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30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1
共找到
18525
筆 文章
-
-
2023-01-30 醫療.泌尿腎臟
長新冠後不舉 當心血管健康
新冠肺炎副作用竟是「抬不起頭」無法重振雄風?新竹縣東元綜合醫院泌尿中心近期陸續接獲4名個案,醫師戴順慶檢查確認各項數值正常後,推斷可能與染疫有關,但仍可治療,他並根據國際研究報告指出,染疫後得到性功能障礙風險,較一般高20%。戴順慶表示,4名個案年齡介於40多歲至60歲間,確診當下沒有「性」致,1、2個月後逐漸恢復生活,才驚覺力不從心無法行房,主要求診形態為充血時間變短,或充血不完全造成陰莖彎曲,硬度不足等。戴順慶指出,男性到了50歲可能受到男性賀爾蒙睪固酮不足,影響情緒、活力和性功能,膽固醇、糖尿病、高血壓等三高病人,因血管硬化、 血液循環差,陰莖血管會先堵塞,進而影響性功能表現,但4名個案經檢查後,數值都在正常範圍內,且無睪固酮低下問題,推斷可能與染疫有關。此外,感染新冠後,因身體不適、緊張焦慮、容易疲倦、心情鬱悶及注意力變差等,也可能影響勃起功能。戴順慶說,國際研究報告指出,部分男性感染新冠肺炎後,勃起功能和生殖能力變差,得到性功能障礙風險比正常人高出20%,且病毒在陰莖內皮細胞竟能存活長達8個月;至於新冠病毒對生殖系統的實際影響,仍須追蹤觀察研究,尚無定論。
-
2023-01-30 養生.營養食譜
跟著四季做甜點 營造生活的幸福感
奶茶蛋黃布丁純蛋黃做的布丁組織細膩滑嫩,吃過一次就愛上這迷人滋味。其中特別加入滋味醇和又回甘的紅茶,除了去除多餘的蛋味,也讓成品充滿茶香,風味獨特。份量:約6個(直徑7.5cm×高約5.5cm的耐熱玻璃杯)材料:a.焦糖液:細砂糖50g、冷開水15ml、熱水50mlb.雞蛋布丁:牛奶350ml、蛋黃6顆、細砂糖50g、紅茶5g製作布丁液1.將牛奶及紅茶放入鍋中加熱至沸騰,關火燜5分鐘。2.蛋黃加入細砂糖用攪拌器打散。3.溫熱的牛奶液過濾至蛋黃中,一邊加入一邊攪拌均勻。4.過篩備用。5.平均倒入玻璃杯中,杯子表面包覆一張鋁箔紙。6.蒸鍋中裝滿水,裡面放入一個鐵網架,水燒大滾,容器放在鐵網架上,蓋上蓋子轉成微火蒸10分鐘熄火,再燜7分鐘後移出冷卻,完全涼透再放入冰箱冷藏。7.吃的時候淋上焦糖液享用。製作焦糖液1. 將冷開水及細砂糖倒入小鍋中,輕輕搖晃一下,使得糖與冷水混和均勻。2.開中小火煮糖液,顏色會慢慢變深。3.煮到深咖啡色冒大泡泡,將熱水倒入迅速搖晃均勻即可關火,焦糖液冷卻後冷藏備用。焦糖餅乾乳酪蛋糕這款小甜品,操作簡單方便,不需任何裝飾就很漂亮,是征服朋友圈的祕密武器。利用市售人氣焦糖餅乾再加上奶油乳酪組合而成的美味蛋糕,成品外型討喜,是下午茶時間的誘人甜點。份量:1個(8×17×6cm烤模)材料:奶油乳酪100g、細砂糖40g、雞蛋1顆(室溫)、原味優格(或酸奶油)50g、帕米桑乳酪粉6g、檸檬汁2茶匙(10ml)、玉米粉8g、Lotus焦糖餅乾10片作法:1.烤模鋪上防沾烤紙。 2.5片焦糖餅乾鋪在烤模中備用。 3.將奶油乳酪切小塊回復室溫,攪打至成為乳霜狀。 4.依次加入細砂糖及雞蛋攪拌均勻。 5.加入原味優格攪拌均勻。 6.再加入帕米桑乳酪粉、檸檬汁及玉米粉攪拌均勻。7.乳酪糊倒入烤模中。 8.烤模放入深盤中,烤盤中倒入約1cm高的熱水。9.放入已經預熱至180℃的烤箱中烘烤10分鐘。從烤箱取出,在表面鋪放剩下的焦糖餅乾。 10.再放回烤箱中,溫度調整至170℃再烘烤約25分鐘。 11.出爐靜置至完全冷卻,密封放冰箱冷藏,冰透後撕開烤紙,用熱刀沿著餅乾邊緣切塊食用。
-
2023-01-29 焦點.用藥停看聽
出國玩攜藥回台注意了 食藥署提醒這類藥品恐被當「毒品」
出入境時務必備妥管制類藥品證明隨著國境重啟、日本開放免簽之後,不少民眾春節連假直奔日本旅遊,假期將結束,國人返台時也要注意自身攜帶藥品是否有違法疑慮。食藥署提醒,民眾若自身有在服用慢性病藥品,務必要注意是否有管制類藥品,出入境時務必備妥證明,以免有攜帶毒品入境嫌疑。隨著疫情趨緩,各國邊境解封,民眾出國觀光旅遊或經商日趨頻繁。不過,各國對入境旅客攜帶藥品的管理法規不同,國人攜帶自用管制藥品出國,如未符合入境國之規定,有可能違法受罰。春節期間出國旅遊,民眾持慢性疾病藥品處方籤、憑機票影本與切結書,至藥局領取一個月至三個月的藥品,若旅途中藥品仍有剩餘,要帶回台灣。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科長鄭啓慧說,攜帶出入境之自用藥品中若有管制藥品,建議隨身備有醫療院所開立的診斷證明書或處方箋影本等證明資料,以利通關檢查。成癮性麻醉藥品及影響精神藥品需留意鄭啓慧表示,管制藥品包括成癮性麻醉藥品及影響精神藥品,如安眠藥,世界各國管理皆相當嚴格,台灣醫療上常開立的佐沛眠(Zolpidem)、三唑他(Triazolam)、氟硝西泮(Flunitrazepam)等鎮靜安眠類藥品,嗎啡(Morphine)、吩坦尼(Fentanyl)等成癮性麻醉藥品皆屬管制藥品,依法限供醫藥及科學上之需用。若藥品來源不明或流為非法使用,即涉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稱之毒品。鄭啓慧表示,國人如於國外就醫後,因治療所需攜帶管制藥品回國,必須依照我國海關入境報關須知,僅以治療本人疾病為限,須憑當地醫療院所的證明,攜帶量不超過該醫療證明的處方量,且藥品應隨身攜帶,不可以郵寄或快遞等方式寄送。 鄭啓慧提醒,民眾出入境隨身攜帶原主治醫師所開立診斷證明書或處方箋影本;若屬第1級至第3級管制藥品,若無法確定是否含有相關藥品,食藥署官方網站的業務專區>管制藥品>管制藥品的管理>管制藥品分級及品項查詢,即可確認。此外,鄭啓慧也說,依管制藥品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18條規定,民眾只要檢附聲明書及醫師診斷證明書等相關資料,也可向食藥署提出申請,開立攜帶管制藥品相關證明文件。於出國前,亦可查詢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網站。
-
2023-01-29 養生.營養食譜
芋頭籤料理 滿滿懷舊風味
我家有幾個芋頭控,總希望我多做芋頭料理,「例如芋頭籤,整塊蒸的和切絲的滋味完全不同。」夏天我做常做蜜芋頭,放入冰箱冷藏,堪稱美味的甜點。近日逛市場,菜攤老闆說,冬天的芋頭更好吃。芋頭籤適合熱食,選出好吃的芋頭有訣竅,盡量挑完整、沒有蟲咬過,且拿起來較鬆散的最好。芋頭籤可用器具刨成絲狀,省時又省工,但我喜歡手工切的口感。製作時,細絲狀的芋頭籤,堆堆疊疊,層次分明,可甜可鹹;當我掀開鍋蓋,熱騰騰的芋頭飄出濃濃芋香,就是品嘗懷舊風味的時刻了。鹿港芋丸食材:芋頭1個(約600克)、三層肉400克、油蔥酥60克、地瓜粉60克(可做5個鹿港芋丸)作法:1. 三層肉去皮切細條狀,以1大匙鹽、薑末、白胡椒粉、五香粉、米酒和3大匙醬油膏、60克油蔥酥,充分攪拌,醃2小時。此為內餡。2. 芋頭切(或刨)粗絲,以1大匙鹽、糖、白胡椒粉、雞粉調味,另加60克地瓜粉、2大匙水(易於塑型),用雙手輕輕攪拌(不可用力搓揉),靜置半小時。以此製作外皮。3. 將外皮和內餡均分為5等分。4. 準備5個直徑12公分的小碟子(或以碗代替),抹上一層薄薄的沙拉油(或鋪上饅頭紙),以便脫模。5. 取一半的外皮鋪底,中間放內餡,再蓋上剩下的外皮,稍微整成圓形。6. 放入鍋中,水滾後以大火計時25分鐘(或放2杯水到電鍋蒸)。7. 脫模後移至盤中食用。彩色芋頭籤食材:芋頭100克、地瓜100克、地瓜粉100克、水100克、櫻花蝦10克、香菜2株、白胡椒粉1/4茶匙、五香粉1/4茶匙、鹽1茶匙、油蔥酥1茶匙作法:1. 芋頭和地瓜分別削皮切(或刨)絲,放入耐熱容器。2. 移至電鍋,外鍋放1杯水至開關跳起。3. 將地瓜粉、水、白胡椒粉、五香粉、鹽、油蔥酥,充分混和。4. 取一炒鍋,放入1.5大匙沙拉油,以中小火將櫻花蝦煸香,時間約30秒。取出櫻花蝦,剩餘的油放入作法3的粉漿中。5. 作法4與作法2混和,倒入四周抹上一層沙拉油的玻璃便當盒(或耐熱模具)。抖一抖,讓表面平整。6. 移至電鍋,外鍋放1杯水至開關跳起,待涼切片。7. 撒上櫻花蝦和洗淨切小段的香菜點綴。● 芋頭籤加入地瓜絲形成雙色效果,加上淡橘紅色的櫻花蝦和綠色的香菜,視覺上呈現一道繽紛的芋頭籤。水晶芋頭籤食材:芋頭半個(約300克)、地瓜粉150克、溫水200克、二砂糖30克、鹽1茶匙、白胡椒粉1/2茶匙作法:1. 芋頭去皮,刨絲備用。2. 放入耐熱的容器,移至電鍋,外鍋放1杯水。3. 水、糖和鹽拌勻,加入地瓜粉,充分混和至無粉粒狀。4. 作法3倒入作法2蒸熟的芋頭絲中攪拌,此為粉漿。5. 倒入耐熱容器(可抹上一層薄油),抖一抖,讓表面平整。6. 移至電鍋蒸,外鍋放1.5杯水。7. 取出待涼。切片時,刀的兩面塗抹沙拉油,避免沾黏。8. 取不沾鍋,放適量沙拉油,將芋頭籤煎至雙面焦黃,盛盤,撒上胡椒鹽(或淋上醬油膏)即可食用。● 作法5的容器是一般長寬高為16、11、6公分的玻璃便當盒,裝半個芋頭剛剛好;若用1個芋頭,除了材料的份量加倍之外,也得找更大的容器才裝得下喔!● 如果喜歡甜味,可以增加糖的份量。
-
2023-01-29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享學糖線上課程|聽說運動能治百病 糖尿病可以不吃藥嗎?
許多糖友認為培養運動習慣,靠運動就能穩定血糖,但真的這樣就好了嗎?專家解惑,必須運動、飲食、用藥三管齊下,持續並循序漸進運動,同時搭配運動前後監測血糖,回診時主動與醫師討論用藥,這樣的狀況下,減少用藥並非不可能,還有機會讓血糖、血壓、血脂三高全控。聯合報慢病好日子,推出專為糖友設計的「享學糖」系列影音課程,透過想吃、想動、想玩三堂課,邀請專家針對飲食、運動和用藥,提供養成生活好習慣的方法,破解你對糖尿病的迷思。享學糖第二堂課【想動】邀請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范綱志和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針對糖友們關注的運動及控糖問題,提供第一手解答。還有糖友亞陵姐現身分享運動方法,就算有糖尿病,也能好好過日子。掃QRcode進入課程網頁,獲得更多享學糖資訊。看完這堂課,你將會學到●糖友告訴你,運動不分室內外,「踮腳走路」超有用!●跟著簡舅舅這樣動:糖尿病的輕、中、重度運動菜單。●避免低血糖可以這樣做,運動前後測血糖、與醫師討論用藥。簡舅舅小提醒踮腳走路是很好的運動,不過踮的高低,應該依每人狀況調整,腳上有傷口的糖友需要注意,就不建議勉強做踮腳運動!享學糖第二堂課【想動】【更多糖尿病衛教影音】影音1: 我有在飲食控制了,糖尿病可以不治療嗎?影音2:「吃甜食」是罹患糖尿病的主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1-29 醫聲.慢病防治
台灣每8人1人腎臟病變 醫籲控制三高避免第四高「高腎壓」
台灣每8位成人有1人發生腎病變,尤其血壓、血糖及血脂控制不佳時,皆可能增加腎臟代謝功能的負擔,導致大量血液通過腎臟時、血管內壓力上升,形成第四高「高腎壓」。長期腎壓過高,將造成腎臟損傷,引起慢性腎臟病的問題。醫師提醒,民眾保持健康的方式就是遵守「血壓722」、「運動533」等原則,並改善生活習慣、定期回診。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麥斯表示,高血壓及高血脂初期的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引起腦部、心臟、全身動脈血管、眼睛、腎臟、肝臟、胰臟等部位的併發症。控制血壓722 避免高血壓腎病變「高血壓患者發生腎病變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66倍。」吳麥斯解釋,長期高血壓將使血管硬化、狹窄,導致血液不足、缺血壞死,直接破壞供應腎臟氧氣和養分的腎絲球,腎臟無法排出體液及尿毒素,進而反過來加重血壓,形成高血壓腎病變,陷入可怕的惡性循環。高血壓的種類依照發生原因分為兩種,一是疾病造成的續發性高血壓,另一種則是家族遺傳、飲食高鹽高鈉、體重過重、運動量不足所致的原生性高血壓,佔所有高血壓患者九成,顯示飲食及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吳麥斯建議,患者應保持適當體重、戒菸、適量飲酒,並遵循「血壓722」原則,連續7天早上起床、晚上睡前各量2次血壓,確保血壓維持在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他也警告,一旦出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等高血壓腎病變的症狀,應盡速就醫。維持運動533 血脂血糖不損腎功能「高血脂也會間接導致腎病變。」吳麥斯說明,血脂分為好的高密度膽固醇(HDL)、壞的低密度膽固醇(LDL)及三酸甘油脂(TG),後兩者其一過高時,即為高血脂症,隨著病情惡化,未來也容易罹患糖尿病。其中過多脂肪長期堆積在腎臟血管,塞住血管通道,將使血管硬化,無法輸送血液,損害腎功能。高血脂在台灣相當盛行,每5人就有1人罹患,且多與後天因素有關,如疾病、抽菸、過量飲酒,但吳麥斯強調,不是只有胖子才會得高血脂症,民眾皆應注意血脂是否維持標準。為避免三高惡化,吳麥斯表示,患者須改善生活習慣,包含控制飲食,維持「運動533」原則,每周5天、每天30分鐘的運動,運動後的心跳每分鐘須達130下。更重要的是定期監控數值並回診、遵從醫囑,不讓高血壓、高血脂有機會演變成腎病變。3少2多飲食原則 護體又護腎高血壓與高血脂患的飲食習慣很重要,台大醫院營養師葉宜玲分享「3少2多」飲食原則,鼓勵民眾少油、少加工食品、少調味料,及多蔬果、多高纖。少油、少加工食品少油不專指限縮攝取的油量,更強調種類好壞。葉宜玲透露,「豆魚蛋肉類」的名稱隱含推薦的優先順序,減少攝取飽和脂肪酸,且若無膽固醇的問題,可以每天一顆蛋。她也建議,烹調時選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苦茶油,或吃核桃、杏仁等堅果,代替牛油、豬油或美乃滋、花生醬。也盡量避開含有反式脂肪的加工食品,如餅乾、麵包等酥皮食物或炸物,幫助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研究顯示,降低LDL能有效降低罹患高血脂的機率。」然而,若民眾已罹患高血壓腎病變,則不建議吃堅果,避免造成血磷上升,產生更多含氮廢物。少調味料適量的鹽能增添美味,過度則將導致高血壓。依據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縱使不添加任何調味料,每人每天仍會從食物本身攝取400毫克的鈉,若再使用蝦醬、味精、雞粉等,一湯匙的含鈉量,佔每日鈉攝取比例將過半、甚至超標,是廚房裡的頭號「鹹」犯。多蔬果高纖多吃蔬菜、水果也有小祕訣,葉宜玲建議,每天應進食3份蔬菜、2份水果,最好選擇不同顏色,「代表有不同的植化素,是豐富的抗氧化來源。」此外,全穀雜糧類也是高纖維的一大來源,可用雜糧、蕎麥麵取代白飯,或是加入南瓜、芋頭等,協助改善膽固醇、控制血糖、減輕體重。但葉宜玲提醒,腎臟病患者排出磷離子的能力較差,反而不適合吃高磷的雜糧。
-
2023-01-29 養生.聰明做健檢
高階健檢項目有哪些?醫師教你如何用健保給付卻有高規格檢查
「小資族健檢」、「尊爵健檢套餐」、「菁英健檢套餐」,進入各家健檢中心網站,項目琳瑯滿目,各式菜單令人眼花撩亂,不知如何挑選。高階健檢價格昂貴,零輻射磁振造影MRI、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正子攝影(PET),如果全包,恐10萬元起跳,值得花大筆錢投資健康嗎?醫策會健康檢查品質認證委員會召集人洪子仁表示,如以價格來分類,健康檢查可分為三大類:1.基礎健檢以血液、尿液等檢查為主,配合醫師理學檢查,例如,員工健檢,價格約在三至四千元。2.完整健檢以基礎健檢為底,再加上無痛腸胃鏡、腹部超音波、癌動脈超音波等項目,價格約在三萬元上下。3.高階健檢除了完整健檢外,另有磁振造影(MRI)、 電腦斷層(CT)、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 (LDCT)、正子攝影(PET)等高階影像檢查,一般需要兩天,如果全做,費用恐超過12萬元。正子攝影輻射劑量疑慮,已隨科技進步大幅降低。上述非侵入性的高階影像學檢查,分別可篩檢出哪些身體問題呢?● 磁振造影(MRI)以固態組織(腦、肝)為主,可以提早發現腦血管病變,如腦中風、失智等,自費檢查約2.5萬元。● 電腦斷層(CT)以會動的組織(心臟、肺臟)為主,可以偵測出心血管狹窄程度(自費檢查約2.2萬元)、肺部結節(自費檢查約8000元)等。● 正子攝影(PET)掃描全身惡性腫瘤,自費檢查約4萬元。對於卵巢癌、攝護腺癌等生殖泌尿系統癌症,則靈敏度較低。正子攝影給人輻射劑量的疑慮,讓不少民眾為之卻步。洪子仁表示,近年來,影像科技進步許多,也讓常見的正子示蹤劑(18F-FDG)劑量愈來愈低,從一開始的10MCI單位,下降至5MCI單位、3MCI單位,大幅降低輻射量,接受度也隨之增加。洪子仁表示,高階健檢範圍涵蓋腦部、心臟血管、惡性腫瘤等,但費用較高,相對檢查人數較少。以新光醫院健檢中心為例,每月約有600多人接受完整健檢,高階健檢僅約20、30人。精挑細選把握「專案套餐」,也能找到實惠的高階健檢。因費用昂貴,洪子仁建議,如果經濟能力許可,在年滿50時,可以送自己這份健康大禮,健檢結果當成身體健康背景值,再依照健診報告、家族史、生活習慣(是否抽菸、酗酒、熬夜,以及有無運動習慣),由醫師評估後,擬定後續健檢規畫。「只要仔細挑選,也可以找到高CP值的高階健檢。」洪子仁表示,許多健檢中心常在某些節日推出「專案套餐」,費用較為實惠。再者,民眾可根據年齡、性別、家族史,選擇不同的影像檢查項目,例如,超過50歲的男性、有心肌梗塞家族史,就先加選256切等高階電腦斷層,瞭解心血管狀況。機器雖強大,判讀更重要,健檢品質不能只看價格。至於花了大錢、做了高階健檢,結果正常,是否就能萬無一失?洪子仁表示,近年來,許多醫療院所紛紛引進先進的影像檢查儀器,有如軍備競賽,機器滿分,但做最後判讀時,也可能跟不上腳步,如果判讀錯誤,就容易引發不必要的醫療處置,甚至醫療糾紛。「不能只看價格,更應該關注健檢品質。」洪子仁表示,醫策會於民國一百年起推動「健康檢查品質認證」,專家委員實地至醫療院所視察健檢中心環境、儀器及醫療人力及判讀品質,目前已有50多家通過審核,取得認證,可作為民眾選擇健檢場所的重要參考依據。五癌篩檢當先鋒當結果異常 高規檢查健保給付什麼是CP值最高的健檢?答案是「國健署成人五癌篩檢」。洪子仁說,健檢不見得一定要花錢,只要符合成人癌症篩檢資格,接受篩檢後,結果異常,就可到院接受進一步高規格檢查,且有健保給付。
-
2023-01-29 養生.聰明做健檢
及早發現哪裡不健康!醫揭這項進階健檢項目最熱門:十大癌症有五種都與它有關
健檢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很多20、30歲的年輕人也很有興趣,他們做健檢的目的已經不是為了發現疾病,而是要更早找到「哪裡不夠健康」。除了基礎、進階檢查項目,現在健檢中心更可規劃出個人化的健檢項目組合,針對現代人常見代謝不好、睡不好、壓力大等問題,做生理、營養評估。基礎項目包含實驗室檢查和儀器檢查,費用約1萬5到3萬元。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表示,基礎項目主要可分成實驗室檢查(如血液、尿液、糞便等)和儀器檢查(超音波、內視鏡等),兩者都是現代醫學最主要的檢查方式,可以補足醫師望聞問切所看不到的地方,整套費用平均大約2萬到3萬多元不等。尋求健檢服務前,最好要做點功課。鄭乃源表示,自己過去就醫的歷史、父母手足的病史都很重要,健檢前最好回顧一下,做個基本整理。此外,若有抽菸喝酒、特殊飲食習慣,也要坦白告知,這些資訊都有助於規畫更完整的健檢。美兆健康管理機構商品業務處暨教育訓練處處長林辰語表示,以美兆為例,基礎項目有12大類,大約110項,除了身高、體重、體脂肪、心跳、血壓等一般檢查,還有尿液檢查10幾項、血液檢查10幾項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肪等、儀器檢查有心電圖、超音波、X光、骨密度、眼壓、眼底攝影、聽力檢查、婦科檢查、肺功能檢查等,費用大約是1萬5千元到2萬元左右。進階項目與常見死因、癌症相關,消化道檢查最熱門。鄭乃源表示,進階項目大都與國人常見死因、常見癌症有關,最熱門的就是消化道檢查,因為十大癌症當中有五種都與消化系統有關。以聯安診所為例,腸胃鏡檢查是聯安的強項,除了有專業的醫師群,大腸鏡看到息肉,當場就能切除,真正落實降低癌症風險。第二熱門項目是心血管檢查,除了傳統的心臟超音波、運動心電圖外,還特別引進如:小顆緊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等新穎且具前瞻性的心血管預測指標,可同時兼顧質與量的分析。鄭乃源說,雖然因法令規定,診所不能設置電腦斷層儀器,但聯安與醫院合作,因此可做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找出很多零期到一期的肺癌,只要開刀切除就能治癒。其他還有女性癌症相關檢查,例如解析度更好的3D乳房攝影儀器,還有能測導致子宮頸癌的HPV病毒基因型別,可更準確推估罹癌風險。健檢走向個人化,有時一個便宜檢查項目能救人一命。林辰語表示,健檢前需要先填寫100多題的問卷,內容包括飲食、睡眠、運動,加上美兆擁有累積30幾年的健檢大數據,每個數值都有幾十萬份資料,橫跨不同年齡層,數值範圍內還可以再分割小區間,根據這些大數據,再經過醫師問診和溝通,可以規畫出相當個人化的健檢項目組合。經過進階檢查,常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又非常重要的問題。常見代謝不好、睡不好、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等問題,美兆也開發出微生理評估、營養生理評估等進階項目。林辰語舉例,有個客戶20多年來都在美兆檢查,一次例行檢查對照過去數值,發現他的鐵蛋白變超高,非常危險。醫師強烈建議他去血液腫瘤科追蹤,結果發現是血癌,但因為很早就發現,吃藥就沒事了,一個很便宜的檢查項目救了他一命。也有40幾歲的女性月經混亂,跟著姊妹吃大豆異黃酮,吃了幾個月剛好來健檢,發現雌二醇暴增10倍,婦科癌症風險很高。請她把保健食品都拍照帶來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大豆異黃酮惹禍,因內含蜂王乳、琉璃苣油等植物性荷爾蒙成分,有些人不能代謝這些物質。停止服用3個多月之後,數值就正常了。傳統檢查報告都正常,就要從功能性檢查、營養生理檢查找答案。鄭乃源表示,過去十幾年來,國人對於預防醫學的觀念越來越成熟,現在很多30多歲的年輕人經濟能力不錯,積極想要維持在「健康」狀態,也瞭解檢查目的不只是早期發現疾病,更要辨識「哪裡不夠健康」並繼續進行健康管理。鄭乃源說,上班族最常見的狀況就是常感倦怠、無法恢復元氣。當他們對健康有疑慮,就會願意做「功能醫學」檢查,例如性荷爾蒙或壓力相關荷爾蒙檢查;也有許多民眾因睡眠障礙來做相關檢查。「健檢不是疾病醫療的延伸,聯安的服務也不只是在檢查當天,而是長期的健康夥伴關係。」鄭乃源表示,光是做健檢不會讓人變健康,重點在於如何根據健檢結果調整自己。林辰語表示,現代人壓力太大,常影響到消化、自律神經,感到很累、不舒服,但傳統檢查報告都正常。這時候就要從功能性檢查、營養生理檢查找答案,營養生理評估包括47個檢查項目,粒線體功能、澱粉代謝、脂肪代謝等都包括在內。
-
2023-01-29 醫療.骨科.復健
天冷起床容易閃到腰?2種肌肉放鬆運動可減少椎間盤突出機率
瞬間腰部一陣剌痛「閃到腰」竟是椎間盤突出很多人都有「閃到腰」的經驗,常見狀況例如在天氣冷且剛起床伸懶腰時、突然用力打噴嚏時以及搬起重物時,一名宅配司機陳先生經常需要搬貨,甚至需要搬運沉重的冰箱、冷氣等,每天都覺得腰痠背痛,某日搬貨時手一滑,連人帶貨物往前撲倒,瞬間感到腰部一陣剌痛,就醫診斷為急性椎間盤突出。復健科呂學智醫師表示,椎間盤的功能是增加脊椎的活動度還有緩衝脊椎受到的壓力,急性的椎間盤突出通常是外力所造成的,當過度使用腰部、脊椎受到過大的壓力或是受力不均時,就有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若沒有壓迫到神經,大部份病人只有在彎腰、咳嗽或打噴嚏時會感受到腰痛,如果已經壓迫到神經,則可能引起下肢的神經症狀,例如痛、麻、灼熱感、下肢無力感。情節嚴重者,例如嚴重導致大小便失禁、嚴重肌肉無力,需要由骨科/神經外科醫師進行手術評估治療。由於陳先生的狀況相對輕微,因此使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的熱療與電療幫助肌肉放鬆、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可減少疼痛,再配合運動治療,即改善及解決疼痛至逐漸復原。急性期活動時可使用束腰支撐身體負荷,也能緩解疼痛,必要時可以採用藥物進行疼痛控制、更進階的治療則有超音波導引尾骶孔脊椎硬膜外注射治療或超音波導引注射神經根阻斷治療緩解急性疼痛。2招肌肉放鬆運動 有助緩解椎間盤突出疼痛有空時可做背部肌肉放鬆運動,第1招,平趴在床上,並讓腳掌垂出床緣,即可簡單放鬆背後肌肉,並幫助椎間盤回到正確位置,第2招眼鏡蛇式,趴式時雙手撐起,支撐於胸部兩側,視線看前方或頭向上仰,雙腳併攏,也可以再做進階版眼鏡蛇式,在眼鏡蛇式的動作時,以小腿帶動腳跟向上,使腳跟貼進頭部,以核心出力、停留數個呼吸再放下。動作時注意不可低頭一邊滑手機或做別的事,錯誤姿勢不但無法幫助放鬆,還會增加頸部壓力。當急性疼痛期過去之後,可透過復健治療改善症狀,例如牽引治療,以機器牽拉身體,讓脊椎產生負壓來使椎間盤突出的情況漸漸改善。順利復原後,建議要養成訓練核心肌群與伸展的好習慣,透過訓練腰背部的肌肉與核心肌群,增加肌肉力量與控制能力,並透過正確腰背部伸展動作,放鬆肌肉,才能減少椎間盤突出再次發生的機率。資料來源/呂學智醫師
-
2023-01-29 養生.聰明做健檢
別忽略你的權益!40歲以上免費健檢一次看:影響最大的慢性病和5項癌症都能檢查
在台灣,健康檢查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符合一定年紀或具備某些風險因子,就可免費定期使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和癌症篩檢服務,影響台灣人民健康最大的慢性病和五個癌症都包括在內。只要民眾踴躍利用,達成預防疾病發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不論是站在國家或人民的立場,都可說是花小錢、省大錢的划算投資。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目的是為維護中老年人健康,早期發現慢性病、早期介入及治療。內容包括身體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腎功能檢查及健康諮詢等項目。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服務對象:● 40歲以上未滿65歲,每3年一次。● 55歲以上原住民、35歲以上小兒麻痺患者、65歲以上,每年做一次。● 基本資料:病史、家族史、服藥史、健康行為、憂鬱檢測● 身體檢查:一般理學檢查、身高、體重、血壓、身體質量指數、腰圍● 尿液檢查:蛋白質● 實驗室檢查:腎絲球過濾率、血液生化檢查(肝指數、肌酸酐、血糖、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B型肝炎和C型肝炎表面抗原(民國55年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者,終生可接受一次B、C肝檢查。)● 健康諮詢:戒菸、戒酒、戒檳榔、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健康飲食、事故傷害預防、口腔保健。五癌篩檢 去年新增肺癌篩檢 全球第一吳建遠表示,為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國健署還提供「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肺癌」這五項癌症篩檢,篩檢陽性個案只要能早期治療,有機會阻斷癌前病變進展成癌症、降低死亡率。去年7月開辦的肺癌篩檢,讓台灣成為世界第一個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的國家。● 大腸癌篩檢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者,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 口腔癌篩檢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習慣者,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原住民則提前至18歲以上)● 乳癌篩檢45歲以上女性,或母親、女兒、姊妹、祖母或外祖母曾患有乳癌的40~44歲女性,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 子宮頸癌篩檢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肺癌篩檢:下列對象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1. 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2. 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包-年:每天吸菸包數╳吸菸年數。例如每天1包吸30年就是30包-年)、有意願戒菸或戒菸不到15年的重度吸菸者。公費篩檢利用率子宮頸癌篩檢最多 前年揪出4.6萬癌前病變隨著社會高齡化,利用公費檢查的人愈來愈多。吳建遠以2021年為例,總共有192.5萬人使用成人預防保健,整體利用率大約是三成,391萬人使用過四癌症篩檢(當時尚未開辦肺癌篩檢),其中子宮頸癌利用率五成最高,共找到4萬6478人有癌前病變,8150人罹癌。不過,根據主計處報告,四癌篩檢量其實是從2014年達到523.9萬人高峰後開始遞減,2019年掉到501.4萬人,之後因新冠疫情影響民眾受檢意願,2020年和2021年篩檢量掉到454.2萬人、391萬人,2022年加倍努力推廣,才在12月下旬回升到421.1萬人。吳建遠說,國健署提供的服務只是民眾可接受健檢的一種管道,其他依法應提供的還有勞工體檢、公務人員健檢,民眾也可選擇自費型健檢,這些都是影響公費篩檢利用情況的眾多因素。去年本土疫情趨緩之後,國健署就一直非常努力提醒符合資格的民眾出來篩檢、不要忘記自己的權益。
-
2023-01-29 名人.劉秀枝
「沒有臥床餘生,很感恩」 退休16年的名醫教你如何做個健康又好命的老人
最近接連兩位在我當年擔任科主任時還是住院醫師的同事屆齡退休,才猛然警覺到我已退休16年,剛好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年數。在這漫長又覺得像轉眼而過的16年「社會大學」中,除了持續寫兩個專欄文章,希望作為醫病溝通的橋樑外,75歲的我還學到了什麼?1.順應老化 珍惜目前身心狀況我覺得70歲是個分水嶺,60至70歲雖然年歲稍長,但心智與體力並不覺衰退,反而因退休或卸下責任,手上有大把時間而過得輕鬆且充實,如揪團旅遊、上各種成長課程和培養新興趣等。過了70,大小病痛逐漸出籠,甚至嚴重到必須放棄原本喜愛的活動,例如我們15位成員的小高爾夫球隊,30年來,有隊友往生,也有人因失智或其他疾病而不能再揮桿,近兩年來球隊已處於休眠狀態。讓我想到人生七十才開始──生病,也領悟到以後的日子,身體可能會不斷地出現狀況。因此,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刻,想要做的事就不要遲疑。有親友邀約聚餐或旅遊,只要時間許可就參加,但難度高的攀山涉水活動則需斟酌;如想獨處看書、寫作、散步或追劇,也很好。70歲前,以開發新興趣、新潛能為主。70歲後,則致力保持體能、集中精力,發揮自己原有的強項與興趣,成就自我。2.結交年輕朋友 替生活注入活水年過70,雙親可能往生,手足也同老,兒女則為事業打拚或是有自己的生活。同溫層的老友雖然是個舒適圈,但也不要忘了結交新朋友,才不會與社會脫軌。例如同是高爾夫球隊,另一個44位成員的球隊,雖然時有隊友退出,但也有年輕人加入,增添活力。又如我參與多年的一個女性成長團體,也不時有年輕社友加入,帶來新視野。當然,自己更不要輕易退出。3.終身學習 以科技養老腦有可塑性,用進廢退,就像重訓的訓練肌力,腦細胞也是愈用愈靈光,因此年過70即使學得慢一點,有的是時間,只要有耐心,隨時可以電腦或手機,善用各種通訊軟體,如LINE、電郵、臉書、上網或視訊等,和親朋互動,並與世界接軌。4.正面思考是最強的保護傘一位80歲好友近年因第一期乳癌接受手術後服藥,接著出現乾眼症及膝蓋退化疼痛,她感嘆:「怎麼老了才在生病!」我鼓勵她:「幸好是活到老才開始生病。」近日和畢業62年的12位小學同班同學聚餐,輪流發表感言。大多都有些病痛,有位還兩側大腿骨折,歷經手術及一年多的復健,而能慢慢走來聚餐,她說「沒有臥床餘生,很感恩」。基因、環境與機遇的影響顯而易見,例如有位同學聲如洪鐘,中氣十足,沒任何疾病,且每天健走員林的藤山步道;還有位同學動作靈活,外貌年輕,看似是我們的晚輩。但不管是當家庭主婦、努力拉拔兒孫長大、上班族或事業有成,如今都滿足、感恩,覺得自己好命,甚至會幽默自嘲。一致的志願是做個獨立自主、感恩自在的有趣老人。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3-01-29 養生.生活智慧王
初九拜天公求整年好運 專家詳解今夜11點起祭拜法與民俗禁忌
初九「天公生」即玉皇大帝生日大年初九拜天公,因為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也是閩南語的「天公生」,台灣民眾都會祭拜,以祈求獲得一整年的好運,命理師提醒,今天深夜11時起(子時)祭祀,有一定的方式步驟,也有禁忌,例如祭拜時不能口出穢言,祭祀當日禁屠,都需特別注意。命理施楊登嵙說,台灣民間信仰,除了平日的早晚燒香、頂禮膜拜之外,舉凡結婚、做大壽時都要拜天公,農曆正月初九是天上最高神明玉皇大帝的聖誕,俗稱「天日」;台灣閩南稱之為「天公生」,意思就是天公的生日。玉皇大帝也就是上古時的昊天上帝,簡稱為「上帝」或「玉帝」,又稱為「天公祖」、「玉天大帝」、「皇天上帝」、「昊天金闕玉皇大帝」等,道經則多稱為「玉皇大天尊」及「玄穹高上帝」,全銜為「太上開天執符禦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統禦諸天,綜領萬聖,主宰宇宙,開化萬天。楊登嵙說,今天(1月29日)深夜11時可開始,直到翌日清晨7時以前,俗傳因為天公的神格非常尊貴,因此越早敬供越有誠意。準備金紙,包括天金、尺金、大壽金、壽金、刈金、土地公金(合稱「五色金」)、甲馬、白錢、金錢(或稱「黃錢」)。祭拜方式分成2種:一、正式:供桌又分「頂桌」和「下桌」,一般居民在家正式祭祀天公時,一律要在正廳「天公爐」下或戶外沒有遮蔽的地方擺設祭壇,桌旁兩側各用紅線拴上一枝甘蔗,祈求錢財能夠節節高升。「頂桌」是給玉皇大帝的,相傳玉帝茹齋禁葷,因此全為素食,墊金紙把八仙桌墊高,再系在兩條長凳上,並在桌前繫上吉祥圖案的桌圍,上面供奉三個燈座﹙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神位用紅綢墨書而成,前面為香爐,兩邊為燭台,爐前放紮著紅紙的麵線塔﹙紮紅紙麵線三束也可﹚,排列五果﹙柑、橘、鳳梨、蘋果、李子、香蕉等任取五樣﹚、六齋﹙金針、桂圓、菜心、香菇、綠豆、海帶、木耳、菀豆等任取六樣﹚,前設清茶3杯。在頂桌底面另置一桌,謂之「下桌」為供奉玉皇大帝從神所設,除五牲﹙雞、鴨、魚、豬肉或豬肚、豬肝﹚外,還有糕仔、米棗、生仁、紅龜稞等。二、簡單式:供桌沒有「頂桌」和「下桌」,只有單一平面,在家門口外沒有遮蔽的的地方設供桌,就像平常拜門口一樣,只有平常的供桌,但為求尊崇之意,會在供桌的四隻腳底下墊上壽金,供品一定要素的,絕對不可以拜葷食,一般是5種水果。拜天公的禁忌:一、首先祭祀前一律都要齋戒沐浴。二、有「頂桌」和「下桌」的正式祭祀,「頂桌」一定是素食或水果,「下桌」牲禮中的所獻的全雞必需是閹過的公雞,鳳頭雞、白毛雞、母雞不能用,以示對天公的尊敬。三、簡單式祭祀供品一定是素食或水果,不可以葷食。四、燒給天公的金箔也與其他神明不同,需用特製的大型「天公金」﹙大壽金紙﹚,比一般金紙大一倍以上。五、祭祀當日禁止屠宰。六、不能曝曬女性的內衣褲及傾倒便桶,以免不敬。七、禁忌男人揹水、做飯,據說如此可能罹患疾病。八、不可口出髒話穢語,以免褻瀆了尊貴的天公而受到處罰。
-
2023-01-28 醫療.中醫
年後肥胖債怎麼還?中醫師傳授:2瘦身茶、3穴位按摩消除脂肪
過了10天的農曆假期,大家都充好電了嗎?長假中生活作息肯定會顛倒不規律、飲食上也肯定是較為放縱的吃好吃滿,過了10天體重上有沒有甚麼變化呢?緊接著要收心上班,不僅心態調整、生活作息也要控制,準備開始還債的你,還在思考進行168斷食或是不吃碳水化合物的減重法來消除身上的肉肉?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用中醫角度切入,用茶飲搭配穴位兩方式來消脂及恢復體力,還不快點接著下去!年期間作息不規律、飲食上大魚大肉 2去油解膩茶飲年期間作息不規律、飲食上大魚大肉,導致年後肥胖,山楂紅茶、消脂茶助去油解膩。1.山楂紅茶山楂紅茶可以促進消化、脂肪排空。材料:山楂及紅茶各準備10克製法:山楂以 800 ㏄水煮沸,再用小火煮 5 分鐘,關火;以山楂水沖泡紅茶,約沖個2-3分鐘,即可飲用。飲用法:每日 1-2 杯,飯後半小時溫服。2.消脂茶玉竹降脂強心養胃;生薑暖胃散水濕;茯苓健脾和胃利水濕;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外,還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材料:玉竹20克、生薑15克、茯苓15克、枸杞子20克製法:以 800 ㏄熱水將上述藥材煮滾,再用小火煮 5 分鐘,去渣就可飲用。飲用法:每日早、晚各1杯,飯前或後半小時溫服,可連續喝3-5天。3穴位按摩消除脂肪朱醫師推薦3消脂穴位:支溝穴、天樞穴、帶脈穴。1.支溝穴:手腕四根手指頭位置,中間位置,避免體內過度發炎、排便順暢、穩定情緒。2.天樞穴:位在肚臍旁開,三根手指頭寬的幅度,用兩個大拇指向腹部內戳,要按到深處肌肉層,會有酸的感覺;拉肚子時會有止瀉效果、便秘時幫助通便、改善腹部肥胖。3.帶脈穴:位在側腰肚臍橫移及腋下往下垂直交會的點,用大拇指按壓,覺得有點痛、痠,表示按倒帶脈穴;可以瘦到腰部脂肪。朱醫師提醒,過年後想要快速恢復元氣、體型,不妨試試2茶飲及3穴位按摩,搭配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讓你輕鬆不卡油。
-
2023-01-28 醫療.精神.身心
過年長假將進入尾聲,連假後憂鬱嗎?醫:當心是「假期後症候群」作祟
您是否曾經,在放完長假後,反而更加疲倦的上班呢?長假之後,在精神科的門診,往往會出現各種睡眠、情緒與適應問題。在有許多人稱他為連假症候群,這並不是正式診斷,但卻是廣為困擾。台灣已邁入已開發國家,經濟發展快速,大部分的人往往都相當努力工作,忽略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長期身心壓力問題。需注意的是,長期忽略健康生活的大家,即使到了放連假的時候,也無法真正讓休假有健康生活,進一步獲得健康的身心。過去農業社會,大多數的人生活的節奏相當固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著節氣改變工作內容。另外,在社會文化面,所接觸的人事物變化不大,不會有太多的意外。這些穩定,讓身體、情緒,都能以一個適當的節奏接受變化。但在快速都市化的台灣社會,平日多在超時工作,事情緊湊,多變的生活壓力,往往若放了長假,會用狂歡的模式:如強調大吃大喝、通宵打麻將電動等各種過於刺激的方法享受。假期結束,接回快節奏的生活,緊湊的生活步調,身心接受到的生活壓力突然高升,搭配油膩的大魚大肉、熬夜歡唱的身體疲勞,脆弱的身體,更容易迸發身心適應困難,進而迸發焦慮、緊張與失眠各種問題。如何讓自己健康生活、健康睡眠呢?心與身體的關係,是持續互相影響的。舉例來說,肚子痛的時候,心情會不好。明天要工作面試,今晚會睡不好。這類例子不勝枚舉。若能好好利用這身心影響的特色,大家就可以用許多非藥物的方法,讓自己的身心狀況調整成健康模式,進而避免連假症候群。調整自己的身體、心情處在合適的生活模式,其實並不難,只是常常被現代人忽略。如何讓自己健康生活、健康睡眠呢?有些方法是在收假前幾天可以做的。第一點,可以先注意生活的規律,人的大腦有日夜作息,身體也有相對應的身體記憶。規律穩定的作息,讓外在的生活內容,慢慢地提醒身體與大腦的記憶,讓身心狀態調整到較為和諧的步調後,情緒與睡眠也會較為穩定。所以大家可以在最後幾天,循序漸進的加上一些輕量的工作安排,如上午花半小時整理未來一週的工作行事曆、下午陪孩子清點開學的功課與採買1小時等。用一種溫柔的方法,提醒身體、心靈要逐漸調整成上班的模式。避免突發性一次性接受太多工作壓力。第二點,適度的有氧與放鬆運動,讓身體肌肉回復到不緊繃的程度。其實過度的熬夜、長途開車、身處熱鬧的百貨公司或年貨大街、暴飲暴食,都是對身體會造成壓力的。我們可以輕量的運動並伸展,讓肌肉適當的放鬆,最後一兩天食物較為清淡,避免重油重鹹,讓身體處在一種自在的狀態,也進一步會讓心情放鬆。心理健康的面向除了上述的方法外,關於心理健康的面向,還有一些方法可以跟改善。首先是想像練習,藉由想像與規劃開工後二、三天的工作內容,可以有效降低不確定產生的焦慮感,強化可以控制好自己生活的自信,避免開工的手忙腳亂造成壓力遽升,近一步造成情緒不適。另外,適當的腹式呼吸技巧,從腹部帶動呼吸,讓自己因熬夜、狂歡的過度興奮降低,也可以避免開工後忙亂的壓力爆表。為了降低從假期轉換到工作的不適感,也可以幫自己或開工的家人,在開工前幾天適當的安排獎勵的行程或禮物。在剛開工的忙亂,給予自己適當的打氣,也會讓不適的情緒減少。健康生活、健康睡眠,對於連假症候群的身心不適,是相當重要的。但實作起來都是知易行難的事情。這時候我們可以跟家人安排行程時,連假的最後一、二天,要將行程排得比較鬆一點,避免讓自己在最後幾天在狂塞車、狂歡後的疲倦、避免去人多群聚的百貨公司。可以在近郊的公園散步,或是與家人吃點清淡卻溫暖的餐。藉由比較慢的生活節奏,前述的各種健康生活技巧,就比較有機會納入討論。進而改善連假結束前後的焦慮與身心不適,希望大家在長假之後,又有健康開心的一年。
-
2023-01-28 養生.家庭婚姻
婆媳問題超常見!為何很少聽到「岳婿問題」 過來人點出1關鍵
不少女性婚後都會面臨到婆媳問題,假設沒有好好地去解決,恐怕會走向離婚的結局。然而,一名網友在網路上發文,提到岳婿問題似乎很少見,貼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不少過來人都認為關鍵在於「婚後住哪裡」。今(27)日一名網友在PTT上以「婆媳問題?為什麼沒有岳婿問題」為題發文,原PO提到婆媳問題很常見,但卻很少聽到岳婿問題,「是不是像孔老夫子說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女生很難搞嗎?」。除此之外,原PO認為台灣夫妻的薪資待遇,基本上是男生較高薪,因此詢問大家,「女生是比較沒上進心,還是社會歧視女性?」貼文底下吸引大量回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女人天生就好鬥,聊天也是誰誰媳婦怎樣」、「當媳婦時一起罵婆婆,當婆婆時一起罵媳婦,岳婿只會想晚餐吃什麼」、「女人總是為難女人,痛苦的是中間那一個」、「男生大部分都在忍耐」、「男生比較不會刻意去挑起紛爭」、「岳父也不會比公司上司討厭吧,男生早就習慣了啊」、「岳婿主要是婚前有摩擦,婆媳是婚後有摩擦」。也有過來人提到關鍵在於「婚後住哪裡」,「男人就幾乎沒在住岳父家,重點就是住哪裡啊,八成婆媳問題搬出去就解決的差不多了,住在岳父家的比例那麼低」、「又不住一起,一年見一次,要怎麼有問題?」、「我看人家沒一起住的,通常婆婆媳婦也是客客氣氣,一起住一樣出事啦」、「男人搬到女方家住,看看會不會有問題」。還有網友針對薪資待遇的話題回應,「傳統社會的陳舊觀念吧?男主外女主內,有聽過一些企業的重要職位只找男性」、「我弟生3個了,他老婆在家帶孩子,老公繼續工作,等孩子大了都幾年了,老婆去哪裡工作,能找到比先生更高薪的工作?平平是受薪階級,一個職涯被迫中斷,兩個人怎麼能去比較」。
-
2023-01-28 養生.聰明飲食
當心吃素潛藏健康危機,健檢報告仍是滿江紅! 吃錯了,膽固醇反而更高
一般來說,除了環保,以少吃肉節能減碳外,有不少人則是因為擔憂疾病上身,不敢大魚大肉,希望以吃素預防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更有不少機關、學校響應每週一天的無肉日,讓素食風愈來愈盛行。 吃素潛藏健康危機但吃素卻可能潛藏健康危機,不少人會發現吃素後,腰圍反而愈來愈寬,健檢報告中,血脂、血壓等數字仍是「滿江紅」。門診中仍有一些中風、心血管疾病患者是長期吃素者。特別是現代人外食機率高,一些素食餐廳追求口感,大量使用加工製品,或是調味過於油膩、過鹹,很容易導致肥胖等問題。雖然國內曾有研究顯示,吃素可以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脂肪,但前提必須是健康素食,要注意烹調的方式。站在醫師的觀點,只要能夠減少肉類攝取量,吃素並非絕對必要。同時要注意的是,膽固醇過高等心血管危險因子,有一半可能來自遺傳因素,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僧侶即使長年吃素,仍可能有三高的原因之一。 要吃對的素所以若想要藉由吃素預防心血管疾病,仍有先決條件,仍須注意不能攝取過多熱量,否則就會「破功」。例如即使是採用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但烹調時用油量若太高,仍可能於血管中堆積,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還有些人怕吃素吃不飽,為求飽足感,不知不覺每餐多吃了半碗飯而使總熱量增加,尤其是精緻的糖類應盡量節制食用,如含有果糖、蔗糖的飲料,各式甜食、糖果、糕餅,不僅熱量高,也會導致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上升。建議素食調理可以比照降血壓的「得舒飲食」的概念,得舒飲食指的是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並多以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節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因此,藉由吃大量蔬果,可攝取到高鉀離子,以糙米、燕麥、麥片等全穀類增加對鎂的攝取量,用油上則以沙拉油、橄欖油、葵花油等,取代牛油、豬油、奶油等。如何選購不飽和脂肪酸用油?曹長安說,民眾可以簡單分辨,置放的油品像沙拉油一樣清清如水,就是不飽和脂肪酸,如果像豬油一樣,容易凝固,就是屬於飽和脂肪酸。長期吃全素要補充維他命在烹煮時,可盡量選擇清蒸、清燉、水煮、烤、滷等調理方式。慎選油品,少吃素料加工品,最好多選擇天然蔬果、以及低加工的大豆蛋白製品,像是豆干、豆腐、豆皮、凍豆腐、百頁豆腐等。長期吃全素可能會導致維生素B12缺乏,需適時補充維生素。衛生署素食飲食指南中則建議,海帶、裙帶菜、紫菜等藻類、以及香菇、杏鮑菇、珊瑚菇等菇類富含維生素B12,可多從這些蔬菜中攝取。要遠離心血管疾病,從「吃素」進行飲食調整僅是其中一環,不能把吃素當成萬靈丹。其他包括定期健檢、維持理想體重、養成運動習慣,每週應運動3次以上、癮君子一定要戒菸等,都是掌握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缺一不可。延伸閱讀: 。癌症患者最需補充營養,營養師點出3重點,吃素的患者可以這樣挑 。最新!慈濟研究:1飲食模式效降低長者新冠重症率高達7成
-
2023-01-28 醫療.婦產科
女性進入更年期代表身體老化?從飲食、生活方式有助改善更年期症狀
女性進入更年期,體內雌激素下降,月經會有不規律情形,身體也會出現其他變化,包括血壓上升、體內膽固醇濃度改變及骨骼中鈣流失。更年期的其他症狀,包括體重增加、潮熱、盜汗、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頻繁的頭痛和關節痛,都是因為雌激素濃度降低緣故,症狀可持續幾個月或幾年,每個女性的症狀和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何謂女性更年期?更年期是月經停止,定義為發生在最後一次月經後12個月,通常發生在 45-55 歲之間。更年期帶來的症狀會影響生活品質,有些女性可能會選擇荷爾蒙替代療法(HRT) 幫助控制更年期症狀,但有些女性因為健康因素不能服用荷爾蒙替代療法;是否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記得和醫師討論後再使用。除了荷爾蒙替代療法外,藉由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也能幫助緩解症狀。改善6種生活方式 助減少更年期症狀藉由改變飲食、生活方式,有助於減少更年期症狀、維持骨密度並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1.更年期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攝取對心臟有益的飲食,有助降低膽固醇、血壓,包括:每天至少攝取五份不同顏色的水果和蔬菜;攝取富含纖維的燕麥、糙米、豆類;每周至少吃兩份魚,像是鮭魚、鯖魚、沙丁魚;避免加工食品;減少精製糖的攝取;避免吃炸物。2.35歲開始,骨骼中的鈣會慢慢流失。停經後體內雌激素不足會增加骨質流失,提高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每天攝取兩到三份富含鈣的食物,起司、優格、乳製品都是不錯來源。3.咖啡因和酒精都會使潮熱情形更嚴重,盡量減少咖啡因攝取。適量攝取酒精,每天不超過兩到三個單位,如果症狀惡化,那就要完全避免。4.更年期肌肉量會減少,且導致體重會有些微變化。體能訓練可以防止體重增加。定期進行適度運動,尤其是負重運動,每週兩天或更長時間進行一些肌肉強化運動。5.維持理想體重,每天30分鐘的快走,可在一年內減輕大約7公斤的體重,同時還能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6.如果有補充保健品的需求,要諮詢專業醫事人員,尤其是服用常規藥物的情況下,保健食品補充更要小心謹慎,以免產生交互作用。婦女隱形殺手.....https://bit.ly/3UBSPgW
-
2023-01-28 醫療.骨科.復健
過年手機滑太久,手指退化性關節炎恐提早報到!3大好發族群要當心
手指關節總是會莫名疼痛、僵硬嗎?只要一有空閒就想滑手機,是現代人離不開3C產品的證明,但陳炯瑜醫師呼籲,長期這樣下來,不只傷眼手指關節也會加速退化,手指退化性關節炎可能會提早報到!雞爪手是什麼陳炯瑜醫師說明,手指末端關節增生骨刺,關節開始橫向長,變得粗大就像竹節一樣,形狀看著就像是雞爪一樣,且會伴隨著疼痛感,是一種典型的退化性關節炎。而手部的退化性關節炎的初期症狀很容易被忽略,通常都等到雞爪手現形之後,才會被注意到。手部退化性關節炎常見4大症狀以下是手部退化性關節炎的比較常見的四大症狀:(1)握力、捏力不如以往(2)指關節僵硬腫脹,甚至疼痛,天冷時疼痛感更明顯(3)手指開始變形,關節兩側外觀特別凸起(4)手指無法順利彎曲手部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族群陳炯瑜醫師說明,像是停經前後的婦女、有家族遺傳或是以手部會主要工作型態者,像是美髮師、美甲師、打字員等等,都是屬於手部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族群,如果出現以上相關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治療。 在人口快速老化的現在,退化性關節炎已成為很常見的疾病,好發於手指、膝關節和髖關節,想要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找上身,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培養運動習慣鍛練肌力都是必要的。在發覺關節出現任何不對勁之前,我們都可以積極地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提早保養關節部位,守護關節力!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
2023-01-27 醫療.精神.身心
睡覺做惡夢比沒睡更可怕!「6大意想不到原因」曝 營養師推3類食物助眠又紓壓
睡覺如果做惡夢,簡直比沒睡覺還可怕、睡醒像沒睡一樣⋯接近年末,你的睡眠品質都還好嗎?若是常做惡夢要怎麼改善? 惡夢原因多 恐是心理警訊為什麼會做惡夢?營養師高敏敏分享,其實惡夢有時為心理警訊,而記憶或認知中的人事時地物皆可能形成惡夢,至於形成惡夢,大致上有以下原因:1.環境壓力:光線、房間擺設或是更換睡眠環境2.心理壓力:工作、家庭、生活、感情創傷等,皆可能為形成惡夢原因3.忽略壓力:認為自己撐得住,或因忙碌選擇無視壓力4.生病:發燒、重感冒、疾病等都可能增加做惡夢機率5.藥物:某些抗心理疾病藥物,可能會造成多夢6.食物、酒精:高脂肪食物及酒精會使睡眠品質變差 遠離惡夢 從2點著手想解除惡夢,安穩睡上一覺,高敏敏建議,可以從調整心理狀態、改善睡眠環境下手:.調整心理狀態1.檢視壓力:確認是否有無形的壓力被忽視2.回憶惡夢:有時惡夢會對應現實,可藉此釐清壓力來源3.找人傾聽:可與親友訴說夢境,藉此宣洩壓力4.重視睡眠:勿將睡眠作為例事,做到睡眠=休息.改善睡眠環境1.更改房間擺設:避開鏡子及高櫃,或調整睡眠光線2.規劃行程:前一天安排隔天行程,勿睡醒就處理繁複雜事3.提升睡眠設備:提升睡眠設備:如床、枕頭等 或購入助睡眠品4.信仰事物:如聖經、佛珠等各式收藏好眠飲食 這樣吃其實調整睡眠是有訣竅的!除了改善做法,飲食也很重要,高敏敏分享,好眠營養素:1.陽光維生素D缺乏時會焦慮、肌肉無力、骨質疏鬆,建議可以多補充蕈菇類、雞蛋,也可以多去戶外走走、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沒有陽光的日子 就用吃的吧。2.礦物質鈣放鬆肌肉、舒緩壓力,建議補充牛奶、豆乾、豆皮、小魚乾、黑芝麻等,這些都是鈣質豐富的食物。3.色胺酸製造快樂賀爾蒙血清素,改善大腦壓力,而牛奶、乳酪、香蕉中都有豐富的色胺酸,補眠也不是睡愈久愈好,有時可能會越睡越累。有效補眠 牢記3點注意事項想要效率補眠,高敏敏建議:1.分段式補眠即便逢假日,每天多睡1小時即可2.不過度補眠晚睡或晚起,以1-2小時為限,精神較佳3.假日結束前提早睡假日結束前提早20分鐘上床,慢慢調整回原本作息;另外,如果平時有熬夜習慣,補水就很重要!足夠的水分才能使身體健康運作、有精神,還可以幫助細胞修復、修復疲勞,遠離惡夢。 延伸閱讀: ·睡衣「5穿法」恐偷走你的睡眠!穿厚衣不能保暖 1群人別輕易嘗試裸睡 ·清醒但身體動不了,是被鬼壓床? 醫用5個字解釋:「這些人」最易被壓
-
2023-01-27 焦點.元氣新聞
史上最長年假快結束! 人力銀行祭收心五大招
史上最長的春節連假,已進入尾聲,準備要進入戰戰兢兢的工作狀態,全台上班族都深陷收假症候群,精神無法集中、情緒低落提不起勁,甚至影響到開工後的工作表現,因此1111人力銀行特地在年假結束時整理五大要訣,提醒上班族該收心了。一、設定鬧鐘早早睡今年的農曆年連續放了十天假,無論是狂歡出遊,或是熬夜追劇,連續十天都處於離線狀態,很容易讓上班族作息大亂,為了不讓年假期間紊亂的作息影響工作狀態,在上班的第一天神采奕奕、找回正常作息,前一天晚上千萬不要再熬夜,好好睡個美容覺養足精神,重要的是別忘了提前設定好鬧鐘,早點出門錯開尖峰,以最好的狀態出現在工作崗位上。二、開工服裝穿搭配放完年假後,許多公司行號都會選擇吉時吉日,討個開工大吉好彩頭,建議上班族在開工這天,穿上個人幸運色系服飾,通常以亮色系較合宜,也能達到開運效果,並且在收假前一日把衣服燙妥折好,搭配平時上班族常戴的耳環飾品點綴,藉以提醒自己儲備戰力準備開工,也能達到收心之效。三、運動舒壓解疲勞許多上班族面對開工都會有「星期一症候(Monday Blue)」,建議不妨在上班前一日,做20至30分鐘的「有氧運動」,運動是激發腦內啡最好的活動,運動時大腦會適時地分泌腦內啡,讓人精神亢奮、心情愉悅,進而消除疲勞感;除此之外運動也能提升核心溫度,讓身體放鬆好入睡,充足的睡眠儲備飽滿精神,才能面對工作挑戰。四、避免遠行調節奏假期結束前1~2天建議避免排外地行程,減少過度勞累,逐步調整正常睡覺和吃飯時間等生活作息;讓自己回到書桌前,閱讀一本好書為心靈做體操、檢視一周工作行事曆,思考想要達成的任務目標,藉由儀式化的行為,先抓回閱讀習慣,幫大腦重新開機暖身,有助於開工日大展身手Fighting!五、工作證件不要漏由於十天連假可能會搭配不同包包出遊,證件、皮夾、悠遊卡可能散落在各個包包裡,提醒上班族前一天要先檢視公司門禁卡、信用卡、皮夾、口罩是否備妥,才不會開工首日就不得其門而入。當然女性朋友「化妝包」也很重要,開運妝容可以為自己帶來好人緣。最後別忘了自己重要的生財工具,包括手機、平板、筆電都要充電備妥,用優雅的姿態開工上班。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陳尹柔表示,歡樂的春節年假能讓上班族徹底釋放平日累積的壓力,但不少上班族「鬆過頭」,導致想到上班就愁眉苦臉。不想得到「收假症候群」,只要依循以上五點開工收心操,用儀式感的行為讓身心預先回到工作狀態,取得上班與休假之間的完美平衡;也建議上班族開工後著手規劃下一次的假期,將下次出遊當成努力工作的目標,也能達到快速收心的功用。
-
2023-01-27 養生.聰明飲食
春節4成民眾平均胖1.7公斤!「5招剩菜處理法」將剩菜變健康好菜
春節期間民眾與家人圍爐,可能攝取過多食物、零食,其中暗藏高油、高鹽、高糖及膳食纖維不足等問題,加上過年運動量不足,根據調查,春節期間近5成民眾運動量減少,4成民眾體重平均約增加1.7公斤。國健署提供5招處理剩菜方法,讓民眾也能將剩菜做出健康飲食。第1招:分類包裝善保存建議一開始列好採買清單,避免過度購買;並依照人數多寡適量烹煮。剩餘的年菜不可於室溫下放置過久,要盡速分類、少量分裝放於冰箱,之後再取需要量出來復熱、烹煮,以減少營養素流失。第2招:充分加熱保安全不管是存放在冷藏或冷凍的食材,食用前應充分復熱,以免細菌滋生影響健康。第3招:天然食材增美味利用蔬菜、水果搭配過年剩菜,不管剝絲涼拌、切塊拌炒或當作湯底,都能增加營養又能去油解膩。另外,善用花椒、八角、肉桂、迷迭香等天然辛香料,提升飲食的變化性,讓餐點更具風味和特色。第4招:留心細節顧健康傳統年菜整體來說口味較重,再次烹煮時應避免重複加入過多調味料和醬汁;而反覆加熱的湯品,可能含有高鉀、高鈉、高普林,建議減少食用,或重新熬煮新湯。第5招:多元選擇巧替換黃豆製品除了低脂,也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另,全榖和未精製雜糧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E、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素,運用這些多元食材取代魚肉,讓菜餚更健康營養。國健署說,善用5招及「我的餐盤」均衡飲食的概念,就能將「剩菜」搖身一變為另一道具創意與巧思的「好菜」。更別忘了把握春節最後幾天和親友出遊動一動,增加身體活動量,年後輕鬆回歸正常生活。
-
2023-01-27 焦點.元氣新聞
50多歲男子除夕凌晨腦溢血,家屬大愛全器官捐贈造福20人!逾百醫護犧牲年假趕回幫忙
50多歲林姓男子除夕凌晨腦溢血,狀況不樂觀,家屬大愛決定全器官捐贈,台中榮總逾百名醫護犧牲年假,甚至有醫師放下年夜飯,遠從屏東開夜車趕回,搶在黃金時間完成肝臟、心臟、腎臟移植手術以及眼角膜、皮膚組織捐贈,讓男子的遺愛造福至少20名病人。50多歲男子除夕凌晨腦溢血林姓男子在1月21日除夕凌晨因身體不適送雲林台大分院急救,但病情急轉下,送醫途中意識昏迷,到院檢查後發現小腦出血併廣泛腦室出血且壓迫腦幹,家屬聽醫師解釋後,決定化小愛為大愛,捐出男子全身可用器官。逾百醫護犧牲年假趕回幫忙外科部主任周佳滿說,除夕當晚10時,她還在休假就接到電話,立即召回移植團隊成員,包括器捐協調師聯繫協調適合受贈者、社工師,4間手術室需要重症部、神經醫學部、免疫風濕科、腎臟科、心臟外科、一般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眼科部及麻醉部等逾百名醫護,當晚全數趕回醫院。林姓男子經2次腦死判定確認,在大年初二上午10時開始全器官捐贈手術,台中榮總多名部科主任坐鎮4間手術室同步器官移植,動員逾百名醫護團隊分秒必爭,接連交棒直至初三凌晨,並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團隊合作,先後完成肝臟、心臟、腎臟移植手術以及眼角膜、皮膚組織捐贈,林姓男子的大愛,也讓20個家庭重獲新生。周佳滿說,過年期間醫護團隊接獲任務後全趕回來幫忙,最遠是楊姓泌尿科醫師除夕夜已休假返回屏東老家,接到電話立即開夜車衝回台中;麻醉部主任沈靜慧在南投集集接到電話,也是二話不說銷假上班,整形外科賴姓醫師也是休假從台南趕回,讓她很感動。
-
2023-01-27 焦點.健康知識+
天冷賴床才保命!寒流來襲下探10度,4步驟教你如何正確起床
今(27)日寒流南下,各地天氣轉冷,中央氣象局今天下午發布低溫特報,明天台中以北至宜蘭有10度以下氣溫(黃色燈號)發生機率。另外,28日、29日受寒流影響,各地天氣寒冷,易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兩件事防天冷猝死大家知道嗎,冬天早上賴床是很必須的。上個週末清晨,路上不斷傳來救護車出勤的警報聲,根據統計,短短2天,全台就有破百人送醫前失去呼吸心跳,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天冷猝死」。爲什麼冬天早上,經常有人會在房間內猝死?這是因為當室溫降低,人的血管就會開始收縮、造成血壓升高,而一旦心臟負荷不住,就會在睡夢中或剛起床時猝死。因此很重要的兩件事,冬天時一定要記得:1、「保持室內暖度」:早晚溫差大,保持室內溫度可以避免血管收縮;另外睡前也可以在棉被外多加件毯子,鎖住熱度。2、「賴床」:起床時,可以多賴在被窩裡一陣子,因為被窩與室溫有10幾度的落差,突然接觸到低溫,也可能會造成血管收縮;賴床時可以稍微動一下、喝杯熱水暖暖身體,多穿一件衣服再起床。天冷起床4步驟 賴床才保命天氣太冷,剛睡醒請這樣做才不會讓心臟血冠收縮,在剛起床時猝死。1、下床前先暖身,讓身體熱起來。 2、賴床5~10分,讓身體適應氣溫。3、多喝熱開水,讓身體暖起來。 4、多穿件衣服,讓身體保暖。距離冬天結束還有一段時間,如果有人問你怎麼每天都在賴床,你可以理直氣壯地回答:「這是為了生命安全。」參考資料/內政部
-
2023-01-27 養生.聰明飲食
少吃一點活更久? 研究:適當的飲食限制可有效延緩老化!
吃得少,可以活得久?陽明交大團隊1項最新研究顯示,平均生命週期只有2星期的線蟲,每天只要少吃一些,壽命可延長到3到4個星期,幾乎為1倍。另在節食過程中,發現影響老化的重要蛋白質,可促進細胞自噬作用,以及延緩老化。陽明交大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許翱麟表示,線蟲為生活於土壤中的非寄生蟲只有0.1公分,相較於小鼠等哺乳動物較長的生命週期,生命週期短,又能大量繁殖,且重要基因與人類幾乎無異,因此成為科學界研究老化的首選。飲食限制 是延緩老化的有效方法該項研究證實,當線蟲被餵食較少的大腸桿菌時,SAMS-1蛋白酶表現較少,影響了組蛋白的甲基化,讓自噬作用的下游基因得以轉錄;反之,正常飲食的線蟲,在SAMS-1蛋白酶正常表現下,自噬作用就不明顯,這讓科學界一窺飲食限制與自噬作用之間分子機轉。許翱麟解釋,細胞原本就具有自噬作用,清除受損的細胞,促進細胞自我再生,如果飲食限制,減少熱量,自噬作用功能就更為明顯。許翱麟提到,此研究進一步發現,飲食限制可以調控自噬作用相關基因轉錄因子TFEB及FOXA的活性,提高線蟲肝腸細胞自噬作用的表現,成果發表於《自噬》(Autophagy)國際期刊。「飲食限制是延緩老化的有效方法之一」許翱麟說,現在已經發現在節食過程中影響老化的重要蛋白質,下一步就可設計抗老化藥物標的,如果成功,不用辛苦節食,也能延緩老化的方法。適當限制飲食 可提升細胞修復機制許翱麟指出,適當限制飲食,可提升細胞修復機制,例如,在食物資源不足時,熱量攝取不足,此時細胞將優先將資源用於修復,以提高生存的機率,而非繁衍下一代,以符合生命演化的邏輯。
-
2023-01-26 養生.聰明飲食
草莓吃10顆=每日所需維生素C!「驚人營養價值」曝 營養師授1動作防吃農藥
天冷就是草莓季來了!冬天就是要吃草莓、採草莓,而草莓除了好吃、營養外,好處更是超多!雖然草美可說是水果中的皇后,不過還是要注意攝取,尤其原味就很美味,煉乳及巧克力醬少加一點,吃新鮮草莓也很幸福呀! 草莓熱量低 一份草莓這樣吃營養師高敏敏分享,一般常聽到的「一份草莓」約是小型草莓16小顆、中型草莓10小顆,每一次的份量就吃這樣,大約是60大卡、碳水15g。若以每100g的平均營養價值來說:熱量36kcal、碳水化合物9.3g、膳食纖維1.8g、維生素C 69.2mg、葉酸 82.8μg、鉀 199mg。草莓營養價值豐富 6大好處一次看而一顆小小的草莓,就富含了許多營養,像是:1.維生素C:增強保護力、對抗壓力、合成膠原蛋白只要吃10顆草莓就能達到成年人一天中對於維生素C的需求量2.葉酸:水果界TOP1是製造紅血球的重要角色,也是孕媽咪必備的營養之ㄧ3.膳食纖維:幫助腸蠕動,使排便順暢4.鉀:利尿消水腫、調節高血壓但比較要注意的是草莓含鉀量偏高,建議腎臟病病友要控制攝取量5.花青素 + 鞣花酸:養顏美容、美白、抗氧化6.阿魏酸:保養及維持腦部運作 以及降低膽固醇要吃再洗 洗完馬上享用完雖然草莓好處多,但高敏敏提醒,因為草莓表皮的蛋白易引起過敏,因此容易過敏的人須避開過敏原,此外,一般人吃草莓前,也務必將草莓清洗乾淨,因為草莓是農藥含量較高的水果,建議:1.先浸泡3-5分鐘,使農藥溶解2.再以流動的水清洗,藉由水流帶走殘留的農藥3.要吃時再切除草莓蒂頭或腐敗部分,避免農藥從蒂頭跑進果肉4.洗好的草莓需立即食用完畢,因為碰過水會很容易爛掉延伸閱讀: ·草莓不是最毒!「台灣水果農藥殘留排行」出爐 剝皮水果要先洗再吃 ·「愛吃這7種水果」恐害牙齒黃!草莓、葡萄都中 醫授「1動作」秒拯救
-
2023-01-26 醫療.眼部
追劇、滑手機看到眼睛累…112歲人瑞天天做的「眼睛操」助改善乾眼症
眼睛操這套眼睛操不一定要在晨起時做,任何時間都可以做,重點是要天天做,持之以恆。尤其是頻繁使用3C產品的現代人,我更是強力推薦。功效消除眼睛疲勞、活化眼睛、回復視力、改善乾眼症。步驟3分鐘1.躺在床上,全身伸直,縮腹夾臀,腳尖往下,舌尖抵上顎。2.雙手往上伸直,摩擦雙掌直到發熱(見下頁圖6-1)。3.用溫暖的手心熱敷雙眼,默數5 秒,重複12 次(見下頁圖6-2)。4.中指和無名指輕輕放在上下眼瞼處,從眼頭拉到眼尾(見圖6-3、6-4),做36 次。手法要輕柔,千萬不要太用力,只要感覺有溫和的力量與微微的熱度即可。5.彎曲拇指,用指節處依序按摩雙眼眼頭上方的凹洞(睛明穴;見圖6-5)、眉頭(攢竹穴;見圖6-6)、眉峰(魚腰穴)、眉尾(絲竹空穴)、眼尾(瞳子髎穴),以上穴道位置見下頁圖7.每個穴道按摩36 次。如時間充裕或有需要,可增加按摩次數至108 次。 這套眼睛操,是我從今年(2022年)以112歲高齡仙逝的崔介忱老先生那裡學來的。他在1933年偶然由察哈爾省琢鹿縣清涼寺光明法師傳授一套功法,直到1977年、崔老先生67歲從警界退休後,才開始練習。整套功法的重點是,每天晨起依序按摩身上重要穴道,每個穴道按108次。他教我這整套功法時已90歲,但耳聰目明、行動俐落、肢體柔軟,尤其上身前彎能與大腿貼平,我看了瞠目結舌,心嚮往之。不過,這整套功法做完需要2小時,當時還是朝九晚七上班族的我根本不可能辦到。但其中有一小部分是針對眼睛的,做起來很簡單,花不了多少時間。加上崔老先生說他每天勤練,退休前的老花眼、青光眼不藥而癒,到90歲還可以不戴眼鏡讀報紙。剛好那時我開始有輕微老花現象,一時很難適應,尤其我兩眼視差大,右眼近視450度、左眼則不到100度,兩眼同時還有散光,原本右眼戴上隱形眼鏡矯正後,開車、看書都沒問題,但有老花後,戴上隱形眼鏡近的看不清楚,不戴變成遠的看不清楚,很是困擾。於是我下決心每天做這套眼睛操。執行一個月後,我就發現視力大有改善。由於眼睛的血液循環變好,我的雙眼自然找到分工合作的方法。右眼看近、左眼看遠,自動達到調和狀態,連隱形眼鏡都不用戴了!後來我在TVBS「健康2.0」節目中也示範過這套眼睛操,有位在跨國企業任職的觀眾照著做了一個月之後,視力從0.4恢復到 0.7 !因為覺得太有效了,她還特別邀請我去他們公司演講,分享給更多人。我有位作家朋友,因為每天面對電腦寫稿,不到50歲就出現飛蚊症,她試著每天做這套眼睛操,三個月後飛蚊都不見了。而我拜這套眼睛操所賜,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用戴老花或近視眼鏡,雖然來到70歲,加上家族有青光眼病史,但白內障、青光眼這些老年易有的眼疾,至今仍未干擾我,是我受益最大的養生法之一。剛開始我每次按摩18次,只按摩到魚腰穴,效果便已相當顯著。後來隨著年紀增長,為加強效果逐漸增加次數,並延伸到絲竹空穴(眉尾)與瞳子髎穴(眼尾)。若沒有時間做到36次,也可以從6次做起。另外,我在寫稿眼睛疲勞時,還會閉上眼睛轉眼球,先順時鐘轉、再逆時鐘轉,然後再往上、往下動,各做18次或36次。這對舒緩眼睛疲勞非常有用,特別是上班族整天盯著電腦、手機,眼睛的負荷很大,有乾眼症的人也很多,只要在眼睛感覺疲累或乾澀時轉一轉眼球,就能達到潤澤眼睛、改善循環的效果。❖ 崔介忱老先生,1910 年 12 月出生,2022 年 1 月無疾而終,享年 112 歲。他的長壽健康法:「飯勿吃太飽,覺要睡得好,運動每天做,營養不可少,盡量找快樂,切莫尋煩惱,赤子心常在,百年也不老,不做虧心事,人格比天高,為人不貪墨,子孫也逍遙。」 (本文摘錄自天下文化出版,陳月卿著《時時刻刻微養生》)
-
2023-01-26 焦點.健康知識+
穿襪子睡覺不見得能改善睡眠 醫師:但「一症狀」可望改善
天氣寒冷,有些人睡覺會穿襪子。許多媒體報導,國外研究發現,入睡速度和身體核心溫度相關,比起沒穿襪子,穿襪子睡覺的人能更早入睡,並獲得更好的睡眠效率。然而先前《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就已發布事實查核報告指出,媒體內容有部分錯誤。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冠群也表示,相關內容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了解,不過腳底有許多神經系統,神經刺激會影響心血管功能,尤其年長者血管退化,睡覺穿襪子降低溫度對神經的刺激,可進而降低對心臟、血管的影響。韓國研究穿襪睡覺的影響 發現可改善睡眠《生理人類學期刊(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Anthropology)》上,一份韓國研究針對6名平均22.7歲的韓國男性,調查其穿襪子睡覺與不穿襪子睡覺時的睡眠狀況。受試者需分別參與兩次睡眠實驗,由凌晨0時至隔日上午7時進行,一次未穿襪子,一次有穿襪子,過程中研究團隊對其睡眠情況進行觀察。研究發現,穿襪子睡覺後入睡時間明顯變短,與未穿襪子的入睡時間有7.5±5.3分鐘的差異,睡眠效率也顯著提高7.6±7.1%,總睡眠時間多了32.0±29.9分鐘,睡眠期間醒來的次數是8.8±4.3次,不穿睡襪則是16.3±4.9次,相差近2倍。而過去許多研究顯示,核心溫度的變動能幫助入睡,因此,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前假設「穿襪子幫助提早入睡,與核心體溫變動有關」。但研究團隊用肛溫測量受試者的核心體溫時,發現穿襪子並沒有會影響核心體溫,假設並不成立。闢謠!穿襪助眠與核心溫度無關 待更多研究釐清然而,許多媒體引述這篇研究,表示入睡速度和身體核心溫度相關,穿襪子睡覺能幫助入睡,改善睡眠問題。針對這部分,《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指出,媒體內容錯誤,南韓研究確實發現,穿襪入睡比未穿襪者較快入睡、睡眠效率較高,但並非與核心溫度改變有關,機轉未獲證實,還有待更多研究釐清。此外,這項研究為觀察性研究,樣本數相對較少,受試者也沒有睡眠障礙,無法進一步證實穿襪睡覺對於睡眠的改善。醫師陳冠群也表示,研究並非主流,相關的影響還需要更多研究。年長者血管老化 穿襪、泡腳降低心血管風險不過,陳冠群醫師提到,有些年長者血管老化,晚上睡覺末梢循環會變得比較不好,尤其冬天比較冰冷,腳底又有許多神經系統,心臟除了血管之外,事實上還受神經系統控制節律,當腳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引起的神經刺激對於心臟也有些影響。有些民眾在半夜甚至會因此有腳抽筋的情形發生,陳冠群醫師建議,這些年長者在睡前可以泡腳,讓神經、血管放鬆,或是在睡覺時穿上襪子,避免周邊末梢暴露在冷空氣中,這對抽筋的情形會有所改善,在睡眠來講應該也會有點幫助。不過,醫師提醒,民眾睡覺時應避免穿著比較高壓迫性的襪子(如:彈性襪),選擇保暖性的睡眠襪(如:毛襪),避免太緊的襪子影響血液循環。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506】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3-01-26 醫療.骨科.復健
按摩按得對,緩解腰痠背痛!按4穴位助好眠
現代人常會犯頭痛、肩頸腰痠背痛,專家指出,腰痠背痛若未處理、治療,可能引起頭痛、腿部疼痛。研究證明,正確適當的按摩,可以疏通氣血、紓壓解痛,進而幫助入睡、改善失眠的困擾。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人腰痠背痛盛行率超過7成,傳統整復推拿師郭唐佑表示,上班族長時間久坐、3C「低頭族」、姿勢不良等原因,容易導致肩頸腰痠背痛,甚至引發偏頭痛。氣血不順易發炎郭唐佑指出,中醫骨傷理論講求整體性,髖部、腰部是乘載上肢部、下肢部的重要樞紐,在正骨理論中「骨不移位,筋不受損,筋骨不分家」,若腰部歪斜則「牽一動百」,因此長期姿勢不良者,易導致整體結構歪斜,會壓迫神經、經絡不順,使氣血循環變差,引起發炎現象。氣血不通恐釀腰痠背痛,甚至壓力性頭痛,出現暈眩、嘔吐等不適症狀。郭唐佑建議,民眾若出現腰痠背痛,在家可運用按摩球,使緊繃的軟組織放鬆,像腰大肌、腰方肌疼痛者,可以拿按摩球頂在牆壁,於相對疼痛處滾動,或平躺在瑜伽墊上,雙腳捲起手抱膝,確保腰椎、尾椎貼合瑜伽墊後,進行左右搖擺各15下三回,可稍稍放鬆腰部疼痛。郭唐佑說,腰痠背痛久了也會影響身心靈,容易不耐煩、心情低落,久坐也會壓迫尾椎導致痠、麻、痛,民眾可透過按摩大小腸經絡來緩解情緒,從左側肋骨下緣腹部位置,往右按摩至胃部,不僅可讓排便更順暢,也能把「晦氣」壞情緒變為屁放出來。骨折、酒後不按摩郭唐佑提醒,有些人不適合按摩,像骨折、急性扭挫傷者,因周遭軟組織紅脹,血液循環加速,若推拿恐增加骨折風險,建議個案應先冰敷、固定,避免按摩二度傷害。此外,過年期間民眾會飲酒,但酒後不適合整復推拿,因酒精會使痛感遲緩,造成整復師誤判,按摩力道過猛恐釀休克。新光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劉宗翰建議,疼痛出現大多是血液循環不佳、缺氧造成,透過按摩可讓血液循環變好,按摩時搭配暖暖包、吹風機加熱,可加乘舒緩效果。如兩側頭痛可輕揉太陽穴、後側頭痛就按風池穴;後腦杓、肩頸兩側肌肉緊繃,可按摩斜方肌、肩井穴;上背部疼痛可按摩天宗穴,往下沿伸頸椎、胸椎將兩側的筋推開;下背部疼痛可按摩腰眼穴、腎俞穴。按摩4穴位助好眠穴位按摩可促進氣血循環,舒緩肌肉、神經緊繃,以及改善失眠。可透過指揉法,按住穴位後畫小圓圈,約3至5分鐘;或以點壓法,以手指點穴位重壓。1.神門穴:位於手腕橫紋上,靠近小指側的凹陷部。2.翳風穴:位於耳垂後,耳後乳突與下頜角間凹陷處。3.內關穴:手腕橫紋向上三指寬,位於兩條筋中間。4.印堂穴:位於左右兩邊眉心中間,皺眉紋處。(資料提供/整復師郭唐佑)
-
2023-01-25 養生.聰明飲食
肌肉30歲以後就開始流失!預防肌少症可從吃得好、蛋白質足、維生素D下手
人口結構改變,國內已邁入高齡化社會,而要如何讓家中長輩可以健康老化是你我值得關注的議題。長輩除了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外,樂齡族的失能兇手肌少症,更是不容忽視問題。擰不開罐頭、走不遠、爬樓梯很累,你有這些症狀嗎?不用等到老,30~40歲後,肌肉就會逐年加快流失,肌肉流失讓你的退休生活全部泡湯,想要旅行、爬山通通有困難。60歲以後許多人就會面臨肌少症!缺乏肌肉保護的身體很容易受傷,甚至引起骨折、失能等問題…想要遠離肌少症,越早開始保養越好!4招避免肌少症 的方法,日常就能輕鬆維持,一點一滴幫自己儲存好肌力!4招避免肌少症傅裕翔醫師在粉專就大家用4招避免肌少症:熱量攝取要夠、蛋白質充足、維生素D、規律運動1.維持足夠熱量:樂齡族所需的熱量跟成年人相同,千萬不可以隨便打發一餐。長輩如果胃口不好或是咀嚼力不好,可以發揮一些巧思。例如:蛋類可以做成蒸蛋、肉類切碎或做成肉泥、青菜泡在湯裡煮爛一點。2.充足蛋白質:常有病人問我,養生是不是等於「少吃肉多吃菜?」我的答案是:絕對不是!沒有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肌肉將會快速流失,將成為肌少症的高危險族群。如果咀嚼力不佳可以吃肉末,素食者也能飲用高蛋白飲料,來攝取足量蛋白質。3.補充維生素D:台灣人雖然位於海島,但有過半都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最好的方法就是曬太陽。每天曬15分鐘太陽就能補充維生素D,減緩肌肉流失、維持骨骼健康。4.維持運動習慣:除了飲食,運動也是避免肌少症找上門的好方法!樂齡族可以做低強度的重量訓練或慢速有氧,來維持肌力健康,建議可以尋求專業教練協助,比較不容易受傷。衰老身體變化!....https://bit.ly/3BJSs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