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6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偏鄉醫療
共找到
130
筆 文章
-
-
2023-10-07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屏東縣】翻轉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困境 張秀君:整合產官學及企業力量
遠在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縣境長達120公里,許多老人家就醫不便,為了深入社區幫助生活功能受限的長者,屏東縣政府今年結合民間資源,開辦「行動生活復能車」,把照護送進偏鄉。另進行原鄉醫療與照護資源整合,結合三個原鄉部落需求,首創「禮納里大家好整合照護服務模式」成為社區整合照護服務的最佳示範。屏東縣政府衛生局長張秀君表示,屏東有33個鄉鎮,其中包括9個原鄉(8個山地原鄉1個平地原鄉),1個離島,醫療資源分佈有城鄉差異,許多偏鄉民眾就醫困難,尤其近年屏東縣人口快速老化,65歲以上人口占比已達19.76%,明年可能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有復能或照護需求的民眾日益增加行動生活復能車 由下而上的政策制定針對偏鄉照護政策,張秀君指出,周春米縣長上任後,決定加碼操作,強化復能及預防延緩失能政策,由下而上因地制宜的做法,不能只依賴中央的制定政策與資源挹注,而是由地方政府主動出擊,把地方上的民眾需求,與體制內的公有、民間資源相結合,推出「行動生活復能」的照護模式,讓民眾獲得完善的社區健康照護服務。她說,這是縣府自訂政策,連結整個屏東縣產官學及企業的力量,進行區域整合,今年2月21日, 屏東縣的行動生活復能計畫正式啟動,四輛來自民間企業捐贈的行動生活復能車分別開進了屏東的中、北、南部和原鄉,直接讓老人從家門走到社區的車子邊,接受復能的服務。若試辦成功後,未來可成為全國性的政策。復能生活化 生活復能化 行動生活復能車主要針對長者的復能需求,每輛車上有舒緩疼痛與促進血液循環的儀器設備以及兩位物理治療師,透過徒手、儀器為長者提供復能服務,治療師還會提供專業服務及衛教,教導民眾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正確姿勢,同時教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復能,讓生活復能化、復能生活化。服務團隊亦會評估民眾狀況,如需醫療或長照服務則由衛生所轉介並連結其他資源。至於個案的來源,張秀君說,民眾自覺有復能的需求,當地衛生所會先在前端整合個案需要,經醫師評估、登錄個案資料、通知到場;或是由當地的公衛護理師做個案訪視時,進行評估、服務和轉介;衛生所看診的病患,經醫師評估有復能需求者,即進行安排後續復能服務。張秀君強調,長者的復能只要在前端做好,後端的醫療照護就可減少,而且急性期治療後返家的照護如果做得好,也可以延緩失能。例如中風長者在急性期住院回家後要復健,如果因為沒人接送到醫院,讓老人家錯過了復健黃金期,將會造成嚴重失能的遺憾,也增加長照的負擔。行動生活復能車開辦七個月來, 已服務9千多人次、3600人,民眾滿意度非常高,全縣本島32鄉鎮的400多個村,已服務了196村里,縣府將持續擴大辦理。原住民健康政策:大家好原鄉整合照護服務除了長者的生活復能,原鄉醫療與健康促進是另一重點。2021年1月,屏東縣政府推出全國首創的「禮納里大家好整合照護服務模式」,整合三個原鄉村落的居民需求,設置公共服務中心,提供醫療、長照、運動、交通、營養…等多面向的服務。張秀君表示,2009年8月莫拉克風災發生後,屏東三地門鄉大社村、瑪家鄉瑪家村及霧臺鄉好茶村,三個部落600多戶、約1800名原住民,遷居禮納里永久屋基地,經過多年努力,他們已勇敢的重新站起來,但因永久屋集合三個不同原鄉的居民,如果由三個衛生所各自提供服務,難免資源重疊,於是縣府決定整合。縣府自2019年著手規劃多元的照護模式,先盤點禮納里社區資源,成立跨局處工作小組,展開禮納里生活圈健康意見調查。張秀君說,衛生局先從公衛醫療整合,利用當地閒置空間,2021年1月改設立公共服務中心,樓下是牙醫和西醫門診,旁邊是失智照護據點,樓上還有銀髮健康俱樂部及運動中心。屏東縣首創全國、突破地域區隔、凝結部落共識,取大社村名中的「大」、瑪家村名中的「家」、好茶村名中的「好」,發展在地制宜並符合原住民文化敏感度的「大家好整合照護服務」,整合3鄉衛生所、3鄉鄉公所、5個縣府跨局處單位、2家醫院、6個專業醫事公會(西醫、牙醫、護理師、藥師、心理師、營養師)、1所大學、10間部落在地教會與2家企業等32個單位及中央與本縣「醫療、公衛、長照、交通、社福」等18項計畫,滿足在地需求,致力和社區共同滋養這塊土地,從整個生命歷程規劃執行,幼兒到長者都享有友善可近之全齡照護,並落實社會關懷。 張秀君說,「原住民族健康法」今年公告上路,屏東縣希望藉由更多元的服務,強化及整合原住民健康照護體系,建立民眾健康生活觀念,導入資源,從點、線、面逐步落實各項政策,實踐Health for all的目標。【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9-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最好的醫生同時也是一位哲學家
【編者按】:本週由長庚醫學系師生二度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一位人文及社會醫學的老師分享她教人文哲學的心得,她希望培養出來的醫學生將來在面對病人與家屬時,可以有能力「換位」思考,在知己知彼的平台上,看見與聽懂彼此,進而創造可互為主體的對話空間,這是何等的理想境地。→想看本文兩位還沒有進入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各寫出令人感動的醫學人文的學習心得,「再多的資源也無法取代單純的陪伴與傾聽,也重新反思了也許應當從『我們希望能帶給他們什麼』,轉變為『他們真正需要與想要的是什麼』」;「即將成為一名醫者的人,我仍有許多值得學習的空間,方能體察、感悟並如日一般溫暖關懷更多沒被看見的人們」。「如何才算是一位好醫師?一位好醫師的定義是什麼呢?」相信在大家的心目中,一位好醫師除了須具備豐富的醫學知識外,能否將專業化為有溫度的醫療才是關鍵。他們重視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傾聽病人的感受與需求,同時以淺顯的方式解釋病情,走進病人心中;他們擁有多元的視角,能依照病人的不同背景,提供尊重和文化適切的醫療服務,理解同理病人的處境;他們具備完善的倫理準則,能夠將病人的權益置於首位,並適切的應對醫療上的倫理困境。為了讓醫學生在進入醫院之前就具備這些人文素養,醫學教育越來越重視「醫學人文」領域,而開設醫學人文課程也成為全球各國醫學院的趨勢。醫學人文教育使我們得以自過去中的案例進行學習與反思,吸取前人的經驗,不再需要等到畢業後進醫院後才開始摸索如何與病人互動。而秉持著培養醫學系學生能成為「全人醫師」的長庚也在這波醫學人文的熱潮中。長庚醫學系提供學生相當多元的人文素養課程,舉凡理論型的「醫學與哲學」、「醫學與歷史」、「生命倫理學」等等,以及實作型的「志工參與」、「利他行為與生死迷思」等課程,豐富的不勝枚舉。回顧這兩年來的醫學人文旅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醫學與哲學兩領域的緊密連結,從最初在哲學的深奧中茫然摸索著醫學,到最後逐漸能夠欣賞哲學與醫療融合出的美妙樂曲。長庚醫學人文課程的設計使我得以獲得完善且循序的學習,大一初次接觸「醫學與哲學」課程奠定了哲學基礎後,在大二的「生命倫理學」中我開始產生了不同的想法觀點與體悟,開始欣賞課堂上學生與老師再來回辯論中所擦出的火花。影響歐洲醫學發展長達數千年之久的著名醫學兼哲學家克勞狄烏斯·蓋倫曾經提出:「最好的醫生同時也是一位哲學家。」醫生研究人的身體,而哲學家則關注人的靈魂,無怪乎哲學在培育醫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這一堂堂的課程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主題是「生命倫理學」的某次課堂中老師以《一念》此紀錄片帶領我們探索的無效醫療。《一念》中寫出了一位因車禍全身癱瘓的青年進育,與致力推廣安寧療護的吳育政醫師之間的故事。在年僅17歲時,進育正值青春年華,但一場車禍卻讓這美好時光瞬間破碎。而將他從鬼門關拉回來的醫師也面臨了如何避免無效醫療的課題。儘管意識清晰,卻因長期臥病在床僅能依靠呼吸器維生,且一躺便是長達十幾年之久,進育逐漸失去了求生的意志,然而,在當時《病主法》尚未生效的年代,吳育政醫師決定帶他出去走走,看山看人,找回對生命的熱忱。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病人已對生命失去期許,並且施加在他們身上的治療難以恢復期望的平衡,這豈不是「無效醫療」?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現在放棄無效醫療,可能是對病人的解脫;但若是幾年以後技術有所突破而能夠成功治療時,會不會感到愧疚或後悔,當初不應該就這樣放棄治療呢?此外,影片中也顯示了進育從一開始想一了百了,到現在30歲已經可以保持信心地活著,這樣是否算是一種醫治心理的醫療呢?這麼多的想法與觀點使我深受感觸,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端看我們看事情的角度與方法。我想這也是醫學與哲學的奧妙之處,它使將身為醫師的我們在未來都能以更全面的視角面對每一位不同的病人,理解他們的想法與價值觀,並同理,進而針對不同的需求給予身心理的治療。除了學校的課程,我也從社團活動中獲得了許多醫學人文素養。羅卡達山地醫療服務隊是長庚重要的社團性服務隊,致力於服務桃園復興區深山中的居民。懷抱著熱忱的我們一心希望能藉由上山服務帶給當地居民些什麼,準備了豐富的物資與小禮物,更籌辦了各式的衛教講座與小活動。然而,深入復興鄉進行服務後,我深刻地體會到,山上居民和孩童最需要的並非物資,而是陪伴和傾聽。我們發現當地的國小其實資源非常充足,不但每間教室配有一台鋼琴,兩台電子白板,健身器材與書籍等也不太缺乏。而在居家訪視計畫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爺爺不但三餐皆有人員準時送達,家中還有一台垂直律動機。然而,爺爺表示他其實平常在家中並不常使用,反而是我們拜訪的時候,熱情的向我們介紹,一同玩耍使用。我忽然領悟,再多的資源也無法取代單純的陪伴與傾聽,也重新反思了也許應當從「我們希望能帶給他們什麼」,轉變為「他們真正需要與想要的是什麼」。我想在對待病人也是相同的道理,除了與病人共同對抗病魔外,我們更應關心病人的內心所求,而非僅僅將自己的專業應用在病人身上。總結來說,回首這兩年來在醫學院中的求學之旅,醫學人文教育著實產生不少潛移默化的效果。醫學人文教育不只局限於課程中,大學生活處處存在著提升醫學人文素養的機會,使我們提早訓練未來與病人相處的能力,避免成為一位「見病不見人」的醫師。我也非常感謝這一路來澆灌我們的老師們,相信醫學人文在未來醫院這樣緊張與凝重的環境中,必定能成功成為醫師與病人間的潤滑劑。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05 醫聲.醫聲要聞
法務部、衛福部提「遠距」補稀缺醫療/圍欄內的醫療6
監獄中醫療資源有限,監所關注小組指出,監獄中的醫療本該是衛福部的職責,但礙於執業地點在監獄中,長期以來衛福部與法務部互踢皮球,遲遲未提出解方。法務部與衛福回應,近期研擬透過遠距醫療補足,監獄醫療資源稀缺的問題。受刑人納健保 衛福部、法務部推遠距醫療衛福部長薛瑞元說,監所受刑人醫療納入健保給付,已解決多數受刑人遇到的經濟問題;「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目前已納入監所醫療,一般疾病若非初診,都有機會使用遠距醫療看診,未必須要將受刑人帶至監外,這也能減輕醫療人員不願進入監所服務的困境。薛瑞元也說,受刑人雖要支付掛號費,但這是一視同仁的做法,且受刑人也有家庭,並非所有人都是自力更生,靠自身勞作金收入在監所生活。至於社福身份,因目前「社救法」是用家戶概念統計,有些受刑人無法符合資格,或因在監所內而無法獲得社會救濟,可再討論如何提供協助。法務部長蔡清祥表示,目前各監所都與當地醫院院所合作,因受刑人也享有健保,司法醫療等同於國民待遇;他不諱言,圍牆內的醫護人才難覓,最近也希望能與大型醫院引進遠距視訊醫療的合作,這是參考近來偏鄉醫療採遠距看診作法,既可方便受刑人就醫、減少戒護就醫人力,也讓醫護人員不用擔憂安全問題。蔡清祥也強調,受刑人生病就醫問題,監所人員只能尊重專業判斷,只要能自理生活,監獄沒有拒收的理由,至於病情嚴重性,以醫師診治判斷為主。矯正官員表示,受刑人在監求診,一般與外界差異性不大,但受刑人人身自由受限制,難免認為不會到最佳治療方案。官員說,監獄其實是社會的縮影,注意受刑人的身心健康也是工作之一。監獄內沒錢看病、難尋第二意見怎麼辦?時常有受刑人出獄後,對監獄內的醫療評負分,並認為勞作金不足以負擔醫療費,矯正署副署長楊方彥表示,受刑人在獄中有勞作金、保管金,保管金在3000元以下的受刑人如果在外有欠債被執行,獄方不會動這筆錢,另外,對保管金少於500元者,只要提得出證明,矯正機關會以貧困救助方式協助看診。有受刑人認為只在監內就醫,難以尋求「第二」專業診斷,楊方彥說,對生病受刑人的照料,分監內就醫、戒護外醫、戒護住院、送台中培德病監四個程序,如果還是無法獲治療,就進入評估保外醫治的程序。楊方彥指出,一般來說,只要受刑人可自理生活,依法監獄不能拒收,對於老、病受刑人的對應方法,則是視個案安排他們去療養舍、病舍、老人工場。一名矯正官員表示,自從2013年全民健保納入受刑人後,受刑人可享有的公務醫療資源已與一般社區等同,全國51個矯正機關皆設有門診,並視監獄特質與健保署認定合格地方醫院溝通,委任適合的醫護入監看診。舉例來說,台北監獄即與國軍804醫院合作、桃園監獄與部立桃園醫院合作,由醫院安排醫護替受刑人看診,如評估為監內追蹤即可,會讓受刑人用藥、觀察,遇緊急或嚴重特殊病況,再依醫囑協助轉介戒護就醫。依需求調整門診 矯正署:就醫比社區還方便官員表示,大型監獄周一到周五都有門診,但不像社區醫院細緻區分科別,一般來說分內科、外科,協調多少醫護人力?要看監獄特質及需求調整,需求量大,增加監內門診診次也是常見。離島或偏鄉機關如金門監獄、澎湖監獄的服刑人數少,監內門診頻次不比中、大型監獄,官員表示,如在夜間、假日發生緊急狀況不能立刻滿足就診需求,也有評估後送的相關機制。官員說,受刑人在監服刑就醫其實有「可近性」,住家附近多有超商,不見得有醫院或診所,包括心理疾病、牙齒方面的問題,每一矯正機關都會引介社區的醫療資源入監所幫受刑人診斷,就診方便性甚至優於社區。熟知管理實務的矯正人員說,受刑人的道德感不見得整齊,有些人會無病呻吟,向家屬抱怨監獄輕忽人命,事實上,監獄就是社區的縮影,最常聽見受刑人喊胃口差、摀著腹部說肚子疼,管理員無法揣測真假,但一律會要求填寫報告單安排看診。
-
2023-09-05 醫聲.醫聲要聞
改善醫療困境 專家:先調整勞作金著手/圍欄內的醫療5
「對於犯錯入監服刑的我們來說,自然不希望服刑之餘,再徒增家人負擔。數年來看過太多監所同學,寧可病入膏肓,也不願拖累家人。」一位受刑人在回覆監所關注小組的問卷時寫下上述文字。根據小組調查,監所受刑人醫療困境,主要來自勞作金過低,導致受刑人無力支付掛號費,或戒護外醫的計程車費用,被迫推延就醫,不少人出監第一件事就是到醫院檢查身體究竟有無異狀。監所關注小組常務理事、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鄭龍驊表示,二代健保賦予監所受刑人健保身份後,原先監所聘用的公醫退場,改由簽約醫院派醫師開設門診,監獄衛生科只有護理師,有時甚至是由藥劑師擔任衛生科主管。高雄監獄是少數仍聘用公醫的監所,該醫師是兼職,每周到監所二次,巡視病舍中生病、開完刀的病人,若所內其他受刑人有需求,也會順道探視。相較門診醫師,若有公醫駐監,能了解監獄運作細節,也讓有躁動症狀等不便帶至門診的病人獲得照顧。他也說,聯合國曾對監所內醫療提出建言,希望由醫師參與軟硬體環境設計、活動時程、勞作內容,以及戒具使用等,以評估監所活動在健康層面的影響,其緣由是認為監所收容人是健康弱勢,醫療應積極參與。每月2、300元勞作金 東扣西扣難就醫「擁有健保身份後,收容人要繳交門診掛號費才能看病,但他們幾乎沒有收入,不少人為此不敢就醫。」鄭龍驊說,健保身份雖讓受刑人有使用更好醫療資源的機會,百元上下的掛號費看似便宜,但受刑人在獄中沒了收入,每月2、300元的勞作金,再扣除購買日用品、犯罪被害人補償費用等,幾乎所剩無幾,若無監外親友資助,難以負擔就醫費用。萬一必須戒護外醫,受刑人須自付計程車費,監所多地處偏遠,車資動輒要價數百至千元,門檻更高。鄭龍驊也說,監所內門診不是想看就能看,必須打報告申請才能看診,且寫了報告也未必能排到看診機會。受容人只好自求生路,有人每周都繳交報告,若排到自己看診,就拿一些藥品備用;也有人因沒錢看診,就請同房同學幫忙在看診敘述症狀時「挾帶」自己症狀,以拿藥緩解症狀。監所關注小組調查735位受刑人獄中生活情況,發現超過八成受刑人每月收入低於800元,超過半數每日工時8小時、每周工作5天,賺取的勞作金竟不足500元,且依照累進處遇級數差別,有不同可支配比例,並非全數可以使用。想努力工作也沒用 受刑人又窮又病監所關注小組理事長陳惠敏表示,多數受刑人須監外親友支持才能負擔醫療費用的現況,加大社經地位對受刑人在監內處境的影響。若在監外,民眾可以設法賺錢就醫,但在監內即使有意願為自身健康努力,仍會受限勞作金低廉的現實,是讓家庭背景因素放大,造成更多階級複製。「受刑人工作權與健康權議題環環相扣,要改變受刑人醫療困境,除應讓醫療體系與監所建立更多連結,更要改變勞作金嚴重低下的問題。」監所關注小組副秘書長賴仁祥曾參與台大法學院教授李茂生團隊的一項調查,其結果顯示,2018年「監獄行刑法」修正前,監所受刑人勞作金每月平均294元;修法後的2021年,勞作金雖提升至592元,但與該年福利社月消費金平均2313元相比,仍明顯不足。至於應給予多少勞作金才合理?矯正署2019年回覆監察院糾正案時表示,在監所最低生活所須為每人每月3千元。陳惠敏說,為避免有人把入獄視為找不到工作的解套方式,加上監內勞動有其他意涵,受刑人沒有職業選擇自由,故也不宜將勞作金調升至基本工資,但至少應符合最低生活所需。她表示,目前監內部分勞動選項,如洗衣、做木工、麵線等,受刑人每月可領到數千至萬元勞作金,應擴增此類選項,讓願意工作的人,能有相應的勞動內容。此外,針對身障等勞動能力受限的受刑人,應納入監外社福身份補助,但可打折,「讓無法勞動的受刑人,也能有照顧自己的方式,避免健康狀況惡化。」另外,針對監所醫療選項少、片段化的現況,陳惠敏說,若比照地方衛生所方式,讓公費畢業的醫學生在監所駐診,提供長期、完整的醫療服務。因監所多地處偏遠,可再藉由分流的方式,讓地方居民進入看診,解決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也讓醫師有足夠的病患來源。
-
2023-08-19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馬惠明吃蔬果養生,靠太極拳找到身心密碼!轉戰急診讓猝死的存活率提升10倍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長馬惠明從小就好動,自嘲無法專注一件事情很久,多工創新的腦袋,讓他拚命往前衝。從推動台灣緊急醫療救護、公共場所裝設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再到雲林推動遠距醫療、區域聯防,改善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窘境,他不曾停下腳步,卻在遇見太極拳後,找到了控制自己身心的密碼。馬惠明小時候的志願是當太空人,但當時的科學並不先進,理所當然地當太空人夢碎,他的數學、文學表現都不突出,卻很喜歡生物科學,媽媽買了顯微鏡給他,得空就到田裡、水溝抓昆蟲,在家裡做實驗,培養出當醫師的志趣。愛吃蔬果 也愛運動旅遊馬惠明愛吃蔬菜水果,喜歡到處旅遊,最喜歡到歐洲一覽人文歷史;熱愛運動的他,會去健身房,也喜歡衝浪、滑雪跟游泳,最近開始接觸太極拳,他形容太極拳的一動一靜一呼吸,讓他「從來沒有這麼清楚自己的身體處於什麼狀態,要怎麼控制它。」猶如找到身心的密碼。當工作壓力大時,他會彈鋼琴紓壓,其實在工作之餘,他花很多時間練習鋼琴,有時傍晚到台大雲林分院,就會看見他練鋼琴的身影,他不僅是喜歡音樂,更因為彈鋼琴有很多精細的動作,可以增進自己的控制力,與太極拳有異曲同工之妙。2022年8月馬惠明接任院長後,對雲林分院有更多期許,希望這裡是醫療的燈塔、夢想的搖籃,希望所有的醫院在這邊沒有競爭,只有合作,更希望雲林分院成為創新的基地,就像遠距醫療就是一種創新,透過組織文化建立,讓所有的醫師、職員覺得可以安全地天馬行空講出自己的點子,透過投資年輕人的計畫,為雲林找到任何可能。了解自己 毅然轉戰急診他自覺很機靈,在內科受訓時,選了次專科心臟科,後來台灣開始發展急診醫學,是完全不一樣的醫療領域,他並未因為可能因此沒有固定患者而猶豫,毅然決然轉到急診醫學領域發展。「我很好動,我的腦袋很多工,無法固定時間專注一件事情很久,不能開刀四、五個小時。」馬惠明說,雖然急診環境不友善,也不是一個專科,但覺得滿適合他,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可以知道要去什麼樣的地方。就這樣一邊接受心臟科的訓練,一邊在急診最前線努力,馬惠明成為台大第一位專攻急診醫學的總醫師,又獲得教育部公費留學,前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醫療政策和管理博士學位。「過動讓我很有想像力跟創造力,很喜歡嘗試新的事情,喜歡做一個從無到有的事情。」馬惠明學成歸國後,即致力發展台灣急診醫療,當時猝死是救不回來的,他從無到有說服許多人,先在台北市推動「雙軌制到院前救護計畫」,進而擴及全台,後又推動公共場所裝設AED,這些到醫院前的制度,讓猝死的存活率從不到1%提升到以前的10倍。打造雲林 遠距醫療標竿2016年在時任台大雲林分院長黃瑞仁的邀約下,馬惠明選擇放下熱鬧喧嘩的都市生活,來到大家口中的偏鄉「雲林」。因為恩師點醒了他,「你把急診做得很好,是因為台北有這個環境?還是你真的做得很好?」於是他決定到雲林分院服務。馬惠明來到雲林分院擔任副院長,做了很多想做卻一直沒機會做的事情,他把雲林打造成遠距醫療的標竿,透過區域聯防,彌補醫療資源不足,也嘗試做國際醫療。「人生做了不同的選擇,就能看到不同的風景。」提及生活哲學,或許是過去在急診的經驗影響,他說,過日子跟做財報一樣,該做的事情一段時間就要結清,不是等退休或是等以後,有效率、開心地完成工作,幫助別人可帶來快樂。馬惠明小檔案.年齡:59歲.專長:急診醫學、心臟內科、緊急醫療系統、重症醫學、醫療政策、智慧醫療、遠距醫療. 現職:台大雲林分院院長.學歷:台大管理學院EMBA、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療政策與管理博士、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經歷: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教授、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亞洲緊急救護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健康是一種福氣,也是自己的責任。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2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陳穆寬心繫偏鄉醫療公正!一周打兩次羽毛球養生,紓解身心壓力
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陳穆寬今年54歲,早在6年前,他以48歲之齡接任有128年歷史的彰基院長,創下國內醫學中心最年輕院長的紀錄,也為彰基開啟新紀元。來自醫療資源貧乏南投的陳穆寬,就讀台中明道中學時,因常發燒、感冒看不好,附近診所介紹他到彰基看病,因而接觸到彰基院長蘭大衛醫師的仁醫故事,甚受感動,決心投考醫學系。後來他考上中山醫學系,以優異成績畢業,並且來到彰基服務。33歲擔任耳鼻喉科主任、41歲升教授,以及48歲當上彰基醫學中心院長。沒特別養生 每天累到很好睡陳穆寬精力過人,但沒有特別養生之道,幾乎都維持晚上9點睡覺,早上5點起床,很好入眠,「因為每天都累到很好睡。」每周安排兩次門診,掛號都超過80號,還要開刀,三餐幾乎都是便當打發。他的運動也很簡單,一周打兩次羽毛球,每次40分鐘,藉由高強度動作,汗水淋漓後,可以紓解身心壓力。「我一生職志,就是做好醫師,照顧好病人。」陳穆寬擁有旺盛的企圖心,十足的活力,尤其記憶力驚人,談起彰基、醫學如數家珍,認人功力強,跟他接觸過的人,都印象深刻。頭頸癌專家 促成興大後醫系陳穆寬是頭頸癌治療領域的專家,也是世界率先發展顱底內視鏡手術處理顱底腫瘤及頭頸部腫瘤內視鏡微創手術的權威,精湛醫術獲得法國CORLAS會員與美國國家外科學院院士(F.A.C.S.)等殊榮。他先後發表200多篇病人研究、手術論文,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獲得肯定。彰基醫學中心還與中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合作,陳穆寬擔任中興大學副校長,並由彰基58名醫師的師資做後盾,明年就有學生來彰基實習,令陳穆寬十分興奮。他說,彰基的聲譽起來後,過去招考醫師往往乏人問津,現在已經滿招,很搶手。目前陳穆寬進入彰基第二任院長任期,6年來,彰基已有8間醫院,彰基更成為治療急、重、難症的優質醫學中心,新冠疫情爆發,彰化是重災區,彰基連同外縣市,收治最多的重症病患,陳穆寬說,「彰化守住,全台灣就守住,彰基做到了!」做兩個任期淨利增至20多億彰基淨利更從陳穆寬一上任的2千萬元,現在已20多億元,居各醫學中心第三名。陳穆寬說,醫院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因為採購透明化,盈利回歸醫院,再加強心臟、肝臟移植等醫療深度,彰基淨利才會提高。他堅信,醫療服務應該平等公正,不因財務問題而讓患者受到不公平對待。「彰基有了盈餘,才能照顧更多層面的患者。」陳穆寬說,斥資約60億元的質子中心大樓預定明年完成,當年在申請時,衛福部委員曾問到,患者搭高鐵很方便,為什麼彰基還要做如此巨大投資?他回答說,鄉下患者要到台北就醫,還要輾轉「盤車」幾次,費時費力才能看診,打破城鄉差距的初衷,因此打動委員。出身南投的陳穆寬,更懂得照顧偏鄉醫療,彰基因此將斥資逾55億元在南投興建醫療大樓,預計2028年竣工,提供醫學中心等級醫療服務,今年也投入1千多萬元開辦「水里鄉急診救護站」,他更親自帶領醫療團,前進馬祖舉辦義診,將高品質服務帶到偏鄉。陳穆寬的強勢改革,遭內部反彈,掀起資深醫師接連出走風波。「如果我只是沒有作為的院長,彰基一定走向衰敗,因此一定要進化。」陳穆寬說,他要打破資深醫師的利益壟斷,有必要引進年輕醫師、新科技及觀念,做為互補,但「擋人財路」終究會遇到阻力,「這是上帝給我的試煉」。他認為,改變要以病患利益做最大考量,因此不怕百箭穿身,事實證明,彰基並未因此風波造成離職率增加。陳穆寬小檔案.年齡:54歲.專長:耳鼻喉科、癌症醫學、頭頸部微創性內視鏡手術、頭頸部創傷醫學、頭頸癌手術、醫療管理.現職: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中興大學副校長、中山醫學大學兼任教授、清華大學合聘教授.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博士、台灣大學衛生政策暨管理研究所碩士、中山醫學大學醫學士.經歷: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長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主任中山醫學大學副教授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顧問台灣顱底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預防重於治療,早期發現早日治療,自費不一定比健保好。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1 醫聲.肝病清除
在台42年 日商部長退休捐手提儀器助台灣消滅肝病
長年關心台灣肝病預防的日本佳能醫療公司醫療部長加藤秀次今年將退休,他知道肝基會發起環島腹部超音波檢查行動,特地自掏腰包致贈手提式超音波儀器,重量僅1.2公斤,方便帶到偏鄉,為更多人篩檢服務。加藤秀次與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結識42年,肝基會回贈感謝狀,許金川盛讚加藤善舉為台灣消滅肝病做出貢獻,也象徵台日堅定的情誼。偏鄉醫療大福音!新型檢測儀器輕便攜帶肝基會表示,傳統腹部超音波機器重達25公斤,大小如同行李箱,光是搬運移動就相當困難,而這台手提式儀器,重量只有1.2公斤,斜背方式能輕鬆替民眾檢查,此外,儀器的解析度與血流敏感度也格外清晰,對於遠赴偏鄉進行檢查是一大利器。退休前送給台灣的禮物 感謝台灣消滅肝炎的付出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加藤秀次,大學時期曾來台交流,回顧這42年在台工作,了解到台灣在B、C肝炎防治這塊的用心,也牽起和許金川及台灣肝病醫療專家們的淵源,近期參訪肝基會時,發現替全台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使用的仍是笨重、舊型儀器,因此,趁著退休之際購買了新型的檢查工具,期盼能替台灣肝病篩檢盡一份心。「台灣是我第二個故鄉。」加藤秀次說,他曾去過印度、香港派駐,唯獨台灣民眾的熱情、食物深深吸引他,笑說退休之後還是會回來台灣玩、見見老友,「但這次不是工作了!」許金川說,40年前在台大替民眾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雖然資源有限,但只要開口,加藤秀次二話不說都會給予大力協助,因此結緣,如今一路走來成立基金會,好友退休仍不忘替台灣消滅肝病盡力,「以個人力量捐贈,心中有愛。」40歲以上一定要做!台灣串連24醫院的免費的腹部超音波檢查肝基會呼籲,B、C肝炎帶原者或40歲以上民眾至少每半年到一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基金會也從2021年開始推動免費的腹部超音波檢查,至今已有三年,共同參與的醫療院所愈來愈多,今年串聯全台24家醫院,在7月23日早上同步提供符合條件的民眾免費篩檢,期盼喚起國人對肝病的重視。
-
2023-07-07 醫聲.Podcast
🎧|老漁工慢病多 遠洋船靠岸一次燒百萬!這醫院開發儀器助判斷回港與否【慢病放大鏡Podcast-心腎糖系列2】
偏鄉醫療難解,除了山區、離島等交通困難之地,遠洋船工也身處醫療資源稀缺的「水上偏鄉」。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表示,遠洋漁業船工每次出海時間數月至一年不等,且位處廣袤海洋,醫療資源取得更困難,船工高齡化,不只罹患慢性病比例高,急性病症也須重視,曾有船工到院已失去生命跡象(OHCA);小港醫院周邊地區人口高齡化,多重慢病患者多,已落實整合醫療、與社區之間也進行垂直整合。🎧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郭昭宏表示,小港醫院鄰近有小港漁港、前鎮漁港、旗津漁港,服務相當多遠洋船工,執行的健康檢查中,很高比例是遠洋漁業公司船員健檢,過去照顧遠洋船工的經驗,發現船工普遍年齡偏高,容易出現慢性病問題。原因是船上糧食儲存不易,長期食用高糖、高鹽的食物下來,船工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及腎臟病的比例偏高,船工也常因疾病控制不佳,輕微糖尿病變成嚴重糖尿病;早期腎臟疾病演變成可能需要洗腎。郭昭宏指出,過去罹患慢性病的遠洋漁業船工,因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限制,每次回港時只能領取一個月用藥份量,無法支應在海面上作業動輒半年以上的時間,家屬領了藥寄到漁船靠岸補給的國家,船工用藥才不致斷炊;後來中央健康保險署放寬遠洋漁業船工的慢箋領藥時間,才讓船工能夠穩定用藥控制慢性疾病。此外,郭昭宏說,除了慢性病的問題,職業傷害和急性發作的疾病,亦是遠洋船工面臨的另一大醫療痛點。職業傷害如長期拉漁網等粗重工作,造成的骨關節退化;漁船輪機室噪音極大而影響聽力;作息日夜顛倒,更讓船員長期承受心理壓力,返港時容易與家人起爭執。郭昭宏說,過去疫情期間,曾有2、3位遠洋漁業船工因為腹痛,送到小港醫院時已失去生命跡象,「我們很遺憾,也好奇為什麼船工只是腹痛,就會因闌尾炎、腹膜炎而過世。」後經了解才知道,遠洋漁船若在航行期間靠岸,每次花費需要一百萬,在無法確認船工腹痛是因為便秘還是真有緊急狀況的情況下,多數船東會選擇先繼續觀察。郭昭宏分享,為解決船工在慢性和急性疾病的問題,小港醫院與民間科技公司合作開發「掌上型質譜儀」,透過扎指尖將血滴在試紙上,再放入儀器,從急性的發炎、心肌梗塞,到慢性的糖尿病、腎臟病的控制情況,都能藉由判讀數值精準掌握。他表示,目前因法規限制,雖無法作為診斷依據,但能夠協助船東更精準的判斷回港與否,盡力避免延後就醫造成的憾事再度發生。慢性病整合擴及院內、養護機構、診所 延長高齡長者健康餘命銀髮族越來越多,台灣估計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郭昭宏說,除了服務遠洋船工,小港醫院對於周邊社區民眾醫療責無旁貸,他觀察到人口老化情況明顯,老年人口佔比超過16.7%。「高齡化社會來臨,平均餘命越來越長,多重慢性病將是未來重要議題。」郭昭宏說,民眾壽命延長,慢性病自然變多,面對高齡且罹患慢性病的個案,醫院應該從流程改變做起。過去不同慢性病疾病別有各自的個管系統,但要打破科別藩籬,強化科別之間整合與管理,就須要朝向整合式門診推動。郭昭宏表示,針對整合門診的模式,許多醫院透過家醫科、高齡科醫師協助長者進行多重慢病管理,小港醫院也是如此,但考量患者就診習慣,也鼓勵長者最常看的科別如腎臟科、神經科醫師,投入慢性病的整合照護。「醫院內做了整合,醫院與社區之間,也要進行『醫養整合』。」郭昭宏說,小港醫院成立「醫養整合中心」,高齡長者到醫院就診後回歸社區,或進入安養中心、護理之家,醫院會協助安排適合的機構,並與機構合作,由個管師持續追蹤長者健康狀況,若身體良好才會除案、停止追蹤;小港醫院也與附近80多家診所結成聯盟,進行垂直整合,長者小病到診所就診,大病可再到醫院。從醫院內部整合、醫養整合到醫院與診所間的垂直整合,郭昭宏說,一切的目的是為了落實「延緩老化、活躍老化」的目標,希望在國人平均餘命延長的同時,透過多重慢性病的整合照護,讓高齡長者活得更好、更健康,創造更好的健康餘命。郭昭宏小檔案現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 副院長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班博士經歷:高雄巿立旗津醫院院長高雄市健康城市推動中心執行長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王柏云主持人:林琮恩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林琮恩音訊錄製:馮樹妍特別感謝: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
2023-07-01 醫聲.領袖開講
從1間診所到全台8醫院!秀傳總裁黃明和為一句承諾「在偏鄉蓋好醫院」
36年前在鹿港天后宮廟埕的一句承諾,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30年前成立彰濱秀傳醫院。目前秀傳醫療體系成立50周年,全台灣有八家醫院,多半座落於偏鄉地區。黃明和也是厚生基金會、立法院厚生會創辦人,廣為人知的「醫療奉獻獎」即由他和前衛生署長張博雅共同創立。今年是秀傳醫療體系50周年,黃明和藉新書「做蒼生之大醫:利他信念的行者、梅約精神的推手,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的生命故事」,詳述他的偏鄉醫療理念。一諾千金 創立彰濱秀傳醫院黃明和來自彰化,1965年台大醫學系畢業後,赴日本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在台大外科任職4年,因身體不適、數度胃出血決定返鄉。在省立彰化醫院任職2年後,1973年開設黃明和外科醫院;1987年在鹿港天后宮誓言要在鹿港蓋一座醫院,提供鄉親最好的醫療品質;1993年以父親命名的彰濱秀傳醫院正式成立;2008年彰濱秀傳更成立「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是亞洲第一間遠距微創手術中心。效法梅約精神 奉行視病猶親「梅約精神」是黃明和的醫療信念。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經營者秉持「在鄉下蓋好醫院」的理念,成為聞名全球醫院。以梅約精神為依歸,黃明和帶領秀傳體系,視病猶親是他親身奉行的理念與實踐。彭麗容是秀傳體系第一位護理師副院長,她長期跟診,對黃明和有許多切身觀察,有些老人來看病,看起比較緊張,黃明和就會把手輕輕地放在對方膝上,跟他聊天,讓他安心。1980年代,秀傳醫院的病房在二到八樓,當時只要聽到廣播說八樓病房喊急救,黃明和不管在哪一層樓,都是第一個跑上去的。黃明和的妻舅陳信甫醫師記得,某回選舉拜票途中,黄明和在現場看到車禍,他不顧還有下一個行程,直接下車走向那台翻覆在路邊的轎車,吆喝鄉親一起把車翻正,還從後車廂拿出急救箱,當場為傷患急救。就如同黃明和聽到急救就往八樓跑,不坐電梯,因為要在危急時刻用最快速度幫助他人。從一間小診所發展到如今擁有八家大型醫院的醫療集團。黃明和期望,不只要讓鄉親得到更好的服務,也要讓彰化鹿港成為台灣與世界的窗口。獲黃明和捐千萬 台大醫院:優化微創設備秀傳體系總裁黃明和昨天舉行新書感恩分享會,會中宣布捐贈台幣一千萬元回饋母校台大醫院。台大院長吳明賢表示,將效法秀傳醫院推展微創手術精神,把經費用於優化台大的機器人手術系統,除購置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也會將款項用於人員訓練。吳明賢認為,彰濱秀傳雖位於南部偏鄉,但是許多技術領先,例如全台第一台震波碎石設備,就是秀傳率先引進,能用於肝內結石等治療。秀傳醫院也是全國最先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術的醫院之一,今年三月與法國結盟的「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引進「Hugo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吳明賢說,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地下室就是台大的「機械人手術中心」,如今獲得黃明和慨捐一千萬元,除了優化既有設備外,也將用於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讓患者能有更多治療選擇。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彰濱秀傳早在2008年就已設置微創手術訓練中心,近年很夯的遠距醫療,秀傳十多年前就在做,令人敬佩。台灣大學前校長陳維昭是黃明和的同班同學,他說黃明和回到故鄉開業造福鄉梓,是一條相對辛苦的路,他創辦醫院投入金錢,卻把醫院變成財團法人,服務社會;他也驚訝黄明和對新奇科技的敏銳度,除了先引進機器手臂,也是首先引進膠囊內視鏡,是推動國內醫療進步的領頭羊。
-
2023-06-27 醫聲.健保改革
血汗醫護怒:最討厭共體時艱! 缺工未來恐致居家住院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3年,各國的醫護人員都相當吃緊,台灣更是屢傳護理師過勞,護病比屢創新高。疫情3年後,台灣的醫護人力逐漸出走,五月底更因此出現醫療量能不足,導致急診壅塞,內科病房一床難求,非緊急手術被迫延後執行,癌友至少得等兩周才有機會住院治療,掛號婦產科、兒科醫師也不一定搶到號,偏鄉更為重災區。專家預言,疫後醫護人力減少,若再加上少子化風暴,未來關床、關門診將成常態,以後看診、住院恐成難事,更可預想未來除非是極為嚴重的疾病才能住院,其餘恐以「居家住院」模式代替。醫護荒加劇 專家憂等床時間恐拉更長「即使有病房,病床也得降載開設。」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目前外科系如骨科、心臟內科處理外傷、心導管較為急性,住院時間也短,沒有等候病床的問題;但內科,如腎臟科、感染科、胸腔科、肝膽腸胃科,因為病人數多,疫情過後,長輩逐漸回到醫院追蹤原本的慢性病,相較去年同期成長5%,才導致內科性疾病等候時間拉長,但不至於造成急診壅塞;主要是病房區,在醫護人力不足的情況下,為保持醫療品質、病人安全,遂維持護病比上限。「疫情最嚴峻的3年,醫護人員都堅守崗位。」洪子仁指出,今年出現一波醫護人員離職潮,主要是挺過疫情三年後,醫護人員希望暫時性休息,尤其國境開放後,國外進修、旅遊的計畫都重新銜接上了,但較過往而言,整體離職率增幅並不大。洪子仁表示,今年離職潮需要關注的重點,在於「新進醫事人員減少」,離職人員多了一點、新進人員少了一點,「一加一減」之下導致醫療人力荒。洪說,今年參加國立護理大學畢業典禮時,也發現護理畢業生也有所減少,早在疫情前就因少子化,檢驗、藥學、藥劑、營養學領域人才都在減少,醫療人力自然緊縮。「衛福部要思考,醫事人員不願進入醫療產業的現象。」洪子仁指出,疫情後醫療人員承擔的風險又與待遇不成比例,醫院也想要調高人員待遇,但這兩年健保點值不斷下降,醫院經營成本不斷墊高,沒辦法提供足夠的拉力吸引新血進入醫療產業。若醫護人力荒不斷持續,洪子仁說,目前內科疾病等床時間約在3至5天,若醫護荒加劇,將來內科疾病待床時間恐怕將拉得更長,大型醫院一床難求的情形將比過去更嚴峻。台大調查急診滯留率 超過24小時逾4成六月上旬北部大醫院急診壅塞成為熱門話題,當時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對外稱「醫事司有監測,沒看到急診量升高」、「已致電各大醫院院長,都說一切正常。」衛福部此番回應,卻惹惱第一線急診醫師。近期醫院間流傳一張衛福部調查各大醫學中心1到4月急診滯留率的表單,雖然多數醫院還沒填完,但台大醫院自填數據顯示1到4月無論24小時或48小時,等待住院的病人在急診滯留比率節節上升,增幅已高達3成。以4月為例,台大急診等待住院的病人有44.8%等超過24小時才有床,其中有25%更是等待超過48小時才能離開急診、住進病房。某醫學中心不具名急診醫師表示,衛福部根本沒有任何有效方法可掌握各大醫院急診是否壅塞,只會信口開河,或是讓各院院長說了算,講出來的話跟基層感受落差極大,基層聽了只是覺得憤怒。他質疑,哪個院長會在評鑑前後講真話、承認醫院人力緊繃、一床難求?如果衛福部一直都能有效監測,何必要私下發表單調查?調查還叫醫院自填,誰知上報的數據是真的假的? 台大醫院急診部主任黃建華澄清,這不是衛福部調查,是醫學中心協會內部調查的資料。不過衛福部也有在關注一床難求問題,20日下午就臨時召開一個線上會議,了解各醫療體系的現況,確實有些醫院都回報護理人力不足造成病床減少,再加上全國疫情上升,醫院多少會有內部確診,這也為醫院人力調度增添不少難度。至於台大醫院,黃建華表示,台大沒有護理力不足或因此減少病床,急診看到等住院病人滯留較久,主因是一月春節後從門診回來等待住院的病人漸漸都回來了,門診等住院的病人,不見得比較不緊急, 像是癌症要化療,不做也不行。就算台大醫院的急診沒有明明該從門診等床卻故意要從急診來的病人,但病床就是這麼多,門診等床的人多了,急診也會受到影響,要等比較久。黃建華分析,往年過年後急診人數都會逐月上升,大約到四月底結束爬升,不過今年比較特別,不但看到上升幅度高於往年,更特別是的五月持續上升到五月底,這也可能與五月氣溫酷熱有關,媒體六月初也有關注報導。進入六月至今,急診人潮有在減少,可能與連日雨天降溫有關,也可能是比較急著需要住院的都已經收住院了。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近期急診壅塞仍與疫情相關,據監測,急診就診人數平日約為2萬人次、假日為2.5萬人次,近期因疫情仍處於高原期,急診就診人數有稍微增加,加上民眾大多習慣,當遇到滿床時,寧可繼續在急診等候,不願轉至他院,也讓滯留率增加。「滯留急診的新冠確診病人也變多了。」黃建華提醒,新冠改成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之後,等床的順位也沒有那高,跟其他疾病一樣,需要花時間調度床位,會在急診滯留比較久。他呼籲,如果確診症狀不嚴重,請不要來醫學中心的急診,這邊很壅塞了。建議可以前往地區醫院或區域醫院,疫情過了這麼久時間,大家都有經驗、會處理,希望不會有些醫院不想再收確診的人,一直把病人轉出來。護理師出走1700人 最討厭聽共體時艱資料顯示,臨床護理人力需求愈來愈高,但護理人員執業率低,加上疫後一波離職潮,讓醫院空缺率從以往約5%,今年達6.5%。近日幼兒園餵藥疑雲,新北市府喊話幫全台幼童採檢巴比妥,中央要新北「注意醫療量能、急診人力不足」,然而中央這番話,看在眾護理師眼裡很不是滋味。工會批評,護理勞動環境長期辛苦、薪資條件差,自去年底至今已超過1700多位護理師離職,且護理師最討厭聽到就是「共體時艱」。據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統計,目前領有護理師執照人數約31萬人,執業護理人員約18.6萬人,執業率僅58%,不到6成。但臨床對護理人力的需求,愈來愈高,全國病床數105年開設16.3萬多張,到110年已擴增至17萬張,還不包含各院新增各項業務,如出院準備計畫、器官勸募、預立醫療等業務,統統需要護理人力。某醫學中心不具名急診醫師說,七月部分負擔要漲價,有感覺到某些人想趁漲價前,趕快來急診排住院處理。也有感受到,一個人來待床、住院,身邊完全沒有看護或家屬的病人,有愈來愈多的趨勢,這些人多半是社會底層弱勢族群,照護資源也是他們弱勢的一環,結果護理人員工作量大增,除了醫療照護,還要把屎把尿。急診滯留率提升,燒出護理人力不足問題。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說,今年醫院空缺率比以往高,確實近2年受疫情影響,護理師離職的人數比往年多,再加上去年護理人員考照人數大幅下降,與往年相比足足少了1000多人考照,「離開的人多、投入的人變少」,才讓人力缺口變大。「愈來愈多護理人員發現,這個工作真的好爛啊。」一名與護理師結婚的醫師表示,院方把人力充足當作「做功德」,人力不足就要大家共體時艱,但工作量這麼大,出了事還要扛責任,隨便跟其他工作一比,就知道當護理師有多難賺,有理智的人都會選擇其他工作,收入更好也不會這麼累。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說,10年前就曾疾呼「護理缺工將成國安問題」,如今人力匱乏已到火燒屁股,即使現在替護理師加薪,也不一定有人願意到工時長又高壓的環境服務,現在願意在第一線多是資深護理師,再過幾年就要退休,醫院沒有照顧資源,可預想未來除非是極為嚴重的疾病才能住院,其餘恐以「居家住院」模式代替。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有別以往大專院校護理科系幾乎滿招,近年護理系招不滿、醫院招不到護理師、護理師持續離職,因為醫療環境對護理師不友善,無法吸引新鮮人加入,其實醫院大可以透過加薪,改善護理師薪資水平,但高層稱沒賺錢,要大家「共體時艱」,卻頻蓋新大樓。據勞基法規定,勞工每天工時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多餘須給加班費。陳玉鳳說,部分醫療機構無視法規,用「負時數」等結算制度,例如今天少上4小時,就登記「負4」負時數,若加班6小時則登記「加6」,來回抵銷後時數變「加2」,醫院此做法除無視護理師勞權,且因為制度模糊,不斷有工會會員發生勞資爭議,醫院不願如實給加班費,且拿不出打卡紀錄單,嚴重侵害護理師勞動權益。陳玉鳳說,一般護理師月薪大約3.6萬元至4.5萬元,若加上夜班費、加班費,頂多到5、6萬元。而居家服務員月薪有四萬初,且幾乎都是上白天班8小時,換算每小時工資約200至250元起跳,若加上加班費,月薪可達6萬。她表示,每個人薪資本就有高低差,但考績、獎勵金機制若未透明化,在惡劣的護理環境,最後淪為主管喜好,甚至職場霸凌,醫院給這樣的薪資與待遇很難留住護理人才,最後倒霉的就是病人。2人顧百張床 護理師疫後轉當按摩師疫後全球都掀起醫護離職潮,台灣也不例外,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調查從去年底至今已超過1700百多名護理師離職,於東部擔任護理師超過10年的陳傳翔也是其中一人,他說離職原因是「與醫院經營理念不合」。新冠疫情爆發,陳傳翔堅守第一線,他說,自己不想對不起台灣民眾。未知的病毒,從上到下都驚慌失措,衛福部下令,但衛生局無法同步,使第一線只有「亂」可以形容。當患者到院就醫沒辦法如預期獲得醫療服務,他們永遠是被罵的那一群人。疫情期間,兔寶寶裝(即防疫隔離衣)光穿脫就得花10幾分鐘,他也說未喊過累。在偏鄉服務,人不多,都住在同個鎮上,團隊凝聚力高,心心念念都是居民的健康,雖然院內感染曾讓他與另一名同事顧全院100多床患者,他仍堅守崗位,只是疫後,醫院經營的方針開始改變,第一線的醫事人員也得開始承擔「經營壓力」,與醫院理念愈來愈不合,近期選擇離開努力10多年的職場,轉任當按摩師。陳傳翔說,願意留在第一線護理師都是對照顧患者有熱忱的人,他也是,即使過勞且高壓,都能維持繼續工作的動力,只是醫院對待員工的方式愈來愈差,像是政府發放的1天1萬的防疫津貼,院方設下「20年內分期給付」的規定,3年來,他約累積破百萬的金額,醫院寧願投資醫材設備也不願給護理師更好待遇,如今他離職,離職前僅領近20萬防疫津貼,剩餘的津貼一毛都拿不到,對於院方的對待方式,他絕對不會再回頭擔任護理師。蔡淑鳳表示,現階段希望可以增加應屆護理相關科系的畢業生投入職場的意願,或排除投入障礙,畢竟應屆畢業生是護理人力的重要來源。目前護理人員領照通過率約7到8成,但領到執照後僅有4成願意投入職場。因此無論是考照率或是就業率都得排除困難,協助提升機率。癌症病友掛不到號 重金請代排仍苦等「沒想到疫情之後,等床的時間更長。」台灣癌症基金會癌友關懷中心主任游懿群說,疫情前,癌友化療計畫因防疫措施嚴苛受到限制,沒辦法在預期的時間內,入院治療,至少得等一周左右,但近期不曉得是癌症患者回籠就醫,還是照顧人力不足,開不出床,原本以為疫情後不用等,現在等3、4天算快,等一到二周算是常態,有些患者急著治療,最後靠「鈔」能力,自費住院就醫。護理師離職潮,除發生關床問題,同時重症患者仰賴的個管師也受影響,多數個管師是由護理師轉任,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說,重症患者現在不只面臨等床問題,少了個管師也讓病友面對疾病時無所適從,她說,不提未來,就現在光是掛號,就讓患者耗費心力,不少人得花錢找人「代排」才有辦法爭取到更好的醫療資源。「一般患者遇到重大疾病,心中有太多問題,除了醫師以外能仰賴的就是個管師。」潘怡伶指出,根據自身經驗,大醫院的個管師時常人力不足,能在每位病患身上花的時間相當有限;一旦醫護人力吃緊,個管師更忙不過來,包含癌症在內的重症病患,恐深陷無所適從的焦慮中。潘怡伶表示,床位爆滿的現象以醫學中心較常見,且過去就已存在,門診也是人滿為患,她自己曾為幫母親排隊掛號,天還未亮就在台大醫院門口守候,且因現場掛號名額只有一位,有些患者家屬還須一一詢問隊伍中民眾要掛的科別,以免白跑一趟。潘怡伶說,曾有癌友反應,自己因掛不進某醫師門診,選擇上網購平台花錢請人「代排」。未來如果醫護人力持續不足,擠門診、擠床位情境會更常發生。潘怡伶指出,若醫療人力減少,在護病比、醫病比的規範下,醫院床數可能減少,擔心影響重症患者接受治療的機會,應從制度面反思,醫護人員在高壓、高危險的工作環境中,是否獲得相應的報酬,各界共同尋求解方,讓醫護人員願意留任。也要落實分級醫療,讓重症患者獲得必要的治療資源。健保體制下,大醫院一直在處理「不急、不重、不難」患者,洪子仁說,分級醫療的觀念也需要民眾配合,健保上路後,民眾大病小病都往大型醫學中心跑,導致地區醫院有床卻收不到病人,而醫學中心一床難求;因此醫院間的雙向轉診也得更加落實,讓病人都能夠得到妥善的照顧。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也說,大醫院以後真的沒辦法再收小病。光是疫情後,病床數就不足因應需求,之後高齡化讓癌症、慢性病患者增加,少子化讓進入醫療院所的人力再縮減,大醫院關床、關門診是一定會發生的事。相信短時間內政府難以改善人力荒,醫院只能自救,透過智慧醫療的導入嘗試優化流程減少人力的耗損,增加留任率。兒科婦產醫萎縮 掛號也不一定搶到號 醫護人力缺乏程度,也有科別之分。醫師總體人數雖增加,但部分科別醫師人數逐漸萎縮,兒科醫師從五年來減少64人、婦產科少43人,外科持平,內科人數增加110人,現在已有不少大醫院兒科醫師奔波支援門診,衛福部長薛瑞元曾說,憂心10年後,國內沒有醫師可以看兒科重症患者,要就醫只能出國求診。據衛福部統計,兒科醫師人數105年至110年,人數從1737人降至1673人,婦產科從1015人降至972人。設置兒科的醫療院所,110年與100年相比,少了141家、婦產科少了100家。一位不願具名的醫師表示,六都周邊的衛星城市,要隨便找一家兒科或婦產科,愈來愈難,到處林立的是牙科、復健所等,醫院的兒科、婦產科門診現在都已經愈來愈少,隨便舉個小孩性早熟要找專門的醫師,一個月前掛號也不一定搶得到號。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洪德仁說,醫師每年以2%的比例增加,疫情並沒有讓醫師出現離職潮,但守在第一線3年,承受各類壓力,從內外婦兒急等五大科轉做醫美、老人科的機率是有可能增加的。偏鄉醫療資源不足 就醫可近性重中之重 「偏鄉地區醫療資源不足,當地民眾更是不能生病的一群人。」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表示,全國約有5萬名醫師,換算平均約每500位國人就有一名醫師提供醫療服務,在台北市可能是300市民就有一名醫師,但在偏鄉地區如高雄市內門區1.4萬人僅3名醫師,平均每4000多人才有一名醫師,偏鄉民眾真的是不能生病的一群人。王宏育說,號稱「內門媽祖婆」的吳惠芳醫師已70多歲,現在還定期自行開車從高雄市區到內門區提供居家醫療服務,每看一次健保給付1553點,但這在都會區也是一樣金額,反觀美國愈是偏遠地區,醫師待遇愈高,都會區醫師的待遇反而較低,原因是偏鄉地區病人分佈很廣,平時病人又不多,必須提升醫師收入,讓醫師願意留在偏鄉服務。長年從事偏鄉醫療的嘉義縣醫師公會理事長徐超群說,全國人口老化最嚴重的是雲林縣及嘉義縣,偏鄉長者醫療問題很多,可能是長時間農作、捕魚出現的腰痠背痛,或是常有的三高等慢性病,如何讓醫師在偏鄉地區服務,增加醫療可近性為重中之重。徐超群說,受限偏鄉病人少,醫療處置給付又與都會區相同,許多醫師不願到偏鄉服務,即便有愛心、醫德的醫師,可能也不願意到偏鄉服務。雖然衛福部已針對偏鄉地區進行「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計畫),或針對較不偏遠的「不山不市」(諧音不三不四)地區則採巡迴醫療計畫,或鼓勵醫師到偏遠地區開業給予獎勵金,但這些獎勵計畫仍顯不足。王宏育指出,現在在偏鄉地區服務的醫師常換來換去,讓偏鄉地區民眾感覺自己是二等公民,尤其偏鄉地區最需要的是家醫科醫師,以進行全方面醫療,建議政府要從制度上幫助偏鄉,如提升偏鄉醫療給付,並呼籲大型醫院擴大認養偏鄉,並與偏鄉醫療診所建立醫療群,並協助偏鄉醫師進修,以在偏鄉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否則真的沒有醫師願意前往。徐超群說,偏鄉地區執業醫師多為內科、家醫科、耳鼻喉科,即便是小兒科、婦產科醫師為求生存,也必須看慢性病、感冒,因此,偏鄉地區缺的是醫師,什麼科別可能不是太重要。因此,衛福部應依都會、偏鄉不同地區也採分級醫療概念,給予差別性健保給付,鼓勵醫師到偏遠地區服務。另今年5月30日立法院通過「護理人員法」修正草案,明定未取得護理師資格或雇用未取得護理師資格者,當執行護理業務時均依法懲處。徐超群說,如此一來,將使偏鄉醫療護理師更顯不足、雪上加霜,同時增加醫師打針、換藥等醫療負擔,這對偏鄉醫療是一大衝擊,恐讓偏鄉醫療品質下降。爲解決偏鄉醫師、護理師不足,衛福部應提高醫師、護理師薪資,爲偏鄉地區留住醫療人才,不讓偏鄉民眾健康權益受損。(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6-17 醫聲.領袖開講
雨後彩虹 白袍良醫/徐超斌中風罹癌雙打擊 心繫鄉親不放棄!
在診間傾聽患者的病情及苦難,診斷開藥,擬定治療策略,這是醫師日常。但醫師也會變成病人,一旦罹患急重症,從診間換至病房,人生角色瞬變。與死神擦身而過,對病人切身之苦,更能感同身受;經歷人生低潮,迎接雨後彩虹,重新投入醫療服務,成為更了解病人的醫師。希望這系列報導讓民眾了解真實醫界,也為重症醫師們加油。39歲那年因長期過勞而中風,左手左腳癱瘓,「超人醫師」徐超斌首次感受到恐懼,在倒下瞬間,第一個念頭是「還有好多事情要做,怎麼辦?」50多歲罹患鼻咽後壁惡性腫瘤,個性樂觀的他正面看待,心想「失去了一部分,但還擁有很多東西。」生命旅程中連著兩次大轉彎,醫師、癌友雙重身分,讓他更能瞭解病患痛苦,做到真正「視病猶親」。回鄉超時工作 超人醫師癱瘓徐超斌為台東達仁鄉土坂部落排灣族人,2002年離開奇美醫院急診部,回到家鄉部落行醫,在達仁鄉衛生所服務,因人力短缺,醫務繁重,超時工作已是日常,當時每月工作超過400多小時。回想起那段甘苦歲月,徐超斌表示,當時可說一貧如洗,最窮之際,銀行存款只有幾萬元,同學聚會時,大夥兒討論名車、出國旅遊,但自己卻插不上話。但為了守護鄉親族人的健康,還是必須堅持下去,每天開車巡迴醫療,每周里程超過一千公里,足以環島一圈。應該是累壞了,超人醫師也撐不下去,徐超斌說,腦中風發生在凌晨一點,在送走最後一位病人後,整個人覺得不對勁,眼歪、嘴斜,單側癱軟無力,自己親身感受醫學教科書裡的中風症狀。擔心鐵人變成廢人,恐懼、無奈,萬般不安,一想到「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可能性,39歲壯年的徐超斌掉下淚來,心想該怎麼辦?中風後,從醫師變病人,這對從小在山林部落裡長大,自認體格健壯的他來說,為一大打擊,所幸緊急開顱手術後救回一命。術後積極復健,徐超斌不斷地練習單手手術拉線,休息半年後,重返衛生所繼續工作。重開門診時,眾多病人給予安慰鼓勵,讓他感動萬分,原本擔心病友質疑中風後醫師的執刀技術,但病患仍信任他的能力,指定動手術,「到底是我太勇敢,還是他們太有勇氣!」放療喪失味覺 復發勇敢面對腦中風預後良好,除繼續開車巡迴偏鄉醫療,徐超斌積極籌建「南迴醫院」,不料,13年後,迎來人生另一場災厄,2019年年底確診罹患鼻咽後壁惡性腫瘤。徐超斌說,一開始耳鳴、聽力下降,自己認為耳咽管阻塞,至台東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接受檢查,答案竟是鼻咽癌,鼻咽長出一顆三公分大腫瘤,擴及淋巴組織,已到晚期。再一次的重大衝擊,但他一瞬間就轉念,直接跳過「憤怒」、「否認」等階段,坦然接受罹癌,心想當年挺過半身癱瘓急重症,這次怎可輸給鼻咽癌。接受放療時,喪失味覺,不管是甜、鹹、辣,都吃不出味道,第一次體會到「味如嚼蠟」,加上惡心嘔吐,體重急遽下降12公斤。連續三個月化療、放療,病情似乎控制,2020年5月銷假上班,重回診間首日,他在臉書貼文「親愛的朋友啊!請大家別為我擔心,雖然經過了一番折騰與病魔搏鬥,但昔日那個大家熟悉的超人醫師在此宣告:我回來了!」由於確診時,鼻咽癌為第四期,2020年底復發,徐超斌再次接受手術,術後恢復情況良好,重返醫療崗位。他說,為了台東偏鄉民眾的健康,必須持續推動南迴醫院,許多事情還沒做完,自己必須好好活下去。遭逢兩次生命劫難,徐超斌既是醫師,也是病人,仍需定期回診,但他人生觀不變,那就是「正面思考,勇敢面對」,在診間常以自身經歷鼓勵病人,「我中過風、得過癌症,還是活得好好的,你一定沒問題。」籌辦南迴醫院 先從診所做起籌辦南迴醫院,也即將開花結果,七月五日南迴診所先行開幕,徐超斌表示,台東偏鄉地廣人稀,受限於醫護人力與資本,如果成立地區醫院,營運勢必困難,因此,先行設立「沒有圍籬的醫院」─南迴診所,結合行動超音波等醫療科技,推廣居家醫療,更能守護當地鄉親健康。徐超斌小檔案‧現職:南迴基金會執行長、南迴診所院長‧年齡:56歲‧罹患疾病:腦中風、鼻咽癌‧發病時間:39歲腦中風、53歲鼻咽癌‧症狀:左側癱瘓、晚期鼻咽癌‧治療:鼻咽癌兩階段治療,先化療、電療,半年後復發,手術切除,目前持續追蹤想告訴病友的一句話:面對疾病時,正面思考,勇敢承受罹病事實,積極接受治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6 醫聲.數位健康
解編後視訊診療打回原型 醫事司:最快年底視訊開慢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解編,遠距醫療也回歸原先法令,北醫附醫遠距醫療中心主任劉文琪表示,疫情期間遠距醫療以慢性疾病為主,且需求也非常大,5月後許多民眾反映應恢復慢性連續處方箋的遠距醫療服務,但礙於法令至今卡關。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通訊診療辦法已預告開放運用範圍,遠距醫療未來將擴及照顧慢性病患者,包含協助開立慢箋處方等,最快年底公告。目前遠距醫療發展,除了偏鄉醫療以外,其餘遠距診療服務都必須都採取自費。根據「通訊診察治療辦法」,遠距醫療僅適用於山地、離島、偏僻地區使用,可透過視訊連線,由醫師問診並開立處方,病患持處方到臨近藥局拿藥,除非是特殊的五大情況,才適用遠距視訊診療。五大情況包括急性住院病患出院後三個月內追蹤、長照機構領取慢箋者、家庭醫師整合照顧計畫需家庭醫師診療者、居家照護收案對象三個月內追蹤者、非本國籍無全民健保的境外患者。劉文琪表示,疫情期間開放快篩陽的遠距視訊診療,讓許多民眾便捷取得藥物,並且安心在家休息,也能降低傳染給他人的機率,同時持有慢箋的患者,也不必來醫院,即可透過視訊診療,取得醫師處方箋,五月後,多數人不曉得視訊診療已經被打回原形,時常反應為什麼視訊被取消,院內投訴不斷。據北醫附醫統計,除了快篩陽判定需求,疫情期間運用視訊診療的科別,以慢性病為最大宗,最多為心臟內科、第二名為神經內科、第三名為新陳代謝科,其餘則是泌尿科等。劉文琪表示,疫情後,北醫附醫向台北市衛生局申請五大類的視訊診療項目,五類的服務對象,以「非本國籍無全民健保的境外患者」最多,都是來詢問醫療第二意見。這五類可透過視訊診療服務的對象,除了長照機構以外,都是採自費,提供服務,且僅能協助調整原處方藥劑劑量,不能增減原處方箋的藥品項目。衛福部曾在去年對外說明,將修訂「通訊診察治療辦法」,讓原本適用遠距醫療的民眾由五類對象擴大至十類,不再以偏鄉、離島為核心,而是包含穩定慢性病、安寧療護等病患都可適用,最快2023年元旦正式上路,時至今日尚未有結果。劉越萍表示,修訂後的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目前已經完成預告,也與各團體達到共識,通訊診療朝開放提供給慢性病照顧,已經是確定的方向,不過要提供服務者,須提出相對應的計畫,且會與家庭醫師制度結合,今下午才召開會議,各方仍對執行細節有分歧,現階段完成預告,最快年底公告,公告後上路。
-
2023-06-03 醫聲.Podcast
🎧|侯友宜二哥侯明鋒守護南迴 不組醫療後援會
台灣不大,但縱身長、偏鄉多,以大武鄉為例,走在一條隨時可能出狀況的南迴路上,往前往後都要開車一小時,才能抵達市區。當汽車還在山路上奔馳,急需救命的病人已經往生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前院長侯明鋒認為,「在醫療的世界裡,不能讓病人沒有醫師看,也不是把醫師一個人丟在偏鄉,讓他孤立無援地苦撐著....。」🎧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總統候選人醫師多 侯明鋒表明默默支持弟弟國內乳癌權威教授、也是外科醫學會理事長侯明鋒有一位知名的弟弟,正是國民黨總統侯選人新北市長侯友宜。侯明鋒日前接受元氣醫聲Podcast專訪,他指出,對於弟弟侯友宜的參選,給予關心及支持,但從以前至今,兩人的公務就彼此尊重而不干涉,未來也將是如此。這一次的總統大選,可能會創下最多醫師參選的紀錄。訪談中,侯明鋒也對於另外兩位具醫師背景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及柯文哲美言甚多,認為都是很優秀的醫師。護弟心切的侯明鋒,不願讓外界有太多的聯想,澄清自己不會是弟弟侯友宜醫療政策白皮書的起草人。並低調地指出,最近紛紛有醫療人員及民眾,欲透過他給予侯友宜政策意見。他都如實轉達給侯友宜的團隊處理,而自己不會組醫療後援會或動員醫界,就跟平常一樣,雙手合十誠懇的跟大家說一聲:「拜託支持」。低廉健保保費犧牲第一線醫護人員對於醫療改革,侯明鋒認為,大家普遍認為健保做得好,但有個很大的迷思是沒有看到,健保虧待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專業執行獲得健保的給付偏低,犧牲了醫護人員。侯明鋒話峰一轉,「我遇到很多優秀的年輕醫師願意走外科系,但醫療技術想要有開創性,健保給付就應給予合理的報酬,需要給年輕醫師一個未來。」曾擔任醫學中心院長,現今又是外科醫學會理事長,侯明鋒希望從政策面著手,讓第一線的醫事人員可以獲得更多尊嚴,帶動醫療進步。健保議題勢必會成為每一位總統候選人的重要政見,侯明鋒指出,不管誰當選,「當家的」要處理都有難度,健保沒錢是事實,是否要增加保費,這需要大家共同討論。至於日前病友團體提出「癌症新藥基金」,作為乳癌醫師,他覺得是有必要的,而且應該不只是癌症,其他疾病應該也需要新藥新科技的基金。但基金的成立,政府的預算如何編列、企業界是否捐贈挹注、藥界如何支持,這些都需要取得平衡。高醫是最多醫療奉獻獎得主的誕生地侯明鋒語帶期許說,醫療不分顏色、老幼及地區,或像是他一直推動的偏鄉醫療,就是考慮醫方便性的權利。偏鄉病人以前到衛生所看病,都要先問「醫師在嗎?」,更不可能還能挑選醫師。現在,高醫在大武鄉成立類地區醫院的概念,讓原住民朋友有選擇看不同醫師的權利。高雄醫學大學早年曾成立原住民專班,服務偏鄉一直是他們的重要任務,高醫因之成為最多醫療奉獻獎得主的誕生地。近五、六年侯明鋒親自領軍前進台東大武鄉,成立了「大武鄉衛生所暨南迴緊急醫療照護中心」。這個感人故事要從另一個感人故事說起。「當時大武鄉衛生所主任盧克凡獲頒醫療奉獻獎,他得獎後提及需要高醫支援一位急診醫師。當時我覺得應該走一趟大武鄉看看當地的需求,再來評估醫療人力,結果我們訪查後發現,大武鄉衛生所不是只缺一個醫師,是缺一群好醫師。」侯明鋒熱切地說。因此,他號召醫院的主任、教授一起前去服務,努力成立了全台偏鄉醫療可能最佳的模式聚點,至今高醫已有15位專科醫師前往支援過,其中還有5位是教授級。當初盧克凡醫師只是呼求希望有一名急診醫師去大武鄉衛生所,在高醫的支持下,如今不只有一般的內外科可以看,連病人數較少的五官科,如眼科、耳鼻喉科等,都能透過5G直接與高醫的診間連線。長年投入偏鄉醫療 南台灣乳癌第一刀領軍前往大武更難能可貴的是,「大武衛生鄉衛生所暨南迴緊急醫療照護中心」有了24小時的急診,由高醫培訓出來的急診醫師及護理人員駐點,這就像在無人深處的森林裡點亮一盞燈,照亮南迴公路,讓急需醫療的民眾有尋醫求治之處。問侯明鋒,身為乳癌名醫,還曾深耕高齡長照,為何心繫偏鄉醫療猶如心中的軟肋,且如此執著?他笑笑地說,「服務偏鄉本就是高醫的傳統,加上高醫董事長陳建志、校長楊俊毓都非常支持。生命本無價,何況偏鄉民眾也同樣繳稅,患上一樣的病本應享一樣的醫療,從事醫療行業,就應該努力縮短就診的距離!」侯明鋒小檔案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現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教授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林琮恩音訊剪輯:周佩怡腳本撰寫:蔡怡真、林琮恩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
2023-05-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化繭為蝶——醫學人文之旅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國防醫學大學師生團隊分享他們對醫學人文「教」與「學」的心得。廖老師以家庭醫學科醫師的背景,非常貼切地道出醫學人文課程的設計,是希望能夠帶給不同階段的醫學生與醫師醫學課本以外的能力。醫學系二年級學生著重於醫病之間的人性之「愛」,而由這階段的醫學生親自寫出人文老師的開導改變了她的「視角」,而會體察別人的立場,是一篇非常珍貴的醫學生對人文課程的回饋。接著一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分享她在照顧病人所表現的投入,「剝除只看見『病』的表面關係,更貼近理解每位病人作為『人』的獨特經歷與需求。」這句話真是令人感動。同時她還以畫圖的方式說明與病人的相對位置,令人深感學生體貼入微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國防醫學大學這幾十年來持續有醫學生選擇加入longitudinal integrated clerkship,這種「縱貫式」學生必須長期追蹤病人的病況,包含住院與出院後都非常負責任的追蹤病人與表達他們的關心,而令人激賞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選修這種「縱貫式」的醫學生。邁入就讀醫學院的第二年,回顧自己這兩年的學習,對比當初那個懵懂的高中畢業生,我的成長了許多,在國防醫學院,大一、二這兩年就是一趟人文通識的旅程,而這趟旅程中有不同的景色提供了我獨特的學習經驗。醫學人文有許多堂課要修,共通點都注重於訓練我們的「視角」,希望我們不要囚禁在某一個框架之中。「普通社會學」正是一堂基礎的人文課程,在課堂中老師提出許多值得深思的議題,對於一個懵懂的大一新生來說,課程中的觀點總是能令我嘆為觀止。其中代理孕母的議題最令我印象深刻,基於倫理許多國家都明文禁止代理孕母,但是也有許多國家選擇立法保障代理孕母的權益,老師提醒我們要從正反兩面思考,當時我心想表淺的原因無非代理孕母能賺錢、不孕伴侶能有機會生下孩子等等,直到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那麼如果因母體不適或者遺傳疾病需要墮胎呢?」這時我愣住了,倫理的問題不是絕對是非的零和遊戲,如果出錢者就有權力決定墮胎與否,那是不是代表子宮只是一個商品提供懷孕的服務?又或者因為生產的壓力孕母心理狀況出現問題又該由誰負責呢?當然國外已有許多國家在激烈的辯論之後,制定出一套保障代理孕母的法案,也行之有年,但是對我來說這些倫理問題就像一顆震撼彈,生在台灣相對保守的社會,當問題變的具體時,我發現自己一時是答不上來的,更枉論是否有能力擴展視角並思索出癥結點,尤其許多社會議題往往與生命健康有關,藉由普通社會學的啟發,我第一次看見了不同的世界。擴展視角不止能看到社會議題,也能從個案出發,二年級時的一堂課「病人、醫師與社會」,老師提出了一項特別的作業「訪問病人」,要完成這項作業我們必須要先跳脫疾病的框架,拜訪的是個案,但要思考的是病人在疾病之外會不會有其他共通點,去尋找其關聯性。就我的個案來說,我訪問的是我的奶奶,從訪談中我發現慢性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會造成心情低落,查找資料之後則又進一步發現已喪偶的女性會有更高憂鬱狀況,回過頭來看也的確奶奶就符合文獻中指出喪偶的狀況,在此疾病中屬於憂鬱程度高風險的族群。雖然看起來這項作業十分簡單,卻也帶給我許多心得,疾病只是冰山一隅,而冰山是如此龐大,我們必須退一步去遠觀整座冰山的全貌,才發現許多我們不曾考慮的因素,塑造了這座冰山。人文課程中不斷強調「視角」也在課業之外幫助了我很多,最大的幫助是在服務學習。身為醫學生我們也必須完成服務學習,而我參與了於蘭嶼服務的志工團,實際到達蘭嶼之前,在我的想像中蘭嶼應該是個資源相對少的偏鄉,但真的到了當地服務才發現原來只用概括認定的「偏鄉」,是沒辦法做到最有效的服務的。第二年,再成為團隊中的學長之後,規劃的過程中我就不斷反思,這個偏鄉小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退一步思考蘭嶼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自給自足的生活,在教育上也不遺餘力,建構小而美的學校,雖然不像都市現代化,但也能在有限的資源中持續的發展,況且我們只能服務暑假的三周時間又能留下什麼呢?最終我們鎖定長者為主要服務對象,除了帶給長者有趣且有意義的活動之外,也能將這些活動像是簡易健康操、高血壓衛教等等教予當地居服員,在我們離開之後也能持續促進長者生活健康,透過寬廣的「視角」,我們能改變的不只是個人,而是整個環境。除了訓練思考的方式,在這兩年中也有一些特別的生涯課程,曾經有一堂令我印象深刻的課「快樂成功學習之道」。在這堂課中我們藉由「刻意練習」來養成一個習慣,建立一個習慣很困難卻也對生活很有幫助,過往我常常想要透過閱讀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見聞,但是往往看了幾頁就心浮氣躁,老師要我們透過學習周誌的方式來回顧自己在建立習慣的過程遇到的挫折,漸漸的我發現能夠更加客觀的注意到自己的難處,最終達到課堂中老師設定的目標能夠快樂、成功得學習,不能輕忽成功養成一個習慣,每一個小小的習慣都讓我一生受用。除了養成習慣之外,課程中的分享讓我記憶猶新,老師教導我們使用「電梯簡報」的方式,電梯簡報簡單來說就是像搭電梯所需的時間大約三分鐘之內,將所要講的重點講完,起初對我來說這並非容易的事情,就好比寫作文一樣,當有很多細節想要闡述時,要寫的精簡且將要點完整呈現是困難的,透過這樣的訓練方式也幫助我們在未來的道路上可以對簡報得心應手。說實話,醫學之路上所需要的知識量太多了,回憶起過往的醫學人文課程,我所獲得的大多是內化於自身當中的能力,像是有意識的達到自律,或者是能夠退一步思考的視角,儘管這些能力其實不能夠直接幫助到受疾病所苦的病人,卻是我成長茁壯的養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自律的練習能運用在複雜的臨床技能之上,寬廣的視角能幫助我更容易觀察病人的難處,醫學人文的經驗確確實實地烙印在我的身上,間接地在習醫之路成為不可或缺的助力。延伸閱讀:5/15-醫病平台/你的病人不是你的病人 他們是我們生命的老師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4-29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守護偏鄉居民健康 大千醫院院長徐千剛分享養生3大祕訣
「當年在台北行醫時,常遇到遠從苗栗來看病的鄉親!」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院長徐千剛因此於37年前回到家鄉苗栗開業,從僅有20床的小醫院,如今發展到近600床及多間鄉鎮診所、醫院的健康醫療體系,除提供在地就醫及急重症醫療,服務觸角更深入山區偏鄉。有感鄉親長途看病 回鄉開診中山醫學院畢業後,徐千剛選擇在台北行醫,也就是在美和中學創辦人徐傍興開辦的徐外科服務,卻經常遇到長途跋涉北上看病的苗栗鄉親,讓他深有所感。1985年,因為父親過世,他毅然決定返鄉在苗栗市南苗開業,希望就近服務鄉親;醫院初創時只有他一名醫師,全天都看診、動手術,晚間就睡在醫院。早年一些急重症如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必須轉院,但可能在途中就往生,後來醫院因此開設心導管中心,盼搶時效挽救生命。隨醫院規模擴大,大千陸續開設不孕症中心、兒童發展中心,在地方醫療上是創舉,造福不少家庭,也積極投入協助社區及弱勢族群的醫療服務。認養文面國寶 陪走人生旅程徐千剛的老家在汶水老街開雜貨店也賣車票,學生時期寒暑假他都要幫家裡看店,當年常見到文面長者的身影。20多年前,他到泰安鄉參加「文面國寶憶當年」活動,發現全鄉47名文面長者都已高齡且身體狀況不佳,有感於泰雅文面文化快速消失,加上兒時對文面長者的回憶,內心十分不捨。為此,他提出文面國寶認養計畫,每月提供家訪、義診及免費醫療服務、贈送日常生活用品、補助三餐費用、設置生命連線裝置等服務,也主動發起醫療贊助,文面國寶到大千就醫,費用都由大千慈善基金會支付,長期守護文面國寶健康。直到2019年,最後一位文面國寶柯菊蘭因病辭世,大千為國寶付出23年,陪著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此外,大千也加入健保IDS計畫,將醫療資源送入泰安山區逾20年,投入關懷原住民並加強偏遠地區醫療品質。癌患留院率 從三成增至八成大千醫院6年來相繼通過癌症品質認證醫院、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的評鑑,徐千剛強調,院內許多設備、儀器已與醫學中心相同等級,癌症患者的留院率也從以前的三成,目前增為七至八成,未來將持續延攬優秀的醫師人才,守護鄉親健康。養生祕訣/作息規律、每周重訓、適量運動苗栗縣大千綜合醫院院長徐千剛行醫數十年,雖年屆七旬,但維持強健的體態,建議大家要有規律生活作息,適量運動,保持身心靈的和諧。徐千剛原本維持一般科的固定門診,直到新冠疫情發生前才停止看診,專注在醫院管理及行政工作。在做決策時,一定要保持冷靜,他認為不應該在有情緒或盛怒狀況下做決定,不僅會有風險,也影響身心健康。他的生活作息很正常,每天早上約7點起床、午夜12點前就寢。隨著年齡增長,為了預防肌少症發生,每周他和妻子會去健身中心兩次,在教練指導下進行核心肌群的重量訓練,結束後飲用乳清蛋白補充蛋白質,持續下來發現走樓梯腿不會像以前痠痛,腳力明顯增加。除了加強肌耐力訓練,徐千剛每周日也會到近郊登山步道走走,花兩、三個小時就可走完一趟。喜歡打高爾夫球運動的他,平常還會用平板追劇「冰與火之歌」等影集,保持個人嗜好,但強調時間要適度,注意室內光線配合,更不能關燈看,避免傷害眼力。徐千剛小檔案年齡:70歲專長:外科、骨科現職:大千綜合醫院院長、大千健康醫療體系總裁、大千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學歷:中山醫學院學士、中山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經歷:台北徐外科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多運動、吃得健康、定期健檢,重視自我健康管理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5 焦點.元氣新聞
點亮醫界新星!陽交大與百靈佳殷格翰產學合作藥學課 以實證科學交流
台灣的健保制度,讓國內藥品的鋪貨路徑以及臨床使用方式與其他國家不同,過去甫從學校畢業的新鮮人都是踏入社會才開始摸索台灣特殊的藥業輪廓。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從今年春天起,將與百靈佳殷格翰合作,展開為期三年的產學合作計畫。藥品從新藥研發到上市、行銷、臨床使用等,每一段路程都是一塊專業領域。陽明交大今年起與百靈佳殷格翰的產學合作,包含三大項目,藥業概論暨行銷學分課程、公費生偏鄉醫療計畫、優秀學子獎學金。其中藥業概論暨行銷學分課程長達18小時,分六堂課,由百靈佳在公共事務、公共政策、藥物研發領域、客戶管理、藥品行銷等20位專家分享藥廠生存戰,也讓學子在尚未進入職場前,能了解藥界與醫事人員的互動,建立在科學與實證醫學的角度上。近10年,全球醫療水平突飛猛進成長,不光是台灣,全球的醫藥法規也劇烈改變,如細胞療法短短幾年就從原先實驗性治療走進臨床,新冠疫情也讓疫苗研發速度大幅縮短,將影響未來10年的醫藥界生態。陽明交大藥理所所長嚴錦城表示,陽明交大學生在專業培養與素質都已有非常高的成就,但隨著資訊傳播方式轉變快速,以及世代轉變等,學子對於知識的需求更多元,與百靈佳殷格翰的產學合作,期待能強化學子在未來職場上的戰鬥力。德國百靈佳殷格翰已經在全球市場經營近140年,結合台灣累積近50年的公司治理視野與角度。台灣百靈佳殷格翰總經理邱建誌表示,醫療產業是高度學術知識集中的產業,對疾病與藥理認識愈多,產業才能實質發展,進而嘉惠患者。百靈佳的同仁將平時基於實證醫學之下與醫界互動的工作實境,轉化為學子的養分,期待能創造更多價值。
-
2023-04-23 醫聲.醫聲要聞
醫師團購主/網紅醫師夯恐影響偏鄉醫療 衛福部這樣說
愈來愈多醫師從事網紅、產品代言人、團購主,因有非醫療收入來源,憂心醫師不願前往偏鄉提供醫療服務。「從事山地離島等偏鄉地區醫療服務的醫師,和從事網紅、團購主的醫師,應是兩群不同的醫師。」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說,從事偏遠醫療醫師有理想及抱負,且偏鄉醫療是由醫療機構指派醫師前往,不會受到醫師多選擇成為網紅、代言人等而有所影響。衛福部規範醫事人員為產品代言,行為或內容若涉及違規醫療或藥物廣告者,依違反「醫療法」、「醫事法」等規定處理。若醫事人員為產品代言,宣傳內容如未經科學研究證實或假借未曾發表研究報告,為產品代言、背書或影射具醫療、健康療效或功效,誤導消費者購買者,醫師將依「醫師法」移付懲戒,但未涉及醫事專業身份的一般產品,不包括煙、酒代言、宣傳者,不予處理。劉玉菁指出,民眾對醫師抱有專業的敬重及信賴感,當醫師從事代言、團購主等,不應違反相關規定,當有民眾向衛生單位檢舉,如相關文字、廣告頁面等有違規嫌疑,一定會啟動查核機制,了解有無違反相關規定,如有違法將進行處分。劉玉菁說,現在民眾生活在資訊來源及內容充斥的時代,若對醫師代言、推廣的保健食品如有疑慮,可以到衛福部官網蒐尋及參考衛教資訊,提醒民眾選購產品時,應多培養自我判斷能力。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說,在偏鄉地區服務的醫師是「一群特別的醫師」,不會是網紅醫師,且偏鄉地區醫療服務是由醫療機構認養,從事巡迴醫療的醫師也都是自主前往,並不會因網紅醫師增加,而壓縮偏鄉地區醫師的情形。蔡淑鈴表示,目前偏鄉地區醫療多由醫療機構認養,並派遣醫師前往服務,或由開業醫進行巡迴醫療,健保署會提供出勤費,其相關醫療服務都會獲得健保給付。另也獎勵醫師前往偏鄉地區開業,依不同偏鄉地區,開業前三年給予保證月薪25萬至35萬元。而偏鄉區域醫院等願意提供內外婦兒門診及24小時急診服務,每年依不同規模可獲數百萬元不等補助,以增加偏鄉醫療量能。
-
2022-11-12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教會醫院一待30多年!劉啓舉兼顧病人心靈,彰顯信仰力量
「身體得平安、心靈得喜樂、永生有指望,因信仰讓生命得以永恆。」這是台南新樓醫院院長劉啟舉送給病人的一句話,期待新樓醫院不僅治療疾病,更能兼顧病人的心靈,彰顯信仰的力量。新樓醫院是台灣第一間西醫醫院,1865年時由英國長老教會馬雅各醫師創建,二戰後醫院曾中斷開設,1985年重建,至今已有157年歷史。教會醫院 一待30多年劉啓舉是重建以來第5任院長,醫學院畢業後,在高雄醫學院完成麻醉科訓練,就進入新樓服務。他是馬來西亞砂拉越僑生,從小信仰基督教,他笑說,可能新樓與他太「match(契合)」,進來後就離不開,一晃眼已經30多年。「新樓最早是因為想要傳教而設立,醫療是一種工具。」一路看著新樓走過來的劉啓舉認為,既然是醫院就要把醫療做好,與信仰無關,走到現在,台南已不像早期缺乏醫療資源,但新樓就是因為信仰而特別,教會醫院就要做其他醫院不想做、做不到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結合在信仰上志同道合的人,提升全面的醫療品質才是目標。做應做的事 未因虧損而倒新樓醫院分3期陸續興建,1994年先在醫療資源很缺乏的安南區成立診所,1997年在麻豆成立分院,在當地開設第一個心導管室,2006年在麻豆分院旁成立護理之家,兩者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但該投資的設備並沒有減少,「在主的引導下做工,必不讓我們欠缺」,醫院多年來做應該要做的事,沒有因為虧損而倒下去,仍然穩健成長。鼓勵付出 建「當責文化」2020年劉啓舉出任院長後,在醫院建立「當責文化」,請管理學老師為全院員工、甚至協力廠商,進行相關課程訓練。所謂「當責」,就是比負責再多一點,因為是教會醫院,要求每個人都替患者多設想一些、多做一些,不必想著利潤,但只要品質提升,利潤自然就跟著來。在疫情期間,醫院人手不足,劉啓舉鼓勵員工為疫情多付出一點,「你多做一點,就能讓別人輕鬆一點」,同舟共濟,順利度過疫情嚴峻的緊張期。接手長照 協助日間照護目前醫院也接手利潤不高的社區長照據點,利用各地教會的空間,針對失智長者協助家屬日間照護,另外在偏鄉醫療、海外偏遠地區的醫療傳道都不停歇,劉啓舉還計畫設立癌症醫療關懷中心,協助癌症末期患者安寧療護,未來希望能更集中資源,陪伴癌症患者走這一段艱難的路,「在恐懼中獲得安慰,就是信仰的力量」。養生祕訣/快走、打高球 養生靠老婆台南新樓醫院院長劉啓舉是麻醉科醫師,年輕時經常要值夜班,生活作息與常人不同;年紀大了,太太幫他養生,每天三餐均由營養師的太太負責,限制嚴格,晚上則與家人快走,偶爾還會和醫院同仁一起打小白球,規律的生活,就是他的元氣來源。每天晚餐後,劉啓舉會與太太、丈母娘一起到戶外快走,「她們腳程快,是真的在運動,我隨興多了」,他很喜歡這段與家人相處的時光,現在偶爾孩子也會加入,大家邊走邊聊天,給予他心靈上的滿足,不聊天的時候就用耳機聽講道,把這段時間當成心靈雞湯來餵養,沉澱白天紛雜的醫院事務,明天又能全力以赴。飲食保養上,全靠太太,他表示,太太原來的工作是貿易,孩子大了後,開始尋找其他的興趣,為了自己與家人的健康,特別讀了營養學,而且太太很會做菜,因此,每天三餐都固定回家吃飯,該吃什麼、分量多少,都由太太包辦,他全部照辦,「實在感謝太太的付出」。前任院長莊明雄任內,將高爾夫球帶進醫院,院內的高爾夫球隊20多年來都沒有中斷,劉啓舉因此接觸了高爾夫球,不僅同事間以球會友、聯絡彼此感情,從打小白球裡,他也領略到很多醫院管理上的哲學。一場18洞的球賽中,常會遇到很多困難、種種料想不到的狀況,劉啓舉認為,只能面對它、接受它、改變它、完成它,無論前一桿打得如何,都不必放在心上,只有活在當下、專心打好眼前這一球,才是最重要的。打球不僅是運動,也有助心靈成長。劉啟舉小檔案●年齡:64歲●專長:麻醉科●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務管理碩士、台北醫學院學士●現職:新樓醫院院長、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台南市醫師公會監事長、台南地方法院醫事類專家諮詢委員/醫療專業調解委員、南區健保署醫藥審查專家、長榮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部定講師●經歷:新樓醫院醫療副院長、醫務部部長、醫品室主任、急重症管理中心主任、開刀房主任、麻醉科主任、麻醉科醫師、高醫附設醫院麻醉科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 身體得平安、心靈得喜樂、永生有指望,因信仰讓生命得以永恆。
-
2022-10-23 焦點.杏林.診間
本屆醫療奉獻獎最年輕得主 賴慧珊:只是每天做自己喜歡的事
第32屆醫療奉獻獎今舉行頒獎典禮,遇見居家護理所所長賴慧珊獲得個人醫療奉獻獎,她深入家鄉屏東縣牡丹鄉成立首個居家護理所,照顧原鄉患者,她發現許多慢性疾病患者長期在家,不知如何申請資源補助,透過居家護理師貼近每個家庭,了解其需要、協助申請資源,希望能讓這些長者能安心老化,在宅善終。賴慧珊表示,過去原先在醫院工作,但在醫院的護理師,很難提供聯繫服務,後續可能因此和病患斷聯,若患者有狀況,在偏鄉、原鄉就醫不容易,不僅路程遙遠,就醫結束後包車返家得花3000、4000元車費,她希望能為病患做更多的事,因此毅然決然找了資源最缺乏的屏東牡丹鄉,成立居家護理所,希望用支持性服務,融入患者家中協助申請輔具、補助費用等,貼近患者,讓他們能安心老化,在宅善終。今年醫療奉獻獎9位個人奉獻獎當中,賴慧珊是最年輕的獲獎者,年僅38歲的賴慧珊坦言,得知自己獲獎時「有點震驚」,她想說自己這麼年輕,服務年資那麼少,何德何能可以得到獎項,她謙稱自己只是平凡、視病猶親的護理師,做該做的事,看到其他前輩為著大眾服務的心,她也堅定表示,會堅持繼續留在偏鄉服務。
-
2022-10-23 焦點.杏林.診間
遠赴偏鄉、為受刑人看牙 藍英哲牙醫師獲醫療奉獻獎
第32屆醫療奉獻獎今舉行頒獎典禮,66歲的寶建醫院牙醫師藍英哲獲得個人醫療奉獻獎,他不僅服務一般病人、在屏東萬巒鄉替偏鄉病人看診,每週甚至赴台東為受刑人看牙,藍英哲說到,自己不會因為病人身份影響到看診的品質,一樣做到完美,但他希望幫受刑人醫好牙齒,與病人建立良好關係,有機會讓受刑人的生命趨向光明。藍英哲民國77年起就在萬巒鄉衛生所擔任牙醫師,是萬巒鄉唯一的牙醫師,由於當地交通不便,他更熱心開車接送病患返家,讓許多病患感恩在心頭。此外更特別的,藍英哲7年偶然因緣下,開啟診治受刑人之路。藍英哲說,為病人看牙的工作完全一樣,不會因為受刑人過去曾犯錯就隨便看,一樣花時間、做到最完美,不過他希望,與病人建立很好關係,未來能影響他的生命,讓他趨向光明。藍英哲今獲個人醫療奉獻獎,他感謝牙科團隊同仁、尤其家人的包容,最感謝是佛教徒的師父,教會他許多溝通、引導的方法,讓他了解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以及未來的目標與方向,從醫過程中其實遇到很多困難、障礙,甚至灰心的事,但經過一次次溝通,調整自己的內心,突破自我的生命,也讓自己生命更有價值,他期許未來持續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
2022-10-23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 游昌憲落腳台東18年造福心臟病童
第32屆醫療奉獻獎今舉行頒獎典禮,台東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游昌憲獲得個人醫療奉獻獎,他過去是台北馬偕兒科主治醫師,2004年輪調到台東馬偕,原本期滿即可回到台北馬偕,但他捨不得當地病童,決定留在台東,一留至今18年,他更特別對老師、台北馬偕小兒心臟科醫師陳銘仁說抱歉,辜負老師期待沒能留在老師身邊,讓老師已白髮蒼蒼,還在台北自己為小朋友做心導管。游昌憲在台東曾救治的孩子,至今年齡最大已超過30歲,還曾帶著孩子再來看他。游昌憲說,18年前來到台東就開始做心臟病篩檢,為了及早在醫療資源之處找出未被診斷的心臟病患者。他曾赴美國進修一年,看到美國已經為學齡前、青春期前後學童做高血肪篩檢,因為這些孩子日後可能出現早發性心血管阻塞,因此近年也積極與台東縣政府教育局合作替學童做高血脂篩檢。相較都會區的孩童就診狀況,游昌憲觀察,台東的孩童若發現心臟病、高血脂,因外表無症狀,要說服家長帶孩子回診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他認為,或許醫師只從醫療端考量,但家長顧慮的層面更廣,包括誰帶孩子看醫生、醫療花費、如何兼顧工作等,雖然有疾病,卻因為家庭、社會、教育等問題而無法就醫,他得知後便透過學校、里長、社工等,協助病童家庭解決經濟困難,讓他們能沒有障礙地返回醫院就診。今獲得個人醫療奉獻獎,身為基督徒的游昌憲第一要「感謝神」,因為他是在台北長大的孩子,若不是上帝的手,他不會來到台東行醫,他感謝住在台北的母親,若沒有母親的同意,他也不可能在台東待這麼久。他感謝同為醫師的太太,原本太太喜歡外科,卻因為他的緣故,必須選擇其他科別,才能兼顧照顧孩子的重任。游昌憲更向他的老師、陳銘仁醫師道謝與道歉。他說,陳銘仁教他十八般武藝,希望他留在身邊合作,原本到台東兩年後就要回台北,但看見這些孩子的需要、父母的期待,捨不得離開那塊地方,因此常常跟老師說最近很忙,結果一忙就18年,「害老師白髮蒼蒼還在台北為病童做心導管,很對不起老師,辜負了期待,但也很高興看到很多優秀的學弟妹,在台北幫助老師做我不能做的事情。」
-
2022-10-23 焦點.杏林.診間
守護台東偏鄉孩子的牙齒健康 王剛毅一度哽咽感謝家人
第32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今天正式登場,台東基督教醫院牙科主治醫師王剛毅,民國88年響應東基創院院長譚維義醫師的號召,來到沒有牙醫師的東基,一待就是23年,從事台東偏鄉牙醫及山地巡迴醫療,協助學童牙齒保健,獲頒此屆個人醫奉獎。王剛毅說,「台東是個會黏人的地方,把我黏住了。」一想到23年來家人的支持,王剛毅一度語塞並哽咽的說「謝謝家人」。今天頒獎時,王剛毅許多親友都是來自台東,想到家人的支持,他說,大兒子曾和他說,「我們就像是手提包,爸爸一拎,我們就走了。」所以他就來到了台東。不過,家中都是媽媽說了算,因此特別感謝太太。王剛毅說,大兒子是軟體工程師,在台東工作,大家一定很訝異,台東有這麼大的軟體公司嗎?其實公司在台北,但老板是虔誠的基督徒,想要幫助台東的孩子,而在台東成立分公司,協助單親、隔代教養的孩子們學習電腦,甚至到了孩子上高中、大學還持續贊助。小兒子則是讀的是心理系,現在東基公益的家立立基金會擔任關懷員,是叛逆孩子最喜歡的大哥哥,一家人都在台東服務。王剛毅說,23年來,在偏鄉山地服務,照顧兒童6歲長出來的第一恆牙大臼齒,這是一生當中做重要的牙齒,如果可以預防蛀牙,對於孩子的一生十分重要,約2、3年前曾有同事和他一起到台東大武胃還自進行口腔檢查發,同事說許多孩子的牙齒和台北孩子的牙齒一樣健康,他說到這裡,一度激動到說不出話,這是對他很大的鼓勵。王剛毅也說,相信他所做的事情,保護孩子們的牙齒,可以陪伴孩子長大,一起茁壯,獲獎是鼓勵他,他會繼續這樣做,直到他離世為止。
-
2022-10-23 焦點.杏林.診間
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 獲第32屆醫奉獎團體獎
第32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今天正式登場,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榮獲團體獎項,其於81年成立,開啟桃園市復興區山地醫療,88年增加復興區巡迴醫療,設巴陵醫療站,配合民眾農作作息,設周四夜間緊急醫療及周五早上6時的特早門診;91年成立華陵整合醫療站,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醫療服務。衛福部長薛瑞元說,這是一個有愛的醫療團隊,至今成立30年,不變的是關懷弱勢的心,送款、送食物、送床、送棉被等到山上捐助弱勢,路途雖然遙遠,但醫療團隊卻安之如飴,解決許多弱勢家庭的困境,並提供原住民關懷,讓愛在每一個人心裡。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均非常盡心協助偏鄉民眾,當民眾房子被土石流衝走或遭遇火災都給予最好的協助,除醫療外也致力改善偏鄉的生活環境。
-
2022-10-23 焦點.杏林.診間
旅美名醫鮭魚返鄉 汪海波獲醫奉獎獻謝高齡97歲母與妻
中華民國第32屆醫療奉獻獎今舉行頒獎典禮,獲得個人醫療奉獻獎的埔里基督教醫院山地醫療主治醫師汪海波是鮭魚返鄉醫師,他領獎時特別請高齡97歲的母親和妻子一起上台,引用《孝經.開宗明義章》:「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並將獎座獻給母親,場面感人。汪海波9年前放棄美國高達150萬美元年薪的優渥生活,回台投入埔里基督教醫院巡迴醫療至今,也是當年鮭魚返鄉醫師3位中的其中1位。被問及為何放棄美國生活?汪海波開玩笑說,當時他過了60歲,決定不開刀、也不想值班,那時看到台灣爭取海歸醫師,而當時總統馬英九是他的高中同屆同學,於是決定回來埔里,在山上打拼。汪海波感性地表示,最感謝的人是妻子,他在山上照護病患,是太太在家照顧媽媽,讓他無後顧之憂。而且他在山上值班5天,要帶10個便當,也靠太太準備;去年因為疫情,公車減班,他從日月潭回家租車要1400元,於是太太每周開車140公里來接他回家。他說,背後如果沒有這兩位女人的支持,他無法走這樣遠。身為基督徒,汪海波從聖經看到,每個人都必有一死,死後接受審判時,應該如何和上帝交代?他回想自己,前十年軍職生涯為國盡忠,後面30年照顧父母、孩子,把孩子培養長大,接下來呢?他決定要為自己做一點事。於是回來埔里山上照顧同胞,「為民族盡孝」。現在他自己開診所,計畫照顧更多長輩,看到山地弱勢病患,無法遠道看病,他將病人治好,甘之如飴很快樂。
-
2022-10-23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奉獎 黃瑞仁盼台大雲林分院成雲嘉醫療燈塔
第32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今天正式登場,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前院長黃瑞仁獲頒個人奉獻獎,許多家人及雲林分院同仁都到現場支持、鼓勵。黃瑞仁在醫療沙漠的雲林默默耕耘12年,建立雲林區域醫療網,創立雲林縣唯一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使雲林鄉親不必南北奔波就醫,推動社區醫療服務,並首創C肝外展門診模式並推展至全國。黃瑞仁說,在雲林分院服務最大的困難就是人才的留任、取得及培養,因大都會的醫師很難到雲林服務,必須想辦法育才、愛才及留才,不僅要培養醫師臨床及研究能力,而要營造愛的氛圍,愛惜人才,如此才能留才。黃瑞仁更獲得國家傑出經理人獎項的肯定。黃瑞仁說,主要管理的三大精神,第一、正直誠信,長官要說話算話,如此才能營造信任的氛圍,,第二、團結合作,必須團結合作才能做好一件事情,第三、尊重與關懷,這是他最重視的事情,同事間應要互相關懷、尊重,同時要關懷病人、社區。「希望台大雲林分院成為雲嘉平原的醫療燈塔,永不熄滅,讓民眾看到光就看到希望。」黃瑞仁說,現在與雲林已分不開了。而最快樂的事是一群人互相合作,感謝信仰上帝、家人及雲林分院所有同仁,因大家都主動積極解決事情,希望雲林民眾看到光就看到希望。
-
2022-10-22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聖保祿山地醫療團巡迴車跑遍復興鄉,傳愛30年挽救危急性命
就像聽見「少女的祈禱」音樂知道是垃圾車來了,走在北橫公路上如果聽見天主教風格的熟悉歌曲,桃園市復興區的山地住民便知道「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的巡迴醫療車來了」。這是他們親切的老朋友。桃園市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獲選中華民國第32屆醫療奉獻獎團體醫療奉獻獎。這支以「醫療傳愛」為宗旨的隊伍,本著耶穌基督博愛世人的精神,醫療照顧山地偏鄉民眾的健康,並延續沙爾德聖保祿修女會關懷弱勢族群的理念,宣揚天主的愛。迄今30年,團隊成員和照護形式雖有異動,不變的是關懷弱勢族群的心。桃園市復興區地廣人稀,土地面積占桃園市三分之一,人口僅一萬多人。義大利巴義慈神父來到台灣傳教,看到居民「小病用忍,大病用滾」,邀請聖保祿醫院院長沈雅蓮修女,於民國81年10月成立山地醫療團隊,在三民天主堂旁設立醫療站,每周一、三、五上山為民眾看病。從醫療站到巡迴醫療,開設特早門診方便農耕生活。三民醫療站啟用時沒有全民健保,不少原住民也沒有公、勞保,生病無法繳納醫療費用,不敢來醫療站看病。因為醫療站只收50元掛號費,其他醫療費用全免;如果掛號費也無力繳納,便完全義診。病人間口耳相傳聖保祿醫院方便且不計成本的服務,有需要的病人因此都獲得救治。復興區位於北部橫貫公路,是水蜜桃、拉拉山巨木群的故鄉,假日遊客眾多,發生意外或民眾有醫療需求都沒有醫療院所可看病。民國86年12月,聖保祿醫院接受桃園政府委託,在假日補足復興區衛生所的醫療人力;民國87年又增加婦產科專科醫師駐診,並安排子宮頸抹片檢查及乳房攝影巡迴車,回應婦女的需要。復興區醫療資源集中在前山村,為設法將醫療資源送至後山及深入部落,民國88年5月開始,每周四上午八點,由司機開巡迴醫療車載著一位醫師及兩位護理師,巡迴九個村落,晚上在華陵教會樓下設立巴陵醫療站,開設夜間緊急醫療;周五早上配合居民農耕的生活作息,6時30分即開始「特早門診」,需要抽血檢查的、需要拿藥的,都可以看診後再回去工作。穿梭崎嶇山路23年,換過6部巡迴醫療車。復興區後山的部落要開車2至2.5小時才能下山。民國91年5月,聖保祿醫院接受健保署及桃園市政府整合,和長庚醫院共同於後山村下巴陵定點,成立華陵整合醫療站,24小時全年無休,方便地方民眾就醫。聖保祿這支團隊30年來在桃園市復興區的服務,主要有四項:巡迴醫療車及定點醫療站服務、原住民文化傳承及部落關懷、改變民眾健康觀念的衛生教育活動、以社區醫療培育住院醫師。復興區居民以泰雅族人居多,留在山上的九成以上是老弱婦孺,深入部落的巡迴醫療對他們最方便,助益也最大。民國88年5月起,巡迴醫療路線由醫院出發,從大溪往復興區前山村三民、澤仁、霞雲、羅浮、義盛、長興,再到後山的高義、三光、華陵村,貼近鄉民的生活如里民中心、教會、雜貨舖、派出所等地,將長期沒有醫療資源的地方,例如離主道路落差海拔650公尺的下蘇樂、復興區與新竹縣交接的三光部落,甚至最偏遠的新興部落,全部主動納入巡迴醫療點,至此,偏遠民眾的就醫可說已無遺漏。從事山地醫療最大挑戰是對外交通,遇到大雨時,常有落石甚至土石流,導致道路坍方交通中斷。巡迴車後車箱裝滿醫療必需用品,有儀器、藥品、病歷,穿梭崎嶇山路,23年間已換過6部巡迴醫療車。冬天時,團隊還要準備能禦寒的冬衣過夜。一大早出發,一直要忙到晚上10點過後,才能回到華陵醫療站休息。醫療車播放歌曲隨招隨停,克難看診挽救危急性命。除了12個定點醫療站,巡迴醫療車沿路會播放醫院選定的醫療歌曲,提醒民眾巡迴醫療車來了,路途中只要民眾招手就停車看診。醫療儀器及藥品,常因為看診關係搬上搬下,有些折騰,但團隊依舊隨招隨停,從不拒絕。每趟巡迴醫療有四位人員:看診醫師固定是刁惠恩,來自香港的刁惠恩,自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即在台灣行醫已40年。其中,民國87年起的23年都是在聖保祿醫院服務,每周有一天半在復興區山地巡迴。另外的排班護理人員有鄭芳亞、辛佩珊、游玉婷、葉怡貞、彭詩旻、原住民姑娘李曉芬,還有開車司機王漢業或郭孝偉。他們必須克服暈車、氣候變化、交通不便、長途跋涉等種種辛苦。怪的是,參與成員紛紛愛上教會醫院「關懷照顧弱勢族群健康」的使命。若問為什麼,他們回答「山上空氣好、風景好」,尤其「原住民的豪邁與熱情」不僅紓解壓力,更帶來最佳工作氣氛,在在吸引他們樂此不疲。山地醫療另一大特色,是要克服氣候及天災的大自然影響。團隊最津津樂道民國96年8月30日至9月4日艾利颱風來襲,醫療團隊8月31日帶了藥物、食物、水,要上山與居民同舟共濟,但北橫公路多處坍塌,平時兩三個小時的路程,花了近六小時才到達華陵整合醫療站。遇天然災害病患更多,無法換班硬撐一個禮拜。山上停水又缺電,偏偏這時候求醫的病患比平時多了兩倍,需要打點滴病患變多,點滴架不夠,以梯子加上衣架來應變;缺電,勉強以手電筒、燭光來照明,可是無法使用電腦,所有診療記錄要用手工;缺水加上瓦斯爐出現問題,每天以泡麵、罐頭果腹。還出現一名胃潰瘍大出血病患,急需119緊急救護到醫院,但山上電話、手機因訊號問題無法撥通,幸而手機112發揮緊急聯繫功用,及時將病患送到山下醫院治療,成功挽救性命。當然,醫護人員這時沒法換班,24小時工作硬撐一個禮拜,直到居民撤離。在華陵整合醫療站方面,也有一群奉獻的醫護人員,其中李章智醫師已堅持11年,未曾缺席,還有醫師高慶雲、林怡君、高榮良、陳家豪、王如民、陳琬琳、林宣合、廖舫敏。護理師固定有曾淑芬,另有李曉芬。安娜修女(黃貴梅)民國93年加入山地醫療團隊華陵整合醫療站。她是阿美族原住民,深入部落關懷住民的需求。因她的建議,98年在爺亨部落成立社區關懷中心,將醫院閒置的電腦送上山,開辦電腦網頁設計課程,也教小朋友學習,還幫忙販賣水蜜桃、甜柿。後來又陸續開班傳授烹飪、編織、音樂、舞蹈,傳承原住民文化。節日有活動、暑假有夏令營,萬一遭逢火災、車禍等急難,安娜修女會結合醫院的力量,送物資和捐款,解決燃眉之急。山地醫療團隊重視向下扎根,選擇教會、學校、里民慶典等場所,每個月一次安排醫師作衛生教育。針對山上常見疾病,教導如何緊急醫療處置,譬如心肺復甦術、毒蛇咬傷的急救、如何防治高尿酸、痛風及肝病防治等,也藉著傳播健康知識,逐漸翻轉民眾的觀念及行為。但這兩年多,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衛教活動暫停中。聖保祿醫院小檔案成立桃園市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在復興區原鄉山地醫療服務超過30年,民國81年10月立案,除了提供山地偏鄉醫療,也落實照顧與關懷弱勢族群理念。服務事蹟81年10月,成立山地醫療團隊,於三民天主堂旁設立醫療站,每周一、三、五上山為民眾看病。86年12月,協助桃園市政府衛生局駐診復興區衛生所,增加星期六、日醫療服務,87年增加婦產科專科醫師。88年5月,增加復興區巡迴醫療,周四上午8時開始巡迴9個村(里)到各部落,晚上在華陵教會樓下設立巴陵醫療站,開設夜間緊急醫療。91年5月,和長庚醫院於後山村下巴陵,共同成立定點服務的華陵整合醫療站,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醫療服務。93年安娜修女加入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98年6月10日在爺亨部落,設立復興鄉爺亨社區關懷中心,開設電腦網頁設計安排學童學習,幫助行銷水蜜桃、甜柿等農產品,開舞蹈班傳承文化。
-
2022-10-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奉獎得主對蔡總統說 公費醫師是承諾要做到「這是做人的道理」
第32屆醫療奉獻獎明天頒獎,今天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接見所有得主時,「公費醫師」成為話題。在美行醫逾20年後鮭魚返鄉的汪海波醫師正是國醫公費生,他說當年簽約成為公費醫師是一個承諾,就一定要做到,「這是做人的道理。」蔡總統則表示,將透過制度來解決偏鄉醫療人力不足,不能讓偏鄉民眾成為醫療孤兒。蔡英文接見醫奉獎得主時提到,她是恆春人,過去風災時曾到恆春勘災,當時醫院的屋頂都被風吹走了,看到70、80歲的老醫師在風雨中為新生兒接生,這些醫師都是退休後回鄉服務的老醫師。蔡英文表示,目前經常靠軍醫院醫師去偏鄉支援,但缺點是接生並非軍醫擅長的項目,而遠距醫療雖然有幫助,但有時有侷限。她認為,解決偏鄉醫療人力不足,還是要靠制度,希望透過公費醫師制度和軍醫支援,雙軌並行。台大雲林分院前院長黃瑞仁在雲林服務12年,他認為,偏鄉醫療支援不能只靠情懷或奉獻,應要考慮醫師薪資結構和未來,尤其是應要給予年輕醫師進修的管道,讓他們看得見未來。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是國內頭痛醫學權威,蔡總統特別向他致意,表示頭痛帶來的痛苦真的讓人難受,治療頭痛的醫師真的功德無量。王署君認為公費醫師制度有許多優點,過去他的公費同學至偏鄉服務需要6年,雖然服務期滿未必會留在偏鄉,但許多人留在偏鄉附近開業,很多陽明(現陽明交大畢業)的醫師都留在偏鄉開業,台灣很多地方看到他們的足跡。他希望公費醫師制度可以略為鬆綁,讓更多人有機會參加。台東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游昌憲一開始只想去台東2年,沒有想到如今已經18年,他對現今的偏鄉醫療資源依舊憂心。今年願意走重症的醫學院新血不多,如同又回民國101年時「四大皆空」的景象。過去台東靠台北馬偕的住院醫師輪調,但若年輕人不想要走重症,沒有住院醫師願意來台東,主治醫師也就留不住。本屆醫奉獎得主有三位公費生,包括汪海波、王署君和有「台灣急診醫學之父」之稱的花蓮慈濟醫院顧問醫師胡勝川。汪海波於民國102年在世界日報看到台灣招募海歸醫師的消息,毅然決定回台。提到當年自己也是公費醫師,服務10年後赴美發展,他說當年簽約承諾成公費生,就一定要做到,這是做人的道理。獲得本屆特殊貢獻獎的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年過9旬,在癌症醫療領域逾一甲子。她表示,這一生做過許多決定,但行醫是不悔的選擇,能夠當醫師,默默陪伴支持許多癌症患者,是人生非常幸福的事。蔡總統表示,每年決定醫學生招收人數,每年都很痛苦,必須考慮如何在市場規模和醫師生計中取得平衡點;對於偏鄉醫療,將採取醫學中心和軍醫輪調,也將強化公費醫師制度,支持偏鄉醫療。第32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共有個人醫療奉獻獎9名、特殊貢獻獎1名、團體醫療奉獻獎1名,個人醫療奉獻獎得獎人分別為王剛毅醫師、黃瑞仁醫師、賴慧珊護理師、許金川教授、胡勝川醫師、藍英哲醫師、王署君醫師、汪海波醫師、游昌憲醫師;特殊貢獻獎得獎人彭汪嘉康院士,團體醫療奉獻獎得獎團體為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
-
2022-10-20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談醫療太奢求,居家護理最管用!賴慧珊實現原鄉長者在地老化夢想
母親的死,決定了賴慧珊「返回原民家鄉,從事居家護理」的一生志業。母親突然去世,帶給她莫大打擊,但也讓她頓悟:學習護理,對於普遍窮苦又欠缺醫療資源的原民家鄉是格外管用的技能。她決心認真學習,立志有朝一日回到屏東,將未能應用所學照護母親的遺憾,移轉為愛,貢獻給鄉親父老。賴慧珊是在學校接到電話,通知她:家鄉的母親腦出血,命危。她連夜從台灣頭的林口奔往台灣尾的屏東縣牡丹鄉,祈禱趕得及見母親最後一面。母親七孔流血,她崩潰痛哭。家貧難就醫、母親驟逝,有感偏鄉醫療資源缺乏。「如果不是家裡窮到幾乎吃不上飯、繳不出健保費、籌不出錢看病;如果我能早幾年護理科畢業親自照護母親,憾事或許不會發生。但是一切都晚了。」母親22年前去世的時候,賴慧珊只是長庚技術學院五專護理科的二年級學生,一個芳華17歲的少女。也是因為家貧,她念完國中原本必須被迫就業的,幸而聽聞長庚護理科開放原住民甄試,且免學雜費,這才歡喜的拜別親長,有機會遠赴新北市林口就學。畢業後,賴慧珊很快回到恆春半島,一路從恆春基督教醫院、南門醫院臨床護理師,再至南門醫院附設的居家護理所升任所長。實地投入居家照護領域後,她驚訝的發現,一般居護所基於人力和成本考量,多會拒絕服務那些位置在交通偏鄉的個案。醫療資源要下放偏遠地區,即使有心,往往也是無力實現,「在地老化、在宅善終」對偏鄉長者只是動聽的口號。賴慧珊內心受衝擊,又一次回憶起母親的遭遇。她明確知道了在返鄉照護鄉親的初衷裡最被需要的,正是「居家護理」這一塊。於是,她報名參加衛生福利部的居家護理所種子師資培訓,裝備好自己。開設「遇見居家護理所」,竭盡所能讓服務項目完備。2019年,和志同道合的摯友在距恆春鎮半小時車程的滿州鄉滿州村開設居家護理所,取名「遇見居家護理所」,盼望身障、臥床的病患「遇見」專業的他們,如同在病榻旁遇見陽光,感受幸福的滋味。僅僅一年,遇見居家護理所便獲得肯定,拿下慈月基金會第9屆南丁格爾樂活照護天使獎。「遇見」成立之前,屏東縣原民鄉從沒有獨立的居家照護所。和大部分都會區的居護所相比,偏遠原民鄉在醫療資源取得上相對不易,但是賴慧珊不肯遺漏居家護理含括的任何項目:長照服務、居家服務、輔具服務、喘息服務、安寧護理等,竭盡所能克服困難,甚至打動恆春在地醫院,讓醫院的居家醫療整合團隊的醫師、呼吸治療師、營養師等願意和「遇見」合作,盡量拉近偏鄉與都會的距離。一趟路程一兩個小時,居家護理師24小時ON Call。因為是自己的家鄉,賴慧珊無語言隔閡、無文化隔閡,但是其他的困難仍然存在。譬如,「居家」二字的地域範圍可謂「無遠弗屆」,而且幾乎都在偏遠山區。居家護理師光是要抵達個案的家中,單程就得花一、兩個小時,翻山越嶺跨過幾個山頭,而目的往往「只是」替病人更換呼吸管路、閒話家常送上溫暖關懷、了解病人的社福需求是不是需要協助辦理。病人半夜有事,家屬不曉得要怎麼辦,也會一通電話打來,請護理師緊急前往。偏鄉的超商未必全年無休,居家護理師卻24小時ON Call,隨傳隨到。賴慧珊笑稱:「需要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偏鄉的清寒家庭,難免有資訊落差,但無礙他們接收新資訊的意願。賴慧珊舉例,居家護理服務的對象,多是行動不便和長期臥床的病患,即便如此,也看到家屬不捨病患離去,寧可病患掛上呼吸器、全身插管,不僅病患痛苦,家屬也難熬。尤其長者若獨居,萬一孤獨離世,更令人難過。引進安寧療護觀念,讓重症病患有尊嚴離世。賴慧珊因而引進身體自主權、安寧療護的觀念,和部立恆春旅遊醫院安寧治療團隊攜手,下鄉宣導捍衛身體自主權。他們勸鄉親:一旦醫師宣布藥物最多只能延長不到半年的生命,不如「放手」,提早讓安寧團隊介入。賴慧珊向鄉親們解釋,這不是安樂死、更不是放棄,而是緩解令重症病人痛苦的症狀,同時改善病人和家屬的生活品質。面對生離死別,不分貧富貴賤,安寧護理的個案,從和病患、家屬、醫師對話啟動,經歷陪伴病患走到人生盡頭,最後協助後事,過程很不容易。賴慧珊曾經很排斥死亡,也曾偷偷傷感落淚,但心裡清楚自己扮演的橋梁角色,漸漸學會「轉個念,讓重症病患尊嚴地、不帶遺憾地離開人世,家屬以感恩的心陪伴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也是功德一件」。有了這一層領悟後,再協助處理完畢安寧個案,每每讓賴慧珊有「功德圓滿」的喜悅。協助穿婚紗、回工寮壽終,圓滿安寧病患的心願。賴慧珊甚至以「美妙圓夢」形容一次安寧護理的經驗。那是一位從新竹遠嫁屏東的婦人,罹患肺癌,因腫瘤壓迫到氣管,醫師建議做氣切手術,婦人拒絕,和家人討論後選擇居家安寧照護。賴慧珊和婦人閒談時,婦人道出她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年輕結婚時,礙於經濟沒能穿上婚紗。賴慧珊記住了這事,費心為婦人安排補拍婚紗照,就在拍照隔天,婦人在家人的圍繞下辭世。婦人的女兒告訴她,母親走的時候面容安詳,「開心到另個國度旅行去了。」還有一個讓賴慧珊牢記的感動。一位獨居屏東縣山區工寮務農的七旬阿伯,因喉癌無法進食,送到恆春的老人安養中心照護,住高雄的養子偶爾南下探視,晚期因喉部潰爛,只能靠打點滴維持生命。阿伯知道來日無多,向賴慧珊表達心願,希望能在生活一輩子的工寮壽終。賴慧珊開車將阿伯載返工寮那天,阿伯請她幫忙買罐伯朗咖啡,那是他一輩子最愛的飲品。「阿伯無法吞飲,只能含在口中享受味道,」賴慧珊回憶當時的畫面:「阿伯露出滿足的笑容,一直道謝。」隔天阿伯在睡夢中離世。那張嚐咖啡時的燦爛笑臉,賴慧珊沒法忘記。偏鄉多獨居或老顧老,把自己當家人協助「跑腿」。在偏鄉做居家護理,賴慧珊說,「先天不良」是一大考驗。譬如屏東恆春半島地形狹長,交通不便,但當地一家醫療器材行也沒有,偏鄉居民要取得輔具困難重重,比市區民眾花費的時間多、費用高。又因為青壯人口流失嚴重,多是「老顧老」,不然就是獨居,只有少數和外籍看護同住,共同問題是都缺乏家庭支持。賴慧珊於是把自己當成個案的家人,開辦免費監測血壓、血糖,也免費借用輔具,甚至利用休假日開貨車去屏東市區,幫民眾「跑腿」買輔具、辦核銷。賴慧珊用熱忱對抗先天不良,盡力阻止「後天失調」的憾事。回到家鄉轉眼15年,其中的後10年專注長期照護,賴慧珊有許多感慨。她說,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因都會和偏鄉醫療資源的落差,偏鄉長者在病老死階段的居家照護資源和品質,遠不如都會人。自己在偏鄉設居護據點,縮短資源差距並降低語言和文化的隔閡,但還是面臨醫療專業人力缺乏的老問題,必須花時間找尋、鼓勵理念相通的人下鄉一起奮鬥。賴慧珊呼籲政府,可以獎勵方式,吸引在地青年或有志偏鄉的居家護理師投入,讓偏鄉也能「在地老化、在宅善終」。賴慧珊小檔案年齡:38歲出生地:屏東縣牡丹鄉學歷:長庚技術學院護理科現職:遇見居家護理所所長經歷:恆春南門醫院、南門之家護理師恆春基督教醫院護理師恆春南門醫院附設居家護理所長得獎紀錄:屏東縣偏鄉首個獨立居家護理所將優質且即時的居家護理資源帶進偏鄉
-
2022-10-18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連雲林人都曾不看好 台大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將醫療沙漠灌溉成良田
今年七月底,黃瑞仁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的院長任期屆滿,返回總院。18年前,黃瑞仁以曾是台大醫學院最年輕內科副教授之姿,「下放」雲林,出任雲林分院副院長。那時他才44歲。副院長六年、院長六年,黃瑞仁將生命中最燦爛的歲月貢獻給了中南部鄉親,將雲林這片醫療沙漠灌溉成青翠良田,還奇蹟似的,培育出雲林分院這朵欣欣向榮的玫瑰。玫瑰花瓣上,種種成績爭奇鬥豔:外傷的、神經醫學的、罕見疾病的等,有八大中心;急重症病人送至醫院,沒有病床也可以先開刀的創舉;遠距離看診等科技應用;區域聯防的創意;安寧療護等觀念的引進;連正子掃描、微創機械手臂也到位。黃瑞仁在雲林分院走出一條獨特且成功的路。輪調雲林才能升等,滿期「十個有九個回台北」。雲林分院就是以前的署立雲林醫院。署立醫院時期,因為缺乏醫療資源、醫師不斷流失,竟然「每天有25部遊覽車一早載了雲林病患去林口長庚醫院看病」,難堪的雲林人滿腹辛酸。台大醫院接手之初,其實雲林人並不看好,他們不相信台大醫師肯留在窮鄉僻壤的雲林。確實,為幫忙緩解雲林分院的醫師荒,台大總院那時對升等主治醫師的資格有必須「輪調雲林分院、支援兩年」的規定,年輕醫師無奈,便當做是服兵役,熬滿期限「十個有九個跑回台北」。黃瑞仁自己,其實也有過掙扎。他是國內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療及研究先驅,早在1995年遠赴日本北九州市小倉記念病院,跟隨國際心導管權威延吉正清教授學習「循環器科介入性心臟學」。 半年後回國,在時任內科部主任李源德教授的指導下,設立緊急心導管治療團隊,成為台灣醫界急性心肌梗塞治療的先鋒,拯救眾多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心臟病等急重症患者。署立雲林醫院2004年改制為台大雲林分院,總院院長林芳郁即邀黃瑞仁去當副院長。黃瑞仁專精心臟內科,44歲又正值行醫的黃金階段,他不確定自己能否義無反顧地至偏鄉開疆闢土,且醫術有用武之地。他找妻子討論。最後卻是因雲林貧瘠的醫療環境,令夫妻倆取得「去」的共識。黃瑞仁說,自己母親是嘉義人,55歲就因胃癌去世,妻子也是嘉義人,瞭解雲嘉地區的醫療困境,贊成他至雲林分院貢獻一己之力。 偏鄉開疆闢土,一間心導管室一年執行千例。事實上,黃瑞仁2004年10月到任前,雲林分院已有一台最新型的心導管儀器。黃瑞仁一到任就開了門診,11月15日台灣大學校慶日開始心導管檢查,隔天就安排兩台心臟手術。同年年底,12月1日執行第一例急性心肌梗塞緊急心導管治療,從此全年無休,直到現在。以2021年為例,雲林分院一間心導管室執行一千一百例心臟冠狀動脈手術,與台大總院三間心導管室一千五百例相較,毫不遜色。今年第二間心導管室已開始服務病人。包括黃瑞仁在內,雲林分院心臟醫療團隊有19位醫師,分別為心臟內科13名、心臟外科4名、小兒心臟科專科2名,這哪裡是十多年前能想像的?心臟醫療團隊浩大的陣容,反映了黃瑞仁在「人才」上的努力。黃瑞仁對於「人才」,有育才、愛才、留才的「三才」理論。他2004年擔任雲林分院副院長,六年後任滿回台北;2016年再回雲林,出任雲林分院第五任院長。院長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設法提高同仁對於醫院的向心力,為三才打地基。取消無助留才的「禁博令」,強調育才、愛才、留才。黃瑞仁對「人才」特別著力,是有背景的。原來,台大接手雲林分院初期雖然有輪調制,但不少來支援的醫師既然志不在雲林,便也心不在雲林。此外,部分醫師藉這兩年輪調期攻讀博士班,禮拜五要回台北上課,增添醫院管理上更多難題。院方被迫祭出「禁博令」:凡雲林分院醫師不可讀博士班,就算考上,也必須辦理休學。禁博令表面上解決了難題,實則無助於「留才」。黃瑞仁任院長後,斷然取消禁博令。他改弦更張,鼓勵醫師攻讀博士班,考取之後,可以留職留薪兩年到台北進修,毋須值班,只需每周在雲林看一節門診,維持臨床敏感度。「價值感、幸福感、榮譽感」是黃瑞仁的管理宗旨,全力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讓醫師能夠在雲林分院找到行醫的價值 、找到家庭生活的幸福感,以及榮譽感。雲林分院因此積極發展特色醫療,相繼成立外傷中心、婦幼醫學中心、國際醫療中心、遠距醫療中心、急重症醫學中心、神經醫學中心、罕見疾病中心、胸腔醫學中心、精準醫學中心,水準相當於醫學中心等級。 黃瑞仁重視團隊合作,強調醫療團隊在進行任何處置前,必須放棄本位主義,以病人為中心,而不是以醫師為中心。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什麼治療對病人最有利。 給年輕醫師發揮空間,生殖醫學中心孕育上百生命。黃瑞仁津津樂道「生殖醫學中心」的成立經過:專長於生殖醫學的醫師楊博凱到雲林分院報到,沒多久提案指出,當地亟待不孕治療的夫妻眾多,希望規畫生殖醫療團隊,要求院方提供八百萬元預算購買儀器,他則負責招募培訓胚胎師、遺傳諮詢師等專業人才。 回想起年輕醫師的毛遂自薦,黃瑞仁仍記憶深刻。他說:「我第一個念頭是這位第一年主治醫師口氣挺大的。」但他欣賞楊博凱的志氣與勇氣,同意提撥預算,成立生殖醫學中心。不過,黃瑞仁也給了一道難題,那就是「要做到有成功案例,才可以回台北。」楊博凱一口答應,更豪氣的說:「我可以來這裡兩年,時間到就回台北,但我覺得不該如此,應為雲林分院做些什麼。」在院方支持下,楊博凱率領的不孕治療團隊成功孕育試管嬰兒,後來國家推出鼓勵生育政策,雲林分院搭上順風車,至今累計已有將近一百名寶寶順利誕生。黃瑞仁說:「大家都唱衰台灣的年輕人,但我看見台灣年輕人的力量與勇氣。」首創「先開刀再找床」,守護急重症,減少死亡憾事。在雲林深耕十多年,黃瑞仁最引以為傲的是首創「先開刀再找床」措施。黃瑞仁說,雲林分院為雲林唯一重度急救責任醫院,加護病房每天滿床。嚴重外傷病人必須立即送開刀房,此時便面臨「加護病房沒床、外科醫師不敢開刀」等困境。急重症病患被迫轉院,有些在轉院途中或後送途中不幸死亡。黃瑞仁與馬惠明醫師(現接任雲林分院院長)討論後,研擬「先開刀再找床」。方法是每天傍晚盤點加護病房內病情穩定、可轉至一般病房的病人,若當晚收治急重病患必須緊急開刀,就將病情相對穩定的ICU病人移至恢復室,以空出床位。黃瑞仁指出,此制度為全台首創,靠的是急診同仁團隊的運作,「護理快速反應小組」(RRT)扮演關鍵角色。創始之初,部分急診醫師在PPT網站批評責難,但黃瑞仁堅持到底。「先開刀再找床」2016年上路,至2021年底,送來雲林分院急診的重大外傷病人共計開立185 床次,締造「零轉出」紀錄。六年院長任期內,雲林分院贏得24座獎座。對內,黃瑞仁規畫成立八個醫療中心,對外則是屢屢獲獎。在他六年院長任期內,雲林分院共贏得24座獎座,包括政府服務獎、國家品質認證標章、國家醫療品質獎,2018年榮獲全國區域醫院唯一特優機構,成為中台灣排名首位的區域醫院。黃瑞仁深諳適才適所的管理心法,積極鼓勵留任的同仁出國進修,迄今已以公費贊助多名醫師到日本、歐美學習最新的醫療技術。學成歸國後,若要添購新型醫療設備,黃瑞仁更全力協助。他說:「只要有心要做,我就全力支持,端看你能做多好、走多遠。」黃瑞仁謙稱自己「只會編列預算」,但他對於年輕醫師的鼎力支持,正是讓雲林分院留任醫師逐年上升的關鍵。今年8月1日雲林分院共有35名新到任主治醫師,但兩年期滿要回台北總院的醫師卻只有八人。「在雲林分院的醫師絕不會龍困淺灘,」黃瑞仁自豪地說,現在年輕醫師也會考慮來雲林工作了。台大醫療體系如何留住人才,雲林分院提供了多元的可能性。雲林分院改變了雲林,黃瑞仁看見雲林也改變了台大人。他以「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期勉所有醫師,歡迎他們來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不僅是為了工作謀生,而是找到人生的意義。正因領導能力傑出,2021年,黃瑞仁榮獲中小企業總經理類「第39屆國家傑出經理人獎」,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醫療機構專業經理人。今年(2022年)則獲頒衛福部傑出公務人員三等專業獎章。 「在雲林這十幾年,讓我找到行醫價值。」對於獲得醫療奉獻獎,黃瑞仁說,這是無數同仁的無私奉獻,他僅只是代表領獎,「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黃瑞仁小檔案年齡:62歲出生地:嘉義市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EMBA)現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副院長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台灣大學雲林分部籌備小組召集人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主要事蹟:●成立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完成雲林首例心導管治療。●首創「先開刀再找床」制度,使雲林分院重大外傷醫療量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