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NGS
共找到
576
筆 文章
-
-
2020-11-05 養生.聰明飲食
炒青菜是招牌菜色之一?為何台灣料理大多是用水煮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台灣菜的文化史》,作者陳玉箴】菜餚的特色除了來自食物內容本身之外,調味料的使用以及烹調方式更是構成味覺差異的重要因素,儘管味覺、口感十分隱微難以具體形容,但從烹調方式與調味料的差別,可進一步探究「台灣味」之味覺記憶的構成。烹調方式烹調方式受到廚具、燃料與食用油等因素的影響,烹飪器具、食用油等要素的演變也勢必改變餐桌上的菜餚與其味道。在烹飪器具方面,儘管今日人們都十分熟悉瓦斯爐、電鍋等電器設備的使用,然而這些廚具是在1960年代之後才逐漸普遍,在此之前,台灣一般廚房裡的設備仍以須生火的灶與火爐(烘爐)為主,並以木柴、煤炭、木炭、作物秸稈等為燃料,每次烹煮時均需引火點柴再行炊事。曾品滄對清代台灣燃料的研究指出,燃料使用因各家戶從事的生業差異與地理區域而有不同,農業人口以作物秸稈為主要燃料,非農業人口多使用柴薪、木炭。南部因有廣大甘蔗田,燃料仰賴蔗葉、蔗粕,所使用的木炭則以龍眼炭、九芎炭為主,北部地區則較常使用稻草與相思炭。 即使到了1950年代,灶與火爐仍是重要的烹飪器具,作家林海音在1950年前後的文章就常提到自己生活的景況及燃料的選擇,例如,她寫到自己如何用煤球生火:「每天烏煙瘴氣的燒那煤球爐;先把一團報紙幾根竹篦點燃,投入幾塊相思炭,再把煤球放下去,然後搧呀搧呀搧呀,煮了稀飯煮乾飯、炒菜燉肉、泡茶洗澡,全靠這一爐火。」 除了煤球外,林海音還用過酒精、炭丸、熟煤等各種燃料,其中熟煤雖便宜卻很難生火,用遍各種燃料後她認為最好用的就是相思木炭。 烹飪器具對於烹調方式有直接的影響。以灶與烘爐此二烹飪設備而言,在節省燃料的考量下,煮與炒是較常見的烹調方式,尤其為了節省食用油,經常採取單純水煮。例如青菜最常見作法為水煮及油炒,若以水煮,煮熟後會拌鹽、醬油或蒜吃,有豬油時才偶爾加一小匙來拌燙青菜或拌飯食用。在「炒」法上,常見作法是在鍋中以少許油加入蔥、蒜片「芡芳」(khiàn-phang,即爆香),再加入主材料,並常加入碎肉、魚乾、蝦皮、菇類等一同拌炒以增加香氣與營養,同時民間也認為有消毒、預防疾病的功效。不過,由於食用油與醬油對許多家庭而言均需購買,因此在用量上十分儉省。這樣的烹飪法或許在台灣覺得很普通,是至今一般家庭菜餚常見的烹調方式,但與其他地區相較卻有其特色。以歐洲國家來說,青菜多製作成沙拉或燉煮,在鄰近的日本,「炒青菜」常被台灣料理屋列為招牌菜色之一。從食材、食用油的原料與用量到烹飪器具與烹飪法,這些往往是形塑地方飲食特色與差異的重要因素。除了煮、炒以外,偶爾也會使用「煎」法與燉、滷,「煎」大多使用在魚的烹飪,燉、滷則在需煮較多量菜餚時會使用。由於油脂不便宜,即使採取「煎」法,烹飪用油仍盡量節省,僅運用有限的食用油以增添食物香氣、補充油脂。同時在節省油脂的考量下,煎魚時經常會煎至半熟時即加入少量水與醬油,再煮至全熟,此種作法稱為「半煎煮」,可說是台灣民間,尤其是西部沿海與澎湖均常見的魚類烹調方式。整體說來,台人烹飪時的用油量並不多,日常家庭最常見的調理法包括:煮、炒、煎、𤉙(kûn,放在水裡長時間煮)、煠(sa̍h,水煮)、燙,其次是煎、炊、烘(hang,即「烤」)、炕(khòng,用慢火煮,亦寫作「焢」)等,大多都是不同形式的水煮法,宴席菜餚的料理法才會採用較多其他烹飪方式。 國分直一記錄了日治後期台北盆地內閩南人農家「灶腳間」的形貌,可一窺當時廚房的型態。該圖顯示,廚房中間占據最大空間的,就是以紅磚或土角砌成的灶,灶上有鐵鍋,灶旁有水槽,但水大多取自井水,烹飪者在灶台上處理食材,另有小型烘爐,牆角有作為燃料的稻草、木柴。牆上掛著菜刀、刀砧、煎匙等烹飪器具,靠牆處有碗櫥、菜櫥,飯桌與長板凳就在旁邊,廚房空間很大,同時也是用餐的地方。 常在日治末期雜誌《民俗臺灣》以本名或「川原瑞源」之名發表台灣食生活相關文章的王瑞成,進一步說明了因應「灶」的特性而發展出的烹飪方式:為了充分利用燃料,會依火力階段來運用不同的烹飪法,第一階段剛生火時,先煮飯或粥;第二階段火力旺盛期,迅速地燙青菜後加點油炒菜;第三階段較弱的火用來蒸煮;餘火可用來加熱剩菜、煮豬飼料等;最後注入水,灶的餘溫會讓水略溫,適合用來洗滌器具。這樣的方式充分運用各種生活資源,也說明了地方的菜餚往往反映了烹飪器具與食用油等物質環境的限制。相對而言,「炸」的烹飪方式較為少見,只在節慶等特殊場合才會使用。因為油炸食物耗費較多的食用油,王瑞成即指出,從廚房烹飪器具來看,一般家庭的大鍋不易控制火候、不適合油炸,很少有油炸器具「密勺」(油勺)、「漏勺」等,且從家庭食譜看來也很少油炸菜餚,凡此種種均說明油炸食物在平日之少見。 然而,這不表示台人不喜油炸食物,相反地,在宴席或辦桌時,爆肉、炸丸子等就是十分受歡迎的菜餚,且因其無湯水容易攜帶,常給賓客作為歸途上的糧食。換言之,油炸食物在台灣傳統飲食文化中較不屬家庭日常飲食,反而較接近公眾展演層次的宴席菜,油炸食物的珍稀性使之成為適合作為招待、餽贈的佳餚(cuisine),而非日常食物,也賦予了此類油炸食物較高的社會交換意涵。油炸食物的珍稀性,與食用油的來源密切相關。台灣人常用的食用油包括植物性的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茶油等,由黑、白芝麻製成的麻油與香油則較少使用,多用在特殊菜餚,例如坐月子吃的麻油雞。因為平日肉類難得攝取,動物性的油脂也顯得格外珍貴,尤其是豬油,將豬油炸油後的豬油渣(油粕)可以用來炒青菜、拌飯或直接吃。從食用油與烹調法看來,由於食用油具有相當的經濟價值,且非一般家庭容易自製,使用油量多的油炸類食物也就被賦予較高的經濟價值,甚至可用以進行餽贈等社會交換。若將上述家常食物的烹調法與《臺灣料理之琹》一書內所載的烹調法相對照,可看出更清楚的差別。《臺灣料理之琹》所介紹的多為酒樓中的菜餚,將酒樓中常見「台灣料理」的主要烹飪方法分為六種:湯、勾芡、炒、炸、蒸、煮,湯類如八寶鴨、麵線湯、清湯鮑魚、清湯參、清湯鱉、蟳丸、肉丸湯等,作法從繁複到簡單均有,也有杏仁湯、蓮子湯等甜湯類;勾芡類的菜餚如蟳底魚翅、桔汁蝦、紅燒鱉;炒類如炒肉片、炒肚尖、炒雞蔥;炸類如油酥餃、燒肉炮、燒蝦丸;蒸的例子如鹽包(以豬肉、麵粉為主料製成的肉包)、雞卵糕;煮的作法有芥辣雞、白片蟳等。這六種烹飪法中,較耗費食用油或燃料的「炸」與「蒸」法在一般家庭中不常見,勾芡類也是多出現在宴席菜而非日常菜餚,換言之,從烹飪法也可看出家常菜與宴客菜二者間的區辨性。
-
2020-11-04 養生.聰明飲食
明明熱量攝取足夠,卻越吃精神越渙散?營養師:關鍵是這3大營養素要均衡攝取
關心體重或健康的人或多或少曾透過體脂計、網路公式、表格查詢等方法,估算過自己每天可攝取多少熱量﹝即俗稱的新陳代謝﹞。大體上,一般成年女性和銀髮族一天可攝取的熱量約在1600大卡左右,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每天只要從飲食中攝取到這麼多熱量就好了呢?答案是「否」! 熱量吃夠,不代表吃得營養! 我們從食物中可獲得兩類物質:熱量及營養素。熱量就是俗稱的卡路里,它是提供我們全身40兆細胞運轉的能源;營養素則包括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它們是細胞能汰舊換新、維持機能運轉,及讓細胞間彼此能更好地協調的物質。 若以汽車來打比喻,熱量好比汽油,讓汽車可以跑得動;營養素則好比引擎機油、煞車油、變速箱油、引擎冷卻水、電瓶水等能讓車子能跑得更順暢、更快,讓汽車的各種機能得以完全發揮、甚至高效運轉的東西。 所以,攝取身體所需的足夠熱量,只代表能維持你的體重。﹝攝取量=消耗量→體重維持﹞。至於你的體能和精力狀態;大腦思緒、反應力以及各種生理機能是否順暢;身體健康狀況是否良好,則取決於你從食物中所獲得的營養是否足夠供應身體的需求。﹝參考下圖﹞ 圖片來源:營養師Stella 怎麼吃,營養才均衡? 所以我們在攝取食物時,不只要關心它的熱量,更要重視其中所含的營養,俗話說We are what we eat﹝人如其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吃的食物好壞真的會影響你的體能、精力、情緒、生活品質與健康。 那麼,我們到底要怎麼吃,才能確保自己能從飲食中獲得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呢?答案是將你所要吃的熱量依照「均衡營養」的比例,分配到各類食物中,亦即每日從飲食中均衡攝取「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水果類」、「蔬菜類」和「油脂與堅果種子類」這六大類食物。 至於要如何做呢?首先你要將熱量依照均衡營養的比例換算出醣類、蛋白質和脂肪各需要吃多少。根據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三大營養素分配比例,醣類﹝碳水化合物﹞應該佔總熱量的50-60%、蛋白質10-20%、脂質20-30%。 所以要先把你所攝取的熱量依照上述比例來分配,以確保飲食營養的均衡。由於醣類、蛋白質每公克可提供4大卡熱量,脂肪可提供9大卡熱量,所以只要將你應該攝取的熱量乘以上述醣類/蛋白質/脂肪的佔比,再除以其每公克所能提供的熱量就可換算出醣類、蛋白質和脂肪各該吃多少了。 以1600大卡為例,若採蛋白質15%、脂肪30%、醣類55%來分配的話,那麼三大營養素的量為: 蛋白質:(1600大卡×15%)/4=60公克 脂肪:(1600大卡×30%)/9=53公克 醣類:(1600大卡×55%)/4=220公克 依照上述方法,你可以計算出每天所需攝取的醣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量,但想要營養均衡,你還需要廣泛攝取六大類食物。由於每一類的食物三大營養素含量各不相同,例如,主食類只含有醣類和蛋白質,每份主食含15公克醣類、2公克蛋白質、熱量為70大卡;肉類只含有蛋白質和脂肪,每份肉類含7公克蛋白質、5公克脂肪、熱量為75大卡,以此類推。 所以依照各類食物三大營養素含量的不同,我們可將上面計算出來的醣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量分配到「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水果類」、「蔬菜類」和「油脂與堅果種子類」這六大類食物中﹝參考下圖﹞。 圖片來源:營養師Stella 只要依照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份量去攝取各類食物,就可確保我們飲食的營養均衡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所以,不管是台灣或世界各國政府都是透過「份量」概念來教導民眾飲食該怎麼吃、各種類的食物又該吃多少,例如「飲食金字塔」、「我的餐盤」等飲食指南。 責任編輯:張凱涵 核稿編輯:洪婉恬 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少吃麵包,就是預防骨鬆第一步!害你發炎又流失肌肉,骨科醫師眼裡的3大NG飲食 不必節食!姿勢對了,99%的贅肉自動消失,2週就瘦13公斤
-
2020-11-02 科別.骨科.復健
自己的腳麻自己救!骨科名醫朱家宏:一張表揪出6大潛藏疾病
每當病人帶著真摯的神情問我:「醫生,我腳會麻,是不是血路不通?」我只能微笑以對......,因為現代醫學上並沒有「血路不通」這個名詞,之所以會讓腳產生麻痺感,約可歸因為兩大問題:血管障礙或神經障礙。究竟,哪些問題會讓我們感到腳麻?「血管障礙」引起的血路不通◆糖尿病:在足踝專科的領域裡,因為血管問題造成腳麻症狀,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病患者極容易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下,就像是在沙漠中缺乏雨水一般,引發微血管病變,而有麻的感覺。糖尿病會促進血管的老化進而引起動脈硬化,脂肪混合著平滑細胞及鈣堆積在血管內壁,造成心血管疾病與周邊血管症狀如間歇跛行、足部潰瘍等疾病。為延後病況惡化,需積極控制血糖、治療高血脂、戒菸、飲食控制、多做足部運動來防止腳受傷。◆動脈硬化:雖然在臨床上,病人會因為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引發動脈硬化阻塞到腳的機率很小,但「腳中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也有病例是因為創傷引發「急性動脈血管阻塞」,這時就必須在黃金八小時內設法將動脈血管疏通,一旦錯過,將使足部組織壞死,面臨截肢的痛苦。◆ 靜脈栓塞:最常見的是深部靜脈阻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艙症候群」,腿部因為長時間坐著無法伸曲,容易造成深度靜脈血栓,症狀輕者發生下肢水腫,重者則因為這些血栓塊會順著血流跑到肺部,阻塞肺部血管造成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難,甚至中風或死亡。不過這類症狀的知覺較不一樣,比較屬於「腳脹」的感受,而不是「腳麻」。「神經障礙」引起的血路不通除了血管障礙引起腳麻的問題外,事實上,神經系統掌管人體的知覺,當然與此症狀有更緊密的相關性,從神經系統的角度來看,區分為兩種:◆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由腦及脊髓組成,所以引發腳麻情況的病徵,最常見的包括「椎間盤突出」和「椎管狹窄症」兩種,一旦確認病人腳麻的起因是由中樞神經障礙引起時,我們都會將其轉介至脊椎外科,讓專業醫師對症治療。◆周邊神經系統這類神經障礙所呈現的狀況又大不相同:糖尿病足周邊神經病變:這種狀況是比較沒有辦法治癒的,屬於整體性的內科疾病,只能靠自己控制血糖、定期回診檢查。跗管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這是屬於足踝專科的領域,許多人都對它認識不深,很容易被誤診為足底筋膜炎或蹠痛。我曾在網路上看過美國一位病人的經驗談,這位病人原本腳盤會痛、不舒服,看骨科醫生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猛打類固醇,無效;另一位骨科醫師告訴他純粹是疲勞或發炎。這位老兄前後花了十個多月,才真正找到問題是「跗管症候群」,手術處理後痊癒,腳不再麻痛。看到這位老兄的分享,令我相當感慨:試想在醫療先進的美國,都必須花這麼長的時間才能找出真正病因,對症下藥,更不用說在台灣,大家對足踝的認識還處在渾沌不明的狀態,相信這類病人被誤診的比率會更高,一定有許多病人流浪許久,迄今都還不能診斷出正確的問題。所以我想針對這部份和各位多分享一些觀念。跗管症候群的原理,在於脛神經(tibia nerve)通過踝關節內側下方到腳的時候,有一個管狀通道常因為外傷腫脹、腫瘤壓迫或天生體質較窄小,而造成神經傳導受阻。這時候患者就會感到足部麻痛。關鍵是麻痛的位置,只會發生在腳底及腳盤內側等遠端神經分佈的地方,部位非常明確,不會有大腿、小腿都麻的情況產生。此外,只要輕輕敲擊內側踝關節下方、脛神經通過的地方,病患若有一種類似電流通過的感覺,產生麻痛、灼熱感,就可能是「跗管症候群」。整體而言,許多附管症候群的問題屬於原發性,找不到成因,但也有可能會因為受傷,造成跗管部位纖維化或腫脹;或是剛好在那裡長出痛風石被壓到;或是腱鞘囊腫剛好長在該部位壓迫到;或是因為足跟骨癒合症造成內後側突出,繼而壓到跗管;甚至因為扁平足......,必須深入探究其真正發生的原因。我要強調的是,跗管症候群是可以利用手術來對神經減壓治療的,主要關鍵在於能否正確診斷出問題,如果只是短期腫脹,有時不開刀亦可獲得良好改善。腳麻原因複雜,忠實描述最重要由於造成腳麻的原因很複雜,病人經常到處尋尋覓覓,在內科、神經科、復健科、骨科、國術館、中醫......之間流浪。希望這些因腳麻找尋醫師的病人,能先具備正確的觀念:「血路不通」不是個病名。因為每一種血路不通都有其不同的感覺,也都有不同的原因,病人應該要試著和醫師具體說明腳麻的型態與位置,因為專業醫師要透過病患的完整描述,才能夠比較精確地診斷。以下表格只是初步的分類,協助各位在檢視自己狀況時,可以更完整地陳述給醫師參考,下次看診時千萬不要再籠統地問醫師:「我這是血路不通嗎?」因為在這個看似簡單名詞的背後卻隱含著複雜的成因,大家只要能盡可能忠實完整描述,至於複雜的病症就交給專業醫師來做最後診斷。書籍介紹自書名:己的腳痛自己救:足踝專科名醫教你遠離痛風、凍甲、腳麻、拇趾外翻、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作者:朱家宏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12/25作者簡介/朱家宏▌為台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足踝關節外科進修,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聖瑪麗醫院足踝外科進修。▌現任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秀傳醫院、林新醫院兼任手術醫師。▌曾任台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東海大學講師。▌專長:足踝外科、創傷外科、下肢複雜骨折、關節重建、運動醫學。延伸閱讀: 少吃麵包,就是預防骨鬆第一步!害你發炎又流失肌肉,骨科醫師眼裡的3大NG飲食
-
2020-11-0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天冷吃羊肉爐進補? 中醫師眼裡的NG飲食習慣...吃多會上火
近期早晚溫差越變越大,身體易著涼,鼻過敏、上呼吸道感染、腸胃腹瀉等秋季好發的疾病紛紛出籠。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提醒民眾,不只要小心著涼感冒,也要小心腸胃著涼,最好不要再喝冰水冰飲,而身體要進補,可以慢慢採取冬天進補的方式,但天氣不冷就要降低補藥的分量,以降低熱性。 忽冷忽熱 鼻過敏、搔癢患者變多張煒東說,這幾年來天氣的忽冷忽熱越來越嚴重,一天之內溫差變化更大,所以,很多疾病會在不相應的季節發生,簡單來說,往年冬季搔癢症的患者,今年在秋天就開始有些微的症狀出現,而往年秋天幾乎沒有中暑的案例,今年秋天也出現了,所以今後要注意的不單是節氣的問題,還要留意溫差所造成的身體狀況。張煒東表示,在最近門診有很多民眾因鼻過敏、上呼吸道感染感染而求診,因為早晚變冷,水氣凝結成露,而白天一樣高溫,因此空氣中的水分更少,更乾燥,古人稱為「秋燥」,當呼吸道的黏膜變乾燥後,抵抗力降低,容易發生過敏的發炎反應,也因為白天溫度仍然很高,導致許多人在入睡時,冷氣的溫度仍然設定在之前一樣的溫度才有辦法入眠,但是在半夜時溫度轉涼,這時就很容易著涼,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等風寒情況。張煒東說,天氣無法改變,但可從行為改變,像是晚上將冷氣溫度調高,電扇也不要對著身體吹,這可以減少著涼的機會,而溫度變低也會讓四肢末梢的循環變差,所以晚上調高冷氣溫度,也可以減少關節痠痛或舊傷發作,或是肌肉僵硬不慎拉傷,最近腰頸扭傷的人也不少。另外,秋天戴口罩是很好的保護措施,可保濕與防止飛沫傳染。 涼性食物少吃 滋陰潤燥的食物為主張煒東指出,秋季好發的疾病還有腸胃腹瀉,通常是因為夏天吃太多冰品導致腸胃功能不佳,天氣一冷就讓腸胃系統著涼,還有人到了秋天還是繼續喝冷飲,繼續吃涼性的西瓜、苦瓜等瓜果類食物,而涼性食物會讓胃腸功能出現問題,造成腹痛腹瀉的情況,古人說「秋瓜壞肚」就是指這個。另外,有人不吃冰涼食物,也是腸胃不適,有可能是睡覺時踢被掀肚等情況導致風寒侵襲。張煒東說,溫差變化大時,身體對環境的反應和肝的協調功能有關。中醫說,肝主疏泄,主調達,所以在秋天季節變化時,有些人會覺得昏昏欲睡,整天提不起勁,這就是肝的協調功能較差,可以吃點牛排、牛肉湯、豬肝等補血食物來提高身體應對的能力。人的反應能力變慢,很容易有意外的發生,所以古人才說秋天是「多事之秋」。張煒東表示,當發現睡醒後還是很疲倦,那就表示身體已經受天氣的影響,在秋燥的食療方面,以滋陰潤燥的食物為主,如蓮藕、燕窩、銀耳、蜂蜜、梨等可以滋潤水分又不會過度寒涼的食物為主。也可以加強運動的質和量,從運動去加強改善循環。 秋天進補別太強 羊肉爐這樣吃剛剛好張煒東也提醒喜歡進補的民眾,在中秋之後的補養,可以慢慢採取冬天進補的方式,但是進補量不要太強,以羊肉爐為例,在天氣沒有很冷時,中藥包的劑量就要減半以上,依照天氣溫度的變化來調整,最好要加入大量的青菜,這樣可以減緩補藥的熱性,又達到補養的效果;燒酒雞的酒水比例,酒的部分要減少,甚至麻油可以不經過烹煮的過程,只要在最後添加即可。進補方式的調整,要隨著天氣的變化來改變,萬一太熱性,恐會造成睡不好、口乾舌燥、嘴破、便秘等身體上火的情況。(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天冷就要進補祛寒! 但4種症狀不是說補就能補 秋天中藥進補養生 和這4類西藥併服恐影響藥效
-
2020-10-31 新聞.生命智慧
醫院院長癌末竟舉辦生前告別式... 老婆:面對死亡不是只能等死,道歉也道謝才能「生死兩無憾」
「滿馬桶的鮮血,我心想糟了...」我是如何發現自己得了大腸癌?事情是這樣開始的。約莫半年多前,云的生理課程上到消化系統,提到「團塊運動」是促進便意的一種機制,我還笑笑的對她說:「老爸最近的團塊運動比較明顯(大便習慣改變),每次吃完東西都想去大便。」心想,可能都吃得太多了!之後,陸續擦屁股時,衛生紙上有血漬⋯⋯應該是痔瘡吧!最近坐著打電腦的時間比較久。有時,大便上有暗黑色的血跡,有時則一、兩滴鮮血滴在大便上。受過醫學訓練的我,知道要觀察自己的排出物,如:尿液、大便、痰液等,但總不以為意。近來,裡急後重感增多了(這個名詞不知是誰創造的,真是傳神,沒有經歷過的人還真很難體會。)總是很想去大號,去了又解不出什麼?之前幾個月,蘭和茹就一直勸我去找醫師,我因為忙,也因為實在不好意思找同事麻煩,總是回說:「我就是醫生!不過是痔瘡而已。」就在昨天,放假在家,大約下午1點出頭,覺得想放屁就⋯⋯。咦!怎麼沒聲響?屁股一股熱熱的,心想不妙,趕緊脫下褲子,沒事,接下來拉下雪白的內褲,嘩!一大片血紅,趕緊又坐上馬桶,唏哩嘩啦一陣之後,滿馬桶的鮮血、血塊,可是我一點都不覺得痛啊!愣了一下,心想糟了,一定得去大腸直腸科看診了。整個早上,在高醫院區裡東奔西走,看診、衛教、抽血、X光、心電圖、營養照會,耗去不少時間。與王醫師十多年沒見了,他的容貌沒什麼大改變,相當客氣,看了我的資料,向我解釋,大致與我原先預料的八九不離十,他幫我做了肛門指診,說腫瘤可能距肛門口只有3~4公分,若要保留肛門,勢必要做放射治療,因CT(電腦斷層)報告有淋巴結轉移發現,所以要做Port-A(人工血管),以方便日後化學治療。下週一等待通知辦理入院、麻醉照會,週二排MRI,週三進開刀房做port-A及經肛門腫瘤切片及冰凍切片手術,若有組織的證明,週四就可以開始化學療法了。接著化療、放療,有沒有機會做病灶切除都還不知道呢?無論如何,抗癌之路開始了,這一仗攸關生死,我常說:「智者無慮、仁者無敵、勇者無懼。」我能否做一個稱職的勇者呢?希望老天給我更多的勇氣坦然去面對,渡過這一切。王醫師與張個管師一同來查房,很直接地告訴我,MRI報告出來了,雖沒有明確的meta(轉移),但仍認為首先要R/O(懷疑),對於rule out這一英文名詞,從我當醫學生至今已使用不知多少次,字義分明是排除,而臨床上卻是「優先認定,直至排除為止」。自己應該算是第四期了吧!不菸不酒,丈夫為何罹大腸癌?老婆尹亞蘭:「他愛吃肉、常去吃到飽」癌細胞最喜歡糖,在他的實驗中發現越高糖濃度環境,癌細胞長得越快。越來越多資料顯示,癌症與生活息息相關。他不抽菸、不喝酒、但不愛運動、很少喝水,飲食習慣也是關鍵,他不吃海鮮、魚類,愛吃臘肉、牛肉、燒烤、炸雞等,常喜歡上網找好吃的、吃到飽餐廳並購買餐券,假日帶著孩子吃大餐。家中吃的總是他吃最多,我平常上班喜歡吃素食便當,青菜多了,他說:「那是在吃草,我又不是牛。」因為工作關係,我不常準備晚餐,只要覺得老公孩子喜歡吃,他們開心吃什麼,我從不限制,因為買了餐點家人不吃也是浪費,所以,總買些他們愛吃的食物,完全忽略了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加上從小養成的惜福觀念,常有過期食品送到他的肚子裡,他常說:「過期只是過了嚐鮮期,不代表食物壞了。」這些言論我也不知對錯,只能尊重他的選擇。發現病症的前二年,他特別喜歡火鍋、燒烤二吃,有一次吃完後一不小心放個屁就「剉賽」出來,他很不好意思,我還一直安慰他:「沒關係,應該是吃多了,腸胃不好。」或許,那個就是前兆,我們卻都一直去合理化解釋,「如果」我有那個靈敏度要他去檢查,「早知道」應該要提醒他,或許他就不會那麼嚴重才就醫了。可是再多的「如果」、「早知道」對現在而言都無濟於事,我只能提醒大家只要有異常前兆,都要把它當成一回事,這是上天的好心提醒,切記!自從107年1月份他接受股骨頸內固定手術後,走路變得緩慢,短距離他可以自行走路,長距離的話就由我推輪椅,減少他時間及體力上的耗費。他還是堅持回醫院上班,做些行政業務。2月23日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後,他不用再為治療請假住院,上班的日子請我推輪椅帶他參加醫院的委員會開會,算是貢獻最後的建言吧!當下我的眼淚在眼眶內打轉,他在對他的過去告別與交代,就像當初擔任醫療副院長時經常被指派為「主驗官」,我知道此時他正在享受生命中曾經經歷過的成就感,當初所認為的辛苦,現在卻是最美好的回憶,凡是在生命中經歷的必留下痕跡。有一次幫他敷臉時,他突然說:「我最近常在想,我走的時候會是什麼情況?不知會不會痛苦?」我說:「照顧病人時看過很多死亡,最主要就是呼吸一瞬間,那口氣有吸到就活著,沒了就走了。」我跟他再保證,「你不清醒時,我是你的醫療決策代理人,我會選擇一些治療讓你減少痛苦。不管怎樣,我都會想辦法促進你的舒適。」人生被疾病「快轉」「生前告別式」完成見老友最後一面的願望看著他的痛苦,我心痛不已,我輕輕的握著他的手,靜靜地聽著他的述說,回想著認識他是從學生時代開始,那時的他意氣風發,出社會闖蕩人生,直到事業高峰,現在面臨到疾病威脅,甚至已至生命盡頭,都有我的陪伴。他還如此年輕,成就經歷卻是如此豐富(30歲當市立醫院最年輕的主任,40歲當副院長,43歲當院長,46歲自辭院長一職),我覺得他的人生是不小心被上天「快轉」了。我當下決定要為他辦個「健裕的快轉人生」的生前告別式。107年3月14日我著手計畫他的生前告別式,當時他拒絕我辦這個活動,他說:「算了吧!大家都在忙,怎麼好意思麻煩朋友來看我啊!」我自己私底下聯絡他的同學,詢問意見。院內同事來看他,提及:「生前的活動我們可以穿美美的來參加,而喪禮的衣服不能太花俏,要為我們這些愛美的人著想啊!」他聽完後有點心軟,不排斥、不限制、不鼓勵。在這期間我也一直說服他,跟他分析辦這個活動不只是為了他,因為他曾當到院長這個職務,受他幫助的朋友不少,還要為了那些想說感謝,卻苦無機會的朋友著想。況且參加這活動的同學不只來看他,更能看到一起來參與的其他同學,算是另一場的同學會,讓許久不見的同學多一次聚會的機會。所以,當你跟師長、朋友、同學、家人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的同時,也讓他人有這個機會跟你道謝、道歉、道愛、道別,讓生死兩無憾、生死兩相安。有天我為了要找尋辦活動所需的照片無法陪伴在旁,怎知回到他身邊時,他呼吸急促,喘不過氣,他說:「剛剛蹲下去,站起來時,無法站起,一口氣提不上來,差點走掉。」我要求他前去住院,他堅持不肯,只說需要氧氣機就好。他無法脫離氧氣太久,所有的日常活動都須戴著氧氣鼻導管,氧氣製造機隨時在旁,他還是一如往常的要求坐在客廳,可以陪著公公婆婆,我不敢再離開他,把筆記型電腦帶在身旁,一邊陪他一邊製作活動報告。我知道我一個人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整個活動的內容,於是晚上趁他睡著時與孩子們分享我的構想「人生的畢業典禮」、「畢業證書」等,孩子們依個人能力認養工作。云、珽負責照片翻拍、掃描、影片製作及播放,云的同學幫忙當天活動拍照及攝影,茹提供以前住院時拍攝的照片及活動當天陪伴裕,翔是當天活動主持及PPT製作,我是當天活動主講者及總召,還必須找出舊照片,讓孩子掃描翻拍,融入報告。孩子們想到要有活動流程表,成立一個LINE族群,製作QR code,方便參加者自行下載照片,務必讓每個來參加的朋友賓至如歸。我從這裡發現孩子的潛力無窮,有創意、有行動力,我只陳述我的想法與構想,他們便要我去休息保持體力。隔天早上流程表及QR code就交出來了,原來我一直認為還沒長大的孩子都能獨當一面了,那種全家人同心協力的感覺是這麼的美好。4月9日裕呼吸急促的症狀沒有改善,我先去民生醫院家醫科門診安排安寧病房的住院事項,為了載運路途上的安全,我找了私人救護車協助,救護車上有氧氣以及簡單的監測設備,要離家前他握著公公婆婆的手說道:「我這次去醫院可能就回不來了,我不能再為您們盡孝,對不起!」公婆說:「治療的這些日子,你很勇敢也辛苦了,知道你已經盡力,我們以你為榮。」住院後當我提及4月15日這個活動時,病房內的所有同仁都一致的贊同並給予協助,我許多的擔心都迎刃而解。活動會場的布置、活動當天氧氣筒的準備、醫療團隊會幫我留意裕當天的身體狀況,讓我無後顧之憂。我真的感恩這麼多的貴人相助,才能一步步順利完成。院內同仁知道他住院了,有些人無法在活動當日前來的,會提前來探望他,有些退休的員工怕當日活動人太多,無法表達感謝之意,提早來道謝。我利用這段期間繼續完成活動當日的報告內容,製作畢業證書。事先徵求公婆同意,由他們頒發這張健裕人生最後的畢業證書。「健裕的快轉人生─畢業季」活動正式開始4月15日一早我先將健裕安置好,協助會議室開門、停車場開放,很多同仁都自動自發前來協助,我們在會場布置了簽到區;點心區,讓參加者可以休憩,和許久不見的同學聊聊;還有卡片書寫區、小卡收集盒(有些想感謝的話說不出口,可用寫的)。整個活動簽到人數:國中部分8人;高中部分7人;大學部分34人;研究所部分20人;泌尿科相關27人;民生醫院73人;其他4人,很多不能來的朋友都轉來了問候的卡片。為了考量他的體力及氧氣使用,整個活動時間控制在2小時內,早上8:50分他坐在輪椅上,我推他入會場,全場的朋友、同學給他熱烈的鼓勵掌聲,活動就此開始。我們在座的每個人都只在健裕生命中的一個小階段出現,有的是國中、有的高中,有的大學、有的是研究所,就連父母親也無法百分百的陪伴,透過這次的生命回顧,每個朋友都能更了解健裕。在照片的顯現中,從黑白照片漸漸地變彩色;由稚嫩臉龐到帥氣、成熟;照片中的人由拘謹漸漸轉為開朗,每個階段的照片都喚起當時同學及朋友的回憶。在高醫泌尿科當住院醫師時,師兄弟一起專業成長,在民生醫院時同仁間的共同奮鬥,為了醫院評鑑、教學醫院評鑑,彼此為了共同的榮譽一起打拼的日子,這些都是他生命的歷程,我和孩子在準備這些照片的同時,也更完整的了解他。既然是人生的畢業典禮,當然要為他此生打分數,人生該修什麼學分呢?我思考著,歸納成「家庭學分、學業學分、事業學分、愛情學分、財富學分、人際關係學分、健康學分」,他唯獨「健康學分」不及格,但已經積極補考,相當努力做治療,盡力而為,我們接收到他的誠意,同意予以通過,准以頒發畢業證書。健裕天生就是演說家,我請他準備「健裕的話」,他沒草稿就能侃侃而談,說的都是他今生的感觸,他對朋友的感謝與最後的叮嚀。病房同仁幫他準備了一束送給我的花,讓他能真正公開地感謝我,這才發現我最近一直在為他、為同學、為同仁、為朋友、為家人打算著,完全沒有「我」自己的存在,我也是需要抒發情感,需要被感謝的啊!嚴肅傷感的部分結束,接下來就是「心內話,大聲說」,輕鬆愉快、各自拍照,讓大家抱著愉快的心情返家。這場生前告別式充滿的是對師長以及貴人的感恩、對朋友治療期間一直陪伴著的感激、看到久別重逢故舊的感動、有滿滿的愛與關懷,來參加的人都體會到朋友在彼此心中的地位。會後,這個活動透過同學的分享,很快的被媒體得知,健裕覺得能將自己的圓夢計畫與更多大眾分享,讓社會大眾多一點討論,多認識安寧緩和醫療也是好事。其實,面對死亡之前不是什麼事都不能做的「等死」,還能利用生命結束前「道愛、道謝、道歉、道別」,讓活著的人除了可以減少悲傷,還可以減少遺憾,得到諒解,繼續開心的生活著。活動結束後不久身體狀況忽然急轉直下LINE族群上每天都有朋友加油打氣的關懷訊息,我說:「朋友都很關心你,我每天幫你拍張照,來製作打氣貼圖,讓朋友們知道你的狀況。」我都想好每天的問候語:4/19「努力過好每一天」、4/20「遇到困境微微笑」、4/21「給自己按個讚」、4/22「開心過著每一天」、4/23「替悲傷找個出口」。結果,4/21他因為病況改變,咳血痰,呼吸次數大於30次/分,我將問候語改成「愛,要即時說出口」,晚上7點,婆婆和我為他在床上洗頭、擦澡、泡腳,11PM左右我建議用藥讓他休息,在那之前我們拍了照片,並幫他穿上紙尿褲。護理人員給藥後,他呼吸次數能維持在20次/分、心跳穩定,他終於獲得休息。4/22 3AM心跳越來越快、呼吸次數增加,我想他應該醒來了,問他:「想翻身嗎?」他點頭,我請孩子協助一起幫他翻身,並用棉棒沾水潤濕嘴巴。直至早上6:20分我發現他手指呈現蓮花指,呼吸變慢,請護理人員協助一起幫他穿上褲子,我將造口袋換新後,6:55分呼吸、心跳停止,他的生命結束。我請女兒將LINE貼圖改成「為自己按個讚」,我對於他近期會死亡這件事,是完全沒有預期到的,只能說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圓滿人生:健裕的心靈遇見安寧後 逐漸療癒了心靈 他沒給我辦畢業季part 2的機會,在活動一星期後就安詳離世,或許是天上的佛國收到他的入學申請,這麼優秀的學生當然愛不釋手。裕說:「我會盡量在早上離開,早上人手多,妳也可以不用那麼擔心。」他做到了他的承諾,星期日早上6:55分離開人世,讓我不用獨自處理他身後繁瑣的事,讓小孩也不用為了他而跟學校請假。這些好像都是安排好的,安排好他在人間的身後所有事,讓他無所牽掛的去佛國入學。我通知了玄空法寺、通知了生命禮儀公司以及通知公婆及家人,在LINE群組發布訊息,告知關心他的朋友們,不慌不忙的處理他接下來的八個小時,由禮儀車載著他回到家裡轉一圈,再前去布置好的靈堂。值得一提的是:離開醫院當時,急診室來了一批傷患,我們無法從那兒經過,改從醫院大門離開。我當時激動地掉下淚來,心裡五味雜陳,想著他今生的生命,能在最掛念的醫院結束,能獲得從大廳離開的殊榮,這是他應得的福報,這些都是他所種下的「善的因緣」。他此生已經蓋棺論定,就如畢業證書上寫的「此生孝順父母、友愛兄妹、愛妻不渝、呵護子女;在學期間表現優異、品學兼優、同儕互助、團結合群;在職期間負責盡職、勇於承擔、處事公平、提攜屬下;罹病期間勇敢面對、積極治療、惜福感恩、行善助人。」綜合以上,不虛此生,功德圓滿。書籍介紹「健」癒心靈、「裕」見安寧:陪伴癌夫圓滿人生的歷程 作者:尹亞蘭 出版社:麗文文化 出版日期:2019/11/30作者簡介:尹亞蘭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畢業;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畢業。曾任高醫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燒傷中心護理師(民國80年至82年);輔英科技大學護理學院護理系科部定講師(民國82年至104年)延伸閱讀: 少吃麵包,就是預防骨鬆第一步!害你發炎又流失肌肉,骨科醫師眼裡的3大NG飲食
-
2020-10-30 養生.聰明飲食
避免隔夜菜長細菌引中毒 營養師建議食物這樣處理
飯沒吃完當隔夜菜或帶便當,相信這對多數民眾來說相當不陌生,不過若是沒有注意相關細節,恐怕會吃出健康問題。日前就有媒體報導藝人的母親因為吃隔夜菜食物中毒,差點引發敗血症的消息引發關注。人們為了健康會遠離衛生不良的攤販,同樣的,自己準備的食物也應做好把關。營養師提醒,準備隔夜菜衛生觀念不能馬虎。 準備隔夜菜常見NG行為 細菌量恐暴增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導致食物中毒的因素繁多,一般常見主要為吃下被細菌所感染的食物所引起,也就是所謂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根據衛福部食藥署所公告的108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細菌性食物中毒前三名至病細菌包括了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等;前三名相關汙染食品則包含了複合調理食品(包括餐盒)、水產及相關加工品、蔬果類及相關加工品。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一般而言食物在經過烹煮過後,長時間放在常溫下未做好妥善冷藏,就容易孳生大量的細菌,時間月久數量越多,特別是食用過後的飯菜還會有受到口水細菌污染的問題,更不用說放太多天甚至放到過期,細菌量難以想像,這些行為都容易滋生細菌,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相當高。 細菌性食物中毒不可輕忽 輕者腹瀉重者恐致死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吃下被細菌所感染的食物對人體而言不只有拉肚子而已,情況較輕者可能出現腹瀉、腹痛、噁心、想吐、發燒、頭痛、虛弱等情況,但嚴重時卻也有致死的可能。因此也提醒民眾準備隔夜菜時應多加留意,特別是幼兒、年長者、慢性疾病者等體質較虛弱、免疫力較差的族群更是不能大意。 飯菜避免食物中毒 留意細節防止細菌孳生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孳生細菌的主要條件包括了環境、溫度、養份等因素,且時間越長數量越多,數量越多繁殖速度越快,感染的風險也會越來越高。 為避免細菌感染食物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簡鈺樺營養師提醒應多加留意相關細節: 1.不論在料理或用餐時都應注意手部清潔。 2.生食和熟食應清楚的分開存放,砧板也應依生熟食分清楚,以避免出現交叉感染。 3.若要準備隔夜菜,應先分裝保存再開始吃飯,以避免口水汙染。 4.分裝保存的隔夜菜應在摸起來溫熱時就放進冰箱冷藏,萬不可等放涼後再冷藏,7°C到60°C之間是對細菌生長最有利的溫度。 5.隔夜菜需應留意徹底加熱,讓食物的中心溫度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 6.不論是當下或隔夜菜,都應盡早食用,不可放置過久。 最後簡鈺樺營養師也提醒,許多民眾會有直接準備一整週便當的習慣,在分裝後應直接放冷凍保存,但要注意解凍時應冷藏解凍,不可室溫解凍,以降低細菌感染風險。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0-28 名人.葉北辰
【免費報名】udn x WaCare失智照護線上課程
11/3 20:00 呂怡蓁 護理長【失智者該睡不睡?從日常安排下手】早上早早起,半夜還不睡?或是白天睡意滿滿,晚上活力充沛?失智者當外國人,作息跟家人完全不一樣,無論怎麼勸說失智者依然堅持離床活動,若服用安眠藥,長期下來可能造成過度依賴陷入惡性循環,家人隔日要上班、小孩要上學,再這樣下去全家都要累跨了...👇 點我看課程詳情11/4 20:00 簡均穎 個管師【遭受失智者攻擊?教你和平照護解方】面對失智者沒來由的攻擊、惡言、吐口水...等不友善行為,人力不足時,還需要獨自應對,身為照顧者,即便身心俱疲受了傷,還是得無可避免地繼續照顧...👇 點我看課程詳情11/5 20:00 葉北辰 心理師【家人漸漸不是原來的他 該怎麼面對調適】失智症者隨者病程遺忘許多事,也許是擅長的事情、日常生活甚至是摯愛的家人,罹患失智症後與原本認識的他不一樣,當彼此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身為家人心理受衝擊,要怎麼做才能彌補逐漸逝去的他...👇 點我看課程詳情11/10 20:00 王沛鈞 物理治療師【帶著失智長輩 跟著節奏坐姿舞動】強健活動力預防肌少症,除了平時的訓練動作複習,我們也能透過多變趣味的方式達成運動效果,專屬長輩的坐姿舞動,利用音樂節奏,長輩除了活躍大腦還能跳出曼妙舞姿,讓運動不再是無聊疲乏的活動!👇 點我看課程詳情11/11 20:00 張文馨 營養師睡眠飲食息息相關-專屬失智者助眠菜單失智者半夜睡不著覺,原來除了吃藥解決以外,飲食方式也是一種解決管道,嘗試從餐點調整,攝取營養助眠食材避免NG食物,除了維持身體健康機能也能幫助失智者正常作息的方式。👇 點我看課程詳情11/12 20:00 葉北辰 心理師【「我沒信心當好照顧者」 該怎麼繼續走下去?】當了照顧者之後才發現,照護過程時常與自己預期的結果不一樣,精心準備營養餐點被拒食、吃幾口飯就說吃飽了、身體髒兮兮卻不配合洗澡...明明為失智者好卻總是不盡理想,有太多問題需要照顧者面對了...👇 點我看課程詳情11/17 20:00 徐宛菱 空間規劃師【助眠環境佈置巧思 失智者夜夜好眠】讓失智者擁有規律正常的睡眠,除了日常生活習慣養成、活動安排、飲食營養輔助,「環境」營造也有大學問,如果多方面層層都加入小巧思,睡覺時間一敲鐘,失智者就能安穩入睡,全家都好眠。👇 點我看課程詳情11/18 20:00 簡均穎 個管師【失智者講不聽?教你引導技巧改變當下狀態】「爸!不要再玩水了!」失智者失去控制,不斷重複做一件事或是從事危險動作,怎麼勸說都沒有用,失智者不願服從,照顧者失去耐心,搞到最後氣氛變差雙方都不愉快。👇 點我看課程詳情11/19 20:00 葉北辰 心理師【「你是怎麼顧的?」辛苦付出遭質疑如何排解?】「怎麼變成這樣?你是怎麼顧的?」「記得做這個做那個,順便打掃一下」,看似簡單的照護生活日常其實一點都不簡單,默默盡心盡力地照顧卻還是不被肯定,我照顧別人誰來照顧我?👇 點我看課程詳情11/24 20:00 藍挹丰 心理師【失智者易怒易哭 轉移、穩定情緒有方法】失智者情緒戲劇性變化,不斷訴說著過去或是不存在的事物,無論如何向其解釋,依然困在深深漩渦不能自拔,原本開心歡樂的聚會,氣氛瞬間降到冰點,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點我看課程詳情11/25 20:00 徐美卿 護理師【失智者如廁大失控 教你預防便便危機】失智者隨著病程,如廁的基本生活技能也會隨著時間逐漸遺忘,自身無法控制,而出現來不及或失禁的狀況,失智者自尊受了傷,照顧者還要忙著協助處理髒污問題,簡直是一場照護危機。👇 點我看課程詳情11/26 20:00 卜玉娥 移工仲介(印尼翻譯師)【外籍看護溝通技巧專業公開 提升照護效率】請外籍看護成為助手減輕照護負擔,卻發現要花更多時間在溝通,來自不同國家的新家庭成員,除了語言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協調磨合,聽聽專家的增加溝通效率的技巧,一旦溝通無阻在照護上自然會得心應手。👇 點我看課程詳情
-
2020-10-27 科別.泌尿腎臟
一有尿意就跑廁所是錯的!泌尿專家教你怎麼保護膀胱
我們都知道每天要喝足夠的水,但不能一口氣灌1000cc.的水下肚。我們也都知道不要憋尿,但卻不知道只要有尿意就跑廁所也是錯誤的方式!保養膀胱 多喝水、多食用富含維生素A、B6和C食物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前理事長、台灣婦女泌尿暨骨盆鬆弛醫學會前理事長、同時也昰美國婦產科醫學會 榮譽院士 的謝卿宏醫師指出,多喝水就是保養膀胱的第一步。喝水的原則,就是隨時要均勻(平均)地慢慢喝,最好是每小時在100~200cc左右。飲食則要有足夠的營養,富含維生素A、B6和C的食物有益膀胱上皮,對膀胱有保護作用,所以,在台灣四季都可享用的柑橘、柚類或番茄,都是很好的選擇。除了水和水果之外,不建議飲用其他植物萃取的飲料或其相關製品。3、4個小時解一次小便 避免膀胱萎縮變小此外,也要適度憋尿,養成3、4個小時左右去解一次小便的習慣,千萬不要有事沒事就去上廁所,以避免膀胱因長期沒有充分擴大而萎縮變小;也不要過分憋尿,避免因為工作太忙而忘了去解小便或憋尿,容易引發膀胱炎或尿液逆流而傷及腎臟。一般而言,最好每天做5、600次以上、甚至千次的骨盆底肌肉(或稱提肛肌)的收縮動作(像憋住大便或忍住屁的樣子),且每次都要持續收縮一兩秒鐘,才有助於保養膀胱功能;這就是常聽到的「凱格爾運動」,對於骨盆腔鬆弛與尿失禁和大便失禁,有良好的預防與治療效果。有餘尿不要用力解尿 出現頻尿、尿急、灼熱等恐是泌尿道有異狀有些人解完小便後,仍然覺得膀胱內還有一些尿,不解不快,就順勢用力擠一下,其實這常是不必要的,因為任何人都有可能會有一些尿解不乾淨(稱為餘尿),餘尿在30cc以下都是正常,而且餘尿常會隨年齡而增加,所以一位7、80歲的婦女,餘尿即使是100cc,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所以不要用力解尿,也能達到保護膀胱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正常人大約是2~3小時解一次小便,尿量常會在350~500cc 左右,並不會有頻尿、夜尿、解尿疼痛、灼熱、尿急,解尿也不必用力,不會尿不乾淨、解尿困難,也不會漏尿、血尿;如果出現上述的情況,可能是生殖泌尿道有問題,務必要去泌尿婦科尋求診治。延伸閱讀: 一直想尿尿?又常漏尿?小心是間質性膀胱炎! 教你用2招加大膀胱容量 明明有尿意卻還是憋尿? 3習慣都NG!醫師完整剖析不同泌尿道感染會出現哪些症狀
-
2020-10-25 科別.精神.身心
房間濕氣要注意!精神科醫師教你營造一夜好眠的空間
成人每天需要6到8小時睡眠,深眠期至少要占睡眠期的2到3成,身體才能獲得徹底休息。當白天工作出現專注度降低、頻打哈欠、效率低落,都是睡眠品質不佳的警訊,若未找出根本的原因,長期累積睡眠債,等於一步步將自己帶進慢性失眠的深淵。急性失眠可及時改善,慢性失眠需長期抗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信謙表示,失眠等睡眠障礙與民眾的生活習習相關,且隨著人們的生活習慣改變,成因也有所不同,最常見的原因以壓力為最大宗,其次為疾病引起。情緒及壓力的累積會使體內的荷爾蒙失調,進而影響睡眠。失眠主要分為急性失眠與慢性失眠,急性失眠可以透過行為治療及時改善,如心理諮商釋放壓力或調整睡眠方式等;慢性失眠則需要長期抗戰,多需要使用安眠藥介入治療。至於常見會影響到睡眠的疾病,如女性生理期、癌症治療、過敏性鼻炎等,這類原因多可透過根除病因,或適當搭配安眠藥使用,即可改善失眠或睡眠障礙。寫睡眠日誌至少一周,找出失眠原因。李信謙表示,睡不好最常見的型態有入睡難、入睡後頻醒來、入睡後醒來難以入眠等,最重要的是影響到白天的工作效率,即可被定義為「失眠」。不過工作效率的改變,每個人的定義不同,因此要確定自己失眠與否,可以先做「睡眠日誌」,記錄至少一周。睡眠日誌主要記錄每天幾點上床睡覺、幾點起床、睡眠期間醒來次數及原因,如上廁所、做夢驚醒。再者記錄白天的精神狀況,工作專注度與以往相比是否變差,是否比以往容易疲憊等,只要一周超過三天以上,有白天精神變差的情況,建議就醫找出根本病因。睡前追劇情緒太激動,嚴重影響睡眠品質。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面對難以釋放的壓力或是疾病引起的失眠,多需要醫師的協助。一般民眾偶爾也會有睡不好的時刻,若想要好眠,平時就得擺脫「四大NG行為」:睡前三小時內避免大吃(特別是吃到飽或是大吃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劇烈運動、避免抽菸或喝酒、避免躺在床上滑手機或追劇。林嘉謨表示,睡前三小時應讓身體慢慢休息,近年國人常會把電視架在房間內,睡前躺在床上追韓劇、日劇,哭得稀哩嘩啦;或是睡前看政論節目,愈看愈氣;又或者是把手機帶進房間,一路滑到閉上眼睛的前一刻,都會影響睡眠品質。把電視3C產品移出,房間只用來睡覺。林嘉謨解釋,睡前情緒應盡可能平緩,太悲傷或是太情緒化的內容都不建議。且房間應專屬於「睡眠」,房內設置電視,方便躺著看影片,這會讓身體搞不清楚現在是活動時間還是睡眠時間,長期下來就會擾亂身體的機能。他建議,應讓電視以及使用任何3C產品專屬於一個空間,如客廳,睡覺就專屬在房間內,將有助於睡眠。喝熱牛奶助眠,記得少量就好。幫助好眠,建議可以在晚餐後散步、遛狗,也建議可以適度運動,若安排有氧或重訓等劇烈運動,應距離睡覺三小時。平時久坐的民眾,可以透過關節按摩、泡熱水澡或是熱水泡腳,增加血液循環,約一小時後入睡會更好入眠。坊間常見的「喝熱牛奶助眠」,林嘉謨表示,熱牛奶確實有助身體獲得滿足感,幫助身心放鬆,達到好眠效果。但他也提醒,無論熱牛奶或是簡單甜食,都不建議多吃,偶爾在睡前少量淺嘗就好,否則吃太多會造成腸胃道的壓力,反而會睡得不舒服,增加失眠的機率。睡眠的場所也建議減少光害,最好關燈睡,讓體內可以分泌褪黑激素。房間內的濕氣建議維持在50%到60%之間,降低塵蟎刺激人體的機率,但要提醒除濕時,人不建議待在房間內。容易打呼或是肩頸緊繃的民眾,選擇枕頭時可考慮記憶枕,讓頭頸部獲得支撐,也能提升睡眠品質。
-
2020-10-24 科別.心臟血管
全台約508萬人罹患高血壓! 十大死因3種跟它有關,這些人最好天天都要量血壓
時序進入秋季,天氣多變化,低溫與溫度驟降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因而增加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依據108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因高血壓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死因,例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分別列在十大死因第2位、第4位及第8位,共造成38,290人死亡,即每4.5個死亡人數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直接相關的三種死因。「沉默殺手」高血壓無明顯症狀 是中風、心臟病元凶之一高血壓的成因是多面向性的,包括環境因素、體重過重、攝取過多鹽分與酒類、缺乏適量運動等。依據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82%,推估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很多人都是在健檢或是看醫生的時候才發現,甚至有人第一次發生症狀就是中風。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醫師表示,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所引起的壓力,正常血壓值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代表有高血壓,而且高血壓可能造成很多後遺症,會影響到腦部、心臟、腎臟和眼睛等。白袍恐懼症易使血壓飆 居家測量有這些注意事項國民健康署提醒,若出現白袍恐懼症,即為看到醫護人員血壓會不自覺飆高,建議可善用國健署建置「全國社區血壓測量網絡地圖」的血壓量測服務資訊,而若量血壓採居家進行,建議使用衛生福利部核發「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的血壓計作為家中常備血壓計,並注意要定期校正檢查。此外,量血壓時須注意不交談、不憋尿、不翹腳、壓脈帶不低於心臟、挽袖、腰部挺直、腳底自然垂放,才能正確量血壓。控制血壓避免併發症 牢記中風口訣把握治療黃金期今年全球經歷COVID-19疫情的衝擊,個人自我防護固然重要,但血壓自我管理更不容忽視,並牢記FAST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 記下時間快送醫」,避免錯失治療黃金時間。王英偉提醒,掌握以下三個簡易步驟,就能輕鬆做好血壓3C自我管理:1.記得定期量血壓(Check):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有高血壓家族史更應該從年輕起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並利用紙本或手機下載相關健康管理軟體紀錄血壓數值,除可自我監測血壓變化情形,亦可幫助醫療人員瞭解血壓控制情形,做為治療依據。2.健康生活型態不可少(Change):在日常生活上,更要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如採低油、糖、鹽及高纖的飲食、拒菸酒、適度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有助於血壓控制,減少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風險。3.按時吃藥要記牢(Control):血壓不是固定的數值,會隨著時間、情緒、季節有些許變化,除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外,更需持續規律服藥,切勿擅自停藥,讓病情得到妥善的控制。高血壓治療目標值依罹患慢性疾病種類及年齡層不同,會有所差異。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人建議至少維持在血壓值140/90 mmHg以下,對於罹患慢性病及老人族群,血壓控制則更為重要,針對個人合適的控制範圍建議仍遵循醫師專業諮詢。延伸閱讀: 高血壓都是吃出來的! 5飲食地雷少碰為妙 量對血壓很重要  這3個時候量超NG
-
2020-10-24 科別.心臟血管
睡前吃「這類」食物,半夜血壓會飆高! 小心睡不好還會傷心血管
76歲陳伯伯是位香港裔美國人,平日3餐定時、清淡,也有日行5千步的習慣,雖有遺傳性3高問題,但一直規律用藥控制,唯一不好的習慣是喜歡睡前吃蛋糕,吃完馬上入睡,長達20年,所以BMI指數高達30。5年前他因感到胸悶、喘不過氣,在美國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發作,進行心導管手術置放血管塗藥支架,術後雖配合用藥控制,但日常走路、爬樓梯仍會喘,不適症狀沒完全根治,醫學上稱為「頑固性心絞痛」。睡前吃蛋糕 睡眠期間血壓高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陳玠宇醫師指出,現代人因飲食西化、晚睡、愛吃宵夜,常有3高等慢性疾病,像陳伯伯每晚習慣在睡前吃蛋糕,會讓夜間血壓保持在較高的狀態,加上蛋糕多由植物奶油製作,具有反式脂肪酸及精緻澱粉,長期食用會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或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甚至產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急性則造成心肌梗塞發作,慢性則引起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兩者若造成心臟功能受傷,則會心臟衰竭。頑固性心絞痛 常規心臟病治療也無用目前治療嚴重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方式,包括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或積極藥物治療,然據全世界文獻指出,約有10分之1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醫學上稱為「頑固性心絞痛」。據美國研究統計,頑固性心絞痛患者每年的死亡率為3%至21%,冠狀動脈血管事件風險為11%至69%,這類病人是醫學治療上的棘手難題,也困擾不少心血管疾病病人,所幸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心臟震波治療」(CSWT)可提供病人另1項選擇。陳玠宇表示,震波治療的高能量用於結石破壞,如同為人所熟知的震波碎石治療;而低能量用於組織再生,如骨頭軟組織的震波治療,適用於缺血性心臟病及心衰竭病人,以0.09(毫焦耳/平方毫米)的低能量,在不傷及心臟組織下進行血管再生,且刺激心臟釋放血管舒張因子及生長因子,使得心臟的血流擴及範圍加大,改善心臟缺血問題,同時刺激因心臟缺血而進入休眠狀況的心肌喚醒,改善病人的心絞痛症狀及心衰竭症狀,好似替心臟做完1套完整的舒壓按摩療程。適合心臟震波治療的患者有5種 但有7種人不適合心臟震波治療適合的對象包括:1.患者有心絞痛、心肌缺氧現象,但不適合心導管介入治療或繞道手術者。2.已有藥物治療或經心導管支架置放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但仍有心絞痛症狀者。3.經由多次心導管介入治療,但效果反應不佳者。4.嚴重冠狀動脈狹窄的瀰漫性血管病變,預期接受心導管介入治療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效果不佳者,其常見於慢性腎衰竭、洗腎或糖尿病控制不佳的病人。5.缺血性心肌病變所引起的心臟衰竭者。不適合使用此治療對象則包括:1.心肌梗塞處於急性期病人。2.嚴重肺氣腫或間質性肺病導致心臟超音波影像嚴重不清楚者。3.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心臟腔室內有血栓者。4.病人曾接受心臟節律器置放或金屬人工瓣膜置放,影響震波治療位置者。5.急性心肌炎、心內膜炎或心包膜炎者。6.惡性腫瘤或嚴重器官衰竭,致預期餘命小於半年至1年。7.孕婦。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10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死亡率依舊穩占第2名,僅次於癌症,每年奪走近2萬條寶貴性命。陳玠宇呼籲,因冠狀動脈阻塞引起心臟缺血缺氧性病變或心臟衰竭病人,除遵從醫囑接受治療,若現行治療效果不如預期,新型態「心臟震波治療」不失為病人另1種治療新選擇。(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睡前洗澡一夜好眠? 當心洗了反倒讓你更睡不著 睡前吃東西超NG? 研究證實了!想減重千萬別這麼做
-
2020-10-22 養生.聰明飲食
早上喝咖啡提神醒腦? 營養師揭「可怕後果」...3大族群最好不要空腹喝
許多人早上醒來,習慣空腹喝咖啡,透過咖啡香來揭開1天的序幕。不過,1項研究卻發現,空腹喝咖啡可能危及人體健康,讓身體處理血糖的能力變差。營養師建議,應該在早餐後再喝咖啡,比較健康。 空腹喝咖啡會對血糖造成負面影響 2疾病傷害最大 英國巴斯大學研究團隊就發現,空腹喝咖啡可能會對血糖的控制產生負面影響,這對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患者的影響更大,如果長期在清晨醒來就喝咖啡,對健康將出現深遠的不良影響。 喝咖啡最好在早餐後 提神、控制血糖都能平衡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在睡不飽、沒睡好的情況下,空腹喝咖啡,身體處理血糖的能力明顯降低。研究人員要求29名健康受試者,按隨機順序進行3個不同的過夜實驗:1.正常夜間睡眠,早上醒來時飲用含糖飲料。2.受試者夜間睡眠受到干擾,沒能好好睡覺,在早餐時喝同樣的含糖飲料。3.參與者沒睡好,在早餐時,飲用含糖飲料前的30分鐘,先飲用濃咖啡。結果發現,在缺乏睡眠的情況下,參與者喝下黑咖啡時,血液測試顯示,身體處理血糖的能力明顯變差。研究人員建議,應在咖啡提神與血糖升高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最好在早餐後喝,而不是早餐前喝咖啡。 空腹喝咖啡身體危害大 提神應從調整生活作息開始台北馬偕醫院資深營養師趙強表示,喝了咖啡,咖啡因刺激人體,調節了內分泌,就會讓精神變好,比較亢奮,這是許多人早上喝咖啡的原因。但如果空腹喝咖啡,壓力荷爾蒙被急速拉升,人體開始動用資源,血糖跟著上升,下降速度就會相對較慢,長期下來,將影響調解血糖功能。趙強指出,早上空腹喝咖啡,不是好習慣,對於肥胖、胰島素分泌異常、糖尿病患者來說,空腹喝咖啡對身體危害更大。如果早上必須透過喝咖啡來提振精神,這代表沒睡好、休息不夠,建議調整生活作息,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早餐吃三明治+大冰奶易昏睡! 營養師絕不點的NG地雷還有這些 減肥挑時間! 運動到底要在早餐前or早餐後?
-
2020-10-21 科別.皮膚
天冷皮膚乾癢,擦乳液也沒用? 洗澡時3個NG行為別再傻傻做了
台灣北部已經開始天氣劇烈變化,雖然中南部仍然是有陽光天氣,但越接近11月氣溫也會開始轉涼,當北方鋒面來到,早晚溫差變大,很多人開始有共同困擾,就是皮膚開始過敏非常癢。有時會大塊皮膚發紅,看醫生吃藥擦藥也很不容易好。其實皮膚不是汽車鋼板,進廠維修就會馬上好,當皮膚損傷時,需要長時間保護,才能漸漸好轉。 天氣漸涼皮膚油脂分泌量減少 容易出現乾燥、裂痕、搔癢長庚醫院皮膚部部主任醫師鐘文宏表示,夏天皮膚容易增加油脂分泌,當天氣漸涼皮膚油脂分泌量則慢慢減少。皮膚油脂就像保護層,可以減少皮膚水份流失,當皮膚油脂不夠水份流失加快,就很容易乾燥出現裂痕,乾癢時容易無意識抓搔,或有時洗澡時特別用熱水沖,都可能讓皮膚損傷加劇。鐘文宏持續說明,當皮膚發生損傷變薄,外界刺激物質或微生物,就比較容易侵犯皮膚較深層部位,誘發身體免疫反應導致過敏,皮膚癢症狀會加重,更容易讓人忍不住想要抓,因而又再出現皮膚損傷,開始不斷負面循環。因此部分民眾皮膚過敏非常不容易好,再加上皮膚修復也需要時間,病兆也持續許久。 做好皮膚保溼 避免異位性皮膚炎發作鐘文宏提醒,當天氣漸漸變冷皮膚容易乾燥時,保溼就非常重要,尤其是洗完澡,洗澡會去除皮膚油脂,缺乏保護的皮膚接觸空氣,水份就很容易散失,接觸到過敏物質機會也會提升,都容易讓皮膚處在不利條件,因此洗完澡最好使用皮膚保溼用品,洗澡沐浴乳也選擇低刺激性產品。鐘文宏補充,如果做好防護或保溼等措施,皮膚仍然發紅或過敏等,就要前往皮膚科診察,許多疾病外觀病兆都很類似,需要專科醫師判斷病情給予適當藥物治療,但皮膚不是汽車鋼板,馬上維修馬上好,當皮膚受傷有損害,會需要時間慢慢恢復。若是在恢復期一再發生傷害,病狀就很難消除,有時就演變成慢性疾病。鐘文宏同時提醒,如果在換季時皮膚容易乾癢或發生異位性皮膚炎,一定要幫皮膚做好保溼,洗澡也不要太「乾淨」,不要用熱水沖過頭、也不要用太多肥皂,溫度高熱水容易刺激皮膚外,肥皂沐浴乳用太多,也會把保護皮膚油脂洗掉。如果皮膚出現異狀,一定要就醫接受治療,同時加強保護措施,皮膚才會慢慢好轉。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護唇膏愈塗嘴唇愈乾 常做2件事更糟! 皮膚乾到脫屑擦乳液就好? 8個錯誤認知沒改只會更嚴重
-
2020-10-21 新聞.用藥停看聽
避孕藥忘了吃怎麼辦? 藥師解答緊急補救處理方式
享受性愛歡愉之後,除了安全性行為外,不少女性也會服用避孕藥而避免懷孕而當上「意外」爸媽。然而, 避孕藥分為「事前避孕藥」及「事後避孕藥」,妳知道怎麼吃才能有效避孕嗎?事前避孕藥和事後避孕藥又分別差在哪? 事前避孕藥需長期服用才有效 睡前或與食物併服降低不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黃品臻藥師表示,事前避孕藥含有人工合成的「雌激素」與「黃體素」,藉長期穩定服用,使女性體內維持一定濃度的荷爾蒙:當雌激素濃度偏高,卵巢便不會排卵;當黃體素濃度偏高,子宮頸黏液會增加,精子難以通過子宮頸而與卵子結合。不過,事前避孕藥需長期、穩定服藥才能達到效果;每天定時服用1顆,睡前或與食物併服可減少嘔吐、噁心感。 21顆服用完需停藥7天 28顆裝適合記性較差者 在藥品包裝方面,可分為21顆裝與28顆裝:21顆裝全數含藥,連續服用21天並停藥7天,再開始下一週期的避孕藥。28顆裝適合記性較差者,部分含藥、部分不含藥,先每日連續服用含荷爾蒙的藥錠,再服用無作用的錠劑,不必停藥。首次開始使用時,可於月經出血第一天開始吃,連續服藥7天後,才具避孕效果,頭7天內仍需同時以其他方式避孕,如保險套;無藥日期間(停藥7天或服用無作用錠劑的日子),因少了荷爾蒙的維持,子宮內膜會剝落、月經來潮。而無藥日結束後,不論經血停止與否,都要從第29天起開始新的服藥週期。 忘記服藥未超過12小時應立即補服 超過12小時這樣做 萬一忘記服藥怎麼辦?黃品臻說明,若延遲時間未超過12小時,想起後立刻補服,下次再回復正常的服藥時間;若延遲超過12小時,此時避孕效果可能降低,在想起時補服前一次漏掉的劑量,當天的藥量仍按時服(想起當日需服用2顆),之後依正常時間、劑量服藥;不過,要注意的是,若曾漏服超過2小時,補服藥品後,未來7天內需採額外避孕措施。 事後避孕藥 僅對當次性行為有保護作用 若在性行為時缺乏防護措施或避孕失效(如保險套破裂等),不少人會用事後避孕藥緊急避孕,黃品臻表示,其主要是抑制或延遲卵巢排卵,或使子宮頸黏液增稠、降低精卵結合的機率。事後避孕藥可分為兩代:第一代高劑量黃體素(Levonorgestrel)、第二代黃體素受體調節劑(Ulipristal acetate)。第一代Levonorgestrel建議在性行為後72小時(3天)內服用;第二代Ulipristal acetate建議在性行為後120小時(5天)內服用,愈早服用避孕成功率愈高。值得一提的是,事後避孕藥僅對當次性行為有保護作用,不建議在同一經期內重複服用事後避孕藥,以免擾亂月經週期。 3狀況不宜以避孕藥作避孕方式 專業諮詢確保用藥安全 不論事前或事後避孕藥,皆屬醫師處方藥,黃品臻提醒,若有心血管疾病、肝功能障礙、乳癌等情形,不宜以避孕藥作避孕方式。食藥署進一步補充,女性的受孕能力原本就會隨著年紀而下降,若服用避孕藥多年之後又突然計畫懷孕,很有可能會因為年紀或其他因素影響受孕機會,且避孕藥的種類繁多,劑量也不同,第一次服用時還是建議請醫師先行評估後,由醫師替您開立最適合的口服避孕藥,以降低副作用發生的機率,服藥後也應定期追蹤檢查,確保長期服藥的健康品質。延伸閱讀: 吃事前避孕藥傷身體? 10情況要問醫師再使用 精液沾到陰部就會懷孕? 沒在開玩笑!婦產科醫師拆解NG避孕法
-
2020-10-19 科別.婦科
不穿內褲身體會出現什麼變化?婦科教授曝一個恐怖風險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許多男生喜歡喜歡無拘無束不穿內褲,連偶像周杰倫都曾表示,從小不愛穿內褲,相對來說,不穿內褲的女性則少之又少,最近1名YouTuber「1G」女網紅,親身試驗,想試試不穿內褲1個月,「妹妹」會有什麼變化,不過,最後因為經血外漏,而停止試驗。內褲可阻絕病菌入侵感染 不穿內褲較易引發感染疾病 資深婦科教授李茂盛表示,根據觀察門診的情況,幾乎沒有看過沒穿內褲的患者,即使感染嚴重、或是分泌物較多,也都會穿上內褲,不可能不穿。 李茂盛說,必穿內褲的主要原因在於阻絕病菌入侵陰道引發感染,有些女生容易下泌尿感染,如果又不穿內褲,使病菌長驅而入,更容易引發感染疾病。以往寬大不雅的阿嬤大內褲,幾乎已經絕跡,建議女性挑選穿起來舒適的純棉內褲,且需每天更換,如果沾到經血,就建議換掉。網紅親自實驗 真實感想引熱議 根據YouTuber「1G」的親身試驗,一開始沒穿內褲外出,分泌物直接黏在褲子上,使得下體氣味較重。此外,至健身房時,不穿內褲運動,「妹妹」在運動過程的「形狀」明顯,讓人尷尬。 整體來說,不穿內褲時,1G自覺,身體變得比以往健康,分泌物也比穿內褲時少了許多,但不穿內褲,有時造成私密處摩擦,「妹妹」比較容易會「乾乾皺皺」。 實驗快結束的前幾天,1G碰上了生理期,因為不穿內褲,而改用衛生棉條,偶爾經血外漏,這讓她感到不安,最後還是決定中斷實驗,穿回內褲,改用衛生棉,比較安心。(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貼身內衣褲沒洗乾淨 小心這個東西上身! 私密處飄異味  NG清潔行為你中了嗎?
-
2020-10-17 新聞.用藥停看聽
超重要! 藥品開封後能放多久?藥師解析8大劑型個別保存、使用期限
請問藥師,到底藥品開封後能放多久?這是藥師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但是藥品的劑型也千變萬化,口服錠劑、膠囊、懸液用粉、口服液劑、塞劑、眼用製劑、外用藥膏等等,你以為保存方式都一樣嗎?而從醫院、診所或藥局帶回來的不同類型藥品,保存方式和使用期限有甚麼差異?光照、溫度、濕度 恐使藥品保存不良光照、溫度、濕度是藥品保存的三大危險因素,這些危險因素會讓微生物滋長,並加速藥品潮解變質。需選擇避光、陰涼、乾燥處保存家中的藥品,一般常溫為15-30°C,冷藏為2~8°C,因此不需要冷藏的藥品放置室內即可。若包裝內有棉花和乾燥劑,開封後就必須丟棄,不然原本是用來吸藥品的濕氣,後來反而吸了空氣中的濕氣讓藥品受潮。特別提醒,溫度雖然會影響藥品的保存,但不是所有藥品都適合冷藏,例如,感冒糖漿冰了會容易沉澱,除非藥袋或包裝上有註明:需2-8度冷藏。 保存期限 不等於使用期限保存期限(Expiration Date,常以EXP或E印製):未開封可存放的期限,亦稱為末效期。使用期限(Beyond-Use Date,縮寫為BUD):開封後可存放的期限,個別劑型的保存方式和開封後的使用期限又有甚麼差異呢?一、錠劑和膠囊盡可能原包裝保存,則可放到藥品上標示的保存期限,若不清楚保存期限,建議從調劑日起算六個月內。拆封的裸藥,使用期限大約為原保存期限的1/3,但不可超過半年。舉個例子:藥品保存期限是2017年7月30日(若未開封可以放置保存期限);2017年2月1日開封,到保存期限是2017年7月30還有六個月,6個月的1/3是2個月,因此,使用期限是2017年3月30日。而必須特別強調一個藥:耐絞寧NITROSTAT (救心藥),小瓶罐裝開封後只可放半年。二、磨粉若為藥品磨粉,可放6個月,但由於磨粉藥品易受潮變質,一般建議保存一個月。因每次生病症狀不盡相同,若沒服用完畢即丟棄。三、懸液用粉有許多抗生素藥水是粉末泡製,通常從泡成藥水當天起可保存7-14天,依藥品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要記得詳讀藥袋說明。下面幫大家整理一下醫院常用的粉泡藥水保存方式和存放天數。四、糖漿例如,小朋友用的退燒藥水,通常不會單次使用完畢,但不需冷藏。糖漿放冰箱不容易搖勻且易產生沉澱,開封後室溫可放一個月。五、眼藥水眼睛是極易受感染的部位,用於眼睛的藥水、藥膏,建議在開封後一個月就丟棄,眼藥水則冷藏保存。六、塞劑塞劑放於陰涼、乾燥處即可不需冷藏,但台灣夏天溫度較高,塞劑容易軟化,不易塞入小屁屁,所以可放入冰箱等較硬再使用。 七、胰島素未開封保存於冷藏可放至保存期限,一旦開封或離開冰箱後,就只剩一個月可以使用。例如,常常有病人說:我要出國旅遊,胰島素針劑無法冷藏,可以嗎?答案是可以的。 八、其他外用藥品開封後可以貯存半年。所以除了留意有效期限外,仍需觀察藥品的外觀是否有變色、發臭、潮解等變質的情形,若其外觀有改變,雖未過期也應丟棄,不可再繼續服用。如果您有相關的疑問,請不吝諮詢藥師或該製藥廠。 (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Mei、作者/藥師 陳伶娥、 文章提供/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延伸閱讀: 眼睛乾點人工淚液還是乾? 眼科醫曝3大可能性 藥放冰箱才不會壞? 藥師解析NG保存方式…分裝也不行 
-
2020-10-11 養生.運動天地
空腹運動瘦比較快?運動營養師用一項實驗告訴你真相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先前在「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中有一項研究指出,如果先運動再吃早餐,脂肪的代謝量是吃完早餐再運動的兩倍,許多熱愛運動瘦身的人馬上蠢蠢欲動,打算空腹運動。運動營養師楊承樺表示,最近有英格蘭巴斯大學的研究指出,雖然先運動再吃早餐運動中脂肪燃燒是運動前先吃早餐組的兩倍,但消耗的總熱量是一樣的,甚至6週後的減脂結果也並無差異,高燃脂並不等於高減脂!空腹運動脂肪代謝兩倍 長期減脂效果一樣運動可以幫助消耗熱量,但到底是早上運動前吃東西還是運動後再吃早餐,一直都是運動愛好者的熱門議題。近期由英格蘭巴斯大學領導的研究,招募30位超重又久坐的人進行騎車實驗後發現,所有人在騎車後消耗的熱量差不多,不過空腹運動者,脂肪的代謝量,是吃完東西才運動者的兩倍。楊承樺營養師說明,空腹運動者消耗的熱量中,脂肪的利用率是40%到50%,但6週後減脂的結果是一樣的。運動一小時 脂肪燃燒差異一口飯補回再次證明,高燃脂不等於高減脂。楊承樺舉例,60公斤的人,騎腳踏車1小時約消耗300到500卡,假設是中強度狀況下,50%脂肪利用率是150卡。而吃完再運動者脂肪利用率是25%,脂肪燃燒75卡,只比空腹運動者少75卡,而75卡大概多吃一口飯就補上了。所以如果不確定自己可以忍受空腹運動者,不建議硬逼自己一定要空腹運動。空腹運動主要效果 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適度空腹運動主要的效果是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研究人員發現空腹運動可以讓脂肪利用效率高,肌肉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提高,降低血糖水平,這對某些有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有血糖不易控制風險者來說,具有改善作用,能幫助血糖控制。不過楊承樺營養師提醒,糖尿病患在沒有取得醫師確認狀況之前不建議貿然進行。僅限於中強度運動 高強度運動不宜另外要注意的是,此研究中所進行的是只限於慢跑、騎車等「中等強度」的情況。如果需從事高強度運動,如長時間連續運動、高強度間歇或較大重量的重訓等,這類對醣類需求高的運動時,就不適合採取空腹運動的方式,楊承樺營養師說,因運動前熱量攝取不足,很可能會覺得運動時無力,嚴重時可能運動到一半體力不支,運動中頭暈甚至受傷。(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睡前吃東西超NG? 研究證實了!想減重千萬別這麼做 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是「它」在扯你後腿
-
2020-10-07 癌症.抗癌新知
李健逢:癌症次世代定序檢測在精準醫療的角色
精準醫療時代,基因檢測成為焦點,奇美醫院病理中心部長、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員李健逢表示,次世代基因檢測(NGS)與傳統的桑格定序相比,可大量對基因定序,大幅降低定序成本,不分癌種的全癌症篩檢也可適用,不僅肺癌、乳癌可以檢測,對於臨床上少見癌症也可適用,未來將成為常規的癌症基因檢測方式。在11月1日將納入健保給付的晚期卵巢癌的標靶藥物「令癌莎」(Lynparza),是台灣第一個綁定次世代基因定序才能使用的癌症標靶藥物,依規定須經過基因檢測確定有BRCA基因突變,健保才給付使用。健保給付標靶藥物,要確認是否有基因突變,令癌莎並不是第一個,許多肺癌的標靶藥物,也必須要確認是否有EGFR基因突變,在檢驗技術上,確認EGFR基因突變僅需確認三個熱點,無須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就能達成。李健逢預言,未來癌症基因檢測中,次世代基因定序的地位肯定會日趨重要,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針對標靶藥物令癌莎的使用,新增一項適應症條件,患者「基因體不穩定」也能使用。基因體不穩定是一個很龐大的概念,他解釋,癌症的發生建立在基因缺陷,發生基因缺陷可以有以下幾種情形,基因本身就有缺陷,或DNA重組修復出現缺失,或基因無法修復缺失,或基因產生傷痕後造成整體基因不穩定。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造成基因缺陷或不穩定,都得把所有的基因體掃過一遍才能得知,而傳統的基因定序是做不到「全掃」的功能,只能仰賴次世代基因定序。另外,美國FDA在今年六月批准「腫瘤突變負荷」(TMB)為次世代基因定序可執行的項目,台灣尚未有此概念。李健逢解釋,腫瘤突變負荷是一種免疫治療的生物標記,腫瘤突變負荷的指數愈高,代表腫瘤細胞沒辦法再修復DNA,將不斷累積突變,腫瘤細胞表面將不斷累積「不正常結構改變的蛋白質」。從美國近期核准的多項藥物適應症與檢測項目,都綁定了次世代基因定序,顯示其重要性與未來地位。但次世代基因定序的檢驗結果就一定準確嗎?李健逢也提出了警訊,美國最大的一家精準醫療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於2018年召回800份的腫瘤突變負荷檢驗報告,原因為演算法出了問題,但很多患者都已經因為報告結果展開治療。日本是發展精準醫療最成功的國家,為了防堵基因檢測報告錯誤,他們成立了「癌症基因及進階治療小組」(C-CAT),同時在如台灣的醫學中心等級的醫院,成立「分子腫瘤委員會」;檢驗報告由分子腫瘤委員會判讀,而癌症基因檢測報告的原始資料必須送交癌症基因及進階治療小組。李健逢表示,癌症基因及進階治療小組等同是第三單位,協助檢視基因檢測報告結果的品質,透過採檢的原始資料重新驗算,運用的演算法得出來的報告是否精準,避免錯誤報告導致過度醫療等情形發生。台灣未來勢必要走向以次世代基因定序為主流的精準醫療,李健逢提出三大建議,採檢的原始資料一定要保存、醫院成立分子腫瘤委員會,比照日本成立癌症基因及進階治療小組,由小組做資料最後的判讀與提出治療計畫。同時也建議政府應強化民眾的教育,縮小檢測廠商與民眾知識的落差,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的品質監控非常重要,但落實監測卻有一定難度,多建構專科參與分子腫瘤委員會,成立國家級的癌症基因及進階治療小組。#響應少見癌症日World rare cancer day.全癌症治療抗癌里程碑,請點:https://reurl.cc/KjlyXe.精準醫療好難懂!一次破解全癌症 少見癌也有解方:https://topic.udn.com/event/health_Precision
-
2020-10-07 癌症.抗癌新知
張文震:從臨床端,看進入精準醫療的挑戰與解方
全世界都在為「癌症存活率倍增」的目標努力,醫學研究也發現越來越多基因及相對應標靶藥物可用,甚至有一藥多用的廣譜抗癌藥。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任張文震在聯合報舉辦的「精準醫療時代的全癌症治療」專家會議時呼籲,國內的精準醫療急需破繭,醫學會應儘快媒合重要的、有對應藥物可用的致癌基因,推出不同癌別的基因檢測「套餐」,幫助需要精準醫療的癌症病患。同樣是肺癌病人,致癌的突變基因卻可能不一樣。張文震表示,基因檢測的目的是尋找適合的標靶藥物,肺癌有很多基因及對應的藥物可以找,EGFR基因佔55到60%,ALK基因佔4.8%,ROS1基因佔2.4%,BRAF基因佔1%, NTRK基因則小於1%。以 NTRK基因為例,其突變率小於1%。「但如果不測,怎麼知道這一個病人標靶治療效果很好?」國外研究發現,進行基因檢測的肺癌病人,五年存活率是25%,估計存活中位數是39個月,反觀沒有去找基因的病人五年存活率僅5%,估計存活中位數是14個月,這顯示進行基因檢測,並配對到適合的標靶藥物,真的有助達成存活率倍增的目標。張文震舉例說,很多不同癌別都能找到NTRK基因突變,研究發現,如果用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治療效果很好,腫瘤會變小,甚至有大約一成五的腫瘤消失。基於基因檢測的精準醫療將能有效延長癌症存活期,基因檢測搭配標靶藥物的精準醫療,成為世界各國現在的標準治療趨勢。美國以總統層級帶動跨部會支持國家發展精準醫療,共投入60億台幣。日本投入精準醫療,從去年五月開始給付NGS,投入了50億台幣,是現在全亞洲精準醫療最強的國家。張文震說,建議我國政府可向日本學習三個層級醫院管理模式,最上層11個醫院負責訓練專業人員、臨床試驗得分子醫學轉譯研究,中層34個醫院執行臨床試驗,下層122個醫院轉介病人參加臨床試驗和治療,並由上兩層醫院來支持病人所需的基因檢測及結果轉譯。張文震擔心,但台灣至今未給付給付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如果不趕快跟上這一波精準醫療的趨勢,連國際上的標準治療都沒有普及使用,台灣就沒有條件跟上其他更尖端的臨床試驗,將漸漸失去醫療水準的優越性,也錯失建置本土基因資料庫的契機。面對基因檢測,不同角色位置的人,心裡的疑問差很多。健康人擔心基因檢測後會有心理壓力,癌症病人在選擇有限又有時間壓力下,找到準確療法存活將倍增,但對於付錢的單位來說,則是不小的花費。張文震建議,相關醫學會要去挑選重要的、有對應藥物可用的基因,推出不同癌別的基因檢測套組,如此對病人最有幫助,從醫療經濟學來說,也值得健保署把錢用在這個刀口上。#響應少見癌症日World rare cancer day.全癌症治療抗癌里程碑,請點:https://reurl.cc/KjlyXe.精準醫療好難懂!一次破解全癌症 少見癌也有解方:https://topic.udn.com/event/health_Precision
-
2020-10-06 癌症.抗癌新知
李伯璋:基因篩檢浪潮 健保給付癌症類別與基因突變全癌症的策略
癌症新藥、檢驗技術飛快突破創新,健保制度需積極因應。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李伯璋出席聯合報「精準醫療時代的全癌症治療」專家會議時透露,健保署正考慮選出一些有藥可用的特定基因,規劃為不同癌症的基因檢測模組,基因檢測費用可壓低到大約二至四萬之間,有助精準運用健保資源。李伯璋表示,基因檢測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精準醫療,其中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是否納入給付,是各界熱烈關注的焦點,其優點有三。首先,NGS為一次性全基因檢測報告,可節省逐項檢測、逐步投藥的時程,爭取到治療黃金時間。當標準治療步驟無效或用罄時,NGS可提供新治療策略及其成功機率預測。可搜集基因、病人預後、藥物反應的關聯性資料,有助於發展未來的治療。不過NGS也有三個缺點,李伯璋說,首先,測出來的基因不一定有對應標靶藥物。病人如果抱持太大的希望,失望也會越深,另外有些病人病情嚴重,治療空間小,這時候需要的是心理準備,而非基因檢測。再者是相較於其他檢驗,基因檢測費用較高,等待檢測報告時間也比較久。李伯璋根據健保資料指出,台灣近三年每年有14萬人診斷出癌症,隨著癌症存活率提高,累計罹癌人數和健保的癌症醫療支出雙雙呈現直線上升,2019年大約76萬名癌症病人的健保藥物支出就高達298.59億元。其中171.6億元給付於標靶藥物,佔所有癌症藥費比例高達57.5%,排名第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o-oncology therapy,簡稱IO)的費用也有6.44億(2.2%),排名第四。健保署目前給付四種IO於九種符合適應症的癌症,跟許多標靶藥一樣,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前,也需要先透過基因檢測確認有對應的基因,才是適用對象,不過使用之後的效果,仍可能因人而異,需要後需追蹤。李伯璋以神經營養性原肌球蛋白受體激酶(NTRK)基因這項癌症治療的新標靶為例,臨床試驗結果證實其對應藥物對罕見的兒童癌症有很高的反應率、很好的療效。另以IO為例,健保署分析截至2020年6月30日1623個使用IO的病人最近一次用藥反應,分析發現,病人有23.3%死亡、24%惡化、13.6%加速惡化,對治療完全反應或部分反應者僅16.1%、病情穩定6%。李伯璋表示,這顯示有些病人還是救不回來,或是已進入需要安寧照顧的階段,各癌別比較發現,胃癌和肝癌的效果相較比較不顯著。李伯璋表示,將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是世界各國醫療體系共同的難題,但共通的目標就是把錢用在刀口上,做出對民眾健康福祉最有利的決定、給病人實證支持有效的照顧。因此健保署一直以來的態度就是希望控制不必要的醫療行為,將資源投入在對病人更有幫助的事。#響應少見癌症日World rare cancer day.全癌症治療抗癌里程碑,請點:https://reurl.cc/KjlyXe.精準醫療好難懂!一次破解全癌症 少見癌也有解方:https://topic.udn.com/event/health_Precision
-
2020-10-04 科別.耳鼻喉
吃東西常嗆到,小心是吞嚥障礙! 非單純退化引起,3疾病都可能發生
一名70歲阿嬤患有帕金森氏症,近半年來在吃東西的時候常常嗆到,由家人陪同就醫,經內視鏡檢查,發現喉咽肌力不足,造成吞嚥障礙;原本已排定由語言治療師進行治療,但仍來不及,在某日晚餐後,阿嬤因嗆傷造成吸入性肺炎緊急送至急診搶救。易嗆到別不以為意 嚴重恐危及生命安全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洪士涵表示,常見的吞嚥障礙,往往開始於「容易嗆到」這樣不起眼的小事,也因此許多年長者不以為意,錯失及早復健與練習的時機。洪士涵主任進一步解釋,吞嚥障礙大致分成兩大類,一是吞下去的過程中,保護不足嗆到;另外則是所謂吞不乾淨,食物殘餘在咽喉造成的問題。這些障礙產生之後,輕者嗆到造成生活不便,進食速度變很慢;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營養不良或是吸入性肺炎等危及生命的狀況。治療吞嚥障礙 訓練咽喉肌力與改變食物性質吞嚥障礙的治療,洪士涵主任指出,以語言治療師「訓練咽喉肌力」以及「改變食物性質」為主,由於吞嚥困難時吃東西容易嗆到,而造成飲食量不足,衍生營養不良問題,因此治療師會訓練病人的喉肌力,增加吞嚥的力量;越早訓練,吃的東西越多,營養也越足夠,也越有力氣順利吞下食物。另外,也會改變食物軟硬度及濃稠度,讓病人方便飲食,減少嗆咳或吸入的機會。 進食易嗆到、喉嚨卡 提高警覺就醫盡早治療根據國建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有12.8%有吞嚥困難,除了單純因年齡增加而引起的退化外,也有許多臨床狀況會導致吞嚥困難,例如中風後、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實在不可不慎!洪士涵主任也呼籲,年長者在進食時若出現嗆咳、喉嚨卡卡等症狀,都應盡早就醫治療,將有效幫助長輩們快樂進食,吃原本年輕時吃的東西。(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魚刺哽到喉嚨吞飯、喝醋都NG! 第一時間這樣處理才是正解 睡前吃東西超NG? 研究證實了!想減重千萬別這麼做
-
2020-10-02 名人.黃軒
喝咖啡可提高大腸癌生存率?醫:每天喝4杯效果更好
近日很有趣,我閱讀9月17日,一篇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 叫“JAMA Oncology” ,其主題是:喝咖啡和晚期或轉移性大腸癌的存活關係這項分析的數據來自著名的CALGB/SWOG 80405試驗, 試驗中“晚期大腸癌”患者喝的咖啡,不管有沒有咖啡因,莫咖啡飲用量都與患者的總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 OS)和疾病無進展存活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 PFS)是有相關性。早期的研究 ( 2018年 )我好奇的看下去,原來早在約2018年,就有研究發表在國際期刊“Gastroenterology ”研究顯示 : 對於那些沒有進展到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階段的腸癌患者,每天至少4杯咖啡就與患者死亡風險顯著下降有關。這個研究是依據1599名,是大腸直腸癌 第一~第三期 ( Stage I, II , III ) ,“早期癌患”者,做喝咖啡的習慣調查。1.每天4杯咖啡,可以降低52%的癌症死亡率、也降低了30%全疾病死亡率。2.有咖啡因或沒有咖啡因的咖啡,毎天至少2杯咖啡以上,也可以降低死亡率。3.得癌前,少喝咖啡(每天少於2杯),和得癌前,多喝咖啡(每天2杯以上),那些平常就已經習慣每天2杯以上,比少喝咖啡的人,有更好的存活率。太好了,我可以天天喝咖啡了...這次研究 ( 2020年 )本次分析總共列入了1171名“晚期有轉移的大腸癌”患者,超過四分之三的患者有每天喝咖啡的習慣。總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 OS)從研究的存活率(OS)數據來看,每天多喝一杯咖啡,平均與患者死亡風險相對下降【10%】有關。有63名患者每天至少喝4杯咖啡,這些患者的中位OS達到了39個月,明顯比試驗總人群的29-30個月更好,死亡風險相對下降了【36%】(HR 0.64)。疾病無進展存活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 PFS)相對而言試驗中患者的PFS,與咖啡飲用量的關係要稍弱一些,但每天至少喝四杯咖啡,仍然與患者疾病無進展或死亡風險相對下降22%(HR 0.78)有關,換算一下的話,一杯咖啡對應的PFS風險相對下降大概是5%。這些OS 、PFS 都達到統計學顯著差異有無“咖啡因”的影響喝的咖啡是否含有咖啡因,似乎並不會影響效果。 每天至少飲用2杯無咖啡因咖啡的患者,與至少飲用4杯含咖啡因咖啡的患者,風險下降幅度基本相同(OS HR=0.64/0.66)。為什麼咖啡可以下降死亡率?科學家們盯上咖啡和大腸癌的關係,可能咖啡因有著「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生成」等多重功效,也正是這些功效讓咖啡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發病風險。很多理論如下:1.多酚咖啡酸 ( Polyphenol caffeic acid )硏究人員使用多酚咖啡酸做試驗,發現可以抑制大腸癌轉移的機制。2.咖啡豆醇( Kahweol )這是在阿拉伯咖啡豆發現的抗氧化物質。這種物質可以破壞訊息傳導和轉錄的激化蛋白的3( STAT 3 ),使得癌症的新血管生成無法進行。3.類黑素 (Melanoidin )咖啡中的類黑素,可以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 ( Matrix metalli proteina se ),使癌細胞無法生長。4.高胰島素狀態低胰島素狀態的糖尿病患者,會提高大腸癌的死亡率。因此專家認為身體內的高胰島素狀態,可以使癌細胞擴散變慢。喝咖啡,使體內會分泌多胰島素狀態,這些高胰島素狀態也使人體的發炎反應降低,也使癌化機會降低。5.雙萜化合物咖啡醇(Cafestol)及咖啡豆醇(Kahweol)為一種雙萜化合物,常見於未經過濾的咖啡中 天然的興奮劑咖啡因(caffeine)這兩種物質可能有穀胱甘肽 ( Glutatheones ) 、抗氧化效果,但也有增加膽固醇的副作用。咖啡濾網可過濾大部份的cafestol和kahweol,使其不至於存留在飲用的咖啡中。仍不能把咖啡當藥喝本次研究作者,哈佛大學癌症研究院助理教授Kimmie Ng表示,雖然分析只能證實喝咖啡與晚期腸癌患者死亡風險下降的相關性,如果推薦患者,把咖啡當藥喝,還有點太早了,但仍可以認為喝咖啡,至少在本次研究是「有益無害」的。看完此文,喝咖啡去嗎?走,我們一起去※資料來源: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article-abstract/2770262 Association of Coffee Intake With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September 17, 2020※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0-10-02 養生.聰明飲食
享受烤肉避免致癌物上身 顏宗海:留意6原則烤肉也能很健康
中秋烤肉可說是應景的必備活動之一,將肉烤得微焦再塗上烤肉醬,外皮酥脆、肉質鮮嫩、香氣撲鼻的總讓人想一口接著一口。不過也得小心其中可能暗藏致癌危機,今天就讓專家來教大家如何享受美食的同時避開致癌地雷!避開烤肉首要致癌地雷:過度加熱、食物烤焦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醫師表示,若想避開致癌地雷,最基本的觀念就是「避免過度加熱、避免食物烤焦」。像是油炸、油煎、大火快炒等方式溫度通常都相當高,火烤自然也排名在其中,這些高溫的烹調方式都容易使得食物產生有致癌疑慮的物質。 顏宗海醫師更進一步指出,像是牛、豬、雞、羊等動物肉類的蛋白質遇上高溫就容易產生異環胺,而油脂又會產生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玉米、甜不辣等澱粉類食材則容易產生丙烯醯胺。這些因為高溫烹調所產生的毒物,雖然目前尚無確切證據能夠百分之百證實對人體有致癌的危險,但以現有的動物實驗來看確實有致癌的疑慮。另外也要注意,烤焦部位雖然讓食材看起來更加美味,但這也是過度加熱的鐵證,其前述所提到的毒物含量自然也會更多。因此提醒民眾在烤肉的時候應盡量避免過度加熱,更要避免烤焦。 烤肉常見6大地雷,民眾多加留意除了食物過度加熱、烤焦,顏宗海醫師也指出各種常見的NG情況。像是許多民眾在烤肉的時候,常見大魚大肉卻忽略了蔬菜水果攝取的情況,如此的飲食行為即便只有一天也容易對身體造成負擔。 不少口味較重的民眾,烤肉前會先以醬料醃過,或在烤肉時邊塗醬料,這樣的行為不僅容易造成鈉含量超標使得身體鈉鉀失衡,也容易使食材更容易烤焦進而吃下前述所提到的毒物。 另外,烤肉時也常見不拘小節,生食、熟食放一起的情況,這樣的行為容易讓生食的細菌混入熟食當中出現交叉污染,輕者可能出現腹瀉等不適,重則有食物中毒的風險。 除此之外,肥肉、雞皮等脂肪較多的食材,在燒烤時除了容易產生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也容易有吃下常見於油脂部位的脂溶性戴奧辛等疑慮。 雖然不常見,但也還是出現過有民眾因為天氣因素不佳等原因,選擇在家中、車庫等通風不良的場地,卻依舊使用木炭烤肉的情況,這樣的行為則容易出現一氧化碳中毒。這些行為都是民眾較容易忽略的NG地雷,應多加留意。 避開NG行為,聰明烤肉更健康!不過顏宗海醫師也表示,指出這些常見地雷並不是要掃興,而是要提醒大家在享受節日的同時,也留意身旁的健康風險疑慮,讓偶爾為之的烤肉活動更加健康。 避免食物過度加熱、烤焦產生致癌的疑慮,烤肉時建議離大火遠一點,以小火慢烤方式進行。也可以先用鋁箔紙包起來或切成薄片再烤,如此受熱較平均。而像是雞腿、雞翅、大蝦、螃蟹等較慢熟的食物也可以先用水煮的方式煮熟再烤,如此也更有利省時。這些方式都有助於避免食物烤焦。 避免大魚大肉、營養不均衡造成身體負擔,在烤肉的同時可以用2:1蔬菜包肉的方式進行,不僅增加口感、解膩、蔬菜的纖維也可以避免過量飲食造成身體負擔。飲料則建議可以無糖綠茶取代啤酒、汽水等。 塗抹醬料的時機可以選在肉烤好的時候再進行塗抹,並且避免先以醬料醃漬,或者可以用天然的蔥、薑、蒜、洋蔥調味,如此便有利避免鈉含量超標、肉容易烤焦。 在烤肉的時候可以多準備容易以顏色或形狀辨別的容器,如藍色放生食、紅色放熟食等方式分放,如此有助於生熟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的情況出現。 在吃肉類的時候,可盡量先去除雞皮、肥肉等部位,如此可以避免吃下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或戴奧辛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的疑慮。 如果遇上天氣不佳或沒位子烤等情況,在室內、車庫等通方較差的地方烤肉,應以電烤盤等方式進行,切勿使用木炭烤肉,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0-01 癌症.抗癌新知
生命與金錢的拔河!「次世代基因定序」助癌症病患爭取治療時間
癌症病患想尋求標靶治療,必須有基因檢測的佐證,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成為眾所期待的檢測方式。NGS具有的三大優勢為,用極少的檢體,檢測多個癌症基因變異,所需時間也比較短,可以幫病患爭取治療時間,也可以進行較複雜的基因變異分析。但是檢測費用也很驚人,坊間的收費可能達十萬元,形成生命與金錢拔河的情況。一個癌症需要的檢測基因通常超過一個,傳統的基因檢測曠日費時,病患珍貴的檢體也會耗損,而癌末病患往往等不了那麼久,奇美醫院病理中心部長、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員李健逢指出,NGS可以一次檢測數百個基因,提升時效、節省檢體。近期PARP抑制劑問世,在治療BRCA1/2突變的乳癌病患特別有效,李健逢說,BRCA1/2基因非常龐大且缺乏突變的熱點,導致在過去需要用數百個聚合酶鏈鎖反應,加上數百次定序才能完整解析,相當耗工、耗時,而NGS可以在兩天之內完成。簡單明確的基因突變,使用傳統基因檢測方法即可掌握,但是以NTRK1/2/3 這三個致癌基因來說,融合對象以及樣態可能高達100多種,且數目還增加中。李健逢指出,過去傳統的基因檢測很難詳細解析NTRK1/2/3基因變異,但NGS能有效達成。此外,腫瘤突變負荷量(tumor mutational burden, TMB) 更是一個只能由NGS檢出。李健逢解釋,如果乳癌病患卻檢測出肺癌的EGFR變異,醫師就要思考病患可能不是乳癌,而是從肺癌轉移而來,給予的標靶藥物就會完全不同,得到完全不同的治療效果。對於常見的癌症,檢測標的治療藥物很明確,如果罹患少見癌症,需要進行基因檢測嗎?李健逢建議,目前治療的概念逐漸朝向全癌(tumor agnostic therapy),意即不分癌種,只要有可進行藥物治療的標的基因變化即可接受治療。目前台灣已核准的包含NTRK基因融合變異的腫瘤可使用NTRK抑制劑,以及dMMR/MSI-H/TMB-high(高度微衛星不穩定/細胞錯配修復機制缺失/腫瘤突變荷載高)的腫瘤可接受特定免疫治療。以NTRK基因融合變異為例,常常出現在少見的腫瘤,例如兒童的神經膠質瘤、甲狀腺癌、分泌型的乳癌、唾液腺癌、嬰兒型纖維肉瘤以及中胚葉腎瘤,以及成年人的少見癌,分泌型的乳癌、唾液腺癌、以及某些肉瘤。因此,少見的腫瘤確實是適合全方位廣泛性癌症基因檢測的。每一個癌症病患都應該進行基因檢測嗎?李健逢強調,基因檢測的目的是尋找配對的標靶藥物,部分癌症明確指向某些某些基因,例如肺癌的EGFR、乳癌的ER,大腸癌的BRAF,但以肝癌為例,目前仍無明確的基因突變與藥物,應該依據臨床醫師的建議,病患也不要一味的追求基因檢測與標靶治療。#響應少見癌症日World rare cancer day
-
2020-10-01 養生.聰明飲食
中秋烤肉趣!營養師破解烤肉的4大NG行為
中秋佳節將至,烤肉可說是家家戶戶的重頭戲,聯安診所營養師徐景宜表示,提醒大家烤肉時最好使用鐵盤或不鏽鋼薄板,一方面能降低肉品接觸炭火而燒焦,同時也能減少致癌煙霧沾附在食材上;此外,徐營養師也建議,烤肉最好吃原味,並增加蔬菜、水果攝取量,較能減少身體的負擔。 中秋烤肉是歡度佳節的重頭戲,但你知道大家習以為常的烤肉方式,在營養師眼裡卻是NG連連!到底該怎麼烤肉才玩得盡興又吃得健康呢?徐景宜營養師列舉民眾烤肉時常見的4大NG行為,也提供大家幾點叮嚀,幫助大家「腸」保健康! NG1:肉烤焦了,吃一點無妨?炭火加熱肉品一不小心就容易燒焦,吃一點燒焦的食材真的沒關係嗎?徐景宜營養師表示,過度燒烤或烤焦的肉品都會產生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容易破壞腸胃黏膜,也會增加大腸癌的罹患風險。 徐景宜營養師叮嚀,若食材不小心烤焦時,最好先將烤焦的部分切除再吃為佳。 NG2:邊烤肉邊擠檸檬汁更健康?烤肉吃多覺得膩,邊烤邊擠檸檬汁去油解膩比較健康?徐景宜營養師叮嚀,不建議這樣做!徐營養師解釋,由於市售的烤肉網大多是使用電鍍製成,並非真正的鐵網,若是邊烤肉邊刷酸醋類的醬汁,可能會產生酸醋效應使得電鍍網上的重金屬溶出,反而在不知不覺中吃下不少重金屬! 為了避免重金屬污染食材,建議最好可改用不鏽鋼薄板或鐵盤等方式來烤肉,較能避免重金屬溶出,也有助於隔絕直火,減少食材燒焦,同時也能避免肉品油脂滴入炭火中產生致癌煙霧;然而,若想要以檸檬汁、醋來調味時,建議可在食材烤完盛盤後再淋上醬汁。 NG3:烤肉就是要先醃再塗烤肉醬?許多人烤肉前一晚都會使用醬油、香料來醃漬肉品,或是使用烤肉醬來增添食材風味,這樣的烤肉雖然鹹香好吃,但卻也容易導致鈉攝取過量,恐增加腎臟負擔! 徐景宜營養師建議,烤肉最好以原味為主,食材放上烤盤時可適量撒上海鹽、黑胡椒,更能吃出食材本身的風味與甜味;亦可混合蒜頭、少許醬油、橄欖油等自製健康沾醬,待食材烤好再搭配少量沾醬,就能兼顧美味及健康。 NG4:烤肉就是狂吃肉?徐景宜營養師也補充,中秋烤肉通常是以肉、海鮮為主角,但狂吃肉可能會造成油脂、熱量爆表,同時也不利於腸道的消化、蠕動。徐景宜營養師叮嚀,選擇烤肉的肉品時最好以原型食材為主,避開香腸、培根、貢丸等再加工製品,並多準備一些蔬菜、水果,像是以生菜葉包肉,或是烤香菇、美人腿、玉米筍等高纖食材,亦可額外準備綜合沙拉一起享用;烤肉後也可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以促進腸道蠕動、加速代謝,幫助減輕身體負擔。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聯安診所營養師 徐景宜資料來源:聯安醫周刊 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9-30 養生.聰明飲食
吃完烤肉腹瀉 不想烙賽遵守4原則
中秋節將近,許多人烤肉聚餐,疾管署發出腹瀉疫情警報,上周門急診腹瀉就診累計11萬3361人次,往年中秋節當周及後一周出現腹瀉就診人次上升,預估本周腹瀉患者人數會更多,務必遵守「確保食材新鮮、生熟食分開處理、食用熟食、肥皂勤洗手」等四原則,不怕「烙賽」找上門。疾管署資料顯示,近四周通報腹瀉群聚共58起,新北市10件奪冠,高雄市9件及台中市8件緊追在後、台北市也有7件。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腹瀉群聚通報稍微高於近兩年同期通報,可能與準備料理時疏忽有關,地點以餐飲旅宿業及校園群聚為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共19起。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腹瀉主因是接觸遭汙染食物或被感染者傳染,中秋烤肉若食材不新鮮、長時間未以低溫保存,或未徹底煮熟至中心溫度超過70℃,一旦吃下肚,就容易引發腹瀉等腸道傳染病。除了腹瀉問題,台大醫院內科部臨床教授、大腸癌權威醫師邱瀚模表示,中秋飲食常見「高糖、高澱粉、多紅肉、高油鹽、多燒烤」五大NG元素,致癌風險高,建議淺嘗即可,並應增加聚餐內容中的蔬菜水果比例。邱瀚模說,中秋團圓,親友烤肉聚餐,除了各式燒烤肉類,重口味醬料、含糖飲料、月餅等糕點甜食更是不可少,這些都是不健康飲食,經常食用恐增加致癌風險,其中又以燒烤肉類風險最高,火焰和煙霧而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就附於食物表面,建議焦黑部分應捨棄不吃。邱瀚模提醒,要預防大腸癌,除了健康飲食、規律運動,50至74歲的民眾應多利用國健署補助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為陽性,就要做大腸鏡檢查,以利及早診斷治療。
-
2020-09-30 養生.聰明飲食
中秋飲食危機四伏 五大NG元素淺嚐即止
中秋連假是許多人期待已久的,烤肉聚餐是必排行程,除了各式燒烤肉類,重口味醬料、含糖飲料、月餅等糕點甜食更是不可少。醫師提醒,高糖、高澱粉、多紅肉、高油鹽、多燒烤,這五個中秋飲食常見元素,其實個個都是致癌風險,建議民眾從日常飲食就要避免,中秋節吃美食淺嚐即可,增加聚餐內容中的蔬菜水果比例,走出戶外散步賞月,是更好的選擇。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數據,大腸癌已連續12年高居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首,衛生福利部2019年死因統計亦顯示一年有6436人死於大腸癌,平均每天約有18人因大腸癌過世,高居癌症死因第三位。國健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羊、牛),就會增加17-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另外,燒烤肉類時產生的火焰和煙霧,會含有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會附在食物表面,也會增加罹癌風險。。台大醫院內科部臨床教授、大腸癌權威邱瀚模表示,其實中秋節期飲食只是很諸不健康飲食元素的縮影,要防癌,重點還是要回歸到日常健康飲食,建立了好習慣,就算是就算面對佳節美食誘惑,也會比較節制。邱瀚模指出,現代人罹患大腸癌,與熱量過多,加工肉品攝取過多、高油鹽、高糖、高澱粉的飲食習慣、不運動很有關係。邱瀚模指出,上述飲食及運動習慣會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抗性,胰島素刺激脂肪細胞生一些類似於生長激素的物質,會刺激身體細胞,可能導致細胞發生變異,癌化風險提高。肥胖是很多癌症的危險因子,胰島素抗性也已經被證實與大腸癌、子宮內膜癌、攝護腺癌有關。邱瀚模提醒,現在中小學生肥胖比率很高,如果不及早改變,他們長大之後就是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高風險族群。根據2017年台灣癌症登記資料,50歲以上的人若終生未做糞便潛血檢查,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為7%,如果每兩年做一次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之下,可減少35%大腸癌死亡率。邱瀚模提醒,要預防大腸癌,除了健康飲食、規律運動,50至74歲的民眾應多加利用國民健康署補助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為陽性就要做大腸鏡檢查,以利及早診斷治療。
-
2020-09-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攝取維生素D抗新冠肺炎?教授破解偽裝的美國研究
讀者Mings Wei今天(2020-9-26)用臉書寄來短訊:「教授,這是假新聞嗎?感覺也是本末倒置的新聞」。上面的網路連結打開的是一篇今天發表在《中時新聞網》的文章,標題是:美研究:維生素D充足 不易感染新冠肺炎。文章的第一段是:美國有研究指出,如果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可減低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即使感染後出現併發症死亡的風險也較一般人低。文章的第二段開頭是: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分析…讀者Mings Wei的短訊裡也有附上一篇論文的連結。這篇論文就是《中時新聞網》那篇文章所指的《美國研究》,而它的標題是:Vitamin D sufficiency, a serum 25- hydroxyvitamin D at least 30 ng/mL reduced risk for adverse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fection(維他命D充足,血清25-羥基維他命D至少30 ng / mL可降低COVID-19感染患者不良臨床結局的風險)。這篇論文共有11位作者,前10位都是伊朗人,而他們全都是任職於Tehr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德黑蘭醫科大學)。最後一位作者是Michael Holick,而他是美國波士頓大學的教授。有關這位教授,我有發表過兩篇文章。等一下會進一步說明。這篇論文是發表在一個叫做PLOS One的期刊,而這個期刊是以收費(美金1695元)來發表論文的。負責審核這篇論文的編輯是Muhammad Adrish(穆斯林人名)。這項研究是分析235位新冠病患的醫療記錄,而他們全都是在德黑蘭醫科大學接受治療。分析發現共有158位病患的血清25-羥基維他命D是低於30 ng / mL(即所謂的《不充足》),其他77位則是高於30 ng / mL(即所謂的《充足》)。這項研究共分析了16項臨床結果,而其中11項是在《充足》與《不充足》病患之間沒有統計上的差別。這11項分別是(1)住院天數,(2)從生病到第一次住院之間的天數,(3)胸痛,(4)呼吸困難,(5)重症治療,(6)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7)插管,(8)多項器官傷害,(9)急性腎臟傷害,(10)雙側肺受累,(11)休克。5項在《充足》與《不充足》病患之間有統計上差別的臨床結果是(1)昏迷,(2)血氧飽和度低於90%,(3)C-反應蛋白大於40 mg/L,(4)淋巴球百分比小於20%,(5)嚴重性。這5項所謂的的臨床結果,可以說是近乎笑話。所謂的《嚴重性》是主觀判斷,而《血氧飽和度低於90%》,《C-反應蛋白大於40 mg/L》和《淋巴球百分比小於20%》頂多也就只是參考數值。也就是說,除了《昏迷》一項外,所有真正有重要性的臨床結果,都是沒有統計學上的差別。這樣的研究竟然敢在標題上說《羥基維生素D至少30 ng / mL可降低COVID-19感染患者不良臨床結局的風險》?更荒唐的是,《中時新聞網》竟然還敢更進階地說《維生素D充足 不易感染新冠肺炎》。更更荒唐的是,《中時新聞網》竟然還敢把一個百分之百的伊朗研究說是美國研究。這就是鼓吹吃維他命D的人的醜惡嘴臉。好,我們現在來看Michael Holick是何許人物。我在2019-6-24發表的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裡有引用一篇文章,標題是:The Man Who Sold America On Vitamin D — And Profited In The Process(那個將維他命D推銷給美國的人 – 並在此過程中獲利)。標題下面有這句話(翻譯):根據政府記錄和訪談,將陽光補充劑變成數十億美元巨獸的醫生已從維他命D行業獲得數十萬美元的收入。Michael Holick就是《將陽光補充劑變成數十億美元巨獸的醫生》。我又在2020-3-08發表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虐童反證,指出Michael Holick在虐童案作證時,將幾乎100%的虐童案歸咎於《埃勒斯-丹洛斯症候群》,從而使得虐童父母得以脫罪。可是,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資料,《埃勒斯-丹洛斯症候群》最多影響全球0.02%的人。所以,印第安納波利斯的佩頓·曼寧兒童醫院的臨床遺傳學家Brad Tinkle醫生說,Michael Holick診斷出這種疾病的比率不屬於《數學概率的可能性》。那,Michael Holick所提倡的《維他命D能治百病防千病》會屬於數學概率的可能性嗎?有關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對抗新冠,我在2020-7-17有發表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其中一段是:這項英國衛生專家的審查報告是發表於2020-6-29,標題是COVID-19 rapid evidence summary: vitamin D for COVID-19(COVID-19快速證據總結:維他命D用於COVID-19)。它是由13位專家共同撰寫,而這13位專家是審查了所有相關研究,包括那些聲稱補充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的。這份長達58頁的報告的結論是:沒有證據顯示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這項百分之百的伊朗研究,就是攀搭上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Michael Holick,再獲得穆斯林裔編輯的協助,再經過《中時新聞網》的翻炒,才會烏鴉變鳳凰,成為美國研究。原文:中時新聞網:維他命D抗新冠 – 偽裝的美國研究
-
2020-09-26 癌症.飲食與癌症
癌從口入不是謠言,是真的! 吃飯時6個習慣超NG,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每天的飲食都得經過食道,醫學也證實食道癌的發生與飲食習慣相關,雖然食道癌很可怕,但要預防其實並不難,因為食道癌就是明顯的「癌從口入」,快改善飲食習慣,就可降低罹患食道癌的機會。1、抽菸、酗酒、燙口飲食:根據流行病學研究調查的相關資料顯示,抽菸酗酒者罹患食道癌的機率,比起不菸不酒的人要高出44倍以上,而常吃溫度超過60℃、70℃以上的熱食,也就是食物入口時會有燙的感覺,這樣長期刺激食道,也會導致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大增。 2、加工食物中含過量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吃了添加硝酸鹽的食物,進入胃中會產生亞硝胺,可能刺激食道與胃腫瘤生成,常見的食物有香腸、臘肉、火腿、熱狗等。 3、食物中蛋白質的攝取量不足:根據報告顯示,若是高油脂、高熱量、低蛋白質的飲食習慣,比較容易有食道癌的產生,但目前作用機轉還不明確。 4、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量過高: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量若是過高,也容易導致食道癌與胃癌的發生。目前國人每餐約食用3~4兩的肉,相當於每天吃進半斤以上肉類,顯然動物性蛋白攝取過量。 5、常吃發霉的食物:別以為食物只要削去發霉的部位就可以食用,其實因為黴菌已經讓食物產生不少毒素,這些毒素長期刺激食道黏膜,也會導致食道癌。 6、青菜水果的攝取量不足:有研究報告顯示,攝取太多澱粉質的食物而少吃青菜水果,也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因蔬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質,攝取不足會導致保護作用不足。 延伸閱讀: 7種癌都跟吃有關! 日常防癌這幾個飲食壞習慣都要避開 人為什麼會得癌症? 專家點出關鍵原因...每天都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