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1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搜尋
痛風
共找到
387
筆 文章
-
-
2022-04-17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廚房/痛風怎麼吃 營養才不失調?
晚上的門診還未開始,助理就先跟我提醒,預約患者高先生因為痛風,必須延期治療。腦海立即浮現40多歲高先生壯碩卻有些肥胖的身影。痛風是人體內尿酸新陳代謝異常所引起的急性關節炎,有年輕化趨勢。除了藥物治療,痛風患者最重要的就是飲食控制。首要建議多吃蔬食,因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能降低尿素的再吸收,尤其多數蔬果為鹼性食物,能促使尿酸在尿液中溶解,以減少痛風發作。炸雞&紅黃綠紫蔬歐姆蛋(3人份)處於痛風的間歇期,食物的選擇可以更彈性。用小火香煎的雞腿肉,保留雞肉酥脆,卻不油膩。其實炸雞不過是促進食欲的「配角」,此料理主要蛋白質來源是含有多種胺基酸的雞蛋,尤其普林含量低,是痛風患者最適宜的營養聖品之一。蔬果部分,彩椒位居維他命C含量的翹楚,茄子不僅是鹼性食品,幾乎不含普林,還具有利尿的功效。這道料理可供配飯,或作為全麥吐司中的餡料。食材:去骨雞腿2支、黃彩椒一個、綠色糯米椒150克、紫洋蔥1/2個、小番茄10粒、大蒜3瓣、巴西里3枝、雞蛋3粒、鹽與黑胡椒適量作法:1. 雞腿撒上鹽及黑胡椒;黃彩椒、紫洋蔥切圓圈狀;糯米椒切小段;小番茄剖半;大蒜、巴西里切末;雞蛋打成蛋液,加一點鹽並攪拌均勻。2. 雞腿放入平底鍋中、雞皮朝下,以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稍涼後再切塊。3. 利用作法1鍋中的雞油先炒香蒜頭,接著放入糯米椒、紫洋蔥繼續翻炒,再放入彩椒及小番茄稍微炒一下,並以鹽巴及黑胡椒調味。4. 均勻倒入蛋液,等到側邊開始凝固(中間還是呈現液體的狀態)就可以熄火。待餘熱慢慢加溫後即完成上桌。豆腐&彩蔬味噌巧達濃湯(4人份)咦?長時間熬煮的肉湯,不是痛風患者的飲食禁忌嗎?事實上,在痛風非急性期,也可以選擇普林含量相對低的魚種如鮭魚,才能兼顧營養均衡。本道料理加入各式蔬菜,以充分吸收普林。選擇豆腐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豆類因普林高,一直被誤為痛風的NG食品,但近年研究證實並不會增加痛風發作風險。食材:鮮嫩豆腐350克、鮭魚120克、胡蘿蔔1/2條、芹菜2枝、秋葵120克、菜豆60克、酪梨1/2個、馬鈴薯2顆、洋蔥1/4個、低脂鮮乳1200毫升、味噌1/2大匙、鹽與黑胡椒適量、百里香3枝作法:1. 嫩豆腐切小塊;鮭魚撒少許鹽及黑胡椒,切小塊再低溫煎或烤熟;胡蘿蔔、芹菜、秋葵、菜豆、酪梨、洋蔥切小丁;馬鈴薯切小塊,一半先蒸熟並壓碎,與低脂鮮乳攪拌成泥。2. 開中小火,鍋中先放入洋蔥炒香,接著放入胡蘿蔔炒至有一些變色,依序放入百里香、芹菜、鴻喜菇及馬鈴薯拌炒。3. 牛奶馬鈴薯泥倒入作法2,鍋中再放入鮭魚、酪梨、秋葵、菜豆及豆腐。4. 放入味噌,並以鹽及黑胡椒調味。水果&花椰菜佐優格塔塔醬(2人份)滿滿的蔬果組合,非常適合痛風患者急性發作時期食用。綠、白花椰菜富含維他命C及高抗氧化營養價值。多種水果具有多重植化素,尤其櫻桃富含花青素、具抗氧化及抗發炎作用。塔塔醬中的美乃滋則改為具有豐富蛋白質的希臘式優格。食材:無籽黃葡萄12顆、蘋果半顆、櫻桃120顆、綠白花椰菜400克、羽衣甘藍150克塔塔醬:南瓜1/4個蒸煮後壓成泥;紫洋蔥1/4個切小丁,泡水洗去刺激味;水煮蛋2個切丁、希臘式優格300克、酸豆1小匙、巴西里(或香菜)兩枝切末、檸檬汁1大匙、鹽與黑胡椒適量作法:1. 蘋果切丁、鍋中加鹽並氽燙煮熟花椰菜。2. 塔塔醬做法:將以上塔塔醬食材全數混合,最後以鹽及黑胡椒調味。3. 接著將食材蔬果如羽衣甘藍、蘋果、葡萄、櫻桃及綠、白花椰菜擺盤即可享用美味。
-
2022-04-12 新聞.用藥停看聽
來源不明中藥別碰 消基會檢測含西藥比率逾兩成是偽藥
消基會今天公布「中藥安全性──含西藥及重金屬」檢測報告,檢測有無摻加西藥的38件中藥中,有6件檢出西藥,購買來源皆非醫院、藥局,而是「其他或不明來源管道」。消基會表示,中藥摻加西藥違反藥事法規定等同「偽藥」,最高可處7年徒刑、5000萬罰金。早期生病看中醫,多半是病患從醫師處獲得「藥單」,再到中藥行購買藥材後,將藥材浸泡於水中煎煮成湯液服用,但現在則多半從中醫師處取得「濃縮中藥製劑」。濃縮中藥製劑是藥廠依據傳統方劑的藥材煎煮脫水後,加入賦形劑製成丸劑、散劑、顆粒、錠劑或是膠囊等劑型。消基會指出,濃縮中藥製劑不僅讓中藥服用變得簡單、方便,對於怕苦的病患則變得較容易接受;然而可能有不肖業者為求速效,於調劑中摻加西藥成分,但添加的藥物、劑量不明及加上藥品之間可能的交互作用,不知情的消費者若長期服用,對身體將造成負擔或傷害,所以衛福部早已明文規定調劑中藥中不能摻加西藥,且視為「偽藥」。檢測有無摻加西藥的38件中藥中,依消費者送檢時填寫的資料顯示,購買來源為「國內醫療院所」及「國內藥商藥局」者,都未檢出西藥;而購買來源為「其他或不明來源管道」者,則共有6件檢出西藥,檢出率為23.1%。其中1件為「親友贈送」、3件為「託人購買」、1件為「郵購」及1件為「其他」。若依委託者所填寫的藥品作用類別比較,檢出含有西藥的6件藥品中,宣稱治療「跌打損傷」、「止痛類」或「補腎滋養類」,各有2件檢出西藥;其餘為「感冒咳嗽、過敏性鼻炎類」、「治尿酸、痛風類」及「抗過敏類」,則各有1件檢出西藥。消基會指出,6件檢出西藥的中藥,共檢出7種西藥成分,其中有3件都檢出相同的西藥成分,為「匹洛西卡(Piroxicam,消炎鎮痛劑)」、「咖啡因(Caffeine,中樞神經興奮劑)」及「凱妥普洛芬(Ketoprofen,消炎鎮痛劑)」。「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解熱鎮痛劑)」、「二克氯吩鈉(Diclofenac Sodium,消炎鎮痛劑)」、「他達拉非(Tadalafil,壯陽劑)」及「茶鹼(Theophylline,平滑肌鬆弛劑)」,則各有1件檢出。消基會表示,中藥摻加西藥,已經違反《藥事法》第20條第1項「未經核准、擅自製造」而為「偽藥」,而這些販售偽藥的業者,可依《藥事法》第83條的規定,「明知為偽藥或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5000萬元以下罰金。消基會建議消費者,購買中藥要取得收據及「用藥明細」。「用藥明細」會記載醫師所使用的藥材及份量,也能保護醫病雙方的權益,萬一以後有醫療糾紛才有憑證。
-
2022-04-09 養生.聰明飲食
不止酒精,含糖飲料也易導致痛風發作!痛風該吃與不該吃的飲食清單
痛風可藉由飲食降低尿酸及醫師所開的藥物兩種方式,痛風為最可控制的關節炎。國家網路醫藥整理美國關節炎基金會列出購物清單作為選擇食物的指南,達到改善整體健康、降低尿酸並降低痛風發作的機率。 當體內過多的尿酸積聚,並結晶沉積在關節中時,就會發生痛風。尿酸增加,或腎臟無法完全將尿酸從體內清除。4類增加尿酸並導致痛風發作的食物或藥物,包括:4類可能導致痛風發作的食物或藥物1、貝類、肉汁、紅肉、湯和內臟肉(如肝臟)富含嘌呤。2、酒精過量。3、含糖飲料和果糖含量高的食物。4、藥物,例如:低劑量阿司匹林(因為它有助於預防心臟病發作和中風,不建議痛風患者停止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利尿劑,例如:氫氯噻嗪(Esidrix,Hydro-D);Lasix用於器官移植的免疫抑製劑,例如:環孢素(Neoral、Sandimmune)、他克莫司(Prograf)。痛風及其併發症常見於男性、停經後女性和腎臟病患者。痛風與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和糖尿病有著密切關連。也有可能因為遺傳,導致家中成員多人受痛風影響。一般來說兒童少有痛風問題。採買時,美國關節炎基金會建議9個採買的食物:1、脫脂牛奶。2、低脂乳製品,像是:優格、起司。3、全穀類產品,查看營養標籤並確認其成分為全穀類,例如:全麥麵粉。4、植物油,像是:橄欖油、菜籽油、向日葵。5、蔬菜。 6、櫻桃。7、維生素C,根據研究顯示,每天補充500毫克維生素C或更高劑量,可降低男性痛風發病率。8、咖啡。9、水壺,便於隨時有容器裝水。採買時,美國關節炎基金會不建議6個採買的食物:1、紅肉、內臟肉,像是:肝臟、舌頭。2、貝類,像是:蝦、龍蝦。3、由精製碳水化合物製成,像是:白麵包、白米飯、意大利麵、糖。4、加工食品,像是:薯片、零食、冷凍食品。5、含糖飲料。6、酒精,如果有喝酒習慣,在24小時內,女性限制喝酒種類不超過一種,男性喝酒種類不超過兩種。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康普茶(Kombucha)在紅甚麼?喝康普茶有甚麼好處、功效?何時喝最恰當?水果發霉還能吃?小心潛藏疾病!營養師授採買學問:注意價格、切好水果、果汁、表皮狀況貧血未必單純缺鐵?醫:留意合併症狀小心癌症,盡速檢查才是上策!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03-26 養生.聰明飲食
這樣吃小心「第四高」上身!營養師公開3種陷阱組合,竹筍雞湯也在內
當你放肆享用某些食物時,有一個疾病可能正摩拳擦掌要襲擊你!那就是除了三高之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很熱門的第四高-高尿酸,一有不慎就容易引發痛風。痛風 縱情吃喝易發作營養師高敏敏表示,痛風顧名思義就是風吹來都會刺骨的疼痛,醫學上稱高尿酸血症,一般是指每100ml血中尿酸值、男生>7mg、女生>6mg。此外,千萬不要想說尿酸高一點應該還好,若縱情吃吃喝喝,就容易痛風發作,嚴重恐怕終身都要吃藥控制;尤其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平常肉類食物吃太多,可能一餐就吃下整天份量的蛋白質,長期下來真的很容易出問題。(推薦閱讀:美關節炎基金會列「11種防痛風發作宜忌食物」! 咖啡、柑橘、豆腐竟需多吃) 痛風母湯安捏吃 食物錯誤NG混搭NG搭配1、豬肚+啤酒(危險指數5顆星)痛風者食用動物內臟及酒精務必謹慎適量,每日啤酒攝取量:男性
-
2022-03-25 該看哪科.罕見疾病
腳腫誤為痛風 直到喉嚨腫 才知罹罕病
現年37歲的男子俊廷,從國中開始,就時常因不明原因腳腫,當時被診斷痛風,但即使治療仍反覆發作。直到30歲因喉嚨腫到呼吸困難,險些喪命,才發現是罕見的遺傳性血管水腫(HAE),連媽媽也是因這個疾病去世。後續定期回診和隨身攜帶救命針劑,已經可以維持穩定的生活。馬偕兒童醫院過敏免疫科資深主治醫師徐世達表示,過去大眾對HAE的認知少,許多患者常被誤診,多年後才找到真正病因,但也有些人終生不知道罹病,遺憾離世。俊廷的確診也是因為喉嚨腫脹致呼吸困難就醫,回溯發現媽媽也是因為喉嚨腫脹影響呼吸而過世,才懷疑並經由抽血確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顧問醫師黃春明表示,HAE是一種罕見症病,高達75%的機率因為遺傳,致病機轉為患者體內的C1脂酶抑制劑基因異常,導致全身都可能發生血管性水腫,常見位置是在手背、腳背等四肢,也有可能發生在嘴巴、眼皮,甚至有些會發生在腸胃道,腹痛多年後才發現。黃春明表示,HAE罕見又難鑑別,常被誤認是過敏等一般的血管性水腫。依據全球五萬分之一的盛行率來看,台灣估算約有450至500人罹患此病,但目前全台僅診斷出50人。徐世達說,HAE和一般過敏最大的差異在,「過敏來得快、去得也快」,HAE的腫脹症狀出現後,則約需五到七天才會消退。另外,HAE常出現不對稱、單邊腫脹,不會產生皮膚搔癢或蕁麻疹,不過有時會伴隨疼痛。其誘發因素多半和情緒壓力、手術、拔牙、過度疲勞或是荷爾蒙有關,但也有很多病患沒有誘發因子而忽然發作。
-
2022-03-24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30歲男腳腫誤診痛風20年 險死才發現得遺傳病
37歲的俊廷國中時不時出現莫名的腳腫,當時被醫師診斷為痛風,但治療後仍反覆發作。直到30歲因為喉嚨腫到呼吸困難,差點喪命,才確診為罕見的遺傳性血管水腫(HAE),連媽媽也是因這個疾病去世。所幸經過定期回診和隨身攜帶救命針劑,已可維持穩定生活,不再發生莫名腳腫、喉嚨腫痛的狀況,更在去年順利結婚生子。治療俊廷的馬偕兒童醫院過敏免疫科資深主治醫師徐世達表示,過去大眾對HAE的認知較少,許多患者常遭誤診,有些人多年後才被診斷出罕病,有些人則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罹病而遺憾離世。俊廷之所以確診,便是因為喉嚨腫脹致呼吸困難就醫,回溯發現媽媽也是因為喉嚨腫脹影響呼吸而過世,才進而懷疑和抽血確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顧問醫師黃春明表示,HAE是一種罕見症病,75%為遺傳性,其致病機轉主要為患者體內的C1脂酶抑制劑(C1-INH)基因異常,導致全身各處都可能發生血管性水腫,最常見是在手背、腳背等四肢位置,也有病患會在嘴巴、眼皮部位腫脹,甚至有些病患會發生在腸胃道,而腹痛多年。黃春明表示,因HAE罕見且臨床鑑別困難,常被誤認是過敏等一般的血管性水腫。依據全球五萬分之一的盛行率來看,台灣估算約有450至500人罹患此病,但目前全台僅診斷出50人。徐世達說,HAE和一般過敏最大的差異在,「過敏來得快、去得也快」,HAE的腫脹症狀出現後,則約需五到七天才會消退。另外,HAE常出現不對稱、單邊腫脹,不會產生皮膚搔癢或尋麻疹,不過有時會伴隨疼痛。其誘發因素多半和情緒壓力、手術、拔牙、過度疲勞或是荷爾蒙有關,但也有很多病患沒有誘發因子而忽然發作。而HAE的診斷會先確認患者疾病史和家族史, 如經問診後懷疑罹病,會進一步透過抽血和基因檢查,確認血清補體C4是否下降以及C1脂酶抑制劑(C1-INH)基因是否異常等來確診。患者除了平時定期回診,以單株抗體或荷爾蒙用藥等長期用藥來預防發作外,徐世達說,最危險的莫過於發生在咽喉的腫脹,可能在幾分鐘內致命,因此患者也應隨身攜帶「緩激肽通路調節劑」,也就是俗稱的救命針來緩解急性症狀。當遇到急性發作時可自行施打,並盡快急救送醫,通常可在兩小時內大幅緩解症狀。
-
2022-03-13 養生.聰明飲食
春天養肝應該吃什麼?醫推5大護肝食物助代謝解毒
肝是人體腹腔內最大的器官,具有合成、代謝、解毒三大功能,必須要好好疼惜,才能有彩色人生。過年期間聚餐應酬多,大魚大肉的飲食,攝入了過多的脂肪和熱量,不但讓體重直線上升,也增加了肝臟負擔,導致脂肪肝加劇。春天來時,應該改變飲食與生活作息,好好養護肝臟。春天養肝該吃什麼呢?肝臟在執行合成、代謝、解毒的工作時,需要輔酵素、輔因子的參與,而輔酵素、輔因子是源自於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植物化素,可以經由多吃各式各樣的新鮮蔬果,讓肝臟獲得充足與完整的輔酵素和輔因子,以執行各項任務。以下是醫師推薦的五大護肝食物。蘆筍● 養肝密碼:含有穀胱甘肽、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可以幫助肝臟排毒、抗氧化;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吸附油脂和毒素,減輕肝臟負擔。● 攝取注意:蘆筍鉀離子及普林含量較高,腎功能不佳及痛風患者宜適量攝取。● 選購與儲存:新鮮的蘆筍不會有枯軟的現象,選購時宜採買翠綠堅挺、頂端手折即斷、基部未老化的蘆筍。十字花科蔬菜●養肝密碼:十字花科蔬菜,是一種蔬菜的分類,常見的有:綠花椰菜、白花椰菜、高麗菜、白菜和白蘿蔔等。這類蔬菜含有豐富的類黃酮、類胡蘿蔔素、蘿蔔硫素,有益於肝臟進行代謝和解毒工作。● 攝取注意:每天建議攝取煮熟的十字花科蔬菜約一碗。為避免吃到殘留農藥,食用前不要只是單用水浸泡蔬菜,最好能用大量流動的清水來沖洗。同時,高麗菜等包葉菜類不妨先把外圍的一、兩片葉子去掉,而後一片片拆下沖洗。● 選購與儲存:蔬菜的選擇重在新鮮、無枯黃;採買後置於陰涼處或放在冰箱內冷藏。綠茶● 養肝密碼:茶多酚類有助肝臟的代謝與排毒作用。● 攝取注意:每天攝取300到500毫克的兒茶素,就能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選購與儲存:選擇茶葉茶片完整,少茶梗、少茶末等。儲存時避免濕氣太重,可密封保存。一般市售瓶裝茶飲,其成分標示有些會寫明兒茶素的含量,有些則無,宜選擇有明確標示兒茶素含量的飲品。大蒜● 養肝密碼:大蒜富含的大蒜素和礦物質硒,能夠幫助肝臟解毒,免於有毒物質的損害。● 攝取注意:一天約攝取1到3片蒜瓣的份量。● 選購與儲存:選擇蒜球硬實、外觀清潔完整、蒜瓣不鬆軟且無病蟲危害的大蒜。儲存時放在陰涼通風處風乾。新鮮的大蒜需放一周,已經過乾燥處理的大蒜可以立刻收起來,或放置一天之後再收起來。(新鮮大蒜水分較多,應該攤平乾燥後再收起來,才能放比較久。)堅果● 養肝密碼:堅果類富含鋅、硒,能促進膽汁分泌,加速肝臟排毒。其中核桃、杏仁富含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肝細胞的新陳代謝,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少自由基對肝臟的損害。● 攝取注意:一天攝取約一手掌的量,對堅果過敏者不適合。● 選購與儲存:選購外觀完整、色澤光亮、顆粒飽滿的堅果;存放在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最好短時間食用完畢,沒吃完須放在密封罐或放入冰箱冷藏。諮詢/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肝膽胃腸科醫師許秉毅
-
2022-03-11 醫療.骨科.復健
「膝蓋痛」分前後內外側 5個保養方法改善和預防膝蓋痛
上樓梯時覺得沒力、下樓梯時膝蓋更痛,蹲下去又站不太起來⋯⋯膝蓋痛並不是年紀大才容易發生,臨床上的膝蓋痛出現在各年齡層,原因也非常多樣複雜。而最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40歲以上就是高危險群,症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無法走久或久站;早上起來覺得關節僵硬,膝關節活動時會出現聲音,可能還會引起骨刺、韌帶失能或半月板受損等等,所以有時膝蓋痛也不完全只是退化性關節炎引起。「膝蓋痛」原因有哪些?從五種位置分辨膝關節主要是由大腿(股)骨下端、小腿(脛)骨上端和前方的臏骨三部分組成。根據膝蓋痛在前側、內側、外側、下方、後側這五大類位置,可初步找出可能的原因,但還是建議要由醫師判斷比較準確。1.膝蓋前側 股四頭肌肌腱炎:髕骨上緣有腫脹或疼痛感,上樓梯或站起來時會痛,因股四頭肌強力收縮,造成肌腱與髕骨連結處承受過度的壓力導致微小撕裂傷。大多起因於從事激烈跑跳運動,好發於年輕族群。 髕骨肌腱炎(跳躍膝):用手指按壓膝蓋骨的下緣和韌帶交界處會感到痠痛,嚴重時連坐著不動都會痛。常見於必須久站、勞動量過大或需要反覆跳躍練習的運動員。 髕前滑囊炎:膝蓋前方出現腫脹及疼痛,尤其在膝關節彎曲或下樓梯時更明顯,嚴重者可能會有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的急性發炎症狀,影響行走及活動能力。通常是因為膝蓋過度使用、直接受到撞擊、或是反覆從事膝關節彎曲及長時間跪姿的動作,慢性摩擦而造成發炎。 前十字韌帶損傷:屬於膝關節受傷中最常見的類型,通常發生在打球或跑步時腳沒踩穩,膝蓋成內八,有時會聽到「啪」一聲,接著一兩個小時後膝關節疼痛腫脹、腳發軟。臨床上有些患者並不一定會感覺疼痛,而以膝蓋無力為表現,或是綜合輕微無力和疼痛。 膝關節積水:會覺得膝蓋脹脹的,不一定會痛,症狀有無法蹲跪,上下樓梯等行動困難;膝窩或膝後部腫脹,觸壓痠痛;膝蓋紅腫發熱等發炎現象。不分年齡都常發生,常伴隨膝蓋內韌帶、軟骨受傷的後遺症。另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和感染性關節炎等也有膝前痛的症狀,會有腫脹和摸起來溫熱的發炎現象,也會影響到膝蓋的彎曲,通常會因為膝蓋輕微彎曲時減輕關節內壓力而覺得比較舒適。2.膝蓋內側 內側皺襞症候群:內側皺襞位於髕骨內下方與內側韌帶間,常見於長時間彎曲和伸直膝蓋例如蹲、跪等姿勢,內側皺襞和股骨內踝摩擦造成損傷,膝關節活動時會有聲響。患者通常主訴是「一跪就超不舒服、一蹲就超級痛超級痠」,好發中年長輩,屬於退化性的膝關節疾病。 鵝掌肌腱炎:由縫匠肌、股薄肌、半腱肌這三條肌腱形成,在內側關節偏下方一點點,約佔膝蓋內側痛的 20-30%,常與退化性關節炎一起發生。運動前暖身拉筋不足、過度跑步、下山、久坐久蹲後、盤坐、跪坐或翹腳後,大腿肌肉沒有放鬆都可能造成,患者站起來瞬間會產生疼痛,通常上樓梯比下樓梯更痛,跑步踢球或騎腳踏車時更明顯。 膝內側副韌帶炎:內側膝關節偏下方腫脹劇痛,無法完全伸直和彎曲,數天可能出現皮下瘀血。除了退化常發作外,跟受到從後外側的撞擊外傷及扭傷拉傷有關。3.膝蓋外側 髂脛束症候群(跑者膝):跑者膝的痛包含1. 周邊韌帶發炎2. 髕骨軟骨磨損3. 肌肉受力不均常發生在跑到一半時感到膝外側或大腿外側疼痛,或運動後膝蓋有灼熱刺痛痠痛感,有時髕骨周圍一圈都可能有痛感。除了跑者(尤其初階者尚未適應訓練強度很容易發生),女性因天生骨盆較寬也是高危險群,但重訓、騎飛輪也可能造成。另外,久坐導致臀肌失能、擴筋膜張肌過度緊繃,也是近年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的跑者膝病因之一。因為容易復發,不可以再過度練習和硬撐,必須妥當治療。 膝外側韌帶炎:膝關節外側疼痛腫脹、韌帶上方痛或膝關節無力,患者會覺得膝蓋外側凹洞裡面很痠,但又摸不到痛點。常與打球、爬山扭傷膝蓋造成有關,約佔膝蓋外側痛的 15%。4.膝蓋下方 髕骨下脂肪墊炎:膝關節遭受外力直接撞擊,造成髕骨下脂肪墊於髕骨與股骨之間受到夾擠造成劇烈疼痛,痛感會因為長時間站立而加重。除了髕骨下緣處腫脹,按壓局部髕骨肌腱下方可能有痛感,膝關節伸直時會更痛。 脛骨粗隆骨骺炎(奧斯古謝拉德症):因膝蓋臏骨和脛骨間的肌腱拉扯生長板造成損傷和發炎,膝蓋下方的脛骨結節會有硬塊隆起、腫大和壓痛,常見於活動力強的青少年和運動員。5.膝蓋後側 貝克氏囊腫:因膝關節損傷和過度使用,在膝蓋後方形成囊腫,可能是凸起一小顆像乒乓球或腫起一片,並感到痠痛,嚴重則下肢無力無法上下樓梯等等。多數患者合併有退化性關節炎、關節囊破孔或是半月板損傷等根源問題。 膕肌炎:膝窩橫紋下方的「膕窩」幫助後十字韌帶穩定膝關節,協助膝關節伸曲,當跑步和下坡、下山時使用這塊肌肉的頻率增加,就可能導致後膝疼痛,嚴重時小腿無法完全伸直,股四頭肌過度勞損和過度足內翻也是原因之一。若肌肉長期處於緊繃狀態,膕窩一不小心就可能拉傷、發炎,所以醫師建議運動後確實拉筋伸展可預防膕肌炎發生。 後十字韌帶損傷:常見於機車車禍,因小腿受到撞擊使脛骨過度後移導致韌帶撕裂或斷裂,但受傷時症狀未必很明顯,診斷較不易。初期會有輕微的關節腫脹或積水,當膝關節半彎曲時(例如下樓梯)會引起劇痛。深蹲、跑步後膝蓋痛?專家點出關鍵運動傷害治療專長的復健科醫師侯鐘堡強調,在正確的運動下,不論跑步或重訓,各種活動並不會導致關節退化,反而對關節有長期保護作用,關節退化或積水經過治療後也還是可以繼續運動。骨科醫師方啟榮補充,目前的研究無法證實跑步、馬拉松會直接加速關節的退化,體重過重、先前關節損傷或運動相關傷害包括韌帶、半月軟骨等等損傷,才是傷膝的原因。至於深蹲的最常見困擾——膝蓋痛,健身名人筋肉媽媽在其著作《用阻力,遇見更棒的自己》提到,這除了來自不知怎麼靠臀部出力,將力量放在腿部前側也導致膝關節壓力過大(將力量放在股四頭肌不是錯誤方式,但對膝蓋壓力較大);尤其是肌力不足,不自覺膝蓋内夾造成膝關節產生扭轉,長期下來的確會造成膝蓋損傷。她提醒,深蹲造成膝蓋痛的原因很多,應先找醫師與物理治療師評估,再靠運動增加肌肉、補強肌力,矯正失衡的體態與動作,才是最治本的方法。總之,運動務必適量、循序漸進並量力而為,才能避免運動傷害並達到強化膝蓋的效果,受傷後也要循序漸進的休息復健,才能讓膝蓋陪伴久久。預防和改善膝蓋痛,醫師教你日常保養的五個方法關節軟骨的損耗是不可逆的,保護膝關節首重減少磨損並加強修復。所以發生膝蓋痛時,除了就醫找到原因,骨科醫師和復健科醫師也建議平常就能做的五個「護膝」方法:1. 控制體重、避免過度負重:減少膝蓋負擔就是真正有效的預防方法。2. 增加肌力:特別是股四頭肌和大腿後側肌群的肌力強化,可增加關節穩定度。像是透過「抬腿運動」慢慢把膝蓋伸直,保持腳踝用力往上翹起,接著保持不動20秒再慢慢放下,一天至少做50~100次才能達到訓練效果。3. 拉筋伸展:因膝關節退化也常造成膝蓋周邊肌腱緊繃,適時伸展讓大腿後側肌群柔軟有彈性,可以減少膝蓋壓力,同時維持關節活動度。4. 低衝擊有氧運動:配合游泳或水中快走、太極、快走、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可減少對膝蓋的衝擊並增加血液循環。5. 避免不良姿勢:因為易使骨盆傾斜,膝關節髕骨外翻或位移造成軟骨磨損,或是造成膝蓋壓力和壓迫血液循環,都很傷膝。不良姿勢包括:.翹二郎腿、翹腳.站三七步.蹲、跪、盤腿過久.坐過矮的板凳資料來源:膝蓋痛不等於關節炎Dr. SKY 膝關節痛導航地圖 12種膝關節病因一次看懂《膝蓋退化 該怎麼辦》治療膝蓋痛,找對方法最有用!膝蓋痛的原因是什麼?堡醫師教你-怎麼自己當醫生!男兒膝下有黃金: 認識前膝疼痛-髕前滑囊炎《護膝運動》 圖解簡單動作,預防膝蓋疼痛延伸閱讀: 賴以威10年歷經父逝、閃婚、喪子...數學家的愛情小說登HBO:平凡日子才是機率極低的幸福|推薦免費保健課程給您|▽常見不適▽足底筋膜炎 👉 腳踩毛巾舒緩疼痛、強化足弓退化性關節炎 👉 2個積極的治標治本新觀念▽保健技巧▽膝蓋退化主因專家來破解 👉 退化也能做的5個運動類型穿夾腳拖會造成下肢傷害? 👉 教你怎麼穿才安心不踩雷▽急性處理▽扭到、拐到「腳翻船」 👉 3種扭傷等級處理方式受傷簡易處理 👉 口訣判斷冰熱敷時機
-
2022-03-06 養生.聰明飲食
完整攝取食材營養 免疫權威醫師分享每天一碗抗病蔬菜湯
我之前是一名骨科醫師,三十多歲時接觸到感染免疫學之後,就開始研究免疫學,並成為專業的免疫醫師至今,已長達五十年左右。話雖如此,我並未因為專攻免疫學,而過著注重養生的健康生活。在五十五歲之前,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喝酒也不忌口,完全不注重養生。我有痛風和糖尿病史,頭髮日漸稀疏,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我的生活型態一點也不健康。直到某天,我領悟到「再這樣下去不行」,決定以自己的身體來做實驗,嘗試並研究各種有益健康的飲食法。在經歷過這麼多飲食法之後,我現在依舊維持「喝湯」的習慣。自從我開始喝湯後,不但沒生過一場大病,就連感冒也遠離我,讓我重拾健康的身體狀態。完整攝取食材營養 避免浪費食材含有的營養素與成分中,有許多水溶性物質。雖然汆燙水煮也能釋出水溶性物質,但若做成湯品,食材與湯汁一起吃下肚,就能完整攝取食材營養,毫不浪費。喝湯的好處是,透過燉煮調理可將蔬菜煮軟,減少食材體積,讓人輕鬆吃下足量蔬菜。沒有食欲時,只要喝湯就能攝取營養。食材好入口 身體好好吸收慢慢燉煮不僅可將食材美味與營養釋出湯中,食材也能被烹煮成容易消化的狀態。腸胃較差者或食欲不振時,也能透過喝湯補充營養,作法簡單,一鍋到底好容易。冬天煮熱湯、夏天喝冷湯 從體內調節體溫料多味美的熱湯可從內部溫暖身體,身體暖和了,血液循環就會變好。遇到熱氣容易蓄積在體內的炎熱夏季時,則可做成美味冷湯,或是以優格、水果為湯底,享受冰涼的甜湯。不只能消除體內的多餘熱氣,在攝取各種營養的同時,還能補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廚藝不佳也沒問題 放入鍋中煮就很好喝煮湯一點都不難,將食材放入鍋中,接著開火燉煮即可。鍋中充滿大量釋出的肉和魚鮮味、蔬菜的甜味,起鍋前只要加上少許調味料,就是一鍋美味的抗病蔬菜湯。滑菇豆腐酸辣湯(富含植化素的低醣蔬菜湯)材料(2人份):滑菇1/2包(50g)、板豆腐1/2塊(150g)、豆苗1包(100g)、大蒜(壓碎)1/2瓣、紅辣椒(撕開去籽)1根、麻油1/2大匙、醋1大匙、辣油少許A:日式高湯1又1/2杯、酒1大匙B:鹽與黑胡椒各少許、砂糖1/4小匙作法:1. 將麻油、大蒜、紅辣椒放入鍋中,開中火加熱,爆香後放入豆苗拌炒。炒出各種食材的顏色後,捏碎板豆腐入鍋,迅速翻炒。2. 鍋中倒入A煮至沸騰,放入滑菇煮1~2分鐘。撒B調味後關火,淋上醋與辣油。健康關鍵▼滑菇+醋醋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好菌。搭配富含食物纖維的滑菇,能維持腸道健康。辣椒和辣油的辣味也能提升代謝。關火後加醋,可凸顯酸味。抗病蔬菜湯材料:雞翅4支、高麗菜1/4顆、胡蘿蔔1/2根、香菇2朵、迷你番茄6顆、鹽、黑胡椒、醋各少許作法:1. 高麗菜切得稍微大口一點;胡蘿蔔直向對切,再斜切成薄片;香菇切薄片。2. 將1與雞翅、番茄都放入鍋中,倒入能剛好浸泡食材的水量後,開火煮沸。3. 轉較弱的中火煮20分鐘,待蔬菜煮軟後,撒鹽、黑胡椒調味,最後以繞圈方式淋上醋。小魚乾西芹咖哩湯(增加腸內好菌發酵的蔬菜湯)材料(2人份):西芹1根(100g)、西芹葉少許、小魚乾15g、咖哩粉1/2小匙、沙拉油1/2大匙、熱水1又1/2杯A:甘麴2大匙、 鹽1/4小匙作法:1. 西芹去筋,切成薄塊,葉子粗略切碎。2. 將沙拉油和小魚乾放入鍋中,開小火炒至焦香。放入咖哩粉拌炒,炒出香氣後放入西芹,轉中火炒軟。3. 鍋中倒入熱水煮沸,撈起浮沫,轉較小的中火,煮4∼5分鐘。撒A調味,放入西芹葉再煮一下即可。健康關鍵▼甘麴+西芹甘麴是由米麴製成,也是製作日式甘酒的原料。甘麴含植物性乳酸菌,可在最新鮮的狀態下進入腸道,增加腸內好菌。西芹是很好的抗癌食材,葉片含有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請務必全部吃完。
-
2022-03-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關節保養QA/吃葡萄醣胺、鈣片可以保養膝關節?骨科醫揭最重要關鍵
Q:吃葡萄醣胺、鈣片可以保養關節?關節的保養並不是透過吃葡萄糖胺或是鈣片就可以達到目的,最重要的關鍵是「不要受傷」,避免劇烈運動造成傷害,或因肌肉流失而讓關節的負擔增加。根據研究,葡萄糖胺對於關節的幫助,主要是減緩部分疼痛的發生,實際上並沒有生成軟骨或是增加關節強度等效果。而吃鈣片的目的,不是在保護關節,骨頭的生成需要鈣、磷的協助,鈣片的效果主要是增加人體鈣質的攝取、避免骨質疏鬆,進而維持關節的強度。Q: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有關?兩者成因完全不同,也是完全不同的疾病。骨質疏鬆症屬於骨質流失問題,不會痛、不容易察覺,常因為骨折才發現,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退化性關節炎則是屬於關節軟骨磨損、發炎,會讓關節處感到不適。很多民眾以為關節疼痛就是骨鬆惹的禍,開始補吃鈣片,但如果實際病況是退化性關節炎,鈣片只能協助骨質,不能改善關節發炎的問題。Q:有關節炎症狀的人,不能吃香蕉?網路謠傳,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不能吃香蕉。實際上這毫無根據,高鉀的香蕉是很好的水果,除非是腎臟功能異常者才有禁忌。一般來說,關節炎的患者飲食上沒有太多的禁忌,除非是痛風引起的關節炎,才會建議避免吃高普林的食物。關節炎患者的重點是減少關節負擔,如果是體重過重者,會先建議減重,避免關節負擔過大。Q:多吃動物軟骨、膠質,可以補充關節軟骨需要的營養?「吃腦補腦」的概念根深蒂固,常常會有人說多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豬腳筋,可以保護關節。適時的補充膠原蛋白,如第二型水解膠原蛋白,對於關節軟骨會有一定的幫助,只是「多吃無益」,營養均衡以及適當補充即可。但當軟骨已經磨損,是不會再重生的,這時候補充膠原蛋白毫無意義,再多的食補或是吃保健食品,都不如接受治療來得有用。Q: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建議吃哪些抗發炎食物?藍莓、花椰菜等屬於可以抗發炎的食物,可適量食用。但減輕體重以及接受治療仍是減緩關節炎的上上策。Q:常按摩、熱敷膝蓋,可以減輕關節炎疼痛嗎?關節炎可以透過物理治療舒緩,但急性發炎期的時候不建議按摩,也不建議熱敷,應該採取冷敷。等到關節炎不痛時,可以透過熱敷或是熱水澡改善不適,而針灸也可以幫助減輕疼痛。Q:退化性關節炎跟遺傳有關嗎?退化性關節炎的實際病理關係,沒辦法百分之百釐清,除了過度使用,有部分退化性關節炎確實跟基因有關。另外,曾經「受傷」也是造成日後關節炎發生的另一個因素。Q:登山者如何自保,減緩膝蓋傷害?運動不會增加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的機率,但姿勢不正確而導致受傷,像是半月板受損,就會增加膝蓋退化的機率。登山比較常見的問題是過度使用膝蓋,肌肉疲乏,進而讓膝蓋受損機率增加。建議登山的強度要從弱到高,逐次提升,平常都沒運動的人,千萬不要直接挑戰三天兩夜的行程。另外,登山負重也會增加膝蓋負擔,建議平時要鍛鍊足夠肌力,登山時量力而為、減輕負重,就能減緩膝蓋的負擔。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專任主治醫師柯廷憲
-
2022-02-24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高尿酸也易中風、心肌梗塞!地雷不只海鮮,醫教4招趁早改善
防範中風、心肌梗塞,大多普遍關心三高,不過提醒民眾也得注意第四高,高尿酸。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表示,高尿酸對人體的影響不單只有痛風,也和中風、心肌梗塞、甚至是癌症息息相關,日常應多留意生活習慣,更有助防範四高及各項疾病。 高尿酸不只引痛風,也要留意中風、心肌梗塞! 盧泰潤醫師表示,高尿酸從普林而來,普林是身體正常組成的成分,經代謝形成尿酸,從糞便、尿液排出,因此產生太多的尿酸,或是排出的太少,特別是腎臟代謝的太少,累積過多便會形成所謂的高尿酸。 高尿酸大多無症狀,但日久未改善,便會形成結晶卡在關節,形成所謂的痛風,關節處會出現紅腫熱痛的情況,尤其是手腳末梢的小關節。而這些結晶也容易卡在泌尿系統,若是卡在腎臟就會形成腎結石,出現血尿、腰酸背痛等症狀,久未改善、日積月累便可能更進一步形成尿酸性腎病變,患者的腎臟功能將逐漸下降,甚至到需要洗腎的地步。 醫師也表示,高尿酸被列為第四高,與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並列討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和三高一樣,同為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且就台灣而言,因多帶有南島語系種族基因,罹患高尿酸的風險也比其他國家來得高,有時甚至可位居世界第一。而不少研究也觀察到高尿酸的患者,也同三高有相當高的機率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被列為獨立的風險因子,也有部分研究發現可能提升罹患泌尿道系統癌症風險,雖然確切的關聯性尚有待進一步釐清,推測與形成自由基傷害有關,不過單從生活習慣來看,高尿酸和三高確實也都有共同的風險因子。 高尿酸地雷不只海鮮,4種食物都要注意! 盧泰潤醫師表示,高尿酸的風險因子大部分如三高,包括基因遺傳、年齡老化、缺乏運動、缺乏飲水、飲食不均等,而不少民眾對於高尿酸、痛風等最常聯想到的就是海鮮,會多著重在避免海鮮過多攝取,但其實紅肉也含有較高的普林、啤酒和果糖也會影響尿酸代謝,例如手搖飲,這些都是需要一同留意的,而非單單不吃海鮮。至於早期被廣為流傳關於黃豆、香菇等植物性普林,則據現有研究與痛風沒有關聯。另外,肥胖是三高及各種疾病的常見風險,對於高尿酸也是如此,其會影響代謝功能、阻礙尿酸代謝,也需注意。 防高尿酸引中風、心肌梗塞,醫教4招趁早改善! 盧泰潤醫師表示,高尿酸和三高一樣,在初期尿酸偏高時可透過日常改善逆轉、降下尿酸,但若拖久了形成尿酸性腎病變、洗腎等較嚴重情況時,常見就需藥長期以藥物控制。因此提醒,民眾日常應盡可能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多喝水取代手搖飲,並培養運動習慣增強基礎代謝,而若已發現尿酸偏高、有高尿酸情況,更應盡可能避免海鮮、紅肉、啤酒、手搖飲等相關風險,除此之外也可以適度的多補充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食材或營養食品,如芭樂、奇異果等,有助尿酸代謝。在良好的生活形態下,不僅有助避免高尿酸,同時也有利防範三高、中風、心肌梗塞等各項疾病。 《延伸閱讀》 .關心三高更要注意代謝症候群!中風、心肌梗塞高出3倍,醫教6招逆轉! .肥胖罹癌風險僅次於抽菸!醫舉肝癌3部曲,趁早調整生活可逆轉。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退化性踝關節炎 宜及早治療
中國醫大新竹附醫發現,近年台灣越來越多老人受關節炎所苦,雖然關節多因年長退化,但有長者以為是常見的痛風發作,自行服藥止痛,等發現未獲改善才就醫,最後確診是不可逆的退化性踝關節炎,置換人工關節才根治,有些人甚至折磨長達數年,其實大可避免。日前一名65歲婦人頻繁扭傷右腳踝,因每次腫痛都慢慢自行緩解,竟10年未積極治療,只簡單吃止痛藥,直到跛腳、腳掌無法貼地和劇烈疼痛,已行動不便,才知事態嚴重。骨科醫師楊子正表示,退化性踝關節炎通常都是受傷導致,即便是小小扭傷,若不好好治療,都可能造成長遠影響,因為是不可逆的傷害,一旦發生,只會越來越嚴重,因此老年人如果扭傷腳,建議及早治療,不要輕忽。他指出,足踝疾病不常見,常見症狀反而是姆指外翻、扁平足、肌腱退化等,但退化性踝關節炎十分惱人,不僅疼痛,還會導致行動不便,因此也建議患者直接採取積極治療,動手術可徹底解決問題。楊子正也請患者放心,因醫療技術進步,已逐漸減少使用關節融合術方式改善,現多採人工關節置換,不僅可以保留關節活動度,走起路來不再卡卡,還能快速緩解退化性關節炎帶來的疼痛,且手術後也不需要太長的復原時間,通常5天就能出院,慢慢恢復正常行走。
-
2022-02-12 養生.聰明飲食
168斷食復胖全因忍不過「1階段」! 營養師推「1212斷食法」無痛減重
農曆春節期間,你是否也毫無忌憚地,每天不是聚餐就是宅在家追劇配零食?若缺乏運動,體重就可能增加不少,讓健康亮起紅燈,因此年後往往需更積極控制體重。而間歇性斷食瘦身法是透過縮短「進食時間」以達到燃燒脂肪變瘦的目標,因此成為近期健康生活的熱門話題。但你適合嗎?怎麼做才能獲得較好的成效?間歇性斷食法 適當限熱量且均衡飲食營養師李苓瑋表示,間歇性斷食法重點不僅在於控制進食時間,仍然必須適當限制熱量,且將均衡營養的飲食內容規劃在限定時間內進食完畢,比如168斷食法在早上9點吃了第一餐,那麼到了下午5點過後,就不能再吃任何東西了,但卻常被誤以為16小時不吃東西,剩下的8小時可以隨便吃。(推薦閱讀:168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公開「一日菜單」照吃不挨餓)另外,52斷食法就是一週內兩天吃很少,其它五天不用限制,若熱量攝取過多還是會發胖,間歇性斷食法就很難成功。 配合生活作息 安排斷食時間間歇性斷食法在執行上有個困難點,就是在週間要如何跟生活作息配合。李苓瑋提及,對於上班族採用168斷食法,若早上活動量大不吃早餐,早上會處於低血糖狀態,沒精神影響工作效率;不吃晚餐,晚上又很容易肚子餓,影響情緒跟睡眠品質。至於52斷食法,由於在一週內必須選不連續的2天少吃,因此一定會至少有一天落在週間,那一天則必須忍受空復的飢餓感撐完整天,這將會非常挑戰自己的意志力。(推薦閱讀:年後減重小心減出脂肪肝! 醫點名「肝包油元凶」:節食就是其中之一)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間歇性斷食法?李苓瑋強調,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間歇性斷食法,因為若禁食會導致在周末或進食時間暴飲暴食,那可能就不適合;若腸胃不健康,這種在短時間內進食的方法,會增加消化不良的可能,另外,成長發育期的青少年、懷孕期間和喂哺母乳的女生,以及患有糖尿病、痛風、高尿酸者都不建議進行。(推薦閱讀:減肥跳過午餐不吃小心會復胖! 醫授「餐前、餐後補救法」) 減重目標達成 換回一般性飲食控制李苓瑋強調,間歇性斷食是一種治療性飲食計畫,目的是為了減重,不是生理需求的最佳解方,因此很少聽說有人是靠間歇性斷食活到100歲。減重的目標達成之後,間歇性斷食就可以功成身退,逐漸換回比較一般性的飲食控制方式。不過,但間歇性斷食和一般規律的飲食,有著相當程度的落差,調整期間身體還得重新適應一次,要是沒調整好或是心態鬆懈了,就有可能會前功盡棄,因此1212斷食法比較是容易長期執行的方法,將所有飲食限制在12小時內,加上適度的運動才是健康減重及長期維持不再復胖的最佳策略。 (推薦閱讀:台灣每2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減肥為何容易復胖? 名醫曝「殘酷真相」:非自制力不足) 配合規律運動 瘦身效果更加倍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用什麼類型的飲食控制,規律的有氧運動,搭配適當的阻力運動都是必要的,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的熱量,維持肌肉組織,提升身體代謝率。 延伸閱讀: ·少吃多動沒瘦反變胖? 專家曝「關鍵原因」:運動只影響10% ·年節吃胖!減重早餐吃什麼? 專家列「4類食物」抑制肌餓、加速代謝
-
2022-02-11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痛風怎麼辦?專家列出控制痛風11項你該吃/不該吃的飲食清單
痛風的發生是因體內的普林代謝異常,導致高尿酸血症,而使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腔內,造成關節腫脹和變形。大部分的成因與飲食習慣有關係!如何注意飲食中的細節呢?美國關節炎基金會列出11項,什麼食物可以吃和避免吃什麼食物,作為控制痛風的建議。控制痛風的11項食物尿酸值維持在6 mg/dl以下有助於降低痛風發作的機會,控制痛風的11項食物,建議攝取水、牛奶、咖啡、柑橘、植物性蛋白、櫻桃;不建議攝取啤酒、白酒、蘇打水、內臟、某部分海鮮)1、充足的水分每天至少喝8杯非酒精飲料,白開水最好。如果有眩暈情形,要提高水的攝取量,增加到每天16杯。水可以幫助尿酸排泄,避免沉積。2、不喝啤酒啤酒中的普林含量很高,在體內會轉化成尿酸。研究發現,含酒精的啤酒會使尿酸升高6.5%,而無酒精啤酒會使尿酸升高4.4%。3、牛奶研究顯示,喝低脂牛奶和吃低脂乳製品,可以降低尿酸和痛風發作的風險。牛奶中的蛋白質可以促進尿酸的排泄。4、不喝白酒酒精飲料會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身體分解酒精時,會產生尿酸,並使尿液中尿酸的排泄變慢。不過多數研究證實,適量飲用葡萄酒可能沒問題。5、咖啡和不喜歡喝咖啡的人比較,長期飲用咖啡的人(每天4-6杯)罹患痛風的風險較低。6、不喝蘇打水果糖是一種天然存在於水果和蜂蜜中的糖。在體內分解成普林。許多飲料中都含有人造甜味劑,像是高果糖玉米糖漿。喝飲料(包括含糖的蘇打水和果汁)的人更容易患痛風。研究證實,果糖會增加血清中尿酸的濃度。7、柑橘維生素C可降低尿酸濃度,有助於預防痛風發作。多數研究建議每天至少攝取 500毫克。但是水果中含有果糖,會使尿酸變高,所以在選擇時要注意果糖含量低的水果。像是葡萄柚、柳橙和草莓等。8、不吃內臟動物的內臟,像是肝臟、舌頭,其所含的普林量特別高,會增加尿酸並且會刺激痛風發作。紅肉像是牛肉、鹿肉的普林含量也較一般白肉來得高,因此要減少食用的頻率。9、植物性蛋白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像是豌豆、豆類、扁豆、豆腐等。不會增加尿酸,甚至可以避免痛風發作。10、不吃某些海鮮並非所有海鮮的普林含量都很高。但像是金槍魚、鮭魚和鱒魚等會增加尿酸,但適量食用有防護心血管的作用,所以取決點在於食用的頻率及多寡。貽貝、扇貝、魷魚、蝦、牡蠣、螃蟹和龍蝦只能偶爾食用。11、櫻桃吃櫻桃或喝櫻桃汁可能會降低痛風發作的風險。因為富含花青素,其具有強大抗氧化和抗發炎的作用,被認為可以降低痛風發作。
-
2022-02-02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規律進食、按時吃藥、量血糖血壓 慢性病患平安健康過好年
春節年菜大魚大肉、高油高鹽,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患,造成不小壓力。醫師提醒,春節期間,慢性病患應隨時量血糖、血壓監控病情,控制水分及鹽分攝取,多吃青菜,如八寶菜、什錦菜等,避免病情變化。每餐都要吃 但不要過量 「年菜高油、高鹽,慢性病患者若沒有節制,加上缺乏運動,病情恐有波動。」國泰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維常說,春節期間,糖尿病患者應早晚各量一次血糖,一次在早餐飯前,另一次為中餐或晚餐飯後,若血糖數值波動,病患須了解當天吃東西是否沒有忌口,例如喝了較多的果汁、含糖飲料,或吃了八寶粥等高升糖指數食物。糖尿病人過年時容易飲食錯誤,陳維常指出,患者常擔心某一餐吃太多,下一餐就不吃或吃得很少,如此一餐吃、一餐不吃,血糖不穩定下,易引起暈倒等低血糖併發症,提醒患者維持規律進食很重要,每餐都要吃,但不要過量。每兩天量體重 注意水分糖尿病人常有心衰竭、慢性腎臟病或洗腎等共病,飲食方面尤須注意,必須控制水分、糖分及鹽分的攝取。但若是沒有心、腎慢性疾病的糖尿病人,建議每天應攝取約1500至2000cc水分,有助血糖穩定。高血壓患者應每天量血壓2至3次,早、晚各一次,或早、中、晚各一次,陳維常提醒,量測前應休息30分鐘,讓心情平穩後再量血壓。慢性病患都應每兩天量一次體重,陳維常指出,若體重稍有增加,可能是水分攝取過多,須控制水分,但若2至3天體重增加5公斤以上,或有腳腫、呼吸喘等症狀,疑似水分代謝異常,應速就醫。陳維常說,很多年菜鹽分過高,若有高血壓、心血管及腎臟病史者,應避免吃臘肉、泡麵及喝酒,建議年菜選擇低油、低鹽、少糖和多纖維,避免年後血糖、血脂控制不好,造成糖化血色素飆高,或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數值出現異常。先算好藥量 年前備妥藥「正在服藥的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春節期間一定要按時吃藥。」陳維常提醒,慢性病患過年前應先算好藥量,並回門診備妥藥物,避免春節期間無法好好控制病情。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春節時很多人選擇到餐廳用餐或訂購年菜,外食餐飲鹽分、油脂均高,蔬菜量也不多,烹調方式多是炸或勾芡,不利慢性病患控制病情,提醒高鹽、高油年菜應淺嘗即止,不宜過多。蔬菜自己煮 可做什錦菜如果真的無法自己做年菜,建議佛跳牆、東坡肉等主菜,可以採訂購方式,但蔬菜可以自己煮。許惠玉說,可將香菇、木耳、胡蘿蔔等切絲,搭配黃豆芽,自行料理八寶菜、什錦菜等,兼顧新鮮、方便且不會太油,又可久放,還可以一次吃很多樣蔬菜。有痛風的人 別喝火鍋湯春節時,大家喜歡圍爐吃火鍋,許惠玉建議,火鍋沾醬應多添加天然食材,如蘿蔔泥、蒜泥等,火鍋料應蔬菜和肉類各半,吃鍋時是一口肉、兩口菜,盡量多吃菜,有痛風的人不要喝火鍋湯。春節期間,慢性病患只要高油、高鹽飲食不過量,酒類及含糖飲料盡量不要喝,多吃蔬菜,一樣可以健康、平安過好年。
-
2022-01-29 養生.聰明飲食
過年團圓吃大餐,當心年後胖一圈!營養師提醒慢性病患:把握三低一高原則
新年是華人重要的節慶,大家在這時候會與家人團聚和旅遊等。大家過年時最開心莫過於吃豐富的年菜和一起玩遊戲吃零食,所以大家在過年時體重也會不小心胖了好幾公斤。因此在過年期間飲食的選擇也是相當重要的。主要把握三低一高(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的飲食原則,也是能開心健康過好年。年菜以清淡為主原則上與平時健康飲食「三低一高」相同,過年也不能鬆懈。不管是健康人、三高族群、想減重的人都是建議這樣的飲食原則。年菜往往都是高油、重口味的料理,烹調方式多油炸、多醬汁,像是紅燒、糖醋、蜜汁等,使用油炸與醬汁烹調後熱量都會不知不覺增加,就會造成身體更多的負擔。我們儘量選擇像是清蒸、烤、煮等烹調方式,就能降低攝取太多的熱量。另外年菜通常都是大魚大肉,較低蔬菜的比例。所以可以在料理裡多加入一些蔬菜,像是腣膀裡可加入青江菜或竹筍等以增加蔬菜含量。若能儘量避免動物性油脂高的食物,如動物皮、肥肉、豬油等會更好。另外像是羹湯也是能加入白菜和豆腐等食材,既健康又美觀。過年時也可選擇芥菜(長年菜),不僅應景也能多攝取到青菜。團圓火鍋及零食高熱量,需注意控制好攝取量除夕時大家通常會選擇火鍋做為大家團圓的象徵,而火鍋在湯底和食材的選擇上也是相當重要的。在湯底的選擇上建議選擇清淡為主,像是蔬菜湯、昆布湯等。建議應該避免像是豚骨湯、麻辣湯等,都是較高油脂含量的湯,熱量會較高。食材的選擇則是建議要以天然食材為佳,避免加工食品,例如火鍋料等。沾醬建議使用醋、淡醬油搭配天然辛香料,如蔥、蒜等。過年時也是少不了滿桌的零食、餅乾等。常見的零食餅乾像是開心果、洋芋片等,這些熱量密度都比較高。在玩遊戲、看電視時隨手就會拿來吃,不知不覺就會吃了額外不少的熱量進去身體裡。建議先將預計要吃的份量裝在容器裡,將容器裡的食物吃完就好,這樣較能控制好攝取量,以免不小心吃太多入肚。家人與朋友聚會時免不了可能會喝酒,但飲酒建議還是適量即可。尤其是高三酸甘油脂和痛風病人,飲酒過量都是會加重疾病的程度。另外酒精也是高熱量的食物,肥胖與糖尿病人儘量避免。飲品的部分建議選擇無糖茶、麥茶、花茶等取代軟性飲料(汽水、可樂等)以減少多餘的熱量攝取。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2017-2019年春節期間急診最多就診的疾病別為腸胃炎,可能是因為吃太多、飲酒過量、細菌或病毒感染等。所以過年期間還是要注意不要過度進食與飲酒。建議準備年菜時應計算好人數,準備適當的菜量,如此一來既不會造成過多廚餘而浪費,也不會為了避免浪費而吃太多。提醒慢性病患過年期間的飲食注意事項◎糖尿病糖尿病友過年期間應持續遵守「三低一高」的原則,另外也要注意會直接影響血糖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像是冬粉、根莖類食物(地瓜、芋頭、馬鈴薯、南瓜、山藥等),如果吃到這些食物則飯量就需要相對的減少。勾芡、糯米類食物屬於高GI(高升糖指數)食物,也是要儘量避免。◎高血壓高血壓病友要小心勿攝取過多高鹽分食物,如多醬汁烹調的料理及滷汁、醃製品等,建議多攝取蔬果,若有合併糖尿病,水果一天控制在2個拳頭大即可。◎腎臟病腎臟病友要注意的是蛋白質與礦物質的攝取,在過年期間通常都是蛋白質食物占多數且調味較重,所以這些食物依然淺嚐即可,還是要遵守低蛋白飲食的原則。此外也要避免吃過多的滷汁、醃製品等高鹽分食物,以及含有較多的磷的加工類食品等。◎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的病友要減少攝取高飽和脂肪食物,如動物皮、肥肉、豬油等,另外像是烘培類食物、酥脆的食物都應該要避免。高三酸甘油脂的患者則要少攝取油炸、精製糖及酒精等食物。開心果、腰果等堅果屬於高油脂食物,一天最好控制在5-6顆即可。◎痛風高油、高蛋白、高普林、酒精都是引起急性痛風的危險因子,所以痛風患者在過年期間應避免油炸食物及大魚大肉等。最重要就是要避免飲酒,因為容易造成尿酸的堆積,導致急性痛風。過年期間飲食適度並增加身體活動、多出門走春、看看風景,必能神清氣爽,龍驤虎躍過好年。
-
2022-01-26 養生.聰明飲食
疫情除夕在家圍爐多 營養師提醒年菜料理原則健康吃
今年春節長達9天,少不了團圓飯、聚餐及零嘴,歡喜迎新年也要當心體重暴增。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今天提醒民眾,新年期間品嘗美食更要維持運動,慢性病患者需按時用藥控制,避免三高失控,造成身體不適或引起併發症。疫情關係,許多人會在家圍爐,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說,選購年菜時要留意熱量,盡量選煮、蒸、拌、滷、烤方式,少煎、炸料理,烹煮勿過量避免吃不完下餐加熱再吃。糖尿病患應注意碳水化合物攝取,避免直接影響血糖;高血壓患者避免攝取過多滷汁、醃製品等高鹽分的食物;腎臟病患需留意蛋白質及礦物質攝取;痛風患者要避免飲酒及大魚大肉;高血脂病患應避免油炸、高飽和脂肪食物攝取。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說,年貨採買數量不要多,有些食物不耐久放,放太久才吃後對身體造成負擔,可以買蒟蒻干、低鹽海苔片及脫水乾燥蔬果薄片,熱量低又有飽足感。採買時以小包裝為主,免得一大包一不注意吃越多,影響體重和健康。南投醫院春節期間醫療不打烊,除夕到初五每日提供門診服務,且提供24小時急診及小兒專科急診。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提醒民眾配合防疫政策,避免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大家一起努力讓疫情退散。
-
2022-01-25 該看哪科.牙科
過年牙痛怎麼辦?牙醫師給的實用6建議
今年春節假期長達九天,許多人規畫出遊行程,有人準備宅在家裡追劇,但如果突然鬧起牙疼,這該怎麼辦呢?開業牙醫師陳福樂建議,牙痛時,第一要務就是以牙刷、牙線徹底清潔疼痛部位的牙齒,很可能牙縫卡著菜渣,導致牙齦牙肉發炎。陳福樂表示,每次過年之後牙科門診人數明顯增加,就診原因前三名為牙痛、牙齦腫脹、牙齒崩裂,其中以牙齒崩裂較為棘手,必須視崩裂程度選擇治療方式,如果缺損嚴重,就必須更換新的牙冠,費用昂貴。避免牙齒崩裂 小心咬食硬物如何避免牙齒崩裂?陳福樂說,造成牙齒崩裂的原因為咬食硬物,許多民眾過年時嗑瓜子、咬堅果核桃,脆弱的牙齒遇到硬物,就容易裂掉、崩壞。陳福樂表示,不少人對於牙齒抱持「不痛不理」態度,明知牙齒出現小洞、裂縫,但不覺疼痛,就沒就醫,等到極度不舒服時,已出現一個大洞,只剩外殼,一咬到硬物就脆裂。「牙齒是消耗品」,陳福樂說,牙齒應該省一點用,小心使用,就算沒有蛀牙,也不可經常嚼食硬物,如果已有蛀牙,更應盡量避免使用蛀牙的牙齒咬質地較硬的食物。除了蛀牙之外,接受過抽神經治療的蛀牙,崩裂的風險更高,陳福樂解釋,沒了神經組織,雖然沒了痛感,但結構有如「海砂屋」般的脆弱,強烈建議應該以人工牙冠包覆起來,否則時間一久,將逐漸崩壞。過年甩牙痛 實用的6個建議春節期間,絕大部分牙科診所不會營業,大醫院急診部門也不見得會有牙科醫師留守,如何避免牙痛壞了過年團聚歡樂氣氛,暫時減少疼痛?陳福樂提出6大建議。1.趁著九天年假之前,至牙科門診,請醫師洗牙並觀察牙齒狀況,如有問題,先做治療。2.牙痛時,首先徹底清潔牙齒,透過牙刷、牙線或漱口水,清除牙縫裡的菜渣異物,減少刺激來源,即可解決因菜渣殘留所引起牙齦發炎疼痛問題,約一個小時後,就可緩解疼痛。3.備妥止痛藥,除了常見的普拿疼之外,一般用來治療月經疼痛的成藥(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緩解牙痛的效果也不錯。4.適度冰敷,可暫時緩解牙齦腫脹疼痛,將冰敷袋敷在臉頰上,每敷10分鐘休息一下。5.避免以蛀牙或已做過抽神經的牙齒咬食硬物,減少疼痛風險。6.不要熬夜、抽菸及喝酒,降低牙齦腫脹發炎機率。吃完食物立即潔牙 預防蛀牙陳福樂表示,如果過年期間牙齒疼痛,建議先透過上述方法減輕疼痛,等到年後,務必積極面對牙痛問題,尋求牙科醫師協助,找出病因,妥善治療。此外,大部分的牙痛均是蛀牙所引起,平時應養成正確的口腔清潔習慣,吃完食物立即清潔牙齒,不要讓食物殘渣留在牙縫及口腔裡,避免產生異味,減少蛀牙風險。
-
2022-01-24 慢病好日子.慢病預防
慢病主題館【治療】慢性病控制沒假日 藥師提醒備足藥按時服安心過春節
春節期間多數人吃喝多,台中慈濟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劑科藥師沈逸婷提醒,病人自己停藥,傷身又可能讓病情加重,他說,吃藥不能放假,長期服用慢性病用藥病人在春節期間,千萬不能自己停藥,更要忌口,避免食物與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藥效。沈逸婷藥師表示,家有慢性病人就要注意不能隨興吃,部份食物與藥物、藥物與藥物間,容易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效,一定要注意「吃」的時機與分量,才能避免危險;例如大家熟知葡萄柚和柚子,對降血壓與抗心律不整用藥,容易產生加成效果,服用這類藥物的人,要避免葡萄柚和柚子。沈逸婷以年菜為例說明,服用可化凝錠(Warfarin)預防栓塞的病人,若吃過量的大白菜、芥菜、菠菜等富含維生素K食物,或含有中藥材人參的料理、藥酒,都可能減少可化凝錠的抗凝血療效而導致血栓。服用抗血栓藥「普栓達、伯基、保栓通」的病人若同時伴有高尿酸風險,年節前後大魚大肉吃多,可能導致痛風發作,如果又自己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能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引起胃出血或皮下出血。假期按時服藥,要備好足量藥物,沈逸婷表示,如果慢簽性處方箋的領藥日剛好是在春節期間,記得提前到醫療院所領藥,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的人,先跟醫師與藥師諮詢藥物使用原則,不要因為年節有所顧忌而停藥,最好定期量測血糖、血壓,並紀錄,春節後回診,就能提供醫師和藥師評估,可以更保障用藥安全與健康。【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2-01-21 養生.聰明飲食
牛奶、豆奶、燕麥奶有何差別?一張圖找到適合族群
為了健康或減肥、健身,許多人會選擇喝牛奶、豆奶、燕麥奶等飲品補充營養,不過同樣都是「奶」,三者從營養學上來看可不一樣,簡鈺樺營養師指出不同之處,建議民眾在挑選時可多注意細節,更有助身體健康。 一張圖看懂,牛奶、豆奶、燕麥奶有何差別!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牛奶、豆奶、燕麥奶因為產品名稱的關係,許多人會誤以為或多或少都有牛奶的成分,其實並非如此,雖然都有個「奶」字,但一般而言從營養學來看,牛奶是乳製品,豆奶屬蛋白質,而燕麥奶則為全榖雜糧類。之所以名稱上都有奶,與乳白液態狀看起來與牛奶相似有關。不過確實市售也有燕麥加牛奶或豆漿加牛奶的產品,民眾在挑選上就需留意營養標示。三者營養價值都很高,也各有獨特之處。 牛奶最知名的營養在於鈣質,是養骨最知名的來源,特別適合欲保養骨骼及成長族群,且含有乳醣更有助鈣吸收,一杯250CC的牛奶,就可約補足約250毫克的鈣,早晚各一杯就約為成人一天所需的1000毫克一半。不過也提醒,鈣雖然對養骨重要,但也需飲食均衡,以利其他營養協助鈣質吸收。 豆奶一般而言就是所謂的豆漿,主要以黃豆製成,是個優質的蛋白質攝取來源,適合健身者、素食者等族群,從非肉類補足蛋白質,受矚目的營養包括大豆纖維、大豆異黃酮等,對於高膽固醇、血脂高的族群有很大的益處。當然,豆奶確實也有可能是豆漿加牛奶,需看清楚標示。 燕麥奶主要是用非精緻澱粉的燕麥顆粒製成,減重族、外食族等,若不想接觸白飯等精緻澱粉,可以此方式攝取全榖雜糧類的澱粉,挑選有顆粒的較為理想。燕麥奶在經過浸泡、烹煮、瀝乾、攪打,以及各家廠商的獨門製法等,製作成飲品型態的燕麥,因此除了富有燕麥維生素B群的營養,最出色的特點也包括水溶性纖維高,有助增加飽足感、代謝腸道廢物、促進排便等,也有助控制血脂、血壓。 牛奶、豆奶、燕麥奶雖健康,但部分族群還是要留意! 簡鈺樺營養師指出,牛奶、豆奶、燕麥奶雖然三者都含有豐富營養,不過部分族群也還是得多留意攝取量及方式。而相關不適合的族群,雖可選擇其他飲品,但其被取代的營養就得留意從其他來源攝取,以利健康。 例如牛奶容易造成乳糖不適症族群腹瀉,建議可從優酪乳等攝取乳製品的營養。也建議乳糖不耐症可以透過自我訓練改善,可以50CC少量適度增加牛奶量,讓身體適應且增加乳糖酶含量,並且避免豪飲、喝太快。另一方面,許多人會認為自己有乳糖不耐症,但其實是對冰冷的飲品較為敏感,可試試喝保久乳或熱牛奶看有無改善。保久乳通常透過殺菌處理、利樂包的保存等,可長久保存而沒有防腐劑,也方便隨身攜帶。 至於對於飲食常被提及的腎臟病、糖尿病、痛風患者,腎臟相關疾病通常在晚期的時候需特別留意,因為鉀含量較高,不過腎臟病各期有所不同,最正確方式為與營養師討論個別化建議。而高血糖、糖尿病者喝無糖、無調味的牛奶、豆奶等,是沒有問題的,但切記還是要有份量上的控管,舉例來說,牛奶的天然乳糖還是會影響血糖,而燕麥奶因為澱粉類,需特別注意酌量,也建議可與營養師討論。痛風者許多人會認為豆奶、豆漿不宜,但其實雖然其含有蛋白質,飽和性脂肪量卻很低,研究發現蛋白質來源以豆製品取代肉類的個案,尿酸情況是有下降的,因此痛風者在適量範圍下不必太過恐慌。 牛奶、豆奶、燕麥奶別單喝,這樣搭配更健康! 最後簡鈺樺營養師也提醒,三種飲品在飲用上需留意之處。許多人為了減肥、健身會只單喝其中一種飲品,不吃其他食物,從營養學來看,此舉會營養不均,對健康及減重恐怕帶來負面影響。而健身後常見喝豆漿、豆奶含有蛋白質,也需要適度的糖分促進肌肉合成。 因此建議若是喝豆奶、牛奶,可酌量搭配其他簡單的食材,如香蕉、地瓜、全麥土司等,再搭配上沙拉,以能攝取澱粉、蛋白質、蔬菜進行。而燕麥奶加豆漿,含有澱粉和蛋白質,對於健身後也相當有利。 不過若是喝燕麥奶,就得需留意避免再搭配地瓜、吐司等澱粉類食物,因為燕麥奶本身就是澱粉,這般搭配恐變成澱粉攝取過多,即便都是健康的食材,攝取過多也對健康不利,建議可吃個茶葉蛋配沙拉等。在營養均衡下,不論是減重或健康都更有幫助! 《延伸閱讀》 .喝牛奶能防骨折?一次看懂乳製品7大迷思! .缺鈣易骨鬆、三高、傷全身!營養師推10種食材助補鈣。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1-21 養生.聰明飲食
這7種食材、營養素主宰身體核心溫度!營養師最推這道家常菜
你可能不知道,食物中的營養素主宰著身體的核心溫度,只要吃進正確的營養素,冬天不用穿得厚重、像個不倒翁,也能由內而外暖起來。 近來天氣轉涼,讓人一到戶外不免瑟瑟發抖。其實人類是恆溫動物,若體溫低、手腳冰冷,表示身體裡缺乏相應的營養支持,不足以維持體內核心溫度,只要補充對的營養素,身體的能量充足,守得住核心溫度,就能不怕冷。 哪些營養素可以提升核心溫度呢?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想讓身體由內而外暖起來,可在食物中添加新鮮的辛香料,舉例來說,咖哩就是很好的保暖料理,裡面含有薑黃素,又多會加入洋蔥進去炒,更搭配了飯(澱粉)、肉(蛋白質)等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就能暖起來,只是,咖哩飯的熱量稍高要留心。 補血暖身─鐵質 除了先天性的貧血之外,女性因每月的生理期失血,很容易造成血紅素不足的貧血,缺血時,攜帶氧氣的紅血球減少,血液循環下降,血中的含氧量偏低,當然容易感覺寒冷,劉怡里建議,若沒有其他慢性疾病,月經來時吃2 至3 次低脂紅肉,例如:牛腱、里肌肉等補鐵,能很快改善,或是攝取含鐵量高的蔬菜,餐後搭配維生素C 高的水果,都有助於鐵的補充。 補身熱血─薑辣素 薑母鴨、熱薑茶都是冬天常見的菜色,吃了加入薑的料理後,會感覺到全身血液活絡起來,身體自然暖和。薑吃起來有辛辣口感,就是薑辣素的作用,它能適度促進血液循環,讓腸胃和內臟器官活絡,也是超強的抗自由基食物,對抗體內發炎有一定的效益。 合成肌肉─蛋白質 蛋白質是身體非常重要的成分之一,舉凡肌肉、指甲、頭髮、皮膚和內臟,都需要蛋白質的組成。 缺乏蛋白質者通常會怕冷、臉色差、掉髮、皮膚枯槁、肌肉量少,而蛋白質的食物產熱效應最快,所以可選擇海鮮、低脂動物性蛋白質和豆類等補充,尤其吃藥膳補品時,可用魚肉、雞肉代替豬肉,減少脂肪和熱量的攝取,而痛風、腎臟病等患者,則要切記蛋白質不可以攝取過多。 抗氧活血─硫化素 蔥蒜有非常特殊的味道,是因為其中富含硫化素所致,除了有抗氧化的功效外,也能促進新陳代謝、刺激身體汗腺。 辛香料中的大蒜、洋蔥、青蔥、青蒜,或花椰菜、高麗菜等及其他十字花科植物都富含硫化素,但很容易揮發,且硫化素溶於水、加熱也容易散失,蔬菜不宜烹煮過久,大蒜和洋蔥可以磨碎加進菜餚裡,若只拿來爆香而沒有吃進去,是攝取不到硫化素的。 促進代謝─辣椒素 在台灣,不管走到哪,麻辣火鍋、麻辣鴨血都是冬天的熱門美食!辣椒功效來源來自於辣椒素,俗稱的唐辛子,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甚至幫助脂肪燃燒。 不過,劉怡里提醒,若要達到保暖功效,必須食用辣椒本身才能攝取到辣椒素,或是切碎放進料理食用也可,唯獨胃食道逆流、胃潰瘍、食道灼傷等消化器官疾病者不適合吃辣。至於民眾最愛的麻辣鍋等再加工品,吃下的辣椒素所剩無幾外,多搭配高油重鹹的料理方式,反而增加身體負擔。 增加能量─澱粉 許多女性為了愛美而積極減重,熱量不足的情況下,也會讓身體覺得寒冷。 劉怡里提醒,碳水化合物能轉變成葡萄糖,是身體很重要的熱量和能量來源,讓身體有產熱效應,從中醫的角度看,就是能夠「補中益氣」的養分,如果不喜歡吃白米飯,或擔心熱量太高,可吃南瓜、地瓜和山藥等根莖類,同時滿足高纖和身體溫暖的營養需求。 殺菌護心─蒜素 大蒜的氣味非常濃厚,有人喜歡也有人厭惡,就是其中的蒜素成分所致,蒜素除了有殺菌效果,也富含硫化物及辛辣口感,會刺激身體感到些微灼熱及刺痛,促進血液和代謝循環,而且,在心血管好發期的冬日,蒜素還能降低膽固醇的合成,是保護心臟的好營養素。●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27歲打工討生活,被笑「明星竟然端盤子」...許傑輝:我不是最耀眼,但可以是最努力的.最好的友誼並非要聯繫頻繁!不以利益為目的的關心,對成年人來說很難得、要珍惜.98歲豐興林文貴辭世》365天只休息2天、天天騎車巡廠!堅信「別人教我兒子,比我教得好」
-
2022-01-16 養生.人生智慧
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 名醫張金堅創咖啡健康學養生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39期文/吳佩芬 攝影/鐘君賢73歲的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仍然寶刀未老,一星期仍然保持看門診且開兩到三台刀,刀法還是「嚇嚇叫」。他說,「歲數大了,在器官上會輸給年輕人,人不要不服老,服老的心情要有,但也要有抗老的心態,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從幾十年前開始,張金堅展開他獨創的「抗老撇步」,透過走路運動、喝咖啡、清淡飲食、專業、從事公益活動獲得成就感,還有經常保持愉悅的心情。從1972年開始,張金堅行醫迄今已有47年了,在他的年輕年代,外科是大科,很多醫學系畢業生都很想進入外科工作,張金堅也選擇了和他外向個性比較相符的外科,外科醫師個性都比較爽直、判斷力強、行動力強,但也比較容易衝撞。在台大醫院完成住院醫師、總醫師訓練之後,張金堅就到鄭州路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擔任外科主治醫師,不久,被當時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院長、前總統蔣中正御醫熊丸拔擢為一般外科主任;一年後,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剛成立,張金堅為了強化專業,也考進了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受恩師陳楷模影響,成為乳癌權威張金堅會成為國內專致於乳癌的醫師,和他就讀博士班時的指導教授陳楷模有很大的淵源。陳楷模專精於小腸的大量切除及乳癌,張金堅回憶道,「陳楷模教授個性比較兇悍、嚴厲,外號雷公,在他底下,一定要戰戰兢兢,不能打迷糊仗,但是,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博士班畢業之後,張金堅帶著太太、一雙年幼兒女前往沙烏地阿拉伯行醫,一年多後返台,直接進入台大醫院擔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在當時擔任台大醫院外科主任陳楷模的麾下,順利的從講師升等為副教授、教授,之後,還躍升為外科部副主任、主任。張金堅表示,當時求診的乳癌病人因為發現時都比較晚,乳房外表已經糜爛、腫瘤很大,甚至已經轉移了。因為沒有所謂的多科團隊,當時的化療又簡陋,放射線治療也不像現今的定位準確,在幫病人進行放射線治療時,經常會把病人的皮膚電得爛爛的,化療用藥也沒有標準治療流程,開刀就把病人的整個乳房連同腋下的淋巴腺全部拿掉。很多女病人因為罹病,老公外遇,跑走了,拖著生病的軀體照顧年幼的小孩及公婆;張金堅深覺女性乳癌病人真的很辛苦,也感受到以醫師為主的權威醫療環境,以及傳統乳癌治療的弊病和無奈。成立乳房醫學會,跨科整合照顧當醫療慢慢進步,乳癌可以選擇整個切除、部分切除的手術方式,乳癌的化療藥物也日新月異,張金堅深感,「乳癌照顧一直都是以醫師為主,缺少所謂的病理科、放射科、腫瘤科、腫瘤內科、藥師、心理師等,也沒有重建,這是個不完整的醫療團隊,對於相對弱勢的病人比較吃虧。」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成立乳房醫學會,希望乳癌治療能多科整合照顧。另外,在病人照顧方面,雖說陳楷模教授早在張金堅擔任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之前,已成立真善美乳癌病友俱樂部,但畢竟成員只局限在台大醫院治療的乳癌病友。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擴及服務到全國的乳癌病友,於是在1996年成立乳癌防治基金會,是個跨醫院的全國性乳癌病友團體,也是全國第一個。乳癌防治基金會成立22年,已落實全民乳癌篩檢衛教,關心罹病者的醫療及身心靈健康,並鼓勵國內學者進行乳癌的本土性研究,除了頒獎給國內傑出乳癌研究人員,每年定期舉辦大型病友會,邀請專家演講,同時讓病友們唱歌、跳舞同歡,並分享彼此的罹病經驗,鼓勵新診斷乳癌病友。基金會也因此獲得國家品質標章及特優基金會的獎項,以及張金堅個人的癌症終身成就獎。醫技雖進步,別忘醫病平等在很早年就投入乳癌診斷、診療的張金堅,對於21世紀的基因體醫學、精準醫療、分子醫學的時代,他認同,乳癌已經慢性病化,但是,他更關注在醫病平等的理念上。他說,我們以一位慢性病人的方式對待乳癌病人,持續關心治療後的10年、20年後續追蹤,稱為「存活者的議題」,比如說用藥的慢性副作用,用藥後的智力是否變差,用了哪些藥物會對於神經末梢有損害,罹病後是否和社會脫離等,即所謂醫病共享的政策,疾病治療不是醫師講了算,還要和病人共同討論。賢內助協助下,遵循一輕、二淡、三少、四慢原則退而不休的張金堅,在關心病人健康之餘,也很在意自己的健康。身為外科醫師的他,邁入70歲之後,還能持刀平穩,開刀手不抖,維持良好的平衡感,和有開刀的體能,都要歸功於賢內助的協助,張金堅沒有肆意揮霍年輕健康的本錢,這些都是經年累月好好管理自身健康的成果。在飲食上,張金堅著重吃得不要太豐盛,一輕、二淡、三少、四慢是基本原則。張金堅坦承,「前面三項,我都有達成,四慢是因為我是外科醫師,個性急,還在努力當中。」◆一輕,不要加工品、鹽漬品,多吃蔬果,要原味的食材,少農藥、有機的食材,要洗乾淨,清楚食材履歷,當季的食材、均衡的飲食。◆二淡,不要重口味,不要高溫烹煮食材,不要添加太多鹽,不要太油,不要太甜,不要太辣,不要太多的佐料,不要過量的燒烤,不要太多的烹調,烹調簡單,盡量少外食,三餐多在家食用。◆三少,不要吃太飽,7分飽。 ◆四慢,要細嚼慢嚥。重視早餐內容,開啟一天的活力三餐飲食的調養,張金堅很重視早餐。早餐部分,張金堅的米飯等碳水化合物吃得少,爾偶太太會煮點稀飯吃,通常會準備小塊麵包,配點洋蔥、胡蘿蔔、堅果如核桃、杏仁,然後配點秋葵、酪梨、地瓜葉等蔬果。他說,秋葵5~6條,肚子就飽了;燙點地瓜葉,沾一點點醬油膏,就很美味了;另外,還來點荷包蛋,補充蛋白質。中餐的話,因為要開刀、看診,就吃醫院的便當,飯只吃1/10的份量,主食的魚肉、雞肉和豬排等,只吃一半而已,青菜的部分就會吃完。晚餐則會豐盛一點,太太會煎煮新鮮魚,清湯中放點排骨、白蘿蔔,還會準備地瓜葉、菠菜、高麗菜等,盡量不要高溫炒,以汆燙、水炒方式居多。假如晚上有應酬吃大餐,隔天就會自動減量,大約減少一半的份量,應酬時,吃少量就好。照顧植物,讓步調變緩慢、心情愉悅運動方面,因為上了年紀,盡量選擇比較溫和的運動。張金堅一星期游泳一次,一次一個小時。平常會和太太結伴到鄰近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繞園散步,可以走到7千步,加上平日看病人、上下樓梯、巡房等,加起來應該有1萬步。還好,有篇研究發現,日行7千步已經足夠了,會爬樓梯、但不下樓梯,因為要保護膝蓋的健康。對於老人很重要的情緒管理,張金堅會選擇快樂的嗜好來做,他的快樂嗜好就是園藝和咖啡。他表示,盡量不動怒、不能急躁,並靠著喝咖啡、關照植物,讓自己的步調變慢,咖啡香氣、在一片綠茵中吸收植物釋出的氧氣,心情就會很舒適。張金堅個是早起的鳥兒,但他也樂在其中,在夏天早上5點、冬天早上6點起床,喝200~300c.c.的白開水後,就會到頂樓整理花園,才下樓吃早餐,除了出國不在家之外,拔草、澆水、搬移植物盆栽,他天天報到,樂此不疲。他的口號是:「園藝活動也是一種運動,也是心性的培養。」他看著植物一天一天地長大,花盛開,心情愉悅,就如同醫療人員細心照顧病人,病人就活得好,沒有好好照顧就會凋謝。化身咖啡達人,自創咖啡養生法張金堅愛上咖啡,是在台中澄清醫院擔任院長期間,在台中、台北往返的高鐵上聞到咖啡香,就起心動念想喝咖啡。他過去喝咖啡都會肚子痛、胸悶,30、40年沒有碰咖啡的張金堅,這次一喝就上癮了,覺得神清氣爽。講起咖啡,張金堅的出發點仍是和健康有關的研究,特別是咖啡豆內含的高抗氧化物綠原酸、咖啡醇、雙萜類、咖啡豆醇等,對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風、牙周病、癌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都有助益,也有研究發現,喝咖啡可以延長壽命。他也走遍了國內外咖啡莊園,還與蔡崇煌醫師及梁捨烘焙專家分別著作了二本咖啡專書,真是一位咖啡癡迷。由於過度烘焙會破壞咖啡豆內的抗氧化物,所以,張金堅偏好喝淺焙咖啡,他說,生豆內含的綠原酸占9.6%,重烘焙就剩下4.8%,因此,利用輕烘焙,綠原酸等抗氧化物較不容易喪失。但是,即使是重烘焙,咖啡飲品中還是存在著這些抗氧化物成分,所以,也不反對喝重烘焙咖啡。重烘焙有炭燒焦香味、巧克力的微苦澀感;淺焙有果酸、有水果香,國人比較偏愛炭燒口味,對於果酸的接受度較低。現在,張金堅每天喝3杯黑咖啡,他不主張加糖、奶精,糖不宜攝取過量,奶精則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建議可以加適量的鮮奶取代。咖啡不是神丹妙藥,仍有飲用禁忌喜歡喝熱咖啡的張金堅說,喝咖啡不能過熱,咖啡在夏天沖泡時的溫度,最好是92~93℃,冬天時可以升到94℃,等到咖啡沖泡好、倒入容器內的溫度85℃是最香醇的。品嚐咖啡的時候,則差不多60℃左右不燙口,才是最適宜的溫度,喝太熱的咖啡,會傷害食道黏膜組織,增加食道癌的發生率。當然,咖啡也不是神丹妙藥,骨質疏鬆症的病人、懷孕初期、小孩、胃酸過多、腹瀉腸胃不適者,都要避免喝咖啡。在喝咖啡的同時,需要補鈣、維生素D、多運動、多曬太陽,而且由於咖啡利尿,最好搭配一杯白開水,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做自己想做的事,擁有滿滿正能量最後,張金堅表示,「我現在還在開刀,我覺得專業還要持續保持,工作是一種快樂,也有成就感的滿足」。張金堅的身體硬朗,講話嗓門大而有力、很清楚,不像老人孱弱無力的聲音。即使70歲高齡,擔任一家生技公司顧問的他,在每2個月的業務會議上,還被要求喊口號;他說:「就叫我來帶頭喊,好像聲音亮,生意就興旺,其他人都喊得不夠響亮,我一喊,聲音宏亮,士氣高昂,氣氛就起來了。」70歲的張金堅仍然擁有滿滿的愉快、樂觀、快樂能量。延伸閱讀: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 國內開心手術第一人 邏輯正確,決定手術成敗
-
2022-01-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打莫德納或BNT會增心肌炎風險嗎?醫詳解心肌炎症狀、好發原因及預防方法
●心肌炎症狀:胸痛、輕微發燒、呼吸急速、喘或心悸●避免罹患心肌炎,應盡速接種流感疫苗國內爆發Omicron社區疫情,接種第三劑疫苗至關重要。指揮中心統計,目前第一劑涵蓋率已破八成、第二劑已達七成一。雖然大家開始搶打第三劑疫苗,但仍不免擔心接種莫德納、BNT等mRNA疫苗,是否容易引發心肌炎。醫師表示,國際研究,尚未看到接種第三劑疫苗提升心肌炎好發風險,但癌症患者需使用化療或放療藥物,或罹患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為心肌炎高風險組群,務必多加注意。【延伸閱讀:抗Omicron混打該怎麼打?哪些混打組合副作用比較低?】Q:追加打半劑莫德納或全劑BNT疫苗,是否會增加心肌炎風險?A:不會。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主任褚柏顯表示,依莫德納及BNT疫苗接種須知,雖然都提到接種第二劑疫苗及年輕男性,於施打後14天內,易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病例,但評估對於年輕族群整體臨床效益仍大於其風險。Q:接種mRNA疫苗,為何容易引發心肌炎?A:研判可能是施打疫苗後,新冠病毒侵入身體,引起身體出現發炎細胞,當進入心臟後,引發心肌炎。褚柏顯說,尤其是30歲以下年輕族群身體免疫力強,易引起發炎反應,也會增加罹患心肌炎風險。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說,心肌炎會引起心臟細胞大量發炎、死亡,會導致心臟功能變差。Q:有心臟疾病、移植或其他病史者,是否不適合打第三劑疫苗?A:褚柏顯說,目前尚未有相關證據指出,心臟疾病或其他病史者不適合接種第三劑疫苗,但若正在發燒或急性中重度疾病患者,應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而接種疫苗前應諮詢醫師並充分討論,評估疫苗風險後再行接種,避免引發心肌炎。Q:接種疫苗後,若發生心肌炎可能是什麼症狀表現?A:褚柏顯說,接種疫苗後,若出現急性和持續性胸痛、呼吸急速、喘或心悸,或有輕微發燒等疑似心肌炎症狀,應速就醫檢查。甚至超過48小時仍感到呼吸急促、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嚴重過敏反應,應速就醫釐清病因。此外,蘇彥伯說,患者也可能出現急性肺水腫、胸悶、低血壓等症狀。【延伸閱讀:前兩劑混打 第三劑可採「AZ+BNT+BNT」或「AZ+莫德納+BNT」】Q:除接種疫苗外,好發心肌炎的原因有哪些?A:蘇彥伯說,一般造成心肌炎,多為感染流感等上呼吸道病毒,但也有一些是不明原因。褚柏顯表示,心肌炎好發原因,除感染感冒病毒外,還包括癌症患者需使用化療或放療藥物,或正在使用愛滋病藥物控制病情,或是罹患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或者曾進行心臟移植病人。Q:心肌炎治療方式為何?A:蘇彥伯說,感染病毒後引發心肌炎,發病速度快,若導致心衰竭時,治療時多先採取利尿劑、升壓劑、呼吸器等支持性療法,讓心臟充分休息,等待發炎情形慢慢好轉,但若病情嚴重,恐引起心衰竭,此時可能必須接上葉克膜維持身體機能,但若疾病持續惡化,仍有死亡風險。褚柏顯說,病毒性引起的心肌炎病人到院後,經胸部X光、超音波、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為心肌炎時,會先給予治療痛風藥物秋水仙素,降低病人體內發炎情形,多數心肌炎可以獲得治療及痊癒。Q:如何預防心肌炎?A:蘇彥伯說,心肌炎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好發率不高,民眾應了解可能發生心肌炎的致病因子且加以預防,但天冷時,各類病毒活躍,尤其現在Omicron及流感病毒流行,建議國人應盡速接種疫苗,平時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前往人潮擁擠場所。
-
2022-01-13 養生.聰明飲食
5大慢性病族群過年別貪吃!營養師教你不發病飲食原則,別誤踩飲食地雷
農曆春節就快要到了,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陳煌其特別提醒5大族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高脂血症、痛風等慢性病患,在過年期間,一定要更應該要注重飲食,建議的飲食原則如下:糖尿病患者過年期間應持續遵守三低一高的原則,避免會直接影響血糖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如冬粉、根莖類食物(地瓜、芋頭、馬鈴薯、南 瓜、山藥等)、勾芡、糯米類等高升糖指數食物,皆須要注意食用量。高血壓患者勿攝取過多高鹽分食物,如多醬汁烹調的料理及滷汁、醃製品等,建議多攝取蔬果,若有合併糖尿病,水果一天控制在2個拳頭大即可。腎臟病患者需遵守低蛋白飲食的原則,在過年期間淺嚐即可,避免吃過多的滷汁、醃製品等高鹽分食物,以及含有較多的磷的加工類食品等。高脂血症患者高膽固醇血症的病友建議減少攝取高飽和脂肪食物,如動物皮、肥肉、豬油等,以及精緻澱粉高三酸甘油脂的患者則要少攝取油炸、精製糖及酒精等食物。開心果、腰果等堅果屬於高油脂食物,一天最好控制在5-6顆即可。痛風患者高油、高蛋白高普林、酒精都是引起急性痛風的危險因子,所以痛風患者在過年期間應避免油炸食物及大魚大肉等。最重要就是要避免飲酒,因為容易造成尿酸的堆積,導致急性痛風。延伸閱讀: 。年菜反覆加熱吃? 醫叮嚀「用餐重點」小心腸胃難消受 。圍爐必吃「長年菜」延年益壽! 醫揭「1情況」別碰:小心中風
-
2022-01-12 養生.聰明飲食
過年飲食如何健康吃?營養師教把握三低一高原則
●小心年節飲食熱量爆表,體重飆升●火鍋以天然食材為佳,避免加工食品●喝無糖茶、麥茶、花茶,取代汽水、可樂快過年了,今年春節連假長達九天,大家返鄉團聚會開心吃豐盛的年菜和零食,小心熱量爆表,體重飆升好幾公斤。營養師強調,過年期間飲食的選擇相當重要,建議把握「三低一高」飲食原則,多吃蔬菜,零食先抓好食用分量,就能開心健康過好年。年菜料理多加蔬菜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陳煌其表示,不論是健康人、三高族群、想減重的人,年節飲食與平時健康飲食「三低一高」相同,也就是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的飲食原則,過年也不能鬆懈。年菜往往都是高油、重口味的料理,烹調方式多油炸、多醬汁,像紅燒、糖醋、蜜汁等,熱量會不知不覺增加,造成身體更多的負擔。陳煌其建議,年菜應盡量選擇清蒸、烤、煮等烹調方式,就能降低攝取太多的熱量。許多年菜都是大魚大肉,較低蔬菜比例。陳煌其建議,可以在料理裡多加入一些蔬菜,像蹄膀裡可加入青江菜或竹筍等增加蔬菜含量。盡量避免飽和性脂肪高的食物,如動物皮、肥肉、豬油等;佛跳牆常見芋頭等澱粉、鵪鶉蛋等,可加入多纖維的白木耳;羹湯加入白菜和豆腐等食材,也可選擇芥菜,不僅應景、也能多攝取到青菜,相當健康。火鍋湯底最好清淡除夕的圍爐,許多家庭會選擇吃火鍋,陳煌其表示,火鍋湯底宜清淡為主,像蔬菜湯、昆布湯等,避免豚骨湯、麻辣湯等較高油脂含量的湯;食材選擇以天然食材為佳,避免加工食品,例如火鍋料等;沾醬建議使用醋、淡醬油搭配天然辛香料,如蔥、蒜等。零食抓好食用分量過年時少不了滿桌的零食、餅乾等,常見開心果、洋芋片等零食,熱量密度高,常會嘴饞不知不覺吃下額外熱量;陳煌其建議,先將預計要吃的分量裝在容器裡,將容器裡的食物吃完就好,這樣較能控制好攝取量,以免不小心吃太多。家人與朋友聚會時免不了喝酒,但飲酒還是適量即可。陳煌其提醒,尤其高三酸甘油脂和痛風病人,飲酒過量會加重疾病的程度;酒精是高熱量食物,肥胖與糖尿病人宜避免。建議選擇喝無糖茶、麥茶、花茶等,取代汽水、可樂等軟性飲料,以減少多餘的熱量攝取。慢性病患過年飲食注意事項●糖尿病糖友要注意會直接影響血糖的碳水化合物攝取,像冬粉、地瓜、芋頭、馬鈴薯、南瓜、山藥等根莖類食物,如果吃到這些食物則飯量就要減少。勾芡、糯米類食物屬於高升糖指數(高GI)食物,也要盡量避免。●高血壓高血壓病友勿攝取過多高鹽分食物,如多醬汁烹調的料理及滷汁、醃製品等,應多攝取蔬果,若合併糖尿病,水果一天控制在兩個拳頭大即可。●腎臟病腎臟病友要注意蛋白質與礦物質的攝取,遵守低蛋白飲食的原則,可食用冬粉、米粉、粄條等取代白米飯。也要避免吃過多的滷汁、醃製品等高鹽分食物,以及含磷多的加工類食品等。●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的病友要減少攝取高飽和脂肪食物,如動物皮、肥肉、豬油等,烘焙類食物、酥脆的食物都應該要避免。高三酸甘油脂患者則要少攝取油炸、精製糖及酒精等食物。開心果、腰果等堅果,一天最好控制在5至6顆即可。●痛風高油、高蛋白、高普林、酒精是引起急性痛風的危險因子,所以痛風患者應避免油炸食物及大魚大肉。最重要是避免飲酒,以免造成尿酸的堆積,導致急性痛風。
-
2022-01-08 新聞.杏林.診間
「神不會擲骰子」 多數疾病有跡可循!30歲男幾次昏倒、貧血嚴重,被發現有鼻咽癌
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幾年前曾經因為短暫意識不清,被診所懷疑是癲癇症而轉到我門診就醫。神經科疾病很重要的線索是患者的主訴與病史。簡單來說,「患者是為了甚麼問題或症狀來就醫的?」從病史詢問中得推敲很多疾病,再一一去排除或印證。然而,儘管我安排抽血及檢查,他卻沒再回診,也沒去做檢查。「先生緣,主人福」。在醫學中心裡,這種就醫型態的患者屢見不鮮。也許是台灣就醫太便宜且方便,隨時有空才來即可;又或者是他們自覺目前症狀還不夠嚴重吧!我也只能隨緣,無法強求。 兩年之後,某天他突然又出現在我門診。陪同前來的是他母親,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婦。皮膚蠟黃 建議驗血我瞄一眼舊病歷,好奇的問他說,最近怎麼又跑回來?有甚麼新狀況嗎?他說,他平時是開車在高速公路南來北往的快遞貨運司機。某天他在整理貨物時忽然昏倒,沒目擊者,不確定是否有抽搐;幸虧那時不是在開車。真的,幸虧出現症狀時不是在開車!尤其聽他描述工作性質,每星期有三天需載貨南下,當天即需北返;有時還輪夜班。我初步估算,一個月得開上兩三千公里的路途啊!不禁聯想到三天兩頭的高速公路車禍案件。他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無論是駕車自撞或撞到他人,都不是開玩笑的。陣發性的意識不清,在神經科門診或急診就醫者並不算少。在嘗試請患者回想發生前幾秒是否出現哪些狀況後,最常見且需要考慮的兩個原因是昏厥與癲癇。前者可能是慢性疾病、突發的心律不整(心臟出現擾流)、或血管狹窄導致暫時缺血等等;而癲癇就是腦部不正常漏電,不見得一定要出現肢體抽搐。但臨床上較困難的一點是,有時做了許多檢查,卻都無具體結論。這時就得決定是否再等一陣子?或是當患者症狀反覆發生時,針對最可能的診斷先嘗試治療看看。如果發生次數從此減少了,搞不好就是那個原因。他有抽菸及飲酒,睡眠也不正常。我重新幫他做了神經學評估,與兩年前一樣毫無異狀。不過我注意到他的皮膚呈現奇怪的蠟黃色,這是舊病歷上沒描述的。那種膚色我說不上來,應該懷疑有黃疸或貧血?這些徵象雖然不一定跟陣發性意識喪失有關,但綜合他的可能病因,仍建議驗血、安排長時間腦波與長時間心律檢查;但患者以工作太忙而推辭了。為了養家 拚死工作這時坐在後面,靦腆的母親突然開口了。她說前兩天曾經目睹患者在吃飯時失去意識,但很快就醒過來;上個月也有一次發現患者在住家附近昏倒。此外她覺得患者變瘦了,似乎營養不好。她加入幫腔:「好啦,你就照醫師吩咐,做檢查看看吧!」患者與母親同住,哥哥嫂嫂另住他處;兄嫂不負責照顧母親。他每天拚死拚活,就是為了養家活口。雖然清官難斷家務事,我也沒時間在看診時完全搞懂家人之間的互動,但是感覺上經濟重擔就在患者身上。或許「以工作為重」是他的心思,這應該也是他都抽不出時間、直到現在才勉強被母親押來看病的主因。眼見患者拒絕,母親急著向我說:「醫生,請你幫助我兒子。」語氣竟是哽咽。即使沒有母親的請託,我這回也得再嘗試勸說他一次的。不僅是於心不忍、更是醫者本份。人無論在甚麼環境下失去意識,都是一件危險的事。再說如果他暈倒了,甚至開車發生意外,後續的醫療、法律問題是誰要承擔?這位患者或許覺得,他有自己選擇喜歡過的生活方式的權利,這是他的身體,只要不犯法,沒人有權力強制他就範。就跟許多四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痛風)患者飲食毫不忌口一樣,那是他的自由;我也同意這論點。只是當他與其他人的生活有所連結,一旦發生狀況時就不再僅僅他一個人的事了。我說:「我了解工作對你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你倒下了,母親要怎麼辦?把自己身體顧好,不要讓長輩操心才是真正的孝順。」血紅素5.6 門診少見在母親與我的親情與道德雙重攻勢之下,他勉為其難的同意來做檢查。下次回診,他的腦波顯示正常、心跳雖偏快卻沒有心律不整;最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血紅素居然只有5.6!其他血球也不正常。我嚇一跳!內科醫師當久,有時候光靠「看相」就可以看出一點眉目:比方說病床上的患者呼吸費力到頸部肌肉緊繃,大概沒多久就呼吸衰竭了;走進診間求醫的人步態僵硬,面無表情,可能是帕金森氏症候群之類的疾病等等。這位患者我雖然覺得他必定有些問題,卻沒料到貧血嚴重至此,而且居然還毫無不適的正常生活。我試著用淡定、白話的口吻向患者與母親解釋,這樣嚴重的貧血狀態我在門診極少見到。保險起見,我再度釐清了病史,沒有任何腸胃道發炎或出血跡象;那麼最可能原因是罹患了某種嚴重疾病,導致造血功能異常。我強烈建議他先去找血液科。他感到錯愕,但仍不願意接受事實;母親則是憂心忡忡。不到一個月後,他又再一次昏倒而被送進醫院,這次在住院期間完整檢查後,赫然發現有鼻咽癌,而且鼻腔與顱底部分區域已經受到侵蝕。他出院後再度來我門診。但他講話、吞嚥仍是正常,沒有任何線索會讓我聯想到鼻咽癌。他告訴我,要辭去工作了。他住基隆,據說老家附近山明水秀,適合休養;他要在基隆長庚專心治療,並且多陪伴母親了。我想他終於覺悟了!母親一定很欣慰。被診斷出癌症雖是個打擊,卻終於找出一個大禍害。母親從頭到尾緊握他的手,不停向我道謝;但我其實沒幫上甚麼忙。我補充說,台灣治療鼻咽癌的水準是世界一流的。前馬來西亞羽球名將「李宗偉」,就是經人介紹而特地到長庚醫院來就醫的,而治療效果也不錯。雖說每個人的病情不同,但新科技總是能夠帶來新希望,不用太悲觀。預防疾病 多關心健康「神不會擲骰子!」是愛因斯坦的名言。這句話後來被各自解讀,有人認為宇宙運行自有定律,按著軌跡走;卻也有人覺得許多事件是隨機而不可預測,神對人是公平的。當今醫療上確實可見許多基因相關、或仍找不到線索的罕見疾病,無藥可治,讓人感嘆天意難測;也許可預見的未來,會發現所有疾病都是「命運」(出生即註定),再努力也沒用也說不定。但我仍然相信,絕大部分的疾病都是有跡可循的。每個人從小到大的個性、習慣、工作,各個環節都可能對未來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許多疾病的出現甚至惡化,往往就是不適當的飲食方式、生活型態、環境衛生或就醫態度等綜合因素造成的。根植於遺傳或基因突變的病症固然難以預防,但吾人要打破既定的疾病輪迴,提升自己生命品質,還是得多關心自己健康,並且參酌醫療經驗才行。
-
2022-01-05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30歲男天冷大啖火鍋 腳趾疼痛竟是痛風
約30歲男子「小林」,日前因腳部大拇趾疼痛難受,前往衛福部新營醫院家醫科求診,醫師診治發現,男子因天冷頻繁與友人吃火鍋,透過理學檢查發現其腳部大拇趾紅腫,抽血檢查尿酸偏高,診斷為急性痛風發作,經藥物治療3天後恢復正常。新營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宗林說,正值低溫, 不少人常吃火鍋配上小酒,不過吃進高普林的食物易使代謝異常,或是腎臟排出尿酸功能障礙患者,易出現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內,造成急性痛風發作。陳宗林指出,痛風是由於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尿酸排泄受阻,導致有過多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腔或軟組織中而引起腫痛的病症。典型痛風發作多發生在半夜或清晨,大多數病人發作前都曾經有飲酒或攝取含高普林食物過度情形,如食用大量海產或火鍋等,所侵襲部位,以足部大腳趾關節最常見,其次為踝關節、膝關節、足背,甚至全身關節皆有可能受到侵犯。他指出,一般病程在1至2天內達到高峰,未經治療情況症狀持續7到10天會自然消退,如經治療病程可縮短至3天內,若長期反覆性發作,症狀會持續更久或多關節發作。陳宗林說,痛風預防首要是生活型態調整及使用降尿酸藥物,如肥胖者減輕體重,減少酒精攝取,尤其是啤酒及烈酒,減少高普林食物攝取,如動物內臟、紅肉、海鮮、香菇,每天攝取適當的水分,另外需維持血尿酸值小於6.0 mg/dL。他提醒, 痛風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尚無根治方法,只要有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及合理藥物治療,就可得到良好治療效果。
-
2021-12-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莊男與妻行房突暴斃 家屬:四天前才打疫苗
新北市新莊區一名男子,這個月2日打完第二劑BNT疫苗,沒想到4天後凌晨,他與妻行房過程突然心臟停止,當場失去意識,緊急送醫急救仍宣告不治。事後檢警相驗,男子死因為心因性休克死亡,家屬雖懷疑死因疫苗有關,但因不願意解剖,大體當場發還家屬未做複驗。經查證,40歲死者陳姓男子,家住新北市新莊區某棟社區大樓。這個月6日凌晨零時許,他與妻正在行房,突然陳男呼吸急喘,隨即癱倒當場沒有生命徵象,緊急送醫急救仍宣告不治。家屬向警指稱,死者陳男有高血壓、痛風病史,但12月2日曾到醫院施打第二劑BNT疫苗,施打完期間並無不適狀況。豈料,6日凌晨就發生憾事,懷疑死者死因是與施打疫苗有關。為釐清陳男死因,檢警進行相驗,法醫研判陳男疑因高血壓疾病,導致心因性休克死亡,但家屬不認為陳男死因史與宿疾有關,懷疑陳男死因應與施打第二劑BNT疫苗有關聯,但因家屬拒絕法醫擇日解剖釐清,陳男大體發還家屬未做複驗。
-
2021-12-24 養生.聰明飲食
打包火鍋湯底復熱=吃毒? 專家曝恐怖禁忌:細菌會暴增
天氣愈來愈冷,熱麻香辣的麻辣鍋持續引誘著食慾!近年來,宅經濟盛行,各大品牌也紛紛推出在家自煮的麻辣鍋湯底,讓吃麻辣鍋變得更方便快速!但是,小小一包麻辣鍋湯底,有哪些學問要注意? 常溫湯包 注意包裝有無膨脹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中,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陳泰源副教授說明,市售麻辣鍋湯底主要分為「常溫湯底包」及「冷凍湯底包」。常溫湯底包是經過商業殺菌步驟,所以能在常溫下長期保存,購買時需注意包裝正常無膨脹,買回後避免儲存於光照或者過熱的環境,以免造成變質。(推薦閱讀:常吃火鍋小心誘發痛風! 醫揭「代謝異常關鍵」 :愛喝湯先踩雷) 冷凍湯底包 不宜退冰後反覆冷凍冷凍湯底包是指湯底經加熱殺菌、快速冷卻後直接冷凍,因此,風味與原本湯底較接近。但在購買時,需確認是否保存於冷凍庫(櫃)中,沒有退冰痕跡、包裝完整無破損,買回後也要依照包裝上指示的方法儲存,不宜退冰後又再反覆冷凍、冷藏,以免徒增微生物生長的風險。(推薦閱讀:火鍋湯底能喝嗎? 醫告誡「10種人」小心隨時痛風) 解凍湯底 這樣做避免腐敗解凍湯底包時,陳泰源建議,在冷藏庫解凍,或以流水解凍、微波解凍等方式,避免在室溫下緩慢解凍,才不會讓微生物生長,導致湯底腐敗;此外,解凍後要立即復熱烹調,且徹底煮沸,才能杜絕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推薦閱讀:吃火鍋配飲料恐致眼中風! 家醫科醫師曝「冷熱飲交叉飲用」下場) 打包湯底 盡速食用完畢避免傷身不少人喜歡到麻辣鍋名店打包鍋底外帶,或是聚餐完後將剩餘的鍋底打包回家,陳泰源提醒,打包回來的鍋底,應儘速食用完畢,避免再循環食用。如需先保存再食用,建議先煮沸過放涼,並將料與湯分別包裝,存放於冷藏、冷凍環境,減少微生物滋長。 (推薦閱讀:隔夜菜怕吃出食物中毒? 專家授「保存撇步」:不等涼就放冰箱) 而食藥署叮嚀,火鍋鍋底含有油脂,加熱沸騰後的溫度可能比沸水溫度更高,所以熱麻辣鍋湯底稍微放涼再打包。 延伸閱讀: ·隔夜菜加熱「1閃失」小心急性腸胃炎! 專科醫授拉肚子「能吃&不能吃」食物 ·「剩菜剩飯」加熱吃小心細菌暴增! 專家急勸「這2種」最好別放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