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兒童
共找到
3205
筆 文章
-
-
2020-11-26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高嘉瑜流口水枕頭泛黃 中醫:常吃生冷又疲累耗損脾氣
立法委員高嘉瑜的閨房曝光引起熱議,包括枕頭用10年,滿布汗漬和口水漬;彰化二林基督教醫院中醫師李佳穎今天表示,成人睡覺流口水代表「脾虛」,疲累或常吃生冷食物所引起,應多吃補氣食物,多休息、少操煩,可很快獲得改善。高嘉瑜的房間話題延燒到出國考察採購,甚至扯出政治追殺,倍受外界關注和好奇。對於衣服亂成一團、泛黃枕頭,她都加以解釋,例如枕頭因睡覺流汗和流口水而出現塊狀斑漬。二基中醫師李佳穎說,兒童肌肉發育不成熟,睡覺會流口水,成人除非趴睡壓迫肌肉,否則不應流口水;中醫理論指出,口水跟脾臟有關,脾虛者易流口水,造成脾虛的原因包括吃太多生冷食物、操勞疲累、消化不良、思慮過多導致「脾氣」耗損。李佳穎說,脾虛的病人臉色易臘黃、精神差、講話中氣不足,若先從飲食調理著手,少吃屬性涼冷的食物,例如瓜類、梨子、柿子等,多吃山藥、蓮藕、粟子、香菇或米飯根莖類主食,如果女性怕吃太多澱粉發胖,可喝山藥排骨湯、四神湯、蓮子湯。易流口水的人想進一步治療,可請中醫師診斷,開給香砂六君子湯,要是出現舌苔較厚、腹脹、易腹瀉等症狀,可飲用理中湯。李佳穎表示,最重要的是多休息、不要思慮過多,少吃生冷食物;通常從飲食上著手,不難改善流口水症狀。
-
2020-11-26 養生.家庭婚姻
《后翼棄兵》金句集合 「經驗告訴我,一個人的專長不見得是最重要的」
近期在Netflix剛上映便獲得熱烈討論的美劇《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由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飾演女主角貝絲.哈蒙(Beth Harmon),一名從小在西洋棋領域就極具天賦的女孩,劇情從一開始貝絲能輕而易舉地從棋賽中脫穎而出,到中期貝絲對自我的失控崩壞,以及最後貝絲如何從挫折中走出、重新振作成為棋王。貝絲.哈蒙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生母及養母回顧貝絲的一生,可以發現在她的生命中,有兩個影響她最深,同時對她極為重要的女人,分別是她的親生母親與後來領養她的養母;前者建構了貝絲年幼時期的世界觀,後者則對貝絲成年後的行為舉止影響頗多。自從親生母親從車禍中逝去後,貝絲仍經常會在某些時刻想起某些母親說過的話,為了不讓自己一直想起有關母親的傷心過往,貝絲開始沈迷服用兒童鎮定劑,開始服藥後,貝絲發現這似乎有助於她在腦海中釐清西洋棋的技法,也導致她日後對藥物的成癮;貝絲被領養後,發現養母習慣藉由酒精麻痺自己面對失去丈夫的悲傷,這讓貝絲在日後遇到挫折時,也有倚賴酒精的習慣,試圖用酒舒緩壓力。然而,不論是藥癮或酒癮,都是促使貝絲逐漸走向自我崩壞的原因之一。《后翼棄兵》媽媽智慧金句大集合!貝絲的世界觀從小由親生母親建構而成,而親生母親和陪伴她在西洋棋比賽生涯初期參加各種大大小小比賽的養母,兩人對貝絲所講過的話,都是成就這位西洋棋少女的關鍵,就讓我們看看貝絲的「媽媽智慧金句」有哪些吧!1. 享受人生,善待自己,勇於冒險。貝絲的養母和貝絲前往墨西哥市參賽時,提議貝絲在比賽前一天多去外面走走,而不是一昧待在房間研究棋局,然而,面對賽事謹慎小心的貝絲絲毫聽不進去,讓養母不禁對提醒貝絲必須審視自己,並說西洋棋不是她的一切。「經驗告訴我,一個人的專長不見得是最重要的。」「那重要的是什麼?」「生活和成長。享受人生,善待自己,勇於冒險。」2. 最強的是那些不害怕孤獨的人。貝絲的媽媽曾對她說:「黑暗沒什麼好怕的,事實上,我甚至可以說什麼都不用怕,不管在哪裡,最強的是那些不害怕孤獨的人,妳要擔心的是其他人,他們會對妳下指導棋,連妳的感受都要管,很快地,妳已經傾注一生在追尋,別人要妳尋找的事物,總有一天妳會孤身一人,所以妳必須了解如何照顧好自己。」這番話深深影響貝絲的一生,事實上,貝絲對外表現得多麼堅強獨立,就代表她的內心有多焦慮脆弱,貝絲幼年時期沒有被親生母親補足的成長空缺,恰巧也是貝絲喜愛西洋棋的原因,貝絲曾在一場雜誌採訪表示:「唯有64個黑白格子,令我感到安全與掌握。」下西洋棋讓貝絲感到十分安心,因為唯有在這64格黑白相間的棋盤格裡,她可以掌握一切將要發生的事,宛如置身另一個世界。3. 男人會找上你,想調教你,這不代表他們比你聰明。他們大多很駑鈍,但這樣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他們可能會示範所謂正確的做法,只管讓他們吹噓,但妳就照自己的感覺去做。」貝絲親生媽媽的這番話,也造就貝絲向來我行我素的性格,甚至在西洋棋界被稱作「直覺型棋士」。4. 只有堅強的女人才能獨立自持。「只有堅強的女人才能獨立自持,在現今的社會,人們很容易就會妥協,就為了說他們有點本事。」不論是貝絲的親生母親或是領養她的養母都有著悲傷的過往;生母原來是有錢人家的女兒,數理方面的知識份子,卻在生下貝絲後,被早已有家室的男人拋棄,同時也被家裡斷了金源,於是獨自一人扛起照顧貝絲的責任,兩人在拖車裡住上好一陣子。至於貝絲的養母則活在傳統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她端莊賢淑,踏入婚姻後便埋沒自己的音樂夢,甚至說服自己不是因為被限制、不能去實現,而是因為她在表演時會怯場,然而,不斷藉口出遠門出差的丈夫,最後還是跟她離了婚,僅剩貝絲和她互相做伴,但她也願意為貝絲試著做個好母親。文/林俐佩 圖片來源/翻攝自女人迷、鏡週刊※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后翼棄兵》媽媽智慧金句大集合!「總有一天妳會孤身一人,所以妳必須了解如何照顧好自己」
-
2020-11-25 科別.兒科
如何幫孩子補充Omega-3脂肪酸?國內2專家發表臨床指引
很多家長知道幫孩子補充Omega-3脂肪酸很重要,但由於從未有相關的臨床指引,導致多數醫師不知道該如何拿來做為輔助臨床治療。 國際知名的營養精神醫學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張倍禎醫師、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近日接受國際期刊 Clinical Psychoneuropharmacology and Neuroscience邀請,發表「Omega-3脂肪酸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之臨床指引」,透過回顧臨床試驗結論,制定臨床指引。蘇冠賓表示,這篇最新的論文統整所有關於Omega-3脂肪酸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和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的臨床試驗成效的結果,並且歸納出具體的臨床使用方針,對於個別疾病所使用的劑量、時間、評估、甚至副作用,都有明確說明,因此可以提供臨床醫師很大的協助。張倍禎表示,兒童、青少年精神患者接受專業治療少之又少的原因,不外乎是大眾對於看精神科的負面印象,擔心會留下紀錄、孩子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等。早期的介入和預防可以降低患者所帶來的社會經濟負擔,許多證據也支持早期營養介入可以保護患者腦部神經發展。張倍禎舉例,妊娠期Omega-3脂肪酸不足的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攝取不足與孩子出生後的認知發展遲緩有相關性。甚至兒童的發炎指數或體內Omega-3指數,未來也將會是評估孩童對Omega-3脂肪酸治療反應的重要指標。張倍禎建議,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和憂鬱症的孩童個案,若想要搭配服用Omega-3脂肪酸,需先與孩童的精神科醫師討論,如果目前用藥反應良好,建議可以持續使用藥物並搭配Omega-3脂肪酸治療,除了加速改善症狀,也能強化治療效果,比單吃Omega-3有效,並建議應規則服用12周到24周不等。
-
2020-11-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獻身兒童醫療的黃富源教授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再度以「醫界典範」的主題,介紹另外三位傑出的台灣醫師:台灣小兒外科的老前輩陳秋江教授、小兒科大老黃富源教授、公共衛生賴美淑教授。巧合的是,介紹陳秋江教授的文章是黃富源教授追憶當年馬偕醫院還沒有小兒外科的時代如何受到陳教授的幫忙,而接受醫學生採訪的黃富源教授與賴美淑教授都曾做過衛生署副署長,替台灣醫療環境樹立許多重要的制度。這「醫界典範」的主題又讓我們有機會透過這幾篇文章,體會學醫之路可以是如此的多采多姿,希望台灣能有更多有理想、有熱情、有愛心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醫學的領域。那是個溫暖的早晨,年近八十的黃富源教授親切地招呼我們進入他的辦公室。明亮的陽光從窗戶灑落,一旁的書櫃擺滿了醫學教科書與醫院書籍。我們和黃富源教授相向而坐,談話從黃教授的學生時期展開。黃教授是個「庄腳囝仔」,就讀於當時的高雄縣大樹鄉九曲國小,每天無憂無慮,並未真正專注於書本。黃教授在小學當時排名全校第十一名,在考初中時,從未料想到會考上高雄中學初中部。當時校長指派第1、2、3名和第11、12名去考高雄中學初中部。然而誰也沒想到,作為第11名的黃教授在省中考試竟能一舉考上雄中初中部,完全在意料之外,黃教授至今仍感到相當驚奇。黃教授出身平凡,個性樸實憨厚,甚至沒有穿鞋就前往第一次報到,看到其他都市小孩穿著布鞋,真實感受到城鄉差距。也是從這時開始,因為怕被留級而造成家中經濟負擔,所以黃教授發憤讀書。這樣的習慣持續到高中,但即使模擬考試曾經得到全校第一,黃教授卻不敢去考大學聯考,選擇保送到東海大學化工系。暑假回到家時,父親說私立學校學費貴,將來家裡也無法供應他出國深造,鼓勵他去考較實際的醫科。黃教授天天到樹蔭下讀書,持續一個月後,沒想到竟考上當時甲組第一志願——台大醫科。醫學生時期,黃教授仍相當用功,天天在宿舍及圖書館念書,無暇參加社團,勉強擠出時間做家教貼補生活費。進入臨床後,黃教授更是努力抓緊每個學習的機會,學習身體診察和病史詢問。當黃教授沒聽清楚教授查房時的教學時,甚至會在晚上回去找病人請求再學習。因為一心想成為很會看病的醫生,黃教授還幫許多同學值班,藉此精進。其中一個請求幫忙的同學晚上在酒吧彈琴,每晚數百元的薪資也分紅50元(在當時已經是相當大的數字)給黃教授,成為日後趣事。幾年下來,由於黃教授的認真及經驗磨練出百般武藝,在住院醫師時就受到多位指導教授們的欣賞。黃教授的同儕除了臨床工作和學習,也會做研究,但由於當時論文寫作「me too文章」較多,黃教授並不喜歡,因此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臨床技能上。黃教授在馬偕小兒科的四十八年中,著重於訓練後輩醫生確實的做好身體診察和病史詢問。黃教授勉勵年輕的住院醫師及醫學生,應該將這些基本功夫學好,對於志不在研究、為看病而存在的醫師,若願意下苦功學習,將會是病人偌大的福音。縱使現代科技發達,基本的診察功夫仍有不可取代性。行醫過程中,黃教授看過許多病人因為之前未做好身體診察,而被誤診。黃教授也感嘆,因為健保的診察費偏低,導致醫師寧願只盯著電腦螢幕,很少做身體診察,也讓病人多了許多不必要的儀器檢查,而這樣的趨勢逐漸上升中。在健保制度下,黃教授認為私立財團醫院的管理模式大都以利益為導向,醫生已逐漸淪為醫院的勞工,這種現象逐漸在擴大中。醫院應該是為了看病而存在,而非為了賺錢或論文寫作而存在。黃教授曾在某家藥廠門口看到一副對聯,很受感動:「我們的藥廠是為了病人的福祉而存在,如果為了病人的福祉而努力,利潤將會隨之而來。」雖然在健保制度下,要成為真正的「良醫」具有挑戰性,黃教授仍對後輩有很深的期待。對於全民健保,黃教授很認同《2030健保大限》一書中,張鴻仁前總經理的觀點。健保實行貶低醫師的專業,壓低醫師的診察費,使醫師淪為財團醫院的勞工。在制度底下,好醫師很難生存,而會取巧的醫生仍然會利用各種方法去攫取自身的利益,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台灣醫療品質越來越差,最後的受害者是病人和那些辛苦奉獻的醫師。訪談中,黃教授特別提及兩位影響他至深的良醫:鄭仁澤教授與杜詩綿教授。1971年黃教授還在台大急診處住院醫師值班時,被病人傳染扁桃腺炎,引發急性腎絲球腎炎( 是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併發症),當時有其他老師建議應該要做腎臟切片以確定真正的病因。然而切片有風險,黃教授在猶豫之際,鄭仁澤教授來查房,告訴黃教授,依照他的臨床經驗,他認為是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腎絲球腎炎,不必做切片檢查去確定診斷。黃教授從中體會到了鄭教授的同理心,至今仍感謝鄭教授。黃教授病癒後,為防復發而接受新引進的扁桃腺冷凍手術,結果手術失敗,還須找杜詩棉教授開刀。黃教授住進病房時,師母因為怕失禮而事先隨俗送了紅包,而杜教授也收了,讓黃教授大感訝異,當下甚至對於杜教授收受紅包一事感到失望。沒想到,手術後杜教授將紅包原封不動歸還,原來他是怕黃教授與師母不安心才暫時收了紅包。受到杜教授的啟發,黃教授日後行醫從不收紅包,如果病人堅持,就將錢送至社會服務部作為醫院急難救濟金,有一年馬偕社會服務部的基金中,最高的就是黃教授的存款。在臨床工作之外,黃教授還曾擔任衛生署副署長。民國89年,李明亮教授在總統大選後被發布為新任衛生署長,就任前,他四處打聽,最後致電給黃教授,期盼黃教授能成為他的副手。由於接任在即,黃教授和夫人談妥後,相信這是上天的安排,便同意了與李明亮教授一同任職於衛生署。在擔任副署長的兩年中,黃教授因知曉有醫師違反醫學倫理的事件,而成立國家級醫學倫理委員會,帶動醫界對醫學倫理議題的重視。此外,黃教授也參與全國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的成立,讓器官捐贈制度化,讓民眾公平地得到器官的捐贈。雖然黃教授後來未接任署長,但是他在職期間所為,卻為國家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曾有衛生署內部的人員說,衛生署最受懷念的長官就是李明亮和黃富源,黃教授認為是由於李署長與他當時用心帶人,凡事溝通,不用權力指使下屬行事。如今回首當時的經歷,黃教授仍然感到上帝安排的驚奇與可貴,並且以自身的經驗鼓勵我們後輩不要排斥擔任政府公職的機會,反而應勇於承擔,貢獻一己之力於國家社會。因為住院醫師時期的那場大病,黃教授與師母一同信仰基督教。聊談過程中,黃教授常謙虛地將自己求學時期的幸運、一路走來的成就歸功於上帝的恩典;也因為曾經罹患重病,黃教授對於病人深具同理心,言談中盡是真誠與謙卑。對於還是學生身分的我們而言,黃教授面對疾病、面對病人、面對晚輩時,舉手投足間所展現恫瘝在抱的氣度,是我們後輩在醫學領域上的極佳典範。
-
2020-11-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ICU醫師模擬病患生前所見畫面!呼籲民眾做好防疫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加護病房醫生瑞米(Ken Remy)模擬新冠病患被插管時看到的畫面,這有可能是患者生命結束前看到的最後景象,呼籲民眾戴口罩並遵守防疫規定。美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瑞米日前在通知一家庭其家人死於新冠肺炎後,認為有必要向大眾發出訊息,強調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和洗手以減少病毒傳播的重要性。雷米因此拍了這段影片說,「我希望你們生命的最後時刻不會像這樣。因為如果我們在公共場所不戴口罩的話,這有可能是你生命結束前最後見到的畫面」。雷米是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的兒童和成人重症科醫師,他已為1000多名新冠病患進行治療並為100多人插管。
-
2020-11-24 新聞.用藥停看聽
感冒藥怎麼吃才對? 若搭配3種東西一起服用,恐增加藥品的副作用風險!
「哈啾!我好像感冒了。」秋冬季節交替、日夜溫差大,感冒病毒又開始蠢蠢欲動了!有些民眾習慣自行到藥局購買綜合感冒藥,但卻忽略了許多用藥的注意事項,食藥署請您先閱讀以下3個用藥小撇步喔。1. 綜合感冒藥種類多,您吃對了嗎?⑴鎮痛解熱劑:常見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及非類固醇消炎藥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一般成人一天攝取乙醯胺酚的最高劑量為4,000毫克,使用過量可能會造成肝毒性,引發藥物性肝炎,甚至會導致急性肝衰竭或猛爆性肝炎。⑵抗組織胺劑:常見成分包括第一代抗組織胺(Chlorpheniramine maleate)常用於緩解打噴嚏及流鼻水,常見副作用如嗜睡、口乾等,因此服用後應避免開車、騎車,操作危險器械或從事警覺性的工作。⑶止咳祛痰劑:常見成分包括右旋美索芬(Dextromethorphan)、可待因,作用是抑制中樞或周邊的咳嗽反射神經,來降低咳嗽發作頻率和強度,改善咳嗽的症狀;應特別注意若成分含有可待因,未滿12歲兒童及孕婦,須經醫師處方才可使用。⑷解鼻充血劑:常會添加麻黃素類(Ephedrine)的藥品成分讓血管收縮,以緩解鼻塞症狀,副作用可能會有躁動、心跳較快、失眠等。2.感冒藥多多吃、快快好? 這個觀念真是大錯特錯!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入侵所致,綜合感冒藥主要的作用是緩解症狀,不能預防感冒,且要依症狀挑選感冒藥,才能對症下藥;服用過多的藥品,反而會增加副作用的風險。一般成人建議每隔4-6小時服用一次,且24小時不可服用超過4次;若是兒童或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或患有肝、腎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的病人,服用藥品前最好先諮詢醫師或藥師。3.藥好苦,只能配白開水服用嗎? 有些食物及飲品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例如:含咖啡因的飲品、葡萄柚及酒精,可能會增加藥品的副作用風險。食藥署提醒,若感冒症狀持續或是惡化,則應立即停藥,並儘速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以確保自身的用藥安全喔。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11-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界典範之我懷念的陳秋江教授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再度以「醫界典範」的主題,介紹另外三位傑出的台灣醫師:台灣小兒外科的老前輩陳秋江教授、小兒科大老黃富源教授、公共衛生賴美淑教授。巧合的是,介紹陳秋江教授的文章是黃富源教授追憶當年馬偕醫院還沒有小兒外科的時代如何受到陳教授的幫忙,而接受醫學生採訪的黃富源教授與賴美淑教授都曾做過衛生署副署長,替台灣醫療環境樹立許多重要的制度。這「醫界典範」的主題又讓我們有機會透過這幾篇文章,體會學醫之路可以是如此的多采多姿,希望台灣能有更多有理想、有熱情、有愛心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醫學的領域。提到小兒外科界,就不得不談德高望重的陳秋江教授。(一)陳教授與我的初次淵源陳秋江教授是台大醫院小兒外科醫師,當年與洪啟仁、魏達成三人被喻為「台大外科三大公子」,不僅手術刀法神乎其技、個性謙和有禮、風度翩翩,儼然是台大外科的活招牌。我在台大擔任住院醫師第二年時,印象中,有一個病人,開刀前診斷為肝膿瘍,陳秋江教授在上刀前,先把膿瘍積液抽出,要求我跟實習醫師去染色後向他報告情況,沒想到,我們發現竟然是蛔蟲卵!在腸道內的蛔蟲卵怎會在肝臟內發現?帶著半信半疑摸不著頭緒的結果,還是向陳教授報告。怎知陳教授刀一開下去,對了!還真的是蛔蟲從膽管鑽到肝臟去了。因為這件事,陳教授對我印象很深。(二)不居功的陳教授1972年,我從台大轉職到馬偕任主治醫師,當時的兒科主任蔡炳照醫師十分有份量,權威式的帶領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當年馬偕兒科醫師若想把病人轉到別家醫院,必須經過蔡主任這一關,因為他堅持一個信念:「我們不能醫治的病人才可轉出!」才能提升醫師診治能力。我剛到馬偕時,病人不多,也因為是「空降部隊」,所以遇到困難的疾病,還是習慣打電話向老東家請益,特別是需要接受外科手術的病例,我總是習慣打電話給陳秋江教授,陳教授也不吝提點。有一次,我老家高雄縣的布袋戲班子團長的小孫子,罹患先天性小腸閉鎖症,在高雄求醫得不到醫治。團長聽聞我在馬偕當小兒科醫生,於是大老遠把小嬰兒轉到台北來,小嬰兒痊癒後,團長在家鄉替我四處宣揚。其實幫他孫子開刀的人是陳秋江教授,但功勞卻歸到我頭上,真正該感謝的應該是陳秋江教授。(三)醫術過人又有愛心的陳教授另一回,一般外科主任級醫師王永輝在晚間正在為一位小嬰兒開刀,但下刀後才發現問題,於是馬上打電話問我,一開頭便說:「這孩子小腸不對勁!」我接到電話,馬上跟王主任說,陳秋江教授就在旁邊,我請他聽。熱心的陳教授接起電話,問了幾個關鍵問題後,立刻診斷這個嬰兒罹患「壞死性腸炎」。「壞死性腸炎」這個疾病本來就是新生兒常見的疾病,很少發生在成人身上,以致於一般外科醫師一下子束手無策、急尋救兵。可見陳教授醫術超人。有一天,陳教授為一位膀胱輸尿管迴流的小病人開刀,術後整個晚上都沒有排尿,直到我隔天上午查房。我急忙致電陳教授,陳教授一聽,就馬上回到馬偕,為小病人再進行一次手術。陳教授雖然在台大,但病人一有狀況就馬上到馬偕幫忙,這種敬業精神及愛心值得學習。(四)幫助馬偕安排小兒外科醫師當年,在馬偕遇到小兒外科的病人,例如小腸閉鎖、膽道閉鎖、幽門狹窄等,都是由一般外科醫師來執刀;先天生巨結腸症的嬰兒則交給直腸外科醫師來處理。但我一直覺得兒科這類病人應該要有一位專門為這些孩子解決困難的小兒外科醫師。在蔡炳照主任之後,馬偕兒科由施政雄主任接棒,但施主任僅接了不到二年,便離開去外頭開業;我隨即被任命為代理主任。當時我才32歲,實在有點惶恐。我觀察到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特別是長期以來心裡頭牽掛第一個要處理的,就是小兒外科的問題。當時科內有一位國外回來的何文佑醫師,跟我反應為什麼兒科小病人需要手術時,都給成人外科醫師開刀,導致失敗率過高,他要求我去向院長反應。當時吳再成院長召開外科與兒科協調會議,與會者有我、何文佑及外科主任。最後,吳院長下了結論,請外科主任從科內選派一位醫師接受小兒外科專科醫師訓練。(五)雖是台大教授卻不吝幫助馬偕兒科二週後,外科主任表示派不出合適人選,於是院長命令兒科自己去找。於是,我又再度請陳秋江教授協助。剛好有位台大小兒外科CR葉明倫醫師,本要出國深造,經協調後,同意以特例方式讓葉醫師在台大繼續接受陳秋江教授的指導,完程紮實的訓練,其薪水由馬偕醫院支付。自從葉明倫醫師到馬偕後,馬偕終於有了自己的小兒外科醫師,記得1969年到1972年期間,我擔任台大住院醫師時,早產兒的食道閉鎖及食道氣管瘻管,沒有手術成功過,沒有想到葉明倫醫師到馬偕後,成功手術了一位食道閉鎖及食道氣管瘻管的早產兒,真是讓人欣慰。繼葉明倫醫師之後,陳教授又培養了張北葉、許錦城及王念陸等優秀的小兒外科醫師,對馬偕的貢獻良多。小兒外科一直被認為是冷門的領域,但馬偕小兒外科反而因為陳教授的貢獻,建立了堅強的小兒外科團隊。馬偕小兒外科從零開始奠定腳步,全都要感謝陳秋江教授不藏私的付出,在陳教授到馬偕任顧問醫師時,每週有一次門診,跟過陳教授的許錦城醫師也提到,陳教授刀法一流、心思細膩,不論學生會不會,都是很嚴謹的在旁邊一步步的教刀法與手勢,並且常常把書本上的術式靈活變化,讓學生們學到「書上沒教的事」。(六)馬偕兒科有今天的規模,真要感謝陳秋江教授啊陳秋江教授曾經告訴我:「黃富源,馬偕的醫生數、病人數、規模都足以成立一個兒童醫院了!」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多年後,終於有了馬偕兒童醫院。2000年5月20日我被任命為衛生署副署長,在到任前一個禮拜,我拜託葉明倫醫師帶我去陳教授家中拜訪,謝謝他多年來對馬偕及我的栽培。雖然他已中風多年,坐在輪椅上,看到葉明倫及我來訪,陳教授露出笑容。當我們要離開時,他用手緊緊握住我,我感到一股暖流,心中充滿感謝。當我年紀越來越大,往往會回憶過往,想起過去曾幫忙我的人。雖然陳秋江教授已去世多年,到現在我仍然永遠懷念他過去對馬偕醫院的協助及對我的教導。
-
2020-11-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事、防疫、警憲列前三優先 計92萬人先打新冠疫苗
隨著國際間多支新冠肺炎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進行,疫苗接種對象的優先順序也受到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指出前排名比較前面的優先對象包括醫療、防疫、警察、憲兵、軍人、長照社福機構人員。相較於年輕人與老年人,目前兒童案例都是輕症且人數較少,因此目前優先接種族群不包括兒童,未來會視需要隨時評估。莊人祥指出,新冠疫苗接種優先順序,第一優先為醫事人員(估33萬人),第二優先為中央、地方、機場之防疫人員(估14萬人),第三為維持治安的警察及憲兵(估9萬人),第四為長照及社福機構的工作人員及受照顧者(估15.8萬人),第五為維持國家安全的軍人(估20萬人)。第六順位以後依序是64歲以上長者(估348.5萬人)、19到64歲具重症高風險相關疾病者(384萬人)、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3.5萬人)、50到64歲成年人(530萬人)。莊人祥表示,目前所有疫苗都還在臨床試驗接段,需要多方努力,只要進入第三期的疫苗,都會盡力去聯繫,不可能僅押寶在某些疫苗。目前管道包括全球新冠疫苗計劃(COVAX)、國內自製疫苗、逕洽廠商購買等三方面,都是為了分散風險近快取得疫苗。莊人祥表示,COVAX最早在網站上公布九隻疫苗,後來針對有選擇權的國家釋出第一波可選的疫苗有三支,包括輝瑞/BNT、牛津/AZ、 GSK/賽諾菲,目前都保留可以選擇,台灣也會與這些疫苗廠商聯繫,目前輝瑞/BNT、牛津/AZ都有直接聯繫,GSK/賽諾菲比較沒有,不在COVAX名單但已傳出捷報的美國Moderna也曾經聯繫過,未來還會持續洽商。希望盡可能在明年第一季爭取到,保守估計明年中可以打。
-
2020-11-2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口罩實名制 1片降為4元 2周10片
口罩實名制調整販售片數與價格,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昨天證實,明年元旦起,每人每兩周可購買十片口罩,價格從原本一片五元,降至一片四元,由口罩工廠直接出貨十片裝口罩,藥局藥師無須再花時間包裝,可大幅減輕負擔。吳秀梅表示,疫情初期,每天僅能生產一八八萬片口罩,目前每天產量可達三五○○萬片,產量明顯增加,目前徵收數量足以供應每兩周可購買十片的新制,因產量充足,口罩價格隨之調降,將降至每片四元,每次購買價為四十元。實名制口罩通路以藥局、網購超商取貨為主,疫情初期,因口罩量不足,委由藥局藥師分裝販售,為體恤藥師辛勞,酌予口罩包裝費,藥局藥師每販售一份給予五點五元,以食藥署每日配送藥局成人口罩二百份、兒童廿份計算,藥師每天可領一二一○元。吳秀梅表示,未來藥師不用再協助包裝,但仍需要協助過卡等手續,明年起改為給予一般手續費,賣出每份口罩手續費將低於五點五元,民眾網購至超商取貨的實名制口罩,原需自付七元運費也將調降。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口罩產量增加,初期與衛福部討論實名制調整的版本為,兩個月可購買五十片,畢竟五十片一包與十片一包都可由工廠製造,也符合衛生安全,但最後改由二周十片;至於口罩包裝費將調降,他表示,初步洽談是改為販售一份給予五元,最後仍需交由行政院決定。
-
2020-11-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非高風險 醫:兒童接種順序勢必往後
我有望爭取到國際新冠肺炎疫苗,民眾何時可以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曾預計比照公費流感疫苗,初估一千三百五十萬人為優先對象,含五十歲以上長者及成年慢性病患。醫師認為,接種對象均以成人、老人為主,兒童並非新冠肺炎高風險族群,順序勢必往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我新冠肺炎疫苗優先接種對象共九大類,依序為卅三萬名醫護人員、十四萬名防疫人員、警政九萬人、安養機構十五萬人、國軍廿萬人、三百多萬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三百多萬成人慢性病患、三萬名罕病及重大傷病者,最後才是五十至六十四歲成人。全球新冠肺炎疫苗開發人體試驗對象並不包含兒童,而是健康成人及老人為主,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分析,兒童罹病機率不高,即使染疫重症及死亡率都很低,即使新冠肺炎疫苗在台開打,兒童可能等優先對象及其他商業人士接種後,第三輪才開始施打。對於疫情穩定的台灣而言,接種疫苗不僅為防疫,更是為開放邊境,目前歐美接種疫苗時程勢必比台灣更快,各界關注未來出入境各國是否需「疫苗護照」,證明已對新冠病毒免疫,可免居家檢疫,為委靡經濟解渴。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表示,任何疫苗問世,其效果都需觀察一段時間,每家藥廠推出疫苗,拿著不同保護力報告,實際上到底有多少效果,得看施打後該國案例是否大幅下降,屆時再來討論是否可放寬施打新冠疫苗者入境事宜。
-
2020-11-22 科別.眼部
台人視網膜剝離率全球之冠 主因孩童近視比例高
台灣視網膜剝離比率全球之冠,孩童近視率高是主因。據統計,國內光是大班學童近視率就近1成,以每年增加1成速度攀升,小六近視率已達8成,醫師呼籲父母正視孩童近視問題。全球近視患者超過26億人,隨3C產品適用率提高,恐加速近視引發的病變、失明風險,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今天舉辦「近視高峰會」,邀集各界專家共商解決之道。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大班學童近視率將近1成,此後每增加一年級,近視率就再往上升1成,到了國小6年級,學童近視率已高達7至8成。高雄長庚醫院眼科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今天表示,台灣近視率不僅高居全球之冠,視網膜剝離比率也高居全球第一,近視年齡過早是主因,兒童罹患近視的年齡越低,度數增加的速度越快,失明風險也就愈高,控制近視務必及早做起。吳佩昌說,7到10歲是孩童視力發育第一個高峰期,正是台灣孩子開始長時間閱讀、盯螢幕的時期,近距離用眼會使睫狀肌長期處於收縮狀態,導致兩眼過度內聚、眼軸增長,最終導致永久近視。國健署2013年至2015年委託高雄長庚醫院眼科團隊,針對全台共1000多名7到8歲的低年級小學生進行近視介入研究,結果顯示每週室外活動至少11小時,可以減少近視發生率及度數增加,只要力行下課時間教室淨空,就能有效抑制近視度數增加。不過,台灣健康促進學校協會理事長陳富莉指出,台灣教育界、醫界缺乏連結,很多老師、家長追求升學率,要求學生利用下課時間寫作業,下課教室淨空這件事看似簡單,實際執行卻困難重重。若學童在校視力健檢發現近視,學校雖會開出視力矯正回條,要求家長帶孩子到眼科門診求診,但回條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很多家長看也不看,純粹回診簽名了事,恐讓重要的衛教流於形式,與會專家呼籲政府有所作為,別讓台灣變成近視王國。
-
2020-11-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實名制新制拍板 14天10片每片降價至4元
口罩實名制新制拍板,14天可買10片,每片價格從原本的5元,降至4元,總價40元,比現在一次9片,要價45元還要低,新制從明年元旦上路,而藥局包裝費也將降價,近期將與藥師公會討論確認。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口罩徵收數量足夠,一天可達三千多萬片口罩,與年初一天僅188萬片多了不少,因此足夠應付二週10片口罩的量,從明年起口罩廠商會直接生產一份10片裝的口罩,配送至各大藥局、超商,明年起藥局藥師無須再忙著包裝,每片價格也從原本的5元,降至4元。吳秀梅表示,目前可販售口罩的藥局約有5400多家,過去給予藥局藥師的口罩包裝費,一份為5.5元,若以食藥署每天配送給藥局,成人口罩200份、兒童20份計算,每天藥師可領到1210元。但未來藥師免再包裝,原本口罩包裝費將改為販售費,價格將會再調降,不過實際的降價費用尚未出爐,近期將會與藥師公會討論出合理的價格。另外超商販售口罩,民眾須自付一份7元的運費,未來也將會降價。
-
2020-11-17 養生.心理學解密
《孤味》點出家庭中各自的失落…諮商心理師:接納生命中的失落,才能看見愛
「孤味」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寫的是導演外婆的故事,由資深演員銀髮美女陳淑芳飾演秀英阿嬤。我們可以從夫妻關係、婚姻家庭、家人的相處溝通以及失落悲傷…等角度來談在「孤味」這部電影當中,在面對生離與死別所帶來的失落與悲傷時,她們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內心複雜紛亂的情緒,以及在家人之間真實的情感流動。秀英阿嬤在年輕時經歷了三個重大的失落事件:父喪和兄弟不讓她參加葬禮(這件事是她和整家族不想說也不能碰的傷痛)、三女兒送給別人撫養、丈夫離家失聯,這每一個失落都不是她願意的,但她卻真真實實地經歷著。在面對這些失落的時候,她不掉一滴眼淚堅強面對,獨力撫養三個女兒,還把蝦捲從路邊攤賣到開餐廳。但是,沒有處理、壓抑、深埋心底的失落悲傷,也讓她對女兒的愛變得處處掌控、讓人倍感壓力。大女兒(謝盈萱飾)最清楚這個家發生的所有事情,個性像極了父親的她在父親離家之後承擔了母親心中對父親的怨恨與思念,這股難以承受的情緒壓力很有可能是她罹癌的心理因素。甚至在癌症復發後不敢讓家人知道,認為若治療失敗會被母親責備,如同父親事業失敗被母親怨懟一樣。很多家庭在親職有一方失功能的時候(去世、生病、離婚、離家),當有一方缺席時,家庭系統為了達到平衡,孩子會自動出來補位,去承接這個位子,去擔任這個角色。但這是大人的角色由孩子來承擔,是多麼無法承受的重!在我進行青少年諮商時常常發現,青少年會有問題需要來接受諮商輔導,通常是他身處的環境出現他無法負荷的狀況,使他發生適應不良的反應,而青少年最主要的週遭環境就是家庭。家裡發生的失落悲傷事件在他們的成長歷程中深深影響著他們的情緒與心理發展,這個失落悲傷事件發生在他們的生命越早期對他們的影響就越大,這個失落悲傷事件涵蓋各式各樣的生離與死別,包括:家裡有人過世、父母關係不睦常常吵架甚至離異、家裡有人意外受傷或生病需要長期照護、父母遭裁員或減薪、住家頻繁搬遷而轉學…。這些都會讓兒童和青少年經驗到安全感、信任感與愛的失落。二女兒(徐若瑄飾)個性最像母親,也彷彿最能了解母親的心境,常常做出與母親相同的反應。但是在她的心中仍然渴求父愛,為了能與父親相見,她努力爭取學業上的成就,卻只換來滿腹的委屈和心酸。因為不滿意自己被「對家的情感」綁住,希望女兒出國留學,去看看外面更廣大的世界,對女兒出於補償心理的愛,讓她變得跟自己的母親一樣,也是另一種掌控。孩子需要的愛,是真誠、自由、能夠滋養並帶來成長的愛,是父母能尊重子女是獨立自主的個體,努力去了解子女想要的是什麼,並在子女追尋的過程中默默伴行。兩位女兒承受了雙親莫大的壓力紛紛離家北上,留下小女兒(孫可芳飾)在家鄉與母親同住,還繼承家業。雖然人在身邊陪伴,心卻離得更遠。最早得知父親的消息,也最能體諒父親與另一個女人蔡小姐(丁寧飾)的關係,也許是年紀最小,知道家裡發生的事情最少, 最能客觀地看待每件事,在心理上也認同了蔡阿姨。另外,在二女兒責備她沒有注意媽媽使用過期的調味料時,我們看到目前最夯的長照議題。留在父母身邊同住的孩子很辛苦,要承受老人家不容易改變的個性、脾氣和生活習慣, 還要被偶爾回家的手足下指導棋,老人家的身心有狀況時還要被指責照顧不週。所以在長照的場域我常對家屬說:不要只出一張嘴去批評原本在做的家人,你要提任何意見必須自己也一起做。這一家人站在不同的關係位置,擁有不同的悲傷情緒和思考脈絡,一起走在哀悼失去親人的路上。而這個「失去親人」不僅僅是指陳伯昌阿公過世,其實早在阿公離家時她們就在經歷失去,只是她們沒有好好面對。也許是上天的安排,讓阿公的過世跟阿嬤慶祝七十大壽在同一天,讓她們無法再逃避,也開始了大大小小的衝突和爭執。家人在經歷失落的過程當中所發生的衝突和爭執,是「透過失落看見愛」的必經之道。一開始,注重禮節、排場、面子的阿嬤,壓抑著內心翻騰的情緒,不讓突然得知的丈夫死訊影響籌備已久的生日宴。堅決不讓丈夫進家門,將怒氣發洩在因為思念父親而沒有同仇敵愾的三個女兒身上,在喪葬禮儀上更出現佛道並存的衝突的場面。在全家人關係衝突的高峰,出現了三女兒(張鈞甯飾)回來悼唁。這位「原是家人卻似外人」的前來關心探望,讓阿嬤孤寂的心被觸動、剛硬的心被軟化。阿嬤兩次北上都沒見到蔡小姐,卻意外得知丈夫每年都有回台南,「被拋棄」的感覺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為什麼我都沒遇到的疑惑。蔡小姐來弔唁時兩人意外第一次相見,最後兩人在廟中不期而遇。蔡小姐說了阿公在生前不敢對阿嬤說出的話,代替阿公向阿嬤「道愛、道謝、道歉、道別」,阿公為阿嬤背黑鍋背到過世那天都沒有說出真相:偷地契蓋章的是秀英阿嬤,為了讓阿嬤有娘家可以依靠,爸爸跟丈夫都沒有說出真相。阿嬤才恍然大悟:原來丈夫的離家不是不愛自己,是為了逃離鄰里親族評價的眼光和論斷的耳語。是為了不讓自己夾在丈夫和娘家之間左右為難。原本阿嬤對於大女兒罹癌認為是「你就是跟你爸一樣黑白來才會得癌症」,是一種活該、報應的說法,這種說法對罹癌的人是非常殘忍的。但在得知大女兒的癌症復發之後,又經過和蔡小姐的談話,阿嬤發現對於丈夫的生病和過世,自己什麼都來不及做。大女兒的癌症復發像是上天所賜的機會和救贖,讓這家人可以再次學習如何去愛。有時,某個家人的受苦就像代罪羔羊一般,為了讓其他家人在過程中得到救贖和醫治。阿嬤解開心結之後,透過分贈丈夫遺留的和自己準備的金飾的儀式性表達,讓女兒們可以完整感受到同時擁有父愛與母愛。透過也為三女兒預備一份金飾,讓這個原本因為丈夫與三女兒的不在而有缺憾的家,重新圓滿。最後,阿嬤也瀟灑地放飛自己,不再活在禮俗的框架之下。她讓與丈夫擁有共同宗教信仰的蔡小姐以家屬的身分出席告別式,自己則用自己喜歡也適合的方式進行哀悼,坐在奔馳的計程車後座唱著曾經與丈夫一同歡唱的歌曲,彷彿與丈夫重新連結。我們一生當中會經歷生老病死、生離死別、悲歡離合,這些「外在客觀性的失落」是我們無法掌控,是人生必然會發生的失落。能改變、可掌控的是「內在感受性的失落」也就是我們如何看待失落的態度和心境。華人的傳統文化講求圓滿,大家都期待順利、圓滿、成功,但人生中不順利、不圓滿、不成功的情況十之八九,「生離死別」「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更是每個人都躲不過的必然。對失落的不接納非但不能阻止失落的發生,還會讓我們逐漸感受不到身邊的愛。當我們不接納失落,也會無法接納失落帶來的失落悲傷,在隔絕失落悲傷的情緒的同時,我們也會忽略原本在身邊的愛。唯有如實接納生命中的失落,將失落當成生命的一部分,生命的必然。如實接納生命中的「生離死別」「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不再掙扎,不再抗拒,我們才能夠透過失落看見原本存在我們身邊,存在我們心中的愛。才能夠如「孤味」這首主題曲的歌詞所說的「春夏秋冬隨風去……花開花謝攏屋味」。
-
2020-11-16 該看哪科.婦產科
早產不是誰的錯 醫:再怎麼小心翼翼還是可能難以避免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台灣早產發生比率大約是一成,每年大約有一萬多名早產兒出生,寶寶提早報到,通常媽媽最自責。不過專精於高危險妊娠及早產兒照護的醫師都強調,大部分早產都是不明原因,就學理來講,再怎麼小心都還是有一定比例的早產會發生,媽媽不要太過自責。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副部長朱世明表示,台灣雖然少子化,但早產兒總量沒有下降,與其他已開發國家類似,發生機率都接近10%。就算再積極安胎,在完善的產前教育,還是有一部分的產婦不可避免會早產。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陳治平表示,足月的定義是37周,但如果在35到36周有早產的跡象,就算安胎也不會安太久。雖然醫療照護品質很高,這個周數出生的寶寶也可以活得很好,只是還是可能有些呼吸還不順暢的問題,需要住院幾天,這對於媽媽來說是心理負擔,也會耗用醫療資源。畢竟對胎兒來說,在媽媽體內多待一天,勝過在體外待好幾天,所以一般還是會希望安胎到37周再生。朱世明表示,不論醫療再怎麼進步,安胎藥怎麼用,就算周數還不足,有時候如果子宮頸都全開了,還能怎麼辦呢?只能盡量維持氧氣溫度穩定、給予各器官最好的支持、幫助順產、減少後遺症,這些台灣的醫療團隊都可以做得到,早產兒存活率已經很高。未來更努力的重點,是幫助家長照顧得更好、早產兒活得好,盡量與足月寶寶相當,這樣的早產兒醫療就沒有遺憾了。既然早產有時難以避免,使用安胎藥的主要目的,其實是為寶寶爭取關鍵的48小時來用藥或轉診。陳治平表示,台灣現有的安胎藥物療效各有不同,在對於預防早產,都有其局限性。安胎藥的使用目的不是一定要把寶寶安到多大,重要的是延長至少48小時,爭取時間使用一些藥物,例如幫助胎兒肺泡成熟。爭取時間也能用於轉診。陳治平表示,高危險的產婦到有充足醫療資源可以照顧早產兒的醫療院所再生產,就是現在相關政府單位及醫療專業團體都在推廣的「胎內轉診」。因為如果等寶寶出生後才轉診,轉診過程要考量的風險會更多。陳治平表示,多胞胎、內科疾病、營養不良、體重過重、高齡等,都是隨著時代變遷、晚婚晚育之下,較容易出現的早產風險因子,所以媽媽先把自己照顧好最重要。然而,大多數早產是找不出原因或同時有多重原因,媽媽也不要過於苛責自己。陳治平提醒,早產的預警徵兆很多,基本上因人而異。如果懷孕過程感覺到子宮收縮頻率明顯增加、類似於白帶分泌物的明顯增加,或是忽然腰痠、下腹出現類似生理痛,如果稍微休息卻沒有改善,都建議要趕緊就醫檢查。
-
2020-11-16 該看哪科.婦產科
明年起早產兒有專屬健康手札 家長照顧回診更輕鬆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台灣早產發生比率大約是一成,每年大約有一萬多名早產兒出生。台灣新生兒照護品質高,早產兒存活率已大幅進步,後續照護品質更形重要。然而,過去早產兒卻沒有專屬的兒童健康手冊,傳統的兒童健康手冊的發展里程及成長曲線紀錄,都是依足月兒設計,早產兒家長只能自己想辦法記錄寶貝成長,再怎麼仔細也難免會漏失或偏離重點。上述照護和記錄的艱難,即將走入歷史。明年元旦起,早產兒家長都可以擁有一本「早產寶寶健康手札」,等於是專屬於早產兒的兒童健康手冊。這是國民健康署集結國內相關醫療專業團體、早產兒基金會,共同編撰而成,趕在今年世界早產兒日前夕,獻上這份送給全國家長的禮物。目前矯正年齡6個月的棠棠,是第一批試用這本手冊的幸運兒。棠棠媽媽看著寶貝成長的影片,忍不住紅了眼眶,說起過去10個月的照護歷程,聲音仍微微顫抖。棠棠出生時只有675公克,全身插滿管子,經過醫護人員長達五個月細心照顧,媽媽才終於能親自抱抱她。棠棠媽媽說,棠棠出生剛好適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了保護脆弱的早產兒,醫院不允許會客,她只能盡量擠奶,天天親送到醫院,把握交付母乳的時間,詢問醫護人員棠棠的情況。棠棠媽媽說,帶著還需要氧氣機和鼻導管的棠棠回家之後,才是挑戰的開始。她開玩笑說,「人家說生完小孩會笨三年」是真的,照顧棠棠手忙腳亂之餘,隨手抓一張白紙寫下紀錄,很容易就會弄不見。有時候想到要問醫師的問題,但回到門診反而腦筋一片空白,忘記該怎麼說。棠棠媽媽說,自從有了這本手札,不但能夠清楚掌握照顧早產兒需要注意的事項、可用的資源,任何需要記錄的事項,都可以有系統、很快速的記載下來,從此與醫師溝通就不再有遺漏。最令棠棠媽媽感動的是,當她在手札中一筆一筆記下棠棠的體重、奶量,等於是一次一次見證了寶貝也這麼努力在長大、慢慢在進步。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副部長朱世明表示,台灣醫療進步,早產兒存活率很高,出院後接續的照護是目前努力的重點。研究顯示,資訊充足度、家庭及社會支持越好,早產兒在18個月、24個月的發展都會更好。早產兒家長的壓力,來自於出院那一刻,過去國健署已推出「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電子書,現在再加上「早產寶寶健康手札」,有助早產兒家庭取得即時正確的資訊,降低慌恐程度,讓早產兒健康成長,沒有遺憾。「早產寶寶健康手札」適用於出生到矯正年齡兩歲以前的早產兒,內容依照早產兒歷程分段建構,從住院、出院準備其、居家照護都包括在內。手冊也能幫助主要照顧者觀照自己的情緒和照顧認知,幫助照顧者記錄照護問題、重要就診日、用藥紀錄、衛教重點。根據寶寶達成矯正年齡的發展情況,提醒需要回診的觀察重點,並以QRcode連結衛教資訊、關懷資源、縣市政府及民間團體之相關補助資源。手札還附有黑白視覺圖卡,家長可以撕下來給寶寶看,刺激視神經與大腦發展。
-
2020-11-16 科別.兒科
醫師:幼兒小感冒 也可接種流感疫苗
109年公費流感疫苗開打作業中,衛福部疾管署呼籲幼兒盡快接種,但很多爸媽卻苦惱,孩子在托嬰中心交互傳染,反覆感冒,若要沒感冒才能接種,不知等到何時。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請家長別緊張,小感冒其實也可以接種流感疫苗。黃瑽寧說,若孩子感冒,但沒有發燒或嚴重疾病,經醫師評估,多數可以接種,因為流感疫苗是去活性病毒疫苗,也可以跟活疫苗一起打,水痘、麻疹疫苗也可以接種。但若有熱痙攣病史,不建議同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與流感疫苗,其餘常規疫苗可一起接種。很多家長把孩子關在家裡,擔心染上流感,但黃瑽寧表示,流感病毒在未發病時就有傳染力,家長染病返家,就可能傳染給孩子。黃瑽寧表示,接種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提醒家長不可輕忽流感威脅,應盡速帶家中小寶貝至合約院所或衛生所接種疫苗,並建議先行預約後再前往。
-
2020-11-14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運動/爸媽不運動怎麼辦?「樂齡健身房」運動融入遊戲、邊玩邊健腦
「爸媽懶得運動怎麼辦?」職能治療師陳宜男引用美國波士頓大學2019年發表在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指出,走路、輕度的身體活動,可以刺激神經生長因子,保護大腦,而50歲以上,不運動的人比有運動習慣的人要多出50%的失智風險,顯見運動對預防失智、大腦健康有正面的幫助。專屬設計 檢視運動習慣但氣溫變化、運動乏味總讓人有懶得動的藉口,他與科技團隊樂齡智造合作,提出「樂齡健身房」概念,以SODA樂活認知訓練機+SPOZ運動健康養成系統+TAKA憶萬富翁益智健腦機,為中高齡族群設計合適的運動,在家還能進行PK賽,兼具趣味,相關紀錄上傳雲端做成曲線紀錄,可按期檢視運動習慣,並由AI系統與治療師團隊給予調整。投入樂齡健身房研發的來由說來有趣,陳宜男說,他原本長期專注在兒童族群的職能治療,但一次偶然機緣結識樂齡智造主管Janet,萌生將改善兒童視覺專注力的遊戲轉為高齡長者設計,爾後邀得勤益科技大學團隊的支援,參與4C創意競賽,以第一款為長者設計的益智健腦軟體「憶萬富翁」,引起評審群關注,成功摘走當年度銀牌獎項。自此他與團隊長期投注研發,結合科學實證,為樂齡健身房擴增各項具備物聯網、虛擬科技的新設備,例如現在風行日照中心、社區據點的SODA樂活認知訓練機,就是融入打地鼠遊戲,訓練反應力、注意力、協調力、記憶力,適合想預防失智症,或有輕度認知障礙(MCI)者。長者跟著燈號顯示拍打、按壓,但隱藏在按鍵下順暢的反饋感,其實來自腳踏車的一項零件。科技助力 運動更有效率陳宜男在父母身上便發現,自從有科技設備的協助,運動變得更吸引人,原本晚上八點檔的追劇,逐漸變成父母親運動PK時段,有時夫妻倆還會分享提高分數的密技,累積到一定的分數換禮物,儘管兒女不在身旁「監看」,至今維持一年以上,運動習慣已在不知不覺間養成。他笑說,長者對於運動表現相當在意,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據點運動的一位阿伯,長期跟隨SODA遊戲運動,因擔心有外人來體驗他常用的訓練機,「破壞」長期維持的分數,急得提醒他人別隨意玩玩。陳宜男說,中高齡族群常見肌少症、心肺功能變差、骨鬆危機,因此適度、有效的運動有其必要性。即每周運動三次、每次達30分鐘,運動強度則依據每個人的年齡、心跳率等條件而有不同。他建議可套用以下公式自我計算:(220-年齡-安靜心跳率)X65~75%,得出數值之後,再加回安靜心跳率就是符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如此持之以恆維持運動四至六個月,可以察覺得到運動帶來的改變。陳宜男提醒,任何運動都可能因身體狀況不同而有其風險,建議如患有慢性疾病者,可以事先尋求醫師、專業治療師的評估與建議。>>了解更多樂齡智造:https://bit.ly/38qKCYw
-
2020-1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大廠再出招 耶誕限量版掀收藏潮
彰化縣是口罩生產大縣,大廠除了變化口罩顏色,也挖空心思設計花樣,近日最新款的耶誕限定款印花口罩,印上聖誕紅、企鵝家族等圖案,時尚又吸睛,一上架就被搶購,勢必掀起一波廠商競相推出耶誕限定版口罩的風潮。生產耶誕圖案口罩的品牌「艾司鉄克」,隸屬上市公司聚隆纖維旗下的聚茂生技公司,今年順應新冠肺炎疫情個人防護需求,推出口罩類商品。聚茂公司資深協理賴淑茵表示,口罩不但成為生活必需品,也逐漸成為凸顯個人風格的配件,有些限定款口罩還引發消費蒐集收藏。聚茂生技針對雙十國慶,推出「I love Taiwan」圖案口罩,中秋節有玉兔圖案口罩,另為股票族設計天天漲停板圖案口罩,相當受喜愛。這次再為即將到來的聖誕節,設計聖誕紅、企鵝家族共兩款聖誕限定款口罩,企鵝家族圖案特別推出兒童款。聚茂公司表示,聖誕限定款三層過濾防護口罩100%台灣製造,這兩款口罩的圖案印刷為食品級環保油墨印刷,獲紡織研究所認證通過,三層的防護結構除輕薄透氣。外層可防飛沫及水氣;中層使用聚丙烯熔噴不織布,透過靜電過濾,可阻隔粉塵等有害物質;內層材質舒適親膚,可吸附水氣。「艾司鉄克」聖誕限定款的三層防護口罩採四周鎖邊設計,可防止灰塵自兩側進入,同時使用可塑型鼻梁條,可隨臉型調整,全方位貼合臉部,避免花粉及灰塵進入,另外,耳掛具有彈性,長時間配戴舒適無痛。相關產品一組10入,售價199元,已在聚茂生技的居家魔法師官網上架,也陸續在蝦皮場等多個通路販售,下周起在PCHome24H等電商開賣。
-
2020-11-14 科別.兒科
孩子反覆感冒想打疫苗好辛苦 黃瑽寧:小感冒可接種
109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529.9萬劑,疾管署不斷呼籲幼兒盡快接種,但很多爸媽卻苦惱,孩子在托嬰中心,因為小孩多比次交互傳染,反覆感冒,若要沒感冒才能接種,等到天荒地老也沒有這天,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小感冒其實也可以接種。黃瑽寧說,若孩子感冒沒有發燒或是嚴重疾病,經醫師評估,多數是可以接種,且因為流感疫苗是去活性病毒疫苗,也可以跟活疫苗一起打,水痘、麻疹都可以接種,只有有熱痙攣病史族群,建議肺炎鏈球菌疫苗與流感疫苗不要一起打,其餘都可以常規一起打。過去流感季期間,很多家長會把孩子關在家裡,但黃瑽寧表示,流感病毒還沒發病,就具有傳染力,家長染病工作返家,就可能傳染給孩子,且接觸都是阿公阿嬤也是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今年度我國使用的各廠牌公費流感疫苗,在品質上有保障,請家長放心。同時提醒家長不可輕忽流感威脅,應儘速帶家中小寶貝至合約院所或衛生所接種疫苗,並建議先行預約後再前往。
-
2020-11-11 養生.營養食譜
吃雞肉補肌肉 掌握2秘訣煮出軟嫩雞肉料理
台灣熟齡男女肌少症比率達兩成以上,研究發現,30到60歲身體會「增脂減肌」,平均每年減少0.23公斤肌肉,增加0.45公斤脂肪,50歲以後肌肉每年減少1%,但長者習慣粗茶淡飯、挑軟食吃、三餐不定,導致肌肉加速流失。董氏基金會提醒,雞肉是優良蛋白質來源,善用「打水」和「醃漬」兩招,就能做出軟嫩雞肉料理。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運動神經退化、荷爾蒙減少、蛋白質合成速率下降、營養不足、久坐少動,都是肌少症的成因;肌肉流失同時,脂肪組織也會慢慢堆積,稱為「肌萎性肥胖」。許惠玉指出,肌肉合成需支鏈胺基酸,其中三種人體無法合成,雞肉和蛋奶都是很好的來源。每100克去皮雞胸肉就有1克纈胺酸、1克異白胺酸、近2克白胺酸,相較於紅肉,雞肉飽和脂肪含量較低,去皮後幾乎不含脂肪。但長者大多粗茶淡飯、三餐不定,也有很多人嫌雞肉太硬就不吃,恐加速肌肉流失。許惠玉說,採用「打水」及「醃漬」兩招,可以幫助雞肉軟嫩。「打水」是將冷藏肉放入碗中,一邊慢慢少量加水,一邊用手向同方向攪拌,直到肉品不再吸收水分為止,完成後淋上少許油,幫助鎖水,但要特別注意使用冷凍肉,因為常溫肉不吃水。「醃漬」則是將雞肉浸泡於牛奶、優格或鹽水中,放置於冰箱隔夜即成。鹽水可以用200毫升的水,加上一小匙鹽巴即可。許惠玉建議,也可以用雞絞肉取代豬絞肉做獅子頭,好入口又能減少脂肪攝取;拜拜剩下的雞肉常越煮越柴,可切小丁塊,加上炒軟的洋蔥、雞蛋、蒜末、麵包粉,做成雞肉煎餅,長者及兒童都能咬得動。
-
2020-11-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BNT疫苗 醫估台灣最快明年下半年施打
美國輝瑞藥廠和德國夥伴BioNTech(BNT)新冠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保護效力達九成,美國有望今年底開打;但專家悲觀預估,藉由COVAX平台能拿到的疫苗不多,國內感染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甚至說,「恐怕只能爭取兩、三百劑」,台灣最快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施打。莊人祥:仍有機會首季購得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發言人莊人祥昨天表示,我仍有機會透過COVAX平台在明年第一季購得該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也說,輝瑞/BNT的疫苗仍有希望取得,我國目前仍在名單內,但預防效果是否達到九成要等正式報告出爐再討論。至於如何估算出台灣只能搶到兩、三百劑?黃立民並未多加解釋。莊人祥表示,不確定數字是如何算出來的,「大家不要太認真」,相信COVAX不會因政治或台灣疫情趨緩,而影響疫苗分配進度。疫苗預算 編列115億元「我國已編列一一五億元疫苗預算。」莊人祥說,輝瑞/BNT疫苗雖然進度最快,未來透過緊急使用授權上市,但有效性仍待第三期臨床試驗來驗證;國際間仍有許多候選疫苗研發中,只要出現候選疫苗,我已交預付金,COVAX平台將依各國需求量分配,一方面爭取直接與廠商對話,取得貨源。COVAX平台網站仍未將輝瑞/BNT疫苗列入選購名單,莊人祥九月廿八日曾對外表示,無法透過該平台採購此疫苗;莊昨解釋,我國採購費用相對較高,屬於擁有疫苗選擇權的國家,最近平台通知可協助爭取該疫苗;至於網站為何沒有列出此疫苗,他不清楚原因。蘇益仁:購買疫苗畫地自限針對台灣東洋代理該疫苗來台於日前破局,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台灣摻雜太多政治因素,連購買疫苗也畫地自限;東洋提不出完整授權證明,這不該是「買不成」的理由,台灣如真有心購買此疫苗,大可由政府直接帶頭,與東洋一起跟德國藥廠談細節。蘇益仁說,除由東洋代理,指揮中心規畫透過COVAX可以取得輝瑞/BNT疫苗,但最後分配疫苗時,同樣會經過亞洲代理商(上海復星醫藥集團)協助分配,仍需與最不喜歡的中國打交道;台灣在購買新冠肺炎疫苗之初已畫地自限,若要徹頭徹尾避開中國,最後台灣恐怕無法買到進口疫苗,得仰賴國產疫苗。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也悲觀看待此事,他認為,目前未聽聞其他接洽消息,看不到疫苗來台管道。醫促政府 重啟與東洋對話想加速輝瑞/BNT疫苗來台時程,黃立民認為,最簡單又直接的方法就是重啟政府與台灣東洋的對話,由東洋代理採購,最重要的是政府需給出一個有信譽價錢,讓德國廠了解我方欲購買疫苗的高度意願。
-
2020-11-11 養生.聰明飲食
香菇水煮湯添香氣又不浪費? 小心湯頭變農藥喝下肚
即將入冬,許多人習慣以香菇等蕈菇類作為燉補食材,不過,消基會日前抽查25件市售蕈菇商品,發現超過4成4成農藥或重金屬超標。提醒民眾在處理菇類時,一定要遵守「沖、洗、泡」等3大原則,香菇水一定得倒掉,千萬不要拿來當湯底。消基會於今年8月間於台北市及新北市等量販店、雜糧行、傳統市場、蔘藥行、食品行及網路等地購買25件售蕈菇,13件為乾香菇,12件為巴西蘑菇。在25件售蕈菇市售商品中,12件為包裝食品(9件標示產地為台灣、產地標示中國、巴西及韓國各1)、13件為散裝樣品。研究人員於9月完成檢驗報告,結果發現,4成農藥或重金屬超標,7件標示不合格、2件農藥殘留不合規定、9件重金屬含量超標,受委託檢測的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立即展開查察、下架。由於大部分違規商品的上游商家在其他縣市,須跨縣查察,耗時費力,消基會檢驗委員會召集人凌永健呼籲,行政院應設「食安緊急處理平台」,處理跨縣市、部門的問題食品,才能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在12件巴西蘑菇中,高達9件巴西蘑菇含有超標的鉛、鎘,不合格率達75%,其中1件鉛、鎘均超標,另有4件巴西蘑菇的鎘含量為限量5倍以上。凌永健指出,鉛會隨著血液侵入人體的各器官與骨骼,長久累積之後,引起慢性中毒,出現貧血、倦怠、反應遲鈍、下痢、噁心、食慾不振等,對發育中兒童影響更大,恐造成智力發展障礙、過動等。更強調,消基會2006年曾執行市售菇蕈重金屬檢測,當時就有7件乾燥巴西蘑菇的鎘超標,其中1件來自生機飲食專賣店,而鎘檢出量竟是標準限量8倍以上。凌永健表示,政府應強化海關抽驗,不要讓重金屬超標食品進入台灣。民眾在選擇蕈菇時,建議多選擇國產菇類,因為國產菇類大都生長於太空包或椴木栽種,但國外則通常直接種植於土壤,重金屬污染風險較高。★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11-10 科別.兒科
天氣轉涼!0至6歲類流感就醫攀升 幼兒接種率卻慘兮兮
雖然今年流感季截至目前未出現重症個案,但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發現,隨天氣轉涼,0至6歲學齡前兒童因類流感症狀就醫人數逐漸攀升,但今年該族群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比率相較低,學齡前幼兒感染流感易引發較嚴重併發症,因此,疾管署請民眾儘速帶家中幼兒完成流感疫苗接種。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蘇家彬指出,近期幼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另外,依據疾管署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呼吸道病毒監測情形,0至6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檢出陽性件數持續明顯上升,第45周檢出數佔監測呼吸道病原體83%。上呼吸道感染對幼兒威脅蠢動,疾管署統計卻發現,截至11月9日,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接種量約508.7萬餘劑,雖打氣仍比往年更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學齡前幼兒僅接種48萬餘劑,接種率42.1%較往年低,尤其首打族第一劑接種量10萬餘劑,接種率僅18.2%,據目標30%仍有距離。目前學齡前幼兒檢出呼吸道病原體雖以呼吸道融合病毒為主,但蘇家彬警告,仍不可輕忽流感病毒威脅。流感與一般感冒不同,病程長且有時會引起併發症,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過去因流感併發症死亡的個案約9成沒有接種疫苗。蘇家彬重申,年齡越小的嬰幼兒,因為抵抗力較差容易受到流感侵襲,感染流感病毒常見併發症為肺炎、腦炎、心肌炎及其他嚴重的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等。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扣除校園接種,僅剩41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可接種,籲民眾儘速接種。近期國內外出現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個案,雖初步研判都與疫苗無關,但民心慌慌,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接種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我疫苗品質有保障,應儘速帶小朋友至合約院所或衛生所接種疫苗,並建議先行預約後再前往。
-
2020-11-10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10歲男童染肺炎鏈球菌兩度心跳停止命危 疾管署這麼說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在臉書描述一名10歲男童因感染肺炎鏈球菌,在基層診所治療三天不見起色,到兒科急診後病情急轉直下,甚至兩度心跳停止而命危,引發社會大眾關切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IPD)。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2015年起,出生滿兩個月到未滿五歲之兒童都可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其後發生率和死亡率都大幅下降,今年又因全民落實防疫措施,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都顯著低於往年。肺炎鏈球菌疫苗已是台灣幼兒的常規接種項目,疾病管制署也全年提供全國75歲以上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之長者,接種一劑公費疫苗。羅一鈞指出,去年及前年第一周到第四十四周則分別累計有360例及389例確診IPD,各有74例死亡,今年同期則計是193例確診IPD,其中13例死亡,明顯較低,這是與新冠肺炎的防疫措施有關。另外,2015年全面接種以來,IPD發生率也從每十萬人6.96人降到3.71人,死亡率則從每十萬人0.41人下降到0人。疾管署指出,肺炎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的鏈球菌,細菌表面的莢膜多醣與致病力有關,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了90種血清型。這種病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可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而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統稱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IPD),肺炎鏈球菌也是幼兒中耳炎、鼻竇炎最常見的病原。5歲以下幼童及65歲以上老人為IPD的兩大高罹病率族群,其他不論年齡均亦列為高危險群的包括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者、慢性病、酒癮或菸癮者等、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
-
2020-11-09 新聞.健康知識+
多吃水果就健康?吃飽想睡很正常?營養師破解你的「健康」迷思
明明已經減少吃澱粉、多攝取水果,怎麼體重計上的數字還是掉不下去?明明半夜 2、3 點才睡,卻還是早上 6、7 點就自然醒,你覺得這真的是「睡飽」了嗎?VidaOrange 生活報橘這次特地專訪目前擔任《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的趙函穎營養師,請她帶我們一起來破解幾個診所患者常見的「營養迷思」,避免讓自己為健康所做的努力因為長期以來「錯誤的觀念」而白費心力!迷思一:水果是原型食物(Whole food),所以怎麼吃、怎麼健康?很多家庭都喜歡在飯後切一大盤當季的水果上桌,或是不少人為了瘦身就不吃飯、只吃水果,但是水果其實有大量果糖,而果糖也是單醣類的一種,會堆積在肝臟裡變成三酸甘油脂,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大肚子、脂肪肝!趙營養師也舉一個曾經在門診遇到的學生為例:那個學生為了減肥一天吃 10 顆芭樂,結果一週後反而胖了 3 公斤,因此,營養師建議一天吃 1 到 2 份的水果就好了,「一份是 15 公克的糖,所以芭樂一顆這麼大,1 顆就 30 公克的糖,10 顆就 300 公克,等於是手搖杯全糖的 2 倍!」 千萬不要輕忽水果的糖分。迷思二:「飲食」跟「睡眠」沒關係、固定早起的「生理時鐘」就代表睡飽了?「我的生理時鐘就是這樣,早上六點就會醒的。」真的是這樣嗎?趙營養師表示:「這不代表你的身體是不想睡的!很可能只是因為壓力、身上掛了很多責任造成的,有不少來看診的人做完飲食調整,都來跟我說:『我好久沒有睡得這麼舒服了!』。」對於那些「你叫我再睡,我也沒辦法!早上要起來幫小孩做早餐,然後晚上又要忙家事跟工作,怎麼能睡得安穩」的求診患者,趙營養師建議補充「鈣」跟「鎂」,並推薦可以從小魚乾、黑芝麻跟堅果、綠葉蔬菜中獲取。也有不少人以為就算半夜 2 點才睡,早上 6、7 點照樣自動醒來,就算想再睡也睡不著是「初老」的症狀。但就如同趙營養師所説, 要去察覺自己的身體是真的不累,還是大腦叫你不要累,並且學著去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或許有時候只是因為你太累、太壓抑而感覺不到身體想睡覺的聲音。迷思三:中午一定要睡個午覺才好?或許是孩時養成的習慣,也可能是因為每次吃完午餐後總是睡意上身,我們會覺得中午就應該要小睡一覺,但趙營養師卻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是因為你中午吃的東西,讓你血糖升太高了!當你吃完一個便當之後覺得好飽、好想睡,你覺得這是正常的嗎?」「真正吃完東西,你不應該覺得很累!」 這是趙營養師希望我們現代人要去反思的問題。她也提到,如果你開始「減醣」,你會發現每天第一個改善就是「精神」,因為不再有這麼多的精緻澱粉,讓你的血糖一直衝上去,又因為要消化這個血糖讓你想睡覺,「吃再多 B 群、喝再多咖啡提神都沒用!」。不過,趙營養師也特別提醒,如果不是因為吃了太多食物,而是身體真的感到疲倦,就要適時休息。看完以上 3 個迷思的專業破解,有沒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畢竟,健康可是一輩子的事情,每一個還在為身材苦惱、為生活操忙的你請務必學會好好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趙函穎營養師簡介】現任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專長為女性營養專科、減肥瘦身專科、孕期營養、兒童成長、癌症調理、個人專屬身心平衡營養菜單設計。趙函穎營養師部落格IG:@hanyingchaoFB: 趙函穎營養師的美麗方程式※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破解營養迷思】專訪趙函穎營養師:多吃水果就健康?吃飽想睡很正常?自動早起代表睡飽了?
-
2020-11-08 養生.保健食品瘋
葉黃素什麼時候吃?預防黃斑部病變 眼科醫師曝「黃金時間」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老是覺得眼睛痠澀、眼窩脹痛嗎?每次點開手機的「螢幕使用時間」,顯示的使用時間常高得讓你不敢面對?上班用電腦、下班滑手機,根據眼科醫學會調查發現,國人每日平均使用手機、電腦、電視的時間已經飆升到9.4個小時!用眼過度產生的眼睛疲勞,讓許多人年紀輕輕就有了老年人般的視力。就有眼科醫師發現,近年來門診中的年輕族群有增加的趨勢,都是因為3C產品的使用率增加,造成民眾罹患高度近視以及眼部病變的現象越來越多。兒童長期使用3C傷視力 近8成高中生都是近視眼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由於現代人高度仰賴3C產品,幼兒接觸3C產品的年齡層也下降,因此兒童近視的比例增加。根據統計,小一學童有20%近視,小六學童有60%近視,國中生有77%近視,高中生則有80%近視。不可不知的是,長時間用眼易造成高度近視(超過600度以上),眼軸會增長,使視網膜變薄,罹患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白內障的風險高於一般人好幾倍。葉黃素可延緩黃斑部病變 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陳逸川醫師指出,想保護眼睛,延緩黃斑部退化可適時補充葉黃素。葉黃素是1種營養素,聚積在視網膜的黃斑部,年紀越大、近視越深者,相對需要越高的劑量。然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需靠飲食來攝取,因此平時可多食用深綠色蔬菜、紅蘿蔔,而富含Omega-3的深海魚類也可降低黃斑部病變的風險,盡量三餐飲食均衡、不偏食。然而現代人工作忙碌、飲食精緻,加上外食族多,往往無法做到飲食均衡,因此可斟酌補充葉黃素保健品。吃葉黃素保健品 慎選品牌、吃對時間很重要陳逸川醫師進一步說明,葉黃素是1種抗氧化劑,能幫助抵抗讓人體老化的自由基,並吸收藍光或紫外線,因此有助於降低黃斑部病變機率。葉黃素又可分為酯化型跟游離型,前者分子較大,需透過腸道酵素分解後,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吸收速度較慢;後者分子小,可直接被腸道吸收,吸收率平均較酯化型高23%。陳逸川醫師提醒,保護眼睛要及早,日常閱讀姿勢要正確,並與書本保持35公分之距離,看書、看3C產品1小時應休息10分鐘,讓眼睛放鬆。注意營養均衡,若無法做到可適時補充葉黃素保健品,但應認明具信譽、有認證的品牌,並建議於早晨服用,若有服用藥物應間隔1小時。唯有平時養成用眼的好習慣,適當補充葉黃素,才能守護眼睛的健康。(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用食物顧目睭! 3烹調方式最能吃進完整營養 護眼別只吃葉黃素! 還有5種天然營養素你也需攝取
-
2020-11-0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8類場所 擬挑部分強制戴口罩
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國內疫情相對和緩,不少國人防疫作為鬆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證實,研擬中的秋冬方案將從八類場所中挑出部分場所強制戴口罩,但感染科權威醫師則建議,全數強制,以利管制。出國旅遊禁令實施近一年,許多民眾盼望開放,陳時中日前參加節目時曾說,「可以期待明年年底」,但昨改口,「明年底開放出國只是可能性大一點」,近期國際疫情上升快速,不敢預測,不敢樂觀看待此事。指揮中心預計十一月中旬公布「秋冬專案」,祭出更嚴格防疫措施,陳時中說,秋冬專案分別為加強邊境管理、強化新生活運動、擴大篩檢等三方向,防疫新生活重點在於加強民眾戴口罩。指揮中心目前針對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及大型活動等潮擁擠、密閉等八類場所,要求佩戴口罩,但以宣導為主,各縣市可因地制宜提出罰則。陳時中指出,目前「秋冬專案」規畫從現行八類需戴口罩場域中「挑出幾個場所」,至於挑選標準以及執行階段,仍與地方政府討論中。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感染權威黃立民認為,既要強制就應全數強制,「不要這個地方要戴、那個地方又不用戴,造成民眾混淆。」如要優先強制場所,第一個應為醫療院所,避免醫護染疫,人力不足導致醫療崩盤。
-
2020-11-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0/呂若瑟神父掛心醫院設備舊 無法繼續長照服務
醫療奉獻獎走過30個年頭,見證台灣醫療成長的足跡。55年前即從義大利來台的呂若瑟神父是本次醫奉獎得獎者中唯一的外國人,他先後在澎湖、宜蘭建立照顧身障兒童機構,改善長照環境。可惜呂若瑟神父今天前往聖地參加祈禱會而無法出席,由馬漢光院長代表受獎。而他最掛心的澎湖惠民醫院設備舊了將無法繼續長照服務,團隊也向神父喊話:「交到我們手裡吧!」馬漢光說,之前新冠肺炎疫情時大家捐了很多錢幫助義大利,神父說一定要謝謝台灣人,但因為今天的祈禱會早就安排,所以不能來領獎,也會在聖地替全台灣人以及新冠疫情祈福。神父很喜歡澎湖,60年前剛到時澎湖時曾說那裡風很多,沙也很多,但醫療缺乏,所以教會同意他在澎湖,建立了惠民醫院。馬漢光也和大家分享呂若瑟拿到身分證的喜悅,他說:「我是正港台灣人,我是羅東人,也是澎湖人。」這幾年,神父傷心惠民醫院設備舊了、鄉親也老了,希望重建惠民醫院,否則未來長照無人繼續服務,希望團隊幫他實踐的個心願。馬漢光當場承諾團隊負責重建惠民醫院。從蘇貞昌手中獲頒醫療奉獻獎的朱樹勳是第一位授獎者。今年83歲的前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從醫已56年,在當年台灣心臟手術技術尚未純熟時,毅然投入心臟外科領域,在31歲那年,救回一個病人,病人的血噴到天花板,那時他沒有刷手,帶上手套就上了手術台,後來成功救回病人。他曾說,「孤身一人也要往前走」。朱樹勳完成台灣首例換心、世界首例雙心、三心人手術。他說,一切都照SOP,無法創新。團體醫療奉獻獎則由屏東縣牙醫師公會山地偏遠巡迴醫療及身心障礙醫療服務團獲得。有沒有想到會得醫奉獎?屏東縣牙醫師公會理事長江紘宇說:「從來沒有想到會得醫奉獎,想都不敢想。」屏東縣牙醫師公會常務理事莊世豪受獎時則說,有一次為不表達的學童看診,看完卻大聲哭,把他嚇了一跳,想說是不是自己太粗魯。但老師說,是因為他幫助小朋友解決問題,所以小朋友太高興了,所以喜極而泣。這讓他很感動,原來自己可以幫小朋友的忙。屏東縣地形狹長、幅員遼闊,33個鄉鎮市包括離島琉球鄉,資源缺乏。許多鄉鎮沒有牙醫師,偏鄉居民有的「忍痛」放棄就醫。還好有一群熱血、肩負社會使命的醫師,22年前成立山地偏遠巡迴醫療團,14年前成立身障醫療團,這群牙醫師的身影,上山下海,背著看診器械、診療椅,穿梭在山林水澗之間,交織成最美麗的風景。
-
2020-11-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疾管署防疫推繪本、兒歌 防新冠肺炎「用唱的」
提升兒童對傳染病防治的知識,疾管署新推出4本傳染病主題的中英文繪本,介紹新冠肺炎、登革熱、水痘和A型肝炎,並編製8首中英文防疫歌曲,邀親子一起防疫。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民國108年就推出「小喜與朋友們」繪本,介紹4種傳染病,受到好評;今年再推4種傳染病,包含以蚊媒傳播的登革熱、小學常見的水痘、容易糞口傳染的A型肝炎,及今年的大魔王「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在「你可以的」繪本中,描繪小朋友們經過長長的假期,很期待開學,卻因為新冠肺炎來襲,只能待在家裡上課,體驗另類「開學」。繪本裡也畫上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以中英文宣導防疫重點「勤洗手、戴口罩、量體溫、保持社交距離」。除了繪本,疾管署也編製8首中英文防疫歌曲,並與教育部國教署合作舉辦「兒童防疫動滋動」兒歌比賽,邀請全台國小以下的兒童、親子及師生一起將防疫歌曲發揮創意拍攝影片,參加兒童防疫動滋動。參賽者任選8首「防疫歌曲」一首,自行發揮創意設計唱跳動作,拍攝60秒以上影片,於11月10日至11月24日止,將影片上傳至個人社群平台後,再至活動網站上傳影片連結完成報名程序,可見活動網頁(https://mamibuy.com.tw/event/vote/singc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