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10
共找到
12381
筆 文章
-
-
2024-11-13 醫療.中醫
腳麻要怎麼走?5方法自我緩解 2居家伸展操改善腳麻問題
腳麻的原因,包含神經、肌肉、血管等問題,在診間常見的以「神經」為主,不論腳麻的部位是在臀部、大腿後側或外側、小腿後側或外側、腳底及腳趾,各式各樣的病人類型皆會在診間遇見,這些都和「坐骨神經」脫離不了關係。而腳麻的問題在中醫屬於「痹症」,所謂痹症為外邪侵襲經絡,氣血閉阻不暢,引起關節、肢體等處出現酸、痛、麻、無力及屈伸不利等症狀。中醫針藥並用治療腳麻中醫治療腳麻的方法可透過針灸搭配中藥使用,常選用穴道為腎俞、大腸俞、八髎、環跳、秩邊,以及下肢局部的筋結點。1.腎俞穴:第二腰椎旁2個指幅,主治腰薦神經痛、腰腿痛、腎臟發炎、夜尿2.大腸俞穴:第四腰椎旁2個指幅,主治彎腰困難、腰痛腹脹、腸脹氣腹瀉3.八髎穴:包含上髎、次髎、中髎及下髎分別位於薦椎4個薦骨孔中,主治坐骨神經痛、腰部疼痛、下肢痛、大小便困難、痛經4.環跳穴:大腿側邊凸起骨頭處與尾骶骨連線的中點,主治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痺、腰痛5.秩邊穴:第四薦椎旁4個指幅,主治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痺、腰痛中藥主要依照病人的體質與病情緩急,給予適合的藥物:.風寒濕型:疼痛腳麻因雨天加重,舌苔白厚膩,宜溫經散寒、祛風除濕,可用防風、地龍、天南星、羌活、當歸、川烏。.濕熱型:肢體麻木伴隨關節處熱甚腫痛,發熱、口渴甚,舌紅苔黃燥,宜清熱通絡,可用黃芩、苦參、茵陳蒿、知母、石膏。.氣滯血瘀型:症狀持續多年,腳麻疼痛如刀割、燒灼感,舌頭暗紫有瘀點,宜活血化瘀,可用三七、懷牛膝、赤芍、桃仁、紅花。.肝腎虛型:症狀持續多年,疲累時症狀加劇,易抽筋,嚴重者肌肉萎縮,宜滋養肝腎,可用獨活、桑寄生、芍藥、熟地、何首烏。5方法自我緩解腳麻1.久坐不超過30分鐘、改掉翹腳壞習慣。2.避免長期保持身體彎曲向前。3.選擇適合的床墊及建立良好的睡姿,側睡時可在膝蓋中間放置枕頭。4.每天熱敷腰部及下肢15-20分鐘,每天1-3次,溫度適宜不超過45度。5.每天按摩「腎俞穴」、「大腸俞穴」、「八髎穴」、「環跳穴」、「秩邊穴」5-10分鐘,能助於經絡氣血通暢,促進身體血液循環。2居家伸展操,改善腳麻問題1.麥肯基氏伸展運動(McKenzie exercise)趴著面對床面,雙手放在肩膀兩側,雙手慢慢伸直,將上半身撐起,腰部要貼在床面並且放鬆不用力,停留撐起姿勢維持2-3秒後放鬆,每回合重複10次,每天3-5回合2.伸展大腿後側肌肉及坐骨神經雙手抱膝,緩慢伸直膝關節至大腿後側肌肉有緊繃感,以不出現疼痛為主,維持10秒後放鬆,每回合重複10次,每天做3-5回合若您有腳麻的問題可透過上述方式在家自我緩解,如症狀反覆發作,建議尋求專業的醫師為您診斷及治療。
-
2024-11-13 養生.聰明飲食
自製豆漿黃豆煮前1關鍵程序 有效除過敏及增大豆異黃酮活性
冬天來臨,想喝濃醇香的豆漿,不妨自己動手製作!豆漿製作原料十分單純,主要是由黃豆跟水研磨製成。在製作豆漿之前,需要將黃豆泡數小時,讓豆子吸水膨脹,再加入適當比例的水一起磨成豆漿。豆子經過泡水後,不僅可以去除造成腸道過敏的凝集素,還有助增加大豆異黃酮的活性。豆子泡水 避免凝集素釀過敏植物為了保護自己不要被天敵食用,在成分上會生成自然的防禦機制。黃豆的防禦機制是胰蛋白酶抑制物及凝集素,是一種抗營養物質,會抑制蛋白質的消化,以及刺激腸道黏膜的作用。當人類或其他生物吃了豆類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或凝集素時,就容易拉肚子或嘔吐。不過,只要豆類經過泡水一天,尤其是泡到豆類的芽點冒出來,就能去除絕大多數的凝集素。充分加熱 除胰蛋白酶抑制物加上充分的加熱,胰蛋白酶抑制物會被破壞,即能安心享用。煮豆漿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生豆直接進入電鍋裡面充分加熱,每次要喝豆漿前拿出來用果汁機攪打即可。另一種是生豆泡好後以果汁機打勻,再將豆漿煮熟。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生豆漿含有皂素,會讓人誤以為冒泡豆漿已經煮熟了,如果大量喝進未熟的豆漿,有可能會鬧肚子痛的。建議最好在豆漿出現泡泡之後,耐心地撈掉泡泡,並以小火繼續加熱10分鐘,確保豆漿完全煮熟。豆漿富含大豆異黃酮,但將近97%都屬於不可吸收的含醣基形式,建議泡豆時用「溫水」泡一整晚,就可以大幅增加大豆異黃酮的活性。其實大豆本身具有糖苷酵素(β-glucosidase),可讓大豆進行作用去除大豆異黃酮上的醣基,一旦去除醣基,大豆異黃酮的吸收率就能提高。研究發現,以50℃溫熱水泡豆8小時,能有效轉化大豆異黃酮,讓大豆異黃酮活性含量增加6倍之多。簡單的作法是,把黃豆洗淨後,用50℃溫熱水泡豆,再放進電鍋保溫(不要壓開關),而電鍋保溫溫度大概是40-50℃,這樣就能得到最大量且好吸收的大豆異黃酮。
-
2024-11-13 醫療.牙科
舌頭顏色有變化是發生什麼事?健康的舌頭實際上長怎樣?
刷牙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例行工作,但你有想過除了牙齒之外,舌頭也是需要清潔的一環?即便每天刷牙兩次、定期使用牙線並每六個月去看牙醫,若是未定期清潔舌頭,你可能缺少一個有助於保持口腔清新和健康的步驟。專家指出,雖然大多數的細菌是對口腔有益的好菌,有助於維持口腔健康,但也有一些細菌會引起口臭、蛀牙和牙齦感染。因此,清潔舌頭非常重要,可以避免那些壞菌,以及可能積聚在舌頭上的食物殘渣,從而引發的健康發問題。健康的舌頭長怎樣?舌頭主要是由肌肉組成,並被黏膜所覆蓋。舌頭的表面覆蓋著微小的凸起,這些凸起稱為舌乳頭,可以看到並感覺到,讓舌頭呈現粗糙的表面。健康的舌頭通常是粉紅色的,雖然顏色深淺因人而異,範圍從深粉紅到淺粉紅不等。少量的白色覆蓋物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現顯著的變化或變色,可能表示某種疾病或其他問題。如何清潔你的舌頭?清潔舌頭只需要大約10至15秒鐘,但這是一個檢查自己健康的好方法,且可以輕鬆融入刷牙的日常習慣中。你可以使用一般的牙刷輕刷舌頭,這樣可以清除食物殘渣,並有助防止微生物在舌頭粗糙的表面上積聚。或者你也可以使用專用的刮舌器(或稱刮舌板),這些彎曲的工具由金屬或塑膠製成,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配合牙刷一起清潔。清潔舌頭有助改善口臭,尤其刮舌氣對於去除藏在舌頭表面上常引起口臭的細菌特別有效。正常的舌頭是什麼顏色?當你在每天兩次的清潔過程中檢查舌頭時,發現了些不同的情況,注意這些徵兆是第一步。如果你發現任何變化並感到擔心,應該與你的醫師討論。1.白色的舌頭舌頭上出現白斑可能表示患有鵝口瘡、扁平苔癬、白斑或其他疾病。2.紅色或紫色舌頭如果舌頭呈紅色或紫色,可能與地圖舌(geographic tongue)等無害疾病有關。但這也可能是維生素缺乏、猩紅熱或川崎病的症狀。3.黑色舌頭如果你的舌頭是黃色、棕色或黑色,可能是所謂的黑毛舌(black hairy tongue)症狀。這種情況是當細菌、食物殘渣和其他碎屑積聚在舌頭的絲狀乳頭上時所發生的。4.黃色舌頭舌頭發黃通常是細菌過度生長、吃了某些食物或吸菸的結果。在某些情況下,舌頭發黃可能是潛在疾病的症狀,例如牛皮癬,或罕見的黃疸。整體來說,好好照顧你的舌頭可以保持它的健康,並減少有害口腔細菌的風險。如果你的舌頭變得疼痛或外觀發生改變,應請醫事人員協助找出問題,並確定你的症狀是否與潛在的健康狀況有關。【資料來源】.Yes, you do need to clean your tongue. Here’s how and why.Does Tongue Scraping Actually Work, and Should I Be Doing It?.Cleveland Clinic: Tongue
-
2024-11-12 癌症.肺癌
健保擴大給付肺癌第三代標靶 提升晚期病人存活率
「為什麼是我?」42歲的小寧與丈夫是頂客族,婚後幾乎不下廚,也不抽菸,沒有喝酒或熬夜的習慣,一次嘴角莫名抽搐、無法正常控制口水,就醫檢查竟發現第四期肺癌合併腦轉移,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幾周後腫瘤縮小,幾乎無副作用,治療後的生活與過往無異。肺癌是「發生人數最多、晚期確診比例最高、死亡率最高」的三冠癌王,據統計,台灣肺腺癌病患約55%帶有EGFR基因突變。今年10月1日起,健保給付擴大到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涵蓋第3B、3C及第4期肺腺癌患者,並不限腦轉移病患。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此擴大給付政策,近9成晚期肺癌EGFR基因突變患者可受惠,預計每年約4000名新增患者有更好的治療選擇。石崇良說,過去只有一成患者可獲得給付,此次肺癌第三代標靶給付擴增的政策改革,被視為台灣癌症治療接軌國際的重要一步,期望達成「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目標。未來將持續在健保財務可負擔下,將新藥或新科技納入給付,明年已編列公務預算50億元,用於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石崇良強調,每年約18000人新診斷肺癌,但有超過五成患者已是第三、四期。肺癌晚期藥物給付的費用不便宜,但是適用的病人數多,擴大健保給付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單年最高總藥費支出超過90億元,是健保史上給付單一藥品年度費用最高的藥品。但是第三代標靶是各大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的晚期一線治療首選,台灣一定要跟上國際腳步。新竹台大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晚期肺癌患者如果能第一線就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可有效預防腦轉移、延長存活期,包括保有較好的認知功能、提升生活品質。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表示,第四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僅一成,肺癌第三代標靶給付擴增,有望提升晚期病人的存活率至二成以上,並大幅減輕經濟負擔,平均每位病友每年節省約 115萬元藥費。另外,肺癌標靶藥物比起傳統的化療藥物副作用小,病人接受度較高,無法接受化學治療的高齡族群,可經由標靶藥得到更多的治療效益。肺癌防治除了「早期篩檢、早期用藥」,更要從篩檢做起,國健署自111年7月1日起,將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明年公費篩檢再放寬,下修為45至74歲男性或40至74歲女性、吸菸史下修為20包/年以上,若預算核定順利,最快明年元旦上路。預計受惠人數將從現行每年60萬人提高至100萬人。
-
2024-11-12 醫療.精神.身心
想要一夜好眠有3個充分條件 專家教你學北歐人如何簡單達成
多數美國人未獲得所需要的睡眠,雖然影響睡眠的質與量有許多因素,但若與他人同睡一張床,有個快速解決的方法。睡眠專家威爾森(James Wilson)說,過熱是破壞睡眠常見的原因,而遵循斯堪地那維亞人的睡眠法是保持涼爽的關鍵。他在接受鏡報(The Mirror)訪問時表示,如果有伴侶,最好蓋兩床羽絨被而不是一床。威爾森指出,北歐國家如丹麥或挪威,夫妻會各有一床羽絨被,如果你是個會因過熱而半夜醒來的人,挨著別人睡覺,會更覺得熱。他說,女性因為生理期的關係,在睡眠時對熱更加敏感。其他專家建議,睡眠的理想溫度是華氏63至68度。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也認為,將恆溫器設定在華氏60至67度,讓臥室「涼快、幽暗、安靜」,易獲一夜好眠。威爾森創造了「睡眠獨裁者」(sleep dictator)這一名詞,形容夫妻在睡覺時的毯子拉鋸戰。他說,各蓋一床被子不僅能提供更好的睡眠溫度,還能讓彼此不再為搶被子而爭吵。一項針對2000名與伴侶同住的美國人所做的調查發現,有36%的人很享受自己或伴侶不在家時的感覺,因為他們不必共用一張床。調查顯示,五分之四(82%)的受訪者承認,伴侶的睡眠習慣經常在夜間吵醒他們。威爾森與其他睡眠專家都表示,不共享一床被就是雙贏,指出斯堪地那維亞人的方法,是逐漸增多的「睡眠離婚」(夫妻睡不同房間)絕佳替代方案。一位網友也在抖音(TikTok)分享說,她和丈夫去了哥本哈根,在那裡學會了這個睡眠訣竅,並決定回家後繼續執行。她的影片標題寫道:「北歐睡眠法絕對改變了遊戲規則,10/10推薦」。無論是獨自睡覺或與伴侶同眠,蓋一床或兩床被子,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都建議成年人每晚至少蓋好被子、睡上七小時。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1 養生.運動健身
別再走路10km當運動了!「螺絲深蹲」讓40歲輕鬆維持身材:就算只做一次也有效
上了年紀新陳代謝變慢、肌肉流失讓人維持身材變得困難,許多人採用走路這類有氧運動增加活動量。日本百萬健身網紅高稲達弥認為走路效率太低又無法鍛鍊到肌肉,仍難以維持身材,推薦利用自身體重負荷進行的「螺絲深蹲」。日本居家健身YouTuber高稲達弥擁有200萬訂閱者,她表示很多超過40歲的人抱怨無論怎麼走路或做深蹲都減不了肥,她指出深蹲被稱為「肌肉訓練之王」,負重強度相當高。40多歲的人若以自己的體重負荷做深蹲不是太困難的事,現在最夯的運動為「螺絲深蹲」(ネジネジスクワット),從字面上來看就是透過扭動身體進行的深蹲。用螺絲深蹲取代深蹲「螺絲深蹲」是透過扭動手臂、腹部和腿部,可以用自身的體重進行高負荷訓練。1.雙手交叉2.挺起胸膛3.一隻腳往斜後交叉4.上半身前傾45度、臀部向後挺5.膝蓋下彎放低重心6.慢慢站起來高稲坦言「螺絲深蹲就算只做一次也非常有效」,最大特點就是藉由扭動來運動到全身肌肉,如果重心放得愈低就愈有效果,每天做一次維持10秒就行了。高稲指出雖然走路當運動的門檻很低,但是燃燒的熱量很少,沒什麼增強肌肉的效果,也不容易減肥,如果要每天花很長時間走路,例如一天走上10公里,對一般人來說也很困難。自己年輕時體重很容易減輕,因為有足夠肌肉量和良好的代謝能力;到了40多歲後失去了5~10公斤的肌肉,這時即使減少食量仍會囤積脂肪,減肥變得十分困難,最根本原因在於「肌肉不足」。只有節食和有氧運動,肌肉仍會不斷流失,而且一旦放棄體重就會立刻反彈;如果用螺絲深蹲鍛鍊肌肉,就能提高基礎代謝,讓自己成為「容易減肥和燃燒脂肪的體質」。每增加一公斤的肌肉,每年能燃燒0.7公斤的脂肪,一旦鍛鍊出更多肌肉,就能讓燃燒脂肪變得容易,身材就能容易維持,高稲自稱和丈夫40多歲以後透過運動已減掉高達10公斤,恢復20歲的苗條身材。資料來源/日本雅虎新聞
-
2024-11-11 活動.精彩回顧
【得獎名單】失智症認知與態度調查 你對失智症的認識有多少?
【得獎名單公佈】感謝大家對「失智症認知與態度調查:你對失智症的認識有多少?」的熱情支持,得獎名單如下:7-ELEVEN電子咖啡券(20名)1.張O賢2.蔡O宏3.謝O蓉4.阮O莉5.黃O虹6.張O能7.林O瑜8.林O珊9.簡O田10.郭O欣11.楊O純12.黃O瑄13.洪O宴14.朱O誼15.陳O言16.張O瑜17.黃O婷18.施O仁19.劉O敏20.李O君【領獎注意事項】→2024年11月11日(一)公布獲獎名單於元氣網活動專區,並發送e-mail通知獲獎者。→得獎者請於2024年11月15日(五)下午4點前寄送資料(姓名、寄送地址、郵遞區號、電話),提供不完整、逾期未回覆者皆視同棄權。→主辦單位擁有最終解釋權,並保留隨時修改、變更、暫停或終止本活動內容之權利,若有修改以本活動問卷調查頁、元氣網活動專區公告為準。→為確保獲獎者權益,本活動參與者務必於活動頁面留存正確之個人資料(真實姓名、聯繫電話、真實地址),並確認聯繫資訊皆為真實「失智症是正常老化現象嗎?」、「失智者最好都待在家不要出門嗎?」、「失智者是否需要獲得同理與尊重?」相信你一定聽過失智症,但你對它真的了解嗎?無論您是關心失智症的民眾或是照顧者,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都邀您一同填寫「失智症認知與態度」調查問卷,看看自己對失智症的認識有多少?對失智者的理解有多深?並回頭檢視自己與家人的健康,開始落實預防失智的生活型態。
-
2024-11-11 焦點.長期照護
78歲老父賣房子搬進月費6萬豪華養老院 半夜打給女兒哭「想馬上回家」原因超心酸
隨著時代變遷,有老年人為了不給家人增添麻煩,選擇賣掉房產搬進養老機構終老,但有人卻錯判情勢、極度不適應其生活,走投無路之下打電話向女兒哭訴求助。最後房子賣了又住不下去,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日本78歲的齊藤隆老先生(化名)五年前妻子過世,他變成一個人住,由於對獨居感到非常憂慮而決定賣掉房子,搬進養老院生活,認為未來若有醫療或長照的需求也比較方便。齊藤選擇的是一間豪華住宅型養老院,需付押金3500萬日圓(約新台幣736萬元),月費為28萬日圓(約新台幣5.8萬元),除了豪華的伙食外,還有許多設施,包括麻將間、圍棋室、電影院、圖書館等,三餐豐富、營養又新鮮,食材每天早上從市場直送。每個月還有三次提供如同高檔餐廳的特殊套餐;如果有長照需求,也能安心搬進同集團的照護機構。齊藤每月有23萬日圓(約新台幣4.8萬元)的養老金以及約3000萬日圓的積蓄,被問到需要賣掉房子支應養老院費用,會不會覺得太昂貴?齊藤表示不想帶著財產進棺材,會在死前花光它,這是人生中最後的奢侈。齊藤的大女兒裕子表示父親生平非常節儉,不會浪費任何一塊錢,因此自己辦理賣房子以及搬入養老院的所有手續。做好萬全準備後齊藤順利入住療養院,原本以為能過著優雅無慮的餘生,事實卻非如此。裕子分享父親搬進去半年後的一件事,晚上11點左右,她接到爸爸的電話,原本疑惑為何父親要這時間打來聊天,後來發現對方聲音不太對,於是問他是不是在哭。電話那頭的齊藤一開始辯解,因為太久沒聽到女兒的聲音而留下欣喜的淚水,但隨後道出真心話提出要求:「我現在就想回家,現在就想要離開養老院,想要暫時離開這裡」。齊藤坦言在機構裡無人可交談非常孤獨,因為這裡的入住者很多都是前醫師、前律師、前議員等上流階級,都是與他活在不同世界的人,與他們說不上話;最近他也不在公共食堂吃飯,而是躲在自己房間的廚房煮飯。不願繼續住的齊藤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原本的房子已經賣掉,離開養老院後無家可歸,只能向裕子求救,最後別無選擇之下只能暫時先搬去跟女兒住,接下來目標是找到一個適合自己身份的養老院,會和女兒一起實地參訪挑選。選擇養老院一定要現場參觀,雖然因個資問題很難完全了解每個住戶的社經地位,但應該能大致上掌握入住者大概在哪個「層級」,進而判斷自己適不適合、能不能融入。根據日本內閣府的高齡社會白皮書令和6版調查,有高達30.4%的老年人有意願搬遷更換住處,其中24.8%的人對自己的健康和體力有疑慮、18.9%的人在原住處感到過得很辛苦、10.3%想要活在自然豐富的環境、10.2%覺得購物變得不方便。資料來源/THE GOLD ONLINE
-
2024-11-11 焦點.健康知識+
糖是胰臟癌元兇?中研院研究被過度解讀?醫透露一結論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標題「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但中研院當時公開的新聞稿中就已經提到「過往研究只知 80% 的胰腺癌和糖尿病相關,但因果並不清楚」。傳言「首度證實」為易誤導的說法。 (2)中研院新聞稿還提到「此次研究最大貢獻在於,證實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傳言「元兇」的說法誇大、易造成誤解。 (3)中研院的研究包括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但都不是人體實驗,專家建議,像這樣還不是人體臨床實驗的研究結果,民眾不必恐慌、也不要不當一回事,當作日常生活的參考、提醒即可,不管有無胰臟癌家族史、有無糖尿病,都應該飲食減糖、以利健康。網傳「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等相關影片及文章,提到中研院研究團隊「發現胰臟癌其實和糖有關係」,餵給實驗鼠高油高糖,發現胰臟細胞會產生DNA損傷,國人飲食應儘量少糖、比較能減低胰臟損傷的程度。但專家表示,糖代謝異常、糖尿病、胰腺癌,醫界已知三者之間本來就有關係,中研院的研究進一步鞏固因果、細節,專家提醒民眾,一般人不會知道自己是否有 KRAS 基因異常,但能夠很明確知道是不是患有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應該更加特別小心糖的控制,因為如果又剛好有 KRAS 基因異常,則高糖飲食在動物研究中發現會加重影響性、增加風險,糖尿病患在無法確知是否帶有 KRAS 異常的情況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管知不知道、有或沒有 KRAS 異常,都能減醣飲食,不但有利控制糖尿病、降低可能的胰臟癌風險,也能兼有預防其他的共病,像是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以及肥胖等等的效果。 中研院證實糖是胰臟癌元兇? 原始謠傳版本: 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樣的報導影片與訊息: 查證解釋:傳言報導提到「黑老鼠動物實驗模擬人體,一組是實驗組、一組是對照組,實驗組吃高糖高油」,而 MyGoPen 查詢中研院官網「預防癌中之癌「胰腺癌」找上門 少糖就對了!」則提到研究團隊採集、檢驗四種細胞,分為罹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未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這些病患的未癌化正常胰臟組織、以及鄰近胰臟的小腸組織交叉條件共四組。 中研院新聞稿提到細胞實驗、傳言版本提到動物實驗,相關內容過於簡略、跳躍,MyGoPen 查詢該論文 2019 年登載於國際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的原始出處「高血糖透過關鍵酶的 O-GlcNA 酰化引發核苷酸失衡並誘導胰腺細胞中的 KRAS 突變」,並致電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 中研院團隊一系列相關研究 之前之後都曾發表柳朋馳表示,中研院的研究先從細胞實驗開始,從胰臟癌患者取得細胞組織,再分成二組,一組合併有糖尿病、一組則沒有糖尿病,然後去看這兩組裡面的細胞訊息、基因段,哪些地方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會導致不一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不是跟本身患有糖尿病有關,發現糖尿病組的胰臟切片中,DNA 損傷明顯多於非糖尿病組,而小腸切片則沒有差異。 醫界早知糖尿病與胰臟癌有關 中研院進一步證實「糖」是關鍵原因 柳朋馳指出,就像中研院自己在新聞稿中公開說明的一樣,過去醫界已知 80% 的胰腺癌和糖尿病相關,但是因果並不清楚,而這個研究最大貢獻在於證實「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以胰腺癌患者的檢體為實驗標的,KRAS 基因突變卻只發生在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正常胰臟細胞內,可以明顯觀察到基因組受損,幾乎 94% 的檢體裡都能發現有致癌 KRAS 基因突變,但其他組的細胞卻沒有。此外,研究團隊也在正常的胰臟細胞中使用高濃度劑量的糖,發現處在高糖環境的胰臟細胞,基因組複製、修補過程中,易發生錯誤、良率大幅降低而最終可能導致胰臟細胞癌化。中研院的研究團隊為了證實上述的結果,又進行小鼠實驗,餵食高糖、高脂飲食變成糖尿病,然後收集胰臟、小腸、結腸、肝臟、肺臟和腎臟的組織樣本,發現糖尿病組的小鼠優先(preferentially )促進胰臟 DNA 損傷。MyGoPen 查詢發現該研究團隊在更早之前的 2015 年也曾發表抗體 IL-17RB 證明可減緩胰臟癌的轉移,而之後也於 2022 年發表了「胰臟導管腺癌中葡萄糖代謝與 KRAS 突變的相互作用」進一步的回顧性相關研究。 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並非人體 可供參考但不用過度恐慌 柳朋馳指出,人體的細胞拿出來在實驗室進行,這樣的細胞實驗已經不是人體內的生物環境,而動物實驗並不是人體,人體相較於實驗鼠畢竟複雜太多,民眾不用因為細胞實驗、動物實驗的結果而恐慌,但是也不能說細胞實驗、動物實驗就對一般民眾就沒意義,比較持平、正面的態度是將細胞實驗、動物實驗的研究結果,作為一般民眾日常生活的參考、提醒即可,不用誇大聳動、也不要不當一回事。 柳朋馳進一步解釋,就像該論文於摘要的結語中提到「將糖代謝與包括胰臟細胞基因突變的基因組不穩定性聯繫(link)起來的直接證據尚未確定」,就像很多研究論文都會在語末提到「尚待更多研究佐證」,這些都是學術文獻的常用語,就是醫學界仍須繼續努力的意思,柳朋馳以 AGE 為例,醫學界已知高血糖會導致「進階性的糖化終端產物」(Advanced Glycemic End Product,AGE) 累積,2020 年國際上曾有研究將有 KRAS 基因缺陷的實驗鼠分為三組,第一組不餵高糖分、正常健康的食物當作對照組,第二組餵高糖分食物,而且還會再給藥物,讓 AGE 抵消、下降,第三組則是給高糖食物、不給藥。動物實驗常用AGE 人體卻不好用 12 周後解剖發現,第一組正常飲食組的雖然有 KRAS 的基因異常,但發生胰臟癌的機率只有 8% 左右;第二組高糖但因為有給藥,胰臟癌比例大約 25% 左右,而第三組高糖沒給藥的最嚴重、高達 75%,這項研究透過動物實驗很清楚地提醒人類,如果本身有 KRAS 基因異常,就代表已經具有一定的風險、最好不要高糖飲食,即便吃藥控制會有幫助、但是風險還是很大,KRAS 加上高糖飲食會有 1 加 1 大於 2 的影響效果。 柳朋馳指出,上述研究夠淺顯明確的在動物實驗看到高糖飲食、AGE、胰臟癌的關係,但是 AGE 至今仍然不是臨床上糖尿病患的常規檢查項目,因為很多的研究發現 AGE 很難找出一個明確的切點,超過哪個數值糖尿病的風險會到多高,AGE 有相關性、但卻不是一個確效好用的指標,所以 AGE 常用在動物研究,時間短易操作、容易比較數據高低,但是一到人體就無法突破、還沒辦法找到作為疾病診斷標準的方式。從 AGE 的例子就能知道,動物實驗的結果和人體的距離很難說到底是多少。柳朋馳解釋,中研院的論文研究、媒體的轉載報導,加起來可能會讓民眾眼花撩亂、難以理解,其實結論可以簡單說明為:醫界已知糖尿病族群比非糖尿病族群罹患胰臟癌的比例本來就會比較高,而中研院的研究證實糖尿病的族群如果剛好有 KRAS 基因異常,又吃高糖飲食,則在動物研究中發現又會加重影響性。但是一般民眾、或是糖尿病患通常不會去驗 KRAS,都不會知道自己有沒有KRAS基因異常,即使知道有胰臟癌家族史的人,也未必都是 KRAS 基因異常,導致胰臟癌的基因異常還包括 BRCA1、BRCA2 等,所以實務上對民眾而言,第一道關卡就是有沒有糖尿病、這個問題民眾自己會知道,有糖尿病的人,就要特別小心 KRAS 基因異常的問題,KRAS 會讓糖尿病人雪上加霜;而沒有糖尿病的一般人,包括衛福部、醫師們的衛教建議也是低糖飲食,不管有沒有糖尿病、甚至不管有沒有 KRAS 基因異常,通通都低糖飲食準沒錯。 柳朋馳從流行病學解釋,有糖尿病的族群罹患胰臟癌的比例是比較高的,就跟肥胖的概念一樣,吃糖就容易胖、胖就容易罹患胰臟癌,或許民眾會疑問,難道避開高糖、就不會有胰臟癌嗎?答案也不是,柳朋馳強調,包括胰臟癌在內的各種癌症都是多重因素的,只是既然知道高糖飲食是其中一項危險因子,而且是可以人為控制的,那就盡量避開高糖飲食、以免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所以傳言標題「元凶」 說法太過武斷,糖可以說是「影響因子」,元凶指的是主要的兇手,其他不重要,但事實上一大堆因素都有關係,例如上述第一組實驗鼠,即使正常飲食、也因為帶有 KRAS 基因異常,導致胰臟癌風險仍有 8%,所以並不是只要做到低糖飲食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就可以完全避免風險,傳言「元兇」的說法易誤解。結論 包括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衛教內容中都提到,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研究證實胰臟癌的發生原因,但是已知有高風險因子,包括肥胖、高脂飲食,或是 BRCA 基因突變的癌症家族史,或是糖尿病病患等等。此外,中研院在該研究發表的新聞稿中提導「過往研究只知 80%的胰腺癌和糖尿病相關,但因果並不清楚,此次研究最大貢獻在於,證實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由上述資料可知,後續相關報導、傳言版本「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元兇」、「首度證實」等說法易誤導。 專家也表示,如果糖代謝異常是一,糖尿病是二,胰腺癌是三,醫界已知二和三有關,而一和二有關也是一般民眾都知道的,中研院的研究則是進一步證實、確認一和三之間的關係,一可以說成是三的原因、關鍵原因,但傳言說成「元兇」、「首度證實」過於誇大、武斷,易造成民眾誤解。衛教資源: 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症知識館 - 胰臟癌 諮詢專家: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0/research.html)
-
2024-11-10 醫療.骨科.復健
脈衝電磁場能改善肌少症嗎?教授揭實際研究的證據和效果為何
讀者Mrs Shum在2024-10-2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I’m searching for the treatment for Sarcopenia. Can BIXEPS脈衝電磁場(PEMF) improve sarcopenia condition? Can 個人化血流限制訓練 (PBFR) improve it too?讀者Mrs Shum詢問的PEMF和PBFR都有改善肌少症的潛力,但它們的作用機制卻是截然不同,所以我會用兩篇文章來分別討論。我可以先透露,PEMF是證據和效果都有限,而PBFR則是證據和效果都明確。讀者Mrs Shum提供的連結打開的是一家叫做Health Advisor公司(在香港)的廣告,標題是:BIXEPS脈衝電磁場(PEMF)肌肉線粒體激活專利技術。小標題是:專家超過三十年深入科研臨床實證 – 註冊專利技術、榮獲國際醫療保健大獎。這個廣告的兩個重點是:1.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Alfredo Franco-Obregon和李俊能教授開發了他們的專利技術 – 脈衝電磁場(PEMF)肌肉線粒體激活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安全、溫和的肌肉激活方案,讓使用者更健康、增強運動能力。…讓他們更好地應對衰老。2.在2022年,新加坡國立大學進⾏了⼀項研究:33 名 60歲或以上的使用者在使用BIXEPS 8,…64% 的長者和71% 活動困難的長者⻣骼肌質量有所增加。.平均增加了 252公克(相⽐基準線增加了1.2%)。(註:請注意「增加了1.2%」)我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用BIXEPS做搜索,結果是0。我用PEMF搜索跟肌肉相關的臨床試驗,結果也是0。後來我用廣告裡所說的Alfredo Franco-Obregon做搜索,搜到兩篇關於PEMF的論文,但是它們都和廣告裡所說的實驗不一樣。2022年:Magnetic field therapy enhances muscle mitochondrial bioenergetics and attenuates systemic ceramide levels following ACL reconstruction: Southeast Asian randomized-controlled pilot trial(磁場療法可增強肌肉線粒體生物能並降低 ACL 重建後的全身神經酰胺水平:東南亞隨機對照試驗)【註:ACL 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前十字韌帶)的縮寫】這項研究的對象是20名接受ACL 重建手術後的病患,其中10位被分配到試驗組(PEMF治療),另外10為被分配到控制組(沒有PEMF治療)。結果是:兩組之間的力量、肌肉和脂肪體積測量差異並未達到統計顯著性。2023年:Brief, weekly magnetic muscle therapy improves mobility and lean body mass in older adults: a Southeast Asia community case study(每週一次的簡短磁力肌肉療法可改善老年人的活動能力和瘦體:東南亞社區案例研究)這項研究的對象是101 名參與者(其中62% 為女性,年齡38-91 歲),其中 88位患有先前存在的行動障礙,另外13位是健康的自願者。結果是:PEMF治療與活動能力和身體組成的顯著改善相關,特別是在年長的參與者。結論是:PEMF 療法可能提供一種方法來抵消與年齡相關的活動能力和代謝紊亂,值得未來在隨機對照試驗中進行研究,以闡明其對體弱和老年人群的臨床益處。所以,2022年的研究結果是「肌肉和脂肪體積測量差異並未達到統計顯著性」,而2023年的研究結論是「值得未來在隨機對照試驗中進行研究」。也就是說,PEMF是否能增加肌肉質量,目前還只是在摸索的階段。可是,儘管這兩項研究的領導人Alfredo Franco-Obregon心知肚明,他卻早已在新加坡設立公司,行銷這個未被證實的療法(臉書上顯示各種促銷活動)。真不知道新加坡政府為什麼會如此縱容。原文:改善肌少症:脈衝電磁場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檢測不可少!診斷糖尿病前期3至5年內 25%恐成為糖尿病患者
三餐不正常、肥胖、情緒壓力、營養失衡、人口老化等,都使人陷入「高血糖」危機,一旦罹患糖尿病,與洗腎的距離就會快速拉近。醫界近年雖不斷推動「三多一少」的糖尿病自我檢測症狀,但通常有三多一少症狀時,血糖都已「不可逆」,而糖尿病前期大多以「無症狀」出現,醫師建議,40歲以後,每個人都應該做血糖檢測,可在糖尿病前期即開始控制,透過飲食運動控制,幫助血糖逆轉。出現「三多一少」症狀,多已是嚴重糖尿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預估,2045年全球糖尿病人口將突破6億人。國衛院調查,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過去約落在10%,2019年時已破11%,且持續攀升,目前粗估糖尿病人口約有230萬人,且不包含「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表示,人體的血糖變化,難透過症狀即時反應,雖然醫界不斷宣導糖尿病會有「三多一少」症狀,吃多、喝多、尿多,加上體重減少,但當三多一少症狀出現時,通常都已是嚴重的糖尿病患者。臨床上見到許多高血糖患者,生活中幾乎是「無症狀患者」,也讓國人對於血糖的變化毫無病識感。高血糖對於血管的傷害極大,血液因糖分過高變得濃稠,血流不像過去可以順利運行,輸送氧氣、營養等效率變差,高血糖者容易感到疲憊、口乾舌燥,血管分布密集的器官,如腎臟、眼睛、腸道等功能皆會受到影響。而且高血糖也會讓血管壁上囤積多餘的膽固醇,增加血管硬化、腦中風、心肌梗塞的機率。糖尿病前期的數值定義,並未因年紀而放寬。糖尿病的定義為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飯後血糖在200mg/dl以上、糖化血色素在6.5以上。此時,血管通常已出現不可逆的傷害,需要靠藥物並搭配控制飲食運動,降低高血糖導致併發症的風險。近年健康檢查盛行,不少人血糖雖高,但未達糖尿病數值的標準,此時被稱為糖尿病前期,其數值為空腹血糖在101到125mg/dl間、飯後血糖在141到199mg/dl間、糖化血色素為5.7到6.4間。林嘉鴻表示,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且身體已經快要控制不了血糖變化,若不控制飲食生活習慣,據統計,約有25%的機率會在3到5年內,成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罹病風險因子中,有一項是「年紀」,年紀愈大血管的彈性愈差,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林嘉鴻說,目前定義糖尿病患者或是糖尿病前期的數值定義,並沒有因年紀差異,給予年長者較寬鬆的數值,血糖愈高,對於器官的影響是絕對的,血糖能降到正常值,愈能降低併發症的風險。前期還不需用藥,首要積極做飲食控管。若透過健檢等方式,得知自己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林嘉鴻表示,第一時間還不須用藥,但要「積極」做飲食控制,少糖、少油、少澱粉,以低升糖指數(GI值)的食物為主,主食可以從白米飯改為全麥穀類,多吃纖維高且低糖的蔬果,如番茄、花椰菜等。不過,現在的食物「地雷」太多,像蔬果汁看似少糖少油,如果加到高糖分的水果,如鳳梨、芒果,一杯蔬果汁也可能成為「控糖殺手」。低GI食物多是纖維高、低加工、非精緻類型。GI值是指食物吃下肚後2小時,血糖上升快慢數值指標,以0到100作為呈現。民眾常會誤以為低GI食物就是「熱量低」,事實上不然,低GI食物是指人體吸收較慢,不易讓人體血糖快速飆升的食物,不代表熱量低,例如一小條蒸地瓜,熱量如同一碗白飯。低GI食物通常是纖維高、加工程度低、非精緻食物,烹調方式是用蒸、煮、烤,需多咀嚼的食物。林嘉鴻表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如果飲食控制三到六個月,血糖絲毫沒有下降,此時就要考慮用藥;如果用藥後血糖恢復到正常值,是有機會擺脫糖尿病,但後續的飲食控制仍需要持續,暴飲暴食、高油高糖仍會讓血糖再次飆高。他也提醒,年過40歲,應每年定期做血糖監測,特別是家族內有人有三高、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者,都屬於糖尿病高風險對象。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即便你吃得很健康也沒用?研究揭做不到一事讓糖尿病風險增
今年一項研究發現,即使你自認飲食健康,但若睡眠少於六小時,就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這項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提供了更多證據,顯示充足的睡眠對預防第二型糖尿病非常重要。研究作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神經科學家Diana Aline Nôga博士表示:「過去的研究,包括像我們這樣的世代研究(cohort study)和實驗性研究,都發現睡眠時間過短與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而且,即使是飲食健康的族群,睡眠不足仍與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存在關聯。作者分析英國生物銀行(一個生物醫學資料庫)中,2006年至2010年間蒐集的24萬7000人數據。根據參與者的睡眠時間(七到八小時、六小時、五小時或三到四小時)分為幾組。研究人員也分析了這些人的飲食習慣,並從零(最不健康)到五(最健康)的等級進行排名,排名方式包括是否經常吃紅肉或加工肉類、水果、蔬菜和魚類。此研究追蹤時間達12.5年,最後發現,對於每天睡眠少於六小時的人來說,健康飲食無助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此研究的侷限性,包括研究對象只有白人,並且沒有研究特定的飲食計畫(如地中海飲食、限時進食法)與睡眠和糖尿病的關係。克利夫蘭診所睡眠障礙中心主任、神經病學教授Nancy Foldvary-Schaefer說,睡眠、飲食和運動共同構成健康的基礎,如果睡眠不足或品質差,光靠飲食和運動無法達到最佳效果。而且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中樞系統疾病都與睡眠不佳有關。雖然許多人認為睡眠不足時可以發揮最佳狀態,但她說:「只有1%到2%的人天生需要較少的睡眠。」走路快一點 胰島素更能正常運作在步行時加快速度,可以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科學家說,這是因為運動強度會對胰島素產生影響。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研究發現,以每小時四公里以上的速度行走,可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而且步行速度每增加一公里,風險就會降低9%。研究人員分析1999年到2022年間來自美國、日本和英國50萬8121名成年人的數據,發現走路速度每小時3-5公里的參與者,無論行走時間長短,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降低15%;另外,相較於慢速步行,每小時走5-6公里的參與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降低24%。為何更快的步行速度能降低糖尿病風險?主要與調節體內血糖的胰島素有關。哥倫比亞大學身體活動和流行病學博士後研究員Benjamin Boudreaux表示,增加身體活動的強度(例如加快步行速度)可以透過肌肉吸收血糖,而不是在血液中吸收,能避免血糖升高,幫助胰島素正常運作。另外,步行速度也可做為一個人整體健康狀況的指標。耶魯大學醫學院內分泌學教授Mireille Serlie說,「步行速度快,表示整體健康狀態良好,身體通常有更好的新陳代謝。」她建議每個人都記錄自己的步行速度,提高健康意識,無論是透過跑步機、智慧型手表或計步器,光是記錄自己走了多長時間或多遠,就是好的開始。早餐早點吃 降低糖尿病風險一項研究發現,早點吃早餐可能有助於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這項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的研究指出,較早吃早餐(通常在上午8點前)的人,比在9點後才吃早餐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更低;研究同時也發現,晚餐吃得較晚的人(尤其晚上9點或10點之後),比晚餐吃得早的人更容易罹患糖尿病。研究由西班牙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ISGlobal)進行,作者Anna Palomar-Cros博士與團隊分析了法國大型研究103,312名成年人的數據,其中近80%是女性,平均年齡約43歲。研究他們前兩年的用餐時間和頻率,記錄在24小時飲食紀錄裡。經過平均七年的追蹤後,研究人員分析用餐時間、次數和隔夜禁食時間,是否與第二型糖尿病有關。研究過程中,963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這些人的飲食紀錄與其他未罹病者明顯不同。習慣在上午9點後吃早餐的人,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明顯較高;此外,早一點吃晚餐的人,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略低。至於較長時間的夜間禁食(當天的最後一餐和隔天第一餐之間)對糖尿病風險的影響, Palomar-Cros說,夜間禁食要超過13小時,且早餐必須在8點以前吃,才能降低糖尿病發病率。這顯示有些人在進行間歇性斷食時,直到隔天近中午才進食,無助於糖尿病的預防。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論壇/IKEA李佳潔:每家公司都該有高年級實習生
台灣高齡化、少子化嚴重,正面臨嚴重的缺工問題,勞動力拉警報。企業該如何因應人口結構的改變?IKEA台灣人才與文化總監李佳潔表示,中高齡族群在職場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專業知識、人生歷練等優勢,XYZ三代同堂,青銀共融可彼此學習成長。聯合報系「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今天舉行,李佳潔以「人生3.0,我們是最驕傲的高年級實習生」進行主題演講,她表示,集團內部早於2018年即觀察到中高齡就業的趨勢及需求,新冠疫情解封後,大環境缺工情況更嚴重,尤其是餐飲業、服務業、零售業、觀光業等,中高齡再就業能解決部分問題,包括補足人力、培育更多年輕人加入,避免人才斷層窘境。以鄰近的日本為例,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推動高齡持續就業,企業僱用70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高齡勞動參與率達到25.7%,台灣老年人口勞參率卻不到10%。李佳潔認為,日本透過政策提高老年人就業,台灣的企業主也應該以「平等、多元、包容」精神打造職場友善,擁抱不同世代的族群。從勞動力的角度來看,中高齡族群對企業來說,是很大的人才機會點,且是不可小覷的勞動力來源。返回職場貢獻他們的技能及經驗,不僅能為企業缺工潮注入新活水,也能讓中高齡族群重新到工作意義、人生價值,開啟人生3.0,找到退休後的重新定位。長輩回到職場可能回到不一樣的位置,真的是「高年級實習生」,但有些人並不是因為經濟壓力,而是希望維持社會連結,增加生活滿足感。李佳潔強調,企業要進行「職務再設計」協助他們因應職場的變化,盤點適合的工作內容,簡化工作步驟、流程調整,讓中高齡就業者更容易上手。「年齡不代表一切,持續學習的心態非常重要」,李佳潔鼓勵大眾,退休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應該及早立定「以終為始」的人生道路,找到值得投入完成的目標,活出自在快樂的第三人生;長輩把自己照顧好,就是給家人最好的禮物。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論壇/高愛倫:做人討喜就是最好的財富
台灣45歲以上中高齡女性逾500萬人,未婚、離婚、喪偶者占比高達4成。71歲資深媒體人高愛倫今年再婚,她表示,年輕的愛情追求浪漫,但「熟齡婚姻摔不起」,自己認識先生不久,就要求對方交出戶口名簿、銀行存摺,用意是確認對方身家清白、經濟無虞。高愛倫今天在聯合報系舉辦的「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分享再婚歷程。她說,自己與先生交往17年,於今年5月6日再婚的主要原因,是基於財務方面的實際考量,「年紀大了總要有些安全措施」,年輕時嚮往瓊瑤小說,對愛情有些迷思,但熟齡之後婚姻摔不起,「有了年紀的婚姻要直白,我不騙人,也要確保對方沒騙我。」高愛倫說,年輕人的婚姻是荷爾蒙一來,天雷勾動地火,即使兩人都是「空手到」也沒問題,熟齡者則必須留意對方背景、生活圈、價值觀是否可讓自己輕易融入;自己與先生是因緣際會認識,對方應朋友交代,到自己家中打招呼,雙方對話不過10多分鐘,但留下聯繫方式,先生作息穩定,自己則時常晚歸,戀愛初期常會留話讓先生先睡,「愛情就是這樣,你會感應到他在等你。」許多民眾中年以後婚姻不快樂,高愛倫建議,「不快樂就走人」,但走之前要看清楚自身條件,能否克服現實生活面臨的問題,且有時婚姻不快樂不是因為對方,而是由自己造成,建議熟齡者先想想不快樂的源頭是不是自己,並盡量規畫、調適自己的生活。「做人討喜就是最好的財富。」高愛倫說,許多社會論調認為不要討好別人、要愛自己,但自己愛拍馬屁,也常以別人的需要為優先考量,因此常應朋友邀約,四處遊山玩水、吃喝玩樂,還陪朋友去過高級精品貴賓室,對方甚至提出要送她要價3萬塊的鞋子,「由此可見,討好別人不見得就是不愛自己,愛別人也能讓自己快樂。」高愛倫表示,健康是最大的財富,熟齡後許多花費集中在醫療照護,自己與先生身體健康,沒有太多疾病,加上先生是軍人退伍,以為國家政府會照顧下半生,因此沒有購買保險,近期在台北一家醫學中心開刀處理骨刺問題,七天之內竟花費超過10萬自費費用,醫療費用自費比率高,這是一大警訊,終身保險必須深思,建議民眾從年輕時就開始準備。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論壇/中信蔡安棋:「一百法則」配置退休金
「退休後的花費,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在聯合報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中,中國信託銀行專家團隊協理蔡安棋指出,曾遇到企業主,雖然高齡一百歲,仍想繼續掌握企業營運狀況。進入人生下半場,多數人可能面臨通膨降低購買力、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市場狀況波動劇烈、重大事件影響資產起伏等風險,或受到詐騙、不善管理、失智、失能等事件,皆可能對退休金規劃造成重大衝擊。蔡安棋解釋,民眾常仰賴的退休金來源包括定存利息、租金收入、股利收入與債券收入等,但這些很可能成為「退休金NG來源」,主要原因在於存款利息利率不一定可以抵抗通膨,以租金收入來說,管理與賦稅成本也容易逐年增加,在股利收入上,因企業各年度股利政策變動,股利收入也會起伏不定,而債券存續年期也不一定能支付退休永續金流,因此,一定要妥善規劃,避免後顧之憂。退休規劃應留意通膨怪獸,確保退休無虞!此外,蔡安棋也提醒,一般人以為退休時,一個月只要準備兩、三萬元即足夠,不過,根據主計處公布之家戶支出統計,若退休後要樂活生活,再考量10年通膨影響,一個月退休金至少要9.2萬至14.5萬元,即退休20年至少要準備3048萬元,且往後還有醫療、照顧費用、外籍看護費用等,而通膨怪獸更可能進一步侵蝕退休金準備,因此在財務規劃上,更要思考周全,並慎選專業團隊、適合策略。蔡安棋建議,在退休財務規畫上,可以用「一百法則」進行檢視、思考,也就是說,如果55歲退休,積極資產配置比率可達45%,若70歲退休,積極資產配置則須控制在30%,隨著年齡增加,風險性資產的比率也要調降。若是「必要」基本生活開銷、基本醫療,可用定存、還本險等進行規劃,若希望退休可以找找朋友喝咖啡、聊是非,或參加小型家族旅遊,可依這些「需要」選擇平衡型基金、債券等,若是有夢想「想要」實踐,則可考慮運用股票型基金積極參與市場,以成就人生夢想。老後醫療照顧,也要做好風險轉嫁或自留規劃「退休規劃、準備上,除了生活花費,也要留意醫療支出問題!」蔡安棋也建議,進行退休規劃,一定要進行醫療風險的轉嫁,這可區分為「頻繁」、「長期」與「大額」三方向,若是頻繁醫療需求,可優先考慮實支實付、意外實支型產品,以支付頻繁小額醫療支出。對於長期醫療需求,則要靠失能險補足這道缺口,若是大額醫療需求,像遭遇重大傷病、特定傷病、癌症等,建議「保大不保小」,像癌症險等,就可以納入考慮。此外,針對醫療風險,建議準備至少四百八十萬元準備金,且一定要專款專用,未來才比較有保障。選擇適合工具、產品,財務管理更有智慧蔡安棋也建議,中國信託銀行近來推出「保障管家」服務,可幫助該行客戶於網上迅速檢視自己的保單狀況,從保障健檢分析、所購買的保單品項與理賠、給付範圍查詢等,由於保單資訊可自動匯入,因此更可迅速掌握資訊,所有資訊也是一目瞭然。為了避免退休後遭詐騙、資金遭挪用,財富保全的規劃,也是重點。蔡安棋提醒,「退休安養信託的規劃、專款專用」都要納入考量,透過預簽型退休安養信託,可幫助建構退休防護網。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顧好自己,再顧家人」,優先確認退休金流充足、永續與否,退休金要專款專用,並用於自己的退休生活;若有想照顧的人,可運用規畫分年贈與、預立遺囑或「傳承信託」等,依自己的意願、規劃,將資產傳承給所愛之人。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我想跳到不能動為止!」 宋小琴愛上日本舞踊 從習舞學生變社大老師
一提到日本舞踊,多數人腦海會浮現電影「藝伎回憶錄」的畫面,這項日本傳統表演藝術,動作優雅、手持小道具,並以和服的袖兜展現故事性。步入耳順之年的宋小琴,當初因為看到美麗的浴衣,便一頭栽進日本舞蹈藝術的世界。她說,自己很喜歡學習繪畫、拼布、烹飪,20多年前,這些才藝課程都很貴,看到社大開課馬上報名參加。有一次在萬華社區大學看到浴衣及和服展覽,想像自己著裝的樣子,於是開始了日本舞踴的學習之旅。從社大學生變成社大老師,宋小琴師承華山流宗家,取得師範資格,引領學員體驗江戶時代的節慶歡樂情境。生命在人生最低潮時轉彎回憶人生的轉折變化,宋小琴說,自己是會計背景,曾是公家單位業務人員,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後來家庭變故,要扮演好職業婦女、照顧者的角色,壓力讓人喘不過氣,只能靠社區大學的時間暫時放風。先生鼓勵:「你就好好去上課吧!」於是展開人生新的一頁。宋小琴非常珍惜寶貴的學習時刻,同學、老師、校方、家人互相鼓勵,成為最堅強的後盾。後來陸續考認證、當講師、社區體驗、出國展演......迎來許多挑戰。10年前,正式辭去工作、變成社大專任教師後,宋小琴更積極投入日本舞踊的推廣,現在班上有好幾位6、70的學生,還有一位85歲的資深學員,彼此學習異國文化。85歲的「大姊」跳得好開心面對高齡化、超高齡社會,宋小琴認為,「不斷學習」是最好的解方,讓人回到年輕愉悅狀態。她以高齡85歲的「大姊」為例,即使容貌已經老去,在認真打扮、梳化的那一刻,身心彷彿回到少女的狀態,嘴角總會漾起一抹微笑。日本舞踊的精髓在於「沉」,保持一顆堅定不移的心,眼神傾注全力專注前方;而身穿優美典雅的和服或浴衣,在動靜之間演繹出優美典雅。宋小琴分享,這項舞蹈非常適合全齡體驗,能訓練核心肌群、矯正姿勢不良,「只要穿上和服就會自然抬頭挺胸,緩解了肩痛、背痛的毛病。」跟上手機數位學習忻技巧跟一群熱愛學習的人在一起,宋小琴覺得愈活愈年輕,現在周間輪流至五個社大上課,假日受邀參加表演、商演,日子過得非常充實。「忙碌是好事,而且我還要學習剪輯呢!」她說,每堂課都要錄影,再剪成影片供學生參考,完全跟上手機攝影技巧,一點也不輸年輕人。跳舞讓人快樂、讓人不老宋小琴說,課堂上有年紀比自己小的上班族,也有退休的資深姊姊們,和不同世代的人交朋友,時時保有活力,不會隨著年齡快速老化。看到85歲的學員還很認真地跟上節奏步伐,全程帶著笑容享受學習過程,她堅定信念:「我想跳到不能動為止!」「不要覺得這個年紀了,怎麼還可能跳舞呢?」宋小琴鼓勵,只要讓身體動起來,就是促進健康的開始。年長的學員們雖然體力、靈活度無法與年輕人相比,但是經歷過人生歷練,動作中蘊含著另一種韻味,反而展現出閃閃發光的樣貌。宋小琴自認,雖然有點年紀了,還能對社區做出貢獻,就覺得很開心;跳舞、授課的當下,一點都不覺得老。
-
2024-11-08 養生.運動健身
95歲奶奶在家坐著鍛鍊大腿 短短10天就有三大驚人效果:不再漏尿了
上了年紀的人面臨肌肉流失的困境,很多還會罹患肌少症,然而鍛鍊肌肉何時都不嫌晚,一名95歲的老奶奶用了健身器材訓練大腿,不到一個月就對各方面健康有顯著改善。一名62歲退休女老師分享95歲婆婆進行腿部肌肉訓練效果驚人,她上月給婆婆買了一個訓練腿部力量的健身圈,放在大腿間往內夾,其阻力能有效鍛鍊大腿肌。婆婆一次做20~40下,有空就練,一天練上好幾回,目前用了快20天,雙腿練到幾乎快能閉合,她表示用了10天開始感到有效果,總共有以下三種情況:1.不再漏尿婆婆自稱95歲了老是憋不住尿,感到有尿意時常常邊走邊滴尿,還在想是不是該包尿布。用了健身圈十天後就能憋住尿了,這十幾天以來都沒有滴尿,這是感到最為顯著的效果。2.腿部肌肉更有勁以前婆婆行動依賴輪椅,現在不用輪椅也能走,走的時候覺得腿變得有力,也不太會跌倒,包括手臂也變有勁,甚至能端起花盆。3.坐在床上起立變輕鬆以前常常站都站不起來,現在能一下就從床上站起來,不需要人攙扶。奶奶表示現在年紀大了下樓困難,也無法曬到太陽,如今用這個器材在家健身是一大福音;最高興的還是想上廁所可以不再一路漏尿,現在仍積極鍛鍊,有時能一口氣做50下,連媳婦都叮嚀她別這麼累。老人強健腿部肌力4招如果不想購買運動器材,物理治療師簡文仁介紹四招強健腿部肌力運動,分別為「頂天立地.高低變身」、「大鵬展翅.上下飛翔」、「弓箭步法.前後湧動」、「交叉甩手.搖頭擺尾」,動作包含伸展、肌力、平衡感訓練等全身性綜合運動,需配合呼吸,但不一定全部動作都要做,可自行在方便時間,例如看電視時挑選其中的動作動一動,可以增強身體及腿部的肌力。
-
2024-11-08 養生.聰明飲食
「3飲食習慣」慘害鈣流失,蛋白質吃太多也不行!補鈣最佳時間點揭曉
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的習慣,可能會偷偷讓鈣質流失,以下三個習慣是大家很常犯的錯: 3飲食習慣讓鈣質流失1、過量蛋白質如果你餐餐大魚大肉,特別是加工的肉類,會加速鈣質流失的速度。因為蛋白質食物通常磷含量較高,身體從尿液排出磷的同時,會連同鈣質一起排出。 2、咖啡因咖啡利尿,會增加鈣質流失在尿中,建議每人攝取量一天不超過300毫克,約為2杯咖啡。 3、碳酸飲料碳酸飲料因為磷含量高,長期下來血液中磷的濃度升高,人體就會將儲存在骨骼中的鈣釋出,以保持鈣、磷比例的平衡。 真的補不足,就吃鈣片吧 若無法在日常生活中攝取足夠鈣質,這時可以考慮服用鈣補充劑。一般市售鈣片劑量約100~500毫克,建議單次補充最大劑量不超過500毫克,一天最大攝取量上限是2500毫克。 值得注意的是,鈣的消化吸收需要胃酸的協助,所以攝取時間最好在飯後(1-1.5小時後)以利吸收,也能避免食物的干擾。另外,鈣質在酸性環境下比較好吸收,可搭配富含維他命C水果一起服用;不過,若是胃酸分泌不足者,則不建議空腹服用。延伸閱讀: ·「10種高鈣食物」防骨鬆必吃!黑豆只排第7 冠軍大家超常喝 ·「這4組保健食品」一起吃效果更好!營養師認證 鈣+鎂最好睡前補充
-
2024-11-08 養生.健康瘦身
減重不靠運動!她早餐改吃「2食物」 3個月狠甩5公斤又告別脂肪肝
注意飲食絕對是維持健康的首步。近日臺灣有醫院在網上分享病例,指1名體重76公斤、患有長期輕度脂肪肝的30多歲女病人前來複診,出現驚人變化,不但3個月內減掉5公斤,就連脂肪肝都不見了。女病人並沒有運動,只是早餐改吃2種食物--冷凍過的蕃薯和剛熟的香蕉,就有如此成效!而醫生得知後,也在帖文分析這樣吃對減重的好處。臺灣胃腸肝膽科醫生錢政弘於10月29日在Facebook個人專頁分享病例,指近日有1名30多歲、患有長期輕度脂肪肝的女病人覆診,檢查結果顯示「脂肪肝消失了」,而且3個月內就減了5公斤,從76公斤降至71公斤。錢政弘好奇問對方是不是靠運動瘦下來的,沒想到女病人竟表示「沒有運動」,唯一改變的是飲食習慣。原來女病人改變了早餐食物,之前她都習慣吃麵包做早餐,這段時間不再吃了,而是改為每天會吃100至200克凍過的蕃薯及1個剛熟的香蕉,有時會再加多2個蔥雞蛋及黑咖啡。另外,她晚上也盡量不吃澱粉,慢慢就瘦下來了。蕃薯要冷過才吃?而她早上吃的蕃薯都是前一天蒸熟後再放冰箱保存,翌日早上才吃。錢政弘解釋這麼做較有益處,因為蕃薯中的澱粉在冷藏後結構會改變,形成「抗性澱粉」,由於身體較不容易消化吸收抗性澱粉,故可避免高血糖。另外,錢政弘表示,香蕉愈熟,抗性澱粉就會轉變成葡萄糖及果糖,容易造成血糖上升,影響減重,但女病人選擇了初熟香蕉,亦即表皮沒有黑點的,這類香蕉的抗性澱粉含量同樣較高,比較適合減重。錢政弘又指,「水煮蛋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早餐可以吃水煮蛋」,不過要記得料理及享用燪蛋時不要放油及調味,「吃起來沒負擔又營養」。延伸閱讀:致命甜香!初生女嬰身上散發楓糖味屬罕見病警告終需換肝保命生收兩個肝癌病人「都不喝酒」卻有一共同習慣致癌:根本沒想到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
2024-11-08 醫療.心臟血管
控制血壓真的不困難 新研究揭每天多做一事5分鐘就有助降血壓
運動普遍與保持健康的血壓密切相關,但實際上該如何做才真的有助降血壓?近期刊登在《循環》(Circulation)期刊的新研究表明,僅在日常運動習慣中增加幾分鐘的劇烈體能活動就能達成目標。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志願者的日常行為分為6大類,包括:1.睡覺。2.久坐行為,例如坐著。3.慢走,步頻小於每分鐘100步。4.快走,步頻每分鐘100步以上。5.站立。6.進行更劇烈的運動,例如跑步、騎自行車或爬樓梯。然後,他們使用這些數據來估計用一種活動取代另一種活動的影響。日常活動有助控制高血壓藉由分析超過14000名參與者的數據後,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額外5分鐘的爬樓梯、騎腳踏車和跑步與收縮壓和舒張壓的輕微下降有關,而每天額外進行10分鐘和20分鐘的運動則可帶來臨床上有意義的改善。研究結果強調,即便是日常活動,例如騎腳踏車、爬樓梯或短時間的跑步,只要能提高心跳率,也能對維持健康的血壓帶來益處。相形之下,較不劇烈的運動,例如站立或慢走,對血壓的影響則很小。該研究主要作者Jo Blodgett博士在新聞稿中指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運動是降低血壓的關鍵,而不是像步行這樣較為輕鬆的運動形式。」不過Blodgett也補充,「對於那些不常運動的人來說,步行仍然對血壓有一些正面效果。但如果你想改變血壓,通過運動對心血管系統施加更多的負荷將會產生最大的效果。」【延伸閱讀:你應該在有氧運動前做重量訓練還是其後?專家告訴你判斷關鍵】高血壓危害有多大?高血壓,或持續性高血壓,是全球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估計它影響著全球12.8億成年人,並可能導致中風、心臟病發作、心衰竭、腎臟損害以及許多其他健康問題,且由於缺乏症狀,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該研究的共同作者Emmanuel Stamatakis教授表示,「高血壓是全球最大的健康問題之一,但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可能有相對容易實行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發現,每天僅增加五分鐘的運動或劇烈的偶發性活動就可能與血壓讀數明顯降低相關,這強調了短時間、高強度運動對血壓管理的強大效果。」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現行指南,建議一般成年人每週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劇烈運動。若你的體能比較好,則建議將運動目標設為每週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150分鐘劇烈運動。為了增進心臟健康,專家則建議每天可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另外,結合一些力量訓練也有幫助,因為這也有助改善血管功能並改善血壓。需留意的是,血壓未能控制的病患應避免進行極高強度的運動,例如衝刺或重訓,因為這些活動可能會導致血壓急劇上升。【資料來源】.Five minutes of exercise a day could lower blood pressure.An extra five minutes of exercise per day could help to lower blood pressure.An Extra 5 Minutes of Vigorous Exercise Per Day Could Help Lower Blood Pressure
-
2024-11-07 癌症.其他癌症
甲狀腺癌好發於女性 有4症狀要小心
女星徐若瑄今年初罹患甲狀腺癌零期,所幸及早手術治療後無大礙。國泰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蔡明霖表示,甲狀腺癌好發於女性,如果久咳不癒、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或頸部摸到腫塊,都可能是罹癌警訊。蔡明霖說,甲狀腺腫瘤是常見的疾病,約4成民眾有甲狀腺結節,且大多屬於良性,只有約5%腫瘤是甲狀腺癌,腫瘤生長速度較慢,又被喻為惰性癌。有7成至9成的患者是在健檢時被意外診斷出來,若經完整療程並定期追蹤,10年存活率超過98%,治癒率相當高。多數甲狀腺癌無症狀,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跟荷爾蒙、基因突變、遺傳或環境有關。蔡明霖指出,當腫瘤大到壓迫到臨近的氣管、神經、頸動脈時,民眾才會明顯感到不適,例如壓迫喉嚨造成聲音沙啞、氣管阻礙造成咳嗽、侵犯食道引起吞嚥困難等,若轉移到骨頭及肺部,則有呼吸不順暢、疼痛等情況。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張以承表示,甲狀腺癌是以乳突癌為主,高危險因子是暴露在具放射物質的環境中,如原子彈爆炸後的日本廣島與長崎、台灣的放射性海砂屋等,或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也是高危險群,特別是女性、老年人都應注意。張以承說,以往民眾體內缺碘,導致甲狀腺機能不佳,甚至癌變,如今碘多被添加在鹽巴內製成碘鹽,或在海中的深色食物,如海帶、海菜、紫菜,以及十字花科蔬菜的花椰菜、高麗菜、青江菜、白蘿蔔等也含有碘。事實上,民眾不必大量補碘,若當人體內含過多的碘,反而容易引起甲狀腺亢進、誘發腫瘤等情況。如何預防甲狀腺癌?蔡明霖建議,甲狀腺癌只要定期健康檢查,或全身大範圍篩檢,可發現甲狀腺結節,從而警覺防癌。平時則要營養均衡、作息正常及規律運動。
-
2024-11-07 焦點.長期照護
老盟孤獨處方箋 幫社區獨老找朋友
一名被社區判定滋擾案的長輩,經常製造噪音且雜物亂堆放,鄰里居民都很反感,後來運用「孤獨處方箋」介入,由「幸福好朋友」關心他、帶他走出來,沒想到,竟然從頭痛人物變成願意幫忙做送餐服務的志工,對長輩個人、對社區所有的人都是很好的轉變,這是社區互助共好的案例之一。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表示,推展「孤獨處方箋暨社區共好」實驗方案邁入第三年,至今已與全國各地共20個社區發展協會共同開發,並以「幸福獨居好朋友」推動互助服務模組,盼解決超高齡社會隨之而來的困境,讓社會大眾對高齡者的想像,從負資產轉變成正資產。有能力的長輩 陪伴需幫助的獨老獨居常被貼上負向的標籤,但只要有很好的生活安排,獨居代表獨立自主,是個人居住選項之一。不過,確實有一部分獨居老人沒有能力走出來,跟社會脫節,需要由另一群人來帶他們重新跟社會連結,這項任務過去由志工擔任,訪視獨居老人就只問三件事:「最近有沒有好好吃飯、睡覺以及就醫情況?」且多數人認為年紀大了不能當志工,其實這些觀念都過時了。孤獨處方箋完全不同,是讓有能力的長輩去帶需要幫助的長輩,將志工定位為「幸福好朋友」。張淑卿指出,好朋友就是要一起玩、互相作伴,帶來正向的、快樂的資訊,但年紀愈大愈難交朋友,生活封閉的高齡者就更困難。而孤獨處方箋就是用孤獨來解決孤獨,先將社區中有能力的長輩找出來,透過輔導讓他們的能力獲得再利用,去陪伴需要幫助的獨居老人。目前老盟有10幾名專家定期到社區輔導,協助轉變觀念。敲門14次 從被拒到進家裡聊天「長輩成為幸福好朋友之後,有些人原本因為孤獨而感到憂鬱或生病,但是看到要陪伴的老人過得更不好,反而會振作起來。」張淑卿說,這群經過訓練的幸福好朋友就像小蜜蜂,把訊息帶給另一群走不出來的獨老,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像為了幫助躲在家裡的獨居長輩,幸福好朋友曾經最高紀錄敲門13次,從剛開始被直接拒絕到後來可以在門外聊天,最後在第14次終於能夠進到家裡,後來還成為互相陪伴就醫的好朋友。獨老家包水餃 客廳變小型據點另一個案例,則是幸福好朋友把食材帶到獨居老人家裡一起包水餃,把客廳變成一個小型據點,讓不方便出門的獨老也可以參與社區活動;或是看到70歲教80歲的長輩使用手機,好處是兩人都有很多時間慢慢摸索。幸福好朋友因為年齡相仿、文化背景相似,比較能溝通。張淑卿指出,這些過程都讓社區互助、永續的量能最大化,打造出一個安全互助的社區網絡。老盟長年關注「獨居長者」及「社區共好」議題,將於11月23日舉辦成果分享研討會,邀請各方專家以及種子社區以論壇形式分享經驗並共同討論,激發孤獨處方箋推動,並呼籲民眾重視獨居以及在地安老議題,並提前思考自己未來想要終老的社區,也期盼每個社區都能成為長者在地幸福安老的好所在。孤獨處方箋成果分享研討會時間:11月23日(六)上午9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會議廳 (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報名網址
-
2024-11-07 癌症.抗癌新知
弟弟胰臟癌、妹妹大腸癌末期…教授從兩位親人身上看到:癌症有意外的優點
一般人聞癌色變,然而罹癌某方面來說也算是幸福的?日本癌症協會前主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黑木登志夫從自己兩位罹癌親人身上看到,癌症不等於宣告死刑,還有餘裕能夠安排餘生。黑木登志夫指出自己的弟弟和妹妹都是癌症患者,弟弟1996年在公司健檢時發現胰管擴張,他接到弟弟的電話直覺是因癌細胞導致胰管阻塞,要他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診罹患胰臟癌,經過積極手術治療已存活28年,至今未復發,主治醫生表示他是胰臟癌存活時間最長的病例。黑木的妹妹也罹患大腸癌四期,當初發現肝功能異常進行CT檢查時,發現肝臟有多處癌症轉移病灶,而原發癌是位於直腸。當時她們一度想放棄治療,經過醫生勸說「現今的治療已和過去不同,建議嘗試看看」,於是接下來四年接受化療,餘生時間都與家人在一起,妹妹有幸看著孫子讀到小學六年級,對她而言是一份再好不過的禮物。不光是手足,黑木自己也在56歲時被診斷出大腸癌,當時以為是痔瘡,進行內視鏡檢查在直腸中發現10公釐的息肉,在顯微鏡下檢視發現黏膜中有癌細胞,隨後將息肉切除。往後他每年都會接受結腸檢查,接下來的31個年頭,一共切除58個息肉。數據顯示,日本人每兩人就有一人罹患癌症,男性比例更高達65%,是日本死因第一名,然而醫學的進步讓三分之二的癌症成為可治癒和被挽回生命的疾病。許多患者從癌症中康復,也有人雖然持續抗癌,但能過著正常的生活,罹癌不再是被判死刑的象徵。癌症意外有優點 給予患者寬限期 黑木表示癌症不僅僅是可怕,其實還是有好處。現在許多癌症以年為單位進展緩慢,多數的癌症會給患者多年寬限期,還有時間與家人相處。他舉自己妹妹的案例,即使罹患大腸癌末期,接受化療和其他措施讓她能在家裡繼續存活四年,儘管有時會受藥物副作用所苦,但能夠外出旅行並看著孫子長大,是非常珍貴的一段時光。愛丁堡大學教授Scott A. Murray用一張圖表(如下圖)展示癌症的演進,大多數罹癌者經過治療能過上好幾年日常生活,到了最後階段,會以月為單位急速惡化,進入緩和醫療,最終死亡,這方面特性與心血管疾病、老化和失智大不相同。作家五木寬之也在2023年《文藝春秋》雜誌專欄寫道,日本的生死觀發生了巨大變化,癌症患者在餘生的時光進行最後一次海外旅行,我們正處於一個可以冷靜自然接受癌症和因癌症而死的時代,這是很棒的一件事。資料來源/PRESIDENT ONLINE
-
2024-11-07 養生.保健食品瘋
大豆萃取物能改善攝護腺問題嗎?教授告訴你答案其實很簡單
讀者吳先生在2024-10-18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博士您好,步入45歲之後開始出現頻尿及尿不乾淨的問題,非常擔心是攝護腺出狀況,因此對於相關的營養品一直都有留意!最近看見了ㄧ支由以色列藥廠推出的熟男保健品攝力士Brizo,標榜100%大豆植萃精華,採用獨家美國SC012專利技術,完整保留了大豆中的營養精華。能有效維持男性的生理機能正常運作,及改善夜尿、頻尿、尿急等症狀!然後其產品也有經過充分的科學研究和臨床測試,確保男性長輩的食用安全。 其實讓我困惑的事,單單大豆的營養素就能改善夜尿、頻尿、尿急等症狀嗎?假使是如此,那長期食用大豆製品會不會也有一樣的功效呢?謝謝博士!讀者寄來的連結打開的是保健品攝力士Brizo的廣告。它在《最新消息》欄目裡列出4篇「專題報導」。我把它們的標題和各篇的一小段內文列舉如下:第一篇是2023-7-24發表在《早安健康》的經常尿急、跑廁所? 這1粒關鍵營養成分,改善「男」言之隱!:「Brizo攝力士」,…其獨有的「熟男勝利方程式」,…提煉「單一成分大豆植萃精華」,…根據使用者調查顯示,超過9成使用4周後生活品質提升有感,幫助維持男性的前「腺」健康,輕鬆度過熟齡期,早晚一粒,自信有魅力。第二篇是2024-4-18發表在《商周》的樂齡50+ 以色列藥廠以植萃專利搶佔熟齡保健商機:「攝力士Brizo」不僅成分單純、植萃且無副作用,還能有效幫助人體吸收,是男性日常保養的好選擇。而根據使用者調查顯示,超過9成使用者在使用4周後生活品質提升有感,有助維持男性的「青春腺」健康並且食用方便。第三篇是2024-5-2發表在《潮健康》的50歲後下半身「流速」開始變慢? 輕熟男保養必吃「1營養素」找回流量密碼:針對餐餐外食的上班族、外食族群,因大豆原型食材取得不易,不少男性想快速且更輕鬆地補充營養。大豆萃取物營養品「攝力士Brizo」是眾多熟齡或樂齡男性的理想選擇,也有不少輕熟男提早「超前部署」,為青春腺健康做足準備。第四篇是2024-7-4發表在La Vie 的內外兼具,安心感從設計開始! 攝力士打造熟齡保健新思維:攝力士不僅是一款保健品,更是一種積極正向的生活態度的體現——…幫助男性提早做好準備,從40+青壯期開始守護青春腺,揮別熟齡生活中可能會面臨到不敢大口喝水、頻繁夜醒上廁所、睡眠品質不佳、失眠、白天也無法集中精神專注做事等問題。我想,讀者們應當有能力判斷這4篇文章到底是「專題報導」還是廣告吧。不管如何,這4篇文章都刻意地使用「青春腺」來模糊「攝護腺」和「性腺」(睾丸)這兩個不同的器官,從而一箭雙雕,既能改善排尿問題,又能增進雄風魅力。更了不起的是,這樣做就能避免被監管當局逮著,說是在做非法聲稱攝護腺或性腺療效的勾當。不過,既然產品的名稱是「攝力士」,而讀者吳先生關心的是「攝護腺」,我就只針對「攝護腺」來做進一步的討論。首先,讀者吳先生所提起的夜尿、頻尿、尿急等症狀都是「良性攝護腺增生」(也叫做「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引起的。但是,上面那4篇文章卻都沒有提供任何「大豆萃取物」可以改善「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的科學證據。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科學證據根本就不認為。請看下面這3篇論文:2012年:Isoflavones in treating watchful waiting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a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異黃酮治療觀察等待良性攝護腺增生:一項雙盲、隨機對照試驗)。結論:這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表明,在 12 個月的時間裡,大豆異黃酮僅比安慰劑稍有優勢。2020年:Soy and isoflavone consumption and subsequent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mortality: the Japan Public Health Center-based Prospective Study(大豆和異黃酮的消費與隨後的攝護腺癌死亡風險:基於日本公共衛生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結論:我們的研究表明,大量攝取大豆和異黃酮可能會增加攝護腺癌死亡的風險。(註:日本公共衛生中心是官方機構,類似美國的疾病控制中心CDC)2022年:Soy in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and prostate cancer: a literature review(大豆在良性攝護腺增生和攝護腺癌中的作用:文獻綜述)。結論:補充大豆/異黃酮不會積極改變健康受試者或 BPH 患者的 PSA 值,也不會改變性荷爾蒙。隊列或病例對照研究的薈萃分析表明,食用大豆食品與較低的攝護腺癌風險有關。(註:BPH是「良性攝護腺增生」的英文縮寫;PSA是判定BPH及攝護腺癌的血檢數值)所以,我給吳先生的建議是,去看泌尿科醫生,不要浪費時間和金錢在保健品上。原文:「大豆萃取物」能改善攝護腺問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7 養生.生活智慧王
油漆刷牆壁卻滴落地毯?專家教拯救方式:油性和水性不同做法
粉刷房間、甚至只是一面牆,瞬間就能讓家中煥然一新、讓人心情愉悅;但若過程中,油漆濺到地毯上,就立刻變成一場「災難」了。生活教主瑪莎·史都華(Martha Stewart)的網站報導,只要依循專家指示,就能處理這個棘手小問題,成功清除地毯上的油漆漬痕。田納西州室內設計顧問奧絲朋(Stephanie Osborne)表示,先準備好乾淨的白抹布、小刮刀或塑膠湯匙、溫水、肥皂、礦物溶劑(松香水)、丙酮、油灰刀、地毯清潔機(可省略)。在立即清除汙漬前,先依以下步驟處理多餘的油漆:.使用小刮刀或塑膠湯匙小心舀出地毯表面多餘的油漆。.用濕的白抹布,小心地擦拭該區域,用力向下按,勿摩擦汙漬。.繼續用乾淨的抹布擦拭,直到吸乾大部分油漆為止。清除地毯上的水性漆如果地毯被水性漆(丙烯酸或乳膠漆)弄髒,奧絲朋建議使用最溫和的方法:溫水和肥皂。先將約一湯匙肥皂溶於溫水中,將乾淨的布沾濕,用力擦拭汙漬,不要搓揉;重複使用乾淨的布,直到汙漬不明顯為止。如果難以清除,可將極少量肥皂溶液倒在汙漬上,讓其滲透5至10分鐘後再繼續擦拭。最後以乾淨的溫水沖洗,再用毛巾儘量吸乾。清除地毯上的油性漆油性漆如某些底漆和瓷漆及油畫顏料,可能較難去除,如果肥皂水不足以去除汙漬,奧絲朋建議用礦物溶劑(mineral spirits)。將少量溶劑倒在乾淨的白抹布上,然後擦拭汙漬,切忌直接將溶劑倒在地毯上;持續擦拭,直到汙漬消失為止。接著以溫水沖洗,再用乾淨的毛巾儘量擦乾。如果汙漬對礦物溶劑沒有反應,可嘗試用丙酮重複相同的步驟,但是應格外謹慎,絕不要讓丙酮浸透汙漬,會使黏合劑與地毯背膠變質。奧絲朋指出,丙酮對許多種類的地毯都有破壞性,她建議先以壁櫥的地毯做測試,看看在使用丙酮的效果如何。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7 活動.活動最前線
【徵文回郵活動】分享與「巴」共處經驗 索取巴金森病衛教小冊
千個巴友家庭難以解決的用藥、生活困擾,巴金森病專家來解答!最新巴金森病的治療建議、症狀延緩的運動招式,都在慢病好日子巴金森病懶人包小冊中!今年(2024年)8月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社群與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姐妹社團合作,與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等病友團體,共同完成了全台第一份巴金森病友生活經驗大調查。針對巴金森病友及照顧者常面對的疑問與困擾,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綜合整理元氣網過去之相關報導,將巴金森病各專家分享重點製作為識能懶人包小冊,為巴友與家屬提供大方向、原則性的參考指引。歡迎依下方步驟索取巴金森病小冊,也希望藉此活動徵求您的經驗分享,讓我們更深入了解與巴金森病共處時的挑戰與需求。【小提醒】不同期別的病友困擾各異,並非每個病友都會遇到一樣的狀況,透過規律回診,與醫師一同找出最適合的治療與照護方式,是延緩疾病退化最重要的觀念。衛教小冊索取辦法:(一)將您與巴金森病共處的經驗分享以文字書寫或打字列印下來。(二)填妥下方資料:姓名:身分:巴金森病友/主要照顧者/家屬罹病年份:出生年月日:民國___年___月___日電子信箱:連絡電話:(三)填寫下方資料後剪下,連同「您的文章」以及「寫好地址與收件人的10元回郵信封」,一同放入A5信封(A4大小的一半)(四)寄至:221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4樓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收(郵戳為憑,送完為止)。您知悉並同意「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為提供「活動訊息相關服務及行銷宣傳目的」,得於活動期間與結束後三年內)蒐集、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另文章經採用,將同時刊登於本版及元氣網(health. udn.com),並收錄於聯合知識庫(udndata.com)及聯合報行動載具等相關產品;本報系海內外各報相關版面得選用轉載。您依照個人資料保護法所享有的權利及權利行使方式,請參考聯合報系(udngroup.com)隱私權聲明。[聯絡資訊]電洽(02)8692-5588轉5616、5871(平日09:00-21:00 假日10:00-16:00)【巴金森病衛教小冊電子檔】下載點這裡延伸閱讀📍【新治療、藥物、症狀延緩一次看】📍【巴金森病友疑難雜症大補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11-07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咳不停、呼吸不順…甲狀腺良性結節阻塞呼吸道,該不該動刀?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十九:甲狀腺結節【建議就診科別】新陳代謝科、一般外科(甲狀腺專門)60歲左右的林太太,這二十幾年來常為乾咳和頸部壓迫感所苦,林太太的症狀還包括異物感和吞嚥困難,更困擾的是,只要躺平睡覺就很快被一陣連續乾咳和呼吸困難的窒息感弄醒,因此只能側睡。這麼困擾的問題,怎麼會持續二十幾年都沒有解決呢?咳不停、呼吸不順…甲狀腺問題導致原來,林太太三十幾歲時時曾經有甲狀腺亢進和頸部腫大的病史,這次來新陳代謝門診是來詢問第二意見。林太太早年的甲狀腺亢進,服藥治療痊癒後,便由醫師指示停藥。停藥後追蹤一陣子後沒有異狀,林太太想說好了,就沒有規律追蹤。然而,十年過去後,頸部腫大的感覺又開始慢慢出現,更伴隨著乾咳與頸部壓迫感呼吸不順的症狀。林太太再回新陳代謝科門診檢查,甲狀腺超音波發現兩側甲狀腺和中間的峽部都有數顆大小不等的結節。這二十幾年來林太太也接受過好幾次細針抽吸,結果都是良性。也因此,一直沒有決定去做手術切除。然而,這些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和生活,因此,林太太來到莊醫師門診,尋求建議。莊醫師詢問完病史後,仔細用超音波評估患者的結節。原來林太太數顆甲狀腺結節中,有一顆乒乓球大小的結節,剛好「騎」在患者的氣管軟骨上,造成她乾咳與呼吸敏感不順的症狀。莊醫師執行了甲狀腺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結果也是良性。「醫師,有沒有不用開刀的辦法?」林太太對於一樣的良性結果,還是無法決定去手術,擔心切除甲狀腺會有永久甲狀腺功能低下和可能的低血鈣風險,想了解有沒有不用開刀的治療。臨床上,胸腔科醫師有時候也會遇到咳個不停加上嚴重呼吸困難,一眼就可以看到脖子很大的病人,這些患者有可能是甲狀腺異常增生、甲狀腺良性結節、甚是是甲狀腺癌。因為甲狀腺的解剖位置,剛好包覆著我們的氣管,倘若異常增生或長出腫瘤,常常會刺激呼吸道造成咳嗽,甚至呼吸道壓扁導致呼吸困難。有些癌症患者,嚴重時甚至要做氣切才能維持呼吸。因此,要處理這群患者的咳嗽和呼吸困難的症狀,原則上是需要處理根本的甲狀腺問題。甲狀腺良性結節需不需要動刀?首要考量呼吸道阻塞情況相較於惡性腫瘤,甲狀腺良性結節治療方式的考量需要評估是否有呼吸道阻塞的症狀,所謂呼吸道阻塞的症狀包含呼吸困難、吞嚥困難以及咳嗽。案例中的林太太,已經具備了三種症狀。除了症狀以外,氣道阻塞的徵象可以藉由電腦斷層、肺功能檢查、鋇劑食道攝影來協助診斷。因阻塞可能會因為結節生長日益嚴重,而呼吸道的通暢於否是攸關生命危險的重要的考量,因此,無論是有阻塞的症狀或是徵象,都要和患者討論手術的可能性。替代療法興起 甲狀腺問題不一定要手術倘若患者願意接受手術,常規的流程是安排手術。然而醫療的發展日新月異,手術的替代療法發展也越來越被重視。如果患者的結節是功能性結節,會攝取碘製造甲狀腺素,可考慮放射碘的療法,因為具有功能性的結節攝取放射碘後,可以被破壞,達到治療的效果。而對於在鎖骨以上的甲狀腺良性結節,另外一個微創的治療方式是超音波導引的甲狀腺射頻消融術(Thyroi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也是近期越來越熱門的門診治療方式。射頻消融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其原理是在超音波導引下將電極針放置在結節內,利用交流電誘導電極針週邊組織分子互相摩擦產生熱量,造成局部組織凝固性壞死使甲狀腺結節縮小。目前根據韓國2017年甲狀腺射頻消融治療指引建議: 射頻消融術可以應用在以下狀況: (1)良性甲狀腺結節,並且造成患者有吞嚥困難、壓迫感、或是影響到外表美觀 (2)毒性甲狀腺腺瘤(或做自主高功能性甲狀腺腺瘤)(3)復發甲狀腺癌或者是轉移淋巴結,且患者不願意或是不適合開刀。至於確切大小來說,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是多以2~3公分為主,2公分以下或3公分以上則要根據患者需求和醫師的臨床判斷來決定。RFA跟傳統手術有什麼不同?目前射頻消融手術在台灣是自費的手術,若患者有不能開刀或是不想開刀的考量,又擔心術後要長期補充甲狀腺素。射頻消融手術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替代選擇。為解決林太太的長期咳嗽和呼吸不順與頸部壓迫感,林太太同意進行甲狀腺消融術,術後一個月,結節縮小了三成,回診表示終於可以躺平睡覺了。半年後她又回診,結節縮到一半以下(減少六成),並表示已經不再咳嗽,生活品質也比以前好很多。【參考資料】1.Overview of the management of benign goiter, UpTodate, https://sjr.uptodate.com/contents/overview-of-the-management-of-benign-goiter2.2017 Thyroi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Guideline: Korean Society of Thyroid Radiology, Korean J Radiol 2018;19(4):632-655, https://doi.org/10.3348/kjr.2018.19.4.632(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1-07 養生.抗老養生
立冬養生要早睡晚起!每天「禪定練習」10分鐘解壓 中醫師教你怎麼做
立冬是冬天的開始,象徵一年的忙碌將要回歸到平和與安寧的階段,大自然萬物準備休養生息,為來年的春天打好基礎。冬天養「藏」:早睡晚起、禪定練習我們的生活作息,如果方便,可以順應天地,早睡晚起,讓冬天養「藏」的功能發揮得更好,這個時節若保養得宜,對於較弱的臟腑功能之提升大有助益,建議同禪定練習,做好保暖的工作,讓身體的陽氣可以乖乖留在體內。禪定練習的方法很簡單,先從腹式呼吸開始,讓副交感神經開始啟動,放鬆身體,一天的事情慢慢沈澱下來,接下來把精神集中在下丹田(肚臍後方三指幅)、中丹田(膻中穴)或上丹田(第三腦室)的位置,保持10分鐘,讓一整天的壓力消除!立冬穴道保養從腎經、肝經下手 配合泡腳按摩穴道保養建議從「腎經」和「肝經」切入,腎臟對應「水」元素,季節相應冬天,而搭配肝經的保養能夠讓我們腎的養「藏」更順利,減少消耗,增加元氣的儲存。例如:太溪、大鍾、水泉、照海,可以配合泡腳按摩的方式來做保養。這幾個穴道位在我們腳踝內側下方,可以準備約40度的水泡腳,一邊針對這幾個穴位做按壓。肝經從中封、中都等穴道做按摩,也是非常適合這個時節的穴道保養。中封穴在腳踝前內側,中都穴在小腿內側中點上方的凹陷處,緊貼脛骨,按摩可以協助調和肝經的疏發,和諧腎的封藏,有空的時候都可以按摩。立冬藥膳推薦:山藥蓮子排骨湯材料:排骨 300g、山藥 500g、乾蓮子 50g、紅棗 6顆、枸杞 1茶匙、薑 4~5片、米酒 1大匙、鹽 1/2茶匙、水適量烹飪方式:1.滾水川燙排骨洗淨,薑去皮切片,乾蓮子洗淨備用2.鍋中放入薑片、排骨、蓮子、紅棗加上適量的水,先中火煮至滾沸後轉小火蓋鍋蓋燉煮25分鐘。3.最後加入山藥塊煮7-8分鐘後,加入枸杞、米酒及鹽調味,即可享用。※素食者可以不放排骨烹飪。食材功效:山藥具有補脾補腎的功效,蓮子養心,搭配補氣的紅棗與養精的枸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膳。總之,立冬時我們要順應大自然,除了平日生活工作之餘,能夠讓身心放鬆,提早休息,多一些靜態的活動,例如:看書、涵養內在,就能養精蓄銳度好好地度過這個冬天。
-
2024-11-06 癌症.其他癌症
徐若瑄得甲狀腺癌!摸到頸部有腫塊會是癌嗎?醫曝甲狀腺腫塊有1特性
藝人徐若瑄在今年初檢查出罹甲狀腺癌,一度無法接受,直呼「為什麼是我」,但隨即積極面對,入院手術。不少人都是在摸到頸部腫塊檢查出甲狀腺癌,但有腫塊也不一定是癌,醫師指出,甲狀腺癌腫塊通常位於兩鎖骨之間,且硬度很高「像石頭」。徐若瑄重養生卻罹癌 自曝有家族遺傳基因據「鏡週刊」報導,徐若瑄證實在今年初健檢發現甲狀腺癌,是長在喉嚨內的零期癌,當時她愣了5秒一度無法接受,直呼「為什麼是我」!徐若瑄去年才離婚,今年又罹癌,讓她陷入低潮,所幸也很快積極面對,隔天就立刻入院手術治療。徐若瑄也在罹癌消息曝光後於IG上PO照片說「我現在很好喔!」她說自己一直很養生,有運動習慣,也很注意飲食,無奈有家族遺傳基因,還好有固定健檢的習慣,才得以早期發現並治療。得甲狀腺癌沒什麼?未分化型很危險甲狀腺癌主要分為甲狀腺乳突癌、甲狀腺髓質癌以及甲狀腺未分化癌三大類型,以甲狀腺乳突癌最為常見,占比8至9成,且若確診時未出現淋巴轉移,手術治療後,20年存活率高達9成,是「人類最好治療的癌症」之一。若能夠早期發現,甲狀腺癌被認為是相對好治療且預後相當好的癌症。也因此,「很多人以為得甲狀腺癌沒什麼」?,事實上,高雄榮民總醫院核醫科主任、台灣甲狀腺醫護衛教暨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諶鴻遠曾受訪指出,甲狀腺癌仍有10%-30%會是非常嚴重的!他指出若確診較少數的未分化型甲狀腺癌,癌細胞非常具有侵略性,病患可能在確診半年內失去生命,須謹慎以對。甲狀腺癌主要徵兆 聲音沙啞、頸部腫塊硬度高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張以承曾受訪指出,「聲音沙啞、鎖骨間摸到硬塊是甲狀腺癌的主要徵兆,但更多人是沒有任何症狀,在健檢時接受超音波檢查才發現罹癌。」張以承說,甲狀腺癌腫瘤局部侵犯,會影響聲帶、造成嗓音沙啞;腫塊則會位於兩鎖骨之間,且硬度很高「像石頭」。因此,若自己摸到頸部前方有腫塊,或健康檢查發現有頸部結節,不知道是良性還是惡性的,都應進一步檢查確認。有甲狀腺結節、家族史 需高度留意依據國健署癌症統計報告,甲狀腺癌的發生率排名,女性發生人數約為男性的3倍,且好發於中年女性。甲狀腺結節、家族史是甲狀腺癌的主要危險因子。若發現超過一公分的甲狀腺結節,臨床上會先以細針穿刺判斷是良性或惡性,每半年到一年穿刺一次,並連續進行三次,若都是良性則持續觀察即可,不必動刀切除。此外,甲狀腺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發炎等情況,有可能導致癌化。【參考資料】.《噓新聞》去年底才離婚又驚爆罹甲狀腺癌 徐若瑄震驚「為什麼是我」 .徐若瑄IG .疾病百科/甲狀腺癌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