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6 醫療.中醫
搜尋
陳皮
共找到
96
筆 文章
-
-
2024-09-22 醫療.中醫
秋分到!中醫提醒留意2身體指標 2食譜、3穴位有助益氣潤肺
9月22日是24節氣的「秋分」,中醫師提醒,要留意呼吸道疾病、皮膚及黏膜疾病,或心理憂鬱及免疫力降低等相關病症,地處海島型地域的台灣,要注意脾胃機能及濕氣是否代謝順暢;如想在下雨天吃鍋暖胃,營養師建議,鍋底挑選要留意上火、高熱量問題,高油高鹽也容易造成消化負擔。秋分象徵夏天的結束與秋天的開始,開業診所中醫師周大翔表示,秋分以後日照時間逐漸縮短,氣溫逐漸降低,是一年中陽消陰長的開始,陽氣漸漸收斂、陰氣慢慢增長,萬物生長方向走向收藏,節氣特性會產生相對應的生理病理變化,包含慢性支氣管炎、氣喘、鼻黏膜乾燥鼻過敏等「呼吸道疾病」;皮膚脫屑症狀、皮膚搔癢症、乾眼症、頭皮脫屑落髮等「皮膚及黏膜疾病」;心理憂鬱及免疫力降低等相關疾病。周大翔說,因陽氣逐漸斂藏,藥物使用除了補肺氣及宣通肺氣外,滋陰潤燥藥物不可少,常見養生保養藥物有西洋參、黨參、麥門冬、五味子、烏梅等,常見養生食物有山藥、杏仁、白木耳、蓮藕、百合、水梨等,也應避免辛辣刺激性及香料過度調理食物,因為這類型食物具有宣通氣機特性,短時間內雖有理氣舒暢的效果,但因躁性較強反而會傷津耗氣。地處海島型地域的台灣,要注意脾胃機能及濕氣是否代謝順暢,周大翔表示,氣血虛弱體質的人可以開始補氣補血,但要以「平補、涼補」為原則,夜間需準備薄外套及帽子避免吹風,白天可曬太陽去除秋分收斂之氣導致的憂鬱情緒,每天快走或慢跑等適度有氧運動,除了有助於肺氣宣發,氣機通暢外,可以加強毛孔打開,因秋分之氣斂藏導致汗孔不開,影響水液代謝能力。最近幾天總是陰雨綿綿,最適合和親友團聚吃火鍋,營養師夏子雯表示,麻辣鍋是許多人秋冬的首選,鍋底的挑選及烹煮方式十分重要,不僅要留意上火、高熱量的問題,高油高鹽也容易造成消化負擔。夏子雯建議,健康吃火鍋可以適量海鮮,或板豆腐、嫩豆腐、雞蛋豆腐、去皮雞肉等,取代油花多的肉片,減少過多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加入青菜、菇類等,有助於消化;若有需要沾醬,可以蘿蔔泥、蔥、薑、蒜等天然的辛香料為基底,抗氧化物含量高,再加入少許醋、醬油、沙茶調味;澱粉則以南瓜、芋頭、山藥取代白飯與麵條;飲料選擇無糖茶飲,零熱量又可以解油膩。另外,周大翔也提供2食療、3穴位,讓民眾益氣潤肺:秋分【穴位】按摩※合谷穴:取穴於手背第1至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每日按壓15至20分鐘,可幫助疏通全身氣機、活化免疫力。※壇中穴:取穴於胸部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處,約當兩乳頭間,每日熱敷或按壓15至20分鐘,搭配合谷穴配穴,可以助大腸經進入胸腔氣機開通,氣機通暢可以連接脾胃之氣向上布達,以生津潤肺。※太溪穴:取穴於足內側部、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每日按壓15至20分鐘,可以幫助疏通全身氣機,透過腎經原穴向上輸布氣血可以利用腎氣弦接脾胃之氣來養肺潤肺。秋分【食療】食譜※益氣潤肺茶成分為西洋參3克、麥門冬6克、五味子3克、枸杞3克、陳皮1克、甘草1克,放入300毫升水中,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藥方主要透過生脈飲加減來補肺潤肺,其中西洋參除了補肺氣外,對於生津潤燥效果良好,加上麥門冬養胃陰及五味子斂藏耗散之氣,枸杞養肝血及陳皮理氣消積,簡單養生茶飲可以達到基本宣肺、養肺、潤肺的效果。※木耳蓮子湯成分為新鮮白木耳1至3朵,視個人口味加減量、百合10克、蓮子20顆左右,視個人口味加減、紅棗5至10顆剖開、西洋參3至5片,放入電鍋並加入約500至1000毫升水量,根據個人喜好濃稠度適量加減,燉煮半小時至一小時,最後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食用,具有滋陰補虛、潤肺止咳、美容養顏、助安眠等效果。
-
2024-09-19 醫療.皮膚
不只年輕人長痘痘!成人痘常見於這些部位:戰痘2妙招助改善
「又長痘痘了,都已經不年輕了還長痘!」中醫師賴睿昕指出,年輕人好發「青春痘」,中老年人則可能因飲食、生活習慣、壓力大影響而長出「成人痘」或「壓力痘」。建議勿熬夜晚睡,飲食宜清淡,少吃烤、炸、辣等食物,多蔬果,保持腸道順暢,並選擇適合膚質的保養品及洗臉產品,即可擺脫長痘痘的困擾。許多人為防空汙戴口罩,但在炎熱天氣下帶著悶熱的口罩,容易導致鼻頭、下巴狂長痘痘。而每天騎車上下班的小美,因為戴著悶熱的口罩,加上天氣相當悶熱,導致她滿臉長痘痘,更不好意思拿下口罩見人,只好就醫向醫師求助。「青春痘」好發於年輕人,成年人長青春痘則稱為「成人痘」或「壓力痘」,常見於頸部、臉部、下巴、前胸、上背部及肩部。賴睿昕表示,長痘痘屬於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和體內荷爾蒙不平衡有關,而內分泌不平衡也受到心情、工作壓力、飲食及生活習慣影響,如果長期熬夜晚睡,飲食常吃烤、炸、辣等重口味食物,都會讓痘痘冒得更加猖狂。臟腑、飲食失衡 造成痤瘡賴睿昕說,青春痘又名痤瘡,在中醫文獻中很早就有相關記載,又被稱為粉刺、面皰、面渣皰或粉花瘡,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認為痤瘡的形成,起因為臟腑功能失調,再加上後天飲食失衡,導致「火熱上蒸於頭面」。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賴睿昕指出,皮膚長痘大部分與肺熱有關,肺又與大腸相表裡,所以治療痘痘的同時,應該顧及腸道的順暢,因為長期排便不順,也容易導致痘痘形成,長痘痘主要與風熱、血熱、肺熱有關,因此治療以散風、宣肺、清熱為主,除了根據痤瘡的基本病因,也要考慮病人體質利用辨證論治進行調理。以小美這類上班族為例,因為常外食,較難避免烤、炸、辣等飲食,因此體內濕熱重,台灣又屬亞熱帶氣候,天氣悶熱,導致臉上痘痘大爆發,治療處方上,會使用清上焦風熱毒邪的「清上防風湯」為主,加上燥濕健脾的「平胃散」,治療一周後痘痘已消大半,3周後痘痘全消沒復發,現在門診持續調理月經問題。茶飲、按摩穴位 可以改善惱人的痘痘問題,可從泡茶飲和按摩穴位改善,但生活作息也需要調整。賴睿昕建議,應避免熬夜晚睡,盡量在晚上11時前就寢;飲食清淡,少吃烤、炸、辣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腸道順暢;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化妝品或洗面乳,避免過度清潔造成肌膚刺激。中醫授戰痘2妙招枇杷抗痘茶材料:枇杷葉10克、金銀花10克、陳皮3克。作法:將所有藥材洗淨倒入鍋中,加入1000cc的水煮沸後,放涼即可飲用。功效:枇杷葉:具清肺熱功效,研究證實有抗發炎效果。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陳皮:理氣健脾祛濕。按摩曲池穴位置:手肘彎曲,肘關節橈側及肘橫紋末端處。功效:清熱解毒,治療皮膚相關疾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25 養生.聰明飲食
維生素C比水果高2至3倍 專家告訴你山楂最簡單的食用方法
山楂功效有哪些?山楂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蔔素、硫磺素、核黃素、尼克酸、山楂酸、檸檬酸、維他命C等;山楂的維生素C,每100克約50至100毫克,含量多於蘋果、桃子、櫻桃和梅子,比一般水果高出2至3倍。山楂的功效有消食健胃、提升食欲;降血壓、降血脂、保護心血管、抗氧化、減脂、協助體重控制、抗菌、活血化淤等,有助於解除局部淤血狀態,對跌打損傷有輔助療效。從中醫角度,山楂味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消食化積,行氣散瘀。山楂可治療肉食積滯、胃脘脹滿及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絞痛及高血壓等。其所含有機酸能增加胃消化酶分泌,促進脂肪分解;黃酮類化合物有降壓、增加冠脈流量和強心作用。山楂怎麼吃最健康?山楂藥用有四種處理方式,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功效略有不同。市面上多山楂乾,最簡單為熱水沖泡飲用,或做冰鎮飲品,也可煲湯煮粥,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至20克。3種藥材適合合併使用:.山楂+荷葉:有消化作用,適合高血脂症患者飲用。.山楂+陳皮:可幫助消化、排便通暢,並減輕飲食過量造成的腸胃不適。.山楂+洛神花+烏梅:就是酸梅湯,生津解渴、消暑祛濕,冬天喝熱的也可以潤喉,一年四季都適宜飲用。誰不適合吃山楂?孕婦、脾胃虛弱、胃酸分泌過多者不宜食用。山楂2食譜推薦1.山楂荷葉粥:山楂乾5克、荷葉2克、竹茹3克、陳皮5克、小米50克。把山楂乾、荷葉、竹茹、陳皮加水煎煮後並取汁,後續加入小米煮成粥即可。2.山楂烏梅茶:山楂40克、烏梅8顆、甘草2片、冰糖適量。用8碗水將所有食材加蓋煮滾後,轉小火續煮20分鐘,根據個人喜好加入冰糖調味,即可飲用。諮詢/高雄長庚醫院中醫師金玠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蔡依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24 醫療.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怎麼辦?按4穴位助改善!中醫看異膚細分4類型,對證調理控制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總讓人相當困擾,除了西醫之外也有不少人會尋求中醫協助,不過中醫究竟是怎麼看?會怎麼治療?雲鼎中醫何柏蓉中醫師說明。中醫師看異位性皮膚炎,4個中3個即符合診斷。 何柏蓉中醫師表示,從中醫觀點來看,異位性皮膚炎與「四彎風」、「奶癬」、「浸淫瘡」等相似。症狀好發於肘窩、膝窩,可包括搔癢,以及嬰兒臉部和伸側濕疹、成人屈側皮膚出現苔癬化等典型病灶分布,還有慢性或反覆發生的皮膚炎,個人或家族史當中也可能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病史。上述情況只要符合三項或以上,即可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 中醫看異膚可細分4證型,對證調理有助控制疾病! 何柏蓉中醫師更進一步說明,異位性皮膚炎在中醫臨床辨證上主要還可分成4大類型。症狀和治療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中醫會依證型予以對應的治療。 風熱型:此類型患處皮膚多以鮮紅色的丘疹為主,通常會嚴重搔癢,經常抓破出血,滲出的液體不多。此型治療方向在於「祛風涼血」,可選用金銀花、蟬蛻、荊芥、連翹、防風、牡丹皮、梔子、牛蒡子等。 濕熱型:此類型與風熱型相似,患處皮膚顏色通常也多以鮮紅為主,並且也會嚴重搔癢,不過滲出的液體會較多,皮膚抓痕明顯,而且抓破的傷口糜爛。此類型治療會著重在「清熱除濕」,可選用有龍膽草、地膚子、黃芩、知母、蛇床子、苦參、黃柏等。 脾虛濕盛型:此類型的患部皮膚,相較前兩者不會有明顯的鮮紅,可能會滲出較多液體,但顏色較為清晰。此類型治療主要會在於「健脾除濕」,可選用陳皮、茯苓、白鮮皮、薏苡仁、白朮、厚朴、蒼朮、藿香等。 血虛風燥型:此類型通常病程已發展較久,患部的皮膚已經有明顯粗糙、伴隨苔癬化、色素沉澱、或甚至皮屑附蓋等情況,滲出的液體則較少。此類型治療會著重在「潤燥養血」,可選用何首烏、生地黃、赤芍、丹參、紫草等。 異膚日常保養不可或缺!多按按4穴位有助改善。 作息、衣物、藥浴洗澡:發現異位性皮膚炎盡早檢查治療相當重要,而除了治療內服藥物之外,日常保養也不可或缺。何柏蓉中醫師建議,生活作息要保持良好,避免熬夜。衣服建議穿著寬鬆的衣物,並以棉質為主,盡量避免穿太緊、或是穿動物毛料的衣物,以防刺激皮膚。洗澡的外用洗劑可先詢問中醫師選用地膚子、浮萍、牡丹皮、苦參、土茯苓等,做成藥浴包或是用藥汁擦洗。 飲食也要注意:飲食方面注意避免燒烤、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主食盡量以白米飯為主,少吃麵食類。平常也可以適量的食用薏仁、四神湯幫助健脾除濕,或以紫蘇葉、薄荷等泡茶飲用。 4穴位助改善:平時也可以多按壓相關穴位,包含合谷、曲池、血海、三陰交等。合谷穴位置約略在虎口,拇指和食指的交會處。曲池則可先將手肘彎曲,找到手肘彎曲時的皮膚折紋最末端,此處便是。血海則可先將膝蓋90度彎曲,手掌蓋於膝蓋,約略在拇指尖端處。三陰交則約在足內踝尖往上約4指幅寬處。 異位性皮膚炎可循中醫師協助,妥善的治療調理,日常也做好保養,有助控制病情,與異膚和平共存,也有利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和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異位性皮膚炎別放棄治療!中重度病友健保武器選擇多! .「三伏貼」簡單改善過敏疾病!中醫副院:配合良好生活可改善8成!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1 養生.營養食譜
熱到沒胃口?酌量食用苦味與酸味食物!中醫教做1茶飲,生津止渴助消化
夏至時節過後,開始進入中醫所謂的「三伏天」,指的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中醫認為此時陽氣極盛,為最適合調理身體的好時機,中醫師教民眾夏至養生4要點,並推薦1茶飲生津止渴助消化。高雄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陳俐彣表示,中醫療法三伏貼是選擇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在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在身上敷貼辛溫、逐痰、疏通經絡的中藥,排除體內的濕氣寒邪,並且治療痼疾,能夠改善易於秋冬發作的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呼吸道疾病,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陳俐彣指出,冬病夏治,敷貼三伏貼的最佳季節。此外,她提醒,如果民眾平時有手腳易冰冷、體質虛寒者、經痛及月經不調、消化不良、慢性腹瀉等相關問題,亦可透過伏貼療法來調理。神門穴幫助改善煩躁失眠夏至氣候炎熱,容易心煩躁擾,口乾舌燥,容易嘴破且食慾不振。陳俐彣說明,穴道保養可以按壓經絡循行之心經神門穴,有助於清心瀉火,寧心安神,改善煩躁失眠等問題。神門穴位於手腕處,掌心朝向自己時,在小指向下延伸、手腕關節的橫紋,骨頭之間的凹陷處,每次按壓3~5秒、左右手交替按壓各循環10次,也有助改善心火旺造成的失眠。酌量食用苦味與酸味食物陳俐彣強調,夏至時天氣炎熱,出汗增多,此時人體的陽氣會趨於身體表面,體內尤其是消化系統反而較弱,臨床上腹瀉、嘔吐、胃痛、積滯等各種消化系統問題明顯增加,更應避免因天氣炎熱而進食過量生冷,烤炸辛辣等難消化飲食,增加脾胃負擔,飲食應以清淡、七分飽為宜,亦可適當食用各種瓜類及蔬菜。她指出,夏至的養生原則為滋陰降火、袪濕除煩,在飲食上也建議以下幾項原則:清淡飲食:助消化,高纖蔬果為優。苦味食物:可以清暑氣,夏天容易火氣旺盛,苦入心、補心氣,酌量食用苦瓜、蓮子心等能清熱瀉火,調整心火旺盛引起的失眠、煩躁。酸味食物:有健胃消食之效,飯後食用烏梅、山楂、檸檬等飲品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能制肝火、滋補肝陰是不錯的選擇。烏梅、洛神花生津止渴陳俐彣表示,《本草綱目》記載「烏梅,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加上烏梅口感溫和、微酸澀,可以斂肺生津止咳、改善慢性腹瀉;而洛神花性涼、味甘酸,功效能清熱解毒、涼血消暑、養顏美容、生津止渴助消化。【食譜】洛神仙楂烏梅湯食材:洛神花3.6公克,仙楂3.6公克,烏梅24公克,甘草2.4公克,冰糖約100公克做法:清水洗淨後,放進容器中,加2,000毫升溫水以大火煮滾再轉小火慢熬至少1小時,關火後可酌加數片陳皮來提味將材料撈起後,烏梅湯放進冷水中,靜置待涼即可飲用【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3935.html】
-
2024-04-29 醫療.中醫
地震後易驚慌?「柴胡桂枝乾薑湯」助緩解心悸、胸悶、失眠
403花蓮地震後,陸續發生好幾起大規模地震,且都在半夜時段,許多人被震到驚醒。重大災難引起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會讓人產生心悸、失眠、變得敏感、易受驚嚇、情緒不穩等症狀,從中醫觀點來看,這些症狀屬於驚悸、怔忡、不寐,可以用中藥複方調節五臟氣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地震後的創傷後症候群,常見肝氣鬱結,主要是情緒起伏不斷,易合併胸悶、心悸、失眠,「柴胡桂枝乾薑湯」有助於緩解心悸亢進、不眠症。林舜穀表示,一項日本的隨機對照試驗,針對2011東日本大地震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受害者,持續服用柴胡桂枝乾薑湯二星期,創傷事件影響測量表分數顯著下降,也較少有過度警覺的表現,地震當下的驚嚇畫面比較不會在腦中盤旋不去。若是被最近頻繁的餘震嚇到,或是大地震陰影久久未去,可以諮詢中醫師緩解心理煎熬。柴胡桂枝乾薑湯材料:柴胡24克(8兩)桂枝去皮9克(3兩)乾薑6克(2兩)黃芩9克(3兩)栝蔞根12克(4兩)牡蠣熬6克(2兩)炙甘草6克(2兩)另一項針對2008年四川地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的對照試驗,以中藥消痰解鬱方治療後,明顯改善焦慮、憂鬱以及睡眠品質。消痰解鬱方以兩個著名的方劑:逍遙散與二陳湯為核心,再加入石菖蒲芳香開竅而寧心神,大黃與黃連苦寒清熱而瀉心火、龍骨與牡蠣潛降陽氣而鎮心神。逍遙散的成分有柴胡、薄荷、白芍、白朮、茯苓、甘草等,疏肝解鬱加上調理脾胃的功效,是中醫常用來減輕焦慮的處方;二陳湯有半夏、陳皮、茯苓等藥材組合,可理氣、燥濕。林舜穀提醒,中醫治療可以改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生理與心理過度反應,幫助患者恢復生活,其劑量應遵守醫師指示服用,建議可先就診諮詢,依據體質診斷後調劑給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06 醫療.消化系統
一下便祕、一下又拉肚子!盤點養好腸胃3處方,「順暢通便操」讓排便順暢
你有腸胃不適的問題嗎?一下便祕、一下又拉肚子...,對生活造成諸多不便。想要養好腸胃,盤點養好腸胃3處方,讓腸胃更穩定健康!處方1→保腸健胃穴位為了腸胃保健,尤其是經常打嗝、胃脹氣和放屁的人,平日可多按壓手部的「內關穴」和足部的「太衝穴」,有助改善打嗝和脹氣;對於需要疏肝理氣、解除壓力與消除肝火的爆肝上班族,多按壓這兩個穴道也都有幫助。.內關穴:在手腕橫紋上2寸,兩筋中間,腸胃不舒服時,可用圓頭原子筆按壓改善。.太衝穴:位於腳背上,腳的大拇趾和第2腳趾間往後約3指寬處,以手的大拇指按壓約3分鐘,再換按壓另一隻腳,左右腳交替按壓即可。處方2→順暢通便操腸胃不適或飲食過量的人可做「順暢通便操」,有助於排便,並且幫忙把惱人的腸氣排出去。動作:1.將雙手交叉,左手在下,右手在上,雙手掌心朝向肚臍,以畫圓周的方式,由自己的右手邊,畫向左手邊。2.三餐飯後休息時或欲排便前,可做此運動10分鐘。功效:幫助腸胃蠕動,讓排便順暢。處方3→腸胃道保健茶飲過年期間吃太多大魚大肉,想要整腸健胃的話,推薦以下茶飲,能幫助調整腸胃功能,讓人消消氣。疏肝健脾茶材料:柴胡、山藥、香附各3錢,白芍、陳皮、炙甘草各2錢。作法:1.藥材洗淨後,先加水1000c.c.,大火水滾後轉小火煮15分鐘即可。2.濾去藥材,將藥汁於一天內慢慢喝完即可。功效:工作壓力大(或容易緊張)造成腸胃脹氣、便秘或腹瀉者可以飲用,能幫助調整腸胃道功能、維持心情平穩。延伸閱讀:.拉肚子只能吃稀飯、喝運動飲料?醫破解腹瀉7大迷思.一天大便多次小心是腸道無力!營養師曝「與1原因有關」.出旅途中腹瀉、便秘、消化不良怎麼辦?教你預防與做好萬全應對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11 焦點.健康你我他
我的防過敏妙招/資深過敏兒 口罩成救星
百花盛開,眾鳥齊鳴,春雨綿綿為大地帶來生機,進入「雨水」節氣,也容易影響身體排除濕氣的能力,我開始煮疏肝排濕的養生茶飲,炒麥芽10公克、陳皮1公克、柴胡1公克、薏仁5公克。身為資深鼻子過敏兒,黑眼圈是自帶煙燻妝,鼻音腔是標配,頭暈頭痛是常態,一大早就開始包餛飩,感覺永遠都睡不飽,很像樹懶。到耳鼻喉科檢查,先天體質過敏外,有鼻中膈彎曲,難怪學生時期讀書很難集中注意力,醫師開類固醇鼻噴劑緩解鼻塞、流鼻水、眼睛癢、打噴嚏等症狀。新冠疫情期間,戴口罩成全民運動,這一片口罩起了驚天作用,戴上口罩我竟然能順暢呼吸,不再常流鼻血,鼻腔也不會乾癢;晚上戴口罩睡覺,早上起床喉嚨不再卡卡,餛飩愈包愈少。友人介紹看中醫,中醫診斷說體內濕氣太重,冰品冷飲要斷開,我含淚告別我的最愛,認真一日吃3包中藥調養身體。醫師也建議應適當運動,如跑步、爬山、游泳、瑜伽伸展、吐納練習,以出汗為目標,正確引導氣血從體內生發至皮膚表層,有助於順利帶動肝氣舒展。在內服外力的配合下,我重新找回呼吸的節奏,一吸一吐是如此的美妙,鼻腔充滿氧氣是如此清新有力。正常呼吸是件多麼難得的事,窮盡洪荒之力只為那口,口罩將是我一輩子的好朋友,不離不棄。
-
2024-03-07 養生.健康瘦身
減重難?中醫師教4個好習慣輕鬆達成,「1食療1茶飲2穴位」更助減脂消化
想要塑造良好體態,上健身房運動及節制飲食總是費心費力?減重減脂不容易在短期達成,用極端的方式減肥(如:斷食),暫時很容易看到成效,但長期下來一定會傷身體;或用健身運動的方式是很好的方法,可是大多數的人會因天氣、心情或是健身後受傷,還沒養成運動的習慣前,就又半途而廢了。 在這分享可以長期養成的習慣,而且不困難也不傷身體,來逐步達到減肥的成果。 養成減重的四個好習慣1.多喝水常常喝水對於減重相當有效,首先胃液會被稀釋,便能阻止胃液快速的刺激食慾中樞,更有研究指出,飯前飲用400ml左右的水量,可較早達到飽足感,可以讓原本進食的量減少五分之一。還有研究發現「餓與渴」的神經元,但並「不是」單純有一群神經細胞負責處理「渴」、另一群處理「餓」,而是透過多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合作,去調控不同神經元,當攝取較少水分,往往會把身體缺水的信號錯誤解讀成飢餓,反而多吃了許多餅乾或零食。且身體水份充足也會加速新陳代謝及提升減脂速度。隨身攜帶一個較大的水杯,有口渴或飢餓感出現時,多喝點水是減重的第一個好習慣。 2.記錄飲食要做到完全遠離甜食或大餐,這種生活會過的太苦悶,與朋友聚餐、應酬難免會飽餐一頓,尤其在過年過節更是躲不掉美食的誘惑。但如果是天天都是大魚大肉,那減重這條路就是與你無緣了。 在這養成第二個好習慣就是記錄飲食,現代手機很方便,不用讓你用手寫,只需要每次進食前拍照(包括點心、零食、飲料等都要),讓自己知道這幾天吃了什麼。回頭看記錄時,能回想起為什麼要吃這些東西,是因為躲不掉的聚餐,還是因為自己嘴饞,有自覺的知道是不是吃太多了?當發現一週吃了好幾天的速食、炸雞等高糖及高油脂,或許罪惡感會油然而生,進而檢討自己的飲食習慣,警惕自己下一餐是不是要吃簡單點?計錄飲食還有個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粗估一下,你今天吃進了多少熱量。想要減肥,熱量的控制還是關鍵。 3.每天量體重減重最客觀的數據就是「體重」,雖然還有體脂率、腰臀比等細項,但大多數的人,都會設定一個目標,希望自己能瘦到什麼程度。每天晨起空腹量體重是第三個習慣。晨起踩上體重機,這個數字可以反應你前一天的飲食狀況,配合第二點的計錄飲食,試想自己是不是吃太油、太鹹(造成身體含水量提升)等。有的人都是一、二週才來量一次體重,當發現體重上升太多時,再來用極端飲食來矯正體重,都有點來不及了。每天計錄體重,但是以「週」為單位來看整體趨勢的變化,不致於造成太緊張,且更客觀的了解自己的狀態。*建議一星期減掉0.5公斤到1公斤,是比較健康安全的範圍*4.運動習慣標準的運動需符合「333」原則:就是每周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超過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 但其實「333」原則,對老是坐著不動的人還是不夠。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提升為「533」,頻率每週五次或每週15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兒童及青少年每天至少60分鐘或每週420分鐘以上。在運動這部份更是困難執行,要一般人能在下班後再騰出時間上健身房,或是刻意去運動的習慣,真的不太容易。還有個問題是,運動減肥的效果不會到很好。(但增加肌耐力和基礎代謝率是有助於減肥的) 這裡來個小小的計算題,一塊雞排的熱量約900大卡,但跑步一小時的熱量消耗才300大卡左右,且進食一塊雞排大約才花八分鐘的時間。要完全消耗掉那塊雞排的熱量,至少要你跑步三個小時,這怎麼可能呢?有減重需求的人,體重偏高,如果又年長的話,要達到333原則就更加困難了。但我又在第四點註明「運動習慣」,不是很矛盾嗎?這裡的運動習慣,是希望從「日常」下手,如走動,上下樓梯,出門採買東西,打掃家務等,並不是要你做運動做的氣喘噓噓。告訴自己,能不坐電梯就不要坐;平常走動時,有意識地增加步行的速度,達到稍微出汗、呼吸稍急促的程度,效果更好;十五分鐘能走到或是騎腳踏車能到的地方,就讓身體動一動;再規定自己平時的打掃工作,如:星期一、五要掃那幾樓或是打掃客廳、廚房等,星期日那裡要拖地、擦拭窗戶等。年長者可到公園打太極拳及跳點公園廣場舞,來增加肌肉的柔軟度和心肺的耐力。如果能有「飯後走動十五分鐘」的習慣那就更好了,有研究指出飯後走動十五分鐘有助於降血糖、改善胃脹氣、幫助食物消化等作用。 最後,總結減重的至理名言「少吃多動」,以上的四個習慣也是圍繞著這個主題,知道方法怎麼做,就看你的行動力跟執行力了。「一食療、一茶飲、二穴位」助減脂消化加碼再附上一食療,一茶飲,還外加二穴位按摩來幫助減脂消化。 芡實蓮子薏仁湯材料:排骨500克,芡實30克,蓮子20克,薏米30克,陳皮5克,生薑切數片。 做法:1、先把芡實、蓮子和薏米等,用清水洗淨。2、排骨洗淨後,剁成小塊,再放入沸水中去淨血水;3、陳皮用溫水洗淨泡軟後,切成絲備用;生薑洗盡切成絲備用;4、把處理乾淨的排骨,以及事先洗過的芡實、蓮子和薏仁一起放入燉鍋中,同時放入陳皮和薑絲,大火煮沸,改成小火燉半小時左右。5、最後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洛神荷葉茶材料:洛神花10克、荷葉5克、山楂5克、決明子5克、陳皮5克、烏梅3顆 做法:1、將所有材料洗淨,放入過濾袋中。2、將過濾袋放入鍋中,加水 1500c.c.。3、以大火煮滾後,關小火繼續煮約 20 分鐘,即可飲用。***女性懷孕、經期不宜飲用*** 天樞穴位置:肚臍旁開2寸(約三指幅寬)處。功效:增加腸胃蠕動、改善腹脹及便秘。 豐隆穴位置:外踝尖上8寸(約小腿外側一半處),脛骨前外2橫指處。功效:頭痛暈、化痰濕、消除胃脹感。
-
2024-02-20 養生.健康瘦身
戰勝「過年肥」,劉怡里推薦「52輕斷食」!年後減肥三餐菜單照著吃
根據調查,每年春節假期過後,國人每人平均約增重1至1.5公斤。年後許多人開始陷入減肥輪迴,想甩掉「過年肥」,營養師劉怡里指出,年後減肥可把握第一周,採行「52輕斷食」減肥法,相當適合年後需要甩肉的民眾。春節假期結束,民眾來中醫減肥門診的人數加中醫師楊宗翰表示,過年後為了減肥而來求診的民眾通常增加4成,春節期間免不了團圓聚會大吃大喝,動得少,不僅會消化不良,也容易發胖,建議年後減肥要慢慢來,第一步先調整腸胃的健康、促進蠕動,可透過食用山楂、麥芽等中藥材,幫助澱粉、蛋白質等食物消化。肥胖分「實症」與「虛症」,楊宗翰說,身體肌肉較為結實、聲音宏亮、容易上火者,屬於「實症」肥胖的人,臨床上會以消炎方式,搭配瀉下的藥方,將體內多餘的營養排除,也增加基礎代謝率的成分,同時控制食欲,就能有效控制體重。若外型看起來白白胖胖,肉摸起來比較軟,則屬於「虛症」肥胖的人,會採用較為溫和的藥方,例如茯苓、陳皮、半夏等健脾利濕的藥材,幫助身體排濕氣,增加腸胃對水分的代謝,達到減重的效果。楊宗翰提醒,減重得循序漸進,可尋求醫師專業的協助,避免太過激進的減重方式,容易導致體重反彈,或是過度減重,造成身體的負擔,最理想狀態是「三個月減掉10%的體重」。營養師推薦「52輕斷食」減肥法年後減肥,飲食是絕對的主角,劉怡里提出「52輕斷食」減肥法,也就是年後第一周的5天上班日,以及周休2日再選擇一天,這2天飲食控制熱量攝取在500至800大卡之間,其他日子則依照日常建議的熱量攝取;第二周開始回到飲食控制的減重方式即可。劉怡里說,即使在非過年期間,現代人的飲食也相當豐盛,經常聚餐吃吃喝喝,主要熱量都來自於「零食」和「酒精」,而喝酒就像喝油,產生的熱量相當高,因此要甩開油脂,可以透過「52輕斷食」來平衡前一周額外攝取的熱量。減肥期間,晚上若真的太餓,劉怡里建議,可喝240cc的低脂牛奶或無糖豆漿等,餓到睡不著時,可再搭配一湯匙的堅果;早上10點和下午3點可以吃水果替代零食,選擇芭樂、蘋果、水梨、奇異果、柑橘類等低GI的水果,每份100克為限。表:年後減肥三餐菜單建議(資料來源:營養師劉怡里 製圖:記者鄒尚謙)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1-31 養生.聰明飲食
冬季最強水果椪柑,連絲一起吃助血管軟化!柑橘保存有訣竅,1招消除酸味提升甜度
秋冬正是柑橘盛產的季節,不過有些人怕酸,就怕買到酸的橘子。對此其實有解方,農業專家建議,若覺得橘子太酸,買回家後放在陰涼處保存,即可消除酸味,提升甜度。秋冬柑橘盛產,10-11月間先有青皮椪柑上市,不過它青綠色的果皮,常讓人以為還沒成熟,其實這時候的椪柑嚐起來新鮮多汁,酸中帶甜。而11月後,椪柑果皮逐漸轉為黃中帶綠,成熟度高、酸甜適中,且耐貯存,橙皮柑橘一直到春節過後都可買得到。椪柑從內到外都有價值 連絲一起吃助血管軟化而無論哪種顏色的皮,有冬季最強水果封號的椪柑,從內到外都有價值,果肉、皮、核、絡均可食用。果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P、類黃酮、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每天2顆,就能達到國健署建議的每人每日維他命C需求量。果皮曬乾後即陳皮;橘皮能理氣化痰、減輕腹脹;另橘皮所發出的味道,有研究指對於減除焦慮,紓解緊張也有幫助。還有一般人吃橘子時常會把果肉上的絲狀物剝除,中醫師建議最好連絲一起吃,果皮內白色網狀細絲又叫「橘絡」,有助血管軟化,能有效預防動脈硬化;冬天吃也有活血、治咳、化氮的好處。椪柑別放冰箱!這樣保存降低酸度、提升甜度農糧署教挑選椪柑的小撇步,首先看果形是否完整、蒂頭飽滿,底部稍凹為佳。其次為表皮色澤均勻無斑點,油胞(毛細孔)較多且明顯,拿起來有沈手的感覺就是好椪柑。好吃椪柑這樣挑1.挑選青皮柑時,挑選大果,一台斤約2、3顆,酸味較低。2.橙皮柑以中型果為佳,一台斤約3、4顆,酸甜適中,風味濃厚。3.果形完整、色澤均勻,果皮清潔光滑,拿在手上有沈重感。柑橘貯藏性佳,但為維持果實品質與風味,農糧署建議最好還是要在2週內食用完畢,如果一次購買數量較多,應避免疊壓、篩選挑出發霉損傷者。也可以用保鮮膜分別封存,延長保存時間。椪柑保存看這裡1.柑橘類果皮已具有隔絕空氣與細菌的作用,常溫下,打開紙箱、紙盒通風保存即可,切忌放入冰箱冷藏,否則橘子會失水而乾縮。2.若覺得橘子太酸,放在陰涼處保存可消除酸味,提升甜度。3.發現發霉、損傷時,需立即取出,以免其他橘子也加速腐敗;也可用保鮮膜分別封存,更耐久放。【資料來源】.《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部農業主題館.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2-23 養生.聰明飲食
熱紅酒也能養生、美味又應景!中醫教簡單DIY,還能做成「零酒精版」
冬季、聖誕節手上一杯熱紅酒啜飲,披上暖暖的毛毯,和親朋好友圍繞桌邊飲酒聊天,暖和又溫馨。澄玥中醫診所徐碧韓醫師分享,教大家如何製作熱紅酒、挑選食材,應景又養生! 熱紅酒也能喝得美味又養生?中醫指常見食材和好處! 主要食材:徐碧韓醫師表示,製作熱紅酒可準備以紅葡萄酒為主,以及肉桂、丁香、八角等香料,並隨自己的喜好加入水果,再適度加入糖。 酒:紅葡萄酒最常見,另也可做「零酒精版」!紅葡萄酒是最常見也最應景的熱紅酒基底,中醫《本草綱目》也記載葡萄酒屬溫性食補,適量飲用有助溫陽補血、緩急止痛、疏通經絡等。不過當然也可以用其他酒精替代,甚至以柳橙汁或蘋果汁等製作「酒精0%」的熱紅酒。也提醒,由於酒加熱會放大口感,因此挑選紅葡萄酒時記得避免「高單寧」,以免澀感放大而刮口。 香料:也視為中藥,記得不可過量!香料方面,丁香、肉桂、荳蔻、生薑4大香料是最常見的,不過視個人也常見如八角、月桂葉、迷迭香、陳皮等,看個人喜好。徐碧韓醫師也分享其中肉桂、丁香、八角在《本草綱目》紀載對人體的好處。 肉桂性熱,味辛,具有溫暖獨特甘甜的香味,中醫裡它可以溫通經脈、補火助陽。丁香則性溫,味辛,味道偏甜,也有人感覺到帶有香氣,小小一支香氣十足,中醫裡常常使用它溫暖腸胃,散寒止痛。八角則性溫,味辛,獨特香氣常用來燉肉祛腥,八角裡的茴香油也有助腸胃蠕動,可以健胃祛寒。 水果和糖:可視個人口味挑選!至於水果,常見必備的可如「新鮮柳橙」,也可視個人喜好再加入檸檬、蘋果、草莓、藍莓等。糖的選擇一開始最常見的是砂糖,不過也有不少人改用冰糖、黑糖、楓糖、蜂蜜等。 美味又養生的熱紅酒怎麼煮?中醫教簡單4步輕鬆DIY! 了解常見材料及好處,徐碧韓醫師也教大家如何製作。首可先將所有水果切片,小技巧可將丁香插在柳橙上。接著將香料放至鍋中小火炒香,然後放入準備好的水果。然後再倒入紅酒開始小火煨煮,若想喝酒味較重的可小火煮約10分鐘;若想喝酒味較清淡的,可用小火煮至15分鐘。最後,裝杯的時候可以插上肉桂棒及迷迭香,會更有氛圍感,一杯滿屋飄香的聖誕冬季熱紅酒就完成了! 熱紅酒香料也視為中藥材,中醫教2觀念喝得更養生! 也提醒,熱紅酒應景又美味,但還是建議酌量,除了酒精攝取過量一樣有礙健康,熱紅酒當中畢竟也加入很多香料,也屬於中藥,攝取過量一樣會影響引起不適,例如腸胃不適、口乾舌燥、容易上火等。因此在製作過程當中各香料也不建議大量使用,建議以提味為主,如此也會更加養生! 《延伸閱讀》 .一天一紅酒有利保養心血管?營養師:反而更容易傷身,紅酒的「白藜蘆醇」這些食物也吃得到。 .地中海飲食能防癌?怎麼吃?營養師指出各種好處,吃出健康新高度!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07 養生.聰明飲食
活得像雞、睡得像豬的秋冬養生
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以古人單純的生活或動物的表現來調整生活型態,好比「168斷食法」─一天內16小時禁食,將食物集中在8小時內吃完,即是效仿古代在無法捕獲到食物時,總要先餓到下一餐捕獵到食物才能進食。而如此三餐不定、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情況,演化到為佛教成為節制飲食的「辟穀期」養生法。又好比華佗神醫創的「五禽戲拳」,以虎、鹿、熊、猿、鶴的肢體動作,將中醫特有的經絡導引理論,呼應現代運動醫學最夯的筋膜系統,養生又活絡筋骨。健康的人腠理密實,即使面對寒冷濕氣或短期不規律的生活,仍能恢復如常;但對病友而言,秋冬正處體虛氣虛之時,面對一陣秋雨一陣涼的階梯狀降溫,就需要調整身體狀態秋收冬藏。秋季的生活作息,黃帝內經論述人應早睡早起「活得像雞」,知道自己應該幾點入睡、不勉強熬夜,並於早晨五、六點雞鳴之時起床才能精神飽滿。另外秋天易煩憂,情緒內耗導致氣血耗損,作些伸展運動或提拉皮斯,可有助於穩定情緒。秋季主打清肺,尤其最近新冠再起,甚至很多人流感咳嗽纏綿未癒,面對肝血瘀、胸悶、頭痛、肺氣虛、咳嗽、倦怠、體力差等秋季特色病,大推茶飲「舒肝解憂散結茶」材料:桔梗10克白芨5克玫瑰花5朵桂花一小撮蜂蜜適量以1000cc沸水悶泡,稍溫能入口再攪拌蜂蜜即可飲用,可回沖一到二次。有別於秋季,早睡晚起「睡得像豬」是冬季養身方針,除了早睡外更重睡眠品質,黃帝內經闡述冬季養身「必待天光」,也就是要睡到天亮後再起床,睡眠時間建議七至八小時,並減少活動量,留意四肢保暖。冬天重顧腎,中醫經絡系統有二─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人體好比一個倉庫,腎經就是倉庫守門人,腎經受寒門戶打開,夜尿、頭昏、失眠、倦怠等接踵而來,若不著重養身,「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甚至來年春天更易感染流行性疾病。兩陳皮一兩金,冬天飲一杯「陳皮肉桂蘋果茶」可以藏精暖體材料:陳皮10克肉桂1克蘋果半顆連皮切片用500cc水煮沸十分鐘,加入適量黑糖或蜂蜜即可飲用,秋冬來臨,養生需適時適地、對應人體的變化才能做好內調外養。
-
2023-10-30 失智.大腦健康
三高易損傷腦血管 中醫教你食療補養降低失智風險
.控制三高,避免累積過多糖分脂肪.腦中風、頭部外傷 失智容易找上門.配合藥膳 改善脾弱腎虛、痰瘀阻脈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問題,容易引起腦血管和心血管疾病。三高初期因沒有明顯的症狀,讓人難以察覺,也忽略潛藏的傷害,除了致命危機,三高更是失智的危險因子,易損傷血管造成血管性失智症,也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中醫「以通為補」 調理氣血通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三高的成因是身體累積過多糖分、脂肪,導致末端細胞得不到充足的養分與氧氣,造成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使用中醫食療補養,建議採用「以通為補」的方法,以高血壓為例,應先讓血管放鬆,減少血管平滑肌的壓力,再搭配可通暢血管的丹參、白芍、三七等藥材。若是高血脂問題,要使用消脂化痰的青皮、陳皮、山楂果、洛神、紅麴等藥材,可促進腸胃蠕動,減少過多脂肪的攝取;針對重度肥胖或高血脂的病患,可給予大黃幫助活血化瘀,增強腸胃道蠕動。林舜穀補充,高血壓的人可另食用杜仲、天麻補腎;高血糖者可吃黃耆、五味子降血糖,避免身體長期處在高血糖的狀態下,導致慢性發炎。運動、定期針灸 防血管性失智三高常伴隨著末稍循環不良的問題,頭部也是屬於肢體末端,而造成失智症第二大原因的血管性失智症,可以多運動促進腦部血液循環,藉由控制三高來達到預防效果。林舜穀表示,也可透過穴位刺激,幫助引導氣血下行,包括印堂、內關、三陰交、百會、風池、完骨、天柱等穴位,經常按壓或定期針灸,可以疏通經絡氣血,會有一定的效益。失智症屬於非正常老化的大腦疾病,但是腦中風、頭部外傷會讓認知障礙的症狀快速發展,當腦組織受到損害,失智現象可能接踵而至。頭部外傷可歸究車禍、意外跌倒、運動損傷等,若是傷及負責記憶的海馬迴,會大腦萎縮和皮質變薄,就會演變成失智症。腦神經的功能一旦受損,恢復很有限,有相關疾病史者要多加注意,及早發現治療,可維持生活品質。如何改善高血脂?林舜穀建議,食用「山楂果藥膳」藥膳,可以改善中醫理論的痰濁、瘀血,意即改善脾弱腎虛、痰瘀阻脈。這道藥膳富含山楂的功效,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和血脂,同時瘦肉和番茄也有助於調節血脂。山楂果藥膳材料:山楂果乾15克、瘦肉(雞胸肉或瘦豬肉)50克、番茄1個、生薑1片、蒜末及食鹽適量作法:1.將山楂果乾先泡水,約泡20分鐘,然後切碎備用。2.瘦肉切成小塊,番茄切丁,生薑切末。3.先將瘦肉汆燙,去除血水、腥味和雜質。4.另起鍋,加入清水將山楂碎、瘦肉、番茄和生薑放入鍋中,煮沸後轉小火燉煮30分鐘。5.最後加入蒜末和適量的食鹽,攪拌均勻再煮5分鐘即可。責任編輯 :辜子桓
-
2023-10-15 養生.聰明飲食
八角主要成分茴香油刺激胃腸蠕動 有助於健胃止嘔、緩解痙攣
八角的營養價值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助理教授許文光指出,八角富含碳水化合物、鎂、鉀,能除肉中臭氣並重新添香,所以被稱為茴香。八角中的主要成分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能抗氧化、對抗細菌感染,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痙攣、減輕疼痛。他說,中醫調理利用八角性溫,有強烈香味,能驅蟲、溫中理氣、健胃止嘔、祛寒、興奮神經等作用,可用在治療噁心嘔吐、胃脘寒痛、腹中冷痛、腹脹和腎陽虛等病症。八角怎麼吃最有益彰化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彭德桂說,八角很少單獨使用,大多配合其他食材一同烹調提味,也可與陳皮、生薑或花椒同煮。陳皮有行氣止痛、燥濕化痰、宣肺止咳和健脾的功效,放入八角可加強行氣止痛;生薑具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功效,同煮八角可緩解噁心嘔吐;花椒「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濕痹痛,下氣。」和八角一起煮能止癢去腥,除濕和健胃。八角食用禁忌許文光表示,八角是溫熱食材,腎臟功能不佳與低血壓患者不可服用。曾對香草類植物例如薄荷、茴香出現過敏,吃八角可能引起鼻炎、哮喘、皮膚發紅、氣促、喉嚨發癢等症狀,應諮詢醫師後才能嘗試進食。八角挑選原則彭德桂說,八角的果實大多八個角,所以稱作八角,每個角圓鈍肥厚,果柄較長且彎曲,果實外露。品質較好的八角呈淺棕色或紅棕色,味道醇香偏甜,若是氣味刺鼻,吃起來苦、麻、酸,建議別食用。八角保存方式彭德桂表示,中藥常溫保存期限通常半年,八角也不例外,雖然乾燥八角放進乾淨保鮮袋密封可延長保存期限,但八角和所有中藥材一樣,最好放在密封罐置於陰涼通風處,半年內食用完畢。市面除了完整八角顆粒,還有八角粉方便家庭主婦添加在料理裡。許文光說,八角粉保質期較短,像其它粉狀香料一樣,如果放置時間過久,會失去風味,最好半年內用完。
-
2023-09-26 養生.聰明飲食
中秋吃大餐必喝「山楂解膩茶」!中醫教簡單DIY,3穴位按摩助肚肚舒爽
中秋節佳節期間少不了各式月餅與香甜的柚子相伴,親友團聚烤肉更是不可或缺的行程,面對各種填滿肚子的美食該如何美味與健康兼顧呢?澄觀中醫陳梓頤中醫師推薦中藥茶飲,並教大家按摩穴位,助大家吃得開心、少負擔! 中秋常見的3大類月餅,酌量淺嚐避免腸胃負擔! 陳梓頤中醫師表示,市面常見的月餅依外皮可分為台式與廣式月餅,近年更流行起外觀精巧的冰皮月餅。 台式、廣式:台式月餅如蛋黃酥、綠豆椪等,以油酥皮為外皮,包裹豆沙、豆泥與蛋黃。廣式月餅則使用糖漿與花生油賦予外層餅皮光滑油亮的光澤。兩種月餅含油脂都比較多,若是再搭配蛋黃、滷肉等內餡,油、澱粉、肉類混合,吃多了容易感到油膩與造成腸胃負擔,此時可使用含山楂、陳皮、荷葉等中藥的茶飲,達到去油解膩的作用。 冰皮月餅:冰皮月餅相較於台式與廣式月餅,製作時不需要油脂與烘烤,以糯米製成的麻糬皮為外皮,內餡通常為甜膩的豆沙、芋泥、冰淇淋等,過多的甜食容易促進胃酸大量分泌,這時候可以在茶飲中加入薄荷緩解胃酸過多的悶痛不適感。 中秋必知「山楂解膩茶」!簡單DIY享受美食減負擔。 陳梓頤中醫師指出,山楂是去肉食油膩積滯不可或缺的藥材。陳皮具有柑橘類特有的香氣,可以緩解過度飲食的腹脹不適與噁心感。薄荷也有助改善腸胃脹氣。荷葉除可消除水腫之外,也含有荷葉鹼,有助調控血脂、血糖並且有控制肥胖。 簡單材料&作法:民眾若要做成中藥茶飲,材料準備和製作方法很簡單,可視需求準備山楂20g、陳皮15g、薄荷15g、荷葉10g,加2000毫升水煮沸,小火煮20分鐘,放涼即可飲用,有助去油、解膩、控血糖、調血脂。 中秋節享受美食按按3穴位,有助減緩飲食負擔及不適。 除了中藥茶飲,陳梓頤中醫師也分享穴位按摩幫助消脹氣、止嘔、解嗝等飲食負擔造及不適。 心窩-肚臍按摩:可由心窩處往下,順時針按摩至肚臍下方,重複10次。延肚臍周圍順時針環繞按摩10圈。按摩時也可另外配合中脘穴、天樞穴、足三里穴等其他特定穴位可增強消脹效果。 中脘穴:中脘穴位在心窩凹陷處與肚臍連線的中點處,屬於任脈的穴道,同時又是胃經的募穴,意指中脘在體表穴位中與胃這個器官相近,具有消脹氣、止嘔、緩解打嗝不適的作用。 天樞穴:天樞穴位在肚臍兩側各三隻手指寬處,是胃經的穴道,又是大腸經的募穴,可以用在腹痛、嘔吐、便秘等時候。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取穴時,可坐姿膝蓋彎曲,找到膝蓋外側凹陷處及外膝眼,往下四隻手指的位置。此同為胃經穴道,具有調節消化系統的作用,可緩解飽食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等不適。 搭配精油:按摩時也可搭配精油進行,建議可紅桔精油5滴、薑精油2滴、丁香精油3滴、厚朴精油3滴、歐薄荷精油5滴。以上精油以30毫升按摩油或植物油均勻混合為3%濃度的混合油。 《延伸閱讀》 .烤肉別讓油滴進炭火,小心致癌!營養師簡單4招烤肉更健康。 .柚子助排便、排毒、好處多!營養師:平常就可以吃,不用等中秋!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09 醫療.消化系統
出國水土不服!急性腸胃炎怎麼辦?中醫詳解常見6類型,按壓2穴道解不適
近期出國旅遊的民眾增加,有些人可能因水土不服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的狀況, 小心恐是急性胃炎作亂,中醫師莊可鈞表示,民眾想緩解急性胃炎症狀,可加重力道按壓「足三里穴」及「梁丘穴」,另外當食物停滯於胃中,按壓這2穴也會有助於完成「吐法」,降低不適感。急性胃炎常見症狀 中醫以6大分型辯證莊可鈞指出,急性胃炎從定義上來說,胃壁胃黏膜組織有發炎或糜爛性出血現象,且經常伴隨胃腸脹氣、痞悶、噁心、乾嘔、食慾不振、胃筋膜痙攣、胃脘抽痛等症狀,可是當消化不良症(Dyspepsia)或壓力緊張造成胃部不適時,皆有上述相似症狀,因此要診斷出急性胃炎,臨床需要透過胃鏡及組織切片等檢查認定。莊可鈞描述,急性胃炎病因包括飲食不節制、飲食不清潔、情志不舒及壓力,中醫將此歸納出脾胃熱證、脾胃濕證、脾胃濕熱夾雜、脾胃食滯、脾胃寒熱錯雜、肝胃不和等6類辯證分型,廣義上當腸胃不適症狀越多時,發生胃炎機率就可能提升,臨床上也會以藥物介入治療,並請患者配合飲食改善來避免病症加重。▸脾胃熱證:常見症狀為嘔吐頻繁、吐出物酸苦而臭,甚至伴隨氣味重的腹瀉、舌紅身熱,症狀劇烈,常用葛根芩連湯、黃芩湯等方劑來加減治療。▸脾胃濕證:常見症狀為胸腹脹悶、噁心乾嘔、腹脹腸鳴、身重體倦、大便濕黏、舌苔較厚膩,常用平胃散、胃苓湯、藿香正氣散等方劑來加減治療。▸脾胃濕熱夾雜:常見症狀為熱證跟濕證夾雜,也會以這2個證的常用方劑合方作加減。▸脾胃食滯:常見症狀為胃脹氣、胃窩區域痞塞及痞悶感、噁心欲嘔、噯酸、吞酸、胃口差等,常用保和丸加減理氣藥物如陳皮、厚朴、雞內金等來治療。▸脾胃寒熱錯雜:同時有急性胃炎的發炎熱證及消化機能停滯的寒證,中醫會使用「和法」的用藥思維處方治療,以傷寒論的半夏瀉心湯加減即是典型方劑,隨證搭配理氣及消食化積藥物。▸肝胃不和:屬於情志及壓力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引起,常見症狀為胃筋膜痙攣、胃脘抽痛、腸鳴、伴隨緊張時下腹痛及腹瀉,常用柴胡疏肝湯及理氣消積藥物加減治療。飲食習慣差又大量攝取這類食物 急性胃炎不發作也難 莊可鈞說明,急性胃炎是急性發作的短期疾病事件,中醫在治療及剖析上會將腸胃機能的長期狀態納入考慮,適當加減用藥治療,保有慢性胃炎的治療思維,並搭配正確飲食衛教,畢竟胃機能長期不佳的狀態下,容易因突發因素加入造成腸胃急性發炎。莊可鈞也舉出典型案例解釋,民眾原本長期飲食習慣不佳,若一時大量攝取太熱、太酸、太辣、太刺激的食物,或飲用濃茶、酒精、吸菸等狀況造成腸胃負擔,容易造成急性發炎症狀。另外,像工作壓力大、少運動的上班族,本身胃粘膜的血液循環較差,一旦有發炎情形,胃粘膜就不容易癒合,若不巧吃到不清潔及保存錯誤的食物,急性腸胃炎便迅速發作,症狀也會更加劇烈。腸胃機能差者 可自製1茶飲調養當急性胃炎發作時,莊可鈞宣導,患者可以按壓「足三里穴」及「梁丘穴」緩解急性不適症狀,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合穴,具調理脾胃和腸消滯、清熱化濕等功效;梁丘穴則為足陽明胃經郄穴,具通調胃氣和中降逆功效,要加重力道深按療效才能發揮,平時也能飲用健胃消積茶飲來調養腸胃機能,預防病症發生。【健胃消積茶飲】▸材料:麥芽10g,黨參6g,枳殼3g,陳皮3g,砂仁3g,厚朴3g,甘草3g,生薑1片,剝開的紅棗1至2顆。▸做法:將上述材料放入500cc熱水中,悶約30分鐘,或煎煮至水滾10至15分鐘,溫服即可。▸功效:麥芽甘平,入脾胃肝經,具行氣消食,健脾開胃功效,中醫治療小兒胃口不佳常會用這味藥材來幫助醒脾胃氣滯。黨參甘平,入脾、肺經,健脾益氣,強化脾胃消導及運化機能。搭配其他理氣藥物如陳皮、砂仁、厚朴、枳殼等,可以長期調理脾胃機能。最後,莊可鈞提醒,當胃處於急性發炎狀態導致消化機能停擺,這時食物、酒精、或不潔食物停留於胃中,適度「吐法」可排除不當停滯的食積,也能幫助緩解症狀。重壓「足三里穴」及「梁丘穴」除可調節胃脘氣機外,有時也會助於「吐法」順利完成,後續要請患者記得補充適量水分及電解質,飲食攝取較容易消化類型食物。延伸閱讀:.每天要觀察自己的大便!出現「4大便」是腸胃警訊.胃也會抽筋!胃痙攣怎麼辦?狀及飲食建議一次看.出國玩「藥」怎麼帶?藥師建議帶5類旅遊常備用藥★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07 醫療.中醫
有脂肪肝怎麼辦?中醫師曝脂肪肝4大常見成因,枸杞、山楂...7種中藥助調理改善
相信大家一定吃過台灣著名的黑白切「粉肝」或法國大餐的「鵝肝醬」,細膩滑嫩的口感是老饕的最愛,滑嫩的口感來自於這種肝含有大量的脂肪,也就是所謂的「脂肪肝」,是人工刻意過量餵食造成的。吃太好,運動少,愛小酌~我有脂肪肝怎麼辦?肚子越來越胖的朋友們可要注意了!可能是脂肪肝的候選人!我們的脂肪肝也是自己養成的,尤其多半是吃的太好、太精緻!脂肪肝雖然常常不自覺,但是對身體來說是一種警訊,今天就從中醫的觀點深入探討一下您不可忽視的警訊~脂肪肝。什麼是脂肪肝?中醫怎麼調理保養? 脂肪肝俗稱「肝包油」,這個名詞讓大家常誤以為是肝臟被一層油包裹著,其實現代醫學上對脂肪肝的定義是指肝細胞內的脂肪空泡佔據整個細胞5%以上。可怕的是,大多數脂肪肝患者通常沒有自覺症狀,只有少數人會覺得右上腹部微微疼痛或倦怠,時常是健康檢查發現的,目前脂肪肝的診斷以超音波檢查為主,若做肝組織切片可進一步對脂肪肝做準確分級,但屬侵入性,病人較難接受,肝細胞內的脂肪含量>10%是輕度,10%〜25%是中度,25%〜50%是重度。生化檢查方面,GOT/GPT數值都可能正常,也可能稍偏高,即使升高也皆在正常值上限的2-3倍。我有脂肪肝會怎麼樣?出現脂肪肝是一種身體的警訊!表示腰腹部脂肪已大量堆積,屬於中心型肥胖(蘋果型),腰腹部接近心臟,脂肪過多會引起腹壓升高,造成下肢靜脈回流障礙,影響心肺功能,以及內臟器官的供血和內分泌功能的協調;脂肪既然已經囤積在肝內,也可能貯積在心、腦血管中,發生心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如冠狀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血壓、血脂代謝異常等)的危險性增高!因此,健康減重對個人健康極為重要。 造成脂肪肝的常見因素「肥胖」肥胖是脂肪肝最常見原因,尤其是現在台灣民眾強調美食主義,吃得好,吃得精緻,又吃得多,肥胖問題愈來愈嚴重,而且年齡有下降的趨勢,很多年輕人已經有脂肪肝。其他問題如:長期酗酒(酒精性脂肪肝)、高血脂症、糖尿病、藥物(例如類固醇)或毒物也可能造成脂肪肝。脂肪化程度和肥胖的嚴重度成正比。故減重是最有效方法,可使肝功能恢復正常,但是過速的減重可能出現脂肪肝,造成肝門脈區的纖維化,進一步惡化成肝硬化。脂肪肝常見的體質(一)肝胃不和型.常見成因:壓力過大的上班族,為了發洩而暴飲暴食、吃宵夜,或者為了趕時間吃東西很快。.臨床症狀:右上腹悶痛,容易腹脹、打嗝、排氣,胸脇脹痛、胸悶、胃脘悶脹,頭痛、噁心感、失眠。.治療方向:疏肝理氣和胃。.調理方藥:柴胡、黃芩、白芍、枳殼、香附、川芎、甘草、半夏、生薑、茯苓。(二)肝膽濕熱型.常見成因:喜吃辛辣刺激食物、過度飲酒或愛吃冰品及生冷食物,久而久之形成濕熱體質。.臨床症狀:右上腹脹痛、肝臟腫大、脘悶、口苦口乾、易怒、小便常呈現黃色、疲倦或有噁心感、食慾不振、大便黏滯排不乾淨。.治療方向:清熱利濕。.調理方藥:栀子、黃連、茵陳蒿、決明子、車前子、荷葉、澤瀉、半夏、茯苓、薏苡仁。(三)脾虛濕盛型.常見成因:思慮過多傷脾胃,飲食不節制,愛吃冰品,或過度節食快速減重,脾運化水濕功能失調,濕在體內聚集進而化生為痰濁,影響血液循環,久之甚至產生瘀阻,甚至出現肝功能異常升高的現象。.臨床症狀:右上腹不適、疲倦無力、頭暈、餐後腹部脹氣,或消化不良、打嗝噯氣、或伴胸悶、噁心、容易水腫發胖、白帶、大便稀軟或不成形。.治療方向:健脾化濕。.調理方藥:蒼朮、白朮、黃耆、黨參、甘草、山楂、陳皮、厚朴、半夏、竹茹、茯苓。脂肪肝的治療,找出原因各個擊破除了搭配上述的中藥調理體質之外,還必須依成因的不同去改善,脂肪肝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多半也沒有顯著的症狀,但是仍要了解脂肪肝的成因,因為它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癥兆警訊。請與醫師配合查明原因,從而加以控制或治療。1.肥胖、營養過剩所引起的脂肪肝請您確實控制食量、健康減重,並養成正常生活作息,多吃清淡、少吃油膩烤炸食物、多做有氧運動,一周至少運動3天,每次持續20~30分鐘以上,才能更有效促進脂肪代謝。2.長期酗酒所引起的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務必要戒酒!!因為肝臟長時間發炎下容易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不可忽視。 3.高血脂、糖尿病患等代謝疾病若合併脂肪肝,則須與中西醫師配合調理,服藥控制病情,才能改善脂肪肝的情況4.長期服用類固醇或某些藥物這類情形引起的脂肪肝,需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根據身體狀況調整藥物劑量。哪些中藥材有助於調理脂肪肝?枸杞、何首烏、澤瀉、山楂、決明子、茵陳蒿、大黃等中藥都有直接或間接幫助,但需經過專業醫師評估體質是否適合服用。脂肪肝最應該拒絕的地雷食物奶茶(奶精是油和糖的組合)、炸雞、鹹酥雞、肥肉、動物內臟(鵝肝、粉肝...)、油炸食物。※本文由
-
2023-07-22 醫療.中醫
2023「大暑」養生4指南!中醫師教你清熱祛濕:飲食清淡少辛辣,健脾袪濕忌生冷
明天(23日)是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是天氣最酷熱的時刻,也是炎熱酷夏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民眾在外要提防中暑外,也要小心濕疹、腸胃、泌尿道感染等疾病。中醫師教你大暑的養生4指南,一起來看看怎麼在酷熱的天氣裡清熱祛濕。炙熱的陽光,悶熱的空氣,屢破新高的氣溫,面對節節上升的溫度,伴隨高溫接踵而至的中暑、腸胃、皮膚問題,是否也讓你淹沒在夏季熱浪的不適中呢?為了適應炎熱的氣候,皮膚會透過出汗來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但夏季同時也是暑濕之氣最易侵犯人體的季節,尤其台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夏季的氣候特徵是以「濕」和「熱」為代表,包括了6.7月的多雨悶熱潮濕,以及7.8月盛夏的高溫炎熱,若是人體本身汗孔調節功能不佳,或貪涼喜冰飲,除了容易產生中暑的症狀外,也常合併出現因「暑濕」引發之全身和腸胃症狀。適合夏季的飲食調養1.飲食清淡少辛辣夏季因為受高溫的影響,易讓人食慾降低,飲食上宜選擇口味清淡,少油易消化的食物。一般在料理時會利用些許辛味食物(如蔥、薑、蒜等)以增進食慾,但切勿過食辛辣,以免損傷脾胃或引發體內燥熱症狀。2.健脾袪濕忌生冷盛夏的濕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若因為過食辛辣後又飲用冰飲或生冷瓜果,很容易讓脾胃受損,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會造成水濕停滯,內外濕邪引動,讓原本已經虛弱的脾胃功能更加低落,出現胸悶、食慾不佳、四肢沉重倦怠、精神萎靡、嗜睡頭暈等濕邪引發的症狀。可多選擇健脾益氣、開胃消食的食材,例如薏仁、茯苓、白扁豆、大麥、蕎麥、燕麥、玉米鬚具有健脾或燥濕的作用;山楂、神麴、雞內金、白蘿蔔具有消食導滯的作用;常用藥材如陳皮、白朮、藿香、蒼朮、茵陳、石菖蒲等也可以沖泡做為茶飲飲用。3.益氣生津調營衛夏季因高熱使人體容易出汗,但若本身體質偏虛弱或汗孔開闔失調,易導致氣隨汗泄,出現氣津兩虧的症狀,常見的不適有大汗出後覺乏力倦怠,口乾渴,頭暈,手足心熱,身燥熱,便秘,小便色偏黃,脈細無力而稍數等症。可選用益氣生津的食材如蓮藕、銀耳、蜂蜜、烏梅加上黨參、太子參、五味子、麥門冬、黃耆等藥材,並適時補充水分,避免在高溫陽光下曝曬過久。4.增辛減苦養心氣夏季對應的臟腑是「心」,「養心」是夏季保健的一大關鍵點,由於暑熱逼人,容易令人煩躁傷心,心火過為旺盛時易出現反復口腔潰瘍、口乾、心煩易怒等症狀,又心與小腸相表裡,若心火重而導致小腸積熱,則易出現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症狀,名醫孫思邈曾提出:「夏宜增辛減苦」。認為夏季心火當令,苦味可入心,如果適當吃些苦味的食物以降火,可選擇蓮子、麥門冬、綠豆、百合等清心火、寧心的食材,但不可過量,否則會損傷肺氣,因為「夏三月屬火,主於長養心氣,火旺味屬苦,火能克金,金屬肺,肺主辛。當夏飲食之味,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所以搭配吃點辛味的食物,如蘿蔔、蔥白、薑、蒜等,可有助於補益肺氣,防止火旺克金傷肺。另外,中醫理論中「汗為心之液」,出汗雖有利於養心,但並不意味著汗出得越多越好,汗出過多會耗傷心陰、心氣,出現心悸,短氣,自汗出,胸悶,面色蒼白,體倦乏力等症狀,因此夏季運動不可過量,儘量避免出現大汗淋漓的狀況,可適當食用酸味食物以防止耗散心氣,如烏梅、葡萄、山楂、五味子,它們的酸味能斂汗且能生津解渴。夏季推薦藥膳和茶飲蓮子豬肚湯:.功效:具有清心降火、健脾益胃的效果。.食材:取豬肚1個,蓮子50克,香油、酒、鹽、生薑、蔥、蒜各適量。.製作方法:1.豬肚內外翻洗乾淨,從邊緣切開十公分,用1湯匙粗鹽、1湯匙醋將豬肚搓揉至無黏液,然後用水沖洗淨,放入滾水內煮3分鐘取出,用刀刮去白色污垢,洗淨後切片。2.蓮子用水泡軟,去皮後將之和100克水放入鍋中,煮15分鐘。3.加入切片豬肚、酒、薑片和500克水,先大火煮沸,再小火燉2小時,加鹽、蔥蒜、香油調味即可。仙楂紫蘇茶:.功效:具有健脾去濕、消食導滯的效果.食材:紫蘇4g、藿香4g、仙楂6g .製作方法:將上三味藥分別搗碎布包後,放入杯中,加入800cc熱水,悶蓋15分鐘,每日一劑,可代茶飲。※本文由
-
2023-06-06 養生.抗老養生
芒種養生掌握「除濕、消暑」兩要點 中醫師推薦2種飲品解暑
節氣「芒種」的到來,預告著夏日天氣將逐漸「炎熱」起來。「芒種」代表:進入夏日至此時節,稻穀已經結實成「種」,而且榖粒已長出細「芒」,因此稱為「芒種」。俗話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芒種這個時節,正值氣溫升高的午後雷陣雨季,空氣中瀰慢著悶熱濕氣,加上汽機車與冷氣排出的熱氣,導致人體的汗水與體熱排散不暢,因此我們經常會感覺到容易睏頓倦怠,好像怎麼睡都睡不飽,四肢也都重重的,不僅疲乏無力,還會感到食慾不振,飯後腹脹與腹瀉,頭皮及臉上容易出油,身上也爆出濕疹、痘痘。 芒種的節令養生注重:除濕與消暑中醫透過氣功導引八段錦、穴道按摩、中藥茶飲、飲食補水,可以有效清除脾胃濕熱、解暑養心。 1.清除脾胃濕熱中醫認為,五臟中的脾,有運化體內水分溼氣的功能,同時脾也主導人體四肢肌肉。所以一旦體內、外濕度太高,會阻礙脾的除濕效率,我們就會特別容易感到四肢無力、精神倦怠、腹脹與腹瀉,甚至還會冒出濕疹痘瘡、連舌苔都黃黃厚厚刷不掉,即使刷掉又會再長出來。 • 藉由四神湯與酸梅湯取代含糖手搖飲這時候,我們不是要減少飲水量,反而是要多多補充水分,來代謝體內陳舊的濕氣。沖泡中藥茶飲一方面可以補脾胃之氣、加強除溼利水,另一方面用來取代添加高鹽味精的湯品、含糖冰涼的手搖飲,加上簡單的穴道按摩,讓處於濕悶夏天的身心,可以更加舒爽。 市售四神湯(不含酒)、酸梅湯都是很好的夏日飲品選擇。 酸梅湯材料:烏梅20公克、山楂15公克、陳皮10公克、荷葉10公克、洛神花10公克,加1500C.C.水煮沸,轉小火再煮15分鐘,可加入適量冰糖,放涼可以茶代水飲用。適用於夏季流汗量大、易長痘瘡,伴有腹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族群。 • 穴位按摩幫助代謝濕氣按壓足陽明胃經的足三里穴、上巨虛穴、豐隆穴,至出現痠脹感;反覆輕輕畫圓揉按肚臍周圍,以及任脈的中脘穴,可舒緩腸胃不適,並幫助身體代謝掉多餘的濕氣。2. 養心解暑當遇到夏季酷暑,讓人感到心浮氣躁、情緒不安的時候,可選擇入心經的紅色食材,像是補心氣、養心血又可助眠安神的--紅棗來沖泡或是加入菜品中,能安定煩躁的情緒。其他像是山藥、秋葵、蓮藕、蓮子、木耳,一方面能清走腸胃熱氣,一方面又可以養護脾胃,也是很好的夏日食療選擇。 在夏季適量吃些寒涼性質的瓜類、豆類,像是苦瓜、絲瓜、西瓜、小黃瓜、綠豆薏仁,也有去火、解毒的功效。需注意的是:當皮膚過敏時,應避免酒類、烤炸辣,也應暫時避免食用當季許多屬性偏熱性的水果,例如:鳳梨、榴蓮、芒果、荔枝等,以免加重皮膚的發炎反應。 • 按摩「百會穴」、「少衝穴」促進循環可多按壓頭頂正中央百會穴,與雙手小指頭末梢橈側的少衝穴,來促進全身氣血循環。 無時無刻都可以按壓百會穴,除了可緩解頭痛、止暈,還有提神醒腦、促進頭皮新陳代謝的功效。特別的是,體內濕氣較重的人,按壓百會穴時,會覺得頭頂痠脹感特別明顯。 位於小指頭末梢橈側、指甲邊邊的少衝穴,是屬於心經的穴道,平時常常輕柔按壓,就可起到保健心臟血管的功效。將手指伸直,掌心朝下,以拇指及食指捏住另一手小指兩側,力道輕而重反覆多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三分鐘,可以調整自律神經及內分泌,安定身心、緩和情緒。 • 透過氣功導引健脾除濕中醫氣功八段錦中的「兩掌托天,理三焦式」,可透過肌肉四肢的屈伸、筋骨的鬆緊,達到引導氣血流通輸布全身,有助於生發陽氣,更有益氣養心,健脾除濕的效果。(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03 醫療.婦產科
更年期熱潮紅「陰虛有火」怎麼辦?中醫教你按穴位舒緩,多吃2類食物+1茶飲
更年期症狀調理,在中醫門診時常遇見,常見不適症狀:熱潮紅、盜汗、失眠、胸悶、心悸、陰部乾澀、產後尿失禁症狀加重…等症狀。中醫可透過藥物調理來舒緩身體「陰虛有火」的不平衡狀態,讓妳度過更年期這段時間。醫學上婦女更年期(Climacteric)婦女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更年期間產生的不適症狀稱為更年期綜合症,通常在停經前數年開始,持續到停經後數年(約2-5年),停經一般發生於45-55歲前後。中醫在兩千多年前對更年期就有基本認識,黃帝內經這本書裡《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講的就是二七是指14歲前後初經來潮,七七是指49歲前後因腎精逐漸虧虛而致停經。更年期綜合症發病原因主要與腎精虧虛有關,另外與中醫的心、肝、脾密切相關。腎精分腎陰及腎陽,婦女一生因「經、孕、産、乳」數傷其血,故女子「陰常不足,陽常有餘。至更年期,腎氣漸衰,天癸將竭,精虧血少,則腎陰更顯不足,如《內經》云「年四十而陰氣自半,加之相火、肝火、心火之暗耗,指的是熬夜、情志鬱火及不當飲食都會加重傷陰,故臨床上更年期綜合症以腎陰虛居多,陰虧火旺,就產生俗稱的「虛火」的症狀。腎陰虛:常見症狀有月經延遲、量少、甚至閉經、平時帶下少、陰道乾澀、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皮膚搔癢、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腰膝痠軟、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症。常用方藥有左歸飲或知柏地黃丸及針灸或按摩穴道可以選擇「太谿」穴。‧太谿穴:位於足內側部,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另外,婦女停經前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與精神、情緒、社會、家庭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肝爲藏血之臟,主疏泄,調暢情志,性喜條達而惡抑鬱,生理上聯繫沖任二脈、前陰、乳房、月經、胎孕,對於婦女月經胎孕的調節有重要作用,簡單說,中醫的肝與情緒、壓力、睡眠、月經生理等關係重大,所以「調肝」也佔中醫治療很大的一部分。「調肝」在中醫的治療肝氣鬱結證:常見症狀有精神抑鬱,悶悶不樂,胸悶,脅腹脹痛,多愁易怒、血壓偏高、頭痛、潮熱汗出、失眠多夢、月經紊亂、大便時乾時溏、舌紅、苔薄白或薄黃或黃膩、脈沉弦或弦數。常用方藥有加味逍遙散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及針灸或按摩穴道可以選擇「太衝」穴。‧太衝穴:位於足背第1-2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其它輔助穴道‧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可以調理肝、脾、腎三條經絡,是婦科要穴。‧內關穴: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有心血管疾病可以輔助按壓。更年期之膳食建議‧多攝取補腎食物:如鱔魚、牡蠣肉、海蜇、海參、海帶、桑椹、黑芝麻、栗子、蓮子、芡實、核桃、黑大豆等。‧多攝取滋陰食物:牡蠣肉、海參、 秋葵、黑木耳、白木耳、各種含膠質之食物(如:豬腳凍、阿膠)等 。‧忌食辛辣、燥熱及刺激性食物。‧舒壓茶飲:甘草2錢、大棗5枚、浮小麥3錢、玫瑰1錢、酸棗仁2錢、麥門冬2錢、百合1錢、枸杞子2錢、陳皮1錢。將藥材加入1,500ml水煮沸後,小火繼續滾20分鐘,待適溫服用。醫師叮嚀更年期的症狀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完全沒症狀,有些盜汗嚴重,晚上睡覺甚至衣服都會濕透,除了可以用中藥治療,平時在家也可以輔助穴道按摩或舒壓茶飲服用,最重要的是調適自我身心狀態,維持良好作息及飲食、適度運動、多接觸大自然,以正向的心態迎接更年期,不要有過度的擔心,因為情緒也會影響生理功能。傳統醫學科衛教文章 QR Code
-
2023-04-18 醫療.中醫
春天老是覺得累又想睡?中醫教4招改善春睏症狀:好發2時段
【本文重點】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但也是易感到疲勞、昏昏欲睡的「春睏」季節。醫師陳韋任建議,遵循自然規律早睡早起、紓解壓力、多運動伸展,少吃生冷、甜膩食物,即可避免春睏。中醫師吳明珠表示,春養肝需注意「清肝火」及「健脾去濕」,多吃蔬菜、除濕食材,避免燥熱、燥燥食物,對身體更有益。若症狀嚴重,就要尋醫治療才能改善。--by ChatGPT春天是萬物欣欣向榮的季節,但許多人卻感覺精神不濟、愛睡覺,恐是犯了「春睏」。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韋任說,常見的春睏症狀,包括疲勞、精神差、昏昏欲睡、身體乏力等,建議此時節應早睡早起、適時紓解壓力、多運動伸展,少吃生冷、甜膩食物,有助遠離春睏,讓人神彩奕奕。春天濕氣重 易鬱悶、腸胃差、腰背痠痛陳韋任表示,唐朝詩人孟浩然「春曉」一詩中第一句「春眠不覺曉」,指的是春天睡覺時,睡到都不知道要醒來,這是對「春睏」最貼切的形容;詩人杜牧的「清明」寫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則形容春天是從秋冬轉變的時節,外在溫度、濕度上升,人體肝氣須往外發散,但又感到濕氣重等不舒服情形,因此出現鬱悶、提不起勁的感覺。春睏好發於成年人,陳韋任說,好發時間為每天上午9點至11點,或是中午過後、晚餐前,尤其是下午4、5點,常感覺疲勞、精神不濟、昏昏欲睡,嚴重時會影響腸胃道功能,例如食欲下降、脹氣、排便不順等,甚至有腰背痠痛、心情鬱悶、沒耐心等合併症狀。遠離春睏 早睡早起、紓壓、多運動一年四季在於春,陳韋任指出,春天是生機盎然、蓬勃發展的季節,人體也是如此,春天時身體調整應符合宇宙萬物運行,不僅要遠離春睏,更應將身體調整到可因應一整年的生活與工作。首要早睡早起,保持規律生活;其次應適時放輕鬆,心情不要太拘束;第三要放慢腳步,做事不要急躁,多到公園散步,或進行四肢伸展拉筋等運動。避免春睏 吃四神湯,少吃冰涼、甜膩食物避免春睏,飲食也要注意。陳韋任說,平時均衡飲食,少吃冰涼、甜膩或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冰品、含糖飲料、湯圓等,避免阻礙消化功能,使春睏愈來愈嚴重;可以吃含有薏仁、芡實、淮山、茯苓的四神湯,一周吃二至三次;烹調食物時,可加入生薑,增加水分、濕氣代謝。春養肝 著重「清肝火」及「健脾去濕」中醫師吳明珠表示,春天宜養肝,隨著氣溫回暖,脾氣容易上升,肝火旺,因此春養肝應著重「清肝火」及「健脾去濕」,可使用茯苓、淮山、薏仁、蓮子、陳皮、赤小豆等除濕食材。例如在薏仁蓮子湯中加入茯苓、陳皮,也可煮山藥排骨湯,但煮久一點,把薏仁、蓮子、淮山等食材煮軟,讓湯汁成牛奶色,以達除濕目的。但便祕的人不適合用茯苓、淮山等食材,必須多喝水、多吃青菜。吳明珠建議,春天時要多吃菠菜、韭菜、青蔥等綠色蔬菜,顧好脾胃可補「肝氣」,調味宜清淡,少吃生冷食物,薑母鴨、麻油雞、麻辣鍋等燥熱食物也要少吃。陳韋任提醒,如果春睏症狀嚴重已影響生活作息,或症狀雖不嚴重但已持續一周以上,最好還是到中醫科就醫,由中醫師依個人體質給予處方,以有效改善症狀,如本身體質較為燥熱,甚至出現皮膚紅腫、搔癢時,就必須採用其他治療方式。容易春睏四大族群●晚睡晚起生活作息不規律者●情緒或壓力過於緊繃者●做事急躁者●缺乏運動者資料來源/陳韋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03 養生.抗老養生
春季調養重點在養肝 中醫教你如何透過食物、中藥材和花草茶養生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春暖花開讓人容易產生「春睏」,又加上常常覺得連假後上班上課覺得生理不適嗎?這有可能就是所謂的「收假症候群」。一起看看怎麼從飲食、生活與中藥食補來擺脫令人憂鬱的「收假症候群」,並且掌握春季養生的重點吧!今年難得遇到春節年假10天加上疫情管制鬆綁,接連著228連假、以及後續的清明和勞動節連假,大部分人都重回疫情前的聚餐、旅遊等外出活動。但連續多日的聚餐應酬或旅遊難免造成身體負荷,當開工重返崗位則精神疲憊,身體倦怠而提不起勁,連假結束卻沒辦法將放假時的心情或作息順利轉換回工作或學習的狀態嗎?想到要工作或上學便感到身體無力、頭暈目眩、噁心想吐等生理不適。小心!這有可能是所謂的「收假症候群」找上門,想擺脫這種類似憂鬱的情緒,不妨從飲食、生活與中藥食補來擺脫「收假症候群」吧!你知道自己什麼體質嗎?哪種體質比較容易有「收假症候群」除了工作特性之外,如果您有下列體質,不妨多注意是否有收假症候群:1、肝火型:平常容易性情急躁、動怒,兼有目斥、頭痛、煩躁不安、口乾口苦的。2、氣滯型:常常情緒不寧,伴有胸口悶、月經不調,容易嘆息。3、血瘀型:以身體化(自覺身體多處疼痛)為主要表現,兼有咽喉不適、胸脅脹悶,痰多咳嗽。4、腎虛型:以失眠為主要表現,兼有健忘、月經不調、陽痿、腰背酸痛的現象。所謂「體質」是指每個人受先天遺傳以及後天環境(飲食、起居作息、運動習慣、服藥形式)所交互影響,而產生具有「寒、熱、虛、實」四種特性的身體特質。1、寒性體質:如果你常常感覺到面色較蒼白、嘴巴不容易乾、怕冷且喜歡喝熱水、四肢容易冰冷、婦女多有白帶、月經常遲來且多有血塊、小便多而且顏色淡、脈象多遲緊。那你是屬於寒性體質 。2、熱性體質:如果你常常感覺到面色黃赤、嘴巴容易乾且喜歡喝水、四肢溫熱、婦女月經常提早來、小便少且顏色深黃、脈象浮數,那你是屬於熱性體質。3、虛性體質:如果你常常感覺到聲音不宏亮、不喜歡說話、說話的尾音低糜且常常聽不到、每次生病都會拖上一陣子、手心腳心常常呈現微熱、甚至午後自覺臉上有一陣陣烘熱感、脈象無力,那你是屬於虛性體質。4、實性體質:如果你常常感覺到聲音宏亮、喜歡說話、說話尾音中氣十足、精神飽滿甚至興奮、常常自覺悶熱、天冷不喜歡穿過多衣服、脈象有力。那你是屬於實性體質。什麼運動能讓開工後的生活更快步入正軌?阿利博士也建議多做這些事來幫助擺脫收假症候群這種帶點憂鬱的情緒:1、做點熱愛的小事:例如喜歡種種花或者打打電動。2、每天運動15分鐘也好:要活就要動,到健身房鍛鍊、在家做瑜珈,或到熟悉的公園快走、跑步,只要運動,就能激發身體釋放腦內啡(endorphin),這能幫助擊退憂鬱。3、冥想一下:放空、打坐一下、想一下、靜一下。4、腹式呼吸、每天15分鐘:阿利博士在Podcast《博士療聊天第55集》教過如何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調節自主神經系統,有助於放鬆壓力。春季調養重點在「養肝」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而脾胃受害則易使腎氣耗損,年節的大魚大肉造成脾胃負荷,容易出現胃腸悶脹不適或便祕,甚至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或痔瘡等舊疾復發。旅遊時外食又3餐不正常,兼之早起晚睡甚至熬夜則耗傷腎氣,出現精神不濟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所以中醫養身的重點在於:「顧護脾腎」。一、進入春季要養肝以中醫五行五臟五色來看,肝主「春」、「青色」 , 「春三月,此為發陳生長。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且「肝主疏泄,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故養肝最重要的是保持情緒平和,少發怒或煩躁,多食綠色食材,好好養護肝,則身體健康。二、選對食材很重要春天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少生冷、少辛辣,因「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故可食用甘甜味及少量的酸味食材。 食材上選取春天當季綠色食材,如菠菜、芹菜、碗豆、萵苣、油菜、花棷菜、洋蔥、韭菜、蔥等;亦可選取雞、鴨、魚、牛奶、蛋、豆漿、蜂蜜、紅豆、橘子、蘋果、核桃等;藥膳材料則有粉光蔘或花旗蔘、枸杞、首鳥、黃耆、菊花、山藥、薄荷、香蜂草等。三、食補來養生收假後容易疲倦、有一個很大原因是因為新冠確診後、肌肉力量減少所導致,如何用食物來增加肌肉力量?有3個重點:1、3餐均衡攝取優質蛋白質:建議每天蛋白質攝取量,最好達到每公斤體重1公克,若是有在運動的朋友,蛋白質攝取量要再高一點。盡量不要一次性的進補,建議每天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並將蛋白質平均分配於3餐中攝取,增肌效果最佳。2、多補充白胺酸:由於身體無法自行合成白胺酸,必須由食物中攝取,白胺酸是刺激肌肉生成效果最強的支鏈胺基酸,例如:海鮮、魚、雞、牛、起司等。但若是有痛風病史的患者,海鮮湯、高湯或補湯則不宜過量,以免痛風發作。3、留意維生素D的攝取:日常飲食可選擇鮭魚、鯡魚及鯖魚當做主菜,必要時可額外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是維持肌肉骨骼健康的關鍵營養素,同時具有抗發炎作用,可以協同白胺酸及胰島素刺激肌肉的合成。平日也需要適量的曬太陽。四、花草茶來養生搭配適合的茶飲:若要減少油膩食物造成腸胃負擔可以選用決明子、陳皮、山楂、薰衣草等或者薰衣草香茶,若要和緩情緒放鬆心情可以選用茉莉花、洋甘菊、百合等或者茉莉氣巡茶,養生茶也慢慢成為養生的主流方式之一,這次阿利博士在東京發表台灣醫生養生茶,原本預計只有30名參加,結果超過70名滿席,之所以大受歡迎的原因大概有幾個:1、養生茶、終於沒有中藥味道2、好喝又同時能養生3、醫生與得獎的加持,所以各位如果要喝養生茶、不用擔心會有中藥苦味了。五、藥補來養生藥補、阿利博士最推薦「四神湯」,因為四神湯可補脾胃又可補氣血,四神湯原本是乾隆下江南時水土不服、上吐下瀉,當時治好乾隆的藥方,「四臣子」中藥藥材:蓮子、淮山、芡實、茯苓,等量比例1:1:1:1,加上豬肚熬煮(傳統以形補形的概念),中醫認為有利濕、健脾胃、顧腎補肺、養心安神、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原本叫做四臣湯,因為「臣」跟「神」的台語發音是一樣的,所以慢慢變成四神湯了。四神湯的正規料理:需準備的食材有,芡實、蓮子、淮山(山藥)和茯苓,四者均量,豬小腸和米酒適量。 做法是先將豬小腸處理乾淨,整條川燙後不要剪開備用;在將芡實、蓮子、淮山(山藥)及茯苓用水洗淨後,加水浸泡20分鐘,然後把主食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大火煮滾後,撈掉浮沫後改為小火,煮至豬小腸熟爛,再放入當歸煮出香味即完成,在食用前,再將豬小腸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再滴幾點米酒提香即可。作法:1、薏仁、芡實、蓮子先浸泡約半小時。2、豬肉片燙熟備用。3、將茯苓、芡實、山藥、薏仁、蓮子放入水中,加米酒燉煮 1 個小時。4、起鍋前10 分鐘放進瘦肉再滾過、加適量的鹽調味。5、食用之前,如果有當歸米酒(一片當歸泡150cc 米酒),淋上一些風味更佳。素食者、春天要如何補?現代吃素的人口越來越多,阿利博士建議春天進補時可多攝取豆腐、毛豆、鷹嘴豆等富含蛋白質的豆類食物,加強蛋白質補充。中草藥、則建議是多以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為主、加上木耳、豆腐、黑豆等平補食材,可以幫助補氣活血,是素食者不錯的進補選擇。如果有長期便祕、口乾舌燥等容易上火體質的人,補湯中藥方則建議改採沙參、玉竹、麥門冬等性比較甘涼的藥膳來取代。2023年已經開始!新年新氣象,熬過了近3年的疫情煩悶感,世界終於開始恢復交流,阿利博士也是近3年第一次出國,這次日本演講也把台灣醫生的養生茶、登陸日本,從日本觀眾的反應,知道大眾重視預防甚於治療,像這次的收假症候群、未來的一年、也常常因為調整上班而有放長假的機會,建議大家、多從食療、花草茶、運動或者生活習慣,來預防收假症候群的發生。新的一年、阿利博士也在此祝大家身體健康、平平安安、萬事如意。延伸閱讀▶失眠不用再數羊!中醫師推7類食物、5種飲品助好眠▶秋天養元氣中醫師推薦這樣吃!「寒、熱、虛、實」4種體質怎麼分?▶除了新冠還有流感!這些食物可以保養喉嚨、提升免疫力 幫助你對抗冬天病毒!(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21 養生.抗老養生
「春分」熱如夏!中醫師吳明珠教4大撇步除濕兼養肝
今天是春分,萬物開始滋長,接著就是春雨季節,水氣變多,氣候較為潮濕,許多民眾體內潮濕,容易有舌苔變厚、分泌物變多、身體疲累、膝蓋水腫等症狀。「春分」養生著重「健脾去濕」中醫師吳明珠說,此時養生著重「健脾去濕」,可使用茯苓、淮山、薏仁、蓮子、陳皮、赤小豆等體內除濕食材,如在薏仁蓮子湯中加入茯苓、陳皮,也可煮山藥排骨湯,但要注意烹煮要煮久一點,把薏仁、蓮子、山藥、淮山等食材煮軟,讓湯汁成牛奶色,以達除濕目的。春分時,除注意體內除濕外,還應開始保養肝臟。吳明珠說,隨著天氣回暖,脾氣也容易上升,肝火旺可能出現眼睛乾澀、常流眼淚等症狀,清肝火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可以多外出爬山、賞花,讓心情愉悅、情緒穩定,並多吃菠菜、韭菜、青蔥等綠素蔬菜,顧好脾胃,可以讓補「肝氣」,但須注意調味時應多清淡,少吃生冷食物,但同時薑母鴨、麻油雞、麻辣鍋等燥熱食物也要少吃。吳明珠說,但若是已有便秘、少喝水等,體內濕氣較低的民眾,可能就不適合用茯苓、淮山、薏仁、蓮子等食材,而必須多喝水、多吃青菜。因此,調整體質時,仍應經由中醫師診斷為佳。每天2動作活絡肝經此外,肝經從腳拇趾與第二拇趾的腳縫開始,往上行經小腿、膝蓋、大腿內側,再走到腸胃、心臟、咽喉、頭頂,因此,每天可以做以下二動作,依個人體力重複做30至50次,再慢慢的延長時間。.將手握成拳頭,輕輕鎚擊小腿或大腿內側.上午可以吸氣的同時腳趾出力、掂起腳跟,雙手上舉超過頭頂、掌心朝上,然後再吐氣恢復站姿吳明珠說,春分時,雖然氣溫開始回升,但仍起伏不定,早晚溫差大,這時早晚還是要多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且生活作息也應該調整,盡量早睡早起,不要像冬天都是睡得比較晚,並多外出走路、溫水泡腳,人的氣就會舒暢。春分養生注意事項食:健脾除濕:茯苓、懷山、薏仁、蓮子、陳皮、赤小豆等體內除濕食材,如薏仁蓮子湯、山藥排骨湯。春分養肝:多吃菠菜、韭菜、青蔥等綠素蔬菜,少吃生冷食物及薑母鴨、麻辣鍋等燥熱食物。衣:早晚溫差大,這時早晚還是要多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住:生活作息也應該調整,盡量早睡早起,不要像冬天都是睡得比較晚。居家環境應利用除濕機、除濕盒、木炭等,不讓住家太過潮濕,家裡濕度應維持55%左右。行:春分時可以多外出爬山、賞花,讓心情愉悅、情緒穩定。(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05 焦點.用藥停看聽
川貝枇杷膏對喉嚨痛、咳嗽有效?教授:目前未獲臨床研究支持
讀者Troy在2023-1-1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麻煩您講解:1. 台灣人熟悉的“正露丸” 到底有什麼成分,對醫治對醫治肚子疼 有效嗎?2. 膚潤康是類固醇嗎?為何對皮膚戳傷如此神效?3. 川貝枇杷膏 對喉嚨痛 咳嗽 真的有效嗎?」我已經在2023-1-16及2023-1-29分別發表正露丸:成分及療效及膚潤康,同名不同藥的困擾。現在來談「川貝枇杷膏」。我小時候吃過川貝枇杷膏,但不記得是不是因為有咳嗽或喉嚨痛。可以肯定是,我把它當成是一種享受,所以縱然沒病也會想要吃。還有,那時候我一直以為川貝是一種四川特產的貝殼(所以才會很珍貴),而枇杷則是枇杷的果實(所以才會甜甜的)。現在當然知道,這都是錯的。不管如何,為了寫這篇文章我上網搜查,找到「京都念慈菴」在其蜜煉川貝枇杷膏商品上所公佈的成分,每一公克含有:川貝26.6mg、枇杷葉120.1mg、陳皮26.6mg、沙參26.6mg、茯苓26.6mg、瓜蔞仁26.6mg、遠志26.6mg、蓮子26.6mg、款冬花26.6mg、桔梗26.6mg、法半夏26.6mg、乾薑13.3mg、薄荷腦0.08mg、苦杏仁油1.0mg、橙皮油0.03mg、草莓香料0.33mg、菠蘿香料0.16mg、麥芽糖200mg、蔗糖330mg、蜂蜜66mg我就只討論川貝和枇杷葉的科學文獻。川貝(也叫做川貝母)是百合科(學名Liliaceae)貝母屬(學名Fritillariae)植物的鱗莖。因為鱗片形狀像貝殼,所以叫做貝母。又因為四川產的貝母被認為是最好的(最具醫療功效),所以就叫做川貝母(學名Fritillariae cirrhosae)。但是,事實上川貝母也生長在西藏、雲南、和青海。還有,因為野生的川貝母是供不應求·,所以人工栽植的就應運而生。在我所看過關於川貝母的醫學文獻裡,寫的最好,最詳盡的是2020年發表,出自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的A Systematic Review on Traditional Uses, Sources, Phytochemistry, Pharmacology, Pharmacokinetics, and Toxicity of 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川貝母傳統用途、來源、植物化學、藥理學、藥代動力學和毒性的系統評價)。我把其中的一段討論翻譯如下:「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廣泛的研究試圖評估川貝母的藥理作用。據我們所知,川貝母對咳嗽、咳痰、急性肺損傷、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和某些類型的癌症如肺癌、結直腸癌、肝癌、子宮內膜癌癌和卵巢癌等多種疾病均有毫無例外的治療作用。然而,其藥理作用的潛在機制仍不清楚。例如,鎮咳和祛痰活性已在先前的研究中得到證實,但隱藏的機制尚未完全了解。因此,今後我們應該進行更多的分子研究,以更廣泛地了解川貝母的藥理作用機制。 此外,關於川貝母或其活性成分的藥代動力學和毒性研究還不夠。除了來自川貝母的生物鹼外,還需要更深入的評估來研究其他成分的藥代動力學。此外,關注分子水平的毒性研究仍然是一個有前途的方向。」從上面這段話可以看出,就中醫學的立場而言,川貝母對於多種呼吸道疾病以及癌症是具有「毫無例外」(unexceptionable)的治療作用,儘管仍然不清楚為什麼川貝母會具有這些作用。事實上,就西醫學的立場而言,上述的這些療效還沒有獲得臨床試驗的證實。枇杷是薔薇科(學名Rosaceae)枇杷屬(學名Eriobotrya)的植物,下面有很多物種(species),包括Eriobotrya japonica(日本枇杷)和Eriobotrya deflexa(台灣枇杷)。有關枇杷葉的醫學研究是以Eriobotrya japonica(日本枇杷)為主,但是這個物種的命名卻會讓人以為它的原產地是日本。在我所看過有關枇杷的論文裡,凡是有提起「原產地」的論述都是說Eriobotrya japonica的原產地是中國(或亞洲)。一篇2022年發表的分類學論文也說Eriobotrya japonica的原產地是中國。請看A TAXONOMIC REVISION OF THE GENUS ERIOBOTRYA LINDL. (ROSACEAE)【枇杷屬的分類學修訂 (薔薇科)】。在我所看過關於枇杷葉的醫學文獻裡,最新,最詳盡的是2022年發表,出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藥劑科(瀋陽)的Traditional uses, phytochemistry, pharmacology, and toxicity of Eriobotrya japonica leaves: A summary(枇杷葉的傳統用途、植物化學、藥理學和毒性:摘要)。我把它的部分摘要翻譯如下:「Eriobotrya japonica是其屬中被研究的最多的物種。其乾燥的葉子在傳統中草藥中被廣泛用於治療肺部炎症引起的咳嗽、哮喘和咳嗽引起的呼吸困難、胃病引起的噁心、煩躁和口渴。此外,它在日本民間醫學中用於治療胃痛、潰瘍、慢性支氣管炎、癌症和糖尿病。枇杷葉的藥理活性支持它們在傳統中草藥中的用途。然而,從枇杷葉中分離的純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藥效學、藥代動力學、作用機制和構效關係等幾個方面尚未得到研究,並且需要進一步研究。」所以,就中醫學的立場而言,枇杷葉對多種呼吸道疾病是具有療效,儘管尚不清楚其作用機制。事實上,就西醫學的立場而言,這些療效都還沒有獲得臨床試驗的證實。總之,就針對川貝和枇杷葉的科學研究而言,川貝枇杷膏可能對喉嚨痛、咳嗽等呼吸道疾病是會有一些幫助,但目前這些功效都還沒有獲得臨床研究的支持。原文:川貝枇杷膏真的有效嗎
-
2023-01-20 醫療.中醫
洗腎病友年節如何健康飲食?醫:吃原型食物、控制水分攝取
過年團圓期間難免吃得多,作息也不正常,但洗腎病友與家人歡聚時,若是因忌口而處處受限,真是殺風景。其實,只要能掌握適當的飲食規則,加上適當中藥調理,就可以安心度過年節。洗腎病友需忌口的食物類型洗腎病友比較需要忌口的食物類型,包括燒烤、油炸、多調味料的食物。但家裡通常會準備開心果、瓜子等堅果類,還有軟糖、餅乾等零食,這些東西都屬於高油脂、高糖、高鹽食物,對血管影響很大,進而影響腎功能,如果真的嘴饞,建議吃很少的量,淺嘗即止。盡量吃食物的原型,減少過多複雜的烹調方式,也要控制水分的攝取,並避免大量攝取果汁、茶葉或酒類。除了過年的應景食物,一般建議可以再搭配食用以下藥膳:1.四神湯:包含蓮子、芡實、山藥、茯苓等中藥材,這組藥膳具健脾利濕,增強脾胃功能,幫助身體腸胃促進消化,有利水消腫效果。2.消脹茶:吃得比較豐盛或油膩後,可以搭配山楂、荷葉、神麴、陳皮煮茶飲,協助消脹去油膩。3.黃耆枸杞茶:如果覺得身體比較容易累,可用黃耆1錢、枸杞1錢、100cc水泡茶飲用,有益氣生津、補足元氣功效,也可達到養陰解渴效果,但腎臟病友須留意水分控制。春節氣候日夜溫差大,洗腎患者抵抗力比較弱,如果不注重衣服的穿著,容易感冒,感冒後的症狀也會拖得比較久,需要早點就醫治療。若抽筋、手腳冰冷可按壓穴道、泡腳如果平時有抽筋問題,因天氣變化而加重,建議可按壓足三里、三陰交,能改善腿部的氣血,減緩抽筋的不舒服。每天晚上可多泡腳,以溫水改善腳底末梢的血液循環,也可以加入桂枝、乾薑、艾葉、紅花等,可改善手腳冰冷狀況。過年雖然開心,但是建議宜盡量生活規律,飲食習慣如常,才能減緩不舒服。同時要先準備好平時服用的中西藥,按時服用。身體上如有不舒服,要跟醫師聯絡,即時處理身體的問題,避免拖著,衍生不必要的問題。
-
2023-01-17 焦點.用藥停看聽
吃正露丸能止瀉?教授:錯!正露丸主要成份木餾油其實是瀉藥
讀者Troy昨天(2023-1-1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麻煩您講解:1. 台灣人熟悉的“正露丸” 到底有什麼成分,對醫治對醫治肚子疼 有效嗎?2. 膚潤康是類固醇嗎?為何對皮膚戳傷如此神效?3. 川貝枇杷膏 對喉嚨痛 咳嗽 真的有效嗎?」我先討論正露丸。根據台灣的大幸藥品,正露丸的成分是JP Wood Creosote(日本藥典木餾油),JP Powered Gambir(日本藥典阿仙粉),JP Powered Phellodendron Bark(日本藥典黃柏粉),JP Powered Glycyrrhiza(日本藥典甘草粉),和 Powered Citrus Unshiu Peel(陳皮粉)。(註1:JP應該是Japan。註2:Powered應該是Powdered)正露丸的最重要要成分是木餾油,因為台灣的這個網站有特別說:「日本藥典木餾油為天然成分,在不停止腸道運動的同時調整腸內水分的平衡,從而發揮其功效」。我等一下還會進一步說明。根據美國的大幸藥品(請看插圖),正露丸(SEIROGAN®)的主要成分是Phellodendron Bark,Citrus Unshiu Peel,Gambir Leaves,Licorice Root,而其他成分則是Water, Beechwood Creosote, Glycerin, Calc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 Cinnamon Bark(水,櫸木餾油、甘油、羧甲基纖維素鈣、肉桂皮)。【註3:Licorice(甘草)的學名是Glycyrrhiza uralensis】美國的這個網站有特別說(請看插圖):「 SEIROGAN® 片劑是一種草本膳食補充劑,可支持消化系統並幫助維持正常排便」。然後它又特別指出:「本聲明未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評估。本產品不用於診斷、治療、治愈或預防任何疾病。」大幸藥品在2003年發表研究論文Wood creosote, the principal active ingredient of seirogan, an herbal antidiarrheal medicine: a single-dose, dose-escalation safety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y(草本止瀉藥 seirogan 的主要活性成分木餾油:單劑量、劑量遞增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研究)。所以,毫無疑問,木餾油的確就是正露丸的最主要成分。那,為什麼美國的大幸藥品網站會把木餾油放在「其他成分」,而不是「主要成分」呢?美國的CDC在2002年9月發表Public Health Statement for Creosote(木餾油公共衛生聲明)。它在開頭就用黑體字說:「此信息很重要,因為該物質可能會傷害您。接觸任何有害物質的影響取決於劑量、持續時間、接觸方式、個人特徵和習慣,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化學物質。」針對櫸木餾油的一段是:「櫸木餾油已被用作消毒劑、瀉藥和止咳藥。 以前,麻風病、肺炎和肺結核的治療也涉及食用或飲用櫸木餾油。它在今天在美國很少被醫生使用,因為它已經被更好的藥物所取代,而且它不再由美國的企業生產。它仍然可以用作草藥,在日本用作祛痰劑和瀉藥。櫸木餾油中的主要化學物質是苯酚、甲酚和癒創木酚。」(註4:請注意,是「瀉藥」,而不是「止瀉藥」)註5:除了大幸藥品,還有其他公司也生產正露丸。請看自由健康網在2022-9-17發表的2款正露丸主成分不足 逾12萬瓶回收。它的第一段是:『食品藥物管理署昨天發布藥品回收警訊,有兩款正露丸牌子「極東」、「德佑」超過12萬瓶,約2000萬顆正露丸需預防性回收下架;食藥署解釋,因業者收到國外原廠通知,主成分含量疑似偏離規格,無法確定國內的商品在效期內可以符合規定,因此預防性下架。』原文:正露丸:成分及療效
-
2022-12-20 醫療.中醫
血液循環不佳易手腳冰冷、疲倦 長期未改善當心引發心梗
現代族群大部分為靜態工作者,長時間久坐辦公室,待在冷氣房裡,每年到這個時候手腳冰冷的狀況就會浮現!就讓我們來看看循環不好有哪些類型吧!循環不好兩類型:「陽虛」、「氣機鬱滯」1.身體能量不足的「陽虛」如果易手腳冰冷,全身疲倦提不起勁,白天上班又時常呵欠連連,你可能是屬於「陽虛」的體質。這時人體就像蒸汽火車的鍋爐系統,能量不夠,無法製造足夠的動力去推動整輛列車,因此容易出現四肢冰冷、疲倦乏力、口唇色淡、腹瀉夜尿、腰背部及膝蓋怕冷痠痛等症狀。這種體質的人可以做一些全身性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跳繩等。運動不用過於激烈,但要活動到全身微微流汗的程度,才是有效開啟身體循環喔!而生活跟飲食習慣力求均衡,可以適量攝取一些溫性食材,例如薑、蒜、紅棗、肉桂,都可以對促進循環有幫助。2.氣血堵住的「氣機鬱滯」另外也有「氣機鬱滯」型的手腳冰冷,此類型可能因為血氣不通,或是生活壓力、情緒緊繃、睡眠障礙等問題導致。比較起來雖然手足不溫,但卻沒有很怕冷的感覺。我們可以把身體的循環想成一條高速公路,有地方堵塞了導致車流不順暢,所以公路上有些地方很壅擠,有些地方卻沒有車。換句話說,就是氣血卡在頭面、軀幹,下肢及末梢卻容易冰涼。這時建議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早睡早起、少吃辛辣燥熱的食物、培養紓壓的興趣或運動習慣。循環不好問題多 頭暈、失眠、中風統統來長期循環不好會引起的問題很多,像是末梢神經失於滋養,精細動作的控制就會比較差;到腦部的血流不足也會影響腦部含氧量和思緒的敏捷度,日久則易成為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中醫養生強調一個”通”字。氣血不通百病生。血為氣之母,因此,疏通血脈是中醫預防衰老的重要關鍵,應該定期清理血管中的廢物。否則,輕者會出現手腳麻木、頭暈、耳鳴、失眠、記憶力下降以及瘀斑等等症狀。另外大家常常忽略的一點,血循不佳也和男性的陰莖不舉﹐女性的陰道乾澀有關。更有比較高的風險得到冠心病或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常聽到的心肌梗塞,就是循環不好加上飲食作息不節制引起。如果四肢末梢有出現酸麻感、頭暈腦脹、意識不清、胸口悶堵、呼吸困難、噁心想吐、冒冷汗,請儘速就醫。日常改善血液循環兩方法:穴道按摩穴道按摩可以選用頭部的百會穴,上肢的合谷穴、曲池穴,下肢的足三里穴,以及腹部的氣海穴、關元穴,背部的命門穴、腎俞穴等,每天按摩5~10分鐘,能幫助身體溫暖,促進血液循環;此外,配合中醫施以穴位針灸,也有助于通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日常改善血液循環兩方法:食療以食療的角度來說,要盡量攝取對心血管有益的omega-3脂肪酸,例如堅果、魚油。還要多攝取維生素C,含有抗氧化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也可以多吃胚芽、香菇、番茄、核桃、紅肉、雞蛋等含有菸鹼酸的食物,提供人體足夠的維生素B3,改善循環。藥材方面,陽虛體質可以在冬令適度進補,選用當歸、川芎等溫經通絡的藥材,服用如當歸生薑羊肉湯或是十全排骨湯。氣機鬱滯的人可以食用平補的四神湯,酌加行氣的中藥,如香附、陳皮。但每個人體質不一,且有些藥物會有交互作用的問題,還是建議找專業中醫師看診諮詢後,再選擇進補的中藥,免得沒補進去身體,反而燥熱上火喔!
-
2022-12-11 養生.營養食譜
港味煲仔飯 原味開飯了
在香港吃過煲仔飯,對於鍋巴的焦香很是回味。返台依著「煮油飯的概念」做了煲仔飯。飯是熟了,但沒鍋巴,風味也完全不對,成了四不像的台式煲仔油飯。看到YouTube香港師傅用廣東話介紹道地煲仔飯,示範燒出飯焦(鍋巴)的技法,還把祕製「豉油」(醬汁)的配方公開,很是吸引。就著半懂的廣東話如法炮製,瘋狂「煲」飯。做出的煲仔飯,可是香港人吃了都說道地的煲仔飯哦!師傅邊做邊回憶八○年代的一個冬天,在香港廟街吃著正宗炭燒煲仔飯的場景。他說,街邊十幾個炭爐並列,同時大火燒著砂鍋,只有一、二個師傅在轉動砂鍋,直呼「好犀利」。看著師傅慢慢調整砂鍋,好有風味。光想像成排炭爐的炭火直燒煲仔飯的壯觀景象,就足令人著迷。煲仔飯的精髓除了豉油外,就是燒出飯焦(鍋巴)。首選圓弧底砂鍋,可讓緊貼砂鍋邊的米飯,在豬油助攻下均勻燒出飯焦。耐心轉動砂鍋小火慢慢燒,時間不夠、火候太小,燒出的飯會水水的;反之過頭,就焦黑一片給你看,最慘的就是煲出半生熟的煲仔飯。成、敗完全在掀蓋那一瞬間。不斷的「練習」必能燒出蓬鬆而不黏、粒粒分明、脆而不硬的「蟲蟲飯焦」。如果不很講究飯焦及其焦香味,用電鍋煮飯來代替煲飯,就沒有什麼技術門檻,和煮飯一樣容易。只要淋上祕製「豉油」,一樣能輕鬆品嘗到港味煲仔飯。而配料上,也不用太過拘泥,喜歡吃什麼放什麼。選用台灣在地食材煲出「港式台味煲仔飯」。煲仔飯2大祕技祕製豉油(煲仔飯的精髓)食材:紅蔥3顆、香菜1株、蔥1株、豬油1匙醬料:1. 生抽3匙、老抽3匙、蠔油1匙、糖1茶匙,混合拌勻。2. 另備,水12匙、紹興酒1匙。作法:1. 紅蔥頭切半,香菜去葉取莖及根,蔥取蔥綠切半(蔥白留他用),如有根也留下。2. 小火熱豬油,將紅蔥頭、蔥、香菜小火炒香至些許金黃色。3. 爆香後,先淋上紹興酒嗆一下,再加入12匙的水。待水煮滾開後,加入醬料,再慢慢攪拌,待微微煮滾,放涼即可。可再撈去紅蔥頭、蔥尾、香菜頭放冰箱存放,留下次使用。煲出飯焦食材:米(泰國長米)1杯(大同電鍋的杯子)、豬油砂鍋:1人份(直徑約16cm、5~600cc左右),選用圓弧底砂鍋作法:1.洗米,用熱開水泡10分鐘(或冷水泡30分)備用。2.米泡水後,用漏勺濾網充分瀝乾水分倒入砂鍋,加一杯9分滿的水(米:水=10:9)。3.鍋子架高離火源有些距離,受熱比較均勻。不加蓋中小火煮滾,直到水收乾快到米的表面。4.轉小火,攪拌一下鍋內的米飯。5.加入各式煲仔飯的配料,加蓋文火煮25分鐘。6.其間文火煮到5~10分鐘時,不掀蓋讓常溫凝固的豬油,在鍋蓋表面受熱融化,慢慢均勻「滑入」鍋內。7.接著讓砂鍋傾鈄或移到一側,讓爐火可燒到鍋的側面2分鐘。之後每燒2分鐘後就轉動砂鍋,讓爐火能均勻燒到整個鍋底及鍋側的各部位。慢慢燒,在豬油的加持下煲出飯焦。8.先後文火煮到25分鐘後關火,再燜10分鐘。掀蓋,撒上蔥花、淋上豉油,即可上桌享用正宗的香港煲仔飯。● 米泡水充分瀝乾,好精確控制鍋內水分,控制了此「變因」,可做為下次水量、火力的參考。● 不用豬油用沙拉油也行。● 選用泰國米,煮後粒粒分明、乾而不黏。冬菇滑雞煲仔飯香港料理似乎重視各別配料的風味,將其各別醃漬。讓它們即使是一同料理,其味道會相呼應、不交雜。再如分切配菜的大小和方式也不同。我習慣蔥切大段,薑切大片,港師的蔥段約我的1/3,大薑片會再細切小片狀;爆紅蔥頭我會切小片,他則對切或三分切。跟著做才知這都是便於醃漬後的「後處理」方便,又能入味。食材:去骨雞腿一支、冬菇(或北菇,可選花菇)5朵、膶腸(肝腸)1條、蔥1株、香菜1株、薑少許、豬油、沙拉油、豉油(參考左頁作法)雞腿、冬菇醃料:老抽、生抽、蠔油、紹興酒、糖、鹽、白胡椒粉、樹薯粉或太白粉作法:1.香菜去莖取葉、薑切小片狀、蔥切末(蔥綠可做豉油用)。2.醃漬冬菇:冬菇泡發後切去莖部,斜切大塊。擰去水分好入味,用生抽、蠔油各1茶匙、樹薯粉約1/2茶匙及豬油1茶匙,拌均醃漬30分備用。3.醃漬滑雞:雞腿肉分切大塊,洗淨去血水、紙巾吸乾水。用蔥段、薑片、鹽適量、糖半茶匙、胡椒粉適量、樹薯粉2茶匙,加入生抽、蠔油、紹興酒各1茶匙拌勻,放入雞腿肉抓一抓,醃漬30分備用,待使用時再放入一匙沙拉油拌勻。4.燙膶腸:沖水、整支膶腸用冷水煮開2~3分鐘,取出備用。5.煲飯(參考左頁作法):待砂鍋煲飯收水後,將整支膶腸、冬菇和雞腿,依序擺入砂鍋中。6.煮好的煲仔飯端上桌、掀蓋,放上香菜葉、蔥花,再淋上煲仔飯的「靈魂」豉油,挖出飯焦拌著吃。●台灣不易買到冬菇或北菇,可用花菇,選小朵的口感比較好。 窩蛋免治牛肉煲仔飯這個「免治」,不是那個「免治」……是由英文minced音譯成廣東話而來,台語是肉燥或絞肉的意思。如同這道菜我叫它「滑蛋」牛肉,港稱「窩蛋」牛肉;還有「豉油」與「醬汁」、「肝腸」與「膶腸」是相同的。而做好了菜,要大家上桌吃飯,總會吆喝著「上菜了」、「上桌了」;而港人則說「開飯了」。語言用詞或語氣不同,但一樣熱情和美味。食材:免治牛肉(牛肉絞肉)50g、蛋1顆、薑、蔥2、3株、紅辣椒半條(可加陳皮增風味)醃料:樹薯粉(太白粉)1茶匙、柱侯醬1茶匙、老抽1茶匙、生抽1茶匙、紹興酒1茶匙、糖1/2茶匙、胡椒粉適量、豉油作法:1.蔥切末,部分薑用磨泥器磨成約一茶匙的泥,剩餘的薑切絲、紅辣椒切絲。如有陳皮,先泡水刮去內膜切絲備用。2.免治牛肉加入醃料、薑泥、蔥末,充分揉合,醃漬30分鐘左右。3.煲飯:待砂鍋煲飯收水後,將醃漬好的牛肉平舖在飯上,放上薑絲和辣椒絲,中心留一凹處準備放雞蛋。4.在煲飯最後燜飯階段的5分鐘,打開鍋蓋打入一顆生雞蛋在凹處,快速蓋上鍋蓋再燜5分鐘。5.煲仔飯端上桌、掀蓋,再淋上煲仔飯的「靈魂」豉油,挖出「飯焦」拌著吃。● 如怕蛋太生,提前把蛋打入鍋內燜,或是收火前就打入蛋燜熟。● 柱侯醬是港式特有的醬料之一,嘗起來有些許的芝麻、蒜味及鮮味,味道偏鹹。臘味煲仔飯有了煲仔飯的靈魂「豉油」及煲出飯焦的技巧,要變化出各式煲仔飯就容易。買來現成的臘腸、膶腸(肝腸)及臘肉,用電鍋蒸過、切片,一起煲飯就是一道經典的臘味煲仔飯。順道一提,香港人會用水先沖一下剛買的臘腸、膶腸後才料理,好洗掉附著表面的灰塵。食材:臘腸半~1條、膶腸半~1條、臘肉一小塊約100g、香菜、蔥、豉油作法:1.蔥切細、香菜去莖取葉。2.臘腸、膶腸、臘肉電鍋蒸熱,或放入冷水中煮開1~2分鐘,各別斜切分類擺盤。3.煲飯:待砂鍋煲飯收水後,將擺好盤的臘肉滑入鍋中。4.煮好的煲仔飯端上桌、掀蓋,放上香菜葉、蔥花,再淋上煲仔飯的「靈魂」豉油,挖出飯焦拌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