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1
共找到
20712
筆 文章
-
-
2025-01-14 養生.生活智慧王
夾鏈保鮮袋可以重複使用嗎?5類食物不適合!業者教清潔3要點
保鮮袋只用一次感覺好像還很乾淨,該丟嗎?還是可以繼續用?業者指出,除了裝過5類食物的不適合之外,在一些前提之下,夾鏈保鮮袋是可以安心重複使用的。保鮮袋可以重複使用嗎?夾鏈保鮮袋是很多人會使用的居家必備品,有吃不完的食物要留下來,又不想用佔空間的碗盤、保鮮盒裝,保鮮袋就派上用場了。但這些密封袋只用一次感覺好像還很乾淨,不知該丟嗎,還是可以繼續用?重複用會不會不太衛生,又或者有塑化劑問題?針對此問題,《EatingWell》問了食品保鮮袋品牌大廠Ziploc表示,最重要當然是先看第一次是裝什麼食物而定,例如裝生肉、魚、蛋或可能引發過敏的食物就不建議重複使用,呈裝其他食物重複使用塑膠袋多數是沒問題的,但在二次使用之間一定要先確實清潔,以保持衛生並減少殘留的氣味。清潔的方法也不會太麻煩,Ziploc說明保鮮袋清潔的注意要點。保鮮袋清潔3要點1.倒一些溫水和洗碗精進去袋子,密封拉鍊,然後輕輕地搖晃,藉由肥皂液滾動清潔保鮮袋內部。2.清洗時動作要輕一點,避免將裡袋完全翻出來,這樣可能會損壞夾鏈接縫,若被破壞了會縮短袋子的使用壽命。 3.再用乾淨的水沖幾次後,甩掉多餘的水,最後將保鮮袋晾乾。可用碗碟架或筷子支撐袋子打開讓空氣流通,要確保裡面完全乾燥了之後才可再度使用。保鮮袋可以重複用幾次?如何延長使用壽命?如果保鮮袋可以重複使用,那可以重複使用幾次呢?怎麼做可以延長保鮮袋的使用壽命呢?正確清潔和乾燥是延長夾鏈保鮮袋使用壽命的最佳方法,但使用或清潔過程中,只要不小心撕裂或刺穿,就該丟了,不要想說只破一點點小洞沒關係。而若有確實清潔,其實可以重複使用不只一次。此外還有另一個重點,保鮮袋第一次裝的這些物品不適合再重複用:裝過5類食物不適合再重複用1.生肉、魚、海鮮、蛋2.油脂較重的食物3.有沾液體類的食物4.可能引發過敏的食物,例如花生。5.呈裝有番茄醬等酸性成分的食物。夾鏈封條也可保留重複用而如果保鮮袋已經髒了無法重複使用,但上面的夾鏈封條還好好的,覺得丟了可惜的話,網路上也有些網友提供環保妙方,就是把夾鏈封條的部分剪下來保留,如果有時使用一般的塑膠袋沒得封口時,就可利用剪下來的夾鏈封條套在塑膠袋口,壓好壓緊,也就變成夾鏈袋的功用了。參考資料.《EatingWell》.《鈴木太太》YouTube.聯合報系資料庫
-
2025-01-13 性愛.性福教戰
你多久沒愛愛了?醫警告:長期缺乏性行為損害身心「恐讓生殖器萎縮」
根據專家指出,當人長期沒有性行為或自慰,可能會對身體及心理健康產生多方面的影響,甚至導致性器官的退化或縮小。性與關係專家塔拉·蘇威尼亞奇查彭博士(Tara Suwinyattichaiporn)向《每日郵報》表示,長期性行為不足可能導致罕見的生殖器萎縮(如陰莖或陰道萎縮),使組織彈性減弱,可能縮小1至2公分。此外,性活動中斷一個月或更長時間,可能增加壓力、焦慮、抑鬱以及憤怒等情緒問題。男性長期不自慰的健康風險研究顯示,男性若不經常射精可能面臨更高的健康風險。一項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男性每月至少射精21次,其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可減少三分之一。同時,專家警告,長期缺乏性行為會使心理健康惡化。塔拉·蘇威尼亞奇查彭博士解釋,性行為能釋放令人愉悅的荷爾蒙,如催產素(愛情荷爾蒙)、多巴胺和血清素,這些化學物質能調節情緒並提升幸福感。一旦缺乏,多巴胺水平下降可能導致不安全感和自我價值降低。無性行為可能引發情緒與行為問題一項2021年的研究指出,未滿足的性需求可能引發挫折感,進而增加攻擊性行為的風險。這種挫折可能源於性需求未能被滿足、缺乏伴侶,或不滿意的性行為,最終可能導致情緒波動甚至犯罪行為的增加。在情侶關係中,長期缺乏性行為也可能導致衝突。性治療師薩里·庫珀(Sari Cooper)指出,這種情況會使伴侶之間的溝通失敗,導致相互責備或利用罪惡感來滿足需求。若缺乏解決方法,有些伴侶可能選擇開放式關係,甚至外遇以尋求滿足。長期性行為不足的生理影響對男性而言,長期缺乏性活動可能增加陰莖萎縮及前列腺癌的風險。專家認為,前列腺內的致癌物質會隨著時間累積,而射精有助於排除這些有害物質。對女性而言,性行為不足可能導致陰道組織變薄、乾燥甚至萎縮,縮短陰道通道,增加性行為的不適感。塔拉·蘇威尼亞奇查彭博士建議,長期未進行性行為的人應首先減輕壓力,因為壓力會抑制性慾,進一步影響身心健康。她還建議透過瑜伽、冥想等方式放鬆身心,並重新探索能激發性慾的元素,例如音樂或舞蹈等非身體刺激。尋求專業幫助若夫妻面臨長期的性冷淡,溝通無法解決問題,薩里·庫珀則建議尋求專業的性治療師協助,幫助克服障礙,重建健康的親密關係。資料來源/每日郵報
-
2025-01-13 名人.好食課
不是只有夏天才有!一圖看懂食物中毒前5名原因:大魔王是它
食物中毒事件不是只有夏天才有,即便現在氣溫低仍要做好食物的保存,尤其像是諾羅病毒即是於11月-隔年3月間達到高峰期,今天好食課就來整理近三年案件數排行前五的食物中毒原因與食品解析!也提供「食安5要」口訣,帶你遠離上吐下瀉風險。1.諾羅病毒連續7年為案件數最高的食物中毒原因!人是唯一的帶病毒者,可能經由病患接觸、吃過的食物、水、餐具來傳染,依據美國疾病管制局 (CDC) 的評估,諾羅病毒57% 經由食物傳播!.潛伏期:24-48小時。.主要症狀:噁心、嘔吐、腹部絞痛、水樣腹瀉、頭痛,部分有輕微發燒現象。.常見原因食品:即食食品、沙拉、三明治、冰品、水果及生鮮魚貝類。2.金黃色葡萄球菌常存於人體的皮膚、毛髮、鼻腔等黏膜,尤其是化膿的傷口,因此極易因為傷口未妥善包紮接觸食品而造成汙染。.潛伏期:1~7小時,平均為2~4小時。.主要症狀:嘔吐(一定發生)、噁心、食慾不振、腹痛、腹瀉、下痢、虛脫、輕微發燒。.常見原因食品:受汙染之肉製品、家禽、蛋製品、魚貝類、乳製品、盒餐、生菜沙拉及麵包店產品等。3.仙人掌桿菌極易由灰塵及昆蟲傳播汙染食品,所以通常是因食物保存環境衛生、儲存溫度控管不當而造成汙染!.潛伏期:嘔吐型:較短為1~5小時、腹瀉型:較長為8~16小時。.主要症狀:1.嘔吐型:噁心及嘔吐。嘔吐次數多,少腹瀉;併有頭暈、發燒、四肢無力等。2.腹瀉型:腹痛及腹瀉。以腸炎的表現為主,嘔吐較少見。.常見原因食品:1.嘔吐型:米飯或澱粉類製品。2.腹瀉型:香腸、肉汁等肉類製品,濃湯、醬汁、果醬、沙拉、布丁甜點及乳製品。4.沙門氏桿菌2023年案件數第二名沙門氏桿菌廣泛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貓、狗、蟑螂等途徑汙染食品。.潛伏期:潛伏期為6~72小時,平均為18~36小時。.主要症狀:下痢、腹痛、寒顫、發高燒(38~40℃)、噁心、嘔吐。.常見原因食品:受汙染高蛋白質食品,包含畜肉、禽肉、鮮蛋、乳品等動物性食品、豆餡、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品。5.腸炎弧菌從民國70年截至目前為止發生最多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但近幾年已減少大半,通常是因生鮮與熟食未分開處理及存放、生鮮魚貝類未用自來水充分清洗所致。.潛伏期:4~90小時(平均約17小時)。.主要症狀:噁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頭痛、發燒、發冷。.常見原因食品:生鮮海產、魚貝類、或受其汙染的其他食品。預防口訣:食安五要1.要洗手:調理食品前後需澈底洗淨雙手,有傷口要包紮。2.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3.要生熟食分開:處理生熟食需使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汙染。4.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5.要注意保存溫度:食品中心溫度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麻疹懶人包】麻疹是什麼?有什麼症狀?怎預防】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5-01-13 養生.聰明飲食
煎荷包蛋總黏鍋?專家授煎蛋不失敗「6個小技巧」 廚房小白一學就會
煎荷包蛋是一項簡單卻考驗技巧的料理,稍有不慎就會黏鍋,影響美觀與口感。以下是一些能讓荷包蛋不黏底的實用方法:煎荷包蛋不黏底6實用方法1、選擇適合的鍋具.不沾鍋是煎荷包蛋的最佳選擇,能有效減少黏底的風險。.如果使用傳統鐵鍋或不鏽鋼鍋,需確保鍋底平整且經過適當養鍋處理。 2、控制鍋溫.過低的溫度會讓蛋液沾黏鍋底,而過高則可能燒焦。.測試鍋溫:在鍋中滴一滴水,水珠快速滑動表示溫度適中。 3、加入適量油脂.倒入少量食用油(如植物油或奶油),輕輕轉動鍋子,讓油均勻覆蓋鍋底。.油溫達到微冒煙時再放入蛋液,可避免黏鍋。 4、正確打蛋方式.先將蛋打入小碗中,確認蛋黃完整無破損,避免直接打入鍋中導致蛋液分散。.緩緩倒入蛋液,讓蛋白先凝固,再調整位置。 5、適時翻動與取出.等蛋白完全凝固後再輕輕晃動鍋子,若蛋滑動表示未黏底。.使用耐高溫的矽膠鍋鏟或木鏟輕輕翻動,避免刮傷鍋具。 6、小技巧增添美味.水煎法:在蛋周圍淋一點水,立刻蓋上鍋蓋,利用蒸氣讓蛋熟得均勻且保濕。.黃金比例:控制蛋黃微熟或半熟,提升口感與外觀。 延伸閱讀: ·雞蛋盒從哪一側打開才對?「正確答案」讓人大開眼界 保存別再放到冰箱雞蛋槽 ·雞蛋放冰箱保存就好? 不少人都做錯了!專家公開「2個保鮮秘訣」:鈍端朝上或下影響大
-
2025-01-13 養生.抗老養生
冬日驅寒養生良方 草本暖暖包DIY
寒冬時節,手腳冰冷、腰背僵硬成為許多人的困擾。中醫認為「寒主收引,溫能通行」,外部溫熱療法不僅能驅寒暖身,還有助於氣血調和。結合草本材料的暖暖包,成為冬日裡不可或缺的養生工具。暖暖包透過溫熱作用溫通經絡、活血化瘀,對手腳冰冷、胃寒腹痛或關節痠痛等症狀效果顯著。熱敷腰背部能驅散寒氣、緩解僵硬與酸痛,特別適合寒涼體質、久坐族群或腰背不適者。針對關節疼痛,可選擇遠心端(疼痛處離心臟較遠的部位)熱敷,如膝蓋疼痛時熱敷小腿,可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疼痛。暖暖包製作與使用方法自製暖暖包的材料,常見艾草(祛寒濕)、生薑(暖胃散寒)、肉桂(溫陽活血)或薰衣草(舒緩壓力)等草本材料,搭配粗鹽或糯米即可製作暖暖包。製作:將草本材料與粗鹽或糯米混合裝入耐熱布袋,縫製密封。加熱:微波加熱30秒至1分鐘,或是以乾鍋小火加熱,測試溫度後使用。使用技巧:熱敷3分鐘後休息3分鐘,交替進行,既能驅寒、緩解不適,還能避免燙傷。暖暖包製作注意事項控制溫度:避免過熱燙傷,使用前須測試溫度是否適宜。特殊人群:孕婦、皮膚敏感或心血管疾病者,需謹慎使用。定期更換:建議每兩周更換,保持功效與衛生。手掌熱敷法若外出時感到寒冷,也可使用「手掌熱敷法」。將雙手掌心快速摩擦至發熱,輕按關元穴或腹部,維持片刻,有助驅寒暖身。
-
2025-01-13 焦點.健康知識+
「饗饗」爆食物中毒!夏天冬天中毒類型不同 外食族這樣吃保平安
知名餐廳「饗饗」日前爆發食物中毒事件,據食藥署最新2023年食品中毒資料,通報633件,造成5196人食物中毒、1人死亡。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國人外食頻率愈來愈高,增加食物中毒的機率,夏季容易發生腸炎弧菌中毒、冬季易發生諾羅病毒中毒,呼籲外食族盡可能吃熟食,進食前一定要把雙手洗淨。食藥署統計,2023年通報食品中毒的633件中,以「細菌」導致的食物中毒人數最多,其次為「病毒」,常見導致中毒的細菌為沙門氏桿菌、仙人掌桿菌等;常見病毒為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造成一人死亡的毒素為「河豚毒」。食物中毒 夏季高於冬季楊振昌說,食物中毒的通報人數日益增加,與國人的飲食習慣多外食有關,通常夏季的食物中毒事件高於冬季,但近年氣候變遷,已出現暖冬的趨勢,不管夏季還是冬季,四季都可能因為氣溫高,導致食材保存不當使病原菌孳生。夏季較容易出現「腸炎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受汙染的食材多為海鮮類,如牡蠣、蝦蟹類等;冬季多為諾羅病毒,受汙染的食材也多為水產品,不過諾羅病毒主要透過糞口傳染,也可能是罹病者透過口沫傳播到食材,食材恰好保存條件不佳,促使病毒滋生。米飯若微黏 可能受汙染仙人掌桿菌也是常見導致食物中毒的細菌,楊振昌說,仙人掌桿菌通常是「米製品」,米儲放過久,烹煮後放置常溫過久引起,因此若米飯出現稍微黏,口感不爽口時,就可能受到仙人掌桿菌汙染;金黃色葡萄球菌通常是進食或處理食材的人員「手部不潔」導致,食用者中毒後,會出現下瀉等症狀。導致食物中毒常見的病毒類型,除了諾羅以外,就屬輪狀病毒,輪狀病毒與諾羅病毒都屬於糞口傳染,但諾羅病毒的主要症狀為嘔吐,輪狀病毒則是腹瀉,兩者都好發於每年11月到隔年2月,1月是高峰期。吃水產品 一定徹底煮熟農曆春節將至,很多家庭會選擇到餐廳吃年夜飯,楊振昌提醒,外食族盡可能吃熟食,尤其吃水產品一定要吃徹底加熱煮熟的海鮮。因為水產品在捕撈的過程中,就可能受到病原菌的感染,但是如果保存得宜,病原菌可能會自然死亡,但如果保存溫度不佳,如保存在常溫之下(20℃到30℃間),約1小時就可能大量孳生病原菌。如果是吃生菜沙拉,也要注意有李斯特菌汙染的風險,據國外調查指出,易受李斯特菌汙染的高風險食品,包含生菜沙拉、哈密瓜、未經殺菌的乳製品、未充分加熱的熱狗和火腿等即食肉品。2011年美國發生大規模的跨州李斯特菌食品中毒事件,導致逾百人受到感染,就是源自於哈密瓜。楊振昌強調,外食族用餐時,應把握生熟食不交替食用的原則,少吃生食、盡可能吃徹底煮熟的食物,進食前先將雙手洗乾淨,避免增加食物中毒的機率。
-
2025-01-12 養生.健康瘦身
生酮飲食可助減肥且健康?專家:過低碳水化合物恐折壽
許多民眾為了減重採取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但專家指出,此飲食方法由於低碳水化合物的原則,雖然可在短期內達到瘦身、不會變胖的作用,卻與均衡飲食存在極大差異,更有國外研究側面揭示,可能不利長壽。生酮飲食採取高脂肪、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的進食原則,其中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占總熱量的10%以下,若以衛福部國健署所建議的成人1天攝取1,500大卡,即為150大卡。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由於人體需能量消化食物,以消化蛋白質比脂肪或碳水化合物還高,因此採取生酮飲食固然不會變胖,但燃燒體脂肪時也可能有脫水、頭痛、噁心等副作用。不過許惠玉說,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的研究成果揭示,較長壽者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應至少占總熱量40%以上,以50%至55%為最佳,80%左右則有壽命漸減的趨勢,而極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尤其是在20%以下,死亡率則升高50%,也顛覆生酮飲食的健康觀念,長期之下也可能折壽,因此建議均衡飲食,免得為了追求一時的體態,適得其反。另外,生酮飲食由於高脂肪,可能較不適合肝臟、腎臟、心臟方面有慢性疾病者。衛福部國健署指出,除了營養不均衡,生酮飲食具一定的健康風險,因為生酮飲食會產生酮體,曾有生酮飲食者發生酮酸中毒、急性心肌梗塞的問題,因此建議了解風險並經過醫事人員評估健康狀況,再決定是否採行生酮飲食。
-
2025-01-12 焦點.元氣新聞
好奇人瑞怎麼吃助長壽?專家揭殘酷事實 想呷百二恐得看「祖先」
每當有人瑞過世,人們通常最好奇此人生前愛吃什麼或有何特殊生活習慣,希望藉此獲知長壽祕訣。但影響一個人長壽的因素,究竟是生活型態,還是基因?專家指出,這問題的答案要依據你所謂的「長壽」究竟是幾歲而定,其實超過100歲的人瑞之所以長壽,跟他的生活型態可能無關。紐約時報報導,數十年來研究顯示,忽略健康飲食、運動、菸酒等建議,會對大多數人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甚至縮短其壽命;但歷來有數不清的故事,講述人瑞的日常生活習慣違反那些健康建議。例如美國人瑞芮契特(Helen Reichert)100歲時受訪指出,她長期抽菸,醫師一再叫她戒菸,結果多年後醫師都死了,她卻還活著。芮契特在2011年以109歲高齡辭世。那麼,一個人的長壽有多少比率可歸因於生活方式的選擇,又有多少只是運氣或幸運的遺傳?紐時指出,這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你所謂的「長壽」究竟是80、90歲,或真正達到人瑞等級的上百歲。研究顯示,活到80、90歲,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可以控制的。美國紐約私立醫學院「愛因斯坦醫學院」醫學與遺傳學教授米爾曼( Sofiya Milman )說,有證據顯示,對一般人來說,健康的生活方式確實可延年益壽。一項去年發布的研究分析超過27萬6000名美國退伍軍人的生活方式,發現養成8種健康的生活習慣可延長壽命最多達24年。那8種行為包括:健康飲食、定期運動、良好睡眠、管理壓力、維持良好人際關係、不吸菸、不濫用鴉片類藥物、飲酒不過量。如果這些退伍軍人遵守所有8項原則,研究人員計算出他們可預期活到87歲左右。但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米爾曼指出,研究結果顯示,即使你完全做到了那8項習慣,你還是無法期望活到100歲。原因是,年紀越大,遺傳似乎就越重要。如果你想活到超過100歲,你需要祖先的一點幫忙。整體而言,科學家認為人的壽命約25%來自基因、75%來自環境和生活型態。波士頓大學 醫學教授佩爾斯(Thomas Perls)說,當人們接近100歲甚至更長壽時,上述比率就會開始翻轉,變成基因的影響更重要。研究顯示,許多長壽者的生活習慣並不比一般人健康,但他們不只壽命更長,罹患心臟病、癌症、老年癡呆等與年齡相關疾病的比例也更低。華盛頓大學醫學教授普維斯(Michael Province)與佩爾斯教授領導的一項長壽家族研究發現,許多長壽者抽菸,有些人是久坐不運動的「沙發馬鈴薯」,但他們往往有一些特殊基因,有助於他們避免疾病且延長壽命。有些基因可能影響人們罹患特定疾病。例如,已知APOE基因會影響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帶有APOE4基因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高,而帶有APOE2基因的人,患此病的風險較低。還有些基因似乎會影響老化過程。例如一種叫做FOXO3的基因,涉及細胞健康的許多面向,可能會讓人不罹患多種與年齡相關的疾病。這類長壽基因的一個主要好處是,它可能抵消不健康生活習慣的影響。專家強調,這類長壽基因都非常罕見,可能只出現在不到1%的人口中。此外,也沒有單一基因可防止所有老化和與年齡相關疾病;更有可能的是,由數百個基因結合起來產生作用。佩爾斯說,擁有一組適當的基因來影響長壽,「就像中彩票一樣」,意思是全憑機率,可遇不可求。因此就算你媽媽活到 100 歲,你還是應該選擇健康的生活型態,以防萬一你沒遺傳到那幸運的長壽基因。專家最後的建議是,無論你做什麼,都不要接受百歲人瑞的健康建議,因為對人瑞來說,生活習慣可能並不重要,但對我們其他人來說,生活習慣真的很重要。
-
2025-01-12 名人.好食課
群聚疫情引恐慌 一圖看懂麻疹有什麼症狀及如何預防
近期麻疹來勢洶洶,不少民眾已去診所搶打麻疹疫苗,到底麻疹是什麼?為何如此讓人害怕?又有哪些症狀?就讓好食課整理一張圖給你知。麻疹是什麼?麻疹是一種傳染力極強的病毒性疾病,屬於第二類傳染病,可透過飛沫、空氣或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進行傳播。即使麻疹病毒散布於空氣中,也可在2小時內保持傳染力,因此防範意識不容忽視!常見症狀有哪些?.前驅症狀:發高燒、鼻炎、咳嗽、結膜炎、發燒約3-4天口腔黏膜會出現白色斑點(柯氏斑點)。.紅疹:前驅症狀3~4天後會逐漸從耳後出現紅疹,後續蔓延至臉部、擴散至軀幹、四肢。麻疹潛伏期與傳染期多少?潛伏期約7-18天,平均14天,可傳染期為發疹前與後4天內如何預防麻疹?1.按時接種MMR疫苗。2.出門佩戴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3.勤洗手,減少病毒接觸風險。4.避免前往人潮擁擠處,尤其是麻疹高風險地區。根據疾管署建議,若您有麻疹相關症狀或疑似感染,應避免接觸他人並儘速就醫(記得戴好口罩哦!)。【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麻疹懶人包】麻疹是什麼?有什麼症狀?怎預防】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5-01-12 養生.營養食譜
口感層次更上一層樓 水煮蛋加入1日式醬料有助風味大大提升
烹煮方式極為簡單的水煮蛋是作為點心或正餐一部分的優質選擇,若不嫌麻煩,再多一步驟加入醬料製成有填料的「惡魔蛋」(deviled eggs)也是好選擇。Daily Meal報導,將水煮蛋泡在醬料後再吃也是一種食用方法,最好的搭配選擇是味噌,以味噌醃製可以提升風味,讓口感層次更上一層樓。報導指出,若是第一次嘗試醃製水煮蛋可以選擇味道較溫和的白味噌;希望味道更濃烈的話,則可以選擇發酵更久、鹹味與鮮味更明顯的紅味噌。製作味噌醃蛋的方式很多種,端看製作者想投入多少時間和精力,可以用味噌燉或煨水煮蛋,或是把水煮蛋放在味噌醃料中浸泡幾小時,也可以就直接把味噌和蛋黃混合後回填至蛋內。味噌醃蛋可以以醬油或楓糖漿當醬料,配料可以選擇蔥屬植物如洋蔥或紅蔥,加鹽巴調味時要注意份量,因為味噌本身就有鹹味。味噌煮蛋和麵包或米飯搭配就是完美的一餐,不過需要多幾個步驟,但結果是值得的。首先將水煮蛋剝殼後,在鍋內用油煎到表皮呈棕色且起泡,調合味噌、醬油、楓糖漿並加水稀釋作為滷汁,並以小火熬煮煎蛋直到醬汁變得濃稠。製作味噌醃蛋則可以跳過煎蛋步驟,可以使用與滷汁相同的配方製作醃料,並直接將去殼水煮蛋與醃料倒入密封袋中浸泡。另外,也可以將去殼水煮蛋裹上一層味噌,再放入冰箱冷藏4到5個小時。如此一來,蛋的外表會呈現淺棕色並富含味噌風味,既可以直接食用,也能製作簡單又好吃的惡魔蛋,惡魔蛋的內餡可以選擇味噌或美乃滋混合蛋黃泥,並撒上芝麻與蔥增添風味。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5-01-12 養生.營養食譜
既便宜又簡單!專家曝廚房常見1食材讓燉牛肉風味瞬間升級
一種廚房中常見、價格實惠的食材,能讓燉牛肉時風味更上一層樓。烹調網站Simple Recipes撰稿人史坦崔格(Megan Steintrager)表示,沒有什麼比一鍋熱騰騰的燉牛肉更能驅走冬日的嚴寒;幸運的是,她發現一種既便宜又簡單的食材,可以讓燉牛肉風味更加濃郁。史坦崔格指出,只要加一點番茄糊(tomato paste),便可提升燉牛肉的風味,讓口感更豐富鮮美,讓人回味無窮。為什麼燉牛肉要加番茄糊史坦崔格說,雖然她曾用番茄糊來加強義大利麵醬與辣椒的味道,但她之所以在燉牛肉時得到此靈感,是來自名廚羅倫斯(Meredith Laurence)所寫的經典燉牛肉食譜。羅倫斯告訴史坦崔格,她在許多燉煮的食譜中都會加入番茄糊,因為它可以在不添加菜餚水分的情況下,增加風味與深度。羅倫斯表示,番茄糊是濃縮的蕃茄,即使用量很少,味道也很濃郁。如何用番茄糊提升燉牛肉風味與羅倫斯相同,史坦崔格也是先在大鍋或鑄鐵鍋中用油將牛肉煎至呈褐色,再將肉從鍋中取出,放入洋蔥、大蒜等配料翻炒。史坦崔格說,她會在用葡萄酒洗鍋收汁前,加入幾湯匙番茄糊,煮個幾分鐘後,繼續照食譜烹調。她表示,在燉牛肉與其他燉菜中使用番茄糊的關鍵在於烹煮的時間要短,而不是直接將番茄糊倒入湯汁中慢燉。羅倫斯說,由於番茄糊中的番茄已經煮熟,所以不需要再煮,但將它與洋蔥、蒜頭、香草植物與香料一起炒,確實能提升風味,並帶出更多香氣與甜味。有科學基礎的烹煮原理羅倫斯的燉牛肉食譜美味背後有科學依據,她表示,她在菜餚中加入食材時,總會想到味道可能是水溶性、脂溶性或醇溶性;這表示當與這些不同的液體結合時,會產生不同的味道。羅倫斯指出,當在加入湯汁前,先將番茄糊放入油中翻炒,所得到的風味與直接將番茄糊攪拌至鍋中所得到的風味是不同的;而加入酒,則會帶出不同的味道。她說,番茄中含有可溶解於酒精的味道,因此在番茄糊中加入紅酒,也有助提升燉牛肉的風味。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5-01-12 養生.生活智慧王
用微波爐、在室溫解凍都NG?專家解析11種錯誤解凍肉類方法
烹煮冷凍肉是不可避免的,但無論是牛肉、豬肉還是雞肉,冷藏和解凍的方式除了會影響肉的味道和口感外,解凍方式不對還可能使其食用不安全,Takeout網站訪問了從肉販到疾病專家,列出11項錯誤的解凍肉的方式。1.烹煮沒有適當解凍的肉奧哈馬牛排(Omaha Steaks)行政主廚羅斯(David Rose)說,冷凍肉若未適當解凍,可能會讓肉的外部比內部先熟,以為煮好了結果裡面還是冰的,但若要煮到全熟外部又會過熟。食譜作者露娜(Courtney Luna)說,只要遵守幾個簡單步驟,有些肉可以不用解凍直接煮,關鍵是不要讓蛋白質在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李斯特菌等有害細菌能繁殖的溫度煮太久,也就是俗稱「危險區域」的華氏40至140度之間,小塊的肉或絞肉只要調整烹煮時間,就可以在冷凍狀態直接煮,若是大塊肉可以用壓力鍋煮,但平底鍋就不行,因為會讓肉在危險區域停留太久。2.解凍肉沒有適當存放從超市買回的肉要先去其包裝,接著用保鮮膜包好再放入可密封的保鮮袋中,放入袋後盡可能地將所有空氣擠出。冷凍肉時避免肉品產生冰晶,這會讓解凍後的肉變得少汁,要避免這情況,要做到肉類在冷凍庫是疊放而非堆放;肉盡量放在冷凍庫後方,那是冰箱最冷的地方,為了避免有害細菌孳生,肉類存放溫度為華氏0度以下。3.在室溫解凍肉讓肉在危險區域的溫度內解凍過久是個大忌,會讓本來就存在於肉裡的細菌繁殖。農業部表示,適當的時間是不超過兩小時,但若肉被放在超過華氏90度的地方,時限就縮短為一小時。在室溫下解凍也會讓肉的內外解凍程度不均,最好的解凍處是冰箱華氏40度以下的冷藏處。4.把肉放在冰箱上層解凍把肉放在冰箱冷藏室解凍很耗時,肉的體積越大需要的時間越久,例如一隻大火雞可能需要24小時解凍。露娜說,肉類解凍時可能會有肉汁流出,因此記得將肉放在盤子或托盤上,羅斯則建議將肉放在冰箱底層解凍,避免肉汁不慎流出沾染其他食物造成交叉汙染。5.解凍後過太久才煮「阻止食源性疾病」(Stop Foodborne Illness)的執行長鮑姆(Mitzi Baum)說,肉在冰箱解凍後要在一定時間內烹煮才不會有食安問題,絞肉、碎肉、家禽和海鮮可以在兩天內維持安全和良好狀態,紅肉則是三至五天。處理得當,解凍的肉也可以再冷凍。解凍的肉在冰箱外放不超過2小時,或在華氏90度以上的地方沒放超過1小時,就能再放回冷凍。6.用熱水沖或浸泡來解凍若時間不夠,很多人會用熱水解凍肉,羅斯說這方法很不安全,因為這會讓肉處在危險區域的溫度中,露娜說這也會讓部分的肉被燙熟,之後再經烹煮肉就變硬或口感欠佳。露娜說,若她趕時間,她會用冷水解凍,先把肉放在密封的塑膠袋中再泡入冷水中,每30分鐘換一次水。網路肉舖Albers Craft Meats創辦人阿爾伯斯(Blake Albers)說他也用冷水解凍,但不要把肉泡在廚房水槽中,若袋子有沒發現的洞,肉就會被汙染。7.用慢燉鍋解凍或煮冷凍肉農業部指慢燉鍋的運作溫度在華氏170至280度之間,因此會讓肉不會太快脫離危險區域的溫度區間,因此用慢燉鍋煮肉前應先解凍;用慢燉鍋煮肉時,農業部建議第一個小時把溫度調至最高,之後再調到食譜要求的溫度。8.用微波爐解凍用微波爐不會讓肉暴露在危險區的溫度中,但羅斯說這會影響肉的品質,會讓肉變乾、蛋白質被破壞導致內部溫度不均。若一定要用微波爐解凍,記得解凍後要馬上烹煮。9.解凍時未遵守食安準則肉品解凍時不要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特別是已經煮好或可即食的食物。此外,處理完解凍肉後一定要洗手,也要徹底清潔解凍過程中使用或碰觸到的任何廚具和餐具。10.忽略包裝上的製造和保存時間在超市買肉時注意包裝上的時間,回家重新包裝後在密封袋上標註冷凍日期和內容物,這樣不但能知道哪包肉應優先使用,也能確保在期限內食用。11.不按照肉的大小解凍不同種類、大小、形狀的肉需要不同方法和時間解凍。露娜說,大塊的肉最好在冰箱解凍,小塊的肉可以用冷水法快速解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5-01-12 養生.健康瘦身
喝水真的能有助減肥 不同時間點補充水分功效也有差異
人體有60%成分由水組成,一個人不吃東西,還可以撐好幾天,但要是完全沒喝水,很快就會有生命危險,說明了水對人有多麼重要。甚至想要減肥,喝水也是不可輕視的環節,需要多加留意。根據日本媒體「サンキュ!」報導,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排除體內廢物。如果廢物堆積,可能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造成容易水腫、便秘等等問題。而且因為新陳代謝不佳,還會讓體重難以下降。因此對想要減肥的人來說,一定要好好補充水分。此外,喝水還能稍微增加飽足感,減少食量。想要靠喝水減肥,就必須隨時隨地保持補水意識。而在不同的時機喝水,也有不同的效果。起床後喝一杯水,可以喚醒腸胃,促進代謝。餐前空腹喝水,可以稍微抑制食慾。沐浴前後補水,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在工作中或休閒時,也要養成補水的習慣。坊間常有「每天需要喝 2 公升以上的水」之說,但實際並不一定要喝這麼多。日本厚生勞動省指出,人體每天需攝取 2.5 公升的水分,但其中包括喝1.2 公升的水,以及靠食物中攝取1.0公升的水分,以及體內代謝自然生成的0.3公升。因此,實際用喝的水只要 1.2 公升就還算夠。如果少吃一餐或流汗較多,則可以適量增加飲水量。另外也要注意,過量飲水可能引起身體不適,或導致體溫下降,影響免疫力。剛開始習慣大量喝水時,可能因排泄功能尚未跟上,導致水分滯留在體內,體重暫時增加。隨著血液循環改善,代謝上升,這種情況會慢慢改善。建議初期每天飲水量可以從 1 公升開始,再視情況逐漸增加。若是要認真減肥,也應該配合飲食和運動,才會更有效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5-01-11 養生.聰明飲食
激活腸道聖品可可亞含3大功效 專家教「冬日腸活熱飲」喝一杯美顏又養生
冬天裡許多人會來上一杯熱可可,香醇的可可除了能在寒冷的季節裡療癒人心,還能為身體帶來意想不到的益處,日本腸道營養專家Zakii(ざっきー)就跟大家分享可可的功效,以及飲用它的最佳方式。可可的三大功效1.富含多酚與膳食纖維,能改善腸道環境2.具抗氧化功效,讓肌膚在乾燥的冬天也能水噹噹3.類黃酮多酚幫助降低血壓、維持血管健康可可富含多酚、礦物質、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是營養價值相當高的天然食物,從腸道保健的角度來看,飲用可可能夠增加腸道內丁酸益生菌的數量,對於抗發炎、加強腸道屏障與營養吸收有相當大的好處。市面上的可可大多經過乾燥與濃縮的過程,因此如果是純度高的巧克力,即使只攝取10公克也能產生足夠的效果。自製「腸活熱可可」日本在過去幾年開始重視「腸活」保健,提倡透過飲食和運動來維持腸道健康,而以下就要教大家如何製作能激活腸道的腸活可可。材料:・純甘酒:150ml・純可可粉:1大匙(約7公克)・抹茶粉:1茶匙(約2g)・肉桂粉:少許做法:將可可粉、抹茶粉與肉桂放入杯中,加入少許熱水至溶解,最後倒入甘酒攪拌均勻就完成了。甘酒可以增加飲品甜味,也可以用豆漿、牛奶、杏仁奶代替,並依照個人口味添加砂糖或甜味劑做調整。
-
2025-01-11 焦點.元氣新聞
陳佩琪泣訴柯文哲「狂掉11公斤瘦得不像話」最大危機不是體重而是一指標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政治獻金案遭起訴,北檢二度抗告成功,北院2日裁定柯文哲羈押禁見;柯妻陳佩琪9日在臉書泣訴柯文哲短暫交保回家時像個失智前兆的老人,到台北看守所給柯文哲送菜時再爆,阿北已經瘦了整整11.5公斤。陳佩琪表示,柯文哲有一定年紀,在遇到壓力、飲食劇烈改變身心狀況令人擔心,柯文哲選舉時都有82、83公斤,去年底看到柯時覺得瘦到不像話,皮帶多打好幾個洞才能把褲子穿好,那天量只剩下71點多公斤,整整瘦了11.5公斤。她分析柯瘦的是肌肉,必要的脂肪酸、腦的傳導物質都缺乏,導致肌肉沒有力氣,走路步態不穩,因此準備了很多魚類、豆類,希望可以幫丈夫補充蛋白質跟腦部傳導物質,慢慢恢復到以前她熟悉的狀態。繼柯文哲被妻子爆疑似失智的狀態,體重爆瘦也引起熱議,網友表示:「以他的身高,70公斤左右叫失重?」、「70多公斤才正常吧」、「進去關瘦一圈是正常的」、「雖然80多公斤有點過重,但四個月掉11公斤有點太快」、「柯P 172公分,體重71公斤不錯阿,BMI正常」、「老年人這樣算瘦了,沒肌肉也不行」、「在我看來覺得身體變健康了」。老人該注重的非BMI 肌肉量才是健康關鍵以陳佩琪揭露的數字,柯文哲目前的身體質量指數(BMI)為23.9,屬於正常範圍,然而有一種說法指出,老人胖一點才好。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項針對1512位老人、長達九年的研究發現,老人BMI指數與死亡率的關係呈現反J型關係,BMI小於22(正常偏瘦)、介於22-24(正常)、介於24-27(過重)與大於27 公斤的死亡率,分別為百分之5.73、4.02、3.27與3.69,顯示體重最輕的老人有最高的死亡風險,過重的老人有最低的死亡風險。該研究發現,「肌肉量」才是影響老人死亡風險的重要關鍵之一。肌肉量較低的(最低的25%)老人會增加1倍的死亡風險,若是老人有足夠的肌肉量,就表示是較健康的老人,死亡風險較低,生活品質較好。評估是否有足夠的肌肉量,是區辨老人死亡風險高或低的有效工具,應該將身體的肌肉量視為篩選高風險老人之重要指標,而不再強調BMI指數或體重。所以建議老人應該重視六大類食物的均衡攝取,特別要確保有足夠且優質的蛋白質作為肌肉生成的原料,以及充足的蔬果的攝取。而且一定要長期且規律的運動,體能活動方面,除了要多樣化,更務必考慮納入符合自己能力的肌力或阻抗性訓練的運動,開始做肌肉訓練時最好能請教專業復健師,以避免運動傷害。老人不該刻意減肥 當心減掉肌肉罹患肌少症北榮高齡醫學中心研發推展科主任彭莉甯表示,老人家如果刻意減肥,常常減掉的不是脂肪反而是肌肉。而肌肉對老人家的預後影響大,肌肉過少容易造成失能問題,如無法自如行動或是容易跌倒。因此老人不應刻意減肥,如果真的在意代謝疾病,飲食上應維持正常,以增加運動量的方式來讓體重下降;如此一來,不但能瘦掉不想要的脂肪,也能改善心血管的風險。醫師也提醒,有些老人沒有刻意減肥但不由自主地變瘦,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如果一個月內體重下降原本體重的5%、半年內掉10%,則應到家醫科或老年科別就診,判斷是否是疾病所造成。柯文哲半年內已減輕原本體重的14%左右,而且減少的是肌肉的部份,難怪會讓陳佩琪特別擔心了。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元氣周報
-
2025-01-11 焦點.元氣新聞
超高齡社會【現況篇】鼓勵高齡僱用 日本每4長者1人在工作
日本社會早在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是全世界最早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國家之一,日本因應高齡的各項政策也是全世界關注焦點 。目前日本政府修改法案鼓勵長者就業,並計畫未來應用科技因應長者健康和照護議題,企業也抓住商機推出相關產品和服務。日本已故首相安倍晉三執政時就提出政策,將擴大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就業作為其「新經濟戰略」的核心之一。日本政府也在二○二一年四月開始實施「高齡者僱用安定法」修正案,鼓勵一般企業提高退休年齡至七十歲,及逐步廢除屆齡退休制等。各地方政府還推出專屬長者的就業輔導服務。直到今年,日本總務省的勞動力調查顯示,去年六十五歲以上受僱人口達創紀錄的九一四萬人,每四名長者就有一人還在工作。日本政府對高齡化也提出其他因應措施。他們在二○一六年提出「超智慧社會」計畫,預計二○三○年後,虛擬空間和實體空間高度融合,借助人工智慧、大數據和機器人等科技,解決高齡少子化的問題。日本「二○一六年科學技術白書」描繪的未來社會顯示,長者穿戴監測裝置將成為日常。人工智慧會立刻分析血壓等即時健康數據,必要時由醫師視訊看診,再用無人機將用品配送到病患家。長者家中的機器人也會共享相關資訊,可根據醫師指示提供飲食建議,及提供照護協助。日本企業也試圖抓住超高齡化社會的商機。他們從最初將長者視為特定形象,到認識到也有長者非常樂意接受新產品,並開始根據需求提供產品,進而催化「消齡商機」。消齡化是指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各年齡價值觀差距縮小現象。經常被日本媒體報導的消齡商機,就是一九九○年代平成文化的再流行。時隔近卅年,全新製作的「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數位版看這裡怎迎接超高齡社會百年前難以想像,未來人類的生存危機不再是戰爭、疾病帶來的死亡,而是必須對抗壽命變長帶來的「傷害」,來看看面對「超高齡社會」,個人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
2025-01-11 養生.生活智慧王
洗衣機用完需要打開晾乾嗎?家事達人解答!4步驟清潔洗衣機
洗衣機洗完衣服,到底要不要把洗衣機門關上?一直是很多人感到疑惑的事。家事業者指出,洗完衣服洗衣機門應打開,才能讓內部水氣消散,不讓洗衣槽成為黴菌孳生的溫床。洗衣機用完要把門蓋上嗎?之前許多網友在網路上問「洗完衣服,到底要不要把洗衣機門蓋上?」有些人說洗衣機放外面,不關的話很可怕,不但灰塵多,也可能跑進一些蟲子、老鼠…。但也有很多人表示都有關,因為聽說剛洗完要打開通風。日本知名日用品牌「花王」過去就曾在《X》上面發文提醒大家,若洗完衣服就蓋上洗衣機,內部水氣未散去的情況下,會導致黴菌、細菌生長和異味產生。梅雨入りしましたみなさんにおかれましては洗濯機の蓋を少しで良いので、あけておくことをおすすめします。洗ってすぐで閉めっぱなしは、湿気が洗濯機にこもり、カビの増殖やニオイの原因にもなってしまいます。洗剤の投入口もお忘れなく。 pic.twitter.com/8S5U9hhHcs— 花王 アタック(お洗濯全般) (@kao_attackjp) 2022年6月6日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無毒教母譚敦慈也曾受訪建議洗衣機蓋應打開,因為洗衣機剛用完,內部會呈現潮濕的環境,再加上衣服的髒汙,如果沒有打開讓內部濕氣散去,很有可能讓洗衣槽成為黴菌孳生的溫床。她建議洗完衣服應該把洗衣機的蓋子打開,洗完衣服後洗衣機裡面會有濕氣,洗衣蓋打開才能散去水氣,避免洗衣槽因為未散去的濕氣而長黴菌。或用烘乾功能將內部吹乾,才能讓洗衣槽保持清潔,不易藏汙納垢。清洗洗衣機 用溫熱水才能除菌洗衣機是用來清潔衣服,因此如果洗衣機本身不乾淨,衣服恐怕會愈洗愈髒,少數免疫功能較差者,可能會引起過敏與感染。平常在使用時就要注意,衣服清洗脫水後要盡早晾曬,洗衣槽內才不會因濕悶產生異味。洗衣機最好放在室外通風處,洗衣機濾網也要常清理更換。洗衣機一定要定期清洗,因洗衣槽外層容易出現生物膜,會溶解在水中污染衣物。並建議要用溫熱水清洗,雖然溫水比較耗費能源,但60°C以上的水溫才能殺細菌、塵蹣,降低疾病風險。國外家事網站《Good Housekeeping》教大家4步驟清潔洗衣機。4步驟清潔洗衣機1.每次使用後用濕布擦拭洗衣粉/洗滌劑抽屜,以防止洗滌劑積聚。每隔幾個月,拉出整個抽屜並用熱肥皂水徹底清潔、風乾。2.每月進行至少一次日常清洗洗衣槽,也就是在機器中不含衣物或洗滌劑的情況下進行溫水清洗(60°C或更高);每一至三個月使用洗槽劑。每半年到一年找專人除垢。3.定期檢查並清潔排水過濾器。有些機器底部也可能積水,不清除會發臭。4.用稀釋的漂白水溶液擦拭滾筒,以防止黴菌和細菌的積聚。在洗下一批衣物前要確保其完全乾燥,以避免漂白劑沾到衣物上。參考資料.《日本花王X》.《Good Housekeeping》.聯合報系資料庫
-
2025-01-10 養生.聰明飲食
冬天吃對東西能驅寒!營養師推4類能讓身體暖起來的「溫活食物」
天氣越來越冷,不少人也許出現手腳冰冷、肩頸僵硬甚至是感冒的症狀,除了注意穿著保暖之外,每天吃進肚子裡的餐點其實也是讓身體暖和的關鍵,日本營養師小原水月(おはらみづき)就跟大家分享冬天時可以選擇什麼食材以及如何烹飪。日本近年流行一種「温活」保健法,提倡透過飲食與生活習慣改善虛寒體質,讓身體由內而外溫暖起來,提升體內循環與代謝。而在冬季更要選擇適合的時令食材和營養價值高的食物:1.冬季時令蔬菜有哪些?在寒冷季節的裡,可以選用含水量低的根莖菜類以及深色蔬菜,例如:菠菜、胡蘿蔔、蘿蔔、南瓜,它們豐富的營養素可以幫助身體補充熱量。營養師表示這些蔬菜非常適合拿來煮湯,像是蘿蔔湯或南瓜濃湯,而菠菜可以拿來做沾醬或味噌湯,焗烤南瓜也是道非常受到孩子歡迎的料理。2.發酵食品促進新陳代謝發酵食品好處多多已經不是什麼大新聞,能調節腸道菌叢環境、促進腸胃蠕動並提升代謝率,常見的發酵食物如:味噌、納豆、泡菜和優格,特別是味噌湯很容易融入日常飲食中,也可以和冬季時令蔬菜一起料理,而納豆則可以配著熱飯吃,也能拿來炒菜或加入味噌湯中,讓身體溫暖起來。3.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脂肪與肌肉都有調節體溫的作用,而肌肉量較多的人基礎代謝率也越高,讓身體產生保暖的熱量,因此除了運動外,也建議多多補充蛋白質,例如:肉類、魚類、蛋和豆製品,推薦的菜單有烤魚、味噌豆腐湯以及有肉有菜的火鍋。4.促進血液循環作用的食物許多在冬天喜歡喝薑湯、薑茶,而生薑中的「薑辣素」能增強血液流動、使身體發汗,在湯或茶中加入磨碎的生薑可以讓身體快速暖和起來。另外,大蒜和辣椒也含有促進血液循環的成分,在湯裡或菜餚中適量添加有助於刺激食慾以及禦寒。避開生冷食物了解哪些食物可以幫助保暖之外,也要注意避免食用會讓身體降溫的寒涼食物,例如:番茄、黃瓜、茄子等夏令蔬菜,香蕉和鳳梨之類的熱帶水果也不建議在冬天吃,若真的想食用,建議透過煮湯或燉菜的烹調方式,或是添加生薑、大蒜、辣椒一起食用。參考資料:Benesse.jp
-
2025-01-10 癌症.肺癌
晚期肺癌治療的精準利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晚期肺癌的治療已不可同日而語,病人透過基因檢測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治療藥物,有機會穩定控制病情,延長生命同時還可以保有生活品質。基因檢測:量身打造更精準的抗癌方案過去醫界對於肺癌的治療如同瞎子摸象,然而,隨著基因檢測的問世,臨床醫師可依據腫瘤特性及生物標記,量身訂做治療計畫,延長病人生命。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表示,近20年來,肺癌的治療有相當大的突破與進展,病人可藉由基因檢測找出致病基因,進而找到相對應的治療藥物(特別是標靶藥物)。基因檢測帶來轉機:7成肺腺癌病人找到專屬治療方案根據國健署統計,每年新診斷的肺癌超過15,000人,其中肺腺癌佔70-80%,較常見的基因突變是EGFR、ALK、ROS1等,當中又以EGFR基因突變最常見,約55-60%病人帶有此基因突變,ALK佔4-8%、ROS1佔1-2%。王金洲強調,對肺腺癌病人來說,治療前「基因檢測」扮演關鍵角色。目前已知與肺癌相關基因多達100多個,已有10幾個基因突變找到了相對應的抗癌標靶藥物。也就是說,病人只要接受基因檢測就有機會找到抗癌藥物治療。臨床顯示,大約7成肺腺癌病人在接受基因檢測後,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抗癌藥物,有效延長存活期。NGS檢測效率更高:基因資訊更全過去,基因檢測以「單基因檢測」為主,每次檢測1個基因,一次可能需要3-5天甚至1週的檢測時間,且每次檢測都需要消耗珍貴的臨床檢體,若後續需要進一步的檢測,很有可能因剩餘檢體不足而受限。近年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問世後,只要利用一次檢測,就有機會獲得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基因的資訊。單一基因檢測只能找到一個致病基因,但NGS檢測則可以看到基因的全貌,找到潛在的致病基因,能為病人制定最佳的治療策略、也對預測病人後續治療效果,有所幫助。ALK、ROS1等肺腺癌基因突變一次搞定以肺腺癌為例,雖然多數病人帶有EGFR基因突變,但也有少數病人是ALK或ROS1等其他基因突變,無法透過單一基因檢測,同時確認多個基因的狀態。醫師解釋,ALK或ROS1屬於融合基因突變,所謂的融合基因是指兩個基因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序列相互融合為一個新的基因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透過NGS檢測,能夠精準地確認融合基因的狀態,找到後續治療方向。每個基因都有特別的屬性。以EGFR為例,臨床發現,多數病人以不抽菸的女性為主,平均年齡約50-60歲,但也有少部分男性。至於ALK則偏向30-40歲的年輕女性。針對這類族群的女性,通常醫師會建議病人自費做大套組NGS檢測,找到變異基因後,才能對症下藥。NGS檢測在「初確診」與「出現抗藥性」時 可精準瞄準癌細胞基因檢測不僅在初診斷階段發揮重要作用,在治療過程中也能應對抗藥性問題。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的時間點相當重要,如果病人在確診罹癌時,即接受一次NGS檢測,臨床醫師便可依結果來決定第一線用藥。若經濟情況不允許,無論如何,當用藥後出現抗藥性時,建議要做一次廣泛型NGS檢測,找出抗藥機制與可能治療方向。為什麼建議要做一次廣泛型NGS檢測?王金洲指出,廣泛型NGS檢測可以綜觀數百個基因的狀況,哪些基因會相互影響,進而評估病人的預後。最重要的是可以更精準地狙擊癌細胞,即使現階段找不到相對應的抗癌藥物,也有機會參與國際新藥臨床試驗,為病人帶來一線曙光。健保部分給付NGS檢測:減輕民眾經濟壓力以肺癌來說,目前僅EGFR和ALK單基因檢測完全由健保給付。NGS的部分,大套組(基因數>100)健保給付30,000點,小套組(基因數≦100)給付20,000點,民眾仍須自費數萬元不等,但若經濟情況允許,通常他會建議病人做大套組檢測,因為有最大的機率可以找到適合的抗癌藥物治療!原文連結:https://knowledge.pse.is/6j7cxy《肺癌攻略》專為肺癌病友治療而設計的LINE數位工具,改版後功能更強大,幫助病人「懂看、會問、有資源」
-
2025-01-10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治療】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 病人自主權利法提升病人權益 促進醫療品質
【本文由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孫文榮秘書長提供】在醫療環境中,每位病人不僅是治療的對象,更是擁有自主權的個體。105年總統公告,108 年 1 月 6 日開始實施的《病人自主權利法》,標誌著醫療體系的重大進步,旨在保障病人在醫療過程中的選擇權、知情權與自主決策權。這項法律的落實,不僅提升了病人的權益,還促進了醫療服務的品質。病人自主權利法 提升病人四權利在過去的醫療體系中,病人常常只是被動接受醫療決策的對象,缺乏對自身健康的主導權。隨著社會的進步與醫療知識的普及,病人對於自身健康的認知逐漸提升,對自主權的需求也日益增強。此背景下,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制定應運而生,旨在讓病人在面對健康問題時,能夠以自己的意願做出決策。1.知情權:病人在接受任何醫療行為之前,有權獲得完整且清晰的資訊,包括病情、治療方案、可能的風險與預後等。這使得病人能夠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做出明智的決定。2.選擇權:病人有權選擇接受或拒絕醫療行為。這意味著醫療人員必須尊重病人的意願,無論是接受治療還是選擇放棄治療,病人的選擇都應受到尊重。3.自主決定權:病人在面臨治療選擇時,可以根據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及生活方式,自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4.代理決定權:若病人因病情無法表達意願,可以於意識清楚時指定一位醫療委任代理人,來代為做出醫療決策。這樣的安排保障了病人在無法表達時,其意願仍能受到尊重。病人依循四步驟 促成良好醫病合作關係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施行,對於台灣的醫療體系具有深遠的意義。首先,它強化了病人的權利意識,使病人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自身健康管理中。其次,這項法律促進了醫療人員與病人之間的良好溝通,醫療人員不僅需要提供專業的醫療建議,還必須尊重病人的選擇,形成醫病之間的合作關係。1.了解自己的權利:民眾應主動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相關內容,包括自身的權利與義務。醫療機構也應加強對病人的宣導,讓更多人明白自己的權益。2.主動詢問醫療資訊:在面對醫療決策時,民眾應主動向醫療人員詢問相關資訊,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療選項及其風險與益處,並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決策。3.指定代理人:若民眾擔心在未來因病無法表達意願,可以提前指定一位信任的家屬或親友作為醫療委任代理人,以確保在必要時其意願能得到尊重。4.尋求法律支持:如在醫療過程中遇到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病人可以尋求法律援助,向相關機構反映情況,保護自己的權利。落實病人自主權立法 實務操作仍有挑戰儘管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實施為病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權,但在實際操作中仍可能面臨一些挑戰。首先,部分醫療人員可能因為時間限制而無法充分提供病人所需的資訊,導致病人在決策過程中無法做出想要的選擇。其次,對於一些病人來說,面對複雜的醫療信息和選擇,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因此,醫療機構應加強對醫療人員的培訓,以提高其在病人自主權利方面的認識和能力,從而更好地支持病人的自主決策。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公佈實施,是對病人權益的保障,也是醫療體系進步的重要標誌。每位病人都應該主動了解和運用這項法律,保護自己的選擇權與尊嚴。在醫療決策中,病人和醫療人員應該形成良好的溝通,攜手共創健康的未來。透過這樣的努力,病人自主權利法將能夠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讓每位病人在面對健康挑戰時,都能夠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這不僅是對病人權益的尊重,更是對生命尊嚴的捍衛。【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致力於推動家庭醫學研究、專科醫師培訓與基層醫療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學會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家庭醫師制度等,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並積極輔導教學醫院設立家庭醫學科,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醫療服務。官方網站|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5-01-10 焦點.用藥停看聽
醫生自己都不吃感冒藥!日醫點名5種「即使生病也別輕易服用」的藥物
許多人生病依賴藥物,藥品可以救命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變成毒,有許多年輕人將藥物當吸毒成癮,或是老年人因服用多種藥物而出現更嚴重健康問題。日本醫師說出了大實話,無論手術還是藥物都無法將傷害降至零,揭露五種「即使生病也別輕易服用」的常見藥物。一、抗生素有些人因為感冒去看醫生,希望得到抗生素。對此太融寺町谷口醫院院長谷口恭發出警告:「抗生素是一種能殺死結核桿菌等細菌的抗菌藥物。它僅對細菌有效,對於像感冒這樣的病毒則完全無效」。抗生素僅在出現像40℃以上高燒並伴隨肺炎等嚴重細菌感染的情況下才有必要。谷口表示自己成為醫生的20年來,僅使用過三次抗生素。如果使用抗生素,其作用會傳遍全身,改變腸道或女性陰道內的細菌群。對於輕微的細菌感染,應該依靠自然治癒力,而不使用抗生素會更為明智。Aqua Medical Clinic院長寺田武史也同樣主張應避免濫用抗生素:「抗生素特別會殺死有益菌,破壞腸道環境。許多情況下,患者其實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仍有很多患者希望醫生開抗生素;醫生也應該權衡利弊,僅在必要時才開抗生素。」以下病症用抗生素無效:‧感冒‧流感‧諾羅病毒二、感冒藥市售藥品中最常見的藥物之一就是感冒藥。但谷口醫生指出「感冒藥其實非常危險。醫生自己一般不會服用感冒藥。」他指出感冒藥已經讓許多人染上藥物依賴症。因為其中含有日本厚生勞動省指定為危險成分的麻醉藥成分和製作興奮劑的原料,這些成分具有極強的依賴性,雖然含量微小仍存在於感冒藥中。像是廣告中常見的某些人氣市售藥品,含有麻醉成分二氫可待因和興奮劑原料甲基麻黃鹼,如果不知情地長期服用這類感冒藥,身體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對其產生依賴,想停都停不下來。而且市售感冒藥無法根治感冒,只能暫時抑制症狀。要治癒感冒,依靠身體的自然治癒力才是最好的方法。三、安眠藥與感冒藥類似,安眠藥造成的強烈依賴性也成為社會問題。谷口醫生對這類藥物表達憂慮:「所謂的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安眠藥具有強烈的依賴性,很多人無法擺脫對它的依賴,然而這類藥物卻被過於輕易地開立處方」。苯二氮平及其類似藥品曾導致過無數可怕的事件和事故。2012年在東京發生了一起慘痛的事件,一位42歲的母親服用了名為『美思利爾』(Myslee)的安眠藥,無意識中將她5歲的兒子放進塑膠袋窒息而死。然而這種藥物卻被稱為日本國內最常開立處方的安眠藥。谷口醫生還揭露,有一些患者表示曾被醫生告知這是「最弱的安眠藥」。這讓人不禁懷疑,醫生在開處方時是否充分告知了藥物的危險性。四、降膽固醇藥物許多中老年人擔心膽固醇過高,但寺田醫生不建議服用降低LDL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LDL膽固醇雖然被稱為『壞』膽固醇,但它是膽汁酸、激素和維生素D等重要物質的原料。美國在2015年已經取消了LDL膽固醇的上限。在日本,膽固醇水平超過140mg/dL就會被診斷為脂質異常症,但除了高齡或有慢性病的高風險患者外,我一般會將上限設定在160到170mg/dL之間。」健康増進診所院長水上治也認同這種看法,他表示一項日本人的追蹤調查顯示,總膽固醇約在250mg/dL的人壽命最長,「如果是我,我也不會想服用降膽固醇藥物。」五、糖尿病藥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許多人習慣性地服用藥物。寺田醫生指出,在糖尿病藥物中,有一種叫SU劑的藥物,可以促進胰臟分泌降血糖的胰島素。這種藥物價格便宜,且血糖容易下降。然而,這種藥物可能導致強烈的飢餓感,從而引發肥胖。此外,SU劑的作用相當於擠壓胰臟像擰毛巾一樣,使其釋放胰島素。因此,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胰臟變得像破布一樣,因為這等於是對已經因糖尿病而過度勞累的胰臟進一步施加壓力。但如果血糖水平過高真的需要服用藥物時,應該選擇哪種藥呢?寺田推薦:「GLP-1製劑相對不錯,但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噁心和食欲不振。SGLT-2抑制劑通過尿液排出糖分,對胰臟的負擔較小。如果是我,會選擇服用這種藥物。」資料來源/週刊女性PRIME
-
2025-01-10 醫療.腦部.神經
撞擊致腦傷 頭暈頭痛是警訊
台灣腦傷患者七成因機車事故所致。2024年1至9月,全台機車交通事故共30萬579起,造成29萬5732名騎士受傷。雖然安全帽有效減少重傷,但許多民眾未戴好安全帽,車禍後仍有許多人出現輕微腦傷,嚴重者則出現影響生活品質的症狀。大腦如果凍般柔軟脆弱,雖有顱骨與保護膜防護,撞擊仍可能導致大腦組織受損,並引發神經元撕裂、凋亡等問題。每個人的體質與大腦恢復能力有所不同,有些人在適當休息後可恢復正常,但有些人則會持續出現頭痛、頭暈,甚至光線敏感、聲音敏感等困擾。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患者在初期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時,常以為是作息不規律或過度疲勞所致,未及時就醫,導致問題累積惡化,甚至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在撞擊後的三天內密切觀察自身或患者身體,若有頭暈、頭痛加劇,或出現失去人事時地物概念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並至少休息兩個月,避免進行高強度運動,防止二次傷害。就醫時,醫師會使用簡易初評工具判斷是否為腦傷症狀。若確認為腦傷,將由臨床心理師進一步進行認知、記憶及處理能力的詳細評估,並輔以腦部影像掃描、腦波儀等檢查,全面診斷腦部神經連結與功能變化。研究顯示,藥物可緩解腦傷初期的頭痛、頭暈、憂鬱、失眠等,降低腦組織發炎。腦部復能方面,臨床心理師可依患者需求,設計專屬的認知功能訓練、適應功能強化及職業復能計畫,協助重建生活能力,恢復身心健康。
-
2025-01-10 養生.聰明飲食
紅白火龍果營養比一比!哪種通便效果好?答案可能跟你想得不同
市面上的火龍果有紅肉和白肉兩種,一般認知除了紅肉甜度比白肉略高以外,兩者在營養和幫助排便的效果上有什麼差別?‧紅白火龍果共同點1.幫助排便果肉中的膳食纖維含量達到2~3%。2.小黑籽粗纖維高達13%能夠促進腸道蠕動。3.含糖量高光是可溶性糖便可達到9%,容易影響血糖,糖尿病人盡量不吃或少吃。‧紅肉火龍果特點其中含的甜菜紅素為一種植物性天然色素,具有清除自由基、預防癌症、抗脂質過氧化的效果,可溶於水又非常穩定,會把大小便染紅。‧白肉火龍果特點:膳食纖維含量略高,排便效果優於紅肉火龍果。白肉火龍果為何通便效果比紅肉好?若要達到促腸道蠕動、助排便,可從「膳食纖維」作區分。根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數據顯示,每100 克的白肉火龍果含有約2公克的膳食纖維,不僅比紅肉火龍果所含的1.3克還多,也贏過蘋果的1.6克纖維。因此想要吃進更多膳食纖維促進排便,優先選擇白肉火龍果。資料來源/健康長壽研究所、營養大師
-
2025-01-10 癌症.飲食與癌症
癌細胞喜歡吃糖?醫破解斷章取義說法!糖的確實危害是這些
你可以先知道: (1)身體所有細胞都需要葡萄糖提供能量、維持機能,但癌細胞是身體異常增生的變異細胞,需要大量的葡萄糖以利生長擴散,癌細胞「需要」糖、但不能解釋為「喜歡」糖,超高濃度的高糖環境反而有可能使癌細胞死掉,而且並非給糖就能無限制的增快癌細胞分裂,傳言說法錯誤。 (2)傳言「糖會讓身體產生發炎」為醫界認可的說法,因此鼓勵民眾減糖飲食,降低糖尿病、心血管風險,也能降低身體發炎導致誘發癌變的可能風險。網傳「成大張明熙博士研發介白素、創下技轉金紀錄,她說除了黑糖,其餘的糖會讓身體產生發炎,把糖放在癌細胞的培養皿中,癌細胞迅速增生」貼文。但專家表示,身體的所有細胞都需要葡萄糖,癌細胞糖份需求大、利用率高,但不能因此說成癌細胞愛吃糖,傳言說法錯誤。 專家也提醒民眾,現代人普遍糖份攝取過多、減糖飲食有益健康,也能減少身體發炎、避免誘發癌症,傳言以正確的減糖觀念、包裝錯誤的癌細胞喜歡吃糖的內容,恐造成民眾對疾病錯誤認知、不利治療,呼籲民眾癌症是包括先天基因,後天生活習慣、環境因素等各種變數共同複雜作用的結果,高風險族群一定要定期檢查、配合醫囑,而不是誤信網路傳言的片面、片段錯誤資訊。 網傳癌細胞喜歡吃糖的貼文?原始謠傳版本: 成大抗體新藥研究中心主任張明熙博士,她和團隊研發的阻斷介白素-20單株抗體,證實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及骨質疏鬆症,新藥技術已轉國際知名大藥廠,以四億元創下台灣技轉金新紀錄。她特別提到,千萬不能吃糖,除了黑糖有豐富的礦物質外,其餘的糖會讓身體產生發炎,她做過實驗,把糖放在癌細胞的培養皿中,癌細胞迅速增生,所以盡量少吃甜食,不要讓身體處在容易發炎的環境中,才能活得健康快樂。也別讓你的小孩子再喝飲料了。 "白糖"真的能活躍癌細胞,請務必遠離! 主要流傳這張圖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一)聊天時分享觀點 傳言斷章取義 傳言提到「成大抗體新藥研究中心主任張明熙說千萬不能吃糖,除了黑糖有豐富的礦物質外,其餘的糖會讓身體發炎」。MyGoPen 上網查詢,台糖 2020 年 11 月號的《台糖通訊》登載的「吃糖有礙健康?(1)專家背書事件簿再一筆:吃糖會活化癌細胞?!」提到: (1)為了釐清這則訊息的來龍去脈,《台糖通訊》曾致電張明熙查證,原來這則訊息起源於 2015 年 7 月 30 日,電臺訪問她最新研究成果,在訪問之外的聊天場合中,提及糖類與癌症的相關研究,她分享自己盡量不吃黑糖以外的糖的私人經驗,因為她認為一般的糖是精製糖,成分單一容易讓身體發炎,如果不得已一定要吃糖,她會以礦物質較多的黑糖代替。 (2)《台糖通訊》澄清,白糖、紅糖、黑糖等等不管是什麼糖,提煉方法都一樣,之所以會不同顏色、型態,是因為精製的程度不同,精製的程度越高、顏色越白、純度越高,比如白糖;而黑糖精製程度較不高,相較於白糖而言多了礦物質跟些許蛋白質,不過整體而言,每種糖的精製程度不會差異太大。 由上述台糖的公開資料可知,張明熙有關黑糖的說法是在非正式的、聊天的場合,而依台糖解釋各種糖類的製程差異,黑糖只是精煉程度較低、留有較多礦物質。傳言有關張明熙說法為斷章取義的內容,有關黑糖的部分為過度延伸的說法,傳言易誤導。(二)三高、肥胖都易使身體發炎 誘發癌症 傳言提到「糖會讓身體產生發炎」。MyGoPen 致電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他表示吃糖會造成身體發炎,這個關聯性在醫學界是比較認可的,柳朋馳曾於 MyGoPen 的「【錯誤】超高膽固醇與心臟動脈血管硬化完全無關的貼文?不實說法!醫師詳解」查核報告中提到「三高的族群反而容易癌症,因為肥胖、高血脂以及共病的高血糖、高血壓會造成血管發炎、器官發炎,因此除了心血管曝露在風險之中,身體長期發炎也容易誘發細胞變異、進而增加癌症風險」。傳言說「糖會讓身體產生發炎」為正確訊息。 (三)癌細胞增生、需要消耗較多葡萄糖 不能錯誤理解成「愛吃糖」傳言提到「她做過實驗,把糖放在癌細胞的培養皿中,癌細胞迅速增生」、「白糖真的能活躍癌細胞」。傳言的說法意即民間很流行的一句話「癌細胞喜歡吃糖」,柳朋馳強調,不管是癌細胞、正常細胞都喜歡吃糖,細胞主要的能量來源就是碳水化合物,然後才是脂肪、蛋白質,實驗室養細胞時用的培養液,基質都是葡萄糖,所以不管是好的或壞的細胞,都是喜歡糖份的,除非硬是要比較利用率的話,癌細胞是異常增生的細胞,因為分裂快、增長快,要搶奪營養所以在糖份的利用率會是高的,但是利用率不代表它特別喜歡糖,癌細胞只是在搶能量而已,每個細胞都有它能適應的最佳環境,環境好就長得好、長得快,如果是一個非常高濃度的高糖環境、會變成高張,細胞、癌細胞反而可能會死掉,而且細胞分裂有周期性,雖然癌細胞分裂周期比正常細胞快,但也是有固定的分裂周期、並非給糖就能無限制的增快。 國健署也曾於 2017 年闢謠「癌細胞愛吃糖?」,提到: (1)「癌細胞愛吃糖」是一種簡化人體複雜的營養素代謝的說法。 (2)「糖」包含葡萄糖、果糖、植物體的糖分,也就是碳水化合物,會在消化系統中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體內的所有細胞都需要「葡萄糖」提供能量,而癌細胞因為生長快速,消耗葡萄糖的需求也更大。 (3)身體不會挑選哪個細胞應該去接受何種養分,只會盡力將糖分轉換成身體可用的葡萄糖、果糖或其他較簡單的醣類,提供給需要能量的身體組織。柳朋馳指出,國內、國外多年來一直都有相關研究試圖解開癌細胞糖份利用之謎,但由國健署整合國內外權威資料而提出的官方衛教,傳言內容及媒體標題將人體複雜的消化代謝過程過度簡化,並且將癌細胞消耗比較多的糖、錯誤理解成「癌細胞愛吃糖」,傳言說法易誤導。 所有細胞都需要葡萄糖 餓死癌細胞是錯誤做法柳朋馳進一步解釋「癌細胞喜歡吃糖」的說法,他以在烈日下曝曬的人為例,這個人流了很多汗、也喝了很多水,不能因此說成這個人很喜歡喝水,關鍵是他有這個需求,但傳言卻講成喜歡;癌細胞「需要」糖份,人體所有正常細胞也需要糖份,柳朋馳也以民間過去曾流行「餓死癌細胞」的說法闢謠,餓死癌細胞的同時,正常細胞也死了,病人根本沒有體力、能量去對抗癌細胞,所以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切斷所有能量供應,而是要靠免疫系統正確辨識、精確打擊癌細胞,免疫系統要能發揮功能也同樣需要身體供應營養才有能力對付癌細胞,所以「餓死癌細胞」、切斷血糖供應的方式是錯誤作法。 而傳言隱含的減糖抗癌的說法,柳朋馳強調,現代人普遍糖份攝取過多、減糖飲食一直是醫界及衛福部推廣的方向,鼓勵民眾少吃精緻糖,健康攝取全穀根莖類、天天五蔬果,減糖能減少身體發炎、避免誘發癌變,這樣的說法講的方向是對的,但是反過來講成癌細胞喜歡吃糖則是錯誤的,傳言用大方向正確「包裝」實質內容錯誤、用少部分正確「偷渡」大部分錯誤,傳言為錯誤訊息。(四)介白素具雙向調節功能 相關機轉尚待釐清 傳言提到「張明熙研究的介白素-20單株抗體,證實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及骨質疏鬆症,新藥技轉四億元」,傳言接著提到有關糖、癌細胞的內容,MyGoPen 詢問柳朋馳學理上的關聯性,柳朋馳表示,介白素(interleukin)也稱為「白血球介素」,常見的包括介白素 1、介白素 6、介白素 8、介白素 10、介白素 20 等等,介白素是「細胞激素」、具有很多功能,介白素會調控免疫及發炎反應,也就是說介白素具有雙向調節的功能,一條路徑是促進發炎,但也可能有另一條路徑、同時促進免疫細胞,所以兩邊一增一長之間,到底哪個路徑比較多、有時候很難直接確定,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證實。 柳朋馳解釋,高糖容易造成身體發炎,而發炎反應會釋放介白素、所以介白素是發炎反應物質,但是目前並不知道介白素這個發炎物質,是不是會導致細胞癌化,或者是癌化的過程會不會也會連帶影響免疫細胞的活化或抑制,這些機轉目前醫學界還並不很清楚。傳言將張明熙的介白素研究,跳接到癌細胞、糖,傳言內容錯誤。結論 總結而言,張明熙確實曾提出介白素的研究,相關的專利集中在肝硬化、乳癌、胰臟癌、化療引起神經痛等,與傳言所說的癌細胞、糖等內容出入頗大,傳言跳接、傳言說法錯誤。 張明熙只吃黑糖的說法出自她於媒體採訪後的非正式、聊天場合,且屬個人經驗分享,依台糖公開說法,各種糖因為精煉程度不同而呈現顏色、型態差異,但各種糖「精製程度差異不大」。傳言說法易誤導。 傳言說「糖放在癌細胞的培養皿中,癌細胞迅速增生」,或是民眾常聽到的「癌細胞喜歡吃糖」等說法,根據專家表示及國健署公開闢謠,「體內的所有細胞都需要葡萄糖提供能量,而癌細胞因為生長快速,消耗葡萄糖的需求也更大」,癌細胞的糖份需求大、但不能因此說成癌細胞愛吃糖,傳言說法錯誤。衛教資源: 台灣癌症防治網 癌細胞真的喜歡吃「糖」?(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營養師 呂玉如) 諮詢專家: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2/sugar.html)
-
2025-01-10 養生.聰明飲食
蒸地瓜怎樣才不會濕爛?蒸煮過程關鍵1步驟蒸出鬆甜地瓜
蒸地瓜是健康又簡單的烹調方式,但如果處理不當,地瓜可能會變得濕爛,甚至皮破,影響口感與外觀。以下是一些技巧,讓地瓜蒸得鬆甜不濕爛,且外皮完整。 蒸地瓜技巧1、選擇合適的地瓜種類不同品種的地瓜有不同的口感與水分含量,這是影響蒸後效果的關鍵。.澱粉質較高的品種(如黃心或紫心地瓜)更適合蒸後保持鬆甜口感。.紅心地瓜因為水分較多,蒸後容易偏濕黏,不建議選用。 2、適當清洗與處理.清洗:徹底刷洗地瓜表面,去除泥土,但不要過度浸泡,避免吸收過多水分。.保留外皮:外皮能鎖住水分,防止地瓜過度吸水而濕爛。 3、切塊與蒸煮方式.避免切得太小:整條蒸或切成5-8公分的段狀,有助於均勻受熱且不易濕爛。.使用蒸架隔水蒸:將地瓜放在蒸架上,避免直接接觸水分,僅靠蒸氣加熱。 4、控制蒸煮時間與火力.中火加熱:過高的火力會導致水分快速揮發,影響口感。.蒸煮時間:小型地瓜:約15分鐘。中大型地瓜:約20–25分鐘。可用筷子或叉子測試熟度:能輕鬆穿透但不過於軟爛即可。 5、適時排氣防止積水蒸煮過程中,可適當打開鍋蓋讓蒸鍋內多餘的水氣排出,避免冷凝水滴回地瓜表面,導致濕爛或皮破。 6、蒸後處理.立即取出晾涼:蒸好後立刻移出蒸鍋,讓地瓜稍微晾乾,可以避免餘熱導致濕爛。.不要堆疊:將地瓜平鋪開來,有助於散熱與水分揮發。 7、增添甜度的小技巧蒸地瓜的甜度來自於地瓜中的酶將澱粉轉化為糖分的過程。若想要更甜,可以嘗試:.低溫預存:地瓜存放在12-15℃的環境下幾天,有助於澱粉轉化為糖分。.慢火慢蒸:適當延長蒸煮時間,但火力保持中低,甜味會更濃郁。 延伸閱讀 ·減脂、解便秘!「地瓜3吃法」效果更加倍 尤其這1種烹調方式比水煮來得好 ·「地瓜VS馬鈴薯」誰更有助減重?專家解答 其中這1種用烤的可以留住更多營養
-
2025-01-10 養生.抗老養生
冬天養生祕訣是「賴床」!醫授2步驟「抬手抬腳運動」 3分鐘就讓身體暖起來
冬天早晨好冷,別急著離開暖和的被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教你賴床做運動,只要抬手抬腳就能保護心血管健康。他提醒,若太快起床,身體從溫暖狀態一下子接觸到寒冷環境,可能對心血管健康帶來風險,建議不妨先在床上進行伸展運動,或按摩2大穴位,讓身體暖起來後再下床活動。林舜穀表示,冬天早晨起床太快離開溫暖被窩,讓身體接觸寒冷環境,可能讓血管收縮、血壓瞬間升高,導致血壓急劇波動而增加心臟負擔;從躺姿一下子站起來,可能造成血液回流不足,導致大腦短暫缺氧,嚴重甚至會引發頭暈甚至昏厥。「尤其對於本身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清晨低溫起床若太急太快,甚至會進一步引發心絞痛或其他心臟問題。」林舜穀提醒,為了穩定血壓、減少寒冷刺激,提升全身暖感,不妨透過簡單活動,幫助身體循序漸進適應環境溫度變化。賴床運動2步驟保護心血管林舜穀建議,民眾可先在床上花3~5分鐘進行「由慢到快的左右交替抬手抬腳運動」,幫助身體暖起來後,再緩慢地坐起身來活動:●準備姿勢:仰躺於床上,雙手放身體兩側,雙腳伸直,全身放鬆●動作分解:.慢速開始:吸氣時,左手向頭頂舉起,同時右腿抬高至30~45度角,保持3秒,於呼氣時緩緩放下。換右手與左腿,左右交替,進行10組.加快速度:保持動作協調性,逐漸加快節奏,左右交替進行,每側各5次、持續10組.總次數:左右各10組慢速與各10組快速,共20組,總時間約3~4分鐘●小提醒:.動作過程中配合呼吸,不要憋氣.若有頭暈或不適感,立即停止並放慢動作.完成後,先坐起1分鐘再下床,以避免頭暈按摩2穴位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此外,林舜穀建議,早晨起床時還可按摩少府穴和湧泉穴,有助於活血通絡,促進全身循環:少府穴位置:手掌面,小指與無名指根部之間的凹陷處徒手按摩方法:雙手握拳,用拇指按壓對側少府穴,順時針揉按30~50次,力度適中有酸脹感即可功效:通心絡,促進手部血液循環,舒緩心悸與胸悶,特別適合寒冷天氣保護心臟湧泉穴位置:足底前三分之一處,在第2、3趾根延長線交界的凹陷處徒手按摩方法:用拇指按壓腳掌湧泉穴,順時針揉按,或用拳頭輕輕敲擊30~50次功效:引火歸元、改善足部寒冷,促進血液回流,穩定心腎功能林舜穀提醒,每天進行上述2處的穴位按摩,可以緩解寒冷帶來的血液阻滯,保護心臟、穩定血壓心率,有助提升能量,用溫暖身體開始一整天的良好狀態。【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5546.html】
-
2025-01-10 活動.活動最前線
華泰銀行迎新春,贈送限量發財金 祝福客戶『新春福瑞送吉祥,金蛇進家富滿堂!』
農曆春節(乙巳年)將到來,華泰銀行為幫民眾添好運,延續傳統製作「生肖系列發財金」,特別準備「福瑞金蛇發財金」致贈客戶,以此為客戶招財開運、增添好彩頭及年節喜氣。發財金於1月13日開始發放,民眾只要至華泰銀行全省分行洽辦業務,就有機會領到一份「福瑞金蛇發財金」,數量有限送完為止。華泰銀行114年發財金設計式樣以搭配吉祥色系,傳達祝福客戶吉祥安康、福運來到之意,且全都經由分行金庫加持過匯聚滿滿的財氣,盼將金庫裡的「財氣」與客戶同享,客戶將發財金放置隨身錢包或夾入常用存摺中代表「吸金」吸引財運滾滾來,是每年深受客戶喜愛及蒐集的開運小物。華泰銀行持續秉持「以人為本、造福鄉里、穩健經營、永續發展」之經營理念,於經營團隊具備堅實的授信融資專業經驗背景下,多元推動各項業務,並全力配合政府政策,積極推展危險及老舊建物重建、都市更新等整合融資業務,協助客戶量身訂作與規劃多元融資架構,期能協助客戶早日實現老屋更新、住得更安心的願望。展望未來,華泰銀行持續以穩健踏實腳步,朝擴大營運基磐目標邁進。在新的一年也會持續提供專業與貼心的理財服務,用心守護客戶的資產與財富,祈願客戶好運接龍,財運如蛇,連綿不斷,圓滿豐收,共迎幸福豐饒金蛇年。
-
2025-01-10 焦點.元氣新聞
新春暖心伴手禮「蛇我其誰」! 孝親尊長送「健康」才能送進心坎裡!
2025金蛇開運!過年走春拜訪親戚、初二回娘家,要準備什麼伴手禮,才能送到心坎裡?現代人重視健康,新年走春除了送糖果餅乾,還有更健康的選擇,不只體面大器,也能為長輩補充元氣,讓收禮的人感受到誠摯的祝福。以下推薦兩款健康禮盒,無論是送給長輩、長官、閨密好友,或是犒賞辛苦一年的自己,都很適合,高品質的營養補給,絕對能讓彼此心中充滿暖意!世界級的好禮,裡子面子都顧到台灣秋冬天氣變化大,過年大魚大肉容易加重身體負擔,熬夜守歲搓麻將,更需要補充體力,「娘家滴雞精」嚴選健康的台灣黑羽土雞,極鮮3小時入鍋滴煉,不使用冷凍雞!蒸氣不回流技術,封存滴滴精華,讓長輩一次補充 18種胺基酸,營養價值高,同時零脂肪、零膽固醇,100%無添加,不會增加身體的負擔。並通過國際級高規檢驗,品質安心有保障。春節家家戶戶的冰箱都是滿的,「娘家」常溫滴雞精經高溫高壓滅菌處理,可以常溫保存,送禮自用兩相宜。滴雞精除了要講究營養成分,口感也很關鍵。「娘家滴雞精」榮獲A.A. TASTE AWARDS 全球純粹品味評鑑「三星」最高殊榮,是受到國際營養學家、米其林主廚、美食評論家認證的順口好喝。世界級的好禮,用來孝敬長輩,裡子面子都能顧到;也很適合用來入菜料理,一次守護全家人的健康;家有高壓的三明治族群、考生、孕婦或產後媽媽,需要滋補強身、補充體力,「娘家滴雞精」隔水加熱超方便,連同包裝一起放入熱水中浸泡3-5分鐘,隨時熱熱喝,打造好精神、好氣色。 選對「年年有魚」,真正「健康有魚」過年走春除了帶上滴雞精禮盒,魚油禮盒也是個好選擇。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壓力大,適度補充高濃度魚油,有助促進循環、提升專注力,保持思緒清晰、晶亮有神。無論是銀髮族長輩、成長中的小朋友、需要聚精會神的學生和上班族、辛勤操勞的家庭主婦、飲食不均的外食族,皆需補充魚油,累積健康續航力。娘家全新推出的「年年有魚禮盒」,選用南美洲純淨海域、可溯源魚種,在地純化保持絕佳新鮮度,藉由專利技術萃取出極好85%高濃度Omega-3魚油,每份魚油含EPA與DHA 3:2的黃金比例、rTG型式好吸收,維持健康循環效果更加分。1.5公分純淨膠囊,大人小孩都能輕鬆吞服,完全無腥味,且通過IFOS海洋之友、FOS和GOED國際權威認證,品質安全有保障。「年年有魚禮盒」包裝也暗藏巧思,以喜慶紅金色為主色調,寓意「年年有餘,健康富足」,體面又大方;材質設計融入永續環保理念,減少過多裝飾、不必要的耗材及對環境的負擔,用愛家的心來愛護地球,讓每一份禮物都充滿對人對環境的關懷。新年送上娘家「年年有魚禮盒」,除了增加年節祝福感,更是祝福長輩「健康有餘」。一手「娘家滴雞精」禮盒,一手「年年有魚禮盒」,全方位滋補保養,用最好的守護最愛的,為新的一年迎來健康、幸福、好運氣!娘家官網年年有魚禮盒:https://bit.ly/41DtpGR滴/熬雞精禮盒:https://bit.ly/4fq5u0E
-
2025-01-10 養生.生活智慧王
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 美主廚不建議上義大利餐廳點7料理
英國網路市調公司YouGov的一份報告曾指出,義大利料理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美食;而「國家地理雜誌」數年前也曾報導,有八分之一的美國餐廳賣的是義大利菜。YouGov指出,美國與其他國家的人,被義大利人認為對他們的美食犯下許多「罪行」,從吃義大利麵配大蒜麵包,到在海鮮義大利麵撒上起司。美食網站Daily Meal採訪了烹飪專家,以下是他們建議光顧義大利餐廳時,最好避免點的菜色。1.瑪格麗特披薩番茄醬、莫札瑞拉起司、羅勒等簡單的配料,便讓這款披薩大受歡迎,這也意味製作成本超低。主廚赫爾頓(Julia Helton)表示,至少要花12元才能吃到1元做成的菜,這太不划算。她建議應挑選配料較為精緻、或是最能突顯炭烤風味的披薩。2.香蒜鮮蝦義大利麵(Shrimp scampi)在美國幾乎每家義大利餐廳都可看到的菜,與在義大利最大的差異是大蒜的使用量。美國餐廳過度使用大蒜,以致蓋過其他食材、尤其是味道清淡的海鮮。主廚波拉史翠妮(Barbara Pollastrini)說,與其用大蒜焗蝦,不如用初榨橄欖油、香芹、上等白酒、鹽與胡椒。3.莫札瑞拉起司條主廚庫斯勒(Sedona Kusler)表示,多數餐廳都只是購買冷凍的莫札瑞拉起司條,然後將它們丟進油鍋裡,他不願為可以在家用氣炸鍋烹調的食物付錢。他也抱怨,莫札瑞拉起司條與其他油膩的油炸菜餚,讓義大利菜背上肥胖與不健康的惡名。帕馬森起司烤雞排:紐約時報曾報導,這是由20世紀美國的義大利移民所創造的,歷史雖短,卻已成為美國各地的主流菜色,甚至出現在澳洲的許多酒館菜單上。餐廳老闆狄洛尼(Michael DeLone)說,儘管有不少顧客要點這道菜,但他想提供更正宗、更有創意,也更基本的義大利料理。4.肉醬義大利麵儘管這是美式義大利料理的基本款,但正如主廚尚克(Aleka Shunk)所稱,自己烹煮並不困難,差異可能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在餐廳吃的成本遠高於自己做。5.白醬雞肉義大利麵奶油白醬義大利寬麵(fettuccine all'Alfredo)是道正宗的義大利菜,不幸的是,在20世紀上半葉,許多製作義大利寬麵的重要食材在美國無法買到,人們便使用奶油與歐芹等替代品,甚至還加入雞肉。主廚克許納(David Kirschner)說,這些雞肉通常切得很薄,煮熟後口感變柴,十有八九都令人失望。6.卡布里(Caprese)沙拉這是番茄片、莫札瑞拉起司、羅勒與橄欖油的絕佳組合,也是道簡單的美食;然而它的絕大部分風味仰賴成熟、美味且當令的牛番茄。主廚塞維諾(Natale Servino)表示,許多餐廳都忽略了這點,全年都出現在菜單上,但牛番茄過季便失去風味;因此可以在夏天點這道菜,冬天時則跳過。7.凱撒沙拉BBC曾報導,著名的凱撒沙拉是名為凱撒·卡迪尼 (Caesar Cardini) 的義大利人在1924年美國獨立紀念日發明的,直到1940年代才在全美廣受好評。這道菜從未被義大利裔廚師接受的原因是,傳統上沙拉是在主菜之後才上桌,以作為潔淨味蕾與助消化之用;而一堆撒滿起司與雞肉的凱撒沙拉,絕非清淡的味覺饗宴,在義大利料理中也無一席之地。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