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一名護理師照顧13位病人?急診壓力下的醫療真相

雙和醫院急診醫療人員近期張貼一則「急診護病比1:13,不耐久候可至其他醫院就醫」的告示,引發軒然大波,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將「查有無違法」。醫師職業工會今表示,邱泰源「實為搞錯重點」,此發言凸顯了官方對於議題掌握與相關規範的認知落差。記者林伯東/攝影
雙和醫院急診醫療人員近期張貼一則「急診護病比1:13,不耐久候可至其他醫院就醫」的告示,引發軒然大波,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將「查有無違法」。醫師職業工會今表示,邱泰源「實為搞錯重點」,此發言凸顯了官方對於議題掌握與相關規範的認知落差。記者林伯東/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近期,雙和醫院急診醫療人員張貼一則「急診護病比1:13,不耐久候可至其他醫院就醫」的告示,引發社會關注。許多醫護指出,急診人力負擔長期處於超載狀態,已經直接影響到照護品質與病人安全。

醫師職業工會表示,依衛福部規定,病房護病比應維持在1:6,但急診卻沒有明確上限,因此經常出現一名護理師同時照顧10多名甚至20名患者的情況。這代表護理人員不僅要執行藥物治療、生命徵象監測,還必須兼顧基本照護需求,如協助進食、翻身、排泄等,導致醫護承受極大壓力,離職率也持續攀升。

這樣的狀況不僅影響醫護的身心健康,也可能讓病人等待時間過長、延誤治療,成為急診醫療品質的隱憂。

專家指出,若要改善急診護病比過高的問題,必須從三方面著手:減少不必要的急診就醫、提高病房收治容量、並補足急診護理人力。然而,人力培訓需時、補助政策又來得太慢,造成現場壓力始終沒有舒緩。

從年初至今,政府雖已提出提高急診診察與護理給付、推廣 OPAT(非住院靜脈注射藥物)模式、以及發放護理津貼等措施,但第一線醫療人員普遍認為效果有限,無法真正解決急診壅塞與人力不足的困境。

醫界提醒,急診壅塞不只是醫院管理問題,更是攸關全民健康安全的公共議題。唯有長遠規劃、增加人力與制度調整,才能守住病人與醫護的健康。

急診 血汗醫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