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兒童
共找到
3205
筆 文章
-
-
2020-10-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調查揭逾五成男性不愛戴口罩 兄弟成群更易破功
流感季雖然還沒進入流行期,但過去一個多月,門急診類流感病人比例持續緩升,顯示民眾防疫措施可能鬆懈。根據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台灣早在二月就有約一半成年人外出自動戴口罩,綜合各種情境,女性有64%戴口罩,但男性戴口罩比例僅47.8%,明顯低於女性,而且男性在同性別群體中戴口罩比例更低,只有四成。這份本月中發表於國際期刊《經濟學佈告欄(Economics Bulletin)》的研究,是由台北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莊雅婷和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仲恩的研究團隊,今年二月期間在台北市和新北市觀察紀錄1萬2208名路人的分析結果,包括57%女性和43%男性,符合大台北地區性別比例。劉仲恩表示,觀察地點包括三峽、淡水、西門町、動物園等,時間平均分佈在早、中、晚。記錄的對象都是行人,但不紀錄騎車或穿制服的學生,以排除因空污或團體規定而戴口罩的情況;跑步、溜滑板等運動的人也不紀錄,排除因活動特性而不方便帶口罩的情況。結果發現,女性在各種情境戴口罩的比例都顯著高於男性,整體大約多了16%。女童戴口罩比例也高於男童,不過未達顯著。分情境看,獨處的女性戴口罩比例高達70.5%,男性只有50%。在同性別的群體中,60.3%女性會戴口罩,男性只有42%;在混合性別群體中,女性戴口罩比例掉到54.7%,男性戴口罩則略提高到46.5%。身邊有兒童時,成年男女戴口罩比例是各種情境中最低的,女性只有50.3%戴口罩,男性僅39.9%。劉仲恩表示,調查時,台灣新冠確診個案只有10幾到20幾個,未禁止外籍人士入境,政府建議戴口罩時機只有到醫院、有呼吸道症狀、接觸慢性病患,沒有要求維持社交距離或戴口罩二選一,大眾運輸系統也沒有強制乘客戴口罩。在此條件下,仍有超過半數民眾自動戴口罩,顯示台灣人自我保護意識很強,社會文化對口罩的接受度也很高。劉仲恩指出,研究結果反應女性較積極避險、傾向未雨綢繆保護自己,國外口罩研究和報導也發現同樣情況,即便在排斥口罩的歐美,女性也更願意戴口罩。西方文化重視男子氣概,戴口罩被認為是遮遮掩掩、不夠有男子氣概,美國總統川普刻意取下口罩也與此有關;東方文化較不介意,有利於防疫。雖然台灣人很願意戴口罩,但調查顯示人們仍會因口罩阻礙社交而不戴。劉仲恩表示,這份調查進行時間比較早,經過半年到現在,國內外疫情、政府宣導措施、民眾健康識能、進入流感季等因素都有變化,現在再重新進行調查,結果可能會不太一樣。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醒,如果沒有症狀,親子相處時不戴口罩是無妨,但適逢流感季,最好還是全家接種疫苗,外出也要做好個人防護,以免病毒進入家庭。》了解更多樂齡智造:https://bit.ly/38qKCYw
-
2020-10-26 科別.腦部.神經
每天洗多少次手才算強迫症?腦科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文、圖/摘自麥田《大腦修復術》,作者姚乃琳】在世界上,大約每五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一生中可能會經歷強迫症。有強迫症的人會有強迫性觀念或行為,抑或兩者都有。這些症狀會影響患者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工作、學習、社交等。從統計上說,強迫症患者一般有高於平均水準的智商和受教育程度。強迫症患者常持有強迫性想法,比如,覺得周圍混亂不堪,擔心親人會離世或有神祕的力量會殺死自己或親人,等等。為了「避免」此類壞事發生,強迫症患者採取一些重複的儀式性行為來降低自己的焦慮感,比如重複洗手、關門、數臺階、咬指甲等。他們知道這些強迫性的想法和行為很荒唐,但卻控制不住自己,以至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強迫症的重複行為和我們的日常習慣不同,可被視為過度的、難以改變的習慣。強迫症的主要症狀包括:害怕病毒或細菌感染,產生不由自主的禁忌思維(包括性、宗教和傷害),想要傷害他人或者自己,希望周圍的事物非常整潔、有規則,追求完美的狀態。強迫性行為包括:過分清潔,以精確得近乎變態的方式來整理物品,反覆檢查(比如多次檢查門有沒有上鎖),強迫性計數,等等。重複行為或者儀式行為並不完全等同於強迫症強迫症有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是有強烈的執迷衝動和想法,另一方面是採取儀式性行為來緩解自己的焦慮。人們常常以為有反覆洗手,反覆檢查門鎖,或者把東西擺得十分整齊、規整這些行為就是強迫症。實際上真正的強迫症比這嚴重得多。並非習慣性行為就是強迫症,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反覆確認一些事情的行為。有強迫症的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是,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強迫性想法和行為,即使知道這些想法和行為超出了實際需求。強迫症患者每天至少會花一小時在強迫性思維或者行為上,並且即使他們完成強迫性行為或者儀式,也不會覺得愉悅,而只是從焦慮中得到暫時緩解罷了。真正的強迫症患者其實只占總人口的 2%。強迫症非常折磨人,強迫症患者幾乎不能或者根本不能控制他們的執迷念頭和衝動行為,並為此耗費大量的時間。強迫性思維和行為會嚴重干擾患者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和社交,甚至可能導致他們患上嚴重的憂鬱症。要區分一個人是強迫症患者還是只是有強迫傾向、喜歡一絲不苟生活的普通人,判斷標準是症狀的嚴重程度及其對這個人生活的干擾程度。有一些強迫症患者還會有抽動障礙,叫做妥瑞氏症或者抽動症(也叫抽動穢語症候群)。具體症狀是突然做一些重複性動作,比如眨眼、做鬼臉、聳肩、擺頭、肩膀痙攣、清嗓子、吸鼻子或者發出咕嚕聲。強迫症的症狀通常在成年早期顯現,男性的發病年齡小於女性,不過也有人在三十五歲之後發病。強迫症的遺傳貢獻率是 25%左右,也就是說一個人患強迫症有四分之一取決於遺傳因素,四分之三取決於環境因素。強迫症症狀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減輕或自動消失,但也有可能加重。童年時期受過虐待或者重大心理創傷,會增加患強迫症的機率。神奇的是,強迫症還會因為病菌感染而發病,有一種鏈球菌感染會引發兒童自體免疫神經精神異常( PANDAS),患病的兒童會出現強迫症的症狀。歷史上一些名人深受強迫症的困擾。美國的飛行英雄霍華德.休斯( Howard Hughes)是其中之一,他在三十多歲時患上強迫症。最初他在吃豆子時對豆子的大小非常在意,要用特殊的叉子把豆子按大小排序後再吃;後來他開始害怕灰塵與細菌,為了從櫥櫃中拿助聽器,他的助手必須用六到八張紙巾裹在櫥櫃把手上打開櫥櫃,並用一塊未使用過的香皂給他洗手。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是著名的發明家、電氣工程師,他自童年時期起就飽受幻覺(任何單字都能在他眼前形成生動的畫面)、雙相情感障礙(躁鬱症。時而亢奮時而憂鬱)、成癮行為(賭博)、強迫症(所有重複動作必須能被三整除)的折磨。
-
2020-10-24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中型醫院打好專科基礎 讓醫師有全人照顧概念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今年新開幕,由長庚集團BOT經營,定位為地區及中型的醫學中心等級醫院,院長黃璟隆表示,各地區有不同需求,「在地化是好的」,在新北市增加精神科及長照服務。黃璟隆說,像土城這樣醫學中心等級的中型醫院,有條件可把基本醫療知識傳授得更全面更扎實,讓醫師都有「全人」照顧的好概念。我們跨科整合較容易黃璟隆指出,醫師養成過程中,除了專科如內科外,還細分為心臟內科、腸胃科及胸腔科等次專科;因為大醫院有機會碰到難症及罕症,學生在學習時,常會專注在「次專」的某一科,不過難症及罕症畢竟少見,專科打好基礎最重要。土城醫院規模並不大,因此跨科整合較為容易。黃璟隆以自己是小兒科專業為例,強調他也要懂眼科及心智科等領域,這樣小朋友若發燒就診,就不只看他的發燒,還會注意他的身高、體重、有無自閉及斜弱視等整體問題,以達到「全人」照顧。另外,像癌症及高齡醫療等更是需要跨科的基礎。著力兒虐及兒少保護「如果醫師以全人的角度去對待病患,會讓病患得到更好的照顧。」黃璟隆認為,如果以病患為主體,整個醫院的氛圍就會更融洽。黃璟隆接著分享的不是他專攻的過敏,反而是兒虐及兒少保護。他指出,台灣近來每年約有一萬名兒童受虐成案,他的團隊在政府及長庚支持下舉辦研討會,邀社工、警察及司法檢調單位參與,讓大家提高兒虐的敏感度,看出兒童被虐待的痕跡,揪出虐待及防止孩童再度受虐。兒童氣喘防治衛教宣導「對於兒童氣喘防治,透過衛教讓校護及體育老師認識到正確的照顧及保養觀念,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可以不必被晾在旁邊。」這些都是黃璟隆團隊在工作之餘投入的領域,很多人跟他講何必浪費時間,但他覺得「不會啊,國家看起來更進步了。」推動跨領域業務20年黃璟隆說,以「利他」角度來看,從十幾、廿年前推動這些跨領域業務,到現在累積的成果自己都沒想過,「每一樣事情要做起來都要很久」。他從2007年與年輕主治醫師一起推小兒身體狀況長期追蹤,當時的主治醫師從講師、助教,升等到教授,一起發表數十篇研究,都有助於互相成長,更重要的是,以團隊來面對問題,就不會勢單力薄。黃璟隆小檔案年齡:62歲專長:過敏氣喘、過敏性鼻炎、風濕性疾病、紅斑性狼瘡、小兒過敏免疫疾病現職:新北巿立土城醫院院長、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台灣兒科醫學會監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與醫師多點信賴溝通。保持運動、吃得營養,尤其開心最重要;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要適當排解。
-
2020-10-23 科別.精神.身心
兒盟調查:逾36%兒少曾被網路霸凌 最常玩手遊被嘲笑
今年7月教育部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首度將網路、電子通訊霸凌型態入法,兒童福利聯盟今發布「2020台灣學生網路霸凌現況調查」,發現近4成7兒少曾涉入網路霸凌事件,遠高於2016年調查的2成2,4年來增加1倍。兒盟執行長白麗芳分析,主要是3C產品的越來越普遍,且大眾對何謂網路霸凌行為更有意識,因而提高警覺。根據兒盟最新調查,4成7兒少曾涉入網路霸凌事件,其中近3成表示曾霸凌別人,3成6則曾被網路霸凌,最常發生網路霸凌的是玩手機遊戲的時候,占將近6成,其次為臉書、IG等社交平台。白麗芳進一步指出,網路霸凌發生的原因最主要在於錯誤認知,認為沒有面對面,只是「手指打幾個字沒什麼」,低估影響性,或礙於同儕壓力加入霸凌行列,遭遇霸凌的孩子有近3成感到沮喪,甚至有1成曾有自殺或自傷念頭。白麗芳說,當代的兒少都是網路原住民,網路與真實世界並行,而網路排擠是霸凌的前奏,這次調查也發現,有近8成的兒少都遇過網路排擠問題,最常遇到的是訊息被已讀不回、被解除好友關係,或同學設立群組故意沒有加入自己。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司長鄭乃文表示,今年教育部在霸凌防治準則加了網路霸凌型態,預估未來校園網路霸凌的通報案件數會增加,學生以為動動手指傳訊息沒什麼,但情況嚴重之下,就是一種無形暴力,每年每學期開學第一周,都是友善校園周,今年宣導主題是數位性別暴力,與網路霸凌相呼應,向大家宣導重視網路使用倫理,要有不傷害到別人的觀念。他提到,法規面已經修正,但未來執行上有很多挑戰,需要同學、師長一起協助,尤其是霸凌事件發生時,家長往往扮演重要角色,家長要支持受害者,同學則要展現同理心,互相關懷。白麗芳也說,兒盟強調「親、師、生」三方合作,家長要警覺孩子網路使用狀況,提醒孩子為自己網路行為負責,並且要支持孩子,讓孩子有信心跟爸媽傾訴;學校則可與學生討論法律規範,以及當事人主觀感受,引發學生同理等,兒少本身要行動,除謹記在社群互動時保護自己,並且不要傷害他人,身為網路原住民,要靠自己改造社會。可口可樂基金會連續4年與兒盟攜手推出「我有我的霸免權計畫」,台灣太古可口可樂總經理何蔚堃說,今年發起的是「停指霸凌」計畫,希望兒少正視網路霸凌的傷害可以很深遠,應該要在網路上傳達開心與愛。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0-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聯23日限量開賣萬聖節兒童口罩 這4家門市限定免費送
迎接萬聖節到來,全聯福利中心宣布自10月23日起限量開賣限定版的「康乃馨3D立體醫療兒童口罩」,除了有可愛的萬聖節花色外,舒適的3D立體造型與彈性耳帶更是適合兒童配戴,顏色分別有黑色與白色2款可選,亦有綜合版盒裝,每盒30片裝,售價360元(卡友加贈720點),每人限購乙盒,數量限量、售完為止。另外,凡於10月30日至11月1日穿著萬聖節裝扮的小朋友,至全聯天母天玉、士林蘭雅、天母中山北、士林忠誠4家門市大喊「戴口罩不要鬧」,就可獲得萬聖節限定版的「康乃馨3D立體醫療兒童口罩」,限國小(含)以下兒童,每人限領1片,每店限量送90片,款式隨機出貨,送完為止。有別於國外氣氛,萬聖節在台灣是個歡樂又溫馨的派對節日,全聯今年也再度推出「萬聖果果節」,將於10月25日、10月31日在天母搞怪舉行,其中10月25日全聯最萌的福利熊還將帶著水果探險隊驚喜現身;10月31日全聯則與天母商圈合作「天母搞什麼鬼12」活動,由全聯吉祥物福利熊帶頭,帶領水果探險隊、宜蘭傳藝中心(毛筆頭)、台東(釋迦寶寶)、台南(魚頭君)、屏東(蔥寶蔥娃)等「一地一好友」超萌吉祥物快閃天母運動公園共3場。另外,10月30日至11月1日穿著萬聖節裝扮的小朋友至全聯天母天玉、士林士東、士林蘭雅、天母中山北、士林忠誠5家門市,變裝大喊「不給糖就搗蛋」,還可獲得「MM牛奶巧克力樂享盒」乙盒,限國小(含)以下兒童,每人限領1盒,每店限量100盒,歡迎大小朋友與全聯一起共同歡慶萬聖節。
-
2020-10-22 科別.精神.身心
兒虐傷害難撫平 長庚:寄養機構兒少終身精神疾患達5成
經歷幼年變故、兒虐而被送進寄養機構的孩子,林口長庚兒少保護中心今發表最新研究,有高達五成住在寄養機構的兒少會出現終身的精神疾患,與一般罹患精神疾患的兒少盛行率相比增加二成,其中最常見的是行為規範障礙症、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症,以及對立反抗行為。「妳千萬不准說出去」12歲的小妮(化名)從小失去父親,小妮媽媽結交的新男友卻長期對她性虐待,要脅她千萬要守住這個秘密,不能說出去,直到某天清晨,上夜班的媽媽發現小妮下體流血,才發現小妮長期被男友性侵,小妮因此被安置在寄養機構,雖然展開了新的生活,長期被性侵的惡夢卻仍舊揮之不去。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暨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說,這僅是她照顧過類似遭遇兒少中的其中一人,受虐兒少獨自承受這些秘密,受虐揭露時間往往是好幾年後,偶然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件引發,才可能對外人一口氣說出口,但對於兒少的內心而言,早已受到嚴重的創傷。根據統計,全台去年兒少收容人數約近3000人,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提供桃園地區多家寄養機構的兒少長期完整評估及身心照護,今年針對2011至2014年間的97位兒少身心調查結果進行研究。林口長庚兒保中心研究發現,寄養機構中的兒少精神疾患終身盛行率為54.6%,高出台灣兒少精神疾患盛行率(32.3%)達2成;最常見的是行為規範障礙症(22.7%)、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5.5%)和對立反抗行為疾患(13.4%),其它還包括憂鬱症(10.3%)及創傷後壓力症(4.1%)等。同時研究也發現,機構兒少的注意力不足或過動症、憂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的終身盛行率,是一般兒童精神疾患盛行率的1.5倍、6.7倍及41倍。此外,機構中兒少6個月的精神疾患盛行率為28.9%,也高於一般台灣兒童和青少年的25%。梁歆宜說,機構中兒少約有一成自述有明顯憂鬱,且在8到12歲的族群高達一成七,雖然排行不是最高卻是殺傷力、後座力最大,這些念頭都可能影響兒少萌生輕生意念;而創傷後壓力症也常令受虐兒少走不出過去的陰影,回覆回想過去受虐情景。林口長庚兒保中心主任葉國偉醫師表示,兒少遭受虐待或不良對待,可能導致或加重其精神疾病,如反應性依附障礙、分離焦慮、懼學症、憂鬱症、適應障礙、創傷後壓力症、飲食障礙、對立行為疾患或規範障礙等,也可能加重其原有的精神疾病,如自閉症類群疾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學習障礙等。此外,有些身體虐待傷及頭部創傷,也會影響兒少認知功能或執行功能,因此完整的精神科診斷性評估與神經心理功能評估,可提供後續社會心理治療介入之依據,也可提供後續機構照護及教育系統之依據。
-
2020-10-22 科別.兒科
扁臉、黑眼圈、眼無神 過敏兒3特徵
早晚打噴嚏、流鼻水是常見的鼻過敏症狀,容易診斷確診。但以鼻塞來表現的過敏或非過敏鼻炎,不可輕忽,可能是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有過敏性鼻炎的小孩,從面部特徵可看到,比較無神的雙眼、黑眼圈、平坦的中臉、突出的門牙、乾燥脫皮的嘴唇、後縮的下巴及前傾的頭頸,還有明顯的呼吸聲、呼吸時很淺的胸廓擴張,但很多父母會輕忽,以為小孩只是比較文靜或憨厚。由於鼻子慢性塞住,小孩大多會慢慢習慣這種狀態。檢查鼻竇X光片顯示,慢性鼻子發炎的孩子,多有鼻甲肥厚、紅腫,兩側扁桃腺肥大等症狀,其實他們整個上呼吸道腺體都是肥大的,才會經口腔呼吸。為使口腔呼吸順利,鼻過敏兒的舌頭勢必下壓,會造成上顎的面積及體積減小、牙齒咬合不正、門牙突出、高拱形硬顎、下巴後縮等臉部特徵。也因為慢性鼻塞造成鼻竇發育阻礙而形成臉上蘋果肌的位置平坦。鼻子是呼吸道免疫的第一道防線,但經口呼吸並不好,除了影響顏面的發育、頭頸的前傾,肺動脈的收縮血壓也比較高,一旦感冒,也增加併發鼻竇炎、中耳炎的風險。慢性鼻塞及經口呼吸對健康影響既深且廣。對於鼻過敏治療,除了環境及生活型態調整,藥物有助肥大腺體的萎縮及控制後續的環境過敏反應,2至3個月後,孩子的鼻子健康通暢了,改回鼻腔呼吸的型態,臉上的發育就能明顯改善。
-
2020-10-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COVID-19疫苗 年輕與健康者恐2022才輪得到
全球無不渴望疫苗解救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但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首席科學家直言,年輕與健康族群應有心理準備,可能要多等一年到2022年,才有機會輪得到接種。「華盛頓郵報」報導,兒科醫師與臨床科學家出身的世衛專家史瓦米那尚(Soumya Swaminathan)14日在一場世衛的線上QA會議裡說:「人們心裡的如意算盤是『等明年1月1日或4月1日我就能打到疫苗,然後就能重拾往日正常生活啦』可惜,到時不會是這樣的。」「屆時會有一堆指南出爐,我覺得一般人,以及健康的年輕者,可能要等到2022年才接種得到疫苗。」隨著全球出現空前的疫苗需求,各國政府與像世衛等國際組織需先確保最高風險的族群優先接種;醫衛與其他第一線工作者可望優先,接著是年長者與病患。巴望著重回正常生活的健康、年輕人排最後才輪得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首席免疫專家南迪(Robin Nandy)說:「疫苗開始能上市的頭幾年裡,數量不足以供今日全球70億人施打,只能零零星星地慢慢等。」他說,包含醫衛與教育等基礎服務人員應先施打,因為人們仍需活在疫情下好一陣子,需要相關體系持續運作。至於向來是大規模免疫計畫要保障目標的兒童,甚至前幾輪接種都排不上,部分原因是目前的候選疫苗幾無在18歲以下者進行完整測試。不僅如此,有些科學家還警告,早期的疫苗防護時間恐只有正常的一半,意味需要施打多劑,更會排擠到疫苗數量。美國國家學院(NASEM)在本月初公布的時程架構指出,初期階段能取得的上市疫苗約1000萬到1500萬劑,只能覆蓋3%到5%美國人口。NASEM的指南也提出疫苗分配方式,即醫衛與第一線工作者優先接種,年長者與體弱者其次,學校教職員這類基礎服務人員與收容中心、監獄等又再次之。按這份指南,兒童與年輕成人被排到第4波。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表示,不建議兒童施打第一波在美上市的COVID-19疫苗,因為這些疫苗都未經兒童試驗,目前參與疫苗初期臨床試驗者僅止於未懷孕的成年人。CDC表示,臨床試驗後續才會擴大招募受試者的範圍。世衛專家史瓦米那尚重申,世衛立場反對任由新型冠狀病毒擴散來達成群體免疫的方式,強調群體免疫的概念只能在有疫苗的脈絡下討論,「一旦有了疫苗,我們才能把目標放在群體免疫,因為須至少7成的人都接種、獲得保護後,才能真正打斷傳染鏈」。
-
2020-10-20 科別.兒科
台北醫院附設早療中心今啟用 滿足早療兒童多元需求
為提升及改善發展遲緩兒童的療育環境,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打造早療中心,今正式啟用,希望為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創造更幸福友善、高品質的早療空間與服務,幫助早療兒童獲得進步、降低遲緩狀態,並改善整體家庭的生活品質。院長鄭舜平表示,台北醫院附設新莊悅心社區長照機構暨兒童早療中心自2019年6月開工,於今年7月24日設立,為單層樓獨立的兒童治療空間,設有各種治療區、親子閱覽區、哺乳室、親子廁所、清洗區,並融入童趣元素設計,持續投入更多的人力與流程品質精進措施,滿足早期療育兒童在治療與成長所需要的多元需求。發展遲緩兒童過去常被誤認是「大隻雞慢啼」而錯失治療,復健科主任吳政哲表示,建議家長在0至3歲兒童發展黃金期間,多留意孩子在情緒表達與口語表達、走路步態各方面是否有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吳政哲呼籲,「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早期療育對兒童發展能力、身心成長,甚至是身為照顧者的家長都會有正向幫助。職能治療師張婉嫈表示,早療兒童在學習階段的表達能力還需要訓練,當孩子聽到要求他做的事情是有難度時,會先拒絕這件事,原因可能是某些步驟不理解或步驟太多無法記得。張婉嫈建議,家長可先安撫孩子的情緒、了解喜歡與不喜歡的原因、困難點在哪裡,將事件或功課以分階段的方式完成,並誇獎他願意一起嘗試、努力,當孩子完成時更要誇獎,讓孩子知道他真的做的到,下一次做同一件事情時,也不忘誇獎他還記得怎麼做、真的很棒,加深願意學習的動力及記得做這件事情時的感受,都是很有幫助。出席啟用典禮的小傑媽媽分享,小傑是重症的腦性麻痺,需要進行物理、職能、語言的治療,小傑從1歲治療到現在8歲,從全身癱軟到現在能稍微坐挺、從鼻胃管進食到現在能餵咬軟食、從只會哭喊到現在能運用不同的聲音表達情緒,這些進步真的非常的大,很感謝醫院的用心。另一位小森媽媽表示,自己是看醫療節目談論發展遲緩兒童有哪些情況時,發現小森安靜不說話、不吵不鬧、不跑不跳、放在哪就待在哪的乖小孩,驚覺小森與同齡2歲的小朋友差異大,趕緊帶到台北醫院由早療團隊進行評估,結果也確實有發展遲緩問題,所幸發現的早,在經過物理、職能、語言治療後,即將滿5歲的小森已經能夠正確走路、不用扶牆壁或扶手就能自己上下樓梯。
-
2020-10-19 科別.耳鼻喉
OL鼻涕倒流20年快崩潰 醫師一招解決
新北市一名42歲的廖小姐長年飽受鼻涕倒流之苦,常有胸悶、感冒等症狀,夜晚時更會出現慢性咳嗽,嚴重影響睡眠及工作精神,求醫20年不見改善,去年更因狀況加劇引發氣喘。日前她至衛福部台北醫院求診,中醫科醫師郭建志發現,原來她長期坐在風口,冷氣直吹頭部,廖小姐遵循醫師建議,調整辦公室及房間冷氣出風口方向及按時用藥後,終於擺脫惱人的鼻涕倒流。郭建志指出,鼻涕倒流經常發生在兒童身上,有些爸媽常問,「孩子常感冒、夜咳,是不是抵抗力較差?」但其實很多是感冒未治癒產生的鼻涕倒流後遺症,症狀不會隨年齡消失,有些甚至更嚴重,例如晨起打噴嚏、睡覺時鼻塞、呼吸聲很大、打呼、只能靠嘴巴呼吸,甚至造成偏頭痛、夜咳、嗅覺喪失、失眠等情況,恐大幅降低生活品質。郭建志表示,造成鼻涕倒流的原因除了感冒,還可能是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鼻涕會呈現稠、黃色狀,造成夜咳,萬一衍生為慢性鼻竇炎,治癒需很長一段時間;若是過敏性鼻炎導致,鼻涕呈現清水狀、量不多,較不易造成咳嗽,但不定時會有鼻水流出。郭建志醫師建議,有鼻涕倒流困擾者,平日要減少吹冷氣的機會,若要開啟電風扇或冷氣,避免身體裸露直接受風以及直吹頭部,以免受到風寒,配合醫囑服藥並調整作息,即能改善治癒。
-
2020-10-19 科別.耳鼻喉
醫病天地/不坐冷氣風口 擺脫鼻涕倒流
新北市42歲廖小姐長年飽受鼻涕倒流之苦,常有胸悶、感冒等症狀,夜晚更會慢性咳嗽,嚴重影響睡眠及工作品質,求醫20年不見改善,去年更因狀況加劇引發氣喘。她日前到衛福部台北醫院求診,中醫科醫師郭建志發現,原來她長期坐在風口,冷氣直吹頭部,廖小姐遵循醫師建議,調整辦公室及房間冷氣出風口方向及按時用藥後,終於擺脫惱人的鼻涕倒流。郭建志指出,鼻涕倒流經常發生在兒童身上,有些爸媽常問「孩子常感冒、夜咳,是不是抵抗力較差」?但其實很多是感冒未治癒產生的鼻涕倒流後遺症,症狀不會隨年齡消失,有些甚至更嚴重,例如晨起打噴嚏、睡覺時鼻塞、呼吸聲很大、打呼、只能靠嘴巴呼吸,甚至造成偏頭痛、夜咳、嗅覺喪失、失眠等情況。郭建志表示,鼻涕倒流原因除感冒,還可能是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鼻涕會呈現稠、黃色狀,造成夜咳,萬一衍生為慢性鼻竇炎,治癒需很長一段時間;若是過敏性鼻炎導致,鼻涕呈現清水狀、量不多,較不易造成咳嗽,但不定時會有鼻水流出。郭建志建議,有鼻涕倒流困擾者,平日要減少吹冷氣的機會,若要開啟電風扇或冷氣,要避免身體裸露直接受風以及直吹頭部,以免受到風寒,並配合醫囑服藥、調整作息,即能改善治癒。
-
2020-10-1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日子」 看見孩子成長的喜樂
【編者按】一位照顧智障女兒多年的母親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意外地發現女兒非但沒有因為學校改變許多日常規則而無所適從,反而因為全家整天看著電視有關疫情的報導,而發現「智能障礙的孩子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報導資訊,學習防疫措施平安度過疫情」。醫病平台有幸邀請到兩位精神科前輩對於這種現象發表意見。國內兒童精神科權威的宋維村教授引述台灣自2016年加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出的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的親職技巧訓練計畫(CST),以幫助包括智障、自閉症等發展遲緩兒童的照顧者的經驗,證明我們能有效促進照顧者的親職信心和技巧,也能促進他們的孩子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的能力,並減少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國內推動「精壯道」多年的胡海國教授也利用這令人振奮的個案,提出由精神健壯所產生的精神韌性,使小暄暄有穩定之情緒,能安靜地思考、學習,能在行為上展現得宜,且有穩定的身心反應,不致壓力過強。小暄暄在媽媽和全家人的照顧下,全家總動員一起用心面對疫情,小暄暄充分發揮她長期的學習經驗,開始啟動她長年所建構的,擁有自信和自我效能的腦功能(雖然是智能障礙的腦),因而隨家人、隨媽媽,完成必要的防疫動作,且可為其他院生的模範。醫病平台在此感謝小暄暄的母親願意與我們分享這令人振奮的真實故事,以及兩位專家的精彩論述,更希望這些文章可以帶給家有智障兒的親人信心與希望。小暄暄的媽,敘說寶貝女兒歷經「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日子」的成長經驗,真是無盡的喜樂。讓人欽羨也同感那歡喜的氣氛,是人間的一件美事。看身為媽媽的她,分享他如何地盡心盡力扶持小暄暄的成長,不只用心照顧小暄暄早期因感染EB病毒重症的身體疾病,更溫暖地陪伴小暄暄成長。小暄暄的媽媽與全家人給予小暄暄溫暖的陪伴與成長的教養,給小暄暄一個良好的正向學習經驗,滋生了她學習中的成就感,當也發展出渾厚的信任感,這都已然在她「智能障礙」的腦內滋生新的、健康的腦結構變化,並連帶有正向的腦功能表現。信任感和正向學習經驗的腦結構與功能,想必是小暄暄成長過程的快樂來源,也建構了小暄暄面對人生衝擊(例如面對人人緊張、害怕的「新冠肺炎」)時所需要的「精神韌性」,她不只耐得住生活壓力的撞擊,更能有條不紊地面對「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挑戰與威脅,這正是小暄暄的媽引以為喜、引以為傲的小暄暄的表現。她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只是適應良好,更是其他院生的模範。所謂的「精神韌性」不是一蹴可成的,是經年累月的正向學習經驗,未曾停止的成就感揉合著社會人際生活的渾厚信任感,所編織而成的、具生命動能的自信心與自我效能。這也就是所謂的「精神健壯」狀態。小暄暄成就精神健壯的過程,很符合我所說的「精神健壯之道」(註1)。如此的「精神健壯所產生的精神韌性」,使小暄暄有穩定之情緒,能安靜地思考、學習,能在行為上展現得宜,能面對挑戰,且有穩定的身心反應,不致身心壓力過強。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小暄暄在她媽媽和全家人的照顧下,全家總動員一起用心面對疫情,小暄暄當然有樣學樣,充分信任她的媽媽與家人,充分發揮她長期的學習經驗,開始啟動她長年所建構的,擁有自信和自我效能的腦功能(雖然是智能障礙的腦),因而隨家人、隨媽媽,完成必要的防疫動作,且可為其他院生的模範。這個可喜可賀的小暄暄的故事,不只讓我們為小暄暄的媽和她的家人表示恭喜,也讓我們為有智能障礙的小暄暄的媽媽和她家人長期花時間、長期用心照顧、帶領小暄暄的正向成長表示敬佩。反觀少子化的時代大部分的父母長輩忙於生活奔波,忽略給孩子所需要的關心與照顧。不少孩子因而失去相互陪伴的溫情、失去正向學習經驗,欠缺成就感與人際的信任感,因而自信不足、自我效能差。在小孩子——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欠缺了「精神韌性」應有的腦結構與功能之成長,因而有不少年輕人缺乏人生挑戰的耐受力,造成不少年輕族群的生活困擾而不能自拔。小暄暄的故事,確實值得我們的深思。註1:胡海國:精健道。精神健康基金會出版。台北,2017年7月,四刷。
-
2020-10-16 科別.皮膚
奇美發表案例:調整免疫系統 能治癒頑固異位性皮膚炎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與柳營奇美醫院皮膚科主任林旻憲,今天發表「協助異位性皮膚炎病友擺脫搔癢」案例,強調改善皮膚障壁功能,調整免疫系統,能有效治療頑固異位性皮膚炎。這名案例是15歲的少年小侯(化名),從小深受異位性皮膚炎苦惱,尤其一變天就渾身騷癢難耐,年初與爸爸到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林旻憲的門診求治。小侯因長年使用類固醇藥膏,侯爸爸很擔心小侯會出現副作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類固醇性痤瘡和酒糟等副作用。林旻憲與侯爸爸解說討論後,建議改用較溫和的類固醇藥膏,另規畫用潤膚保濕劑、不含類固醇成分藥膏、光照療法及短期施打生物製劑來做治療。治療6個月後,小侯異位性皮膚炎已明顯改善,夜間睡眠品質大幅提升,白天在學校上課再也不因皮膚搔癢而分心。林旻憲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或稱異位性濕疹,是慢性皮膚發炎性疾病,通常兒童期發病,是兒童最常見皮膚疾病之一,常常反覆發作,病情時好時壞,程度因人而異,有人僅四肢屈邊出現局部濕疹病灶,有人全身超過90%以上皮膚受波及。異位性皮膚炎常造成病人失眠、自信心低落、學業或工作亦受到極大影響,導致病人身體和心靈重大負擔。林旻憲說,近年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觀念與藥物有明顯進展,目前最新的治療策略有兩個重點,一是改善皮膚障壁功能,二是調整病人的免疫系統。2020年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出版的異位性皮膚炎本土化診療共識,醫師可以根據病人病情嚴重程度,與病人充分溝通後有合理臨床裁量彈性,替病人擬定從單一簡易到多元組合的治療策略。林旻憲指出,類固醇仍是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第一線療法,尤其用在急性期,類固醇藥膏搭配潤膚劑使用更可顯著降低復發風險。在醫師監督下類固醇藥膏可採間斷方式,長時間用於異位性皮膚炎。他說,國人畏懼且排斥類固醇,然而畏懼副作用而致治療不足,反而可能會造成更多不良影響。醫師們深知病人的類固醇恐懼症,主動提供正確的用藥資訊,可有效安撫病人及照顧者焦慮。光照治療已有明確醫學研究證實可有效減緩皮膚發炎、調節免疫、止癢與抑菌,是中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方式之一。透過醫療級光照設備治療,不是曝曬陽光或是做日光浴,病人大量流汗後,癢感反而會更為惡化。生物製劑是第三線全身性免疫治療劑,屬新興療法,是針對局部治療、免疫及光照治療仍法無控制病情者使用,輕中度病人不需使用,自費治療成本也高。
-
2020-10-16 新聞.健康知識+
吃飽後躺平可緩解腦供血不足?運動會胃下垂? 醫師解析餐後4個迷思的真相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民眾每天都做的事,飯後該如何養生,是很多人都關注的話題。相關養生建議在網上不少,有的說“飯後不能運動,否則會胃下垂”,有的說“飯後喝杯茶,提神助消化”…… 這些養生小妙招數不勝數,讓人難辨真假。最近,甚至有人提出,飯後“葛優躺”,才是餐後養生的正確姿勢。這個小妙招來自於短視頻APP抖音,相關視頻稱飯後不要站著或坐著,而應該躺著,因為飯後血液集中在胃部、大腦供血不足,只有平躺才能緩解由缺血帶來的不適。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網上盛傳的其他飯後養生小妙招靠譜嗎?飯後養生的正確姿勢又到底是什麼?針對上述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迷思一:餐後平臥可緩解腦供血不足? 真相:立即躺下不利於消化“飯後'葛優躺'不可取。”青海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楊如意在看過相關視頻後,向記者解釋道,人們在剛吃過飯後,胃內充滿食物,消化機能正處於運動狀態,此時平躺會影響胃腸蠕動,不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另外,楊如意提示道,若飯後立即入睡,在睡眠狀態下,人體的新陳代謝率會逐漸降低,很容易使食物中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從而令人發胖。迷思二:飯後運動會造成胃下垂? 真相:適當鍛煉可促進胃腸蠕動“從正常生理角度來講,進食與運動無直接關係,餐後可以運動。” 楊如意解釋道,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在飽餐或充分進食後,立即進行劇烈運動,則可能產生如下風險:其一,由於進食後人體胃腸道過分充盈,從而引起胃腸道在腹腔內的「活動空間」變小,若此時劇烈活動,易導致相關器官在腹腔內扭轉、變形,造成腸系膜供血障礙,易引起腸壞死,此類情況常見於兒童群體;其二,進食或者飽食後,若進行劇烈運動,可能引起腹腔壓力增高,導致嘔吐,甚至引發某些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楊如意建議,飽餐之後,可適當地活動,比如散步,這樣既可以促進胃腸蠕動,也可以減輕胃食管反流的症狀。不過,雖然飯後可以適當運動,但不要馬上開始。“飯後不要急著散步。”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醫學科主治中醫師毛偉表示,飯後人體胃內充滿食物,馬上進行直立性活動,會增加胃部震動,加重胃負擔。尤其是有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患者,若飯後立即活動,可能會加重病情。迷思三:餐後飲茶提神刮油?真相:茶會抑制胃、腸液分泌就“餐後飲茶提神刮油”這一說法,毛偉表示,有人認為,飯後喝一杯濃茶,能幫助排除油脂,減輕油膩感,幫助消食、減肥,但實際上飯後立即喝茶,不僅不能消食、刮油,還會抑制胃、腸液分泌,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導致便秘。毛偉解釋道,茶中富含單寧酸,會影響蛋白質吸收,阻礙人體有效攝入營養;茶鹼還會抑制小腸吸收鐵元素,特別是對於一些嚴重缺鐵性貧血的患者而言,更不能過量飲茶或者喝濃茶。另外,還有很多人特別關心,餐後能否立即飲水的問題。對此,楊如意坦言,餐後立即喝水會降低人體內酶類物質的含量,且飲水會加速食物離開胃的速度,使飢餓感再次出現,不利於減肥。“此外,餐後大量喝水,還會稀釋胃液,不利於食物消化。”楊如意建議,餐後喝水時間與進餐時間,最好間隔半小時左右,同時還需要注意,要適量飲水,以免加重胃腸負擔。迷思四:飯後馬上喝優酪乳助消化?真相:兩小時後才是最佳飲用時間飯後喝水、茶都不能助消化,那喝優酪乳是否可行呢?“飯後喝優酪乳,也達不到助消化的目的。餐後不要立刻喝優酪乳,飯後兩個小時喝較為合適。”楊如意表示,只有當人體胃液的pH值較高時,才能讓優酪乳中所含乳酸菌充分生長,利於身體健康。而飯後兩小時左右,人體內胃液已被稀釋,pH值會上升到3至5,此時飲用酸奶最佳。“雖然優酪乳不宜飯後立即飲用,但它是個營養很全面的食物。優酪乳富含蛋白質、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而且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群。”楊如意補充道。不過,楊如意表示,對於減肥人群,喝優酪乳還需控制量。資料顯示,100克優酪乳熱量為72大卡,即便是脫脂優酪乳熱量也不低。對於超重人群而言,在吃早餐或午餐後,輔以優酪乳為宜,同時主食量需適當減少。“優酪乳本身含有一定熱量,飯後喝酸奶,就等於額外攝入這些熱量,天天如此,脂肪就可能悄悄上身。”楊如意提醒道。餐後養生禁忌有這些楊如意介紹道,飯後忌立即喝茶,此時喝茶會妨礙人體對蛋白質、鐵質的吸收;忌立即喝冷飲,此時喝冷飲會引起腹痛腹瀉;忌立即吸煙,此時煙中的有毒物質會比平常更容易進入人體;忌馬上洗澡、游泳,此時洗澡、游泳會減弱消化能力;忌馬上睡覺,立即入睡易導致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助消化?楊如意表示,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較大,人們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在飲食調養方面,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還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在服藥方面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導致病情惡化。同時,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產生。此外,在運動方面,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適度加強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複發,促進身心健康。“大家要養成定時定量進餐的習慣,不要吃太多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吃飯時要細嚼慢嚥,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但不要立刻躺下。”楊如意提示道,少量多餐可避免胃漲或胃酸過多,胃酸過多可能會使得胃液逆流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水果、喝湯,該飯前還飯後?另外,很多人喜歡飯後吃水果、喝湯,其實順序反了,這些東西最好在飯前吃。飯後吃水果,水果會被先吃下去的食物阻滯於胃中,使人出現脹氣、便秘等症狀,給消化功能帶來不良影響。如果將吃水果的時間提至飯前,對免疫系統有益,而飯後吃水果則沒有這種養生功效。許多人習慣吃飽飯再喝湯,而飯前喝湯可以給口腔、食管、胃、腸等食物的必經之道加點“潤滑劑”,以減少硬食物對消化道黏膜的刺激。(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0-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CDC警告:感恩節家庭聚會 染疫風險高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主任芮斐德(Robert Redfield)14日警告說,感恩節即將來臨,各地小型家庭聚會可能成為新冠病毒傳播場合,尤其易感染到長者;他建議在聚餐時要維持目前的防疫措施;另外,CDC認為,未來在新冠疫苗剛研發出來時,不建議兒童最先接種,原因在目前疫苗臨床實驗中,並未以兒童為對象。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4日報導,芮斐德更早一天致電全國州長時表示,很多公共場合都瞧見防疫戒心、緩和病毒傳播的措施升高,但CDC認為感恩節即將降臨,目前透過小型家庭聚會而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升高之中;他再次強調感恩節家庭餐敘依然要保持警戒,執行防疫措施,十分重要。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萊納(Jonathan Reiner)14日建議,大家應考慮別與最親近家屬以外的人在室內共進感恩節大餐;若是住在11月氣候溫和地區,不妨辦室外感恩節餐敘,只是冬天很早降臨的地區,辦室外餐敘應特別小心。萊納指出,大家本想與長者感恩節一聚,但老人家感染到新冠肺炎,病情特別嚴重;他衷心認為辦遠距視訊聚餐,也比讓老人家接觸到可能致命的病毒來得好。萊納認為疫情明年會大為改善,先平安度過這段時光為宜。另外,CDC指出,各大藥廠研發中的新冠疫苗,其臨床實驗沒半項以兒童為對象,所以未來疫苗問世之初,不建議兒童率先接種。截至目前,疫苗臨床實驗只招募未懷孕成年人,隨著疫苗實驗擴大,屆時CDC會變更接種年齡層的建議。輝瑞藥廠(Pfizer)已表示,其新冠疫苗實驗最後階段,將招募兒童參與,年紀最小為12歲。阿斯特捷利康藥廠(AstraZeneca)則表示,目前參與該公司疫苗實驗的人,有5到12歲這一小組。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NIAID)主任佛奇(Anthony Fauci)14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訪問時表示,2021年4月,安全又有效的新冠疫苗應能普遍取得。
-
2020-10-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萬聖節限定版兒童醫療口罩 愛買明天下午開賣
小朋友最期待的萬聖節即將到來,愛買量販快閃開賣萬聖節限定版兒童醫療口罩。愛買表示,預計明(15)日下午兩點於愛買15家門市販售「康乃馨3D立體兒童專用醫療口罩-萬聖節限定版」。此外,愛買周年慶進入最後倒數,預計至10月20日結束,與70個品牌合作推出限時下殺價、滿額送現金折價券或滿額抽好禮等活動,指定千款DM商品4折起。愛買萬聖節限定版兒童醫療口罩上架,該款口罩展開規格為173mmX129mm,每盒30入,每盒有2款萬聖節花色,黑色+白色款各15入綜合包裝,售價360元,每店限量20盒,限HAPPY GO會員購買,每人限購1盒,售完為止。此外,愛買量販從10月7日至明年1月12日推出美國百年經典品牌康寧餐具集點換購活動,共6款,會員單筆消費滿200元贈1枚集點貼紙,集滿5枚起即可加購把康寧餐盤和透明鍋帶回家,注目必換購的全台首賣「康寧Generation 5吋碗2入組」,鑽石切割透明碗身,絕美琥珀色,市價500元,會員憑印花貼紙5枚或HAPPY GO點數100點,加購價只要149元;火鍋季湯鍋不嫌少,「康寧2.3L晶炫透明鍋」,南瓜造型為全台首賣,換購價只要899元。
-
2020-10-15 醫聲.疫苗世代
成人疫苗/水痘傳染力比新冠病毒還高! 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做1件事可避免再發成皮蛇
現在新冠肺炎的疫情讓人心惶惶,但你知道嗎?水痘的傳染力比新冠病毒還高很多!台大兒科醫師吳其穎在youtube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提到,每個人一生感染水痘的機率高達95%,且傳染途徑除了接觸、飛沫還有空氣傳染,如果和患者同處一空間且沒有免疫力,感染水痘的機率是85-90%。而且疫苗並非終身免疫,其保護力隨著時間拉長也跟著下降。 曾得過水痘 免疫力差就會再發成皮蛇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一旦得過,水痘會終身潛伏在背根神經節內,在人體免疫力不好時復發形成帶狀泡疹,俗稱皮蛇。如果沒有抗體又接觸到皮蛇患者,有15%機率會被病毒感染,形成水痘。一開始症狀類似感冒,如發燒、頭痛、喉嚨痛、全身虛弱等,2-5天後開始出疹,通常從頭部往軀幹以及四肢蔓延,皮疹分為丘疹、水泡、膿泡、結痂四階段,通常很癢,一不小心抓破容易造成細菌感染,也可能會永久留疤。全台1/3都可能罹患 兒童風險最高若小時候得過水痘,等於留下一輩子的隱憂,且水痘具高度傳染性,罹患孩童需視嚴重情況在家或醫院隔離,且家中沒得過水痘的成員都可能被傳染。根據疾管數統計2020年1月到5月,全台灣平均每個月大概有677位水痘就診人次,其中多半是5-9歲兒童。吳其穎醫師指出,台灣約有1/3人口有罹患皮蛇的可能,除了急性期疼痛,最可怕的是神經痛在泡疹消失後可能持續,演變成慢性,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有患者形容如火燒、電擊、針刺般的感覺。 水痘疫苗最有效防範 接種兩劑保護力高達98.3%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水痘疫苗,一歲時會先接種第一劑例行公費疫苗,4-6歲後可以依醫囑自費接種第二劑。第二劑疫苗可以在小學入學前跟公費MMR和四合一疫苗一起接種,若已超過13歲且未得過水痘,建議可以自費接種兩劑。吳其穎醫師說,因為第二劑屬自費施打,大家普遍重視不足。根據美國為期10年的觀察型研究指出,接種兩劑的保護力可以到98.3%,跟只接種一劑的比起來可以降低70%的感染風險。 水痘疫苗非終身免疫 建議打第二劑提高保護力水痘疫苗的防護力雖然佳,但保護力會隨時間下降,不是打過疫苗就會終身免疫,吳其穎醫師提醒,接種一劑疫苗後,還是有3%兒童感染,如果沒有第二劑疫苗提供更多的保護力,到青少年時期或成年,還是有機會感染水痘。去年年底就有17起水痘群聚,其中有4起高中生案例,今年初師大宿舍也有14起群聚案例,不限於兒童,且一人得到,就有可能爆發群聚染。近期因疫情關係,可能降低家長帶孩童至醫療院所接種疫苗的意願,建議可以先行預約,或是至衛生所施打,減少在大型醫療院所的等待時間,減少相關風險。(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眼睛也會「長皮蛇」! 醫警告這2種人發生率高 皮蛇圍身體一圈會致命?延誤治療,這件事比死亡更恐怖
-
2020-10-1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智能障礙也能學習! 觀察其行為興趣,找到適合的發展方向幫助成長
【編者按】一位照顧智障女兒多年的母親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意外地發現女兒非但沒有因為學校改變許多日常規則而無所適從,反而因為全家整天看著電視有關疫情的報導,而發現「智能障礙的孩子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報導資訊,學習防疫措施平安度過疫情」。醫病平台有幸邀請到兩位精神科前輩對於這種現象發表意見。國內兒童精神科權威的宋維村教授引述台灣自2016年加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出的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的親職技巧訓練計畫(CST),以幫助包括智障、自閉症等發展遲緩兒童的照顧者的經驗,證明我們能有效促進照顧者的親職信心和技巧,也能促進他們的孩子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的能力,並減少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國內推動「精壯道」多年的胡海國教授也利用這令人振奮的個案,提出由精神健壯所產生的精神韌性,使小暄暄有穩定之情緒,能安靜地思考、學習,能在行為上展現得宜,且有穩定的身心反應,不致壓力過強。小暄暄在媽媽和全家人的照顧下,全家總動員一起用心面對疫情,小暄暄充分發揮她長期的學習經驗,開始啟動她長年所建構的,擁有自信和自我效能的腦功能(雖然是智能障礙的腦),因而隨家人、隨媽媽,完成必要的防疫動作,且可為其他院生的模範。醫病平台在此感謝小暄暄的母親願意與我們分享這令人振奮的真實故事,以及兩位專家的精彩論述,更希望這些文章可以帶給家有智障兒的親人信心與希望。暄媽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日子」這篇文章中,敘述自己對於新冠肺炎的反應、教養機構裡智能障礙的住民和日托生的反應,然後用主要的篇幅敘述「智能障礙的孩子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報導資訊,學習防疫措施平安度過疫情」。我讀了這篇文章深受感動,佩服暄媽保護孩子的愛心所安排的措施,有效的幫助暄暄學習,不只自己安全度過疫情,更成為教養機構夥伴的學習對象。智能是學習、理解、判斷、推論、計畫、抽象思考、解決問題等的能力,有學者把運動、韻律也納入智能的範圍。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如語言、算術、學業、工作技能等)、社會(如人際關係、溝通、社會判斷等)、和實務(生活照顧、交通、購物、休閒等)面向扮演重要而基本的角色,因此智能發展障礙者,依其障礙程度需要在概念、社會和實務面,給予不同程度必要的協助以減少其障礙,也要採取有效的策略促進其能力的發展,減少情緒行為問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015年開始推出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的親職技巧訓練計畫(Caregiver Skills Training Program,簡稱CST),來幫助包括智障、自閉症等發展遲緩兒童的照顧者。台灣自2016年加入,逐年推廣到台北、高雄、宜蘭、新竹、澎湖、花蓮和台東等地,這些資料證明能有效促進照顧者的親職信心和技巧,也能促進他們的孩子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的能力,並減少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CST共有九節課、三次家訪和七次電話訪談,來幫助照顧者建立和孩子的互動技巧。舉幾個重要的原則為例:「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學習」、「一起參與日常活動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孩子在有趣、正向、充滿讚美的活動中學得最好」,這幾項第一節課的原則,是和孩子互動的基本原則;又如「注意什麼使孩子有動機」、「建立家庭例行活動來幫孩子學習和發展」、「幫忙孩子在例行活動中學習新的玩法新的步驟」。這些原則都是把傳統嚴格「教」孩子的態度,改變成和孩子快樂地在日常生活中互動,在互動中幫助孩子模仿大人的語言動作行為,逐步學習新的技巧,應用在生活中,建立孩子好的有功能的行為。諸位讀者如果再回到暄媽的文章第四段,暄暄注意疫情報導,模仿學習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主動提問病毒是什麼,對阿中有興趣,對別人哭泣問為什麼等等,不都完全符合上述CST的原則所學得新技能嗎?智能障礙者常有行為問題,希望它減少出現或不要出現的行為稱為挑戰行為(challenging behavior),CST有二節教處理挑戰行為的原則。首先是「孩子適當的行為立刻稱讚」使適當行為繼續出現,並分析挑戰行為出現前發生了什麼?行為出現後發生了什麼;其次是「看和聽挑戰行為前的訉號」以「安排環境和提醒,幫助孩子維持冷靜」,「使用圖像活動表幫助孩子了解活動的順序調節情緒」,使挑戰行為不會出現;再來是針對挑戰行為出現的情況予以處理,譬如「為了獲得某些事物而出現的挑戰行為」,如果是孩子不可以有的事物,則要堅持不給,若是可以有的,則要「教導孩子使用字詞或手勢動作來要求,孩子出現要求的字詞或手勢動作,立刻滿足他們」;對「吸引注意的挑戰行為」,如果孩子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而且孩子不是生病,則要「忽略要吸引注意的挑戰行為」;「藉由挑戰行為來逃避不喜歡的事物」,則要「設定清楚且大家一致的期待,堅持執行,以減少逃避的挑戰行為」。按照這些原則繼續處理,挑戰行為大都會減少或完全消失。我在第二段寫了智能的定義,主要是要和大家分享:智能障礙者並不是每樣智能都相同程度的障礙,可能有能力比較好的部分,譬如特殊奧運會,智障者在游泳等項目的傑出表現,又如有人在舞蹈、樂器演奏、繪畫、組合器物、烹調等,發展出很有特色的技能。因此,觀察孩子的行為、興趣和動機,往往能給照顧者和教育者找到適合孩子發展的方向,幫助孩子成長,促進他們的適應。綜合而言,智能障礙者是可以學習的,在日常生活中持續使用實證有效的原則和技巧,雖然受限於智能障礙,不能達到一般人的程度,智能障礙者還是可以將潛能發展出來,加上沒有顯著的挑戰行為,在成年期的居家生活、工作培訓和工作參與、人際關係、休閒活動等都會適應得比較好,需要幫助的程度也會減少,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成就。
-
2020-10-14 新聞.杏林.診間
只是個嬰兒怎麼會中風?一次如常的洗澡、餵奶後…卻是母親「人生噩夢的開始」
洗澡,是她們親子間最美好的快樂時光。她看過不少育兒書籍,有些寶寶並不喜歡洗澡,甚至會為此大吵大鬧;但是,蓉蓉不會。她總是笑著一張臉,享受溫暖的水流,猶如還在她肚子裡那般,不時揮舞著手腳,輕輕地打出小水花;那是她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唯一能靠自己的能力所創造的小世界。可是,這幾天,蓉蓉的媽媽細心地發現,她不時會握緊雙拳。這個年紀的孩子握拳不是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有時餵她喝奶,她也會伸出一隻小手緊抓著她的大拇指,似乎這樣就可以讓她感到安心。但是,蓉蓉握拳時的模樣貌似是一種最輕微的痙攣;她逼自己不要多想,有了小孩的母親總是會有點恐慌症。不過,蓉蓉另一個症狀就不容小覷了:她常常會嗆奶,甚至在喝完奶沉沉睡去時,突然因為吐奶而嗆醒。不對勁?一定是哪裡出了錯!她必須要帶女兒去就醫。帶她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自己,有責任也有義務要安然地照顧她健康成長。病發 蓉蓉是這個家的第二個女兒,出生時有兩千八百九十五公克,三十八週又過三天以足月的姿態誕生;雖然不是在預期內所誕生的孩子,她的到來依舊讓整個家族開懷不已。她的成長隨順著老人家琅琅上口的七坐八爬,一刻也沒有落下;快要五個月大的她,早早就學會了翻身,也能坐得很穩了。「她一向都是那麼健康,所以我們都沒想過,她竟然會在七個多月大的時候癱掉。」蓉蓉到花蓮慈院就醫時已經六歲了,看到她的人都知道這個孩子正在受苦;她的病讓她沒有辦法像一般孩子那樣活潑大叫,只能像個植物人般躺在床上任由醫療無情介入。蓉蓉出事的時候,還不滿週歲;「五個月大時,她嗆奶嚴重,怕會有吸入性肺炎的風險,醫生幫她裝上鼻胃管。七、八個月大回診時,她因為打針而哭鬧,竟然哭著哭著就癱掉了。」蓉蓉媽回憶過往,仍覺心酸。就醫 緊急地帶著女兒先到臨近某醫院就診。經過檢查後,醫生告訴他們,蓉蓉確定是罹患了罕見的「毛毛樣腦血管病變」。將電腦螢幕微微調整方向,醫生貼心地讓他們可以看得更清楚;「這一條大條的血管承擔供給血液的要務,可是它卻閉塞了,導致後方的小血管雜亂的生長;因為血流量不夠,這些小血管長得又細又小。」這些醫學解釋往往令聽者頭痛;緊接著,醫師以最簡單又容易聽明白的話語給他們最沉痛的打擊:「說白一點,這就是一種缺血性腦中風。」其實,蓉蓉在洗澡時的握拳、嚴重嗆奶都是一記記的警鐘,他們並非渾然未覺,只是不曾往最壞的方向思考;「中風?她還只是個嬰兒怎麼會中風?」蓉蓉的媽媽幾乎驚叫出聲,這個解釋雖清楚明白,卻像一個謎團,她糾纏其中,解不明白。直到日後心情稍微平靜下來,在閱讀大量資料之後她才知道,「毛毛樣腦血管病變」原來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疾病,發病年齡從六個月到六十幾歲都有可能,尤其好發於十五歲以下的兒童,或是三十到四十歲之間的年輕人。面對這種罕見疾病,並非無法可解。醫生建議,蓉蓉可以做腦血管繞道手術;他有信心地說,院內曾替一個跟蓉蓉年紀相仿的孩子做過一樣的手術,手術非常成功,癒後狀況相當良好。他們動了手術,在蓉蓉媽媽生日的前一天;手術後,她失去了過生日的興致。因為,一樣的疾病,一樣的手術,預後狀況卻往極端的方向發展:蓉蓉沒有那個孩子的幸運,做完右邊的腦血管繞道手術後,她不僅腦部塌陷,還出現大量的腦積水;醫師緊急再次動刀,為她放置引流管,但是奇蹟並沒有降臨。「那是我人生噩夢的開始。」蓉蓉的媽媽自言,在蓉蓉發病之前,她是一個快樂的女人。早早就從美容師、專櫃櫃姐的身分退下,生活無憂無慮,生活中最常做的娛樂就是跟姊姊一起逛百貨公司、做臉洗頭;從蓉蓉倒下那一刻起,她卻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看護。腦積水、胃出血、吸入性肺炎、癲癇反覆發作,至花蓮慈院之前,整整快要六年的時光,蓉蓉飽受折磨;不僅連左邊也緊急做了腦血管繞道手術,為了保命,甚至還做了胃造廔口與氣切。蓉蓉媽媽學會操作呼吸器、甦醒球,連抽痰的動作都比剛到院實習的護理師還要熟稔快速;每一個動作都像是演練過數千萬回的教官,完美優雅,沒有一絲遲疑。有人曾問她:「抽痰這件事情,很多家屬都做不來,因為過程中患者會很不舒服,家屬會不忍心,妳怎麼可以做得這麼好?」「為了守住她那一口氣!我告訴自己我不是媽媽,我是護理師。」她平靜的雙眼中沒有一絲波瀾;多年來,照顧蓉蓉的生活早已將她的情緒消磨殆盡。「每次要去接大女兒放學時,我推著蓉蓉前往學校的路上,有時見她一口痰卡著,顧不得旁邊那麼多雙眼睛,我還是得在路邊替她抽痰。」那段路程才短短十五分鐘,她經常要走上半個小時,往往是邊抽痰邊等著大女兒放學。她的心思全放在蓉蓉身上。有一回,她發燒到四十度,緊急送醫;醫生告訴她是腎臟發炎,必須住院幾天。但是,只要點滴打完一拔針,她就會偷偷溜下床、騎上機車,回家看孩子;「因為全家只有我敢替她抽痰。」慈院團隊的診治 即使她奮鬥多年,蓉蓉雖然活著,但就只是了無聲息地躺著,只有在抽痰或是極度不舒服才有大幅度的動作。她不願放棄,轉診各院,並試圖在網路上尋求解方。最終,她帶著女兒來到我的門診。她當時走入我診間的那一幕,我始終無法忘懷:她推著一臺推車,車上除了幾乎接近全癱的蓉蓉,還有一大疊的病歷資料,六年來的就診紀錄無一遺漏。我花了一些時間,仔細閱讀這些病歷,心中充滿著惋惜,卻不敢出聲,只能在心裡喃喃自語:「怎麼會開刀開到腦部萎縮了呢……」然而,醫生的本分並非打擊患者與家屬的信心,而是要幫助他們迎向希望。「她罹患的確實是毛毛樣腦血管病變,日本人又稱這個病為『煙霧病』,因為小血管細如煙霧。」我告訴她,這個病好發在兒童時期,顱內內頸動脈到中大腦動脈交界處為何會萎縮狹窄,至今仍舊是個謎,也因此讓她發病的症狀像中風一樣;蓉蓉發病得早,有些人拖到成年甚至會引起腦溢血。「當時選擇做腦血管繞道手術是正確的。」我知道,蓉蓉的母親始終認為那是個錯誤的決定,因此才害了孩子的一生;五年多來。她一直將自己關在自責之中,難受得像是溺水般。「只是,問題在於,接血管的切口只有零點三公分而已;以我的經驗標準,必須要零點六公分才能夠引接足夠的血流。因為血流量不夠多,她後續的恢復就不盡理想,再加上其他的併發症狀,蓉蓉才會這樣持續惡化下去。」「那麼,我們要再動一次刀嗎?把切口弄大一點?」她眼底湧現的不再是淚水,而是希望。我的想法並非如此:「開腦是大刀,更何況她小小年紀就已經動過四、五次的腦部手術了,其中的風險不可不謹慎。既然這個手術已經完成,雖然血量不夠多,但我們可以運用其他方式幫助蓉蓉恢復。」首先,我們必須先解決她水腦的問題跟癲癇的情況。根據蓉蓉媽媽說,她兩歲半發生過一次大癲癇後,癲癇的狀況就像開關被啟動,從此不再受控;尤其夜裡更加頻繁,嚴重時甚至連呼吸都停止了。她苦笑著對我們說:「因為她的癲癇,我已經好多年夜裡沒有好好睡過了。」聽到我們要為蓉蓉做引流手術,媽媽當下就拒絕了,她的字句間充滿著譴責:「以前蓉蓉做過兩次,這兩次卻讓她的病情愈來愈嚴重,甚至造成慢性顱內積水的狀況。」「以前的醫院做法是傳統的引流手術,跟我們要做的腰椎腹腔引流手術不同;我們的手術,管線短,不用開腦,傷口小,風險也小。」我以為這番話可以動搖她的堅定,但過往的不快回憶猶如一張黑網將她包得密不通風,她最後仍拒絕了我的提議。我請她務必三思,解決蓉蓉腦積水的狀況是首要之務,之後的其他治療方法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顯現。她在思考的同時,我緊接著告訴她我們第二項治療:「蓉蓉癲癇的狀況,之前一直以藥物控制,我看她的藥量愈吃愈重……蓉蓉現在睡著的時間是不是比醒來的時間長?」她嘆口氣,間接給予肯定的回答。「我們神經外科的蔡昇宗醫師在迷走神經電刺激手術治療方面是頂尖的高手。」我告訴她,這個手術可以有效控制蓉蓉癲癇的狀況;蓉蓉的癲癇若能緩和,我們才能接著談論她的未來。這個手術並不困難,但要價昂貴;日後還要更換電池,電池費用也是不斐。不過,對於這個提議,蓉蓉母親卻眼也不眨地點頭同意。後來我們才知道,她為了要讓蓉蓉做這個手術而四處奔走,向各大社福單位與基金會請求援助,最後才終於湊到足夠的手術費用。緊抓著希望,是這近六年來她最虔誠的信念。手術過後,我們再搭配輕微的抗癲癇藥物,蓉蓉清醒的時間愈來愈長。在癲癇控制之下,原本眼神難以對焦的她,漸漸地可以與我們四目交接;有一次,她看著我好一會兒,甚至還對我微笑呢!當美好的光灑進窗來,無害的塵埃漂浮其中,也會讓人覺得浪漫,我於是又向蓉蓉的母親提議引流手術。我告訴她,解決蓉蓉水腦的問題是根本;水腦問題解決之後,才可以真正看見蓉蓉身上奇蹟能有多大。這一回,她點頭同意了;引流手術後的成果,也讓她興奮不已。蓉蓉開始有了各式各樣的表情,變得逐漸有力氣。媽媽笑說:「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她現在竟然可以跟姊姊搶玩具了!」她那開懷的神情就像一朵花,無畏寒冬凜冽地慢慢綻放;這是她這麼多年來,真正打從心底發出的笑靨。「我的手是不是很醜?」蓉蓉的媽媽攤開十指,纖細的指頭上佈滿著死皮以及裂痕。她的問題沒有得到任何肯定的回應,沒有人捨得嫌厭一位悉心照料病兒的母親那雙滿目瘡痍的手,也沒有人會不捨地別開眼;反之,心裡是盈滿著動容,因為那是一種印記,名為母愛。此時的蓉蓉,在病床裡正在自個兒玩;今天,她靠自己的力量,已經坐起來整整一個多小時,破了她自己這七年來的紀錄,也顯示蓉蓉愈來愈有力氣,正朝著復原的方向緩慢前行。看著小生命的強韌,我們也堅信,蓉蓉絕非是那個被算命師預言活不過六歲的孩子。再過幾天,她就要過七歲的生日,而我們相信,我們會看著她長大;終有一日,她會從女童成為女孩,再從女孩成為女人,傳承著她母親的堅強與勇敢。林院長的大腦小教室:迷走神經電刺激晶片植入癲癇是腦部神經細胞不正常放電所致,發病時不僅會影響到意識、動作、感覺,許多幼童因此產生口語表達能力遲緩、動作不協調等病癥。一般而言,癲癇可以藉由抗癲癇藥物獲得有效控制,但有一部分患者無法藉由藥物控制癲癇病情。因此,二○○七年,衛生署通過以迷走神經刺激器做為新的癲癇輔助治療方法;此手術是將電極晶片植入視丘的前核或是將線圈圈在頸部的迷走神經,以適當的電流刺激,調節患者腦內的不正常放電以改善癲癇狀況。(本文摘自經典雜誌《能醒能走:林欣榮教授的腦醫學救命筆記》)
-
2020-10-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日子
【編者按】一位照顧智障女兒多年的母親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意外地發現女兒非但沒有因為學校改變許多日常規則而無所適從,反而因為全家整天看著電視有關疫情的報導,而發現「智能障礙的孩子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報導資訊,學習防疫措施平安度過疫情」。醫病平台有幸邀請到兩位精神科前輩對於這種現象發表意見。國內兒童精神科權威的宋維村教授引述台灣自2016年加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出的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的親職技巧訓練計畫(CST),以幫助包括智障、自閉症等發展遲緩兒童的照顧者的經驗,證明我們能有效促進照顧者的親職信心和技巧,也能促進他們的孩子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的能力,並減少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國內推動「精壯道」多年的胡海國教授也利用這令人振奮的個案,提出由精神健壯所產生的精神韌性,使小暄暄有穩定之情緒,能安靜地思考、學習,能在行為上展現得宜,且有穩定的身心反應,不致壓力過強。小暄暄在媽媽和全家人的照顧下,全家總動員一起用心面對疫情,小暄暄充分發揮她長期的學習經驗,開始啟動她長年所建構的,擁有自信和自我效能的腦功能(雖然是智能障礙的腦),因而隨家人、隨媽媽,完成必要的防疫動作,且可為其他院生的模範。醫病平台在此感謝小暄暄的母親願意與我們分享這令人振奮的真實故事,以及兩位專家的精彩論述,更希望這些文章可以帶給家有智障兒的親人信心與希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我特別的恐慌,原因是我的女兒小時候曾經因為感染EB病毒重症病危,救治後後遺嚴重的癲癇及智能障礙。這次的疫情勾起了我當年對病毒的恐懼,我害怕到不敢出門、不敢與人接觸、不敢讓孩子去教養日托中心學習,把自己和孩子緊緊的關在家裡,集中一天購物,出門一定戴口罩眼鏡帽子,自己和家人返家一定先沐浴更衣才能入內,這樣的日子我意外的發現女兒沒有因為關在家裡的日子退步,反而更進步。 年初疫情剛爆發時,全國人民上下一條心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醫院與相關單位、機構也做嚴格的管制與分流,這些措施與生活上的改變對智能障礙的孩子來說會有理解上的困難,他們不懂為甚麼要突然改變,時間久了甚至出現情緒上的衝動與不配合,女兒平日去的教養機構的院生們就發生這樣的情況,住宿生與日托生要樓上樓下分開區域活動,平日習慣的工作與生活方式也被迫改變,院生們按耐不住疫情期間行動自由的限制約束以及戴口罩的要求。但我發現這些疫情期間的種種改變與防疫措施,並沒有造成女兒的排斥與困擾,女兒相當配合,甚至超乎我想像,我想這要歸功於「電視」的功勞。在疫情期間,我把家裡的電視全天候播放,重複地播放新聞報導、談話性節目,我意外的發現女兒的眼睛開始會注視電視,會問我甚麼是病毒?隔離是甚麼意思?問我民眾排隊在做甚麼?看見衛福部長的記者會,會指著部長說陳時中、阿中!輪到其他官員說話時會問我他們是誰?看到國外疫情報導時,問我病人及哭泣的家屬怎麼了?尤其是不斷重播的疫情中心政策宣導短片,女兒從短片中學會正確戴口罩與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而且理解為甚麼要這樣做,不會隨意拿下口罩。女兒高度配合防疫措施讓我相當意外。 曾經看過報導說看電視不好,電視看久人會變笨。但我卻發現電視可以幫助我提供訊息刺激女兒學習進步,智能障礙的孩子也和一般正常孩子一樣像塊海綿,隨時都在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學習,不必太侷限要以甚麼方式教育他們,讓孩子以生活化的方式自然學習,其效果有時是我們父母想像不到的。疫情期間女兒向教養日托中心請假四個月,老師本以為女兒返回恐會有適應不良的情形,但意外地發現女兒適應得非常好,就像沒請過假一樣,且自動全程戴口罩,不會任意拿下口罩,對其他院生起了示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日子裡,我見證了智能障礙的孩子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報導資訊,學習防疫措施平安度過疫情。
-
2020-10-12 該看哪科.兒科
聽損兒手語納早療是否成行? 社家署:從社區推廣
聽損兒從小聽不到、聽不好,進而影響學習和認知能力。因此家長有感於聽障幼童得進入啟聰學校後才能接觸手語,錯失黃金學習期,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推動台灣手語納入語言早療」,希望能在各醫療院所、早療單位、機構增設手語為早療項目之一,使語言早療不再只是單一口語治療。對此,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由於手語教學者及手語翻譯員非醫療法規認定的醫事人員,因此不會把手語作為健保給付的早期療育項目,但會從社區可能接觸到聽損兒的人員著手,推廣手語。據衛福部國健署2019年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每千人中三至四人為聽損兒,若以2012年至2019年統計,已發現5817個先天性聽損寶寶,至今平均每年約發現近800位聽損寶寶。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宜靜表示,一般聽損兒童會在一歲後語言發展期,因學習遲緩而被父母發現,然而因已過出生後六個月的黃金治療期,即便接受治療,復原結果常不如預期。針對聽障兒有「1316確診原則」,國健署自2012年起補助本國籍出生三個月內的新生兒聽力篩檢,建議出生一個月內做篩檢,篩檢出是先天性聽損孩子,建議三個月內進一步做更精確的檢查以便確診,確診後一個月內選配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等輔具,並於六個月內完成療育,例如接受聽語療育,協助幼童透過聽覺學習語言的機會。馬偕醫學院聽力與語言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陳怡君說,三至五歲是語言學習黃金期,若是給予大量的語言刺激,可以幫助孩童學習詞彙,對認知發展很重要,因此鼓勵父母從小盡量和孩童說話就是這個道理。然而聽損兒從小聽不到、聽不好,往往就無法說,進而影響詞彙的學習和認知能力。因此介入策略上,常使用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等輔具,讓其能「聽到」以接受大量刺激。但陳怡君說,不是所有的聽損兒童都能藉由聽覺輔具的幫助,順利學習口語,例如有些聽損兒便不適合開刀裝電子耳,且就算裝了電子耳,這些孩子也要先經過復健,學習分辨聲音後,才能進一步學習口語。不過,手語就無此問題,透過視覺線索加手勢清楚,能幫助聽障兒理解字句意義,引導幼兒學習發展。因此聽損兒若能及早開始接觸手語,日後的認知發展、學業表現、人際互動就不會因聽力障礙而有所影響。馬偕醫院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馬偕醫學院聽力與語言治療學系系主任林鴻清則表示,雖然聽損兒在臨床的語言治療上有手語介入的必要,但語言治療師除非個人有興趣學習,否則很少接受過手語訓練,難以提供手語的早期療育,也是現行將手語納入早療的難處。 但我國過度重視「口語」,「手語」被視為是最後萬不得已的選擇,因而延後學習手語的時間,錯失手語學習關鍵期,可能造成聽損兒童的語言剝奪。因此,陳怡君認為確實應將手語納入聽損兒的早期療育項目之一,且手語已納入國家語言發展法,可以推行雙語教育,口語和手語並行,讓聽損兒在口語發展走不通的情況下,也能及早有手語的溝通管道。針對此提案,衛福部社家署日前也已舉行專家會議討論。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由於手語教學者及手語翻譯員非醫療法規認定的醫事人員,加上專家學者皆認為手語不應只是放在醫療院所,而是應在生活中推廣,因此不會把手語作為健保給付的早期療育項目。她強調,手語雖沒有納入健保,但該署本來就有早療補助範疇,會以公益彩券回饋金方式將手語課程或相關訓練等項目,納入補助計畫。而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因過去服務口語表達不好的心智障礙者,如智能障礙、自閉症、腦性麻痺等,有自己一套手口語教材並推動多年,因此由該基金會承接此次手語教材編纂的工作。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語言治療師席芸表示,聽損兒和心智障礙者還是有許多不同,因為聽損兒智能能力沒有問題,只是少了語言刺激。而在聽損兒的教學治療中,手語只是其一,還包括讀唇、聽覺口語法、聽能復健、圖卡等,都可作為輔助,因此教材還需重新研擬,預計明年可完成,並開始推廣。但陳怡君對於社家署「將手語落實在生活」的說法僅能「部分同意」,重點還是在於如何執行。因為許多聽損兒是在聽力篩檢時確診,醫療院所可能是父母最早可以求助的對象。因此,陳怡君認為,如何讓父母和聽損兒獲得學習手語的管道,讓聽損兒父母像一般父母可以在聽力正常的嬰兒耳邊不停說話一樣,及早給予聽損兒語言刺激,才是最重要的。
-
2020-10-11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除了流感疫苗 專家提醒:成人也要接種的9種疫苗!
公費流感疫苗10/5開打,今(2020)年民眾因為COVID-19疫情防疫意識提升,預期接種狀況更為踴躍,為節省等候排隊的時間,鼓勵民眾於10月5日開打後,可先向合約院所預約;若院所僅提供現場掛號,請民眾可先電話詢問合約院所疫苗剩餘情形後再前往,合約院所名單可透過疾病管制署流感防治一網通、疾管家或1922防疫專線查詢。也請醫療院所預先安排預約接種及現場掛號動線,做好人潮分流,避免排隊動線混亂,並讓預約者優先接種疫苗。衛生福利部指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與去年相同,包括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國小至高中(職)學生、50歲以上成人、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孕婦及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安養、養護、長期照顧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醫事及衛生等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及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動物園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人員等,除學生於校園集中接種外,其餘公費對象可於10月5日開打後,攜帶健保卡及相關證明文件(如: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等)前往合約院所接種。衛生福利部進一步表示,今年提供的公費四價流感疫苗共有3家廠牌,其中2家為雞胚胎蛋培養,1家為細胞培養,均經食品藥物管理署檢驗合格,品質安全有保障。民眾於接種前應由醫師進行評估,已知對疫苗成份過敏者或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反應者,不予接種;發燒或有急性中重疾病者,請待病情穩定再接種。為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民眾前往醫療院所或接種站接種時,應佩戴口罩、適度保持安全距離及落實手部衛生等措施;接種流感疫苗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休息觀察至少30分鐘,待無不適再離開,另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等,一般會在發生後1至2天恢復,若有持續發燒、意識或行為改變、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異常狀況,應儘速就醫並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管署。因為擔心感染流感再加上新冠肺炎會讓自己和家人置身危險內,本來只有家有年長者或幼兒的成人才會主動自費打的流感疫苗,今年則是疫苗還未開打,很多診所就已經被預約一空。除了流感疫苗以外,還有什麼疫苗是成人應該接種的嗎?很多人都以為我們小時候所有傳染病的疫苗全都打完了,但其實疫苗有它的時效性,有些有二十年,有些則只有十年,流感因為病毒變異性很強,所以一年要打一劑針對當年預測會流行的幾種病毒株的疫苗。也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除了萬眾齊待的新冠肺炎疫苗以外,很多過去大家忽略的疫苗重新受到重視,以下我們來為大家介紹還有哪些疫苗,是成人應該要趕快去打的。流感會引起全身症狀,第一個必打疫苗因為感染流感,會引起從呼吸道,到全身痠痛等全身性影響,加上從過去的經驗得知,感染流感再併發肺炎雙球菌會讓病情更嚴重,因此在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到開打仍遙遙無期的情況下,所有醫師都建議先預防流感,避免兩種病毒夾擊而引發重症,因此現在世界各國都在搶流感疫苗。所以在新冠肺炎疫情捲土重來前,大家絕對不要錯過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上呼吸道感染後,很容易併發肺炎,這不只好發在兒童,根據疾管署統計,每年的嚴重性可能致命的「侵襲性肺炎」,約有六到七成是發生在五十歲以上,若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感染肺炎鏈球菌,死亡率超過25%,若併發腦膜炎或敗血症,死亡率更超過30%以上。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醒,雖然目前國內針對75歲上以有公費23價肺炎疫苗,但是它是以23種肺炎雙球菌血清的「莢膜多醣體」當抗原,這種抗原只能留在血液,無法預防血外感染,研究顯示多醣體疫苗無法引起免疫記憶,保護期只有2到4年,兩年內的保護效果不到一半,即使連續接種也無法提高抗體反應,而且容易引起敏感反應。因此目前多鼓勵接種13價肺炎結合型疫苗,可以將肺炎鏈球菌莢膜多醣體跟載體蛋白質接合在一起,改進T淋巴細胞依賴型反應,吸引B細胞產生免疫記憶高的IgG。50歲以上、合併糖尿病、心臟病及癌症等肺炎鏈球菌感染高危險群,最好接種13價肺炎疫苗。帶狀疱疹疫苗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大家注意到個人免疫問題,帶狀疱疹被認為和流感和肺炎併列為「秋冬三大流行病」。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提醒,秋冬季因為天冷、壓力大,是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好發的季節,尤其五十歲以上、六、七十歲的長者特別好發,約有二、三成的人一生中至少會得到一次帶狀疱疹,而更要注意的是,年紀愈大的帶狀疱疹症狀較嚴重,而且更容易留下神經痛後遺症。神經痛後遺症不只一般的止痛藥無效,患者甚至得服用到抗癲癇藥物止痛,止痛效果還有限,因此目前建議五十歲以上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五十歲到五十九歲施打的預防發病的效果高達七成,六十歲以上則是五成。施打疫苗者即使發病,水泡發疹數大幅減少,疱疹後神經痛的預防效果高達近七成,特別是年齡愈大者的預防效果愈好。水痘疫苗日前成功嶺爆發役男群聚感染水痘,由於成人感染水痘後容易併發嚴重病情,多數發病者發病後都住院療養。黃玉成提醒,成年人才感染水痘,包括皮膚易併發細菌感染、指數上升、併發水痘性肺炎、易引發血小板低下的出血性水痘,死亡率是兒童患者的數十倍。台灣是2004年才全面施打水痘疫苗,所以17歲以上沒接種過疫苗,如果這些人過去未得過水痘,由於水痘傳染力高達九成,未來若不小心接觸水痘病患,或是帶狀疱疹病人(帶狀疱疹為水痘病毒引起),很容易併發嚴重的水痘病情。因此建議沒得過水痘又沒打過疫苗的成人,建議要接種水痘疫苗。成人最好要補接種的疫苗1.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由於非自然感染,而是由疫苗產生的抗體,有效抗力過了十年效價減半、二十年幾乎失效,因此目前對於許多幼時曾接種過的疫苗,疾病管制署建議成人某些疫苗應該補接種疫苗,增強抗病效力。其中麻疹是近年來各國好發的傳染病,尤其包括歐洲和日本等許多國家的麻疹接種率低,抗體不足者接觸到麻疹病人發病率幾乎百分之百,病毒傳染力超強以外,成人感染後併發中耳炎、肺炎與腦炎的機率高,因此建議若需出國到麻疹疫區前宜補接種疫苗,19歲以後到65歲間建議宜補打2劑。2.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相關疫苗建議每10年接種一劑。3.日本腦炎疫苗日本腦炎易併發後遺症,因此建議在十九到六十四歲成人宜接種一劑,六十五歲以上再補接種一到二劑。4.B肝疫苗、A肝疫苗雖然台灣自民國87年起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但是三十四歲以上成人仍有部份民眾無B型肝炎抗體,為預防B型肝炎,建議沒有抗體的成人宜接種3劑疫苗。另外部份新生兒接種過疫苗的民眾,年過二十歲就驗不出抗體,針對這些族群,建議宜再補接種疫苗增強抗體。現在的國人多無A型肝炎抗體,倘若要出國到A肝疫區,或是國內有小型群聚感染時,建議接種二劑A肝疫苗。5.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十九到四十五歲三劑108年國內在女性十二到十五歲有公費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接種政策,可預防子宮頸癌等多項癌症,一般建議女性十九到四十五歲的女性可以自費接種。
-
2020-10-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向COVAX買疫苗28.5億?比起紓困出手千億 專家說合理
馬國新聞網站報導,根據馬國提供給COVAX的預付金額推估,推估台灣若打算為20%人口、460萬人購買新冠肺炎疫苗,預付金至少約台幣28.5億元。專家表示,這價錢屬合理範圍,至於何時能取得新冠疫苗,因疫苗仍研發中,今年底恐有難度,若能在明年第一季取得,就已算極快的進度。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我向COVAX購買新冠疫苗,的確是10月9日付款,但無法透露數目和價錢。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指出,疫苗是否划算,視取得時間而定,希望可在明年二月前取得,讓國人及早獲得保護,恢復國際經貿往來,可說划算。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中國附醫感染管控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一般來說,疫苗施打應以覆蓋率達六成為目標,但迄今新冠疫苗尚未上市,在COVAX合理分配下,台灣若能分得兩成、460萬人的劑量,已非常不容易。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新冠疫苗現在是「賣方市場」,台灣能簽約加入COVAX,已非常幸運,即便當作是「買保險」都好。10月9日付出預付金之前,相信指揮中心與相關單位皆已聯繫並討論,且該平台分配疫苗給全世界的售價應一致,因一人得打兩劑,若平均一劑單價落在台幣1000元以內,都屬合理範圍。黃高彬分析,28.5億元看以龐大,但且政府紓困振興預算一出手都是幾十億或百億元,疫苗預付金不到卅億元,「真的是小錢」。他進一步解釋,台灣新冠疫情控制佳,若COVAX分配到的疫苗數量可涵蓋全民二成,應以政界與商業人士國際往來、醫護人員、年長者等三大高危險族群為優先施打對象。有些民眾一輩子根本都沒出國過,或是一直待在自己的故鄉、生活相對單純,黃高彬說,受感染可能性很低,在疫苗施打上就不會是優先順序。
-
2020-10-09 科別.兒科
孩子挑食原因 專家:小時候太少吃苦、吃軟不吃硬
一個人是否挑食,取決於小時候的飲食習慣。專家指出,孩童六歲以前若太少「吃苦」、「吃軟不吃硬」,長大後願攝取的食物種類大幅限縮,易導致營養失衡。如何讓孩子愛上各種蔬菜和五穀雜糧?營養師建議在蔬菜上加點料,比如山藥加蒸蛋,去除山藥在部分小孩心中黏而無味的口感,就能食得下嚥。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分析,蔬菜常成為小孩挑食的項目,是因植物的苦味多於肉類,相較之下不可口。北新國小教師李雅菁則說,現在不少小孩在隔代教養環境長大,成長時期跟著祖父母吃較軟的食物,影響咀嚼能力。中小學營養午餐業者也為配合學童飲食情況,很少使用胡蘿蔔、茄子等常遭排斥的蔬菜。久而久之,又苦又硬的蔬菜,成孩子的拒絕往來戶。但李婉萍從營養學角度指出,全榖雜糧、蔬菜、乳品等六大類食物缺一不可,舉例來說,有人是典型「澱粉控」,只吃白飯不吃肉,易導致維生素B一攝取不足,走路不穩、學習能力不佳。建議讓孩子在每類中愛上三種食物,才不易演變成挑食兒童。蔬菜又是六大類中最多人挑嘴的一類。李婉萍建議家長從不苦的深綠色蔬菜著手,讓孩子習慣吃菜。家長習慣把各項食物打成糊狀,不過孩子約一歲半就可以吃切碎的菜,建議改讓他們單吃菜葉,習慣菜味也訓練咀嚼能力。替苦味較重的蔬菜裹上「糖衣」,融入孩子喜愛的味道,也是改善挑食的方法之一。李婉萍以秋季蔬菜為例,牛蒡可加入麵糊,做成海鮮煎餅;芋頭可做成芋頭西米露;菱角可與沙拉攪拌;蓮藕可改裝為蜜汁蓮藕或蓮藕湯;山藥可做成山藥蒸蛋或加糖,消除孩子對山藥「黏黏的」、「沒味道」等負面印象。李婉萍也說,家長假日可結合食農教育,帶孩子實際去看食材的產地源頭,比如苦瓜為什麼苦、茄子如何種植,化解孩子初次見到蔬果的「食物恐新症」。部分孩子因不知道蔬菜味道、害怕嘗鮮而挑食,若深入認識食物,有助降低恐懼和排斥感。
-
2020-10-08 該看哪科.婦產科
避免再早產!815公克的女嬰媽生二寶子宮頸環紮降風險
815公克的巴掌仙子寧寧宣布當姊姊了!2018年新竹縣1名出生早產女嬰「寧寧」,因早產器官未發育完成,加上初期的生理性脫水,體重一度下降至688公克,伴隨著消化狀況不佳、呼吸窘迫等狀況,經醫療團隊3個月細心照護下,長胖到3000公克平安健康出院;為降低再次早產風險,范媽媽生二寶時,醫師特別安排「子宮頸環紮手術」,讓弟弟迪迪今年9月懷胎足月見客、體重3350公克,姊弟倆出生體重相差超過4倍。東元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吳瓊惠表示,一般來說,曾有過早產經驗再次早產的機率也會跟著提升,因此在范媽媽懷孕4個多月時,安排子宮頸環紮手術,預防子宮頸擴張並加強拉力,搭配安胎處置,做好萬全準備,讓媽媽狀況穩定,可以在家裡自主安胎不必住院。范媽媽表說,看到二寶足月健康出生真的覺得很欣慰,也感謝醫師依她的身體狀況適時調整安胎計畫處置,懷胎8個多月還能出遠門旅遊放鬆心情,不必像第一胎過度緊張,而最讓她擔心的寧寧,如今也上托嬰中心,有東元婦兒科團隊的細心照護,以及一路上醫護人員給予24小時諮詢,讓她能安心待產,「有信心再拚一胎!」東元醫院兒科部部長王昱程指出,早產兒在照護上是相當辛苦的過程,因為早產兒有潛在併發症,若在生產初期沒有妥善預防,併發症可能變成終身的後遺症,如高度近視、肺部發育不良、短腸症及腸壞死,嚴重甚至導致死亡。王昱程說,許多文獻指出,新生兒營養攝取不足可能影響腦部發育,需要持續追蹤孩子的生長曲線、留意體重及發育是否有跟上同齡孩子,若有發展遲緩徵兆能及早轉介兒童早療作評估與早期復健,讓孩子追上同年齡足月兒的發展速度。
-
2020-10-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科急診病床占床100% 張上淳:國人防疫確實鬆懈了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各國籠罩在第二波疫情的陰霾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於臉書上提出警訊,兒科病房要滿床了,是疫情爆發以來「前所未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臨床上,患者以及住院病患已經恢復到過往,顯示民眾比過往鬆懈,呼籲民眾一定要維持防疫新生活的建議。謝宗學於臉書粉絲團「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PO文,今天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兒科病床占床率史上最高,達到100%,兒科住院患者多是急性感染症,與成人科多是慢性病不一樣,兒科病房的「超高佔床率」代表著民眾的個人衛生防護習慣開始鬆懈,且鬆懈到疫情之前的水準。謝宗學提醒,冠狀病毒、流感、腺病毒和諾羅病毒等,都喜愛低溫的環境,而冬天也快要到了,兒科病房的高佔床率是一個值得警戒的信號。張上淳表示,台大近幾日就診人數已經回到「過往的盛況」,人潮擠滿大廳,看診及住院人數也與過去同期相當,完全是回到過去的模樣,疫情初期,許多民眾都戴上口罩、勤洗手,讓腸病毒等疫情幾乎消失,從近期就診或住院率來看,確實看見國人對於防疫鬆懈,呼籲國人一定要好好戴口罩、勤洗手,才能防堵疫情。
-
2020-10-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後首見兒科病房滿床 醫師:看到防疫警訊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臉書上表示,今天首次看到新冠肺炎以來,兒科病房占床率達到100%,認為這不是一件好事,代表大家的防疫都已經鬆懈,但是秋冬新一波的新冠肺炎疫情即將來臨,如果這麼鬆懈,恐怕很難像之前一樣,安然度過疫情。謝宗學的發文,也引發意見討論,台中榮總的醫師表示,「我們兩周前就爆掉了」,也有人表示,診所裡面的兒科患者早就人滿為患。今年初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引起民眾一陣緊張,大家請洗手、戴口罩,也使得一些感染疾病相對的降低許多,像是腸病毒、諾羅病毒、感冒等,但是隨著國內疫情的緩解,大家的警覺性也跟著降低,加上目前正值氣候變化、季節交替時間,各家醫療院所的病人又多了起來。謝宗學今天在臉書上表示,因為自己負責急診兒科,上班後都會例行的看一下兒科病房的情況,如果急診有兒科病人進來,狀況需要的,就要進入病房。但是今天看到病房的情況,讓他嚇了一跳,醫院出現新冠肺炎以來,首度的兒科病房100%滿床。他表示,兒科住院病人大多是急性感染症,跟成人科多是慢性病不同。兒科病房超高佔床率,代表許多人的個人衛生防護習慣開始鬆懈,鬆懈程度幾近回到疫情前的水準。因為冠狀病毒、流感、腺病毒、諾羅病毒等都喜愛低溫的環境,對於即將到來的冬季,兒科病房的高佔床率是一個值得警戒的信號。他表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緩解,雖然台灣度過一個相對安全的夏天,不表示冬天也能用這樣的防疫態度安然度過。大家應重拾年初的防疫精神,下一階段的挑戰正要開始。
-
2020-10-07 科別.呼吸胸腔
天氣轉涼溫差大易誘發氣喘 做好3件事控制氣喘不發作!
天氣逐漸轉涼,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氣喘患者,注意氣溫下降多變,適時增減衣服保暖,以防因溫差過大,促發氣喘疾病之發生。氣喘是一種常見且可達嚴重程度的慢性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慢性咳嗽,咳嗽的同時可能合併痰音。由於氣喘患者的呼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易受刺激物影響,且許多氣喘患者會因平時沒有症狀發生或暫時緩解,因而擅自停藥或減量用藥,導致氣喘反覆發作,嚴重時更可能會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12歲以下兒童氣喘的盛行率是5.6%,為避免氣喘發作,氣喘患者平時除避免碰觸誘發因子外(包括:塵蟎、灰塵、花粉、氣溫急遽變化、病毒感染及二手菸、三手菸、空氣汙染等因素),應當規律就診,以及遵從醫師指示按時用藥。面對氣溫變化大的時節,國民健康署王英偉提醒氣喘患者應有效控制疾病,並牢記配合三件事,才能避免因為氣溫驟降溫差大而引發氣喘發作。第一:早晚氣溫變化大,適時的保暖不可少,隨身攜帶小外套、絲巾或圍巾,外出時戴口罩,避免接觸空氣中的汙染物質,以及吸入乾冷空氣,導致刺激呼吸道,引發氣喘。第二:淸晨運動前要暖身,及避免從事劇烈運動,由於清晨吸入大量較冷較乾燥的空氣,就可能引發呼吸道的變化,此外也應避免在空氣污染嚴重的時段或路段,從事激烈運動。第三:按時回診就醫,並遵醫囑正確及規律用藥,及配合專業醫師擬定適宜的治療計畫,調整治療,就能讓病情穩定控制。原文:國民健康署
-
2020-10-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際疫情掃回台灣惡夢重演? 專家建議超前部署關國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均為本國籍,分別自美國及法國返台,歐美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攀升,醫界對於疫情從歐美掃回台灣可怕情景是否重演看法兩極,對抗疫情,專家建議,若某一國家境外移入單日達十位數,就應重啟限制該國入境。年初全球疫情爆發,台灣3月19日實施邊境管制措施,限制非本國籍人士入境,直到6月29日起,參加國際會議及商展、度假打工、實習代訓、尋職等的外籍人士可憑相關應備文件,可向駐外館處申請特許來台。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感染科權威黃立民表示,近期台灣新冠肺炎確診者又現從歐美返台民眾,確實是第二波疫情來襲的前哨;但振興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說,歐美其實沒有熄滅過,只是像波浪般有高低峰差別,但國內經過年初經驗,邊境管制及居檢完善,即使疫情沖回對台影響有限。黃立民認為,迎戰歐美疫情掃回台已無法單純比照年初時的「封島」策略,否則經濟恐吃不消,且已難以單就高感染、低感染國家區別,入冬疫情會出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是否產生抗體等考量因素,認為落實十四天居家檢疫期滿,入境者全篩陰性就能回社區.是相對容易防疫模式。如今對於新冠肺炎將會在入冬後捲土重來的風聲,其實是因秋冬多數病毒活躍性或傳染性高,但李明政認為,如果台灣杜絕病毒來源,即使病毒活性再好,對社區也起不了作用,年初歐美疫情掃回影響台灣,與有一群人未及時居家檢疫或邊境管制及居家檢疫是否完善有關。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年初會關起國門主要是因為不了解新冠肺炎病毒特性,如今已知新冠病毒特性為發病前兩天開始可傳染,發病當天感染力最高,發病第十天無傳染力,依目前居家檢疫14天政策,並未造成本土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