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父母相繼病倒臥床 妻累出身心症候群!陳思銘:最怕長照成為輪迴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生命的本質不只是肉體,更是心靈的滿足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示意圖。
示意圖。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談宗教信仰與生命的意義。一位基督教牧師介紹幾位外科醫師在治療病人時虔誠地祈禱上帝的幫忙,以求得最好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認為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一位信仰佛教的醫師分享佛陀的教法幫助病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求生的想法,放下自我的一些妄想執著,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資深護理教授分享自己照顧生命末期病人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而自我反省,並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

有一次去參加某醫院的「安寧會議」,當中就有一位被譽為是「安寧導師」的教授說:「談心靈,就不要談宗教。」她會這樣說,可能是因為主持人特別介紹我是「牧師」吧!但我很清楚一件事:宗教信仰,就是在談心靈的問題。特別是在醫院的工作經歷,這點更是非常清楚。

現代醫學非常發達,醫療科技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但我們的生命不是只有在肉體,還有很重要的層面,就是心靈的健康。而這種心靈的層面所發展出來的就是所謂的「宗教」。

人類自古以來迄今一直不變的一件事,就是怎樣面對生存的問題,也因為知道這種生存問題,並不是科技可以處理的範圍,其實科技越發達,並沒有拉近且解決了人與人之間、族群彼此之間的距離,甚至常常是更遠,而且也發現科技越發達,問題更多,痛苦更大。因此,從古老的祖先開始就發展出宗教信仰,它補足了人類生命中最重要的缺口,也是從生命的苦難中體驗所帶來的結果——宗教。

在所有的宗教信仰中,共有的一件事,就是祈禱。祈禱,是在信仰中表現出來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一種宗教行為。因為祈禱是在跟所敬拜的神說話,可以說感謝、歌頌、讚美神的話,也可以是向神明傾訴內心的苦悶,當然更可以無所不談地聊天。因為真正的神明是無所不在的,因此,隨時隨地都可以把內心想說的跟所深信的神對話,也可談非常隱密的事,都不用擔心會被神明外洩內心的秘密。祂不需要我們先掛號,也不用安排指定時間。其實,神明就存在我們的內心中。只要相信有神,且會喜歡跟這位你所深信的神說話(祈禱),很自然地,就會有股心靈的力量蘊含在人的生命中。

創辦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老蘭醫生」(David Landsborough III,我們習慣這樣稱呼他,他可說是最喜歡祈禱的外科醫生;他的兒子後來接續他當院長,也就是David Landsborough IV,我們稱他「細漢蘭醫生」)。老蘭醫生每次在開刀房為病人手術前,都會先帶開刀房所有的同工圍繞在病人身邊,然後他會牽著病人的手一起向上帝祈禱說:「親愛的上帝,懇求袮牽著我的手,使這次的手術都能順利完成。也懇求袮賜福給這位兄弟(或姊妹,他都會唸出病人的名字)不會害怕,會有平安的心靈,恢復健康的身體。奉耶穌的名,阿們。」結果因為這樣簡短的祈禱,卻讓病人感動到流淚,而開刀房的護理人員後來幾乎都信了耶穌,她們都從老蘭醫生身上學習到謙卑、敬虔的信仰態度,病人更多是因此而受洗歸信耶穌的。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創辦花蓮門諾醫院薄柔纜醫生和台東基督教醫院的創院院長譚維義醫師兩人的身上。

有次,有人不解地問老蘭醫生說:「你已經醫術這麼好了,為什麼還向上帝祈禱說要祂牽著你的手呢?」老蘭醫生回答說:「我是個人,只要是人,就會出差錯。但上帝不會,祂是神,也是全能的。」簡單的話,讓病人特別是在他身邊的醫務人員都學習到敬虔且謙卑的心靈在服務的工作岡位上。這在早期的花蓮門諾醫院和台東基督教醫院都是。

我在癌症醫院服務也經常會遇到有病人面臨開刀治療時,總是心神不安、害怕。有時社工師,也會有護理人員讓我知道哪位準備要開刀的病人很需要我關心。因此我常去探望這樣的病人,而若遇到是信耶穌的病人,我都會牽著他們的手祈禱,有的人因此會感到相當窩心而流淚。其實,我的祈禱很簡單,就是學老蘭醫生的這句祈禱語說:「慈悲的上帝,某某人明天要接受醫生手術治療身上的疾病,懇求袮牽著醫生的手,使這項手術可以順利完成。也懇求袮賜給某某人有平安的心靈,不懼怕,讓他知道袮與他同在。謝謝袮的恩典,奉耶穌的名。阿們。」

更多時候是遇到非基督徒,當我知道病人不是基督徒時,我會跟他們說可以透過向上帝祈禱,使你的內心不再恐懼、不安。他們通常會說:「可是我又沒有信教(意思是指信耶穌)」。我總是這樣跟他們說:「沒有關係,上帝認識你,是你不認識他。但慈悲的上帝一定會垂聽你的祈禱。我可以帶你向祂祈禱。」若是病人不反對,我都會這樣告訴病人,我唸一句,他要跟著我唸一句。於是我這樣說:「天上的神,我是某某某,我明天要接受開刀手術治療身體的疾病。雖然我不認識袮,盧牧師說袮一定認識我。因此,我懇求袮牽著醫生的手,使這項開刀順利完成。也懇求袮賜給我平安,不害怕。謝謝袮,奉耶穌的名祈禱。阿們。」我也會解釋「奉耶穌的名」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耶穌是人和上帝之間的橋樑、媒介。而「阿們」的意思,是指我祈禱所講的話都是真實的,耶穌作我的保證者。

不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我都跟他們說晚上九點之後,就不要再接手機或看電視節目了,讓自己內心保持安靜,並開始在心中默禱說:「天上的神,我將我的生命交托在你手中,懇求袮與我同在。除去我心中的擔憂。謝謝袮,奉耶穌的名。阿們。」將這樣的祈禱文連續默唸在心中,直到睡覺時。然後隔天當護理站派人來推病床要去開刀房時,就一直唸著我前面教導他們的祈禱句,一直唸到麻醉睡去,這樣就可以了。

每當接受開刀出來的病人,我再去探望時,非基督徒病人往往會很高興地看到我再去探望他們,並且跟我說:「牧師,真的耶,我都沒有害怕喔,謝謝你牧師。這樣要給你多少錢?」我說:「禱告不用錢。」病人會說:「這樣不好意思啦!」這是我在醫院服務十八年來最有趣的經驗之一。因為從來沒有遇到基督徒在牧師為他祈禱後,會問牧師要給多少錢的。

祈禱,這是一種宗教信仰的活動,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有祈禱。祈禱就是一種心靈活動,這種活動越多,這樣的人的生命會越快樂,遇到重大困境時,不會亂了心緒。沒有宗教信仰,很難談得上心靈的層次,頂多只能說是理性的思維,談不上信仰。當然有人會將理性的思維也看成是一種「宗教」,但那種宗教是只相信自己,覺得自己有能力,有辦法處理生命的問題。其實,人是很軟弱的,特別是面對生命陷入危險之際,這種軟弱馬上就會顯露出來。

我們應該清楚一件事:無論我們的科技多麼發達,人的生命問題絕對不是科技帶來歲月的延長就會滿足的,不會,很可能因為科技越發達,帶來的生命苦難越多,且會使生命的際遇更加殘酷。確實,科技帶給我們的是平均年齡延長了,但心靈空虛的洞口卻相對地越大,總會覺得生命缺少了什麼,甚至會感覺活著的日子很痛苦,精神障礙的人也越來越多。

台灣近十年來講究注重身體健康的風氣盛行,許多知名餐廳紛紛推「養生餐」,許多戶外活動增加,在各地都有推出健身活動,連電視節目也推出各式各樣的營養品廣告和活動節目等等,整個社會好像「健康」、「活潑」起來。但身體健康了,內心並不一定,精神疾病的案例節節升高,這就說出了一個重要因素:心靈貧乏。也因為貧乏,才讓許多新興宗教活動找到缺口而興起,這點從許多宗教活動給予商業化就可看出來,甚少有人會想到尋找和建構正確的宗教信仰,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我們的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唯有心靈飽足的人,才不會在意年歲長短,是會重視怎樣使生命活得更有意義,但這已經不是醫學的問題,而是宗教信仰的範圍了。

宗教信仰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