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8 醫療.感染科
搜尋
外食
共找到
617
筆 文章
-
-
2023-07-07 養生.運動健身
實測! 一周都吃7-11低脂低熱量食物 一週減重XX公斤!外食族請收藏
無論是忙碌的上班族或學生,都常依賴超商的食物解決用餐問題,今天就要帶大家來實測,是否能在忙碌的生活中,透過超商的食物選擇實現減重目標呢?影片中的實測規則為,M小編代表全家減酯餐實測,Y邊小編代表7-11減酯餐實測,且都執行168間歇性斷食,為期五天。影片中實測三餐主要以雞蛋、沙拉、高纖豆漿、雞胸肉等低酯低熱量食物為選項,最後體酯與體重都有下降的趨勢。超商減酯不需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來烹飪複雜的餐點,只需仔細挑選食物,符合低脂低熱量的標準,合理控制食物的份量,就能達成減重目標;7-11與全家減酯餐交叉測試的結果看下來,大家覺得哪間便利商店的減酯餐最能滿足口腹之欲,同時又能減重呢?!另外小編也要提醒大家,此減重方法並不適用於長期飲食計劃,它可作為短期挑戰或快速減重的起點,但長期依賴超商低脂低熱量食物,可能會導致營養不均衡和食物選擇的單一性,盡量吃原型食物才是較健康的選擇。想了解更多如何健康減重的知識嗎,趕快訂閱關注女子漾吧!「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編輯推薦《有院子的家》學林智妍「這樣吃」甩8公斤 加速燃脂 夏日盡現好身材彩虹餐盤🌈減醣料理之照燒海苔豆腐整理包:懷孕吃什麼、可以運動嗎?孕期媽咪最關心的5大QA
-
2023-07-05 養生.聰明飲食
發現血壓高怎麼辦?飲食「2少2多」+運動有助控血壓
高血壓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入門票,除了家族史基因問題,大多是長期飲食鹽分攝取太多,現代人外食居多,火鍋、燒烤、炸物、加工食品等等,其實高鈉食物無所不在。如果你的飲食型態是這樣的,就要特別留意血壓問題。2022年新版血壓正常標準是120/80mmHg(毫米汞柱)高血壓 >130 mmHg收縮壓 / >80mmHg舒張壓發現血壓高 要注意「2少2多」飲食原則▼少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大都透過高鹽、高鈉或油炸的方式來增加食品的風味,所以要盡量避免▼少鹽:減少鹽分攝取,當人體的鈉濃度降低,就能減少體內的水分,對血管壁的壓力就會降低,以達到降血壓的作用,記得吃火鍋別把湯喝光光。 ▲多吃好油:Omega-3脂肪酸、魚油、 秋刀魚、鯖魚、鮭魚、亞麻仁油、核桃,降低發炎反應,減少自由基產生。▲多吃蔬菜、多高纖:深綠色蔬菜及水果含有較高的鉀與鎂等礦物質 ,幫助鈉離子排出。 如果在一發現高血壓就改善飲食習慣,並且搭配醫師的藥囑,血壓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想要更加強保護心血管,就要同時搭配運動,可以多曬曬太陽讓身體自己產生維生素D、或是補充輔酶Q10、蚓激酶酵素等等,來更進一步保護心臟與血管的健康哦。(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03 醫療.皮膚
頭皮長痘痘該怎麼辦?6招改善方式有助消除毛囊炎、去痘痘及減少出油
頭皮癢、頭皮長痘痘、易出油,你知道這是輕型毛囊炎嗎?如果頭皮長痘痘時,擠壓頭皮痘痘會嚴重導致頭皮毛囊發炎嗎?明明沖洗的超乾淨為什麼頭皮皮脂總會過度出油分泌?有哪些方法可以消除頭皮長痘痘與毛囊發炎發生機率?你知道生成頭皮痘痘主因,全是因為頭皮皮脂腺受到遺傳雄性賀爾蒙以及生活後天環境因素影響皮脂腺增大,造成頭皮變油、頭皮皮脂腺分泌物過多,同時造成『頭皮癢』、『頭皮出油』、『毛囊阻塞』、『頭皮長痘痘』、『頭皮毛囊炎反覆發作』並增加『痘痘增長』機率的危機嗎?事後發現頭皮長痘痘掉髮機率陸續發生嗎?我們頭皮上皮膚有超出100,000的皮脂腺條,假如平時沒有做到完整清潔步驟,非常大有機會將頭皮痘痘,導致為更加嚴重的頭皮毛囊炎困擾。先別沮喪,想一想,你是否做好了頭皮去角質和頭皮護理的完整清潔步驟呢?這篇文章,告訴你快速『消除頭皮痘痘』同時『減少頭皮皮脂出油』和『預防毛囊發炎』的有效辦法,快速恢復清爽頭髮不黏膩的蓬鬆舒涼感,讓你頭皮輕鬆擁有清新、柔軟、滑順不油膩、不留痘。為什麼頭部皮膚會長痘痘?一般來說,頭皮涵蓋許多「皮脂腺」,是人體頭皮毛孔最高密度區域,而皮脂腺的分泌作用,是皮脂腺及汗腺混和同時分泌出的皮脂(Sebum),這些皮脂功效主要是來保護角質層,維持皮膚油脂平衡作用。當頭皮無法正常代謝,毛孔過量分泌皮脂,加上陳年老廢角質累積、外部環境殘留的刺激因子與髒污灰塵,都是造成不健康的殘留,導致頭皮孳生汙垢、細菌的適應環境,產生痘痘孳生的情況,因此發生頭皮痘痘生成,然而這些頭部痘痘正屬於輕型頭皮毛囊炎狀態。頭皮長痘痘原因是為什麼?基本上,清洗頭皮皮脂油脂以及做好頭皮護理後,仍然有機會長出頭皮痘痘,這些導致頭皮長痘痘的起因其實非常多,例如工作、家庭、生活間壓力和焦慮,以及過度清洗頭皮上的油脂髒污,另外過度食用含有高糖/葡萄糖(Glycemic Index)的食物也會激發頭皮痘痘增生的機會,下方可檢視自身,是否容易養出頭皮痘痘的習慣,可參考頭皮痘痘原因 1. 「頭皮清潔不當」我們頭皮上的毛孔,有10萬多個毛囊,每一刻都持續將形成的皮脂,轉送到頭皮表面,而讓頭皮特別容易出油,因此,很多人會使用含有「皂鹼類」,這類強力去除油的方式清洗頭皮髒污與油脂,每當過於清潔、去除油脂時,將會直接影響皮脂分泌異常,導致頭皮清潔不當受到刺激感,間接造成頭皮微生物菌群、菌叢生態失衡不穩定,同時沖洗不當清潔不夠完善時,都是容易讓頭皮癢、長出頭皮痘痘和頭皮屑的機會。頭皮痘痘原因 2.「賀爾蒙失衡」「壓力痘」是促成主因,年紀增長扛的責任、外加環境刺激、日夜不規律、日常工作、家庭壓力的生活,更是反覆堆疊,不斷刺激腎上腺皮質醇的分泌,這些壓力都會造成身體處在破壞賀爾蒙的模式,這是讓生理內分泌失衡、免疫力降低,心理更加難以復原的狀態,不但導致頭皮有掉髮可能,同時也正侵蝕內外免疫力,壓力、焦慮感不穩定飲食若過於辛辣刺激性也容易讓毛囊產生過於負擔,毛囊口一但遭破壞、更是提升毛囊炎增長的發炎機會。如果經常壓抑忍耐多種情緒,心理壓力負擔過重,容易讓身體內腎上腺分泌的皮質醇增多,造成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滑、身體容易痠痛。焦慮反射頭皮癢、紅腫、以及頭皮痘痘的訊號,表達免疫力已開始有損壞的情況。除了頭皮容易長痘痘、免疫力失衡、自律神經失衡、同時造成新陳代謝不穩定、心血管問題,臉部皮膚更容易出油、粗糙、暗沉。頭皮痘痘原因 3. 「皮脂分泌過量油脂」當皮脂大量從皮脂腺分泌時,可以和汗水混合形成皮脂保護膜,防止皮膚表面水分過度蒸發,滋潤皮膚,倘若分泌過量無法疏通時,容易讓毛囊口堵塞,間接引起毛囊發炎的機會。屬於油性皮膚或混和偏油性皮膚,可以明顯感受到頭皮及臉上T字部位經常易出油,若沒有使用頭皮去角質產品或頭皮控油品項,以及時常不清洗頭皮,都會促使頭皮分泌太多油脂,間接導致堵塞頭皮毛囊口,同時混和頭皮端的老廢角質累積,此刻就是導致頭皮長出痘痘(痤瘡)的困擾。頭皮痘痘原因 4.「長期堆積體內毒素」GI 值(Glycemic Index),指的是升糖指數,GI 值較高的食材,是作容易促使人體快速吸收的糖份生成指數,它容易導致體內血糖迅速上升,此時胰島素會開始快速分泌,將人體血液裡的葡萄糖分(Glucose)滲透到細胞,讓血液降低血糖值濃度。許多外食者,因許多外食材選擇多樣化,對於菜單選項與調味的掌握容易匱乏,許多日常可見的食物,都是造成體內堆積毒素,假如經常攝取過度過量偏高 GI 的食材、飲品,都會造成高胰島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引發一連串的角化異常,造成堵塞毛囊,刺激雄激素增生、皮脂腺過度分泌油脂,一旦油脂分泌過於充足,就會導致容易讓臉部長痘痘、頭皮長痘痘、背部長痘痘的長期負擔。下方提供減少攝取才食,可預防高 GI 值食物種類。1.高糖食材(果汁、甜品、餅乾、澱粉鬆餅、麵包、芒果、哈密瓜、西瓜、葡萄乾)2.高鹽分食材(加工香腸、培根、麻辛辣類)3.高油炸食材(炸物、花生果醬、加工奶油)4.乳製品食材(生乳牛乳、起司片、冰品)另外,常見攝取奶類容易生長頭皮屑、頭皮癢的困擾,長期累積會讓頭部痘痘增生機會大增,另,常滑 3C 產品導致熬夜或喜愛吃消夜炸物,都是會提高造成頭皮長痘痘原因。如何改善不正確方法|消除頭皮痘痘關鍵頭皮的皮脂腺分泌非常充沛,這正是頭皮上毛囊炎最喜歡聚集的部位,然而,最常見的皮膚問題,毛囊炎(Folliculitis),顧名思義,就是因微生物、菌種、細菌滲入至毛囊內,所造成的毛囊發炎或長出痘痘的關連。當中細菌就是特別常見可直接引發的起因,多種皮脂分泌較多,更容易引發毛囊發炎的部位,例如:頭皮、臉雙頰、上臂肩膀、前胸口、後背部。不過,許多感染的毛囊發炎是可以自癒調節,若不斷重複嚴重的發炎,就必須直接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另外,許多導致毛囊發炎的日常習慣,立即調整可以預防避免頭皮痘痘、頭皮毛囊炎的生長,可立即調整預防細菌滋生的常見習慣類別:・改善頭皮毛囊炎1.「清潔/更換」:枕頭套、床單、日常衣物、洗臉巾、安全帽內襯,一旦未定期清洗或更換,都是有助塵蟎、細菌在頭皮滋生。・改善頭皮毛囊炎2.-「消毒器具」:除毛工具、擠粉刺工具、無清潔指甲直接擠壓腫脹顆粒的毛囊,都是容易感染頭皮毛囊炎、頭皮痘痘的機會。・改善頭皮毛囊炎3.-「頭皮去角質」:改用溫和親膚成分(杏仁酸、果酸),透過更適合頭皮去角質的產品,幫助頭皮肌膚調理,溫和代謝髒污油脂,記得不要過度用力摩擦刺激頭皮肌膚,這會導致痘痘復原期。頭皮長痘痘該怎麼消?6個頭皮毛囊炎消除關鍵首先,抗痘需要先了解,頭皮長痘痘的原因與種類,當頭皮代謝力下滑時,容易讓毛孔阻塞,如果沒有適時幫忙頭皮去角質,將造成累積油脂髒污,而導致發炎變成頭皮長痘痘(輕型毛囊炎)的困擾,假如沒有即早改善,讓更多細菌孳生,更容易變成嚴重型頭皮毛囊炎,使用藥物治療頭皮之前,可以先從下列5種消除頭皮痘痘(毛囊炎)方法提前預防1.暫停潤髮護髮-零負擔潔淨市面潤髮居多,多數內含成分有容易刺激頭皮堵塞增加負擔的成分,如薄荷醇、人工香料(芳香)、矽靈(Dimethicone),如果頭皮有痘痘增生、頭皮癢、頭皮毛囊炎,非常建議暫停使用容易造成頭皮負擔的成分,因為導致反覆阻塞毛孔、嚴重的頭皮痘痘甚至轉為重度毛囊炎的機率也會大增。點我看控油去痘:杏仁酸控油調理洗髮精介紹。2.換帽子內襯-保持乾淨無論是哪一種類帽子(遮陽帽、安全帽、漁夫帽、老帽),都會暗藏超多黴菌、細菌、油脂與髒汙,假如沒有固定清洗習慣,建議要讓帽子們放置於可保持乾燥的位置,這樣可提前預防細菌殘留於頭皮孳生,減少頭部長出痘痘與毛囊炎的機會。3.避免刺激成分-穩定頭皮健康基本上,會建議查看目前正使用的洗髮精成分,以及接下來預計購入的洗髮精成分,請盡量避開易刺激性成分來保護頭皮健康:・定香劑、香精(DINP、DEHP、Phthalates):多數人希望自身頭皮,可含更吸引且親近香氛氣味於頭部,廠商也因成本考量添加人工香精、定香劑來調香,不過,無法親膚、不夠溫和的成分都會刺激頭皮肌膚變得更加脆弱不適,甚至讓頭皮變得更加敏感。・石化介面活性劑(SLS): 經常用於地板清潔除菌劑,為過度清潔成分,容易使得皮脂腺分泌出更多皮脂油脂保護皮膚,促使頭皮油脂無法穩定平衡。・防腐劑(MI/ MCI, Parabens):這類成分會刺激頭皮健康,已陸續遭到歐盟關注,目前有許多國家已經禁用,想要避免致癌風險的頭皮建議避免。4.頭部流汗-溫柔洗頭高溫盛夏,秋冬包覆穿著,無論四季都會悶熱、流出汗水,汗是透過(鹽份、水份、電解質)合併組合而成,假如混和頭部分泌的油脂將會形成油脂的汙垢,堆積後容易阻塞毛孔,一律流汗後,必須以清水清洗頭皮,就算沒有使用任何洗髮精也可以幫忙帶走髒汙,減少頭皮油膩不適,成功降低頭皮長痘痘的機率很大。5.慎選食材-控管飲食長時間焦慮壓力大、缺少睡眠,經常飲食炸物、醣類、辛辣這些更為刺激的食物,都是引發皮脂線過度分泌皮脂的現況,進而導致阻塞毛孔端阻塞毛孔端、增加長痘痘的機會。研究顯示,挑選Omega 3 、維生素 A、維生素C 、鮭魚、鯖魚的食物,可以有效緩解發炎,另外幫助身體抗氧化也能選擇甜椒、馬鈴薯、南瓜、芭樂、木瓜、奇異果等健康食材,記得要避免辛辣、油膩、甜食、飲料的物品,才有幫助頭皮與身體不易產生發炎與長痘痘的風險。6.不擠頭皮痘-避免落髮頭皮毛囊炎,等於臉部的青春痘痘發炎,泛紅、癢、膿泡、最後痘痘破裂,每一次痘痘發炎過程,都需要五至七天恢復,也因為頭皮相對脆弱,更容易感染擴散了發炎位置,如果沒有正確且乾淨的處理頭皮痘痘,仍然容易重複發炎,嚴重時的頭皮毛囊炎會有強烈巨大的疼痛感,有可能造成禿頭掉髮的機會,對於頭皮的損害確實不容忽視的,倘若已經變成嚴重頭皮毛囊炎,請記得直接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才可對症下藥,切記勿自行塗抹抗痘藥品,預防多次感染。預防頭皮痘痘,藥用洗髮精成分發生腫痛、囊瘡、溢出血液、掉髮、重度頭皮屑、嚴重頭皮毛囊炎(痘痘),時,請立即諮詢醫師看診。皮膚科醫師經常開立藥品或藥用洗髮精,記得待膚況好轉後就停用含藥的洗髮精,下方列出相關成分名稱與建議,請在選購產品時多加留意成分。【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謝銘峻醫師】頭皮長痘痘該怎麼辦?六招皮膚攻略,消除頭皮毛囊炎、去痘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02 癌症.飲食與癌症
雞、鴨、鵝比較毒,生病的人盡量不要吃?癌友該怎麼補足營養
癌友最忌諱的是不均衡的營養補充方式,導致身體沒有足夠的能量抵抗癌症。高醫大附設醫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表示,癌症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例如胃口不好、噁心、嘔吐、吞嚥困難,常會影響癌症患者攝食的情況,造成營養不良的風險,甚至讓體重往下降,進而影響患者的免疫力,甚至影響療程。黃孟娟說,在癌症治療期間,要關注體重有沒有下降,如果病人的體重有較大流失,在治療之後,要先把體重恢復到正常;有一些癌症,例如乳癌,與肥胖有關係,治療後一定要維持理想體重。癌友要怎樣維持健康均衡飲食?國民健康署公布「我的餐盤」圖像,將每日應攝取的六大類食物「我的餐盤」圖像分成六個部分,分別為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種子,以提醒民眾每餐皆應攝取到6大類的食物。癌友正確營養觀念蔬果、蛋白質攝取要足量黃孟娟說,台灣人比較注重吃飯,癌症患者更要重視蔬菜水果、一定要足量,「飯跟蔬菜一樣多,菜比水果多一點!」每一餐都要有深綠色蔬菜,因為營養豐富,再搭配其他顏色蔬菜及各色水果,才能攝取比較多的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除了蔬菜水果足量,還要提高蛋白質攝取,尤其動物性蛋白質不能少,素食者可從奶、蛋中攝取。黃孟娟說,蛋白質類的食物,食用順序黃豆類擺在第一位,第二位是魚類與海鮮,第三是蛋類,第四是兩隻腳的肉,最後是四隻腳的肉。癌友每一餐大約要吃一個掌心大小的豆魚蛋肉類食物,才能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紅肉限量、加工品建議別吃黃孟娟表示,癌友食用紅肉,也就是豬、牛、羊肉,建議一星期小於500克,換算成每天的攝取量,一天最多不要超過女生手掌的三分之二。加工肉品例如熱狗、肉乾、香腸、粉腸、逢年過節的醃肉、臘肉,都不建議食用。糖攝取量不能超過總熱量5%黃孟娟說,如果有慢性病或癌症,糖的攝取量不能超過總熱量5%,一個60公斤到70公斤的人,一天約需2000大卡熱量,5%就是100大卡、大約是五顆方糖,一杯750c.c.半糖飲料的糖含量,就可能超過癌友一天的糖攝取量。黃孟娟建議癌友,要追蹤記錄體重,尤其是必須做好體重管理的大腸直腸癌或女性乳癌患者,最好能養成每天早上起床記錄體重的習慣。如果想了解自己的飲食有無缺點、健不健康,就診時可到醫院諮詢營養師。癌友飲食最想問Q:癌友能不能外食?黃孟娟說,癌友並非不能外食,而是要盡量選擇比較原型的食物,並謹記「我的餐盤」圖像,「飯跟蔬菜要一樣多」。例如去麵店可以點水餃,水餃就是水餃皮包肉,再搭配燙青菜,紫菜湯或酸辣湯,大部分的食物原型都看得到。湯麵與乾麵來說,湯麵比較好,乾麵放了很多豬油,豬油對很多癌症比較不好。便當店盡量找可以選三格蔬菜的,這樣蔬菜的份量才會跟飯差不多。不要選油炸肉品,因為台灣常用飽和油脂或豬油去炸,高溫烹調致癌物較多,可以選滷雞腿,也能選燒肉,但不要有烤到變黑的部分。超商最好的主食是番薯,如果有用小麥粉、五穀粉加上堅果、乾果製成的雜糧麵包也很好;超商的蔬菜不多,不過可以買到生菜沙拉、水果;蛋白質可以選擇茶葉蛋或蒸蛋、豆漿、牛奶、燕麥奶、優格或優酪乳;超商也有白飯,不過是微波爐食品,含防腐劑、保存期限二到三天,如果一個禮拜吃兩、三次還行,再多就不建議。Q:癌友能喝雞精嗎?黃孟娟表示,雞精是把雞放在電鍋上加熱,讓牠所有的汁往下滴,汁再去油就是雞精,內容物是水解的胺基酸或維生素,加上少許的蛋白質,一般的雞精一份是35大卡左右,熱量相當低。癌友可以吃雞精,但不能把雞精當成主要食物,曾有案例一天吃六罐雞精,卻造成熱量與蛋白質不足,體重減輕、免疫力變差。Q:雞、鴨、鵝比較毒,癌友盡量不要吃?民間流傳雞、鴨、鵝比較毒,生病的人不能吃。黃孟娟說,其實這句話是錯的,雞、鴨、鵝可提供蛋白質、胺基酸、鐵質、維生素B等營養素,而且都是健康的白肉,只是皮的脂肪含量高,建議避免食用。烹調時不要用油炸或長時間燒烤,可以用水煮或滷,並注意均衡飲食原則即可。Q:卵巢癌和乳癌患者不要吃黃豆?黃孟娟說,雌激素過高有引起卵巢癌跟乳癌風險,天然的黃豆食物如豆腐、豆漿,雖有大豆異黃酮但含量不高,而且其作用僅雌激素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不足以改變體內雌激素狀態,一天可以吃一份到三份的黃豆製品,一份黃豆製品相當於一杯240c.c.的豆漿,或嫩豆腐半盒,或豆皮三分之二塊。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01 醫療.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腸躁症...7種「常見腸胃道問題NG食物」大公開!這類食物全上榜
想要改善腸胃道問題,建議可從「調整飲食」開始。生活作息不正常,加上外食習慣,不少人都有便秘、胃食道逆流、胃痙攣及腸躁症等腸胃道問題。想要改善腸胃道問題,「調整飲食」便是最簡單的解決辦法之一,本篇帶您了解各種腸胃道問題應避免的NG食物。脹氣、腹瀉NG食物「脹氣」可能造成胃腸吸收困難,影響身體攝取能量。因此,脹氣除了不適感之外,還總讓人覺得特別疲倦、睡不好。若有脹氣困擾,可減少食用以下易產氣食物:1.豆類、根莖類:含有不易消化的寡醣、多醣。2.十字花科蔬菜:含有不易消化的多醣。3.精緻澱粉:高醣類食物,尤其用泡打粉或酵母發酵的麵包、糕點,更容易產氣。4.碳酸飲料:容易喝入過多氣體。5.高脂肪食物:腸道細菌在分解脂肪時,也會產氣。6.乳製品:乳糖不耐症者容易產氣。若是腸胃炎、腹瀉拉肚子時,Donna營養師建議,應先禁食避免增加腸胃道負擔,並採用低纖維 (低渣飲食),注意水份和電解質補充。便秘NG食物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運動量不足及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常有便祕問題,要解決便秘問題,掌握兩大要點:攝取足夠纖維、多喝水。營養講師洪泰雄建議,有便秘問題者,應避免以下破壞腸道健康的食物:1.油炸、燒烤食物2.加工、醃製食物3.甜點、零食、泡麵4.刺激性食物:碳酸飲料、濃茶、咖啡、辛辣食物等。此外,低纖食物如高麗菜、洋蔥、嫩豆腐、白飯、油麵、白土司等應酌量攝取。劉怡里營養師解釋,攝取較多低纖飲食,也會造成排便不易。胃食道逆流NG食物據統計,在台灣,平均每4人就有一位胃食道逆流患者且有年輕化趨勢。胃食道逆流易發生在進食後、平躺時,當胃酸逆流,造成胃、食道、咽喉及呼吸道不適症狀或食道黏膜受損的疾病。根據《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的胃食道逆流飲食原則,想要改善胃食道逆流,以下食物類型要避免:1.避免刺激性食物‧酒精飲料、碳酸飲料,如可樂等汽水‧酸味強的果汁或水果,如鳳梨、檸檬等‧避免辛香料,如辣椒、胡椒粉等‧減少攝取茶、咖啡、甜食、果醋等2.避免易產氣食物‧蔬菜:高麗菜、白花菜、青花菜、韭菜、青椒、洋蔥、蘆筍。‧黃豆、毛豆、黑豆、豆腐、大量的豆漿。‧全脂奶類及乳製品、蛋黃。‧全穀根莖類:地瓜、芋頭、玉米、紅豆、綠豆等。3.減少脂肪含量,避免油炸食品、難消化的糯米類食物胃痙攣NG食物胃痙攣俗稱「胃抽筋」,為胃部不適的症狀表現而非一種疾病。胃痙攣痛起來是一陣陣地疼痛,可能發生局部疼痛(如下腹部、或上腹部胃的位置)或整個腹部疼痛,時常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想要改善胃痙攣,以下食物類型要避免:1.刺激性食物:過酸、辛辣、油膩、冰冷等類型。2.精緻甜點:糕餅、蛋糕。3.糯米類:湯圓、粽子、飯糰等。此外,暴飲暴食、用餐時間不規律、菸酒及情緒壓力都有可能引起胃痙攣。放鬆情緒,規律飲食有助降低胃痙攣發生率。腸躁症NG食物「大腸激躁症」簡稱腸躁症,依症狀可將「腸躁症」分為3類:腹瀉型(腹瀉為主)、便秘型(便秘為主)、以及混合型(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想治療腸躁症,飲食習慣為關鍵,首先需了解每日飲食,把每日飲食細項詳細記錄,有助於找出誘發腸道過敏的食物或是因子。改善腸躁症,除了三餐定時定量、每餐吃7、8分飽,下列飲食也應減少攝取:1.避免咖啡因:咖啡、茶、巧克力、可樂飲料2.刺激性食物如,酒、酸辣食物3. 不利消化之食物,如油炸物、糯米製品、奶製品4. 易產氣食物,如地瓜、豆類、奶製品等等需特別留意的是是,腹瀉型腸躁症,應避免吃容易產氣與高纖食物;便祕型腸躁症,可多吃高纖食物,避免減少脂肪攝取、少吃甜食、糯米、油炸、豆類等食物。大腸癌NG食物生活習慣改變及飲食西化,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發生率逐年增加。大腸癌罹癌人數更在2006年首次超越肝癌,成為台灣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預防大腸癌,以下食物應酌量攝取:1.紅肉:牛肉、豬肉和羊肉等紅肉,會增加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建議每週紅肉攝取量少於18盎司(約800公克以下)。2.加工肉品:香腸、熱狗、培根、火腿、午餐肉等(包括煙燻、鹽漬或亞硝酸鹽加工)。3.燒烤油炸類食物:高溫油炸物如燒烤、炸雞、炸排骨等,會產生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異環胺等致癌物,提升罹癌風險。4.高溫澱粉類食物:烘焙、油炸製作的澱粉類食物,如洋芋片、薯條、薯餅、焦黃吐司、油條、酥皮或烘焙甜食。5.玉米果糖: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含糖飲料,都含有大量玉米果糖。6.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特別是動物性脂肪,例如肥肉、五花肉、奶油、沙拉醬等。7.酒精性飲料延伸閱讀:.台灣「一地區」大腸癌盛行率第1名!高敏敏曝「8種罹癌食物」.胃悶悶痛、吃東西胃度度!現代人常見4種消化道疾病,你中哪一個?.「胃脹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哪些人是高危險群?有這些症狀要當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01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7大飲食禁忌!這些食物不要碰,進食3口訣有效減緩血糖上升
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一,是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的慢性代謝異常的慢性疾病。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而除了糖尿病本身,它的併發症心臟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腦中風等,都是隱形殺手,忽視不治療恐會慢性自殺。若能穩定控制血糖,糖尿病雖無法治癒,但有機會停藥緩解。對此,「控制血糖」成了病友很重要的生活課題,元氣網整理《糖尿病飲食禁忌》,告訴你哪些「地雷食物」糖尿病患者絕對不能碰,及怎麼吃能減緩血糖上升。糖尿病的7種地雷食物糖尿病患有許多不能吃的食物,若不注意攝取過量,恐使血糖快速升高加重病情。‧地雷食物1:含糖食物任何含糖(麥芽糖、紅糖、白砂糖、冰糖)食品,像是、巧克力、各式糖果、果脯、水果罐頭、碳酸飲料、果汁、煉乳、果醬、霜淇淋、各式含糖糕點等,糖尿病患者皆不宜食用,攝取後會使血糖快速升高。‧地雷食物2:高膽固醇食物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富含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原因是當患者體內的糖分代謝紊亂時,必然會引起脂質代謝異常;所以,許多糖尿病患者都合併有高血脂症,肥豬肉、豬油、牛油、奶油、動物內臟、豬腦等富含脂肪和膽固醇食物必須避免食用。‧地雷食物3:過鹹的食物除了高糖、高油食物,吃太鹹也會導致糖尿病,甚至增加40%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攝取過量的鹽不僅造會成高血壓,還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間接導致胰島素不起作用,促使血糖升高。‧地雷食物4:過於軟爛食物是不是很意外「過於軟爛食物」也是糖尿病患的禁忌食物。原因是有研究發現,如果將白米熬成粥,其中的澱粉大部分轉化為糊精(人造膠,為澱粉分解的中間產物);糊精更易被消化吸收,並很快轉化成葡萄糖使血糖迅速升高,且粥熬的時間越長,食用後血糖升高的速度越快。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吃硬不吃軟」,米粥、米糊、糊羹、軟飯、爛麵條等食物也應慎食。‧地雷食物5:紅肉肉類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不過,紅肉是糖尿病「地雷」食物之一。研究顯示,攝取大量紅肉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建議糖尿病患者,若要攝取紅肉,建議一周吃一次,避免天天吃,每次份量不要超過500克。或是以雞胸肉、魚肉等白肉取代。‧地雷食物6:高糖水果荔枝、龍眼、香蕉、西瓜、鳳梨等都算是高糖水果,糖尿病患者建議避免,吃完後當心血糖快速升高。建議優先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水果,包括芭樂、大番茄、蘋果、梨子、草莓等食用,避免血糖在短時間內產生波動。‧地雷食物7:酒酒精會損害肝臟的功能,使其無法正常調節血糖水平,使得血糖難以維持穩定。此外,飲酒會讓糖尿病患疏於控制並檢查血糖數值,而導致血糖失控的風險。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飲食?可以正常吃嗎?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是很重要的一環,許多糖尿病患者以為只要避開澱粉類主食就能有效控制血糖,甚至擔心一輩子只能吃得苦哈哈。對此,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吳映蓉提醒,糖尿病患者只要認真作功課,分辨食物種類,也能正常飲食。根據國健署「我的餐盤」飲食指南,將食物分為六大類,全穀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與堅果種子,而在六大類食物當中,全榖雜糧與水果跟會影響血糖變化。吳映蓉表示,全穀雜糧類是身體重要能量來源,除了民眾熟悉的米飯、麵包等穀類,口感綿密的番薯、芋頭、馬鈴薯等食物屬根莖類,但富含澱粉,全榖雜糧與水果類,糖尿病患者應適量攝取。而民眾與糖友最常分不清的食物種類就是紅豆、綠豆,有人認為有個「豆」字,就是豆類,其實並不正確。紅豆、綠豆、花豆、薏仁跟豌豆仁全屬全榖雜糧類;也有人以為玉米、南瓜是蔬菜,但它們其實是全榖雜糧類,屬於主食,如果吃太多就有可能血糖飆高並發胖。糖尿病飲食5指南1.紅豆、綠豆、花豆、薏仁、豌豆含澱粉,屬全榖雜糧類。2.玉米、南瓜是全榖雜糧類,屬於主食,會影響血糖。3.口感綿密的番薯、芋頭、馬鈴薯等是根莖植物,但富含澱粉,也屬全榖雜糧主食;胡蘿蔔、白蘿蔔、洋蔥等雖是根莖,但屬蔬菜類。4.稀爛、切碎或重複烹煮的食物,因糊化後吸收佳,GI值相對高,如稀飯的GI值較白飯高。5.建議先吃不含醣類型,如蔬菜 蛋白質,再吃含醣類,如全榖雜糧類,減緩腸胃吸收速度。糖尿病患進食順序3口訣糖尿病患者必須透過飲食跟藥物來控制血糖,但除了慎選吃下肚的食物,進食的順序也對血糖動有不同影響。建議糖友吃飯時照著「進食順序3口訣」的步驟吃東西,能有效減緩血糖上升速度。1.先吃蔬菜類高纖跟低升糖指數的蔬菜,除了能增加飽足感,還能增加腸胃蠕動,可以有效減緩血糖上升速度。2.再吃蛋豆魚肉類接著吃富含蛋白質的蛋豆魚肉類食物,蛋白質食物消化較慢,也容易有飽足感。像是魚、豆腐、雞肉、雞蛋。3.最後吃優質澱粉食物最後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全榖雜糧類食物,像是糙米麥、麥、全麥麵包、帶皮地瓜等。這類食物的升糖指數較低,除了較易有飽足感外,也能延緩血糖的上升。看完以上的糖尿病食物7大地雷、如何控制的方法、進食順序3口訣,是否更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該怎麼吃了呢!如果你本身是糖尿病病患,或者是家人有糖尿病,請謹記以上的飲食指南,跟著吃幫你有效控制血糖,讓你的血糖不因亂吃食物而失控。延伸閱讀:.從吃飯看出人性格!專家揭秘「12型吃飯人格」,你是哪一型?.外食族注意!營養師曝「懶人搭配術」,教你健康挑選碳水、蛋白質、蔬菜.糖尿病前期是可以改善!醫教你如何靠運動和飲食控制逆轉最後機會參考資料:.新北市藥師公會-不可不知慢性病患,宜控制紅肉攝取量.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三高防治專區(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元氣網-糖尿病到底該怎麼吃才正確?詳解美國糖尿病學會最新飲食建議.元氣網-糖尿病患者的七大飲食禁忌.元氣網-控制血糖不困難!營養師:這2大類食物直接影響血糖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30 養生.聰明飲食
吃了葉黃素不是人人都有感 醫生: 真正的原因…
現代人3C不離身,為了提升明亮水潤感,眾人一窩蜂視葉黃素為保養聖品;殊不知,吃了數月半載後,大多數人的心得都是:食之無感,但棄之又擔心世界變得霧茫茫!這是為什麼呢?專科醫師洪維廷一針見血地說:「攝取葉黃素已成為全民共識。問題是,民眾對於葉黃素卻是一知半解。」 針對常見的葉黃素3大迷思,醫師提出正解為突破消費者的盲區,醫師針對常見的葉黃素3大迷思提出正解:迷思一、所有人都必須補充葉黃素保健食品?正解:人體雖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卻可從深色蔬菜中攝取。但如果你是容易營養攝取失衡的外食族、牙口或消化不佳的熟齡族,以及經常使用3C或閱覽圖文,葉黃素能量消耗大的工作者,都是需要補充葉黃素保健食品的重要族群。迷思二、葉黃素劑量越高越好?正解:葉黃素的劑量並非越高越好,而是應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對於平日保健的人來說,每天建議攝取6~10毫克的葉黃素,每日攝取量不得超過30毫克。 迷思三:今天開始吃葉黃素,明天就能感受到效果?正解:葉黃素是營養素,不是藥品,無法立即獲得改善。尤其若你已經缺乏葉黃素,需至少3個月以上的時間,讓葉黃素的量恢復正常水平,方能發揮其作用。再者,單吃葉黃素大多時候不會有明顯的感受,複方配方一起協作比較有感,比方說搭配魚油、含有花青素的山桑子萃取物、含組氨酸的二肽含量豐富的成分等,才能夠改善晶亮有神。葉黃素吃了無感?掌握挑選葉黃素的3大黃金原則至於民眾經常抱怨:「吃了葉黃素保健食品,為什麼無感?」醫師建議,重新檢視是不是食用的時間不夠長?抑或是挑選的葉黃素保健食品屬於單方,缺乏複方協作提升葉黃素的吸收?為此,歸納出挑選葉黃素保健食品的3大黃金原則:1.葉黃素的形式最好選擇游離型,因為游離性的葉黃素經過處理,吸收率更高,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之研究,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黃金比例以5:1為最佳。例如:20毫克的葉黃素搭配4毫克的玉米黃素2.挑選複方成分更能全面守護晶亮,像是搭配魚油、山桑子萃取物、雞肉萃取物、維生素B6及E等身體所需的其他營養成分一起攝取,以發揮最佳效果;比方說,魚油含有豐富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既能幫助吸收葉黃素、玉米黃素等脂溶性維生素,還可提升晶亮滋潤感;含有類黃酮的山桑子萃取物,能讓人覺得舒適有活力;另還需要人體最基本的蛋白質,尤其像雞肉萃取粉因含有組氨酸有助於續航力。3.建議選擇大廠牌或值得信賴的品牌,較具食安保障日本樂敦製藥的百年研發經驗,贏得消費者的好評口碑擁有百年研發經驗,來自日本樂敦製藥的『樂敦V葉黃素』,正符合醫師所推崇的3大挑選黃金原則:選用游離型的葉黃素、葉黃素20毫克與玉米黃素4毫克之黃金比例、採用複方成分,嚴選葉黃素、玉米黃素、雞肉萃取粉、魚油、山桑子萃取物等獨家5合1關鍵成分,提升水潤,全面守護晶亮,使其在沒有大肆宣傳下便已在網路上累積大量口碑,有消費者表示「吃了很快就感覺到成效」、「舒適水潤」、「比較不容易乾澀了」、「晶亮有神」等,呈現一面倒的正面評價,甚至在上市初期便已出現短暫缺貨的狀況。就連知名作家暨電視主持人謝哲青也是『樂敦V葉黃素』的愛用者,他分享自己的愛用心得:「常需要閱讀大量書籍與腳本,及長時間使用3C,越來越覺得容易累。但自從開始補充樂敦V葉黃素,發現即使到了晚上仍然可以保持晶亮水潤,因為自己親身體驗真的有感,才會證言!」最後,洪維廷醫師也不忘提醒消費者,除了補充葉黃素保健食品,出門配戴太陽眼鏡、使用3C產品一段時間後應休息…等基本的照護措施也須做到,這樣才是面面俱到。樂敦V葉黃素 線上商城:https://reurl.cc/OjeMYD
-
2023-06-29 養生.聰明飲食
外食族注意!營養師曝「懶人搭配術」,教你健康挑選碳水、蛋白質、蔬菜、飲品
你是餐餐吃外面的外食族嗎?外食的食物普遍菜色種類太少,且很多都過油、過鹹,很容易一不小心就營養失衡造成身體負擔,但其實只要注意「選擇」,就算沒有自己帶便當,一樣也可以健康吃。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絲團「高敏敏 營養師」整理了「外食午晚餐健康自己配」,告訴你外食該如何吃得健康,怎麼均衡搭配。「外食懶人搭配術」 教你均衡吃餐餐都吃外食的你,該如何吃得健康均衡?高敏敏教你「外食懶人搭配術」,照著文末這張圖的搭配,每一欄都選一樣食物,就算餐餐外食也能吃得均衡!1.碳水化合物這些通常膳食纖維比較高,或同等份量熱量較低。·全穀飯·烏龍麵·地瓜·蕎麥麵·玉米2.蛋白質建議選擇不過度加工的食物原型。·滷雞腿·雞胸肉·鮭魚·蒸蛋·烤魚3.高纖蔬菜除了燙青菜之外,其實外食還有很多蔬菜選擇。·3格便當菜·蔬菜湯·生菜沙拉·燙青菜·大番茄/小黃瓜4.飲品無糖茶或咖啡 無熱量,或者可以藉由飲品來補充乳製品及優質蛋白質。·牛奶·黑咖啡·無糖茶·優酪乳·豆漿5.餐後水果忙碌的現代人很容易忽略天天吃水果,水果有天然的維他命,幫助健康維持。·蘋果·半根香蕉·一碗小番茄·芭樂·新鮮水果(8分滿)吃飯的順序也很重要除了食物主食與配菜的挑選,吃飯的順序也很重要。高敏敏建議吃飯要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在吃澱粉;飯後再來份水果,補充膳食纖維和維他命C,也能排出多餘的鈉。看完以上高敏敏傳授的「外食午晚餐健康自己配」,常常吃外食的你,知道該怎麼選擇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高纖蔬菜、飲品、餐後水果的食物了嗎,希望大家的外食都能均衡攝取。延伸閱讀:.奉行肉→菜→飯的用餐順序對健康才好?不能一口飯配肉或菜嗎.吃飽不代表吃好!掌握這幾個關鍵,才算是「好好吃飯」.外食更要慎選吃進肚裡的食物!陳月卿堅持2對策3原則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7 養生.運動健身
超商減肥菜單推薦!實測5天吃全家低脂食物 體重變化曝光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外食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常態。然而,外食時常容易攝取過多的熱量和油脂,導致體重增加。今天就要帶大家來實測,連續五天都吃便利商店的減酯餐,究竟會不會變瘦呢?影片中的實測規則為,M小編代表全家減酯餐實測;Y邊小編代表7-11減酯餐實測,且都執行168間歇性斷食,為期五天。實測中三餐幾乎都是以,蔬果沙拉、鮪魚鮭魚飯糰或雞胸肉沙拉便當等低脂低熱量的選項,豆漿豆奶替代飲料等。如果嘴饞想要來些小點心,建議可以試試蒟蒻海苔包、蔬菜燙或水果盒,它們都是較為健康的零食選擇,讓您在減肥過程中也能品味美食的樂趣。最後,兩位小編的體重和體酯都有下降的趨勢,通過選擇便利商店的低脂低熱量食物,您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減重目標。不過小編也提醒大家,減重過程中要保持健康為主,尊重自己的身體需求和節奏,並尋求專業意見或指導,才能吃的開心,瘦的健康。想了解更多如何健康減重的知識嗎,趕快訂閱關注女子漾吧!「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延伸閱讀】想瘦身請進!挑戰韓國女團地獄菜單 一個月後腰圍變化曝光【延伸閱讀】615警察節福利!南韓零死角帥警曬多張「女友視角照」 性感模樣小鹿直接撞飛
-
2023-06-16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糖尿病也能吃粽子!端午節這樣吃,血糖不超「飆」
端午節將至,國人應景吃粽子過節,不過一顆粽子熱量逼近千卡,對不少糖尿病患者來說,常是「想吃又怕飆血糖」。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粽子含有高油、高鹹份量,無論是一般民眾或是糖友,吃太多都會對腎臟、心血管造成負擔,不過只要掌握份量,了解對血糖影響程度,糖友也可以安心吃粽子。王治元表示,粽子主要成分是糯米,一顆粽子熱量約兩碗白飯,而糯米消化時間較久,因此吃進體內後,血糖會緩升、緩降,當吃的份量愈多,血糖上升速度也較慢,高血糖持續時間更久,是一大問題。而一顆粽子熱量約八百至一千卡,以七十公斤的成人來說,一天基礎代謝率約兩千一百卡熱量,吃下一顆粽子即超過一半,若又加入栗子、排骨、蛋黃等配料,熱量相當可觀,也容易超標。王治元指出,粽子含有高油、高鹹份量,吃太多會對腎臟、心血管造成負擔,無論是一般民眾還是糖友,都要注意吃的份量,以糖友來說,建議一天吃半顆粽子即可,且需在餐前、餐後測量血糖,才能知道飯後兩小時內,粽子影響血糖的程度。腎功能正常糖友,只要掌握份量,且確實於餐前、餐後量血壓,幾乎什麼都能吃,無論是粽子、巧克力或蛋糕。早期為了控制糖友血糖,醫院端常會規範糖友一天只能吃一塊肉等,但王治元表示,現代醫療以病人為中心,不像過往禁止糖友飲食,因為每個人生活環境不同,很難適用同一標準,現在營養團隊會先了解糖友喜歡吃什麼,再加入營養概念,為糖友設計專屬飲食計畫,也因為每個人喜歡吃的東西都不同,但只要計算好份量,都有辦法執行。王治元提醒,糖友平時穩定血糖很重要,遇上單一一次的血糖波動,造成短期併發症的機會不高,不過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長年施打胰島素,必須嚴格控制血糖,先前一位高齡糖友,在新冠疫情前大多自己煮、規律飲食,疫情期間不方便買菜、改叫外送,難以計算熱量,且家中無血糖機,連續吃外食數周,血糖偏高卻不自知,後續因糖尿病酮酸中毒送急診,才發現血糖飆高到300、400,十分危險。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學會集結1500題常見疑問,包括聚餐如何飲酒、如何面對血糖變化、相關併發症、藥物進展等,衛教資訊經學會把關,且能夠及時回覆病人疑問,澄清錯誤觀念,不僅提供民眾正確資訊管道,影音網站還提供運動影片,加強民眾肌力訓練,目前已超過一萬多人響應。歡迎有需求的糖友一同加入「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獲取更多正確知識。【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6-07 養生.健康瘦身
台灣肥胖率比日本高10倍,醫揭真正5原因!忽視「這問題」,不但胖還累積一堆慢性病
肥胖醫學專科醫師王姿允日前在其臉書指出,台灣的肥胖率是日本的十倍,不是因為運動不夠,她指出5個問題,包括外食比例高、攤販文化、西化飲食、沒有天天吃早餐及從小開始的肥胖問題,才是真正造成台灣人肥胖的原因。台灣人比日本人愛運動,卻比日本人胖日前有媒體報導指台灣肥胖率超過日本10倍,不愛運動是主因。肥胖醫學專科醫師王姿允日前則在其臉書駁斥。她援引醫學期刊《The Lancet》之前做過的「全球最不愛運動的國家」調查,發現日本有超過60%的人不愛運動,排名全球第11名。美國則是40%不愛運動,排名第46名,那麼愛運動的美國肥胖率42%也是遠高於日本,因此「不愛運動非肥胖原因」。教育部體育署公布111年運動現況調查成果,國人在疫情後參與運動人口比例達81.8%,規律運動人口比例自103年以來,首度達到「34%」。而疫後日本的調查,不運動的比例則又增加了3.9個百分點。因此台灣有達到規律運動比例的人口其實遠高於日本,要將台灣人的肥胖歸咎於不運動是完全錯誤的。王姿允認為,所以他們之所以瘦,「還是跟飲食內容有很大的關係。」她歸納出幾個台灣人肥胖的原因:台灣人肥胖的5原因1.外食比例高,不似日本自煮早餐和自備便當的多,而且日本餐廳都是以「定食」為主,份量易控制。2.臺灣的攤販文化:臺灣的路邊攤美味又便宜,可以快速輕鬆的吃飯,更容易有過量還有肥胖風險,而路邊攤的食物大部分高油高糖高鹽份,而且食品添加物居多(成本便宜)。3.日本人就算融合了歐美飲食,都是以在大量蔬菜、大豆類食品、海藻類跟高脂肪魚類偏多,肉類跟鹽分攝取還是比歐美少,但是有更多的優格、乳製品跟咖啡。但台灣人的西化飲食,卻是以高油脂肉類跟高鹽份輾壓。(資料from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和國立癌症研究中心15年8萬日本人飲食研究)4.台灣人不良的早餐習慣:根據一份針對亞太11地區健康早餐的最新調查發現,近四分之一台灣受訪者沒有天天吃早餐習慣,即便有吃早餐,其中也高達7成早餐沒攝取含蛋白質食物、8成沒吃蔬果,然而脂肪攝取比例卻是亞太之最!例如:燒餅油條水煎包。5.從兒童開始的肥胖問題,造就成年人居高不下甚至竄升的高肥胖率。台灣5-19歲男女童肥胖率比日本多了3倍以上,是亞洲四小龍之最!美國退休將領認為兒童肥胖是國安問題。資料來源/臉書粉絲專頁《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從小胖長大還是胖,還累積一堆慢性病王姿允所提到的5個問題,有4項都是飲食因素,個人如果願意改變習慣,肥胖問題還有機會扭轉。其中第5項的從小肥胖的問題,更值得大家關注。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2017至2020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已經達50.3%;在109、110學年度,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率分別為25.4%及27.1%,國中學生分別為29.9%及31.2%。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長羅素英曾受訪表示,研究發現小學時的肥胖兒童有6至7成長大後仍然肥胖,而肥胖的國中生更有7至8成將來是肥胖成人,顯示「小時候胖長大後往往還是胖」,兒童期肥胖往往會延續到成人期。小兒科醫師陳錦江曾受訪指出,兒童肥胖容易引發的併發症,在內分泌系統方面,易有糖尿病前期、代謝症候群。在生長發育方面,女生容易有多囊性卵巢症、男性素過多症、月經過早的症狀,男生則容易有性徵較晚發育、假性陰莖短小(隱藏性陰莖)、雄激素減低的症狀。另外還容易引發甲狀腺功能異常、心臟血管相關疾病、肺臟系統疾病、神經相關疾病等,且易有社會心理相關問題。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也曾引《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童年時期肥胖即可導致心臟結構和功能改變。與正常兒童相比,肥胖兒童左心室增厚、左心室重量增加和收縮功能損傷。兒童肥胖容易產生7大類疾病1.內分泌系統疾病:糖尿病前期、代謝症候群2.生長發育疾病:.女生:多囊性卵巢症、男性素過多症、月經過早症狀。.男生:性徵較晚發育、假性陰莖短小(隱藏性陰莖)、雄激素減低症狀。3.心臟血管相關疾病4.甲狀腺功能異常5.肺臟系統疾病6.神經相關疾病7.易有社會心理相關問題中壢天晟醫院纖體天成體重管理與代謝手術中心主任徐光漢提醒,從小防治肥胖可從3個重點著手,第一,多喝水、均衡飲食、拒絕零食;第二,培養運動習慣,每日至少60分鐘中重度活動、避免久坐和晚睡及熬夜;第三,若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大於24,應至兒科檢查與治療,及早解決肥胖問題,才能恢復正常的身體發育。【參考資料】.近半成人肥胖 長者應維持BMI24最長壽.小時候胖不是胖? 醫師說:假的.「小時候胖長大一定胖」 醫教3招遠離肥胖慢性病.臉書粉絲專頁《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
2023-05-29 養生.聰明飲食
糙米3大營養價值,但口感太硬咬不動?電鍋3步驟快煮營養不流失
糙米營養豐富但口感粗硬、烹調費時,國人接受度有限。為了推廣「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台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台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合作推出電鍋料理課程與食譜,如「四君子粥」、「紫米乳酪粽」、「雙色地瓜高麗菜捲」等,讓長者、上班族及一般民眾能夠方便料理、輕鬆上菜及吃出健康,鍾奶奶笑著說:「連寶貝孫子都覺得好好吃喔!」 三餐主食至少1/3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食物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在「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建議,三餐的主食至少要有 1/3以上來自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食物,以攝取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 台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於111年調查台北市65歲以上社區長者不吃或少吃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的原因,36.4%長者表示口感太硬咬不動,15.2%長者覺得烹煮不易進而降低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的接受度。 台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林柳吟主任表示,因應目前台灣高齡化現象高齡長者需多攝入全榖及未精製雜糧食物,其富含微量元素可增加身體抵抗力來提升身體保護力。 台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張惠萍主任提到:「慢性病的發生與飲食結構及方式息息相關,要怎麼吃才能遠離慢性病是現代人最重要的議題。穀類最具有營養價值的部位是麩皮與胚芽,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因為加工程度低,麩皮與胚芽才能被保留下來。因此,糙米營養價值較高,而白米營養價值較低。此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E)與礦物質(鉀與鎂)等營養,這些營養素在人體內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國人攝取達到每日建議量,可延緩飯後血糖上升速度、有助於體重控制、維持腸道健康、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維持正常能量代謝與神經系統功能。」 糙米三大營養價值 1膳食纖維 2維生素(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E) 3礦物質(鉀與鎂) 全榖雜糧如何輕鬆煮? 1料理前先浸泡 2冷藏隔夜可縮短烹煮時間 3蒸熟再料理 全穀及未精製雜糧是指未經加工,儘量「維持原態」之主食,過度加工精製的全穀雜糧將流失較多營養素,如何正確挑選食材及烹煮是很重要的環節。 每逢端午佳節前夕,竹葉粽香便是家家戶戶最熟悉的味道,內湖國泰診所張斯蘭營養師設計老少咸宜的紫米乳酪粽來應景,紫米富含花青素屬於未精緻雜糧,建議料理前先浸泡,並冷藏隔夜可縮短烹煮時間。且炎炎夏日將至,消暑料理「雙色地瓜高麗菜捲」以黃地瓜、紫地瓜及高麗菜烹調而成,地瓜經由電鍋蒸熟再料理,不僅可保有食材原味,讓食物的營養不流失,更能同時攝取到不同的植化素。 退休的鍾奶奶體驗參加社區營養教作課程,家人對於每週的新料理都吃光光甚至讚不絕口,家人也發現以往吃起來覺得粗硬不好咬的全榖雜糧,現在吃起來相當好入口。鍾奶奶笑著說:「連寶貝孫子都覺得好好吃喔!」 【延伸閱讀】鐵質比蘋果更多! 4招挑選香甜多汁的水蜜桃發酵食物有助健康 營養師親授2居家簡易料理!5吃法外食族必知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7921】(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28 養生.營養食譜
做菜抗癌三寶是常見3種辛香料 營養師曝防癌飲食的重要3訣竅
【本文重點】添加辛香料到餐點中有助於預防癌症。青蔥含微量元素硒,抗菌、抗發炎、舒張血管、維持腸道健康;薑的成分可抑制腫瘤生成;大蒜富含蒜素、類黃酮,具防止腫瘤增生的效果。此外,每日攝取足夠膳食纖維與益生菌可降低腸癌的發生率。飲水量應為體重x30。以上方法皆有助於排毒,增加代謝功能。--by ChatGPTTIP1 每天添加辛香料到餐點中•青蔥含微量元素硒,可降低胃液內的亞硝酸鹽含量,對預防胃癌有功效。硒也能幫助合成麩胱甘肽,麩胱甘肽有抗氧化的作用。常有人不喜歡蔥的刺激性氣味,這味道來自於有機硫化物、蒜素的揮發性成分,可以降低體內氧化壓力,幫助代謝有害物質,降低癌症的罹患率。另外,青蔥還有抗菌、抗發炎、舒張血管、維持腸道好的菌相⋯⋯等好處。•薑它的抗癌活性成分有薑酚、薑辣素、薑醇。其中的薑辣素進到人體後,有抗發炎與抗氧化的功能,有助抑制腫瘤生成。有些研究發現薑醇的功能可以抑制癌細胞移轉。一般市場上常分為:嫩薑、老薑、乾薑,其中老薑的薑辣素含量較嫩薑多,而乾薑外皮粗厚,通常搭配中藥材一起煎煮。•大蒜有人稱它抗癌之王,富含的蒜素、類黃酮具有防止腫瘤增生的效果,可抑制致癌物亞硝胺,還能增強免疫力,對於胃癌、大腸癌等有預防作用。吃蒜最有效的方式是生食,而且要蒜素跑出來必須先把大蒜切開,所以早期媽媽煮菜會把大蒜拍裂,這樣做是對的;再等10到15分鐘之後,也剛好是備料的時間,蒜素就會產生。吃西式餐點時,會碰到把大蒜泡在橄欖油裡,有研究發現,大蒜保存在橄欖油中,可以加強植化素的功能,大家也可以試看看自製。TIP2 每天攝取足夠膳食纖維與益生菌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有毒物質排出,降低腸道黏膜病變風險,減少腸癌的發生率。高纖食物來源:•全榖雜糧類:燕麥、薏仁、全麥饅頭、地瓜等。•豆類:豆漿、豆干、毛豆等。•蔬菜類:花椰菜、地瓜葉、香菇、黃豆芽、黃秋葵等。•水果類:柳丁、芭樂、奇異果等。很多的研究都發現腸道的健康跟癌症呈現正相關性,所以膳食纖維加上蔬果攝取不足,可能跟很多癌症都相關,例如:乳癌、肝癌、胰臟癌、攝護腺癌、肺癌、胃癌等等。所以,在此鼓勵外食族群真的要好好保養自己的腸道,如果無法攝取足夠的蔬果,也可以輔助適當的益生菌保健食品來照顧好腸道環境的健康。TIP3 每天水分要足夠水是身體最重要的解毒成分,參與人體消化、吸收、循環、代謝等運作,我們身體各個器官都需要水分運作,所以喝水對抗癌非常重要。成年人每天要喝多少水?健康成年人每天飲水量計算:體重x30例如,女生50公斤一天總水量是:50x30=1500c.c.這些水分,包含食材中的水跟額外喝進來的湯湯水水,如果遇到流汗更多的時機,可以再多補充水分,來達到排毒增加代謝的功能。薑黃花椰菜炒甜椒材料:白花椰菜100克、甜椒50克、蘑菇60克、薑黃粉1小匙、蒜頭3瓣、橄欖油15c.c.、鹽適量、黑胡椒適量作法:1.乾鍋煎蘑菇,稍微軟後加橄欖油、蒜片爆香。2.加入白花椰菜、甜椒炒熟。3.撒上薑黃粉、鹽、黑胡椒調味即完成。●虱目魚菲力燴蔬菜材料:冷凍虱目魚菲力150g、水60c.c.、金針菇60g、洋蔥¼顆、胡蘿蔔5公分段、薑絲5g、水60c.c.、醬油1大匙、味醂1小匙、蘿蔔泥50g作法:1.胡蘿蔔去皮切絲;洋蔥切絲;金針菇去蒂頭後對半切;虱目魚菲力撒上鹽靜置15分鐘。2.起一油鍋,將虱目魚菲力煎至表面上色起鍋備用。3.同一油鍋,薑絲、洋蔥續下胡蘿蔔和金針菇拌炒。4.加入下水、醬油味醂一大匙煮滾。5.續下煎好的虱目魚菲力煮一下,起鍋前下蘿蔔泥拌一下即完成。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28 養生.聰明飲食
不只排除體內毒素和廢物!揭「喝水6大益處」:消脹氣、減重一定要喝足夠水
 水是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對維持生理機能有很大的作用,當體內水分充足時,就可以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也能夠潤滑關節、修護肌膚、平衡體內電解質等,讓身體各處器官組織流暢運作。除此之外,喝水還有很多其他的益處,快來看看網友怎麼說吧!  減肥靠喝水加速新陳代謝 身體變輕了 觀察近3個月內針對「喝水好處」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多喝水能夠「加快新陳代謝」,促進體內循環的同時,也幫助排汗與利尿,讓體內多餘的毒素和廢物被排出,進而預防泌尿疾病。就有網友實驗「每天喝水2500毫升1個月」,發現身體變得輕盈,精神也比以前更好,笑稱「沒有喝水習慣的話,身體真的太多毒素和廢物」。 ▲網友熱議6大喝水好處。(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對於減肥族群來說,好的代謝可以讓瘦身計畫事半功倍,營養師黃乙心就指出「想減重一定要喝足夠水」,並提出「53535」的喝水口訣,表示餐前喝500毫升的水可以增加飽足感,而每餐中間再喝300毫升的水,這樣一天的喝水量就會超過2000毫升,再搭配飲食控制與運動,減重效果也可以更加顯著。 脹氣時喝水有幫助 可保持腸道濕度 多喝水對「腸胃」也有不小的幫助,像是「脹氣」時補充水分,保持腸道的濕度,就能使得腸道裡的食物快速通過,不再堵塞消化系統造成脹氣。有網友在討論區上請益「有沒有緩解脹氣的方法」,吸引熱心網友回答「固定時間進食,細嚼慢嚥吃8分飽,最重要的就是喝足夠的水」、「蔬果要均衡攝取,水也要多喝」等。此外,有「便秘」困擾的民眾,不妨試試看增加飲水量來改善,因為水分可以幫助腸胃蠕動,讓糞便軟化順利排出,就有營養師提出「早起喝一杯溫水,喚醒消化與代謝系統」的概念,說明喝水可以促進消化、緩解便秘問題,引起網友認同回覆「每天喝2000毫升的水後,便秘改善很多」、「上班族三餐外食,只能靠多多喝水來幫助消化」。有不少網友認為「多喝水可以讓皮膚變好」,表示肌膚彈性需要靠水分支撐,所以充足飲水有助於修護皮膚,讓人顯得更加年輕;也有網友驚奇發現「自從督促自己喝水後,痘痘都消失了」,並曬出對比照片,讓其他網友紛紛表示「直接買了2公升大水壺,準備效法多喝水」、「多喝水就是痘痘肌的救星,會讓肌膚出油變少」。另外,多喝水也可以保持「血管健康」,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減少血栓、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就有網友發文表示「明明才22歲血壓就很高」,詢問應該如何應對,留言區便徵集到不少網友的回答,如「不要熬夜,平常吃清淡、多喝水」、「可以做有氧運動搭配足量的飲水,不要太常發脾氣」等,建議從日常作息開始改善。看完以上網友熱議的喝水好處,是不是想趕快去補充水分呢?提醒大家在充足飲水的同時,也應該注意「適量」還有「分次」補充水分,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造成腎臟的負擔。延伸閱讀:.喝水怎樣喝才有效?營養師6大QA教你喝出好氣色.超商5隱藏地雷「不鹹卻高鈉」飲料!醫:睡前狂喝早上必水腫.「尿液檢查報告」有看沒有懂?教你如何看懂尿液檢查報告的結果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27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朱光恩曾胖到110公斤,靠168斷食瘦25公斤!養生靠固定重訓,出國旅遊調劑生活
大腸癌發生率連續15年居我國十大癌症之首,有年輕化趨勢。專精於大腸鏡檢查的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表示,政府針對50至74歲民眾,提供2年1次公費大腸癌篩檢,年輕族群也不可輕忽,尤其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民眾,更應定期做篩檢,及早發現早期治療。養生祕訣/斷食減肥 固定重訓 常出國旅遊近年許多人瘋168斷食,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也是其中一員,目前他回到85公斤左右。朱光恩是易胖體質,最胖曾到110公斤,不過,他並非刻意執行168斷食,而是工作型態讓他自然執行,也發現短暫的斷食可減少胰島素分泌,對身體有益。朱光恩每天早上8點上班,早餐會喝杯黑咖啡及水,直到中午12點才用午餐,晚上8點後不吃東西只喝水,並於晚間11點就寢。不喜歡外食的他,大多自行料理,常使用小電鍋、蒸鍋、烤箱及微波爐做菜,像蒸蔬菜、蒸魚肉,撒點鹽巴作調味,煮個白飯就完成一餐;他愛吃義大利麵,也會自製義大利麵醬。朱光恩每周上2次健身房重訓,維持骨骼、肌肉量,也會用跑步機維持心肺功能。飲食、運動是重要養生方法。對朱光恩來說,旅遊更是最棒的生活調劑,過去只要有3天以上休假,常一人飛出國旅遊,他曾走訪非洲、南美洲、中美洲、歐洲等,因為曾赴日求學,最喜歡到日本旅遊。除了是大腸鏡專家,朱光恩也喜歡設計塗鴉,今年兔年診所的「昕新向榮」紅包袋,上頭的小兔子由他親自操刀設計,500個特製紅包袋廣受喜愛。朱光恩自揭有潔癖,要求東西一定要放在固定位置,像放筷子的方向、微波爐不能歪等,就是喜歡整體整齊感。他也將這習慣帶到工作中,像一天要洗數次手,做檢查前工作盤中的超音波探頭針頭、紗布或藥物,必須朝向同一方向,長短粗細也要按順序排整齊,工作起來才順手,也增加病人安全。累積經驗 病人是最好老師前來健檢的民眾多半是消費者心態,認為花了高額費用健檢,要求自然會比較多。不過,對朱光恩來說,無論是受檢者還是病人,「病人就是最好的老師」,病人願意信任醫師,將自己的大腸交給醫師檢查,醫師在檢查中有機會學習、累積經驗,實屬珍貴。朱光恩9歲移民阿根廷,念完醫學院後取得美國醫師執照,1994年返回台灣行醫至今,曾赴日進修,跟著工藤進英教授學大腸鏡一人操作法,並將技術傳回台灣廣受推崇。喜歡聊天 醫病關係良好大腸形狀九彎十八拐,執行大腸鏡檢查,對醫師來說具有十足挑戰,也是讓朱光恩如此著迷的原因。每個人的腸子形狀都不同,且同一個病人每一年的腸子也可能不同,如果飲食、排便習慣改變,或有開腹腔手術導致腸沾黏,都會增加大腸鏡檢查難度。從小在國外長大,造就朱光恩洋派性格,個性活潑、喜歡聊天,常與病人成為好友,不少醫師憂心的醫病糾紛,他幾乎沒遇過。以大腸鏡檢查來說,病人的責任是把大腸清乾淨,醫師責任是做好檢查,他事前會花時間跟病人衛教、溝通,病人了解後配合度都很高,藉此建立良好醫病關係,就能避免糾紛。朱光恩在新光醫院任職29年,一路從住院醫師當到主任,也擔任新光健檢中心主任10年,3年前接下昕新診所院長一職,讓他深感壓力。民眾健檢是「候鳥型」,大多是3年回來檢查一次,因此診所要上軌道,至少要3年時間,正巧診所成立時,碰上新冠疫情大爆發,當時幾乎沒有受檢者,有1年時間是「硬撐下去」,所幸解封後漸露曙光,健檢人數也回流。定期開會 凝聚員工向心力診所與醫院規模不同,經營模式有很大差異。朱光恩表示,醫院有許多部門可協助分派工作,診所得院長親自管理,診所內50名員工平均35歲,是年輕的團隊,他會透過定期開會凝聚向心力,也樂於向年輕人學習,打造優質環境,才能讓受檢者安心。朱光恩小檔案‧年齡:57歲‧專長:內科學、消化系醫學、消化系超音波及相關治療手術、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及相關治療手術、全大腸鏡檢查及相關治療手術‧現職:昕新智慧診所院長‧學歷:南美洲阿根廷國立大學醫學系醫學士、美國醫師執照考試(USMLE)合格‧經歷: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健康管理部內視鏡檢查室主任給病人的一句話大腸癌發生率台灣居世界第一,發生年齡層下滑中,提醒年輕族群、有家族史者,要定期做大腸鏡檢查,及早篩檢、治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24 養生.聰明飲食
吃對鹽激盪精彩食滋味!健康加一「碘」 營養均衡補充礦物質
現代人講究健康,飲食強調少鹽少油,但是再鮮美的食材,烹煮過程若總是清燙、少了加鹽提味,吃起來感覺平淡無奇!過度減鹽,可能引起缺鈉、缺碘問題,碘是有助於維持甲狀腺激素的正常分泌,及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神經肌肉的功能。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已提出建議,不同年齡階段應各有每日適當攝取,補充身體所需的碘量。不加鹽就健康? 小心隱藏的「缺碘」危機不吃鹽比較健康嗎?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還有碘、鉀、鎂等礦物質,不僅提升食物的風味,維持正常的基礎代謝,食用過多過少都不好。WHO建議每日攝取鹽量低於5公克,坊間所推廣的「低鈉飲食」,即以減鈉為目標,除了減鹽、少鹽,其實可以用低鈉鹽取代一般食鹽,烹調風味不減。不少人在家做菜時,以為只要少放點鹽就夠了,但是其他調味品也可能含有看不見的鹽或鈉,再加上民眾三餐外食、外送比例漸高,容易吃進過量的精緻加工食品,包括罐頭、香腸、火腿、醃漬品等,隱藏的鈉含量都不低!減少鹽分攝取是養生保健之道,台塩生技的「減鈉含碘鹽」降低約50%鈉,並以鉀取代部分鈉,減少鈉攝取與補充鉀的不足。另一款「氟碘鹽」可補充食物中攝取不足的氟量,保護學齡孩童牙齒,幫助牙齒健康。食鹽裡加氟 透過飲食來預防蛀牙什麼是「氟碘鹽」呢?在食鹽中添加含有一定比例的氟化物和碘即稱為氟碘鹽;當氟化物攝入人體,經由代謝後,氟化物會被傳送到牙齒及唾液中,在牙齒表面產生保護作用。根據統計,國內5-6歲幼童蛀牙盛行率為79.3%,高於世界衛生組織目標10%,衛福部除了目前採兒童塗氟及大臼齒窩溝封填外,亦開放市售食鹽添加氟化物供民眾選購。一般食物的含氟量大多是微量,食鹽裡加氟可藉此補充不足的氟量,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每天適度補充氟鹽。碘為有助維持正常基礎代謝與生長的重要營養素,市售鹽品種類眾多,部份未加碘,除需限碘的族群以外,長期吃無碘鹽可能會導致碘攝取不足。做為國內精製食鹽的產製者,臺鹽從傳統日曬法產鹽優化轉型為引用海水經由電透析濃縮再蒸發結晶,採用物理方式提煉並濾除雜質及重金屬取鹽,臺鹽的食用鹽產品供應平穩,精鹽銷售佔整體市場約8成,可稱之「鹽老大」,一系列含碘海鹽、氟碘鹽、美味含碘鹽、減鈉含碘鹽等產品,讓身體輕鬆無負擔。聰明飲食,就從吃對調味品開始,選購食鹽時,注意看是否有碘、氟等成分標示,為健康調味多一「碘」。
-
2023-05-24 養生.聰明飲食
外食為什麼不健康?常吃外食會怎樣?如何挑選外食比較佳?
【本文重點】外賣食品的高油、高鹽或高糖成分常會讓人擔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然而,對於頻繁進食外賣食品是否會導致體重增加,研究結果並不明確。油炸食品或任何覆蓋高糖醬汁的食物都不宜多吃。選擇蒸、烤或湯等更健康的選項,也要留意食物的熱量和成分。--by ChatGPT外賣食品是不想自己做飯時的最佳救星,然而外食的選項往往又高油、高鹽或高糖,偶爾外食對身體健康有沒有影響?以下為幾個常見問題的解答。常吃外賣食品會讓體重增加嗎?有研究表明,吃太多外食會導致體重增加,但兩者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明確。一項2022年的研究發現,在接受調查前24小時內吃外賣式食品與參與者的BMI增加之間存在相關性,不過研究人員指出,他們不知道經常吃外賣食品是否會讓人超重,又或者超重的人經常外食。然而,有證據表明,僅僅住在附近(或路過)一兩個外賣店會對體重產生影響,而在通勤途中或辦公室附近接觸外賣店最有可能引誘人們。原因是外賣食品往往含有高脂肪和高鹽,且價格相對便宜且味道好,讓你更有可能回購。營養學家Kim Pearson告訴《衛報》,與一盤蔬菜或沙拉相比,含有精製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鹽的高度加工的批薩更容易吃得過飽。外賣食品為什麼比較不健康?外食的熱量經常被低估,例如一片外賣披薩可能含有250到350的卡路里,乍聽之下熱量並不高,直到你不小心吃了四塊或五塊。還有一些證據表明「過分適口」的外賣食品會讓人上癮,因為鹽、脂肪和糖的組合讓人難以停止進食。需要擔心中式料理經常出現的味精嗎?事實上,味精似乎沒有什麼天生的壞處,許多聲稱顯示其負面影響的研究所使用的劑量永遠不會出現在烹飪中。除此之外,需要留意的還有食材本身的營養品質。Pearson指出,大多數外賣食品都含有高度加工的成分和添加劑、精製和缺乏營養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大量用精製種子油加熱至高溫烹製的油炸食品。如何挑選外食比較理想?油炸食品,或任何覆蓋著高糖醬汁的食物可能是比較不理想的選項。如果你點中式料理,可以選擇蒸餃、烤魚或湯。如果你想吃印度菜,可以少吃印度烤餅、多吃配菜,這些配菜通常更快讓你有飽足感,而且營養豐富。如果你要吃披薩,非品牌的當地店家通常現點現做,可能是更好的選擇。【資料來源】.Should I worry about eating too many takeaways?
-
2023-05-21 醫療.中醫
夏天因濕氣重而擾人的關節疼痛 該如何藉由飲食祛濕?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夏天的到來,天氣開始悶濕交替,而體內濕氣太重也會影響身體狀況與情緒,其中最擾人即為關節腫脹痛,可以透過泡湯與運動,透過皮膚除去濕氣,也可以吃對食物保養關鍵,但最重要的則是在日常減少重口味、喝酒、冰飲的不良習慣等。夏天開始了,天氣悶濕交替,讓人感到不舒服,除了心情,身體也會因為潮濕環境而影響體內濕氣不易排出;常見體內濕氣太重的症狀有以下6種:1、頭重、頭痛,整個人覺得昏沉、睏倦無力。2、沒感冒卻總覺得喉嚨卡卡,咽喉有痰,想清喉嚨、咳嗽,有些許鼻涕。3、腸胃悶脹、食慾不佳,排泄物較濕軟易沾附馬桶。4、女性陰道分泌物量變多。5、皮膚搔癢發疹,皮膚濕疹、手腳汗皰疹發作。6、身體痠痛、四肢浮腫或關節腫脹疼痛。從西醫角度看關節腫脹疼痛 通常從消炎止痛下手常見的關節疾病有四類,西醫重視關節組織、免疫學異常等微觀變化,根據症狀給予不等程度的消炎止痛藥,或者免疫調節劑及局部注射類固醇:關節疼痛、中醫則從巨觀的角度來看待關節炎,收集關節炎罹患病史、大小便、脈象及身體其他資訊,分門別類後以「陰陽」二分法歸類後再處方用藥,不論是那一種關節炎、統稱為「痺症」,再將痺症區分成常見的3種類型:中醫治療濕氣有4種機轉夏天濕氣重,中醫是如何看待濕氣?誰容易有濕氣?濕氣重會有什麼症狀?中醫治療濕氣有4個機轉:1、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邪易阻遏氣機,從而使氣機升降失常,經絡阻滯不暢;脾為運化水濕的主要之臟,性喜乾燥而惡潮濕,濕邪常先困脾,而使脾陽不振,運化不正常,進而水濕停聚。2、濕性重濁:濕邪外襲肌表,則清陽不升,頭昏而沉;濕邪留滯經絡關節,陽氣布達受礙,關節有疼痛沉重感。3、濕性黏滯:濕邪黏膩停滯,症狀多黏滯而不爽,病多纏綿難癒,病程較長或反覆發作。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陰位即身體下半身或腹面):濕邪為病多見身體下部的症狀,如水腫多以下肢較為明顯,小便白濁、婦女白帶、腹瀉等病證,多由濕邪下注所致。重口味、喝酒、冰飲 都是造成身體濕氣重的原因1、愛吃口味太重、油膩、太甜食物:很多人習慣外食,自然就會吃一些油膩、生冷食物,這對脾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一方面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而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另一方面甜食少吃益脾、多吃助濕。脾胃一旦虛弱,濕氣就會來臨,養護脾胃,就先得從日常的飲食開始做起。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2、愛喝啤酒:啤酒是「助濕」之品,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濕氣重的人切記要少喝。脾主運化,喜燥惡濕,經常喝啤酒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造成消化吸收障礙,加重濕氣。3、愛吃生冷瓜果:進入夏季後,西瓜、黃瓜、香瓜等大量入市,有些人甚至直接當飯吃,其實這些是助濕瓜果,尤其是孩子無節制的吃這些瓜果,會損傷脾陽,出現便溏、厭食、睏乏等症狀。4、愛喝冰飲:不管天氣多熱,都最好不要喝太多冷飲或吃冰,中醫認為,生冷食物、飲料或冰品,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春天及夏天宜養人體的陽氣,尤其在夏天很重要,若喝太多冷飲,一旦脾陽受損,消化能力就會減弱。5、睡眠不夠: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會產生氣虛的症狀,隔天精神會變差,提不起精神。睡好覺,也能讓身體更輕盈。而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睡眠品質提高,睡得更好。6、少運動,老是坐著: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重的表現;愈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愈多。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7、流汗沒有即時擦乾:夏天天氣潮濕悶熱,特別是流汗後沒有擦乾身體,又馬上吹電風扇或冷氣,這樣很容易讓濕邪侵入身體。夏天洗澡水如果太涼,或洗頭後又覺得天氣熱沒即時吹乾就去睡覺,這些舉動都很容易讓濕邪入侵。其次,不要穿沒有乾透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8. 環境不通風:外界濕氣誘發內濕,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濕氣入侵。所以,在陰雨綿綿的天氣,應該關窗關門,把濕氣拒於外面;一旦天氣好轉,濕氣減少時,應該及時開窗通風,讓空氣流通,帶走室內的濕氣。若外界濕氣很重,建議使用空調、除濕機等,使得室內空氣乾爽,免得濕氣滯留室內。9、洗好頭髮沒有即時吹乾:洗頭洗澡時,如果沒有擦乾水分、弄乾頭髮,濕氣容易藉由濕濕的頭髮進入體內,導致身體濕重,也有可能造成頭痛症狀。如果是坐月子的產婦更需要注意,洗完頭要馬上吹乾頭髮,否則很容易會有風濕或頭痛的現象產生。10、喜歡淋雨或玩水:若生活環境很潮濕,或居住的地區常下雨,又或者是住在海邊,就很容易會因為外在環境的濕氣,也就是所謂的「外濕」,而造成身體濕氣重。而喜歡淋雨或玩水的人,外在的濕氣較容易趁機侵入人體,長時間不注意就會造成身體濕氣重。水腫!如果是夏天濕氣重、尤其是下雨天關節就疼痛,要如何保養關節?阿利博士建議從食物、運動泡湯與中藥花草三管齊下。濕氣重的體質 可食用這5大祛濕食物如果您的體質、經過醫師診斷、的確屬「濕氣」,阿利博士推薦5大祛濕食物:1、綠豆:綠豆味甘,性涼,入心、胃經;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水消腫的功效;濕熱體質的人想趕走體內濕氣,可以將綠豆煮湯來喝,切記不要加太多糖。2、薏仁:這裡指的是大薏仁,不是小薏仁。薏仁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是清除體內濕毒的好食品,常用來利水滲濕,能美白肌膚,改善青春痘。虛寒體質的人吃薏仁要注意,適量而止,不可長期服用。3、玉米鬚茶:玉米鬚味甘性平,能涼血、瀉熱,平肝利膽,祛除體內濕熱之氣。4、湯裡加生薑:生薑屬於升陽食物,吃生薑後,人體會有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生薑可使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當受了雨淋,或在空調環境中有點受寒,吃點生薑可以及時排除濕寒之氣,消除因體濕寒重造成的身體不適。5、四神粥:可幫助排出體內濕氣、促進腸胃功能,精神更好活力充沛!均衡營養,不能只偏好單一食物!米飯熬成粥 腸胃更好吸收,粥品是亞洲人喜愛的家常飲食,不僅華人愛吃,日本韓國家庭的餐桌上也經常可見一碗碗熱呼呼的粥。藉由爐火將米粒中的澱粉糊化,其中的胺基酸、葡萄糖都釋放出來,分解成小分子,身體更好吸收,因此特別適合腸胃功能不佳的人食用。粥在傳統營養學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與湯食一樣,具有製作簡便、食材變化靈活、易消化吸收的特點,是食療方中常見的劑型。四神湯中的4味藥材是蓮子、芡實、茯苓、山藥,有的會加薏苡仁、豬小腸或豬肚。四神湯有溫脾、健胃、補腎、利濕、提升元氣的功用,主治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胃口差、小便白濁等,能改善濕疹、青春痘。四神湯的正規料理:需準備的食材有,芡實、蓮子、山藥和茯苓,四者均量,豬小腸和米酒適量。 做法是先將豬小腸處理乾淨,整條川燙後不要剪開備用;在將芡實、蓮子、山藥及茯苓用水洗淨後,加水浸泡20分鐘,然後把主食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大火煮滾後,撈掉浮沫後改為小火,煮至豬小腸熟爛,再放入當歸煮出香味即完成,在食用前,再將豬小腸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再滴幾點米酒提香即可。運動加上泡湯 使濕氣從毛孔散發出去多運動、排汗、自然會使濕氣從毛孔散發出去。如果運動時間不夠,也可多泡湯,泡湯的好處雖多、不過、阿利博士也溫馨叮嚀下列這7類朋友、夏天泡湯要多小心:1、心臟疾病:例如冠心症患者,泡溫泉會使心臟負擔加重2、惡性腫瘤患者:過熱會促進腫瘤擴散3、感覺異常者:容易造成燙傷4、有凝血異常患者:如血友病5、有開放性傷口的患者6、多發性硬化症患者7、高血壓患者:不宜浸泡過熱的溫泉。溫泉溫度宜在38℃到41℃之間,泡溫泉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也要適當補充水分,避免產生脫水的情形。膝部疼痛者可改用足浴如果是膝部或腳踝關節疼痛,不妨多用足浴泡湯, 阿利博士建議比較好的足浴泡湯法:1、水位:泡腳建議方法,水位超過腳內踝以上約4指幅,因穴位「三陰交」位於此處,為肝、脾、腎三經交會穴,是幫助血液循環重要穴位。2、溫度:一般洗澡溫度即可,約攝氏39至42度,低於體溫則無泡腳的功效。3、時間:時間控制在15至20分鐘,覺得身上微熱,額頭上有汗即可。另外搭配以下足部穴位按摩效果更佳。4、順便穴位按摩:懸鐘、湧泉、承山。或者泡湯時、學阿利博士的放鬆泡湯包組成,DIY中藥泡湯藥材:大風草、艾草、荊芥、防風、薄荷、香茅,藥量等量即可、 藥材要剁碎,到中藥房購買藥材時,明確告知想做澡包,都能提供搗碎的服務。依體質選用中藥花草 從體內排濕前面提到中醫對於痺症常分成3種,治療的方式根據「辨證論治」而給予不同的中藥:1、寒症型關節痛:葛根、桂枝、白芍、甘草、羌活、白芷等驅寒活血中藥2、熱症型關節痛:石膏、知母、甘草、連翹、海風藤等散熱通絡中藥3、虛症型關節痛:當歸尾、川芎、桃仁、紅花、赤芍、黃耆等補氣中藥如果您對中藥的苦、有點沒辦法長期使用,不妨根據自己體質、選用合適的花草、來保養健康:1、寒症型:南非博士葉、人參鬚、枸杞,這三味適量、加600cc熱開水沖泡3分鐘、即可飲用。2、熱症型關節痛:決明子、薰衣草、檸檬馬鞭草,這三味適量、加600cc熱開水沖泡3分鐘、即可飲用。3、虛症型關節痛:菊花、枸杞、粉光參,這三味適量、加600cc熱開水沖泡3分鐘、即可飲用。中藥或者花草,雖然天然藥性溫和,阿利博士還是不建議、自己直接就使用,不妨、先跟您的中醫師請教過後、再使用會比較安全又有效果的。關節發炎有許多類型、是常見的疾病,例如歌王周杰倫先生與奧運羽球國手陳思羽的僵直性脊椎炎,武打明星洪金寶與歌手何如芸小姐的退化性關節發炎,甚至剛剛即位的英王查爾斯三世「香腸手」、各界推測可能可能是水腫或關節炎,無論是哪種關節發炎,只要正確的請西醫診斷與治療,加上阿利博士跟大家分享的保養關節三管齊下,自然可以不再夏天濕氣重、關節先知道了。延伸閱讀▶歐洲中世紀把酒當水喝!痛風成為上層階級飲酒過量的通病?▶冬季泡湯養不是人人都適合!泡湯能減肥是真的還是噱頭?▶吃鹼性食物可以減少痛風發作?別盲信!最新研究:降尿酸治療才是根本之道(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15 養生.聰明飲食
營養師眼中「6大陷阱午餐組合」! 這個套餐看起來清淡,卻吃掉半天熱量
你是標準外食族嗎?午餐都吃些什麼呢?外食普遍菜太少、精緻澱粉太多、一不小心就油多、鈉多,但其實只要注意「選擇」,就算沒有自己帶便當,一樣也可以健康吃! 外食餐點熱量排行榜 你最常吃哪個組合? 1、炸排骨便當(925kcal)+珍珠奶茶(650kcal)=1575kcal2、酸辣湯餃(660kcal)+低糖豆漿(110kcal)=770kcal3、水餃10顆(590kcal)+酸辣湯一碗(155kcal)=745kcal4、小披薩(545kcal)+可樂(140kcal)=685kcal 5、炒飯(515kcal)+有糖紅茶(120kcal)=635kcal6、滷雞腿便當(625kcal)+無糖綠茶(0kcal)=625kcal7、乾麵(480kcal)+下水湯(115kcal)=595kcal主食搭飲料 熱量破表 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沒想到吧!很普通的一個炸排骨便當居然快千卡,如果是大一點的排骨會直接破千卡,再搭配一杯珍奶等於是直接吃掉一整天的熱量(下午茶點心、零食 還有晚上聚餐都不能吃了;另外,「看起來清淡」的湯餃搭配豆漿也要767kcal,這樣也吃掉了一整天的一半熱量,主要是水餃內絞肉較肥,熱量就偏高,搭配勾芡的酸辣湯、玉米濃湯,油脂跟澱粉的熱量自然往上增加很多,若再搭一杯手搖飲 那真的是不得了。 聰明擇食 小撇步跟著做 如果擔心便當熱量太高,高敏敏分享,所以擇食就顯得很重要: .飯少、蔬菜多.不要加工品(香腸卜肉等).白飯改雜糧飯.主要的肉不要炸的、不要肥的.少油的品項:清蒸、燉煮、滷,取代油煎、炸的食品.少鹽、少調味 避免鈉含量過高(像是醬料、菜脯).選擇無糖飲品或喝牛奶、優酪乳、豆漿等,補充常缺乏的鈣質跟植物性優質蛋白 吃飯順序輕忽 這樣吃營養滿分 此外,吃的順序也很重要,高敏敏建議,先吃菜再吃肉跟澱粉,飯後來份水果,補充膳食纖維、維他命C 鉀同時也能排多餘的鈉。延伸閱讀:·常見「便當配菜熱量」排行揭曉! 第一名超意外:2樣吃多恐高血壓 ·「每天吃便當」小心得糖尿病!原因曝光 專家授「外食4小動作」安心吃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15 焦點.元氣新聞
糖尿病是否建議吃素?醫師推薦多元營養這樣吃
50歲的林先生被診斷患有糖尿病,他聽其他病友說,糖尿病適合吃素,便開始了素食生活,三餐吃素不吃肉,沒想到糖尿病情況卻不如預期。其實,素食中有一些過度加工的仿肉食品,會讓糖友攝取過多糖、鹽、油脂和熱量,素食者大多沒有補充蛋類和奶類,容易造成營養不充足。糖友想要做好健康管理,建議還是掌握多元飲食原則,才能事半功倍、健康加分。新版「每日飲食指南」,更適合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國民健康署考量現代人生活趨於靜態,熱量消耗減低,造成各式代謝相關慢性病盛行,因此參考最新流行病學研究成果,提出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建議糖友和大多數人攝取6大類食物,才能得到多元的營養。每個人所需的營養,會依年齡、體型、活動量有所不同。(註*)以每日需要1500大卡為例,建議每日攝取全榖雜糧類2.5碗(其中1/3為未精緻)、豆魚蛋肉類4份 (1份以7公克蛋白質計算)、乳品類1.5杯(1杯=240毫升)、蔬菜類3份(1份=100公克生重)、水果類2份 (1份=100公克可食部位)、油脂與堅果種子類4份,其中油脂3份,堅果種子1份 (1份以5公克脂肪計算)。(註*)每人每日熱量大卡攝取計算,可透過中研營養資訊網查詢。糖友聰明吃,「飲食陷阱」小心閃吃飯學問大!常見許多糖友以為自己吃得很健康,殊不知自己正狂踩看似安全的「飲食陷阱」,讓我們一一來破解這些飲食迷思:【飲食陷阱1】以為「吃素」就代表「健康」吃素仍要注重多元攝取六大類食物營養,若只吃特定幾種食物,長期下來缺乏多元營養,素食中的加工食品也可能會添加過多油跟鹽,造成身體的負擔。【飲食陷阱2】三餐只吃燙青菜、水煮食物油脂也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油脂攝取不足會影響到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攝取,長期之下可能造成這些維生素的缺乏,並隱藏其他健康風險。【飲食陷阱3】外食族吃蕃茄炒蛋、宮保雞丁,以為吃鹹食就很安全?若非吃素的人,外食便當常會吃到蕃茄炒蛋、宮保雞丁等醬料濃稠食物,大多添加過多糖份與鹽份;麵線羹、蚵仔煎等勾芡食物採用精緻澱粉,高GI且熱量高,丸子等加工製品也是有較多油脂的食品,糖友少吃為妙。【飲食陷阱4】補充營養多喝湯飯前一小碗湯,能夠增加飽足感,減少主食的攝取量,但不能覺得湯很美味就多喝幾碗,尤其是味道濃郁的湯,糖份、鹽份、脂肪含量通常也很可觀,糖友宜淺嚐即止。【飲食陷阱5】吃南瓜很健康,所以把南瓜當主食吃?很多民眾以為南瓜是蔬菜類,其實南瓜屬於澱粉類,吃多了一樣會攝取過多糖分,建議糖尿病患者少量攝取,或是以南瓜取代部分米飯,若該餐有吃南瓜,就減少飯量,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糖友每餐營養怎麼吃?5招教你輕鬆遠離飲食陷阱糖尿病飲食禁忌多、好麻煩?其實,只要透過事先計畫、正確觀念,糖友也可以輕鬆吃美食,建議糖友日常飲食把握以下5大原則:1.湯品選用清湯:用餐時可先喝清湯,增加飽足感,再多吃一些蔬菜類及優質蛋白,最後再吃澱粉類和水果。2.注意烹調方法:減少使用沾醬、調味料等,少吃醬菜和醃漬物,可搭配天然調味料提味,減少鹽份的攝取。3.多吃原型食物減少加工食品:食物盡量以少加工的原型食材為主,丸餃等火鍋料、臘肉等都要淺嚐即止。4.不要讓自己餓過頭:下午茶和消夜可選擇超商的茶葉蛋、小型的地瓜帶皮吃,或是用營養補充品代替零食點心,以免自己因為太餓、隨便亂吃一通,或是吃下比平時還多的食物。5.留意蛋白質的攝取:糖友飲食需攝取多元充足的營養,特別留意蛋白質攝取,才有助於健康維持。年紀大的長輩更需要取充足蛋白質,增加肌肉量,建議搭配市售的糖尿病配方營養品,更方便有效率的補充營養。專業醫師唯一推薦,糖尿病專用營養補充品有些糖尿病患者胃口不佳、牙口不好,或經常外食,該如何攝取充足的營養?台灣研發製造、專為國人需求所設計的「力增飲」,是超過100家醫院使用、10000位醫護選用的專業營養補充品。「力增飲」糖尿病配方符合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建議,無糖、低GI,有16%蛋白質黃金比例,提供糖尿病患優質的蛋白質,補充營養、少負擔;並添加優質脂肪酸組合和關鍵營養素:鉻、鎂、鋅……等,幫助調節生理機能;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促進腸道蠕動和排便順暢,有益健康維持。「力增飲」品牌旗下的力增糖尿病配方通過衛福部認證之檢驗單位檢驗合格,同時也是專業醫師唯一推薦的糖尿病專用營養補充品,順口好喝,是糖友隨時充電、攜帶方便的多元營養神隊友。
-
2023-05-14 養生.聰明飲食
增肌只吃蛋白質是不夠的 營養師曝少吃這些還會影響肌肉質量
【本文重點】蛋白質是建造修復組織肌肉生長的主要原料,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為增肌關鍵。蛋白質食物可平均分配於一日三餐,加上充足熱量,維生素D等,可增加肌肉生成效率。對於牙口不好的長輩,可選用豆腐、豆干、蒸魚、炒蛋等軟嫩易嚼的食材。減肥者建議在重量訓練後30分鐘內快速補充優質蛋白質和澱粉,如低糖豆漿、地瓜、雞腿等。--by ChatGPT哪些營養素與肌力最相關?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營養師劉彥均說,「蛋白質」是建造修補組織肌肉生長的主要原料,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為增肌關鍵。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胺基酸,有助於刺激肌肉合成,其中必需胺基酸為人體無法製造,需從食物中補充,日常飲食可多選擇優質蛋白質,例如黃豆及其相關製品、魚類海鮮、蛋類、禽畜瘦肉、乳製品。劉彥均提醒,減重族常採用不吃澱粉、只吃蛋白質飲食模式,事實上醣類、蛋白質、脂質為身體維持運作重要三大營養素,缺一不可。建議可用未精製全穀雜糧類澱粉取代精製澱粉,例如糙米飯取代白米飯,達成均衡健康的減重效果。熱量攝取要足夠,維持適當體重,維生素D關乎肌肉質量。劉彥均提供增加肌肉量的飲食小技巧:1.充足熱量與蛋白質:把握優質蛋白質攝取原則,還需搭配均衡飲食,並且維持適當體位,體位過輕容易增加肌少症風險,若缺乏熱量會影響能量代謝,造成肌肉疲勞衰退。2.蛋白質平均分配:除了蛋白質的攝取量要足夠外,餐次分配也是重要因素,建議將蛋白質食物平均分配於一日三餐,才能有效提高吸收利用率。3.維生素D不可少: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與肌肉質量有關,補充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吸收,減緩肌肉流失及預防骨質疏鬆。食物來源包括鮭魚、鮪魚、鯖魚、乾香菇、蛋黃、牛奶等。此外,鼓勵搭配每天10-15分鐘日照,以活化維生素D功能。每餐吃一掌心大的豆魚蛋肉類,平均分配三餐中。劉彥均提醒,肌少症是長者常見症狀之一,長輩常以為飲食清淡就是健康,卻忽略蛋白質攝取。多數長者因牙口吞嚥功能退化或圖方便,常以稀飯配醬菜或白飯加菜湯打發一餐,建議高齡者更需重視蛋白質攝取量,若牙口不好可選擇蒸蛋、蒸魚、豆腐,或在粥品湯品中加入肉類燉煮,餐間選擇牛奶、豆花、豆漿等高蛋白質點心。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蔡怡君說,根據歐洲老年醫學會2013年提出的建議,一般健康的長者每天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應攝取1至1.2克,以60公斤長者來說,每天可攝取60至72克蛋白質。簡單來說,一餐攝取一個掌心大的豆魚蛋肉類,且富含蛋白質食物應平均分配在三餐中,可以有效提高吸收率,並增加肌肉生成效率。蔡怡君說明,根據2018年每日飲食指南,活動量適中的男性長者一日建議攝取2250大卡、女性長者則是1800大卡,而活動量稍低的男性長者一日建議攝取1950大卡、女性長者則是1600大卡。胃口不佳者,優先吃豆魚蛋肉類,再吃全穀雜糧類。蔡怡君建議,每餐應注意要有澱粉、蔬菜、蛋白質食物的搭配,如吃稀飯時搭配一碗燙(炒)青菜和紅燒豆腐、魯豆包、豆干、魚、炒蛋煎蛋、滷雞腿、炒肉片等,或外食吃麵時再點份燙青菜和滷豆干、滷蛋搭配,即是很均衡的一餐。蔡怡君指出,如果老年人牙口不好,優先採用質地軟嫩的食材,例如豆腐、豆干、豆包等豆製品、蒸魚、蒸蛋、炒蛋等。肉類可透過拍打、刀尖點肉斷筋、逆紋切或是先用鳳梨、木瓜、檸檬醃製等讓肉質軟化,或切成肉末、小塊,也可採燉煮。胃口不佳,進食順序應鼓勵先吃豆魚蛋肉類,再吃全穀雜糧類,最後才吃蔬菜,以確保優先攝取到蛋白質來源。料理可多樣化,以水果或中藥材入菜提香。慢性腎病如何增肌攝取足夠熱量 低蛋白澱粉+優質蛋白質需限制蛋白質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劉彥均說,首要是攝取足夠熱量,避免體組織分解產生含氮廢物,造成腎臟負擔。蛋白質來源建議選擇高生物價的豆魚蛋肉類,可搭配低蛋白澱粉,例如冬粉、米粉、粄條等取代部分主食,除了能維持熱量目標,也能確保優質蛋白質提供身體良好利用率。蔡怡君建議慢性腎臟病患控制蛋白質攝入量,飲食要注意足夠的熱量,以及不過量的蛋白質(依身體狀況諮詢營養師),並選擇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來源,如嫩豆腐、板豆腐、豆干、魚、蛋、雞肉、鴨肉、豬肉、牛肉等。另外,運動也很重要,建議可進行輕度的「阻力訓練」,如拉彈力帶、舉裝滿水的寶特瓶等運動,從而維持肌肉質量。減重者如何增肌蛋白質加適量澱粉 減脂增肌更有效率減肥不吃澱粉、只吃蛋白質,會不會減掉肌肉?蔡怡君說,體重控制的不二法門,就是減少熱量攝取(節制吃)、增加熱量消耗(多運動),產生熱量負平衡進而氧化體脂肪,達到減重效果。建議重量訓練後30分鐘內,立即補充優質的蛋白質和澱粉,如一杯低糖豆漿或是吃一支雞腿加上一個地瓜,可以增加肌肉量和達到代謝效果。吃下的澱粉,會用來生長肌肉,不會變成脂肪堆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13 養生.聰明飲食
5大易缺鈣族群當心「骨質疏鬆」!不只牛奶,6種高鈣食物也能幫你補鈣
不論你是精力充沛的青年,或是人生閱歷豐富的長輩,一定都曾聽身邊的人說過要補充足夠的鈣質,才能長得高、不會得骨質疏鬆等等的建議,由此可知鈣質對我們人體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但你可能不知道,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最新國民營養調查報告指出,鈣卻是國人最缺乏的礦物質!!!今天就讓【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告訴大家如何正確又有效率的補足每天所需的鈣!鈣對人體的5大功能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體內的鈣高達99%都會用來建構骨骼與牙齒,但鈣的功能卻遠遠不只於此!接下來Sean將為你介紹鈣的生理功能,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如前所述,體內99%都存在於骨骼及牙齒中,而骨骼組織屬於一個「活組織」,意思就是骨質的分解與再造是不斷在進行的,這個過程主要是由身體內的兩個細胞:分解骨骼的蝕骨細胞(Osteoclast)與再塑骨骼的成骨細胞(Osteoblast)兩者達到動態平衡來完成。再塑對骨骼健康非常重要,骨骼可以透過這個過程來成長、修復並替換破損的部位,而鈣的功能,就是在骨骼再塑時,提供厚實的地基,確保骨骼的堅硬牢靠。若是缺乏足夠的鈣質,建造骨頭的品質就會降低,最終變成大家熟知的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幫助血液凝固:凝血在傷口止血的整個環節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血液凝結是一連串非常複雜的機制組合而成,而鈣本身就屬於這個路徑中的一份子,它能促進凝血機制中多個環節的轉換,也能將凝血酶原(Prothrombin)活化成凝血酶(Thrombin),使血液凝固。若缺乏鈣質,便會使血液凝固的路徑受阻,導致凝血異常。.維持正常心律:鈣質可以控制心肌的收縮與舒張、用以維持穩定的心律,當血液中的鈣濃度太高或太低時,都會影響到心搏的速度。所以在發生心悸的眾多原因中,其中一項便有可能是因為血中鈣濃度失衡所造成的。.幫助肌肉收縮:肌肉是由無數條肌纖維所組成的組織,這些肌纖維能夠自由活動,也是要靠鈣與肌纖維的結合與分離才可達成。若是血液中的鈣缺乏,就會讓肌肉有不自主緊繃與收縮,造成所謂的痙攣或抽筋。.調控細胞代謝:細胞內有一種可以與鈣結合的蛋白質,它可以改變許多蛋白質與酵素的活性,進而影響細胞的分裂、能量代謝等生理功能,例如肝醣分解、糖解作用等生化反應就需要鈣離子的幫助。容易缺乏鈣質的族群鈣在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因為鈣本身的特性,再加上人體對鈣質的吸收率、各年齡層對鈣質需要量、生活型態等許多因素,都可能讓我們暴露在缺鈣的危機之中。以下是Sean幫大家整理出較容易缺乏鈣質的族群,若是自己或家人是屬於這類群體,要記得在日常飲食生活中多補充鈣哦!.素食者:大家都知道牛奶、小魚干中含有豐富的鈣質,但這些食物對於素食者來說是無法食用的,而植物性來源的鈣又多存在於穀粒、葉片纖維較粗硬的部分,植酸與草酸的含量也高,可能會抑制鈣質吸收,所以就算只吃很多含鈣豐富的蔬菜,也不見得能攝取到足量的鈣質。.年長者:隨著人體老化,骨質中的鈣流失速度變快,缺乏鈣質的牙齒開始鬆動、牙齦也開始萎縮,導致咀嚼功能變差,進而使進食量減少,因此攝取到的鈣量也隨之變少;又因胃酸分泌不足,造成鈣質吸收率變差。綜合以上數點原因,逐漸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讓年長者成了缺鈣危機中的高風險族群。.停經後婦女:根據研究顯示,雌激素可以抑制蝕骨細胞(Osteoclast)的活性。女性停經後的5~7年,會因為雌激素減少,蝕骨細胞更加活躍,骨骼的分解加速,會額外喪失約20%的骨質。.生長期的青少年: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表中,13~18歲的青少年鈣質每日建議攝取量是1200毫克,居全年齡層之冠,此時身體需要更多的鈣質來建構健康的骨骼。因此當鈣質需求量增高時,攝取量若沒有隨之增加,同樣會落入缺鈣的風險之中。.缺乏日曬的族群:如果你的工作性質是長期在室內辦公的話,記得在放假時多去戶外曬曬太陽!充足的日曬能夠讓身體自行合成維他命D,維他命D可以促進鈣質在小腸的吸收率,所以身體若是沒有足夠的維他命D,便更容易發生鈣質缺乏。【PrimPlus小學堂畫重點】強身健體「鈣」有力如同前面一直所強調的,鈣目前是國人最缺乏的礦物質,因此如何選擇生活中常見的高鈣食物,是很值得大家去了解與實踐的,這一段就讓Sean推薦給大家幾個富含鈣質的食物,不論是喜歡自己準備便當的人或是外食族都可以多多參考哦!.牛奶:根據營養成分分析,每100毫升的牛奶就有約104毫克的鈣質!除了鈣質之外,牛奶中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供人體生長所需。因此國健署會建議大家每天「早晚一杯奶」來補充每日鈣質所需。.小魚干:小魚干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一直都是補鈣的首選之一,因為每100克的小魚干中就含有高達2213毫克的鈣!它不只富含鈣質,其中還含有豐富的鎂,可以強化我們的骨骼,使之變得更加堅固牢靠。.黑芝麻:作為油脂類食物的一份子,除了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以外,黑芝麻的鈣質含量也是非常豐富的,每100克就有1479毫克的鈣質。不過一般飲食中要吃到100克的黑芝麻並不容易,且可能會攝取到過多油脂,因此Sean會建議把黑芝麻酌量加進料理或主食中即可。.芥藍菜:芥藍菜的鈣質含量在蔬菜類食物中相對豐富,每100克的芥藍菜中含有181毫克的鈣質,還有豐富的維他命A、C可以為我們帶來維持夜間視覺跟抗氧化的助益,雖然芥藍菜本身帶有苦味,但它的營養價值可是非常高的哦!.紫菜:紫菜的鈣質含量也不少!每100克的乾燥紫菜中有342毫克的鈣質(以含水率80%計算,100克濕紫菜含有約68毫克的鈣質),除此之外,紫菜中的鉀、碘、鐵、鎂等礦物質也都很多,它們都是人體維持正常代謝機能所必需的營養素。不過要提醒一下大家,紫菜較容易受到重金屬汙染,所以在購買時要選擇良好的紫菜來源,避免把有害物質一起吃下肚。.鈣補充劑:對於牙口功能不好而進食量少的年長者、無法攝取動物性來源食物的素食者,以及患有乳糖不耐症的族群,使用鈣補充劑來補足每日所需的鈣是非常有效率的做法。一款優秀的鈣補充劑除了要含有豐富且生物利用率高的鈣質以外,應該也需具備幫助鈣質吸收與利用的營養素如維他命D、維他命K及協助鈣質吸收的機能性成分,才能將花的每一分錢都發揮最大的效益。飲食中缺乏鈣質是目前國人普遍的營養問題,「骨質疏鬆症」也成了街坊鄰居們的熱門討論對象。要預防骨質疏鬆症,首要工作就是要補充足夠的鈣質,拜現代科技及生活水平發達所賜,人們可以選擇的食物更加多元化,所以正確挑選高鈣食物,成了人人都應具備的技能。看完了今日的文章後,相信你一定對「鈣」有了更深的認識,為了使骨骼更加健康,就讓我們從下一餐開始改變吧!本文為《健康知識Plus專欄》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2 醫療.婦產科
喝點咖啡也沒問題…孕媽咪大餐聰明吃 7招補足營養素
母親節將至,免不了會外食聚餐慶祝。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35.9%的19至44歲女性每周外食14次以上,每日蔬菜攝取3份以上者僅5.8%。孕媽咪該如何挑選聚餐菜色吃出美味健康呢?國健署提供大餐聰明選的7大技巧,可補足孕媽咪所需營養素,讓準媽咪既可以享用美食也可以健康無負擔。若是孕媽咪營養素攝取不均衡,熱量過多難控制體重,加上纖維素攝取不足,恐造成便祕、痔瘡等問題。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提醒,孕媽咪孕期需多攝取葉酸、鈣質、鐵質3大營養素,每日可以喝咖啡或茶,咖啡因不超過200毫克即可。攝取優質好蛋白:孕媽咪孕期需要豐富蛋白質,李婉萍建議,可選脂肪含量較低的鮮蝦、海參、花枝、牛腱肉、雞肉為主,或清蒸鮮魚、豆乾、毛豆等取代獅子頭、東坡肉、紅燒蹄膀等。清蒸水煮會更好:菜色盡量選清蒸、水煮或涼拌,避免選油炸、糖醋、燴(勾芡),例如以汆燙草蝦、清蒸鮮魚代替糖醋魚,或以香蔥油雞代替香酥炸雞,也可以去除酥炸的雞皮,減少過多油脂。關鍵營養葉酸鐵鈣:孕期3大關鍵營養素,「葉酸」對胎兒的腦部神經發育非常重要;「鈣質」則可幫助胎兒骨骼發育;「鐵質」可幫助準媽咪預防貧血。想要一次取得3大營養素,建議可選空心菜炒牛肉、韭菜煎蛋、蔥爆豬心等,尤其豬肝、芥藍菜更是一次包含3種營養素。高纖蔬果選得巧:足夠纖維素能幫助準媽咪維持腸道健康、促進蠕動及預防便祕,建議聚餐至少攝取2種以上蔬菜,以深綠色蔬菜佳,如銀魚莧菜、蒜炒菠菜、清炒芥藍,水果份量建議1餐一個拳頭大。有鈣含纖最甜蜜:血糖過高可能導致胎兒增加巨嬰症、新生兒低血糖風險,建議甜點可選含鈣質的乳酪蛋糕、含纖維素與鐵的紅豆紫米粥來代替鮮奶油泡芙、奶油蛋糕等,避免未經高溫烹煮或未殺菌完全,容易發生食物中毒。佳餚適量不過量:若怕在餐廳吃過量,可以用「2+1點餐法」,像是夫妻2人可點3道菜,並維持7分飽即可。咖啡因200mg不擔心:準媽咪若想喝有咖啡因的茶和咖啡,建議一天最多不能攝取超過200毫克的咖啡因,約為市售一杯300cc的飲品量;要多喝水,幫助腸道消化及避免便祕,聚餐時可選擇適量的新鮮果汁或無糖飲品,例如現搾奇異果汁、鳳梨汁、黑豆茶、麥茶等。
-
2023-05-12 養生.聰明飲食
排便不順,只吃蔬菜沒有用!營養師建議 比吃沙拉更多更好的選擇
根據衛福部指出,成人每日建議攝取大約20~35公克的膳食纖維,你每天都有吃足夠的膳食纖維嗎?膳食纖維是種不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它可促進腸道蠕動、便便排泄以及防止便秘,還能降低腸道疾病的發生率。對此,營養師表示,只要掌握好飲食的技巧,就算三餐都是外食,一樣可以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營養師沈宛徵於臉書粉絲頁發文表示,膳食纖維是很重要的營養素,除了幫助排便、還可以調節膽固醇、增加飽足感,進而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然而9成台灣人總是攝取過少的膳食纖維,幾乎只攝取衛福部建議攝取量(25~35公克)的一半。其實,不是只有蔬菜才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只要掌握好擇食的技巧,就算三餐都是外食,一樣可以補充到足夠的膳食纖維。外食族如何攝取膳食纖維? 外食族的三餐經常都吃高油炸物品,因此很常消化不良,造成排便不順,但要怎麼吃才能吃到足夠的膳食纖維呢?對此,沈宛徵表示,除了蔬菜水果之外,「全穀雜糧類」與「堅果類」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他也分享早餐、午餐、晚餐、點心的飲食方法,幫助外食族補足膳食纖維。早餐:選擇雜糧饅頭、全麥麵包、地瓜等作為主食,再搭配一小碗生菜沙拉或水果優格;或是有加蔬菜的三明治、蛋餅取代精緻澱粉飯糰、包子、麵包。飲料部份,高纖豆漿除了是很好蛋白資來源,也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對於促進腸道蠕動幫助大。 午餐/晚餐:到自助餐用餐是外食族能夠輕鬆補充膳食纖維的方法,建議每餐至少選擇2~3種葉菜類跟1份豆製品,可補充約8~11公克的膳食纖維。此外,麵攤或小吃店的餐點,通常蔬菜量都偏少,可以加點燙青菜或青菜湯來補充膳食纖維。 點心:便利商店販售的切片芭樂、奇異果、香蕉等其他水果,都可以補充膳食纖維。其中,「堅果種子類」也是能補充膳食纖維的優質點心,每百克的堅果就含有7公克左右的膳食纖維,其中又以開心果、花生的膳食纖維含量特別多。建議民眾,堅果的熱量偏高,建議1天只要吃5~10顆即可;或是1週吃2次,一次吃一把的量。保健食品也能補充膳食纖維 沈宛徵表示,外食族若要補充膳食纖維,除了改變飲食型態外,補充保健食品也是不錯的選擇,但也要特別留意幾點,像是全穀類食品要留意營養標示、燕麥片產品要留意含糖量等,才能健康補充膳食纖維。 全穀類食品要留意營養標示:根據衛福部全穀類產品標示原則,全穀成分應含配方總重量51%以上,才是真正的全穀類食品。因此購買前要仔細確認營養標示。 燕麥片產品要留意含糖量:三合一沖泡式燕麥片多數是透過糖、鈉來增添風味,建議優先選擇加工過程較少的原片燕麥片、快煮燕麥片。此外,還要留意每包燕麥片的糖含量不要超過5公克,才不會過量攝取糖份或鹽份,影響心血管健康。 以水果代替果汁:水果含有豐富膳食纖維,但不代表果汁能夠替代水果。許多市售果汁基於口感考量,在製作成果汁時都會過濾果渣,這樣會讓水果的纖維素與膳食纖維也會一併流失,甚至還添加不少糖來調整風味。所以想要攝取完整的膳食纖維與其他維生素,建議把握 「能吃水果就吃水果,不喝果汁」的原則。【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0431.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09 養生.保健食品瘋
台灣人維生素E攝取量只有標準值6成?飲食習慣錯在那?這3類食物補好補滿
維生素E(Vitamin E)又稱維他命E或生育醇、生育酚,因為與繁衍下一代有關,若是缺乏容易影響孕育能力。同時,維他命E是人體重要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減少自由基的產生,但在人體內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含量。維他命E也是增強保護力、降低染病風險的關鍵營養素之一,不過根據衛福部最新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維生素E是台灣人從飲食中攝取、缺乏最嚴重的營養素之一,除了1~6歲男女性攝取量達標,其他年齡層都只僅達建議攝取量的6至7成,且女性攝取不足的程度高於男性。維他命E的功能有哪些?低頭族、增肌減脂族更該好好攝取1. 抗氧化2. 增強免疫力3. 維持生育能力,提升好孕機率4. 抗老化,維持青春能量5. 增進皮膚與血球的健康6. 保護眼睛7. 降血壓、顧心血管,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8. 有助記憶力,降低阿茲海默症惡化的速度而精緻油脂可能會破壞體內的維生素E,造成血管發炎、血管不易放鬆,而人體若缺乏維他命E,就可能造成貧血、神經受損和不孕等症狀,這是因為維生素E本身具有維持細胞膜結構的功能,一旦缺乏,精細胞或卵細胞就容易破裂導致無法順利懷孕。營養師強調,同時重視葉黃素與維生素E,才能幫助對抗眼睛的氧化發炎問題。從飲食攝取足夠的葉黃素與維生素E,透過兩者抗氧化與抗發炎的機制對抗光線傷害,減少用眼過度產生的疲勞痠澀感,並預防眼睛退化。另外,對於想減脂、減重、雕塑體態和增肌的人來說,不限運動形式,運動後都需要攝取足夠蛋白質和維生素E(例如堅果),幫助加速修復受損肌肉,達到運動成效。維他命E怎麼吃?這3大類食物補好補滿維他命E維他命E主要存在於植物油、堅果類和深綠色蔬菜中,包括: 植物油:葵花籽油、苦茶油、玉米油、大豆油、橄欖油、亞麻仁油、芝麻油、黑/白芝麻麵包醬等。 堅果類:花生、葵瓜子、杏仁、松子、開心果、胡桃、腰果等。 深綠色蔬菜:青花菜、菠菜、油菜、芹菜葉、空心菜、芥菜、茼蒿、韭菜等。除了油品,若以每100公克所含維生素E總量來看,以下這些食物的維生素E最豐富:1. 芡實2. 葵瓜子(去殼)3. 金針菜乾4. 榛果5. 杏仁果6. 松子仁7. 小麥胚芽8. 雞蛋9. 花生10. 核桃另外,平時多使用含有維生素E的植物油烹調之外,還可以搭配豆蔻粉、五香粉等調味香料,兩者的維生素E含量排行更是名列前茅。外食族若可以每天吃一小把綜合堅果,則能有效補充維生素E。而且堅果類中以杏仁果的維生素E含量最為豐富,成年人每天吃10公克的杏仁果,就可以獲得五分之一的維生素E建議攝取量。延伸閱讀:記憶力好差...想補腦該吃銀杏、魚油還是維生素E?藥師一次告訴你4種人該怎麼補維他命E如何有效補充?過量攝取維他命E當心有風險研究顯示,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E的吸收率和抗氧化能力,都比服用合成補充劑來得好,根據美國臨床營養期刊實驗證明,天然維生素E比起合成的吸收率高出3.5倍。基本上日常飲食注意植物油和堅果類的攝取,大多容易攝取足夠的維他命E 。若有補充需求,則要注意每日服用的維他命E劑量上限為400 IU,且維生素E屬於脂溶性,建議在餐後服用,並避免和抗凝血藥物、鐵劑、幫助排油的減肥食品或會吸附油脂的甲殼素等一起服用。若服用過量維生素E,除了會降低維他命A、維他命K的利用,也可能引發暈眩、頭痛、噁心及腸胃不適、嘔吐、腹瀉、疲勞、肌肉無力、盜汗、視力模糊等不適。高劑量的維他命E還可能干擾人體原有的天然抗氧化劑的功能,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中高齡者不可輕忽。【資料來源】衛福部國健署-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3-2016年成果報告高敏敏 營養師增肌減脂必吃「維生素E」!營養師告訴你:開心果、核桃、杏仁、腰果,吃哪種最有效護眼新吃法,不只葉黃素保健食品!營養師推薦吃堅果補維生素E,改善眼睛疲勞!【延伸閱讀】 戒掉7種食物終結肥胖!哈佛醫師教妳「調整賀爾蒙」,讓身體逃脫發炎地獄(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08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腦部老化 營養師教你把握3原則養成有益大腦健康飲食習慣
● 遵循國健署建議,吃出健康大腦● 多攝取蔬果雜糧,增加腸道蠕動● 細嚼慢嚥助消化,把握「均衡、適量、規律」原則現代人生活忙碌,幾乎天天吃外食當「老外」,長期下來營養不均衡,免疫力變差又易發胖,甚至可能影響腦部健康。想要補腦、預防大腦退化,不能靠單一營養素,例如過分攝取「超級食物」,雖然有特別高的抗氧化物、維生素,但飲食應把握「均衡、適量、規律」原則,才不會適得其反。養成有益大腦健康的飲食習慣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陳姿吟表示,均衡飲食有益腦部發展,最簡單方式為遵照國健署推廣的「我的餐盤」,記住6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控制分量和少油炸,外食族也能吃得健康。陳姿吟強調,盡量避免睡前2小時進食,以免增加腸胃負擔。患有三高、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民眾,建議向營養師諮詢微調「我的餐盤」內容,且注意飲食規律,依每個人的生理時鐘定時定量。多吃天然原型食物 避慢性發炎要促進大腦健康,陳姿吟建議,多吃蔬果、五穀雜糧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尤其是吃原型的天然食物,不僅增加腸道蠕動、加速消化吸收,更能促進大腦運作。腸道被譽為「第二大腦」,除了消化功能,腸道中的微生物群也對身心健康產生影響。日常生活少不了加工食品,飲食應避開加了太多糖、鹽、脂肪的泡麵和培根,多吃原型食物幫助身體抗發炎,遠離老化、肥胖。天然的原型食物搭配健康烹調方式,能保留最多營養價值,陳姿吟特別推薦私房紓壓料理,透過備料和手作過程釋放積累的壓力。【三色肉丸】(4人份)材料:瘦絞肉200克、板豆腐80克、金針菇100克、玉米粒50克、馬鈴薯50克、毛豆仁50克號、太白粉1碗作法:1.將瘦絞肉加入五香粉、胡椒粉、米酒、鹽拌勻,在大鍋中以同一方向甩打至具有黏性。2.加入切成細末的金針菇,並將板豆腐壓碎,一起絞打入味。3.將毛豆仁的種皮去除,馬鈴薯及毛豆仁切成粗粒狀。4.肉泥分成12等分,滾成圓球狀,表面沾上一層薄太白粉。5.分別沾黏滾附玉米粒、馬鈴薯粒、毛豆仁碎粒,用手幫忙壓緊。6.電鍋蒸10-15分鐘,以細竹籤插入肉丸中心檢查,沒有任何沾黏即可。【番茄海鮮燉飯】(4人份)材料:白米或糙米280克、大番茄1顆、鴻喜菇150克、雪白菇150克、蝦仁90克、花枝120克、毛豆120克、起司片4片作法:1.花枝切片、蝦仁去腸泥,用薑片、米酒、少許鹽醃漬去腥備用。2.將米洗好後放入電鍋內鍋,並將整顆番茄去蒂頭、底部劃上十字刀。3.所有食材與2匙橄欖油、黑胡椒、羅勒葉、少許鹽放入電鍋內鍋中,番茄放正中央,起司片切半均勻鋪在最上方。4.內鍋加水1.5杯、外鍋加水1.5杯。5.電鍋跳起後,再多悶15分鐘。6.將番茄攪碎,與起司均勻拌入飯裡即可。想知道更多請看【免費線上課程】營養師的3堂料理課:感受融入生活的觸覺、嗅覺、味覺、視覺紓壓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07 養生.抗老養生
營養師推「八二法則」防衰老又滿足口欲 還能減少自由基產生
【本文重點】母親節前夕,營養師分享了幾個凍齡的方法:抗氧化飲食可延緩衰老,高鈣飲食可以留住骨質,維持腦力可以增加思維敏捷度。她建議在日常飲食中減少油炸、加工食品、糖和澱粉的攝取量,飲食中多攝取蔬菜,並維持「八二法則」,即健康食物占八成。她還建議多攝取維生素A、C、E等抗氧化成分和Omega-3等好油,避免高溫烹煮的食物,多選涼拌或蒸煮食材。--by ChatGPT「妳們看起來像姊妹一樣!」現代媽媽懂得保養,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除了外貌,內在年輕也要兼顧,看不見的骨質和營養流失,正悄悄偷走健康。抗氧化飲食可減緩衰老,有效率的高鈣飲食留住骨質,多學習維持腦力。母親節前夕,陪媽媽一起學習凍齡。全天下女性都想永保青春,透過日常飲食也能做到抗氧化,讓身體機能維持最佳狀態。「自由基」是老化、疾病元凶,營養師建議減少油炸、加工品及糖、澱粉份量,並提高蔬菜量,最重要是維持「八二法則」,健康食材占飲食的八成。新光醫院營養課股長許為捷表示,自然界中的物質由原子、分子、化合物組成,物質周遭皆有電子圍繞,一旦失去電子後,將會變成自由基,處於活性極強、不穩定狀態,會急著想掠奪其他物質的電子。以人體來說,呼吸、新陳代謝、免疫反應等皆會產生自由基,會破壞細胞、產生疾病及老化。維生素A、C、E、微量營養素如硒,抗氧化能力強。許為捷表示,在一般狀態下,人體的自由基處於平衡狀態,當人體受到病毒攻擊,自由基會協助抵抗,但當體內有過多自由基時,會造成身體發炎,也會引發連鎖反應,使得細胞、DNA、脂質遭破壞,進而使身體細胞老化、功能受損,甚至引發疾病。以運動員為例,因長期運動導致體內自由基過多,外表較同齡來得成熟;而不良習慣如愛吃油炸、加工品,或壓力、熬夜、焦慮也會產生自由基。攝取維生素A、C、E等,或補充微量營養素都有助抗氧化。許為捷指出,「硒」是穀胱甘肽過氧化酶(GSHPx)的輔因子,可避免細胞受到氧化破壞,可透過堅果、海產、瘦肉或保健食品補充;硫化物亦可抗氧化,可攝取十字花科、洋蔥、蒜、韭菜;茄紅素也擁有高抗氧化能力,有助心血管健康。低溫烹煮減少自由基產生,Omega-3不能少。許為捷表示,20至40歲女性若有懷孕規畫,可補充葉酸、鐵質;40至60歲女性則需著重保護心血管,補充魚油Omega-3、維生素D3及鈣質,B群有助維持造血功能,讓免疫系統運作正常;50至60歲女性為避免肌少症,除了鈣質,亦可多補充鎂,可安定神經、幫助睡眠。許為捷提醒,無論任何年齡層,應降低糖類攝取,也應避開高溫烹煮的食物,包括炸物、滷味等,近年日本流行低溫烹煮(sous vide),維持美味又能降低體內產生自由基機會。而民眾可採取地中海飲食,包括大量蔬菜及魚肉,尤其魚肉脂肪中含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人體抗氧化。更年期女性穩定荷爾蒙,需攝取足量蛋白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營養師莊譓馨表示,更年期導致女性荷爾蒙減少,穩定荷爾蒙可延緩老化,也能預防骨質疏鬆、心血管問題。蛋白質、好油是構成荷爾蒙的重要原料,許多女性怕膽固醇過高,不敢補充蛋白質,反而會引發肌少症,建議每天應攝取足量蛋白質,每10公斤需要一份,60公斤的成年人一天需要6至8份蛋白質,例如每餐至少要吃一個手掌心大、1公分厚度的魚、肉或豆製品。莊譓馨指出,黃豆、山藥及亞麻仁籽富含雌激素,亦可提升荷爾蒙分泌;而晚睡影響荷爾蒙分泌,使負責修復功能的生長激素及褪黑激素不足,加速老化,建議在晚間11點至凌晨4點間進入熟睡狀態。若採168斷食,建議早餐要吃、晚餐跳過。近年許多民眾瘋168間歇性斷食,莊譓馨表示,間歇性斷食原理是當人體留有12至16小時空腹時間,身體會啟動荷爾蒙進行細胞修復,包括改善胰島素阻抗及心血管等問題。有些民眾選擇不吃早餐做168斷食,但減肥效果不顯著,她建議可以改為晚餐斷食,早餐是一天能量的重要來源,建議自製養生飲品,例如豆漿搭配亞麻仁籽、黑芝麻或卵磷脂,補充維生素E、鈣質、鐵質,營養又顧腦。而現代人壓力大,會想吃甜食紓壓、照顧大腦情緒,她建議民眾採取「八二法則」,健康食物占八成、兩成留著「放縱」,維持健康也能讓心情愉快。外食族蔬果量攝取不足,也常面臨高油、高糖及精緻澱粉問題,長期下來增加身體發炎機率,不僅是老化元凶,還會造成心血管、慢性疾病、癌症發生。莊譓馨建議,民眾多攝取五色蔬果,增加抗氧化來源,並減少高溫烹煮、油炸食物,可多選涼拌、蒸煮食材。莊譓馨建議多攝取含Omega-3、Omega-9的好油,例如橄欖油、苦茶油、亞麻仁油等,以及葵瓜子、杏仁、松子、芝麻等堅果類,皆有助於抗發炎及保護心血管。肝臟代謝排毒蔬食沙拉材料:甜椒、酪梨、番茄、蘆筍、奇異果、水煮蛋(2顆)、巴西堅果(2顆)、紅洋蔥、香菜。作法:將材料加入後,用檸檬汁、橄欖油、鹽、黑胡椒調味。營養價值:1. 酪梨、蘆筍:富含穀胱甘肽,能幫助肝臟代謝排毒。2. 巴西堅果:硒是榖胱甘肽抗氧化機轉的重要營養素。3. 番茄、紅洋蔥和香菜能增強抗氧化、修復細胞。富含抗氧化維生素食物:1. 維生素A:豬肝、奶油、起司、蛋、牛奶。2. 維生素C:芭樂、彩椒、奇異果、檸檬。3. 維生素E:葵瓜子、玄米油、杏仁、松子、黑芝麻。資料來源╱營養師莊譓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9 養生.健康瘦身
減重會失敗,跟做了這3件事有關!吃飯時集中注意力、速度放慢
臨床觀察,很多人減重會失敗,多因蔬菜攝取不足;其次,外食吃太多高油重鹹的食物,或鹽酥雞、雞排等炸物吃太多;而吃飯速度太快、一次吃太多,也都是減重失敗的原因。 上班族青菜嚴重缺乏,主食類也偏多營養師倪曼婷表示,很多上班族講求快速,會選擇西式速食,如漢堡、油炸薯條,又喝含糖可樂,青菜嚴重缺乏,主食類也偏多,應盡量減少,偶爾真的想吃,建議請店員將薯條去鹽,搭配喝無糖茶飲或低卡可樂會稍為好些,漢堡夾的肉,盡量以烤的取代炸的,雞肉部分可去皮再吃。肉皮不要吃太多,有些人誤以為吃豬腳、肥肉或動物皮能補充膠原蛋白,這是錯誤迷思,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吃飯時需要集中注意力、速度放慢自己煮相較於外食,較有助於減重,包括用的油及鹽都可自我管控,選擇食材也能避免加工、高油製品,只要觀念正確,自煮一定比外食健康,且較能達到體重控制的目的。 倪曼婷提醒,吃飯時需要集中注意力、速度放慢;攝取足夠蔬菜,提供飽足感;食材方面,避免油炸食物、加工製品;戒除拌湯汁或喝含糖飲料的習慣;均衡飲食,每餐有主食搭配青菜以及豆魚蛋肉等蛋白質食物,飯後點心由水果取代,才能有效達到減重目的。【延伸閱讀】。上班族用餐只有1小時,該怎麼做?減重才容易成功,且要先吃菜,再吃這2樣食物 。亞洲人「1吃飯習慣」易致癌! 口臭、打嗝脹氣恐是中鏢了
-
2023-04-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B群不只提神,還有超厲害10大功效!正確補充時間及吃錯的副作用一次看
關於「幫助提神」的保健食品,許多人都會提到維生素B群(Vitamin B),這也是特別受台灣人歡迎的保健食品之一。其實B群主要包括維生素B1、B2、B3(菸鹼酸)、B5(泛酸)、B6、B7(生物素)、B9(葉酸)、B12等八種,扮演輔酶的角色,對身體的重要性也各司其職,人體亦無法自行產生。B群除了調解新陳代謝、維持皮膚和肌肉健康,增進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穩定情緒等好處,攝取足夠維生素B1、B2、B6、B12對長輩的記憶力也非常重要,而B6、B12和B9的充足與否也和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指標「同半胱胺酸」有關。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常見B群的功效、如何補充,以及服用B群的正確觀念,避免每天吃B群卻只是「吃安慰」。盤點B群的10大功效1. 產生能量:協助醣類、蛋白質、脂肪產製能量,幫助細胞正常運作,適當補充B群可以幫助身體更有效的代謝營養素。2. 促進血液循環及代謝:酒精需要維生素B1、B2、B3幫助促進代謝,加上酒精利尿,容易排掉水溶性營養素,所以常喝酒的人適量補充B群是有必要的。3. 幫助入睡:維生素B6可協助合成血清素,幫助分泌褪黑激素;B3可減少夜間醒來次數;B12則能維持神經系統健康。4. 維持好氣色:B群提供造血功能,女性尤其適合補充含鐵的天然B群。5. 穩定神經系統6. 維持皮膚黏膜、毛髮、指甲健康,抑制黑色素生成7. 幫助合成抗體、膽固醇與製造賀爾蒙8. 幫助循環順暢9. 有助胎兒正常發育與生長10. 避免憂鬱、焦慮因此,如果人體長期缺乏B群,可能會導致的症狀有:1. 免疫力下降2. 容易落髮、皮膚瘙癢3. 新陳代謝異常4. 腸胃不適、便秘、腹瀉5. 精神不濟、淺眠多夢、頭暈6. 走路不穩、手腳麻7. 認知混亂這些食物就有豐富的B群!許多人喜歡直接吞顆B群,卻忽略平時的飲食狀況,其實透過天然食物幾乎就能補足每日所需的B群,例如以下食物就富含多數的B群元素:1. 瘦肉、內臟2. 魚肉:沙丁魚、鯖魚、鮭魚等 牡蠣、蛤蜊3. 全穀類:糙米、燕麥、胚芽、葵花籽、芝麻、堅果等4. 深綠色蔬菜:菠菜、花椰菜、紅蘿蔔、南瓜等5. 菇類(香菇、蘑菇)、藻類(麒麟菜、海帶、裙帶菜、紫菜等):建議素食飲食中蔬菜類攝取應包含至少一份深色蔬菜,一份菇類與一份藻類6. 地瓜、洋蔥、蒜頭 7. 牛奶、豆類別急著起床就吃B群!B群的正確吃法一次看雖然B群可以在天然食物中吃到,但若是孕婦、哺乳媽媽、全素食者、胃口較差的銀髮族、容易感到疲累或壓力大的上班族和學生,或是飲食不均衡的外食族,可以考慮額外補充B群。關於常見的B群迷思和攝取的疑難雜症,不妨參考營養師和藥師的專業建議:1.一般B群在體內4小時就會被代謝,因此建議分次補充(例如一天補充兩次)效果更好。2.可於飯後1小時以內或隨餐吃,若下午較容易疲勞者可於午餐後補充。不建議起床空腹吃,腸胃功能較虛弱敏感者則建議在飯後吃。另外,服用時除了搭配大量開水,喝咖啡後應間隔1~2小時再補充B群,提神效果較佳。3.若前一天熬夜,隔天又想活力充沛,可補充以B1為主的B群;如果是晚上睡不好、情緒不穩,可於睡前補充低劑量B群安定神經,幫助睡眠。4.「緩釋」型B群有助於整天維持精神;但若想改善腰痠背痛或眼睛痠澀,「長效」型較能有輔助效果。5.挑選複方成份時,請注意營養標示鈣與鐵是否涵蓋在內,因為鐵與鈣會互相競爭,干擾彼此吸收。6.B群補充過量反而會造成原本就有痘痘問題的肌膚狀況惡化,促進毛囊內油脂分泌旺盛。皮膚科醫師提醒,平日均衡飲食者維生素B6、B12就已經攝取足夠,不太需要再補充。最後也要提醒,如果平時作息正常、飲食營養均衡,滿足身體維生素B群充足的前提下,過量補充B群並無法再「補充體力」,只會被身體排出,嚴重更可能出現皮膚癢痛、神經系統障礙等症狀,還是要依個人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健康情形決定。【資料來源】嘴破、痠痛、解酒...吃B群有用?覺得累就狂吞?吃「B群」10個正確觀念營養師高敏敏的保健營養品吃對時間表吃B群到底是好睡還是不好睡?李婉萍營養師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天然維生素B群,跟著『我的餐盤』吃全穀,補充每日活力!身體狀況百出? 因為你缺 B群 !【延伸閱讀】「醫師也是人,我也會恐懼...」連台大醫生都束手無策,醫師林肇堂抗癌8年秘訣:早餐必備的4樣食物(責任編輯:葉姿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