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0 醫聲.慢病防治
搜尋
心理師
共找到
591
筆 文章
-
-
2024-01-07 醫聲.高齡社會
失智失蹤3/失智者走失後...家屬須被關懷 照顧者易陷自責
66歲周麗雲女士獨力照顧失智近12年,今年72歲的先生。她表示,先生失蹤次數已多至不可勝數,有時出門一回頭就不見人影,在大街上搜尋多時才能將人找回,為此她已將丈夫手機鈴聲設定為求救訊息,找人時若撥打手機,旁人就能聽到鈴聲唸出自己的電話號碼,並提供協助。周麗雲說,丈夫罹病5、6年,仍屬輕度失智的時候就開始容易走失,搭乘捷運時,聽到關門鈴聲就一躍上車,卻因病情影響,不知應在哪一站下車,即使下了車,也不知道如何回家;有時兩人在街上行走,先生看到人群進入店家,或聽見路旁餐廳呼喚客人「進來坐」,便跟人走、一去不回。最嚴重的一次,周麗雲與先生在板橋一處球場打球,先生忽然走失,且身上悠遊卡、現金都沒帶。她表示,當時心中非常緊張,立即報警協尋,沿著大街小巷呼喊先生名字,球友也加入找人行列,走過的路都去找。數小時後仍找不到人,原想至警局申請調閱監視器,正好發現丈夫就在對街自助餐店門口,拿著塑膠袋裝的菠蘿麵包在吃。周麗雲表示,失智症患者因病情影響,即使走失也不會找人討要物品,多數情況話都很少,不會有攻擊性行為,但心中一定與家屬一樣恐慌。民眾若在街上發現無目的遊走的人,可放心上前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協助,若見到患者手上的「愛心手鍊」,也可以撥打電話聯繫親屬。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羅惠群表示,失智家人走失時,主要照顧者心中出現焦慮、自責的情況相當常見,即使已經報警,在家中仍會坐立難安,不妨擬定尋人策略,有計劃的在周邊區域尋找,較能消耗罪惡感,同時避免愈找愈慌的情況。若天晚回到家中,建議家人可傾聽主要照顧者抒發自責、愧疚感受及照顧挫折。羅惠群表示,通常走失情況初次出現時,照顧者情緒反應最大,為長者帶了手鍊、做了定位,仍然走失,會有種「功虧一簣」的感受,且是主要照顧者較易受到影響,建議其他親屬可從旁提醒,患者走失是受病情影響,讓其好好釋放罪惡感。 ※ 有失能失智照顧需要,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
-
2024-01-06 養生.聰明飲食
健康飲食可延年益壽? 研究:「這年紀」開始改變多活10年,多吃3類食物有助延壽
適當的飲食對於整體健康和長壽很重要,近來有研究發現,在40歲時轉向更健康的飲食,可延長壽命長達10年。根據發表在《自然食品》(Nature Food)期刊上的1項研究表示,從典型的西方飲食,轉向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並堅持下去,可以分別使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延長10.8年和10.4年。健康飲食竟能延長壽命? 研究結果曝光:愈早開始愈好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約50萬名年齡在40至69歲之間參與者的數據,研究他們的飲食習慣,以及多年來的飲食變化,追蹤時間至少長達30年之久。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從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轉向健康飲食,並保持健康飲食模式的中年人,可以使他們多活10年,但在晚年轉向更健康飲食的參與者,壽命雖然也有改善,但不如40多歲的人那麼明顯。舉例來說,70歲時轉向更健康的飲食模式,可能只能帶來比40多歲人預期壽命增長的一半。多吃這些食物有助延壽! 研究人員望政府對不健康食物課稅另外,研究人員還確定了與增加壽命相關的食物類別,包括堅果類、豆類和全穀類食物,都是對健康最有益的食物,而建議限制攝取的食物則包括含糖飲料和紅肉。研究人員指出,減少攝取含糖飲料和加工肉品,並增加全穀物和堅果的攝取量,估計將會使預期壽命得到最大的改善。研究人員期望這些結果將有助於政府制定更好的健康政策,同時也建議實施對不健康食物課稅,並為健康替代品提供補貼的政策。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癌症翻轉婚姻!罹乳癌後改善關係:願為對方犧牲才是永恆愛情★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05 養生.家庭婚姻
抱怨婆婆奇怪育兒方式,媽媽要她忍耐,否則會失去幫她顧小孩的人!身為媳婦,為了孩子就要這麼卑微嗎?
為什麼這麼多婆婆會堅持自己的育兒法最對?為什麼這麼多婆婆覺得孩子要怎樣,不必跟你這個媽媽商量?無視妳這個媽媽。一位媽媽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跟老公都受不了婆婆照顧小寶寶的方式,但她向媽媽抱怨,媽媽卻希望她要忍氣吞聲,否則會失去一個願意幫她照顧小孩的人。這其實是很多媽媽的困擾,雖然本文看不出來這位媽媽是否在工作,但是很多媽媽是「不得不」把孩子交給婆婆照顧的,因為比起交給保母,孩子自己的阿嬤來照顧,總是比較放心,當然,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省錢」。原PO提到自己跟公婆住一起,一直到寶寶出生前,婆媳關係都還不錯,她甚至很慶幸有這樣的婆婆。但是最近,寶寶出生後,一切都改變了。婆婆一連串令人無法忍耐的行為「在我和老公幫寶寶洗澡的時候,直接衝進浴室把寶寶搶走,理由只是因為聽到孩子在哭。」「老公餵寶寶喝奶的時候,寶寶因為有嗝所以停下來,婆婆就直接又把寶寶搶過去,然後說:『你不會餵啦,我餵。』結果下一秒寶寶就嗆到了。」「寶寶唉個幾聲,婆婆就馬上衝過來把寶寶抱起來,然後說:『她就是要我抱著啦!』我直接傻眼,這個算是她的佔有欲太強嗎?我才是親媽欸,我都還沒行動,她就急著把寶寶抱走。」另外,還會阻止寶寶去看醫師。寶寶拉肚子拉了三天,一天拉十幾次,婆婆卻堅持是「新生兒拉肚子很正常,而且一定是奶粉的問題,所以換奶粉就好」。還有,跟婆婆說寶寶怕熱,婆婆說歐北共,一直說寶寶不能吹到風,給寶寶蓋了一件很厚的棉被。把棉被拿掉還被婆婆罵。什麼都「我最厲害」的婆婆很多人的婆婆也都有以上的行為模式,首先!是「照顧孩子,她最厲害」,她的作法才對,因為她就是這樣把孩子(你老公)拉拔大的。這樣的婆婆無法接受家裡有人比她會處理家務,其中當然包括照顧小孩。其次,無視妳是孩子的媽媽(她才是!阿嬤最大!)。這種類型的婆婆真的讓人很累,什麼都要聽她的,妳不聽她的,她會覺得妳目無尊長、目中無人、不懂感謝(她這麼辛苦幫妳照顧小孩)。為了孩子,只能忍耐很多媽媽都會深刻體會到,生了小孩以後,因為必須把小孩交給婆婆照顧,自己很多事都變得唯唯諾諾,因為為了小孩畢竟是得常常接觸的(像原PO根本是住在一起),如果為了照顧小孩而起糾紛,關係變得很尷尬,實在難受。身邊一位朋友曾分享,有一次她要把孩子帶去醫院,檢查孩子為什麼脖子一直歪一邊,婆婆直接說:「沒病也被妳看到有病。」她當下真的很想理性的回覆婆婆:「很多治療都有黃金期,交給醫師看才放心。」但她把話吞回去了,因為他的婆婆也是那種「別人不可以反駁她的意見」的人。如果妳的婆婆也是這種人,真的辛苦妳了! 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1-05 養生.家庭婚姻
會為妳挺身而出,才是真正的終身伴侶!哈佛禮儀專家:當公婆罵妳,最好的處理辦法是「這麼做」
在許多情況中,檢視是否能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對你大有益處,像是工作、戀愛,甚至友誼。但討好另一半的親人呢?多數人都會為了維持婚姻和諧,或是保持優雅風度,刻意或者勉強自己好好跟另一半的親人相處,畢竟以後還是有機會見面,也不會難以對另一半交代。這樣的觀點,哈佛大學畢業的禮儀專家何佩蓉(Sara Jane Ho)有精闢的見解!反駁公婆,該由你丈夫出面何佩蓉是Netflix 節目《國際禮儀指南》的主持人,即將出版的新書《注意你的舉止》。對於如何與婆家相處,她表示:「如果公公婆婆對妳有負面攻擊性評論,或直接侮辱妳,當下請保持微笑,讓你的伴侶來解決;無論公公婆婆多麼沒有禮貌,指責他們並不是妳的事,而是你丈夫的事。」駁斥與否認一定會惹怒公婆,所以這件事應該交給妳丈夫來做,向他的父母解釋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對待妳;相對的,當妳的父母說了一些讓你的伴侶不舒服的話時,也該由妳出面, 「妳負責妳的父母,他負責他的父母。」"If you want to piss of your in-laws, let your spouse do it, not you."別讓他們影響妳如果妳真的做不到保持微笑,建議妳保持沉默。何佩蓉說:「我常常覺得,當遇到無理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什麼話也不說。他們要怎樣都不關妳的事,不要讓那些評論或問題影響妳的心情。妳最好的反應就是表明:對他們對妳沒有影響力。」不會保護妳的丈夫,妳還愛嗎?以上是何佩蓉的意見。很多人會說,但是丈夫就是悶不吭聲,讓他的家人傷害妳,所以妳必須保護自己,替自己爭一口氣。但想想,如果妳的伴侶是這樣的人,妳真的還想跟他在一起嗎?當他任由他的家人傷害妳,那是否等同於「他把他的家人看得更重要」?他把妳當家人嗎?難道家人間出現糾紛,他不該出面說句公道話嗎?如果另一半不懂得好好保護妳,妳長時間覺得自己在他的家人心中處於弱勢地位,妳還能愛他多久?妳必須有勇氣承認,是時候跟他攤牌,表達妳的不滿,如果情況繼續下去,兩人的愛情很快就會消失。妳該清楚的認知到:會為了妳挺身而出的丈夫,才是妳真正的「終身伴侶」! 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1-05 醫療.精神.身心
戴立忍初戀被殺!花10多年才走出陰霾 6情況易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1表自我檢測
台北市議員王欣儀昨天(3日)在臉書淚訴,姊姊王婉儀在19歲那年遭暗戀對象殘忍刺39刀殺害後冷血棄屍。而姊姊當時的交往對象正是知名演員戴立忍,他曾在中天「沈春華Life Show」回憶此事,當時從電視新聞得知上初戀女友遇刺殺的新聞,這件事對他打擊甚大,花了10多年的時間才終於走出陰霾。戴立忍初戀遭39刀殘忍刺殺身亡戴立忍以「一個年輕的生命,被另外一個很莽撞的年輕生命毀滅了」來形容這起意外。他透漏自己當時與王婉儀交往1年多便當兵服役,事發當時剛入伍3個月,他正寫完要給女友的情書後,卻在電視上得知她遇害的噩耗。由於大受打擊,那段時間狂酗酒麻痺傷痛,軍方擔心他酗酒後情緒不穩,一度被軍方關起來軟禁。在當時還處於威權時期的年代,軍方深怕他想不開傷人傷己,於是將他關進坑道內的小房間,房間無燈光伸手不見五指,只有送餐才會開燈,同梯好友知道他難過,會偷偷送上金門高粱讓他可以藉酒澆愁。而因為這段經歷太過衝擊,他直到10多年後才走出陰霾,並感嘆大家都說電影太過戲劇化,其實生活才更戲劇化,他表示「它屬於我生命的一部份,我不需要刻意去遠離它或親近它,或者就去倚望它,它永遠都跟我在一起,變成我生命的部分。」6種情況易導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戴立忍初戀遇到39刀殘忍殺害,導致他花了10多年才走出陰霾,這樣的情況恐是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表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指曾經歷過或目睹或知悉某一種事件,此事件超過一般人類經驗、目睹或知悉的範圍,且造成強烈痛苦、恐懼、無助感、並威脅到自身或他人的完整性或造成嚴重傷害。若遇到以下事情,容易導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發生:.得知親密朋友或親人突然、意外的死亡。.在嚴重的車禍、飛機、或船難中受傷。.身體或心理因自然災害而受創,例如颱風、洪水、或龍捲風。.身體上被攻擊,例如嚴重家庭暴力或強暴。.目擊死亡或嚴重傷害,如恐怖活動。.得知子女罹患了致命疾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常見的4種症狀1.創傷事件持續反覆在腦中呈現或夢見。2.有重複經歷此事件的行為或感受。3.當面對類似創傷事件的相關情境會引起強烈的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4.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經常出現生理上的病徵;例如:逃避、麻木、恐懼、焦慮、緊張、失眠、過度警覺、活動失去興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表示,一般而言在創傷事件發生後,幾星期之內會出現症狀並持續到 6 個月內,甚至會持續數年以上。若症狀總時期小於 3 個月稱之為急性,若達到 3 個月或更長,稱之為慢性,若在壓力事件之後至少 6 個月才初次發生症狀稱之為延遲初發。上述症狀可能會發生於該創傷事件後的任何時期,並造成患者個人的重大痛苦或損害其重大領域功能。1表自我檢測你是否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檢測量表您可以利用以下的簡易自填式問卷,自我篩檢是否有創傷後壓力反應,當以下 10 個題目中有 5 題以上答案為「是」時,請向相關心理衛生單位求助。1. 您有睡眠困難嗎?2. 您會感到憂鬱(如傷心、難過)嗎?3. 您對突然的聲音或未預期的動作會感到驚嚇嗎?4. 您變得較容易生氣嗎?5. 當回到突發事件的地方,會不會感到害怕?6. 您的情緒會不會經常容易波動?7. 您會感到身體易緊張嗎?8. 您會感到不願跟其他人談話嗎?9. 您會出現與意外事件相關的噩夢嗎?10. 您會有良心不安,對自己責難或感到愧疚嗎?若您身邊有受創者,請默默的在旁邊陪伴安慰,嘗試著去傾聽、瞭解、體會受創者當時及此刻的心境,並給予同理性的陪伴、關懷、回應與照顧。經歷過創傷性事件的大多數人都可能暫時難以調適和應對,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良好的自我照護,一般大多會好轉。參考資料: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元氣網疾病百科-創傷後壓力疾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元氣網、衛福部臺東醫院衛教資訊延伸閱讀:.走出傷痛,時間能帶走一切?心理師教3重點讓你真正走出陰霾!.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4-01-04 養生.人生智慧
新年解鎖新技能!心理師教你3招「快速識破誇大不實」的話術!從話中聽真話
當你的合作夥伴在對話中總是誇大其詞,你會如何反應?在《從說話洞察人心》一書中,林萃芬,專業諮商心理師,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她提出一個重要的觀點:當某人經常誇大不實地說話,這會如何影響你們之間的關係、信任感,以及情感聯繫?林萃芬解釋道,在偶爾的交往中,這樣的言行或許不會造成太大問題。但在合作或情侶關係中,這種不實的言談可能會使人質疑自己的判斷力。她進一步分析了「誇大其詞」背後的心理動機,對於理解人際互動及維護健康關係具有深刻的意義。渴望別人的關心朋友毛毛在上班途中不幸遇到一場輕微的交通事故,但他對同事們誇大其詞,聲稱自己差點腦震盪,並將此歸功於自己平日的善行。當一位注重細節的同事要求他描繪事故現場以釐清責任時,毛毛卻含糊其詞,表示現場混亂不清。其實,這起所謂的「連環大車禍」只是毛毛為了引起關注而捏造的故事。這反映出,一些人為了獲得關心,經常會使用誇張和悲情的敘述手法。需要別人的讚美當我還在媒體工作時,一位朋友帶著自製蛋糕來探班。他的蛋糕做得非常專業,讓我這個家事新手感到驚訝並連連讚賞。然而,一名同事卻懷疑這蛋糕是否真的是朋友親手製作,認為它與某家店的蛋糕極為相似。這讓我糾結是否該詢問真相。但最終,我們決定不去追究,畢竟無論如何,朋友的心意最重要。隨著時間的流逝,我遇到越來越多為了獲得讚美而誇大事實的人,他們或是誇耀自己的成就,或是自吹多才多藝,其實只是略懂皮毛。這些經歷讓我意識到,渴望他人認可和掌聲的人實在不在少數。渴望讓人刮目相看我的一位朋友總是身著名牌,佩戴昂貴手錶,並駕駛百萬級跑車,給人留下了富有的印象。然而,那些瞭解真相的人都知道,他其實負債累累,常常透過信用卡維持這種奢華的生活方式。他不僅穿著奢華,而且喜歡誇大其詞,經常在人前吹噓自己的職位和影響力,聲稱自己是公司的協理,擁有巨大的權力和廣泛的人脈。這種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是希望別人將他視為重要人物,給予特別的對待和尊重。這反映了一種渴望被認可和尊重的心理狀態。如何檢測語言是否誇大不實? 在這個講究「包裝」的時代,每個人都難免會誇大一點,不然,別人就會覺得你講的話「不夠有趣」、「不夠分量」。也因此,剛認識一個人的時候,第一個要做的功課就是測出對方的「說話的可信度」有多高?檢測法⑴:先把他話中所有的「形容詞」刪除,然後再把「事實」重新組合一遍要判斷一個人的話有多可信?我的策略是:首先刪除對方話語中的所有「形容詞」,然後用剩下的「事實」重新構建故事。如果我的直覺懷疑這故事太誇張或邏輯不合理,我會進一步查證對方的話與事實的差異。這可能是全然捏造,或只是部分誇大。當我發現某人經常誇大其詞時,我會對他們的話持保留態度,尤其在涉及工作相關事宜時,更需謹慎核實。檢測法⑵:從細節說明判斷出真相在我教授的一門課程中,我專門指導企業人資部門如何辨識求職者可能的危險行為。許多人資專業人員都面臨一個難題:如何在面試中判斷求職者所言是否與未來工作表現相符,避免他們在面談時過分誇大自己的能力,而實際上無法達到預期,導致公司損失。引用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的面試經驗,他在面試時總會詢問求職者過去解決棘手問題的經驗,因為真正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能夠詳細描述過程和關鍵點。他還指出,真正經歷過困難的人不會輕易忘記那些痛苦經歷。檢測法⑶:注意說話的人會不會受聽眾反應所左右我使用的另一種評估方法是觀察講話者是否受到聽眾反應的影響。經常誇大其詞的人往往非常關注聽眾的反應,並根據這些反應來調整他們的言論。這就像寫作文一樣,記敘文時會使用更多形容詞來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否則就像枯燥的流水帳。然而,在撰寫論說文時,就不能過度誇大,必須貼近事實,以避免讓人覺得不真實,這對於建立信任感至關重要。誇張變實際,話術換新裝當你發現自己講話有誇大的傾向時,可以嘗試刪除無關緊要的形容詞,並專注於具體描述客觀事實。比如,當有人請求你幫助尋找工作時,原本可能會說:「我認識許多上市公司的大老闆,能夠快速幫你安排職位,像叫外送一樣簡單。」但實際上應該改為更實際的語言:「我有朋友的公司可能有工作機會,我會先了解情況再通知你。」這樣做可以避免過高地提升他人的期望,減少自身壓力,並維持他人對你的信任,有助於長期維持友誼和尊重。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癌症翻轉婚姻!罹乳癌後改善關係:願為對方犧牲才是永恆愛情本文節錄:《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02 養生.聰明飲食
「東洋人蔘」牛蒡降血糖、控血壓...4大功效一次看 教你挑選新鮮牛蒡4關鍵
牛蒡富含膳食纖維、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及礦物元素,價格親民但營養價值不輸人蔘,作為涼拌菜、泡茶飲用都相當合適,也常見於日式料理,備受日本人喜愛,具有東洋人蔘的美名。以下整理牛蒡的功效與禁忌及吃法,教你怎麼煮養生牛蒡茶。牛蒡4大功效牛蒡含有大量纖維素、胡蘿蔔素、蛋白質、皂素、鈣、磷、鐵、鎂、鋅等,關於牛蒡之效,《本草綱目》曾記載:「牛蒡消斑疹毒,通十二經脈,除五臟惡氣」。中醫師周宗翰指出,在中醫臨床使用上,牛蒡具有疏風散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風疹、咽喉腫痛。就營養成分組成來看,牛蒡具有以下4種功效:.降血糖:聯合營養諮詢中心營養師陳彥甫於《降血糖超有效食物》提到,牛蒡富含菊醣,可以增加唾液及分泌胃液、腸液、膽汁,有助分解醣類及脂肪,延緩快速血糖上升;牛蒡也含有豐富鈣質,充足的鈣質有助維持胰島素正常分泌,可幫助糖尿病患者加速脂肪代謝、降低熱量吸收,避免鈣質不足引起食慾旺盛,增加暴飲暴食的可能,進而造成血糖飆升。.控制血壓:陳彥甫也提到,牛蒡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和鈣質。膳食纖維有吸服鈉的作用,有利於過多的鈉排出,進而穩定血壓;蛋白質可使血管柔軟有韌性,有助鈉離子排出,延緩血壓上升;充足的鈣質對降血壓也有所助益。.腸胃蠕動:牛蒡含有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刺激腸胃蠕動,加強新陳代謝。.降腸癌風險:周宗翰曾表示,牛蒡富含纖維,可促進大腸蠕動有助於排便,同時降低膽固醇,減少體內囤積的毒素和廢物,進而減少罹患大腸癌之風險。牛蒡茶助改善甲狀腺腫大牛蒡有助降血壓、血糖及促進腸胃蠕動等好處,許多人也會將牛蒡泡成牛蒡茶飲用。根據周宗翰指出,牛蒡茶具有疏肝氣、穩定情緒及抗氧化、抗發炎之作用,對於改善單純的甲狀腺腫漲有幫助,在中醫臨床使用上,也會以牛蒡茶來治療甲狀腺腫大,只要將牛蒡跟洗淨去皮,以適量的水煎服即可。陳彥甫也表示,燥熱體質或常有牙齦腫大、喉嚨疼痛等火氣大、上火症狀者,飲用牛蒡茶也有助舒緩不適症狀。牛蒡禁忌與牛蒡茶的副作用牛蒡營養、好處多,牛蒡每個人都能吃嗎?以及,牛蒡茶可以每天喝嗎?是許多民眾的疑問,以下整理牛蒡禁忌與牛蒡茶飲用注意事項: 以中醫觀點來看,牛蒡為寒涼屬性食材,體質虛弱或容易腹瀉者,不宜過量食用。 牛蒡纖維較粗,消化不良、腸胃機能不佳者,不宜過量食用。 牛蒡含有鉀、磷等礦物元素,腎臟病患者應避免食用,不宜將牛蒡茶當每日茶飲飲用。 牛蒡屬於蔬菜類但澱粉含量高,想控制體重者需留意食用量。牛蒡怎麼挑選及保存?臺灣牛蒡主要產區在屏東、臺南、嘉義、雲林,其中以臺南佳里為重鎮,秋末最適合播種,生長期長達150年,一年一穫,多食用牛蒡的地下根,不易受到空氣汙染且病蟲害少,容易儲藏。根據農糧署發文分享,以下整理牛蒡挑選及保存方法: 牛蒡挑選 牛蒡保存 未削皮 帶泥土 鬚根少 有彈性(握住其中一端時,會自然彎曲) 還沒吃:以紙張包覆,放冷藏 吃一半:用鹽水抹切口,以保鮮膜包覆 準備吃:切片後泡水,以延緩氧化 牛蒡怎麼吃?牛蒡料理、牛蒡茶煮法一次看牛蒡纖維較粗、口感較差,可作為小菜、排骨湯或加入飯中一起煮。牛蒡排骨湯及張維鈞中醫師的防癌秘帖「牛蒡糙米茶」煮法如下:牛蒡排骨湯〈參考自 農業知識入口網〉材料: 牛蒡3支、排骨半斤、當歸 3片、枸杞100克、甘草15片、少許鹽和米酒。作法:1. 將所有材料加入3000cc的水。2. 用中火一起烹飪,時間約30分鐘即可。牛蒡糙米茶〈參考自 五代中醫食療自癒養生帖〉材料:牛蒡2兩、紅蘿蔔2兩、白蘿蔔2兩、白蘿蔔葉1兩、乾香菇2朵、糙米1/3杯。作法:1. 先將糙米洗淨,充分瀝乾後備用。2. 洗淨牛蒡外皮泥土,斜切薄片,暫泡飲用水中。3. 將乾香菇泡軟切半;紅、白蘿蔔切去頭尾並洗淨,帶皮切成小塊;白蘿蔔葉洗淨切片。4. 瀝乾的糙米放入鍋中乾炒,直到炒出香氣。5. 牛蒡和其它材料也放入鍋中,加入3倍飲用水,以大火煮沸後再以小火煮2小時。6. 放涼後將菜渣和米粒濾掉,即可當茶飲用。飲用說明及注意事項:1. 當茶飲用,盡量當天喝完,每天喝效果佳。2. 脾虛易腹瀉者不宜大量食用,婦科腫瘤患者不宜使用。參考資料:農業兒童網、農業知識入口網、周宗翰中醫師、農糧署、降血糖超有效食物延伸閱讀: 一個媳婦感嘆:這不是我的家!而是他的家...心理師給婆媳關係的解方:學會「這樣做」找回自己的空間
-
2023-12-31 醫療.精神.身心
女性患者遠多於男性!輕鬱症、重鬱症及廣泛性焦慮症怎麼區分?
近年國人精神疾病就醫人數上升,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精神疾病的問題應該要做全盤考量,健保只是政策的一環,不能只重視疾病本身,應從早期的心理健康促進著手預防。他同時呼籲,民眾除了注意自身情緒問題,也要扮演親友的「守門人」。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近年國人憂鬱症、焦慮症等負面情緒就醫狀況。誘發憂鬱、焦慮等症狀的原因多重,不只是心理因素,生理疾病也會引起相關症狀。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精神問題會引起生理症狀,如血壓高、腸胃道症狀、腸躁症等;反之,生理問題也會造成精神疾病,例如慢性病或是重大疾病的壓力,也會造成焦慮及憂鬱。5人就有1人服用安眠、鎮定藥物,可見失眠問題嚴重。根據健保統計,從106年到111年,包括輕鬱症、重鬱症、焦慮症等就醫人數都逐年增加,石崇良表示,國人精神疾病的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略窺一二,分別是「物質濫用」及「失眠狀況」。111年使用安眠、鎮定藥物的申報量高達11.2億顆,使用人數高達453萬人,以我國人口推算,約5人就有1人服用。石崇良表示,安眠藥使用量反映國人失眠問題嚴重,雖然失眠原因不全然是憂慮、焦慮導致,但也代表國人壓力管理的需求。他也引用國外研究表示,疫情期間酒精等物質濫用狀況增加,加上疫情改變精神疾病患者的就醫規律,影響病情控制,也讓就醫人數呈上升趨勢。女性就醫人數遠高於男性,老人憂鬱常被忽略。若依照性別比例來看,各類精神疾病,女性就醫人數的占比都達總數的六成,遠比男性多。石崇良表示,傳統刻板印象影響之下,男性常忽略自身就醫需求,特別是精神疾病容易被標籤化,常諱疾忌醫。精神衛生法推動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希望把精神疾病去標籤化,將其視為需要穩定就醫治療的慢性病。以就醫年齡來看,因廣泛性焦慮症、重鬱症、輕鬱症等就醫患者,以60-69歲族群最多。而男性在重鬱症的每十萬人口就醫率中,更是年紀愈大、就醫者愈多,從111年的數據來看,60-69歲有890人、70-79歲1,033人、80-89歲1,083人,90歲以上則達到1,192人。石崇良提醒,不要把老年人的憂鬱症狀誤為「老化」,長者常被認為「老了就不愛動、對事情提不起勁」,更容易讓老年憂鬱症被忽略。1925安心專線提供心理諮商、評估轉介服務。石崇良表示,精神疾病的防治,要從早期的心理健康促進下手。他以癌症來比喻,及早篩檢、早期介入治療以阻斷疾病發展,甚至走在更前端,著手危險因子的戒治、環境改善等。衛福部1925安心專線(依舊愛我)有全年無休的心理諮商,當面對情緒困擾、壓力或自殺問題等,可以提供輔導、評估轉介等功能。心健司也有「心情溫度計」,透過簡單的問題讓民眾自我評估心理狀態,並提供求助建議。石崇良呼籲民眾,一起扮演「自殺守門人」,關心身旁親友,做好「一問二應三轉介」:一問「主動關懷、積極傾聽」,二應「適當回應、支持陪伴」,三轉介「資源轉介,持續關懷」。心理治療給付長期偏低,將檢討調整。針對年輕族群,衛福部也提供15至30歲民眾3次諮商補助,其中建立正確的就醫觀念,就是目標之一,希望讓民眾勇於求助。根據統計,使用該諮商補助者有三成屬於高風險,石崇良說,透過諮商讓高風險民眾被發現並及早就醫。另外,心理治療的給付長期偏低,健保署也將著手檢討。一次「支持性心理治療」,必須由精神科醫師下診斷,心理師進行,至少要10分鐘,健保給付97點,換算成實際金額可能不到80元。石崇良表示,113年將著手「醫療服務資源耗用相對值」檢討,會通盤檢討醫療服務,心理治療已經納入排程,最快114年有望調整。近年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的就醫人數逐年上升,健保醫療費用也增加。健保統計,憂鬱症的就醫件數111年達266萬件,與106年相比成長7%,費用也增加到45億點;焦慮症111年就醫件數165.7萬件,與106年相比成長42%,醫療費用來到15億點。疫情加速社會變遷,適應困難者更易有負面情緒。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表示,憂鬱症、焦慮症出現增加趨勢,一來可以歸於醫療資訊發達、就醫率增加,二來是新冠疫情加速社會變遷,適應困難者更容易發生焦慮或憂鬱。憂鬱症的評估,須根據症狀嚴重程度、病情、持續時間等研判。成年人連續2年,幾乎天天悶悶不樂,或是青少年連續一年情緒低落或容易亂發脾氣,臨床上判斷為「輕鬱症」;連續2周以上持續低落、提不起勁,並符合美國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9項指標一半以上者,臨床診斷為「重鬱症」。另一方面,焦慮症可分為分離焦慮、畏懼症(包含社交畏懼症)、恐慌症、廣泛性焦慮症。方俊凱表示,各種焦慮症表現出的症狀差別不大,通常是自律神經失調、心跳加快、呼吸困難、手腳發抖等,但誘發的原因則不同。「分離焦慮」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分開引起;「畏懼症」可能是害怕特定物品(如蟑螂),或是害怕社交;若是什麼都可能引起焦慮,就屬於「廣泛性焦慮」。輕鬱症、重鬱症及廣泛性焦慮症怎麼區分?輕鬱症病程持續較長,一般在兩年以上,但症狀相對輕微,還不至於喪失日常生活功能。重鬱症為陣發性,時間較短但症狀嚴重,已妨礙正常生活能力。廣泛性焦慮症焦慮症的一種,對許多事情過度焦慮及擔憂,容易慌亂緊張,不像其他焦慮症,與特定情境有關。女性患者遠多於男性,與荷爾蒙變化有關。不論是焦慮症還是憂鬱症,女性就醫人數都比男性多,特別是重鬱症、輕鬱症以及廣泛性焦慮症,女性就醫數約比男性多一倍。以輕鬱症為例,111年女性就醫人數134,993人,比男性69,844人多將近一倍;111年廣泛性焦慮症就醫女性163,380人,也比男性89,754人多近一倍。方俊凱說,女性受生理影響,月經周期會帶動女性荷爾蒙(動情素)影響,例如月經前後或是更年期前後情緒較不穩定,即受荷爾蒙變化影響。其中「社交畏懼症」是少數男性就醫次數多於女性的精神疾病。方俊凱分析,男性在社經地位上承擔相對重的責任,又較不願意和親朋好友談論內心話,容易導致不想社交,進而演變成畏懼症。社交畏懼症男性較多,患者普遍年輕。若從就醫年齡層來看,重鬱症、輕鬱症以及廣泛性焦慮症的就醫高峰,106年到110年落在50-59歲,111年則落在60-69歲。方俊凱說,這個年齡層處在退休階段,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很多事情改為線上處理,這類族群對於電腦資訊的掌握相對較弱,而以往的工作技能一旦無法發揮作用,就容易出現適應障礙,連帶會導致憂慮、焦慮加劇。不同於上述疾病,社交畏懼症(約兩千人)及分離焦慮症(每年僅百餘人)患者較年輕。方俊凱說,社交畏懼症與人生經歷有關聯,如果沒有經過適當教導或自我成長不足,面對人際互動問題會有恐懼。加上疫情期間缺乏實體互動,學生一入學就碰到疫情,同學變成「一個帳號」,也會加劇適應困難。特別是疫情下,社交畏懼症跟畏懼症有些重疊,因為害怕感染而避免與人接觸,導致社交焦慮。輕鬱症治療建議輔以心理諮商,重鬱症以藥物為主。治療用藥上,方俊凱表示,以往焦慮症會給予鎮定劑,憂鬱症則是抗憂鬱劑,但是因為這兩者都與血清素不穩定有關,因此現在傾向都先給予「抗憂鬱劑」調控血清素,狀況比較差者再輔以「鎮定劑」,避免直接使用鎮定劑可能產生依賴感。另外,在輕鬱症跟重鬱症治療上,輕鬱症因為持續時間比較長,問題可能落在生活型態或是社會環境等,建議要加上心理諮商;而重鬱症則是以藥物為主,諮商為輔,希望讓多巴胺、血清素盡速提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28 醫療.精神.身心
「我的大叔」李善均過世 醫建議影迷做2件事抒發情緒
韓星李善均昨天(27日)被發現陳屍車內,警方初步研判是輕生。醫師指出,這類名人輕生的事件,在當地可能產生模仿效應,不過台灣跟韓國仍有一段距離,對台灣民眾是否造成負面模仿效應,可再觀察約1至3個月,事件對影迷造成的衝擊,則可透過回顧李的作品,如療癒劇「我的大叔」,或和其他影迷互相抒發、支持。療癒方法一:重溫李善均作品李善均在「我的大叔」中飾演暖男大叔,故事敘述韓國「國民妹妹」IU飾演的社會底層女孩,為了支付奶奶療養院費用,甚至鋌而走險為公司高層監聽他人秘密,無意間遇到李善均演出的暖男大叔,兩個不同世代、職業的人從彼此的陌生,到逐漸認同,展開一段溫柔友誼的過程,迄今仍是不少劇迷心目中的療癒神作。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說,李過去有很好的表現,許多台灣民眾也看過他的作品,例如「我的大叔」帶來的療癒感,李善均暖男般的存在,會帶給大家很好回憶,至於這樣的遺憾,會不會對台灣民眾造成負面模仿效應,還要再觀察。療癒方法二:網路留言追思或者影迷聚會對影迷的調適方面,張家銘說,重新看一下「我的大叔」這個作品沒有不好,劇中2個陌生靈魂彼此支持陪伴,也許能帶給周遭的人一些支持,也可以在網路上留言追思,或者影迷之間彼此聚集、互動支持,抒發一些想法。名人輕生 1至3個月內可能出現模仿效應張家銘表示,韓國這幾年的高自殺率,也造成一些明星的模仿效應,對韓國民眾而言,可能出現追隨的情形,有研究指出,發生這類名人輕生的事件後,可能會有1至3個月的短暫影響。除了李善均輕生的新聞,新北市國中男學生遭割頸身亡的事件,也屬於較為負面的內容,張家銘指出,兩者是不同的事情,分別發生在韓國跟台灣,性質上屬於自殺和他殺,不過對於國中生事件,很多家長會擔心相關校園事件,整體而言有很多可以檢討的,比如攜帶危險物品到學校、如何從小學習情緒處理,不會衝動或者做出危險事情等,但不用過度放大相關情緒。【延伸閱讀】三浦春馬逝世粉絲淚崩 心理師:鐵粉別把情緒藏起來★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24 癌症.癌友故事
為何別對末期癌症患者說勵志的話?如何做到最理想的陪伴方式減少患者恐懼?
坐在診間裡,醫師不急不徐吐出「乳癌末期」這四個字,這診斷原先已在腦中思索過百次,但當醫師說出口時,眼淚仍舊止不住,後面的日子該怎麼辦?我會死嗎?治療會掉頭髮嗎?接下來醫師說的治療方向、該怎麼做,我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光聽到診斷「我的心靈就已經難以承受」。醫護要告知,家屬想隱瞞,病情傳達需同理也需技巧。聽見末期的診斷結果,即使做足心理準備,多數人也無法馬上接受,如何向患者傳達「壞消息」,是醫護人員的難題。患者聽到壞消息的反應不一,各類情緒往往讓人無法預期,有些患者不願接受結果,反而批評醫師,或是親友不知所措,也曾發生過醫護人員被找麻煩的情形。林口長庚醫院社會服務處社工師葉幼珮說,有些患者在住院期間病情集轉直下,多數醫師會希望明確告知病情,但親友擔心患者承受不住,反而希望醫療團隊先隱瞞。曾有一位70多歲癌症患者,治療狀況不佳,醫師建議親友,將患者轉入安寧病房,親友千交代萬交代,別告訴患者「轉入安寧病房」,他們會找機會跟患者說,擔心患者一時之間接受不了事實。但某天病房護理師接了電話,很直覺地就說了「安寧病房,您好」,原本協助隱瞞的事實,意外被揭露。葉幼珮說,醫療團隊面對「壞消息」說明這件事,得非常有技巧,也具有挑戰性。先探詢病患心情、想法,告知病情後同理陪伴。葉幼珮說,醫療團隊的立場一定會告知病情,但告知時,會先試探,等患者的精神狀態較好時,再多加說明。接著以同理的方式陪伴,進一步討論治療方針,如果不願意繼續治療,則會協助親友,如何陪伴患者走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以上述癌症患者為例,她會先等患者精神狀態較好時試探對方,從當下的狀態以及行為先探詢,例如,阿伯你今天看起來有氣無力,你怎麼了嗎?又或是用,阿伯你最近心情看起來悶悶的,可以說看看發生什麼事了嗎?有些患者其實知道自己的病情,也知道家人都瞞著他,但他自己不知道怎麼面對和處理,也跟著演戲,只是這都不利於後續的治療,或是在最後一段路上,創造與珍視的人之間的回憶。對末期患者別說勵志的話,「聽來格外諷刺」。面對疾病這條路,患者本身是既害怕又孤單,他們常常因為害怕而生氣、不知所措,特別是已經知道自己來日不多,更容易陷入焦慮。葉幼珮說,台灣人面對分離或陪伴大多有障礙,在醫院內,很常聽到親友不知道怎麼安慰患者,常脫口而出「你要加油!」、「你一定要好起來」、「好好振作」、「你一定要勇敢」、「日子還是要過」等等。葉幼珮說,這類的話聽在患者耳裡格外諷刺,面對疾病他們已經很加油、很勇敢,最後仍得到疾病末期的結果,而「好起來」或是「振作」等等,這些就是「做不到」的事情,卻被頻頻提醒。替患者罵醫師、找偏方,都不是好的安慰方式。親友在陪伴的過程中,不用說這些勵志的話,可以多加一些同理的方式陪伴,最好的方法就是「肯定當下」。舉例來說,可以告訴對方,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如果是我,肯定不會像你一樣勇敢,你現在如果很難過,可以說給我聽,我會陪伴著你;也可以說,你現在在擔心什麼?可以幫你什麼?如果我做得到,你可以說看看,我們想想怎麼做。葉幼珮說,陪伴患者時「傾聽比說話還重要」,那些看似激勵,或是替患者罵醫師,或找尋偏方等方式,都不會是最好的安慰方式。如果不擅於言詞,也可以透過文字,把自己的關心與關懷傳遞給患者,也是很好的方式。癌症人口逐年增加,110年全癌症新發生人數多達12萬1762人,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520.9人。目前醫療雖可協助控制讓癌症成為一種「慢性病」,每年仍有約5萬多人因癌症死亡。癌症罹病的過程,從發現、確診、治療、好轉,或復發、惡化到死亡等,每位患者經歷不同,近年醫界積極倡議,面對重大疾病,可找尋心理諮商的協助,不僅可幫助理解疾病,也能在罹病的這條路上獲得陪伴。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罹癌後合併憂鬱機率高。無論是罹患癌症,還是其他重大傷病,面對疾病時,患者大多會經歷「悲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說,被宣判罹癌,初期最常見的反應就是「焦慮」,緊接而來的就是憂鬱。根據台北榮總過去的臨床研究調查,200名住院的癌症患者中,20%患有嚴重憂鬱症,因此罹病帶來的心理問題,是亟須被正視的。腫瘤心理諮商人力不足,可尋求相關機構協助。多年前,衛福部國健署推動「癌症醫院認證」,其中包含「提供癌症治療服務的醫院,須聘僱一位專任的腫瘤心理諮商師」,當患者被宣判罹病時,即介入陪伴。不過,方俊凱說,礙於人事成本,多數醫院都是依照規定僅聘僱一人,導致即使有高度的腫瘤心理需求,人力也難以負荷。如果癌症治療已進入住院階段,健保會支付心理諮商的費用;如果尚未到住院階段,癌友有心理諮商需求時,可自費找尋心理諮商師協助。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與國內四十多家醫院合作,可提供小額的補助,持自費單據可向基金會申請心理諮商補助。其餘像癌症希望基金會、台灣癌症基金會也都提供心理諮商的服務。心理諮商介入,可避免患者尋求錯誤治療。生病後,每個人都難以預料自己的情緒發展,方俊凱說,有些患者治療過程一路都很順遂,但突然病情急轉直下,情緒崩潰,家中的支持系統又不好時,很容易尋求錯誤的治療方式,反而讓罹病這一條路走得崎嶇。方俊凱說,並非每一個心理諮商師都學習過腫瘤心理,加上心理系或是心理相關研究所內的課程中,腫瘤心理的占比相對少,目前癌症相關基金會提供課程,讓心理師可以額外學習。患者若需要找尋腫瘤心理師,除了可在醫院內洽詢,也可以詢問各癌症相關基金會,是否有推薦的心理師名單。陪伴、傾聽、認識疾病,能減少患者恐懼。腫瘤心理師提供的陪伴,可以從面對疾病的心理壓力,到協助患者及家屬認識腫瘤的發展,方俊凱說「愈認識疾病,愈能幫助減少恐懼」,患者也能從訴說面對疾病的種種不安或是擔心,找尋到面對疾病的方式,讓治療之路走得相對穩健,也有助於改善疾病。除了患者本身可接受腫瘤心理師的協助,部分醫院也會開立「癌症團體治療門診」,患者與家屬一同接受心理諮商。如果患者不幸即將走到人生的盡頭,也能透過諮商,讓家人們能在最後這一段路上,創造共同的回憶。方俊凱表示,若患者不願意與他人訴說面對疾病的過程,親友也可以在旁陪伴,但陪伴的過程中,千萬別「說太多」,如給太多偏方等,好好傾聽才是最好的陪伴。而治療過程中,親友可幫忙多了解疾病,但不是對抗醫囑,而是與醫療團隊間找到最適合的醫療方針,才是最理想的方式。心理諮詢門診補助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提醒,病友可利用心理腫瘤專家在全國四十多家合約醫療院所開設的「心理諮詢門診補助」,每年最高可申請7200元補助。有需要的病友或家屬可至「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官網的「癌友心理諮詢門診費用補助專區」了解更多資訊,或電洽02-2809-5200。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22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慢病放大鏡【共病】慢性共病系列2|千萬人慢病資料 最完整風險建模
被喻為健保開辦以來,規模最大的照護政策「大家醫計畫」,即將於明年開辦,預估收案個案將近千萬人,參與的醫療院所近六千家、醫師近八千人,涵蓋了六百多個醫療群,藉此,打造以家醫制度為基礎的全人照護模式,第一階段機以糖尿病、初期慢性腎臟疾病及代謝症候群等防治計畫為首要目標。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大家醫計畫」將導入數位照顧模式,原則有三,第一、持續性的蒐集健康監測資料,由醫療端發展病人個人化、客製化的照顧計畫;其次為在病人端強化病人自我照顧能力及衛教;第三為透過此平台,整合護理師、營養師、心理師、個案管理師、體適能教練等,提升照顧品質。石崇良指出,現階段屬於單次門診為基礎的照顧模式,未來納入數位照顧模式,將有助於提高疾病控制,以糖友為例,三個月回診一次,領取慢性處方簽,在數位照護後,病人穿上智慧穿戴手環、手表,醫療端獲得即時訊息,如果數據異常,醫療團隊主動關懷,聯繫個案回診追蹤,調整用藥,或介入其他措施。除了醫療,「大家醫平台」往前延伸,擴大至預防保健領域,收載個案血糖、尿蛋白、血脂、視網膜(眼底檢查)、血壓、戒菸、癌症篩檢、疫苗施打、B、C肝篩檢、營養運動睡眠等十大數據。石崇良表示,在蒐集分析相關數據後,家庭醫師擬定個人化治療方案,適時調整治療策略。延伸閱讀:慢性共病系列-1/健保署大家醫計畫 揪共病照護邊緣人慢性共病系列-3/專家呼籲 糖腎警示+健康存摺 提早預防慢病慢性共病系列-4/衛生局、診所上心 共創典範城市【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2-01 焦點.元氣新聞
醫療科技展/「元氣網」千人感謝牆告白醫護、「慢病好日子」教你量腰圍
第七屆醫療科技展即日起至12月3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行。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慢病好日子」在醫療科技展設置攤位,教導大家量測腰圍,現場破百人參與,有3成的人腰圍超標。元氣網設計千人感謝牆,牆上滿滿民眾對於醫護人員的感謝,包括診所及各大醫院的醫護人員,還有一位奶奶特地前來感謝中醫師。「元氣網」與「慢病好日子」設置在一樓K402攤位。據國健署調查,7成老人同時有兩種慢性疾病,近5成有3種或更多慢性病,「慢病好日子」從生活面向等提供資訊,希望慢病伙伴好好過日子。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疾病密切相關,指標之一的腹部肥胖,是指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cm,只要一捲皮尺自己在家就能量測,但方法要正確。專家教你正確量腰圍國衛院副院長許惠恒指出,正確量腰圍,必須找到肋骨最下緣與髂骨最上緣的中間點,最好不要隔著衣服,並在吐氣結束時量測。昨天現場共有116人參與量腰圍,只有1成聽過代謝症候群,現場學會量腰圍後,許多人說要回去把「正確量腰圍的方式」跟家人、長輩宣導。「千人感謝牆」民眾感謝醫護元氣網結合「醫師百科」,於一樓K402攤位規畫「千人感謝牆」,民眾可以在牆上寫下自己的就醫經驗、想感謝的醫師。在醫療科技發展的同時,對病患的關懷也同樣重要,元氣網希望透過募集超過1千個感謝卡,來表達對於醫療奉獻者的感謝。元氣網「醫師百科」已蒐集3百多筆民眾就醫經驗,所有人都可以從其他人的經驗中,參考資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醫師。今起連續兩天,民眾到「慢病好日子」攤位,繳交200元報名費,就可以現場聆聽肌力體能教練、諮商心理師現場錄製「LIVE PODCAST」,並且可以獲得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最新出版書籍「巴金森病88問」。
-
2023-11-11 焦點.健康知識+
睡不好嗎?睡眠專家建議穿上「襪子」睡覺!睡前暖腳可睡得更久更好
研究表明,穿著襪子睡覺或使用其他足部保暖方法,可以幫助一個人更快入睡,睡眠的時間也更長。許多人有睡眠困擾,睡得不好真的是很多身心問題的根源,討論改善睡眠,有很多眾所周知的技巧,例如:規律的就寢時間、使用遮光窗簾、學習放鬆、避免使用電子產品等。現在還有專家提出一個辦法,較少人討論,那就是:幫自己穿上襪子吧!穿襪子讓你睡得更久更好美國維吉尼亞州國家睡眠基金會稱,一些研究表明,穿著襪子睡覺,或使用其他足部保暖方法,可以幫助一個人更快入睡,睡眠的時間也更長。舊金山的生物醫學科學家Biquan Luo博士則分享了她的見解,解釋為什麼暖腳可以幫助你睡得更久,也睡得更好,她說:「對許多人來說,暖腳可以對睡眠產生積極影響,主要是因為它可以降低核心體溫,並且讓人放鬆。」她認為核心體溫在睡眠週期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透過使用加熱墊、洗熱水澡、泡腳或穿著襪子來溫暖腳部,可以使腳部的血管擴張,使它們容納更多血液。這種擴張可以讓更多的血液從身體的其他部位流到腳部。因此,它可以幫助散發身體熱量,並降低核心體溫。對血液循環不良的人特別有助益當雙腳溫暖,可以讓人感覺舒緩和放鬆,因此更容易入睡。Biquan Luo博士補充說,這麼做對血液循環不良的人特別有助益,因為雙腳的血液流動減少,會導致寒冷和麻木感。在這種情況下,溫暖雙腳可以透過增加血液流動和減輕不適來緩解疼痛,進一步幫助他們入睡。儘管暖腳可以促進更好的睡眠,但醫生指出個人喜好各不相同,對一個人有效的方法可能對其他人無效。有些人在睡覺時可能喜歡維持腳部涼爽,如果腳部有悶熱感溫會擾亂他們的睡眠。」睡前暖腳可能是改善睡眠的一個有用技巧,但這種方法的效果可能因人而異,因此重要的是要注意自己的舒適度和睡眠偏好。睡不好的人,可以先試試穿著較透氣的襪子試試看,說不定這對改善你的睡眠狀況非常有效! 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11-01 醫療.精神.身心
生病的爸爸退化成小孩!看著他這麼痛苦卻幫不上忙 「只要一轉身踏出病房,我就立刻崩潰」
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和身心狀態,才有足夠的心理空間與內在資源照顧病人。生病的爸爸退化成小孩剛步入而立之年的小芬來到癌症醫院的心理諮詢門診掛號。初次見面,她便明確地表達出需求:「我想知道,要怎麼讓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爸爸擺脫消沉的意志,變得積極、樂觀?」小芬的爸爸多年前罹患癌症,幸運的是在手術完成後,只需要固定回醫院追蹤即可,其他方面一切如常。爸爸也把康復後的生活安排得豐富而精采,完全不需要家人操心。可是大約半年前,癌細胞轉移了。一向樂觀的爸爸似乎遭受很大的打擊,整個人變得沮喪又依賴。孝順的小芬擔心患有慢性病的媽媽一個人照顧不來,自告奮勇跟公司請假,每週都從外縣市趕回家,分擔媽媽的照顧壓力。她紅著眼眶說,這次住院,爸爸的行為舉止退化成像個小孩,讓她簡直難以置信。強烈的疼痛與不適,讓過去溫文儒雅、風度翩翩的爸爸彷彿失去理智,好幾次在病房裡激動地大吵大鬧,吼著覺得自己快要不行了,呼喊著世界上沒有人能了解他的痛苦。偏偏每一次主治醫師前來查房時,爸爸就突然恢復正常。這更讓她不知如何是好,不禁這麼想:難道爸爸是故意的嗎?面對爸爸的失態和退化,小芬總是強迫自己在爸爸面前維持著鎮定、可靠的樣子。「但只要一轉身踏出病房,我就立刻崩潰。」她哽咽地說。經過整整七天在病房密切陪病後,她的腦海充斥著爸爸鬧脾氣的模樣,以及病床邊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播放的佛經聲。一向最討厭上班的她,現在竟然只有在離開醫院、返回工作崗位的那一刻,才能感受到一絲放鬆和平靜。家屬也承受著莫大的身心壓力聽小芬談到這裡,我聯想到一個臨床上常見的現象:家屬所承受的身心壓力,並不亞於病人。在安寧病房工作時,經常聽家屬無奈地嘆著氣形容承擔的照顧壓力:「可能病人還沒走,我就先走了。」從家屬身上,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對於病人身體照顧與事務的照料和付出,他們同時還常嚴格地要求自己,應該比病人更堅強、樂觀、強壯,要包容病人的一切情緒與行為。常聽家屬這麼說:「生病的人才最辛苦。身為家屬的我們沒有資格喊累和抱怨。」可是他們忽略了,在面對病人的病況變化時,更需要關照的其實是身為家屬的內在需求。家屬要過得好,病人的狀態才會平穩,也才可能維持好的生活品質。身為照顧者的你,有哪些感受和想法?所以當小芬茫然地看著我,問道:「我到底該怎麼鼓勵爸爸,才能讓他變得更堅強、更配合治療呢?」我請她先緩一緩,回過頭去思考一下:.當她一心一意想著要為爸爸好、想改變爸爸的言行和積極度時,她心中的聲音是什麼?她有哪些感受和念頭?小芬想了想,說:「我其實很生氣,為什麼爸爸不能好好當個乖巧的病人?為什麼他就不能為身邊的人想一下?」她也很擔心要是爸爸再這樣無理取鬧,和她一起輪流照顧爸爸的媽媽也會承受不了。「我媽媽其實身體也不太好,如果連她也倒下去,該怎麼辦?」這是小芬心中最深的恐懼,她沒辦法想像同時失去兩個家人。「看著爸爸脆弱的樣子,他一直大喊『不想活了』,真的讓我很難受。」她眼眶泛著淚說:「我總是告訴自己,一定是因為爸爸太軟弱、不夠堅強,才被復發嚇得自我放棄。多希望有人可以告訴我,他只是被心理影響到生理,其實他的癌症並沒有那麼嚴重……」停頓了一會兒後,她不安地說:「但是,萬一爸爸講的是真的,他真的很痛、很不舒服,我們卻把他當成無理取鬧,該怎麼辦?我曾有幾次大聲斥責爸爸,制止他不理性的言行,但是每次兇完他,又有很深的罪惡感。」她擔心自己忽略了爸爸真實的感受,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同理爸爸,沒有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和他站在一起。「眼睜睜看著他這麼痛苦,我卻幫不上忙。我真的很害怕失去爸爸,也怕自己有遺憾。」豆大的淚珠從她的臉龐滑落下來。你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身上嗎?隨著小芬逐漸覺察到面對爸爸病況惡化,自己心裡累積的挫折感與無力感,會談的主軸逐漸從幫助爸爸,轉向她的自我照顧和內在探索。談了幾次下來,我觀察到一點,好奇地問:「你好像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身上,對父母的期待和要求使命必達,似乎想做個聽話的乖小孩?」她停頓了一下,說:「過去其實不是這樣的。」爸爸生病以前,小芬和家人的感情一直很疏離,童年的她在家裡總是感到被父母忽視,在家中格格不入。成年後的她終於可以遠離家裡,並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外縣市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安全堡壘,安穩地過生活。可是一得知爸爸的癌細胞轉移,她卻毅然決然地一肩扛下照顧責任。「或許,我是想證明自己比其他兄弟姊妹更值得爸媽的愛吧。」小芬喃喃說道。但也許是這半年以來突然和父母靠得太近,讓她一下子想起太多童年的沉重回憶,憶起兒時他們對她的疏忽和失職。這讓她在承擔照顧壓力之餘,還同時經歷到許多不舒服的複雜感受,卻難以說出口。因此,我們的會談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原生家庭的議題,一起試著釐清小芬與家人之間的連結、糾葛及各種複雜的情感,討論該怎麼建立和父母之間的「心理界限」: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哪些話要聽進去到什麼程度?小芬也思考著:自己究竟需不需要一味地去滿足父母的期待?持續保有自己喜歡的事情某天小芬參加公司的部門聚餐,和同事邊吃邊聊得很開心時,她卻冒出一個很強烈的念頭責備自己:「我這樣是不是不應該?父母在受苦,我卻在玩樂。」她發現心裡有一個不太理性的想法:如果沒有完全燃燒自己,就是不足夠。因此,只要沒有陪在爸媽身邊,只要她過著自己的生活,內心就有很強烈的罪惡感,認為自己太自私。在她心中,「全力奉獻」與「照顧自己」就好像非黑即白的兩種對立狀態。我告訴她,重視自己的需求、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和身心狀態,才會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和內在資源,好好陪伴爸爸、處理爸爸的事情。我也鼓勵她,持續保有自己喜歡的事情,讓日常不只是剩下疾病和照顧,生活中保有不同的管道獲得正向感受和成就感,「照顧」的這條路才有辦法走得長久,細水長流。【療心錦囊】探索生命課題,進而增加照顧能量在癌症照顧的領域中,我們往往傾向聚焦在「疾病調適」的議題。但是與小芬的對話提醒了我:疾病調適很可能只是海面上的冰山一角,海平面下的那一大塊──那些我們人生在世經年累月形成的課題,例如:自我概念和童年經驗、家庭關係、教養、價值觀、人際之間的愛恨情仇等,其實始終存在,只是通常風平浪靜下,我們不容易去正視。這些生命議題常常在家中有人罹患重大疾病、需要照顧時浮現出來,對我們造成的影響超乎想像。因此,如果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地整理每個人的人生課題,消化、處理錯綜複雜的心情,稍微鬆動某些卡住的結,或許家屬就更有機會在承受照顧壓力的同時,比較清明地看待自己的狀態,有餘裕騰出更多心力,提供有品質的良好照顧和陪伴。延伸閱讀:.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父母心疼20歲肝癌女兒,不知怎開口如知病情!心理師:家屬思考4件事.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28 焦點.元氣新聞
童言童語!兒安親班被同學撞到「重要部位」,好友親筆信關懷:你的雞雞還會痛嗎?
孩子們想法單純直接,童言童語又摻雜些小大人的正經,實在可愛!小時候,和同學們總會亂傳小紙條,講些好笑的或相約下課玩耍、去福利社,而孩子們的友情,也是如此簡單純粹。媽媽融化分享一位媽媽在臉書社團「家有男孩崩潰日常」分享,自己兒子在安親班跟同學打鬧,被同學撞到小雞雞;據媽媽的留言描述,兒當下痛到哭,老師還特地打電話來告知。「然後他就收到另一位同學關心的紙條,這位小彥彥同學實在是太可愛了啦!」原PO備註表示,小彥彥並非肇事者本人。來自小彥彥的親筆信小彥彥用作業紙寫下關心:「小黃(旁邊畫了書名號)你的雞雞還會痛嗎?你要好好的休息喔;祝你早日康復,小彥彥筆。」年紀雖小卻將直式書信格式運用得很好。(小編邊看邊點頭:是懂事又有認真上課的孩子)接著還沒完,作業紙翻到背面,小彥彥還有話要說:「我跟你還是好朋友對不對?提醒你...做事情的時候,不要太衝動,要好好保護自己喔!」幾句話將當媽媽想說的話都說完了,好樣的!網友:好貼心的小彥彥看完信,不僅原PO媽媽覺得可愛,小編和網友們都露出了姨母微笑:「真好友!」、「還有用書名號、標點符號用的位置也正確,這孩子有認真學習」、「小彥彥同學一本正經的寫著很白爛的內容,好可愛喔!」「小孩的單純,好可愛」、「小彥彥真棒」、「這樣的同學好友希望我兒子也能有一打」、「小彥彥是因為感同身受的痛嗎?」、「這些孩子太好笑了。」學生時期的友情,真的很珍貴,尤其現在都用手機、電腦打字,那些手寫書信的日子,也變得好遙遠。希望孩子們都能遇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盡情體驗人生。 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10-2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兒童疾病末期照護經驗遇見CALM(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照護模式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晚期癌症的身、心、社會、靈性照護模式: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CALM 模式)」,由安寧療護團隊的醫師、臨床心理師、護理師分別介紹這一般人比較陌生的領域。對CALM有多年經驗的醫師介紹他如何與首創CALM 的Dr. Rodin結緣,介紹CALM的四個面向:症狀處理與醫療團隊溝通、自己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靈性,生命意義與目的,面對死亡與保持希望,並分享在國內舉辦工作坊的心得。→想看本文臨床心理師發現使用CALM架構的會談,就像行進中有張地圖引領,有助於團隊與病人在龐大的情緒與訊息量中不至迷航,也能讓每次的談話都更聚焦討論的精要。→想看本文兒童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護理師在與家屬貼近的生活和訪談,更深入的了解照顧者的需求與經驗,才發現家屬所經歷的遠比她過去在兒童病房工作中所想得更為艱辛,而發現Rodin的教學使她「驚呼連連,太多我不知道為什麼的事,找到了根據,這麼一來,才有機會在未來工作中發展出更多具個別性的照護」。一個研討會的際遇中遇見充滿關懷與熱忱的莊永毓主任,在主任的分享中參與這次CALM的工作坊,起初聽到此照顧模式以學習的心情,抱著跟老師們學習的想法完成報名,直到收到課程內容的講義,我在心裡不斷放著煙火,激動不已……這幾年加入兒童緩和醫療照護中,和家屬貼近的生活和訪談,更深入的了解照顧者的需求與經驗,才發現家屬所經歷的遠比我過去在兒童病房工作中所想得更為艱辛,這段日子猶如沒帶氧氣筒潛入深海的感受,對孩子和父母的敬畏也更重。近年因著撰寫論文,花了長時間反芻母親經歷喪子女的內心話與閱讀哀傷相關書籍,不斷反思臨床工作如何從結果來改善未來兒童安寧緩和醫療的照顧,一堆的「為什麼」在腦中盤旋:「為什麼要這麼做?」 「為什麼要同在?」內心很多個「為什麼」,知道做這些都很重要,但卻不理解背後的原因。尤其在教學上好像只能經驗分享的感覺,很多安寧緩和醫療相關的理論與知識與兒童暨家庭的照顧似乎又不完全貼近,畢竟兒童不是大人的縮影,照顧孩子與成人的照顧者負荷更是不同,但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親子的依附理論目前也開始運用在哀傷陪伴,開始摸索依附理論運用在重大傷病兒童及家庭的可能,但在解釋照顧者的身心反應,似乎又少了些什麼……直到參與了CALM工作坊,如同久旱逢甘霖,課程中Dr. Rodin的教學更是讓我驚呼連連,太多我不知道為什麼的事,找到了根據,這麼一來,才有機會在未來工作中發展出更多具個別性的照護。CALM關注四個面向:一、疾病症狀管理與醫病溝通:與兒童安寧緩和醫療重要的照護指引中醫病共享決策(SDM)以及預先照護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有相輔相成的部分。二、自我及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 兒童正值建立自我概念之際,遇到重大疾病突襲,將影響了這群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未來的自我照顧能力、親子建立依附關係期間,因治療產生的困境,也為安全依附帶來壓力,不僅於此,家庭中各角色因孩子住院之故需要彼此分工及協調等調整,也成為家庭中的挑戰,等等諸多的衝擊與改變。三、靈性、生命意義和目標:兒童的靈性發展及生命意義因年齡及認知發展有很多不同,如何了解兒童的需求外,照顧者及華人文化對兒童死亡,有著惋惜與不捨,我們也常聽父母親們嘆息孩子生命的短暫,只到這世界承受治療辛苦等,Dr. Rodin課程中說道提供支持性的積極傾聽,幫助個案更多的分享找出意義,與我們熟悉的敘事護理的精神也很類似。四、未來、希望與死亡:兒童面臨死亡威脅時,較大的孩子常常出很多點子讓大家一同與他完成;當然也會遇到無法接受此狀態的父母,我們也協助孩子完成,在未來留給爸媽;對父母來說,談論孩子面對死亡更是一難題,但透過正視及接納的態度,能幫助家庭保有更多積極生活經驗的空間。在課程中反思如何參考成人照護模式基礎,來調整成為兒童暨家庭照護好用的工具,正當我想破頭之際,課後很開心聽到Dr. Rodin正在發展適用兒童照護的相關架構,真是值得期待! 理論或架構都是幫助臨床工作者更有系統及更全面的提供醫療照護,不論何種模式,最重要的我想都是不違背身為醫療工作者的初心,陪伴經歷疾病困難的人一起走過這段曠野,成為彼此生命中的啦啦隊,我相信不論是助人或是受助者,在彼此的生命旅程中的相遇都能成為沿途美麗的風景。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26 活動.精彩回顧
《失智照護免費線上課程》失智照護不孤單 照護難題我照你
你曾擔心長輩在家中跌倒受傷嗎?或是曾因為長輩吃不下飯而絞盡腦汁的想讓長輩進食?面對這些照護難題,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有效解決呢?聯合報與WaCare舉辦失智照護系列課程,邀請各界專家線上開講,從發現問題、認識原因到解決困境,WaCare將一步步帶你透過專家介紹與數位工具的輔助,找出問題的解答,讓照護情境中的難題不再是造成困擾的壓力來源。👉給照顧者家屬更多支持,您需要知道的都在這▶https://muk57.app.goo.gl/zTS6● 時間:2023/12/06 (三)● 講師:徐宛菱 健康產業室內設計師● 課題:【簡單改造更安全,居家防跌安心住】你知道嗎?其實看似安全的家裡危機四伏,不論是尖銳的桌腳,或是濕滑的浴室,都有可能增加家中長輩跌倒受傷的機率。身為家屬的我們,該如何調整家中的環境,把家變成一個能讓長輩安心活動的地方呢?本堂課 WaCare邀請到專業的健康產業室內設計師來跟大家分享,居家改造的方法與資源,讓你透過簡單的改造就能改善居家環境。課程知識性滿滿,不容錯過!👉輕鬆學會居家改造,降低長輩跌倒風險你可以學到//💡居家跌倒風險小檢視-何時該幫長輩改造居家環境💡居家環境改造防跌指南-輕鬆學會改造小技巧💡分享居家環境改造生活、社會資源-有問題可以找誰協助、哪裡買● 時間:2023/12/07 (四)● 講師:黃鉌淳 諮商心理師/護理師● 課題:【別把自己累垮了,照顧者的自我照顧】身為照顧家屬的我,平時上班要花時間處理工作,下班回到家還要照顧家中長輩,就連睡覺時也要時時注意長輩有沒有任何狀況,幾乎等於24小時都要隨時處在高壓的狀態......。這樣的生活好累人、壓力好大,這樣的日子還要持續多久。以上的狀況,其實正發生在很多照顧家屬的身上,身為家庭支柱的他們,其實也需要有適當的紓壓方式與管道,來釋放自己的情緒與壓力。本堂課WaCare特邀黃鉌淳 諮商心理師/護理師分享如何在這樣的情境下照顧自己的情緒,也會帶來專屬的「五行自我照顧卡」讓大家學習自我照顧的技巧,趕快點擊下方的報名按鈕報名此課程吧!👉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更好的調節照顧壓力你可以學到//💡聽見心理的聲音-察覺自我情緒的重要💡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處境-五行自我照顧卡💡照顧者自我情緒照顧的技巧與建議💡自助助人找資源● 時間:2023/12/13 (三)● 講師:高子媖 營養師● 課題:【長輩吃不下飯?營養師傳授飲食妙方】隨著年紀漸大,有的長輩會慢慢出現食慾不振,不愛吃東西的問題,有時候可能是牙口不好,咀嚼食物對他們來說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有時候是因為覺得食物不好看、不好吃,所以覺得沒有胃口。讓營養師來告訴你增加長輩食慾的技巧,幫助長輩重新喜歡上吃飯這件事。成功報名此課程還能加碼再抽「明治明倍適」,快來報名課程,挑戰成為中獎的幸運兒吧!👉善用備餐小撇步,促進長輩的食慾你可以學到//💡了解銀髮長輩食慾下降的原因💡介紹利用感官「五感」讓長輩愛吃飯(視覺、味覺、嗅覺、觸覺、聽覺)💡備餐小技巧-三好一巧顧健康(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 時間:2023/12/14 (四)● 講師:林育安 運動專家● 課題:【壓力大失眠有解方,舒眠瑜珈好入睡】你也有失眠的困擾嗎?有時候明明忙了一整天,帶著疲累的身體躺到床上後卻發現怎麼樣也睡不著;或者是明明睡了一夜,但起床卻又覺得像沒睡一樣疲憊不堪,這些狀況有可能是壓力過大所導致,帶著壓力上床,容易造成失眠、睡眠品質不佳的問題。遇到這樣的狀況,或許你可以考慮試試「舒眠瑜珈」,透過瑜珈運動經幫助自己心情放鬆,減少壓力,重新找回一夜好眠。👉學會舒眠瑜珈,改善睡眠品質你可以學到//💡認識 舒眠瑜珈 如何放鬆心情,舒緩壓力💡舒眠瑜珈實際演練教學-全身放鬆好入睡💡說明做瑜珈的注意事項● 時間:2023/12/20 (三)● 講師:江俊宜 神經科醫師● 課題:【失智長輩愛囤物,家屬應該怎麼辦!】當家中長輩出現失智情況後,常常會出現易怒、暴力等跡象,這些狀況是長輩故意搗亂嗎?其實並不是,這些狀況是由於腦部的退化或是病變影響導致的,腦部受損會造成失智長輩的認知與精神狀況改變,變得更情緒化,而這些改變可能連他們自己也都沒有察覺。本週WaCare 邀請 江俊宜 神經內科醫師前來分享,面對情緒化的失智長輩,我們可以透過什麼樣的方式或藥物來改善,有類似狀況的你千萬不要錯過!👉學會應對情緒的,降低失智照顧困難 你可以學到//💡認識失智症如何影響大腦情緒💡失智者常見的情緒變化💡治療方法-非藥物及藥物(何時需要就醫服藥)● 時間:2023/12/21 (四)● 講師:潘人豪 WaCare創辦人● 課題:【數位工具來幫忙,改善失智照護困境】當家中有失智長輩,許多相關的問題都會一一浮現......家中有那麼多的兄弟姐妹,該由哪些人分擔照護工作?若是聘請外籍看護後,要如何與看護順暢溝通,又要如何確定長輩在家中與外看的相處狀況呢?在這數位化的時代,其實有許多數位工具能夠幫助我們完成這些事情,本週我們邀請到WaCare創辦人 潘人豪 前來跟我們經驗分享,同為失智照顧家屬的他,是如何透過數位工具解決照護過程中所遇到的困境與難處,課程內容相當精采,身為照護家屬的你們千萬別錯過了!👉分享及學習如何透過數位工具輔助解決不同照顧問題你可以學到//💡分享照顧失智長輩時,不同情境遇到的照顧困難💡分享不同照顧困境的問題,如何透過數位工具輔助💡實例照顧經驗分享交流● 時間:2023/12/27 (三)● 講師:黃詠耀 聽力師● 課題:【長輩總是聽不到? 照顧秘笈傳授給你】當家中長輩把電視、手機開得越來越大聲,跟你說話時也需要重複幾次才能讓他聽得清楚時,我們可能會直覺地認為長輩只是單純的隨著老化出現了「聽不到」的狀況,不過其實這些情況也可能是受認知功能而出現「聽不懂」的狀況。那麼我們該怎麼分辨長輩的狀況屬於哪一種呢?本週我們邀請 黃詠耀 聽力師來告訴我們,當家中長輩有類似狀況時我們可以如何檢測,還會教你超實用的溝通方法,讓你不用大小聲也能順利與長輩溝通!👉學會重聽照顧技巧,降低長輩溝通障礙你可以學到//💡認識聽力對大腦健康的影響-增加失智風險💡介紹聽力出現問題的跡象💡介紹照顧重聽長輩的輔助用具(如助聽器)💡介紹重聽治療尋求的管道及資源● 時間:2023/12/28 (四)● 講師:謝宇姍 芳療師● 課題:【精油穴位按摩,紓壓放鬆心情】長期的照護壓力,容易使人身體緊繃、心情沉重,覺得身心都已到達臨界值、不堪負荷了。很多照護者面對這樣的狀況,會覺得無力、不知道該怎麼辦,就讓壓力繼續存在,其實你可以試著使用精油來紓壓。透過精油穴位按摩的方式,讓自己的肩頸放鬆,同時也讓沉重的心情得到舒緩。本堂課WaCare邀請 謝宇姍 芳療師分享紓壓精油的使用方式,讓快被壓力壓垮的你,能夠透過精油舒壓,好好的讓自己放鬆。👉學會運用精油按摩,舒緩疲憊的身心靈你可以學到//💡認識精油穴位按摩對健康的影響💡介紹按摩紓壓的穴位及按摩方式💡說明紓壓精油作用及使用方法點擊免費報名👉失智照護線上課程
-
2023-10-26 醫療.精神.身心
妻子陪伴癌末先生的體悟: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好珍貴,一定要好好珍惜活在當下!
當無能為力湧現,讓那背後很深、很深的情感,能稍微浮現出來,被自己看見。怒氣沖沖的家屬在安寧病房工作時,護理站常接到民眾來電請教關於安寧療護的疑難雜症。有一次,護理師接到安寧門診病人的太太打電話來,表示對於醫師在看診過程中,沒有將病人腫瘤傷口處的包紮拆開來檢查感到很不滿。在電話中,她怒氣沖沖地質問:「就算你們認為我先生是末期,也應該要看看還有沒有什麼辦法幫他把傷口顧得更好吧?」儘管醫師已向太太解釋將包紮好的腫瘤傷口拆開檢查並非必要,她仍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一週後,這位病人因為疼痛日漸加劇,從家中住進安寧病房進行症狀控制。他的臉頰上有一道明顯的腫瘤傷口。五十多歲的他患了口腔癌,從發病到被醫師診斷為末期、建議尋求安寧緩和的管道,前後只有半年的時間。病人入院當天,主責護理師邀請太太到護理站坐下,一邊向她說明安寧病房的規定,一邊協助她填寫各式同意書與文件,其中包括一份了解「主要照顧者身心壓力狀況」的情緒篩檢量表。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太太在被問及她近來的心情與照顧壓力時,突然一陣鼻酸,哽咽說道:「我先生的個性很不愛麻煩別人,從診斷到現在,他都堅持不讓周圍的人和親友知道他生病的事。」但講到這裡,她又馬上收起眼淚,淡淡地說了句:「所以我也沒辦法跟其他人說這些事情。嗯,就這樣。」之後她便絕口不提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看著太太好不容易稍微打開的心門又硬生生地關上,我心中難免有些惋惜。等一切都結束了,我才能好好整理兩天後,護理師在病房的晨會上報告:「病人昨晚很躁動,一度爬下床要衝出病室。一旁的太太奮力阻止他下床,但似乎也被病人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到,不斷掉眼淚。」聽了這個情況,我決定主動出擊,試著去對太太表達關心,開門見山地問她是否願意和我談一談,或者有沒有我們可以協助她的部分。太太先是愣了一秒,接著回答:「我想先不用吧……這是我和他之間的約定。或許要等一切都結束了,我才能好好整理。」她含著眼淚婉拒這份邀請。「沒關係,我尊重你的想法。但是如果有需要,請你一定要主動讓我知道。」我說。縱使可以感受到太太的心裡有著很深的哀傷,我還是選擇尊重她當下的意願,以及她對先生的承諾。你們醫療團隊應該要更能同理家屬的狀況幾個星期後,輪到新來的實習醫師照顧這位病人,我一時興起,主動跟著他一起巡房。一踏進病室,太太對我們說的第一句話卻是:「心理師,你有空嗎?我想要和你談一談。」我克制住內心的好奇與激動,故作鎮靜地告訴她:「好啊,但我們先讓實習醫師問診,等了解病人的狀況後再說。」實習醫師開始詢問病人這兩天的身體症狀,太太描述,前一天下午他一度喘不過氣,隨後臉頰上的腫瘤傷口就大出血。突然間,她問我們:「你們是不是看過很多人大出血?」還沒等我們回應,她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們醫療團隊都很忙,處理出血的狀況對你們來說只是工作,可是對我們家屬而言,卻是第一次遇到。我會緊張,沒辦法像你們那樣處之泰然。」前一天下午,她先生的腫瘤傷口大出血,床單與枕頭都沾滿了血跡。當時她焦急地亂了手腳,一心一意只想盡快止血,但當下護理師卻要她離開現場,去外面拿乾淨的床單。她認為清理床單並非當務之急,趕快把血止住才是重點,於是和護理師起了衝突……她愈講愈激動,語氣也越發尖銳,最後流著眼淚,語帶憤怒地對我們說:「你們醫療團隊應該要更能同理家屬的狀況!」情緒高張的她接連又問了許多令實習醫師難以招架的問題,像是:「病人現在這個樣子,你覺得你們應該怎麼做?」眼看太太的情緒逐漸凌駕於理智之上,為了避免醫病之間產生更多不必要的誤會,我決定搶先實習醫師一步。我先同理太太對先生病況的擔憂、面對大出血時的驚嚇與心急,以及對醫療團隊處理方式的不滿,接著放慢速度,語氣和緩地請她想一想:.她的期待是什麼?.在反問醫師現在該怎麼辦之前,做為家屬的她,內心是否其實有什麼擔心與期望呢?「或許你可以試著先說說具體的想法,然後我們再一起討論,看怎麼做對先生最好,雖然沒有什麼是百分之百的好。」我告訴太太。聽了我的建議,她停頓一會兒後,哽咽地說:「我覺得每一個決定都好困難,好像是我在代替他決定生死。」我拍拍她的肩,告訴她:「先生現在雖然虛弱,但意識仍是清楚的,儘管他累得說不出話來,但我們用簡單的問句問他,他似乎還能點點頭、搖搖頭。」我請她先與先生討論一下本人的意願,看他是傾向即便身體可能出現突發狀況,仍希望維持清醒,與家人互動;或者只要能不感覺到不舒服,以藥物維持鎮靜沉睡的狀態也無妨。我告訴太太,晚一點我會再回來找她。隨後便退出病室,留給夫妻倆一段時間好好地溝通。一種委屈、無力又哀傷的感覺再次踏入病室之前,我心中沒有預設什麼目標,只希望能讓這個壓抑已久的太太抒發並覺察自己心裡那股哀傷、憤怒,甚至是無能為力的感受。雖然不確定太太還會說出多少對醫療、對團隊的不滿,但我在心中打定主意不追問她事件的細節,而是著重在詢問她的感受和想法,好讓那背後很深、很深的情感,能稍微浮現出來被她自己看見。果然,陪伴病人就醫這一路以來,太太累積了好多好多對醫療的怨言與不信任。「某某醫師告訴我們,直接去那邊找誰誰誰做檢查就可以,但是我好不容易推著輪椅到了那邊之後,誰誰誰又說我搞錯了,很不耐煩地把我們趕走。「住院過程中,每個班別、每一位護理師的做法都不同。有的人告訴我病人的傷口應該這樣照顧,我照做了之後,下一班的人又問我為什麼會這樣照顧,甚至用不屑的口氣質疑我。」最讓她在意的是:「上禮拜我幫先生清潔的時候,我不確定當時他頭腦清不清楚,他很生氣地對我說:『都是你隨便給我亂弄!』」聽到這裡,我緩緩地問她:「他們對你說的這些話,對你的影響、帶給你的感受是什麼?」太太想了一下,說:「委屈吧……」豆大的淚珠從她的臉頰滑落。「嗯,是那種你很用心、很想要幫助先生,也很努力學、很努力要做好,可是這些努力和用心,他們好像都沒有看到。這似乎是一種……無力又有點生氣的感覺?」我大膽地假設。「是……」太太點頭。只需要有人聽懂我們說的話病人躺在床上,不時呻吟著。太太在病床左邊,不斷地輕柔摸著先生的手心和手臂,安撫他,要他別去抓傷口。站在對側的我一面談話,一面和太太一樣輕握著病人的手,不時地摸摸他、安撫他。太太聊到他們夫妻倆一向截然不同的行事作風。「我先生就是濫好人,我都說他有病。他總是不想得罪或麻煩別人,所以所有事情都自己承擔,但我覺得他只是都積在心裡。就像到醫院,你們要幫他做什麼,他只會說好、好、好,從來沒有一句要求或抱怨。「可是我不一樣,我是那種看不慣就會直接說出來的個性。有問題就是要解決啊,我不怕衝突,所以也常常被他罵。」除了描述自己和先生的差異、過去共同的回憶,她還談起在先生生病以前,她是怎麼過自己的生活:每天出門上課、運動、和朋友喝下午茶。然而這半年來,她幾乎是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地陪在先生身邊。說著說著,她的表情不一樣了,臉上開始有笑容,病室內的氣氛也輕鬆多了。「其實昨天下午跟護理師發生衝突之後,我晚上都睡不好,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該向誰反映。醫師嗎?護理長嗎?可是我不想像是打小報告,後來就想到也許可以跟你講,身為心理師的你或許有辦法理解我們雙方的為難。」「那我們談完這兩個小時後,你現在感覺怎麼樣?」我問她。「好多了,心情輕鬆多了!」她微笑著回答:「我覺得現在好多人都需要心理師。幾乎很少有人能聆聽別人說話,很多時候,其他人根本聽不下去我們在說什麼,只會一直給建議。但其實我們只需要有人可以聽懂我們說的話,好好思考之後,再給出一個真正符合我們的建議。」太太接著語重心長地與我分享這半年來陪伴先生的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好珍貴,一定要好好珍惜,活在當下。」「嗯!共勉之。」【療心錦囊】發揮「同理心」的力量回憶起那天和太太的互動,不禁感動於「同理心」的力量。當一個人有機會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體會到被理解、被接納的感覺時,原本內心深處的那些孤單、痛苦和難受,似乎就可以一點一點被消化了。無論是情緒的覺察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都能幫助一個人更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更有機會用不同的觀點看待困境,從中獲得新的體會,邁向自我成長。當負面情緒獲得緩解時,彼此間的信任關係也能隨之建立。在兩個小時的深度互動中,太太從原本充滿敵意與防備,到真情流露,再到注意力不再侷限在自己與醫療團隊做不好或不足之處。最重要的轉變是她開始有餘裕與彈性去思考:.在現在的情境下,她該如何做出對先生最合適的決策?.她要怎麼活在當下,讓自己和先生能好好把握生命中最後一段珍貴的相處時光?這無疑是太太最需要,也是醫療團隊最想幫忙她的事。延伸閱讀:.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父母心疼20歲肝癌女兒,不知怎開口如實告知病情!心理師:「病情告知」家屬思考4件事.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2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這些年,我們與理想有約!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晚期癌症的身、心、社會、靈性照護模式: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CALM 模式)」,由安寧療護團隊的醫師、臨床心理師、護理師分別介紹這一般人比較陌生的領域。對CALM有多年經驗的醫師介紹他如何與首創CALM 的Dr. Rodin結緣,介紹CALM的四個面向:症狀處理與醫療團隊溝通、自己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靈性,生命意義與目的,面對死亡與保持希望,並分享在國內舉辦工作坊的心得。→想看本文臨床心理師發現使用CALM架構的會談,就像行進中有張地圖引領,有助於團隊與病人在龐大的情緒與訊息量中不至迷航,也能讓每次的談話都更聚焦討論的精要。兒童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護理師在與家屬貼近的生活和訪談,更深入的了解照顧者的需求與經驗,才發現家屬所經歷的遠比她過去在兒童病房工作中所想得更為艱辛,而發現Rodin的教學使她「驚呼連連,太多我不知道為什麼的事,找到了根據,這麼一來,才有機會在未來工作中發展出更多具個別性的照護」。CALM(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是Dr. Gary Rodin針對晚期癌症病人與家人發展的心理照護模式。第一次與CALM的相遇,是在心理腫瘤照護的聖經Psycho-Oncology這本書中。猶記當年初識CALM模式時內心的欣喜,更是對學者能將複雜又多變的晚期照護議題,透過四面向進行如此清晰有條理的整理,感到甚為驚艷。2019年,在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與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的努力下,Gary第一次來台授課,我與幾位科內同仁參與了這場兩日工作坊,也算是正式開啟了對CALM模式的學習。後來幾年,我們持續參加了線上工作坊、加入跨國督導的行列,直至2023年九月的這次課程,回頭一看原來我們已前行了好些時日。感謝一路有夥伴同行,才能恣意享受學習的風景,不畏其中的挑戰與艱難。社會心理學家艾瑞克森將人生分為八大階段,並認為每階段都有其發展的任務與挑戰。「圓滿或失望,反省並接受自己的人生」被歸為是「老年─死亡前」階段的中心任務,然卻非每個生命都是走著「終老」的劇本。事實上,當個體遭逢重大疾病,感知生命消逝的威脅時,就已不得不轉向投入生命整合的任務。這種因病而起的跳躍式發展,可能發生在各個年齡階段。特別是年輕的病人,身處與原先生命期待的巨大落差中,無論是疾病調適還是關係安頓都顯得更為困難。接受督導的這段時間,幾次以CALM照護模式接應年輕病家的需要,都能看見病人與家屬的轉變,也讓人對生命升起了更多的信心與希望。原來方向對了,病人與家屬可以如此「不費力」地生活著,那些因疾病衝撞而奮(憤)起的力量也能被導向更為適切的需要。要知道在時間、體力與精力相對受限下,「守能」是何等奢侈的盼望。這不僅只是減少了關係中的掙扎,更讓那些被省下的時間與精神,能轉為持續追求希望生活的力量。以CALM模式進行的會談,內容涵蓋了四個面向:●疾病症狀的管理與醫病溝通●自我及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生命的意義或靈性和目標●未來或死亡與希望。此架構從實際的身體舒適照護到對生死雙重覺知的討論,不僅是涵蓋生、心、社、靈的整全照護,也是聚焦當下、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整合照護。使用CALM架構的會談,就像行進中有張地圖引領,有助於我與病人在龐大的情緒與訊息量中不至迷航,也能讓每次的談話都更聚焦討論的精要。這架構同時也可被視作會談時的核對清單,它讓人們得以如過往遠行出發前,一一檢視行囊中,有無遺漏的重要品項。會談中流動且循環式的討論,亦是大腦認知重塑的訓練,一次次的會談導引建立了病人新(心)的慣性思維,讓病人即便從醫院離開回返居所,也能自行校正內在羅盤,持續地朝心中的目標生活前行。回顧CALM的學習與督導,除了會談四個面向架構的熟悉,CALM模式還相當重視治療的歷程,特別是治療關係中各式隱而未顯的訊息與關係的流動。特別是透過影像中視域的位移、時間的定格、思辨性對話等方式進行督導討論,對治療歷程進行覺察與反思,這些都有助於會談中彈性的拓展與情感關係的調節。而其中依附理論觀點與生死雙重覺知的重要概念提醒,亦讓不同病人的晚期癌症心理照護有了更適性與細膩的個別化走向。那天當病人在與家人完成影像拍攝、家族旅遊與家服設計等目標後,說著「面對死亡,我想這次我們都會不一樣時」,我看見了她眼中閃爍的光芒。那瞬間我明白了,無論生命此刻身處何時,一旦在關係中真誠地開啟對話,即便話題是惱人的生死大事,都是在進行關係的調整與照顧,而那些愛與祝福亦會以不同形式再次相伴在側。在台灣,心理腫瘤與安寧照護的議題日漸被看重。期盼CALM照護模式在經歷兩次工作坊的推動後,能更廣為眾人所知。未來我們也將持續投入CALM照護模式的深耕。這些年,我們與理想有約!期盼在更多醫療從業夥伴的加入後,能為台灣晚期病人與其家庭的生活品質做出更多的照護貢獻。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24 醫療.精神.身心
父母心疼20多歲肝癌女兒,不知怎麼開口如實告知病情!心理師:「病情告知」家屬需思考4件事
剛到癌症醫院工作不久時,我遇到一位罹患肝癌的二十多歲女孩。女孩一直都很努力地接受治療。有一回,原本預定入院做完幾天化療便返家,沒想到在這段過程中,她的疼痛更加難以控制,人也變得嗜睡。醫師告訴她的父母,這一次的狀況不是很樂觀,或許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提醒他們要有心理準備,並建議:「可以開始思考『後面』的事情……」從彼此著想、避而不談,到開啟溝通女孩的父母非常焦慮。母親告訴熟識的護理師,之前他們刻意拜託醫師別讓女兒知道病情,希望她放寬心治療就好,彼此間從未觸碰過關於病情走向的話題。現在一時之間,家人們不曉得該怎麼和孩子談起這件事、了解她有沒有什麼心願或還想做的事情,以及該如何為她做準備。於是,護理師請我來協助這對無助的父母。我前往病室訪視時,虛弱的女孩疲憊地半靠在床上,雖然應答較簡短,但思緒仍清楚。寒暄之後,我決定直接切入正題,問她:「醫療團隊請我來看你,是有原因的。你記得前天主治醫師有來看你嗎?」她搖搖頭。她大部分的時間都處在昏睡狀態。我說:「沒關係。其實那天,主治醫師有向爸媽提到你的病情。」她睜大眼睛。我凝視著她,問:「你……會想知道醫師說了什麼嗎?」她愣了一下,然後點點頭。女孩靜靜地聽著我轉述醫師對她腫瘤進展的說明。最後,我問她:「這和你本來預期的有落差嗎?」她搖搖頭,接著告訴我,其實她每回住院都感覺到症狀比前一次更難處理,止痛藥的劑量也愈調愈高,身體愈來愈不舒服。她曾經想過是不是要主動詢問醫師病況,但因為父母始終寸步不離地陪在身邊,她擔心他們聽到醫師的回答會難以承受,因此心中的疑問遲遲沒有問出口。「但我的身體,我自己很清楚……」她輕聲說。我看著她,又轉頭看向病床旁一直迴避著我的眼神的父母,對他們說:「其實你們雙方都很害怕對方沒辦法承受這個事實,你們都好替彼此著想,擔心對方難過,都用著自己的方式在照顧對方。但同時,你們似乎也都比對方想像的更堅強。」女孩問母親:「醫師有講我還有多久嗎?」母親停頓了一會兒,低聲回答:「兩個月。」豆大的淚珠從女孩的臉龐滑落,她說:「跟我想的差不多……」病室陷入一片沉寂。爸媽對女兒「病情告知」的糾結過了一會兒,我主動打破沉默,對女孩說:「爸媽很重視你的感受,有一些事情,他們想和你討論,但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口。」這一次,她的爸媽終於有勇氣接下我拋給他們的球。他們告訴女兒,家人們這陣子已經去看了幾個地方的塔位,還跟她分享每個選項的利弊。起初女孩似乎十分驚訝,沒想到家人已提前做了準備,竟然比她想像中更能面對病況惡化的事實。之後,他們與女兒平靜地討論對後事的想法,回味著一家人過去的相處點滴。聊著聊著,彼此在心裡設定了一個小小的期待:如果可以,還想一家三口一起,到熟悉的北海岸看看山、看看海。【療心錦囊】關於病情告知的四點思考臨床上,常見到家屬擔心病人在聽到病情惡化的消息後會大受打擊,而選擇刻意隱瞞病況,或善意「輕描淡寫」地回應病人的疑惑。之所以難向病人告知和溝通病況,背後至少隱含了三種可能的心情:.不捨與貼心:不忍心澆熄病人心裡的最後一絲希望。.焦慮與恐懼:不曉得該怎麼去面對、照顧病人在聽到真實病況後的反應。.失落與傷心:面對將失去至親的那份預期,身為情感連結最深的人,也有自己的哀傷需要消化及調適。我常試著與家屬聊聊他們的經驗和感受,試著去了解他們內心的不捨及糾結,聽聽他們預期中害怕的情況是什麼。許多時候,當原本紛亂的思緒和心情被聆聽、了解與接納,家屬就比較能從情緒的影響中跳脫出來,自然而然變得有勇氣,能客觀地思考更多可能性。感受到家屬的情緒較為緩和後,我會再進一步地引導家屬思考這四件事:1.病人過去的性格與自主需求例如:病人以往在家中或工作上,是否習慣自己掌握一切、決定事情?病人是否渴望自主?病人面對壓力的心理復原力如何?過去是怎麼面對困難的?是否真如他們所想的這麼不堪一擊?2.病人面對疾病與治療的態度例如:罹病至今,病人怎麼看待自己的疾病和治療?是否曾經表達過對於人生意義、生活品質或餘命期的態度和偏好?3.病人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嗎?根據病人的性格、敏感度與推理能力而言,他是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嗎?有沒有可能其實他心裡有數,只是不曾或不敢說出口?過去你們有過好好地、開放地溝通的經驗或習慣嗎?你們是否對於對方聽到病情後的反應不知所措呢?如果癥結點在於缺乏溝通習慣、不曉得如何因應對方的反應,我會鼓勵家屬勇敢向醫療團隊提出需求,請專業人員在場協助,一起開啟重要的溝通與對話。曾經有病人趁著我至病房與他討論關於病情的想法時,對身旁不斷迴避重要話題,一直要他「想像過去他有多勇敢,千萬不要放棄」的太太說:「老婆,我不是不勇敢,我只是想知道我還有多少時間準備。」4.大部分的病人都想要為自己做決定無論是繼續接受治療與否,或是關於未來餘命期和未盡事宜的安排、後事或財務方面的規劃等,當病人有機會為自己負責,才能盡量減少家屬的自責。延伸閱讀:.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談晚期癌症的身、心、社會、靈性照護模式(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 CALM 模式)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晚期癌症的身、心、社會、靈性照護模式: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CALM 模式)」,由安寧療護團隊的醫師、臨床心理師、護理師分別介紹這一般人比較陌生的領域。對CALM有多年經驗的醫師介紹他如何與首創CALM 的Dr. Rodin結緣,介紹CALM的四個面向:症狀處理與醫療團隊溝通、自己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靈性,生命意義與目的,面對死亡與保持希望,並分享在國內舉辦工作坊的心得。臨床心理師發現使用CALM架構的會談,就像行進中有張地圖引領,有助於團隊與病人在龐大的情緒與訊息量中不至迷航,也能讓每次的談話都更聚焦討論的精要。兒童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護理師在與家屬貼近的生活和訪談,更深入的了解照顧者的需求與經驗,才發現家屬所經歷的遠比她過去在兒童病房工作中所想得更為艱辛,而發現Rodin的教學使她「驚呼連連,太多我不知道為什麼的事,找到了根據,這麼一來,才有機會在未來工作中發展出更多具個別性的照護」。第一次遇到Dr. Rodin是在2017年在柏林舉行的世界心理腫瘤醫學大會上,那時他在演講中發表了有關於CALM治療模式,用於晚期癌症病人的研究成果。對於各種心理治療模式來說,要做到隨機分配,並且有實驗組對照組的研究是很不容易的。令我非常敬佩的是研究結果顯示,CALM的治療模式可以減少病人的死亡焦慮以及減輕憂鬱症狀。因為我非常了解,對於晚期癌症病人跟家人的心理照顧本來就不容易,而這個模式跟只是接受一般照護的對照組比較,可以有顯著效果,實在難能可貴。我當時參加大會的目的除了個人的學習之外,也肩負著想要找到一個方式,可以推行當時我們醫院想要發展的「早期緩和醫療照護(early palliative care)」。大家可能比較熟知的是末期病人的安寧照顧(hospice care),然而在實際臨床照護上,常常發現等病人轉介到安寧照護時已經太遲,病人的身體狀況與意識狀況太差,除了提供身體症狀的照護之外,其他與生死別離有關的,例如與家人關係的處理、預期性哀傷與失落的照顧、生命意義與靈性議題的探討等,經常因為病人狀況已經接近臨終而來不及處理。再加上醫院的安寧病房床位有限,只有少數的病人與家庭可以入住到安寧病房接受完整的末期照顧。而且近年來因為癌症治療的進步,即使發生了癌症復發或是轉移,病人還有後線的化療、標靶或是最新的免疫治療可以選擇。所以不少病人是留在癌症治療團隊中,繼續接受照顧。緩和醫療(palliative care)是除了照顧生命末期的病人之外,把照護的時間更往前推,當癌症病情出現變化,除了協助身體症狀的緩解,也可以提供病人與家人在心理或整個家庭衝擊的調適。不少病人在這個時候就會去反思,這麼辛苦的治療而且又要面對生死無常的不確定性,對於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探討不由得會浮現在心中。但是癌症治療團隊為了不打擊病人的信心,通常對這些比較嚴肅的生死議題,選擇沉默而不討論。病人的家屬們也通常是這樣的想法,所以有不少病人便把這樣的困擾埋藏在心底。因此「早期緩和醫療照護(early palliative care)」就是希望在病人的病情發生變化時,除了積極的抗癌治療之外,早一點提供對病人及家人的身體、心理、社會、靈性的全方位照顧。可是理論上說來容易,實際上要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又不會讓病人覺得我們在放棄他或是暗示他治療可能不成功,就是早期緩和醫療介入的困難之處。所以聽完Dr. Rodin的演講之後十分的興奮,覺得終於找到一個可以切入的模式了。在聽完演講之後便衝去找他,想要知道可以如何學習這個模式。所以從2018年起,只要Dr. Rodin開辦工作坊,不管是線上或是實體,我一定參加。2019年我們更第一次請他來到臺灣教學,兩天的工作坊除了一個小時的演講之外,大部分的時間就是以實際的會談錄影,以及現場的模擬病人做實地演練與討論,非常的扎實。2020年開始,我跟和信的夥伴取得了可以接受他親自督導的資格,開始為期兩年多的線上督導。我們把與病人、家屬會談的過程錄影下來,Dr. Rodin就影片中會談的內容,與我們討論以及給與建議。這兩三年我們不只是接受督導,也開始在臨床服務上運用CALM的治療模式。就這幾年的經驗,我感覺CALM治療模式,讓我在面對晚期癌症病人與他們的家人,要開啟一些重要且敏感性話題時,更有信心與勇氣。因為我們知道他們要面對的,不只是必須與癌症治療團隊溝通治療的選項,還牽涉到每個人不同的價值觀,以及對於治療副作用的反應。更重要的是,怎樣的選擇才會無憾。這些都不是單單提供治療成功率的百分比,這些冰冷的數字就可以達成的,我們必須更貼近病人的想法與需求。所以跟病人與家人討論時,CALM模式的第一個面向──「症狀處理與醫療團隊溝通」,我常常協助病人去澄清他自己的想法以及家人對這個事情的看法,這樣病人與家人們才有辦法跟治療團隊討論出共識,而不是單方面的由治療團隊告知或決定而已。其實醫病關係也會因為彼此了解而更靠近,醫療團隊也可以不用好像要單方面去承擔病人生死抉擇的重任。所以討論第一個面向「症狀處理與醫療團隊溝通」,常常就會引出CALM的第二個面向──「自己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癌症的衝擊所影響的必然不只於身體症狀的改變,病人本身可能要從一個原本在家中是重要的支柱,病情惡化後反而變成被照顧者;其實家人們也是,原本可能是家庭主婦的角色,變成要身兼數職,既是經濟的支柱,也還要同時扮演太太與媽媽角色;年輕的孩子們,也要被迫提早成熟獨立。在臺灣我們常常看到,家人之間因為彼此疼惜,多數是忍著自己的需求,而為別人著想,但彼此之間又不敢說出心中的話,有時候情緒壓抑久了,陳年舊賬會被翻攪出來,說不定在哪個時間點就引爆出來。所以CALM的模式,透過與病人及家人的對話與探索,幫助他們去覺察自己因為生病受到了什麼衝擊與改變,對於自己或是對方的需求又是什麼?我們發現這可以幫助這一家人,去瞭解彼此那些沒有說出口的愛與期待,還有為彼此的犧牲。我的經驗,是經過這樣的對談,一家人的關係會變得更緊密,而能繼續攜手向前。CALM的第三個面向──「靈性,生命意義與目的」,則是在晚期病人與家屬一定會在心中盤桓卻難以開口的重要議題。癌症病情的變化會提醒著我們生命無常,治療這麼的辛苦而且也不確定會不會成功,那我這麼努力地想要活著,承受著病情與治療副作用的痛苦,又是為了甚麼?回顧這一輩子,我沒做什麼壞事,為什麼會得這樣的病?我的生命意義又是什麼呢?然而這麼重要的議題,在臨床上卻是很難開口的。在CALM模式中,則是藉由幾個簡單的問句,去協助病人反思。例如:「你自己怎麼看這些發生在你身上的事?」 「對你來說,生命中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生病之後,你生命中的優先順序、或者價值觀有改變嗎?」看似輕輕的幾個問句,卻能探討出病人在意的存在問題。有趣的是,我發現對大多數的病人來說,生命最大的意義就是愛,特別是對家人的愛。CALM的第四個面向──「面對死亡與保持希望」,也是一個病人、家屬、照護團隊都很想了解,但很難開啟探討的議題。病人常跟我反應,每次他想討論這個事情,例如他想交代萬一過世之後,家人們應該如何安排葬禮等身後事,以及保險理賠等實際的問題;又或者是如果治療無效,他不想要浪費太多錢,他希望家人把錢留著好好過以後的生活。但是病人都會說只要他一開口,總會被家人阻止,不要想這些事情要他好好專心治病就好,所以這一些很珍貴想要表達的事,就這樣埋藏在心底。其實家人們也是,但怕一開口好像在詛咒病人,希望他快點死。所以CALM的模式也是用一些簡單的問題,鼓勵病人與家人們好好彼此的了解與準備,例如:「你在想到、或者想像未來的時候,腦中出現的畫面或想法是什麼?」 「你會去想關於死亡的事情嗎?」 「是什麼讓你害怕?」 「你覺得有什麼是可以協助你面對之後的事情?」除了這個之外也會提醒病人與家人,既然現在還活著,雖然身體狀況可能不好,但有沒有哪些想要做的事情呢?同時覺知死亡的可能性與活著的事實,在CALM模式中稱為「雙重覺知(double awareness)」,做好死亡準備的同時也有意義的活著。所以病人跟家人給我的回饋經常是,「謝謝醫師,感謝你提到了這個議題。這在我心中已經埋藏了很久,都沒有機會讓家人知道與家人討論。我不是怕死,而是擔心家人在我過世以後過得不好,我好希望他們能夠了解我的心意。」經過CALM模式的訓練之後,我對於與病人及家屬討論這些議題更有自信與自在。CALM模式強調營造一個支持性的機會與氣氛,提供反思的空間,讓病人及家人們可以安心的探索內心的感受,彼此支持。而不是要強加什麼答案在病人與家人的身上,醫療團隊的傾聽與了解,對他們就是最好的支持。所以Dr. Rodin曾經問過我,由西方發展出來的CALM模式是否也適用於東方呢?我的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因為面對晚期癌症的身、心、靈性各個面向的艱難挑戰,不分種族與文化,是所有人類共同的。所以我也回饋他,CALM模式讓我想到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道常無為而無不為」。CALM模式經由幾個簡單的問句對談,透過真誠的關懷與尊重,給予病人與家人安全的空間與機會,從而探討了晚期癌症病人與家人所要面對的各方面的挑戰,同時也深入對於生與死的價值與意義的探討,是真正對生命的關懷。我們很高興Dr. Rodin在今年再度於臺灣舉辦工作坊,而且不只是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參加,也有緩和科醫師、護理師等一起參與。後續我們也會以線上讀書會、個案討論會等活動繼續精進深入。樂見臺灣近年對於癌症治療的長足進步,也期待對於晚期癌症的病人與家屬,除了治療成功率提高、存活期更長,在心理、家庭、靈性意義與生死議題,能提供全方位的照護與關懷。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護理人力荒:臨床觀點與具體作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護理人員的心聲」。七月初曾以「醫護人員的過勞與病人安全」邀請關心這議題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以及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寫出三篇十分精彩的文章。當時我們深感台灣醫療團隊裡,護理人力所遭逢的考驗更需要我們的關懷。非常高興在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的主導下,我們終於有三篇針對台灣護理人力所面臨的困境有非常精闢的分析,同時也提出各種頗有創意的建議。蔡司長以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國際大環境背景,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國內的數據指出這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幾個可行的原則。→想看本文接著護理學界的資深老師分享她對「職業疲潰」(burnout)的精闢看法,並提出如何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的想法。→想看本文醫院護理部主任暨護理師公會的資深人員寫出護理人力的省思、依據、招募與留任的看法,並呼籲護理人員應該受到尊重。希望這三篇護理界的呼籲,可以讓醫療界以及社會大眾聽到護理界的心聲,「尊重與自主」是台灣護理人員應得的權利。護理人力荒的省思2023年COVID-19解封後醫院出乎意料的出現護理人力荒。今年7月天下雜誌報導「護理人員的出走告白」,更可見護理人力問題引起社會大眾極大的關注。醫院護理人力荒的原因,我認為可歸納為以下四點:●包括疫情後出現較多的資深護理人員離職,人員想休息或轉到醫院以外其他壓力較低的工作場域,例如長照或診所;●受到疫情和少子化的影響,許多護理科系的報到率較以往差,讓人聯想未來新人的來源會減少,人力不足的問題會更嚴重;●應屆畢業生疫情期間無法到醫院實習,進入職場工作出現比以前更嚴重的現實休克感,更早出現適應不良而提出離職的情況;●受到Z世代新人特質的影響,工作不是唯一,更看重生活品質,渴望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寧願選擇工作量較少或工作負荷較輕的醫院,進行舒服的學習。護理人力的依據在討論護理人力前,會先了解醫院的護理人力怎麼算,須考慮醫療機構設置標準、醫院評鑑、各種訪視或認證提到的護理人力要求,同時會計算休假係數(公式=365/實際工作天數(365-週休*2*52-國定假日-特休日) ),以符合勞基法周休二日及每年隨著年資該給的休假(特休)或配合國家的休假應該放的假(國假)。護理人力除了基本人數的要求外,更要重視人力素質,一位新人須透過各種訓練才有能力照護病人,當一位有經驗的護理人員離職後,補進來的新人無法立刻取代離職的人,出現能力差距,就會引起人力不足的恐慌。2019年全日平均護病比納入「醫療機構設置標準」,醫院目前每月定期公告其前一月份之護病比,基本上醫院聘用的護理人力越充足,醫院申報的護理費會給越高,最高可加成到20%。因為每月需公開護病比,當護理人力不足時,醫院會彈性調整床位,以符合法規的要求。護病比入法確實可降低護理人員工作負荷,期待未來三班護病比亦可立法通過。護理人力的招募與留任一直以來應屆畢業生為醫院主要的護理人力來源,鑒於今年特別感受到護理人力荒,我們跳脫以往在醫院被動等著收履歷的情況,增加進入校園徵才的場次並設計多元的獎助金方案,吸引其到醫院工作,例如五專生展翅計畫、在學生就學獎助金、實習生留任醫院獎金、實習生報到獎金、最後一哩到職津貼及護理人員介紹獎勵金等等。醫院新人試用期一般在1至3個月,但今年約3成左右新人試用期都往後延,甚至延到第6個月,透過臨床教學時間的延長,補齊COVID-19期間不足的實習經驗。新人試用期間的留任議題,長期以來一直都是醫院護理人力留任最困難的部分。因此持續營造護理友善工作環境與氛圍,讓新進、資深護理人員都有感,已成為全臺灣醫院的重要工作目標,這些可包括:●尊重護理人員:長期以來,醫院主管會指派護理人員做一些非關護理專業的事,民眾端也會使喚護理人員做雜事,這些會讓護理人員覺得不受尊重,而我自己106年發表的文章「Quality of Work Life, Nurses’ Intention to Leave the Profession, and Nurses Leaving the Profession: A One-Year Prospective Survey」, 結果也指出「尊重與自主」是預測護理人員離開護理專業的重要因素。在這方面,醫院可由院長帶頭在公開場合宣示尊重護理人員的重要性。●提高護理人員薪資福利:設計工作津貼、提高留任獎金、提高夜班費、提高能力進階獎金、提供臨床教師教學獎勵金並給予主管臨床護理費以及五專學歷護理師可以公費公假進修,並針對未考上護理師執照者舉辦國考衝刺班。●降低護理人員工作量:運用輔助人力並推動住院整合照護(skill-mixed),實施護理分級制度,透過智能化儀器定位簡化工作流程。●設計多元職務與彈性班別:設計全職/半職護理師、時薪護理工讀生、護理機動小組等職務及不同上班時段之班別吸引不同工時需求的人留任或再次進入職場。●兼顧不同世代間的需求並提供關懷:在醫院常聽到很重視新人卻忽略資深人員,因此我們必須兼顧不同世代間的需求並提供關懷。在Z世代學弟妹的作為方面,可以舉辦減壓復原力活動,凝聚對團隊的工作氛圍;實施導師制度給予生活關懷並陪伴;推動主責教師制度,讓新人有歸屬感及給予正向回饋;落實PGYN二年期護理師訓練,提供以學生為中心的訓練,給予主動參與的機會及提供職涯晉升的機會等。在資深學長姐的作為方面,可以舉辦臨床教師訓練營互相支持關懷並藉此認識Z世代新人的特質;教導運用學習風格量表調整教學方法,促進有效臨床教學;給予臨床教學獎勵金並公開表揚表達感謝之意等等。●穩定護理人力,善盡社會責任:護理主管在護理人力的重點應放在人力穩定(量)與專業成長(質),同時關注政府推動的人力政策、參與各種公學會的活動並與學校連結,從學生開始暢通人才的流動。若職場上的每一位主管都能盡力於提供一個好的護理友善工作環境與氛圍,讓在醫院工作將近95%以女性為主的護理人員都可以安心穩定地工作,人員穩定後除可提供安全的病人照護外,亦可間接的安定其背後的每個家庭,達到善盡社會之責任。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共創健康快樂護理師,一起做有意義的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護理人員的心聲」。七月初曾以「醫護人員的過勞與病人安全」邀請關心這議題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以及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寫出三篇十分精彩的文章。當時我們深感台灣醫療團隊裡,護理人力所遭逢的考驗更需要我們的關懷。非常高興在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的主導下,我們終於有三篇針對台灣護理人力所面臨的困境有非常精闢的分析,同時也提出各種頗有創意的建議。蔡司長以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國際大環境背景,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國內的數據指出這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幾個可行的原則。→想看本文接著護理學界的資深老師分享她對「職業疲潰」(burnout)的精闢看法,並提出如何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的想法。醫院護理部主任暨護理師公會的資深人員寫出護理人力的省思、依據、招募與留任的看法,並呼籲護理人員應該受到尊重。希望這三篇護理界的呼籲,可以讓醫療界以及社會大眾聽到護理界的心聲,「尊重與自主」是台灣護理人員應得的權利。何謂職業疲潰(burnout)?護理師的職業疲潰現象的產生是複雜且動態的。2020年,Nabizadeh-Gharghozar等人應用Hybrid概念分析模式,進行系統文獻回顧,並進行護理師質性訪談,以建立疲潰概念的前因、概念特性及後果。研究結果指出,疲潰之概念定義為:因為未妥善處理的職場壓力及不當的社會支持,產生了負向的反應。這是一種身體、情緒及社會上的精疲力竭的狀態。疲潰會造成對工作興趣與動機的減少,也會影響照顧品質,及對護理師個人、病患及其工作的負向態度。影響疲潰的工作相關因素之實證研究2020年Dall’Ora, Ball, Reinius 及Griffiths,應用系統文獻回顧法,統整與分析91篇文獻。研究顯示:護理師的健康狀況與病假次數,和疲潰具高相關。其他的預測疲潰的因素有:人力安排不足或不適當、輪班時工作大於12小時、排班缺乏彈性、時間壓力高、工作及心理上需求、工作缺乏多樣性、角色衝突、自主性低、醫病關係不良、領導力差及工作不安全等。疲潰會影響工作成效、照顧品質、病人安全、意外事件、醫療錯誤、感染、病人跌倒及離職率高。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一、彈性排班多篇針對護理師排班對其疲倦、疲潰、慢性疾病的影響。Persolja(2023)進行系統文獻回顧研究,共納入21篇文獻,研究結果指出:輪班及排班影響護理師生活韻律及身心改變的重要因素。班別混亂、護理師無法選擇班別、輪班轉換快速、超時工作,兩頭班及工時小於12小時,均會造成護理師的職業疲潰。Bae(2021)進行一篇系統文獻,納入22篇研究,進行護理工作時數與病人成效的相關性之統合分析。研究結果指出護理人員每班工作多於12小時,或每週工作多於40小時,與病患成效有統計上的負相關。尤其,Wu(2022)亦建立固定班別、護理師可自由意志選擇班別、設計不同科別之多樣性排班。二、護理師自我排班(self-scheduling)國際間護理師自我排班的文化與自主權行之多年。於應徵工作時,醫院行政主管就會主動和護理師討論其排班意願,及目前醫院可以配合其班別意願的單位,如果某些特殊單位有人力需求,也會開誠布公的和護理師諮詢與討論。此外,護理師也可定期應生活或其他因素需要調整班別。Wynendaele等人(2020)也以系統文獻回顧研究法,分析護理師自我排班對護理師個人層面之工作滿意度、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健康與幸福感的影響及專業成長等。三、護理師及護生之韌力的培育正向心理學近年在國際蓬勃發展,深植於各年齡層的教育中,由小學教育至職場正向環境,期望培育正向健康的民眾,可以應用自己的強處,參與學習及參與社會、與他人建立正向關係、追求有意義的生活及完成目標。學校及醫院宜培養以實證為基礎強化護生或護理師的韌力以減少其匱乏的經驗。Castillo-González 等人(2022) 以系統文獻回顧研究法,探討護理師的韌力與疲潰的關係。共29篇與疲潰相關的文獻納入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師的韌力(resilience)分數高,其服務時間較長、合理的薪資及合理的工作負荷。此外,韌力與疲潰、匱乏(exhaustion)及去人格化(depersonalisation)呈現負相關。Velando-Soriano等人(2023)進行系統文獻回顧研究,調查影響護生發展疲潰的相關因素。共33篇文獻納入分析。研究結果指出:護生的人格特質、同感心及韌力,與其情緒的匱乏、去人格化及個人的成就有正相關。Amsrud, Lyberg and Severinsson(2019) 應用質性系統文獻回顧,調查護理系教師如何支持學生發展韌力。共納入8篇質性文獻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指出,整體經驗包括兩個整體經驗的本質內涵:(1)值得信賴與(2)關懷的準備度之教育文化。其包含五個主題:展現關懷關係、認識資源與權力、認識與接受不確定性、重新理會或定義困境經驗,並調整學習的框架。正向心理學強調學習看見我們強處,朝向本真的快樂,包括:愉悅的生活、樂於工作及有意義的生活。護理是一種「關懷健康經驗」的專業。我們常在個案罹患疾病或經歷苦痛需要關照時現身。讓我們一起終身學習建構本真的快樂,陪伴我們的個案朝向圓滿的生活經驗。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護理友善職場環境維護,沒有局外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護理人員的心聲」。七月初曾以「醫護人員的過勞與病人安全」邀請關心這議題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以及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寫出三篇十分精彩的文章。當時我們深感台灣醫療團隊裡,護理人力所遭逢的考驗更需要我們的關懷。非常高興在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的主導下,我們終於有三篇針對台灣護理人力所面臨的困境有非常精闢的分析,同時也提出各種頗有創意的建議。蔡司長以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國際大環境背景,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國內的數據指出這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幾個可行的原則。接著護理學界的資深老師分享她對「職業疲潰」(burnout)的精闢看法,並提出如何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的想法。醫院護理部主任暨護理師公會的資深人員寫出護理人力的省思、依據、招募與留任的看法,並呼籲護理人員應該受到尊重。希望這三篇護理界的呼籲,可以讓醫療界以及社會大眾聽到護理界的心聲,「尊重與自主」是台灣護理人員應得的權利。從數字解讀護理人力國際經驗國際護理協會(ICN)《Ageing Well?》報告及相關研究顯示: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大環境背景,各國邁向高齡化,人口生存時間越長,預防性、慢性及多重疾病照護需求增加;但同時,嬰兒潮末班車的勞動力(包含護理人力)正要退休,導致護理需求增加、有經驗資深的護理人力供給卻在減少。再則,護理是女性為主的職業,需在凌晨、清晨、週末等時段輪班,工作需身心體力的投入。當女性面對生命歷程可能經歷的懷孕育嬰或年齡較長後的體力負擔,都可能造成護理人員選擇離開。而損失經驗豐富的資深護理人力,可能進一步導致護理質與量下降,這是護理人力短缺上須關注的重要面向。國際護理協會(ICN)2023年的《Recover to Rebuild》報告彙整逾百份研究,進一步指出:COVID-19疫情加劇了護理人力短缺,疫情期間增加的工作負荷及身心壓力,在疫情後引發因過度疲勞(burn out)的離職潮。台灣經驗台灣至2023年8月約有18.7萬執業護理人力,平均每千人口的護理人員數為8.1人。與全球趨勢相似,在高齡與慢性病的驅動下,整體健康照護需求持續提升;雖每年總執業護理人力增加中,但照護需求也逐年增加。醫院護理人力歷年來有常態性空缺,空缺率由疫情前約4.5%攀升至疫情後約6.5%,離職率亦由疫情前約11.1%提升至疫情後約11.7%。綜析107-110年統計,每年約有9,000人畢業、8,000人通過專技高考領證,最後有執業、實際成為當年度護理新人力者約4,500至5,500人(考照率約八成、執業率逾六成);而每年流失、回流人數介於4,500至5,500人,加總相抵後,過往每年總執業人數約增加4,500至5,500人。從「量」看,流失與回流人數差距不大;但從「質」看,兩者的年齡組成有別,造成實質護理職場負擔增加。流失部分以年資10年以上、30至40歲已有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為主,而回流是以22至24歲為主,其是專科學校畢業後已領證但未執業、繼續就讀二技的畢業生,雖歸類為回流,實為職場新手。疫情衝擊疫情後的111年出現明顯變化,因疫情影響,考照率下降一成,同時,疫情後離職率攀升,流失人力增加、回流人數下滑,111年度總執業人力只有新增2,500人,為過去歷年一半,加上112年醫院疫情後首次評鑑,導致醫院護理人力的緊繃壓力非常有感提升。疫情後台灣護理人力體系的復原與再建,需要系統性的創新投資及再次典範轉移。護理人力教考用協力整合COVID-19疫情擴大了各國護理人力的短缺,國際護理協會 (ICN) 指出,各國皆須補充因過度疲勞 (Burn Out) 及高齡化而流失的人力,同時減緩現有及未來的人力短缺。教育部已於113年開始增加10%的護理學生人力投資;考選部、教育部與衛福部也已建立護理人力教考用政策協力平台。本文先聚焦醫院護理職場環境改善議題的進行式及未來式與大家分享資訊。一、推動三班護病制度減少護理人力流失、增加回流的關鍵,在於如何減輕護理職場過於沉重的工作負擔;而明訂「護病比」是達到此目標的重要方法。現行《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已有明訂護病比並連動健保給付,108年規範的是「全日平均護病比」,未來政策進階改以「三班護病比」,確保醫院臨床照護現場各時段班別護理人力皆有合理配置。衛福部刻正積極爭取財源,讓三班護病比及夜班人力的負荷有所獎勵與規範。依據衛福部照護司調查,超過 80% 護理人員贊成推行三班護病比有助於護理人員留任;今年8月起衛福部已責成醫院護病比資料填報由全日改為三班,透過實證資料蒐集,作為與各界研商討論的基礎,我們的目標是112年底前完成護病比標準的訂定。二、正向護理職場再建影響醫院護理師職離因素的前三名:不被醫院尊重、不適當薪資、工作與生活不平衡;而會留任前三名因素是:有意義的工作、正向互動及信任團隊。醫院的管理在護理職場扮演重要角色,友善職場應鼓勵醫院重視護理第一線的聲音,協助工作與生活平衡,如:建立半職、流動或短期等彈性班別方案,增加因應女性因生命歷程改變需要的執業多元選擇;認可護理價值貢獻,建立老手牽新手臨床教師制度,成立醫院友善職場委員會,一半委員由直接照護的護理人員擔任,並公假出席;透過智慧科技減輕人力負荷;定期監測護理人力指標,引領醫院間薪資福利標竿學習,營造正向醫院護理執業環境。三、護理職場資訊透明衛福部自107年起建立《護理職場爭議通報平台》接受匿名吹哨,迄今已接獲逾2500件通報,月結案率約96%,裁罰率17%,案件處理統計皆即時公告於平台,然而工時過長、花花班及職場霸凌等仍名列前茅,可見除了法規,需要更多由下而上、由內而外的創新解套方案。衛福部「護助e起來」平台已有32萬使用者,瀏覽超過156萬人次,這是以護理人員執業需要設計的護理公共事務參與平台,有定期與不定期資訊開放與直接照護護理人員的意見收集。薪資受市場機制影響,透過資訊公開,讓護理求職者可以掌握資訊做更好的選擇。目前衛福部《護助e起來》官網已公開醫院薪資調查。歡迎您加入該平台的護理社群,一起參與護理執業環境更好的改變旅程。四、公職護理師比例調升公職待遇是由政府規範,觀察過往公職護理師於公立醫院留任狀態良好,但占院內護理人力比例並不高,約在20-30%。政府已放寬四大公醫體系(教育部、退輔會、衛福部、國防部)公職護理師員額限制,並將持續監測與鼓勵公醫體系提升公職護理師比例,期望扮演護理職場標竿示範角色,帶動整體市場給予護理人員更合理待遇與正向執業環境條件。五、逐步全面推動Skill-Mixed住院計畫住院整合照護計畫已於110年起試辦,病家、護理人員、照護輔佐人員滿意度皆超過八成,試辦規模從111年40家醫院快速增長至112年84家,顯示醫院投入的意願。未來,透過招募每次國考約有5,500位尚未能通過護理師證照的夥伴加入計畫,減少護理畢業即轉職的流失,並提供持續考照輔導。預定112年12月我們將公告台灣護理佐理人員(Nurese Aid)認證制度。健康需要護理照護,護理專業也需要社會支持,維護護理正向執業環境沒有局外人。讓護理人員發揮並肯定自身專業價值,是為整體健康照護體系加值、也是對人民生命健康照護的祝福。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08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退休的日子 就是一個人的生命旅行
五年前,英國首相任命了首位「孤獨大臣」,正視危害當代英國人的隱形流行病,因為根據2017年調查,超過13%的英國人與孤獨為伍。同年,作家王浩一出版《孤獨管理》。他試問自己,「如果我是那位孤獨大臣,該如何挽起袖子,開始幹第一個活?」於是,他擘劃了「孤獨地圖」,在書中描繪不同生命狀態的孤獨樣貌,並為即將退休的自己,寫下未來生活備忘錄。當英國政府針對孤獨,從2018的五大策略深化為2023的三大目標,離開職場的王浩一,陸續交出《向夕陽敬酒》與《無照心理師的沙發》,成為餘命管理三部曲,並繼續邁向《原來如此》,以幸福作為樂齡生活的唯一任務。 不同於正經八百的國家政策,王浩一的雜學與身體力行,讓人看得入迷,因為他走在我前方約十年光景。在他筆下,沒準備好的退休生活,會陷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窘境,還會變成一個無趣、讓人不喜歡的孤獨老人。這讓我聯想到臨床工作不時遇到的情境。我常被初老的上班族詢問,如果焦慮、失眠的出現和工作壓力脫不了關係,是不是提早退休就不藥而癒?一聽到這樣的想法,我必「打蛇隨棍上」地問道,「你對退休有甚麼規畫或想像?」「退休還要規畫?不就是要徹底休息,甚麼都不想!」不少可憐的社畜會這麼回答我。如果病人被生活磨到對未來失去想像,我會提醒他,以台灣人平均餘命估算,即便做到65歲屆齡退休,往後還有15至20年的人生。如果沒有規畫、沒有嗜好,將是人生最孤獨難熬的一段旅程。「也是。但我一時想不到做什麼。」病人常回報我困惑的眼神。「你還有時間做準備,但一定要把它當一回事。」若遇到初次提起這個話題的病人,我的對話通常停在這裡,因為每個人都需要時間準備與體會,如何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自己的體悟來得很早。20多年前,我剛在一家歷史超過百年的醫院成為主治醫師,便看到不少白髮蒼蒼的退休教授,天天像準時的鐘在醫院擺盪,踽踽獨行於診間長廊。「我不要變成那樣的人!」是當下第一個反應,但我當時沒有具體構想。數年後,我的母親退休剛過十年,人生便因胰臟癌謝幕;接著父親出現失智症狀,漸漸無法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如何平衡照顧責任與自己的生活,不只成為重要課題,也促使我認真思考,未來生活有哪些不可放棄的元素。培養獨處能力,是我認為的核心要務。尤其是退休後每天就是「與自己生活」,也可說是「一個人的生命旅行」。一趟美好的旅行,無論是美食、購物或參訪,要有自己設定的主題與方向。王浩一同時在他的退休生活中,加入「冒險」與「挑戰」兩個元素,試著創造新的成就,我們因而能在他的新作,看見他既走進校園當老師,又在都蘭山下種樹種花,還在電視螢光幕上,持續主持廣受好評的實境節目。我喜歡這樣的「過動老人」。也期許自己從現在開始,為將來成為一個自得其樂的老人努力。【推薦閱讀】《孤獨管理》 《向夕陽敬酒》 《無照心理師的沙發》 《原來如此》╱王浩一╱有鹿文化《孤獨,是一種能力》安東尼‧史脫爾著╱張嚶嚶譯╱漫遊者文化
-
2023-10-07 醫療.精神.身心
癌症病人和家屬,面對重大疾病如何做心境調適?心理師傳授「5字訣」助面臨各種挑戰
癌症病人和家屬,做為疾病適應或心理調適的依據,應該如何心境調適?面對重大疾病,如何做心境調適?動筆時,腦海浮現出的第一個概念,是這幾年台灣臨床心理學界在推廣心理健康觀念時,最耳熟能詳的「安、靜、能、繫、望」五字訣,這也是我在工作上與病人、家屬互動的基礎。書裡的每一則故事雖然各自有強調的重點與主軸,但核心仍圍繞著這五個原則,只是依據不同的臨床情境來延伸和運用。這個概念,原本出自重大災難與創傷後的心理急救原則,後來陸續被運用在其他不同的情境,例如Covid-19三級警戒時期,不少心理衛生人員將它編寫為疫情底下,維持身心安定的調適原則。心理調適「五字訣」幫自己安定心情而我認為,「安、靜、能、繫、望」五字訣,正好也非常適合分享給癌症病人和家屬,做為疾病適應或心理調適的依據,讓病家能夠藉由這些簡單的原則,幫忙自己將突然亂了調的生活與心情安定下來,才有更多的心力、體力及腦力,消化、整理、因應持續面臨的各種挑戰。這五個原則分別是:.「安」維持身體與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適感。一下子接收太多資訊、來路不明的報導或偏方,容易引發我們更多的焦慮、恐慌或不舒服的感受,甚至延誤到關鍵的治療時機。建議確保自己正在接受正規、恰當的醫療處置之後,以接收醫院或官方提供、具公信力的疾病衛教資訊為主,減少不必要的慌亂與不安。.「靜」促進身心的平靜與鎮定,減緩強烈的身體反應和情緒波動。罹癌與治療的過程中,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情緒起伏,雖然很困難,但請提醒自己:盡量減少壓抑、否認或苛責,而試著改用接納、理解、探索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也可以找尋自己慣用、喜歡的放鬆方式(如:畫畫、聽音樂、寫日記、宗教信仰、瑜伽、呼吸練習等),在感受到壓力時,藉此幫助抒發、穩定心情,並將注意力專注在當下,不被憂慮的思緒牽著走。.「能」透過一些讓我們感覺自己有價值、有能力的事情,平衡面對疾病時的無能為力或挫折感,提升自我效能感。生活中,仍應保有自己喜歡、做得好、能獲得成就感的事情或興趣,而不是只剩下疾病、治療或照顧。罹病與治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這些生活的不同面向,幫助自己找回正向的感覺。也可以試著將太過抽象、廣泛的目標,切割成比較容易執行的小目標。像是將「我要變得更健康」,調整為「每天繞公園散步半小時」等具體可行的行為。經由每一次目標的達成,我們會漸漸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與控制感。.「繫」維持與外在的聯繫,有助於降低孤單感。在生活中,找出信任、相處起來覺得舒適的家人或朋友,哪怕只有一個、兩個也很好。生病、治療的過程中,與信任的親友保持聯繫,和他們分享感受、交流。有品質的人際連結與支持,能幫助我們提升抗壓性,更能調適壓力。.「望」維持樂觀與希望感。在罹病、治療的過程中,心中保有嚮往的目標,這樣的想望常常能夠幫助我們度過最困難的時候。曾遇過一位骨髓移植中的病人透過自我激勵「康復後,我要去迪士尼玩」,熬過辛苦的治療過程;還有位上了年紀的病人為了想看孫子上小學,努力配合治療。我們可以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為自己打氣。有位病人曾經和我分享,他一想到要做MRI(磁振造影)檢查,就感到非常恐懼。後來,他在心裡告訴自己:「等我完成這項檢查,就去附近的商圈吃美食。」每一次的檢查,他就靠著這樣小小的希望,度過最害怕的三十分鐘。真實互望,你、我誰也不孤單基於個案隱私的考量,寫下的故事案例都經過適度修改、模糊個人資訊。我也曾直接詢問某幾篇故事中的主角,是否同意讓我將他們的生命經驗改寫分享。在徵求同意時,其實我的內心十分忐忑,擔憂他們可能有所顧慮或是感到為難。出乎意料的是,絕大多數的人聽了我的詢問都一口答應,並表示很樂意將自身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甚至鼓勵我,就用他們最真實的樣貌呈現吧。謝謝每一位和我相遇的個案,謝謝你們用生命教會了我許多事,也謝謝你們給了我撰寫與分享的勇氣。由衷地希望讓更多的病人、家屬與親友,在這段不容易的人生旅程中,有機會感受到自己沒有這麼孤單。延伸閱讀:.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07 養生.家庭婚姻
小三盛行的世代,如何成為一個無可取代的伴侶?專家:常為對方做這件事
如何經營婚姻與感情是一本道不盡的書,終身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無可取代的伴侶日前聽到臺大張文亮教授演講,主題是「如何成為一位甜言蜜語的男人」,其中講述一個小故事:他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到教授家裡作客,教授不斷地對自己夫人說:尼尼,尼尼。他一喊聲尼尼,夫人立刻到他跟前。這位張教授,忍不住好奇地問這位美國教授,尼尼是師母的名字嗎?美國教授解釋:尼尼是英文「NEED」需要的意思,我需要我太太的時候,我就這樣喊她,她就來了。其實這也是他對太太的暱稱。這讓我想起我先生每次叫我的名字時,我都會飛奔向他,例如看到蟑螂,或者在家裡踩到狗大便,他總會叫我名字。這種被需要的感覺是很有成就感,當然也要有非常豐富的愛,甘心樂意,為他付出。為什麼師母可以甘心樂意?張教授當然也研究為什麼師母可以甘心樂意呢?張教授說「要甜言蜜語」,可見教授一定是位:一、非常敏感的人,跟他太太說話就一定會把「心」放進去,非常欣賞他的太太,不但用眼睛,還加上言語來稱讚他的太太。張教授說他家裡沒有電視,但他與他太太都有一個精心時刻與多談心。二、愛的準則,每天一起散步,有個精心時刻。三、張教授常看書,當然他認為博學重要,我們一般人,多找新鮮有趣的話題,常跟伴侶講話聊天,不要做個「看到朋友就有說不完的話題,看到伴侶就沉默以對。」總之,說情話,一輩子寫情書,一輩子戀愛。尤其第一點做一個「敏感」的情人,張教授認為「敏感的」的意思,就像「內視鏡」一樣,可以看透對方心裡所想所需要的,滿足他的需求。他從來不比較,從來不建議,他説:因為做建議的人,從來不做決定。如何成為一個無可取代的伴侶?聽完了張教授的演講,非常受惠。想起上星期五丈夫在三軍總醫院「英文俱樂部」當英文老師,剛好輪到我當小老師,每次大家輪流當小老師,出題目大家討論,我卻是請大家談如何做一個貼心的伴侶,也可以談如何取悅你的另一半,或如何做一個不可取代的伴侶。三十六歲未婚的幾米首先發炮,他的法寶是「先道歉」,無論誰對誰錯,都可以平息一切的紛爭。因為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而且他所說的道歉意思是指,很抱歉發生讓彼此不愉快的事。但不表是自己有錯。他的話真有智慧。很多已婚的夫妻,生氣時都會「冷戰」,同一個屋簷下可以視而不見。適當時機,再給對方一個臺階下。很多結婚多年的夫妻,妻子都抱怨丈夫不會甜言蜜語。其中有一位同學的丈夫,有天在大家面前不斷稱讚他的妻子,美麗的美樂蒂說,丈夫喝醉了才會說的。非常有氣質又美麗的麗莎說,未婚夫付出的比她要多,已婚的同學都笑說,結婚之後再看看,妳就會知道。婚前與婚後有這麼大的差別。最終結論:大家都需要伴侶的認可、讚美和回饋。現在「小三」盛行,她們都是很會取悅男人,很會說甜言蜜語,稱讚男人,有些沒有定性的男人,一旦被灌了迷湯,常常忘了自己身在何方。所以我們練就自己成為「不可取代的」的伴侶,是最懂他的,是他的肚裡蛔蟲,是兩個人互看就知道對方想什麼的默契。成為夫妻和情人是很不容易的,目標是「成為不可取代的伴侶」,因此如何經營婚姻與感情是一本道不盡的書,終身學習。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節錄:《活一天樂一天:百歲母親教我的生活智慧與兩性溝通》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07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屏東縣】翻轉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困境 張秀君:整合產官學及企業力量
遠在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縣境長達120公里,許多老人家就醫不便,為了深入社區幫助生活功能受限的長者,屏東縣政府今年結合民間資源,開辦「行動生活復能車」,把照護送進偏鄉。另進行原鄉醫療與照護資源整合,結合三個原鄉部落需求,首創「禮納里大家好整合照護服務模式」成為社區整合照護服務的最佳示範。屏東縣政府衛生局長張秀君表示,屏東有33個鄉鎮,其中包括9個原鄉(8個山地原鄉1個平地原鄉),1個離島,醫療資源分佈有城鄉差異,許多偏鄉民眾就醫困難,尤其近年屏東縣人口快速老化,65歲以上人口占比已達19.76%,明年可能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有復能或照護需求的民眾日益增加行動生活復能車 由下而上的政策制定針對偏鄉照護政策,張秀君指出,周春米縣長上任後,決定加碼操作,強化復能及預防延緩失能政策,由下而上因地制宜的做法,不能只依賴中央的制定政策與資源挹注,而是由地方政府主動出擊,把地方上的民眾需求,與體制內的公有、民間資源相結合,推出「行動生活復能」的照護模式,讓民眾獲得完善的社區健康照護服務。她說,這是縣府自訂政策,連結整個屏東縣產官學及企業的力量,進行區域整合,今年2月21日, 屏東縣的行動生活復能計畫正式啟動,四輛來自民間企業捐贈的行動生活復能車分別開進了屏東的中、北、南部和原鄉,直接讓老人從家門走到社區的車子邊,接受復能的服務。若試辦成功後,未來可成為全國性的政策。復能生活化 生活復能化 行動生活復能車主要針對長者的復能需求,每輛車上有舒緩疼痛與促進血液循環的儀器設備以及兩位物理治療師,透過徒手、儀器為長者提供復能服務,治療師還會提供專業服務及衛教,教導民眾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正確姿勢,同時教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復能,讓生活復能化、復能生活化。服務團隊亦會評估民眾狀況,如需醫療或長照服務則由衛生所轉介並連結其他資源。至於個案的來源,張秀君說,民眾自覺有復能的需求,當地衛生所會先在前端整合個案需要,經醫師評估、登錄個案資料、通知到場;或是由當地的公衛護理師做個案訪視時,進行評估、服務和轉介;衛生所看診的病患,經醫師評估有復能需求者,即進行安排後續復能服務。張秀君強調,長者的復能只要在前端做好,後端的醫療照護就可減少,而且急性期治療後返家的照護如果做得好,也可以延緩失能。例如中風長者在急性期住院回家後要復健,如果因為沒人接送到醫院,讓老人家錯過了復健黃金期,將會造成嚴重失能的遺憾,也增加長照的負擔。行動生活復能車開辦七個月來, 已服務9千多人次、3600人,民眾滿意度非常高,全縣本島32鄉鎮的400多個村,已服務了196村里,縣府將持續擴大辦理。原住民健康政策:大家好原鄉整合照護服務除了長者的生活復能,原鄉醫療與健康促進是另一重點。2021年1月,屏東縣政府推出全國首創的「禮納里大家好整合照護服務模式」,整合三個原鄉村落的居民需求,設置公共服務中心,提供醫療、長照、運動、交通、營養…等多面向的服務。張秀君表示,2009年8月莫拉克風災發生後,屏東三地門鄉大社村、瑪家鄉瑪家村及霧臺鄉好茶村,三個部落600多戶、約1800名原住民,遷居禮納里永久屋基地,經過多年努力,他們已勇敢的重新站起來,但因永久屋集合三個不同原鄉的居民,如果由三個衛生所各自提供服務,難免資源重疊,於是縣府決定整合。縣府自2019年著手規劃多元的照護模式,先盤點禮納里社區資源,成立跨局處工作小組,展開禮納里生活圈健康意見調查。張秀君說,衛生局先從公衛醫療整合,利用當地閒置空間,2021年1月改設立公共服務中心,樓下是牙醫和西醫門診,旁邊是失智照護據點,樓上還有銀髮健康俱樂部及運動中心。屏東縣首創全國、突破地域區隔、凝結部落共識,取大社村名中的「大」、瑪家村名中的「家」、好茶村名中的「好」,發展在地制宜並符合原住民文化敏感度的「大家好整合照護服務」,整合3鄉衛生所、3鄉鄉公所、5個縣府跨局處單位、2家醫院、6個專業醫事公會(西醫、牙醫、護理師、藥師、心理師、營養師)、1所大學、10間部落在地教會與2家企業等32個單位及中央與本縣「醫療、公衛、長照、交通、社福」等18項計畫,滿足在地需求,致力和社區共同滋養這塊土地,從整個生命歷程規劃執行,幼兒到長者都享有友善可近之全齡照護,並落實社會關懷。 張秀君說,「原住民族健康法」今年公告上路,屏東縣希望藉由更多元的服務,強化及整合原住民健康照護體系,建立民眾健康生活觀念,導入資源,從點、線、面逐步落實各項政策,實踐Health for all的目標。【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0-04 癌症.癌友故事
閨密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
進入安寧場域工作後,我常思考: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裡,除了打針、吃藥、好好休息以外,有沒有可能再創造一些可能性,讓末期病人的生活不只是過一天、算一天,而是仍能對每一天、對所重視的人事物,保有期待與動力。尾聲之前,能不能再創造一些可能性?我在安寧病房工作即將滿週年時,轉入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女孩,疾病發現得很晚,一診斷就是末期,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不同的器官。她做了幾次抗癌治療,反應都不太好,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在腫瘤科團隊的建議下,她和家人決定轉入安寧病房,接受比較舒適、緩和的照護。她剛轉入病房時,精神十分倦怠,大部分的時間都閉著眼睛,臥床休息。家人用心地替她在病室中營造舒適、寧靜的環境,為的是讓她在生命的最後一段路,不受干擾地好好休養。也因為如此,我沒有什麼機會和女孩互動,無法探問與了解:.年紀輕輕的她,對於疾病、對於安寧療護、對於生命,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和感受?我只能間接地透過夜班護理師的交班紀錄拼湊對她的想像──護理師眼中的她堅強、樂觀、貼心而客氣,少數醒著的時候,對家人和照顧自己的醫護人員們,她總是帶著微笑又有禮貌。這讓我對女孩的一切更加感到好奇。太在乎彼此,不忍心看對方難過大約一週後,聽護理師說這幾天女孩稍微清醒了些,我趁著她父母暫離醫院的空檔,悄悄溜進病室。即便外頭豔陽高照,病室仍被緊拉上的窗簾遮蔽得絲毫不透光,她在黑暗的靜謐房間裡熟睡著。另有一個女孩安靜地趴在床邊,陪伴著她。看見這情景,我正思考是否應該轉身離開,讓她好好休息。沒想到此時她突然睜開眼睛,恰巧與我四目相交。我立刻把握這個機會向她自我介紹,並小心翼翼地問:「你願意和我談一談嗎?」原以為她可能會以疲倦為由婉拒,沒想到她爽朗地答應:「我現在精神還不錯,也希望趁這個時候多跟人聊聊天。」趴在床邊的女生是她的閨密。不消幾分鐘,年紀相仿的我們三人就找到共同點,打成一片。女孩回憶起發病時,那段煎熬的就醫等待過程。「靠!超痛苦的好嗎?!拜託,我都這麼痛了,到底還要等多久?」她用誇張的表情和語調強調那忍無可忍的疼痛。我好奇地問:「你在爸媽面前,也會這樣把真實心情表現出來嗎?」她笑著搖搖頭。這時在我眼前的她,不再只是醫療團隊口中那個總是客氣地微笑道謝、永遠展現樂觀和勇敢的女孩,而是更真實、更立體、更符合她實際年紀的樣貌。與父母之間的情感羈絆父親不曾告訴她餘命期,只有母親曾經偷偷跟她說「時間不多了」。聽起來,她和父母親之間是互相在乎的,卻又害怕彼此無法承受這個話題的沉重。聊到這裡,我問她:「你是怎麼看待疾病與生死?」女孩表示他們全家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在我們的信仰裡,一切都是神安排好的。這輩子,我去過很多地方、體驗過很多事情,我覺得我的人生已經夠了,很有意義了。」她平靜而堅定地說。看她如此自在、從容地談生論死,我鼓起勇氣問:「那麼,在生命最後的這段時間,你還有沒有什麼想做的事?」聽了我的提問,思考了幾秒鐘後,她說:「我想要親自見朋友們,跟他們每一個人說話告別。」她的閨密便一口答應了這件任務,自告奮勇要找人一起籌劃。我們決定為女孩舉辦一場「生前同樂會」。為末期病人完成心願,分秒必爭。分秒必爭,辦一場「生前同樂會」閨密徵得家人同意,短短五天內,召集了女孩在各個生命階段的同學、朋友、同事與教友們,大家分工合作,排除萬難地籌劃這場「生前同樂會」。然而愈接近這天,女孩的病況出現愈多變化。到了當天,為了把握她仍有精神時能說說話,決定提前開始。父母推著女孩的病床進入大家花了三個小時布置好的會場。現場有四、五十個人,都是她想要見到的人,她拿著麥克風興奮地說:「看到大家真的好開心。」雖然因意識混亂而有些語無倫次,但她還是堅持著把想對大家說的話講完。接著在家人的伴奏下,全場一起實現她想和大家一同唱詩歌的願望,合唱了她最愛的詩歌〈單純的信託〉:為這一天,我獻感謝,全人再次交託與主連結;祂是生命活水,使我滿足歡暢,從我靈裡向外流淌,將我溢漫且從我顯彰。無須憂慮,無須懷疑,惟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每天都有需要,凡事向祂述說,祂賜平安深且廣闊,時時保守使我永穩妥。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無何比這更美好;主是永活源頭,作我一切供應,凡我交託在祂手中,祂能保全一直到路終。在場的人無論有沒有宗教信仰,都被詩歌及齊聲合唱的氛圍所感動。我想,女孩透過這首詩歌讓愛她的大家明白,即便身體虛弱、病情嚴重,但她的信仰與心靈仍是如此平靜而堅定。投影幕還播放出各地朋友們錄製的祝福影片,這讓我認識了親朋好友們心目中的女孩──那個陽光、活潑、有著稚嫩臉龐的她。最後,大家獻上提前來醫院製作的壓克力合照簽名板,圍繞著女孩的病床,和她聊著每張照片的故事,一一與她擁抱。同樂會結束後,閨密對我說:「謝謝你,我們都不知道她還有這個心願。我一直很想為她做些什麼,可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敢問她這些。」其實要感謝的是女孩對生命的熱愛和勇氣,是她給了家人、朋友們替她盡一份心力的機會。當然,如果當初不是他們果決地接下這項任務,也不會有這場深刻又動人的同樂會。不留遺憾的告別兩天後,我將同樂會的照片洗出來送給女孩的父母,同時分享當初我們決定要辦同樂會的經過。他們驚訝又認真地聽著,完全不曉得女兒有這個心願。「沒想到她的朋友真的那麼多,我們都以為她是隨便說說。」母親笑著說。一直以來,女兒在母親的心中是個粗神經的傻大姊,以前聽同學形容她「很會照顧人」,總是心存懷疑。直到當天看了同學們錄給女兒的影片,才認識了她的另一面。父親有感而發地說:「能在生前舉辦這樣的活動,真的很重要……」當天下午,病房傳來生理監測器「嗶──嗶──嗶──」的聲音。她回到主的身邊了。在電梯口,我鞠躬送她最後一程,在心裡默默地對她說:謝謝你教會我對生命的勇敢和熱情。謝謝你讓我認識你、你的家人和朋友們,見識到人與人之間這麼堅定的情誼與互相付出。謝謝你讓我擁有這麼一個美好且難忘的經驗,足以讓我懷念一輩子。【療心錦囊】愛讓我們相聚雖然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是同樂會上唱的那首詩歌,在我工作遭遇挫折或生活混沌的時候,常常浮現腦海,帶給我很大的安定和力量。女孩透過自己的生命,送給我這樣一份珍貴的禮物。每當回想起大家為了達成她的心願而做的努力:閨密二話不說就接下任務,父母給予支持與尊重,好友們不畏風雨、多次赴醫院討論細節,經驗豐富的教友們熱心協助,還有許多同學當天一早就抵達幫忙布置場地……這些人無論原本是否認識,都同心協力地集結在一起,真是令我感動不已。我不禁想:人的一生中,能有這麼愛自己的家人與朋友們,夫復何求?延伸閱讀:.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