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0 癌症.大腸直腸癌
搜尋
前兆
共找到
402
筆 文章
-
-
2022-08-20 退休力.健康準備
退休後身體易出現「亞健康」狀態!專家:退休族群易有三大健康隱憂—失智、憂鬱症、糖尿病
我們提及了不少的「退休」狀況,其實就算不退休,只要人體長期處於倦怠的狀況下,也有可能會發生「亞健康」的狀況。 什麼是「亞健康」呢? 我發現在不少坊間的醫學報導指出,「亞健康」大多是看不太出來的,是指人體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似病非病且不夠健康的一種過渡狀態,或稱為一種灰色狀態,也可能為第三狀態。而要談「亞健康」狀態,首先要搞清怎麼才算健康?而甚麼又是疾病? 健康,就是過去人們認為沒病痛,或是明顯的醫療症狀就算健康;然而近年來,人們對健康認識大幅提高,世界衛生組織也重新對人體健康做出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不虛弱,而是身心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基本上,包括肌體和精神狀態的一些具體表現,它就是衡量你是否健康的標準。當然,退休後我們可能有過多時間,或是生活較為悠閒,也可能因為環境變動(例如疫情、子女狀況、財富經濟變動)而產生長期心情不佳的狀況,也有可能是過於寂寞,導致每天不想起床、不想動、精神欠佳,甚至是飲食習慣不好導致身體代謝失調,例如每天「暴飲暴食」導致糖尿病,即是一例。 【延伸閱讀:高齡長壽是子女的福氣?「長照」變成家人之間的甜蜜負擔】「亞健康」狀態—現代人文明病的警訊 大多數病人感到痛苦或暫時沒有不適感,體檢時,客觀上已證實有病。但還是有相當多數的人自己感到不舒服,如身體疲乏等,跑遍各大醫院也檢查不出個所以然,或單純檢測出某些指標有輕度異常,但依舊搆不上疾病診斷標準,而我們對這些身心狀況不算完好,既非健康也不算疾病的一群,我就會稱這種狀態為亞健康狀態,也有人笑稱這是「富貴病」。身邊有些友人,不論是什麼樣的狀況下退休,剛開始時,生活沒有重心,故也漸漸會趨於「亞健康」的前兆!例如每天早上起床時就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本來想說要去運動,結果運動次數竟越來越少,起床後開始大吃大喝,或是只會找朋友聚會聊天喝酒,反而讓身體負擔越來越大,這時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就會偏高。 我也發現了這樣的狀況,上網一查,發現醫療中有一種針對退休族群的身心狀況所做的評量,例如不論活得好或不好,但就是容易出現忘東忘西的情況,而這就被近幾年的醫學報導歸類為「亞健康狀態」—意指雖然還未患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患病危險因素,具有發生某種疾病的高危傾向,也就是說,「亞健康」狀態往往是許多疾病的先兆。 跟我比對很多人的狀態是一樣的;就像在公園裡遇到很多退休族群,如果不運動,就會多為精神不振、頭昏失眠、心慌、焦慮等;生理上,表現為疲勞,稍動即累,腰痛腿痛,易感冒等,透過這樣的研究,我們也發現:亞健康人群普遍存在,而且有「六高一低」和「一多三減退」的狀況。 什麼是「六高一低」?就是在體力上、心理上高負荷,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和高體重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而「一多三減退」則是指疲勞多、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和適應能力減退。根據有關醫學相關資料統計,指出目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健康標準的人約佔百分之十五,患各種疾病的人亦約佔百分之十五,剩下呢?就是大家都認為沒有病症,但是占大多數的亞健康狀態人,居然高達約七成!其中,又以「中老年人」亞健康狀態的比例比較高。如果沒有注意的情況之下,就真的會因為生活習慣,如每日缺乏運動、因為焦慮而暴飲暴食,影響身體肝臟、胰臟跟核心肌群。 【延伸閱讀:擔心醫療費用成龐大負擔,讓子女壓力爆棚?每年該準備多少預備金來讓未來的自己預防】糖尿病產生的主因我在此也分享糖尿病產生的主因,主要是因為醣類需要經由肝臟消耗醣類、胰臟分泌胰島素消耗醣類,還要有核心肌群來消耗醣類,有些人暴飲暴食,若沒有睡足夠或出現脂肪肝,因為肝臟狀況不佳影響人體代謝醣類;或是過度肥胖,亦導致高血糖發生,血糖會讓血管硬化,也有可能破裂,造成身體不健康。故消化高血糖的人,不僅肝臟要好、胰島素要好、核心肌群夠強,這樣糖尿病的機率就會降低。 為什麼核心肌群重要呢?試想,我們每天通勤上下班,平時走路、與人聊天、開會,身體肌肉都在不自覺地運動中,人體一天需要代謝掉多少糖份是固定的,如果這些運動減少了,糖分代謝不掉,就會轉存在血液裡,變成血糖過高,這就是糖尿病的前兆。但反觀若核心肌群的強度夠,身體會自然代謝掉這些糖分,自然可以維持血糖穩定,糖尿病發生的可能性便會大幅降低。 息息相關,飲食習慣vs.身體狀態 近年來現代人的精緻飲食(例如喜歡吃下午茶、白米飯以及麵包類等),以及因工時過長無法運動的生活模式(例如工程師、行政人員等),這已是積習難改,身體自然就有過多的能量無法正常消化。 我們來歸類一下正常狀況,一般人在進食之後,食物在消化分解過程中會產生葡萄糖,胰臟就會分泌「胰島素」讓葡萄糖進入細胞內、轉換成能量,讓我們身體有足夠的能量可以進行各種活動。 那生病了的身體,就是血液中的糖分變多,但糖分沒辦法變成熱量、也沒辦法被身體利用,我發現就只能靠「認真運動與節制飲食」。當然在運動上,我們都會希望一週最少三次重訓、三次有氧,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人都說他有走操場,可是其實沒有運用到全身肌肉,效果就不一樣,代謝也不一樣。此外,不論是不是退休族群都要養成「三餐七分飽」的習慣,盡量少吃加工食物並減醣,可以的話,進食時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深綠色蔬菜較佳),少喝飲料,最後是澱粉類的攝取時間,盡量放在午餐。 有什麼東西要少吃?那又有什麼東西要少吃?那就是盡量不吃辣、不吃醋、不吃蒜,任何開胃的調味料都少碰;此外不喝湯、不吃粥,因為流質食物不易有飽足感,而且湯品的鈉含量通常很高。我則是在很多朋友分享經驗中發現,除了上述的飲食控制,更重要的是肌力的提升;過去很多人認為糖尿病患者必須吃低GI飲食,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血糖不要變化太大,其實運動也是相當重要的,唯有讓身體透過好的方式提升肌肉能量,代謝掉身體不需要的熱量,才能讓身體氣血跟骨骼回復到正常的運作狀況。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無痛人生:續接美好未來,盡享樂活奇肌》
-
2022-08-12 醫療.皮膚
1天只睡4小時 33歲她險禿心慌慌 醫曝:2招測掉髮
台中33歲粉領族原本長髮烏黑、髮質細軟,閨蜜稱讚「細髮女生會好命」,沒想到近來趕工作業績報告,每天只睡4個小時、三餐不回定,髮際線變寬,每天起床枕頭幾十根掉髮,讓她心驚,擔心禿頭,幸好就醫後對症治療,並改變作息,才得以改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方心禹建議,「女生頭髮越細越好命」可能是禿頭前兆,測試掉髮可用手指梳髮,或早晨起床時檢查枕頭,若有3到5根落髮就要注意,避免使用不明的健髮藥物,應諮詢專業醫師意見才能對症下藥,救「髮」圖強。方心禹說明,掉髮是門診經常遇到的問題,且有年輕化趨勢,不少民眾發現髮量日益減少、髮質越來越細軟、髮際明顯後退或變寬,甚至出現塊狀禿髮時,都會十分焦慮,憂心會影響到自身外貌與信心。這名粉領族表示,她近日洗完頭髮常會看到排水孔糾結一小撮頭髮,吹完頭髮後,也會發現梳子上沾上幾十根髮絲,有時手指撥弄頭髮,更會順手拉下好幾根,讓她十分焦慮,擔心身體出了狀況。這名粉領族指出,經醫師問診,才發現原來最近幾個星期她為了趕業績報告,每天都只睡4個小時,壓力大到讓她三餐也不固定,於是醫師建議先調整作息及飲食,若狀況未改善,會再安排抽血檢查。方心禹指出,年輕族群掉髮人數案例漸增,多半與生活壓力大、睡眠時間不足、減重過度爆瘦及自身免疫疾病有關,部分患者則是體內欠缺鐵、鋅等營養素,這類患者可透過抽血檢驗,另外有部分患者則與感染性疾病、荷爾蒙失調或化療有關。方心禹提醒,民間俗稱「女生頭髮越細越好命」,其實不然,如果發現頭髮開始變得更細且容易斷裂,且每日掉髮量增加,可能是禿頭前兆,應該要提高警覺,並諮詢專業醫師意見才能對症下藥,以免狀況持續惡化無法逆轉。
-
2022-08-09 焦點.用藥停看聽
藥物過敏常見6大前兆,嚴重恐窒息死亡!《元氣網》「藥物百科」查詢吃了哪些藥
「有對什麼藥物過敏嗎?」不管到醫院或診所,第一次就醫時,一定會被問 「藥物過敏史」,也就是過去是否曾發生過藥物過敏?哪些藥物引發過敏?醫師將避免用藥,以免造成不良反應。想要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藥?《元氣網》改版上線推出「藥物百科」,輸入你所吃的藥物名稱查詢就知道。藥物過敏常是臨床見反應,建議民眾主動紀錄過敏史,包含食物或花粉、藥物等。一旦知道自己有哪些藥物過敏,可索取「藥物過敏紀錄卡」,最好將曾經引起過敏的藥物或注射藥劑等,將學名、成分名、商品名以及發生的症狀,主動告知醫師或藥師,避免再次過敏。藥物過敏是指服用藥物後所引起的過敏反應,人體免疫系統是體內天生的防衛網,若遇到外來不同於本身的物質,基於自我保護,免疫系統會設法排除外來物質,在身體對抗異己的過程裡,可能某些異於平常的症狀出現,或輕或重且因人而異,這就是所謂的過敏症狀。藥物過敏可能受到基因、性別、病史、遺傳、年齡等影響,第一次發生時幾乎無法預期,同一種藥物,也可能之前吃了沒有問題,再次服用卻發生過敏。藥物過敏不只針對「藥品」,注射劑型的針劑,包含疫苗、麻醉藥物,或是外用藥膏、眼藥水等,都可能引發藥物過敏反應。藥物過敏症狀經常不典型且具多樣性,常見六大前兆為「疹、破、痛、紅、腫、燒」,例如皮膚癢起疹子、口腔黏膜潰瘍、喉嚨疼痛、眼皮嘴唇腫脹、發燒等。每個人對藥物過敏反應不同,輕者只是皮膚癢,嚴重者可能呼吸道腫脹導致窒息、死亡。藥物過敏依照發作時間,可粗分為兩大類,分別是:「立即性藥物過敏」、「延遲性藥物過敏」。立即性藥物過敏:服藥後幾小時內發生,通常來勢洶洶,常見症狀像尋麻疹、血管性水腫、全身型過敏性反應、類全身型過敏性反應。常見導致立即性藥物過敏的藥品,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s)、盤尼西林類、磺胺類抗生素、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鈣離子阻斷劑、麻醉藥物、顯影劑等。延遲性藥物過敏:發生用藥數小時或數天後,曾有案例服藥後一個月才出現過敏反應。常見症狀有發疹性反應或固定型藥物疹、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如「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JS)」。常見誘發延遲性藥物過敏的藥物,多為需要定期服用的藥物,如降尿酸藥物異嘌呤醇(Allopurinol)、抗癲癇用藥卡巴氮平(Carbamazepine)、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s),其餘如盤尼西林類、磺胺類抗生素。藥害救濟基金會整理我國十大藥害救濟可疑藥物,第一名為降尿酸藥物「Allopurinol」、其次是抗癲癇藥物「Phenytoin」和抗結核病藥物「 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藥害基金會藥害調查組組長簡美夷表示,最常見不良反應以「皮膚及皮下組織疾患」最多,占六成七,多為SJS。根據調查,約5%到10%藥物過敏藥者因SJS而死亡。SJS發生前三天,會出現發燒、喉嚨痛、眼睛刺痛,後續口腔黏膜、眼睛粘膜、生殖器等開始不適,同時也會出現皮膚反應,皮膚出現類似水泡的「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患者若未察覺,漸漸粘膜持續破壞,患者無法進食,或導致肺阻塞等,恐引發死亡。簡美夷表示,SJS為嚴重藥害救濟最多的不良反應,多達778件,其次為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有278件,第三為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有180件。從1999年到2022年6月累計的不良反應,多達67%為皮膚及皮下組織疾患。「Allopurinol」、「Phenytoin」和抗結核病藥物「 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經常引起嚴重皮膚不良反應,且皆屬於延遲性藥物過敏,患者一開始症狀不明顯,多數嚴重到住院或用藥超過一到二周才發現。表/十大藥害救濟藥品成分如何避免藥物過敏避免藥物過敏,民眾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主動告知任何過敏史、紀錄藥物過敏紀錄。簡美夷表示,以藥害救濟第一名的藥物成分Allopurinol或第四名Carbamazepine,已知若具有HLA-b5801基因服用Allopurinol,或具有HLA-b1502服用Carbamazepine,容易引發SJS,可以透過基因檢測避免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衛福部食藥署提醒,主動紀綠藥物過敏史非常重要,可於用藥期間保留藥袋或處方紀錄,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提供藥袋或處方紀錄供醫療人員參考;若曾有藥物過敏史,即使不確定藥物名稱也應告知醫療人員。如何預防過敏反應如果只知道自己會對藥物過敏,但對哪些藥物過敏不清楚,請注意自己身體狀況。觀察在服用藥物後,若身體產生過敏反應,應立即停用,並將所有藥物拿到醫院或藥局,請藥師和你一同找出讓你身體產生過敏反應的特定藥物,並將紀錄下來,作為日後買藥或就醫的參考。當懷疑藥物過敏時,如何因應?1.停用所有藥物,但先不要丟掉。2.回去請教開藥的醫師。3.如果要請教別的醫師,應把所有長期或當時服用的藥物都提供給醫師參考。4.每次看病都要說出對何種藥物過敏。用藥記錄卡的使用與用途?提供用藥記錄卡,方便就醫民眾能記錄自己長期服用的藥品,或過敏藥品,以後不論在任何一家醫院就醫都能提供自己的用藥記錄卡,當藥品有改變時,也方便隨時記錄與更新,提供醫師、藥師、護理人員參考,避免發生藥物不良反應,讓用藥更有保障。想要知道自己所使用的藥物有哪些用法、有哪些注意事項,趕快來元氣網藥物百科查詢!>>https://health.udn.com/health/database/pharma
-
2022-08-07 養生.聰明飲食
常忘東忘西、記憶力變差恐是「5大傷腦食物」害的! 營養師:你每天都在吃
根據內政部「109年簡易生命表」指出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1.3歲,顯示國人越來越長壽。不過隨著年齡增長,疾病的風險也會提升,尤其是「失智」儼然已成為高齡族群的重大健康課題。65歲以上老人 每13人即有1位失智依衛生福利部(民國100年)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之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且有每五歲盛行率倍增之趨勢。根據統計換算,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在生活上,用健康飲食來幫大腦凍齡也是有方法的,潘富子營養師推薦「心智飲食 (Mind Diet)」,研究發現,心智飲食可使適度遵循的人的阿滋海默症風險降低了約35%,而嚴格遵守的人則降低了高達53%。 心智飲食 結合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心智飲食(MIND diet)其實是結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與防治高血壓的「得舒飲食」(DASH)的一種飲食法。潘富子說明,地中海飲食特色在於多吃水果、蔬菜、海鮮、橄欖油、堅果、豆類、乳製品和全穀物,同時限制紅肉、加工食品、精製澱粉以及高糖食品,並建議可以適量飲用紅酒;得舒飲食則與地中海飲食本質相同,但強調多多攝取鉀、鎂、鈣、膳食纖維,並降低精製糖、飽和脂肪的攝取。 心智飲食這樣吃 有害腦部健康食物一週少於1份至於心智飲食該怎麼吃?潘富子分享,每天至少要吃3份全穀類食物、至少1份非綠色蔬菜,綠色蔬菜每週至少要吃6份,水果建議選擇莓果類;每週至少要吃三份豆類、兩份家禽類,並至少吃一份魚;油脂的部分,橄欖油則是最主要油類攝取的種類,並建議一週5份的堅果,對於反式脂肪及人造奶油一天要少於1湯匙,至於有害腦部健康的食物(油炸和速食食品、紅肉類、起司、糕點及甜點),一週只能吃少於1份的量,並每天喝1杯紅酒。 預防並減緩失智 還有助身體健康潘富子也補充,心智飲食不僅是目前臨床醫學界公認有助預防並減緩失智的飲食法,還能同時有助於控制體重,由於心智飲食法不建議吃精緻糕點、甜點和油炸食品,都是可幫助人體避免攝取過多熱量,維持健康體態,相對也能降低癌症發生或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於紅酒的部分,如果是有酒精不耐症的人,建議可調整成喝無糖綠茶,對身體也有抗氧化的效果。 延伸閱讀: ·你吃的藥會引發失智風險? 專家曝「1成分、7款藥」需注意 ·氣象專家李富城「輕微失智」! 「10大前兆」曝:重複購物、找不到東西小心了 
-
2022-08-05 養生.抗老養生
國際期刊:8種長壽方法,做到6項就能延壽5、6年!而且慢性病愈多愈有效
每年都有許多研究機構發表可以讓人更長壽的方法,但是東說一種、西說一種,也不知道該執行哪一種最好。在最新的《年齡與老化期刊》中,日本專家找出8種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執行其中6項,可以延壽5到6年。 這項研究是由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院的公衛專家所主持,他們的研究團隊進行一項本土大規模調查,整理出包含日本45個地區、共計有4萬9021人,長達20年的健康資料,這些人的平均年齡為56.8歲,追蹤的20年中,了解受測者的飲食、運動、飲酒、吸菸、睡眠與身體質量指數等,發現只要落實8種生活習慣,就可大幅降低死亡的風險。8項長壽生活習慣 這8項生活習慣包括:①每天至少吃1次水果,或每週至少吃7次。②每天至少吃1次魚,或每週至少吃7次。③幾乎每天都喝牛乳。④規律運動,每天至少走路半小時,且每週至少運動5小時。⑤身體質量指數在標準範圍內。⑥不吸菸,從來不碰菸或本來有吸菸,但現在已戒菸。⑦從來不喝酒或少量飲酒。⑧睡眠足夠,每晚睡足5.5小時至7.4小時。慢性病愈多愈有效研究結束時共9,865人過世。進一步分析顯示,在男性來說,相對於只維持0至2種健康生活習慣者,有維持3種習慣者死亡風險可降低12%,有4、5、6、7至8種健康生活習慣的人,死亡風險分別降低15%、32%、40%及47%。在女性方面死亡率降的比例略低,分別是降低3%、26%、33%、38%及44%的死亡風險。 在40歲族群來說,維持7到8種健康生活習慣者,相較於只有0到2種健康生活習慣者,男性可延壽5.3年,女性可延壽6.2年。即使已經有了慢性病,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也能延長壽命,甚至慢性病愈多種,可延長的壽命愈長。如果分別有1種、2種和3種慢性病的人,相較於只有0到2種健康生活習慣,若能維持6種健康生活習慣,延長的壽命時間分別是6.9、8.3與8.7年,而且慢性病愈多愈有效。延伸閱讀: 。吃太鹹失智風險提高?營養師:少喝「1飲品」就可以逆轉 。氣象專家李富城「輕微失智」! 專家列「10大前兆」:重複購物、找不到東西小心了
-
2022-08-03 醫療.泌尿腎臟
這年齡5成男性「勃起障礙」 醫:可能是心肌梗塞前兆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疫情期間英國人性活動大大減少了4成,估計全球6成民眾的性滿意度都受到疫情影響,全球40至70歲男性高達5成都有一定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礙」。開業泌尿科醫師張美玉、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姜宜妮、台中榮總泌尿外科醫師胡如娟今出席《Lady In·女子(好)醫沙龍》呼籲,民眾只要敞開心胸,正面積極面對,其實都可以獲得改善。姜宜妮說,男性勃起有許多影響因子,生理上便是「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可能因新冠肺炎造成體內發炎指數升高,影響血液流動,膀胱、海綿體中都有內皮細胞,因此有些確診者也出現頻尿的後遺症;心理上若時常感到緊張,不僅神經緊繃,血管也無法舒張,就可能造成勃起功能障礙。胡如娟則說,疫情之下許多患者精神狀態不佳、沮喪、失業等等,都是造成勃起功能障礙的因素之一,最特別的個案,是確診後生殖器勃起狀況不佳,出現彎曲的現象。「有4成的伴侶會面對面討論,僅2成會陪同看診。」胡如娟指出,兩性都認為性事相當重要,但統計指出,平均5人當中只有1人會正面積極討論。診間是相當好的討論空間,通常伴侶間只要講開了,往往都能夠「不藥而癒」。張美玉則分享,早期民風保守,民眾自述病況都相當迂迴,如腎虧、眼睛霧、腰酸背痛等等,因為難以啟齒,反倒讓醫師沒辦法清楚了解病灶在哪,繞了一大圈才知道患者深受性功能障礙所苦。張美玉呼籲,關於性的問題一定要請教醫生,許多患者自己到網路上買來路不明的藥物,反而適得其反;也希望未來,跟性方面的治療不僅限於泌尿科,有時與心血管功能、糖尿病、新陳代謝、高血壓等等問題都有關。胡如娟則說,其實許多勃起功能障礙患者,是因為心血管出了問題,常常過了三、五年就會出現心肌梗塞的狀況,因此,民眾有性功能障礙不要諱疾忌醫,可能都是身體的警訊。同時呼籲,可以有更多科別的醫師共同來加入醫治團隊,國外也多是跨科別的醫療團隊,在進行性功能障礙的醫治,含括泌尿科、心臟科、精神科、心理師、物理治療師等等。姜宜妮也說,很多朋友表示來看泌尿科好害羞,因為不硬來看好丟臉、那麼老了還想要硬好丟臉,但追求性福是很健康的事,是基本人權;性功能障礙也需要大家共同合作,各科醫師、大眾一同來了解問題。
-
2022-07-29 養生.聰明飲食
吃太鹹失智風險提高?營養師:少喝「1飲品」可逆轉
愛吃鹹食的人小心!頂尖的《自然期刊》發表的研究發現,愛吃重口味鹹食的人,當心大腦tau蛋白堆積,可能引起失智。高鹽食物導致大腦一氧化氮濃度降低很多人擔心自己有失智症基因,深怕得到失智症,由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的研究發現,若是讓小鼠長期吃高鹽的食物,會刺激小腸細胞分泌介白素17(IL-17),導致大腦的一氧化氮濃度降低。大腦的一氧化氮濃度過低時,會使得位於神經細胞骨架中的tau蛋白失去穩定性,而脫離細胞,並且在大腦中堆積,影響神經功能。去年該團隊就發現,高鹽飲食使小鼠出現失智症狀,無法完成築巢等日常行為,記憶力嚴重被影響,這次研究是確定高鹽引起記憶減弱的機轉。專家意見營養師劉純君表示,高鹽會引起許多病變。國人的飲食習慣,使我們的鹽分攝取較西方人更高,但長久以來,國人減鹽的行動均徒勞無功,原因就在於:愛喝湯。 其實要減鹽,台灣人只要少喝一碗湯,至少就可以降低2克的鹽攝取量。一碗湯要加到有鹹味,至少要加1.5到2克鹽,喝湯其實根本是喝鹽水,一天少喝一碗湯就能減鹽。劉純君提醒,也不要忽略吃起來不鹹的食物,像蜜餞、吐司、麵線等,這些食物都加了不少鹽和糖,讓味道更有層次感。 另外,任何可以放久不會壞、吃起來有甜有鹹的梅子等食物,都要用鹽去延長保存期限,還有洋芋片等零食,一天少吃一包,可以再減1、2克鹽。(本文摘自441期)延伸閱讀: 。小心憂鬱會引起失智! 醫示警「難倖免族群」:1機警動作助早發現 。氣象專家李富城「輕微失智」! 專家列「10大前兆」:重複購物、找不到東西小心了
-
2022-07-15 養生.聰明飲食
遵循1多3少飲食原則預防中風 連心血管疾病風險都跟著降
正所謂病從口入,中風也是吃出來的。康寧醫院營養失陳詩婷說,愛吃重鹹、油炸物、含糖飲料攝取過多,都會加重中風的風險,特別是平時有吃消夜習慣的人,以及喜愛泡麵、加工品、零食、甜食的人。衛福部建議,每人一天鈉攝取量2400毫克,相當於6克鹽,但目前台灣成人每日鹽攝取量平均9~11克,超過建議量的一倍;要知道「鈉在哪,水就跟到哪」,一旦鹽分攝取過多,身體會本能累積水分來平衡滲透壓,就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台灣人吃太鹹,增加心臟負擔再來是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攝取,譬如動物油、油炸物都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研究發現與心血管疾病成明顯的正相關;食用過多的話,易使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使血管內壁增厚、彈性降低,進而讓血壓上升,增加血栓、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發現,常喝含糖飲料的人,大腦較容易出現血栓,罹患缺血性中風的機率會大幅提升。這是因含糖飲料會增加罹患肥胖和糖尿病的機率,而肥胖、糖尿病易引發中風。1多3少飲食原則,預防中風少鹽:預防中風必須限制鹽分的攝取,每日鹽分少於6克,若是中風高危險群,可以限制在5公克以內,甚至更為嚴格。此外,平時儘量避免攝取人工調味料、加工品,醃漬類的食物也應該少吃。減少飽和脂肪及膽固醇攝取:減少動物性脂肪如肥肉、培根、雞皮、內臟類的攝取量;烹調方法也儘量以清蒸、水煮、涼拌取代油炸、煎跟炒。減少精製糖攝取:攝取過多糖類,會使得體內的三酸甘油酯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平時應少吃甜食,避免過胖,才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多吃蔬果:蔬果含有豐富的水溶性及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代謝膽酸、降低膽固醇、血脂肪的好處。另外,還有各種抗氧化營養素,有助降低中風風險,建議每日至少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延伸閱讀: 。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中風術後觀察中,旁人出現3狀況,FAST口訣念起來,把握黃金3小時把傷害降到最低 。腦中風幾乎0前兆!醫列「8大奪命因子」 中3項極危險
-
2022-07-13 焦點.健康知識+
10大「長輩常見疾病」知多少? 「阿茲海默症」排行首位,若出現行為異常速就醫
在不久後的未來,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逐漸超過總比例20%,邁向「超高齡社會」。隨著銀髮生活將成為常態,防範老化症狀也成為人人都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為了家中長輩能夠健康無虞,也為了將來自己能夠放心享受人生,以下這些「長輩常見疾病」值得提前細心注意!《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長輩常見疾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10大長輩常見疾病有哪些。注意「阿茲海默症」前兆 行為異常速就醫觀察近期關於長輩常見疾病的討論,可以發現「阿茲海默症」是網友討論度最高的疾病,阿茲海默症不僅會干擾患者記憶與情緒控管能力,也可能造成退化性失智。有網友列舉患症親人的徵兆,如「家父以前很重視服裝儀容,但某陣子突然就不注重了,後來才知道是前兆」、「患者會一直講重複的話,因為真的會忘記自己講過」等,並提醒網友,倘若發現家中長輩行為異常,建議儘速求診檢查。長輩罹患「三高」機率高 網友分享照顧經驗而「糖尿病」又被稱為「高血糖」,名列「三高」慢性病之一。糖尿病會影響體內胰島素代謝,主要症狀包括頻尿、傷口不易癒合與視力模糊等,嚴重者更可能導致全身病變。有網友即詢問「糖尿病有多可怕?」便有人回覆,由於一般人得到糖尿病的機率較高且難以治癒,因此是高齡長輩的常見疾病,此外也建議「好好控制飲食,做好血糖控管」就能減低糖尿病帶來的健康風險。同屬「三高」的第3名「高血壓」與第4名「高血脂」也頗受網友關注,前者是指血壓高於常值,後者則是指血液中總膽固醇過高,導致血脂異常等情形。由於這些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回診,即有網友請益「家中大人患有高血壓和高血脂」,請其他人推薦親切、可溝通的醫生,讓長輩看診時較無心理負擔。留言也分享照顧家中三高長輩的經驗,提醒患者應注意忌口、保持情緒平穩,並且按時就診吃藥等。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然而現代人在繁忙生活中卻也經常忽視健康的重要性。為了日後生活能夠幸福長久,不如從現在開始好好調整生活作息,注意運動、飲食和保健習慣,迎接樂活人生!★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6-27 失智.大腦健康
走路變慢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專家授1招扭轉大腦萎縮
走路速度變慢,可能是失智症?一項對老年族群的研究發現,年復一年步態變緩慢,有「認知功能下降」的跡象,進而引發失智症,可能是因為右腦中負責掌管記憶的海馬迴萎縮所導致。老年病學和神經病學教授喬維爾蓋斯博士表示,失智症最高風險是「雙重衰退者」,也就是走路更遲緩,並且同時有認知衰退跡象的人。若要降低失智症風險,進行有氧運動可以增加腦中海馬迴的體積,延緩因退化而產生的萎縮現象,並且有助增強記憶力。雙重衰退 導致失智症風險增首先,並非單單只有認知功能下降的人,都一定會得到失智症,根據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數據,65歲以上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人中,只有10-20%會在1年後發展為失智症,也發現患有認知功能障礙的人,病情可能沒有進展,也有機會改善。現今,另一項於《JAMA Network Open》發表的研究,針對近17,000名65歲以上成年人的調查發現,每年走路速度慢約5%以上的人,且認知功能出現障礙的「雙重衰退者」,才最有可能罹患失智症,而此結果也突顯「步態」對於失智症風險評估的重要性。此外也強調,只有步態或只有認知衰退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相較於雙重衰退者來的低。有氧運動增加海馬迴體積 降低失智風險隨年齡增長,可以透過有氧運動,來扭轉因衰老造成的大腦萎縮。研究發現,有氧運動可以增加海馬迴的體積,增強記憶力。海馬迴位於大腦顳葉深處,是一個形狀類似海馬的器官,負責學習、鞏固記憶和空間方向感等。而當海馬迴體積大小不同,腦力也有所落差,體積越小,能記的東西越少,失智的風險就增加,甚至有研究發現,「50歲後,海馬迴每年會萎縮0.5%,有些人還可能萎縮的更嚴重。」在2011年的一項臨床試驗中,有氧運動訓練可使右前的海馬迴體積增加2%,有氧運動必須搭配心率和呼吸,根據台灣衛福部建議,每次運動至少要30分鐘,心跳每分鐘達130下,或達到最大心跳速率的70%,才算是有效的有氧運動。其類型可包括快走、游泳、跑步、騎自行車、跳舞和跆拳道,以及健身房有氧運動機器,例如跑步機、橢圓機、划船機或爬樓梯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小心憂鬱會引起失智! 醫示警「難倖免族群」:1機警動作助早發現 ·氣象專家李富城「輕微失智」! 專家列「10大前兆」:重複購物、找不到東西小心了
-
2022-06-21 失智.像極了失智
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
「從爸爸看著我問妳是誰?那刻起...」、「重複詢問同一個問題,如今天星期幾?問完又再問」、「熟悉的客廳燈是三段式開關,媽媽反覆的按壓,就是關不了燈!」、「脾氣突然變得暴躁,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管周遭發生什麼事情,基本的算數也開始不會。」上述是「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照顧家屬的真實經歷,從中也不難看出大部分的家屬往往都是長輩出現明顯的行為異常時,才驚覺不對勁,或誤以為這些症狀都是老化現象而忽略,錯過黃金治療期。事實上,失智症為大腦功能漸進退化的一種疾病,因此不只是記憶力,日常生活功能、自我控制能力也會逐漸喪失,甚至伴隨精神與情緒等行為問題。 一、「忘記」事情就是罹患失智症嗎?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非正常老化現象。該怎麼分辨是失智症還是老化?可以從長輩的日常生活中進行初步判斷,如忘記事物的發生頻率高且嚴重,即使經由他人提醒,也只能想起小部分,甚至完全無法回憶,就要警覺可能罹患失智症;正常老化的長輩同樣可能會忘記自己剛剛在廚房燒開水,但是走回廚房看到水壺就可以自己回想起來,也就是說失智症患者的記憶力,會隨著時間逐漸變差,而大腦智能也會逐漸受影響、退化。 失智症v.s老化哪裡不一樣?除了老化現象容易與失智症混淆,憂鬱症或焦慮情緒引發的認知功能障礙,稱為「假性失智」,不定時發生陰霾般的低潮情緒籠罩,連日常生活瑣事都受到影響。其症狀常伴隨記憶力變差、無法專心、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憂鬱症難以察覺,因為表現狀況跟失智症非常相似,但透過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就能明顯改善症狀,甚至完全治癒、康復。失智症v.s假性失智症又有什麼差別?現代人生活步調快,憂鬱症也會因壓力因素造成假性失智症,若家人身上有疑似失智症狀及憂鬱症狀時,多花時間觀察並求診精神科醫師,找出可矯正因素。建議平常務必落實病例跟藥物控管,以及多運動、均衡飲食和正常作息,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假性失智症危險因子1、憂鬱症2、長期睡眠障礙3、藥物副作用4、甲狀腺功能異常(低下)5、缺乏維生素B二、失智症前兆有哪些?失智症症狀因人而異、每一位失智者的腦部受損部位也不盡相同,會經歷什麼樣的病程,有什麼樣的症狀行為、情況等,無法一概論之,不同類型的失智症會出現略為不同的前兆。 (一)從失智症類型看前兆1.阿茲海默症:(1)記憶力減退到影響生活:患者忘記頻率較高,且可能完全忘記該事件。(2)計畫或解決事情有困難:失智症患者會無法計畫,做出錯誤或和以前不同的決斷。(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失智症患者會對完成每天的日常工作或生活有困難。(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患者可能忘記或弄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或是在熟悉的地方迷路。(5)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對空間影像判斷出現困難例如,經過一面鏡子前,無法了解自己就是鏡子裡的那個人。(6)言語表達或書寫有困難:無法了解複雜的字句,說話也變得簡短,可能會重複自己說過的話,或是很難找到正確的詞彙。(7)不適當行為:失智症患者容易掉東西卻無法回頭去找,甚至懷疑是別人偷走了,就刻意把物品藏在不尋常的地方。(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失智症患者會出現判斷力或做決斷的能力減退。(9)不參與社交活動:患者可能不再保有嗜好,退出原本喜愛的社交活動或運動, 變得不愛出門,不想與人交談。(10)情緒與個性的改變:患者的情緒和個性常會改變。只要遇到無法處理的事務或弄錯事情,便會感到心煩意亂,甚至勃然大怒。2.額顳葉型失智症:腦部障礙以侵犯額葉及顳葉為主,退化性失智症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額顳葉型失智症,其早期症狀包含言語及人格變化、不合常理行為(拾荒癖)或重複動作,如不停開關抽屜等。 3.路易氏體失智症:是退化性失智症中第二常見的類型,和常見的阿茲海默症比較,路易氏體失智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即會出現鮮明的視幻覺,且還可能出現身體僵硬、手抖、走路不穩、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情緒時好時壞起伏變化大、對抗精神藥物十分敏感。4.血管性失智:血管性失智症為腦血管疾病引起,較危險的病理發展是患者大腦可能持續萎縮,進一步引發腦部病變、二次中風、腦梗塞,致死率相當高,早期可能出現動作緩慢、反應遲緩、步伐不穩等情況。(二)從失智症病程看行為症狀失智症從輕度時期的輕微症狀,會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症狀,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依不同罹病原因,病程有個別差異。1.輕度認知障礙:為正常老化到確定失智症診斷之間的過渡期,可能會自覺記憶減退,理解力、判斷力、語言等認知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約每年有15%會轉變成失智症,比一般老年人的1%的機會高許多,因此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2.輕度失智(初期):近期出現記憶困難,定向力、判斷力及語言的退化已影響到社交及工作能力,面臨較為複雜的工作任務或社交情境可能出現困難,日常生活功能常出現障礙。情緒及行為出現改變,大部份日常生活尚可自理。3.中度失智(中期):認知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明顯退化,家人易於此時期發現異狀,因為失智者可能出現分不清季節、認不得熟識的朋友、走失等情況。日常生活需要依賴他人協助完成,如洗澡需協助備水、衣服及確認清潔度。除此之外,精神行為症狀也會日益增加,如妄想、幻覺、情緒失控、不合作、藏東西、吃壞掉食物及日夜顛倒等。4.重度失智(晚期):認知及日常生活功能嚴重退化,出現大小便在衣服上等情況,幾乎需要仰賴他人照顧。大多時間認不得家人及自己,語言僅剩簡單字句。 雖然大多數的失智症無法治癒,但家屬能共同為失智者努力的事,是將輕度失智的時間延長,進而延緩退化的速度,並鼓勵失智者維持、自理日常生活,減輕照顧負擔。 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6-13 焦點.健康知識+
為何人類咳嗽、打噴嚏對病毒生存至關重要?專家解析病毒傳播原理
▍咳嗽、打噴嚏會傳播疾病事實上,細菌和病毒大不相同。最明顯的不同在於尺寸―多數病毒比細菌小得多。如果仔細觀察咳嗽和打噴嚏時發生的事情,這點就很容易理解。我們認為這是令人討厭的感冒前兆。雖然有些其他病毒也會引起類似感冒的疾病,但多數感冒都是由一種名叫「鼻病毒」(rhinovirus)的特定病毒引起的。如果大家回想感冒時常見的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症狀,就會發現鼻病毒這個名字很貼切,因為「rhino」源自希臘語「rhinos」,意思是鼻子。鼻病毒是最常侵襲人類世界的病毒感染,在秋季和初冬達到季節性高峰。我們對鼻病毒了解愈多,就愈能看出牠多麼適合牠的自然環境,以及傳染行為和傳播的生命週期。鼻病毒極為細小,直徑約十八至三十奈米。奈米,簡寫為「nm」,一奈米是一米的十億分之一。從這裡就可以清楚知道,單一鼻病毒有機體(稱為「病毒顆粒」)當真是微乎其微。在稱為「分類學」的演化分類系統中,鼻病毒被歸類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科中的一個屬。「picornavirus」一詞用了「pico」,代表「小」;「rna」則是因為鼻病毒基因組是由核酸RNA組成,而不是我們較熟悉的DNA。關於遺傳分子的討論先暫時到這裡為止。在後續的章節中,我們會再回頭看以RNA為基礎的病毒基因組有哪些重要含意。回到病毒和細菌在尺寸上的差異。鼻病毒太小,在普通的實驗室光學顯微鏡下是看不到的。病毒顆粒只有在電子顯微鏡驚人的放大倍數下才能看到,形狀大致呈球形,類似細小的羊毛球。事實上,如果我們在電子顯微鏡下更仔細地檢查個別的病毒顆粒,會發現它們並不是真正的球體― 它們的表面有多個切面,就像切割過的鑽石。以技術術語來說,鼻病毒的多切面表面是病毒「殼體」(capsid),相當於人類細胞封閉的細胞膜。這個殼體具有驚人的數學對稱性,由二十個等邊三角形組成。所有病毒都有基因組,由DNA或其姊妹分子RNA組成,蛋白質殼體就是包裹住病毒基因組的保護外殼。鼻病毒也是因為這個殼體而具有準晶體的外觀,稱為「二十面體」對稱性― 這個詞說白了就是希臘語中「二十個面」的意思。然而,這個多面對稱性不是由金剛石晶體構成,而是由生化蛋白質組合而成。早在電子顯微鏡發明之前,微生物學家就已經認識到病毒的存在。藉由病毒對宿主細胞的影響,微生物學家找到方法偵測病毒,甚至可以從病毒在培養物中的細胞病變作用中計算出精確的數量。科學家發現最適合培養鼻病毒的培養物,是來自人類鼻腔內壁和氣管內壁的細胞,著實不足為奇。同樣地,發現培養感冒病毒的最佳溫度是攝氏三十三度到三十五度,正是寒冷的秋冬季節人類鼻孔內的溫度,也在意料之中。鼻病毒在宿主環境中有很高的適應能力,也很擅長感染特定宿主。各種已經感染過人類的鼻病毒中,當科學家試著用牠們的亞型去感染包括黑猩猩和長臂猿在內的實驗室動物時,只感染特定宿主這點變得很明顯―他們無法在任何動物身上複製典型的感冒症狀。我們由此學到病毒一項重要的特徵:鼻病毒在選擇宿主時很挑剔,完全只限智人。這點關係重大,因為這代表感染人類對病毒的生存至關重要。只有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染,病毒才能傳播並繁殖出新一代的鼻病毒。我們就是感冒病毒天然的傳染窩。但只要多想一下,這種排他性就會讓我們看到另一個切入點,也是一個關係重大的問題―這些微小的多面球體沒有明顯的動力機制,牠們怎麼可能在人類群體中穿梭,輕而易舉地跨越國家甚至國際界線,大肆傳播、感染?我們其實已經知道答案了:這一章的標題就是暗示。我們為什麼會咳嗽、打噴嚏?因為當我們的鼻子、喉嚨、氣管受到刺激時,就會咳嗽、打噴嚏。這是天然防禦機制的一環,防止可能有異物進入、堵住氣管,並在不經意間阻塞呼吸道,威脅我們的呼吸。鼻病毒的作用是藉由刺激我們的鼻腔內壁,引發相同的生理反應。病毒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染,是因為每次咳嗽、打噴嚏時,會爆炸般地將病毒噴射到環境空氣中,再被新宿主吸入,造成新的感染。我們由此再次了解與病毒有關的重要知識:病毒不需要任何動力機制,因為牠們都搭人類動力機制的便車,而且無論我們去哪裡,都會因為咳嗽、打噴嚏而進一步助長牠們擴大感染範圍。「病毒真聰明!」我們會這樣想。但病毒不可能聰明。它們太簡單,簡單到無法替自己打算―諸多與病毒有關的謎團中,這又是一件讓我們大惑不解的事情。例如,一個直徑只有三十奈米的有機體,怎麼可能具有我們在普通感冒中發現,如此狡猾但極為有效的行為模式?答案是演化,病毒藉由演化做到這一點。其實,病毒具有非凡的演化能力,演化速度比人類快得多,甚至比細菌快得多。後面的章節會說明病毒利用宿主動力機制的方式,就是諸多演化適應的案例之一。那麼,鼻病毒進入我們體內後,會做什麼呢?我們已經看到,鼻病毒鎖定的目標細胞,就是鼻腔內壁的纖毛顫動細胞。一被吸入,病毒就會瞄準這些內壁的細胞,在細胞表層膜上發現某個特定「受體」,利用這個受體突破細胞膜的屏障,進入細胞內部,或稱細胞質。病毒會在這裡攔截細胞的代謝途徑,將之轉化為複製子代病毒的工廠。子代病毒被擠壓到鼻腔和呼吸道中,在那裡尋找新的細胞加以感染,持續入侵。似乎只要從感染者的咳嗽或噴嚏中吸入微量病毒,就會在新個體中引發感染。抵達新個體後,從病毒進入受感染的鼻細胞到噴出新的子代病毒這一段潛伏期,可能只有一天。一旦吸入病毒,我們就沒什麼機會倖免於感染。病毒複製會在第四天達到高峰。幸好這一仗病毒並非占有全面優勢。儘管病毒發動攻擊,人體免疫系統已經記錄了威脅,也辨識出病毒抗原特徵,我們稱之為血清型。問題是,新血清型出現時,免疫系統需要時間辨識威脅,並備足強大火力反擊。到第六天時,鼻腔成為病毒與免疫系統交鋒的一級戰區,雙方寸步不讓。這種強烈的免疫反應,導致鼻腔大部分的內壁細胞脫落,暴露出高度發炎的原始表面,變窄的呼吸道滲出大量黏液,含有愈來愈多對抗病毒的抗體。鼻病毒最終會被中和性抗體消滅,「戰爭殘骸」則被吞噬性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清除。在免疫戰火延燒期間,新宿主也會步入同樣的不幸循環,經由咳嗽、打噴嚏傳染其他人,持續一至三週。大家都說感冒死不了人― 這句話大致上是正確的。但感冒會使兒童更容易罹患鼻竇炎,或中耳炎這種討人厭的中耳細菌感染。感冒還可能導致有氣喘體質的人氣喘發作,且在有囊腫纖維化或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身上,會引起繼發性細菌性胸腔感染。儘管如此,令人欣慰的是,鼻病毒最終會從絕大多數被感染的人身上消失,我們會澈底康復。我們可以做什麼事,將感染這種感冒的風險降到最低?或是當我們因感冒而不舒服時,有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在羅馬時代,小普林尼建議親吻老鼠毛茸茸的鼻吻治療感冒。班傑明.富蘭克林比較理智,他認為罹患感冒要歸咎於暴露在大氣中的寒氣與溼氣裡;他還建議呼吸新鮮空氣,並避免接觸其他人呼出的空氣。更現代的時期,我們看到名副其實一籮筐的旁門左道,統統號稱可以預防或治療感冒。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美國著名化學家萊納斯.鮑林大力推廣的維他命C。但是,唉,經過科學縝密檢視後,發現維他命C其實不見得比老鼠的鬍鬚更有效。也許我們應該更重視常識?感冒是由感染者咳嗽、打噴嚏傳染的。擠在辦公室上班的人,或甚至是生病在家的親人,都應該遵守基本禮貌:遮住口鼻才衛生。如果有人認為自己罹患感冒的風險特別高,當暴露在感染源中時,戴上病毒級口罩必定可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但還有一個關係重大的問題:如果我們的免疫系統已經能辨識鼻病毒並加以反應,為什麼我們這輩子仍然還是有可能受到影響,再次感冒?事實上,鼻病毒大約有一百種不同的「血清型」,因此對任何一型免疫都不足以保護我們不受其他血清型影響。除此之外還有另一件事:血清型會演化,因此牠們的抗原特性經常改變。※ 本文摘自《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作者:法蘭克‧萊恩譯者:范明瑛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2/04/09
-
2022-06-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兒童重症怎判斷? 黃瑽寧:可觀察呼吸頻率
新冠肺炎死亡個案今天再增一例兒童案例,重症個案累計達36例,其中16人死亡。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如果看到孩子呼吸急促可透過時鐘計算每分鐘呼吸次數,11個月以下嬰兒每分鐘呼吸超過50次,特別是退燒後仍呼吸急促,就是緊急送醫的時機。黃瑽寧表示,新冠肺炎在兒童表現上,台灣的數據來看無症狀約32%,有症狀的68%中,發燒和咳嗽是是兒童染疫的主要症狀,其中發燒佔一半以上;因此發燒就去快篩通常不會漏掉。居家照護時孩童若出現發燒症狀,可先使用退燒藥。使用退燒藥後發現孩子可以「討拍、討抱、討東西吃」就表示精神、體力恢復,較無大礙;但用了退燒藥還不退燒,就是大腦體溫調節出問題,可能是腦炎前兆,「不是發燒而腦袋壞掉,而是腦受傷才導致溫度退不下來」,要立刻就醫。另外,在家也要預防脫水,可加鹽、加蜂蜜都可以,喝奶也可補充水分,避免因為脫水需住院。黃瑽寧也表示,呼吸部分也是觀察重點,如果看到孩子呼吸急促可看時鐘算每分鐘呼吸次數,特別是退燒後還很喘就是緊急送醫的時機。
-
2022-06-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6歲腦癌女童新冠確診康復 這因素險無法接受癌症治療
罹患腦癌4期的6歲潘姓女童新冠肺炎確診,解隔後去醫院要接受腦癌治療,卻PCR陽性,家人才知她5月13日視訊看診與APP的登錄沒有完成,恐怕延誤癌症治療。她的父親昨天在臉書粉專「咪咪與小搗蛋」發布求救訊息,桃園市長鄭文燦留言表示會幫忙,指示衛生局協調榮總照原定日期進行癌症治療。潘父撰文表示,6歲女兒去年10月診斷罹患DIPG腦癌4期,是不治之症、剩下一年生命;但是很勇敢面對化療、打針、 吃藥物、核磁,「這些這年紀的孩子不應該遇到的事情,她一塊帶領我們父母勇敢走下去」。他表示,女兒很努力活到了可以治療的機會,4月20日完成第一次治療,準備5月20日接受第二次治療,家人陸續確診,女兒5月12日開始有相關症狀、快篩陽性,5月13日線上掛號領藥,並請診所通報確診案例,在家期間再使用政府的健康益友APP做登錄。潘姓女童好不容易撐過新冠肺炎,「但是治療惡夢就來了」,潘父說,14天後解隔離,5月30日要去北榮準備做頭部定位,因為要脫口罩,所以要去做PCR時後得知是陽性。才發現5月13日做的視訊看診與APP的登錄沒有完成。醫院認定確診日是5月30日為基準,必須隔離14天,無法做其他醫療行為。潘父表示,女兒的新冠肺炎已經好了,「醫院是不管這些,我們癌症治療已經耽誤了,不幸確診,卻被如此對待」。一家人努力想辦法,5月31日在桃園的地區醫院急診做PCR,6月1日確認是陰性。「但是打擊又來了,因為健保通報是5月30日」,致使原訂延後的6月6日住院、6月8日的治療因為需隔離而泡湯。「我們真的沒做錯事情,應該做的、該隔離的,我們都沒有害到人」,潘父表示,一個簡單通報的狀況失誤,造成了無法彌補的蝴蝶效應,「我們沒有時間,再差一點點,就會前功盡棄」,尤其女兒已經出現一些癌症相關的前兆。他說,疫情期間每個單位都很辛苦,他染疫過很清楚,也知道其中的後遺症,「我們真的沒招了」,他知道道德勒索的行為不可取,但是為了讓女兒可以活更久,「我做爸爸的義無反顧,我不能不勇敢,我只希望政府單位能夠幫我把正確的資料更正」,給他女兒一個治療的機會,不要耽誤寶貴的治療時機。他祈求大眾幫忙,也讓有同樣際遇孩子一個補救方法,請政府幫他開立5月13日女兒的確診證明,「我的要求真的很簡單,但是很困難」。鄭文燦回覆留言表示,桃園市衛生局正在與當初執行視訊診療的診所,確認5月13日的就診狀況,如當時確定判定為陽性,則小朋友5月30日做的PCR採檢結果即便是陽性,也可判為舊案。如此,就不會有解隔日期耽誤到療程的問題,衛生局也會協調榮總照原定日期進行癌症治療。希望女童能夠順利接受治療。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長羅一鈞日前表示,現在規定確診3個月內不會有重新匡列或確診的情形,確診者三個月內若再接觸確診個案不用被匡列接觸者,但前提是沒有出現新冠症狀,若接觸且有症狀,保險起見經醫師研判,非其他疾病解釋就要快篩或採檢,檢驗陰性則不用被匡列。
-
2022-05-29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手腳、脖子、胸口痛竟是糖尿病引起 淡馬社區服務站揪疾病前兆
「最近胸口會痛,還有脖子跟左邊手腳也是,我是老了還是有什麼問題啊?」64歲阿春(化名)因為疼痛症狀困擾不已,甚至影響生活作息,就醫檢查後發現,竟是長年糖尿病使血管壁發炎,引發全身循環不順、周邊神經病變,才會有身體部位疼痛的症狀出現,經醫師治療後逐漸改善。除了「3多1少」,反覆感染、視力變模糊等也是糖尿病前兆。淡水馬偕醫院社區醫學中心、家醫科主任詹欣隆指出,近三年來,糖尿病是淡水居民最常向社區健康服務站諮詢的疾病種類之一。糖尿病的徵兆除了典型常聽見的「3多1少」,吃多、喝多、尿多以及體重減少之外,還有一些一般民眾意想不到,但卻有跡可循的症狀,例如身體若有疲倦、反覆感染、視力變模糊或傷口不容易癒合、身體部位疼痛等,都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透過定期健康服務站,及早發現糖尿病患者。為及早發現糖尿病前兆,詹欣隆表示,淡水馬偕社區中心定期透過服務站協助民眾揪出危險因子,從淡水馬偕在新北市淡水、五股、蘆洲、三芝、八里等5個行政區設置共76個健康服務站的統計資料發現,近1/4的民眾有肥胖問題(BMI超過27),此外第一期高血壓的民眾也有18%、符合第二期高血壓則超過3%,肥胖、體重過重或內臟脂肪過多的族群,在淡水社區非常普遍,同時有多項數值異常者也不在少數。詹欣隆進一步說明,因糖友常有血糖管控問題,若血管長期糖分過高,可能引起血管壁發炎或動脈硬化等問題,造成周邊神經病變或循環不良,進而產生身體部位的疼痛,更可能合併其他嚴重心血管疾病。若有以上症狀,應盡早就醫。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藥物,規律用藥、定期回診。他提醒,初確診的糖友除了配合醫囑規律服藥,可從慢性病史、飲食和藥物等面向了解自己的疾病,若本身有多重慢性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腎臟病等),建議就醫時主動提出與醫師討論用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藥物。目前有些新型的口服糖尿病藥物,對於心臟或腎臟等器官也有一定的保護效果,能降低腎病變、低血糖、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風險,千萬不能擅自停藥或減藥,以免造成更大傷害。詹欣隆指出,根據國健署的調查統計,75歲以上國人有七成同時罹患兩種以上慢性疾病,對於慢性病友,定期回診、配合醫師診治是最重要的;此外,除了睡眠充足與均衡營養兩項基本原則,更鼓勵大家參與社區活動,促進在地民眾的體能與社交關係。利用馬偕醫生到我家App,發展遠距照護模式。面對新冠肺炎,淡水馬偕醫院積極推動後疫情時期的防疫新生活運動,強化「馬偕醫生到我家App」發展遠距照護模式,同步將馬偕社區健康服務站轉型為雲端健康服務站。詹欣隆鼓勵民眾下載,每日記錄血糖、血壓、總膽固醇等數值,確診的病友更可輸入每次用藥的時間與筆記,回診時與醫師討論,隨時追蹤疾病。詹欣隆說,與病毒共存的時代下,慢性病友若因擔心外出感染而延誤就醫,反而可能使病情加重,應積極與醫師溝通,從個人的慢性疾病病史等面向做整體評估,選擇適當的藥物,配合飲食和運動,主動擊退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的危害。【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2-05-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張宇老婆蕭十一郎「鬼門關前走了一遭」!藥物過敏6大前兆,健保卡務必註記
藝人張宇在臉書驚爆太太蕭十一郎呼吸困難,「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原來蕭十一郎因藥物過敏導致呼吸困難,幸好緊急送醫後已無大礙。衛福部食藥署提大家,用藥後一旦出現可疑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用藥史;若曾有藥物過敏史,務必記下藥名,請醫師註記於健保IC卡,就醫時除了健保卡,也隨身攜帶藥物過敏記錄卡。藥物過敏在臨床非常常見,食藥署提醒大家,若在用藥期間發生「疹」、「破」、「痛」、「紅」、「腫」、「燒」等藥物過敏六大前兆症狀,要立即攜帶正在服用的藥袋或用藥紀錄單回診就醫,讓醫師知道你用了哪些藥品,緊急處理。●什麼是藥物過敏?使用藥物後,引發身體出現過敏症狀,任何人或藥物都有可能產生藥物過敏,而且難以預期,又因藥物種類或免疫反應機轉不同,部分過敏反應會在使用後立即至數日內出現,但也有部分過敏反應可能延遲至兩、三個月才出現。【延伸閱讀】>>藥物過敏 嚴重恐致「史蒂文生強生症候群(SJS)」●藥物過敏六大前兆是什麼?疹:皮膚紅疹、搔癢或水泡破:口腔或黏膜潰瘍痛:喉嚨痛紅:眼睛紅腫、灼熱、腫:嘴唇腫燒:發燒等。●藥物過敏處理三大原則1.盡速回診或就醫疑似出現用藥過敏症狀時,應盡速攜帶正在服用的藥袋或用藥紀錄單回診就醫,切勿擅自自行停藥、換藥,以免造成原有疾病惡化,或藥物過敏狀況加劇。2.註記過敏藥物有用藥過敏史的民眾,可請醫師將過敏藥品名稱註記於「藥物過敏紀錄卡」,連同健保卡隨身攜帶,也可請醫師註記於健保IC卡中。3.主動告知若有用藥過敏史的民眾,就醫時應主動告知處方醫師過敏藥品,領藥時再請藥師幫忙核對,以避免誤用過敏藥品,確保個人用藥的安全。
-
2022-05-26 新聞.元氣新聞
獨/張宇驚爆太太蕭十一郎「呼吸困難」緊急送醫!
張宇和太太蕭十一郎(蕭慧文)相愛42年,他在臉書驚爆太太昨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因藥物過敏導致呼吸困難,緊急送醫後幸好已無大礙。張宇表示,昨天太太吃了某大型醫院開的藥物,沒想到卻引發過敏,導致呼吸困難,他趕緊把太太送到慈濟醫院,「看著她呼吸越來越困難,我從山上一路超車,過程其實頗為驚險。」經急診醫護的緊急處置,才終於放下心來。張宇透露,太太原本就對某些成分的止痛藥過敏,兩人一直都很小心,「首次到『xx醫院』就診填寫病歷資料時有註明,通常在醫生開藥前我們也會特別提醒,這次因為醫生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過要開止痛藥,只說了開B群跟肌肉鬆弛,所以我們也就沒有再特別去提醒慧文藥物過敏的事。」沒想到,太太服藥後竟引發過敏。【延伸閱讀】>>藥物過敏6大前兆 健保卡務必註記他認為這中間一定有醫療疏失,「要不是『xx醫院』病歷登錄的不清楚,要不就是醫生的問題。當然我們自己也有責任,藥單上有清楚的寫著止痛藥,只是在吞藥之前沒有特別再去看一眼便吞下去。」他也提到,「目前我們還並不清楚對於『xx醫院』及醫師應該做些什麼反應是適當的?想要聽聽你們的一些觀點。謝謝!這畢竟是個案,我們還是感謝醫療人員的辛苦,特別是慈濟急診醫護的照顧。」張宇也透過經紀人表示,太太現在除了眼睛有點腫,目前已無大礙,「這件事也可以提醒醫院、醫生和病人本身,對於藥物過敏要格外小心、謹慎處里,但這畢竟是意外,還是感謝醫療人員的辛苦。」並說:「這件事也讓我想到,如果健保卡能註記藥物過敏,可能就更好了。」
-
2022-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小孩發燒衝急診? 醫師呼籲:四步驟先觀察
台灣近來傳出幾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引發腦炎死亡案例,讓許多父母親相當緊張。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主任陳思融表示,若家中小孩發高燒,建議父母親可以先觀察。第一,先觀察小孩的精神活力,如果三個月以上小孩發燒沒有超過41度,但是活動力不錯,父母親不用太擔心。第二,可以吃退燒藥搭配溫水擦澡降溫,如果小孩漸漸降溫,恢復精神活力,先居家照護,不需要直接到院就診,可找就近醫療診所採視訊看診。第三,幫小孩快篩,可以透過視訊請醫師診斷是否為陽性,不須到急診做PCR。第四,透過視訊看診,讓醫師評估小孩精神狀態,和父母親討論用藥,醫師就會開症狀治療的藥物,並且討論何時該就醫。陳思融表示,依醫院目前的醫療能量,發燒只能急診戶外看診風吹日曬雨淋,不但可能會跟確診者持續接觸,加上急診人潮流量多,候診時間相對長,第一時間衝到急診,對小孩並非最好的醫療治療選擇。陳思融說,台灣今年到5月中旬大約累計10萬個確診兒童個案,約30個中重度主因哮喉、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導致呼吸窘迫,約5個以內腦炎併發症死亡,致死率其實很低,案例數少,因此,家長不要太擔心。99.9%的確診小朋友是可以在燒退兩、三天後逐漸痊癒,如同流感、腸病毒或玫瑰疹這些病毒感染一樣。陳思融也提醒,三個月以下的如果發嬰兒燒超過38度,都建議就醫評估。任何年齡發燒高過41度,意識不佳,持續昏睡、持續頭痛、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抽搐發作、步態異常、對答跟平常不太一樣等症狀,顯示腦部功能有狀況,可能是腦炎前兆,一定要盡速就醫。另外,食慾少一半以上持續一天則可能有脫水風險,高燒39度超過三天則可能合併肺炎等細菌感染,退燒時呼吸仍急促費力也建議就醫。
-
2022-05-23 癌症.乳癌
隆乳怕乳房攝影或切片消風 醫:填充物不會受損
兩名中年婦女多年前做過隆乳,經乳房攝影檢查時,發現乳房組織都出現「微小鈣化」現象,進一步定位切片檢查,確認是乳癌的前兆。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陳豐仁表示,有些微小鈣化是癌前病變,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即使是疫情嚴峻,也不要錯失早期診斷與黃金治療期,更不用怕乳房填充物會在手術中被夾破或刺破。兩名患者分別是52歲A女與43歲B女,都因乳攝檢查而發現癌前病變。 陳豐仁建議A女進一步做細針定位切片手術確認,A女表示非常害怕插入乳房的細針會刺破矽膠,經與放射科跨團隊討論認為技術上可行,矽膠不會因手術受損,經患者同意做切片後,證實該微小鈣化是癌前病變,是會發展成乳癌,於是掌握黃金治療期,接受手術與後續治療。另一位B女因自己摸到腫塊而求診,在近年來因疫情嚴峻,遲遲不敢到醫院求診,但最後仍鼓起勇氣掛了門診。陳豐仁用超音波檢查,發現一個不規則的腫瘤,裡面有亮亮的微小鈣化點,很明顯是乳癌特徵,她深怕乳房內的矽膠因攝影檢查被夾破,不想做乳房攝影,因而改以超音波粗針切片檢查,過程未傷及乳房植入物,當判定為需要切除的初期乳癌後,才同意進行乳房攝影,以精確評估手術切除範圍。經切除腫瘤與部分乳房後,恢復良好,目前持續回診追蹤。陳豐仁指出,上述兩例都是乳房組織出現鈣化情況,大約有10%到15%機率為癌症。隆乳患者進行細針定位插入之前,放射科醫師會先將植入乳房的填充物移到乳房攝影機夾不到的地方,等到微小鈣化的部位固定以後,再進行穿刺切片作為後續病理診斷依據。他提醒,任何做過隆乳手術,不論是植入矽膠或者鹽水袋的女性,皆可安全進行乳房攝影檢查以及粗針切片檢查,無需擔心填充物因乳房檢查受到損害。乳攝是篩檢早期乳癌的利器,特別是零期乳癌,呼籲45歲至69歲婦女以及40歲至44歲二等血親內有乳癌家族史的婦女,應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每2年1次政府有補助的乳房攝影篩檢。
-
2022-05-19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症是什麼?日常警訊、如何預防都看這一篇
「最近總是忘東忘西,還非常容易恍神」、「記得臉卻叫不出名字,只能說出那個誰」、「情緒好像陰晴不定甚至出現憂鬱的情形」、「變得不愛出門,且活動力降低」當自己或家人出現異常行為或症狀時,一定會懷疑是否罹患了某項疾病,上網搜尋相關知識,卻出現失智症、腦霧等關鍵字,究竟什麼是失智症?與腦霧又有何差別呢?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減退,還與許多疾病有著相同、類似的症狀,並且容易令人混淆。然而除疾病本身,照顧者還會在平均8-10年的病程當中,面臨照護、身心壓力、經濟等問題,那麼遇到這些問題時該怎麼辦呢?從認識失智症、日常照顧技巧、資源使用,到與新冠肺炎、腦霧的關聯,以下分成15個重點帶你循序漸進找到解答。👇點擊下方可以直接前往想看的內容👇➡️什麼是失智症?➡️失智症可以預防嗎?➡️預警可能是失智症的10大症狀?➡️為什麼會罹患失智症?➡️哪些人是失智症高風險群?➡️年輕人也會罹患失智症嗎?➡️失智症該看哪一科?➡️確診失智症後,可能出現哪些症狀?➡️這些疾病像極了失智?➡️失智症的治療方式是什麼?➡️失智症可以延緩嗎?➡️常見的照護問題有哪些?➡️失智症照顧有資源可以用嗎?➡️新冠肺炎會引發失智症嗎?➡️出現「腦霧」就是失智了嗎?什麼是失智症?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大腦功能漸進退化並好發於老年人,但退化的速度不一定,且非一些民眾誤解的正常老化現象。初期最明顯的為記憶力衰退,特別是記不住日常、最近且立即的事物,其他像是語言、算術、空間感、時間概念、抽象思考、社交能力、判斷力等也會出現障礙,產生異常行為,過去熟悉的工作無法勝任,嚴重影響日常起居,伴隨這些行為的心態很可能變得疑心病重、被害妄想、憂鬱、焦慮、容易與他人起衝突。 失智症可以預防嗎?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隨著研究的進展,我們逐漸瞭解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因子,因此更應積極地在生活中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如多動腦、多運動、均衡飲食、多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同時減少危險因子(避凶),如預防三高、避免頭部外傷、不抽菸、遠離憂鬱,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公布降低認知缺損與失智風險的12個面向中, 還包括多運動、不吸菸、營養均衡、少喝酒、認知促進、社交互動、體重管理、高血壓管理、高血糖管理、高血脂管理、不憂鬱、聽力喪失管理等方法,也是從「從生活型態介入」預防失智的最有效的方式,研究還發現,可以透過「調整生活型態」降低四成的失智風險。想要調整生活型態,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運動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對預防失智有幫助,因為運動可以刺激腦部分泌神經營養因子(BDNF),其中又以能促進心跳率上升的「有氧運動」幫助最大,而以養成肌肉為目的的重訓,幫助就比較有限。就算沒有刻意運動,平時如果養成正確的「走路習慣」,也能減低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日本一份研究顯示,步伐小的人,在未來很容易出現認知功能衰退,而步伐大的人,認知功能則不易衰退,而且風險差異很明顯,居然高達3.39倍!接著來了解一下,大步走路的好處:(1)刺激神經迴路:大步走路能夠刺激腦與腳之間的神經傳導。除了腦通往腳的運動指令之外,腳回報腦的資訊交換也會變得活絡,有助於活化腦。(2)找回肌肉的活力:能夠更加頻繁地使用平常沒在用的肌肉。尤其是大腿與小腿的肌肉、背脊與腳相連的肌肉等,這些大肌群都可以活動到。(3)提升心肺功能:大步走路拉高了運動強度,使血液循環更好,也增加了進入肺臟的空氣量。營養和氧氣也能夠送到身體每個角落的細胞上。(4)使血管有彈性:利用肌肉的收縮與伸展,刺激肌肉包夾的血管,藉此增加血管的彈性。(5)使心情正面積極:大步走路,背部自然就會挺直,視線也會自然抬高。這樣的姿勢改變,能夠給人年輕有活力的印象,使人心情轉好,變得積極正向。●飲食飲食也能有效預防失智,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地中海飲食」,這類飲食強調多攝取堅果、深綠蔬菜和魚類,其中堅果的油脂相較於動物性油脂來說,對心血管的健康是比較好的。還有一種是「麥德飲食」,它是以預防失智症為目的的飲食型態,結合了「地中海飲食」和預防高血壓的「德舒飲食」的特色。具體建議為攝取10種含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成分的護腦食物:全穀類、綠色蔬菜、其他種類蔬菜、雞肉、魚類、堅果、莓果、豆類、紅酒、橄欖油等。此外,紅肉、奶油、甜點、起司和速食等不健康的食物,則須限制攝取。※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咖哩、薑黃素、蘑菇、多喝茶與吃魚等,都對預防失智有幫助。還有一項比較意外的防失智食物是「口香糖」,因為嚼口香糖的動作可讓海馬迴的刺激增加,活化腦部功能、防止腦部衰弱。👉延伸閱讀:防失智「10大超級護腦食物」出爐! 營養師:還有5種傷腦飲食要少碰●生活除了運動、飲食,平時生活的方式也很重要,多做一些能動腦的活動,改掉會影響身體的壞習慣,就能有效預防失智。(1)學習新事物:想預防或減緩失智,不只要「溫故」,更重要的是「知新」。因為大腦只有在學習新事物時,才會增加神經突觸間的連結。像養成閱讀、玩填字遊戲之類的習慣就很不錯,看到不認識的字也記得去查一查,讓你在吸收新知識之餘,也能訓練大腦。也可以依個人興趣,玩玩麻將、桌遊等需要動腦的遊戲,都有助腦力健康。(2)保持社交活動:多參與社交活動可以降低失智風險,在與人交談、認識新朋友的過程中,有助於增加大腦血液灌流量,降低失智發病風險。互動時也能感受到愉悅、舒適、支持等正向情緒,提升安全感、歸屬感與自信心,所以非常鼓勵長輩們平時多參與同學會、社團、宗教活動等等。如果已罹患失智症,保持社交互動也對穩定病情有幫助,而獨居的失智者,病程則惡化的比較快。(3)充分的睡眠:睡眠和失智症之間有著密切關聯,人的大腦中有個「膠淋巴系統」,就像清潔隊一樣,可以帶走腦中的代謝廢物,包括類澱粉蛋白、tau蛋白等和阿茲海默症相關的毒素。而膠淋巴系統為我們「洗腦」的時間,就是晚上睡覺時的非快速動眼睡眠時期,所以每天至少要有7個半小時的睡眠比較足夠。●五感訓練記憶是由感覺器官刺激大腦而成,活絡身體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刺激五種感官活性,享受健腦的小遊戲,健忘、失智才不會找上門。這裡推薦幾個結合了生活例行公事的小遊戲給大家:(1)五感訓練:日常生活中,我們透過眼、耳、舌、鼻、皮膚來感知外界的刺激。活動身體可以促進我們五感的活性。同時,適當的運動對預防失智和恢復認知功能也有很大的幫助。👉競速折衣服這個訓練同時要求計畫能力、手指活動能力,以及迅速執行能力等各項高度的能力。能夠順利完成較高難度的課題,除了訓練效果之外,還能獲得成就感。步驟一:檢視收進來的衣服,先思考何種順序折疊起來比較迅速,並設下完成目標時間。步驟二:照著預想的順序儘速進行,並測量是否能在時間內完成。聽覺訓練:五感之中,聽覺的衰退最容易被忽略。大多數的人會認為「輕微的重聽對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其實,聽力衰退是失智症的重大危險因子,因為聽力一旦衰退,與人溝通的機會會連帶大幅減少。當家人將失智的初期症狀誤解成單純的重聽時,可能延誤發現長者病情的時機。而老人家又可能因為誤會家人而迴避溝通,更會加速聽力的惡化。所以聽力衰退的嚴重性絕對不容輕忽。👉聆聽不同硬幣的聲音這個訓練要求的是辨別聲音細微差別的能力。像10元和5元之間,就只有非常細微的不同,需要相當敏銳的聽覺才能辨別。老化造成的聽力衰退會先從高音頻開始,硬幣掉落的聲音就屬於高音頻的聲音,如果聽不清楚,可以早期發現自己聽覺的衰退。步驟一:準備1元、5元、10元、50元硬幣各一個。請同伴逐一丟到桌上,試著聆聽並記住聲音的差別。步驟二:請同伴任選其中一枚丟到桌上,然後猜猜是哪一種硬幣。一人時也可以自己嘗試。(3)觸覺訓練:維持觸覺與預防失智症有什麼關係?一般來說,活動手指本身就有預防失智症的功效,而且活動手指還能鍛練腦部、活化人類最基本的功能。靈活運用手指是人類這種雙腳站立的動物特有的「高層次功能」,一旦罹患失智症,這些高層次功能會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在健康的時候鼓勵長者多多活動手指、步行走動,有助於維持這些高層次功能。👉計算發票金額大腦先理解數字的意義,再活動手指敲打計算機鍵盤,兩件事同時進行會給予大腦絕佳的刺激。若能嘗試運用非慣用手,效果更佳。※使用算盤計算訓練效果倍增,對以前習慣使用算盤的長者來說,還能發揮懷舊療法的效果。●穴位按摩中醫師也建議,平時用梳子、刮痧板或雙手手指按摩全頭頭皮、後頸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保養腦力。每次按摩約10至15分鐘,每天進行4次,以促進血液循環,因頭部布滿穴道,不需特別針對何種穴道進行按摩,就有提神醒腦功效。預警可能是失智症的10大症狀?若自己、家人或身邊的親友,於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下10種症狀、情境,就要提高警覺、意識可能為失智症的警訊,並立即就醫確診。👉延伸閱讀: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失智10大警訊症狀Infogram為什麼會罹患失智症?失智症主要是因為腦細胞退化、死亡,引起腦部萎縮、大腦皮質功能喪失。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很多,大致也可區分為兩類,分別為可逆性失智症、不可逆性失智症,類型如下:🧠可逆性的失智症:由特定因素所引起,因此若能加以改善這些原因,失智症狀將可望恢復,這類型的失智症可能源自:●腦部創傷:像是常壓性水腦症、因外傷造成腦震盪、腦挫傷、顱內血腫或硬腦膜、及腦部長腫瘤等。●中樞神經遭受感染:如愛滋病毒、梅毒螺旋體等,都可能侵犯大腦中樞神經,造成腦機能受損引發失智。●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合併腦炎。●營養不均:缺乏葉酸、維生素B1、B2、B6、B12等營養素。●代謝失調:與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肝功能、腎功能異常有關、或體內電解質的失衡。●有毒物質的侵害:藥物中毒、酒精中毒、重金屬汙染如鋁製食器的使用等。●憂鬱症、長期壓力大引發的假性失智。🧠不可逆性的失智症:腦部因先天的老化或後天的疾病,導致持續性的大腦退化、病變,以目前的醫療僅能延緩,無法治癒,部分血管性失智症甚至有可能惡化,包括:(1)退化性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1906年由德國Alois Alzheimer醫師發現並命名,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特性為兩種以上認知功能障礙,主要以記憶力不好,經過暗示也想不起來,但並無意識障礙,屬進行性退化;患者的腦部的海馬區會退化及萎縮,逐漸蔓延到高級皮質區,神經細胞受到破壞,腦解剖可發現腦內有異常老年斑塊及神經纖維糾結。美國前故總統雷根即罹患此症。我國失智症的種類與西方國家類似,以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多(約60%),其次為血管性失智症(約30%)。●額顳葉型失智症:腦部障礙以侵犯額葉及顳葉為主,特性為早期即出現人格變化,無法調整行為以致有不適切之行為反應及活動。或早期就出現語言障礙,如表達困難、命名困難等,都有進行性退化現象。●路易氏體失智症:特性為除認知功能障礙外,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時好時壞起伏變化大、對抗精神藥物十分敏感、鮮明的視或聽幻覺、每次發作持續數周至數月。另外還有巴金森氏病、進行性上核神經麻痺症與合併其他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之病變。(2)血管性失智症:腦中風、多發性血梗塞失智症、心衰竭引起缺氧症等。(3)嚴重創傷:拳擊性失智症、頭顱大腦傷害等。(4)特殊感染: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進行性多發性血腦病變等。哪些人是失智症高風險群?●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人士。●具有失智症家族病史的人,父母親或兄弟姊妹曾患有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失智症或血管性失智症,相對一般人病發的風險較高。●巴金森氏症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一般同齡者高。●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者,或曾有中風病史與家族史的人,引發血管性失智症的可能性也高。尤其中風患者是高危險群。●腦部曾受創傷或感染的人。●長期處於憂鬱,極少參與社交活動的人。●長期抽菸的人,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較快。※除了上述的這些,女性族群罹患失智症的比例也偏高,可能是因為整體族群平均壽命較長,年齡越大、風險也隨之增加,另外也可能與更年期後缺少雌激素有關。還有研究顯示教育程度也有影響,不識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比教育程度較高的人高。👉延伸閱讀:遠離6大危險因子 1/3的失智症可預防年輕人也會罹患失智症嗎?雖然失智症患者大多年齡偏長,但青壯年人口也可能失智,如果在65歲以前發病,就是所謂的「年輕型失智症」。相較於老年型失智症,年輕型的病程發展更快,由於初期症狀經常是憂鬱、焦慮、壓力大、睡眠障礙等,所以容易被忽略,而導致延誤就醫,平均要耗費1.5年才有辦法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發病時大多還在職場服務,所以「職場功能」會先被影響,像是業務頻頻出包、懷疑同事偷東西、焦慮挫折、易怒而失眠等,而他們通常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是家中主要經濟來源,因為確診失智症被迫退休,除了心理壓力,也會有嚴重經濟壓力。👉延伸閱讀:在65歲以前發病!年輕型失智症早期症狀10大警訊年輕型失智VS.老年型失智對「年輕型失智症」有基礎認識後,來看看它與老年型失智症在病程發展、患者家庭情況、照顧方面有什麼不同。年輕型失智VS.老年型失智Infogram失智症該看哪一科?治療失智症的醫療機關有診所和大型醫院,當剛出現症狀時,可以先前往診所求助,診所醫師就像家庭醫師,能進行比較仔細的診療,而且一有不對勁,就能接受診察。但要更確實的診斷,還是得去大型醫院,至於能治療失智症的科別,主要分成以下幾類:●腦神經外科(腦部手術的專家):可以根據失智症的原因提供療效絕佳的治療方式。●精神科、身心醫學科(腦部與心理的專家):在這裡能進行與憂鬱症的鑑別診斷、行為或心理療法等。●神經內科(腦、脊髓、神經、肌肉等方面的專家):可進行與其他神經疾病的鑑別診斷。●老年醫學科:有的醫院設有「健忘門診」,當不知道要看哪一科時,可以先去「健忘門診」接受診察,讓醫師確認是不是失智症,確認後再請醫師轉介專門醫院或其他科。確診失智症後,可能出現哪些症狀?當確診為失智症後,早期出現的病症會以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而認知功能症狀包含5大面向。●記憶:早期失智症病人會有記憶喪失的現象,像是忘記近期重大的事件,而且連提示都無法回想起來,這種情形還會持續惡化。●語言:某些病人的症狀表現以語言功能障礙為主,他們常無法說出物品的正確名稱,而以替代詞代替,逐漸減少語言表達,整體溝通能力變弱。有些病人則是理解力下降,也因此被誤以為重聽。●推理和判斷:病人的判斷力大不如前,做決定變得猶豫不決,會無法了解生活中潛在的危險、處理複雜的事,或解決突發的小狀況。●視空間:在視覺上,病人可能無法辨識熟人的面孔或認不得物品。在空間上,病人可能認不得周圍環境,而常有迷路的狀況。●個性和行為:病人的個性會有巨大轉變,像是變得退縮、被動,或出現重複行為、不恰當的社會行為等等。※失智症是一種會不斷退化的疾病,但因為罹病原因、每個人的狀況不同,退化的速度也不一定。最早期出現的是輕度認知障礙或及早期失智症,接下來會歷經輕度(初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這些病程,因此也能從病程看失智症症狀的嚴重程度。●輕度(初期):記憶力、語言能力、判斷力等已經出現問題,對工作和社交能力造成影響,無法處理太複雜的事物,情緒、行為也有所轉變,但大部份日常生活仍可自理,時常因症狀輕微而延誤就醫。●中度(中期):記憶、認知功能、生活能力等更退化,能明顯發現異狀,需要仰賴他人協助,才能處理日常生活瑣事。由於尚有行動力,走失的機會增加,生活中也有吃壞掉的食物、藏東西、日夜顛倒等狀況出現,反而增加照顧的困難度。●重度(晚期):幾乎認不得自己和家人,認知與日常生活功能更是嚴重退化,只會講簡單的字句,行動能力、吞嚥能力也退化,基本上要完全仰賴他人照顧。👉延伸閱讀: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就是失智?10項真實「失智症症狀」大公開這些疾病像極了失智?●其實沒有失智當你出現忘東忘西、講不出想要的話⋯類似失智症的症狀時,並不一定就是得了失智症,有可能只是健忘、過度擔心、正常老化,或是舌尖現象和失語症,還有一個可能是輕度認知障礙,這是介於正常認知與失智症之間的時期,雖然不一定會持續惡化,但每年有10%至15%的人轉變為失智症,需要定期追蹤。●假性失智另一種可能是由憂鬱症引起的假性失智,症狀有認知功能障礙、妄想、譫妄,在服用抗憂鬱症藥物之後,就可能痊癒。但得到假性失智復原後,發生失智症的比率也比較高。假性失智5大危險因子:(1)憂鬱症(2)長期睡眠障礙(3)藥物副作用(4)缺乏維生素B(5)甲狀腺功能異常(低下)●巴金森氏病、失智症傻傻分不清?很多民眾常分不清楚巴金森氏病與失智症,兩者都是腦部疾病,雖然某些症狀相似,但發病初期的病症還是不太一樣。巴金森氏病是退化性的動作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是肢體僵硬、動作困難、手腳不自主的震顫抖動、步態不穩等運動方面的障礙,動作障礙也包括反應慢、表情淡默等表現,也很容易合併輕度憂鬱。約有三到四成的巴金森氏病病患到了後期,會出現失智症的狀況,所以兩項疾病常讓人分不清。巴金森氏病目前同樣無法根治,但早期確診,及早用藥,可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延緩神經退化。失智症的治療方式是什麼?●藥物治療:目前還沒有能根治失智症的藥物,只能用來延緩病情惡化而已。輕、中度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常使用乙醯膽鹼酶抑制劑治療,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包括Donepezil(愛憶欣)、Rivastigmine(憶思能)、Galantamine(利憶靈)三種,它們的療效與副作用其實沒有明顯差異,建議依患者的反應情況來選擇。中、重度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建議使用NMDA受體拮抗劑治療。當患者對藥物的順從性不佳、產生無法忍受的副作用,或是在用藥後退化速度反而比治療前快,以及病程進入末期的時候,就能考慮停止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症之外的巴金森氏症合併失智症、退化性失智症,則藥物效用比較不大。至於血管型失智症,可以使用預防腦中風的抗凝血、抗血小板藥物,來避免情況惡化。●非藥物療法:由於目前並沒有可以根治失智症的藥物,所以常會搭配非藥物治療一起進行。常見的非藥物治療有以下幾種:(1)認知活動:失智症患者會出現認知障礙問題,所以希望藉由設計過的團體活動,來訓練專注力、邏輯力、計算能力等,以維持現有狀態、延緩退化。(2)藝術創作:藝術創作被運用在治療方面已經不陌生,而在失智症患者身上也能施行。以團體方式進行藝術創作治療,可以釋放情緒、鍛鍊專注力、刺激感官,也可與團體成員互動並獲得成就感。(3)音樂團體:音樂包含旋律、節奏、創作等能,讓患者沉浸其中,感受歡愉又正向的力量,也能與其他參與者建立互動。(4)懷舊治療:失智症患者會從近期的記憶開始喪失,反而古早的記憶還是能記的很清楚,所以可以透過過去的照片、音樂、物品…來勾起他們的回憶,並鼓勵分享個人經驗,以活絡腦部活動、表達能力等。(5)運動團體:失智症患者隨者病程發展,身體動作也會跟著衰退,但還是可以透過運動來維持體能,改善平衡感、肌力等等,並透過團體活動增加人際互動。(6)現時定向感治療:失智症患者因疾病會喪失對現實的感知,像是分不清時間、地點、天氣、季節等等。現時定向感治療便透過情境式安排,讓患者感受周遭真實情況。(7)其它:其他還有遊戲、娃娃、舞蹈、園藝等多種非藥物治療方式,家人也可以陪伴患者一同進行團體活動,多增進與患者的互動,來延緩病情惡化。失智症可以延緩嗎?如果自己或親友就診後,發現得了失智症,除了請專業人員進行失智症治療和照護,平時要做些什麼,才能對延緩失智症產生幫助呢?建議可以從三個面向進行,理解患者行為、陪患者動腦和運動、幫他補充營養,讓失智症患者也能開心生活、有尊嚴地過每一天。●理解患者行為:「我又沒生病,為什麼要看病?」許多失智症患者缺乏病識感,無自我察覺的意識,常否認自己逐漸喪失記憶、認知能力,拒絕旁人給予協助,導致延誤失智症的治療時機,藉由釐清、理解失智症患者的行為思路,了解他們在病程中可能發生的症狀,進而引導、安撫失智症患者,有效幫助患者和家屬因應病症帶來的生活變化。●腦部、身體的訓練:失智症是腦部的疾病,以記憶力減退為主要表徵,後續伴隨著大腦其他的認知功能(如判斷能力、定向感、注意力、語言能力、執行力等)異常,建議可結合運動和動腦的認知訓練,許多研究都證實,運動能刺激腦部神經再生,促進大腦血液循環,延緩腦部退化,加上聊天或者類似懷舊治療等,讓患者可以回想過去的情境、記憶,活化腦部認知功能。●靠飲食補充所需營養:失智症患者腦部受損、神經記憶障礙,讓他們對於食物失去了興趣,吃飯時忘記正在做什麼而突然停下,怎麼餵都不願意進食,建議找出患者進食上有困難的原因,以對症下藥,解決營養素攝取不夠而產生營養不足現象,維持身體機能,更能好好享受餐點。👉延伸閱讀:有效避免失智及維持腦力健康 專家教怎麼吃怎麼動讓腦袋更犀利常見的照護問題有哪些?失智症發病之後,病情會隨著時間逐漸惡化,從一開始的記憶力喪失、輕微認知障礙⋯⋯,到後來漸漸失去自理能力,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也就成了一大難題。到底該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照護選擇方案(1)家庭照顧:家中有失智症患者時,要選擇留在家裡自行照顧或送安養機構是一大難題。留在家裡照顧的話,盡量不要把重擔都丟一個人身上,可以用寫照顧日記等方式留下記錄,建立起「交班機制」,方便其他人接手,輪流照顧失智者。(2)聘請看護:許多家庭也會聘請本國、外籍看護協助照顧失智者,但不管是看護或家人,都需要對基本的失智症照護有了解,像是失智症的基本病症、照顧技巧、精神行為症狀的處理、日常活動安排等等。(3)送安養機構:當長輩失智狀況越來越嚴重,家人也逐漸超過照顧負擔時,其實可以考慮送安養機構。因為有時候長輩已出現較複雜的照護需求與失能,待在家不一定好,送失智安養照護讓專業的來,反而能獲得更好的照護,重拾生活品質。※挑選安養機構前,首先要認識機構類型,失智、失能者可選擇護理之家、長照機構、安養中心。經由醫生評估長輩的健康狀況後,家人一起討論,挑選最合適的照顧方式。透過多方管道蒐集機構資訊,包括有經驗的親友、相關團體機構、政府單位評鑑的合法立案機構等。●出現精神行為症狀常見的「精神症狀」如妄想、幻覺、錯認;行為症狀如重複行為、迷路、攻擊、日夜顛倒、漫遊、貪食,或是出現譫妄、日落症候群;而情緒上則可能出現,如焦慮、憂鬱、淡漠等症狀。照顧者可就幾個常見的精神行為症狀,有基礎認識,未來若遇到相關問題時,就能理解病患行為,並透過合適的方式解決、應對。(1)重複行為:失智症患者常出現言語、行為的重複,像是重複提問同樣的問題,或是一直重複說一樣的話,非常考驗照顧者的耐心。當遇到失智者重複發問時,照顧者可以用以下三步驟應對,👉步驟1:確認當下照顧的目標為何。👉步驟2:第一次詳盡回答,第二次簡潔回答,不超過五個字。👉步驟3:提供新的刺激,轉換情境。除了言語也能出現重複進食的情形,因為失智者的記憶、判斷力喪失,使得他們忘了自己吃過東西,而反覆吵鬧、生氣。若家中失智者忘記吃過飯,還要求吃正餐,可以先嘗試用委婉的口氣提醒,再搭配時鐘、自己製作失智者的生活作息表,讓他知道目前的時程已過正餐時間。也可透過別的活動轉移其注意力,讓失智者不要一直在「吃東西」上鑽牛角尖。若轉移注意力方式無效,則透過少量多餐方式將正餐分次提供,在控制一日熱量前提下,滿足失智者「吃」的需求。(2)日落症候群:黃昏症候群又稱日落症候群,它並不是一種疾病或診斷,而是一群行為的總稱。多好發在包含阿茲海默失智症等各種失智症患者或意識混亂長者身上,在傍晚或夜晚來臨前,患者出現行為或意識上的混亂,或是原有的精神行為症狀變得更嚴重,包括躁動、踱步、攻擊、不安、焦慮、沮喪、遊走、注意力不集中、尖叫、幻覺等症狀。若長輩出現相關症狀,家屬可紀錄時間及表現行為,透過調整作息,觀察症狀是否改善,或尋求醫療協助。以下介紹6種可以改善日落症候群的方法,✅解除失智者的生理需求,包括飢餓、口渴、疼痛、想排泄等。✅避免攝取咖啡、巧克力、茶、可樂等含有咖啡因食物,減少刺激。✅穩定失智者作息,白天可外出活動,適度消耗體力有助晚上好眠,午休時間不超過1小時。✅注意室內燈光,下午4點後打開室內燈光,讓環境維持明亮,並陪伴失智者做活動、到戶外走動,讓長輩注意力集中在活動本身,與長輩談話有眼神接觸。✅居家環境友善化,包括開關、插座顏色與牆壁呈對比,助快速識別。✅危險物品放置妥當、藥櫃上鎖,傍晚時間避免過多聲音,包括人聲、機器聲、電視聲等。(3)日夜顛倒:失智症患者因為大腦功能退化,逐漸失去分辨時間的能力,所以可能出現日夜顛倒的情況。加上患者對於環境刺激與外界噪音更加敏感,一點風吹草動就容易醒來,睡眠環境需要費心經營打造。※想改善睡眠障礙問題,最重要的是養成規律作息,照顧者可幫患者在白天安排活動、訓練肌力,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激活人體免疫細胞。每天光照1小時,有助於改善神經、精神症狀。而在居家環境方面,營造舒適溫馨的睡眠氣氛,保持動線順暢、點一盞夜燈,避免半夜醒來踢到家具絆倒。●吞嚥嗆咳問題照顧者在準備失智者的飲食時,記得注意營養均衡和水分補充,讓他們從中攝取所需的營養素。若患者有吞嚥問題,記得避開一些不易咀嚼的食物,也不要固態、液體同時吃,才能避免嗆咳。由於失智症疾病的特性,會讓患者忘記用過餐,而再次吵著要吃飯,照顧者可以用話術轉移注意力,或改成少量多餐的方式提供,並幫他們固定用餐時間、位置,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失智症患者如果有吞嚥與進食困難,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脫水、吸入性肺炎等進一步的問題發生。所以照顧者應該試著用一些技巧,來改善患者情形,但還是要依患者的情況做個別化的調整。常用的照顧技巧有:(1)根據專注力與情緒狀況作調整(2)環境的調整(3)姿勢及飲食調控(4)營養品的補充(5)輔具及肢體復健介入※若已經無法自行進食,就要靠外力供給營養,否則可能危害生命安全。有些患者會考慮使用鼻胃管,雖然費用較低,但放置過程痛苦,長期置放或重複插入會造成喉嚨黏膜受傷,或增加食道發炎、胃食道逆流、胃壁出血等風險。因此也可以考慮胃造口手術,降低鼻胃管灌食導致吸入性肺炎的機率,也不再因管線黏貼在臉上的「大象鼻」而感到自卑。👉延伸閱讀: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陪伴溝通技巧失智症患者因記憶力衰退、認知障礙等病症,使得他們經常重複說同樣的話,或不知道怎麼回應問題,所以照顧者在與他們溝通時,會面臨許多障礙。想要順利溝通,照顧者可以學習以下6個溝通與互動技巧:(1)互動時營造正向情緒,多鼓勵、肯定失智者,減少指責、否定。(2)失智者重複同樣的話時,避免提出這點,盡量耐心傾聽就好。(3)避免問開放式問題,多用是非題溝通。問題不要有太多選項,比較可以減少困惑。(4)講話時慢慢說,使用簡單字句表達,失智者比較能理解。(5)當失智者躁動不安時,可以改變話題或換一個地方,有機會讓他心情回穩,繼續談話。(6)不要以考試的方式詢問失智者,當他記憶出錯時,不要與他爭辯或逼他承認錯誤。🔔其它照護小提醒※穿衣冷熱感知:當失智者還具備基本自理能力時,還是建議讓他們自行穿脫、更衣,並給予他們選擇衣服的自主權。但因病情影響,失智者可能有冷熱不分、季節錯亂、硬要穿同一件衣服的狀況出現,這時照顧者就要從旁協助、引導,也可以多準備幾套同款衣物,來解決患者不肯更衣的問題。※居住空間規劃:當家中有失智者時,應該將室內改成無障礙空間,才能有效預防跌倒,為了讓失智者認得廁所、臥房等,可以加上一些鮮明的標示。想防止失智者誤食物品、藥品等,危險的東西應該上鎖放在櫃子內,廚房內的瓦斯總開關也建議關掉,並讓他們避開廚房,以免誤觸會引發火災的東西。為了預防走失,在出入口可以加裝感應式門鈴、風鈴等,以提醒照顧者注意。失智症照顧有資源可以用嗎?1、政府資源失智症目前無法痊癒,情況只會越來越惡化,因此長期的失智照護是一條漫長、艱辛的路,對患者本人與照顧者來說都是煎熬。但在長照的路上,照顧者並不是孤軍奮鬥,政府也有提供配套資源和長照服務的申請,來減輕照顧者的負擔,需要的時候可以多多利用。50歲以上的失智者屬於可以利用長照服務的族群之一,照顧者可以向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出申請,或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目前提供的長照服務可分為四包服務、四包錢:四包服務(1)照顧及專業服務:包含居家照顧、社區照顧、專業照顧,居家照顧可以請專業的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協助失能者;社區照顧是將失能者送到指定單位接受服務;專業照顧提供失能個案整體性的照顧指導。(2)交通接送服務:提供交通工具接送失能者就醫或復健。(3)輔具與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提供拐杖、輪椅、居家用照顧床等生活輔具的購買與租賃,也提供斜坡道、可動式扶手等無障礙設施改善服務。(4)喘息服務:喘息服務有分社區、居家、機構三種,社區喘息服務是讓患者到日間照顧中心等機構接受照顧;居家喘息照顧提供半天3小時、全天6小時兩種服務時段,派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幫忙;機構喘息服務可安排患者到長照住宿式機構,接受短期的全天照顧、停留。四包錢以上四項服務都有提供補助,會由專人評估個案狀況與需求,擬定出照顧計畫和核定額度,再由個案管理員溝通協調。確診失智或疑似失智,還可以去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尋求醫療、照護等多方面的諮詢協助。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整合各項服務的跨領域平台,藉由個管師或跨團隊提供失智症個案不同階段所需要之生活照顧,與醫療照護之諮詢、服務、協調、轉介與追蹤,讓失智個案和家屬可以就近獲得服務資源。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為了讓失智個案和照顧者能就近找到資源、使用服務,衛福部提倡廣設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以提升社區的服務量能,建立起社區照護模式。此外也鼓勵民間團體多設立據點,提供在地的初級預防照護服務。👉各縣市失智照護資源布建及聯絡資訊:https://1966.gov.tw/LTC/cp-4022-42471-201.html2、民間資源除政府資源,民間也有團體、企業等致力於將科技與長照服務結合,提供智慧化的長照服務,讓照顧者與患者更加便利。如加裝衛星定位系統的防走失服務、銀髮送餐、線上課程等。●銀髮防走失服務如果擔心失智的長者走失,除了可向各縣市政府申請「愛的手鍊」之後,現在市面上有越來越多可以避免長輩走失的主動定位裝置,例如電信業者推出的myAngel御守錶,除了可以當作手錶讓長者配戴,也有提供計步功能關心長者的活動狀況。若長者不幸走失,家人可透過APP立即得知長者的位置。另外,手錶的待機時間可以長達數日,不用擔心在尋找長者過程中,手錶會沒電而錯過搜救的機會,有效緩解家人害怕長者走失的壓力。●銀髮送餐有時候常常因為分身乏術無法替長者或家人張羅三餐,除了市面上很多的外送送餐服務以外,現在也有專門為長者打造的科技銀髮送餐服務「銀色大門」。透過手機APP,也可以點餐專門為長輩外送。銀色大門的特色是可以為長者特殊的飲食需求做調整,例如如果需要少鹽、低脂、高蛋白等餐食,銀色大門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協助配合。●失智照護線上課程為預防長者失智、減緩失智後惡化的速度,民間許多協會及單位提供相關主題課程,並透過各種專業醫療知識,讓照顧者、家人理解如何預防延緩失智症。如WaCare遠距健康平台的APP或網站,能獲取關於失智、銀髮照護的線上課程,讓照顧者藉此接觸更多專業的醫療資訊、學習照護技巧。●Care U雲端居家照護系統失智症患者獨自在家或是只剩外籍看護協助時,若不慎跌倒或不當用火等意外發生,透過「一鍵」可即時提供救援,尤其針對遊走、外出的情形可透過無感的自動報案偵測等提醒功能,協助為失智症患者營造更安全的環境。●輔具照護相較於一般疾病照護,失智症病程、症狀複雜,且涉及的面向多元,隨著輕、中、重不同的症狀程度,如遊走行為、生活自理功能下降及情緒改變等,皆為失智症家庭常見的照顧難題,需要不同的專業照顧服務與輔具照顧資源介入,如個人衛星定位、離床警報器追蹤、生活照顧通用輔具及圖卡溝通對換輔具等,皆能大幅協助降低失智症患者與家屬生活上的種種困擾。3、預防走失失智症患者還有行動能力時,最常遇到的就是走失問題。走失常與失智症患者的「徘徊現象」有關,當他們發生徘徊,沒有被即時發現或得到幫助,就很容易發生走失、失蹤事件。至於「徘徊現象」為何會發生,常常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習慣:有些長輩在罹患失智症後,還會維持以前的習慣,或者突然重新拾回以前的習慣,例如:「我要去工作」、「我必須去國小接兒子女兒」。●想念:會出現想要回老家的行為,但老家可能已經拆遷;或者突然想念起老朋友或沒回家的家人,決定親自去拜訪。●找不到正確方向:可能出現單純想要去廚房找東西吃,但是一路從自家大門出去越走越遠。●無目的徘徊:沒有特別的目的,無論在室內還是戶外都會來回游走,遇到阻礙會推開繼續遊走。為防止走失,可以在他們的身上佩戴防走失小物,如愛心手鍊、QR code布標、防水貼紙,或加裝具GPS定位的手機、手表等,也可自行至各縣市分局鑑識科或刑事鑑識中心,申請指紋捺印服務,警局會幫失智者捺印指紋建檔留存。家屬也可以自己幫失智者做名片讓他隨時帶在身上、不同衣物口袋,每隔一陣子就為他們拍近照。※愛的手鍊、防走失手鍊可以至失蹤老人協尋中心或當地社會局申請,台灣失智症協會等團體也有提供愛心布標等防走失小物。另外,也可向輔具資源中心申請衛星地位輔具,目前市面上已有非常多選擇,也可向社會局申請補助購置。※其他指紋建檔以及手鍊、布標申請資訊:👉內政部警政署:申請自願捺印指紋建檔👉失蹤老人協尋中心-愛的手鍊申請👉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愛心布標申請新冠肺炎會引發失智症嗎?新冠肺炎和失智症之間可能有關聯,根據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在《自然》期刊中的研究發現,8名新冠病歿者的大腦,患者生前都沒有精神症狀,但腦組織中卻觀察到嚴重的發炎記號。而過去只有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病這類「神經退化性疾病」,會產生同等嚴重的腦內發炎。牛津大學神經學教授馬蘇德‧侯賽因(Masud Husain)解釋說,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可以進入大腦並造成直接傷害,還會有其他的間接影響,例如,影響血液凝結而導致中風。同時,身體在對新冠感染產生反應時引起的普通炎症,也會影響大腦。另外,染疫後很多人都出現了「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常見的後遺症包含疲倦、胸悶、胸痛及腦霧,其中「腦霧」最常被提出討論。「腦霧」顧名思義就是:「腦袋像是被濃霧蓋住。」,會出現健忘、失神、遲鈍等現象,與失智症很類似。出現「腦霧」就是失智了嗎?腦霧的三大核心症狀,就是專注力、理解力以及記憶力的下降,比較的基準是與過去的自己相比。出現腦霧並不等於失智,雖然腦神經有受到傷害,但如果採取類似預防失智症的作為,還是有機會改善、避免情況惡化。新冠病毒引起的腦霧,是由於病毒透過血液,穿越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導致腦神經發炎,屬於永久性對腦神經的傷害。這個後遺症通常會在染疫後3個月發生,約二成五的染疫後康復者會出現腦霧後遺症。除非避免染疫,否則無法預防,染疫後,可透過良好的飲食、睡眠、運動習慣,讓傷害程度降低。腦霧也並非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專屬後遺症,會引發腦霧的疾病還包含睡眠呼吸中止症、甲狀腺內分泌異常、偏頭痛、功能性情緒障礙、纖維肌痛症、自律神經失調或是慢性疲憊症候群等等。👉延伸閱讀:腦霧和失智症息息相關!一張表讓你秒懂6大差異、學會逆轉更多失智相關資源提供您參考📍 衛福部長照專區📍 台灣失智症協會📍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
2022-04-2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別再說「小時候胖不是胖」醫曝台灣已是肥胖國度
不少人都聽過「小時候胖,不是胖」,誤以為只要長大後就會改善。醫師提醒,台灣已正式進入「肥胖國度」,肥胖是許多疾病前兆,適度減重維持體態,維持運動習慣,才能有健康生活。麻豆新樓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莊立奇表示,肥胖會造成生長荷爾蒙異,常讓孩童長不高,也會增加脂肪細胞數量,成年後更可能肥胖;加上孩童喜愛速食、零食、含糖飲料等精緻澱粉、游離糖加工食品,易造成血糖及胰島素波動,導致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還可能破壞腸道菌相,造成過敏、自體免疫疾病,基礎代謝力下降,形成易胖難瘦體質。「肥胖就是一種慢性疾病。」莊立奇說,台灣已正式進入「肥胖國度」,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45歲以上無論男女,超過50%都有過重(BMI 24至27)、甚至是肥胖(BMI大於27)問題,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多達8項與肥胖有關。他指出,肥胖是許多疾病前兆,除心臟病、腦中風,肥胖還會造成脂肪肝,增加肝硬化、肝癌機率;引起高血壓造成腎功能退化、性功能障礙;還有骨關節疾患如退化性關節炎、骨刺、椎間盤突出;更可能增加如胰臟癌,子宮癌、食道癌等罹癌風險莊立奇說,許多人常將肥胖歸咎於內分泌失調,其實這是倒果為因;一般肥胖大多因為飲食不當、營養不良(營養過剩或不足)所致,如果吃的東西讓血糖快速上升,接著身體便開始分泌胰島素讓血糖降低,當血糖快速下降就會變成脂肪儲存而容易發胖。他指出,肥胖其實就是飲食不當、營養不良,日積月累,加上中年後運動量減少所堆積出來結果。他提醒,應盡量攝取天然、完整,沒有加工精製過原型食物,當營養愈豐富多元,就越能減少血糖、胰島素震盪,不易產生飢餓感,不至於攝取過多熱量。
-
2022-04-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公司董事會真心話:當初若是新冠疫苗不成功 很有可能就是BNT的末日
▌ 光速計畫通常,藥物開發的過程有點像是穿越花園迷宮,在走過幾次死路以後,終究會重見光明。面對迫在眉睫的全球大流行病,吳沙忻說道,BioNTech要加快速度。他們會把好幾項設計同時送進臨床前試驗研究這座迷宮裡,然後帶著第一個走出迷宮的設計繼續前進。這一系列的候選疫苗將在實驗室、受試動物,最終在人類身上接受嚴格的試驗。在任何一個階段,安全性或效力不足的參賽疫苗將被捨棄,由最後的贏家勝出。BioNTech沒有時間改善那些令人失望的候選疫苗,或者等待進度落後但有前途的候選疫苗迎頭趕上。第一個闖出迷宮的就會是最終的疫苗。此時距離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冠狀病毒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還有六週,距離川普的白宮啟動名為「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的疫苗開發計畫還有四個月。截至此時,還沒有任何報導指出有中國以外的死亡病例。但就在這個星期一即將結束前,BioNTech已然展開一項為期十一個月,打破現代所有製藥紀錄的行動。在吳沙忻的驅策之下,這間公司將會在「符合物理定律的條件下盡快前進」。憑藉超級英雄電影影迷所具備的戲劇感,吳沙忻早已為這次歷史級的任務想好名稱。「我們就稱之為⋯⋯」他站在白板前,一邊說一邊寫下——「光速計畫」。以前,每週一早上的會議,吳沙忻不需要花太多心力說服這些科學夥伴。但接下來這天,當吳沙忻把這項大膽的計畫告訴董事會成員後,他感覺到自己尚未贏得辦公室裡的民心。雖然公司的醫療長圖雷西認真看待吳沙忻的預測,但在2012年時以首位外人身分加入BioNTech的英國籍商務長馬雷特(Sean Marett),對於擔心遠在八千公里外的病原體一事感到質疑。「我的回應是:『這發生在中國,為什麼你會認為這是個問題?』」馬雷特如此說道:「這病毒看起來離我們很遙遠,只是曇花一現罷了。」BioNTech財務長、一頭蓬髮的波伊廷(Sierk Poetting),以及幾週前晉升策略長的美國投資銀行家李察森(Ryan Richardson),也對這件事有所保留。顯然,吳沙忻得做點說服的工作。他不願被迫秀出屍體堆疊如山的照片來說服其他董事會成員接受他的論點。但吳沙忻需要他們瞭解,在最好的狀況下,這樣的末日場景也會在幾週後到來。如果要像波普爾那樣等著現實來驗證他的說法,那就為時已晚了。▌ 致命曲線考慮到這一點,吳沙忻走向白板,開始概略的畫了一張圖,這張圖很快就成為世界各地政府簡報中熟悉的畫面,圖中顯示感染人數沿著一條陡峭的曲線呈指數型增長。「我記得他說:『到處都會是這樣』,」李察森回憶道:「他說:『這將會成為歐洲、美國以及我們公司的問題。』意思就是公司員工要面對的問題。我心想,天啊!這真是具體。」吳沙忻繼續給大家上了有關全球大流行病傳播速度和傳播軌跡的歷史課。他強調,即使此時事態看起來還不算太糟,但情況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急轉直下。他說,1918年4月,第一波西班牙流感的致命程度,不會比季節性流感來得高。儘管它確實以令人擔心的速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上的軍隊裡流傳,但大部分死亡的個體都是年長、體虛或非常年幼的人。接著,在同年的10月到12月,掀起了一波更致命的浪潮,起因是那些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重症患者,把疾病傳染給醫生和其他病人。據估計,這三個月內的死亡人數為兩千萬人,其中包括大量二十五至三十五歲的青年。幸運的是,截至此時還沒有明顯的跡象指出武漢病毒對健康的年輕人有威脅。在中國的少數幾十例死亡病例,絕大部分都是超過六十五歲的年長者,其中有許多本來就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症狀。但就在幾天前,湖北當局透露,一名原本身強體健的三十六歲男性,在入院兩週後死亡,在醫院時接受過抗病毒藥物和抗生素的治療。吳沙忻警告這可能就是大難來臨的前兆。在病毒和人類宿主之間的演化軍備賽,病原體持續改變軍隊配置的方式,想要閃躲人體既有的抗病毒防禦機制。此時,這個冠狀病毒的破壞力並不算特別大,但它有可能突然發生突變,感染年輕人和身體強壯的人。另一種可怕的劇情發展是,病毒的感染率可能提升,用更快的時間感染更多人。「一切會在短短三個月內結束,」吳沙忻說道,停屍間大爆滿,全球人口早在實驗室製造出疫苗前就已大量減少,更別提疫苗的生產和分配了。每一天都很重要。如果這次冠狀病毒爆發的疫情發生在兩年前,BioNTech的董事不會考慮接受製造疫苗的想法。但多虧近年來公司的技術平台有所提升,吳沙忻深信公司具備可以回應這場大流行病的工具。現在看來,透過他們專有的平台製造mRNA疫苗是相對單純的做法,如果能夠及時交付,mRNA冠狀病毒疫苗提供救援的時間點,會比傳統疫苗早上許多。「我認為,」吳沙忻說道:「我們應該全力以赴。」▌ 突破的風險然而,BioNTech已經不再是新興公司。在10月上市之後,BioNTech就必須考慮外界如何看待它在業界的樞紐位置。優先處理冠狀病毒疫苗無疑會推遲它們正在進行的癌症計畫。「那間辦公室裡有些人抱持著懷疑態度,」李察森談到吳沙忻的提議時這麼說:「他們認為那會分散公司的注意力。」在這位美國基金經理人的眼裡,BioNTech不是一間跟傳染病有關的企業。「我們的股價動能非常好,」李察森擔心宣布一項昂貴的新計畫來對付一個沒有人太認真看待的威脅,會嚇壞公司股東。他表示:「投資者認為我們是一間致力於腫瘤的公司。」BioNTech在十一年內累積了超過四億歐元的債務,他們需要盡快籌措資金。未能實現既定的目標將會讓一切變得更加困難。如果公司倉卒魯莽地投入冠狀病毒疫苗的開發計畫,而且最後沒有成功。「那有可能就是BioNTech的末日,」同為董事會成員的馬雷特這麼說。自從公司10月在紐約那斯達克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以來,董事會有義務製作會議紀錄,以便在公司治理遭遇挑戰時,可以回顧會議紀錄。在德國的法律制度下,如果公司做出代價高昂的錯誤決策,所有董事會成員都要負起相同責任。另外,還有聲譽受損的風險。BioNTech是靠著自身的技術潛力走到這一步。對這間幾乎可說沒沒無名的公司而言,開發冠狀病毒疫苗的計畫固然會引起一陣轟動,但失敗以終或開發時間過長的機會也很大。許多橫陳在眼前的關鍵任務,例如從進行大型臨床試驗,到製造大量藥物,都是這間公司從未嘗試過的任務,更別說要以擊敗大流行病的速度和規模來進行。如果光速計畫效果不彰,「很有可能會讓公司陷入困境,」圖雷西在董事會議上如此承認。「另一方面,」但她補充道:「一場火力全開的大流行病無論如何都會對公司和我們的員工構成威脅。」如果BioNTech有能力自己製造疫苗,為什麼要等待其他人來引導世界擺脫這個迫在眉睫的危機?圖雷西問道:「我們難道不應該至少做點努力嗎?」辦公室裡沉默了幾秒。雖然需要信心的提升才有辦法做決定,但面對圖雷西提問,三人最終都同意了,因為他們都相信圖雷西和吳沙忻的直覺。他們不是為了拒絕宏大的想法而加入BioNTech的。※ 本文摘自《光速計畫:BioNTech疫苗研發之路》。《光速計畫:BioNTech疫苗研發之路》作者:喬.米勒, 吳沙忻, 厄茲勒姆.圖雷西譯者:陸維濃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3/31
-
2022-04-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放射線對頭頸癌病人吞嚥的影響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鼻咽癌」。今年二月介紹「透視攝影導引胃造瘻術」時,我們曾邀請病人與家屬與我們分享使用這種胃管的心得。有位病人寫出一篇非常詳盡的罹患鼻咽癌的親身體驗,經得他的同意,當時只節錄部分,而這次終於有機會登出他的全文。這次還邀請一位資深血液腫瘤科醫師解釋鼻咽癌的臨床症狀表現,以及介紹目前常用的化學藥物療法與其副作用。另一位資深放射腫瘤科醫師,則由正常的吞嚥步驟,談到放射治療對頭頸部癌症病人的影響以及需要注意的生活細節。希望這種由病人的現身說法,加上該病專科醫師的解釋,可以使國人對這台灣常見的疾病更加了解。民以食為天,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很多人認為吃美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但是對於一些因為治療使得吞嚥功能受損的病人,是一個很大的痛苦。我們要先了解吞嚥困難有哪些症狀?如吃東西常常嗆到、進食的時間拉得很長,有的人慢慢地會發現他無法吃硬的東西,或吃東西很容易嗆到咳嗽,或食物、殘渣留在咽喉部甚至進入鼻腔,需要咳嗽才能把它咳出來,有了這些前兆,就要特別注意。正常的吞嚥步驟吞嚥有五個重要步驟,良好配合才能把食物經食道送入胃。一、食物進入口中後要緊閉雙唇好好咀嚼,臉部的肌肉和舌頭配合將咀嚼中的食物回推到牙齒上,使食物不至於殘存在牙齦和臉頰間,並與唾液混合形成小食團。二、吞嚥前,要縮小口腔的空間,形成一個管道,以利食團順利地往後送,舌根部要頂住軟顎,舌頭中央部下沉,部分的軟顎下壓,讓食團能夠順利向後送。所以管道的形成很重要,這需要舌頭的肌肉及軟顎的配合,如果是中間有些不協調吞嚥,動作就沒有辦法完成,不容易把食團後送。三、當食團向後移動,碰到軟顎及咽喉壁的時候,便會啟動吞嚥動作,這時,部份的軟顎會關閉鼻咽口,以避免食物嗆進鼻腔。四、在吞嚥啟動以後,舌骨因為舌頭的動作及咽喉收縮肌的作用向上、向前移動且喉管變窄。五、會厭下降把呼吸道口蓋住,避免食團被推進氣管,而順利進入食道。以上五個動作的完美配合,才能完成吞嚥的動作,任何一部分有缺失,吞嚥的動作就不順利,容易嗆到。頭頸癌的放射線治療,通常在治療後五至十年,就會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因為照射部位的口腔及頸部都是吞嚥動作所需的重要器官,放射線後期的纖維化反應會逐漸明顯及惡化,讓這些器官的動作不協調而引起吞嚥困難,舌根部軟顎及會厭軟骨尤其明顯。如同三個人互相把腳綁住再往前行,一定會不好配合而跌倒。放射線治療會造成的影響一、照射到唾液線影響吞嚥功能,所以很多人會唾液減少或枯乾。沒有喝水,許多乾硬的食物就沒辦法吃,所以需改變食物的選擇,以利食團的形成。近年來我們已經可以用強度調控的放射治療方法幫忙保留唾液腺的功能,但是很多病人還是會不習慣口乾或食團形成不良、不利吞嚥。二、舌頭照射後纖維化使舌頭動作不靈光,尤其舌根部往後推送的力量會減少,不利食團的後送。三、軟顎受損萎縮使鼻咽口關閉不良,食物很容易跑到鼻腔去。四、會厭軟骨照射後靈活度不好,沒有辦法把氣管蓋住,保護食物不進去氣管內。放射線治療後的注意事項要一、要做轉脖子復健,讓整個喉頭的肌肉強壯,能在吞嚥時把喉結向上拉。二、有東西在口腔內時不要講話,因為說話運用的肌肉與吞嚥使用的肌肉部份重疊,照射以後,協調性不佳,有時食物容易進到鼻腔或是卡在喉嚨,甚至進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三、要做舌頭運動,如盡量把舌頭向前延伸,舌頭吐出向左右移動;或用牙齒輕咬住舌尖,做吞嚥的動作。四、放射治療後要好好保養牙齒,因唾液減少容易蛀牙或牙齒崩壞、不利咀嚼,食物的準備與選擇很重要,要依個人的喜好製作較有黏性或糊狀的食物,以利吞食。以前錯誤的觀念是有吞嚥困難前兆時,才開始復健;現在的觀念是放射治療後二至三個月就要做舌頭、咽部及頸部運作,因放射治療後的組織纖維化在二至三個月進行並逐漸明顯,提早做是預防吞嚥困難最好的方法。吞嚥困難時,有些人會利用鼻胃管灌食,剛插一、兩天會很不舒服,之後就慢慢適應了,但每個月要換一次鼻胃管很麻煩,近年利用胃造口(G-tube),在三十分鐘內,可在透視下把灌食管插入胃內,每六個月換一次管子。換管子時,因已形成胃及腹壁廔管,可簡單換口徑較大的管子。我有一位第四期鼻咽癌病人,治療後存活迄今二十八年,在六年前因鼻胃管適應不良而改換胃造口,目前進食都正常。最後,胃造口灌食的病人,我建議要不定時「吃」一些比較貴又好吃的食物,在口內咀嚼後,把食物殘渣吐出,只吞小量的液體,感受食物的美味,又可維持吞嚥的功能,一定能更幸福。
-
2022-04-1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全台每8人就1人慢性腎臟病! 逾半數無感,5點自測你的腎好嗎?
台灣大約八個人會有一個人有慢性腎臟病,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人並不知道,初期的腎臟病,其實一般人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另,糖尿病、高血壓、血脂較高、尿酸、心臟病等,都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應定期到醫院看診,早點發現、早點治療,防治慢性腎臟病。洗腎病人快速成長 健保支出項目第一彰基副院長林慶雄醫師表示,依據國民健保署統計,臺灣透析發生率及盛行率高居不,每年需定期接受透析人數約9萬人,且每年洗腎病人以逾萬人的速度成長,2020年,治療腎臟疾病的健保費用為562億元,名列健保支出項目第一;當中有84%都是支付末期腎衰竭患者的洗腎費用,金額達472億元。(推薦閱讀:洗腎前多數人都罹這3種病! 別等身體有警訊才想到要預防)慢性腎臟病 初期症狀不明顯林慶雄指出,慢性腎臟病因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容易忽略未定期追蹤,一旦有症狀就醫時,常已經進展到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甚至是末期腎臟病出現尿毒症狀,必須依賴透析或腎臟移植,進而影響病患及家庭生活品質;建議可以藉由40歲以上3年1次及65歲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發現自己有沒有罹患腎臟病。(推薦閱讀:多數人渾然不知「7個」腎臟病警訊! 醫點名:常亂服成藥者當心)加強腎臟健康 自身腎功能自我檢測這樣做如何加強腎臟病防治與自我健康管理?彰基腎臟內科主任邱炳芳醫師分析,包括三高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控制及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體重控制、多喝水、不抽菸、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及定期檢查腎功能等,做好腎臟保健的觀念。(推薦閱讀:「常吃這些東西」恐害腎臟纖維化! 醫示警「超無感徵兆」:尿色深不妙了)此外,也可利用「泡(泡泡尿)、水(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 (倦怠) 」作為自身腎功能的初步自我檢測。延伸閱讀: ·「貪食1物」恐害以後要洗腎! 出現厭食、倦怠、褐色尿快就診 ·腎不好,什麼情況要洗腎?泡泡尿是前兆? 醫解答「透析條件」
-
2022-04-06 失智.像極了失智
最新期刊研究:午睡超過一小時 失智風險可能高4成
● 午睡太久,罹患失智症風險增高● 白天打盹並不等於得失智症● 發生失智症,初期症狀難以察覺白天打瞌睡或午睡超過一小時,恐是失智前兆?台北醫學大學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人進入老年後,活動量減少或是少了社交刺激等,都可能增加失智症的發生機率。「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國際期刊最新刊登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人邁向老年後,如果白天在正常時間外,出現至少一次打盹,或每天午睡超過一小時,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四成。葉篤學指出,人類退化過程中,活動力會愈來愈差,若罹患失智症,失去活動力會更為明顯,才會導致白天打盹的現象,但並非白天打盹就等於罹患失智症,兩者還有一大段差距。該研究蒐集1401位長輩的行動數據,受試者平均年齡為81歲,數據蒐集時間長達14年,受試者多達四分之三為女性。受試者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七點,配戴類似手表的追蹤裝置,蒐集他們的活動狀態,若長時間不活動,就會被解釋為打盹。失智患者 打盹年增68分鐘研究開始前,75.7%的受試者沒有認知障礙,19.5%的受試者有輕度認知障礙,4.1%罹患阿茲海默症。經過14年的追蹤,原本沒有認知障礙的受試者,每天在白天的打盹時間,每年平均增加11分鐘;輕度認知障礙受試者則是每年平均增加24分鐘;患有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每年平均增加68分鐘。白天減少活動 恐增認知障礙研究發現,人進入老年後,夜間睡眠品質下降,導致白天打盹時間增加,影響生活作息,白天減少活動,增加認知障礙的風險。葉篤學表示,此研究帶來重要的結論,當活動量減少或少了社交刺激等,可能增加失智症的發生機率。失智症可以分為三類,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其他,最常見的失智症為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多與遺傳有關,其他的失智症類別較容易因為腦部或社交刺激變少而提前出現。不過,在正常老化的過程中,本來就會使活動量減少,因此維持良好的運動、睡眠、飲食及腦力訓練的習慣,能避免失智症的發生。葉篤學解釋,造成白天打盹有一部分是晚上睡眠品質不佳,當晚上睡不好,白天就可能產生嗜睡現象,紊亂的生理作息,就會讓腦部代謝出現異常。許多研究顯示,深層睡眠能協助代謝腦中多餘的類澱粉蛋白,而類澱粉蛋白是造成退化性失智症的原因之一。有失智疑慮 可依量表檢測當失智症發生時,初期的症狀幾乎是「難以察覺」,葉篤學表示,失智症從明顯的症狀出現後,再到實際就診,根據統計,平均近一年的時間。建議若懷疑親友有失智問題,可自行從網路上下載「AD-8量表(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檢測,八題中有二題以上符合現況時,建議就醫診斷,開始介入治療,延緩惡化時間。防失智 生活落實四大招無論是已經被診斷為失智症或現在身體狀況健康穩定,葉篤學說,預防失智,應該要把飲食、運動、睡眠、腦力訓練四大項目落實在日常生活中。1.飲食:三高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注意健康飲食,避免高油、高鈉食物,避免三高上身。2.運動:運動可幫助血液循環,刺激腦部細胞生長,每周至少運動二到三次,有助預防失智症。3.睡眠:睡滿八小時,起床時若身體依舊疲憊表示睡眠品質不佳,需調整睡眠狀態。4.腦力訓練:如打牌、益智遊戲、社交、畫畫、唱歌等,都有助於腦部刺激。身為照顧者的你,對於失智症的認識、資源的使用,是否依然存在許多未知?立即填寫問卷,幫助自己與失智症家庭!還有機會抽中iNO|太空人律動機、7-ELEVEN電子咖啡券:https://pse.is/443h5w
-
2022-04-06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煮婦聞不出味道 巴金森病前兆
擁有一手好廚藝的陳媽媽,最近幾年卻不太願意進到廚房烹調三餐,原因是她的嗅覺愈來愈差,無法聞出真正味道,多次至耳鼻喉科就診,卻也找不出原因,直到去年因為手抖、走路變慢,至神經內科檢查,確診為巴金森病,這才解開嗅覺異常之謎,原來這正是巴金森病的前兆之一。台大醫院神經部巴金森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吳瑞美教授表示,巴金森病患者以老年為主,平均在60歲後發病,其中七成出現肢體顫抖症狀,少部分為早發型,50歲前即發病。典型症狀為動作變慢,單側手或腳出現靜止型顫抖,關節僵硬,雙腳沒力,步態緩慢,軀幹駝背。除了嗅覺變差是巴金森病的前兆之外,有些病人在凌晨二、三點惡夢連連,夢到小偷、壞人,雙方激烈打鬥,以致於揮動肢體,傷及枕邊人,或恐懼大叫,嚇醒同睡的家人。有趣的是,病人早上醒來並不記得做夢的事情,有時還會被老伴誤以為是假裝做夢,藉機半夜打人。吳瑞美說,這是典型的「動眼期行為異常」,也是巴金森病的前兆,造成病人睡眠障礙。吳瑞美提醒,如有上述嗅覺或睡眠等前驅症狀,務必至神經內科接受神經學檢查,如確診為巴金森病,在醫師評估下,選擇適合藥物,積極治療,加上規則性運動,延緩肢體功能惡化速度。在治療藥物上,由於巴金森病是神經細胞退化,大腦缺乏多巴胺神經物質,導致控制運動功能的迴路出現障礙,因此目前以「左多巴」(Levodopa)及「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s)為主,用以增加腦內多巴胺的活性,改善運動功能。吳瑞美說,「左多巴」是改善巴金森病症狀最重要、最有效的藥物,幾乎所有患者都會用到此藥,但隨著病情惡化,「左多巴」藥物療效愈來愈短,需增加服藥次數,或增加單次的劑量,以維持血中藥物濃度,保持正常的功能。例如,「左多巴」藥物用藥頻率從一天三次增至一天五次,還會出現來電、斷電等現象,運動功能時好時壞,醫學名稱為「運動波動症」,藥效不足時,病人突然處於斷電狀態,寸步難行,有如木頭人。為了解決病友用藥困境,健保署核准新劑型左多巴膠囊,透過不同藥物動力學,膠囊裡的三分之一小顆粒快速釋放,三分之二小顆粒則緩緩釋放,藉此維持穩定的藥物血中濃度,可長達五小時,大幅降低「運動波動症」頻率,減少服藥次數。吳瑞美強調,巴金森病雖是一種不可逆的神經退化疾病,但醫學進步,新藥不斷開發,巴金森病友必能逐漸走出幽谷,擁有不錯生活品質,甚至期待有朝一日能被治癒。
-
2022-04-04 養生.人生智慧
退休不想當下流老人?政大教授周冠男教如何累積足夠的退休金
編按:你是否想過,自己的老後生活,收入要從哪裡來?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長期關注退休財務安全議題。他指出,國人退休金準備不足,是足以拖垮台灣經濟的國安問題。考量養兒防老觀念式微、勞退基金操作績效不佳,民眾應盡早自行投資,才能累積足夠的退休金。平均壽命愈來愈長、通膨壓力愈來愈大的時代,你的退休金準備,足夠確保你擁有安穩的老年生活嗎?「退休金準備不足,是會拖垮台灣經濟的國安問題。如果不正視,將來我們會看到很多靠社福補助度日的下流老人。」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教授周冠男語重心長地說。身為行為財務學家的周冠男,也曾擔任勞動基金委外操作審查委員。他指出,過往國人老後的生活費有2大來源:子女奉養,以及勞工退休金。然而,在少子化的今日,養兒防老的觀念已日漸式微。另一方面,由公務機關主導的勞退基金操作極為保守,投資組合半數集中於現金、固定收益證券。據統計,新制勞工退休基金的歷史績效一年僅4.21%,還曾發生基金經理人挪用公款、炒股等弊案。「不能指望小孩,勞退績效又這麼差,大家的退休金還是要靠自己。」周冠男說。他認為,還在職場上的工作者應有危機意識。停止自願提繳勞退基金,盡快開始自行投資,才能在離開職場時累積足夠的退休金。退休理財這樣做!買0050、006208,年平均報酬率勝過勞退、房地產退休金的投資組合,該怎麼配置?周冠男的建議很簡單:投資市場指數型ETF或基金,並且長期持有,需要用錢時才賣掉。以台股市場來說,長期投資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2檔ETF,年平均報酬率接近9%。不用費心挑選個股,甚至不必在低點入場,就能獲得比勞退基金豐厚的報酬。台股有逾千家上市櫃公司、100多檔ETF商品可供挑選,為什麼只推薦前述2檔ETF?周冠男解釋,不論短期漲跌,股市長期上漲的趨勢不變。而0050、006208,是走勢最貼近大盤的ETF。以0050為例,從成立到2020年4月,總報酬率為294.90%,換算成年報酬率約為8.62%。「它的長期優越收益,幾乎是可以確定的。」這樣的投資報酬率,甚至超過台灣飛漲的房價。周冠男舉例,日前媒體報導,文湖線通車25年後,大安站的房價從一坪30多萬上漲到約84萬。數字聽起來相當驚人,其實換算下來,年平均報酬率僅約4%左右。就算加上租金收入,報酬率也不過6%。在同一時間,台股的年平均報酬率接近10%。「同樣是30多萬,投資0050或006208不要賣,漲幅會是房子的2~3倍。」除了0050、006208以外,周冠男提到,若不想將全部資產放在台灣股市,也可考慮美股的市場指數型ETF。例如,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包含全球49個國家、9000多檔股票,風險分散更為徹底。此外,他特別提醒,ETF商品的原始概念,是讓投資人以較低金額投資多檔股票,降低投資風險。台灣近年來流行的策略型ETF,不少都有手續費高、檔數過少的問題,難以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他舉例,有某檔高科技股策略型ETF,僅投資10檔標的。他反問,「我為何不自己買10檔股票就好,還要付給投信一年1.31%的管理費?」不用預測漲跌的投資法!買市場指數型ETF,時間是投資人最好的朋友周冠男指出,長期投資指數型ETF還有一個好處:輕鬆。不用看短期漲跌、高點照樣可以進場買。時間就是投資最好的朋友。為什麼指數型ETF買了不賣,獲利會優於買低賣高?周冠男指出,行為財務學上有個概念叫「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 effect)──投資人認為自己的判斷比其他人更為正確,因此高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透過短期交易獲利。但許多學術研究都顯示,愈是頻繁買入、賣出股票的投資人,長期投資績效更差。以當天買、當天賣的當沖交易為例,99%的當沖投資人都是賠錢出場。周冠男指出,股市每日上漲或下跌,當然都有其原因。但一般人往往不知其所以然,多數的分析都是事後歸因,更遑論成功預測。他舉例,「就連《華爾街日報》同一天的報導,對於當日股市漲跌的分析觀點都會自相矛盾。」因此,散戶要精準的掌握時機低買高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預測股市走向極為困難,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無論台股、美股或全球股市,長期股價趨勢都是上漲的。周冠男引用統計數據指出,1925年在美國股市投資100美元的人,到了2010年會擁有40多萬美元的資產。他開玩笑說,「我曾祖父要是當年在美國股市投資100美元,我現在就不用工作了。」他認為,被動式投資的精神,就是盡可能延長錢在市場上增值的時間。持續投入,需要用錢時才賣出持股。「總有一天你回頭看,會被自己累積的資產嚇一跳。」定期定額或單筆投入買股,哪個好?2種投資法利弊一次看懂手上有一筆資金可投資股票,單筆投入或定期定額,哪個報酬率較高?多數人或許會認為是後者,但真正的答案卻出人意料。周冠男指出,既有研究已顯示,單筆投入的資金在市場上可增值的時間較長,長期獲利會優於定期定額。例如,年初投入12萬買指數型ETF,或者1個月定期定額投資1萬元買指數型ETF,前者的長期報酬率會高於後者。若投入單筆資金的時機剛好是市場高點,還能獲利嗎?知名投資人、美國麥哲倫基金前總經理彼得‧林區(Peter Lynch)曾做過試算,30年間每年投入一筆錢投資股市,每年都買在股市最高點的投資者和買在最低點的投資者,最終2者的年化投資報酬率約只相差1%。只要投資時間夠長,自然能分散風險。不過,周冠男也指出,單筆投入大額資金雖然獲利較佳,但違反人性。多數人不敢在高點進場,也怕低點是崩盤的前兆。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幫投資人「把手腳綁起來」,建立投資的紀律。雖然損失一點獲利,但至少不會錯過長期的貨幣時間價值。配息型商品買愈多愈好?小心錢只是從左手轉到右手周冠男觀察,台灣投資人除了偏愛短線交易外,另一迷思是「熱愛配息」。舉凡高股息ETF、高收益債券,都是近年來的熱門商品。然而,許多投資人在開心領息的同時,卻忽略了這些錢可能來自先前自己投入的本金。他指出,行為財務學稱這種心態為「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的謬論。投資人看似定期領到一筆現金,其實總資產並沒有增加。他以高股息ETF為例,原本11元的ETF,每股配息1元,股價就會下跌為10元。「金錢不滅,你的錢只是從左手轉到右手,而且你領了1元還要繳稅給政府。」此外,他也勸投資人在規劃退休理財時,最好別碰高收益債。高收益債俗稱「垃圾債」(Junk bond),指的是信用評等較低的公司,因為違約風險高、借貸不易,因此以高額利息吸引投資人購買。這種商品風險極高,並不適合熟齡族群。他認為,比起賺快錢,買指數型ETF、長期持有,就是最簡單的退休理財心法。不用努力看盤,無須費心買低賣高,退休金反而更加豐厚!原文:退休不想當下流老人?政大教授周冠男:寄望孩子或政府,不如長期投資0050、006208
-
2022-03-30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50歲曾中風這次胸痛到撕心裂肺 送醫發現主動脈剝離
花蓮一名50多歲有中風病史的廖姓男子,某晚突感到胸部劇烈疼痛失去意識,被妻子緊急送至急診,經檢查確診心臟被血塊壓迫,情況危急,所幸經醫療團隊歷經10個小時的手術才救回一命。門諾醫院心臟外科醫師表示,主動脈剝離48小時內的死亡率高達50%,呼籲民眾不可輕忽。心臟外科醫師黃振銘指出,主動脈是全身最大的動脈,幾乎全身重要器官都是從主動脈的血液供應,如果主動脈剝離,不僅影響全身血液供應,還會造成器官缺氧壞死。而主動脈剝離分A型和B型,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必須立即安排手術,否則患者在前2天每延遲1小時手術,就會增加1%的死亡率。B型主動脈剝離相對危險性較低,一般不需緊急手術。主動脈剝離的患者,典型症狀會出現劇烈胸痛,且一路從前胸痛到後背,甚至會突然在幾秒內出現撕心裂肺的痛,且完全無法緩解。但並非每個急性主動脈剝離的病人都會出現典型症狀,有15%的病人沒有胸痛,而是昏倒或出現中風症狀,還有一小部分的病人是肢體無力、冰冷。黃振銘說明,急性主動脈剝離是沒有前兆的,尤其是血壓急遽升高的時候,如發怒、喝酒或是激烈性行為等,都可能因此造成血壓突然增高,誘發主動脈剝離。雖然主動脈剝離好發年齡約50至70歲,但藝人黃鴻升發病時只有36歲,不容忽視。醫師強調,主動脈剝離的患者中,有將近8成的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因此血壓須做好控制;如家族中有主動脈剝離病史,通常30至40歲就要警覺,因年輕發病的可能性相對高,要提早監控血壓及主動脈大小。而三高患者應養成每天定時量測血壓、控制血糖、血脂肪及運動的習慣。另氣溫驟變時易引發主動脈剝離,提醒民眾一旦發生胸悶、胸痛等情形請立即就醫。
-
2022-03-28 該看哪科.牙科
智齒不拔沒關係? 醫曝「害牙爛關鍵」 還可能變口腔癌
18歲的游同學因右下顎疼痛至牙醫診所就診,經X光檢查發現右下智齒因無法正常生長,有發炎情形。然而,拔除智齒後傷口持續悶痛並伴隨麻刺感,近兩個月之久;期間,持續接受消炎止痛治療仍未改善,經將發炎組織取樣化驗,診斷發炎組織已轉變為口腔癌,且癌細胞涵蓋整個右下顎骨。智齒易影響周邊健康牙齒 90%需被拔除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顎面外科夏毅然主任表示,智齒又稱第三大臼齒,是門牙間隙向後算起的第8顆牙齒,生長狀況因人而異,通常會在16歲之後慢慢萌生;然而,90%以上的智齒都需要被拔除。他說明,由於智齒生長在口腔最後方,又是最晚生成的牙齒,往往因生長空間不足,向前傾斜、無法正常萌發,這些長歪的智齒不具功能,且因位置的關係不易清潔,容易引發蛀牙、牙齦發炎、牙周病、蜂窩性組織炎等問題,甚至還會連帶危害周邊牙齒的健康機率高達81%以上;即便是沒有長歪的智齒,若無對應咬合的牙齒,也可能因過度萌發影響咬合,或是反覆刮傷周圍的口腔黏膜,長期下來會造成癌變,為了避免這些情形,牙醫師通常會建議盡早將智齒拔除,以絕後患。(推薦閱讀:美牙醫學會列「8個刷牙方式」等於白刷! 飯後立即刷牙也不OK)16-25歲為最佳拔智齒年齡 少部分恐造成顏面麻痺夏毅然建議,拔智齒的最佳年齡為16-25歲,因為這個時候的智齒萌發不久,牙根尚未發展成熟、齒槽骨質也較鬆軟,較容易被拔除;但拔完牙後腫痛難免,需按醫囑定時服用消炎止痛藥。(推薦閱讀:服用普拿疼小心肝毒性! 藥師揭「 止痛藥劑量上限」:別拿生命開玩笑)另外,有些智齒因位置太接近神經,拔除過程不免傷及神經造成顏面麻痺,不過不會影響外觀、說話及進食,一般約1-3年即可恢復,無須過度驚慌。(推薦閱讀:拔智齒有哪些風險?會造成神經傷害? 牙醫詳解常見疑惑)深埋在骨頭內的 不會蛀牙或發炎可暫不拔除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完全深埋在骨頭內的智齒,不會有蛀牙或發炎的風險,可暫時先不拔除,但仍有3%的機率可能轉變為囊腫,或是少部分會轉變成口腔癌,故即使沒有任何不適,也應定期接受影像學檢查。夏毅然提醒,拔完智齒須持續觀察,若不適感持續2週以上未緩解,甚至越來越嚴重即需提高警覺,尋求進一步診療。延伸閱讀: ·智齒不痛要拔嗎?為什麼智齒沒長出來? 牙醫師揭「必拔標準」及潛在風險 ·味覺改變、嘴張不大當心癌前兆! 牙醫公布口腔癌10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