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天表示,面對Delta變種病毒須採取疫苗、NPI和檢測並行的三聯體防疫策略,同時推動疫苗混打策略,以提高覆蓋率。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帶領台大公衛校友群今天舉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科學線上直播,解析最新疫情發展。
台大公衛校友群成員張維容表示,面對Delta變種病毒(最早在印度發現),應採取精準疫苗政策,包括2劑優先順序化(60歲以上2劑涵蓋率90%)、單劑均等成長化(12歲以上單劑涵蓋率90%),在台灣應是可行的。
陳秀熙指出,60歲以上感染後會有重症的危險,要達到90%兩劑涵蓋率,就要趕快利用混打策略,以目前台灣進的BNT疫苗混打AZ疫苗,要達到60歲以上2劑涵蓋率90%、且12歲以下單劑涵蓋率90%是有可能的。
面對Delta變種病毒,陳秀熙認為,應採取三聯體防疫策略,包含疫苗、NPI(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非藥物介入措施)及Test(檢疫和快篩),當面臨疫苗突破性感染或低涵蓋率時,就很難達成群體免疫,因此必須和NPI、篩檢相輔相成。
台大公衛校友群成員林庭瑀提到,中國廣東省Delta群聚案發現未施打疫苗及突破性感染者在發病前3至4天的病毒量都很高,新加坡研究也顯示,突破性感染者病毒量下降速度比未打疫苗者更快,部分未打疫苗者發病後14天病毒量仍高。
以幼兒園群聚為例,林庭瑀指出,在幼兒園很難執行NPI,且幼兒無法施打疫苗,如果未能在高病毒量時發現個案,就可能造成社區傳播更大威脅,但若能在高病毒量時發現個案並及時匡列接觸者,就能有效控制疫情。
陳秀熙指出,從機師群聚案可知,雖然機師已施打疫苗,但仍發生突破性感染,不過因有NPI阻擋,加上有些人已打第一劑疫苗,隱性感染傳播鏈減低,讓疫情受到控制,但從幼兒園群聚可知,NPI並非在所有場域都有效,因此必須搭配檢測來協助。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