日前帛琉宣布達成群體免疫目標後,關島代理總督德諾里歐(Josh Tenorio)宣布關島已有超過8成的成年人口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標準。關島台灣辦事處發出新聞稿表示,德諾里歐表示將從今天凌晨0時起,鬆綁對社交聚會、社交距離和僅預約制相關營運項目的限制,但出於謹慎考量,配戴口罩的規定將繼續實施,以保護島上安全。關島觀光局局長暨執行長古提瑞茲(Carl T.C.Gutierrez)表示,隨著成人8成接種疫苗目標的完成,關島現在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造訪地之一,關島已經準備好迎接旅客的歸來。古提瑞茲說,為慶祝這樣的里程碑,今天起至8月30日,關島觀光局安排了兩輛電車,為在杜夢的所有遊客和居民提供免費接駁服務。
-
2021-07-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阿扁今打第二劑AZ 直呼感謝日本政府
前總統陳水扁5月13日打了第一劑AZ疫苗,今天到高雄長庚接種第二劑,他說,當時護理師要他先深呼吸,來不及深呼吸就打完了。第一劑無不良反應,第二劑感覺更舒服,感謝政府、高長醫護人員,尤其感謝日本政府和人民!蔡英文總統表態說完成疫苗意願登記,且選擇接種國產高端疫苗。她還強調,安全、有效、合法,符合科學標準的疫苗,才會提供給大家接種,「我也會去接種,請大家放心」。現任總統選擇高端疫苗,前總統陳水扁則已經打完兩劑AZ疫苗。今年5月間本土疫情拉警報,也催出一股打疫苗熱,陳水扁5月13日打了第一劑AZ疫苗,他當時說,縱使打完後有小小不適,比起COVlD-19危害更大,顯得微不足道。71歲阿扁長期在高雄長庚醫院檢查健康,他說,主治醫師陳順勝教授告訴他,打疫苗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風險,可以增加台灣群體免疫力,如今打完兩劑疫苗,能預防重症及死亡率,讓他更安心。阿扁近期發文不時圍繞著健康話題,他5月間曾PO出一張近況照片,他著醫院服裝躺在病床上,上半身纏繞著線路、醫療儀器,他寫到「這樣的檢查已經N次,只要還能呼吸,活著就有希望」。扁子、高雄市議員陳致中說,父親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宿疾,過去曾在北榮、中榮各動過一次手術,曾經是重度情況,手術後有進步成中重度,睡眠狀況略有改善,每年要定期檢查,更要慎防失智等問題。陳致中提到,父親除了呼吸中止症困擾,還有腦神經病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類巴金森氏症症候群、漏尿及手抖等症狀,隨時掛著尿袋。父親及母親吳淑珍身旁各有一位看護照料。
-
2021-07-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蔡英文完成疫苗登記:我選擇接種國產高端疫苗
蔡英文總統在臉書貼文,表示自己已經完成疫苗意願登記,選擇接種高端疫苗。蔡英文總統在臉書表示,昨天下午,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 已經重新開放意願登記,也將高端疫苗列為選項之一。呼籲所有符合資格的民眾,都盡快進行疫苗意願登記與預約。疫情警戒降級不鬆懈,請大家繼續努力,衝刺提高接種率,達成更完善的群體免疫力,相信不久後就可以恢復如常生活!蔡英文總統說,安全、有效、合法,符合科學標準的疫苗,才會提供給大家接種。她表示,自己選擇了高端疫苗,「我也會去接種,請大家放心。」
-
2021-07-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帛琉開放中港澳卻無台灣 江啟臣:我疫苗覆蓋率不足
太平洋島國友邦帛琉重新開放大陸與港澳人士入境,但與台灣的旅遊泡泡仍未重啟。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上午表示,疫苗覆蓋率不只影響台灣能否群體免疫,更是能否走出去關鍵,帛琉開放中港澳,卻沒開放台帛旅遊泡泡,可見擔憂與擔心。江啟臣說,政府應趕快取得足夠的新冠肺炎疫苗,必提高到貨率,短時間內把疫苗施打覆蓋率提高,超前部署,避免其他國家也類比帛琉處理邊境開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