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腺炎
扁桃腺是由淋巴組織組成,位於口咽的兩側。扁桃腺炎即是指扁桃腺及淋巴組織有發炎現象,分為急性與慢性扁桃腺炎。急性扁桃腺炎較常見,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若治療不當或反覆感染即會變成慢性扁桃腺炎。
- 症狀: 嚴重的喉嚨痛 吞嚥困難 吞嚥時會痛 發出沙沙聲 咳嗽 口臭 發燒 缺乏食慾 頭痛 脖子僵硬 顎下淋巴結腫大 扁桃腺出現白色或黃色的點 張開嘴巴有困難 疲勞
- 併發症: 猩紅熱 風濕熱 風濕性心臟病 腎絲球腎炎 中耳炎 支氣管炎 氣管炎 鼻竇炎 側扁桃膿瘍 後咽部膿瘍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扁桃腺是由淋巴組織組成,位於口咽的兩側。扁桃腺炎即是指扁桃腺及淋巴組織有發炎現象,分為急性與慢性扁桃腺炎。急性扁桃腺炎較常見,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若治療不當或反覆感染即會變成慢性扁桃腺炎。
鵝口瘡是一種口腔內黏膜急性發炎症,由黴菌念珠菌屬所引起,好發於六個月內的嬰幼兒,尤其是剛發生那幾天,患童會容易啼哭、胃口差,有時伴隨輕微發燒,如果細查口腔內可發現乳白色斑膜,疑似餵奶後遺留的汙漬,但一般奶垢輕拭可脫落,鵝口瘡卻無法抹除,用力擦還會造成出血,這就是黴菌型潰瘍。較大的孩子或成人,通常兩週內可自癒,不過也有少數因治療不及時,病情蔓延扁桃腺、食道、氣管,造成拒食、吞嚥與呼吸困難,甚至感染肺、胃、腸等,引發嚴重併發症。而嬰幼兒因抵抗力較差,通常需經治療才會好,且如果經常復發,應注意是否有先天性免疫失調或免疫功能缺陷。 與其他口腔黏膜疾病不同在於,鵝口瘡一開始便出現大範圍且不規則形狀的白色薄膜;而無論是免疫力低弱造成的嘴破、或病毒引起的疱疹性齒齦炎、腸病毒引發的潰瘍,開始時都是先以紅疹形態出現,接著才起白色點狀膿疱。 鵝口瘡也會發生在成人身上,特別是愛滋病、癌症、糖尿病等患者,及長期使用類固醇如慢性氣喘及過敏,或中耳炎使用抗生素治療,因藥物副作用造成口腔黏膜功能失調,容易受黴菌侵入而發病。
陰道分泌物俗稱白帶,正常的陰道分泌物具有清潔及保護陰道功能,青春期後分泌物會隨月經周期變化,一般在排卵前後量會變多,也變得較清澈且富有延展性,有潤滑功用以助精子通過,之後變得較濃較混濁。停經後則稍微減少。正常的白帶應該是乳白到透明無色、稍具黏性、無異味。 當分泌物有以下特徵時,建議就醫治療: .聞起來臭臭的,像魚腥味。 .顏色呈現黃綠色、綠色、血色。 .樣態呈現乳酪狀、泡沫狀、濃液狀。 .下體紅腫、疼痛、搔癢難耐。 .小便時或性行為時有灼熱剌痛感。
肺炎是指肺部出現炎症,可由多種感染因素造成,包括病毒、細菌或真菌。由細菌引起的肺炎可用抗生素治療。而根據感染源的不同可分為院內感染型及社區感染型。肺炎是可以預防及治癒,但如果沒有處理好,嚴重者可能導致敗血症和急性呼吸衰竭症候群。在診斷上與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最重要的判斷在於,肺炎會出現肺部浸潤現象。
骨髓炎的成因是骨骼受到病菌感染所引發,病菌入侵骨骼會形成炎性反應,進一步造成膿瘍而破壞骨頭。早期骨髓炎症狀單純時,通常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晚期常必須藉由手術加以治療。
貓抓病是受到韓瑟勒巴通氏菌(Bartonella henselae)感染時所產生的疾病。一般來說,不論是家貓、流浪貓,都可能帶韓瑟勒巴通氏菌,因此貓抓病患者通常是因為遭到貓抓、舔或咬傷,引起韓瑟勒巴通氏菌感染,主要會造成紅色丘灶,約有50~90%的個案於抓傷部位出現丘疹;如果感染韓瑟勒巴通氏菌的患者,是平時免疫力好的大人,只會淋巴結腫大、輕微發燒,但如果是5歲以下幼兒、老人或免疫力較差的患者(癌症病患、器官移植病人及愛滋病帶原者或患者等),容易發展成全身性感染,導致神經視網膜炎、腦膜炎、心內膜炎、肝臟及脾臟的細菌性紫瘢(bacillary peliosis)等。 相關流行病學資料: .貓抓病沒有特別地域性,全世界都有可能出現,但較為罕見。美國每年貓抓病的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四。 .臺灣病例概況:臺灣在2007年通報179例,確定病例7例,大約每十萬人口確定病例數為0.03。(資料來源為疾病管制署) (1)性別:無差異。 (2)年齡:常見於小孩及年輕人。 (3)月份:常見於夏末及秋冬。 (4)地區:無差異。
大腸憩室是大腸壁上,黏膜向外突出腸壁肌肉層而形成的囊狀構造,最常發生於降結腸後段的乙狀結腸處。大腸憩室症在青壯年時較少出現;在大於60歲的老年人身上發生率可達50%,在歐美等國全人口的發生率則可達40%,與飲食習慣多肉、多精緻食物,較少攝入高纖食物有關。
骨盆腔炎是子宮、卵巢、輸卵管及骨盆腔腹膜因為感染而發炎的病症,此發炎情形多是由細菌感染引起。骨盆腔炎與性行為高度相關,好發於15至44歲間,約有1%–3%女性會患有此疾病。骨盆腔炎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若是持續反覆發炎,有可能引起膿瘍,導致輸卵管沾黏,造成不孕;也有可能因為嚴重感染導致敗血症或腹膜炎而死亡。根據資料,反覆罹患三次骨盆腔炎者,不孕的機率高達40%。
風濕熱是指人體感染A族溶血性鏈球菌(尤其是咽喉炎)後引發疾病,所表現出的關節炎症狀,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好發於上肢肩、肘、腕,下肢髖、膝、踝等大關節,症狀特徵為紅腫、疼痛、腫脹等。風濕性關節炎的另一特徵是,疼痛很少固定在同一關節,具轉移性和不對稱性,在一處的關節發作之後,接著又轉移到其他關節。為急性炎症,通常持續時間不長,幾天後就會消退。如果慢性咽喉反覆感染,晚期會造成心臟的風濕性瓣膜疾病。
風濕性心臟病顧名思義,是一種由風濕熱(Rheumatic fever)引起的心臟病,引起風濕熱的A群β溶血性鏈球菌會侵害全身的結締組織,當心臟組織受到侵害時,即稱為風溼性心臟病。此疾病主要傷害的部位是二尖瓣膜與主動脈瓣膜,且學齡兒童較容易罹患風濕性心臟病,其中又以8歲為好發率高峰。
天疱瘡是一種皮膚黏膜自體免疫水皰性疾病。為慢性、復發性、嚴重性表皮內水皰疾病。這種疾病是因為患者自體的B 細胞產生抗體,攻擊皮膚細胞間的橋樑--「細胞間隙蛋白」,這種蛋白本來是負責把細胞跟細胞連在一起,就像是水泥把磚塊黏在一起,當這個蛋白受到攻擊後,表皮細胞就變成一塊、一塊獨立的磚塊,再也無法連在一起,使得患者皮膚輕輕一碰就破皮、起水泡。 此症好發於 50~60歲中年人,男女間無發生率差別。每年每百萬人約0.5~3.2人的發生率。可依症狀分成四種型態: 尋常型天疱瘡、增殖型天疱瘡、落葉型天疱瘡和紅斑型天疱瘡。
膽囊炎的主因是因膽結石阻塞膽囊出口,引起發炎,為膽結石最常見的併發症。通常是先用抗生素治療,若病情仍無法控制,則須以手術做膽囊切除,以免有後遺症。
退伍軍人症是肺炎的一種。病程從厭食、身體不適、肌痛與頭痛等症狀開始,可產生乾咳、高燒、嚴重肺炎甚至呼吸衰竭及死亡。
猩紅熱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疾病,傳染途徑為飛沫或接觸造成感染,目前尚無疫苗可以預防。致病因是感染了A群鏈球菌,傳染力強,在人潮聚集的公共場所容易爆發群聚感染,若未適當治療,可能引起心臟及腎臟的併發症。 主要的流行季節為冬末初春,好發於5至15歲的孩童。感染後約1至7天,患者會出現發燒、喉嚨痛、腹痛;舌頭紅腫,類似草莓的外觀;皮膚出現砂紙般粗糙、可能發癢的紅疹等症狀。治療上給予適當抗生素,期間應遵從醫囑,不可因症狀明顯改善就自行停藥。
淋病與梅毒一樣屬於皮膚性病的其中一種,淋病感染的病原菌全名為奈瑟氏淋病雙球菌(N.Gonorrhoeae,簡稱淋菌),主要是藉由性接觸傳染,潛伏期長短不定,通常臨床症狀會在感染的三天後開始發生,不過如果性生活過度、身體虛弱、加上酗酒抽菸等惡習因素,可能使潛伏期縮短,加速發病。淋病主要影響人類的生殖器官,無論男女,皆會受苦於泌尿系統及生殖系統的發炎、腫痛、化膿、滲出體液等,最後嚴重的還可能蔓延至心臟、肝臟、腎臟或其他臟器,損壞原本的運作功能。淋病也會影響新生胎兒,致使他們併發眼疾失明。 目前淋病仍是全球流行的傳染性病,過去二十年來染病人數還有直線上升的趨勢。在台灣,淋病被衛生署列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病,應於診斷後一週內通報。
粉瘤是皮膚病中常見的皮下腫塊疾病之一,只要是成年人都可能誘發。主要因皮脂腺阻塞或外力穿刺傷而形成。特徵為膚色的皮下突起,鼓起的表皮中心常會看到一個小黑孔,有時稍加擠壓,會跑出一些帶酸臭味的粉狀物質,因此又有粉瘤之別稱。 粉瘤絕大部分屬於良性,有的明顯隆起於表皮,有的則深埋真皮內,乍看和青春痘很像,但由於粉瘤內含廢棄角質,不像青春痘只是單純的毛囊發炎,所以並不會自行消退,更可能隨時間愈長愈大。最好當發現皮膚一有異狀時,盡早就醫交由專科醫師確診,視粉瘤的大小及嚴重性可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例如局部藥物注射、雷射治療、切開引流、手術摘除等。不過若想要徹底根治,最好還是選擇及早開刀,趁粉瘤愈小的時候開刀處置,疤痕會愈小,復原得也愈快。當粉瘤破時,會有發炎症狀,此時可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沒有發炎的粉瘤,使用抗生素是無效的。
乳管擴張是一種乳管發炎的病症,通常會於兩側乳房同時發生。患者位於乳頭下方的乳腺管,一處或多處出現管壁變厚、乳管阻塞,或產生黏稠分泌物,進而導致乳房腫脹、腫塊…等症狀。乳管擴張常發生於更年期女性身上,然而非更年期女性身上也有可能出現。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乳管擴張與乳癌並無關聯,患者罹患乳癌的機率並不會增加。
毛囊炎是體表的毛囊感染細菌所引發的一種化膿性炎症。根據病灶的部位又可分為:髮際瘡(發於頸部髮際)、鬍鬚瘡(發於下頷)、眉間瘡(發於眉間)、坐板瘡(發於臀部)等。小兒最常見於頭部,成人則只要有毛髮的部位都可能引發毛囊炎。一般輕微的毛囊炎,在用消毒水清洗或者塗敷抗生素藥膏於患部,約一至二週就可治癒,不至留下疤痕。
腦膜炎是指腦部及脊髓周圍的腦膜受到微生物感染或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會導致重症與死亡。 依病原體不同大致可分為四種:細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無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黴菌性腦膜炎。 症狀有發燒、頭痛、神智不清和脖子僵硬等,須以抗生素連續治療,及合併其他治療。 預防方式有維持勤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在多人場合注意室內通風、適當接種疫苗。
人體組織基本上都不透光,因為全身的皮膚會將大部分的光擋在體外,唯獨眼球會引導部分的光進入器官,以辨識物體形狀、顏色和距離,也就是視覺功能,但如果接收能量較高的光如紫外線,會傷害眼角膜細胞,導致「光害性角膜炎」。常伴隨眼睛針扎般疼痛感及大量流淚,患者甚至無法睜開雙眼,且可能有視力下降情形。經常白天工作或遊玩時沒有症狀,卻在半夜睡眠中痛醒。
口腔扁平苔蘚是發生於口腔黏膜的慢性發炎疾病,屬於世界衛生組織匡列的口腔癌癌前病變之一,也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雖被列為癌前疾病,然而根據衛福部,此疾病發展為口腔癌的機率並不高,口腔扁平苔癬的惡性轉變率約為1.09%。 口腔扁平苔蘚最常發生於頰黏膜,其次則是舌頭、牙齦。依照發生位置及病灶處的不同型態,可再細分為6個種類,分別是:網狀型、丘疹型、斑狀型、萎縮、糜爛型、水疱型(潰瘍型)。此外,此疾病因為病灶處位於口腔內,不易痊癒,且容易復發。
腹腔為身體最大的空腔,腹膜包覆大部分腹腔內的器官。腹膜炎是指腹膜有發炎反應,主要由細菌感染、化學性物質、物理損傷等引起,其中以細菌感染引起最多。腹膜炎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危及生命
眼角膜潰瘍指的是分佈於眼球最外層的透明無血管組織「眼角膜」,因不同原因遭到傷害,導致組織破損,而受到黴菌、細菌、病毒以及阿米巴原蟲等感染並引起發炎,進而造成患者眼睛疼痛、紅腫以及視力模糊等等症狀的疾病。眼角膜潰瘍嚴重的患者,甚至可能因角膜穿孔而失明;癒合後的眼角膜,則因殘留瘢痕,可能造成視力受損。
陰道是女性外生殖器和子宮之間的通道,陰道炎是指陰道發炎,90%是因病菌感染引起,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常見的陰道炎類型主要有三種: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陰道炎、滴蟲感染陰道炎。陰道炎在診斷上,通常是根據陰道分泌物,俗稱白帶來判斷,包括分泌量是否增加、分泌物濃稠度變化、呈現的顏色、氣味,以及是否伴隨陰部搔癢或疼痛、尿道刺激等症狀。
德國醫師漢斯・萊特最先於1961年發現這種於下痢後,合併結膜炎、關節炎及尿道炎出現的疾病,因此將其稱為萊特氏或雷德氏症候群。因為萊特醫師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納粹罪行,目前醫界已將將雷德氏症候群,改名為反應性關節炎。患者在泌尿道或腸胃道感染一至四星期後,出現非對稱性關節炎,關節會出現關節紅腫熱等症狀。
當位於肛門直腸旁的肛門腺體,與肛門周圍皮膚異常相連,形成管狀通道,即稱為肛門廔管。一般來說,其疾病進程,是由肛門腺體感染開始,再發展成膿瘍、隱窩炎,最後形成肛門廔管。依照廔管位置不同,又可分為:皮下型、括約肌間隙型、穿透括約肌型、高位括約肌型、括約肌外型…等數個類別。
乳腺炎常見於產後哺乳時的女性身上,指的是發生於乳腺周圍因乳腺阻塞導致細菌感染,而引發的蜂窩性組織炎,通常發生於生產後2-3週;乳腺炎可再分為急性、慢性乳腺炎,其中以急性乳腺炎較為常見。非哺乳期的女性也可能出現乳腺炎,然而比例較少,多是乳頭皮膚外傷所致。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炎的症狀與其他哺乳期的不適不同,多出現於單側乳房,而非雙側皆有症狀。
疥瘡是一種由疥蟎蟲(Sarcoptes Scabiei)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其主要症狀是嚴重搔癢,因而常被誤認為過敏症狀,初期不易發現、就診。疥蟎蟲的大小僅約0.3mm,肉眼無法看見,不會飛行,主要的移動方式是爬行,且在離開人體約兩週後才會死亡。因此除了接觸到來自疥瘡患者的皮膚外,更可能藉由衣服、棉被等方式感染。皮膚有皺摺處,如:陰部、腋下、手指間、下腹、屁股、乳房下方、腳趾縫等處,最容易感染疥瘡。此外,人多群聚的地方,如照護中心、軍營、監獄,是疥瘡最常被發現的地點。
恙蟲病是由一種帶有立克次體之恙蟲(恙蟎)叮咬而感染的急性發熱性疾病。此病是屬於國內第四類法定傳染病,醫師若診斷疑似恙蟲病,應於一週內完成通報。其潛伏期通常為9~12天,在亞太地區,如:台灣、日本、韓國等地十分盛行。恙蟎蟲是一種肉眼不可見的小型寄生蟲,蛛形綱恙蟎科,以齧齒動物,如:老鼠,及哺乳類,如:貓、狗,以及鳥類等為宿主,其中又以齧齒類為主。恙蟎蟲一旦感染到恙蟲病病原體,其幼蟲也會成為帶原生物。在臺灣,恙蟲病的病媒主要是地里恙蟎(Leptotrombidium deliense)。人類在野外、草叢中,若遭具傳染性的恙蟎幼蟲叮咬,經由其唾液使宿主感染立克次體。此病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在沒有經過適當治療的病患中,死亡率可高達60%。
胃屬於消化系統的一部份,在上腹部中間偏左的位置。胃病是胃多種症狀的統稱。
植體周圍炎指的是人工牙根周圍,其軟、硬組織發炎破壞的一種病症,屬於植牙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之一。在人工牙根開始有功能後就有可能發生,發生率約一至二成。 人工牙根材質多為鈦金屬,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置在病人的齒槽骨內可自然產生骨整合,穩固支撐上方假牙。但術後如果疏於清潔和保養,使牙菌斑長期堆積附著在植體表面,植體周圍就會開始發炎,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症狀:紅腫、化膿、流血。當發炎變化還局限在周圍軟組織,此時稱為植體周黏膜炎(pen-implant mucositis)為可逆性,治療可選合併清創與抗生素用藥,如已破壞到硬組織,齒槽骨萎縮就需再動手術徹底清創或補骨,最嚴重時甚至植體鬆動,幾乎脫落,必須全部移除,還可能感染鄰近的健康牙齒,故須擴大重建範圍。植牙後落實定期回診追蹤很重要,才能早期發現早期處理。
肝臟是人體代謝毒素的主要器官。肝臟病變或是功能減退,無法順利代謝毒素,會使體內毒素累積。一旦毒素入侵腦部,導致腦神經異常,造成患者言行失序、昏睡不醒等精神、意識和智力產生變化,即是肝昏迷。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因為呼吸道長期發炎,而導致呼吸氣流受阻的病症,典型的症狀為「咳、喘、痰」,且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屬於國內十大死因之一,更是全球第四大死因。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9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都是由吸菸或接觸二手菸而引起;吸菸者更是每四人就有一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
腸躁症是指腸道的構造正常,但是功能異常,是常見的腸道功能性障礙疾病。腸躁症可分為腹瀉型、便秘型和腹痛型三類,也可能會多種症狀同時反覆發生。
肺臟位於胸腔兩側,正常時如同氣球般脹滿胸腔內整個空間,肺臟由兩層肋膜包裹,與胸壁間的空間稱為肋膜腔。正常情況下,兩層肋膜靠在一起,中間只有少許液體(約5-15cc),做為肺擴張與收縮的潤滑劑,當液體體積超過正常數值時, 會使肋膜腔壓力增加,造成肺臟組織壓迫,稱為肋膜積水。
正常人的排便次數是一周3次到一天3次。若排便次數增多、糞便水份一天量達到200公克以上,或含未消化食物、血液、粘液者稱為「腹瀉」。腹瀉時間二至三周以內為急性腹瀉,四至六周以上稱為慢性腹瀉。
肝臟負責人體內酒精代謝,當人體攝取過量酒精,導致肝臟細胞受損、發炎,患者出現腹部壓痛、黃疸、發燒及腹水等症狀,即為酒精性肝炎。研究顯示,近35%長期酗酒者,會出現酒精性肝炎,且若罹病後不戒酒,五年存活率僅40%。
克隆氏症是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其特色為慢性、反覆發生的腸炎,長期終身影響病人。常見的病徵是腹痛、腹瀉、體重減輕、貧血與部份病人亦可能產生腹腔內感染與發燒的情形,相較於一般急性腸胃炎短病程,病人的症狀如果不經診斷與治療,可以長期發生數個月之久,甚至逐漸惡化,腹痛可能造成反復急診就醫與止痛藥使用,一日腹瀉最高可能超過五次以上,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起居與工作情形。過去在台灣克隆氏症盛行率並不高,根據健保資料庫的數據,台灣每十萬人口中,約有3-4名克隆氏症患者,比例甚低,然而近年來有快速逐步上升的趨勢。 克隆氏症與急性腸胃炎,大腸癌或是常見的大腸急躁症的症狀有許多共通點,然而十分相似,但各有其特色。其中,克隆氏症的發病部位廣泛,從口腔到肛門,包含整個消化管道,且有「跳躍性病灶」的特徵,即發病部位不連續。此外,克隆氏症的特徵還有不斷的全層壁發炎,因此容易形成腸道狹窄,阻塞,廔管,膿瘍等併發症,需要住院使用抗生素甚至手術切除腸道治療;如果影響到大腸的腸道反覆發炎時,終身的大腸癌發生機率亦有所增加。
腎臟是主管體內代謝濾過排出廢物的器官,並可促進新陳代謝、調節水份及電解質平衡。不管是哪種因素引起腎臟發炎反應,損害腎臟功能與結構,就稱為腎炎。較常見的腎炎有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腎絲球腎炎、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及慢性腎炎。
專指鼠蹊部的黴菌感染,與足癬(香港腳)為同一種病原體,當黴菌感染到了人體的大腿內側、臀部、會陰等私密部位所引發的皮膚癬病,就稱為股癬。俗稱的「胯下癢」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股癬,臨床診斷上需謹慎與紅癬、牛皮癬、溼疹及脂漏性皮膚炎等其他相近的皮膚病區別清楚,以對症下藥,盡早治療,避免病情向外擴大,侵犯整個大腿和身驅。治療上需耐心擦抗黴菌藥膏,若症狀較嚴重可能還需搭配口服抗黴菌藥,用藥務必配合醫師指示,若見好轉即自行停藥,很容易再復發。
唾液腺依照其分布位置,又可分為腮腺、下頷腺、舌下腺,以及漫布口中的小唾液腺四種,每天共分泌約700-1500毫升的唾液,作為潤滑口腔與協助攝入食物的吞嚥、消化及殺菌之用。因為唾液成分中含有礦物質離子及有機質,一旦唾液積累於某處,就容易形成有機的結石,造成腫脹疼痛的症狀,稱為唾液腺結石。 其好發部位又以下頷腺為主,佔80%。原因是下頷腺分泌之唾液偏鹼性,且較濃稠,鈣離子濃度高,加上其走向為由下往上,且導管線較長所致。
心臟靠著收縮及舒張,使血液依序流過各心房、心室,流往全身各部位。而心臟中共有四個瓣膜,分別為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以及肺動脈瓣。這些瓣膜的功用,是避免血液回流,使血液順暢的流動。任何一個瓣膜因為先天疾病或感染的因素,而產生狹窄或閉鎖不全的情況,會使血液流動不順,造成心臟負擔,甚至引發心臟衰竭,稱為瓣膜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屬於不可逆的疾病,且由於瓣膜狹窄是慢性形成的,因此剛發病時不會有明顯症狀,當症狀發生時已很嚴重。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因骨髓或其他造血器官產生大量不正常的血球,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導致發燒、出血、貧血等症狀,其中依病程發展速度和癌細胞成熟度分為急性與慢性,再依細胞的來源及形態特徵分為淋巴性與骨髓性。不僅是癌症死亡率第九位,更是小兒癌症第一位。 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嚴重,疾病表現複雜不易處理,若無積極治療,將於數月甚至數週內死亡。此外,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好發於兒童,即使有高達8.5成可完全治癒,但復發後治療成效不佳,成人則大多預後較差,多倚靠骨髓移植。 急性白血病常有貧血、發燒、出血傾向,以及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淋巴性又常伴隨淋巴腺或脾臟腫大,兒童則易骨頭疼痛,如腿骨及胸骨疼痛。
感染性角膜炎主要是因為細菌、黴菌、病毒、微小孢體等病原體入侵眼睛引起,70%與戴隱形眼鏡未做好清潔又接觸到受汙染的水有關。 另外,眼睛不小心被外來物質噴到,例如泥土、植物,也可能造成角膜潰瘍。 角膜炎也是屬於一些特定職業特有的職業疾病之一,例如因電焊及紫外燈發出B段紫外線(UV-B)引起的職業性光照性角結膜炎;還有一些病人是因自體免疫疾病引起角膜發炎,需類固醇治療。 角膜炎會引發眼睛紅,疼痛,以及出現流眼淚和過多眼睛分泌物,同時也會造成視力模糊與畏光,眼睛感到有異物感,嚴重則會造成視力下降
吸入性肺炎是指因為嗆咳,導致上呼吸道的分泌物、逆流的胃酸、嘔吐物、食物等嗆入肺部造成的肺炎。 吸入性肺炎區分為兩類: 細菌性肺炎 反覆將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嗆入,造成細菌從上呼吸道跑進肺部,引起肺炎。病原菌除了常見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外,還常包含厭氧菌。臨床症狀常合併咳嗽、痰量增加、呼吸窘迫、發燒等症狀。 化學性肺炎 如嗆入胃酸等有害物質造成急性的肺部損傷,臨床表徵有突然出現呼吸困難、低氧血症、心搏過速等。
在國人十大癌症中排名第九,是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台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發生率遠高於何杰金氏淋巴瘤,約為9:1,近年患者有逐年增加情形,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愈高。 淋巴系統負責人體的免疫功能,B細胞製造免疫球蛋白來對抗致病原,T細胞和NK細胞則是透過不同機制消滅致病原。因此被感染時局部的淋巴結可能會腫大,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就是淋巴細胞轉變成癌細胞的疾病。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治療方法與效果,依據細胞的種類有所不同。預後狀況也依惡性度而定,低惡性度淋巴瘤5年存活率達8成以上;高惡性度淋巴瘤侵襲性較高,對化療反應好,但存活率隨期別增高而降低,有6成的病人在治療後能達長期存活。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會發生在各種器官上,症狀多樣化,常見的有局部或全身有淋巴結的地方無痛性腫大,例如頸部、腋下、鼠蹊等;另外,也會因肝脾腫大造成腹脹腹痛;侵襲呼吸道則有咳嗽、呼吸困難;侵襲腸胃道系統會出現潰瘍、出血、穿孔、消化不良等症狀。 侵襲到骨髓會有貧血、出血;神經症狀如頭痛、運動或感覺異常、疼痛或神智異常等。但無論侵襲何種部位,都常伴有發燒、體重減輕、夜間盜汗等症狀。 以下是常見6大症狀: 燒:發燒38度以上,發燒至少連續14天,通常是下午或傍晚 腫:身體出現不痛的一個或多個淋巴腫塊 瘦:體重不明減輕,6個月內減少10%的體重 汗:夜間盜汗 癢:皮膚出現紅疹騷癢 咳:咳嗽、呼吸急促困難 淋巴組織存在於身體的許多部位,所以淋巴瘤可以發生在淋巴結以外的任何其它器官,如胃、口咽、鼻腔等,也會轉移至骨髓或其他器官,如肝,肺等。
瞼板腺是一種會分泌油脂的腺體,它位於我們上下眼瞼裏面,上眼瞼約有50個腺體,下眼瞼約有25個。瞼板腺開口位於眼瞼邊緣,我們眨眼睛時油脂就會從瞼板腺排出,油脂會在我們眼球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淚水蒸發,維持淚膜穩定及減少微生物的侵襲。所以瞼板腺分泌異常時,眼睛就會生病。 瞼板腺功能障礙是一種「慢性」及「彌漫性」瞼板腺病變,其主要的問題為瞼板腺阻塞和其分泌的油脂質量改變。聽起來很複雜,其實「慢性」發炎的是指臨床上病人的症狀較長期且反覆,「彌漫性」是指不只一條而是多條瞼板腺功能出現異常。兩者綜合起來造成瞼板腺沒辦法正常的分泌油脂到我們眼球的表面,導致淚膜不穩定、淚水加速蒸發,造成眼睛表面發炎和損傷。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常見的眼部疾病之一,也是老年人頭號視力殺手。黃斑部位在視網膜中間,決定影像成形的形狀、顏色和亮度。當黃斑部發生病變時,病人會有影像扭曲或視力模糊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辨色力的異常。病人的視力會受到影響,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嚴重時可能導致失明。 黃斑部病變的原因有老化、先天基因、陽光傷害、抽菸、高度近視等因素,目前好發於中老年族群或近視患者等。黃斑部病變的診斷需進行眼底檢查和光學檢查,並根據病情選擇治療方式。治療上根據不同的黃斑部病變採用不用的方式,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目前已有藥物注射治療,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目前大多長期追蹤觀察,尚未有理想的治療方式,部分文獻指出葉黃素對於中期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有幫助。
急性結膜炎俗稱為「紅眼症」,主要是因為眼睛結膜受到感染導致急性發炎所致。
自 2020年4月左右,世界各國專家紛紛發現,有一些兒童在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之後,發生侵犯身體多系統的發炎性疾病,之後並將此病通稱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 MIS-C是感染COVID-19後的一種免疫反應,與確診輕症或中重症無關。確診者康復後雖然病毒已清除,卻有可能出現罕見的高度炎性反應及多器官系統損傷,國外研究致死率約1%到2%。 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報告指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會在身體的多個器官觀察到嚴重發炎,包含心臟、肺、腎臟、大腦、皮膚、眼睛或胃腸等。 有新冠病毒感染證據(PCR或快篩陽性)、發燒 3 天或以上,且合併兩項以上系統症狀: 皮膚黏膜和淋巴症狀,例如皮膚出疹、結膜炎(紅眼)、草莓舌、頸部淋巴結腫脹 腸胃道不適,例如腹痛、嘔吐、腹瀉、盲腸炎 精神不佳、活力減低、倦怠 尿量減少,半天以上沒有尿尿 抽筋 嘴巴黏膜明顯乾燥 激動哭泣時沒有眼淚 除上述可觀察症狀,感染過新冠肺炎的兒童出現低血壓、心肌功能受損,包含心包膜炎、瓣膜炎或冠狀動脈異常,以及凝血功能異常,還有發炎指數上升等臨床症狀,就可能是 MIS-C。 MIS-C跟兒童的另外一種心臟相關的疾病「川崎氏症」類似,但川崎氏症好發在5歲以下兒童,MIS-C則是6-12歲,且引發MIS-C最主要的前提是孩子曾經感染過新冠肺炎。 另外,成人也可能受到「成人多發系統發炎症候群」(MIS-A)威脅,MIS-A的主要症狀包含心肌炎、心包膜炎等,或出疹子加上眼睛紅腫;其次會有新的神經系統症狀,例如患者以前沒有癲癇,現在卻出現癲癇症狀,還有低血壓、腹痛、嘔吐或腹瀉,以及血小板減少等。MIS-A判斷比兒童MIS-C更困難,因成年人受到慢性病等影響的變因更多。 根據美國CDC的MIS-A病例定義,年齡超過21歲且住院24小時以上或因疾病而死亡,臨床標準為住院前24小時或更長時間、或住院前3天內有主觀發燒或客觀發燒紀錄(超過38度),且在住院前或住院前3天內至少符合臨床標準中的3項,且至少1項必須是主要臨床標準。
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原因主要為病毒感染(腸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能因其他原因(如免疫反應、細菌感染)引起心肌發炎反應。心肌發炎可能導致心臟收縮能力減弱,甚至心臟的跳動受影響而使心輸出量減少,嚴重者導致心臟衰竭,有死亡的風險。臨床上以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見。 心肌炎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可從輕微的胸口不舒服、肚子痛、呼吸急促、臉色蒼白冒冷汗、心律不整(包括異常加快或減慢)、頭暈、疲倦、到突發性昏倒、多重器官衰竭甚至猝死。 病毒性心肌炎初期表現常類似流感,容易被當作是一般感冒,正因為心肌炎具有多樣化的臨床症,使醫師診斷困難度增加。若陸續出現心悸、氣喘、胸痛等,應趕快就醫確認。 心肌炎於近日受到關注,主要是大家為了對抗新冠病毒接種mRNA疫苗,但美國於 2021年6月開始,出現接種 PfizerBioNTech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及心包炎的個案,特別是施打第二劑過後的男性青少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審查當時可取得的數據後,總結施打 COVID-19 疫苗的利益大於發生心肌炎的風險,並建議 ≥ 12 歲青少年及人持續接種疫苗。但提醒注意,一旦接種後出現胸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在病發前常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和其他病毒性疾病的症狀,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嘔吐、腹瀉、肌肉痠痛、疲倦乏力、臉色蒼白及心悸、胸悶、胸痛、心搏過速或過緩,或心律不整等,甚至休克。 不同年齡層患者可能表現不同的症狀,成年急性心肌炎病患可能出現疲倦、胸痛、呼吸困難、心悸或昏厥,其他症狀還可能有頭痛、喉嚨痛、發燒、腹瀉、疲累、心律不整、下肢腫脹、關節疼痛,甚至休克。 嬰幼兒的症狀較不具特異性,表現可能為焦躁不安、發燒、食慾不振、心搏過速及發紺。至於超過兩歲的幼童,臨床表現可能是胸痛、腹痛、肌肉痠痛、疲倦、咳嗽及水腫等。
淚液(tears)是眼球表面一層很薄、透明的液體,提供眼球潤滑及眼角膜上皮胞的養份及氧氣,可排除異物及殺菌。若因淚液分泌過多或排泄不順暢,而累積於眼匡內部、下眼瞼處或溢流至眼外,使眼睛看起來水汪汪,甚至流到臉頰上,這種情況就稱為「溢淚症」。溢淚症多是鼻淚管阻塞,但造成溢淚症原因時不只如此。 溢淚症可分為先天性溢淚與後天性溢淚,先天性溢淚症多出現於幼兒身上,1歲以前多會自行痊癒;後天性溢淚則好發於中老年族群,患者多需進一步接受治療。
葡萄膜炎就是眼睛中的葡萄膜發生組織發炎的問題,有可能是感染性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所引起,較常見於 20 至 60 歲的人群。 首先,必須先瞭解「葡萄膜」在眼睛的位置為何? 眼睛是一個球狀體,球體中間是玻璃體與房水等膠狀液體般的組織,這些組織外面包覆三層膜,由此構成眼球壁維持眼睛的基本球狀,葡萄膜就是三層膜之一。這三層膜由外而內依序為: 最外面:虹膜延伸到鞏膜,也就是俗稱的「眼白」部分,上面有微血管供給營養給眼球的各組織。 中間層:葡萄膜,包含眼睛前面的虹膜、中間的睫狀體和後面的脈絡膜的組織,對內可以產生房水,維持眼內壓力,並且協助眼球內部組織的新陳代謝,上面的色素細胞也有遮擋光線的效果。 最內層:視網膜,主要眼睛內部成像的地方,有如相機的底片。 其次,葡萄膜得名的由來? 葡萄膜因為這層膜顏色呈現紫黑色,酷似又圓又軟的葡萄,所以得名葡萄膜。葡萄膜主要由疏鬆的結締組織所構成,富含血管與色素,所以也稱為眼球血管膜或色素膜。 葡萄膜發炎可能是葡萄膜的一部分或全部,一旦發炎有可能波及周邊的眼球組織,可影響到角膜、視網膜和鞏膜等組織,對眼睛造成迅速的傷害。葡萄膜炎是一種高機率導致失明的疾病之一,因葡萄膜炎導致失明的病人約佔所有失明病人的10%,在世界各國都是造成失明前五大主因之一。此外,葡萄膜炎也容易引起眼睛的其他併發症,例如:青光眼、白內障和視網膜脫離等疾病。 最後,葡萄膜炎的種類繁多,一般可以根據影響的葡萄膜區域,主要分為以下4種: 前葡萄膜炎(Anterior Uveitis):發生在角膜、虹膜含睫狀體,也稱為虹彩炎,這是葡萄膜炎最常見的類型,多半是急性發作。 中段部葡萄膜炎(Intermediate Uveitis):發生在水晶體後到玻璃體間,多程也急性發作,持續幾個月。 後葡萄膜炎(Posterior Uveitis):發生在眼睛後壁的視絡膜,如果沒處理好有可能引發全萄萄膜炎,病程發展較長,往往都幾個月以上的發展。 全葡萄膜炎(Pan Uveitis):葡萄膜的三層都發生發炎的嚴重情況。
青光眼主要是由於眼球內壓力(眼壓)上升而引起的。位於眼的前方是前房,有一種清澈的分泌液(眼房水)不停的流入,再經由前房角流出,假若眼房水的流動遇上阻塞,眼壓會上升,就可能會導致視神經永久性的破壞。 青光眼從早期單純的認為是急性或長期眼壓升高導致視覺功能受損,到近年來終於確認青光眼是個多樣化的視神經病變,難以單純用眼壓的升高作為發病的原因。 因為在實際病例中可以發現,有此人眼壓雖在正常範圍內,但仍可能有青光眼的視神經病變,有些人眼壓偏高,卻未必會有青光眼,因此目前醫界一致認同的定義是青光眼為一群不同原因的疾病組合,他們的共通點是具特徵性的視神經病變同時伴隨有典型的視野缺損,而眼壓的升高是青光眼的危險因子之一。
夜盲症是一種視覺障礙,特別是在暗處或光線較暗的地方看東西時,視力明顯下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夜盲症也稱為視網膜失氧或色素變性症,是一種由於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失去感光能力而導致的疾病。 夜盲症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後天獲得的,與營養不良、某些藥物、系統疾病遺傳等因素有關。在治療方面,如果夜盲症是由於營養不良引起的,則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習慣或服用維生素A等營養補充劑來治療。如果夜盲症是由於其他因素引起的,則需要尋求專業醫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