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宗教信仰
共找到
93
筆 文章
-
-
2024-10-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人生最美好的歲月都在台灣 輔大醫院副院長石台華每天到加護病房關懷病人
來自波蘭的天主教輔大醫院使命副院長石台華,是一位靈性關懷師,27年前抱持想為華人世界奉獻的熱忱,毅然選擇來台,一開始一句中文都不會,從頭學注音符號,到今天講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她看到台灣人心靈的空缺與需求,如今已62歲,仍每天到加護病房關懷病人,把人生最美好的歲月奉獻給台灣。習慣大家喚她「石修女」的石台華,19歲進入波蘭醫學大學護理系後,便踏上了修道之路。畢業後,她先到烏克蘭醫院加護病房當護理師,同時傳教。石台華說,當時在烏克蘭工作及居住環境都很簡陋,當地人排斥宗教,難以用宗教語言傳教,但她透過護理師身分來關心病人,經過6年的磨練,學會了寬容和接納,努力讓病人感受到被愛。石修女35歲到台灣在烏克蘭醫院加護病房當了6年護理師後,石台華回到波蘭準備發終身願,即把自己的餘生奉獻為天主及教會服務。她一心嚮往到華人世界傳教,在發終身願當天,石台華如願以償被派到台灣傳教。當時石台華已35歲,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石台華初到台灣被安排到新竹曙光小學,與一年級孩子一起學中文,從ㄅㄆㄇㄈ學起。在班上跟讀兩周後,她還是完全聽不懂中文,這讓她感到非常挫折,但她撐下來了。由於她是家中長女,自幼便肩負照顧兩個年幼弟弟的責任,對於童年印象一直很模糊,然而,在曙光小學的時光,「天主還給我豐富的童年」,慶幸自己有堅持下來。開啟靈性關懷使命在學了兩年中文後,石台華「跳級」到輔仁大學研讀神學,雖然她想繼續在醫院工作,但無法在台灣任護理師,於是她聽從建議於2003年到耕莘醫院擔任牧靈工作。石台華說,當時靈性關懷服務的對象有限,且有濃厚宗教意味,但她發現台灣人普遍缺乏內在力量,因而啟發了她開展靈性關懷的使命,在念研究所時開始推動這一理念,「宗教跟靈性並不完全相同。」石台華解釋,每個人都有靈性但不一定有宗教信仰,現代社會許多人更注重自身心靈的安定,在生命遭遇不如意或病痛時,若能反思生命的意義,就較能忍耐痛苦。在萌生推動靈性關懷的想法後,她進一步赴美攻讀博士學位,並在2011年返回台灣籌備靈性關懷專業人員協會,著手推動靈性關懷師的發展。靈性關懷專業人員協會涵蓋各種宗教,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但要成為關懷師的標準是一致的。石台華指出,協會設有一套課程,通過400小時培訓,學員可成為關懷員,累積實務經驗後,經過考試方能成為關懷師。目前全台僅有167位關懷師,石台華說,希望能培育更多關懷師,也期盼關懷師能如同社工和護理師一樣,獲得證照認可。更進一步擴及長照石台華觀察到,台灣人雖然物質豐裕,醫療水準高,心靈卻很空虛,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如今協會活動遍及不同體系醫院,也進到長照,擴及到社區,尤其台灣高齡長者漸多,如何幫助他們面對身心靈轉變,是協會未來工作目標。現在台灣每個醫院都在推崇全人照顧,就不應該只重視身體,卻輕忽靈性,希望靈性關懷不再侷限在基督教和天主教的醫院,也能擴及到其他體系醫院。照護西非非法移工最難忘的關懷病人經歷,石台華印象最深刻的是來自西非的非法移工艾寶。2020年疫情剛起,艾寶因多日高燒,又害怕被通報遣返,冒用友人健保卡就醫,病情非常嚴重。石台華為了鼓勵艾寶,每天到負壓隔離病房為他加油打氣,許多艾寶在台的移工朋友是虔誠伊斯蘭教徒,也每天到醫院為他禱告。最終艾寶完全康復出院。不過,艾寶因結核病造成胸膿瘍,歷經兩次心肺復甦術(CPR)和3次手術,住院長達半年,需支付鉅額醫療費用,讓艾寶很擔憂。石台華要他別擔心,大家會想辦法募款籌錢。沒想到事情傳開後,最終募集到300萬元,不僅夠償付醫療費,連艾寶返家的旅費都籌到了。石台華小檔案年齡:62歲出生地:波蘭學歷:Gdańsk醫學大學護理學士台灣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學士、碩士美國天主教聯合神學院牧靈神學博士現職: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使命副院長經歷:波蘭州立教學醫院護理師天主教耕莘醫院理事、靈性關懷師、組長主要事蹟:耕莘醫院服務期間,對病人靈性關懷,除隨醫療團至原住民部落、臨床照護,也規畫全台天主教靈性關懷師檢定制度,舉辦課程及研討會。為台灣奉獻專業與壯年,深耕超過25年。對靈性關懷的奉獻,隨時為臨終病人on call,身心社靈都是全人照護的一部分,在台灣有系統地推動靈性關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02 癌症.抗癌新知
別放棄人生!罹癌是一個重新檢視自我的機會 給乳癌鬥士小叮嚀:務必定期回診!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過去,許多經由癌症篩檢發現的乳癌病人,一旦得知罹癌後,即便是零期,第一反應就是把工作辭了、開始茹素、放棄人生。然而,近年來由於醫藥進步,大部分乳癌患者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往往都有很好的預後。因此,對於癌症存活者的照護,讓人人享有正向積極高品質生活,是國家重要的健康目標。定期癌症篩檢非常重要 早期發現治療癌症會隨著不同期程有不同的預後,尤其乳癌第一次就醫時間點與存活率高度相關。若能透過乳房攝影檢查發現病灶,並立刻就醫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99%。但許多人仍抱持鴕鳥心態,以為可以和癌細胞共存,結果反而使癌細胞擴散至淋巴、腦部、肝臟等,無法治療。因此,定期癌症篩檢非常重要,可讓病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無論病情如何,許多罹癌病人都要經歷辛苦的治療過程,例如: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或口服荷爾蒙治療等。術後也常有不適症狀出現,例如:淋巴水腫和傷口疼痛,而淋巴水腫可透過居家復健運動,或醫院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提供專業的協助。但常有很多乳癌病人誤信網路偏方,拒絕正規治療,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受到感染造成死亡。乳癌患者治療成功後,建議病人應定期到乳房醫學中心或家醫科門診進行追蹤檢查。雖然醫學上有癌症5年存活率的研究,但終究只是大數據的結果,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不可拘泥在自己癌症的期程,關鍵在於個人的認知與心態更重要。研究顯示,曾罹癌的患者再度罹癌機率較高,因此需要每半年至一年定期回診,讓醫師安排必要的檢查,例如:血液檢查、肝功能、癌症指數、乳房攝影及乳房超音波檢查,甚至胸部X光、腹部及婦科超音波、更年期患者的骨密度檢查。家醫科醫師會細心安排五癌篩檢,確保健康無復發,因此定期回診非常重要。罹癌是一個重新檢視自我的機會罹癌並非世界末日,它可能是一個重新檢視自我的機會,不要避世離群,應該要漸漸恢復工作及正常生活,每天吃好睡飽,搭配適量的運動,認真對自己負責,珍惜得之不易的生命。當情緒低落時可以學習瑜伽、音樂、畫畫,參加支持團體或病友會,認識新朋友,或擔任志工轉移注意力,讓心情放鬆。無論有無宗教信仰,都可以透過閱讀、上心靈課程、聆聽演講等方式,療癒心情,獲得正向力量。寵愛自己,適量享受美食、接納不完美的身體,感恩生活,放下無謂的憂愁焦慮,讓生活過得更精彩。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苦難與死亡中仍活出意義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談宗教信仰與生命的意義。一位基督教牧師介紹幾位外科醫師在治療病人時虔誠地祈禱上帝的幫忙,以求得最好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想看本文認為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一位信仰佛教的醫師分享佛陀的教法幫助病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求生的想法,放下自我的一些妄想執著,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想看本文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資深護理教授分享自己照顧生命末期病人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而自我反省,並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感謝「醫病平台」向我邀稿,我對「宗教信仰會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這個主題思考良久,遲遲難以動筆,因為我的疑問多於答案!首先就是這句話是一句肯定句還是疑問句呢?我從1983年照顧末期的病人至今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使我懷疑宗教信仰是否「可能」或者「不一定」能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另一方面這個主題也使我自我反省,我自認為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信仰者,那麼我是否從自己的信仰中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呢?我必須先自我反省並做一番探討!以下我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一、宗教的十大要素(傅偉勳,1994年)當代華人的宗教學大師傅偉勳教授,在其1994年出版的名著:「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一書中,闡明正信宗教應具備下列十大要素:開創人格;基本聖典(經典);終極關懷;終極真實;終極目標;終極承擔或獻身(ultimate commitment or dedication);解脫進路(means of liberation);世界觀;人生觀 ;及精神共同體。涵括了歷史性;教義;個人生命體驗;禮儀性;與社會性。而其中「個人生命體驗」必定涉及生命存活意義的探討。二、「生命意義感」的「是」與「否」:生命意義感有哪些內容呢?●有意義的「是」包括:生命有意義、行為有意義、工作有意義、苦難有意義、死亡有意義、死後世界的信念希望! ●無意義的「否」包括:生命空虛、行為空虛、工作空虛、苦難荒謬、死亡荒謬、死後一了百了、絕望!其中苦難與死亡的意義是超越哲學、心理學、科學、的範疇,而進入了宗教信仰的領域。吾人如何能從苦難與死亡中仍能體驗到意義呢?講理論誰都會,但真正活出意義來的必須要從人中聖賢去學習了!三、從苦難與死亡中仍活出意義的聖賢:施明德主席施明德主席,為了理想,為了福國利民的民主,坐牢26年,被判死刑、無期徒刑,受盡千辛萬苦九死一生!他出生在台灣最悠久的天主教家庭。自幼和神父、修女常常往來。小學以前,有幾年他還很認真地想長大後當神父,侍奉天主。作為一個基督徒,『敬神愛人』是他一生追求台灣自由、反獨裁和反貪腐的奮鬥旅程中,永遠高舉的明燈。(施明德,2023網路資料)陳文茜女士2024年1月15日在網路發表的「懷念施明德:看您最後一眼,忘不了您一生的奉獻」中,泣血的描述:「正當您痛哭流涕地責問天主時,淚水中您忽然看到耶穌釘在十字架的模樣,他的眼睛正流著血淚,祂的雙手被釘在十字架上,正流著鮮血。那一刻您瞬間明白,真正的天主僕人,不是至教堂祈求自己的平安。真正的信徒是和耶穌一樣,流著血,承受苦難。那一刻,您不再恨,不再不平。你和自己內心的憤怒、仇恨,和解了。 從此一生,您放下了所有的恨。和自己,和背叛你的人和解;甚至和起訴您的人,和判處您無期徒刑的人,一一和解。」 陳文茜女士在另一段寫到:(為了加深讀者記憶,重複部分內容)「親愛的主席,寫此封信時,您已經脫離痛苦的肉身;回到天主的懷抱。最後一次聽到您的聲音是兩個月前,您昏倒,再醒來,打電話向我交代遺言。口氣穩定,平靜,勇敢面對。您說:『我是天主的僕人,我倒下去的時候,看到身邊站著黑衣人,我明白自己的時間到了。天主要把我接走。』自從紅衫軍運動之後,您愈來愈孤獨。這一生,您不只未曾戀棧物質名利,您不斷的在革命。革各個政黨的命。戒嚴時期,您革命兩次,皆被判處無期徒刑。第一次是『小人物的革命』,22歲一個少年英雄,好像拿起一個雞蛋,想對抗牢不可破的黨國大軍。被抓捕後,偵訊期間,你慘遭刑求,全部牙齒皆被打至脫落,從此開始您的假牙人生。當這個島嶼上99%皆選擇沈默馴從時,你一個小伙子,已帶著巨人的心靈,毫不畏懼地對抗戒嚴軍事統治。燭光中,你站起來,發表您的回憶。當時您被關在綠島,前妻已經離開您。您的家人並不知道你的家變,法律也不允許他們至牢裏看你。你身無分文,即使維持生活的起碼尊嚴也毫無著落。您把內衣撕成一塊又一塊的布,將最小也最難以啟齒的身體污物洗淨。之後,您想到母親的米漿,於是每天上午的白飯,您只吃半碗,挨著餓,另一半米飯做成米漿,洗淨布料,重複使用,因為當時的你連一張衞生紙都買不起。於是五十年前的感恩節,您質問天主。『不公不義的天主,您為什麼可以容許粗暴的政權迫害我,您為什麼可以讓我父親留給我的財物完全被奪走⋯⋯讓我一人淒苦地留在這小囚室?』正當您痛哭流涕地責問天主時,淚水中您忽然看到耶穌釘在十字架的模樣,祂的眼睛正流著血淚,祂的雙手在十字架上,正流著鮮血。那一刻您𣊬間明白,真正的天主僕人,不是至教堂祈求自己的平安。真正的信徒是和耶穌一樣,流著血,承受苦難。那一刻,您不再恨,不再不平。你和自己內心的憤怒、仇恨,和解了。從此一生,您放下了所有的恨。和自己,和背叛你的人和解;甚至和起訴您的人,和判處您無期徒刑的人,一一和解。1995年您公開主張『大和解』。有多少人能共鳴您對於『大和解』的領悟,正是來自生命最苦難的時刻。他們不會也不可能明白,那是從苦難中,長出的般若花,那朶花的心蕊中,是您無數個黑暗的日子生養出來的花蕊。1990年,經過長期絕食,強制痛苦灌食3040次,您終於出獄。但是那天,你無家可歸。兄妹在國外,您曾經的家人,已經遺棄了你。當報紙的標題刊登斗大的字眼:施明德出獄時,您既是英雄,也是一個孤單的靈魂。您走的這天,2024年1月15日,正是您的生日。您的眼簾遮蔽了外面的一切,帶點淚水,即使在『革命之路、理想之路』您始終孤獨,年复一年,但您在愛的環擁中,離去。換一個肉身,下次再爱。把訣別當生日紀念解脫自己從肉身飄散將死亡當一杯好酒啜飲。」如果要問:「天主教的生命意義為何?」,我的答案是:仰瞻施明德主席就懂了!四、深入骨髓及血液的信仰,或皮膚信仰:「生命意義感」是「靈性健康」極重要的指標!!當代存在主義及精神醫學大師Dr. Frankl創作的意義治療學(Logotherapy),分析發現生命意義的途徑有三:(弗蘭克著,趙可式/沈錦惠譯,活出意義來。2012)1.藉著創造及工作2. 藉著體認價值:愛、真、善、美3. 藉著受苦:人會能在受苦中覺悟,被點醒,昇華回到本文的主題及一開始我的詰問:宗教信仰會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嗎?以天主教信仰而言,對於天主並非將祂當作宇宙百貨公司的大老闆,總是向祂祈求各種恩惠,求福避禍,尤其生病就祈求痊癒。但如果疾病愈形嚴重,且接近死亡呢?這個時候更顯出一位教友是皮膚信仰還是深入骨髓血液的信仰了! 主耶穌告誡門徒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瑪16:24)我們信仰的中心是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是為了愛人而犧牲的主,如果我能每天讀聖經,常常祈禱與主耶穌連結,跟隨祂的腳步,時常自省、自覺、懺悔,感恩,那麼有可能在生病時,在受苦中覺悟,被點醒,昇華,而發覺生命的意義。五、天主教信仰的價值觀天主教信仰中的「福氣」,是顛覆了一般世俗的觀念,聖經中的「真福八端」為(瑪5:1-10):耶穌一見群眾,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門徒上他跟前來,他遂開口教訓他們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饑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心裏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所以,施明德主席是最有福的,因為他活出了真福!活出了意義!延伸閱讀:2024/6/3 生命的本質不只是肉體,更是心靈的滿足2024/6/5 宗教信仰會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宗教信仰會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談宗教信仰與生命的意義。一位基督教牧師介紹幾位外科醫師在治療病人時虔誠地祈禱上帝的幫忙,以求得最好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認為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想看本文一位信仰佛教的醫師分享佛陀的教法幫助病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求生的想法,放下自我的一些妄想執著,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資深護理教授分享自己照顧生命末期病人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而自我反省,並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因為在癌症醫院工作,會聽到很多病人罹患癌症的時候常有的反應是:「為什麼是我?我又沒有做什麼壞事,為何要受到這樣的懲罰?」在一番的掙扎之後,很多病人會開始反省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以及這背後的價值觀,從而開始追求健康的生活型態,也會去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當然有不少人就會尋求宗教上的答案。我注意到原本就有宗教信仰的,有些人是對於他本來的宗教更加的深信不疑,而能夠更深入;但也有人因為生病帶來的折磨痛苦太大了,而開始質疑他原本的宗教信仰,認為信仰沒有保佑他,讓他不會遭受生病的痛苦,因此放棄了原本的宗教。而原來沒有特定宗教的人,也會開始對於宗教上怎麼說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感到興趣,又或者是身邊有宗教信仰的人,會很熱心的介紹他的宗教。有時候我也會被病人問到,關於宗教能不能幫助他心情平靜的問題,由於醫師的角色我必須保持中立,但我都會提醒病人,就跟談戀愛一樣,一見鍾情是很浪漫,可是要作為一輩子的伴侶,就需要花時間、投入精神去深入了解,之後再慎重決定。但是對於時間不多的末期病人,我的看法是感覺最重要,不必太拘泥於形式,能帶來心靈的平安才是重點。因為我是佛教徒,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佛教幫助病人思考生命意義的想法。首先我要澄清我這邊是說的佛教,是指佛陀的教法,而不是宗教。意思是說對於佛陀所說過的話,對於其內涵的了解而產生認同,並非大家平常對於「宗教」二字比較強調相信敬畏,而不是理解本質。佛陀是從梵文Buddha的音譯而來,意思是已經覺醒的人——從對真理的昏昧無知覺醒過來的人,這個字本身就沒有什麼宗教意味,每個生命只要能夠從不知道為何會生生死死地不停流轉的不自主狀態覺醒過來,他就是佛陀--覺醒者。而人類歷史上是由2600多年前印度的悉達多太子,經過一連串追尋生命真相的過程,然後領悟到真理,人們尊稱他為佛陀——覺醒者,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釋迦牟尼佛。相傳悉達多太子在覺悟後,他發現其實每個生命體(眾生)本質上都有覺悟的潛能,只是被很多錯誤的認知與執著束縛著,而無法得到真正的大自由、大自在(解脫)。之後他在不同的時間點,面對不同的追隨者,他教授了世間的現象——苦,造成痛苦的原因——集,這些痛苦是可以止息的——滅,以及如何實際上解決痛苦、達到解脫的方法——道。這就是有名的四聖諦,苦、集、滅、道。然而面對不同的追隨者各式各樣的需求,在講述這些道理以及如何修行、實踐的方法上,釋迦摩尼佛很慈悲的教了很多方法,佛教用八萬四千法門,來形容這些方法的廣大與浩瀚,簡單說就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個方法用到底,所以我們會看到有南傳佛教,北傳的大乘佛教,或是別具特色的藏傳佛教。但是共通的不外乎四個原則——四法印(註1):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我想對於病人來說「無常」跟「苦」的體會是再深刻、鮮明不過了。然而在生病或者是遇到不順心的事之前,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去注意到這二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的健康都需要依賴身體的各個器官「正常」的運作,然而所謂的正常是隨著時間不斷的變化,我們沒辦法要求這樣的變化停下來。老、病,最終生命結束,是所有生命無法逃避的。有時身邊的朋友問我,為什麼對佛教這麼有興趣,我說悉達多太子做了最佳的示範,雖然他的出生比所有人都好,身為太子是人生勝利組,但是他也無法逃脫生老病死的束縛。然而他做了一件勇敢的事情,就是勇敢去追求真理,尋求究竟的解脫,而且他達到了。最棒的是,活了80多年之後,他還是死了——肉身死了,但精神上卻達到了究竟的自由,而且把如何達到自由的方法傳了下來。這對於我們這些凡夫來講,是多令人鼓舞啊,顯示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而對於病人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我們敬仰的佛陀,用他自己做為示範,我們的肉體或許會生病帶來痛苦而終將毀壞;但是我們卻有無限的可能,達到精神上完全的自由自在。我常覺得如果我們可以在從小的教育當中,除了教導我們不斷的改善物質生活,也能強調對自我以及終極意義的探尋,或許我們在面對必將到來的生病與死亡的事實,就不會衝擊那麼大,因為我們早已認知到,從出生那一刻開始,走向死亡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我們無法控制會生什麼病,會在什麼時候生病,生命又將在何時會結束。或許因為這樣對於生命不可控、以及此生一定會結束的認知,我們對於生命中哪些事情重要,以及這些重要事情的優先排序,會與現在有不同的想法。早一點有這些體悟,會讓我們在面臨挑戰的時候能夠平靜面對,而不是在慌亂、不甘不捨,甚至是怨恨的情況底下離開人世。此外佛教對於世間現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了解,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各種因緣、條件,在那個時間點聚合在一起而發生的結果,而那個結果又會成為下一個事件的原因,就是所謂的「諸法(現象)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不管你樂不樂意,當各種條件聚在一起事情就發生了,即使你不願意,事情該結束還是會結束。這聽起來很冷酷無情,但是卻可以提醒人們一個重要的人生觀,就是大家常聽到的「把握當下」,讓生命的每一刻都具有意義,也了解有聚就有散,因而不再執著。在這樣的了解底下,佛教對於「安樂死」是有強烈的反對意見。安樂死本質上是由醫療協助自殺,而自殺的問題是,用人為的方法提早終結生命,雖然人為的方法也是一種因緣條件,但是殺人的本質不變,所有參與在其中的人,都因此種下了一個因——用暴力、傷害人的手段解決問題,雖然背後的動機可能是出於慈愛,但是這暴力傷害人的因,卻會在未來各種條件成熟時產生結果,而暴力傷人的因,不太可能產生善的結果。而對於當事人而言,或許短暫的解決眼前的痛苦,但是習慣於用暴力傷害的方式解決問題的習性,卻會一直延續下去,仔細想想還蠻可怕的。當然佛教最可貴的,並不止於上述對於世間真理以及如何解脫的了解,它還提供了如何達到的方法。佛陀對於不同的人根據他的個性習慣,提出了各種可行的方法,例如有些人他就建議應該遠離人群,減少慾望,好好觀察自心;而有些人他就指導要放下對自我的執著,好好地發揮同理心與愛心,永遠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前面,甚至把幫助別人解脫比自己的解脫更重要;而對於有些人他就強調,好好的憶念我們跟佛都有的平等本質,甚至可以透過不斷的唸誦佛的名號,來提醒自己達到跟他一樣的境界。所以我絕對相信宗教可以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也能在有限的時間與體力的狀態下,開展出生命無限的可能。以佛教而言,對病人來說覺知無常與苦,以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這些體悟是非常實際而深刻。也因為這樣對於追尋超越有限的肉體生命,放下原本我們以為的我與我如何存在於世間,以及幸福快樂是什麼,會有不同的體會。這樣的體會是很珍貴的,放下原本認為「我可以掌握一切事」、「我的幸福快樂可以永遠存在」「相對其他人來說,我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等等這些妄想執著,是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我們就能達到那個無限的快樂,如同以「無可測量」超越生死、超越時間與空間為名號的阿彌陀佛(註2)一樣的境地。註1.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但是也有加上「諸受皆苦」,或是「有漏皆苦」而稱四法印,來做為佛陀教法的準則。註2. 阿彌陀佛是梵文Amitābha的音譯,意思是意為「無法被測量、量度、計算」,所以不同經典有意譯為「無量光」、「無量壽」。延伸閱讀:2024/6/3 生命的本質不只是肉體,更是心靈的滿足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6-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生命的本質不只是肉體,更是心靈的滿足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談宗教信仰與生命的意義。一位基督教牧師介紹幾位外科醫師在治療病人時虔誠地祈禱上帝的幫忙,以求得最好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認為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一位信仰佛教的醫師分享佛陀的教法幫助病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求生的想法,放下自我的一些妄想執著,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資深護理教授分享自己照顧生命末期病人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而自我反省,並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 有一次去參加某醫院的「安寧會議」,當中就有一位被譽為是「安寧導師」的教授說:「談心靈,就不要談宗教。」她會這樣說,可能是因為主持人特別介紹我是「牧師」吧!但我很清楚一件事:宗教信仰,就是在談心靈的問題。特別是在醫院的工作經歷,這點更是非常清楚。 現代醫學非常發達,醫療科技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但我們的生命不是只有在肉體,還有很重要的層面,就是心靈的健康。而這種心靈的層面所發展出來的就是所謂的「宗教」。 人類自古以來迄今一直不變的一件事,就是怎樣面對生存的問題,也因為知道這種生存問題,並不是科技可以處理的範圍,其實科技越發達,並沒有拉近且解決了人與人之間、族群彼此之間的距離,甚至常常是更遠,而且也發現科技越發達,問題更多,痛苦更大。因此,從古老的祖先開始就發展出宗教信仰,它補足了人類生命中最重要的缺口,也是從生命的苦難中體驗所帶來的結果——宗教。 在所有的宗教信仰中,共有的一件事,就是祈禱。祈禱,是在信仰中表現出來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一種宗教行為。因為祈禱是在跟所敬拜的神說話,可以說感謝、歌頌、讚美神的話,也可以是向神明傾訴內心的苦悶,當然更可以無所不談地聊天。因為真正的神明是無所不在的,因此,隨時隨地都可以把內心想說的跟所深信的神對話,也可談非常隱密的事,都不用擔心會被神明外洩內心的秘密。祂不需要我們先掛號,也不用安排指定時間。其實,神明就存在我們的內心中。只要相信有神,且會喜歡跟這位你所深信的神說話(祈禱),很自然地,就會有股心靈的力量蘊含在人的生命中。 創辦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老蘭醫生」(David Landsborough III,我們習慣這樣稱呼他,他可說是最喜歡祈禱的外科醫生;他的兒子後來接續他當院長,也就是David Landsborough IV,我們稱他「細漢蘭醫生」)。老蘭醫生每次在開刀房為病人手術前,都會先帶開刀房所有的同工圍繞在病人身邊,然後他會牽著病人的手一起向上帝祈禱說:「親愛的上帝,懇求袮牽著我的手,使這次的手術都能順利完成。也懇求袮賜福給這位兄弟(或姊妹,他都會唸出病人的名字)不會害怕,會有平安的心靈,恢復健康的身體。奉耶穌的名,阿們。」結果因為這樣簡短的祈禱,卻讓病人感動到流淚,而開刀房的護理人員後來幾乎都信了耶穌,她們都從老蘭醫生身上學習到謙卑、敬虔的信仰態度,病人更多是因此而受洗歸信耶穌的。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創辦花蓮門諾醫院薄柔纜醫生和台東基督教醫院的創院院長譚維義醫師兩人的身上。 有次,有人不解地問老蘭醫生說:「你已經醫術這麼好了,為什麼還向上帝祈禱說要祂牽著你的手呢?」老蘭醫生回答說:「我是個人,只要是人,就會出差錯。但上帝不會,祂是神,也是全能的。」簡單的話,讓病人特別是在他身邊的醫務人員都學習到敬虔且謙卑的心靈在服務的工作岡位上。這在早期的花蓮門諾醫院和台東基督教醫院都是。 我在癌症醫院服務也經常會遇到有病人面臨開刀治療時,總是心神不安、害怕。有時社工師,也會有護理人員讓我知道哪位準備要開刀的病人很需要我關心。因此我常去探望這樣的病人,而若遇到是信耶穌的病人,我都會牽著他們的手祈禱,有的人因此會感到相當窩心而流淚。其實,我的祈禱很簡單,就是學老蘭醫生的這句祈禱語說:「慈悲的上帝,某某人明天要接受醫生手術治療身上的疾病,懇求袮牽著醫生的手,使這項手術可以順利完成。也懇求袮賜給某某人有平安的心靈,不懼怕,讓他知道袮與他同在。謝謝袮的恩典,奉耶穌的名。阿們。」 更多時候是遇到非基督徒,當我知道病人不是基督徒時,我會跟他們說可以透過向上帝祈禱,使你的內心不再恐懼、不安。他們通常會說:「可是我又沒有信教(意思是指信耶穌)」。我總是這樣跟他們說:「沒有關係,上帝認識你,是你不認識他。但慈悲的上帝一定會垂聽你的祈禱。我可以帶你向祂祈禱。」若是病人不反對,我都會這樣告訴病人,我唸一句,他要跟著我唸一句。於是我這樣說:「天上的神,我是某某某,我明天要接受開刀手術治療身體的疾病。雖然我不認識袮,盧牧師說袮一定認識我。因此,我懇求袮牽著醫生的手,使這項開刀順利完成。也懇求袮賜給我平安,不害怕。謝謝袮,奉耶穌的名祈禱。阿們。」我也會解釋「奉耶穌的名」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耶穌是人和上帝之間的橋樑、媒介。而「阿們」的意思,是指我祈禱所講的話都是真實的,耶穌作我的保證者。 不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我都跟他們說晚上九點之後,就不要再接手機或看電視節目了,讓自己內心保持安靜,並開始在心中默禱說:「天上的神,我將我的生命交托在你手中,懇求袮與我同在。除去我心中的擔憂。謝謝袮,奉耶穌的名。阿們。」將這樣的祈禱文連續默唸在心中,直到睡覺時。然後隔天當護理站派人來推病床要去開刀房時,就一直唸著我前面教導他們的祈禱句,一直唸到麻醉睡去,這樣就可以了。 每當接受開刀出來的病人,我再去探望時,非基督徒病人往往會很高興地看到我再去探望他們,並且跟我說:「牧師,真的耶,我都沒有害怕喔,謝謝你牧師。這樣要給你多少錢?」我說:「禱告不用錢。」病人會說:「這樣不好意思啦!」這是我在醫院服務十八年來最有趣的經驗之一。因為從來沒有遇到基督徒在牧師為他祈禱後,會問牧師要給多少錢的。 祈禱,這是一種宗教信仰的活動,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有祈禱。祈禱就是一種心靈活動,這種活動越多,這樣的人的生命會越快樂,遇到重大困境時,不會亂了心緒。沒有宗教信仰,很難談得上心靈的層次,頂多只能說是理性的思維,談不上信仰。當然有人會將理性的思維也看成是一種「宗教」,但那種宗教是只相信自己,覺得自己有能力,有辦法處理生命的問題。其實,人是很軟弱的,特別是面對生命陷入危險之際,這種軟弱馬上就會顯露出來。 我們應該清楚一件事:無論我們的科技多麼發達,人的生命問題絕對不是科技帶來歲月的延長就會滿足的,不會,很可能因為科技越發達,帶來的生命苦難越多,且會使生命的際遇更加殘酷。確實,科技帶給我們的是平均年齡延長了,但心靈空虛的洞口卻相對地越大,總會覺得生命缺少了什麼,甚至會感覺活著的日子很痛苦,精神障礙的人也越來越多。 台灣近十年來講究注重身體健康的風氣盛行,許多知名餐廳紛紛推「養生餐」,許多戶外活動增加,在各地都有推出健身活動,連電視節目也推出各式各樣的營養品廣告和活動節目等等,整個社會好像「健康」、「活潑」起來。但身體健康了,內心並不一定,精神疾病的案例節節升高,這就說出了一個重要因素:心靈貧乏。也因為貧乏,才讓許多新興宗教活動找到缺口而興起,這點從許多宗教活動給予商業化就可看出來,甚少有人會想到尋找和建構正確的宗教信仰,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我們的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唯有心靈飽足的人,才不會在意年歲長短,是會重視怎樣使生命活得更有意義,但這已經不是醫學的問題,而是宗教信仰的範圍了。
-
2024-04-14 養生.抗老養生
「1國家」榮登長壽寶地!長壽專家建議:做好5習慣讓你更長壽健康
新加坡成為全世界最新藍區(Blue Zone),不過它是「人造」出來的。藍區一詞創造人、長壽研究專家布特納(Dan Buettner)告訴CNBC Make IT:「新加坡有全球最高的『健康調整預期壽命』( health-adjusted life expectancy);新加坡的做法和政策,成功創造出地球上最長壽且健康的生命。」5習慣讓居民更長壽健康藍區意指居民長壽且具有最長預期壽命的地區,平均百歲人瑞數量是美國的10倍;原始藍區是由自然環境所造成,分別為加州羅馬琳達市(Loma Linda)、希臘伊卡里亞島(Ikaria)、日本沖繩、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市(Nicoya)、義大利薩丁尼亞島(Sardinia);新加坡則是新出現在布特納名單上的地區,這個人造的藍區有以下特點:1.少坐車,多走路世界上許多地方民眾都是靠開車來移動,但多數新加坡人是靠走路,且通常是出於必要性,而不是為了運動。布特納表示:「我認為新加坡對汽車徵稅、對汽油徵稅、對道路使用徵稅,然後在步行、騎自行車和公共交通方面投入巨資,做得很棒。」2.將親友留在身邊研究顯示,藍區民眾會優先考慮親朋好友,並將他們留在身邊。這點可從新加坡的「近居購屋津貼」(Proximity Housing Grant)政策中看出;該政策在經濟上鼓勵民眾與父母和孩子住在一起,或住在附近。3.歸屬感根據丕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數據,近80%新加坡成年人都有宗教信仰;丕優研究中心2014年一項研究中,就將新加坡列為世界上宗教最多元化的國家。4.選擇健康的習慣布特納指出,新加坡在「健康食品比垃圾食物更便宜且更容易獲得」方面,做得很好;該國制定激勵措施,鼓勵食品企業提供更健康的選擇。新加坡健康促進委員會(Health Promotion Board)推廣像是糙米和全穀物等更健康的選擇;衛生部還特地創建一個標示系統,向民眾展示出哪些食品攤位有更健康的選項。5.無障礙醫療保健新加坡人享有全民健保,這意味著居民可以獲得優質的醫療保健,包括預防、治療、復健和安寧療護等服務;且新加坡政府也一直致力於制定可補貼醫療費用的政策。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早睡增死亡風險?胸腔重症科醫曝真相!每天「睡滿x小時」更長壽.研究長壽之道20年!長壽專家培養出5健康習慣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05 焦點.健康知識+
「綠陪伴」助挺過癌症! 53歲園藝治療師張淑菱:大自然給無條件的愛與療癒
「誰能給無條件的愛?只有自己還有大自然能給。」園藝治療師張淑菱沒特定宗教信仰,但她相信宇宙豐沛的能量支持她,大自然裡花草,總是默默無聲給出愛與療癒。四年前,四十九歲的張淑菱面對生命重大陷落。父親離世,不久後她被檢查出大腸癌第三期。過去護理的專業訓練讓她深信,哪裡生病就醫哪裡、身體的痛苦都有對應的藥物,頭痛時吃頭痛藥、恐慌症有恐慌症的藥。直至這場大病她才明瞭,身心靈很難切割,病痛深受情緒及環境影響,來自累積與壓抑的情緒、各種生命角色帶來的壓力。四十九歲前,張淑菱每個角色都要完美演繹,背上了許多「應該」。大病迫使她在生死邊緣放下責任與應該,審視生活壓力、拆解各種關係角色。她認為自己最大改變是「做想要做的事而非應該做的事」。罹癌初期,她喝了各種聽說能抗癌卻難下嚥的蔬果汁,不殺生改吃素;後來回到內心,不勉強自己,改吃那些喜歡也健康、能讓自己快樂的食物。過去她總將原生家庭所有事情攬上身,現在懂得「站對位置」,不去承擔其他角色的責任。張淑菱有三張園藝治療執照,過去兩年在社區為長輩上廿幾堂課,都是走進大自然,從中達到療癒的課程。她自謙不是園藝治療師,「園藝治療師」要懂園藝又要能治療,她沒那麼厲害,她只是喜歡花草,從大自然中感受療癒與能量,生病期間更從中獲益,希望能透過大自然為長輩做「綠陪伴」。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01 養生.家庭婚姻
婆婆要求媳婦負責拜夫家祖先!媳無奈「為何要不同姓氏的人來拜?」網友:結婚一家人,分遺產變外人
在台灣有不少家庭遵從傳統習俗,逢年過節、平日都會祭拜祖先,而拜祖先及準備供品的重責大任往往落在媳婦身上。一名媳婦婚後跟公婆同住,被婆婆要求要幫忙拜夫家的祖先,說結了婚就是一家人了,要盡媳婦的義務。對此媳婦無奈表示,由於自己沒有拜拜習慣,平常也不會拜娘家的祖先,婚後卻被要求要負責拜夫家祖先,讓她怒問:「拜祖先是媳婦的責任?為何要不同姓氏的人來拜祖先?」拜祖先究竟是誰的責任?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團發文詢問大家意見「拜祖先是媳婦的責任嗎?為何要不同姓氏的人來拜祖先?」,貼文一出引起廣大網友回響。部分網友支持媳婦觀點,認為自己的祖先自己拜。「這個時候媳婦就是夫家的人,其它就把妳當外人」、「有問過祖先想不想被不同姓的人拜嗎?」、「通常拜神、拜祖先媳婦兒的份,但分財產就是門多沒份」、「其實不是拜,是要媳婦去煮一桌菜,沒煮就是沒盡本份」、「以前的女人不用賺錢不用工作,結婚了就讓男人養在家裡帶小孩,當然有那麼多美國時間在家裡操持家務,現在哪個女人不上班不用賺錢?!以前的女人還冠夫姓咧,現在誰還在冠夫姓?!要談責任那相對的,也該談權利,想要媳婦做東做西,我就問以後婆家分遺產的時候會算媳婦的一份嗎?!時代變了,就是有人一直活在過去,不懂得長進才會有那麼多婆媳問題」、「自己的祖先本來就是要自己拜呀!」、「媳婦永遠都是外人,分財產的時候怎麼都沒有想到媳婦⋯」、「以前的婦女結婚多有冠夫姓。所以不是外姓人拜祖先餒。後來就開始由婦女準備祭拜用的祭品大多由男性家人祭拜神明(祖先一樣都要祭拜)現代婦女幾乎上班到除夕,能趕上除夕團圓飯就不錯啦」。也有部分網友認為,媳婦嫁到夫家後有義務拜夫家的祖先。「既然嫁人就是夫家人,怎麼說是外人,只是現代人沒有冠夫姓而已。」、「先拜著來,若到百年還沒離婚,裡面會有一席之地的!那是一份心意,飲水思源,感恩以往的庇佑,也期待往後順心如意」、「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再怎麼說都是緣才會做一家人,一定要心裏存著歡喜做!」、「祖先都不拜為何結婚?談戀愛就好了不用負任何責任也不傷感情」、「媳婦入門就拜男生的祖先了,就等於他們家的人了,妳們說要不要拜祖先呢,他們的祖先是會保佑你的,年輕人別太鐵齒,只是拜祖而已,只要是一家人死了以後都要上去當,公.嬤.讓下ㄧ代子孫後代延續燒香拜祖下去的」、「因為百年後妳也要入列,必須先打好關係!」。也有網友表示其他看法及建議,「自己家自己解決,現在年輕人都不生小孩了,也愛拜不拜的,不拜通通入塔廟就是,以後的事個自承擔。」、「我家都是爸爸負責!」、「把主先送到塔位放...出錢就好,有空就去拜拜,沒空花錢請師父代勞...一堆主先住在一起很熱鬧呀!還可以竄門聊天打麻將」、「我印象中是女主人的權威。所以只要是負責的就是主, 剩下的人以後就不可以對她指指點點」。統整網友的留言,發現有7個常見拜祖先婆媳會產生的矛盾點:1.家庭角色認知差異:不同家庭對於媳婦在家中的角色認知可能存在差異,有些家庭認為媳婦應負責拜祖先,而有些則認為這不是她的責任。2.傳統觀念與現代價值衝突:一些人堅持傳統的拜祖習俗,認為媳婦應該遵循這一傳統,但現代的價值觀可能不再像過去那樣強調婦女的角色和責任。3.夫家地位和尊重:有些家庭可能認為,媳婦對於夫家的祖先不夠尊重,這可能會引起家庭內的矛盾和衝突。4.夫家期望和婆婿支持:夫家可能期望媳婦遵循傳統習俗,而婆婿則可能面臨在支持妻子和支持家族傳統之間的矛盾。5.家庭成員之間的角色定位:拜祖先活動可能暗示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角色定位,如媳婦是否被視為家庭成員而不是外人,這可能會引起矛盾。6.溝通不足和彼此理解不足: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溝通和理解,對彼此的期望和立場了解不足,則容易產生矛盾和誤解。4指南避免因拜祖先產生的婆媳問題在面對拜祖先這個家庭活動時,媳婦和婆家人可以共同思考以下的建議,以確保拜祖先成為全家人共同參與的事情:1.祭祖是全家人的事:拜祖先是一個家庭的活動,不僅僅是媳婦的責任,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參與,共同懷念祖先,表達敬意和感恩之情。透過共同參與拜祖活動,可以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連結,加強家庭凝聚力,讓家庭更加和諧和幸福。2.家人分工共同準備:不要讓拜祖先的負擔壓在媳婦一人身上,婆家人也應該盡一份力。可以輪流負責不同的準備工作(準備供品、整理佛桌/祭壇、拜拜),分擔彼此的責任。3.尊重媳婦個人意願:個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習慣各有不同,應該尊重每個家庭成員的意願和立場。如果媳婦不願意參與拜祖活動,應該尊重她的決定,而不是強迫她去做。4.文化的傳承與延續:讓拜祖先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透過參與和傳承,讓家庭成員更加了解和尊重祖先的重要性,維護家族的傳統價值觀。總之,拜祖先是一個家庭的共同事情,需要家庭成員之間的共同努力和溝通合作。通過共同參與和理解彼此,可以確保拜祖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繫和凝聚力。延伸閱讀:.媳婦不煮年夜飯,婆婆碎念以前都做到死!網友:「多年媳婦熬成婆」抓交替?.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
-
2024-02-02 焦點.健康你我他
安頓身心不應有過高期待,沉澱慢下來修復自己靠「這兩招」
從小習慣壓抑自己內心的感受,我不知不覺成為和自己失聯的人,生病後才明白疾病是要帶領我穿越層層迷霧找回自己,而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經過一路顛簸和疾病拔河的旅途,最後終於來到一個不得不停下來重新理解自己人生的時候,才發現必須在生命斷層中滋養重生之花,畢竟無法改變過去,只能夠轉念好好哀悼,然後與自我和解。新的一年裡,我對健康的新願望是先求有再求好,歷經屢次急切地想要脫離疾病的箝制,反而退回原點重創信心的波折及拉扯後,對於身心安頓之道,我不再有不切實際過高的期待,希望能夠先穩定下來,由於患病時日並非一朝一夕,我學會釋懷及放下。有些事急不得,無法強求立即見效,要修復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沉澱慢下來。首要生活作息規律化所以我會事先把當日的行事曆依重要性的先後順序排好,再按表操課,減少被不必要的外務影響;更要飲食清淡,多蔬果少肉類,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每天固定騰出時間運動做甩手功、按摩及伸展放鬆。其次是接觸大自然療癒紓壓喜愛透過閱讀吸收新知、開啟嶄新視角;我也經由宗教信仰和更高的力量連結,雖然不斷來回和自我對話的過程並不容易,可是經歷困頓,讓我學會感恩,並且更有同理、慈悲心。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26 焦點.元氣新聞
父突然心臟不舒服…網友曝濟公5字指點 找「這位」心臟科權威
「醫生緣,病人福」,濟公師父除了指點迷津,還能幫信徒尋找名醫,一名女網友於PTT貼文,指稱在前年一月二十八日因緣際會地至佛堂,當時已經下駕的濟公師父給她兩張符,一張是祈求網友父親延壽保命,另一張則寫下「奇美 顧博明」等五字,提點換至柳營奇美接受心導管手術。被神明託付 醫:自己開刀順利、患者也有慰藉對於被濟公師父點名,自己名字被揭露在PTT網站,柳營奇美心血管中心主任顧博明表示,執醫20多年,確實遇過幾次類似看診經驗,病患至診間後自訴是聽從某個神明建議,而前來求診,但沒看過神明手諭紙條,而上面寫著他的名字。對於該網友所提及的神蹟,顧博明表示,有幸被濟公點名,感到相當榮幸。因該個案檢查後各項數據良好,並未執行心導管手術,不用置放心血管支架,所以印象並不深刻。顧博明說,尊重每個病患的宗教信仰,即使得知某患者在神明指點下,至柳營奇美醫院掛號就醫,也是平常心看待。事實上,如果獲得神明加持,在治療上,反而減少了許多壓力。之前幾次神明託付病患,在治療、開刀時,確實「有如神助」,特別順利;再者,神明推薦醫師,這對患者也具有慰藉鎮定作用,不管術前、術後,病人心情平順,也有效縮短恢復期。網友分享濟公神跡 指點父親尋醫女網友指稱,三年前,主管老公開始當濟公師父的乩身,她本身拜拜(廣澤尊王、王爺),但是從來沒有拜過濟公,並未因為好奇而想去看看。前年一月初,濟公下駕時跟她主管提了,要她過去一趟,甚至還點出一月二十八日放假,那天請過來一趟。網友主管半信半疑看了班表,才發現她確實當天休假。主管告知此事時,該網友心想:「這麼神奇?那就去看看濟公有什麼想要指點的」當晚,到了辦事佛堂,濟公師父已經下駕,那天來的是大師父,腔調是杭州腔國語,一見面就拿了一張早已畫好的符,說著「林小姐,去幫您的父親大人拜拜,祈求讓您父親大人延壽保命呀~去哪裡拜呢?大年初六呀~去武當山上帝廟拜。網友表示,濟公師父一講完,自己馬上背部一涼,因為「武當山」這個關鍵字!那是自家村莊的大廟,主奉玄天上帝,也可以說是她爸的唯一信仰!接著,大師父又拿了另一張符接著說,「這張符,等妳初六拜拜完,初七再打開,在那之前都不可以看哦~了解嗎?初七看了便會知道意思。」於是她初六拿著第一張符去上帝廟按照師父所交代的,求上帝公幫忙爸爸祈福延壽,隔日初七晚上,打開了第二張符,上面只寫了五個字 「奇美 顧博明」,那是一個醫師,非常有名的心臟科權威。發願當寺廟義工 幫父擋一劫不用手術網友父親是心臟病患者,在成大看幾十年了,也做了好幾次心導管手術,以及一次繞道大手術。網友指出,年初六父親當天心臟不舒服,還因為這樣,至上帝廟走走。初七晚上,她當著父親的面,打開第二張符時,父親不得不信,抱持著試試看心態,轉至奇美檢查。在奇美初診,顧醫師安排一些檢查,排定三月份直接到柳營奇美做心導管手術。但檢查報告出爐後,醫師表示,主要兩條大血管在成大裝置的支架仍具有功效,而小血管硬化部分,靠吃藥就好,這次看起來沒什麼大問題,所以不用手術!那次沒有裝支架,但網友父親接受侵入檢查,手上有傷口,因此,住院一晚。隔日出院,正好是公事日,她開心地向濟公師父報告「爸爸出院了…」,但話還沒講完,當天下來辦事的二師父便用「台語」慈祥的說,「沒開刀是好事情呀,因為你發願要來寺內幫忙,所以幫你爸爸把這劫擋掉啦。」女網友讚嘆濟公師父神威顯赫,幫父親找醫術更高明的醫師,她心存感激,便在濟公師父身邊幫忙,希望能跟著祂們一起完成慈悲濟世的善願,在網路分享當時師父開的那張符。
-
2024-01-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學習、欣賞、分享、不同宗教的信仰之美好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以「寬闊的胸襟」討論宗教與照顧病人的看法。一位進入大學時才在某種機緣下,接觸到佛教經典,而後了解佛教所講的因緣果報,並不是宿命論,而是存在無限多的可能性,重點是要勇於與自己的習慣挑戰,只要堅持下去,未來是可以自己抉擇的。→想看本文一位內科主治醫師分享個人從小受到一貫道的宗教熏陶,尊重各種儀式,而在行醫路上學會用更開闊的心胸去看待各種醫療方法,無論是民俗療法、中醫,還是那些在宗教儀式中禱告、祛病除魔、收驚制煞的儀式。→想看本文由他所分享與病人的互動展現出醫師難得的胸襟。一位國立大學醫學院資深教授、護理界資深學者與台灣安寧緩和療護的推手,以本身出自佛教家庭,後來轉為天主教教徒的心路歷程,分享自己與各不同宗教領袖討論宗教信仰的經驗,得到喜悅,而能體會尊重不同宗教的信仰之美好。讀了盧俊義牧師大作「用寬廣的胸襟,看待與我們出道不相同的對象」,感佩萬分!這才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如果不同宗教彼此忌恨殘殺,如同現在的以哈戰爭,那絕不是上帝的子民。我從小在佛教的家庭中長大,小時候母親常帶我去廟裡拜拜,初一、十五會吃素。十五歲時母親去世,骨灰放在一間很大的廟宇之靈骨塔中。廟中有一位90多歲、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當我去廟中祭拜母親時,常常去向老和尚請教人生的道理,還記得老和尚有次當著我父親的面摸摸我的頭說,這孩子有慧根,以後可以出家!從此父親就不許我踏足這間廟宇了。但是我在高中時代迷上了禪宗,讀了許多禪宗的書,解答了我對人生諸般的困惑。後來因緣際會認識了天主教,並且在天主教內受洗。拜師學習聖經,在輔大教存在主義哲學的耶穌會鄭聖冲神父,不但有問必答,滿足了我對生命的好奇及天主教信仰,更是被他無微不至的愛心撫慰了我喪母後的孤兒心靈。從此鄭神父的教會就變成了我的家,使天涯孤女心找到了生命的安頓。雖然天主教的信仰變成了我生命的中流砥柱,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許多不同宗教的師長及好朋友。比如說我曾經與法鼓山的聖嚴法師對談生死6個小時,驚羨且五體投地拜服他的智慧。就讀天主教輔大神學院時,常常與基督教各宗派的牧師一起討論神學問題。精彩的互動與激烈的辯論,使彼此的信仰更深,非常難忘的深刻體驗。從事安寧緩和療護,照顧末期的病人時,我更是在臨床上見到不同宗教的同仁,對病人的悲憫心憐恤情。例如一位虔信佛教的護理同事幫病人做美足護理,病人是一位整個腳長滿了老繭,並且十只腳趾甲都佈滿灰指甲,看到護理師認真的一盆水、一盆水的換洗病人的腳,泡軟了以後幫他剪腳趾甲,那種認真虔敬的態度,使我想到聖經的教訓:耶穌勸告祂的門徒們要彼此洗腳。所以這位佛教徒的護理師其實是真正落實了耶穌基督的教誨。天主教的大家長單國璽樞機主教最好的朋友,是法鼓山的聖嚴法師與佛光山的星雲大師。他們談經論法,互相交換信仰的生死觀,真是精彩絕倫。三位大師濟濟一堂其樂融融,好似天堂或極樂世界的臨現!其實天主教與佛教也常常一起合辦各種活動,例如「夫婦懇談會」是幫助結婚多年的夫妻再度學習深入溝通與彼此瞭解。通常是3至5天的活動時間,學員們需住宿,見面彼此打招呼時,佛教徒會說:「早安!天主保佑。」而天主教徒則會說:「阿彌陀佛,早安!」充分顯示了彼此的尊重與欣賞。好像看到了世界大同般的美好。我在照顧臨終病人時,看到病人們形形色色不同的信仰,有一種深沉的體會,人們如果相信一種正信的宗教,就要信到骨髓,信到血液裡去,變成是自己的生命核心,形成了自己的生命觀,價值觀,意義觀。如果只是膚淺的皮膚信仰,那麼碰到人生的困境及挑戰時,信仰就不見了。可是真正的深度信仰可以給人內在的力量,尤其是遇到困難,痛苦,死亡時,信仰會比生命更重要。而且我也發現,愈是具有深入血液骨髓信仰者,愈能以開放的心胸接待不同宗教者,視之為兄弟姊妹。最好的實例是印度德肋撒修女,她雖然是天主教的修女,但所照護的絕大多數都是印度教的病人與窮人,她懷著大愛做小事,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位小兄弟小姐妹。任何一種宗教,如果狹窄到排他、唯我獨尊,那可能就不是正信的信仰了。因為如果認真去瞭解每一種正信宗教的教義與歷史,就會產生尊敬。如果產生排他性,那是因為不瞭解、沒有學習。神愛世人,佛渡眾生,所以只有人在分彼此,我相信真正信仰是不會互相排斥的!我住在南投四年多,養病期間多次參訪附近的中台禪寺,驚羨於他們眾多法師的特質:喜樂、愛心、智慧、勤奮、虔誠,真是人中龍鳳!怪不得能吸引那麼多高知識份子出家,加入他們的修道團體!他們像一塊強力磁石,深深吸引著追尋信仰的人們。如果不同宗教者,都能互相尊敬、欣賞、學習、分享,世界會更美好!延伸閱讀:1/15 我們沒有那麼不同——「用寬闊的胸襟看待與我們出道不相同的對象」1/17 信仰與醫學的交織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信仰與醫學的交織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以「寬闊的胸襟」討論宗教與照顧病人的看法。一位進入大學時才在某種機緣下,接觸到佛教經典,而後了解佛教所講的因緣果報,並不是宿命論,而是存在無限多的可能性,重點是要勇於與自己的習慣挑戰,只要堅持下去,未來是可以自己抉擇的。→想看本文一位內科主治醫師分享個人從小受到一貫道的宗教熏陶,尊重各種儀式,而在行醫路上學會用更開闊的心胸去看待各種醫療方法,無論是民俗療法、中醫,還是那些在宗教儀式中禱告、祛病除魔、收驚制煞的儀式。由他所分享與病人的互動展現出醫師難得的胸襟。一位國立大學醫學院資深教授、護理界資深學者與台灣安寧緩和療護的推手,以本身出自佛教家庭,後來轉為天主教教徒的心路歷程,分享自己與各不同宗教領袖討論宗教信仰的經驗,得到喜悅,而能體會尊重不同宗教的信仰之美好。「陳醫師,麻煩您幫我看看,我的腹水與腫瘤是不是已經不見了?」林先生來醫院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躺在檢查檯上,在檢查前,跟我說了這句話,提醒我要好好幫他追蹤這兩個問題。他是我照顧已久的病患,罹患了晚期肝硬化合併頑固性腹水。一個月前,因為肝癌指標升高,他接受了腹部電腦斷層掃描,結果在右側肝臟靠近橫膈的區域,發現了一顆約一公分大小的肝腫瘤。我原先建議進行肝癌射頻消融治療,但林先生希望有時間再思考,於是我隔了一個月再為他安排了一次追蹤性腹部超音波檢查,除了以確認腫瘤的位置之外,也可以觀察這個腫瘤是否會快速長大。這天,林先生來到超音波檢查室,精神煥發,聲音洪亮。當我揭開他的衣服,發現他的腹部明顯縮小。超音波檢查時,腹中的小腫瘤確實如先前電腦斷層所見,大小未變。然而,讓人驚喜的是,原本頑固的腹水竟然不翼而飛!這讓我心生疑惑:這段時間他是否接受了某種特殊療法? 腹部超音波檢查快結束時,我隨口詢問了林先生是否有進行其他治療。他滿臉喜悅地告訴我,他到了彰化的某個廟宇,求助於「三媽」。「三媽」是民間信仰中的黑面媽祖,專門解决各種難治疾病。我小時候家中長輩也會提到這類民間療法,所以我在幫他做檢查的時候,能自然地與他交流,沒有顯露任何貶低的語氣。儘管腹水消失了,我還是隱約在超音波中看到了疑似肝癌的肝結節,但要確定是腫瘤是否消失了,還需進一步用電腦斷層掃描來確認。即使如此,他的腹水完全消褪仍然讓人覺得很驚奇。於是我保守地向林先生解釋:「林伯伯,您的腹水的確不見了,至於肝癌的部分,我們可能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觀察。等您回診時,我們再來討論。」幾天後,我們在診間見面,查閱他最近的抽血數據,赫然發現,肝癌指標竟然正常了。「沒有接受任何正規醫療,然後腹水與腫瘤都好了?」我在內心有點驚訝這個檢查結果,因為很顛覆自己的醫學認知與經驗,不過,我還是很仔細地幫他解釋所有的檢查結果。聆聽我解釋後,林先生顯得相當輕鬆,並興致勃勃地與我分享他這段時間尋求「媽祖」庇護的經歷。陪伴他來的是他女兒,這時卻顯得有些不安,急忙澄清道:「父親能有今天的康復全是醫師您的醫術卓絕,我們一定會嚴格遵循您的醫囑,只不過我們也嘗試了一些民間的療法而已……」她似乎擔心這樣的分享會讓我無法接受這個帶有迷信色彩的做法。但我除了驚訝之餘,並無顯露任何反對或排斥的態度,然而基於醫師的職責,我也善意地提醒他:「目前暫時病況也許有獲得緩解,不過可能要再過一段時間,才能確認腫瘤是否已經控制了,也許我們繼續每個月追蹤,再來討論後續的治療。」 病人聽了這些建議之後,他點點頭,承諾我一定會好好追蹤。結束看診後,在他要走出診間前,我帶著愉快的口吻,跟他說:「下次去看彰化時,幫我跟媽祖問好。」媽祖的信仰在台灣民間有著很強大的精神支持力量,例如每年的白沙屯媽祖遶境,總會發生令人驚嘆的事跡,並在網路上流傳開來。而我自己在臨床上,若碰到很不確定臨床困境的時候,我也會在適當的時機,詢問病人或家屬是否有宗教信仰,對於那些信奉媽祖的病患,我會建議他們的家屬前往媽祖廟祈求指引,並請媽祖賜予籤詩,以指點臨床困境的方向。這個如同發「會診單」,只是接受會診單的是「媽祖」。許多家屬會帶著虔誠的心,去附近媽祖廟參拜,尋求神諭,並將所得的籤詩帶回給我作為參考。我會把籤詩中的智慧融入我的醫療判斷,對病患或家屬詮釋籤意。我經常半開玩笑地戲稱這個過程是解讀「媽祖婆的會診回覆」。奇妙的是,每次的籤詩總能隱約預示著病患的未來病情走向。這種現象在醫學理論上雖難以解釋,但透過這一過程,我總能幫助病患和家屬共度難關。 而面對信仰基督教的病人,在臨床治療中遇到難題時,我則會鼓勵病人或其家屬跟上帝禱告,因為我相信:「當我們遇到艱難的臨床抉擇,或許透過禱告,全能的上帝能透過某種啟示為我們指出一條明路,並藉由醫療團隊之手,成就神的安排。」歷年來,每每這樣的情境發生了,在禱告之後,都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這些親身經歷的神秘體驗讓我相信,冥冥中似乎存在著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背後默默支持著這些有信仰之人。記得曾在讀醫學院時,中醫導論的老師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如果西醫真的無所不治,那麼中醫又是如何得以跨越世紀的風霜而流傳至今呢?如果中醫真有治百病的靈丹妙藥,那台灣又何以遍布求問解惑、指點迷津的宮廟?」這個問題讓我學會用更開闊的心胸去看待各種醫療方法,無論是民俗療法、中醫,還是那些在宗教儀式中禱告、祛病除魔、收驚制煞的儀式。能夠有這樣的胸襟,我想應該是得力於從小受到一貫道的宗教熏陶,學會了尊重這些儀式,而不是嗤之以鼻。這些信仰與儀式不僅僅是一般市井小民生活的一部份,同時它們也賦予了我們醫療團隊幫助病人的力量,在他們最無助的時刻,通過信仰找到心靈的慰藉。延伸閱讀:1/15 我們沒有那麼不同——「用寬闊的胸襟看待與我們出道不相同的對象」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們沒有那麼不同——「用寬闊的胸襟看待與我們出道不相同的對象」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以「寬闊的胸襟」討論宗教與照顧病人的看法。一位進入大學時才在某種機緣下,接觸到佛教經典,而後了解佛教所講的因緣果報,並不是宿命論,而是存在無限多的可能性,重點是要勇於與自己的習慣挑戰,只要堅持下去,未來是可以自己抉擇的。一位內科主治醫師分享個人從小受到一貫道的宗教熏陶,尊重各種儀式,而在行醫路上學會用更開闊的心胸去看待各種醫療方法,無論是民俗療法、中醫,還是那些在宗教儀式中禱告、祛病除魔、收驚制煞的儀式。由他所分享與病人的互動展現出醫師難得的胸襟。一位國立大學醫學院資深教授、護理界資深學者與台灣安寧緩和療護的推手,以本身出自佛教家庭,後來轉為天主教教徒的心路歷程,分享自己與各不同宗教領袖討論宗教信仰的經驗,得到喜悅,而能體會尊重不同宗教的信仰之美好。有幸拜讀盧俊義牧師與陳榮基教授的二篇大作「用寬闊的胸襟看待與我們出道不相同的對象」,讓我想到達賴喇嘛常常說的一句話:「所有的生命,都是想遠離痛苦追求快樂。」所以在這一點上,不論個人是何種宗教背景,都不應該是我們幫助別人消除痛苦、追求幸福快樂的阻礙。反而在生而為人,無法逃離生老病死的束縛中,宗教能夠提供給我們更寬闊的胸襟來包容一切。從小家中是一般的民間信仰,那時對宗教的印象就是村子裡的宮廟每年作醮的時候,都會請布袋戲、歌仔戲班來演出,當然更重要的是有免費的流水席可以吃。所以雖然說是酬神,但是在那個物資艱困的年代,這可是難得可以好好打牙祭的機會。我長大的鄉鎮,一所由天主教會所設立的醫院,除了軍醫院以外,是鎮民們重要的醫療場所。還記得那些和藹可親、會說臺語的外國神父修女們(以前以為都是美國人),親切的問診與照護的樣子。印象中神父修女們並沒有特別傳教,只有在聖誕節時醫院大廳跟旁邊的教會有應景的佈置。開始對佛教有興趣,是因為準備大學聯考時,有時候在圖書館讀累了,會起來翻翻書架上的書,偶然翻到一本「正信的佛教」,它的內容讓我覺得很新奇,因為印象中佛教不就是吃齋念佛求生淨土嗎?原來佛教還講道理,講人生是不圓滿的,甚至究竟來說是充滿痛苦的。佛陀跟菩薩竟然不是神的一種,佛陀的意思是「覺悟者」,佛經中滿滿的古文原來是教我們解脫痛苦的東西。這對於正因為準備大考苦惱的我,充滿了吸引力。因此上大學之後參加了佛學社團,開始有興趣想了解佛教的內容。慢慢才知道原來菩薩是梵文菩提薩埵的簡稱,粗略翻成白話中文的意思是「覺悟的勇士」。慢慢跟著學長以及指導老師,多少聽一點佛經的道理,當然不懂比懂的還多。不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佛陀在覺悟時說的那句話,「奇哉奇哉,眾生皆有佛性,只是因為煩惱執著而不能解脫。」這句話讓我覺得人人都是平等的,而且都是有寶貴價值的。開始進入臨床工作後,好像離修行解脫越來越遠。但是因為看到人生百態,就會想到不管有些人是自己受苦,有些人是令別人受苦,不管是哪一種,造成這種現象都是因為各種因素聚集所造成的。有些人是天生的性格,有些人是後天的環境,更多的是這兩者加在一起造成影響。但是只要造成這個結果的這麼多的因素其中一個改變,結果就會不一樣。所以佛教所講的因緣果報,並不是宿命論,而是存在無限多的可能性,重點是要勇於跟自己的習慣挑戰,那麼未來是可以自己抉擇的。而這些事情根本無關乎宗教,不管是對上帝堅定的信仰,或是對各種神的虔誠祈禱,而願意做改變,或許在短期看不出有什麼不同,但是堅持下去一定會看到不同的結果。原本是想分享一些我在臨床上看到,不同宗教之間彼此的包容與惺惺相惜,例如原本信基督宗教的媳婦,為了祈求讓婆婆的病快點好起來,也幫忙摺紙蓮花燒給冤親債主。或是佛教的法師,在面對不同宗教信仰的病人時,一起跟病人向媽祖或是上帝祈禱。這些在臨床上遇到的真實狀況,都是很令人感動的。我想宗教的共通點,都是希望能夠幫助所有人解除煩惱、超脫生死的痛苦。但是也看過有一些病人與家屬,太過於堅持只有自己的宗教才是正確的,弄得反目成仇,到死的時候都不肯包容和解。我常想這樣的堅持是真的為了別人好,還是只是自己的私心罷了。地藏經中有一段話,提到佛跟菩薩有時候為了幫助眾生,會化現為國王、大臣、男子身、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等等。只要是對人有利,能幫人解脫就好了,菩薩(覺悟勇士)們並不會自我設限要用甚麼形象來幫助人。所以即使面對是不同宗教的人們,只要能看到每個人都具有想要離苦得樂的共同點,我們就是彼此的貴人。當然在追尋生命的最終極意義,每個宗教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與目標,但是希望不再有痛苦,能得到永遠的幸福快樂,在這點上,我們都是一樣的。延伸閱讀:2023-11-20 用寬闊的胸襟看待與我們出道不相同的對象 2023-11-22 佛教徒的醫師如何用寬闊的胸襟看待與我們出道不相同的對象
-
2023-12-23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黃瑞仁每天走7500步養生、打高球當運動!看診傾聽病患的心,用專業幫助病人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今年8月1日走馬上任,他是國內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療及研究先驅,帶著在台大雲林分院、金山分院做出的實績,盼能將輔大醫院升格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打造成一流的天主教大學醫院。黃瑞仁養生秘訣/多走路、打高球當運動運動方面,黃瑞仁每天盡量維持走7500步的運動量,平時有空也愛打高爾夫球,雖然他從36歲開始打高爾夫球,但他自認球技不是很好,一直停留在95桿上下,他笑說,「這也跟人生際遇一樣,有起有伏」。黃瑞仁出生於嘉義市,嘉義高中畢業即考上台大醫科榜首。自小成績好的他,其實不曾決定是否要從醫,只是高中老師問他要不要考醫學系,因此順利考上醫學系。他笑稱:「我是做中學、先結婚再談戀愛。」用專業幫助病人、傾聽病人的聲音黃瑞仁是在大四時開始思考醫師這個志業。當時一位癌末病人談及她最放不下的是3個孩子,因為有相同宗教信仰,兩人相談甚歡,幾周後該病患寄卡片給他,並寫道「黃醫師,你是我看過最好的醫師」,令他相當驚訝。對還是醫學生的他來說,他連醫師都稱不上,不會診斷、化療、開刀,在病人眼中卻是最好的醫師,心想若將來有機會能學習某種醫療技能,用專業幫助病人、傾聽病人的聲音,又能在提供服務過程中,讓病人感受到他們的關心,不就是完美職業嗎?曾師從日本心導管權威選擇走心臟內科的黃瑞仁,1995年遠赴日本北九州市小倉記念病院,跟隨國際心導管權威延吉正清教授學習「循環器科介入性心臟學」。半年後回國,在時任台大內科部主任李源德教授的指導下,設立緊急心導管治療團隊,成為台灣醫界急性心肌梗塞治療的先鋒,拯救眾多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心臟病等急重症患者。署立雲林醫院2004年改制為台大雲林分院,但雲林長期醫療資源不足,沒有任何一台心導管設施,時任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專長是心外科,黃瑞仁則是心內科,兩人有合作經驗,林芳郁即邀他到雲林分院當副院長。黃瑞仁說,自己母親是嘉義人,55歲就因胃癌去世,妻子也是嘉義人,了解雲嘉地區的醫療困境,贊成他至雲林分院貢獻一己之力。他到雲林分院第一年便成立心導管醫學中心,第三年成立健康管理中心,後來他回到雲林分院擔任院長時,更全面拓展醫療業務,如今地方對於雲林分院醫療品質是有目共睹的。盼帶領輔大醫院再升格如今黃瑞仁到輔大醫院服務,為新莊、泰山、五股地區的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腦中風、重大外傷、主動脈剝離等患者,提供全年365天無休的醫療服務。近年輔大醫院積極爭取醫院評鑑,今年1月已經從原本的地區醫院升格成為區域醫院,黃瑞仁認為,目標要更上一層樓,盼能成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黃瑞仁在醫院內強調「團隊合作、尊重關懷」的文化。他指出,過去常以醫師為主、醫師為大的醫療團隊,現在大家要放下身段,若要病人得到好的醫療服務,醫師、護理師、醫事人員到行政人員都是服務的一環,這是一個團體的服務。「尊重能展現出個人素養」,黃瑞仁表示,母親曾在病榻前說「阿仁,你將來當醫師,一定要關心病人。」他期許自己與同事不只治療病人也關懷病人,讓醫療過程更完美。黃瑞仁說,台灣大部分的人的生活都在水準之上,因此要注意「別吃太多」,避免太油、太甜與太鹹的飲食,不過他並沒有特別忌口的食物。此外,抽菸對於心臟科醫師來說,是百害無一利,呼籲民眾能少抽菸就少抽。黃瑞仁小檔案年齡:62歲專長:內科學、心臟血管醫學、超音波學、心導管術、加護醫學、基因體學現職:輔大附設醫院院長學歷: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經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常保樂觀心態、飲食節制、記得運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12 失智.名人專家
失智照顧/傾聽與對話 儲備靈性照顧能力
照顧失智家人,需要靈性關懷。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顧問、靈性關懷師劉亮馨說,靈性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擁有平安和滿足感,還能強化面對苦難的韌性、順應環境的彈性。靈性的定義,在於尋求生命的意義、目的,並不斷去超越以及重啟各種連結,包含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甚至是人與宗教信仰的關係。劉亮馨強調,靈性照顧、儲備不能等到失智發生才來做,平常就要準備,對高齡者尤其重要,就像鍛練肌力和存骨本,愈早開始愈好。劉亮馨以澳洲的靈性照顧指引為例,要活躍老化、促進高齡者的健康和福祉,一直到生命後期,都需要有靈性照顧貫穿其中。台灣已將靈性照顧列入高齡者照顧的政策白皮書,期待第一線高齡工作者,例如關懷據點工作人員、居服員、醫護人員的靈性照顧基本能力和辨識靈性需求的能力能夠提升,或轉給專業靈性照顧者,銜接上照護資源。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失智照顧強調「以人為本」,家屬或照顧者平常應多深入陪伴失智者,傾聽、同理並了解過往的生命歷程,這也是靈性照顧的本質。「記憶雖然消失了,但愛一直都在。」家人的關懷是斷不掉的緊密關係,也有助於減緩惡化。關於確診失智的資源銜接,失智共照中心扮演重要角色,引導及協助家庭照顧者,提供照顧技能、轉介長照服務資源使用等,民眾要多加利用,請個管師串連各項既有服務,減輕照顧者的身心負擔。陳筠靜強調,盡量避免在家中孤軍奮鬥,多與其他家庭照護者交流,得到安慰。至於年輕型失智者,可透過勞動部「職務再設計」計畫,持續在職場發揮所長,守護失智者價值。更多相關報導跨海自述 英國醫師與失智共存14年失智照顧/避免失智被詐騙 3招防淪肥羊失智照顧/國內8萬失智人口 未被長照傘覆蓋
-
2023-12-0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走出同溫層
【編者按】:本週延續「寬闊的胸襟」為主題,邀請三位不同背景的資深醫師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精神科醫師兼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灣神學院神學士的歷練,以自己對過去所作所為的反省,提出要培養寬闊的胸襟,就需要改變故步自封的心態,走出同溫層,去接觸、了解新的人、事、物。一位外科醫師認為醫療行為是團隊工作,必須經由醫師、護理師、檢驗師、藥劑師、復健師、放射線師等專業技術人員與醫事行政人員共同協力才能完成,因而呼籲醫療人員間相互包容與尊重,用寬闊胸襟來創造快樂有成就感的工作環境。一位自閉症權威的兒童精神科醫師以其個人在國外求學的經驗,以及回國後多年的努力,分享他的心得:成人應以開闊的胸襟面對不同需要的兒童,建立這樣的社會文化和制度法律,促進所有的兒童快樂地成長、發展潛力、貢獻社會。拜讀「醫病平台」三篇有關「寬闊的胸襟」的文章,腦子裡浮現一些有關這方面的往事,把它記下來警惕自己。從1970年進入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當住院醫師算起,我已經當了53年的精神科醫師,看過許多病患,教過不少年輕醫師。有一次電視正在報導有關精神疾病的主題,我的妻子大聲喊,叫我趕快來看一位我們兩人都認識的年輕醫師受訪的報導。我有點故意慢吞吞走去看那報導。我當時的心態是那個主題是我的專長,怎麼會去訪問那年輕醫師。事後回想,若我當時能打從心裡為我教過的年輕人上節目受肯定而高興,那該多好!如果能打開心胸,分享別人值得高興快樂的事,人生會更美好,因為「分享的快樂加倍多」。可惜人常常見不得別人好。1981至1984有二年多的時間,我當台大醫學院及台大醫院精神科代理主任。當時華視兩位很有名男女主持人希望能和台大醫院精神科共同策劃一個早上8點的衛教節目,向民眾介紹精神疾病。當時我花了不少時間規畫此衛教節目。該節目從9月開始播出,可是才播出兩次,我突然接到主持人的電話說這個節目不能再播出了。原來是有萬年國會立委向教育部施壓,說10月有許多僑胞回國,不可讓僑胞在光輝的10月看到電視台播出精神疾病節目。天啊,那萬年立委認為精神疾病是可恥見不得人的事,怎麼能出現在電視節目上。其心胸狹窄,自認官大學問大,無法接納不同意見。我對中醫接觸不多,了解有限,因此多少有些偏見。曾有一位有名氣的中醫師,因焦慮、失眠影響到他的生活作息及工作來看我的門診。他並不以中醫師身分來看我的精神科為恥。現在回想起來,我自問我能像那位中醫師一樣有寬闊的胸襟,於必要時坦然接受中醫治療?在我的門診,曾有多次由宮廟人員帶著病患來看病的經驗。他當著我的面對病患和家屬說:「醫治這個病需要神,也需要人。神的部分我已幫你們做了,人的部分就交給醫生了。」傳統上,醫師傾向將宗教信仰從醫治領域排除。極端的情形是互相敵對,客氣一點的是河水不犯井水。其實醫師做臨床試驗都知道有所謂「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所謂安慰劑效應就是信仰的醫治力量。曾有一個治療孕婦晨吐(morning sickness)的藥物臨床試驗,對照組除安慰劑組外,還有一組其實是催吐劑。但實驗結束解盲時,催吐劑組一樣有安慰劑效應,這是因為受試者相信服的是止吐劑。服藥就會有安慰劑效應,那宗教信仰的醫治力量更不能忽視。我在思考醫療人員是否也應有那種胸襟,於需要時,對病人和家屬說:「人的部分我會盡力做,神的部分就交給你的宗教信仰了。」許多年前電影大法師在台灣上演時,我參加一個相關的研討會擔任與談人。我剛好坐在另一與談人王敬弘神父旁邊。王神父是當時台灣天主教界對驅魔(趕鬼)最有經驗的人。當開放聽眾提問時,一位天主教教友問王神父:「你驅魔時,是否遇到過非常兇悍的鬼?你是如何處理的?」我印象很深刻,當時王神父幽默地指著我回答說:「我若再遇到,會轉給林醫師。」引起滿堂哄笑。天主教的驅魔手冊提醒神父在進行驅魔前,應請教醫師排除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我在想,當我治療自稱是被鬼附身的患者時,我是否也應該有請教宗教神職人員排除鬼附身可能性的胸襟。要培養寬闊的胸襟,就需要改變故步自封的心態。走出同溫層,去接觸、了解新的人、事、物。面對陌生的人、事、物時,人免不了多多少少會有壓力感。因此一般人喜歡窩在同溫層取暖。待在同溫層覺得比較舒適沒有壓力乃是趨吉避凶的人性。但過度害怕面對陌生事物,會使人抗壓性差而無法成長,進而導致偏見、自大、仇外的心理和行為。Xenophobia這個名詞本來是指害怕陌生人,後來延伸為害怕圈外人或不喜歡圈外人。在害怕、不喜歡的情境下,容易產生偏見、歧視。在優越感作祟下,認為圈外人是次等公民,不值得接觸來往,甚至認為應加以排斥。希特勒從種族歧視與種族優越感走向除滅其所認定的次等族群,就是一個鮮活的悲劇。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也都持續不斷在經歷留在圈內與走向圈外的抉擇。心胸寬闊地去接觸了解新的人、事、物,才能消除害怕、偏見、敵視,並進而發現圈外世界的美而加以欣賞。適時地走出同溫層,可降低個人與社會的負能量,使世界更美好。聖經有一段話,以人的身體來比喻我們的社群生活和相處之道。我覺得很適合用來勉勵我自己走出同溫層。將之摘錄供大家參考。如果全身是眼睛,怎麼能聽呢?如果全身是耳朵,怎麼能嗅呢?然而,上帝按照自己的旨意把那些不同的肢體都安置在人的身體上。如果全身體只有一個肢體,怎麼能算是身體呢?其實,肢體有許多,身體卻只是一個。所以,眼睛不能對手說:「我不需要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相反地,身體上那些似乎比較軟弱的肢體,更是我們所不能缺少的。(新約聖經歌林多前書12章17-22節)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寬闊的胸襟主題文章11/20-用寬闊的胸襟看待與我們出道不相同的對象11/22-佛教徒的醫師如何用寬闊的胸襟看待與我們出道不相同的對象11/24-以寬闊的胸襟選擇好醫師 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1-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用寬闊的胸襟看待與我們出道不相同的對象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寬闊的胸襟」。一位資深的台灣基督長老敎會的牧師分享自己由神學院畢業後,因緣際會認識了許多在窮鄉僻壤默默奉獻的天主教神父、修女,而深受感動,因而呼籲社會各界應以寬闊的胸襟,跨出不同宗教的籓籬。一位資深醫界大老,本身是虔誠的佛教徒,也是台灣安寧療護的倡導者,以他在醫院行政多年的經驗,除了倡導不同宗教可以一起合作,並以其個人醫療行政以及夫人為護理界領袖的背景,提出醫護之間需要以寬闊的胸襟彼此尊重。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資深醫師回憶自己如何由閉塞的門戶之見,經歷長期在國外醫院與醫學院工作,見證許多畢業於台灣不同醫學院的醫師所呈現的各種優越表現,而呼籲台灣社會與醫界都要以寬闊的胸襟,了解好醫師不只在於畢業自哪一所醫學院,而是個人的經歷以及人品更為重要。希望這三位老人的由衷之言,可以推動台灣社會以更寬闊的胸襟,容納異己,促進台灣社會的祥和團結。別人怎樣說,我不知道,但我身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道者,確實內心多少都有一份很莫名的「榮譽感」,這是比較好聽的話,說白了,就是「驕傲」。而這沒有什麼特別原因,只因為長老教會在台灣是所有基督教派中年資最深,分佈最廣,無論多高的山區,多遠的島嶼,或是多偏僻的村莊,都可以看到長老教會的禮拜堂和信徒。而我所畢業的學校——台南神學院,也是台灣最早的一間大學,它原本的名稱是「府城大學」,這是英國宣教師在1875年就設立的,而設立的方式就是仿效英國劍橋、牛津等大學方式,先有神學院作大學府的底,然後才發展成為綜合大學。而我是在台灣長老教會慶祝一百週年宣教紀念(1965)的隔年,也就是1966年進入台南神學院的,那時該院可說是全亞洲首屈一指的神學院,師資之強,學生之多,更特別的是,該院是和聖公會(又稱之「英國國教」)、信義會、衛理公會等三種不同的教派聯合辦理神學教育,這也是當時台南神學院會享譽全亞洲神學教育之因。也因為這樣,我心中無形中就有一股莫名的驕傲作祟著。但當1974年8月我畢業受派到台東關山教會牧會時,很快就去拜訪當地的天主教會。我會想去拜訪天主教會,是因為在神學院四年級(1972年)時,舊約教授也是副院長「彌迪理牧師」(英籍宣教師Dr. Daniel Beeby),被國民黨政府下令強制驅離出境,那時正在學期中,不能停課,學校隨即請求輔仁大學神學院院長,當時也是耶穌會的會長房志榮神父來代課。他是聖經學者,學識豐厚,甚為謙卑,他授課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因此,心想應該多認識天主教會的神職人員才對。也從那時起,我開始訂購天主教的神學雜誌。因此,當去拜訪關山天主教會時,才知道整個台東縣的神父都是來自瑞士的天主教「白冷會」所開創,而在關山天主教會對面的「天主教醫院」也是來自瑞士的「聖十字架仁愛修會」的修女設立的,她們不僅在關山設立醫院,也在尚武設立「救星教養院」,專門收容照顧腦性麻痺的孩子,並在「成功鎮」(俗名「新港」)設立診所服務海岸鄰近村落需要醫治的病人。當時關山天主堂有一位年輕的「賈斯德神父」,因他進而認識了池上教區蘇德豐神父、鹿野教區葛德神父,及好幾位白冷會神父,後來都成為好朋友。也才逐漸了解白冷會在全台東縣所有的村落都有天主堂,以及錫質平神父所創辦的公東高工對台灣特別是原住民社會的貢獻,和創辦全台第一所「職能訓練所」的雷化民神父。而當我後來知道被蘭嶼達悟族人稱為「蘭嶼之父」的紀守常神父的故事後,更令我感到汗顏萬分。因為認識他們,也才漸漸地發現這些神父和修女們,個個都大有來頭,都是學有專精,即使是專門負責提供三餐餐點給神父們用的廚房修士,也都是領有歐洲共同市場烹飪證照的。也從這裡,我才知道原來他們發「終生願」時,其中的一項就是「守貧」,除了字面上表示過儉樸生活外,更重要的含意,就是讓自己卑微下來,成為他人的「僕人」。他們讓我學習到一點:默默地在宣教區盡生命之力為基督教福音耕耘、撒種,用此方式來表示他們深愛著台灣這塊土地。因此,他們從不對外炫耀他們做過什麼事,也不求別人的回報。而我卻只因為畢業的學校,心中就有了自負,真是慚愧至極!1976年,我和賈斯德神父一起策劃舉行聖誕夜聯合禮拜,地點在天主教會禮拜堂,並決定將當晚的感恩奉獻全數捐給天主教醫院。蘇神父和葛德神父也都來參加。禮拜後,在醫院服務的馬惠仁修女上前來抱著我,流淚說:「我們20年前來台灣時,你們說我們是『魔鬼』,現在你們跟我們一起讚美天主。」我不知道是誰教導信徒把天主教妖魔化的?如果有傳道者迄今還存這樣想法,那實在是很糟糕的事。如果魔鬼可以讓許多困苦的人家得到生命的亮光,這豈不是很矛盾的一件事嗎?想想看,長老教會什麼時候創辦過專門在照顧腦性麻痺的孩子?且是從開始到現在都持續著。當我親眼看見修女們抱著腦麻的孩子餵食、洗澡、唱歌、祈禱時,我唯有的,就是學習怎樣跟隨他們的腳步學習這種所謂「僕人」的工作。從天主教會深入在台灣各地,讓我學習怎樣用更寬闊的心境看待不同的宗教信仰,就像這些天主教神父怎樣看他們在宣教區看待傳統宗教不同信仰態度一樣。因此,在教會公報服務期間(1987~1993),我曾和記者吳信如一起去拜訪佛教釋昭慧法師和她創辦的「弘誓佛學院」。後來釋昭慧法師邀請我和天主教王敬弘神父聯名發起「關懷生命協會」,也藉著這個協會,又與台南「妙心寺」傳道法師成為好友;他曾邀請我去他的妙心寺對信眾演講,而他讓我最為感念的一件事,就是他有位信徒是台南環保局的清潔員,知道法師和我是好友,有一天這位信徒在垃圾場撿到一支有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廢棄物,就撿拾起來交給傳道法師,而傳道法師認為這是「聖物」,先清洗乾淨後,包裝好,然後特地請信徒開車載他捧著這支從垃圾場撿拾回來的十字架,從台南專程送到台北東門教會交給我,到現在我非常珍惜這件特殊禮物。而釋昭慧法師和我也互有邀請到對方去演講,她也邀我一起發動「反博弈條款」合法化。當我就任嘉義西門和台北東門這兩教會時,他們也都有來參加,包括「法鼓山」也派代表來參加我的就任禮拜。跟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認識,是因1996年9月,佛教中台禪寺發生幼童皈依的事件,鬧得滿城風雨。我寫文章在自由時報表示這種事在每個宗教都有。因而與聖嚴法師有過一場對話,他這樣說:「我們不要在最高點找焦點,但可以在基礎點找共同點合作。」對不同宗教信仰團體,我認為應該要用欣賞和分享的寬闊胸襟看待;欣賞他們在信仰上的敬虔態度,分享彼此間生命中不同的信仰經歷。這樣才不會發生宗教衝突,相反的,還可以藉著緊密的聯繫而對動盪不安的社會有股穩定作用。如果台灣醫界的工作者,包括醫生、護理、藥師、檢驗師、社工師等等,也能這樣先排除學校背景,而是先自己謙卑下來,用欣賞和分享他人在醫療院所工作的經歷,這樣,同為上述工作者,雖是出身不同的校際,必定會讓我們看見自己的不足,和別人傑出成就的美,我深信這會讓我們學習到許多新的生命價值觀。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1-13 失智.新手照顧
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系列報導/靈性關懷 找回失智者生命價值
照顧失智家人,除了照顧技巧,還需要靈性關懷,所謂「靈性」指的是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甚至是人與宗教信仰,連結各關係的「愛」,能帶來光與溫暖,進到失智症者內心的世界,感覺自己並不孤單,也不會因生病而被遺棄,能夠被理解包容。以愛為本的靈性關懷 早期階段就應介入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顧問、靈性關懷師劉亮馨說,失智症攸關醫療照護,亦是對社會造成衝擊的公衛議題,需要多面向介入關懷,從正視失智者的需求,到照顧者的心靈支持。開始於安寧療護的靈性關懷,強調罹病之後的身心靈照顧,協助患者找到生命的意義、目的,進而超越。靈性關懷是全人照顧的重要一環,涵蓋全人的需求,在陪伴失智症者及照顧者面對疾病時,協助將徬徨無助轉為喜樂、寛恕,更有力量與失智同行。當摯愛的家人面臨失智,該如何協助他們走完人生?抑或是自己面對疾病的不可逆,要怎麼走過生命幽谷?劉亮馨表示,失智症是一種「會破壞連結和關係」的病症。建議用以人為本的照護方法包含生活型態、人際互動的協助,強調從傾聽想法、發現需求、理解失智症者的內心世界。失智症的照護在初期非常重要,除了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靈性關懷也要早期介入,提供心理支持及關愛,家庭關係就會變好。觸摸、擁抱喚起回憶 打造失智友善照顧劉亮馨強調,許多家庭承受著照顧失智症者的辛苦,靈性是促使個體與自己、人、自然、至高者的和諧關係,讓家人找回愛的聯繫,修復彼此的關係。她舉例,林志玲就曾在接受蔡康永專訪時淚崩:「媽媽不認得我了。」因為失智症惡化,雖然坐在母親的身旁,卻覺得距離好遙遠。這是失智症家屬都有的失落感,但可以重新建立連結,用觸摸、擁抱等外界刺激喚起回憶,深入「愛」的本質,宛如失智的溫柔處方。著作「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的英國醫師珍妮芙.彼尤特,是一名年輕型失智症者,因為本身的信仰與愛,活出不一樣的生命歷程。即使罹病仍到處演講,她的家人在一旁悉心守護與照顧,不怕麻煩、無限包容,更有勇氣與失智同行。失智症者的記憶或許消散,在愛與陪伴下仍能綻放光彩,呼應靈性關懷教育,即使生病了,也能蘊生新的生命價值。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瑞智基金會合作舉辦「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到場專題演講,包含確診年輕型失智症者的珍妮芙.彼尤特醫師分享失智照護知識與技巧。失智症者年輕化是另一隱憂,對家庭及社會衝擊極大,該如何預防及控制,聽聽專家怎麼說。【報名已額滿】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 (12月8日舉辦)失智症已成為公共衛生首要議題,聯合報將於台北市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到場專題演講,包含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的珍妮芙‧彼尤特醫師將分享失智照護知識與技巧。失智症年輕化是一大隱憂,對家庭及社會衝擊極大,該如何預防及控制,聽聽專家怎麼說。●報名:https://bit.ly/3QO85bz
-
2023-10-19 焦點.杏林.診間
第33屆醫奉獎/南投唯一整形外科醫師陳恒常 走在重建整形的路上 復原外貌更撫平受傷的心
曾任台北馬偕醫院總院主治醫師兼兩個醫療中心主任的陳恒常,風光行走台灣醫界和國際,卻在57歲那年轉身,放下馬偕長達29年的閃亮資歷,從大都會的醫學中心去了南投山城裡的埔里基督教醫院,成為南投地區僅有的專任重建整形外科醫師。埔基的這11年,陳恒常無數次在整形外科醫師聚集的場合被同行關切詢問:南投人口相對稀少,單一位整形外科醫師究竟能做什麼?怎麼活得下去?陳恒常心底有篤定的答案。傳承醫者仁心,外科父子同獲醫療奉獻獎。陳恒常出身嘉義朴子的醫師世家,父親陳天惠受其義父、當地第一代醫師陳天惠影響從醫,曾獲選第八屆醫療奉獻獎,所主持的外科診所,是朴子、布袋、東石、北港一帶醫術最好的。陳恒常在診所長大,「從小就站在椅子上看父親執刀。」四兄妹出入診間像走廚房,父親常開玩笑說要指定他們以後一人一科。耳濡目染下,四兄妹全踏上從醫之路。陳恒常身為長子,原本想要承繼父親衣缽選擇一般外科,但考慮當時大規模醫療院所逐漸普及,地區性外科恐將式微,而且他愛創意思考,想更深入鑽研專門領域,最終選擇了整形外科。專注於燒燙傷、顱顏畸形治療,創立兒童燙傷基金會。高雄醫學大學時期,陳恒常專注於燒燙傷、顱顏畸形╱骨折、慢性傷口及褥瘡等以重建整形為主的治療,也因宗教信仰,立志照顧弱勢族群,時常利用寒暑假參加山地或外島的醫療隊,到各偏鄉地區義診。1981年醫學系畢業後,陳恒常進入台北馬偕醫院,完成整形外科訓練,成為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並赴美在紐約大學醫院顱顏中心進修,又出任馬偕燒傷中心主任、 國際醫療中心主任。他對外也很活躍,參與推動創立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拍攝「沖脫泡蓋送」宣導影片;甚至自費自假至海外義診,泰北部落、西非、中國雲南、四川,都去過。醫學美容颳起風潮,成了賺錢的金雞母。台北馬偕也在2000年由整形外科成立醫學美容中心,陳恒常卻沒感到雀躍,反而想起「到有需要的地方去」的習醫初心,2012這年,他投身南投山城。捨醫學中心到南投山城,讓高齡者活得舒適有尊嚴。「到埔里行醫是緣分,更是神的指引與呼召。」陳恒常回憶當時埔基院長趙文崇將卸任,陳恒常在朴子長老教會的師母是埔里人,告知他埔基在徵院長,建議他嘗試,而他曾受埔基創院院長謝緯感召,謝緯胞兄的兒子又是他同學,重重關係下,陳恒常決定投出履歷,從5名應徵者中脫穎而出。在埔基,除了門診、開刀等工作,陳恒常也指導醫學生在院內短期見習,前往當地社區醫療實習,或去山地部落宣導衛生教育、基本健康檢查及諮詢。南投因人口結構高齡化,整形外科常見的手術是皮瓣手術,多是為了治療臥床出現的褥瘡。對同行而言,健保給付不多,又缺挑戰性,做的意願不高,陳恒常卻樂此不疲,因為他只單純的「想幫忙」,希望能讓高齡病人活得更舒適且有尊嚴。專程至台北商借器械,幫顎裂小兄弟動手術。深耕偏鄉越久就越清楚城鄉差距、就醫不便等醫療困境。陳恒常記得有一對山地部落小兄弟先天顎裂,導致語言障礙,影響人際溝通,但南投沒有相關醫療設備,到外地就醫少說要4小時車程,家長因而放棄,沒讓孩子治療。陳恒常為了這對小兄弟,竟專程去台北商借必要器械回埔里幫他們開刀,成功在偏鄉完成醫學中心也難得一見的顎裂及帆咽閉鎖不全手術,並在當地接受語言治療。還有一對年僅7歲、6歲的馬家小姊弟,2014年全身面積50%深度灼傷,但中部醫療資源不足,只能往南、北部大型醫院送,與死神搏鬥3個月才脫險。隔年又因新北發生「八仙塵爆」,大量燒燙傷病患帶來嚴重的排擠效應,小姊弟安排不到機會可持續復健治療。陳恒常親自前往小姊弟家中,評估兩個孩子的狀況後,決定應用過去在馬偕醫院燙傷團隊的照護經驗,讓他們在地接受疤痕重建治療,不必再舟車勞頓,孩子也得以在熟悉的環境中穩定成長與復原。挺進烏克蘭戰地,伸援手也讓醫療扎根。陳恒常也沒忘了國際醫療,除協助外國人在台就醫,更曾赴布吉納法索、泰國曼谷等地醫院建置醫療系統,今年甚至冒險遠赴烏克蘭,醫治在戰火中爆炸受傷的患者。陳恒常在國外面對重建整形需求時有一特色:更傾向不要全由他動手做,而是盡可能從教育著手,直接在當地教學,甚至協助當地醫師到台灣、美國等地受訓,讓醫療技術在當地扎根。陳恒常對於整形手術有他獨特的哲學。譬如整形外科過去的觀念,是補皮、縫合、皮瓣、顯微手術等由簡而繁的進行重建,但陳恒常認為,基本動作學精準後,在執刀上應該要有邏輯,不必複雜化,而是更要「以病人的利益為最大考量」。他同意「同一個問題,不同人可能有不同方法」,但不該是為了賺錢去開複雜的刀,應該以病人的需求及角度思考:做什麼對病人最好,有沒有能讓病人不用花大錢,又縮短不能工作、上學的時間,或縮短住院的時間,以及有利於往後治療或預後的作法。不只處理患者外觀問題,更要治療受傷的心。有越來越多整形外科醫師朝醫美發展,陳恒常說,有人說整形外科是「拿刀的精神科」醫師。以前的整形外科沒有醫學美容這塊,現在「有市場也需要人才」,但不差他一個。對於各項新穎的醫美技術,陳恒常倒是仍樂於了解新知。有些人為追求個人對美的極致追求,願意花錢受罪開刀,陳恒常說這沒有不對,只不過不是他想做的。他只想秉持初衷,專注在以重建整形為主的治療上,他想解決的不僅是患者外觀上的問題,更要治療患者受傷的心。陳恒常已卸下院長職務,專任臨床。既然家人支持,他就盡力發揮所長,繼續做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好奇南投唯一整形外科醫師能做什麼嗎?「當你全心全意想做好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都會來幫你,」這是陳恒常的答案。個人獎:陳恒常年 齡:68歲出生地:台北市學 歷 :高雄醫藥大學醫學系、美國紐約大學NYU醫院顱顏中心擔任clinical observer進修現 職:埔里基督教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經 歷:台北馬偕醫院總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燒傷中心主任╱國際醫療中心主任、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CBF)董事、國際燒傷醫學會(ISBI)西太平洋區域代表、台灣世界展望會董事、埔里基督教醫院院長主要事蹟:●推動全國兒童燒燙傷防治,拍攝「沖脫泡蓋送」宣導影片。●投入偏鄉醫療,深耕南投山城,是唯一專任的重建整形外科醫師。●參與海外醫療,曾至泰國、中國、西非,今年遠赴烏克蘭義診。【看更多得獎者故事】.第33屆醫奉獎系列專題報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07 醫療.精神.身心
癌症病人和家屬,面對重大疾病如何做心境調適?心理師傳授「5字訣」助面臨各種挑戰
癌症病人和家屬,做為疾病適應或心理調適的依據,應該如何心境調適?面對重大疾病,如何做心境調適?動筆時,腦海浮現出的第一個概念,是這幾年台灣臨床心理學界在推廣心理健康觀念時,最耳熟能詳的「安、靜、能、繫、望」五字訣,這也是我在工作上與病人、家屬互動的基礎。書裡的每一則故事雖然各自有強調的重點與主軸,但核心仍圍繞著這五個原則,只是依據不同的臨床情境來延伸和運用。這個概念,原本出自重大災難與創傷後的心理急救原則,後來陸續被運用在其他不同的情境,例如Covid-19三級警戒時期,不少心理衛生人員將它編寫為疫情底下,維持身心安定的調適原則。心理調適「五字訣」幫自己安定心情而我認為,「安、靜、能、繫、望」五字訣,正好也非常適合分享給癌症病人和家屬,做為疾病適應或心理調適的依據,讓病家能夠藉由這些簡單的原則,幫忙自己將突然亂了調的生活與心情安定下來,才有更多的心力、體力及腦力,消化、整理、因應持續面臨的各種挑戰。這五個原則分別是:.「安」維持身體與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適感。一下子接收太多資訊、來路不明的報導或偏方,容易引發我們更多的焦慮、恐慌或不舒服的感受,甚至延誤到關鍵的治療時機。建議確保自己正在接受正規、恰當的醫療處置之後,以接收醫院或官方提供、具公信力的疾病衛教資訊為主,減少不必要的慌亂與不安。.「靜」促進身心的平靜與鎮定,減緩強烈的身體反應和情緒波動。罹癌與治療的過程中,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情緒起伏,雖然很困難,但請提醒自己:盡量減少壓抑、否認或苛責,而試著改用接納、理解、探索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也可以找尋自己慣用、喜歡的放鬆方式(如:畫畫、聽音樂、寫日記、宗教信仰、瑜伽、呼吸練習等),在感受到壓力時,藉此幫助抒發、穩定心情,並將注意力專注在當下,不被憂慮的思緒牽著走。.「能」透過一些讓我們感覺自己有價值、有能力的事情,平衡面對疾病時的無能為力或挫折感,提升自我效能感。生活中,仍應保有自己喜歡、做得好、能獲得成就感的事情或興趣,而不是只剩下疾病、治療或照顧。罹病與治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這些生活的不同面向,幫助自己找回正向的感覺。也可以試著將太過抽象、廣泛的目標,切割成比較容易執行的小目標。像是將「我要變得更健康」,調整為「每天繞公園散步半小時」等具體可行的行為。經由每一次目標的達成,我們會漸漸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與控制感。.「繫」維持與外在的聯繫,有助於降低孤單感。在生活中,找出信任、相處起來覺得舒適的家人或朋友,哪怕只有一個、兩個也很好。生病、治療的過程中,與信任的親友保持聯繫,和他們分享感受、交流。有品質的人際連結與支持,能幫助我們提升抗壓性,更能調適壓力。.「望」維持樂觀與希望感。在罹病、治療的過程中,心中保有嚮往的目標,這樣的想望常常能夠幫助我們度過最困難的時候。曾遇過一位骨髓移植中的病人透過自我激勵「康復後,我要去迪士尼玩」,熬過辛苦的治療過程;還有位上了年紀的病人為了想看孫子上小學,努力配合治療。我們可以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為自己打氣。有位病人曾經和我分享,他一想到要做MRI(磁振造影)檢查,就感到非常恐懼。後來,他在心裡告訴自己:「等我完成這項檢查,就去附近的商圈吃美食。」每一次的檢查,他就靠著這樣小小的希望,度過最害怕的三十分鐘。真實互望,你、我誰也不孤單基於個案隱私的考量,寫下的故事案例都經過適度修改、模糊個人資訊。我也曾直接詢問某幾篇故事中的主角,是否同意讓我將他們的生命經驗改寫分享。在徵求同意時,其實我的內心十分忐忑,擔憂他們可能有所顧慮或是感到為難。出乎意料的是,絕大多數的人聽了我的詢問都一口答應,並表示很樂意將自身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甚至鼓勵我,就用他們最真實的樣貌呈現吧。謝謝每一位和我相遇的個案,謝謝你們用生命教會了我許多事,也謝謝你們給了我撰寫與分享的勇氣。由衷地希望讓更多的病人、家屬與親友,在這段不容易的人生旅程中,有機會感受到自己沒有這麼孤單。延伸閱讀:.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04 癌症.癌友故事
閨密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
進入安寧場域工作後,我常思考: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裡,除了打針、吃藥、好好休息以外,有沒有可能再創造一些可能性,讓末期病人的生活不只是過一天、算一天,而是仍能對每一天、對所重視的人事物,保有期待與動力。尾聲之前,能不能再創造一些可能性?我在安寧病房工作即將滿週年時,轉入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女孩,疾病發現得很晚,一診斷就是末期,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不同的器官。她做了幾次抗癌治療,反應都不太好,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在腫瘤科團隊的建議下,她和家人決定轉入安寧病房,接受比較舒適、緩和的照護。她剛轉入病房時,精神十分倦怠,大部分的時間都閉著眼睛,臥床休息。家人用心地替她在病室中營造舒適、寧靜的環境,為的是讓她在生命的最後一段路,不受干擾地好好休養。也因為如此,我沒有什麼機會和女孩互動,無法探問與了解:.年紀輕輕的她,對於疾病、對於安寧療護、對於生命,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和感受?我只能間接地透過夜班護理師的交班紀錄拼湊對她的想像──護理師眼中的她堅強、樂觀、貼心而客氣,少數醒著的時候,對家人和照顧自己的醫護人員們,她總是帶著微笑又有禮貌。這讓我對女孩的一切更加感到好奇。太在乎彼此,不忍心看對方難過大約一週後,聽護理師說這幾天女孩稍微清醒了些,我趁著她父母暫離醫院的空檔,悄悄溜進病室。即便外頭豔陽高照,病室仍被緊拉上的窗簾遮蔽得絲毫不透光,她在黑暗的靜謐房間裡熟睡著。另有一個女孩安靜地趴在床邊,陪伴著她。看見這情景,我正思考是否應該轉身離開,讓她好好休息。沒想到此時她突然睜開眼睛,恰巧與我四目相交。我立刻把握這個機會向她自我介紹,並小心翼翼地問:「你願意和我談一談嗎?」原以為她可能會以疲倦為由婉拒,沒想到她爽朗地答應:「我現在精神還不錯,也希望趁這個時候多跟人聊聊天。」趴在床邊的女生是她的閨密。不消幾分鐘,年紀相仿的我們三人就找到共同點,打成一片。女孩回憶起發病時,那段煎熬的就醫等待過程。「靠!超痛苦的好嗎?!拜託,我都這麼痛了,到底還要等多久?」她用誇張的表情和語調強調那忍無可忍的疼痛。我好奇地問:「你在爸媽面前,也會這樣把真實心情表現出來嗎?」她笑著搖搖頭。這時在我眼前的她,不再只是醫療團隊口中那個總是客氣地微笑道謝、永遠展現樂觀和勇敢的女孩,而是更真實、更立體、更符合她實際年紀的樣貌。與父母之間的情感羈絆父親不曾告訴她餘命期,只有母親曾經偷偷跟她說「時間不多了」。聽起來,她和父母親之間是互相在乎的,卻又害怕彼此無法承受這個話題的沉重。聊到這裡,我問她:「你是怎麼看待疾病與生死?」女孩表示他們全家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在我們的信仰裡,一切都是神安排好的。這輩子,我去過很多地方、體驗過很多事情,我覺得我的人生已經夠了,很有意義了。」她平靜而堅定地說。看她如此自在、從容地談生論死,我鼓起勇氣問:「那麼,在生命最後的這段時間,你還有沒有什麼想做的事?」聽了我的提問,思考了幾秒鐘後,她說:「我想要親自見朋友們,跟他們每一個人說話告別。」她的閨密便一口答應了這件任務,自告奮勇要找人一起籌劃。我們決定為女孩舉辦一場「生前同樂會」。為末期病人完成心願,分秒必爭。分秒必爭,辦一場「生前同樂會」閨密徵得家人同意,短短五天內,召集了女孩在各個生命階段的同學、朋友、同事與教友們,大家分工合作,排除萬難地籌劃這場「生前同樂會」。然而愈接近這天,女孩的病況出現愈多變化。到了當天,為了把握她仍有精神時能說說話,決定提前開始。父母推著女孩的病床進入大家花了三個小時布置好的會場。現場有四、五十個人,都是她想要見到的人,她拿著麥克風興奮地說:「看到大家真的好開心。」雖然因意識混亂而有些語無倫次,但她還是堅持著把想對大家說的話講完。接著在家人的伴奏下,全場一起實現她想和大家一同唱詩歌的願望,合唱了她最愛的詩歌〈單純的信託〉:為這一天,我獻感謝,全人再次交託與主連結;祂是生命活水,使我滿足歡暢,從我靈裡向外流淌,將我溢漫且從我顯彰。無須憂慮,無須懷疑,惟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每天都有需要,凡事向祂述說,祂賜平安深且廣闊,時時保守使我永穩妥。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無何比這更美好;主是永活源頭,作我一切供應,凡我交託在祂手中,祂能保全一直到路終。在場的人無論有沒有宗教信仰,都被詩歌及齊聲合唱的氛圍所感動。我想,女孩透過這首詩歌讓愛她的大家明白,即便身體虛弱、病情嚴重,但她的信仰與心靈仍是如此平靜而堅定。投影幕還播放出各地朋友們錄製的祝福影片,這讓我認識了親朋好友們心目中的女孩──那個陽光、活潑、有著稚嫩臉龐的她。最後,大家獻上提前來醫院製作的壓克力合照簽名板,圍繞著女孩的病床,和她聊著每張照片的故事,一一與她擁抱。同樂會結束後,閨密對我說:「謝謝你,我們都不知道她還有這個心願。我一直很想為她做些什麼,可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敢問她這些。」其實要感謝的是女孩對生命的熱愛和勇氣,是她給了家人、朋友們替她盡一份心力的機會。當然,如果當初不是他們果決地接下這項任務,也不會有這場深刻又動人的同樂會。不留遺憾的告別兩天後,我將同樂會的照片洗出來送給女孩的父母,同時分享當初我們決定要辦同樂會的經過。他們驚訝又認真地聽著,完全不曉得女兒有這個心願。「沒想到她的朋友真的那麼多,我們都以為她是隨便說說。」母親笑著說。一直以來,女兒在母親的心中是個粗神經的傻大姊,以前聽同學形容她「很會照顧人」,總是心存懷疑。直到當天看了同學們錄給女兒的影片,才認識了她的另一面。父親有感而發地說:「能在生前舉辦這樣的活動,真的很重要……」當天下午,病房傳來生理監測器「嗶──嗶──嗶──」的聲音。她回到主的身邊了。在電梯口,我鞠躬送她最後一程,在心裡默默地對她說:謝謝你教會我對生命的勇敢和熱情。謝謝你讓我認識你、你的家人和朋友們,見識到人與人之間這麼堅定的情誼與互相付出。謝謝你讓我擁有這麼一個美好且難忘的經驗,足以讓我懷念一輩子。【療心錦囊】愛讓我們相聚雖然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是同樂會上唱的那首詩歌,在我工作遭遇挫折或生活混沌的時候,常常浮現腦海,帶給我很大的安定和力量。女孩透過自己的生命,送給我這樣一份珍貴的禮物。每當回想起大家為了達成她的心願而做的努力:閨密二話不說就接下任務,父母給予支持與尊重,好友們不畏風雨、多次赴醫院討論細節,經驗豐富的教友們熱心協助,還有許多同學當天一早就抵達幫忙布置場地……這些人無論原本是否認識,都同心協力地集結在一起,真是令我感動不已。我不禁想:人的一生中,能有這麼愛自己的家人與朋友們,夫復何求?延伸閱讀:.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12 癌症.癌友故事
唐玲胃癌挺過8次化療!靠運動「超慢跑、滾輪按摩」走過人生低潮
2019年,女星唐玲接了舞蹈選秀節目而努力學習國標舞,在一次練舞時受傷,看診吃藥後卻覺得胃悶、脹氣,醫師建議安排照胃鏡檢查,卻沒想到診斷出胃癌!唐玲受到嚴重打擊,腦海不斷浮現:「為什麼是我?」自認是認真生活的人,上天為什麼這麼不公平。罹癌是自找的! 反省得胃癌原因唐玲說,以前總把癌症跟不治之症畫上等號,罹癌後,覺得離死亡很近,對病情充滿未知與恐懼。為了緩解心中的不安,上網搜尋各種資料,發現自己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喜歡吃加工食品,這些都是慢性胃炎及胃癌的好發原因,罹患癌症怪不了別人!螢光幕前,唐玲積極參與各種通告,尤其是需要體力、腦力的綜藝節目,包括電視戲劇演出,給人陽光、健康的正向印象。螢光幕後,唐玲投入運動、宗教信仰,對生活保持滿滿熱情。突如其來的噩耗,心想「絕對不可以告訴任何人」,擔心健康的形象毀了。得知罹癌消息後,仍裝作沒事般照樣上節目通告,唐玲看著台下觀眾快樂大笑的模樣,忍不住自憐自艾,引發更多負面情緒。某次,腦海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上帝會讓我獲得醫治,並希望我傳遞信仰的力量,我將是癌症治療成功的見證,一切都會好轉。死亡教我如何活 積極治療、重拾運動在省思罹癌原因後,唐玲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消沉了」,決定接受命運的考驗,歷經切胃手術、8次化療,對抗病魔期間,經常開直播與粉絲聊天,分享生活點滴趣事,慢慢讓自己的人生回到正軌。但是,2022年初,發現癌細胞轉移到左側卵巢,再次與癌症奮戰。一度抗癌成功,沒想到這次疾病來勢洶洶,癌細胞轉移惡化至第4期,聽從醫師建議切除卵巢和子宮。唐玲分享,術後幾天,出現燥熱、盜汗、失眠、恐慌等症狀,以為是更年期報到,醫師解說卵巢切除會停止分泌雌激素,後續可用低劑量的女性荷爾蒙藥物治療控制。失去卵巢和子宮後,才知道各個器官的重要性,某次跟朋友的聊天對話,啟發自己可以成為「罹癌也能活得很好」的個案,把生病當作「身體故障」,用飲食和運動幫助身體修復。從發現罹癌的震驚沮喪,到抗癌的堅強求生,如今每天都在研究如何開心生活,並學習與癌共存,不把自己當「病人」,認真過好每一天。BOX 唐玲推薦「超慢跑」運動、「滾輪按摩」紓壓唐玲熱愛運動,喜歡有氧、重訓、瑜伽,癌症治療後最明顯的症狀之一就是容易疲勞,運動可以改善因罹癌所導致的癌因性疲憊症。低強度的超慢跑結合有氧、鍛鍊肌力、加強心肺耐力,室內、戶外都能進行,很適合癌症病友。覺得胸悶、筋骨痠痛時,使用滾輪按摩肩背,放鬆肌肉。◎超慢跑步驟1、準備節拍器或手機下載APP,調整180 bpm,頻率是每分鐘180步,跟著tempo一起跑。步驟2、用最自然的姿態慢慢跑,抬頭挺胸、收緊腹部核心,雙手跟著自然擺動,手肘稍微往後幅度多一點。步驟3、室內超慢跑原地踩踏即可,戶外可原地、可維持每分鐘180步的速度前進,每次以10分鐘為運動單位。◎滾輪按摩1.躺在瑜伽墊上,滾輪放在背部,慢慢移動部位按壓,同一個部位勿超過30分鐘。2.坐在瑜珈墊上,將滾輪放在小腿後側,一腳伸直放在滾筒上,屁股懸空來回滾動。3.進行大腿後側的放鬆,雙手打直以手掌撐住地面,臀部控制力道來回滾動。4.用趴臥的姿勢撐地,將滾筒放在大腿內側下方,來回滾動放鬆肌肉。【免費線上課程】抗癌神助攻!節拍超慢跑不傷膝 心肺、肌力一次鍛鍊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10 退休力.理財準備
外遇夫賺大錢竟還想設局騙妻子財產?!夫妻離婚後財產該怎麼處理才好?
張姐跟先生結婚40年,感情一直很和睦;大約10多年前,意外撞見先生和事務所行政助理有親密舉動,才發現先生應該是和小他20歲的助理外遇了。面對張姐的質疑,先生不承認助理是小三,但卻用個性不合,對張姐提出離婚要求,並且同意把目前居住但還有貸款的房子,當作離婚補償。然而張姐考慮孩子還小,以及自己的宗教信仰,加上離婚後也沒辦法同時照顧孩子,同時又工作來支付房貸,所以當時堅持不離婚。先生面對張姐的堅持,採用了消極的對抗方式。先生推說自己工作忙碌,往返家中會佔去大量時間,住在事務所比較方便,但張姐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但為了這個家,張姐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過日子。多年來,雖然偶爾有朋友說看到先生和這位助理出雙入對,但張姐單純的想,反正他過他的,我過我的,只要先生願意繼續像現在一樣,提供基本的生活費與支付房貸,自己有個地方可以住,也就不奢求太多。最近幾個月,先生突然告訴張姐,自己的事務所經營不善,已經負債累累,所以需要要把賣房子還債,希望張姐儘快找房子、搬離現在的居住地,同時還跟張姐周轉現金,也傳了一些私人借貸証明,證明自己的確負債。針對這件事情,張姐心理有些懷疑,因為先生一向是小心謹慎的人,怎麼一下子就背負這麼多債務,會不會是騙她?但也不免擔心,萬一真的負債,會不會自己也要幫忙還債,如此一來,不但沒有生活費,也會把這些年來的老本貼進去。為此張姐擔心得無法入睡,所以透過朋友介紹,來諮詢如何保住自己的資產。夫妻財產到底是共有?還是分開?大多數人結婚若沒有特別約定,夫妻的財產就屬法定財產制。依民法第1030條之1規定,夫妻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中所負債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應平均分配。但下列財產不在此限:一、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二、慰撫金。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原因有下列三種狀況Ⅰ夫妻離婚Ⅱ一方死亡Ⅲ夫妻約定改用其他財產制民法1030條之1立法的目的,當時通常先生掌控經濟,若離婚太太就失去經濟來源生活陷入困苦。而夫妻關係中,大多先生出外工作,太太在家操持家務,教養子女,讓先生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心發展事業,所以婚後夫所增加的財產,妻子也有相當大的貢獻,所以妻子有平均分配的權利。因此,當夫妻離婚時,就可以開始計算雙方的總財產,平均計算後,多的一方要給少的一方。但繼承及無償取得的財產及慰撫金,並非從婚後勞力貢獻所得,所以不列入計算。舉例來說,丈夫的名下財產有1000萬,妻子的名下財產則有200萬,二人合計1200萬,平均為600萬。兩人一旦離婚,妻子可以向丈夫主張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也就是說:先生要給妻子400萬。如果夫妻間有債務時,很多債務人會把自己名下的財產過到另一半身上,再辦理假離婚,以避免受到債權人的追討。在卡債風暴時,許多債權人,依照當時民法1011條「債權人對於夫妻一方之財產已為扣押,而未得受清償時,法院因債權人之聲請,得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向法院聲請宣告債務人,改用夫妻分別財產制,再代位債務人,向另一方主張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所以會有夫債妻還或妻債夫還的狀況。例如夫欠卡債500萬,沒有錢償還,也沒有其他資產被扣押。若妻名下有1000萬,都是婚後所得,銀行已把債權賣給資產管理公司,而資產管理公司就可以依民法1011條,就代夫身份請法院宣告,將原本夫妻的法定財產制改成分別財產制,這時候就會結算之前的財產,夫可得1000萬/2=500萬,資產管理公司可以代替夫的身份,向妻要500萬。然而,102年12月28日,立法院刪除民法第1009條和第1011條,增訂債權人不得行使配偶剩餘財產差額的分配請求權。這代表之後夫妻各自欠債,需要各自償還,不會影響另一半的財產。也就是說,除非張姐曾經為先生作保,否則完全不用擔心需要承接先生的債務。後來,經過側面瞭解,張姐的先生是位專業人士,多年來收入頗豐,平時收入多以現金為主,規避了金融體系的匯兌證據,加上張姐的先生經常往來香港及大陸,因此猜測他可能把資金藏到境外,為再次提出離婚做準備。如果先生蓄意的隱匿財產,張姐也不瞭解他的帳戶往來,將會很難追資產流向。現在又把名下的房子,以負債為理由賣出還債,先生的名下將無任何資產,加上二人已分居多年,若先生去法院提出離婚,可能會被法院裁判離婚。屆時先生就可以主張「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拿走張姐名下的一半財產。這個案例應該要如何處理?1.不要被裁判離婚:依民法1052條規定有責的一方不能請求裁判離婚, 搜證先生有外遇的事實,對小三提出侵害配偶權的告訴,先立於不敗之地。2.整理資金來源:張姐從未在外面工作過,目前的資產是現金及儲蓄險保險,舉證資金來源都是先生匯的生活費,所有的資產都是『無償取得的』,就算離婚也沒有差額可以分配給先生。3.若先生仍執意要離婚要和別人另組家庭,就請他有誠意一次拿出足夠的贍養費,就放過自己也放生他吧。現今社會不要以為我不犯人,就可太平過日子,有時不小心就會淨身出戶,所以面對錯綜複雜的財務問題,一定要找專家協助瞭解狀況,才能保護自己。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有一群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就好像財務的家庭醫生,可以依個案診斷及建議。官方網站 https://tfpa-cfp.org.tw
-
2023-07-12 養生.家庭婚姻
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 面對情勒6方法解套
從小到大,我們身受儒家思想影響,認為孝道是美德,「百善孝為先」、「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觀念根深蒂固,會孝順的小孩都是好孩子,所以要聽從父母的話。這也意味著不管你的父母如何對待你,你必須要孝順,如果不孝就是道德低下。對此,李安提出對孝順的不同見解,認為孩子不要被孝順道德綁架,「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只教他愛」。李安: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我從不教孩子孝順而許多父母也喜歡常常把「孝順」掛嘴邊,動不動就對子女情緒勒索「我花了多少錢養你」、「你不順從就是不孝」、「我養你長大,這是你欠我的」、「長大了就翅膀硬了」。彷彿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只要不順自已的意且沒有予以回報,就是大逆不道、應受眾人唾棄,在這樣的社會壓力下,你敢不孝順嗎?隨著時代改變,許多父母並不是因為真的愛小孩才懷孕生子,有些是為了應付長輩而生小孩、有些是在毫無防備下就懷孕生下來,有些父母甚至會對小孩施暴,讓小孩在恐懼中長大;或是只想吸小孩的血(像是張韶涵被親媽榨乾1億);面對這樣的父母,小孩該盡孝嗎?相反地,如果孩子在充滿愛與善的環境長大,那他在長大成年後,自然會用自己的方式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國際大導演李安,在多年前拍完《喜宴》後,曾說過這段話:「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你一定要小的服從大的,但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你都要尊重他,他的性別取向、他的愛好,他的任何東西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這是和平相處的一個基準。我覺得『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當然跟中國人講,幾百年也講不過去,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存在。可是在我的思想裡面,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這個東西,只要他感受到我的愛,同時也愛我就夠了。」「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網友持不同看法對於李安的認為「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專頁詢問大眾意見,引發廣大迴響,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看法。.有部分網友認同李安的看法:「認同,我也不會對子女說要孝順2個字,家人之間需要的是關心」、「孩子長大有自己的人生課題,孝順雖然是好事,同時也可能是壓力!」、「我覺得如果父母好好教育小孩讓小孩有成就,妳要求她們奉養妳有道理,如果只是亂養一通,以後小孩領28k,還要小孩奉獻,就實在沒道理了啦」、「重要是如何對待,看緣深緣淺」、「要孝敬而不是孝順」、「不要搞一大堆事情就謝天謝地了,還期盼什麼孝順」、「孩子會想到父母,這是自己教出來的成果。他們忙到忘了老家,也沒關係。老人自己要有精神上的依靠,宗教信仰、參加志工團、老人會、社區大學.......,不要老想著兒女孝順。」、「你要小孩孝順沒問題,前提是你有沒有給小孩足夠的愛和尊重?人是互相的好嗎?」。.部分網友對孝順有不同的見解:「孝順是什麼?長大後成家立業一切勿讓父母操心,耽心,這種就是孝順,不是你给父母吃好的,用好的,給他們金錢就是孝順,別搞錯了,父母為了兒女是不求回報的」、「孝=尊敬跟善待,順=服從,不可違逆的方向,先有孝後而順次序不得顛倒。現代人前者容易實踐後者皆不難,孝順者與被孝順人當然這必須兩者相對應 所以不能用單一面向解釋。」、「孩子不用多孝順,但還是要尊重長輩,要認真讀書,往後認真工作,對自己的態度行為負責」、「能懂得把自己照顧好,認真予工作上與人同事間能夠和睦相處,這就是孝順」、「我會教育我小孩要孝順啦,但要不要聽就隨他們嘍,不免強,自己把錢存夠哪需要人孝順,不要來跟我拿錢我就啊彌陀佛啦」、「孝順不是天性,是需要教育的,是個身教比言教更好的教育」。.部分的網友不認同李安的看法:「不認同,而是須隨時代重新定義孝順」、「孝順沒有錯,也不是啥老觀念,有錯的是『愚孝』心態」、「過時?雖然沒有掛在嘴邊,但內心總有期待,孩子要不要孝順一部分是本質,部分是觀念的傳承,只能說表面不指望,但內心一定是有盼望!」、「不知什麼時候、年輕人變得讓老人家無法適從了!孩子只考量自己的感受,責任心變弱了」、「不認同,既然不孝順,那就不要繼承遺產。18歲,成年,自己搬出去!」、「不教孝順,難不成,教他不要孝順」、「然後呢?眼睛沒閉上前不要隨便講這件事 你如果變成植物人或是重病纏身你就知道」。更有網友打趣表示,現在已經是「父母親要孝順兒女媳孫女」。遇到情緒勒索的6種解套方法情緒勒索是什麼?為什麼有網友認為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又該如何解套?情緒勒索的概念是出自心理治療學家蘇珊.福沃德出版的著作《情緒勒索》,指的是「一個人利用你的情緒與感受,來控制你的行為,藉此說服你以他們的方式看待事情」。遇到父母情緒勒索的情況,建議以下6種方法,可以幫助解決與父母關係中的問題:1.尋求平衡和理解:試著理解父母的角度和期望,同時也要保持對自己的價值觀和需求的尊重。尋找一個平衡點,可以透過溝通和對話來達到相互理解。2.積極與父母溝通:與父母進行開放和誠實的溝通,表達你的感受、需求和立場。以尊重和理解的態度進行對話,並尋找共同的解決方案。3.設定健康的邊界:確立清晰的個人邊界,並表達出你的界限。明確告訴父母哪些行為是你無法接受的,並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4.尋求專業支援:如果情況變得困難,可以考慮尋求專業的心理輔導或家庭治療。專業人士可以提供指導和支援,幫助你處理與父母之間的情緒勒索問題。5.尋求外界協助:與朋友、親戚或支持團體交流,分享你的困境和感受。這些人可以給予你情感上的支持和建議,幫助你處理情緒勒索的挑戰。6.培養自我價值感:學會價值自己的觀點和需求,不讓父母的情緒勒索影響你對自己價值的認知。尋找自我肯定和愛的來源,建立積極的自我價值感。這些方法可能需要時間和努力,也取決於個人情況和關係動態。重要的是保持尊重和愛,同時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情況嚴重或持續困擾你,尋求心理師的專業幫助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延伸閱讀:.三餐費100元!窮養長大卻被要求給孝親費,合理?女兒嘆:沒錢別生小孩.年輕人為何不敢生小孩?眾人點破3原因:養兒防老觀念害慘年輕人.拒給1萬孝親費挨譙「不孝」 社會新鮮人嘆:待業還被罵廢物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薪火相傳:從講堂到醫院
編者按:本週是成大醫學系分享師生對醫學人文教與學的心得。兒科老師回憶他如何與同事幫忙一位母親紓解她長久無法釋懷的嬰兒瘁死罪惡感。→想看本文兩位醫學實習生分別寫出他們從進入醫學院以來,如何由最初幾年的醫學人文課程循序漸進地學習生理、心理與社會,認識疾病、衰老與死亡,並學習與人溝通、拓廣視野、而後來到臨床實習階段他們學會與病人和家屬的互動。相信同學們的追憶會帶給老師們教學的成就感,而全體師生對人文教育的肯定可以使畢生致力於提升醫者教養的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含笑九泉。拖著疲倦的身體從醫院慢慢走回醫學院,轉頭看向熟悉的三講,嘴角不自覺的上揚。還記得當年我們坐在台下,專注的看著趙可式老師播放的影片,安寧緩和醫療及四道人生的種子悄悄的在我們心中萌芽。成大醫學系的醫師養成教育中,從大一到大四都相當的重視醫學人文的培養,正如我們的創院院長黃崑巖醫師給大家的期許:「Before becoming a doctor, become a man.」(成為良醫之前,先學成功做人)。醫學生要學習的不僅僅是繁雜的醫學知識,更要知道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溫度。成大醫學系提供給學生的醫學人文課程相當多元,全球視野與溝通、醫療與文化、全球化與人文關懷、醫學人的生涯敘說、醫療專業與生死、音樂與醫療等等,族繁不及備載。醫學的本質是照顧有生命的個體,因此不可能將醫療模式複製貼上,必定需要根據各地的人文風情而因地制宜。這些課程深入淺出的帶領我們認識台灣本土及國外傳統文化、價值觀,讓我們在進到醫院實習之前,可以更充分、更全面的認識醫療場域。也透過老師及前輩們的經驗分享,讓我們更清楚醫學不僅僅是解決生理上的病痛,更要走進病患及家屬的內心,理解他們的擔憂、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才得以建立互信互賴的醫病關係。在這一門門的課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醫療專業與生死」這堂課。生死和宗教信仰、風土民情脫不了干係,倘若我們對這些信仰毫無認識,那要怎麼帶領病患及家屬進行四道人生?又怎麼能做到生死兩無憾呢?還記得當初,老師要我們每一組同學選擇一個「生」或「死」的相關議題,並從幾個台灣常見的宗教信仰切入,介紹不同的信仰看待這些議題時有什麼異同。除此之外,也希望大家揣摩生命走到盡頭的末期病人的心境,寫下一份遺書給自己的摯親好友。透過這堂課讓我對生死議題有更深的認識,也體認到醫師在面對不可避免的死亡時,應該放下對「生」的執著,讓最後這場道別在祝福中圓滿劃下句點;而不是讓長鳴的機器聲突兀的送走生命,讓人號啕遺憾,措手不及。隨著我們的成長,成大的醫學人文教育從醫學院延伸到醫院,老師以身作則示範如何以Bio-psycho-social(生理—心理—社會)的方式全面的瞭解一位病患甚至一個家庭,教導我們怎麼落實前面四年所學習的「醫學人文」觀念。菸酒毒品的成癮,從來不是只有透過藥物來戒除,若沒有找出病人飲酒、抽煙、吸食非法藥物的動機、持續使用的原因,就無法斧底抽薪斷絕源頭,真正幫助病人脫離生心靈的苦難。前面四年的醫學人文課程,一次次幫我們打預防針,讓我們知道未來的職涯中,多少會面對一些對西醫或是藥物有誤解的病人。因為這些課程,我們能更清楚病人延誤就醫、對西藥產生誤會、甚至是不相信醫療的原因,所以在和病人溝通及衛教時,我們不會用「醫療專業」高高在上的態度咄咄逼人,取而代之的是先傾聽他們的顧慮,再一一向他們仔細說明。醫學生的優勢是我們需要照顧的病人數量很少,因此在每一位病人身上都可以花很多時間,透過一來一往的交流,我發現從人文的角度出發,總是能更快的贏得病人及家屬的信任,之後再向他們說明醫療處置及團隊的計畫時,他們的接受度也會比較高。良好的醫病關係是創造醫病雙贏局面的重要關鍵,而對於剛進醫院實習的我們來說,這些醫學人文課程的種子在此時開花結果的正是時候。醫學不同於一般的科學,我們面對的是不同文化背景、充滿個體差異性的生命;我們要醫治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一個完整的人甚至家庭。因此,在醫師養成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醫學專業知識的教育和累積,更不能忽視醫學人文的重要性。進到醫院實習的日子飛逝,轉瞬間就經過了快要一年,我由衷感謝在講堂裡的每一位老師、演講嘉賓,在我們的習醫之道剛啟程時,就一點一滴的注入人文關懷的觀念。相信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們,除了能具備應有的醫學知識之外,更能贏得病人及家屬的信任,成為一位有溫度、有同理心的良醫。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再思墮胎倫理爭議
編者按:本週是醫病平台偶而沒有特定主題,發表各自獨立的三篇文章。蔡甫昌教授的文章是針對「墮胎」的醫學倫理爭議所做的深入探討,以回應當初未能及時參加我們4/24、26、28的討論。游正民醫師感人肺腑的追憶畢生奉獻鄉里的祖父醫師,相信這篇文章可以幫忙社會了解為什麼醫師常是克紹箕裘的志業。一位從事國軍人才招募工作的作者追憶一位奉獻軍旅生涯的長官,在即將退伍之後,突然因為心肌梗塞而過世。這篇充滿感性的文章可以幫我們了解在我們的周圍有多少敬業樂群、照顧人群的善人,才有今天的詳和社會。2022年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比4推翻了1973年之「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該案賦予女性合法墮胎的絕對權利;並以6比3的投票結果禁止懷孕15週後墮胎,使密西西比州成為首個收回女性墮胎權的州[1]。這項判決將影響美國許多州女性自由選擇墮胎的權利,引起美國內部極大反彈聲浪;民主黨與共和黨領袖亦分別發表了相對立之評論,使得古老的醫學倫理爭議再起。一般而言,墮胎所引起的倫理法律爭議,肇因「保障胎兒生命權(Pro-life)」與「維護女性生育自主權(Pro-Choice)」兩種權利主張之衝突。Pro-life者認為:即使是尚無法生存或未完整發展的人類生命也是神聖的,必須受到政府保護。Pro-choice者認為:女性對自己的身體應有全然的自主權,只要不侵犯他人的自由,政府不應阻止個人在胎兒可存活之前進行終止妊娠[2]。雖然,兩者都支持應減少墮胎的行為與數量,但主張「胎兒生命權」的一方,基於某些宗教信仰或倫理道德之前提,認為生命開始於精卵結合,墮胎因此是一種謀殺行為。而擁護「女性生育自主權」一方,主張基於各種社會經濟因素或性別平等考量,懷孕婦女擁有決定是否繼續懷孕的權利[3]。兩派皆有其明確之論點及主張,但基本上雙方無法說服彼此,在某些國家此爭論不曾停歇、從宗教、倫理觀爭戰到國家立法。涉及女性墮胎權與胎兒生命權之倫理爭議中,「胎兒之道德地位(the moral personhood of the fetus)」是為核心之倫理問題,可大致歸納為以下四種不同主張:1.Li:胎兒具部分人格的分界點無法定義,因此沒有道德上允許墮胎的分界點。此外,分界點不能由內在價值決定,否則兩個胎兒、胎兒和嬰兒或胎兒和母親之間何者較為重要之問題將無法解決。除非有更豐富的道德標準納入為變數來提供支持,否則墮胎問題將一直有爭議性。2.Penner & Hull:胎兒具有人格的指標始於神經系統開始整合,並以第23週為分界點。此外,流產過程有使用麻醉藥以避免胎兒疼痛可能性的義務。儘管無法清楚胎兒是否有疼痛的意識,應該使用現代技術確保胎兒在妊娠晚期流產時無痛。3.Himma:自我(self)是具道德人格的必要條件。他以Warren對道德人格(moral personhood)的定義為基礎,主張道德人格涉及某種方式與他人互動並成為道德共同體(moral community)成員的潛力。若胎兒不具自我,墮胎在道德上的不當行為就沒有上升到謀殺程度。母親的生育權凌駕於胎兒可能擁有的道德地位,因此墮胎在法律上應該是允許的。Himma相較於Penner和Hull以受孕23週為標準,Himma的判斷標準是在第20週,並推薦更安全保守的方法是考量有皮質活動時期的第10週。4.Crosby:人格和意識是動態且不可分割。解決墮胎問題的任何實用主義都掩蓋了胎兒人格的內在價值,主觀偏見將人格降低為意識,任何將人格局限於大腦活動的嘗試都會使人與廣泛的身體活動疏遠。換言之,墮胎在受孕的所有階段在法律上和道德上都是錯誤的[4]。若比較上述四位學者的主張,Crosby明確地反對人工流產,Penner & Hull與Himma是有條件地支持人工流產,Li則認為是否該執行人工流產不能僅以胎兒的道德地位為條件,需要考量到其他實際可能發生的變數。反觀我國「優生保健法」之規定,人工流產可在妊娠二十四週內施行[5],並保障受到性侵、誘姦、疾病、生命危險、胎兒畸形等情形,孕婦可自行決定是否墮胎的權利。第9條第1項第6款規定:「因懷孕或生產,將影響其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者。」在配偶同意下可依其自願施行人工流產。然而,一直有修法之呼聲要求刪除配偶同意權之規定[6][7]。相較於2022年美國最高法院駁回「羅訴韋德案」之判決,我國有關墮胎之法律規範,幾乎是完全站在保障女性生育自主權之一方;也因此、偶有來自胎兒生存權方之主張者,建議修法時應加入執行人工流產前應提供「心理諮商」與「數日思考期」之規定,以幫助不自願墮胎之婦女能獲得支持其生育之協助,降低墮胎之機會。參考文獻1.陳昭容,美國墮胎權到底爭什麼?美國最高法院為何推翻「羅訴韋德案」?各方爭點一次看懂。20222.Tom Head. The Pro-Life vs Pro-Choice Debate: What does each side believe? 2019. 3.張淑美、陳慧姿。尊重生命-由優生保健法第三章第九條論胎兒生命權的抉擇與維護。生死學研究2007:5:1-42.4.Jha, J. Abor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thical and Ontological Status of the Fetus. Ramanuj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thics, 2022:8:49-61.5.優生保健法施行細則6.陳昱捷,已婚的我可以自己決定墮胎嗎?20227.墮胎權?!鄭深元。2022 延伸閱讀:4-24 醫病平台/青少年意外懷孕,生或不生?——運用醫病共享決策會談模式協助當事人作決定4-26 醫病平台/生或不生,妻子一定要取得丈夫同意嗎?4-28 醫病平台/讓阻礙女性生育自主的高牆倒下吧——談生育保健法的倫理議題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21 養生.家庭婚姻
影響婚姻品質,也干擾到身心!專家曝2事一定要與另一半有共識
當了媳婦,我們會增加許多角色與關係,想把這些複雜的事變簡單,就要在房子跟孩子這兩件事上考慮清楚,如果沒有先與另一半達成共識,不但會影響婚姻的品質,也會干擾到身心的自由度。以前跟一位同為老師的同事聊到婆媳關係,她說:「現代的女人比較好命,至少在婚前就可以選擇要不要住在夫家。我們以前大多沒得選,婚後都是住在夫家。後來社會風氣漸漸開放,我結婚十幾年之後,終於也有勇氣跟先生爭取搬出去住。當我們有自己的房子,住在兩個人可以商量規劃與裝潢的家之後,我才能感覺到這是我們的家。」她的一番談話也讓我想起以前在職場工作時,我身邊結婚的女同事全部住在夫家,而她們依然保持在職場上工作的原因,就是不想在家裡跟婆婆大眼瞪小眼。這其實跟我的經驗不同,因為我跟先生是兩個人的小家庭,我姐姐跟姐夫也是如此。跟夫家的人住在一起是不是壓力真的很大呢?我婚後的前幾年,每個周末都會回到夫家探望公婆,那兩天一夜的時光雖然有歡樂,但壓力卻也如影隨行,我隨時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完全沒有覺得是在「家」可以放鬆的感覺,所以我真的無法想像要長時間跟夫家人一起生活是什麼感覺。當了媳婦,我們會增加許多角色與關係,要把這些複雜的事變簡單,在兩件上要考慮清楚:婚後跟誰住?生孩子後孩子由誰帶?房子跟孩子這兩個因素如果沒有先與另一半達成共識,不但會影響婚姻的品質,也會干擾到身心的自由度。一、不要貪圖省房租、省貸款。我的小叔要結婚前,跟婆婆說他不肯搬去公婆在外縣市為他們準備的新房,而執意要住在家裡。當婆婆很苦惱地跟我說著這件事時,我好奇地問:「兒子婚後跟你們同住,可以相互照顧不好嗎?」沒想到婆婆淡淡地說:「我不想再當媳婦了!」婆婆的這句回答,一直在我的心中發酵。後來我仔細想想,婚後如果住進夫家,從先生的視角來看,他一切的生活習慣都不需要改變,而且還多了一位心愛的人來照顧他,他當然開心。但從夫家原有其他成員的視角來看,妳這位新入門的媳婦其實是來搶他們家中既有資源的外來者,比方說:如果你們住進有衛浴的套房,那原先住在那間套房的人要搬去哪呢?又如果你們住在沒有衛浴設備的房間,那妳洗澡如廁的時間不就影響到家中原有的其他成員了嗎?而且這些都還不包括彼此不一樣的生活習慣、飲食口味,甚至是政治立場與宗教信仰等,妳有能力改變他們嗎?還是你抱著必死的決心,決定要犧牲自己完全融入夫家呢?如果妳沒有工作無法分擔家用,那妳吃公婆的、用公婆的、還住在公婆家,除非妳刻苦耐勞又嘴甜,或是可以百毒不侵,不然很難游刃有餘吧?婆婆當初結婚時執意要在外面租房子,而不是住進夫家的大家族中;輪到她當婆婆時,也不願意與媳婦住在一起,就知道不管是以媳婦角色,還是以婆婆角色來看,婚後和姻親分開而住,都是對女人身心健康比較好的選擇。小夫妻一旦結婚就需要學習磨合彼此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不要貪圖省房租、省貸款,而跟公婆同住,這樣先生很難獨立長大,而媳婦也難以擺脫寄人籬下又矮人一截之感。結婚不是去你家住或是來我家住,而是已經長大成人的我們,要找一個房子自己住,才能成立「我們的家」。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一部分是一結婚是夫妻兩人先分開住,後來才住在一起;也有人婚後就是兩夫妻一起住。這些沒有與公婆同住的夫妻,往往可以快一點適應婚後生活。另外也有些人婚後先住在夫家,等過幾年存到足夠的錢就買房子搬出來,這樣才有經濟能力與自由用自己的想法來打理一個家。還有些人是因為要請公婆幫忙看孩子,所以買了大房子請公婆與自己同住。不過,請長輩照顧孩子又是另一件媳婦要考慮的大事了!二、不要為了貪圖省保姆費,而給公婆帶孩子。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女兒請娘家媽媽帶孩子會給媽媽保母費,但媳婦把孩子給公婆帶往往不會給錢,她們的理由是因為孩子跟夫家姓,是夫家的孩子。但這樣的邏輯真的說得通嗎?而且,婆媳會發生衝突,很多是從帶孩子的觀念差異太大而開始產生的。我就有一位朋友原本也是跟婆家人一起住,在她辭去工作跟婆婆一起帶孩子後,兩代教養觀的差異讓衝突不斷發生,卡在中間是兒子也是先生的男人,最後終於決定買房子帶著妻子和孩子搬離原生家庭。有些媳婦貪圖婆婆無酬育嬰,還要怪婆婆沒有把孩子帶好;但如果角色互換,妳願意無酬幫媳婦帶孩子嗎?如果是我,我真的不想幫兒子們帶孩子,因為時代變化很快,育兒的觀念隨時在更迭,我沒有把握能以最適合的方法來管教孫子;而且當我成為婆婆時,應該也沒有體力負荷新生兒的需求了。我曾看過一篇文章,提到只有等孩子們生兒育女後,才能卸除管教孩子的壓力,而真正感受到生命被傳承的喜悅。我問婆婆她當了奶奶後有類似的喜悅嗎?她笑笑地說:「我就是覺得我只想好好疼孫子,但不想教孫子了,教孫子是你們的事。」我覺得婆婆很真誠地說出了祖輩的心聲,因為管教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上一代已經盡了管教自己子女的責任,負責疼孫就足夠。等子女生養孩子後,應該由他們自己肩負起管教孩子的責任,而不該把責任外包給父母。如果不想讓職涯中斷而一定需要有人幫忙帶孩子,大可找專業的保母,而不要讓長輩無酬育嬰。※ 本文摘自《剛剛好的溫度:面對多重角色的平衡之道,讓愛擁有恰到好處的溫暖》。《剛剛好的溫度:面對多重角色的平衡之道,讓愛擁有恰到好處的溫暖》作者:尚瑞君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4/25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20 退休力.自在獨立
不婚不生獨居養毛小孩變多!寵物取代新生兒陪伴主人紓壓填補寂寞
台灣不婚單身人數愈來愈多,一個人生活已成普遍社會現象,一個人與毛小孩的組合也是愈來愈常見的日常寫照。內政部及農委會資料顯示,二○二一年全台犬貓數已達二九五萬隻,十四歲以下人口數為二八九萬,寵物數量首度超過幼年人口。內政部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統計,去年全國累積貓狗寵物登記數量為廿四萬一四八八隻,遠高於出生數十三萬九千多人。財政部統計,寵物相關產業去年銷售額達三八七點三億元,近四年增加四成六。種種數據顯示,毛小孩取代新生兒,養寵物的人變多,台北市獸醫師公會前理事長楊靜宇指出,飼養寵物者中,未婚比率最高,占了近七成,這與不婚族、多元成家變多等因素有關。找伴侶困難 感情寄託貓狗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秘書長何宗勳觀察近年社會現象,貓狗已成許多人的生活重心、感情寄託,可以沒有另一半,但一定飼養毛小孩。許多不婚、獨居的中年男女,或單身同志朋友們的臉書主角並非自己,而是家裡的胖菊貓、賓士貓,或是笑到眼睛、耳朵瞇成一直線的柴犬,走路扭著屁股的短腿柯基。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早在十年前,國際知名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就預測,未來世界中,貓狗等寵物數量將高於小孩,二○一五年日本全國貓狗數量已超過新生幼兒,現階段台灣也是如此,意味不婚不生,選擇與寵物度過餘生的民眾變多了。陳亮恭分析,想要找到對的人、好的伴侶,難度愈來愈高,因此,許多人年輕時選擇「一個人生活」,邁入年老時,則「必須」一個人過日子,因害怕寂寞、孤獨,而養毛小孩作伴。行政院政務委員、知名社會學者林萬億表示,台灣單身晚年人口確實愈來愈多,如何降低生活孤獨感,成為人生的重要課題,有些人選擇接近大自然,蒔花弄草,有人延續年輕時的興趣,如攝影、畫畫等,有些則是透過宗教信仰,與人群互動,成為遊覽車進香團一員。相較之下,與寵物作伴,情感回饋更為直接,不少獨居中老年人飼養毛小孩,找到生活中的歸屬感,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結婚和育兒的壓力沉重,如有房貸,負擔更重,飼養寵物顯得輕鬆,不用承擔多的責任,就能感受到愛與陪伴,填補孤獨與寂寞。毛小孩作伴 提高生活質量研究證實,毛小孩陪伴,可提高單身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使其快樂和滿足,減少孤單感和憂鬱傾向。陳亮恭表示,對於許多人來說,毛小孩不是寵物而是家人,除了陪伴,還能讓飼主感受到「被需要」的成就感,進而紓解生活壓力、降低孤獨感,「相信常對著貓狗說話的人,一定會愈來愈多。」不過,林萬億提醒,養寵物的成本比想像中還要高,除了飲食及洗澡美容等,還需支付昂貴的醫療支出,如想藉由與毛小孩的親密互動,排除生活上的孤單寂寞,應該做好心理準備,並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才能開心愉悅地與貓狗一起變老。●來測退休力:https://pse.is/3uraub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延伸閱讀:.室友花數萬買狗不顧,何宗勳接手養出感情甘做狗爸.失婚背債千萬,游筑棊打拚20年活出自我!愛貓相伴療癒獨居的她.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美好回憶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07 醫聲.醫聲要聞
首套生命教育繪本出爐 譚艾珍:用溫暖故事談生死議題
長期擔任器捐宣導志工的譚艾珍,對於「老」、「死」這件事情從不避諱。她翻閱了器捐病主中心推出的全台第一套生命教育繪本,以可愛動物角色插圖談論器官捐贈、安寧療護、病人自主等議題,她說,繪本能作為家人談論生死的鑰匙,「如果明天是來生,你要如何度過今天的此生?」🎧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宗教信仰支持,前衛媽媽不避諱談死。年近70歲的譚艾珍,近年與女兒歐陽靖及小孫子「新醬」搬到台南定居,除了含飴弄孫之外,仍四處奔走宣導器官捐贈、大體老師追思紀念會等公益活動,她和女兒歐陽靖也簽署了DNR(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與器官捐贈。譚艾珍說,這樣的緣分,要從有著前衛思想的媽媽和外婆說起。譚艾珍聊起母親,臉上滿是笑意,這位民國九年出生的媽媽受外婆影響,都是虔誠的基督徒,死亡對她們來說是榮耀地回上帝身邊,不是恐懼,而是歡喜。「入塔會悶死,要把我灑到太平洋的大海,能去的國家比較多。」譚艾珍憶起媽媽不避諱談死的這段對話,當時她笑著回應說,「妳已經死了,還會悶死嗎?」將器捐觀念帶給家人,可惜來不及完成。談及為何會開始接觸器官捐贈推廣,譚艾珍提及大約30年前,她在已離世的資深藝人孫越帶領下,開始接觸器官捐贈,她也將器捐的觀念帶給老媽媽,這對多數長輩來說是禁忌的話題及觀念,媽媽不但接受,還要參與。不過,母親的這份心意最後並未圓滿達成。譚艾珍說,母親晚年選擇到中國大陸養老,過世後因為當地醫院沒有大體捐贈的需求,於是火化後,家人們將骨灰帶回台灣,再一同搭船航行到太平洋,讓母親乘著風去暢遊大海。譚艾珍心中還有一個來不及完成的遺憾,20幾年前和丈夫談器官捐贈時,他的觀念還來不及調整,沒想到意外先到,事隔不到一個月,他因為呼吸中止在睡夢中離世,無法執行器官捐贈,但這份遺憾卻成了她不懈宣講器捐的動力。童趣繪本打開話題,大人小孩一起接受生命教育。「呸呸呸!長命百歲……」譚艾珍表演了一段家中長輩聽到死字時,流露出的神情。身為推廣大使的她以自身經驗分享,器捐和生命教育要循序漸進,有個孩子看到器捐訊息後,立刻和媽媽討論,就在兩人說好了其中一方離世,要替對方完成器捐或大體捐贈後,沒想到半夜媽媽突然敲門,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我做不到,我捨不得。」譚艾珍說,器捐病主中心推出的《樹懶爺爺的心願》、《豬二哥的歡樂派對》、《小紅機器人》繪本,以童趣插畫角色作為親近生死議題的素材,家長們在共讀之前可以做點功課,配合不同年齡孩子們的思考模式、提問來引導內容,無形中大人也學習到生命教育。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但能決定生命的厚度。她很喜歡《小紅機器人》故事鋪陳,一台小紅機器人的機芯壞掉了、不能動要怎麼辦?這時,說故事的大人可以分段休息,再慢慢講完,藉此吸引小朋友們注意,如果是和國小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共讀,可以帶到一些醫療知識背景,說不定小朋友們能將觀念帶給阿公、阿嬤。譚艾珍將身體比喻成一輛汽車,「保養得再好,零件可能需要更新,也會有報銷的一天,而在下車時,我們又能保持優雅自在嗎?」她說,這就是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既然人們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但能自己決定生命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