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8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惡性腫瘤
共找到
513
筆 文章
-
-
2023-07-18 焦點.健康知識+
癌症指數怎麼看?正常值是多少?「指數高不等於罹癌」醫師教你如何解讀
「癌症指數」指的是「血清腫瘤標記」,又稱腫瘤指數「醫生!我的癌症指數檢查出來偏高,是不是代表我已經得癌症了?」又或是「我的癌症指數明明正常,為什麼還是得癌症?」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秘書長、臺大醫院腫瘤部主治醫師陳偉武表示,這是診間常會聽到的疑問。到底「癌症指數」準不準?正常值是多少?造成它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有哪些?癌症指數是什麼?所謂「癌症指數」指的是「血清腫瘤標記(tumor marker)」,又稱腫瘤指數,是指人體血液中的某類蛋白質,當其濃度上升時,經常與特定癌症相關,這時便可以利用其抽血數值的高低變化,來預測特定癌症的發生與進展。然而,癌症指數在癌症預測上是有其極限的,陳偉武醫師表示,當人體器官受到其他良性狀況影響時,也可能造成癌症指數的異常上升;相反的,當癌症指數顯示正常時,也不代表人體一定沒有癌症。癌症指數的種類繁多,在健檢應用上,目前常見的有鱗狀上皮癌關聯抗原(SCC-Ag)、愛氏頓病毒抗體(EB-VCA IgA)、肺癌腫瘤標記(NSE、Cyfra21-1)、癌胚胎抗原(CEA)、四種癌抗原(CA72-4、CA199、CA125、CA15-3)、胎兒蛋白(AFP)、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及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B-HCG)等項目。不同的癌症指數有什麼應用?目前健檢項目上常見的癌症指數項目包括以下幾種,其應用也一併說明如下:1.甲型胎兒白蛋白(AFP)可作為肝癌初步篩檢,不過AFP升高,也可能跟肝硬化、懷孕等因素有關。2.CA19-9可作為胰臟癌初步篩檢,但其他腹腔的腫瘤,如大腸直腸癌、胃癌等也可能讓CA19-9升高外,膽道炎、胰臟炎等非惡性疾病,也可能讓CA19-9濃度上升。3.CA153可作為女性乳癌的初步篩檢,但在大腸癌、胰臟癌、子宮頸癌等其他癌症,或是乳房、卵巢等疾病,也可能會導致CA153濃度升高。乳房的自我檢查、定期找專科醫師觸診和接受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等檢查也很重要。4.癌抗原125(CA-125)可作為女性卵巢癌初步篩檢,不過CA-125的升高,可能跟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發炎、子宮腺瘤等問題有關。另外,乳癌、肺癌、子宮內膜癌也可能讓CA-125升高,但CA-125對偵測卵巢癌的敏感度不夠高,有些罹癌患者仍在正常值以內。5.癌胚抗原(CEA)可作為大腸癌及腸胃道癌症初步篩檢。但CEA數值升高與抽菸、腸胃炎、肝硬化、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情況可能也有關聯。建議搭配腸胃鏡以及糞便潛血檢查,更能掌握腸胃道健康。6.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前列腺特異抗原由男性的前列腺製造,可作為男性攝護腺癌篩檢的指標。不過,攝護腺腫大、生殖系統發炎、性行為後時,PSA也可能會上升。需配合肛門指診、攝護腺超音波等檢查,才能確診。癌症指數正常值是多少?陳偉武醫師表示,癌症指數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值,只能說是大部分正常人的平均數值。此外,不同醫院、不同平台、不同檢驗中心、檢驗工具的不同,或是經驗法則,訂定的參考值或標準值也會有些微差異。.癌抗原 125(CA-125)正常值:<35 u / ml相關癌症:卵巢癌、子宮內膜癌、乳癌相關良性疾病:懷孕、子宮內膜異位等婦科疾病、肝硬化.癌胚抗原(CEA)正常值:<5 ng / ml(如果是吸菸者,正常值則應<8 ng / ml)相關癌症:大腸癌(最常用)、胰臟癌、肺癌、胃癌相關良性疾病:抽菸、甲狀腺功能低下、肝膿瘍、消化性潰瘍、慢性氣管炎、憩室炎、阻塞性黃疸、酒精性肝硬化等.甲基胎兒白蛋白(AFP)正常值:<20 ng / ml相關癌症:肝癌相關良性疾病:懷孕、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CA19-9正常值:<37 u / ml相關癌症:胰臟癌、膽管癌、大腸癌相關良性疾病:胰臟炎、膽管炎、結石.PSA正常值:<4 ng / ml相關癌症:攝護腺癌相關良性疾病:攝護腺炎.癌抗原15-3(CA 15-3)正常值:< 22 u/ml相關癌症:乳癌、轉移性乳癌、大腸癌、胰臟癌、子宮頸癌、肝癌等相關疾病:肝炎、肝硬化、卵巢或乳房的疾病等癌症指數準確度多高?抽血癌症指數偏高,就代表罹癌嗎?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吳教恩指出,幾乎所有癌症指數都無法作為診斷罹癌的依據,「都還是需要影像檢查與病理切片才能確診」。唯獨 AFP,如果病患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抽血驗到 AFP 指數很高,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也發現肝臟腫瘤,可以不用再做病理切片即診斷為肝癌。「但這種情況還是要符合諸多條件,並非單靠一個 AFP 指數便能確診,只能作為輔助性診斷工具。」醫師表示,即便抽血癌症指數偏高,也不代表罹癌臨床上,癌症指數最常見是應用於治療後的追蹤與偵測復發,當病人接受治療之後,包括手術、化療、標靶藥物等,如果腫瘤指數下降,表示腫瘤對此治療有所反應;若是指數有再升高的跡象,就會合理懷疑是否復發,或是產生抗藥性,治療的預後狀況相對而言會較差。「如果病人在治療前,癌症指數就維持在正常值,並未上升,那這個指數就無法作為理想的追蹤指標,」吳教恩表示。「正常細胞也會分泌這些特殊物質,當身體處於發炎狀態如胃炎、腸胃炎、皮膚炎等,或是有些良性病變,甚至懷孕、吸菸等,都有可能使癌症指數升高,」吳教恩解釋。以 CA199 為例,這個癌症指數與胰臟癌、膽管癌有正向關聯,但是如果體內有結石、胰臟或膽管發炎,也會導致指數升高,甚至破千、破萬。指數偏高只是提醒要評估癌症的風險與可能性,並不代表就能確定罹癌,還是得合併其他臨床資訊如影像檢查、病理切片等,才能判斷是身體發炎或其他良性疾病還是惡性腫瘤引起。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血清腫瘤指數不斷上升或大輻度上升,便要積極檢查,排除癌病發生或惡化的可能。癌症指數檢查費用多少?一般在抽血檢測時,就可以加價測試一些癌症指數,像大腸癌胚抗原、胰腸胃道、女性卵巢癌等,每個項目費用600~800元不等。但專家建議,這類檢測最好對症下藥,先了解自己有哪類疾病的家族史,再來挑部位檢測,效率會比較好。輔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兼任主治醫師梁程超說,「有些人驗血,可能CEA癌症指數都正常,但是這些腺瘤是有機會會長大的,比較安全的方式還是大腸鏡的檢查。」因此癌症指數不能代表一切。有些民眾在健檢中心測出癌症指數偏高,但到醫院檢查後普遍沒有問題。吳教恩醫師指出,目前臨床上仍然找不到敏感度、專一性都很理想的癌症指數,因此大多數癌症指數並不適合單獨做為篩檢或診斷的工具。健康飲食、良好生活習慣,才能降低罹癌風險。只是一味檢測癌症指數,擔心自己是否罹癌,對一般民眾並沒有太大意義。然而對於曾經罹癌,或是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癌友來說,癌症指數就是個重要的指標,需要定期抽血追蹤指數是否有所變化,這部分是健保有給付的。參考資料東元綜合醫院高級健檢中心健康資訊:12大癌症指數大解析-醫師教你如何正確解讀癌症指數台灣癌症基金會網站:癌指數檢查的迷思(上)延伸閱讀:.超實用!看不懂健康檢查報告?常見數值大解密讓你一看就懂.許多癌症是自己吃出來的!營養師曝「12大類易致癌食物」絕對要少吃.罹癌絕不是運氣不好!營養師傳授不易得癌症的7種飲食原則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18 醫療.泌尿腎臟
破除3大常見慢性腎臟病症狀迷思 血尿、腰痛和小腿水腫都必須確認病因
台灣罹患腎臟病人口約12%,超過200萬人,當中有9萬人需洗腎。許多人出現血尿、腰痛、小腿水腫等症狀時,都會先懷疑自己是否罹患腎臟病,醫師指出,上述症狀可能與腎臟病相關,但必須經過檢查確認病因,若是慢性病、自體免疫疾病等引發的腎臟病,患者應做好本身疾病控制,無腎臟疾病的一般民眾,應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多喝水、多運動並定期健檢,才能遠離疾病風險。血尿並非都是腎臟病 須先檢查、評估治療「看到紅色的尿不一定就是血尿。」三軍總醫院腎功能室主任、腎臟科主治醫師許舜能表示,民眾若吃紅龍果、甜菜或使用抗生素、抗結核藥物等,都可能使尿液變紅色、橘色,而女性生理期經血混入小便也會造成血尿,並不一定都是腎臟病引起,必須進一步接受檢查,包括以試紙檢驗出潛血陽性,或顯微鏡下可見尿中有紅血球。許舜能表示,如果確定有血尿問題,須配合泌尿系統X光檢查、腎臟超音波,以及血液生化及尿液細胞學檢查。若為男性,還要考慮前列腺相關的檢查。更進一步的評估,包括靜脈腎盂攝影或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造影,或腎臟穿刺切刺或膀胱鏡、輸尿管鏡等較為侵入性的檢查。根據不同的病因,改善血尿方式也有差異。許舜能表示,如為原發性腎絲球腎炎,須接受類固醇或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糖尿病、高血壓、自體免疫疾病等造成的腎絲球病變,應做好疾病控制及治療;多囊腎、IgA腎病變及亞伯氏症候群等遺傳或家族性疾病,需做家族病史分析甚至基因檢測。另外,泌尿系統感染造成的血尿,須使用抗生素治療;尿路結構異常或結石、或腎泌尿系統的惡性腫瘤、外傷如車禍或外力撞擊等造成血尿,需接受檢查、評估,予以藥物或手術等適當治療。若經過詳細檢查,仍查不到血尿的原因,則應定期每三至六個月追蹤複查。腰痛合併其他症狀 有可能慢性腎臟病找上門許舜能指出,常見導致慢性腎臟病的糖尿病、高血壓、腎絲球腎炎、多囊性腎臟病等「不會造成腰痛」,一般腰痛大多是肌肉、關節及神經等結構性原因,或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當腰痛還合併其他症狀,就要留意罹患腎臟疾病的可能性,常見引起腰痛的腎臟疾病有急性腎盂腎炎、腎結石及腎臟腫瘤等。1.急性腎盂腎炎通常好發在女性身上,主要和泌尿道感染有關,嚴重時會侵襲腎臟。患者除腰痛外,常合併出現發燒、噁心、噁吐及血尿等症狀。2.腎結石則好發於男性,主因是飲食習慣、飲水不足,使得礦物質結晶沉積在腎臟中,若結石卡住輸尿管,會引起腎水腫,進而造成劇烈腰痛。腎結石合併症狀還包括排尿疼痛、尿量減少、血尿等。3.腎臟腫瘤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許舜能表示,致病原因與遺傳、菸酒、肥胖、慢性疾病有關。腎臟腫瘤除會出現腰痛、血尿等症狀,患者也會出現體重不明下降、食欲不振等癌症相關症狀,當癌細胞轉移至他處時,也會出現相關症狀。許舜能表示,無論腰痛是否與腎臟疾病相關,都應儘早就醫檢查、治療。下肢水腫合併泡泡尿 未妥善處理恐洗腎許舜能表示,只要鹽分、水分攝取超過尿液和流汗排除量,就可能導致水腫。常見導致小腿水腫原因多,包括心肝腎及甲狀腺相關疾病,降血壓、消炎止痛劑、糖尿病及避孕藥物的副作用,連久坐、靜脈曲張、栓塞(血管阻塞)或蜂窩組織炎都有機會引起。腎臟相關疾病引起的水腫:1.「慢性腎臟病」有關的水腫,主因是腎功能嚴重衰退,水分及鹽分排除不易,容易引起小腿水腫。2.「腎病症候群」因大量蛋白尿,導致血中蛋白質太低,血管中的水分因而堆積於血管外之組織,而導致水腫。許舜能提醒;下肢水腫如果合併有泡泡尿,需注意可能是糖尿病腎病變、或慢性腎絲球腎炎所致,如果未妥善處理,最終可能導致洗腎。許舜能說,民眾以手指按壓腳踝旁的皮膚,若凹陷超過0.6公分,且超過10秒無法回復,即是中重度水腫。若有慢性疾病者出現水腫,必須定期驗血、驗尿,必要時加做超音波等檢查;無腎臟病史的成人若有水腫,除了多喝水、多運動、規律生活外,不使用來路不明偏方及藥物、不抽煙,並定期做健康檢查。【延伸閱讀】.避免糖尿病、腎臟病惡化,5招教你顧糖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07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死亡近9成在「這歲數」,哪些癌症最不容易被發現?5大癌症免費篩檢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癌症已經第41年高居國人死因第一名。2022年的報告指出,台灣有5萬多人因癌症而死亡,占總死亡人數24.9%,等於每4名死亡人口中就有1人是罹癌身亡。若就年齡觀察,癌症死亡有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癌症自1982年起,已連續41年位居十大死因之首,肺癌、肝癌更是連續43年排名十大癌症死因前2名。而今年的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序與2021年相同,排序如下: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前列腺(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此外,近幾年來,攝護腺癌、胰臟癌、卵巢癌的死亡率則大幅增加,如胰臟癌死亡率與2021年相較,上升了4.8%;胃癌排名則往後退。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在受媒體訪問時指出,癌症死亡時鐘每年都在變快,2022年又較前年的10分10秒再快轉了3秒,也就是平均每10分7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此外,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國內四癌篩檢率下降了14%之多,等於約有72萬人中斷篩檢,成為癌症死亡攀升的最大隱憂。若是將男女分開統計,男性每10萬人口的癌症死亡率為270%,女性為176.3%。男、女性第一大癌症死因都是肺癌,男性第2和第3名的癌症死因是肝癌與結腸直腸癌,女性則為結腸直腸癌與乳癌。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四癌篩檢率下降了14%之多,等於約有72萬人中斷篩檢,成為癌症死亡攀升的最大隱憂癌症死亡率之首「肺癌」,平均每人得花25萬治療檢視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排名前十大癌別之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惡性腫瘤醫療支出費用高達1334億元,5年平均成長率6.3%。至於十大癌症之首的「氣管、支氣管及肺癌」,藥費每點為1元計算,換算成新台幣,2022年醫療費用高達224億元、較2021年的228億元減少1.7%。每人平均支出藥費133,298元,較2021年的156,061元減少14.5%;而每人平均醫療費用257,094元,亦較2021年282,515元減少8.9%。肺癌醫藥費較去年減少,顯示肺癌篩檢防治已見成效。而十大癌症治療費最貴的,則是第8名的白血病,每人平均藥費276,165元、每人平均醫療費用431,420元,相當驚人。癌症醫療費用及就醫病人數均呈成長趨勢,不僅影響病患及家庭生活品質,亦減少工作年數,造成經濟損失及龐大醫療費用支出,故有效防治癌症乃重要之醫療照護議題。糖尿病罹患「這些癌」的風險,是常人2倍以上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表示,癌症是糖尿病常見的共病之一,同時會增加許多癌症發生的風險,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色素每增加1%,罹癌風險也會增加18%。糖尿病患發生肺癌、肝癌、胰臟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胃癌、膀胱癌及乳癌等風險是一般人2倍以上,原因相當複雜,像是胰島素阻抗,會造成身體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反而刺激腫瘤細胞成長。發炎反應也常伴隨脂肪組織增生,分泌許多發炎物質,可能間接造成癌症的發生或惡化;另外,高血糖會造成免疫力系統機能的降低,也降低對抗癌細胞的能力。洪乙仁提醒,糖尿病患者要預防癌症發生,最重要就是「積極控制血糖」,延緩糖尿病的進展,降低罹癌或癌症惡化、復發風險,並定期接受糞便潛血、口腔癌、子宮頸抹片、乳癌及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2021年已新增至「五癌篩檢」國健署2021年已經把四癌篩檢擴大到五癌篩檢(增加肺癌),從最新公布的2022年國人死因更已看到數字的相關性,提醒民眾在疫情解封的今日,要重新注重篩檢的規律性對自己健康的保護。目前政府補助五大癌症篩檢如下:1.子宮頸癌篩檢:30歲以上婦女,每3年應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2.乳癌篩檢: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3.大腸癌篩檢:50~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4.口腔癌篩檢: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5.肺癌:(1)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2)重度吸菸史:50~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延伸閱讀 用「檸檬洗電鍋」看起來很乾淨,卻可能留下後遺症!台大化工博士:最好的清潔方法是...
-
2023-06-30 醫療.消化系統
健檢肝臟發現血管瘤!肝血管瘤會變成肝癌嗎?醫師建議這樣處理
Q:健檢時醫師說有肝腫瘤,又說只是良性血管瘤,什麼是血管瘤?為何又稱為腫瘤?A:在醫學上,當局部組織出現異常增生時通稱為腫瘤,因此聽到身上有腫瘤不需太過擔心,腫瘤不等於癌症。肝臟內可能出現多種良性的腫瘤,包含肝血管瘤、肝臟囊腫、局部結節性增生、肝臟腺瘤⋯等。血管瘤是肝臟內血管不正常增生所形成的腫瘤,是肝臟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根據文獻,血管瘤的發生率可高達2~20%。任何年紀的人都可能出現血管瘤,其中以30~50歲的女性最常被發現有血管瘤。大部分的血管瘤體積小,也不會造成任何症狀,通常是健康檢查或是因其他原因做腹部影像學檢查時意外發現。當血管瘤大於10公分時,可能產生腹痛、噁心嘔吐或容易有飽足感等症狀。在嬰兒身上若有大型血管瘤,可能出現凝血功能障礙,稱為Kasabach–Merritt症候群。Q:肝血管瘤除了做超音波檢查,還要做什麼檢查確認嗎?A:典型的肝血管瘤在超音波下是均質、高回音性、有明顯邊界的病灶,但若患者是中重度脂肪肝,肝臟照起來很白,肝血管瘤相較之下就可能看起來像是陰影。小於2公分的血管瘤,只要每6個月到醫院以超音波追蹤檢查即可。但若它變大,或是超過2公分,醫師覺得必要時,會安排第二種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是磁振造影檢查。雖然超音波檢查已相當精準,當無法百分之百確診時,仍需要藉助其他影像協助診斷。電腦斷層與核磁造影可更清楚瞭解腫瘤內血流分布狀況,可更確定腫瘤的性質。Q:肝血管瘤會變成肝癌嗎?需要做什麼追蹤?A:一般來說,肝臟的血管瘤是良性的,不會變成肝癌(惡性腫瘤)。但由於惡性腫瘤的多變性,早期的惡性腫瘤可能與良性腫瘤較難以區分,因此當發現肝血管瘤時,仍建議每6個月到醫院以超音波追蹤檢查,主要是為了追蹤腫瘤的大小,惡性腫瘤通常會隨時間逐漸變大,即使第一時間誤判腫瘤的類型,超音波追蹤時仍可以及早發現問題,仍有較高機會接受根除性手術及治療。Q:原本肝血管瘤只有兩顆,後來做超音波檢查又多兩顆,為何會這樣?A:肝血管瘤發生的原因尚不明確,在國外有一些理論被提出來,可能是出生就有一些缺陷瘤或異位的組織細胞。多數的人只會有單一顆血管瘤,但約10%的人可能出現不只一顆。有些人會隨著年紀增長,血管瘤的數目跟著增加,從原本肝臟裡只有一個血管瘤,後來變成兩個、三個甚至更多。Q:肝血管瘤會變大嗎?大到什麼程度需要手術處理?A:肝血管瘤除了數目會增加外,血管瘤的體積也有1/10機率會變大,生長速度為平均18個月體積長大兩倍,但通常長到某一個程度就會停止生長,可能是受荷爾蒙的影響,研究發現,懷孕跟使用女性荷爾蒙時較常發現體積的增長。由於血管瘤是良性的病灶,多數僅需定期超音波追蹤,不需要接受治療。少數需治療的血管瘤是因為其造成肝臟或其他器官的壓迫,影響了正常的生理機能,才需藉由手術來改善,醫師不會以血管瘤大小決定手術時機。另外,在嬰兒身上出現前面提過的Kasabach–Merritt症候群時,也應接受治療。【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99期(2022-07-12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28 醫聲.領袖開講
雨後彩虹 白袍良醫/「得到胸腺癌半年內會死」!林肇堂積極面對兩度開刀,逾10年沒復發
胃腸肝膽科名醫、義大醫院副院長林肇堂,10多年前罹患「胸腺癌」。罹癌當時林肇堂查書上面寫:「如果得到胸腺癌,半年內會死。」當下他慌了、很難過。罹癌的心情與其他癌友一樣,面臨「生氣、為何是我?」想找出罹癌原因,最後就是接受,不會因自己是醫師而有所不同。胃腸肝膽科名醫、義大醫院副院長林肇堂,10多年前健檢發現罹患「胸腺瘤」,手術切除後的病理報告竟顯示,腫瘤是少見混合兩種癌細胞的「胸腺癌」,經再次手術才治癒。受訪時林肇堂打開衣襟,一條很長的疤痕直直地在胸口,「這個傷口,是我人生中最大的疤記,也是勳章。」每天洗澡看著它提醒他,要更重視健康。胸腺瘤開刀 才發現是惡性2012年,林肇堂和太太到台大醫院健檢,並採用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肺癌篩檢,沒想到太太沒事,他的影像檢查卻有問題。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診斷,「看起來像胸腺瘤,一顆直徑約2公分,沒有向外侵犯跡象,不像是惡性。」但他不放心,再詢問現任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胸腔外科教授陳晉興,建議三個月後再追蹤。雖然追蹤沒有變化,但一顆小小的胸腺瘤埋在胸口,是林肇堂心中沉重的石頭,於是決定開刀,由陳晉興執行胸腔鏡手術。不料,術後第3天準備出院時,台大病理科告知,腫瘤看起來不是良性的,令他相當驚訝。病理報告顯示,是惡性腫瘤,裡面混合兩種癌細胞,一是神經內分泌癌細胞,另一是鱗狀上皮癌細胞。林肇堂立刻查書上面寫:「如果得到胸腺癌,半年內會死。」當下他慌了、很難過。罹癌的心情與其他癌友一樣,面臨「生氣、為何是我?」想找出罹癌原因,最後就是接受,不會因自己是醫師而有所不同。問專家意見 再開刀切除乾淨林肇堂尋求日本德島大學胸腔外科教授近滕和也(Kondo Kazuya)意見,近滕問他:「開刀前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開刀前有沒有進行電腦斷層篩檢,查看其他部位有沒有癌細胞轉移?手術時,有沒有將整個腫瘤及周邊的縱膈腔、淋巴腺清除乾淨?」三個問題。林肇堂回說:「只把腫瘤拿掉而已。」近滕因此強烈建議,兩周內立即再度手術,把剩餘的胸腺組織、淋巴腺清乾淨,若錯過治療黃金期,開刀傷口會沾黏,增加再次手術困難度。仍由陳晉興為林肇堂再次執刀,且採行「開胸手術」,為了治療癌症,「再痛,我都要開。」術前把全身總掃描一次,確認身體其他的部位有無轉移,有轉移就一起開掉,甚至心包膜都拿掉一塊,「全部弄乾淨!」林肇堂說,手術將胸骨鋸開,胸口留下20多公分傷疤。術後,林肇堂選擇與癌細胞共存,不化療、電療,「但心情掉到谷底。」體認到他是一名癌症病人,體內癌細胞隨時會復發,像一顆不定時炸彈,因而選擇從台大醫院退休,與太太遊山玩水、放空2年,享受人生。健檢發現腫瘤 慶幸是福報2年後,在輔大校長江漢聲力邀下,2014年林肇堂擔任輔大醫學院院長,2018年成立輔大附醫,後來轉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目前則擔任義大醫院副院長。林肇堂探究罹癌原因,可能是台大醫院擔任總醫師2年期間,穿著鉛衣為病人進行膽管、胰管攝影,每次攝影都要經X光檢驗確認,長時間受到高劑量輻射所致,但也是因為此經歷,他成為「台灣內視鏡之父」,國內內視鏡做最好的人。「這可能是一個福報,腫瘤是透過健檢發現,而不是發病才發現。」「如果10多年前沒治療,我可能早就死了,故事就停在59歲。」林肇堂說,他已多活10年,做了好多事情,現在每天都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身上的一個刀、一個疤,都是好的啟發」。活在當下 看病更具同理心罹癌後,林肇堂面對病人的態度改變很多,現在想的都是如何幫助病人,說服力也比以前更好。就是一個角色的轉變,他現在與病人是同輩,拿出同理心,例如診治只剩半年生命的病人時,會告訴家屬要一起面對,不能隱瞞,包括處理遺產稅等後續問題,「不是只治療病人,也要處理家屬的問題」。如今癌後逾10年沒復發,林肇堂說,得知罹癌時,以為「人生到此為止」,但後來又回到學校、醫院服務,可見人生真的很難規畫,現在「每天都是多賺的一天,開心面對,活在當下」。目前林肇堂每半年進行一次電腦斷層檢查,相信科學證據,信任專家,「Do my best」,然後就順其自然,等待結果,或許有一天等死神第二次來敲門,他也會開心面對「Let it be」。林肇堂小檔案現職:義大醫院副院長、輔大醫院胃腸肝膽科特聘顧問年齡:70歲罹患疾病:胸腺癌發病時間:2012年症狀:無症狀,健檢發現罹癌治療方式:第一次手術切除腫瘤,兩周內再切除剩餘胸腺組織、淋巴腺及部分心包膜想告訴病友的一句話:竭盡所能找到專家治療你的癌症,若已盡力了,就讓命運來決定吧! Do your best, and then let it be.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24 醫聲.領袖開講
雨後彩虹 白袍良醫/李伯璋罹癌摘掉單顆腎!從救人醫師變病患,站在病友立場心繫健保改革
執醫43年,開過數千台刀、照顧過上千位腎臟移植病人,國內推動器官捐贈移植的權威、健保署前署長李伯璋從沒想過自己會有這麼一天,因罹患腎臟癌躺在手術台上,由年輕一代的外科醫師切除一顆腎臟。排尿不順 發現腎臟長腫瘤李伯璋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四年前,出現頻尿、夜尿、排尿不順等老男人特有困擾的攝護腺肥大,在泌尿科醫師小兒子的評估下,開始服用藥物,但在一個例假日,他由台南家裡準備搭乘傍晚高鐵回台北上班,出發前,突然完全無法排尿,膀胱發脹疼痛,在成大醫院擔任外科醫師的大兒子立刻安排急診及尋求協助,做完緊急導尿後,解決了燃眉之急。除了排尿障礙,當時李伯璋也覺得排便不順,大兒子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結果顯示,攝護腺、大腸直腸均沒問題,但左側腎臟靠近腎門處卻有一顆近一公分腫瘤,沒做切片無法斷定是惡性腫瘤。臨床經驗研判為腎癌,由於腫瘤長在腎臟腎門位置,靠近腎動脈與腎靜脈,若單獨切除腫瘤,手術出血風險高。李伯璋與長子討論後,為求安全,最後選擇在小兒子服務醫院由高醫泌尿科團隊執刀,拿掉整顆腎臟。手術過程順利,李伯璋開玩笑地說,自己執醫操刀超過40年,剖腹手術已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累積切除了1000多顆活體捐贈或大愛捐贈腎臟,從沒想過自己腎臟也會被其他醫師切除。術後住院五天,都由小兒子當特別護理人員照料,李伯璋表示,那幾天兒子請假沒開刀,除了查房、門診外,穿著白袍出入病房,夜裡也在旁睡覺守護。出院時,就有其他病患家屬好奇打探著,「這個病房病人背景一定很特殊,或是很有錢,不然怎麼有辦法讓醫師當24小時看護?」持續服藥 改善攝護腺肥大在解決腎癌危機前,李伯璋仍須處理惱人的尿尿困境,是否也要開刀處理攝護腺肥大?聽小兒子建議,他裝上有開關設計的導尿管,持續服用治療攝護腺肥大藥物,回健保署上班時,如感覺膀胱發脹,就至廁所手動開關解尿,打開導管塞子,排出尿液。治療過程中,周末回台南時,小兒子從高雄回家幫忙拔除尿管,看看能否自己排尿,如果不行,就重置導尿管。李伯璋表示,孩子放置導尿管技術很好,不覺疼痛,在第四次拔除尿管後,搭配藥物療效,終於順利排尿,脫離非開刀不可的無奈,至今三年多,仍規律用藥。李伯璋說,治療攝護腺肥大時,常與孩子討論,也想著如何當一個好病人?因藥物療效無法短期見效,可能必須花上一段時間。當時小兒子無奈地表示,許多患者欠缺耐心,吃藥一、兩個星期,拔除尿管,仍無法順利排尿,就不想再試,而要求外科手術,或自費使用綠光雷射汽化術。部分攝護腺肥大病患需透過手術解決問題,但後遺症難料,李伯璋表示,自己當病人時,總是抱持著「能夠不開刀,才是最好」態度,耐心治療,事實證明,簡單療程也能發揮效果。正因深刻感受排尿不便的治療之苦,提醒孩子要站在病友立場,研擬最佳治療策略。兒子照護 感受親情的溫暖術後將近四年,對李伯璋來說,能早期確診得腎癌,相當幸運。他表示,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手術過後,更看透人生無常,不管老天如何安排,均應正面勇敢面對,快樂地過每一天。首次從救人的醫師變成病患,還是由兩名兒子照顧,李伯璋感受親情的溫暖,尤其是擔任泌尿科主治醫師的小兒子,手勁輕巧,導尿技術純熟,絲毫沒讓他覺得疼痛。住院期間,李伯璋親身看到臨床醫護人員的辛勞,但健保支付點數卻相對偏少。尤其加護病房專科護理師,除了餵藥、觀察生理訊息,還需幫病人翻身拍痰,費時費力;呼吸治療師為了讓患者盡快恢復呼吸功能,降低合併症產生,工作忙碌,但健保支付點數卻偏低。回到健保署後,李伯璋與同仁討論此事,認為相關護理師的照護給付與實際付出應該務實檢討。歷經切腎手術後,李伯璋加速健保改革力道,讓醫療人員有合理醫療給付的快樂工作環境下,台灣民眾才能享受優質醫療環境。藉由門急診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政策,降低不必要使用藥物在總額占比,落實分級醫療,讓健保永續經營。李伯璋小檔案●現職: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講座教授、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雙和醫院顧問醫師●年齡:69歲●罹患疾病:攝護腺肥大、腎癌●發病時間:2019年65歲時●症狀:早期腎癌尚未擴散,無症狀●治療方式:手術切除- 整顆腎臟,持續追蹤●想告訴病友的一句話:人沒辦法選擇不生病,應正向勇敢面對疾病,信任醫療團隊。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21 醫聲.癌症防治
專家懷疑:台灣癌症死亡率高,是因「這件事」做不到位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發布的111年國人死因統計,惡性腫瘤、癌症依然獨占鰲頭,以死亡率計算,肺癌的死亡率排名第一,肝癌、口腔癌、胃癌、食道癌等也都榜上有名,許多民眾或許會問,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吳教恩、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健弘與台大醫院與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在「2023癌症免疫治療論壇」不約而同指出,上述癌症病友只要進入晚期,不僅更難治療,如果是部分類型的腫瘤,治療選項也不多,病友只能苦等奇蹟降臨,健保給付免疫治療等創新療法的腳步過於緩慢,與國際趨勢無法同步,導致許多病患治療不到位,或許也是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原因之一。醫師籲:全面給付免疫合併療法,才能拯救更多人命「不像肺腺癌,肺部麟狀上皮癌患者如果沒有驅動基因突變,幾乎沒有標靶藥可用,化學治療藥物也是20年前研發,只使用傳統藥物,多數病患存活不超過一年。」談到部分晚期肺部麟狀上皮癌(簡稱肺麟癌)病患所面臨的「同病不同命」困境,吳教恩深感不捨。不過根據國外醫學研究顯示,無論這些病患的免疫檢查點PD-L1蛋白表現量是高、是低,若使用免疫治療合併化療,病人存活希望就會大增。從數據來看,如果病患只接受傳統化療,追蹤五年,平均存活期只有11個月,但如果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平均存活期可增加到17.2個月,五年存活率也從單純化療的9.7%增加到18.4%,代表有五分之一的病患有機會存活超過五年。吳教恩懇切呼籲,像英國、加拿大、紐西蘭,或像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都已將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列入肺麟癌治療選項,且治療費用也已全面給付,健保署執行醫療科技評估(HTA)時,主要參考上述三大國際HTA與亞洲先進國家資訊,而這些國家都已「全面給付免疫合併療法」,期待健保署也可以跟進,讓肺麟癌病患可以有更多生存機會。晚期食道癌、胃癌病友,急需更多治療選項「我們的政策,到底是要讓有藥可治的人,可以有更多藥,還是要讓無藥可治的病患,可以有稍微多一點藥?」長期關注胃癌、食道癌等上消化道癌病患治療權益的梁逸歆只要想起病患所陷入的治療「悲慘世界」,便感到忿忿不平、十分心疼,因此,他在2023免疫治療論壇上提出上述尖銳質疑。演講時,梁逸歆提到一位捆工病例,這位壯年男性是家庭重要經濟支柱,有兩名幼子要養,其中一個孩子是罕病兒,當他發現罹患口腔癌、食道癌的時候,完全沒有任何先進、健保給付的標靶、免疫藥物可供使用,連好一點的紫杉醇也要自費,為了讓孩子活久一點,他放棄使用任何自費藥物,這代表他就只能等待疾病惡化、走向人生終點,即使醫師為他找尋資源、請媒體幫忙報導,鼓勵民眾捐助善款,他還是把錢全留給家人、孩子,最後犧牲自己生命。梁逸歆說,這就是目前台灣胃癌、食道癌病患所遭遇的悲慘命運,以胃癌健保給付藥物來說,目前只有第一線治療有傳統化療藥物與紫杉醇可選,標靶藥物有一款,到了第二線治療,病患沒有標靶藥物,也沒有紫杉醇可用,只剩下一款口服化療藥物,不過由於病患的腫瘤長在食道、胃部,根本無法吞嚥,此時給予口服化療藥物,對病患根本沒有幫助,在他臨床經驗中,只有極少數患者活到可申請口服化療給付,其他病患在治療期間已陸續離開人世。若是晚期食道癌病患,治療選項更稀缺,根據日本、韓國與全世界治療指引,晚期食道癌病患除了化療,還有紫杉醇、標靶藥物、免疫藥物等可進行搭配,但在台灣的健保給付制度,食道癌病患只有傳統柏金5FU等二次世戰時期所研發的化療藥物可選,與全世界新藥給付情況相比,成績等於是「滿江紅」。台灣食道癌、胃癌病患人命,比較不值錢?根據日本真實世界數據,日本晚期食道癌三線治療加上免疫、標靶治療後,若以標靶藥物通過給付核准的2017年為界,病患存活期從14個月增加到17個月,成長幅度達25%,而台灣的食道癌病患人命價值,藥費只有新台幣27萬元,遠遠不及日本人或其他各國人士,胃癌一條人命所花藥費,則只有新台幣54萬元,梁逸歆直言,「很多人說,每一條命都是等值的,從數據來看,真的是這樣嗎?」此外,台灣的第四期胃癌五年存活率,只有4.5%,代表一百名患者中,五年後只有不到5人存活,乳癌五年存活率則超過三分之一,韓國的第四期胃癌存活率是台灣兩倍,日本的第四期胃癌「十年存活率」也是4.5%,不過日本是十年存活率,台灣是五年存活率,兩者有很大差異。討論到食道癌,情況更慘烈,第四期食道癌的五年存活期,只有3.4%,日本是台灣的七倍,韓國則是台灣的5到6倍,治療成果非常差。梁逸歆援引這些數字的目的,只希望健保署可以讓晚期食道癌、胃癌病患多一些治療選項,無論是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每一個選項,都代表一個活命的機會。健保制度「藥」改革,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至於晚期肝癌治療,陳健弘指出,觀察癌症相關數據,發生率多與早期篩檢政策有關,而死亡率則多半與晚期用藥策略、健保給付政策等息息相關,治療到位不到位,常決定晚期病患的生死命運。華人研究顯示,晚期肝癌病患接受免疫療法合併標靶藥物,存活期可增加一倍之多,根據健保署資訊,健保共擬會已決定將免疫合併標靶藥物治療納入晚期肝癌第一線療程給付,這是很大的進展。不過陳健弘認為,在健保體制下,病患使用這些新創藥物,只能選擇「全有或全無」,其間並沒有部份負擔選項,這是很不合理的制度設計,很多病患沒有自己出錢,便不會珍惜這些珍貴醫療資源,這是健保整體制度的問題,需要進行整體改革,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
2023-06-18 癌症.胃癌
傷口越小越好?胃癌手術詳解:從傳統開腹手術到達文西手術
胃癌為臺灣全國發生率第十名的癌症,胃部惡性腫瘤包含胃腺癌、腸胃道基質瘤和淋巴瘤等等。根除性胃部切除手術是治療胃部惡性腫瘤的第一線方法。以最常見的胃部惡性腫瘤——胃腺癌為例,由於胃腺癌有高度侵襲的特性,容易藉由淋巴、腹膜、或血液轉移到其他器官,因此手術的範圍不僅是將腫瘤取下,而須同時切除部分甚至是全部的胃(依照病人腫瘤位置、腫瘤大小而定),並進行淋巴結廓清來預防腫瘤細胞經由淋巴轉移,並同時得到最正確腫瘤臨床病理分期。胃部周圍和附近的血管周圍都有許多的淋巴結,因此不容易在手術前就藉由影像來確認有哪些淋巴結被侵犯,在手術前確認癌症的臨床分期也相當困難。為了盡全力預防腫瘤細胞可能的淋巴轉移,手術過程中需要進行淋巴結廓清,即是將胃部周圍和附近血管周圍所有的淋巴結都摘除並送病理化驗。依據病理化驗後的結果可以得知,有多少顆淋巴結有腫瘤細胞的轉移,此資訊可以讓醫師和患者知道癌症正確的病理分期,除了決定手術後的治療方式之外,也能讓病患與家屬知道癌症的預期的存活率與將來可能要面對的挑戰。手術完成後進行輔助性化學治療,可以更有效的清除微小的腫瘤細胞轉移,提高癌症根治的機率,以達成更高的存活率。因此在確定術後病理分期後,依臨床治療指引建議部分患者進行術後的輔助性化學治療,藉此能更有效的控制具高度侵襲性的胃腺癌。傳統開腹手術由於手術過程中需要切除胃和淋巴結,因此手術操作的範圍相當大,傳統上需要進行開腹手術才能完整且乾淨的取下。所謂開腹手術即是在病人的上腹部,從中線劃出一條開放性的傷口,一般來說至少需要15到20公分的傷口才能讓手術順利進行。劃開傷口後外科醫師會以傷口撐開器將傷口撐開,清楚暴露腹腔內器官,並以肉眼和手持器械直接進行手術。手術過程中會將胃分離出來並進行切除,同時進行淋巴結廓清手術,並進行胃腸道的重建手術,最後再將傷口逐層縫合。雖然因為科技的進步,微創手術是一個趨勢,但傳統的開腹手術仍然有其重要性,無法完全以腹腔鏡手術取代,依舊有些病人的情況更適合以開腹手術來進行。手術方式的選擇與病患本身的因素、腫瘤的因素、醫師專精的手術方式,以及所在地區的醫療水平相關。開腹手術的適用族群其一為大顆的胃部腫瘤。由於進行腹腔鏡胃切除手術時,雖然手術過程中僅需要數個小孔即可放入腹腔鏡器械進行手術,然而手術結束時依然需要擴大傷口來將檢體完整取出。若腫瘤體積較大則需要劃出較長的傷口來取出檢體,可能與傳統開腹手術的傷口沒有太顯著的差距,因此會建議此病人選擇較成熟且容易的傳統開腹手術。另一種開腹手術的適用族群為患者心肺功能較差,由於腹腔鏡手術需要在腹腔灌入氣體才有空間操作器械,脹大的腹腔雖能幫助手術進行,卻會壓縮肺部擴張的空間。若病人心肺功能較差,進行腹腔鏡手術時,心臟與肺部可能得承受更多壓力,如此將增加手術進行中的危險性。因此會建議心肺功能不佳的病人,需做手術前的心肺功能評估,再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手術方式。開腹手術較大的傷口除了有美觀上的影響之外,還會造成病人術後傷口更加疼痛、延長恢復期,可能亦會增加手術併發症的機率。相對而言,腹腔鏡手術雖然在將檢體取出時仍需將傷口做延伸,一般情況下傷口的大小仍然比傳統開腹還小1/2~1/3。然而在手術選擇時,仍必須多考量腫瘤清除的程度,以及病患體能狀況等,不要執著於體表傷口大小,以免因小失大。腹腔鏡手術 (微創手術)腹腔鏡手術的進行方法為在病人腹部體表上開數個小洞,將長型手術器械由小洞深入腹腔內進行手術。手術器械包含一個鏡頭和各種不同樣式的工具,將鏡頭的畫面呈現在螢幕上以進行切除、止血與縫合。手術的目標和傳統開腹手術一樣,皆是要取下胃部腫瘤和周圍的淋巴結,只是手術進行的方式有所差異。和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的優點為可以將手術視野放大,更精準的切割患處,能降低手術出血量與誤傷其他構造的風險。但手術所需時間一般較傳統手術長。手術切除完成後均須將腫瘤檢體完整的取出,因此需要將原本在肚臍上供腹腔鏡放入的傷口擴大成約5~6公分。若病人的腫瘤過於大顆,即會建議病人選擇以傳統開腹手術來進行。除此之外,腹腔鏡手術受限的操作角度亦是其侷限性,外科醫師只能在體外透過長型器械來進行手術。畢竟器械和雙手的靈活度相差甚遠,手術進行的難度也會隨之提升許多。3D腹腔鏡近年來腹腔鏡手術的設備也有長足的進步,傳統腹腔鏡手術只能將鏡頭的影像投射到2D的平面螢幕上,在前後深度的判斷上會不太容易。而現今已研發出的3D立體影像輔助之腹腔鏡,解決了過去2D影像欠缺立體感的問題,手術過程中能讓外科醫師像用雙眼視覺近距離觀察病灶,幫助手術順利的進行。達文西輔助手術達文西輔助手術的原理為以機械手臂取代傳統腹腔鏡手術的長型器械。手術中長時間操作有相當重量的腹腔鏡器械,對外科醫師來說是一大挑戰,達文西手臂可以減輕外科醫師的體力消耗,更穩定的操作鏡頭與器械,讓外科醫師可以專心的進行手術,也能夠增加病人的安全性。手術需要將許多器械放入腹腔中,包含鏡頭與機械手臂。可以分為將所有器械放入一個傷口的單孔手術,與以多個傷口來放入器械的多孔手術。達文西的機械手臂比傳統腹腔鏡的器械更加靈活且穩定,可以像人體手部的關節一般多角度的旋轉,隨心所欲地從各種角度進行切除與縫合。此外,達文西手術亦是利用3D影像系統來呈現畫面,具有立體感的視野與靈活的機械手臂,進行手術時可掌握目標器官與病灶的所有細節,幫助外科醫師順利的進行手術,更降低手術風險。不論是以一般腹腔鏡或是以達文西進行手術,術後的恢復期皆比傳統開腹手術來得短,而兩種手術的預後相比並沒有顯著的差異。換句話說,對於適合以腹腔鏡進行手術患者來說,腹腔鏡手術可以達到與開腹手術一樣好的效果,並且術後可以更快的恢復。結語以上介紹了進行胃腫瘤切除手術時的不同方式,可以分為傳統的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而腹腔鏡手術則可以選擇3D影像系統與達文西機械手臂的協助。隨著病況與需求不同,每個病人適合的方式會有所不同。若選擇進階的手術方式,也可能會需要額外自費健保不給付的耗材。因此要以哪一種方式進行手術需要在術前與外科醫師討論,共同決定最適合個人的手術計畫。胃部切除手術術後需要注意傷口的癒合情況、是否還有出血的情形,並依據醫護團隊的指示進行傷口的清潔來避免感染。除了要注意表層傷口之外,若胃部切除後進行腸道重建的吻合處功能不全,可能會引發腹膜炎,甚至進展成為敗血症。因此術後照護也是治療重要的一環,若有任何不舒服的情況發生都請盡早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會接續介紹胃癌外科手術後,照護病患的各種注意事項,敬請持續關注。參考資料:1. Diaz-Nieto R, Orti-Rodríguez R, Winslet M. Post-surgical chemotherapy versus surgery alone for resectable gastric cancer.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9):CD008415. Published 2013 Sep 2. doi:10.1002/14651858.CD008415.pub22. van der Veen A, Brenkman HJF, Seesing MFJ, et al.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LOGICA):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 Clin Oncol. 2021;39(9):978-989. doi:10.1200/JCO.20.01540【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俊銘醫師】胃癌手術詳解:從開腹到達文西】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17 醫聲.領袖開講
雨後彩虹 白袍良醫/徐超斌中風罹癌雙打擊 心繫鄉親不放棄!
在診間傾聽患者的病情及苦難,診斷開藥,擬定治療策略,這是醫師日常。但醫師也會變成病人,一旦罹患急重症,從診間換至病房,人生角色瞬變。與死神擦身而過,對病人切身之苦,更能感同身受;經歷人生低潮,迎接雨後彩虹,重新投入醫療服務,成為更了解病人的醫師。希望這系列報導讓民眾了解真實醫界,也為重症醫師們加油。39歲那年因長期過勞而中風,左手左腳癱瘓,「超人醫師」徐超斌首次感受到恐懼,在倒下瞬間,第一個念頭是「還有好多事情要做,怎麼辦?」50多歲罹患鼻咽後壁惡性腫瘤,個性樂觀的他正面看待,心想「失去了一部分,但還擁有很多東西。」生命旅程中連著兩次大轉彎,醫師、癌友雙重身分,讓他更能瞭解病患痛苦,做到真正「視病猶親」。回鄉超時工作 超人醫師癱瘓徐超斌為台東達仁鄉土坂部落排灣族人,2002年離開奇美醫院急診部,回到家鄉部落行醫,在達仁鄉衛生所服務,因人力短缺,醫務繁重,超時工作已是日常,當時每月工作超過400多小時。回想起那段甘苦歲月,徐超斌表示,當時可說一貧如洗,最窮之際,銀行存款只有幾萬元,同學聚會時,大夥兒討論名車、出國旅遊,但自己卻插不上話。但為了守護鄉親族人的健康,還是必須堅持下去,每天開車巡迴醫療,每周里程超過一千公里,足以環島一圈。應該是累壞了,超人醫師也撐不下去,徐超斌說,腦中風發生在凌晨一點,在送走最後一位病人後,整個人覺得不對勁,眼歪、嘴斜,單側癱軟無力,自己親身感受醫學教科書裡的中風症狀。擔心鐵人變成廢人,恐懼、無奈,萬般不安,一想到「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可能性,39歲壯年的徐超斌掉下淚來,心想該怎麼辦?中風後,從醫師變病人,這對從小在山林部落裡長大,自認體格健壯的他來說,為一大打擊,所幸緊急開顱手術後救回一命。術後積極復健,徐超斌不斷地練習單手手術拉線,休息半年後,重返衛生所繼續工作。重開門診時,眾多病人給予安慰鼓勵,讓他感動萬分,原本擔心病友質疑中風後醫師的執刀技術,但病患仍信任他的能力,指定動手術,「到底是我太勇敢,還是他們太有勇氣!」放療喪失味覺 復發勇敢面對腦中風預後良好,除繼續開車巡迴偏鄉醫療,徐超斌積極籌建「南迴醫院」,不料,13年後,迎來人生另一場災厄,2019年年底確診罹患鼻咽後壁惡性腫瘤。徐超斌說,一開始耳鳴、聽力下降,自己認為耳咽管阻塞,至台東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接受檢查,答案竟是鼻咽癌,鼻咽長出一顆三公分大腫瘤,擴及淋巴組織,已到晚期。再一次的重大衝擊,但他一瞬間就轉念,直接跳過「憤怒」、「否認」等階段,坦然接受罹癌,心想當年挺過半身癱瘓急重症,這次怎可輸給鼻咽癌。接受放療時,喪失味覺,不管是甜、鹹、辣,都吃不出味道,第一次體會到「味如嚼蠟」,加上惡心嘔吐,體重急遽下降12公斤。連續三個月化療、放療,病情似乎控制,2020年5月銷假上班,重回診間首日,他在臉書貼文「親愛的朋友啊!請大家別為我擔心,雖然經過了一番折騰與病魔搏鬥,但昔日那個大家熟悉的超人醫師在此宣告:我回來了!」由於確診時,鼻咽癌為第四期,2020年底復發,徐超斌再次接受手術,術後恢復情況良好,重返醫療崗位。他說,為了台東偏鄉民眾的健康,必須持續推動南迴醫院,許多事情還沒做完,自己必須好好活下去。遭逢兩次生命劫難,徐超斌既是醫師,也是病人,仍需定期回診,但他人生觀不變,那就是「正面思考,勇敢面對」,在診間常以自身經歷鼓勵病人,「我中過風、得過癌症,還是活得好好的,你一定沒問題。」籌辦南迴醫院 先從診所做起籌辦南迴醫院,也即將開花結果,七月五日南迴診所先行開幕,徐超斌表示,台東偏鄉地廣人稀,受限於醫護人力與資本,如果成立地區醫院,營運勢必困難,因此,先行設立「沒有圍籬的醫院」─南迴診所,結合行動超音波等醫療科技,推廣居家醫療,更能守護當地鄉親健康。徐超斌小檔案‧現職:南迴基金會執行長、南迴診所院長‧年齡:56歲‧罹患疾病:腦中風、鼻咽癌‧發病時間:39歲腦中風、53歲鼻咽癌‧症狀:左側癱瘓、晚期鼻咽癌‧治療:鼻咽癌兩階段治療,先化療、電療,半年後復發,手術切除,目前持續追蹤想告訴病友的一句話:面對疾病時,正面思考,勇敢承受罹病事實,積極接受治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7 癌症.飲食與癌症
肥胖、熬夜...5種罹癌危險因子,你中了幾項?營養師開「防癌菜單」幫你遠離癌症
一提到癌症,人們總是聞「癌」色變!為什麼癌症這麼可怕呢?根據統計,癌症自民國71年開始直至現在,都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癌症發生的原因,除了病毒、基因遺傳、人種和環境因素之外,最主要還受到飲食習慣不良所影響。所以【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今天要來告訴大家如何從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來增進健康、遠離癌症! 癌症是什麼?癌症又稱為惡性腫瘤,是由突變的細胞經過度且快速的增生後形成腫塊,壓迫到周遭的組織而產生症狀,且具有高度侵犯性及轉移性,隨時間惡化最後導致各組織器官喪失功能而危害生命。罹患癌症的5種危險因子大家都想遠離癌症,但除了先天因素如遺傳、基因以外,在生活習慣上仍然有很多NG行為是會提升罹癌風險的!為了能讓罹癌的風險降至最低,我們就必須了解到底有哪些行為或習慣可能會讓我們的健康陷入危機之中。‧肥胖肥胖是百病之源!肥胖不只會提高罹患心血管及代謝疾病的可能外,肥胖族群也會增加罹患子宮頸癌、胃癌、膽囊癌、大腸直腸癌、腎癌及乳癌的風險。‧生活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前一陣子沸沸揚揚的「環氧乙烷事件」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當這些有害物質經過吸入、食入或其他途徑進入體內,就很可能使體內的細胞受到傷害或增生成癌細胞。‧生活作息不正常睡眠不足、熬夜、作息不正常等不良的生活作息,長期下來容易使生理時鐘紊亂及體內的荷爾蒙如褪黑激素、皮質醇分泌失調,導致增加罹癌的風險。‧不良習慣抽菸、酗酒、嚼檳榔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大幅增加罹癌風險!根據分析,菸草、酒精、檳榔中的許多物質或代謝物都被歸類在一級致癌物。‧高風險飲食型態喜歡重甜、重口味的人要小心了!研究指出,飲食中若吃下過多的糖會容易引發胰臟細胞的DNA損傷及增加細胞癌化的機會;而經過油炸、煙燻、燒烤的食物則很容易產生致突變性與致癌性的化合物。因此,避免不良的飲食在癌症預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PrimePlus小學堂劃重點】5種營養素,幫你懸「癌」勒馬接下來我們進入重點環節,依據美國癌症學會公布的最新防癌指南及國內衛福部、癌症基金會等許多衛教資料,Sean以營養的角度,幫大家找出了對抗癌症超有效的5個營養素,一起來看看吧!‧Omega-3脂肪酸魚油、奇亞籽和核桃都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研究指出,若能增加Omega-3脂肪酸的攝取比例則可以幫助減少癌症發生的風險,原因在於其擁有抗發炎、促進健康細胞增生和加快癌細胞凋亡的能力。‧維他命B9(葉酸)維他命B群中有八個成員,其中的維他命B9,又稱為「葉酸」,常見於黑豆、豬肝與菠菜葉中,它的主要功能是幫助DNA的合成與修復,使細胞得以正常分裂生長。有流行病學研究指出:足量的葉酸攝取有助於降低胰臟癌與結腸癌的發生風險。若你有在補充維他命B群相關的保健食品,記得注意一下營養標示中是否含有維他命B9的成分喔!‧維他命C紅心芭樂、青椒、櫻桃中的維他命C含量都很高!維他命C除了作為抗氧化劑保護細胞、降低氧化的傷害外,也能抑制致癌物質生成與代謝。研究發現,充足的維他命C可以降低口腔癌、食道癌、胃癌與結腸癌發生的風險。‧硒鮪魚、雞胸肉、糙米中都含有充足的硒,硒除了能幫助人體對抗氧化以外,在抗癌方面有著延緩細胞癌化進程並促進癌細胞凋亡的效果。研究發現充足的硒與大腸癌、食道癌、胃癌的發生率都有著負相關的結果。‧蘿蔔硫素十字花科的蔬菜如高麗菜、花椰菜、青江菜等都含有許多蘿蔔硫素,它具有阻止細胞癌化、抑制癌細胞生長並加快其凋亡、對抗癌細胞轉移等功能,因此在近年的防癌飲食中也越來越被受到關注。癌症的發生並非一朝一夕,而是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因此我們平常就要建立健康促進、疾病預防的觀念,保持充足的運動及睡眠、維持健康體重、均衡適量的營養、戒掉菸酒等不良習慣才能常保健康!若有被診斷出罹患癌症,也無需過度恐慌,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標靶藥物及免疫療法的加入,皆能使罹癌後的存活率大幅增加,因此只要趁早發現並治療,康復的機率還是非常高的。最後Sean再提醒大家,不論是癌症的預防或治療,除了要有正確與健康的飲食和生活作息外,也要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喔! 延伸閱讀:.高血壓是沉默殺手!把握得舒飲食5原則+居家量測722法則.抗癌怎麼吃?營養師授癌友「9要9不要」飲食攻略,幫助康復遠離癌症.維生素B群有哪些?營養師曝富含B群8種食物及8大功效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3 醫療.精神.身心
長者自殺率再上升 醫:老年生活備好「五寶」不憂鬱
衛福部公布111年十大死因,去年65歲以上長者自殺死亡率,已回到疫情前的情形。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說,新冠疫情期間,國內年長者自殺率呈下降趨勢,但去年又再上升,可能原因是年長者在疫情期間,受到經濟、局勢動盪等因素影響,或是自己飽受憂慮、焦慮所苦,合併久病厭世等因素,於疫情後出現尋短的情形。依衛福部資料顯示,107年65歲以上長者自殺死亡率,為每10萬人28.4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108年至110年分別為27.2人、26.6人及27.6人,而去年已上升至28.4人,已回到疫情前的情形。【延伸閱讀】111年十大死因公佈,惡性腫瘤居首!肺癌更是穩居癌症死因頭號殺手老年生活備好「五寶」:老身、老伴、老友、老厝、老本張家銘說,台灣已是高齡社會,兩年後更為超高齡社會,大家對於年長者的身心、健康應更加關注,年長者面對老年生活也應準備好「五寶」,包括老身、老伴、老友、老厝、老本,因此要維持身體健康、身邊有人陪伴、又有可以聊天的朋友,有自己居住的房子,以及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老年生活退休金,不為生活煩惱,憂鬱自殺不來找。預防年長者自殺 3層級介入張家銘指出,為預防年長者自殺問題,初級預防方面,包括經濟、福利、醫療服務、退休規畫須事先準備,而次級預防為自殺意念的監測、社區支持計畫、憂鬱症治療等,最後的三級預防為,危機處理、增進個人及團體的心理治療等。「年長者隨著年齡增長,容易出現許多慢性病,或是歷經喪偶、親戚朋友相繼去世。」張家銘說,尤其年長者的憂鬱問題,很難早期介入,這些方面於長照體系應要提供更好的服務照顧,讓年長者可以用的到、用的足,仍須持續加強,而不同住家人平時應多以電話視訊關懷,注意年長者的生活起居,並鼓勵參加活動,一旦有自殺意念時,應適當提供醫療、心理諮商,降低自殺情形。★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06-13 醫聲.醫聲要聞
去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 癌症蟬聯首位、新冠第3名「疫情致14667人死亡」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昨公布去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受人口老化與疫情影響,去年總死亡人數首度突破廿萬人,達廿萬八四三八人,創下歷史新高,而死亡人數年增百分之十三點二,也是史上最高,與前年相比,去年死亡人數增加共二萬四二六六人,主因為新冠死亡人數暴增,共一萬四六六七人。二○二二年十大死因排行榜,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值得關注的是新冠肺炎,二○二一年僅八九六人死亡,二○二二年多達一萬四六六七人,首度入榜就位居第三名。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去年是國內本土疫情最大的一波,超過萬人死亡「很遺憾」。英、美、加等國在主要疫情流行年,新冠死亡人數躍升當年度死因第一至第四名之間,台灣與國際相似。今年迄今累積五一五七例新冠死亡個案,羅一鈞預估,新冠仍會在今年十大死因中,可能第六、第七名。8千多人死亡 與疫情間接相關至於去年是否因為疫情嚴峻,導致送醫延誤、醫療排擠,造成超額死亡?羅一鈞表示,去年一萬四六六七人死於新冠肺炎,為二萬四二六六人的六成四,其餘八千多人死亡原因與新冠疫情有間接相關,例如,篩檢延遲、民眾疫情期間不敢就醫都可能導致悲劇發生;同時高血壓、糖尿病等死亡數也都有所成長,原因仍待分析。癌症(惡性腫瘤)連續第四十一年位居國人死因第一名,去年每十分七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死亡時鐘比前年快了三秒鐘,累計五萬一九二七人死於腫瘤,等於每四名死亡人口中就有一人罹癌身亡。十大惡性腫瘤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癌、攝護腺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受限疫情 72萬人中斷癌症篩檢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近年來死亡人數上升較多癌症為大腸癌、胰臟癌、攝護腺癌、卵巢癌,其中大腸癌蟬聯多年新增人數最多的癌症;去年受限於疫情,共七十二萬人中斷癌症篩檢,以大腸癌及口腔癌最為明顯,令人擔憂。去年自殺排名第十二,較前年下降一個名次,但十五至廿四歲、六十五歲以上自殺死亡率都回到疫情前水平,去年分別有二六四名年輕人自殺死亡、一一三八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自殺死亡。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說,已建立校園通報衛生局轉介流程,將引進澳洲「精神急救包」,明年提出更詳細的自殺原因分析報告,研擬解決方案。★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06-13 養生.生活智慧王
5招對抗室內外空污危害 室內擺放「這些植物」有助淨化空氣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今公布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仍居冠。在癌症部份,十大癌症死因跟去年一樣,第一名仍是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台灣空汙一向嚴重,但與肺癌有關嗎?專家指「只能說是危險因子」。而想要減少室內外空氣污染物危害,在室內種植一些適合的植栽有助淨化空氣。空汙與肺癌有關嗎?「只能說是危險因子」肺癌已連續多年位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且不抽菸、沒有家族史的肺癌患者逐年增加。根據北醫於2019年發表研究,南部肺癌患者大幅增加,疑與空汙有關。不過,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孟志曾受訪指出,目前為止醫界仍未發現空汙影響肺癌的確切病理機轉,「只能說是危險因子,要從危險到風險,兩者還沒有直接關連。」.戶外空氣污染物主要來源:汽機車、地下工廠排放、火力發電廠等。.室內空氣污染物主要來源:家具、地毯、影印機、窗簾帷幕、絕緣材料、油漆甚或建築材料等所釋放出的揮發性有機物質(Volatile Organic Chemicals, VOCs)。 種植室內植物有效減輕空氣污染物而想要減少空污這個危險因子的危害,在外除了盡量遠離污染源,回到家在室內擺設綠色植物,也是改善生活品質的方法。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臉書粉絲專頁貼文指出,植物不僅能美化室內空間,室內植物還可以有效減輕室內空氣污染物。美國太空總署建議,每3坪地板放置2盆6吋大小的盆栽,足以達到空氣淨化的效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就介紹兩種臺灣易於在家種植、具有室內淨化空氣功能的植物:臺灣山蘇花及薜荔。臺灣山蘇花臺灣山蘇花較容易照顧,於夏秋季可以1公克之20-10-20粉末肥料溶於一公升水中,每週兩次,冬季無需施肥,生長適溫為20~30℃,夏季高溫葉片快速展開,以及可有效降低甲醛濃度 ! 一般客廳的採光狀況良好,空間寬大,因此建議擺放中大型的臺灣山蘇花盆栽。【注意】山蘇花可使用施用稀釋過的化學液體肥料,於盆栽底部加入緩效性肥料或腐熟的豬、牛糞,但不宜添加雞糞。薜荔薜荔原生於臺灣平地或闊葉林區,由於葉片小,質感細緻,故常被利用為吊盆,或作為室內盆缽植物。植栽規格3~7寸盆均有,可作為盆栽、吊盆、牆面綠化,薜荔滯塵力指數高,凹凸不平表面的葉片,可有效吸附塵埃,但室內植物葉片可能因落塵堵塞氣孔而降低氣體交換率,為避免影響其淨化空氣的效果,建議每隔數週以濕潤的抹布擦拭葉面及葉背,去除累積之灰塵與水垢,清理葉片以增加滯塵效率,同時維護盆栽的美觀,建議可擺放在落塵較多的高處。【注意】光強度不足會造成落葉,陽光直射、空氣濕度過低、介質過乾均會導致葉片萎凋皺縮乾枯。其他還建議可種黃金葛、常春藤、馬拉巴栗等,都可吸收居家空汙微粒。而市面上還有賣更多種室內植物,想知道有沒有淨化空氣的功能,可先上環保署網站查詢:臺灣市售50種常見室內植物淨化室內空氣能力總表。5招對抗室內外空污危害1.建議改騎電動車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共同改善空污環境。2.盡量減少外出時間,若外出要防止PM2.5,可戴N95口罩、醫療口罩、防霾口罩加上布口罩。3.室內擺放可淨化空氣的植物。4.「多喝水」加速部分空氣汙染物質排出。5.攝取含維生素ACE的食物抗發炎,魚油、微量元素如鐵鋅能幫助維持身體免疫機能,綠色蔬果也是類似概念。【參考資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臉書粉絲專頁.吃什麼能減低空汙對身體傷害?胸腔科醫師:沒有!唯有這件事.111年十大死因公佈,惡性腫瘤居首!肺癌更是穩居癌症死因頭號殺手
-
2023-06-12 癌症.抗癌新知
111年十大死因公佈,惡性腫瘤居首!肺癌更是穩居癌症死因頭號殺手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今公布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仍居冠,其次為心臟病,新冠肺炎首度擠進前10,從前一年排名19躍升至排名第3。衛福部統計處指出,受新冠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111年死亡人數較110年增2萬4,266人。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5萬7,267人,占總死亡人數75.5%,與110年相較,111 年死亡人數均呈增加,年增率以 COVID-19最為顯著。111年十大死因(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4)肺炎(5)腦血管疾病(6)糖尿病(7)高血壓性疾病(8)事故傷害(9)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與110年相較,111 年死亡人數計20萬8,438人,較110年增加2萬4,266人,增加13.2%,主要受 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死亡率(死亡人數除以年中人口數)為每十萬人口 893.8人,增加13.9%;以WHO2000年世界人口結構調整後之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443.9人,增加9.5%。主要死因前三位: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COVID-19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5萬7,267人,占總死亡人數75.5%,與110年相較,111 年死亡人數均呈增加,年增率以 COVID-19最為顯著。其次依序為高血壓性疾病(+10.6%)、心臟疾病(-8.3%)、糖尿病(+7.3%)。若就年齡別觀察,1-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44 歲以癌症與自殺居前2名,45歲以上則以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2名。癌症死亡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111 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927人,占總死亡人數24.9%,死亡率為每十 萬人口 222.7人,較110年上升1.2%,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 116.0人,,下降1.8%。就年齡觀察,111年癌症死亡有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COVID-19死亡8成6集中於65歲以上111年 COVID-19 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年齡主要分布在65歲以上, 占8成6。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2歲,較110年增加10歲。111年十大癌症死因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如下,十大癌症死因順位同110年。(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 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前列腺(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癌症死亡時鐘快轉三秒 大腸癌篩檢率下降13.5%【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衛生福利部統計處今公布十大死因,癌症蟬連死因之首,去年癌症死亡發生時鐘為十分七秒,比前年十分十秒快了三秒鐘。癌症時鐘每年往前撥 大腸癌蟬連發生人數最多癌症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癌症時鐘每年都在往前撥,大腸癌是蟬連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去年接受癌篩的人數相較於108年下降了14%,共有有72萬人中斷篩檢,又以大腸癌和口腔癌下降幅度最大,這次已經反應在死亡數字。賈淑麗表示,癌症已經41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因為癌症死亡人數是5.1萬人,去年又上升2百多人,死亡上升比較多的包括大腸癌、胰臟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大腸癌是蟬連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賈淑麗指出,去年癌篩人數相較於108年下降了14%,有72萬人中斷篩檢,大腸癌下降13.5%,從此反應到早期發現或延遲治療的過程,死亡率的發生也會看到一些數據的相關性。要呼籲民眾在疫情解封的今日,應注重篩檢規律性對於健康的保護。賈淑麗指出,110年來看十大癌症篩檢,針對50歲以上到74歲每兩年一次補助糞便潛血反應檢查,發現100人會有7個陽性,大約1/22有早期癌症,另外一個受到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是口腔癌篩檢,因為需要目視口腔,不論服務提供者都對於此檢查有延遲,篩檢下降比例最高。賈淑麗表示,乳癌和子宮頸癌篩檢部分,疫情趨緩後有回穩,但口腔癌和大腸癌回穩速度較慢,呼籲符合資格者踴躍篩檢。更多癌症資訊,請見元氣網疾病百科(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07 癌症.飲食與癌症
快避開高脂肪食物! 研究:採這飲食方法易患攝護腺癌
近期1項研究發表於《BJU International》(英國泌尿外科醫師協會官方期刊),此研究結果發現富含肉類和奶製品的西方飲食,恐會提高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可說是促進了對飲食與癌症等慢性疾病間的深入研究。什麼飲食方法易引攝護腺癌?科學家進行長達17年的研究找出解答科學家利用歐洲癌症和營養前瞻性調查(EPIC)西班牙分部的數據,針對西班牙15,296名男性的飲食內容與癌症間的關係進行分析,同時也參考了其他數據,包含有關身體活動、酒精、吸菸、教育程度和過往病史等。研究結果發現,在所有男性的研究對象中,有609人在長達17年的研究期間內,出現了攝護腺癌的症狀,而這些人的飲食模式包括西方飲食、謹慎飲食以及地中海飲食。所謂西方飲食內含大量高脂肪乳製品、無糖飲料、加工肉類、精製穀物與方便食品等;謹慎飲食則由大量攝取蔬菜、水果、全穀物、低脂乳製品和果汁所組成。至於地中海飲食,則著重在大量食用豆類蔬菜、水煮馬鈴薯、水果、橄欖油、植物油、魚類和少量果汁。少吃加工肉類、高脂肪食物! 研究發現此飲食方式易致癌研究結果指出,謹慎飲食模式和地中海飲食模式,與癌症的關聯性為零,而西方飲食被發現,對惡性腫瘤的發展帶有負面的影響,但對非惡性腫瘤則沒有影響。根據《Veg News》的報導,從1項研究中發現,用蔬菜、水果和全穀物代替高脂肪飲食和加工肉類,可能會降低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該研究的共同作者Marina Pollán博士表示,以地中海飲食模式取代西式飲食模式,也可降低罹患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延伸閱讀:.85歲李家同自曝罹癌!PSA指數超標是攝護腺癌?醫教2習慣+7食物預防.有攝護腺肥大問題該做哪些檢查?詳解泌尿科常見各項檢查項目.50歲後一半男性有「攝護腺肥大」困擾!如何改善與治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01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腸衰竭治療最後一塊拼圖!亞東醫院完成台灣首例活體小腸移植:小腸移植生存率有多高?
終於等到!亞東醫院副院長、小兒外科主任陳芸及其團隊5月30日完成台灣首例「活體小腸移植」,幫助一位成年腸衰竭女性,有機會重獲新生。該案例是亞東活體小腸移植人體試驗的首位案例,也是台灣第一例,完成案例後,亞東醫院第一時間向衛福部醫事司通報,術後個案需觀察半年,人體試驗將進行到年底,未來將視人體試驗結果,申請是否列為我國常規器官移植項目。.腸衰竭小檔案:腸衰竭是指腸胃道失去蠕動功能,使腸道無法吸收營養或水分,無法維持正常生活。造成腸衰竭的原因有先天或後天短腸症、腸道神經系統異常無法蠕動(如:先天性全腸無神經節、腸神經發育不良、後天慢性小腸偽阻塞症候群)、腸道粘膜細胞病變(如:先天腸粘膜病變等)、手術或腹部放療等因素導致嚴重腸沾黏。部分腸衰竭患者可透過治療恢復,其餘得透過小腸移植才有機會恢復,否則得終生無法順利進食,仰賴施打靜脈營養維生。首例活體小腸移植的患者,為一名成年女性,去年因腸缺血出現腸衰竭症狀,腸道無法正常蠕動,進食成為她最大的奢求,僅能靠施打靜脈營養維持生命。長期打針需在皮下建置人工血管協助,她的人工血管狀況愈來愈差,腹部20公分的空腸造口(即人工肛門),每天流出3000毫升的腸液,也使點滴數量愈打愈多,每天點滴可以打到5000毫升,一天24小時,幾乎隨時都得靠點滴維生。患者的狀況急迫,加上活體小腸捐贈的親屬配對符合條件,成為活體小腸移植首選對象,該名成年女性的兩位妹妹都願意將小腸捐贈給姐姐,經配對,其中一位妹妹的人體白血球抗原(HLA)相符達80%,最後選擇她與姐姐進行活體移植,取出妹妹體內150公分小腸,移植到姐姐體內,歷時多時的手術,5月30日傍晚完成,也成為台灣第一例活體小腸移植案例。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國內僅有亞東醫院申請活體小腸移植人體試驗計畫,完成第一例移植後,第一時間即向衛福部通報,不過,活體小腸移植目前仍在人體試驗階段,後續待計畫完成後,由試驗單位申請是否要列入常規的移植項目,申請後,由專家審查委員審核決定。根據器捐登錄中心顯示,台灣目前有15人正在等待小腸大愛移植(死後屍體捐贈)。據了解,5月30日完成的活體小腸移植案例,也在器捐登錄中心的等待名單中。依照現行小腸大愛移植的條件,需在捐贈者過世後的4到6小時內完成移植,因小腸缺乏血液循環超過一定時間,將無法具有蠕動功能,而且小腸的配對需血型相同,捐贈者的年齡須在45歲以下,過世前,腹部都不曾開過刀,腸道沒有沾黏,才有機會可以移植。大愛移植與活體移植相比,前者可以捐贈的小腸長度可以達300公分,後者約150公分到200公分,兩者成功率相當,五年存活率都在六成左右。台灣每年約有100多位腸衰竭的患者,成年與兒童的占比各占一半,過去台灣等不到大愛移植的腸衰竭患者,都需要去國外試試看機會,如今亞東醫院完成首例小腸活體移植,等於是將腸衰竭治療的最後一哩路補足。大愛小腸捐贈困難,小腸移植手術難度高、如今國內完成首例活體小腸移植,代表完成腸衰竭治療的最後一塊拼圖。什麼是小腸移植?誰需要移植,以下整理相關QA一次解答:.誰需要小腸移植?病人小腸衰竭,包括嬰兒或成人有超短腸情形(嬰兒小於10 cm的空腸,或成人小於50 cm的空腸),並且沒有迴盲瓣。還有先天性腸黏膜發育不良、長期靜脈營養導致併發症,如肝功能障礙、主靜脈管道栓塞、因腫瘤治療造成造成短腸症等。.小腸的功能是什麼?食物從胃送入小腸,小腸是條彎彎曲曲的管道,約有6公尺長。在小腸中,食物會被進一步的分解,養分也在此吸收。小腸和胃在幽門括約肌處相連接,小腸末端則終結於大腸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盲腸處。小腸主要有兩大功能:完成食物之化學分解作用,也是消化產物被吸收進入血液的場所。小腸的內部構造可吸收從食物轉變而來的各種養分。小腸第一部分叫十二指腸,約有30公分長,它可接受胰臟及肝臟所分泌之消化液。小腸的第二部分叫空腸,約有1.8公尺長。空腸黏膜細胞所分泌之酵素,再加上十二指腸之分泌液後便可使養分之分解工作完成。而小腸的第三部分叫迴腸,約有4公尺長,其主要功能為養分之吸收。當小腸長度或吸收能力大量或漸進的減少,可能導致不可回復的腸衰竭。.小腸移植執行難度多高? 小腸移植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最複雜且艱鉅的治療,台北榮總於108年個案發布記者會指出,每年全世界執行個案約100例,遠低於其他器官,主因在於受贈者嚴格的篩選條件,例如短腸症患者必須能夠長期存活,並且通過移植評估,沒有任何惡性腫瘤;醫療團隊執行的能力與規模也很重要,具有照顧腸道衰竭患者的能力,包括居家全靜脈營養照護團隊,還有移植團隊,術後照顧團隊,內視鏡專科醫師與病理科醫師等。.小腸移植大愛捐贈條件為何?小腸移植需在捐贈者過世後的4到6小時內完成移植,因小腸缺乏血液循環超過一定時間,將無法具有蠕動功能,而且小腸的配對需血型相同,捐贈者的年齡須在45歲以下,腹部都不曾開過刀,腸道沒有沾黏,才有機會可以移植。.為什麼推動小腸活體移植?亞東醫院官網指出,成年小腸衰竭患者若能排進器官移植等候名單,平均約2到3個月,就有希望等到捐贈;至於兒童患者,因體型差距,兒童小腸衰竭患者無法接受成人大體的小腸捐贈,但幼兒大愛器捐勸募難度高,合適的器捐來源難求,臨床上兒童小腸衰竭患者動輒得拖著病體苦撐2、3年以上,好不容易才能等到移植機會;期間撐不過而抱憾離世者,不勝枚舉。亞東醫院副院長陳芸過去受訪強調,等待小腸大愛捐贈緩不濟急,醫療團隊與時間賽跑的唯一利器,就是盡早推動小腸活體移植醫療技術。亞東醫院於2021年3月得到衛福部許可,可開始進行活體小腸移植的人體試驗。大愛移植與活體移植相比,前者可以捐贈的小腸長度可以達300公分,後者約150公分到200公分,兩者成功率相當,五年存活率都在六成左右。.小腸移植可能有哪些併發症?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資料,與所有類型的手術一樣,小腸移植也存在風險。以下為可能發生潛在的嚴重併發症:.心臟和呼吸問題.小腸感染——例如巨細胞病毒(CMV)感染.血塊(血栓形成).移植後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 (PTLD),由EB病毒感染白血球,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全身異常生長和多重器官衰竭.捐贈器官的排斥反應.與長期使用抗排斥藥物相關的問題——例如感染風險增加、腎臟問題和某些類型的癌症.為何小腸移植會出現排斥反應?排斥是身體的正常反應。移植新器官時,你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將其視為威脅並產生抗體,從而阻止器官正常工作。器官移植術後排斥反應分三種,分別為超急性、急性與慢性排斥反應,其中小腸移植排斥反應最強烈。亞東醫院副院長、小兒外科主任陳芸過去曾受訪表示,相較其他器官,小腸淋巴組織多,易引起強烈免疫反應,產生排斥。【延伸閱讀:器官移植後/排斥反應...小腸最劇烈、眼角膜最小】為了降低捐贈器官排斥反應的風險,醫療人員會在移植期間和移植後給予削弱免疫系統的免疫抑製藥物,並且必須終生服用。除了停止捐贈器官的正常工作外,排斥有時還意味著小腸中的細菌會進入你的血液並導致嚴重的廣泛感染。手術後移植團隊會密切監測,以降低這種風險。還有另一種罕見的排斥反應,即移植新器官的免疫細胞與宿主細胞作鬥爭。這稱為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GvHD可能在移植後的幾週內發生,或者較少見的是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後發生。.目前有那些醫院執行小腸移植手術?2012年亞東醫院獲得核准,成為台灣第一家可執行小腸移植醫院,目前可執行小腸移植的醫院有亞東、台北榮總、中國醫藥附設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 .小腸移植手術健保有給付嗎?根據健保署2008至2021年統計,全國共進行14例小腸移植手術,年齡中位數為36歲,病人存活率3個月為93%,1年為71%、3年為64%、5年為54%,手術費用為健保給付。14位移植患者中,男性8例,年齡中位數53歲,病人存活率3個月為100%,1年為75%、3年為63%、5年為53%;女性6例,年齡中位數為30歲,病人存活率3個月為83%,1年為67%、3年為67%、5年為67%。目前14例小腸移植個案,執行醫院分別為亞東醫院12例、台北榮總2例,年齡中位數分別為32.5歲及58.5歲,亞東醫院移植病人存活率3個月為92%,1年為75%、3年為67%、5年為67%。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01 醫療.百病漫談
腋下痛別輕忽!醫曝6大可能原因:出現4種情況盡早檢查
腋下疼痛日常並不少見,不過除了肌肉拉傷或皮膚疾病以外,其實也有不少較嚴重的疾病需要提防。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指出主要原因,並提醒出現不尋常症狀應盡早檢查。腋下疼痛主要6大類原因!癌症、心肌梗塞也在其中。王威傑醫師表示,腋下疼痛原因繁多,主要可以分為六大類,包括肌肉拉傷、淋巴腫大、皮膚疾病、良性腫瘤、神經疼痛、轉移疼痛。肌肉拉傷:肌肉纖維、韌帶過度伸展拉扯造成,如舉重拉扯到胸大肌、推丟時拉扯到喙肱肌,其他也包括韌帶。淋巴腫大:主要和感染、自體免疫疾病、惡性腫瘤等有關。感染可如愛滋病等性傳染病、新冠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結核菌、貓抓熱等。自體免疫疾病則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惡性腫瘤則如淋巴瘤,會越來越大,觸摸起來較有彈性;惡性腫瘤轉移的轉移癌則如乳癌轉移等,會較硬、越來越大、觸摸不易移動。兩種都容易出現胃口不佳、體重減輕等,且通常是體積變大時才出現疼痛。皮膚疾病:如毛囊炎、接觸到清潔劑或過敏原的接觸性皮膚炎、或是常見肥胖族群出現對磨疹而使得疼痛等。良性腫瘤:如脂肪瘤、皮下囊腫,通常比較不會痛,一般是腫瘤大到壓迫到神經,才有可能引起較明顯的疼痛。神經疼痛:如出現在腋下附近的帶狀皰疹,或是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所引發的疼痛等。雖說糖尿病的神經疼痛大多從周邊神經開始,不過腋下確實也有可能出現。轉移疼痛:轉移痛通常意味著該處附近的器官正出現問題引發疼痛,而疼痛又更進一步延伸、轉移到腋下,包括了較少但確實也會引起轉移痛的胃食道逆流,以及較嚴重的心肌梗塞。腋下疼痛4種情況盡早檢查,胸悶痛、冒冷汗應即刻就醫!王威傑醫師表示,由前述可見,腋下疼痛也是有可能潛藏著危險或較嚴重的疾病,因此提醒若出現不尋常的症狀應提高警覺。包括不明原因的疼痛、淋巴腫大、超過兩周。以及不明體重減輕、盜汗、胃口不佳等虛弱症狀。或是腫塊越來越大、超過兩公分。另外若是出現紅、腫、熱、痛,即便只是皮膚疾病所引起,也可能形成更進一步、更嚴重感染,如蜂窩性組織炎,也不宜久拖。上述這些情況都建議盡早檢查。至於轉移疼痛,若另也同時出現胸悶、胸痛、冒冷汗,此時就有較高的機率為心肌梗塞,為防誤判而發生悲劇,不論如何應即刻就醫。腋下疼痛檢查無異如何改善?醫:可用痠痛貼布或熱敷。在初步觀察症狀沒有異常,或是檢查確認排除疾病可能,王威傑醫師建議,若要排除腋下疼痛,也可透過痠痛貼布或熱敷進行改善,因為此情況往往較常見的是肌肉疼痛所引起,而這疼痛也可能因行動而疼痛持續、不只兩周,例如工人出現腋下疼痛就有可能超過兩周。不過王威傑醫師也提醒,若自覺可能是因肌肉、韌帶等影響引起疼痛,也還是得留意是否有出現其他併發症等不尋常症狀,以免誤以為僅是肌肉痛,實則有較危險的疾病存在。《延伸閱讀》 .胸部摸到硬塊是乳癌嗎?醫指常見症狀:盡早檢查但不必恐慌。 .淋巴癌來得又快又猛!及時確診是治療關鍵!出現6大症狀速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
-
2023-06-01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陳建州揹妹上樓,曝妹妹正等待器官移植!最困難的移植手術,4種情況需要肺移植
黑人(陳建州)昨(5月31日)在社群分享揹妹妹上樓影片,透露住院24天的妹妹終於能出院,但由於肺功能問題不能太喘,所以揹她上樓。現在就是要等待器官移植。范范也在IG發文「妹,每日每夜為妳禱告,希望能等到適合移植的肺,也感謝妳那麼勇敢堅強的努力讓自己能繼續陪伴著兩個寶貝」。由於器官捐贈的來源有限,法律對於器官分配順序也有嚴謹的規範,因此器官移植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元氣網》帶大家了解肺臟移植及器官捐贈移植流程,盼更多人一起支持來器官捐贈。肺臟移植 最困難的移植手術肺移植在所有器官移植中堪稱「最困難的手術」,主要是捐贈者少;再來是即使有捐贈者,但實際可用的肺臟不多;及術後感染率高。之前罹患血癌的不孕症名醫林禹宏同樣等待了一年多才等到肺移植。那什麼病況會需要肺臟移植?當肺部不健康或肺功能有明顯受損時,可能會讓病人難以獲得生存所需的氧氣。有可能需要進行肺臟移植的常見病因有:4種情況可能需要進行肺臟移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因是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呼吸的氣流嚴重受阻。其中最常見是吸菸引起的「肺氣腫」,破壞肺泡之間氣體的流通性。2.肺纖維化:病人的肺臟產生大量異常纖維組織進行修復,海綿一樣的肺部變成如同菜瓜布一樣沒有彈性,影響肺功能的正常運作,所以也稱為菜瓜布肺。3.肺部高血壓(肺高壓):就是由於肺動脈壓力過高,心臟必須更努力的工作才能送出血液,也會對肺臟的血管功能產生嚴重的影響。4.囊狀纖維化:一種遺傳疾病,病人天生生成過多黏液,這些黏液容易累積在肺部,引發嚴重的感染,對肺臟造成嚴重的傷害。上述疾病一般通過藥物和輔助的呼吸裝置來進行治療,如果病人的肺功能仍持續下降到危及生命的程度時,醫務人員會建議病人進行肺臟移植。【看更多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氣腫/肺纖維化器捐流程確定患者無腦幹神經反射在急診室、加護病房最容易遇到意外導致腦死的患者,有些是家屬主動提出,或醫療成員能敏感於此類個案,經由主治醫師的同意,再會同社工人員或護理人員向家屬提出。此時要給家屬一段時間去了解面對—腦死等於死亡的概念。【延伸閱讀】器捐中心:生命教育不只有嚴肅談生與死 換位思考體會「遺愛分享」關懷與輔導家屬提供病患及其家屬身、心、靈的全人、全家和全程照顧是醫療成員謹守的職責。醫療人員給予家屬關懷與支持,佈置安靜的空間讓家屬紓解悲痛的情緒,在適當的時機將器官捐贈的機會告知家屬,尊重家屬有選擇捐贈或不捐贈器官的權力。 維持腦死患者器官功能捐贈者的血壓、排尿量、水份、及體溫應維持在適當的範圍,以確保器官的適用性及移植後的成功率。 同意器官捐贈當獲得初步的同意後,及找關鍵的家屬出面以便詳細說明及辦理手續, 由社工員先請家屬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 同時通知院內移植團隊或院外移植小組待命。家屬同意捐贈器官後, 醫師仍會持續救治病人直到腦死判定完成,確認病人無法回復生命。 如係意外事故,請家屬先至意外事故發生轄區派出所報案; 社工人員會協助請檢察官及法醫到醫院驗屍及核發死亡證明書。 (※報案宜盡早以便採足證據,作為萬一有訴訟程序時有力證據)。聯絡移植團隊病人入院的醫院若是移植醫院,則所有捐贈過程會由該院的移植小組人員,包括:醫師、護理及社工人員等協助處理。然而有可能該移植醫院在當時某些器官沒有合適的等待者,此情形下,則徵求家屬同意,將部份器官轉往其他移植醫院給合適的等待者,以便器官發揮最大的功效。聯絡移植醫院之移植小組若病人住進的醫院無法進行移植時,則在家屬的同意下,將病人轉往其他移植醫院。接受轉介之移植醫院的移植小組代表,包括:醫師、社工人員或護理人員,會事先前往評估病人的狀況,若適合捐贈,則安排運送,社工人員會與家屬再次確認意願,說明細節,並請家屬陪同到移植醫院完成住院手續。兩次腦死判定腦死判定依法有明確嚴謹的規定。 進行腦死判定之前應至少觀察12小時以上,確定病人(1)確實陷入深度昏迷,不能自主呼吸且須依賴人工呼吸器維持呼吸。(2)導致昏迷的原因已經確定。(3)病人係遭受無法復原之腦部結構損壞。 為避免誤判,應確定病人不是因為新陳代謝障礙、藥物中毒與低體溫所導致之昏迷。腦死判定之進行應由具有腦死判定資格之醫師兩名,及病人之原診治醫師,在具人工呼吸器及測定血液氣體等腦死判定所需設備之醫院內,依嚴謹的腦判步驟進行兩次測試。第一次腦幹功能測試通過之後,間隔至少四小時以上,再依第一次測試之規定程序再進行一次。經兩次腦幹功能測試,如果病患完全符合無腦幹反射與不能自行呼吸之條件,即宣布病患「腦死」。摘取器官或組織捐贈者若是因病腦死,則只能摘取器官捐贈同意書上填寫之器官或組織;若是因意外導致腦死,則只能摘取檢察官同意書上所填寫的器官或組織。 由於人體組織細胞須不停地利用氧氣,進行代謝作用以維持正常功能。而人體器官在缺血的情況之狀態下很容易受損,在正常體溫下,器官缺血數分鐘後就因功能受損而不適合移植,維持捐贈者之器官於正常血液循環,可避免溫缺血(warm ischemia)和減少器官功能受傷害之機會,而心、肺、肝、胰尤其不宜於摘取之後保存太久。因此,捐贈者一經腦死判定確定之後,各種器官移植團隊會盡速整合,於最短的時間內在手術室內進行摘取器官,取出之後以無菌方式暫時保存在低溫之保存液,以減少細胞之代謝速率,使細胞對氧氣及養份之需求降低,如此,可以延長器官保存時間,並配合院際間長途運送,以利移植手術之進行。 器官或組織摘取之後,醫生會在捐贈者四肢放入支撐物,並仔細縫合傷口,讓捐贈者保持完整的外觀。協助出院及善後料理後事: 完成器官或組織摘取手術之後,捐贈之遺體由院方交給家屬,依個別意願辦理喪葬儀式,醫院在能力範圍內盡量協助。出院手續: 領取親人遺體之同時,社工員會協助家屬辦理出院手續。費用: 器官捐贈為無條件且無償之捐贈。與捐贈器官相關之醫療及住院費用由全民健保給付,捐贈者家屬不需要額外負擔費用。為表達對捐贈者之感念,摘取器官之後,目前醫院會提供定額之喪葬補助費給捐贈者家屬。但是,家屬同意器官捐贈後到摘取器官之前,若捐贈者心跳停止,無法摘取器官時,仍可捐贈組織,另有不同之喪葬補助費之額度。各家醫院給付標準不一,但是相差不多。捐贈與受贈雙方之關係: 捐贈與受贈雙方資料必須保密,以避免當事人不必要的困擾。除非家屬同意,醫院不會將該項捐贈的消息主動發佈給新聞媒體。如有需要,社工人員擔任「捐」與「受」雙方的聯繫,傳遞關懷。家屬的悲傷輔導與聯誼遭遇親人遽逝,經歷悲傷是一種自然的過程,悲傷反應及經歷悲傷時間長短因人而異。經歷悲傷時家屬需要親友或專業人員的關懷與支持,必要時,可尋求下列單位的協助:醫院的社工人員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TEL:(02)27025150精神科醫師器官捐贈者的條件是:1.符合腦死條件而器官功能正常2.無惡性腫瘤病史3.無愛滋病病史4.無明顯敗血症5.無長時間(15分鐘以上)低血壓、休克或無心跳(asystol)6.無明顯肝病史或肝損傷(非絕對)7.無長期控制不良的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無心臟畸型之病史(非絕對)8.肺臟捐贈者必須胸部X光清晰;無明顯胸部外傷、胸腔手術之病史9.年齡六十歲以下者(非絕對)(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器捐協會)
-
2023-05-30 癌症.胃癌
為何有人只要切一點,有人卻要切胃、切淋巴? 詳解胃癌腫瘤分類與治療方式
前言在台灣全國十大癌症的發生率之中,胃癌佔據了第十名的位置,2021年台灣十大癌症死因更排名第八!經常困擾國人的胃潰瘍亦是胃癌的高風險族群,不容忽視。下文將會介紹胃癌的危險因子、分類、並談論胃癌的治療。危險因子胃癌好發於以下患者:1. 反覆胃潰瘍:長期反覆的胃潰瘍時,胃部受傷後需要上皮細胞再生來修復黏膜,反覆地細胞再生時容易出現基因突變而導致細胞癌化,癌化的細胞會不受控制的快速分裂,最終產生腫瘤。2.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是造成胃部發炎與胃潰瘍常見的原因,長期感染與反覆發炎皆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可以藉由吹氣檢查或血清抗體測定法、碳-13尿素呼氣試驗、胃鏡取樣檢查等檢查,來得知有無感染,近年來由於抗生素治療的進步提升了幽門桿菌的治癒率,也間接減少了胃癌的發生率。3. 黏膜腸上皮化生、慢性萎縮性胃炎:兩者皆為胃部慢性發炎後容易出現的疾病。黏膜腸上皮化生可以在病理切片上看到原本胃部的上皮組織變成異常的小腸上皮組織;而慢性萎縮性胃炎則以黏膜層增厚與腺體萎縮為表現。兩者皆可以視為胃癌的癌前病變。4. 曾切除胃瘜肉:胃部瘜肉雖然為一良性腫瘤,但曾經診斷胃部瘜肉的病患比一般人有更高的胃癌發生率,因此切除後也需要定期的追蹤才能早期診斷與治療。胃癌的症狀胃癌通常不具特異性的症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上腹部不適、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表現;若腫瘤導致消化道阻塞時,會以上腹部悶脹感做為表現,嚴重阻塞時甚至會持續嘔吐;腫瘤產生腹腔內轉移時也可能出現腹脹及腹水,或是腫瘤引起的慢性出血,也可能會讓病患出現貧血的症狀。在胃部的腫瘤有許多種類,會依照病理切片的結果來進行分類,包含胃腺癌、腸胃道基質瘤 (GIST)、胃淋巴瘤、胃惡性肉瘤,下段將會介紹其中最常發生的胃腺癌,以及容易被搞混的腸胃道基質瘤 (GIST)。胃腺癌胃腺癌是最常見的胃部惡性腫瘤,占了所有胃癌的九成。病程的演進為癌化細胞從胃壁內側的黏膜層長出,逐漸往下侵襲到黏膜下層、肌肉層、胃壁外側。疾病中期則不僅只侷限在胃部,而會繼續往外向周圍的淋巴結進行轉移。晚期癌細胞則會轉移至其他遠處器官,常見部位包含肝臟、肺臟、和骨頭轉移;或是造成腹膜內轉移而產生大量腹水,在女性病患也可能出現在卵巢的轉移性腫瘤。手術治療胃癌的侵襲性很高,容易藉由淋巴、腹膜、或血液轉移到其他器官。除了少數僅只侵犯到黏膜層而非黏膜下層的極早期腫瘤,有機會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進行切除來取代外科手術;大部分腫瘤發現時已經侵犯到黏膜下層,癌細胞有機會由此層的淋巴和血管轉移出去,因此根治性胃切除手術是治療胃癌最重要的方法。腫瘤生長部位會影響手術切除的範圍,可以將胃分成三等份,若腫瘤長在上三分之一處,則需要切除全部的胃;若腫瘤長在中或下三分之一處,則可以進行只切70~80%的遠端胃部的亞全切手術,由於經研究發現這些病人進行胃部全切或亞全切手術在併發症和存活率皆沒有差異。除了切除胃部之外,手術時也需要同時進行充分的淋巴結廓清,來移除可能已經受到腫瘤侵犯的周邊淋巴結,並得到正確的疾病分期,以利後續治療的進行。淋巴結廓清的範圍包含胃周圍的淋巴結,到附近血管的周邊淋巴結都需要切除並化驗。胃部切除之後為了讓病人後續能正常地以口進食,會進行消化道的重建,將小腸重新接上剩餘的胃部(次全胃切除患者),或直接向上接到食道(全胃切除患者),術後休息幾天即可以開始從流質食物開始嘗試恢復進食。腸胃道基質瘤(GIST)除了胃腺癌之外,腸胃道基質瘤(GIST)也是胃部腫瘤可能的診斷之一。全世界的發生率為每年百萬分之10~15,但臺灣屬於高發生率的地區,為每年百萬分之19~22。病患常見的症狀包含腹痛和腸胃道出血,這些症狀往往沒有特異性,早期病人可能沒有任何症狀而從檢查中意外發現。診斷腸胃道基質瘤需要進行胃鏡檢查,或搭配內視鏡超音波檢查,並針對可疑的病灶進行切片取樣,才能透過病理化驗來診斷。腸胃道基質瘤的癌化細胞從腸胃壁中間的肌肉層所長出,不像胃腺癌是從胃壁內側黏膜層所生長出來。胃部和小腸為最常好發的部位,但也可能生長於任何一段消化道之中。雖然和胃腺癌相比,腸胃道基質瘤較不容易直接侵襲周圍組織或淋巴,但仍然有遠端轉移的可能性。藉由手術進行腫瘤和胃部的切除是治癒腸胃道基質瘤的唯一方式,但由於其不易侵襲的特性,手術過程中不需要進行淋巴結廓清,切除的範圍也較胃腺癌小。除了傳統的開腹手術之外,也可以和醫師討論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可行性,不僅降低手術過程的傷害,術後恢復也會比較快。對於不能手術的病患或已經有遠端轉移的腸胃道基質瘤,則可以使用標靶藥物來進行全身性的治療。Imatinib即為治療成年人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的惡性胃腸道基質瘤的第一線標靶藥物。縱使腫瘤已經由手術完全切除,若醫師評估有高復發風險,也會建議在手術後繼續吃標靶藥物來避免復發。胃癌預後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提出的資料,胃癌病人在接受根除性切除手術與淋巴結廓清之後的五年存活率,會依照癌症的分期有所不同。第一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為88~93%;第二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為68~82%;然而,第三期的五年存活率僅為18~54%,而平均存活期則約為33個月。由此可知癌症惡化程度與分期會影響胃癌存活期之長短,若能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則有延長存活期的可能性。因此,建議本文提及的胃癌高風險因子族群定期接受胃鏡檢查,如此一來,當發現有可疑病灶時,可以盡早進行切片診斷,除了有機會以內視鏡切除來進行手術之外,早期診斷進行適當的治療亦會大大決定了胃癌的預後與存活期。參考資料:1.109年癌症統計報告、衛福部110年死因統計結果暨分析新聞稿2.Ilic, Milena, and Irena Ilic. “Epidemiology of stomach canc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vol. 28,12 (2022): 1187-1203. doi:10.3748/wjg.v28.i12.11873.Marsh AM, Buicko JL. Gastric Resection. [Updated 2022 Jul 25].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 Jan-. 4.Gouzi JL, Huguier M, Fagniez PL, et al. Total versus subtotal gastrectomy for adenocarcinoma of the gastric antrum. A French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 Ann Surg. 1989;209(2):162-166. doi:10.1097/00000658-198902000-000055.Søreide, K., Sandvik, O. M., Søreide, J. A., Giljaca, V., Jureckova, A., & Bulusu, V. R. (2016). Global epidemiology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 (GIS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ies. Cancer epidemiology, 40, 39–46. 6.Ajani JA, In H, Sano T, et al. Stomach. In: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8th ed, Amin MB (Ed), AJCC, Chicago 2017. p.203.【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俊銘醫師】為什麼有人只要切一點、有人卻要切胃切淋巴? 談胃癌腫瘤分類與治療方式不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21 醫療.中醫
夏天因濕氣重而擾人的關節疼痛 該如何藉由飲食祛濕?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夏天的到來,天氣開始悶濕交替,而體內濕氣太重也會影響身體狀況與情緒,其中最擾人即為關節腫脹痛,可以透過泡湯與運動,透過皮膚除去濕氣,也可以吃對食物保養關鍵,但最重要的則是在日常減少重口味、喝酒、冰飲的不良習慣等。夏天開始了,天氣悶濕交替,讓人感到不舒服,除了心情,身體也會因為潮濕環境而影響體內濕氣不易排出;常見體內濕氣太重的症狀有以下6種:1、頭重、頭痛,整個人覺得昏沉、睏倦無力。2、沒感冒卻總覺得喉嚨卡卡,咽喉有痰,想清喉嚨、咳嗽,有些許鼻涕。3、腸胃悶脹、食慾不佳,排泄物較濕軟易沾附馬桶。4、女性陰道分泌物量變多。5、皮膚搔癢發疹,皮膚濕疹、手腳汗皰疹發作。6、身體痠痛、四肢浮腫或關節腫脹疼痛。從西醫角度看關節腫脹疼痛 通常從消炎止痛下手常見的關節疾病有四類,西醫重視關節組織、免疫學異常等微觀變化,根據症狀給予不等程度的消炎止痛藥,或者免疫調節劑及局部注射類固醇:關節疼痛、中醫則從巨觀的角度來看待關節炎,收集關節炎罹患病史、大小便、脈象及身體其他資訊,分門別類後以「陰陽」二分法歸類後再處方用藥,不論是那一種關節炎、統稱為「痺症」,再將痺症區分成常見的3種類型:中醫治療濕氣有4種機轉夏天濕氣重,中醫是如何看待濕氣?誰容易有濕氣?濕氣重會有什麼症狀?中醫治療濕氣有4個機轉:1、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邪易阻遏氣機,從而使氣機升降失常,經絡阻滯不暢;脾為運化水濕的主要之臟,性喜乾燥而惡潮濕,濕邪常先困脾,而使脾陽不振,運化不正常,進而水濕停聚。2、濕性重濁:濕邪外襲肌表,則清陽不升,頭昏而沉;濕邪留滯經絡關節,陽氣布達受礙,關節有疼痛沉重感。3、濕性黏滯:濕邪黏膩停滯,症狀多黏滯而不爽,病多纏綿難癒,病程較長或反覆發作。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陰位即身體下半身或腹面):濕邪為病多見身體下部的症狀,如水腫多以下肢較為明顯,小便白濁、婦女白帶、腹瀉等病證,多由濕邪下注所致。重口味、喝酒、冰飲 都是造成身體濕氣重的原因1、愛吃口味太重、油膩、太甜食物:很多人習慣外食,自然就會吃一些油膩、生冷食物,這對脾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一方面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而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另一方面甜食少吃益脾、多吃助濕。脾胃一旦虛弱,濕氣就會來臨,養護脾胃,就先得從日常的飲食開始做起。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2、愛喝啤酒:啤酒是「助濕」之品,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濕氣重的人切記要少喝。脾主運化,喜燥惡濕,經常喝啤酒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造成消化吸收障礙,加重濕氣。3、愛吃生冷瓜果:進入夏季後,西瓜、黃瓜、香瓜等大量入市,有些人甚至直接當飯吃,其實這些是助濕瓜果,尤其是孩子無節制的吃這些瓜果,會損傷脾陽,出現便溏、厭食、睏乏等症狀。4、愛喝冰飲:不管天氣多熱,都最好不要喝太多冷飲或吃冰,中醫認為,生冷食物、飲料或冰品,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春天及夏天宜養人體的陽氣,尤其在夏天很重要,若喝太多冷飲,一旦脾陽受損,消化能力就會減弱。5、睡眠不夠: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會產生氣虛的症狀,隔天精神會變差,提不起精神。睡好覺,也能讓身體更輕盈。而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睡眠品質提高,睡得更好。6、少運動,老是坐著: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重的表現;愈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愈多。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7、流汗沒有即時擦乾:夏天天氣潮濕悶熱,特別是流汗後沒有擦乾身體,又馬上吹電風扇或冷氣,這樣很容易讓濕邪侵入身體。夏天洗澡水如果太涼,或洗頭後又覺得天氣熱沒即時吹乾就去睡覺,這些舉動都很容易讓濕邪入侵。其次,不要穿沒有乾透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8. 環境不通風:外界濕氣誘發內濕,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濕氣入侵。所以,在陰雨綿綿的天氣,應該關窗關門,把濕氣拒於外面;一旦天氣好轉,濕氣減少時,應該及時開窗通風,讓空氣流通,帶走室內的濕氣。若外界濕氣很重,建議使用空調、除濕機等,使得室內空氣乾爽,免得濕氣滯留室內。9、洗好頭髮沒有即時吹乾:洗頭洗澡時,如果沒有擦乾水分、弄乾頭髮,濕氣容易藉由濕濕的頭髮進入體內,導致身體濕重,也有可能造成頭痛症狀。如果是坐月子的產婦更需要注意,洗完頭要馬上吹乾頭髮,否則很容易會有風濕或頭痛的現象產生。10、喜歡淋雨或玩水:若生活環境很潮濕,或居住的地區常下雨,又或者是住在海邊,就很容易會因為外在環境的濕氣,也就是所謂的「外濕」,而造成身體濕氣重。而喜歡淋雨或玩水的人,外在的濕氣較容易趁機侵入人體,長時間不注意就會造成身體濕氣重。水腫!如果是夏天濕氣重、尤其是下雨天關節就疼痛,要如何保養關節?阿利博士建議從食物、運動泡湯與中藥花草三管齊下。濕氣重的體質 可食用這5大祛濕食物如果您的體質、經過醫師診斷、的確屬「濕氣」,阿利博士推薦5大祛濕食物:1、綠豆:綠豆味甘,性涼,入心、胃經;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水消腫的功效;濕熱體質的人想趕走體內濕氣,可以將綠豆煮湯來喝,切記不要加太多糖。2、薏仁:這裡指的是大薏仁,不是小薏仁。薏仁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是清除體內濕毒的好食品,常用來利水滲濕,能美白肌膚,改善青春痘。虛寒體質的人吃薏仁要注意,適量而止,不可長期服用。3、玉米鬚茶:玉米鬚味甘性平,能涼血、瀉熱,平肝利膽,祛除體內濕熱之氣。4、湯裡加生薑:生薑屬於升陽食物,吃生薑後,人體會有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生薑可使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當受了雨淋,或在空調環境中有點受寒,吃點生薑可以及時排除濕寒之氣,消除因體濕寒重造成的身體不適。5、四神粥:可幫助排出體內濕氣、促進腸胃功能,精神更好活力充沛!均衡營養,不能只偏好單一食物!米飯熬成粥 腸胃更好吸收,粥品是亞洲人喜愛的家常飲食,不僅華人愛吃,日本韓國家庭的餐桌上也經常可見一碗碗熱呼呼的粥。藉由爐火將米粒中的澱粉糊化,其中的胺基酸、葡萄糖都釋放出來,分解成小分子,身體更好吸收,因此特別適合腸胃功能不佳的人食用。粥在傳統營養學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與湯食一樣,具有製作簡便、食材變化靈活、易消化吸收的特點,是食療方中常見的劑型。四神湯中的4味藥材是蓮子、芡實、茯苓、山藥,有的會加薏苡仁、豬小腸或豬肚。四神湯有溫脾、健胃、補腎、利濕、提升元氣的功用,主治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胃口差、小便白濁等,能改善濕疹、青春痘。四神湯的正規料理:需準備的食材有,芡實、蓮子、山藥和茯苓,四者均量,豬小腸和米酒適量。 做法是先將豬小腸處理乾淨,整條川燙後不要剪開備用;在將芡實、蓮子、山藥及茯苓用水洗淨後,加水浸泡20分鐘,然後把主食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大火煮滾後,撈掉浮沫後改為小火,煮至豬小腸熟爛,再放入當歸煮出香味即完成,在食用前,再將豬小腸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再滴幾點米酒提香即可。運動加上泡湯 使濕氣從毛孔散發出去多運動、排汗、自然會使濕氣從毛孔散發出去。如果運動時間不夠,也可多泡湯,泡湯的好處雖多、不過、阿利博士也溫馨叮嚀下列這7類朋友、夏天泡湯要多小心:1、心臟疾病:例如冠心症患者,泡溫泉會使心臟負擔加重2、惡性腫瘤患者:過熱會促進腫瘤擴散3、感覺異常者:容易造成燙傷4、有凝血異常患者:如血友病5、有開放性傷口的患者6、多發性硬化症患者7、高血壓患者:不宜浸泡過熱的溫泉。溫泉溫度宜在38℃到41℃之間,泡溫泉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也要適當補充水分,避免產生脫水的情形。膝部疼痛者可改用足浴如果是膝部或腳踝關節疼痛,不妨多用足浴泡湯, 阿利博士建議比較好的足浴泡湯法:1、水位:泡腳建議方法,水位超過腳內踝以上約4指幅,因穴位「三陰交」位於此處,為肝、脾、腎三經交會穴,是幫助血液循環重要穴位。2、溫度:一般洗澡溫度即可,約攝氏39至42度,低於體溫則無泡腳的功效。3、時間:時間控制在15至20分鐘,覺得身上微熱,額頭上有汗即可。另外搭配以下足部穴位按摩效果更佳。4、順便穴位按摩:懸鐘、湧泉、承山。或者泡湯時、學阿利博士的放鬆泡湯包組成,DIY中藥泡湯藥材:大風草、艾草、荊芥、防風、薄荷、香茅,藥量等量即可、 藥材要剁碎,到中藥房購買藥材時,明確告知想做澡包,都能提供搗碎的服務。依體質選用中藥花草 從體內排濕前面提到中醫對於痺症常分成3種,治療的方式根據「辨證論治」而給予不同的中藥:1、寒症型關節痛:葛根、桂枝、白芍、甘草、羌活、白芷等驅寒活血中藥2、熱症型關節痛:石膏、知母、甘草、連翹、海風藤等散熱通絡中藥3、虛症型關節痛:當歸尾、川芎、桃仁、紅花、赤芍、黃耆等補氣中藥如果您對中藥的苦、有點沒辦法長期使用,不妨根據自己體質、選用合適的花草、來保養健康:1、寒症型:南非博士葉、人參鬚、枸杞,這三味適量、加600cc熱開水沖泡3分鐘、即可飲用。2、熱症型關節痛:決明子、薰衣草、檸檬馬鞭草,這三味適量、加600cc熱開水沖泡3分鐘、即可飲用。3、虛症型關節痛:菊花、枸杞、粉光參,這三味適量、加600cc熱開水沖泡3分鐘、即可飲用。中藥或者花草,雖然天然藥性溫和,阿利博士還是不建議、自己直接就使用,不妨、先跟您的中醫師請教過後、再使用會比較安全又有效果的。關節發炎有許多類型、是常見的疾病,例如歌王周杰倫先生與奧運羽球國手陳思羽的僵直性脊椎炎,武打明星洪金寶與歌手何如芸小姐的退化性關節發炎,甚至剛剛即位的英王查爾斯三世「香腸手」、各界推測可能可能是水腫或關節炎,無論是哪種關節發炎,只要正確的請西醫診斷與治療,加上阿利博士跟大家分享的保養關節三管齊下,自然可以不再夏天濕氣重、關節先知道了。延伸閱讀▶歐洲中世紀把酒當水喝!痛風成為上層階級飲酒過量的通病?▶冬季泡湯養不是人人都適合!泡湯能減肥是真的還是噱頭?▶吃鹼性食物可以減少痛風發作?別盲信!最新研究:降尿酸治療才是根本之道(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14 醫聲.高齡社會
量表廢不廢/照顧評估不應只由醫師做 家總:照專有能力評估
醫師拒開巴氏量表遭民眾毆打,醫療暴力事件引發各界撻伐,譴責醫療暴力同時,不少民眾反應巴氏量表申請確實有難度。專家指出,我國長照政策邁入第7年,今年長照經費更高達600多億元,使用長照服務者,皆經過照顧管理專員評估,後續制定相關照顧服務計畫,以現在照專的能力,已經有能力替個案進行照護評估,如果衛福部認為照專評估能力不及醫師,「那就是自打臉」。高齡90多歲的陳媽媽,近期因骨折住院開刀,原先家屬打算自行照顧,沒想到又檢查出胸椎旁有惡性腫瘤,延伸更多照護問題,也代表未來將頻繁進出醫院,為了找到照顧替手,家屬急需聘請看護,但台籍看護一個月要花9萬元,外籍看護只要2萬多元,經費支出落差大,正好陳媽媽的病況符合巴氏量表開立標準,經由醫師開立後,目前家屬正在申請外籍看護,暫時聘每天3000元的台籍看護撐過。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認為,現行醫院護理人力不足下,住院病患幾乎都得自備看護,不是自己顧就是找看護,但台籍看護1天要花2800至3000元,對家屬是龐大負擔;如果病況不符合開立條件,無法取得巴氏量表,家屬多半自行照顧,許多照顧者承受龐大照護壓力,最後罹患憂鬱症,甚至釀照顧殺人悲劇。中華民國家庭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現行長照2.0服務中,多是提供居家服務、日照服務等適合輕中度患者,若屬於中重度者,出院後若仍有照顧需求,長照2.0服務中難以滿足,家屬往往改找看護或住宿機構,不過礙於機構床位數不足,家屬只能尋求外籍看護管道,不過醫師要開立巴氏量表,大多需要一度時間追蹤,幾乎不會第一次看診就開立,醫療現場因而常見糾紛。除了檢討長照資源缺乏,陳景寧認為,我國長照2.0已經推行第7年,所有使用長照服務者,都得先經過照管專員以等級管理評估量表(CMS)做整合性評估,包括長輩失能等級、居家環境是否有無障礙、照顧人手等,例如帳面上有4個家屬,但都在上班等於無法照顧,CMS量表結果貼近真實狀況。陳景寧表示,評估是否需要照顧,並非疾病導向,更多是能否自行吃飯、穿脫衣服等生活性功能,照管專員經過7年時間訓練,且幾乎一半以上都有醫護背景,三分之一為社工,照專團隊有多項職類專業,有能力評估個案狀況,並分派相對應長照服務,因此評估工作不應只有醫師來做,若衛福部不相信照專評估能力,「是否代表每年600多億經費亂花,自己打臉嗎?我相信照專有能力可以評估。」而余志松認為,評估巴氏量表並非難事,不過也可能因個人判斷觀感不同,使其評量分數不同,且疾病可能進步或退步,每次評量的分數也不一定相同,但評量人員的專業性、認定標準,恐怕是最大爭議點。依照現行制度規定,或許是擔心過多人申請外勞,因此仍希望由醫師來開立巴氏量表。
-
2023-05-05 醫療.泌尿腎臟
出現血尿要再觀察嗎?一情況盡早檢查,不痛的更危險!
日常出現血尿,有些人會有所警覺,有些人可能看會不會痛、再多觀察幾天。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泌尿科程威銘醫師指出血尿主要原因,並提醒不論是否疼痛、或過幾天,只要出現一種情況就應盡早檢查。 出現血尿可能是哪些問題?醫指原因防範惡性腫瘤。 哪些地方出問題?程威銘醫師表示,泌尿道系統只要有任何一處出問題就有可能出現血尿,包含了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以及男性的攝護腺。除此之外,女性也常會因為陰道或子宮等生殖系統出血、不規則的月經,而被誤認為是血尿。 可能是哪些問題?引起的原因可分為病理性及生理性兩大類。病理因素可以進一步區分為良性或惡性因素,良性因素如良性腫瘤、結石、感染、抗凝血劑服用過量,或是因外傷碰撞到泌尿系統,導致器官受損出血等。惡性則是泌尿系統或臨近器官的惡性腫瘤,是大家最為擔心害怕的原因。如果經檢查排除上述病理性因素,血尿可能是生理性因素造成,如發燒、運動,或家族遺傳等因素。 也可能不是出血?不過同樣是紅色液體,也需要釐清是否真的是泌尿系統的器官問題而出血,例如上述提到的女性陰道的經血,或是因為吃了火龍果等含有色素的食物,而使得尿液呈現紅色。而因為過度運動所導致的橫紋肌溶解症,也會因為尿液中含有肌肉細胞溶解後的肌紅蛋白,而使尿液呈現紅色。因此若發現尿液顏色偏紅,醫生會需要先釐清是否有這些可能。 出現血尿要再觀察嗎?1情況早檢查,不痛的更危險。 若確認為血尿,有許多民眾也會再多觀察個幾天,程威銘醫師提醒,若確定不是經血或飲食影響所造成,出現血尿都不是什麼正常的事情,不宜再多觀察,應盡早檢查。 醫師指出,民眾觀察的主要重點不外乎是否疼痛或血尿出現的頻率,但血尿未必是會一直出現的,也有可能間歇性出血,若以惡性腫瘤來看也有可能發生此情況,例如今日出現但隔日沒有出現。 另外,血尿也可分成會痛的和不會痛的兩種,會痛的反而比較安全,因為民眾通常會有所警覺而及早就醫,且大多是良性因素所引起,例如泌尿道結石或感染等。相較之下不會痛的血尿就危險許多,有較高的機率為惡性腫瘤所引起,尤其是有抽煙習慣、工作環境會接觸到有機溶劑,以及環境汙染等。反覆出現無痛性血尿,卻再多觀察一陣子,反而容易延誤就醫。因此程威銘醫師再三提醒,患者只要有肉眼看到一次血尿就應就醫檢查。 婦出現血尿不會痛早就醫,正確觀念保障身體健康! 程威銘醫師也分享,日前就有一名婦人出現血尿但不會痛,不過因平時有特別關注健康議題,了解有出現血尿就應盡早檢查,索性經檢查之後發現僅是個很小的結石。醫師表示,血尿的問題可大可小,都需經由醫師檢查了解才能得知,而非自己觀察,且不論症狀如何往往都代表著身體出現問題,繼續觀察僅會讓問題日趨嚴重,呼籲只要有發現一次就盡早就醫,以確保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男頻尿檢查竟發現攝護腺癌!醫指6不明顯症狀,50歲起應定期檢查。 .頻尿、夜尿、一直跑廁所?醫指常見10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04-25 醫聲.癌症防治
癌症的秘密就在「這件事」,NGS基因檢測已獲美核准,精準治療仍需政府合作
未來,無論是基因檢測或基因治療,都是醫學重大發展。日前國內技公司自行研發440個癌症基因檢測套組,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體外診斷醫療器材許可,林口長庚醫院免疫腫瘤學卓越中心主任張文震認為,這實屬不易,不只實驗室要符合國際標準,檢測出來的品質也得跟上國際水準,這對台灣產業界帶來一劑強心針,也代表台灣實力不容小覷,希望政府能挹注更多資源在基因治療的相關領域,快步跟上國際趨勢。惡性腫瘤的秘密來自於基因突變,如何檢測癌症突變點至關重要「基因是上帝創造人類的秘密。」張文震說,DNA上的基因透過轉錄、轉譯成蛋白質去執行特定功能或影響性狀,如果是不正常突變的基因加上後天環境作用,可能轉變成惡性腫瘤。看似揭開了基因內藏的密碼,面紗底下卻又是繁雜的網絡,基因多點觸發下產生不同結果,成了另一道難題。他說,人體內有2萬5千到3萬個基因,排列組合後的數據非常龐大,即便人類的知識量足夠,仍需要儀器技術到位才能解答基因調控等問題,這也是各個基因檢測公司相繼研發出不同檢測癌症突變點設備原因,「人類如同螞蟻,走在漆黑的螢幕上試著自己維修。」台灣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NGS)檢驗套組通過FDA,精準醫療發展起飛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NGS)協助癌症診斷確立用藥,檢測的套組從幾十個基因到數百個基因,以國內生技公司獲得美國體外診斷醫療器材許可的檢測套組,一次可驗440個基因,同時間把已知或與癌症相關的基因全都露,但費用相對較高。張文震指出,真正可觀的花費是當基因檢後找出相對應的對物後,若沒有健保給付,一年可能動輒幾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因此,會建議病人先與醫師討論治療方針,再來決定基因檢測要驗哪些項目。醫學界打開了基因密碼,也確實有罕見疾病開始利用基因療法進行醫治,改造免疫細胞的CAR-T也被核准用在部份的血癌患者身上。未來,基因檢測及治療一定是醫學上最重要的發展,也是真正的精準醫療新世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早在2015年便看準基因與醫療效益,大舉投入資金研究,鄰近的南韓同樣以政府為首扶植,跑得速度非常快。張文震覺得,台灣政府高層也提及精準醫療的重要性,但是追隨歐巴馬的談話,目前設有《特管法》也開始有相關的法律,但都是以「管理」及「避免出錯」的角度出發,這從醫學治病的角度來看很重要,但對於基因相關的產業是否有規畫,覺得整合的腳步應該要快一點,讓產業單打獨鬥,難打國際杯。建設國際標準的基因檢測實驗?建立本土的基因資料庫刻不容緩!張文震舉例他在黑色素瘤領域專研30多年的經驗指出,澳洲黑色素瘤的風險因子之一為紫外線,因此診斷的方式就是看身上痣的數量及外觀來判斷,但亞洲國家沒人以這樣的標準來判斷,而台灣黑色素瘤患病者多為務農且病兆長在鮮少曝曬陽光的手掌腳底,疾病特性與澳洲完全不同,「顯見是完全是不一樣的疾病」,除了外在環境帶有差異外,或許所有答案是在基因。而民眾最關心的未來是否可以利用基因檢測來預防疾疾病,張文震認為,目前基因檢測仍停留在癌症患者或家族史的民眾,多數學者專家認為,對健康人擅自揭開未知的領域會徒增恐懼,但從人類醫療史來看,對人類健康有助益,都有走下去的意義,未來基因測將會更廣泛。
-
2023-04-17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多發性骨髓瘤 滕傑林:單株抗體增生活品質
「多發性骨髓瘤是過去10年來,血液惡性腫瘤中最蓬勃、迅速發展的疾病。」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指出,對病人來說衝擊很大,患者及照顧者都很辛苦。因此治療前須經正確診斷,並擬定治療目標、方法、代價及如何評估治療效果。滕傑林指出,多發性骨髓瘤雖然不難診斷,但症狀不典型,如骨頭出現痠痛常聯想到可能是太累了,或是想去按摩,讓患者常常跑了多家醫院。多發性骨髓瘤併發症多包括高血鈣、腎功能不良、貧血及骨頭病灶四大症狀,其中貧血症狀約占七成,頭痛約占六至七成,高血鈣、腎功能不良約各占三成。滕傑林說,目前多發性骨髓瘤第一線治療最好方式是自體幹細胞移植,但國內僅20%患者進行移植,統計指出,自體幹細胞移植後,若搭配抗CD38單株抗體標靶治療,相較未使用標靶治療患者,18個月疾病不惡化存活時間高達八成,且九成患者可以存活約3年,病情不會惡化,生活品質大幅改善。👉🏻【更多精彩內容】2023癌症高峰論壇線上策展👈🏻
-
2023-04-15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體重改變恐是身體病變警訊!陳修聖養生靠爬山慢跑紓壓、每周量體重
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院長陳修聖2019年接任院長,在醫療專業及醫院管理領域,經驗豐富。北市聯醫的泌尿中心及第一台達文西機器手臂,都在忠孝院區,當時在仁愛院區服務的他,經常前往動手術,因此對忠孝院區不陌生,也了解醫院的特色,期盼發展成東區門戶最受信賴的社區型醫院。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是位處南港的社區型醫院,陳修聖表示,儘管周邊有不少醫學中心如三軍總醫院,但醫院的設備及資源都不錯,希望透過不同的經營方式,深入社區,得到民眾的信賴。陳修聖養生祕訣/爬山慢跑紓壓 每周量體重年輕時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院長陳修聖,不曾想過要運動,每天都忙碌於看診、開刀,到了一定年紀後,他才驚覺不好好保養不行。看到來門診的病患,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警惕,甚至有病患對他說,「醫師,你看起來老了很多耶。」他因此決定要好好運動。現在的陳修聖,常會利用下班或休閒時間去慢跑或爬山,舒緩壓力,每周大約慢跑1到2次,每次跑5至6公里,但他笑說,「我只是休閒玩家,所以沒想過參加馬拉松。」他的爬山地點,則是選擇象山、四獸山等一日可完成的地方。在飲食方面,陳修聖表示,他不挑食,沒有特別的養生,盡量均衡飲食。過去當主治醫師時,經常無法吃中餐,開刀時更沒辦法正常吃,現在當了院長後,反而可以維持三餐正常飲食。平時除了會多注意心跳、血壓外,陳修聖會每周量一次體重。他強調,其實量體重很重要,若發現變重了,就應適時調整飲食,但如果突然體重變輕了,很有可能是身體有病變的警訊,尤其是長者更要多注意。很多人壓力大,會狂喝酒、抽菸,陳修聖認為,這樣的習慣很不好,他沒有抽菸,聚餐時也只會小酌,「所有事情適量就好」。協助病患 藥物整合陳修聖說,很多長輩尤其是獨居老人都有居家醫療的需求,他是泌尿科醫師,有很多長者病患求診,但都需要親友協助拿藥,也有住在沒有電梯的獨居老人因行動不便無法外出就醫,有居家醫療介入可直接到病患家中協助打針、抽血、看診,同時可檢視其居住環境,更重要的是協助病患藥物整合。「很多病患一次就吃20多顆藥,這很恐怖。」陳修聖指出,病患到處就醫,拿到的藥就一起吃,但很多藥效重複,因此協助藥物整合可以替病患省下很多費用,也不讓身體因吃下太多藥物造成負擔。早診早治 逆轉癌症陳修聖說, 過去曾遇到一名剛考上大學第一志願的男生,陪同看診的媽媽說孩子的左側睪丸腫大,其實該男生在準備考試時就發現了,但因為不痛不癢,加上大考在即,就拖延看診。經觸診發現是睪丸癌,再經電腦斷層檢測及切片後證實是睪丸惡性腫瘤第三期,媽媽和男孩都不敢置信,這麼年輕就睪丸癌。陳修聖指出,他只能安慰家屬及病患,建議經濟允許的話,可先把精子存到精子銀行。再經由手術切除腫瘤,加上化療,目前持續追蹤,男孩也順利結婚生子,生育能力完全沒問題。另一名70多歲長者,平時身體無大礙,健檢抽血檢驗發現,該長者的PSA超標懷疑是攝護腺癌,但長者不願意接受切片手術,認為自己吃藥就好,經勸導後、切片確認罹患攝護腺癌第四期,長者一聽嚇傻,所幸經荷爾蒙療法,如今90多歲身體仍十分健康。陳修聖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真得很重要,對於癌症的療效也會比較有效。陳修聖小檔案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院長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學士、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台灣大學 EMBA、政大法律系碩士在職專班經歷:台北榮總外科部泌尿科住院及總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外科部主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醫務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醫務長專長:微創泌尿腫瘤手術、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手術 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統結石、排尿功能障礙 男性不孕、婦女泌尿疾病 錄影尿路動力學檢查、直腸超音波 男性結紮及重建給病人的一句話清楚了解自身病情、積極溝通、一起努力對抗病症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4 醫聲.癌症防治
抗癌神隊友 權威專家獻策四大資源
血液癌多發性骨髓瘤 滕傑林:單株抗體增生活品質「多發性骨髓瘤是過去10年來,血液惡性腫瘤中最蓬勃、迅速發展的疾病。」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指出,對病人來說衝擊很大,患者及照顧者都很辛苦。因此治療前須經正確診斷,並擬定治療目標、方法、代價及如何評估治療效果。滕傑林指出,多發性骨髓瘤雖然不難診斷,但症狀不典型,如骨頭出現痠痛常聯想到可能是太累了,或是想去按摩,讓患者常常跑了多家醫院。多發性骨髓瘤併發症多包括高血鈣、腎功能不良、貧血及骨頭病灶四大症狀,其中貧血症狀約占七成,頭痛約占六至七成,高血鈣、腎功能不良約各占三成。滕傑林說,目前多發性骨髓瘤第一線治療最好方式是自體幹細胞移植,但國內僅20%患者進行移植,統計指出,自體幹細胞移植後,若搭配抗CD38單株抗體標靶治療,相較未使用標靶治療患者,18個月疾病不惡化存活時間高達八成,且九成患者可以存活約3年,病情不會惡化,生活品質大幅改善。淋巴瘤 余垣斌:化療沒想像中可怕「許多淋巴瘤病友一聽到化療就垮掉,事實上化療沒想像中可怕!」在亞東紀念醫院血液淋巴腫瘤團隊召集人、腫瘤科暨血液科主治醫師余垣斌的門診經驗中,不少淋巴瘤病患,特別是年長者在經化療等正規治療後,成功治癒,重新享有精采生活,因此他鼓勵病友勇敢踏出治療第一步。余垣斌表示,對於淋巴瘤治療,化療是重要選項。化療領域含括多種藥物,治療淋巴瘤所用的化療藥物相對使用容易,每3周用藥一次,每次2到3小時,且治療反應率達八成,即使年長者需減量,仍可發揮效果,若有嘔吐、噁心副作用,目前有很好的止吐藥可供使用,不過病患要留意感染危機,若出現發燒,千萬不要自行吃退燒藥,務必盡快就醫。研究也發現,化療合併部分標靶藥物,效果更提升。此外,像新一代標靶藥物口服BTK抑制劑等也是重要治療選項,對某些淋巴瘤病患,可在化療失敗後做救援治療,甚至可取代化療成為第一線治療,對年紀大的病人來說,比化療更安全。不過,無論採取哪種治療,病患、病患家人須與醫師充分溝通,並尊重醫師建議,不要亂服偏方、不輕易放棄,治療才會順利。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侯信安:標靶藥物減副作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年族群中,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但治療上卻面臨「存活時間短」、「年長者治療效果差」的瓶頸,從2011年到2015年統計8,000名病友,平均存活時間8個月,60歲以上年長者僅3至5個月,在17種癌症分析中,白血病友平均損失17年半的壽命,遠高於胰臟癌。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祕書長侯信安指出,長者因體力不堪承受傳統治療,包括化學治療、血液幹細胞移植的治療,年長病人治療效果差,中位存活期僅3個月,20年來沒改善,醫療照護需求未被滿足。由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相當複雜,正確診斷、分類對治療計畫擬定至關重要,現在可利用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NGS)帶來新的希望,判斷是否要化療結合標靶治療,或是盡早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讓治療「贏在起跑點」,疾病的存活率亦有望突破。侯信安說,目前國外所使用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標靶藥物,約有10種之多,能減輕治療副作用,但國內現在引進、獲得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只有兩種,分別為BCL-2口服抑制劑與FLT3抑制劑,期待國內引進藥物的速度可以加快,也希望台灣加入更多國際臨床試驗,病友若能加入臨床試驗,也可得到新藥醫治的機會。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李啟誠:細胞治療精準滅癌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表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未來可能「完全免化療」,免疫力好壞是關鍵之一;標準治療都要先經過1個月的誘導性化學治療,高風險族群先進行「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再進入25至30個月的鞏固性化療,小孩成功率八成五、成人則低於五成。「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結合新世代抗體注射藥(BiTE),可達到完全免化療。」李啟誠指出,根據醫學期刊「刺胳針」發布的研究,針對40位新診斷最困難治療的「成人費城染色體陽性血癌」患者,經過1年治療後,在免化療的情況下,無病存活率高達九成五,1年總存活率同樣九成五,不僅免除化療,也避免骨髓移植的毒性產生。李啟誠說明,過往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患即使完成療程後,一旦復發,5年存活率僅剩7%至8%,根治機率低;BiTE就像是體內線民,一端抓住血癌細胞、另一端抓住T細胞,誘發T細胞精準消滅癌細胞。李啟誠說,花蓮慈濟醫院5年前也協助標準療法後復發的病友,透過BiTE結合CAR-T控制住血癌細胞,並恢復體內T細胞將其改造成為更強的CAR-T細胞,對抗血癌同時也預防復發,如今患者恢復良好。真心話自殺率居高不下 方俊凱:心理照護政策不足台大公衛學院曾經進行台灣癌症患者自殺死亡比例調查,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指出,一般而言,癌患自殺死亡比約一般人的2倍,但台灣癌患標準化死亡比約2.47倍,高於他國,支持癌友需要政策推動,增加癌症心理師人力及健保給付,讓心理照護制度化,減少癌友自殺的比例。方俊凱指出,對於癌友心理的照護,國健署從癌症診療品質提升計畫開始,並推動「癌症病情告知溝通技巧培訓計畫」,讓跨領域的團隊能了解心理腫瘤學,規定每家醫院要有一位心理師負責癌友的心理照護,但經過多年,台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癌症防治法」都立法,但癌患的自殺率並沒有下降。10年來,每家醫院一名心理師負責所有癌友心理照護,嚴重不足,方俊凱指出,醫學會已提出每家醫院新診斷癌患只要500人就需要一名專職心理師,每2,000人就需要增聘一名心理師,這些心理師人力缺口已提供給國健署,也希望健保署給予經費上的補助,支持癌友不能單靠NGO團體,而是需要政策來推動,才能讓癌症患者不會是一個人。照護者身心負荷大 史莊敬:資源、支援一樣重要癌症照護中,照顧者除了照料癌友生活起居,也承接癌友的情緒、外界的期待,然而,他們的感受與需求卻鮮為人知,導致生理、心理出現狀況,進一步惡化與癌友的互動。台灣癌症基金會諮商心理師史莊敬表示,照顧者因生活繞著癌友打轉,出現睡眠不足、工作受影響等問題,也會時常深陷自責、焦慮、疲倦等負面情緒,進而降低耐心,說話口氣差,動作粗魯,「癌友是會察覺出來的,如此容易引起猜疑、疏離或衝突。」他分析,一旦照顧者的感受與需求不被滿足,如沒有得到尊重與關心,休閒時間或個人空間消失等,便會感到失落,甚至對別人給予的關心產生疑惑。因此史莊敬認為,需要多項資源投入,降低照顧者的身心負荷,並在協助癌友就醫、診療、休養與復原的過程中,一同考量照顧者的想法、感受與需求;照顧者也不需過度要求自己,而是把握當下可以休息的機會,「自己的重要性需自己給,而且照顧者站穩了,才有辦法照顧癌友。」生病經驗非常寶貴 潘怡伶:癌友是職場新助力罹癌從來不會成為任何人的人生規畫,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在32歲那年確診乳癌,當時新婚燕爾才3個月,人生陡然劇變;當下腦袋雖然一片茫然,但對醫師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卻是:「我還能返回職場嗎?」所有影響人生的重大選擇,全都要在短時間內下定決心。「曾有病友在手術前被要求簽下『自願離職書』。」潘怡伶表示,病友遭受到許多職場歧視,一名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輕病友,在病床前被迫簽下自願離職書,本就緊張的心情,又因遭逢職場歧視更加自我懷疑。潘怡伶希望,罹病經驗是所有病友的寶藏,應替之「賦能」,讓罹患癌症的經驗成為職場上的助力,不論是癌症相關的學術研究、病友陪伴工作,都能替醫藥廠,甚至更多病友提供珍貴的協助,除了友善企業外,也需要更多大眾的加入,替病友創造友善的職場環境。營養超量干擾治療 黃孟娟:保健食品用錯傷身保健食品非越多越好!癌症希望基金會學術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提醒,保健食品不當使用不僅傷身,「高劑量、多重服用」更可能與癌症治療產生衝突疑慮。黃孟娟指出,據美國Preventive Service Task Force 2022年JAMA發表的大型研究,健康人額外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對預防癌症、心血管疾病與減少死亡風險無顯著益處。歐洲腸道靜脈營養醫學會癌症營養治療建議,癌友治療期胃口不佳,可補充符合「膳食營養素建議攝取量」維生素、礦物質,不建議高劑量及多重補充。另外,癌友普遍聽聞麩醯胺酸可修復口腔黏膜,但例行補充麩醯胺酸與血液腫瘤再發疑慮有關。建議使用劑量以0.5克/公斤/天為限,可多次漱口後食用緩解症狀,但僅有症狀短期使用,不宜例行補充。黃孟娟建議,預防癌症及降低癌症復發風險的有力做法,是實踐地中海飲食,多吃蔬果、全穀及豆類,每天攝取奶類、每週有海魚及適量優質蛋白質,減少高油食物及精緻糖攝取也是重點。乳癌荷爾蒙治療+細胞週期抑制劑 曾令民:早期高危復發率降乳癌佔據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不過,八成患者多屬於○到二期的早期乳癌。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主任曾令民指出,進一步以生物標記檢測分析,七成癌患為荷爾蒙陽性(HR+/HER2-),雖然預後良好,但萬一是高風險患者,會有高達七成在手術後的前5年復發,建議選擇荷爾蒙治療搭配「細胞週期抑制劑」,與傳統治療相比,能有效降低30%以上的復發風險,達到治癒的目標。癌友除了擔心復發,也害怕遠端轉移。曾令民表示,通常第一個轉移的部位有33%是在骨頭、近19%在肺部,且發生遠端轉移就是進入乳癌晚期,治療目標必須從治癒變成延長壽命。他指出,特別是高復發風險族群,像是4顆以上淋巴結感染,或是1到3顆淋巴結感染加上,如腫瘤≧5公分、腫瘤細胞分化程度第三級、Ki-67指數≧20%,通常會有三成以上會在術後的前2年復發,高達七成會在術後的前5年發生,且三成的患者會有多部位遠端轉移狀況。不過,他說,隨著醫療科技進展,目前高復發風險族群使用荷爾蒙治療搭配「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有效降低30%以上復發風險,針對早期乳癌患者最怕的「遠端復發」,新藥也能顯著降低。他提醒,患者要定期追蹤,若出現淋巴結陽性等,就要回診與醫師討論治療方針。魔術子彈精準攻擊癌細胞 郭文宏:晚期治療有新武器乳癌病友進入晚期,仍有治療希望!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台灣乳房醫學會常務理事郭文宏指出,據統計,晚期乳癌病患的5年存活率為36.2%,比過去進步,隨藥物推陳出新,特別是像「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俗稱魔術子彈)的研發,更讓晚期乳癌治療有新武器,病患更有希望延續生命。郭文宏說,每4名乳癌病患中,有1人為HER2陽性乳癌,過去,HER2(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陽性病患因疾病易惡化,復發、死亡機率較高,讓醫界很棘手,自從針對HER2陽性的標靶藥物問世,情況漸有改善,而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的出現,更受關注,這類藥物運用連接子(Linker)連結標靶單株抗體與化療藥物(Payload),好似戰鬥機配置飛彈,到腫瘤處再以化療毒性精準攻擊,只針對HER2陽性癌細胞,較不會傷及無辜。近來也發現,HER2弱陽性病患佔整體乳癌約55%,臨床試驗顯示,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對HER2弱陽性病患也可產生療效。加上旁觀者效應,致使周遭癌細胞即使沒有HER2表現,也遭受「池魚之殃」,病患存活生機大為增加。郭文宏也鼓勵病患,「積極治療,永不放棄,有一天癌症將成為慢性病!」經濟一次性支付險種佳 林志潔:商保成抗癌金融力「要建立正確金融商品知識、提升健康風險意識!」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林志潔表示,她年輕時買癌症險,而擁有足夠的金融力,罹癌時才有能力動微創手術,她也因及早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早期發現肺腺癌,並了解定期健檢的重要性。林志潔說,當初動微創手術,沒化療,但體內有傷,需休養,所以工作須減量,收入減少,加上有房貸要繳,經濟有缺口,此時,癌症險一次性支付就很重要,買保險要看個人的風險承擔能力而定,需自己做功課、進行評估。林志潔提醒,長輩除了要注意健康外,近來,高齡金融詐騙日趨嚴重,已成國安議題,像往生互助會這類非法商品,很沒保障。另像一位66歲長輩原沒線上銀行帳戶,後來被騙去辦線上銀行帳戶、變更手機號碼,很快遭騙走新台幣900萬。由此可知,不只保險規劃,財產信託也值得考慮,對不懂的金融理財商品,千萬別輕易嘗試,可撥打金融服務專線1998,助釐清疑慮。整合全台保險公司 陳乙棋:縮醫療險理賠時間商業保險是癌友的重要經濟支柱,然而民眾罹癌後要申請理賠,須提供保險公司詳細病歷紀錄與診斷報告,奔波醫療院所申請文件,繁瑣費時。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資訊應用組主任陳乙棋說,壽險公會作為保險產業平台,已整合全台19家保險公司,設立「理賠醫起通」服務。陳乙棋說,該服務具一站式、無紙化的特點,民眾一機在手,只要上傳授權同意書和授權範圍,若就醫醫院是理賠醫起通合作的19家醫療院所,就能直接把治療期間的診斷報告、病歷紀錄和收據等所需資料上傳,同步授權給患者其他保險公司,民眾不必再擔心資料缺漏。他強調,此服務透過區塊鏈等技術保障個資,民眾不必擔心個資外洩。陳乙棋指出,理賠醫起通服務是建構在壽險公會整合21家保險公司的「理賠/保全聯盟鏈」之上,截至去年已為逾24萬民眾節省二次以上的重複申請過程及費用,理賠金核發的時間也從7天降至3天。壽險公會提供的「保險存摺」,讓民眾可以隨時隨地、一站式瀏覽自身所有保單重要資訊。陳乙棋表示,民眾不必擔心紙本保單遺失,能夠定期檢視保單情況,未來將納入更多給付詳情,並以免費使用為目標。新療法 舊保單理賠受限 陳碧玉:癌症保單需定期審視只有罹癌後申請理賠才會找保險公司?現在的保險公司要翻轉觀念,攜手保戶一起促進身體健康。南山人壽健康照護企劃部副總經理陳碧玉表示,作為保戶人生道路的神隊友,在健康促進期透過APP指導運動、定期健康檢查,給予回饋獎勵,如果罹癌也有「健康守護圈」從治療照護到復原期都提供足夠的支持。陳碧玉指出,根據2022年理賠數據顯示,光是癌症險理賠達135億元,平均每個月有3,000位保戶申請理賠,年紀落在40到60歲之間、女性多於男性,但近年也有好幾位40歲以下罹癌,而攤開保戶的癌症險平均保額約56萬元,隨著新的療法問世,不見得以往的保單會理賠,因此需要定期審視保單。針對年輕小資族,她建議,可以買定期癌症保障及外溢保單,待預算足夠或成家立業,首要先檢查過去買的癌症險,對於新式療法可以利用補充包險種來補齊。她舉例,一位35歲男性購買保額100萬元的10年定期險,年繳5,500元,新型補充包則有包含基因檢測、標靶藥物、微創機械手臂等,年繳約莫1萬元預算就能做到。
-
2023-04-14 醫療.牙科
「假牙」竟可能造成口腔癌!出現口腔流血、破皮要注意...2類人可免費篩檢
除了嚼檳榔、抽菸及喝酒外,人類乳突病毒(HPV)、不適合的假牙摩擦口腔組織、食用過度刺激的飲食造成慢性潰瘍,也都是致癌高風險因子。口腔癌(Oral cancer)是台灣男性惡性腫瘤發生率的第3名,依據衛生福利部110年死因統計和國民健康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去年超過2千國人死於口腔癌、6千多人診斷為口腔癌。口腔癌的發生比率9成為男性,可能與三大致癌因子為「嚼檳榔、抽菸及喝酒」人口多數為男性有關。而且根據研究顯示,嚼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嚼者的28倍;吸菸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吸菸者的18倍!嚼檳榔、抽菸又喝酒,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竟然高達一般人的123倍。不菸不酒也會罹患口腔癌除了嚼檳榔、抽菸及喝酒外,人類乳突病毒(HPV)、食用過度刺激的飲食造成慢性潰瘍,也都是致癌高風險因子。另外,曾有報導指出,有位60多歲的民眾,不僅不菸不酒、也沒有吃檳榔的習慣,確診口腔癌,原因竟是他過往牙口不佳,多年前裝置假牙後,配戴不當導致咬合不正,在長期的摩擦刺激、反覆潰瘍下,將頰黏膜磨出了惡性腫瘤。根據衛福部資料指出,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部位之惡性腫瘤的總稱,90%屬於鱗狀細胞癌,口腔包括的部位有唇、頰黏膜(唇和臉頰的內襯)、牙齒、舌頭下方的口腔底部、前三分之二的舌頭、口腔頂部的前面部分(硬顎)、牙齦以及臼齒後方的小區域。台灣口腔癌好發的部位是舌頭及頰黏膜。口腔癌的癌前徵兆由上可知,口腔癌可能是從黏膜癌前病變進展而來,若口腔流血,或黏膜出現不尋常的白色或紅色斑塊,就要注意可能是口腔癌的癌前徵兆:一、流血二、腫塊、不規則突起三、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四、口腔內破皮與潰瘍超過兩個禮拜五、舌頭無法靈活活動、口腔黏膜變硬、緊六、臉、頸部有腫塊或兩側不對稱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陳穆寬表示,口內潰瘍有時在左邊、有時在右邊的反覆情形,每次差不多3~7天就會痊癒者,不需要太擔心。但若口腔內潰瘍都在同一個位置、超過兩個禮拜,經過治療也無改善,就建議去耳鼻喉科做進一步的檢查。5招遠離口腔癌若想避免口腔癌,陳穆寬教你:1.不嚼食檳榔、不過量飲酒、不抽菸。2.若有佩戴假牙,須選擇合適的假牙,避免摩擦口腔組織。3.避免食用過度刺激、會造成口腔慢性潰瘍的食物。4.別誤信來路不明的藥品或是偏方。5.不熬夜,常保好心情。政府補助「這2類人」免費篩檢口腔癌若在第一、二期接受正規適當的治療,5年的存活率可達百分之70、80以上;若是延到第三、四期才治療,則治癒的機會將降至百分之50甚至低於30以下。因此戒除檳榔、菸、酒,可降低發生口腔癌前病變與癌症風險,而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提早發現口腔癌前病變。為了讓民眾可以早期發現、早期介入及治療,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若只要符合以下2條件,便可免費檢查:1、年滿30歲有吃檳榔、抽菸的民眾2、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有嚼檳榔習慣的原住民(即便已戒除)以上民眾只需攜帶健保卡至牙科及耳鼻喉科,在短短一到三分鐘內,就可保障自己的口腔健康。【延伸閱讀】 一場葬禮要花30萬!火化後,不取回骨灰的終極「零葬」,讓子女從墓地的重擔解放(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3 醫聲.醫聲要聞
醫學工程師/首位生醫光電女所長郭文娟:跨域也要跨入產業
桌面上擺滿像樂高積木般的儀器,上頭還裝載監控電腦,密密麻麻地數據和文獻映在螢幕,眾多器材裡,一台印有藍色Logo的白色機盒格外醒目,這是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長郭文娟實驗室中蓄勢待發的產品,也是生醫光電走向眼科之外的臨床結晶,專業的跨域和斜槓還不夠,郭文娟認為腳步要跨入產業界,這是為了讓學生看到能夠投入的夢想和目標。跨領域從實驗室開始,不同視角觀察問題「光學同調斷層掃描術」(OCT)是郭文娟實驗室裡研究的題目,白色機盒搭配著光學探頭,正是OCT技術所延伸的「智能影導式針頭穿刺術」。學生介紹,腹腔鏡手術及達文西手術之前,必須要用氣腹針插入腹腔,在腹膜灌入氣體,撐起手術的空間,重要的一步卻只能憑醫師手感和經驗「盲刺」,但刺得太深、太淺都有損傷器官風險。這項「智能影導式針頭穿刺術」能視覺化,透過光學探頭進行掃描,投影出身體組織的影像,還能如同倒車雷達般發出警示,目前技術已經和台北榮總完成10例的腹腔鏡手術人體實驗。學生拿起探頭稍微模擬,一問之下,學科背景不乏光電、醫工、生技或物理等領域。郭文娟刻意安排不同專業的合作,她說,生醫光電不僅只有儀器操作、分析影像能力之外,也得執行動物實驗,尤其研究成果要能運用於臨床醫學,就得加入臨床醫師視角,才能看見實際面的問題,「在校內就要先搭起不同領域的交流平台。」沈浸動手組裝的成就,單一專業特色是什麼?說起跨領域,對郭文娟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大學志願的選填就透露出端倪,想念第三類組(醫學、生命科學系)又結合物理的科系,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學系成了所選。「結果讀了好像又沒有太大興趣…」她笑說,如同大一新鮮人還在摸索興趣,一直到進入恩師、生醫光電教授周晟的實驗室擔任專題生,人生的頻譜有了變化。喜歡動手操作的郭文娟,在專題生的日子裡,沈浸於自己組裝系統,取得影像資訊的成就感,她還開發了透過雷射光就能從兔子眼睛內的葡萄糖濃度監測血糖的技術,論文更刊登在國際期刊,即便大學畢業前到醫院實習,反而加深了解學術研究遠比醫事放射師臨床常規工作來得快樂。郭文娟的自問,「只有生醫光電學的訓練,出來後會不會只是眾多光電人才之一,你的特色是什麼?」攻讀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博士成了問題的解答。如此的遠見放到現在,正是熱門的跨域斜槓,確實畢業後的工作出路更廣,但她仍投身喜愛的生醫光電研究,第一份工作是大學的教職,逐步朝向創新的生醫光電領域引領學生們共同邁進。非輻射、低功率,OCT技術用在癌症早篩生醫光電看似難以貼近生活,OCT技術更對民眾來說模糊難懂,郭文娟舉例,光學斷層影像能夠放大到10的負七次方、約頭髮的十分之一細微影像,加上非輻射、非接觸、低功率等特性,對人體相對安全,「有點類似超音波,只是以雷射光方式提供更高解析度的影像。」常見的眼底視網膜掃描便是利用此技術,由於視網膜有十幾層結構,且每層細胞結構非常靠近又薄透,OCT技術能精確診斷各種眼底疾病包含黃斑部病變或角膜水腫等病兆。郭文娟說,眼科已成熟地運用OCT技術,所以實驗室的研究才會嘗試投入不同科別,像是早期皮膚癌、口腔癌檢測,並設計出兩種探針:「概念都一樣,用在不同地方,解決的問題就不同。」現行檢測皮膚癌的皮膚鏡是類似放大鏡一種,仍缺乏深入皮膚表層的能力,她進一步說明,OCT技術則利用光學斷層影像搭配探針,能夠輸出成三維、立體的影像,精準定位以判斷疾病分級。另外,口腔癌通常由醫師觸診或觀察口腔表層是否有白斑,在這項技術之下,透過分層結構以判別是否為發炎、惡性腫瘤等「不再只依靠醫師經驗,而是提供客觀診斷標準。」她說,說不定未來在洗牙時,牙醫順便拿出光學掃描探頭,就能輕鬆檢查出口腔有無異狀。跨入產業多了商業成本腦袋,新創公司學生任CEO技術不能只在乎成像,還有檢測準確率、照射範圍,她說,畢竟門診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就要知道答案,若要做到商品化、用於人體臨床端,無法像是學術論文只偏重安全可行性,要考量器材的重量、體積等工藝技術層面。郭文娟堅持「跨領域不是醫學和物理工程,還要跨出去產業。」尤其OCT技術比其他研究更貼近臨床運用,如果要做成醫療產品,走出實驗室才是剛起步。她以「智能影導式針頭穿刺術」為例,原先預計年中會到試製階段,但牽涉到成本、量產、器材探頭等設計「前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調整」,可能得延期到今年底或明年初。現階段,團隊持續與廠商溝通討論生產線、設計成本及銷售等商業面問題,她說,「會不會原來的設計在一定成本內根本做不出來,要全部改掉,這都是風險。」雖然曾想過技術轉移方式,但是幾經思考,一路以來的測試、累積下的影像數據,墊高了技術的價格。專業人才、技術紛紛到位,學生們也有創業當CEO的想法,郭文娟陪著他們組成團隊、成立新創公司,她說,讓學生看到投入的夢想和努力的目標,清楚知道自己現在做的事情。「其實許多實驗室主持人就像是新創公司老闆。」她笑說,老師必須替學生添購器材、儀器,還要向政府或業界申請計畫及前端資源探詢,「雷射就像開水龍頭,一開也很燒錢。」「試試看再煩惱」,負面表列找到跨領域人生採訪的這幾天剛好是日本暌違14年再度奪下世界棒球經典賽冠軍,關鍵一球的大谷翔平掀起浪潮,眾人訝異他完成多年前親筆寫下的人生目標,郭文娟淡淡說,「哇…真的很厲害,但我倒沒有想過要寫人生目標,這樣做的話有點無聊,有些事情可能是水到渠成,如果列在上頭沒有得到,感覺就會變成失去,但其實你根本沒有失去什麼。」近年郭文娟研究團隊的成果投入衍伸新創,她也是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光電所成立20多年來首位女性所長,人生清單裡不斷突破,事事都逐漸水到渠成,不過,她自謙「可能因為我是系上唯一的女老師吧!光學領域也有許多傑出女性,現在有不少女學生參與研究行列」。「試試看,考上再來煩惱、念了再來煩惱。」郭文娟想起迷惘在唸博士班還是先工作的十字路,媽媽給了這一句,當時其實心中有了決定,缺乏那臨門一腳的助力。這句話適合用來鼓勵學生嗎?她回到教育者的角度仔細回答,或許還是要看學生個性、因材施教,「但沒有失去什麼,只是去試試看,試著說不定會不小心成功。」
-
2023-04-10 癌症.大腸直腸癌
出現7症狀當心大腸癌已上身:做對2件事可助預防
大腸癌長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國內許多知名人物因大腸癌而離世,包括藝人豬哥亮、賀一航、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及知名小兒科醫師葉勝雄,近幾年資深藝人余天二女兒余苑綺也因大腸癌多次復發,頻繁進出醫院治療。醫師表示,大腸癌早期治癒率高,呼籲高危險群民眾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才能避免疾病帶來的死亡威脅。有家族史、又愛吃紅肉 超高危險群●大腸癌常見症狀沒有大腸癌的症狀,不代表沒有大腸癌或息肉,實際上很多人在大腸癌相當嚴重的時候才出現症狀,待症狀併發就醫,往往已是臨床上的第三或第四期了。大腸癌可能出現下列症狀,應馬上到醫院找腸胃科或大腸直腸科醫師診治。 1. 排便出現血絲或呈黑色、大量黏液。2. 糞便型態改變,便量變少或由少變多,或由粗變細,拉出如鉛筆般細糞。3.腹痛或絞痛。4.裏急後重,即排便後沒多久就又想解便,常有解不乾淨的感覺。5.不明原因貧血。6.不明原因體重減輕。7.腹部出現不明腫塊。●誰是大腸癌高風險群?1.好發年齡為50-85歲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說,大腸癌成因很多,男女發生率差不多,雖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好發50至85歲,年齡愈大,息肉愈容易在大腸各處生長,增加癌變風險。若以完全沒做過篩檢的年長者來說,每15人就有1人可能有大腸癌。2.有家族史者民眾若有家族史,如一、二親等中的父母、兄弟姊妹中有人罹患大腸癌,或有息肉症,罹癌機率會增加。3.得過乳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者。4.有八年以上潰瘍性大腸炎者。5.吸菸者長期吸菸者,罹患大腸癌機率比非吸菸者高。6.三高患者若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也增加大腸癌風險。7.肥胖不運動者肥胖與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危險因子。過去研究發現,肥胖、慢性發炎與大腸癌形成有密切關係。8.愛吃紅肉者國人飲食西化,外食、速食吃進過多紅肉,夜市中熱狗、雞排多為高脂及高溫油炸物,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又久坐、缺乏運動、晚睡等,腸道蠕動慢、排便不順,增加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研究顯示,紅肉如豬、牛、羊攝取過多,容易罹患大腸癌,建議紅肉一天攝取量不宜超過16克,若吃牛排餐,則一周最好不要超過兩次。【延伸閱讀:大腸癌最愛找上誰? 醫師教你如何預防大腸癌】「全大腸鏡」檢查 一定要做完整●揪出大腸癌該做什麼檢查?1.糞便潛血檢查(冬天最適合做)研究顯示,冬天是做糞便潛血檢查最合適的季節。邱瀚模表示,韓國曾在七月分析三萬五千多名民眾的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當環境溫度高於24度、濕度高於80%,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率及敏感度顯著下降,這表示發現癌前病變機會降低,導致民眾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機率上升。邱瀚模說明,並不是夏天不能做糞便潛血檢查,只是高溫高濕讓檢體容易變質,破壞血紅素,降低陽性率。建議民眾一定要把檢體盒放冰箱,冷藏可以保存一周都沒問題。但很多民眾很難接受冰箱有糞便檢體,都放在室溫環境,如果夏天放一個晚上就立刻送驗,可能影響不大,如果幾天後才送驗,檢體品質就會打折扣。2.大腸鏡檢查(一定要做「全大腸鏡」)現行糞便潛血檢查相當精準,若檢查結果是陽性,一定要接受大腸鏡檢查。邱瀚模表示,陽性個案未作大腸鏡,未來死於大腸癌風險增加64%。不過,大腸鏡的執行效果,受到盲腸到達率、腺瘤偵測率、清腸程度影響。邱瀚模建議,如果大腸鏡沒有完整檢查到盲腸,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風險增加76%,所以建議偵測大腸癌一定要做完整全程的大腸鏡,不宜只做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如果在腺瘤偵測率小於15%的院所做大腸鏡,下次篩檢前發生癌症的風險增為2.4倍。至於清腸程度,建議確實執行低渣飲食,並在檢查前五到八小時喝清腸藥,太晚或太早喝都會影響清腸率。三期前多可手術切除 五年存活率高●大腸癌期別與治療方式1.零到一期 建議腹腔鏡切除病灶 ◎第零期:病灶未出腸道黏膜層,即所謂原位癌。五年存活率:切除病灶形同治癒◎第一期:癌細胞已穿過黏膜層,進入黏膜肌層與黏膜下組織,但未散布至固有基層外。五年存活率:約八成五至九成(復發率約一成)治療方式:在大腸癌治療方面,除非發現時已是第四期,一般多以手術為首選。手術目的是切除腫瘤與鄰近的腸繫膜和淋巴結,並重建腸道的完整性。該選擇腹腔鏡還是傳統開腹手術?醫師表示,應考量個別病情及醫師專長,成功率才有保障。根據健保數據顯示,每兩位接受手術的大腸癌患者中,就有一位選擇腹腔鏡手術。彰化基督教醫院直腸外科主任張譽耀指出,透過腹腔鏡切除大腸腫瘤,幾乎已是大腸癌標準治療方式。林口長庚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游正府表示,針對零期原位癌及第一期患者,腫瘤尚未穿透肌肉層,一般建議以腹腔鏡直接切除病灶。游正府表示,傳統手術有15到20公分的傷口,腹腔鏡將鏡頭與器械穿入患者體內,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傷口小、疼痛減少。長庚經驗顯示,患者術後隔日便能下床,住院天數比傳統手術患者少一至三天,可盡速回歸正常生活。臨床研究也支持,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能達到同樣效果,沒有「微創手術開不乾淨」的疑慮,但並非建議所有的大腸直腸癌手術都應以腹腔鏡執行。2.二到三期 是否開腹須評估 ◎第二期:癌細胞已穿過大腸壁,侵入附近組織,但未蔓延至附近淋巴結。五年存活率:約八成(復發率約兩成)◎第三期:癌細胞已蔓延至附近淋巴結,但未侵襲身體其他組織。五年存活率:約六成五(復發率約三至三成五)游正府表示,大腸癌第二期以上,惡性腫瘤已穿越腸壁、侵犯肌肉層,第三期則擴散至局部淋巴結,此時腫瘤型態更顯複雜,手術難度也高,究竟該選擇腹腔鏡或傳統開腹手術,應由主治醫師評估患者病情為原則,醫病雙方經討論達成共識。若腫瘤位置在直腸,且侵犯穿透肌肉層、進入周邊組織,或有一至三顆區域淋巴轉移,一般建議術前先進行化療與放射線同步治療。游正府解釋,直腸位於骨盆腔,手術時空間較侷限,若能先化療與放療縮小腫瘤,患者保留肛門機率較高,局部復發率也降低。3.四期患者 化療與標靶並行 ◎第四期:癌細胞已轉移至遠端器官,如肝臟、肺臟等。五年存活率:約一成五第四期患者的腫瘤細胞已轉移至遠端器官,不是手術可單一處理,此時建議進行雙化學藥物合併標靶藥物治療,約有一成五患者能存活五年以上,甚至長期存活。部分第四期患者腫瘤轉移至肝臟,若轉移部位能接受手術,此時未必需要合併標靶藥物治療。至於手術切除範圍,張譽耀指出,依腫瘤位置而有所不同。若腫瘤在盲腸、升結腸等,進行右側大腸切除術;若腫瘤位於左側橫結腸、降結腸等,則進行左側大腸切除術,原則上是將腫瘤及淋巴結等廓清切除後,再將腸道接合在一起。張譽耀指出,大腸癌手術切除腫瘤後,必須重新接合腸道,若患者營養不良或傷口難癒合,便可能影響腸道接合,此時就可能造成「滲漏」,這也是大腸癌手術最常見的合併症。張譽耀說,每次術前說明時,「滲漏」是他一定會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的部分,一旦「滲漏」,腸道裡的排泄物流入腹腔,將汙染造成腹膜炎。此時便需要做一個暫時性腸造口,在腹部開口,讓排泄物直接排出,避免汙染腹腔。游正府表示,臨床九成五以上裝置腸造口的患者,術後三個月可順利將腸道重新接合、恢復肛門排便。僅少數直腸癌患者因腫瘤位置非常靠近肛門括約肌,或因術前化放療導致肛門肌肉組織纖維化,影響腸道接口癒合能力,才需裝置永久性腸造口。素食有助防癌 但不耐高溫的「植物油」暗藏風險●大腸癌如何預防?1.定期篩檢50歲後應定期做大腸直腸癌篩檢,包括大腸鏡檢,目的是及早找到息肉,在尚未演化成癌症前摘除。2.高纖飲食減肉減油、多蔬少油不炸、減少肉類攝取,以雞、魚等白肉或豆類,取代豬和牛等紅肉。大腸構造比較適合多吃高纖蔬菜、水果、全榖類食物,可幫助腸道正常蠕動,讓排便順暢。3.適量維生素攝取研究發現,缺少鈣質、維他命A、C、E及礦物質硒,都會增加大腸癌罹患率。增加鈣質攝取、適度吃一些乳酸菌。4.少喝酒每天飲酒不超過一杯,飲酒對健康有正、反兩面影響,對於大腸癌來說,可能增加罹患機率。5.不吸菸不只大腸癌,吸菸增加所有癌症的風險。6.多運動每天至少做30分鐘體能活動,如步行、慢跑甚至跳舞,有助腸子蠕動。7.保持理想體重身體脂肪量過高者也是癌症的高危險群,宜保持適當體重。●關於大腸癌,我想問……Q:吃素能預防大腸癌嗎?糠榮誠表示,多吃蔬菜有助腸道健康,降低罹癌的可能性,但不代表「吃素」可以預防大腸癌。他表示,素食多使用植物油,這類油品不耐高溫,反而可能因烹調方式有致癌風險。另外,許多素食是豆製加工品,建議以原形食物為宜。糠榮誠和邱瀚模皆表示,預防大腸癌,應保持規律作息、飲食均衡,少吃油炸物、紅肉或煙燻、鹽漬加工肉品,並養成定期運動習慣,注意體重控制。最重要的便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目前成人健檢提供50至74歲民眾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Q:大腸鏡安全嗎?會不會穿破腸子?現在技術進步,腸穿孔比率約百分之一,切除瘜肉造成腸破洞機率約千分之一,但人體會自行修補。大腸鏡檢查透過內視鏡從肛門進入,大腸鏡通過大腸彎曲處時,會出現輕微不適及疼痛感;無法忍受疼痛民眾,靜脈給予短效鎮靜及麻醉止痛藥做無痛大腸鏡檢查,檢查很安全。Q:醫師說我有大腸息肉,代表我一定會罹癌嗎?大腸息肉是指粘膜表面的突出物,很多是良性的。如果超過一公分,癌化的機率高;體積小可透過內視鏡切除,如腫瘤太大需外科手術,並做大腸鏡檢查追蹤。Q:檢查出糞便潛血,代表我一定會罹癌嗎?有可能是檢查前三天吃到豬血或類似紅肉,或吃到含鐵質高的菠菜與蘋果,排除這些因素後,就要到醫院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