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3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恐懼
共找到
1043
筆 文章
-
-
2023-11-23 焦點.杏林.診間
確認肺腺癌四期 台大3醫師讓我有信心戰勝病魔
2018年3月,發現無法正常與人交談,行動愈來愈遲緩,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家人協助,親友介紹看台大醫院神經外科王國川醫師,經腦部核磁共振掃描,王醫師研判是惡性腫瘤移轉,腦部分別有3公分及4公分的腫瘤,隨即安排住院接受腦部手術。第一次手術非常成功,隔周又進行第二次手術也很順利,轉至加護病房後,很快恢復意識且狀況良好。腫瘤化驗結果是肺腺癌第四期,轉看胸腔科許嘉林醫師,為我安排放射腫瘤科陳苓諭醫師以電腦刀治療。記得過程是先定位再做模子,將模子罩在臉上,躺在治療床上播放著輕柔的音樂,消除了對治療的恐懼。治療費用近20萬元,陳醫師幫我申請健保補助,很感謝陳醫師讓我省了一筆可觀的支出。因病認識陳醫師5年多,治療過程會出現腫瘤移轉問題,包括眼睛、腎臟等部位,都是透過每3個月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再進行放射線治療,每次治療都把腫瘤順利處置。回診時陳醫師說:「腫瘤的出現,對妳來說,絕不是問題。」她的笑容很甜美,讓人感到無比溫暖。感謝王醫師及時專業判讀與精湛的醫術,謝謝許醫師為我選用適合的免疫和化療藥物,謝謝陳醫師視病如親的溫柔,真的很感謝台大醫療團隊,謝謝你們!雖然目前仍和病魔對抗中,但是我不怕,我有信心,我一定會戰勝的。
-
2023-11-22 焦點.生死議題
人死前會不會有預兆?送走2千名末期病患 安寧醫師透露臨終一跡象及最遺憾的事
人死前會不會有預兆?一位20年照顧了大約2000名末期病患的安寧療護醫師說,人臨終前,通常會述說看到已故的親人來到他們身邊。而對死亡最大的遺憾,通常是沒有花足夠的時間陪伴家人。臨終病人談的不是上帝 而是看到已故親人來到身邊莎拉威爾斯(Sarah Wells)是一位安寧療護醫師,近日她在《電訊報》(《The Telegraph》)撰寫她長達20年的安寧照護心得,及對生死的看法。她所任職的瑪麗·居里臨終關懷醫院(Marie Curie Hospice)是一間由 10 名醫師組成的安寧團隊,他們一次照顧多達20名包括心臟衰竭、器官衰竭、失智症或運動神經元疾病等晚期疾病,且只剩下幾週生命患者的安寧中心。許多患者都是老年人,但其實也有不少年輕人,但臨終關懷床位通是為情況複雜的患者保留的,例如有年幼孩子的父母,他們不想看到他們死去在家裡。Sarah Wells表示,20年來,她照顧了大約2000名末期病患。她觀察到臨終病人一個特別的跡象,「病人跟我談的不是上帝,而是他們看到已故的親人來到他們身邊。」當他們告訴我他們看到了媽媽、失踪多年的孩子、已經死掉的寵物…時,這時我大概知道他們只剩幾個小時或幾天的時間了。Sarah Wells表示雖然她不信教,但這些經歷讓她更相信來世。任何事都不能阻止遺憾 他們最大的遺憾是…Sarah Wells認為,人們的最後幾個小時是一個特殊的、令人謙卑的時刻。死亡是公平的,當一個人臨終時,你過去多輝煌,你是否曾擔任過重要職位,這些都不重要。然而所有人對未知的事情都會感到害怕,尤其是當目睹親人與艱難的死亡鬥爭時。這時,她會跟家屬說,「死亡通常是一個平靜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人們會變得更加困倦,因為他們的器官減慢速度,他們陷入昏迷,能夠聽到和感覺到手的觸摸,儘管他們無法交流。」當你明白,恐懼就會消失。不過生死不由人,任何事都不能阻止遺憾,其中臨終病人最大的遺憾常是,沒有花足夠的時間陪伴家人。Sarah Wells說,人們後悔的不是他們做了什麼,而是他們沒有做什麼他們錯過了生日慶祝活動,錯過了機會,錯過了替孩子們寫卡片、錯過了替自己立遺囑,但他們已經沒有精力了。但Sarah Wells會跟患者傳達,「即使只剩下很短的時間,每一天都很寶貴」。不同的病人在最後幾天的優先事項都有所不同,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滿足他們所有的要求。時間多麼寶貴 別浪費一分鐘擔心陌生人對你的看法Sarah Wells說,這份工作教會了她,我們與他人的聯繫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每天她都會告訴家人,我一直愛他們,因為我不想有任何遺憾,「我不會浪費一分鐘擔心陌生人對我的看法。」因為她知道時間是多麼寶貴,因為她和那些時間已經不多了的人一起工作了超過20年。認識安寧療護末期病人的定義,是指存活期六個月以內。WHO對安寧療護的定義包括「積極」這兩字,但是將治療的目標從疾病轉向症狀,積極的控制症狀、緩解不適並增加生活品質。不再做的是無效醫療,和疾病無謂地搏鬥。安寧療護包括五全照顧,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及全社區照顧,以病人為主、家屬為輔,醫療人員則是協助者的角色,協助患者安祥、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除了適當、必要的醫療,末期病患往往有嚴重的不適、疼痛,緩解這些痛苦也是安寧的重要工作。【資料來源】.《The Telegraph》What I know about life – from watching 2,000 people die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1-19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失志還是憂鬱?罹癌後的心理調適該怎麼做?
美如是一位國小老師,長期有睡眠困擾。退休前曾問我,不工作是不是就沒有壓力,焦慮症也會跟著好起來,再也不用吃藥?「有機會減藥,但要有配套措施。」正當我開始在有限的門診時間,逐次跟她討論退休計畫,某次回診,她驚魂甫定地告訴我:先生罹患大腸癌,已火速完成外科治療,同時決定提早退休。「開完刀無法回到職場?」「倒也不是,只是先生一直很健康,像牛一樣地辛勤工作,健檢意外發現早期大腸癌,被嚇壞了。幸好開刀一切順利,醫師也說將來定期追蹤就好。」聽美如這麼說,我反而更擔心,罹癌後的心理調適,現在才開始……果不其然,美如之後門診談話的主題,變成如何照顧罹癌後的先生。當她從老師無縫接軌成全職看護,天天跟先生「楚囚相對」,更加絕望,「明明每次回診,醫師都說一切正常,他卻成天疑神疑鬼,擔心癌症復發,連出門買個菜,都會接到他的電話,催我趕快回家。」我建議美如帶先生來看我,如果他不肯,讓他以家屬的身分陪同就醫也好,「我才有機會跟他談談,給出更具體的建議。」雖不意外,美如回報先生拒絕妻子任何提議,只肯回到開刀醫院追蹤癌症。太太出門時奪命連環扣還有擔心復發的言行雖有收斂,卻成天宅在家,變成一個過一天算一天,對生活沒有盼望的人,「看他這樣,我好難過,要怎樣讓他振作起來啊?」「看來,他可能『失志』了」「癡呆了?」美如大驚失色。我連忙解釋,不是大腦認知功能退化的「失智」,是失去生命目標,比較接近葉啟田《愛拚才會贏》歌詞裡的「失志」,是近年腫瘤心理學關注的焦點。「要怎麼幫先生找回生命的目標?可以帶他去教會嗎?」美如是虔誠的基督徒。「信仰要看機緣,可以鼓勵,但不要勉強。記得你曾提過,因為先生始終不願意跟你去做禮拜,覺得不完滿。」我提醒美如。最近一次門診,美如帶來一本書,問我可不可以給先生看。我瞄一下書封,正好我也讀過,是全球知名的日本音樂人坂本龍一的第二部口述自傳《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我是從電影《末代皇帝》知道有坂本這麼了不起的人,我還看過他的第一本自傳《音樂使人自由》,前陣子得知他因大腸癌病逝,覺得好可惜。後來看到這本書,更覺得他很了不起,我把『在治療的同時盡可能持續工作下去』這句話用螢光筆框起來,希望先生看了受啟發。癌細胞多處轉移的人都不放棄自己……」「等一下、等一下」,我連忙打斷美如,提醒她幾件事。首先,先生是否已能坦然面對復發?如果只是放在心裡,看到這本書有可能重燃復發的恐懼。其次是全書讀來,坂本從頭到尾毫無失志的跡象,他反而在確認自己來日無多,將有限的生命能量,毫不吝惜用在其他的事物---繼續做音樂,享受生活的美好。「我不確定妳先生現在這樣,到底是失志還是憂鬱比較多,而憂鬱症病人不只忌諱比較,也不喜歡別人要他感恩、知足……」「對!上周末我大姑來看他,跟他說要感恩我全心全意的照顧,先生當場回敬一個臭臉,把他姊姊氣壞了……」【推薦閱讀】《坂本龍一: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 麥田出版社╱2023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18 焦點.杏林.診間
半夜牙斷怎麼辦?牙醫靠「這招」處理好,重拾牙齒保健行動力
晚上9點左右,吃水果時咬到叉子,門牙應聲斷裂,慌張地前往創新牙醫診所求救,值班醫師見我驚慌失措,輕聲安撫我,照了X光片後說:「不用擔心,牙根還在,可以先做一個臨時牙套,對生活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此刻,我的思緒才稍顯平復。躺在診療椅上,聽著鑽牙器械聲,呼吸急促,我透過深呼吸減緩對接下來療程的恐懼。醫師進行了門牙局部清潔,製作並裝上臨時牙套,醫師一點都不馬虎,讓我試著咬合,再耐心地修磨直到牙套自然融入齒列中,待這一切完成後,我走出診所,已是晚上11點。謝謝醫師同理我的情形,願意超時為我處理這突如其來的意外。在牙套材質選擇上,醫師也提供了適切的建議,當正式牙套裝上後,相當自然且舒適。自此之後,每半年我會主動預約回診,這位醫師總是很仔細地幫我洗牙,並說:「牙齒照顧得很不錯!」告知目前牙齒狀況及應加強清潔的部分。我也認真地遵從醫師囑咐,每日適度且徹底潔牙,期盼口中的真假牙,能健康地和平共處。因為門牙斷裂意外,讓我重拾落實牙齒保健的行動力,真的很感謝那晚值班的牙醫師,他是創新牙醫診所的林維讓醫師,一位讓人可以安心信賴的好醫師。「林醫師,有您真好!」
-
2023-11-16 失智.名人專家
透過充滿回憶的記憶相本 讓失智者感受愛與接納
我固定會去探望一位失智的老婦人,她總是想知道過去住的地方發生了什麼事,彷彿自己現在仍住在那裡。至於她能不能參與那裡的任何活動,能不能和當地的任何人碰面,並不重要。她如果不知道那裡的情形,便會煩躁不安,認為是工作人員刻意隱瞞資訊,不讓她知道,這當然不是事實。我在想,這會不會是她用來確認現實的一部分?我們知道,這對正在穿越時間的失智者來說非常重要;也就是說,在當下她認為自己是活在過去的某一個時間點上。另外有一位不記得自己最近才搬家的女士,反倒十分篤定地認定,自己是從更早之前住過的那個地方搬來的,她也顯得煩躁不安。我懷疑,她現在所接觸的人當中,沒有人知道她仍記得的那個家,這樣是否會讓她失智的狀況變得更糟?相較之下,最近有一個正在等候協助的養生村住民不安地問我,她想知道,我是不是曾在好幾英里以外的地方住過,沒想到我確實知道她說的那個地方。她告訴我,她小時候曾在那裡住過。當我詳細描述那個地方時,她的心情變得穩定了,而在工作人員出現之前,她已完全平靜下來。或許我們會以為,一個人失智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後,就不再需要知道自己住過的地方、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了,其實對某些失智者來說,如果他們不知道相關訊息,似乎會覺得別人不接納他們,或者因而煩躁不安。到一個曾經是你人生一部分的地方,可能會激發你強烈的記憶,無論這些記憶是好是壞。在我和先生史坦利搬到桑默塞特(Somerset)之前,我們到懷特島(Isle of Wight)度假,算是向那裡道別。我們舊地重遊,拍照留念,然後把照片放入我的「記憶相本」內。懷特島是我第一次上學的地方,所以我們決定前往。令我驚訝的是,當我們朝學校走去時,恐懼如浪濤向我席捲而來,還伴隨毛骨悚然的感覺。我斷然拒絕再向前走,也不願擺姿勢照相。我無法叫史坦利趕快走開。當時我覺得自己再次成為6歲的小女生,孤零零地坐在偌大、空無一人的體育館內,心中充滿恐懼,深怕離開了長椅,就會被故事裡的惡魔和飛龍吞滅。我對自己的反應感到震驚,因為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有這些情緒。如我已成年,回顧過去,我想,當時一定是因為自己「不聽話」,才被懲罰,送到體育館的長椅上。沒有人想像得到,兒時的我竟然因為有閱讀能力,才經歷這樣的創傷,而且這個痛苦的記憶,到了六十多年後,仍然帶給我強烈的震撼,令我難以承受。延伸閱讀:.【報名已額滿】2023國際失智論壇:教你確診失智後快速應變法.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系列報導/了解失智症 輕度認知障礙有機會逆轉.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系列報導/失智照護5階段 擬訂計畫打長照硬仗.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系列報導/靈性關懷 找回失智者生命價值購書連結:.珍妮芙‧彼尤特醫師「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
-
2023-11-15 焦點.杏林.診間
手臂骨頭痛,忍2個月檢查出淋巴癌!醫陪我度過8次化療、10次電療
我沒有三高,也沒有慢性病,不抽菸,不酗酒,生活作息正常,也經常運動,算是很注重養生,職場環境是校園,每天接觸活潑可愛的青少年,唯一的壓力就是如何提升學生的成績,能考上好大學;家族沒有不良遺傳因子,父母晚年生活也很健康,超過80歲離開我們,算高壽了,我卻在十年前得到了癌症。那一年五月,我的左手臂骨頭有點不舒服,以為是勞動過度,不以為意,後來愈來愈痛,痛到舉不起來,看過附近骨科診所,照X光說是五十肩,打針和復健,還是沒有改善,忍痛過了兩個月,突然無緣無故發燒到38度。到高雄榮總掛感染科和骨科,骨科醫師問診後,馬上要我照X光,看完報告,醫師默默的抬起頭嚴肅地告訴我,「怎麼到現在才來看病,左手臂上半段的骨頭,有像蛋殼一樣的裂痕,這是癌症引起的。」我流下傷心不安的眼淚,一片茫然,醫師要我第二天住院檢查,經過電腦斷層和骨頭掃描之後,發現肝臟有7公分的腫瘤,切片檢查結果是淋巴癌,轉診到血液腫瘤科,由林世哲醫師團隊治療。經過8次化療和10次骨頭手臂電療,終於痊癒,化療期間的不舒服和心裡的恐懼難以言喻,謝謝高雄榮總完善醫療設備和林世哲醫師帶領的醫療團隊,給我身心最好的治療。
-
2023-11-14 焦點.杏林.診間
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義祥貼心與柔言 讓我不再怕照胃鏡
每年我都會到醫院進行例行性健康檢查,也會做每三年一次的免費成人健檢,以前我會選擇醫師而到不同的醫院做檢查,直到這兩、三年,因為在高雄馨惠馨醫院檢查時,感受到溫馨與放心,因此,我所有的健康檢查都整合到馨惠馨醫院執行。有一回到腸胃科檢查,看診的是副院長陳義祥,雖然病患很多,但是陳醫師視病如親,總會以同理心站在看診者的角度上想,因此,檢查完畢都有如沐春風的感覺。輪到我看診時,我跟陳醫師說:「之前一直沒時間來做胃鏡檢查,今日是否可以做檢查?」醫師說:「妳沒有預約是嗎?」我回以「是」,然後他看一看電腦,就交代護理師幫我留一床胃鏡檢查,然後跟我說:「那妳要等所有預約的人看完再做,另妳有空腹嗎?」在我給予肯定確切的「禁食」答案後,就請我在診間等待。時過午後,才喚我接受檢查,護理師的貼心與柔言,讓我排除恐懼,陳醫師的仔細診察、輕聲解說,更讓我對「照胃鏡」這件事雲淡風輕,不再害怕。檢查完畢,我向陳醫師表達謝意:「謝謝您犧牲午餐及午休時間幫我們看診。」醫師則回答:「你們從早上等到現在也沒吃飯沒休息啊,你們更辛苦。」醫者的偉大,讓我能身體健康到處旅行,我只能藉此版面向陳醫師道出內心無盡的感恩。
-
2023-11-14 焦點.杏林.診間
植牙先做心理建設 牙醫師李建逸讓我克服看牙恐懼
從小就是藥罐子,看過的各科門診不計其數,其中最讓我心有餘悸、如驚弓之鳥的是牙科。只要一聽到「吱、吱…」,尖銳的牙鑽機聲音,我便全身發抖。年過七十,我的齒牙動搖,咬合力量下降,吞嚥困難,因此看了牙科,結果是拔牙、根管治療(抽神經)、植牙三重齊下,一聽當場眼泛淚光、頭皮發麻,對我是最恐怖的刑罰。外子數年前由台中哈曼頓牙醫診所李建逸醫師替他植牙,非常成功,覺得醫師親切又專業,因此推薦我給李醫師治療。植牙前,醫師先為我做心理建設,讓我心中先有預期,告訴我植牙治療計畫和過程,李醫師很細心,說話很溫柔,讓人安心。每次到診所護理師們親切地聊天,舒緩我的緊張心情。治療前,護理師在牙齦先塗上麻膏,等針筒往牙齦打針時,就能降低錐心刻骨的疼痛。李醫師讓我克服看牙、拔牙的恐懼,讓我有了和醫生之間的信任,翻轉冰冷的醫病關係,治療過程更加順利。李建逸醫師擁有20多年人工植牙經驗,希望病患能得到現代最頂尖的醫療服務,提高醫療品質,因此診所有高規格的儀器及設備。更窩心的是尊重每位患者的隱私,每一診間均為獨立空間,並有舒適的休息室。經過長達半年的醫病關係,我常跟朋友介紹是五星級的診所,最現代化的牙科醫療服務。
-
2023-11-11 退休力.自在獨立
「什麼都不敢,是要在家裡等死嗎?」韓柏檉10年前胸腔內發現17公分腫瘤,傳授退休準備經驗
「什麼都不敢,是要在家裡等死嗎?」從北醫退休的韓柏檉教授,是國內無菸餐廳重要推手,在十多年前,胸腔內發現十七公分的巨大肝腫瘤,歷經復發等周折,成為癌存者,從此如同抗癌傳教士般,努力推廣身心靈抗癌。退休了,自稱天生有反骨基因的韓柏檉建議,退休後要擺脫框架,人要作夢、追夢,要勇敢一點。他問,「你敢再談一場戀愛嗎?」推薦閱讀: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速度更勝日本!不斷學習、維持社交、注意健康...邁向長壽人生韓柏檉從零到有 推廣國內落實餐廳無菸 民國九十二年,當時為北醫公衛研究所所長的韓柏檉,承接衛生署(現為衛福部)的研究案,從零到有的推廣國內落實餐廳無菸。當時民意調查有八成民眾支持無菸餐廳。不過,餐廳老闆擔心影響客人上門意願,不願意禁菸。韓柏檉勸說,無菸餐廳可以接到更多孕婦、小孩的客人,無菸只會讓餐廳形象更好,吸引更多民眾前往用餐。韓柏檉與公衛老師、學生們跑遍台、澎、金、馬。韓柏檉印象深刻的說,連藏在南投深山的天龍山莊,躲在台東山邊海濱的餐廳,一行人就這樣驅著車,逐間的拜訪,今天看不完就明天看,確認後才發給認證。結案時,超過一萬家餐廳加入無菸行列。三年後,立法院通過餐廳禁菸,當時還刊登在各大報頭條呢!10多年前 胸腔內發現17公分巨大肝腫瘤但是,二OO八年四月,韓柏檉的世界被翻轉了。從小就B肝帶原,也曾發生急性肝炎,卻疏於連續追蹤。直到因胃口不好,而被家人逼著前往醫院檢查。不得了了,竟是超過十七公分的肝腫瘤,幸運的是可以開刀,他被推往手術室時,大聲喊著「快速充電」為自己打氣。半年後,癌症沒有放過他,肺部滿佈的腫瘤如同滿天星,化療、標靶上場,滿天星慢慢消失。縱然內心恐懼,過了三年,肝臟又發現二公分腫瘤復發。韓柏檉在癌後,除了正統醫療之外,他努力嘗試自然療法、輔助療法、氣功、靈療、抗氧化食物、疏通經絡、靜坐冥想、溫水泡腳,他一概來者不拒。努力抗癌的韓柏檉卻突然面臨,太太因發現膽管癌而過世。推薦閱讀:我留給自己十年準備退休!連桂慧退休目標「老後不麻煩別人,自己照顧自己」,未來要幸福現在就得開始改變抗癌超過15年 韓柏檉傳授退休準備經驗抗癌歷程超過十五年,韓柏檉不吝就經驗分享給民眾,推廣防癌料理、心靈工程。去年二月,韓柏檉正式從北醫屆齡退休,他說,多數人擔心退休金不足,整天汲汲營營「理財」,但是理財不是守財奴,理財是賺錢不是不花錢,偶而請兒女吃飯、旅遊,偶而搭乘計程車,跟朋友唱歌、爬山,開銷並不大。若整天在家發牢騷,子女見了都害怕。他鼓勵,要努力走出去,「如果整天在家看電視,什麼都不做,是要等死嗎?」韓柏檉說,退休後不要停止工作,最好是將原本熟悉的事物延伸為工作,例如他是公衛背景,除了課程演講之外,加入建同基金會擔任營運長,不僅幫助民眾、幫助基金會、他也可以有些許收入。並成立自我品牌,分享防癌好物。他靈機一動,「不如以後就叫韓蝦皮吧。」「勇敢一點!問自己敢不敢、要不要、想不想,退休後,若那早已褪色無味的婚姻,只為財產困守,就該擺脫了,問自己,敢不敢再談一次戀愛?要不要去環遊世界?要不要去玉山攻頂?」韓柏檉說,公衛的終極使命是「百齡壯年」,人活到一百歲,要像壯年一樣。別被六十五歲框住,人生無關年齡,在心。「以防萬一,活到100歲」2023退休力論壇 歡迎報名參加聯合國報告指出,一九九○年,全球只有九萬二千人能活到百歲,但二○二一年百歲人口逾六十二萬人,到了二○三○年,人數更將超過一百萬。「山中長有千年樹,世上難得百歲人」已是過去式,百歲世代來臨,每個人都要「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了解長壽是現在進行式,面對比想像更長的人生,我們一定要做好準備,超前部署。聯合報自二○二○年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供大家填寫後檢視退休準備的優勢與不足,並主張理財、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自在獨立是準備退休最需要的五種核心能力。今年聯合報進一步付諸行動,將於十二月二日(周六)舉辦退休力論壇,請到「勞退教母」前金管會主委、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等專家分享最新退休準備趨勢,現場還有博覽會,提供「一日退休練習生」體驗,歡迎揪團報名參加。.洽詢:02-8692-5588轉5616、2070.報名網址:https://reurl.cc/V42xEb●來測退休力 https://pse.is/3uraub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01 醫療.精神.身心
生病的爸爸退化成小孩!看著他這麼痛苦卻幫不上忙 「只要一轉身踏出病房,我就立刻崩潰」
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和身心狀態,才有足夠的心理空間與內在資源照顧病人。生病的爸爸退化成小孩剛步入而立之年的小芬來到癌症醫院的心理諮詢門診掛號。初次見面,她便明確地表達出需求:「我想知道,要怎麼讓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爸爸擺脫消沉的意志,變得積極、樂觀?」小芬的爸爸多年前罹患癌症,幸運的是在手術完成後,只需要固定回醫院追蹤即可,其他方面一切如常。爸爸也把康復後的生活安排得豐富而精采,完全不需要家人操心。可是大約半年前,癌細胞轉移了。一向樂觀的爸爸似乎遭受很大的打擊,整個人變得沮喪又依賴。孝順的小芬擔心患有慢性病的媽媽一個人照顧不來,自告奮勇跟公司請假,每週都從外縣市趕回家,分擔媽媽的照顧壓力。她紅著眼眶說,這次住院,爸爸的行為舉止退化成像個小孩,讓她簡直難以置信。強烈的疼痛與不適,讓過去溫文儒雅、風度翩翩的爸爸彷彿失去理智,好幾次在病房裡激動地大吵大鬧,吼著覺得自己快要不行了,呼喊著世界上沒有人能了解他的痛苦。偏偏每一次主治醫師前來查房時,爸爸就突然恢復正常。這更讓她不知如何是好,不禁這麼想:難道爸爸是故意的嗎?面對爸爸的失態和退化,小芬總是強迫自己在爸爸面前維持著鎮定、可靠的樣子。「但只要一轉身踏出病房,我就立刻崩潰。」她哽咽地說。經過整整七天在病房密切陪病後,她的腦海充斥著爸爸鬧脾氣的模樣,以及病床邊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播放的佛經聲。一向最討厭上班的她,現在竟然只有在離開醫院、返回工作崗位的那一刻,才能感受到一絲放鬆和平靜。家屬也承受著莫大的身心壓力聽小芬談到這裡,我聯想到一個臨床上常見的現象:家屬所承受的身心壓力,並不亞於病人。在安寧病房工作時,經常聽家屬無奈地嘆著氣形容承擔的照顧壓力:「可能病人還沒走,我就先走了。」從家屬身上,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對於病人身體照顧與事務的照料和付出,他們同時還常嚴格地要求自己,應該比病人更堅強、樂觀、強壯,要包容病人的一切情緒與行為。常聽家屬這麼說:「生病的人才最辛苦。身為家屬的我們沒有資格喊累和抱怨。」可是他們忽略了,在面對病人的病況變化時,更需要關照的其實是身為家屬的內在需求。家屬要過得好,病人的狀態才會平穩,也才可能維持好的生活品質。身為照顧者的你,有哪些感受和想法?所以當小芬茫然地看著我,問道:「我到底該怎麼鼓勵爸爸,才能讓他變得更堅強、更配合治療呢?」我請她先緩一緩,回過頭去思考一下:.當她一心一意想著要為爸爸好、想改變爸爸的言行和積極度時,她心中的聲音是什麼?她有哪些感受和念頭?小芬想了想,說:「我其實很生氣,為什麼爸爸不能好好當個乖巧的病人?為什麼他就不能為身邊的人想一下?」她也很擔心要是爸爸再這樣無理取鬧,和她一起輪流照顧爸爸的媽媽也會承受不了。「我媽媽其實身體也不太好,如果連她也倒下去,該怎麼辦?」這是小芬心中最深的恐懼,她沒辦法想像同時失去兩個家人。「看著爸爸脆弱的樣子,他一直大喊『不想活了』,真的讓我很難受。」她眼眶泛著淚說:「我總是告訴自己,一定是因為爸爸太軟弱、不夠堅強,才被復發嚇得自我放棄。多希望有人可以告訴我,他只是被心理影響到生理,其實他的癌症並沒有那麼嚴重……」停頓了一會兒後,她不安地說:「但是,萬一爸爸講的是真的,他真的很痛、很不舒服,我們卻把他當成無理取鬧,該怎麼辦?我曾有幾次大聲斥責爸爸,制止他不理性的言行,但是每次兇完他,又有很深的罪惡感。」她擔心自己忽略了爸爸真實的感受,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同理爸爸,沒有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和他站在一起。「眼睜睜看著他這麼痛苦,我卻幫不上忙。我真的很害怕失去爸爸,也怕自己有遺憾。」豆大的淚珠從她的臉龐滑落下來。你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身上嗎?隨著小芬逐漸覺察到面對爸爸病況惡化,自己心裡累積的挫折感與無力感,會談的主軸逐漸從幫助爸爸,轉向她的自我照顧和內在探索。談了幾次下來,我觀察到一點,好奇地問:「你好像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身上,對父母的期待和要求使命必達,似乎想做個聽話的乖小孩?」她停頓了一下,說:「過去其實不是這樣的。」爸爸生病以前,小芬和家人的感情一直很疏離,童年的她在家裡總是感到被父母忽視,在家中格格不入。成年後的她終於可以遠離家裡,並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外縣市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安全堡壘,安穩地過生活。可是一得知爸爸的癌細胞轉移,她卻毅然決然地一肩扛下照顧責任。「或許,我是想證明自己比其他兄弟姊妹更值得爸媽的愛吧。」小芬喃喃說道。但也許是這半年以來突然和父母靠得太近,讓她一下子想起太多童年的沉重回憶,憶起兒時他們對她的疏忽和失職。這讓她在承擔照顧壓力之餘,還同時經歷到許多不舒服的複雜感受,卻難以說出口。因此,我們的會談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原生家庭的議題,一起試著釐清小芬與家人之間的連結、糾葛及各種複雜的情感,討論該怎麼建立和父母之間的「心理界限」: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哪些話要聽進去到什麼程度?小芬也思考著:自己究竟需不需要一味地去滿足父母的期待?持續保有自己喜歡的事情某天小芬參加公司的部門聚餐,和同事邊吃邊聊得很開心時,她卻冒出一個很強烈的念頭責備自己:「我這樣是不是不應該?父母在受苦,我卻在玩樂。」她發現心裡有一個不太理性的想法:如果沒有完全燃燒自己,就是不足夠。因此,只要沒有陪在爸媽身邊,只要她過著自己的生活,內心就有很強烈的罪惡感,認為自己太自私。在她心中,「全力奉獻」與「照顧自己」就好像非黑即白的兩種對立狀態。我告訴她,重視自己的需求、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和身心狀態,才會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和內在資源,好好陪伴爸爸、處理爸爸的事情。我也鼓勵她,持續保有自己喜歡的事情,讓日常不只是剩下疾病和照顧,生活中保有不同的管道獲得正向感受和成就感,「照顧」的這條路才有辦法走得長久,細水長流。【療心錦囊】探索生命課題,進而增加照顧能量在癌症照顧的領域中,我們往往傾向聚焦在「疾病調適」的議題。但是與小芬的對話提醒了我:疾病調適很可能只是海面上的冰山一角,海平面下的那一大塊──那些我們人生在世經年累月形成的課題,例如:自我概念和童年經驗、家庭關係、教養、價值觀、人際之間的愛恨情仇等,其實始終存在,只是通常風平浪靜下,我們不容易去正視。這些生命議題常常在家中有人罹患重大疾病、需要照顧時浮現出來,對我們造成的影響超乎想像。因此,如果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地整理每個人的人生課題,消化、處理錯綜複雜的心情,稍微鬆動某些卡住的結,或許家屬就更有機會在承受照顧壓力的同時,比較清明地看待自己的狀態,有餘裕騰出更多心力,提供有品質的良好照顧和陪伴。延伸閱讀:.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父母心疼20歲肝癌女兒,不知怎開口如知病情!心理師:家屬思考4件事.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30 失智.失智專題
97歲失智阿嬤升格電影咖 家屬這樣做讓患者保持長年輕症
97歲失智奶奶,竟然是全台最「長青」網紅?個性開朗的「中壢一朵花」,在鏡頭下化身為爆笑諧星,以一支模仿饒舌歌手的趣味短片,意外爆紅並獲邀至桃園失智症關懷協會進行演出。在孫女導演徐紫柔的異想天開下,召集了鄰居與奶奶拍攝一部阿公阿嬤金剛戰士大戰殭屍的B級片 《記憶戰隊》。在這笑料不斷的拍攝現場中,他們能度過重重難關完成電影嗎?高齡97歲的蔡鍾景妹在10年前罹患失智症,當時家人及早發現且積極治療,多年來維持在輕症的狀態,除了短期記憶有缺損外,多數時間仍可自理。她的外孫女、紀錄片導演徐紫柔,以自家經驗為出發點,將外婆的失智過程拍成正向、溫馨的紀錄片《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顛覆失智症給人沉重的刻板印象,「其實輕度失智症的陪伴沒有這麼困難,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一起表演、創作,留下回憶。」蔡鍾景妹剛出現失智症徵兆,是由兒子、也是主要照顧者蔡瑞洲察覺的。他說,媽媽手上經常抓著錢包找錢包、拿著眼鏡找眼鏡等一般人認為的「老化現象」,經朋友提醒,帶媽媽去醫院檢查才確診是輕度失智。所幸早期發現,靠著藥物及家人的陪伴,讓媽媽能盡量維持穩定狀況。不苛責,保持失智者身心愉快家人會常跟景妹奶奶開玩笑,替她取各種可愛的綽號,如「中壢一朵花」、「美女」、「小妹」、「阿龜」等,把奶奶逗得笑呵呵,讓失智者時常保持愉悅的心情,對於延緩病程有正向幫助。有時候景妹奶奶會忘記事情,但家人不會予以苛責,反之,當她憶起往事時,家人會給予讚美、鼓勵。不像失智症家屬給人灰暗的感覺,蔡家人以正向、開放的態度面對失智症,家族也會討論奶奶的病況該如何處理,不怕去談論。徐紫柔形容,因為大家知道感冒會有哪些症狀,所以有症狀會去看醫生,但因為大家不知道失智症有哪些症狀,所以常常會忽略看醫生。 讓失智者發揮所能獲得成就感徐紫柔從日本攝影師淺田政志的家族照片集獲得拍片靈感,決定以幽默且自然的方式呈現外婆失智的過程,並透過影像傳遞給更多年輕人,現在聽到失智症,年輕人覺得「不關我的事」,中高齡覺得緊張害怕,「最可怕的其實是我們沒有好好認識它」。在拍攝紀錄片《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過程中,劇組配合景妹奶奶量身設計台詞,每句只有5到7個字,一次只給一個行為指令,導演也會在鏡頭外擺出表情讓外婆模仿,瞬間捕捉到景妹奶奶的俏皮神情。蔡瑞洲說,拍戲能激起媽媽對於生活的欲望,不會感覺自己不中用了,讓失智者發揮現有的能力,獲得自信感。小編側記採訪過程中,受過日式教育的景妹奶奶始終面帶笑容,對採訪人員說鞠躬說謝謝,給人溫暖的長者形象,失去短期記憶的她,在家人陪伴下依舊把日子優雅又快樂。失智症或許無法治癒,但我們能以不恐懼的態度面對,減緩患者的症狀,讓他們跟景妹奶奶一樣享有快樂的晚年,正如徐紫柔導演所言,「其實輕度失智症的陪伴沒有這麼困難,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一起表演、創作,留下回憶。」📽️更多電影資訊詳見「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臉書粉絲團🧠想了解更多失智相關資訊,請鎖定「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
-
2023-10-25 醫療.心臟血管
心跳幾下是正常?心跳過快或過慢會怎樣?如何正確測量心率?
隨著一整天的時間變化,你的心臟都會加速和減慢,以適應身體對氧氣不斷變化的需求。休息時心率較低。當運動時,你的心臟會加速並泵出更多的血液,從而使富含氧氣的血液流動並到達你的肌肉。你的心率(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是多少?你的心率或脈搏是你的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所謂正常心跳或心率則因人而異。你的身體會自動控制你的心跳,以適應你正在做的事情或周圍發生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當你活躍、興奮或害怕時,你的心跳會加快,而當你休息、平靜或舒適時,你的心跳會下降。你的心率也是你整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因為從本質上講,你的心率可以衡量你心臟泵出血液的難易程度。換言之,當你的心率太快或太慢時,可能是心臟或其他健康問題的徵兆。預期正常的心率應該是多少?事實上,量測心跳即是測量休息時心率(Resting Heart Rate),休息時心率是指當你休息或不活動時,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Beats per minute, Bpm)。一般來說,你的休息時心率取決於你的年齡和整體健康狀況。 你的休息時心率取決於年齡和整體健康狀況。若你越年輕,你的心率往往越高,心跳也就越高。兒童的預期休息時心率範圍為:.新生兒(出生至4週):100-205 次 bpm*。.嬰兒(4週至1歲):100–180 bpm*。.幼兒(1至3歲):98-140 bpm*。.學齡前(3至5歲):80-120 bpm。.學齡(5至12歲):75-118 bpm。.青少年(13至18歲):60-100 bpm。*這些心率適用於醒著的兒童。當他們睡覺時,他們的體溫可能會更低。對於成年人(18歲以上),預期休息時心率範圍為60-100 bpm。當你的休息時心率超出這些範圍(過高或過低)時,可能是出現問題的徵兆。.心搏過速:這是指你的休息時心率超過100 bpm,這是一個異常高的心率。.心搏過緩:這是指你的休息時心率低於60 bpm,這是一個異常低的心率。然而,如果你的體力活動非常活躍,你的休息時心率可能低於每分鐘60次。競技運動員的休息時心率可低至40 bpm左右。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心率將低得危險。如何測量你的心率?要測量你的心率,只需檢查脈搏。雖然心率和脈搏之間存在聯繫,不過它們在定義上並不完全相同:心率是指你的心臟在給定時間的跳動速度,脈搏是你感受心率的方式。每次心臟跳動時,它都會擠壓並推動血液通過體內的動脈網絡。脈搏是指當心臟泵出更多血液以維持血液循環時,動脈壓力會短暫上升。在兩次心跳之間,你的心臟會放鬆而降低壓力。你可以在靠近皮膚表面的動脈上感覺到血液在泵送,像是你的脖子、肘部內側,甚至腳的頂部,不過手腕仍是測量脈搏最方便的地方。要檢查手腕脈搏,請將食指和中指的指尖放在另一隻手腕的手掌側,意即位於手腕拇指側上的骨骼和肌腱之間,並用手指輕輕按壓,直到感覺到血液在手指下跳動。當你感覺到脈搏時,計算15秒內的心跳次數,然後將此數值乘以4以計算每分鐘的心跳次數以獲得你的心率。哪些因素可能影響你的心率?雖然正常的心臟跳動次數因人而異,有許多因素會影響你的心率,包括:.健身和活動強度:心臟是一塊肌肉,能通過運動得到加強。進行大量體育鍛煉或運動能力很強的人通常心率較低,因為他們的心臟狀況更好。.吸菸:菸草煙霧中的一氧化碳會減少血液中的氧氣量,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刺激身體產生腎上腺素,兩者都會導致你的心率上升。.情緒: 壓力、焦慮、恐懼或強烈的情緒會提高心率。慢性壓力會使你的身體不斷過度暴露於偏高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壓力賀爾蒙中,這會升高你的心率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身形:額外的體重會給你的身體和心臟帶來壓力。多餘的脂肪會限制血液通過靜脈和動脈的流動,導致心臟以更高的頻率跳動。此外,肥胖會導致稱為心律不整的異常心率,嚴重時會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氣溫:在炎熱潮濕的氣候和運動期間,你的心率會增加並泵出更多的血液來冷卻皮膚表面,並將熱量從核心傳遞出去。當身體在寒冷的天氣中失去熱量時,你的心率會降低以保持核心溫度。.脫水:當身體在運動或某些原因導致脫水時,血液會變稠,血液中的代謝廢棄物會堵塞血液,你的心臟會更加努力地排出廢棄物並維持正常的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另外,酒精也會導致你的身體脫水並導致心率加快。.咖啡因、藥物、營養和草藥補充劑:咖啡因、海洛因以及某些去充血劑(decongestant)和支氣管擴張劑會刺激神經系統以增加心率。某些補充劑,如鉀或葡萄糖胺會導致心率不規則。.藥物:心臟病患者通常服用的抗憂鬱藥以及乙型阻斷劑和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等藥物可能會降低心率,而甲狀腺藥物可能會增加心率。.心血管疾病、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會導致危險的心搏過緩(low heart rate)。高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從而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脈搏的速度和規律性可能會發生變化,同時可能意味著心臟病或其他需要解決的疾病。.身體位置:休息、坐著或站著,你的脈搏通常都是一樣的。不過有時候,當你站立前15到20秒時,你的脈搏可能會上升一點,但幾分鐘後它應該會穩定下來。哪些原因可能導致你心率過快?通常身體狀況不佳的人,他們的休息時心率可能會更高,這是因為效率較低的心臟需要更頻繁地泵血,才能輸送相同的血液量。 更重要的是,任何對你的身體或精神造成負擔的事情都會導致你的心率上升。例如受到感染的狀況,你的心臟必須更頻繁地跳動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又是或者精神壓力,例如焦慮會激發你戰鬥或逃跑的反應,這與心率加快和血壓升高有關。可能造成心率較高的原因包括: .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 .脫水。 .抽菸。 .飲酒。 .感染和疾病。 .血凝塊。 .壓力和焦慮。 .睡眠不足。 .懷孕。 .某些藥物。 哪些原因可能導致你心率過慢?較低的心率可能表示心臟工作效率較高。例如對於運動員來說,休息時心率為40 bpm可能是非常正常且健康的。 大體上,當你的心臟變得更強時,它可以在每次收縮時向身體泵出更多的血液,心臟不必頻繁地跳動以泵送血液來滿足需求。因此,休息時心率也會隨之降低。 另外,65歲以上的成年人心率通常比年輕人低,因為他們的心臟會因經年累月的磨損而減緩。同時,保持較低的精神壓力也有助於降低心率。可能造成心率較低的原因包括: .運動員般的生活方式。 .65歲以上。 .放鬆的狀態。 .一些心臟藥物,例如乙型阻斷劑和抗心律不整藥物。 .某些健康狀況,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和糖尿病。 .電解質失衡,例如高鉀。 如何降低過快的心率?你的心率可能會因緊張、壓力、脫水或過度勞累而暫時飆升。通常坐下、喝水或緩慢深呼吸,可以降低心率。為了長期降低心率,以下為可參考的方式:.多運動:從長遠來看,鍛煉是降低心率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每天鍛煉30分鐘會逐漸減緩你的心率。.減輕壓力:放鬆方式像是冥想、太極拳和其他減壓技巧,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降低休息時心率。.避免菸草製品:吸菸者的休息時心率較高,戒菸可讓心率下降。.減肥:身體肥胖,心臟就越需要努力為它提供血液,減肥可助減緩心率升高。值得注意的是,你的心率和血壓是兩個獨立的測量值。雖然心率是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但血壓是血液通過血管的力量。你的心率可能會安全地翻倍,而你的血壓可能只會略有增加。兩者都是心臟健康的指標,都應定期監測。心跳過快或過慢何時要看醫師?你的心率只是健康狀況的一項指標。為了了解你的心率是否為潛在問題的徵兆,你還需要更多資訊。 首先是尋找模式,像是透過使用智慧手錶監測心率或量測脈搏來了解你的心率通常是多少,這樣有助了解什麼對你來說是正常的心率。如果你發現心率超出正常範圍,請檢視自己是否出現以下跡象:.與心率過快相關的可能症狀:胸部不適、胸痛、呼吸急促。 .與心率過慢相關的可能症狀:疲勞、頭暈、暈眩、昏倒。如果出現異常的心率以及以上這些引起關注的症狀,這應該是你尋求醫療協助的提示,因為心率的變化以及這些症狀可能表示你的心臟功能未達到最佳狀態。 除了上述狀況外,如果有出現以下跡象,也建議應該與你的醫師討論你的心率狀況,包括:.如果你的心率持續過快或過慢。.心跳漏一拍或不規則。.如果你在檢測脈搏時感覺到一種震動感,而不僅僅是單一的「咚」聲。這被稱為「震顫」,可能是某些心臟和循環問題的徵兆。.如果你有心悸(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而不是摸脈搏的不愉快感覺)。【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Pulse & Heart Rate.What’s a Normal Heart Rate? And What Your Heart Rate Is Telling You.The Heart Foundation:YOUR HEART RATE.Mayo Clinic:What's a normal resting heart rate?.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ll About Heart Rate (Pulse).WebMD:What to Know About Your Heart Rate
-
2023-10-24 醫療.精神.身心
父母心疼20多歲肝癌女兒,不知怎麼開口如實告知病情!心理師:「病情告知」家屬需思考4件事
剛到癌症醫院工作不久時,我遇到一位罹患肝癌的二十多歲女孩。女孩一直都很努力地接受治療。有一回,原本預定入院做完幾天化療便返家,沒想到在這段過程中,她的疼痛更加難以控制,人也變得嗜睡。醫師告訴她的父母,這一次的狀況不是很樂觀,或許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提醒他們要有心理準備,並建議:「可以開始思考『後面』的事情……」從彼此著想、避而不談,到開啟溝通女孩的父母非常焦慮。母親告訴熟識的護理師,之前他們刻意拜託醫師別讓女兒知道病情,希望她放寬心治療就好,彼此間從未觸碰過關於病情走向的話題。現在一時之間,家人們不曉得該怎麼和孩子談起這件事、了解她有沒有什麼心願或還想做的事情,以及該如何為她做準備。於是,護理師請我來協助這對無助的父母。我前往病室訪視時,虛弱的女孩疲憊地半靠在床上,雖然應答較簡短,但思緒仍清楚。寒暄之後,我決定直接切入正題,問她:「醫療團隊請我來看你,是有原因的。你記得前天主治醫師有來看你嗎?」她搖搖頭。她大部分的時間都處在昏睡狀態。我說:「沒關係。其實那天,主治醫師有向爸媽提到你的病情。」她睜大眼睛。我凝視著她,問:「你……會想知道醫師說了什麼嗎?」她愣了一下,然後點點頭。女孩靜靜地聽著我轉述醫師對她腫瘤進展的說明。最後,我問她:「這和你本來預期的有落差嗎?」她搖搖頭,接著告訴我,其實她每回住院都感覺到症狀比前一次更難處理,止痛藥的劑量也愈調愈高,身體愈來愈不舒服。她曾經想過是不是要主動詢問醫師病況,但因為父母始終寸步不離地陪在身邊,她擔心他們聽到醫師的回答會難以承受,因此心中的疑問遲遲沒有問出口。「但我的身體,我自己很清楚……」她輕聲說。我看著她,又轉頭看向病床旁一直迴避著我的眼神的父母,對他們說:「其實你們雙方都很害怕對方沒辦法承受這個事實,你們都好替彼此著想,擔心對方難過,都用著自己的方式在照顧對方。但同時,你們似乎也都比對方想像的更堅強。」女孩問母親:「醫師有講我還有多久嗎?」母親停頓了一會兒,低聲回答:「兩個月。」豆大的淚珠從女孩的臉龐滑落,她說:「跟我想的差不多……」病室陷入一片沉寂。爸媽對女兒「病情告知」的糾結過了一會兒,我主動打破沉默,對女孩說:「爸媽很重視你的感受,有一些事情,他們想和你討論,但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口。」這一次,她的爸媽終於有勇氣接下我拋給他們的球。他們告訴女兒,家人們這陣子已經去看了幾個地方的塔位,還跟她分享每個選項的利弊。起初女孩似乎十分驚訝,沒想到家人已提前做了準備,竟然比她想像中更能面對病況惡化的事實。之後,他們與女兒平靜地討論對後事的想法,回味著一家人過去的相處點滴。聊著聊著,彼此在心裡設定了一個小小的期待:如果可以,還想一家三口一起,到熟悉的北海岸看看山、看看海。【療心錦囊】關於病情告知的四點思考臨床上,常見到家屬擔心病人在聽到病情惡化的消息後會大受打擊,而選擇刻意隱瞞病況,或善意「輕描淡寫」地回應病人的疑惑。之所以難向病人告知和溝通病況,背後至少隱含了三種可能的心情:.不捨與貼心:不忍心澆熄病人心裡的最後一絲希望。.焦慮與恐懼:不曉得該怎麼去面對、照顧病人在聽到真實病況後的反應。.失落與傷心:面對將失去至親的那份預期,身為情感連結最深的人,也有自己的哀傷需要消化及調適。我常試著與家屬聊聊他們的經驗和感受,試著去了解他們內心的不捨及糾結,聽聽他們預期中害怕的情況是什麼。許多時候,當原本紛亂的思緒和心情被聆聽、了解與接納,家屬就比較能從情緒的影響中跳脫出來,自然而然變得有勇氣,能客觀地思考更多可能性。感受到家屬的情緒較為緩和後,我會再進一步地引導家屬思考這四件事:1.病人過去的性格與自主需求例如:病人以往在家中或工作上,是否習慣自己掌握一切、決定事情?病人是否渴望自主?病人面對壓力的心理復原力如何?過去是怎麼面對困難的?是否真如他們所想的這麼不堪一擊?2.病人面對疾病與治療的態度例如:罹病至今,病人怎麼看待自己的疾病和治療?是否曾經表達過對於人生意義、生活品質或餘命期的態度和偏好?3.病人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嗎?根據病人的性格、敏感度與推理能力而言,他是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嗎?有沒有可能其實他心裡有數,只是不曾或不敢說出口?過去你們有過好好地、開放地溝通的經驗或習慣嗎?你們是否對於對方聽到病情後的反應不知所措呢?如果癥結點在於缺乏溝通習慣、不曉得如何因應對方的反應,我會鼓勵家屬勇敢向醫療團隊提出需求,請專業人員在場協助,一起開啟重要的溝通與對話。曾經有病人趁著我至病房與他討論關於病情的想法時,對身旁不斷迴避重要話題,一直要他「想像過去他有多勇敢,千萬不要放棄」的太太說:「老婆,我不是不勇敢,我只是想知道我還有多少時間準備。」4.大部分的病人都想要為自己做決定無論是繼續接受治療與否,或是關於未來餘命期和未盡事宜的安排、後事或財務方面的規劃等,當病人有機會為自己負責,才能盡量減少家屬的自責。延伸閱讀:.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22 養生.營養食譜
堅持喝手採茶、高山茶反而容易喝到進口茶?茶專家這麼說
相較於綠茶,我更愛喝紅茶,最近朋友領我認識一家既低調又深邃的紅茶世家,再度開闊我的紅茶感知與眼界,也顛覆我的成見。茶海無涯,認識越多越覺得自己知道的太有限,對我而言的新知,也許是茶圈內行人的理所當然,而我卻如跌入兔洞中的愛麗絲,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出新奇火花,翻轉之前的自以為是,讓眼耳鼻舌直接與茶本對話。拿掉茶席上的佈置紋飾、機巧精緻的茶道具、以及奉茶師誨莫高深的語焉不詳之後,喝茶,可以是自在輕鬆的日常。不想為外人知的茶主人吳先生說,台灣出好茶,只是缺乏人工採摘。中低海拔的茶大多是用機器採收,無法像人力採摘可以挑選較嫩的一心二葉茶。由於人工昂貴,只有高單價的高海拔茶區,用人工採收才符合成本。機剪是用機器採收茶菁的內行話,他認為機剪茶與手採茶各有優缺點,純就最終品質來說不必然會比較差。機剪速度是人工的幾十、甚至上百倍,可以在茶菁品質最佳的時間採收,而穩定的茶菁品質對最終成品具有絕對的影響。台灣不單是召工不易,取得耕種土地也是難題。所以,十多年前,台灣茶農、茶商前仆後繼遠赴越南、印尼種茶製茶。經過多年的學習和調整,已經可以靠土壤改良和技術提升,克服早期所謂的「越南味」。現在,越南台茶的品質和口感,甚至已和台灣茶平起平坐,混入比賽茶中沒被識破。吳先生順手拿了一大袋滿滿的高山茶給我看,「這裡面的混茶,都是朋友拿來要我評鑑的茶!」被他認為不值得喝的茶,我真想拿回家好好學習和品嚐啊。他說,如果堅持要喝手採茶、高山茶,反而容易喝到進口茶。但喝茶應該回到茶葉本身的品質,而不是茶的國籍出身地。一定要喝台灣茶,他建議台灣中低海拔的平價機剪茶,反而可以喝到品質相對不錯的本土茶,降低誤喝進口茶的機率。諷刺的是,價格較高的高山茶充斥著進口茶,路邊飲料店的紅茶用的卻是正港台茶,因為台灣機剪茶的製作成本,比東南亞的機剪茶還要低,價格和品質都比進口茶更有競爭優勢,是飲料店的最愛。另外他也說,大部分的人喝茶是解渴解膩,茶包是經濟實惠的選項。機器採收的茶菁,會有比較多的碎形茶和茶梗。製茶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很多碎茶和茶末。碎茶容易出色出味,適合製作成茶包,且通常價格比成型的圓球茶葉或是條型茶葉低廉很多,適合冷泡茶使用。茶包也分為平面形和三角立體茶包,由於消費者對塑化劑的恐懼,近年在材質上也逐漸往非塑膠材質改善,已有越來越多的茶包是使用可降解的玉米澱粉PLA包裝。茶葉具有吸收周遭氣味的特性,在吳先生家喝茶,每包茶打開後的第一個動作都是「聞」,他認為再好的茶放久了都會走味,因為茶葉仍具有活性,會產生變化,保存一年以上再喝時都必須再度烘過。他家好茶多,喝茶之間一旁烘著他認為走味的茶,隨時可以喝不同烘焙程度的茶,對我,這是很立體的學習方式。至於大家追捧的老茶,他則認為,要回到最好的狀態幾乎不可能。資格已如茶仙等級的吳先生,平日最愛跟茶焙師兒子論茶。年紀才二十出頭的年輕茶師,高中畢業投入製茶,短短幾年已累積無數獎牌,也是茶商挖角的對象。說起茶,他的眼神自信又專注,自認讀書時都在玩的他,在茶領域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肯定,茶茶出狀元,應該是愛茶老爸最感欣慰的事吧!
-
2023-10-20 活動.活動最前線
《彩繪希望》盼用繪畫助癌友及家屬走過治療、邁向康復
癌症不代表絕症,但治療過程的辛苦及心理的恐懼,常常影響病友的治療意願與治療成效。自2006年參考國外經驗,癌症希望基金會基金會在台灣開啟了「彩繪希望」比賽,也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矚目,9屆以來共有1,333張參賽作品。基金會舉辦繪畫比賽多年,透過繪畫,帶給病友心理上的調適,在畫作中看到病友、陪伴家屬的希望,也透過畫筆,把他們這段歷程表達出來。第10屆「彩繪希望」邀請癌友、家屬及醫療團隊拿起畫筆參賽,將您在抗癌路上的心情與感受,拿起畫筆用色彩表達,無論是黎明前的黑暗、負重登上的高峰、割捨不下的思念或是重新出發的步伐,都歡迎你用筆畫下來,用行動來鼓舞與「癌」奮鬥的您我,明天雖然晴雨未知,但我們已出發在希望的路上!《活動詳情》⏰收件時間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以郵戳為憑)👉參賽資格1.罹癌病友(需檢附相關證明文件)2.癌症病患親友3.醫療團隊(醫師、護士、社工、志工等醫療從業人員)※以上組別參賽者限台澎金馬地區居民🖌️繪畫主題以「揮灑生命畫筆的光與熱」為精神創作,內容不限,人物、景物、事物皆可,並附上作品名稱及100字內(含標點符號)的作品說明。🎨作品規格限定繪畫平面作品,需手繪創作,風格不限(如油畫、水墨、版畫、水彩、素描、粉蠟彩等),不得以多格漫畫、剪貼、裱框、電繪、攝影、平面雕塑等形式參賽,亦不接受立體作品,作品尺寸須小於60.5X50公分。📭收件方式線上填妥google報名表,並將參賽規則同意書、個人資料告知書、診斷證明(癌症病友組限定)等相關報名文件,連同實體作品寄至癌症希望基金會「第10屆彩繪希望收」(10058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46號3樓之2)🏆獎項分癌症病友、病患親友及醫療團隊三組,每組選取前三名及佳作五名。第一名:獎金20,000元、獎座。第二名:獎金10,000元、獎座。第三名:獎金5,000元、獎座。佳作:獎座。※凡未得獎之參賽者皆頒感謝狀乙式活動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oAirLSEaRXZmVy6bA更多活詳情請至癌症希望基金會官網→https://reurl.cc/XmRN4e或電洽:(02)3322-6287分機 122林先生
-
2023-10-18 醫療.精神.身心
長輩有老人憂鬱症嗎?失眠、情緒低落、食欲不振...8種症狀出現2種要當心
台灣老人憂鬱症的盛行率是相當高的,根據台灣老人健康調查報告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6.22%。此外,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指出,65歲以上的老人中,約有18.7%的人有憂鬱症狀,其中女性的盛行率高於男性。老人憂鬱症是什麼?憂鬱症狀是指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情感疏離、自我否定、無助感、睡眠障礙、食慾改變等一系列身心症狀的綜合表現。在台灣,老人憂鬱主要表現症狀.孤獨感: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朋友圈子越來越小,家人也有可能遷移或去世,導致老年人感到孤獨和沮喪。.失去親友:老年人在生命的後期,往往要經歷許多失去,例如親友的離世,這會引發憂鬱情緒。.身體不適:老年人因為身體機能下降,容易出現長期疾病或疼痛,這些不適會導致心情煩躁、失眠等憂鬱症狀。.經濟問題:有些老年人退休後沒有足夠的收入或退休金,導致生活壓力和憂鬱情緒。.身心疲憊:老年人在照顧家庭和孫子孫女的同時,也需要照顧自己,這樣的負擔會讓他們感到疲憊和壓力。老人憂鬱症的症狀有哪些?1.情緒低落或沮喪,感覺沒有興趣或快樂的事情。2.失眠或睡眠困難,可能是入睡困難或早醒。3.食欲不振或過度進食,可能是體重增加或減輕。4.身體不適,例如:頭痛、胃痛、肌肉酸痛等。5.缺乏活力,感到疲倦、無力或動作緩慢。6.記憶力下降或集中力減退。7.自責、憂慮或恐懼,可能是未來感到沒有希望或無助。8.社交退縮,避免與家人和朋友互動,可能是因為感覺孤單或沒有價值。有上述這八種憂鬱症症狀,如果持續2週以上,可能需要尋求醫療協助,確定是否為憂鬱症。老人憂鬱症的治療老人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無法享受生活、自卑、自責、無助感等症狀。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療,不僅會影響老人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自殺等嚴重後果。以下是幾種老人憂鬱症的治療方法說明。.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治療老人憂鬱症的方法之一,可以幫助老人改變消極的想法和情緒反應,提高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增強應對壓力的能力。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人際關係治療、團體治療等多種方法,適合不同程度的老年憂鬱症患者。.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老年憂鬱症的常見治療方式之一,主要使用抗憂鬱藥物,這些藥物能夠影響腦內的神經傳遞物質,提高患者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用藥的劑量和頻率,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並與治療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協助醫師進行治療。.運動治療運動治療是一種非藥物治療方式,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態,減少憂鬱症狀的發生。運動可以釋放身體的負能量,減輕壓力和焦慮,同時也能夠提高免疫力和身體的代謝功能,改善睡眠和食慾等問題。整體而言,老年憂鬱症的治療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治療方式,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運動治療等,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此外,還需要加強老年人的社會支持,鼓勵其積極參與社交和文化活動,像是參與樂齡學習中心課程,據點活動或是公共托老中心,建立長者的生活圈,提高自我價值感和生活品質。老人憂鬱症與自殺防治憂鬱症是高齡人口自殺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高齡自殺率逐漸上升,台灣老人自殺防治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高齡化問題:台灣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提高,加上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的改變,老人自殺問題日益嚴重。.心理健康問題:老年人的生活環境狀況、身體健康狀況、家庭支持系統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其心理健康狀況,進而導致自3.社會孤立問題:許多老年人因為疾病、子女遷徙等原因,往往面臨社會孤立的問題,缺乏社會支持與關懷。.社會孤立問題:許多老年人因為疾病、子女遷徙等原因,往往面臨社會孤立的問題,缺乏社會支持與關懷。在面對高齡族群自殺率上升的挑戰時,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增加社交活動和支持:老年人往往會感到孤獨和無助,增加社交活動和支持可以幫助他們維持情感連接和自尊心。.促進心理健康:老年人可能有心理疾病或情緒困擾,因此需要促進心理健康,包括治療和支持服務,身邊的親友,需要留意長輩的情緒變化或是生活習慣改變等,若出現自殺想法或行為時,保持警覺並接受醫療介入。.鼓勵長者維持良好的健康習慣:保持規律運動,作息正常,並鼓勵長者參與課程活動,保持學習的熱情。為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目前教育部下的樂齡學習中心,衛福部下的公共托老中心或是各縣市單位下的老人活動中心,救國團等,都提供了長者可以學習與拓展人際關係的場域,希望長者能積極參與,擁有年輕的心態是健康的起點。延伸閱讀:.爸爸過世後,媽媽變得很奇怪!是老年憂鬱症?還是失智?.長輩有憂鬱症?「1方法」篩檢長輩是否憂鬱 .提不起勁、食欲和睡眠習慣改變 醫提醒老年憂鬱增失智風險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1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學習同理病人而成為全人關懷醫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對病人與家屬的感激」。他們真誠地道出開始踏入病房實習,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學到課堂或教科書所學不到的、成為良醫不可或缺的經驗。我忍不住抄錄幾段醫學生真誠的道白:「未來路上我也會持續精進自己,有一天我也終將獨當一面,不被忘記的將會是在我臨床學習生涯的起步時,一位病人為我上了一堂珍貴的、有關生命韌性、有關醫病互動、有關信賴與無私提攜的人生課。」「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想看本文「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 「聽其輾轉就醫的故事,我設想他過去數年間歷經複雜的情緒轉折,可能從驚訝、否定或憤怒,到如今能平靜微笑著向我展示消瘦冰冷的雙腿,樂觀釋懷和無奈接受或許只是一體兩面。病因不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不樂見、折磨人的事,這次照顧陳伯伯的過程我並未學到哪個病的典型特徵,但留下的印象卻比其他診斷明確的案例更深刻。」真誠地盼望社會大眾能因為感動、瞭解醫學生臨床實習的重要而踴躍參與醫學教育。醫學生生涯的四、五年級是接觸並熟悉臨床情形的開端,許多接觸過的病人都令我印象深刻,不僅僅是教科書上的知識鮮活地呈現在我眼前,病人的應答反應、情緒的流露、包容我們學生問診的信任感,常常才是在我腦中刻下回憶的契機。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在大堂課程的醫學教育訓練合理、清晰的邏輯思考,從疾病的臨床表徵及檢查判斷可能的診斷、再用影像、病史驗證自己的猜測,接著根據診斷疾病人的身體狀況適當地處置。我好像完成一項任務,成功緩解或治癒「病人」,然而唯有自己親身走入臨床,才能瞭解所接觸的是一位活生生的病人,而非生硬的疾病知識。當看見病人對於疾病的反應、病痛所帶來的折磨,以及他們因著相信而願意讓我們看見生命脆弱的時刻,才能學習同理生命的課題,似乎能與病人一同對抗疾病的魔爪。這樣的體悟來自大三時父親生的一場重病。還記得在剛開學的小組討論課程上我學習到憂鬱症的種種機制、病程以及治療處置,沒過多久,爸爸身為一名大學教授,就因為研究、教學、家庭及學生的長期壓力,而確診重度憂鬱症。我起初以為憂鬱症按著所學的服用抗憂鬱藥物、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會結束而回歸正常的生活,然而並非如此。父親很長一段時間活在憂鬱、焦慮、與恐慌當中,漸漸地他不能負擔學校的教課、實驗室的研究,我雖然意識到不對勁卻也無可奈何,只能鼓勵父親仍到診所回診接受藥物治療、假日陪伴他到自然環境走走。終於有天晚上回家時,我看見父親滿臉愁容,整個人身體和情緒都非常緊繃,也產生幻覺,他不斷告訴我:「有警察在我的房間要抓我,因我做了罪大惡極的事,所以我不敢回房間睡覺。」然而,不管我怎麼問他具體事件,他都無法明確回答;我不斷安慰他,他卻仍恐慌、焦慮地不敢回到臥室休息,而重複在客廳和大樓的電梯徘徊,甚至想搭電梯到頂樓輕生。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關上家門、帶著父親到房間休息,好不容易暫時說服父親沒有警察、安撫他的情緒,我也因著極大的精神壓力累倒在床上。當時我禁不住地嚎啕大哭,感到絕望、恐懼以及深深的無力感。起初相信靠著醫學和藥物,即或不然,也能改善或控制住父親的病情,然而卻一天比一天嚴重,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身為醫學生的我瞭解疾病的知識又如何?當憂鬱症找上我的家人,我依然無能為力!想到母親因為整天照顧父親也有很大的精神壓力而吃安眠藥睡覺、弟弟正面臨大考壓力又加上父親病情的影響,我也感受到家裡瀰漫著一股低氣壓,看不見任何值得喜悅的事情,在我腦袋裡迴盪的只有家庭即將分崩離析的可能,孤立又絕望。之後在半夢半醒之間,我聽到母親說要帶著父親去精神科急診,隔天父親就住進精神科病房。在往後的日子裡,我時常會去探望父親,總是會看到他在家屬探訪時間站在門口眼巴巴地等著家人到來。後來醫師建議進行電痙攣治療,我也陪同他到手術室外,握著他的手一起禱告,化解父親對電療的緊張和害怕。其實在等待治療結果的當下我亦緊張地吃不下早餐,因為醫師說電療的秒數若不夠,則治療不算成功,忐忑的心情一直到遇見另一位病友家屬分享她的經歷及醫師的好消息才逐漸消去。雖然我還未在臨床課程中實際以醫學生的角度接觸精神科病人,然而過去的這段經歷,讓我明白和病人互動時,病人以及家屬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絕非在旁的我們能輕易同理及感受的,他們如何轉化疾病帶來的痛苦、未知治療的恐懼或甚至治療無效時的失望、照顧的辛苦勞累都值得我學習,即使現階段我能做的就只是傾聽他們訴說的故事,或是建議他們聯絡個管師、社福人員,雖不能幫上大忙,卻能藉著陪伴和日常關心緩解病人及家屬的憂慮,同時也因著他們願意信任使我有幸參與生命中的一小哩路,甚至願意讓我這名尚未成熟的實習醫學生學習而備受感動。如同第一個月在神經科照顧的中風病人,他在中風之後恢復地十分良好,起初幾天我幫他做神經學檢查時,他也都落落大方,甚至會開個玩笑,但在出院之際卻反而憂心起來,倒也不是病況的惡化,而是擔心自己出院之後家人因著上班沒辦法照顧自己,也擔心中風再發時的危險。我雖無法做任何決定,不過還是聽他訴說完這樣的擔憂,並向他解釋老師及學長的醫療規劃,讓他能放心些,病人才藉著醫療團隊的溝通和陪伴,慢慢安心出院並定期回診和評估放血管支架的可能性。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6 活動.活動最前線
【免費衛教講座】Wake Up! 麻醉沒那麼簡單!
活動資訊l 時間:2023年11月26日 (日) 14:00~16:30 (13:30報到)l 地點: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101會議廳(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11樓)l 詳細活動及報名資訊請前往報名連結👉https://reurl.cc/WvNZre#報名資格:依網路報名優先順序決定錄取及備取順位,需待主辦單位確認順序後,以簡訊發送報名成功通知為主一、活動目的人的一生當中,或多或少有可能會碰上需要動手術的時候;除了手術執行的過程之外,手術前的「麻醉」你了解多少呢?我們都認為麻醉是在接受檢查、手術時,可免去恐懼與疼痛順利完成診治的環節。事實上,當你躺在檢查或手術台上,打一針麻醉後,麻醉科醫師的工作才正要開始,麻醉牽涉到「術後是否能醒來」的生死議題,以及「術後多久恢復」的品質問題,是極度專業的醫療行為。任何的治療,都是希望身體更健康,沒有危險可能。世界衛生組織2023年世界病人安全日的目標是「讓病人參與共建病人安全」,鼓勵民眾與醫療團隊溝通,依照期望的安全性、術後恢復時間等考量,制定完善的麻醉安全決策。邀您一同從現在開始認識麻醉,一點都不「麻」煩!二、活動特色【主題演講】從提升麻醉醫療品質談病人安全👩💼講者: 李中月簡任技正/衛生福利部醫事司 在檢查或手術過中,麻醉行為是非常重要,麻醉品質不只關係到病人手術中的安危,也影響術後病情恢復,這需要麻醉團隊的合作及藥物的進步。衛福部已修正「因應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第27條規定,8大高風險的美容醫學手術,均需要麻醉專科醫師執行;輕中度鎮靜手術須取得「輕中度鎮靜的鎮靜課程」訓練及認證,目前由台灣麻醉醫學會協助執行,希望民眾在最容易接觸到的醫美手術,也能確保麻醉過程的安全性。透過政府制定麻醉相關醫療政策,改善就醫安全及提升麻醉醫療品質。【專題演講一】 麻醉在醫療行為中的重要角色👨💼講者:余黃平理事長/台灣麻醉醫學會 麻醉醫師在手術中的職責是什麼呢?現今的麻醉概念為全人照護,複雜性的病人愈來愈多,凸顯醫療團隊合作的必要性,必須從術前到術後都有完整照護計畫,確保患者手術或檢查後可以醒過來,且沒有嚴重不適副作用。民眾也需了解術前諮詢評估重要性,以安全為前提與醫師共同決定麻醉計畫。 【專題演講二】 不只是睡一覺那麼簡單 不可不知的麻醉三武器👨💼講者:丁乾坤科主任/臺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麻醉不只是睡一覺那麼簡單!精準麻醉的重點在於麻醉藥物、 麻醉監測儀器、麻醉醫療團隊,三項缺一不可!麻醉藥物分為肌肉鬆弛劑、鎮靜藥物、止痛藥物3種,分別發揮作用,避免抑制呼吸,保障安全性,也不造成肝、腎負擔,減少譫妄、噁心嘔吐發生的機會;而麻醉監測儀器,如電刺激、腦電波監測儀、疼痛監測儀,著重精確辨識病患狀態,改善麻醉品質;更需要與醫師好好溝通,充分了解麻醉的過程與副作用。以上三武器是精準麻醉的關鍵,也是手術室的重要守護神! 【#元氣醫聲PODCAST搶先聽】 🎧|麻醉後粉領族噁心嘔吐、老男人譫妄?北榮醫透露精準麻醉3武器緩解副作用【專題演講三】高風險族群守護神 精準麻醉大解析👨💼講者:陳坤堡部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麻醉部你知道麻醉高危險族群有哪些呢?如果是高齡病患,本身又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相關等疾病,此時麻醉的風險會增加;而肥胖或有呼吸中止症候群者,會因咽喉處狹窄,造成麻醉不易等問題。所以手術前的麻醉諮詢就非常重要,包括平常用藥史、疾病史及過往麻醉的狀況,都需跟您的麻醉科醫師進行討論,一同制定最佳的麻醉方案!三、活動流程*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您知悉並同意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為提供活動訊息相關服務及行銷宣傳目的,得於活動期間與結束三年內蒐集、處理及利用個資。您依照個人資料保護法享有的權利及權利行使的方式,請參考聯合報系(udngroup.com)隱私權聲明。
-
2023-10-14 醫療.皮膚
「異膚小學堂」打造亞洲No.1治療型衛教課程,透過全台問卷調查了解異位性皮膚炎病人的真正需求!
【本文摘要】治療型衛教(TPE)幫助異位性皮膚炎病人獲取或維持應對疾病所需技能的衛教活動,包含了許多面向的活動。德國透過治療型衛教中,幫助病人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療方式,因此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用藥量和醫療保險開支。台灣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推動亞洲第一個治療型衛教課程,提供線上異膚小學堂,幫助病人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還進行全台異膚治療調查問卷,藉此了解病人需求,協助醫病共享決策。----整理自ChatGPT什麼是治療型衛教?德國藉此改善德國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的用藥量和保險支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治療型衛教TPE(Therapeutic Patient Education)是可以幫助病人獲得或維持以最佳方法應對慢性疾病所需的技能,內容涵蓋一連串有系統的活動,包括心理社會支持、讓病友充分理解自己疾病的來龍去脈與照護方式、醫療院所的標準治療程序,以及對待健康與疾病的生活行為等。2006年朱家瑜到德國參加世界異位性皮膚炎大會,會中聽到德國分享治療型衛教的研究成果,如何有效改善病友對疾病的認知、生活品質和治療療效後,立志要在台灣推行亞洲第一個治療型衛教課程。原先德國的異位性皮膚炎衛教課是由每家醫院自行規劃,內容品質不一,導致上課的病友數也不多。德國衛生部透過補助皮膚科醫學會,規劃出一套全國統一的衛教課,目標希望上過課的病友能夠減少用藥量。一年後,上過衛教課的病友用藥量竟然減少一半,成效斐然。2006年異位性皮膚炎仍沒有太多新藥,第一線用藥就是擦的類固醇藥膏,過去部分病友對類固醇恐懼症,拿藥回去也不太敢擦,容易造成浪費。這套衛教課程,教育病友正確瞭解擦的類固醇藥膏,瞭解該怎麼擦、擦多少量才是正確的,落實正確的衛教觀念後,病友才感受出類固醇藥膏的療效不錯,因此推行一年就讓德國的用藥量顯減少一半。日後德國衛生部就規定,只有上過衛教課的病友用藥才能得到保險補助,隨之醫療保險支出也下修,顯見治療型衛教的成果。在台灣推動亞洲第一個治療型衛教,建立線上異膚小學堂「治療型衛教是醫病共享決策的基礎,強調醫護夥伴站在一起,共同面對疾病,」朱家瑜指出過去病人只能被動式接受治療方案,治療型衛教可以讓病友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同時瞭解該項治療的原因、目的、好處,以及日常照護的注意事項等。因此在2020年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異位性皮膚炎診療共識,就建議將治療型衛教納入第一線治療計畫的選項。在2023年8月推出「異膚小學堂」是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的今年度重大企劃,誕生六部由醫師親自拍攝解說的衛教影片。目前一整年都隨時可看。單元 1:認識異位性皮膚炎單元 2:異位性皮膚炎全身性治療-口服用藥及生物製劑單元 3:異位性皮膚炎照護和保養單元 4:異位性皮膚炎的日常照顧-食衣住行單元 5:戰勝異膚-藥膏、照光篇單元 6:異位性皮膚炎的心理調適為鼓勵病友到線上異膚小學堂認真上課,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也特別準備了精美禮物,只要上完六堂課就有一份大禮包做為獎勵。 異膚小學堂活動宣傳頁 異膚小學堂 線上課程歡迎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共襄盛舉填寫調查問卷,偕手奠定醫病共享決策基礎異位性皮膚炎是一個會反覆發作,讓病友困擾不已的慢性發炎疾病,平日細心照護肌膚和用藥不可忽視。異位性皮膚炎的藥物種類至少有10多種,主要分為以下幾類:●擦的外用藥膏●吃的抗組織胺●吃的免疫抑制劑和小分子藥物●打的生物製劑等面對疾病如果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朱家瑜舉例說,異位性皮膚炎現有不少治療新藥,不少第一次來他診間的病人仍然不知道,以為還是要吃類固醇。異位性皮膚炎第一線標準治療方式:「擦類固醇、吃抗組織胺」,這是異位性皮膚炎的第一線標準治療方式,但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可見醫療資訊仍有落差,需要一再提醒。設計病友調查問卷的初衷,朱家瑜表示,主因是醫學上大多著重藥品的療效和副作用等議題,相對較少關注在病人對治療的滿意程度、對療效的感受問題,瞭解病友是否有其他共病等重要資訊,連病情對於病人生活品質的影響也很少真正理解,醫師有時也不知道病人到底使用什麼藥、或更換什麼藥。因此,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才想設計以病友為中心的問卷調查,期待讓協會更加瞭解會員與病友的真正需求。已在病友協會官網上線的異膚大調查問卷,可分為病史、治療、共病、患者評估目前嚴重程度,以及對治療是否滿意等幾大面向,問題多是勾選題,例如問卷羅列出9種口服藥,6種外用局部藥膏,有沒有接受過照光治療,或者服用中草藥、尋求其他民俗療法等,病友或照顧者僅需花10分鐘依照目前病情狀況勾選即可完成。更重要的是,這將是一份由病友角度出發、病友們自己發起、長期追蹤2年的連續性調查,希望病友和照顧者能每3個月固定填寫,朱家瑜預估明(2024)年此時可公布問卷初步結果。不論是異膚治療大調查,或是已上線的異膚小學堂,都是醫病共享決策的一環,也是落實「病人好、家人好、社會好」的重要一步。全台異膚治療調查問卷表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2 焦點.杏林.診間
第33屆醫奉獎/彭啓清:台灣不缺頂尖牙醫,但年輕醫師都在都市!到宅看診看盡悲歡離合,也看見人間有愛
彭啓清30年前返回家鄉開牙科診所,不久就遇上一批棘手的病人,他們是附近世光教養院的院生,大部分有腦性麻痺或多重身心障礙,不容易溝通,更經常因為恐懼而在治療椅上躁動不安,治療時甚至要出動3、4人束縛住他們的手腳和頭部才能開始治療。世光教養院的老師告訴彭啓清,他們很難找到合適的牙醫師願意為院生治療。「照顧特殊需求者」從此成為彭啓清一輩子的耕耘。從身心障礙孩子到長照老人、從山地偏鄉義診到巡迴缺醫地區,甚至長途跋涉替沒法出門的人到宅治療。彭啓清是新竹縣竹東鎮這座小山城資歷最深的牙醫師之一。1989年他從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1994年因為家鄉需要牙醫師,毅然辭去在台北的牙醫師工作,選擇回到竹東自行開業。腦麻、多重障礙患者求診,他決定耕耘特殊需求領域。竹東本來就缺牙醫師。彭啓清小的時候,竹東只有一家牙醫診所,看牙是一件非常不方便的事。牙疼了,常常只能自己含著冰塊緩解疼痛。幼年的彭啓清便想,「如果當牙醫師,幫助人解決牙疼的問題,也不錯」。那時大多數人都不太重視牙齒健康,彭啓清直到長大後學習牙科醫療專業,才漸漸認識到口腔的健康跟身體健康息息相關,開業後便開始走進社區做口腔衛教。治療教養院孩子的震撼經驗,開啟他關注特殊需求領域。的確,一趟治療下來,彭啓清疲累不堪,但也讓他深刻體悟,特殊需求者的治療長期被忽視,必須有醫師投入,肯為他們努力。此後,他擔任新竹縣牙醫師公會「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委員會」的主委,以公會力量陸續建置身障福利機構、智能發展中心及教養院、安養院、特殊教育學校、老人養護中心等等的醫療團。居民下山看牙得花兩天一夜,他加入山地醫療義診。彭啓清的名聲日漸響亮,居住在尖石、五峰的部落居民也慕名而來。這讓彭啓清發現,住在山上的居民,為了看顆牙竟然得特地花費兩天一夜下山就醫,更別說定期檢查;不少部落居民寧可忍受牙齒疼痛,非要痛得受不了才下山找醫師。也因為牙醫醫療資源缺乏,山上的學童許多都有蛀牙問題。彭啓清於是參與牙醫師公會的山地醫療義診,也參與醫缺地區的巡迴醫療,在司馬庫斯部落設立醫療點。為了方便山上的病患就醫,彭啓清背起工具就往山上跑,甚至簡單的板凳都能成為他的臨時診間。他也熱情的號召牙醫同行下鄉,四處募集淘汰的牙科治療椅搬到山上看診。倡議口腔照護納入長照,避免發生肺炎等重症。日本很早就將口腔照護納入長照。2012年彭啓清隨牙醫全聯會前往日本參訪長照保險,返國後積極建議衛福部效法,希望長照不只是延續被照顧者的生命,還要兼顧健康與生活品質。彭啓清也曾是照顧者。10多年前父親肺炎,直到往生都沒有痊癒。彭啓清記得父親喝水、吃東西常常會嗆到,直到參訪日本後才了解口腔照護與吸入性肺炎之間的關係。父親離世的遺憾,彭啓清化為動力,有任何演講衛教的機會,都苦口婆心呼籲為長照的被照護者做好口腔清潔、維持口腔機能,強調可以減少因為嗆咳造成吸入性肺炎的機會,從而減少肺炎重症帶來生命及醫療資源損失。彭啓清解釋,被照護者往往口腔組織老化,不但有口腔衛生問題,還常有許多口腔疾病,包括牙周病、蛀牙,甚至斷牙、口腔炎或口腔癌等,日常的進食咀嚼吞嚥也面臨困難。可是若能維持口腔清潔、做好咀嚼訓練,就能維持口腔機能,更能避免因為誤嚥造成的上呼吸道疾病。到宅看診看盡悲歡離合,也看見人間有愛。經過多年特殊需求者口腔醫療的經驗,彭啓清於2017年加入到宅牙醫師的行列,成為竹竹苗地區第一位提供到宅服務的牙醫師。觸動他的個案是尖石鄉一位病患。這位病患因脊髓損傷而癱瘓,那天急性牙痛,打電話給彭啓清求救,隔天彭啓清專程上山,為他治療。治療結束,病患鬆一口氣,感謝的眼神讓彭啓清至今難忘。到宅治療特別容易碰上情感衝擊。他記得有一次,到偏鄉為行動不便的腦性麻痺孩子看診,孩子長期因牙疼哭鬧,讓家庭生活大受影響,媽媽更瀕臨精神崩潰邊緣。但自從解決了孩子的牙痛,這些問題都煙消雲散,彭啓清初次感受到自己不僅能解決疾病的困擾,還能幫助一個家庭重返正軌。到宅的過程中也可以看到悲歡離合的故事。彭啓清說,需要到宅治療的患者大部分都有一段不幸的意外或疾病,家人卻不離不棄的照顧。夫妻之愛、父子母女的親情,讓他深深覺得人間有愛,這種美好的心靈感受也是驅動彭啓清繼續走下去的力量。彭啓清說,到宅看診的大困難是,要帶著30幾公斤的裝備,像是簡易的移動式牙科治療工具、沉重的空氣壓縮機。再者,由於病患臥床,治療的空間十分受限,彎腰駝背的姿勢也造成體力上的負擔。而如何在維護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治療,更是挑戰。彭啓清的愛心贏得許多長照家庭的信任,不僅被照顧者指定只給彭啓清看牙,還有不少家屬因為彭啓清在治療過程中的衛教宣導而了解口腔照護的重要,即便後來被照顧者往生,家屬仍願意不遠千里前來彭啓清的診所,定期請彭醫師檢查牙齒。「辛苦但值得」的工作,需要更多年輕牙醫參與。如今台灣的口腔照護長照制度正在扎根,彭啓清盼望更多年輕牙醫師投入這份「雖然辛苦但值得」的工作,認為政府也該投入更多資源,培養年輕牙醫師在長照者口腔照護方面的專業,也開設更多課程教導照服員口腔照護的觀念,並向國人宣導口腔健康與身體健康的關聯。彭啓清認為,台灣不缺頂尖牙醫,但牙科醫療資源仍集中在都市,多數年輕牙醫也更傾向留在都市發展。他鼓勵年輕的牙醫師從參與巡迴醫療做起,或響應牙醫公會的志願者定期招募,「花費一點點時間走訪偏鄉義診,相信會有不一樣的成就感與領悟。」彭啓清感謝妻子、孩子的支持,讓他能實現自我期許,也感謝每個他服務過的病患體諒。彭啓清笑說,他把大半的時間都花在走訪偏鄉及到宅看診上,「診所大門最常張貼的公告就是巡迴醫療公告,病患一看就知道我出門看診去了。」個人獎:彭啓清年 齡:59歲出生地:新竹縣竹東鎮學 歷: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現 職:啟清牙醫診所負責人經 歷:新竹縣牙醫師公會理事長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台灣特殊需求者口腔照顧理事主要事蹟:●推動長照者口腔照護制度●推廣身障、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醫療●推動偏鄉到宅醫療●協助成立司馬庫斯巡迴醫療團●投入原鄉校園學童口腔保健【看更多得獎者故事】.第33屆醫奉獎系列專題報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07 醫療.精神.身心
癌症病人和家屬,面對重大疾病如何做心境調適?心理師傳授「5字訣」助面臨各種挑戰
癌症病人和家屬,做為疾病適應或心理調適的依據,應該如何心境調適?面對重大疾病,如何做心境調適?動筆時,腦海浮現出的第一個概念,是這幾年台灣臨床心理學界在推廣心理健康觀念時,最耳熟能詳的「安、靜、能、繫、望」五字訣,這也是我在工作上與病人、家屬互動的基礎。書裡的每一則故事雖然各自有強調的重點與主軸,但核心仍圍繞著這五個原則,只是依據不同的臨床情境來延伸和運用。這個概念,原本出自重大災難與創傷後的心理急救原則,後來陸續被運用在其他不同的情境,例如Covid-19三級警戒時期,不少心理衛生人員將它編寫為疫情底下,維持身心安定的調適原則。心理調適「五字訣」幫自己安定心情而我認為,「安、靜、能、繫、望」五字訣,正好也非常適合分享給癌症病人和家屬,做為疾病適應或心理調適的依據,讓病家能夠藉由這些簡單的原則,幫忙自己將突然亂了調的生活與心情安定下來,才有更多的心力、體力及腦力,消化、整理、因應持續面臨的各種挑戰。這五個原則分別是:.「安」維持身體與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適感。一下子接收太多資訊、來路不明的報導或偏方,容易引發我們更多的焦慮、恐慌或不舒服的感受,甚至延誤到關鍵的治療時機。建議確保自己正在接受正規、恰當的醫療處置之後,以接收醫院或官方提供、具公信力的疾病衛教資訊為主,減少不必要的慌亂與不安。.「靜」促進身心的平靜與鎮定,減緩強烈的身體反應和情緒波動。罹癌與治療的過程中,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情緒起伏,雖然很困難,但請提醒自己:盡量減少壓抑、否認或苛責,而試著改用接納、理解、探索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也可以找尋自己慣用、喜歡的放鬆方式(如:畫畫、聽音樂、寫日記、宗教信仰、瑜伽、呼吸練習等),在感受到壓力時,藉此幫助抒發、穩定心情,並將注意力專注在當下,不被憂慮的思緒牽著走。.「能」透過一些讓我們感覺自己有價值、有能力的事情,平衡面對疾病時的無能為力或挫折感,提升自我效能感。生活中,仍應保有自己喜歡、做得好、能獲得成就感的事情或興趣,而不是只剩下疾病、治療或照顧。罹病與治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這些生活的不同面向,幫助自己找回正向的感覺。也可以試著將太過抽象、廣泛的目標,切割成比較容易執行的小目標。像是將「我要變得更健康」,調整為「每天繞公園散步半小時」等具體可行的行為。經由每一次目標的達成,我們會漸漸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與控制感。.「繫」維持與外在的聯繫,有助於降低孤單感。在生活中,找出信任、相處起來覺得舒適的家人或朋友,哪怕只有一個、兩個也很好。生病、治療的過程中,與信任的親友保持聯繫,和他們分享感受、交流。有品質的人際連結與支持,能幫助我們提升抗壓性,更能調適壓力。.「望」維持樂觀與希望感。在罹病、治療的過程中,心中保有嚮往的目標,這樣的想望常常能夠幫助我們度過最困難的時候。曾遇過一位骨髓移植中的病人透過自我激勵「康復後,我要去迪士尼玩」,熬過辛苦的治療過程;還有位上了年紀的病人為了想看孫子上小學,努力配合治療。我們可以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為自己打氣。有位病人曾經和我分享,他一想到要做MRI(磁振造影)檢查,就感到非常恐懼。後來,他在心裡告訴自己:「等我完成這項檢查,就去附近的商圈吃美食。」每一次的檢查,他就靠著這樣小小的希望,度過最害怕的三十分鐘。真實互望,你、我誰也不孤單基於個案隱私的考量,寫下的故事案例都經過適度修改、模糊個人資訊。我也曾直接詢問某幾篇故事中的主角,是否同意讓我將他們的生命經驗改寫分享。在徵求同意時,其實我的內心十分忐忑,擔憂他們可能有所顧慮或是感到為難。出乎意料的是,絕大多數的人聽了我的詢問都一口答應,並表示很樂意將自身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甚至鼓勵我,就用他們最真實的樣貌呈現吧。謝謝每一位和我相遇的個案,謝謝你們用生命教會了我許多事,也謝謝你們給了我撰寫與分享的勇氣。由衷地希望讓更多的病人、家屬與親友,在這段不容易的人生旅程中,有機會感受到自己沒有這麼孤單。延伸閱讀:.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28 養生.家庭婚姻
「我就渣」的潛台詞是什麼?渣男渣女是如何從小被養成的?
不負責與渣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不負責任的人,並且稱他們「渣男」或「渣女」,似乎給了這樣的評價會讓內心得到些許安慰,因為他們是犯錯的人,是該承受世俗指責和詬病的人。我們自己也可能做過很「渣」的事情,為自己貼上這樣的標籤似乎也會讓心情變得輕鬆,反正破罐子破摔,只要說出「我很渣」,也就無所謂了。事實上,簡單地將不負責和「渣」畫上等號,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當我們用「渣」去看待別人的時候,就無法看到一個人的本質,下次還是會看不清對方,再度犯同樣的錯誤;當我們用「渣」看待自己的時候,就會一次又一次地逃避問題,也就意味著一次又一次地傷害別人,內心同樣是煎熬的。我們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不負責任的習慣呢?還是得說回本章第二節提到,孩子耍賴要玩具的例子。父母用不同的方式面對孩子無理取鬧的行為─一個是父母覺得大家都在看,感覺很丟人,於是尷尬地妥協;一個是把孩子轉移到沒有人圍觀的地方,堅持陪伴孩子直到冷靜下來。大家認為哪個孩子更有可能獲得責任感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第一個孩子做了過分的事情之後,不僅沒有承擔任何代價,竟然還得到獎勵,也就是沒有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相反地,第二個孩子全程需要面對情緒、消化情緒,以及理解自己為什麼被拒絕,還有未來如何再次應對這樣的事件和情緒,這就是學會承擔責任的過程。除了上述兩種父母的應對方式之外,接下來看看另外兩種可能導致孩子出現負責困難的情況。一種是父母會把耍賴打滾的孩子留在原地,頭也不回地離開,這種方式也許會讓孩子當下停止哭鬧,但卻可能在孩子心裡種下了一顆被拋棄感和無助感的種子。孩子會覺得,原來自己做了讓父母不高興的事情時,是可能被丟下的、被拋棄的,一旦產生了這樣的念頭,就會進入一種無助狀態─我對現實是無能為力的,只能依附於父母而存在,一旦他們離開了,我什麼都不是。在這種狀態下,人很難學會負責,因為負責需要有一定的自我能量,萬一沒有人能讓自己依賴,那麼自己就無法產生能量。比如有些人的戀愛對象頻繁更換,一個接一個,從來不讓自己有空窗期,其實就是一種無法對自己負責的狀態,只有讓自己在戀愛關係中依附於另一半而存在,才能生活下去,否則自己就什麼都不是。還有一種常見的父母應對方式是,對於正在耍賴的孩子大聲喝斥、惡言相向,甚至試圖嚇唬孩子,從而讓孩子斷掉不切實際的念頭。我記得有次在馬路上遇到一對母子,兒子可能之前提出了什麼過分的要求,媽媽不同意,兒子就一直撒嬌想央求媽媽同意。媽媽的回應非常刺耳,當時真的想衝上前去,請她不要這樣說,但我確實無權過問和干涉,只能作罷。媽媽說:「你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不愛你了!會非常非常討厭你!」孩子聽了,恐懼又慌張地說:「不,媽媽是愛我的!是喜歡我的!」但媽媽可能在氣頭上,就不斷咬牙切齒地重複:「不,不喜歡!你給我閉嘴!你越說話,我越不喜歡你!」唉,當時聽得我的心都要碎了,不管孩子提出了怎樣的要求,都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引導。但在這段情緒的發洩中,這個孩子可能產生了「不被媽媽喜歡和愛的恐懼感」,之後為了再次發生,可能就會把任何會導致這種情況的事情都扼殺在搖籃裡。一個壓抑所有情緒的人,會怎樣呢?─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愛情的三要素是承諾、親密和激情,缺一不可。每個人對愛情的態度不同,對於不同要素分配的比例自然不同,但每個要素都是必須存在的,其中承諾就是依賴責任感才能存在的。所以不負責任的人,更容易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出「渣」。令人疑惑的是,在感情中不負責任的人,在學習或者工作中可能完全是另一種狀態,比如會按時完成作業或對於自己承擔的工作極其上心,其中的區別在於「責任是否與核心情緒掛鉤」。學習和工作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刺激到一個人有創傷歷史的核心情緒,因為我們大多數的挫敗經歷都是在更早期的時候,與照者的互動關係中就已經體驗過了。甚至有些人的迴避表現會強烈到根本不會讓自己開始或進入一段感情,總是以各式各樣的理由推掉或拒絕潛在的關係,這是一種終極的無法對自己負責的表現。「渣」是一個太過簡單的評價,也許我們給自己一個機會看到「渣」背後隱藏的資訊,最終可以找到完整的自己。※ 本文摘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們該如何長大:寫給成長過程中走迷、挫傷的你,完整自己的二次成長療心室》。《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們該如何長大:寫給成長過程中走迷、挫傷的你,完整自己的二次成長療心室》作者:王瑞 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3/09/27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5 醫療.皮膚
換藥像被剝皮 血淌滿地…連曬太陽都是奢望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每次換藥的時候我像活活被剝了皮,低頭看到滿地都是自己的血,卻痛得只能無聲地尖叫。」「我是來自部落的孩子,可是卻再也不能穿漂亮的衣服快樂地在太陽下奔跑。」「這個病會遺傳,未來甚至不敢生下女孩,我不要她經歷一樣的痛苦。」26歲的宸誼出身花蓮原住民部落,擁有亮麗外型,從小由阿嬤帶大,自國小、國中到讀五專,身上不時有紅疹、濕疹症狀,對皮膚症狀早已習以為常,而近年的一次嚴重急性發作,一度高燒病危,住院後才確診罹患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全身膿疱且多處傷口,沾黏衣服拉扯產生的劇痛,彷彿「用刀把皮活生生剝下」,用過無數治療方法,終於在生物製劑協助下,穩定控制病情,除感謝男友不離不棄照顧,更期許有一天能不再復發,穿起漂亮衣服,享受正常人的生活。GPP偷走的生存權|輕微皮膚症狀 竟差點變成致命的重症宸誼回想,因出社會後工作日夜顛倒,皮膚開始出現皮屑,由於父親家族曾有乾癬病史,因此對於症狀並不陌生,起初皆到診所就醫,針對乾癬治療,並沒有特別積極處理。直到某天突然身上的傷口不斷流膿、流血,且反覆發高燒,在朋友協助下送至急診,發現白血球指數過高,不慎感染可能有生命危險,直接安排住院。住院期間,除了臉以外,脖子以下全身都是傷口,醫護協助換藥時,須使用治療燒燙傷患者的濕紗布擦拭,而在換藥前即使吃了止痛藥、打嗎啡,仍然止不住痛,「我痛到只能無聲地叫,是在有意識情況下,彷彿被人用刀活生生剝下一層皮,血滴滿整個地板。」「這病可以根治嗎?我不想一直反覆發作。」宸誼分享醫師診斷她確診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後當下的第一個念頭。她說,確診初期,吃藥、擦藥2至3個月,仍無法控制病情,後續改嘗試免疫抑制劑,但卻使得她免疫力低下,每當天氣轉換更容易感冒,感冒時就會誘發GPP,甚至每月經期也會引起復發,產生「不得已要吃藥,但吃藥又無法避免復發,且還有副作用」等惡性循環;所幸2011年國際威期刊NEJM找到GPP的發病因子,加速專門針對GPP急性發作的生物製劑問世,宸誼改施打這樣的生物製劑1至2天後,全身膿疱明顯改善,且無其他症狀,「生物製劑好像上帝給我了一條生路,是我的救命稻草,否則真的像是被判了死刑…」GPP偷走的形象權|擔心再發作 失去穿衣與戶外活動自由新冠疫情爆發期間,醫院加強住院管制,宸誼回想去年夏季再度急性發作,因為全身長滿膿疱,只能穿著布料較薄的睡衣,避免傷口黏到衣服、拉扯再度流血,沒想到從早上9點到院,晚間7點PCR檢驗確定新冠陽性,一度被拒絕收治住院,但宸誼正在高燒,醫院評估後,仍讓她在晚間11點入住醫院。也因為新冠肺炎拉長她住院時間,第一週先治療新冠,好轉後,第二週才能治療GPP症狀。宸誼分享,愛美是女生的天性,因為GPP讓全身都有傷口、色素沉澱,漂亮衣服、太過貼身或比基尼都不敢穿,只能著寬鬆的長袖、長褲。從小在部落長大的她,其實最喜歡曬太陽、打籃球、跑步及游泳,卻因為GPP讓她不能曬太陽,也不敢輕易玩水,就怕一不小心讓疾病再復發,愛到處遊玩的她也再不敢出遠門或出國,擔心突然發作時,可能沒有藥物能立即治療。GPP偷走的生育權|恐懼會遺傳的風險 未來不敢生育女兒GPP較難為大眾所知,連宸誼花蓮的家人也無法理解為何無法治癒,時常復發又得要長期住院,對她來說,這2至3年最感謝的人莫屬男友,當她不舒服時,立即帶她就醫並給予照顧,即使知道她罹患難纏疾病,仍然願意跟她交往,從沒有出現任何眼神、語氣、態度不耐的狀況,盡可能讓她多休息,少做家事,「他讓我知道世界上真的有人不在乎我的外表,身體的傷疤,更不覺得是負擔。」外表看似淡定,鮮少露出情緒波動的宸誼男友說,過去雖然有照顧外公外婆中風的經驗,但對於GPP是「無法預期」,隨時都有可能發作,但仍然選擇交往。他說,照顧這件事很累,說不累是騙人的,但她已經很不舒服,只能盡力做能做的,「人與人互動就是heart to heart,不用思考太多,在一起前沒想那麼多,現在也不會想太多。」擁有男友與家人的支持,讓宸誼堅強勇敢對抗疾病,不過因GPP不定時反覆復發的特性且可能為遺傳性疾病,不僅影響到她工作表現,也影響她對於結婚生子看法,就怕生了女兒,未來得跟她走一樣的路,她現在對未來沒有明確規劃,只希望身體健康就好。宸誼也呼籲,若有出現膿疱、乾癬的病人,應及早到大醫院皮膚專科就醫檢查,及早正確診斷、及早獲得妥善治療,採能有機會讓疾病有更好的控制。此外,也期許若未來能有病友團體能互相支持,可以藉著分享交流心路歷程,走過每一個無助時刻。「我才二十多歲,如果問我對未來的期待,我希望我沒有生病。但既然得到了無法被治癒的GPP,只希望它永遠不會再復發,讓我能跟一般女孩一樣好好生活。」【疾病小百科】●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縮寫為GPP)是一種罕見的嗜中性白血球增多皮膚疾病,特徵為皮膚出現大範圍的無菌膿疱(甚至匯聚成「膿疱湖」)、脫皮及紅斑。●急性發作時會出現膿疱合併發燒等嚴重全身性反應。包括發燒、發冷、疲勞、嚴重疼痛、灼傷感,但每位病患的症狀都不相同,提醒患者如有任何症狀應儘快前往大醫院皮膚科尋求正確診斷治療。●病程難以掌握,容易反覆發作因而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急性發作時若未即時給予治療時,全身型膿疱性乾癬也有可能引發危及生命的併發症,是一個不可輕忽的皮膚重症疾病。建議就診科別:皮膚科延伸閱讀深入了解更多疾病資訊>>>【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疾病百科聽聽專家視角怎麼說>>>不敢結婚 放棄生育…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病人三困境 醫:已找到致病基因📢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
-
2023-09-24 醫療.精神.身心
猶豫不決如何做決定?專家教你5招應對:幫你成為更果斷的人
猶豫不決應對策略─如何更容易做出決定我們已經看到,如果我們做出了一個「糟糕」的決定,心理免疫系統可以保護我們,因此我們應該勇敢去做,而不是退縮。還有其他的策略可以幫助你成為更果斷的人,我們一起來看看:1.學會承受風險你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在冒險。即使你是在決定一些相對不重要的事情,比如要看哪個電視節目,這也是在冒險:也許你不會喜歡這個選擇。而當你在做更大的決定,比如是否要搬到另一個城市,潛在的風險也就會更大:你會交到朋友嗎?能找到工作嗎?這裡的重點是,不要把決定推到未來或不做決定,而是要學會承擔做決定時伴隨的風險。為什麼這很重要呢?因為你的果斷程度會影響你對自己的看法。當人們長期猶豫不決,常常改變主意時,他們會開始對自己失去信任。比如說他們已經決定明天要打一通電話,但是當明天到來時,他們卻決定推遲,專注於迫在眉睫的最後期限。經常改變主意、時常答應了卻做不到,會讓你失去對自己的信任,失去堅持到底的信心。這就是為什麼做出決定,並學會承擔隨之而來的風險對你有好處。學會接受生活中存在著不可預測的因素,你越快學會接受這個事實,事情就會變得越容易。2.轉移焦點─慶祝你的果斷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更果斷的人,練習更快做出決定就很重要。在你花了足夠的時間(比如三十分鐘)考慮之後,確實做出選擇非常重要。然後,你應該要為自己的果斷而開心,而不是一定要做出「正確」的決定才開心。當你因為果斷行動而感到快樂時,就會激發你的動力,激勵你將來再次果斷地行動。3.什麼讓你充滿活力?如果你正在掙扎要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或職業發展方向,問問自己:什麼能讓你充滿活力?這可以讓你有個概念,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什麼讓你感到滿足,讓你覺得實現了理想。4.「如果我知道我不會失敗,我會怎麼做?」當你對一個決定感到不安的時候(比如是否要跟老闆請假,或要求伴侶多花些時間陪你),就問自己這個強大的問題。這個答案可能成為深刻見解的關鍵,你可以用來改變你的生活。5.為你的生活按下重啟鍵最後,我想要分享一個想法:有時候,當我們的決定沒有作用,我們會用各式各樣的原因批評自己,然後就會裹足不前,我們會停止嘗試與冒險。而當這種狀況發生時,能讓你感覺好一點的方法,就是按下生活的重新啟動鍵,重新開始。當我們犯錯時,通常會把它記在心裡─牢牢記住這件事。我們越去注意那些「糟糕的選擇」、錯誤和遺憾,心裡的筆記就會越堆越多。我們傾向於認為擁有越多這樣的筆記,下次就會做得越好,但這樣的事並沒有發生。真正要記住的是,所有的猶豫不決、錯誤和失敗,只會讓你感到無力,耗盡你的動力。所以我們必須採取別的方法:按下生活的重新啟動鍵,重新開始。我們必須拿一塊海綿,把心理石板上的所有東西都擦掉,刪除那些筆記。我們必須放下那些負面記憶。然後,重新從第一天開始,就從今天、這個當下開始,養成新的習慣,慢慢地重塑自己。其他機會就會隨之而來,我們會找到新的方式發光發熱。如果上個星期、上個月或去年沒有按計劃進行,你的決定沒有發揮作用,請把所有的自我批評都抹掉,重新開始。按下生活的重新啟動鍵,邁出前進的第一步。總結做決定是很多人都會感到掙扎的事情,這種掙扎的根本原因經常是恐懼─害怕做出錯誤的決定,害怕無法實現你要的結果。但矛盾的是,你越能擺脫這種恐懼,並學會接受有時候你的決定就是不如預期那樣發展,那你就會變得越果斷。你越常練習承擔做決定所帶來的風險,就越容易做出決定。如果現在要你試著使用本章中的一種策略,你會選擇哪一種?如果接下來的三個星期內,只要你需要做決定,你就開始使用這個策略,那麼你的體驗會有什麼改變呢?它會如何改變你的生活?選定你要使用的策略,把它寫下來,只要使用它,就在旁邊打個勾。然後寫下你這一天因此有什麼樣的改變。※ 本文摘自《即時情緒修復:2分鐘告別壞情緒,透過50個小練習,讓你擺脫焦慮、恐慌和壓力》。《即時情緒修復:2分鐘告別壞情緒,透過50個小練習,讓你擺脫焦慮、恐慌和壓力》作者:奧莉維亞‧瑞米斯譯者:吳宜蓁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3/06/29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學人文教育的教與學
【編者按】:本週由長庚醫學系師生二度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一位人文及社會醫學的老師分享她教人文哲學的心得,她希望培養出來的醫學生將來在面對病人與家屬時,可以有能力「換位」思考,在知己知彼的平台上,看見與聽懂彼此,進而創造可互為主體的對話空間,這是何等的理想境地。→想看本文兩位還沒有進入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各寫出令人感動的醫學人文的學習心得,「再多的資源也無法取代單純的陪伴與傾聽,也重新反思了也許應當從『我們希望能帶給他們什麼』,轉變為『他們真正需要與想要的是什麼』」。→想看本文「即將成為一名醫者的人,我仍有許多值得學習的空間,方能體察、感悟並如日一般溫暖關懷更多沒被看見的人們」。「請問你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為什麼會想申請我們學校的醫學系呢?」「考官好,我想我是一個溫暖且富有同理心的人,貴系一直是我夢寐的科系,我希望成為一名醫生……」四月衝刺學測面試的季春,重考班內的學生們面戴著在鏡子前練習許久的微笑,侃侃談吐著早已練習數次的考古題,姿態要穩,適時的手勢,讓考官印象深刻。「根據醫學四大倫理,尊重自主、行善、正義與不傷害,我認為……」我抬頭望著眼前的練習面試的重考生,我作為模擬面試的學長不禁嘖嘖讚嘆,啊,不錯,居然準備了這個。在近百人的教室中,長桌各以不到兩尺的距離為界,一方是數十人問題導向討論練習,另一方則各自輪著多站迷你面試,考生們回答地振振有詞,此起彼落如浪般,好似非得在考官嚴正的眼神中打出一波浪花,才顯得出眾,否則只能成了漣漪做陪襯。 三年了,面對醫學人文,我有變得更加成熟,更有同理心嗎?還是我仍是以解題的邏輯與題庫的整理作為回答?我有更懂的與人相處與合作嗎?有如我當年的面試的答辯般所說,我真的有做到先自省而後勸說,先安穩照顧人的心,再來解決事情,讓整個團隊更好嗎?在面對考生們的陣陣聲浪裡,我不禁沉沉地墜入無聲的回憶之海,我思忖著,而對喑啞的自我感到難受。所謂的醫學人文素養,是被教出來的嗎?我驀地憶起在夜晚梳理情緒以回應醫學人文課程的學習單的那些時日。以醫學的理性為根,讓感性蔓延成散枝,那一葉的脈絡展成疾病歧視與污名,這一花簇綻成了倫理道德與原則,有些散落地是生死與宗教的意義,仍在漫漫飛揚的花絮是生命有形的美好。啊,男人與女人,老人與小孩,高瘦與矮胖,醫療化與污名化,這些不經意地,原來都可能成了標籤,甚至是歧視。「選課當然要選那個老師,內容比較涼也分數比較甜。」「醫學人文的成績是怎麼拿高分的啊,真的很不喜歡這科。」「反正老師也分不清楚誰寫的,chatGPT寫就好了吧。」「一定要寫那麼多嗎?搞得好像在比作文,沒能寫出又不代表我比較沒感受。」面對同儕聲浪,啊,這是多麽赤裸而坦承,真實地,畢竟在醫學人文的教育裡,作為學生,我們從未真正行醫。在醫學競爭的框架下,同儕不斷地被迫篩選與掙扎,人前人後,到底為了什麼而非得要有同理心啊?我同理了他,誰同理了我?人們啊——還是我也曾傷害了許多人嗎?我不禁陷入了迷惘,醫學人文,對醫學生而言,該是什麼樣的定位。「蘇菲的選擇,連體嬰要不只能割除一方,否則只能雙亡,該怎麼做才好?」「耶和華見證人因信仰而拒絕被輸血,作為醫師,你該怎麼做才好?」「自殺、安樂死、醫師協助自殺的死亡,人是存在著緩和醫療也無法緩和的痛苦,人難道沒有自我解脫的道德權利嗎?」「疾病污名出自於未知的恐懼,如痲瘋病、愛滋與精神疾病,這種羞辱與歧視更甚而內化使人自慚形穢,貶低自我。」「近代將許多非醫療狀況如老化等,逐步納入醫療管轄並定義,有時去污名現象本身,有時卻削弱個人自主性,甚至對醫療權威產生依賴而難以提出質疑。例如過動症與肥胖,抑或是同性戀的疾病化與去疾病化的歷史過程。」哲學、社會、歷史、宗教、性別、生死學、生命倫理等各自在我成醫之路不斷交織深化。三年來近百堂的醫學人文案例,不斷地在我的生活上演著,更甚時時提醒著我體察著這細微的差距,從他人不經意的言行到我的徹夜難眠。我做錯了什麼事嗎?為什麼在醫學人文這條路上,越是走得深入,越是深覺所見所處皆為沈重。儘管我能屢屢在醫學人文的回答中得到師長肯定,我仍在許多深夜裡驚覺,同理心這條路,從來不會是有分數的邊界,也不該有,好似富含同理心這詞,一念之間,其實也可能傷害了人,甚至是自己。面對未知龐雜的醫病關係,學校教導我的,是一套套的解方以自保,還是讓醫學人文成為學分的工具?如果我連同儕關係都搞不好,我還能好好面對身患疾病且背馳價值觀的病人嗎?學校教育領我看見許多,師長們有意無意在我們的心裡播下人文的種子。原來所有醫學人文的案例只是寒冬前的風雨,與世相處才是真正磨練心態的修羅場。我在校園的生活圈與現代社群中,細看著人們不斷提出並比較的外表差異,細撫著文化脈絡下難以拔除的性別歧視,細細地去感受著批判與訾議背後不同立場的可能,不知不覺地將自己排擠而出,在汲汲營營的世道下,我好似成了湍流下緊抓不鬆他手的人,一點點不合框架的立場都可能讓我在人群中被沖散。當我體察周遭這些難以言喻好似寒冬與冰水的感受,我才知曉,作為即將成為醫者的人,肆意地說著或自以爲著同理只會留下傷害,不發一語地接受這些標籤與歧視也可能只會讓人文的種子在心裏凍寒泡爛。在行醫成功看見病人的笑容前,我們趕得上春,讓心中人文的枝枒綻放嫩葉嗎?我猶未可知,但我想著,也許醫學人文素養,應該是被感受出來的,而不是被教育出來的。「我出生自弱勢家庭,申請醫學系不只希望能翻轉家境,作為一名良醫,幫助他人,更盼能以病人為師,學習生命的意義……」考上醫學系的那一年,我的雙眸也曾向面前的考生一樣綻著光,在面對考官的五分鐘內,信誓旦旦地將幾句話畫成了往後餘生的美好藍圖。甫過三年,我雖然仍未真正行醫救人,卻在醫學人文教育的播種與澆灌下,看見人與人之間可能有多麽地晦暗無助,也從中一次次地憬悟,原來,作為即將成為一名醫者的人,我仍有許多值得學習的空間,方能體察、感悟並如日一般溫暖關懷更多沒被看見的人們。願不久的來日,我心中的種子也能萌芽茁壯,安守迷茫的人群,更甚成為一方滿開葳蕤繁花的樂土。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21 醫療.腦部.神經
為何有些事情忘記以後,無論怎麼做都回想不起來?專家曝關鍵
遺忘的好處當我們忘記事情時,大腦中發生了什麼事?每個神經細胞的外膜上都有許多樹突,這些刺狀物會隨著記憶的建立而數量倍增,並隨著遺忘而收縮或變稀疏。所有動物都有這種狀況,從蒼蠅到人類。這種分子平衡涉及兩種機制:一個用於記憶,另一個用於遺忘。如果樹突沒有收縮或變少,動物就無法用新的記憶來取代舊記憶。在迷宮中找尋出路的老鼠,也無法找出各種替代路徑。舊記憶不動的話,動物就無法用新記憶求生存。大家都會覺得遺忘是缺點,想不起事情的時候,還會責怪自己。我們還會害怕,記憶力衰退是阿茲海默症的前兆。這種恐懼是毫無根據的,隨著年齡增長,正常人難免都會有失憶、失神的時候。這不是心智衰退的跡象,而是大腦多年來接受和處理過量的資訊,偶爾會當機。有一派神經科學家認為,老年人記憶力衰退,是為了保住一些特定的回憶,所以得篩選不斷湧入的資訊量。因此,他們搜尋記憶資料庫的時間會更長,還常常找不到。也就是說,偶爾想不起事情並不是大腦退化,而是年齡增長的必然現象。因此,老年人經常用來挖苦年輕小伙子的話,或許還真的有點道理:「我忘記的東西比你所知道的還要更多。」《遺忘本能》的作者、精神病學家史摩(Scott Small)談到「忘記」的好處:無論生活多麼一成不變,唯有不斷更新現有的記憶庫,才能適應快速改變的世界。想要居家大改造的話,就得先拆除現有的裝潢。同樣地,科學家已經證實,為了適應環境變化、展現行為彈性(behavioral ¬exibility),大腦就必須在記憶和主動遺忘間取得平衡。「遺忘」不會一次到位,而是會一點一滴的消失,而最先忘掉的就是細節。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會遺忘所有細節,但那件事不會從你的心智雷達中完全消失,只是會逐漸淡去,就像古老的拍立得照片一樣,從鮮明到褪色,最後只剩模糊的灰色輪廓。儘管如此,照片中的人物或物品仍然在,只是失去了色彩。從記憶到遺忘的過程通常很緩慢,而且總是斷斷續續的。拍照時,如果有人跟我交談,那麼我對這張照片的記憶絕對會更加深刻。只不過,跟照片不一樣,對於同一個事件,大家的回憶會有所分歧,特別是在瑣碎的事情上。隨著歲月的流逝,當事人的記憶會有所不同,因為事件發生時現場有許多要素,而他們對這些要素的感受也不同。有時多問幾個在現場的當事人,就可以化解這種分歧。但後面我們會提到,若當事人採信了錯誤的訊息,或受到「煤氣燈效應」所操控,那他的記憶就會被汙染。此外,被遺忘的事情,只要透過仔細的提問就可以找回來,比如在法庭上會用到的交叉質詢技巧。但有些事情是真的忘記了,無論使用什麼方法都想不起來。但我們總會期待,只要有適當情境或提示,就能找回那難以捉摸的記憶。例如,許多人會夢到多年來從未想起過的人、事、物。可想而知,這些記憶仍舊完好無損,但不知為何,直到做夢時才會出現。這裡有條簡單的原則;如果某段記憶內的各項訊息不再適用於任何目的,那麼它就不太可能被回想起來。舉例來說,如果你經常旅行,就不太可能記得所有住過房間的號碼。如果有線索的話,你可能會記起一些,比如門牌設計很特別的飯店。如果你忘光了也沒關係,事實上,有些飯店你多年來只造訪一次,所以房間號碼這種細節就沒有用處了。因為你的大腦從未主動將這項訊息從短期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所以你離開飯店不久後,就會忘記那房間的號碼。大腦按照實用原則在運作,所以只會記得重要的事情,小事情則會自動被遺忘。這個功能實在很有意義。※ 本文摘自《記憶強化全攻略:美國最機智的神經科醫師教你運用聯想力,活化大腦、延緩失智,讓人生更有品質》。《記憶強化全攻略:美國最機智的神經科醫師教你運用聯想力,活化大腦、延緩失智,讓人生更有品質》作者:理查‧瑞斯塔克 譯者:劉宗為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8/29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0 活動.活動最前線
94歲阿嬤圓夢成高齡網紅 拍殭屍片打破失智刻板印象
「記得,不是理所當然,是萬分珍貴」 趁奶奶還記得,送給她的回憶禮物原本是導演紀錄家族和94歲失智奶奶,一起拍攝趣味短片的生活,居然捧紅了奶奶?在鏡頭下變身爆笑諧星的奶奶開始上電台採訪,瞬間變成全台最高齡網紅,全家人還被邀請到大型慈善晚會表演!導演想用戲劇來活絡奶奶的記憶,異想天開動員社區鄰里,一起和奶奶拍一部金剛戰士大戰殭屍的B級電影。然而遇到找演員的困難,還有拍攝前期,手意外受傷的奶奶,接踵而來的狀況,面對已失去短期記憶的奶奶,導演和家族還有社區的鄰居們,究竟要如何完成這場拍攝呢? 失智症為高齡社會重要議題。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民國120年失智人口逾46萬人,屆時每100位台灣人將有2位失智者。大眾常因不了解失智症而恐懼排斥,造成延遲就醫,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只剩下長輩臥病在床,對照顧者來說,不論經濟、心靈或是體力,更是沉重的負荷。為此,導演徐紫柔期盼能透過這部幽默逗趣的紀錄片,讓大眾得以用正面的態度面對這項疾病,同時也為罹患失智症的奶奶留下一段深刻美好的回憶。關於電影社區總動員!最無厘頭、笑淚交織的家族任務以喜劇紀錄片的方式講述失智症的發現及陪伴《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是導演紫柔內心深埋已久的期望。早在多年前,看到日本攝影師淺田政志拍攝一系列別具特色的全家福照,其中有一張全家扮上金剛戰士作在地板吃麵包的照片,讓她大感興趣:「就算出任務也要有休息時間攤著吃飯,非常邋遢又自然,這完全就是我們家呀!」心裡便埋下遲早有一天也要這麼做的種子。於是,從事影片創作的紫柔拿起攝影機與家人拍攝短劇,也開設了臉書粉專「決戰家族」上傳影片成品讓大家聞香。沒想到一支把奶奶(實際上是外婆)打造成饒舌歌手的的饒舌短片「台北客家粄條」一夕爆紅,有了這些拍片經驗和家人培養默契,讓紫柔下定決心挑戰「記憶戰隊」B級片!這次,她有更大的野心,就是召集社區的人一起和奶奶演戲,不但找到很有表演慾的阿公阿嬤,在桃園家鄉更召集將近百名的在地居民飾演殭屍!導演徐紫柔表示,大約十幾年前,奶奶八十幾歲時,開始有失智症徵兆出現,當時家人就很快帶她去作失智症診斷,經過藥物治療和家人的陪伴,讓奶奶這十年來都維持在輕度失智,沒有惡化。她表示,「我們各自用每個人的方式,去陪伴奶奶,比方平時大舅家和奶奶可愛幽默的鬥嘴,還有照護她生活上的所需,我的話,就是用拍戲和奶奶一起創作!」,桃園市失智症關懷協會的理事長也直言,失智症可以十年都維持輕症非常的難能可貴,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關鍵,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家人滿滿的陪伴。導演徐紫柔慶幸自己能因此與奶奶共享更多時光,所以也想把這份幸運傳遞給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希望能更少一個人,因為不理解失智症,而讓家人快速惡化成重症;希望大家都能有意識,成為記憶戰隊的一份子,一同正面且積極地面對未來的高齡社會。《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導演:徐紫柔演員:蔡鍾景妹、蔡瑞洲、蔡燕麗、蔡憶涵、蔡翊帆片長:81分鐘上映日:10月13日級別:普遍級語言:國語類型:紀錄片關於導演徐紫柔獨立影像工作者,參與過商業廣告、電影的拍攝與製作。近幾年多為紀錄片拍攝,以獨到女性細膩觀察力,用接地氣的敘述方式解讀複雜的故事,轉換為溫柔具有人文力量的影視作品。作品風格在幽默中帶著感動,或是叛逆中帶著溫暖。紀錄短片作品《家族的奇幻旅程》入選2019桃園市公民紀錄片獎。 「我想用這部喜劇紀錄片,撕掉社會對失智症的標籤,當社會討論到失智症時,多屬嚴肅或悲劇, 即使失智症是一種逐漸退化的疾病,但那些患者美好的依然存留,我們要看到依然存在的,不要只看到失去的。我們仍可以與失智症患者或是高齡長者一起歡笑、冒險、實現夢想!」~導演 徐紫柔
-
2023-09-19 醫療.精神.身心
為什麼別對鏡子問「你是誰?」專家:4種問題都最好別問
網路謠傳已久的都市傳說「別對鏡子問:你是誰?」幾年前就引起不小的討論,日本甚至有網友親身進行這項恐怖實驗,30天後竟真的面容憔悴、精神恍惚。 對此心煦心理治療所蔡岳融心理治療師指出原因,也提醒民眾勿輕易嘗試,日常也有其他相似情況建議不要問,尤其是風險族群。 別對鏡子問「你是誰?」心理師:小心自我認同瓦解。 完型崩壞:蔡岳融心理師指出,此現象可從「完型崩壞」探討,人的大腦對世界的認知,會透過各項知覺獲取資訊、進行組織、得到答案,當看著某畫面久了也會想更了解更多、想得到更多資訊或腦補,這也意味著自己可能並不了解正在看的東西或覺得陌生。 例:字看久了變得陌生心理師舉例,最典型的例子例如同一個字看久了,會突然覺得這個字很陌生、不認得,這也稱「語義飽和」。看著鏡中的自己也可能出現此現象,但當發現自己對自己感到陌生時,會存在著威脅自我認同的風險。 自我暗示、自我懷疑:另一方面,對著鏡子問你是誰,如同問著自己的身分,也會形成心理暗示、自我懷疑,甚至因為似乎不瞭解自己而出現自我否定,自我認同漸漸瓦解。講得更白話一點,就是不認得自己。 就算有回答,自我認同也會動搖? 心理師說明,不論是自我認同或是回覆問題的答案,都會是需要驗證的,像是自己的經驗、他人的反饋等,正如和其他人對話時,會希望獲得肯定、回覆。但鏡中的自己並不會有所回饋,即便自己回答「我是一個好人。」也容易因為沒有驗證而不免感到心虛,自我認同便會動搖,而否定的答案影響則更大。遑論,通常提出此相似問題時,僅僅只有提問而沒有回覆,也就是僅僅只有自我暗示、自我懷疑。 自我認同瓦解會怎樣? 蔡岳融心理師表示,一個人的自我認同非常重要,當自我認同瓦解,一切的狀態都會變得相當不穩定,就像是「好像什麼事都對、又都不對」這般虛無飄渺的感覺。整體而言,上述不論是基於何種原因,當對著鏡子提問「你是誰」時,威脅到自我認同的風險都相當高。 別對鏡子問「你是誰?」心理師:尤其是風險族群。 上述的情況對於部分族群影響更大,包括心思敏銳者、容易受到心理暗示者、思考較負面或沒信心者、對於提出問題本身不具有答案者、容易對號入座者、易對未知感到恐懼者等。 為什麼較容易受影響?前三者較容易理解,易受影響,特別是負面影響。提問卻不具答案者,則如前述沒辦法自己回應正面答案或心虛而受到影響。容易對號入座者則可能出現自我懷疑或否定時,就此對號入座。至於面對未知,有些人是感到具有挑戰性、感到興奮,有些人則會感到恐懼,在自己無法提出有力的答案時,便會出現未知而感到恐懼。因此建議上述這些族群更是別輕易嘗試。 別對鏡子問「你是誰?」心理師:4問題都最好別問。 4問題共同風險:蔡岳融心理師指出,「對鏡子問你是誰」這個行為對心理認知、心理健康風險其實相當大,雖然看似僅是個都市傳說或實驗,鮮少人會問,但其實相似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 舉例來說,日常感覺挫敗時,許多人會對著鏡子問「你到底在幹嘛?」、「你到底怎麼了?」、「你怎麼會做出這種事?」等,這些雖僅是發洩情緒,但同樣也是個提問,且未必具有答案,也就難以回應問題或為自己辯解,將可能更加削弱當前原本就感覺挫敗的心理狀態。 若真的要問,要先做好準備:蔡岳融心理師表示,不論是基於實驗或是日常對著鏡子發洩情緒,對鏡子提出問題,建議一定要有「有辦法確切實際驗證的答案」,例如「我是個善良的人,我昨天才扶老奶奶過馬路、讓出博愛座」等等。若沒有,就別問。 真的問了、狀態不好,怎麼辦?若當自己發現狀態不對時,一定要停止當前所提出的問題,沒有答案也無所謂,等到自己思考出確切的答案、或做出實際行為能作為驗證時,再給自己答案,以確保自我認同穩健。 再次提醒,上述問題建議不要對鏡子問,尤其風險族群。若發現狀態越來越不穩定,可尋求心理諮商或身心科醫師協助。 《延伸閱讀》 .失誤、犯錯後感到自責、愧疚?心理師教5步釐清思緒、放過自己。 .「人生好難」是出自原生家庭?如何探索?找到了,然後呢?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09-17 醫療.精神.身心
如何改善拖延症習慣?專家教你5招應對:做得很糟也沒關係
拖延應對策略—如何產生動力1.做得很糟在深入研究之後,我發現了獲得動力的最大祕密。我現在就和你分享這個祕密:做得很糟。當你面對一項艱鉅的任務,而且還不想開始做時,就先隨便做,做得很糟也沒關係。當你面對一個有壓力的專案時,與其拖到你以為會出現的天時地利人合,不如就直接開始。不要擔心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也不要想成品會是什麼樣子。雖然你做得很糟,但你不僅邁出了第一步,而且已經走在把事情做完的途中了。「做得很糟」是用興奮取代沮喪,讓你的情緒從消極轉為積極。確實使用這句口訣的人告訴我,他們開始感覺自己有能力,而且很開心。他們完成了那件事情,而不是逃避。我經常聽到的一件事是,人們認為「很糟」的嘗試,結果卻相當令人滿意。不管他們是匆忙地做了什麼,還是沒有多想,結果都做得相當不錯!正如作家兼詩人G.K.卻斯特頓(G.K. Chesterton)曾說:「任何值得做的事情,第一次做得很糟也值得。」所以,現在就把它做得很糟,你總是可以之後再回頭來好好修整。二○二○年八月,我收到一封來自班的電子郵件,他使用了在我某次演講中說的「把事情做得很糟」策略。他告訴我,以前他遇到新的機會時,他可說是「這個星球上最浪費時間的人,簡直就是徹底癱瘓的程度!」不過,聽完那次演講後,他就一直在嘗試我的建議,現在他的焦慮也緩解了:「這幾個字做到了成千上萬個小時的自我成長書、自我對話和其他行動都做不到的事情。我讀過很多『從失敗通往成功』的書,也讀過各種『克服』自我、恐懼和焦慮的方法,但一直到聽了你說的方式,我才產生了共鳴。」2.忍受不舒服一旦你開始做,就能養成行動的習慣。做得很糟可以幫助你開始做,這是很關鍵的一步。但你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策略,以更輕鬆的態度做事,就像你接下來將看到的方法。另一個策略是:當你坐下來工作時,練習忍受不舒服的感覺。你會拖延某項任務,是因為它可能會讓你產生不舒服的情緒:厭惡或沮喪。你不喜歡這種感覺,所以想要逃離這些情緒。但是當你把追求快樂看得比追求目標和夢想更重要的時候,就可能得付出代價。所以,與其逃避負面的感覺,不如練習忍受必須好好工作時的不舒服。那些感覺會過去,它們只是短暫的。3.改變焦點我念大學的時候,必須要讀大量的期刊文章,其中很多既枯燥又複雜。大一的時候,我有時會很不願意閱讀堆積在桌上的那堆論文─我把它們看作是為了獲得學位而必須閱讀的東西,是難以下嚥的苦澀果實。直到我開始和人們談論他們的情緒和心理健康,我才開始看出這一切背後的意義。直到我開始看到焦慮和憂鬱對一個人生活的影響,以及應對策略有多麼強大,我的觀點才有了改變。在與人們談論他們的掙扎和心理健康問題後,我意識到,科學論文不只是我工作的先決條件,它們掌握著通往幸福的鑰匙、找到目標的鑰匙,以及美好生活的鑰匙。我開始沉浸其中,我意識到答案就在科學中。研究人員投入了無數的時間,尋找我們該如何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受試者參加了這些研究。所以我更認真看論文。我想和你們分享這個故事的原因是:當我們面對一項任務,卻只看到我們必須閱讀的成堆論文、必須填寫的Excel 表格時,等於是把自己放入一個死胡同,限制了自己的能力。但當你開始思考同時產生的其他情緒時,事情就開始發生變化。當你把注意力從對任務的厭倦和厭惡中移開,去留意另一種不同的感覺─也許是想學習新東西的渴望,或是想在工作中晉升的野心,這些都會大幅提升你的動力。與其一直糾結於你不喜歡的情緒,不如專注於你喜歡的情緒。每一個人都有完整的情緒全景,隨時可以自由選擇。這個情緒景觀非常豐富,雖然包含負面情緒,但也有發自渴望和好奇心的正面情緒。當我們選擇積極正向的情緒,就會開始順流而行,而不是與之對抗。當我專注於做這份工作的好處、我想幫助的人,事情就開始迅速往好的方向轉變。儘管如此,還是有些日子,我會覺得工作很困難。即使有了目標感,連續幾星期閱讀相同主題的論文,也會讓我感到非常沮喪。在比較難受的日子裡,我會休息一下,讀一些勵志書籍的節選。這樣做可以重新點燃我內心的熱情,讓我記起我所做的事情的意義,把研究拼湊起來的樂趣,還有發現新事物的樂趣。然後我就能以不同的心態─好奇的心態,重新回到工作中。4.培養成長型思維想要獲得動力,更接近你想要的生活,你還可以採取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培養「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研究了這個主題,並發現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在生活中通常表現得特別好。這些人視挫折為機會,他們不會逃避問題,如果遇到無法立即解決的問題,他們反而會變得更有動力。這些人在執行某項任務時,他們的自我滿足感比較不是取決於結果—是否成功完成了任務或是否做得完美—而是取決於過程。有時候,旅程越艱難,他們就越快樂。當放棄比較容易的時候,他們對堅持的滿意度就越高。即使沒有成功,他們也會因堅持下去而感到自豪。你有沒有想過,當人們冒著可能被凍死的危險,決定去爬聖母峰時,是什麼讓他們感到滿足?或是明明跑到想吐,還是去跑馬拉松?就是因為他們想要感受到那種自豪感、成就感。因為即使他們不能贏得馬拉松比賽,或無法抵達山頂,他們仍然會因為自己的努力而感覺很棒。儘管疲勞、疼痛、充滿困難,他們還是朝著終點前進。成長型思維很能激勵人,可以成為行動的燃料。只要你帶著成長型思維,錯誤就不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是眾多不成功策略中的其中一個而已。嘗試與錯誤比追求完美更重要。5.做三十分鐘的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可以顯著提高幸福感。研究顯示,你比較快樂時會比較有動力,朝著你的目標努力也會變得比較容易。所以出去散散步、在廚房裡跳個舞、播放運動的影片,或做任何你喜歡的有氧運動,都是重新開始的好方法。總結每當你覺得沒有動力時,可以使用本章的策略讓自己直接行動。培養成長型思維,把焦點放在目標上:「你想要實現什麼?今天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一種策略沒有效,那就試另一種。不需要追求完美,做得很糟就好。※ 本文摘自《即時情緒修復:2分鐘告別壞情緒,透過50個小練習,讓你擺脫焦慮、恐慌和壓力》。《即時情緒修復:2分鐘告別壞情緒,透過50個小練習,讓你擺脫焦慮、恐慌和壓力》作者:奧莉維亞‧瑞米斯譯者:吳宜蓁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3/06/29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