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1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搜尋
憂鬱
共找到
1932
筆 文章
-
-
2021-10-31 養生.聰明飲食
為何家中長輩突然胃口差、不愛吃飯? 專家揪「愈老吃愈少真相」
老人厭食症是指晚年食慾下降和或食物攝取減少,是導致銀髮族營養不良和不健康狀況的主因,許多銀髮族都有不同程度的厭食現象。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於2018年發表於《惡病質、肌少症和肌肉》期刊的研究,發現有老人厭食症的人,未來衰弱的機率比沒有的人高出2.5倍,失能的風險也顯著增加40%;顯示銀髮族一旦開始有厭食現象,未來有更高的比例會衰弱甚至失能。老人厭食症 與3因素有關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老人厭食症是導致營養不均衡的原因之一,隨著年齡增長,老人厭食症在國人晚年發生率高,可能原因如下:1. 生理性‧口腔衰弱:包含咀嚼吞嚥功能下降、牙齒數量及功能下降、假牙不合 。‧嗅覺、味覺下降:味蕾數量減少、不敏銳 。‧消化能力下降:胃酸分泌、胃血流量減少,胃腸蠕動慢,胃排空時間延遲,使餐後飽足感持續,影響下一餐的食慾。2.社會性獨居、缺乏互動 運動、活動變少。3. 病理性‧相關急慢性疾病:如腸胃道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慢性感染及發炎、憂鬱症等。‧用藥:藥物副作用、交互作用等,導致吸收不良、腸胃不適及食慾不振,而影響食慾和進食。分辨是否有老人厭食症 進食狀況、體重是警訊許惠玉進一步說明,要分辨長輩是否有老人厭食症,除了觀察進食狀況外,非計畫性的體重降低也是重要警訊。依據2019年澳洲多倫斯大學發表於《臨床營養與代謝照護的最新觀點》期刊的文獻,針對老人厭食,預防比治療更重要也更有效;因一旦銀髮族因為進食量變少而導致體重顯著下降,就算後續有積極的營養介入和治療,改善的效果也有限。長期喝流質食物 恐加速退化功能銀髮族一旦出現咀嚼吞嚥功能下降的情況,在飲食上常會避免一些比較難咬的食物,如生鮮蔬菜水果、煮太老的肉類、太乾的麵包等,進而傾向選擇較軟、易咀嚼的食物。但通常這些食物的醣類及脂肪量也比較高,蛋白質和纖維也較易不足,這樣的飲食改變也因此會增加特定併發症的風險,如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等。許惠玉提醒,有些家人因為擔心長輩嗆咳,而讓其長期灌食或是只喝流質食物,這將使得長輩的咀嚼吞嚥能力加速退化,造成惡性循環。延伸閱讀: ·「老老照顧」悲劇頻傳!有誰能幫忙? 精神科醫籲做3事紓解情緒 ·年紀大粗茶淡飯才健康? 錯誤觀念!太清淡反而容易營養不良
-
2021-10-30 失智.像極了失智
長輩碎碎念、重複説一樣的事,是失智還是老年憂鬱?
不同的人生經驗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尤其若患有疾病可能引發恐懼、慌亂和不安,這些情緒更可能讓人越來越憂鬱,因此罹患憂鬱症的比例相當高。多年前曾經遇到兩個個案,家人都抱怨自己的長輩重複說同樣的話到他們已經受不了了(因內容所需,故事經過調整)張媽過去的日子過得非常的不容易,張媽丈夫沒唸書,妯娌也會因為這個原因而凌遲(台語)張媽。嫁進來本以為是可以以夫為貴的,沒想到夫家的每一個人都看她如敝屣,好康的沒她的份,辛苦的全是她的,就這樣好不容易一個一個夫家的弟妹、姑嫂分家,才結束她的苦日子。幾乎所有跟她聊過的人都會被這些內容掃過,如果跟她聊天的時間久一點,刻意要把內容轉移到其他地方,時不時她又說回過去的苦日子,這些對於聽過數萬次的張家孩子,十分的困擾。褚媽媽又是另一個常說過去的樣子,不同於張媽的反應,她的話不多,會說的是過去過世的人,叫自己的媳婦是妹妹,問自己的媽媽(實際上已經過世好幾十年)怎麼沒有一起來吃飯?天黑了,傍晚了,就說要回家。平常少有主動會說什麼話!長輩性格驟變,小心憂鬱症上身!就過去的經驗發現正常(非失智症)的長輩可以鉅細彌遺的描述自己過去不幸的過去,內容高潮迭起,感人熱淚,甚至很有故事性、畫面性,他們經常有著較為負面的觀點和想法,並且反芻過去不好的經驗,在長輩身上出現則可能有老人憂鬱症的問題,或許會常動不動就被激怒,其實他們需要聽眾(家人)的同情,同理他過去的艱難處境,必要時要陪她同流淚,而我們旁人需要考量的應該是,可能長輩憂鬱情形要多於記憶的問題。相較於正常的長輩,對於失智症病患則不太會能夠完整地描述出有畫面的故事,他們重複說有關過去的事情則多是說要找過去的長輩(實際上早已離世)、說要回家(小時所住的地方)、還是把現在的人叫成以前的人(兒子叫成兄弟或是把妻子叫成自己的媽媽)。💡重點提示: 1、注意長輩重複述說的內容,是否栩栩如生,非常有故事性?2、察覺長輩的情緒憂鬱,而非表面重複厭煩的話語。原來是「面子問題」讓長輩經常重複說同樣的事情經常重複說同樣的事情往往訴說自己憂傷難過的事,是十分具有故事性和畫面的,跟一般失智症所說的重複說有質與量上的不同。還有好幾種重複說同樣的事情的原因。其中一樣便是面子問題,有很多高齡者一輩子沒有做過什 麼值得誇耀的事情,而不斷的述說自己過去的經歷可能就是他榮譽的事。喬爸就是這樣的情形,在過去八二三砲戰時是位連長,帶領連上弟兄打過仗的,聽喬爸說得口沫橫飛,每一次都跟第一次說一樣還手舞足蹈的說著砲彈在他旁邊五米的地方爆炸時,他怎麼去保護一個小兄弟的過程。可以聽他三天三夜都講不完。像喬爸這樣的豐功偉業的人不多,另外有人就會說自己如何把兒女養到唸碩士博士在哪一家醫院或是大公司工作,隔壁的林太太就是這樣,母以子貴,單親獨自撫養一兒一女,現在兒子在中央機關上班,政府經常在電視上露面的官員,兒子都需要跟他們天天見面。反觀女兒,則在台北某醫學中心擔任科主任,每每科裡面有最新的技術發佈,女兒都會一同參加記者會,林媽媽就會等在電視前面看,也會剪報上女兒的新聞給隔壁鄰居看,一說再說,深怕別人不知道。如何跟失智長輩相處?「多肯定、少糾正、不要跟他生氣」作為照顧者可以羨慕的眼神看著長輩,興奮的問著故事的細節,行有餘力還要表現出一些「好棒棒」的樣子。人們都喜歡聽到恭維的話,長輩聽到別人讚美自己過去的所做所為,一定會更快樂。他們不僅裡子有了,再加上照顧者的話語稱讚,面子也有了。台灣話有句話說「摸蛤蠣兼洗褲子」,意思是說,做一件事,可以同時有兩個功效。在長期照顧中,也就是需要這個效果,否則整天都是打戰,反而會讓照顧關係惡化。但倘若照顧者,能花一些時間和技巧,而不是聽到立馬走人,或是說一些話來封住長輩的嘴,如此一來照顧關係便可以更加的容易,要求長輩調整的行為也更容易了。(本文獲「「黃耀庭臨床心理師」授權轉載,原文:重複說同樣的事(一)–是失智還是失志!)
-
2021-10-2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疫情失眠加劇! 4成有困擾 亂吃安眠藥死亡風險增
疫情期間衝擊,民眾面臨工作及經濟壓力、家人衝突、憂心染疫等,導致睡眠問題增加。醫師提醒,若長期受失眠困擾,且不當服用安眠藥易導致成癮,死亡風險增加,甚至又加深憂鬱狀態,陷入惡性循環。台大醫院精神科名譽教授李明濱指出,曾有患者因近三個月內出現憂鬱問題就醫,一問之下發現吃了十二年的安眠藥。由於藥物長期抑制腦部,對精神健康未必佳,再加上近期疫情壓力大、愛犬過世,才引爆進一步憂鬱問題。李明濱今天在國衛院論壇討論指出,據統計全台15歲以上人口,有250萬至300萬人有睡眠困擾,吃的安眠藥多到可以繞台灣高速公路一圈,且用藥問題名列前茅,就連去年有4萬個自殺案件通報,近三成使用鎮靜安眠藥尋短。近二年又遭逢國內外新冠疫情爆發,面臨經濟、人際、工作等多重壓力下,民眾反映在睡眠出現困擾。另外情緒困擾上,也要多關心曾確診及隔離民眾、800名確診死亡者的家屬或疫情下中小企業員工的身心狀況。台大醫院睡眠疾患中心主任陳錫中指出,失眠90%都跟其它共病有關,如高血壓、新衰竭、COPD(慢性呼吸道疾病)等,而心理因素中憂鬱症就占一半。據統計數據指出,使用安眠藥的風險勝過失眠症本,其死亡機轉不明,但可能跟兩點息息相關。第一,患者本身的多重疾病,本身就導致風險增高,第二,部分安眠藥會抑制呼吸、增加死亡風險。他說,「百分百安眠藥並不存在,長者用藥的安全性仍未定」,安眠藥的副作用跟使用量成正比,要協助病患正確且適量使用。台大醫院護理學系副教授吳佳儀表示,鎮定安眠藥與不良癒後等死亡風險,包含如車禍、跌倒意外、嚴重感染及憂鬱、夜間死亡、惡性腫瘤等,但民眾面對長期失眠,往往就醫及尋藥過程,時常覺得無效、不知道該怎哪個醫師幫忙,陷入惡性循環。據統計,國人失眠比例占四成,輕微患者占二成五、中重度患者則占一成五。在安眠藥使用上,更名列國際排名第6至10名,且在103年至107年逐年上升,他說,患者面臨不同階段的共病都需要被判斷,進行跨科的失眠處置流程,也可發展睡眠App等科技輔助。另外包含患者可進行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焦點團體治療等,還有建立「找對醫師用對藥」等觀念,也需要改善醫學、醫師教育,提升醫事人員對用藥了解、跟病人建立討論及溝通,同時也要建構失眠處置流程,讓民眾初次看診就遇到「對的醫師」,避免藥物濫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可以進行呼吸放鬆、肌肉放鬆、靜坐瑜珈等幫助改善睡眠困染。國家衛生研究院也特別邀請國內十名睡眠醫學及跨領域專家,薈萃十七個經典指引,撰寫七萬字的「失眠診治準則」供醫界指引,內容可針對心臟病、懷孕、更年期等不同患者,一般民眾也可按照自己的需求挑選章節閱讀。※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10-29 養生.聰明飲食
天氣變冷血壓飆升 營養師揭露十種降血壓食物
進入深秋時節,天色暗得很快,似乎提醒人們,冬天即將到來。天氣變冷,對血壓的影響不容忽視。研究顯示,當氣溫下降1度,血壓就可能上升0.5毫米汞柱以上。新聞網站《Sowetan LIVE》營養師撰文提醒高血壓病患,遵守「得舒飲食」原則(DASH),助於改善血壓居高不下的困擾。 總原則來說,由於高血壓會增加罹患心臟病、中風和腎臟疾病的風險。所以,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並減少鹽分攝取,在膳食中加入全穀物、魚、堅果、豆類和低脂乳製品,幫助降低血壓。 以下是十種有益高血壓病患的最佳食物: 一、南瓜籽小小一顆,卻富含大量控制血壓的營養素,包括鎂、鉀和精氨酸。這是一種產生一氧化氮所需的氨基酸,一氧化氮對放鬆血管和降低血壓很重要。 二、紅蘿蔔紅蘿蔔助於維護視力,而且這種主食蔬菜富含酚類化合物,助於放鬆血管和減少發炎,從而幫助降低血壓。生吃胡蘿蔔比煮熟吃,更有助於降低高血壓。 三、豆類和扁豆 豆類和扁豆含有豐富的纖維、鎂和鉀,可以幫助調節血壓。豆類食物可以添加到熱湯中熬煮,讓冬天溫暖。四、菠菜 菠菜富含硝酸鹽,還有抗氧化劑、鉀、鈣和鎂,這讓這種綠色植物成為高血壓患者的絕佳選擇。菠菜湯可以降低動脈僵硬,有助於降低血壓和改善心臟健康。 五、柑橘類水果柑橘類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和植化素,攝取柑橘類水果,可以降低高血壓等心臟病風險,助於維持心臟健康。然而,高血壓病患要避免攝取葡萄柚,因為會干擾降血壓藥物。 六、漿果藍莓、覆盆子和草莓是與降血壓作用有關的一些漿果。它們含有花青素,是一種抗氧化物質。花青素已被證明,可以提升血液中的一氧化氮程度,這有助於降低血壓。營養師建議民眾,可以在飯後攝取漿果作為零食或甜點,或將它們添加到燕麥片中。七、鮭魚、高脂肪魚類 富含脂肪的魚是Omega-3的極佳來源,有益於心臟健康。這些優質脂肪,也減少身體發炎。 八、芹菜: 芹菜含有苯酞的化合物,助於放鬆血管和降低血壓。煮熟的芹菜效果較好。 九、蕃茄和蕃茄製品:蕃茄和蕃茄製品,富含多種營養素,包含鉀和類胡蘿蔔素蕃茄紅素。蕃茄紅素助於降低高血壓等心臟病風險。十、甜菜根、甜菜葉和甜菜汁:甜菜根和甜菜青菜富含硝酸鹽,助於放鬆血管並降低血壓。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失眠…掉入憂鬱症漩渦 醫:4步驟讓你提早1小時安穩入睡冬天痛風容易發作!營養師揭「NG痛風飲食大全」冷空氣來襲想吃鍋 食藥署告訴你怎麼挑火鍋食材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1-10-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近2成新冠重症患 半年內出現焦慮症
感染新冠病毒除了呼吸道症狀外,痊癒後可能持續數個月有殘餘精神症狀,包括失眠、憂鬱、思緒模糊、記憶喪失等現象,尤其重症病患6個月內有近兩成出現焦慮症。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陳錫中表示,新冠肺炎會引發憂鬱症等精神症狀,和一般精神疾病治療策略類似,但因對藥物敏感,因此相關副作用在療程中須多加注意。新冠肺炎最常見的症狀,除了發燒、咳嗽、喉嚨痛、嗅味覺異常等生理症狀外,還會發生精神症狀。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陳宜明指出,新冠肺炎住院病患最常見的精神症狀,包括意識昏沉、注意力渙散和知覺異常。病毒感染痊癒之後,部分個案仍有數個月的殘餘神經精神症狀,稱為「急性後期新冠肺炎症候群」。陳宜明說,主要來自於病毒對中樞神經的直接傷害,或因為發炎反應造成的精神異常,如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缺損,可能發生憂鬱、無法感受快樂、負面思考、自殺意念等症狀。其中,重症病患六個月內有19.2%出現焦慮症、2.8%發生精神病、1.7%出現失智症;輕症病患也可能有失眠、憂鬱、疲憊、思緒模糊、記憶喪失、心悸等症狀。有些住院或隔離病人,則可能因為關太久,腦部功能暫時失調,出現意識混亂或躁動的「譫妄症」。陳宜明表示,住院常見譫妄症,其表現很像憂鬱症或精神病,因此首要區分究竟是感染造成的腦部功能失調,還是因為住院太久造成的精神疾病。若是感染造成的精神疾病,等新冠肺炎治療後機能逐漸恢復,即使補用藥物治療也會改善,但如果躁動問題明顯,則需使用藥物治療,約一、兩周可獲得改善。透過視訊電話輔助,可觀察患者是否有早期的情緒困擾和睡眠障礙,以評估出院後的門診追蹤需求。
-
2021-10-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精神危害不可小覷 近兩成新冠重症患半年內現焦慮症
新冠肺炎已延燒近兩年,但感染新冠病毒除了呼吸道症狀外,個案痊癒後仍可能有持續數個月的殘餘精神症狀,包括失眠、憂鬱、思緒模糊、記憶喪失等現象,尤其重症病患6個月內有近兩成有焦慮症。台大醫院精神部醫師陳錫中表示,新冠肺炎引發的憂鬱症等精神症狀和一般精神疾病治療策略類似,但因對藥物敏感,因此相關副作用在療程中須多加注意。新冠肺炎最常見的症狀為發燒、咳嗽、喉嚨痛、嗅味覺異常等。但除了生理症狀,還會發生精神症狀,台大醫院精神部醫師陳宜明表示,新冠肺炎住院病患最常見的精神症狀包括意識昏沉、注意力渙散和知覺異常。而病毒感染痊癒之後,部分個案仍然有持續數個月的殘餘神經精神症狀,學界稱之為「急性後期新冠肺炎症候群」。陳宜明表示,發生原因主要來自於病毒對中樞神經的直接傷害,或是因為發炎反應造成的精神異常,如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缺損,可能發生憂鬱、無法感受快樂、負面思考、自殺意念等症狀。其中,重症病患六個月內有19.2%出現焦慮症、2.8%發生精神病、1.7%出現失智症;輕症病患也可能有失眠、憂鬱、疲憊、思緒模糊、記憶喪失、心悸等症狀。而有些住院或隔離病人,即使沒有呼吸道症狀或感染跡象,仍可能因為關太久,腦部功能暫時失調,出現意識混亂或躁動的「瞻妄症」。陳宜明表示,住院照會時最常見的是瞻妄症,其表現出來的樣子很像憂鬱症或精神病,因此首要先區分究竟是感染造成的腦部功能失調還是因為住院太久造成的精神疾病。若是感染造成的精神疾病,等新冠肺炎治療後機能逐漸恢復,即使補用藥物治療也會改善,但如果躁動問題明顯等,則需使用藥物治療,約需一、兩周即可獲得改善。而透過視訊電話輔助,也可觀察患者是否有早期的情緒困擾和睡眠障礙,以評估出院後的門診追蹤需求。不過,陳錫中表示,新冠肺炎引發的精神疾病治療策略和一般精神疾病類似,但在治療過程中發現,新冠患者對精神藥物也較敏感,因此治療時需多注意藥物反應和副作用。另外,他也提醒,因為疫情的關係拉開了社交、物理距離,對有心理困擾與精神疾病的病患而言,可能使家庭、社群、和醫療的支持力量無法持續協助病患,更容易出現失眠、焦慮的情形。而讓自己心情能夠放鬆、睡得好,就能減少精神疾患的發生。因此隨著疫情趨緩,一定要先適時照光調校「生理時鐘」、充分運動增強「睡眠動力」,並透過調息吐納,降低「睡前警醒」,更容易進入睡眠。
-
2021-10-24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胡思亂想的人比較快樂
我是在美國進修整形外科的時候,學會「想像」的。美國的教授一星期只作一個手術。教授要我們術前充分準備,所謂準備就是寫出手術的細節,包括手術床怎麼擺,病人怎麼躺,人員怎麼站,器械怎麼上,其他還需要注意麻醉安全,手術流程,避免併發症等等;如果只有一般性的描述,教授不會欣賞,必須努力讀書並竭盡腦汁胡思亂想,點出可能發生什麼意外,或是可能碰到什麼狀況,可以如何應對,才能得分。所謂「模擬手術」對於實際手術有很大的幫忙,例如手術一般是見到流血,才開始止血。有模擬手術的話,會先控制可能流血的血管,所以術中不會出血。又例如手術當中,發現與術前診斷不同,手術可能必須暫停,但是模擬手術會設想意外狀況,就可以從容應付。神經科學家很早就認為「想像」能幫忙「行動」。1930年代美國芝加哥小熊隊就加入想像練球,贏得比賽。今年五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台灣進入三級警戒,高爾夫球場關閉,練習場也停業,我在家裏,看職業選手比賽影片,靠想像找出自己的缺點(我的問題是右半身常沒有穩住),在腦海中練球。等到七月微解封,高爾夫球場重新開放,我的球技不但沒有退步,還有了進步。今年的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美國拿到113面獎牌,遠超過總獎牌數88的第二名。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選手得獎的祕訣是大腦訓練。選手平常除了體力、體能、專長等等運動場的訓練,還加上想像。心理教練讓選手穿運動服想像在運動,或聽賽場聲音想像在運動,各式各樣大腦想像。雖然沒有身體的動作,卻能突破運動場上得分的焦著。如果是有對手的競技,想像的運動能夠克服心理壓力,更是有幫助。沒有壓力之下,人們的大腦平均50%的時間在漫遊。心理學家鼓勵人們多多漫遊,一般人的思緒容易陷入後悔或是憤恨,此種反芻性的思考有害身心,可能變成憂鬱或焦慮,並不健康。胡思亂想指的是讓大腦放空漫遊,不專注的思緒,從一個主題跳到另一個主題,穿越不同的時空。其間沒有重點,可以非常自由。能夠胡思亂想的人比較快樂。放鬆的時候,例如在渡假村發呆時,或是作簡單重覆的運動時,例如在公園走路,就有助於進入胡思亂想的心態。加拿大卡加利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家茱利亞的實驗,以腦波偵測,當受試者胡思亂想時,大腦會出現α波,此α波與人們運用創意解決問題時,大腦額葉出現的α波相同。天馬行空自由的思考,例如疫情當中被困在國內,可以想像到綠島去浮潛,碰到大海龜,被載到海底,看到各式各樣魚類,自己也長了魚尾巴,變成美人魚……游到冰島上了岸,要去爬山,魚尾巴又變成電動腳。可以跳,可以跑,這樣的漫遊會讓人身心都充電。有些人短視認為胡思亂想浪費時間,其實是錯誤的,我們的社會對於工作及產能非常重視,身為勞動者的我們,大腦時時被搾空。我們需要記住,大腦是自己的,多多胡思亂想,才可以保持大腦的敏銳。
-
2021-10-24 新聞.健康知識+
血糖高罹患憂鬱症風險是一般人的2到3倍!這階段就該注意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胰島素阻抗會使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增加2倍以上,即使還沒發展成糖尿病。歷經9年的隨機訪問,《美國精神病學雜誌》研究指出,在糖尿病前期,也就是胰島素阻抗的階段,罹患重度憂鬱症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2.6倍。胰島素阻抗 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到3倍首席研究員、Stanford大學博士Kathleen Watson指出,以前的研究顯示胰島素阻抗和憂鬱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然而,這次是首次顯示出胰島素阻抗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到3倍。對於大部分美國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根據美國疾病中心的數據指出,約有3分之1的美國成年人處於糖尿病前期,在這種情況下,縱使胰島素阻抗和血糖數值不斷升高,仍然有時間阻止第2型糖尿病的產生,並且加以控制和預防。Kathleen Watson和她的同事分析了600多位荷蘭研究參與者的數據,這些人平均年齡為41歲,在進入研究時皆沒有憂鬱或焦慮的困擾。參與者會定期接受體健,追踪胰島素阻抗的三項指標,包括空腹血糖數值、腰圍以及三酸甘油酯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率,也會定期接受心理評估。糖尿病前期患者 採取措施預防研究人員發現,隨著時間的進行,如果發生胰島素阻抗的話,參與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也越來越顯著:1.三酸甘油酯與高密度脂蛋白的比率每增加一個單位,憂鬱症的發病率就會增加89%。2.腹部脂肪每增加2英寸,憂鬱症的發病率就會增加11%。3.空腹血糖數值每增加18毫克/分升,憂鬱症的發病率就會增加37%。Kathleen Watson表示,胰島素阻抗會透過多種方式促使憂鬱症發生,也會導致發炎,在發炎的過程中釋放的生化物質,可能會對大腦化學產生一些影響。另外,胰島素也會在健康的大腦中發揮作用,這種激素的阻抗可能會讓情緒失控,研究結果顯示某些人可能會因為新陳代謝而罹患憂鬱症。Timothy Sullivan博士則說,另一種可能是罹患胰島素阻抗和憂鬱症的人,都具備超重、缺乏運動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兩位學者認為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透過採取措施,例如培養正確飲食、運動的習慣、減少酒精和糖類的攝取量來降低血糖,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和憂鬱症。(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你是糖尿病高風險族群嗎? 8成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有「1特徵」 ·三餐吃飽喝足、一餐吃掉30顆水 他身強體壯竟得糖尿病
-
2021-10-22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脹氣常見3因素!慎防腸癌,醫教4招助改善
日常生活常會有莫名出現脹氣的情況,雖大多無傷大雅,但就是讓人很不舒服,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除。對此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指出常見原因供民眾參考,並透過生活的改善加以避免,也分享脹氣當下可以如何改善,以及甚麼情況需要就醫。 脹氣和腸胃有關,可從腹脹位置初步辨別。 王威傑醫師表示,腹脹在診斷上會先從臟器位置初步了解可能原因,看是何處出了問題。若將腹腔以肚臍為中心分為九宮格來看腸胃路徑,胃部主要跨足包括了左上腹、中上腹,腸道則主要包含了中腹及下腹。 腹脹問題較嚴重時,往往也會伴隨著腹痛,一樣可先從位置來看。不過腹痛未必是脹氣,因此也需經由醫師診斷,看是否由脹氣而起,包括可從常見的三大因素了解,過量進氣、排空太慢、產氣過多,民眾也可從此方向初步評估,避開相關風險。 為什麼會脹氣?醫指常見3大因素! 王威傑醫師指出,在過量進氣、排空太慢、產氣過多三大脹氣風險因素中,各可細分幾項原因。 過量進氣:過量進氣指得是吃進的氣體過多,常見因素包括了飲食過快、鼻涕倒流、氣泡食物等。一般正常的吞嚥難免會吃進一些空氣,狼吞虎嚥、飲食過快容易吞下更多的氣體。而如同緩慢的吞嚥,也會吞下許多氣體,睡覺時也會出現。氣泡食物則如氣泡水、碳酸飲料、啤酒等,這些本就是氣體相當多的飲品。 排空太慢:排空太慢指得是因某些因素,使得腸胃功能動作緩慢,進而造成排空較慢的問題,主要可分成病理性、功能性、慢性便秘等。病理性如糖尿病、巴金森氏症、全身性硬皮症等皆有可能引起。功能性則如腸躁症,主要與情緒、壓力等非疾病因素有關,因此患者也常見會有失眠、憂鬱、焦慮等問題。慢性便秘則常見於缺乏運動、曾腹部手術,或服用精神科藥物、嗎啡類止痛劑、降血糖藥等部分藥物族群。 產氣過多:產氣過多主要因食物所起,指得為吃下的食物本身不帶有氣體,但容易在體內產氣,包括了不耐症、油脂食物、可發酵短鍊碳水化合物等。不耐症如乳糖不耐症、果糖不耐症、麩質不耐症等,這些類型的族群會對乳糖、果糖、麩質類食物易有消化不良的情況便容易產氣。而油脂攝取過量也會有脹氣的情況,例如以大量油脂為主要熱量來源的生酮飲食。可發酵短鍊碳水化合物則如牛奶、奶油、冰淇淋,或黃豆、紅豆、綠豆等豆類食物,或是杏仁、腰果、開心果等堅果類食物,以及過熟的香蕉、芒果、西瓜等較甜的蔬果。 脹氣3情況盡早就醫,慎防腸癌等疾病! 王威傑醫師提醒,雖然脹氣大多無傷大雅,但也可能因疾病引起。提醒民眾,除了不舒服到需要就醫外,也特別留意晚上不適到醒來,因為這不見得是脹氣,也可能是腹水或其他問題,特別是只有在半夜躺下時更需留意。 另外,若以前沒發生過脹氣,但在50歲之後經常發生,也需特別注意,因為非病理性因素,一般而言在50歲以前也會有,若50歲之後才出現,則需合理懷疑可能和疾病有關。 除此之外,若有出現其他合併症狀也需注意,包括了腸胃道出血、體重減輕、胃口不佳、發燒。伴隨腸胃道出血可能起因於腸道腫瘤、腸道憩室。體重減輕、胃口不佳為常見和腸胃道、肝膽方面的癌症有關。發燒則必須排除感染或腫瘤。 脹氣當下該怎麼辦?醫教4招有助改善! 脹氣發生當下的改善方式,許多人會塗抹薄荷醇類的民生用藥,王威傑醫師表示,此方法確實可以緩解不適,因為薄荷有助舒緩腸道痙攣、麻醉神經,因此可以緩解腹脹、腹痛等不適。但不適舒緩並不代表根本問題獲得改善,後續仍需觀察是否有不適的情況,評估是否就醫。 其他也建議可以嘗試蹲姿、按摩腹部、適度行走等方式改善。蹲姿如蹲式馬桶般,其主要透過姿勢改變腸道路線,使其暢通。順時鐘按摩腹部、適度行走則有助將腸道的氣體更順暢運行些。不過這3種方式能改善的脹氣為下腹、偏向腸道末端的脹氣,才較有可能將氣體排出,若脹氣位置較為上方效果有限。 除此之外,也建議當下停止進食,以避免脹氣的不適加劇,當日也可以暫時適度的禁食一至兩餐。適度攝取益生菌,也可以幫助改善因產氣過多的所形成的脹氣。若上述這些方法都無法改善,便是建議就醫為佳,可透過有助排氣的藥物進行改善。 避免脹氣纏身,細嚼慢嚥等改善助預防! 在預防脹氣上,王威傑醫師表示,主要先以避免風險因素為主,例如細嚼慢嚥、避免過多的產氣或氣體食物、放鬆心情、多運動等。也建議會脹氣的民眾,可透過日常觀察等方式,避開前述的三大風險。例如發現自己喝牛奶會脹氣,便盡量避免,營養方面可從其他食材攝取。而若有相關疾病,也應積極治療並妥善控制,以防脹氣造成不適,例如鼻竇炎形成鼻涕倒流,進而吞下過多的空氣。 《延伸閱讀》 .一張圖看懂腹痛位置及原因,醫:出現這些情況盡快急診就醫! .久坐又邊講邊吃!逾5成上班族胃脹氣 醫教3招救腸胃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0-21 養生.抗老養生
秋天重滋陰潤肺! 中醫師告訴你「該做什麼、該吃什麼」
寒露是中國24節氣的第17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5個節氣。寒露的意思是露水日多,氣温比白露時更低。氣候變化上可明顯感覺到雨水漸少、天氣乾燥、白天仍熱但夜晚涼爽。 滋陰潤肺食物忌食生冷冰品 粥品熱湯食補暖身防病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論,此時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飲食上以「滋陰潤肺」的食物做為首選。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治醫師瞿瑞瑩表示,像是能祛風潤燥的芝麻、潤腸通便的蜂蜜、滋陰養胃的蓮藕、生津潤肺的山藥,以及能滋潤清熱的菊花和當令盛產的秋蟹,都是適合此節氣的飲食內容。不過瞿瑞瑩也特別提醒,秋蟹雖然肥美但性寒,皮膚容易過敏和腸胃功能不好的人,還是少吃為宜。雖然秋老虎餘威未消,但飲食上建議不要貪食生冷食物和冰品冷飲,早餐可以溫熱粥品或包子饅頭等熱食作為選擇,特別是老人、小孩和體弱者。瞿瑞瑩也提到,像是山藥薏仁芡實粥、四神湯等,具有加強營養、強健脾胃功能,也適合此時節進食,烹煮上可以加入些許米酒調味,但如果是給小孩吃,則建議不要添加米酒。早睡早起注意足部保暖 戶外活動抒發抑鬱情緒所謂「秋收」、「冬藏」,進入秋冬就要轉為收斂,調養生息。瞿瑞瑩也建議,生活作息上,寒露起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避免陰寒之氣、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則有助舒展肺氣。秋天開始容易感到昏昏欲睡,早上起不來,午後也特別提不起勁,建議可以調整睡眠時間、提早入睡,先從提早15分鐘開始,慢慢增加至30分鐘、45分鐘、再到1小時;中午也可小憩片刻,除了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也能減輕壓力,趕走此時節容易發生的抑鬱情緒。早起則是因為秋天日照時間漸短而黑夜時間變長,早上外出活動曬曬太陽吸收陽氣,但要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記得慢慢起床,不可急速起身,外出活動時別忘了加強頭頸口部的保暖。所謂「寒從足生」,寒露時節要特別注意腿部的保暖,記得穿襪子或是溫水泡腳,以免受到感冒等疾病的侵襲。寒露後日照時間漸漸變短,也會影響心情,容易出現情緒不佳、多愁善感的憂鬱心情。建議可多到戶外散步、快走或爬山,藉此調節精神和鍛鍊身體,舒展抑鬱。(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吃秋蟹不忌口小心誘發蕁麻疹! 皮膚科醫曝「常見症狀」:嚴重恐無法呼吸 ·吃粥整腸健胃? 4種狀況會愈吃愈慘
-
2021-10-19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67歲台商有勃起功能障礙 醫師用這招讓他回春
一名67歲台商受勃起障礙所苦,雖嘗試使用藥物治療卻不見效,為填補夫妻關係,與醫師溝通後,決定植入半自動人工陰莖,因手術成功,才解決自身困擾。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表示,男性隨著年紀增長,體內睪固酮分泌量會逐漸下降,造成勃起功能障礙,但所幸目前有人工陰莖植入手術可以協助。邱鴻傑說,勃起功能障礙成因可分為心因性,例如焦慮、憂鬱、壓力等造成,以及器官性,因血管、神經、內分泌相關影響和醫源性的藥物副作用引起等原因。因此,當病人出現性功能障礙時,必須查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達到治療功效。這名台商因長年工作壓力大,也有高血壓及中風史,使得勃起度不足、無法維持硬度,甚至有早洩的現象,多年來透過口服藥物、體外震波、海綿體注射治療均不見效。因此,讓利用疫情可以暫時放下生意時,有機會好好解決問題,修復與妻子的感情。邱鴻傑說,人工陰莖植入手術是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最後一線治療,通常因操作方便,會建議年長者選擇一件式人工陰莖,並將其植入陰莖海綿體的白膜腔內,使陰莖達到堅硬的程度;它的外觀和觸感與正常陰莖並無差異,術後當天即可下床,隔天就能出院,休息一個月後即可行房,行房時將前段陰莖向上扳起,行房後調至下垂狀態即可。較年輕的患者則可選擇三件式人工陰莖,因多一個儲水囊,讓錐體在非膨脹狀態有更接近正常人狀態的全軟形狀,能讓外觀更自然。但他也提醒,並非每一位有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均能裝置人工陰莖,必須經其他治療方式均無效、排除出血性體質、糖尿病控制不佳及其他慢性病等,才符合施行人工陰莖手術的標準。建議有此需求的民眾與專業醫師諮詢,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
2021-10-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新冠疫情下 易受創5族群 留心悲傷五階段
● 面對多變疫情,民眾身心起伏,不時心情低落● 失業者常否定自己,社會新鮮人、學生,最常感焦慮● 喪親之痛不要隱忍,需要好好宣洩疫情趨緩,政府廣發五倍券盼能復甦景氣,但受傷的身心恐怕無法說復元就復元。面對變化多端的疫情,民眾身心狀況也跟著起伏,焦慮、憂鬱、低落不時襲來。心理諮商師許家綺提醒,失業者、學生、確診者、喪親者、醫護人員是5大身心受創高風險族群,一旦出現「悲傷五階段」,一定要適時對外求助。先是否認 不願面對現實通常身心受到創傷,會經歷「悲傷五階段」,先是否認,不願面對現實或否定事實;接下來是憤怒,對任何事物都感到不平;第個三階段是討價還價,認為只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事情;第四階段放棄,不再抱怨也不再憤怒,陷入失落憂鬱狀態;第五階段是接受。前四個階段會不斷反覆進行,才可能進入第五階段。調整身心狀態 再訂目標許家綺表示,疫情期間,失業者往往會在第一時間否定自己,不知如何適應現況。部分失業者即使失去工作,存款仍可支應一到三個月生活,建議可以先沉澱,將失業期間視為暫時休息的時光,調整身心狀態,再訂定目標,嘗試各種機會,有助未來發展。兩類學生會受疫情影響,一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二是剛好要升大學或高中的學生,焦慮感將遠高於同齡者。許家綺表示,家長此時扮演重要角色,應給予更多空間,社會新鮮人也可嘗試不同歷程,打工換宿、多元學習等,身心穩定後再投入職場。確診者曝光 不知所措自責許家綺表示,確診者易受關注,任何人都可能知曉你或妳是誰,因擔心隱私曝光而不知所措,出現易怒、恐慌等情緒,加上確診者常會有「自責感」,但是,親友之間若無法抒發身心壓力,應立即尋求身心科的協助。因疫情而喪親的家屬,更是疫情下身心飽受創傷的一群人。許家綺建議,喪親之痛不要隱忍,此時反而需要好好宣洩,當哀傷情緒湧上心頭,可把對離世親人的感念之情寫成文字,有助走出傷痛。醫護人員 心理健康被忽視醫護人員長時間於第一線作戰,避免家人染疫,盡可能與家人保持距離,但仍可能害怕感染病毒,少了抒發管道最終累積成壓力,許家綺表示,醫護人員雖是專業人員,但心理健康往往被忽視,部分心理諮商所有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協助醫護人員重新反思自我價值。
-
2021-10-18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兒科醫師,永遠不老
最近早晨醒來,看到鏡中自己,有點沮喪。五十之後,我的臉皮開始鬆垮,眼瞼浮腫,斑點變多,皺紋以倍數增。皮膚看似風平浪靜,實則不斷的剝落,更新,變換,恰如其分地反映年齡。皮膚不會說謊,繼頭頂之後,成為我第二道被歲月攻陷的防線。兒科醫師這工作,我甘之如飴三十寒暑,忘路之遠近。孩子對我的稱謂,從叔叔伯伯,到阿公也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我驚覺自己已繞過中年折返點,屬於老邁的里程碑開始生效計費。終日昏昏沉沉,身體到處在放火。但,不全是壞事。憂心的父母帶孩子來看病,聽完我的解釋,看著我那張充滿「經驗」的臉,如釋重負。(都這麼老了,講的應該是真的吧)天真的學生,聽到我教的跟教科書寫的不一樣,選擇相信我的說法。(畢竟這老傢伙也治好了一些病人)「美只是膚淺」(Beauty is skin deep)這句美式格言錯了。生命故事編織入皮膚的紋理,使它散放著獨特而圓熟的風采。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一對年輕夫婦的第一胎是早產兒,生長發育遲緩,自閉,患有嚴重氣喘。在我門診追蹤。三天兩頭跑醫院,甚是辛苦。先生告訴我,太太最近又懷孕了。因為前一胎已經把他們嚇壞,經濟狀況也不是很許可,有點猶豫要不要這個老二,問我的意見 。氣喘過敏是會遺傳的,尤其父親有氣喘,媽媽有異位性皮膚炎,可是很難說,每個案例都不一樣。我先詢問他們:「你們內心是怎麼想的呢?」對談之間,我發現這對夫婦思想成熟,個性溫和不極端,有穩固的人際關係,收入也不差,很適合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孩子或許會有一點過敏症狀,」我對媽媽說:「再過9個月,你就會看著這個嬰兒,感到驚喜,覺得沒有他你活不下去……」穩重篤定的語氣背後,我有點心虛。我並不能排除:產程不順,分娩困難,又一個身心殘障的孩子,產後憂鬱,被雙方家庭排斥,經濟困頓……我說得輕鬆,到時候,抱著小孩的是他們。但這是我的肺腑之言,在我的行醫生涯裏,還沒遇過繼續懷孕下去而感到後悔的。這對夫婦若有所悟而返。一年多後,兩人抱著愛的結晶來到我門診。一個健康的女嬰,柔滑皮膚吹彈可破,兩個眼睛圓澄澄的。頭兒微仰,手腳亂划,任我玩弄於雙掌之間。6個月大,友善好奇, 好惡分明,自有主張。我大概看過成千上萬個了吧。「快要會爬了。」我把她從驕傲的母親懷中抱過來,她咯咯笑了,充滿燦爛陽光的生命力。一種來自未來世界的鮮活氣息,我可能無法親謁了,然心嚮往之。我想起,念醫學系四年級時,暑假到小兒科門診當工讀生。任務就是乖乖坐在老教授旁邊,接住他看完病丟過來的病歷,把處方鍵入當年粗礪而不甚理想的電腦,順便當個「觀察員」。當時我對小兒科毫無概念。只覺得教授很恨電腦,眼光從不眺向它。很奇怪,教授詳細檢查孩子,和家屬解釋了二十分鐘,藥只有一種。孩子雙親心滿意足離開時的微笑,和我現在看到的一樣。這是小兒科醫師的特權和愉悦美妙時分。兒科醫師永遠不老。
-
2021-10-17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沒睡好、吃錯了都中招 你正在做的5動作超虐脊椎
「脊椎健康關乎全人的健康」,這麼說 一點都不為過!脊椎從上到下掌控身體的運作,每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使其他器官、組織連帶受損;誇張的說,脊椎不健康還可能讓人美麗扣分、新陳代謝變差、頭痛、背痛、腳痛各樣病症都出現,所以好好保養脊椎才可能全身健康。脊椎結構出問題 身體容易出現病痛復健科醫師汪作良指出,當脊椎結構出了問題,身體就容易產生病痛,但這些病痛並非只靠「喬」骨頭,就能永遠擺脫,而是必須從生活著手,杜絕不良的生活型態,才能有效維持脊椎健康。汪作良表示,醫生利用手法將身體結構調正,只是幫助啟動身體的自我療癒系統,接下來,病人需要調整不良的生活型態、姿勢習慣,並配合運動,才有令人滿意的治療成效;若不運動、不改變不良習慣,即使以手法將骨骼肌肉調正了,一段時間之後,結構又會錯位,疼痛又回來了。壞習慣不改 脊椎永遠好不了那麼,生活中有那些因素會影響到脊椎的健康呢?汪作良舉出生活中有5大領域與脊椎健康息息相關:1、沒睡好:晚上睡不好,脊椎也不會好。身體有自癒修復的能力,有些痛睡一睡就好了,但若睡眠不好或是工作、應酬熬夜,就剝奪了身體的修復能力,白天生活中受損的小傷害就無法得到修復,使脊椎錯位的問題持續存在,日積月累就引發大毛病。(推薦閱讀:腰痠背痛都是睡姿不良害的! 仰睡、臥睡、趴睡哪一種好?)2、壞情緒:情緒和脊椎健康也有關連,生活的壓力、心情憂鬱都會影響身體荷爾蒙分泌,當工作忙碌、事情多時交感神經就會啟動腎上腺素分泌,讓身體可以 多承受重壓,但這也使身體肌肉持續緊繃,連帶拉歪了骨頭(一般來說,骨頭自己是不會動的,而是被肌肉帶動),使脊椎錯位而造成疼痛。3、吃錯了:好的營養對脊椎健康也有幫助,很多食物有消炎功能,但相對的有些食物就會引發發炎反應,使發炎疼痛問題惡化,例如飽和脂肪酸如豬肉、牛肉等食物在人體代謝過程中容易趨向發炎反應;魚油、植物性油脂等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代謝過程中易趨向消炎功能,所以,多吃綠色蔬菜,增加抗氧化能力,有減緩疼痛發炎的作用。4、不愛動:很多人都認為生活中要保持正確的姿勢,以確保脊椎的健康。但是,其實沒有所謂的標準姿勢,唯一的健康原則就是一直動,任何標準姿勢維持久了照樣也會出問題,所以身體不能維持在同一個姿勢過久,必須常變換姿勢,讓不同的肌肉輪流來支撐身體。(推薦閱讀:坐骨神經痛就是長骨刺?要開刀嗎? 初期症狀像腰痛!日常5個動作要少做)5、動作重複、力道過大:生活中不當的動作亦是造成脊椎傷害的原因。所謂「不當」有兩種狀況:(1)動作的力道不大,但反覆次數過多,例如和尚敲木魚的動作容易造成肩頸痠痛;(2)動作的力道很大,足以造成脊椎移位,例如搬重物。(推薦閱讀:低頭60度等於頸扛27公斤! 出現「5大症狀」小心是頸椎椎間盤突出)坐椅子 腰背要有得靠 此外,在座椅方面,一般坐墊也不建議太軟,免得骨盆會整個凹陷在椅子裡,建 議座墊厚度以不超過5公分為宜,並且座墊大小最好能把大腿都撐住,千萬不能坐得像當兵─只坐3分,身體傾斜;另外,椅子一定要有靠背,特別要能支撐到腰椎第3 節,才不致使腰椎懸空。(推薦閱讀:翹二郎腿傷腰、傷骨盆 專家曝:「這個姿勢」殺傷力更可怕)目前許多椅子設計有支撐腰椎的靠背,但要調整符合個人身材和姿勢,才能發揮支撐功效。所以最佳坐姿是身體往後靠,腰椎有靠墊支撐,才能讓脊椎處於最佳姿勢。延伸閱讀: ·現代人「1吃飯習慣」小心吃到肌肉流失! 腰痠背痛、坐下爬不起來恐已罹肌少症 ·現代人通病!腰痠背痛應冰敷還是熱敷? 復健科醫師揭「正確使用時機」
-
2021-10-17 養生.家庭婚姻
呂秋遠:在婚姻中請保有自己的靈魂! 照顧自己,不要委屈自己
呂秋遠,也許你對他的名字並不陌生,但其實他的身分十分多元,有時候是大學講師、有時候是作家、有時候則是廣播電台主持人,不過,絕對不能忽略他的本業其實是個律師,而他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將所有法律案件、粉絲提問,用說故事的方式一一解析,親切又講到心坎裡的內容,拉近了他與讀者間的距離,也因此有了「呂麗絲」及「呂大嬸」的封號。老少咸宜大小通吃.對症下藥給建議保守估計,呂秋遠粉絲團每天訊息量大約有200至300則,而在繁忙的工作中,呂秋遠律師總不會忘記回覆Facebook上網友的問題,這些問題年齡層之廣泛,從10歲到70歲都有,起初諮詢內容大多是以婚姻方面的刑事、民事法律訴訟為主,但從2017年年初開始,陸續擴大成為夫妻、就業、校園及霸凌的問題,範圍越來越廣,這些狀況通常不是回覆一次就能結束,必須要反覆回答好幾次,因此,儘管下班後,呂秋遠律師也必須要花費好幾個小時,才能把大家的問題回覆完成,每天最快要凌晨1點才能休息。大家可能會疑惑,為什麼他願意花費這麼多時間在這些留言上?呂秋遠說:「我不會去拒絕別人,因為我覺得能夠被一個人信任,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只要我有能力去做,就應該嘗試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對呂秋遠來說,回答網友們的疑惑,主要目的在於「傾聽」,因為許多人利用打字發洩情緒,打完當下也就將情緒宣洩完畢,當詢問對方需要給予何種幫助時,對方可能也只會感謝他願意看、願意聽。若是真的不知道想要什麼,只知道自己已經陷入困境當中,呂秋遠律師就會請他想清楚自己要什麼,才能夠對症下藥給予建議。舉例來說,當太太抱怨先生外遇,呂秋遠第一件事絕對不是告訴當事人去提告,而是要問「那你想要什麼?」如果想要被療癒,就給予療癒;如果想要具體法律建議,就給予具體法律建議,並且提醒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如果想要斷捨離的決心,就給予斷捨離的決心,這些需求通常在字裡行間都可以被判斷出來,進而給予適切的建議。不為人知的呂秋遠.默默承受黑暗面在五花八門的大量訊息中,其實呂秋遠承受著人們難以想像的黑暗面,他舉出最讓自己傷心的案例:有位女網友與他接觸1年左右,每隔1至2個月就會傳割腕照片給他,女網友本身罹患重度憂鬱症,原因在於「曾經被老師性侵」,即便已經交了男友、身邊也有家人陪伴,但是她走不出陰霾,因此,呂秋遠也只能聽她的想法,並建議她就醫尋求協助,排解壓抑在心中的痛楚;但就在前年5月初某天凌晨1點多,女網友又傳了割腕照片給他,當下呂秋遠律師告訴她「妳不可以這樣!我知道妳很痛苦!要撐過去,明天要再去看醫生唷!」接下來女網友完全不說話,等到2點多沒回應,呂律師只好準備就寢,等到早上10點多,這個FB帳號突然傳了一則訊息,告訴他「呂律師你好!我是她男友,她在凌晨3點多自殺身亡,你是她最後一個講話的人,我很謝謝你這陣子對她的幫忙。」這個事件讓他一整天心情很差,呂秋遠律師眉頭深鎖的說:「對我來說,她最後一個談話的人是我,卻不告訴我她的困境,我會覺得她對我好殘忍!看著她割腕後血流滿地的照片及FB照片上的長相,我這輩子永遠都會記得她。」切記!成為人妻前的心理準備在成為人妻前,呂秋遠律師認為,周華健的「明天我要嫁給你」反映出女人在婚前的心聲,當女人要結婚前會懷疑、惶恐,覺得我要做這個決定嗎?內心對於婚姻都是很緊張害怕的,接下來也會有很多不知所措的問題,所以,這首歌的形容真的很貼切!有些女人要結婚的原因是要逃離原生家庭、想找長期飯票或已經懷孕,呂秋遠律師表示,當妳不是因為「我很愛他」、「當下有信心可以和對方共度一生」,他強調,注意「當下」兩個字,對方沒有要你為你的決定做一輩子的保證,就像是很多人會說「我老公說他會永遠愛我,結果根本都是騙人的!」呂秋遠律師說明,「他當時說他永遠愛你是真的,但是他現在講他不愛你也是真的,只是他變了而已!」呂秋遠律師表示,只要做到的是「當下你確定你是愛他的」、「當下你有信心可以跟對方共度一世」,只要有這些心理準備即可。婚姻是個契約,規範夫妻間忠誠、互相撫養及照顧的義務,但這種契約不能建築在想要逃離原生家庭、找長期飯票或懷孕等原因之上,許多女性在考量是否要結婚的原因,很多都只是自我催眠,並沒有真正思考為何要結婚,更不用說去理解婚姻的意義。「今日你逼他結婚,明日他逼你離婚!」呂秋遠律師提醒,要結婚前,請務必達成三個要點:「你愛他」、「他愛你」、「你們有信心共度一輩子」,雖然這些都僅能代表當下,但如果沒有這個決心,就無法繼續往下走。婆媳問題.罪魁禍首永遠是老公人們在咎責於婆媳問題時,總會把矛頭指向兩個女人的戰爭,但呂秋遠律師一針見血地說,「婆媳問題的根源點永遠都在先生啊!」婆媳間有摩擦,通常癥結點都在於「孩子」及「孫子」,對婆婆來說,這是她的兒子及孫子,但對媳婦來說,這是自己的老公及兒子,只要對方插手干涉,就會覺得權益受到侵害,因此視對方為眼中釘。以老公的立場而言,怎麼做才是對的?舉例來說,老婆看韓劇看到凌晨3點,隔天星期六睡到早上10點還沒起床,這時如果婆婆問「為何你老婆還不起床?隔壁的媳婦早就起床做早餐了!」老公可以貼心的回覆「她在研究母親節要送什麼禮物給妳,一不小心就弄太晚了啦!」讓她感覺到被媳婦重視及站在同一陣線;反過來說,如果先生很白目,一轉頭就到房間叫老婆起床,並且說「媽說你為何睡這麼晚還不起來幫忙啊!」搞得老婆也不開心,扮演著挑撥離間的角色,這時沒有婆媳問題也難;但如果說「媽說你可以多睡點,午餐她來煮就好!」或是「媽叫你回娘家走走啊,過個母親節!」回過頭,老公再跟媽媽說,是我要我老婆回去過她的母親節,身為老公就是要扛責任!呂秋遠律師強調,「身為兒子,講一句話,比老婆講100句話都還有用!」如果覺得媽媽真的不可理喻,就應該搬出去,減少婆媳間的摩擦;如果還能夠溝通,老公就必須好好說服自己的媽媽,並且重塑老婆在媽媽面前的形象,例如:教養小孩時,公婆總要指手畫腳,這時老公就該跳出來說「小孩歸我和老婆管,你不需要插手!」而不是必須老婆自己跳出來解釋,婆媳間的溝通重點在於老公的調解;換個立場想,若是先生住在岳父岳母家,這時老婆就該出馬處理,才能避免發生家人之間的糾紛!懂得反抗不公平.請勿姑息與忍耐談到婚姻,許多人妻總會哀聲載道地抱怨先生的不是!呂秋遠律師表示,他不贊成太太用負面的態度去看待先生,認為先生就是這個樣子不會改變,但請記住所有的悲劇都來自於「姑息」與「忍耐」,要勇敢說出口與對方溝通,只要有不開心的事就盡情地說,至少有個出口宣洩,而不是悶在心裡。例如:夫妻都要上班,太太回家煮完飯,先生就應該要洗碗,而不是「幫忙」,夫妻倆對於家務分配及支出應該要事先說清楚。如果不清楚該如何開口,呂秋遠律師建議可以溫柔的詢問:「為何我們兩個都要上班?煮飯就一定得是我的工作呢?」老公回答:「因為我們家都是這樣啊!」老婆就可以回覆「但現在已經是我們兩個的家了,要重新訂規矩呀!」如果有女兒,甚至可以問「你難道希望女兒將來嫁出去也都是做牛做馬嗎?」除非老公還是依舊認可,代表他的腦袋已經被「大男人」思想給僵化,除了忍耐就只能離婚。另外,有些太太總會向呂秋遠律師抱怨「我先生不讓我回娘家怎麼辦?」或「我一回娘家他就會生氣」,讓他十分疑惑,因為想回去就回去,為何不能回娘家呢?若是太太總因為害怕先生生氣、擔心夫妻間的衝突和吵架,就義無反顧全部聽他的,那根本不需要詢問別人意見;因為有時候就該適時把小孩或繁雜的事情丟給對方處理,以免在渾然不覺中被對方馴化成奴隸,而自己也只能每天怨天怨地怨世界,感覺全世界都對不起妳。「不愛了」讓婚姻產生裂縫的關鍵呂秋遠律師表示,讓婚姻產生裂縫可以有很多原因,家暴、不做家事、口無遮攔等,但只有「不愛了」才是真正讓婚姻不保的關鍵,對方原本的優點全部變成缺點,彼此也完全忘記這個人就是當時拚死拚活決定要結婚的對象。婚姻是需要經營的,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誘惑,千萬不要讓生活只剩下柴米油鹽醬醋茶,不然在facebook及社交軟體上,隨便搖一搖就有一堆女生照片跑出來,而從一句「HI!你好」開始聊天,聊得盡興後再約出來喝咖啡,所有的外遇就是從「一杯咖啡」做為起點;而外遇的人是有問題的,但「務必自腐而後重生」,夫妻間真的沒有任何問題時,第三者有辦法介入嗎?俗話總說趁虛而入,無虛何能入,所以兩人之間一定有問題尚未解決,但這也必須撇除一個前提,老公或老婆天生就是花心,這樣就回歸到原點,建議兩人直接離婚即可。婚姻真心話.給媽咪們的最後建議「在婚姻中,請保有自己的靈魂!」呂秋遠律師指出,在婚姻當中,最重要的是「照顧自己,不要委屈自己!」不要認為委屈就可以求全,事實上必須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夠讓這段婚姻沒有怨氣地繼續走下去,千萬不要做了以後才抱怨自己好委屈,甚至說出「在他身上付出這麼多,我究竟得到什麼!」只有自己願意去做,才能夠在照顧自己和家庭之間取得平衡點,隨時修正自己、提醒對方,一起努力在婚姻路上平穩地走下去。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10-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長期新冠後遺症 確診者恐提早失智、快速退化
全球失智症人口增長,專家提醒,年輕型失智症相較老年型失智症,確診新冠肺炎機率更高,若原先已輕度失智者,恐因長期新冠(long COVID)加速退化,提前進展到失智症。台北榮總失智症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今出席台灣失智症聯合學術研討會,針對失智症診斷、治療、預防,以及新冠肺炎對於失智症影響做分析。她表示,失智者確診新冠機率較一般人高,在國外研究中,年輕型失智症相較老年型失智症,得到新冠肺炎危險性更高。王培寧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引起中風、癲癇、肝腎功能等急性期問題,也引發長期新冠後遺症,尤其新冠病毒會攻擊人體內ACE2受體,其受體在大腦中廣泛分布,而導致大腦、認知功能受傷害,專家也警告,感染新冠肺炎恐提早失智、快速退化。預防失智早期診斷很重要,王培寧說,並非所有失智症都屬於阿茲海默症,診斷時除了看認知功能,也要透過生物標記來判定,近年生物標記的血液診斷更加精確,相較用傳統免疫方式預測影響疾病的腦內類澱粉沉澱,正確率僅六成,若改以質譜分析,正確率可高達八成。王培寧說,除了透過血液檢測患者腦內類澱粉蛋白沉積外,也正發展更多生物標記種類,包括發炎、免疫、血管因子、突觸功能等,若只用單生物標記,正確率僅八成,若用多生物標記,正確率可提高到八成,2021年發表一篇文章提到,失智症早期臨床診斷中,若用生物標記加上危險因子,以及年齡、性別等,正確率可高達九成。美國FDA今年通過可延緩阿茲海默症的新藥「Aducanumab」,王培寧表示,新藥雖可讓大腦中類澱粉斑減少,但在臨床試驗上,受試者以高劑量、連續14個月情況下才有顯著效果,憂心高劑量導致副作用,包括局部腦水腫、發炎、微出血反應等,且新藥價格不菲。王培寧表示,美國今年7月提出新藥臨床使用建議,用於輕度認知障礙到輕度阿茲海默早期患者,注射藥物前須先做磁振造影(MRI)檢查,確認腦內是否有病變,每月注射一次,每兩個月增加劑量,預計半年左右調到最高劑量,配合藥物注射,每三個月要做一次MRI檢查,注意有無副作用產生。早期診斷外,預防失智也很重要。王培寧表示,根據2017年研究,注意危險因子之下,失智症有三分之一可預防。2020年則提升到四成失智症可預防,可控制危險因子增加三項,包括注意中年時期頭部傷害、減少飲酒傷害,以及老年後注意空氣汙染。2017年研究中,特別點出「聽力」為失智症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恐增加失智、憂鬱、跌倒機率,聽力不好造成大腦負荷,認知問題也影響大腦結構,造成社交疏離感。2021年美國阿茲海默研究中心最新發表,戴助聽器可減少三成機率進展為失智症,若本身已是失智者,戴助聽器退化速度也變慢。2020年最新失智症預防研究,提出「空氣汙染」危險因子,王培寧指出,近年空汙問題影響失智症,以PM2.5影響最大,包括工廠、燃燒、油煙皆為PM2.5來源,不只影響肺部,也影響大腦健康。國外研究指出,空氣汙染嚴重區域,民眾的認知功能較差,長期追蹤後發現,認知退化也較快,呼籲民眾面對失智症,需早期診斷、治療,並注意預防。
-
2021-10-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WHO公布染新冠長期症狀 衛福部將定診斷碼追蹤
世界衛生組織(WHO)本月正式發表新冠長期後遺症(Long COVID)症狀定義指引,包括強烈疲勞、憂鬱、腦霧等症狀,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國內若無追蹤確診康復者後續,就學、就業民眾恐難長期受後遺症所苦。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允諾,將會研擬新冠定義或診斷碼,協助後續追蹤。立法院今召開衛環委員會,洪申翰關切新冠確診康復者議題,他引用BBC報導,一名確診者康復後,出現畏光、受不了吵雜、無法完成一件事、甚至工時減少,出現腦霧情況。他說,WHO於10月正式發布新冠長期後遺症定義,包括強烈疲勞、憂鬱、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腦霧或認知困難。洪申翰表示,國內目前有9千多名本土確診者,其中就學階段15至24歲占8%,就業階段25至64歲包括69.4%,目前我國沒有新冠康復者追蹤機制,若確診者出現疑似症狀,包括憂鬱、注意力不集中等,無法得知是否與染疫有關,受到長期後遺症所苦卻不知如何求助,返回職場、就學都有困難,建議衛福部應主動追蹤。陳時中表示,目前對於新冠確診者,沒有特定追蹤機制,因我國是全民健保,可就民眾就醫資料分析討論及追蹤。他表示,國內臨床治療方面,有進行加強教育課程,心肺復健學會也訂定術後照顧指引。對於主動追蹤新冠康復者,他允諾,會來研議新冠相關定義與診斷碼。
-
2021-10-13 失智.照顧喘息
活動安排/屏東樂智學堂 老幼共學 開辦7年 學生增1倍
●老幼共學,可呈現友善社區●失智長輩與孩子互動,長幼間不再有隔閡●長者認知功能退化變緩慢近日北市芝山國小響應「一學區一日照」,在校園設置日照據點,卻引來家長反彈。事實上,青銀共融、老幼共學為熱門長照議題,屏東市前進國小於2015年開辦「樂智老幼學堂」,當時一年級新生僅7至8名,如今7年過去,今年新生報到人數增到19人,增加逾1倍。樂智老幼學堂由屏東市民眾醫院承辦,該院副院長蘇哲能表示,老幼共學讓小朋友學習與長輩互動,長輩亦可分享過往經驗,真實呈現「友善社區」。沒有圍牆的共融校園過往一家三代同住三合院,父母早上去田裡工作,阿嬤打理家務,孫子在旁遊玩等,隨時都是老幼互動平台,如今隨著時代變遷,現代年輕人放學回家,關在房間打電動,因談論話題有限,不知道如何與長輩互動,失去了互動平台與機會。「我們是沒有圍牆的共融校園。」蘇哲能說,樂智老幼學堂課程中,會讓小朋友與長輩一起繪畫、玩美勞,也學會為長輩奉茶、搥背、洗腳等,失智長輩與孩子互動中,會露出「含飴弄孫」的開朗笑容,小孩子也與長輩交朋友,更懂得親近長者,自然生成關懷的心,長幼之間不再有隔閡。參加日照長輩經篩選有民眾認為,失智長輩會突然行為異常、有攻擊傾向。蘇哲能表示,失智長輩情緒波動、起衝突者多半是「熟人」,像女兒一直要失智媽媽吃飯,媽媽不想吃才會「回手」,不可能與陌生人有衝突,像樂智老幼學堂舉辦7年來,沒有任何一件衝突事件。另外現場有足夠的志工照顧長者,能參加日照的長輩也經過篩選,不適合參與者也不會來上課。蘇哲能表示,失智長輩並非完全喪失功能,就像是拼圖少了兩、三塊,短期記憶喪失,但長期記憶仍記憶猶新,像年輕時參與農作的長輩,仍然清楚四季適合栽種植物,透過教導孩子獲得成就感,心情快樂自然不憂鬱,認知功能退化也較為緩慢。從小培養孩子人文教育以學生角度來看,會觀察到失智長輩動作遲緩、甚至記憶不好,蘇哲能說,這要讓孩子認識到,人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功能就會凋零代謝,或許可連結到家中長輩是否有同樣狀況,提醒家長應注意照顧,像是阿公容易摔倒或拿錯物品,應提前預防功能喪失或退化而造成傷害。蘇哲能表示,許多家長認為學習國文、數學等科目,拚第一很重要,但教育的目的是服務人,不應為了追求成績而失去對人性的關懷,「那跟機器人沒差別」,建議應從小培養人文教育,出社會後回饋鄉里,才是辦學的初衷,不應讓友善社區淪為口號。
-
2021-10-13 名人.相性幸福
性福,回不去了?專家曝男性慾望低下和3原因有關
「在行房的時候很難勃起,就算有勃起了,也很快就軟掉,持久度不行。」「我發現以前和現在的性慾差很多,自慰的頻率跟以前比起來越來越少;自慰的時間也變長,以往自慰5-10分鐘就可以結束,現在20分鐘起跳;對於性的刺激敏感度很低,之前A片播下去,1分鐘內陰莖就會自動勃起,現在則是東看西看,好不容易找到能夠喚醒慾望的A片,結果打完手槍已經1個小時過去了。」看完上面的敘述,如果你認為這是50歲以上的人才會面臨到的困擾,那就誤會大了。這些自白都是來自於35歲左右的男性,而近幾年來我們也觀察到,男性慾望低下有年輕化的傾向。雖然影響性慾的原因非常多,但如果你年紀輕,卻發現在自慰或是性行為有類似的煩惱,那麼提供在臨床上常見的3點方向可先自行評估,再尋求專業的資源協助。1.壓力和生活環境現在人生活壓力大已經是常態,工作煩忙、工時長;如果結婚有新生兒,正在學習當新手父母;除此之外,家中長輩因為生病需要晚輩的照顧……這些日常都有可能是慾望降低的殺手,也很常是診間裡大家述說的苦惱。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的範圍很廣泛,若是心理疾病,例如:憂鬱症也會影響到性慾,或者是因為心理狀況需要服用藥物,也會間接造成慾望下降。對於自我身體意象不滿意,面對性的時候感到挫折、覺得噁心,自然對性興致缺缺。過去在性上不好的經驗也會影響到性,像是被伴侶批評、謾罵、取笑;十之八九性交都失敗的糟糕回憶,想到就擔憂與害怕……還有許多的心理議題導致慾望不好,以至於性生活和感情都到受到波及。3.睪固酮的高低會影響精氣神睪固酮又稱男性荷爾蒙,提到荷爾蒙,大家最直覺想到的是跟男性生殖系統有關,像是製造精子、青春發育時帶動第二性徵(陰毛、鬍鬚、腋毛及其他體毛的生長)。但其實它所影響的範圍不止於此,隸屬於大腦的性慾和情緒;維持骨頭的密度、紅血球的造血功能;還有影響肌肉的強度、量與質……對男性的影響力真的是不容小覷。睪固酮的濃度會隨著年紀變化而影響到一位男性的精氣神,多為中老年後狀況越趨明顯,就是大家常聽到的男性更年期。然而在臨床的觀察中,發現現在睪固酮低下已有年輕化的趨勢,提不起性致、總是感覺疲累,常常力不從心,導致性行為狀況連連。你會想說,要如何知道自己的睪固酮濃度呢?只要做抽血,就可以得到數值。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並非睪固酮濃度愈高就愈好,只要是在檢驗數據中的合理範圍值即可。後續的改善,還是需要透過醫師的評估喔。早面對,早享受勃起功能、性慾低下的困擾危險因子很多,但就如同開頭所說已有年輕化的趨勢;既然是年輕化,生理並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常見的反而是壓力、生活環境,以及心理因素導致。性功能的困擾,並非都是到「病」的狀態,會有輕重緩急之分,多數的性問題就像是我們在生活中,可能因為自己內在或外在環境的影響導致免疫系統變弱,而有些小症狀,例如:感冒。只要及早去面對、瞭解和改善,反而能早享受良好的性生活品質!
-
2021-10-10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談 「夢」
您是否曾因夢境的光怪陸離、荒誕不羈感到困惑?或曾在惡夢中驚醒,惶惶不能自已?或曾流連在欣喜若狂的美夢,希望美好時光就此停留,不要醒來?我們每天都需要睡眠,也都會作夢。夢,在2020年上映的日本動畫、榮登日本影史票房冠軍的電影《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中,卻成為控制對方的武器。故事描述主角炭治郎帶著妹妹禰豆子與善逸、伊之助搭上無限列車,與「炎柱」煉獄杏壽郎見面,在旅途中受到惡鬼的襲擊,他們盡一切努力擊退惡鬼,守住全車旅客的性命。全劇充滿了少年人捨我其誰、守護正義的冒險精神,也讓觀眾熱血沸騰。電影中最讓人驚心動魄的惡鬼,恐怕是「下弦之壹」魘夢──他利用詭術讓一行人呼呼大睡,再指使手下進入他們夢中,如摧毁夢中的「精神核心」,就能使之再無甦醒的機會。什麼是夢?人類對於夢這件事,還有太多未知。做夢主要發生在睡眠期間的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每個晚上可能做三到六個夢,每個夢持續數秒或數十分鐘,但大部分的夢境在睡醒之後都被遺忘。如果在快速動眼期之後被叫醒,比較能夠記得剛剛做過的夢境。在不同的文化與年代,夢往往被賦予不同的意義。2000多年前,《莊子·齊物論》寫下「蝴蝶夢」。19世紀末佛洛伊德寫下「夢的解析」,認為夢反映我們內心的焦慮還有慾望。卡爾·榮格則將夢描述成給予做夢者的訊息,可以幫助做夢者自我改善。心理學家羅賓奈曼認為:快速動眼期的夢境,可以消化當天的訊息,白天所見所聞在作夢時被「咀嚼、消化」,可以選擇「被排泄」或「被吸收」。也有研究指出,作夢有助於緩解憂鬱症。良好睡眠與健康息息相關。根據國家睡眠基金會的數據,人類每個晚上作夢的時間超過兩個小時。有研究發現,如果老鼠被剝奪了四天快速動眼期的睡眠,則大腦記憶中心海馬體產生的神經細胞會減少。既然作夢對健康如此重要,如何獲得更多快速動眼期睡眠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充足的優質睡眠」:創造好的睡眠環境,在涼爽黑暗的房間睡覺,關閉電子設備,避免燈光與鬧鐘,睡前避免酒精、尼古丁。比較長的夢通常發生在睡眠最後幾個小時(對多數人來講是在清晨),因此連續睡眠的時間足夠,才能獲得好的快速動眼期睡眠。在泌尿科,影響睡眠品質最嚴重的就是夜尿,夜間多次起床上廁所導致睡眠中斷,白天因此精神不振,影響整體健康。建議請泌尿科醫師診治,減少夜尿次數,也能增加快速動眼期的睡眠。《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最觸動觀眾的是:那讓人沉醉的美夢,並不是升官發大財,而是明知不可能,卻深刻的渴望。例如:炭治郎在夢中穿越時空,與當年被惡鬼殺死的母親、弟妹重逢,激動地抱頭痛哭。有位朋友說:看到這一幕,也希望像劇中人物進入美夢,與他童年就失去的父親還有已逝的母親相聚。朋友的心情我理解。但在現實生活中,美夢只能邂逅,無法追求。但願在睡夢中獲得的溫暖,能成為我們面對未來的勇氣。願您有個好夢。(FB搜尋:鄒頡龍醫師聊生活,談健康)
-
2021-10-09 新聞.健康知識+
別再汙名化「喝冰水」,好處其實超多!台大醫師告訴你:15個喝冰水的好處
考一考,你對「溫度」的迷思!Q1冷水澡和熱水澡,哪個對身體比較好?A:沖澡、泡澡用冷水或熱水,應該要以身體狀況與環境冷熱來考慮。年輕力壯的人如果為了鍛鍊身體,以冷熱交替沖或泡澡所施加的生理壓力訓練最強,次強的是只用冷水或是熱水。一般人熱水沖澡就好,如果想要稍微挑戰自己,可從冷水沖腳開始,慢慢訓練到腿部就可以了。大範圍的冷水澡,身體需要具備相當強的生熱能力(亦即運動能力)與冷適應訓練。對於一般有健康疑慮的人,沖澡的方式比泡澡安全,因為泡澡產生的生理影響比較大,需要考慮身體狀況與接觸時間長短的影響。Q2空腹可以喝冰開水、吃冰嗎?A:往往會這麼問,多半是媽媽看不慣兒子還沒吃飯就從冰箱拿冰的飲料咕嚕灌下肚。氣候炎熱時身體變得燥熱,空腹喝冷開水吃冰可以舒緩身體過熱的現象,之後才吃得下飯,所以只要不是甜的飲料,反而可以提振精神、促進食慾、幫助消化,也可以幫助腸胃蠕動、緩解便秘習慣,以及胃食道逆流。另外,在寒冷的季節裡喝冰開水,需要經過運動訓練與處在溫暖的室內環境,才不會產生失溫的壓力;因此,在國外的餐廳裡因為有開暖氣,即使天寒地凍,他們飯前常常也是供應冰開水,自有其道理。當然,如果身體無法適應,那麼要如何做,還是需要再三考量利弊。Q3喝冰開水、吃冰,會使代謝下降和體質變寒嗎?A:吃冰有助於增加新陳代謝、活化脂肪細胞、幫助解渴與散熱。尤其,過熱的時候吃冰,可以提振精神與情緒,多數人因此容易保持活力與運動力;而運動與活力的增加,可以改善怕冷無力的外冷情形,因為經過運動訓練之後,體質就會變得傾向外熱內冷的狀態。不過,吃冰會刺激副交感神經與促進平滑肌收縮,對於氣管敏感與腹瀉的人,可能需要適量或額外的訓練。人體為了維持恆溫,生理會有適應現象,體質越接觸溫熱反而怕冷而變寒,越接觸冰冷就怕熱;所以,北方人怕熱而南方人怕冷,常喝溫熱水身體比較怕冷,而常喝冰開水反而比較不怕冷。Q4生理期,可以喝冰開水、吃冰嗎?A:喝冰水吃冰會刺激副交感神經,使得子宮平滑肌收縮變強,不過可能覺得經痛明顯。但是,好處之一是可以幫助子宮復原、減少經血的總失血量;好處之二是減少缺鐵性貧血與虛寒的體質;好處之三是副交感神經受刺激可以改善情緒,特別是在心情不好、環境溫熱時,可以考慮這麼做。相對於喝溫熱水或熱敷,的確可以緩解子宮收縮與經痛,但是會增加出血量,容易造成慢性貧血。月經期超過五天就可能有輕度貧血,鐵的利用與造血則約需四十天才能補足,因此月經稍微量大或時間長,就會產生缺鐵性貧血,而且即使補充鐵劑與葉酸也來不及。此外,過度接觸溫熱會讓交感神經興奮,因此容易感覺煩躁,再加上貧血後的疲倦、怕冷、體力不支等等都會影響婦女的健康。也有人認為吃冰會造成各種婦女病,事實上正好相反,理由會在接下來的內容中詳細解釋。其實,偏離體溫的冰冷或溫熱都會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應,各有其利弊,如果不確定該怎麼做,就保持中性(室溫)就好了。Q5痠痛時,該冰敷還是熱敷?A:發炎或受傷的急性腫痛不宜熱敷只能局部冰敷,冰敷時間約五到十分鐘左右,可以每一兩個小時重複冰敷一次;而慢性痠痛雖然可以藉由冰敷或熱敷來緩解,但是我不建議熱敷。慢性痠痛的局部冰敷是為了神經效應,一方面有鎮痛效果,另一方面因為冷刺激之後神經反射使放鬆血管反而可以改善循環,因此需要的時間短只要一到五分鐘以內就可以,如果使用冷卻噴霧效果會更好。冬天寒冷時可以冰敷或冷擦拭後保暖以增加循環。慢性痛的熱敷是為了緩解疼痛以便開始自主活動,因此只有熱敷而不自主活動會產生熱適應,而且熱敷會加重局部發炎反應並使神經痛加劇,建議盡量避免。在我的治療對象裡,有許多運動或意外傷害後產生慢性疼痛的病人,我認為盡早活動比熱敷重要,而不活動的熱敷,在我的建議事項中是一律禁止的,如果因為活動前緊繃需要舒緩,是可以稍微熱敷,幫助運動前熱身。值得注意的是,痛風性疼痛是不宜熱敷加熱,也不宜冰敷冷卻,除了選擇服用藥物之外,最佳的策略是飲食控制與局部保暖。Q6天氣冷,可以喝冰開水、吃冰嗎?A:天冷時在溫暖的室內運動發熱後,可以喝冷水、吃冰幫助復原,而且喝冷水的解渴效果比較好,也可以提升副交感神經,並且調節自律神經,幫助脂肪新陳代謝,不過前提是要可以維持體溫。所以,想要在天冷時喝冰開水、吃冰,就要懂得先保暖與保持運動習慣,否則失溫引起身體的壓力反應,那就不好了。在歐美日韓地區,寒冬季節也常喝冰飲料或吃冰,一方面室內溫度適宜沒有失溫的問題,二來喝一點冰水可以解渴提神(喝溫熱水反而不易解渴,容易口乾舌燥)。台灣的天氣溫熱時候居多,因此多數家庭裡的室內加熱設備不夠,使得冬天寒冷時室溫低於攝氏二十至二十五度,屬於容易失溫的環境,如果少活動,容易感覺手腳冰冷僵硬,在這種情形下自然常喝溫熱水或熱湯來保暖,但是過度倚賴體外熱源反而製造了各種健康問題。Q7究竟喝冰開水好,還是喝溫開水好呢?A:整體而言,吃冰、喝冰開水,或者喝溫熱水、熱湯,都會產生生理反應,各有其利弊,不可因噎廢食。要怎麼樣得到最大的好處而減少副作用,需要有足夠的生理學常識。在寒冷環境下身體體溫不足時,喝溫熱開水可以補充熱量、維持體溫、減少交感神經作用,因此令人舒服;但是,在溫暖的氣候時就常喝溫熱開水,身體會產生熱適應、降低新陳代謝,並且增加發炎的機會,也容易產生自律神經失調與慢性疼痛。氣候溫暖時喝冰開水,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作用、減少自律神經失調提振精神,也可以減少天冷時發生對冷敏感的問題,除了幫助降溫散熱、減少發炎,同時也會提高脂肪的新陳代謝。如果不確定自己或家人該怎麼樣才好,則喝室溫的涼開水就好。不過,當腹瀉、咳嗽或生病時,建議可以喝溫開水,以幫助提高免疫力,緩和副交感神經的腹瀉與咳嗽的作用。Q8有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可以喝冰開水或吃冰嗎?A:在溫暖的環境中,心臟不好或糖尿病的人因為散熱能力差,所以容易發生過熱而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現象,進而增加心血管的負擔,因此可以喝冷開水或吃冰降溫,以緩解交感神經興奮對心臟與血糖的刺激;其他慢性病患者多數也是會有類似問題。簡單的說,就是該散熱解熱時,若反而加溫,會增加生理負擔不利健康。在冬天寒冷時,身體不好的人應該保持室溫溫暖,而以喝室溫涼開水為主,如果手腳冰冷常需要喝溫熱水取暖,那麼應該注意是否室溫太低造成失溫的壓力,維持室溫在攝二十三至二十五度左右可以減少失溫,這樣的溫度環境還有利於活動,因為冷而不活動終究會對心血管產生不利的影響。高血壓患者對冷熱變化很敏感,過冷會刺激血壓,過熱也會刺激血壓升高,所以高血壓患者並不一定喝冷或喝熱。因為血壓受到藥物、心收縮、血管張力與交感神經狀況等等因素影響,需要視環境與個別情形而論。燥熱或失溫都會刺激交感神經,使得血壓忽高忽低不好控制。總之,高血壓只要藥物控制得當,身體過熱的時候給予適當降溫,反而穩定血壓減少心臟負擔;相反的,天氣寒冷使得血管收縮會升高血壓,這時候補充熱量可以放鬆血管使血壓降下來。Q9氣喘可以喝冰開水吃冰嗎?A:吃冰刺激副交感神經會使平滑肌收縮,因此對咳嗽或氣喘不利。但是,平常都習慣喝溫熱開水會使氣管對冷更敏感,一吸到冷空氣就咳嗽或氣喘,因此平時就習慣喝涼開水或做減少冷敏感的訓練,一旦咳嗽或氣喘發作時,喝溫開水的緩解效果較好。Q10 胃食道逆流,應該喝溫熱的還是冰冷的?A:胃食道逆流多數屬於自律神經失調的表現,也就是交感神經過強而副交感作用不足。除了對冰冷不適應的人之外,我治療的案例一旦從喝溫熱水改成冰冷開水之後病症幾乎都會好轉,其實對有些胃病患者也有相同的效果,至於原理為何接下來書中內容會有詳細說明。對於不想喝冰冷或不適應的人,可以改喝室溫的涼開水就好了。Q11喉嚨痛、鼻塞可以喝冰開水吃冰嗎?A:感染性的上呼道症狀多數不適合冷刺激,同時也為了提升免疫力而需要喝溫開水;相反的,敏感性的鼻塞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之一,屬於鼻咽冷敏感的現象,常喝冰開水可以使鼻咽逐漸對冷產生適應,減少鼻塞的現象。因此,感冒發燒時喝溫開水可以緩解症狀,但是感冒好之後如果常喝溫開水,會使鼻咽產生冷敏感,而造成慢性鼻塞、或鼻咽喉嚨乾澀,甚至容易有聲音沙啞的問題。Q12自律神經失調,該喝溫熱開水或冰開水?A:大多數的自律神經失調源於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而產生症狀,因此常喝溫熱開水反而使交感神經興奮而加重症狀;相反的,在溫暖的環境下喝冰開水常能緩解症狀。在後面的章節內容裡,會有詳細說明。Q13心情不好時可以喝冰水吃冰嗎?A:心情不好時,通常是交感神經興奮、或副交感神經低下。在天氣熱或身體過熱時給予冷刺激,例如吃冰品,可以提振副交感神經放鬆心情;除非身體健康有疑慮,否則多數情緒失調與失眠的患者可以因此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天氣冷時因活動減少所產生的情緒失調,則需要保暖並且要足夠的活動以提振精神。書籍介紹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喝冰水、局部冰敷、洗冷水澡→抗發炎、穩定自律神經、改善慢性病作者:梁恆彰、楊翠蟬出版社:新自然主義出版日期:2021/07/23作者簡介:◎梁恆彰學歷:台大醫學士經歷:麻醉科專科醫師、婦產科專科醫師、前台大、國泰、北醫醫師、前台大麻醉部、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現職:台大癌醫中心麻醉部兼任主治醫師、台大癌醫中心疼痛門診醫師、身新醫學診所院長特殊專長:疼痛與身心症的非藥物治療法,包括:一般疼痛、神經痛、手術後疼痛、癌症疼痛、婦女疼痛、演奏與運動傷害後疼痛、自律神經失調,以及憂鬱、失眠、情緒、記憶、眼花、鼻塞、心悸、呼吸、腸胃、泌尿症狀、身心藥物戒斷著作:《身心壓力多大,聽心跳頻率就知道》◎楊翠蟬學歷:陽明大學醫學士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科醫師、台北市立忠孝醫院醫師、蘇澳榮民醫院醫師、書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現任:新北翰生診所主治醫師、台北市身新醫學診所兼任醫師延伸閱讀: 「謝謝你們,沒讓我爸爸在走廊上等死...」台大醫師:我們救不了病人,卻救了他的三個女兒
-
2021-10-08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中風患者居家復健 職能治療師教三招輕鬆做
新冠疫情影響,各醫療院所配合門診降載,需定期復健的民眾無法返院復健,憂心功能逐漸退化。部立桃園醫院職能治療科生理職能治療組長鄭美華表示,除了定期以電話訪談關懷外,也提供個別化居家復健方法,協助個案維持復健頻率。每天僅需在居家做3個動作,每次3到5分鐘即可達到效果。在電器行上班的阿智(化名),過去只要穿上義肢,便可以正常外出、運動、製作木工、與鄰里鄉親互動,後來卻因為中風,左側肢體偏癱而導致肩膀、手掌、下半身的虛弱無力及不協調,起初在部桃復健時,雖然可以勉強吃飯,但無法自己穿衣,翻身困難,也無法使用義肢,導致轉移位而需要包尿布,生活嚴重依賴。職能治療師王為恩表示,了解阿智生活所需後,共同規畫「進步地圖」,減少因為不確定感、不合理期待而帶來的憂鬱及挫敗;阿智也因有目標而勤奮練習,治療師分析阿智穿脫義肢所需要的能力及動作,安排強化手部能力及技巧訓練,讓阿智可以自行穩固穿好義肢,並靠著行走輔具移動。年輕型中風個案、29歲的阿賢(化名)中風一年,伴隨左側偏癱,包括左上肢患側仍張力異常,近端上肢可正常動作、遠端則無法主動動作,雖可透過輔具例如拐杖、或以代償方法來維持日常活動,但生活仍然有些不便。鄭美華表示,中風患者通常有上肢肩關節問題,必須要維持關節活動度,避免關節僵硬受限,建議可做「被動關節活動、按摩和牽拉活動」,建議可做肩關節屈曲、外旋及內旋等3個動作,每個動作3至5分鐘。若左上肢張力過高,可在家執行「撐手活動」,以左手手肘使用綁帶固定伸直,置於側身身邊,身體重心傾向患肢給予重關節壓迫,每次10分鐘。此外,也可做「抬棍子活動」,用彈性繃帶將患側手部綁在棍子上,用健側手帶動患側手將棍子像上抬高停留5至10秒,再緩緩放下,重複此動作約10分鐘,增加左上肢近端動作能力。鄭美華鼓勵年輕型中風個案透過復健,未來走出家庭進入社會,貢獻一己之力、回饋社會。王為恩表示,儘管生病後身體功能不會恢復那麼快,生活仍然有不便之處,但透過復健,患者可以發現自己的潛能,並有勇氣去嘗試,鼓勵患者舊的事情過去,新的事情不斷發生,自然就會愈來愈進步。
-
2021-10-06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巴金森警訊/出現手抖、憂鬱、關節僵硬?小心可能是巴金森病
肩膀痠痛不適,做伸展運動時覺得關節好僵硬,有種使不上力的感覺,看了骨科、復健科,還是不見好轉。醫師提醒,若出現動作變慢、關節僵硬、平衡不佳等動作障礙,有可能是巴金森病,應盡快求診就醫治療。打太極、培養興趣、參加活動 她與巴金森病共存十年林女士在上班開車途中,覺得手握方向盤要轉彎時有點卡,以為是一般扭傷,到家醫科就診,吃藥仍無改善而轉診神經內科。一進診間,醫生發現林女士毫無表情的撲克臉,問診發現字愈寫愈小,診斷為巴金森病。確診當下,頓時晴天霹靂,林女士擔心得病很丟臉,完全不敢將病情告訴兄弟姊妹,服藥前半年都走不出痛苦情緒。最後在先生的開導下,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打太極拳、培養攝影興趣、參加病友團體,再加上重新調整藥物,從困頓中豁然開朗,活出不一樣的生命軌跡。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暨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創辦人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常見神經退化性疾病,平均好發年齡為60歲,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病友除會出現手腳顫抖、行動遲緩、肢體僵硬、面無表情等動作障礙外,焦慮、憂鬱、便秘、睡眠障礙等非動作障礙亦與巴金森病息息相關。其中,早期憂鬱症狀容易讓病人及家屬忽略真正病因,有些病人也因情緒問題與家人發生爭執,建議可與醫師討論病情與憂鬱情緒,也舒緩照顧者的壓力。若發現家人言行異常或生活習慣改變,別以為是老化必然現象,應留心巴金森病程與病徵,及早就醫配合運動和藥物治療,大多可獲得良好改善,有助於預防及延緩出現喪失行動與口語表達能力的時間。Q:巴金森病不同病程常見的動作障礙?A:因患者的多巴胺神經細胞提早退化,主要病徵與動作障礙有關。第一期:從單側肢體產生症狀,包括手腳顫抖、關節僵硬、動作緩慢等。第二期:進展到雙側肢體,包括走路遲緩、身體僵硬、雙手顫抖等。第三期:延伸到下肢,出現走路不穩、小碎步、平衡障礙等。第四期:舉步維艱,雙手顫抖嚴重,日常生活需要旁人協助。第五期:身體功能嚴重障礙,無法行走需仰賴輪椅或臥床,全賴他人照顧。Q:還有哪些非動作障礙容易被忽略?A:憂鬱、便秘、睡眠障礙、排汗過多等。吳瑞美說明,巴金森病的致病機轉跟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有關,除了會影響人體對外界喜、怒、哀、樂的反應,因而變得憂鬱,亦會影響控制睡眠的腦幹,當出現翻身困難、常做惡夢、睡眠中莫名腿部抽動都有可能是疾病徵兆。Q:巴金森病的治療有哪些?A:初期主要是藥物治療,服用短效型或長效型多巴胺藥物。吳瑞美說明,巴金森病雖無法痊癒,但可控制症狀,尤其是第一、二期病程的患者,可透過定期服藥加上適量運動、規律作息,維持正常生活。巴金森手指操 定期簡易自我檢測吳瑞美提醒,門診有許多病患主訴:寫字變小、說話小聲、打字變慢、夾菜不穩等,剛開始以為是五十肩、肌肉疼痛或血路不通,求診骨科或復健科,甚至吃補品、做物理治療,病情皆無法獲得改善,由於每個病人的早期症狀都不太一樣,不可輕忽。Q:想知道是否罹患巴金森病?該看哪一科?A:吳瑞美呼籲,民眾除了注意肢體僵硬、動作異常外,應養成定期自我篩檢習慣,動手跟著做巴金森病手指操,簡單的手指開合能測試動作速度、順暢度,以及透過自我檢測表簡易篩檢,若有疑似症狀,應及早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診。面對巴金森病,吳瑞美呼籲積極治療,抱持「樂觀面對身之礙,活出精彩心之愛」的態度,當作罹患其他慢性病一樣。她以林女士的個案為例,坦然接受病情後,主動與醫生討論藥物調整,參加病友團體分享治療經驗,彼此給予心理支持,撲克臉換成笑容滿面。她罹患巴金森病:「樂觀面對身之礙 活出精彩心之愛」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10年,想了解更多她的故事,請看影片: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0-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尊重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份愛的禮物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台灣步入高齡多死社會台灣人口老化迅速,依2018年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在2026年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成為世界高齡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另2018年2月,台灣第一次死亡高過出生人數,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死亡人數所占比率已達到72%,步入「高齡多死社會」。高齡者較年輕人有較高比例的多重共病與功能退化,造成照護議題複雜化、預期生存餘命較短、高齡非癌症病人末期病況診斷及預測皆較困難、家庭照護與社會負擔影響時間較長,死亡原因也與中壯年族群不同。由於老化造成生理的健康儲留力降低,高齡者面對各種疾病甚至死亡,都更加脆弱;同時,高齡者接受各種侵入性與非侵入性治療時,容易導致不良反應或醫源性傷害,即使積極治療疾病,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也非常不易。此外,整個案家將面對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導入後,長期失能依賴所相伴而來的照顧負擔,不但降低高齡病人的生活品質,亦會增加家屬照護壓力,與焦慮憂鬱等情緒。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雖然研究指出,面對嚴重疾病與後續維生治療選擇時,多數高齡者並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反而偏向維持個人獨立舒適,以及能與親人相處的照護方式。但目前以醫療科技掛帥的臨床環境之下,高齡病人遭遇嚴重病況時,常被直接導入各種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過程缺乏充分的照護選擇與目標之討論。醫療人員也較少主動邀請高齡病人與家屬參與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的討論,造成高齡長者生命末期的照護,往往無法符合其實際需求與偏好。老年醫學制定照護計畫與目標時需考量高齡者偏好、疾病軌跡與預期餘命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長者,由於預後的預測困難,且病程很長,好壞變化每人表現不一,醫療人員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在擬定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時,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因此老年醫學強調在每次就醫制定照護計畫時,應及早與高齡長者進行照護目標的討論,且討論過程最重要的是要考慮高齡長者本身的生命「價值觀」與「照護偏好」,來進行決策。討論過程須同時考量的重點為:一、目前此疾病是否有針對高齡者制定的臨床指引?二、此高齡者預期餘命為何?三、多重共病的疾病嚴重度為何? 四、此高齡者的身體活動功能與認知功能為何?透過評估上述要點後,與高齡者與家屬進行溝通,規劃出符合個案需求與偏好的照護目標後,再進行為高齡者量身訂作之照護計畫的制定。以醫病共享決策模式針對進食營養措施之選擇進行溝通討論賴教授在110年8月醫病平台上以教授父親的故事,傳達其身為醫者與為人子,因文化上對於預先討論生命末期照護選擇的忌諱,無法得知其父對於管灌飲食與維生醫療之生命價值觀與選擇偏好,在父親過世多年後體認到,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因而自問: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文獻指出,高齡衰弱病人在病程末期體重減輕與食慾變差是無可避免的情況,同時身體對於營養與水分的需求會下降,就算進食量減少也不會感覺不舒服。若勉強病人進食,不但無法延長生命,反而可能會降低生活品質。Chernoff在2006年的研究中發現,當高齡衰弱病人因飲食量減少而進行經皮內視鏡胃造廔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簡稱 PEG)來提供管灌飲食後,術後一個月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54%,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28%;術後一年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90%,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63%。而根據考科藍2021年最新一篇系統性回顧文獻指出,相較於其他由口促進飲食的方式,給予末期失智症個案管灌營養(enteral tube feeding),不但無法增加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營養指標、減輕疼痛,也無法減輕照顧者憂鬱焦慮的情緒。因此,醫療專業人員應與病人與家屬共同討論不同營養攝取方式的利弊得失,若高齡病人不願意接受管灌飲食時,可鼓勵家屬經由細心手工餵食(careful hand feeding)外,選擇病人喜歡的食物,以及用著重進食以外的不同方式,來表達對病人的關心。當然,在生命末期慢慢減少營養的攝取時,死亡也會逐漸到來,但這是生命自然死亡的過程,不是餓死,也絕不是殺害。預先討論生命末期治療目標與選擇幫助提升照護品質預立醫療照護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是一個讓病人與其親友以及醫療團隊進行溝通討論,了解各種治療以及預後,再根據自己價值觀表達心願,建立照護目標,並對於未來想要或不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進行決策的過程。實證指出,預立醫療照護計畫能有效的促進醫病溝通,幫助病人得到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提升生命末期的品質,減少病人與家屬的壓力、焦慮、憂鬱,並增加滿意度,且能降低生命末期醫療照護成本。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病人,很少有能夠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溝通的機會。國外的研究指出,僅約2至29%的衰弱高齡者曾與醫療照護人員進行生命末期相關的討論,太晚進行討論或根本沒有討論,會造成病人生活品質的下降、家屬的焦慮困擾、不必要的住院、不必要地延長死亡過程、病人對醫療體系的不信任、醫師的過勞與醫療費用增加等負面影響。尊重高齡者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一份珍貴與愛的禮物筆者有幸以老年醫學角度針對「對老年人生命終點如何做得適可而止,使生者無憾,死者安詳」此議題撰文進行回應。過去台大團隊的研究讓我們理解,無論是腎臟科醫師、腎友、一般民眾與醫護團隊,皆認為善終指的是沒有身體上的痛苦,以及能自然的死亡。老年緩和醫學將善終視為完整生命的一部份,因此倡議每位臨床專業人員應善用每一次臨床上與高齡者接觸的機會,即早進行生命末期照護目標與照護偏好之討論。期盼本文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
-
2021-10-06 新聞.元氣新聞
心理疾患是貴族病? 諮商治療研議納健保
吳媽媽因為情緒不穩看身心科,服藥治療後雖情緒較穩,囤積症無法改善,也沒有健保給付的治療可用,吳家經濟難以承擔自費療程,只能眼睜睜看著家裡堆滿東西,家庭氣氛惡劣。「為什麼身體疾病大多可以用健保,造成更大困擾的心理疾患,卻因被定義在診斷的模糊地帶而得自費?」抱持這份心情,吳小姐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獲5882人附議支持。健保署昨日召開協作會議,吳小姐及三位附議人現身說法,獲得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正面回應,承諾會進行內部研議程序,審慎考慮。附議人陳小姐說,從小家裡問題就很多,父母為錢大吵、兄長會性騷擾,「我常跑到窗邊祈禱,希望這一切趕快結束。」當她瀕臨崩潰邊緣打電話去衛生所,想預約諮商,對方卻說要等一個月,「社會安全網的存在,我真的感覺不到。」「難道心理疾患是貴族病嗎?」附議人劉先生說,十多年的憂鬱症,看過許多心理師,最後遇到比較契合的心理師,才終於穩定改善。心理治療需要中長期的介入,病人需要多方嘗試、配合,但因健保不給付的諮商心理師,病人可能好不容易存了錢,卻只換來經濟能力的磨損。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說,全國鄉鎮區有免費或優惠的心理諮商服務據點,覆蓋率達93.8%,但附議人楊先生指出,大多數人不知道有這項服務,他得知後致電預約時卻被拒絕,理由是只能服務有精神疾病或自殺的個案。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表示,現行健保制度排除諮商心理師,只有不到兩千名臨床心理師投入健保服務,多數民眾「看得到、吃不到」,常常是嚴重到需要住院時,才能獲得健保給付的心理治療服務。諮商心理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雅羚表示,很多民眾沒有經濟能力去做心理治療,長年累積痛苦,希望諮商心理師也能成為健保精神醫療團隊的有力成員,幫助更多人在精神疾病初期,及早停止走向惡性循環。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10-06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不是在廁所,就是在往廁所的路上?5種你可能有腸躁症的原因
大家身邊總有這種朋友(或者你本人就是那個朋友),跑廁所的次數總是比別人多、待在廁所的時間也特別長。如果不是因為在廁所裡不受打擾的打電動、看漫畫實在太享受,那,很可能就是腸躁症的患者囉。快跟我一起認識腸躁症吧!什麼是腸躁症?為什麼會發生?腸躁症是一種慢性且會反覆發作的功能性腸胃道疾病,對現代人來說是很常見的問題,尤其女性碰到這個問題的比例相對較高。依據主症狀不同,腸躁症可分為「便祕型」、「腹瀉型」、「混合型」(便祕跟腹瀉混合出現)、「無法分類型」(被醫師確診為腸躁症但不屬於以上3類)等4種。至於腸躁症發生的原因,目前還不完全明確,一般推論有5種可能:1.腸道異常收縮2.腸道神經異常敏感3.腸胃道感染4.焦慮和精神壓力5.特定食物過敏【延伸閱讀:腸躁症該看什麼科?併發症有哪些】 腸躁症怎麼治療?要看哪一科?由於腸躁症並不是器質性病變,所以即使做了各種檢查,也可能找不出異常,目前臨床大多依據以下標準來判斷:1.症狀在診斷前6個月就已經開始出現。2.近3個月內,平均每週至少1天反覆腹痛,並有以下2種以上的症狀:●腹痛與排便有關●排便頻率變化●糞便型態改變幸好,腸躁症也不是什麼致命惡疾。通常症狀的發生與精神疾病或壓力有關,像是持續處於高壓力狀態,使人體疼痛調節及認知過程改變,就可能引發(或惡化)腸躁症。想要舒緩或改善,建議可以依照個人的狀況藉由飲食、運動、藥物及心理治療來幫助症狀緩解。在就診方面,由於腸躁症的可能原因很多,建議可以先到家醫科做初步診斷,或者前往消化內科、肝膽腸胃科,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和精神科、身心科合作治療。腸躁症常用的藥物包括瀉藥、止瀉藥、肌肉鬆弛劑、抗腸痙攣藥等腸躁症成藥,或是心理治療的抗憂鬱劑、抗焦慮劑等,都是以緩解症狀為主。想改善腸躁症?平常就可以這麼做想透過生活習慣改善腸躁症,可以從飲食和紓壓兩方面著手。紓壓方面,可以透過運動(原則是每日運動至少30分鐘)靜坐冥想、書寫繪圖等方式紓解壓力,必要時也可以配合心理治療。飲食方面,平常盡量定時定量、吃8分飽就好,幫助腸胃建立規律進食習慣,並且避免高油脂、油炸、辛辣、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當然,更不要去吃到飽餐廳暴飲暴食!)針對不同類型的腸躁症,這裡也有特別的飲食小撇步:●便祕型:增加高纖食物攝取,多喝水●腹瀉型:減少乳製品、高產氣食物(豆類、芋頭、地瓜等)●避免過敏原:減少麩質食物、含乳糖製品如果還是不確定具體吃什麼食物才好,也可以搜尋「低腹敏飲食」菜單,來改善消化不適,或者直接向醫師、營養師諮詢。大腸癌的症狀,也跟腸躁症很像!?先別急,進一步了解:腸躁症易反覆腹瀉、便秘?暗示著你壓力「腹」擔過重了
-
2021-10-0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心理疾患是貴族病?健保正研議不再獨漏諮商治療
吳媽媽因為情緒不穩而去看身心科,服藥治療後雖情緒較穩,囤積症無法改善,也沒有健保給付的治療可用,吳家經濟也難以承擔價格高昂的自費療程,結果只能眼睜睜看著家裡堆滿東西,家庭氣氛惡劣。提案「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 5882人附議「為什麼身體疾病大多可以用健保,造成更大困擾的心理疾患,卻因被定義在診斷的模糊地帶而得自費?難道窮人就只能一輩子這樣過活?」抱持這份心情,吳小姐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獲5882人附議支持。健保署今特別召開協作會議,吳小姐及三位附議人現身說法,獲得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正面回應,承諾會進行內部研議程序,審慎考慮。附議人陳小姐說,從小家裡問題就很多,父母為錢大吵、兄長會性騷擾,「我常常跑到窗邊祈禱,希望這一切趕快結束。」她從國中到大學都會想辦法會去輔導室尋求協助,但每次升學或輔導室換實習生,一切就要重來。瀕臨崩潰邊緣打電話去衛生所,想預約諮商,對方卻說要等一個月,「社會安全網的存在,我真的感覺不到。」因健保不給付!病人經濟無法負擔「難道心理疾患是貴族病嗎?」附議人劉先生說,十多年來的憂鬱症,讓他看過十幾、二十個心理師,最後終於遇到比較契合的心理師,才終於穩定改善。心理治療通常需要中長期的介入,病人需要多方嘗試、持續配合,但因健保不給付的諮商心理師,病人很可能好不容易存了錢,最後卻只換來經濟能力的磨損。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說,全國鄉鎮區有免費或優惠的心理諮商服務據點,覆蓋率高達93.8%,但附議人楊先生的經驗完全不是這樣。楊先生說,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有這項服務,即便他是因朋友在衛生局上班而得知,致電預約時卻被拒絕,理由是資源人力有限,只能服務有精神疾病或自殺的個案。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延伸閱讀:全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一覽表】點數過低、人力不足、限定職類3大問題!諮商心理師對醫院來說是「賠錢貨」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醫療事務委員會召集人蔡曉雯分析,對於民眾來說,重點不在於取得諮商心理師或臨床心理師的服務,而是要有服務、資源要夠。但健保給付心理治療有「點數過低、人力不足、限定職類(排除諮商心理師)」等三大問題,導致諮商心理師對於醫院來說就是「賠錢貨」,沒缺乏聘用誘因,就算等著要做心理治療的民眾大排長龍,諮商心理師也幫不上忙。其實依照心理師法,在心理發展偏差與障礙、認知情緒或行為偏差與障礙、社會適應偏差與障礙、精神官能症,都是諮商心理師的法定業務範圍。根據衛福部醫事司2020年最新資料,臨床心理師1662人,1233人執登在醫院;諮商心理師領照2718人,僅344人執登在醫院。相對應的健保給付項目,都限定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精神治療團隊成員執行,但成員不包括諮商心理師。健保制度排除諮商心理師 多數民眾「看得到、吃不到」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表示,根據國衛院的預估,諮商和臨床心理師總人數五千多人,可因應全國人口所需的服務。現行健保制度排除諮商心理師,結果只有不到兩千名臨床心理師投入健保服務,多數民眾「看得到、吃不到」,常常是嚴重到需要住院時,才能獲得健保給付的心理治療服務,違背了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宣示強調預防醫學的健保改革方向。諮商心理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雅羚表示,很多民眾沒有經濟能力去做心理治療,長年累積痛苦,希望諮商心理師也能成為健保精神醫療團隊的有力成員,幫助更多人在精神疾病初期、病況還沒有固著下來之前,及早停止走向惡性循環。精神醫學會健保小組召集人郭錫卿則建議維持現狀即可。因為健保是給付以疾病治療,但在精神健康的範疇,可細分為心理問題、心理疾病、重大精神病三個層次,他提醒勿將三者混為一談。在心理問題的層次,就像高血壓前期一樣,還不算疾病,不能只靠健保,而這部分就是諮商心理師可以處理的。但在疾病層次,有些涉及到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用藥就是必要的醫療。「健保不怕問題,重點是要解決問題,第一步就是聽大家的聲音。」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自己大學時期就擔任過救國團的張老師專線志工,接聽過不少求助電話,深切認同心理治療的必要性和專業價值。李伯璋表示,針對這次會議重點,健保署會展開內部研議。目前相關給付點數確實偏低,精神科使用的健保資源也以用藥為主。希望健保能努力控制不必要的浪費,進而善加分配有限資源,給專業人員應有的報償。
-
2021-10-05 失智.像極了失智
衰弱是病?!老化和衰弱有何不同?出現以下病徵要小心
隨著年齡增長,新陳代謝能力降低、細胞再生能力減退,在外貌產生變化前,我們的器官已漸漸老化。老化是正常的過程,與老化相似的衰弱,則是老年症候群的表現之一,由多重原因所造成,可能讓身體狀況突然急轉直下,導致失能、死亡。常「嗆到」也會引發衰弱,各種小症狀莫輕忽一名老翁因為唾液腺分泌減少,產生吞嚥困難、吃東西經常嗆到,漸漸營養不良導致體重下降,精神和心情變差。從減少出門次數到足不出戶,人際關係和社交也跟著封閉,接著陸續出現失智、跌倒、臥床、失能,最後不幸死亡。原本只是嗆咳症狀,最後身心理狀況急速惡化,像骨牌效應一樣造成憾事。衰弱到底有多危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宥達說明,衰弱不是疾病,而是老年人常見的症候群,當受到外界壓力時,身體無法維持恆定,導致後續其它不良結果。簡單來說,衰弱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任何小毛病都會影響全身上下,讓身體功能快速惡化。「我們常見到看似健康的老年人,只要一跌倒,沒過幾個月就臥床,生活無法自理。」陳宥達解說衰弱容易造成中度或嚴重傷害,千萬不能置之不理!(➤ 咦?視力好不好和失智也有關係?中醫師分享3招,教你如何護眼抗老化:https://pse.is/3qgyw2)(➤ 你知道嗎?懶得動腦的人,小心腦部退化的比別人快!跟著學3種居家認知訓練,降低患病機率:https://pse.is/3r4f9y)Q1:哪些人是容易罹患衰弱的高危險群?65歲以上老人,衰弱的盛行率約10%,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另有吸菸、喝酒、久坐不動等不良生活型態的民眾要多加注意,下列也是高危險群。▶ 認知相關(認知功能障礙、低教育程度)▶ 心理與社交參與(憂鬱、壓力、社會疏離、缺少信仰)▶ 家庭功能(未婚者、與親人關係疏離、低收入)▶ 吞嚥口牙相關(假牙、咀嚼吞嚥困難、易嗆咳、進食意願低或胃口差)▶ 慢性疾病▶ 失能(無法自理生活、需他人協助)Q2:出現哪些病徵要小心?活動力下降、體重減輕、容易疲倦、食慾降低、肌肉耗損、骨質疏鬆、步態與平衡功能異常、認知功能障礙等。若家中長輩出現上述病徵,可至家庭醫學科門診做「老年周全性評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老化帶來的衝擊與傷害。Q3:如何自我評估是否衰弱?從運動表現和身體狀況評估,用「重肌述速動」5字訣快速檢查。1、體重減輕:過去一年體重減輕大於5公斤。2、肌力減弱:手握力弱,慣用手的最大握力男性<26公斤、女性<18公斤。3、自述容易疲累:主觀感受最近做任何事情感到費力。4、行走速度減慢:直線行走每秒小於0.8公尺(直線行走6公尺超過7秒)。5、低活動量:男性
-
2021-10-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中風後憂鬱常被忽略 尋求篩檢治療
中風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五名,隨著生活型態、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愈來愈多30至50歲的腦中風患者出現,中風有年輕化趨勢。腦中風後肢體無力是最顯見症狀,但「中風後憂鬱」卻是常被忽略的隱性症狀。中風後第一年約三分之一患者有中風後憂鬱。中風後導致肢體偏癱或輕癱,讓原本可以獨立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一夕間變成需要他人協助,不管是只能臥床、需要輪椅協助等,都讓患者有失去自我的低落感,出現憂鬱情緒。引發中風後憂鬱的原因很多,中風後腦神經細胞的損傷,可能引起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或神經滋養因子(BDNF)缺乏,抑或是傷到腦中特定的神經迴路,造成情緒的症狀。研究指出,特定部位的中風如前額葉與基底核,也與憂鬱有關。中風後造成的障礙程度與發生中風後憂鬱有關,通常愈嚴重者、需要他人協助愈多者,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像青壯年期中風,可能面臨經濟壓力是潛在因素,社會與家庭支持系統的程度也是因素之一,愈缺乏支持系統的患者,產生憂鬱的比率較高。另外,過往的人格、病史,例如再次中風、多重慢性病及曾有憂鬱症等,也可能是中風後憂鬱的危險因子。如果懷疑有中風後憂鬱時,應該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在旁照顧的家人或看護提供有用的觀察,同時透過醫師端一些篩檢的問題或量表協助診斷。研究指出,服用抗憂鬱藥物調節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改善憂鬱症狀,穩定服藥後可讓患者的情緒穩定,重拾復健的動力。親友的陪伴支持與鼓勵也格外重要,可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懷,一起面對生活的改變,慢慢調適心態與重建心靈,化解憂鬱帶來的負面影響。面對憂鬱的患者,醫療團隊成員也能幫忙改善,例如復健治療時可以調整訓練方式,採用一些吸引患者的方式;如果有需求時,也可以透過臨床心理師協助心理諮商,協助處理情緒問題。許多照顧家屬也可能有憂鬱與焦慮的情緒障礙。研究指出,照顧時間愈長、醫療花費支出愈多,家屬的情緒障礙問題比率愈高。建議尋求可近的資源協助、加入病友團體,都能幫忙調解情緒,重建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