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近日連續出現多起境外移入個案,更有如比利時工程師等感染源不明個案,讓是否入境者全體普篩又成熱議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表示,入境全篩目前估計每日需420萬成本高,應考慮到成本與效益的平衡,不是有效就一定要去做。
指揮中心今下午2時將召開記者會,說明新增一例境外移入個案及防疫作為。
李秉穎表示,現在世界上所有地區都是流行地區,所有入境旅客都需要入境評估,有症狀就要檢驗並隔離,沒症狀也要隔離14天。現在台灣主要兩個建議是入境時篩檢,認為會不會比較安全,再者是14天結束時篩檢,希望抓到無症狀個案。
他說,而從最近一段時間聽到的防疫政策建議,好像對防疫有幫助,可能找到更多病患,但要考慮到成本與效益的平衡,不是有效就一定要去做。比如封城一定可有效遏止疫情擴散,但是有必要嗎?過去傳出不明感染源的個案時,也曾有人建議封城,但現在回頭看那些建議是不必要的,加強民眾自覺和防疫措施、擴大篩檢對象,像是現在醫護人員只要有不明原因呼吸道症狀就要檢驗。
李秉穎說,全民普篩的成本效益,要看是用抗原或抗體,但是抗體只能找到過去的感染,需要花很多錢,因為沒有社區流行,再怎麼驗都是很少,大約2000人只找到一個陽性,對防疫政策沒有幫助。至於核酸檢測只能偵測最近的感染,在台灣沒有社區感染的現況下,是不會有陽性個案的。
他說,至於入境篩檢的成本效益,每做一個要幾千元,如果入境全篩每天要420萬元,雖然成本低於境內普篩,但是會得到什麼結果呢?如果效益是入境陰性就可以縮短居家檢疫時間,反而製造了防疫的黑洞破口,他是百分之二百反對這個建議。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