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婦產科

運動男喜獲麟兒 感謝當年罹癌時醫護提醒他凍精

29歲的伶伶在2018年發現吞東西有異物感,到醫院做切片化驗確診早期淋巴癌;本身是護理師的她,痛哭後決定勇敢面對疾病,並花一個月做凍卵後開始治療,目前身體調養好,已開始準備生育計畫。記者簡浩正/攝影
29歲的伶伶在2018年發現吞東西有異物感,到醫院做切片化驗確診早期淋巴癌;本身是護理師的她,痛哭後決定勇敢面對疾病,並花一個月做凍卵後開始治療,目前身體調養好,已開始準備生育計畫。記者簡浩正/攝影

罹癌非人所願,但面臨癌症衝擊時,癌友往往只想到治療,難以事先規畫生育。今年40歲的傳勇,八年前、新婚才九個月,發現慢跑時會喘、脖子腫大出現淋巴,看牙醫後牙齦持續出血,到醫院抽血檢查發現罹患白血病。他接受化療後復發,所幸後來骨髓配對成功,移植後恢復健康。

但由於白血病治療影響生育能力,傳勇說:「還好當時有冷凍精子」,治療前接受生育保存,今年3月喜獲麟兒。

癌症希望基金會日前針對179位育齡癌友進行調查,了解癌友對生育想法、罹癌後決策經驗、所需幫助等。結果發現,6成癌友完成治療後不排除生育,且有1成癌友對療前生育決策感到後悔;另外,因隨著醫療進步,台灣近6成癌友存活率超過5年,癌友的生育權愈來愈被重視。

為使有生育需求癌友獲得協助,基金會設計「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與國健署、七大醫學會合作,以衛教資訊、癌友經驗、決策輔助等三功能,呼籲病友主動查詢、癌症醫師主動告知,生殖醫師主動說明,讓育齡癌友接收到完整的生育保存資訊,面對生育議題。

29歲的伶伶在2018年發現喉嚨不舒服、吞東西有異物感,醫師檢查發現喉頭有不明腫塊,到醫院做切片化驗確診早期淋巴癌。

當時她剛新婚兩周,得知罹癌大哭了好幾天,但本身是護理師的她,決定勇敢面對疾病。因此她和主治醫師討論後續生育問題,並花一個月凍卵,之後開始治療,幸好老公、家人都陪在身旁支持,2年多來已完成6次化療及17次放療,身體也調養得差不多,近期開始準備生育,也到癌希的資訊平台諮詢。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可能攸關生育的癌症族群包括乳癌、婦癌、血癌、淋巴癌與睪丸癌,一年估計約影響7000人,其中乳癌育齡癌友人數最多,一年約有4000人。

研究顯示,癌友罹癌前生育意願最高,治療時跌落谷底,治療後生育意願隨之提升,且治療後每7位就有1位想嘗試懷孕,1成癌友後悔療前生育決策,包含癌後生育意願、醫護討論未被滿足、療前未做生育決策、生殖科介入低、後悔接受癌症治療等,另也有4成癌友表達生育保存相關資訊非常不足。基金會在聽到癌友需求後,花了約一年時間建構該平台。

他說,該平台提供最完整的生育衛教資訊,還有癌友現身說法的經驗分享,及協助病友釐清生育意願與風險,掌握跟醫護溝通,幫助決策。過去很多人罹癌後,都是想趕快把癌症治好,但卻常忽略生育的問題,加上育齡癌友過去因為資訊討論不足,使生育決策面臨困難,該平台建立後,有助病友認識、思考生育健康的議題。

衛福部國健署長王英偉指出,許多病人進入診療間時因為緊張、患病心情沉重等各種原因,經常會詞不達意,無法經自身病情有效傳達給醫師。為達到醫病溝通效果,國健署委請學術單位設計民眾診療提問單,讓民眾掌握其他病友提出的問題,也分享病友的經歷,這些提問單目前都設計在國健署「健康九九」的App中,民眾可多加利用。

●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專區: https://fertility-ecancer.org.tw/

癌症希望基金會設計開發「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並與國健署、七大醫學會合作,以衛教資訊、癌友經驗、決策輔助等三功能,讓育齡癌友接收到完整的生育保存資訊。記者簡浩正/攝影
癌症希望基金會設計開發「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並與國健署、七大醫學會合作,以衛教資訊、癌友經驗、決策輔助等三功能,讓育齡癌友接收到完整的生育保存資訊。記者簡浩正/攝影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基金會在聽到癌友需求後,花了約一年時間建構該平台,希望助病友認識、思考生育健康的議題。記者簡浩正/攝影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基金會在聽到癌友需求後,花了約一年時間建構該平台,希望助病友認識、思考生育健康的議題。記者簡浩正/攝影
今記者會上邀請傳勇(左一)等三名罹癌患者,分享治療及生育的歷程。記者簡浩正/攝影
今記者會上邀請傳勇(左一)等三名罹癌患者,分享治療及生育的歷程。記者簡浩正/攝影

癌症治療 精子 生育健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