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2 醫聲.領袖開講
搜尋
病房
共找到
2449
筆 文章
-
-
2023-06-20 醫聲.癌症防治
想活下去,有那麼難?/他為弱勢癌友發聲,盼政府給生路
「放療、化療….真的…太…辛….苦….」在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所舉辦的2023癌症免疫治療論壇上,55歲的晚期頭頸癌病友夏先生因為氣切咽喉手術影響,說話困難重重,他吃力吐出這些字句,表達抗癌過程的辛苦,一想到許多像他一樣的病友因經濟因素而「有藥卻無法使用」,他就於心不忍。事實上,不只夏先生,其他頭頸癌、肺鱗癌、晚期肝癌與上消化道癌病友,可能是經濟、生活弱勢族群,或是勞工階層,由於有些型態的腫瘤很難治,治療選項不多,加上癌症免疫治療、免疫合併治療等新型治療策略又沒納入健保,情況往往更悲慘,隨著用藥跟不上,治療也就越困難。為了幫助其他癌友尋求一線生機,夏先生大聲疾呼,乞求政府盡快讓更多頭頸癌等癌症病患有機會透過免疫治療、免疫合併治療等治療選項延續生命,避免落入「有錢才能求生,沒錢只能等死」的命運。歷經治療折磨,他在放棄與求生間掙扎、擺盪夏先生在46歲的時候確診罹患第二期舌癌,過去曾經歷手術、放療、化療等療程,其中,化療讓他吃足了苦頭,他在第一次化療後便嚴重嘔吐、全身起紅疹,體重、白血球也大幅下降,整個人非常虛弱,連說話都很痛苦。後來,因為化療副作用太強大,夏先生只好改換口服化療藥,雖然副作用比較輕微,但還是干擾生活,陸陸續續用藥一年,極度厭世的他,為了家人,終究咬牙撐了過來,不料就在停藥半年後,癌症再度復發。癌症一復發,所有療程折磨,又重新來過,在這段時間,夏先生歷經數不清的大小手術,甚至因氣切咽喉而失去聲音,外觀也出現變化,此時,他開始產生放棄念頭,不過在他太太、醫師的支持下,他還是鼓起勇氣,再次接受化療,不過化療並沒有發揮作用,之後改用標靶治療,癌細胞依然猖獗、繼續肆虐。經過癌細胞、化療副作用的交互夾攻,身高171公分的夏先生被折磨到非常消瘦,體重只剩41公斤,醫師研判,他的生命剩下不到幾個月時間,所以安排夏先生進入安寧病房,而夏太太一邊哀傷地準備告別式,但又不放棄希望,同時也積極為夏先生找尋求生的機會。免疫治療,終於帶來新希望就在近乎絕望的時刻,有醫師建議夏先生嘗試免疫治療療程,不過免疫治療療程若要健保給付,病患的免疫檢查點PD-L1表現量需要一定門檻,而夏先生的免疫檢查點PD-L1表現量較低,用藥無法健保給付,因為已經無藥可用,夏先生只好暫且一試,期望奇蹟到來。用藥後,夏先生的腫瘤明顯縮小,他的活動力、體力也大幅好轉,不再以醫院為家,且可以散步、做家務,更令他與醫療團隊驚訝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癌細胞竟已悄悄消失,他的生命,又重新恢復希望。期待更多癌友、癌友家庭,獲得翻轉契機回首整個治療歷程,夏先生不禁思考著,如果當初因沒有經濟能力而被迫放棄免疫治療,或許他的命運早已走向另一個方向。此外,對夏先生而言,治療頭頸癌的藥物選項比較少,若能盡早使用免疫治療,也許就不用接受強大化療副作用的折磨,治療期間,生活品質也會大為翻轉,因此,他衷心盼望健保可以放寬免疫治療給付規定,讓更多的癌友、癌友家庭獲得翻轉契機,治療負擔也可大幅減輕。
-
2023-06-20 醫聲.領袖開講
雨後彩虹 白袍良醫/不管三高而心肌梗塞 陳炯年曝心臟移植後的最大改變
在診間傾聽患者的病情及苦難,診斷開藥,擬定治療策略,這是醫師日常。但醫師也會變成病人,一旦罹患急重症,從診間換至病房,人生角色瞬變。與死神擦身而過,對病人切身之苦,更能感同身受;經歷人生低潮,迎接雨後彩虹,重新投入醫療服務,成為更了解病人的醫師。希望這系列報導讓民眾了解真實醫界,也為重症醫師們加油。我國器官移植技術不亞於歐美國家,心臟移植後約半數患者存活超過10年,台大醫院外科部副主任陳炯年也是其中一員,2013年接受移植,10年來這顆救命天使的心臟仍規律跳動著,讓他能陪伴女兒成長,繼續看診開刀,他滿心感謝台大醫院照顧,以及院內摯友同事們禱告祈願。「從前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到祢。」陳炯年說,聖經《約伯記》這句話格外觸動心弦,回首過去,彷彿經歷一段神蹟,展望未來,盼望上帝能繼續保守。來不及檢查 人即倒下2012年11月的一天夜裡,陳炯年與妻子搭乘計程車時,因身體極度不適,被送至急診後,旋即失去記憶。就在發病幾天前,他參加峇里島的一場學術研討會,當時走路特喘,覺得不對勁,回國後安排運動心電圖檢查,卻在檢查前一天晚上因急性心肌梗塞而倒下,那年52歲。台大心臟內外科團隊檢查發現,陳炯年三條主要冠狀動脈全部阻塞,緊急施以繞道手術,並用主動脈氣球幫浦打通血管,但效果不好,即使接上葉克膜,也無法讓心臟恢復功能,只得使用心室輔助器。昏迷了一個多月,陳炯年醒來時,台大醫院心臟外科教授王水深告知,「只剩下心臟移植一途」。等待移植期間,是陳炯年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歷程,他做了最壞打算,向妻子交代後事,因放心不下還在讀書的兩個女兒,數度在深夜落淚。這一等就是三個月,幾度因配對不合、身體狀況不佳等因素,與救命機會失之交臂。三個月等待 盼到換心陳炯年表示,當時外科部主任賴鴻緒、乳房外科主任黃俊升常到加護病房探望他,並誠心禱告。台大校長楊泮池,台大院長陳明豐,以及眾多同事至病房加油打氣,讓他萬分感動,雖然只要一動,就覺得喘,容易疲累,但仍勉強自己推著心室輔助器,在房間裡走動,藉此維持最佳狀態,終於盼來一顆心。時間快轉到10年後的現在,陳炯年日常生活與其他60幾歲醫師差不多,早上開車出門,八點到院,忙著門診及行政事物。每周維持一天手術日,專精於胃癌切除,以及縮胃、膽囊、疝氣等手術,並常示範教學。晚間七、八點下班,返家後常與人在國外的女兒視訊聊聊。三高沒管它 感到後悔心臟移植後的陳炯年,生活上最大的改變就是注重自身健康,戒掉甜食,跟著太太一起健康飲食,周末則至郊區登山步道走走,觀賞風景。他說,「生病前應該就有三高了,但不當一回事,後來想起來有些後悔。」雙親均有三高疾病,幾名家族中長輩因疏於控制血壓而中風離世,如果及早控制三高,或許不會心肌梗塞。三年多來新冠疫情期間,陳炯年雖是重症高風險族群,仍堅守醫療崗位,去年9月確診,在家裡休養,服用抗病毒藥(莫納皮拉維),隔離10天後,快篩陰性,又回到醫院工作。「不敢說對台大有什麼貢獻,只是盡我的本分,我欠台大比較多。」陳炯年說,年輕時個性執著,直拚、猛衝,以為可以拚出好結果,沒想到身體卻垮掉。現在「凡事不要強求」,做好該做的工作,不需要將自己逼到極限。如有不舒服 立即就醫走過生死未卜的幽谷,陳炯年更能體會急重症病患的焦慮、內心掙扎,願意花更多時間,耐心細說病情,抱持同理心,誠實地講著這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治療後會遇到什麼情況。陳炯年強調,每個人都應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從40歲起定期接受基礎健檢,年逾50歲,如經濟許可,可做進階健檢,如有不舒服,立即就醫檢查清楚,切莫拖延。陳炯年小檔案●現職: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台大醫院外科部副主任●年齡:62歲●罹患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發病時間:2012年11月●症狀:走路容易喘●治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主動脈氣球幫浦→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心臟移植。目前持續定期回診追蹤,服用抗排斥藥。●想告訴病友的一句話:如果沒有健康,就什麼都沒有了,40歲起一定要定期健檢,別讓小毛病累積成大問題,也盼望社會大眾多多支持器官捐贈活動。
-
2023-06-19 醫聲.醫聲要聞
後疫情時代新威脅!抗藥菌風暴 恐年奪逾3萬人命
新冠走入後疫情時代,兩大感染醫學會憂心「抗生素抗藥性疫情」風暴隱然成形。專家指出,一旦染疫合併感染抗藥菌,住院時間可能延長二至三倍,若抗藥性問題持續惡化,未來包括化療、幹細胞移植治療等都可能受到衝擊。國外研究發現,近三成醫師認為五年內癌症治療選擇就可能因抗藥性而受限。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抗生素抗藥性是全球都重視議題,不只造成病程延長也衝擊經濟,預估全球GDP將減少2%至3%;2050年推算台灣每年有3萬3千人死於抗藥性病菌感染,相當於肺癌、肝癌、腸癌、乳癌、攝護腺癌與口腔癌等前六大致命癌症造成的死亡總和,經濟損失達5千2百億元,醫療支出9百億元。國際研究顯示,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後,部分抗藥性細菌盛行率暴增約兩倍。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邱政洵說,對比2013年與2022年,我國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加護病房抗藥性百分比持續上升,以克雷伯氏肺炎菌CRKP(KP菌)為例,醫學中心從14.8%上升到38.4%,區域醫院則從12%上升到48.9%。邱政洵先前收治一名51歲婦女,因感染新冠雙側肺浸潤住院,卻又先後感染綠膿桿菌及KP菌,一度出現敗血症、腎功能低下等,所幸使用後線抗生素才脫險。社區中也有抗藥性細菌風險,邱政洵指出,日前一名12歲男童因右臀部疼痛和間歇性發燒就醫,發現感染多重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經一個月藥物及手術治療才出院。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以棒球賽譬喻抗生素與抗藥性的關係。他說,投手相當於「抗生素」,打擊者就像「細菌」,野手是「免疫系統」。如果比賽一直使用同一個投手,投手習性會被打者摸熟、能力就會變弱;而免疫力不好的人就是防守能力差,一但被打擊出去免疫系統就會受到威脅。王復德說,造成抗藥性疫情升溫的原因,包括民眾未依照醫囑使用,醫療院所未落實感染管制、抗生素未合理使用,研發速度趕不上細菌變異,再加上政策不利抗生素取得、給付不利感染專業人力充實,都讓抗生素抗藥性更加嚴重。邱政洵也說,美國傳染病學會2004年也公布「六大逃脫菌」分別為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肺炎菌、綠膿桿菌,與屎腸球菌、鮑氏不動桿菌、腸內菌屬,取英文字首合稱為「ESKAPE」。台灣僅3種抗生素獲藥證 感染管制學會:現有藥物已捉襟見肘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引用美國商會《2023台灣白皮書》建議,我國增加創新且可負擔抗生素藥物投資。他也說,新冠疫情下感染科醫師短缺,十年來報考人數減半,建議提供合理報酬,並且呼籲專科醫師的付出可以給予合理健保給付。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表示,現有抗生素藥物已經捉襟見肘,自2017年以來,全球只有12種抗生素獲得批准,更只有3種在台灣獲得藥證。她說,抗生素使用應該把握對症下藥、究因解決、因人而異、因時制宜四大原則;對抗同一種細菌也並非所有人都適用同一種抗生素。門診中常遇到病人同時懷孕、患有肝腎疾病或過敏,使用既有藥物出現明顯的副作用,家屬上網搜尋發現國外有更好的新藥,詢問醫師卻獲得「國內沒有引進」的無奈回覆。陳宜君也說,期盼食藥署加速抗生素新藥引進且以合理價格納健保,讓感染專科醫師有更多種類的抗生素選項。另一方面,兩大感染醫學會共同提出「抗微生物製劑管理及感染品質改善計畫」,透過結構面、過程面、結果面三面向評估,包含攬才、留才制度等,希望帶來病人、醫院、社會三贏。疾病管制署長莊人祥說,目前已經有國家抗生素抗藥性的管理計畫,以及醫療照護感染管制計畫。由醫學中心帶動區域醫院跟診所,執行勤洗手或是抗生素管理等計,因為診所等地的感染人員除了要照顧病人之外,較沒有能力做指引 。另外,莊人祥表示,疾管署也跟農委會合作一起針對人類、動物如何減少不適當抗生素使用,並且也利用也世界手部衛生日、世界抗生素周等機會讓民眾了解抗生素抗藥性的重要;而衛福部亦有跨司署的推動,如,食藥署縮短新上市抗生素時間以及健保署透過計畫讓專業人員納入健保給付。(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6-18 醫療.心臟血管
夏天更要注意心肌梗塞!醫詳解為何高溫也會發作:3警訊當心
心肌梗塞常被認為是「冬季疾病」,事實上夏天更要謹慎小心、避免疏忽。醫師指出3種場合都需小心,提醒高風險族群特別留意,尤其觀察到一種人成了心血管疾病的另一大宗。夏天也會出現心肌梗塞?醫指3種情境都要小心!情境1:溫度驟降。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表示,心肌梗塞、急性冠心症通常是冬季氣溫度驟降,原本狹窄的血管會變得更嚴重,而引發出急性的症狀,這也是為什麼社會大眾普遍覺得心肌梗塞大多發生在天氣冷的時候。情境2:氣溫升高。但是,當夏季氣溫特別高的時候,急性冠心症而至急診的人數一樣是隨著溫度的上升而變多。在氣溫超過30℃時,發生急性冠心症的風險會漸漸升高,當溫度超過31.5℃,風險會增加接近三成;每上1℃,整體的死亡風險會增加3%,倘若病人同時伴隨高齡或是糖尿病,過高的溫度更會增加因為冠心病而死亡的風險。為什麼高溫也會心肌梗塞?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醫師指出,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天熱汗水流失多、蒸發快,同時水與電解質如鉀、鈉補充不足,使得血液變得黏稠,可能出現冠狀動脈或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另外,脫水現象也會加速心跳,可能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情境3:忽冷忽熱。值得一提的是,蘇彥伯醫師也表示,不只是高溫,相當多的研究也發現處在大於8.5℃忽冷忽熱過高的溫差,或是缺乏空調而持續燜熱的室內環境下,都一樣會增加急性冠心症發生的風險。目前台灣的天氣常常趨於極端化的型態,氣象播報不時有破紀錄的高溫或是日夜溫差變化劇烈的情形,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不可不慎。這款人也是危險族群!張釗監醫師也提醒,心血管疾病並非老年人的專利,不少青壯年男性自恃年輕,不夠關心自己的身體,有小問題不愛就醫或不依循醫囑用藥,成為心血管疾病的另一大宗。有三高的民眾應作好健康管理,戒菸,夏日在外須注意補充水分或電解質飲品,尿液顏色若為深黃色,就代表體內水分不足。夏天更要注意心肌梗塞!醫:出現3大警訊要小心。蘇彥伯醫師提醒,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主要是胸悶、胸痛,疼痛可以連到肩膀、後背、或是頸部,同時伴隨頭冒冷汗、喘不過氣等等,嚴重時會造成低血壓休克、甚至是心臟發生心律不整或心臟停止而昏厥或猝死。有抽菸習慣、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腎功能不全或洗腎患者、高齡等都是屬於高風險的族群。倘若真的有疑似急性冠心症的症狀發生,還是建議儘速到醫院檢查,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日常防範夏日心肌梗塞,醫教簡單6招平安健康!蘇彥伯醫師建議,在天氣炎熱時務必多留意氣象預報,於高溫警訊時避免外出做劇烈的戶外活動,有需要出門時,必須做好遮陽避免陽光直曬,同時注意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補充避免脫水,若本身有心臟衰竭或是腎臟病的患者,水分調控要更加謹慎,請詢問專業醫師的建議。室內環境儘量保持涼爽通風,若室內溫度過高時,最好還是要有適度的空調,空調的溫度最好設定在26-27℃上下,不但省電,而且可以避免室內室外的溫差過大造成不適甚至是增加急性冠心症的機會。《延伸閱讀》 .驚!他三年心肌梗塞2次!醫:現代人如何降「壞膽固醇」很重要。 .胸痛不可大意!醫:3分鐘觀察,不確定安全即刻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06-18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長者晚上失眠、白天嗜睡怎麼辦?醫:做好「這件事」,勝過加強用藥量
讀到醫學院畢業又從醫為業,見過的聰明人不少,依照社會定義,他們就是人生勝利組,但我這一路看來,總覺得對這些所謂的優秀成功人士來說,人生就是要按部就班,只要一脫離常軌,他們就會變得惶惶不安。但人生總不是一場規劃好的旅程,無法凡事都依照計畫書執行,在失智照護的現場更是如此。於是,我三不五時就會見到患者和家屬之間因此起紛爭。「白天睡太多」引起的睡眠問題舉例來說,失智者常有夜間不想睡,導致家屬晚上也無法安眠的問題,白天要工作、晚上又不得休息的家屬往往為此情緒失控。每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會請家屬先思考看看是不是和患者白天睡覺時間太長有關,有時是因為藥物引起的嗜睡,但有時純粹是白天沒事做,光看電視就打起盹來了。許多家屬的第一個反應是否認患者白天睡太多,接下來我就會問他們,是不是白天都緊跟在旁,確切觀察到每個時段的作息狀況?若家屬依然用肯定的語氣回答,幾乎像是要發誓一樣地說每分每秒都沒離開過,此時我就會開些幫助睡眠的簡單藥物。家屬回去後讓患者服用,下次再回診,多半會滿意地說患者晚上不睡的現象有改善。少數患者會出現吃藥後兩天不睡,但一睡就睡一整天的狀況,那麼順應著調整一下患者的生活作息,往往也能達到患者能睡、家屬能獲得休息的好結果。但近日我遇到患者黃伯伯,他的睡眠問題就超出這個範圍了。積極調整用藥,卻不見成效黃伯伯事業有成,以創立公司的精神來管理孩子們的教育,黃家的孩子們在父親的教導下個個都有優秀表現,也延續了父親積極管理生活各面向的精神,自小就學會要訂定目標,並且積極在設定的時間內完成。黃伯伯年邁退休後確診失智症,孩子們對老父親相當照顧,於是他們設定的照護目標之一,就是要讓老爸爸每晚準時睡覺、躺上床就一覺到天亮。家屬們拿出科學實驗的精神,每天調整父親服用的藥量後仔細觀察,父親睡得好的那天,他們就很滿意,但只要有一天父親的表現不是如此,他們就會立刻掛號,找別的醫師再開不同的睡眠處方來嘗試。一輪看診過程下來,我從雲端藥歷看到黃伯伯的睡眠用藥,在兩星期內就從25 mg上升到200 mg。基於醫病間的信任,家屬還是會帶父親來掛我的門診和討論,他們的用心大家都看得見,每次來都是一大家子一起出動,除了主角黃伯伯外還有老伴黃媽媽、兒子和媳婦,連女兒、女婿都不缺席。我習慣性地問一句:「黃伯伯白天有多活動、少打盹嗎?」兒女們說:「有的,我們都有好好陪爸爸一起活動。」我看了看用藥狀況後說:「你們一直調整藥啊,這樣爸爸會不會沒精神、很虛弱呢?」家屬趕忙回答:「沒有這回事,你看,我爸還能好好坐在這裡跟你說話,他可是自己走進來的,不是坐輪椅喔。」我說:「可是,黃伯伯的眼神看起來很累,走路的狀況也沒有以前有力,似乎有些步履蹣跚呢。」家屬說:「應該是他還沒有睡醒吧。他前幾天半夜還偷開車出門,出了點小車禍,想來他應該是因此受到驚嚇了。但你放心喔,我們有找精神科醫師看診後調整藥物了。」於是我建議:「那麼就請精神科醫師協助你們一起調整管理睡眠和情緒的藥物吧!畢竟兩個醫師分開處理藥物容易混亂,給同一位醫師看診也有額外的好處,就是他能更熟悉你父親的狀況。我擔心的是調整藥物的次數這麼頻繁,若又同時發生不同的因素引起生活上的變動,你爸生理上會因為前一批藥物還沒吸收完全、新一批藥物又加入而產生混亂呢。」「只有太太陪我,孩子們沒有」家屬和我專心討論時,本來一言不發的黃伯伯突然插嘴了:「只有太太在家陪我,孩子們沒有,他們很忙。」大家一時間愣住了,轉頭看他。黃伯伯繼續說:「我還能教孫子做功課啊,為什麼一定要出門參加有的沒的活動?我不喜歡和話不投機的人在一起。」這話一出,兒女們在父親身後對我猛搖頭,但我心底明白黃伯伯的意思。教導孫子做功課這件事是他在生病前已經持續十幾年的生活重心,至今依然深刻印在腦海中。至於他不喜歡的「出門參加活動」,則是確診後我請家屬帶他去失智據點上課,但他一直覺得自己的程度和據點中的老人們有差距,因此心生排斥。這下我懂了,難怪黃伯伯依然白天沒精打采、不時打盹,晚上則精神好到不想睡,但他的兒女們專注於藥物量的調整,想不通為什麼不管怎麼調,狀況還是沒改善。我回想起黃伯伯曾經因為住院開刀,離開加護病房後的第一晚翻來覆去睡不好,值班醫師打針幫助他入眠,第二天家屬就照會神經及精神科醫師來協助調整藥物,可說是一見到老父親一點情緒波動,家屬就會焦慮地請求醫師協助。但黃伯伯到底不是身上裝了開關的機器啊,無法按照家屬的期待,吃個藥就馬上昏倒似的入睡。不是他病得太重,是我們太想一招立即見效黃家的狀況其實也是不少失智家庭的共同反應,其實幫助失智長輩在夜間入睡的好方法所在多有,上網隨便搜尋就可以讀到近百種,很多都還比用藥更好呢。所以我常勸家屬,先定下心來,好好觀察患者的生活作息,依照作息狀況些微調整,一步步慢慢來。失智照護不見得都有一蹴可幾的方法,就算有,也不見得是最好的方式啊。當然,我這樣的勸告對家屬來說往往是有心無力,因為現在大家都生活在連走路都要三步併作兩步走的快速年代,大家都禁不起等待。我想起與孩子互動的經驗。就如天下家長一般,當我見到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馬上焦慮起來找各種解方,例如找學校老師討論上課狀況、要求孩子重讀課本內容、把參考書都寫完,同時緊急聯繫安親班老師問狀況後再提出加強的方法。多管齊下,要求孩子短時間內要統統完成。但小孩馬上抗議:「我知道我之前沒有學好,可是一下子要做那麼多東西,我沒辦法!我又不是超人!」爭執到最後,做父母的我們終究放棄想要他在短時間內快速達標的心願,改為只針對當日要完成的作業、隔天要考的內容來努力,這樣的安排對孩子來說似乎好多了,他的認知是一次只要完成一件事情。意外的是,當我們真的把待完成事項簡單化,孩子的心也安定下來了,加上每天一點一滴的努力,慢慢地,成績也上升了。-----想想孩子,再看看眼前黃伯伯一家,我想照護精神是一樣的,不論是老人或小孩,我們都要多點耐心去等待。更希望大家能體諒身處紛爭漩渦中心的當事人,相信他們並非故意讓大家不好過,相反地,他們壓力更大。例如黃伯伯深受失眠所苦又出現記憶障礙,導致他半夜開車還出了小車禍。或許家屬是顧慮老人家的面子而不忍心責備,因而改為期望醫師給出神奇的藥物,幫助他一吃就能躺上床睡到天亮,可是啊,世上哪有每回用都成功的藥物呢?造成黃伯伯晚上睡不好的真正問題沒獲得解決前,他仍會是家屬們眼中的問題所在。那天我花費一番唇舌為家屬解說,但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呢?那就要看家屬能不能把話聽進去了。乃菁醫師與你一起探索失智者的睡眠議題現在的健保制度及快速時代,讓我們對這個世界失去了耐心,總覺得世界就要像電燈開關一樣,按下去就全亮,再按一下就全暗。偏偏大部分的病,對於藥物的反應也像是按鍵開關一樣:頭痛時吃顆止痛藥,就不痛了;血壓高,吃強一點的血壓藥,血壓就改善;便祕,吃下便祕藥物,沒有百分之百也有百分之三十的效果……就這樣,我們日積月累地養成對藥物「速效」的期待。可是,高齡者的身體、心情還有對藥物的反應,就不是這樣的速效。有時候,家人說:「陳醫師,這安眠藥好怪啊,吃了晚上都不睡,結果白天一直睡。」這時候,我就會說:「加上白天的活動,我們等等、忍忍。白天一定要活動,藥物不變,但是服藥時間一定要調整。我們慢慢來。」忍得住的家屬,勢必要改變生活、花更多時間來觀察爸媽,微調再微調。即使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這樣緩慢、持續的互動過程,或許會讓照顧者更了解長輩,而長輩在被等待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愛。當然,現實中的照顧者,白天其實無法休息,晚上也真的很需要睡覺跟休息。面對漫漫長夜、一直不睡覺的爸媽,若他們又因為失智而在晚上有嚴重的妄想與幻覺,如此情況下,滿心希望有一顆藥物能讓他快速進入睡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所以,真是不得已的時候,還是要跟醫師求助,請醫師協助幫忙。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延伸閱讀:.失智後的金錢焦慮:「我這麼老了,身上還沒錢,不是很悲哀嗎?」.林志玲淚崩「媽媽不認得我了」!失智症三期別,中期日常生活已需協助.當「失智長輩」懷疑家人偷東西、看到不存在的人,怎麼辦?醫授4應對技巧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7 醫聲.領袖開講
雨後彩虹 白袍良醫/徐超斌中風罹癌雙打擊 心繫鄉親不放棄!
在診間傾聽患者的病情及苦難,診斷開藥,擬定治療策略,這是醫師日常。但醫師也會變成病人,一旦罹患急重症,從診間換至病房,人生角色瞬變。與死神擦身而過,對病人切身之苦,更能感同身受;經歷人生低潮,迎接雨後彩虹,重新投入醫療服務,成為更了解病人的醫師。希望這系列報導讓民眾了解真實醫界,也為重症醫師們加油。39歲那年因長期過勞而中風,左手左腳癱瘓,「超人醫師」徐超斌首次感受到恐懼,在倒下瞬間,第一個念頭是「還有好多事情要做,怎麼辦?」50多歲罹患鼻咽後壁惡性腫瘤,個性樂觀的他正面看待,心想「失去了一部分,但還擁有很多東西。」生命旅程中連著兩次大轉彎,醫師、癌友雙重身分,讓他更能瞭解病患痛苦,做到真正「視病猶親」。回鄉超時工作 超人醫師癱瘓徐超斌為台東達仁鄉土坂部落排灣族人,2002年離開奇美醫院急診部,回到家鄉部落行醫,在達仁鄉衛生所服務,因人力短缺,醫務繁重,超時工作已是日常,當時每月工作超過400多小時。回想起那段甘苦歲月,徐超斌表示,當時可說一貧如洗,最窮之際,銀行存款只有幾萬元,同學聚會時,大夥兒討論名車、出國旅遊,但自己卻插不上話。但為了守護鄉親族人的健康,還是必須堅持下去,每天開車巡迴醫療,每周里程超過一千公里,足以環島一圈。應該是累壞了,超人醫師也撐不下去,徐超斌說,腦中風發生在凌晨一點,在送走最後一位病人後,整個人覺得不對勁,眼歪、嘴斜,單側癱軟無力,自己親身感受醫學教科書裡的中風症狀。擔心鐵人變成廢人,恐懼、無奈,萬般不安,一想到「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可能性,39歲壯年的徐超斌掉下淚來,心想該怎麼辦?中風後,從醫師變病人,這對從小在山林部落裡長大,自認體格健壯的他來說,為一大打擊,所幸緊急開顱手術後救回一命。術後積極復健,徐超斌不斷地練習單手手術拉線,休息半年後,重返衛生所繼續工作。重開門診時,眾多病人給予安慰鼓勵,讓他感動萬分,原本擔心病友質疑中風後醫師的執刀技術,但病患仍信任他的能力,指定動手術,「到底是我太勇敢,還是他們太有勇氣!」放療喪失味覺 復發勇敢面對腦中風預後良好,除繼續開車巡迴偏鄉醫療,徐超斌積極籌建「南迴醫院」,不料,13年後,迎來人生另一場災厄,2019年年底確診罹患鼻咽後壁惡性腫瘤。徐超斌說,一開始耳鳴、聽力下降,自己認為耳咽管阻塞,至台東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接受檢查,答案竟是鼻咽癌,鼻咽長出一顆三公分大腫瘤,擴及淋巴組織,已到晚期。再一次的重大衝擊,但他一瞬間就轉念,直接跳過「憤怒」、「否認」等階段,坦然接受罹癌,心想當年挺過半身癱瘓急重症,這次怎可輸給鼻咽癌。接受放療時,喪失味覺,不管是甜、鹹、辣,都吃不出味道,第一次體會到「味如嚼蠟」,加上惡心嘔吐,體重急遽下降12公斤。連續三個月化療、放療,病情似乎控制,2020年5月銷假上班,重回診間首日,他在臉書貼文「親愛的朋友啊!請大家別為我擔心,雖然經過了一番折騰與病魔搏鬥,但昔日那個大家熟悉的超人醫師在此宣告:我回來了!」由於確診時,鼻咽癌為第四期,2020年底復發,徐超斌再次接受手術,術後恢復情況良好,重返醫療崗位。他說,為了台東偏鄉民眾的健康,必須持續推動南迴醫院,許多事情還沒做完,自己必須好好活下去。遭逢兩次生命劫難,徐超斌既是醫師,也是病人,仍需定期回診,但他人生觀不變,那就是「正面思考,勇敢面對」,在診間常以自身經歷鼓勵病人,「我中過風、得過癌症,還是活得好好的,你一定沒問題。」籌辦南迴醫院 先從診所做起籌辦南迴醫院,也即將開花結果,七月五日南迴診所先行開幕,徐超斌表示,台東偏鄉地廣人稀,受限於醫護人力與資本,如果成立地區醫院,營運勢必困難,因此,先行設立「沒有圍籬的醫院」─南迴診所,結合行動超音波等醫療科技,推廣居家醫療,更能守護當地鄉親健康。徐超斌小檔案‧現職:南迴基金會執行長、南迴診所院長‧年齡:56歲‧罹患疾病:腦中風、鼻咽癌‧發病時間:39歲腦中風、53歲鼻咽癌‧症狀:左側癱瘓、晚期鼻咽癌‧治療:鼻咽癌兩階段治療,先化療、電療,半年後復發,手術切除,目前持續追蹤想告訴病友的一句話:面對疾病時,正面思考,勇敢承受罹病事實,積極接受治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預防醫療暴力,我們能做更多嗎?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想看本文一位具有安寧緩合醫療專長的臨床醫師對這種醫療暴力也深有所感,寫出他透過友人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想看本文一位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醫療暴力事件,近年來受到醫、病、法及社會共同的關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的醫療暴力事件,不僅成為醫事人員心中的痛,間接也造成醫學生的行醫陰影。筆者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教授困難醫病溝通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對於醫療暴力事件的處置,認為跟預防醫學三段五級的模式是相通的。在現代社會,每個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基本而重要的。發生醫療暴力事件,一定要報案,保留現場並蒐集證據(人證、物證及書證等),是目前社會普遍的共識以及醫療體系的常規。就法律面而言,醫療法(第24、106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87條)、以及刑法(第277、284條傷害罪、第304條強制罪),對於醫療暴力均有相關或適用規定。以醫療法第24條規定,警察機關有協助排除或制止的義務,涉及刑事責任時,檢察官亦會主動偵辦。若施暴者本身即為病人,在醫療上仍秉持對事不對人的態度,將疾病與醫療暴力分開處理,故一般仍會予以後續的醫療照顧,除非雙方信賴的基礎已消失殆盡。過去曾發生醫療暴力案,病人(嬰兒)的母親因在急診室等無小兒科病房住院,眼見其他晚到的病人陸續住院,與護理師理論未得到滿意答覆,憤而對護理師施暴。發生醫療暴力事件後,醫院跟病人的母親說明,係因有成年人床位,但無嬰兒床位,故無法立即入住,母親釋懷後也致歉,最後嬰兒順利入住並康復出院。醫院在完成醫療照護後仍對病人的母親提告,主要就是基於醫療有其核心價值,對病人視病猶親的同時,也必保障職場安全與職業尊嚴,不能助長暴力,故回歸每個人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基本社會規範。醫療暴力的善後,無疑地造成醫病關係緊張,也動搖醫病之間最根本的信賴關係,成為醫病雙輸的局面。如果能在醫療暴力的事發當下或有潛在風險時,即提前處置,或能達到損害控管或減災的效果。換言之,即將或發生暴力衝突的當下,盡量避免正面衝突,也不必做無謂的說明,此時的說明甚或有反效果。因此,其他現場的醫療同仁或人員,應隔開雙方當事人,協助當事人盡快離開現場,避免衝突擴大。若已有潛在攻擊行為,醫方當事人應盡量避免背對病人,保護好身體重要部位,其他同事啟動院內緊急通報按鈕(流程)或立即撥打110等措施。此外,應培養辨識醫療暴力高風險對象或前驅症狀的能力,這應是現代醫療人員的專業素養。依據台北市醫師公會提供給會員服務的資料,如有「語言武力恐嚇傾向或已發生、不理智且有非分要求、酒醉脫序、言行舉止異常、與他人有糾紛或其他可能導致人身安全顧慮、或是攜帶危險物品」等,即應提高警覺,必要時提前啟動院內機制或通報警察機關。以法律處理醫療暴力事件,是終極不得已的手段,通常只有當下或短暫的嚇阻力,故面對醫療暴力的不定時出現,故最終還是應回歸最基本的教育宣導(積極)與防身演練(消極)。教育雖然可能無法有立竿見影的成效,但仍值得吾輩努力和長期紮根。相較於醫療體系已常常教育醫學生或臨床醫事人員,如何「做一個好醫師(醫事人員)」,在病人端也應該多著力於推廣「如何做一個好病人」,特別在健保大幅提升醫療便利性的同時,教育病人不但是衛生主管機關責無旁貸的事,也必須靠醫、病與社會三方共同努力來達成。教育的重要性,固然不容懷疑,然而面對醫病衝突時,醫病雙方有時都會因一時的情緒失控,而讓醫療暴力就此發生。面對此部分,以人性的角度說,有時是無法避免的,也無法苛責,但仍應是嘗試在醫學人文教育上看看是否有些努力的空間。這部分醫方會比病方更有能力去避免與減少衝突的發生,以筆者觀點,如果醫病雙方都能了解衝突的本質,並提升心理素質,或更能從預防的角度,減少醫病衝突或醫療暴力的發生。依據「衝突理論」,衝突源自於雙方看待事情的方式不同,或是情感需要無法被滿足時的出口。衝突發生時,當事人會變得脆弱敏感,啟動心理防衛機制,把對方負面化和妖魔化,進而使雙方關係更加疏離、惡化;如果醫病雙方都沒有能力去因應衝突情境,這種負面情緒就會陷入惡性循環,使衝突擴大,一發不可收拾,是現代醫病關係的危機。但其實醫病雙方都不想要衝突,都想擺脫這種傷害狀態,如果有一方有能力去因應,情況可能就會不同,這方面的機會,醫方自是大於病方。若醫方能夠試著換位思考,同理感受、尊重想法,就有機會讓對方從防備的狀態,進入被了解、有安全感的狀態,進而有信心能解決問題,達成增能轉移(empowerment shift);防禦心降低之後,也會較願意從不同角度來看事情,產生認知轉移(cognitive shift),透過有建設性且正面的對話,讓衝突有緩解甚至化解的機會。綜上,面對醫療暴力事件,筆者提出的「醫療暴力三段五級」模式如下:初段一級:教育宣導、支持環境初段二級:情緒管理、防身演練次段三級:風險辨識、及時介入末段四級:員工關懷、處理需求末段五級:責任歸屬、法律介入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16 醫聲.領袖開講
雨後彩虹 白袍良醫/骨髓移植又移植肺!林禹宏兩度與死神擦身而過…現況曝
在診間傾聽患者的病情及苦難,診斷開藥,擬定治療策略,這是醫師日常。但醫師也會變成病人,一旦罹患急重症,從診間換至病房,人生角色瞬變。與死神擦身而過,對病人切身之苦,更能感同身受;經歷人生低潮,迎接雨後彩虹,重新投入醫療服務,成為更了解病人的醫師。希望這系列報導讓民眾了解真實醫界,也為重症醫師們加油。五年前罹患血癌,接受兒子幹細胞骨髓移植,新光醫院不孕症中心前主任林禹宏以為戰勝病魔,術後第四個月就急著回到診間。沒想到,兩年後肺臟卻出現排斥症狀,呼吸急促,甚至吸不到空氣,第一次體悟什麼是「生不如死」。疫情期間,女兒上網發文,期盼奇蹟出現,引發國人關注,幸運地,去年3月林禹宏順利接受單側肺臟移植。兒捐骨髓續命 四個月重啟門診兩度與死神擦身而過,林禹宏公開罹病及治療經歷,鼓勵正處於生命低潮中的病友,「不是因為看見希望才堅持,是因為堅持才看見希望。」人生角色從治病救人的醫師轉換為瀕死的重症患者,這讓他更深刻體會病人的辛苦焦急,誓言日後重回醫療現場時,一定會耐住性子,傾聽每位不孕患者的悲慘心聲。確診血癌後,在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同事協助下,林禹宏接受第一次化療,效果顯著,骨髓穿刺報告顯示,血液中已測不到癌細胞,只需再三次鞏固性化療,就能降低白血病復發機率。未料,最後一次化療前夕,出現復發跡象,僅剩骨髓移植一途,當時林家22歲的兒子捐贈骨髓,挽救父親性命。原本另一半希望林禹宏至少靜養休息一年再回院復職,但他卻在四個月後重啟門診,原因是「癌症隨時會復發,能再活多久沒有人知道。」希望盡量在不孕治療上貢獻所長,助人好「孕」。另一方面,多賺一些錢,留給家人,且多陪伴家人,彌補過去二、三十年來因忙於工作,在家庭留下的空白及缺憾。罕見肺臟排斥 喘到難吃飯刷牙不料,幹細胞骨髓移植兩年後,林禹宏稍微走路就喘,呼吸急促,連吃飯、刷牙等都成問題,接受詳細檢查,確定因罕見且棘手的肺臟排斥問題,導致「阻塞性細支氣管炎(BO)」,支氣管愈來愈狹窄,他說,「那段時間裡簡直是生不如死。」甚至出現傻念頭。罹患血癌時,必須骨髓移植,這回難度更高,只有「換肺」才能保命。因新冠疫情期間,器官捐贈幾近停滯,在漫長等待期間,女兒上網貼文,希望民眾發揮大愛,延續父親生命。等待數月後,奇蹟出現,終於盼來肺臟捐贈,2022年3月成功完成單側肺臟移植。移植後,林禹宏面臨高強度復健,有如斯巴達般的「魔鬼訓練」,艱難痛苦遠超過當年化療的副作用。他回憶,術後撤掉葉克膜的第四天就需進行復健,因長期臥床,肌肉嚴重萎縮,身體就像一團「麻糬」,想坐起身,還得用床墊、枕頭支撐著,才能勉強坐在床上。返家後,定期回診、復健,光是穿脫衣物,就要花上半個多小時,在家人陪伴下,林禹宏強忍著疼痛,告訴自己一定要撐下去;另請專業體適能教練一對一授課,鍛鍊呼吸肌肉群,逐漸恢復肺活量。目前林禹宏仍須戴著氧氣罩,但已可正常吃飯說話,還能打打電腦,撰寫書稿,內容多為癌症、器官移植的宣導文章,貼在臉書平台,計畫集結成書,屆時稿費將捐給「器官移植捐贈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公開治療經歷 盼出書鼓勵病友兩度歷劫歸來,林禹宏對於醫師角色有著全新體悟。他表示,罹癌之前,眾多不孕患者進到診間訴說著求子過程的艱辛,從醫者角度聽來,可說是千篇一律,有時自己耐不住性子,不自覺地露出難色,或是打斷其敘述,現在想來有些殘忍。在與死神擦身而過之後,林禹宏了解到每個病患都將醫師視為救世主,把希望寄託在醫師身上,深刻感受病人之苦及無助,正著手將自身經歷撰寫成書,希望在行醫之外,發揮助人價值。(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16 焦點.生死議題
讓家屬好好道別!醫:病患好走才是真正的「不打擾」
近期網路上爆紅一句金句「我們醫生不打擾了」引起網友熱議,一名男網友在交友軟體上與女性聊天,若不如自己的意,便意圖用「我們醫生不打擾了」這句話結束對話,由於聊天過程太荒謬,而在網路上爆紅。對此,安寧醫師吳承羲表示,「我們醫生不打擾了」明明是一句很有意義的話,卻被有心人士濫用。「我們醫生不打擾了」被男網友在交友軟體上濫用「我們醫生不打擾了」這句話是自於「直男行為研究社」粉專的一系列連載貼文的投稿。一名自稱是「某大醫院比爾蓋茲」的男網友,使用交友軟體與女性聊天,聊天時會先刻意透露自己的職業是「醫生」,然後會有意無意秀出自己的帳目金額(總收入)、任意散佈病患隱私的x光片或小孩照片,只要聊天過程中突然覺得聊天對象,不符合自己心目中的要求,便會以一句「我們醫生不打擾了」意圖結束對話,並用語言歧視與羞辱女性。種種行為讓與他聊天的女性感到相當不舒服,紛紛向「直男行為研究社」粉專投稿自身經驗。10個家屬圍在爺爺病床旁 此時醫生不打擾對此,安寧醫師吳承羲在臉書粉絲團「東村誠醫師的診療室」表示,其實「我們醫生不打擾了」這句話,身為大安寧緩和科醫師還真的說過這句話。吳承羲回憶起之前跟病人的互動,在一個充滿陽光的下午,帶著安寧團隊到一位90幾歲的老爺爺病房前查房。他看了一下病歷,老爺爺這次住院是癌症轉移復發,疼痛還有呼吸喘的部分,在適當的止痛還有舒適照護之下改善了很多,一兩天意識也漸漸恢復,雖然選擇不放鼻胃管,但是仍然可以用湯匙吃幾口稀飯或果凍 。 吳承羲推開房門想走進病房,卻看到單人房裡來了大概十幾個家屬(有老人也有年輕人),可能好幾代的兒孫、甚至曾孫輩的人全都來了,甚至還有人剛從國外趕回來,連行李箱上的托運條都還沒拆。而除了家人,還有有一位牧師正站在床邊牽起爺爺的手,帶領眾人為他禱告,祈求上帝保佑爺爺平安。陽光從窗外灑進來照著病床上的爺爺,此時的爺爺呼吸雖然淺而微弱,但是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樣子非常的安詳。對此,吳承羲靜靜地把門關上,退出病房外,對同行的護理師還有住院醫師說:「讓他們好好的和爺爺道別吧,我們醫生就先不打擾了。」真正的不打擾是「為病患做好四道人生」吳承羲表示,為病患做好四道人生,能夠及時的道謝、道歉、道愛、道別,是我大安寧緩和科,也是希望每個醫師、每個人都能夠有的觀念與素養。或許這條路並不容易,但我想這會是繼續努力與推廣的目標。他表示「我們醫生不打擾了」這明明是一句很有意義的話,不知道為什麼會被一個自稱「某大醫院比爾蓋茲」的傢伙拿來用?此貼文一出,許多網友表示認同,「真的,這才是不打擾」、「好溫暖的故事,看您的文字舒服多了」、「好好做完四道,才能做到生死兩無憾」。吳承羲也表示,醫生不打擾,為病患做好四道人生,是很重要的人生課題,病人和家屬有的時候會很需要自己的空間。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無繳交期限!病危師板書「最後回家作業」: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好好說再見」,放手祝福彼有新旅途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3 醫聲.疫苗世代
疾管署估 今年新冠仍是十大死因
新冠躍居去年國人死因排行榜第三名,目前疫情仍持續增溫,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表示,輕症免通報後,基層醫師均感到確診病例持續增長,五月累計近五百人死亡,推估六月更高,可能翻倍,接近一千人死亡,「六月將是台灣壓制XBB變異株疫情的關鍵時刻。」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新冠死亡累計人數為五一五七例,預估到今年底,仍會處於前十大死因之列。詹長權表示,去年五月Omicron大流行時,指揮中心反應太慢,導致高確診、高死亡,如果不想重複,就要儘速擬定一個可以提升疫苗覆蓋率的新冠疫苗接種新計畫,以及可提高新冠重症治癒效果的醫療指引,並提供地方政府和醫療院所足夠經費和人力,執行因應XBB的防疫新措施。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說,每年秋冬施打一劑新冠疫苗已是必然趨勢,美國宣布新一代新冠疫苗病毒株,採用XBB變異株製造,可見國際面對秋冬疫情防疫措施已開始行動,但現在還沒有看到衛福部有任何採購計畫,或宣示相關防疫政策,也不清楚抗病毒藥物存量,「這是最基本要做的,如果不做,一旦疫情爆發,又不知有多少人可能死亡。」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過去三年屬於特殊情形,今年新冠肺炎名次雖在第三,但不必過度解讀,未來一定會往下降,不會永遠待在排行榜上;新冠與流感不同,流感好發在冬季,但新冠肺炎不會消失,一年四季都可能傳散,年長者、免疫低下族群仍需接種疫苗,做好自我防護。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說,去年台灣爆發Omicron疫情,政府採取苛刻的防控措施,醫院隔離措施造成醫療障礙,許多中症病患無法住到病房獲得妥善醫療照護,無法及時救治,導致死亡。疫情發展至今,威脅降低,未來不太可能造成大量死亡。未來新冠疫情是否持續造成超額死亡?蘇益仁表示,每年因病毒性流感死亡的人數眾多,而新冠疫情防控已有三年多,目前走向輕症化,無需太過擔心。
-
2023-06-13 醫聲.癌症防治
口腔、大腸癌篩劇降 死亡數恐增
衛福部公布二○二二年癌症死亡人數為五萬一千多人,占總死亡人數四分之一,八成七為五十五歲以上族群,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相較於新冠疫情爆發前一年、二○一九年,去年接受四癌篩檢人數少了百分之十四,約七十二萬人中斷篩檢,又以大腸癌和口腔癌下降幅度最大,這已反映在死亡數字。國健署統計,每一○○個糞便潛血反應檢查約發現七個陽性,每廿二個陽性個案就有一人大腸癌,但去年大腸癌篩檢較二○一九年減少百分之十三點五。台大醫學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部分漏掉篩檢的病人癌症病程繼續進展,即使拉高今年篩檢率也沒有用了,預期未來罹癌人數及死亡人數均會增加,耗費更多醫療資源,屆時外科和腫瘤科病房可能人滿為患,也只能收拾殘局。受疫情影響,公費癌篩中的口腔癌降幅最大,賈淑麗表示,因需目視口腔,在疫情期間無論民眾或醫師對此動作感到憂心,擔心染疫,因此,去年降幅高達五成。至於乳癌和子宮頸癌篩檢,去年分別也減少百分之二到九,所幸疫情趨緩後逐漸回穩,口腔癌和大腸癌回穩速度則較慢,令人擔憂。癌症連續四十一年為國人第一死因,而肺癌死亡率排名第一,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桃園長庚醫院院長楊政達表示,肺癌初期難以早期發現,等到咳嗽不止,就醫檢查時,已是肺癌晚期;且肺癌易轉移,即使原發腫瘤僅一公分,癌細胞可能已隨著血液轉移到肝臟、骨骼、腎上腺等,「這是肺癌腫瘤特性,也是可怕的地方」。楊政達表示,部分標靶藥物可有效治療肺癌,但會產生抗藥性,新藥雖陸續問世,卻沒有健保給付,藥價昂貴,一個療程需要十多萬元或數十萬元,病人無法負擔,只能回到傳統化學治療,這正是肺癌為國人癌症首要死因的關鍵。楊政達指出,國健署去年七月起推動高風險對象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雖實施未達一年,但已找出不少早期病人,幾年後可望看到肺癌死亡人數下降。
-
2023-06-10 醫聲.醫聲要聞
急診壅塞3/雙和、三總撐不住人力荒 關病床因應
XBB疫情掀起本土第四波疫情,醫護染疫嚴重、住院人數增加,但照顧人力卻因疫情減少,即使有病床也無人照顧,北部多家醫院因照顧人力不足,不少科別陸續關病床。雙和醫院證實,內科病床因照顧人力短缺,陸續關床。三總也因同樣的原因,減少百分之五病床因應,內部稱「有史以來最多」。三軍總醫院急診醫學部部主任陳思州表示,近期急診人數多主因是待床人數多,人上不去、無法適當分流,但他直指最根本原因是「護理人力不夠」。陳思州表示,疫情後,更重視護理師權益,醫院被要求維持一定護病比,即使醫院符合規定,但經歷一場疫情,醫護人員更重視生活品質,寧願去薪水較低的診所工作,也不願繼續待在醫學中心,醫院只好卡床、縮床,三總現在至少有百分之五的病床,約六十床無法收,「有史以來最多」,若這些床都能開,能大幅紓解急診壅塞問題。急診醫學會理事長、奇美醫院急診室主任許建清表示,疫後,全球皆出現大批醫護人員離職潮,台灣也不例外,不僅是面對疫後醫護離職潮,又遇到感染症爆發,人力不足又加上病患增加,每個環節都需要解套機制,環節未解,後續醫療壅塞情形,會更加嚴重。雙和醫院內科部主任馮博皓表示,近期院內人力確實有些狀況,但每個醫院不同,院內在有些科別的人員不足情況下,無法照顧那麼多病人,的確有病房採取關床的方式因應。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過往每年一到三月都是護理人員執業登記率的最低點,今年一到三月的降幅確實比往年多了大約百分之一,但五月人力已開始回升。蔡淑鳳說,如果醫院要縮編床數不開,按規定都要向所在地衛生局報備,但原則上醫院都會縮減原本空床率就比較高的病房,例如慢性病房,不會去動搖醫院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收治急重症病人。照護司會繼續護理人員監測執登率,並主動去了解各地衛生局報備情形,看哪些醫院縮編情況較大、需要進一步協助,照護司可協助分流並且分析人力短缺問題根源為何。
-
2023-06-10 醫聲.醫聲要聞
急診壅塞1/待床「滿」到溢出來 三大原因燒出急診壅塞
疫情升溫,腸病毒、腺病毒等各類傳染病齊發,全台醫療院所急診拉警報,推床睡滿等待住院病患,依照衛福部即時監測,台大醫院於9日傍晚,於急診等待住院人數達近90人,該現象不只出現在台大,長庚、北榮、馬偕等院的急診等床人數也持續增加。第一線急診醫師指出,急診爆滿因疫情誘發重症、醫護荒、高溫等三大因素所致。疾管署7日公布,過去7天平均每天新增244例中重症病例,與上周相比增加17%,死亡案例平均增加28例,二項數據都是新冠從第五類傳染病改為第四類傳染病後,創下最高紀錄。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志華表示,解封至今,染疫人數增加,包含醫護人員皆陸續中鏢,同時其餘感染性疾病,紛紛出籠,急診爆滿已經是全國性的現象。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黃建華說,五、六月急診壅塞滿床確實比較反常,急診患者以內科疾病為大宗,也使內科相關病房最是一床難求。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被塞爆關口的不是急診,而是各科的病床,使急診患者無法上到住院樓層,全卡在急診。傳染性疾病在夏季的傳播能力有限,無論是新冠、流感等,多是輕症,但對高齡者衝擊仍大,染疫後使原本的慢性病或共病失控,才會導致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患者增加。黃建華說,近期氣溫劇烈變化,也讓不少長者受不了,增加中暑、熱衰竭患者。可能是長者家中沒有空調設備,或是環境密閉,長時間處在悶熱環境,身體的代謝機轉、免疫功能、心肺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可能引起中暑、熱衰竭、血壓不穩、心臟病發等危險。隨著時序接近端午,天氣只會愈來愈熱,年長者熱傷害值得關注。各家醫院近期又面臨「醫院評鑑」、「疫後離職潮」,讓照顧人力嚴重不足。三總急診醫學部毒物科主任藍國徵說,此波疫情讓不少醫護人員染疫,依規定皆建議在家休息,醫院評鑑則讓各院的「護病比」抓得很緊,依過去經驗,評鑑季一到,各科病房都會關至少1到2個病床。急診醫學會理事長、奇美醫院急診室主任許建清表示,疫後,全球都面臨大規模醫護離職潮,台灣也不例外,第四波新冠本土疫情的升溫,雖然多是輕症,但人力不足,反而更可能壓垮醫療院所,若此波疫情發生在秋冬,醫院更吃不下病患,人力問題若不解套,後續問題將更為嚴峻。各家醫院近期已採「非急迫手術」延後施行因應,但皆呼籲衛福部應出手調度及規畫疫後防疫措施。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近二周住院人數微幅上升,急診未見明顯增加趨勢,她強調,全台病床數與醫護人力並沒有不足,應是就醫分配不均所致,僅能呼籲民眾別往大醫院擠,後續將持續監測。
-
2023-06-0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相知才能相惜,建立醫病合作新關係
編者按:本週邀請急診處、加護病房這種較有壓力、容易引起醫療爭議的工作環境的醫師們談談他們的工作。一位急診醫師敘述自己在一個白天所看到的各種急診病人與家屬的互動,以及最後幾段與同事分享的心得,道盡了急診醫師的內心世界。想看本文:5/29 急診白班的一天一位加護病房的醫師述說病人病情變化時,常會遭逢家屬無法理解或接受的困境,使他有感而發,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和「無常」,並不是「彼此」,而發出呼籲:請讓醫療人員把心思花在「如何救病人」上,而不是「如何不被告」。想看本文:5/31 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不是彼此最後由兩位關心醫療爭議的作者說明時代的變遷,醫病關係已經不再是醫師希冀病人「遵從」,而是互相需要「理解」,希望能「創造支持環境,讓病人有能力成為隊友」以達到「從人出發的醫病合作關係」。數月前拜讀「醫病平台」刊出「急診處面面觀」的系列文章,分別從病人、醫師和護理師的角度來探討急診室常面臨的醫病溝通困境,面對急診的衝突現場,醫護病雖立場不同,各有各的委屈、無奈,卻能從彼此之間「認知不同」來看待衝突的原因,而努力地想藉由個人經驗和感受的分享,試圖讓對方能多理解自己一些,拉近認知的差距。這種期待被理解的心情,正是讓醫病關係走向更加人性化的關鍵。從期待遵從到期待理解 醫病關係的典範轉移傳統的醫病關係,其實不太需要病人端的「理解」,醫療端像是運籌帷幄的大家長,病人只需要把疾病交給醫師,好好「遵從」醫囑、配合治療就夠了。但是,面對日益龐雜的醫療體系、專業分工和疾病樣態,醫療端從個人自主變成團隊作戰,加上健保規範、醫院管理、專業指引、醫療糾紛陰影等種種外在因素,使得醫療行為變得更為複雜;另一方面病人端也受到資訊普及、知識水準和自我意識提高的影響,早已不能滿足於被動角色,想在醫療過程中有更多的參與和自主性。過去那種權威式、指導式的醫病關係早已無法負荷今日的醫療生態,取而代之的是較為平行的合作關係,「醫師是人不是神」的論點,指的雖是醫療的極限,但也代表著醫療端期待病家更多的理解和包容。相互理解是合作的前提,然而醫病之間最大的阻礙是既存的認知差距,不僅阻礙溝通,也限制了病人「理解」合作內容的能力。病人的理解有三個層次:最基本的理解,是能聽懂醫療人員提供的訊息,例如診斷是什麼、治療方式有哪些、手術可能有什麼風險等。第二層的理解,是消化資訊之後,有能力提出疑問、表達需要、或搜尋更多訊息。第三層的理解,則是進一步對診斷及醫療過程「知其所以然」,例如理解為什麼醫師安排X光檢查而不是斷層掃描、為什麼直到出現某特定症狀出現才能確診而不是延誤診斷,為什麼對於正在大量出血的病人不能安排馬上轉診。過去有許多研究顯示,醫療人員容易錯估病人的理解力,而傾向只說明結論,而非說明判斷的過程,或是以為病人沒問題就是懂了,樂觀假設病人應該能理解醫療行為背後的種種出發點為善的理由和考量,這種「以為病人都能理解」的錯估,就是許多醫療爭議的來源。換位思考 正視醫病認知差異相對於病家,醫療人員在醫院享有「主場優勢」,對於醫療現場的複雜分工、作業流程和規定,像呼吸一樣自然,以致於容易高估病人理解能力而忽略說明。就像急診的等候,對醫療人員是理所當然而且需要被體諒的事,但在病人不清楚檢傷運作方式、對自己病況無知,也無從得知其他病人的病況下,就容易因感受到被忽略而不安或氣憤。再者,病人所經歷的視角,和醫療人員一定不同,有時候醫療團隊在短時間內執行了評估、檢查、排除了幾個鑑別診斷,最後開出了處方,但病人只能從「看到」和「聽到」的有限事物,「腦補」拼湊整個治療過程,甚至以為「只有觀察,其他什麼都沒做!」,尤其是家屬無法看到照護情形的時候,更容易出現負向推論。有家屬因為病人進入手術室的時間比預估手術時間多了兩小時,就緊張地懷疑手術過程出了問題;也可能因加護病房限制探視,看不到也不了解醫療團隊的各種處置,而無法接受病人一天之內從相對穩定到急轉直下的變化。此外,對疾病的主觀感受和受醫療結果影響程度,更是醫病之間最大的差異,畢竟受傷哀號的、虛弱無力的、擔心腫瘤復發的、焦急等待斷層掃描報告出爐的,都不是醫療人員,病人更為關注自身病況是人之常情,但醫療現場卻往往只能讓病人處於被動的安排之下,這段期間的不安和無助,也大大限制了病人理解和體諒的能力。這些差距,都是醫病間互相理解和合作所必須跨越的鴻溝,醫療人員要跨出的那一步,是必須承認和警覺有這樣的差異存在,不能把理解視為理所當然。不過,若只仰賴或要求醫療人員同理、忍耐,或用無限上綱的告知說明來填補,或許能改變一時、改變個人,卻很難改變整個環境和系統,絕非解決問題之道。創造支持環境 讓病人有能力成為隊友事實上,要減少醫病的認知差距,從病人端的教育和建立支持機制來跨出這一步,更是大有可為。在教育方面,除了學校外,近年來,許多醫療人員透過社群媒體或是影劇作品,分享醫療人員的生活經驗與視角,讓一般民眾了解醫療業的辛酸、血汗、如何思考、如何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在covid-19疫情期間,更有許多影音素材帶領大眾看到醫療人員也會恐懼、也有擔憂,臉上揮之不去的壓痕、隔離衣內的汗如雨下。這些經驗告訴我們,揭露醫療體系並非全知全能,讓民眾也能「知其所以然」,並不會減少信賴,反而更能凝聚醫病之間的互信;解構白色巨塔,也不代表拋棄專業,而是讓大眾更能從「人」的角度來看待醫護,也正是建立夥伴關係的第一步。此外,對病人提供即時支援機制,作為醫病之間溝通的橋樑也是有用的做法。日本在90年代後期因發生數起嚴重醫療事故,導致醫病信任危機,訴訟案件量明顯提升,日本政府自2002年起把「建立病人諮詢及投訴系統」列為促進醫療安全環境的項目之一,鼓勵醫療機構設立諮詢台,後來更以健保支持醫院設立「醫療對話促進者職位」,並在社區建立由政府管轄的公眾諮詢窗口,提供民眾醫療疑慮的諮詢及就醫安全的建議。英國的國民保健服務(NHS)則由國家出資,於醫療機構內設立病人諮詢與聯絡服務(Patient Advice and Liaison Service, PALS),扮演民眾和醫療人員之間的溝通橋樑,對病人提供諮詢服務和協助,支持病人提出疑慮,並介入協調解決。事實上,台灣也有類似的機制,例如各醫院設置的申訴窗口和關懷小組。筆者的團隊近年負責執行政府「醫療爭議關懷資源中心及諮詢專線註」的專案計畫,服務對象是疑似遇到醫療爭議的醫病當事人,兩年200多通來電中,病方占大多數,其中八成以上自覺遇到醫療爭議的個案,曾在就醫過程中存在疑慮,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在病人不問、醫師沒說、病人心裡有委屈和疑慮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就從懷疑、負向猜測,進而演變成爭議。曾有病人要求進行某項影像檢查,但醫師認為沒有必要,病人因此認為看診疏忽草率;諮詢人員透過傾聽,發現該名病人的訴求並非檢查本身,而是出自對病況的焦慮,希望找到安心的理由,因此鼓勵其向醫師具體表達擔憂,如此更能獲得準確的回應。從人出發的醫病合作關係理想的合作關係,是相互理解、信任,為治療疾病的共同目標而努力,也共同面對困難和挑戰。醫病關係的主體是人,即使雙方看待事情的角度並不一樣,但是共通點都是期待被理解、被支持,這是合作的契機。透過醫療人員的換位思考與病人端的支持賦能,相信醫病雙方有機會從相知到相惜,建立美好的醫病合作新關係。註:醫療爭議關懷資源中心網址醫病平台相關文章延伸閱讀:2/13 如果急診團隊不再省時省話2/15 急診室,不是你的便利商店2/17 急診室內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01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陳建州揹妹上樓,曝妹妹正等待器官移植!最困難的移植手術,4種情況需要肺移植
黑人(陳建州)昨(5月31日)在社群分享揹妹妹上樓影片,透露住院24天的妹妹終於能出院,但由於肺功能問題不能太喘,所以揹她上樓。現在就是要等待器官移植。范范也在IG發文「妹,每日每夜為妳禱告,希望能等到適合移植的肺,也感謝妳那麼勇敢堅強的努力讓自己能繼續陪伴著兩個寶貝」。由於器官捐贈的來源有限,法律對於器官分配順序也有嚴謹的規範,因此器官移植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元氣網》帶大家了解肺臟移植及器官捐贈移植流程,盼更多人一起支持來器官捐贈。肺臟移植 最困難的移植手術肺移植在所有器官移植中堪稱「最困難的手術」,主要是捐贈者少;再來是即使有捐贈者,但實際可用的肺臟不多;及術後感染率高。之前罹患血癌的不孕症名醫林禹宏同樣等待了一年多才等到肺移植。那什麼病況會需要肺臟移植?當肺部不健康或肺功能有明顯受損時,可能會讓病人難以獲得生存所需的氧氣。有可能需要進行肺臟移植的常見病因有:4種情況可能需要進行肺臟移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因是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呼吸的氣流嚴重受阻。其中最常見是吸菸引起的「肺氣腫」,破壞肺泡之間氣體的流通性。2.肺纖維化:病人的肺臟產生大量異常纖維組織進行修復,海綿一樣的肺部變成如同菜瓜布一樣沒有彈性,影響肺功能的正常運作,所以也稱為菜瓜布肺。3.肺部高血壓(肺高壓):就是由於肺動脈壓力過高,心臟必須更努力的工作才能送出血液,也會對肺臟的血管功能產生嚴重的影響。4.囊狀纖維化:一種遺傳疾病,病人天生生成過多黏液,這些黏液容易累積在肺部,引發嚴重的感染,對肺臟造成嚴重的傷害。上述疾病一般通過藥物和輔助的呼吸裝置來進行治療,如果病人的肺功能仍持續下降到危及生命的程度時,醫務人員會建議病人進行肺臟移植。【看更多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氣腫/肺纖維化器捐流程確定患者無腦幹神經反射在急診室、加護病房最容易遇到意外導致腦死的患者,有些是家屬主動提出,或醫療成員能敏感於此類個案,經由主治醫師的同意,再會同社工人員或護理人員向家屬提出。此時要給家屬一段時間去了解面對—腦死等於死亡的概念。【延伸閱讀】器捐中心:生命教育不只有嚴肅談生與死 換位思考體會「遺愛分享」關懷與輔導家屬提供病患及其家屬身、心、靈的全人、全家和全程照顧是醫療成員謹守的職責。醫療人員給予家屬關懷與支持,佈置安靜的空間讓家屬紓解悲痛的情緒,在適當的時機將器官捐贈的機會告知家屬,尊重家屬有選擇捐贈或不捐贈器官的權力。 維持腦死患者器官功能捐贈者的血壓、排尿量、水份、及體溫應維持在適當的範圍,以確保器官的適用性及移植後的成功率。 同意器官捐贈當獲得初步的同意後,及找關鍵的家屬出面以便詳細說明及辦理手續, 由社工員先請家屬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 同時通知院內移植團隊或院外移植小組待命。家屬同意捐贈器官後, 醫師仍會持續救治病人直到腦死判定完成,確認病人無法回復生命。 如係意外事故,請家屬先至意外事故發生轄區派出所報案; 社工人員會協助請檢察官及法醫到醫院驗屍及核發死亡證明書。 (※報案宜盡早以便採足證據,作為萬一有訴訟程序時有力證據)。聯絡移植團隊病人入院的醫院若是移植醫院,則所有捐贈過程會由該院的移植小組人員,包括:醫師、護理及社工人員等協助處理。然而有可能該移植醫院在當時某些器官沒有合適的等待者,此情形下,則徵求家屬同意,將部份器官轉往其他移植醫院給合適的等待者,以便器官發揮最大的功效。聯絡移植醫院之移植小組若病人住進的醫院無法進行移植時,則在家屬的同意下,將病人轉往其他移植醫院。接受轉介之移植醫院的移植小組代表,包括:醫師、社工人員或護理人員,會事先前往評估病人的狀況,若適合捐贈,則安排運送,社工人員會與家屬再次確認意願,說明細節,並請家屬陪同到移植醫院完成住院手續。兩次腦死判定腦死判定依法有明確嚴謹的規定。 進行腦死判定之前應至少觀察12小時以上,確定病人(1)確實陷入深度昏迷,不能自主呼吸且須依賴人工呼吸器維持呼吸。(2)導致昏迷的原因已經確定。(3)病人係遭受無法復原之腦部結構損壞。 為避免誤判,應確定病人不是因為新陳代謝障礙、藥物中毒與低體溫所導致之昏迷。腦死判定之進行應由具有腦死判定資格之醫師兩名,及病人之原診治醫師,在具人工呼吸器及測定血液氣體等腦死判定所需設備之醫院內,依嚴謹的腦判步驟進行兩次測試。第一次腦幹功能測試通過之後,間隔至少四小時以上,再依第一次測試之規定程序再進行一次。經兩次腦幹功能測試,如果病患完全符合無腦幹反射與不能自行呼吸之條件,即宣布病患「腦死」。摘取器官或組織捐贈者若是因病腦死,則只能摘取器官捐贈同意書上填寫之器官或組織;若是因意外導致腦死,則只能摘取檢察官同意書上所填寫的器官或組織。 由於人體組織細胞須不停地利用氧氣,進行代謝作用以維持正常功能。而人體器官在缺血的情況之狀態下很容易受損,在正常體溫下,器官缺血數分鐘後就因功能受損而不適合移植,維持捐贈者之器官於正常血液循環,可避免溫缺血(warm ischemia)和減少器官功能受傷害之機會,而心、肺、肝、胰尤其不宜於摘取之後保存太久。因此,捐贈者一經腦死判定確定之後,各種器官移植團隊會盡速整合,於最短的時間內在手術室內進行摘取器官,取出之後以無菌方式暫時保存在低溫之保存液,以減少細胞之代謝速率,使細胞對氧氣及養份之需求降低,如此,可以延長器官保存時間,並配合院際間長途運送,以利移植手術之進行。 器官或組織摘取之後,醫生會在捐贈者四肢放入支撐物,並仔細縫合傷口,讓捐贈者保持完整的外觀。協助出院及善後料理後事: 完成器官或組織摘取手術之後,捐贈之遺體由院方交給家屬,依個別意願辦理喪葬儀式,醫院在能力範圍內盡量協助。出院手續: 領取親人遺體之同時,社工員會協助家屬辦理出院手續。費用: 器官捐贈為無條件且無償之捐贈。與捐贈器官相關之醫療及住院費用由全民健保給付,捐贈者家屬不需要額外負擔費用。為表達對捐贈者之感念,摘取器官之後,目前醫院會提供定額之喪葬補助費給捐贈者家屬。但是,家屬同意器官捐贈後到摘取器官之前,若捐贈者心跳停止,無法摘取器官時,仍可捐贈組織,另有不同之喪葬補助費之額度。各家醫院給付標準不一,但是相差不多。捐贈與受贈雙方之關係: 捐贈與受贈雙方資料必須保密,以避免當事人不必要的困擾。除非家屬同意,醫院不會將該項捐贈的消息主動發佈給新聞媒體。如有需要,社工人員擔任「捐」與「受」雙方的聯繫,傳遞關懷。家屬的悲傷輔導與聯誼遭遇親人遽逝,經歷悲傷是一種自然的過程,悲傷反應及經歷悲傷時間長短因人而異。經歷悲傷時家屬需要親友或專業人員的關懷與支持,必要時,可尋求下列單位的協助:醫院的社工人員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TEL:(02)27025150精神科醫師器官捐贈者的條件是:1.符合腦死條件而器官功能正常2.無惡性腫瘤病史3.無愛滋病病史4.無明顯敗血症5.無長時間(15分鐘以上)低血壓、休克或無心跳(asystol)6.無明顯肝病史或肝損傷(非絕對)7.無長期控制不良的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無心臟畸型之病史(非絕對)8.肺臟捐贈者必須胸部X光清晰;無明顯胸部外傷、胸腔手術之病史9.年齡六十歲以下者(非絕對)(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器捐協會)
-
2023-05-3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不是彼此
編者按:本週邀請急診處、加護病房這種較有壓力、容易引起醫療爭議的工作環境的醫師們談談他們的工作。一位急診醫師敘述自己在一個白天所看到的各種急診病人與家屬的互動,以及最後幾段與同事分享的心得,道盡了急診醫師的內心世界。一位加護病房的醫師述說病人病情變化時,常會遭逢家屬無法理解或接受的困境,使他有感而發,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和「無常」,並不是「彼此」,而發出呼籲:請讓醫療人員把心思花在「如何救病人」上,而不是「如何不被告」。最後由兩位關心醫療爭議的作者說明時代的變遷,醫病關係已經不再是醫師希冀病人「遵從」,而是互相需要「理解」,希望能「創造支持環境,讓病人有能力成為隊友」以達到「從人出發的醫病合作關係」。「人好好的進來,怎麼會越醫越差?」家屬邊說,邊偷偷的按下了手機的錄音鍵,他不知道的是,其實,醫師早已經察覺他的舉動,並且啟動了防衛醫療,從此醫病雙方進入諜對諜的模式。大家一定都很好奇,明明醫病雙方,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病人能好起來」,為何會演變成對立的狀態呢?那是因為彼此的不瞭解,而信任又是如此的脆弱,一不小心,很容易就瓦解。民眾會有這種「人好好的進來,怎麼會越醫越差?」的感覺,主要是對於「疾病的自然進程」不瞭解的關係。「疾病的自然進程」是指疾病在沒有接受治療,或者即使已經接受治療後,仍然會沿著「常見的軌跡」進展、惡化。例如:老人家的肺炎,一開始就像感冒的症狀,嚴重的話會喘、血氧會下降、需要插管使用呼吸器,也可能會進展到敗血性休克(血壓下降)合併多重器官衰竭、甚至進展到死亡。這是老年人肺炎的「可能進程」,醫療所做的事,就是「攔截疾病的惡化」。最好的結果,當然是把病人「拉回到」他住院前的狀況;差一點的,就是維持他在入院時的情況(持平),更差的,就有可能是病況還是持續惡化、甚至走向死亡。每一次,醫療人員是不是都能夠把病人「往上拉」?那就不一定,有很多的變數,醫療人員只能盡最大的努力治療,試圖去攔截疾病的惡化。但是,家屬所期待的,往往就是:「人都送到醫院了,當然要改善,當然要變好,要不然,至少也得要持平啊!怎麼會『越醫越差』呢?」病況越來越差,民眾就會覺得是醫院的問題,卻不知道這就是疾病「原來的軌跡」,醫療只是「無力挽回」而已。民眾會有這樣的想法是難免的,但是,醫療人員其實也是有責任的。醫療人員,應該在「第一時間」,就讓家屬知道,疾病的狀況、接下來會如何惡化?要如何攔截疾病的惡化?必須要讓家屬知道,病人的病況,並不是他們所認知的「好好的」。這樣的說明,必須在「事先」,而不是在病況惡化之後,才跟家屬說「疾病本來就會這樣」。「事後的說明」只是會讓家屬覺得醫療人員是在「狡辯」。病人會被送到急診或加護病房,病疾的自然發展,本來就是有比較高的機率會走向惡化!醫療人員能做的,就是儘快的阻止它惡化!一旦阻擋不了,病情當然就會依照它的「自然進程」惡化,甚至死亡。所以,是「疾病本身讓病人死亡」,醫師只是無法在「懸崖邊」把病人再拉回來而已,並不是醫師刻意要去害病人、讓病人惡化的。家屬的錄音,大部分並非一開始就是要來「蒐證」的,有些人只是擔心自己聽不懂,要錄回去重複聽、或是去請療醫療界的朋友,有些則是為了回去可以「轉達」給其他家屬知道。但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其實是很危險的,它會被醫療人員解讀為「不友善」、甚至感覺受到威脅,而失去醫療團隊的信任,築起防衛的高牆。經過專業訓練的醫療人員,其實可以同理家屬的需求,錄音並非惡意的,而會用手寫、或者公開錄音的方式,滿足家屬對病情瞭解的渴望,而不致於將錄音解讀成是一種冒犯或敵意。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和「無常」,並不是「彼此」。請讓醫療人員把心思花在「如何救病人」上,而不是「如何不被告」。醫病彼此的信任是脆弱的,必須大家一起來維護,才能一起努力,為病人拚一個最好的結果。別忘了,我們的目標,其實是一致的。醫病平台相關文章延伸閱讀:2/13 如果急診團隊不再省時省話2/15 急診室,不是你的便利商店2/17 急診室內理想與現實的落差5/29 急診白班的一天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31 癌症.大腸直腸癌
18年前罹直腸癌2期,楊烈抗癌成功,二哥卻癌逝!從發現到癌後,楊烈做了什麼?
大腸癌連續15年成為癌症發生率首位,許多演藝圈名人都是大腸癌患者,包括70歲資深藝人楊烈也是。楊烈之前還在節目中談及三月才因大腸癌病逝的二哥,透露二哥發現時已是末期,才一年多的時間就走了。臨終前去看他,他當時吃了就吐,越來越瘦,「摸到背直接就是骨頭而已」。楊烈血便以為痔瘡,竟是直腸癌2期楊烈是在2005年發現罹患直腸癌第2期,當時受訪指出,因長期作息不正常,吃飯不定時、不定量,加上工作壓力,先是痔瘡就醫,後來開始血便,還以為仍是痔瘡問題。直到持續腹瀉,體重直降,他才警覺不對,就醫檢查時才知道出大問題。楊烈當時先切除腸子裡8公分腫瘤之後,後又發現腸粘黏,又再開一次刀。楊烈今年四月上節目《新聞挖挖哇》時談到當年動了二次刀,切除的腸段總長約20公分,他還表示有看過當時切下來的腫瘤,「就像一整串紫葡萄」。他後續還做了十個月的化療,手腳腫到像麵包,無法握緊東西。楊烈罹癌後開始養生,二哥卻仍不幸癌逝楊烈罹癌後才開始重視養生,不再輕忽胃腸問題,定期檢查,儘量放鬆,不熬夜,不吃油炸食物,偶爾喝一點小酒,癌細胞也沒再擴散,最近他和李冠毅正在拍攝全新台語劇《我的意外室友》。相較於楊烈抗癌成功,楊烈的二哥就沒有躲過癌症侵襲。楊烈於節目中陳述,二哥約一年前身體不適就醫竟已是大腸癌末期,二哥選擇不治療,最後住進安寧病房,並於3月26日凌晨辭世。楊烈透露二哥當時吃了就吐,越來越瘦,當時到醫院看二哥,一摸二哥的背時嚇一跳,「因為摸到直接就是骨頭而已」。痔瘡、大腸癌的血便如何辨別?許多大腸癌患者在患病初期都有血便,但卻當痔瘡而輕忽。痔瘡、大腸癌症狀相似的出血如何辨別?國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雨農曾受訪指出,「可以從出血顏色、頻率及出血量多寡等三項指標初步判斷。」痔瘡出血是因肛門四周靜脈叢破裂造成,常在便祕後或吃完辛辣食物後引發痔瘡出血,血液顏色為鮮紅色,出血量可能較多;大腸癌的出血,可能是糞便帶血,也可能大量出血,血液顏色多為暗紅色或鮮紅色,出血較頻繁,且不管有沒有便祕、吃辣等,都可能一直流血。【延伸閱讀】「血便」該懷疑是痔瘡還是大腸癌?醫師教從症狀分別兩者差異,解析何時該做大腸癌篩檢每2年定期篩檢揪出大腸癌大腸癌最有效的預防仍是透過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先做糞便潛血檢查,若陽性再進一步接受大腸鏡追蹤。目前國健署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無侵入性,檢查前不需限制飲食,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https://escreening.hpa.gov.tw/Home),拿採便管回家自我篩檢,只需要8個步驟,在家就可輕鬆定期篩檢。》看詳細步驟【參考資料】.名人抗癌》2期癌兩次刀 楊烈提醒勿輕忽徵兆.楊烈談二哥「一摸直接是骨頭」 曝抗癌經驗「切下腫瘤如整串紫葡萄」.痔瘡和大腸癌的排便出血有不同嗎?專科醫師教你依3指標分辨
-
2023-05-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急診白班的一天
編者按:本週邀請急診處、加護病房這種較有壓力、容易引起醫療爭議的工作環境的醫師們談談他們的工作。一位急診醫師敘述自己在一個白天所看到的各種急診病人與家屬的互動,以及最後幾段與同事分享的心得,道盡了急診醫師的內心世界。一位加護病房的醫師述說病人病情變化時,常會遭逢家屬無法理解或接受的困境,使他有感而發,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和「無常」,並不是「彼此」,而發出呼籲:請讓醫療人員把心思花在「如何救病人」上,而不是「如何不被告」。最後由兩位關心醫療爭議的作者說明時代的變遷,醫病關係已經不再是醫師希冀病人「遵從」,而是互相需要「理解」,希望能「創造支持環境,讓病人有能力成為隊友」以達到「從人出發的醫病合作關係」。50多歲女士燒炭自殺,一氧化碳中毒後昏迷併吸入性肺炎插管,於急診接受高壓氧治療三天後意識恢復,在急診練習脫離呼吸器時屢屢覺得疲累而想放棄,在旁的先生握著她的手,想說些什麼又開不了口。我在床邊看著她說:「你嘴裡插著管,手腳被綁著,不能說話、不能吃東西、不能滑手機,不會很難受嗎?人生還這麼多美好的事,難道你要像隔壁急救床這些老的不能再老,飽受生命病痛折磨的老人家們,氣切後接著呼吸機,喪失了選擇,永遠只能看著天花板憶著往日榮光,同時感嘆著人生遺憾?」病人看了天花板,轉頭又看了眉頭深鎖的老公,順利地在練習後,在急診拔管,脫離了呼吸機。30多歲男工程師在家面朝地猝死,送到院後肢體已僵硬,皮膚已出現重力作用下的死亡圖騰瘀斑,急診醫護們專業地施行急救心肺復甦術,一如既往地向死神宣告他們的不妥協。家屬們傷心斷腸,白髮蒼蒼的父親趕來後聽到噩耗幾近昏厥,腿軟了癱倒在地。我把其他候診椅上等待的病人喊起,扶著他躺平,看著父親慢慢恢復了意識,醒來後隨即躺在椅子上放聲嚎哭。病人的母親哽咽地說病人兩小時前才打電話說要她去車站接他,後來就失聯了,回到家就看到他一動也不動的趴在地上,急忙叫了救護車。她失魂般地喃喃自語:「一定是回家太晚疏忽了,還是有什麼警訊沒察覺。」母親非常驚慌的蹲在地上,雙手一直抓著頭髮,眼睛看著地板直搖晃著頭,把悲痛的結果歸咎在自己身上。在確定病人父親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我把家屬們全找了進去,輕聲但堅定地說著:「根據我的職責跟被賦予的權利,我必須宣布一些事情,你們的孩子已經過世了,什麼原因我無法得知,通常是心臟或是腦部方面的問題,不過那已經沒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這不是你們任何一個人的錯,你們會承擔苦痛,但不要自責,這是老天的錯,很不公平地老天不用被究責。你們過去他耳邊跟他說些道別的話吧,說謝謝他當了你們30多年的兒子,他表現的很好,你們為了他也傾盡了所有,你們會會好好珍惜彼此,要他不要有什麼牽掛。我相信他失去意識的當下是沒有苦痛的,因為時間太快,來不及痛苦。我再重複一次,你們沒有任何一個人該對這事負責,你們付出了足夠的愛,我相信他永遠會記得。」50多歲先生心肌梗塞後肺炎及急性肝炎併黃疸,病人一位高大但絲乎有些心智障礙、說話非常羞澀溫柔的兒子,拿著手機作勢要靠到我耳朵,一邊非常禮貌及客氣地請我再解釋一次病情,並說明他想要錄音並說明給母親聽,因為他實在記不住也沒法理解那些,即使我自認已經簡白以及把語速放慢到極致的病情說明。正常情況下病人拿手機錄音是件非常冒犯且挑釁醫護的舉動,但我看著他的眼睛,實在感受不到任何惡意,甚至覺得要他說出這樣的請求,已是他單純的語言世界裡非常艱難的事情,於是我把手機拿近,用像在與小孩說故事的方式,盡可能慢慢的解釋父親一些可能會遭遇的危險給他錄音。結束後確認他已經沒有疑問,然後看著他背影放心離去。90多歲臥床慢性氣切的退役將軍爺爺肺炎,接上呼吸機後在急診等待加護病房三天。在旁的老夫人行走不穩,手臂一直在顫抖,手上拿著的灌食配方幾乎快要灑出,我遠遠看到跑了過去攙扶著她坐下,並詢問她是否有巴金森式症的疾病?她先表達感謝,訝異我意外觀察的仔細,並訴說著她的怪病,平常走路移動沒問題,但停下久了腿就會僵硬,僵硬後要再開始行走得花很多力氣,大多時候會顫抖,曾看過了一些神經科醫師,甚至半嘗試性地去接受脊椎手術後仍舊無解,查不出原因,已經放棄不知道該去看什麼科了。我思考了半响,直白地表示我只能看出異常,但不確定病因,只能推薦我覺得不錯的神經內科醫生給老夫人,讓專業的醫生去傷腦筋。40多歲女性暈厥送醫,臉上滿是瘀傷,檢查後判斷為暈眩症發作後低血壓昏厥。病人母親希望我能趁這個機會告誡她女兒不要喝冰水,要喝溫開水就好。事實上雖然喝不喝冰水對疾病一點好壞處也沒有,但我還是很若有其事配合媽媽的威脅了一下病人。「下次感覺頭暈或快要昏倒地前兆出現時,一定要盡快坐下或躺下喔。還有記住,一定要配溫開水!」我拉高音調有點心虛地說著,不忘回頭對病人母親邀功做了個象徵任務成功的半眨眼。「醫師,謝謝你,用很奇怪的激勵給了她一些勇氣。」一氧化碳中毒女士的先生走過來拍著我肩膀說著。「醫師,謝謝你,你說的對,不是我們的錯,但是剩下活著的人比較辛苦,這好不公平,不是嗎?」年輕猝死病人的母親扶著他先生,哽咽著對我說。「醫…師…謝……謝…你…的…說…明……」心肌梗塞病人高大內向的兒子很靦腆的對我擠出幾句話,我看見了他抿著嘴唇,但掩蓋不了嘴角上揚了12度的微笑。「醫師,謝謝你,額外花了這麼多時間聽我說我的病,我老伴躺在床上13年了,我幾乎用盡了所有的精力,他就是我的全部,但我是不是也該自私地多關心自己一點呢?」退伍將軍的夫人很有氣質地慢慢低聲說著,那聲音像極了悠長的一聲嘆息。「醫師,謝謝你,溫開水真的很重要,你也要記得多喝溫開水。」暈眩症女子母親很有禮貌的對我點頭,手裡拿著保溫杯。「謝謝你們的謝謝」,我在內心默默的對自己說著。下班之前,護理師問我:「不覺得今天的病人都有些故事嗎?」「是啊,不過不只今天,而是每天、每個病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各自精采。有些時候我們用聽的,更多時候我們用看的、用猜的。我只希望,我們當他們故事裡的過客,甚至是背景就好了。」人生是一班慢速直奔死亡的單程列車,旅途上有人上車、下車,我們掌握不了起點,也預測不了終點。我們所能決定的,只有趁待在車上時,盡量去認識人、去愛人,去記錄窗邊經過的風景,去感受經歷的人情。去哭、去笑、去體驗一切發生在車上的美好與苦悲,去自我實現。然後盡可能地,在任何一個可能下車的瞬間,回眸車上的人一眼,眼裡盡是關愛與感激,最後自豪地閉上眼,不留遺憾。醫病平台相關文章延伸閱讀:2/13 如果急診團隊不再省時省話2/15急診室,不是你的便利商店2/17急診室內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25 焦點.生死議題
當年自私留住病母,求醫插管延命「酷刑3年」!利菁常在夢中自責哭醒:願用來生補償
當親愛的家人走到生命終點,許多人總面臨該盡全力搶救或讓對方沒有痛苦離世的兩難。知名主持人利菁在日前發文,自責為了留住病母,讓醫師為媽媽插上鼻胃管延命,更為了不讓媽媽拔掉管子而綁住她的手,人生最後3年不能吃、不能說、不能動猶如「酷刑」。有醫師便呼籲,生命是為了享受人生而繼續,應尊重病人主張,維持生命最後的尊嚴。 主持人利菁風格一向嗆辣,但日前卻在臉書發文,表示當年母親因病住進加護病房,卻因她捨不得放手,讓醫生幫母親插管延命,導致老人家不能吃、不能說、不能動…躺了整整3年才離世。每逢五月,她都忍不住自責:「媽媽,我錯了!」 利菁說,母親節是她心中永遠的痛,當年因為自己的無知,也為了自私的想留住母親,讓醫生幫您延命3年。但結果卻是讓媽媽身上「插滿鼻管、胃管,怕您動手拔管,醫生把您的手一直綁著,就這樣您不能吃、不能說、不能動、不能起身,在加護病房躺了3年。」 當時,她看著母親無助的眼神,卻只會哄著「您要乖,配合醫生」,直到自己多年前因病住進加護病房,才懂真的錯了。利菁沉痛寫下:「我的自私,自以為愛您,讓您每天耳朵只能聽著呼吸器,睜眼只有天花板。不能說話、不能喊痛、雙手綁住,硬生生躺了3年多…天啊!到現在我才知道,那是何等的酷刑!」 利菁說,多年來自己常會在夢中自責地哭醒,想起媽媽的眼神,「那是無聲的求助?是愛?是怨?是痛苦?」事隔多年後,她只能祈求媽媽原諒:「母親節媽媽我好想您,但求您在天上快樂,原諒我的自私與愚蠢,來生讓我賠罪好嗎?再做一回我的媽媽,讓我用一輩子補償,好嗎?」 當親愛的家人生命走到終點,總會面臨這樣的兩難:究竟該盡全力延長壽命?還是勇敢的放手?對此,長期推廣「善生善終」理念的陽明交大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秀丹直言:「生老病死,無人能免!」 陳秀丹曾在個人臉書發文表示,老了或病到不能吃就順應自然,能由口吃多少,算多少,不要勉強,以避免腸胃不適,「如果進展到不能自然吞食,之後就是自然死亡,不是被斷食而死!」 她強調,無法自然由口進食和「被斷食」是不同理念,因為一旦無法自然吞食時,即便美食當前也無法吃,這不是「斷食」,而是「不能進食」,「一路走下坡的身體狀況,絕對不是插鼻胃管就能扭轉惡況!」 現今先進國家愈來愈重視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生命是為了享受人生而繼續,而非在病床上說再見,陳秀丹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死前2天還能站著出現在鎂光燈前為例,「這是多麼優雅的下臺身影!」 反觀台灣,卻有許多人死前受盡折磨,被插鼻胃管、用呼吸器,甚至還洗腎。陳秀丹感嘆,若英國女王活在台灣,假使她沒有事先聲明其主張、家人也沒概念,恐怕也不得善終。 陳秀丹期盼,一旦遇到病人不可逆的老化、吃不下,醫師千萬別輕易建議家屬插鼻胃管,因為接下來病人很可能就要被綁手,長期臥床導致的褥瘡也隨之而來,還有吸入性肺炎等風險,對病人都是很大的折磨。 「畢竟生命是為了享受人生而繼續,活著,要能享受生命的美好,才是真正的活著!」陳秀丹說,若病人自己說吃不下,或者順勢隨意吃或不吃,那是病人的決定,旁人必須尊重他的主張。 而她更希望,病人家屬能勇敢地的說出不讓家人受苦的主張,更強調,一旦有人用「不插鼻胃管,是要餓死他」這類言詞質疑時,請心平氣和,態度埾定的說:「我要他人生最後一哩路,活得像英國女王!任何延長痛苦的處置就免了吧!」●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她在去旅遊車上腦出血,子孫決定不開刀、不急救!暖醫:想一想還有什麼事放不下?讓她安心善終 .給想預防泌尿道感染、失智症的你!每天食用這一小碗,就能降低感染、改善記憶力
-
2023-05-23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患者初期夜上廁所易跌倒 預防半夜跌倒撇步大公開
若家中有失智症患者,那一定多少了解失智症症狀,包含:精神病症狀、行為症狀以及情緒症狀,當中在初期症狀對家屬造成困擾問題中,一定有「晚上時常起床上廁所,不小心跌倒」這個問題。我們知道初期的失智症長輩多半仍然可以自己走路,但通常因為對於自身能力了解及判斷不足,常不使用輔具行走,導致容易在臥室、走廊或是浴廁周圍跌倒,總是家裡的人半夜起床才發現長輩跌倒!不僅如此,也因為失智症常常有日夜顛倒的問題,因而晚上睡不著起床到客廳甚至想要外出。曾經也遇過有類似個案的家屬,擔心長輩半夜外出,而輪流在長輩房間門口「守夜」避免又晚上跑出去,原本長輩晚上不睡覺的問題,影響到全家一起不能睡覺而感到疲累,想一想就覺得好辛苦,因此這次與大家分享的內容,主要是與服務個案的家屬討論出來幾個有用的小撇步,希望可以給予有類似困擾的家屬一些幫助囉!解決半夜起床問題有時候長輩半夜起床,可能是因為早睡太多,導致半夜睡不著而起床如廁或是想去客廳坐坐,為避免半夜起床問題,有一些方式可以嘗試看看。1.飯後或是睡前給予適度運動,使長輩運動後消耗部分體力,晚上更容易入睡而不容易起床。2.建立規律生活作息,與上述同理,藉由規律的正常作息,在白天時間避免過度休息睡眠,減少晚上睡不著的機會,又尤其是剛出院的長輩,因為醫院加護病房長時間日光燈照射,導致沒有白天黑夜差異。3.改善夜間頻尿問題,長輩常常因為年紀、心肺或腎臟等器官因素,導致晚上容易上廁所,藉由減少水份攝入、適當用藥,以減少晚上如廁機會。使用警示器提醒若真的無法改善半夜問題,則可以藉由簡單或科技的方式,讓家中其他人快速地知道長輩已經離床,以避免長輩獨自下床行走,而目前市面上可以用來作為警示的東西,大致上有:1.一般警示工具(鈴鐺、呼叫鈴)擺放隨處可買的警示或有聲物品於長輩床旁,當長輩起身移動時,可主動或被動方式發出聲音,來提醒周遭人長輩已經起床,讓家屬立即的協助長輩。2.常見之離床輔具(紅外線、壓力感測)藉由壓力或紅外線偵測長輩的姿勢改變,再搭配現在科技及通訊軟體的進步,進而通知家屬長輩起身或是離開床面,使家屬就算人在戶外也可以清楚家中長輩狀況,甚至連其他生理改變也可以同步了解。(P.S. 目前市面上有買斷或是租賃方式使用,可查詢到的買斷費用約落在$12,000-$20,000左右,而租賃方式則是以每月$4,000不等的收費方式,而確切實際金額還是要依照廠商實際提供價格為主喔!)增加安全防護設備/限制活動範圍除了以上方法外,有可能預算考量、實際可執行程度…等因素,真的無法改善長輩夜間起身跌倒問題,那增加長輩行走動線的安全或限制長輩的活動範圍,也許是另一種被動的保護方法,也因為有適當的保護,下降了問題的嚴重性。1.透過家中設備調整限制活動多半失智長輩對於再學習能力較差,因此若是於床旁邊增加相對沉重家具、床邊扶手或是改變門鎖方式,使長輩離開臥室或床面困難,減少離床機會。※但因為限制活動後,可能也需要注意是否長輩受限後,產生情緒反應或是尿床問題,也是這個策略中需要考慮的!2.於長輩行進動線增加安全設備安全設備包含了扶手、地墊及巧拼,都是增加長輩行走安全的方式,但還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包含:是否長輩能力可主動扶持扶手?還是只是裝著不會用?使用的墊子是否過軟,導致長輩行走容易不穩?等等的問題,都需要在增加設備前需要去注意。大家都知道長輩跌倒很可怕,也知道預防勝於治療,「盡早發現長輩的問題、且勇於去面對與改善」,才能大大降低問題的發生,相信以上方式遠遠不及開刀的治療費用,雖然不能完全保證每一位長輩都適合,但多了解長輩狀況及多去嘗試任何能解決的辦法,也是我們能做的事情,真的還有困擾,可以尋求醫事人員協助是不錯的方法,祝福大家都有個安全的環境及良好的生活品質! :)
-
2023-05-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夜空中的星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國防醫學大學師生團隊分享他們對醫學人文「教」與「學」的心得。廖老師以家庭醫學科醫師的背景,非常貼切地道出醫學人文課程的設計,是希望能夠帶給不同階段的醫學生與醫師醫學課本以外的能力。醫學系二年級學生著重於醫病之間的人性之「愛」,而由這階段的醫學生親自寫出人文老師的開導改變了她的「視角」,而會體察別人的立場,是一篇非常珍貴的醫學生對人文課程的回饋。接著一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分享她在照顧病人所表現的投入,「剝除只看見『病』的表面關係,更貼近理解每位病人作為『人』的獨特經歷與需求。」這句話真是令人感動。同時她還以畫圖的方式說明與病人的相對位置,令人深感學生體貼入微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國防醫學大學這幾十年來持續有醫學生選擇加入longitudinal integrated clerkship,這種「縱貫式」學生必須長期追蹤病人的病況,包含住院與出院後都非常負責任的追蹤病人與表達他們的關心,而令人激賞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選修這種「縱貫式」的醫學生。某日稍晚才結束了實習,走回宿舍的路上,看得見很清楚的獵戶座的腰帶,才想到已經進入了春季,也讓我回憶起曾經遇到的一位病人。他是一位換肝多年後患上肝膿瘍的中老年男性,因為反覆的發燒與感染多次來院,掛著一條留置引流管的他昨日才剛住進來,經歷了一年多的醫院實習,我已經能透過抽血結果嗅聞出來他的命運:敗血性休克。作為一顆稱職的螺絲釘,我在住院醫師學長的指派下會診了感染科,替他換了使用的抗生素,醫療團隊也撲了上去安排相對應的處置,到了隔日早上,替沮喪的他換藥被拒絕,聽他悲觀地說這可能是最後一次住院了,妻子也提及主治剛剛過來解釋過要打最壞的心理準備,因此兩人只想安靜度過最後的時光,於是換藥車質量守恆、順從地被推出去。我在五年級時曾選擇校內的縱貫式學習課程,這個課程除了平時的醫院實習,也鼓勵我們與願意加入課程計畫的病人培養長期關係,讓我們不只片面地接觸住院過程,而是能「縱向」地追蹤病人的返家與回診情形,以及可能同時存在的他科治療計畫。此外,亦安排了醫學人文的課程,由老師定期與我們討論臨床的學習情形,讓我們在與追蹤個案的相處過程裡,剝除只看見「病」的表面關係,更貼近理解每位病人作為「人」的獨特經歷與需求。兩天過去,在抗生素與肉體的努力下,他拿掉了升壓藥,生命徵象還能維持穩定,隨著抽血追蹤的感染指數下降,人也不再發燒了,只見查房時主治一面與他打氣,一面囑託要換掉週末暫時開上的嗎啡。我則是因著先前縱貫式課程曾追蹤病人的經驗,暗暗觀察這個病人的情緒變化,也怕他心情繼續低落,會在換藥進入病房時與他和他的妻子多聊幾句。隨著熟悉感與關係的建立,某日病人主動向我抱怨:即便被告知不用每日更換、貼著防水敷料下、為了留置引流管而無法癒合的傷口時常抽痛,他定位著管子周圍的疼痛區域,與我說著門診時被建議的換藥方式與住院做法不同,我猜想著是引流的分泌物留置在管路附近產生刺激,便也在和主治醫師報告後將其排入每日換藥的名單。於是每天一次,由我負責到床畔替他的傷口塞進細細的抑菌敷料和蓋上紗布,多半是我拿著最小的棉棒在洞裡探路消毒,經常是他在洞外與我探討人生哲理。他會和我說他最屬意的是樹葬,也希望有機會半場生前告別式,能向他所愛之人完整地道別。引流管的出口在他的右上腹部,於是那些豁達的生死觀便自我較靠近他的左耳進,病人和他的妻子總不好意思向我道歉又道謝,而我則盡力讓他偶爾低落的念頭右耳出。 更換紗布的舉動在最初始確實能將疼痛頻率降低,然而隨著我對換藥過程越發熟悉,每次換藥後所減緩疼痛的時間卻快速遞減著,那是陽光透過明窗輕柔灑進房間的幾個早晨,還沒到查房時間,護理師就會在走廊攔下剛到醫院的我,輕聲問我有沒有空、能不能先替嚷著疼痛的他看一下?又或是彼時準備著比賽的我,若因競賽的訓練還留在醫院,那便是雙人房裡僅點著床頭小夜燈的幾個夜晚,我會抓著紗布和換藥棉棒躡手躡腳摸進房間,輕拍皺著眉頭、飆著冷汗的他,就這樣在清晨與夜晚不吵醒妻子的狀況下,與他持續著換藥的「約會」。從一天一次、兩次、三次,直到換藥完不到十五分鐘又疼起來,也直到我與某個學長聊天時提起這件事,才被嚴厲地提醒想要解決病人的問題,有診斷、能定位也沒有更換疼痛的形式,便應該在傷口清潔完還是疼痛時去檢視使用的止痛藥,於是在研究了病人的肝腎狀況與副作用,跟老師討論與其同意過後改了醫囑,並在當日下班前去跟他解釋調整了止痛藥。忐忑睡了一覺後,隔天便急著一大早就去看他,沒想到迎來他一抹笑容。我從來就不是期待病人把感謝掛在嘴邊的人,畢竟太常看到人們前一秒客客氣氣、後一步生生氣氣的樣子了。但當他說著好久沒有睡得這麼平穩舒服,並重述著希望我之後務必要繼續帶著謹慎和果決照顧病人。一面看著病人妻子揉著他終於鬆開及乾爽的眉頭,心裡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感覺慢慢湧上來,原來作為醫者可以做的事情真的好多好多,原來這就是傳說中行醫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原來能真正感受到的道謝其實可以不用夾著謝謝。感謝縱貫式學習鼓勵我們主動接近病人,讓我們在學生階段就能學習貼近病人內心,能較忙碌的醫師前輩們更早地察覺這些病人不知如何描述的訴求,也讓我在進入六年級、學習與掌握了更多的臨床知識後,能更高效率、高機率地解決這些並不致命、卻著實扎心的困擾。他還感性地說,上天派給了他一顆星星,那顆星星就是我。但菜鳥螺絲釘忍著沒跟他開玩笑說:「那顆星星,其實是叫Tramadol的止痛藥。」延伸閱讀:5/15-醫病平台/你的病人不是你的病人 他們是我們生命的老師5/17-醫病平台/化繭為蝶——醫學人文之旅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的病人不是你的病人 他們是我們生命的老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國防醫學大學師生團隊分享他們對醫學人文「教」與「學」的心得。廖老師以家庭醫學科醫師的背景,非常貼切地道出醫學人文課程的設計,是希望能夠帶給不同階段的醫學生與醫師醫學課本以外的能力。醫學系二年級學生著重於醫病之間的人性之「愛」,而由這階段的醫學生親自寫出人文老師的開導改變了她的「視角」,而會體察別人的立場,是一篇非常珍貴的醫學生對人文課程的回饋。接著一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分享她在照顧病人所表現的投入,「剝除只看見『病』的表面關係,更貼近理解每位病人作為『人』的獨特經歷與需求。」這句話真是令人感動。同時她還以畫圖的方式說明與病人的相對位置,令人深感學生體貼入微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國防醫學大學這幾十年來持續有醫學生選擇加入longitudinal integrated clerkship,這種「縱貫式」學生必須長期追蹤病人的病況,包含住院與出院後都非常負責任的追蹤病人與表達他們的關心,而令人激賞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選修這種「縱貫式」的醫學生。醫學生在社會大眾普遍望子成「龍」期待下進入醫學院,但進入醫學院後,醫學院老師的期待是望子成「人」。期待培養的醫師除了能醫病又能懂人心,還要能同理病人。醫學生在升學競爭下脫穎而出,進入醫學院後又課業繁重,於是各醫學院設計許多醫學人文課程,期待能補足這些從「龍」變「人」認知的落差。除了醫學院入學前後認知的思維改變外,外面世代更迭快速,面對的病人背景也不同。不同世代的台灣人,有不同世代的思維,醫師也是。不同於前輩醫師早期的行醫方式,新世代醫師面臨許多世局的變化及「人」的變化。Z世代醫學生要能與X世代或Y世代的病人溝通,需要醫學課本以外的能力。好好地聆聽與解讀,才能有醫病一起合作的下一步。而這個能力需要透過醫學人文課程來培養,串接每個世代,每個課程,陪伴每個醫學生轉大人,甚至是轉大人後一生受用的能力。但身處這個世代,醫師除了需要好好理解別人外,也不能忽視自己內心聲音。我是家庭醫學科醫師,從事居家訪視多年,非常理解病家與照顧者的困難。在老年化與少子化浪潮來臨時,我發現許多病人的難處需要臨床醫師協助,開始指導年輕醫師關於出院準備的重要。但是在指導的過程發現許多年輕醫師信心不足,或是對於病人照顧方式無法了解,問題在於不同背景的溝通理解方式不同。在我行醫的這段路程中,處置必須隨著病人背景或是家庭而有所調整,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而這過程中,幫助我最多的是醫學人文思維。於是我加入了醫學人文課程教學團隊,希望能跟醫學院每個時期的我有機會對話,跟過去的我說說行醫未來的旅程,這堂課教了我什麼。我好期待培養年輕醫師除了讀病,還有讀心(包含自己),更有閱讀空氣的能力。大一醫學生:關於醫病之間第一份愛的作業「龍」變成「人」的第一步,也是醫學人文種子放入的最初。大一的醫學人文導論,我們希望能建立醫學生喜歡醫學人文的心,團隊老師及醫師帶領他們小班討論,每次最後與他們分享這堂課身為臨床醫師的我們思維的不同,以及影響我們思維改變背後所面臨的狀況或原因,這些都不是專業課本教的。期中期末報告,學生須完成病人訪談作業,學生大多數是訪問親近的家人。從他們的作業反思發現,在這個時刻他們身為醫者,又身為病人家屬,心情的五味雜陳,還有親近的家人之間透過作業說出了平常不會說的話與感激。不只是幫忙完成作業,他們也理解了父母在培養他們的過程中有多不簡單。大五實習醫學生:關於醫病之間與自己的和解從「人」變成「有血有肉的人」,是醫學人文發芽的證明。大五初入醫學院見習,縱貫式學生必須長期追蹤病人的病況,包含住院與出院後。我帶領著縱貫式實習醫學生的討論會,學生都非常負責任的追蹤病人與表達他們的關心。但一次學生遇到病人長期洗腎併足部感染引發敗血症,病人選擇簽署安寧照護,最後往生。學生已感到十分難過,但最後又耳聞病人太太抱怨無法理解為何她在丈夫最後的安寧照顧時刻,詢問她是不是考慮讓病人截肢爭取一線生機。這個耳聞的家屬抱怨,讓學生不僅難過也喪氣不已,不知道這段期間的照顧與付出到底算什麼。我先安慰學生,也告知他病人家屬可能的心情,這些背後的指責都是捨不得。我鼓勵他在縱貫式報告大會提出來討論。討論時,當他報告病人病程時,他非常的失落也捨不得病人過世。會中先是沉默,然後與會資深主治醫師們也開始討論自己面對第一位病人過世的無力與自責當下的心情,告訴實習醫學生他們並不孤單,生為醫者,這是必經之路,但我們很少談論,我們隱藏自己的悲傷與失落,然後天亮繼續上班,這個印記會記在心上,就像現在還記得一樣。醫師是人不是神,會難過會悲傷,醫學生透過與資深醫師討論病人的死亡,可以減輕心中的失落,不用自責,天亮後可以把自己修好,繼續走在行醫的路上。畢業後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團隊合作面對時代的浪潮從「有血有肉的人」變成「團隊合作的一份子」,是醫學人文留存的根基。因應老年化的浪潮,醫學院畢業後須完成兩年畢業後一般醫學住院醫師訓練,其中包含一個月老年醫學科的學習。這一個月,我先讓住院醫師理解為什麼他們需要具備高齡醫學的照護思維,以及他們未來行醫的挑戰。在他們的未來,醫院照顧的多數都是長者,思考的不只是治療疾病,還需要維持病人功能及生活品質維持,這需要與醫院其他團隊成員合作。在這個月,他們跟著老年醫學照顧團隊會診訪視各科住院高齡病人,並參與討論病人後續的照顧及如何維持功能。住院醫師問:「為什麼陳奶奶適合轉院去老年衰弱急性後期照護病房接受進一步照顧,但家屬卻堅持拒絕呢?」我答:「因為旁邊照顧的是她先生,爺爺八十多歲了,想法比較悲觀,覺得老了沒用,就不應該再花子女的錢,也不想再陪著她住醫院了。所以就算我們覺得奶奶合適,但她也遵從先生的意思。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想其他的方式,讓奶奶回家也能得到相同的居家照顧跟支持。很多時候病人跟家屬的想法與我們不同,我們也要尊重與支持,然後找出最佳方案。」住院醫師問:「另一位劉奶奶因為食慾不佳,體重減輕而住院檢查,入院後女兒說食慾有改善,餐都有吃完。檢查大致也正常。」我問:「那你知道奶奶都是跟兒子住,白天兒子跟媳婦上班,她獨自在家,自己張羅餐食,回家後食慾還會好嗎?住院期間都是女兒照顧,兒子跟媳婦沒有來過,會不會是除了疾病以外的照顧的問題?」營養師答:「在營養的評估部分,我們也會詢問用餐情境以及營養費的來源,是誰備餐,餐費誰出,或是有沒有能力負擔額外點心的費用。有時候確實會有長者因為不想跟晚輩拿生活費,而忽略自己的營養。」透過與團隊討論每一位不同狀況高齡病人照護,住院醫師運用醫學人文中跨文化的能力,了解自己的想法可能與別人不同,明白醫院與社會運作,擁有閱讀空氣的能力,更能理解自己處於這個世代醫者的位置,以及與世界的合作方式。行醫路上遇到很多病人,他們遭遇的人生的困境跟面對的方式,不是身在白色巨塔我們想像的到的。透過他們,我們才能夠從這個白色巨塔的窗看進世界。醫者除了要具備醫學專業外,也要學習醫學人文打開自己的天線。打開眼睛,張開耳朵,開啟尊重的平等心,虛心學習,才能穿透白色巨塔這扇窗,讓世界接線,未來不管科技的浪潮或任何時代變更,這條線會永遠存在,也能輕易串起每個世代。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14 名人.李偉文
「不得好死」其實是對善終的渴望 臨床宗教師告訴你善終到底可不可能
這些年在醫院的安寧病房,會看到穿著袈裟的法師跟著醫療團隊查房,他們不是到醫院化緣、作法事,更不是來傳教的,而是安寧醫療團隊的成員,協助臨終病人探索生命與死亡的靈性層面,思索生命的意義,同時也引導病人進行瀕死的準備,讓他們能無所畏懼的面對死亡,產生內在的生命力量,進而學習超越生死障礙的能力。佛教臨床宗教師是由前台大醫院陳榮基副院長所推動,1994年他成立了蓮花基金會,致力於佛法與臨終關懷的結合,並從1998年起進行佛教臨床宗教師的研究與培訓,目前有近40位臨床宗教師在47家醫院參與第一線末期病人的靈性照顧。在各個宗教裡,基督教素來重視用醫療傳遞愛,也有醫療傳道制度。但在台灣有廣大信徒的佛教,在法師養成教育裡,並沒有醫療相關訓練,因此陳榮基副院長的推動,是佛教歷史上的創舉,受國際關注。最近蓮花基金會出版的《陪你善終》,就是介紹佛教臨床宗教師協助病人面對靈性課題與靈性照顧的鉅作。聖嚴法師曾提醒:「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但絕大多數人或許來自內心對死亡的恐懼,所以總以忙碌工作或追逐聲光刺激來逃避,不知不覺陷入華人社會對人最惡毒的詛咒:「不得好死。」其實這句罵人的話,也顯露了我們對善終的渴望。根據本書作者臨床宗教師的經驗,能不能善終,直到生命終止前一秒都很難說,有時候病人看起來已經接受死亡,但進到臨終階段,意識不受理智掌控後,內心深處的死亡恐懼才突然湧現。這是現存的這一整代人所欠缺的生命課題,因為現代的醫療制度,已將衰老失能及臨終過程,隔離於我們日常生活之外。二次大戰之前,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家裡終老與過世,所以從小孩到大人,都能夠自然而然地經驗到人的衰老與死亡過程,但是現在幾乎都在安養院終老,在醫院過逝,我們已經不再有機會學習與準備,這也是臨床宗教師回應時代需求的使命。當醫學到了極限,疾病無法被治癒時,臨床宗教師可以協助我們思索生命的意義、存在的價值這些靈性課題。當病人確信死後的歸處,會比較安心,在朝向死亡時才有力量面對未知的未來。人人都需要信仰,因為人活著就必須面對兩個問題:「生命是怎麼回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以及另一個終極問題「我的生命是怎麼回事?活著有什麼價值?」我們必須相信生命有某種意義,這種意義就是信仰之所在。我們相信在這個一切都會變化的宇宙之外,最終存在著一個更崇高、超越一切生命的根源。這種相信讓我們安心,也讓我們充滿希望。唯有相信自己的生命即將融入更大的生命,把自己看成隸屬於一個更大的整體,才能平靜喜悅地迎接死亡的來臨。我們常說人生是一趟旅程,任何旅行最終總是會回家,死亡,就是我們結束這趟生命之旅的回家。就像我們把死亡說成往生,是前往另一趟生命的開始,信仰,讓我們有如此信念。陳榮基醫師說:「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當摯愛的親友面臨死亡,如何協助他們走完人生?這是一堂人人必須補修的生命課題。
-
2023-05-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的典範轉移
編者按:幾週前才以ChatGPT為主題,由三位年長的醫師發表這新科技可能引起對醫病關係以及醫學教育的影響。本週我們再度以同一主題,由醫學院畢業沒幾年的年輕醫師寫出他們對人工智慧對醫療的影響。一位醫師討論「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可能發生的影響。在目前煩忙的醫療工作中,如果能只輸入簡短正確的病史要點,而由電腦轉寫為文法通順且內容正確的住院、出院、轉院的病歷紀錄,可以改善醫療工作的效率。其他兩位醫師由另一角度探討這問題,認為這種科技的介入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普羅大眾,病人可以更容易獲得他們可以了解的醫療專業知識,讓病人在醫病關係中獲得較為平等的地位,並且因為診斷和檢驗效率的提高,而大幅降低等待時間,提高治療品質。同時,醫師也才能有時間改善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達到更理想的醫病關係。這三位年輕世代的醫師呼籲醫護人員、民眾和醫學生一起好好利用新技術,創造更美好的醫療環境,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共同成長。一位醫師從學生時期開始,在病歷寫作方面就有許多來自師長的要求,例如需要遵循正確的文法和用詞來撰寫病歷,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和困擾,此外,還會有強制參加的病歷寫作比賽。在執業後,「病歷記載不實」、「病歷記載不詳」可說是高懸在每位醫師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評鑑的壓力下,醫師們必須確保他們的病歷完全符合標準和要求,診斷不能寫縮寫,HFrEF要寫成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T2DM要寫成Type 2 diabetes mellitus。然而,這些要求都造成醫療人員書寫紀錄遠大於與病人相處時間,同時給醫師們帶來壓力和負擔,特別是當他們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病歷時,或連續上班36小時身心俱疲時。隨著大型語言模型的出現,如ChatGPT,透過簡單的prompt(指令),醫師們現在可以更快速地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進一步提高了病歷寫作的效率和準確性。此外,大型語言模型還可以幫助醫師們改進病歷寫作技能,通過檢查他們的語法和用詞來提高病歷的質量。在過去,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以自然語言書寫的報告,如病理和影像報告,改以條列式書寫,以減少病歷寫作的時間和工作量。此外,還有人提出結構化病歷,用表單的方式來幫助醫師們記錄病人的病情和治療過程。然而,這些方法也存在其缺點,例如過於僵硬和缺乏彈性,可能會限制醫師們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並且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工作量和時間浪費。在臨床照顧上,由於內科病人的複雜度較高,如癌症病人、加護病房病人,他們有時間跨度很長的過去病史,每當有新的事件,病歷紀錄為求方便,往往是複製前後次,新增一段「This time, he developed acute abdominal pain. He was then admitted for further management.」,這樣的病歷雖然說不會遺漏任何之前的重要資訊,卻讓閱讀、接班的醫師無法在第一時間了解病人狀況。然而在我們所處的世界,萬物都傾向朝最大值熵(亂度)前進,包含病歷,要抵抗此趨勢就需要花費巨大能量,而ChatGPT就像是催化劑降低所需的功。以下分享幾個常見的臨床情境(病人資訊皆為虛構或已經過修改)情境一:複雜的過去病史咒語內容:Outline and Sort the following medical record:54M, LUL lung adenocarcinoma s/p LS1+2 segmentectomy & LND in 2019, pT3N2M1a (visceral pleural), s/p adjuvant VC x 4 concurrent RT to mediastinum 2019/11-2020/04, s/p Iressa 2020/04, with enlarged nodule at RLL, s/p RLL wedge resection, with brain mets 2021/03, s/p RT to brain tumor/skull mets (2021/5), s/p osimertinib (2021/04/14~) with leptomeningeal mets with involvement of cauda equina, esp. bilateral S2-5 roots s/p 30 Gy/ 10 Fr. RT to sacrum level nerve root (2022/11/07~11/18), under Osimertinib 2# QD (2022/12/15~) and #3 bevacizumab QOW (12/1) with more weakness of bilateral lower extremity weakness due to disease in progression, s/p L1~L5, 3000cGy/10 fractions (11/19~11/29), s/p #4 avastin (7.5mg/kg, self paid)結果:54M with history of LUL lung adenocarcinoma:- LS1+2 segmentectomy & LND in 2019- pT3N2M1a (visceral pleural)- adjuvant VC x 4 concurrent RT to mediastinum (2019/11-2020/04)- Iressa (2020/04)- Enlarged nodule at RLL, s/p RLL wedge resection- Brain mets (2021/03)- RT to brain tumor/skull mets (2021/5)- Osimertinib (2021/04/14~)- Leptomeningeal mets with involvement of cauda equina, esp. bilateral S2-5 roots30 Gy/10 Fr. RT to sacrum level nerve root (2022/11/07~11/18)- Under Osimertinib 2# QD (2022/12/15~) and #3 bevacizumab QOW (12/1)- Bilateral lower extremity weakness due to disease in progression- L1L5, 3000cGy/10 fractions (11/1911/29)#4 avastin (7.5mg/kg, self paid)情境二:由急診病歷生成住院病摘咒語內容:Tak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and write a medical narrative paragraph:65MDM, HTN on medicationp/w fever with cough 3d, AMS yesterday afternoonno chest pain, no n/v, no abd painER: vitals: 38c bp 100/60 RR 12 HR 120,CBC: WBC 12kLab : Cr 2.0 aki, hypoK k 2.5CXR: bil. infiltrationEKG: SRDX: CAP s/p Tazocinadmitted結果:A 65-year-old male with a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tension, who was on medication for both,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room with a 3-day history of fever and cough, and an onset of altered mental status yesterday afternoon. The patient denied any chest pain, nausea, or abdominal pain. Vital signs showed a temperature of 38°C, a blood pressure of 100/60 mmHg, a respiratory rate of 12 breaths per minute, and a heart rate of 120 beats per minute. The CBC showed a white blood cell count of 12,000/µL. The patient's creatinine was elevated at 2.0 mg/dL, indicative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the serum potassium was low at 2.5 mEq/L. A chest X-ray showed bilateral infiltrations and an EKG showed sinus rhythm.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nd was started on Tazocin. 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for further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情境三:交班表生成住院摘要咒語內容:summarize in narrative medical record05/24 INR6 s/p FFP 4U。Afib rate s/p rate control add b-blocker for Afib5/25: Bilateral massive plueral effusion >5cm5/26 Afib RVR around 17:00 S/P Amiodarone loading once , check TSH/FT4 s/p NS bolus 250,* HyperK. hold spironolactone* 5/28 HR 150-170 > Amiodarone(300/900) > DC DigoxinBedside Echo: multiple B-lines, bilateral(L>R) side pleural effusion, RLL consolidation, EF R), RLL consolidation, and EF
-
2023-05-06 醫聲.醫聲要聞
「善終三法」全台首套生命教育繪本出爐 觀念向下紮根
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統計,器官捐贈意願2017年有4萬3626件、2018年4萬0808件、2019年4萬3510件,但2020年變為3萬2496件、2021年2萬2793件、2022年1萬7145件。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指出,器官捐贈人數於新冠疫情前後有落差,因疫情期間政策規定醫院分艙分流,禁止醫護人員進入其他家醫院,除非只有緊急狀況才會例外,因此案件數才會下滑,然而隨著疫情解封,今年度器捐登錄人數已有回流。每年約有1萬多人等待器捐,最多為腎臟、眼角膜、肝臟、心臟、胰臟、肺臟、小腸等。劉越萍指出,等待腎臟移植患者,可以用洗腎處理,因此等待洗腎患者人數最多;而心臟捐贈需要有來源包括意外等,而新冠疫情期間減少移動,意外事故相對少,不過疫情也提醒我們,如果不提前面臨善終,當生命快到盡頭時可能留下遺憾,希望持續推廣器官捐贈移植、病人自主法,有機會多救一個是一個,讓生命活得更有價值。歷經3年新冠疫情,深刻體會到生命無常、家人間情感交流的重要性,而疫後新生活展開,更應將生命教育應融入生活,如同空氣般無感卻重要的存在,也是開啟談「愛」、談「生死」的重要契機。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今推出全台首套談論「善終三法」的生命教育繪本,鼓勵親子共讀,深耕生命教育觀念。器捐病主中心副執行長柯彤文表示,生離死別是日常,從小形塑正確觀念就顯得重要,此次推出《小紅機器人》、《豬二哥的歡樂派對》、《樹懶爺爺的心願》等3本親子繪本,用可愛的動物角色作為討論媒介,透過家長和孩子的互動,將《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及《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概念慢慢地放到了大小朋友心中,希望將生命教育的觀念往下扎根。《小紅機器人》以器官捐贈為主題,主角兔寶寶心愛的小紅機器人機芯不能動了,而貓妹妹願意捐出手上壞掉無法修理的機器人零件,延續了玩具的功能,進而帶出器捐核心的價值「分享」。《豬二哥的歡樂派對》是討論安寧緩和醫療,在導讀時,小朋友或許好奇豬二哥生了嚴重的病是什麼病?這時就能和他們淺談癌症及醫療的治療層面,而最重要是開放式結局,停在了豬二哥與好友們愉快及溫馨地舉辦完派對後的告白,讓死亡不再是恐懼的陰影。而《樹懶爺爺的心願》則是提到病人自主權利,藉由在森林中備受大家敬重的樹懶爺爺,他在醫院見到自己的好友牛伯伯在治療過程中,家人間對治療選擇時的拉鋸,而決定開啟一趟自己做主的醫療決定過程。同時也提醒小朋友,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事。繪本作者王元容分享自身經歷,父親癌症末期時醫師曾建議家屬讓父親如同睡覺般離開,但身為子女的她不願放手,仍想試試最後的機會,「但是個錯誤決定」,決定執行化療後2天,父親就陷入昏迷再也沒醒來,「這件事讓我走不出去,我沒有好好跟父親道別,他似乎還有些心願想跟我說,但我不知道」。在完成這本繪本後,自己也獲得療癒,希望每個人能尊重他人生命及意願,最後做好道愛、道謝、道歉、道別。繪本繪者黃淑華表示,議題需要靠社區所有人一起來推廣,繪本中故事透過主角個人,一路延伸到社區,讓小朋友閱讀時,自己慢慢了解故事內容,並可以與自己的朋友分享,在同儕間推廣器捐移植、安寧緩和及病主法議題。教養KOL「神老師」沈雅琪表示,預立遺囑、安寧病房等名詞,對小孩來說太陌生,如果寫成教科書沒有人想看,做成橋樑書透過圖文故事,讓孩子好閱讀,也體會生老病死,如果孩子對於善終三法有興趣,繪本最後也有整理法令、相關QA,都能從中找到答案。這三本親子教育繪本不只適合學齡期孩子閱讀,更適合全家人一起共讀分享,有國民奶奶之稱的譚艾珍女士在讀了繪本後,深有所感地說:「我們沒有辦法決定生命長度,但能自己決定生命的厚度。」期待藉由系列專書,讓大人及小孩能瞭解生命自主的意義,進而尊重自己與其他人的決定;除此之外,也希望社會大眾及企業能共襄盛舉,讓生命教育系列繪本能接觸到更多民眾,為國內善終生命教育的啟發共同努力。
-
2023-05-05 焦點.生死議題
癲癇兒沒去過動物園…北榮「Oba」陪走最後一哩路 母了心願放手拔管!
台北榮總於護師節前夕,舉辦「Our Nurses,Our Future 有護理師、才有未來」活動,讓護理師分享服務的故事及感動。護理師劉曉菁說,大德病房於105年7月,引進導盲犬轉職為輔助治療犬「Oba」成為全台第一隻駐點在安寧病房的輔助治療犬,陪伴、療癒無數病人及家屬。護理部主任明金蓮呼籲,護理師是應該被尊重,受保護,社會大眾應投資護理,讓護理持續創造無限的價值。107年10月,經過3個月訓練,護理師劉曉菁、副護理長楊婉伶正式成為輔助治療犬Oba的合格寄養家庭,108年2月開始,Oba正式開始工作,由兩位護理師輪流每天帶著Oba一起上班,參與團隊運作及服務,增加陪伴病人及家屬的時間與機動性。Oba陪伴案例一副護理長楊婉伶說,在一次安寧共照的過程中,接觸一名嚴重癲癇的小朋友,接了呼吸器不久於人世,但媽媽遺憾孩子出生後,沒有去過一次動物園,沒有聞過動物的味道,卻已不適合搭救護車前往動物園,最後讓Oba陪伴小朋友,舉辦了生前告別式,護理團隊最後完成了媽媽的心願,見到Oba的隔天媽媽就決定撤管,不再讓孩子痛苦。Oba陪伴案例二劉曉菁說,還有一名頭頸部癌症病人於生命末期時,體重已不到28公斤,甚至比Oba體重29.8公斤還輕,病人一直希望讓Oba能在病床上陪伴,在一次機會下,讓Oba陪伴病人睡了2個多小時,完成病人的心願。她說,每當大德病房中若有人離世,團隊成員為病人鞠躬送行,Oba也會低頭跟著一起鞠躬,撫慰陪伴病人與家屬。劉曉菁於假日或放假,帶著Oba到各地演講教學,跑遍全國多家醫院及長照機構、安寧居家、社區據點及學校,漸漸民眾開始對於服務於安寧團隊的輔助治療犬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疫情解封後,包括宜蘭陽大附醫、羅東聖母醫院開始與台灣導盲犬協會合作,培訓團隊成員成為合格寄養家庭。認識「動物輔助治療」動物性輔助性治療在國外行之多年,國內動物輔助性治療則以狗兒為主,應用領域包括護理之家、安寧病房,長照機構等。常針對老年人的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及中風病史住民;中壯年為腦傷病患,兒童以亞斯伯格症、自閉症及腦性麻痺進行輔助性治療。而無論國內外的研究,都發現動物輔助性治療對患者產生互助的效益。輔助治療犬「Oba」小檔案導盲幼犬O胎橘老二 男生2015年6月23日出生父親:Nasa 母親:Zona臉書粉絲專頁:Guide dog Oba(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05 焦點.生死議題
拔管的決定:輪到自己時「放手」談何容易!一位神經科醫師的艱難抉擇與成全
「能不能拔管,讓親人安然離去?」,對於親人有插管的家屬而言,是很兩難的課題。重症名醫陳志金在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分享與一位病患家屬的經歷。這位病患的兒子是位神經科醫師,面對母親瀕臨死亡的困境,與主治醫師陳志金討論治療方案時,兒子果斷決定停止母親的升壓劑並同意拔管。雖然陳志金理性上同意這樣做是對的,但在情感上仍無法克服內心的不捨。而該位病患的兒子(神經科醫師)對病人負責任的態度跟責任感也值得佩服,即使是面對至親生命垂危,仍堅持完成所有的工作,才去見病危的母親。家屬也是醫師 同意主治醫師替媽媽拔管陳志金表示,該位病患家屬是位神經科醫師,而他的母親正在生死邊緣徘徊。「媽媽目前的腦幹反射都測不到,升壓劑停掉以後,血壓就會掉,可能很快就會心跳停止,但是,也有可能會再維持一段時間。」面對眼前的神經科醫師,即使他是專家,我還是一貫的說明,因為此刻的他,身份是家屬、是阿嬤的兒子。「升壓劑停掉,管子也一起拔掉。」家屬忍住淚水,說出這句話。陳志金停頓了一會,點點頭:「好的,我們來安排。」陳志金表示,很少看到這麼果斷決定的家屬,但是,因為他是專家,他很清楚,這樣的決定對媽媽是最好的決定,再維持下去,其實只是延長死亡,增加痛苦而已。「陳醫師,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家屬的淚水已經止不住了。「如果是我媽媽的話,我也會做跟你一樣的決定。」陳志金拍拍家屬的肩膀。陳志金表示,家屬作為專家,會知道這是最好的決定,但是情感上的不捨讓家屬猶豫不決。自己深刻理解家屬所肩負的責任,因為當所有家人都給予信任時,必須要做出最好的決定,這責任遠遠超過一位專家的責任。在至親命危的情況下 仍對病人有責任感在這樣的時刻,陳志金想給家屬最好的陪伴!特別安排專科護理師在家屬抵達時通知自己,讓自己能夠給予他適當的支持。雖然所有家人早上已經做了決定,家屬卻忙到中午才能趕過來,因為他要先完成早上的門診病人的付託。陳志金表示,非常佩服他對病人的責任感,即使在至親命危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忍住悲傷,先完成病人的付託。他清楚知道,母親能夠體諒,也會希望他這麼做。最終,家屬做出了最好的決定,停止升壓劑,讓母親能夠安詳離世。在母親節前夕,陳志金深刻體會到了作為醫護人員所肩負的責任,以及家屬所承受的痛苦。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希望能夠給所有的母親和家人,送上最深刻的祝福,並向所有醫護人員致敬,感謝他們所做的一切。放手,是最好的祝福與決定此篇貼文一發,引起大批民眾留言,有許多網友表示不捨,好希望能給家屬一個擁抱。「真是心疼!在最後的時刻仍然堅守工作崗位,把工作完成後才跟媽媽做最後的告別,媽媽一定也很以他為榮的」、「繼續看診,停升壓劑,拔管!這些都是好不容易的決定~真心佩服」、「在攸關生命的課題上,任何一項決定都是艱難與不捨」、「很感動!心有戚戚焉⋯⋯,因為我也經歷過這樣的情境!」、「醫生也是人,面對生離死別,也會徬惶無助」、「放手真的很難,如果還有時間,跟親人道謝、道愛、道別,至少心裡不要太多的遺憾」、「簽下DNR也是讓她可以不再痛苦的離開。」>>>延伸閱讀:生命自己做主 用DNR拒絕無效醫療也有網友分享自身的經歷:網友1:「我是牙醫師,去年,我也面臨類似的抉擇。站在加護病房的床邊,看著陷入深度昏迷,醒轉無望的母親,在把媽媽送醫的時候,壓根沒想到,這次她永遠不會再回家了。我知道母校的醫師學弟已經盡全力救治,但人力畢竟有其極限,而我自己空有一身學識,卻毫無用武之地,那種完全地茫然與無助,在那當下我與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根本沒多大差別。我恨,我痛恨自己沒用,讀書學習那麼多,在關鍵時刻挽救不了最親的人。基於所學,我自己心裡也有數,拔管送她離開,是讓媽媽體面登出人生最好的方式。我知道我做的是對的,果決而不拖泥帶水,媽媽昏迷的隔天,與主治醫師討論過後,就決定三天後拔管,所有親戚、長輩、朋友都認同我的決定,也讚許我的勇敢,只是大部分人看不到我所承受比泰山還沈重的悲痛。」網友2:「身為護理人員,雖然我沒簽到DNR,但當自己母親已經從外院的ICU轉到躺在自己平時工作的急區時,腦袋真的是空白的,感謝當時正在工作的學姐特意出來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讓我好好哭了一場!」網友3:「我前陣子也第一次簽放棄急救這件事,雖然我是哭著簽,但是當急診醫生問我要不要幫爸爸插管,或是鼻胃管之類的,我都很果斷的說不要,電擊急救插管都不要,如果萬一怎麼了,就讓他自然乾淨的走,身上不要插任何管子,我也常常跟我爸聊這樣,最後我爸康復出院囉」網友4:「我也面臨過一樣的事,只是我們不知道可以拔管。在主動要求簽完放棄急救後,爸爸多躺了4.5天,因為管子也多被抽痰了4.5天。拍背真的沒什麼,抽痰對我跟媽媽來說是最直接的衝擊,每次抽痰爸爸的身體都在抽蓄,可能是神經反射的抽蓄,但在家屬看來就是很痛很痛的反抗。好在,我們沒有同意氣切,不然這個折磨不知道是折磨爸爸還是折磨家屬。我好謝謝當初的急診科醫生,謝謝他們願意跟我解釋爸爸的狀況。也希望跟陳醫生一樣好的醫生可以更多更多,幫助病人善終。從這之後,我跟家人都有共識,無論是誰面對這樣的狀況,都不要幫對方急救!」在醫療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當親人的生命走到盡頭,家屬面臨決定是否拔管而讓親人安然離去,對於有插管家屬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如果是你,會做出怎樣的決定?」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最後一刻,我讓父母急救插管」諮商心理師:放下悔恨,有時我們的選擇不多.安寧之路─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29 焦點.元氣新聞
淡大交換生誤食老鼠藥 醫:嚴重恐致「這些部位」出血
24歲淡江交換生肖雷(Alex Shorey),傳出疑似在台灣吃路邊攤小吃時誤食老鼠藥「超級華法林」,導致器官衰竭、呼吸困難命危,正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治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高偉峰說,老鼠藥型態常分為固體及液體,主成分是「華法林」,用途是抑制凝血功能,讓老鼠流血死亡,但有些老鼠藥會添加氟化物,毒性更強,如果人類誤食,嚴重恐導致腎衰竭、腦出血。高偉峰指出,一般固體老鼠藥的「華法林」含量不多,即便誤食對人體傷害不大,而液體型態的老鼠藥,往往劑量無法估算,誤食對人體傷害較大。不過,不論是那種劑型的老鼠藥,服用大量後都可能出現嚴重症狀,如內臟器官或組織出血、腦出血,嚴重還可能導致腎臟等器官衰竭。高偉峰說,誤食老鼠藥後,需使用抗凝血的拮抗劑,也就是維他命K,治療困難度不高,但若病情嚴重時,治療時間將長達半年至一年。至於肖雷爸媽希望將兒子接回澳洲治療,高偉峰說,這必須由患者的主治醫師加以判斷,選擇符合患者最佳的醫療方式。北醫附醫三點聲明 患者自述與小吃無關29日下午北醫附醫發出三點聲明。發布日期:112 年 04 月 29 日有關媒體報導,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說明如下1.該名病人因噁心、嘔吐、流鼻血、血尿至本院就醫,因凝血功能異常,醫療團隊先予以維他命 K1 治療,綜合凝血因子檢測的結果及病人對維他命 K1 治療出現效果,醫療團隊診斷為第二代抗凝血劑類滅鼠藥中毒,亦即超級老鼠藥中毒。 2.因治療過程中病人對藥物出現過敏等反應,轉入加護病房觀察處理,經醫療 團隊調整用藥,目前情況穩定,昨(28)日由加護病房轉至普通病房,家屬也 對醫療團隊的處置表達感謝。3.經醫療團隊詢問病人於發病前的進食情況及生活起居,病人自述應與街頭小 吃無關,但亦不明白為何會接觸到滅鼠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3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醫師會被AI取代嗎?
2040年,每個人手機上都有AI醫師的App。隨叫隨到。24小時,全年無休。只要輕滑一下,螢幕上便會出現一張「症狀檢查表」。點選幾個項目後按「輸入」,螢幕上便會迸出一個穿著白袍, 戴著黑框眼鏡的「生化人醫師」。長得人模人樣,漿過的白袍,纖細的手,像代表所有醫學專科之神的「奥斯勒」,精湛,冷靜,超然……只是不知道他是否仍遵守「希波克拉提斯宣言」?每個人的AI手錶上有個「病人端」, 隨時接收鉅細靡遺的生化數據。不再有醫師告知病情這回事,直接簡訊發出:「X先生,你得的是第四期大腸癌。」這可不是危言聳聽,AI變得越來越強,最近已經通過美國國家醫師考試。只是目前,它在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所必需的「同理心」和「創造力」上,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它能分析病人的症狀,但它不能同情地點點頭說:「人生真難,不是嗎?」它能讀懂醫學期刊和研究報告,卻不會講一個冷笑話,讓病人暫時忘記疼痛。它能在手術台上精準切割,但不會術後繞到病房,握著病人的手說:「一切都會沒事的。」它可以分析病人的細菌培養報告,卻無法在戰勝一個頑強的感染症後,和病人擊掌歡呼……它不會說善意的謊言。寒冷時不會適時遞上一條毛毯。病人情緒潰堤時,不會遞上紙巾。它不會擁抱病人,給他一種被撫慰的信任感……與一個「第四期腫瘤」病人坐在一起,它更是束手無策。因為只有「人性」才能療傷,陪他步上未知而充滿險阻的旅程。確實。我們無法讓自己比AI更聰明,我們只能更加「人性化」,盡量延遲被AI全面統治的時間。新一批大五的醫學生又進來了,我忝為導師,突然覺得雙肩沉重:AI時代,理想中的「醫學人文教育」該是什麼模樣 ?當代醫療環境不再是栽培新血輪的沃土。功績主義下,「愛」與「同理心」無關緊要,人與人互動越來越少,互信基礎薄弱。一個完美風暴正在形成。天知道AI會把世界變成什麼?醫師這一行有未來嗎?我告訴學生,如果你把醫學當作「生命科學」來追尋,那就有點難。所幸,除了「科學」之外,我們能為病人做的事還很多。親切地向病人打招呼,用真誠的話語,探尋疾病背後的那個「人」,給他一些你認為對他最好的建議。花一點時間談話,解說,鼓勵。在混亂中找到一點秩序。規畫一條向前的道路。告訴你的病人,他並不孤單。你會和他一起面對。這才是當醫師的「基本功」。你還沒給藥呢,病人已經覺得疾病的威脅不再迫切,恐懼不再劇烈,無助感減弱,希望重建。你不一定能用「科學」找到解圍之道,卻能給病人一種「一切被妥善照顧」的感覺。他會感激你在他生命危急時守在他身邊,感激你為他而戰。面對面,晤言一室之內。傾聽病人真實的感受,也把自己最真實感受表達出來。這是AI最弱的一環,也是生而為人的可貴價值。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