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8 焦點.長期照護
搜尋
關懷
共找到
1687
筆 文章
-
-
2023-01-05 焦點.元氣新聞
實力與人氣兼具…這些網紅醫師,別說你還沒按過讚!
你都從哪裡獲得健康醫療資訊?除了各大健康網站,網路時代各類型網紅當道,連醫師們也都有各自發聲的管道。而一般網紅說的話,你可能還要半信半疑,但網紅醫生,本身就是正牌醫師,以前從診間才能知道的事,現在按個讚、按個訂閱,就能得到正確的醫療新知。但長江後浪推前浪,所有網紅亦是一個接一個,《元氣網》整理2022仍當紅的醫療網紅。2022十大醫療網紅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是知名禾馨婦產科負責人。蘇怡寧以其獨特的大砲性格,長期在粉絲專頁「蘇怡寧醫師愛碎念」與準媽媽們交流,破除各種懷孕迷思、八股做法,口氣嚴厲卻也不厭其煩的向所有孕產婦傳遞正確觀念。台大名醫施景中知名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專長孕婦重症醫療,門診一診難求,還曾被不肖業者用來經營代掛賺錢。施景中沒有經營粉專或YT,只在個人臉書隨意發文,但只要一貼文,就有成千上萬個粉絲按讚或留言,是網路及實體都很超人氣的醫師。兒科名醫黃瑽寧知名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是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粉絲專頁「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有逾80萬人追蹤,同名Youtube頻道也有34萬位訂閱者,此外也有Podcast、主持節目,多本著作及有聲書出版。黃瑽寧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解答許多父母各種育兒方面的疑難雜症。父親黃富源更是兒科界祖師爺,父子衣缽相承都在兒科界奉獻。外科醫師江坤俊外科醫師江坤俊專長為乳房外科、癌症治療,曾為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現為桃園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醫師除了有高達57萬追蹤者的粉絲專頁,YouTube頻道也有8萬位訂閱者,同時也有主持電視節目、出書,曝光率及人氣都很高。Icu醫生陳志金陳志金是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經常在臉書分享ICU(加護病房)的點點滴滴、醫療新知、關懷與感動、醫療時事評論,著有《ICU重症醫療現場1&2》,粉絲專頁「Icu醫生陳志金」有48 萬位追蹤者。陳志金從馬來西亞來台灣讀大學,也在台灣開啟他的醫學之路。在加護病房看太多死別陳志金的一句名言是:「救病人,也要救家屬。」醫師的使命當然要盡力救病患,但當盡一切努力仍然無法挽回病人生命時,努力讓家屬不要陷入自責和悔恨,就是他另一個使命。柚子醫師陳木榮「柚子醫師」陳木榮是開業小兒科醫師,粉絲專頁柚子醫師的育兒診療室 - Dr.陳木榮醫師有逾22萬人追蹤。「柚子醫師」亦偶爾上節目,許多觀眾應該對「柚子醫師」不陌生。精神科醫師鄧惠文 知名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專長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婚姻與伴侶治療。粉絲專頁有48 萬位追蹤者,她也是電視談話節目常見來賓,另也有主持廣播、Podcast及出書等。三個字SunGuts「三個字SunGuts」是物理治療師、「三個字物理治療所」院長。身體痠痛是許多人常發生的症狀,「三個字SunGuts」經常針對大家常遇到的身體痠痛問題,分享簡單的檢測方式及自救方法,及日常運動保健常識。「三個字SunGuts」頻道自2010年底成立至今,已有86萬位訂閱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小兒科醫師吳其穎,從2017年開始經營YouTube「蒼藍鴿的醫學天地」,「蒼藍鴿」的影片多是分享各式生活中的醫學和醫師日常生活,算是醫療圈蠻早期的網紅,Youtube頻道目前已累積72.2萬訂閱數。臉書有逾15萬人追蹤。77老大畢業於長庚大學中醫系的「77老大」是近年爆紅的YouTuber,頻道從2018年底開始經營已有138萬人訂閱,影片內容涵蓋保健、減肥、美容,甚至連如何追女生都談。「77老大」原本為中醫師,現已卸下執業身份,改用影片推廣中醫,成謂另類的「網紅醫師」。
-
2023-01-05 癌症.癌友故事
52歲口腔癌顏損父拉拔3孩、照顧年邁母親!盼能看著孩子平安長大
52歲從事鐵工的潘大哥,因罹患口腔癌,吞嚥能力大受影響,現在只能以全流質飲食。面對年邁母親及3名嗷嗷待哺的子女,潘大哥仍勇敢治療。農曆新年將來到,潘大哥向陽光基金會社工吐露,既希望時間走快一點,能看著孩子平安長大,卻又擔憂時間太快自己會先離開,對於不敢想像的未來,他只能過一天算一天,珍惜能夠陪著孩子們的每一天。為幫助口腔癌病友撐過治療期、持續穩定病情,實現與家人一起相守的心願,陽光基金會「顏損弱勢家庭服務計畫」現正為每年約400戶顏損弱勢家庭籌募生理復健、居家護理、營養品補助及家庭支持關懷等服務經費,籲民眾一同捐款扶助顏損弱勢家庭,平安度過人生寒冬的嚴苛考驗。10年前罹患口腔癌第3期,經歷兩次復發轉為4期,經歷多次手術、化療與電療後,吞嚥能力大受影響。罹癌10年來,不只造成潘大哥家庭成員的身心衝擊,更加重家庭經濟負擔。大兒子曾與陽光社工表示爸爸罹癌治療後瘦了很多,仍努力工作、照顧他們,且不論治療或工作多累都關心他們兄妹的生活,是大兒子心中的英雄,「未來希望成為像爸爸一樣棒的人。」為了減輕家計負擔,大兒子國三時曾利用上學前時間至早餐店打工,三名子女更努力在學業上表現,多年來持續獲得陽光獎學金肯定,潘大哥欣慰孩子課業未曾讓他擔憂,全家人不僅惜福的使用陽光帶來的各項物資,寒風中潘大哥自己即使穿著破了洞的外套,也努力將每一分錢存下來給孩子。他說「我沒甚麼願望,他們都那麼小,只希望能看著他們平安長大就好!」更時常叮囑孩子受人幫助很多,未來有能力要去回饋。
-
2022-12-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個難忘的文化衝突故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與文化」。一位中生代醫師長年關懷臨床醫師在台灣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是否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他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研究如何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期望未來的跨文化適能更直接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一位兼具日本父親與台東排灣族母親的血統,並受過多種文化薰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說出他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臺灣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一位資深醫師描述他過去親眼見證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年輕醫師,在初入美國社會時,如何由文化差異引起羞辱的強烈反應,成功地轉換態度,透過對新文化的適應,最後在他的習醫之路走出一片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哈囉!年輕醫師,你準備好了嗎?醫療場域下PGY之文化識能探索延伸閱讀:醫病平台/qivu pai namaya ta tja qalji (排灣語:請說像我們一樣的話)最近我一直思考如何說服年輕的醫學院學生與醫師,使用病人的母語是醫病溝通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網路上看到高雄長庚醫院的肝膽科陳志弘醫師倡導我們更應該關心台灣的醫學教育,是否有能力使我們訓練出來的醫師在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後來我有幸聆聽陳醫師分享他在這方面多年研究的心得之後,更讓我思考我們的醫學生、醫師真正需要的不是只有語言的能力,我們更需要的是有足夠的文化能力。我不覺回顧過去多年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看到哪些可能與醫學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卻是當我們討論「文化識能」時,非常有價值又難忘的經驗。記得1980年代當我任職於堪薩斯大學醫學院時,謙和待人的神經科主任齊格勒教授是我非常敬愛的學者。有天他家人向我請教一個文化差異引起的問題。他幾年前到中國察哈爾大學醫學院做短期的訪問教授時,受到當地神經科主任的熱情招待,而這位主任的兒子最近剛從中國某個醫學院畢業,來美國訪問。他這人十分好客,就請這年輕人住在他家。但是才幾天,他們全家人都因為這訪客一大早就口嚼大蒜,而使他們全家人都受不了。她女兒打電話向我求救,看看我有沒有可能讓他停止這全家人都受不了的蒜氣沖天。她強調說他父親一再吩咐「在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的條件下」,她說,我們知道這很可能是他們的「文化」,但對她們全家人來說,卻是沒有人能夠忍受的「惡習」,我一時之間也覺得很難啟齒。想不到在我還沒想出如何與這中國醫師啟口時,這非常客氣的年輕人主動問我喝不喝咖啡,我說我一天最多不超過兩杯,就問他喜歡喝嗎?想不到他搖頭說,他實在受不了主任家每個人一大早就喝咖啡,每個人一開口說話就是濃厚的咖啡味,他只好多嚼幾片他每天都少不了的大蒜,這就給了我一個大好的機會,與他談到「國際禮儀」、「入境隨俗」。這年輕人在與我深談之後,也自覺下塌於別人家裡,自己一人在美國這種很少有「蒜不離口」的家庭裡,也實在應該要收斂。我看得出這種已經幾十年來養成的習慣,要改也不容易。最後我告訴他,其實我也沒辦法說,喝咖啡是對的,嚼大蒜是錯的,這都是不同社會的文化產物,當大家都這麼做時,不做反而是被認為「怪」,但到了另一個環境,可能會剛好相反。出乎我意料的,這年輕人隔天一早就告訴我,他決定完全戒斷大蒜,讓我打從心裡佩服這年輕人的毅力。沒幾天我接到電話,主任的女兒問我,我到底對他說了些什麼,他們很高興這位年輕醫生完全戒掉大蒜,但他們都很擔心,我是不是傷了這年輕訪客的自尊心。當我告訴她,我們是怎麼討論到這問題時,他們也才舒了一口氣,最後他們家這活潑淘氣的三女兒說了一句,「事實上我才做不到戒掉咖啡的,不過我也決定不去中國了。」這種文化的差異的確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在當地大多數人習慣的生活型態與嗜好之下,要說是為了某種人為的因素而要做根本的改變,除非是透過武力強權的佔領,要改大眾已經根深蒂固的習慣,事實上是幾乎沒有辦法做到的。但從這點來看,日本在台灣五十年的公共衛生建設的成功,也是透過各種軟硬兼施、用心懷柔的教育,很成功地促成全民健康的改善。這年輕人後來也決定要在美國久居,由主人家搬出之後,他繼續戒斷這多年的「蒜癮」。過去因為他的味道使人避之唯恐不及,這幾個月來他的朋友也多起來,他後來也在美國考過了執照,之後申請到芝加哥附近的一個小醫院的神經內科醫院的住院醫師訓練,後來就留在美國伊利諾州開業,非常成功。
-
2022-12-2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qivu pai namaya ta tja qalji (排灣語:請說像我們一樣的話)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與文化」。一位中生代醫師長年關懷臨床醫師在台灣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是否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他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研究如何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期望未來的跨文化適能更直接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一位兼具日本父親與台東排灣族母親的血統,並受過多種文化薰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說出他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臺灣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一位資深醫師描述他過去親眼見證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年輕醫師,在初入美國社會時,如何由文化差異引起羞辱的強烈反應,成功地轉換態度,透過對新文化的適應,最後在他的習醫之路走出一片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哈囉!年輕醫師,你準備好了嗎?醫療場域下PGY之文化識能探索「文化是生活,語言是傳達文化的媒介。」不管在哪一個國家、哪一個語言,這在傳統文化的討論一定會出現的一句金言。使用這句話的狀況大部分在於「如何傳承逐漸消失的非主流文化」或「學習母語對學習文化的影響」等等的議題。然而,這句話能表達的情境遠大於傳統文化上面。假如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這世界上生活的每分每秒,那在我們不知不覺中也經歷了無數個不同的文化。我每天工作的醫療環境也不例外。美國精神科醫師、醫療人類學家Arthur Kleinman提出「生物醫學的文化」(culture of biomedicine)的概念,而以此描述生物醫學當中的科學知識與語言構成了生物醫學獨特的文化,而這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影響,因此醫療環境裡的文化在不同地區存在相異性。在美國,忌諱使用「no longer with us」來表達某人離開醫院;在日本,機會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叫做「日和見感染(日和見:ひよりみ,「觀察天氣,或處於第三者的角度觀察狀況」的意思 )」;在台灣,住院醫師在忙碌的值班時間當中會以怨恨的眼神看著同班護理師分享的一盒鳳梨酥。在此時此刻,在地球上的醫療文化受到主流文化、醫療政策、人群組合、社會背景等等因素的影響,不斷的塑造著充滿生命力的文化。換句話說,醫療人員處於在醫學特有的文化氛圍(cultural sphere)裡,(在大部分的狀況下)服務著隸屬於外在文化的病人們。在這個角度,醫療服務本身就是文化不斷衝擊的過程。每當談到「醫療文化」,我會想起學生時候的一個小故事。我大四那一年,跟就讀護理系的高中同學在線上聊天。她當時正在準備日本的國家執照考試。我好奇日本的護理師執照考考題會問什麼樣的問題,於是請她隨機選一個考古題跟我分享。她很快就傳過來一個臨床情境題,內容大約是在描述一個30多歲初次懷孕的女士,擔心生產的過程會不會有什麼意外,題目請考生從五個選項當中選出一個適當的選項安慰這一位病人。我看到選項B說:「希望妳能抱到健健康康的小寶寶。」個人當時認為此選項似乎是最有禮貌、最恰當的一句話,我朋友也說這就是官方給的正確答案。過幾天後,我把這則題目給學校就讀護理學系的朋友看,他就提到對我的選項有質疑。他說,這樣的話聽起來太客套,沒有什麼溫度感!應該是要選C:「妳這麼健康的人,小孩也是很健康的才對! 」後來在醫院上班之後深深感受,的確我在台灣接觸的眾多病人也許比較偏好醫療人員能夠給他們這樣雖然稍微粗糙但有溫度的話語。相信對眾多醫療人員而言,職場文化的特殊性多多少少有直觀的感受。而從專業的角度而言,重要的問題是「這項因素會不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有沒有可靠的證據顯示文化對病人的影響?」由於文化弱勢族群(racial/ethnical minority)的健康狀態、社會經濟階層本身在世界各地區都比主流族群差,設計一個純粹針對臨床效應(clinical outcome)而證據力高的研究相當困難。然而,不少文獻顯示慢性病的指標(例如糖化血色素、血壓、身體或精神功能評估、疼痛控制)與醫病溝通品質的正相關性。這些現象,其中一個解釋的方式就是因高品質的醫病溝通而提升的就醫滿意度以及服藥遵從性。然而,優良的溝通不只是純粹在語言上面。就像我在上面分享的故事,在每個場景當中最適合的溝通方式,往往取決於醫病雙方處於的文化環境。台灣是一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從原住民到新住民、閩客、外省、外籍,不同的語言、文化一起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面。在這樣的多元性裡,文化差距引起醫病溝通上發生摩擦是想必每天都在發生。既然對病人有幫助,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否也是台灣島上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一個特質?從二十一世紀的開始,醫療上的文化敏感度是往往出現在醫療教育上面的問題。如何在短短六年的醫療教育裡面,能夠讓醫學生擁有醫療人員所需要的文化敏感度?這看來是一則討論已久的議題。個人認為文化敏感度是面向多元而量化十分困難的一個指標。每個學生對母體文化的連結與對異文化接觸的經驗都截然不同,因此難以設計萬用(one-for-all)的課程設計。事實上,文化敏感度的培養不只會發生在教育的場合裡面。在學校的醫學人文教育當中,我們接觸眾多不同類型的藝術以及社會科學領域的知識,但這些媒體能夠傳達的訊息也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它也許在課外閱讀的一本書裡面,休假跟同學去看的一部電影裡,或在公車上面剛好聊起來的那個阿嬤,任何一個人事物都有可能啟發對異文化的理解。從學生時代以來,我們醫療人員在專業知識與素養的培養上所花的時間龐大,就算在日常生活裡面也無法容易跳脫職場文化的思維。能夠支持每個醫學生、醫療人員能夠在專業學習以外的場合享受舒適圈外的生活,接觸學校、醫院外面的環境,重新體會不同類型的生活,也許會讓我們有更多文化的體驗。除了在課程上的安排以外,這些非專業領域上面的投資或支持系統,宏觀來看也許對異文化背景的醫病溝通上面會有所幫助,進一步也會有益於我們的病人。
-
2022-12-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哈囉!年輕醫師,你準備好了嗎?醫療場域下PGY之文化識能探索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與文化」。一位中生代醫師長年關懷臨床醫師在台灣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是否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他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研究如何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期望未來的跨文化適能更直接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一位兼具日本父親與台東排灣族母親的血統,並受過多種文化薰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說出他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臺灣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一位資深醫師描述他過去親眼見證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年輕醫師,在初入美國社會時,如何由文化差異引起羞辱的強烈反應,成功地轉換態度,透過對新文化的適應,最後在他的習醫之路走出一片天。隨著全球化的來往,各國國內的種族文化多元性越來越豐富,臨床上面對多元文化的病人機會越來越多,我們認為對於醫師的跨文化能力的培養是越來越重要,其養成也一直是醫學教育成長很重要的一環,而至2019年始Covid-19在全球傳播,大部分的醫院為了防止人員流動造成的感染增加,有管制訪客陪同的政策沒有家屬可以協助跟病人家屬溝通,會讓臨床醫師有更多時候必須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我們的醫學生、醫師真的有足夠的文化能力嗎?而現階段醫學生的養成教育,最終是以OSCE考試把關,以現在的評分標準要求,醫學生對病人的了解與關心,只達最低標準的菸、酒、嚼檳榔等。再審視醫學生的醫療記錄,也都是固定病史等標準化的寫法以符合最低病歷書寫規範。至於疾病以外的人事物皆不關注,何來全人照護?臨床學習只剩下疾病治療,病歷記載只符合最低法律要求,醫病溝通又擔心被錄音錄影與醫糾,這樣的養成模式,著實令人擔憂。介入文化及新世代的教學與反思,是希望建構PGY學員對病人及家屬的文化背景及脈絡的敏感度,藉由對病人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各層面的整體關注及尊重,回應病人的需求與價值,作為臨床決定的導向,並可及時啟動發揮跨領域團隊的照護,提升整體醫療品質。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以及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我們藉由焦點團體法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依據39 位訪談,並將記錄歸納成四構面,編碼分別為:語言與溝通模式、價值觀與常規、宗教信仰及其他,研究結果將原本片段的字句重新詮釋與命名,歸納子編碼與母編碼關係如下。語言與溝通模式部分1.講母語較能貼切表達自身健康狀態,大部分受訪者皆認為使用自己的母語可以更貼切的表達身體狀況,在閩南族群及高齡族群受訪者中,以台語描述自己的病況會較國語來得貼切。2.與醫師的語言文化不同時將採通用語言溝通、比手畫腳並行方式,或者尋求家人、朋友或翻譯軟體協助翻譯,受訪者認為用自己的母語較能貼切表達身體的不適,若真的遇到不了解自身母語的醫師,就診上就會有困難。大部分受訪者無法用母語進行溝通時,會自動轉換成通用語言,如國語及英語,或是比手畫腳並行。另外也有受訪者會請家人、朋友,甚至是運用手機翻譯軟體進行翻譯。3.習慣的疾病用詞不同,溝通困難:受訪者認為除了語言習慣外,有些疾病用詞與醫師所講的醫學專有名詞不同,受試者與醫師在溝通上就會有落差,醫療人員使用過於專業的用語會使民眾無法了解確切狀況,應貼近民眾用語,以利醫病溝通。價值觀與常規部分受訪者提到閩南文化風情特別注重時辰,例如開刀住院應避免農曆七月鬼門開,女性生產時應注意孩子出生時間等,避免影響未來的運勢。宗教信仰1.宗教信仰對於病人及家屬來說是心靈上的寄託受訪者表示文化對於民眾是心靈上的寄託,醫療人員應了解傳統文化,並給予同理及尊重。2.部分醫療人員不認同傳統民俗療法。受訪者表示許多醫師相信科學證據,不認同傳統民俗療法及部分宗教信仰的處理方式,受訪者認為應尊重不同文化,病人相信醫師的專業,醫師也尊重病人的信仰,對於病人來說除了醫治疾病外,也照顧其靈性需求,達到雙重效果。其他對於醫療人員文化能力之建議及想法1.醫療人員對不同文化應有所了解,抱持同理及尊重,能增加病人對於醫師的信任感。醫療人員對於不同族群及文化了解,同理民眾想法,減少醫病間溝通不良的狀況。2.醫療人員應學習基本台語考量目前的高齡化社會,就診的高齡者將越來越多,受訪者建議年輕醫療人員除了認識不同文化外,也應學習基本台語溝通。藉由焦點團體法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訪談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確實在醫療場域中遇到許多缺乏文化能力之醫護人員,包含在語言溝通方面出現隔閡,病人以母語貼切的描述病情,但醫護人員並不了解;醫護人員在講解病情時使用過於艱深、非貼近病人文化背景之專有名詞,造成溝通上的困難。另外,大部分醫護人員仍以醫療處置為優先,鮮少同理、尊重病人之文化及主述,降低醫病之間的信任感。因此,我們期望未來能持續推廣跨文化議題在醫學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傳統的課堂教育以及小組討論,未來的跨文化適能也期望更直接的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cultural encounter)。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若能建立起穩定且良好的醫病關係,治療的路,或許會更順遂一些。
-
2022-12-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事故處理過程好比傷口的清創,而和解是一種癒合
編者按:三星期前,王志嘉醫師的團隊以三篇文章介紹從國家立法的立場,說明已三讀通過的「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醫預法)」可以幫忙「面對醫糾,病家不再求助無門」、「爭議背後,看見受傷」、「先理解再調解,雙調委化解醫病心結」。本週我們邀請一位醫院工作者,分享他們如何透過「醫療事故處理小組」的努力,與病人一起走過醫療事故,看出病人情緒背後的需求、了解病人到底想說什麼。希望透過這樣的努力,可以達到「醫療事故處理過程好比傷口的清創,而和解是一種癒合」。我們期待台灣醫預法的推動,在醫療的大環境裡能舒緩醫病雙方的敵對緊張,而各醫院也能有內部的專門小組,在醫療糾紛的第一時間啟動支持系統。希望台灣的醫療環境能夠在醫療團隊與病人、家屬之間的互相體諒下更上一層樓。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與病人一起走過醫療事故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病人到底想說什麼?了解病人情緒背後的需求我在法律系念書時,老師特別提出一般民事案件舉證責任之分配,是原告對被告之過失要負舉證責任,但在醫療事故(疏失)的爭訟,因涉及醫療專業,非病人(原告)能全然了解,更何況在事故關鍵過程,病人不會瞭解醫療操作過程中對與錯,甚至病人是在麻醉狀況下「不知不覺」地受到傷害,何來舉證的能力?因此醫療疏失訴訟採舉證責任倒置,法律上是由醫療提供者(被告)負舉證的責任,若其無法證明醫療事故並無疏失,則必須賠償醫療疏失所造成的傷害結果。我所工作的醫院在2016年起成立醫療事故處理小組,當時對「醫療事故」的定義是「病人在醫療過程中受到重大傷害或者發生死亡狀況」,因為可能會面臨賠償或者醫療訴訟,所以依照醫療事故處理標準作業流程,從事故通報那一刻起就由醫療事故小組接手,且主動積極處理。首先是立即補救醫療事故造成的傷害,關懷病人及家屬,了解病家對事故的認知與要求;同時也調查病歷、保全紀錄,訪談事故相關工作人員,並找同儕檢驗(peer review)事故的結果和原因。第一次的醫院內部事故檢討會議中,當事醫師要親自說明事故發生原因和過程,必要時病理檢驗部或放射診斷科醫師會列席說明事故相關的檢查(驗)報告。這個閉門會議中,每個人都要誠實檢討、坦誠討論事故的原因與真相,以釐清因果關係,然後準備在病情說明會中向病人和家屬說明事故檢討的結果。病情說明會時,除非病家拒絕或者評估病家有情緒失控的可能性,當事醫師(醫事人員則是由部門主管)會親自與病家面對面,一起回溯事故發生的過程及說明事故發生的原因及病人目前的狀況,然後回答病家的種種提問。在回答完病家問題後,當事人員會先行離席,現場留由醫院代表與病家討論歸責及賠償與否的問題。對於每一件不幸的醫療事故,我們深深體會病家因為醫療不可預測性或有其極限,醫療的風險或病體本身的衰敗,而必須面臨非其預期的金錢、身體和心靈上的負擔與傷害,甚至是不可逆的失落(loss),而此時最能夠幫助病家走出事故,往往是與其一起經歷事故過程的醫師和醫療人員。我們醫院每一件的醫療事故從通報開始,就由醫院和當事醫護或醫事人員一起處理,醫療事故的賠償或者慰問金全由醫院負責,不會要求醫師比例分擔,也沒有成立所謂的「醫療訴訟賠償互助金」,事後也不會對人員祭出懲處(no penalty),因為懲處可能會讓醫療人員想要掩蓋錯誤,對病人造成更大的傷害甚至成為犧牲者。在醫療事故結案後,由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委員會分析與檢討醫院事故的根本原因,並且在醫院晨會的「死亡與嚴重後遺症會議」 (Mobility and Mortality,M&M)或績效改善委員會(Performance Improvement Committee,PIC)報告。同時,我們非常重視事故相關的醫療人員不要成為醫療事故中的第二位受害者(second victim),包括在事故調查或處理過程的情緒壓力(羞慚、罪惡感、焦慮、悲傷與憂鬱);或是事故之後無法感到安全自在地面對醫療工作、工作夥伴或者病人(包括憐憫不滿、耗竭、續發創傷後壓力)。因此,院內另外成立「員工不良事件和醫療事故當事人支持小組」,這個小組成員與醫療事故處理小組完全不同,如此才能讓當事醫療人員敞開心懷去談自己在事故過程中的痛苦無助以及需要的幫助,而當醫療事故準備進行訴訟時,也是由醫院聘請律師幫醫師打官司。回想過去醫院每一次醫療事故處理過程,病家、當事醫師(醫療人員),甚至包括醫療事故小組裡的調查者、被調查者和關懷病人的社工,在回溯事故發生過程,看著病歷的記載(病程或者護理紀錄)、病情說明會、關懷支持病人,或是與病家協調/調解的過程,都像是不斷反覆地忍痛掀開傷口做清創或敷藥,這個過程對病醫雙方是極大的壓力與痛苦。因此,當終局和解或調解完成之時,雙方才能真正卸下心中重擔,讓事故傷口漸漸癒合。
-
2022-12-20 癌症.抗癌新知
罹癌如何告知家人?專家建議從4面向下手,一起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癌症,真是當頭棒喝!從得知罹患癌症開始,無數的挑戰便伴隨而來,光是要理解「癌症」這兩個字,可能就有困難,聯想到媒體對各類癌症不同樣貌的報導、電影情節中癌症病人的痛苦與磨難、無法獲知準確的存活機率、各式各樣令人抓狂的不確定性、日常的工作、學校、家庭、經濟都可能被打亂了步調……,揮之不去的想像和負面感受持續產生,因為我們的人生計劃可能需「暫停」或甚至「改變」,這種衝擊一時之間會令我們感到恐懼和困惑,也會懷疑是否再也無法「回歸正常」了?如何告知家人?猶豫將罹癌一事告知家人這個決定,你肯定有自己的考慮,例如不希望家人會擔心、擔心家人的反應很激動、自己的情緒狀態也還沒有很穩定,不希望受到家人的影響、害怕變成自己還要費力去安撫家人、不知道怎麼說比較好、要告知的對象是長輩或幼童等。以下幾個面向,提供大家參考:1.先試試水溫在告知以前,可以先旁敲側擊家人的反應和狀態,帶家人一同去參與癌症相關的講座,在聊天的過程中討論如果罹癌的各種可能性;也能請較親密的親友進行試探,甚至由親密的親友告知也是可行的方法。我曾經會談的一位癌友,便是請自己弟弟旁敲側擊父母的心情後,由弟弟在與父母聚會時轉知,也因為是弟弟轉知,即使父母心情激動,弟弟也能先安撫父母。當父母在面對哥哥時,心情也已經較為冷靜,彼此能好好對話。事實上,沒有哪一種告知方式是最好的,每一個家庭互動風格各有默契,沒有所謂對錯,也沒有標準答案。2.告知家人,是為了表達清楚需求告知家人的目的,便是希望可以傳達清楚自己需要及不需要的協助。因為面對癌症是一條長期抗戰的路,家人若能成為支持的力量便是助力,若反而增添病友及家人彼此的壓力,則會變成阻力。但若沒有清楚完整表達出來,也是徒勞無功。3.良性的互動與界限瞭解自己的需求→把心情說出來→不要承攬對方的情緒→避免控制的思考方式→彼此稱讚和肯定。即使是很親密的關係,若彼此沒有良性的界限,過度投入自己,甚至在關係中犧牲自己,關係會逐漸形成壓力與疲乏。請謹守「適可而止」、「放過自己」的心態。面對癌症治療的過程中,不論是病友或照護者,有負面情緒在所難免,同理彼此的情緒,不要想著要讓對方的心情改變,或是覺得對方的情緒是因我而起,這樣反而承攬了不屬於你的情緒責任。每個人都有消化自己負面情緒的能量和責任,試圖去消化他人的情緒,若不小心令對方的情緒無法真正排解,或將自己的焦慮轉移到對方的身上,這時,踩個剎車想想看,到底是自己的焦慮,還是對方的焦慮?陪伴的過程,也常有事與願違的情形發生,很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做、對方做不到便很難受、執著在對方不夠愛自己、不夠溫柔體貼,若陷入這種控制的思考方式,對自己只有損害、毫無益處。陪伴、關懷和照護,是非黑即白的問題解決而已,很多問題都在灰色地帶,需要幽默、彈性的思考方式,才能彼此自在。你還記得上一次讚美和肯定自己,或讚美和肯定家人是什麼時候嗎?練習時常讚美、肯定自己和家人也很重要:「做的好」、「你真體貼」、「我很了不起」、「今天的午餐煮得非常好吃」,即使尚有諸多不足,也試著表達感謝和肯定,立刻就能獲得另一種治癒的效果。4.面對長輩和幼童 一起去找尋分寸來面對難關不想告訴長輩,通常是害怕長輩過度煩惱與擔憂,反倒令其身體欠安。雖然獨自面對也是一種體貼,但長輩早已在孩子的人生中擔負了照顧者的角色許久,他們常把孩子的不適與病痛視為自己的過錯,一旦憾事發生,沒有被事先告知的長輩,將面對的是放大的自我責怪與沒有機會道別的遺憾,加倍傷慟。相對而言,不想告訴幼童,有時是認為幼童年紀尚小、很多事情還不懂,等他長大自然會明白。然而對於幼童來說,雖然口語表達和認知理解尚不足,但對互動氣氛與家人情緒卻特別敏感,明明感受到不尋常的情緒,卻又被隱晦地要求壓抑和掩藏情緒,對幼童心理上也是埋下了一顆躁動不安的地雷,無法得知將來會如何引爆。因此,不論告知長輩或幼童,我個人仍會比較建議依循上述的做法,讓家人們一起去找尋其中的分寸來面對難關,開誠佈公的討論和溝通,勢必不可或缺。此外,針對幼童,可利用很多繪本與遊戲,讓幼童藉由想像去加以理解。告知家人是極為重要的議題,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或許依舊沒有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只能一方面帶著體貼,另一方面帶著每個家庭的默契和勇氣,再一起去思考看看如何面對接下來的挑戰。延伸閱讀:‧半年內得3癌!但我還活著,讓我更理解生命可貴,分享經歷鼓勵癌友面對‧得知罹癌後的5個心態轉變!專家教你如何面對與調適‧為什麼是我?宣告罹癌人生跌落谷底!劉美玲振作下抗癌歷程助癌友重拾勇氣本文節錄:博思智庫《不只存活,還要樂活:翻轉癌症,抗癌力大躍進》一書
-
2022-12-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與病人一起走過醫療事故
編者按:三星期前,王志嘉醫師的團隊以三篇文章介紹從國家立法的立場,說明已三讀通過的「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醫預法)」可以幫忙「面對醫糾,病家不再求助無門」、「爭議背後,看見受傷」、「先理解再調解,雙調委化解醫病心結」。本週我們邀請一位醫院工作者,分享他們如何透過「醫療事故處理小組」的努力,與病人一起走過醫療事故,看出病人情緒背後的需求、了解病人到底想說什麼。希望透過這樣的努力,可以達到「醫療事故處理過程好比傷口的清創,而和解是一種癒合」。我們期待台灣醫預法的推動,在醫療的大環境裡能舒緩醫病雙方的敵對緊張,而各醫院也能有內部的專門小組,在醫療糾紛的第一時間啟動支持系統。希望台灣的醫療環境能夠在醫療團隊與病人、家屬之間的互相體諒下更上一層樓。今天在醫院走著正要去處理一件藥品調劑錯誤的問題,迎面碰到社服室主任,我抓緊機會要跟她說藥劑科剛剛通報一件醫療事故,沒想到她也正好是要告訴我,剛剛在門診化療中心敗血性休克病人已經甦醒,家屬急著要問醫院是怎麼回事。我們倆彼此溝通一下手中事件的重要訊息後,她帶著關懷病人和家屬的使命趕緊前往病房探視病人,而我則到會議室要跟藥劑科以及主治醫師釐清調劑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影響病人的程度和如何補救。過去,醫院要處理醫療事故通常是重大事故,也就是病人在醫療過程或者結果中發生重大傷害或者死亡,是否為醫療疏失或者究責醫師和醫院,往往是事故處理過程中最重要的攻防。但隨著「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的頒布和即將實施,醫預法要求在事故或者爭議發生時,醫院有關懷、補救還有調解及檢討改進之義務。所謂的醫療事故是指病人接受醫事機構之醫事服務,發生重大傷害或死亡之結果。但不包括因疾病本身或醫療處置不能避免之結果。醫療爭議則是指病人方之當事人認為醫療不良結果應由醫事人員、醫事機構負責所生之爭議。這也正跟我們醫院「醫療事故處理小組」和「不良事件與醫療事故員工支持小組」在過去兩年多間處理了三十多個案的情況狀態不謀而合。在我們醫院已將醫療事故和醫療爭議統稱為醫療事故,一旦臨床第一線通報或者病人投訴,小組負責關懷與調查的人員就會啟動各就各位。經過這幾年的處理經驗累積,經歷事故的醫師們也開始了解對象雖然都是病人,但事故與醫療之間還是有些不同的元素。醫療是從提供者角度去處理病人的問題,而事故則從接受者的角度去消化醫療的過程與結果,也是病人對醫療效果的反饋。而這樣子的反饋,有時甚至會發生在診療許久之後,最近我們醫院就發生了好幾件病人是在事故時點後一年多、甚至最長的十年之後,才向醫院提出申訴。事故的關鍵點都不一樣,包括:當年醫師所說預後僅有一年餘命,但十年後病人都好好的活著,但身心飽受「預言」之苦;或者癌症復發後手術所拿出的檢體化驗與原發癌症相同,病人認為是不是當年手術開不乾淨?「生病不是誰的錯」或「沒有醫師希望病人不好」不足以為事故的解釋與說明。即便再久之後的申訴,我們還是會跟著病人再走一遍發生申訴事件時到申訴時的過程。前述受到「預言」之苦的病人,因為醫師與病人再次回顧當時疾病治療的過程,也說明所謂「預後」是醫療實證統計疾病存活的結果,是以機率數字呈現,並非絕對數字。可能80%的病人會面臨最糟或不同程度的結果,但也有20%的病人可以有最好治療效果,這就是醫療的不確定性。而當再次與病人討論當年的治療過程時,病人回憶起醫師在治療過程中全力以赴及對治療計畫的用心與說明,並沒有放棄預後不佳的他。我們的醫師在與病人談話之後,很感慨地說,他對於這位病人的治療是十年後的今天才真正完成。關懷和支持病人,是醫療事故處理中最大的力量,可以幫助病人以及醫師、醫院去了解彼此對事件爭執點是什麼?或者說當年到底醫療端少做了什麼,或者哪些有所不足,或者現在可以為申訴者做些什麼或者做得更好。我記得有一位病人長期飽受反覆發燒、發炎、潰瘍和腹痛之苦,病人的感覺就是看病怎麼都看不好,所以看過的每一家醫院每一位醫師都是她抱怨的對象,就連疫情期間要打疫苗,也沒有醫師贊成她接種。終於,在本土疫情節節上升時,她也情緒爆發了!我們的社工師關懷病人後,向醫師轉達病人真正想要表達的是「她現在該怎麼辦?」而不是抱怨醫師的醫術。也因此,我們的醫師把病人在他院在本院過去幾年的檢體報告及治療記錄重新再整理一遍,建議病人要專心看免疫風濕專科醫師,而且社工師還把病人家人找來,讓醫師一起說明,這件事故也才平息。如果以我過去處理醫療事故的經驗對醫療事故下註腳,我認為醫療事故的形成是因為醫療過程中有些不足,說明的不足或理解的不足,提供的不足或者接受的不足,或者醫療結果並不能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不足。往往病人或者家屬是承受這些不足的受苦者,因此需要醫療提供者分擔和關懷才能走出事故,重建對醫療的信任以及面對疾病的信心。
-
2022-12-14 退休力.社會連結
2022退休力/人類正處於有史以來最「孤獨」的時代!專家建議唯一方法抗孤寂
人類正處於有史以來最「孤獨」的時代。早在二○一八年,當時的英國首相梅伊即任命首位「孤獨大臣」;遭逢世紀疫情,日本於二○二一年二月成立孤獨與孤立對策擔當室,希望在「孤獨」手中搶下更多生命。近三年來,疫情使人們與他人接觸減少,「一個人」成為一種選擇,也是不得不,面對「孤獨」,成為新的學習與挑戰。英國孤獨大臣的英文頭銜是「Minister of Loneliness」,「loneliness」在英文是傾向寂寞、孤單的意思,但中文的「孤獨」卻並非全然負面,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胡海國分析,真正帶來負面影響並造成傷害不是孤獨,而是孤寂的感受。對抗孤寂,增強人際與社會各種連結,增加腦韌性是最好的方法。社會連結 退休五力最弱一環不過,聯合報連續三年退休力大調查,「社會連結」都是退休準備五個核心能力中最弱的一環,今年平均僅五十二點九分,是退休五力分數最低,在「有被需要的關係,如需要去付出、照顧、關懷的對象」、「有相互扶持的關係」、「有無結交新朋友」等選項,填答者的分數皆偏低。社會連結讓人避免成為孤島,諮商心理師林萃芬也表示,「人什麼時候會退化得很快?就是人際互動大幅下降的時候。」胡海國建議,先認識什麼是孤寂感,並對自己的生活型態、個性有自覺和警覺,透過心腦操練,「創造緣分」,維持對社會、對自然的多元感知與連結,是避免孤寂傷害最好的方法。孤寂傷心 影響大腦也易自傷 孤寂感可從三面向檢視,首先在與人共處時感覺受忽略、不被重視,再者在人際關係上感覺被孤立或隔離,最後是喪失親密感,想要人陪的時候無人陪伴。胡海國說,孤寂感造成的負面感受,長期不只影響心情,也影響大腦,孤寂感讓掌管理性思考區域的前額葉自制力變差,使人衝動,嚴重時自傷,甚至傷人。為何陷入孤寂泥淖?胡海國分析,首先是「追求成就和工作發展」的生活,工時過長、強調績效,迫使人們投入太多時間和精力;再者是「過度投入資訊世界」,手機、電腦、電視的資訊豐富、唾手可得,人們很容易把工作以外的時間全投下去,若錯失與日常事務、興趣、朋友,甚至家人的連結,恐身陷「孤島」的高風險而不自知。善用社群 交流打氣體現自我但資訊世界帶來的影響並非全然負面,端看是否善用,社群也可能帶來更多連結,例如四十歲以上熟齡族創作分享平台「Encore 安可日子」,創辦人林宜靜表示,平台上的「大哥大姐」們,有閱歷有看法,認真生活,在平台上分享生活與經驗體現自我價值,也彼此打氣,相互交流。 如何做到心腦操練,胡海國建議,創造緣分是最簡單的做法。他舉例,不只人與人,也包括人與自然、人與歷史文化,例如出門跟社區管理員微笑打個招呼、去戶外看看花草樹木,看到美景就拍照分享給朋友、參加認識文史風俗的活動等。創造緣分 豐富心靈維持健康 自認個性內向,更要有意識地創造並維繫緣分。胡海國表示,有血緣原生家族要好好經營,與沒有血緣但合得來三五好友,自然而然凝聚成「精神上的家族」,也很重要;可以主動打電話給對方,關心對方近況、聊聊輕鬆話題,漸漸地三五成群參加活動、聚餐聊天,有這樣一群朋友在身邊,就不會感到孤寂。林萃芬也說,儘管隨年紀增長,難免累積創傷和失落感,但心態保持年輕活力、能自得其樂、會對事物好奇,這些都是維持心靈自由的寶貴能力,也是預防退化、維持健康的關鍵。來測退休力●「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https://pse.is/3uraub
-
2022-12-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微光祝福——追憶我的妹妹容兒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師、護理師、家屬與病人的互動」。一位資深內科醫師因為一位病人家屬對不同醫師解釋病情產生困惑,使他深感醫師說話的藝術影響病人與家屬對病情的理解,而醫術真的是藝術(Healing art),而不是單純的科學。一位資深護理師從自己到團隊、從病人到家庭的關心,一次又一次的陪伴過程,豐富了護理師們的生命,而發現她和護理夥伴們只有一個信念,不管病人在哪裡我們都在他們的身邊,告訴他們:「我陪你,我在。」一位病人的姊姊追憶一路陪伴妹妹抗癌的過程,感受到生命其實是非常有韌性。每個生命都有它求生的本能,當有強烈求生意識時,那無窮的生命力,即便在惡劣環境下依然會用盡本能生存下去。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病溝通的藝術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我陪你,我在以往對生命的認知總覺得它是脆弱的。但一路陪伴妹妹抗癌的過程,讓我重新感受到生命其實它是非常有韌性的!每個生命都有它求生的本能,當有強烈求生意識時,那無窮的生命力,即便在惡劣環境下依然會用盡本能生存下去。回顧自發病這兩年半一路治療,人生也經歷重大轉折。妹妹一開始找不到原因的後腹疼痛,當時來來回回檢查最後意外發現腫瘤,也因無法直接確認病因,且腫瘤過大需要進行切除,最後得知是少見兒童癌症——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且期數也不太樂觀整體來看屬末期。得知當下不論家屬或病患本身是不太可能消化接受的。但我告訴自己期數不表示生命長度,僅供醫學上作為病程發展參考而已。當時我的妹妹才19歲,她還年輕不應該放棄那一點點希望,最好方式就是接受、面對、及配合專業醫療。依稀記得在南部要首次開刀的前一晚,我倆第一次姊妹一起洗澡坦誠相見,我的內心知道接下來有好長的路要奮戰,甚至需要再進行化療,深怕一直愛漂亮的妹妹打擊太大,當天晚上還先跟妹妹打預防針,胡亂聊著可能會因為治療而掉髮,也許可以考慮暫先剃掉全部的頭髮,當時妹妹懵懂的點點頭。後續跟家人評估討論,最後決定北上到癌症醫院治療,初到醫院時,陳醫師立即安排相關檢查,但報告結果是一個月前開掉的腫瘤,再次由原部位長出,甚至更大,這結果深深打擊著我,雖然查詢相關資料知道妹妹的癌症是高度惡性且復發機率高的類型,但再次被告知當下腦中不斷迴旋著:腫瘤真的有切除過嗎?家庭會議中主治陳醫師說明妹妹的治療需要跟時間賽跑,討論決定後當天就開始需要進行首次化療,計畫需進行6次高劑量化學治療,以及最後1次後自體幹細胞移植。化療當天妹妹的體重只剩下35公斤,化療過程中容兒完全沒胃口,與容兒討論後接受醫師與營養師建議,採鼻胃管灌食以加強營養,畢竟需要血球生長起來到足夠數量,才可再進行下次化療療程。此時還好當時病房護理師姊姊們,除了醫療上照護之餘,還不厭其煩的鼓勵和陪伴,常常在容兒不喜歡的化療藥袋上,罩上餐巾紙手繪的晴天娃娃,希望帶來更多陽光到容兒床旁。在這來來回回醫院和生活過程之中,更加感受到家屬陪伴、醫療團隊照護以及社會資源重要性。不論是病患、照顧者都需要有出口,也許是與其他病友或家屬間互動連結、或是家人親友支持陪伴,看似平常的對談卻能給予我和妹妹於治療期間內心安定的力量;醫院的醫療團隊除了給予容兒治療與照護,過程更會關心妹妹和我的心理情緒變化,身為照顧者的我不僅感受到團隊的關懷,社工師定期提供的社會資源如保險、健保給付、相關補助等,更我和妹妹感受到醫療團隊全方位的照顧。罹患癌症的勇士們大多會全力以赴積極面對奮戰,但有些人即使努力也未能如願控制疾病,2015年8月底如往常的入院治療,但9月中突然發生腹腔腫瘤破裂出血,容兒雖一向怕痛,但先前貼心的她,即使再不舒服也未真的出聲喊過痛,但那晚妹妹卻止不住呻吟,我心疼她因疼痛讓她無法自己,慶幸團隊立即判斷處置給予加強止痛劑並快速控制症狀。此時,我們也必須接受病程走向無法再積極治療的關卡。這一次我們都知道已不可逆轉疾病,心想那一天它終究是來了,最終我們必須面對。最後照護陪伴期間,我們也不避諱聊死亡,勇敢懂事的妳能理解我說的,為了不讓愛妳的人措手不及,妳即便沒有太多對死亡的想法,仍盡可能回答我提問相關問題。一次與護理師互動過程裡,妹妹表示她希望即使生病了還是要美美的,也希望不要痛就好。透過張醫師及陳醫師合作,先積極控制妹妹的症狀,以及當時病房護理長接洽過往病友家屬的攝影團隊,幫妹妹圓夢拍攝個人婚紗寫真集全家福(拍攝剪輯)。回想當時我的想法是病程無法再積極治療,我期望維護病患舒適和尊嚴,讓病患及家屬安心在舒適的環境和專業醫療照護中獲得寧靜和慰藉,這過程並非放棄生命,而是即使到生命盡頭我們仍擁抱希望。其實要對摯愛做到當病程已不可逆選擇最後真正放手很難,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雖理智上知道選擇症狀控制才能避免妹妹身體各方面的負擔,但過程中情感面的自己會在每個時刻,猶豫自己是不是真的為妹妹做最正確的決定。後來我慢慢知道能做的就是好好的把握珍惜當下,去做那些想很久的事,學著表達那些不敢說出口的愛。我告訴容兒:我相信生命都會有出口,只是它用不同形式呈現,逝去也會有新的開始,不管未來如何,即便那天到來,不要擔心害怕自己會被忘掉,不論如何用什麼形式存在,妳永遠都會停留在愛妳的每個人心中,我們不會忘、也不可能遺忘!而且我相信我們會一直一直愛妳直到永遠♡
-
2022-12-09 癌症.飲食與癌症
癌患學習飲食營養 為治療加分
癌症病人除了要接受正規治療,飲食營養也要顧好,才能為治療加分。癌症關懷基金會分析701位飲食指導專班參與者資料,結果發現,經過3個月有系統的學習營養知識,不但能為癌症治療加分,三高、情緒、疲倦、疼痛、生活品質都能獲得改善。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表示,基金會北、中、南三區每年開辦4梯次癌友飲食專班,至今已開課37梯次,由營養師提供一對一的飲食指導,照顧超過千名癌友家庭。這次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分析歷年參與專班的701位學員資料,其中48%為乳癌患者,12%肺癌患者、8%大腸直腸癌患者、8%婦科癌症患者。701名學員中85%是女性,男性僅占15%。6成學員為癌症第一、二期,以女性為主,男性則是第四期比率最高,顯示女性較早積極採取抗癌行動。來上課的男性學員當中,也有少數非常認真,樣樣自己來、三餐自己準備,但大部分男性會找太太來陪上課,有些人還會叫太太幫他寫飲食日記,不想要自己去積極掌握這些健康識能。分析結果發現,經過3個月的學習和追蹤,需要增重的癌友可以在3個月內最多增重4公斤,需要減重的癌友可在3個月內減重達6公斤。學習前有肝功能、血糖、血脂、尿酸指數過高的癌友,或是因癌症治療導致白血球低下或貧血的癌友,3個月後數值都有顯著改善。經過學習,癌友每天攝取的食物種類從平均19種增加到27種;憂鬱或易怒等情緒問題,疲勞或睡眠困難問題,也在國際通用的量表測驗下看到顯著的進步。協助過許多乳癌和大腸癌病友的黃翠華,觀察到這兩種病人罹癌前都有些共通的飲食偏好。乳癌和大腸癌病人都有飲食脂肪比率過高的問題,年輕的乳癌病人很多都超愛吃甜食,大腸癌病人則是幾乎沒在吃全穀類,纖維攝取量很低。黃翠華表示,飲食專班的營養師會抽絲剝繭找出癌友的飲食營養問題,並且協助他們循序漸進改變飲食習慣、建立正確觀念,比如很多人不知道纖維攝取要達標,最重要不是吃蔬菜,而是全穀類,一碗全穀雜糧飯的纖維含量可能是一碗煮熟蔬菜的10倍以上,如果因為怕胖而不吃飯、只吃菜和肉,就很容易變成高油、低纖維的飲食。黃翠華遇過有些癌友不想做正規治療,就跟營養師說:「我完全相信你們!我不要接受治療!」黃翠華都會跟他們說,腫瘤細胞長得飛快,光靠食物太慢了、追不上,一定要接受正規全套治療,飲食只是輔助,讓身體可以挺過辛苦的癌症治療過程、幫助治療發揮效用。
-
2022-12-07 失智.失智資源
要如何為長輩找到適合的社區照顧模式?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雙薪家庭,以致於長輩獨居在家的安全、照顧方式就成為不得不面對與解決的日常難題。有的長輩行動力無虞,生活可以完全自理,然而如果家中長輩需要別人協助或照顧,應該該怎麼辦?或許可以考慮使用政府的長照服務與資源。什麼才是最適合長輩的照顧方法?大家常常聽到長照服務四大包,而四大包服務代表著專業及照顧、交通接送、輔具無障礙服務及喘息,而以上服務內容依據「服務場域」,可以區分為「居家型」、「社區型」。簡單來說,我們可以選擇由居服員、專業人員提供到府服務或讓長輩親自去當地社區據點或照顧中心等社區型單位,參加免費或小額的活動。而在長照服務中,提供長照服務的社區型單位又分為巷弄長照、家庭托顧中心、日間照顧中心、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依照單位的名稱,可提供的服務內容及補助額度也有所不同。(1)巷弄長照站因應在地老化,讓社區中的相關據點能就近照顧衰弱長輩、失能及失智症者,雖然服務範圍較小,但卻有強烈的在地凝結力。與常見的「社區關懷據點」相似,透過單位提供社區長輩的關懷訪視、電話問安、生活諮詢等,促使長輩可以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另外,為達到延緩失能的目的,巷弄長照站更增加了多元課程,使巷弄長照站不僅僅是連繫在地情感的地方,更是維持長輩機能的場所,而相較於日間照顧中心上午至下午較長時間的服務,巷弄長照站會依照單位人力申請2-10個時段,每時段約3小時的服務時間,而單位可收托的人數則依照空間大小決定。(2)家庭托顧中心顧名思義就是讓原本居住的環境也變成可以提供照顧支援的場所,讓原本已在家中照顧長輩或是有照顧經驗的家屬,在不需出門的情況下,可以同時照顧多為長輩,也為家中增加一筆額外的收入,考慮居家環境空間有限,相較於大型的日間照顧機構可同時照顧多位長輩,家庭托顧中心則以4位以下長輩為主,因次就算是一個人即可處理及完成單位設立。對於受託的家屬來說,因為單位即在社區當中,不需要舟車勞頓帶長輩到附近的單位,可能走個幾步路就可以將長輩接送回家,又比巷弄長照站更近了一些!(3)日間照顧中心反觀家托中心,日間照顧中心可容納長輩的數量更多,中心甚至需依照規定備有相關專業人員、規劃多元課程內容。如同我們所說的托老所,讓兒女可於上班前送父母至日照中心,下班時再接送回家,符合現在雙薪家庭的需求,讓兒女可以同時安心上班、照顧家中長輩。日間照顧的服務計算方式,及每一個等級可使用之額度換算天數如下表,透過補助額度及天數,並對照單位提供之收費,可大約計算出每個月須再負擔多少費用,在人力尚可的情況下,也可以與單位討論參加的天數,調整出適合每位長輩的生活模式喔!(4)小規模多機能服務長輩每一階段所需要的服務不盡相同,為避免長輩因服務改變而需重新適應照服員,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以日間照顧中心為基礎,結合日間照顧、居家服務、臨時住宿(夜間住宿),可因應服務內容的調整,由相同的照顧服務員協助,不須擔心互相熟悉適應問題,也能應變臨時需的服務。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甚至還提供臨時住宿的服務,以減輕家屬在日間、夜間及例假日的負擔與壓力。適合現況的照顧就是最好的方式社區型單位類型這麼多,要如何為長輩挑選最適合的環境,可以依照以下幾點評估最適合長輩的照顧方法:💡長輩能力:是否可自行外出、是否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家中有無他人協助看視或照顧:是否為平日家屬都需外出、老老照顧或獨居。💡經濟條件:家屬是否可負擔欲使用的服務項目。雖然社區型機構的照顧方式有所不同,但目的皆是為了減輕家庭照顧負擔,解除長輩孤立感、預防身心機能衰退。「多動腦、多活動、多社交」幫助長輩延緩老化,是每一個家庭皆需具備的觀念,透過社區型長照機構,能鼓勵長輩持續踏入社區、延緩失能。搭配政府資源,能讓父母有更聰明、省力的照顧模式,減少照顧者的負擔。
-
2022-12-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溝通的藝術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師、護理師、家屬與病人的互動」。一位資深內科醫師因為一位病人家屬對不同醫師解釋病情產生困惑,使他深感醫師說話的藝術影響病人與家屬對病情的理解,而醫術真的是藝術(Healing art),而不是單純的科學。一位資深護理師從自己到團隊、從病人到家庭的關心,一次又一次的陪伴過程,豐富了護理師們的生命,而發現她和護理夥伴們只有一個信念,不管病人在哪裡我們都在他們的身邊,告訴他們:「我陪你,我在。」一位病人的姊姊追憶一路陪伴妹妹抗癌的過程,感受到生命其實是非常有韌性。每個生命都有它求生的本能,當有強烈求生意識時,那無窮的生命力,即便在惡劣環境下依然會用盡本能生存下去。最近有一位有癌症病人的家屬來約診,主要是來釐清她的長輩就醫時由另一位「專家」説明病情的「意義」。這位病人是由本院轉診到其他醫學中心開刀再追蹤化療的癌症病人。因為病情比較嚴重,目前還在接受支持性治療。家人的支持及照顧也很用心又有耐心。這位長輩知道這個病情嚴重、預後不好,所以這位權威醫師專家很直率的建議病人及家屬:「讓病人想吃什麼就隨便,也隨性去玩。」這種說法對病情嚴重的病人來說,是間接的告訴病人「反正病情不會改善就放心去享受吧」的意思。病人本人的感受如何是另當別論。一般的病人,尤其是患了癌症的人,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體能及康復的可能性,多少都有「自知之明」。病人的家屬也會同情與不捨,更會特別的關懷病人。如果病情嚴重,病人的體力及心理會萎縮,有些人更不想麻煩子女及家人。當這位病人及子女聽到「有權威的」醫生建議這位得癌症的年老婦女可以隨性的吃喝玩樂、旅遊,這樣子的説法或許是一種鼓勵及安慰,但或許不切實際。這位病人的子女都在傳統家庭成長,也受過很好的教育,一聽到這位權威的醫生給予的建議,他們都感到不解。因為他們很清楚家人有胰臟癌,因而有消化液的分泌器官阻塞的問題,影響食物的消化,也因此營養、體力不足。他們對這位很被尊敬的醫界大師的建議感到非常疑惑,因而來找我「確認」,他們有沒有在照顧親人時「做錯了什麼」。醫病溝通上,病人及家屬們對於他人的話,尤其對醫師的説明及建議都會比較敏感。所以醫護人員在醫病溝通上的用辭造句是一種藝術,也需要磨練。過去的醫生訓練傳授臨床醫學是「Healing Art」(醫療藝術),而不是單純的「Science」(科學)。醫護人員對病人或家屬溝通解釋病情時、因為雙方之間的了解不同而有時會產生誤會。所以醫術是「Healing Art」,而不一定是「Science」。在這個案中,因為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可以延長有「品質」的生命,所以這位「名醫」建議是盡可能鼓勵病人去享受「餘生」。但是從病人子女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處理對這位病人有沒有正面的幫助,或許會讓病人更不舒服,也可能讓病人更痛苦而希望更早離開人世,這增加了病人家屬的心理負擔及罪惡感。說話的藝術在醫病關係上該如何拿捏,不是在課堂上可以教授或訂定出來的。在目前就醫很方便的社會,例如台灣,一般病人有時候可以同時在不同醫療機構就診,尤其是一般民眾很嚮往專科門診就醫,如果沒有一位專責的醫師協調、整合不同醫師的意見、治療方式、用藥安全,會讓一般民眾對醫療服務的建議覺得困惑、引發誤解。醫術真的是藝術(Healing art),而不是單純的科學。
-
2022-12-0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預法改變了什麼(三):先理解再調解,雙調委化解醫病心結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糾紛」。兩個月前有幸聽到王志嘉醫師非常精闢的演講,介紹「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醫預法)」。十分感佩王醫師的團隊在這幾年的努力,也深深覺得這與「醫病平台」希望促進醫病雙方的了解息息相關。非常高興他們百忙之中同意在醫預法即將實施前,以三篇文章有系統地介紹「面對醫糾,病家不再求助無門」、「爭議背後,看見受傷的醫者」、「先理解再調解,雙調委化解醫病心結」。希望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能夠讓醫病間對醫預法更加認識,對於未來醫病關係更加有助益。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預法改變了什麼(一):面對醫糾,病家不再求助無門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預法改變了什麼(二):爭議背後,看見受傷的醫者醫療爭議,係指病方認為醫療不良結果,應由醫方(含醫事人員、醫事機構)負責所衍生的爭議。發生醫療爭議,通常有機構內的和解或協商、機構外非訴訟的醫師公會協商、衛生局調解(處)、鄉鎮調解委會員調解、乃至訴訟前的法院調解、或是法院的訴訟程序等。和解與調解是非訴訟解決醫療爭議機制(alternate disppute resolution, ADR)常用的方法。有別於和解是醫方、病方的雙面構造,調解通常呈現醫方、病方與中立的調解員等三面構造。醫療爭議素來受到醫方、病方、與社會的重視,近10年來,除了落實與強化醫療機構醫療爭議事件的關懷機制外,也強化院外衛生局以及法院的醫療爭議調解機制,導入醫、法雙調解委員的機制,於今(111)年6月22日公告但尚未實施的醫預法將醫療爭議雙調解委員制度明文化。筆者自103年擔任台北地方法院調解委員以來,歷經台北市、桃園市衛生局、桃園地方法院、台灣高等法院、最高法院等調解委員等志業,迄今近10年累積超過50件的醫療爭議調解的實務經驗,於109年在國科會研究計畫的支持下,針對我國醫療爭議雙調解委員制度進行學術研究,本文將過去累積的實務與學術經驗進行分享。妥善照護病人是醫療的主要目標,要達成此目標不僅著重於病人的生理需求。同樣的疾病在發展過程當中會因個體差異、發展不如預期、未必即時發現並處理等,進而無法達到妥善地照護病人這個目標,自然降低了對醫療的信任度。透過筆者自身與專家訪談爬梳前人參與醫療爭議調解的經驗,我們從三個面向來思考醫療的意涵,讓擔任醫療爭議的醫、法雙調解委員更能夠理解醫病雙方的衝突、內心需求與利益,進而善用調解制度讓醫病雙方能夠互相體諒,降低或化解衝突,甚而恢復醫病雙方的信任度,將醫療爭議解決,達成「全人照護」的目標。一、避免過度臆測病方的想法最常見的是在醫療爭議發生之後,醫師會反射性地認為病方會要求高額賠償或是認為自己的道歉會被病方當作醫療疏失的一項證據。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帶來的心理隔閡,將會阻礙醫病調解(和解)的可能性。「有時候我們雖然當場沒有調解成功,……,但是後來透過關係來講,我曾經在馬路上遇到一位醫生跟我講說,謝謝你那天的幫忙,我說拍謝沒有調解成功,他後來跟我講,沒有,後來病人也都來找我看病了,我們後來變得要好這樣子。雖然我們並沒有達成病人的需求、金錢的賠償或者什麼的,但是我們會大概去想想看有時候病人反而願意去放下,因為他已經得到他想要的,但是他當場沒有放下的可能是他的面子啊或是尊嚴的問題,或許是文化的一個不一樣的地方。(M12-07)」二、思考在不同場合如何表達自己的立場讓病人理解疾病相關的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不代表應該時時提醒。在爭議發生之前,醫師可以有較多的時間詳細解釋及告知可能的風險;然而,一旦爭議發生以後,同樣的解說將會帶來不一樣的反應。以全人醫療的觀點出發,醫師在調解時應該表達更多的同理關懷,但同時內心也要避免自我懷疑。「從接到調處的時間點,到真正要進行調處的這一段時間,大概是兩三個禮拜的過程。那這兩三個禮拜的過程,其實我自己個人的心理壓力我覺得還蠻大的,……,我是到當場才知道他的要求是什麼,所以就是事先都不知道,所以就是我只能準備,我當初給他看的paper(論文),我自己找的文獻,paper(論文)帶過去,然後就是在當場就是仔細說明為什麼會去選擇這個藥物。(M02-03)」「我只是覺得他,有時候你看到一個很討厭……你很氣的人在你的對面,然後他又一直在defense(防禦)的時候,你會更氣這樣子。(M15-10)」三、進入病方文化脈絡深層理解視病猶親是個目標,讓醫師在調解時思索為何爭議會產生、是否之前的溝通有認知落差,並在調解場合盡力配合調解委員、理解病人表達的深層意涵。用白話來說,也可稱為「理解病方的弦外之音」,也是調解領域常用的IPI(Issue爭點, Position立場, Interest利益)分析法,探求病人背後的利益(Interest)。「講白的話,講白了就不值錢了。對,所以就是說你病方,你心裡面很難過我知道,但是你也要知道說,醫方他釋出來的那個所謂的肢體語言,或是他所背後,他願意做這樣的事情,他背後的意義是什麼。(M07-36)」未來醫預法實施後,醫療爭議的雙調解制度,需要對等的醫方調解委員參與(特別是醫師調委),身為雙調解委員,如能理解、體會與同理醫療爭議當事人醫病雙方的需求,先理解再調解,更有助於消弭醫病間的衝突與爭議,故我們提供一個不同的醫療視野,強調更多的人文關懷因素。此外,若要貫徹全人照護教育的精神、照護病人的身心健全之際,醫師也必須學會了解或照顧自己,才也是全人照護與跨領域的目的。
-
2022-11-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預法改變了什麼(二):爭議背後,看見受傷的醫者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糾紛」。兩個月前有幸聽到王志嘉醫師非常精闢的演講,介紹「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醫預法)」。十分感佩王醫師的團隊在這幾年的努力,也深深覺得這與「醫病平台」希望促進醫病雙方的了解息息相關。非常高興他們百忙之中同意在醫預法即將實施前,以三篇文章有系統地介紹「面對醫糾,病家不再求助無門」、「爭議背後,看見受傷的醫者」、「先理解再調解,雙調委化解醫病心結」。希望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能夠讓醫病間對醫預法更加認識,對於未來醫病關係更加有助益。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預法改變了什麼(一):面對醫糾,病家不再求助無門醫預法,是醫療爭議或糾紛處理的第二法,也是三法中最重要的法規,歷經20餘年醫法病三方的努力,於今(111)年正式通過,該法的實施會導向以「溝通關懷調解」、「對話取代對抗」為主的醫療爭議處理機制。過去醫療爭議或糾紛發生後,多著重於病方觀點以及事件本身的處理,通常稱為醫療糾紛處理委員會或小組。近10年來,最大的轉變就是認為醫療爭議或糾紛事件,醫病雙方都受到傷害,而且也不僅事件本身的處理,尚包括心理的面向,不僅病方需要被關懷,醫方也需要被關懷。因此,自第七期醫療網(民國102–105年)將強化醫療機構處理醫療爭議事件的機制列為重點工作項目之一,「輔導醫療機構成立醫療爭議關懷小組」不僅是政策,也成為各醫療機構、衛生局督考、甚至醫院評鑑的重點項目,醫療機構對於醫療爭議事件的處理,除了延續過去對於病方事件的處理,新增關懷的內涵,同時也將醫方的關懷列入。多數的醫者(以下簡稱醫師),特別是醫師,常處在順境,在醫療場域受到長官或學長指導或責難,常常也需心情調適。當發生醫療不良結果時,醫方的身心壓力,通常於一開始辨認出不良事件就會產生,也會去思考這件事為何以及如何發生,因而陷入混亂。之後,當進一步受到病方要求說明或是責難時,通常會不自覺的陷入侵入性反思(intrusive reflections)。反思,在醫療上一般是好事,我們常會在醫療上鼓勵學生反思,用以作為醫學人文教育,並達成全人照護的目標。然而,再侵入性反思就不是好事,因為他常伴隨著自我懷疑和內疚,如在過程中我錯過何事,是否能再做得更好等,會使醫師陷入的混亂加劇,產生第二次的焦慮。再者,院方為因應醫療爭議或糾紛事件、擬定因應策略、以利後續與病方進行協商,會進行組織機構的調查,此調查程序會引起醫師第三次的焦慮,包括長期以來建立的專業形象是否因此摧毀、同事間的信賴、以及就業的焦慮等。歷經三次心理情緒的重大壓力,醫師度過此醫療爭議或糾紛事件,最可能的結果是受到事件影響勉強留在醫界繼續貢獻,但喪失行醫的初衷與熱誠;也有可能克服醫療爭議或糾紛事件後,學到經驗後因而成長更繼續前進(最為樂見);或是從此退出醫療職場(最不樂見)。因此,醫療糾紛或爭議事件後,不僅是病人受傷,大多數的醫師也都受傷,或多或少也留下後遺症,這也正是醫學人文教育可以努力的地方。醫病關係的變化,導致行醫需要更多的專業素養,如溝通能力,傳統的醫病溝通無法因應現代的醫病關係,困難醫病溝通情境已成為最基本的教學,他有助於讓困難變成不困難情境,而避免醫學生或年輕醫師過勞(burnout)以及發生潛在的醫糾。然而,當發生醫療爭議或糾紛事件時,面對受傷的醫師,最需要的就是醫師自己的「因應技巧」以及外部的「資源協助」,這些都是在醫預法通過後,未來醫學人文教育可以融入的地方。醫師的因應技巧,最基本而重要的就是必須認知與體會「衝突理論」。當醫療不良事件發生時,病方有疑慮要求醫師說明是自然的事,然而可能因此發生衝突,但病方其實也不想發生,但就發生了;當醫療不良事件發生時,醫方內心已受到雙層衝擊,當再受到病方質疑時,如果沒有能力去因應,就會變得脆弱、無力感以及失去控制,這種負面情緒,會讓醫病雙方陷入惡性循環,強化其脆弱感和自閉。面對衝突,醫病雙方當事者都想要掙脫這種的傷害性狀態,但如果醫病雙方均無能力,就會讓此衝突加劇、越陷越深,但如果一方有能力去因應,情況可能就會不同。當醫方能夠尊同理與尊重,就有機會建立力量與自信,降低防禦心,達成增能轉移(empowerment shift),也由於防禦心的降低,願意從不同角度來看事情,就會產生認知轉移(cognitive shift),透過建設性與正面的對話,讓衝突有緩解甚至化解的機會。關於「資源協助」,是醫預法第二章的重要內涵,筆者以參與台北、北區醫療網等十縣市「輔導醫療機構成立醫療爭議關懷小組」的輔導經驗以及實際訪談發現,除了各醫療機構幾乎都有的「醫學專業的支持」、「其他的面向支持」 (院內互助基金或醫責險、SOP預警機制、鼓勵員工潛在醫療爭議事件通報、加強院工訓練與教育等)外,醫師或醫者最需要的資源協助有三:一、法律專業的支持從過去處理醫療爭議事件以及質性訪談的經驗,這部分也是當事人認為最需要醫療機構或其他人協助之處,其具體內容包括:實體法上是否違反醫療常規、合理臨床專業裁量或有疏失,以及萬一進入訴訟,後續的程序會如何進行等。此外,以筆者過去的處理與訪談經驗,如將法律專業支持,與醫師當事人的個性及需求進行結合,達成法律風險分析的支持,將會更具有成效。二、關懷調解的支持醫師對於調解制度至今仍非常陌生,以及真實出現調解場景時需要的注意事項,更是壓力來源,筆者曾親自訪談接受衛生局調處的醫師親口所述提到:對於衛生局調處制度的不了解,常常成為潛在壓力與焦慮的來源,在等待調處的過程中,甚至引起二至四週的失眠。此外,真實進入調解程序時時,醫方更必須善用行醫所學及常用的醫病溝通技巧,包括察顏觀色(敏感度)、傾聽與同理心等應用。然而,由於醫師成為醫療爭議事件的當事人時,常常也會陷入情緒或主觀而不自知,故醫院醫療爭議處理人員在調處前的適時說明以及調處時的提醒,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三、心理情緒的支持「心理情緒的支持」是最困難、不容易做到、但最為重要的部分。主要是不僅涉及私密性,也需要與醫療機構有高度的信賴感,故如何建立私密性與信賴感,是「心理情緒的支持」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以筆者過去輔導的經驗,這部分進步最快,近幾年有發展出幾種模式,可參考如下之拙著,限於篇幅,筆者將不再贅述。本文得以完成感謝衛生福利部及藥害救濟基金會之公版簡報資料,以及部分內容引用及節錄自筆者發表於2021年11月第36卷第11期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之文章「淺談醫療爭議事件員工關懷的面向」。
-
2022-11-2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預法改變了什麼(一):面對醫糾,病家不再求助無門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糾紛」。兩個月前有幸聽到王志嘉醫師非常精闢的演講,介紹「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醫預法)」。十分感佩王醫師的團隊在這幾年的努力,也深深覺得這與「醫病平台」希望促進醫病雙方的了解息息相關。非常高興他們百忙之中同意在醫預法即將實施前,以三篇文章有系統地介紹「面對醫糾,病家不再求助無門」、「爭議背後,看見受傷的醫者」、「先理解再調解,雙調委化解醫病心結」。希望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能夠讓醫病間對醫預法更加認識,對於未來醫病關係更加有助益。《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以下簡稱:醫預法)在2022年5月30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於6月22日經總統公布,距離前行政院衛生署於2000年首次提出「醫療糾紛處理法」起算,已經過了22年。早期的提案,把解決醫療糾紛的重心放在如何避免訴訟、減少責任,關注事後的調解和補償機制;而今年所通過的醫預法,則從醫療糾紛產生的脈絡和原因著手,提出爭議前的「即時關懷」、爭議中「調解先行」與爭議後「除錯預防」,來做為醫療糾紛的解方。其中在即時關懷部分,簡單來說,就是考慮了「病人為什麼告醫師」的原因,所建立各種「疏導」機制,即使醫療事故不能避免,但至少透過溝通關懷避免醫病關係持續惡化。病人為什麼要告醫師?1994年知名醫學期刊Lancet刊登Charles Vincent等人訪談227位提出醫療訴訟的病人及家屬,探究其採取法律行動的原因,除了傷害事實之外,更取決於事件發生時醫療端的態度與溝通方式,病人和家屬希望透過訴訟達到:提升照顧品質,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需要解釋,讓家屬了解發生什麼事以及為何會發生;要求補償所受損害及未來的照護;以及希望醫療人員或機構了解病人受害的嚴重性及感受,並能記取教訓、承擔責任。國內多項研究也有類似發現,病人提起醫糾的動機不外乎對資訊的需求、情感需求以及經濟上的需求,其中「非經濟因素」的比重遠高於對賠償的重視;而事故發生後醫方「不聞不問」或冷漠態度等溝通上的問題,也是病人決定提起訴訟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在醫療現場,不良事件發生時,醫療人員關注的通常是病人病況,專業訓練讓他們很清楚如何為手術後出血的病人進行檢查、診斷和緊急處置,可是面對病人在術後第二天突然死於休克時,該如何告知家屬、如何與家屬對話、如何回應可能的質疑,卻是不小的挑戰,尤其是事發突然,可能連醫療端都還沒弄清楚為什麼病況突然改變,還處在自責和焦慮中,更遑論去顧及家屬的情緒,這時候的沉默或保留,就可能加深醫病之間的猜疑和對立。因此,要避免事件演變成爭議,首要先解決醫療事故發生時的溝通障礙。為此,日本推動醫療機構設置「院內調解員」(In-Hospital Mediators),在醫病發生爭議或衝突時,以中立的角色來促進醫病雙方對話及溝通,共同解決衝突。英國NHS在醫院設立病人諮詢與聯絡服務 (Patient Advice and Liaison Service, PALS),對病人提供資訊和支援,不僅可即時介入、解決病人對醫院的疑慮,並且可將意見反映給管理者,改進醫療服務品質。我國衛生福利部從102年開始,委託各區域醫療網的縣市衛生局,積極輔導醫院設置「關懷小組」,由醫院高層擔任召集人,成員涵蓋醫療、法律、心理、社工等相關專業,強調在醫療爭議的第一時間就有跨專業的團隊可以介入處理,與病家建立聯絡窗口,維繫溝通,進而傾聽病方、同理需要,促進醫病對話,另一方面也作為醫療人員的後盾,協助其與病方順利溝通。關懷小組實施多年,目前九成以上的醫院皆已設有類似的機制。醫預法賦予機構主動關懷義務 在這樣的基礎下,醫預法正式將關懷納入法律,規範醫療機構於醫療事故發生時,對病人及家屬負有主動關懷義務,院內關懷過程有幾個重點:事故發生就要啟動關懷:新法不僅規範醫療機構應成立關懷小組、指定專業人員或委由專業機構團體來提供關懷,而且還必須在「醫療事故」發生一定時間內,主動啟動關懷機制,即時向病人、家屬進行說明、溝通,釐清可能爭議所在,而不是等到病方認為醫院應該為不良結果負責而提起「醫療爭議」才啟動。這樣的時機安排,已然包含了主動揭露與開放溝通的精神,除了緩和病方情緒、維繫信任外,也有助於後續調解程序平和進行。引進道歉法則精神,為主動揭露提供法律保護:不論是醫糾處理或病人安全文化的推動,揭露和表達歉意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對於滿足病家資訊和情感上需要影響重大;但另一方面,因為擔心後續的訴訟和求償風險,往往使得這個步驟非常困難。法案為了鼓勵醫療人員在溝通關懷過程中,可以坦然揭露、勇敢表達遺憾、道歉或讓步,規範除非雙方當事人均同意,否則相關陳述不可以在訴訟中採為證據或裁判基礎,為建立良好的院內揭露機制提供基本條件。確保溝通無障礙,並提供資訊和權益上的協助:新法規範當病人或家屬因為語言文化因素,或是因聽力、語言功能等障礙導致溝通困難時,醫療機構需要提供受有訓練的人員,來輔助溝通進行。若病人符合藥害救濟、生產事故救濟或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的要件時,醫療機構應該要主動提供資訊和協助。當事人可尋求第三方公正專家意見,協助釐清事實:大多醫糾病家的共同訴求,是想要知道醫療過程中發生什麼事,以及是否發生不該發生的錯誤,但醫療具高度專業性,當醫病之間缺少信任時,可能導致關懷過程的說明無法發揮釐清事實的作用。新法設置收費制第三方專家意見管道「醫事專業諮詢」,在院內溝通階段,若醫病之間對於醫療事實或見解的認知差距較大,可共同擬具問題並備妥相關病歷資料,向第三方機構提出申請專家意見,用以輔助事實的釐清和說明。建構支持環境 為更積極的病人角色作準備對一般民眾來說,「事故關懷」法制化,可預期將帶來更加開放的醫療環境,面對醫療爭議,也可望終結求助無門、必須使用極端手段才能表達訴求的時代,有更多正式資源和溝通管道可供運用或選擇。病人及家屬將不再只居於被動接受服務的角色,而是可以主動提出疑慮、表達需要、參與溝通,成為病人安全的重要參與者。為了協助醫病雙方在溝通對話上做好準備,衛生福利部自108年起,也委託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成立醫療爭議關懷資源網站專區及諮詢專線(02-23510740),為醫療爭議當事人(病人、家屬、醫療人員)提供諮詢服務,傾聽事件發生經過,協助當事人釐清訴求和需要後,再給予後續處理方式或管道的建議,並適時轉介資源,有需要的民眾或醫事人員可以多加利用。參考資料:Vincent C, Young M, Phillips A. Why do people sue doctors? A study of patients and relatives taking legal action. Lancet. 1994 Jun 25;343(8913):1609-13.國內相關研究例如:吳建昌(2012),「醫療傷害無過失補償制度之分析及臺灣民眾態度初探」,台灣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101年度研究計畫案期末報告。黃鈺媖、楊秀儀(2015),「病人為何要告醫生?以糾紛發動者為中心之法實證研究」,台大法學論叢,44(4):1845-1885。陳學德(2019),「醫療調解模式之實證研究─以病家為何告醫師為中心」,月旦民商法雜誌,,63期:109-144。‧醫療爭議關懷資源中心網站 https://medcare.tdrf.org.tw/
-
2022-11-27 名人.劉秀枝
「我為什麼不吃炸香菇?」名醫劉秀枝告訴你原因
參加旅遊團,午餐桌菜中的炸香菇很受歡迎,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吃?我說因為前日做胃鏡檢查發現有胃食道逆流,不宜吃炸物。立刻有團友問:「奇怪了,妳不胖、不菸不酒、不吃辣、不吃油膩食物,怎麼會得胃食道逆流?」為了不想他繼續分析下去,我趕緊說:「我喝茶、喝咖啡啊。」未料,他緊追不捨:「那我也喝咖啡,我怎不會呢?一定有其他原因,例如壓力。」正想問他,我有哪些壓力時,另一位團友馬上好心建議:「我以前也有胃食道逆流,吃藥都沒效,後來有人告訴我,吃東西時每一口都咬20下才吞下,就好了。」哎呀呀,我真不該引出這個話題!這也讓我聯想到一位好友最近得了癌症的反應。如果有人問他是否罹癌,他不否認,但不會主動告知親友,並不是怕別人知道他得癌症,而是怕大家問東問西,追問為何會得這個病?為什麼沒及早發現?如果都找不到原因,甚至還會幫你怪祖宗或前世,如基因作怪,祖宗不積德或前世的報應。有人會詳細問你是如何發現癌症?有何症狀?做何檢查?因為他要確定自己沒有同樣的問題,不想延誤就醫。有些朋友則會告訴你應該看哪位醫師才較高明、授以祕方或送你各種保健品等。這些善意的關心與建議,真讓人窮於解釋,既累又煩。那麼朋友生病時,該如何關懷呢?還真不太容易,但看交情、病人個性與需要而定。如果是泛泛之交,默默關心就好;常往來的朋友可以用電話簡訊、電子郵件或LINE問訊、祝福,並問是否有可幫忙之處?如果自己曾罹患同樣的疾病也可告知,並提及如果需要,可進一步提供資訊。這種方式既可表達你的關心,也讓對方有時間緩衝、考慮再回覆,或是「已讀不回」,各自安心。當然,至親與交情深的朋友另當別論,一通電話可以直接問需要什麼幫忙或是直接探視,伸出援手。反之,自己有需要時,不妨主動請求協助。例如獨居的我,曾有好幾次在LINE上發出訊息,就有好友分別陪我去開白內障後,帶著載眼罩的我回家;腰椎手術要出院時,小心開車接我回家讓我的腰椎免於顛簸,並到家裡幫忙換藥、洗頭髮等,我每次想起這些點點滴滴,心裡就湧出一股暖流。在這少子化,獨居人口漸增的年代,很多人是需要幫忙的,例如幫忙推輪椅去急診或門診,陪伴病人,以便家屬可以去掛號或拿藥等事宜。最近一位有糖尿病的好友,併發腎臟疾病,除了積極接受治療,還需低糖低蛋白質飲食,但又需要一定的熱量以維持體力,因此打電話向幾位朋友求教,終於找到一位專業又親切的營養師,以及供應此特殊便當餐食的廠商,讓他像發現新大陸般原來有這樣的市場呢。在餐桌上,我說因胃食道逆流而不吃炸香菇時,其實只是想告訴大家我不是不喜歡,而是暫時不能吃,也希望大家只要輕描淡寫說:「那妳吃其他較清淡的菜吧。」這樣就可以了。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2-11-26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黃忠山「以病人為中心」!分秒必爭搶救生命,肩負重度級急救醫院重任
「以病人為中心」是東元綜合醫院黃忠山院長的座右銘,也是醫院創院27年的核心宗旨。在黃忠山心中,治病是不分病人的年齡、膚色、種族、貧富,都應當一視同仁;醫療的本質,是為病人減輕痛苦與延續生命,因此以病人為中心設身處地、感同身受,才能真正照顧到病人的生理健康與心理安慰。 緊急轉診 竹縣救命綠洲黃忠山回憶,20、30年前的竹北並不像現今是繁華的都會,甚至是醫療資源嚴重缺乏地區,因此東元醫院的創立,就是希望成為這個區域的救命綠洲,歷經27個寒暑裡,始終不敢忘記其「救命」的使命,至今仍肩負新竹縣唯一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的重任。因為醫院位於竹北市區的交通要道、高速公路竹北交流道旁,因此大新竹地區的緊急轉診,第一時間幾乎都是送到東元。黃忠山說,這狀況讓東元訓練出專業急救能力,更憑藉完整的醫療資源及黃金治療時間的優勢,讓每一條寶貴的生命都得以延續。婦幼一條龍服務獲得認證東元不僅是新竹縣內唯一的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也是唯一區域醫院評鑑優等的醫院,更是唯一的區域教學醫院,獲得國健署「健康醫院」認證,連續6年通過醫策會「急性冠心症照護品質」認證,院內還成立「心臟血管中心」,提供全年365天24小時無間斷的重大外傷及緊急醫療照護服務,肩負大新竹百萬人口的急重症醫療照護。黃忠山是婦產科醫師,深知婦幼醫療對家庭的重要,致力將東元打造成擁有一條龍服務的婦幼專科醫院,並獲得「母嬰親善醫院」認證,尤其產科團隊在面對生產中大出血、昏迷、高血壓、腦出血及新生兒呼吸窘迫等緊急狀況,都有豐富處理經驗,因此讓許多新竹的媽媽們,都指定要在東元醫院生產。善待員工建強健照護團隊「醫療服務不僅是仁心仁術,更要杏林春暖。」面對著急的家屬、虛弱的病人時,黃忠山深信「同理心是回歸醫療本質的關懷」,身經百戰的搶救經歷,讓東元醫院的醫護團隊都是用爭分奪秒的精神,挽救每一條寶貴的生命。在他的帶領下,東元醫院員工都知道帶著開朗的心上工,才能給予病人體貼的服務,黃忠山用真誠打動每位員工願意付出,還會發放資深員工黃金胸章以慰勞感謝,他說,「為病人留才,才能建立強健的照護團隊和醫療品質」。養生祕訣/生活簡單 心情愉悅最重要今年76歲的黃忠山,歷經人生的起起落落,認為人要活得健康其實不難,「只要過得快樂、過得滿足就夠了。」因此「生活簡單、樂天知命」,就是他的養生祕訣。雖然黃忠山已屆退休,他仍堅持常到醫院關心病人,不時在院內可看到他穿著白袍,俯身與等候看診的病人攀談,黃忠山說,把病人視為家人,看到病人及家屬臉上的笑容,就有一股能量支持著他繼續服務。在院內醫護同仁的眼裡,黃忠山總是瞇著眼、掛著笑容,親切地問候每位認真工作的夥伴,黃忠山認為,大家給他的正能量,是他笑口常開的主因,彼此不衝突,卻互相影響。黃忠山提出個人養生撇步,強調心情愉悅最重要,日常生活應注意一些小細節,例如少喝含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糖分,對於健康會有正向影響,每天更要補充足夠水分,幫助身體新陳代謝。還要多運動,黃忠山說,像他上了年紀,已沒辦法從事打球、快跑等激烈運動,散步則是一項不錯的運動方式,尤其年紀超過一定歲數時,只要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不暴飲暴食,搭配舒緩柔和的運動,就能維持身體健康,但別忘了開朗的心,才是讓腦袋與心情年輕有活力的關鍵。黃忠山小檔案●年齡:76歲●專長:婦產科、醫務管理●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國立陽明大學醫管所●經歷:東元綜合醫院院長、私立康乃薾雙語中小學董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護,成為大新竹的健康守護者。
-
2022-11-26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台中市】衝高疫苗打氣撇步,曾梓展:以量取勝、動員民眾打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台中市曾創下施打新冠疫苗人數占全台施打率一半的成績,尤其是長輩的接種更為踴躍。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分享,重要的是依照各年齡層、族群等習慣的接種方式「場地時間不同,願意出來施打的人都不同。」同時採用快打站方式,以量取勝。此外,為了建構適合移居、安全的城市,近年市府注重食安檢驗,並納入了地理資訊系統(GIS)進行稽查,盼未來這套系統廣納更多資訊,作為其他縣市的學習樣本。他說,不少縣市會採用大型接種站、體育館等作為疫苗施打站,上千人聚集還得大排長龍反而降低了民眾的意願,因此,台中市採取到各區活動中心、關懷中心、小型體育館或學校等各區皆有快打站的策略,雖然快打站的成本會比醫療院所高,施打率卻相對較高,為此市府也撥預算補貼給予協助的工作人員。這樣的施打模式,從長輩接種率奪下多項中央評鑑六都第一就能看出,像是台中市衛生局在65歲以上長者拿下績優獎和卓越獎,75歲以上也拿下績優獎和卓越獎,以及疾管署的Covid-19感謝獎。耳鼻喉專業估流感恐爆發,提醒戴口罩、打疫苗新冠疫情已有三年,接下來的是面對「免疫負債」問題,耳鼻喉科醫師出身的曾梓展擁有豐富的第一線經驗,他觀察流感的重症大約5到7年是一次輪迴,2017年曾爆發過,時序推算下來,差不多落在今年或明年,因此「口罩要戴到明年春天,疫苗也要打好。」為了提高流感疫苗施打率,他說,市府規畫出多個場域施打,包含職場揪團、校園、快打站、衛生所、合約醫療院所、住宿長照機構、行動防疫車等共9種,同時與600多家的合約院所合作,至於難設站又沒有醫療院所的偏鄉地區,則是會出動專車協助,以多元方式提升疫苗施打率。疫苗盤點,地方補上不足他並且盤點台中市府的常規疫苗,以肺炎鏈球菌為例,中央的公費接種對象為71歲以上長輩,不過疾管署建議65歲以上民眾都要施打,所以,台中市府放寬到60歲以上民眾,補足了斷層的缺口;同時,中央提供的國一女學生接種2價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台中市加碼給予保護力更佳的9價替國二女學生接種,不過,他認為,以全民覆蓋率來說,其實男性也該施打HPV疫苗,中央及地方政府都要盡力推動。台中市在疫苗施打率衝出成效外,食品安全的控管也是近年著力的項目,曾梓展介紹,這套利用地理資訊系統打造的高風險稽查,是將全市的食品製造業資訊稽查匯聚在電腦中,進行相關的比對及風險管理,未來希望能運用於多項的議題。他說,目前每年都會編列預算、維護費用等,未來會持續規劃,同時歡迎其他縣市交流,讓台中市穩居民眾嚮往的宜居、安全城市。【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2-11-24 醫療.婦產科
研究:孕婦大腦變化可能是為照顧幼兒做準備
有研究發現,女性在懷孕期間大腦的神經結構與神經網路有明顯變化,很可能是身體在為日後照顧新生兒做準備,專家說,這項發現可能強化「一孕笨3年」的刻板印象,但不應如此解讀這項最新研究。根據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23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Amsterdam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團隊發現,懷孕女性的大腦灰質容積會降低,白質的微結構也會發生改變。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何茲瑪(Elseline Hoekzema)表示,這代表懷孕期間的婦女大腦神經結構與神經網路都有選擇性的明顯變化,很可能是為了往後照護嬰幼兒而準備。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這項研究證實先前有關懷孕會使孕婦大腦發生變化的發現,但還未能得知大腦變化對神經細胞功能的影響,以及是否影響母嬰行為。根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的新聞稿,成功大學心理系教授龔俊嘉認為,這項研究的最大貢獻,在於可能激起更多有興趣且有資源的研究者一起投入。他並說,此一研究有可能間接強化大眾的刻板印象,例如「一孕笨3年」或外國的「懷孕腦」(preg head)等說法。但龔俊嘉說,需要更謹慎看待這項研究結果,原因包括研究報告未標註統計的考驗力,且研究對象偏少,各個實驗組和控制組只有40名,且有完整收到懷孕前期、後期和生產後資料的只有28名。他認為需要有更多資料,甚至是跨國、跨人種研究的重複驗證。這項研究比較了40名懷孕與40名未懷孕的歐洲婦女大腦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孕婦組一共進行4次造影掃描,分成懷孕前、懷孕後期、分娩後,以及分娩後一年,但分娩後一年的受試者只含括其中28名。研究分析影像中大腦的灰質、白質結構,以及大腦中5種神經代謝物質的濃度,發現除了特定區域的灰質容積改變,大腦「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Network, DMN)的活化也會被孕期的荷爾蒙調控。預設模式網路是大腦在休息但沒有睡著的一種基礎活化狀態,作者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孕婦大腦在懷孕期出現的改變,「代表要成為母親的這個過程,改變的是大腦很基礎的活化狀態」。這個研究團隊2016年便曾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發表一篇研究,標題為「懷孕引起大腦結構長期留存的改變」,文中提到婦女大腦在懷孕期間會出現改變,而且大腦某些結構上的改變會持續2年,有些區域的容積則會在分娩後逐漸回復。最新發表的研究證實先前的發現,並進一步透過分析婦女孕期的尿液樣本,發現大腦的改變與雌激素有關,也發現產後有持續哺乳的母親,相應的大腦改變會持續較長時間。研究團隊推論,這些大腦的改變,很可能會幫助孕婦的大腦調整成適合養育嬰幼兒的狀態,包括對嬰兒哭聲很敏感,要特別注意嬰幼兒,以及因照顧幼兒而需要大幅調整生活規律等。但第一作者何茲瑪在接受澳洲廣播公司訪問時提到,因為研究的難度,現在只能推測這些大腦改變的目的與功能,目前並沒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大腦的改變與母嬰照護行為的因果關係。何茲瑪也提到,過去曾有人指出孕婦會有「懷孕腦」,好像懷孕期間會變笨,但她認為,孕婦的大腦變化導致記憶力變差可能有相應的生理機制支持,但這份研究不是要去證明「懷孕腦」的存在,而是著重在較少研究提到的孕期大腦變化帶來的很多正面影響。
-
2022-11-24 醫療.新陳代謝
這一款「瘦瘦筆」全國斷藥 估影響糖尿病友恐達25萬人
全球糖尿病患、肥胖人口增加,用於控制血糖、體重的「瘦瘦筆」正夯,讓歐美兩大藥廠供不應求,目前禮來藥廠的「易週糖」在國內已經斷貨,另一品牌諾和諾德的「胰妥讚」也是缺貨。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蔡世澤醫師說,受到缺藥影響,目前只能供應已開立這類藥物的病友,自費購買者建議改用其他藥物。宜蘭縣愛胰協會榮譽理事長游能俊說,全國糖尿病友現有約250萬人,受斷藥影響人數約占一成,將有25萬人需改用其他藥品。「美食當前你也吃不下、吃不多。」蔡世澤說,近年來,一周注射一次,降糖效果不錯的腸泌素藥品(GLP1-RA),經由抑制食慾,很容易減重4、5公斤而廣受歡迎。游能俊也說,許多想要減重民眾,即便沒有罹患糖尿病也會自費使用歸類於糖尿病用藥的瘦瘦筆,而「易週糖」缺貨已一年多,這一年來陸續收到藥廠訊息,供貨可能斷鏈,斷貨原因可能為藥廠生產線轉換等因素。蔡世澤說,「瘦瘦筆」打破兩個迷思,一是以往糖尿病友自行施打胰島素,有人對針頭心生恐懼,但知道一週只要打一次、還有望減重,就不再抵制遲疑;二是民眾為了變瘦,不僅不怕挨針,自費也願意。儘管現在廠商仍提供每天注射的腸泌素劑,但由奢入儉難,許多人「天天打針很辛苦,已經回不去了。」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杜思德說,「易週糖」斷貨應是藥廠生產線轉作新一代雙重腸泌素藥品(Tirzepatide),與民眾自費使用無關,日前糖尿病學會與糖尿病衛教學會聯合發函至台灣禮來藥廠,要求藥廠應穩定供貨,避免影響糖尿病患者用藥權益,而臨床上「胰妥讚」確實也因生產線轉作生產新藥而供貨不足,目前其服務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已僅能開立健保用藥,停止開立自費用藥。杜思德說,台灣禮來藥廠回函表示,全球對GLP-1RA(腸泌素藥品)需求出現急速成長,造成供應不足影響產能排程,台灣預估明年全年供貨持續不穩定,通知醫療人員暫停開立處方給予新病患,並優先考慮現有病患照顧,醫療人員應依專業臨床判斷協助病患適當的藥物調整。經國際研究指出,第二型糖尿病的不良後果約40至70%與肥胖有關,20至40%為心血管問題,10至20%為血糖過高所致;腸泌素藥物對三者都有著力之處,針對前兩款,腸泌素更可列為主攻利器。蔡世澤說,若是著眼控制血糖,除腸泌素針劑外,還可以選擇許多其他藥物,甚至自費口服腸泌素藥錠。若要兼顧減重,腸泌素針劑固然是好的選擇,但在藥品供需失調的情況下,少吃多動的作為仍可代償。何況國外紛紛興建新廠,貨源遲早有著落,大家不用焦慮過頭。杜思德也說,目前腸泌素口服藥品「瑞倍適」尚未納入健保給付,每月藥費約5000至7000元不等,他將於明年初代表糖尿病學會與糖尿病衛教學會向健保署爭取健保給付,讓糖尿病友多一項選擇。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減重醫師蕭敦仁說,「易週糖」、「胰妥讚」確實已經斷貨及缺貨,近日診所接到民眾「尋藥電話」約增加兩成,可是減重不應完全依賴藥物,也不要被藥物綁架,用藥同時須調整生活習慣,包括少吃澱粉食物,禁喝含糖飲料、多運動,因此斷藥不用太在意,可尋求代餐、口服藥物等其他方式減重。
-
2022-11-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探討「病人的母語」在醫學教育與醫療照護的重要性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尊重病人的母語」。中山醫學大學的黃馨葆醫師寄來師生「四手聯彈」的文章,一位醫學生與老師分享自己童年時會以客語與阿嬤交談,最近在照顧一位客家老太太時,因為能用幾句客語與病人交談,獲得溫馨的回饋,黃老師也分享他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另一位醫師也分享幾十年來如何體驗到「病人的母語」在照顧病人的重要性。同時也邀請一位剛從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醫師,以他不尋常的背景(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台東排灣族人,他成長於日本,能說日文、英文、中文,以及排灣族語,可以與台東母親的家人溝通無礙),介紹原住民看病的語言與文化。我們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醫療團隊體恤不諳華語的病人和家屬看病的辛苦,願意以尊重病人的母語為念,鼓勵醫學生多學習台灣人的話語與文化。醫病平台/師生的四手聯彈----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我開始領悟到「病人的母語」在醫學教育的重要性是在1998年回國,參加慈濟醫學院醫學教育工作以後。記得當時慈濟醫學院還沒有醫學系畢業生,醫學系最高年級是五年級。那天早上我帶著一群五年級醫學生看一位前一天由警察送來住院的原住民獨居老人。因為病人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護理人員說是「失智症」,學生説是「失語症」。但看到病人時,直覺地我不認為他是個失智病人,因為他個人的衛生照顧還不錯,也沒有尿失禁的味道。但他也不像一般失語的中風病人,他沒有偏癱或臉部麻痺歪斜。然而病人就是一問三不知,只是瞪著眼,一副茫然無助的樣子,檢查起來也看不出不正常的肌腱反射,一些簡單動作也可以跟著我做,只是從頭到尾說不出一句話。突然想到這位原住民老人會不會是因為我們會說的國語或台語他都聽不懂,但我們又沒有人會講原住民話,靈機一動,想到大部分原住民老人都會講日文,於是我就用自己只會的幾句日文,問他:「你會說日文嗎?」突然這老人眼睛一亮,馬上以日文流利地回應,並且開始口若懸河地說了許多他為什麼被送來醫院的理由。我不得不請他講慢一點,因為我的日文程度很差,聽不懂他講的話。透過他娓娓道來的傷心史,才了解他是因為兒子與媳婦都到外地工作賺錢養家,留下兩個孫子要他照顧,孫子都不會講原住民語,只會講他聽不懂的「國語」。孫子們對他非常不尊重,自己覺得生不如死,說得涕泗縱橫。我用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幼稚園程度都不到的日語,免強能為他做了基本的神經學檢查,確定他沒有肢體麻痺或感覺異常,視力聽力也都正常,走路穩定。我們就這樣一起上了一堂非常珍貴的課:「病人的母語」是醫療照護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接著,我在2004年到高雄醫學院參加一場「醫學台語學術研討會」,探討大學的台語文教學的現況與展望,我應邀以「醫病溝通與語言使用之重要性」為題做一場專題演講。回來後我忍不住在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以「用我的母語看病」寫出病人的心聲。我認為醫生與病人的溝通包括病人有時需要告訴醫生自己的隱私、醫療上常有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醫病間醫學知識的鴻溝、病痛生死的緊張時刻,以及醫病之間醫學理念的差異(西醫、中醫、民俗療法)等等因素,如果再加上醫病之間語言未能充分溝通,對病人而言,將是非常大的痛苦。同時我也引用契些爾醫師(William P. Cheshire)所說的名言,「雖然高科技、電腦可以使醫療錯誤降低,但是從病人身上獲得精確的病史以及教導病人醫學知識,人的語言與接觸是無法以機器取代的。任何人都知道從藥房拿到有關藥物副作用的清單時,病人心裡的感受會有多不舒服,所以沒有人解釋的訊息對病家是會產生非常大的負擔。」這幾句話充分地道出語言在醫療的重要。最後,我提出如何藉語言來落實醫學教育對病人自主權的尊重,是我們當前醫學教育所不容忽視的課題。並說出我誠懇的呼籲,「不要泛政治化地排斥醫學院推動醫學台語的教學。如有可能,客家話或原住民話也都能列入選修,充分讓醫學生有能力應付台灣本土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我衷心地盼望有一天台灣的病人都能夠用自己的母語看病,而不必在病痛加身之際,還要擔心自己是否能聽懂醫生所講的話,或擔心醫生有否聽懂自己所講的話。」想不到這篇文章發表之後,還一度因為標題引起一些友人的誤會,他們指出這可能會引起讀者誤以為我是以醫師的立場說「用我的母語看診」,其實我是說我多麼希望台灣的病人可以用他的母語看病。最近在大學醫院的例行床邊教學時,因為學生所報告的病史不是很清楚,使我擔心學生很可能與病人的溝通有問題,甚至有些學生懷疑病人有認知能力的問題。當我與學生一起到病房看這病人時,我以台語自我介紹,而病人十分愉悅地與我在幾分鐘之內就告訴了我許多與學生所了解的病史大有出入的訊息。最後我們回到討論室以後,學生就主動告訴我,這病人之前的態度完全不像今天這般友善,而深有挫折感。於是我利用這機會,勸這些年輕人應該努力學習使用病人的母語看診。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學生似乎沒有意識到「病人的母語」在臨床醫學的重要性。於是我決定與他們分享自己四十多年前初到美國接受臨床醫學訓練時,因為對美國文化、語言(尤其是病人慣用的「美國俚語」)的陌生,而使病人遭受到痛苦的憾事。我回憶當年因爲自己無法了解一位病人在我執行腰椎穿刺的檢查時,大叫一聲Charley Horse ,當時雖然短暫地停下檢查,但因為實在不了解這句從沒聽過的美國俚語,所以我就繼續穿刺的步驟,造成病人非常痛苦憤努而不能見諒。後來我才知道這是美國人廣用的俚語,意思是「抽筋」,病人的盛怒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而這個充滿歉疚的經驗,使我非常重視「病人的母語」。這些醫學生聽了這故事,也比較能了解我的心路歷程。我後來又在「自由廣場」寫出我對「尊重病人的母語」如何「更上一層樓」的領悟,同時也非常感激報社主編將我的主題改為更生動的「從Charley Horse談使用病人的母語看診」。最後,我想分享這幾年來有關「病人的母語」的觀察。當我問病人或家屬他們使用台語或華語比較方便時,許多人在第一時間都表示兩者都一樣,而我因為考量年輕的醫學生可能台語不太熟悉,所以就順著病人或家屬「兩者皆可」的回答,一直使用華語。然而當我們談到較激動的話題時,病人或家屬常會改用台語,這才使我注意到許多人雖說兩種語言都一樣,但事實卻顯示出,當他們談到激動的話題時,還是用比較「輪轉」的母語才能表達心內深處的聲音。後來我就不再直接問哪一種語言比較習慣,而逕自先以台語自我介紹,如果病人或家屬以華語回應時,我就很自然地改用華語交談,這也成了我對諱莫如深初次見面的病人的開場白。行醫已過半世紀,雖然我對突飛猛進的醫學新知瞠乎其後,但我還是堅信「尊重病人的母語」是醫師對病人的關懷與尊重所不可或缺的態度,也鼓勵醫學生多學台語、客語或原住民語,讓自己能夠照顧不同族群的國人。
-
2022-11-22 養生.人生智慧
汪小菲開戰大S一家/幫張清芳拿下16億贍養費、再接大S離婚案!女星王牌御用律師賴芳玉,撐住她們有苦無處訴內心
【2022/11/22編註】2021年大S和汪小菲委由律師賴芳玉處理離婚事宜,雙方針對財產分配、生活費給付、及兩名子女的監護權、探視等調解,達成共識後簽訂離婚協議。昨(21日)因大S爆出向汪小菲追討500萬生活費,讓汪小菲在微博接連暴走,大S也再度透過律師賴芳玉發聲明,被網友讚理性鎮定。不少知名女星,如張清芳、大S、黃嘉千等離婚,都是賴芳玉接手的案子。》看詳細新聞兩岸演藝界知名的夫妻檔大S和汪小菲,在11月22日共同發布聲明正在進行離婚手續,而這紙聲明也讓大S的委託律師賴芳玉隨之曝光。賴芳玉是台灣知名的家事律師,曾協助多名女藝人的離婚訴訟,而她除了是律師也是個作家,甚至跨界主持Podcast、開YouTube,過著擁有多重身分的斜槓人生。 在家事訴訟裡,賴芳玉的法律專業已無庸置疑,她近年來最知名的一戰就是承辦歌手張清芳和投資銀行教父宋學仁的離婚案件,賴芳玉靠著庭外不懈地協商,最終讓雙方達成分配財產和子女協議。 雙方談妥後直接進入法院訴訟,讓法官能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情況下完成調解,張清芳獲得16億元贍養費,這起備受矚目的離婚官司也得以在安靜和平方式下落幕。 賴芳玉在法院家事庭的名號響叮噹,不只是張清芳,藝人賈靜雯、柯以柔、何如芸、于美人、金友莊和李晶晶等人也都指名找她,而賴芳玉宛如這些女藝人失婚的浮木,總能用專業又柔軟的態度,撐住她們有苦無處訴的內心,成為女星的王牌御用律師。 據了解,大S在本月初向台北地院訴請和汪小菲離婚,而雙方顯然事前早就做好溝通,北院家事庭低調開庭後,兩造對離婚、財產分配等事項都有一定共識,還擬了一份讓外界無可挑剔的共同聲明。事後大S和汪小菲都噤聲,目前手續到底走到哪一個階段,《今周刊》致電賴芳玉,至截稿前並未取得回應。 不過在這起矚目的離婚案件中,除了大S夫婦的身分吸睛,隨著離婚聲明曝光的美魔女律師賴芳玉,免不了也成為後續討論的「嬌點」。 現年53歲的賴芳玉,畢業於東海大學法律系,1992年以全國律師高考第三名的優異成績出道,成為當時台灣社會還很少見的女性律師。 身為職場中位居少數的女性,她從年輕時就得加倍努力才能脫穎而出,由於深知女性在職場及社會上的苦與痛,因此從年輕就致力於婦權運動。 擔任職業律師28年來,她披上法袍為女性爭取正義,更一步一腳印推動《家暴法》,在各大活動也總會見到她纖瘦但不吝挑戰強權的身影。 這些年來,賴芳玉則熱烈開展了她的斜槓人生,她用淺白的話闡述艱深的法律知識,不停地在報章上發表評論和接受媒體採訪,她的名字,因此在媒體圈裡聲名大噪。 之後,她更投身主持Podcast、開闢談法律知識的YouTube,也上節目和廣播分享她的理念,甚至嘗試參與電視劇及電影製片等,對於提倡女權的理念,她始終有一種近乎狂熱的執著。 如果撇開嚴肅的人間律法,賴芳玉的內心裡其實住著一個浪漫纖細的「文青魂」,讓她即使再忙都勤於筆耕,在繁忙的斜槓工作之餘,仍多產的寫下《待用民宿》、《好散,也是一種幸福》、《影之光》、《我們依然相信》、《賴芳玉愛情律師事務所:幫你找到幸福的55個婚姻法律常識》等書。 在文字的世界裡,她用小說家的身分,在字裡行間注入對人的愛與關懷,要大家明白,人生不只是向前衝,有時候暫停下來充個電,就有勇氣迎接自己的第二人生。 但,賴芳玉的斜槓人生已經制式化了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就像她在《待用民宿》一書裡闡述的一樣,「人生別太快下定論,故事總還未完待續…」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多囊腎不注意,會有腦動脈瘤引發中風!醫師:出現3個常見症狀,要小心.一顆10萬的植牙有人用20年、也有不到5年就壞掉!「這五點」做好,用一輩子都OK.姐弟抗壓性都很高,只有我…在比較中長大的她也想堅強:你們說的我都懂,但我做不到
-
2022-11-20 養生.家庭婚姻
喪偶3年想再婚,該怎麼對孩子說?心理師:接納新成員關鍵在信賴感
我今年56歲,中年喪偶已屆3年了,好不容易從喪夫之痛走出來,如今找到一位覺得可以一起生活的另一半,他給予我很多愛與關懷,很多人會認為都已經50好幾了就不要結婚,可是我們都覺得攜手過婚姻生活是很好的。但我有2個孩子,一個27歲、一個18歲,由於距離前夫逝世時間似乎有點短就要再婚,加上對方年紀比我小5歲,擔心子女的感受,難以啟齒,我該怎麼做呢?(桃園齊小姐)前一段時間熱播的Netflix劇集「媽,別鬧了!」講述60歲媽媽在另一半去世後,放下哀傷情緒,尋找第二春,女兒們聽了差點沒昏倒!「熟齡再婚」議題正熱,劇中比莉飾演的媽媽追愛,幽默又有點荒唐,激起滿滿共鳴,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人想再婚,但是礙於子女感受,難以開口。心理師指出熟齡再婚,子女擔心的不只是觀感,因為年紀大再婚牽涉的東西更多,和年輕時二婚不一樣。婚姻牽涉決策 會影響家人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臨床心理師林維君表示,婚姻本身雖然是以愛情為出發,但事實上是正式的法律關係,會加入在雙方的親屬網裡面,「個人的決定會牽涉到其他人的生活」,在醫療臨床上看見很多需要親屬簽同意書,會影響到關鍵醫療決策,例如拔鼻胃管。所以很多熟齡即使有新對象,可能不會結婚,傾向「拍照留念」確認關係,同居就好。林維君說,有些人勇於踏入婚姻,是希望有家有保障、有名分,但熟齡再婚就像三明治卡在中間,孩子不夠信任新的家人,就會有疑慮。接納新成員 關鍵在信賴感熟齡再婚,能不能夠讓對方的家人信賴是很重要的。林維君指出,特別是孩子若處在青少年時期,對他來說就是「多個爸爸」,他心裡會思考:「你來的話會成為我的家長,多一個人管我嗎?」、「你能不能成為家裡的幫助,還是會成為麻煩?」就像有些子女會遇到一些情況,媽媽和情人是姊弟戀,對方經濟能力不佳吃軟飯,造成家裡負擔。「因為不知道對方如何,也會擔心你被騙。」這個可能也是很多爸媽要再婚,子女會存疑的點,有些熟齡久未談感情,遇到有人示愛反而感到驚慌又開心,都沒有見到一次面,就掉進感情陷阱,這時候孩子大了、夠成熟,可能也因為不夠認識父母的另一半,基於想保護的心情,有防衛心。保持社交圈 多與子女交流林維君表示,有些5、60歲的大人會有點「少年感」,想要自己做決定,不想讓子女干涉。但如果熟齡族群保持流通的人際關係,有自己的社交圈會比較好,比如將感情事分享給朋友聽,如果對方感覺到有異,怎麼會還沒見面就教你匯錢,會提醒「你會不會被騙呀!」如果都藏起來自己面對,會模糊判斷。她建議,可以多向家人分享感情生活的點滴,「聊聊怎麼認識、怎麼互動」,當子女多參與討論,年輕人對於社會的趨勢多了解,能輔助爸媽做判斷,而且在自己面臨決定的時候,更容易讓他們接納,因為已經對對方有一定了解了。
-
2022-11-1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與妳到永久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老年喪偶」。這是人生最困難的生命考驗,長壽固然是許多人憧憬的目標,但勢必要付出的代價是老人總有一天必須面對鰥寡孤獨的考驗。本週我們邀請到兩位先生因病過世已有一段時間的夫人,回顧當年自己如何接受終生伴侶離世的心路歷程,同時我們也邀請一位具有安寧照護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如何幫忙家屬。我們非常感謝兩位作者分享這段走過憂傷深谷的經驗,更希望她們因爲寫出鬱積內心深處的離愁,重溫過去共同生活的甜美回憶。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無暇哀痛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最後的歲月讀了兩位女士的文章,心中有很多感觸與感想,但是卻遲遲無法下筆,拖到截稿日的最後一刻才開始進行。是的,喪偶的歷程就是這麼困難,除非自己經歷過,否則旁人很難體會那種痛苦。早在1967年心理學家Holmes 所發表的學術文章「社會再適應量表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配偶死亡所承擔的壓力指數,為所有生活壓力事件中的第一名,不管在國外或是臺灣都是如此。就像郭女士說的:「與其說我現在是『成功的走出哀傷』,不如說『我成功的浸淫於美憶及感恩中』。」也如同邱女士所提到:「一年了,歲月流逝,卻怎麼也流不掉心痛的那一頁;閉上雙眼,最思念的是他;張開眼睛,最想看到的是他;如此執迷不悟,算不算刻骨銘心。」就是因為愛與不捨,每個人失去另一半的哀傷程度,以及經歷哀傷的時間都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必須經歷這刻骨銘心的歷程。我在癌症醫院的身心科工作,有時會收到病房的會診,而會診的理由是緊張的醫病關係,特別是家屬對於治療的選項以及臨床的照護,有一些超過臨床常規的要求。在小心翼翼地建立信任關係與家屬詳談之後,發現家屬的超高標準要求,其實是來自於他們對於病人病情,可能進一步惡化的擔心與不捨。因為擔心以及無法接受病人即將離開他們,那一種傷心、難過、失落、不甘願或許混雜了憤怒的情緒,我們在臨床上會稱之為「預期性的哀傷」。了解之後我會拜託臨床照護團隊盡量給家屬最大的體諒,解釋病情時也需要給予充分的時間,因為理智上家人能夠了解即將失去病人,但心情卻是還沒有做好準備。我的經驗是,如果能夠在病情轉變時,可以好好支持家人,甚至在需要時請社工師或心理師一起幫忙陪伴家人走過預期性哀傷,在未來當病人過世之後,家屬的哀傷心情會比較容易調適。在數日前,我們的緩和醫療團隊剛舉辦完家屬關懷會,就是請過去兩年親人在我們醫院過世的家人回來,讓我們有機會瞭解他們在親人過世後過得如何,有沒有哪些我們可以幫忙的。有不少參與的家屬,剛走到醫院門口就淚如雨下,即使親人走了一年多,重回這傷心地仍然忍不住難過,因為家人走之前的種種,歷歷在目。在活動中,提及過世親人生命最後日子的點點滴滴,家人們仍然傷心難過。也有不少家人就如同邱女士所提到的,有時候會忍不住回想,如果當時選擇了不同的治療法,他的親人會不會就不會走了,多希望事情是不一樣的結果。不過在理智上,大家當然都了解,當時所選擇的治療方式,是跟醫療團隊反覆討論做成的決定,就是那個時候最適當的。也有不少家人在活動最後的回饋,感謝我們舉辦這樣的活動。因為在失去親人一段時間後,大部分的親友都會勸說,「要放下,要往前看」,為了不讓別人擔心,很多家人都會選擇在別人面前強顏歡笑,但午夜夢迴時仍止不住悲傷的淚水。感謝我們提供機會,讓他們能夠感到被了解、被接受。雖然知道哀傷與想念不會停止,但在適當的抒發之後,覺得更有力量走下去。我很敬佩二位女士能在另一半過世之後,除了難過以外,能夠把最愛的人一生相知相伴的歷程整理出來,透過書寫、出書、成立基金會等等,讓愛能夠永續;讓先生一輩子的成就,繼續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我想這是懷念親人最佳的方式。最後,我沒有像兩位女士一樣的文采與文學素養,拜讀文章時,腦中浮現出搖滾歌手伍佰創作及演唱的歌「與妳到永久」,跟所有人分享,願大家都記得我們愛的人,給我們的愛與祝福。【與妳到永久 Till the end of time】 詞曲:伍佰 風兒輕輕的吹 雨也綿綿下個不停望著走過的腳印 有崎嶇有平靜看著妳的眼睛 我最熟悉的表情一路上有妳 因為有了妳 人生旅程不再冷清迎著風 迎向遠方的天空路上也有艱難 也有那解脫 都走得從容因為妳是我 生命中的所有將我的心放在妳手中 陪妳到永久花兒開在雨中 雨水濺濕妳的眼眸怕我說得太晚 讓妳如此的承擔面對歲月的河 對妳已經無法割捨我是愛著妳 深深愛著妳 一首屬於我倆的歌迎著風 迎向遠方的天空路上也有艱難 也有那解脫 都走得從容生命有了妳 我已經無所求將我的心放在妳手中 陪妳到永久 *伍佰演唱youtube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CPy66w0Ng
-
2022-11-13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人生的目標
在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有學術的壓力,要進行研究,撰寫報告,不斷申請經費。會不會看病倒不是那麼重要。如果沒有發表論文,就會被看成二等公民 。年輕的時候,沒有任何底蘊,必須拿自己跟別人比較。標準是必要的,否則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不知該怎麼走 。我人生的目標已被設定好:就是「升等」。遊戲規則很簡單,放之四海皆準:你到底寫了多少好的論文?查房的時候,我心事重重。病人感受不到我的關懷,我想的是實驗室裡的老鼠。我是臨床老師,但我行色匆匆,醫學生一臉困惑。我做研究注意細節的精神,没有展現在教學上。論文達到100篇了,我仍然眉頭深鎖。就寢前,我覺得自己不像是個醫師,而是一個寫100篇論文的科學家,要暫時閉目養神,朝200篇邁進。從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我取得一個職位,便放眼下一個職位。我犧牲無數睡眠, 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終於到達彼岸,成為教授。所有人向我祝賀。可是我只高興一天。很快的,我開始感到空虛迷惑。在到達目標以後,我失去了方向。年歲漸增,我滿心疲憊。有一天我生病住院了。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體悟。我發現醫師只是凡人,在病患端看見的那些事, 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突然間的角色轉換,像一記重錘敲在我頭上。我抱怨連連,難以忍受主治醫師對我的漫不經心。醫師的職責除了開處方,應該還要傾聽病人,給他們時間,諮商釋疑解惑,提供最好的照顧。我開始反思,我的人生少了什麼,我還可以做什麼。痊癒後回到工作崗位,我默默把目光從電腦移到病人。一位兩歲的小孩燒了一個星期,成了我的住院病人。剛開始她病懨懨的不吃東西,動也不動。媽媽最清楚她了,說孩子不曾這樣,緊緊抱在懷裡安撫。家屬四五個人盯著我看,氣氛凝重 。我比平常更注意觀察這小孩。理學檢查時,她總是嘟著嘴,皺著眉,嚷著要我走。我比平常多說了一些,家屬點頭感激的神情讓我印象深刻。過了幾天,孩子病情慢慢有起色。在命運的分叉點,她選擇變好,在床上活蹦亂跳。出院那一天,孩子雀躍向我跑來,整個病房都是她的笑聲。她的眼睛閃閃發亮。我把她抱起來,高高舉在空中。這一切太真實了,真實地太美好了,值得記錄下來。我決定開始寫作。我處處誌之,以文字細細咀嚼,每次和病人產生的連結,每個感動的片刻,助人帶來的簡樸快樂。醫病交會時互放的光芒。不同於寫論文。無需與他人比較,我清晰看到自己的進展,三魂七魄歸建到舒適的位置。我了解世上許多重要的東西,無法量化,但確實存在。開車回家路上,回想今天幫了哪些人,住院病人病情改善,醫療團隊加油打氣聲,不經意的小讚美……陽光灑進,把座椅染成金黃色。我注意窗外的車輛,街道的行人,風的強弱,看到時間流過,世界在我眼前亮了起來。人生不是到達某個「目標」就走完了。方寸之地,情意深長。只要用心感受,付出愛與關懷,行醫之路,永遠充滿小小的驚喜與勝利。
-
2022-11-12 寵物.寵物長照
無論做了多少心理準備,沒人能真正面對寵物離世這天!學會「放手」和寵物好好說再見
「無論做了多少離世或臨終的心理準備,都沒有人能真的準備好面對這天。」動物溝通師黃孟寅遇到不少飼主,在毛小孩過世後,好久的時間在傷痛裡走不出來;有人再也不願意養寵物,也有人養隻一模一樣的,藉以緬懷、消除傷痛。她說,這些悲傷思念都是正常的,除非發現悲傷已到憂鬱症傾向,她會建議飼主就醫,否則「人生低谷還是需要靠自己走過來。」在進行寵物離世溝通時,除了讓飼主知道離世寵物的近況外,她也會在溝通中帶飼主回顧,彼此陪伴的生命歷程。傷痛是深刻愛過的痕跡,多數飼主回顧整個歷程後會明白,就算早知道失去會這麼難受,但如果時光倒回,他還是會選擇與親愛的孩子相遇。「畢竟這段路程不只有失去或悲傷,還有更多喜悅。」她想試圖傳遞給失去毛孩的悲傷飼主的是:「生命不是悲傷的事情,遇到死亡,應該要為牠祝福,因為牠會往更好的地方去。」‧愛犬哈利:哈利已經離開3年了,飼主爸爸至今還在埋怨媽媽當初的不小心,才讓牠往屋外衝而被車撞;其實媽媽這3年也很自責。「姊姊我有去妳的婚禮,人很多,大家快樂地玩遊戲,在戶外,很漂亮。」黃孟寅轉達了她從哈利的靈魂視角所見,不久前姊姊婚禮的場景與氛圍,全家人聽了都流下眼淚,驚喜之餘有更多感動,婚禮那天,家人將哈利照片做的抱枕帶到現場,心裡邀請了最愛的狗狗哈利;原來那天哈利真的在。「哈利說,雖然離開人世很遺憾,但牠現在狀態很好。」知道哈利很好、靈魂仍在,這家人的遺憾被釋放:「他最愛誰?」溝通師說:「爸爸。」然後描述了哈利生前陪爸爸做的事,看見爸爸總愛吃什麼食物。大家彷彿哈利在面前開始閒聊:「那我呢?牠喜歡我嗎?」、「哈利覺得媽媽怎麼樣?」‧愛犬多麗:50多歲的陳先生的愛犬多麗年邁即將離世,多麗跟溝通師說:長久以來都是她陪伴著爸爸,她擔心自己離開後爸爸孤單,希望爸爸另外找個伴陪他;還叮囑內向的爸爸多出去走走,敞開心胸認識新朋友。‧愛貓琪琪:貓咪琪琪要離世前,透過動物溝通師告訴媽媽,她好想吃小時候常吃的零食,仔細說出了零食的包裝與形狀,媽媽聽了浮現幼小時的琪琪看見魷魚絲總是開心雀躍,掉下了眼淚。動物溝通師 像毛孩在人間轉譯者許多人在兒女離家自立後, 因為有了貓狗等毛孩的陪伴,找回了生命的活力和情感的歸屬。對飼主而言,毛孩是人生下半場最親密的伴侶,牠們如兒女般親暱,短短幾年的相伴,直接從萌寵可愛的小小孩進到了長照期。即便覺得和毛孩心靈相通,但也會有許多時刻希望能與牠們對談,動物溝通師便扮演了這樣的角色。台灣動物溝通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黃孟寅說,飼主來尋求動物溝通,因為毛孩拚命抓癢、大量掉毛,看了好多獸醫都找不出原因,他們想知道是否有心理問題;或是當牠們生命最後一刻,飼主想問問牠有什麼遺願?醫療急救會不會帶給牠更大痛苦?也有毛孩離世後,飼主走不出傷痛,來問牠現在身處何處?過得好不好?當然也有很多人純粹是好奇,想了解毛孩在想什麼?喜不喜歡照顧方式?因為多數動物溝通師只需看照片或用電話,就能連線毛孩對話,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找回感受能力 也能學與動物溝通黃孟寅笑說,她一開始也覺得動物溝通根本是胡扯。某天黃孟寅在靜坐時,隱約感受到陽台外的麻雀在表達:「來了來了,有好東西吃了!」當下以為是幻聽,但那感覺深刻又直接,開啟了她鑽研動物溝通之路。原本擔任諮商心理師,專研青少年、兒童和家庭領域的黃孟寅說明,動物溝通是運用超感官的知覺,更趨近於潛意識、直覺、靈性來和動物做交流,很像心理學裡的「超心理學」範疇。其實直覺與感受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只是日常太常使用理性邏輯思考,掩蓋了這個能力。因此在給動物溝通師的課程裡,有很多訓練專注力、喚回感受能力的訓練。只要願意練習,每個人都可以和動物溝通。但每個人的溝通方式不同,也不會100%精確。例如黃孟寅就是影像型,可以從動物的靈魂視角看見一個家的成員、擺飾,以及動物的生活感受。在進行溝通前,她會先和飼主核對這些訊息,一來確認自己的狀態、二來也取得飼主信任,才進行溝通。動物溝通師就像毛孩們在人間的轉譯者,不需語言、跨越物種,直達心靈的感受。
-
2022-11-12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教會醫院一待30多年!劉啓舉兼顧病人心靈,彰顯信仰力量
「身體得平安、心靈得喜樂、永生有指望,因信仰讓生命得以永恆。」這是台南新樓醫院院長劉啟舉送給病人的一句話,期待新樓醫院不僅治療疾病,更能兼顧病人的心靈,彰顯信仰的力量。新樓醫院是台灣第一間西醫醫院,1865年時由英國長老教會馬雅各醫師創建,二戰後醫院曾中斷開設,1985年重建,至今已有157年歷史。教會醫院 一待30多年劉啓舉是重建以來第5任院長,醫學院畢業後,在高雄醫學院完成麻醉科訓練,就進入新樓服務。他是馬來西亞砂拉越僑生,從小信仰基督教,他笑說,可能新樓與他太「match(契合)」,進來後就離不開,一晃眼已經30多年。「新樓最早是因為想要傳教而設立,醫療是一種工具。」一路看著新樓走過來的劉啓舉認為,既然是醫院就要把醫療做好,與信仰無關,走到現在,台南已不像早期缺乏醫療資源,但新樓就是因為信仰而特別,教會醫院就要做其他醫院不想做、做不到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結合在信仰上志同道合的人,提升全面的醫療品質才是目標。做應做的事 未因虧損而倒新樓醫院分3期陸續興建,1994年先在醫療資源很缺乏的安南區成立診所,1997年在麻豆成立分院,在當地開設第一個心導管室,2006年在麻豆分院旁成立護理之家,兩者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但該投資的設備並沒有減少,「在主的引導下做工,必不讓我們欠缺」,醫院多年來做應該要做的事,沒有因為虧損而倒下去,仍然穩健成長。鼓勵付出 建「當責文化」2020年劉啓舉出任院長後,在醫院建立「當責文化」,請管理學老師為全院員工、甚至協力廠商,進行相關課程訓練。所謂「當責」,就是比負責再多一點,因為是教會醫院,要求每個人都替患者多設想一些、多做一些,不必想著利潤,但只要品質提升,利潤自然就跟著來。在疫情期間,醫院人手不足,劉啓舉鼓勵員工為疫情多付出一點,「你多做一點,就能讓別人輕鬆一點」,同舟共濟,順利度過疫情嚴峻的緊張期。接手長照 協助日間照護目前醫院也接手利潤不高的社區長照據點,利用各地教會的空間,針對失智長者協助家屬日間照護,另外在偏鄉醫療、海外偏遠地區的醫療傳道都不停歇,劉啓舉還計畫設立癌症醫療關懷中心,協助癌症末期患者安寧療護,未來希望能更集中資源,陪伴癌症患者走這一段艱難的路,「在恐懼中獲得安慰,就是信仰的力量」。養生祕訣/快走、打高球 養生靠老婆台南新樓醫院院長劉啓舉是麻醉科醫師,年輕時經常要值夜班,生活作息與常人不同;年紀大了,太太幫他養生,每天三餐均由營養師的太太負責,限制嚴格,晚上則與家人快走,偶爾還會和醫院同仁一起打小白球,規律的生活,就是他的元氣來源。每天晚餐後,劉啓舉會與太太、丈母娘一起到戶外快走,「她們腳程快,是真的在運動,我隨興多了」,他很喜歡這段與家人相處的時光,現在偶爾孩子也會加入,大家邊走邊聊天,給予他心靈上的滿足,不聊天的時候就用耳機聽講道,把這段時間當成心靈雞湯來餵養,沉澱白天紛雜的醫院事務,明天又能全力以赴。飲食保養上,全靠太太,他表示,太太原來的工作是貿易,孩子大了後,開始尋找其他的興趣,為了自己與家人的健康,特別讀了營養學,而且太太很會做菜,因此,每天三餐都固定回家吃飯,該吃什麼、分量多少,都由太太包辦,他全部照辦,「實在感謝太太的付出」。前任院長莊明雄任內,將高爾夫球帶進醫院,院內的高爾夫球隊20多年來都沒有中斷,劉啓舉因此接觸了高爾夫球,不僅同事間以球會友、聯絡彼此感情,從打小白球裡,他也領略到很多醫院管理上的哲學。一場18洞的球賽中,常會遇到很多困難、種種料想不到的狀況,劉啓舉認為,只能面對它、接受它、改變它、完成它,無論前一桿打得如何,都不必放在心上,只有活在當下、專心打好眼前這一球,才是最重要的。打球不僅是運動,也有助心靈成長。劉啟舉小檔案●年齡:64歲●專長:麻醉科●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務管理碩士、台北醫學院學士●現職:新樓醫院院長、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台南市醫師公會監事長、台南地方法院醫事類專家諮詢委員/醫療專業調解委員、南區健保署醫藥審查專家、長榮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部定講師●經歷:新樓醫院醫療副院長、醫務部部長、醫品室主任、急重症管理中心主任、開刀房主任、麻醉科主任、麻醉科醫師、高醫附設醫院麻醉科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 身體得平安、心靈得喜樂、永生有指望,因信仰讓生命得以永恆。
-
2022-11-12 焦點.杏林.診間
慢慢等待最終都會熬出滋味…我在加護病房的日子,那些醫護們教會我的事!
【作者/馬兒】60歲,因為肝臟移植手術在高雄長庚醫院治療,對於醫術精湛、深具醫德的高雄長庚肝臟移植團隊,非常非常感謝。【前言】五月底,我動了大刀,6/16轉普通病房,在加護病房裡足足待了半個多月,沒有手機沒有社群,只能用眼看,用耳聽,用心感受,然後,用筆記錄下來。附上兩圖,是我在手帳裡畫下的眼裡所見,文則是6/17所寫。在那裡,我被喚作「阿姨」,被人提及時,成了「85」(應該是2585,病房號碼),沒有名姓。獨處一室,或躺或坐,面對的是一小方天花板以及一面牆。牆上有扇窗,可以看見室外,窗外隔著小廊是護理站,再隔一小廊,正對面是另一間病房「2592」 。牆上還懸掛著電視和日曆,至此,房中有甲子。不看書的時候就看電視,新聞台、原民台、公視以及日本台,有時也只是讓電視開著,微微的聽見聲響,比較好睡。我有張小桌,吃飯、看書、寫字、吹珠做呼吸練習,做什麼事都在那兒。窗旁的門一般是緊閉著的,打開時可以透過斜角的另一扇窗看到屋外,那是唯一看得到天色的地方。門儘管緊閉,但開關頻繁,一天總不下五、六十次,有時更甚:醫師巡房、護理師照護、倒垃圾的、補充藥品的、發飯的、清點設備的、做呼吸治療,還有照X光和超音波的......林林總總。門被開啟時會發出大聲響,淺眠的我常一不小心就被嚇醒。在那兒,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好」。不要動,好。放輕鬆,好。屁股抬高,好。躺平,好。坐直,好。吃藥,好。痛一下,好......應該也沒有說「不好」的必要和合理性吧,乖乖聽話、認真配合,好得比較快。一開始,身上插了各種管線和裝備:呼吸器、氧氣管、鼻胃管、動脈導管、左頸靜脈導管、尿管、右腹引流管、右頸靜脈導管、止痛滴劑、抗凝血滴劑......隨著時間一一卸除,每拔一管,身體和心裡就快意一回,現在還留著的是左腹引流管。管子少了,藥倒多了。我一天要吃29顆的藥,分十個時間點服用,護理師發了兩本「服藥秘笈」,規定要牢記藥物的形狀、數量、效能、副作用、服用時間與注意事項.....還要考試。藥是可怕的,有一好、沒兩好,副作用滿滿。這裡的護理師形形色色,但都是超人,動作快速而利索,馬不停蹄的忙著,一刻不得閒。有個被其他護理師公認為最愛碎念的護理師,我挺喜歡她的,她總是邊做事邊說話,雖然愛叨念,但是事做得最多,很愛笑,也最關懷病人,我要轉出加護病房時,她不止一次到我床邊語重心長的叮嚀我:「阿姨,妳出去後,一定要小心喔,口罩要戴好,最好戴N95,不要拿下來,酒精要買大瓶的,隨時噴,手要常洗......還有還有,心情要放輕鬆些,要多給自己信心,一定要加油......」讓我心裡滿是暖意,這樣個性的護理師好像有兩位,身形像、聲線像,熱心也像,只是我分不太出來。既然有這麼有「人味」的護理師,當然也有完全「佛系」的(非宗教上的佛教,是前陣子流行的佛系)護理師,她告訴我我的疼痛不是我的,叫我要把痛丟回給別人,找不到人,就還給地球,順便分享了精油和冥想。有個妹妹很有活力,說話鏗鏘、行事有力,句子短,且會果然的斷在標點處,我原先暗封她為「大力女」(此人一舉一動都很有力,無聲不歡),後來發現搞錯了,那是另一個人,她隨時都精神充沛、活力十足,原以為她剛從學校畢業,哪裡知道她與小兒子同年。另外有兩個大眼妹妹,眼睛都好大,一大而深邃,一大而清澈,待我也極好,眼深邃者個性與碎念姐類似,清澈者沉穩靜和,我原先以為她們有些年紀,沒想到其中一位比活力妹妹還小兩歲。我常弄不清楚她們的年紀,一方面看不到她們的面容,一方面總覺得她們的聲音帶有滄桑,是生老病死看多了嗎?這裡面還有位護理師,說的話語跟其他人無異,但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不一樣,客氣變得不是客氣,可能是缺了溫度,話,有沒有打心裡說出是不會一樣的。還有三位也讓我印象深刻,分別是X光師阿文、超音波高醫師和呼吸治療師,他們出現時總是笑容可掬,阿文的笑爽朗、呼吸治療師婉約、高醫師則溫文儒雅。加護病房的葉醫師也很帥氣,我在腹痛時曾求助於他,他看了看我,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回答我:「當然痛啊,欸,妳知道妳的傷口有多大嗎?醫師不是神吔,沒法叫它不痛就不痛,這痛妳得慢慢承受,等待它復原。」遂想起這幾日看的瞿欣怡「吃飽、睡飽,人生不怕」,裡面提及:不小心把生活搞得一團亂時,就躲進廚房燉鍋肉吧,一邊煎肉,一邊告訴自己:「不急、不慌,慢慢來。」生活暫時壞掉也沒關係,只要該做的做了,工序對了,慢慢等待,最終都會熬出滋味的。我希望自己能做到,不過好像有點難,剛剛發現自己發燒了,立刻緊張了起來,呵呵,這就是我吧,無論如何,要盡量去做。【延伸資訊】瞿欣怡「吃飽、睡飽,人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