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1 活動.精彩回顧
搜尋
療癒
共找到
499
筆 文章
-
-
2022-12-18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腸道健康 人也跟著健康
我們進食後,食物經過消化與吸收,再進入大腸進行發酵。這個發酵過程對健康很重要,一方面分解食物殘渣作為腸道微生物的營養來源,並合成人體所需的維他命B群、維他命K等營養素。同時,腸粘膜是相當重要的免疫組織,隨時分泌抗菌蛋白調控腸道內的環境。這個發酵過程,搭配腸粘膜附近豐富的免疫細胞,也成為身體防禦的一部分。很多人都知道要補充腸道好菌,卻忽略了要讓攝入的好菌在腸道落地生根、在我們身體裡活得快快樂樂,並不是光靠補充就夠,還需要體內環境的配合。怎麼配合?第一步,從飲食開始。盡量少吃精製糖和澱粉、改用地瓜芋頭這類含有抗性澱粉的飲食。因為精製糖、精製澱粉消化後的單糖正是壞菌偏愛的飲食,會排擠好菌的生存。光是減少糖類和精製澱粉的攝取,就已經在幫助腸道排除壞菌。減少促進壞菌生長的因子,在補充腸道菌時也要同時補充育菌素(prebiotics)。就像在土壤下肥,給花果樹好的生長環境一樣。飲食裡的新鮮蔬菜,就是能促進好菌生長的食物。特別是含豐富纖維的葉菜類,含有豐富胺基酸的蘆筍,有菊糖(inulin)成分的菊芋,青花菜、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都能帶來天然育菌素。不光要多吃蔬菜,還要盡量吃多樣化的新鮮蔬菜。我過去也用「彩虹飲食」的比喻鼓勵大家吃各種顏色的蔬菜,讓餐盤如同彩虹一般鮮艷活潑,用五顏六色的多酚類來餵食腸道的菌種。20年前我剛回到台灣,發現一般人並不像美國人會過度吃肉,甚至許多朋友因為宗教或護生的理由而吃素。可惜的是,這些吃素的朋友往往以過度加工食品和精製澱粉為主食。不光錯過新鮮植物帶來的植化素、維他命和礦物質,時間長了容易血糖不穩,甚至進入三高的代謝症候群。精製澱粉主食留給腸道微生物的營養不足,回過頭來也影響微生物和腸道黏膜組織的互動,包括干擾腸黏膜的正常汰換而影響腸道的通透性。這就是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讓本來不會進入血液的腸道內容物突破腸道防線,引發免疫細胞的反應,造成身體慢性的發炎。我觀察到飲食不耐受的現象愈來愈普遍。有些人飯後易脹氣、消化不良或瀉肚子,皮膚有各種難以治癒的疹子,這其實離不開腸道受傷的問題。當腸道環境不利於好菌生長時,壞菌自然會接管腸道,而這些壞菌的代謝需求也會影響我們對飲食和環境的偏好。一方面可說腸道微生物是透過不良的生活習慣才生存下來,另一方面我們不健康的作息與習氣,像菸、酒、壓力、負面情緒……也離不開腸道生態的影響。我當時引進地中海飲食的觀念,示範怎麼少吃澱粉類主食,改用大量新鮮生菜、豐富橄欖油、堅果拌成的沙拉,為自己帶來一天的熱量和營養。當然這樣的飲食,也讓腸道微生物得到足夠的膳食纖維和多酚,而能建立多元而健康的微生態系。今年,我透過《療癒的飲食與斷食》鼓勵大家採用以大量蔬菜為主的低醣高脂飲食吃好吃飽,接著將進食頻率自然降下來,讓腸道有更多時間可以休息修復。腸道恢復健康,身體慢性發炎跟著緩解,讓人感覺清爽起來,也自然更樂意透過運動、呼吸、情緒的管理來調整體質。就這樣,不知不覺,健康與快樂也都回來了。
-
2022-12-17 醫療.精神.身心
聽鳥叫聲讓人感到療癒!研究證實可改善心情達8小時、有益心理健康
《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1篇研究指出,賞鳥、聆聽鳥叫不但讓人感到心曠神怡,也確實有益心理健康,對於已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也是同樣效果。不只樹木海洋 大自然還有其他有益身心之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大自然對人們的心理健康有益。然而,大部分文獻都集中在樹木、公園和森林等綠色空間或湖泊等藍色空間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雖然這些研究讓人們越來越認識大自然對心理健康的益處,但對於其中形成這些益處的具體特徵並不是這麼了解。此研究專注於「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吸引著人類,但卻很少受到科學關注」的鳥類,研究團隊用1款名為 Urban Mind 的應用程式收集世界各地共1,292名參與者的數據,大多數都是來於自英國、美國和歐盟。使用Urban Mind的參與者,每天被問3次他們是否能看到或聽到鳥兒的聲音,同時也評估了他們當前的心理健康狀況,同時還收集了有關任何心理健康狀況診斷的訊息。療癒作用可達8小時 憂鬱症者也見效研究人員剛開始的假設是「每天與鳥類相遇與更優質的心理健康有關」,而事實上,研究的確發現,聽到或看到鳥類被證明對參與者的心理健康有益,因為當他們看到鳥類或聽到鳥類聲音時,他們的心理健康明顯好轉,這種心理健康的改善可能持續長達8小時之久。研究人員進一步說明,與鳥類的日常接觸與心理健康的持久改善有關,這些改善不僅在健康人身上很明顯,在被診斷為憂鬱症的人身上也很明顯。所以,感到憂鬱、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走出家門去尋找鳥類,聽聽他們悅耳的聲音,也許可以幫助轉換情緒!★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12-16 養生.抗老養生
陳月卿助夫抗癌30年悟出健康真相:身體是最好的醫師 時時刻刻微養生
資深媒體人陳月卿穿著亮麗時髦,1953年出生的她,面容、儀態、聲音沒有老態、只有韻味;這與她長年養生、遵循健康飲食有關嗎?她說,熟齡之後要精神飽滿,身體的保健是基礎,心靈的保養才是妙不可言。 「我過去是電視主播,媒體工作就是爭分奪秒,大概從33歲開始,我就覺得我把自己的身體搞壞了。起床不是頭痛、就是腰痛,不到中午就累了,經常腸胃炎或是感冒,上班要準備很多藥,連出國也是帶著一包包的藥袋。我先生說,跟我求婚,真的是下了很大的決心!」 儘管每天病懨懨,但健檢報告都是綠字,要是沒有人生發生的那場「意外」,她也不會翻轉健康意識。 「我先生42歲第一次健康檢查就發現有肝癌,很幸運手術順利。在癌症的陰影下,我們先求存活兩年、再拼存活五年,我拼了命找各種資訊、上各種課程,要找出健康的真相!我是一個追根究底的人,不僅打破砂鍋問到底,也問砂鍋在哪裡?」 她用「神農氏嚐百草」的精神遍尋療法,調整了作息、飲食和睡眠,而收穫最多、影響最深遠的,竟然就是自己。 「我的身體回饋我很快,給身體適合的營養,心情愉快、作息正常,臉跟眼睛都會發出光。」陳月卿自此後,樂於分享健康養生,她相信「身體是最好的醫師」,「回歸自然飲食,吃真食物、好食物、全食物,根莖花果葉都要吃;我也重視泡澡和環境『除濕』,從一天的開始到結束,時時刻刻都在微養生。」 40後拼生孩子,身心「鬆」下來才如願 「為了讓老公有『強烈的求生意志』,40歲後的我,努力想生小孩卻不如願,因緣際會之下聽聖嚴法師講心經,從此讓我明白,『心』的重要性,每天靜坐練習,也是我養生的一大關鍵。」 陳月卿提到自己第一次禮佛時,身心像是重擊般的「心開意解」—「我自己是知識份子、無冕王,要我禮佛跪下來,又要禮敬眾生,當下覺得很困難,但在聖嚴法師的引導下,我突然淚如雨下,覺得自己為何如此傲慢?」 持續養生與靜坐,身心徹底的「鬆」下來,孩子就來了。41歲、43歲時接連迎來一女一子,她身體感受到更大的正面能量。養生不是刻苦鑽研,而是了解自己是否身心而一,滋「養」出自己真正的人「生」。 買東西要「減法」,養成健康習慣要用「加法」 「我以前覺得生命的密度很重要,現在覺得生命的長度也很重要,人生可以有效率又有健康。我的生活哲學是買好的東西、用很久,讓生活每一個物品都是精品、永續使用,什麼最貴?亂買最貴!不要以為擁有是資產,買了太多東西,反而可能是負債。」 身材窈窕的陳月卿,30年前的衣服都穿得下,她分享一個小訣竅,就是用「加法」鼓勵自己的健康習慣—今天有營養均衡,加分;今天有好好運動,再加分;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才有辦法越來越好。 運動方面也是逐步加強,從簡單的體適能運動開始,陸續才又有了瑜伽、國標舞等等,每天在鏡子前搭配衣著,培養美感和動腦,也了解自己的健康體態,把時間放在享受生活—「我現在比過去感覺更好。」 祝福讓你煩惱的人,用生命影響生命 「現在我不把行程排太滿,當你把不必要的捨棄掉,你的生命就會有很多『餘裕』,你才有辦法看清楚,什麼對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事。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舒緩療癒的自己就像在天堂,急躁匆忙焦慮不安,就在身處地獄。現在的我們,喝茶也要品茶,把時間的主導權拿回來。」 陳月卿自己觀察,如果到60歲以後還不錯、越來越美麗的人,通常都是內在更加豐盈,從內而外散發出光芒。 「當我們心中有正念,收穫最多就是自己。」她說,祝福讓你煩惱的人,「心念」的改變,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活到我們這樣的年紀,我們可以為社會做最好的事,就是把自己做好,用我們的生命,去影響其他生命。」●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進入50後「冬季癢」年年報到?皮膚科醫師教3方法輕鬆緩解:每天「這時間」保養最好.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愛妻每週洗腎3次,他心疼照護到病倒!廝守40年別說拖累,「換做是我,妳也會照顧我啊!」
-
2022-12-13 焦點.元氣新聞
用學姐立場開課...理科太太把100多小時諮商經驗當課程賣 衛福部說話了
理科太太近期預售線上課程「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短時間內2700多人報名,進帳近500萬。文案提到「結合經驗、案例、理論、工具」,提供「實作練習、選書、專屬社團」,課程大綱與心理師在社區或醫院帶領的工作坊高度雷同,由於理科太太不具心理師資格,引起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等跨專業人士反彈,質疑她的資格和課程內容。理科太太後來強調「內容絕不觸及諮商、不為任何人諮商、不可能取代諮商」,是以「學姊」立場分享超過一百小時諮商經驗談,昨在粉專怒嗆「酸民惦惦」,今再發文指出是課程名稱取得不好,用了「諮商」二字,才會招來「有心人士」的斷章取義。問題只是名稱取不好、被有心人士武斷攻擊嗎?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和一些諮商心理師認為,理科太太不具專業資格者,卻以將個人經驗包裝成「課程」形式進行販售,加上網紅名人效應影響力大於專業團體,雖然內容尚未釋出、難以判定是否違法,但確實有專業倫理的疑慮,也有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之虞。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表示,他個人對理科太太沒有什麼了解或既定印象,或許有些民眾購買只是好奇名人經歷,並非因自己有心理健康需求,如果理科太太只是分享自身經歷、沒有從事醫療行為,還看不到課程內容,也很難說有無不合理或違法。法規上沒有不可以,並不代表恰當。諶立中說,如果是有心理健康需求的民眾購買,他建議應注意三件事,首先是「用個人經驗很難用在每個人身上」,再者是「個人資歷背景是否可完全信任」,最後是「認為自己有諮商需求,還是要找專業人員討論。」一般人常誤以為諮商心理師只是跟你『聊聊』,這與事實有很大落差。」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表示,根據心理師法第14條,諮商心理師有六項法定業務,包括不同族群的心理衡鑑、心理諮商、心理治療,要有碩士學位、通過實習和專技高考、每6年取得120個再教育學分,才能合法執業,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認證,就不能自稱是諮商心理師,也不能執行相關業務。羅惠群表示,諮商經驗非常個人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啟發和想法。相較於一般自助類型書籍側重讀者反思的特性,這次販售的課程強調是個人主觀經驗分享,標榜很強的互動性、導入自評系統,令人擔心有可能傷害到個案的潛在風險,也會擔心這將導致社會大眾對於諮商有不正確的認知。基於以上,已經有些律師和專家認為這套商品有規避法律界限、遊走灰色模糊地帶之虞。羅惠群說,課程內容公佈後,才能由主管機關判定是否違法。如果有個住在台北市的人買了這套課程,對於內容有疑慮,認為有與心理師法定業務雷同、有違法之虞,個人可向地方衛生局申訴檢舉,衛生局會進行約談並做事實認定。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曾任高中專輔教師8年的諮商心理師林上能表示,理科太太所列的課程大綱雖然沒有直接指稱在做心理諮商與治療,但專業人員一看就知道,這個大綱與中小學輔導老師在校帶領的活動課程、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心理師帶領的自我探索工作坊或情緒成長團體,還有心理師在醫院、社區帶領自我探索與覺察團體的諮商內容,有著高度的重疊性。林上能說,如果只是經驗分享,理科太太以KOL身份拍影片就有很好的效果,但推出這樣類似於商品化諮商療程的課程,反而是將高度個人化的心理諮商歷程「化約」成一套模式,可能導致社會大眾誤以為「原來心理諮商就是這樣」。林上能提醒,教人尋求自我療癒的過程中,很可能引發每個人不同程度的反應,例如勾起創傷和情緒,心理師的陪伴能及時協助和平復。當此單向教學課程將個案帶出這類反應時,要怎麼給予這麼多人個人化的適切引導呢?會擔心這套課程反而導致個案錯過了接受諮商和治療的黃金期。「因為民眾不了解心理諮商、專業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政府對於推動心理健康做得不夠,才會引起這番軒然大波。」羅惠群說,心理師的專業倫理守則,最基本的就是「不傷害」,以個案福祉為核心考量,因此要呼籲對此課程有興趣的民眾,更客觀去看待這個課程、檢視課程內容,不要受名人效應影響而忽略了自身的心理健康需求,或延誤了自己的治療。
-
2022-12-12 焦點.元氣新聞
理科太太諮商筆記引爭議 衛生局:她透過這招規避違法疑慮
理科太太12月初與線上學習平台Hahow合作,將過往兩年接受100多個小時的心理諮商經驗,化為「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從自我覺察到自我療癒」課程。理科太太在官網寫道:「我不是心理師不能幫你諮商,但我在諮商室的另一頭和自己搏鬥了100多個小時,我想以學姊的身分,分享我的筆記,陪你走過這一段。」短短十多天逾2500人贊助,募資金額突破三百萬元。理科太太推出課程被不少網友質疑砲轟,讓她忍不住做出回應澄清「有些酸民在我的線上課程內容根本還沒有正式上線就開始要誤導別人」,「自己沒有常識就不要誤導別人,什麼叫做“看起來不太像只是單純的經驗分享"」。她強調「我分享的是我在諮商室裡的學習,從我自己的生命經驗結合心理師教我的技巧來處理感情,親子和事業的問題」、「不是、也不可能替任何人諮商」,也提到推出這樣的課程原因是希望「心理諮商一直以來有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努力想要鼓勵大家去認識自己,勇敢去諮商」、「希望大家能跟我一樣自我覺察,擁抱情緒」。【延伸閱讀:理科太太推「心理諮商筆記」課程遭質疑 發文嗆:酸民惦惦啦!】但理科太太的說法,大家並不買單。律師呂秋遠在臉書表示,對於專業人士來說,買了這份100小時的諮商筆記,就可以「陪伴度過最難過的時候」,傷害性不高、汙辱性極強。「難怪,現在有法律問題找google,有經濟困難找錢莊、有病問仙姑」。呂秋遠表示,理科太太的說法引起許多人、特別是專業人士的反彈,為什麼諮商過100多小時,就可以開設「陪你一段」的「課程」,如果是這樣,那麼一般人去律師那裡諮詢100小時,就可以「陪伴」當事人開庭嗎?呂秋遠也提到,台灣沒有心理醫師,只有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根據《心理師法》的規定,要成為心理師,必須在「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大學、獨立學院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大學、獨立學院諮商心理所、系、組或相關心理研究所主修諮商心理,並經實習至少一年成績及格,有碩士以上學位」。「很簡單嗎?國內約有20所大學開設相關系所,錄取率只有8%上下」,他說,考上以後,要修學分、寫論文、實習,最後要國家考試,通過以後,才能取得心理師執照。他表示,多數人認為心理師只要陪人聊天就可以收錢,真好賺,我也來陪聊好了。但是,卻不知道心理師的所有回應都需要經過訓練,透過一個人的言談,去理解對方的感受與思考模式,進一步去找到察覺與改變的方法與可能。【延伸閱讀:心理諮商只是聊天?錯!過來人經驗談:心理師是燈塔,在心理的暗黑大海中指引前進方向】呂秋遠說,理科太太的筆記,問題也就在這裡,她進一步加深了一般人的印象,只要買筆記,就可以理解諮商是什麼。理科太太標榜理科,但是所作所為一點都不理科,因為諮商是科學、是專業,不是閒聊,不是靠100小時,就可以讓心理健康出現狀況的人,得到專業撫慰與回應。呂秋遠說,如果認為諮商師只是閒聊,民眾如何建立對諮商師的信任?又怎麼會願意在發現困難時,找專業諮商師協助?「這是所有專業人士的困境」,呂秋遠說,當發現問題,一般人喜歡google、喜歡網紅,但就不願意找專業人士處理,然後再以google與網紅的結論,去挑戰專業人士的診斷結果。他表示,理科太太很聰明,「開宗明義說,我不是在做諮商業務,我只是把心得分享給大家」,當然表面上不會觸犯心理師法第42條,反正她的受眾會埋單,不過就是商業行為而已。但是,對於專業人士來說,買了這份100小時的諮商筆記,就可以「陪伴度過最難過的時候」,傷害性不高、汙辱性極強。呂秋遠說,難怪,現在有法律問題找google,有經濟困難找錢莊、有病問仙姑。然後,心理師開設診所,就會被笑,精神病才會去那裡,不然就是無病呻吟的人才會去花錢,而最後,心理師的專業,被簡化成100個小時的諮商。諮商,針對的都是個案,不是通案。呂秋遠表示,如果有個案買了她的「分享經驗」課程,結果發現對自己沒用,因而對諮商這種專業沒信心,從此不願意求助。甚至被她的內容觸動了某些內心的傷痛,因此而自殘,或是有其他嚴重的後果,她可以負責嗎?【延伸閱讀:理科太太開課爭議 呂秋遠:傷害性不高、汙辱性極強】理科太太的作法是否涉及醫療行為?台北市衛生局心理衛生科長陳小燕接受中央社記者訪間表示,依據心理師法規定,具備心理師證書者才能提供心理諮商服務,但就新聞及相關課程資訊來看,理科太太相當聰明地透過強調「不會提供諮商或心理治療」來規避違法疑慮。陳小燕說,現階段要判斷理科太太販售這個課程是否違法有難度,未來若有民眾陳情並提供具體事證就會介入調查、進一步釐清,呼籲民眾若有諮商需求應尋求正確管道,接受專業且受過訓練的心理師引導。【延伸閱讀:理科太太自稱「學姐」售諮商日記引熱議 北市衛生局:判斷違法有難度】與理科太太合作的線上平台「Hahow」在官網臉書說明,指出課程內容本身不涉及心理治療,若學員有心理諮商需求,仍建議需尋求專業諮商心理師協助。Hahow強調,這堂課程以理科太太的諮商實踐經驗為主,「理科太太意識到認識自己、覺察情緒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並指出課程主要分享為「理科太太自身怎麼實踐自我覺察、並造成改變」,課程內容也經諮詢專業諮商心理師,並不會實質替學生諮商或心理治療。【延伸閱讀:「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引發爭議 平台親回應解釋】
-
2022-12-11 焦點.元氣新聞
鬆獅蜥、鴨子、黃金鼠也是寵物,養後讓我提早體會父母照顧小孩的辛苦
養寵物是目前正持續成長的趨勢,許多人會透過領養或購買來將寵物帶回家。《聯合報健康版》十一月徵文主題「我的寵物小孩」,徵稿你是如何寵愛自家毛小孩?徵文獲得許多讀者迴響來信分享養寵物的點滴故事,根據讀者的來稿,多數人養的寵物是貓跟狗,也有人養黃金鼠、小兔子、白文鳥、鴨子、鬆獅蜥。而除了分享自己養的寵物種類,很多讀者也分享領養的心路歷程、自己與寵物的生活點滴、如何寵溺照顧寵物小孩、寵物的疾病的對抗與照護....,以下摘錄其他可愛寵物,黃金鼠、小兔子、白文鳥、鴨子、鬆獅蜥的精華篇章,來看看你也會這樣寵愛你的「寵物小孩」嗎?延伸閱讀:愛牠就要養牠一輩子!我的寵物我來寵,那些陪伴生病毛小孩治癒的日子除了貓跟狗,許多人也會飼養黃金鼠、小兔子、白文鳥、鴨子、鬆獅蜥...來當作寵物陪伴自己,來看看以下讀者分享跟寵物的成長故事。1.鬆獅蜥.當年小兒子從學校畢業,帶回一隻「鬆獅蜥」,屬兩棲爬蟲類,飼養並不困難,只要一個大小適中的飼育箱,裡頭布置一些底材和流木,冬天箱底加裝加熱墊,箱子上端裝設紫外線燈和太陽燈即可。不同階段的鬆獅蜥要餵食不一樣的飼料,大抵而言,以小昆蟲和蔬菜為大宗。後來兒子工作後,照料工作就落在我身上,因退休後邁入空巢期,加上朝夕相處,慢慢體會到「寵物家人」的感覺。不幸的是,不知道是我照料不周,還是其他因素,我接手飼養一段時間後某一天,鬆獅蜥竟然無預警辭世,與家人商議後,決定將鬆獅蜥製成標本,外貌就跟活著時一模一樣,感覺還是跟我們住在一起,少了生離死別的哀傷情緒。2.黃金鼠.「短腿」是隻黃金鼠,我們家的第一隻寵物。黃金鼠是夜行性動物,所以女兒白天上學時幾乎不用費心,等女兒回到家用完晚餐,也剛好是短腿開始活躍的時刻。我們最喜歡看她用小小雙手梳理臉頰或是身體,以及牠把食物塞進自己頰囊時那胖嘟嘟的臉部表情,更是討人歡喜。女兒每天會把短腿的萌樣拍照後,傳給遠在高雄娘家的媽媽欣賞。母女倆還能用電話聊上許久,主題除了大學生活外,當然更少不了短腿。女兒從幼稚園開始到高中畢業,都跟著老婆在高雄生活,今年因為考上大學才搬回台北的家,和爸爸的我一同生活。本來還擔心她會不適應,但因為短腿的加入,讓一家人之間增加了更多的話題和樂趣。3.白文鳥.我曾養過一黑一白兩隻文鳥。每天早上我會到陽台為牠們換上最新鮮的食物,那時候可愛的鳥兒是我生活的點綴。後來發現白文鳥一直蹲在窩裡,偶爾才出來吃飼料,一陣子後,從窩裡傳出細微的聲音,原來是有了愛情的結晶。一隻隻羽翼未豐的「小朋友」跑出來了,四隻有黑有白,樣子真是可愛。小小的鳥窩裡瞬間熱鬧起來,每天吱吱喳喳,像菜市場一樣充滿了活力。後來發現白文鳥一直蹲在窩裡,偶爾才出來吃飼料,一陣子後,從窩裡傳出細微的聲音,原來是有了愛情的結晶。一隻隻羽翼未豐的「小朋友」跑出來了,四隻有黑有白,樣子真是可愛。小小的鳥窩裡瞬間熱鬧起來,每天吱吱喳喳,像菜市場一樣充滿了活力。4.小兔子.三年前從高雄愛兔協會領養一隻流浪兔開始,便成了照顧上無微不至的全職保母。所有關於飼養的食物、器具與寵物籠、背包,都以動物福祉為出發點精挑細選,連尿盆都換過好幾個,就是希望有充足的活動空間與舒適性,平時除了飼料、專用牧草、新鮮蔬果外,並搭配酵素納豆菌來幫助消化,每年還帶去醫院做健康檢查,這流浪母兔真好命,遇到好心主人後,活像一隻養尊處優的皇家貴族。.那年,兩個女兒吵著要養寵物,一次到夜市逛了一趟後,家裡就多了兩隻小兔子。小姊妹把牠們養在主臥室的陽台外,當激情過後,我這個媽媽自然成了照顧的老媽子,還好每天打開落地窗就能看見小可愛們自在玩耍,心情隨之愉悅,也甘之如飴。一次放飼料時發現黃白混色兔子身上的毛被扯下,散落四處,以為牠受到霸凌,於是立即將另一隻關回籠裡,算是給牠的懲罰。第二天早上,我在角落看見一大坨聚集的兔毛,翻開一看,竟有六個粉紅色蠕動的小肉丸,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讓我喜出望外,與新生命相逢的機緣,讓母性噴發的我,瞬間感到責任重大。當時我的心情和毫無經驗的新手兔媽媽一樣,驚喜又錯愕,還好用手機搜尋找到附近一家寵物店,詢問照顧方式,也購買「媽媽補品」幫兔媽媽補補身子,又把牠的籠子蓋上布毯,以免吹風感冒,擔心會無聊,還會播放清音樂穩定牠的心情。5.鴨子.我擁有一個很快樂的童年。因為我家養了一對鴨子。黃茸茸的小小身軀,扁嘴鑽動模樣真可愛。以切碎的青菜或搗碎的蝸牛餵食,教牠們飲水,感到責任重大。牠們的羽毛逐漸從稀軟的黃毛轉為灰黑參雜,體型愈漸壯碩,長大為全黑成鴨,可愛的醜小鴨終於蛻變成美麗的天鵝,我們小小的心靈中很有成就感,也讓我提早體會父母照顧小孩的辛苦,更願意主動幫忙家務。.我退伍後做志工,將學校垃圾場附近荒地開墾成菜園,供學生課餘休憩,後來買塊農地自耕自食。剛好碰到飼料大漲,禽流感盛行,農民不堪負荷下棄養鴨子,我就領養幾隻放在農地自由活動,吃無農藥的菜,想不到換毛後竟然會飛。飛天鴨飛來飛去,野狗來襲就是飛,聽到主人摩托車聲音,就成群跑到路邊,麻袋剛卸下,憑嗅覺找到喜歡吃的大陸妹,咬破麻袋嘴巴鑽進去吃;農婦坐小板凳整理鴨食,飛天鴨臨空突襲,驚喜鴨子飛飛飛。用飛天鴨療癒退休身心,促使努力奮鬥健康的動力,每天跟著鴨子走,滿好的。
-
2022-12-11 焦點.元氣新聞
愛牠就要養牠一輩子!我的寵物我來寵,那些陪伴生病毛小孩治癒的日子
養寵物是目前正持續成長的趨勢,許多人會透過領養或購買來將寵物帶回家。《聯合報健康版》十一月徵文主題「我的寵物小孩」,徵稿你是如何寵愛自家毛小孩?徵文獲得許多讀者迴響來信分享養寵物的點滴故事,根據讀者的來稿,多數人養的寵物是貓跟狗,也有人養黃金鼠、小兔子、白文鳥、鴨子、鬆獅蜥。而除了分享自己養的寵物種類,很多讀者也分享領養的心路歷程、自己與寵物的生活點滴、如何寵溺照顧寵物小孩、寵物的疾病的對抗與照護....,以下摘錄寵物貓、狗的各類型的精華篇章,來看看你也會這樣寵愛你的「寵物小孩」嗎?我的寵物我來寵一但決定養了毛小孩,就要把牠當小孩一樣照顧,愛牠、照顧牠一輩子。眾多飼主將貓貓狗狗視為寶貝、心頭肉,擔心牠著涼,採購可愛衣服、毛毯、厚墊;怕牠無聊,買滿屋玩具給牠玩;擔心牠營養攝取不足,買特選的飼料跟保健食品;來看看讀者們怎麼寵溺照顧毛小孩。寵物狗:.「柴寶」:柴寶是隻剛滿兩歲的公赤柴,從小就愛玩球,常跟牠玩「我丟牠撿」遊戲。每天出去散步是基本的,空時三趟,沒空時一到兩趟。遇到下雨天就麻煩了,因此為牠買雨衣,剛開始柴寶穿了就不動,只好慢慢誘導牠,半拖半拉,才慢慢移動,出門又是生龍活虎的一隻柴。柴寶的每個成長階段,我會為牠添購不同的東西,如零食、玩具、牙膏、防舔圈、牽繩、衣服等,真的會一直不停地買下去。.「立立」:狗就是要寵是奉行不悖的家規,二姊在美國婚禮因此沒法全家到齊,因為要留人顧狗;爸媽開刀住院,第一個排的班不是陪病,而是誰回家餵狗、遛狗、幫狗開冷氣。凡是獸醫交代必是聖旨,蜆精保肝、益生菌顧胃腸、葉黃素護眼。為著能得獸醫悉心照顧,過年紅包、中秋月餅、家裡熬花生湯、烤蛋黃酥,一定要有獸醫那份,而獸醫也投桃報李給了手機,急症時直接簡訊問診。.「Lafite」:兒子養的母豆柴Lafite,在他結婚生子、工作繁忙後,由我接手,我從寵物爺爺降格為「狗爸爸」。養狗每天要帶出去放風,台灣雖說對寵物已較過去友善,但環境還是不敷需要。市政府建有二座狗公園,可惜使用者太多,草地不夠茂密的地面,都會讓牠的腳受傷。苗栗通霄有一座狗樂園,草地廣大分好幾區,草皮保養得不錯,我們帶牠去過幾次,位置雖有點偏遠,但為了寶貝狗女兒,隔一段時日還是得帶牠去跑跳,看牠在草地上燦爛的笑容,知道牠要告訴我:給牠草地,其餘免談。寵物貓:.「元元」:元元剛到家時是出生27天的小橘奶貓,體型只有一個手掌大,抵抗力弱易生病夭折。因此全家總動員對元元用心照料,剛開始只能喝奶、吃泡軟飼料,每餐都小心餵食,深怕有個閃失會生病。長成成貓後,除了吃乾飼料、每日一濕食的主食罐,也會煮雞蛋、雞肉、南瓜,讓攝取天然營養。別小看橘貓的貪吃基因,體重從200公克快速長成5公斤的胖橘。除了替貓皇服務膳食、鏟屎、逗貓,家人還買各種玩具,宛如金孫般寵溺,冀望能快樂健康的長大。.「咪咪」:咪咪是個生性敏感的好奇寶寶,為了滿足不同需求,房裡設計三個休憩場所。第一個是帳篷式貓窩,舒適通風又富隱密性,裡面有貓砂盆和耐咬玩具,是她想要深度睡眠不想被打擾的私人空間;第二個是山谷貓抓板,弧度凹面符合貓體工學,咪咪經常趴在上面睡懶覺,厚實瓦楞紙材質很耐抓,是她無聊磨爪時的好玩伴;第三個是沙發躺椅,緊靠落地窗台可邊看風景邊做日光浴,陽光是天然的殺菌劑,不但能促進血液循環,也能讓毛髮更加柔順有光澤。.「小橘和小黑」:大女兒常幫忙為街貓進行結紮,六年前在戶外發現母貓有孕在身,獸醫建議我們帶回家待產,等生產完再帶去結紮。隨後小橘和小黑兄妹倆誕生了。大女兒為牠們張羅貓砂盆、貓抓板、逗貓棒、逗貓球、貓跳台…,還買來木天蓼、貓薄荷,讓我手縫逗貓小香包,我還為牠們在陽台種小麥草,每當聽見打開紗門聲音時,兩隻貓兒就會擠到門前,迫不及待等著要嚐鮮。寒冬時節,小橘和小黑會跳到床上跟女兒們窩被,小女兒高興地說,比暖暖包還溫暖!那些我陪伴生病寵物治癒的日子不只人會生病,寵物也會;飼主既然決定養了牠,就要照顧牠一輩子。若發現寵物生病,飼主會不計花費的醫治與長期陪伴至病情康復,添購進口飼料跟無穀罐頭及保健食品,讓寵物能吃健康食品。擔心醫療費用昂貴無法負擔,先提前買寵物保險防範未然。來看看讀者們怎麼照顧生病的毛小孩。寵物狗:.「QQ」:小型約克夏QQ,今年4歲,由於剛出生時一隻耳朵被大狗咬掉,寵物店賣不出去,因此來到我家。在晚間經常躁動不安,獸醫師診斷結果,認為外耳不見那隻耳朵的內耳在身體裡面潰爛所致,建議手術挖掉。照電腦斷層掃描、掃描結果送美國判讀及手術,花了將近10萬元,幸好手術成功。只有一隻耳朵,但聽力、視力完全沒受影響。QQ非常聰明,想吃飯、點心、外出散步、刷牙、上床睡覺,都會發出不同聲音或用不同眼神表達,牠是一個不會說人話的毛小孩,卻聽得懂我們和牠說的話。.「寶咖咖」:身世坎坷的寶咖咖,年幼跟隨狗媽媽在外流浪,某日發現牠無精打采、不吃不喝,經獸醫確診為「犬瘟熱」,大抵無藥可醫,全憑個人造化。我深刻記得寶咖咖發病時,倒地抽搐口吐白沫的可怕情景,只能求天讓牠度過難關,但奇蹟與幸福往往來得突然,牠居然戰勝病魔完全康復了,自此正式成為家中小妹。寶咖咖屬大型犬,所有吃喝拉撒的份量都比較大。為牠添購進口飼料、無穀罐頭、寵物餅乾、肉條、潔牙棒,希望牠吃得健康又開心;每周要幫牠洗澡保持清潔;天天帶牠出門散步。.「妹醬」:2歲的浪浪西施妹醬,經獸醫做完全身檢查後說牠罹患心絲蟲與皮膚病,眼睛感染角膜炎,當然得配合獸醫積極治療。打針、吃藥、擦藥、洗藥浴輪番上場,狗狗沒有健保卡,每周藥費至少一千元。獸醫語重心長的說:「皮膚病治療是長期抗戰,很多毛小孩治療半年就沒定期看診,並非痊癒,是主人自行判斷好了,但過一陣子皮膚病惡化又再來,有的主人嫌麻煩會狠心棄養。妳的妹醬極有可能是因為皮膚病淪為流浪犬。」獸醫你放心,我是不會棄家人於不顧的。寵物貓:.「咪咪」:浪貓咪咪年輕時,常送死蟑螂放在床頭給我,晚上跑來跑去開趴,感覺到牠的熱情。11歲時輸尿管堵塞引起腎臟病變,渾身軟趴趴,獸醫說要換人工輸尿管才救得下來,手術費用不便宜,但還是換了。如今快3年,期間每3個月要洗一次人工輸尿管,到獸醫院先要無麻醉驗血,才發現咪咪是獸醫院公認最凶的貓,會抓狂咬傷護理師,後來只要上醫療台,獸醫都要我看診前2個小時給牠吃鎮定劑,穩定咪咪的情緒。目前我每天要幫咪咪皮下注射100cc林格爾氏液,如同是人的洗腎,以前很想當獸醫,就是因為怕打針或見血,放棄了這個志向,如今為了所愛的,打針算不得什麼。寵物一生一起走 一輩子的家人長久以來,寵物便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飼主對寵物視如己出,把寵物視為人生不同階段與自己相互扶持的家人,可以當孩子的玩伴、陪伴獨居的單身男女、或是在孩子離開家後陪伴父母,甚至沒小孩的夫妻將寵物視成自己的孩子。對人們而言,寵物早已不只是動物,牠們是個性率真的朋友、溫暖體貼的家人、是心意相通的心靈夥伴。寵物狗:.「胖達」:邊境牧羊犬胖達,加入我們的家庭是從幼犬開始,歲月如梭,胖達也從幼犬漸漸成長為中年犬。女兒們成長離家後,我們家進入空巢期,老來伴換成老來犬,現在想來,還好有胖達在身邊,成為我跟老婆間的話題,生活就更多采多姿了。胖達白天陪我們散步,晚上陪看電視,一起出席戶外活動,日復一日,時光稍縱即逝,不知不覺牠也成為高齡犬,感謝牠為我們創造幸福感,人犬三人行,每天有說不完的養狗經,生活中憑添不少小確幸,不是嗎?寵物貓:.「KUMA」:KUMA是女兒領養的虎斑色著麒麟尾小貓,初冬夜晚,怕牠著涼,買了貓屋,備了軟墊,加柔毯布置牠專屬的房間,希望牠住得舒服,小貓咪也總喜歡窩在家人腿上或身邊。下班回到家,只要輕聲呼喚一下,KUMA會在某個角落走出來呼應,摸摸牠、幫牠抓抓癢,KUMA會發出滿足的呼嚕聲,讓疲憊一天的身心,瞬間放輕鬆了。在無數個天剛亮起時,KUMA會走到床邊喵喵叫,像鬧鐘般按時叫人起床,讓家人抱抱摸摸,才又滿意的回貓窩休息,我想這甜蜜的負擔,屬於KUMA與我們一家愛的方式,就一直延續下去。.「小咪跟毛毛」:兩隻小貓毛毛跟小咪滿有靈性,例如早晨我睡太晚時,毛毛會對著房門喵喵叫,如果我沒有應聲,牠就會用身體碰撞,直到我說「聽到了」才停止。貓咪很黏人,小時候很愛撒嬌,會依偎在身邊或趴在肩膀上。寵物雖可愛,但年長者及沒耐心者,要養貓時應該要多評估,尤其年紀大又單身者要考量自己體力能否陪貓咪到最後。倘若飼主突然先走一步,一旦留下應變能力差的貓咪,就會變成流浪貓,那是很可悲的。謝謝你,我的毛小孩寵物如同朋友跟家人,愛牠就要陪伴牠一輩子,對牠的一生負責。來看看飼主們對寵物的感謝與承諾。.大姊晉升貓奴一族的甘苦,讓她有感而發:「牠們也是惹人憐,既然養了,就要好好善待牠們到終老」。.貓的平均壽命約為15歲,世界最長壽的家養貓是38歲。元元現在一歲九個月,養了牠就要對牠的一輩子負責,是永遠的家人。現在的我陪牠長大,希望未來牠能健康幸福的跟我一起變老,互相陪伴度過彼此的往後餘生。.與貓咪Wendy互動是我們歡樂的泉源,彼此逗玩,互為開心果,有了牠的陪伴,讓生活更加精彩,Wendy是帶給我們快樂的開心寶貝。.感謝小型約克夏QQ成為我們的家人,不僅陪伴我們,還帶給我們許多歡樂。.養寵物必須要有耐心,照顧上不只花錢還要花心力。這十年來當稱職的狗奴才雖然累,但我卻在照顧過程中,不斷感受那「苦中一點甜」。.若是沒耐心者要養貓也要考慮,不要一看到可愛貓咪就不思考自己的耐力而衝動,養寵物如同養孩子,人聽得懂好教育,貓咪雖然也聽得懂,但畢竟是動物,不能要求太多,否則容易因沒耐心最後導致拋棄,讓貓流浪可能因為沒得吃而致死,那是多麽罪過啊。.寵物讓身心靈舒暢、情緒轉換、思念寄託,帶動心理上的療癒,好處很多。.電影「馬利與我」裡面有說到一句話:「狗狗不管你貧富貴賤,你是怎樣的人,牠們總是全心全力的愛著你。」即使我們不說任何話,狗狗就可以感受到我們內心滿滿的愛與快樂。延伸閱讀:鬆獅蜥、鴨子、黃金鼠也是寵物,養後讓我提早體會父母照顧小孩的辛苦(資料來源:《聯合報健康版》十一月徵文)
-
2022-12-10 養生.家庭婚姻
旅遊節目主持人桃色風波越演越烈!另一半劈腿、外遇,你能夠容忍嗎?
好形象的旅遊主持人廖科溢日前宣布再婚消息,原本是美事一樁,但卻連續傳出令人不勘的緋聞,牽連人數亦不斷增加,這起桃色風波越演越烈。還記得去年火紅的韓劇《夫妻的世界》,當女主角發現先生外遇時的崩潰,打亂了原本平靜安穩的生活,戲劇真實呈現出現代社會的況狀。另一半的劈腿、外遇,你能夠容忍嗎?另一半有外遇,該留下還是該離開?善雨在泰伍的圍巾上發現一根不屬於自己的頭髮,懷疑先生有了外遇,她的心慌亂無助、無心上班,偷窺手機沒發現線索,下班後跟蹤先生也查不出蛛絲馬跡,她嗅到外遇痕跡,原本平靜安穩的生活在一夕間崩塌了。這是韓劇《夫妻的世界》女主發現男主外遇的橋段,電視劇拍出了真實世界的景況。辦公事的同事、一起出差的對象、常常遇見的客戶、健身房裡的夥伴...「外遇很常見的是在身邊發展出來的感情!」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團體「浩角翔起」因主持《食尚玩家》成為當紅炸子雞,成員之一阿翔(陳秉立)被周刊拍到,與一同主持節目的女星謝忻在街上親吻。照片曝光後,阿翔第一時間受訪時表示,他與謝忻是「滿滿的友誼」,但不小心超越了界線,對於家人感到抱歉,阿翔妻子Grace最後選擇原諒,兩人和好如初。外遇的原因是什麼?林萃芬說明,外遇發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1.一方的重心全部在孩子身上。妻子當了媽媽後,容易把焦點全部投注在孩子身上,先生長期被忽略於是往外發展。2.缺少共同話題。夫妻間除了日常瑣事無話可講,情感轉移到周遭的對象。朝夕相處的同事日漸產生情愫、負責同一件案子產生革命情感、時常連絡的客戶、健身房裡常見到的夥伴或教練等等。3.中年危機。對工作、婚姻感到倦怠,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期待透過一段情感的發展來肯定自己。4.交際應酬。談生意除了吃喝,也容易出入聲色場所,一開始逢場作戲,慢慢假戲真做,一旦有了性關係的推波助瀾,漸漸就發展出感情。5.尋找刺激。生活太過平順時,有些人反而覺得有點心慌,血液中的不安因子蠢蠢欲動,渴望創造生活中的新鮮感。當婚姻的警報響起,該果斷地斬斷情緣,還是留下來修補感情漏洞?沒有標準答案。林萃芬表示,「外遇只是一個症狀,不一定不好,有可能在巨大衝擊下帶來重新檢視關係的改變。」從瓦礫中重建愛情 不能單靠一個人電視劇《犀利人妻》中有句名言「回不去了!」很多想挽回婚姻的當事人急切地詢問「還回得去嗎?」「我不會覺得回不去,是可以回得去,但不代表假裝忘記外遇事件,而是協助彼此互相了解恢復信任。」林萃芬說。從愛情的瓦礫中重建夫妻感情,不能單靠一個人用心,需要雙方傾注全心。林萃芬在諮商室裡遇到不少案例,是先生在太太懷孕時發生外遇。其中有一位太太已經快要臨盆,整整兩個星期無法入睡,身心狀況幾乎到了臨界點,但先生仍執意跟外遇的對象在一起。也有另外一種案例,太太剛懷孕就知道先生外遇,第一時間決定把孩子拿掉,林萃芬往往苦口婆心勸慰「要不要再整理一下思緒,在衝動、混亂之下做決定,將來很容易後悔。」提醒如果婚姻出現裂痕,趕快尋求專業協助,不要衝動做出任何決定! 外遇諮商 雙方一起來「外遇諮商,單方面來通常沒有用,一定要雙方一起來。」林萃芬語重心長地說。夫妻共同來諮商是很重要的,林萃芬收到很多當事人的反饋,認為走過外遇風暴後,彼此的婚姻關係比過去更加甜蜜也更加穩固。林萃芬指出,被背叛的一方,通常有許多相似的心理歷程。最典型的是強迫性思考,情緒起伏劇烈,如果事發當時曾看過對方手機簡訊或圖片、影片,會自動在腦中播放不斷盤旋,情緒很容易被勾動。比如前陣子傳出醫界外遇新聞,許多當事人一看到新聞畫面就自動產生連結,一發不可收拾。「通常會跟他們說明這都是正常的,也跟雙方說,被外遇者可能會出現哪些行為、想法、情緒,不是一下子就可以過去,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消化,也不是來諮商一、兩次,把話講清楚就好了。重建信任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一個人覺得沒什麼的點,另一個人覺得很有什麼。」林萃芬遇過一個個案,先生邀請太太來,因為太太知道先生有婚外情後,情緒起伏劇烈、時時莫名暴哭,雙方相處劍拔弩張,對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先生覺得這樣下去對兩個人都不好,但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盼望透過諮商走出婚姻困境,也希望心理師可以協助太太;看見太太那麼痛苦,完全無法入睡,不斷地說「你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先生才知道自己偷吃讓妻子傷痕累累,被深沉的失落感淹沒,明白自己犯了錯,此後更加珍惜妻子,經過一年左右的諮商,兩人的婚姻關係如同倒吃甘蔗、愈來愈好。另一種很常見的情況,不忠的伴侶在衝突的選擇和情感間交戰。太太要對方把外遇的狀況一五一十說出來,先生覺得越講越多越不好,但是太太總是不斷詢問過去,舊事重提,先生覺得太太不可理喻,太太卻停不下來,疑心大發沒有安全感,險些造成危險。也有一種情況,有些人感情不存在將就與妥協,不容許任何背叛,堅決不要這段婚姻了,這也是一種選擇。時代在改變,外遇發生者已不全然是男性,以前大部份外遇業務是元配氣急敗壞要求調查老公的婚外情,現在有兩、三成的外遇業務是由男性委託調查老婆是否外面有了小王。重建信任5步驟林萃芬認為,重建信任不容易,在她處理的夫妻諮商中,假設來了20對夫妻,通常有19對可以走出困境,這是一條雖不容易卻可以行得通的道路。1.設定目標。兩人都想挽回,諮商心理師會幫助夫妻了解、探索彼此的感情資源。比如兩人還可以聊天、喜歡一起看影片,兩個人過去的感情是融洽的,外遇是無意間發生的。2.找到可溝通的平台。釐清外遇事件對彼此造成什麼影響,同時對夫妻雙方做預告,被背叛者容易出現的情緒或行為,「她的強迫性思考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是自動跑出來自動播放」,了解被背叛者的歷程後,接納度就會提高。3.成為接收情緒的容器。不管對方丟什麼球都要去接,要盡量讓對方說,傾訴感受是修復信任很重要的一環,正確的應對可以讓另一半受傷的心慢慢療癒。4.寫紀錄。在日常生活中做了哪些努力,對雙方感情有幫助的部分。5.愛的保證。信任不是用說的,要用行動來表達,需要不斷地印證。 重建愛的能量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離婚在2020年高達5萬1,680對,位居亞洲之冠,以「35歲至39歲」為離婚率最高的年齡層中,在2020年已突破一萬對。當婚姻出現裂痕,選擇留下或離開,在乎一心。不妨靜下心來問自己:「還感受得到愛意如何捨得放手?自己的底線在哪裡?留在婚姻裡的理由是什麼?要如何分辨另一半是不是適合我?」婚姻是一場修練,王子和公主不可能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當人生的演出脫序時,有人天天沉浸在痛苦一蹶不振,在窒息中度日;同樣地,也可以選擇勇敢面對生命中的苦難,看清自己的選擇,決定未來該怎麼度日,積極走出泥沼。延伸閱讀: 。外遇、劈腿是天性? 國外醫學期刊:「睪固酮濃度高低」影響偷吃關鍵 。另一半老是劈腿怎麼辦?
-
2022-12-09 養生.健康瘦身
喝水也會胖?先搞懂脂肪是什麼?營養師:13項行為檢視是否「胖體質」高風險群
為何脂肪總是賴著你不走說到減重,大家會聯想到「要減脂」,覺得脂肪是萬惡的、視它為大敵,但其實脂肪對人體來說是重要的,它能維持體溫、保護及承載內臟器官,還能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以及讓荷爾蒙正常分泌。我常用機器的馬達來比喻內臟器官,想要馬達運作順暢,一定要有適當的油脂潤滑才能進行,也就是說身體一定要有適量的脂肪細胞,才能正常健康地運作。人體的脂肪細胞不只一種,包含了白色脂肪、棕色脂肪、米色脂肪,想減重的人要特別針對的是白色脂肪。白色脂肪細胞White Adipocytes主要作用是維持體溫、保護內臟、提供能量,是人體內數量最多的脂肪細胞。測量體脂率時,如果發現數值過高,就是白色脂肪太多。棕色脂肪細胞Brown Adipocytes是人體內含量最少的一種脂肪,因為含有大量的線粒體,可以幫助迅速燃燒熱量,想要讓減脂效果良好運作,就要增加棕色脂肪細胞。米色脂肪細胞Beige Adipocytes米色脂肪介於白色和棕色脂肪之間,透過運動可以讓白色脂肪轉化為米色脂肪,有助於脂肪的燃燒消耗。*小知識:別一昧視脂肪為敵人,適度的脂肪量仍是所需體脂率對於減重者來說,固然是要留意的數值,但體脂率太低也不是好事。人體的脂肪太少會讓身體的保暖功能欠佳,而且沒有足夠的脂肪來保護內臟器官,若不慎受到外力撞擊或是跌倒時,有可能會造成內臟位移,甚至是破裂的嚴重傷害。此外,女生的體脂率過低,更會出現經期紊亂、皮膚粗糙、頭髮沒有光澤或易掉髮…等問題,相較於一般女性,在外型視覺上,女性特有的澎潤感並不明顯,換句話說會缺乏了一點女人味喔。那麼,脂肪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們每次吃下肚的食物在體內會轉換成能量儲存,儲存區又分為「暫存區」和「永久區」,一開始能量會轉成肝醣被放置在暫存區(肝臟和肌肉),作為下一餐之前的儲備。當吃進去的熱量在暫存區中無法完全被消耗時,就會轉換到永久區做儲存,而永久區的儲存方式就是將能量轉化成脂肪。當身體長期處於「攝取熱量大於被消耗的熱量」,這時永久區的脂肪就一直累積,變成體脂肪過高的狀態。當過多脂肪存在不該存在的地方時,血脂、皮下脂肪(用手捏皮膚時,能捏得起來的部分)、內臟脂肪(在器官周圍,必須使用儀器做測量)都有變多的可能。當血脂太高,易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皮下脂肪太高,很容易變胖、代謝變慢;內臟脂肪過高,則易形成脂肪肝或其他器官也被脂肪包覆住,其中最難減且不易完全測量的就屬內臟脂肪。脂肪細胞體積影響了你易瘦還易胖脂肪細胞會隨著人體生長、老化而改變「體積大小」及「數量」。在幼兒期和青春期時,脂肪細胞數量逐漸增加,如果這兩個時期都常吃高糖分高油脂的加工食物,就易形成即便長大後也不易瘦的體質。不過小時候瘦瘦的,也不見得成年後就沒有變胖風險,若飲食及生活習慣長期處於負循環,會讓脂肪細胞體積撐大並長存於體內,脂肪細胞一旦變大到某種程度就不易立即縮小,所以減重才如此困難。另外,女性在懷孕期間,因為荷爾蒙變化而影響食慾和食量,以及母體為了保護胎兒健康,脂肪細胞數量也可能增加(大多集中在腹部、臀部、大腿、手臂…等),這就是為何有些女性在孕期變胖很多,使得產後體重很難降下來的緣故。書籍介紹書名:21天代謝回正飲食:從「食」傾聽心理真正的缺乏,吃好吃對,打破代謝負循環!作者:余朱青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2/09/07作者簡介余朱青/朵薇診所 總營養師從事營養教育並且在保健領域耕耘達23年,透過網路衛教分享新知、營養課程教學、醫學中心VIP營養諮詢、減脂特別門診、健康講座、各大媒體邀約採訪宣導正確的飲食素養觀念。余朱青認為「你的體重與目前狀態就是過去的累積與人生縮影」,天然食物本身就具有療癒身心的強大能量,端看你如何選擇餐食、決定怎麼吃,若能良性且有意識地攝取食物,將深刻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平衡。多年來,余朱青在診間提倡「吃對食物」的核心概念與營養療程,陪伴許多個案重新拿回對於食物的主導權、抓到瘦身節奏感,無壓力地讓身體的代謝機制自然回正,進而打造不易復胖的瘦體質;以不用藥的方式療癒修復身與心,享受美食之餘更要吃出健康美麗,期盼每個人從「食」預見也遇見更好的自己。<學歷>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 碩士國家高考營養師國家美容技術師<現職>朵薇診所 總營養師減脂特別門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VIP營養門診名人、藝人VIP營養諮詢特別門診專業特調營養產品開發與營養教育講師<經歷>健樂士健康管理中心 首席營養師Nisoro健康餐 營養顧問紅頂餐飲有限公司 營養美食顧問林口社區大學 營養學暨減重班 客座講師富蘭克林坦伯頓 特聘營養講師中國信託渣打銀行 特聘營養講師LVMH路易威登集團丸美品牌 特聘顧問大江生醫集團 旗下 動力生技有限司 保健品開發總監大江生醫集團 華南地區業務總監大江生醫集團 香港區專案開發經理大江生醫集團 保健保養品研究開發國際知名品牌保健營養產品研究開發國防醫學院生理學科資深研究員專業營養學及保健產品研究與開發22年FB粉絲團:「余朱青營養師」延伸閱讀: 一位「做工的人」左手幾乎要截肢,卻堅持脫完鞋再進醫院...重症女醫的體悟:身分、地位,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品格
-
2022-11-24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療癒系冬季花與食,飄散幸福味的減醣早午餐與燉物
天氣冷了,假日窩在家裡睡到自然醒,最適合用慵懶的心情、美好的食物來犒賞自己一週的辛勞與緊張。已出版三本著作分享減醣料理的超人氣生活家娜塔老師,分享在冷季裡利用花草植物與美味料理來創造讓人身心從容的質感生活。趕快點開影片看看!花草的點綴可以創造一種生活儀式感,娜塔老師在居家環境中利用美麗的乾燥花佈置來讓自己心情變得有生氣活力。然後再做一頓美味早午餐,這裡分享她最喜歡做的早午餐內容,有鍋煎全麥鬆餅、氣炸烤雞腿排、炒蛋以及一大碗的瘦肚蔬菜湯,簡單調味。雞肉加炒蛋是娜塔老師很常吃的蛋白質攝取來源。這份減醣早午餐約有一手掌份的蛋白質、一拳頭份量的澱粉,搭配一杯無糖熱紅茶,然後不慌不忙慢慢享用,頓時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晚餐當然也要減醣。這裡娜塔老師分享一道適合冷季的燉物料理—蕃茄豬肉燉菜。這道料理很適合沾麵包或煮義大利麵,還可以當做湯品喔!想學更多作法簡單又美味的減醣料理?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用心度過每一天的減醣生活!原始影片娜塔腹女生活YT我可是生活家(娜塔) FB娜塔IG延伸閱讀低卡減脂,好吃又好做的豆腐漢堡排佐和風蘿蔔醬美容護膚又抗癌,中醫師不藏私最強配方抗老茶!「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11-18 養生.抗老養生
46年都沒變!費玉清凍齡秘密:多喝水、用清水洗臉、保持好奇心
2019年費玉清封麥之後,就鮮少出現在螢光幕前,2022年10月8日,劉若英在台北小巨蛋舉辦「2022飛行日巡迴演唱會台北場」,在現場赫然看到費玉清的送上花籃致意,卡片上寫道:「飛行日演唱會圓滿成功,我用關心,悄悄地參與。」並送上狗糧。費玉清17歲出道,直到2019年共46年,容貌並沒有太大變化,一如30多歲時,究竟是如何做到60多歲還像是30歲一樣?費玉清曾在節目《小哥喂喂喂》的發布會中,被問到如何凍齡這件事時,一向幽默的他分享秘訣:笑口常開,多攝取水分,再來就是自慰。隨後解釋:「不要誤會,自慰是自我安慰的意思。」強調自己會在這時候看書、和狗互動或弄弄花草等。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在保養皮膚上,費玉清平常也只用清水洗臉,除非工作,要不然會敷面膜保養。此外,費玉清談到談到他的人生座右銘就是「不管古今世事,永為天地閒人!」在接受中國大陸央視採訪時,主持人就點出小哥的保養之道還有一個,那就是:好奇心,永遠對這世界保有好奇心!費玉清的凍齡秘訣有沒有根據呢?喝水可以讓自己看來更年輕?英國記者Sarah Smith做了實驗,她遵照醫囑每天喝3000c.c.的水,一個月後相貌年輕了10歲,眼袋、黑眼圈、眼下皺紋、面部紅斑都消失了,頭痛和消化不良的問題也有所改善。事實上,喝水的好處很多,像是:能滋潤皮膚細胞,讓皮膚水嫩有彈性,也可以透過補充水費調節體溫、促進身體的代謝與腸胃蠕動,所以多喝水是養生重要的一個步驟。至於要怎麼喝水?什麼時候喝?可以點擊同場加映的連結!同場加映: ‧多喝水沒事?五個必知的喝水誤解 ‧喝水好處看的見!堅持喝白開水30天 外貌產生巨大變化保持心靈平靜,能夠延緩身體的老化在《療癒密碼:探萬病之源,見證遍布五大洲的自癒療法》一書中提到:倘若沒有充分的時間從每次的壓力事件中恢復,則在下個壓力事件來臨前,細胞將維持在關閉狀態,身體就會老化,可能讓人早夭。所以在本書中,提到一個簡單的紓壓方法,就是透過腹式呼吸。方法與要點如下:一、做快速而有力的「腹式呼吸」。使勁地用嘴吸氣、吐氣。運用橫膈膜,讓吸氣時腹部往外鼓,吐氣時腹部向內縮。若覺得頭有點暈,就降低強度,但呼吸方式維持不變。二、做強力呼吸時,請觀想某件正面的事。你可以想像壓力離開身體,想像某個寧靜的場景,或者想像任何你想要、和壓力相反的事物。比方說,如果你覺得憤怒,可以在腦中想像「耐心」或「平靜」(也可以在腦子裡面說)。這是立即見效抒壓法的「靜心」部分。同場加映:‧「幾分鐘就能恢復你內心的平靜」冥想真能治病嗎?‧專家認可!這10個方法讓你1分鐘紓壓‧楊定一/靜坐也靜心好奇心也能讓自己保持年輕?根據《年輕20歲的腦力回復法》一書提到:如果你經常感到好奇,大腦就會持續增長、修正並重組神經網路。簡單來說,終身學習是一個很重要因素,可以保持大腦年輕有彈性。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之前接受聯合報採訪時表示,現代人壽命愈活愈長,對「老」的想像應該也要修正,不能認為年紀大了就該被兒孫照顧,而是要調整心態、保持活力,對事物保有好奇心。臨床觀察發現,活動半徑小的長者,更容易顯露老態,負面情緒會給身心帶來負能量,年齡只是數字,如能正向思考,才能免於老態龍鍾。同場加映:‧魔法阿嬤!? 70歲走秀 80當超模 90歲玩體操 94歲跳傘‧老後本就要獨立!萬人追蹤網紅奶奶十個豪邁人生金句‧「皺紋只是告訴你,這裡曾經有過的笑容」洪蘭:心態一轉變,人生就轉變了
-
2022-11-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行醫三十年有感——從台北到台東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小鎮的醫者心聲」。一位年輕的醫師來稿,敘述在小鎮照顧兩位老病人,在他們過世前後與病人及家屬互動的溫馨故事。感動之餘,我們邀請一位關心致力於故鄉的醫療服務與改善社區環境長達四十多年的醫界典範分享他的一則感人故事,以及一位中生代醫師分享他由台北轉到台東的心路歷程。希望這三篇文章不只可以感動更多的醫界同仁以及政府單位了解偏鄉小鎮的醫療需求,更能建議培育醫學系公費生的教育單位,鼓勵醫學院提供機會讓學生有機會了解這些捨棄大都市的誘惑,默默行醫助人之典範的內心世界。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類小鎮的晚輩醫師——最純樸的醫病關係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三寶爺前言最近大學同學們為了慶祝畢業三十年,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同學會。除了在台北的一場晚宴聚餐,大家知道我在台東工作,特地還包了一班鳴日號觀光列車,一路從花蓮玩到台東。畢業三十年重聚,有許多聊不完的話題,我們一起回憶求學時的往事,也想到過去三十年來行醫過程的點點滴滴。自己在這三十年中,除了兩年軍醫生涯,六年住院醫師訓練,十三年在北部醫學中心執業,半年在和信醫院受訓,最後九年投入到偏鄉癌症醫療工作,在台東基督教醫院服務行醫。一路走來,最感謝的還是主的同在,朋友同事的幫忙,和家人朋友在背後的支持。自我反省內在的驕傲以前我還是醫學生時,不知天高地厚,總以為學有所成,很快就能夠行醫濟世,幫助病人,贏得名聲和不錯的收入,從此人生一路順風,無限美好。然而大六時,上帝藉由一個路倒病人,打破了我的美好想像。我以為我可以靠著自己的急救技術來拯救那位病患,實際上我無能為力。我的自信和對醫師工作的憧憬,也在一夕之間完全破滅。我從這個事件中,反省了自己內在驕傲的罪,相信這是上帝給我當醫師前的一門功課。祂提醒我,生命是脆弱的。醫療無論如何進步,都有其極限,只有上帝才是最終極的醫治者。面對生命,很多時候你其實無能為力,還是要交託給上帝。一個醫師所能做的,所該做的,就是效法主耶穌「愛人如己」的榜樣,把自己所學所知,提供給患者一個良心的建議,由患者自己來決定是否願意嘗試。最後的治療結果,交給上帝決定。無奈的總醫師歲月我的六年住院醫師訓練是在台大醫院,前三年是內科,後三年是在腫瘤醫學部和血液科。工作相當辛苦,學習過程也倍受挫折。然而讓我覺得最痛苦的ㄧ個任務,是管理病床的工作。以前台大是由總醫師管病房,誰住院誰出院都是總醫師說了算。但僧多粥少,病床永遠都不夠安排。我在當腫瘤醫學部總醫師時,每天手上都有厚厚一疊待床名單,主治醫師們要床,急診要床,其他科要床,甚至民代助理也都來要床,每天都有接不完的請求或關說電話。我記得有一次病房大出院,空出許多病床,我想有些病人等了快一個月,應該趁這機會安排住院。沒想到打電話到家中,竟得知患者已經過世了,當下真是難堪到了極點。虛有其表的醫學中心住院醫師訓練完成,我自覺不是做研究的人才,老師便幫我介紹到北部一家財團法人醫學中心當主治醫師。相對於台大醫院來講,教學和研究的壓力比較小,也比較可以全心全力投入在患者的照顧工作上,是還算不錯的工作機會。然而持續工作十幾年下來,有一些問題逐漸浮現出來,最後讓我決定遠離台北,遠走台東。其一,績效導向的經營方向。財團法人醫院,雖然是號稱「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但骨子裡還是脫不了績效導向的經營模式。在我擔任主治醫師4-5年後,醫院一聲令下,醫師改為無底薪的全績效制,醫院只看每個主治醫師的服務量,再採取分帳的給薪方式。剛開始時似乎只有少數醫師受影響,後來就發現後遺症越來越多。例如年輕的主治醫師沒有基礎病患,薪水甚至比住院醫師還低,必須到處打工值班,才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所需。有些醫師為了追求業績,也可能鼓勵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檢查或治療。也有醫師為了績效,不敢進修,也不敢休假,非常辛苦。最討厭的一點是,各科會看績效高低來取捨病人,績效點數高的病人,大家搶著要;績效點數低的,就互踢皮球。我們科就常常收容照顧了很多別科不要的末期癌症患者,照顧起來相對辛苦,但無法反映在所得績效上。其二,齊頭式要求論文產出。醫院為了想維持醫學中心的門面,要求每位主治醫師每幾年都必須有新的研究論文發表,沒有論文的,就扣薪懲罰。我以前在住院醫師時,曾在老師指導下寫了一篇論文,但我很清楚這篇論文其實沒有太高的價值,幾年以後就不會再有人閱讀。升上主治醫師後,我完全沒有動力為寫論文而寫論文,寧可被罰款也不想寫,但還是常常被院方點名施壓。其三,為了通過評鑑而不擇手段。醫學中心每四年需要接受評鑑,為了通過評鑑,醫院要求每個主治醫師都要負責某些條文。有些條文平時大家不太注意,到了評鑑時,只好臨時抱佛腳。雖然不敢講有造假,不過也相去不遠。例如評鑑條文規定病歷寫作必須要有主治醫師的修改記錄,院方就大動作調出所有病歷,要求主治醫師在期限內要做出「修改」的痕跡。害得我們平時白天醫療工作忙了一整天,晚上還得加班挑燈夜戰來做這些無意義的工作。決定辭職最後,讓我決定辭職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過河拆橋的醫院高層。雖然醫院有前述種種不合情理的地方,但在患者和家屬的支持鼓勵,以及同事患難與共的情誼下,這些都還能忍受的下來。而讓我興起不如歸去的念頭,還是醫院高層過河拆橋的惡劣態度。差不多十幾年前,醫院通過醫學中心評鑑不久,院長開始輪流召集各科主任進行約談,重點就在於如何提升績效。我們血液腫瘤科患者雖多,但仍被院方認定是賠錢科,科主任要接受檢討,並提出改善計畫。我雖然不是科主任,但也算是資深主治醫師,覺得我們為了醫院付出甚多,卻沒有贏得應有的尊重。這樣的工作繼續做下去,越來越沒有意義,於是我想辭去現職,換到一家教會醫院工作,至少覺得有在為主做工的感覺。我記得第一次跟教會盧俊義牧師談換醫院服務的想法時,盧牧師很清楚告訴我,不要以為在教會醫院工作,就是在為主做工。很多教會醫院,其實是掛羊頭,賣狗肉,仍是以營利為目的。接著他就跟我提起和信醫院計畫跟台東的醫療院所合作,就近照顧台東的癌症患者,他鼓勵我參加這個計畫。這個邀請,帶給我很大的衝擊,頓時讓我陷入天人交戰中。在台北長大的我而言,台東是個陌生的地方。雖然知道台東癌症的死亡率偏高,但台東的醫療院所在癌症醫療方面,的確基礎相當薄弱,我也不認為自己可以帶來什麼改變。我請教過不少師長朋友,大部分人都勸我不要異想天開,不要衝動行事,要多考慮家人,要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等等。有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我內心一直都在搖擺不定的狀態。然而上帝是信實的,祂讓我在禱告中,有越來越強的感動。祂又透過一節聖經經文:「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深深地激勵了我。甚至祂向我顯現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形象,讓我清楚感受到上帝愛我,願意為我捨命,如果我要效法祂,也應該要揹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祂,跟祂一起到台東去。於是我寫信跟盧牧師說,我願意去台東,只要是上帝的帶領,不要說台東,到離島我也願意。台東行醫九年十年前,在盧牧師穿針引線的帶領下,和信醫院首先派出曾雅欣、謝佩玲兩位護理師到台東,並在台東基督教醫院設立癌症諮詢室,協助癌症病人的轉診和就近照護的工作。我則是辭去醫學中心的職務,先在和信醫院受訓,期間受到黃達夫院長和多位師長同事的鼓勵和支持。半年後我也跟著這兩位開路先鋒的護理師來到台東,在東基設立癌症照護團隊,開始相關的照護工作。凡事起頭難,剛開始沒有太多患者,我們就從最缺乏照顧的癌末病人做起,也開始走出醫院,進到患者家中做居家醫療。最遠還曾跑到蘭嶼,和蘭嶼在地的雅布書卡嫩居家護理所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逐漸地,和信的鄭鴻鈞醫師也來到台東,和東基合作設立癌症中心,並成立放射腫瘤照護團隊。另外幾位對安寧照護有使命感的醫師護理師的加入,也強化了安寧緩和照護團隊。同時也有多位醫學中心借調來和志願來台東的內外科醫師,大家通力合作,集思廣益,在團隊會議中協調出最佳的照護策略,提供給病人和家屬做決策參考。在這種「和信風格」的照護模式下,沒有互搶病人,也沒有互踢皮球的問題,大家各自發揮所長,讓患者得到最大的好處。這樣的合作精神,甚至擴散到院外,讓我們跟台東的友院和基層醫療單位都能夠建立起互信互助的默契,大家截長補短,合作愉快。當然我們也會碰到困難的病例,必須要轉診到外縣市,我們也盡力與和信醫院和其他大醫院建立聯繫的管道,提供轉診交通費補助,讓轉診過程更為順暢。我們的努力,最近開始看到成果。台東癌症的標準化死亡率在最近這四五年有明顯下降,與其他縣市的差距不斷在縮減中。以前台東的癌症病友,七成會選擇到外縣市就醫,只有最虛弱,最窮的患者會留在台東治療。現在這個趨勢已經反轉,大部分的患者願意信任台東的醫療院所,並選擇就近在台東治療。近三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許多醫院為了做好防疫,縮減病床、降載門診,整體照護能量降低了不少。奇怪的是我們在台東,同樣也是降載防疫,但癌症患者不減反增,甚至呈現倍數成長。原因是許多原本在外縣市就醫的癌症病友,在疫情高峰時,有的人擔心染疫,寧願改為就近治療。有的則是外縣市原團隊主動將患者轉介給我們。對此我深有所感,在一次全院禮拜中,我以「上帝是患難中的避難所」為題分享。原來上帝在十年前讓我們來台東,就是為了這場世紀疫情做預備。如果當初我們沒有來台東,沒有在東基設立癌症中心,強化癌症醫療的照護能力,今天不知道有多少台東的癌症患者會流離失所,不知何去何從。與主同行的醫療工作最後我想分享幾點台東行醫特殊的地方。其一是濃厚而純樸的民風。以前在台北,患者送禮多半是酒類和禮盒,有時還夾帶紅包。我們還得常常提防患者並非單純的感謝,而是想要享有特殊待遇。在台東,患者送禮常是自家種的水果蔬菜,就只是單純地表達感謝之意,將家裡有的拿來醫院跟團隊成員分享。另外在台東行醫,雖然有時也會覺得辛苦,但走出醫院,附近就有無敵美景,多元族群文化和豐富的自然生態,這些都是上帝所預備的神奇療癒處方。到處走走看看,很快就讓你重新充電飽滿,更有力氣向前奔走。行醫三十年,我個人深感在台東的這九年是最精彩,最豐富,也最有意義的過程。對此我感謝上帝的呼召,家人的支持,和眾多親朋好友的鼓勵。但願有更多醫療工作者也能夠有同樣的眼光,不再偏鄉行醫視為畏途,願意投入到基層中,我相信上帝會祝福,讓我們的工作充滿意義。
-
2022-11-11 養生.聰明飲食
吃什麼會讓心情變好?網友盤點這些「快樂食物」解煩又紓壓
你知道食物與心情的變化息息相關嗎?我們的大腦中有許多負責傳遞「幸福」的化學元素,這些物質的濃度可能會受到部分食物影響而提高,達到安撫情緒與紓解壓力的作用。究竟哪些食物能夠帶來愉悅心情呢?快來看看網友怎麼說!《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六個月網友熱議的「好心情食物」相關話題,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十大好心情食物網路聲量排行。 選擇「高纖蔬果」營養健康又舒壓! 享用「甜點」帶來滿滿幸福感! 觀察網路上對於「好心情食物」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高纖蔬果」受到網友及營養師的一致推崇。日前有民眾在討論區上請益「吃什麼會讓心情變好?」,就引來熱心網友留言「每次吃莓果都會有種愉悅感」,並說明莓果與柑橘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不僅能舒緩疲勞,還有增進免疫力的功效;另外也有網友提到「菠菜跟花椰菜真的有用」、「深色蔬菜的葉酸可以抗憂鬱」,由於葉酸會協助製造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維持好心情的化學物質,能讓情緒更穩定。而有「快樂果」稱號的香蕉也是此類別中經常被提及的蔬果之一,有網友就表示「香蕉富含維生素B6和生物鹼,會形成大腦的天然抗憂劑」,建議如果感到心情低落或焦慮,可以嘗試搭配牛奶與香蕉,能夠達到安神助眠的效果。此外,也有許多人認為吃「甜點」能帶來「幸福感」,在人類生理上的確是被證實的,由於血糖升高刺激胰島素分泌,進而促使了能讓我們感到快樂的「血清素」的合成。有網友就在社群網站上發文分享,自己心情不好時就想「來杯珍珠奶茶或芒果冰沙」,引起許多有同感的網友留言響應「沮喪時吃提拉米蘇有被救贖的感覺」、「壓力大的時候就會買甜甜圈犒賞自己」等,不過也有網友提醒常「吃甜食可能會有成癮、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反而更容易導致憂鬱症等情形發生,呼籲大家「適量」的重要性。而「乳製品」因為含有大量的鈣質及色胺酸,也可以增加血清素分泌,達到穩定情緒、幫助入眠的作用,所以也是受到高度好評的快樂食物。有民眾就表示「每次吃優格或起司蛋糕當點心時,整個下午都會覺得輕鬆愉悅」,想知道乳製品是否有相關奇效,其他網友也紛紛根據自身經驗回覆「喝完牛奶會感覺心情舒暢」、「只要有滿滿的牽絲起司就是完美」,認為乳製品不但能豐富味蕾,還能療癒心靈,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食物能影響神經傳導,增加血清素分泌,改善壞心情與紓解壓力。不開心的時候,不妨來點網友推薦的「好心情食物」,跟煩躁情緒說分手!
-
2022-11-06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用感恩包容一切 穩重面對新的正常
這幾年,世界發生了許多變化。不光是COVID-19疫情突發的混亂,以及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挑戰,人心、經濟和社會環境早已累積龐大的變化壓力,各種不確定與劇烈摩擦,幾乎沒人能夠躲開。在這樣的時刻,面對千變萬化的挑戰,除了像我在《療癒的飲食與斷食》談到的健康體質需要培養代謝靈活性,我們的心態也需要重新設定,穩重面對新的正常,迎接世界全新的面貌。正因如此,我連續三年透過網路鼓勵全球幾萬名朋友,透過觀念徹底的轉變,一路從身體健康進入心靈的平衡,再將這平衡帶回健康與生活。每天從呼吸、運動、心的提醒,點點滴滴轉化生命每一個角落。從他們的心得與分享,我知道許多朋友已經能從瞬間帶來的外在變化轉回到自己,並透過一種友善、關懷、寬厚而清醒的態度,隨時活出內心的力量與光明。用這種清醒的友善、關懷和寬厚面對自己、面對人生,也自然活出感恩心。16年來,我請長庚生技的同仁再忙都要推廣感恩的活動,今年更新增了「感恩日記」的項目,除了獎勵藝術創作,也支持大家隨時留下感恩的印記。每年都有上萬名朋友參與這項活動,今年也一樣,從幼兒園、中小學生、各年齡層的社會人士、有身心障礙的大小朋友都透過寫作、繪畫、影片以豐富的色彩和感情記下對身邊人事物的愛與感謝、向防疫工作人員致敬及對大自然滋養生命的感念。這麼做,也只是希望幫助更多朋友透過行動、記錄和反思,從身到心再由心到身,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成為一種天性。感恩的心能讓人生處境徹底轉變,這正是在現今動盪的時代,你我最需要做的功課。我們隨時懂得從責備轉向感恩,既為自己的感受、念頭和情緒爭取到一個舒展和釋放的空間,也對身邊的人事物表達最高的肯定和尊重,讓所有的善意和用心得到安放。一個人培養感恩的習慣,即使外在世界千變萬化,仍然可以優雅包容每個經驗,讓一切自己存在,欣賞每個瞬間的美好。看待一切都順眼,而自然用最平和、最圓滿的方式和周遭互動,活得自在,活得快樂,活得平安。
-
2022-11-02 養生.聰明飲食
愛睏起不來?當心身體慢性發炎!醫教「五招」從飲食矯正擺脫發炎體質,解除身心的累
健康是人類最自然的存在狀態,「生老病死」是人生四苦。許多人誤以為這四個狀態會照時間順序來,其實按時間循環,可以只有「生老死」三樣,「病」不一定要發生。現代人好累,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族群更累!來我診所的朋友,十個裡頭有八、九個都有某種程度上的累。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出版《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身體慢性發炎,自我修復得好累。家庭事業兩頭燒,心好累。常常被人誤解、常常白忙一場、常常和人說話不在同一個頻道上,看得連我都累了。預防自己變成一顆永遠充不飽的電池,來看看下面五個方法如何幫你解除身心的累。方法一:吃吧吃吧!我要高能量不要高熱量睡再多覺、補再多眠也無法消除的累,就交給真食物來幫你吧。當人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時,常常會有非常非常倦怠的感覺,美國哈佛醫學院推薦的消炎好食包含番茄、藍莓、柑橘類、櫻桃、杏仁、核桃、橄欖油、菠菜、羽衣甘藍以及其他的綠色蔬菜。哈佛營養專家們另外還提醒容易促發炎的品項,有炸薯條、汽水、精製澱粉、加工肉品,比方說午餐肉、火腿、培根等等。最後一項「加工肉品」同時也是臺灣國民健康署教大家預防大腸癌時,特別提醒要儘量少吃的風險食物。看到這,你就會發現,如果你早就採取了一種「以植物性飲食為主」的飲食法,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避開了許多危險。多菜少肉,甚至是完全茹素,懷抱珍愛地球糧食永續的善意,回過頭來其實也幫到了自己。方法二、試試動態放鬆,越痠越要動進行強度較低的動態活動,比如伸展、阻力小的飛輪踩踏,或是輕鬆地走走路。比起累癱了躺在那一動也不動,稍微再讓自己動起來,對於促進循環、排除老廢物質都是非常有利的。因為重點在於舒緩,請記得動態放鬆的任何動作都不宜太過劇烈,其間可適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有些人來我診所,喊腰痠背痛,其實也沒什麼筋骨錯位的大問題,造成不舒服的原因在於「久坐」,我就叫他們去戶外、到森林裡走路,結果除了身體不再那麼疲累外,連頭腦思路都更清晰。用氧氣加持自己,森林裡、大樹下的「森呼吸」,邊走邊吸,比大睡兩個禮拜更能讓你煥然一新。方法三、理解「忙碌=成功人士」是一個妄念如果你從小受的教育是努力向上,才會成功,很有可能在投入職場後,不小心讓自己過勞。請把「我必須忙忙忙才能獲得成就」這個限制性信念從頭腦裡拿出來,改放入「我做對眾人有利的事,所以總能獲得大成功」。改採後面這樣的思維模式,即便很多事情同時在進行,也不容易感到累。就算累,也能在休息後恢復。你今天去應酬、去發名片、到處去參加課程或活動,希望能找到一個幫你的人,這樣會超級累的。還不如,想想自己能幫別人做什麼,你可以為甲先生提供一個服務、為乙小姐提供你的天賦、為丙展現你親切的笑容,還可以教給人才丁丁一些知識經驗,無須刻意找尋,路人甲乙丙丁自然而然就跟你產生良善的連結。這才是人脈的真正意義。方法四、愛人、照顧人,自己也會舒服出於真心愛心和人擁抱、握手、拍拍對方的肩,你分泌出幸福荷爾蒙催產素。出於私利、算計與人互動,你分泌的是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皮質醇會讓人瞬間有能量有力氣有頭腦去應付危機,但分泌太多時反而會傷到自己,令老化提早到來。想要怎樣的結果,在原因的部分就要先決定好。命運不是老天爺給的,而是你親自抉擇出來的。選比較健康的那條,拜託你了!在日本的一項老鼠實驗中,學者把老鼠從籠子裡拿出來「欺負」一番,給牠一點壓力瞧瞧。放回籠子後鼠同伴紛紛上前表示關心,研究人員趁機量測這隻被霸凌鼠和牠同伴的大腦,發現主動關心與被關心兩方,皆分泌出對療癒、對健康有益的催產素。而這種神奇的荷爾蒙,不光照拂老鼠,隨著血液布達到全身的催產素,在你壓力大心好累、身體發炎身體好累的時候,也能讓你體驗到同理心、慈悲心為自己帶來的種種益處。方法五、如果真的要借酒澆愁,記得喝水大詩人李白不是都說了嗎?「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但如果你很有實驗精神,想親自驗證看看,那我也不攔你。只是要提醒一點,在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季節裡借酒澆愁時,一定要額外喝水!酒雖然是液體,但是它利尿,也會改變你體內液體的平衡,使人處於一種微脫水的狀態。微脫水不算是很危險,但是會讓你累累的,心情也會變差。你自己算好,喝一杯酒,那你要喝一杯白開水。喝含糖飲料也適用,喝一杯有糖的,不管半糖還是全糖,都得另外再喝一杯清水。別讓脫水飲料令血液變得濃稠、不利流通。水杯隨時準備好,維持體內的水元素平衡,別人不能幫你乾杯,還得靠自己喝好喝滿。本文節錄:《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一書
-
2022-10-27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專注當下、感受豐盛!10分鐘靜心冥想瑜伽練習
上班族每天生活節奏快速、工作忙碌緊張到無法喘口氣休息,日復一日,難免煩躁焦慮、精神緊繃,影響身心的健康。何不利用晚上就寢前的短短10分鐘,跟著「Yoga With Jade」瑜伽老師Jade一起做做靜心冥想瑜伽練習,幫助你消除白日裡的疲憊與混亂,釋放身體的負能量,得到身心的淨化。瑜伽老師Jade指出,冥想的過程裡是一種心的放鬆,也是一種鍛鍊,可以幫助我們時刻專注在每一個當下之間,感受到生命能量的豐盛。她要分享的是把感恩的心情帶入冥想的練習。趕快點開影片,跟著她一起進入這一段向內探索的美妙旅程。在練習之前,首先找一個坐墊用來支撑墊高骨盆,讓散盤的雙腿可以往下放鬆。坐上去時骨盆要擺正,身體放鬆。雙手可以選擇輕鬆地放在雙腿上,或者掌心交疊放在胸口心輪的位置。然後透過每一個吸氣,自然地向上延伸脊椎,每一個吐氣則自然地放鬆肩膀往後往下沉。覺察每一次的吸氣與吐氣時身體細膩的動靜——延伸、擴張、放鬆、膨脹與收縮,然後將滿滿的感恩能量注入一呼一吸之間,慢慢地就能感受到心的平靜自在。想了解更多關於瑜伽健身的資訊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一起享受瑜伽的療癒生活!原始影片Yoga With Jade YTYoga With Jade網站Yoga With Jade FBYoga With Jade IG延伸閱讀喝這碗湯健身增肌、加強吸收!中醫師推薦健身族的強筋健骨妙方腰椎疼痛翻來覆去睡不著?物理治療師教你這麼做!「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10-20 養生.人生智慧
「謝謝他帶給我的美好回憶」…黃義交墜樓逝!當年二位緋聞女主角的回應,網讚有智慧
前立委黃義交17日晚間自北市內湖住處墜落,送醫不治逝世。眾所關注之前與黃義交傳緋聞的二位女主角感受。何麗玲在臉書表示,「謝謝他帶給我的美好回憶」,而周玉蔻則託友人「請代上一柱香吧」!當年二位緋聞對象對黃義交過世的回應,都讓網友稱讚有大量、有智慧,也算為當年的「寶寶事件」,畫下不完美但平靜的句點。昔日轟動一時的「寶寶事件」,黃義交與媒體人周玉蔻交往,隨後卻劈腿名媛何麗玲,周玉蔻發現後,與何麗玲聯手當場逼黃義交攤牌。由於三位主角在當時都是媒體紅人,這段三角關係在當年鬧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身為當事人的二位女性,肯定都有滿腹心酸不為人知。但事過境遷多年,當年的男主角墜樓逝,昨(19日)何麗玲在其臉書PO文悼念黃義交,她感傷寫道,過往的開心或不開心都已煙消雲散,而一別多年,再聽到他的消息竟然就是天人永隔,「說不惆悵是騙人的。」而在這風雨人生,「謝謝他帶給我的美好回憶,我,永遠懷念他!」至於當年的另一女主角、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也在臉書po出她與友人的對話截圖內容,周玉蔻向對方表示「請代上一柱香吧」,對方回應「好的!大家都要學習放下!也請妳保重身體!」這段對話,讓大家知道,周玉蔻請友人向已逝的黃義交上香。或許都經過了半百人生的淬鍊,對於已經分手的前伴侶遭遇不幸,二位女主角都展現了高度智慧與風度的回應。何麗玲臉書悼念黃義交全文:生命中會遇到很多人,來來去去,有些人擦身而過,有些人一路同行。時間或長或短,卻免不了曲終人散的傷感,曾經的相處,開心或不開心,都已煙消雲散。昔時分開,我和他微笑說再見,一別多年,再聽到他的消息,竟是天人永隔,說不惆悵是騙人的。面對他用這樣的方式離開,有傷感,當然還有更多的不捨。但我告訴自己,來去皆是緣,這便是人生。所以,能相聚,就好好在一起;不能見面,就好好思念。人生很多時候,路都是孤單的,那是來自於生命深處最終的荒蕪。歲月教會我,淡然承受,才是最好的姿態。漫漫紅塵,風雨人生,謝謝他帶給我的美好回憶,我,永遠懷念他!周玉蔻臉書回應黃義交逝世慢性悲傷7症狀此外,當身邊的另一半突然過世,留下的一方會陷入震驚、不知所措甚至自責,身心靈都會出狀況。失去伴侶之痛必須靠時間療癒,悲傷輔導學家說,心理狀況會影響生理狀態,過度悲傷憂鬱會造成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以下症狀超過半年,恐是慢性悲傷。1失眠焦慮、食欲不振。2個性變得退縮,不愛出門社交。3對所有事都不感興趣。4常常想到與過世的另一半生活點滴。5常發呆,莫名其妙流淚。6身體小毛病不斷,常喊這裡痛那裡痠。7強烈自責或罪惡感。醫師許瑞云曾在《聯合報》撰文建議,面對分手或離婚,可以和對方的能量場做切割,方法是觀想對方的能量站在正面對。真誠感謝對方曾經為我們付出的愛和照顧,告訴對方現在是離開的時候了,用心念剪斷彼此之間的能量連結,想著將對方留在自己身體內的能量都一一釋放掉,然後祝福對方讓對方離開。
-
2022-10-19 醫聲.癌症防治
可以認命不能認輸!30歲癌友藝術家 攜手企業開啟對「畫」
「你可以認命,但不能認輸,生病後還是可以選擇未來的人生…」走過死亡幽谷的抗癌畫家阿布,在20歲時就罹患惡性的骨肉瘤,第一人生就此死去了。10年後,她精彩的站在自己想要的舞台上,最近她跟行動基因舉辦「希望與約定」畫展,還結合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辦的第九屆彩繪希望之得獎畫作一同展覽,透過聯合畫展讓更多人看見癌友的畫與話。阿布是一位10年前罹患骨肉瘤的癌患,曾在大學時間休學治療,在這段長達一年的治療期間,低潮、憂鬱襲擊而來,但在親友們的幫助下,有了夢想有了目標,「我是被朋友們推著往前進,他們給了我期盼,給了我目標,我才能藉由畫作療癒身心,讓心情平靜。」原本對繪畫有興趣的阿布,在生病期間才開始藝術創作這段期間的畫作,她將朋友們化身為動物主角,有高中好友像頭獅子強大又溫柔的陪伴,也有像牛一般勤奮認真的守護自己,阿布利用畫訴說著自己在生病中,朋友拉她一把有多重要。這次的畫展中除了有生病期間的畫作,也有與行動基因合作過程中,從衛教師團隊那兒得知很多家屬及病友的心聲,這也是她創作的來源,有個生病的小病友就像條尼莫,把治療當做是在珊瑚礁中闖關,仍是在花花世界中充滿生機。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指出,我們基因檢測的公司,衛教團隊在接觸病友及家屬的過程中有太多故事了,而阿布經過十年的抗癌歷程,對癌友們來說是個鼓舞,因此我們與阿布合作,希望將這些故事用畫作呈現出來,撫慰癌友及家屬的心。之前阿布與行動基因已先進行卡片義賣及額外募款,總共籌得43萬元,分別捐給麥當勞叔叔之家及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而此次聯合畫展除了阿布的藝術創作外,也結合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辦的第九屆彩繪希望之得獎畫作一同展覽,透過聯合畫展讓更多人看見癌友的畫與話。陳華鍵指出,任何事都要化行動來執行,我們加強研發,也進行醫療教育,在癌患及家屬部份希望能在心靈上給他們更多的支持。而「希望與約定」在台北捷運中山站藝廊展出,展期從2022年10月3日至10月27日。台北捷運中山站藝廊展出結束後,11月將回阿布的母校花蓮東華大學進行展出,並計畫至北中南的學術單位藝廊持續巡迴。
-
2022-10-16 養生.人生智慧
帶90歲老爸老媽一起旅行!Denny:父母的老去不等人,別等到在病床前才陪伴
編按:「子欲養而親不待」,是許多50世代心中的遺憾。今(2022)年63歲的Denny有感於高齡90歲父母逐漸年邁、健康狀況也不如以往,決定提前退休、陪著爸媽一起去旅行,把握還能相伴的珍貴時光。他說,如果醫師是治病、家人就是療心,而旅行就是最好的陪伴與回憶。「其實我做的不只是旅行,而是像粉絲頁名稱一樣,希望因為我的陪伴、彼此相處,能在他們的生活中留下一段愉快的時光。」成立「帶著老爸老媽一起Funlife」粉絲專頁的Denny,在臉書上分享了許多他們在台灣各地一起旅行的模樣。Denny的父親今(2022)年93歲、多年前曾經做過心臟的繞道手術,85歲的母親則是在5年前罹患卵巢癌,目前仍在持續追蹤階段。有感於父母的健康不能等,他決定在不到60歲時就提前退休,以換取更多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多陪著老人家到處走走,除了可以適度活動身體、也能減少他們的孤獨感,醫生可以治療疾病、但有家人的愛,是心情上的療癒。」Denny說。帶行動不便的長者出遊,食衣住行有哪些方面要注意?眼看父母漸老 人生無常不想有遺憾時間跳轉回7年前。當時56歲的Denny,在還沒有退休以前,和爸媽的相處機會,大多就是逢年過節、生日時的例行聚餐或聚會,連平時碰面的機會都不多,更不要說是一起旅行了。然而,步入中年後,Denny逐漸開始經歷身邊一些親朋好友、職場同事的離世,「以我的岳母來說,她在70幾歲開始逐漸失智,往後的日子就是要在護理之家度過了。人生會發生什麼事無法預料,人愈到老、愈不知道自己還有幾年可以健康地活。」「當時長官、同事其實都希望我至少做到60歲,但我認為自己很難在同時工作的狀態下好好地陪伴爸媽,我不希望等到退休以後,只能在病床邊陪伴他們,而是可以在他們還健康的時候一起創造回憶;對我自己來說,也想開始早點過第三人生。」很多事情沒辦法等,爸媽的健康與彼此之間的緣分更是如此。「表達對父母的愛,一定要及時、要趁早。所以我決定提早離開職場、轉職成『愛的志工』。」Denny笑說。帶行動不便長者出遊 食衣住行安排有秘訣Denny說,父母親在剛退休、身體狀況還不錯的時候,也喜歡到國內外各地旅行,閒來沒事時,他們也會到附近的郊外、登山步道走走,算是懂得安排自己生活的人。「但差不多到了近10年、爸媽陸續過了70歲的時候,就逐漸發現他們的活動力、身體狀況不如以往。特別在我退休之後,因為相處時間多了,那感受更強烈,老人家的身體一旦開始走下坡,衰老的速度其實真的很快。」除了罹癌之外,Denny的母親因為有脊椎脫垂的症狀,無法久站、走路超過5分鐘,大多時候在外行動必須要靠輪椅;父親則是耳朵、視力有些退化的現象,走路也不太穩。帶著2位行動不甚方便的長輩,該如何安排旅行?他歸納出以下幾個重要的原則和注意事項:1. 行程規劃以一日遊或半日遊即可重點是讓長輩有「出門走走」的感覺,安排太多景點或是路程太遙遠,反而可能是體力的負荷。2. 中途要有可如廁、暫停的休息點若是行程所需的車程稍長,記得適時停靠可以讓長輩下車活動活動筋骨、上個廁所的地方,最多不超過一個半小時就要讓長輩稍作休息。3. 備妥個人藥物、用品和備用衣物長輩多數有慢性病需服藥的問題,除了平常固定在吃的藥一定要帶足分量,也要隨身攜帶白開水作為服藥和補充水分用。衣服以方便穿脫、行動即可,並準備保暖用的外套以免天氣溫度變化著涼。4. 安排用餐要定時定量長輩可能有血糖不穩的問題,不像年輕人可以有一餐沒一餐,除了要預先規劃用餐時間和餐廳名單,也要隨身準備一些應急用的點心,需要時可先墊墊胃,外食的口味選擇也不宜太過重油重鹹。在移動的時候,Denny會適度讓父親負責推母親的輪椅。「這不是說我們不孝順虐待老人家,而是因為老爸平常也大都是扶著助行器走路,推著輪椅剛好能有輔助的效果。」「我在安排景點的時候,會特別注意安全、方便和衛生這3個條件。像是腳下路途不好走的、設施或服務不完善,或是吃東西感覺不太乾淨的,可能就不太適合。」為使旅途更完善圓滿,Denny習慣會在實際出發前先到現場勘查過一遍,也了解沿途有些什麼景點、餐廳、商店等休息點可利用。為了方便攜帶個人用品,以及隨時保留行程的彈性,Denny習慣開著車帶兩老出門,「但如果長輩的健康和行動狀況許可,其實大眾運輸也沒問題。」重溫回憶的旅行更有感 讓老爸老媽重拾童心至於長輩們喜歡去什麼地方?Denny說,除了一些季節性的自然美景、像是春夏時節的各種花季、秋季賞楓,其實長輩們很喜歡「自己曾經有過回憶」的地點。像是小時候住過的左營眷村、年輕時曾經工作、居住,或是某次印象深刻出遊的地點。舊地重遊勾起他們的過往記憶,就會自然地講起年輕時的事,「我這才知道很多以前從沒聽過的,爸媽的小秘密。」像是某次一行人開車經過某個風景區,Denny的母親就突然指著路邊的站牌,一臉懷念地說:「有次我和你爸來這邊玩,結果錯過巴士,我們就在這裡等了一個多小時。」他也觀察到,旅行中的父母親,有時幾乎像是回到孩子般的天真,會隨著街頭藝人的演奏哼起歌,有次父親還開玩笑地推著母親的輪椅追著路邊的鴿子玩。「你可以感覺到他們是真的很開心、很享受,我就覺得什麼辛苦都值得了。」只要跳脫日常生活 隨時隨地都有旅行感「對我來說,帶著老爸老媽一起出門其實不在目的地,而是享受那個過程。」有時候老人家甚至不需要真的長途跋涉到哪裡「旅行」,即使只是隨意走走,也會很滿足。近來Denny就會在帶著兩老去醫院看病、回診後,順道去吃一頓下午茶,或是就近到市郊、公園散散步。「就像小孩子吃完藥之後給他一顆糖,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會討厭去醫院,反而會有期待感。」而帶著長輩旅行,除了有助於調劑心情,也讓他們更在乎自己的健康。特別是經歷過照顧罹癌母親的2個多月後,他們就成為「配合度很高」的長輩,「因為他們很清楚要身體健康,才有體力出門玩。」作為父母的主要照顧者,Denny說,當然也會有疲累、倦怠的時候。「如果感覺到自己在體力或心情上狀態不是很好,我會選擇暫時休息一兩天,如果擺著一張臭臉或是人在心不在,那真的不如不要給自己和對方壓力。畢竟陪伴爸媽的初衷,是為了要讓他們開心。」不過唯有一件事情是不變的:即使是沒有出門旅行的日子,Denny也養成每天晚上9點會和媽媽視訊電話的習慣。除了聊聊這天的日常瑣事,也順道確認兩老的狀況是否都還安好。「現在每多做一點,未來就少一分遺憾。」抱持著這樣的心情,Denny和老爸老媽持續一起旅行、生活,一點一滴累積愛與回憶。原文:帶90歲老爸老媽一起旅行!Denny:父母的老去不等人,別等到在病床前才陪伴
-
2022-10-15 焦點.生活用品毒害
戒菸省錢!戒菸二年多存了50公斤硬幣,不買菸來換26.4萬元金條
在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日前臉書專頁分享「戒菸換金條」的故事。原來是有珠寶銀樓分享,老客人要買金飾,扛了一箱50元硬幣,然是他戒菸兩年多的成果。這箱50元硬幣連同箱子超過50公斤,換了重達一兩的金條共四條,價值新台幣26.4萬元。董氏基金會大力宣導戒菸,戒菸還可送金條給家人,實是太划算了。戒菸二年多 存了50公斤50元硬幣位於嘉義市的萬金珠寶銀樓於臉書專頁中,以「意外收穫」分享這個戒菸換金條的故事:「今天早上來了一個老客人要買金飾,問我們50元硬幣收不收?(他說數量有點多),我說是台幣都收,他回到車上推了一箱硬幣過來,我知道今天有一場硬仗要打。客人說這是他這兩年多來戒菸的成果,平日把剩下來的煙錢存起來就有這麼多了,他來我家之前還有秤一下這些錢有多重,全部含箱子50幾公斤,經過3個小時的清點與確認真偽,客人最後換了4條1兩金條回去送給支持他戒菸的家人作為紀念。」看到銀樓貼出這樣的訊息,網友紛紛留言:「超猛的戒菸收入」、「這個數量的硬幣還真壯觀」,有人非常肯定:「太有意義了! 戒菸換到金條與健康。」還有人說「這個太療癒了。」董氏基金會 戒菸有助省錢圓夢「董氏基金會華文健康網」說明戒菸有許多理由,其中一個便是「省錢圓夢」,歡迎吸菸者算算自己在購買菸品上,已經花了多少錢呢?不只菸品,還有買打火機、菸灰缸等花費,萬一不小心燒壞寶貝衣物或用品,加上耗損的時間,還真是難以數計。在歐美,戒菸後壽險保單還可以省50%保費。根據英國人壽保險公司「人生搜尋」(Life Search)指出,以30年壽險保單為例,可以省下台幣約41萬2000元。每天吸40根的菸槍如果戒菸,25年期的十萬英鎊房貸更可以提早14年還完,利息省下新台幣290萬元。如果現在戒話,可以順利地累積一筆存款,適逢國境解封,可以全家出國旅行,甚至作為購屋、買車、為家人投保、累積重要的生命回憶、完成年輕以來的夢想。戒菸,就趁現在。●算算你在菸品上花了多少錢:https://reurl.cc/2m2MXO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10-09 養生.聰明飲食
鴻時代/楊梅花食間
這陣子看了幾本書,試著汲取不同的體悟,生活能觸及範圍有限,書裡帶來的世界卻無窮。跟冰箱一樣,食物賞味期限時間差不多了,就可以一次完成斷捨離,把頭腦暫時清空,給自己多一點空間,才能給心裡足夠養分。趁著工作之便再次造訪楊梅,楊梅對台北人來說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慢活空間,周末假期也不會發生人擠人的囧況。這裡有很多休閒觀光農場,適合全家人小鎮漫遊。早期楊梅小鎮擁有很多進出口加工廠,小至羽絨外套、大至北歐家具沙發,都可以直接到工廠去挖寶,跟市售價差一大半。逛進第一菜市場,讓味蕾體驗鹹菜、菜脯和糯米交融的滋味。通常我會建議到楊梅一定要先到「補貨中心」,也就是號稱客家美食界的五分埔「楊梅公有第一菜市場」,這裡消費力驚人,也是職業攤商眼中的超級戰區,日租金並不便宜。這是沿著復華街所延展出來的個性攤位,食材應有盡有,把車子裝滿回家,才不會浪費油錢。不過,讓我們先吃東西填飽肚子,才有力氣血拚吧!第一攤無名飯糰,安排早餐在市場裡享受高級訂製的古早味蛋餅飯糰組合,體驗一下客家人的鹹菜、菜脯和糯米飯混在一起,品嘗酸甜易燃易爆的滋味。逛菜市場邊走邊吃是最瀟灑的事,炸雞攤上出現刺鯧肉魚四尾只要100元,四分之一的白切鹹水鵝,搭配滿滿的薑絲跟九層塔,只需150元,比到平鎮吃人氣鵝肉美食還划算。當天現做彈牙粢耙仔,裹上厚厚的花生粉。楊梅很多客家人,因此菜市場有非常多道地的客家美食,例如「粢耙仔」,用手擠成團,裹上厚厚的花生粉,是宴客時的基本款。這類米食加工品都是老闆起早摸黑製作,特別彈牙可口。來這裡,我也建議不要再買手搖飲料,因為菜市場裡有賣質純精良的仙草茶,無糖無添加,最佳的清補涼品,三瓶寶特瓶裝才100元。再加上小農自己種、半買半送的時令蔬果,來到楊梅,花費少少就可以包辦一桌子澎派的晚餐。假日只要四十分鐘的車程,就可以離開浮躁的台北,楊梅真的是一處適合過日子的地方。既然介紹了楊梅市場,也不能錯過當地人的信仰中心「錫福宮」,供奉客家庄的保護神「三官大帝」,也是楊梅歷史最久的一間廟宇。這裡的老樹都有百年以上,古木參天靈性聚足,自古來有廟有人潮,在這稱作伯公山的周圍,有人下棋、有人小憩,清風徐徐心靜自然涼,在這天人合一的空間來杯咖啡,比星巴克更高級。老屋新生「小白宮」,歷史與花藝在舌尖碰撞出火花。楊梅人還有一處有味道的網紅景點--楊梅故事館裡的「小白宮」,是楊梅人心目中自信優雅永恆不變的價值。這個老房子很有特色,早期是楊梅國中校長的故居,差點被建商改為建地,感謝當年十月圍城力排眾議,為了保護這幢建築物而努力的人,讓老屋逃過都更保留下來,成為老屋活化的典範。老屋裡的「好窩有花」,是一處為花癡迷者設置的咖啡廳,跟一般網紅店不同,在歷史建築裡十分幽靜,彷彿穿越時空、返樸歸真,十足人文品味。店主藉由一杯有機玫瑰拿鐵,活絡地方創生,讓充滿花仙子的老房子,可以持續溫馨療癒人間。玫瑰可人,但要融入飲食中,條件限制就多了,品種、種植的方式、摘取的時機等,天然香氣如何透過嗅覺與味蕾,成為感動人心的一杯飲品、一道甜點,「好窩有花」做到了,除了研發出獨特的玫瑰釀,更製作出四季食用花卉的手工點心。食物要細細品味,生活要用心感受,將食材來源與在地生命力充分融合,藉由這遺世孤立的老洋房,點滴挹注生活美學,把花帶入空間,帶入食飲,帶入生活,也帶來幸福感。
-
2022-10-07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釋放一天的緊繃與壓力,睡前9分鐘臉部放鬆瑜伽
每天開不完的會?講不完的溝通?還要笑臉迎人?工作一整天下來身體疲憊心好累?不妨跟著「Yoga With Jade」瑜伽老師Jade一起做做臉部放鬆瑜伽,幫助你消除一天的緊繃與壓力,釋放負能量!這組瑜伽練習強度不高,時間也僅需9分鐘,坐著做非常輕鬆愉快。首先從按摩頭部開始,雙手輕輕握拳,使用第二指關節在頭皮上劃小圓圈,透過頭皮筋膜的放鬆,讓頭部得到很好的循環以及放鬆臉部和肩頸。接著依序在顴骨以上、下顎部位、人中部位上下牙齦的地方最後到眼周,都同樣單點加壓、輕輕畫圓,仔細揉捏、按摩觀察,輕柔緩慢的鬆開那些痠緊的地方。最後一招是獅子式,訣竅是眼球向上、舌頭向下吐出並大聲「哈!」隨著這一聲身心都得到療癒了。臉部瑜伽非常適合在需要提振精神,或者一整天臉部肌肉疲倦之時練習。尤其適合在夜晚或睡前,放一段輕柔音樂,或者打開影片跟著Jade老師的節奏來做,這樣將能幫助你得到更好的休息及睡眠品質。想了解更多關於瑜伽的資訊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一起享受瑜伽的療癒生活!原始影片Yoga With Jade FB/IG/網站延伸閱讀讓肉腳變健腳!越走越年輕的足部訓練老是睡不飽?三大招趕走慢性疲勞!「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9-27 癌症.肺癌
意外發現肺部「毛玻璃樣變化」 丁守中自曝養生4重點戰勝肺癌前兆
前立委丁守中,日前在臉書自曝去年體檢意外發現「毛玻璃樣變化」,近期一封他寫給親友的「這半年我怎樣戰勝肺癌前兆」的信在網路上流傳,他說保持樂觀、天天深呼吸吐納,每天吃薑黃、用綠茶粉泡綠茶、冲西洋參川七粉,經常喝蓮藕燉湯、滷海帶吃;每天運動養生,日行8千步,並帶著老婆遊山玩水,在空氣新鮮的高山上進行呼吸吐納,另外也請教中醫,對和肺部有關的穴位進行按摩,後來毛玻璃樣變化消化,幫助他克服肺癌前兆。丁守中說,他去年健檢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照出肺部分別有0.6、0.7公分大的毛玻璃點,有醫師勸他早點開刀拿掉,也有醫師建議再觀察一陣子,他選擇上述穩健觀察的作法。後來丁守中複診,原本兩個分別有0.6公分和0.7公分的毛玻璃樣變化完全消失。他表示,改變生活形態,多注重保健食品及運動,更要改變心境就可防癌。●毛玻璃樣變化是什麼?需要擔心嗎?根據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陳晉興與醫藥記者梁惠雯所著「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一書,肺部檢查出現異常影像時,大於三公分稱為「腫塊」,小於三公分叫做「肺結節」,在X光片上通常就是呈現白或灰色的點狀陰影。結節型態大致分為「實心」及「非實心」,後者在影像上則呈現較灰白、霧霧的樣態,所以也被稱為「毛玻璃狀肺結節」。毛玻璃狀肺結節有八、九成機率是癌症,只是還在癌變初期階段,尙不會轉移,也有可能只是比較嚴重的發炎或結疤,都還需再做密切追蹤,甚至切片檢查才能加以判定。一般來說,五十歲以上的民眾,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會找到「肺結節」,且年紀愈大找到機率愈高,甚至一次找到二、三十顆的都大有人在。必須依結節大小、型態等進一步判斷,才能知道到底是惡性腫瘤、良性腫瘤、感染發炎,或僅是過去曾經發炎過後所留下的「疤痕」。【延伸閱讀】檢查出肺結節怎麼辦?肺癌權威一張表教你讀懂處置原則丁守中養生抗癌四重點丁守中的毛玻璃樣變化顯然並非癌症。對於大家流傳丁守中「抗癌」,他接受台灣醒報專訪時一再澄清:「我沒有罹癌,別寫我罹癌!」他只是肺部照出兩個毛玻璃狀陰影,在他天天運動、放鬆心情、積極養生,三個月後,兩個毛玻璃點只剩0.2公分結節,半年後再追蹤,連0.2公分結節都不見了。從「這半年我怎樣戰勝肺癌前兆」的公開信,歸納丁守中的養生秘訣有四個重點:一、看的很開,維持樂觀心情:丁守中2018年參選台北市長,以些微之差敗給柯文哲,一度不平、提出抗告,後來漸漸淡出政壇,他說:「我從此不再介入政治,只關心兩岸和平。」二、天天深呼吸吐納,每天健走八千步:丁守中與妻子、朋友到台灣各處遊山玩水,半年內環島三四次。爬山健走時,不斷深呼吸吐納,「連到司馬庫斯,晚上同行團員大概都睡了,我也一個人在外對著滿天星空練吐納好長時間」。也依中醫建議,強化肺經的三個主要穴道拍擊按摩,養成每天健走至少八千步習慣。三、吃薑黃、喝綠茶,攝取五色食物: 每天吃1000 mg的薑黃素粹取碇,每天兩大匙綠茶粉泡綠茶慢慢喝,每天早上熱開水冲一杯西洋參川七粉喝,也經常喝蓮藕燉湯、滷海帶。四、看很多防癌保健養生的書:丁守中在接受台灣醒報專訪也提到,他讀了北醫大教授韓柏檉寫的「降癌18掌」,韓柏檉現身說法,發現人會罹癌常是心中有怨。丁守中仔細閱讀十八招調養方式,包括身心靈正向,也包括飲食、排毒、運動、練功等生活習慣與人生觀的改變。韓柏檉抗癌14年 傳授降癌18掌韓柏檉自2008年罹癌,當時發現肝臟有腫瘤將近19公分,原本被告知只剩下3個月生命,切除腫瘤後,癌細胞再次轉移到肺部,後開始服用標靶藥、撐過25次化療、12次放療,3年後又復發,再次開刀切除肝腫瘤。抗癌至今14年,他每天打蔬果汁,一杯裡有近卅種以上食材,包括蔬菜、水果、辛香料、堅果等,並出書分享降癌18招。對於丁守中提到「降癌18掌」,韓柏檉臉書上發文指出,有同學來說他「又度化了一個人,但他說:「不敢不敢!」,是丁守中剛好有緣看到,「又剛好看得進去,又剛好解了一個心中的結(怨),心的糾結一化開,人輕鬆了,海闊天空了,自然開心愉悅,身體生理生化反應啟動了新的模式,身體給了最棒的回饋。」韓柏檉降癌18招:一、精準的治療,除了西醫治療,9年多來也持續服用科學中藥。二、保持平和的心態,利用靜坐冥想與呼吸法,在乾淨或寧靜的環境、緊張壓力來臨時刻都適合來個深呼吸。三、7年來,每天晚上用一盆溫或涼水加一把粗鹽泡腳10分鐘,泡的過程全身放鬆、腦袋放空,變成無思慮狀態。四、閱讀,這10年來閱讀了上百本相關書籍,採集智者的生命精華,使人深刻。五、聽聞經典,有空就聽經、念念佛號,基督教義也無妨,有反省的時間與空間。六、公益助人,到癌症關懷基金會擔任董事,幫助癌友們藉由飲食恢復健康。七、實踐「療癒密碼」,清除負面的細胞記憶、心靈圖像與能量,排除負面情緒。八、分享健康與愛,透過讀書會與演講分享我的經驗。九、適量運動,利用氣功運動與經絡疏通,像太極拳、八段錦、平甩功、旋轉氣功金剛跪坐108大懺拜或經絡敲打,享受身心舒暢、放鬆放空、排毒排汗的感覺。十、清血排毒蔬果汁,8年多下來,已經喝下了200多萬C.C.蔬果汁,一杯裡有20、30種食材,滋養細胞。十一、每天至少兩餐蔬食,早餐幾乎沒有葷食,午晚餐偶有不方便而外食或葷食,也秉持著「七少八多」原則。十二、肝膽腸淨化排毒,每季連續21天,每天早上以一顆檸檬原汁加兩湯匙橄欖油,飲用後稍作休息。十三、每天服用營養補充品,概念是品質要好,不要過量但要夠量。十四、攝取足夠堅果穀豆類,每天早上泡一杯加了好油、有20幾種食材的活力養生粉,裡面充滿了纖維、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B群等,幫助腸道蠕動、排便、增強體力精神。十五、每天2至3次排便,可以透過大量喝蔬果汁,吃養生粉或沖泡蔬菜粉以及喝水、運動。十六、好的睡眠,我每天都很快入睡,睡前泡腳,靜心,呼吸等,很快入睡,且深度睡眠。十七、「默念天語」,念天語已有9年,跟老天爺打交道,祈求幫助我,有時念著念著就進入一種靜定的狀態。【延伸閱讀】韓柏檉:抗癌養生18招 天天做常保健康●丁守中寫給親友的信件全文如下各位兄弟姐妹:我現在山上種花種菜,晴耕雨讀,把人生看開看得更豁達了。過去大半年,我跟子苓(丁太太溫子苓)一個月出去玩十多天,是有原因的,我先前沒跟您們報告,我經歷了一場大變化。我去年九月初去做體檢,LDCT照出肺中兩個毛玻璃點都0.6、0.7公分,有醫生建議早點開刀拿掉,但我再去榮總看胸腔外科吳玉琮主任,他建議觀察,我接受穩健觀察做法。這段期間我看的很開,維持樂觀心情,看很多防癌保健養生的書,天天深呼吸吐納,每天吃四顆1000 mg的薑黃素粹取碇,每天兩大匙綠茶粉泡綠茶慢慢喝,每天早上熱開水冲一杯西洋參川七粉喝,這些都是強烈消炎、抗氧化、防癌的,那段期間我經常喝蓮藕燉湯、滷海帶吃,因為它們都是鹼性食品。我跟子苓跟朋友到台灣各處去遊山玩水,爬山健走時,我就不斷深呼吸吐納,連到司馬庫斯,晚上同行團員大概都睡了,我也一個人在外對著滿天星空練吐納好長時間。我也依中醫建議,強化肺經的三個主要穴道拍擊按摩,也養成每天健走至少八千步習慣。今年一月十日,我再去榮總看胸腔外科主任許瀚水複診,再照更精密的CT,兩個毛玻璃點結節都完全消失了,只剩一個0.2公分結節!許主任也恭喜我。上個月七月一日,又半年了,我再去振興照CT追蹤,肺中一片乾淨清澈透明,連0.2公分結節都不見了。這段期間我看了很多養生的書,我現在覺悟人的意志及樂觀心境就可勝天!看來只要改變生活形態,多注重保健食品及運動,更要改變心境就可防癌!
-
2022-09-25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吃好、吃飽,有足夠的時間不吃,是恢復健康的一大關鍵
許多朋友進入中年後,身體陸續出現各種症狀,體檢報告的紅字也愈來愈多,就算努力運動、控制食量,也阻擋不了體態的變化及各種疾病和退化的發生。有些朋友會想是不是哪裡吃錯了,就想找一些特殊的飲食和方法來調理身體。各種失衡的生活習慣及壓力,包括長期採用高碳水化合物而缺乏膳食纖維的飲食,讓身體無法承受過度的熱量攝取,而又缺乏足夠的非熱量營養如植化素、維生素、微量元素來進行身體療癒所需的生化反應,都會讓代謝逐漸僵化。長期下來,會覺得體力與精神無法應付日常生活。華人從小習慣以精製澱粉當作飲食的主要熱量來源,也讓身體長期暴露在胰島素的刺激,而讓代謝機制偏向以糖為主要燃料的路徑,並在現代人多吃少動的生活形態下,不知不覺進入「胰島素阻抗」的狀態。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遲緩,而讓飲食帶來的不是精力,而是血糖震盪、精神起伏不定,甚至吃飽沒多久就感覺到餓,進入一種愈吃愈餓的循環,體重降不下來、健康指數也亮起紅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調整飲食的內容,光從少吃著手,不光辛苦,即使短期減輕體重也很難維持,更別說回復健康。我將《真原醫》談到的營養重點,十年後透過《療癒的飲食與斷食》重新展開,正是希望從飲食調整開始,由身體代謝的上游著手,幫大家走出慢性病的陰影。實作上,從兩個層面進行:透過吃好、吃飽進行徹底的營養調整,然後漸進地延長不吃的時間,喚醒身體清理和療癒的本能。首先,什麼叫做吃好、吃飽?也就是在攝取足夠熱量的前提下,將過去以精製澱粉為主的飲食習慣,改成減少胰島素分泌的、含大量新鮮蔬菜的高脂低醣飲食。我們能吃飽,能得到充分的熱量、維生素和礦物質,自然不會隨時被飲食的念頭帶走、不會一天到晚想著還要吃點什麼。走出身心的匱乏感,整個人自然穩重起來,有足夠的精神應付一整天的活動與責任,而容易採用正向且豐盛的心情來面對世界。身體本來就是靈活的,走出以澱粉為主食的熱量來源單一化狀態,無論吃或不吃都可以維持運作一段時間,而不會立刻受到飲食的衝擊讓運作失衡。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配合身體的生理時鐘來做進一步的調整──延長睡眠帶來的休息,而有足夠的連續不進食時間,來啟動細胞內的自噬作用。具體的作法可以是早餐晚一點用、晚餐早一點結束,或乾脆少吃早晚其中一餐,讓身體得以進行深度的清理和療癒。當然,要順利延長不進食的時間而不會感覺餓或精神不佳,前面所談的搭配大量蔬菜的高脂低醣飲食是最好的幫助。脂肪帶來的熱量讓身體有足夠的滿足感和保護,而大量新鮮的高纖葉菜類則補充了各種生理功能所需要的完整營養。重新學會餓了才吃、不餓不吃,從「非吃不可」轉向「可以不吃」的心態,是我認為現代人最需要的一個調整。搭配飲食習氣和代謝的轉變,我也建議身邊的朋友透過拉伸、結構調整、有氧健身等運動,從能量的使用和心情的層面,進一步帶動身心正向的調整。這麼一來,一個人不但輕輕鬆鬆走出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代謝症候群的陰影,也得到活出快樂與健康的鑰匙。
-
2022-09-24 焦點.元氣新聞
18歲「團團」腦病變 臥龍基地不排除派專家來台
台北市立動物園人氣明星、大貓熊「團團」上月底出現癲癇症狀,食欲不振,經接受MRI檢查發現,牠腦部左右腦半球,出現局部液化壞死病變,送台大附設動物醫院治療,目前食欲、行動已恢復,持續觀察。大陸四川省「臥龍貓熊基地」過去少有貓熊腦部病變症狀,也高度關注,不排除派專家來台觀察。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說,團團、圓圓從小小貓熊時代,那黑白分明、軟萌呆的溫暖形象就療癒了很多人的心,是大家到動物園一定要看的明星,一定會盡力給團團最好的治療。十八歲的大貓熊團團今年八月時行為出現異常,食欲不佳,八月廿三日出現疑癲癇症狀,園方安排牠九月中到台大附設動物醫院接受MRI(磁振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左大腦半球有局部液化壞死病變,右大腦半球也有類似病變,獸醫師將採團團腦脊髓液後續化驗,也會整體生理檢查。台北動物園大貓熊館館長陳玉燕說,MRI的結果讓他們很意外,有這麼大的病程變化,團團的照養將視後續檢查結果安排,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希望給團團比較好的環境,不要因生病就限制牠。臥龍基地的大貓熊過去沒有太多腦部病變的病症,陸方專家密切關注團團情況,國境開放後有極高可能飛來台灣觀察,也希望能將相關資料和數據帶回參考,不過陸方尚未有明確醫療指引。園方昨開記者會說明,記者會也有大陸記者出席,關切園方是否和陸方溝通討論。獸醫師鄭秋虹說,他們和臥龍都保持專業溝通管道,如用藥、病程或數值分析,都有密切聯繫。鄭秋虹說,團團左腦的枕葉和顳葉有大範圍壞死,右大腦的壞死範圍較小,會讓團團服用抗癲癇藥物,持續密切觀察,臥龍的貓熊發生過這樣的狀況,但不多,原因、最終結果都不同,後續病程如何進行要看腦脊髓液檢驗結果而定。動物組長王怡敏說,園方目前以線上方式和中國大陸專家聯繫,相關影像都會傳給陸方專家了解。陳玉燕說,團團八月卅和卅一日還有出現輕微癲癇狀況,持續約一、兩分鐘,現在食欲和行動都恢復得不錯,食欲已回到生病前的九成,還是有些差距,目前仍安排團團在大貓熊館後場休息,等後續結果再作安排。園方指出,大貓熊十八歲約等於人類五、六十歲,大貓熊平均壽命,生活在野外的大貓熊約廿幾歲,人工圈養的大貓熊約廿八至卅歲,圈養的大貓熊最長壽命有到卅八歲左右。圓圓是否也要安排MRI檢查?鄭秋虹說,MRI不是例行性檢查,園方每年都會讓團團圓圓進行生理檢查,是否要做MRI會視圓圓身體狀況討論評估。
-
2022-09-23 焦點.生死議題
北醫空中花園藏洋蔥!給安寧病患、家屬及醫護喘息空間 女強人律師為亡母默默做這件事
在北醫附醫安寧病房外的戶外平台,有座美麗的空中花園「心悅園」,天氣晴朗時可供病患與家屬走出病房舒展筋骨,氣候不佳時也能從病房內看到綠意盎然的景觀。這個給予安寧病人與家屬一方靜謐的療癒空間,設立背後卻有滿滿洋蔥,捐贈者是台灣知名商務律師陳玲玉,為紀念在北醫安寧病房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母親所設立。 北醫附醫安寧病房創立迄今已15年,日前北醫舉辦感恩活動,除了分享安寧團隊15年來服務的經驗與心得,也配合內部病房內部整修,重新整理位在第二醫療大樓3樓的戶外花園「心悅園」。 「心悅園」以大量常綠植栽為基底,搭配跳色植物點綴,是一處能讓安寧病人及家屬感到療癒的戶外專屬空間——天氣晴朗時可走出病房舒展筋骨,氣候不佳時也能從病房內看到綠意盎然的景觀。 這個給予安寧病人與家屬一方靜謐的療癒空間,設立背後卻有滿滿洋蔥,捐贈者是台灣知名商務律師陳玲玉,為紀念在北醫安寧病房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母親所設立。 陳玲玉是國內三大法律事務所第一位女性合夥人及女性主持律師,曾主辦過台灣高鐵、機場捷運、國泰、富邦、台積電等知名案件。去年父親節前,陳玲玉的父親—前總統府顧問、國泰信託執行副總陳土根以97歲高齡過世,她寫下《爸爸的抽屜》一文回憶父親,讓不少人感動落淚。而陳媽媽則早先一步於2019年辭世,她低調捐贈「心悅園」,為病患、家屬與辛勞醫護,開拓一方可以喘息的空間。 陳玲玉說,母親從共照、居家、到入住安寧病房都由北醫全程照護,2019年安詳離去,往生前承蒙「安寧病房」醫護人員給予心靈上及身體上溫馨、舒適、從容且有尊嚴的照護,讓她深刻體認,人生旅程最後一哩路的「安寧」,確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母親安葬之後,她深感安寧病患、家屬及辛苦的醫護人員都需要一個可以喘息的休憩空間。因此決定捐款給北醫,在第二醫療大樓三樓「安寧病房」盡頭70多坪空間,設置有花、有樹、有草坪、也有座位的「心悅園」。 北醫原本建議用陳媽媽「麗月」之名來命名此空中花園,但陳玲玉卻低調婉拒,因此北醫改用「悅」字替代「月」字,而取名為「心悅園」。2022年北醫整修「安寧病房」,陳玲玉不但支應所需費用,同時捐款協助北醫進行癌症研究、北醫大學興建學生宿舍。 日前安寧病房重新整建,陳玲玉及夫婿、前國票證董座洪三雄受邀出席啟用典禮,司儀介紹「心悅園」由來,讓陳玲玉又驚又喜。 她說,對北醫同仁照顧母親唯有感謝,因此捐款成立「心悅園」聊表謝意,衷心期盼北醫「安寧病房」能成為台灣醫界典範,更笑言:「日後如有需要出錢出力的地方,請大家直接通知洪三雄先生!」 在通往「心悅園」的三樓走道,牆面上有幅山水畫讓陳玲玉倍感深意,她引述畫中字語:「只有面對陽光,黑暗才會在背後」。彷若鼓舞著病患、家屬與醫護人員,走過死亡幽谷仍能以另種方式銘記生命,「雖然媽媽已離開,但她的愛一直存在!」●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留房給兒女「贈與」比較省?專家揭1因素不划算!.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一輩子跟活死人沒兩樣!」他聽爸爸話當公務員,臨終卻抱憾…子女成年後,接納與欣賞就夠了
-
2022-09-06 養生.聰明飲食
喝一杯珍奶後做哪種運動消耗最快?營養師曝8種運動消耗率
上班壓力大、開心的小週末,不少人總會來杯珍奶,滿滿的療癒儀式感,但你知道喝一杯珍珠奶茶,要運動多久才能消耗嗎? 大杯正常甜珍珠奶茶 熱量高達658kcal營養師高敏敏拆解,一大杯珍珠奶茶約一碗飯的澱粉+13顆方糖+20克油脂,以一杯700ml去冰、正常甜的珍珠奶茶為例,熱量約有658kcal、含糖量約50g甚至超過。(推薦閱讀:每天一杯手搖飲恐喝出癌症前身! 專家示警「這1步害的」:沒症狀難察覺)喝一杯珍奶要運動多久才能消耗?.散步(速率4公里/時):188min.健走(速率6公里/時):120min.爬樓梯(速率8.4):78min.慢跑(速率8公里/時):80min.快跑(速率12公里/時):52min.騎腳踏車(速率10公里/時):165min.游泳(速率6.3):104min.跳繩(速率8.4):78min(以上熱量消耗以60kg者估算)攝取熱量大於消耗易變胖 運動有9大好處如果攝取熱量常常大於消耗熱量,讓身體橫向發展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高敏敏提醒,既然想喝那就多運動,而且運動除了幫助減重之外,還有9大好處:1、提高代謝2、增肌減脂、曲線好3、睡得好、煩惱少4、舒壓、心情好5、提升腦力、效率高6、心肺功能提升7、預防三高代謝病8、體力好、充滿活力9、皮膚變好、白裡透紅(推薦閱讀:練腹肌別做仰臥起坐、跑步不會讓腿變粗! 專家破解「10個常見運動迷思」)注意糖攝取量 多喝水最有益另外,高敏敏也強調,含糖量必須注意,衛福部建議,每日精製糖攝取量不超過整天總熱量的10%,最好降到5%,例如:若每日攝取2000kcal為例,添加糖攝取應低於200kcal(最好更低至100kcal),大約是25-50g糖量=控制在半糖的概念。(推薦閱讀:去冰飲料、熱飲放涼比較甜? 營養師公開「爆甜真相」:不是因為多加糖啦)建議能多喝水是最棒的,而奶茶如果已經有加珍珠,最好點無糖或少糖,其實偶一為之的享受還是可以接受的,若想滿足味蕾同時不怕胖,就一起動起來吧!延伸閱讀: ·最肥的竟不是珍珠! 營養師曝手搖飲配料「熱量冠軍」:你也愛嗎? ·愛喝奶茶小心喝進的全是油! 營養師曝「手搖飲陷阱」:無糖也可能糖分爆表
-
2022-09-0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傳承與紓壓的心靈地圖 達人教你超簡易線香DIY 除臭、淨化空間
線香,是一門口耳相傳的手作工藝,各國都有悠長的用香歷史,市售眾多線香產品分韓式、日式,線香也是藏傳佛教受重視的儀式之一。線香在使用上,可以做為個人香氛外,亦有淨化空間、除臭及放鬆、療癒身心的作用。挑選喜歡的香味 舒緩身心具韓式線香師資的製香師米尼說,嗅覺連結到大腦記憶,直通情緒深處,只要聞到熟悉的氣味,就會引起愉悅心情或引發負面的感受。現代人壓力大,可藉由香氛舒緩身心靈,購買線香時,除了挑選喜歡的香味、外觀外,搭配線香座更有加乘視覺效果。燃燒線香 要注意空氣流通米尼提醒,天然植物原料清香不刺鼻、氣味溫和柔順,可恢復身心平衡。但2歲以下的嬰幼兒勿使用,因為呼吸道還在發育;燃燒線香要注意室內空氣流通,有任何不適症狀要停止使用。製香材料:沉香或檀香粉、楠木粉、水、碗、瓦楞紙板或紙、精油(增加味道層次)。>>想更了解線香,快來上免費線上課程: https://pse.is/4g48lx
-
2022-09-01 癌症.癌友故事
乳癌病友蕎安病中學畫! 如今成藝術治療師,開啟第二人生
抗癌之路艱辛難行,但繪畫可療癒身心,乳癌病友蕎安抗癌期間決心學作畫,從慣用憂鬱的藍色到用色繽紛明亮,如今成為一名藝術治療師,為別人帶來正向能量與希望。癌症希望基金會創辦「彩繪希望」活動,今年第9屆收件數突破以往,215幅參賽作品挑出29件獲獎,今天起在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南杏藝廊展至9月30日,乳癌病友蕎安因為繪畫開啟第二人生,從病人的身分變成助人的藝術治療講師。蕎安過去是馬拉松跑者,長年參與比賽,2016年參加日本明古屋女子馬拉松前,意外發覺罹患乳癌,之後對生命有不同的體悟,從小就愛畫畫的她,因工作忙碌一直沒能正統學習,這次決定用有限的生命學習繪畫,弭補缺憾。她報名了油畫班,作品獲得定,工作的Pizza店借她的畫作展示,有顧客甚至想出價買,有次高醫員工在Pizza店看到她的畫作,進而得知她是名乳癌患者,於是邀請擔任醫院築夢中心老師,指導思覺失調病患透過繪畫進行藝術治療。蕎安透露,剛罹癌時她的畫多數是深藍色調,這一年顏色轉變明亮,也透過繪畫幫助別人。高醫院長鍾飲文說,醫院坐落在十全跟自由路口,象徵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顧,也希望病人和家屬免於病痛,得到身心靈上的自由富足,期許這次繪畫展覽能給予病人持續抗癌的勇氣。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則表示,基金會舉辦繪畫比賽多年,透過繪畫,有病友獲得心理調適,也記錄下抗癌歷程。中秋節將至,大同醫院院長傅尹志也準備健康點心禮盒贈送給癌症病友,收到的禮盒的病友們都開心不已,紛表示院方讓人很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