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1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搜尋
麻木
共找到
293
筆 文章
-
-
2021-10-16 新聞.元氣新聞
基隆4名小六生誤把姑婆芋當山藥偷嘗 嘴麻猛灌牛奶緩解
基隆市某國小昨天下午六年級學生在打掃校園雜草時,有一名學生拿了清理下來的莖,以為是山藥,但導師有說不是,應該拿去丟掉,但4位小朋友因好奇在路上偷嘗,吃了之後4人嘴巴發麻到保健室就診,校方懷疑是誤食姑婆芋,請他們喝下大量牛奶,休息後舒緩,通知家長到校帶回,並無大礙。據了解,這起校園意外是發生在昨天下午2點40左右,當時為打掃時間,清理校園雜草,有位學生拿了清理下來的莖,以為是山藥,但導師有說不是,應該拿去丟掉。不過,4位學生仍因為好奇,在路上偷嘗。4個學生吃了之後,嘴巴發麻覺得不適,就立刻到保健室就診,校方立即做緊急處置,懷疑可能誤食姑婆芋,請他們喝下大量牛奶,休息片刻即較舒緩些,隨後個別通知家長到校帶回。並沒有叫救護車送醫的。教育處表示,學校向教育處完成校安通報,教育處請學校加強教育孩子校園植物的辨識與安全防護教育。基隆市野鳥學會常務理事沈錦豐說,姑婆芋在淺山、校園、住宅附近很常見,十分普遍,全株有毒,學生和民眾在野外時不要亂採,更不可輕易拿來吃,避免中毒。姑婆芋、山藥、山芋特徵不同,要分辦清楚。食藥署指出,「姑婆芋」則長得像芋頭,但芋頭葉面具有絨毛,姑婆芋卻是表面光滑,水珠無法凝結;且芋頭葉柄與葉面相接處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遠,姑婆芋距離則較近。食藥署說,姑婆芋植株全株有毒,因含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鹼會,誤食的話會發生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甚至伴隨著流口水、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和腹痛。食藥署呼籲,民眾應避免自行採摘食用來路不明的植物,若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物剩餘的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
2021-10-1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悸該怎麼辦?該如何預防?醫:多數無礙,留意症狀慎防心肌梗塞
心悸是民眾日常常見症狀之一,許多人描述感覺到胸悶、心跳變快等,大多休息後並無大礙。不過國泰醫院心臟內科張釗監醫師表示,心悸雖大多無礙,但若有出現相關症狀仍需小心,因為還是可能引起、或是為重大疾病的相似症狀,如腦中風、心肌梗塞等。 心悸留意不適細節,症狀、風險因人而異。 心悸常見原因 張釗監醫師表示,心悸其實就和頭暈一樣,是個在敘述時較為廣泛的形容,細述狀況繁多,例如心跳變快、心跳變慢、心跳漏拍、心跳節奏變亂等,主要是心臟出現問題所致。 醫師舉例解釋,人體正常心跳約每分鐘60~100下,在一般情況下低於60下為心跳過慢、高於100下則心跳過速,這情況常見因竇房結出現問題所致。而心跳節奏多一拍、少一拍,感覺像小鹿亂撞般,則如因心房期外收縮、心室期外收縮所引起。心房顫動則常會使得心跳變得沒有節奏。 心悸常見4大風險因素 張釗監醫師表示,心悸一般而言較無大礙,常見因素主要包括環境、生理、心理、疾病。環境因素如高溫、濕熱的環境使得呼吸困難,心肺關係密切,進而影響心臟。生理因素則如抽菸、酗酒、藥物影響、荷爾蒙變化、咖啡等,許多民眾在吃了某些特定的食物時,也可能產生心悸,例如有些人喝可樂就會,因人而異。心理因素包括如焦慮、恐慌、生活壓力等,也和精神方面疾病有關。至於疾病則輕如包括發燒、生病,較嚴重也包括心臟方面疾病,如前述提到的心房顫動等,因此患有三高、心血管疾病等相關疾病患者需多留意。 心悸異常症狀速就醫,慎防心肌梗塞、腦中風。 雖然心悸大多無礙,但張釗監醫師也提醒,其引起的起因也可能引起更嚴重的問題,又或者說是個警訊,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跳驟停、腦中風等。 因此提醒民眾,發生心悸的當下,除了妥善休息以外,也建議多加觀察身體是否有其他狀況,特別是異常的胸口疼痛,例如若出現胸悶、胸痛、時間較長、甚至出現頭暈、冒冷汗,以及出現左肩、左背、頸部、下巴疼痛等情況,應盡速就醫,此為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 另一方面,若心悸時出現口齒不清、嘴角歪斜、單側臉部或手腳麻木、無力、莫名頭暈等症狀,則需特別留意腦中風,心房顫動是心悸和腦中風共有的問題,而這些症狀正是近日各界常提倡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觀察腦中風的症狀方式。 心悸當下該怎麼辦?該如何預防? 張釗監醫師表示,預防心悸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排除病理因素,以及其他相關風險,因此在發生心悸時,除了好好休息並觀察有無異常症狀外,也建議多觀察當下的情境,以利日後避免相關風險,例如心悸的當下剛好正在喝咖啡,便可合理的懷疑是否是因咖啡所引起。最重要的是不論輕重,皆建議做個檢查,以助了解可能因素。也特別提醒經常有心悸問題的民眾盡早檢查,避免輕忽當下的心悸可能為較為嚴重的警訊。 《延伸閱讀》 .胸痛不可大意!醫:3分鐘觀察,不確定安全即刻就醫! .夜咳難躺平?恐為罹患心臟衰竭徵兆!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0-10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低頭60度等於頸扛27公斤! 出現「5大症狀」小心是頸椎椎間盤突出
一名年僅29歲的林小姐,時常感覺肩頸痠痛、肌肉緊繃,閒暇之餘最喜歡安排按摩放鬆行程來舒緩不適。因Covid-19疫情關係,無法安排按摩行程,肩頸痠痛症狀比往常更加明顯,就算使用痠痛貼布來舒緩不適,效果也很有限,直到就醫檢查發現,其頸椎第4、5、6節椎間盤竟已退化突出。在醫師為健檢結果說明時,得知林小姐平日白天上班需長時間使用電腦,下班就躺在沙發上滑手機追劇、購物或是使用通訊軟體與親友連繫聊天;長期不當的姿勢造成頸椎壓迫、支撐重量加重導致頸椎椎間盤突出。 頸椎椎間盤突出 嚴重恐造成神經傷害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解釋,脊椎的「椎間盤」是連接相鄰兩個椎體的纖維軟骨盤。椎間盤可以使脊椎在相當的角度之間活動,協助維持脊椎的穩定度,並有避震的功能;椎間盤對脊柱有緩衝保護的作用。當椎間盤受到不正常的外力擠壓,可能會整體向外膨出或局部突出,或因外層纖維環破裂造成髓核的疝出,這就是椎間盤突出,持續進展可能會壓迫到神經或脊髓導致進一步的神經傷害。 頸椎退化非老年人專利 出現這些症狀應盡快就醫早在2014年美國脊椎外科醫師Kenneth Hasraj就曾指出隨著3C電子商品使用率越來越普及,民眾開始出現有簡訊頸的現象(Text Neck)。長時間維持頸椎向下彎曲低頭使用手機會直接影響脊柱。若低頭15度去看手機螢幕,頸椎就必須支撐12公斤的重量;若低頭彎曲到60度看手機,頸部所要支撐的重量就會高達27公斤。沈彥君提及,若長期有上肢或肩膀疼痛、頸部痠痛、神經刺痛、肌肉麻木無力等症狀,務必就醫檢查釐清病因;椎間盤突出在初期往往沒有顯著症狀,若持續因姿勢不良或其他傷害,進展至壓迫到脊髓神經,甚至可能造成無法行走、四肢肌肉萎縮、排泄困難等問題。 保持正確姿勢 延緩頸椎退化傷害 而愛滑手機、平板的3C族可要注意,長時間下來不只造成頸部肌肉疲勞、韌帶拉傷,同時也可能引起頸部退化性關節炎,頸椎椎間盤突出合併脊髓壓迫。沈彥君建議,平時保持端正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或頸部的過度劇烈動作,多留意自己的姿勢就可以延緩頸椎的退化傷害。 延伸閱讀: ·天天當低頭族小心頸椎間盤突出! 醫提「1忠告」:只滑10分鐘一樣GG ·看直線變彎曲、閱讀漏字? 小心黃斑部病變!醫曝「危險警訊」:睡前別滑手機了 
-
2021-10-07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手腳冰冷怎麼辦?中醫分2類型,4招有助改善!
手腳冰冷對於不少人來說,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問題,不單單僅限於冬天,就連夏天也會。澄明中醫師診所郭祐睿院長從中醫觀點指出2種容易出現手腳冰冷情況的族群,並提供相關改善建議。 手腳冰冷分2類型,改善方法不盡相同。 郭祐睿院長表示,會出現手腳冰冷,主要是因為「陽虛」,促成陽虛的誘發因素包含了「陽虛體質」和「氣機鬱滯」兩種。 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如陽氣不足、體力衰弱,或是因為年紀大、貧血、不當節食等造成體溫過低,出現沒辦法溫暖身體的情況,患者容易因手腳末梢血循不佳,出現怕冷、畏寒、手腳冰冷等情形,改善需調理身體、溫補陽氣。 氣機鬱滯: 氣機鬱滯如血氣不通,或因生活壓力、睡眠不足、生活不規律、心情煩躁、無法紓壓等因素造成的肝氣鬱結,患者也容易出現手足不溫的情形,不過再心情恢復後可改善,因此改善方事也會以放鬆身心為主要方向。 手腳冰冷別亂補,中醫教4招有助改善! 陽虛體質: 在改善方面,郭祐睿院長建議,陽虛體質的患者,可透過有氧運動來調整身體,例如走路、快走、慢跑等,也可以透過搓揉脖子、背部、腰部等部位改善血液循環,藉此改善。生活及飲食上應留意均衡,可適度的吃些溫性、熱性食材,例如薑、蒜、熱湯等,並且避免過勞及睡眠不足。 氣機鬱滯: 至於氣機鬱滯型,郭祐睿院長則建議調整作息,早睡早起,十二點前就寢,睡眠時間以六至七小時為佳,並攝取鈣質等礦物質,也可以適度的多吃些肉桂、芹菜等香味較為強烈的食材,以助安定神經。另外也建議慎選食物,此類型的患者常見脾胃失衡的情況,飲食若太過刺激,反而可能使症狀加劇,例如辛辣、烤物、過度補養的食材就較為不利,相較之下建議可吃些溫和的食物,例如櫻桃、枸杞、秋刀魚、鮭魚、紅莧菜等食物,可以促進代謝、增強循環。 兩者通用,細微不同: 除了上述改善方法,郭祐睿醫師也表示,兩種手腳冰冷的族群皆可都過泡腳、泡澡搭配按摩的方式進行改善,可促進血液循環,同時紓解壓力及放鬆肌肉。水溫建議皆應低於40度以免燙傷,並浸泡小腿或全身15分鐘。穴位按摩則隨兩種族群有所不同。 陽虛體質的患者,建議在泡腳、泡澡時可按壓雙腳的三陰交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血海穴補陰,足三里穴補陽,一起按壓可達溫補陰陽的效果。而氣機鬱滯者則除了前述這三個穴位外,再按壓合谷穴,增加理氣的功用。 手腳冰冷亦可能為警訊,2種情況盡早檢查! 手腳冰冷雖通常無傷大雅,但也可能是較為嚴重的健康警訊,郭祐睿院長提醒有手腳冰冷問題的民眾,如有出現2種情況應盡早就醫檢查,包括了末端迅速變白或是變成紫黑色,以及手腳冰冷合併肌肉痠痛麻木。 末端迅速變白、紫黑色: 郭祐睿院長解釋,手腳冰冷合併末端迅速變白或變成紫色,這很有可能是「雷諾氏症」所引起,患者常因太冷或情緒劇烈變化之端出現缺血、發冷、發麻的情況,包括對稱位置的手指及腳趾。雖之後會恢復血色,但假若時間過久組織可能壞死、甚至截肢。 合併肌肉痠痛麻木: 而手腳冰冷合併肌肉痠痛麻木,則有可能是周邊血管疾病所引起,此類型的族群常見於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抽菸族群等,患者也容易出現傷口不易癒合、運動後下肢痠痛、指甲變厚變白等跡象,若再加上天冷使血管冷縮,血液循環會變得更差,使得情況加劇。 提醒民眾,若有長期手腳冰冷的問題,建議可先就醫檢查是否有健康問題,並做相關的調整生活、溫補調養、症狀改善,也多觀察是否有其他合併症狀出現,如有察覺不對更應盡早就醫檢查,以利對症治療。 《延伸閱讀》 .手抖是疾病的警訊?醫:通常無傷大雅,4大情況盡早就醫 .秋冬手腳冰冷、咳不停?醫教按摩、生薑泡腳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2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腳中風微創打通 醫師:血栓若拖延 如嫩鴨血變硬豬血糕
苗栗71歲陳姓老翁平日是個老菸槍,一周前突然覺得右腳冰冷、麻木,且小腿越來越痛,就醫檢查發現他的右腳動脈被血栓塞住,導致大腿以下完全沒有血流,經醫師以「微創噴射機械除栓」手術,搭配導管溶栓治療,成功移除血栓、打通血管,保住他 的右腳,免於被截肢命運。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楊智鈞表示,老翁的狀況為急性下肢動脈阻塞,也是俗稱的「腳中風」。簡單說,就是血塊堵住腳的血管,而血塊剛形成時像火鍋店的軟嫩鴨血,時間一久會越來越硬,變得像豬血糕一樣,拖得越久越難處理,因此腳中風的治療建議要把握14天黃金時間,否則截肢機率就很高。他指出,過去傳統治療方式是使用藥物及開刀清除血塊,但出血風險很高,現行新技術噴射機械除栓設備,可用微創方式伸管子到血管裡把血塊清乾淨,再搭配藥物輔助,較傳統治療安全、成功率也較高。楊智鈞表示,腳中風特別容易發生在年紀大、糖尿病、高血壓、洗腎、抽菸或曾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身上,這次老翁的個案雖然手術成功,但仍要注意戒菸,否則復發機率高;提醒民眾,如果有腳不明原因麻木、冰冷、疼痛,可能就是腳中風的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經專業醫師診斷與治療,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
2021-09-27 醫療.整形美容
醫病天地/車禍顏面骨折 手術還她美貌
20歲劉姓女子今年初車禍,導致下肢及顏面骨折,臉部嚴重變形,她擔心就此毀容;經接受下肢骨折手術,安排顏面重建,採取隱形切口與可吸收骨材,不僅恢復甜美面貌,還趁機割了雙眼皮。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說,劉女因車禍外力重擊,右側顴骨、眼眶骨折,從醫學影像看來,鼻子到眼眶幾乎都碎了,不僅得擔心骨骼復元,更怕臉上會留下疤痕,讓她以淚洗面,心情大受衝擊。醫師說,顏面骨折通常因外力嚴重撞擊造成,常見症狀為疼痛、腫脹、瘀血、咬合不正常、骨折處臉部凹陷、骨折側眼眶下麻木等,得在受傷後1至2周內,待軟組織消腫後才能治療;劉女先接受下肢骨折手術,術後復元穩定,再處理全顏面骨折。鄭旭棠說,若採傳統重建手術,臉部會留下明顯傷痕,影響日後生活;與她討論後,採取隱形切口,經結膜進行雙側眼眶底重建,再重建雙側上頷骨和下頷骨,手術中使用人體可吸收的人工骨釘、骨板,手術後一周即出院,外觀不留疤痕。醫師提醒,顏面骨折除常見症狀,第一時間得優先檢查腦部、眼睛是否受傷,並穩定生命徵象,最後才會處理顏面骨折,治療恐涉及咬合不正常、臉部麻木或不對稱等,術前都得充分溝通,術後傷口照護也很重要。
-
2021-09-25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常莫名手腳麻、無力?3招改善氣血循環
大部分女性、中老年人的體質都傾向於氣滯血瘀,身體經常發生一些不明原因的「不通暢」現象。如出現頭痛、抑鬱、乳腺增生、痛經、腹脹、便秘、黃褐斑、閉經、手腳麻木、精神頭不振、無力等。所以,長期氣滯血瘀,令身體的微循環受阻,成為多種疾病發生的基礎,故而也出現了「久病必有淤」的說法。 現代人易氣血不通暢而現代人因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精神壓力、生活環境等,易造成氣滯血瘀。且現在的食物多精緻化,甜食多、油脂多、鹽分多,加上飲料多飲水不足,更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而影響血液通暢。 且所謂「動能生陽」,有陽氣才會推動氣血運行。因此若缺乏運動,氣血運行就會遲緩。長期精神壓力大,也會形成氣鬱體質,另外,飲食上生冷不忌、長期吹空調、酗酒等,也會損害身體陽氣,出現氣滯血瘀問題。 如何改善氣滯血瘀? 1.溫性的食物,如洋蔥、生薑、大蔥、蒜等,這些食物性味溫、辛,具有行氣活血的作用。 2.黃酒,中醫認為它具有通血脈、禦寒、和血、行氣、發汗的作用。 3.玫瑰茶,具有行氣解郁、和血散瘀的作用,中醫說可以調理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脘腹脹痛。 另外,如果想要改變氣滯血瘀還得配合日常保健,除了注意飲食、睡眠和多鍛煉之外,可以選擇泡腳、按摩、拔罐等。最後,當然造成身體麻木感的原因很多,若長期有麻木的問題,還是建議尋求醫療的診斷和協助,以免因重大疾病而延誤可及早醫治的病情。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1-09-23 醫療.整形美容
妙齡女車禍顏面骨折 手術「變臉」免開美肌大眼妹
草屯20歲劉姓女子年初因車禍導致下肢及顏面骨折,經接受下肢骨折復位手術後,轉院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安排顏面重建,接受整形外科團隊建議採隱形切口及人體可吸收骨材手術重建。劉姓女子說,她對重建結果十分滿意,從小希望有雙水汪汪的大眼,醫師利用移除下肢鋼板時機安排雙眼皮手術,她感動到直說「這下拍照不用開美肌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說,患者車禍前長相甜美,但因車禍外力重擊,造成右側顴骨與眼眶骨骨折,臉部嚴重變形,患者擔心術後臉上留有嚴重疤痕,就醫經常以淚洗面,十分期待能夠將傷害降到最低。鄭旭棠指出,顏面骨折通常是因外力嚴重撞擊造成,常見症狀包括疼痛、腫脹、瘀血、咬合不正常、骨折處臉部凹陷、骨折側眼眶下麻木等,大多會於受傷後1到2周內,待軟組織腫脹消退後再進行治療,故患者先在他院接受下肢骨折手術,術後復原穩定,才會再安排處理第二階段的全顏面骨折。鄭旭棠說明,顏面骨折若採傳統重建手術,臉部會留下明顯傷痕,為了讓患者術後重拾自信,經與患者溝通後,採用隱形切口,先經結膜進行雙側眼眶底重建,之後再重建雙側上頷骨和下頷骨,過程中使用人體可吸收的人工骨釘及骨板,術後一周順利出院,也絲毫不留疤痕。鄭旭棠提醒,因外力造成顏面骨折,除了會有顏面腫脹、挫傷等症狀外,第一時間最優先要檢查患者的腦部或眼睛是否受傷,同時先穩定生命徵象,之後才是治療顏面骨折;此外,顏面骨折如涉及咬合不正常、臉部麻木或不對稱、視等後遺症,術前也需與醫師充分溝通討論,術後則要注意傷口照護、避免感染,才能保持最佳狀態。
-
2021-09-02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影/急性椎間盤突出站不了坐不住 中醫治療助癒合
一名50多歲男患者嚴重下背痛多年,最近更因急性腰痛後,甚至連站5分鐘也站不了,坐也沒辦法坐很久,簡直是坐立難安,醫生診斷是第三腰椎到第一薦椎都有椎間盤突出需開刀,但病患不敢開刀,即到彰化員生醫院中醫部診療,經過3個月針灸和傷科手法治療後已獲很大改善。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任黃永昇說,這名病患來自北部,在友人建議下到員生中醫部求診,經診療後發現患者骨盆與第3到5腰椎骨錯縫(關節錯位),相關腰部肌肉群筋出槽(肌肉韌帶損傷),後背膀胱經與督脈處也經絡氣血不順,嚴重到走路困難,站不了、也坐不住。椎間盤突出經開刀是可獲改善,但因病患不想開刀,黃永昇說,中醫講求「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病患經過3個月針灸疏通經絡與針刀鬆解腰部深層筋膜治療後,酸痛減少許多,也不會麻,已可正常活動,不過若走路20幾分鐘後,仍會腰酸,再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椎間盤突出雖仍存在,但已獲大幅改善,建議患者平常減少搬重物,並避免不良姿勢,慢慢讓椎間盤突出復原。黃永昇說,依據研究顯示,腰椎椎間盤突出依病患情況不同是有很大機率可以修復癒合,一般病程可從2周到3個月,或持續多月,若保守治療3個月仍未緩解,仍建議手術治療。椎間盤突出好發年紀大約於20到50歲間,黃永昇說,高峰期40歲左右,8成是男性,9成患者的腰椎間盤突出發生在第4到5腰椎及第5腰椎和第1薦椎之間,主要是因為椎間盤的纖維外環包覆能力減弱,導致髓核在承受壓力後不正常的膨出或破出而壓迫後方的脊椎神經根,導致疼痛、麻木與無力感。黃永昇說,中醫會以傷科手法調整錯位減少骨架壓迫,並用針灸調整筋骨僵硬緊繃、及損傷的筋出槽,有些病人也因肝腎偏虛、脾胃不好,會影響到筋骨,會輔以穴點治療鬆筋骨讓病人獲改善。
-
2021-08-19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萬別大意! 一男子連日唉聲嘆氣,竟引發「呼吸性鹼中毒」
工作中,生活裡,學習上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這時很多人都會嘆上一口氣,試圖通過這種方式疏解情緒。「唉……」長久以往,嘆氣好像成了一種信號似的,一聽嘆氣聲就知道,“這人可能遇到不順心的事了”。但這氣可不能一直嘆,武漢一男子兩週前因意外摔傷導致骨折,治療時花了很多錢,還影響了工作,這讓“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倍感壓力。8月13日,他突然出現狂躁、抽搐、出冷汗等情況。據報導,他是因為過度焦慮,連日嘆氣,導致了呼吸性鹼中毒。初聽聞這則新聞大家肯定很好奇,骨折手術做完了,也很成功,怎麼會突然出現抽搐、狂躁的症狀。他患的呼吸性鹼中毒是什麼?為什麼會中毒?有什麼危害?別嘆氣,快來看。一、什麼是鹼中毒?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液的酸鹼度是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血液PH穩定在7.35-7.45,這種穩定稱為酸鹼平衡。當血液PH大於7.45時稱為鹼中毒。二、為什麼會出現鹼中毒?鹼中毒分為呼吸性鹼中毒及代謝性鹼中毒。◎呼吸性鹼中毒肺過度通氣引起動脈血中二氧化碳減少,導致血液PH高於7.45出現呼吸性鹼中毒。常見原因包括:1. 精神性過度通氣精神緊張、焦慮、害怕,氣喘吁籲、吵架、情緒激動等情況會導致人體過度通氣,呼出大量二氧化碳,引發呼吸性鹼中毒,此種類型就是新聞中患者突然出現狂躁、抽搐的原因。2. 低氧血症機體缺氧時會出現過度通氣,是機體對缺氧的一種代償性保護,會造成二氧化碳排出過多從而導致鹼中毒。此類型常見於突然進入缺氧環境如高原、高空等環境中。3.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腦炎、腦膜炎、腦腫瘤、腦血管意外及顱腦損傷等疾病可能導致呼吸中樞受刺激而出現過度通氣。4. 妊娠妊娠會增加中等程度的通氣,目前認為是黃體酮刺激呼吸中樞導致的。妊娠初期由於嘔吐、飲食不足可發生酮症酸中毒。當妊娠反應過後,由於黃體酮的影響可發生呼吸性鹼中毒,有時可引起手足搐溺。◎代謝性鹼中毒鹼性物質在體內蓄積過多或酸性物質大量丟失,造成血液中HCO3-濃度升高,PH上升出現代謝性鹼中毒。常見原因包括:1. 胃液丟失過多胃部手術、高位腸梗阻時可能會發生劇烈嘔吐,大量胃酸丟失導致HCO3-升高,出現代謝性鹼中毒。2. 鹼性物質攝入過多慢性胃腸道疾病的病人,為中和胃酸,服用過量的碳酸氫鈉,導致腸道內鹼性物質明顯增多。尤其是對於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由於腎臟調節HCO3-的能力下降,過量的鹼性物質在體內蓄積而導致鹼中毒。3. 電解質代謝紊亂,低鉀低氯導致鹼中毒老年臥床患者,進食差,長期以往會導致電解質紊亂,出現血鉀、血鈉、血氯紊亂,導致代謝性鹼中毒。三、如何判斷是否出現了鹼中毒?呼吸性鹼中毒主要表現為通氣過度和呼吸加快,四肢發麻、刺痛、肌肉顫動、眩暈、暈厥、視物模糊、抽搐等。代謝性鹼中毒輕者表現不明顯,不易識別,重症患者多有面部及四肢肌肉抽動、手足抽搐、口周及手足麻木、頭暈、躁動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狀。四、為什麼嘆氣會導致鹼中毒?平時簡單一句嘆氣,一聲“唉”,反復多次長吁短嘆有可能會導致呼出二氧化碳過多,出現呼吸性鹼中毒。曾有過不少“鹼中毒”的新聞:女子因遲遲等不到人過度焦慮、男子吵架太生氣,誘發鹼中毒……這些都是呼吸性鹼中毒的典型情況,平時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五、鹼中毒有什麼危害?鹼中毒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酸鹼失衡、電解質代謝紊亂,頭痛、頭暈、煩躁不安、躁狂等精神症狀,口周及四肢麻木、針刺疼痛感、甚至抽搐。抽搐時間過長會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造成不可逆性損害,各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六、生活中如何緩解焦慮?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多,工作壓力、生活壓力、身體健康的關注等等導致現代人焦慮、抑鬱症出現的越來越多。如果焦慮狀況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無法正常生活的情況,需要藥物治療和專業的心理調節。但大多數情況都處於情緒異常的狀態,還不至於影響正常的生活,這時需要改變生活方式、調節情緒來改變。建議平時多與朋友、家人交流,把不舒服的情緒釋放出來;家人及朋友的關心、理解、照顧也可明顯改善這種情況。適當鍛煉、晨練、練瑜伽,轉移注意力,把多餘的精力放在一些輕鬆舒服的事情上。聽音樂,有時間出去郊遊等一些娛樂活動放鬆心情,可明顯緩解焦慮。(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08-15 名人.林頌凱
林頌凱/運動傷害什麼時候要看醫師?找對醫師很重要
東京奧運落幕,中華健兒以二金四銀六銅拿下歷屆最佳成績,其中幾場高潮迭起的賽事更牽動台灣每一個人的心。每一位站上奧運殿堂的運動員一定歷經過大大小小的運動傷害,卻仍然有機會得到獎牌。東京奧運熱潮勢必帶領一股運動風,這也代表,接下來也有更多的人會遇到運動傷害。大約八成以上的運動傷害只要在受傷的急性期處理得當,適度休息避免二度受傷,幾天到幾個星期內都可以完全痊癒。那些無法痊癒的運動傷害,可能是傷勢太重,也可能是受傷當下處理不當,也有更多是延誤就醫,或是就醫順序不對。運動傷害什麼時候要看醫師?●受傷部位有明顯的紅腫熱痛●出現暈眩感●痛到無力●外觀變形●關節無法活動●關節活動有奇怪聲響●有麻木感或感覺喪失●無法正常走路●腫脹越來越嚴重●同一個部位反覆受傷如果出現上面任何一種狀況,都代表傷害不單純,可能是骨折、脫臼、出血、肌肉或韌帶撕裂傷、神經損傷、或是關節鬆弛。這時候想都不要想,盡快找運動醫學醫師確診和治療,任何延誤都可能錯失黃金治療期而產生永久的後遺症。很多人習慣先去國術館喬一喬,因為小時候爸爸媽媽或教練都是這樣做,看來也沒什麼不好。這樣的處理方式最大風險就是忽略潛在傷害,甚至造成進一步損傷。舉最常見的腳踝扭傷來說,在我個人執醫生涯中,就看過好幾位腳踝扭傷後因不當推拿導致手術的案例。這些人腳踝扭傷時已有骨裂,但因沒有明顯變形,也沒有照X光或超音波確認傷勢,結果推拿後骨裂演變成骨折移位,最後要手術才能解決。也有很多人運動傷害後不知道要掛哪一科,或有過不好經驗,例如醫師一聽到運動受傷,就告訴他以後不要再打球或跑步。但這對運動愛好者或運動員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這裡提供實用的指引,協助你運動傷害時找對醫師。找信任的醫師:治療運動傷害有西醫的復健科、骨科、運動醫學科醫師,也有傳統醫學的中醫師。找原本認識且信任的醫師治療是最安全的開始,因為彼此了解,只要雙方配合,就可以達到理想效果。請球友╱跑友介紹醫師:不同運動的傷害不盡相同,即使是相同的運動,不同程度的運動員受傷的位置也不一樣。如果是初次受傷又沒有信任的醫師,建議可以向球友╱跑友,或在運動社群上請求推薦醫師,他們的就醫經驗也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遇雷的機會比較低。找運動醫學專長醫師:指的是他個人有在運動,或是長期照顧運動選手,除了有經驗,也比較了解運動愛好者的心理。運動醫學專長的醫師不會只提供症狀治療,還會從運動受傷的機制開始評估,同時也會告訴你如何訓練和預防。最重要的是,他們會提供積極恢復的處方,協助傷者更早回去運動。找運動醫學團隊:嚴格來說,運動傷害的發生是結果,背後導致的原因很多,多重原因累積才會造成受傷,這其中包含:訓練方式、姿勢與動作、舊傷,也有可能是營養、心理或是睡眠問題。如果運動傷害是屬於多面向,可以尋求運動醫學團隊協助,透過團隊資源互相轉介,提供可行方案及治療計畫,讓傷者得到全面及根本性的治療。作者個人網站請見:https://dr53-lin.com。
-
2021-08-13 新聞.健康知識+
男人比女人健康自我感覺更良好 醫揭「5大保健指標」
男性在家庭、事業裡,擔負著多種角色和責任。爸爸在許多人的心中總是有一種強壯可保護家人的形象,時常忙錄於工作,卻忘了關心自己。還有一種特別的現象,不論是老、中、青任何一輩的男性,在健康方面的自我感覺良好的比率都比女性高。常常是對小病狀不在意或是覺得還能再撐一下,也不愛就醫檢視;更令人擔心的是,對健康問題有點麻木,結果小病養成大病!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整理出男性健康5大重點:腰圍、心血管疾病、肺癌、肝臟、攝護腺。男性健康重點1:腰圍從腰圍看健康,男性女性都不例外。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即為腰圍過粗。反映腹部脂肪堆積造成的腹部肥胖,也間接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血糖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上升。錢政平提醒30歲以上的族群,該隨時注意自己的腰圍尺寸,更可藉由iOi身體組成分析儀,測量出精準身體組成分析(體內脂肪/肌肉重量/體重管理評估/腹部肥胖分析/內臟脂肪程度等)。男性健康重點2:心血管疾病根據衛福部「96年台灣地區20歲以上民眾三高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調查發現,男性高血壓盛行率比女性高5.8%(27.2% vs 21.4%),高血糖盛行率比女性高1.2%(8.7% vs 7.5%),高膽固醇盛行率比女性高1.1% (10.7% vs 9.6%),代謝症候群盛行率比女性高0.7%(20.2% vs 19.5%)。錢政平解釋,三高發生率男高於女,是由於女性擁有的女性荷爾蒙,具保護心血管的作用,但保護作用在進入更年期後會漸漸消失。且男性大多對於外表較不在意,飲食較不忌口,導致三高容易超標,三高的檢測方式簡單又快速,只需透過血壓機測量、抽血及尿液檢查便可知道。三高的初期症狀,大多毫無感覺,必須透過檢查才會被發現。男性健康重點3:肺癌肺癌是男性癌症第1大死因,當有症狀時,如咳嗽、咳痰帶血、胸痛、呼吸困難才去找醫生,近8成已經是晚期。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使用菸草是造成癌症最重要因素。」,吸菸和肺癌有直接關係,1天抽1包菸的人,罹患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0倍。根據國民健康署107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顯示我國年輕男性的吸菸率,約由18歲以後逐年攀升,約至36到40歲年齡層達最高峰,每3個男性就有1個吸菸。錢政平也提醒民眾,不抽菸不等於不會發生肺癌。肺癌是國人頭號死亡癌症,如果有抽菸習慣、包括二手菸、空氣汙染、長期處在油煙、接觸化學物質的環境、曾經罹患肺結核、有肺癌家族史都該定期做肺部篩檢,也建議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及早發現肺癌早期病灶。男性健康重點4:肝臟肝癌沒有症狀,很難自我察覺,只能靠篩檢,但大多B肝、C肝帶原者不知道自己帶原,如果確認自己是肝炎帶原者,務必要定期檢查肝功能指數、腹部超音波,因為肝病帶原就是肝癌的高危險群。錢政平也要提醒所有的「腹爸爸」千萬要當心,脂肪肝會進展為肝硬化。有脂肪肝的患者中,約有10至20%的人會進展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約25至5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的病情會持續惡化成肝纖維化,甚至可能發展成嚴重影響肝功能的肝硬化及肝癌,就是肝病3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男性健康重點5:攝護腺癌由於早期攝護腺癌,大多數沒有顯著的症狀,如果有症狀也容易被誤認和攝護腺肥大相關,往往就醫確診時已是中後期癌症。國人男性於50歲後大約有5成機率會出現攝護腺肥大問題,且機率隨著年齡增加。也因攝護腺肥大屬良性增生,當攝護腺癌的症狀被誤認只是攝護腺肥大,就易使人掉以輕心,反而延誤及早診斷治療的時機。攝護腺癌好發於60至80歲男性,男性50歲後攝護腺癌風險快速上升,50歲後可開始每年安排血液PSA檢測或肛門指診。若PSA異常升高或肛門指診發現可疑硬塊,再進一步安排攝護腺切片或攝護腺磁振造影(MRI)檢查。最後,錢政平提醒所有男性朋友,「健康」是家庭與事業的基石,千萬別忽略定期檢視自身健康狀況!★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8-12 養生.抗老養生
立秋之後出現這種“困倦”,小心是中風先兆! 別再用「秋乏」糊弄自己
大白天就呵欠連天時,不少人會覺得這是「秋乏」搞的鬼。確實偶爾的犯困無傷大雅,但是如果同時伴隨這些症狀,那就要小心中風了。立秋之後,首防「中風」雖然立秋了,可有時候天氣還是很熱,大家出汗也比較多,血容量就相對較低,換句話說,就是血液比較黏稠,血濃縮後,容易堵塞血管。而中風發生的原因,一個是血管本身的彈性,以及血管的收縮能力等出現問題,另一個則是血液本身,如血液濃度大比較黏稠,也容易堵塞血管。更何況,現如今大家都很喜歡開空調對付“秋老虎”,當室內外溫差過大時,進出房間的溫差同樣會導致我們的血管快速收縮或舒張,這也是導致中風的一個因素。這種「秋乏」很危險對於健康人來說,一到中午就哈欠連天可能是正常現象,而有“三高”病史的人,若出現打盹、乏力或是頻繁打呵欠時,就需要引起重視。根據臨床觀察,約有70%以上的中風患者發病前5~10天內會出現頻繁打盹現象,這是大腦嚴重缺氧發出的求救信號。尤其是若伴有下列症狀,請第一時間就醫:◎突然拿不穩手中拿著的東西忽然落地,並不一定是老了沒有力氣,有可能是由於腦部血栓形成後影響到手的功能。◎出現步態異常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可能是發生中風的前兆信號。這種步態異常可能表現為下肢突然無力;與腰椎間盤突出引起下肢無力時伴有的麻木感、疼痛感不同,中風前兆引起的腿發軟,無明顯疼痛。◎舌頭歪腦供血不足時,可能出現被壓迫的舌神經功能消失,導致舌尖偏向左側或右側,說話、吹口哨漏風。◎血壓異常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或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都可能是出現中風的先兆。◎有話說不出當血栓阻塞在“語言表達區”時,也會出現語言障礙。可能表現為口齒不清或難以把話說出來,但卻“心裡明白”,或是很難理解別人所說的話。◎突然發生眩暈眩暈是中風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復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視力出問題如果血栓堵塞視神經和視皮層供血血管,會突然出現短暫性雙目失明或視物模糊等“一過性”視力障礙。一般視力問題通常出現在單側,也有可能兩隻眼都無法向左(或右)看。3個口訣幫你識別中風三高人群、抽菸者、長期喝酒者、肥胖者,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建議自查一下。看:看看臉的兩邊是否不對稱,出現口角歪斜。查:雙手平舉,檢查兩隻手臂是否單側無力、不能抬起。聽:請患者說話,聽聽他是否口齒不清,說不明白。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狀突然發生,就要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在急救車到來之前,患者應平躺或側臥,頭部歪向一邊,避免嘔吐物堵住呼吸道,不要隨便吃藥,更不要運動鍛煉,應安靜等待救援。腦中風的“幕後推手”懶:現代人偏懶,經常懶得運動以及懶得喝水,這都是導致腦中風的危險因素。長期不運動不僅會使血液循環減慢,還容易導致大腦、心臟的供血不足,增加血液粘稠度,易產生血栓,加速腦梗;不愛喝水,會加速血粘稠,產生血栓。貪:現代人偏愛一些重口味食物,如油炸、醃製類,貪吃這些食物很容易誘發血壓問題,甚至是中風。熬:不光是肉體煎熬,心靈煎熬也同樣會促進中風的發生,尤其是情緒過於激動或者壓抑時,會導致血壓升高,血管劇烈收縮,會加速心腦血管疾病發作。預防腦中風,多做5件事1.管住嘴少吃「四高」食品,即高糖、高油、高脂、高鹽。這些食物易導致膽固醇等附著於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硬化,導致血管不暢通。2.不熬夜長期熬夜,會使身體內激素分泌週期出現紊亂,或會增加心腦血管系統負擔。3.拒絕吸煙和二手煙煙草中有害物質易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和動脈粥樣硬化,以致形成血栓。4.多做有氧運動游泳、跳舞、騎自行車、瑜伽、打太極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即使是最簡單的健步走,持之以恆都會使血管的彈力增強。5.保持好心情不少心腦血管疾病都與情緒波動過大有關。想要血管健康,平和的心態必不可少。(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08-1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手指痠麻恐是滑鼠手引發 醫師教伸展腕隧道運動舒緩
●長時間使用3C產品,恐引發滑鼠手●正中神經受壓迫,易導致手指手腕痠麻痛●多做手部拉筋運動,舒緩手腕關節疼痛很多人居家辦公期間,長時間使用3C產品,用滑鼠、滑手機或平板相當頻繁,紛紛出現手指及手腕痠麻疼痛狀況,罹患了俗稱「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群」。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黃永錚建議,可以常做手部拉筋運動,舒緩手腕關節疼痛。常拿重物族群 也會罹患防疫三級警戒兩個半月以來,在家上班上課的人很多,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黃永錚表示,由於多數人電腦、手機、平板交替使用,即使休息,依然手機不離身,打電腦、滑手機與平板,長時間過度使用3C產品,反覆使用手指及腕關節,導致罹患腕隧道症候群。做家事的家庭主婦、長時間使用3C產品、常拿重物、搬東西的人等族群,容易罹患腕隧道症候群。黃永錚表示,在手腕上有一條「正中神經」,與肌腱形成隧道,如果手指、手腕過度使用,會導致韌帶增厚壓迫到神經,大拇指、食指、中指指頭產生刺痛、痠麻感。有時在夜間睡覺時,手腕、手指麻木及疼痛加劇,甚至有患者騎摩托車會騎到手麻掉。若有上述症狀,應盡速就醫。對於輕度的腕隧道症候群治療,黃永錚指出,首要減少手腕部位的過度使用,並維持良好的姿勢,建議戴上護腕輔具防護,可採服用消炎藥物、熱敷、雷射、遠紅外線、局部注射等治療,皆有助緩解症狀。藥物復健不佳 就要手術若是藥物復健等保守治療效果不佳,黃永錚說,手麻木症狀已嚴重影響生活,或是病況嚴重、反覆疼痛者,就要考慮手術,將壓迫到正中神經的橫腕韌帶減壓,釋放腕隧道的壓力。如何預防腕隧道症候群上身?黃永錚提醒,除了要減少3C產品的使用時間、避免反覆使用手腕外,平時可多做手部拉筋運動,舒展腕部肌群。
-
2021-08-06 醫療.骨科.復健
最命苦椎間盤是它,腰痛腿麻怎麼解?
台灣腰部疾患就醫人數約為50萬人,雖然腰痛原因百百種,但以腰椎活動度來看,最為辛苦非腰椎第五節莫屬,連帶的,介於第五節腰椎及第一節薦椎之椎間盤的命運則最為坎坷,菁英診所復健科尤稚凱醫師指出,這節椎間盤總是前傷未癒、後傷又至,使得腰痛及坐骨神經痛常陷入反覆發作的循環,此時治療要確實兼顧「穩定腰椎、修復椎間盤、解除神經根壓迫」才行,這三方面現在透過非手術的再生注射可一一達成。最命苦椎間盤非它莫屬尤稚凱醫師說明,就生物力學而言,腰椎第五節和薦椎第一節之間的椎間盤因活動度最大,再加上薦椎完全為骨性構造,因此成為壓力集中點,倘若經常彎腰轉腰、過度負重、姿勢不良、長期久坐等,就容易造成椎間盤纖維環撕裂傷,逐漸退化變性,甚至導致椎間盤中間的髓核突圍而出 (亦即椎間盤突出),隨著一再受傷更增加了治療的難度。症狀為下背痛或神經傳導痛在症狀方面,尤醫師描述,若介於腰椎第五節和薦椎第一節的椎間盤因纖維環撕裂傷而引發疼痛,範圍可能涵蓋薦椎及薦髂關節等下背部位(下圖藍色區塊),在彎腰時和久坐後疼痛會特別明顯;至於因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腰椎第五節神經根,則會引發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甚至到腳底的麻木感(下圖紅色區塊)。腰椎結構平衡 牽一髮動全局椎間盤無論損傷、退化、或突出,均代表腰椎已處於不穩定狀態。尤醫師解釋,在脊椎的結構中,椎間盤、小面關節、以及周圍韌帶是穩定脊椎的三大要件,只要其中一個因外力而受傷或退化變性,就會破壞平衡,拖累其他兩者,不只如此,由於腰椎、薦椎、髂骨在結構上為複合體,連薦髂關節的穩定性也會受影響,因此治療上務必面面俱到。治療環環相扣 缺一不可為了穩定腰椎、恢復腰薦髂結構的平衡,尤醫師認為,理想的對策為採行再生注射,在超音波導引之下,將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直接精準注射至所有相關病灶,包括上薦髂關節、腰椎第五節和薦椎第一節的小面關節、周圍韌帶、甚至椎間盤,如此一來可改善關節炎、強化韌帶,全面提昇腰椎穩定性,椎間盤也得以修復。此外,針對受到壓迫的腰椎第五節神經根,則採行神經解套注射,同樣在超音波導引下,將低濃度葡萄糖水注射於神經根周圍,打開神經壓迫之處,或經尾骨進行硬脊膜外注射,也可達到相似的作用。增生療法專業技術 攸關診斷與療效如同其他注射治療,再生注射的副作用常見的是短暫而輕微的注射後疼痛、僵硬或淤青。需提醒的是,此療效與醫師診斷及專業技術攸關,最好選擇受過再生注射訓練之專業醫師,以確保治療品質。護腰之道:正確姿勢、強化核心、避免久坐尤醫師最後提醒,因為姿勢錯誤與用力不當是造成大部份腰痠背痛的主因,所以經常腰痠背痛的人,在日常起居各個動作上,都要隨時注意姿勢與使力方式,也要避免久坐。同時,藉由運動強化背肌、腹肌、骨盆底肌肉等,才能給脊椎足夠的保護,但要注意的是,需要使用腰力的運動,例如高爾夫球、保齡球、仰臥起坐等,尤其應該避免,若其他運動會引起腰痛的話,也不宜從事。更多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的預防與治療#div-gpt-ad-1503996040247-0,.inline-ad { display: none !important; }
-
2021-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接種後死亡事件新增七例 皆為六旬以上長者
國內接種不良反應死亡事件新增129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中7例死亡、41例為嚴重不良事件。莊人祥表示,接種AZ後發生死亡事件共六例,為四女二男,年齡為78歲至98歲,接種疫苗後一日至44日間發生。另外,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發生死亡新增一例,為67歲男性,接種疫苗後14日發生。目前累計556例接種疫苗後死亡事件,其中377人為75歲以上長者。另外,疑似接種AZ疫苗後發生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則新增33例,為22女11男。年齡為23歲至89歲,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8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腦中風、心肌梗塞、肺栓塞、冠狀動脈狹窄合併心臟衰竭、心肌炎、敗血症與急性呼吸衰竭、顏面神經麻痺、多發神經病變、重症肌無力與心肌炎等。同期間疑似接種莫德納疫苗發生嚴重不良事件有八例,為二女六男,年齡為27歲至72歲,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6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腦中風、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心肌梗塞、急性肝衰竭與流產、顏面神經麻痺,及診斷未明之胸痛、頭暈嘔吐與四肢麻木、左肢腫脹與疼痛等。
-
2021-08-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解剖124例接種疫苗死亡 86例有慢性病
施打疫苗後死亡解剖釐清死因,指揮中心今公布目前已解剖124例,其中有86例本身有慢性病。此外今新增1名施打莫德納疫苗死亡個案,該個案為66歲男性,接種疫苗後8日死亡。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已解剖124例,其中86例與慢性病相關,6例嗆噎窒息,2例頸椎骨折,1例呼吸道阻塞,6例疑似肺炎,3例泌尿道感染,1例氣管內有管灌倒流液體,1例咽喉炎(2個月大孩童),1例胃穿孔併腹膜炎,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肋膜炎,1例疑膽道化膿性感染,2例腦室和腦幹出血,1例吸入性肺炎及心肺衰竭,1例腦實質舊出血併外傷性腦挫傷,1例化膿性肺炎,1例主狀脈剝離,1例蜂窩性組織炎併發敗血症,1例心肌梗塞,6例待釐清。8月2日新增25例(16女9男)AZ疫苗接種後發生疑似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年齡為26歲至86歲間,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42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腦中風、肺栓塞、下肢深部靜脈栓塞、過敏反應(誘發氣喘急性發作、蕁麻疹、下肢水腫合併皮膚紅疹)、接種後常見之全身不適,及診斷未明之抽蓄與意識改變、持續數日發燒、複視、肝指數偏高、經血過多、手麻、左側肢體無力等等。同期間新增8例(6女2男)莫德納疫苗接種後發生疑似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年齡為 20 歲至 79 歲間,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 16 日間發生,包含疑似顏面神經麻痺、心律不整、肺栓塞、注射部位紅腫熱痛,及診斷未明之胸痛、呼吸喘與四肢麻木、左側肢體無力等等。累計目前已有548例(255女293男)接種新冠疫苗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年齡為2個月至101歲間(其中370人為75歲以上長者),疫苗接種後當日至68日間發生,其中有465例為接種AZ,有83例為接種莫德納。累計548例中,有4例(1例接種AZ,3例接種莫德納)為原通報非死亡之嚴重不良事件追蹤後轉死亡。
-
2021-08-0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眼球偏向一邊、說話不清楚 大血管阻塞型中風危險性高
Q:阿公與兒女同住,這幾天阿公常喊手沒力、頭有點脹,家人以為只是高血壓影響不以為意,某天早上阿公無法從床上起身、話講不清楚,兒女已經出門上班了,現場剩老伴和外籍看護也無法分辨是什麼症狀,這時該怎麼辦?腦中風名列國人十大死因前四名,民眾未及時警覺腦中風徵兆,可能錯失黃金救援時間。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教官李均祈表示,除了因民眾警覺性不足延誤送醫的情況外,救護員也常碰到長輩誤把偏方當急救,反讓患者更不適。他曾遇過一名70歲阿嬤急性腦中風,阿公竟拿針扎阿嬤手指「放血」;或是有擦綠油精、按摩人中、亂餵心臟病或降血糖藥物等錯誤行為,既無助於急救處置,還可能引發感染風險,增加救護員現場評估難度。聯合報與台灣腦中風學會共同合作急性腦中風教育課程,由神經科專科醫師至消防分隊分享,提供救護員更快速判斷腦中風祕訣。李均祈說目前使用的評量表為FAST辛辛那提,課程中醫師提供更多項到院前腦中風評量表,針對急性腦中風,較容易失能的大血管阻塞特性加以說明,包括半側肢體或面部嚴重癱瘓、眼球偏向一邊、失語症等,因為治療大血管中風有特定的治療醫院,若救護員有機會盡速辨識出來,就能提高送往正確醫院的機會。李均祈說,不少民眾曾出現小中風,沒有及早發現、健康檢查追蹤,都是到二次中風才不得已送醫,他建議民眾平時應多注意身體異狀、提高警覺,排除腦中風帶來致命風險。【教官小叮嚀】李均祈/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教官曾出現頭部腫脹、肢體無力等情況,民眾需自我警覺,可能有小中風危機,應定期健檢追蹤。若長輩有異常身體不適,家人應盡快撥打119,把握黃金救援時間。【醫師開講】身體異狀、提高警覺 留意腦中風帶來致命風險大血管阻塞腦中風,拖延1小時老3.6歲。國軍桃園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明華說,中風患者中以缺血性腦中風佔大宗,其中屬大血管阻塞最危險。致病原因區分二類,血管粥狀動脈硬化血栓栓塞及他處血栓栓塞(常見為心房顫動導致),根據國外學者研究,大血管阻塞若未及時處理,1分鐘將有190萬神經元壞死、12公里長神經纖維受損,拖延1小時相當於老3.6歲。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內科主任尹居浩則表示,大血管阻塞有特定的送醫治療醫院,若能於第一時間辨識出可能的中風型態,可以多爭取治療的時間。另外,中風患者有時症狀不典型,透過神經功能評估,如喊叫病患、觀察眼睛位置、嘴型是否歪斜,捏手腳是否有反應,是否有口齒不清,異常喉音或吞嚥困難等,亦可作為救護員到院前評估。他也提醒,民眾要多注意俗稱的中風前兆(暫時性腦缺血),也會出現突發性單側肢體無力、感覺異常或麻木,也有可能暈眩、步態不穩,但發生時間較短且較輕微,容易被民眾忽略,錯失及早治療避免惡化的機會。眼球偏一邊為大血管阻塞特性,需考慮取栓手術。尹居浩課程中說明,第一線救護員多使用FAST量表評估,若碰到病患如四肢無力、頭暈等不典型症狀,較難精準判別。他說,針對非典型症狀,可透過另一種評量表BEFAST評估,增加B(平衡)身體步態平衡和E(眼睛)視野缺損、複視或眼球偏向一邊等徵兆,有助於救護員二次理學檢查。陳明華說明據統計,FAST可篩出85%腦中風病患,BEFAST可增加到95%,提高急性腦中風篩選通報率。及時於黃金3-4.5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有三成病患會有良好預後,如符合GFAST(眼睛邊斜一側+FAST)大血管阻塞特性,除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外,應接續接受動脈血栓移除手術,可再額外增加三成病患可回復至良好預後。年長者條件允許,還是可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陳明華曾收治一個案,高齡97歲的余奶奶有高血壓、心房顫動及巴金森病,平時有輕微姿勢性頭暈症狀,但仍可自行走路不需攙扶,當日與家人外出散步時,突然頭暈發作、手腳無力難站立,家人警覺心高立刻送醫,經診斷為急性後腦循環腦梗塞,到院1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入住加護病房2天後轉到普通病房後續復健治療,現在已能站立、步行到廁所,住院僅12天順利出院。他表示,余奶奶能成功救治原因是及時於發病黃金3小時內送至醫院,醫療團隊在1小時內給予治療,減少失能,大幅提升病人生活品質。陳明華強調1次中風就會增加10倍二次中風風險,民眾應保持警覺,有中風徵兆就立刻就醫,及時治療減少中風失能。透過課程,讓緊急救護員於第一時間,更能熟悉運用中風評估量表如FAST、BEFAST、GAST辨識出急性腦中風,快速通報可處置醫院,縮短就醫處置時間,及時搶救患者,減少中風失能程度,減少個人、家庭及社會經濟負擔。
-
2021-07-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增6例打疫苗死亡案例 最久逾2個月離世
第四輪疫苗今日起開始接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29日有20萬5500人接種疫苗,至今已累計782萬6000多人次接種,疫苗涵蓋率31.86%、劑次人口比涵蓋率33.22%。發言人莊人祥說,29日新增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173件,其中101件非嚴重事件、6件死亡,66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新增6件死亡案例中,有3例為AZ疫苗,年齡介於44至81歲,接種21至57天後發生;另3例莫德納疫苗,年齡介於51至88歲之間,接種8至15天發生。另外2例接種AZ疫苗,原是通報不良反應事件非死亡案件,因為後續追蹤後轉為死亡。7月29日新增39例(26女13男)AZ疫苗接種後發生疑似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年齡為19歲至86歲間,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35日間發生,包含疑似癲癇、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腦中風、中心視網膜靜 脈阻塞、視網膜出血、血小板低下、肝炎、過敏反應(紅疹、呼吸困難、發癢、水泡)、接種後常見之全身不適,及診斷未明之發燒、意識不清、頭暈、心悸、胸悶、呼吸困難、噁心與嘔吐、腹瀉、低血鈉、左腳瘀青、右腳麻木等。同期間新增27例(17女10男)莫德納疫苗接種後發生疑似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年齡為20歲至82歲間,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8日間發生,包含疑似休克、血小板低下、腦中風、腦脊髓炎、心包膜炎、肺炎、急性胰腺炎、蜂窩性組織炎、蕁麻疹性血管炎、顏面神經麻痺、突發性聽力喪失、多型性紅斑、過敏反應(皮疹、紅疹、發癢), 及診斷未明之發燒、意識不清、頭暈、複視及眼瞼下垂、胸悶、胸痛、心悸、心包膜積液、腹痛等。目前累計535例(251女284男)新冠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年齡為2個月至101歲間(其中367人為75歲以上長者),疫苗接種後當日至68日間發生,其中有460例為接種AZ、75例為接種莫德納。
-
2021-07-30 養生.人生智慧
每7位已婚女就有一位喪偶!一葉蘭陳霈瑀:失去另一半,仍有權將人生過得完整
編按:據統計,2020年全台每7位已婚、有過婚姻的女性中,就有一位是喪偶者。喪偶者的悲傷,旁人往往無法體會,甚至難以安慰。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陳霈瑀分享,她自己在50歲時先生驟逝經歷的哀傷歷程,也提供喪偶者與身旁的安慰者一些具體的建議。人人都希望與伴侶白頭偕老,但事實是,總有一方會先走,若自己是被留下的一個,要如何走出悲傷,重建自己的人生?一篇臉書網誌〈給喪偶者的溫馨提醒〉,內容寫下喪偶後的糾結心情:「喪偶後連哭都哭不出來,感覺不到自己的感受,怎麼辦?」「身分證配偶欄被迫更正為空白,亦即從此單身了,心情原本就低落,像再一次被迫離棄的感覺,心裡好酸,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這是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陳霈瑀從親身經歷整理出的心得。這些失落、痛苦與懷疑,只有經歷伴侶離世的人才能感同身受。50歲那年丈夫驟逝,9年來陳霈瑀經歷了不同的悲傷階段並做了許多努力,重新為自己找到人生定位,更在一葉蘭成為接住他人、陪伴喪偶者度過哀傷幽谷的一股力量。喪偶者的悲傷歷程沒有時間表 時好時壞是常態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統計,2020年全台已婚女性(包含有偶、離婚與喪偶)中喪偶者占15.7%,也就是每7位已婚女性中,就有一位是喪偶者(全台男性中喪偶者則占3.99%)。中文常用「另一半」指稱伴侶,我是一半,對方是一半,當其中一方離世了,自己的人生也剩下一半了嗎?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由一群有同樣際遇的喪偶者共同組成,透過支持、理解與陪伴,協助彼此找到安定與新的人生意義。「面對摯愛生命的結束,內心一定會經歷修復和調適的歷程,沒有時間表也因人而異,唯有好好走過哀傷才能從中成長、學習。」即便傷口已結痂,但疤依舊在,談起先生的離世,陳霈瑀眼眶似乎仍有淚水盈滿。2011年陳霈瑀的丈夫從確診罹胰臟癌到離世僅4個月,原本事業家庭一帆風順的她,人生一夕天崩地裂!如今回頭看,陳霈瑀說,「悲傷是一個起起伏伏、時好時壞的過程,要給自己時間調適與接納。」好命婆驟成寡婦 麻木、自責、憤怒等情緒反覆湧上喪偶頭2個月,陳霈瑀像是被凍僵般麻木,「之前送走雙親雖然難過,心裡多少有準備。但先生53歲就走,太年輕了,是我從來沒想過的事。」失去依靠,連生活的熱情也消失了,恍惚度日。直到有天得知,丈夫的好友也因知交驟逝每天都很傷心,陳霈瑀聽了忍不住同情對方,瞬間才驚覺,「那我身為逝者的另一半,應該要比他悲傷才對啊?我竟然感受不到我的悲傷!後來才知道,哭不出來很正常,那是我的防衛機制,拒絕接受事實,心想如果我哭了,就是相信先生已經走了。」這段期間情緒很混亂,有時自責,「如果當時多注意他的健康就好了」甚至變得消極,「人生太痛苦了,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幹嘛那麼努力?」丈夫走的前一年兒子結婚,不到一年從人人稱羨的好命婆變成寡婦,心理落差非常大,因而有很多憤怒,連鄰居的關心都嗤之以鼻,「看到全體住戶簽名的慰問卡,我很生氣,為何要擅自幫我昭告全天下我先生走了?那時只覺得別人的關心,都是在看我笑話。」當時從沒想過,9年後的她能走過哀傷,能享受每天與女兒聊天、陪孫兒玩耍,與我們分享辦公室同事情同姊妹的溫馨,以及在一葉蘭裡與夥伴相聚、出遊的日常。找到能理解自己的人 悲傷才能被接住她提醒正在經歷喪偶悲傷的人,不管是震驚、憤怒自責、混亂重整、接受到重新出發,每段時期都是探索自我的人生功課。在混亂重整的2年之間,陳霈瑀找尋各種方法自救,學畫畫、拉二胡、參加合唱團、表演課,也去做心理諮商、參加張老師培訓、完形工作坊等,甚至考上心理諮商研究所,將自己的生命故事寫成論文,透過書寫爬梳、療傷。「以前我很ㄍㄧㄥ,覺得表現悲傷代表自己是弱者。但從每一次的自我認識或悲傷敘說團體中,情緒流動對我很有幫助,講出來,讓別人幫你做見證、你的哀傷就會有人接住,無形中給了我支持、溫暖的力量。」而她也認為,找到一群能理解自己的人更重要。有回聽說某個認識的朋友,因為承受不住另一半病逝而自殺,陳霈瑀意識到,自己是否可以當志工陪伴有相同遭遇的人?便在網路上搜尋到一葉蘭協會。「在朋友圈中我是第一個喪偶者,和他們在一起時,總會覺得自己是最可憐的,他們也不能理解我的感受。但在一葉蘭的聚會,一屋子的人都和我一樣,就覺得自己被接住了,好像沒那麼孤單了。」旁人靜靜陪伴就好 不適切的安慰會有反效果喪偶是人生路上的一個狀態,不見得每個人都會遇到,遇到的人可以彼此支持,其他人又可以怎麼安慰喪偶者呢?陳霈瑀指出幾個自己聽過較不舒服的安慰句,與她聽到時的內心想法,是她覺得安慰者可以避開的地雷說法:・「你先生可能是福報不夠……」——難道我先生是因為做了壞事才會早走?・「你幹嘛哭呢?至少你經濟條件很好,想想我們都還在為五斗米折腰。」——難道我工作努力,就應該失去丈夫嗎?・「你現在還在哭?還沒走出來喔?」——想哭是我此刻的情緒,哭就應該被指責嗎?・「加油,趕快好起來。」——難道我還不夠努力嗎?如果真不知如何安慰,陳霈瑀提醒,「喪偶者需要的其實就是陪伴,譬如說在哭泣時靜靜傾聽,或是表達:『我也很難過,那有沒有什麼是需要我幫忙的?』就算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只是拍拍肩膀也可以。」被留下的人不是剩一半 仍是有追求快樂權利的完整個體走過這段歷程,陳霈瑀才察覺到,社會普遍於悲傷和失落是避而不談的,而有些傳統觀念仍深深影響著我們,「我以前會把『寡婦』和『不幸』畫上等號,失去丈夫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因此內心有許多不平。」過去總覺得和丈夫是生命共同體,另一半走了,世界也毀了。直到研究所老師提醒她,「妳本來就是獨立的個體啊」。陳霈瑀才重新將自己視為一個整體,於是理解到,自己的人生始終是完整的,只是先生參與的階段結束了,自己仍擁有很多美好,身旁有兒女、朋友、同事圍繞,以及有很多自己的目標,擁有追求快樂的權利。以前是凡事都追求完美的A型人格,如今懂得將腳步放慢、身段放軟,也不再委屈自己討好他人,好好愛自己、學會和自己和解。更將陪伴喪偶者當成人生志業,「我以前是依附別人的小公主,現在是真正獨立的女人了,可以柔軟、可以堅強,不會只等著要別人來滿足我的需求,學會更尊重自己,勇敢為自己而活。」Info台北市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網址:http://www.singleleaf.org.tw原文:每7位已婚女就有一位喪偶!一葉蘭陳霈瑀:失去另一半,仍有權將人生過得完整
-
2021-07-2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以為落枕忍痛2年 55歲男頸椎間盤突出導致肌肉萎縮
55歲陳先生工作長期要搬重物,2年前開始出現左側肩頸痠痛,以為是落枕未理會也一直沒有改善,最近開始出現手掌麻木,睡覺會因痠麻痛醒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原本靠藥物控制不舒服的症狀,肌肉開始產生無力並出現明顯的萎縮,到麻豆新樓醫院神經外科門診就醫,經磁振掃描後發現第6、第7節椎間盤突出,造成左邊神經孔狹窄。醫師建議他接受頸椎椎間盤切除合併骨融合術。3天後順利出院,後續門診追蹤時,痠麻痛的症狀已經完全改善,不用再靠藥物控制不舒服的症狀。麻豆新樓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張昂傑表示,大部分的頸椎椎間盤突出以保守治療即可,首先需要矯正不良的姿勢,要盡量避免增加頸部負擔的運動或動作,讓頸部不會過度彎曲或過度伸張,在復健專科醫師指導下接受頸椎牽引,使其增加頸椎關節間的距離、幫神經根減壓,也可以接受中醫針灸,熱敷,吃藥打針等等來舒緩痙攣的肌肉。若是症狀開始變嚴重,例如長期疼痛甚至影響到生活、睡眠、工作,或手的肌肉明顯的萎縮,這時就建議及早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張昂傑表示,頸椎椎間盤突出而導致脊髓及神經根受壓是常見的退化性疾病,容易發生在老年人、長期做增加頸部負擔的粗重工作、骨質疏鬆症、受傷者都可能造成頸椎椎間盤突出及骨刺增生的風險。現隨著3C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的普及,低頭族增加。當頸部彎曲並一直維持同一個姿勢,頭部重量對頸椎椎體和椎間盤形成一定的壓力。長期下來很容易引起頸椎提早退化、椎間盤突出及骨刺增生。頸椎椎間盤突出的典型症狀,從頸部背面和肩胛骨的地方開始酸痛,感覺像落枕一樣,順著肩膀、手臂,到手指並產生麻痺刺痛感。隨著時間增加,狀況越來越嚴重,導致肌肉無力使不出力氣(抬手、舉東西),精細的動作(握拳,拿筷子,梳頭,扭鈕扣等)無法執行,甚至會發生患部肌肉萎縮不可逆的狀況。「頸椎手術很危險嗎?成功率大概多少?」醫師表示,這是病人最常詢問的問題,普遍大眾都保留錯誤的迷思,認為頸椎手術容易造成癱瘓風險,或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現今隨著醫療技術、儀器(如顯微鏡,骨材)診斷工具的進步,雖然手術會有風險(如脊神經受損,脊髓液外滲,食道、氣管或聲帶受傷,骨融合失敗等),只要做好術前評估,上述的風險已經是微乎其微。醫生會從頸部前面劃開傷口,把頸部肌肉、血管、氣管和食道撥開,接著把椎間盤和位於上下節脊椎骨暴露出來。接著靠顯微鏡小心翼翼地把壓迫的椎間盤或骨刺切除,以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中間的空隙將植入移植骨或代替品(珠子),作為兩個脊椎骨之間的橋樑,以進行脊椎融合。病患術後3至5天便可出院,3至個月後,移植骨或珠子會與上下的脊椎骨融合成一塊堅實的骨頭,在這期間患者必須配戴頸圈,減少移植骨或珠子滑動,增加融合情形,病患也可以考慮植入「活動式人工椎間盤」,目前無健保起付,但患者術後不必戴頸圈,頸部活動也不會受到限制,也不易造成鄰近節退化的問題。
-
2021-07-28 癌症.抗癌新知
傷口長久不癒、身體疼痛持續…注意癌症十大警訊,有這些症狀快就醫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6年十大死因,癌症仍具首位,大家是不是從聞癌色變,到已經有點麻木了?癌症是那麼輕易地走入了我們的生活中,被癌症奪走生命的親友也漸漸時有所聞。但是,只要能提早發現徵兆,早期接受治療,癌症的治癒率仍是非常高。以下整理「癌症十大警訊」,歡迎大家分享給親朋好友,不要輕忽身體早已告訴你的徵兆,立即就醫檢查與治療,以免一拖再拖,而造成自己與家人的遺憾。▍癌症十大警訊:若出現以下症狀,請立即就醫(一)排便或排尿習慣改變:如果大小便次數突然增加或減少,突然出現便秘、腹瀉或糞便變細、頻尿、解尿困難、大小便顏色或內容物有異狀,都要進一步檢查直腸、膀胱或攝護腺。(二)有長久不癒的傷口: 身體傷口通常一星期就會癒合,但如果超過二、三星期都沒有癒合的話,就必須特別注意。(三)身體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像是身體各部位,經常出現異常出血或瘀青。(四)乳房或身體其他部位觸摸到腫塊:腫塊通常不痛不癢,在頸部發現腫塊要注意鼻咽癌、肝癌、肺癌;腹部如果發現腫塊,小孩可能要注意神經母細胞瘤,大人則有可能懷疑是肝癌。(五)長期消化不良或吞嚥困難現象: 有進食困難的狀況發生,或是沒有胃口或消化不良等,就要特別檢查咽喉、食道或胃。(六)痣或疣有明顯的變化: 皮膚上的痣或疣有紅、腫變大或明顯改變,要注意是否為黑色素瘤。 (七)長期不明咳嗽或聲音沙啞: 久咳不癒或咳血、聲音變沙啞等,要特別檢查口腔、喉嚨及肺部。(八)不明原因的身體疼痛: 身體特定部位持續疼痛,長久未改善。(九)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沒有糖尿病、無甲狀腺機能亢進,若沒有特意節食或運動消耗,兩週內減輕體重2公斤,或一個月減少5公斤,都必須特別留意。(十)不明原因的長期發燒或全身疲倦感:如果有久未改善的不明原因發燒、倦怠、全身無力等症狀。提醒大家,平時就要注意身體保健與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並且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例如:抽菸、飲酒過量等等,若真的有以上徵兆,先請不用太擔心,進一步接受到醫院檢查,了解目前的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台北榮總醫院(本文由愛長照授權刊登,原文網址見此)
-
2021-07-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後新增4死 打莫德納出現腦中風
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事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共新增5例接種疫苗後死亡事件,包括AZ疫苗3件、莫德納疫苗1件。AZ疫苗3件通報死亡事件,年齡介於81-92歲之間,接種疫苗25-35天間發生;莫德納疫苗1件死亡個案為67歲,接種次日後發生。7月22日新冠疫苗接種14萬7725人次,其中AZ接種12萬202人次(第1劑接種10萬7561人次,第2劑接種1萬2641人次),莫德納接種2萬7523人次(第1劑接種1萬7026人次,第2劑接種1萬497人次)。目前累計接種605萬9596人次,AZ接種320萬3146人次,莫德納接種285萬6450人次,新冠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24.94%,劑次人口比25.80%(劑/每百人)。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2例(21女、11男)疑似AZ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發病年齡22歲至87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42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肺栓塞、下肢深部靜脈栓塞、血小板低下、敗血症、心律不整、肺炎、泌尿道感染、因眼瞼下垂就醫診斷惡性腫瘤、蜂窩性組織炎與皮疹、過敏反應(蕁麻疹、紅疹、紫斑、眼皮腫、呼吸喘)、接種後常見之全身不適,及診斷未明之意識改變與低血鈉、頭痛、呼吸困難及胸痛、視力模糊、突發性聽力喪失、腹部不適與胸口麻木、手腕腫脹與手指無力痠痛、手臂瘀青與膝蓋疼痛等。同期間新增24例(11女、13男)疑似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發病年齡25至81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4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腦中風、血小板低下、心肌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併急性發作、臂神經炎、死產、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帶狀皰疹、接觸性皮膚炎及濕疹、過敏反應(雙腳紅疹併紅腫癢),及診斷未明之血栓、高血糖、臉部及腳部麻、手指紅腫等。
-
2021-07-22 醫療.泌尿腎臟
腳中風分四等級 醫:膝蓋以下沒感覺是警訊
●腳中風是動脈裡血栓滯留或血管阻塞,阻斷血液循環●腳中風會有疼痛、麻木、感覺異常、脈搏消失、蒼白症狀●適度運動可增加血液循環,可避免腳中風上身台灣多數腎友常合併有糖尿病,這類患者最怕洗腎洗到截肢、失明。導致截肢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俗稱「腳中風」。根據統計,每4位腎友就有1人有腳中風症狀,三總洗腎室護理長徐碧秀表示,其實腳中風是可以避免的,平時做好腳部保暖的保養,隨時注意腳的知覺變化,及早呼救,就能避免腳中風發生,甚至演變成需要截肢的情形。泡溫泉 腳感覺不到熱罹患糖尿病長達30年,且已洗腎近一年半的陳又菱說,她的腳就像廣告描述「阿嬤你的腳怎麼沒感覺?」的狀況,發現腳失去知覺是某次在海邊踏浪時,腳跨在石頭上日光浴,一小時回家後,整隻腳起水泡,破了好大一個洞,醫師說,「妳的腳嚴重燒燙傷」,她才驚覺腳的神經末梢都已經沒有感覺了。在此之前,她的腳早已有些異狀,像泡溫泉時,腳不太感覺到熱,得用手測水溫,原以為是洗腎或糖尿病正常的反應,卻不曉得這完全是腳中風的症狀。腳中風警訊 分四等級徐碧秀說,腳中風並不是因為腎臟不好或洗腎洗太久所致,而是台灣的腎友幾乎都有合併慢性病,最常見是糖尿病和高血壓,這兩種疾病都會造成血管硬化、彈性變差,血管被堵住,血液就無法流到末梢,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麻痛感,長期照顧不好就可能導致截肢。腳中風會出現疼痛、麻木、感覺異常、脈搏消失、蒼白等症狀,徐碧秀說,這些症狀都是腳中風的警訊。腳中風分四個等級,從輕到重,最輕微僅是偶爾會有腳麻、腳痛症狀,再來就是會出現間歇性跛行,即走路會麻痛,不過休息後症狀會消失,後續是有麻痛感即使休息也不會恢復,最嚴重是不小心弄出傷口,傷口難以恢復,慢慢發黑也沒有及時就醫,就可能會截肢,有些患者則是長期血液無法進到末梢,腳指頭出現潰爛,這也是重大警訊。
-
2021-07-2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炎炎夏日沒吹冷氣無法度日? 當心「空調病」不請自來
炎炎夏日迎高溫,酷暑如何過安穩?不少人戲稱夏天裡都靠空調來續命,不過享受涼爽的你可得當心「空調病」!什麼是空調病?在醫學上,空調病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疾病,而是由於空調使用不當而引起的各類人體不適症狀。這些症狀表現在神經系統方面,即為頭暈、頭痛、乏力、嗜睡等;表現在消化系統方面,會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表現在免疫系統方面,則是鼻塞、流鼻涕、喉嚨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可以說,凡是由空調引起的相關疾病,都能被稱為「空調病」。引發空調病的原因引發空調病的原因有很多,且有可能為綜合原因。當人長期處於相對低溫的環境時,人體毛孔關閉,導致體內的汗液無法及時排出,擾亂新陳代謝,有損身體健康;當人從室外的高溫環境突然進入空調環境時,溫度的驟降會引起人體內的植物神經系統紊亂,從而引發空調病的各類症狀。此外,自然環境空氣中富含負離子,負離子被稱為「空氣中的維生素」,對人體健康有促進作用,而在冷氣房中,由於空間密閉、空氣不流通,負離子空氣的含量極低,這也是為何長期待在空調間會覺得頭昏腦脹的原因。如何判斷是空調病還是感冒?那麼,當我們出現相關不適症狀如鼻塞、流鼻涕時,要如何鑑別是空調病還是真的感冒了呢?可以用以下方式進行自測:一是當出現相關症狀時,在溫度稍低的早晨或傍晚離開冷氣房,去戶外適當活動,若症狀減輕,即可確定為空調病。二是調高空調溫度設定,或關閉空調、開窗通風,症狀減輕,也可確定為空調病。若採取了以上方法並不能緩解不適症狀,則需要及早就醫。若患上空調病,大部分患者可通過脫離空調環境的方式自行緩解,恢復正常。而對於空調病來說,防大於治,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日常預防來遠離空調病。如何防治空調病?1.合理設置冷氣房室內溫度要合理設置冷氣房內溫度,不要過低,還有,從室外回來的時候別急著打開空調,讓身體機能有所平穩後再打開空調,空調溫度最好保證在26℃左右,既環保又舒適。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需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儘量在開空調前打開門窗進行室內外空氣的流通,保證室內的新鮮空氣存量比較多。同時,在空調環境內待上1-3個小時後就繼續簡短的休息,到非空調區域進行休息,能保證人體機能能夠更好地得到新鮮的空氣。3.定時更換空調的過濾網和清洗空調換氣部位空氣的不流通,有些細菌就會殘留在空調的過濾網上,這些細菌通過風流的轉換就會在封閉的空間裡留存,這樣容易導致皮膚疾病或者是一些病毒型的症狀,要定期更換過濾網,還有以後在開空調前先進行房間內的通風,空調打開後,在屋裡適當放些水或者是加濕的設備。4.在冷氣房注意衣服的增減,減少冷飲的飲用肚臍是人體對外界抵抗力最薄弱的部位,加上夏季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減少,抵抗細菌的能力減弱,在有空調的場所容易受冷熱的刺激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導致致病菌的入侵,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系統疾病。在空調屋子裡要注意衣服的增減,尤其是在肚臍部分加上一些「防衛」。同時要減少冷飲的食用。多喝些溫水或者是用生薑熬些湯水進行服用,能有利於腸胃功能的正常運轉。 5.注意保濕,多喝溫水多吃蔬菜水果待在冷氣房裡皮膚容易乾燥,要每天更換一盆清水或者是添置加濕器,對於容易長痘痘的皮膚膚質,最好是每天都注意臉部的清潔和保濕,同時輔助一些乳液或者是面霜。同時要多喝溫水,多吃蔬菜水果,能增加維生素的攝入,保證身體的免疫力。6.冷氣房裡多活動,搓手搓腳調養身體長期在冷氣房,會出現手腳冰涼,打寒戰,全身起雞皮疙瘩等等,就是發寒的症狀,或者是老年人,由於新陳代謝比較緩慢,容易有手腳麻木等等症狀。所以冷氣房裡不宜久坐,應該隔一個小時或者2個小時,就起來走動,動動胳膊,動動脖子,能有利於身體血液的循環,同時也可以不斷地搓手搓腳,先對搓手背50次,再對搓手掌50次,每天早晚各搓一次,可以促進大腦與全身的興奮樞紐。7.加強戶外鍛鍊,增強身體免疫力在冷氣房裡待久了,肩膀和腰背易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襲,就容易造成腰肩腿疼,渾身酸軟,尤其是老年人的肩周炎、關節炎等等都容易出現反覆。在室內,要經常動動胳膊,走動,也可燒制一些熱薑湯,先在熱薑湯裡加少許鹽和醋,然後用毛巾浸水擰乾,敷於患處,反覆數次。同時要在氣溫較低的時候比如傍晚或者晚上,多到戶外走動或者加強體育鍛鍊,增強身體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通常來說空調病的症狀並不十分嚴重,但若在使用空調的過程中操作不當,也可能會引起嚴重後果。如部分人群喜歡將空調風對臉直吹,有可能導致面神經麻痺(即面癱);而對於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群,由於血管脆化、彈性減弱、調節能力差,當空調風對身體直吹後,很容易導致腦卒中等嚴重後果。因此,特殊人群在使用空調時更要重視空調病的防治。(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07-18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降低打疫苗副作用 中醫師建議事前可先用食療調整體質
為了對抗新冠肺炎,許多人都希望打疫苗,但又畏懼打了疫苗卻引起副作用,中醫師陳勇利則認為,若能依照個人的體質事前以食補方式略做調整,則可有效的降低副作用帶來的影響,而能順利的接種,對抗疫情。陳勇利指出,以氣血兩虛的銀髮族而言,常見會有頭暈、疲倦、血壓低等症狀,就可以吃枸杞、紅棗,若身體溼熱有三高的民眾,平常血液循環不理想、火氣大,則建議多吃點菊花、蓮子。若是平日喜吃冰冷食物的民眾,平常容易手腳冰冷、腹瀉,則可以吃山藥和乾薑;最後若是血瘀的人,平常少運動,容易胸悶、肢體麻木,可以多吃山藥和小茴香。陳勇利說,這四種症状使用的食材,一般在藥房就買得到,即使是平日單純用來調整體質都很好,更何況是在打疫苗前。他也認為,平常多注意身體,有問題即跟中醫師請教,把體質調到最佳狀態,不僅對自己的健康好,也能勇敢接種疫苗,使全台的疫苗覆蓋率提高,就可以迎來加速解封的好時光。
-
2021-07-10 醫療.中醫
閃到腰怎麼辦?中醫師教你腰閃到時,如何止痛舒緩?
「閃腰」可認為是所有腰痛的急性期,我們的腰部是確保人體可以隨意轉身、彎腰、側彎還能保持平衡,扭腰也不會跌倒而能支撐重心,因此腰椎連接許多肌肉和韌帶,如果扭動角度太大,肌肉和韌帶來不及反應,肌肉突然收縮、緊繃痙攣,就會產生俗稱「閃腰」的急性下背痛或急性腰扭傷。通常是在搬重物、彎腰撿東西或瞬間轉身等狀況下發生,因此急性腰扭傷的好發族群以青壯年為主。治療前要依「象限檢痛法」先做檢查,了解患者是和椎間盤突出比較有關的「前彎腰痛」?或是和腰椎關節炎、椎弓解離、腰椎滑脫較有關的「後仰痛」?按照步驟找出不同病因來處理,就得以緩解。在診所我這樣治急性腰扭傷的處置需先放鬆病患因疼痛產生的緊繃,在肌肉放鬆的狀況下讓患者錯位的肌肉和脊椎復位、固定。但是在處置前要先檢查患者是否有神經症狀,例如麻木、感覺異常、腳跟或腳趾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必須先排除嚴重壓迫的馬尾神經症候群之風險再進行治療。另外也一定要排除的還有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以及腎結石的問題。由於帶狀疱疹水痘病毒潛藏在神經節,因此發作前期會以神經牽引痛來表現,如果病灶是在腰腹部,發作時會很像腰扭傷的急性下背痛。腎結石也會引起腰背急痛,要先排除這些病因。閃腰的起始痛點通常以腰椎以下居多,如果是椎間盤突出引起的閃腰,起始痛點在直覺痛點的對側腹部;如果是退化性腰椎病引起的閃腰,起始痛點在直覺痛點的同側腰臀部。處置時要小心,直覺痛點不宜直接做太多處理,否則可能會引起更嚴重的傷害。因此治療以起始痛點為主,可以利用針刀刺絡配合手法復位再做拔罐。閃腰是急性扭傷,所以不要急著想要用運動加速復原,反而應該加以固定、多休息。我的處理方式是使用可以包覆住直覺痛點、夠大片的藥布貼住直覺痛點,讓局部有足夠的固定及支撐作用,避免活動時再拉扯傷害。如果在急性期的發炎處理得宜,一般於三天內就可恢復七、八成以上。教你找痛點自己找痛點要回歸到象限檢痛法,先往四個象限做彎腰、後仰、左右轉等動作,了解是哪個象限疼痛之後,再依椎間盤突出的起始痛點在直覺痛點對側腹部、腰椎滑脫起始痛點在直覺痛點同側腰臀部的原則,互相比較、確認後,找出正確的起始痛點。陳醫師教你止痛自己來一般急性扭挫傷,我們都會建議冰敷,但是閃腰時冰敷的作用較難傳達到內部,反而是熱敷更有效,所以建議熱敷比較有放鬆的作用。在家拔罐放鬆也是應注意直覺痛點先不要動,而是以起始痛點拔罐放鬆為主。放鬆後貼上可以完整蓋住直覺痛點的大型貼布來進行固定。自我保健閃腰後如果還能稍微活動,建議可利用拉長肌肉的姿勢來放鬆。例如採取趴姿俯臥,兩手掌貼地,前臂支撐在地上,雙膝跪地,腳尖向後,慢慢拱肩伸直整個背肌,再慢慢把臀部往後坐,坐在腳後跟上,呈現雙手延伸在前、身體前俯拉長、臀部後坐的姿勢。此時腰背部肌肉拉長,呈現放鬆狀態,有助改善腰背肌緊繃。※本文摘自山谷文教《陳朝龍象限檢痛法:30種常見痠痛的自我理療法》
-
2021-07-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覆蓋率達12% 新增29例接種後死
隨著疫苗逐漸到貨,我國自7月1日起擴大接種至第八類對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截至7月7日共接種 289萬9997人,覆蓋率達12.12%。另,新增29例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其中9例死亡。接種A疫苗,新增七例疑似接種後死亡的不良事件,為四女三男,死亡年齡為63 歲至91歲,其中五人為75歲以上長者,為疫苗接種後當日至 18 日間發生。而接種莫德納疫苗者,新增兩例疑似接種後死亡的不良事件,為兩名男性,死亡年齡為60歲至71歲,為疫苗接種後三至四日間發生。另外,新增17例疑似 AZ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12 女5男,發病年齡介於30至84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 22 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蜂窩性組織炎、急性肝炎與心臟衰竭、腦中風、蜘蛛膜下腔出血與癲癇、跌倒與硬腦膜下出血、顏面神經麻痺、低血鉀與心肌梗塞、腦膜炎等。新增三例疑似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一女二男,發病年齡介於31至74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 5 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肺炎與低血鈉,及診斷未明之心悸、右側麻木無力感等。
-
2021-07-07 醫療.牙科
牙齦腫脹、發炎多久會好?6招有助改善牙齦腫痛問題
牙齦腫脹是相當常見的口腔問題,生活中引起原因百百種,一般而言過沒多久就會消掉。但這看似不起眼的問題,情況嚴重時往往非常擾人,且也可能與疾病、癌症有關,若持續未改善,恐怕出現蜂窩性組織炎或病情惡化的危險,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牙齦為何會腫脹、發炎?醫指常見4大原因 玩美數位牙醫診所陳忠明醫師表示,牙齦腫脹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因睡眠不足、口腔清潔不佳、酒精或辣物等刺激性食物,造成發炎或感染,另外也很常見的就是智齒所引起的牙冠周圍炎。 智齒長出來時,運氣好可以與智齒和平共處,但很多是長不出來、不斷推擠等原因,導致附近牙齦出現發炎的情況,使得牙齦不斷腫脹,且難以消退。 除此之外,牙齦腫脹也可能跟疾病有關,像是糖尿病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也容易出現牙齦腫脹、牙周發炎的情況,且容易形成惡性循環,病情未妥善控制形成牙齦腫脹,牙齦腫脹使得糖尿病更加惡化。 說到疾病,相信民眾也相當關注癌症,對此陳忠明醫師表示,牙齦腫脹的表現在臨床上和癌症的關係較淺。以牙齦癌來說,此癌症非常罕見,而口腔癌初期引起的白斑、紅斑較常出現於口腔黏膜,出現牙齦腫脹時則較常出現於後期,可多留意,不必過度緊張,但若有發現化膿、惡臭、大規模且怪異的腫脹一定要特別注意。 除了上述以外,像是懷孕或經期導致的荷爾蒙變化、使用抗癲癇藥物或類固醇藥物等藥物因素,也是有可能發生牙齦腫脹的問題,但通常多為慢性、較不嚴重,不過也可以多留意。 牙齦腫脹、發炎 2狀況盡早就醫別再忍! 大部分會前往就醫的民眾,通常是牙齦已經非常不適,陳忠明醫師提醒,牙齦腫脹2~3天是正常的,但若超過3天,不論是否忍得下去都建議盡早就醫檢查為佳,若有出現出血、化膿的情況更是不宜久拖。 疫情之下很多民眾多會觀察,此時別再繼續忍。醫師表示,超過3天沒有趨緩,通常情況已經比較嚴重,若後續造成感染,口腔細菌又多,很有可能形成蜂窩性組織炎,處理起來將會更為棘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疾病等狀況的警訊,若置之不理,恐會讓狀況更加嚴重。 疫情之下牙醫防疫也提升,民眾看牙免緊張! 陳忠明醫師也表示,疫情之下牙科診所除了降載客流量實施分艙分流看診之外,各項防疫規格自然也會提升至最高,以醫師本人的診所而言,除了基本的配戴N95口罩、消毒等防疫措施外,各個物品也會作好徹底清潔,前來看診的病人也會請至看診時才脫口罩,並用牙科專用漱口水消毒,這樣的方式有研究發現對抑制病毒有很好的效果,且醫護人員也都會穿上防護衣,並且在保持空氣流通的獨立診間就診治療。民眾即使在疫情期間至正規、合格的醫療院所也不必過度擔心。比起防疫期間看牙,更需擔心的是若延誤就醫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6招有助改善牙齦腫脹,醫:可適度補充相關營養! 陳忠明醫師也建議,民眾在牙齦腫脹開始還在觀察時,可以使用消炎、止痛類藥物,或是使用丁香油等有薄荷成分的藥物適度塗抹在牙齦腫痛處作改善。除此之外,一般簡單的冰敷也是很好的改善方式,但要注意是冰在臉頰,而不是還在嘴巴。而含著漱口水或溫熱的鹽巴水也有利口腔消毒,對於改善也有幫助。也可以適度的多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葉酸等,這些營養都有助於改善牙齦問題。而這段時間自然應避免飲酒、吃辣等刺激性飲食。也再次提醒,若是超過3天或視情況加劇、甚至是出血、化膿時就應盡早就醫,不宜再拖。 《延伸閱讀》 .牙周病易骨鬆、心臟病、中風?醫:機率較高,刷牙方式很重要。 .口腔癌年奪3000命9成為青壯男,嘴破超過2周、口腔腫脹麻木莫輕忽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