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免疫系統
共找到
1301
筆 文章
-
-
2021-07-09 養生.營養食譜
缺鋅易生病、感染、貧血 營養師推4類食材助補鋅
鋅對人體而言,是重要性僅次於鐵的微量礦物質,在生活當中相當常見,不過還是有部分族群會在無意中遺漏的鋅的攝取。鋅缺乏對人體影響廣泛,若有出現相關症狀建議檢視飲食為佳。 鋅參與人體各項運作,缺鋅影響相當廣泛! 嫚嫚營養師表示,鋅主要在十二指腸被人體吸收,參與各項身體運作,例如維持免疫系統、細胞正常汰換、生長正常發育、維持醣類、蛋白質、核酸的正常代謝等。 對於免疫系統相當重要的白血球,當中含有鋅,鋅缺乏時就容易有所影響,使得免疫功能下降,身體缺乏保護力,容易感冒、生病、感染等。 皮膚、味覺細胞等約每個月都會完整汰換一次,人體缺乏鋅細胞汰換的功能會受到影響,容易有味覺異常、皮膚乾燥、粗糙的情況,傷口也不易癒合,且容易出現掉髮情況。 鋅也攸關DNA合成,對於生展發育、生殖功能正常都有所影響,因此缺乏鋅者也就容易出現發育不良、性功能不成熟的情況,甚至也是不孕症的風險因子之一。 除此之外,也因鋅和DNA合成有關,影響著紅血球的製造,若人體缺乏鋅也容易出現貧血的情況,不單只有缺鐵才會貧血,貧血的原因繁多,缺鋅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鋅也有參與維生素A等營養代謝,若要從肝臟進入血液當中就需要鋅的協助,缺鋅也將導致肝脾功能功能異常。嫚嫚營養師也表示,在1961年就曾有研究人類缺鋅問題的首次報導,該報導指出一名21歲伊朗男子嚴重缺鋅,出現性成熟延遲、皮膚粗糙、肝脾腫大的問題。 常見補鋅4大類食材,黑巧克力也吃得到! 嫚嫚營養師指出,鋅在日常生活相當常見,從各種天然食材中即可攝取得到。在眾多食材當中,但是動物性來源的生物可利用率還是會比植物來源好;生蠔和牡蠣等鋅的含量最高,不過大多數的動物類食材也幾乎都看得到鋅的存在,例如牛肉、豬肉、各禽肉類、雞蛋、鯖魚等都有。而植物類則包括了洋菜、芋頭等,以及紅豆、黑豆、薏仁、芝麻、燕麥等全榖雜糧類,和南瓜子、松子、葵花子、腰果、榛果等堅果類。值得一提的是,可可含量高的黑巧克力當中也有鋅的存在。這些食材適度的攝取、維持營養均衡即可,一般而言成年男性和懷孕期的女性,每日建議補足15毫克的鋅,而未懷孕的女性則建議攝取12毫克。 5族群易缺鋅多留意,以免身體狀況出問題! 即便日常生活中鋅的來源相當多元,嫚嫚營養師還是提醒,有部分族群可能有攝取不足的情況出現,若有出現前述的症狀出現可加以檢視是否有鋅缺乏的問題。包括了年長者、純素者、十二指腸發炎或潰瘍等腸炎性疾病、酗酒者;另外,因為懷孕或哺乳期,鋅的需要量會增加,所以也需要多加注意。 嫚嫚營養師解釋,年長者因為食慾下降、咀嚼功能不佳,常會導致營養不均,包括鋅。而雖然鋅在動、植物都有,但動物性的生物可利用性較高,植物性則容易和其他植酸結合,不易釋放,影響吸收,因此純素者也容易缺鋅。十二指腸發炎者,因鋅主要在十二指腸吸收,發炎也就容易因為吸收不良有缺鋅的情況。而酗酒者常見飲食不正常、腸道的健康狀況不佳,營養素的吸收也會變差。至於懷孕、哺乳者,所需要的營養比一般人還要大,若沒有注意攝取量,也可能出現鋅缺乏。提醒這些族群都應特別留意。 《延伸閱讀》 .缺鐵易疲倦、掉髮、生病 紫菜蛋花湯等5湯品有助補鐵! .防骨鬆不能只補鈣?營養師:如蓋房不能只放磚塊。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7-09 該看哪科.感染科
發燒未必染新冠 強制退燒恐掩病情
新冠疫情流行期,當自己、身旁的親友或不認識的人「發燒」了,許多人會直接聯想到新冠肺炎!做了新冠病毒的快篩或PCR呈「陰性」,就可以安心了嗎?當然不是。發燒是身體發出來的警訊,相關潛藏在身體裡的問題,可能是一些致命的疾病,忽略發燒或僅用退燒藥物處理,將會延誤病情,甚至危及性命。若有TOCC風險 就要篩檢當我們發燒了,要如何處置是比較正確安心的做法?首先考慮本身有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即所謂的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如果有這些風險,就要趕快去做新冠病毒篩檢;其次是重要的生命徵象如何?生命徵象包括血壓、呼吸及神智反應,如果血壓偏低、呼吸偏快、神智不清,二話不說,直接掛急診求助。如果發燒時,沒有新冠病毒接觸的風險,也沒有生命徵象不穩定,此時要留意身體有沒有免疫受損的狀況?例如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糖尿病、肝硬化、腎臟病等,或使用化療、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以及是否為老年人。如果有這些狀況,就算人看起來還好,生命徵象穩定,建議盡快就醫評估。不知病因 恐延誤治療如果自身原來的健康狀況良好,可以先觀察,要多喝水或吃普拿疼,緩和不適,但不要貿然服用抗生素。如果發燒一天比一天明顯,不建議要求醫師給強效退燒藥或退燒針劑,發燒可能暫時退了,但恐怕會掩蓋病情,延誤治療。發燒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但是腫瘤、免疫系統疾病、甚至藥物的副作用等,都可能引起發燒。因此,持續的發燒不適,應與醫師討論,抽血檢驗全血球、發炎指數、肝腎功能,也可考慮做血液細菌培養,安排基本的影像檢查,包括胸部X光及腹部超音波,進一步找出可能發燒的原因。健康出問題 發燒是警訊在新冠肺炎流行期,發燒除了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外,當發燒伴隨生命徵象不穩定時,即使新冠病毒篩檢陰性,也要趕快就醫進一步評估。老年人或免疫受損者的發燒也不能輕忽,因為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就會惡化成敗血症。找不出原因的發燒,不可以只依賴退燒藥,也不應一直服用抗生素。發燒是身體求救的訊號,提醒病人及醫師好好去察覺身體被忽略的健康問題。
-
2021-07-08 養生.聰明飲食
來自天然水果的多酚物質 為何能有助增強抵抗力?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目前研究發現,多酚類物質的生物活性物質,有助於調節免疫,增強抵抗力,也由於具有安全性高、來源天然,不會引起重大副作用等特性,被認為具有很不錯的發展前景。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人們越來越重視怎麼吃會影響身體機能,也希望能夠有更好的的健康資本,營養不良可能會造成免疫系統功能漸弱,而這與平常的飲食習慣有著絕對的關係。營養均衡能夠幫助身體在不友善的大環境下不受影響,也是因為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挖掘出自然界的健康成分,也成為產學業界備受矚目的新話題,而其中又以「多酚」,被認為具有極大的潛力!來自天然的多酚物質可增強抵抗力營養不良,是全世界人體免疫系統不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而免疫系統與人體的生理結構有著絕對的關係,良好的免疫系統可以保護人體避免受到微生物感染,或是降低疾病發生的可能性。而追求健康營養素的時代下,在生命的各個階段,適當的營養攝取能夠確保人體健康。目前,不管是在學術界或是消費者,普遍都認為天然的營養來源比起透過人工合成的營養來源,是更好的選擇。也因為如此,近年來相關研究與產品研發都聚焦在水果與蔬菜中的植物營養素提取,其中又是「多酚」物質討論度更高,過去已有許多研究顯示,多酚物質除了可以抗病毒以外,還因為其內含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有助於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可以增強抵抗力。多酚物質從哪來?2021年4月發表於《Food Bioscience》的研究期刊中提及,多酚物質之所以被學術界認為具有巨大的潛力,主要是因為在臨床醫學的研究上發現,攝取多酚物質,與人體的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抗發炎等生理機能有著絕對的關聯。而像多酚這麼好的天然物質,究竟從哪裡來?目前多酚在市場上,多被作為功能性食品或營養品補充品,它的來源是從多樣化的植物中分離出來,例如:水果、蔬菜、豆類、堅果、種子、香料、茶、咖啡與黑巧克力等,而其中被認為最有潛力的來源是柑橘類水果,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還有其他的營養素,如:生物類黃酮、金合歡素等,同樣能夠為提升健康免疫有所幫助。且在過去研究中也發現,長時間食用多酚物質的人,相較於一般人,由於免疫功能調節得好,確實也比較不容易生病。多酚與免疫系統有正相關其實生活之中,有許多因素會造成免疫系統低下,其中也跟環境壓力也有關。而免疫低下就會造成人類患上許多疾病,生物活性成分之所以可以調節免疫系統,主要的原因來自於這類物質對於人體免疫細胞的影響,能夠有效調節細胞的功能,去平衡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在過去的研究中也發現,多酚對於抗發炎細胞內部的平衡,也有著絕對的影響,並具有多樣化的生理調節功能,這也是為什麼多酚物質被認為具有相當大發展潛力的原因。安全、來自天然,造就未來可創性其實人類在面對大環境的困難時,大自然都已經給出了最好的解決方案,許多植物中都具有生物活性多酚,而多酚最大的優勢就是來自於自然,不管使用在功能性食品上或是臨床醫學的研究,都具有完全的安全性,不會引起重大的副作用。過去多酚一直都被認為是很好的營養物質,目前學術界更進一步的研究更強化它的發展前途,並賦予其更多產品化的發展空間。延伸閱讀▶維生素A是蘋果的60倍!品嚐「黃金莓」的初夏酸甜滋味,現在正是時候▶葉菜類怎麼煮?水煮並沒有保留比較多營養!▶防疫更要顧好免疫力!均衡飲食、適時補充優質蛋白質很重要參考資料▶Polyphenols as promising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for preventing SARS-CoV-2: A review with research evidence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7-05 養生.保健食品瘋
益生菌幫助減肥 吃對才有效果
《微生物學前沿》雜誌多次報導,益生菌是天然存在於腸道中的活生物。服用益生菌補充劑可以通過增強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來幫助保持腸道菌叢平衡並促進身體健康。最近更有「益生菌可以幫助減輕體重和腹部脂肪」的說法,可信嗎?原來許多研究發現,某些乳酸菌家族菌株可以幫助減輕體重和減少腹部脂肪。一項研究報告,發現腹部脂肪過多的人喝了含有益細菌的發酵乳產品,在12周內減了8.2~8.5%的腹部脂肪。2019年的系統綜合薈萃分析,囊括105篇文章和6826名參與者,發現益生菌的治療法,可以減少身體的脂肪、腰圍和體重指數;而在2020年的一篇研究報導,益生菌可以改進身體對胰島素阻抗作用,降低發炎症狀和脂肪的儲存量。在超重和肥胖症方面是潛能最高的治療方法。那麼應該如何服用益生菌才能達到最好的減肥效果呢?首先日常生活中,選擇含有益細菌的發酵食品包括:克非爾Kifir(酸奶)、酸菜,康普茶kombucha(紅茶菌、發酵茶)、發酵奶酪、生蘋果酒醋、泡菜和納豆natto、味噌miso、天貝tempeh。並如下列所示服用才能達到效果。
-
2021-07-05 名人.黃軒
不只抗新冠!醫:將有3種mRNA疫苗問世預防疾病
對COVID-19病毒疫苗,很大貢獻的因素之一,就是人類開始採用了最新的「mRNA疫苗」技術作為疫苗生產。大家都一定以為「mRNA疫苗」技術,只作為COVID-19疫苗使用而已,我們才只有了Moderna和BNT疫苗,你們都錯了!「mRNA疫苗」技術橫空出現,是人類疫苗的里程碑,可以想像成這是疫苗的標靶藥物,這些都是人類未來「預防疾病」的重要工具。因為產生mRNA,可作用於任何疾病預防的標靶,因此未來是預防各種疾病的mRNA疫苗,而不會只是COVID-19 病毒疫苗。據科學研究報導,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的「三種mRNA疫苗」將有助於預防各種疾病。癌症疫苗預防癌症病毒傳播的疫苗已經存在。比如B肝疫苗可以預防一些肝癌,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可以預防子宮頸癌。然而,由於mRNA疫苗的靈活性,人們正在關注開發不僅可以預防病毒引起的癌症, 而且可以預防各種癌症的疫苗。癌症腫瘤含有正常細胞中沒有的抗原和蛋白質。如果可以訓練免疫系統識別這些腫瘤相關抗原,免疫細胞就有可能摧毀癌細胞。癌症疫苗是這些抗原的特定組合,有藥廠已著手開發進行:1.BioNTech與輝瑞合作開發了一種mRNA疫苗針對惡性黑色素瘤有效的癌症疫苗。2.德國生物製藥公司CureVac正在開發肺癌的疫苗,該疫苗已在早期臨床試驗 (Phase 1)中取得成功。3.Moderna公司,設計出一種對每個患者的腫瘤都有獨特作用的疫苗,以訓練個人的免疫系統並訓練身體對抗癌症。這個研究正在第二階段試驗(Phase 2)中,他們甚至期待往個人化的抗癌mRNA疫苗發展。萬用的流感疫苗 如果有一種疫苗可以保護身體,免受所有病毒株的侵害,就沒有必要每年為新的病毒株接種疫苗。1.Moderna公司,針對季節性流感的mRNA疫苗開發計劃。該計劃針對世界衛生組織 (WHO) 預測將流行的四種流感病毒株,找出這些病毒株通用的流感疫苗。通過收集有關流感基因組的大量數據,研究人員找到了該病毒最「高度固定」的 mRNA 代碼。「高度固定」的mRNA代碼,也就是這種 mRNA 代碼最不可能因突變,而引起病毒蛋白的結構或功能突變。研究小組成功製備了,達四種不同病毒蛋白的mRNA混合物,針對這個萬用的流感疫苗接種發展中。2.動物實驗已經有效,對小鼠的研究,發現這種實驗性疫苗,可以針對多種流感病毒株,同時非常有效。研究人員,也正在致力於人體內的「萬用流感疫苗」的開發計劃中。瘧疾疫苗 瘧疾是由單細胞寄生蟲瘧原蟲引起的一種傳染病,由蚊蟲叮咬引起。1.葛蘭素史克製藥公司的研究人員專利的瘧疾疫苗編碼,一種稱為Plasmodium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PMIF)的寄生蟲蛋白。通過免疫系統識别這種蛋白質為目標,就有可能訓練免疫系統根除寄生蟲。2.動物實驗已經有效,這種瘧疾疫苗在小鼠實驗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併計劃在英國進行人體的臨床試驗。這種瘧疾mRNA疫苗是一種mRNA疫苗可以自我複製放大,當mRNA進入細胞時,就會產生一組自我複製放大mRNA的拷貝。因此,只需要生產少量的mRNA,有望成為繼現有標準mRNA疫苗之後的下一代mRNA疫苗。mRNA 疫苗仍存有許多挑戰1.冷凍儲存mRNA疫苗需要冷凍儲存,這限制了它們在發展中國家和偏遠地區的使用。相關疫苗公司,正在致力於開發一種可以冷藏的mRNA 疫苗。(這樣你們買疫苗,也順便買他們的冷凍設備……嘿嘿)2.監管障礙任何新技術的疫苗問世的監測,都必需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COVID-19病毒的大流行,導致mRNA疫苗的快速批准及開發,更提供了大批、現成的人體實驗,為此新技術發展,其監管障礙比往年小很多。3.昂貴另一個問題是太貴了。個人化的mRNA癌症疫苗很昂貴,也並非所有國家都有大規模生產mRNA疫苗的新設施。超乎你的想像我們以為mRNA疫苗,只是為了COVID19 病毒而已⋯⋯殊不知,人類從治療疾病到預防疾病的跨時代會開始,以前認為疫苗接種,只為了產生抗體抵抗病毒、病箘感染的。現在mRNA疫苗新技術,會改變了我們下一代子孫,進入100歲的健康生命著手。你看不到、感受不到那個盛世?不要擔心,科學家已經在著手準備了!mRNA疫苗技術,具有破壞性和創新性,可以克服人類疾病挑戰。「從治療疾病到預防疾病」,改變當前和未來你對疫苗的想像。※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7-03 養生.聰明飲食
食物中毒是什麼?一次了解食物中毒高風險族群有哪些?
食物中毒發生原因是食用受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通常不會太嚴重,大多數人在幾天內就會好轉,但有些人特別容易遭受到食物中毒的侵擾,需保持警惕。食物中毒常見症狀當食物被細菌或病毒污染,例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諾羅病毒,人體吃下肚後,經常會出現下列症狀。1. 噁心、嘔吐2. 腹瀉(可能含有血液或粘液)3. 胃痙攣、腹痛4. 全身乏力、虛弱5. 食慾不振6. 發燒或發冷7. 肌肉酸痛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症狀會在幾天內消失,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應盡速就醫。1. 症狀嚴重,例如:因為反復嘔吐而無法攝取水份2. 數天後症狀沒有逐漸好轉3. 出現嚴重脫水的症狀,例如:意識模糊、心跳加快、眼睛凹陷、排尿很少或不排尿4. 懷孕5. 年齡大於60歲6. 寶寶或幼兒懷疑食物中毒7. 患有長期潛在疾病,例如:發炎性腸道疾病 (IBD)、心臟瓣膜疾病、糖尿病或腎臟病8. 免疫系統功能低下,例如:服用免疫抑制藥物、癌症治療或HIV那些人屬於食物中毒高風險族群?任何人都可能發生食物中毒,但某些人更容易發生或演變成嚴重的疾病,可能原因與這類人群對抗細菌、病毒的能力較一般人弱。易發生食物中毒的人為下列四大類1. 65 歲及以上成年人由於老年人的免疫系統和器官退化,無法像年輕人那樣清除有害細菌或病毒,經研究統計發現凡患有沙門氏菌、 李斯特菌或大腸桿菌食物中毒的老年人中,有近一半人的需要住院。2. 5 歲以下兒童由於兒童的免疫系統仍在發育,因此身體對抗細菌和疾病的能力較弱,當發生食物中毒時,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食物中毒會導致腹瀉和脫水,除了住院機率提升外,也可能因此出現腎功能衰竭。3. 免疫系統功能低下者糖尿病、肝臟或腎臟疾病、酒精中毒和愛滋病,或接受化學療法或放射療法的人群,因為免疫系統功能低下,而無法對抗細菌和病毒。4. 孕婦由於懷孕的緣故,孕婦比一般人更有可能因某些細菌或病毒而生病。 參考資料來源:美國疾病管制局CDC
-
2021-07-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副作用比例較流感疫苗高 新冠疫苗4廠牌副作用比較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0期文/郭岳潭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為了降低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接種疫苗效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宣布已編列40億元經費,6月7日起,符合公費資格者免費接種新冠疫苗,也就是指全民都可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只是接種順位早晚的差別。根據指揮中心日前公布的疫苗資訊,自藥廠採購的AZ疫苗、莫德納疫苗,以及COVAX配送的AZ疫苗,再加上日本無償提供124萬劑AZ疫苗,以及美國提供250萬劑疫苗,還有緊急授權使用的2家國產疫苗,預計8月底將有1000萬劑疫苗到位,屆時將啟動大型接種計畫。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衛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指出,目前新冠疫苗根據製成使用技術,主要分為mRNA、腺病毒載體、重組棘蛋白、減毒等,透過將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質片段注射至人體內,誘使免疫系統產生可長時間抵擋病毒入侵的抗體。目前的新冠疫苗大多需要接種2劑,只有嬌生疫苗例外,通常第1劑疫苗可以激發免疫力,但其強度可能未理想,抗體持續時間也可能較短,是為免疫系統打下地基;第2劑疫苗,則能夠強化免疫反應,讓抗體持續時間更長,依照標準時程打完2劑疫苗,才會有完善的保護。黃玉成表示,如果是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應等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另外,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病患,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國際認證4種新冠疫苗❶AZ疫苗AZ疫苗為腺病毒載體疫苗,根據臨床試驗資料分析顯示,接種間隔12星期且完成2劑接種,保護力可達81%、降低重症風險100%。目前建議2劑間隔至少8星期,而間隔10~12星期,疫苗接種效果更佳。黃玉成指出,根據AZ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常見的副作用及頻率,前3大分別為注射部位疼痛54.2%、疲倦53.1%、頭痛52.6%,再依序為肌肉痛44%、畏寒31.9%、關節痛26.4%、發燒超過38度7.9%。其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硬塊、嘔吐,發生率約為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不常見的副作用,有淋巴結腫大、食慾下降、頭暈、腹痛,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黃玉成提醒,接種AZ疫苗後28天內,若是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何一種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日前國內發生首例接種AZ疫苗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該名30多歲男子,接種疫苗後出現發燒,7天後出現持續性頭痛、腹痛,急診就醫發現是施打疫苗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一度發出病危通知,經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才保住性命。黃玉成指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為接種AZ疫苗後,非常罕見的併發症,接種前請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他提醒,對於AZ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❷莫德納疫苗莫德納疫苗是mRNA疫苗,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成2劑接種,保護力約為94.1%,依國際指引及衛福部建議接種間隔為至少28天。黃玉成指出,根據莫德納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及頻率,包括:注射部位疼痛92%、疲倦70%、頭痛64.7%、肌肉痛61.5%、關節痛46.4%、畏寒45.4%、發燒超過38度15.5%。其他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紅斑、蕁麻疹、泛紅,發生率約為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不常見的副作用為接種部位搔癢,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以及顏面神經麻痺、臉部腫脹的罕見副作用,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黃玉成表示,莫德納疫苗沒有特別的禁忌症,如果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疫苗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則不建議接種。❸輝瑞疫苗輝瑞疫苗是mRNA疫苗,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成2劑接種,7天後保護力約為95%、降低重症風險達95%。根據輝瑞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及頻率,包括:注射部位疼痛84.1%、疲倦62.9%、頭痛55.1%、肌肉痛38.3%、畏寒31.9%、關節痛23.6%、發燒超過38度14.2%。其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腫脹、泛紅、噁心,發生率約為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不常見的副作用,有淋巴結腫大、不適,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以及任一側臉部麻痺的罕見副作用,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黃玉成強調,對於輝瑞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應避免接種,而未預期的嚴重不良反應非常罕見,通常發生在接種輝瑞疫苗後數分鐘至1小時內,包括:呼吸困難、臉部及咽喉腫脹、心跳加速、全身紅疹、暈眩及身體虛弱等症狀。❹嬌生疫苗嬌生疫苗是腺病毒載體疫苗,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成1劑接種,保護力約為57~72%、降低重症風險達86%。根據嬌生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及頻率,包括括:注射部位疼痛49%、頭痛、疲勞、肌肉疼痛38%、發燒超過38度0.3%。黃玉成表示,根據美國FDA報告顯示,與輝瑞疫苗、莫德納疫苗相比,嬌生疫苗的副作用較為輕微且和緩,且無個案在臨床試驗中出現過敏反應;只有極少數個案,可能出現極罕見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分之5,在全球接種嬌生疫苗的700萬人中,僅有8例,接種新冠疫苗整體益處仍大於風險。新冠疫苗副作用,適當休息數天可復原黃玉成說明,接種新冠疫苗後,應在現場觀察至少30分鐘,等待無不適再離開,新冠疫苗副作用的比例較流感疫苗高,可能發生的副作用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千萬不可按揉、可適度冰敷;而接種疫苗後產生的發燒反應,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另外,其他可能症狀,例如: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及發熱,通常症狀輕微,適當休息即可於數天內自行復原。黃玉成也提醒,新冠疫苗接種後,需要2星期後才能產生免疫力,且接種2劑才算完成接種,雖可降低罹患新冠肺炎的機率,但仍有可能感染,仍需做好勤手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才能避免因暴露病毒而受到感染。黃玉成補充,目前國內已通報多例疑似新冠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事實上,不良事件並不等於副作用,不良事件是指注射疫苗後,發生任何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但不一定存在著因果關聯性。另外,根據衛福部建議,目前新冠疫苗不得與其他廠牌交替使用,且新冠疫苗不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最好間隔至少14天。10大類公費新冠疫苗接種對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22日在疫情例行記者會宣布,自7月1日起,開放第一至第八類接種對象「自由選擇」疫苗廠牌,包括AZ疫苗或莫德納疫苗,6月25日公布,疫苗殘劑供未開放類別候補登記;若已完成第一劑疫苗,可依建議接種第二劑時間,以同廠牌完成接種。根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開專家會議,目前公費接種順位:第1類:醫療院所執業醫事人員。 第2類:中央及地力政府防疫人員。例如:海關、警察、消防員、海巡。 第3類: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例如:國際航空機組員、港埠第一線作業人員。 第4類:因特殊情形必須出國者。 第5類:機構及社福照護照顧者與受照顧者、洗腎患者。例如:長照機構住民、照護者及其服務對象。 第6類:75歲以上長者、孕婦。 第7類:維持國家安全運作及社會機能正常之必要人員。例如:軍人、憲兵、運輸及倉儲業者、高中職以下學教職員、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雙北基桃計程車司機、外送員……等。 第8類:65~74歲長者。 第9類:19~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 第10類:50~64歲以上成人。延伸閱讀: 。莫德納疫苗大規模開打,這些是『正常』可能會發生的皮膚反應,不用太緊張 。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猝死頻傳,我該打嗎? 陳亮恭建議4類人先暫緩
-
2021-07-01 名人.黃軒
當疫苗接種率達成群體免疫 新冠仍流行該怎麼辦?
我常常想,如果真的大家都COVID-19達成「群體免疫」了,但COVID-19還在社區流行,大家怎麼辦? 先說,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COVID-19流感化?早上閱讀2篇文章,整理一下,嘗試回答上述問題。反覆感染(Reinfection) 反覆感染,是許多呼吸道病毒的一個顯著特徵,我們在一生中,都已經受到同一病毒種類,不知多少次的感染。確實,人類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和冠狀病毒,普遍一直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產生了,「反覆感染」的能力。在那些已感染COVID-19的患者中,大多數感染,無論其嚴重程度如何,均會誘導COVID-19特異性抗體的產生。但是隨著時間拉長,抗體濃度本身也會下降的,甚至不足以提供長期時間的「殺菌免疫力」,以防止再次感染。 隨著時間拉長1.消失的抗體2.減弱中的免疫3.病毒「免疫逃脫」這些都會破壞或規避免疫系統功能,並允許隨後的COVID-19再次感染。從Pandemic到Endemic?(從全球「大流行」到地方性「流行病」)如果我們免疫系統,接受多次受到病毒反覆感染訓練,免疫系統必須要有產生長期保護身體的能力。不然的話,就會有3個結局1.持續全球流行(Pandemic )2.死亡人數繼續增加3.1 + 2所謂有能力是指,例如1.我們接種疫苗2.體內自己內生免疫記憶細胞,記得之前病毒的攻擊……才真的有能力把COVID-19變化成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 Disease)現在全球正在大規模打疫苗,如果COVID-19仍沒被消滅,就會進入下一場「地方性的戰疫」。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 Disease)已經是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 Disease)的冠狀病毒(coronavirus)早已存在,共有四種:OC43,HKU1、229E和NL63。 1.冠狀病毒感染在自然感染後,同一「冠狀病毒株」,反覆會在1年內,可以受到再感染,這是非常常見的。 2.流感病毒感染同樣的,同一「流感病毒株」,也可在不到2年的時間內,連續發生感染。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也是會在1年內再次受到感染。這些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和冠狀病毒,由於反覆一直在體內感染,才會一直普遍生存在人世間。不幸的COVID-19病毒,很符合這樣「萬世留存」病毒的特質:一時不能殺光的病毒⋯⋯依舊需要1.反覆感染的訓練,來壯大宿主的免疫力。2.也進化COVID-19病毒自己的突變能力。刊登在刺胳針呼吸道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期刊,研究人員使用全法國數據的研究結果顯示1.死亡率:流感死亡率是5.8%,COVID-19死亡率是16.9%(感染COVID-19死亡率幾乎是流感近3倍)。2.需要加護病房治療:感染COVID-19病患,有16.3%需要加護病房治療,比流感患者的10.8%來得多。3.住加護病房天數:加護病房的平均天數也幾近是兩倍之多,意即平均需要加護治療15天,流感病患則需8天。無論是死亡率,需要加護病房治療,住加護病房天數都比流感高太多了。也許是提醒大家,目前「並沒有數據証實流感化後,病毒就會變弱了」。 到達群體免疫了,但COVID-19還在流行,我們怎麼辦?隨著COVID-19疫苗接種率在全球陸續攀升,預期這種病毒將變得流感化之際(我上述已經說明,COVID-19病毒,是完全符合地方性流行的病毒,只要疫苗接種率,已經達成辟體免疫!)。新加坡這個國家,已經正針對如何在COVID-19下,人民可以過著更正常的生活,起草了一份路線圖。新加坡預計到8月9日的新加坡國慶日左右,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完成2劑疫苗接種。新加坡在及時完成疫苗施打的里程碑後(達成全國群體免疫):1.每日只監控有多少重症,而不再是每日監控確診人數(因為已經是地方性的流行病毒)。2.確診者將獲准在家中康復(就像流感病毒感染確診患者,不也是在家休息),減少對醫療體系壓力的擔憂。3.篩檢COVID-19目的:a.不是匡列、隔離人民的工具(因為已經人人有群體免疫)。b.用來確保比賽項目、社交活動和海外旅遊能夠「安全進行」。c.可再度出國旅行,至少是對那些也已控制病毒的國家,而篩檢和疫苗接種則將是「免除隔離」的基本要求。資料來源:Will SARS-CoV-2 become endemic?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COVID-19 and seasonal influenza: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Will the COVID-19 Virus Become Endemic?※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7-01 養生.聰明飲食
每餐最好多吃點!營養師推「抗疫3寶」提升免疫力
國內(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但防疫刻不容緩!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這波疫情確診者以中高齡族群占比高,且幾乎都有慢性潛伏疾病;除了減少外出、戴口罩及勤洗手,若要提升內在防護;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林怡妏表示,吃進去的營養素絕對是關鍵,提供抗疫3寶「CDP」,有助於提升自生抵抗力,避免受到病毒侵襲,「C」是維生素C,「D」是指維生素D,而「P」則是植化素(phytochemicals),3種營養素都可從食物中或營養品取得免疫力。維生素C烹調後大量流失 建議選擇沙拉水果保留營養維生素C對組織修復與免疫系統的運作扮演重要角色,主要對抗自由基、加強抗氧化能力,幫助合成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調節體內壓力賀爾蒙。維他命C容易從蔬果中獲得,林怡妏營養師表示,食物中的維生素C在烹調過程中遇到高溫會大量流失,特別是油炸、熱炒,建議可選擇無須加熱的沙拉或水果,保留較多的維生素C;高「C」水果排行榜包含有紅心芭樂、白肉芭樂、釋迦、龍眼、金黃奇異果、香吉士及奇異果,如果很少吃水果,加上3餐大多是外食族群,蔬果攝取量不足,營養師建議,必須從飲食內容中檢視維生素C是否不足,可詢問專業人士是否需額外補充營養品。維生素D幫助鈣吸收外 還有助於提升免疫力調節免疫系統、降低發炎反應,維生素D功不可沒。一般而言,維生素D主要功用是幫助鈣質吸收,強化骨骼;但其營養素還有抵抗感染,強化抗菌及自體吞噬的作用,保護呼吸系統增加免疫防禦的作用。攝取維生素D的方式為日曬、飲食,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林怡妏說,理想照射時間為時間為上午10到下午3點之間,將臉部、手臂及手掌曝曬,每次日曬10至15分鐘。不過,因疫情期間戶外活動減少,營養師林怡妏表示,從飲食中亦能補充維生素D,植物來源(維生素D2)像是乾香菇、黑木耳及洋菇,而動物來源(維生素D3)包括鮭魚、扁鱈、鯖魚、牡蠣以及蛋黃等;而維生素D3在人體的轉換使用效率比維生素 D2好,營養師林怡妏提醒純素食者,需特別注意維生素D是否足夠。繽紛彩虹飲食法補充植化素 好看又健康蔬果中色彩與香氣,含有數千種不同的天然化合物,亦就是植化素(phytochemicals)帶給人體則能發揮抑制細菌、抗發炎及過敏另外也能降低病毒感染,各種不同的植化素對人體有不同的功能。▸白藜蘆醇:具有多酚類抗氧化素及抗病毒功能,常見的食物有葡萄籽、紅葡萄皮、紫葡萄汁、桑椹、紅酒。▸薑黃素:有優良的抗氧化劑, 有效提升免疫力,常見的食物有薑黃粉、咖哩粉。▸檞皮素:類黃酮抗氧化素,超強清除自由基及抗過敏,常見食物有香椿、蔓越莓、帶皮蘋果、地瓜葉、大蒜。▸甘草根:可抗菌、抗發炎、改善細胞受損、加速細胞修復,常見食物有甘草。▸β-葡聚醣:活化免疫系統、保護呼吸道黏膜,常見食物有菇類、大麥、燕麥、海帶、海藻等。▸兒茶素:超強抗氧化類黃酮素、抑菌抗病毒,綠茶與90%黑巧克力含有此成分。▸接骨木:可改善上呼吸道症狀、增強免疫系統,常見食物有接骨木莓果。「在家自煮防疫」興起,林怡妏營養師建議大家不妨準備多樣化食材,搭配營養均衡的餐點,可增加體內防護力;若外食族食材取得不易的民眾,補充營養保健食品也是方式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何種營養素都需要「適量攝取」,過猶不及都可能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建議使用營養保健食品前可先諮詢專業人員醫生及營養師,依照個人狀況給予適當的攝取建議量。(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北農爆發群聚!蔬果會沾染病毒嗎? 專家曝「自保關鍵」 ·提升自身抵抗力,怎麼吃? 專家認證「5種顏色食物」營養價值超乎意料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研究:輝瑞、莫德納疫苗 保護力可能長達數年
科學家今天表示,輝瑞/BioNTech疫苗與莫德納疫苗,能在人體引發持久免疫反應,可能可以抵禦新型冠狀病毒數年之久。目前已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只要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病毒及其變異株演化結果不會跟現在差太多,接種這2款mRNA疫苗的大部分人可能不須追加注射。最新研究再度呼應這項看法。此外,即使病毒確實大幅變異,接種疫苗前曾染疫康復的人,可能也不需要追加劑量。「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帶領上述研究的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University in St. Louis)免疫學家艾里貝迪(AliEllebedy)表示:「這種疫苗能讓我們免疫力如此持久,這是個好跡象。」研究結果已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上。艾里貝迪與同事上月曾表示,染疫康復者體內能辨認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細胞,會在感染後留在骨髓內至少8個月;另有團隊的研究指出,所謂的記憶B細胞會在染疫後至少1年內持續成熟和強化。研究人員基於這些發現表示,染疫後再接種疫苗的人,免疫力可能維持數年,還可能終身免疫。但從過往的研究未能了解,光靠接種疫苗可不可能產生類似的持久效果。為了找出問題解答,艾里貝迪團隊觀察了記憶細胞的來源─淋巴結。人體在染疫或接種疫苗後,淋巴結會形成一種叫作「生發中心」(germinal center)的特殊結構。生發中心猶如B細胞的訓練營,能讓B細胞更熟練地發揮作用,並學習辨識多種病毒基因序列。這些細胞練習的序列愈多、時間愈久,就愈有可能擊退可能出現的變異株。人體染疫後,生發中心會在肺部形成;但接種疫苗後,生發中心會出現在腋窩的淋巴結,正好方便研究者取得。艾里貝迪團隊一共找來41名接種過兩劑輝瑞(Pfizer)/BioNTech疫苗的人參與實驗,其中8人有染疫史。在這41人當中,有14人於接種首劑疫苗後的3、4、5、7、15週,由研究團隊從淋巴結取得樣本。艾里貝迪團隊發現,在接種首劑後的第15週,這14人的生發中心仍高度活躍,而且認得新型冠狀病毒的記憶細胞數量並未下滑。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免疫學家巴塔查雅(Deepta Bhattacharya)說,通常生發中心在4至6週後就所剩無幾。但mRNA疫苗激發的生發中心幾個月之後都還在,在多數人的體內並未大量減少。上述結果顯示,絕大多數接種過疫苗的人都能獲得長期保護力,至少對現存變異病毒來說是如此。但長者、免疫系統較弱的人,還有服藥抑制免疫反應的人,可能需要追加注射疫苗。至於接種疫苗前曾染疫康復者,則可能完全不用追加。艾里貝迪指出,染疫後再接種疫苗可大幅提升體內抗體濃度,這很可能是因為製造抗體的記憶B細胞在接種前已經進化好幾個月;所幸追加注射疫苗也可能達到染疫後再接種的效果。艾里貝迪的研究並未納入嬌生(Johnson &Johnson)製造的COVID-19疫苗,但他預期這類使用較傳統方式製造的疫苗,免疫反應的持久性可能比不上mRNA疫苗。但有學者認為這種比較不盡公平,因為嬌生疫苗只需施打一劑,若經追加注射,可能也有同等效果。
-
2021-06-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輝瑞莫德納一勞永「疫」? 研究:免疫力持續一輩子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近日一項研究發現,人體在接種輝瑞(Pfizer)BNT和莫德納(Moderna)生產的新冠mRNA疫苗後,體內將引發「持續的免疫作用」,同時可能使人體在數年間保持抵禦新冠病毒的能力。《紐約時報》報導,這支由免疫學家艾比迪(Ali Ellebedy)領導的研究團隊上月發表研究,並推論出「若感染者痊癒後進一步接種疫苗,體內的免疫反應或可持續數年、甚至一輩子」,但目前尚未釐清單單接種疫苗是否會產生類似的長期影響,同時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只要病毒及其變體的進化不會超出它們當前的形式,大多數接種mRNA疫苗的人可能不需要加強免疫。報告顯示,相關抗體在痊癒者的骨髓免疫細胞中存在至少8個月。至於其他團隊的類似研究也表明人體確診後,免疫系統中所謂的「記憶B細胞」會持續成熟、強化至少1年之久,並為製造抗體擔任重要角色。報導提到,人體染病或接種mRNA疫苗後,淋巴結會形成「生發中心」(Germinal Center)的特殊結構,讓「記憶B細胞」知道如何辨識不同基因序列的病毒,只要這些細胞「練習」的範圍越廣、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阻止病毒變種。亞歷桑那大學免疫學家巴塔查亞(Deepta Bhattacharya)透露,接種疫苗後「生發中心」通常會出現1至2周的高峰期,接著4到6周會減弱並幾乎消失,不過mRNA疫苗會激發「持續數月,且大多數人體內都未出現的『大幅弱化』」。這項研究結果代表,mRNA疫苗帶來的免疫力理論上「可持續一輩子」、但難以估算實際長度。不過艾比迪直言「這是非常理想的跡象」,也為疫苗抵抗病毒的前景帶來新的曙光。
-
2021-06-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精油鎮定安神、防新冠病毒感染…醫教4招正確使用
●研究發現,使用精油可安神及輔助減少病毒感染●經由擴香或塗抹精油,可攔截病毒附著於鼻部黏膜●多漱口,有助於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正確使用精油也有幫助。台安醫院家醫科主任、台灣芳香醫學會理事長羅佳琳表示,精油普遍有抗感染的效果,不僅可以鎮定安神,還有助於降低新冠病毒的感染,並且能緩解輕症患者病毒感染的症狀。抗疫 多喝水補充營養素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羅佳琳強調,平常一定要多喝水,也可以補充維生素B群、C、D及鋅等營養素,能修復鼻腔、口腔等乾燥的黏膜,且增強免疫系統的防禦力,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羅佳琳指出,目前國外不少精油研究發現,正確使用精油,例如天竺葵、甜馬鬱蘭、月桂、丁香、檸檬、甜橙、茶樹、大蒜等萃取出來的純精油,不論是擴香嗅聞或塗抹方式,其精油分子可以攔截病毒附著於黏膜上,抗菌、抗病毒能力不錯,進而可以預防及輔助減少流感、新冠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及接觸。新冠病毒 傷肺也可能傷心新冠病毒屬於RNA病毒,羅佳琳說,新冠病毒表面的棘蛋白可以跟人類細胞表面的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非常容易黏附上細胞表面,直接攻擊的細胞類型,包括鼻腔裡黏膜細胞、肺部的肺泡細胞及消化道的吸收性腸上皮細胞,導致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會出現流鼻水、咳嗽、發燒、腸胃道症狀、嗅覺味覺喪失,也可能侵犯心臟及大腦。羅佳琳表示,精油經由擴香的安全性高,在空氣中可以減少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損傷,減少嗅覺喪失的機率;若是在胸口、喉嚨、鼻腔、人中等部位塗抹精油,則可減少呼吸道病毒的接觸,也不會快樂缺氧。精油氣味芬芳,還具有安撫情緒、鎮定安神、改善失眠、心情愉悅、不焦慮等效果,可謂一舉數得。精油可塗 不建議滴口罩上此外,有研究指出,美國牙醫學會建議將某些精油分子加入漱口水中,將有助於阻止新冠病毒進入口腔細胞,或許能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羅佳琳認為,台灣有很多輕症或無症狀者,代表病毒的存在防不勝防,建議平時可以擴香嗅聞精油或塗抹精油,盡力避免病程從鼻咽感染走向肺炎重症。對於不固定活動空間的人,羅佳琳說,配戴精油項鍊或精油扣也是一個選擇,但不建議將精油滴在口罩上。●使用精油防病毒感染4方式1.平時持續使用精油擴香方式,從空氣中攔截病毒,讓人心情愉悅。2.懷疑中獎時,可持續精油擴香及常漱口,塗抹精油在胸口、人中、鼻部及喉部,擋住病毒從鼻咽部附著入侵,強化免疫力、安定情緒、改善不適。3.如果開始發燒,除了醫療診斷及治療外,可繼續精油擴香及常漱口,塗抹精油在胸口、喉部、脊椎及腳底,支持自我免疫力、抗感染,可安定身心。4.對於症狀進入緩解期,除了持續擴香及漱口,可以在心口、喉部、脊椎及腳底塗抹精油,幫助化痰、放鬆支氣管、修復及保養呼吸道,避免再次感染。
-
2021-06-28 該看哪科.眼部
女子左眼視力突退化只見光 竟是急性視神經炎
南投縣一名蕭姓女子雙眼視力良好,就算年過40仍維持在標準1.0,未料今年2月,左眼突模糊,更在一周內快速減退到僅能看到光,幾近眼盲,急向南基醫院求助,診斷是急性視神經炎,經住院及用藥治療3個多月,左眼重拾視力達0.9。南投基督教醫院指出,該名患者今年農曆年後到院就診,稱其左眼視力原本良好,有天卻突然模糊,雖然有去診所就醫拿藥,但沒有好,甚至快速變化,短短一周內就從模糊減退到只能看到光,她很害怕會失明,因此從診所轉往該院尋求協助。南基醫院眼科醫師周介仁說,檢查後發現是急性視神經發炎,導致視力快速減退,若不盡速治療控制發炎狀況,視神經恐會永久損壞,最終導致失明;而向患者說明病情病情嚴重性,排定住院詳細檢查,並進行腎上腺皮質素靜脈注射治療。而急性視神經炎患者前期治療得跟時間賽跑,愈快治癒對視神經傷害愈小,考量患者身體能負荷前提下,以「類固醇」腎上腺皮質素靜脈注射治療,調節患者免疫發炎反應,快速降低對視神經的傷害,並找出視神經發炎病因,以利後續治療。院方表示,住院期間查出該名患者是因為免疫系統異常引發急性視神經炎,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經治療5天出院後,陸續回該院門診治療約3個月,原本只剩光覺的左眼眼睛,現在視力已恢復至0.9,也回歸正常生活。周介仁則表示,為避免復發通常都需找到病因,而免疫系統異常,除了急性視神經炎,也可能出現眼睛疼痛、鞏膜發炎、淚腺發炎、複視等症狀,不可輕忽,患者需按醫囑服藥才不會復發,並保持睡眠充足、規律生活、增加自體免疫力。
-
2021-06-27 養生.聰明飲食
放室溫保存才好?研究教你攝取西瓜營養最佳吃法
說到夏季消暑水果,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西瓜,飽含水分的果實最能解身體的渴。除了消暑補水,西瓜的營養成分也能帶給身體眾多好處。● 幫身體補充水分西瓜的英文叫watermelon,以water命名,就知道它是飽含水分的水果。一杯(約240ml)西瓜含有5盎司(約147ml)的水分。夏天容易脫水,攝取足夠的水分相當重要,有助血液循環、皮膚健康和消化道順暢。此外,還有助調節體溫與新陳代謝。● 卡路里很低,營養素很多西瓜的卡路里和含糖量,比你想像的低。一杯西瓜有11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5大卡熱量,其中9克是天然糖分。含有維生素A、C,支持免疫系統和皮膚健康,還有少量的鉀、鎂、維生素B和抗氧化劑。● 有助降血壓、改善血液循環L-瓜氨酸(L-citrulline)是西瓜中的一種天然物質,已被證實可幫助血管放鬆而降低血壓,西瓜皮白色的部分含量尤其多。L-瓜氨酸對血液循環的影響,也被視為大自然中的威而鋼(透過增加陰莖中的血流量,緩解勃起功能障礙)。● 減少肌肉痠痛在一項研究中,與喝安慰劑飲料的運動員相比,在運動前一小時喝16盎司(約470ml)西瓜汁的運動員,痠痛減輕、心率恢復更快。另一項針對男性跑者的研究發現,與喝安慰劑飲料的人相比,在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前兩小時喝了16盎司富含L-瓜氨酸西瓜汁的人,72小時內的肌肉痠痛感較少。● 有助體重控制以西瓜代替加工甜食,可能有助體重控制。聖地牙哥州立大學2019年一項研究,針對超重和肥胖的成年人,進行為期四周的飽腹感與體重變化研究。結果發現,相同熱量之下,西瓜比低脂餅乾更有飽腹感,且可在進食後持續飽腹感長達90分鐘。此外,吃西瓜的人體重減輕、腰臀比和血壓都下降,抗氧化狀態和血脂都得到改善。● 富含對抗疾病的茄紅素西瓜是茄紅素最佳來源之一,是身體極佳的抗氧化劑,可降低慢性疾病風險,包含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和癌症,以及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粉紅色的西瓜比黃色含有更多抗氧化劑。保存方式西瓜放室溫 能保有最多抗氧化劑為了保持最多的抗氧化劑,整顆大西瓜買回家後,建議儲存在室溫下,有助熟成,提升茄紅素等抗氧化劑含量。根據一項研究,西瓜是否正確保存,大大影響抗氧化劑含量,其差異可高達139%。冰箱的低溫會破壞西瓜的營養素。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1-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傳播速率快!你必須知道Delta印度變異株的4件事
Q:Delta變異株是什麼?A:2020年10月發現於印度,WHO指出現在已至少在92個國家被發現,Delta變異株於全球分布狀況:大洋洲47%、亞洲33%、歐洲21%、北美洲18%、南美洲8%。Q:Delta變異株傳播速率快嗎?A:Delta變異株的棘蛋白有5處變異,其中L452R、E484Q、P681R三處變異點利於病毒產生逃避人類免疫系統能力,增加病毒與宿主細胞結合,使病毒傳播速率變快。Delta變異株比英國變異株增加60%傳播速率,增加64%家戶傳播率以及住院率。Q:感染Delta變異株會容易致死嗎?A:致死率仍待研究。不過新加坡國家資料庫顯示,各種變異株導致使用氧氣、ICU、死亡綜合判斷,Alpha數值為1.88、Beta1.69、Delta4.9,顯示染疫後導致重症機率恐相對高。Q:接種疫苗可以對抗Delta變異株嗎?A:接種完疫苗仍會感染。但面對Delta變異株,僅接種第一劑的保護力將大幅下降,僅接種一劑AZ疫苗,對抗英國變異株有51.4%保護力、對抗Delta株的保護力僅剩下32.9%,施打完二劑疫苗者,對抗英國變異株或是Delta株的保護力相當。資料來源/台大公衛科學防疫直播、指揮中心、WHO、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
-
2021-06-26 該看哪科.眼部
免疫系統異常 40歲女子視力急性惡化只看的到光
40多歲女性上班族雙眼視力良好,今年2月左眼視力嚴重惡化,才一星期左眼惡化到只能看到光,讓她相當擔心。南投基督教醫院眼科醫師周介仁診斷為急性室神經發炎,透過類固醇注射治療視力恢復到0.9,而視神經發炎原因是免疫系統出問題,已安排免疫風濕科醫師接手後續治療。周介仁說,蕭姓女病患雖然工作和家庭忙碌,但視力一直很好。沒想到2月左眼突然看不清楚,才短短一星期,惡化到只能看到模糊光線。他立刻安排檢查,初步診斷是罹患急性視神經發炎,若不盡速將發炎控制住,視神經可能永久損壞失明,病患知道病情嚴重性,立刻決定住院治療。周介仁說,急性視神經炎會導致視力快速減退,治療需和時間賽跑,住院使用大量「腎上腺皮質素」(類固醇)靜脈注射治療,越快治療對視神經傷害越小,蕭小姐住院治療了5天出院,陸續再回門診治療,經過3個月時間,原本只剩光覺的眼睛恢復到現在視力0.9,讓蕭小姐開心不已。透過住院期間的檢查,急性視神經炎的病因原來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後續就交給免疫風濕科醫師處理。周介仁說,免疫系統異常會出現的症狀還有眼睛疼痛、鞏膜發炎、淚腺發炎、複視.等等,患者需遵照醫囑服用藥物,若不按時服藥很容易再復發,民眾不可輕忽。提醒民眾睡眠充足、規律生活、才能增加自體免疫力。
-
2021-06-26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肝癌發燒 別當感冒吃退燒藥
兒子交了女朋友,跟老爸稟報。老爸:「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整過容的!」兒子不得其解。老爸:「你媽就是整過容的!你生下來既不像我也不像她,我一直懷疑你爸爸是不是另有其人…」老爸:「萬一小孩生下來像你媽整容前那麼難看,你受不了,我當阿公的也受不了!」兒子:「那有什麼關係?可以再整容啊!」現代整容科技發達,可以面目全非,判若兩人,但基因是改不了的。同樣地,生了病,發了燒,吃退燒藥或吃美國仙丹類固醇,讓它退燒,以為燒退了就沒事,但如果禍源沒有根本治療,即使燒退了還是會再起來,此外,其他症狀也會相繼出現。例如肝癌長很大了,腫瘤壞死,會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因而發燒,很多人以為是傷風感冒,吃了退燒藥,等到體重減輕、黃疸再去求醫,就來不及了。因此,如何判斷事情的真諦就很重要,平日要多吸收正確的保肝健康知識,千萬不要自我診斷,自以為是。尤其中年以上,如果症狀不尋常,一定要請教專家,才不會延誤自己的健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現在網路發達,醫療知識唾手可得,但許多真真假假的訊息也充斥其間,如果文章來源是正統醫界出來的大致沒錯,但如果是為了其他目的,例如有商業目的或口耳傳聞的,或為了吸引閱讀率等有特殊目的的,那就要好好判斷了。尤其目前新冠病毒橫行之際,許多訊息也是一樣。因此,保持冷靜,了解背後的真正目的,就好比發燒要瞭解真正的原因一樣,才不會被誤導,失去了正確的判斷。●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好心肝會刊94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
-
2021-06-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到底怎麼選? 新冠疫苗4大技術優缺點1次分析
老年人接種AZ疫苗後猝死個案頻傳,這掀起一波緩打潮,不少銀髮族想打「郭董牌」疫苗(輝瑞BNT),但AZ疫苗副作用果真最為嚴重嗎?哪個疫苗保護力最高?哪個疫苗接種人數最多?想搞懂這些疑問,得先從疫苗的技術面談起。目前新冠疫苗可分mRNA(輝瑞BNT、莫德納疫苗)、重組蛋白(高端、聯亞)、腺病毒載體(嬌生、AZ)、滅活病毒(科興疫苗)等4大技術,各有優缺點。mRNA疫苗技術最新:莫德納、輝瑞BNT▸優點:辨識病毒效率高▸缺點:保存不易mRNA疫苗技術最新,也最複雜,將病毒的「遺傳訊號」(mRNA)片段包在奈米等級的「油脂球體」中,打到人體,這個遺傳訊被人體接收後,生產出「病毒的特徵(蛋白)」,免疫系統認識後,產生抗體。權威期刊《自然》雜誌評比9款WHO認可且市面較常見的新冠病毒疫苗療效,其中莫德納與輝瑞(BNT)疫苗的臨床有效性(保護力)達95%,血清綜和性抗體濃度4倍,成為目前市面上疫苗療效最佳的優等生。腺病毒載體疫苗:嬌生、AZ▸優點:保存容易、成本低▸缺點:因本身是病毒,副作用可能高一點腺病毒載體疫苗則包括,嬌生、AZ,技術原理是以腺病毒為載體並帶著新冠病毒DNA的片段,進入人體細胞,也是複製出病毒蛋白讓免疫系統認識,再產生抗體。正因價格低廉,目前AZ疫苗的全球接種率排名第1,根據英國《BBC》報導,目前有130個國家施打AZ疫苗;第2名為輝瑞BNT,84個國家施打;第3名莫德納,37個國家使用;第4名為中國國藥(35個國家);第5名俄羅斯「衛星五號」(28個國家);第6名為中國科興(23國施打)。滅活病毒疫苗:以中國大陸科興疫苗為代表▸優點:開發時間短、簡單、有效▸缺點:風險相對較高至於滅活(死毒)病毒以中國大陸科興疫苗為代表,在降低病毒活性後,把病毒屍體注入人體,讓免疫系統認識進而產生抗體,達成免疫效果。重組蛋白疫苗:美Novavax、法Sanofi、台灣國光、高端、聯亞生▸優點:安全▸缺點:開發時間長在重組蛋白(蛋白質次單位)新冠疫苗領域,目前尚未實際運用在臨床。先取病毒的DNA培養出「假病毒」,這類假病毒帶有新冠病毒的「特徵」,因此開發成疫苗打入人體後,免疫系統可以透過認識「病毒特徵」產生抗體,在遇到真病毒就會啟動攻擊。這4大類疫苗副作用不同、有效率不同,打第2劑的間隔時間也不同,AZ疫苗兩劑之間需間隔2個月;輝瑞BNT跟莫德納,2劑之間只需間隔1個月(約3至4週);至於嬌生,只需打1劑。★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6-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對抗新冠肺炎必吃4種營養補充 快速提升免疫力!
提到身體免疫力,第一個讓人想到的就是腸道健康,大樹藥局陳俊凱藥師解釋小腸影響了人體超過70%的免疫系統,小腸的腸道狀況好壞,也影響了人體的免疫力,因此益生菌成為了提升免疫力的首要議題,益生菌能幫助腸道建立良好的菌叢,使腸道更健康,同時改善過敏、提升免疫的狀況。◎益生菌而挑選腸道益生菌時應該注意什麼呢?市面上益生菌種類眾多,選擇腸道益生菌時最主要挑選菌數多、菌種少較優,一般而言一款益生菌可能有10幾種甚至20-30種菌種,若每種數量都不多,在身體經過胃酸膽鹼消化後最後很難在腸道定殖下來,因此與其大量複合的菌種,不如以種類少但數量多的主力菌種,幫助身體做特定的提升,反而比較好。 ◎維生素C與維生素D維生素C與維生素D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營養素,但其實他們對於這次的疫情預防是有幫助的,大樹藥局陳俊凱藥師說明國外已經陸續有針對維生素D與新冠肺炎的研究,研究中發現攝取足量的維生素D對於降低新冠肺炎惡化的機率是有幫助的,同時也指出若缺乏維他命D,將可能增加呼吸道疾病的感染機率,包括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氣喘等,以及病毒或病菌感染疾病。而維生素C主要能幫助人體抗發炎與抗氧化,而且對於免疫力的維持有幫助,同時也能降低感冒的機率。因此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與維生素D是非常重要的。 ◎薑黃而另外要提到的就是薑黃,大樹藥局陳俊凱藥師指出薑黃是坊間許多人會用來保養肺部的營養素,其實薑黃中的薑黃素可以抑制特定酵素的活性,來降低發炎細胞產生的反應,達到抗發炎的效果,同時也能幫助抗氧化,而其實在一些動物研究中,薑黃也有降低肺癌發生率的效果。薑黃素也有助提升免疫力的效果,另外研究也指出薑黃對於延緩失智症的進程也有幫助。所以在這次提升免疫、保養肺部的前提下,薑黃也是可選擇的食品。 大樹藥局陳俊凱藥師提醒民眾,營養補充品僅能幫助身體提高保護力,並非對抗新冠肺炎病毒的仙丹,因此自身的保護與消毒還是要做好。同時營養補充品也並非購買就有效果,最終都得回歸到「記得吃」這件事情,如果沒有按時攝取,甚至買來都不吃,那買再多也不會有效果,只是買心安。另外,也提醒民眾不要誤信坊間偏方,若對於營養素補充或疫情相關的問題,建議可至藥局與藥師諮詢唷!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大樹藥局 陳俊凱藥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6-25 養生.運動天地
走路是最簡單的運動!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證實6大好處
走路是地表最簡單、最容易做到的運動方式之一。專家說,是有效提高腦力、活力和新陳代謝的方法之一。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專家表示,科學證明步行可以減少某些癌症、肥胖和緩解關節疼痛,還可以增強免疫功能,這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是個好消息。好處如下: 1. 增強腦力:根據美國食物營養資訊網 Eat This, Not That!指出,在新墨西哥高地大學進行的研究發現,步行會增加大腦的血液循環。 2. 控制體重: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在 12,000 多人中,對 32 個造成肥胖的基因進行研究,以釐清這些基因如何影響體重。研究人員發現,當人們每天步行1個小時,肥胖基因帶來的影響會減半。 3. 睡得更好:發表在《睡眠醫學》(Sleep Medicine)的研究指出,根據Eat This, Not That!的報導,開始執行晨跑計劃後,失眠症患者的睡眠得到改善,專家說,在一早服用維生素 D,可以幫助調整身體內部的生理時鐘。 4. 保護心臟更長壽: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說法,每周以快步走150 分鐘,可以改善血壓並降低膽固醇。美國心臟協會估計,每快走1小時,可能有助增加壽命2個小時。 5. 減少焦慮和憂鬱:澳洲的1項大型研究表示,步行等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提高中年女性的生活品質。根據疾病預防管制局的數據顯示,10分之1的美國成年人患有憂鬱症,女性在某些年齡層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比男性高 70%。 6. 增強免疫系統:根據哈佛健康(Harvard Health)1項針對1,000多名男性和女性的研究發現,與每周運動1次或更少的人比起來,每周5天、每天至少步行20 分鐘的人,請病假的天數減少了43%。而且即使生病了,也不會像之前那麼嚴重。(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健走會讓小腿變粗? 醫揪「常見錯誤」:走來走去不算運動 ·健走只要走得快就好? 4動作沒做好等於白走
-
2021-06-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COVID-19 時代癌症診療的挑戰與應變 台灣能從美國的經驗學習的教訓
【編者按】這星期我們邀請三位在美國執業多年的醫師朋友分享一年來經歷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心得。神經科符教授曾經因為照顧病人而被感染,語重心長地說:「希望大家不要驚慌,感染新冠病毒並非絕症,絕大部分病人會完全痊癒。但是應該減少感染的機會,注射疫苗,對自己、親人或社會都好。」精神科林教授指出:新冠病毒所引發的免疫反應,「過」與「不足」,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而致命。「天災」難料,需要的是如實看待、盡力因應。「人禍」如何減免,如何在過度與不足的反應之間取得平衡,則有賴於我們的智慧。癌症專家胡醫師由一位癌症病人的故事,說出她對新冠疫情對癌症病人的影響,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風險、癌症篩檢率降低、癌症期別升高以及存活率下降。郝女士的故事——病史郝女士是一個非常溫和善良的72歲的婦女。她寡居多年,住在一個中上流的寧靜社區,已經結婚成家的獨生女也住在同一個鎮只離她三英里,母女常相往返。去年(2020)初,美國冠狀病毒剛爆發時,許多群組感染發生在養老院;郝女士立刻將她93歲的媽媽從養老院接出來與她同住。郝女士為了保護她高齡的母親,她在去一年與美國成千上萬的家庭一樣,謹守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的基本防疫原則,包括儘量足不出戶,讓女兒幫忙買菜購物放在門口,不能像平常一樣互串門子,而只有在陽台和車道揮手寒暄。當春夏流逝,秋去冬來,站在陽台跟車道上聊天不再是好主意,只能藉著視訊聯繫。今年(2021)五月中,郝女士主訴嚴重便秘,而且身體虛弱到無法自行下床或行走。已經有好幾個月沒看到郝女士的家庭醫師,被她劇變的容貌震驚,立即將她送到醫院急診室就醫。郝女士的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她的腹腔塞滿了許多大腫瘤;肝臟裡也有很多顆腫瘤。腹腔的腫瘤壓迫腸子及膀胱,造成便秘及頻尿;也影響下肢的靜脈回流,導致郝女士的腿嚴重水腫,行動都有困難。我的同事們以及我自己都從來沒有看過如此「壯觀」的腹腔腫瘤。郝女士的太陽穴及兩頰深陷,肚子鼓漲,兩腿卻是水腫到如象腿一般。當我請她從床上坐起來時,我需要幫忙把她沉重的腿擡到床緣,見證到她説她「無法自行下床」是什麼樣的光景。郝女士的故事——病人和女兒的敘事(narrative)郝女士告訴我,她在去年底開始留意到身體有異樣,卻又説不上來任何特別的症狀。她自己想可能是在美國COVID-19疫情巔峰期間,照顧年老的母親,情緒壓力太大所造成的生理失調。她的家庭醫師也認同她的分析,給她開了抗焦慮劑及抗憂鬱劑。她在過去一年瘦了25公斤,但是她一開始想説是自己減肥有成效。當她自己也警覺到體重這樣劇降是異常時,她又想是抗憂鬱藥帶來的口乾症讓她失去食慾的結果。女兒自從十一月底後,每次跟郝女士視訊通話也察覺她面容在逐漸消瘦,但畢竟女兒不是醫護人員,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郝女士告訴我「I was urinating a lot ……」。「尿很多」或「頻尿」,英文都可以説是「urinating a lot」。我請她分辨是尿量很多或是頻尿,因為在病因的探查上,這是很不一樣的兩回事。從她的電腦斷層影像,我知道她是頻尿,甚至偶爾也會尿失禁,她也點頭同意我的分析。郝女士的故事——視訊看診(virtual visit)無法完全取代診間身體檢查的實例在過去COVID-19 疫情持續延燒的情況下,醫師與病人無可厚非地,傾向避免去到醫療院所,而選擇視訊醫學。不管是通電話(telehealth visit)或視訊(video visit)看診,醫師失去了在診間裡看病「望聞問切」的重要診斷工具。電話及影視診病主要是依賴病人的敘事做判斷,而病人往往是對自己的症狀不一定有正確的分析解釋,因為「避重就輕」是人性使然,總想把自己的其實很擔心的症狀淡化或是往好的的方向想,結果就可能造成誤診。以郝女士目前病況的嚴重程度,她的病在去年底應該已經很明顯。如果她在開始覺得身體有異樣時,是在診間裡看診;任何稍有用心的醫師應該可以看出不對勁之處,透過恰當的問診及身體檢查,應該很快就會發現她的病因。COVID-19疫情對癌症醫療的影響——癌症病人感染COVID-19的死亡風險COVID-19感染的病情輕重程度可以有天壤之別,從完全沒有症狀到死亡,都有可能。感染後病情嚴重主要發生在年紀較大或肥胖的人,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慢性肺病的病人。全球COVID-19疫情初暴發時,癌症病人很快地被判斷是嚴重病情的高危險群之一,特別是一篇從武漢地區的報導癌症病人的COVID-19死亡率高達20%。之後,其它的相關的報導也確認癌症病人的COVID-19死亡率較高,但是大約在5-10%左右,特別是正在做對免疫系統抑制比較嚴重的化療處方的癌症病人,例如血癌及淋巴瘤的病人。這樣的統計資料應該是一點也不意外。癌症病人接受化療的風險之一是傳染病。同樣的細菌或病毒,癌症病人往往比一般人病重,甚至死亡。這卻不該是迴避癌症治療的原因,因為如果病人能夠做好各種防範感染的衛生措施,就可以大大地降低感染的機率及因嚴重感染而死亡的風險。別忘了,延誤癌症的診斷與治療所造成的死亡率可能更高。COVID-19疫情對癌症醫療的影響——癌症篩檢率降低、癌症期別升高、存活率下降美國的四種癌症篩檢——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及子宮頸癌,在2020年減少一半以上。篩檢率驟跌的原因是多端的,包括醫療院所執行嚴格的防疫措施,造成很難排檢(making appointment);在加上一般民眾判斷癌篩在疫情高峰期是可以暫時停擺的。我在過去半年所看的乳癌新病人,絕大多數跳過一年沒做乳房攝影篩檢。話説回來,有些癌症生長的比較緩慢,晚了一年才診斷,雖然癌症期別高了一點,也還不至於影響存活率(例如一個6 mm 的乳癌,一年前也許是4 mm,在治療方法及預後上,幾乎完全沒有差別);有些癌症例如肺癌或大腸直腸癌,一年的耽擱,可能生死之別。當癌篩有異樣發現時,接下來的確診檢查及治療-進一步的影像檢查及切片、開刀、化療、放療等等,在疫情期間,也都因為醫療院所嚴格的防疫措施而變得比平常緩慢很多。將來對疫情期間的癌症期別及存活率統計,想必會是有如開倒車的結果。台灣能從美國的COVID-19經驗學習的教訓1.排除癌篩、癌檢、癌療(screening,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的不必要障礙,讓這些流程盡量平順進行。美國醫療院所在過去半年對於這些流程有大幅地改善。比方説COVID-19的快篩普及性;一半民眾普遍接受家屬只能留在停車塲,不能跟進醫院或診所的原則(台灣的大醫院有如百貨公司的美食街,這可能會是很難實施的措施,卻是預防疫情擴散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及病人停留過的空間的消毒措施等等。2.我個人對視訊醫療在癌症病人的運用上保持很保留的看法。郝女士的例子在過去的一年不是偶發或非常獨特的個案。如果醫生對病人的完整病史不熟悉,或是病人不太會敘述病史(英文説是poor historian),視訊看診是不合適的。台灣人手一機,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上使用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的能力很高,但是如何將這個優勢恰當地運用在實際的看診上,則要仔細思考。3.結至國殤日(Memorial Day),美國在過去一年來對社集塲合的約束已經全面解放,主要是拜廣泛疫苗接種帶來的感染案例及死亡數逐漸下降之賜。COVID-19疫苗是高度有效的。在疫苗剛推出時,因為有限的疫苗量,美國依據感染病重風險實施階段性疫苗施打,包括醫護人員,養老院居民、65歲以上人口及癌症病人是優先對象。希望台灣也能早日完成廣泛的疫苗接種,平安度過疫情。郝女士的故事續集郝女士的腫瘤切片證實她的病是腸胃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簡稱GIST)。這是一個並不很常見的腫瘤,但是因為它帶有一個特殊的致病基因突變,對於口服藥Gleevec反應又快又好。在病理切片報告還沒有出來前,郝女士的醫院醫師根據她腫瘤的嚴重程度告訴她可能只有一兩個月的餘命。事實上,末期肉瘤(GIST屬於肉瘤)的存活期比一般癌症難預測,即使腫瘤嚴重的病人,我看過被醫生判斷只能活三個月的病人,卻活了六年!郝女士已經決定到一個安寧之家接受照顧。我鼓勵她服用Gleevec (一般而言,安寧照顧是不支持積極癌症治療的)。郝女士的經濟能力良好,女兒到藥局自費買了Gleevec給媽媽服用。昨天,我去安寧之家探望。我很欣喜但並不驚訝地發現服用Gleevec剛滿一週的郝女士已經是換了一個人一般。她的兩頰飽滿起來,肚子軟了一些,腿腫消了一些,胃口大增,大小便也都正常多了。我發現她是一個活潑生動的人,説話時揮動雙臂,常調皮地眨一隻眼,充滿表情與生命力。我祝福她持續進步,能在不久的將來,回到她自己的家,回復她的舊日生活。
-
2021-06-24 養生.聰明飲食
黑巧克力、全榖雜糧…10大快樂食物 幫助防疫紓壓
本土疫情三級警戒,許多人防疫居家上班上課,一個多月下來,不少人悶壞了,產生緊張及焦慮感,導致情緒失調。聯安診所營養師林宜槿建議,在疫情期間,可多攝取「10大紓壓快樂食物」,能夠幫助減緩這些焦慮及壓力。1.黃豆製品製造血清素重要的原料是「色胺酸」,黃豆富含色胺酸,可多攝取無糖豆漿、豆腐、豆干等黃豆製品,有助於血清素製造。2.乳製品牛奶、起司、乳酪、優格等富含色胺酸及鈣質,鈣能強健骨骼,也具有放鬆神經及肌肉效果。3.雞蛋雞蛋富含色胺酸,還含有大量的膽鹼,有保護大腦、幫助訊息傳遞的作用。4.全榖雜糧胰島素是色胺酸進入腦部合成血清素的重要關鍵,可選擇「低升醣指數」的全榖雜糧類,如地瓜、馬鈴薯、糙米、藜麥等,能幫助胰島素分泌。5.深綠色蔬菜深綠色蔬菜富含膳食纖維,有助腸道健康,正常分泌血清素。6.堅果堅果含有鋅、鎂、鉀、錳等礦物質,合成血清素需要「鋅與鎂」,成人建議每餐攝取1茶匙的堅果。7.牡蠣牡蠣的鋅含量高,男性每日鋅攝取量建議15毫克,女性為12毫克,幫助血清素生成外,也能提升免疫系統運作。8.芭樂人體在處於高壓的狀態下會耗損大量的維生素C,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及情緒低落。芭樂維生素C含量高,紅心芭樂含量最多。9.深海魚類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天然的抗憂鬱物質,是深海魚富含Omega-3,像鮭魚、鯖魚、秋刀魚等,建議每日可以攝取1至2餐。10.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原料主要由可可豆製成,可可富含許多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苯乙胺。建議每日可攝取20至30克的黑巧克力。
-
2021-06-24 養生.運動健身
慢病主題館【運動】Lemon L. Yoga:不同部位的疼痛 聽身體想告訴你的事!
近年來逐漸受到大眾認識的 Wellness & Health (整體健康),建立在預防醫學的宗旨下,除了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目的外,更是由內到外、由身入心的一種健康意識。身為一位整體健康顧問與瑜伽教育者,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年齡層、族群和不同背景的群眾,總讓我對人體的精微有著共通一致性感到讚嘆。我們除了共享著這個地球上的資源,更共享著極其相似的生命經驗與生理回饋。其中,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便是讀懂身體的語言!(延伸閱讀:心臟病患者多是不快樂的人? 三種體位及呼吸法舒緩壓力)身體表達不悅的方式只有三種:疼痛、發炎和病症 在世界各地有許多整體醫療中心與來者,都以合作關係進行治療,這其中包含的療程有營養、心靈課程、心理諮商等,當然,醫療的介入也是必須。舉例來說,一位長期受苦於慢性疼痛的患者,除了經過一連串縝密的檢查外,更會花時間與他/她聊聊整個病程、 曾經歷的生命事件、童年記憶/創傷等。我生病就是生病,為什麼需要聊我經歷過的事情?讓我回想起生命的記憶呢?但你一定聽過:「壓力是會讓人生病的。」這對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是通識也是常識,所以我們努力的尋求心靈寄託來拓展生命的厚度與寬度。但在醫療診斷上,壓力卻不是一個導致疾病的合理原因。診斷書上也不會寫著:「因為壓力太大,導致十二指腸潰瘍。」醫生只能親口告訴我們,可能是因為壓力太大,導致潰瘍。 許多身體的病症,都有著身心不和諧的共同性,長期的失眠導致免疫力下降,進而引響免疫系統無法支持身體,導致各式各樣的病症。造成失眠的原因,可能是環境、賀爾蒙、壓力、緊張、肌肉緊繃,這正是身心不和諧所致所以,讀懂身體的語言,可以讓我們透過身體的這些訊號,溯及到過往的經驗與生命事件,重新建立新生活模式。好好傾聽並療癒自己,讓「預防勝於治療」從口號成為行動,從飲食起居、身心健康開始著手。那麼,如何判斷、讀懂身體各個部位的語言? 從中醫的角度剖析身體的訊息人體分為正面與背面,中醫稱為陽面(背面)與陰面(正面)。所有柔軟的器官皆位於正面,堅硬厚實的骨骼肌肉於背面。英文中有句話是 “ I hold you back !” 中文翻譯是:「有我在!我罩你。」人體的背面(脊椎)是支持著我們的中心,一旦在生命中我們感到孤立於援、缺乏支持時,背部將出現疼痛。我們在擁抱他人時,會將手搭在對方的肩膀下方的上背部,這裡是我們表達情感上的支持(我與你同在)。若上背部的疼痛則是我們感到情感上不受到支持;若是中下背的疼痛,則是我們對事物的背後感到恐懼與不安,擔心生命從背後捅你一刀,恐懼的信念將轉換為「疼痛」。談到人體的正面,我們要先知道一個共同原則,疼痛代表缺乏滋養與照顧、渴望得到關愛與關注。1.頭部:頭部裡面有腦,是意識中心。頭部的疼痛則表示我們對自身感到不對勁、否定自己或是給予太多的壓力。2.頸椎:頸椎是脊椎系統中,活動角度最大的地方,當我們不願意轉頭看向另外一側,固執與僵化的思考將使頸部疼痛。3.喉嚨:喉嚨是我們發聲與表達的通道,當我們無法真實表達自我想法或訴求,喉嚨將出現疼痛。4.手肘:上肢代表著給予(所謂施與受),手肘則是需要靈活度的關節構造,若我們緊握著、握緊著事物,則限制了上肢的靈活動,導致疼痛發生。5.腸胃:腸胃是我們的消化構造,有個成語叫「牽腸掛肚」,若有情緒或生命事件導致我們難以釋懷、吞嚥、吸收,腸胃則會出現狀況。6.下肢:下肢代表著行動力與方向,若我們不願走向某處、害怕順從,拒絕靈活的活動,則會在雙腿、膝蓋周圍產生疼痛。 以上,當然不是完整的病理分析,是一個從身心連結的角度,提供我們仔細的去傾聽身體的訊息。在每個疼痛、病症的背後,都是極其複雜的牽動,希望這個簡單的身體指南,能幫助身心圓滿與走向和諧之路。【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社團招募新成員啦!社團主要討論各種慢性疾病,透過文章、影片、圖片、課程及病友故事分享,提供醫療知識及互助鼓勵,立刻加入:https://bit.ly/3tBiFFg【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https://crm.udn.com/members/register/activity.do?id=243
-
2021-06-24 養生.聰明飲食
抗疫飲食3關鍵,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營養師:這7類營養素有幫助
台灣疫情尚未解除警戒,雖疫苗正陸續到位,民眾也開始接種,但多數民眾還得再等上一些日子,在此之前民眾該如何自保?嫚嫚營養師表示,除了做好日常的防疫措施外,也可以透過飲食的方式強化身體的保護力! 抗疫飲食3關鍵,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 嫚嫚營養師表示,病毒感染時,身體的免疫系統首當其衝,它會先破壞免疫系統再進一步攻陷人體,人體免疫力低下時就會產生發炎反應,也就會產生各種症狀。因此「防疫飲食」抗病毒就會是首要關鍵,其次是抗發炎、抗氧化,以達對抗病毒的目的,而這些營養廣泛存在於各種常見食材上,民眾可在飲食均衡的前提下適度攝取。 7類營養素助防疫、提升保護力! 維生素C:有助人體製造抗體、白血球,預防感染、抗氧化、維持呼吸道黏膜健康。常見存在於蔬菜、水果上,不過維生素C容易受到光熱、氧氣破壞,蔬菜烹煮後含量較低,建議多以水果為主,如柑橘、芭樂、奇異果、草莓、藍莓等。也提醒蔬菜和水果兩者不可互相取代,應均衡攝取。 維生素D:可刺激免疫細胞,加速免疫細胞發展,鞏固免疫系統運作,並降低呼吸系統感染風險。最好的攝取方式就是曬太陽,建議現在居家防疫,可在窗邊適度的曬太陽,但不宜過久。食物方面補充效益較低,如欲從食材攝取,建議可選擇曬過太陽的香菇,不過不少香菇是風乾製成較難以判斷。而鮭魚、蛋黃也都含有維生素D,但含量較少。 鋅:有利維持免疫系統發育、正常運作,並有助嗅味覺維持正常,年長者常見常見因鋅缺乏而嗅味覺異常,可多加留意。此營養常見於各種海鮮、豆類、全穀類、南瓜籽上。 硒:硒是非常重要的微量礦物質,存在於免疫細胞當中,使免疫細胞正常運作,並有助維持淋巴細胞活性、促進抗體形成。常見存在於芝麻、大蒜、蘑菇、海鮮類、燕麥上。 益生菌:益生菌對人體、腸道健康相當重要,人體免疫細胞有7成存在於腸道周圍,益生菌有助腸道健康,調節免疫系統。不過透過食物補充的益生菌,在於腸道約一至兩週,無法長期存活,需要持續補充,可透過無糖優格、無糖優酪乳等進行攝取,同時也需補充益生質幫助益生菌生長,也就是膳食纖維。 薑黃素:有助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等,並有利抑制病毒進入人體細胞、複製。現也有不少研究認為薑黃素可能是將來開發成藥物、營養食品的明日之星之一。不過也正因薑黃素對身體益處相當知名,日本也有不少研究發現,許多注重養生者反而有藥物性肝損傷的情況,當中過量補充薑黃的族群就佔了整體原因的1/4,應特別留意。另外,肝功能、脂肪肝者應避免攝取薑黃素,以避免加重肝臟負擔。薑黃素為脂溶性植化素,飯後再食用效率會較容易吸收。存在於薑黃,不存在於薑,兩者不同,普遍也存在於加入薑黃製作的咖哩, 槲皮素(又稱洋蔥素):有助抗病毒,包括RNA病毒及DNA病毒,並抑制病毒進細胞、降低複製可能,減少發炎因子產生。其可利用率比薑黃素還高,目前也有不少研究認為槲皮素可能將是製作對抗新冠肺炎藥物。槲皮素廣泛存在於各種蔬果,包括洋蔥、青蔥、番茄、蘆筍、青花椰菜、葡萄、蘋果、草莓、藍莓、蔓越莓等莓果類。 良好習慣更有助防疫,對疫苗有打、沒打皆有益! 嫚嫚營養師提醒,透過食物營養有助於增加身體的保護力,但不可視其為藥物,飲食上還是得注意營養均衡,蔬菜、蛋白質、澱粉比例建議以2:1:1,蔬果以多元多色為佳,以利攝取多元營養而非單一。平時也應補充足夠的水分,一日建議攝取自身體重乘以40的水份,如60公斤者一日喝2400 ml毫升/cc。適度的運動、良好的睡眠及作息,並時時做好防疫措施,如此才更有助於防範病毒侵擾,而這樣的吃法、生活方式,不論是對打完疫苗或還沒打疫苗者都相當有幫助! 《延伸閱讀》 .打完疫苗喝雞湯助維持免疫力!營養師教接種後飲食3重點。 .維生素C助增強抵抗力 前10名排行第一名是芭樂!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天災」難料、「人禍」可躲:與新冠疫難共存一年的雜感
【編者按】這星期我們邀請三位在美國執業多年的醫師朋友分享一年來經歷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心得。神經科符教授曾經因為照顧病人而被感染,語重心長地說:「希望大家不要驚慌,感染新冠病毒並非絕症,絕大部分病人會完全痊癒。但是應該減少感染的機會,注射疫苗,對自己、親人或社會都好。」精神科林教授指出:新冠病毒所引發的免疫反應,「過」與「不足」,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而致命。「天災」難料,需要的是如實看待、盡力因應。「人禍」如何減免,如何在過度與不足的反應之間取得平衡,則有賴於我們的智慧。癌症專家胡醫師由一位癌症病人的故事,說出她對新冠疫情對癌症病人的影響,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風險、癌症篩檢率降低、癌症期別升高以及存活率下降。去年年初,當武漢封城,千餘萬人口被強制隔離的時候,少數明眼人或已感覺到「山雨欲來」,東亞以外的世界,卻仍懵懵懂懂,幾無防備。不久疫情在美國東西兩岸併發,急速蔓延,這才發現舉國各地的公衛系統支離破碎,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完全無力招架。物資短缺、民眾缺乏共識加上政府決策的搖擺不定,導致最基本、最有效的「檢測—追蹤—隔離」政策無從開展。等到疫情發展到醫院人滿為患、急診及加護病房一床難求的時候,病毒已無從根除,只好以延緩其擴散為目標,關閉學校、餐廳、遊樂場所,控制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鼓勵居家工作。這種半強制、半自發的隔離政策,經過一年有餘,民眾的忍耐及經濟的蕭條已達極限。因而儘管病毒持續蔓延,美歐各國已陸續開放,寄望的是已感染人數的增加,加上疫苗的逐漸普及,帶來足夠的群體免疫力。經過這一整年整個社會的幾近停擺,三至四千萬人染病(大於10%)、六十萬人(0.2%)死亡之後,大多數人居然還能謹守崗位、盡己之力;醫護人員不屈不饒、鞠躬盡瘁;救護車日夜加班;米糧蔬果照常收成運送;郵件遞送,更加有效;賑災濟貧的組織,紛紛出現。凡此種種,在在顯示美國這極端個人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國家,還是有她的韌性與自助助人的優良傳統。但是這ㄧ年的動盪對個人及群體的影響,的確是非常的巨大。生離死別、自由的剝奪,導致許多人身陷於無端的恐懼、憂鬱、躁動不安。酗酒、家暴、自殘等等,層出不窮。滿天的謠言,加上有心人士的刻意煽動,引發更多的族群抗爭。街頭暴力、隨機殺人的事件,更使舉國陷於長期的混亂、恐慌。疫情起伏影響人心,人心的波動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疫情(拒絕、反抗帶口罩、洗手及保持距離的規定、搶購囤積、隱匿病情、私自聚會等),造成惡性循環。拜兩個世紀以來公衛、醫療知識與制度的突飛猛進之賜,我們常不免誤以為感染疾病已成明日黃花,「理應」絕跡,更遑論大流行。因此新冠病毒的到來,猝不及防。很多人拒絕相信其危險性,更多的人惶惶然有如面對世界末日。其實包括「病毒」的微生物永遠會是世界的一部分。它們與人類的關係,淵遠流長,絕大多數是共存共榮。就因如此,人類基因體內才會有那麼多遠古鉗入的微生物基因,有些甚至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要件,例如粒線體(mitochondrion),細胞內的「能源工廠」;我們每個人內外全身,也有無數不僅無害,甚且有益健康的微生物。然而不同的動物所「習以為常」的微生物各自不同,一旦生態改變、或貪食野味,我們的身體接觸「素不相謀」的微生物的機會大增。它們在新的宿主體內得以肆意繁殖、破壞,免疫力低下的老、病人群,首先遭殃。另一方面,某些「正常人」的免疫系統又可能過度反應,「焦土作戰」、兩敗俱傷。新冠病毒之所以可怕,一部分正是它的「新」。它所引發的免疫反應,「過」與「不足」,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而致命。這看似「弔詭」的關係,其實更適用於檢驗我們對疫情的反應。警覺不足與過分警覺,都會增加疫情對我們的危害。在這兩者之間,如何拿捏,在個人及社會層面上,正是我們最大的挑戰。警覺不足,如一年前的美國及最近的印度、巴西,門戶洞開,病毒長驅直入。過度警覺,過分擔憂,為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而竭力追求零機率、絕對安全,則如杞人憂天,導致精疲力竭、灰心喪志,甚而怨天尤人、互相攻訐、自相殘殺。新冠病毒是「天災」。因恐慌而自我設限、寸步難行,或藉端洩憤於他人,則是「人禍」。「天災」難料,需要的是如實看待、盡力因應。「人禍」如何減免,如何在過度與不足的反應之間取得平衡,則有賴於我們的智慧。當然,害怕就是害怕,我們的情緒,常常不服管教。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認知與行為的層面著手,接受這世界上沒有「萬無一失」的保證之事實。我們唯有「竭盡所能」,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面對恐懼。這場「天災」顛覆了我們一向習慣的生活,適應自非易事。但是「窮則變、變則通」,它或許也有可能帶給我們一個調整腳步與方向的機會。比如說許多公司、機構這一年因疫情不得已而讓許多員工在家工作,卻發現他們的效率反而更好;也有人則因隔離在家而發現自己潛在的才能,諸如廚藝、園藝、歌唱、寫作等等;有的人也許「日理萬機」,疏忽了親情關懷,現在才終於找到時間。這些想法,也許會被批評為阿Q精神,但是更可能成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一個實例。疫情再下來如何發展,沒有人可以預料。在疫苗還沒有普及,尚未達到群體免疫的目標之前,危機當然還會一直存在。可知的是,唯有健全公衛體系,有效執行「檢測—追蹤—隔離」政策,才能阻斷病毒的傳播到最低的程度。當然,新冠病毒已是全球的考驗,除非全世界各地都盡快得到有效疫苗的保護,否則不是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最後以犧牲數千萬人命收場,就是病毒演化成不斷出現比較不具殺傷力的新變種,與一般流感混雜,年年捲土重來。不論結局如何,我們唯有繼續期待全球的有識之士認真尋找人類與自然環境(包括人與微生物及人與其他動物)的平衡點,也寄望舉世的華人不再貪食野味、不再輕信「食補」的迷思,庶己得以減免「新」新冠病毒的威脅。我們也必須持續保持警覺,維護健全的公衛體系、偵測機制及緊急應變的能量與基礎(如防疫器材的儲備、疫苗的研發、民眾的有效宣導方式等)。「病毒」及其他微生物,是敵亦是友,我們在個人、地區與全球的層面,都需要正視、尊重它們,才有可能繼續與之「共存共榮」。
-
2021-06-2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泛視神經脊髓炎 好發於40歲女性
一直打嗝、惡心、想吐,一般人以為是腸胃問題,但若出現視力模糊,恐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50多歲的謝小姐,某天突然不停打嗝、嘔吐、手腳僵硬、麻痹,急診就醫檢查返家後,右眼視線開始模糊又疼痛,還突然看不到,左手也舉不起來,走路搖搖晃晃。當時她輾轉求診多科近三個月,始終找不出病因,直到轉診至神經內科檢查,才終於確診,她是得了「泛視神經脊髓炎」。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因不明原因失調,導致原先應作為防護的免疫抗體,反而攻擊體內正常細胞,造成視神經、脊髓或腦部發炎。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好發於40歲左右的女性,且近年確診人數逐年增加,主要影響視神經、脊髓及大腦。因症狀易與「中風」混淆,若年輕女性突然手腳無力,卻無中風危險因子,如三高、50歲以上,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的機率相當高。羅榮昇建議,當出現視力喪失;暈眩、嘔吐、頻繁打嗝、呼吸困難等;四肢無力,下肢比上肢無力,嚴重無法行走,須坐輪椅;大小便失禁;自律神經異常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及治療。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孫苑庭指出,由於泛視神經脊髓炎無法治癒,一旦確診,長期治療可預防復發。近年已有新型生物製劑藥物,每月進行皮下注射用藥,可避免症狀復發。
-
2021-06-22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眼前發黑、手腳麻痹求診3月卻非中風 醫:留意5大症狀
一直打嗝、噁心想吐,常以為是腸胃出了問題,但若還加上視力模糊,小心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提醒,當出現視力喪失,甚至全盲;暈眩、嘔吐、頻繁打嗝、呼吸困難等;四肢無力,下肢比上肢常見無力感,嚴重還無法行走,須坐輪椅;大小便失禁;自律神經異常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50多歲的謝小姐原定居美國,前年為照顧家人而短暫返台,沒想到某天突然不停打嗝、嘔吐,手腳也開始僵硬、麻痹,原以為只是小問題,去醫院急診檢查返家後,沒想到右眼視線開始變模糊又有疼痛感,甚至突然間什麼都看不到,左手也舉不起來,走路還搖搖晃晃。謝小姐回憶,當時輾轉求診多科,除至肝膽腸胃科檢查肺跟肝功能、照胃鏡,也去神經外科做脊椎穿刺,還去好幾間眼科診所,以為黃斑部病變或眼中風,但始終找不出病因。直到有位年輕醫師警覺,將謝小姐轉診至神經內科檢查、磁振造影和血液檢查,花了將近3個月,才終於確診是「泛視神經脊髓炎」。泛視神經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因不明原因失調,導致原先應作為防護的免疫抗體,反而攻擊體內正常細胞,造成視神經、脊髓或腦部的發炎。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通常好發於40歲左右的女性,且近年確診人數逐年增加,主要影響視神經、脊髓及大腦。他提醒,因症狀易與「中風」混淆,若年輕女性突然手腳無力,卻無中風危險因子,如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的機率相當高。臨床研究顯示,在未獲得妥善治療情況下,第1年內約有6成的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會再次發作,3年內有9成患者會復發,而每次復發都可能是一次重度傷害,長期反覆發作可能導致失明、癱瘓,甚至死亡。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醫師孫苑庭說明,泛視神經脊髓炎的治療分成急性發作期及慢性穩定期,根據國際治療指引,無論是否首次發作,所有懷疑罹病的患者,皆應立即以急性發作期治療,施打高劑量類固醇或進行血漿置換,以快速降低發炎反應。孫苑庭進一步指出,由於泛視神經脊髓炎無法治癒,因此一旦確診,醫師與患者就應以預防復發作為長期治療目的,藥物選擇也應以能有效減少復發次數為首要考量。近年已有針對病理機轉設計的新型生物製劑藥物出現,患者可透過每月皮下注射用藥,抑制免疫細胞反應、減少破壞中樞神經正常細胞,進而避免症狀復發。
-
2021-06-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怎麼打最好?台大醫院設QA專區解答熱門問題
台灣已取得486萬劑新冠疫苗,以250萬劑莫德納為大宗,其餘為AZ,已接種154萬人次,社會大眾對於疫苗的疑問和謠言也越來越多。台大醫院今召開線上記者會宣布成立疫苗QA專區,並由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率先提出三大解答。首先,兩劑間隔6到16周仍可生成足夠保護力,再者混打效果優但順序不可對調,最後是當疫苗接種率高且疫情嚴重度低,只打一劑的保護力可高達八、九成。黃立民表示,高保護力和高覆蓋率是疫苗成功的關鍵,傳統疫苗都是蛋白質疫苗,新冠疫苗的特別之處在於有腺病毒載體疫苗和mRNA疫苗等新技術平台,雖然是倉促成軍,但上陣成績也不錯,但問題也不少,他整理三大常見問題並提出答覆。首先是兩劑該隔多久?黃立民表示,基本的免疫學原則是,只要免疫系統還記得第一針,不論多久再打第二針,效果都會持續,但如果免疫系統忘記第一針,就要從重新來。根據研究,AZ建議8到12周打第二劑,但如果超過12周,保護力還是達到81%,比間隔9到11周的保護力63%還要高。至於最久可以隔多久?目前實證資料還不夠,但像子宮頸癌疫苗,間隔12個月都還有免疫記憶。可不可以混打?黃立民表示,有些國家擔心AZ的血栓副作用,已經建議第二劑可以打mRNA疫苗,例如莫德納或BNT,例如加拿大。近期西班牙研究發表663人混打第一劑AZ第二劑BNT的數據,顯示不論抗體幾何平均值、S蛋白的IgG抗體、中和抗體陽性率,都比兩劑AZ更好,但發燒副作用會稍微增加。只打一劑保護效果如何?黃立民表示,臨床試驗資料顯示,只打一針AZ保護力76%、嬌生66%、BNT疫苗的保護力52%,但如果能像以色列那樣大量接種,打一針BNT保護力有91%,AZ有88%,南韓接種資料也有同樣結論,只打一針BNT保護力89%、AZ是86%。黃立民說,因此只打一針的效果取決於疫苗接種率和防疫嚴謹度,如果兩者俱佳,感染機會降低下,疫苗效果更好。近期有許多長者受到猝死事件,影響接種AZ的意願,台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張皓翔表示,AZ的血栓風險在60歲以下比較明顯,許多歐洲國家甚至限定60歲以上才能施打,此外,比較施打不同疫苗的死亡率,AZ接種後死亡率甚至是較低的,長者若擔心死亡,AZ相對來講反而更安全的選擇。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疫情進展快,很多資訊非常專業,害怕訊息混亂導致民眾恐慌和焦慮,史丹佛、哈佛等一流大學都有做新冠肺炎專區。台大醫院身為大學醫院有很多專家,由高嘉宏副院長成立了台大醫院新冠肺炎專區有很多大家關注的問答集:網址。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為設置專區,醫院從端午開始用最快速度籌組核心成員。疫苗組有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家庭醫學部醫師張皓翔,公衛組有公衛學院流病所教授陳秀熙,其他組還有教學部主任盛望徽、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古世基、急診醫學科臨床副教授李建璋、職業醫學部部主任蘇大成、醫學系教授黃韻如等,上述都是核心成員,未來也會繼續邀請也有客座專家,希望為國人提供最正確的防疫知識。
-
2021-06-22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糖尿病應多攝取維他命提升免疫力?藥師這樣說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感冒和罹患其他疾病嗎?」其實這是一個迷思。患有糖尿病,不會提高罹患感冒或其他疾病的機率,但是,任何疾病都可能使糖尿病更難控制,更容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這也是為何美國政府鼓勵糖友要定期施打流感疫苗的主要原因。 以感冒/流感來說,若人體的免疫系統能正常發揮,免疫力就是最好的感冒藥。免疫系統的維護,除了飲食、運動、舒壓跟作息,還有微量營養素,也就是維生素跟礦物質。兩者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要透過飲食攝取獲得,且對構成人體組織、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機能運作和新陳代謝都有很密切的關係。(延伸閱讀:腎臟不好的糖友怎麼吃?3個小技巧攝取低蛋白飲食又兼控血糖)根據國民健康署102-105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國人普遍熱量攝取過多,微量營養攝取不足,尤其是容易缺乏蔬菜水果的外食族、營養需求較高的老人小孩、某些疾病患者,更需要補充每日所需的維生素與礦物質,也就是綜合維他命。 綜合維他命補充無法預防或改善疾病,而是藉由補足飲食中缺乏的微量營養素,達到讓人體代謝跟免疫功能正常發揮的角色。 那是否需要找糖友專用的綜合維他命服用呢?不一定,仍須以每位糖友的狀況跟需求去選擇與搭配。建議除了糖友專用綜合維他命之外,也可以用一般的綜合維他命搭配想增量的維生素,一網打盡身體需要的營養素。 糖友維生素小筆記:-維他命A:跟製造胰島素的細胞有關,但小心過量-維生素D:跟胰島素抗性有關聯-維生素C&E:維持人體免疫與代謝機能-維生素B12&B1: 有些降血糖藥物會消耗體內B12的含量,特別是有周邊神經炎的糖友要多補充-礦物質:鈣、鎂(胰島素抗性有關)、鋅(成人普遍缺乏)、碘(維持代謝有關,有甲狀腺疾病者,須諮詢醫療人員後食用)-其他:針對眼睛黃斑部保養的糖友,則可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蝦紅素(又名蝦青素或藻紅素) 【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社團招募新成員啦!社團主要討論各種慢性疾病,透過文章、影片、圖片、課程及病友故事分享,提供醫療知識及互助鼓勵,立刻加入:https://bit.ly/3tBiFFg【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https://crm.udn.com/members/register/activity.do?id=243【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