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0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阿嬤
共找到
623
筆 文章
-
-
2022-07-16 養生.人生智慧
徒步環島累積生活體驗! 簡文仁:走路是最好的防疫運動,教你養成走路3個好習慣
疫情所致的紛亂與動盪感,加上網路社群媒體加速的孤獨感,使得過好日常生活這件事變得奢侈,但偏偏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式是回歸生活的根本,把走路、睡覺、吃飯這些平凡且理所當然的事用心做好。疫情期間如何找回內心的安定與身體的健康?就從好好走路、好好睡覺、好好吃飯開始吧!採訪約在早上9點、台北市的虎山溪步道登山口碰面,67歲簡文仁邊走山路邊受訪,一路健步如飛,說話中氣十足,拍照時臉不紅氣不喘在單槓上輕鬆翻轉,身手矯捷如一個6、7歲孩童。登山者幾乎都彼此認識,擦肩而過的人跟簡文仁打招呼,問他今天怎麼那麼晚,才知道他清晨已經走了一圈下山。走路是簡文仁日常,他在4點半起床,做養生操,5點左右出門,走虎山溪步道一圈,5點50分在山上和一群朋友大吼十聲後下山,6點20分到家吃早餐看報紙才開啟一天。這兩年退休後,例行工作少了,簡文仁能走路就不搭車,到家附近的運動中心、圖書館幾乎都是走路,傍晚又在公園散步,平均每天走1.7萬步。簡文仁是知名的物理治療師,以推廣運動保健為己任,每年農曆年前在醫院大廳笑咪咪示範自編「如意生肖操」的影片應該很多人看過。他強調只要正確的運動、均衡的飲食、愉快的心情、優質的睡眠、規律的作息、良好的習慣,健康是可逆轉的,他自己50歲之後因為落實以上健康生活方針,身體的靈活度、肌肉柔軟度及心肺功能都比年輕時更好。走路放鬆 享受獨處 也愛揪人一起走「走路是疫情期間最好的運動」,簡文仁建議疫情期間多走路,他解釋,激烈運動會讓交感神經亢奮,反而對免疫力不好。免疫力是副交感神經優勢,當人在放鬆、睡眠、休息、曬太陽時,副交感神經會比較好,抗病毒能力也會提高。走路溫和、容易入門、動到全身,是適合推廣的防疫運動。只要姿勢正確,步距、頻率都可依自身調整;只要願意走,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得好處。簡文仁很多生命重要時刻都與走路有關。來自萬里鄉下的簡文仁,從小就走路幫礦工爸爸送便當、幫忙操勞家務的媽媽買東西,偶爾去石門山上阿嬤家,搭公車後也得走一個多小時。小小的他赤腳在鄉間行走,踩到尖銳碎石時哇哇大叫、夏日馬路太燙時就跑到路旁水溝泡水;腳用具體的感受幫他留下了童年點滴。每天行走是簡文仁珍愛的獨處時光,他多數什麼都不想,夏天有蝸牛時就數路邊蝸牛,幾年下來,觀察力變敏銳。也有些時候,腳動起來想法就開始流動,許多運動操的口訣、動作都是在走路時形成的。他不只自己走,也愛揪人一起走,對他來說,走路是「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一群朋友走得久」的運動。例如走虎山溪步道,簡文仁有時發懶不想出門,但想到有一群山友約好要登頂大吼,就升起一股力量把自己推出家門。走上玉山 走路環島 人生三願完成兩項2016年他走路環島,兩年半利用周末和朋友走了46天,以縣道、小路為主,經常開車的他這次踏上許多耳熟能詳卻未曾到訪的土地—屏東九鵬基地、阿朗壹、萬金天主堂、石岡水壩、牡丹水庫、滿州鄉港口、台灣最南端…「我喜歡耍帥,拍了很多照片。」簡文仁開心拿出手機滑開那些風景,全是活力滿滿的照片。走路也成為他和家人累積生活體驗、彼此陪伴的方式。簡文仁的太太不像他愛走路,但喜歡到各地傳統市場尋寶。他們會在周末開著車,到竹東、宜蘭、金山、關西、基隆等地逛市場,他在市場裡邊走邊看,享受走路的愉悅、聽太太分享不同市場的特色與驚喜。「徒步環島、登玉山、夜宿嘉明湖,現在剩下嘉明湖抽籤還未抽中。」簡文仁說起他的人生三大願,已經走上玉山、走遍全台灣的他,總有一天也會走到嘉明湖畔,興高采烈拍一張耍帥照。走路養成習慣 3個提醒簡文仁說,一般人1分鐘走100~120步,但他強調,盡力而為即可,走路之所以對身體有益,重點不是強度,是養成習慣。可以快步走,可以大步走,也可以散步走,還可以慢步走,只有自己知道當下的需求是什麼。●走路: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走。●走山路:上階用腳掌(踩穩)、下階用腳尖、下坡用腳跟。●熱身:爬山前要記得熱身,以弓箭步(前弓後箭)拉筋,暖身時間大概3至5分鐘。居隔簡易運動 3招健身居家隔離時也要記得活動身體,簡文仁建議,以深呼吸、擴胸及伸展放鬆身體,並搭配以下三個簡易運動:●踏步:原地踏步10分鐘大約1000~1200步,每天踏5、6次,運動效果與走路相同。●站起坐下:在平時坐的椅子,放慢動作站起、坐下,反覆約20次。可鍛鍊肌肉,動作愈慢肌肉收縮愈明顯,效果愈好。●踮腳尖:可促進血液循環,加強小腿肌力。每次做20~30次,每天可做4~5次。
-
2022-07-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嘉縣8旬婦服藥嘔吐昏迷不治 檢方相驗染新冠肺炎死亡
嘉義縣八旬陳姓阿嬤今天清晨突感氣喘不適,家人給她服藥,阿嬤吃過藥反而不適,甚至嘔吐陷入昏迷,家人緊急聯絡醫護救治,但仍回天乏術,今天下午檢警相驗,阿嬤因新冠肺炎感染死亡。據悉,年約86歲的陳姓阿嬤臥病在床住院,家屬隨侍在側,今天清晨2時許,阿嬤突然表示很喘,家人立即安撫並詢問是否要吃藥,阿嬤回答說好,家人幫忙服藥,但沒多久阿嬤突然嘔吐,陷入無意識狀況,家人緊急聯絡醫護人員搶救仍不治,醫院初步診斷係感染新冠肺炎死亡。今天檢警相驗,再度確認阿嬤是新冠病毒感染死亡,遺體交由家屬處理後事。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衛生局接到確診死亡相關資料後,會去了解接觸的家屬是否有隔離的必要。
-
2022-07-15 養生.人生智慧
遺憾阿嬤生前很少出去玩!15歲少年背亡嬤照片徒步環島:感覺她一直都在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對台南一名15歲的少年來說,無法在阿嬤生前帶著她到處玩,也是人生一大憾事,於是他決定背著阿嬤的照片徒步環島。日前少年往墾丁的路途中,巧遇一對新婚夫妻,對方見大雨中少年踽踽獨行,便停下車拿出飲料和喜餅鼓勵,並將這個「背著阿嬤去環島」的故事分享到網路上,感動上萬網友。 一名網友日前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文表示,午後帶著太太前往墾丁時,遇到一名獨行少年,背包上還有寫著「15歲的環島夢,帶著阿嬤去旅行」的板子,文字旁還貼著阿嬤的照片。 當時天空正下著大雨,於是原PO停下車請少年喝飲料,並分享2人的喜餅,交談中得知少年的阿嬤已離世1、2年,他遺憾阿嬤生前很少出去遊玩,所以決定從台南家裡出發,「帶阿嬤出來環島」,因為他覺得阿嬤「一直都在」。 此舉讓PO夫婦感動不已,見少年沒穿雨衣,立刻提議要載他一程,想不到少年卻禮貌拒絕,「他說他希望藉由他的雙手雙腳要努力完成這個夢想」。所以夫妻倆也只能在精神上給予鼓勵,祝福少年能順利平安完成環島壯舉。 原PO也補充,目前年正往墾丁前進,如果有人遇上,不妨為他鼓勵加油,讓他覺得不孤單。同時也以江蕙的《落雨聲》傳達自己的感動:落雨聲,阿嬤你這裡好嗎?友孝的孫子一樣思念你這位序大(長輩),感念您對我們晚輩的好… 這篇文章一出讓上萬網友深受感動,直呼:「阿嬤天上有知當心疼又欣慰,少年郎加油,願你平平安安完成夢想」、「真的很棒,很有意義的環島,阿嬤一定很開心」、「阿嬤沒白疼了~阿嬤會保佑你一切順心如意的」。 由於貼文有「關懷弱勢」等字眼,讓網友紛紛表示詢問少年是否需要資助?也有人擔心少年僅15歲,擔心獨身環島會不會有危險?不過少年稍後已上網回應,表示自己是一個普通學生,並非經濟弱勢,徒步環島一切有家人支持,希望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他也希望大家不要追問他的位置,「如果有緣分相遇,我們會遇見的。」●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單身即地獄,但失和的婚姻才像十八層地獄!雪兒:熟齡後當個驕傲單身狗,好過硬湊做堆前世冤家 .熟齡離婚,「千萬別做」3件事!就讓這些事給大人處理,別對子女造成深層永久傷害.離職後,就必須學會要放下!那些不順遂,都只是經過,唯有自己變好、變強,薪水變多,才是「實在」
-
2022-07-15 養生.人生智慧
為什麼做自己那麼難?專家:學習「建立自我」,調整對自我的看法與這個世界互動的關係
這幾年,在乎他人感受與眼光的台灣社會,開始重新思考「自我感受」與「做自己」的重要性。但在「做自己」時,也會出現不同意見。有些人的「做自己」,可能會被視為任性、具有傷害性的;有些人的「做自己」,卻十分艱難,根本不知道從何下手。當然,對於很少「做自己」,總是以他人感受與標準為主的人們,「做自己」是一項很難的功課。因為我們必須先有辦法了解自己,才知道要怎麼與這個世界互動,還有怎麼保護、展現自己。做自己,有兩個很重要的關鍵也就是說,「做自己」的重點,不僅僅是「自己」,而是有兩個很重要的關鍵:■ 我想要怎麼表現自己?■ 我想要怎麼和世界建立關係?我當然能很任性、不在乎他人感受地去表現自己,並用這種方式與世界建立關係;我當然也可以表現自我的意願,但是尊重他人的選擇。我認為,「做自己」之所以這麼難,跟我們很少有機會摸索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有關。特別是很多受過羞辱創傷的人們,對於他人的情感、標準等很清楚(說不定連巷口的阿嬤是怎麼想的都知道),但相對的,對於自己的感受、情緒與標準,其實是很模糊的。連帶著,自己的樣貌也變得不清楚。當我們是以一種「不清楚自己的樣子」去探索在世界的位置時,如果想要「做自己」,有著羞辱創傷的人們,最有可能出現兩種樣貌:一、覺得我就是我,我怎麼做、怎麼表現都可以。你們應該要來配合我、接納我的「全能嬰兒」的任性狀態。一旦自己的欲望、需求沒有被滿足,立刻情緒上來、非常激烈反應,甚至會因而怪罪他人。二、因為對於自己的樣貌並不清楚,因此小心翼翼地與世界、周圍的人互動,想從他人的反應中,摸索出自己「適合的樣子」,讓自己可以安全的待在這個世界裡,有個小小的位置。【延伸閱讀:童年被否定、長大羞辱人...有「羞辱創傷」卻不自覺?探究你的創傷,傷口被看見才會被療癒】為什麼做自己那麼難?這兩種樣子,看似落差很大,但卻都是「做自己」的摸索過程。因為「做自己」最困難的是:當我們不清楚自己的樣貌時,需要開始去找回自己的感受、需求,去摸索自己真正的樣子,然後慢慢地、讓自己有勇氣表達出來。這個自己,有可能不會被每個人接受,但是,這就是我想要用以活在這個世界、和他人產生關係的樣貌。當我們可以接受這個樣貌的自己時,他人的接受與否,我們就比較有機會尊重對方、不被影響;但相對的,若我們對於這個「自己」沒有把握,甚至不太能接受時,我們就會對他人的反應十分敏感,而這個「他人反應」的刺激,又會促使我們出現兩種最常見的表現:「我不管你,你就是要來滿足我或接納我」,或是「我要看看這個自己會不會影響到別人,會的話,就收起來」。這兩種反應,正是我們在小時候面對這個世界、探索自我時,最容易出現的兩種狀況。而我們會從他人的反應中,開始慢慢調整對自我的看法,以及與這個世界互動的關係。這就是我們學習「建立自我」──也就是「做自己」的過程。對許多小時候被心理控制、受過羞辱創傷的孩子,由於曾經被剝奪了這樣的機會,他們沒有辦法經歷這樣的過程,於是即使長成大人了,自我還是小小的,沒有長大過。這樣的「做自己」,在還沒有了解自己真正的樣貌,以及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時,很容易就如孩子般的呈現,有時對於關係、互動與自我,甚至會具有爆炸性或傷害性。「做自己被懲罰」的情緒重現如此,探索自我真正的樣貌、想如何與他人互動,其實才是「做自己」最重要的關鍵,而這個探索的最重要依據,就是在兩個重點上:■ 自己的感受■ 自己的感受如何表達出來,讓別人知道。但這兩件事,對於受過羞辱創傷的孩子來說,是最為困難的;因為在他們過往的經驗中,自己的感受是會被無視、表達自己是會被懲罰的,而懲罰中,最嚴重的就是「羞辱」。不論這個羞辱的形式是責罵、情感撤回的忽略,或是拳打腳踢,基本上來說,都是對於孩子自我價值的否定。面對這樣的懲罰,孩子會對「表達自己」這件事覺得危險、感到害怕,也會從過往經驗中覺得:自己的表達不見得可以被接受、被理解,甚至還會被懲罰、被攻擊,因此「做自己」這件事,就變成一件困難的事。長大之後,最常見的,就是繼續以他人的感受與需求為依歸,但是也會出現如前所說,因為過往未曾在父母身上,感受過被無條件愛著、照顧著的「全能嬰兒」的狀態。長大之後,不再受到箝制時,就會想要在其他人身上,滿足自己這部分的需求,卻誤認成這是「做自己」,其實是很大的誤會。因為,嬰兒身上所有的,最重要的是「活下去的欲望」,而身為長大的人,不只有這個部分,還會有想愛人、關心別人、與他人建立關係,甚至自我實現的部分。在來不及感受時,隨意地把自己的情緒表現出來、說出自己的需求,就覺得別人要配合,不配合就是拒絕我或不愛我……這僅僅是嬰兒般的欲望,和「做自己」還是有一些落差的。不過,若你曾在「表達自己」時被懲罰,而沒有機會探索自己的樣貌,很有可能在剛踏上這條路上時,會先經歷過前述的狀況。那都沒有關係,只要我們不要停在這裡,能夠繼續摸索、了解自己的情緒與感受樣貌,我們就有機會可以選擇自己要與他人互動的樣子,就可以慢慢的往前走。「了解自己的感受」與「讓自己彈性、有選擇」,就是「建立自我」,也就是「做自己」很重要的指南針。避免強化「內在的負面標籤」不過,要「建立自我」這件事,對於受創過的我們來說,有時並不容易。這與我們在過往的創傷中,容易形成負面的自我認同,會使得我們對自己有一些負面的看法、影響與他人的互動與關係,形成內在會有一種「自我應驗預言」。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指:我預測這件事會發生,而它真的發生了。但它發生的原因,與我下意識地做了一些事,讓事情最後真的往這個部分發展有關。這個負面的預言──也就是我們極力想避開,卻又覺得自己一定會被如此認為的部分,有時會因我們的行動,讓這個「預言」更容易發生,反而使得我們繼續強化內心形成的「標籤」。例如:我覺得我就是會「被遺棄」,大家都不會喜歡我。於是,我因為害怕受傷,就減少跟他人的互動。別人找我,我也都拒絕,最後我必然會孤獨。然後我就想著:「啊,終究我就是會一個人孤零零的。做什麼,都沒有用。」而這個「內在的負面標籤」,也有可能是別人貼上去的,但受創傷的我們,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自己僵化的防衛機轉、生存策略等,很可能更強化這個標籤。而這個強化的「內在負面標籤」,一旦成為我們生命腳本的主要情節,我們就會在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中,不停重複這樣的情節與腳本,這就是所謂的「強制性重複」:我們重複地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景下,演出同樣的創傷劇本。因此,「內在負面標籤」對我們的影響重大。以下,說明幾種羞辱創傷常見的內在負面標籤,以及這些負面標籤對我們「人生腳本」的影響。 ※本文寶瓶文化《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
2022-07-10 名人.林靜芸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名醫:財富不是快樂指數最重要指標
我小時候愛玩,功課沒寫完就不敢去上課。導師到家裡告狀,母親很生氣,用竹尺打我。有一天被母親處罰後,我蹲在地上哭泣,疼我的父親拉我起來並告訴我,他也捨不得我挨打,但他有一個堂姑,原是千金小姐,結婚後與先生不和,被婆家趕出來,她無謀生能力,四處流浪,曾向父親借錢,還摸走我家的時鐘。父親說:「人生最重要的事是讀書,也要學得一技之長,必須能夠養活自己,別想靠任何人。」這番話點醒了我,我開始乖乖念書,好不容易,考進醫學院。上榜喜悅的心情還沒平復,母親告訴我,「不要以為會念書,人生就能幸福。妳已經考上大學,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是把自己嫁出去!」毫無心理準備的我,聽了母親的指示,不知該如何努力,幸好有一個學號在我隔壁的男同學「目睭糊到蜆仔肉」(我家兒子女兒的評論),我才能完成母親的囑咐。人生最重要的事應該只有一件,但是不同的時段,父母親的吩咐不一樣。結婚之後,母親說:「接下來最重要是生小孩,老了才不會孤單」。等我有了兩個小孩,父母親自願替我照顧,還要我「專心作醫師比較重要」。怎知小孩長大,對阿公阿嬤的安排有意見了,母親又跟我說:「醫師的工作,同事能夠擔當,母親的角色無人能取代,妳作母親比作醫師重要。」別人的人生朝哪個方向前進,我不知道,但是我的人生是隨著父母親的指示,經常變換方向。有段時候,我的丈夫忙事業,兒子忙叛逆,女兒忙功課,我的日子滿是挫折。我問父親,我該如何是好?父親摟著我說:「人生最重要的是尋到自己的快樂。」那段時間我經常回娘家,與父母一起吃飯、打高爾夫球,甚至出國旅遊。可惜甜蜜的時光不長,父母往生之後,我的人生彷彿又迷失方向,不知道什麼事重要。世間父母普遍希望子女幸福快樂,所以讓子女受教育,要子女努力賺錢。但是快樂是什麼呢?英國的經濟學家喬治以及蘇珊娜,從大數據中發現美國的0.1%人口年收入超過150萬美金。這群人的資料顯示,領薪水不會致富,擁有資產才會。更諷刺的是普羅大眾嚮往從事的行業常常短命,其平均開店年數:唱片行2.5年、玩具店3.25年、服飾店3.75年(相對可參考的牙科診所平均開業長達19年)。富人從事的常是無趣不起眼的行業,例如汽車代理、加油站、工具機、製鞋、化工材料等等。調查報告建議想賺錢的人,應先作好市場調查,避免徒勞無功。有趣的是,喬治以及蘇珊娜調查了數萬人後發現,錢夠用就好。年收入到美金75000元以上,快樂指數不會增加。快樂與財富不同,難以度量。調查報告詢問有哪些活動的快樂指數與結婚相當。得到的回答是「作愛」、「運動」與「做喜歡的事」。至於與什麼人在一起會快樂,答案是浪漫的情人或朋友。我們常以為天氣很重要。調查顯示氣候只占快樂的一小部份。至於環境的重要性,人們在大自然尤其有水、風景美的地方,大部份人會覺得快樂。又能再找到快樂的答案,我有如釋重負的感覺。人生有許多重要的事,父母親期望我的,原來也只是好好過日子,有空多多接觸大自然,快樂並不複雜!
-
2022-07-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92歲確診嬤在急診室等29小時 新北衛生局:無醫院拒收情形
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今舉辦記者會,一位住在三峽某長照機構的92歲奶奶確診送醫,卻在亞東醫院急診病房等了29小時,且長照機構不清楚綠色通道醫院是土城醫院。新北市衛生局表示,機構護理師聯繫三家醫院,其中兩家醫院均表示可收治,一家需侯床,家屬決定選擇其中一家需在急診侯床醫院治療,並無醫院拒收情形。奶奶的兒子陳爸爸表示,92歲媽媽本身有腎臟病及糖尿病,住在三峽某長照機構,但24日接到通知就說媽媽病危,以為是腎病造成,沒想到是確診,可是媽媽行動不便根本不可能外出,機構說全院只有媽媽確診,他質疑感染源從何而來、機構是否有隱瞞全院其他人的確診情況,希望能夠知道真相。民進黨團總召集人陳啟能表示,新北市從恩恩案至今以來,防疫議題很多疏失、缺失,除了眾所矚目除了恩恩案外,陳奶奶因為確診延誤送醫治療導致往生,機構的回應就像不斷推諉、不了解地方防疫政策,導致醫療悲劇。黨團副總召集人李倩萍表示,陳奶奶送醫當天,副市長劉和然說,新北病床數還有600多床,比例將近3成,但陳奶奶送到亞東醫院卻被告知沒有病床,等了29小時才住院,到底是講空話還是謊話,令人匪夷所思。黨團書記長廖宜琨說,市府應該確實掌握各間住宿型安養中心的確診人數,日前長照機構探望的政策修正為有條件探望,地方主管機關對於分艙分流的動線及空間更應該要深入檢視,要以個案為借鏡,不要成為通案。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個案患有多重慢性病及癌症,家屬有簽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5月24日晚間出現病情變化,機構護理師先給予支持性醫療協助並聯繫三家醫院,其中兩家醫院均表示可收治,一家需侯床,家屬決定選擇其中一家需在急診侯床醫院治療,個案送抵收治醫院急診室,經急診醫師診療後,家屬再度簽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醫院隨即給予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治療,並安排收入專責病房。衛生局經檢視送醫過程,機構進行快篩陽後,立即聯絡3家專責醫院,除第1家專責加護病房滿床,另兩家醫院皆可立即收治,並無醫院拒收情形,送抵醫院後採取支持性治療,並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社會局表示,5月24日晚間,該機構照服員發現90歲阿嬤體溫偏低、血糖過高和意識改變,「隨即快篩採檢爲陽性並緊急送醫救治」,社會局接獲通報後,要求機構立即全員快篩,加強環境清消,保持內部通風,並分艙分流照顧。該機構工作人員和住民經全員快篩後,均顯示為陰性。社會局表示,該機構從快篩到送醫,「均依照中央指引及相關SOP處理」,並於24小時內通報社會局及衛生局,並無隱匿或延遲送醫。
-
2022-06-24 養生.健康瘦身
90歲阿嬤減肥成網紅,YouTube衝出百萬點擊!抓住一重點,營養師孫幫糖尿病嬤健康瘦10公斤
90歲的台東阿嬤,因為太節儉吃出一身病,時常出入醫院,一年多前答應孫子營養師Sunny的減肥計畫,成功從75公斤瘦到65公斤;在紀錄短片中,自嘲身形像大象的阿嬤,聽話配合的真誠表現,感動不少人。對於祖孫一塊拍片拼健康的動機,Sunny說:「人會老會退化,懂吃、懂保養可以強健身體機能,讓精神矍鑠,減少病痛,這對資深高年級生的晚年來說最重要。」 網路上,一支「我幫阿嬤瘦下來」的YouTube影片創造了百萬點閱,影片創作者營養師Sunny黃君聖笑說:「其實這是第二次挑戰,第一次減肥是失敗了,輸給阿嬤的悲情牌。」 Sunny的阿嬤長年住在台東,有一塊菜園自給自足,非常獨立,不依賴兒孫。8、90歲的年紀,胃口還是很好,尤其愛包肉粽,一天可以吃3、4顆,因為節儉惜食,什麼都吃,臭酸也吃,拿東西給她吃也從不嫌不好吃,吃完還會跟你說:「謝謝喔」。 身高150公分的阿嬤,最胖曾胖到80公斤,有三高糖尿病、中風3次,北上就醫時就住在女兒「安媽」家裡。近年,孫子Sunny考上營養師執照,提議幫阿嬤減肥,阿嬤的反應是:「不可能啦!不可能會瘦啦!」她搞不懂,瘦下來怎麼會和健康有關?委曲地說:「別人肥沒代誌,我哪會按呢?」 聽信偏方血糖飆,乖孫出手幫減重 前年,阿嬤因為血糖過高,腳傷無法癒合,來台北就醫。Sunny趁阿嬤住在家中的3個禮拜,控制三餐份量,才減了4公斤,就被阿嬤溜了。「阿嬤看傷口好像復原了,一直吵要回台東,這裡沒有田地可以種,看她好像很可憐、很無聊的樣子,我只能順從。」 老人家的保養觀念是鄉土驚悚劇,回去後聽信偏方在傷口塗麻油,塗到蜂窩性組織炎,又沒定期吃血糖藥,一年後再送來台北,血糖值已飆到300,一度狀況危急,讓女兒安媽失眠,「那時覺得上帝要召回時不久矣。」 幸好14天後阿嬤平安出院,Sunny和安媽下定決心,「不能讓她就這樣回去,一定要幫她減重,不然又要住院了。」在半推半就下,被病體折磨到不成人形的阿嬤,總算答應配合。 熟齡減重就要「慢」,變瘦也改變心態 「理論上,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控制好熱量就會變瘦。阿嬤有糖尿病,減重要循序漸進,並監控血糖變化。」Sunny坦言,老人家年紀太大,一開始並沒把握會成功,但減重2、3個月後,醫囑血糖穩定、不用再打胰島素,後來還不用吃血糖藥,給了全家很大信心。 「減重是跑馬拉松,不是短距離衝刺,重點是長期維持。」Sunny強調,熟齡減肥要慢,要犒賞自己,因此設定每周日讓阿嬤放假,去吃火鍋、韓氏料理等她想吃的美食。 減重前,腳小小、肚子超大,自嘲像大象的阿嬤,瘦下來後讓親友驚訝讚美:「變了一個人!」 「阿嬤的改變豈止外表,還有心態。不願意接受新事物是老化的最大特徵,阿嬤變得精神好、更開朗。」像是試戴曾經反抗的助聽器,和媽媽去訂做塑身衣,「一次還訂兩件!」Sunny說。 祖孫三代當YouTuber,阿嬤出道成網紅 在安媽、Sunny安排下,祖孫三代一塊教營養當YouTuber,阿嬤的開場白是:「我是阿環小姐,又來上班了!」Sunny解釋,阿嬤年輕時開雜貨店,「阿環小姐」是客人對她的䁥稱。 雖然阿嬤知道有很多人看影片,但對「網紅」沒概念。對阿環小姐來說,拍片比較像是上班,做一件有意義的任務,才願意留在台北。 安媽透露,Sunny是阿嬤的開心果,「他拿東西給阿嬤吃時,一句歌仔戲『請了~』逗得阿嬤笑呵呵,他個性溫柔從不大小聲,反而是我當女兒的有時會大聲說話,難怪阿嬤現在說要跟他一輩子。」 「拼健康」的阿嬤如今是許多人的模範,也是Sunny的驕傲,「我常聽很多人說,我年紀大、代謝不好無法減重,我都會告訴他們,我阿嬤90歲都可以減肥成功,你還年輕,不要太快放棄。」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曾忙到要包紙尿褲上班、看到2同事暴斃立刻決定離職!意外躲過股災後,她決心過沒鬥志的生活… .一場沒有哭聲,只有爭吵聲的喪禮...4個兒子都啃老!壓垮親情的最後一根稻草:分家產.年紀愈大後才發現:過去曾奮不顧身投入、在乎、重視,一廂情願付出,終將失衡,不會有好結果
-
2022-06-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病人休克沒床被迫躺地上CPR!急診醫吳紋綾:因染疫更能同理確診者說不出的痛
每天替上百位確診病人看病,五月中旬,新光醫院急診科臨床研究醫師吳紋綾也中鏢了,不僅咳嗽、流鼻水,還上吐下瀉、心跳飆高。經歷大病一場,她更理解確診者痛苦,提醒民眾新冠病毒不是簡單感冒,可能會再度感染,仍要做好防疫,同時呼籲政府重視醫療排擠問題。吳紋綾開始出現症狀時,快篩陰性,隔天繼續上班,但同事注意到她的精神特別不好,幫忙PCR篩檢竟檢出陽性。確診後,她的咳嗽變嚴重、上吐下瀉,喉嚨痛彷彿「刀割」的痛,吃東西、吞嚥都痛,問診也很困難,「確診後並不如大家所說是簡單的感冒。」在PCR陽性當下,吳紋綾除了胸悶、胸痛,心跳還飆到每分鐘140、150下,看診時有些微脫水,「我算是嚴重需要住院的病人」,不過她評估返家休息觀察即可,把病床讓給更需要的病人。在家休養期間,即便身體不適,她仍把握時間研讀論文,認識新冠病毒「才知如何對付它」,以及避免再度感染、出現「長新冠」後遺症。吳紋綾笑說,有時躺著突然覺得心悸、喘,會懷疑是長新冠,便開始量血壓、心跳及快篩。吳紋綾表示,先前家中已備妥感冒藥,也有準備足夠食物,唯一準備不足的是快篩試劑,家人得知她確診,送來整箱「一個月份快篩」,她瞬間成了「快篩富翁」,因此,「讀書、追劇、做快篩」是她隔離期間的三大樂趣。開箱市售的各類家用快篩,吳紋綾樂於研究各類棉棒刷毛舒適度,相較醫用PCR棉棒又硬又痛,家用快篩算很友善又好用。讓她回想起,在醫院幫病人做PCR,除了病人痛苦,醫療人員心理也不好受。她曾幫一位小朋友做檢測,棉棒一度有出血,小朋友爆哭,所幸爸媽沒有責怪醫護,但她留下不小陰影,覺得弄痛小朋友,期望未來PCR能改用唾液檢測。確診後返回職場,吳紋綾能快速用「面相」判斷出確診者,更能「同理」病人說不出口的症狀。像有一名外傷病人到急診,自述喉嚨癢,但沒有感冒,她一看病人面相就覺得「應該中了」,果真PCR檢驗出陽性;現在碰到確診者,說到確診後胸悶、吃不下、嘔吐時,她更能理解確診者,減緩病人對新冠病毒的焦慮。新冠病人不斷增加,各醫院不斷加開專責病房收治新冠病人,如此便擠壓了其他科別。吳紋綾指出,像有病人闌尾炎要開刀,但外科病床都留給新冠病人,導致無法立即開刀;還有病人剛開完刀,後續要住院幾天,但沒有足夠病房讓一般疾病病人住,只能待在急診室休息,伴隨著咳嗽聲、機器聲、呻吟聲,很難安靜休養。現在醫療量能非常緊繃,病房會滿、但急診無法拒絕病人,就算沒床也要盡量收,吳紋綾表示,先前有一個病人原本坐在輪椅上吊點滴,突然在急診室休克,卻因為沒有病床,醫護只好緊急在地上幫他做CPR等初步處置,後續才找床讓病人休息。確診者住院並不一定是好事,吳紋綾說,像90多歲阿嬤確診但無症狀,雖是高風險群但評估不用住院,在家服藥、休養較舒適,家屬也可多給予關心、注意症狀,畢竟專責病房不舒適,有許多陽性病人,且成天看戴面罩、穿防護衣的醫護走來走去,愈住恐愈不舒服。吳紋綾表示,或許要等疫情高峰過去,醫療排擠問題才能解決,期望政府評估將新冠肺炎調降傳染病等級,將醫療資源留給一般疾病病人,也提醒民眾確診後仍要做好防疫,避免再度感染。確診後她在一塊許願牌寫下「無論如何要勇敢」,期許自己也勉勵大家。吳紋綾小檔案現職:新光醫院急診科臨床研究醫師確診時間:5月15日如何感染:不明來源症狀:咳嗽、流鼻水、嘔吐、腹瀉、喉嚨痛治療:使用症狀緩解藥物給確診者一句話:沒有人會故意確診,所以確診不是你的錯,別擔心耽誤工作或家人,也不要給自己負罪感,希望大家能健康,沒有留下長新冠或產生經濟危機。鼓勵大家不要恐慌,疫情會慢慢度過,也許再撐一下就結束了。
-
2022-06-23 養生.家庭婚姻
婆婆囤積症「蟑螂上餐桌」媳好崩潰 網友:我媽連擦過濕紙巾都留
許多人用不到的東西卻捨不得丟,沒收拾好便會囤積在家中角落。日前一名媳婦發文抱怨,雖和婆婆相處融洽,但婆婆的囤積症卻讓她非常受不了。網友在PTT發文表示,平常婆婆對她很好,出門會幫她買東西,和先生吵架時婆婆也會幫她說話。不過婆婆卻有囤積的習慣,甚至嚴重到蟑螂會在吃飯時間爬上餐桌。原PO分享,好幾次想和婆婆溝通,也願意一起整理,但她一聽到就會馬上變臉,還認為原PO在嫌棄她。網友提到,因為擔心衛生問題,卻害怕婆婆總是認為她在做對,不知該如何是好。網友留言分享看法,「有蟑螂在餐桌...我會直接搬出去」、「叫妳老公去整理,那是他媽,東西要花時間整理好,不是丟著」、「哇,圖片有誇張到」、「搬出去啊」。許多網友也分享家中長輩的相似情形,「我媽連擦過的濕紙巾,都還會掛著晾乾,跟我說很好用...」、「我朋友的婆婆還會囤使用後的除濕盒...」、「我懂你!我婆婆也是這樣超困擾的...尤其家裡有小孩根本無法用殺蟲劑」、「我阿嬤也是囤積症,沒有同住且也不允許人家碰她的東西,去年過世整理東西真的很崩潰,滿滿蟑螂蛋…阿嬤自己都會整理整齊,但東西放好長久不動+老舊透天就是會有蟑螂,整理完真的心理創傷」、「這還好啦,我婆家有一整層都是雜物紙箱,20年前的破鞋還留著,我都黑人問號」。
-
2022-06-23 醫療.骨科.復健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
韓國溫馨催淚神作「有你真好」影片中,77歲嚴重駝背的阿嬤為了省下車錢,幫孫子買東西,步履蹣跚地從市場走回家,讓許多人為之鼻酸。從醫學角度來看,該韓國阿嬤骨鬆嚴重,以致彎腰駝背,除了下背或頸椎疼痛,還容易脊椎骨折。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矯正科主任陳衍仁分享,73歲陳姓婦人多年來同樣飽受駝背之苦,睡覺時只能側躺,無法正面躺睡,認為只是老化所致,直到半年前腰部疼痛,就醫發現為脊椎骨折,才知自己骨質疏鬆,骨密度T值(T-score)為-3.3,但她並未聽從醫師建議積極治療骨鬆。日前再度骨折,症狀更為嚴重,確診為多重脊椎骨折,合併嚴重背痛,接受椎體成形手術治療,沒想到,術後一個月再度骨折,脊椎骨折多達十處,分布在胸椎跟腰椎,以致駝背加劇,甚至變形,需長期臥床,幾無生活品質可言。臨床顯示,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包括女性、老年人、有家族骨鬆病史、骨骼架構較小、性荷爾蒙低下、甲狀腺功能亢進、副甲狀腺素亢進及皮質類固醇較高等患者,其中以停經後女性最為常見。「骨鬆為沉默疾病,幾無症狀。」陳衍仁說,許多患者都是在骨折後就醫,才發現嚴重骨質疏鬆,事實上,駝背、身高變矮、背痛均為骨鬆跡象,但常誤認為老化、退化而被忽略,未能及時接受治療。陳衍仁表示,當懷疑自己有骨鬆症狀,建議要到醫院做骨質密度檢查(DXA),當T值大於-1,代表正常骨質,介於-1與-2.5為骨質缺乏,如果小於-2.5,即為骨質疏鬆,應該考慮用藥,而陳姓婦人T值為-3.3,顯示骨鬆嚴重,應該積極接受治療。目前治療骨鬆的藥物包含口服及針劑,各有其優缺點,在用藥上須考量病患的牙齒狀況、腎臟功能以及骨鬆的嚴重程度,無論使用哪一種藥物,病患都應尋求醫師的專業建議。「預防勝於治療」,陳衍仁強調,如果已經骨質疏鬆才來治療,就稍微慢了一點,應從年輕時就開始存骨本,要戒菸戒酒,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跟鈣,避免飲用過量的咖啡,配合適度的運動,且不要因為想美白,而拒曬太陽。
-
2022-06-19 醫療.骨科.復健
輕忽骨鬆恐增長照負擔!醫:友善居家環境,適度運動及補鈣
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半夜起床時不慎跌倒,發生嚴重的骨鬆性骨折,呼救了一整夜,重聽的老伴第二天一早才發現,但當他急著打電話求助時也不幸摔倒而骨折,兩位長者從此行動不便,生活無法自理,造成家人的沉重負擔。醫師提醒,骨鬆是長者容易忽略的疾病,常在跌倒骨折後才發現,家屬平時一定要有警覺。初期沒有症狀 定期檢查骨密度義大醫院骨科部長馬景侯表示,骨鬆初期沒有症狀,易被忽略,尤其是一些居家照護中的長者或慢性病患者,往往出現嚴重的背痛或意外跌倒時才發現骨鬆,但這時骨鬆已經很嚴重。因此骨鬆應該提早預防,只要女性逾65、男性逾70歲就要做骨密度檢測,或是當長者出現駝背、背痛或關節變形時,就要留意可能是骨鬆的症狀。很多年長患者在跌倒後發生骨折,形成骨鬆性骨折。馬景侯指出,最棘手的是髖部骨折,根據健保資料庫論文資料顯示,發生一年內有20%的患者會死亡,死亡主因都來自併發症。他解釋,髖部骨折病患因疼痛無法改變姿勢而須長期臥床,會引發肺炎、泌尿道感染和褥瘡等併發症,死亡風險增加,再加上患者的肌肉萎縮、行動不便,生活無法自理,會形成照顧者的沉重負擔。雙親髖部骨折 校長兒退休照顧例如前述的老夫婦,家中無子女同住,兩人同時髖部骨折後,手術期間和術後的藥物治療,都需遠在外地的子女趕回老家照料,最後擔任國中校長的兒子還決定提早退休,回鄉照顧父母。馬景侯說,大家平日忙碌,常見年輕人外出工作,長輩們留守家中,臨床上更看過80多歲的阿公照顧同齡的髖部骨折阿嬤,沒有人可以幫忙,只能每天親自為妻子料理生活起居甚至沐浴上廁所,非常辛苦。友善居家環境 適度運動及補鈣馬景侯並提醒,長者常會半夜起床上廁所,但因視力不佳且周遭黑暗,如果再加上居家環境雜亂,很容易在下床時絆倒而發生骨折,家屬應為長者打造友善安全的居家環境。馬景侯也說,一旦檢測確定骨鬆,建議要有良好的生活型態、適度運動及日曬,以及補充維生素D及鈣,並同時就醫與醫生進一步諮詢,因為其他疾病或用藥也與骨鬆有關。若發生骨折,術後更須配合抗骨鬆藥物治療且不可隨意停藥,目前的藥物包括口服和針劑,而臨床上抗骨鬆藥物的醫囑遵從性及對腎功能的限制也是必須考量的因素。他強調「每一種藥都有各自特色,必須依據病患的狀況使用,家屬和病患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意見。」
-
2022-06-18 醫療.骨科.復健
不可忽視的慢性病:骨鬆,輕忽恐增長照負擔
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半夜起床時不慎跌倒,發生嚴重的骨鬆性骨折,呼救了一整夜,重聽的老伴第二天一早才發現,但當他急著打電話求助時也不幸摔倒而骨折,兩位長者從此行動不便,生活無法自理,造成家人的沉重負擔。醫師提醒,骨鬆是長者容易忽略的疾病,常在跌倒骨折後才發現,家屬平時一定要有警覺。義大醫院骨科部長馬景侯表示,骨鬆初期沒有症狀,易被忽略,尤其是一些居家照護中的長者或慢性病患者,往往出現嚴重的背痛或意外跌倒時才發現骨鬆,但這時骨鬆已經很嚴重。因此骨鬆應提早預防,只要女性逾65、男性逾70歲就要做骨密度檢測,或是當長者出現駝背、背痛或關節變形時,就要留意可能是骨鬆的症狀。很多年長患者在跌倒後發生骨折,形成骨鬆性骨折。馬景侯醫師指出,最棘手的是髖部骨折,根據健保資料庫論文資料顯示,發生一年內有20%的患者會死亡,死亡主因都來自併發症。他解釋,髖部骨折病患因疼痛無法改變姿勢而須長期臥床,會引發肺炎、泌尿道感染和褥瘡等併發症,死亡風險增加,再加上患者的肌肉萎縮、行動不便,生活無法自理,會形成照顧者的沉重負擔。例如前述的老夫婦,家中無子女同住,兩人同時髖部骨折後,手術期間和術後的藥物治療,都需遠在外地的子女趕回老家照料,最後擔任國中校長的兒子還決定提早退休,回鄉照顧父母。馬景侯醫師說,大家平日忙碌,常見年輕人外出工作,長輩們留守家中,臨床上更看過80多歲的阿公照顧同齡的髖部骨折阿嬤,沒有人可以幫忙,只能每天親自為妻子料理生活起居甚至沐浴上廁所,非常辛苦。馬景侯醫師並提醒,長者常會半夜起床上廁所,但因視力不佳且周遭黑暗,如果再加上居家環境雜亂,很容易在下床時絆倒而發生骨折,家屬應為長者打造友善安全的居家環境。馬景侯醫師也說,一旦檢測確定骨鬆,建議要有良好的生活型態、適度運動及日曬,以及補充維生素D及鈣,並同時就醫與醫生進一步諮詢。因為其他疾病或用藥也與骨鬆有關。若發生骨折,術後更須配合抗骨鬆藥物治療且不可隨意停藥,目前的藥物包括口服和針劑,而臨床上抗骨鬆藥物的醫囑遵從性以及對腎功能的限制也是必須考量的因素。他強調「每一種藥都有各自特色,必須依據病患的狀況使用,家屬和病患一定尋求專業醫師的意見。」
-
2022-06-10 焦點.杏林.診間
大疫醫奉/楊婕妤力排眾議 呵護愛滋、移工寶寶
「咪咪!咪咪!」一張張東南亞面孔的孩子們,稚嫩聲音此起彼落喊著類似「媽咪」的「咪咪」名字。「誰要去公園?要去的要乖喔!」被孩子們開心圍繞的楊婕妤,像媽咪般溫柔地回應著。創辦關愛基金會 力排眾議接納愛滋患者關愛基金會創辦人楊婕妤,35年前從照顧第一位愛滋病患開始,到收容愛滋寶寶,而今在藥物的發展下,台灣愛滋寶寶早已「+0」,她持續將觸角擴及照顧失聯移工與寶寶,有如這些孩子們在台灣時的「臨時媽咪」,「我現在都可以在這裡幫忙接生了。」一句話道出她多年來的付出。當台灣社會對愛滋病、非法移工議題還處於不了解,甚至排斥的氛圍時,楊婕妤力抗社會異樣的眼光,打開大門接納照顧這群被社會遺忘的邊緣人。「我原本以為只會照顧一、兩個人,心想一雙碗筷難不倒我,沒想到是上千人。」35年來,她陸續照顧了台灣20多名愛滋寶寶、大陸及柬埔寨500名到600名愛滋寶寶、800名失聯移工寶寶,以及落難外籍人士超過一千人,他們得到關愛基金會提供的屋簷、床鋪、棉被、食物和水,得以暫歇一下腳步,繼續邁向接下來的人生。回想過去的日子,楊婕妤說,當時社會對愛滋寶寶的接受度極低,根本毫無捐款可言,撐得苦哈哈,直到她獲得第16屆醫療奉獻獎,甚至在領獎後一個月發生「奶粉事件」,再加上社會對愛滋及移工的逐漸理解,楊婕妤和這些孩子們才漸漸熬過苦日子。再談及奶粉事件,楊婕妤始終在乎的不是自己,而是擔心照顧的病人和寶寶會因此蒙羞。她回憶,那時只顧著嗷嗷待哺的孩子們,「沒錢,急啊!」腦中只想到拿了罐奶粉及濕紙巾回去給愛滋寶寶使用,也不管是否有監視器,就硬著頭皮匆匆離去。沒想到,事件曝光後,社會輿論轉而理解與體諒,也讓當時的關愛之家受到矚目,捐款開始進來,財務困難逐漸獲得紓解,「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因禍得福?」楊婕妤苦笑著說。見證愛滋藥物發展 愛滋病毒漸消失翻閱著基金會珍藏的一張張照片,楊婕妤清楚記得每一張照片的故事。「這是我們為三對愛滋病患辦的同志婚禮,我的想法走在很前面,也不會有偏見。」而當照片翻到一名已故的愛滋感染者,「這一個個都充滿了血淚呀!」她手指著其中一名年輕人說,這是「標標」,在讀大學時期感染愛滋,後來和楊婕妤一起赴中國照顧愛滋病患,最後因癌症過世,「那裡資源少,非常辛苦,要是沒有他們接棒照顧這些感染者,這項工作很難持續。」楊婕妤眼睛停留在照片上,思緒也飛到多年前和夥伴們奮鬥的年歲裡。照顧愛滋病患及寶寶,讓楊婕妤遭受許多壓力,不過,隨著愛滋治療藥物的發展,包括愛滋媽媽在孕期6到7個月的預防性投藥,以及新生兒的預防性投藥,近10年來,台灣幾乎沒有愛滋寶寶的誕生。「藥物對愛滋病的改變,百分之百的重要!」楊婕妤見證愛滋病演變的歷史,她認為,愛滋病毒將漸漸消失,期盼全世界再過5至10年,不會再有愛滋新病例的出現。從愛滋到新冠肺炎 同理心是最好的解藥只不過,楊婕妤當初為了照顧愛滋病人與愛滋寶寶,承受外界不理解的壓力,時光流轉經過數十年,「現在電視每天報導新冠肺炎案例CT值多高、是否PCR檢測陽性、某案例是防疫破口……這似乎讓愛滋病漂白了。」她解釋,大家現在都知道,同樣是傳染病,新冠肺炎的傳染力非常快速,每個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而經過長久的宣導,不少人也明白,愛滋病是經過血液接觸、親密性行為傳染。由此可證,民眾對傳染病的知識愈充足,也愈能理解愛滋病毒不可怕。新的疫病什麼時候會來?人類無法控制。楊婕妤認為,人們應該摒除歧視,以同理心去對待不同的疾病或疫病。不論是照顧愛滋寶寶或失聯移工的寶寶,楊婕妤總是走在社會之前,伸出援手,卻也飽受質疑,為何收容非法移工媽媽及寶寶?然而,她的信念是:「不管外界想法如何,基於人道及助人的角度,並沒有非法或合法的問題」。無論年幼或年長者 無私照顧弱勢移工楊婕妤坦言,不僅非法移工,有愈來愈多合法移工準媽媽也會找上門,因為她們懷孕後,非常擔心被雇主以各種理由遣送回國,所以乾脆跑掉或躲起來。然而她倡議的是,不論本國或外籍勞工,均應享有和一般人平等的生育權益,甚至他們的孩子在照顧或醫療上有急需時,更應給予協助。「正在看電視的是4歲的Mozha。」楊婕妤指著躺在輪椅上、插著鼻胃管的Mozha,眼睛又大又清亮的Mozha之前活蹦亂跳,還能唱歌跳舞,沒想到3個月前卻發病、腦子長了腫瘤。楊婕妤說,Mozha的媽媽是失聯移工,輾轉來到基金會尋求協助,因孩子的醫療費需要200萬,楊婕妤實在無法放著他們不管,目前已募得近26萬元款項,孩子也持續穩定回診並接受治療中。多年來,關愛基金會提供緊急醫療協助的非本國籍兒童不在少數。楊婕妤繼續轉進另一間臥室,一名臥床的年長婦女哭喊著:「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家?我很想女兒。」楊婕妤緩緩走到這位75歲阿嬤身旁安撫她,「我們在等通知,你不要擔心,不要難過了。」楊婕妤說,這名台裔菲律賓籍婦女,來台逾期居留多年,非法工作賺錢養家,而今年邁中風,心心念念只想著回老家,此案件雖已過了法律追訴期,目前仍在進行移民署的法律程序中,「阿嬤辛苦了一輩子養家,兒女都長大了。」楊婕妤不清楚她能不能回家,但在這裡至少能暫時獲得安穩照顧。對於這些來台後淪為弱勢族群的朋友,楊婕妤指出,所有的外籍人士均是為台灣奉獻,以看護工來說,台灣如果沒有外籍看護,如何穩定這麼多的台灣家庭?他們確實是安定台灣社會很重要的力量。正因如此,不論他們遭遇任何問題,我們有責任及義務協助解決,尤其很多的失聯移工仍在不同角落替台灣付出勞力,政府相關單位是不是也應該考慮如何讓他們合法化。台灣處處有愛心 存在為社會奉獻的人多年來,楊婕妤沒有停下腳步,持續為這些被遺忘的人奔走。不過,楊婕妤也特別提到,其實社會中還有許多人默默付出,卻不求任何回報,這些人更值得受到表揚。其中,最讓她敬佩的是一位耳鼻喉科的謝醫師,因為關愛基金會長時間收容這麼多寶寶及成人,難免需要各種醫療協助,而謝醫師幫非本國籍的孩子們看診長達十年,從不收費用,「過去有時候,我會一次帶30、40名感冒的孩子請他看診,他不僅有耐心,甚至會叫我坐計程車去,由他幫忙付錢,讓人很感動。」楊婕妤說。台灣社會處處充滿愛心,和這位謝醫師一樣,楊婕妤過去有17年的時間,全靠自己的平面設計工作賺錢補貼,對比過去,現在擁有那麼多人的捐款和協助,「這條路當然要繼續走下去!」楊婕妤以一貫的微笑,堅毅地展示她的信念與決心。全球對抗疫情兩年多,厚生會、聯合報系與吉立亞醫藥共同製作「穿梭古今大疫的身影─新冠疫情下的醫奉獎得主」報導,聚焦努力消除傳染病的醫奉獎守護神,他們再度把熱情投注百年大疫,當年守護台灣公衛及民眾健康,如今不忘初衷,在新冠疫情之下接受新挑戰。「穿梭古今大疫身影」精彩內容:https://bit.ly/3bokMHY
-
2022-06-10 養生.家庭婚姻
高齡懷孕生產這麼苦,為什麼她們還是拼命想當媽媽?
陳函謙過去在壹週刊的欄目,寫盡了小人物在平凡生活底下光怪陸離的故事。她的文字像是黑洞,收攏了人們背負了一輩子的秘密、對愛的渴求、如獸的慾望。而她這回在鏡電視所企劃採訪的紀錄片《高齡女子育兒夢》,也拍出媽媽的那彷彿走在黑暗隧道裡的徬徨與掙扎,但終點總是有光。四月的某一天,平時並不算嘈雜的媽媽寶寶不公開社團有了聲音。原來是鏡電視的記者陳函謙分享了一部紀錄片的連結──《高齡女子育兒夢》。點進去一看,裡頭受訪的三個女子,有的正為高齡育兒所苦,有的正走在成為母親的路上。而那些或疲憊或盼望的面容,讓我們覺得似曾相識。也許我們看的不只是紀錄片,而是一面鏡子。 44歲的外商主管瑋璿,她成長的年代,女性主義正是顯學。「覺得一輩子在家打滾好像是個Loser,我為什麼要把我的人生花費在把屎把尿上面?」在自我成就與家庭間徘徊,驀然回首,驚覺年紀到了,才趕緊去做取卵手術。而這兩年間,她已經取了七次卵。52歲的科技業主管Rita,花了21年談戀愛,配合男友不婚不生,最後卻還是被丟開了。人到中年卻沒有歸屬感的她,決定去國外作配對手術。孩子生了,卻沒有後援,現在她下班後都要趕著接孩子,覺得自己任何時候都是用跑的。但是她卻很慶幸自己做了這個決定。「那時的我垮了,沒有辦法相信任何人,是孩子讓我走出來。」用聽的:本集PODCAST請點此聆聽這樣的生活我很滿意,為什麼不能過長一點?而今天所要採訪的對象,除了函謙,另一個就是她紀錄片中的另一個訪問對象,同時也是她的國中同學:前美容主編Lulu。40歲前的Lulu,活得像20幾歲。「每天穿得漂漂亮亮,出席記者會、到國外出差開拓眼界。既然這樣的生活我很滿意,我為什麼不能夠過長一點?當同溫層不覺得自己老的時候,你也自然而然晚生晚婚。」但當年紀到了,愛情的火花也淡了,心甘情願生了孩子,才發現,自己也已經40多歲。這個年紀要帶三個孩子,一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說真的,那還真不是人過的! 晚婚晚生的女子群像陳函謙:「我自己也是35歲才生小孩、37歲生了老二,周遭的朋友也晚生晚婚。年輕的時候,我們讀書、求學,工作很努力。對人生有一些計畫,有些夢想,也追求自我實現,想要經濟獨立。那時我們對會把婚姻或者經營家庭放在比較後面。卻不知道過40歲之後,生兒育女對我們的人生影響是那麼巨大。」39歲時,大女兒四歲,小兒子兩歲,正是活蹦亂跳的年紀,讓一直很想兼顧的函謙也吃不消了!她離職當了四年全職媽媽。「當然我也有心理掙扎:擔心可能沒有機會回去職場,我這一輩子就要當媽了?這個是不是我的選擇?我要不要做這個選擇?當然,我也曾經想著,我要兼顧,但真的好難。不管是上班、照顧孩子,我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把孩子送給阿公阿嬤那看電視、或是送到幼兒園密閉的空間裡,待到晚上六七點,心裡又覺得不對勁……在這中間會有很多煎熬,有很多取捨是很難的。」失去自己名字的XX媽媽很多媽媽回去帶孩子之後,就再也回不去職場了,幸運的是,函謙在四年之後,孩子上小學,她又重回媒體業。「我算是運氣好的,因為四年真的很久,我那時候也覺得,自己應該都被老闆忘了。因為就連我都快忘了我到底是誰,我其實沒有名字嘛,我就是××媽媽,別人要問我的本名,我還覺得麻煩,當媽媽好像不需要有自己。」當然,函謙不會去跟她的小孩抱怨:「媽媽都是為了你而犧牲!」也珍惜著母子相伴的時光,但「確實我的專業就不是帶小孩跟做家事。」只有媽媽會知道,在這之中,自己做了什麼樣的選擇。高齡媽媽對時間的焦慮而對44歲才生了三個孩子的Lulu來說,時間是奢侈的。因為晚生,跟孩子相處就可能比別人少十年了,再加上帶三個孩子實在太累,於是半自願半被迫地,她放棄美妝編輯工作。「我只能慢慢地從一個光鮮、亮麗的編輯,變成一個三寶媽。孩子還小的時候,每天跟蒼蠅一樣的過生活,然後我會覺得我每天都像被做繭一樣,一直一直吐絲,一直一直被包覆。每天抱著孩子看日出日落,過著沒有盼望的日子,然後半夜餵奶,還三不五時在IG上看到之前同業又去吃什麼好吃的餐廳、看什麼好玩的東西……當時你就是常常會自己落淚,覺得我為什麼要過這樣的日子?」(曾經為美容編輯,為了三個孩子,LuLu放棄了過往光鮮亮麗的生活,也體驗到高齡生育之苦。)現在我們眼前的Lulu,跟紀錄片裡無暇裝扮的她,已經不一樣了,她正在一點一點拾回自己漂亮的樣子。在這部紀錄片出來的時候,她的心境,已經在慢慢地從育兒地獄中跳脫出來,回頭看手忙腳亂的自己,恍如隔世。「你會可以慢慢開始找出你跟小孩的默契,自己跟自己相處的一個模式,你回去看看他們熟睡的臉,或者是大手牽著小手,問:媽媽帶我們去哪裡玩?這時候你內心會有一種滿足感。你會對自己放棄的一切都釋然了。」全職媽媽是重整自己的過程現在的Lulu對自己有全新的發現:原來自己是那麼強壯,可以付出這麼多愛。「你會慢慢的茁壯。我的世界是被拓寬的,跟小孩相處的過程,是很強的能量,那些慢慢長出來的力量,都會跑到你的內心。」陳函謙在那四年全職在家帶孩子的日子裡,也經歷了一次重整、升級、進化。「其實在我們一直像陀螺般不停地工作、莫名其妙地長大。而在家帶孩子這段日子,我會孩子這個對照組身上,想起過去是怎麼被對待的?找出那些過去在成長過程中被忽略的問題從對孩子的期待裡,看到自己有沒有變成我想要變成的人。也清楚看到自己過去卡住的地方、我的盲點。整理完自己的人生後,也更能夠體會別人的人生。那看似埋頭在奶瓶、尿布中,每天跟孩子咿咿呀呀,看似沒有意義、也沒有辦法被量化的日子,你好像不知道它的意義在哪裡?但後來再回去上班,我確實有一點新的能力長出來了。」求子還是早一點開始好除了Lulu,陳函謙也陪著她的高中同學、44歲的瑋璿到生殖中心去取卵,一旁看著,也跟著心疼。雖然是老生常談,但若現在回頭來看,函謙與三位受訪者都會覺得:求子,還是早一點開始好。陳函謙:「看著她們承受身體上的痛苦、一再希望後又失望,真的是一種傷。如果早知道38歲之後這麼難生育,其實會覺得早一點開始準備,或者是凍卵,也許後面就不用吃這麼多苦。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會踏上人工受孕,都已經是身不由己。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她們還是會磨練出了一些人生力量,去面對原本沒有想過的人生課題。」在這部紀錄片裡,陳函謙想用這三個女性來尋求一個解答:女性要不要進入婚姻?如果想生孩子又沒有婚姻的話,你能不能獨立面對?如果你有婚姻的話,你要不要有小孩?有了小孩之後,你能不能兼顧工作?她們可能代表了中產階級的一小部分女性在母職與自我中掙扎的縮影,而看著她們的日常,也許,你也會思索出屬於自己的答案。※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06-09 醫療.中醫
梅雨季手掌長出「西米露」,當心汗皰疹作怪!中醫師教茶飲、按摩穴位2方法助袪濕
近日進入梅雨季,一波波滯留鋒面讓全台連日有雨,不只導致房間濕氣重,連帶人體內也「潮濕」,甚至觸發皮膚搔癢的困擾!恩主公醫院中醫內科醫師林姿婷提醒,濕熱環境與體質可能導致濕疹、汗皰疹,可觀察手指、手掌、腳趾與腳掌的兩側,若長出數顆比「西米露」小的水泡,就可能是汗皰疹在作怪。 林姿婷說,在中醫觀點裡,外濕引動內濕,濕疹、汗皰疹及異位性皮膚炎往往在此時復發或加重,在潮濕悶熱的梅雨季裡,皮膚搔癢不只令人難受,也讓人心浮氣燥。 日前門診就有一位80歲奶奶因手掌奇癢無比來就醫,她平日就有皮膚乾癢問題,通常擦了乳液就能緩解,但最近實在癢得受不了,乳液越擦越多還是難以舒緩。翻開手掌觀察,發現掌根處有一連串的小水泡,才發現並非乾癢舊疾,而是長了汗皰疹。 降環境濕度、規律生活習慣 林姿婷提醒,汗皰疹的形成與體質及濕熱環境有關,有些水泡可能會埋在皮膚深層較難顯露,當下除了藥物治療外,更要注意避免環境及體內的濕氣過重。她說,民眾可以在環境及生活習慣改變上,去除人體內過多的濕氣。 譬如,維持居住環境乾燥通風,必要時使用除濕機來降低空間中的濕度。生活習慣上保持規律運動及作息,尤其現代人經常待在冷氣房裡,缺乏運動排汗,加上飲食習慣吃重油重鹹、喝含糖冷飲,這些都會傷害脾胃正常運化水濕的功能,讓體內濕邪更加猖獗。 茶飲、按摩穴道可緩解 此外,茶飲及按摩穴位也能幫助袪濕。她建議可飲用含有佛手、藿香、薄荷等藥材的春荷茶,佛手有疏肝解鬱的效果,藿香、薄荷一涼一溫,可以去除體內的濕氣,但仍需要由醫師判斷使用。 再來,可以按摩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後緣凹陷處的三陰交穴;或是以順時針方式按揉腹部肚臍旁邊約三指幅寬的天樞穴,腹部無不適感即可。 林姿婷說,中醫追求陰陽氣血平衡,維持良好運動及飲食習慣是保有健康的不二法門,如果需要用藥建議諮詢專業中醫師,依據個人體質調配適合的袪濕藥方,讓體內不潮濕,避免惱人汗皰疹,清爽度過梅雨季。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有一天我走了,千萬別把我放靈骨塔,放你心裡!林志玲:阿嬤活到97歲還很健朗,是最堅韌女人.家裡有人確診COVID-19,我該怎麼照顧?哪些症狀要送醫?事先該準備哪些藥品?.夫逝三年想再婚,子女怕分不到財產堅決反對!媽媽怒撕贈與契約:我會把錢花光,房子誰也不給
-
2022-06-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7旬阿嬤從確診到死亡不到3天 家屬呼籲:勿輕忽確診風險
國內本土疫情端午連假後新增8.2萬例、新增死亡124例,1名染疫確診死者家屬表示,家中長輩確診第1天感染指數指數僅0.8,第3天發燒送急診突爆升到120,當天傍晚就不治,病亡速度快到讓人害怕,呼籲大家絕不要輕忽確診染疫。家屬表示,家裡阿嬤70餘歲,12年前中風後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有定期服慢性病藥物,也因為常常喊這裡痠、那裡痛,這兩年本來想打疫苗,都因為阿嬤說身體不舒服而暫緩。她說,6月2日上午8點居服員到宅服務,發現阿嬤發燒,她幫阿嬤快篩塞發現陽性,通報119送醫院檢查,當時胸部X光正常、腎功能也正常,感染指數才0.8,打完點滴做完檢查後醫師就開藥,讓阿嬤回家休息,當晚雖然吃得少,但服藥後很快就睡著了。阿嬤6月3日早餐正常吃,中午時甚至吃了不少蒸餃,晚上吃稀飯後也服用抗病毒藥,但當晚就「怪怪的」、開始亂,一晚胡言亂語、意識不太清楚,直到快天亮了才睡著,但6月4日家人上午8點多發現,阿嬤發燒、呼吸急促,立即撥打119送急診。她說,送醫檢查時阿嬤發燒39度半,感染指數突爆升到120,血壓掉到剩70/40,院方收治到隔離病房後幾次急救處理,血壓也上不去,當晚6點半就宣告不治了,從確診到病逝,速度快的讓家人不知所措,真的體會到新冠病毒的可怕。台東縣衛生局也呼籲,Omicron病毒傳播速度非常快,不要掉以輕心,尤其是部分嬰幼兒確診後病程變化快,若孩子出現持續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抽搐、唇色發白或發紫等症狀,或家中成員或長者出現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無發燒(體溫超過38度)情形下,心跳每分鐘大100下,需緊急送醫,可致電119協助,緊急時同住親友可自行開車送醫。
-
2022-06-06 新聞.長期照護
解開照顧枷鎖回響/疫下無援 照顧者苦撐
上個月,屏東縣一名照顧中風癱瘓病母卅多年的男子,因與母親雙雙染疫,壓力沉重,竟將母親推下樓傷重致死,他則跟著跳樓,輕傷被聲押。外甥女哭著求法官從輕量刑,「舅舅照顧阿嬤卅多年沒日沒夜,最近又染疫,怎麼可能不瘋掉。」與疫同行第三年,已有近三千名染疫者死亡,這也燒出長期照顧困境,巷弄長照站、日間照顧中心等據點因疫情而關閉、許多家庭擔心染疫,而暫停照服員到宅居家照顧,這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均處於壓力鍋中,許多照顧者只能含淚苦撐,一不小心就爆發人倫悲劇。 「長期照顧服務法」實施七周年,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將「照顧者」權益入法的國家,但「照顧殺人」成為社會難以忽視的傷口。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秘書長陳景寧直言,照顧者最常因「孤立」及「絕望感」被逼上絕路,疫情期間讓照顧者壓力倍增,呼籲衛福部正視並提出解決方案。陳景寧指出,長照覆蓋率雖達五成五,仍有半數「高負荷家庭照顧者」不在長照體系中,以屏東這起悲劇為例,個案曾使用長照服務,但未持續,呼籲衛福部長照司應追蹤民眾不續用長照服務的原因,避免漏接需要關照的高負荷家庭。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當照顧者壓力大,快要走不下去時,若有個管師或定期聯繫管道,或許就不會發生憾事,若只是隨便臨時找志工來打電話,「那只是表面,不深入」,真正的關心應該要更深層,去傾聽照顧家屬的心聲,才有機會「把他從鬼門關前拉回來。」陳景寧建議,衛福部應重視疫情之下的長照需求,部長陳時中出面喊話,告訴照顧者「不要喪志」、「事情沒有那麼嚴重」,確診後仍有醫療資源可以協助,並積極宣導「長照專線一九六六」可提供協助。湯麗玉表示,在疫情衝擊下,許多失智症關懷據點關閉,失智症長輩少了實體互動機會,以致身心持續退化;疫情期間學生仍可視訊上課,台灣是科技大國,應投入資源於長照服務中,設計適合長輩使用的視訊模式。▌延伸推薦:他們是一群不一樣的殺人犯。不是天生心狠手辣,或者作奸犯科的惡徒;相反地,他們從無前科,可能是家中最有責任感的那個人,照料因病倒下的至親。「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1:看見照顧殺人「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2:解開長照枷鎖【照顧殺人】系列完整報導及後續迴響請見願景工程基金會官網
-
2022-06-06 新聞.長期照護
願景回響/又見照顧殺人 疫情壓垮長照壓力鍋
上個月,屏東縣一名照顧中風癱瘓病母卅多年的男子,雖然曾申請長照居家服務,但半夜或緊急狀況抽痰供氧都靠他,因為和母親雙雙染疫,壓力之下,讓他推母親下樓傷重致死,他雖跟著跳樓,但因輕傷被聲押。外甥女哭著求法官從輕量刑,「舅舅照顧阿嬤卅多年沒日沒夜,最近又染疫,怎麼可能不瘋掉!」與疫同行第三年,疫情已帶走近三千位染疫者的生命,也燒出長期照顧下,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隨時處於壓力鍋的問題。巷弄長照站、日間照顧中心等據點疫情時關閉、有的家庭擔心染疫暫停照服員的來家裡居家照顧,但照顧工作一日不能停歇,許多照顧者只能自己苦撐,看著長輩狀況變差更是傷心。 南投縣魚池鄉大林村巷弄長照站站長廖本源自己便是照服員,回憶去年本土疫情爆發時,一位九十歲阿嬤,跌倒後無法自由活動,出現憂鬱、躁鬱症狀,常常與家屬起衝突,甚至企圖輕生,幸好鄰里及時發現送醫。為了延緩長輩退化,過去巷弄長照站透過花藝課、舞蹈課、畫畫課,讓長輩動手動腦,疫情持續,廖本源嘆,去年長照站從五月暫停到十一月,今年五月中又暫停,原預計六月初重啟,現在疫情進入高原期,又被通知延期,眼看許多長輩能力一再退化,照顧的家屬也負擔沈重,心裡難過無法言喻。疫情期間家屬憂心長輩外出增加感染風險,多半向日照中心請假,亞望沙龍日間照顧中心創辦人黃仲平表示,長輩沒有規律接受環境刺激,做認知訓練、肢體活動,減少刺激恐加速退化,雖然可以視訊上體育課,但長輩在家不見得會跟著動,比起實體活動,效果還是有差。廖本源認為,長輩不能不出門,但若出現症狀需要快篩試劑,他手邊也會多留些快篩試劑,讓急須使用的長輩可使用,政府每年有提供長照站補助,但扣掉工作人員薪水、供餐費、講師費後幾乎用罄,希望也能評估提供長照站長輩快篩試劑,讓長輩兼顧安全與行動力。
-
2022-05-29 養生.營養食譜
鴻時代/白斬雞的真功夫
台灣人超愛吃雞肉!根據農委會統計,從去年開始,台灣人愛吃雞肉勝過豬肉,因為飲食習慣改變,再加上健身風氣興起,雞肉部位的首選從雞腿變成雞胸肉。我來自台灣傳統家庭,除了祭祀必要的三牲,還有重要的家宴聚會,總少不了白斬雞,正所謂「無雞不成席」。小時候祖母特別疼我,在大家庭的年代,她會把棒棒雞腿優先給年紀最小的我。長大後,吃過不少雞肉料理,從宮保雞丁到左宗棠雞,食不厭精、燴不厭細,但我仍鍾愛原味的白斬雞。不須像海南雞或文東雞使用很多辛香料去腥提味增加口感,白斬雞才最是考驗功夫,因為越簡單、越有味道的極致。烏來老街山珍飯店,難忘九旬阿嬤手藝。在台北吃過最好吃的雞肉,是25年前烏來老街上的「山珍飯店」,當時「阿鴻上菜」節目巧遇超過半世紀的山珍飯店,高齡九十歲的阿嬤廖黃金女士,仍在案上操辦料理,遊刃有餘。日治時期,年輕的山珍阿嬤隨著任職於林務局的夫婿調派烏來,舉家定居烏來老街。一直到夫婿早逝,一個女人帶著五個孩子跟公婆,開啟了她「山珍飯店」的新人生,傳奇的一生媲美電視劇「大長今」。山珍飯店傳承至第三代,是阿嬤從37歲到105歲打下的根基。從第一家在烏來老街上的飲食店,到如今成為養生休閒景點;從當年爭取福山消防系統以防山林大火,到今日可以協調假日爆增流量的立體停車場,都是山珍阿嬤在擔任副主席時推動的方案。在保守的年代,一位身段柔軟、態度堅定的嬌小女性,巾幗不讓鬚眉,穿梭縱橫為少數民族爭取權益,也是泰雅族心目中無私的漢人阿嬤。阿嬤在世時,我時不時就會去討令人回味再三的雞肉吃。阿嬤監控品管的白斬雞肉,堅持慢生活的料理手法,小火悶煮浸泡後熟,再將雞隻吊掛懸空,讓外皮經冷空氣自然降温,使雞皮更有彈性,同時皮下會產生一層像玫瑰晶凍的膠原蛋白,雞骨頭呈現粉紅,連皮帶肉直接送入口中,好吃到連骨頭都不想放棄。往後只要來到烏來吃到好吃的雞肉,就會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喚起我對山珍阿嬤永遠直挺挺地站在店門口跟大家打招呼的印象。山內雞肉日理萬「雞」,夜市裡的年輕潮牌。後疫情時代改變大家到公眾場合用餐的習慣,除了選擇包間避免感染,要不就是到郊外用餐,順便曬曬太陽增強抵抗力。大台北地區要吃雞肉可以考慮陽明山竹子湖、觀音山或三峽及深坑,還是可以找到農家樂跟土雞城的傳統阿嬤古早味。至於想在都市內吃到美味雞肉,也有不用高消費就吃得到的年輕潮牌「山內雞肉」。蟬聯四年米其林餐盤推薦,位於南機場夜市的山內雞肉,為什麼能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脫穎而出、聲名大噪,每天大排長龍,成為年輕人也喜歡的潮牌小吃?除了高CP值,還有藏在細節裡的講究。雞肉要好,雞隻挑選烹調都是學問,一早從特約雞場供應的新鮮仿仔雞(有運動過),必需在短時間內熟成,每天在高溫環境下,將一整隻雞完整現煮的流水線,非常考驗體能訓練,老闆日理萬「雞」訓練下來的胸肌跟手臂肌肉線條,分明不輸給網紅館長。佐香菜、辣椒醬油,讓白斬雞美味升天。沈老闆是典型處女座,對自家產品要求甚高,每個細節、口味、衛生都很到位,雖不強調是放山雞或桂丁雞,那熟度剛好的白斬雞,不用太多佐料加持,香菜及醬油就足以襯托雞肉的美味。雞腿的部分,特別把腿骨完整拆卸再組合,方便食用不沾手。彈牙的雞皮帶著誘人的油香,不太結實的雞肉軟嫩好吃,肉味十足且無異味,肉質Q彈軟嫩、膠質豐富,連我家「歪嘴雞」外甥都被征服。除了雞肉,祕密武器之一是辣椒,香辣的辣椒醬油不死鹹,隨取淋在雞肉上,咀嚼時參雜在雞肉裡的辣椒香氣,畫龍點睛,最後再喝點用雞湯煮的金針湯,就是完美的ENDING。另一樣祕密武器是黃澄澄的雞油,是居家常備的萬用醬,也是拌飯的靈魂。可以用新鮮桂竹筍做滬式油悶筍或炒青菜,或用來跟雞蛋一起拌飯。我不喜歡大魚大肉,但鍾情好吃的台灣土雞肉,兒時記憶中的雞摸ke-bong(我們家對雞腿這個部位的稱呼),是永難忘懷的滋味。
-
2022-05-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未滿6歲染疫盛行率高 專家:高於當地盛行率1.4至2.6倍
兒童染疫情形讓人心驚,指揮中心今公布0至6歲可領5劑免費快篩試劑。專家利用現有數字估算,不論城鄉、離島,未滿6歲幼童的新冠肺炎盛行率,均高於該縣市全人口染疫盛行率,約高出1.4倍至2.6倍。專家提醒,為降低兒童疫情,須加強家長、阿公阿嬤、保母、外配及幼兒園工作人員等防疫識能,同時讓兒童盡速施打疫苗。前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說,他以5月25日各縣市未滿6歲人口確診數,對照當地同年齡層的人口數計算新冠肺炎盛行率,再比對各地全人口盛行率,結果發現,幼童盛行率明顯高於全人口。施文儀以政府現有公開資訊計算發現,台北市未滿6歲兒童新冠肺炎盛行率為11.9%,對照台北市全人口盛行率8.5%,大約是1.4倍;台南市為4.9%,對照台南市盛行率3.5%,同樣是1.4倍;高雄市為5.3%,對照高雄市盛行率3.2%,因此為1.7倍;屏東縣6.6%,對比屏東縣盛行率2.5%的2.6倍;澎湖縣2.1%,對比1.5%是1.4倍。他補充,屏東縣幼童盛行率高,主因是幼童人口數較少,換算下來,數字就會較高。施文儀指出,不論是都會區、一般縣市或離島,未滿6歲幼童新冠肺炎盛行率,均高於全人口現象,因幼童只要發燒,家人就會帶往就醫、篩檢,低報的機會較小,相對其他年齡層染疫是較貼近真實數字。施文儀說,若將年齡層擴大為0至9歲,盛行率會稍降至全人口的1.3倍,超過10歲以上,應該會更下降,因此須正視6歲以下幼童新冠肺炎盛行率較高的問題,推估原因,除了多數尚無適合可打疫苗外,照顧者注意事項應仍有進步空間。施文儀提醒,可能受限於隔代教養,或外配受限於語言,造成防疫識能不足,建議家長、保母、幼兒園工作人員的防疫指引仍有落實空間,建議政府須加強宣導,降低兒童暴露在染疫風險中。因此,除醫界研究如何提供醫療協助外,從公衛角度來須制定與強化宣導落實幼童照顧的防疫準則,將前面的水龍頭的源頭關好,有助避免疫情氾濫成災。
-
2022-05-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可以預防中重症」蔡總統再呼籲阿公阿嬤打疫苗
本土疫情嚴峻,今天蔡英文總統再度於臉書呼籲長者打疫苗,她表示,打疫苗可以預防中重症,對保護長輩真的很重要。蔡總統說,台灣的第三劑疫苗覆蓋率來到64.55%,第一劑、第二劑也都已經超過80%。「我知道,還有很多長輩覺得自己待在家的時間比較多,就沒有去打疫苗。我要跟大家說,打疫苗可以預防中重症,對保護長輩真的很重要。」蔡總統說,如果阿公、阿嬤有打疫苗,年輕人在外工作、移動,回家後也可以降低傳染給長輩的風險。所以,拜託大家,「如果家中的長輩還沒有打疫苗,一句叮嚀,打通電話,關心長輩,請他們去打疫苗。」蔡總統說,現在為了鼓勵長輩打疫苗,6月30日前,65歲以上長輩去打疫苗,就能獲得中央配發的兩劑快篩。目前兒童疫苗也已經開打,為了強化兒童醫療量能,指揮中心也宣布,擴大兒童專責病床至887床,以及專責ICU(加護病房)為108至165床,讓孩子可以獲得必要照護。「小孩、長輩我們都一起顧好。這段期間,為了防疫,大家都辛苦了。政府會持續改善各項防疫工作,攜手挺過疫情的關鍵時刻。」
-
2022-05-25 新聞.長期照護
有打有保庇 阿公阿嬤疫苗打好打滿
一提到「接種疫苗」,大家會想到免疫力較弱的孩童需要按時接種疫苗,每年秋冬時期年長者應施打流感或肺炎鏈球菌疫苗,在COVID-19疫情席捲的現在,政府大力鼓吹年長者一定要打好打滿三劑疫苗,近期更要求六十五歲以上的年長者要施打第四劑的追加劑。為什麼老人家特別需要打疫苗呢?因為以疾病造成的後果來看,不管是COVID-19或流行性感冒,老人家得病後的重症率和死亡率都比年輕人高許多,因此事先接種疫苗,對老人家而言是一種保護措施,可以降低染病的機率,以及染病後發生重症或死亡的機率。雖然同樣的疫苗施打在年輕人身上,保護效果比老人家好,但為什麼要老人家優先施打疫苗呢?從預防醫學觀點來看,必須同時考慮到不同年齡層的重症率及死亡率等因素。長者死亡率降低 利大於弊以流感疫苗為例,假設老人家得病後死亡率是20%,年輕人得病後死亡率是2%,而注射疫苗後的保護力為減少死亡率50%,試算結果顯示,注射疫苗後,老人家死亡率由20%降為10%,年輕人死亡率由2%降至1%,老人家減少10%遠勝於年輕人減少1%,因此老人家打疫苗的效益比年輕人高很多。這也是世界各國的疫苗施打政策,除了一線醫護人員以外,都是將年長者列為第一優先施打對象,因為老人家受疫苗保護的效益最好。此外,大多數老人家身體較虛弱、可能同時患有多重慢性疾病,一旦染疫後,常需要住院、甚至住到加護病房,且住院天數長,花費的醫療費用及資源相對高,還會造成醫療系統緊繃與人力耗損;相反的,年輕人患病通常為輕症,不太需要住院或耗用太多醫療資源。因此,即使疫苗對年輕人的效果比老年人好,但我們更期待有更多老人家盡早打疫苗,以保護更多的老人及珍貴的醫療資源。打疫苗 減少重症率90%很多老人家擔心疫苗副作用問題。當然施打疫苗會有發生副作用機率,但是,施打COVID-19疫苗可以減少重症率達90%以上,除剛施打前幾天會有不舒服的副作用外,最後真正因為打疫苗造成不良反應或致死比率非常低。尤其在Omicron病毒流行期間,老人家打三劑的死亡率比只打兩劑再降一半,因此,專家還是鼓勵老人家如果狀況許可的話,盡量打滿三劑疫苗,甚至要接受第四劑的施打。除了COVID-19疫苗外,長輩每年還應該施打以下三種疫苗:1.季節性流感疫苗:可減少流感、COVID-19的發生,並降低重症及致死風險。2.肺炎鏈球菌疫苗:此疫苗分為13價和23價2種,65歲以上長者應該各打一支,建議先打13價的自費疫苗,再打23價的公費疫苗(目前75歲以上才有公費),保護效果會更好,若順序相反施打也無妨,各打一支就完整。3.帶狀疱疹疫苗:50歲以上者可施打,打一劑後就有很好的保護效果,此疫苗目前為自費。由於年長者容易感染疾病,且得病後產生重症、甚至死亡的比率都偏高,呼籲家中年長者,務必要趕快完整接種各項疫苗,才能愛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
2022-05-17 新聞.長期照護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此專題為願景工程基金會及聯合報共同倡議〉「阿公愛不愛阿嬤?愛啊,但久了都會累的。」將亡者化成浪漫版本,是阿公給自己的安慰。下午四點,台東公益團體的送餐員送來便當。八十六歲李俊雄(化名)拖著痛腳,道謝接過,走回不開燈的屋裡,打開飯盒,點起一炷香,插在妻子遺照前,招呼著:「阿梅喔,呷飯啊。」這裡家徒四壁,唯一「裝飾」是牆上兩張阿梅遺照,她去年八月過世。阿公說:「真不甘伊離開喔。」晚上也不進房,每天席地鋪著紙板,在阿梅注視下安眠。他比了比照片,難過起來,沒牙的嘴巴顫抖,不停抺淚。「阿公真的很疼阿嬤。」不同社福單位的紀錄都寫著「關係:恩愛」。然而,老是念著:「她若是死了,我要怎麼活下去?」的阿公,曾推著阿嬤輪椅到海邊,想要一了百了,幸好被人攔下。他這麼愛她,卻差點動手殺人,矛盾嗎?這是老顧老、顧到心力交瘁,生命緊密交錯、又不忍放手的驚悚情節。坐在塑膠椅上,阿公深情描述,阿嬤要「過身」那一天,她在醫院打電話給他:「你不來嗎?卡緊來喔,不然看不到我了。」阿公很著急,一腳皮鞋、一腳拖鞋跑出家門,跑著跑著成了赤腳。病床上阿梅問他:「親我一下好嗎?」他聽話輕吻阿梅臉頰。阿梅回握他的手,要他再親一下。阿公低吻額頭時,「她的手就無力放開,眼睛閉上了。」但旁人看見的真相是:阿梅半夜在加護病房離開,沒有親人伴隨。一直照顧阿梅的何修女說,李俊雄是隔天直接到殯儀館去看她最後一眼。這些不久前往事,在阿公失智腦海中化成浪漫版本。魔幻、荒誕與現實交錯,才是他的真實,是他給自己的安慰。「你說阿公愛不愛阿嬤?愛啊。」但是打過她、想殺了她,跟愛一樣真實,「久了都會累的。」聖母醫院護理部主任蕭燕菁說,在阿嬤沒住院前,居服員發現阿嬤身上有瘀青,阿公說阿嬤跌倒,但阿嬤很清楚表達:「阿公打我。」阿公已不適任照顧者。社福機構評估兩位長者都需安置,照專、長照個管與家照社工協同社福團體,組成線上群組密切聯繫老夫妻的狀況,以給予支持。重度失能的阿嬤先住進機構,疫情之下禁止探望,阿公才不管,「堅持每天去,一天還去兩次」。不願具名的社工說,阿公天天到她的辦公室「盧」,要看阿嬤,「他有很深的分離焦慮」。心有餘、力不足是殘酷現實。即使再不堪,眾人仍不忍苛責阿公,「他也老了啊,也需要人照顧,哪能再照顧另一個重病、失能的老人呢?」蕭燕菁說。妻子走後,李俊雄日日哭泣,失智症狀漸明顯。看醫生?不要。住安養院?不要。「阿梅要有人拜,要拜一年。」他不想離開和阿梅的家,即使看起來那屋裡除了遺照和紙板,什麼也沒有了。▌延伸推薦: 他們是一群不一樣的殺人犯。不是天生心狠手辣,或者作奸犯科的惡徒;相反地,他們從無前科,可能是家中最有責任感的那個人,照料因病倒下的至親。「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1:看見照顧殺人「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2:解開長照枷鎖【照顧殺人】系列完整報導及後續迴響請見願景工程基金會官網
-
2022-05-08 養生.人生智慧
林依瑩進擊的不老夢:副市長變居服員投入長照,解開年齡束縛打造不老傳說
當台灣高齡社會挑戰節節進逼,現任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顧問林依瑩,25年前,還是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學生時,早以「時間銀行」為論文主題,鑽研起台灣高齡社會的未來難題。先後加入老吾老、弘道老人基金會,也曾一度短暫擔任公職;幾年前,為了深入探討長照現場困境,她考取居家照服員,走入真實的照護;看見部落居民與長照現場的兩難,她又創辦伯拉罕合作社。耕耘公益領域20多年,該怎麼定義林依瑩的角色?她是倡議者、是政策家、是管理者、是創業家,也是走入現場的行動者。唯一不變的是心繫台灣高齡現場,嘗試不斷為公益領域,找尋創新突圍的新模式。解開年齡束縛 打造不老傳說在長照公益領域,林依瑩的名字早為大家熟知,但對社會大眾,印象最深刻的是10年前,才32歲、擔任弘道老人基金會執行長的她,「大逆不道」地帶著一群年紀超過80歲的阿公阿嬤環島全台騎車,所寫下的不老騎士傳說。2022年,高齡樂活、熟齡樂活已是社會鼓勵提倡的觀念,但10年前,林依瑩的種種嘗試更像是一場出格的離經叛道。那時社會主流的聲音是:「長輩就該好好伺候安養、怎麼能做如此危險的事,出了事怎麼辦⋯⋯」一聲聲質疑不絕於耳。林依瑩溫暖笑容下,藏了創新的心,不怕衝第一惹來的挑戰問句。隔年她再帶著阿公阿嬤登上小巨蛋,轟轟烈烈地辦了場百老匯音樂會,辦一場還不夠,隔年再辦、後一年再有⋯⋯,登上台的人數愈來愈多,就是要鼓勵大眾扭轉想法,年長不等於衰老,變老也能有夢、活躍帥氣。副市長變居服員 投入長照解開年齡的束縛,林依瑩看到的是,隨著高齡化進程加速,隨之浮上檯面的難解議題:長照現場。2018年,六都選舉,台中市長林佳龍意外落選,當時擔任副手的林依瑩,也跟著卸下職務。突然騰出大片時間,林依瑩發現,幾年前為了孩子移居落腳的台中東勢鄉達觀部落,正面臨中壯青年沒工作、原鄉長者缺照護。她乾脆苦讀考取居服員證照,親身上陣,當時接手的就是照護難度最高的四管個案。一位照服員,一年至多能承接的個案照護是5位,但林依瑩3年來,自己間接、直接照護的數量,就有30幾位,就算用盡所有時間,也無法解決偏鄉照護問題。林依瑩乾脆就地成立「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以合作社模式打造「照護學校」,一手培訓當地居民成為居服員,創造就業機會,一面就地、就近解決偏鄉部落的長照資源缺口,也期待透過在原鄉的實作實驗,打造All in One 24小時整合照護服務,補足現行長照制度的缺口。走進長照現場 找到成長力量一派溫和、笑笑說話的林依瑩,為何總是一馬當先、無畏質疑,嘗試找尋創新方式挑戰傳統框架?她笑說:「可能我從小就是黑乾瘦(台語)的鄉下小孩,排行老大卻不是家裡最聰明的小孩,在班上也是平凡到會被老師忘掉的學生。」大概就是覺得自己這樣平凡不聰明,要做沒做過的事情時,若遇到外界出聲挑戰、質疑,林依瑩就會心頭掂掂思考哪兒沒做好。但正因看見彼此的初衷都是一樣的,林依瑩聽進了建議,修一點、改一些,反倒替自己周全作法,就這樣常常幫自己第一次的嘗試就做到了9分。從青春年華投入銀髮領域20多年從未離開,林依瑩說,都是因為在現場服務,看到了改變。林依瑩在部落打造的照護新模式,被媒體以《大安溪畔的奇蹟》為題登上封面故事,述說一位狀況極差的阿公,在經過完善照護,重新找回日常生活「奇蹟」。這種故事不只一樁。前陣子一位部落青年因車禍重傷臥床,太太承受巨大照護壓力,家中經濟也陷入困頓,而後透過伯拉罕培訓,成為居服員,外出投入居家服務工作。原本被列為低收入戶的他們,過一陣子捎來訊息,說改善了家中狀況。「聽見他們的消息,我真的很開心。」「正是因為在現場一次次看見生命轉變的時刻,才讓我這樣獲得方向與力量。」林依瑩說。啟動「雙大安」 整合照護模式日前,林依瑩又啟動了「雙大安計畫」,串聯台中大安溪畔達觀部落,以及位居首都中心的台北大安區。林依瑩解釋,許多人總以為長照的難題只會發生在經濟困頓家庭身上,但在台北市大安區,即便收入不低,也同樣面臨難題,「長照處境,不論貧、富,面臨的狀況其實都是一樣的。」她說。長期仰賴移工的照護並無法長久,All in one模式是林依瑩想創造一種能讓人安心返家的照護模式。尤其成為居服員後,林依瑩常常在現場看見許多家庭成員因為照護造成的緊張衝突,她知道,長照對於一個家庭,不僅是顧身也顧心。能夠返家,不僅能夠提升照護品質,也能讓許多個家庭重整關係、連結與對話。什麼是All in One 照護服務讓需要居家服務的病患個案在出院前夕,就能串聯醫療、護理,提供最完整的諮詢和照護。以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為例,以合作社為中心,整合調度人力、照護資源,用「一組人」、「不間斷」針對照護者的變動,客製提供整合、長期的專屬照護,需要照顧的個案不必入住照護機構,也能全時段的就地、在家得到妥善照顧。
-
2022-05-08 養生.家庭婚姻
一張老照片背後的故事:我的單親媽媽,當年從絢爛秀場、到檳榔攤菜市場,都帶著我這個拖油瓶
一張老照片,訴說了我的單親母親背後的故事。當年從絢爛秀場,到檳榔攤、菜市場,她都帶著我這個拖油瓶。但她頑強的生命力啟發了我,我跟我的母親,現在過得很幸福!我從小跟著媽媽混台下及後台,跟隨媽媽歷經離婚及再婚,終於在安定的家庭中成長。現在的我,是資深時尚雜誌採訪編輯,也有兩個女兒,回望母親的身影,是如此勇敢而堅強!而我,想寫下我母親的故事……我的母親,14歲偷偷來台北學美髮的小女孩編按:【拖油瓶】一種輕侮的說詞,指再嫁婦女帶到後夫家的子女。查了查「拖油瓶」的定義,還真的有!哈哈哈!是的,我小時候就是以前人所稱的—拖油瓶!那一天,媽媽躺在床前,嘴角上揚,眼裏閃爍著光芒跟我說:「人生怎麼過得那麼快,轉眼就要70歲了!但是我的內心好像才14歲,才剛剛到台北來學美髮!」媽媽望著我那睡在一旁的女兒,今年就要滿14歲,正是她當年來到台北的年紀。那一刻,我從媽媽眼裡看到一個14歲女孩的靈魂。家鄉在雲林麥寮的她,排行老八!外公外婆在媽媽很年幼的時候就過世了,媽媽是被哥哥姊姊帶大的。每當她看到哥哥姐姐每個人都有一個家,她很羨慕,也很渴望擁有自己的家庭。14歲那年,她聽見村裡有人問,「有沒有人要到台北去學美髮?」媽媽聽到了,那是第一次,她偷偷瞞著家人,主動報名去台北當學徒。身上只有幾十塊家當的她,全部都拿去繳車資了。還記得那一天,她凌晨三、四點就默默出發,搭了好幾個小時的車,才從雲林麥寮到台北,下了車,她看著繁華的城市,心想:「哇!這就是台北啊!」 成為秀場髮型師,我家也曾上演《孤味》「以前當學徒要三年,沒有薪水,但是包吃包住,一個月薪水只有20元。師傅很兇很嚴格!」看著我的女兒,我媽常覺得現在的孩子太富裕、太好命了!三年後,她終於出師,也開始成為藝人的髮型師,常常幫當年很紅的老藝人弄髮型及修指甲,也因此開始跟演藝圈有了緣分,在顧客的介紹之下,認識了我的生父。生父也是台語藝人及幕後編劇,在當年餐廳秀、工地秀盛行時,也算得上是一號人物。據說當年帥氣漂泊又幽默風趣。或許是當時媽媽想成家的心太強烈,因此,很快地成家。可惜好景不長,婚後就像電影《孤味》所演,先生無法專情並定下心來照顧妻兒,就被我娘當機立斷的fire了!小時候,不理解原委,覺得父母離婚,得承受親友異樣眼光。每次回鄉下,親友老愛八卦把我抓到一旁,竊竊私語詢問:「你爸爸有沒有回來找你?」那感覺實在不舒服,「當然沒有!」當時年紀小,但也覺得這種問題超級無聊,然後快閃遠離愛八卦的大人。但幸福的是,也有親友很照顧我跟媽媽。所有的愛與厭惡,我全部收在心底。畢竟離婚在那個年代很稀有,也不是太光彩的事!但現在長大後,看我媽當年的決定,覺得實在帥爆!是完全200%正確的!因為跟著一個不對的男人勉強維持婚姻,母女倆也不可能幸福的!從髮型師變成檳榔攤老闆娘大概在我八歲的時候,過了一兩年不斷搬家的日子。媽媽為了撫養我,辛苦的工作,以前的美髮藥劑不良,媽媽的手因此潰爛,無法再從事美髮工作。輾轉開始尋找其他謀生的機會,但是單親媽媽要帶著一個小孩真的不容易。我記得,曾經寄養在別人家,後來很開心回到媽媽身邊,跟著媽媽換了幾個工作……記憶中,清晨一早起來做豆漿,耳邊是磨豆子機器的聲音,我們就住在豆漿店的後面一個小房間,我也很會幫忙煎蛋餅給客人;也曾賣過檳榔,對喔,我不是檳榔西施,但也幫忙包過檳榔,我媽沒有穿得很美豔,就是很普通的檳榔攤,賣些飲料,印象中,我最喜歡下課去拿一瓶波蜜來喝,基本上,微薄的利潤都被我喝掉了!哈哈哈!年紀很小的我,看著媽媽辛苦奮力把我養大的身影,也不能夠為她做些什麼,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讀書,承諾母親長大要買大房子給她住!(雖然這個願望至今還沒實現)印象很深的是,大概在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媽媽會很早起床陪我背生字跟解釋,我才吃早餐,接著搭公車從南港越區到中山區上學,因為不想要轉學離開熟悉的同學們。 再嫁,遇到婆媳考驗印象中,媽媽有交過男朋友,但因為有我這個拖油瓶,媽媽的考量很多!最後還是分手了。後來在長輩的介紹之下,鼓勵媽媽跟我的繼父結婚,繼父是因為太太生病過世,有四個孩子,兩個哥哥、兩個姊姊,年紀都大我很多。我想,當年母親為了給我一個穩定成長的環境,決定嫁給繼父,終於母女也安定了下來。繼父的個性很溫和,後來,孫子都稱他「大象爺爺」。繼父繼承了從他阿公時代開始賣魚丸和雞捲的家業,媽媽嫁入後,也開始到菜市場幫忙,並傳承了阿公的手藝。就這麼把我拉拔長大了!哥哥姊姊都對我很好,也對媽媽很好,但媽媽仍然辛苦,因為有一個恐怖的婆婆(幾年前也過世了)……其實阿嬤對我沒有不好,但是對媽媽很不好,可能以前的婆媳關係,就是這麼恐怖吧!我媽老說:「人生都會遇到問題,不是長輩問題,就是先生問題,不然就是小孩問題。」所以,先生跟小孩沒問題了,長輩的考驗就來了!長大後,回想這句有智慧的話,似乎有幾分道理,沒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過,話說回來,單身是不是也就沒這些問題了,哈哈哈哈哈!)那個當年在美髮院的時髦媽媽,換上了圍裙,拿起了鍋鏟,成了菜市場的老闆娘!我不知道當年的媽媽是如何能夠放下這一切的!從五光十色的演藝圈,回歸平淡的生活。現在已年過四十的我,回望媽媽的人生,覺得媽媽很不容易,但也佩服女人的韌性。可能也是一種看破演藝圈的虛榮,回歸平凡的日子,能讓女兒平平安安長大最重要吧!拖油瓶女兒,一樣可以很爭氣至於我呢!現在的我,在大家的眼裡,都覺得我是很正能量的人,其實我的整個成長過程,是在愛與恨交織下長大的!對母親與繼父家人,我充滿了愛與感激,不過,對於生父,內心則充滿了恨意,整個驅動我好好念書的,完全不是正面的動力,而是那種「我一定要讓你後悔拋棄我們母女!」、「我一定要讓我媽媽為我驕傲!」那種拚了命地想要長大出人頭地的想法。或許是內心存在著一種堅強的意志:「就算是拖油瓶,我也要當最厲害的那一個!」後來確實也如願讀到心目中理想的大學,也在媒體圈有了專業的發展。有沒有最厲害,我不敢說,哈哈哈!至少,我記得有位親友曾對媽媽說:「我生四個兒子不如你生一個女兒!」我應該有讓母親為我驕傲吧!現在,我也有自己的家庭跟孩子了,也漸漸明白,那都是上一輩的愛恨情仇了,那是母親的愛情與人生,我需要在內心和生父和解。我跟繼父的感情到最後是很好的,印象中,他離世前在加護病房,我告訴他:「老爸,我愛你!」繼父回答我:「我也愛你!」現在,拖油瓶跟她媽媽,跟她的先生,跟她的女兒,從此以後,過著吵吵鬧鬧但其實幸福的日子!如果你跟我們一樣,是拖油瓶或她的媽媽,請相信,你們的未來,會很幸福!媽媽,選擇離婚是一件勇敢的事情,請相信,不管你是否再婚,你跟孩子就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你值得被愛,你也會找到愛你的人,你的孩子長大以後也會很幸福的!後記:雖然我們並不是什麼名人,但是要寫出媽媽的故事,情感是濃烈的,遲遲無法下筆,怕把媽媽的活了快70年的人生寫壞了!去年採訪了紀錄片式podcast《一年的告白》母女,Doreen與母親Mish,內心有許多的感動,採訪完之後,我內心有個想法,一定要採訪我媽媽,把她的故事記錄下來,傳承給我的女兒。結果有一天突然去問媽媽可否採訪她,被拒絕了!哈哈!我媽就是很有個性,她覺得自己的故事沒什麼好採訪。很感謝媽媽寶寶的邀稿,讓我有勇氣起了個頭。希望大家都能夠多回去陪長輩聊聊天,聊聊他們的故事,相信這都會成為人生中,非常難能可貴的記憶!※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一張老照片背後,我的單親媽媽故事※更多文章請見媽媽寶寶,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5-02 新聞.長期照護
張慶光/晚霞依舊燦爛
英國有名的劇作家蕭伯納曾說:「我們不會因為變老而不能玩,但卻會因為不玩而變老。」仔細觀察我們周遭很多長者,退休之後就開始宅在家,身心都缺少刺激,退休沒多久就老態龍鍾,加速老化。我常認為最好的照護良方,不是每天吃藥看病、有外勞協助看護或者住在高貴的安養中心,而是要思考如何讓長者的玩心再起,如果長者每天都有像小朋友要去遠足的那種興奮感,那也許照護不會成為太嚴重的問題。記得母親在世時,有很長一段時間身上帶著三種癌細胞,但是幾乎每年都會跟妹妹一起去搭郵輪旅遊。除了可以慢食慢遊,最重要的是船上有賭場,媽媽賭性堅強,每次上船都要賭幾把,有時候賭到很晚也不覺得累,看起來完全不像病人。日本也有日照中心引入柏青哥、吃角子老虎、卡拉OK等設施,讓老人家像到迪士尼樂園一樣,復健成為每日最期待的事。台灣太過於強調長照,長照當然很重要,但是沒必要老是在長照打轉,好像年紀大了就立刻與長照連結。大家在想像老年生活時,一直被這樣的刻板印象綁住,腦中浮現的都是老人臥床、坐輪椅、虛弱的身體及空洞的眼神等畫面。很多人想到「老」就覺得好像什麼事都不能做!事實上,現代人平均壽命已達80歲,若60歲退休,還有20年的人生可以好好規畫,應該是重新開啟一段新人生,而不是數算日子等著走向終點。若能培養多元興趣,人生仍然可以很精彩。樂齡網的FB粉絲專頁,每天都會分享一些國內外的樂齡人物,他們積極認真的生活態度,連年輕人都大感佩服,也是所有熟年朋友的典範。你曾想過當YouTuber站在鏡頭前介紹家鄉的美好嗎?「屏東姊妹饕」五位平均年齡66歲的熟齡大姊,初次體驗挑戰當YouTuber,她們展現南台灣的活潑熱情、大方可愛,分享屏東有什麼好吃好玩,也許不如專業網紅的流量,但重點是拍攝過程也活出自己快樂的第三人生。日本有位高齡90歲的阿嬤瀧島未香,是日本最年長的健身教練,她65歲開始接觸健身,一直到87歲才擔任健身教練。因為疫情,她現在還每月一次在線上授課,教導一群40到60歲的男女學生練習她自創的「未香體操」。一般人到了50歲就難免骨骼僵硬,但是未香阿嬤90歲的身體軟Q的程度,令人難以想像。她的座右銘:「年齡不過是數字而已。」台灣也有一位火箭阿公許永忠,71歲重拾田徑興趣,77歲拿下世界盃三金一銀,其200公尺短跑的成績是29秒49,令很多年輕人望塵莫及。阿公認為「60歲以上都要有目標,你才會感覺到人生有意義,就算你不會,人家可以教你,大家一起同樂,喜樂的心就是良藥。心情好,你身體就會好!」壯遊很困難嗎?不會上網,更不會看導航,80歲的高雄阿嬤劉曾玉真花了18天完成單人機車環島,阿嬤總共花費了1萬8千元,其中1萬元都是拿來添廟宇的香油錢。換句話說,18天含吃住及油錢只花了8千元。不要再說沒錢、沒體力、沒交通工具了,只要有心、有夢就有可能完成。不要給自己太多藉口,Just do it!晚霞也可能是你人生最燦爛的時光。
-
2022-05-02 癌症.癌友加油站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我要告訴孩子媽媽得到『癌症』嗎?他們懂這是什麼病嗎?我要說到什麼程度?媽媽來日不多……還是未來預後一定很好……」這些問題不斷在腦袋中出現,就像律師跟檢查官一樣,對證人來來回回的交叉詰問。打從病情確定後,我就思考如何告知小孩。但家中兩個孩子年紀差距太大,一個高二生,一個小四生,心中猶豫著該怎麼說,才能讓他們安心又理解媽媽的病況。求教專業,高中生、小四生,該怎麼讓他們理解?老大看著父母忙進忙出,一下翻保險資料,一下小聲的討論病情,其實都看在眼裡,只是還沒開口問。我打了通電話給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護理師,她告訴我,「高中生夠大了,就全部告知吧!不然,說一半或說得不清不楚,他們也會上網去找資料,與其找到錯誤資料,孩子亂想發慌,還不如媽媽親口告知。」至於小四生剛好就介在對疾病似懂非懂的年紀,尤其癌症這麼重大疾病,要說到讓孩子了解就需要技巧,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也是台北馬偕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給了建議,「小學就看狀況講,比較需要的是跟老師溝通告知,麻煩師長觀察孩子在校的情形。」誠實告知大孩子,「我們盡量讓生活正常化。」過了幾天,自己的情緒準備好了,就和先生一起來到兒子的房間,「媽媽得到大腸直腸癌,這是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應該會先在醫院開刀,後續進行化療,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無法在家,未來的工作方式也有可能改變。」這些訊息飄進了兒子的腦裡,終於問了媽媽避談的問題,「那妳是第幾期呢?」我實在沒把握,只能回答:「還沒檢查結束我也不太知道,但應該不是很早期。」我聽從了專家的建議,包括接下來家裡的經濟狀況都一併讓孩子知道,也清楚的告知孩子,「你還是可以跟朋友同學出門聚會,我們盡量讓生活正常化。」而小女兒呢?就簡單的知道「媽媽生病了,要住院開刀,爸爸會陪媽媽在醫院,會有一段時間不在家,這段期間會由哥哥或阿公阿嬤幫忙看作業。」女兒的慌張並沒有表現出來,但會膽怯地問,「媽媽會不會怎麼樣?」聯絡孩子的老師,觀察孩子情緒、在校狀況。生死難題真的很難從病人口中說出來,不過,之前看了一本書內容提及「癌症並不是一個會立即死亡的疾病」,我就換個說法說給小孩聽,請他們放心,媽媽會好好接受治療,慢慢的恢復。也順便打給女兒的老師們,請他們觀察孩子的狀況。所幸,隨著治療上軌道,兩個孩子情緒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擔心還是存在的。一直記得方俊凱主任的提醒,很多癌症家屬在第一時間幾乎全部心力都在病人身上,有些人甚至辭職專心照顧,但治療是很長期的,病人及家屬都需要「正常化」,讓所有人回到原本的狀況,是非常重要的觀念。目前治療已一年了,恢復往常的生活是我給孩子們的承諾。在開完刀後的恢復期,我會趁著傍晚半小時的散步時間,邀兒子一起運動,聽聽小孩的擔心,說說自己的想法。「我們要有信心。」一路有家人陪伴,治療路上更能壯膽。我曾一度想要跟兒子「交待」一些事情,但在跟心理師聊過後,覺得真的想太多想太遠,心理師的一句話點醒了我,「青春期的孩子他的生活圈是同儕,媽媽要不要試著利用這段時間互相陪伴,趁此進行生命教育,可能比跟他談未來還更實際。」也因此,大兒子每次半夜陪我回病房拔針(門診化療藥帶回家滴注,滴完後需返院拔針)時,即使短短幾分鐘,仍能看得出孩子的擔心,「媽,妳還要幾次化療」、「媽,化療後就會好了嗎?」,這些問題問了兩三次之後,他就不問了。因為,我的回答非常誠實,「治療後還要追蹤,好了是不是能痊癒或癌細胞不見了,這件事我也不知道,媽媽這麼認真治療,我們要有信心。」雖然半夜走在灰暗的醫院廊道,但有家人一路陪著,也是能壯大自己的膽量。
-
2022-05-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醫院長鍾飲文:兒童接種疫苗中和抗體高於成人
疫情大爆發,校園確診者增多,許多家長擔心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施打疫苗,又打什麼疫苗比較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從預防角度,強烈建議兒童接種,且指打莫德納或輝瑞疫苗都一樣好。他表示,6至11歲兒童完整接種2劑疫苗4周後,100%可產生對抗Omicron株和Delta株的中和抗體,平均效價是成人的2.5倍及2倍。新冠疫情吹進校園,威脅沒有接種疫苗的未來主人翁,國內疫苗專家、高醫院長鍾飲文借重國外經驗,認為兒童應該還是接種疫苗比較好。他說,疫苗具有非常好的保護力,6至11歲兒童施打疫苗可預防重症,據國外統計,兒童打疫苗副作用低,國外5至11歲兒童接種後常見的不良反應,僅是注射部位疼痛,另據英國統計,4至11歲兒童確診才約1%有長新冠症候群,病狀會持續超過12周,留下嚴重後遺症,但整體來看,接種是利大於弊。鍾欽文表示,有家長怕孩子打mRNA疫苗會出現心肌炎,但根據美國CDC資料顯示,確診者罹患心肌炎的風險,反而高於接種mRNA疫苗導致的機率。接種莫德納疫苗者,打第1劑時,約93.1%注射部位會疼痛,打第2劑時,約49.5%注射位會痛,若打BNT,第1劑約83%注射部位會痛,第2劑約78%。全身不良反應部分,施打這兩種疫苗後,疲倦和頭痛症狀都差不多。提及為何幼童需接種的理由,鍾飲文說,施打疫苗的好處是可保護自己和同學,也保護小於6歲的弟妹、保護父母和阿公阿嬤,但若未接種,容易造成校園、補習班等機構內群聚感染。不他也提醒,接種後如有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全身紅疹;超過48至72小時發燒不退;接種部位產生罕見膿瘍及嚴重胸痛、胸悶、心悸等預期外的不適,一定要就醫。
-
2022-04-29 養生.家庭婚姻
寶寶名字誰來取?婆婆堅持替孫取名不成反情勒,網友力挺:誰生的誰取名!
相信對全天下的爸爸媽媽來說,替自己心愛的小寶貝取名,是世界上最美好,同時也是意義重大的一件事情。各位爸爸媽媽都是怎麼替孩子取名的呢?替寶寶取名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些人喜歡自己抱著姓名學書籍細心鑽研,有些人偏好尋求姓名學老師的幫助,從老師的推薦名單中,選出一個自己最喜歡、最適合寶寶的名字。偶爾也有可能會遇到家中有「熱情」的長輩,會不斷地毛遂自薦自己替寶寶取好的名字,然而,當這個名字你並不中意時,你會怎麼做呢?孫輩名字都是由阿嬤取!婆婆:因尊重是孩子的爸媽才讓選擇昨日,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靠北婆婆2.0》發文,該名網友在文章開頭便拋出「名字一定要由阿嬤取?」的疑問,並表示家中剛好有寶寶剛出生,需要選名字報戶口,原先為了給予婆婆尊重,才讓婆婆幫忙詢問姓名學老師的建議做參考。不料,婆婆後續卻用各種理由,「建議」該名網友一定要用那位老師替寶寶取的名字,得不到回應的婆婆甚至開始用各種跳針式的情緒勒索,對兒子哭訴自己所受的委屈,以及自己做了這麼多,卻換來被這樣對待等等。 這位婆婆還說,在過去,孫輩的名字都是由阿嬤取!是因為尊重他們是孩子的爸媽,才讓他們選擇的。婆婆甚至會不斷地對該名網友施壓,讓這名網友實在是不堪其擾,表示自己真的不懂,為何婆婆要把事情搞得這麼複雜?名字只要好叫、好記,以後練習寫名字容易就好啦!網友一面倒支持:幫寶寶取名是爸媽的權利!而該名網友也在文末提到,謝謝老公的支持,並表示老公夾在中間真的辛苦了,最後還是成功選擇了夫妻倆喜歡的名字,也直接替寶寶報了戶口、做了彌月卡。該名網友更直言:「是我辛苦懷胎擠出來的孩子!沒理由我不能幫寶寶選名字!」這篇文章曝光後,也引起許多網友的熱烈回應,其中,有一名網友分享自己曾有過的類似經歷。該名網友表示,自己之前生第一胎時,婆婆也有去請老師算名字,但老公都不喜歡,最後,老公決定自己替寶寶取名字,婆婆在被告知孫子名字時,還說:「隨便啊,你們決定就好。」卻在事後聽見朋友跟她說,婆婆都四處跟鄰居說她不尊重長輩,替寶寶取名都沒問過她等等。多數網友都認為幫寶寶取名是爸媽的權力,「誰生的誰取名,就算從母姓也合法。」、「自己取~生寶寶最大!」更誇原PO的老公是神隊友。那麼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又是怎麼想的呢?※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媳婦不孕被婆婆逼離婚 前夫:我媽生病了,你來幫忙輪流照顧。2大類婆婆女生要留意※更多文章請見媽媽寶寶,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