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簡浩正
共找到
614
筆 文章
-
-
2020-08-06 癌症.乳癌
乳癌標靶治療自費壓力大 藥廠推生物相似藥支持計畫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乳癌除了以腫瘤大小、是否轉移的狀況來進行分期外,也據基因表現區分型態,其中HER-2陽性型較為惡性、預後也較差,雖現行有適用的標靶藥可治療,但因健保給付條件較嚴格,不少患者需自費,經濟壓力不小。老牌藥廠生達,去年取得乳癌生物相似藥代理權,今年1月開始出貨,已有南部醫學中心進用。生達今表示,為協助減輕HER-2陽性的乳癌患者經濟負擔,公司決議推出「病患支持計畫」,只要符合早期乳癌腋下淋巴結陰性、轉移性乳癌復發,或未符合健保給付者,可由主治醫師評估後申請。生達表示,申請若經獲准,依患者病況、初估治療費用一年可節省數十萬元,大幅減輕乳癌患者的經濟負擔。該支持計畫將於今年第4季上路施行。北榮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瑞裕表示,目前針對HER-2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的治療,已有抗HER-2的國外標靶藥物治療,不過依健保給付條件,患者有淋巴轉移,甚至乳癌細胞擴散等,才符合健保給付;若自費用藥,以至少半年療程來說就需4、50萬元。而國內藥廠近年雖也有多款生物相似藥,且因牽涉價格、藥效、換藥機制等,仍建議患者使用前需與主治醫師討論。
-
2020-08-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疫情未歇 藥局口罩買氣增
國際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世界疫情依然嚴峻,但我國境內解禁後戴口罩比率降低,因此指揮中心今宣布,即起民眾出入八大處所務必配戴口罩。不過根據社區藥局觀察,從上周前副總統陳建仁呼籲家戶備齊三個月口罩後,買氣明顯上升。前副總統陳建仁日前表示國際上第一波疫情還沒結束,國內必會有第二波疫情;加上秋冬流感會一起出現,恐使防疫更加艱難,呼籲家戶應備足三個月口罩。今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於記者會宣布,從即日起出入八大場所,包括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補習班等教育學習場所、音樂廳等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KTV等娛樂場所以及教會遶境等活動,因人潮擁擠或屬密閉場所,「務必」戴上口罩,以降低感染風險。然而近日包括泰籍移工和比利時籍工程師確診,卻找不到明確感染源,也讓口罩購買率明顯發酵。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多家藥局近日無論實名制或盒裝口罩的銷售量皆明顯上升、幾乎都賣光光。以他本身執業的藥局來說,這兩天實名制口罩的購買量較上周多了一倍;自由購買的盒裝口罩,前幾周民眾還會挑選顏色,近日則都「不挑色」全掃光。社區藥局藥師柯明道也說,每天進貨近廿盒盒裝口罩都被掃光,與之前開放超商口罩實名制預購後,到藥局買口罩的人變少、即便讓民眾挑色還有剩相比,現在根本是「榮景再現」。而且許多社區民眾最近來買口罩時,也都會提起鄰近的香港、日本疫情再起,擔心台灣疫情也有一波高峰,先買起來備著「卡安心」。
-
2020-08-05 養生.健康瘦身
中壯年腰圍過粗罹慢性病機率大增 醫教如何正確量腰圍
台灣逾3成中壯年人口陷入代謝症候群危機,5成以上有三高異常及腰圍過粗問題,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等慢性病的機率相當高,健康拉警報。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18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顯示,超過5成的40至64歲的中年人口,三高中有一項異常且腰圍過粗(男≧90公分,女≧80公分),3成以上有代謝症候群,其中三高皆偏高且腰圍過粗,加上體重過重或肥胖者近2成。台中榮總院長、新陳代謝科醫師許惠恒表示,人到中年,將無可避免面臨肥胖、代謝症候群、慢性病等「代謝懸崖」,研究顯示,45歲後的中年族群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成倍數增長,尤其女性更激增3.6倍,罹患心血管、糖尿病機率也增加,呼籲民眾固定量腰圍、健康飲食與維持運動,促進健康。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科長李惠蘭表示,代謝症候群是隱藏在慢性病背後的危險因子,其診斷標準是「三高加二害」,意味血壓高、飯前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加上腰圍過粗、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若民眾5項指標中有3項或超過3項異常,即屬代謝症候群,恐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及「心臟病及腦中風」機率分別比一般健康民眾高6、4、3、2倍。中年女性更須注意。許惠恒說,荷爾蒙會影響脂肪的分布堆積,所以在女性進入更年期之後,失去女性荷爾蒙保護,囤積腹部脂肪的速率比男性快很多,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會增加。代謝症候群指標之一是「量腰圍」,許惠恒指出,腰部容易囤積「內臟脂肪」,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很大,因此大肚子是必須注意的健康警訊,建議應常量腰圍,避免腰圍過粗,才能降低代謝症候群引起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生機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傳染病流行期間,肥胖的人免疫力更差,更容易得到疾病。國健署呼籲,民眾透過健康吃,採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的飲食為原則,並且規律做運動,每周達到150分鐘(每周5次、每次30分鐘,或每日累計30分鐘)的中等運動,不僅可維持健康身型,還可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威脅。如何正確量腰圍?千禧之愛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榮譽教授蔡克嵩表示,先吐氣、讓肚子放鬆後,在肋骨下緣跟腸骨上緣(橫膈膜跟髖骨的位置)取中線,就是腰圍的位置。
-
2020-08-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入境檢疫14天後採檢? 指揮中心搖頭
急診醫學會今於台大公衛學院例行說明會中建議,邊境防衛除入境檢疫隔離,應考慮加上以風險分級為基礎的核酸篩檢,某些來自高風險地區或許14天期滿進一步採檢。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不管何時發病,據國際文獻證實,只要發病十天後就不具傳染力。我國居家檢疫十四天,再加上隔離檢疫結束後需自主健康管理,長達21天的隔離檢疫是最佳手段,只要民眾遵守,即便是無症狀感染者,也不會造成傳播。有關二採陰後就解隔離、放回社區一事,莊人祥表示,世衛組織將新冠肺炎隔離解除修改為發病後13天、美國是發病後10天即可解除隔離,我國跟歐盟標準一樣,都需要連續兩次採檢陰性才能解除隔離。莊人祥提及,台灣境內新冠肺炎患者入院至解除隔離平均為18天,也是為什麼回到社區出去後,指揮中心要求個案仍需自主健康管理,在目前醫院量能足夠下,「我們還是採取較嚴謹方式在做。」
-
2020-08-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莊人祥:地塞米松確定納入我新冠肺炎重症治療指引
「瑞德西韋」被視為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藥物,原寄望七月底以前有一千人次藥品可進口台灣,衛福部食藥署昨天證實,我搶藥失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專家會議今天確定把替代用藥「地塞米松」納入治療指引。「地塞米松」是一款治療感染症造成的嚴重肺炎的老藥,莊人祥表示,據國際臨床研究證實,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有顯著療效,其中需帶呼吸器維生患者可降低37%致死率、使用在其他需供氧的重症病例身上,也可有效降低18%死亡率。17年前SARS爆發時,國際間也曾試過用「地塞米松」治療重症病例,結果發現無效,所幸可用於新冠肺炎患者,是「瑞德西韋」外,重症患者另一道救命曙光,莊人祥說,「地塞米松」僅對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有顯著療效,不用於輕症病例身上,待加入指引後,我臨床便可使用。
-
2020-08-03 癌症.肺癌
肺癌防治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專家建議廣設篩檢點
近年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被認為是及早發現肺癌的利器,專家根據最近一項由十七家醫學中心參與的研究,初步建議政府應編列預算,精準鎖定有肺癌家族史、吸菸等高危險群接受LDCT檢查; 至於沒危險因子者,建議四十五歲以上、經濟能力許可,可自費篩檢。專家建議,LDCT是否應列普篩仍待進一步研究,但現階段不建議列入普篩或成人健檢項目。但由於LDCT的確可提升早期診斷比率,降低死亡率。台北榮總胸腔腫瘤部前主任蔡俊明指出,目前僅大型醫院擁有LDCT儀器,建議衛福部鬆綁規定,讓小型醫療院所也能設置,減少患者等待時間與就醫障礙。建議編預算 篩檢兩高危險群肺癌有新國病之稱,也是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率最高的癌症,台灣不吸菸肺癌患者占半數以上,醫界一直努力找出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為瞭解國內非吸菸者罹患肺癌真實狀況,中研院院士楊泮池帶領十七家醫學中心進行「台灣非吸菸者篩檢研究(TALENT)計畫,七月底完成第一階段。分析一萬兩千名篩檢報告。初步顯示,每百名接受LDCT非吸菸者中,有二點九五人罹患肺癌,其中百分之九十六點三為零期到一期。計畫自二○一四年執行,二○二二年提完整報告,預計明年底再提出部分結論等。楊泮池說,考量國家資源,肺癌最理想的治療絕非標靶、免疫、化療,而是早期診斷和預防,最好讓大部分病人第一期就能確診,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晉興抱持同樣看法。楊泮池表示,肺癌好發六十五至七十歲男性、六十到六十五歲女性,一般建議五十到五十五歲篩檢。陳晉興表示,建議政府編列預算給有家族史或吸菸的高危險群做LDCT,無危險因子者,四十五歲以上可開始自費篩檢,若直血親層被診斷出晚期肺癌,則以該親人被診斷的年齡再提早五到十歲,作為篩檢年齡。衛福部:可考慮設篩檢巡迴車對於廣設篩檢站,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必須先確認LDCT篩檢肺癌的效果,若確定有效,不排除比照乳癌設置巡迴攝影車。
-
2020-08-03 癌症.肺癌
防治新國病/非吸菸LDCT研究出爐 專家:廣設篩檢
近年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被認為是及早發現肺癌的利器,專家根據最近一項由十七家醫學中心參與的研究,初步建議政府應編列預算,精準鎖定有肺癌家族史、吸菸等高危險群接受LDCT檢查; 至於沒有危險因子者,建議四十五歲以上、經濟能力許可,可自費篩檢。專家建議,LDCT是否應列為普篩仍待進一步研究,但現階段不建議列入普篩或成人健檢項目。但由於LDCT的確可提升早期診斷比率,降低死亡率。台北榮總胸腔腫瘤部前主任蔡俊明指出,目前僅大型醫院擁有LDCT儀器LDCT儀器,建議衛福部鬆綁規定,讓小型醫療院所也能設置,減少患者等待時間與就醫障礙 。肺癌有新國病之稱,也是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率最高的癌症,台灣不吸菸肺癌患者占半數以上,醫界一直努力找出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為瞭解國內非吸菸者罹患肺癌真實狀況,中研院院士楊泮池帶領十七家醫學中心進行「台灣非吸菸者篩檢研究(TALENT)計畫,七月底完成第一階段。分析一萬兩千名篩檢報告。初步顯示,每百名接受LDCT非吸菸者中,有二點九五人罹患肺癌,其中百分之九十六點三為零期到一期。計畫自二○一四年執行,二○二二年提出完整報告,預計明年底再提出部分結論、共享決策指引等。楊泮池說,考量國家資源,肺癌最理想的治療絕非標靶、免疫、化療,而是早期診斷和預防,最好讓大部分病人第一期就能確診,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晉興抱持同樣看法。楊泮池表示,肺癌好發六十五至七十歲男性、六十到六十五歲女性,一般建議五十到五十五歲篩檢。陳晉興表示,建議政府編列預算給有家族史或吸菸的高危險群做LDCT,無危險因子者,四十五歲以上可開始自費篩檢,若直血親層被診斷出晚期肺癌,則以該親人被診斷的年齡再提早五到十歲,作為篩檢年齡。蔡俊明建議,應比照乳癌篩檢,廣設LDCT篩檢點,協助發現更多零期及一期肺癌患者。但醫師判讀影像、保養儀器、確保輻射安全等,均需通過認證。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廣設篩檢站必須先確認LDCT篩檢肺癌的效果,若確定有效,不排除比照乳癌防治,設置巡迴乳房攝影車等,增加民眾受檢機會。
-
2020-08-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比利時籍工程師境外還本土? 醫:「別再往外推」
6月日本女大生、7月泰籍移工,昨國內再現來台近三個月的比利時男工程師確診個案,但指揮中心對此個案仍保留態度,暫未列為境外移入或本土感染個案。感染科專家質疑,從日本女大生、泰籍移工到這名個案,顯然就是本土感染個案,「別再往外推」,應適時調整我入境篩檢策略。國內昨新增一例疑似本土個案(案469),為20多歲比利時籍男性工程師,感染源待釐清,5月初入境,7月底準備離台前,因為自費篩檢PCR,出現弱陽性成為確診者。衛生單位隨即加驗血清抗體,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昨陳時中解釋,這意味這名工程師很早之前就染疫,且發現該名工程師3月時便已出現嗅味覺異常,有可能當時便已染疫。通常抗體IgG越強,PCR應該驗不太到?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個案PCR為弱陽性、抗體有可能為陽性,在過去臨床上也碰過類似情形。王任賢則表示,有病毒不代表就不會驗到IgG,這兩者會同時存在,而驗到病毒就是確診「無庸置疑」,毋須再去「推給三個月前說是境外感染」。且若是指揮中心定調這名個案為境外移入,代表其帶著病毒長達三個月的時間,王任賢說,「那麼指揮中心敢不敢調整政策,讓所有入境者隔離三個月才放行?」王任賢質疑,指揮中心只是為了「清零」而一直將個案「往外推」,當務之急應是如同中、韓一般廣泛篩檢,將可能的感染者通通篩檢出來,切斷傳播途徑,而非僅針對少數匡列的幾十名個案進行篩檢。對於外界推測該個案可能在比利時感染後康復,到台灣又二次感染?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則認為機會很小,認為該個案較趨向最近的感染,但也經歷一段期間。邱政洵認為,可試著做病毒培養,但其核酸值已經很弱,恐培養不出來。而針對指揮中心昨日訂出,CT值35以內才是陽性,他說數值訂多少是陽性是「人」訂的,建議應搭配臨床上發病病程、以及症狀來判斷,不能只靠數字。過去針對入境者以檢疫隔離為主,有症狀才篩檢,他也建議,應滾動式調整,檢疫14天後出關前應再篩檢一次,以免疫情擴大。
-
2020-07-31 科別.呼吸胸腔
李前總統逝世 胸腔醫:吸入性肺炎致死率高
前總統李登輝今天晚間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7月30日19時24分逝世於台北榮總。今年二月家中喝牛奶時不慎嗆咳而住院,引發吸入性肺炎及心臟衰竭情形,胸腔科醫師表示,年長者若有吸入性肺炎時,因多可能伴隨細菌感染,故死亡風險高,且年齡越高風險也越高。北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一般民眾吞嚥功能佳,其實不太會出現吸入性肺炎,其高危險族群多半為年長者,以及長期臥床、心肺功能慢性病、失智中風、吞嚥功能退化的病人,因為無法將食物順利且快速的吞嚥,造成嗆到所導致。而吸入性肺炎可分兩種,一種是吃東西不順、吞嚥功能退化而嗆到,導致食物進入肺部,但多半不會有產生細菌感染;另一種是因為痰、鼻涕倒流等感染上呼吸道與下呼吸到,再進入肺部,因過程多伴隨細菌,故會造成細菌感染,並可能導致肺炎。年長者或健康狀況不好者如何預防吸入性肺炎,周百謙建議,餵食時應讓長者坐高些,減少流質食物改成半流質或固體食物,餵食後勿馬上躺下以免食物倒流,加上保持口腔清潔,來減少細菌進入呼吸道。而對外界有一說,建議可對長者放置鼻胃管餵食,周百謙並不建議,雖此方式進食由鼻胃管去餵食,來避免食物餵到氣管,但只建議放置1至3個月短期,若長期放鼻胃管,也會使患者鼻涕倒流、胃酸逆流並用嘴把呼吸,會使口腔唾液變少,反使細菌滋生更多。他呼籲,若家裡長輩吃東西常嗆到,一定要盡快就醫,勿輕忽吸入性肺炎的傷害。
-
2020-07-30 該看哪科.婦產科
親餵母乳好處多 「母乳哺育愛自然」活動今開跑
每年8月份第一周為國際母乳周,今年主題「支持母乳哺育,為了更健康的地球」,母乳哺育比配方奶哺餵更符合永續性及生態性。為支持媽媽哺餵母乳,國民健康署今舉行「母乳哺育愛自然」照片分享暨抽獎活動,並邀來名模林可彤出席,分享餵養寶寶母乳9個月的心得。林可彤說,因媽媽的免疫力可傳給小孩,「我本身就是頭好壯壯型,一定要把我的免疫因子送給他。」並笑說因長期母乳哺育關係,讓她意外得到「瘦身」好處。育有三名女兒的「三寶媽」李小姐,今也分享育兒經驗。她說小女兒雖已7個月大,但她仍持續餵母乳,好處是不用花錢買嬰兒配方奶,外出時不用攜帶瓶瓶罐罐、相當省事;且現在很多場合都有哺乳室,親餵母乳超方便。李小姐也笑說,哺乳過程很辛苦,第1胎最不上手,幸好有老公「神助攻」幫她按摩,幫忙將擠出的母奶溫熱餵小孩,到第3胎老公會幫忙照顧大寶和二寶,讓她專心哺乳。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這幾年台灣親餵母乳比率達到46%,高於全球平均36%,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希望能達到50%,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國健署會多宣導,希望台灣未來親餵母乳比率能更高。王英偉說,據國外研究顯示,若有伴侶支持母乳哺育,能增加純母乳哺育及持續哺育的成功,顯見伴侶在母乳哺育角色非常重要;而依2018年全國母乳哺育率調查顯示,產婦在哺乳期間最希望獲得支持前三名為「家人給我精神上的支持」、「家人能幫忙照顧嬰兒」、「有人教我如何哺乳」。他說,母乳哺育對於嬰幼兒健康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親餵母乳也對經濟、自然與環保有益,也可改善地球的健康。而餵母乳好處多多,台灣母乳協會高宜伶祕書長表示,母乳中含有多種抗體及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質,不僅能幫助寶寶抵抗外界的感染,同時還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國健署表示,活動自即日起至9月15日止,民眾只要分享哺乳自拍照、哺乳心得及「#母乳哺育愛自然」至個人FB社群媒體後,截圖上傳活動網站,並於內文tag5名好友,即有機會把大獎帶回家。
-
2020-07-30 該看哪科.婦產科
嬰兒不餵副食品會貧血? 兩醫學會推14道育嬰大哉問
懷孕迎接新生命是值得期待之事,不過從媽媽懷孕期到寶寶兩歲,卻是寶寶日後健康與成長的關鍵。兒科醫師表示,兒科醫師的專業協助與知識分享對媽媽來說很重要,兩歲前寶寶容易出現過敏、氣喘、感冒等情形外,甚至不餵副食品可能會貧血,若能多關心飲食、免疫系統等面向,會使寶寶未來健康發展更完善。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與台灣兒童胸腔暨重症醫學會攜手合作,發起「生命最初1000天營養全計畫」,找來全台40位兒科醫師進行調查討論、並蒐集全台800位媽媽最關心的育嬰問題後,彙整出14道育嬰大哉問,並做成診間衛教桌曆且附QR code,即日起於全台3000兒科院所上線,幫助母親隨時搜尋育嬰資訊。此計畫召集人、新光兒科主任穆淑琪表示,計畫歷時近一年、針對媽媽與兒科醫師雙邊進行調查,14道大哉問從「母乳」、「配方奶」、「副食品」三大面向進行問題分類,蒐集全台媽媽最關心的育嬰問題與兒科醫師最常被問的問題。經比對後發現,兩者問題並不全然相同,如在配方奶議題中,媽媽在意配方奶是否影響寶寶「便便」性狀,醫師常被問卻是溢奶、哭鬧等問題是否因配方奶不合所引起;副食品部分,媽媽最想知道出現什麼症狀代表對副食品過敏,醫師則是寶寶何時可開始吃副食品。為何會有這些差異?穆淑琪推測,有可能是因看診時間有限,媽媽看診時不一定把問題問完;也有可能是部分問題為醫師常遇到、覺得較為重要,所以印象深刻。台灣兒童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秘書長孫海倫表示,據統計,寶寶兩歲時身高差不多已是成人時的一半,飲食習慣也在兩歲左右奠定,若疏於注意其發育、免疫力等健康面向,可能對往後成長有所影響。她以小兒過敏為例,一旦寶寶發生異位性皮膚炎,未來罹患過敏性鼻炎、氣喘的機會大幅提升。孫海倫舉例,一般來說寶寶在約四個月大時就可餵食副食品,但近年臨床上近三成媽媽會餵食寶寶母乳或配方奶至一歲後,原因可能是工作忙碌或為了方便;不過若只餵食寶寶母乳或配方奶而無任何副食品,會導致寶寶體內的鐵儲存量逐漸降低,在八、九個月大時恐出現缺血性貧血。而目前比較主流的做法,是從寶寶滿四個月就開始餵食副食品,每次一種、少量多樣化的讓寶寶嘗試。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張弘洋表示,兒科醫師確實不易在門診時解答所有疑難雜症。故該計畫已歸納出14個重要問題,製成圖文衛教桌曆,不但方便醫師在診間講解,媽媽也能掃QR code觀看影片,有助減少受到網路謠言或迷思誤導的可能性,快速精準獲得育嬰解答。
-
2020-07-29 癌症.肺癌
台癌找醫、公衛界組倡議平台 盼實現肺癌存活率倍增
肺癌是全球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也是國病。據台灣癌症登記中心統計顯示,2019年台灣的肺癌死亡人數為9701人。台灣癌症基金會今邀集醫界、公衛界對談,並簽署成立「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希望整合資源來強化肺癌衛教宣導、推動早期篩檢及引入精準醫療等方案,達成2025年肺癌存活率提高倍增的國際目標。8月1日世界肺癌日前夕,台癌邀請前副總統陳建仁、中研院院士吳成文、彭汪嘉康、前台大校長楊泮池、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高尚志等醫學與公衛界專家,共同成立國內第一個由癌症防治倡議團體發起的「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該平台凝聚三大共識包括:避免致癌因子接觸及落實生活與蔬果飲食的預防、建立早期篩檢早期發現的黃金準則、結合精準治療提升創新藥物之可近性,來接軌國際肺癌治療指引。陳建仁表示,據統計台灣吸菸人口有下降,但肺癌發生率持續上升,可見不只吸菸、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已浮上檯面,這也是台灣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所付出的代價,建議應成立跨部會層級的國家級肺癌防治工作小組。此外,與抽菸關係不大的肺腺癌,台灣男女罹患比率都直線上升,值得相關單位進一步研究探討。陳建仁說,癌症期別與存活率高度相關,只要及早篩檢、早期治療就可增加存活率,因此,只要對高危險群提早篩檢,台灣是有機會達到存活率倍增願景。台癌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肺癌除發生率高死亡率也高,依成長預估,肺癌死亡人數可能於今年底突破萬人,且五年存活率更以不到三成(29.79%)列台灣十大癌症之末,成為國病之一。台癌基金會之所以成立平台,就是希望透過平台接受更多倡議、串聯各界行動方案,達到2025年存活率提高一倍的國際目標。賴基銘說,肺癌現行五年存活率近三成,跟10年前比已是加倍,那以2025要提高一倍來說,就是變成60%,與台灣現在全癌5年存活率接近60%來說一樣,也就是長遠來說,我們期許肺癌5年存活率要跟一般癌症一樣。長期投入肺癌研究的楊泮池表示,肺癌最大的問題在早期幾乎無症狀,故預防跟早期診斷是對應肺癌的最好方法;而對高危險群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是目前最好的篩檢工具。他說近年台灣不吸菸的肺癌患者已經比吸菸者多,雖廚房油煙等慢性疾病暴露都可能增加罹癌風險,但另一項危險因子是遺傳,故更呼籲有家族病史的民眾應積極檢查,若直系血親有肺癌的話,更屬高危險群。不過他並不建議普篩,認為LDCT篩檢應針對高危險群,而非全民。
-
2020-07-29 養生.抗老養生
長期不運動 40歲後恐肌肉萎縮
常腰痠背痛、肌肉拉傷的人注意!隨著年紀逐漸增長,肌肉會慢慢退化,若長期運動量不足、飲食不均衡,40歲後恐出現肌肉萎縮現象,甚至發生肌少症。一名62歲女性經常背部及腰部痠痛、手臂痠麻,由於她在小吃店工作,每天站立九個小時,雙手不斷地搓湯圓,加上沒有運動的習慣及老化,導致肌肉萎縮,就醫給予消炎止痛藥且休息後獲得改善。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周明文表示,這名女性因肌肉退化,無法負荷原先工作量而導致受傷,解決之道應從減少負擔或增加自己的能力下手,建議減少工作時數,等肌肉不再痠痛後,更要定期運動,以逆轉肌肉萎縮的現象。周明文說,成年人30歲後就該注意有無肌肉退化現象,若無運動習慣者,肌肉質量每年減少1%,肌力每年減少2至4%,尤其女性比男性減少得更多,但有運動習慣者,可以減緩退化速度。肌肉萎縮大多無症狀,40至60歲的人,若經常腰痠背痛或肌肉拉傷的話,會慢慢無法負荷年輕時可勝任的工作;70、80歲時,若覺得沒有力氣、活力變差、走路速度很慢等,就可能罹患了肌少症。若懷疑肌肉流失,可以採用「計時起立行走試驗」進行簡易的居家檢查,周明文說,可從椅子上站起來走3公尺,轉身再走3公尺,然後坐下,如果超過20秒,可能患有肌少症。如果繼續惡化,將導致日常活動能力降低,甚至失能,無法站立或行走,必須以輪椅代步,增加健康照護的需求和成本。改善肌肉萎縮,運動與飲食均衡是不二法門。周明文建議,運動以阻抗訓練(重量訓練)最有效,每周至少運動1至2次。阻抗訓練包括大肌肉群及核心肌肉群,前者可利用健身器材、彈力繩、握力球及水瓶等進行訓練;核心肌肉群則可從事核心運動,如蹲馬步,橋式等。若有心肺方面疾病的人,應請教醫師後,再選擇適當的運動。在飲食營養方面,每公斤體重每天應該吃1.2到1.5公克的蛋白質。蛋白質來源,包括肉類、雞蛋、起士、牛奶、豆腐、豆類、堅果等;同時應補充維生素D,可以調節鈣、磷的平衡,對於維持肌肉功能、肌肉強度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
2020-07-29 癌症.抗癌新知
罹癌想生育 冷凍精子成功做人
今年40歲的傳勇,八年前、新婚才九個月,發現慢跑時會喘、脖子腫大出現淋巴,看牙醫後牙齦持續出血,到醫院抽血檢查發現罹患白血病。他接受化療後復發,所幸後來骨髓配對成功,移植後恢復健康。由於白血病治療影響生育能力,傳勇說:「還好當時有冷凍精子。」他在治療前接受生育保存,今年3月喜獲麟兒。29歲的伶伶在兩年前喉嚨不舒服、吞東西有異物感,醫師檢查發現喉頭有不明腫塊,到醫院做切片化驗確診早期淋巴癌。當時她剛新婚兩周,得知罹癌大哭好幾天,但本身是護理師的她決定勇敢面對疾病,並與醫師討論生育問題,花了一個月凍卵再治療,兩年多來完成6次化療及17次放療,近期開始準備生育。癌症希望基金會日前針對179位育齡癌友進行調查,了解癌友對生育想法、罹癌後決策經驗、所需幫助等。結果發現,六成癌友完成治療後不排除生育,且有一成癌友對療前生育決策感到後悔;另外,因隨著醫療進步,台灣近6成癌友存活率超過5年,癌友的生育權愈來愈被重視。為使有生育需求癌友獲得協助,基金會設計「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與衛福部國健署、七大醫學會合作,以衛教資訊、癌友經驗、決策輔助等三功能,呼籲病友主動查詢、癌症醫師主動告知,生殖醫師主動說明,讓育齡癌友接收到完整的生育保存資訊,面對生育議題。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生育可能受影響的癌症族群包括乳癌、婦癌、血癌、淋巴癌與睪丸癌,一年估計約7000人,其中乳癌育齡癌友人數最多,一年約4000人。研究顯示,癌友罹癌前生育意願最高,治療時跌落谷底,治療後生育意願隨之提升,且治療後每7位就有1位想嘗試懷孕,一成後悔治療前未考慮生育決策,四成癌友表達生育保存相關資訊不足。基金會聽到癌友需求,花了約一年時間建構平台。王正旭表示,平台提供的生育衛教資訊、癌友現身說法,可以協助病友釐清生育意願與風險,掌握跟醫護溝通,幫助決策。想了解「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資訊,請上癌症希望基金會網站搜尋。
-
2020-07-29 該看哪科.婦產科
運動男喜獲麟兒 感謝當年罹癌時醫護提醒他凍精
罹癌非人所願,但面臨癌症衝擊時,癌友往往只想到治療,難以事先規畫生育。今年40歲的傳勇,八年前、新婚才九個月,發現慢跑時會喘、脖子腫大出現淋巴,看牙醫後牙齦持續出血,到醫院抽血檢查發現罹患白血病。他接受化療後復發,所幸後來骨髓配對成功,移植後恢復健康。但由於白血病治療影響生育能力,傳勇說:「還好當時有冷凍精子」,治療前接受生育保存,今年3月喜獲麟兒。癌症希望基金會日前針對179位育齡癌友進行調查,了解癌友對生育想法、罹癌後決策經驗、所需幫助等。結果發現,6成癌友完成治療後不排除生育,且有1成癌友對療前生育決策感到後悔;另外,因隨著醫療進步,台灣近6成癌友存活率超過5年,癌友的生育權愈來愈被重視。為使有生育需求癌友獲得協助,基金會設計「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與國健署、七大醫學會合作,以衛教資訊、癌友經驗、決策輔助等三功能,呼籲病友主動查詢、癌症醫師主動告知,生殖醫師主動說明,讓育齡癌友接收到完整的生育保存資訊,面對生育議題。29歲的伶伶在2018年發現喉嚨不舒服、吞東西有異物感,醫師檢查發現喉頭有不明腫塊,到醫院做切片化驗確診早期淋巴癌。當時她剛新婚兩周,得知罹癌大哭了好幾天,但本身是護理師的她,決定勇敢面對疾病。因此她和主治醫師討論後續生育問題,並花一個月凍卵,之後開始治療,幸好老公、家人都陪在身旁支持,2年多來已完成6次化療及17次放療,身體也調養得差不多,近期開始準備生育,也到癌希的資訊平台諮詢。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可能攸關生育的癌症族群包括乳癌、婦癌、血癌、淋巴癌與睪丸癌,一年估計約影響7000人,其中乳癌育齡癌友人數最多,一年約有4000人。研究顯示,癌友罹癌前生育意願最高,治療時跌落谷底,治療後生育意願隨之提升,且治療後每7位就有1位想嘗試懷孕,1成癌友後悔療前生育決策,包含癌後生育意願、醫護討論未被滿足、療前未做生育決策、生殖科介入低、後悔接受癌症治療等,另也有4成癌友表達生育保存相關資訊非常不足。基金會在聽到癌友需求後,花了約一年時間建構該平台。他說,該平台提供最完整的生育衛教資訊,還有癌友現身說法的經驗分享,及協助病友釐清生育意願與風險,掌握跟醫護溝通,幫助決策。過去很多人罹癌後,都是想趕快把癌症治好,但卻常忽略生育的問題,加上育齡癌友過去因為資訊討論不足,使生育決策面臨困難,該平台建立後,有助病友認識、思考生育健康的議題。衛福部國健署長王英偉指出,許多病人進入診療間時因為緊張、患病心情沉重等各種原因,經常會詞不達意,無法經自身病情有效傳達給醫師。為達到醫病溝通效果,國健署委請學術單位設計民眾診療提問單,讓民眾掌握其他病友提出的問題,也分享病友的經歷,這些提問單目前都設計在國健署「健康九九」的App中,民眾可多加利用。●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專區: https://fertility-ecancer.org.tw/
-
2020-07-29 科別.骨科.復健
一天到晚肌肉拉傷?醫師說要40歲之後留心這疾病
一名62歲女性經常背部及腰部痠痛、手臂痠麻,使用止痛藥膏後改善,但不久就復發。原來她每天在小吃店工作,必須站立九個小時,雙手不斷地搓湯圓,加上沒有運動的習慣及老化,肌肉萎縮,無法負荷原來工作,經給予消炎止痛藥與休息後改善。醫師呼籲,肌肉受傷經治療與休息後,應定期做阻力運等來改善。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周明文表示,這名女性因肌肉退化,無法負荷原先工作量而導致受傷,解決之道只能從減少負擔,或增加自己的能力下手,建議應避免或減少工作時數,等肌肉不再痠痛後,要定期運動,以逆轉肌肉萎縮的現象。周明文說,隨著年紀增長,肌肉慢慢流失,成年人30歲後就該注意有肌肉退化現象,若無運動習慣者,肌肉質量每年減少1%,肌力每年減少2至4 %,尤其女性比男性減少得更多,但有運動習慣者,可以減緩退化速度。肌肉萎縮大多無症狀,40至60歲經常腰痠背痛或肌肉拉傷,慢慢無法負荷年輕時可勝任的工作;70、80歲時若覺得沒有力氣、活力變差、走路速度很慢等,就可能有了肌少症。若懷疑肌肉流失,周明文說有簡易居家檢查方法「計時起立行走試驗」,可從椅子上站起來,走3公尺然後轉身,再走3公尺,然後坐下,如果超過20秒,可能有肌少症;如果繼續惡化,將導致日常活動能力降低、甚至失能,無法站立或行走,必須以輪椅代步,增加健康照護的需求和成本。如何改善?周明文說運動與飲食均衡是不二法門,運動以阻抗訓練(重量訓練)最為有效,建議每周至少運動1至2次。阻抗訓練包括大肌肉群及核心肌肉群,前者可利用健身器材、彈力繩、握力球甚至水瓶等進行訓練;核心肌肉群則建議作核心運動,如蹲馬步,橋式等。而在飲食營養方面,每公斤體重每天應該吃1.2到1.5公克的蛋白質。蛋白質來源如肉類、雞蛋、起士、牛奶、豆腐、豆類、堅果等。另外應補充維生素D,除了可以調節鈣、磷的平衡外,對於維持肌肉功能、肌肉強度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不過周明文也提醒,患者若本身有心肺方面疾病,則應請教醫師後,再選擇適當的運動。
-
2020-07-26 養生.抗老養生
營養正常老年人肌肉不足 研究:5人中1人為高風險族群
年長者小心,即便營養正常,也可能是肌少高風險族群。臨床研究指出,65歲以上年長者即便營養狀態正常,每5人中就有1人面臨潛在肌少症或肌肉量不足之風險,且超過半數有維生素D攝取不足問題。醫師呼籲,年長者若出現走路變慢、腿部無力、手無法提重物等症狀,可能是肌少症,建議50歲以上族群應均衡營養攝取及保持運動習慣外,也可透過單腳站立測試肌肉量是否充足,若無法維持三秒,行動力可能有下降風險,建議進一步就醫諮詢。該研究由亞培與新加坡樟宜醫院等單位合作,針對新加坡1200名65歲以上長者進行營養介入研究,分為營養狀態正常者與增加口服營養品者作為觀察對照,第一階段研究發現,其中400名在營養正常的狀況下,每5人就有1人面臨潛在肌少或肌肉不足的風險;另外,有超過半數(52%)受試者,有維生素D攝取不足的狀況,若以性別來看,女性比男性較易出現肌肉量過低的狀況。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表示,台灣已是「高齡社會」,老年健康已成不容忽視問題。而台灣與新加坡在高齡發展上非常相近,不過臨床上差別在於,台灣年長者肌肉量過低情形男女比例差不多,可能與社經、環境有關,不過上述研究仍可作為台灣民眾的借鏡。為何營養正常,也可能有肌少症風險?彭莉甯說,因人體肌肉約30歲時達到巔峰,之後就往下走,40歲之後將以每年8%下降,70歲後下降幅度更快、每年約10至15%下降;但一般人進入中年後,多為擔心慢性病及代謝症候群等,並常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來看是否過胖,但卻未發現肌肉正在慢慢流失。由於肌少症目前並無藥物可治療,如何進行健康管理,彭莉甯說,充足的飲食營養攝取及保持運動習慣仍是不二法門。飲食方面,有些年長者會顧慮有三高、腎臟等慢性疾病而忌食肉類,但肉類含豐富蛋白質,為補充肌肉流失的重點;另外,若維生素D攝取不足,會影響到鈣與磷的吸收,造成骨鬆、無力,一但摔倒、骨折,後續共病風險將大增。建議可從魚肉、乳酪、蛋等來補充外,也可與醫師諮詢後,透過營養品做搭配。而在運動方面,彭莉甯建議,可從簡單的「阻力運動」做起,例如彈力帶、在泳池中走路等,都是增加肌力很好的方式。
-
2020-07-24 醫聲.肝病清除
C肝治療/台灣2025消除C肝目標 仍差14萬人未治療
衛福部2017年起編列C肝口服新藥治療預算,幫助民眾遠離肝病與肝外病變,據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統計,實施三年半來,至今近10萬人治癒;不過距離台灣2025年前要消除C肝的目標,目前仍差14萬人。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今舉行記者會,公布C肝治療成果。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出席,他表示考量C肝對國人的衝擊,衛福部在2017年開始每年編列C肝口服新藥預算,幫助民眾遠離肝病與肝外病變。從最早的廿億元、六十億元增加到今年的八十億元,至今治療了98923人,即將邁向10萬,也代表救了10萬個家庭免於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 。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主任蒲若芳表示,C型肝炎是台灣病毒性肝炎的第二號敵人,感染人數僅次於B型肝炎。C肝會誘發不尋常的免疫反應,引起肝內及肝外的慢性發炎,除導致肝硬化與肝癌,還會使肝臟以外的器官發生病變。據台灣大型臨床研究,罹患C肝者,肝硬化、肝癌死亡風險倍數將提升至5倍及21倍。她說,綜合各項流行病學調查推估,台灣約有40萬名慢性C肝病人,據WHO消除C肝定義為治覆率8成目標,鎖定需治療者有32萬人;其中近8萬人在2003至2016年接受干擾素治療並成功清除C肝病毒;再扣除衛福部2017年起編列C肝口服新藥預算,這三年半就有近10萬人治癒,估計仍有14萬人尚待治療。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表示,國人十大主要死亡原因中,包括惡性腫瘤、心臟、腦血管、糖尿、腎臟、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六疾病與C肝有關;而國人十大癌症中有肝、攝護腺、食道癌與C肝有關,若未及時治癒,恐成為健康的不定時炸彈。簡榮南說明,感染C肝後,體內脂肪代謝改變及血管硬度會增加,與未感染C肝民眾相比,患者腦血管病變死亡風險攀升至2倍以上、心血管病變死亡風險倍數提升至1.5倍;而C肝病毒也會降低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導致血糖上升,糖尿病罹病率提升至3倍、腎變病死亡風險也接近3倍。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執行委員暨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C肝口服新藥治療僅8周或12周,治癒率達98%,新藥更可使用在腎功能衰竭的病患身上,其副作用低、安全性高。蒲若芳說,自全面開放C肝全口服新藥後,每月平均約近4000人接受治療,如去年治療4萬5000人,今年受疫情影響,截至本月15日,約2萬2000人完成治療,比預期數稍落後,剩約3萬個治療名額,呼籲民眾主動進行肝炎篩檢、及早進行治療。
-
2020-07-22 科別.消化系統
腸道不健康會讓人焦慮 每天吃這種水果有助改善情緒
現代人工作忙碌,女性上班族喜歡團購珍奶等含糖飲、蛋糕當作下午茶,常吃甜食不只容易變胖,也可能使腸道不順。董氏基金會今年2月針對1068位15至69歲國人進行身體快樂指數網路調查,發現腸道順暢力和水果攝取量相關,進一步分析腸道順暢者,發現每日吃足2份水果的比率是吃不到1份者的四倍。董氏食品營養中心專員游芷欣表示,據國健署「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人普遍飲食不均、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在全穀類、蔬菜等含較多膳食纖維的食物中,19歲以上國人超過8成攝取量不足,尤其水果較難入菜,更容易忽略攝取;還有超過4成民眾天天喝含糖飲料。董氏2019年調查也發現,國小學童攝取越多零食、油炸物、含糖飲料,越容易亂發脾氣、肚子不舒服。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內視鏡診斷暨治療中心主治醫師王彥博表示,腸道菌叢及腸道環境的不穩定,可能引發健康問題,包括腸躁症、腹瀉、便祕等腸胃功能性障礙,同時也影響免疫力、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影響身心平衡。王彥博說,據加拿大2013年研究指出,腸道菌叢改變會影響類焦慮及憂鬱行為。腦與腸有著雙向影響的密切性稱為「腦腸軸」,腸道健康、飲食與身心狀況密切相關;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研究發現,每日食用兩顆黃金奇異果,對情緒有顯著的正面影響,提升31%活力感,改善負面情況。董氏營養師尤宣文提醒,民眾每日應至少攝取25至31克膳食纖維,日常飲食中要吃足2份水果,以水果取代高油、高糖點心,補充高營養密度、富含膳食纖維、酵素、植化素的水果,像是奇異果、木瓜、鳳梨、藍莓、葡萄和柳橙等,並均衡飲食,以維持身心健康。
-
2020-07-22 養生.聰明飲食
上班族腸道不順 下午茶啖珍奶配蛋糕不如吃奇異果和木瓜
現代人工作忙碌,上班族女性喜歡團購珍奶等含糖飲、蛋糕當作下午茶,但常吃不只可能變胖,也可能使腸道不順。董氏基金會今年2月對1068位15至69歲國人進行身體快樂指數網路調查,發現腸道順暢力和水果攝取量相關,進一步分析腸道順暢者,每日吃足2份水果的比率是吃不到1份者的四倍。董氏食品營養中心專員游芷欣表示,據國健署「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人飲食不均、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在全穀類、蔬菜等含較多膳食纖維的食物中,19歲以上國人只有不到2成攝取足量,尤其水果較難入菜,更容易忽略攝取;此外,有超過4成民眾天天喝含糖飲料。董氏2019年調查亦發現,國小學童攝取越多零食、油炸物、含糖飲料,越容易亂發脾氣、肚子不舒服,且呈顯著正相關。北榮胃腸肝膽科、內視鏡診斷暨治療中心主治醫師王彥博表示,腸道菌叢及腸道環境的不穩定,可能引發健康問題:包括腸躁症、腹瀉、便秘等腸胃功能性障礙,同時也影響免疫力、腸道菌落多元性經由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影響身心平衡。王彥博說,據加拿大2013年研究指出,腸道菌叢改變會影響類焦慮及憂鬱行為。腦與腸有著雙向影響的密切性稱為「腦腸軸」,腸道健康、飲食與身心狀況密切相關;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研究發現,每日食用兩顆黃金奇異果,對情緒有顯著的正面影響,提升31%活力感;改善負面情況。董氏營養師尤宣文提醒,民眾每日應至少攝取25至31克膳食纖維,日常飲食中要吃足2份水果,以水果取代高油、高糖點心,補充高營養密度、富含膳食纖維、酵素、植化素的水果,像是奇異果、木瓜、鳳梨、藍莓、葡萄和柳橙等,並均衡飲食,來維持身心健康。
-
2020-07-21 科別.一般外科
糖友腳潰瘍2年 細胞治療3個月後癒合
糖尿病患者以往傷口癒合慢,恐造成潰爛,部分患者因此面臨截肢。三軍總醫院昨公布自體細胞臨床試驗治療糖尿病傷口的成果,透過外科手術結合幹細胞科技來治療患者傷口,臨床有患者治療3個多月,傷口癒合,且已一年半未再復發,避免擴大截肢的風險。54歲李先生已有20年糖尿病歷史,原本他是廚師,因病情控制不當,左腳4趾趾頭已截肢,又因腳部傷口潰爛,2年多來一直好不了,出門都得包紮足部傷口、不耐久站、無法提重物等,因此失去賴以維生的廚師工作。三總外科部主任戴念梓透過自體細胞臨床試驗治療,以李先生自體細胞活化傷口附近組織、促進細胞再生及血管增生,讓他的腳部傷口3個多月癒合,現在只保持腳部乾淨、維持個人衛生。三總昨天發表自體脂肪「間質幹細胞」移植慢性及滿6周未癒合困難傷口細胞治療計畫,可望治療200多萬名糖尿病人口。戴念梓表示,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國內每年約50萬例患者治療慢性傷口,過去治療時需取皮、補皮,病患治療過程非常辛苦,且外科手術有其限制、加上美觀等觀念日增,癒合仍有進步空間。而間質幹細胞治療是從腹部、大腿等部位取出自體脂肪組織,具有分化、抗發炎的特性,可分化成為皮膚細胞的一部分,能活化傷口附近殘餘的組織細胞,促進細胞再生及血管增生,加速傷口癒合。國際間更將間質幹細胞用於治療肺損傷、肺纖維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修復。且自體細胞治療兼具可多次使用、減少手術次數並減少麻醉的深度、避免排斥、減少過敏等,未來包括長照族群、意外傷患、重大手術患者,皆可能適用。不過,戴念梓也強調,細胞治療必須自費、效果也並非對每一個人百分百有效,建議體型過瘦、脂肪過少等患者,必須經醫師評估,才能決定是否適用。
-
2020-07-21 科別.新陳代謝
糖尿病腳傷兩年未癒 三總細胞治療介入三個月轉好
糖尿病患者害怕受傷,因傷口癒合得慢,往往可能造成潰爛,而細胞治療可望成為新解方。三軍總醫院今公布其自體細胞臨床試驗治療結果,透過外科手術結合新的幹細胞科技來治療糖尿病患者,傷口僅3個多月就癒合,且已一年半未再復發,免除擴大截肢的風險。三總今舉行記者會,發表與訊聯生技合作的自體脂肪「間質幹細胞」移植慢性及滿6周未癒合困難傷口細胞治療計畫。三總副院長鄭書孟表示,此為國內第一項,也是目前唯一獲衛福部《特管辦法》核可、列入常規可收案執行的自體細胞治療傷口申請案,可望照顧廣大的200多萬糖尿病人口,相當具指標性。54歲的糖友李先生,已有20年糖尿病歷史,原本是廚師的他因病情控制不當,左腳4趾趾頭已截肢,且因腳部傷口又出現潰爛,2年多來都好不了,且因出門得綁腳、不耐久站、無法提重物等情況,失去賴以維生的廚師工作。絕望的李先生在影片中說,他後來參加三總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的自體細胞臨床試驗治療,以自體細胞活化傷口附近組織、促進細胞再生及血管增生,腳部傷口3個多月癒合,到現在1年半多都沒再復發,且只需保持腳部乾淨、維持個人衛生就好,讓他非常開心。而另一名糖友、退伍軍人王先生今也坐輪椅出席表示,他腳底傷口3年都沒治好,最近更常滲水、嚴重水腫,經戴醫師說有此新技術後,已決定接受治療;說到激動處,王先生更掩面哽咽,說期待傷口快好、能自由行走跟家人出遊。戴念梓表示,三總此次臨床實驗,為亞洲第一個將困難傷口癒合納入常規治療的細胞治療案。據健保資料庫顯示,國內每年約50萬例患者治療慢性傷口,過去治療慢性傷口需要取皮、補皮,病患要受很多罪,且外科手術有其限制、加上美觀等觀念日增,癒合仍有進步空間。而間質幹細胞治療是從如腹部、大腿等部位取出自體脂肪組織,具有分化、抗發炎的特性,可分化成為皮膚細胞的一部分,能活化傷口附近殘餘的組織細胞,促進細胞再生及血管增生,加速傷口癒合、調節免疫能力。國際間更將間質幹細胞用於治療肺損傷、肺纖維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修復。且自體細胞治療兼具可多次使用、減少手術次數並減少麻醉的深度、免排斥、過敏少等優點。面對未來,戴念梓說包括長照族群、意外傷患、重大手術人口,加上逐年攀升的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族群也可望受惠。不過他也強調,細胞治療需自費、效果也並非百分百有效,而像是體型過瘦、脂肪過少等患者,也須經醫師評估後應用。
-
2020-07-19 科別.新陳代謝
出現一個比一個以上更危險 甲狀腺單一結節較易是惡性
健康檢查發現甲狀腺內長有腫塊的人為數不少,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全台超過28萬人有甲狀腺結節,檢出異狀著實嚇人,但好在絕大多數結節屬於良性。醫師表示,良性結節每年定期追蹤檢查即可,其中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建議使用甲狀腺激素來抑制結節生長,其餘人用藥效果似乎不明顯,經醫師評估需要再用即可。單一結節 較容易是惡性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家宸表示,宛若蝴蝶形狀的甲狀腺會分泌甲狀腺素來調控代謝,因此影響全身器官運作。這個部位可能因不明原因長出腫塊,良性腫塊稱作甲狀腺結節,惡性稱作甲狀腺癌。甲狀腺結節真正的發生原因未明,但遺傳、體質、居住地區、飲水、食物皆可能是影響因素。張家宸表示,出現一個結節叫單一結節,出現一個以上就是多發性結節,相較於多發性結節,單一結節較容易是惡性。抽血驗甲狀腺素 有疑慮再做超音波、穿刺台北榮總甲狀腺醫學中心主任陳瑞裕表示,一般健檢會抽血檢測血中甲狀腺素(freeT4)或甲促素(TSH)來判斷腺體功能是否正常。如果懷疑有腫瘤,會進一步作超音波檢查;血液與影像檢查結果合併評估仍有疑慮,則會針對可疑的甲狀腺結節進行穿刺,取出其中細胞進行分析。所謂可疑的結節,是指形狀較不規則、發生鈣化,或大小直徑在1.5到2公分以上等特徵異常的腫塊。不過腫塊要是大至4公分以上,穿刺時有可能剛好沒刺中癌細胞而未揪出癌症,因此醫師在臨床上看到過大結節,有可能直接透過手術取下化驗。濾泡類型腫瘤 較難以穿刺判定甲狀腺協會理事長、台北榮總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郭錦松說,在臨床上對於甲狀腺結節的處理,通常先評估其大小、形狀等特徵,判斷需不需要做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以確認是否為惡性,如果是單純性囊腫,惡性機率相對較低,可以先觀察。但是儘管做了穿刺檢查,僅有乳突癌可較明確辨識,若為濾泡類型腫瘤則難以判定是否為惡性,因此會與患者討論繼續觀察或直接切除,以絕後患。甲狀腺結節未必會發展成癌症,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去年度全台因甲狀腺結節就醫的人口有28萬3千多人,每年大約增加1萬多人;每年新增的甲狀腺癌患者則是3千多人,107年與108年剛好均增加3391人。惡性腫瘤長得慢 病患存活率高陳瑞裕說,甲狀腺結節即使發展成癌,以最常見的乳突癌與濾泡癌來說,其惡性腫瘤長得慢、侵犯性低、預後較佳,第一期到第三期的十年存活率高達九成,第四期則為五成左右。良性的甲狀腺結節需要定期追蹤,一般建議,每年回診進行一次超音波檢查,經醫師評估較可能癌化者可半年回診一次。過程中可使用甲狀腺激素來抑制促甲狀腺素與結節生長,不過只有抽血促甲狀腺素較高或甲狀腺機能低下者使用較有效,其他有結節民眾的用藥效果並不明顯,經醫師評估需要再用即可。張家宸也說,由於並非所有患者用藥有效,因此臨床上會治療約六個月來觀察患者用藥反應,再決定是否持續使用甲狀腺素。兩種標靶藥 針對未分化癌患者近年甲狀腺癌的治療上出現兩種標靶藥物,分別是含有SORAFENIB、LENVATINIB的產品。甲狀腺全切除但體內還有惡性腫瘤、淋巴復發或遠端轉移而無法開刀、放射碘治療無效等情形的患者可考慮使用,我國健保也針對這群人進行給付。不過,陳瑞裕提到,臨床上有少部分患者一確診就很嚴重,立即開刀與放射碘治療幫助均不大,但礙於現在的藥物適應症並無法申請健保給付,必須自費。國際上有研究顯示,針對這類未分化癌患者使用標靶治療可能會有效果,我國可考慮擴大標靶藥物的使用條件。
-
2020-07-19 癌症.其他癌症
台灣全切除率高於美國 治療甲狀腺癌到底要不要全切?
在甲狀腺癌治療上,手術是最主要方式。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部主任王治元表示,關鍵是第一次開刀,開得越乾淨,後續的問題越單純。喉嚨有麻痺感 恐侵犯喉返神經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家宸表示,若患者年齡小於14歲或60歲以上發生結節、且快速長大,有壓迫感或影響吞嚥、聲音明顯沙啞,可能是惡性的甲狀腺癌,若喉嚨有麻痺感,則癌細胞應已侵犯喉返神經。另外,若患者以前頸部照過X光、曾暴露在輻射線下,或結節超過4公分,也較有可能是惡性。傳統手術傷口大 內視鏡須自費張家宸說,一般良性結節不需手術,但若患者結節較大,或已壓迫到其他部位而產生不適,可透過內視鏡、射頻燒融術等手術方式處理,不過這類手術為自費,健保不給付。台北榮總甲狀腺醫學中心主任陳瑞裕表示,在甲狀腺癌手術治療上,可分為傳統與非傳統手術,兩類手術治療效果差不多。健保僅給付傳統手術,患者較省荷包,不過傳統手術傷口相對大,因此各醫院往往會建議患者加上少數自費醫療項目,如止血刀、神經偵測器等,以避免傷及喉返神經與聲帶。陳瑞裕說,如果是良性腫瘤或小於兩公分、惡性度不高的甲狀腺癌,或者在意傷口外觀或有蟹足腫體質者,也可考慮自費進行內視鏡微創手術。內視鏡微創手術可經口、經腋下、經乳暈、經耳後等處進入,患者可視自己想讓傷口落在哪個位置,同時尋找對於這項手術較熟練的醫師。多大該全切 國內執行標準嚴格甲狀腺切除術依病情需要,進行部份或全部切除。張家宸表示,如甲狀腺雙葉腫大或腫瘤病灶較嚴重,須進行全部切除。另外,如伴有頸部淋巴結轉移,還要切除頸部淋巴結。以最常見、占率約九成的乳突癌與濾泡癌來說,美國建議腫瘤大於4公分者要作全甲狀腺切除,台北榮總則將標準拉至2公分。陳瑞裕說,美國的標準較寬鬆,台灣雖無統一原則,但各醫院執行起來普遍較美國嚴格,一來是考量腫瘤越大越可能侵犯血管或發生淋巴轉移,二來是因為「台灣醫療便宜且就醫可近性高,民眾一有懷疑就想馬上拿掉,根本不會等腫瘤長大。」至於較小的腫瘤,過去同樣是切除全甲狀腺,不過現在有機會只切除長有腫瘤的甲狀腺單葉,因為臨床上發現拿掉單邊後鮮少復發,即使不幸復發,屆時再處理往往都來得及。全切患者 需進行放射碘治療不過即便手術後,也可能需搭配藥物治療。蕭炳昆說,術後針對高危險群,可給予放射性原子碘藥物治療,破壞癌細胞、清除可能殘存的甲狀腺組織,以免有復發可能。陳瑞裕說,甲狀腺對碘的親和力極強,正常的甲狀腺細胞對碘的親和力比其他細胞高出數百倍,即使是惡性腫瘤仍保有這種功能,因此術後患者可藉由口服藥物將碘-131帶進甲狀腺位置,並以弱穿透力破壞殘餘的癌細胞,且對於旁邊其他組織影響不大,未被吸收的放射碘也很快會經由尿液代謝。不過,只切除單葉甲狀腺的患者則不建議進行放射碘治療,因為沒被切除的健康甲狀腺對碘的親和力強,殘餘不多的惡性腫瘤親和力較弱,因此進行這項治療難以達到效果。術後副作用副甲狀腺功能低下 可服鈣片、維生素D改善關於甲狀腺手術的進行,張家宸表示,患者通常術前一天住院,於頸的中下部切開,把頸部肌肉撥開後,先定位及保留上喉神經與喉返神經(兩者為聲帶神經)及控制體內鈣濃度的副甲狀腺,再切除甲狀腺。術後併發症和副作用包括傷口出血、感染、血腫壓迫呼吸道、呼吸困難、聲音沙啞(音質改變)、神經麻木、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坤源表示,音質改變是因手術容易影響到控制聲帶的神經,但一般來說,溝通講話功能都不會有問題,只是可能無法唱歌或大聲說話。至於副甲狀腺功能低下,可能導致手抽筋或麻痺,但只要每天服用一到兩顆市售高單位的鈣片及維生素D就可以改善。
-
2020-07-16 科別.消化系統
B肝指數正常恐是假象 持續檢測保健康
新冠肺炎在台疫情雖趨緩,仍有民眾不敢去醫院,但對肝病患者來說,若因此減少就醫或中斷用藥,恐提升病毒復發風險。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高嘉宏表示,台灣B肝病毒感染者約有220萬人,估計仍有30到40萬名B肝患者未妥善接受治療,未來肝癌風險大增,呼籲失聯肝病患者應積極就醫、持續回診檢查。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林漢傑指出,健檢肝功能指數「正常」,並不代表就沒有慢性肝炎病毒,或沒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可能。台灣自1986年起實施新生兒全面施打慢性B肝疫苗,新生兒B肝感染率從10% 降至近年小於1%,但35歲以上族群仍不乏B肝病毒帶原者,其發生率高達15%。60歲的張女士30年前罹患B型肝炎,雖有治療並定期追蹤,但是6年前肝炎嚴重發作,肝功能與黃疸指數皆比一般人超標10倍、2倍外,B肝病毒數更飆升至600萬單位,比正常值超出3000倍,所幸立即接受治療而改善;不過,半年後停藥又復發,再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而改善,讓她決心不再停藥。收治張女士的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表示,在慢性B肝治療過程中,9成以上病情可獲得良好控制。但現行健保給付規定,肝病患者在治療三年後會面臨停藥。據台大醫院近年研究發現,治療慢性B肝的藥物停藥後導致的復發比率不盡相同,平均停藥一年的患者中有6成會病毒復發(B肝病毒數大於2000單位),其中約有5成肝功能指數(ALT/AST)大於80 U/L,恐出現黃疸、肝衰竭等嚴重威脅生命的症狀。高嘉宏說,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今年「全民回肝計畫」持續進行中,凡30歲以上,未接受B肝抗病毒治療、表面抗原HBsAg為陽性的B型肝炎帶原者,以及三個月內肝功能指數(ALT)大於80U/L,即可進一步免費參加B肝病毒量檢測。以上若有任何疑問,皆可至官網「肝炎救星網」http://www.loveliver.com.tw 查詢。
-
2020-07-16 養生.聰明飲食
吃雞胸肉有助健身減肥?營養師:長期食用容易便祕
吃雞胸肉不但可以減肥,還有助健身者維持體態。最近「雞胸肉」成為民眾飲食的新寵,超商紛紛推出相關產品。營養師表示,雞胸肉富蛋白質且脂肪含量低,很適合想瘦身或健身的人食用,以打造理想體態。補充蛋白質 肉魚豆蛋類都適宜營養師趙函穎表示,雞胸肉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每100公克雞胸肉的熱量僅104卡,蛋白質含量22公克、脂肪含量0.9公克,又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有效降低總膽固醇。一般運動後應適當補充蛋白質,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葉嘉豐建議,運動後不妨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雞胸肉,幫助修補運動後肌肉纖維的損傷,此外,肉魚豆蛋類等富含蛋白質食物是好選擇。「舒肥」料理 真空低溫烹調正夯料理雞肉可採取微波、加熱、水煮等烹調方式。趙函穎建議,可以採用法國的「舒肥」法,以真空低溫烹調的方式,鎖住食材水分並保持滑嫩口感,近年非常盛行。「舒肥」作法很簡單,趙函穎指出,首先取一片雞胸肉,視個人喜好加上各式辛香料醃製,如黑胡椒粉、大蒜粉、月桂葉、迷迭香或義式香料等,加一點鹽、15㏄橄欖油,以密封真空袋封起來醃製一至兩小時。若家中有舒肥機,溫度調至62度並將雞胸肉放置約1.5小時,取出煎一下就可食用。也可用電鍋,按保溫模式放1.5小時,也可達到舒肥效果。趙函穎說,也可用烤箱烤雞胸肉,再將雞胸肉撕碎做成手撕雞,搭配生菜或蔬菜成為沙拉;或單純以微波加熱雞胸肉食用。葉嘉豐建議,吃雞胸肉可以搭配適量堅果,約大拇指第一指節大小的量,以補充維生素E、鎂等礦物質,幫助抗氧化、抗發炎、促進代謝,也有助於減少運動後的痠痛。1份雞胸肉 最好搭配1到2份蔬菜雞胸肉不建議長期食用,否則容易便祕。趙函穎建議,飲食必須均衡,一份肉應搭配一至兩份蔬菜,幫助蛋白質消化。以便利商店的食物搭配為例,以一塊雞胸肉配一盒生菜沙拉,再配一塊地瓜,就是營養素均衡的一餐。健身者在運動前後吃雞胸肉,一次一份即可,要記得搭配蔬菜與地瓜、玉米等澱粉類食物,才能有效增肌。不過,並非所有人都可大量吃雞胸肉。趙函穎指出,腎功能明顯退化、慢性腎衰竭等慢性病患,蛋白質的攝取不能過量,因此不可吃太多雞胸肉。第一至三期慢性腎衰竭患者,一天蛋白質攝取量應限制在每公斤體重0.8公克,例如60公斤的成年人,一天僅能攝取48公克蛋白質,吃雞胸肉很容易超標。此外,若有慢性腎衰竭又合併糖尿病,飲食應請營養師來計算與調理,找出合適的方式。一般正常人的蛋白質也不應攝取過多,60公斤成年人,一天蛋白質攝取上限為每公斤體重2公克,一天大約攝取120公克蛋白質,若一整天都只吃每份100公克重的雞胸肉,應該以6片為上限,以免過量造成負擔。
-
2020-07-16 科別.消化系統
病毒量超標3000倍 B肝婦不敢再停藥
今年有許多民眾因新冠肺炎疫情而不敢去醫院,但對肝病患者來說,若因此減少就醫或中斷用藥,恐提升病毒復發風險。60歲張女士在30年前就發現自己患者B型肝炎,雖有治療並後續定期追蹤,但六年前肝炎嚴重發作,肝功能與黃疸指數皆比常人超標10倍、2倍外,B肝病毒數更飆升至600萬單位,比正常值2000超出3000倍,所幸立即接受醫師治療而改善;不過半年後停藥又復發,再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而改善,讓她決心不再停藥。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高嘉宏表示,台灣B肝病毒感染者約有220萬人,預估仍有30到40萬位B肝患者未妥善接受治療,肝臟可能逐漸受病毒侵襲而出現慢性發炎,更可能持續惡化,轉變成肝纖維化、肝硬化,未來肝癌風險大增;而為響應今年「全民回肝計畫」與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他呼籲失聯肝病患者應積極就醫、持續回診檢查。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林漢傑指出,民眾都會做健檢,但肝功能指數「正常」不代表就沒有慢性肝炎病毒,或沒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可能。台灣自1986年起實施新生兒全面施打慢性B肝疫苗,使新生兒B肝感染率從10% 降至近年小於1%;然而35歲以上族群中,仍不乏B肝病毒帶原者,其發生率高達15%。台大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表示,在慢性B肝治療過程中,醫師會定期為病患進行病毒量檢測,以確保治療效果並追蹤是否出現抗藥性,9成以上病情可獲得良好控制。不過現行健保給付規定,肝病患者在治療三年後會面臨停藥,再視患者是否復發、肝病毒指數等決定是否續藥。而據台大醫院近年研究發現,治療慢性B肝的藥物導致的復發比率不盡相同,平均停藥一年的患者中有6成會病毒復發(B肝病毒數大於2000),其中約有5成的人肝功能指數(ALT/AST)大於80 U/L,恐出現黃疸、肝衰竭等嚴重威脅生命的症狀。因此蘇東弘建議民眾在停藥期間需要定期回診,請專業醫師協助監測病毒量以早期發現復發。高嘉宏說,B肝不像C肝可以治癒,患者需長期服藥治療,今年「全民回肝計畫」持續進行中,凡30歲以上,未接受B肝抗病毒治療、表面抗原HBsAg為陽性的B型肝炎帶原者,以及三個月內肝功能指數(ALT)大於80 U/L,即可進一步免費參加B肝病毒量檢測。以上若有任何疑問,皆可至官網「肝炎救星網」查詢。
-
2020-07-15 癌症.頭頸癌
口腔癌篩檢量掉4成 菸檳族快受檢
口腔癌是台灣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每年奪走3000多人性命,今年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口腔癌篩檢量硬生生掉了四成,衛福部國健署呼籲,年逾30歲菸檳族趕緊做篩檢,以免增加死亡風險。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口腔癌是台灣男性10大癌症死因的第4位,也是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據201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口腔癌發生個案人數有7058人,每天有19位口腔癌新發生案,其中30至64歲中壯年發生人數高達7成;另依去年死因統計,當年有3425人死於口腔癌。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呂宜興表示,受新冠肺炎影響,今年1月下旬後,民眾減少進出醫院,各科看診人數都大減,耳鼻喉科減少五成,一直到6月解封,醫院看診人數才回溫。即便如此,呂宜興說,耳鼻喉科看診與檢查人數增幅仍緩慢,現在進醫院仍得戴口罩,而做口腔癌等相關口腔黏膜檢查得脫下口罩,讓不少民眾有顧慮,6月國內疫情解封,至今受檢者僅回溫一成多。另外,醫院配合國健署至工廠、工地等進行口腔癌高危險群篩檢活動,至今仍因疫情暫停,也使得口腔黏膜檢查篩檢數下降。國健署表示,口腔黏膜檢查3分鐘就能揪出癌前病變,是由醫師目視及觸診口腔黏膜檢查,診斷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病兆。目前經口腔黏膜檢查,發現7成6為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若及時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5。呼籲30歲以上有菸檳習慣的人,請踴躍接受政府補助的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
2020-07-15 癌症.其他癌症
口腔癌篩檢量降4成 民眾擔心疫情不想張口檢查
年奪3000多人性命的口腔癌是台灣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癌症,但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口腔癌篩檢量硬生生掉了四成,衛福部國健署呼籲年逾30歲菸檳族趕緊篩檢,以免增加死亡風險。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口腔癌是台灣男性10大癌症死因的第4位,也是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據201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口腔癌發生個案人數有7058人,每天有19位口腔癌新發生案,其中30至64歲中壯年發生人數高達7成;另依去年死因統計,當年有3425人死於口腔癌。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呂宜興表示,受新冠肺炎影響,今年1月下旬後,民眾減少進出醫院,各科看診人數都大減,耳鼻喉科減少五成,一直到6月解封,醫院看診人數才回溫。但即使如此,呂宜興說,前院內洗腎、檢查肝病等患者數都回溫,但耳鼻喉科看診與檢查人數增幅仍緩慢,他說,原因出於「年SARS經驗讓民眾害怕。」他說,現在進醫院仍得戴口罩,而做口腔癌等相關口腔黏膜檢查得脫下口罩,讓不少民眾有顧慮,6月國內疫情解封,至今受檢者也僅回溫一成多。另外,醫院配合國健署至工廠、工地等進行口腔癌高危險群篩檢活動,至今也仍因疫情暫停,也使口腔黏膜檢查篩檢數下降。國健署表示,口腔黏膜檢查3分鐘就能揪出癌前病變,檢查是由醫師目視及觸診口腔黏膜,診斷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病兆,經口腔黏膜檢查發現7成6為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及時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5。呼籲有菸檳習慣的人,政府有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包含已戒民眾或吸菸民眾,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請民眾踴躍接受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