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w@
共找到
59
筆 文章
-
-
2024-11-03 養生.樂齡保養
面對失去伴侶的人生 胡春蓮手持雙杖70歲挑戰國際賽奪銀牌
今年八月底在波蘭貝烏哈圖夫(Bełchatów)舉行的「ONWF北歐式健走世界盃錦標賽」,出現一位來自台灣的銀牌選手,70歲的胡春蓮從未參加過運動競賽,更沒有想過自己會站上國際賽場,靠著意志力與隊友無私的協助,贏了比賽,有了勇氣面對失去伴侶的人生,手持雙杖繼續走下去。 驟失伴侶後,繼續爬山涉水、練體能學健走。胡春蓮和先生感情非常好,一起運動並接觸大自然是兩人的日常,有廿多年相伴登山的經驗。一年半前驟失伴侶,她在大自然裡釋放思念,照樣爬山、涉水、觀察生態,也維持登山。當朋友幫她報名北歐式健走的波蘭之旅時,她想去看看從未去過的歐洲,且以為是朝聖之旅,只是普通健行,沒想到是國際級比賽,參賽人數歷年最多。為了學習北歐式健走,胡春蓮透過影片並接受教練方怡堯的諮詢指導,每天上午上山鍛鍊體能,下午在學校操場練習技術。不到一個月後,她便出發。台灣ONWF在波蘭當地安排一系列賽前訓練與研習,她一度以為是團體賽,不斷提醒自己不能拖累隊伍,加倍努力,直到賽前,才發現是一場個人賽。初試啼聲奪銀牌,感謝先生教她學會跟身體對話。面對比賽,胡春蓮全力以赴,儘管遇到一些挑戰,曾被裁判糾正姿勢,但她一路勢如破竹,也可能是平時有鍛鍊,體力不錯,雖然初試啼聲,最終在70到74歲組獲得銀牌。沒有想到參與國際賽事能夠拿牌,看到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在波蘭天空飄揚的那一刻,胡春蓮興奮也驕傲。拿下銀牌,胡春蓮非常高興,比賽時她身上的帽子、頭巾和領巾、腰包,都是先生常用的物品。看來是她帶著先生參與,「其實是他帶領我。」她想起夫婦結伴登山廿多年,先生經常對她耳提面命:「做任何運動,都要跟自己的身體對話。你的身體適合什麼樣的動作,你需要怎麼調整,這樣才能不讓身體成為阻力,而是轉化為動力。」獨居老人但不孤單,脊椎塌陷照樣積極參加各種活動。胡春蓮一路前行,也彷彿一直和先生對話,調整呼吸,用先生教導的方式前進。先生離去後,她去爬兩人曾經一起爬過的南湖大山,第一次一個人,覺得孤單,但她用先生教導的方式,一步步往前走,看到山的開闊,覺得自己得到力量。胡春蓮也想告訴先生,自己現在雖是獨居老人,但心不孤單,仍然敞開心扉,積極參加各種活動。這次參加北歐式健走,體會了生命的幽邃與壯闊。每個生命都有為難之處,她是平凡人,有脊椎塌陷還有嚴重骨鬆,先生把她照顧得很好,如今生活白痴頓失依靠,但這次參加健走比賽,發現自己還是有力量前行,走出人生低谷,相信自己「不是不能,而是不為」。完成西藏轉山圓夢之旅,把健走變成日常生活。她也告訴想參加比賽的人,用平常心把北歐式健走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前爬山時,她和先生最有共鳴的就是,「運動無法累積加總,持續才能精進。」運動不是經驗與體力累積,而是不進則退,必須不間斷持之以恆,才能精進。今年九月十四日,胡春蓮完成了西藏雪域岡仁波齊轉山圓夢之旅,參加健走比賽的練習給她好體力,手持雙杖走路讓她四肢更協調,走得更穩。她說自己會繼續手持雙杖走路,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把自己變得更好更健康,雖與先生天上人間,但各自安好。運動小辭典:北歐式健走(Nordic Walking)源自於芬蘭,最初是滑雪選手在夏季停賽期間的越野健走訓練,利用雙杖支撐與推進(Pole walking),減輕膝蓋負擔,促進上下肢體擺動及肌肉律動,有助鍛鍊肌耐力與平衡協調力。特別有助中高齡族群,在健走時可增加支撐、降低衝擊、預防跌倒,並且可以有效提升柔軟度、心肺功能、肌力及行動能力。1968至1971年間,芬蘭Viherlaakso大學將其列入課程。《北歐式健走全方位教學手冊》中提到,ONWF創辦人Marko Kantaneva自1994年起開始研發、教學及推廣。隨技術演進,健走杖設計不斷改良,如握把形狀、杖身材質變輕、包覆式腕帶及馬蹄型杖底,適合一般民眾健走、越野行進時使用。ONWF北歐式健走世界錦標賽,地點在波蘭的貝烏哈圖夫(Bełchatów),2024年參賽國家共21國,超過800名選手參加。比賽距離包括5公里、10公里及21公里,比賽組別分為公開組,男性、女性各年齡組,家庭組及身心障礙組。
-
2024-04-08 焦點.元氣新聞
阿伯你一夜幾次?街訪民眾半夜尿尿經驗笑翻網友 醫曝夜尿與夜間多尿真正原因 差別竟在「這裡」
網路上近期瘋傳一部街訪影片,片中知名主持人「車界女神」廖盈婷到萬華詢問路上民眾「半夜起床尿尿的經驗」,想不到竟有不少中年民眾都曾有頻繁起床上廁所的痛苦經驗!有人表示「每天晚上都會起來好幾次」;也有人提到自己因太常起床尿尿吵到枕邊人,太太一怒之下「把我趕去跟狗睡!」,意料之外的發展笑翻網友。訪問中年阿伯「半夜尿尿經驗」 竟有人一晚起來5次?夜尿錯誤迷思多 網友:以為都是下面的問題有鑑於民眾針對「夜尿症」有諸多錯誤迷思,主持人廖盈婷化身衛教小天使,實際到路上蒐集民眾常見的3大NG迷思,並邀請臺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洪健華親自登場解析,提供正確觀念。迷思1:半夜起床尿尿幾次才有問題?2次算多嗎?主持人廖盈婷實際到萬華區街上訪問路人是否有半夜尿尿的困擾,竟然發現大多數阿伯都中標!不只有民眾分享「很正常啦,這裡的朋友都有這個問題!」,談到半夜起床尿尿對生活造成的困擾時,也有人無奈表示自己也有相關問題,「人家睡覺是補充體力,我這個是越睡越累!」進一步詢問民眾覺得「半夜起床幾次才算夜尿症」時,許多人則認為「至少3次才算多」、「5次才有比較嚴重的感覺」。事實上,洪健華醫師說明,根據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ICS)定義,半夜起床如廁一次就算是「夜尿症」,不過臨床上若尿2次(含)以上,較可能對患者造成困擾,這時就建議要看泌尿專科醫師。而若夜間尿量大於整天尿量的1/3,即屬於「夜間多尿」。臨床中觀察,近9[1]成的夜尿症患者都是晚上尿量很多的夜間多尿。迷思2:夜間多尿一定是下面的問題?人體下面退化很正常?此外,主持人也請民眾猜猜半夜常起床如廁最可能是身體哪裡出現問題?絕大多數民眾都聯想到與下半身有關的「攝護腺」及「膀胱」。對此,洪健華醫師則解釋,如果是以夜間多尿來看,其成因相當多元,與膀胱、攝護腺、慢性病等都可能有關,但最大宗的狀況其實是熟睡的時候腦下垂體的賀爾蒙「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所造成,因此提醒民眾「別再只以為是下面出問題了」。這也讓不少網友驚訝表示:「原來我一直錯怪下半身!」迷思3:夜間多尿是正常老化現象?睡前少喝水就好了,不需要看醫生?當問及民眾有夜間多尿的問題是否會去就診時,更有超過半數的民眾表示不會特別去看醫生。不少人表示「老了都會這樣,正常啦!」,也有民眾認為睡前盡量少喝水、少吃利尿食物就可以緩解。然而洪健華醫師提醒民眾一定要意識到「夜間多尿症是疾病」,勿以為只是正常老化現象便忽視問題,且夜間多尿目前臨床已有口服賀爾蒙藥物可改善。如果發現自己有症狀且對生活造成困擾,務必及早至泌尿科就診,才能避免長期睡眠品質不佳而影響日常,或是淪落到「被趕去跟狗睡」的窘境!夜間多尿睡不好恐增死亡風險醫師呼籲切勿隱忍 務必盡快到泌尿科就診根據統計,台灣夜尿症的盛行率40歲以上將近四成[2],而且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夜間經常起床如廁不僅可能造成跌倒、骨折的發生,也有國外研究指出恐提升死亡風險[3]。因此醫師呼籲有夜尿問題切勿隱忍,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避免各種健康危機找上身。民眾在家也可透過LINE「夜問AI智能聊天室」,初步評估自我排尿狀況,並透過智能聊天室彙整的全台超過300家泌尿專科醫療院所資訊,找到離自己最近的就醫管道,盡快還自己一夜好眠與健康的後半生!※參考資料[1] Friedman, F. M., & Weiss, J. P. (2013). Desmopressin in the treatment of nocturia: clinical evidence and experience.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urology, 5(6), 310-317.[2] Huang, Mei-Huang,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nocturia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from public health centers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braz jurol 38 (2012) , pp.818-824.[3] Yohannes W.Endeshaw, MD, MPH,1 Ann V. Schwartz, PhD, MPH,2 Katie Stone, PhD,3 Paolo Caserotti, PhD,4 Tamara Harris, MD, MS,5 Stephen Smagula, PhD,6 Suzanne Satterfield, MD, DrPH,7 and for the Health ABC Study.(2016)
-
2024-04-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氣功養生——預防失能與失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資深醫師的人生智慧」。一位旅居美國多年的大學醫院退休教授以個人長期對氣功的興趣,加上這幾年來與一群亞裔銀髮族結緣,透過互動與學習,開始構思在高齡化社會,應該有的養生法則,尤其應該重視如何預防失能、失智。他也在同週的另一篇文章,以 ChatGPT 輸入關鍵字「如何預防失智」,瞬間得到十項重要的預防方法以及該注意事項,而將之整理出「預防失智症需要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一篇是一位資深腫瘤科醫師分享她在參觀一座非常精緻的私人博物館,巧遇一位已退休多年的同事,不覺想起過去受到她的影響,而深思自己在退休之後的生涯規劃。1989 年,一句話:「站樁抱球是練氣功最好的方法」,開始了我對氣功的探索。站在西洋醫學的角度看,氣功一詞是不存在的,而在我探索的過程中,我試圖用西洋醫學的生理學、神經生物學等知識,來闡述一些練氣功所產生的覺知變化,例如:酸麻、腫脹、脈動及溫熱等感覺;同時想藉此打破氣功的神秘面紗。當然,既然稱為「氣」功,脫離不了空氣的吸呼,或更通俗的說法,就是呼吸吐納!經過個人的體驗,覺得把呼吸的次數訂於在一分鐘吸呼六次以內,就是進入了「氣功」的範疇,這是很主觀的認定。同時在探索體驗中,提出了四種呼吸法:吸滿呼盡法、灌頂法、氣注丹田法及氣血暢流法,完全是以呼吸生理學以及解剖學為思考的基礎。為了配合這些呼吸法,找出六個式子,藉肢體動作來達到「抻筋拔骨治百病」 以及「骨正筋柔,氣血暢流」,來達到養生的目的,這第一代的MBC養生功法,就此誕生,適用於30至55歲工作繁忙又家務繁重的族群,提供快速簡易的養生功法,同時宣稱能延緩老化!十多年後(來到了2015 年)筆者搬到西雅圖,有幸與亞裔銀髮族結緣,開始了互動與學習,也開始構思,在高齡化、高齡、超高齡社會下,應該有的養生法則,尤其應該重視預防失能以及預防失智上。為了預防失能,美國國家衛生院倡議老年人(壯年族)的運動一定要包含下述四個重要元素:強化心肺功能、肌力/重力訓練、平衡功能的強化、靈活伸展筋骨。顯然,我原有的六式養生功法,有所欠缺不足。除此之外,如何預防失智,若能一併考慮,豈不一舉兩得。可是困難來了,若要能預防失智,一定得對發生失智的機轉有充分的了解。縱觀失智的發生機轉共有七種(如附註),眾說紛紜,沒有定論,而且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大腦血流不順暢(因阻塞或微小出血),還不包含在內。這個可麻煩了。分區灌溉理論:心臟的收縮,一次可送出大約80cc的血液,其中15%(大約12cc) 分給大腦,這 15cc 的血並無法分佈到所有的腦血管,我們至今仍不明暸大腦的血管管控機制,只能由功能性核磁共振或正子攝影,來暸解血液的分佈;只要是功能運作,該區域就會因血流增加,而在fMRI或PET的影像顯露出來,例如:看單字,視覺中樞會亮起來(表示含氧血液量較多),聽到單字,聽覺中樞 (W 區)亮起來,而說出單字,腦前額與語言中樞 (B-區),會亮起來。我們把這概念吸收後,推展應用,似乎養生功法有了新的方向。假設把大腦想像成一大片田地,「田無溝,水沒流」,若要讓所有的區塊得到水分的灌溉,要把溝渠保持通暢,同時要建立分區灌溉的系統,最後變成全部的田地,都得到水的滋潤。若應用在大腦上,血液要有足夠的營養物以及最重要的足夠的氧分子,使缺氧區很快得到延續生命力所需的養分,能繼續發揮大腦的功能。筆者就以這個觀念為主軸,延續當初呼吸吐納的原則,在單位時間內吸入更多的氧分子,同時把這些含氧血,藉不同的功法,使大腦的每個區塊,儘可能的在40分鐘的運動中,得到血流的灌溉。因此,在養生功法內,增加了許多元素,來強化各個部位的功能:包括腦皮質運動區、感覺區、基底核、小腦平衡區、腦神經核分布區,視覺/聽覺/說話/文字語意等區,同時對工作記憶、語義記憶、執行中樞、專注中樞等的強化與刺激。這裡有前大腦動脈,中大腦動脈與後大腦動脈的分別強化。如果每天灌溉一次,腦細胞一定活得更好,若無法每天做,至少也要一星期四次以上,長久下來,失智的概率應該會降低的。就這樣,筆者在2020年於我們的社區推展,已經三年多了,看起來效果還算不錯。附註:Beta-amyloid hypothesis 澱粉樣蛋白假說Tau hypothesis Tau 假說Cholinergic hypothesis 膽鹼能假說Neural inflammation 神經發炎假說Oxidative Stress Hypothesis 氧化壓力假說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hypothesis 粒線體功能障礙假說Synaptic dysfunction hypothesis 突觸功能障礙假說
-
2024-01-09 養生.生活智慧王
冬天室內用鹵素燈或碳素燈電熱器會導致曬黑嗎?或有皮膚癌風險?
讀者Jack Liu在2024-1-4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請問冬天室內用鹵素燈電熱器&碳素燈電熱器,皮膚照久了會曬黑嗎?會有皮膚癌的風險嗎?網路搜尋的結果是,早期的資料有醫生說會有風險,近幾年新一點的資料卻說不會。謝謝。」電熱器的類型繁多,而顧名思義,鹵素燈(管)和碳素燈(管)都是屬於「燈管式」電熱器。另一種也是屬於「燈管式」電熱器的是石英管。在產品的演化過程裡,石英管是最早出現,鹵素管其次,而碳素管則是最新。它們的英文分別為Quartz heater,Halogen heater,和Carbon(fiber)heater。雖然產品的演化是石英→鹵素→碳素,但這並不表示石英被鹵素取代了,然後鹵素再被碳素取代了。事實上,石英是燈管外殼的材質,鹵素是填充在燈管理的氣體,而碳素是燈絲(燈束)的材質,所以這樣的演化是跟取代無關(等一下會進一步說明)。大家都知道,傳統的燈泡除了會發光之外還會發熱,而這就是「燈管式」電熱器的基本原理。事實上,就是因為傳統的燈泡會把絕大部分(95%)的能源浪費在發熱(也就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紅外光),所以它們現在才會被淘汰。取而代之的LED燈泡是將所有能源都用於發光,不會發熱(不會釋放紅外線)。大家也都知道,傳統燈泡之所以會發光發熱,是電流通過燈絲(鎢絲)而造成的。石英管電熱器也是利用電流通過鎢絲來產生熱(當然也產生光)。只不過,石英管的的外殼是石英而不是玻璃(石英較耐高溫)。不管外殼是玻璃或石英,高溫都是會造成鎢絲蒸發(鎢是一種化學元素,W是其代號),而蒸發的鎢元素就會沉積在燈泡或燈管的內面,使其變黑。溫度越高,變黑速度就越快,而鎢絲的壽命也就越短。為了解決鎢絲蒸發這個問題,鹵素(例如碘或溴)就被填充進石英管裡。鹵素會跟被蒸發出來的鎢元素結合,然後將鎢元素回歸到高溫的鎢絲,從而形成所謂的鹵素循環(Halogen cycle)。如此,添加了鹵素後,鎢絲就可以對抗更高的溫度,從而產生更亮的光芒和更高的熱能(紅外線)。添加了鹵素的石英管,如果是用於照明,就叫做鹵素燈,如果是用於產生熱,就叫做鹵素電熱器。當然,由於發光並不是電熱器必需的功能,所以鹵素電熱器在設計上是會盡量避免釋放光芒,例如用做了手腳的石英(Doped quartz)。鹵素燈的確是會釋放微量的紫外線(也是肉眼看不到),所以,如果是被直接照射到,的確是有曬黑和致癌的風險。但是,就像避免釋放光芒一樣,鹵素電熱器在設計上也是會盡量避免釋放紫外線。所以,只要不是近距離和長時間曝露,使用者是不需要太擔心會被鹵素電熱器曬黑或致癌。跟「鹵素燈」對比,「碳素燈」是很容易被誤會成「添加了碳素的燈」,但事實上碳素燈是跟碳素毫不相干。 更進一步來說,碳素燈根本就不是燈(因為亮度不夠),而是純粹用來產生熱能(紅外線)。事實上,比較不會產生誤會的名稱應該是「碳纖維燈」,或更恰當的「碳纖維電熱器」。簡單地說,「碳纖維電熱器」就是把石英電熱器裡的鎢絲調換成碳纖維的電熱器。而由於通電之後的碳纖維幾乎只會產生紅外光(很少或完全沒有可見光,當然也完全沒有紫外線),所以「碳纖維電熱器」肯定是沒有曬黑或致癌的風險。總而言之,鹵素燈電熱器是有一點點曬黑或致癌的風險,但碳素燈電熱器則完全沒有。原文:鹵素/碳素燈電熱器會曬黑嗎?會有皮膚癌風險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12 醫療.精神.身心
三口呼吸、三個姿勢釋放壓力 配合40赫茲感官刺激還能防失智!
現代人工作項目與速度不斷增加,導致工作壓力劇增,輕則失眠、胃痛、排便習慣改變等,嚴重時可能導致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產生,面對這樣的情形,需要透過正念來幫助減壓。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楊政達指出,正念就是把意識帶回當下,當我們把專注力回到呼吸之間,就能幫助我們釋放壓力。 配合40HZ 聲音刺激,可以預防失智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去年在臺北101、高雄軟體園區、南臺科技大學、臺大實驗劇場等地進行《「元心流」沉浸體驗展:與五感的對話》展演,讓更多民眾體驗正念的力量。今年團隊選擇在臺大實驗劇場進行《「元心流」2.0沉浸式體驗│心靈節奏,呼吸間的旋律》,是元心流1.0的進化版,主要是讓民眾透過呼吸,體驗正念的技術。楊政達說:「這次我們在音樂與視覺中特意加入40赫茲(Hz)頻率。根據中研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的蔡立慧教授2016年的研究成果,40赫茲頻率能分解導致阿茲海默症的β澱粉樣蛋白。可以有效預防、緩解失智。而此次元心流則應用此概念,改變聲音刺激呈現方式,融入沉浸體驗中。」什麼是40赫茲頻率?人的腦波可以分為α波、β波、γ波、δ波與θ波,大腦各個區域會在不同時間展現出不同的腦波頻率,γ波是專注時會產生的腦波,β是焦慮、積極、面對外界時展現的腦波,α是處於放鬆狀態時的腦波,δ是睡眠時的腦波,θ是在深度放鬆狀態下的腦波;其中γ波介於30~100赫茲之間,而過去的研究發現,40赫茲的聽覺頻率下,有助於活化大腦與小腦皮質,對身體也有一定助益,因此有越來越多神經科學家持續研究γ波。 「三口呼吸」讓專注力回到當下、釋放壓力正念是什麼?跟正面思考有什麼不一樣?台灣正念工坊的網站指出:正念,或說當代正念,它的原文是Mindfulness,在歐美可泛指一套身心修練的系統,名詞上的定義約為「有意識的『覺知』當下身心與環境,並保持允許、非評判的態度。楊政達指出,呼吸是正念當中核心元素,透過呼吸可以幫助我們放鬆、減壓;甚至在許多的醫學場域中已被證實,正念呼吸訓練可以有助於協助疾病復原。(但有慢性病、正在吃藥的患者還是要正常服藥。)金城武在電視廣告中的經典台詞「世界越快,心則慢」,但我們經常忙於生活大小事,無法釋放壓力時,就需要透過正念的力量,幫助我們的心慢下來,專注在當下的身體上,用更放鬆的力量來面對世界。於是在體驗中,透過體感訓練體驗者人生的三口呼吸,也就是:專注呼吸、關注身體、關注環境,結合40Hz的感官刺激,在每一口呼吸之間,感受當下。三個姿勢,釋放身體的壓力活動最後,由瑜伽老師林伃恩帶領民眾進行正念瑜伽,透過幾個簡單的動作,紓緩身體肌肉的緊繃。動作一:紓緩左右肩膀的肌肉.盤腿坐著。.將右手放到左邊的太陽穴,輕輕地把頭往右壓,感受到左肩肌肉被拉開。.把左手輕鬆地擺放身體左側的地上,如果想要更加放鬆,可以把左手往左後方移動。.保持呼吸,放輕鬆,感覺到左肩的肌肉被放鬆了。.幾次呼吸後,左右交換,重複以上動作。動作二:紓緩肩胛骨肌肉群.把雙手放到肩膀上,左手放左肩,右手放右肩。.輕輕地把手肘往上移動。.以肩膀為圓心,開始畫圓。.把專注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重複數次後,可以反方向進行畫圓。動作三:紓緩脊椎附近的肌肉.盤腿坐著。.將右手放在左邊的膝蓋上,身體自然往左轉。.將左手放到身體左邊的地上,如果想要更拉開肌肉,可以把左手往後移動。.把專注力放在呼吸上,重複數次後,慢慢地把身體回正。.幾次呼吸後,左右交換,重複以上動作。資料來源:.Priyanka A. Abhang, Bharti W. Gawali, Suresh C. Mehrotra(2016) Introduction to EEG- and Speech-Based Emotion Recognition..Iaccarino, H., Singer, A., Martorell, A. et al. Gamma frequency entrainment attenuates amyloid load and modifies microglia. Nature 540, 230–235 (2016). https://doi.org/10.1038/nature20587.McDermott, Barry et al. ‘Gamma Band Neural Stimulation in Humans and the Promise of a New Modality to Prevent and Treat Alzheimer’s Disease’. 1 Jan. 2018 : 363 – 392.https://content.iospress.com/articles/journal-of-alzheimers-disease/jad180391.Maria A. Pastor, Julio Artieda, Javier Arbizu, Josep M. Marti-Climent, Ivan Peñuelas and Jose C. Masdeu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 December 2002, 22 (23) 10501-10506; DOI: 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22-23-10501.2002
-
2023-10-04 養生.運動健身
久坐上班族看過來!「三招」教你擺脫腰部&肩頸疼痛困擾
現代人長時間低頭使用3C產品、久坐辦公桌前,導致肩頸僵硬、腰部疲勞痠痛。今天就來分享幾招,可使腰部及肩頸得到舒緩疲勞的幾個小秘訣。編輯推薦[心理測驗]你最愛的圖案暗藏玄機!測測你的創意指數和心情狀態21歲妹仔被叫阿姨 她發憤做對一件事,嫩妹臉蛋、火辣身材狠甩嬸味【2023 Netflix 10月片單】16部影劇推薦:韓劇《無人島的Diva》、《我的女神室友斗娜》必追!緩解腰酸背痛(1)雙腳打開比肩寬一些,(2)右手往小腿去,左手往天空去,(3)上半身往右下方走,感覺左側腰背拉伸,停留30秒換邊,完成5組。肩頸痠痛舒緩所謂YTWL運動,透過模仿英文字母YTWL,往各個方向均勻地訓練肩胛骨周圍的肌群。(1)準備一條160-180公分的彈力帶,目測大概彈力帶的一半並採在它中間,(2)接著依序模仿Y英文字母動作慢慢往上拉,拉到最高並停留,保持呼吸停留三秒,控制速度,放下時務必慢慢地放下來,(3)以上動作重覆10組,並依字母Y、T、W、L順序完成。上述方法不僅適用於上班族,任何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都可以受益。放鬆腰部和肩頸,希望大家在工作中也能關注身體的健康。還想了解更多關於運動健康的相關內容嗎,趕快訂閱關注女子漾吧!編輯推薦[心理測驗]你最愛的圖案暗藏玄機!測測你的創意指數和心情狀態21歲妹仔被叫阿姨 她發憤做對一件事,嫩妹臉蛋、火辣身材狠甩嬸味【2023 Netflix 10月片單】16部影劇推薦:韓劇《無人島的Diva》、《我的女神室友斗娜》必追!「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
2023-09-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房裡的小小藝術家
【編者按】:繼上個月一所教學醫院附設兒童醫院的安寧團隊介紹醫師、護理師與社工師的工作,本週由該團隊的兒童友善醫療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與舞蹈動作治療師各自寫出他們為病童以及家屬所做的治療,並分享他們由這種工作所獲得的成就感。→音樂治療師的分享這幾篇文章最珍貴的地方是讓我們領會到醫療的目的並不是只有診斷、用藥或開刀達到治癒,而是安寧團隊有一群非醫療人員可以利用音樂、藝術與舞蹈使這些無法治癒的病童與心力交瘁的家屬得到紓解而展現笑容。2020年是我第一次與新發病、六歲的小怡相約在病房進行藝術治療,那天她剛做完十五天的化療,有著靦腆且少話的小怡,向我展示獨自創作送給媽媽的折紙花束和手工誌作的色紙日記本,不難感受到她對創作的高度熱愛,小小年紀展現豐富的創造力,且非常得獨力完成的精緻作品,雖然小怡因生病無法上學,但一拿到學校的送來新作業本,相當認真的學寫字也決不馬虎。持續穩定陪伴小怡每周一次的病房藝術治療一段時間,也觀察到小怡每次接受例行性人工血管的消毒或換針,以及因化療副作用破壞口腔粘膜避免不了的清創,都會讓她放聲大哭而滿臉淚珠,看了真令人不捨。但也發現小怡在治療後馬上收拾起情緒,自發挑選藝術材料進行創作,開始進入她的第三空間(The Third Place),也就是英國兒童心理治療大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所提出的論點,將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恐懼與衝突,透過創作安撫與爬梳自己,來回穿梭於現實與幻想的過渡空間中,產生情緒的調節,達到內在主觀世界與外在現實環境的整合,也因此讓小怡在創作歷程中慢慢的產生內在的力量與資源,去面對每次困難的治療與身體的不適。然而照顧小怡的媽媽,也因長期不捨小怡接受醫療處遇時,面臨的疼痛與害怕。小怡病情一但有變動常導致無法在預定的時間出院,或是出院後因為發高燒隔天又再度緊急入院,加上住在半開放式的病房空間,小怡媽媽容易受到醫療環境的影響,例如不捨其他病童的哭泣、家屬們的擔憂、醫療的緊急狀況,或是耳聞他床的病童離世,都深刻的牽動著小怡媽媽不安的情緒。在有次的藝術治療中,媽媽拿起小怡的眼鏡作品,我邀請媽媽戴並探問媽媽:「看見什麼?」媽媽掉下眼淚說著:「我希望一家人能像以前可以到公園野餐。」而日後小怡媽媽發現自己開始容易失眠,生活上缺乏自理的動力,也沒有其他特別的興趣,大部分的時間心情感到低落且容易哭泣,而我也避開小怡,獨自與媽媽協談。然而小怡媽媽希望自己盡快好起來才能好好照顧小怡,若發現自己的狀況沒有改善,又陷入自責的循環裡,有病識感的小怡媽媽開始求助於身心科且要求住院,這段時間小怡則改由外婆照顧,小怡也從創作中表達對媽媽的思念與期待媽媽出院的日子到來。我在一次探訪住院中的小怡媽媽,那是一個陽光和煦的下午,日光透過玻璃斜射在長廊上,小怡媽媽的精神看起來很好,微笑說著:「可以暫時放下戒備的心情和回應生活瑣事,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後,小怡媽媽再度回到照顧者的角色,記得那個月剛好是母親節,小怡繪製有一個大大的愛心包圍著小熊媽媽,而小熊則在外面守護著,我也為母女拍下這難能可貴的一刻。 治療邁入今年的第四年,小怡只要固定回門診進行治療,有時也因例行性的檢查或是感染需要住院,小怡終於回到日夜盼望的學校,同儕互動和課業學習都適應的不錯,喜歡的藝術創作與手作也延伸到日常,在爸媽上班時可以藉此陪伴自己。 幾次回院的創作中,乖巧的小怡有別以往的安靜,主動與我聊天,繪畫起感謝友善醫療團隊的成員,且自許未來也成為一名藝術治療師。有次看到我制服上印有「藝術治療師」的別針,小怡一時興創作起別針,表示一枚給自己,一枚送給我,有著一雙巧手的小怡,在黏土別針上用心鑲進彩色的小珠子,在紙片上寫下對我的謝謝,放置於文具小膠囊中,再用黏土包覆起來,固定於別針的背後。這枚別具意義的紫色別針,連結著彼此的陪伴,以及自我的期待,更多的是藝術帶給小怡經驗到當面對困難時,可以透過藝術創作展現掌控感與我能感。兒童生病對家庭是一件重大事件,而對於治療期程較長的病童,家庭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與資源,除了著重於病童的心理支持之外,對於主要照顧者全程的陪伴,也極需特別協助與心理支持。藝術治療的介入能減低病童在住院時的焦慮與不安,透過藝術的非口語特性協助兒童與青少年能以藝術表達自己,藝術治療師也能藉由個案的創作歷程進行評估,降低防衛減低病童的情緒焦慮並適應醫療環境,增進醫病關係,提升醫療品質。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台灣醫學人文的批判性轉向——一段自我省思與實踐的歷程
【編者按】: 本週由馬偕醫學院提供「醫學人文的教與學」。一位資深的醫學教育負責人提出醫師與學生在醫院定期舉行「人文教育個案討論會」的心得,並且分享他們目前發展成每兩個月一次「全院臨床醫學人文討論會」的心得。→想看本文一位長年專攻醫學人文的醫師老師提出醫學人文應該是一種持續的謙遜與敏銳的觀察,它必須對醫療本身的知識權力有所自覺,是一種由下而上且去中心化的知識產出與實踐。一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分享他在實際的全人醫療討論會上,提出自己這組的報告內容外,也同時能聽到別的同學所負責病例的情況,讓自己有更多反思的機會。聽到更多醫師前輩們分享他們自身的經驗,能領悟到醫師們隨著醫院服務的年資增長,有可能會遇見什麼樣的問題,而學生又該如何從中調整自己的心態。醫學人文這個詞彙的使用在台灣是有些令人不安的,原因在於它往往被視為追求一種過於理想化的醫療實踐範式,而當它成為醫學教育的一項指標時,教師們自己也都常常在教學法上感到困惑。這篇文章,算是從台灣醫學發展與醫學教育改革的歷史脈絡中,對實踐醫學人文的難題提出回應。這是一篇類似自我民族誌的書寫,從回溯醫學生時期對醫學人文的思辨,到成為執業醫師,以及成為一名在醫學教育領域教授社會科學的學思歷程中,探討究竟屬於台灣的醫學人文是什麼。起點:醫療傳道典範父親出生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兩年的南台灣,屬於戰後嬰兒潮的一代,當時的台灣社會中,大抵有種透過成為醫生來達到種階級流動的想法。從高雄醫學院畢業後,我的父親選擇了精神醫學,並開始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工作。當時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院長是蘭大弼醫師,他來自英國,是醫院創辦者蘭大衛醫師的兒子。事實上,台灣的現代化醫療最開始始於傳道工作。傳教士在十九世紀中期分別從蘇格蘭、加拿大來到台灣並建立醫院,同時宣傳福音。而我從小聽聞父親講述蘭醫師家族的故事,也將蘭大衛醫師家族「切膚之愛」的膚移植手術嘗試,當作是醫者的實踐典範。我把這種無私的愛視為理所當然。雖然,若從現在醫療實踐的標準來看,這個故事本身涉及了許多值得探究的倫理議題。不過當時那樣的故事確實帶給我一種全然的利他主義的典型。醫學人文營:南方的思辨我在1998年甫進入醫學院時,有幸參加了台杏基金會舉辦的醫學人文研習營。台杏基金會是一個由醫師創立,致力於推廣台灣文化的組織。記得當時基金會董事長江自得醫師在營隊中提及英國科學家查爾斯‧史諾(C.P. Snow)的《兩種文化》,指出台灣醫界面臨失落人文關懷的問題。事實上,台杏基金會的創立,來自於台美基金會頒給陳永興醫師的獎金。陳永興醫師作為一個台灣政治與社會改革運動的倡議者,某種程度也是傳承了日治時期一部分醫者介入社會的理想精神。事實上,台灣民主化的過程,有許多醫師參與在其中。有一個說法是因為在政治高壓的年代,人們無法自由選擇職業。從治日時期,到國民黨一黨專政時期。許多知識分子選擇當醫生,並且領導了社會改革的運動。台杏基金會的設立,也有很強的社會改革理念。但醫學人文的詮釋與實踐,畢竟不會只有一種樣貌。1999年夏天,高雄醫學大學的學生們承辦台杏基金會醫學人文研習營,當時學生們以組織整個學期的工作對的形式,一起規劃了營隊的課程,營隊不但包含了向前一年有的台灣文化,也把更多原的議題納入課程裡,例如原住民議題、愛滋病關懷、家庭暴力等等,放進營隊的課程當中。當年的九月,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給台灣帶來非常巨大的影響。地震帶來許多的傷亡,但也有許多民間的組織也更積極的運作了起來,而早跟的社區組織工作也成為一種實踐範式,影響了之後高醫學生進一步在隔年成辦營隊的內容。2000年的夏天,高醫學生再度承辦了台杏基金會的醫學人文研習營,我們就把南方的思維帶進營隊中。所謂南方的思維,便是一種去中心的,從社區裡長出來的批判思維。營隊安排了學生進行了短期的田野工作,讓學員透過觀察認識社區。 千禧年的改革:雙向的取徑兩千年時,台灣經歷了一場重大的政治變革,經過半個世紀的一黨專政,台灣第一次經歷政黨輪替。而在那樣的時空下,台灣的醫學教育也有了許多的重大變革。其中一樣就是評鑑制度的建立。兩千年時, 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TMAC)成立。由於過去台灣醫學院校的教育被美國的評鑑制度視為品質不佳,TMAC便依據World Feder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的條文來規劃評鑑制度。而TMAC也開始重視醫學系的課程是否有醫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因此,醫學院校逐漸開始招聘具有社會人文背景的教師。 政黨輪替之後,有些社會或是政治改革的運動開始消退與轉向。有一部分是,反對運動的倡議者陸續進入了公部門工作,而過去以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學生運動也逐漸式微。然而此時,社會運動的視野與行動,逐漸不再以反對專制政府為主,一方面,把視野轉向民間社會的社區運動,也關心更多元的批判性議題。有意思的是,醫學教育改革的路徑也有這種雙向取徑的樣態,一方面,由評鑑制度而來的課程規劃改革,著重在課程結構的改變,例如強調小班教學,以及在臨床訓練之前豐富醫學人文的教育等等。然而同時,學生們啟動了由下而上的改革倡議。例如在高醫,同學們自主組織工作坊,討論自己想要上的課程並落實開課。2002年,一場由台灣醫界聯盟、陽明醫學院、醫學生聯合會等資源串聯,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醫學人文教育改革研討會,號召全國醫學院學生參與,盛況空前。在兩千年之後,陸陸續續有更多海外的社會學者歸國進入醫學院校。他們也逐漸拓展了醫學人文教育與研究的路徑。那當中所提出的課程規劃,涵蓋了社區組織、性別議題、國際醫療等。同學們一方面倡議著醫學教育的改革,同時也自主的組織起許多社團活動,並且投入了不同的社會運動中。跨領域學習與社會介入近年來,我把工作重心放在人類學的研究,其實也是想要回應多年前在地震後的自我反省。九二一大地震那年我還是大一新生,隨著學生醫療團上山義診,卻對那種短期的介入感到不安。十年前,也就是大約2012年起,因為銜命參與醫院在原住民社區所發起的節制飲酒計畫,我看到了醫療介入的方法有許多問題,因此轉向人類學的學習。在英國成博士訓練後回到台灣,我有幸開始帶著醫學生上山進入部落田野,透過行走教室的課程,為的是讓學生們能夠在沉浸式的學習經驗中反省思考醫療的問題,從而建立所謂的文化謙遜或是結構識能。事實上,雖然社會醫學在台灣的醫學教育現場尚未成為一種顯學,但是醫療工作者的社會實踐卻是始終不間斷的。比方說,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許多學生佔領了立法院,而許多醫護人員自發地進入議會保護學生的安危。在學運過後,有一些新興的改革性政黨成立,醫護人員亦自發參與站台,這意味著對這個世代的醫護人員來說,他們清楚地意識到社會不平等的狀況,不能只有在診療室當中就能解決。這也呼應了某些學者所倡議的,結構識能的重要一環在於倡議的必要。近十年間,台灣社會經歷了一場漫長的公共辯論,討論同性婚姻的合法性。許多朋友們組織倡議,舉行同志與醫療研討會。最後更發動聯署,號召精神科醫師倡議婚姻平權。這些行動揭示了批判的醫學人文一些重要的態度,也就是永遠必須隨時察覺醫療本身的侷限,看見疾病的受苦所在並且在必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在政策上與制度上進行改革。結語:批判的醫學人文若要問說醫學人文究竟是什麼?而什麼是有台灣特色的醫學人文?從近而十年來從醫學生到臨床工作者,從醫學到社會科學地跨領與學習與觀察的歷程,我或許會說,台灣的醫學人文的實踐本身,一直以來都帶有一種在文化與政治上的去殖民的態度,更是一種「批判的」醫學人文,它的核心意義在於它必須召喚一種因地制宜的關懷。Viney、Callard和Woods(2005)指出,批判性醫學人文的概念不僅強調反思,還包括「行動主義、懷疑論、迫切性和寬敞性的醫學製造和重塑方式」。這個觀點成為分析台灣醫學人文在概念和實際變化方面的基礎。「批判的醫學人文」並不是一種倫理教條,或是單純的追求某種道德的好,來改良所謂的醫療服務的品質。正確來說,它應該是一種持續的謙遜與敏銳的觀察,它必須對醫療本身的知識權力有所自覺。是一種由下而上且去中心化的知識產出與實踐。參考資料:Viney W, Callard F, Woods A Critical medical humanities: embracing entanglement, taking risks Medical Humanities 2015;41:2-7.
-
2023-08-21 癌症.胃癌
胃癌手術切除腫瘤後只能吃白粥?醫曝術前術後這樣吃有助恢復
「明天要去做胃癌切除手術,聽說做完之後要吃一個禮拜的粥,太辛苦了吧!」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喔,很多人會誤以為做完腸胃道手術之後只能吃無色無味的白粥。事實上,手術完能夠吃的東西很多,只要把握幾個原則,就能吃得對也吃得健康!另外,良好的術前及術後照護也能幫助病患胃癌術後的復原。本篇文章將介紹胃癌手術前後需要做哪些準備及照護上有什麼技巧。胃癌切除手術胃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醫師會評估病灶的位置、侵犯範圍、病患的年齡及身體狀況等,來決定治療的術式與切除範圍大小。若是較早期的胃癌,手術時會將腫瘤及周圍的組織、淋巴腺等切除,達到根治的效果。若是中晚期的胃癌,雖然無法根治,但也可透過手術來減緩腫瘤造成的腸胃道阻塞、出血或穿孔等病發症,或延緩腫瘤的擴散。在胃癌切除的術式上主要可以分為全胃切除術(Total gastrectomy)、亞全胃切除術(Subtotal gastrectomy)兩種,亞全胃切除術又可再分為遠端及近端。近端亞全胃切除不常使用,因為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且長期預後不佳。而另外兩種術式的選擇,主要根據腫瘤生長的型別及位置來決定。無論是何種術式,在胃被切除後,都需要進行腸胃道重建。亞全胃切除術後,會以胃空腸吻合術(Billroth II or Roux-en-Y)來接合剩下的胃與腸道。全胃切除術後,則通常會選用Y型胃空腸吻合術(Roux-en-Y)來接合食道與腸道。胃癌術前準備進行胃癌切除術時,病患會接受全身麻醉。由於全身麻醉會抑制呼吸肌群,麻醉效果退去後,仍會影響到呼吸的品質。另外,術後傷口的疼痛也可能促成病患較淺快的呼吸方式,影響肺部擴張。因此,病患在術前或術後皆可以使用呼吸訓練練習深呼吸,讓肺部良好的擴張,助於預防手術後肺炎或感染,減少肺部併發症發生的機會,亦可加速術後的復原。呼吸訓練的方法有很多種,只要能達到有效的深呼吸,就會對術後的復原有很大的幫助。病患可徒手進行腹式呼吸練習:從鼻子緩慢吸氣到最飽,閉住氣2至3秒鐘,再噘起嘴唇將氣吐出,注意吸氣時肚子及胸廓都要慢慢鼓起,才是有進行完整的深呼吸。若病患對自己執行腹式呼吸的正確性沒有把握,可以使用呼吸訓練器幫助練習:以嘴巴咬住咬嘴,緩慢吸氣到最飽,盡量讓3顆球都升到頂,吸飽後閉住氣2至3秒鐘,讓球維持在最高點,再噘起嘴唇將氣吐出。胃癌病患的營養照護胃癌手術前的飲食應以均衡為原則,平均攝取六大類食物,並避免刺激性的飲食,如辛辣、油膩的食物;或會產氣的食物,如乳製品、豆類等。另外,建議病患術前可以採取「低渣飲食」,減少消化道的殘渣,降低腸胃道的刺激及蠕動,讓傷口能夠儘早癒合復原。對於較虛弱的病人,經由醫師評估後也可能會以靜脈點滴補充營養,避免胃切除術後,營養過於不足,造成嚴重後果。胃癌手術後,應先攝取1至2天的清流質飲食(米湯、過濾新鮮果汁、去油清湯),之後再漸進地嘗試使用全流質(糊粥、果汁、蔬菜汁)、半流質至固體食物,約1至2週後就可以恢復一般飲食。此外,因手術後胃部容積減少,術後飲食應把握「少量多餐」的原則,讓食物能夠良好的吸收,並減輕腸胃道的負擔。比起飲食過量,更常見的情況是患者因為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以及擔心手術後體內的恢復情況而不敢多吃或吃得不夠,因此,可以鼓勵病患吃得下就盡量吃,早日恢復固態及正常飲食方式。在六大類食物之外,也要注重鐵質、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的攝取,減少貧血的發生。術後,因胃部的容積減少,容易有飽脹感,因此,本身容易脹氣的病患或可嘗試「低FODMAP飲食」,不食用難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因為這類食物會留在腸道中發酵產氣或促進腸胃道蠕動,引起脹氣、腹瀉、腹痛等。另外,在進行胃切除手術的同時迷走神經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膽汁的分泌與膽囊的排空,影響脂肪消化,這時候可以採用「低油飲食」來減緩症狀。胃癌手術後,雖然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復原的不錯,但少數人會有一些造成病患不適的後遺症。其中「傾食症候群(Dumping Syndrome)」便是一個較常見的問題。由於胃癌手術切除部位包含胃幽門,會使胃部失去控制食物排空進入腸道的能力,造成食物容易快速進入小腸而引發症狀。「傾食症候群」可分為早發型與晚發型,早發型發生於餐後15至30分鐘,症狀包括飽脹不適、噁心嘔吐等,也可能有出汗、心悸或潮紅等表現;晚發型則發生於餐後數個小時,症狀和早發型差不多,但沒有腹部症狀的表現,主要是肇因於餐後胰島素的急速變化引起的低血糖。[1] 傾食症候群可以透過細嚼慢嚥、餐後側躺或斜躺20至30分鐘來減緩胃排空速度,以改善症狀。胃癌術後照護胃切除手術後,傷口的不適約3至5天內會逐漸緩和。雖然達到傷口癒合需要休息,但也需要適當的活動來促進血液循環,同時預防肌肉與關節萎縮,更能降低肺部併發症的發生。手術後1至2天內,病患常會因為疼痛而不敢活動,此時可以配合適當的疼痛控制,儘早下床活動,早日回復正常活動型態與飲食,幫助傷口復原及體力恢復。在疼痛控制上,病患可自費選用「自控式止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當感到疼痛的時候,便可以按下手邊的控制器,將止痛藥注入體內,約2至3分鐘就可以達到止痛的效果,比傳統止痛方式快了許多。病患亦可在換藥或活動前先按下按鈕,以減輕活動帶來的不適。結語手術技術的進步,使得術後傷口恢復速度比以往快。同時,為了加速全身的康復,術前的準備及均衡的飲食都很重要。病患術後也要遵守上述的飲食原則並早日下床活動,才能盡快恢復到原先的生活模式!參考資料:[1] Stanley W Ashley (2022). Postgastrectomy complications. Wenliang Chen (Ed.), UpToDate. Retrieved July 14, 2023【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俊銘醫師】腸胃剛切腫瘤只能吃粥?醫搖頭:改「這樣」吃更能幫助恢復】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09 養生.運動健身
懶人包/你有上班久坐時常腰酸背痛、肩頸僵硬的困擾嗎? 簡單三招舒緩腰部、肩頸疼痛
現代上班族生活總是充滿緊張和壓力,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工作,容易導致腰部和肩頸的疲勞和僵硬。不適當的姿勢和缺乏運動也可能造成這些問題。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些可以放鬆腰部、舒緩肩頸疲勞的幾個小秘訣。編輯推薦早C晚A用喝的!美白有感夏日飲品:番茄蘋果火龍果汁&藍莓香蕉優格快樂減脂早餐!開放式貝果三明治食譜分享:酪梨鮮蝦+蟹肉蛋口味9歲罹甲狀腺癌、12歲復發、32歲標靶治療 她選擇微笑:謝謝我還活著,還來得及說愛腰部酸痛舒緩除了上述提到的久坐辦公、缺乏運動之外,若是骨盆有偏移的人或是長短腳的人,可能造成走路時兩側腰部肌肉使用不平均,而常常有一側的腰特別痠痛。舒緩方法:(1)準備一顆筋膜球,沿著腰椎兩側的肌肉,約距離脊椎到兩到三指幅,切記! 不要直接按壓在腰椎的骨頭上。(2)雙膝彎曲躺在瑜珈墊上,放鬆腰椎兩側的肌肉,單點放鬆15秒,往上換個點。肩頸痠痛舒緩 方法一肩頸痠痛除了按摩,也可以試試這招! (1)準備好瑜珈墊,趴在墊子上,雙手放胸兩側,雙手推 地起身呈蛇式。(2)屁股往後坐腳跟,雙手往前延伸,身體向前,回到蛇式,重覆做15組。深層拉深柔軟脊柱,也適合睡前伸展,背部不易再痠痛。肩頸痠痛舒緩 方法二所謂YTWL運動,透過模仿英文字母YTWL,往各個方向均勻地訓練肩胛骨周圍的肌群。(1)準備一條160-180公分的彈力帶,目測大概彈力帶的一半並採在它中間,(2)接著依序模仿Y英文字母動作慢慢往上拉,拉到最高並停留,保持呼吸停留三秒,控制速度,放下時務必慢慢地放下來,(3)以上動作重覆10組,並依字母Y、T、W、L順序完成。上述方法不僅適用於上班族,任何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都可以受益。放鬆腰部和肩頸,保持良好的姿勢,希望大家在工作中也能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想知道更多運動健康知識嗎,趕快訂閱關注女子漾吧!編輯推薦早C晚A用喝的!美白有感夏日飲品:番茄蘋果火龍果汁&藍莓香蕉優格快樂減脂早餐!開放式貝果三明治食譜分享:酪梨鮮蝦+蟹肉蛋口味9歲罹甲狀腺癌、12歲復發、32歲標靶治療 她選擇微笑:謝謝我還活著,還來得及說愛「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
2023-05-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的典範轉移
編者按:幾週前才以ChatGPT為主題,由三位年長的醫師發表這新科技可能引起對醫病關係以及醫學教育的影響。本週我們再度以同一主題,由醫學院畢業沒幾年的年輕醫師寫出他們對人工智慧對醫療的影響。一位醫師討論「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可能發生的影響。在目前煩忙的醫療工作中,如果能只輸入簡短正確的病史要點,而由電腦轉寫為文法通順且內容正確的住院、出院、轉院的病歷紀錄,可以改善醫療工作的效率。其他兩位醫師由另一角度探討這問題,認為這種科技的介入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普羅大眾,病人可以更容易獲得他們可以了解的醫療專業知識,讓病人在醫病關係中獲得較為平等的地位,並且因為診斷和檢驗效率的提高,而大幅降低等待時間,提高治療品質。同時,醫師也才能有時間改善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達到更理想的醫病關係。這三位年輕世代的醫師呼籲醫護人員、民眾和醫學生一起好好利用新技術,創造更美好的醫療環境,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共同成長。一位醫師從學生時期開始,在病歷寫作方面就有許多來自師長的要求,例如需要遵循正確的文法和用詞來撰寫病歷,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和困擾,此外,還會有強制參加的病歷寫作比賽。在執業後,「病歷記載不實」、「病歷記載不詳」可說是高懸在每位醫師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評鑑的壓力下,醫師們必須確保他們的病歷完全符合標準和要求,診斷不能寫縮寫,HFrEF要寫成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T2DM要寫成Type 2 diabetes mellitus。然而,這些要求都造成醫療人員書寫紀錄遠大於與病人相處時間,同時給醫師們帶來壓力和負擔,特別是當他們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病歷時,或連續上班36小時身心俱疲時。隨著大型語言模型的出現,如ChatGPT,透過簡單的prompt(指令),醫師們現在可以更快速地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進一步提高了病歷寫作的效率和準確性。此外,大型語言模型還可以幫助醫師們改進病歷寫作技能,通過檢查他們的語法和用詞來提高病歷的質量。在過去,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以自然語言書寫的報告,如病理和影像報告,改以條列式書寫,以減少病歷寫作的時間和工作量。此外,還有人提出結構化病歷,用表單的方式來幫助醫師們記錄病人的病情和治療過程。然而,這些方法也存在其缺點,例如過於僵硬和缺乏彈性,可能會限制醫師們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並且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工作量和時間浪費。在臨床照顧上,由於內科病人的複雜度較高,如癌症病人、加護病房病人,他們有時間跨度很長的過去病史,每當有新的事件,病歷紀錄為求方便,往往是複製前後次,新增一段「This time, he developed acute abdominal pain. He was then admitted for further management.」,這樣的病歷雖然說不會遺漏任何之前的重要資訊,卻讓閱讀、接班的醫師無法在第一時間了解病人狀況。然而在我們所處的世界,萬物都傾向朝最大值熵(亂度)前進,包含病歷,要抵抗此趨勢就需要花費巨大能量,而ChatGPT就像是催化劑降低所需的功。以下分享幾個常見的臨床情境(病人資訊皆為虛構或已經過修改)情境一:複雜的過去病史咒語內容:Outline and Sort the following medical record:54M, LUL lung adenocarcinoma s/p LS1+2 segmentectomy & LND in 2019, pT3N2M1a (visceral pleural), s/p adjuvant VC x 4 concurrent RT to mediastinum 2019/11-2020/04, s/p Iressa 2020/04, with enlarged nodule at RLL, s/p RLL wedge resection, with brain mets 2021/03, s/p RT to brain tumor/skull mets (2021/5), s/p osimertinib (2021/04/14~) with leptomeningeal mets with involvement of cauda equina, esp. bilateral S2-5 roots s/p 30 Gy/ 10 Fr. RT to sacrum level nerve root (2022/11/07~11/18), under Osimertinib 2# QD (2022/12/15~) and #3 bevacizumab QOW (12/1) with more weakness of bilateral lower extremity weakness due to disease in progression, s/p L1~L5, 3000cGy/10 fractions (11/19~11/29), s/p #4 avastin (7.5mg/kg, self paid)結果:54M with history of LUL lung adenocarcinoma:- LS1+2 segmentectomy & LND in 2019- pT3N2M1a (visceral pleural)- adjuvant VC x 4 concurrent RT to mediastinum (2019/11-2020/04)- Iressa (2020/04)- Enlarged nodule at RLL, s/p RLL wedge resection- Brain mets (2021/03)- RT to brain tumor/skull mets (2021/5)- Osimertinib (2021/04/14~)- Leptomeningeal mets with involvement of cauda equina, esp. bilateral S2-5 roots30 Gy/10 Fr. RT to sacrum level nerve root (2022/11/07~11/18)- Under Osimertinib 2# QD (2022/12/15~) and #3 bevacizumab QOW (12/1)- Bilateral lower extremity weakness due to disease in progression- L1L5, 3000cGy/10 fractions (11/1911/29)#4 avastin (7.5mg/kg, self paid)情境二:由急診病歷生成住院病摘咒語內容:Tak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and write a medical narrative paragraph:65MDM, HTN on medicationp/w fever with cough 3d, AMS yesterday afternoonno chest pain, no n/v, no abd painER: vitals: 38c bp 100/60 RR 12 HR 120,CBC: WBC 12kLab : Cr 2.0 aki, hypoK k 2.5CXR: bil. infiltrationEKG: SRDX: CAP s/p Tazocinadmitted結果:A 65-year-old male with a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tension, who was on medication for both,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room with a 3-day history of fever and cough, and an onset of altered mental status yesterday afternoon. The patient denied any chest pain, nausea, or abdominal pain. Vital signs showed a temperature of 38°C, a blood pressure of 100/60 mmHg, a respiratory rate of 12 breaths per minute, and a heart rate of 120 beats per minute. The CBC showed a white blood cell count of 12,000/µL. The patient's creatinine was elevated at 2.0 mg/dL, indicative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the serum potassium was low at 2.5 mEq/L. A chest X-ray showed bilateral infiltrations and an EKG showed sinus rhythm.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nd was started on Tazocin. 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for further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情境三:交班表生成住院摘要咒語內容:summarize in narrative medical record05/24 INR6 s/p FFP 4U。Afib rate s/p rate control add b-blocker for Afib5/25: Bilateral massive plueral effusion >5cm5/26 Afib RVR around 17:00 S/P Amiodarone loading once , check TSH/FT4 s/p NS bolus 250,* HyperK. hold spironolactone* 5/28 HR 150-170 > Amiodarone(300/900) > DC DigoxinBedside Echo: multiple B-lines, bilateral(L>R) side pleural effusion, RLL consolidation, EF R), RLL consolidation, and EF
-
2023-04-11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自由重量練什麼?專業健身教練教你胸部與三頭肌訓練
新手到健身房先練什麼?在Youtube頻道上擁有眾多粉絲追隨的健身教練「IFBB PRO超級熱狗王」建議剛接觸健身的人,在尚未有明確健身專項前可以著重訓練自由重量動作,他指出雖然自由重量是一個很基礎的訓練,但如果做得好,對於肌肉發展、全身穩定性會有很大的提升效果,相對地對日後決定專項訓練將容易許多。不同於機械器材訓練,自由重量的訓練對於全身參與的肌群相對比較多,耗能也比較大,減脂效果非常好,最常見的有深蹲、硬舉、臥推等等。這支影片中「IFBB PRO超級熱狗王」將分享他自由重量訓練菜單,以胸部和三頭肌訓練為主,想學專業的訓練趕快點開影片來看看!訓練菜單總共五個組合式循環,每個動作12到15下為一組,每個動作做3到4組。從第一組的槓鈴平推結合啞鈴飛鳥夾胸到第四組的機械式向上和向下的水平推,都是屬於胸部訓練;最後再配合繩索下拉來訓練三頭肌,接著W槓的法式彎舉達到力竭。「IFBB PRO超級熱狗王」建議多做自由式的訓練,能夠提高身體素質,一邊提升力量,一邊讓肌肉慢慢進步。想了解更多運動健身的資訊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照表操課力量和肌肉一起提升!原始影片IFBB PRO超級熱狗王 YTIFBB PRO超級熱狗王 IG延伸閱讀為什麼練臀粗的卻是腿?有效打造渾圓翹臀必知的四個重點!腰背僵硬、脊椎側彎必練!脊椎保健達人自創脊背健康運動「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3-04-03 焦點.元氣新聞
奧斯卡獎得主坂本龍一不敵病魔,日前因直腸癌逝世
日本著名配樂大師坂本龍一因直腸癌逝世,享壽71歲。坂本龍一在2020年被診斷出罹患直腸癌,但仍堅毅地面對病魔,進行多次手術治療。直腸癌和大腸癌的症狀不同,直腸癌最常見的症狀是肛門出血,而右側大腸癌以腹痛最常見,左側大腸癌則是大便習慣改變。By Notion AI曾幫電影《末代皇帝》配樂而榮獲奧斯卡獎、日本著名配樂大師坂本龍一(Sakamoto Ryuichi)在上個月28日(2023/03/28)因直腸癌病逝,享壽71歲。事實上,坂本龍一事實上,曾經在2014年曾經罹患咽喉癌,在治療的過程中,他自己陳述這段過程:我遭受到非常痛苦的過程,我幾乎無法進食,甚至無法吞口水。而在經過治療後,在2015年時逐步恢復健康,他說:「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感受到能量回來了,但我不知道癌症什麼時候會回來找我。」沒想到一語成讖。2020年時,坂本龍一被診斷出罹患直腸癌,而且是第4期,但他仍堅毅地面對病魔,進行多次手術治療,但癌細胞仍然擴散到肺部,當時他在官網上寫下:我已經70歲了,不知道還能活多久,但我還是想要像我的偶像巴赫跟德布西一樣,創作音樂到生命的終點。因此在2022年12月時,他進行了一項特殊的線上音樂會,他說:「我的體力大幅下降,已經無法負荷60到90分鐘的音樂會,所以我把這些音樂一首首錄製下來,然後串成一場音樂會。大家好好享受吧!」什麼是咽喉癌?咽喉癌是一個通用術語,適用於在喉嚨(咽癌)或喉頭(喉癌)中發生的癌症,屬於頭頸癌的一種,主要發生在男性。喉部結構複雜,包括9塊軟骨和各種軟組織,是呼吸道的重要部分,上下分別與口咽和氣管相連接。若喉癌細胞擴散,可能侵犯周圍部位,影響正常生理功能運作。咽喉癌可根據其發生部位分為聲門癌、聲門上癌和聲門下癌,其中最常見的是聲門癌,佔所有咽喉癌超過60%的發生率,其次是聲門上癌,發生率超過30%,而聲門下癌的發生率則較低,不到10%。咽喉癌的症狀包括喉嚨痛、聲音沙啞等,這些症狀發展緩慢,且與其他疾病相似,因此患者經常忽視早期症狀,最終可能延誤發現的時間。》看更多咽喉癌診斷方式直腸癌和大腸癌有何不同?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尤其是右側的大腸癌,初期只會出現大便潛血,根本一點感覺都沒有;而左側的大腸:包括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長出的癌症中後期後比較會有大便習慣改變和血便等症狀,可是一般人又很容易把這些症狀誤認為痔瘡,因此延後就醫。不幸的是,當症狀嚴重就醫時,常常已經末期,也就是已經有淋巴腺、肝臟、肺臟或甚至骨骼轉移。事實上,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從良性息肉演變而來,經過10年的時間慢慢從良性的息肉演變成惡性疾病甚至轉移,所以基本上大腸直腸癌癌細胞惡性度不像胃癌、肺癌或是肝癌那麼高,所以是一種治癒率較高的癌症。大腸直腸癌依發生位置約可大略分左側大腸癌、右側大腸癌、直腸癌,不同位置的症狀也有些許不同。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組、臺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出版的《大腸直腸癌診斷與治療之共識》手冊指出,直腸癌因最接近肛門,最常見的症狀是肛門出血,會有血便、裡急後重(有便意但解不出來)、排便習性改變等症狀。而右側大腸癌以腹痛最常見,體重減輕、腹脹、貧血次之;左側大腸癌最主要則是大便習慣改變,腹痛及直腸出血次之。而直腸癌也因為離肛門最近,病人還常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肛門能不能保留的問題。照片出處:By Joi Ito - originally posted to Flickr as Ryuichi Sakamoto, CC BY 2.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023636參考資料Composer Ryuichi Sakamoto diagnosed with bowel cancerRyuichi Sakamoto, fighting cancer, livestreams what may be final concert「霹靂火」編劇鄭文華咽喉癌逝 一次了解成因、症狀與預防中研院士朱雲漢直腸癌逝享壽67歲 直腸癌和大腸癌有何不同?
-
2023-02-18 醫聲.肝病清除
台監獄受刑人也加入消除C肝行列 國際公衛深感不可思議
監獄受刑人也是有健康人權!在2月15日至19日於台北舉辦的亞太肝臟研究協會年會(APASL2023)「亞洲消除C肝政策論壇」中,國立中山大學副校長暨醫學院院長、肝膽胰內科講座教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余明隆報告醫療團隊深入澎湖監獄,並說服、幫助監獄受刑人接受C肝篩檢、治療成效,而這項成果引起在場國際學者興趣,對於監獄受刑人也願意加入消除C肝行列,深感不可思議。余明隆教授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團隊、三軍總醫院本院、澎湖分院團隊共同執行上述計畫,研究成果也已登上〈世界腸胃病學期刊〉(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監獄受刑人罹患C肝 多願意好好接受治療余明隆教授指出,從研究數據來看,在監獄中,受刑人是靜脈毒癮者的話,出現C肝的風險比較高。而針對這些高風險族群進行C肝篩檢、治療,較能事半功倍,研究人員先執行C肝篩檢計畫,其中有212名確診C肝的受刑人自願參與這次C肝消除計畫,另有91人早先已確診患有C肝,並已接受C肝全口服藥物的治療,這91人為控制組。結果顯示,212名患者中,很少人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晚期肝纖維化與慢性腎臟病等疾病,不過他們的C肝病毒RNA指數卻是偏高,這些人都願意接受治療,之後,達95.8%的人在用藥12週後抽血即驗不到C肝病毒,控制組用藥12週後抽血驗不到C肝病毒的比率則是94.5%,在這過程中,並沒有患者治療失敗、治療中斷或有任何嚴重副作用。研究認為,如果醫療團隊外展進入監獄,並進行大規模C肝篩檢,只要受刑人一確診就馬上現場給予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並讓療程持續下去,這樣就有機會成功消除監獄C肝威脅。消除C肝計畫延伸監獄 每個環節都重要余明隆教授表示,在亞太地區,要將消除C肝的觸角延伸至監獄,相對較困難,若要進入監獄,醫療團隊事先要和獄政管理單位大量溝通,像他們就花了三個月時間溝通,確保每個環節都安全無虞,並將出意外的風險降到最低。此外,他們也事先錄製衛教宣傳影片,讓受刑人了解接受C肝篩檢、治療的好處,同時也鼓勵受刑人多重視自己的健康,因此受刑人接受篩檢、治療的意願就大幅提升。今年二月起,健保署放寬規定,讓過去沒接受過治療的C肝病患在第一次使用健保給付的C肝全口服抗病毒新藥時,可以不用檢測病毒基因型,這代表診斷時間可以縮減,病患也可以更快速接受治療。彰化縣衛生局成績 表現亮眼此外,彰化縣政府衛生局局長葉彥伯也在「亞洲消除C肝政策論壇」分享彰化縣消除C肝經驗,他分析,根據2022年彰化縣衛生局一項計劃顯示,在彰化縣8232名HIV陽性、靜脈毒癮者與監獄受刑人中,接受C肝篩檢的比率達92.89%,其中,確診C肝且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比率則是93.61%。在提升監獄受刑人C肝篩檢率方面,葉彥伯局長未來希望將C肝檢測納入新監獄受刑人常規檢查,監獄受刑人每年健康檢查也希望納入C肝檢測。在提升治療率上,當監獄受刑人確診C肝,希望這類病患未來也可以按時程轉介醫療團隊,且用藥流程要簡化,病患才比較樂意接受治療。消除C肝計畫導入監獄模式 值得各國學習、思考全球消除肝炎聯盟(Coalition for Global Hepatitis Elimination)主任約翰‧沃德(John W. Ward)受訪時表示,在消除C肝的過程中,台灣將慢性C肝門診導入監獄模式是一項很重要的成就,而這種模式很值得世界各國學習、思考,不過台灣未來想徹底消除C肝威脅,還是面臨一些挑戰,像社區服務的擴展、支持政策者是否可以以永續角度持續支持、響應等,都是挑戰,期待所有人、各界通力合作,共同為消除C肝努力、打拼,讓C肝病毒不再輕易傷害人體健康。
-
2022-12-19 養生.健康瘦身
想消除內臟脂肪,為何「少吃、仰臥起坐」沒用?減重名醫帶你搞懂:改善「內臟脂肪」飲食4原則
適度的脂肪對健康而言是必要的,但當體內脂肪過多時,對健康就是一個問題,尤其是「內臟脂肪」增加時,更可能提升罹患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一聽到「內臟脂肪」,很多人直覺會想到腹部的肥肉,覺得只要多運動、多做仰臥起坐,就可以消除內臟脂肪;或是以為少吃或吃得不健康,只要靠額外運動去消耗熱量,把體重、身形維持好就行了。但是,這個觀念其實是打擊內臟脂肪的大誤區。什麼是「內臟脂肪」?談內臟脂肪前,會提到兩個概念:第一:體脂肪(指的是皮下的脂肪堆積,稱為皮下脂肪)第二:內臟脂肪,指的是堆積在內臟、臟器周圍的脂肪,或是腸繫膜、肚子、肚皮、腹膜下的這些脂肪,這些也都叫做內臟脂肪,甚至是很多人在意的「脂肪肝」也是內臟脂肪之一。而內臟脂肪的囤積,主因在於飲食不正常。吃油炸食物、高糖份食物都會導致人體內的游離脂肪過多,快速累積在肝臟、腸子周圍,形成內臟脂肪。外國人的肥胖比較多是體脂肪高,相對之下內臟脂肪的比例就沒有那麼多;而東方人的體脂肪的比例是相對低的。那是不是瘦的就沒有問題?其實不是,比較胖的東方人體型的特點是葫蘆型的身材(肚子、屁股大,上半身反而沒那麼胖),這就代表著東方人的脂肪容易積聚在內臟。也因為基因和體型的不同,東方人發生代謝性疾病的比例也會比有同樣體重的西方人還要高很多。「內臟脂肪」會有什麼風險?內臟脂肪和「代謝性疾病」息息相關,如果當你的內臟脂肪比例偏高,發生代謝性疾病的機會也會增加,而代謝性疾病也包括: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中風這疾病的比例都會比較高。因此你看到肚子很大,但其它身體部位不太胖的人,就表示說他內臟脂肪的比例很高。像這一種的體形,可能相對罹患糖尿病、高血壓、中風、心臟病或者是高血脂等疾病,比例就會高很多。因此,想減重,將內臟脂肪減掉也很重要!減去內臟脂肪,同時也可以避免引發代謝性疾病。「內臟脂肪」怎樣才是高?想知道自己的內臟脂肪的數值多少?現在有一些測量儀(譬如說像InBody),它會利用電流阻抗的一個方式去測「體脂肪、肌肉跟內臟脂肪」的比例。除此上述方法之外,想檢測內臟脂肪的簡易方式為:測腰臀圍。如女性數值超過0.85、男性超過0.9,就代表內臟脂肪的比例是偏高的。腰臀比(W/H)怎麼算1.計算方法:腰圍÷臀圍(以公分或吋為單位均可)2.若男性 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5,則稱為肥胖。3.若以男性腰圍92公分,臀圍為100公分,則其腰臀比為92÷100=0.92,已超過0.9,屬於肥胖。如何改善內臟脂肪?若要改善內臟脂肪,其實「減肥、控制體重」,內臟脂肪的威脅就會比較小!而減肥也分為兩大重點:飲食與運動。1.飲食方面:至於要變免吃什麼食物?我們不會因為某一次吃了什麼不健康的飲食,就導致內臟脂肪,這其實都是長期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累積造成。所以若想避免內臟脂肪,我們需要的是遵循、維持「少糖、少澱粉、多蛋白質、多纖維」這個大原則。2.運動方面:建議可做有氧運動、快走、慢跑,只要動起來,其實都有幫助。除飲食及運動外,靠「手術治療」也可以有效解決內臟脂肪的問題。如「腹腔鏡胃繞道手術」,術後可讓患者食量變少、吸收比例降低,一年以內,甚至可以幫助病人減輕35~40%的體重,且能夠長期維持。若本身體重過重合併有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脂肪肝丶內臟脂肪患者也評估減重代謝「胃繞道手術」治療。因醫療進步,現況可用腹腔鏡微創進行,透過高階無線的手術器械、電動縫合器等腹腔鏡耗材,讓醫師更靈活運用在手術上手術時間也會縮短,平均1.5小時就會結束完成手術,進而使患者能有更好的手術體驗。延伸閱讀:50歲後努力與否,到85歲都會算總帳!老年醫學權威陳亮恭:教你2招抗老化
-
2022-12-11 養生.聰明飲食
怎麼吃進青花菜裡的抗癌元素蘿蔔硫素?教授:烹煮方式是關鍵
讀者Kathy在2022-12-3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想請教教授蘿蔔硫素抑制致癌物質破壞細胞中的DNA?真有學術研究支持?謝謝!」有關蘿蔔硫素,我在2018-4-11發表的抗空污,青花菜芽裡有這麼說:「青花菜芽(broccoli sprouts)指的是用青花菜種子培養出來,發芽3到5天的芽菜。別看它身材嬌小,此物在1997年可曾“夯到不行”,造成全球青花菜種子供應短缺。原因很簡單,因為紐約時報在1997-9-16發表Researchers Find a Concentrated Anticancer Substance in Broccoli Sprouts(研究人員在青花菜芽中發現一種高濃度的抗癌物質)。這個抗癌物質叫做glucoraphanin (萊菔子素,蘿蔔硫苷),而當青花菜或青花菜芽被咀嚼時,glucoraphanin會轉化成sulforaphane(蘿蔔硫素),而sulforaphane就會在我們的細胞裡引發一系列的生化反應,包括激活許多抗癌及抗炎的基因。(註:為什麼『咀嚼』是必要元素,請看我發表的木瓜籽治百病?及山葵,辣根,芥末)。」我昨天用Sulforaphane 作為標題字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共搜到1463篇論文。我把論文的種類限制在Review後,篇數降到101。下面是今年發表的兩篇:Molecular Pathways Related to Sulforaphane as Adjuvant Treatment: A Nanomedicine Perspective in Breast Cancer(與蘿蔔硫素相關的分子通路作為輔助治療:乳癌的納米醫學視角)。文摘重點:「多種天然化合物在新型癌症療法的開發中顯示出功效,包括蘿蔔硫素(1-異硫氰酸酯-4-(甲基亞磺酰基)丁烷),一種在青花菜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中發現的化合物,可促進細胞凋亡、細胞週期停滯等關鍵生物過程、自噬和抑制關鍵信號通路,如乳癌細胞中的 PI3K/AKT/mTOR 通路。然而,蘿蔔硫素治療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其在水中的低溶解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因此,使用這種複合在納米粒子中的成分進行了幾項研究,當與化療藥物結合使用時,結果會更好。」Sulforaphane as a potential remedy against cancer: Comprehensive mechanistic review(蘿蔔硫素作為一種潛在的抗癌藥物:綜合機理綜述)。文摘重點:「蘿蔔硫素屬於活性類異硫氰酸酯,能夠為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提供多種生物學益處。這種化合物被認為對減少多種代謝紊亂至關重要。多項研究已證明其對預防癌症的有益作用及其在癌症治療中作為治療劑的可能用途。了解細胞和亞細胞水平的機制途徑和可能的相互作用是設計和開發人類癌症療法的關鍵。在這方面,據報導,許多機制,例如致癌物質代謝和 II 期酶活性的調節、細胞週期停滯、Nrf2 的激活、細胞毒性、促凋亡和凋亡途徑都與癌症預防有關。」雖然大家常聽說青花菜有抗癌作用,但事實上烹煮方式是會影響青花菜裡的蘿蔔硫素含量,請看下面這兩篇論文:2020年:Microwave cooking increases sulforaphane level in broccoli.(微波烹飪會增加青花菜中的蘿蔔硫素含量)。文摘:「蘿蔔硫素 (SFR) 是一種抗癌化合物,由青花菜中的蘿蔔硫苷 (GLR) 水解形成。烹飪方法已被證明會影響青花菜的 GLR 和 SFR 水平,但人們對輕度烹飪過程對它們的影響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研究了微波和低溫烹調對青花菜中 GLR 和 SFR 含量的影響。 與原始樣品(未經任何處理)相比,微波和溫和加熱都增加了青花菜的 GLR 和 SFR 水平。 特別是,SFR 水平在 40°C 以下顯著降低,並且從 40°C 到 60°C 急劇增加,但在 70°C 時未檢測到任何東西。與傳統加熱相比,微波加熱在 50 和 60°C 下將 GLR 和 SFR 產率提高了約 80%。 微波功率水平也影響了 SFR 的內容。在相同溫度(50 和 60°C)下,短時間的高功率微波 (950 W) 產生的 SFR 比低功率微波處理 (475 W) 多 40% 以上。因此,微波溫和加熱可以提高青花菜中的 GLR 和 SFR 水平,而溫度控制在 60°C 的高功率微波加熱可以使青花菜中這些生物活性化合物保持更高的生物利用度。」2021年:The effect of processing and cooking on glucoraphanin and sulforaphane in brassica vegetables(加工烹調對蕓苔類蔬菜中蘿蔔硫苷和蘿蔔硫素的影響)。文摘:「蕓苔屬蔬菜主要在加工和烹調後被廣泛食用。這些加工和烹飪方法不僅會影響這些蔬菜的味道、質地、風味和營養成分,還會影響一些重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水平,例如硫代葡萄糖苷 (glucosinolates ,GLSs)。 蘿蔔硫苷 (Glucoraphanin ,GLR) 是最豐富的 GLS,其水解成分蘿蔔硫素 (sulforaphane ,SLR) 是蕓苔屬蔬菜中最強大的抗癌化合物。在這篇綜述中,我們發現不同的處理對 GLR 的保留和 SLR 的形成有不同的影響。 具體而言,1)冷凍可以避免GLR的損失,短時間微波、短時間蒸煮和發酵促進GLR向SLR的生物轉化;2) 煮沸和汆燙造成的 GLR 和 SLR 損失最大,而冷凍顯著保護了它們的損失。3) 炒菜在不同烹調條件下的 GLR 和 SLR 水平不同。」原文:蘿蔔硫素:青花菜裡的抗癌元素
-
2022-10-21 焦點.元氣新聞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公布!台灣臨床醫學324人入榜,最強醫師一次看
最新「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於10月10日發布,在「2021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我國在臨床醫學領域共324人入榜,第一名為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其次是台大新陳代謝科教授曾慶孝,第三名為前副總統、中研院士陳建仁。陳亮恭也是「雙料第一」,同時位居全球高齡醫學領域第一名,是我國全球單一專科領域排名最高的研究者。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台灣1372位上榜,臨床醫學領域324人台灣今年共1372位科學家上榜,比起去年的1479人略少,但臨床醫學領域324人,高於去年241人。去年前廿位臨床醫師榜行榜,研究領域以肝病及精神科居多。從2021年排行發現,我國研究亮點領域依然在胃腸肝膽科、腫瘤醫學、精神醫學等,但高齡醫學在國際居於全球領先。令人鼓舞。臨床醫師排行前廿名有許多去年的熟面孔,其中台大九名,仍為國內龍頭,而北榮三名、長庚體系三名、高醫大三名,中醫大與花蓮慈濟各一名。個人排名上,前三名分別為陳亮恭、曾慶孝及高嘉宏,三人在去年分別位居二、三、五名,其中陳亮恭與曾慶孝的全球排名接近,都是國內近年來具有高度影響力的研究學者。去年高居榜首的薛博仁醫師在大數據演算分類上將之歸類為生醫研究,而非臨床醫學,故未納入此次臨床醫師排名參考,若納入計算仍為全國第一,但陳亮恭及曾慶孝與之差距接近。由於各專科發展規模差異,2021年排名也針對特定專科的國際排名進行比較,陳亮恭在本年度全球高齡醫學領域研究表現居全球之冠,是我國在全球單一專科領域排名最高的研究者。此外,長庚榮譽院長王清貞在骨科為全球112名、曾慶孝在新陳代謝領域排全球115名、台大高嘉宏副院長居全球胃腸肝膽科122名。臨床醫學+高齡領域,陳亮恭「雙料第 一」針對此排名,陳亮恭表示感謝與肯定,他說:「排名受演算法影響很大,持續努力才是重點。」至於在高齡醫學領域排名全球第一,陳亮恭謙虛地表示:「大數據分類下的排名僅供參考,或許有些做高齡相關研究的人被歸類在其他領域而已。」但陳亮恭也特別強調:「我是台灣本土培養出來的人,至少代表台灣本土人才也能與全球競爭。」陳亮恭曾至牛津大學進行數個月的短期進修,但最感謝的是退輔會與台北榮總對於發展高齡醫學的支持,近年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團隊的加入更大幅強化研究的深度。高齡醫學在歐美發展已近百年,陳亮恭表示,台灣的高齡醫學研究在短短十餘年間,能在國際占有一席之地,實屬不易,希望政府與各醫院能更重視高齡醫學,也希望更多年輕醫師積極投入。陳亮恭也再三強調,台灣高齡醫學發展時間較短,傳統上,醫學研究還是習慣以器官系統為主,未能將老化與高齡醫學之視為重要領域投入,聯合國與世界衛生組織推動全球健康長壽的十年計畫(UN Decade of Healthy Aging, 2021-2030),我國也應把握機會。而令他振奮的是,本年度名單中,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彭莉甯也進入了全球 Top 2% 頂尖科學家,帶領年輕團隊成員逐步擁有優良的研究表現,是令人開心的成果。今年全球共20萬409位科學家入選,其中美國6萬7189人、日本5352人、韓國2903人,台灣1372人,若依國家人口數對比,我國頂尖科學人才數量與日韓相仿。這份榜單由史丹佛大學的專家透過 Scopus 的論文影響力數據計算得出,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使用以下六種關鍵指標進行評分:總引用次數、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 Schreiber Hm-index、單獨作者、單獨或第一作者、單獨/第一或最後作者的文章引用次數,反映出學者的學術論文影響力。【資料來源】全球前 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全球前2%科學家台灣臨床醫師前20位排行榜【註1】排名採計論文所有引用皆列入計算【註2】上述排名針對執行臨床業務醫師,未實際開設門診或其他醫療服務未納入 【註3】全球排名為不分學門領域的整體排名,相關專科領域另行統計資料來源/史丹佛大學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團隊、Kevin W. Boyack與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總監Jeroen Baas合作發布全球前2%科學家台灣前35位排行榜(計入16位非執行臨床工作的研究者)【註1】研究領域為研究者之研究發表領域,與其所屬機構單位未見相同;標註星號者為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藥學或其他領域研究者,未實際開設門診或其他醫療服務(陳定信教授已於2020年辭世)【註2】全球排名為不分學門領域的整體排名,相關專科領域另行統計資料來源/史丹佛大學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團隊、Kevin W. Boyack與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總監Jeroen Baas合作發布
-
2022-10-11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能動而懶得動?想動而不能動?吞顆藥達運動效果不是不可能,僅適用一情況
「要活就要動」,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適當且規律的運動好處很多,在此不一一贅述,其中當然包括:促進骨骼和肌肉健康這兩項。現代人「能動而懶得動」或是生病衰老的人「想動而不能動」都會導致身體因為長期缺乏運動,而造成骨骼和肌肉的退化,最終產生疾病(肌肉萎縮或骨質疏鬆等等)。然而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2022年9月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細胞訊息傳遞研究所的中島智樹教授(Hiroshi Takayanagi),發表了一種可以模仿運動效果,進而促進肌肉和骨骼生長的新藥,這顆被稱為洛卡咪唑(Locamidazole)的化合物,可以不必運動就能增加小鼠的骨骼形成、骨質密度、肌肉厚度和肌肉力量,雖然僅是在動物研究層面上,但因為太過新穎,仍然引起了媒體界廣泛的討論和關注,此研究成果也已經發表在《骨骼研究》的國際期刊上。當我們運動時,骨骼和肌肉會因為一起工作,所以能使它們維持強壯,因此,美國運動醫學學院建議每週應進3~5次的負重運動和每週2~3次的阻力運動。另外,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呼籲民眾養成良好固定運動的習慣,以加強和維持肌肉和骨骼的健康。科學研究同時已經證明,當肌肉力量增加以後,就可以緩解骨關節炎患者的關節疼痛。但令人遺憾的是,儘管運動好處多多,現代人卻由於工作和生活兩頭忙,大多缺乏運動或是根本沒動,因此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缺乏運動是現代人一個嚴重且“未得到充分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粗估大約有高達85%的世界人口過著久坐不動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其實,不運動除了會造成骨骼和肌肉的問題外,也與許多慢性疾病的增加密切相關,英國心臟基金會就認為全世界超過500萬例的死亡,源自於缺乏運動,這相當於九分之一的死亡人數,實不可小覷。為了測試這個嶄新的化合物 --- 洛卡咪唑(LAMZ),研究人員首先將雄性小鼠分成三組,實驗共進行14天,第一組每天餵食一次10 mg/kg的LAMZ,第二組每天兩次皮下注射6 mg/kg LAMZ (模仿不能或不適合吞藥的臥床病人),第三組則是對照組。結果顯示,口服和注射LAMZ的小鼠,均顯示出肌肉和骨骼的正向變化,與未接受LAMZ治療的小鼠相比,接受治療的小鼠具有更寬的肌肉纖維和增強的肌肉力量。當利用跑步機設備來測試小鼠耐力時,LAMZ治療的小鼠比未治療的小鼠疲勞較少,因此維持行進的距離更長。通過更進一步的研究,了解到LAMZ會先讓「PGC-1α」註1基因的表達增加,接著增加肌肉和骨細胞中線粒體(細胞內的發電廠)的數量,最後促進肌肉生長和增加成骨細胞的活性,同時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因此,LAMZ 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運動疾病治療藥物,包括肌肉減少症和骨質疏鬆症。雖然小鼠研究已經表明,LAMZ可以增強骨骼和肌肉,對周圍組織沒有負面影響,並且可以通過PGC-1α重振肌肉和骨骼來作為治療藥物,相當於模仿所謂的運動治療。但就像大多數在動物身上評估的藥物一樣,下一個關鍵問題是這些效果是否能在人類身上同樣出現。另外,目前在小鼠身上沒有看到有害的副作用,也並不表示在人身上,同樣就沒有副作用,因為可能在動物研究中沒有被觀察到而已。最後,筆者要再次強調,開發一種靈丹妙藥來取代運動,並妄想獲取運動所帶來的所有無數好處,本來就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雖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病人),藥物可能會比實際運動,來得容易執行和相對安全,但是,實際去運動仍然應該是那些有能力進行身體活動人士的首要選擇,因為運動的好處遠遠超出其對肌肉和骨骼組織的影響,尤其是它對我們心理健康的貢獻。往後,這樣的新藥(像LAMZ等)將最有可能提供給運動不再安全或無法運動的人,相對於我們其他人來說,適當且持續的運動仍然是保持骨骼、肌肉和思想健康的最佳方式。【註1】PGC-1α的英文全名是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 ,是一種已知維持肌肉和骨細胞強壯並增加粒腺體產生的蛋白質。它是一種已知的轉錄共啟動劑,可增加細胞粒腺體、呼吸能力、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 β-氧化,當人體在進行有氧運動,肌肉需要能量時,可以提供更有效途徑來產生能量。【參考文獻】1. Takehito Ono et al, Simultaneous augmentation of muscle and bone by locomomimetism through calcium-PGC-1α signaling, Bone Research (2022). DOI: 10.1038/s41413-022-00225-w
-
2022-07-1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勤洗冷氣濾網、冰箱不要開開關關…家庭大小9樣家電,「這樣做」電費秒降
夏天隨著2022電費調漲和家戶用電量大增,如何節約能源同時也守護自己的荷包,儼然成了地球公民們的夏季必修常識課。小編幫你整理了冷氣、冰箱、燈具、電視、洗衣機、電鍋、除濕機、電熱水器、電熱水瓶⋯9樣家電節電小撇步,馬上跟著做,讓你不僅省電又省荷包。 夏天怎樣吹冷氣最省電?8招+1建議 炎炎夏日總是離不開冷氣,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統計,冷氣佔家庭夏季用電的47%,是你家吃電大怪獸。省電關鍵就在於冷氣的心臟——壓縮機的運轉,如何維持在用電較少的「低功率」?以下是可以馬上做到的幾招:.冷氣每調高1度可以省6%電,台電建議室內溫度維持在26度~28度之間,最省電。 .冷氣搭配電風扇使用,可使冷氣在室內分布均勻,維持整體舒適感,就不用一再調低溫度,導致壓縮機為了達成低溫而持續高功率運轉而浪費電。 .勤勞清洗冷氣的空氣過濾網,建議2週1次,維持出風順暢。 .減少關閉開啟的次數,因為冷氣剛運轉時,最耗電。 .關好門窗、加裝遮陽窗簾,避免室外高溫影響室內冷房效果。 .運用活動隔間,適當縮小冷氣吹送範圍,集中冷房效果。 .室外機加裝遮陽設備,避免太陽直射,有助於機器散熱。 .冷氣安裝在室內通風處,高度避免陽光直射。此外,可能無法馬上做到,但若仍在使用定頻冷氣的家庭,建議認真考慮更換「變頻冷氣」會是更省電的選擇。原理在於,當冷氣剛開啟時,必須以「高功率」運轉,快速達到你期待的冷房效果,但當室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後,傳統定頻冷氣會關閉壓縮機,直到室溫又回升才再度重新啟動,壓縮機的開開關關會頻繁損耗電力。變頻冷氣則不會關閉壓縮機,而是改以「低功率」維持室溫,不同於定頻冷氣,減少了啟動、關閉壓縮機次數的方式,藉此達到省電目的。開開關關剁手手!冰箱這樣用也能省電 夏天忍不住就想打開冰箱,看看有沒有點心、冷飲能夠消暑。冰箱雖然是全年都要使用的東西,但也是用電量較多的家電,由於跟冷氣一樣也有「壓縮機」,只要調整一些使用習慣,也能讓你馬上就能省電: .冰箱周圍散熱空間:無論是後方可靠牆冰箱,或是嵌入式冰箱,都有根據產品設計預留散熱空間,應按照產品說明確實保留,以免冰箱無法散熱,造成壓縮機持續運作,損耗電力。 .冰箱周圍環境:外在溫度太高,也會增加耗電量,應避免放在陽光直射處。 .冰箱內部配置:建議8分滿,才能維持冷空氣流通與保鮮功能,此外也要注意食材不要擋住送風口。 .減少冰箱開關次數:收納時標示清楚,方便取用,可以縮短開門時間;開門前想好該拿什麼,盡量在短時間內1次取用。燈具選用、天花板顏色也能幫你再節電 燈光照明看似用電量不多,但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的統計,實際上仍佔全年家庭用電約10.8%,若能從小細節開始逐步調整,也能多省一點:.採用節能標章LED燈具,能比螢光燈具節電50%以上。 .照明應配合照度標準要求設置,建議選用適當流明數(lm)之LED燈具,效率(lm/W)越高,瓦數(W)越小。 .天花板及牆壁顏色應儘可能選用反射率較高之乳白色或淺色系列,增加光線的漫射效果,讓室內空間明亮,進而減少所需的燈具數量。 .走廊及通道等照度需求較低之場所,可設定隔盞開燈或減少燈管數量;照度需求較高之場所,採用一般照明加重點照明方式或自動感應裝置,補強照度。 .設置晝光感知器,當白天光線足夠時,可自動調降靠窗燈具的亮度或關閉燈具。 .在會議室、會客室、廁所….等場所,可裝設感應開關,有人時自動開燈,沒人時自動關燈,既方便又可減少照明用電。 .定期擦拭燈具及燈管,避免髒污灰塵降低照明效率。 空間內燈具可做區域控制迴路設計並搭配獨立開關,依實際使用需求啟用,可達有效節電。 .檢討各環境照度是否適當及照明開燈數量是否合理,空間照明適亮即可,照度過高易造成眩光。 .隨手關燈。大小家電只要改變習慣,隨手都能省 1.電視: 建議電視至少應離牆10公分以上,散熱效果較好。 調低亮度及聲音,可減少耗電量。 電視關機卻仍處於待機狀態(指示燈亮著)仍會耗電,長時間不看可關閉主電源。 2.洗衣機: 少量如個人內衣褲,可每天手洗;大件衣物累積到一定數量再使用洗衣機。 洗衣前,衣服浸泡20分鐘會更乾淨。 3.電鍋: 白米先浸泡30分鐘再煮,縮短烹煮速度,就能減少耗電。 善用蒸架、蒸盤堆疊,一次使用就能煮2~3道菜,有效率又省電。 定期清節電鍋底部污漬水垢,提升加熱效能。 4.除濕機: 開除濕機時,搭配電風扇或循環扇帶動室內空氣流動,效率更好。除濕時務必關閉門窗。 定期清洗濾網。 5.電熱水器: 長時間不在家,建議還是關閉電源。 容量挑選依據家庭人數挑選,過大多耗電。 淋浴用水量與用電量,比起盆浴來說更為節省。 定時定溫機型,建議設定在洗澡前1小時,預先通電加熱。節省運作時的大量耗電。 6.電熱水瓶: 善用快煮壺,有需要再煮。減少熱水壺插電長時間保溫的耗電。 善用保溫瓶,開水煮沸後保存。登錄節電獎勵,電費直接降 什麼是節電獎勵?最後一招也最直接,只要這當期電費比上一期低,電費馬上能獲得折扣。台電從2018年起開辦的「節電獎勵」至今,為鼓勵民眾節約能源,針對住宅、國中小學(含立案幼兒園)之用電戶提供優惠,只要用戶當期用電度數較去年同期低,就能獲得每度0.6元獎勵金,金額會直接在當月帳單電費中直接回饋折抵。 用戶必須先進入台電官網「申請登錄」,2022年度節電活動截止日期為12月13日,至活動頁面登錄,就可以獲得各期節電獎勵金。資料來源.省電小撇步-電力生活館-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省電36計-便民服務-經濟部能源局-全球資訊網 .節電 從我改變 | Power Saving Tips | 節電小撇步 .家庭電器用電家計簿-工業技術研究院 .省電節能撇步Q & A-便民服務-經濟部能源局-全球資訊網 .台電電力粉絲團 | Facebook【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58175.html】
-
2022-05-3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高血壓診斷標準修改至130/80 醫揭今年最新指引2重點
長期以來的高血壓標準140/90mmHg,即將正式走入歷史。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決定在2022年將高血壓標準下修至130/80mmHg。起因於一篇大型臨床試驗的發表—以華人為主要受試者的STEP研究發現,將血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可以降低26%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以下文章將分成高血壓診斷標準的歷史、美國與華人的大型臨床試驗結果、以及台灣最新指引的兩大重點,帶大家認識台灣高血壓標準下修的緣由及重要性。高血壓診斷標準演進史1950年代以前—高血壓不是一種病以前的觀念認為,血壓高是為了讓血液通過狹窄血管的一種正常現象。原發型高血壓的英文為Essential hypertension,取Essential必要、重要之意,反應了當時認為高血壓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二戰時的美國羅斯福總統,甚至曾經被記錄到高於200mmHg的血壓,但當時並沒有給予治療,最終羅斯福在1945年因腦出血而死亡。1950年代以後—心臟病研究的興起羅斯福去世三年後,繼任的杜魯門總統,簽署了國家心臟法案,成立國家心臟研究所,並撥專款展開心臟病流行病學研究。1948年,對現代醫學影響深遠的Framingham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問世,研究者在美國麻州Framingham地區針對5000多位居民長期記錄生活型態與疾病史,以預測未來10年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個大型計畫對高血壓的重要性是發現「高血壓是一種疾病」,不治療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機率,不論是收縮壓或舒張壓升高都有同樣的風險。長期以來的高血壓標準雖然發現高血壓是一種疾病,但醫學界始終對高血壓的標準有爭議。根據不同的臨床研究與治療指引,140、150、160mmHg的控制標準都有。長期以來,台灣和大部分的指引是以收縮壓、舒張壓兩者當中較高者為準。最重要的是,只要長期的血壓符合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就被定義為高血壓。美國與華人的大型臨床試驗美國的大型臨床試驗—SPRINT研究即使上述的標準已經使用許久,仍然有許多研究及大型臨床試驗在持續進行中。2015年,一篇發表在美國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的文章問世,取名為SPRINT(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的大型臨床試驗指出,收縮壓控制在120mmHg,能夠有效降低30%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因此,美國在2017年修改指引,正式將高血壓標準下修至130/80mmHg。華人的大型臨床試驗—STEP研究當時台灣並沒有跟進美國下修高血壓的標準,原因是SPRINT大型試驗的受試者大多不是華人。為了訂定華人專屬的高血壓標準,亞洲的幾家大型醫學中心也聯合起來,一起進行一項大型臨床試驗,取名為STEP研究。經過幾年的分析,終於在2021年做出類似的成果,研究發現將血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可降低26%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此項研究結果也同步刊登於美國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積極控制的組別(血壓控制在110~130mmHg)比起標準控制的組別(血壓控制在130~150mmHg),中風、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下降33%,急性心衰竭的風險下降73%,因心血管問題導致死亡的風險則下降28%。因為有科學證據支持,台灣高血壓與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決定,在2022年5月跟進美國的指引,正式將高血壓標準從140/90mmHg調降至130/80mmHg。最新指引的兩大重點台灣最新的高血壓指引有兩大重點:一、不建議使用門診血壓,建議以居家血壓作為高血壓診斷、分期與治療目標的標準量測方式。二、血壓超過130/8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血壓需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居家血壓怎麼量?把握722原則在診間測到的血壓數值往往會比較高,此現象稱為白袍高血壓。由於門診血壓較不準確,新版指引建議採取居家血壓作為高血壓的診斷、治療量測方式。研究發現,病人在家裡放鬆的環境裡,量出來的血壓會比較精確。居家血壓量測方法的重要口訣是722(諧音:請量量),持續測量7天、早晚2個時段、每個時段量2次,每次間隔1分鐘取平均值。測量前休息5分鐘,在舒適平穩的環境量測。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雙腳不交叉或翹二郎腿。測量的手臂平放在桌面上,約與心臟同高,壓脈帶要綁在手臂而非手腕上。722做完,總共會有14個平均值,將此紀錄交給醫師,再由醫師判斷是否為高血壓。血壓控制標準130/80mmHg一旦確認為高血壓患者,就要開始進行治療。血壓的控制目標即是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最新指引特別提及高血壓的生活型態調整,口訣是S-ABCDE,包含限制鈉攝取(Sodium restriction)、限制酒精攝取(Alcohol limitation)、體重減輕(Body weight reduction)、戒菸(Cigarette smoke cessation)、飲食調整(Diet adaptation)和運動(Exercise adoption)。除了服用藥物,高血壓也可以透過上述生活型態的調整來改善。其中,酒精攝取量,男性每週小於100克、女性每週小於50克,酒精不耐者則是要更少;建議理想的BMI控制在20~24.9 kg/m2;一周至少五天30分鐘以上中強度有氧運動;香菸和電子煙都需要戒除。參考文獻:1.SPRINT Research Group, Wright JT Jr, Williamson JD,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Intensive versus Standard Blood-Pressure Control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N Engl J Med. 2017 Dec 21;377(25):2506]. N Engl J Med. 2015;373(22):2103-2116. 2.Zhang W, Zhang S, Deng Y, et al. Trial of Intensive Blood-Pressure Control in Olde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N Engl J Med. 2021;385(14):1268-1279. 【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高血壓診斷標準下修至130/80?降低近30%心血管風險!】
-
2022-05-17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認識糖尿病藥物第二型糖尿病的造成原因是因為身體各器官對胰島素的反應不佳引起高血糖。而第二型糖尿病的各式併發症包含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腎病變跟心血管疾病,通常這些疾病都是因為慢性糖尿病控制不良而導致。因此,找到一個重要的關鍵機轉來控制第二型糖尿病、減少併發症,連帶減少死亡率跟增加生活品質,成了近年來各科學家努力發展研究的方向。正常的血糖值可透過各種藥物或方式控制,比如現在糖尿病第一線藥Metformin配合生活型態改變,再加上一點額外的速效型降血糖藥,就可有非常好的血糖控制效果。SGLT2抑制劑便是其中一種。SGLT2?SGLT2抑制劑?那是什麼?SGLT2是在近曲小管的一種幫浦蛋白,主要功能是從腎小管的過濾液中把葡萄糖重新再吸收回血液。當初科學家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抑制掉這個幫浦蛋白,葡萄糖的再吸收就會減少,尿液中排出葡萄糖就會增加。雖然這樣的機轉確實降低了血液中血糖含量,不過卻因尿液中含糖量增加,對細菌或微生物來講都是大好的營養,因此造成泌尿道、生殖器感染風險增加。目前SGLT2抑制劑被建議可當作第二線的降血糖藥物使用,位階在Metformin之後,且同時有動脈粥狀硬化、心衰竭、慢性腎臟病,或有嚴格低血糖要求、減重需求的病人等。其實不是因為SGLT2抑制劑有什麼嚴重副作用,造成它的二線使用,主要是因為一顆SGLT2抑制劑單價比較高,對病人經濟負擔較重。目前,美國食藥安全局核可的SGLT2抑制劑共有四種:canagliflozin, dapagliflozin, empagliflozin, and ertugliflozin。雖然所有種類SGLT2抑制劑都被核可作為第二型糖尿病治療用藥,但各種SGLT2抑制劑還是有些許差別,使用上仍需參照病人心血管疾病風險、腎臟功能的差異來做選擇。SGLT2抑制劑有什麼風險嗎?SGLT2抑制劑的臨床試驗大多相當順利,多數受試者並沒有嚴重副作用。但在試驗紀錄中,潛在影響包括增加生殖器黴菌感染發生率、低血壓、壞死性筋膜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骨折跟截肢。其中本文主題,生殖器黴菌感染的發生機率在四種SGLT2抑制劑都比安慰劑組高超過5%以上。不難推測,應是因為高糖尿造成黴菌更容易生長,雖然大部分生殖器黴菌感染都沒有造成嚴重的臨床症狀,或讓受試者必須停藥,但適當清潔與管理,來避免生殖器黴菌感染顯然在使用SGLT2抑制劑用藥病人上是必要的。造成生殖器黴菌感染有什麼風險因子嗎?根據文獻顯示,通常造成生殖器黴菌感染的風險因子,通常是在服藥前就已經存在。女性及之前曾有過生殖器黴菌感染病史的病人,具最高的風險。所以可能的避免策略,包含將可改變的風險因子降到最少。而肥胖在糖尿病患中也是增加生殖器黴菌感染的風險因子,因BMI>30,心血管疾病也是造成免疫力降低的風險因子。除此之外,文獻建議應該在開立SGLT2抑制劑前做病人生殖器的清潔衛教。一論文研究顯示,一個有接受生殖器清潔衛教的病人,吃SGLT2抑制劑後得到生殖器黴菌感染的比例為4.8%,相較之下,沒有接受衛教的病人,生殖器發生黴菌感染的比例高達40.8%. 雖論文研究群體偏小,僅250人,仍可顯現出個人清潔衛生,對服用SGLT2抑制劑病人的重要性。個人清潔衛生建議,包括睡前用清水清洗生殖器,以及建議女性病患穿棉質內褲,降低陰道念珠菌症發生。生殖器感染、下泌尿道感染?傻傻分不清?這裡特別提一個近年有趣的實證醫學研究。過去認為SGLT2抑制劑會造成下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增加,原因很簡單,因為尿變營養了。不過依據一篇2020年的論文,統計超過50,000位使用SGLT2抑制劑病人發現,實際下泌尿道感染的發生率,對比控制組竟沒有統計上顯著增加,但生殖器感染機率就有統計上的意義,依實驗結果澄清SGLT2抑制劑不會造成下泌尿道感染,而是生殖器感染!生殖器感染跟下泌尿道感染最簡單的區別,就是尿道以內稱為下泌尿道,通過尿道以外則稱為生殖器。實際上可以想像,下泌尿道幾乎為無菌空間,而尿液排出碰到身體部位,才有機會接觸到外界的微生物,進而因為尿液內的葡萄糖養分而生長。服用SGLT2抑制劑造成生殖器黴菌感染的處理很多人好奇,如果發生生殖器黴菌感染要怎麼處理呢?實際上很多使用SGLT2抑制劑的病人,發生生殖器黴菌感染幾乎99%以上沒有做任何處理,症狀便自行緩解,這是因為通常黴菌感染不會造成太嚴重的併發症。只有極少部分的人需要服用一劑抗真菌藥,或抗真菌藥膏來緩解病情。結論SGLT2抑制劑是個相對安全的藥物,也是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第二線用藥,雖然可能會造成生殖器黴菌感染,但通常可以自行緩解,不會造成太嚴重影響。並可透過生殖器清潔衛教,來降低黴菌感染發生機率,病患則要注重自己的內褲材質與透氣程度,以及個人清潔來減少生殖器黴菌感染的發生!參考文獻:1.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Genital Mycotic Infections in the Setting of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 (Volume: 55 issue: 4, page(s): 543-548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8, 2020; Issue published: April 1, 2021 )2. Liu J, Li L, Li S, Jia P, Deng K, Chen W, Sun X. Effects of SGLT2 inhibitors on UTIs and genital infection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ci Rep. 2017 Jun 6;7(1):2824. doi: 10.1038/s41598-017-02733-w. PMID: 28588220; PMCID: PMC5460243.【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吃排糖藥導致泌尿道感染?!該如何避免】
-
2022-04-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長疥瘡皮膚奇癢難耐,夜間更嚴重!藥師教疥瘡藥膏怎麼擦最能緩解
病人問:醫師開立兩條 permethrin 藥膏治療疥瘡,囑第一週用一條,第二週用另一條。請問是一週擦一次,還是每天都要擦?藥師答:Permethrin 藥膏用於治療疥瘡,請一週擦一次塗抹於全身,但需避開眼部及嘴部皮膚以免刺激及誤食。請將藥膏停留於皮膚至少 8 小時(通常 8-14 小時後洗掉),一個星期後再擦一次,並記得於第三週回診。疥瘡皮膚劇癢難耐,夜間更為嚴重疥瘡是由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所引起。人疥蟎是一種乳白色寄生蟲,蟲體大小約 0.4×0.3 毫米(雌蟲略大於雄蟲),肉眼幾乎看不見。生活史包括卵、幼蟲、若蟲、成蟲四個階段,存活期約1~2個月。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特別喜歡皮膚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手腕、手肘、腋下、腰部、乳頭、陰莖、臀部等。雌蟲會在人體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開鑿出隧道產卵,每天延伸約 2 毫米,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平均而言,典型疥蟎感染患者平均帶有10~15隻疥蟎,且身上的疥蟎可能掉落在衣服、床鋪及生活用品上,因此應儘速治療避免傳染。一般條件下,疥蟎離開人體2~3天或暴露於 50℃的環境中 10 分鐘即會死亡,但在相對濕度高及較寒冷的環境下可存活更久。因此,疥瘡在冬季比夏季更常見,且在人口密集機構如醫院、安養院、監獄等地發生率較高。免疫力不佳者(如愛滋病、痲瘋、淋巴瘤等)由於免疫功能不良,身上任何區域都可能受到影響,也可能發展為較嚴重、疥蟎蟲數量極多且有生命危險的結痂性疥瘡。疥瘡潛伏期為感染後2~6週,此時可能還未出現明顯症狀,但已具有傳染力。典型症狀為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生過敏反應,造成皮膚劇癢難耐,通常夜間更為嚴重。同時,皮膚表面可能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亦可能合併因劇癢抓傷引起的疼痛及細菌感染。疥瘡藥膏使用方式疥瘡的標準治療方式為全身塗抹滅疥藥品,第一線用藥的成分為 permethrin,如 PermethrinⓇ cream 5% w/w 30 g。使用方法為從脖子塗抹到腳底,且必須確認全身各處都有塗抹,包括背部、屁股縫、會陰部、肚臍、手指間、腳趾縫、指甲縫等較不易塗抹部位均須徹底塗遍,但請避開眼部及嘴部皮膚以免刺激及誤食。塗妥後,請確保藥膏停留於皮膚至少8小時 (建議塗藥後 8-14小時淋浴清洗),一週後再塗一次即完成療程。免疫力不佳者可能需由醫師評估,塗抹特殊部位。Permethrin 可用於一般成人、懷孕婦女、兒童及嬰兒,但劑量略有不同,詳如下表。由於疥蟎難以肉眼辨識且容易經患者身旁用物傳染給他人,因此開始治療前3天及治療期間,患者的衣物及床被單等均須和他人分開清洗。建議以60℃以上的熱水洗滌且高熱乾燥,或進行乾洗;無法清洗或乾洗的衣物則須密封於塑膠袋內靜置1~2 週。居住房室請以吸塵器清理。治療完成後,皮膚癢和紅疹症狀仍可能持續數週,因此建議應於開始治療後第三週回診確認治療效果。若有需要,請由臨床醫師視個人狀況開立止癢藥品(如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等) 協助緩解後續症狀。 參考資料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傳染病與防疫主題:疥瘡感染症。2. 王登鶴等。疥瘡。感染控制雜誌; 26(1): 13-20。(本文節錄自《藥師週刊》2251期、臺北榮民總醫院藥學部林于瑄藥師授權刊載。>>原文連結)
-
2022-01-27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我們這些必死之人需索一個奇蹟」 神經科學家揭為什麼意識很重要
▌為什麼是意識?為什麼是現在?或許你很好奇,為什麼目前有這麼多哲學家和科學在書寫意識,為什麼直到近期科學文獻(更別說是廣大群眾)都還不太提及的話題,現在卻成為學術界的重要主題和好奇對象。答案其實很簡單:意識很重要,而大眾終於領悟到這點。意識的重要性來自它直接帶給人類心智什麼,以及它隨後讓心智發現什麼。意識讓心智經驗成為可能,從愉悅到痛苦,以及當我們描述周遭世界和內在世界時,在觀察、思考和推理的過程中所知覺、記憶、回想和操弄的一切。如果我們從持續不斷的心智狀態中移除了意識成分,你和我仍擁有在心智中流動的意像,但這些意像就變成與我們無關的單獨個體。如此一來,這些意像就不屬於你或我或任何其他的人。它們不受約束地流動。沒有人會知道這樣的意像歸屬於誰。若是如此,薛西弗斯就會沒事。他是悲劇人物的理由,只是因為他知道這糟糕透頂的困境是屬於他的。如果沒有意識,那就什麼都不可能知曉。人類文化的興起絕對少不了意識,因此意識也插手了改變人類歷史的進程。意識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儘管如此,了解意識如何出現的難度卻很容易被誇大,所以很容易把意識宣傳成難解之謎。既然脊椎動物和許多無脊椎的物種也都十分可能天生具有意識,那為什麼現在我要撰寫意識對人類的重要性呢?意識對牠們不重要嗎?唉呀,當然也很重要,我並沒有忽略非人類生物的能力或相關性。我只是特別強調以下這些事實:(1)人類的痛苦和苦難經驗向來是超凡創造力的來源,這樣專注且執著的創造力負責發明各式各樣的工具,可以用來對抗開啟這個創造力循環的負面感受;(2)有意識的安適和愉悅激發了無數的方法,讓人類可用來確保和增進有利於生活的條件,無論是個別或整體社會的生活。除了罕見但明顯的例外,非人類生物也對痛苦或安適做出類似的反應,只是比人類的方式簡單,而且更為直接。確實,非人類生物成功地躲避或減輕了痛苦和苦難的成因,卻(例如)無法修改它們的起源。意識對人類的影響,範圍與可及之處明顯大上許多。請注意,這並不是因為人類意識的核心機制有所不同(我相信它們沒有不同),而是因為人類的智力資源如此豐富廣闊。更廣泛的資源已使人類能藉由發明新的物體、動作和想法,對苦難或愉悅的兩極經驗做出反應,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文化創造。在這整個故事中,似乎有一些例外。被冠上「社會性」的一小部分昆蟲成功地組裝了一套複雜的「創造性」反應,這些反應的集合確實符合「文化」的一般概念。蜜蜂和螞蟻,以及牠們悉心建立的「城市」所呈現井然有序的都市性與文明性,就是這樣的情況。牠們是否過於渺小和卑微,以至於牠們沒能天生具備意識,也不具有意識推動的創造力?完全不是。我猜想,牠們也會受到牠們經驗的意識感受驅動。只不過,牠們多數行為缺乏彈性,限制了這種文化盛宴的演化—牠們主要是「固著」而非持續發展的禮貌說法。然而,這不應該減損我們對於這些發展如何在幾十萬年前發生,以及意識在其中大概發揮什麼作用的訝異程度。關於意識對人類有特殊影響的另一部分資格,涉及某些哺乳動物對同伴死亡的反應,例如從大象的葬禮可以清楚看出這點。毫無疑問地,觀察同類痛苦和死亡的結果所引起的自身苦難的意識,一步步地奮力形成這樣的反應組合。相較於人類,兩者間的差異在於發明的規模,以及反應的建構所呈現的有效性和複雜性高低。這些例外通常支持這樣的想法:跟反應差異有關的是物種的智力程度,而不是特定物種的意識本質。可以合理的詢問,意識推動形成反應的效力,主要來自感受的積極面或消極面,亦即來自正或負的效價。痛苦、苦難和死亡的體悟特別具有力量,我相信比安適和愉悅的力量更大。關於這點,我猜想宗教就是循著那樣的體悟發展出來,亞伯拉罕宗教 和佛教尤其如此。在某種程度上,意識從歷史、演化的角度來看是一顆禁果,一旦吃下就讓人易受苦難和痛苦的傷害,最終還悲慘地直接與死亡對抗。這種觀點十分符合這個想法:意識藉由感受之手進入演化,不僅僅是任何感受,而特別是負面感受。死亡作為悲劇的來源一事,在聖經敘事和希臘戲劇中得到公認,然後一直存在於藝術創作中。奧登(W. H. Auden)用詩生動描述這個想法,他在詩中將人類化身為精疲力竭但仍反抗的鬥士,懇求殘忍的皇帝說:「我們這些必死之人需索一個奇蹟。」他用需索(demand)而不是需要(require)或請求(request),這是詩人絕望地看著人類無以避免的崩潰,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明確徵象。奧登已經領悟到,「有可能什麼都拯救不了我們」,這個不那麼原創的結論,深深地滲入了許多宗教和哲學系統的創始故事,至今依然誘使各地的凡人遵循教會在人生苦海中給予協助的忠告。然而,光有痛苦,完全沒有愉悅指望的單一痛苦,只會促使我們逃避苦難而不是追求安適。因此,我們終將成為痛苦和愉悅兼具的人偶,時不時地藉由我們的創造力獲得自由。※ 本文摘自《感與知:讓「心」有意識--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感與知:讓「心」有意識--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作者:安東尼歐.達馬吉歐 譯者:李明芝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04
-
2022-01-16 新聞.健康知識+
另一條對抗新冠病毒的路:減緩發炎讓免疫力發揮正常效益的創新研究
人體依賴免疫系統對抗病毒,但如果免疫反應過激,反而會造成器官損傷或衰竭,讓患者死亡。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謝世良特聘研究員長期研究發現,登革病毒會刺激血小板產生胞外囊泡和微泡,進而攻擊白血球導致發炎病症。研究團隊據此研發抗體,減緩發炎反應,已成功將感染登革病毒的小鼠存活率提升至90%,並於2019年6月刊登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面對新冠肺炎等新興傳染病,此種「減緩發炎」為主的創新療法,將有機會大幅降低患者死亡率。▌宛如雙面刃的免疫反應為了維護人體的穩定與和平,免疫系統一旦偵測到外來入侵物,便會立即啟動發炎反應,召喚免疫細胞圍剿入侵者。但一旦發炎反應過度,反而會對自身臟器造成嚴重傷害。以登革熱(dengue fever)為例,免疫過激可能造成「出血性登革熱」,嚴重時將引發休克;而新冠肺炎引致的肺纖維化,也是免疫過激的結果。有鑑於此,若想找出更有效的抗病毒治療策略,必須深入了解病毒與免疫系統的互動機制。本文主角──巨噬細胞(macrophage)與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即為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入侵的兩種重要白血球。嗜中性白血球,不僅會吞噬入侵者,如果敵人太多,甚至能以「自爆」釋放出網狀遺傳物質(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黏住細菌,再由附著在DNA的酶將其殺死、清除,這個過程稱作嗜中性白血球胞外捕捉(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巨噬細胞,也會吞噬、分解大量的病原體與受感染細胞。當病原體與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才能進入巨噬細胞,而後病原體則被分解成碎片排出。這些碎片會被當作抗原,活化其他種類的白血球。另外,巨噬細胞和受感染的細胞還會分泌細胞激素(cytokine)引起發炎反應,進一步對抗病毒。細胞激素包括干擾素(interferon)、促發炎激素(proinflammatory cytokine)、趨化激素(chemokine)等。干擾素,由受傷的細胞產生,用以警告鄰近健康的細胞,趕緊製造可阻止病毒複製的蛋白質,抑制病毒數量。促發炎激素,會增加血管通透性,讓血液中的白血球可輕易通過血管壁趕往目的地。趨化激素,則吸引更多白血球,召來更多援軍。問題來了!當受感染細胞或巨噬細胞分泌細胞激素,或是嗜中性白血球胞外捕捉,原先是為了擊退病原體,但由於發炎的副作用與白血球無差別攻擊,有時反而造成器官受損或衰竭,甚至導致患者死亡。是否有一種治療方法,可以抑制過度發炎反應,但又不影響免疫系統消滅病原體?2003年起,謝世良開始投入研究,試圖解答這項大哉問。▌創新構想:抑制發炎反應,但不影響免疫力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疫情入侵台灣,其中重症患者出現的肺積水、呼吸困難等症狀,均非肇因於病毒本身,而是免疫過度反應的結果。當肺部細胞受感染出現發炎反應,促發炎激素讓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滲入組織中,即會造成肺積水。再加上蜂擁而來的白血球無差別攻擊受感染或健康肺泡,甚至分泌激素呼喚更多白血球前來,惡性循環之下,可能形成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讓肺泡細胞受到嚴重損害,導致病人呼吸困難、險象環生。然而,SARS冠狀病毒(SARS-CoV)迄今仍沒有特效藥和疫苗,只能將重症患者安置在負壓隔離加護病房,施以「支持性療法」,期盼患者能在良好的照護下熬過自身的細胞激素風暴,等待自己的免疫系統清除病毒。當時,醫學背景出身的謝世良,從深厚的臨床與研究經驗出發,提出一項創新的治療觀念:設法研發一種藥物,可減緩細胞激素風暴,將發炎反應控制在不致命的程度,又不干擾免疫系統清除病毒,將有效降低感染者的死亡率。「現有的類固醇消炎效果很好,但有抗藥性的問題,而且若要完全抑制發炎,也不能沒有細胞激素,因為我們還是需要依靠免疫細胞來對付病原體。」謝世良進一步分析,在細胞分泌的激素裡,促發炎激素跟趨化激素是造成細胞激素風暴的主因;但干擾素不會引起發炎,只抑制病毒複製。因此,研究團隊的具體任務是:如何在抑制促發炎激素及趨化激素的同時,又不至於影響干擾素分泌,藉以避免削弱患者的抵抗力。▌登革出血熱,也源自細胞激素風暴正當謝世良著手啟動研究時,台灣的SARS疫情宣告結束,於是他將戰力火速轉移到同樣會讓免疫系統過度活化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登革病毒分四種血清型別,患者感染過某一血清型的病毒,雖然能對這型病毒終身免疫,對於其他型卻只有短暫免疫力。時間一過,抗體甚至會結合成「病毒-抗體免疫複合體」(virus-antibody immune complexes),讓病毒更容易結合巨噬細胞表面的受體(receptor),進入細胞內部。這種抗體反過來協助病毒入侵的現象,稱作「抗體依賴性增強反應」(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正是登革熱疫苗研發困難的原因。若是無法同時刺激人體產生對抗四型病毒的抗體,痊癒者體內的單一血清型登革病毒抗體,反倒會接應其他血清型病毒進入巨噬細胞內增值擴散,其他巨噬細胞又分泌更多細胞激素,循環之下引發的細胞激素風暴將導致高致死率的登革出血熱或休克症候群。▌細胞激素風暴的關鍵受體:CLEC5A(2008)面對棘手的免疫難題,該如何減緩登革病毒引起的細胞激素風暴?謝世良的第一步是:找出病毒是與巨噬細胞表面何種受體結合,才導致細胞激素風暴。在他著手研究後,注意到一種受體:C型凝集素5A(C-type lectin member 5A, CLEC5A)。「CLEC5A在生化實驗中已證明具有傳遞訊息的功能。因此我推測,CLEC5A很可能跟後續細胞激素分泌有關。」謝世良解釋。第二步,備製CLEC5A的拮抗性單株抗體(antagonistic anti-CLEC5A monoclonal antibody),打在小鼠身上,讓這些抗體搶先占據巨噬細胞的CLEC5A受體位置,阻斷登革病毒感染細胞的路徑。實驗發現,沒有打入這種抗體的對照組小鼠,登革病毒果真引起細胞激素風暴,在發炎、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情況下,出現嚴重的皮下、腸道出血症狀而死亡。實驗組的小鼠被注射抗體後,發炎反應則比較緩和,出血症狀明顯受到抑制。更重要的是,小鼠體內干擾素的分泌機制可正常運作,不受抗體影響。謝世良團隊研發的CLEC5A拮抗性抗體,成功減緩小鼠登革出血熱症狀,又不影響干擾素分泌,將染病小鼠存活率一舉提高到五成,效果比其他免疫治療用的抗體顯著得多。2008年,基於揭開CLEC5A為登革病毒引發細胞激素風暴的關鍵,以及成功製造出有效抗體等重大貢獻,這項研究成果登上科學期刊《自然》,並獲多國新聞媒體報導。其後,謝世良又發現這個機制普遍存在於病毒引發人體的發炎反應中。面對日本腦炎、H1N1、H5N1等流行性感冒病毒,CLEC5A拮抗性單株抗體均能成功提升小鼠的存活率。2017年,他將研究觸角擴及CLEC5A在對抗細菌時的角色,發現比起過去研究焦點「類鐸受體」(Toll-like receptor 2, TLR2),受體CLEC5A是更重要的防衛因子,發表的論文也登上了《自然通訊》期刊。▌登革病毒侵略人體的關鍵細胞:血小板(2019)雖然2008年的研究中,小鼠的登革出血熱已獲得緩和,但五成的存活率彷彿是魔咒,難以再突破,讓他強烈懷疑還有其他免疫細胞或受體參與其中。歷經十餘年的研究,到了2019年,謝世良與陽明大學臨床醫學所博士生宋佩珊終於解開謎底:登革病毒進入人體後,會活化血小板表面的受體C型凝集素2(C-type lectin member 2, CLEC2),促使血小板分泌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直徑小於一、兩百奈米的胞外體(exosomes),以及較大、直徑數百到一千奈米的微泡(microvesicles)。其後,這些胞外囊泡分別會再跟巨噬細胞、嗜中性白血球表面的CLEC5A與TLR2結合。結合後才是災難的開始!巨噬細胞大量分泌細胞激素,引起細胞激素風暴;嗜中性白血球則出現胞外捕捉,釋放出酶跟顆粒,損害周圍細胞。找到登革病毒活化血小板的機制後,接下來該如何阻斷呢?謝世良團隊利用CLEC5A基因剔除鼠施打抗TLR2抗體,同時阻斷體外囊泡與CLEC5A及TLR2受體結合,成功壓制登革病毒引起的免疫過激症狀,小鼠存活率也從50%奇蹟似地提升至90%。本次研究不但揭發登革病毒完整的入侵途徑,並成功找出治療方法,研究成果於2019年再度登上《自然通訊》期刊。第一作者宋珮珊博士生的研究論文獲得相當多的引用次數,2020年《免疫學趨勢》(Trends in Immunology)並以專文推薦這項研究揭開「嗜中性白血球的胞外捕捉乃登革熱感染機制的關鍵」,在在顯示其突破性意義。目前謝世良團隊正積極發展針對CLEC5A以及TLR2的雙特異性抗體(CLEC5A/TLR2 Bispecific antibody),可望於近期驗證阻斷CLEC5A及TLR2受體之效果。因為同時阻斷CLEC5與TLR2兩個受體,能夠有效壓抑病毒引起的過度免疫反應。▌新冠病毒來襲,減緩發炎或可扭轉戰局謝世良提到,實驗室計畫將CLEC5A/TLR2雙特異性抗體,擴及其他病毒感染引起之急性發炎,以及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或類風溼性關節炎。如今新冠肺炎(COVID-19)來襲,除了抗病毒藥物和疫苗,此種減緩發炎反應的治療可能是更及時的救命解方。謝世良實驗室現階段已將過去十餘年所建立的研究平台──包括基因工程製造的巨噬細胞表面受體、細胞融合瘤技術生產的CLEC5A的拮抗性單株抗體,以及基因抑制小鼠等等──全力轉向COVID-19的研究。謝世良指出,病毒基因瞬息萬變,可能很快產生抗藥性;但若找出共同的致病機制,情況就會不一樣了。雖然不同種類的病毒侵入細胞的途徑不盡相同,但觸發免疫細胞的訊息傳遞路程卻大致類似。因此,找出抗體以阻斷病毒與免疫細胞結合,雖然耗時耗力,卻有機會一勞永逸地解決不斷推陳出新的病毒。對前線的醫護來說,當務之急或許是找到能抑制病毒的特效藥;但研究人員的功課,則是想辦法揭開致病原理,尋找一勞永逸的解方。▌一場演講邀約,催生驚人研究成果謝世良多年來的研究成果,源自於18年前的一場演講邀約。當時,SARS疫情延燒,時任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長的蘇益仁,致電邀請謝世良為民眾解說病毒如何引起人體的細胞激素風暴。原本只是為演講做準備,謝世良找資料時意外發現當時科學界對細胞激素了解甚少,於是反倒讓自己從此一頭栽入這塊未知領域。「一通偶然的電話,一個『錯誤』的決定,促成今天的成果。」謝世良打趣地說。但從新穎的構想一路走到擁有具體成果,箇中辛苦不足為外人道。謝世良表示:「只用一句話或半分鐘就能講完的概念,卻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來研發。」像是基因工程製造巨噬細胞表面受體、細胞融合瘤技術生產CLEC5A的拮抗性單株抗體等技術,皆動輒耗時數年、耗費百萬才得以完成。另外,實驗中不可或缺的CLEC2基因抑制小鼠,必須從英國進口胚胎,由研究員充當奶爸照顧幼鼠,長大後再讓小鼠交配,最後才能在實驗中使用。光是備妥足夠的小鼠,就要花上將近一年的時間。謝世良苦笑道:「英國不給成鼠、只賣胚胎,但胚胎必須低溫運送,第一批因為器材漏氣死亡;第二批在機場差點被海關打開檢查,險些因溫度上升導致胚胎受損,幸好有貴人相助,幫忙度過危機。」因想法創新,實驗器材必須獨力想辦法,研究路也走得格外辛苦;但也因為走在最前端,才能有驚人發現。要當第一,去做從來沒有人嘗試過的事,這的確很累人,但流淚撒種、努力耕耘,最後才能歡呼收割。延伸閱讀Chen, S. T., Lin, Y. L., Huang, M. T., Wu, M. F., Cheng, S. C., Lei, H. Y., Lee, C. K., Chiou, T. W., Wong, C. H., & Hsieh, S. L. (2008). CLEC5A is critical for dengue-virus-induced lethal disease. Nature, 453(7195), 672–676.Sung, P. S., & Hsieh, S. L. (2019). CLEC2 and CLEC5A: Pathogenic Host Factors in Acute Viral Infections.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10.Sung, P. S., Huang, T. F., & Hsieh, S. L. (2019).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CLEC2-activated platelets enhance dengue virus-induced lethality via CLEC5A/TLR2.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1).Wu, M. F., Chen, S. T., Yang, A. H., Lin, W. W., Lin, Y. L., Chen, N. J., Tsai, I. S., Li, L., & Hsieh, S. L. (2013). CLEC5A is critical for dengue virus–induced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human macrophages. Blood, 121(1), 95–106.※ 本文摘自《研之有物:見微知著!中研院的21堂生命科學課》。《研之有物:見微知著!中研院的21堂生命科學課》作者: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編輯群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21
-
2021-12-23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小孩做重訓會長不高嗎? 復健科醫師:做對這些動作有6大好處
舉重為台灣在奧運場上帶來許多光榮時刻,健身風氣也越來越盛行,然而發育中的兒童青少年可以從事重量訓練嗎?會不會因為施加過多壓力在骨骼影響生長板的發育,進而導致長不高呢?小孩可以做重訓嗎?討論發育中的孩童能不能做重量訓練之前,要談談什麼是「重量訓練」。很多人想到重量訓練,就聯想到舉重、槓鈴、臥推等等大重量的訓練,但其實重量訓練,或稱「肌力訓練」,泛指所有對肌肉施加力量,讓肌肉主動收縮與其對抗的訓練,包括奧運場上的舉重、健身房的機械式器材,也包括啞鈴、壺鈴及使用彈力帶的阻力訓練。由於孩童的生長板相較於成熟的骨頭較為脆弱,1980年代的觀念是,重量訓練及肌肉收縮對骨骼施加的壓力可能影響生長,而且也不會有額外好處。然而,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告訴我們,只要根據小孩的年紀及承受力設計適合的重量訓練,不僅造成運動傷害的風險很低,也不會對小孩的生長發育有負面影響。專家認為,從7-8歲開始,孩子就可以安全地從事經過專業評估、調整的重量訓練,而重量訓練不僅沒有壞處,還會為孩子帶來額外的好處。家長常想了解的是,舉重是否會影響脊椎的發育,甚至讓孩子長不高?許多研究共同的結論是,舉重作為孩子重量訓練的一環,不僅不會影響發育,還可以改善身體組成、增強心肺耐力。常見的啞鈴及壺鈴只要適度使用,也可以讓孩子得到重量訓練的好處而不影響發育。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從事重量訓練的強度要謹慎拿捏,若孩子可做到的最大重量為RM,訓練的重量建議落在60~80%的RM,可以降低受傷的機率。重訓對小孩的好處現在我們知道,只要小孩從事適合的重量訓練,不僅不會影響生長發育,此外還有下列好處:•降低長大後發生心肺疾病的機率:20年前的大型醫學研究已經告訴我們,早期建立小孩的運動習慣,可以讓孩子長大後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下降,而將重量訓練加入小孩的運動菜單,可以讓運動更多元豐富有趣,小孩也比較不會對單一種類的運動感到厭煩。•減少肥胖:許多醫學研究發現,重量訓練可以改變肥胖兒童青少年的新陳代謝以及身體組成,減少體脂肪的比例。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insulin sensitivity)」,翻成白話文就是讓身體可以更有效率的將血糖代謝掉,不讓過多的血糖堆積成脂肪。•促進骨骼健康:直覺上,我們會擔心重量訓練的壓力傷害骨頭,但其實骨頭是一個活的器官,一直在新陳代謝,適度的重量訓練其實可以幫助骨頭生長、增加骨骼強度、降低成年後骨質疏鬆的風險,此外,重量訓練可以增強肌力,而更強的肌力可以增加對骨頭的刺激,幫助骨頭成長。•提升運動表現:研究顯示,重量訓練可以讓運動的表現更好,包括跳躍高度、跑步速度、平衡穩定度等,對於自信心也會有所提升。•降低運動傷害風險:從事運動確實就有造成運動傷害的風險,但研究顯示有從事重量訓練的孩子,發生運動傷害的機會較低。•幫助小孩長高 重訓幫助小孩長高研究發現,重量訓練不僅不會傷害小孩成長,反而會增加血液中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的濃度,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跟長高有很密切的關係。此外,許多研究顯示,重量訓練後,血液中生長因子的濃度會顯著上升。因此,讓小孩安全地從事重量訓練,可能幫助長高。如何讓小孩安全做重訓?讓小孩安全地從事重量訓練重點在於下面幾個面向:•適當的重量及組數•間隔的休息時間•動作的確實度•合適的運動環境•平衡及協調度訓練•依成長調整訓練內容以下是建議可以讓孩子安全從事的重量訓練•小牛推車:父母抓著孩子雙腳,孩子用手腕撐著自己的體重前進,除了作為重量訓練,更可以作為有趣的遊戲促進親子關係,也加強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核心穩定:孩子背靠瑜伽球,雙手拿啞鈴交替舉起,腰背核心肌群出力穩定身體。強化核心肌群也可輔助矯正孩子的姿勢。•下肢肌力:前腳弓箭步、後腳背靠在椅子上,蹲下2秒再回到原姿勢,做10次再換腳。強化下肢肌力及穩定度。結語跟傳統的認知相反,重量訓練對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不僅無害,反而可以輔助長高,並且在減少肥胖等許多面向都有幫助。要提醒的是,小孩的重量訓練原則跟成人不同,在專業人員的陪伴和評估訓練下,才能讓孩子得到重量訓練的好處且遠離運動傷害。 參考資料Kriström, B., Lundberg, E., Jonsson, B., & Albertsson-Wikland, K. (2014). IGF-1 and Growth Response to Adult Height in a Randomized GH Treatment Trial in Short Non-GH-Deficient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99(8), 2917–2924.Bareket Falk, Alon Eliakim (2003). Resistance training, skeletal muscle and growth. Pediatr Endocrinol Rev,1(2):120-7.Behringer, M., vom Heede, A., Yue, Z., & Mester, J. (2010). 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eta-analysis. PEDIATRICS, 126(5), e1199–e1210.Malina, R. M. (2006). Weight Training in Youth-Growth, Maturation, and Safety: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Clinical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16(6), 478–487.Strong, J. P. (1999). Prevalence and Extent of Atherosclerosi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 From the Pathobi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Atherosclerosis in Youth Study. JAMA, 281(8), 727.Lloyd, R. S., Faigenbaum, A. D., Stone, M. H., Oliver, J. L., Jeffreys, I., Moody, J. A., Brewer, C., Pierce, K. C., McCambridge, T. M., Howard, R., Herrington, L., Hainline, B., Micheli, L. J., Jaques, R., Kraemer, W. J., McBride, M. G., Best, T. M., Chu, D. A., Alvar, B. A., & Myer, G. D. (2013). Position statement on youth resistance training: the 2014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48(7), 498–505.《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資料來源:台灣復健醫學會Instagram台灣復健醫學會Facebook台灣復健醫學會網站
-
2021-12-20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無針頭也能測血糖和打胰島素?糖尿病患不再皮膚處處是傷口!
科學家們一直都在研發讓糖尿病患者無需使用針頭,就能夠測量到體內血糖值的方法,像是使用雷射技術取代針頭,或是用近紅外線掃描技術等等,但是當需要給予胰島素時,仍然必須使用針頭,因此,有沒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血糖監測和胰島素給藥共用一個無針噴頭,都不需要用針刺破皮膚。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物儀器實驗室負責人塔伯納教授(Andrew Taberner)和他的博士學生徐佳麗(Jiali Xu)以及博士後麥基奇研究員(James McKeage),利用無針噴射注射(needle-free jet injection)技術,首次臨床實驗證明,可以從人體皮膚內抽取足夠的血液量,且能準確的偵測血糖值。這種噴射注射技術雖然對讀者來說,比較新鮮,但卻已經是發展良好且相當成熟的一項技術,目前利用高速細小的噴射流體,該實驗室已能將藥物輸送進入體內(delivery),這次實驗又再證明,同一個噴頭,也可以用來採集血液(collection)。此項研究成果已在2021年11月10日發表於《糖尿病科學與技術雜誌》的國際期刊上,同時也放上奧克蘭大學官網,於是引起各大媒體的注意。以現況而言,糖尿病患者每天在家監測血糖值,最常使用的簡易方法,是由美國國家技術與創新獎章獲得者 - 海勒教授(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所發明的,後由亞培公司利用他的專利,開發出手指驗血糖機,推上市場後,獲得了廣泛的接受。此方法是通過一根細針先刺破手指尖,藉以釋放只需要一隻蚊子叮咬我們時所吸取血液的1/8,然後用測試紙片來收集血液,當試紙插入血糖機後,就可以讀取血糖值,相當方便(圖1)。而指尖確實是血液採樣的首選部位,因為它們有高密度的血管,但是指尖也非常敏感,細針刺入時會有疼痛感,且有皮膚傷口,況且糖友本身皮膚彈性就很差,癒合能力弱,時間久了就會有很多小黑點,當然定期重複不斷的“刺痛”,除了不舒服,也會有感染的風險,因此科學家們期望為糖尿病患者開發出無針血液監測方法。由於噴射注射技術一直是奧克蘭大學生物儀器實驗室多年來研究的主題,其中包括開發藥物噴射注射器,用於注射胰島素、尼古丁和牙科治療時的局部麻醉劑,該團隊此次進一步證明該技術除了用於注射外,還可以用來提取,也就是用少量無害的生理食鹽水率先噴射刺穿皮膚,然後噴頭的鹽水用盡後,就會回吸出極微量的血液在噴頭內,而這就足以準確測量葡萄糖的濃度。此次的臨床試驗,總共招募了 20 名的健康參與者,他們每個人貢獻出四個指尖,每個指尖分別隨意接受了刺血針(標準針)或三個不同形狀和大小噴嘴的噴射注射器來提取血液,參與者在被遮蔽雙眼的情況下,單憑感覺來分辨疼痛,同時必須在採血後的 24 小時內,完成問卷調查,藉以評估四根指尖的疼痛感、腫脹感或瘀傷的程度(每個指尖所相對應的不同採血工具,參與者並不知道)。結果顯示,噴嘴的形狀可以影響提取血液的數量,例如:“槽”形噴嘴(slot-shaped)比圓形噴嘴(circle-shaped)可以提取較多的血液。另外,噴射式提血確實比標準刺血針,來得比較不疼,甚至有些情況下,根本不痛。不過,本次臨床實驗更加重要的目標是:噴射式提取血液的方法,是否能準確的監測血糖值,結果和傳統刺血針相比較後,答案是肯定的,令人驚喜。當然,如果糖尿病患們知道,每次採血時,噴射注射方式並沒有用針刺破你的皮膚時,肯定會比較傾向使用這種噴射方式的血糖監測方法。塔伯納教授自信地向媒體說,奧克蘭大學目前的噴射注射技術,是同時具有輸送藥物和抽取血液的能力,世界上還沒有其他的噴射注射技術能夠做到這一點。他們確實是花了多年的時間,和無針注射技術進行了一場漫長的角力賽,最後才成功,接著就是想將這項技術商業化,相信也需要投入大量的心力,但塔伯納教授心中追求的是,一個更完美的終極目標 --- 那就是開發出一個無針的可吸血,又可以給藥的血糖/胰島素合併儀,這將允許糖尿病患血液採樣和胰島素注射均使用同一台儀器,同一個噴頭。這對改善人類醫療保健將做出重大貢獻,尤其是在糖尿病管理方面。除了間歇式每隔一段時間採血,來量測每個瞬間的血糖值外。也有科學家發展出連續式血糖監控系統,這種系統一經埋入皮下,就能獲得連續的血糖數值,來達到更佳穩定控制血糖的目標,其主要原理是使用一個硬幣大小的感應器(sensor)直接貼附在皮膚上,感應器裡面使用一根軟管細針植入皮下,用來測量皮下的組織間液內的葡萄糖,之後,透過酵素的代謝去計算葡萄糖濃度,再用公式去推算出血糖數值,但這仍需要刺入皮膚造成創傷,而且細針(探針)需要定期更換,目前市面上最長可以連續監測三個月,當同時搭配另一台胰島素自動注射系統後(身上需埋入另一個針頭),就等同是一台模擬的人工胰臟(圖2)。科學每天都進步神速,你認為哪一個比較理想呢? 間歇式無針頭採血/胰島素注射合併儀,或是,二根針分別埋在不同區域的皮下,但針頭仍需要定期更換。Journal Reference:1.Jiali Xu, James W. McKeage, Bryan P. Ruddy, Poul M. F. Nielsen, Andrew J. Taberner. Jet-Induced Blood Release From Human Fingertips: A Single-Blind,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193229682110538 DOI: 10.1177/19322968211053895
-
2021-12-07 新聞.元氣新聞
全國前廿「科學家」臨床醫師榜行榜出爐 台大無愧龍頭
近日史丹佛大學專家透過「Scopus」論文影響力數據,發布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台灣共1479位科學家上榜,大多數屬於工程、資訊與通訊技術專家,但臨床醫學也有不錯的表現,共241位。元氣網取得資料後,扣除從事基礎研究者,列出一般人可能較關切的,前廿位臨床醫師榜行榜,發現研究領域以肝病及精神科居多,高齡醫學也占有一席之地。國內前廿位排名的臨床醫師,主要依照史丹佛大學公布檔案中「rank(all citations, based on composite score)」,發布論文時間為1960年到2020年間,把所有生醫與臨床醫學領域專家排名,去除從事做基礎研究、未有臨床看診的專家,主要針對臨床醫師的排名。排名第一的是台大醫師薛博仁,主要領域是感染症醫學,全球排名第5620,最近退休後到中國醫藥大學,擔任檢驗醫學中心副院長,近一兩年參與指揮中心防疫研究;排名第二是高齡醫學專家、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前主任、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全球排名第8336;第三名是台大新陳代謝科專家曾慶孝,全球名第8878。前廿名以台大醫師上榜最多,還有台大癌醫中心,其次是台北榮總、長庚、花蓮慈濟、高醫大與中醫大、高雄榮總皆有醫師榜上有名。排名第五為國內肝炎權威、台大教授高嘉宏表示,台大入榜醫師較多,關鍵在該院研究根基深厚、院方大力支持,加上門診及住院患者眾多,有助於研究計畫收案;多年來,在感染重症、肺癌、肝病、腫瘤、精神等疾病研究領域深耕,細水長流,才能有如此傑出的表現,在論文發表上,質量並重,被眾多國際學者認可、引用。排名評分方式依照論文數、作者序與引用狀況等綜合評分。以研究領域來看,台灣的腸胃科肝病研究跟精神科較強,其他除了高齡醫學,還有腫瘤科,如台大癌醫中心院長楊志新、台大授鄭安理;骨科則有長庚體系教授王清貞、花蓮慈濟則是泌尿科教授專家郭漢崇。排名高居台灣第二的陳亮恭表示,很高興過去的努力被看見,但排名高低與評分方式有很大關係,不會特別在意,排名只是研究生涯的一個過程,比較在意台灣的高齡研究能持續開展,吸引更多人來從事這相對冷門但極為重要的研究。根據史丹佛大學發布,台灣最具影響力排名前2%研究人員,在全球排名20個主學科中,我入榜學科共17個,來自工程與資通訊、臨床醫學、致能與策略技術共1042位,占入榜人數七成;社會科學、經濟與商管領域上榜學者共44位。在全球排名中,台灣名列44。最有影響力的前2%科學家中最多來自美國,其次是英國,接下來是德國,日本排名第五,韓國排名第十七台灣排名第十九。但若以國家人口數來看,韓國人口數約為台灣兩倍,日本人口則約台灣五倍,校正人口數後,台灣表現優於韓國,與日本相當。這項排名,由史丹佛大學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團隊、Kevin W. Boyack與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總監Jeroen Baas合作發布,第一版於2019年8月發布於國際期刊,隔年2020年10月發布第二版,本次發布2021年版本,資料來源與擷取時間為Scopus資料庫2021年8月,統計數據時間範圍為1960至2020年。榜單數據以總引用次數、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Schreiber Hm-index、單獨作者、單獨或者第一作者,以及單獨、第一或者最後作者的文章引用次數等六種關鍵指標進行評分。分析團隊從近800萬名科學家中,遴選出世界排名前2%,涵蓋應用科學、健康科學、自然科學、經濟與社會科學、藝術與人文五大面向,排名分為20個主學科和176個子領域,不同於過去較常見的全球18萬名高被引用學者榜。
-
2021-11-23 該看哪科.感染科
四價疫苗不夠用!腦脊髓膜炎嬰幼兒死亡率達四成
新冠疫苗疫情趨緩,潛在流行性感染性仍虎視眈眈,醫師提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多好發在入冬之際,有近三成感染者為嬰幼兒,致死率高達40%,現有四價疫苗未必足以因應,但明年一月預計將有B型腦脊髓膜炎疫苗可施打,為預防兒童重症超前部署。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馬偕兒童醫院醫師邱南昌指出,全球每年250萬遭受腦膜炎危害,有23萬人因腦膜炎死亡,台灣每年約有十來位個案病發個案,感染後早期症狀跟流感、感冒相似不易察覺,在11月入冬到隔年4月期間要特別小心。根據台灣流行病學調查,國人每十位有一位無症狀帶菌者,且會透過鼻咽喉分泌物、飛沫和家庭接觸者傳染,他指出,在嚴重惡化下,在24小時內會從發燒頭痛、噁心嘔吐,轉而出現頸部僵硬、出血性紅疹等,最後導致敗血症、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指出,民眾認知新冠肺炎近五成感染者為50歲以上族群,且年紀越大,重症機率越高,但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有近三成為4歲以下嬰幼兒,因抵抗力弱,被感染機會較常人多500至800倍,重症死亡比例可達四成。他表示,嬰兒若感染後,每三位倖存者中有一位會出現長期併發症,如腦性麻痺、智力損傷、聽力喪失、抽蓄癲癇、腎衰竭、引發截肢等,現階段二個月嬰幼兒可以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避免重症及死亡。邱南昌指出,國內現行的四價疫苗對A、C、Y和W- 135型等四型腦脊髓膜炎有效,但對於歐美、台灣最大宗的B型腦脊髓膜炎效果有限,「B型疫苗研發難度高,但經過國內實驗、食藥署查廠審核之下,國內預計明年一月可望上市使用。」同時他也呼籲,新冠疫情趨緩後,最擔心其它病毒的反撲,目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四價疫苗,僅能在旅遊門診施打,但好比英國、澳洲都已經將各血清型的疫苗,列入幼兒常規接種項目中,盼台灣引進B型疫苗後,也能公費接種。紀鑫提醒,有五大風險族群須接種疫苗或提高警覺,如前往腦脊隨膜炎盛行率高的國家旅行、先天無脾臟或切除脾臟者、HIV感染者或免疫缺損者,還有嬰幼兒或軍營等群聚生活者。此外若嬰幼兒出現發燒、嘔吐、躁動不安、活動力差等症狀,成人出現劇烈頭痛、高燒不退、噁心嘔吐、神智不清,都須要盡快就醫觀察,平時也應該維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長時間處於密閉空間或接觸呼吸症狀患者,或接種疫苗,提升自我保護力。
-
2021-10-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徵召日記12/那一絲絲甜……平撫壓力與想家的苦悶
說起來頗難為情,徵召期間我可以忍受酷熱、壓力、戳鼻子等種種磨練,但唯一就是「想家」這關過不了。為了減少病毒傳染風險,我選擇暫時離家「自我隔離」:自費住在篩檢站附近的商務旅館,一個人上下班、吃飯、看電視,大部分時間獨自躲在房間裡,放假時只敢在附近走走,整整40多天沒回家,覺得自己好像一座孤島。想家怎麼辦?「忍耐一下囉!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原本以為勞累過度可以忘記思念孤單,結果第一周支援結束,我看著描寫失智長輩的紀錄片,沒來由地放聲大哭、無法停止,想家的情緒一時排山倒海而來,擋也擋不住。隔天我不好意思地問護理師學姊,想家怎麼辦?「忍耐一下囉!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學姊C說完就轉身拿著抹布去擦玻璃。6月中旬三級警戒期間,在家工作、線上學習,全家人待在一起的時間變多了。可是,有一群人必須離家工作,像防疫第一線的醫護警消人員,不少人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見到親愛的家人。有時是自願的,像出現感冒、咳嗽症狀,或家裡有5歲以下小小孩,擔心家人被感染暫住外面;也有令人遺憾的誤解,譬如街坊鄰居認為醫院回來的人不乾淨,會指指點點的,因此同住家人只好請他們暫時不要回家。說不出口的想念,轉化為充滿感激的話語。我很少聽到身旁的醫護人員說想念,最常聽到的是「還好」跟「幸好」有誰誰誰幫忙照顧,像「我先生很細心」、「幸好有我婆婆幫忙」、「我把孩子送回太太娘家給岳母照顧」等充滿感謝的話。即使可以回家,不少醫護人員還是小心翼翼,或回家直接躲進房間不出來,減少跟其他家人接觸。50多歲的資深護理師L,本身患有氣喘、高血壓等慢性病,身體狀況不大好,可是她一有空就排支援篩檢站,「兒子的女朋友來家裡,我會盡量躲在房間不要出來走動。別人的孩子啊,萬一被我感染怎麼辦?」她不擔心自己被感染有多危險,就記掛著不要感染給家人朋友。更衣室裡,不時傳來與家人視訊的甜軟聲音。醫護人員在工作上獨立、剛強、沉著應戰,一卸下裝備,藏不住的思念全露了餡。更衣室裡,常常聽到用甜軟語氣跟先生、孩子視訊的聲音,或是開心分享孩子照片,也有人拿著剛買的玩具車嘆口氣說,孩子就是跟爸爸比較親,跟自己不親,「我就是要輪班沒時間陪小孩啊!只好拿玩具賄賂他。」32歲的護理師W帶點無奈地說。來自多方的愛心食物,舒緩壓力與孤單。幸好,有那麽一絲絲甜,能稍稍安撫想家的心。譬如每天都有愛心人士送熱騰騰的便當、飲料或甜點蛋糕,也有地方小農送來又大又漂亮的芒果、奇異果,以及貼在便當盒上、塑膠袋上的暖心加油紙條。我喜歡下午捧著萬華有名的仙草冰,加點鮮奶,古溜古溜吞進肚裡,暑意全消。有時我們也會分享各自在外面買的豆花及蛋糕,讓微微的甜寬慰壓力及孤單的情緒,這時好像也不必擔心會發胖,因為平常已經消耗夠多體力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