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1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恐懼
共找到
1040
筆 文章
-
-
2024-04-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讓震災的驚恐快快過去
【編者按】:自從四月三日花蓮發生大地震以來,除了生命的損失、建築的崩塌、交通的阻斷之外,全國民眾飽受驚慌,尤其最近餘震不絕,更是令人難以忍受。我們非常感謝一向關心國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即時答應分享他對地震驚恐創傷後的精神困擾現象的看法,同時並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們的專家意見。希望這些難得的醫學知識分享可以幫忙台灣社會大眾順利度過這段嚴厲天災的考驗。「醫師,我自從四三花蓮大地震後,每天心慌慌、失眠、感覺身體搖晃,手腳發抖、精神不集中、擔心地震又來、事事不能好好做、真的不知怎麼辦?」這是精神科門診所見,堪稱地震驚恐創傷後「地震症候群」的精神困擾現象。如何讓這種震災驚恐現象,快快過去,快快恢復正常生活,是值得重視的精神健康課題。台灣處地震帶,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地質板塊的互相碰撞、擠壓,導致地殼運動頻繁,地震頻傳。此次,2024四三花蓮大地震正是這種地理命運的事件。科學家們苦於探索任何預測地震的方法,目前科學家們仍無法即時預測地震來襲。正是因為這種不可預測性、無法掌握性及可能造成的重大傷害如山崩地裂、生命財產的損失、房屋倒塌等等重大傷害事件。因此,使人處在一種面對地震莫名恐懼中,尤其大地震之後,餘震連連的情況下,莫名恐懼更形嚴重且持續。此次四三花蓮大地震,餘震連連,就在20天後的4月23日仍有規模6以上的餘震,其間有不少房屋受損倒塌,更有不少人受傷或失去生命,使受傷民眾及其家屬,落入傷愁悲慟與失落之中,這需要政府急速政策之推動以完成務實的救助與紓困。需要鄰里間相互的長期關懷與溫暖支持,逐步完成震災後的社區重建,經由電視新聞畫面的傳播,令人怵目驚心,尤其花蓮雄偉壯闊山谷的落石震憾,山坡崩塌掩蓋道路,連救難人員的救災工作,不只辛苦,更要面臨落石山崩的生命威脅。連日來這這些驚悚的場景,甚至救難隊在落石堆中,在倒塌瓦礫堆中,探索不幸罹難者的鏡頭畫面和故事,也都透過媒體生動的報導而歷歷在目,生動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人們也因為好奇或者為了追求新聞報導的新鮮感,天天盯著細看電視新聞台的災難動態報導,而且大部分驚悚的畫面都重複的播放在觀眾的眼前。因此每天災難消息的衝擊不斷,雖然地震中最嚴重生命財產的損失,已經造成了,但是驚恐害怕的情緒卻是與時俱進,無法緩和。這正是我在精神科門診所聽到個案的苦訴了。他們每天生活在驚恐之中,生活失序,失去常軌。就精神健壯之道(精健道)的自我療癒觀點,我有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希望能有助早日脫離此次四三花蓮大地震所引起的精神困擾,脫離震災的連續恐懼狀態: 其一、要能了解歷經大地震時,內在心情有恐懼感,也連帶有身體的種種不舒服。這是人之常情,是可以了解,要懂得接納,不要過度擔心。能接受自己面對大地震的脆弱性,而懂得防護,並力求快快脫離這恐懼狀態。其二、了解情緒感受不是只有主觀的害怕感受,經由腦、神經廻路的連結會連帶發生身體不舒服的感受,亦即引發自律神經系統和肌肉緊張反應。因此在地震後的驚恐中,也還會感受受到身體搖晃、頭暈、心跳快;另外也會使睡眠品質受影響,精神不集中、做事效率受影響等等的精神生活困擾。有如此的了解,只要情緒穩定了,這些身體不舒服,就會跟著減輕了。不要過度擔心自己身體是不是有什麼疾病了,避免情緒困擾的惡性循環,才可以即時穩住害怕情緒和減輕身體不舒服的感受。其三、為能有效緩和驚恐和過強心身壓力反應,需要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做「足定氣靜」的心腦操練,以放鬆身心狀態。所謂足定氣靜的操練是要把意念拉回,放在身體的放鬆感覺上,重複依下列(1)到(4)的四個步驟移動意念:(1)用意念專注在背部和肩膀、肩膀輕輕向下拉,感受放鬆的感覺,(2)用意念去感受深呼吸(最好是腹式深呼吸)的舒適感,(3)用意念去感受10個腳趾伸展的輕鬆舒適感覺,(4)把意念放在鼻孔,感覺吸氣與吐氣的輕鬆與平穩感覺。 如此重複四個步驟可以連續做3分鐘,深深去感受身心放鬆與舒適的安定安靜感受。我也建議日常生活中,每兩個小時就做一次。如此的定靜操練,不只有效緩和驚恐的身體-生理的不舒服反應,更可以把心思停放在放鬆的身體上,以免一直放在期待的、可能的地震餘震的來臨。如此雙管齊下,有效緩和「地震症候群」的餘威。其四、切忌重複看有關震災場景或救災場面的電視畫面或you tube報導。一般電視畫面均會強化視覺上的驚悚效果,來吸引觀眾的注意,而且重複播放這些驚悚畫面。若對震災明顯處在恐懼與害怕狀態,要能避開這些生動驚悚畫面,避免二次、三次的情緒受創。否則重複看這些具有創傷性的電視畫面,最後可能造成嚴重驚恐的腦-神經迴路的僵化或烙印狀態,易於產生震災的驚恐的情緒記憶,形成固著的震災驚恐反應。因此,切忌重複看電視有關震災驚悚畫面的播放,才能夠使驚恐情緒有恢復的可能,使自己的理智性思考更有效率,更能安頓自己日常生活,快快消除持續的驚恐反應。其五、要多參加活動和家人聚餐和朋友聚會聊天,或者出去外面散步,看看戶外風光,把心思放寬放廣。也可欣賞喜歡的音樂、電影或者看一段小說。如果能出外逛逛鄰近山裡的小徑或欣賞田園風光,那就更好。這些都可以拓展腦內世界的豐富性與多元化,增長精神靱性,可以有效緩和地震帶來的驚恐情緒,強化腦-精神功能的穩定力道。有助快快化解地震驚恐情緒。經由,上面所說五項自我療癒的精神健壯的處方,逐步迅速地化解地震災害後的不安與害怕情緒,重新獲得平安與舒坦。如果,經由這種自我療瘉的五種方法,內在對地(餘)震的不安、驚恐仍然明顯,也連帶發生的種種身體不舒服的感覺,我建議就要去就診精神科的門診,尋求精神科醫師的治療。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7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上醫醫「狗」,下醫醫「人」?
某日,同仁忽然傳來簡訊:「對不起,家裡發生緊急重大事件,必須趕快回去處理。早上的門診就不能協助了!」我心想大事不妙,一定是家裡親人發生重大事故,與公婆同住的她,是個資深又有愛心的護理師,對病人又好,事親至孝。「當然,趕快回去處理是應該的,需要我協助再告訴我!」我安慰她:「唉呀,老人家年紀大了像機器老舊,隨時會出問題,這也是…」到了下午回來。「都處理好了!」她一臉鎮靜,我又不好意思問她原由,我心想也許哪一天再去家裡靈堂燒一下香或去慰問一下。第二天,真相大白。原來是她家養的狗突然走了!狼犬養了17年,像家人一樣,每個禮拜,她再忙,都要帶她去遛一下!人與狗,感情深厚,狗狗突然走了,難免傷心。還好,與人不同的是,目前還不到在狗往生之後,為狗吃齋唸佛,也不用做頭七,也不用家祭及公祭,但說不定哪天典禮會更為莊嚴慎重呢。這年頭,聯考志願選當獸醫的比例愈來愈多,漸漸有凌駕看人的醫師的趨勢。狗狗看病,健保不給付,狗狗的病,看人的醫師不會看。雖然古語形容狼心狗肺,都是負面的形容詞,但他們的地位是與日上升的。反之,在目前國內的醫療體系之下,看人的醫師籠罩在健保的體制之下,對生重病的病人很好,但由於有些制度設計不良,弊端逐漸浮現。例如基層醫師賺1元,健保只給付7毛,醫院及診所為了永續經營,只好另求生路,一個是靠業外收入,例如美食街或停車場,要不然就是發展美容等自費醫療,還沒有進醫學院的考生,就選擇獸醫系,專門看阿狗阿貓,一方面牠們沒有健保是自由市場,一方面養狗貓的人通常在經濟比較好,也知道這個健保不給付!多年前某一天深夜,接到一位好友的電話:「X醫師,你能不能幫我的狗狗做超音波?我看牠肚子大了起來,不知是否肚子有水或長了肝癌或有了肝硬化?」這位女士,蠻有醫學概念的,知道狗肚子大可能肝有問題,令人想起台灣不少肝病病友也都是肚子大了才求醫,尤其在二、三十年前,許多病友都是肚子大了求醫才發現肝不好,可能肝硬化了或長了肝癌。小時候,曾經在放學的路上被狗追殺,在幼小的心靈受了創傷,那種恐懼感至今歷歷在目,因此我把這位女士的要求婉拒了,我請另一位不怕狗的醫師幫牠做了超音波。的確,由於時代變動,家裡養毛小孩的家庭愈來愈多,毛小孩被重視的程度有時甚至比「人」還更受到寵愛,因此,當醫「人」的下醫,如何調整心態,如何適應醫療環境的改變,或轉行去當獸醫,改當上醫醫「狗」,說不定也是目前醫人的下醫另一條出路吧,阿門!●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4-25 醫療.腦部.神經
長期身體不適,就醫檢查卻一直沒病? 當心恐是「這問題」引起,1表快速檢測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林侑儒今天表示,人類身體的演化,跟不上現代生活產生的壓力,像工作壓力還會長期存在,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疾病,而是一種概念,透過與心理師深入討論,找出引發失調的原因及調適壓力的方法,不適症狀就有機會改善。長期身體不適,就醫檢查卻一直沒病?林侑儒說,自律神經分布在身體各個內臟,分成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就像身體的油門,負責衝鋒陷陣,應付恐懼、壓力等外來緊急狀態,刺激腎上腺分泌,使身體主要系統活動力增加。副交感神經反如煞車系統,負責抑制心跳、血壓,使呼吸平緩,降低能量消耗,讓身體器官進行休養及修復。自律神經會受外在環境、外來刺激及本身的荷爾蒙、個性、疾病等多重因素影響。當人遇到壓力的時候,自律神經會立即產生反應,一旦壓力解除,自律神經又會調整回平衡狀態。林侑儒表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會自動相互調節、制衡,若失調無法取得平衡,就代表身心壓力超過負荷,平衡狀態遭到破壞,身體會出現大小不同症狀警示。自律神經失調其實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身體的狀態與概念。林侑儒說,當身體出現不舒服症狀,應先就醫檢查,當不舒服的症狀持續,且身體檢查都沒有問題時,就能懷疑是否為自律神經失調造成。「自律神經檢測量表」快速自我檢測日本東邦大學名譽教授、醫學博士筒井末春設計「自律神經檢測量表」,林侑儒建議民眾可先行在家檢測,自已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可能。量表症狀愈多,失調可能性愈高,若勾選符合項目達10題以上,就要隨時注意身心狀況,必要時到醫院尋求專業協助。林侑儒表示,部基已引進「心律變異率(HRV)」穿戴式裝置,為民眾收集身體心電訊號,利用心跳速度的變化作為指標,間接了解自律神經的活性狀態,分析出自律神經的各種指數,檢測受測者交感活性、副交感活性、壓力指數、心律變異性等。林侑儒說,民眾接受檢測發現有自律神經失調問題,可先檢視生活中的慢性壓力,調整生活作息與睡眠品質,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平日善用腹式呼吸等放鬆技巧,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取,也可透過心理諮商、放鬆訓練、藥物治療等方式,讓自律神經重返或保持平衡狀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24 醫療.精神.身心
又在搖了嗎?常有搖晃感、失眠…三族群小心「地震幻覺」
最近地震頻傳,引發民眾恐慌,許多人感到焦慮不安,地震後仍不時有搖晃感,產生失眠、自律神經失調。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大地震之後出現搖不停的「幻震」,是一種壓力反應。當生命受到威脅時,會感到精神繃緊、緊張及害怕,接著冒冷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驅使身體做出想逃跑的自動反應,這些都是正常生理現象。李信謙提到,地震頻繁讓壓力反應疊加,一旦負荷超量,會對身心造成極大影響。三族群好發「假性地震症候群」地震過後一天,不安全感應該會慢慢消除,但有些人會感到強烈的恐懼,甚至有死亡威脅感。李信謙說,有三族群好發預期性焦慮,可能罹患「假性地震症候群」。1.曾經居住在震央處、重災區者,感覺身歷其境。2.個性本來就容易緊張者,一逢壓力就干擾身體系統。3.有廣泛性焦慮症的人,會因為天災帶來心理上極大的壓力。容易緊張、精神疾患 別過度搜尋網路資訊誤信謠言假性地震症候群的狀況,又稱為「幻震」、「地震幻覺」,李信謙指出,這類患者需要外力介入,給予居家安全、救援資源等保障,或是諮詢專業醫師求助。容易緊張、罹患精神疾病者,則需要傳達正確的訊息,不要過度搜尋網路資訊,誤信謠言、假新聞,例如:住哪層樓最危險、將發生更大的地震等。若心理焦慮造成睡眠困擾、影響日常、變得疑神疑鬼,應就醫接受心理輔導,評估是否開立藥物緩解症狀。恐慌不安會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李信謙建議,判斷資訊正確、預備逃生措施、維持規律作息,是災後自我復建要點,保持正常生活,有助於降低壓力反應。(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13 性愛.愛情診療室
劈腿的人到底哪裡有問題?是我的錯?該跟他復合嗎?心理師指關鍵因素
被劈腿、外遇是感情觸礁其中一大問題、而且是自己無法掌握的因素。背後的原因不只是被害者想知道,有的時候就連劈腿者自己也不曉得。心煦心理治療所楊乃樺臨床心理師在今健康Podcast節目中指出關鍵,也教大家可以如何評估到底要不要戳破、該不該復合。 劈腿的人到底哪裡有問題?為何常說「有一就會有二」? 各種需被滿足的渴望:楊乃樺心理師表示,人充滿七情六慾,會渴望被愛、被支持、被接住、被需要、被看重、被保護、被珍惜等,不同的人劈腿原因各有解釋,有些人可能知道原因,也有人並不知道自己正在傷害關係。 當渴望失去控制:當個人存在著空洞、需求,卻無法對另一伴好好說出,或是另一伴無法理解、聽進去等,內心的缺乏藏匿久了便可能內耗磨損,甚至向外尋找。不論是性或者是愛,當對於關係不滿足,一旦達到失控或無法控制,又或是出現了其他誘因,就有可能出現「意外」。 有一就會有二?上述也正是為什麼人們常說「劈腿有一就會有二」,雖說不能以偏概全,若能找到內心的空洞並修補,確實有可能出現改變。但若沒找到關鍵的空洞,自然也容易再犯,且常見的是連當事人也不知道、不曾想過自己為什麼會這樣。 好丈夫/妻子也可能黑化、劈腿?有時當事人自己也會嚇到? 每個人的多重腳色:值得一提的是,劈腿也有可能在「好男人/好女人」身上發生。楊乃樺心理師表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不同的身分,是個好爸爸、好媽媽、好主管、好伴侶、好的合作夥伴等,有的時候身分可能重疊、需要切換,例如當一個好爸爸遇到正在難過的女性下屬時,此時「界線」就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也就是自己是誰、有哪些身份、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尤其是外界出現了誘因的時候。 當腳色切換卻沒抓好界線:不過界線也需要不斷學習、事先設定,也並非缺乏彈性、永遠定錨,有時還需要有一定的機會面對處境才有辦法整理。事出突然,就容易困惑或卡住。有些人能夠好好地踩住自己的底線,有些人則可能一時興奮而亂了陣腳。一旦跨越了界線,做出該身分不能做的事情,人設、身份等也都將可能一夕之間崩壞,甚至自我否定。因此也有許多時候,劈腿的人是對自己感覺到非常驚嚇、恐慌、厭惡的。 難道是因為我不好,所以對方才會劈腿? 遇到劈腿、被劈腿,很多人會檢討自己「是不是我不夠好對方才會劈腿?」,千萬要記住,自己或許有所疏失,但絕對不會是對方可以劈腿的理由。 對方劈腿,對方負責:楊乃樺心理師表示,發生劈腿人們常見會習慣檢討自己,似乎改變什麼就可藉此修復關係,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一再苛責自己只會掉入自我攻擊的深淵當中。劈腿這行為是對方所做的事情、也是對方的選擇,對方該為自己負責,我們無法為這選擇負責。 思考,但不是自己不好:可以思考的是,在這段關係當中是不是真的有出現什麼疏失、遺忘了什麼、理所當然了什麼,可能在回想當中可以發現許多問題,但這問題是在「關係」而非「個人」,是關係狀態不對,不代表自己不好。 對方劈腿了,我該挽留嗎?心理師:先釐清4件事! 面對著對方劈腿、破碎的關係,到底該不該復合是一大難題。楊乃樺心理師表示,一段關係要收回並不簡單,尤其是強迫終止,這需要審慎評估及真實的討論。 要戳破嗎?在確定之下,說或不說對被劈腿者而言都是非常難受的,也都各有利弊。不說,可以維持當下的和平,可以延後痛苦的現實,但遲早還是得面對。說,不代表攤牌結束,雖然揭開真相感到痛苦,但有機會和對方好好修復或結束、討論接下來該怎麼走。 首先:對方還要不要繼續?相信許多劈腿的人,可能真的只是失了方寸。因此建議首先確定這段關係對方還要嗎?若對方不要,想再多也只是白想,做再多也只是白做,只是嚐到失敗和痛苦。 關鍵:我還要不要繼續?能信嗎?若對方有心、還想繼續,好好問問自己,這段關係我還要嗎?為什麼?真的能再次信任對方嗎?這是最最重要的關鍵。重新建立信任和安全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過程也可能非常辛苦,會需要一段時間磨合。 如何提供信任、如何調整?如果兩個人都還想繼續,那麼接下來就好好的討論,當出現懷疑時,對方可以如何提供安全感或信任,並且也回到關係當中,好好了解劈腿失了方寸的原因,兩人可以如何嘗試調整步調。 被劈腿受傷的人如何重建?心理師:好好面對自己的受傷。 面對劈腿這樣巨大的傷害,往往讓人不知所措,不公平、不甘心等,有人會快速進入到下一個關係、有人會不斷自責、也有人會對關係感到恐懼。 對此楊乃樺心理師表示,這些反應其實都很正常,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受傷及崩潰,坦承這段關係的失敗,接受自己的受傷,這些並不是錯誤,也不必為他人做錯的事情負責,看到自己能更好的地方這樣就夠了,這個「看到」就是個重建的開始。 各關係都可能以各種方式結束,可能是生命、可能是第三者、可能是意外,試著把生活的主導權拿回到自己身上,更有助自己悲傷但同時也能安穩。 《延伸閱讀》 .分手、分開「分離焦慮」怎麼辦?心理師6招建立「自我概念」有效改善! .學會課題分離生活更自在!心理師教3原則,別什麼事都背在身上。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2 醫聲.Podcast
🎧|2024癌症論壇/早期乳癌存活率達98%!4治療手術傷口小保有乳房外觀、恢復感知
乳癌早期治療的五年存活率已高達98%,癌友在選擇治療時,除了考慮存活率外,術後外觀也成為重要考量。現在,乳房不一定要全部切除,且達文西手術和微創手術可控制傷口大小。術後,乳房重建手術和自體神經重建手術能提升生活品質,還能恢復乳房感知。🎧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周旭桓表示,年輕患者多積極接受治療,卻也對術後外觀要求極高;不過只要腫瘤沒有侵犯到乳頭、皮膚,就能做保留乳頭乳暈的乳房全切除手術,甚至透過內視鏡微創手術或更精細的達文西手術,可將四至五公分的傷口隱藏在不明顯之處,維持皮膚外觀完整性,也不易發生感染的問題,「夏天還能穿上比基尼到海邊玩。」乳癌清除、重建手術一台刀完成清除腫瘤後,癌友可接著做自體皮瓣乳房重建手術,取用腹部等脂肪豐厚的部位做移植,排斥或感染等問題較人工植入物少,「長庚的乳房外科團隊與整形外科團隊合作緊密,若前者評估手術會影響乳房外觀,就會會診後者一同討論最適合的處置。」周旭桓表示,大部分癌友選擇立即性重建,意即開刀清除腫瘤、重建乳房手術一台刀完成,不僅減少癌友的心理衝擊,也保留較多的乳房皮膚而有較佳的重建結果;若癌友還希望皮膚、乳頭恢復感知,也可接受自體神經重建手術,重新連接被切斷的感覺神經,六個月後感知便逐漸恢復。「對癌症的恐懼很大一部分是相關知識的缺乏,如果能更深入了解癌症,就能知道很多早期乳癌是可以戰勝的。」周旭桓說,加強民眾對癌症的認知和了解,以早期診斷、治療,後續再藉由跨領域團隊合作,提供身心靈全方位照護,讓癌友抗癌不孤獨。2024年癌症論壇「Love & Care友善抗癌行動」,周旭桓受邀擔任演講者,將在論壇中分享「乳癌手術新進展:兼顧術後生活品質與療效的個體化治療策略」,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報名。「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對癌症的恐懼很大一部分是相關知識的缺乏,如果能更深入了解癌症,就能知道很多早期乳癌是可以戰勝的。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周旭桓小檔案現職:台灣乳房腫瘤手術暨重建醫學會監事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學歷:長庚大學醫學系經歷: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系總醫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蔡嘉哲特別感謝: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
2024-04-10 癌症.肺癌
【初確診晚期肺癌手冊免費索取】肺癌學姐長12封信:心理腫瘤不可忽視 爭取最長存活期
許多患者罹癌不只身體受苦,與心理層面的交錯影響,更是大大影響了生活,近30年來,心理腫瘤學受到世界各國臨床醫療及研究人員重視,迅速發展成為癌症學中的次專科。根據研究指出,肺癌病友的憂鬱情緒在所有癌別中比例最高,若屬於中度到重度憂鬱症的肺癌病友,出現預後不良的可能性高出2至3倍。為鼓舞初確診肺癌的病友及家屬,能更妥善調適心態,「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邀請12位抗癌成功學長姐,一同寫下《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衛教手冊,將印製1萬本,發送至全台癌症資源中心,提供民眾免費索取。其中不乏有超過5年甚至10年的故事,希望病友及家屬能夠盡快走出初確診的低潮,建立治療信心,與醫護人員討論治療策略,朝最長存活期目標邁進。肺癌逐漸邁向慢性病化管理 重視病友心理照護才能兼具治療效果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初確診晚期肺癌的病友除了需要完整的治療策略,爭取超越五年的存活期目標,在展開治療前,也應調適罹癌所帶來的焦慮與沮喪的情緒,才有機會發揮最大的治療效益。陳育民說,晚期肺癌治療相較於過去,已有相當大的進展,過去晚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只有10-15%,所幸隨著醫療進步,現已可利用基因檢測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也能維持較佳的生活品質。不過,對於初確診時帶給病友巨大的衝擊與生命威脅,往往讓病友及家屬感到震驚、懼怕、甚至無法置信而想逃避現實,若是演變成憂鬱情緒,更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失眠等生理症狀,反而影響病友後續治療成效。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也提到,為提供晚期肺癌病友更完善的治療與照護,肺癌團隊已從原有的核心科別,胸腔內科、胸腔外科、腫瘤內科,逐漸延伸到診斷相關的科別,治療過程也會依據病友的需求,適時加入輔助的專科醫師,如中醫科的調理、皮膚科的副作用管理等;而在心理層面方面,就會有諮商心理師加入,以降低病友負向情緒,協助情緒宣洩與支持。若是可以在治療前期就有病情穩定控制的成功學長姐分享其抗癌歷程,提供給初確診的病友抗癌參考指標並建立治療信心,相信可以為病友帶來更大的抗癌動力。晚期肺癌爭取最長存活期 學長姊抗癌經驗建立出確診病友信心「恐懼會傳染,希望也是」,這是來自《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裡面的1句話。抗癌學姐夏女士退休後,準備開始規畫第二人生,對於長期的肋骨疼痛,原以為是更年期所致,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確診四期肺癌轉移肋骨,當下內心驚慌,悲傷到整日躺在床上,自我價值感低落,一直感到非常焦慮,不僅執迷於非正統療法,甚至嘗試各種偏方,事後發現只是在轉移內心焦慮與悲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重症醫學中心主任夏德椿提醒,臨床上初確診晚期肺癌病友對罹癌的恐慌與焦慮,多半來自於網路鋪天蓋地的資訊及未知的存活期,近年來肺癌藥物持續進展,病友的治療選擇越趨多元,初確診的病友建議與醫師討論未來五年完整的治療計畫,有策略的安排用藥的順序,拉長每一種藥物的使用時間,爭取最長存活期。夏德椿提到,上述的夏女士雖然一開始誤信偏方,所幸在病友團體學長姐的支持之下,開始穩定腳步應對罹癌挑戰,而後進行基因檢測,屬於EGFR基因突變,因此經醫師評估從第二代標靶藥物開始治療,三年後出現抗藥性,再接續服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目前抗癌已超過五年,副作用也控制相當穩定。《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從心出發 打造肺癌慢活計畫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吳卉汝表示,「生病是一場意外,而不是被處罰」,我們都不應該讓自己或家人陷入憂傷的情緒中而不可自拔,無論病友或是照護者,都會有焦慮情緒的問題,也有研究指出,癌症病友的照護者近5成出現憂鬱及焦慮傾向。吳卉汝呼籲,病友及照護者的內心照護都相當重要,專科醫師的任務是為我們爭取超越五年的存活期,而成功學長姊的經驗分享與鼓勵,則是帶領病友及家屬在抗癌路上,從心出發,面對即將來臨的挑戰能知所因應,從容不迫地打造肺癌慢活計畫。《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衛教手冊印製10,000本,後續會發送至全台癌症資源中心,歡迎免費索取,如果需要更多的協助,請洽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臉書專頁 📌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官網
-
2024-03-31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寫給見習醫師
導聚的時候,聽著你們的談笑喧鬧,我好像置身在不同種族的人種中,已經很難插上話。我只能偶爾抬頭微笑,努力跟著你們一起轉動。我面對的是這麼年輕而勤奮的新血輪。聰明的你們,成就卓越,而且雄心勃勃,在AI年代滿腔抱負,你們通過了基礎醫學的試煉,走進臨床,並且宣誓了。醫院佈告欄上的海報,指引病人的標示,診間的佈置,甚至走道上的垃圾分類……都吸引你們的目光。你們問我:「老師,醫學對你來說是一個使命?還是一個工作?」竟是多年來我一直問自己的問題。你們應該還是有一點「利他」傾向的。你們大可以走電機資工,四年畢業,很快就能賺得盆滿缽滿,何必投入七年的生命來追求一個為他人服務的工作?就醫學知識而言,你們將在有史以來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比以往更多的資訊。你們會驚訝於自己腦袋的容量,同時忍受老師們精確而乏味的要求。接觸病人之後,你們將被死亡和殘疾所包圍,開啟一些艱難的對話。你們在醫學院碰到的多半是喜劇,我在醫院遇到的多半是悲劇。從漫天炮火的外科刀房,到診間醫病的低低絮語,你們等待被震驚。你們要迎接許多未知的恐懼,和生命的無常短兵相接。這病到底會不會好?醫師的診斷這一刀切下來,隔開這一刻與前一刻,像被告知新的物理定律,不可辯駁。病人的世界天崩地裂,你們年輕的心也跟著揪在一起。你們終究會發現,生病不全是壞事,死亡有時是禮物。它提醒我們生命脆弱,敦促我們抓住每一刻,欣賞每一次呼吸中存在的美。有些遭遇會在心中掀起波瀾。 有些失敗會拉扯你的胃,使你徹夜難眠。有時疲憊揮之不去,感覺就快被逼瘋了。請記住,這都只是暫時, 明天一切都將值得。醫院是悲欣交集的百衲被。你們的笑聲會在醫院的走廊上迴蕩,你們的眼淚將在醫院的廁所裡流淌。暫時忘卻教科書與成績。不要守在電腦旁,到病床旁邊,傾身向前和病人對話。在醫院該學的,不只是那些眩目嶄新的醫學科技,更重要的是「人的處境」。病人最怕的是孤獨。有時候你並不需要會什麼或做什麼,只消給他們一點時間,靜靜的陪伴, 你的存在會使他們清朗起來,像晨曦穿過早上的霧,微風吹散午後的雲。醫院的系統未能盡如人意,學習的路程上也不會一帆風順,難免承受一些壓力,某些時刻讓你們心碎。但每個挫敗都是你們成為合格有能力醫師必經的階梯。不要愁眉苦臉,無須妄自菲薄,保持積極和認真,時時展現微笑。寒冬會結束,盛夏的遠方,美好的醫學人生在等著你們。今天的脆弱會成為明天的優勢,總有一天,你們會在破碎的地方變得更堅強。這是一段充滿科學與人文,既謙卑又驕傲的奇妙旅程,享受並擁抱這種榮譽和特權的每一天吧 。它會使你們清醒,知道「怎樣做一個人」,才是成為好醫師的關鍵。期待在醫院長廊和你們不期而遇。穿著短白袍,精神奕奕,步伐昂揚,露出燦爛的笑容,就像我在導聚時看到的一樣。
-
2024-03-29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挺過罹癌煎熬 朱芯儀找回「快樂的自己」
留回一頭茂密且烏黑的俏麗短髮,朱芯儀重拾自信笑容,似乎已不復見化療期間的憔悴。談起化療時,不僅落髮、指甲斷裂,脹氣更讓她渾身不適,加上無法面對鏡中的光頭形象,曾讓她一度想放棄治療。但為母則強,想到年幼的孩子,她奮力抗癌,積極挺過12次療程後,成功讓癌細胞「滾出她的身體」。朱芯儀在三年前,發現乳房大小不對襯,更在右邊乳房摸到顆會動的東西,原以為是纖維腺瘤變大,上節目時,醫師叮囑她趕快去檢查。後來掛家醫科安排觸診,隔兩天馬上安排超音波和切片,一照之下醫生強調「你這要動刀喔!」,超音波照射時她邊照邊落淚,面對可能罹癌的恐懼,瞬間猙獰地闖入她的人生。後來確認罹患乳癌HER2陽性,還是強陽性。樂觀的她還開玩笑和醫生說「那化療應該就是我人生最瘦時期吧!」結果醫生馬上潑冷水「你不要想太多,乳癌病人是唯一會變胖的。」後來制定療程計畫,先讓腫瘤盡量縮小,再進行切除。不僅與身體疼痛抗爭 還要面臨心靈上的恐懼化療期間她水腫5公斤,腹瀉和便秘情況嚴重,腸胃時常處於不舒服狀態,加上味覺改變,吃肉都覺得像金屬,甚至嚐得到苦味。因為胃口變差,容易導致白血球指數降低,進而拉長療程,她強迫自己進食,攝取充足營養和蛋白質,談到「每次測白血球都是高標通過」,略帶驕傲的神情,也讓人感受她的真性情。老公衛斯理對外,總稱讚朱芯儀十分堅強,但外表樂觀,甚至罹癌初期都還在上節目的她,其實獨自一人在家時,總是趴在陽台上眺望遠方。而化療的不適,令她渾身劇痛,脹氣更讓她失去胃口,外加無法排氣、排便也不順暢,身體出現指甲斷裂、滿臉爛痘的慘狀,讓曾因為飾演《犀利人妻》被觀眾恨得牙癢癢,外表亮麗的她,望向鏡子時心想「這是誰啊?」身心靈的折磨,更曾讓她差點撐不過治療。第一次化療後,朱芯儀等了十天才開始落髮,當時頭髮一拉就掉,兒子和女兒甚至輪流拉她頭髮進行比賽,一下是女兒說「一定是我拉的比較多」,兒子緊接「我不信,我也要來拉。」童言童語讓她哭笑不得,也慶幸「小孩心態挺健康」。後來因為頭髮呈現不規則的狗啃狀,衛斯理怕她難過,讓她裸身坐在浴缸中,直接將曾經的秀髮理成光頭,她坦承「當時看著光頭的自己,真的非常難過,似乎有部分的自我跟著落髮一起遺失。」後來,她買了漂亮的假髮,學會接受新的自己。罹癌體會愛的力量 以自身經歷鼓舞遭受苦痛的病患衛斯理更擔負起床照顧小孩的責任,只為了讓她能好好睡覺,才有抵抗力跟病魔作戰;朋友千里迢迢來載她上山,帶她賞花和喝下午茶,點餐時還細心選擇她能攝取營養的食物,甚至注意冰塊是否煮過,只因害怕裡面有細菌。她感謝家人跟朋友的照顧,沒想到罹癌卻讓她體會更多的愛。「上帝講先受苦的人,可以用自身經驗幫助別人。」她將自己的經歷公開分享,不僅是為了提醒女性關注自己的健康,更為了給予那些正在同病魔抗爭的人勇氣和希望。「我希望我的故事,能激勵那些也在與癌症作鬥爭的人。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朱芯儀的堅強和樂觀,也鼓舞了許多原本不願接受治療的病人,讓他們願意面對疾病。朱芯儀強調,生病後只想著一定要重新好起來,因為只有撐不下去或痊癒兩條路。她淡淡提到,「哪天如果不幸離世,其實是每個人都必經過程。」現在的她選擇聽從自己的聲音,一切都不太過強求,因為生命,其實就是經歷不斷的選擇。她也鼓勵大家,「無論走在多麼崎嶇、不平坦的路上,都請為自己做努力,因為你沒有別條路可走,所以請勇敢接受所有治療。」「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鼓勵大家遠離讓自己生病的壓力源,要好好面對並釋放它,就可以保留那個快樂的自己朱芯儀小檔案台灣女演員、主持人📌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畢📌2011年憑《犀利人妻》獲得第46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2023年出版《保留那個快樂的自己》📌年齡:38歲📌癌別:乳癌第二期至第三期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3-29 醫療.精神.身心
心跳加快、發抖、覺得快要死了...大家誤會「恐慌症」和「恐慌發作」了!醫師揭恐慌發作的「12大症狀」
在疫情肆虐的時代,焦慮成為大家的共同經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放心、不確定、不安全的事物,就會緊張、不安和焦慮,嚴重時我們就會用「恐慌」來形容。但如果不時地出現心跳加快、發抖、快暈倒、覺得自己身體失去控制、失去自我的症狀,以至於一直擔心自己會重複發作,就會變成「恐慌症」。恐慌症是什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邱震寰說,在說明恐慌症之前,先定義一下精神醫學所謂的恐慌或是恐慌發作(panic attack)。它指的是突然一股強烈的恐懼或強烈的不舒服,在幾分鐘之內達到高峰,並在這段時間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症狀,包括: 心跳加快或是心臟怦怦直跳 流很多汗 發抖 呼吸很急或喘不過氣 胸悶 噁心 肚子不舒服 發寒或發熱 頭腦昏沉或快暈倒 身體麻木、感覺異常 覺得失去真實感、失去自我感覺 覺得快要失去控制或快瘋了邱震寰解釋,「恐慌發作」和「恐慌症」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恐慌症是「恐慌發作」以後,變得非常怕它發作,這個長期擔心的狀態叫做「恐慌症」。通常,恐慌症會有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患者一直擔心自己「恐慌發作」。第二階段:患者把「恐慌發作」時的環境或身體徵兆產生錯誤連結,例如發作時正好在密閉空間中,有些人就因此不敢搭乘大眾運輸、計程車、飛機等,覺得會恐慌發作;或是有些人只要稍微心跳上升,或是呼吸稍微變快,就覺得恐慌快要發作。在恐慌症的第二階段,患者會把「恐慌發作」時的環境或身體徵兆產生錯誤連結,例如發作時正好在密閉空間中,有些人就因此不敢搭飛機,覺得會恐慌發作。為什麼會得恐慌症?恐慌發作的原因不明。有研究結果顯示,在恐慌發作之前的幾個月到一年,患者可能有一些生活的巨大變化,面臨重大壓力。但事實上,任何精神、身體狀態都有可能出現突然的自律神經混亂的情形。恐慌發作的那個時間,常常患者沒有在做什麼特別事情,例如只是在看電視,突然心臟加快、覺得快要瘋掉,是一個沒來由的發作狀態。【延伸閱讀】「恐慌症」是來自大腦的警訊!告訴你,該在人生中停下腳步想想了恐慌症如何檢測?邱震寰說,恐慌症不是用「檢測」的,精神科醫師是以患者的行為、感覺來做診斷。只要患者常有上述12種「恐慌發作」的症狀,讓自己時時處在擔心的狀態,就是「恐慌症」。恐慌發作時該怎麼辦?恐慌發作的人,往往會處於無法控制的狀態,需要透過外力來改變,因此邱震寰會建議患者就醫治療。不過,有些患者就醫後,變成只要覺得自己快要發作就吃藥,導致一直服藥的狀態,這樣反而變成一個惡性循環。因此,民眾如果懷疑自己有恐慌症,要先了解「恐慌症」這個疾病,同時也要了解自己的狀態,尋求正確治療。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網站指出,要應付恐慌症,除了藥物外「自我對話」也很重要。可以多告訴自己這10點:一、告訴自己,這感覺只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二、它們雖然不舒服,但卻是無害的三、不要增加負向的想法,自己嚇自己四、描述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實際你可能怕的是什麼?事實上什麼並沒有發生?五、等它過去,不用對抗或逃避,接受它六、注意當你停止災難想法,它自己漸漸消失七、當它是改變的機會,學會應付,學會成長八、想像克服成功時的感覺,自我激勵九、當你有進步時,思考下一個計畫十、以一個放鬆輕易的態度方法開始,不要急要應付恐慌症,除了藥物外「自我對話」也很重要。恐慌症如何治療?針對恐慌症的患者,醫師會以藥物治療、肌肉放鬆練習、認知行為治療,來改善病人的症狀。一、藥物治療:減少恐慌發作的次數與嚴重性,恢復信心。二、肌肉放鬆練習:訓練患者有一點點「恐慌發作」的感覺,就進行放鬆練習。慢慢地,患者會發現症狀沒有發作,覺得自己可以控制身心狀態。三、認知行為治療:許多患者會把恐慌發作時的周遭環境或狀態做錯誤連結,認知行為治療就是讓患者一步步面對壓力,循序漸進地適應他害怕的事物或環境。例如認為自己在密閉空間就會「恐慌發作」的患者,可以讓他適應有點密閉的空間,再慢慢增加密閉的程度,讓患者漸漸不再害怕。【延伸閱讀】半夜躺在床上突然喘不過氣...為何「恐慌症」往往在你休息時發作?參考資料: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自律神經失調?認識恐慌症責任編輯:劉芮菁核稿編輯:陳宛欣延伸閱讀: 有小酌習慣,反而容易養成易瘦體質!醫師公開:減肥適合喝4種酒,快收藏~ 組織胺不耐是什麼?是過敏嗎?想避免,「高、低組織胺食物」一次看
-
2024-03-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位令人難忘的病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有機會長時間關心照顧病人的心得報告。一般的醫學生在最後兩年的臨床醫學要輪流到各專科,甚至到不同醫院學習照顧病人,很少有長期照顧同一位病人的學習機會。這是來自三位醫學生在五年級時有內科、外科各三個月持續在一個不是「醫學中心」規模之教學醫院的臨床學習心得。院方鼓勵這些醫學生持續關懷病人,出院或轉科之後,回來門診或再住院都繼續保持聯繫,而有機會更了解病人與家屬因為疾病所遭遇的病痛與後續的病情發展,以增加他們了解疾病對病人與家屬的影響。一位醫學生分享他因為長期追蹤病人,才了解主治醫師的用心良苦、病人化療之後副作用帶來的懊悔、以及最後康復的喜悅,使醫學生學習到將來如何照顧病人,可以更加暸解病人的感受以及如何鼓勵病人。→想看本文一位醫學生透過深入的與病人互動,才自問為什麼病人會不敢問醫生問題,而開始思索「到底要當一個怎樣的醫生,病人才不會怕問你問題呢?」。→想看本文一位醫學生陪伴一位第四期脂肪肉瘤的病人,勇敢地接受了困難的大手術,而見證了病人能以爽朗的個性面對可能無法避免的死亡。「我想我們的陪伴某種程度成為了她和死亡間的緩衝軟墊,讓她知道有我們還持續顧著她,和她一起往下奮鬥,面對未知的恐懼。」學生的這句話正是我們希望醫學生對自己價值的肯定,他們因為能更了解病人與家屬,而有「同理心」,同時更能肯定自己,「醫學生真的能夠幫忙病人」,而不再是「路障」。阿姨是我外科第一週就遇到的病人,記得她和四個姊妹和先生一起湧入了診間,阿姨右腳內側在三個月內整個腫起來,大家都很緊張,而我成為了替她寫初診病歷的人,老師不在的診間緊張的氣氛瀰漫,我們都知道後面的路必定艱辛。第二次住院前的紀錄也剛好分配到我寫,周阿姨在 fine needle抽吸後診斷出一個肉瘤(sarcoma),影像上看起來大概有10*20公分大。我記得周阿姨用自己粗獷霸氣的聲音和老師討價還價著,上網看過的她知道這種癌症極為惡性,因此迫切的希望從老師口中聽到一個保證。「目前影像上沒有看到肺轉移,因此以目前的證據來說,沒有迫切的生命危險!」老師那天如此說了,也成為後續周阿姨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目前沒有生命危險啦!」周阿姨本身是個成功的旅行社老闆,他們從60年代租遊覽車開始,慢慢做台灣的國中小畢業旅行、後來往鄉里區公所週末旅行團發展,近些年國內市場萎縮決定開始接日韓和東南亞的半自助旅遊,她經歷了「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靠著自己打拼出了三峽的一方天地,也逐漸在讓兒女接手。我感覺她在面對疾病時,從一開始的否認逐漸轉換到不甘,反覆在思考甚麼時候可以去上班,如果自己走了財產小孩怎麼辦,曾經仰賴自己的公司會不會產生很多問題,又或者其實大家根本不需要她?她的生命突然出現了個薛丁格的盒子,沒人知道打開來到底是生是死,周阿姨努力在老師的字裡行間,尋找可以抓住的確定性。刀房內我們隨著氣管內管的起伏屏息,拿出那個緊貼股動脈、股靜脈、股神經的超大肉瘤,阿姨決定賭一把,為了保住腳的功能我們盡力把血管神經旁的組織清下來,因為沒辦法留足「安全邊際」(safe margin),術後放射治療必須照滿劑量,這樣可以獲得2/3的存活率與腳的功能。我手上握著比橄欖球還大的肉瘤送往病理科,沈醫師切開始白色和黃色的組織交雜的湧出,是一顆「脂肪肉瘤」(liposarcoma),裡頭分化不良的肌肉細胞狂草般蒼勁劃過黃色的脂肪,化驗結果是脂肪肉瘤第四期,預後顯然不好。術後的日子,看到阿姨右腳內側的皮鬆鬆的一包,上面有個25公分長的傷口,黑色的縫線、參差的結,限制著阿姨的行動。儘管此時她已經並非我的病人,我仍和同學們一起去看她,聽她每天和我們討價還價自己重新又怎麼理解預後,看著引流的量減少一天天的期待出院。老實說那時的我們很多時候也會被她問到啞口無言,「老師說的是實話嗎?」 「我是不是真的會死?」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答案,此刻我們也無法回答,因此我們也只能隨著傷口逐漸癒合早晚的陪伴,並期望事情不要走下坡。儘管在大腿張力比較小,周阿姨的傷口因為太長而恢復得很慢。在醫院倒也沒也有什麼事,每天就是聽她說說心事和自己的故事,每天吃什麼家裡有幾個人,選前的時候花一個小時努力說服我蔣經國是最好的總統、選舉請投國民黨。我發現信任感建立在時間的流逝,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知識不足且說話笨拙,但反覆的「早安,阿姨妳過得如何?」竟讓我們成為了老師和病人之間的小小傳聲筒。在教學團隊的病人往往沒有意識到,被學生看到或許是部分隱私的消失,但醫師加上醫學生會讓你獲得更充分的照顧,因為我們不會,所以各種大小事都會被我們呈現給老師,從保險不會辦到回家計程車怎麼叫,這樣的好處真的是我過去從未想到過,也是為何教學團隊從一開始被病人拒之門外,最後逐漸被大部分的病人所接受。就這樣,在每天計較到底是100還是150cc量的日子裡,周阿姨終於出院了。接下來的畫面我真的是難以忘記,阿姨第一次回診時我特別跟原本老師小小請假去看她,只見門診外面的椅子旁遠遠就有個身影在跟我招手。我還沒到就聽見她大聲地說:「來來來東西太多了,你幫我拿進去。」滿滿兩超大袋的三峽金牛角,一盒10個她大概拿了30盒進來,真的是多到我兩隻手完全拿進不診間,太有心了。門診的護理師們、老師和我的同學們都覺得又荒謬又有趣,檢查過傷口狀態後就要準備放射治療來挽救生命了。儘管可能面對的死亡,但我想我們的陪伴某種程度成為了周阿姨和死亡間的緩衝軟墊,讓她知道有我們還持續顧著她,和她一起往下奮鬥,面對未知的恐懼。延伸閱讀:3/25 長期追蹤病人是醫學生臨床實習最好的學習方法3/27 病人為什麼會不敢問醫生問題呢?
-
2024-03-2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為什麼會不敢問醫生問題呢?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有機會長時間關心照顧病人的心得報告。一般的醫學生在最後兩年的臨床醫學要輪流到各專科,甚至到不同醫院學習照顧病人,很少有長期照顧同一位病人的學習機會。這是來自三位醫學生在五年級時有內科、外科各三個月持續在一個不是「醫學中心」規模之教學醫院的臨床學習心得。院方鼓勵這些醫學生持續關懷病人,出院或轉科之後,回來門診或再住院都繼續保持聯繫,而有機會更了解病人與家屬因為疾病所遭遇的病痛與後續的病情發展,以增加他們了解疾病對病人與家屬的影響。→想看本文一位醫學生分享他因為長期追蹤病人,才了解主治醫師的用心良苦、病人化療之後副作用帶來的懊悔、以及最後康復的喜悅,使醫學生學習到將來如何照顧病人,可以更加暸解病人的感受以及如何鼓勵病人。一位醫學生透過深入的與病人互動,才自問為什麼病人會不敢問醫生問題,而開始思索「到底要當一個怎樣的醫生,病人才不會怕問你問題呢?」。一位醫學生陪伴一位第四期脂肪肉瘤的病人,勇敢地接受了困難的大手術,而見證了病人能以爽朗的個性面對可能無法避免的死亡。「我想我們的陪伴某種程度成為了她和死亡間的緩衝軟墊,讓她知道有我們還持續顧著她,和她一起往下奮鬥,面對未知的恐懼。」學生的這句話正是我們希望醫學生對自己價值的肯定,他們因為能更了解病人與家屬,而有「同理心」,同時更能肯定自己,「醫學生真的能夠幫忙病人」,而不再是「路障」。外科實習的某天,我如常打開病歷系統,想著主治醫師名下應該只有兩位術後住院病人,沒想到卻看到第三個名字。我點開病歷,發現是急診回來的病人,跟主治醫師聯絡後,我便到了放射科的血管攝影室。進入血管攝影室,玻璃窗把醫護和病人隔開:病人躺在冰冷的檢測儀器上,醫師和放射師則在控制室內發號施令。我透過玻璃窗看病人,發現我曾經在門診見過她。她有胰臟腫瘤,手術後又發生了一些併發症,導致腹部的引流管一直不能拔除。我記得她曾經在門診表示放置引流管的位置不適。病人最近幾天發燒,引流管內的分泌物顏色開始改變,因此回到急診求助。主治醫師覺得可能是感染,便安排她接受血管攝影檢查。病人躺在儀器上,而主治醫師一直在控制台這邊與放診科醫師和放射師討論。我嘗試從他們的討論中了解病人的情況,一方面又注意到病人一直朝控制台這邊看。她一定很擔心,想要從醫護人員臉上的表情得到一些有關於自己病情的資訊。我並不敢回應她的目光:儘管我想給她一點鼓勵和支持,但又怕在未完全了解病情以前給她過高的希望。控制室內討論持續,而病人目光從未移開;我實在無法忍受,到最後還是不禁反射性地看了回去,病人也知道我在看她。我不能笑著給她很正面的回應,但至少我想讓她知道,她的不安有人知道。病人回到病房以後,我一個人留下來詢問病史。原來她去年發現乳癌,一輪手術和標靶治療後終於要進入穩定期,卻在電腦斷層上意外發現胰臟腫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兩年來病人在檢查和治療之間不停輪迴,每次治療快要結束又發現新問題,就如這次疑似感染的事件一樣。詢問病史時,我們一般也會問及病人的最近的情緒,以評估病人需不需要額外的支援。我問她心情如何,病人說還可以,然後眼淚就往下流。她開始責怪自己,明明已經小心翼翼照顧傷口,努力運動注重飲食,最後還是感染,是不是還做得不夠好?我沒有時間去想一個萬全的回覆,只能把我腦海中能聯想到的事情整合,然後回答。「有時候事情就是超出我們可控制的範圍,Covid的時候大家這麼小心,還不是有人感染?剛才主治醫師有再打電話給感染科的醫師,報告了你的情況,感染科對抗生素比較了解,說現在給你打的這一種是目前最適合的,以後就要再看細菌培養的報告來調整。」她說她上一次住院也是打這一種,對她有效。我心裡知道上一次有效不代表這次有效,但她好像比較安心一點;我就去拿衛生紙給她。哭了以後大概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被打開,她開始跟我分享從去年乳癌發生開始,她建立了一個Podcast的頻道,分享生病的過程,也透過頻道與其他病友交流。病人本身從事輔導行業,支持病友時,自己也繼續實踐自己的人生意義。她開始問我叫什麼名字,以及平常的實習生活,她叫我追蹤她的頻道,我也當場按下試聽。離開時,她對我說謝謝,謝謝我來陪她。在我的記憶中,她每次回診都是一個人,進急診也是一個人,雖然有結婚也有小孩,但目前因為養病而暫住在媽媽家中;在言談之間也從沒聽到她主動提及先生和兒子。一個人要在醫療機構中穿梭,又面對死亡的恐懼,或許正是她想要透過Podcast來尋找與他人聯繫的原因。離開診間時我在想,我一個人住在台北,今天誰該感謝誰的陪伴還不一定說得清。---昨天晚上H小姐的先生和兒子來看她,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們。早上H小姐就問我:「其實我那天有點聽不懂,我的細菌培養結果其實是……」H小姐的教育程度比較高,也一直很想了解自己的病情。我跟她解釋現在只有培養出一種叫表皮葡萄球菌的細菌,是一種在表皮常見的細菌,現在還不能確認是不是導致她發燒的細菌;而其他地方都暫時沒培養到什麼。「那我什麼時候可以出院?」H小姐前兩天又有點燒起來,看起來還需要觀察一陣子。不過老實說,我也不太清楚H小姐在怎樣的情況下可以出院。「可能暫時還是繼續抗生素療程,不過實際上要怎樣才能出院,我想我還是要請教一下主治醫師。」「哈哈好啊,我平常都交給他,他說什麼我都說好,我不敢再問什麼。我都很乖。」H小姐真的是標準的好病人,很順從醫囑,平常又表現的很樂觀。可是我在想,病人為什麼會不敢問醫生問題呢?如果病人有問題又不敢問,會不會阻礙到這個治療的過程的?雖然說醫師是來幫助病人治病,但醫病之間,或許因為知識的落差,又或是因為社會的刻板印象,醫師好像總是站在比病人在權力的一端。病人可能會害怕提問,又或是想:「我問的問題適當嗎?」這種情況,在比較內斂的亞洲文化,或許更為常見。離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到底要當一個怎樣的醫生病人才不會怕問你問題呢……」---今天早上H小姐又表達了一些她的看法,說這個發燒的情況起起落落的,身體也覺得還好,是不是可以不用繼續用抗生素,讓身體自己療癒呢?我跟她解釋分泌物顏色還是濃稠,為了控制感染,抗生素療程可能還是要繼續下去。但我也了解,她已經住院一個星期打抗生素,情況好像也差不多,她應該是想要出院了。於是我開始想,到底這五個病人今天為什麼要住院呢?我先把我的猜想寫在筆記本上,不會的空著;然後老師來查房,有些病人的處置跟我預想的一樣,有些我猜錯了。當我猜錯時,我會想,這是醫療知識的落差,還是我對病人的了解不足?到了下午再查房的時候,我提出這些問題,老師居然還花了近兩個小時跟我們討論和解釋,我覺得收獲很大,也覺得可以回答許小姐的問題了。離開醫院前我去找H小姐解釋,推開門她就叫我「親愛的」,我跟她說明天抽血看白血球和發炎指數,如果穩定就改口服抗生素,可以回家了。她給我的回應很正面,我心中希望這次感染下去以後,她這兩年多的治療終於可以告一段落。延伸閱讀:3/25 長期追蹤病人是醫學生臨床實習最好的學習方法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25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台灣癌症基金會陪伴癌友家庭重建信心 提供回歸職場充分支持
隨著醫學進步,癌症患者的存活率逐年提升,青壯年與癌病共存成為趨勢。台灣癌症基金會癌友服務組主任游懿群提到,在2022年進行「癌友回歸職場需求調查」,發現許多癌症病友及家屬在重返職場時,面臨諸多困難和恐懼,6成癌友因康復後體能不佳或被貼上癌友標籤,覺得重返職場困難;近5成的癌友,希望加強企業友善職場的宣導,消弭對癌友工作的負面觀感。台灣癌症基金會發現,罹癌勞工人數從2004年至2015年,平均罹癌年齡為49.7歲,顯見罹癌年輕化已成趨勢。基金會推出「癌友家庭回歸職場就業支持計畫」,透過第二職業培訓、心理輔導、營養建議以及職業諮詢等一系列服務,幫助癌友和家屬重建信心。游懿群強調,針對癌友需要彈性工作時間的需求,台灣癌症基金會開設第二職業技能培力訓練,以適應癌症家庭特殊情況為主,提供長照的「照顧服務員」、「精油按摩」、「居家整理師」及「SOHO族的能力培養」等課程,讓癌友和家屬不僅能夠掌握一技之長,更有機會自主創業,為需要定期回診或治療的癌友,提供了極大的自主性,使他們能夠在照顧健康的同時,也不失經濟來源和社會參與。台灣癌症基金會期盼,未來能通過與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的合作,推動實施更多支持癌症家庭的政策和措施,例如提供靈活的工作安排、增設必要的工作場域調整,以及提升職場對癌症患者的認知和理解,並減少癌症患者在職場上可能遭遇的偏見和歧視,讓他們在重返職場的道路更為順暢。「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政府和醫療團隊、社區組織,應合作提供全方位服務,確保病友獲得必要支持,共創全社會友善照護環境。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3-2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長期追蹤病人是醫學生臨床實習最好的學習方法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有機會長時間關心照顧病人的心得報告。一般的醫學生在最後兩年的臨床醫學要輪流到各專科,甚至到不同醫院學習照顧病人,很少有長期照顧同一位病人的學習機會。這是來自三位醫學生在五年級時有內科、外科各三個月持續在一個不是「醫學中心」規模之教學醫院的臨床學習心得。院方鼓勵這些醫學生持續關懷病人,出院或轉科之後,回來門診或再住院都繼續保持聯繫,而有機會更了解病人與家屬因為疾病所遭遇的病痛與後續的病情發展,以增加他們了解疾病對病人與家屬的影響。一位醫學生分享他因為長期追蹤病人,才了解主治醫師的用心良苦、病人化療之後副作用帶來的懊悔、以及最後康復的喜悅,使醫學生學習到將來如何照顧病人,可以更加暸解病人的感受以及如何鼓勵病人。一位醫學生透過深入的與病人互動,才自問為什麼病人會不敢問醫生問題,而開始思索「到底要當一個怎樣的醫生,病人才不會怕問你問題呢?」。一位醫學生陪伴一位第四期脂肪肉瘤的病人,勇敢地接受了困難的大手術,而見證了病人能以爽朗的個性面對可能無法避免的死亡。「我想我們的陪伴某種程度成為了她和死亡間的緩衝軟墊,讓她知道有我們還持續顧著她,和她一起往下奮鬥,面對未知的恐懼。」學生的這句話正是我們希望醫學生對自己價值的肯定,他們因為能更了解病人與家屬,而有「同理心」,同時更能肯定自己,「醫學生真的能夠幫忙病人」,而不再是「路障」。彭阿姨是一位72歲的女士,她是我在內科第一個接到的病人,更是我醫學生涯中第一位照顧的病人。巧合的是,彭阿姨住在我的中學附近,退休前經營著一家麵攤,或許我小時候還吃過她的料理呢!幾年前退休後,彭阿姨過著四處遊玩的退休生活,每年有將近一半的時間會在美國拜訪在華盛頓特區落地生根的大女兒,其他時間則會跟著在臺灣的兒女、姊妹、朋友們四處遊山玩水,最近才在美國待了四個多月後,緊接著又去日本跟泰國遊玩,回到臺灣時覺得很容易疲累、開始越來越吃不下,本以為是四處奔波太過操勞造成的。某次在外院回診神經內科時,偶然向醫師提起這些症狀以及不斷降低的體重,幸好醫師敏銳地察覺異狀、將她轉到急診檢查,電腦斷層一照才發現幾乎阻塞了橫結腸的大腸癌,以及大大小小的多處肝轉移。雖然她在急診時已經被告知疑似罹患第四期的大腸癌,然而我第一次在病房與彭阿姨接觸時,她比我預期的更輕鬆以對,或許是原本個性使然抑或已然接受,但我想更可能的是還沒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吧!當時僅僅是我進入醫院實習的第一週,從未接過病人的我,在一項項病史詢問的背後,其實暗藏著忐忑的心情,但彭阿姨十分友善的慢慢回答我,並主動分享了很多病情相關的故事、做過的檢查、急診醫師問過的問題等,讓我得以順利獲得需要的資訊。理學檢查時,我想彭阿姨應該已經看出我生澀的動作,但仍然很有耐心的讓我慢慢檢查。整個過程花費了將近兩個小時,但她毫無自始至終沒有表現任何的不耐煩。當時因為膽紅素很高,內科團隊的檢查排的很密集,在兩三天內迅速的做了大腸鏡、細針抽吸、送病理檢驗,確認大腸癌的診斷後馬上就去裝了人工血管、大腸造口。造口手術結束後當天,以往樂觀、開朗的彭阿姨,因為疼痛在病床上喊著不想再治療了,還責怪親友們都在逼她,當下的我只能盡可能安撫她的情緒,但心裡默默的懷疑著,對於不可能治癒的末期癌症病人而言,到底治療是不是必要的?治療所造成的痛苦會不會大於效益呢?看著彭阿姨的笑容漸漸消逝,很難相信治療是對她最好的選擇。這段期間,她的孩子們總是緊陪在旁、細心照顧,印象深刻的是,主治醫師在向他們解釋病理報告結果時,他們聲淚俱下的表達媽媽真的很重要、拜託醫師盡力幫忙。那個週末,彭阿姨請假出去,說是想出去走走、散散心、看看海,總有種在準備與生命道別的感覺。後續,彭阿姨被轉收給腫瘤科,腫瘤科醫師來解釋病情時,主要是跟孩子們討論,說的很白:不知道能不能撐過前幾週的化療,就算撐過了後續也會有很多副作用。孩子們決定接受治療,無論如何都要試試看,但好像這個選擇治療的過程,彭阿姨有點被埋在鼓裡,或許是信任孩子、或許是以為自己懂了、或許是做不出決定,但我總覺得她並不明白自己即將面臨的挑戰。彭阿姨離開本團隊後,一開始偶爾還能看見她在病房區走動,但後來好像越來越少見。數週後的某個夜晚,我鼓起勇氣敲響了她的病房,進去看到她躺在床上,面容憔悴、皮膚破損、頭髮白了一輪,問起她的近況只聽到滿滿的不適與無奈,無能為力的我也只能鼓勵她繼續加油並祝福他她漸好轉。但在我內心深處,「究竟當初該不該治療?」的疑問越長越大。所幸,在80餘日的住院治療後,彭阿姨終於出院改門診治療了。又過了兩個月後的某個晚上,已經輪調到外科的我意外發現彭阿姨回來住院一晚打化療,到病房內探望她時,發現這次整體氣色好了許多,更有活力、更有體力說話,驚喜的是她還記得我。坐下來跟她聊聊最近的狀況才知道,原來前陣子治療剛開始時曾出現嚴重的副作用,甚至不知道能不能熬過那關。當時的她也因為身體的強烈不適,多次埋怨孩子們選擇拚拚看的決定。但雨過天晴後回頭看,她很感恩當時沒有放棄、也很能理解孩子們的決定,還能與子女、孫子女相處她就很滿足了,甚至接下來還計畫要出國度假。現在每週回醫院打化療、換造口袋都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此外也很努力的多吃多活動,希望能維持好的體力。最近一次的檢查結果發現,原本直徑10公分的肝臟轉移也已經在標靶與化療的幫助下,縮小到5公分了。這回跟彭阿姨聊了一個多小時,卸下照顧者的身分,我更可以貼近她的角度去聽故事,從她的視角了解她所經歷的一切痛苦與心情的轉變,更能從她的話語中感受到之前沒有的對未來的希望,我想這大概也回答了我數個月前的關於治療選擇的懷疑。或許對病人與家屬而言,他們沒辦法預見治療或不治療後的樣子,但對醫療人員而言,我們就該憑著專業知識與經驗,盡可能的告訴他們接下來路可能怎麼發生,或是提供我們站在病家角度思考下覺得最適當的建議。陪伴著病人與家屬,走向最符合他們生命價值觀的道路。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22 失智.失智專題
衛福部公布台灣這失智類型最多,照顧者最大的壓力來源其實是「這症狀」!
相隔13年,衛福部公布最新台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官方版結果,全國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達7.99%,與民國100年的8.04%相近;女多於男,年齡愈高,失智比率愈高,值得注意的是;高達六成患者伴隨情緒和行為症狀(BPSD),增加照顧者難度高,成為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嚴峻挑戰。台灣的失智類型屬那些?男女比的差異?失智症類型以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最多,約占57%;血管型失智症近23%,巴金森氏症失智症占7.12%。女性失智症盛行率為9.36%,高於男性的6.35%,為何女高於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分析,女性較長壽,且阿茲海默型患者女性是男性兩倍,目前推測與女性荷爾蒙有關,但待更多實證研究。對於失智症盛行率比13年前略降,徐文俊表示,這部分需要更多研究,例如調查各年齡層發生率分布。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則認為,教育程度較低者較易患有失智症,可能與國人教育程度增加有關,還有長者人口結構變化有關。【免費報名】失智好好生活系列講座: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失智症患者對照顧者最大的壓力來源是:情緒和行為症狀(BPSD)失智症協會祕書長陳筠靜說,協會至今服務過的最年輕失智症病人是35歲,帶來極大挑戰。北醫大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伯璋表示,他和兄長都是醫師,面對母親失智,除給予關懷,能做的事極其有限。隨著失智長者愈來愈普遍,很多中壯年人開始面對無力照顧的困境。衛福部長照司委託國衛院進行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推估今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數約35萬人,預估130年會有近68萬人罹患。衛福部公布最新台灣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其中首次調查情緒和行為症狀(BPSD)的發生情形,失智者有任一項發生率為66%,且隨著失智程度越嚴重,發生率也越高,情緒和行為症狀(BPSD)是照顧者主要壓力來源。失智者最常出現的情緒及行為症狀(BPSD)的前五名:●第一是憂鬱及負性症狀 (33.37%):「負性」是指缺乏尋常人應該擁有的特質,如情感平淡、說話內容貧乏等。●第二是日夜顛倒/作息混亂(32.94%)。●第三是恐懼或焦慮 (27.75%)。●第四是重複行為(25.43%)。●第五是妄想(21.19%)。情緒和行為症狀(BPSD)症狀類型多元徐文俊說,BPSD的症狀有分成不同類型,外顯型(如日夜顛腦、躁動、妄想、重複行為)的會比較難照顧,讓家屬較為困擾。而憂鬱跟冷漠則偏向非外顯問題,可能表現如照顧者難帶領活動,可能拒絕配合等。我國研究跟國外不同的是,國外常見的「冷漠」型症狀並未入榜,如對事情沒有反應、不太講話、對事情不展露興趣等,可能跟文化背景有關係。「許多照顧者想到照顧嚴重BPSD的失智者,頭髮都會豎起來。」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指出,此時需要特殊單位和機構加以照顧,尤其是許多照顧機構會「挑個案」,不願意照顧合併有情緒和行為症狀(BPSD)症狀的失智者。呼籲衛福部應研議成立及獎勵相關單位,或要求醫院組成照顧團隊,並讓照顧者家屬、照顧機構人員可以上課、受訓,透過藥物等治療方式,給予情緒和行為症狀(BPSD)病人更好的照顧。衛服部規劃如何解決失智者出現情緒和行為症狀(BPSD)的方案吳希文指出衛福部規畫與地區醫院合作,布建權責型失智據點,預計今年試辦。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提醒:計畫初期應規畫開辦費,納入精神科、家醫科、神經內科等科別醫師,共同建立照護系統,後續則由社工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等執行精神疾病患者的照顧,人力上更要審慎評估。因為一個醫事人員照顧至多十名精神疾病患者就很吃力,門檻相對較高。但參與的會員大多願意加入,如有明確執行計畫與進修課程,地區醫院也願意媒合會員間互相交流。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1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有護理師在,真的讓我們很安心
【編者按】:本週是由三位護理系畢業有一段時間,經歷過不同的臨床職場訓練,走入不同的生涯規劃,分享他們對護理工作的心得。一位護理師以本身在產房待產的親身經歷,與先生深深感受到,護理師以一件毯子緩解生產的緊張與不舒適,見證了身受痛苦的病人可以透過護理師溫柔的陪伴與照護,緩解疼痛與焦慮,而護理師也能從病人和家屬的感謝和笑容中獲得成就感。一位目前已離開每天面對為病痛所苦的癌末病人的護理師,回想過去由不同的病人與家屬帶給她的心得:「生命的選擇沒有對錯,極限之外,不一定會有奇蹟,但一定會有愛」、「人生有很多種態度,『承認』這種態度需要的是勇氣」、「我們不是選擇放棄,是選擇把握當下」、「在護理工作中追求『變成更好的自己』」。一位經歷國內臨床護理工作、公共衛生研究團隊,而今在國外又回到臨床護理工作的護理師,一方面感謝國內臨床過往的同儕上司形塑了注重專業判斷、批判思考、視病如親的單位風氣,但更珍惜國外同儕彼此教育、提供有建設性的建議,才能相互琢磨、一起成長。希望透過「醫病平台」,台灣社會可以更了解護理師在醫療團隊的重要。自護理系畢業後我就在醫院工作,十多年來仍有病人家屬或親人會說:「護理師不就是量血壓、發藥,很輕鬆啊!」有時候想要反駁又覺得無力,台灣醫療環境護病比過高,為了讓護理師可以同時照護多位病人,基礎的護理技術如身體清潔、管路照護交給護佐、看護,護理指導是用預錄好的影片取代面對面的衛教,但外包了那麽多工作,護理師光依醫囑發藥、安排檢查、打記錄就常延遲下班,我們該如何讓病人家屬感受到護理的專業和不可或缺呢?而我在產房待產過程中似乎看到答案了。今年初我迎來人生中第一個寶寶, 懷胎十月過程中都相當順利,足月規則陣痛後我就入院待產,沒想到產程過快來不及打減痛分娩。當時的我只能蜷縮身體、咬著手臂,等待每一次疼痛爆表的宮縮緩過去。但隨著一次次宮縮強度越來越強,我痛到全身無法克制的發抖,此時先生只能手足無措的站在床邊,而我腦袋一片空白,過去學過的梅拉提茲呼吸法和產程進展的學理都忘了,此時我只是一個被疼痛折磨的待產婦。護理師恰好進入病室評估我的狀況,她第一時間先幫我整理因疼痛翻滾早已無法蔽體的手術衣,拿了一件加溫過的毯子輕輕蓋在我身上,瞬間不斷發抖的身體感受到毯子與護理師的溫暖,緊繃的肌肉和神經終於放鬆下來。接著她指導慌亂的先生握著我的手,她溫柔又堅定的告訴我先生:「現在媽媽最需要你的支持,你可以握著她手,我們有裝胎心音監測器,如果有異常會發出警示音,我們馬上就會過來的,你可以在這邊陪伴她。」同時鼓勵我:「媽媽,我們試著練習深呼吸和用力,等等我們會和你一起進產房,來一起試試看,吸~吐~」簡單幾句話安撫了我和先生對生產未知的恐懼和焦慮,感謝醫療團隊讓我順利生下寶寶並回到病房。現在回想,感謝護理師看見了我的需要,以一件毯子緩解我生產的緊張與不舒適,我先生有些不可置信的說:「我以為醫師是統籌一切的,沒想到實際上都是護理師在協助,如果沒有他們告訴我該怎麼做,我會手忙腳亂啊!真的很感謝她們啊!有她們在真的很安心。」這一次當病人的經驗告訴我,身受痛苦的病人真的可以透過護理師溫柔的陪伴與照護,緩解疼痛與焦慮,更進而能相信醫療團隊是專業而可以信任的。 雖然臨床上不友善的職場環境或社會對護理人員的歧視,都會讓人感到洩氣,但我仍覺得護理師可以在現存問題未解決前,把握每一次發藥、量血壓等機會,跟病人話家常與問候,主動關心病人的疑問並給予適時的衛教,秘訣是過程中以觀察和發揮同理心評估病人的需求,有時可能是提供一件溫暖毯子,細心為病人增添枕頭協助改善病人的不適,都能讓病人和家屬感受到護理專業的溫暖與獨特性我相信透過經年累月的累績,經歷護理師專業照護的社會大眾們,一定會願意為護理師們發聲,讓我們有機會改變社會歧見,進而創造理想的護理工作環境,而我們護理師也能從病人和家屬的感謝和笑容中獲得成就感,最終達成雙贏的局面!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15 醫療.精神.身心
阿沁老婆「花花」自曝罹厭食症,暴瘦僅剩29公斤!病態審美觀...7類危險族群要當心,嚴重恐致死
F.I.R.飛兒樂團前團員阿沁的老婆網紅「花花」李汶靜,非法持有大麻,家中被搜出大麻煙草和吸食器。3/13依毒品罪移送台北地檢署;據了解,李女在檢警應訊時坦承持有大麻,且犯後表示悔意,檢察官複訊後命李女無保請回。除了吸毒,花花之前也因罹患厭食症上媒體版面,她去年曾在臉書粉專曾透露自己於2023的後半年罹患厭食症,體重掉到只剩29公斤,BMI只有13.2,遠低於厭食症的標準15,為極重度厭食症。厭食症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健康障礙,恐引起腸胃代謝全面失常,嚴重恐導致死亡。何謂厭食症?在今日瘦身風氣盛行的社會中,厭食症可說是相當常見,尤其愛漂亮、愛苗條、熱衷減肥的年輕女生,出於可能變胖的強烈恐懼,她們會嚴格執行節食計劃,克制自己想吃東西的任何渴望,甚至採取各種激烈手段,以加速食物的排泄,周而復始。患者多半還帶有抑鬱、社交疏離等心理問題,所以也有些是發生在年老喪偶、獨居的老人身上。厭食症是一種排斥飲食的精神疾患,屬心因性,可能是因為患者對自我形象的偏差認知,或心理上有某種重大的鬱結難消,導致無法正常進食、厭食,或深陷一種節食─狂吃─嘔吐和腹瀉的惡性循環,許多患者的體重極低,BMI值小於17.5,甚至低到10以下的極端值,使健康出問題,最終可能引起腸胃代謝全面失常,身體和情緒上的失調、混亂,嚴重者足以致死。厭食症2種類與常見症狀依照飲食行為的表現,厭食症又可細分為兩類:.節制型:一種是節制型患者利用過度節食和運動的方式來控制體重。.掏空型:另一種則是暴食後掏空型,在大吃大喝之後,把吃進去的食物用催吐、吃瀉藥或利尿劑、浣腸劑等方式排除,與真正的暴食症不同的在於,此種厭食症的患者,在大吃大喝之際仍會留意卡路里的問題,且吃進去的量遠比暴食症患者少,而在掏空食物的行為上做得更徹底。約有半數以上的厭食症患者,都有大吃大喝後再催吐的病症。常見症狀有:體重驟降、拒食、暴食、嘔吐、反胃、腹脹、疲倦、便祕、全身無力、精神抑鬱、暈眩、喘氣、心律不整、畏寒、低溫、貧血、落髮。7類危險族群要當心1.年齡介於12至20歲左右的青春期少年,女男比例為十比一,過分在意身體形象、積極尋求同儕認同。2.因職業需求需要不斷維持纖瘦身材的人,不分男女,如演員、舞者、模特兒、或騎師、舉重、柔道、摔角選手等運動員,亦有較高的罹病率,而多數患者的社經地位又屬於中上階層。3.非常害怕變胖,經常想用各種方式減肥瘦身的人。4.長期處在壓力大的環境之下,情緒焦慮、憂鬱的人。5.個性上屬於固執與完美主義,對身體有較多負面評價與強迫行為的人。6.本身罹患特殊生理疾病如癌症患者,疾病造成的疼痛或因藥物治療產生的副作用,易併發厭食症。7.藥物濫用者,多數毒品如安非他命或古柯鹼的副作用之一就是造成食慾驟減,長期倚賴將引發厭食症。5件事預防厭食症造厭食症的原因主要出在心理因素。由於現代社會風氣對理想體態的界定,經常傳播「瘦就是美」的訊息,無形中將扭曲的審美觀根植眾人心中,為達到普世對理想體態的期許,許多過度減肥的心態就出現了。一開始或許還會覺得餓,但經過不斷的強迫自己忍耐,後來就漸漸習慣,失去對吃的渴望而成厭食症。這類型的抑制飲食者,其性格通常也屬完美主義,對自我要求相當嚴格,甚至將控制飲食視為自我紀律的表現,因此能夠採行極端的方式包括忍受挨餓、催吐、服用瀉藥等來達成目標。另外,長期處於特殊的環境,例如芭蕾舞演員、運動選手、模特兒等,因工作關係必須保持苗條,嚴格控制飲食,都可能促使厭食症的發生,而生活、家庭、課業或工作的壓力過大導致情緒低落,也會使食慾減退,長期下來引發厭食症。建議做好5件事,預防厭食症的發生:1.培養愛自己的「自信美」,不要單從他人的評價來建立自我價值感。2.培養正確的審美觀,接受並欣賞多元美,無論胖瘦,每種體態都有其獨特的地方。3.應以健康為前提而減肥,寧可多做運動、多吃低脂肪高纖維的食物來維持適當體重。4.減少情緒壓抑,多與身旁親近的人溝通,傾訴自己內心的感受,也傾聽對方心聲。5.適時舒緩生活上的種種壓力,並保持充足的睡眠,慎防因過度勞累引起腦部下視丘功能紊亂。在「瘦就是美」審美風氣盛行的社會中,厭食症可說是相當常見,尤其愛美、在意外表、熱衷減肥的年輕男女;元氣網建議愛美的民眾平日培養自信美,接受多元的美,不以外在標準衡量自我價值,應注重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生活習慣,避免極端節食或激烈減重方法,飲食多吃低脂肪高纖維的食物,並搭配運動瘦身,才不會快速復胖。也要適時與親友溝通,審慎處理情緒壓力,有助於維持健康飲食和心理狀態,避免陷入厭食症的危險。延伸閱讀:.「我很想吃,但吃了就會想不開…」從厭食到暴食,被卡路里控制的人生.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元氣網疾病百科-厭食症
-
2024-03-12 焦點.生死議題
斷食善終和安寧療護有何不同?醫曝最大差異是這點
台灣是高齡社會,許多人面臨家中長輩善終議題。國內有醫師以照顧家中漸凍症長者經驗,積極推廣「斷食善終」,也就是透過逐步減少餵食,讓患者慢慢走向死亡。馬偕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方俊凱說,安寧療護是依病患病情、身體條件,配合調整營養攝取,讓身體相對穩定;斷食則會讓患者與家屬過度關注身體變化,忽略臨終前心理、社會和靈性面的需求。安寧療護對象廣泛國內適用安寧療護的對象非常廣泛,方俊凱說,除熟知的癌症末期,以及重度失智症、中風、心衰竭、肝硬化、急慢腎衰竭等八大非癌症末期病人,今年更擴增衰弱老人;另依「病主法」規定,如處於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患者等,也可以進行安寧療護。方俊凱指出,「病主法」的「預立醫療決定」可事先表明,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或其他與醫療照護、善終等相關意願,但都需要搭配醫護專業判斷,依規定患者需於有意識下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後續才可接受安寧療護。斷食善終過度關注身體變化方俊凱表示,斷食善終看起來很自主,但許多時候並非病人自己決定,而是家屬決定,「這對病患來說,能不能提供最好的狀態、最好的生活品質?」特別是末期患者於心理、社會和靈性需求十分重要,不僅要讓患者平靜、減少不安,也要協助在社會上和家人、朋友好好道別,靈性則看患者是否覺得此生有意義感與幸福感,如果覺得此生該做的事都做了,就可以沒有恐懼放下一切。病患及家屬應如何面對安寧療護?方俊凱說,國內安寧療護進展快速,建議病患及家屬應多收集資訊充分了解安寧療護,或詢問醫院安寧療護團隊,評估病患是否符合相關條件,讓病患在生命末期可以尊嚴的離開。延伸閱讀:🎧|老母親被迫餓了5天後忍不住偷吃⋯專家:斷食善終有倫理問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與臨終病人說再見——減少遺憾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與臨終病人說再見」。這是一群參加「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的醫學系五年級學生在開完會以後,分別以「生平的第一次」、「面對死亡」、「減少遺憾」為題,寫出他們的心得報告。希望這篇文章不只是醫學生的學習心得,更能幫忙醫師(老師與醫學生的學長)、護理同仁、與社會人士(包括病人與家屬)進一步了解醫學生的培養過程。→想看文章→想看文章生命回顧(黃彥勛)一個可以在臨終病患生前做的活動是生命key question(重點問題)的回顧,病人是否有那些特別光榮或珍惜的人事物,透過這些溝通來幫家屬與家人建立橋樑,找回彼此在對方心裡的價值和意義,畢竟很多話在家裡沒事不會提起,因此也需要我們這種「中介者」,去幫忙引起這些討論,甚至在情況合適的狀態下,即使病人彌留,與家人進行回顧也可以讓家人釋懷,病人在床邊多少聽到也會欣慰吧!好好道別的同時,我們也該為活著的人考量現實,讓他們稍稍也替自己想一下。同時很多問題都是病人和家人們在家裡不會談到的,或許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創造個空間去討論這些,多問問彼此在討論中的感受,讓他們臨終前可以比較不留遺憾的告別。當中重要的原則是:回到此時此刻。讓大家不會過多的沉浸在悲傷和過去,疾病的進展是不可控的,我們有的只有此刻眼前的家人和彼此。如果遇到夫妻,老師也建議我們可以問病人說:「你有沒有想過,兩個人之間其中有人不在了,你會怎麼辦?」讓家屬也去實際思考喪失親人之後該怎麼辦,這個場合是宣洩和感恩的機會,讓未說的話、未完成的心願,都可以在此獲得討論。四道人生(薛淳昱)在醫院實習期間,學長曾帶著我去進行死亡宣告。看著病床上靜止的病人,學長照著流程確認後宣告死亡,身旁圍著的家屬們有的低頭沉默,有的默默流淚,沒有戲劇化的反轉,沒有哭天喊地,死亡的結束比想像中還安靜。死亡一直是個無比沉重,卻又無法逃避的課題。身為醫療人員,面對末期的病人時,我們必須同時要能夠同理病人及家屬,又要能完成自己在專業領域上的職責。在醫療專業上,我們要能讓病人及家屬瞭解目前的病情,治療上的不同選擇及其利弊,以及在最後這段時間上可以做的準備或是需要考量的事情。而在同理的方面,怎麼幫助病人及家屬,怎麼緩和他們龐大的情緒,怎麼引導有效的溝通,更是十分困難的課題。在討論中,大家有提到許多不同的想法,像是可以透過宗教師的幫助,從宗教的角度切入,讓病人瞭解死亡。又或是可以透過與病人每次的談話,慢慢引導病人及家屬去回顧病人這一生的經歷。又或者是透過安寧的四道人生,讓病人思考有哪些還想要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的人、事、物。也許在最後的這段時間見一見還想見的人,或是放膽去做那些還想完成的事。與病人討論死亡(王妤晴)身為二十出頭歲、卻又整天待在醫院裡的年輕人,死亡對我們而言就是一位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學習各式各樣的病理機轉、治療方法、五年存活率,在腦海中彷彿內建程式一般,碰到關鍵字時就會自動跳出來。但卻沒有人告訴過我們,要如何破解即將迎來死亡的病人和家屬們的徬徨、恐懼和悲傷。如何和末期病人以及他的家屬們溝通對我們而言是非常困難,非常需要學習的事,不曉得該說甚麼才不會又讓他們傷心。老師引導我們,溝通就是從傾聽開始。著名的BATHE method,就是在引導我們能夠從background(病人生活中所發生影響身心狀況的事)、affect(代表病人對此事的感受)、trouble(病人因為該事產生的煩惱)、handling(病人採取的因應方法)、empathy(在會談中展現同理心)五個面向去和病人溝通。老師舉了一個我印象很深刻的例子,他說其實很多人在家裡不曾談論過死亡。住院之後,醫師有時會扮演這個主動提起「死亡」的角色,老師曾經問過病情嚴重的太太以及她的先生,「如果你們其中一個人先走了,另一個人會做甚麼?」病人和先生就藉由半開玩笑、輕鬆的方式來述說自己會怎麼過、會希望另一半怎麼過等等。有時候會覺得醫師很像是「擺渡人」,病人能否平安、沒有顧念的迎接死亡的過程,醫師扮演了很大的角色。死亡永遠會是一個未知的謎題。面對病人對於死亡的疑惑與擔心,我們好像也只能說,「我也希望我能知道會發生甚麼事」。死亡雖然未知,卻也是每一個人必經的過程。希望我們能學習透過醫師的角色,幫助病人們在生命最後的一哩路上,回顧一生,好好的道歉、道愛、道謝與道別。延伸閱讀:3/4 與臨終病人說再見——我的第一次3/5 與臨終病人說再見——面對死亡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0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與臨終病人說再見——面對死亡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與臨終病人說再見」。這是一群參加「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的醫學系五年級學生在開完會以後,分別以「生平的第一次」、「面對死亡」、「減少遺憾」為題,寫出他們的心得報告。希望這篇文章不只是醫學生的學習心得,更能幫忙醫師(老師與醫學生的學長)、護理同仁、與社會人士(包括病人與家屬)進一步了解醫學生的培養過程。→推薦閱讀真情流露(林天慧)或許是個性使然,從小對於永遠會消失的人事物特別容易感傷。進到臨床,這樣的情緒反應有時候會強烈到讓自己感到困擾,因為這些情緒某個程度上會阻礙我理性地思考:「現在身為醫師我該替病人做什麼」、「家屬又需要我的什麼幫忙」。在內科的第一個月碰到老師與家人談DNR時,當家屬潰堤,站在一旁的我也開始默默地掉淚,看著老師強大的背影一邊解釋著病情以及不簽DNR可能的後果,我就在想,老師心裡現在肯定也難過著,只是他的經驗讓他能夠在這樣危急的時刻維持專業。但是,身為醫師,面對生命的逝去,就必須藏起情緒嗎?在課堂上,老師與同學們也分享著自己的故事,每一個故事每一滴眼淚都是在醫院裡人與人心靈交會時的珍貴回憶。醫師用心照顧病人,不只醫病,也看見整個人:老師去向一位照顧了很久的臨終病人告別,表達很榮幸能夠照顧到她,希望她最後在這裡的日子也是不留遺憾地,在一旁病人的女兒聽到也開始流下眼淚;或是同學去參加病人的告別式,家屬看見留著眼淚的他便說:「謝謝你,辛苦了。」這些會流淚的醫師,如果我是病人,我想我不會認為他們是軟弱的醫師,反而會相信這位醫師是認真地在替我著想的吧!曾有位老師如此說:「如果等到你十年後當上醫生,會因為病人病情轉壞而與病人一起流下眼淚,那會是一幅很美的風景。」我想,我現在該做的,就是在醫學生時期,還懷著對生命逝去有著純粹的情緒時,將這些故事記錄下來,未來被埋在忙碌的醫療工作中,試圖不要忘記這些珍貴的情緒。思考死亡的意義(張凱閎)死亡,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卻沒有人敢說自己對死亡有足夠的了解。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死亡就是個體生命的終點,卻也是物種能代代傳承的關鍵。自古以來,死亡是上至君王諸侯,下至百姓人家都關切的哲學問題。古埃及《死者之書》描述靈魂如何在死後世界成功進入來世;印度教中的《吠陀》和《奧義書》提及輪迴轉世的觀念,綜觀各個宗教文明,大抵皆描述了死後的世界亦或是來生,鮮少有宗教告訴你:死亡就是結束。與其讓人們相信死亡的真諦是一片虛無,我們更傾向將希望寄託一個沒有人真正見過的世界中。醫學是一個每天接觸生與死的職業,但事實上我們和一般人一樣,從未真正了解死亡。然而,我們被賦予的責任卻使我們在面對臨終的病人及家屬時,成為引領他們從生到死的「擺渡人」。這很有趣,要如何讓一個不懂死亡的人來引導另一個人?帶病人從生的這岸到死的那岸的過程中,我們還能為病人做什麼?我們知道可以帶病人做生命回顧,帶著家人和病人正式的談論死亡,陪伴並同理病人對死亡的恐懼,但知道「做什麼」跟「怎麼做」之間仍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在學習當擺渡人的過程中,哪怕偶然邯鄲學步,偶然弄巧成拙,醫學生涯的必修之一就是學會陪著病人面對死亡。等到能渡化病人的那天,才是擺渡人真正理解生命的重量的那天。延伸閱讀:3/4 臨終病人說再見——我的第一次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26 養生.人生智慧
離婚之前人人平等 專職律師揭人們選擇結束婚姻最常見原因
如果你在過去30年間,關注過任何名人離婚事件,那你可能已經聽說過蘿拉.瓦瑟的名字(Laura Wasser)。瓦瑟是Wasser, Cooperman & Mandles公司的離婚律師,同時也是Divorce.com網站離婚進化主任;她曾代表金卡達夏(Kim Kardashian)、布蘭妮(Britney Spears)和亞莉安娜(Ariana Grande)等名人。多數人選擇離婚是因為他們不溝通她說,名人離婚與普通人離婚並沒有什麼不同,「我總說離婚之前人人平等;無論是否為名人,每個人都會經歷同樣的恐懼和心痛。」不論名人或普通人,多數人選擇結束一段婚姻的原因都一樣。瓦瑟指出:「人們離婚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溝通。」這些問題可能會以婚外情、不健康飲酒習慣等方式表現出來,但無法溝通通常都是這些問題的根源。瓦瑟解釋,許多步入婚姻殿堂的伴侶,通常沒有經歷過長時間的磨合;「因為,你通常不會在事情進展得很順利時,發展你的溝通工具;所以當事情發展不順利時,往往就沒有能力或必要的手段來討論問題。」夫妻婚前應進行很多「不性感」對談瓦瑟指出,夫妻在結婚前,應該要進行很多「不性感」的對話,像是,「是否要送孩子去私立學校?」和「你同意我父母年老後跟我們住在一起嗎?」等議題。這些討論並不有趣,但如果兩人能在這些議題上意見一致,就能幫你省下不少金錢和不必要的心痛;另外,民眾的需求很可能在婚姻期間有所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良好的溝通就是維持婚姻的關鍵。瓦瑟說,「『我變老了,覺得自己不再有吸引力了』,這種話很難說出口。」但如果你的伴侶不知道你的感受,那不可避免的,他們肯定無法去滿足你的需求,然後你就會不快樂。瓦瑟說:「若怨恨情緒不斷累積,你會轉頭把精力投到其他地方,而不進行溝通。」透過在婚前或結婚初期進行艱難的對話,你們可以培養能有效幫助你和伴侶的健康溝通習慣。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25 養生.聰明飲食
為何鋼切燕麥好處多?與傳統燕麥片和即食燕麥有何差別?吃燕麥4大優點一次看
許多人喜歡以甜麥片當早餐,消費網站Parade作者莎格(Jessica Sager)也不例外,因此在接受連續一周每天吃燕麥早餐的挑戰時,她毫無把握自己做得到。莎格表示,一周內每天早餐都吃燕麥,起初聽起來讓人有些恐懼,但最後她發現一點也不難;和許多事情一樣,關鍵在於多樣化。為何鋼切燕麥有較多好處?雖然燕麥對健康有諸多好處,但並非所有燕麥都一樣。莎格指出,營養師們多推薦鋼切燕麥(steel-cut oats),因為它的加工與添加糖最少,所以她也選擇鋼切燕麥,唯一的缺點是烹煮時間稍長。如何區分傳統燕麥片、即食燕麥及鋼切燕麥?.傳統燕麥片:傳統燕麥片是經過蒸壓和壓扁過程的燕麥片,它們的味道更溫和,質地更柔軟,而且製作時間比鋼切燕麥少得多,因為它們已經部分煮熟。.即食燕麥:即食燕麥是經過進一步加工以減少烹飪時間的燕麥片,它們透過蒸煮部分煮熟,然後比傳統燕麥片更薄。它們可在幾分鐘內煮熟,味道溫和,質地柔軟、糊狀。.鋼切燕麥:鋼切燕麥屬於原始的、未加工的燕麥粒,與傳統燕麥片或即食燕麥相比,鋼切燕麥的質地更粗糙、更有嚼勁,味道更濃鬱,但準備時間也較長,平均烹飪時間為15至30分鐘。莎格說,她每天早上先用水煮鋼切燕麥,煮好後加一點牛奶。第一天,她吃的是原味燕麥片,她說,味道還可以,「不是很好吃,但還可以」。與平日狼吞虎嚥吃下一碗最愛的Cookie Crisp巧克力餅乾麥片相比,莎格在第一天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吃燕麥有強烈的飽足感、更耐餓。莎格指出,她通常在早上8 點至9點間吃早餐,到了10點半就開始找零食吃;但這一天直到中午她才有一點想吃東西的念頭。更重要的是,她沒有飢餓感,大腦能真正集中心力,工作效率更高。如何讓鋼切燕麥更好吃?不過,莎格表示,身為一個愛吃甜食的人,需要些東西讓她有動力堅持下去;所以接下來的六天,她都在燕麥片上加了水果與堅果,每次都做些變化。她說,核桃與香蕉片是她的最愛之一,還有黑莓與覆盆子的組合;這樣的混合效果更好,水果與堅果中的蛋白質和纖維,讓她能維持更長時間的飽足感。莎格這次試驗還有兩個心得,一是健康的早餐確實為每天帶來好的開始。莎格說,起初她也抱持懷疑態度,但當在上午11點前,沒有因吃下大量碳水化合物而產生疲勞時,她感覺太棒了,一整天都活力充沛。另一個心得是煮燕麥片不用急。莎格說,有時很難及時起床做頓健康早餐,如果她知道隔天沒時間煮鋼切燕麥,就會在前一天晚上先準備一些「隔夜麥片」(overnight oats),同樣營養豐富。吃燕麥有哪些好處?吃燕麥片的4個理由燕麥富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除此之外還包含以下維生素和營養素(以下數字適用於半杯燕麥,大致相當於一份燕麥片的量):.錳:每日建議攝取量的64%。.銅: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8%。.維生素B1(硫胺素):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6%。.鎂:每天建議攝取量的13%。.磷: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3%。.鋅: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3%。.鐵: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0%。.維生素B5:每日建議攝取量的9%。1.降低膽固醇有研究表明,每天一碗燕麥片可以降低總膽固醇和阻塞動脈的壞膽固醇的濃度。2.改善血糖控制燕麥中的可溶性纖維β-葡聚醣除了對膽固醇的作用外,還可以減緩血液中葡萄糖的吸收。3.促進減肥燕麥片的飽足時間長,而可以避免不健康的零食。另外研究人員也發現,吃燕麥可以改善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體內脂肪及腰臀比。4.保持排便規律由於燕麥片富含纖維,且同時含有不溶性和可溶性纖維,它可以對你的排便方式產生明確的調節作用。【資料來源】.The #1 Change I Noticed When I Ate a Bowl of Oatmeal for Breakfast Every Day for a Week.Rolled vs Steel-Cut vs Quick Oats: What's the Difference?.Is Oatmeal Always Healthy for Breakfast?.燕麥早餐連吃7天 她發現這個最大改變
-
2024-02-22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是怎麼開始的?正常細胞和癌細胞有何差異?7大致癌原因一次看
無論是得知自己或身旁親友罹患癌症,都可能讓人感到壓力和恐懼,到底癌症是如何在體內開始的?什麼是癌症?人體由數兆個細胞組成,癌症幾乎可以從任何部位開始,是一種身體某些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並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疾病。正常情況下,人體細胞會生長和繁殖(透過稱為細胞分裂的過程)以根據身體需求形成新細胞。當細胞變老或受損時,它們就會死亡,或稱細胞凋亡(apoptosis),新的細胞會取代它們。不過,有時候這個有序的過程會被破壞,異常或受損的細胞會在不應該的情況下生長和繁殖。這些細胞可能形成腫瘤,即組織塊。腫瘤可以是癌性的,也可以是非癌性的,或稱良性腫瘤。 癌性腫瘤擴散到或侵入附近的組織,並且可以傳播到體內的遠處形成新的腫瘤,這個過程稱為轉移。癌性腫瘤也可稱為惡性腫瘤,許多癌症會形成實體瘤,但血癌(例如白血病)通常不會形成實體瘤。良性腫瘤不會擴散或侵入附近組織,經切除後良性腫瘤通常不會再生長,而癌性腫瘤有時會再復發。然而,良性腫瘤有時可能相當大。有些可能會導致嚴重症狀或危及生命,例如大腦中的良性腫瘤。正常細胞和癌細胞差異1.正常細胞以受控方式分裂和繁殖,癌細胞不受控制地繁殖。2.正常細胞會依照程序死亡,癌細胞會忽略這些方向。3.器官的正常細胞保持不變,所有癌細胞都能夠四處移動。4.正常細胞的生長速度不如癌細胞。是什麼原因導致癌症?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資料,癌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也就是說,它是由控制細胞功能(尤其是細胞生長和分裂方式)的基因變化所引起的。通常身體會在DNA受損的細胞癌變之前將其清除,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這樣做的能力會下降,這是晚年罹患癌症風險較高的部分原因。除此之外,每個人的癌症都有獨特的基因變化組合。隨著癌症繼續生長,還會發生額外的變化。即使在同一腫瘤內,不同的細胞也可能有不同的基因變化。雖然不可能確切地知道為什麼一個人會患上癌症而另一個人卻不會,但研究表明某些危險因子可能會增加一個人罹患癌症的機會,包括接觸化學物質或其他物質以及某些行為。它們還包括人們無法控制的事情,例如年齡和家族史。以下為已知或疑似癌症風險因素,儘管其中一些風險因素可以避免,但其他風險因素(例如年齡增長)則無法避免。限制接觸可避免的風險因素可能會降低某些癌症的風險。1.年齡年齡增長是整體癌症和許多個體癌症類型最重要的危險因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癌症的整體發生率穩定上升。但癌症可以在任何年齡被診斷出來,有的癌症更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例如骨癌。2.酒精飲酒會增加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喉癌、肝癌和乳癌的風險。喝酒喝得越多,罹癌風險就越高。3.環境致癌物質接觸環境中的毒素(例如石棉、殺蟲劑和氡氣等),加上接觸的量和持續時間以及個人的遺傳背景.最終可能導致癌症。另外,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會顯著增加皮膚癌的風險,過度接受放射治療也可能是危險因子。4.慢性發炎慢性發炎可能是由持續感染、正常組織的異常免疫反應或肥胖等情況引起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性發炎會導致DNA損傷並導致癌症。5.飲食和肥胖吃高脂肪或高糖食物可能會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而肥胖者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也可能增加。相反地,健康飲食、運動和維持健康體重可能有助於降低某些癌症的風險。6.細菌與病毒感染某些傳染源,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可能會影響細胞生長和增殖、削弱免疫系統或引起慢性發炎,從而導致癌症或增加癌症形成的風險。7.吸菸吸菸是癌症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抽菸者及經常接觸二手菸的人會增加肺癌、胰臟癌、食道癌和口腔癌等癌症的風險。整體而言,癌細胞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它們的基因發生了多個變化,這些變化有許多可能的原因,包括生活方式習慣、從父母那裡繼承的基因,以及暴露於環境中可能引起癌症的物質都可能起作用。很多時候,可能也沒有明顯的原因。【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Cancer.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What Is Cancer?.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Risk Factors for Cancer.American Cancer Society: What Is Cancer?
-
2024-02-19 焦點.長期照護
小感冒頻繁進醫院要小心!衰弱症是失能前兆 銀髮族檢視5指標
一名八旬婦人日常自理能力無虞,卻因行動緩慢、步伐不穩而跌倒骨折,緊急送至醫院開刀治療,結果術後因嗆咳而轉進加護病房,變得愈來愈衰弱,要靠插鼻胃管來提供營養,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健康狀況不佳,生活品質大不如前。小感冒頻繁進醫院 要小心跌倒是導致老人傷害、失能、死亡的主要原因,為什麼年紀愈大愈摔不得?起辰聯合治療所職能治療師林儒宜說,65歲以上長者因為身體機能退化、肌力漸漸流失,走路、爬樓梯、跑步都成了苦差事。若一不小心跌倒,後續容易產生併發症,包括身體傷害、心理恐懼,甚至不願意活動,出現焦慮情緒、社交外出受到限制。上了年紀,身體功能多少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一般自然正常的老化不至於影響個人生活能力,但當生理功能逐漸喪失且可能因小感冒而頻繁進出醫院,就要小心「老年衰弱症」上身。林儒宜表示,老化和衰弱並不同,老化是漸進式的過程,衰弱則是多重原因造成,生理能力下降超乎該有的年齡,更被視為老人失能的前兆。65歲以上長輩 是高危險群哪些人是罹患衰弱症的高危險群?林儒宜提醒,家中65歲以上的長輩要多加注意,尤其女性因少了荷爾蒙的保護,比男性更易有衰弱問題。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風險也很高,因為長期腎臟功能退化及多種合併症,會加速衰弱的發生。衛福部資料顯示,憂鬱、抽菸、喝酒、久坐、多重慢性病患等族群,要積極戒掉不良生活習慣,及早介入,預防高齡衰弱症。衰弱症目前沒有藥物可以醫治,但可藉由運動與飲食來預防改善。林儒宜建議,可以安排全身性的運動計畫,包括心肺有氧、柔軟度訓練、平衡協調等,每周進行2至3次,也可參加團體課程養成運動習慣;飲食方面,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奶蛋魚豆肉類都是非常好的來源,有助於減緩肌肉的流失。想知道自己是否有衰弱的警訊,可觀察體重(過去一年減輕>5%)、疲憊感(一周三天以上做任何事提不起勁)、肌力下降(慣用手握力男生
-
2024-02-17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新仁醫院院長吳政哲:追求健康沒有捷徑!靠運動紓壓,再忙也會跑跑步機
隨著新竹縣竹北市人口成長,對於醫療需求增加,新仁醫院院長吳政哲說,竹北人尤其在長者及幼兒醫療照護上有需求,因此他帶領同仁朝此方向努力,希望醫院能營造「家」的溫暖,讓每位病人都能獲得最好的照顧。新竹出生率高,相對也帶來沉重的幼兒醫療需求。吳政哲指出,新仁醫院很早就投入兒童呼吸、復健治療,透過積極治療,幫助長期需仰賴呼吸器呼吸的病童能康復、健康成長。2年前醫院也朝兒童早療努力,發展遲緩的孩子若能被及早發現,在3歲前的黃金治療期展開治療,都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步上軌道。深耕竹北 打造全人照護新仁醫院屬於社區醫院,1976年設立醫院,從當初僅20張病床的小醫院,擴大成竹北舉足輕重的醫療院所,更在新冠疫情期間擔任新竹縣重要的篩檢、治療醫院之一。吳政哲說,醫院努力營造「家」的氛圍感,打造成全人照護的社區醫院,在醫療照護上不僅專業,更提供溫馨與親切的服務,讓病患對於「看醫師」不那麼疏離、恐懼。吳政哲很重視老年患者的照護,近年醫院不斷添購相關設備,除有CRC長照集團支持外,他是胸腔內科專科醫師,因此在呼吸治療方面,新仁已是不少需長期仰賴呼吸器生活病患的好夥伴。每周2到3天,吳政哲都會利用空診時間走訪新竹合作的日照中心、護理之家查房。吳政哲說,不少患者長期住在機構裡,走訪這些病患不僅能夠掌握他們的用藥、健康狀況,若有不對勁便能及時調整,更重要的是給予患者們關心,尤其是長期臥床的老人家,一句簡單的問候,都能帶給長輩們很多溫暖與力量。在新仁醫院服務10年,吳政哲最明白竹北人的需求,他期許自己堅持下去,以病患的角度思考,什麼才是病患需要的。未來趨勢是長者與幼兒醫療照顧最重要,吳政哲說,目前新仁醫院以家醫、胸腔、心臟、復健等科別為主,為全方位讓病患能一站式獲得照顧,將積極拓展科別,不久後醫院將開設眼科照顧長輩們的眼睛,還要設小兒科讓家長更安心。維持健康 再忙也會跑步吳政哲原本就讀成功大學土木系,因無法掩蓋內心想當醫師的夢想,才讀完一個學期,毅然決然休學重考醫學系、當醫師救死扶傷。從醫20多年,他從未後悔年輕時的決定,更慶幸選擇了胸腔醫學的專業,師承國內胸腔科權威彭瑞鵬醫師,因緣際會下來到新竹服務,更在新仁醫院服務2、3年後擔任院長至今,讓他能發揮所長照顧更多病人。「追求健康沒有什麼捷徑,運動是關鍵。」吳政很喜歡打網球、桌球,即便工作繁忙,仍會抽空跑跑步機,對長者來說多運動能延緩肌無力症狀,更建議年輕的竹科工程師們,即便再忙、沒有球伴,也可堅持獨自跑步保持健康。吳政哲小檔案年齡:53歲現職:新仁醫院院長專長:肺部呼吸道感染疾病、老人健康照護、氣喘、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經歷:台北榮總胸腔部醫師、署立宜蘭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正常作息。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2-15 性愛.性愛後遺症
「性愛分離」的交往,可行嗎?醫師提出真愛三部曲,戀愛挫折時應注意「這疾病」!
台劇「愛愛內含光」在春節期間上映,劇情中「性愛分離」的交往關係,反應年輕世代感情、交友觀念,引發高度討論。不過,即使以「肉體關係」起頭,最後暈船陷入感情漩渦的人也不在少數。到底應該如何尋找到真愛?如何建立穩定、長久的親密關係?正常尋找真愛的過程有公式嗎?聽聽專家的解析與說明。性愛真能分離?為什麼「肉體關係」開始仍是陷入感情漩渦?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吳孟璋指出,追求性關係反映人對親密關係的渴望,要停止暈船、終止不斷循環的短暫肉體關係,臨床上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幫助個案梳理過往的經歷。美好性行為奠基於良好的親密關係,要與一個人發生關係,對方外觀須讓自己看得順眼;性愛過程中不大可能都不講話,所以對方談吐也須符合胃口,在外觀、內在都符合個人喜好的情況下,炮友就可能因此暈船。若雙方價值觀差距過大,卻因性而開始的戀愛關係,依經驗,最終會有一方在這段感情中受傷。「性與愛本就難以分開。」吳孟璋指出性愛分離曾在早期嬉皮等次文化盛行時備受推崇,根據長期臨床觀察,人們對穩定關係仍有需求,看似瀟灑的享受性愉悅,不甩情感包袱,但觀察行為的背後,反應出的是人類對親密關係最底層的追求。吳孟璋說,對於無法建立穩定、長遠親密關係的個案,臨床上往往要花較多時間才能克服心結,例如有些個案能夠快速與人建立關係,卻一個換過一個,關係不易維持,這可能藏有深層的恐懼,如曾有不愉快的交往經驗,或童年經歷的創傷等,必須找出癥結點逐一梳理,才能跳脫不斷循環的肉體關係,才能與人締結穩定、長久的關係。戀愛中何謂「真愛三部曲」?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戀愛時,情緒常會多變不穩,患得患失,原因為腦內分泌多巴胺等化學物質,使人無法維持平常的理智及判斷能力。真愛三部曲為「激情、親密及承諾」,激情階段的保鮮有效期等多一個月,許多人在網路約砲、一夜情,充滿激情刺激,只是性愛互動,關係很難維持一個月。一旦感情升溫,就進入親密期,少了激情,多了牽掛,常會想著「對方正在做些什麼?」,此階段有效賞味期為一年。要是能繼續撐下去,就能進入承諾期,擁有同居、婚姻等長久關係。什麼是「愛情斷鏈症候群」?哪族群最容易發生?楊聰財解釋:「愛情斷鏈症候群」就是在真愛三階段中遭逢重大挫折,一旦遭逢挫折,容易反應異常,甚至引發身心問題。其中又以單戀最為常見,單向的愛情鏈就像拿錯鑰匙或走錯房門,經常是自己一頭熱,盲目追求。以處理過的案例說明,某銀行經理搭機時認識小他25歲的空姐,一時驚為天人,發動銀彈攻勢,大方贈送名貴首飾或名牌包,但空姐卻態度冷淡,拒收禮物,明白告知沒感覺。該男子不死心,透過該名空姐的大學學姐,轉送禮物傳達愛意,但空姐仍不為所動,此時,擔任雙方傳話筒的女生居然動心向他示愛,一時之間,感情世界混沌不明,讓他身陷憂鬱情緒,最後出現手抖、焦慮等症狀,求助於精神科醫師。身心醫師建議如何尋找真愛儘管交友管道眾多,真愛確實難尋,現代人對於愛情渴求越來越強烈,臨床觀察發現,因感情因素導致焦慮、睡眠障礙等問題就診的個案明顯增加。楊聰財建議想要順利走至真愛三部曲第1點:不應該嘗試約砲、一夜情、速食愛情,因為激情過後,降溫速度相當快,好少能走至親密期,修不成正果。第2點:單戀是不健康的,如果因感情因素導致焦慮、失眠,持續一段時間,就應就醫。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08 焦點.元氣新聞
「換長夾」真的能提升財運嗎?命理專家提供獨特理財視角,春節轉財運讓理財更有效
春節即將來臨,大家都知道,金錢在這個時候變得格外重要。因此,讓我們以一個貼近春節氛圍的開場問題開始吧。簡少年,一位在新創科技圈中被譽為國師,同時也是一位專業的命理看相風水師,曾在他的著作《簡少年現代生活改運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觀點:為什麼一個看似普通的長夾能夠對我們的財運產生如此重要的影響呢?簡少年表示,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當你打開一個長夾,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有多少張1,000元鈔票,多少張100元鈔票。這不僅讓你對自己的財產一目了然,也有助於建立良好的理財習慣。換長夾開啟理財之路,謹防虛榮陷經濟困境當今天你換成長夾時,你會發現對錢的理解更深刻,對金錢的關注度提高了,這是財務管理的第一步。有人建議不僅要換長夾,最好還選擇一款高價的,以增加貴氣。儘管這聽起來可能有些牽強,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與俗話中的「你要成為誰,得先假裝自己是誰」相符。透過長期模仿,你有可能真的改變財富觀念,變得更有錢。然而,我仍然建議大家謹慎評估自己的經濟狀況。不要因為一個高價錢包就過度擴大支出,尤其當日常開支已經困難時。謹記要踏實地管理金錢,避免因為虛榮而陷入經濟困境。要提高財運,從細節入手,建立健康的理財習慣,才是關鍵。壓力下隧道視野,忽略儲蓄陷債務談到周轉問題,我們來談談「隧道效應」。當我們處於壓力或急迫的情況下,我們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難以長遠規劃。這就好比進入一個隧道,前方看得到,但左右周圍卻無法清晰看見。就像開快車一樣,速度越快,專注於當下,而忽略了周圍的風景。相反,當我們緩慢前行時,才會發現「哇!周遭風景如此美麗。」這就是所謂的隧道效應,也是造成貧窮難以擺脫的原因之一。經常思考賺錢卻過度勞累,賺來的錢又很快花在立即帶來快樂的事物或娛樂上,導致無法儲蓄。這樣一來,當意外事件發生時,財務狀況迅速惡化,不得不借錢應急。為了還債,更加努力賺錢,但也更疲憊,反而花更多錢在娛樂上。最終,不僅無法還債,還積欠更多債務,形成沉重的債務循環。隧道效應佔心力,脾胃健康助財富談到隧道效應,最令人擔憂的是它長期佔據心力,而非短暫現象。各種活動,如健身、減肥、工作、早睡早起,都需要心力。假設因無法存錢,下個月的房租成問題,這焦慮佔據30%心力,僅剩70%。這影響表現、金錢、生活,形成惡性循環,難以改變。存錢能力與面對隧道效應時的餘裕、安全感有關。安全感強者面對風險更鎮定。現實不可怕,恐懼是想像的結果。恐懼時,我們可能誇大困境,認為無法解決,但勇氣踏出第一步或改變結果。養腎和養脾胃重要,但培養面對困難的心理強大更關鍵。脾胃健康有助積累和保持財富。揭露隱藏負債,資產增加致財富自由讓我們找出是什麼原因使你處於高速前進的危險中。例如,你的男朋友花你的錢,或者你有一個朋友不斷向你借錢。此外,要找出隱藏的負債。來參考《窮爸爸和富爸爸》的邏輯,每月賺的錢是資產,每月支出的錢是負債。舉個例子,如果你擁有一台娃娃機,每天賺錢,那麼這筆錢是你的資產。然而,如果你擁有一輛跑車,每月需要支付高額的洗車費、保養費,或者可能發生意外需要修理,這些支出就是負債。當你的資產越多,被動收入就越多,越接近財富自由。控制支出遠離破產,多餘裕啟財富自由相反,支出越多,你越接近破產。舉個例子,如果你有十萬元,每個月虧一萬,最終你會耗盡錢,可能必須努力工作,進入隧道效應。你可能一直忙於應對未支付的帳單和未付的負債。減少被動支出,增加餘裕,這就像是能夠慢慢開車、慢慢欣賞風景的過程。當你的工作表現不斷成長,你更容易獲得更多收入,事業也會更加成功。這就是馬太效應的核心,多的更多、少的更少。擁有更多餘裕意味著能夠創造被動收入,進入正向循環,最終實現財富自由。 本文節錄:《簡少年現代生活算命書:讓神祕玄學輕鬆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一書☛此為民俗說法,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切勿過度迷信。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4 退休力.活躍好學
上網就能安太歲、點光明燈!把握中高齡商機應注意「這6痛點」
我們小時候以「長命百歲」作為祝壽語送給長輩,以為百歲是祝福。等到我們成為「長輩」,活在人人可能「長命百歲」的時代,發現百歲不僅不是祝福,還帶來許多焦慮。近年憂鬱症比率提高、失眠的人變多,近年高齡者的諮商需求大增,長者心理不適就醫,近三年增加兩成。除此之外,全球化競爭、疫情帶來動盪不安,嚴酷的外在環境,讓人們轉而往內,探索自己,正念、瑜伽、頌缽、冥想、禪坐、人類圖等身心靈課程,無論是實體或是線上都有很好的銷售。閱讀習慣受到時代氛圍影響,「心靈療癒」占大宗書市也反映了這股焦慮不安。誠品書店在分析二○二三年暢銷書時指出,這是個「焦慮世代」,前十名的榜單中,「心靈療癒」占大宗。數位轉型學院創辦人暨院長詹文男觀察,網路時代看似朋友多,然則每個人心靈都很孤單、每個族群都有壓力,隨著焦慮與壓力的增加,愈來愈多的人開始關注心理健康、情緒管理和身心靈平衡,掀起了療癒商機。他從產業分析的角度來看,除了直接回應焦慮的書籍、諮商或是課程外,間接助人消除緊張、紓解壓力的,也算是療癒的產品或服務,涵蓋食衣住行育樂各產業─有人以吃和購物紓壓,有人焦慮時就去跑步、登山,更有不敢對老闆、同事發脾氣的上班族透過看復仇劇排解情緒。療癒成為巨大的市場。宗教具有療逾與撫慰作用,數位作品日益多元宗教扮演療癒與撫慰身心的角色,也透過數位轉型,回應這波需求。詹文男指出,國內寺廟教堂數高達一萬五千多家,這是不含沒有登記的宮廟神壇,有人甚至開玩笑,國內的寺廟教堂比便利商店還多。這幾年受疫情影響,神佛經濟也思考零接觸,做數位轉型,例如點光明燈、安太歲、求籤、祈福、問事等,都可以線上完成;有些宗教團體運則用LINE一起念經、禱告、共修並迴向,也有金融銀行與二十家廟宇合作,信徒可以透過ATM點文昌燈、財神燈等,心情不好時還可以立即求籤詩。詹文男說,這一代高齡者雖然資產豐厚,但是物欲不高,偏重心靈、知識層面的需求,若能看見高齡者的六個痛點「怕生病、怕沒錢、怕無聊、怕尷尬、怕無能為力、怕死後不安」,回應其需求推出商品,將會是各種產品與服務的市場機會。延伸閱讀:老了怕老伴或自己先走!面對死亡恐懼,專家建議「提早做好1件事」長命百歲是祝福,還是焦慮?「4本好書」 教你面對自己,提升心靈正能量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04 養生.人生智慧
老了怕老伴或自己先走!面對死亡恐懼,專家建議「提早做好1件事」
我們小時候以「長命百歲」作為祝壽語送給長輩,以為百歲是祝福。等到我們成為「長輩」,活在人人可能「長命百歲」的時代,發現百歲不僅不是祝福,還帶來許多焦慮。「焦慮世代」系列報導將探討長壽社會裡的新焦慮,以及大家透過哪些方式來面對這些焦慮。延伸閱讀/長命百歲是祝福,還是焦慮?「4本好書」 教你面對自己,提升心靈正能量面對死亡焦慮 怕老伴或自己先走近百歲的老奶奶坐在輪椅上,被比她更老、身體更差、走路不穩的老爺爺推進來。老奶奶身體多處不舒服,做了各科檢查都正常,醫生將她轉診至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的診間。蔡佳芬診斷她有恐慌症狀,奶奶否認:「我有錢有房子,先生也對我很好,沒有什麼好焦慮的。」蔡佳芬問:「妳說妳會突然很害怕到身體撐不住,妳怕什麼呢?」「我怕我先生比我先死掉,」奶奶幽幽地説:「或者,我比我先生先死掉。」蔡佳芬有許多百歲病人的狀態與老奶奶很像,既不符合任何診斷,也沒有相關病名,更無法靠吃藥治癒,頂多稱之焦慮症,但是背後是對死亡的焦慮。死亡的惱人之處在於,它一定會發生,而且無法預期何時發生。蔡佳芬說,這是這個世代老人的生存焦慮,在壽命沒麼長的過去,人們總是忙到生命最後一刻才倒下,無暇憂慮死亡。現代還有全球化競爭、資訊爆炸,以及疫情、大地震等災難使無常變時常,打擊了過去理所當然的世界觀,飄搖、無法掌握的感受更加深了焦慮。面對死亡恐懼 專家建議「提早做好1件事」多變的世界挑戰著正統醫學的極限,近年各種輔助療癒大紅,例如能量醫學、芳香療法、園藝治療,甚至各派別的靈魂療癒。蔡佳芬認為,治療不需拘泥於工具,再好的療法都有人無效,被認為效果不彰的療法也有病人特別埋單,只要有用就是好療法。她說明,許多輔助醫療,像是芳療、針灸、能量醫學等,其治療效果都是有實證的。但這其中也摻雜許多不僅無法治癒身心,還會要你人要你錢的邪教。她呼籲,能尋求正統醫療精神科或諮商最好,若是求助於輔助醫療也要確認是否合法,執行者有無國家認證資格。她說明,好的生命品質在「身心靈」達到平衡,「身體」健康在現代醫學的進步下,有長足進展;「心理」則因大環境動盪,衍生許多問題,各年齡層的諮商需求都大增;而「靈性」的需求,來自於面對死亡的焦慮、存在的意義追尋,需要時間,多數人總是等到死亡臨在眼前才面對,時間短,只能處理表層,她認為,靈性的追求,不一定要等到老,中年產生存在焦慮時,就要開始。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