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7 癌症.其他癌症
搜尋
MRI
共找到
188
筆 文章
-
-
2022-02-14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老婦轉頭向左常昏倒 原來是「弓箭手症候群」作祟
高雄一名70多歲癌婦,罹癌7年後出現左臂痠麻無力,去年下半年開始頭暈,步態不穩,幾次眼前發黑倒地不醒,經診斷是罹患「弓箭手症候群」,昏倒症狀常發生在像弓箭手拉弓瞄準要轉頭時的姿勢,因轉頭角度問題造成血流供應不足,導致缺血昏倒。收治婦人的高雄民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曾靜娟表示,這名婦人15年前罹患鼻咽癌接受化療與頭頸部電療,7年後左手臂痠麻無法用力,去年下半年開始頭暈,平衡感差,昏倒好幾次,診斷是「弓箭手症候群」,又稱為「轉頭性椎動脈症候群」,是種危險的頭暈。「這種現象常發生在像弓箭手拉弓瞄準要轉頭時的姿勢」,曾靜娟說,老婦兩手平均收縮壓相差30毫米汞柱,磁振造影(MRI)發現左鎖骨下動脈及左椎動脈血管阻塞,前循環的右內頸動脈狹窄,每次要昏倒時,都發生在轉頭向左或往左上方看的時候,研判是脊椎腦底動脈循環不全,可能是以前頭頸部電療效果殘存的影響。曾靜娟解釋,椎動脈在進入顱內前的顱底段會呈現兩處彎折,正常人轉頭時,頭顱骨和上段頸椎骨會旋轉開來,進而改變椎動脈彎折角度,影響到椎動脈的血管阻力與血流量。正常頭左轉時,顱底的左側椎動脈角度會變小,右側椎動脈的彎折角度會變大,血管阻力變大,血流量變小。她安排婦人做穿顱彩色動脈超音波檢查,發現婦人頭左轉時,右側椎動脈血流速度變慢,確認病人腦部後循環系統因左側椎動脈阻塞,轉頭向左時因角度問題造成右椎動脈血流供應不足,造成後循環缺血,一再昏倒。曾靜娟除提醒病人避免向左轉頭的姿勢,也針對內頸動脈狹窄開2種抗血小板藥物,並建議病人裝內頸動脈支架,改善中樞性暈眩,頭暈雖然多輕症,也會隱藏危險原因,民眾若有反覆頭暈症狀,應盡早檢查。
-
2022-02-07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記憶從海馬迴轉換到前額葉皮質要3年!我們是如何形成記憶,記憶產生後又儲存到哪裡?
一起激發的細胞連在一起海馬迴的神經元如何產生記憶是大量文獻的研究題材,也是記憶研究中最核心的關鍵問題。記憶的神經科學奠定在唐納德.赫布(Donald Hebb,1904-85)開天闢地的研究基業上,他為世界提供了一句響亮標語,總結記憶神經的生理過程:「一起激發的細胞接在一起」(cell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赫布是加拿大心理學家,他和彭菲爾德極具創意的研究團隊一起工作,彭菲爾德就是畫出「體感小人」的那一位。一九四九年,赫布把自己的理論寫成《行為的組織》(The Organization ofBehavior)一書,描述神經元如何產生記憶以及這些記憶如何持續幫助組織大腦功能。他假設一束一束正處於激發狀態的神經元會相接,變成連在一起的「細胞集群」(cellassembly)。細胞因神經信號的電子化學能量激發而形成樹突(dendrites),樹突和樹突連在一起,讓細胞連接成一組依序激發的信號單位。此後,如果這個集結起來的細胞集群若有任何神經元受到刺激,所有神經元都會被激發。這個細胞集群代表一個記憶。簡言之,作為信號單位的細胞集群依序激發而構成的神經編碼,就代表一個記憶。赫布假設,細胞集群內相連的神經元會藉著神經元間樹突的物理性生長而固化,如此就能創造較長久的記憶,沒有被固化的也有可能消失。赫布假設的這套樹突生長模式:神經元被激發、依序增加與相鄰神經元的連接,樹突纖維因此生長;現已公認是記憶的細胞基礎。樹突在這個過程中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將神經信號從一個神經元傳遞到另一個神經元。樹突長得越大意味著神經元間連接性的增加。樹突以很美的方式生長,稱為「分枝」(arborizing,字根來自拉丁文arbor,意思是「樹」),因為樹突纖維就像樹一樣。神經元最多可長出一萬五千個樹突,你可能還記得,人腦有六百八十億個神經元;可以想見,樹突分枝和新突觸形成的連接數量是天文數字。這不是魔術,事實似乎就是如此,連接的可能性可以無限計。要形成記憶,即便只是短期記憶,其關鍵程序是細胞一起激發的時間必須夠長夠久才能連在一起。一起激發會形成瞬時記憶,連在一起形成更久的記憶。強化細胞集群的編碼運作就是鞏固記憶(consolidation)。訊息在人清醒的狀態下不斷進入大腦,但其中大部分並沒有固化—它就是消失了,因為這些訊號沒有關連性。在分子水平上,從點燃細胞集群到形成固化連接的記憶,這過程取決於許多因素,而這些因素在在受到傳入信號強度的影響。如果信號強度到達關鍵閾值,神經元就會產生樹突蛋白,記憶就會變得更加持久。如果信號很弱,細胞集群的激發狀態慢慢退去,就不會有連接。細胞需要能量來長樹突,而能量來自神經元的電子活動—激發越多,連線越多。赫布精確地說明了大腦中的能量如何轉化為物質,這是經由電子-化學能量轉換,從神經元激發到產生構成樹突蛋白質的過程。赫布和所有偉大發現者一樣,鉅細靡遺地觀察了他的評估對象並忠實記錄觀察結果,儘管他無法證明這些得自觀察的論點。但我最喜歡赫布的一點是,他相信理論建立的目的不是為了與另一個理論對立,而應該用來激發思考和導引後續研究。人們有時不得不藉著記錄理論框架的大量心理學文獻來了解理論和反理論背後的脈絡,外行人通常難以分辨某些形似卻實不同的並列理論。有些理論是相似的,因為新的理論是從舊有理論中產生的。赫布並沒有將他的理論與當時主流框架對立,只是把這些知識用來進一步理解他的觀察。海馬迴可塑性和記憶組織海馬迴神經元數量有限,當我們正處與外界感覺交涉的當下、正在強化或不強化記憶集群時,我們的海馬迴神經元會一直處於集結、離散或重組的狀態。海馬迴神經元在功能設計上必須特別適合讓突觸持續生長和重新組建。生理系統改變或重建的能力稱為「可塑性」(plasticity),海馬迴本質上就具有可塑性,當某些強烈記憶形成時,實際上是可以看到它「長」成一組單位的。學習可讓海馬迴成長,最明顯的例子是著名的倫敦計程車司機研究,研究發現,計程車司機經過兩年的密集學習,熟悉行車路線後,他們右側的海馬迴明顯更大。每當我搭上倫敦的計程車,這項研究就如「黏住的」記憶必定出現在我的腦海。另一方面,記憶力衰退是正常衰老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在MRI上觀察到因為大腦衰老而變小的海馬迴。我們現在知道憂鬱症患者的左側海馬迴體積較小,如果憂鬱症反覆發作或持續時間較長,縮小程度會更大。由此可知,對於不同類型的記憶似乎存在「單側效應」(laterality effect,對於某項特定功能,大腦的一側比另一側參與更多):在計程車司機研究中,漸漸發生變化的是右側海馬迴,而憂鬱症患者通常縮小的是左側海馬迴。這是因為右側海馬迴對位置記憶更重要,而左側海馬迴則對自傳式記憶較重要。因此,憂鬱症患者的記憶功能較差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且在鬱症發作期間,患者的自傳式記憶通常不完整,有時甚至會完全忘記。我的研究小組最近發表一項研究指出,左側海馬迴有一塊細胞集群是負責「編碼」的特定區域,若有憂鬱症,此區域會縮小。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首次發作憂鬱症的人海馬迴沒有變化,而長期患有憂鬱症的人海馬迴會發生變化。但令人高興的是,只要憂鬱症患者接受治療,記憶功能就會得到改善。皮質記憶是否所有的記憶都在海馬迴中?不,正如我們知道的,由於海馬迴中的神經元數量有限,記憶需要被回收以產生新的記憶。那麼海馬迴記憶都到哪兒去了呢?簡單來說,海馬迴和皮質間不斷對話,藉著對話,大部分的記憶最終都存到皮質中了。與海馬迴的神經元相比,皮質中的神經元較難改變或重組—它們的可塑性較低。皮質中的記憶地圖由細胞集群交織出的多重組合構成,相對來說不易改變,也就不易損壞。記憶有兩種系統,一種快速且具有可塑性;另一種較慢、有較高的穩定性,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相對穩定的知識系統內繼續學習和適應變化。但這並不表示皮質記憶是靜態的,狀況差遠了,皮質的「網路」不斷與具有可塑性的海馬迴相互作用,人的一生中皆是如此。事件記憶和自傳式記憶的儲存採「神經元動力模式」(neuronal dynamic),發生地點在海馬迴和大腦前方皮質區之間,特別是稱為「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的區域。前額葉區位於眼睛上方,有實驗對某人掃描,同時間讓他有意識地回想個人記憶,此時這一區便會亮起。情況似乎是海馬迴參與了事件記憶的置入,可能也參與對過去事件的回憶。雖然HM無法記住他手術之後的生活,但他可以記住從他童年時期一直到海馬迴被切除前三年的事。這是我們第一次了解到,雖然自傳式記憶是在海馬迴中產生,但並不是永遠留在那裡。而讓人疑惑的HM手術前三年的記憶空白,就是轉存需要的時間,自傳式記憶從相對較不穩定的海馬迴細胞集群轉到更穩固的前額葉皮質可能就需要三年。我們現在知道,當記憶逐漸久遠,較久的記憶會從海馬迴擴散到皮質,而轉換所需的時間從數月到數年都有可能。神經學家現在可以觀察到,如果較近期發生的事件被喚起,大腦亮起的地方主要是海馬迴;而前額葉區域參與更久遠事件的回憶。HM有完整的前額葉皮質,如果自傳式記憶已經編入「更高」層次的大腦,HM是可以觸及它們的。「更高」這個詞現已成為慣用語,特指那些具有調節自傳式記憶等複雜功能的大腦區域,就如前額葉皮質。「海馬迴-前額葉迴路」是處理人一生歷史最主要的神經元高速公路。前額葉皮質網絡是說故事的人,蒐遍大腦各部位,尋找「製作用記憶」當成故事材料。※ 本文摘自《記憶:我們如何形成記憶,記憶又如何塑造我們?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記憶:我們如何形成記憶,記憶又如何塑造我們?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作者:薇洛妮卡‧歐金譯者:潘昱均出版社:奇光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01
-
2022-01-0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天冷愛吃麻辣鍋小心急性中風! 醫警告「有這些跡象」心臟真的撐不住了
59歲的楊太太近期到醫院健康檢查,原本就有高血壓病史的她一直都有服藥控制,平時也不太常有不舒服的症狀,但醫師點開頸部磁振造影(MRI)檢查的影像照片,可清晰看見左側總頸動脈血管內膜增厚,最厚處達0.12公分,雖未造成明顯血管狹窄阻塞,但頸動脈血管內膜增厚被認為動脈硬化風險的指標,並且透過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發現左冠狀動脈前降枝有輕度鈣化及膽固醇軟斑塊,已有輕度血管狹窄(約25-50%)。飲食偏好重口味 鈉滯留體內易使血壓高後續進一步瞭解楊太太的飲食習慣就偏愛重口味,特別愛吃麻辣火鍋。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表示,高血壓與鹽分中鈉離子的攝取有關,攝取過多的鈉會使水分滯留身體中,人體內水分偏高就會進入血管中,會連帶造成血管壁壓力升高,進一步使得血壓增高。若飲食上也未加留意控制,也可能使得高血壓控制不佳,提高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推薦閱讀:他吃鍋「喝光精華湯底」半夜進急診! 醫警告「10種人」要注意:有你嗎?) 2大族群 當心低溫造成身體傷害每到冬天,除了早晚氣溫感覺偏涼,若再加上大陸冷氣團南下,氣溫明顯驟降且溫差大,錢政平提醒,冬天為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尤其是年長者及三高族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要注意,當氣溫驟降或溫差過大時易引發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率。(推薦閱讀:如何降三高?降三高飲食怎麼吃? 專家授「控制5招」:隱藏高危險群要注意) 此外,心血管疾病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族群,因此有三高問題者、心血管疾病者及年長者,除維持健康生活型態、血壓監測、減重及避免菸酒和飲食控制、有三高問題者需規律服藥及務必安排定期健康檢查。 延伸閱讀: ·愛吃2樣便當菜恐致高血壓! 網驚呆:是必點 ·量血壓要用右手還是左手? 專家曝「6個NG行為」:多數人都做錯 
-
2022-01-0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沒有醫師協助,我的人生或許就終止於57歲那年 感恩改變了我人生的醫師!
【編者按】繼上週邀請醫師以「教我人生的病人」為題,本週邀請社會大眾以「教我人生的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們的經驗。一位病人家屬分享這位醫師教會病人與家人以正確樂觀的態度面對疾病,而提升全家人的生活品質。一位病人回顧過去的一場大病,因為醫師給他難忘的人生諍言,而在康復之後與心愛的家人注重養身保健,並遨遊四海,深覺此生無悔無憾。一位又是醫師家屬又是病人的作家以其豐富的人生經驗說出「好醫師並不是知識最好,也不是技術最好,而是醫病關係做得好,獲得病人的信賴,能關心病人,體會病人的感受」。我們期待這類醫病雙方分享的人生經驗,使醫師更重視做對病人身心有益的事,而病人也更珍惜因為生病而學到的人生經驗。「時光任苒,歲月如梭」,常是過往常用的形容詞。自己竟不知不覺的進入了古稀之年,回首過去,才真正意會到那如梭的歲月,己無影無踪的消失在回憶之中。我的人生順遂中,也有波折。過了中年,在台北大街的巷道,遭遇歹徒持刀搶劫,乃全家移民赴美,待孩子上了大學,水土不服的我們,又返回台灣,孩子的人生因此改變。如今的退休生活,平淡的鄉居中,健康及回憶竟成為生活的重心。回顧過去的人生,感到自己非常的幸運,如果沒有幾位醫師的協助幫忙,我的人生或將終止於十八年前,所罹患的聽神經瘤。沒想到返台不久的我,在毫無症狀下,遇到三位醫師貴人。第一位C醫師是耳鼻喉科醫師,也是我的表弟。我初次去看診,其實是陪內人前去檢驗聽力障碍,我只因聽電話左耳及右耳的聲音不同,順便看診而己。沒想到在表弟鍥而不捨之下,竟在我預定赴美探視孩子的前一天,檢查出在腦部的左側聽神經長了約3.5公分的腫瘤,因腫瘤頗大,再來可能會侵犯到中樞神經。表弟醫師知道我們己訂的赴美行程在即,幫我準備了醫師的診斷報告及MRI的片子,讓我在美,可以尋求「第二意見」。我們二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依既定行程,搭上華航的班機飛往洛杉磯,在機上十幾個小時的飛行中,我已經無心如往昔觀賞窗外的美景,只想著我能不能再搭飛機回台?行前,約略告知一位在洛杉磯的晚輩,我們想去暫住她家幾天,再轉機去芝加哥。冥冥中,上天似有安排,我遇見此後扭轉我的人生的醫師!到洛杉磯之後,我的晚輩親友(後以J醫師稱之)是UCLA的神經內科醫師,她看了我由台北帶去的診斷書及MRI影像後,立即告訴內人:她在醫院的team包括她及耳鼻科、神經外科計三位醫師,上週才為一位同樣患者,成功的施行手術。內人一聽有手術成功的先例,顧不得我在美國己經沒有保險了,立即安排我在UCLA醫學中心就診。想到龐大的醫療費用,本想等等再返台醫治。然台北當時又是Sars病毒蔓延,如同現在的Covid-19病毒,報載:台北的醫院手術室,都暫時關閉,人心惶惶。當下六神無主的我,最後,我聽從了第三位貴人醫師,由美返台的神經内科醫師兼教授的朋友建議,我留在UCLA醫學中心就診,J醫師安排了我和她的team的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二位醫師初診。 見到二位主刀醫師,他們的親切,也因有J醫師全程陪伴,適時翻譯,讓我及內人對手術充滿信心。二位醫師的門診共花了約2個小時,見識了美國醫院如飯店的美好印象,我的手術的日期就訂在門診的二個月之後,我們即飛往芝加哥女兒處待診。為了舒緩緊張的情緒,內人常陪著我到女兒家居附近的林肯公園、密西根湖邊、芝加哥美術館漫步,在公園內觀賞美麗的鬱金香,也飽覽了芝加哥一年中最艷麗的美景,全家四人更遠赴密西根州的荷蘭村,觀賞那美不勝收的鬱金香花田並花了四天,開車沿密西根湖繞了一圈。當時想:一生如果因此而逝去,我也應無所遺憾,只是孩子尚未成家立業,內人也將無法承受這一打擊,外表常掩飾不了內心的煎熬。二個月後,手術當天,上午八點,我健步如飛的走進手術室,醒來時,天眩地轉,一直語無倫次,用國語夢囈似的說:謝謝。據說驚動了在旁的美國護理人員,幸賴J醫師及時進入手術房才解危。我的手術是成功的,惜因腫瘤很大,事後主刀的猶太籍醫師告知:因腫瘤與聽神經纏在一起,必需將腫瘤與聽神經一併割除。聽神經無法保留,我原以為一耳失聰無所謂,沒想到這竟然讓我嚐到生不如死的滋味。事先毫不知悉,聽神經的主要功能,除聽覺外,還主司人的平衡。手術後,天眩地轉之外,身體完全在失衡狀態。人除了意識沒有錯亂外,生活包括穿衣、上洗手間都無法自理,也無法站立,遑論走路。當時,我自忖:糟糕,我往後的人生就要如此癱瘓一輩子嗎?手術後,J醫師讓我住在她位醫院不遠的家。出院回家的路上,坐上J醫師開的車,我的暈眩幾乎無法睜開我的眼睛。回到J醫師的家,幸賴當時讀復健系的兒子,用腰帶將我提上3樓的家,此時覺得真是「生不如死」,其實真正的挑戰與磨練才要開始。接著,J醫師不准我成天躺在床上,她說:失去聽神經而失去的平衡功能,必須要靠訓練,每天走路,讓大腦來取代原來聽神經的功能。由於我連站立都有困難,求J醫師幫我買一個輪椅,立即被她以「no way」而被否決了,J醫師說平衡的復原是有時間性的,我復原的黃金時間即是手術後,馬上要開始做復建的工作。她告知她有一位病人因家境好,術後使用輪椅代步,結果10年後仍然無法站起來走路。J醫師每天辛苦的醫務工作下班回來後,就看著我的學習進度,當我可以走一步時,她鼓勵我走二步看看。有時在她工作勞累之餘,傍晚還帶我去Santa Monica海邊公園草地,帶著助行器,要我在草地上學走路,看夕陽,觀海景,或開車帶我到Westwood的購物中心學習走路,甚至週末帶我去洛杉磯的花市去學習走路及學走電動扶梯,我是喜歡賞花,但彼時走路已覺得相當吃力,因此已沒有興緻賞花、看海景了。但是今日回想,如不是J醫師,我是不會到UCLA醫學中心開刀治療的,也不可能恢復到今天能如常生活的我,我可以確知,做為一位醫師,J醫師對我這病人的長輩,應也有一份難以釋懷的心理負擔吧!J醫師真是我重生改變人生的恩人。這位J醫師在我移民在南加州期間,因彼此住家離得很近。她是我見到難得的女醫師,念完台灣高二隨家赴美,不及二年即入當地大學讀生物,大學畢業後入耶魯大學醫學院就讀,而後至UCLA醫學中心做神經內科醫師,同時擔任教職,是我曾認識的人中最優秀的晚輩。我在美國七年中,我的第一次越過美國邊界到墨西哥的美麗海岸聽濤、去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好萊塢碗及加州理工學院聽音樂會、到有名的J. Paul Getty博物館、洛城美術館、Huntington花園賞花、名畫,她且告訴喜歡旅遊、攝影及藝術的我,我一定要去歐洲旅遊……都是她引領及啓蒙我的,我雖被J醫師暱稱為林叔叔,卻實在是誑稱為她的長輩,從她那兒我學到很多什麼叫「生活的藝術」。J醫師曾給我一直讓我迄今時時反思的人生諍言:她說看了許多臨終的病人,幾乎沒有人為少做工作而遺憾,反而為沒能和心愛的家人常相聚或沒能完成自己心中想做的事而後悔。我手術那年是57歲,手術之後,家人的鼓舞及上天給予的求生意志力,迄今的十幾年間,我有機會帶著相機,遨遊紐西蘭、歐洲大陸、日本、美國及中國等地,真沒想到因J醫師的啓發,在病後我竟然擁用此生最值得回味的美好時光,如今的我,是此生無憾無悔。沒有她及另二位醫師,我的人生或許就終止於57歲那年……在此要默默感恩於改變了我的人生的醫師。
-
2021-12-19 癌症.乳癌
末期乳癌別放棄 延長存活等新藥未來希望多
雖無法治癒 但可望長期存活「貝西是很勇敢的病人!」貝西的主治醫師、台北榮總外科部部主任、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說,像貝西這樣的乳癌病患,雖然可能無法治癒,但只要配合醫療團隊,仍可望長期存活。曾令民強調,早期乳癌追求治癒,但末期癌患追求的是解除症狀、改善生活品質,盡可能延長存活,癌細胞雖然無法徹底根除,但可以和平共存,呼籲患者不要放棄希望。曾令民說,HER2陽性乳癌患者約佔全部乳癌的兩成至兩成五,自從標靶藥物問世後,治療成績大幅進步,早期癌患使用雙標靶藥物,五年存活率可高達九成,晚期癌患五年存活率也有五成,不過HER2陽性在晚期乳癌當中佔比稍高,台灣乳癌病患有7%發現時已經是第四期,其中三成以上都是HER2陽性乳癌,「HER2陽性算是比較難纏、比較凶猛的乳癌」。目前針對HER2陽性乳癌治療,第一線是以化療搭配「雙標靶」、二線則是「標靶結合化療」、三線搭配「小分子標靶」等藥物。曾令民表示,國際間有些新藥陸續發表試驗結果,治療效果很好,甚至有望取代現有第二線藥物,等新藥引進台灣,貝西的病情將可獲得不錯的控制,不過因藥價高昂,健保給付也沒那麼快,經濟負擔往往是癌患另一大問題。對第一線醫師來說,要不要告知癌患有新的藥物選擇?曾令民強調,患者有知的權利,一定要告知,但是也不要造成患者心理負擔,「若經濟真的有困難,就不要每次都提,這是很殘酷的現實。」他認為,健保給付標準都是以臨床試驗當基礎,例如雙標靶藥物只給付復發患者18個月,但有些人超過18個月還是有效,還有些藥物設限、有條件給付,如果放寬這些限制,乳癌治療成績將會更好。乳癌高危險群 可做MRI早期發現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可高達九成以上,台大醫院外科部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表示,超音波、乳房攝影和MRI(磁振造影)都是良好的篩檢工具。50歲以上婦女可兩年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40~50歲或乳腺緻密者可一年做超音波、一年乳攝,至於高危險群可搭配MRI,達到早期發現的效果;而乳癌新藥推陳出新、療效令人振奮,就算乳癌晚期或復發也不必擔心,醫師都會評估最好的治療方案。黃俊升表示,有乳癌家族史、初經早、停經晚、晚婚、晚生育、飲食西化等,都是乳癌危險因子,初經早的人危險性提高一到兩倍,家族裡若多人乳癌且都在停經前發生,可能就帶有BRCA1/2基因,這基因和乳癌、卵巢癌、胰臟癌、前列腺癌有關,帶因的猶太人罹癌機率甚至高達七到八成,知名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就是因此切除雙側乳房和卵巢,以預防癌症。因此,若已知帶有此基因,或家族中多人罹患相關癌症,就應加強篩檢。他強調,超音波沒輻射線可每年都做,高危險群若擔心輻射危害,可兩年一次乳房攝影並搭配MRI,至於40~50歲女性可以一年乳攝、一年超音波,這是因為乳攝對於乳腺緻密者靈敏度較差,且年輕乳癌進展快,透過超音波補強有利早期發現。過去認為癌症超過五年就算過關,但乳癌因藥物效果佳,原本可能三年復發,延長到五年、甚至30年才復發,因此不管哪種類型的乳癌都要注意復發風險。以荷爾蒙陽性乳癌為例,淋巴轉移或腫瘤過大者,建議抗荷爾蒙藥物要持續使用七到十年;HER2陽性乳癌則可先化療,若腫瘤完全消失,復發機率相對低,若沒完全消失,則使用「標靶結合化療」藥物。黃俊升說「以前沒藥只能用腫瘤有無消失來算命,現在有藥可以進一步改命。」更令人振奮的是,標靶結合化療藥物已有新藥問世,不但在後線使用療效顯著,甚至可望取代現有二線藥物,「治療成績是以前從沒見過的好,但給付可能還要一段時間」。黃俊升呼籲,末期或復發的癌友不要擔心,也不要怕化療,醫師會依不同型態的乳癌給予最好的治療建議。
-
2021-12-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第三劑該混打還是打原廠牌?專家就濃度、抗體效果、副作用一一解析
國內新冠疫苗第一劑覆蓋率已突破七成八,第二劑覆蓋率達六成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期努力催打,開放AZ族第二劑可混打,BNT以及莫德納族不開放第二劑混打,但第三劑則是全面開放民眾自行選擇品牌。選擇增加,也讓民眾陷入「選擇性困難」,以下整理各種疫苗副作用,以及混打研究,提供民眾選擇。第三劑最佳施打組合「AZ+AZ+全劑BNT」依指揮中心規定,第一劑接種AZ疫苗滿8周,第二劑可選擇施打AZ、BNT或莫德納疫苗。台大家醫科主治醫師何宗祐統整各國數據,AZ族第二劑的選擇,若從保護力看,AZ+mRNA疫苗的保護力達68%,優於接種AZ+AZ疫苗的50%保護力,但混打的副作用如發熱感、發燒、冷顫、肌肉痠痛、頭痛、虛弱等也相對強。AZ族的第三劑選擇,除了再繼續打AZ以外,還有「BNT全劑和「莫德納半劑」兩種選擇。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員周彥宏表示,第三劑最好的施打組合是「AZ+AZ+全劑BNT」,其次是「AZ+AZ+半劑莫德納」組合,原因是BNT疫苗全劑濃度,小於莫德納半劑濃度,抗體效果差不多,副作用風險小。AZ+BNT+BNT優於AZ+莫德納+BNT周彥宏表示,若前兩劑已採混打策略,建議第三劑還是施打mRNA疫苗,但希望以「AZ+BNT+BNT」優先於「AZ+莫德納+BNT」。他指出,兩者效果差不多,但BNT的副作用低於半劑莫德納。周彥宏表示,「AZ+莫德納+BNT」施打方式,雖然是三劑不同品牌,但BNT與莫德納都屬於mRNA疫苗,反應不至於太過強烈,無需擔心。何宗祐說,若本身對AZ疫苗有嚴重過敏及不良反應者,建議第二劑改注射其他mRNA疫苗。如果對含聚乙二醇(PEG)的藥品或化妝品過敏,或曾對核磁共振(MRI)顯影劑,或電腦斷層含碘顯影劑過敏,則不適合施打mRNA疫苗。mRNA族追加劑最好還是原品牌周彥宏表示,AZ混打BNT或莫德納,產生的保護力類似,副作用也差不多,最常見已注射部位疼痛、倦怠、肌肉痠痛、發燒等,如果是成人沒有重大疾病或心臟血管問題,或老年族群、慢性病等健康檢查正常,兩款疫苗都可以選擇施打。無論是接種BNT疫苗或是莫德納疫苗,最擔心的是引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等不良反應,心肌炎與心包膜炎最常發生在接種BNT的年輕男性。不過,目前追加劑的施打條件為第一類到第三類接種對象,且第二劑以接種滿五個月,可先施打半劑量的莫德納疫苗,且尚未包含青少年。其餘一般類別的民眾,符合第二劑打滿五個月的條件,至少要等到明年,屆時可直接上疫苗平台預約接種,第三劑的品牌任選。周彥宏表示,如果前兩劑都是接種BNT疫苗者,第三劑建議繼續打mRNA疫苗,希望還是第三劑施打原品牌疫苗,主要是副作用相對低,無需再讓身體接受新的疫苗刺激。按照目前科學分析,三劑都是mRNA疫苗,心肌炎比率應會隨之升高,但三劑開打國家及人數仍不多,真實事件數據不足,有待觀察,但施打原本品牌當作第三劑相對安全,前兩劑為莫德納疫苗者,也是建議第三劑施打相同品牌。周彥宏表示,已知施打過兩劑BNT疫苗者,心肌炎比率為百萬分之三;施打兩劑莫德納者,心肌炎比率為百萬分之11至12,也因為莫德納疫苗使用的佐劑不同核酸物質多寡不同,以致副作用反應較BNT高。
-
2021-12-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二劑和第三劑最佳組合怎麼選?AZ、莫德納、BNT疫苗混打保護力及副作用一次看
國內接種新冠疫苗第一劑覆蓋率突破七成八、第二劑覆蓋率已達六成,其中第一劑施打AZ疫苗者,開放可以選擇混打BNT或莫德納疫苗,接種第二劑滿五個月者,還能施打莫德納半劑做為加強劑。然而對於疫苗接種進度較晚起步的一般民眾或年輕人,該如何選擇二劑及三劑疫苗?其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及疫苗效果該如何考量?【第一劑AZ族疫苗接種攻略】●第二劑疫苗如何選?「AZ+mRNA」保護力優於接種「AZ+AZ」打第一劑AZ疫苗,發生極罕見副作用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機率為萬分之一,其他不良反應包含靜脈血栓、腦靜脈竇栓塞、內臟靜脈栓塞、動脈血栓等。AZ第二劑接種後,常見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於第一劑,主要副作用分別為注射部位疼痛占45%,疲倦占25%、發燒占2.9%。醫師提醒,接種AZ疫苗後28 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 24 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需要盡速就醫。按照指揮中心規定,第一劑施打AZ疫苗滿八周者,第二劑可選擇施打AZ、BNT或莫德納疫苗。台大家醫科醫師何宗祐統整各國數據指出,「AZ+mRNA」疫苗的保護力達68%,優於接種「AZ+AZ」疫苗的50%保護力,但混打的副作用如發熱感、發燒、冷顫、肌肉痠痛、頭痛、虛弱等,也相對比較強。台大醫院最新研究則指出,「AZ混打莫德納」間隔八周者,抗體濃度比間隔4周者高,接近兩劑莫德納疫苗,對Alpha、Delta變異株的防護效果,幾乎可達100%,但注射部位疼痛、倦怠、肌肉痠痛、發燒等副作用,都比兩劑皆打AZ疫苗組的副作用高。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員周彥宏指出,兩劑都施打AZ疫苗,副作用低很多,50至60歲以上的年長族群,如有重大疾病、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等,建議維持兩劑都施打AZ疫苗。何宗祐說,若本身對AZ疫苗有嚴重過敏及不良反應者,建議第二劑改注射其他mRNA疫苗。一般民眾決定混打前,可考慮是否屬高風險工作者,如醫護照服員、醫護或出國者、高風險場所工作者,若欲獲得較高保護力,可考慮第二劑接種BNT或莫德納。但如果對mRNA疫苗過敏,或對含PEG聚乙二醇的藥品或是化妝品過敏,對核磁共振 (MRI) 顯影劑或電腦斷層含碘顯影劑過敏,則不適合施打mRNA疫苗。若第二劑選擇混打mRNA疫苗,到底該選BNT或莫德納疫苗?周彥宏建議,兩者混打的副作用反應差不多,都比打兩劑AZ疫苗高,會出現接種注射部位疼痛、倦怠、肌肉痠痛、發燒等,如果是成人沒有重大疾病或心臟血管問題,或老年族群、慢性病等健康檢查正常,兩款疫苗都可以施打。●第三劑疫苗如何選?第三劑最好施打組合「AZ+AZ+全劑BNT」周彥宏指出,若前兩劑是打AZ,擔心副作用的老年族或心血管疾病者,同樣第三劑選擇AZ疫苗即可。若想要施打mRNA作為第三劑加強劑者,則有「BNT全劑」和「莫德納半劑」兩種選擇。但周彥宏提醒,前兩劑已施打腺病毒疫苗,若第三劑接種核酸疫苗,由於兩種品牌不同,可能副作用會較大。周彥宏建議,第三劑最好的施打組合是「AZ+AZ+全劑BNT」,其次是「AZ+AZ+半劑莫德納」組合,原因是BNT疫苗全劑濃度,小於莫德納半劑濃度,抗體效果差不多,副作用風險小。但如果前兩劑是混打疫苗,則建議第三劑組合可採「AZ+BNT+BNT」或「AZ+莫德納+BNT」,也就是第三劑加強劑仍以BNT疫苗為優先,副作用較低,其次才是選擇接種半劑莫德納。接種「AZ+莫德納+BNT」這項組合,體內打了三種疫苗不會有問題嗎?周彥宏說,莫德納和BNT疫苗,同屬mRNA疫苗,因此三款疫苗施打反應不致於有太大影響。【第一劑BNT族疫苗接種攻略】●第二劑疫苗如何選?周彥宏指出,現行國際臨床數據及指揮中心規定,第一劑接種BNT疫苗,第二劑只能維持同品牌BNT疫苗接種。一般成人可於接種第一劑滿四周後,即可接種第二劑。台灣青少年接種第一劑BNT,因有心肌炎風險,則需間隔滿十二周才能施打第二劑BNT,副作用較低。成人與青少年都能施打兩劑BNT疫苗,接種BNT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大,成人常見為頭痛、腹瀉、關節痛、肌肉痛、注射部位疼痛、疲勞、畏寒、發燒、注射部位腫脹等,若年輕族群集體接種BNT疫苗,需注意暈針、發生心肌炎副作用風險。根據美國嚴重的不良反應指出,接種BNT發生副作用者,七成都是男性,平均年齡15歲。最常見副作用為胸痛占56.4%、心肌炎占40.3%,且施打第二劑心肌炎比率高於第一劑。我國青少年接種BNT第一劑疫苗後,截至11月30日,心肌炎通報數量累計達23例,其中有19例男性,4例女性。周彥宏認為,病毒感染風險仍高於心肌炎副作用,青少年除非有先天慢性病或心血管問題,否則應接種第二劑BNT疫苗。提醒青少年接種28天內,出現胸痛、胸口壓迫感或心悸、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等狀況時,需盡快就醫。●第三劑疫苗如何選?周彥宏表示,若第一劑接種BNT疫苗,則第二、第三劑勢必都接種BNT疫苗。常見副作用為發燒、少部分有血栓及心肌炎症狀,目前按照科學分析來說,三劑都是mRNA疫苗,心肌炎比例應會隨之升高,但三劑開打國家及人數仍不多,真實事件數據不足,有待觀察。已知施打過兩劑BNT疫苗者,心肌炎比率為百萬分之三;施打兩劑莫德納者,心肌炎比率為百萬分之十一至十二,也因為莫德納疫苗使用的佐劑不同和核酸物質多寡不同,以致副作用反應較BNT高。【第一劑莫德納族疫苗接種攻略】●第二劑疫苗如何選?現行規定第一劑施打莫德納疫苗,第二劑同樣只能施打莫德納疫苗,兩劑要間隔四周以上即可施打,但尚未開放國內18歲以下族群施打。接種第二劑莫德納,副作用反應會大於第一劑,常見副作用,包含注射部位疼痛約92%、疲倦70%、頭痛64.7%、肌肉痛61.5%。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孔祥琪整理日本十月施打新冠疫苗數據顯示,「年輕男生」心肌炎發生率中,施打「莫德納大於BNT疫苗」。日本莫德納心肌炎比例中,20多歲男性每百萬發生率為25.7例,10多歲男性中有28.8例;BNT心肌炎比例中,20多歲男性每百萬發生率有9.6例、10多歲男性有3.7例。孔祥琪指出,日本個案可做為台灣參考,其中10多歲男性施打莫德納疫苗,心肌炎發生率與BNT疫苗相差八倍,成人則無明顯差距。日本厚勞省建議,第二劑可改選接種BNT疫苗,台灣則尚未開放mRNA疫苗混打。●第三劑疫苗如何選?周彥宏提醒,若第一劑接種莫德納疫苗者,則第二、第三劑應接種同廠牌莫德納疫苗,與第一劑接種BNT疫苗,則第二、第三劑勢必都是接種同廠牌BNT疫苗,有同樣規畫。常見副作用也是發燒、少部分有血栓及心肌炎症狀,按照科學分析來說,三劑都是mRNA疫苗,心肌炎比例應會隨之升高。《本文未經同意請勿拷貝轉載》
-
2021-11-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復健科醫師談疼痛:徒手按壓檢查有時勝過影像檢查
【編者按】「疼痛」一直是醫療端非常棘手,而病人端非常痛苦的大難題。這次因為一位旅美資深復建科醫師的投稿,而有機會邀請國內麻醉科以及神經內科的資深學者,分別就三種不同醫療專業的角度寫出他們對疼痛的看法。希望可以幫忙大家了解「止痛」固然重要,但探究疼痛的原因更是不容忽視。病人需要有耐心,能夠告訴醫師詳細病史,並用心回應醫師的問診,接受醫師的身體診察,而這絕不是昂貴的儀器檢查就能找出疼痛的病因。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疼痛的治療並不只是藥物,其他非藥物或心理方面的支持也都是非常重要。多數病人的病況 其實「觸診」就能被診斷有一次我從檀香山飛往洛杉磯,機上呼叫醫師,我一向志願幫忙,便去看個究竟。一位年輕醫師捷足先登,他已把病人平躺在走道上,囑咐空服員每五分鐘量血壓。我蹲下向病人探問狀況,她才廿來歲,健康無病,也沒服藥,先前無恙,上廁時不小心,頭碰到輕薄的廁門,稍感頭暈。我在她指出的頭部碰撞處,用手指輕按,找到痛點,這就是頭暈的來源,只須輕按五分鐘即可化解。這位年輕醫師我大聲喝住,不讓我碰觸病人;我說頭暈係頭皮下的筋膜扭傷縮緊所引發,輕撫五分鐘就好了。他不加理睬,堅持我勿插手,偏要全權處理,沒查明頭暈的原因,卻說她的頸椎可能斷了,頭頸千萬動不得,會導致全身麻痺。(輕碰一下廁門會打斷頸椎嗎?頸椎斷了只會頭暈嗎?) 我多說也沒用,只好袖手退下。見他驅走乘客空出四個座位,讓病人靜躺幾小時,並要空服員繼續每五分鐘量血壓,即使每次都正常,甚至聯絡洛杉磯機場,備好救護車待命,抵達時送她去醫院急診。這事令我搖頭三嘆,他反應過度、小題大作,將輕微頭暈當成緊急大病,缺乏理智的醫療判斷,胡搞一番,簡直太離譜了!可憐的病人,平白遭受如此折騰驚嚇,無謂地浪費時間與費用,著實替她叫屈。一位跛腳的病人由神經科醫師轉診過來做復健,他身體健壯無異樣,唯跛腳走路已有幾天。我觀察他的步態,看出腳底有問題,問他痛不痛,他說腳底痛,檢查之下發現有厚繭痛,我在厚繭處貼上軟墊避開負重,走起路來隨即不痛不跛。他說神經科醫師已開處方,要他去驗血、照腦部CT scan,把跛腳當作是腦的病變。我問他該醫師知不知道你的腳底痛,他說醫師沒問,也沒檢查。我向該醫師報告實情,他才取消所有的檢驗。 一位病人頸前右側有一小硬塊,按之會痛,便知是扭傷縮緊的肌肉,我輕按十分鐘就化解消失。她的家庭醫師卻視為甲狀腺的腫瘤,藥物治療多年,甲狀腺機能一直都正常。我很納悶,硬塊不在甲狀腺上,也沒連結,而是相距2-3 cm之外;若是腫瘤,按之不痛也不消失,該醫師竟沒觸摸檢查,逕以甲狀腺腫瘤治之。難道頸前的腫塊就必是甲狀腺而不會有其他嗎?還有一位病人腰痛了數天,醫師以為是腎結石,做了很多檢驗才罷休,腎結石引起突發性劇痛而異於腰痛,難道是腰痛的首選、沒有別的考慮嗎? 躁動手 (restless hand) 一概認定為神經的問題,許多病人被誤作帕金森氏病 (Parkinson’s disease) 經年服藥。要之,前者的躁動 (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 幅度甚大,動作時才發生,休息時則靜止不動,波及身體許多部位,不只手指。後者只有手指在靜止時出現微顫 (fine tremor),即所謂滾丸狀 (pill-rolling) 微顫,手一動就消失;另外,帕氏病還有運動過慢 (bradykinesia)、鉛管樣 (lead-pipe) 或齒輪樣 (cogwheel) 僵硬(rigidity)、姿勢前傾站不穩、碎步走路越走越快 (慌張步態festinating gait)、表情木訥等症狀。兩者的症狀懸殊,非常明顯,如此混淆,真是要不得。我一位病人半夜腹痛,到急診室求醫,醫師說是胃痙攣,做一大堆檢驗,搞了幾小時仍找不出病因,準備做腹腔鏡。她遲疑婉拒,翌晨來找我,我一聽就知是腹肌的筋肉傷,不是胃腸的毛病,輕按半小時就治好。事後她心有不甘,打電話去急診室痛罵一頓。我另一位病人頭暈,去急診室做了許多檢驗,還住院兩天觀察,都搞不出名堂。隔天找我看病,我輕按十五分鐘就根治,頭暈原是頭皮下的筋膜因傷縮緊之故,並非其他的問題,鬆開就是了。 疼痛的真相 徒手檢查可找出確切的傷處醫學界這類的糗事何其多!茲以我專業的「疼痛」為課題,根據親身的閱歷,再舉例略述之:首先應該把疼痛的真相弄清楚:疼痛必有根源,痛表示受傷或發炎,諸種疼痛的根源在於筋肉 (肌肉muscle、筋膜fascia) 傷,而與炎症無關,因炎症痛短期內就消失;一旦受傷,傷處長年留存累積,不治則時痛時隱,終生不癒。疼痛不可能來自沒痛神經的組織,脊椎、關節、血管無痛覺,因此腰痛與脊椎、膝痛與膝關節、偏頭痛與血管,互不相關;身體仰賴神經才有感覺,能感覺痛表示神經完好,否則神經損壞便已喪失痛覺,疼痛並非神經的問題。疼痛來自機械性扭傷的肌肉和筋膜,有如頭髮糾纏打結。徒手檢查可找出確切的傷處,X光、CT scan、MRI無以顯示。各類療法若不梳理扭纏的傷處,即屬無效,例如藥物、打針、冷熱敷、電療、推拿、矯整附件、開刀、針灸等;任何刺激傷處的動作,易致惡化,亟宜避免,包括牽引、拉筋、推拿、運動、按摩壓揉、鍛練肌肉等。若在確切的傷處施以輕按候住及輕拉候住的精準療法,筋肉傷以及急性炎症痛皆可輕易祛除,輕按或輕拉啟動自癒功能的生理反應而鬆解筋肉,候住則維持反應直到復原。醫學論述對筋肉傷略而不述,致令醫師對筋肉的傷痛所學有限,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全予忽略,沒做檢查也無從治療。事實上,所有疼痛均源自筋肉傷,醫學書在這方面卻付諸闕如,可以說助益很少也不可靠,讀者多遭訛傳誤導,落得「盡信書不如無書」。我一直懷疑那些撰寫醫學教科書的學者教授,是否依據問診檢查病人並親手治療所獲取的實際臨床經驗?究竟有幾個親自去診治病人?搞懂傷處在哪?或只沿襲傳統既有的謬誤,而對真確關鍵的病因茫然無知、視而不見、置之不理?遂致以訛傳訛延續窠臼,卻已悖離實情而不自知。結果,診斷偏差而無以「搔到癢處」,治療隨之歧誤而沒能「對症下藥」,診、療皆錯。腰酸背痛的病因,眾口皆曰椎間盤突出或骨刺,壓迫了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實則腰痛與脊椎或坐骨神經並無因果關係;脊椎的內部結構沒有痛神經,絕不致痛,壓迫神經引發的痛極其短暫,腰痛根本就是脊椎周圍的筋肉傷在作祟,按觸之下便可找出。醫師都沒檢查筋肉,只知遵照教科書,因循盲從,必然偏誤。手痛概皆認定是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 壓迫正中神經、網球肘不外是肱骨外上髁炎 (lateral epicondylitis of the humerus) 發炎造成、肩痛都是軸轉肌袖口撕裂 (rotator cuff tear)、五十肩係黏稠性包囊炎 (adhesive capsulitis) 沾黏、膝痛即是半月板撕裂 (meniscus tear)、偏頭痛乃是腦血管的張縮所致、月經痛起因於荷爾蒙失調。這些全錯了,都是筋肉傷。 腳麻當成糖尿病性末梢神經症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連同皮蛇痛 (shingles pain)、三叉神經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都指向神經的病變。殊不知吾人依賴神經來感覺麻痛,能感覺麻痛表示神經正常,若神經損傷或病變,便就失去感覺,不麻也不痛;麻痛與神經病變,兩者不可能同時存在,有其一便無其二,所以疼痛與神經病變毫不相干,沒有神經痛 (neuropathic pain) 這回事。關節內部結構沒有痛神經,不管關節何種狀況皆無痛,即使骨磨骨、半月板撕裂、關節炎也不痛,痛在關節外具有痛神經的筋肉。膝、臀痛與關節無涉,乃是關節外的筋肉扭傷所致,觸診即可找出痛處,一、二小時就能治癒。可惜醫師都不予檢查, 卻誣賴關節,大費周章把膝關節、髖關節換掉。 呼吸困難多是胸肋、橫膈膜、腹肌的筋肉傷,致使胸式、腹式呼吸受限,比心肺的疾病更常見。乾咳來自喉嚨而非肺部,治療氣管肺臟則徒勞無功。鼻塞喉癢是胃液逆流 (acid reflux) 最顯著的症狀,甚少出於喉嚨發炎或過敏。小腿抽筋不是因為缺鉀缺水,而是筋肉傷。腳痛絕非腳底筋膜炎 (plantar fasciitis),實是筋肉 (筋膜多於肌肉) 扭傷,並沒發炎。疼痛都是筋肉傷惹的禍一般大眾以及醫療人員對疼痛的病源,因誤導而缺乏正確的認知。腰酸背痛其實來自肌肉與筋膜扭傷,並非書上所說的骨刺、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坐骨神經痛、關節炎或其他脊椎的問題。筋肉傷的診斷,只須徒手檢查,按觸疼痛的部位、肌肉的緊硬,檢測肌力的強弱、彎轉的幅度,觀察姿勢的歪扭、走路的姿態,很容易就可以準確地找出疼痛的根源,無需其他的檢驗來作診斷。認清病源並找到確切傷處之後,有了正確的診斷,腰痛即可輕易有效治之,而且節省花費;不是靠吃藥、打針、開刀,而是徒手施以輕按候住及輕拉候住的精準療法,筋肉傷很快就能治癒而不再有痛,不啻名副其實的「妙手回春」。療法不對或不足,則終久纏身無解。疼痛都是筋肉傷惹的禍。診斷若不檢查筋肉,便誤入歧途;治療若不及於筋肉,就徒勞無功。
-
2021-11-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保護力好但副作用強?決定混打前「必考慮五件事」
「第一劑打AZ疫苗像被卡車撞,第二劑混打mRNA疫苗,是不是又要再被飛機撞一次?」國內今日開放民眾進行疫苗意願登記,許多已接種過第一劑AZ疫苗者,內心最大的疑問,該如何知道自己該不該混打疫苗。台大家醫科醫師提醒,在登記混打前須注意五點。國內今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開放民眾上網進行混打意願登記,對象為已接種過第一劑AZ疫苗滿8周者,可依照意願選擇「莫德納」或「BNT」疫苗。專家提醒,AZ混打mRNA在國內外數據中,確實比二劑AZ擁有較高的保護力,且混打後發生血栓極低,但仍需注意二劑副作用反應稍高。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何忠祐https://www.facebook.com/ericfoodblog/posts/377485484115096提出三點考量,第一,民眾是否以獲得較高保護力及抗體濃度為優先考量;第二,曾經接種第一劑AZ時,是否發生過嚴重不良反應;第三,是否願意接受副作用比例較高的風險,若以上答案皆為「是」,則可考慮混打。但他也提醒,若對莫德納和BNT疫苗成分過敏,則不適合混打疫苗。另外還有兩種狀況也不適合,第一,若正在發燒或是嚴重感染,或者對含PEG聚乙二醇的藥品(耐福力散、腸見淨、美血樂、倍血添、欣膝亞) 或是化妝品,則不建議混打BNT疫苗。除以上狀況,若對核磁共振 (MRI) 顯影劑或是電腦斷層含碘顯影劑過敏,則不建議施打莫德納疫苗。何忠祐表示,混打組別可能有較高的副作用發生比例,例如接種注射部位疼痛、倦怠、肌肉痠痛、發燒等,混打前可諮詢信賴的醫師。
-
2021-11-07 新聞.健康知識+
電腦斷層CT和磁振造影MRI差別在哪?看懂2者適用情境
當醫師對疾病有疑慮,需要做進一步的精細影像檢查時,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掃描是兩大選項,究竟這兩種檢查有什麼不一樣?CT掃描使用X光射線,較為常見而且價格較低;但是MRI掃描使用強力的磁場和無線電波,這樣一來能夠產生更精準而詳細的圖像。CT掃描最常用在檢查腫瘤、骨折或器官內部出血以及觀察癌症治療之後的反應等等。是從不同角度拍攝人體的多幅X光射缐圖像,掃描儀器相當安靜。MRI真正擅長的領域是顯示CT掃描無法檢測到的某些疾病。一些癌症,例如攝護腺癌、子宮癌和某些肝癌,幾乎是看不見的,或者很難在CT掃描中檢測到;在MRI上,即使骨頭和大腦的轉移也能顯示出來。影像掃描照射的時候,需要躺在小床上,緩緩進入圓形封閉的掃描儀中,掃描時間依照需要的部位而有不同。這類掃描安全嗎?CT掃描使用電離輻射,可能會影響到人體生物軟組織。根據美國保健物理學會,還有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研究所,一般一次50毫西弗左右的輻射量,對人體健康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若是照了25次胸部的CT掃描,可能會增加致癌的風險。MRI掃描則完全不需要擔心輻射問題。有時候為了增加圖像清晰度,可能會建議注射顯影劑,若是自己對某些類型的顯影劑過敏,一定要告訴醫師。不過MRI掃描雖然不使用輻射線,但使用強力的磁場,所以掃描儀會產生很大的聲音,常常需要戴上耳塞。另外身體中有金屬醫療植入物,如心臟節律器、胰島素幫浦或人工耳蝸的人是不能照的。
-
2021-11-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親人面臨重病時... 七十六歲老看護雜記
【編者按】這星期我們的主題是「當親人面臨重病時」。一位太太在先生嚴重頭部外傷後,幾年來隻手扛起照顧摯愛家人的各種辛勞工作,寫出這篇令人感動也感傷的文章。 一位女兒在父親病危時,要求醫生盡全力搶救,而三年來他老人家在安養中心,完全沒有溝通能力,吃喝拉撒樣樣需要別人照顧。女兒百感交集,但最後還是覺得「不管怎樣,做就對了。」一位長年關心這議題的醫師,應邀闡述她長年的倡導:「愛一個人,請讓他好好的活,時候到了,也請讓他好好的走!」隨著醫學的進步,延長生命的方法越來越多,也使我們不得不思考「怎麼樣的活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活」。我們應該主動與親友討論自己對生命的看法,並造訪各大醫院在「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之後,所成立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以避免將來我們無法好好的走,照顧我們的人也無法好好的活。2013年,我們回台掃墓,和老同學健行餐敘樂翻天,五月底那個周末午餐晚餐接著來,最後一攤我沒有去,老公先去看牙醫再直接到餐館,那個午睡我做了一個惡夢,夢見我帶著老公的骨灰自己坐飛機。回家後他在關陽台門時向後直直地重重地摔倒在大理石上,因腦傷送醫院急救。我不想再回顧整個過程,總共在三所醫院共住院七個月。因為建中同學的鼎力相助,讓他得到VIP 的待遇,感謝七十幾個同學的不間斷探訪。過去的腰椎腹腔引流管(LP shunt )喪失功能,在同學的大力幫忙下,老公再次緊急進入開刀房,醫師再度操刀,成功為老公裝了頭部的腦水引流器。回到關渡不久告訴回台照顧他的大兒子說:「這菜太難吃,醒來了⋯⋯」我妹淡水的公寓讓我們暫住,因復健治療在附近很方便。後來他吵著要回美國,先回小兒家,那時他還能在社區散步,他又吵著要回亞歷桑納州優馬的家,已整理好在出售中,室內空無一物,但是在回家前乾兒女送回原先他要捐出的傢俱,他們認定我們會再回來,回到家冰箱滿滿,廚房用品齊全,睡床也準備好了,幸福呀!有這麼好的乾兒女,真是遠親不如近鄰,感謝他們的照顧。我們再繼續經營絲花的生意,有天發現老公因腦部受傷左眼視力欠佳,我們決定退休。退休後因為老公的情況,我不敢做什麼規畫,但是有人為我唱讚美歌說我做什麽就像什麼,梅莉史翠普說:「轉變的能力是比美貌更有用的名片。」我不是千面女郎,更不是心理學的多重人格,在辛苦的看護工作中,要求自已不能迷失,要活的自信快樂而且美麗,因為我有多方面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又好學不倦,DNA 給我的能力和智慧,也是上帝父母的恩賜,原本是焦頭爛額的工作,我除了天天寫小品文內容包羅萬象,還抽空玩縫衣機手作,最大勇氣是自拍,騷首弄姿穿上自縫或由特大號改的衣服用來送人,當起美美的「老麻豆」。六年前退休時,老公除受傷的語言區講話用詞不妥但其他生活可以自理,可是在2019年COVID-19爆發後,他腳力功能突然退化,變得不良於行,這時我申請了助行器,他會在夜晚醒來用助行器去上廁所,慢慢地無法對準目標,最後變成在浴室門口就亂灑尿,非常困擾我。我什麼都會就是不會清潔房子、擦地板,幸好有人介紹找到一個打掃阿姨,一週一次來我們家深度清潔房子。有清潔工並沒有讓我閒下來,先生半夜的連環Calls擾人清夢,因聲音熟悉要不然會嚇出心臟病,常常不知道為什麼他會叫我不停?本來想要問問老人精神科醫師的老同學有沒有藥,後來作罷。除了安眠藥物還有什麼辧法嗎?像我的心理醫生曾經開過避免做夢的藥物,孫女兒幫我查過還沒有正式核准上市,我沒吃照樣做各種彩色的夢。那陣子因睡眠不足,白天的我像個僵屍也瘦了十磅,自問身體是否亮紅燈,好在全身檢查都沒事,可能只是自己太疏忽飲食吧!4月22日我還能自己帶他去打Moderna疫苗,之後開始申請了一張床放在客廳,一來我可以睡得安穩些,我一好友說:「給他躺下去就完了!」事實上他兩腳已無力站立,更不用說用助行器走路了,連搬到輪椅上都很困難,以前他常常在半夜醒來吵得我睡眠不足,現在有時候早上他會「哭夭」,用肚子餓將我吵醒。餵早餐時床可以調高些,而且有欄杆防止他跌下床,新款的床還有按摩舒壓墊,理想、方便、實用,白天我都隨侍在側,坐在沙發上寫作、玩遊戲等,另外小狗奇娃娃巧巧白天也都依偎在阿公身傍不離不棄。老公169磅,我手無縛雞之力,換尿布、床單、墊布都要拉動他的身體,有次我用力過度,右肩膀疼痛難耐,大約在1到10的痛度是8,所以立即和家醫連絡,他們為我訂了下午四點看診。因為是最後一個病人,家醫和我相談甚歡,我帶了之前醫生開的四種止痛藥,詢問該如何使用。因為這位金髪胖胖的家醫本身有個八十歲的父親也有失憶症,由媽媽居家照顧⋯⋯兩人心有戚戚焉!最後我請求開照X-Ray的檢查單,可以不用先預約,希望在看骨科醫生之前就有報告,謝謝她開了檢查單。隔天一早就做了X-Ray ,接下來去了骨科診所掛號,我妹說的我人緣不錯,想到建中方大老闆恭維的話:「威姫你是個難得的外交人才。」其實我一向對人和藹可親,每一科診所的護士,我一進門都叫得出我的名字,因為我是少數有笑容的亞洲人吧!約到看醫生的時間是四點,我也驚訝自已有這份運氣,感謝醫護人員對我照顧,當然也是我一向待人處事的風格得到了回報。醫生像老朋友,她看了X-Ray 報告,手肘沒有什么大礙,肩膀的疼痛歷史悠久,她要為我安排照肩膀MRI,她看到我右肩幾乎痛不欲生,我比比打針的動作。她點點頭,一切在不言中,拿來類固醇針劑,唉呦呦⋯⋯忍者威姫,有氣無力地問醫生:「你知道有多痛?」她回答:「是的,我膝蓋也挨過一針。」兩人心照不宣苦笑。住在大城市的朋友肯定羡慕我神通廣大,兩天內完成治療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媲美阿湯哥。有日一朋友在洛杉磯看醫生,因為塞車嚴重,在高速公路花了兩小時多,結果醫生看診不到二分鐘!在MRI掃描後,醫生發現右肩膀的肌腱斷裂,有快二公分的撕裂傷,可以開刀縫合,但是術後要使用吊帶,六個月後才可完全復原。我是個右撇子,這下子不就像廢人一般了,考慮再三還是小心右肩動作,先不開刀。七月,我完全不迷信,是巧合吧?就在那天我幾乎崩潰,不知道為什麼從早到完換了八次尿布,慘況空前創世紀來的金氏世界紀錄,我差不多玩完了,還好兩個兒子是我的情緒垃圾桶,我沒上吊、沒吃安眠藥啦!你們說説是不是見鬼了?
-
2021-10-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長期新冠後遺症 確診者恐提早失智、快速退化
全球失智症人口增長,專家提醒,年輕型失智症相較老年型失智症,確診新冠肺炎機率更高,若原先已輕度失智者,恐因長期新冠(long COVID)加速退化,提前進展到失智症。台北榮總失智症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今出席台灣失智症聯合學術研討會,針對失智症診斷、治療、預防,以及新冠肺炎對於失智症影響做分析。她表示,失智者確診新冠機率較一般人高,在國外研究中,年輕型失智症相較老年型失智症,得到新冠肺炎危險性更高。王培寧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引起中風、癲癇、肝腎功能等急性期問題,也引發長期新冠後遺症,尤其新冠病毒會攻擊人體內ACE2受體,其受體在大腦中廣泛分布,而導致大腦、認知功能受傷害,專家也警告,感染新冠肺炎恐提早失智、快速退化。預防失智早期診斷很重要,王培寧說,並非所有失智症都屬於阿茲海默症,診斷時除了看認知功能,也要透過生物標記來判定,近年生物標記的血液診斷更加精確,相較用傳統免疫方式預測影響疾病的腦內類澱粉沉澱,正確率僅六成,若改以質譜分析,正確率可高達八成。王培寧說,除了透過血液檢測患者腦內類澱粉蛋白沉積外,也正發展更多生物標記種類,包括發炎、免疫、血管因子、突觸功能等,若只用單生物標記,正確率僅八成,若用多生物標記,正確率可提高到八成,2021年發表一篇文章提到,失智症早期臨床診斷中,若用生物標記加上危險因子,以及年齡、性別等,正確率可高達九成。美國FDA今年通過可延緩阿茲海默症的新藥「Aducanumab」,王培寧表示,新藥雖可讓大腦中類澱粉斑減少,但在臨床試驗上,受試者以高劑量、連續14個月情況下才有顯著效果,憂心高劑量導致副作用,包括局部腦水腫、發炎、微出血反應等,且新藥價格不菲。王培寧表示,美國今年7月提出新藥臨床使用建議,用於輕度認知障礙到輕度阿茲海默早期患者,注射藥物前須先做磁振造影(MRI)檢查,確認腦內是否有病變,每月注射一次,每兩個月增加劑量,預計半年左右調到最高劑量,配合藥物注射,每三個月要做一次MRI檢查,注意有無副作用產生。早期診斷外,預防失智也很重要。王培寧表示,根據2017年研究,注意危險因子之下,失智症有三分之一可預防。2020年則提升到四成失智症可預防,可控制危險因子增加三項,包括注意中年時期頭部傷害、減少飲酒傷害,以及老年後注意空氣汙染。2017年研究中,特別點出「聽力」為失智症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恐增加失智、憂鬱、跌倒機率,聽力不好造成大腦負荷,認知問題也影響大腦結構,造成社交疏離感。2021年美國阿茲海默研究中心最新發表,戴助聽器可減少三成機率進展為失智症,若本身已是失智者,戴助聽器退化速度也變慢。2020年最新失智症預防研究,提出「空氣汙染」危險因子,王培寧指出,近年空汙問題影響失智症,以PM2.5影響最大,包括工廠、燃燒、油煙皆為PM2.5來源,不只影響肺部,也影響大腦健康。國外研究指出,空氣汙染嚴重區域,民眾的認知功能較差,長期追蹤後發現,認知退化也較快,呼籲民眾面對失智症,需早期診斷、治療,並注意預防。
-
2021-10-05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臟衰竭是心跳快停了?醫曝與這個分數息息相關
聽到「心臟衰竭」這四個字,是否令人感到害怕?是不是心臟就快要停止跳動了呢?實際上並不是喔!心臟衰竭並不意味著心臟已經停止運作,它只表示心臟的收縮或舒張功能變差而引發相關症狀,可能包括呼吸困難、水腫等現象。心臟衰竭分為兩大類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在臨床上,一般的心臟衰竭會以左心室射出系數而大致劃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左心室功能衰退之心臟衰竭(HFrEF):表現為左心室空間變大,使心臟不夠力量擠壓足夠的含氧血液到身體的其他部分。另外一類則為左心室功能保留的心臟衰竭(HFpEF),雖然心臟能夠正常難收縮和泵血,但心臟腔室比正常情況更厚更硬,使得心室不能完全放鬆並填充,因為心室里的血液變少,當心臟收縮時,能夠泵血到身體其他部位的血液就變得更少。射血分數最常用心臟超音波來評估郭志東指出,射血分數(Ejection friction,簡稱EF)是指每次心跳時,左心室或右心室泵血的程度。大多數情況下,EF指的是左心室每次收縮時被泵出的血液量,左心室是心臟的主要泵血腔室。EF是用百分比表示的,而EF低於正常水平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跡象。如果合併明顯的呼吸困難或水腫等症狀,心臟衰竭的診斷幾乎可以確立。EF可通過以下方法測量:包括心臟超音波、心臟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掃描,心臟核子醫學掃描,而最常用的檢查為心臟超音波的評估。EF數值幫醫師確定最佳治療手段郭志東進一步說明,在臨床上,為何EF十分重要,因為EF的數值可以幫助醫師確定病患的最佳治療手段,測量EF還可以幫助醫療團隊追蹤治療效果。一般來說,當首次被診斷為心臟病時,以及當病患病情發生變化時,都應該測量EF作為參考。當病患臨床症狀與心衰竭吻合,但EF大於50%時,則稱為左心室功能保留的心臟衰竭(HFpEF);當EF少於40%時,則為左心室功能衰退的心臟衰竭(HFrEF),至於介於40~49之間的則被稱為左心室功能介於中間範圍的心臟衰竭(HFmrEF)。在慢性心臟衰竭的病患,往往會根據EF多少而使用不會種類的藥物。到現時為止,研究指出,大部分的藥物都只對EF少於40%心臟衰竭病患有益。而EF大於40%的病患,藥物使用的效果則不太明顯。EF數值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郭志東表示,針對EF少於40%心臟衰竭病患,治療主軸一般以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以及醛固酮拮抗劑。而近幾年,藥物研發的長足發展,至少有三種新的藥物被證實對EF少於40%心臟衰竭病患明顯有好處。這些藥物包括:血管收縮素受體中性溶酶抑制劑阻斷劑(ARNI),If電流通道阻斷劑,以及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SGLT-2)。尤其是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雖然它是一種治療糖尿病的用藥,但美國為了避免新型糖尿病藥物對心臟功能受損,上市前必須證實其新藥對心臟功能影響為正面或中性。而研究顯示糖尿病人使用SGLT-2後對心臟功能帶來好處。當EF衰退後,尤其是少於35%,常常會出現心律不整的情形。某些心律不整甚至是致命的。所以如果病患頻發地發生致命性心律不症如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其因上述心律不整而導致心跳停止,接受過急救者。加上EF少於35%,則需要植入式心臟除顫器的置放。心臟衰竭患者應該做到這些事郭志東指出,雖然EF大於40%的病患沒有那麼多的藥物和裝置治療的選擇,但以下幾點,都是每一位心臟衰竭的病患應該盡力做到的。包括維持有規律的運動,就算是每天只散散步也好;有抽菸者立即戒菸;好好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血症);每天測量自己的體重,注意尿量是否有在短時期內減少許多;勿過度攝取鹽分和水份等。左心室射出分數(EF)與心臟衰竭病患息息相關,如果你剛好是心臟衰竭的病患,能夠了解自己的EF,讓心臟科醫師和你一同擬定心臟衰竭的治療策略,相信即使罹患心臟衰竭,延緩心臟衰竭的進展和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也並非難事。延伸閱讀: 。鞋子變緊穿不下、到晚傍晚腳變脹,小心這個器官出問題 。血壓正常,但很喘、呼吸困難,醫師曝:有可能是這個地方出問題,不治療會猝死
-
2021-09-1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護脊書包」有用嗎?醫師:注意這二件事更重要
孩子晉升小一新鮮人,開始有各科課本和習作,書包重量自然增加不少,如何幫孩子挑選適合的書包,變得特別重要。不過,面對坊間各式拖行書包、單肩包、雙肩背包,還有五花八門的設計和行銷文案…有時候看了半天還是不知道哪個好,真的是考倒家長。書包重量勿超過孩童體重的10%以兒童骨骼發育的觀點來看,書包的「總重量」永遠是醫師們最擔心的問題。雖然現在學校時常有孩子的「書包重量檢查」,但往往採取學年統一標準去設定重量上限,而未考慮到孩子個體的發展差距其實不小。2009年,美國物理治療及職能治療學會曾經聯合提出建議:書包的總重量建議不超過學童體重的15%,然而到了2012年,這個建議又下修到「書包的總重量不超過學童體重的10%」。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實驗發現,一旦書包重量超過體重的10%,孩童的下背痛、肩頸痛的機會上升,上半身的姿態會前傾以平衡身體的重心,扁平足的發生率也會增加;以實驗室的角度來看,發現肩頸的上斜方肌,以及下背的豎脊肌都會過度誘發,造成肌肉長期緊繃。家長不妨偶爾測量一下孩子體重和書包重量,做更適當的調整。在台灣,因學童在校時間偏長,很多孩子下了課也必須再去安親班待到晚上,因此有些能夠調整的事情,一定要盡可能調整。例如:讓孩子帶空的水壺去學校裝水喝、一些常用的文具用品在學校置物櫃多準備一份,就不用常常攜帶、只帶必要的課本作業回家,安親班或才藝班的物品另外裝一袋,早上先放去安親班的櫃子寄放…等。如果學童走路上學的時間超過20分鐘,建議更嚴格的限制書包重量。書包要有胸、腰減壓扣帶 「雙肩背包」最減壓 不論是成年人或是兒童,雙肩背包的設計,定比單肩帶的包包(不論單肩側背,或是跨過身體對側斜背)較能減輕脊椎的壓力,並提醒孩子一定要用雙側背帶背著書包。在較高年級的學童,我們常常見到他們雖然帶著一個雙肩背包,卻只用一邊的背帶背在肩上,甚至是手腕在肩上勾著背帶行走,這些姿勢都已經證實會增加手腕、上背部及頸部的肌肉過度緊繃,長期下來恐怕對肌肉骨骼有不良的影響。書包最好能夠有胸部以及腰部的減壓扣帶, 讓書包跟身體較為貼合。以人體工學來說,書包的重心最好能在胸椎第12節左右,較能保護學童的脊椎發展。 背書包調整至「最小晃動」為原則應該先跟孩子測試一下書包肩帶、以及減壓扣帶的位置,以孩童「最不會感受到重量」的狀態、以及觀察他行走和上下樓梯時「書包晃動幅度最小」為原則,作為合適的書包定位,並隨著孩子的身高、體型發展,不定時的檢測、調整。背包的下緣應在孩童的骨盆之上,背包一旦背到「垂到屁股」的位置,便是太低了,與身體不容易貼合,也增加過多的脊椎負擔。肩帶貼合於上背部的範圍應該要有減壓的軟墊,舒緩背負時的壓力感。 愈重的物品放內側 愈輕的放外側書包內的物品放置也大有學問,重量愈重的課本、書籍,應愈貼背放靠近脊椎,中等重量的筆記本、習作放於中間,較輕的文具用品、隨身物品則放於背包前側。若考量購買一個書包後想要使用較長的年限,則須將背帶可調整的長度是否充足一起納入考慮,有些品牌的設計可以在背包外再添加新的夾層,以拉鍊與背包主體結合,也是一個「可擴充性」的考量。至於一般父母常常問的:「書包會不會造成脊椎側彎?」及「書包會不會害小孩長不高?」平心而論,目前仍沒有明確的答案。多數的脊椎側彎其實找不到原因,或可認為是多基因表現下的結果,而身高的發展仍跟遺傳、飲食營養及運動最有相關。 背書包恐致脊椎側彎 影響身高?目前幾篇小規模的研究可看到孩童在背了很重的背包行走後,MRI 核磁共振檢查顯示脊椎椎間盤高度似乎有暫時被壓低一些,原本已有脊椎側彎的學童側彎的角度也短暫增加了一些,但因學童的肌肉骨骼系統彈性仍佳,通常這些短暫的變化會隨著壓力解除後便恢復,目前仍沒有看到長期的研究證實書包的設計可以直接證實對脊椎側彎或身高發展有長期且直接相關的影響。因而筆者認為,與其煩惱這些問題,或是因此追逐過度昂貴的書包,不妨定期檢查一下孩子書包的重量、背書包以後的站立姿態,以及行走時的步態,都更加實際!繁重的功課之餘,讓孩子養成好的姿勢習慣及定期運動,更是重要。(本文由復健科醫學會提供,>>原文網址)
-
2021-08-18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手腕痛一直沒有好怎麼辦?醫曝:三角軟骨受傷了
這次東京奧運會中華隊的熱門奪牌運動其實多數都是三角纖維軟骨損傷的高風險族群。三角纖維軟骨損傷常見於握球拍或棍棒的運動,以及那些會需要大量使用手腕尺側造成尺骨反覆壓縮負荷或猛力手腕牽引出力的運動,例如羽球、網球、桌球、體操、舉重、柔道及籃球等。此處受傷後,可能造成手腕疼痛、痠脹、握力降低、手腕扭轉時會疼痛或出現聲響、手腕活動度下降、手腕尺側局部壓痛等問題。疼痛會大幅降低特定的運動表現及日常生活功能,產生很大的困擾與不便。那麼究竟要如何改善上述症狀呢?讓我們來看看泰安醫院復健科–蔡育霖醫師的詳盡圖文說明吧。什麼是「三角纖維軟骨」?三角纖維軟骨的全名是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位於手腕的尺側 (靠小指側),由一群韌帶及纖維軟骨所組成,包括遠端橈尺骨韌帶、眾多尺腕骨韌帶、尺側伸腕肌腱腱鞘與三角纖維軟骨等 (圖1),合稱為「複合體」。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的範圍不大,就在前臂與手腕交接的尺側一小塊,但卻很重要。它負責維持遠端手腕關節的穩定性與承受及傳導來自手部的壓力,讓手腕在運動時能同時保持穩定度又能活動順暢。三角纖維軟骨受傷的原因長時間手腕過度使用,手腕反覆旋轉尺屈的動作容易造成尺骨反覆壓縮使三角纖維軟骨過度負荷而損傷。常見於運動族群例如球類運動的羽球、網球、桌球與需要手腕負重的健身、舉重、體操,某些手腕使用密集工作例如理髮美容及餐飲業都是高危險群。再者就是外傷,像是跌倒時手掌撐地或手腕突然急速扭轉 (例如籃球、柔道等運動、車禍外傷、搬重物拉扯)。因此,在球拍運動的握拍姿勢就十分重要,以羽毛球握拍為例,正確的握拍方式 (圖2)就像我們要握手或握菜刀一樣,虎口和球拍框的內側成一直線,手掌小魚際肌在準備揮拍時靠在球拍握把,揮拍時可用小肌肉群吸震,而不是直接讓球拍握把撞擊手腕中間的腕骨。小指、無名指、中指自然併攏,食指和中指微微分開,大拇指的內側和食指貼在球拍握把上的寬面上將球拍握住。而錯誤的握拍姿勢 (圖3)往往會發生在手腕過度彎曲或使用錯誤的力學姿勢擊球進一步造成手腕損傷。如何檢測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傷在理學檢查部分,可運用以下幾項簡易的檢查來測試:三角纖維軟骨擠壓測試 (TFCC compression test,圖4): 檢查姿勢為將手腕呈過度伸張以及尺側偏移姿勢,將手腕往前臂尺骨方向擠壓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陽性測試會引發尺側手腕疼痛和摩擦音。尺側中央窩現象 (fovea sign,圖5): 直接用手在尺骨中央窩按壓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會有疼痛點。在影像學檢查方面,起初可藉由X光檢查來排除其他結構性疾病,而超音波檢查(Ultrasound) (圖6)或核磁共振顯影(MRI) 則可進一步找出破裂或受損的部位,然而關節鏡檢查仍是診斷的黃金標準,醫師在必要的時候會安排此檢查。三角纖維軟骨損傷的治療方法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後,一般會建議給予完全的休息與保護4~6週,在急性期應暫停手腕活動,特别是手腕旋轉活動,合併使用尺側手腕副木或肌貼貼紮 (圖7)固定。急性期若有嚴重紅腫發炎等症狀,則可使用口服止痛消炎藥改善發炎腫痛。待紅腫減少後,可使用復健儀器治療包括石蠟浴、治療用超音波、電療、低能量雷射等,加速受傷組織修復與緩解疼痛。另外,復健科醫師會運用超音波檢查進行精準的超音波導引注射,針對受傷處直接進行注射可幫助受傷組織加快修復,一般會利用高濃度葡萄糖水或自體血小板血漿(PRP)進行增生治療,能對患者的疼痛症狀、關節活動度及功能都有明顯的改善。不過,如果以上非手術性治療經過3-6個月都還未痊癒,並合併有關節不穩和手腕無力等情形,則須由醫師進一步評估是否安排腕關節鏡手術。三角纖維軟骨損傷的復健運動在急性期過後,則可開始進行肌力訓練與伸展運動,需注意所有運動過程都不應伴隨任何疼痛,適當的動作調整,可避免不良的動作產生導致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繼續受傷。手腕伸展運動伸展運動是把目標肌肉及肌腱拉長,讓肌肉內的肌肉纖維伸展、利用牽張反射放鬆肌肉。它能減低肌肉繃緊所引致的疼痛與增加肌腱及關節的柔軟度及活動幅度,手腕靜態伸展能安全且有效地伸展肌肉肌腱。・手腕伸肌伸展運動(圖8) 手腕屈肌伸展運動(圖9)將患側手手肘伸直,掌心朝下或朝上,另一手將患側手腕往下彎曲,維持10秒鐘,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 等長收縮訓練在傷後6~8週,可運用彈力繩幫助訓練前臂旋前肌群及手腕伸肌肌群。等長收縮的運動是指在關節靜止的狀態下收縮肌肉,避免活動到尚未痊癒的手腕關節但又能使關節附近的肌群獲得少量的肌力訓練。・旋前肌群等長收縮訓練 (圖10)拉住彈力繩,將手腕維持在掌心朝下的位置10秒鐘,再放鬆,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伸肌肌群等長收縮訓練 (圖11)拉住彈力繩,將手腕維持在往上翹的位置10秒鐘,再放鬆,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自由重量訓練傷後約8~10週,當等長收縮訓練持續數日且無疼痛後,可進行自由重量訓練。・伸肌訓練 (圖12)手握裝滿水的寶特瓶,掌心朝下,將手腕往上翹起,維持10秒後放鬆休息,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若有產生疼痛或其他的不適感就要停止休息。・屈肌訓練 (圖13)手握裝滿水的寶特瓶,掌心朝上,將手腕往上屈曲,維持10秒後放鬆休息,手腕放鬆時,不要過度往下,回到水平位置即可,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若有產生疼痛或其他的不適感就要停止休息。・旋前旋後肌群訓練 (圖14)利用摺疊傘,上臂夾緊,前臂做旋後→正中→旋前緩慢來回運動,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因槓桿原理,摺疊傘拉的越長,重量越重,可依手的恢復狀況做調整喔!・抓握力訓練 (圖15)可利用橡膠球或握力器,將手握緊,維持10秒後放鬆休息,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本文作者:泰安醫院復健科-蔡育霖醫師)(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受傷後手腕痛怎麼都沒有好? 原來是三角纖維軟骨損傷)
-
2021-08-13 新聞.健康知識+
男人比女人健康自我感覺更良好 醫揭「5大保健指標」
男性在家庭、事業裡,擔負著多種角色和責任。爸爸在許多人的心中總是有一種強壯可保護家人的形象,時常忙錄於工作,卻忘了關心自己。還有一種特別的現象,不論是老、中、青任何一輩的男性,在健康方面的自我感覺良好的比率都比女性高。常常是對小病狀不在意或是覺得還能再撐一下,也不愛就醫檢視;更令人擔心的是,對健康問題有點麻木,結果小病養成大病!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整理出男性健康5大重點:腰圍、心血管疾病、肺癌、肝臟、攝護腺。男性健康重點1:腰圍從腰圍看健康,男性女性都不例外。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即為腰圍過粗。反映腹部脂肪堆積造成的腹部肥胖,也間接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血糖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上升。錢政平提醒30歲以上的族群,該隨時注意自己的腰圍尺寸,更可藉由iOi身體組成分析儀,測量出精準身體組成分析(體內脂肪/肌肉重量/體重管理評估/腹部肥胖分析/內臟脂肪程度等)。男性健康重點2:心血管疾病根據衛福部「96年台灣地區20歲以上民眾三高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調查發現,男性高血壓盛行率比女性高5.8%(27.2% vs 21.4%),高血糖盛行率比女性高1.2%(8.7% vs 7.5%),高膽固醇盛行率比女性高1.1% (10.7% vs 9.6%),代謝症候群盛行率比女性高0.7%(20.2% vs 19.5%)。錢政平解釋,三高發生率男高於女,是由於女性擁有的女性荷爾蒙,具保護心血管的作用,但保護作用在進入更年期後會漸漸消失。且男性大多對於外表較不在意,飲食較不忌口,導致三高容易超標,三高的檢測方式簡單又快速,只需透過血壓機測量、抽血及尿液檢查便可知道。三高的初期症狀,大多毫無感覺,必須透過檢查才會被發現。男性健康重點3:肺癌肺癌是男性癌症第1大死因,當有症狀時,如咳嗽、咳痰帶血、胸痛、呼吸困難才去找醫生,近8成已經是晚期。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使用菸草是造成癌症最重要因素。」,吸菸和肺癌有直接關係,1天抽1包菸的人,罹患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0倍。根據國民健康署107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顯示我國年輕男性的吸菸率,約由18歲以後逐年攀升,約至36到40歲年齡層達最高峰,每3個男性就有1個吸菸。錢政平也提醒民眾,不抽菸不等於不會發生肺癌。肺癌是國人頭號死亡癌症,如果有抽菸習慣、包括二手菸、空氣汙染、長期處在油煙、接觸化學物質的環境、曾經罹患肺結核、有肺癌家族史都該定期做肺部篩檢,也建議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及早發現肺癌早期病灶。男性健康重點4:肝臟肝癌沒有症狀,很難自我察覺,只能靠篩檢,但大多B肝、C肝帶原者不知道自己帶原,如果確認自己是肝炎帶原者,務必要定期檢查肝功能指數、腹部超音波,因為肝病帶原就是肝癌的高危險群。錢政平也要提醒所有的「腹爸爸」千萬要當心,脂肪肝會進展為肝硬化。有脂肪肝的患者中,約有10至20%的人會進展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約25至5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的病情會持續惡化成肝纖維化,甚至可能發展成嚴重影響肝功能的肝硬化及肝癌,就是肝病3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男性健康重點5:攝護腺癌由於早期攝護腺癌,大多數沒有顯著的症狀,如果有症狀也容易被誤認和攝護腺肥大相關,往往就醫確診時已是中後期癌症。國人男性於50歲後大約有5成機率會出現攝護腺肥大問題,且機率隨著年齡增加。也因攝護腺肥大屬良性增生,當攝護腺癌的症狀被誤認只是攝護腺肥大,就易使人掉以輕心,反而延誤及早診斷治療的時機。攝護腺癌好發於60至80歲男性,男性50歲後攝護腺癌風險快速上升,50歲後可開始每年安排血液PSA檢測或肛門指診。若PSA異常升高或肛門指診發現可疑硬塊,再進一步安排攝護腺切片或攝護腺磁振造影(MRI)檢查。最後,錢政平提醒所有男性朋友,「健康」是家庭與事業的基石,千萬別忽略定期檢視自身健康狀況!★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7-31 醫療.心臟血管
慢病最愛問【血栓】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血栓病患不能打疫苗? 幾個自我檢測破除迷思
前陣子施打疫苗後猝死或血栓的新聞層出不窮,搞得人心惶惶,在政府力拚疫苗施打率的情況下,民眾心裡不禁納悶到底哪些人絕對不能打疫苗?打疫苗之後,有多少機率會造成血栓呢?如果本來有血栓的病史可以打疫苗嗎?小藥師幫大家整理一些相關的問答! Q1.哪種人「絕對不能打」新冠病毒的疫苗?1.對先前注射的新冠病毒疫苗產生嚴重過敏反應者。2.曾對MRI顯影劑、電腦斷層含碘顯影劑過敏者,請告知並諮詢您的醫療人員,以防對某類有相同成分的疫苗過敏。3.對疫苗有潛在嚴重過敏反應者,則可利用下表做過敏風險評估:Q2.看新聞感覺打疫苗會血栓或猝死,這些機率高嗎?病毒載體疫苗(如AZ, Janssen)施打後,全球累積數位病例是發生罕見部位的靜脈血栓同時合併血小板低下的狀況。在歐洲跟美國,其發生率約百萬分之十。粗估血栓約為每十萬人中0.79至3.77人。Q3.有腦中風病史,可以打疫苗嗎? 可以。因為,目前研究認為,施打疫苗後產生特殊免疫反應引起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與多數腦中風的原因不同。Q4.有血栓相關疾病病史可否施打疫苗?大部分人可以。目前尚無證據顯示一般靜脈血栓病史的人,施打疫苗後會提高產生此不良反應的機率。但如果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病毒載體疫苗(如AZ)。 Q5.我有在服用抗血栓藥/抗凝血藥,可以打疫苗嗎?打之前要停藥或調整嗎?可以。由於新冠肺炎疫苗為肌肉內注射,抗血小板藥物及抗凝血藥物可能造成局部肌肉內血腫,但打疫苗的利大於弊,故建議施打疫苗。以下是藥物的說明及注意事項:不管是服用哪種抗血栓藥/抗凝血藥,若施打前幾日內有出血傾向(例如:不明原因的皮下出血或牙齦出血),或您有其他關於服藥的問題,建議還是先與醫師先進行討論,評估且確認風險後,再決定是否施打疫苗。資料出處:1.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2021 Apr;9(4):1423-14372.CDC: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for Use of the Janssen (Johnson & Johnson) COVID-19 Vaccine After Reports of 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Among Vaccine Recipients — United States, April 20213.台灣腦中風學會【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社團招募新成員啦!社團主要討論各種慢性疾病,透過文章、影片、圖片、課程及病友故事分享,提供醫療知識及互助鼓勵。🔔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居家防疫動起來 「超慢跑」簡單效果好-中風後的復健長路 風友「要認真」定目標-莊昕悅營養師/腎臟不好的糖友怎麼吃?3個小技巧攝取低蛋白飲食又兼控血糖
-
2021-07-3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置換人工椎間盤 頸椎手術不再硬頸
科技進步,民衆對醫療品質要求愈來愈高,面對頸椎椎間盤突出或退化性病變,傳統頸椎融合手術行之有年,但骨融合後往往導致頸部活動度減少,頸椎固定超過三節以上的病人覺得「硬頸」,也增加鄰近椎節病變風險。另一個選擇是採用人工椎間盤置換術,置入可活動式人工椎間盤,有助保有原本頸椎的活動能力。接受傳統頸椎融合手術的患者,通常術後五至十年,約20至30%在固定椎節的上下頸椎產生退化病變,嚴重時必須再次手術。即使是接受微創手術,其固定部位的鄰近頸椎,包括上節或下節椎骨,原本有機會因每天頸部活動慢慢發生退化。人工椎間盤 模擬頸椎好活動主因是頸椎經過手術,必然有生物力學改變,進而加重其鄰近脊椎體或椎間盤更早退化。頸椎融合手術後引發退化性變化的發生率、發生時期及其嚴重程度,會因個人體質、工作環境等而有所差異;隨著時間及活動的增加,發生比率就會愈高。人工頸椎椎間盤模擬正常頸椎椎間盤,目前一般認為採用人工椎間盤置換術,於椎間盤切除進行神經減壓後,置入可活動式人工椎間盤,有助於保有原本頸椎的活動能力,更能保護鄰近椎節,避免提早退化,減少因病變而再次手術的機會。全陶瓷材質 術後MRI影像清晰目前台灣使用的人工椎間盤,材質多為耐磨係數佳的鈦合金或鈷鉻鉬合金加上高分子聚乙烯墊片,因爲使用金屬,術後追蹤若需要使用核磁共振(MRI)檢查時,影像中會產生金屬假影,影響判讀,可能必須選擇需從腰椎注射顯影劑的侵入性替代方法,不僅使病人不舒服,同時有顯影劑過敏及脊髓腔感染出血的風險。全陶瓷人工椎間盤在國外問世多年,今年引進,可以配合微創導航精準進行頸椎減壓術及人工椎間盤植入,加上術中即時定位掃描,可將零假影的人工椎間盤放到最佳位置。因爲材質無金屬材料成分,術後MRI影像清晰,能提供較佳的病情判讀。如同牙科所植入的陶瓷牙體,相對於其他有使用金屬加工的人工椎間盤更耐磨耐用,對人體組織的相容性更高,術後不需戴頸圈固定,可以提早活動及快速恢復職場功能。但因每個人病況及身體承受度不同,建議與手術醫師詳細討論是否合適進行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目前健保沒有給付。人工頸椎椎間盤置換手術適用頸椎病變,特別是頸椎間盤突出,需要接受頸椎椎間盤切除術的患者,但若有腫瘤、感染或骨質疏鬆症,並不適合。術後最大風險就是人工椎間盤移位,還有軟組織鈣化和融合,但並不常見。
-
2021-07-05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健康存摺將增民眾表達意願同意書
2012年,台灣人權促進會與民間團體提出行政訴訟,質疑政府在沒有取得人民同意且沒有法律明確授權下,逕自將健保資料提供給研究單位。雖然健保署以公共利益為訴求而勝訴,目前該案仍在大法官釋憲審查中。全民健保26年來累積了660億筆就醫數據,自107年起,電腦斷層掃描(CT)與核磁造影(MRI)為主的醫療影像收集與利用、健保大數據的分析與加值,是台灣推動精準醫療及生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個資去識別化 還有努力空間無可否認,健保資料的二次利用與個資法爭議,必須務實面對,中研院副研究員何之行提醒我們,檢視健保資料釋出是否具適法性基礎,更重要的是區分個資的去識別化屬於假名化或去連結(匿名化)。我們一直是將個人資料的假名化當作匿名化操作,美國HIPAA(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法案要求,去除18項個人識別碼(identifier)即達成去識別化,與之相較,我們依然有努力空間。歐盟個人資料保護規則(GDPR),直接說明假名化的個資仍然是個人資料。目前,民眾就醫資料及投保資料上傳至健保署,身分證號欄位加密儲存,加密後金鑰長度為32位,雖完全移除個人資料或可避免再識別問題,但在這駭客時代,依然有個資洩密的想像空間,事實上、刪除愈多個資,也可能無法達到學術研究或資料加值應用。個資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有關病歷、醫療、基因、健康檢查的個人資料,不得蒐集、處理或利用。但同條項第四款指出,公務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基於醫療、衛生或犯罪預防之目的,為統計或學術研究而有必要,且資料經過處理後,依其揭露方式無從識別特定當事人,不在此限。健保署為便利民眾共享及應用開放資料,運用健保資料庫發展「健康存摺」及「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已有580多萬人登錄使用健康存摺。多與民眾溝通 實為根本之計雖然我們一再強調在於法有據與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推動健保資料二次利用的理念。實務上、若是能對民眾善盡告知說明,並取得其同意,實為根本之計。我們規畫於「健康存摺」內新增以「健保資訊運用及共享」為主題,提供民眾表達意願及簽署個人資料利用告知同意書。首先、請民眾提供對健保資料再利用的看法,再於詢問民眾,未來若可選擇,是否會要求將其個人資料停止提供學術研究利用?或願意開放提供產業申請利用。健保珍貴資產 使用得細思量個人42年臨床醫學生涯,可感受到醫療行為風險過高時,某些醫師會選擇「防禦性醫療」保護自己,此非病人之福。台灣健保是單一保險人制度,26年來收集的健保申報資料是國家珍貴資產,在人權議題下、如何在開創與保守的政策規畫中尋求平衡點,創造台灣善用健保資料,更是身為健保署長的職責。醫學的進步除了個人經驗累積,更重要的是運用大數據分析。醫療大數據的運用屬於公共利益,不是侷限個人利益,商業運用亦應回饋健保基金。開放健保大數據運用,將有利於創造下一代福祉,如何兼顧資料安全與強化適法性基礎,值得全民共同省思。
-
2021-06-10 新聞.元氣新聞
輕度重度,誰適合?阿茲海默症新藥對我有效嗎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7日核准阿茲海默症新藥「Aducanamub」上市銷售。這是18年來第一個獲得美國FDA批准可能可解決阿茲海默症潛在病因的新藥,病人和家屬的期待很大,在診間的詢問度極高。這個新藥所牽涉的問題層面極廣,醫療、經濟、公衞、政策上都有所影響。FDA在眾多期待下,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才審查通過此藥,以下就大家關心的醫療面進行探討說明。Aducanamub為何可能有效?Aducanamub的作用機轉,是針對類澱粉蛋白的單株抗體藥物,目標在清除大腦內的類澱粉蛋白,以減少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從學理上來說,這類藥物應該有效,但幾年來已有多款這類藥物的臨床試驗都失敗,大部分的藥雖然減少大腦內的類澱粉蛋白的堆積,但臨床上認知功能和生活功能並無改善,也沒有減緩病程的發展。而Aducanamub是此類藥物中,目前唯一脫穎而出獲得認證的藥。目前健保給付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都屬於症狀治療,但對阿茲海默症實際在大腦所發生的病理變化,如類澱粉蛋白堆積和神經纖維糾結,沒有治療效果。誰適合使用此藥治療?1.腦內有類澱粉蛋白沉積第一件事要確定大腦內是否有阿茲海默症相關的類澱粉蛋白沉積。檢查方法有兩種,一是測腦脊髓液中類澱粉蛋白的含量,必須做腰椎穿刺才能取得腦脊髓液;另一則是類澱粉蛋白的正子造影(PET)檢查,此檢查會接受小量幅射,自費約8萬元。2.輕度認知障礙和極輕度失智者確定有類澱粉蛋白沉積後,以此藥的臨床藥物試驗來看,是輕度認知障礙和極輕度失智症的病人才能使用此藥,也就是認知功能檢查上,簡易智能量表(MMSE)分數大於24分、臨床失智症評估量表(CDR)為0.5的極輕度病人。因此新藥的使用族群,須確認大腦內已有阿茲海默症病理變化,但認知功能只有輕微影響的病人,和目前已在使用失智症藥物治療的病人群相比,重疊的部分不多。失智程度不輕微可試嗎?這個藥物試驗會選擇失智程度比較輕的患者來進行,就是因為之前類似的藥物在輕到中度的阿茲海默症的臨床試驗都是失敗的。所以,綜合考慮藥效和副作用的問題,至少在中重度的病人是不建議試用的。新藥治療方式為何?Aducanamub需要每月靜脈注射一次,以目前的試驗數據來看,至少要連續治療12個月後,才出現臨床上可減緩病程的效果。由於有3至4成的病人在治療後腦內會出現輕微水腫、發炎或微出血的現象,必須每3個月做一次大腦磁振造影檢查(MRI),決定是否能繼續治療、劑量上是否需調整。在使用上是極其複雜的治療程序,一定要病人和家屬高度的配合才能進行。除了產生嚴重副作用時需停藥,尚未有建議何時是可停藥的時機。何時能使用這個新藥?台灣當初有幾家醫學中心參與此藥全球的臨床試驗,有一些治療的經驗。從去年底我們也開始準備若此藥通過美國FDA核准後,台灣如何進行衞福部的送件審核以及臨床使用的問題,依據過去的經驗,這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在臨床可以使用新藥前,為了能讓需要的人可以順利且安全的接受治療,需要準備的事項很多,希望大家先對此藥有些了解並自我評估:「我可能合適使用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嗎?」
-
2021-06-09 新聞.元氣新聞
阿茲海默新藥估年底來台送審 要價不菲
阿茲海默症新藥「Aducanumab」即將在美上市,消息一出,許多失智症家屬紛紛詢問台灣何時引進?台北榮總失智症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新藥僅適用輕度認知障礙及極早期失智患者;長庚醫院北院區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新藥有助延緩退化,但「三動」,互動、運動、腦動仍是防治失智不可或缺。「Aducanumab」每月靜脈注射一針,每三個月須接受腦部磁振造影(MRI)追蹤,密切觀察用藥後腦部是否產生變化、藥物作用及安全性。預計年底,藥廠將送件衛福部進行審核。徐文俊表示,Aducanumab是一種單株抗體,可清除大腦內的類澱粉蛋白,減少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有助減緩退化。王培寧指出,用藥前必須確定患者腦內類澱粉蛋白質沉積達一定的量,用藥同時,原本使用的失智症藥物仍可以繼續使用,但需每三個月接受MRI追蹤,至少連續治療十二個月才會看到減緩病程的效果;目前臨床實驗顯示,副作用包括大腦輕微水腫、發炎、微出血反應等。王培寧說,新藥要價不菲,是未來必須克服的問題之一。
-
2021-05-21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搬重物易閃到腰 就醫對症治療
搬重物很容易閃到腰,最常發生下背部肌肉拉傷、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等問題,進而引起腰痛。一般下背部肌肉拉傷,只要多休息、貼痠痛藥布,即可緩解疼痛。若是發生腰部椎間盤突出,可以採取整復、針灸等方式來緩解疼痛狀況,但不久後容易復發,再度引起腰部疼痛。臨床上,對於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應採取熱敷、電療、腰部牽引等物理治療方式,並且進行肌力訓練強化核心肌群,平時可以戴護腰,必要時藥物治療,大約一至兩周可以緩解疼痛,慢則一至兩個月才能改善。但如果復健治療未見改善,應接受核磁共振掃描檢查(MRI),可能必須走上開刀治療一途。如果發生脊椎滑脫問題,嚴重程度分四級,會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第一級輕度患者可以採取物理治療、肌力訓練等方式改善,但如果患者嚴重度在二級以上,則復健、整脊等治療效果都不會很好,恐要開刀治療才能改善。
-
2021-05-11 癌症.乳癌
每天約35人罹患乳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證實:這二個因素最危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2020年有1,000萬人死於癌症,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乳癌首度超過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約佔新發癌症病例的11.7%,相當於所有新確診的癌症患者中,每8名就有1名是乳癌患者。每天約35人罹患乳癌 6.6人死於乳癌而衛福部公布最新的107年癌症統計數據觀看國內發生情況,乳癌再度蟬連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乳癌的死亡率為女性癌症死因的第4位,好發年齡約在45~69歲之間,每天約35人罹患乳癌,約6.6人死於乳癌,嚴重影響婦女健康及生活品質。注意乳癌危險因子 體重過重、不運動最危險目前已知容易引發乳癌的危險因素包括家族病史、不良飲食習慣、肥胖、喝酒、抽菸、環境荷爾蒙、晚婚生子等。其中,IARC最新研究提到全球罹患乳癌的危險因子應注意「體重過重和缺乏運動」。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醫師指出,肥胖為許多癌症的危險因素,要如何分辨是否肥胖或進一步量化肥胖程度,並非靠肉眼觀看外型胖瘦或體重數字來做為判斷,可用BMI數值(身體質量指數)來評估體重是否在理想範圍或已異常超重;另外,腰圍也是一項重要的參考值,男性理想腰圍勿超過90公分、女性理想腰圍應控制在80公分以內。定期乳房檢查 早期存活率高達95%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政府提供45~69歲婦女及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降低40%的乳癌的死亡率。沈彥君強調,若在乳癌早期發生時及早發現並接受正規治療,乳癌5年整體存活率平均可高達85%,其中0~1期乳癌存活率可高達95%以上,第2期的乳癌也有89%的存活率。45歲以下婦女乳房組織較緻密 搭配乳房超音波更精準值得一提的是,乳癌有年輕化趨勢,由於45歲以下婦女的乳房組織較緻密,若用乳房X光攝影做為檢查工具,其微小鈣化易受遮蔽較不清晰,使得診斷率下降,尤其對乳房腫塊的判斷效果上也較差。沈彥君建議,45歲以下的婦女朋友可利用乳房超音波做為乳房檢查的第一步選擇,若發現有異常病灶需進一步確認或有乳癌家族史、曾接受乳房手術等,搭配乳房磁振造影(MRI)無輻射精密檢查更可有效提高診斷的精準度。延伸閱讀: ·胸前長痘痘小心是乳癌警訊! 醫列「致癌習慣」:快戒吧 ·2020年高達230萬名女性確診乳癌! 醫曝「致癌環境賀爾蒙」:塑膠餐具、香水少用 
-
2021-05-0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醫揭:脂肪肝有2種 愛吃甜點不喝酒也傷「肝」是這種
1名30歲的工程師包先生,因平時工作壓力大,最愛在閒暇之餘享受美味的甜點零食來紓解壓力。這樣的型態長久下來,外型看起來僅算是中等身材,直到包先生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康檢查,才發現已有重度脂肪肝,報告裡也指出肝功能已發生異常、血脂肪也全數超出標準值。更震驚的是看似常見的脂肪肝,若不立即改善生活型態及改善飲食習慣,恐讓自己越來越靠近肝病3部曲。包先生看著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影像,整個肝臟呈現白色霧濛濛,沒有飲酒習慣的他也不禁詢問醫生,為何自己還很年輕也沒有飲酒習慣,但肝臟卻已發生問題?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說明,肝臟演變成脂肪肝的原因可分成2大類:「酒精性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部分的人對於肝臟的認知,都認為過度飲酒才會造成肝臟的傷害,事實上現代人飲食較精緻、活動量少, 導致三高症狀(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肥胖等現代文明病頻頻找上門,也就容易引發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包先生為例就屬於非酒精性脂肪肝,因長久下來的不良飲食習慣,飲食精緻且高熱量,造成罹患脂肪肝的機會大幅提升。當飲食所攝取的熱量過多時,就容易轉換為脂肪儲存在肝臟中,當脂肪超過肝臟5%以上時,就稱為脂肪肝。國人常見的糖尿病、肥胖、血脂異常、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經常併發脂肪肝。「脂肪肝」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全球每4人就有1名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隨著飲食西化,國人罹患脂肪肝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11.4%至41%。梁程超副院長提醒,脂肪肝雖然常見,但千萬勿因常見而輕忽。有脂肪肝的患者中,約有10%至20%的人會進展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約25%至5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的病情會持續惡化成肝纖維化,甚至可能發展成嚴重影響肝功能的肝硬化及肝癌,即所謂的肝病3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目前並無有效的藥物可供治療,梁程超副院長建議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應調整良好飲食習慣,減少高熱量,精緻碳水化合物及甜食攝取,培養運動習慣和控制體重達到改善。脂肪肝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多數人是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有脂肪肝。腹部超音波是檢查肝臟健康的利器,可有效診斷有無脂肪肝的形成。若發現已是中、重度脂肪肝,建議可搭配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施打肝細胞特定性顯影劑的檢查,可更完整觀察肝臟狀態、彌補超音波可能存在的死角,達到更準確的判斷。★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5-08 養生.聰明飲食
膠原蛋白真能讓膝蓋軟骨再生?別傻了!醫師:不如吃「這5類代謝食物」
重新檢視食衣住,讓膝關節永保年輕!讓膝蓋保持年輕的食衣住想要永遠保持年輕的膝蓋,改善生活習慣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這裡就要從「衣、食、住」三方面,為大家分別找出必須改善的重點。衣我經常聽到病友抱怨:「每當氣溫下滑、關節就會變得特別痛。」這是因為當身體變冷時,血液循環就會變差,這麼一來就讓人更強烈地感受到膝蓋的疼痛。即使是夏季,也有越來越多人光是吹到冷氣的風就會感到疼痛,因此需留意讓膝蓋維持溫熱,除了膝蓋紅腫的情況以外,到了寒冷季節請盡量想辦法為膝蓋保暖。在寒冷的冬季,請利用手套、襪子、圍巾等物品確實做好禦寒措施。此外,保溫護膝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近年來市面上推出了一種附有口袋的護膝,裡面可以放入暖暖包。這種方便為膝蓋保溫的商品越來越多,請大家不妨嘗試看看。食能讓膝蓋永保年輕的飲食方式,主要可歸納為下列三種。.控制體重的減重飲食。.增長肌肉的高蛋白質飲食。.讓身體維持溫熱的飲食。讓身體維持溫熱的飲食,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讓膝蓋疼痛情形獲得緩和,還能期待發揮燃燒脂肪的效果。另一方面,我想大家都經常看到電視或雜誌將膠原蛋白譽為是「讓軟骨再生的食品成分」,也許很多人會以為:「是不是光靠飲食就能讓軟骨再生呢?」但是很遺憾地,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科學證據可以支持這樣的說法。由於膠原蛋白在胃部就會被分解,吃到肚裡的膠原蛋白無法直接作為軟骨再生的材料被身體運用。不過,軟骨的確具有「製造新骨、汰換舊骨」的代謝機制,這點是無庸置疑的。為維持正常代謝機能,維生素C是絕對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舉例來說,巴西里、青花菜、青椒等黃綠色蔬菜,檸檬與草莓等水果,薯類及豆類等,都是含有大量維生素C的食物。此外在飲品之中,綠茶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其拼命攝取無法直接形成軟骨的膠原蛋白,還不如試著在每天的飲食中多多攝取維生素C,從飲食生活著手改善、促進軟骨代謝吧!住請改建房屋!……我不可能提出這種強人所難的要求。不過,我想為各位提出一些建議,只要在居住環境方面稍微下點功夫,就可以過著讓膝蓋更舒適的生活。彎曲膝蓋的動作會造成膝關節非常大的負擔。除了「跪坐」、「屈膝坐」、「盤腿坐」之外,從地面上站起身來的動作,也會為膝蓋帶來相當大的負擔。由於日本自古以來的傳統房屋,以往大多數人都是過著以塌塌米為主的生活型態。不過,若是考量到膝蓋健康,在塌塌米上生活實在不妥,建議大家可以增設椅子,平常坐在椅子上,寢具也從在塌塌米上鋪棉被改成西式床鋪。雖然無論如何都必須投資添購新的家具,但為了整頓出能讓膝蓋過得更舒適的住家環境,絕對是一定要做的第一步。接下來,對膝蓋疼痛的人而言,上下樓梯也會對膝蓋造成沉重負擔,可說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如果覺得上下樓梯很辛苦的話,千萬不要勉強自己爬上爬下,從現在起就下定決心將日常生活的中心從二樓轉移到一樓吧!若是轉移生活中心非常困難的話,不妨在樓梯旁裝設扶手,光是這樣應該也會有所改善。只要一比較日本與美國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罹患機率,就會發現無論是哪個年齡層,日本的罹患機率都比美國大幅超前。相較於肥胖大國的美國,雖然日本身材纖細的人比較多,但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機率卻比較高,從這點也不難看出,和式住宅會對膝蓋帶來不良影響的事實。只要下點功夫改造居住環境,就能減輕關節負擔,在日常中預防膝蓋老化。書籍介紹書名:擁有好膝力,逆轉退化性膝關節炎:最強膝蓋診治保健法,告別疼痛、找回蹲坐行走自如的雙腿!作者:磐田振一郎出版社:原水出版日期:2020/07/09作者簡介/磐田振一郎醫學博士、日本骨科醫學會認可的骨科專門醫師、日本再生醫療醫學會認可的再生醫療認定醫師、日本體育協會公認的運動專科醫師1996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系後,直到2010年應義塾大學醫院骨科工作。2004年前往史丹佛大學工學院留學,作為客座研究員進行膝關節動作與軟骨MRI測量方面的研究。回到日本後,在各地綜合醫院兼任骨科醫師,負責診療並執刀更換人工膝關節等手術。在過去20年內執刀超過2000件關節手術,是關節手術權威。於2009年為了整合針灸館、接骨所等不同業種並交換資訊,成立了「NPO法人腰痛.膝痛團隊醫療研究所」。從2017年起,於帝國Hotel東京本館4樓開設了「Riso CLINIC」,專門從事關節再生醫療。延伸閱讀: 台灣越來越多人離婚...精神科醫師慚愧地說:原來「童年負面經驗」才可能是造成你憂鬱症的主因
-
2021-04-29 癌症.肺癌
未吸菸女性罹肺癌多!LDCT篩檢 將補助2高風險族群
●許多從未吸菸的女性罹患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可檢出極微小的肺癌病灶●衛福部:LDCT有偽陽性問題,不納入常設篩檢肺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但不是只有吸菸者會罹患肺癌,許多從未吸菸的女性也都是肺癌患者。主播蕭彤雯先前自費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揪出罹患0期肺腺癌,手術後恢復健康。立法院昨天舉行「為早期發現癌症挽救國人生命,鬆綁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購置許可法規」公聽會,學者認為,應鬆綁設置LDCT規範,提升檢驗方便性及篩檢量,才有辦法及早治療,根除肺癌。早期肺癌 要靠LDCT揪出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未來LDCT僅會針對高風險族群做篩檢,並不會納入常設篩檢中,因會有偽陽性,反而會造成過度醫療。從未吸菸的主播蕭彤雯以病友的身分參與公聽會,她說,自從她生病的新聞曝光後,得到許多朋友與粉絲的關心,一位粉絲告訴她「妳真的非常幸運,多希望先生和妳一樣」,粉絲的先生不菸不酒,也沒有癌症病史,每年都參與公司提供的健康檢查,去年因疫情滯留大陸,在當地做健康檢查,第一次做LDCT,沒想到一檢查就是肺腺癌三期,返台檢查結果一樣,第三期已無法手術,必須化療。CT設置不均 偏鄉幾乎沒有蕭彤雯指出,早期肺癌要靠LDCT才能揪出,但台灣並沒有每一家醫院都設置該儀器,即使是健檢中心,想自費篩檢,健檢中心還得包車載民眾到有設備的醫院檢查,因為衛福部不允許健檢機構或專科診所購置CT。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顧問教授蔡俊明表示,台灣的CT設置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六都設置率最高,偏鄉幾乎沒有設置。台灣每百萬人口為20台,韓國40台、日本120台。近年台灣肺癌發生率上升,增加篩檢量是必要的,現在台灣LDCT的設置早已不合時宜,應加強國人教育,即使是自費也應該增加民眾篩檢的便利性。輻射防護合標準 考慮開放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依照現行規定,CT、MRI的設置都只能在醫院,未來診所若能符合輻射防護的標準,不排除也開放設置,但最大的前提是要符合安全、品質,後續才會討論便利性。至於提高LDCT的篩檢率,以防治肺癌,石崇良說,增加CT設置數量,並不會達到防治肺癌的效果,普篩可能增加國內肺癌個案,且LDCT還有偽陽性問題,也可能衍生過度醫療的情形。推出治療指引 補助才啟動肺癌的防治預防、診斷與治療都不能偏廢,石崇良指出,現階段將針對兩大風險族群提供使用LDCT篩檢補助,分別為嚴重吸菸者(一個月內抽15包菸以上)、帶有肺癌基因或家族史者,前者除了補助篩檢同時也要接受戒菸計畫,後者則是二親等內有肺癌家族史都可以補助篩檢,無須先做基因篩檢。石崇良表示,LDCT可以檢測到極微小的病灶,連帶也出現相對高的偽陽性,目前國健署已經與各醫學會商討,準備推出治療指引,待指引出爐後,後續的補助篩檢才會啟動。
-
2021-04-27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你的瘦不是真的瘦?醫師提醒,這器官胖起來恐會要你命!
肥胖在全球已是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更發出警告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根據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調查結果顯示,有七項與肥胖有關。且許多研究顯示,癌症背後的危險因子與肥胖脫不了干係。 老是吃不胖!但可能這器官已經發福了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指出,除了用肉眼從體型、體重數字或BMI指數判斷是否肥胖,還有一項潛藏於身體內部的肥胖是無法經由肉眼觀察,即是外型纖瘦都可能有的「脂肪肝」。 30歲的汪先生,身高172公分,體重52公斤,BMI指數僅17.6。在健康檢查前,他自傲自己從小就是吃不胖的體質,怎麼吃都吃不胖,還常被周遭親友笑稱是瘦皮猴,更認為自己體型纖瘦一定很健康。 但在進行健診後,透過超音波檢查的影像,發現自己已有輕度脂肪肝。經詢問,才知汪先生自恃吃不胖體質,熱愛吃油炸、高熱量食物,手搖含糖飲料更是不離手,而脂肪肝的形成正是與飲食攝取過多熱量有關。 醫師建議他,應立即調整良好飲食習慣,以改善脂肪肝,避免脂肪肝發展下去形成肝臟發炎,進一步易使肝臟纖維化,可能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造成不可逆的肝損傷。 梁程超表示,當飲食攝取過多熱量時,容易在體內轉換為脂肪儲存於肝臟中。當肝臟細胞內積聚脂肪超過肝臟5%以上時,就稱為「脂肪肝」。據調查,在台灣的成人約三分之一有脂肪肝,甚至有增加的趨勢。 脂肪肝發生的原因為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症、酒精、饑餓及蛋白質營養不良、長期服用類固醇等藥物、基因遺傳及不明原因,其中,以體重超標為最常見的原因。 梁程超說,脂肪肝的演進可分為三期,早期脂肪肝沒有症狀,多數人在健檢時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才知患有脂肪肝;進展至中、後期脂肪性肝炎,才可能出現上腹部疼痛、食慾不振、倦怠、腹脹、肝臟部位有壓痛感等明顯症狀。 根據瑞典最新研究顯示,脂肪肝者的死亡風險較沒脂肪肝者增加1倍,且死亡風險隨疾病嚴重程度而增加。 梁程超提醒,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供治療控制,而且並非肥胖者的專利,就算是天生瘦也可能有脂肪肝問題,不可不慎! 若想改善脂肪肝,最有效的方法仍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調整良好飲食習慣,減少高熱量、精緻碳水化合物及甜食的攝取,並培養運動習慣、積極控制體重。別忘了!定期安排健康檢查,觀察肉眼看不到身體內部的潛藏肥胖。 而腹部超音波是檢查肝臟健康的利器,可有效診斷是否有脂肪肝的形成。若發現肝臟有可疑陰影,再搭配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施打肝細胞特定性顯影劑的檢查,補足超音波掃描找不到的可疑病灶,完整掌控肝臟健康狀態。
-
2021-04-2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鬼臉鬼叫一天20次!妥瑞症纏身10多年 腦電刺激術現奇蹟
在您的周遭,若看到有人眨眼、甩頭、踢腿、罵髒話、吐口水,別緊張,這可能是妥瑞症患者,他們常因不自主鬼臉鬼叫而遭到誤解、嘲笑。北榮最新利用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DBS),成功治療2名被妥瑞困擾10多年的病患,一位進步達90%以上,還找到正職;另一位堪稱頑固性妥瑞,比率僅十萬分之一,進步也有50%,為全台首例,照顧多年的父母猶如看到奇蹟,相當感恩。北榮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牧宏表示,妥瑞症學齡時期盛行率約0.66%,男生大於女生,大部分從5-7歲開始發病,通常青春期過後,幾乎一半的小孩抽動會減少到最輕微,但仍有不到1/4的小孩仍有持續性抽動,更有約十萬分之一的機率,因為有其他精神相關共病,造成治療上的複雜及困難。20歲的黃先生,10歲時發病,症狀就是嚴重鬼臉、聳肩、扭脖子、跺腳,16歲時症狀加劇大聲吼叫,每次吼叫持續1分鐘,一天高達20次,尤其吃飯拿餐具、坐車、與人講話或緊張更是發作高峰,去年接受北榮腦電刺激手術後,目前鬼臉症狀幾乎消失,也找到了正職回歸生活正常。另一位21歲的簡姓男子,3歲先診斷自閉、焦慮、過動,有拔毛癖,10歲開始動作抽蓄,亂丟東西、罵髒話、比中指、亂摸等不雅動作,越大越嚴重,一次在捷運衝動對女士不禮貌走上官司,目前還在精神鑑定,接受腦電刺激手術已獲得50%的改善,目前還在穩定進步中。陳牧宏表示,妥瑞症真正病因不明,可能和基底神經核多巴胺或血清素有關,也可能和基因遺傳或自體免疫有關,若沒那麼嚴重,藥物可以協助緩解,但若藥物功能不佳或年紀增長卻沒減輕,深層腦部電刺激是目前唯一的治療方式。北榮功能性神經外科主任劉康渡表示,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用於巴金森氏症治療已長達2、30年,對於治療情緒精神疾患雖然還在實驗階段,但1999年以來至今,也有200位妥瑞案例的文獻發表,未來更希望走入憂症、失智,藥物成癮、厭食等更普及的精神疾病。北榮神經內科醫師蔣漢琳表示,深層腦部電刺激是將0.1公分細的電極導線植入大腦,以磁振造影(MRI)定位控制運動及情緒的蒼白球前內側核區,以調控大腦不正常迴路,手術成效佳且持久,除了妥瑞症,一位42歲許小姐因20年前服用多巴胺拮抗劑導致全身肌張力不全,走路形同僵屍無法站平危及生命,經腦部電刺激手術治療後,現在整個人「腳踏實地」判若兩人。
-
2021-04-16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得腦瘤22年切除又復發 做好三件事至今無恙
22年來,我有一莫名腫塊存在腦內,曾在台北榮民總醫院、林口長庚醫院和三軍總醫院進行腦瘤相關檢查,當時由三總神經外科醫師林欣榮(現為花蓮慈濟醫院院長)幫我處理,經過X光、磁振造影(MRI)影像檢查顯示,屬於2至3級腦瘤,因此住院開刀切除。二次復發後,到榮總作加馬刀放射線治療;第三、四次復發則到內湖三總手術,住院約四個月,過程相當辛苦。之後持續接受中醫針灸治療。我從88年3月得腦瘤至今超過22年,雖然每周接受針灸治療,但受到腦瘤影響,身體仍會出現部分傷害。目前我的身體狀況屬無恙狀態,我認為做好以下三件事,是讓我身體保持健康的好方法,也分享給大家。一、保持心情愉快平衡:在多次開刀後,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且不發怒,才能讓身體在平衡下過退休日子。二、必須多活動:每天維持早上散步或跑步約一小時,下午五點左右到活動中心參加活動,以身體健康為目標,開始做相關活動,必須持之以恆。三、暫停開車:每次開車應遵守交通規範,自從林欣榮醫師曾提過以後開車可能要暫停,但我仍繼續開車,直到第三次生病時,才停止開車,讓身體逐漸恢復正常。暫停開車很重要,否則在開車過程中突然病發了,是相當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