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醫療費
共找到
434
筆 文章
-
-
2021-07-19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留在這裡
80年代,我在台大醫院的兒科門診見習。血液科教授頗具功力,不用抽血,光憑聽診觸診,就診斷出一個「白血病」的兩歲小男孩。小孩子圓圓的眼睛,笑顏會融化人似的,有點蒼白,細嫩的皮膚上有些瘀青。一點也沒有病容,應該是在疾病的初期。當年自費時代,沒有健保。很奇怪。禍不單行。先天性或重大疾病傷殘的孩子,家境通常不好。父母親悲痛欲絕。教授建議住院檢查,但家人面面相覷,家裡那一丁點收入哪負擔得起醫藥費?他們表示要回去「考慮看看 」(多半是要聽天由命了)。這也難怪,窮苦人家孩子生得多,當年治療水準不高,禍福難判……這反應似在教授意料中,他苦口婆心對家長說:「不要抱回去,留在這裡,要給他治療。我們好好照顧,孩子有機會好啦!」***********一位小兒外科教授回憶40年前的場景:他當住院醫師時,物力維艱。開刀止血只能徒手用線綁;常捲起袖子捐自己的血,晚上值班開刀麻醉要自己上。他暗自禱告孩子是O型或A型,因為他是A型的,輸血不會排斥某天半夜,他的老師要為一位罹患壞死性腸炎的新生兒緊急開刀,他硬著頭皮上陣麻醉。開刀房的暖氣越來越暖,可是孩子的身體卻越來越冷。還沒開刀孩子已經過世了。當年自費時代,不知怎的,罹患膽道閉鎖和泌尿道畸形需要開刀的小朋友,家境通常不好。他常不知道怎麼開口跟家屬討論醫療費用。父母親付不起錢,總會面有難色向他說:「孩子就留在這裡,給醫院做實驗算了。」聽到家長這麼說,他就想著無論如何要把孩子救起來,並努力降低費用,只收個意思意思。所以當年的小兒外科醫師又忙又窮。看到孩子術後康復的笑顏,父母高高興興把孩子抱回家,就是最大的報酬。***********每半年,我都會收到簡訊,說我的車該進廠維修了。「車子使用上沒什麼問題吧 ?」維修人員問我。「最近我開得很順啊,引擎寂靜無聲,車況是從上次出廠以來感覺最棒的時候。」「用感覺的不準。這次是例行維修,向您報價一下……」維修人員說了一堆車子零件的術語,我每次聽他報價,心就開始往下沉。我懂人體的內臟,卻不了解車子的。人心不古。我無法完全信任車廠老闆,我們之間有「利益衝突」,總覺得他們會敲我竹槓。該來的總是要來,幾個小時後:「向林先生報告一下,這次您愛車的毀損狀況出乎我們的想像。」「首先水箱有點破裂,刹車皮有點毀損,都幫你換新。冷媒幫你補充,倒車導引系統作修正。 胎紋已被磨平,行車安全不能打折,您愛車的四個輪胎我都幫你換了。」「 所以一共是xxxxx元。」 我沒聽錯,五位數起跳,第一個數字還不是一。頓時,愛車變得和我一樣蒼老。我差點想跟他說:「您估個價,把它買走。車子我就留在這裡了。」
-
2021-07-16 寵物.寵物長照
寵物知識+/毛孩生病怕荷包大失血?保險業務教你挑對寵物險有眉角
你養毛小孩嗎?那你不孤單,台灣已有60%的家庭有毛小孩陪伴。台灣人口少子化,毛孩數量卻激增,農委會統計台灣15歲以下小孩數量,每年以4%速度減少;反觀家貓及家犬數量則以約6%速度逐年增加,初估2020年毛小孩數量共有296萬隻,比15歲以下孩童多出10萬。 飼養毛孩難免有傷病,小孩生病有健保,毛孩可沒有。統計指出若毛孩以平均10年壽命來算,不含醫療費光是日常生活花費至少60萬起跳。寵物看病掛號費動輒數百上千,輸血或手術住院等需花費上萬元,若是罹患重大疾病如腎病、乳腺癌、心臟病或淋巴癌等,平均醫療費用超過3萬元,無非是飼主的一大負擔。 寵物保險因此獲得許多飼主青睞,但商品百百種,選寵物險到底有什麼眉角呢?投保寵物險前,有幾個名詞可以先理解,才不會被搞得霧煞煞。◉自負額「自負額」是指在保險期間內,發生承保範圍內的損失時,被保險人必須自行負擔一部份金額,其餘部分才由保險公司支付。換句話說,自負額20%的寵物險,假設寵物門診費花1000元,飼主得自己負擔200元,剩下的800元才由保險公司支付。◉理賠次數和金額限制多半寵物險都有限定一年內理賠次數,投保時要多注意。且寵物險絕大多數的理賠都是「實支實付」,也就是花費多少保險就理賠多少,但有一定上限且限定額度,如商品介紹「手術費用每次最高45000」就是45000內實支實付的意思。◉初次投保年齡和續保年齡限制投保時要注意有沒有寵物年齡限制,通常貓狗不一樣,例如「投保年齡限定8週至10歲,續保可至15歲」的意思,是毛孩第一次投保時須滿8週,且小於10歲,投保後可以續保到15歲,16歲後就不能投保。◉除外項目投保保險一定要看清楚「條款」,條款內的除外事項或是不保項目都是不會理賠的。例如有的條款規定「故意致被保寵物受傷或生病」是不賠的,或是寵物在國外所發生之事故等等都可能不賠,以各家寵物險條款為準。◉費率有的保險公司不分年齡和品種都是統一費率,例如富邦產物的「毛起來愛」,有的依照不同年齡、貓咪或狗狗有不同費率,通常狗狗比貓咪貴,如華南產物的「寵寶保」、新光產物的寵物險都是。◉寵物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投保的寵物致第三人(不包含主人)身體損傷、死亡或財物損失,對方向飼主求償時可以啟動。例如小王(被保險人)的狗狗大寶(被保寵物)突然情緒失控,咬傷鄰居小蓮,小蓮向小王求償醫藥費1萬元,這時就可以啟用保單中的「寵物侵權責任」條款,1萬塊若在限額內就由保險公司負擔。投保寵物險要準備什麼?投保準備資料投保寵物險需有要保人及被保險人,通常都是飼主本人。必須先知道被保寵物的生日、準備寵物清晰的近3個月正面照,以及寵物身分證明(例如:晶片序號、體檢證明、注射疫苗證明等),最多人使用晶片序號。理賠必備資料◾寵物死亡需準備理賠申請書、寵物死亡註銷登記之證明、公營單位或合格登記之業者所開的支出明細表或收據正本、被保險人之身分證明等,以各家保險公司規定為準。◾寵物經獸醫院評估須緊急進行手術治療需準備理賠申請書、登記合格的獸醫院所開的診斷證明及醫療費用單據、被保險人暨被保險寵物之身分證明等,以各家理賠申請文件為準。網友激推6家寵物險比較▪本表僅供參考,最新寵物險方案仍以各家官網為準。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完莫德納又打止痛針 屏東婦5天後腦出血送醫
屏東縣71歲張姓婦人本2日施打莫德納疫苗後,當晚因腰痛到診所打止痛針,7日卻發生腦出血狀況送醫急救,婦人家屬懷疑與施打疫苗或止痛藥有關,通報屏東縣衛生局;縣府表示已接獲不良反應通報,將協助家屬申請藥害救濟。張婦的女婿說,岳母2日在新園鄉施打莫德納疫苗,因腰部疼痛,當天晚上到附近診所打止痛針,曾詢問過醫師打疫苗後再打止痛針應該沒有問題,但7日就發生腦出血中風,送東港輔英醫院住進加護病房,目前右側手腳不能動。他說,岳母無高血壓,身體狀況良好,也沒有慢性病,懷疑施打莫德納疫苗或與止痛針發生藥物變化導致血壓升高血管出血;向衛生所通報不良反應,除提醒大眾打疫苗可能會有問題,也希望能獲得醫療補償,畢竟接續龐大的看護醫療費用。縣府表示,衛生局已接獲該例件不良反應通報並協助家屬申請藥害救濟;目前AZ疫苗接種後通報不良反應共96件、莫德納24件,尋求藥害救濟共6件,自施打疫苗以來,屏東縣有18位長者因各種原因往生,因生前都有打過AZ疫苗,仍送司法相驗,迄無證明與注射疫苗有關,莫德納有3例。
-
2021-07-08 寵物.照顧指南
寵物知識+/養寵物每年要花多少錢?一張表助你快速盤點所有花費
現在疫情當前,許多人在家悶得慌,無法進行人與人的連結,便希望養隻寵物當陪伴。但養寵物不僅需撥時間照顧陪伴,從務實面來看,也不得不掂掂口袋的深度。現在養寵物已經不像古代,餵剩菜剩飯讓牠溫飽即可,在各方面的食衣住行都得關照,尤其在醫療上的支出更是一筆可觀的花費。以下整理貓狗一生所需的各類費用,供初次想養毛小孩的飼主參考。養寵物要花多少錢?Infogram1.一次性花費寵物初期需植入晶片和登記,並依據是否結紮區分費用,植晶片為300元,登記費從500~1000元不等。而結紮也依據寵物的體重和性別有所不同,價格從1500~2500元。2.固定醫療支出狗狗每年要打N合一和狂犬病疫苗,N合一疫苗為3000~4000元,狂犬病疫苗200元;另外若每年做全身健康檢查為3000~8000元。3.不固定醫療支出寵物沒有健保,醫療費相當高昂,看診一次就要500元,還不包含開藥、打針和其他醫療行為,例如洗牙手術約5000~10000元,因此就醫一次很可能花上萬把塊。寵物進入老年後若罹患重大疾病或需要經常回診的慢性病,醫療費更是相當可觀。4.伙食費飼料的花費視狗狗的體型和食量決定,小型犬為4000~5000元、中型犬7000~8000元、大型犬1.1~1.2萬元。寵物的食物不只有乾飼料,有時也需要補充鮮食、零食和其他保健品來補充營養。其他額外食品依主人的喜好和寵物本身身體所需,費用落差大,平均約1000~2000元。5.生活用品飼主常給毛小孩添購諸多生活用品,舉凡牽繩、衣服、磨牙骨、籠子、尿布、狗窩、玩具等等,雖然這些東西大多不是必需品,但都是為了給寵物更優質的生活,一年大約也要花個幾千元。6.寵物美容寵物的毛就跟人類的頭髮一樣,需要定期整理清潔,如果都把寵物交給美容院打理,一次要價也要幾百元,像是將小型犬送去洗澡一次600元、大型犬800元;偶爾出遠門無人照顧,需要把寵物送到寵物旅館,一晚寄宿費用約450~650元。7.其他擔心寵物醫藥費太沈重,有些飼主會保寵物險,寵物年齡愈大保費愈高,年費約1000~3000元。有些飼主會幫往生的寵物辦後事,包括火化、告別式、租靈骨塔位等,約1500~30000元。整個算下來,以狗狗平均壽命十幾年來算,養一隻狗的總體花費約40~60萬元,一年攤下來也要好幾萬;養貓稍微省一點點但也是幾十萬跑不掉。所以養寵物除了做好充分的準備,也要存一筆醫療預備金,以備不時之需。⭐️主題「動物萌星球」徵文邀稿中 誠徵逗趣又獨特的寵物故事!疫情不苦悶,讓萌寵大軍陪我們解悶!投稿文長最少500字,需附上寵物簡歷與照片,不僅有獎金,還有驚喜禮包等著你唷!活動截止至7/26(一),歡迎踴躍投稿,分享你與牠們共度的難忘時光!☞ 我要投稿,立即瞭解更多
-
2021-07-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柯文哲:將請示被匡列者是否強制篩檢 不配合者依法開罰
環南市場爆出41人確診,後續送加強版防疫旅館,今天上午有5人出現發燒、喉嚨痛症狀送醫。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經過48小時只有5人出現症狀,代表無症狀感染者黑數相當多,他認為若被匡列判定必須篩檢,國民就要配合,會和中央請示是否可以強制篩檢,不配合者開罰3千到1萬5千元。柯文哲表示,環南市場造冊2800人,篩檢了2783人,有41例陽性,包括承銷商、員工、家屬和施工廠商,今天早上有5人出現症狀送醫治療。柯文哲說,現在大部分病例都是英國變種病毒株,若出現在年輕力壯的人身上,無症狀黑數就會很多,一旦匡列後,應該要出來篩檢。柯文哲舉例,之前診所醫生確診,匡列了200人,只有60多人願意出來,他認為應該要有強制力可以要求國民篩檢,還說北市府可以出計程車費、醫療費用,但配合篩檢是國民義務,「我們會跟中央請示,凡是被疾管科判定要做篩檢,你就有義務篩檢,不然要用《傳染病防治法》處以3千到1萬5千元的強硬手段。」
-
2021-06-27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各種檢查不必等 急診好划算?醫提醒:感染風險高
台灣的健保讓所有人自豪,但太過便利的同時,急診醫療資源屢傳濫用危機,小病掛急診屢見不鮮。健保署統計,近年平均每年急診就醫人次約六百萬至七百萬,但不時有急診醫師分享,曾經遇過棉花棒棉絮掉進耳朵跑來掛急診的案例,甚至有孕婦因上班時間無法配合產檢,跑來急診找醫護幫忙,讓急診醫師十分無奈。部分民眾愛衝急診,費用只多一點,能立刻抽血、照X光、打點滴。台灣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長、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外傷及毒物科科主任方震中說,以往講的急診壅塞,是output出問題,需要住院,但沒有病床,只好留在急診,又因急診無掛號限制,當然會有壅塞問題;近期新冠肺炎所造成的急診壅塞,則是「input」出問題,一大群人湧入,超乎急診負荷量。許多以醫院為題材的影集片段,總會有病人一被推進急診室,蜂湧而上的醫護畫面。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副主任范傑閔說,如此緊急的病患,一天不到一成,「急診可以抽血、照X光、打點滴,有民眾認為,錢負擔多一點點而已,乾脆來急診 。」臨床觀察,的確有民眾拿出去吃五星級飯店自助餐吃到飽的「精神」,覺得急診雖然掛號費與部分部負擔較高,但還是「物超所值」。急診醫師非全能,只能揪出病患潛在的「炸彈」。但范傑閔提醒,急診由急診專科醫師負責,急診專科醫師雖是全科醫師,需具備各科知識,但並非全能,尤其現在分科精細,急診醫師無法處理所有問題,急診專長是負責挑出潛在「炸彈」,揪出誰是有緊急狀況要處理的患者,再把經判斷情況較不危急的病人,下一步送往哪個門診醫治。「急診壅塞就像交通規則。」方震中比喻,民眾就像駕駛,急診醫師負責指揮交通,衛福部健保署是定調交通規則的人。如果紅綠燈失靈,民眾開車都可以往大醫院,當塞車時(急診壅塞),急診醫師雖然忙碌,受害的卻是等紅燈的民眾。民眾不信任中小型醫院,壅塞的永遠是幾家大醫院。為何台灣急診容易壅塞,方震中認為,民眾對於中小型醫院不夠信任,擔心規模小的醫院醫療資源不足,導致部分醫院病床閒置。范傑閔則指出,國人就醫便利,大多數人住家附近都有醫院,就醫「可近性」高,急診容易塞滿病人。而民眾的就醫觀念也需要加強,醫師常常詢問非危急狀況的病人,為何不去診所?民眾回答:「診所不可以打針,但打針比較快好,所以我一定要來急診。」范傑閔補充,在大眾觀念沒有被導正的清況下,常常分不清楚哪時候要看急診,什麼狀況要看門診,分不清哪一科別,在疑惑的狀況下,就選擇來看急診。掛急診,不代表能較快看到醫師。掛急診真能早一步見到醫師嗎?范傑閔以亞東醫院為例,過年時患者人數爆量,平常20分鐘可以獲得醫師診治,但過年時拉長到一小時。民眾到醫院有院內感染風險,醫護多不希望病人在急診空間裡面停留太久。國際間有解決急診壅塞的成功案例,方震中說,韓國也有健保,當年MERS在韓國發生院內感染,韓國政府採強制轉院制,若有住院必要者即收治,病患若僅需中小型醫院治療就協助轉院,拒絕者需負擔醫療費用,開始強制轉診後,急診壅塞就消失了。至於民眾就醫分級觀念的強化,范傑閔呼籲,健保署、國健署應該提升民眾自我保健知識。他分享,急診以往常被得流感的民眾塞爆,但新冠疫情之後,「流感不見、腸病毒變少」,這都是政府常在宣導,戴口罩、勤洗手,別去壅擠公共場所的成果,盼政府落實宣導,請民眾分級就醫。
-
2021-06-22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研究:孕婦補充DHA早產率顯著減少,建議多吃這類食物或DHA補充劑
2021 年 5 月 18 日美國堪薩斯大學官方網頁刊出訊息,並經由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提及針對 DHA 水平低的孕婦(以紅血球磷脂 DHA < 6% 作為指標),若使用1000 毫克Docosahexanenoic acid (DHA) 的補充劑,相對於只補充 200 毫克而言,可望降低一半早產機率的發生。早產(定義為懷孕 34 週前出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公共衛生議題,因為早產導致嬰兒死亡和兒童殘疾的風險很高。該研究是由堪薩斯大學附設醫學中心營養系卡爾森教授 (Susan E Carlson)所領導完成的,並已經發表在《柳葉刀》的子刊---臨床雜誌 EClinicalMedicine 上。這項多中心、雙盲、隨機、優效性試驗選擇在美國三座大學的附設醫學中心(堪薩斯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和辛辛那提大學)進行,不論單身或已婚,只要18歲以上,懷孕 12 至 20 週的婦女都符合招募條件,從2016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間共招募了1100名參與者,將她們隨機分為兩組: 1000毫克組(n = 576)或200 毫克組(n = 524)。在全部完成實驗的1032 名婦女中,1000毫克組有 540位,200毫克組有492位,高DHA補充劑量組的早產率較低 [1.7% (9/540) ] ,而低DHA劑量組早產率則較高 2.4% (12/492),差距在40%左右。但如果參與者在加入臨床試驗的第一天,其體內的DHA 本來就比較低的話,那麼早產率的差距就變得更大,更顯著,達到200% [2.0% (5/249) 與 4.1% (9/219),pp=0.93]。另一方面,針對孕婦本來體內DHA 就足夠的參與者而言,高劑量補充或低劑量補充DHA,其早產率的差異,並沒有顯著的意義 [1000 毫克:1.4% (4/289); 200 毫克:1.1% (3/271),pp = 0.57]。總的來說,較高劑量的DHA補充,會和較少的嚴重不良事件高度相關(母體:絨毛羊膜炎、早期破水和腎盂腎炎;新生兒:餵養、泌尿生殖系統和神經系統問題, pp>0.90)。因此,本篇研究論文提出建議,如果臨床醫生能夠篩查孕婦體內DHA是否足夠,就可以此作為依據,考慮在懷孕期間每天開出 1000 毫克 DHA的補充劑,以減少DHA 低的孕婦出現早產和其他不良事件。之前兩項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的論文就已經顯示,在懷孕期間補充DHA可以顯著降低早產率,但這些研究並非以早產作為第一研究目標,而且也沒有比較補充劑量的高低,對早產率的影響。而澳大利亞DHA降低早產發生率的專案研究(ORIP)也才剛剛開始,所以,美國堪薩斯大學的這篇論文,是世界上第一個比較孕婦補充DHA高低劑量對早產率影響的研究。筆者特別提醒,孕婦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攝取均衡的營養,其中包括 DHA,但有些孕婦可能因為飲食習慣、上班族外食或偏食,容易導致體內DHA過低,這是一個值得孕婦注意的議題,正如辛辛那提大學婦產科瓦倫丁醫生說道,從她多年的臨床工作中了解到,美國女性食用的 DHA 食物來源很少,如果疏於防範,一旦出現像早產等此類的負面結果時,就必須付出高昂的醫療費用,還不如事先為婦女提供可靠且廉價的預防早產措施,來得意義重大。富含DHA的食物包括:魚類(鮭魚、鯖魚、秋刀魚),藻類(海帶、紫菜、裙帶菜),堅果類(核桃、花生、芝麻)。也是作者之一,堪薩斯大學醫學院婦產科教授韋納醫生認為,這項研究將對產科醫生及其患者來說,將會是一個潛在遊戲規則的改變,補充 DHA 使早產率顯著減少,具有相當好的成本效益,因為只要能預防一位早產兒,將大大降低該兒童、家庭和社會所付出的慘痛代價。卡爾森教授同時告訴媒體,這些重要的醫學新知,應該與懷孕的女性和計劃懷孕的女性廣泛分享,女性應該諮詢她們的醫生並檢測她們的 DHA 水平,以確保她們服用適當的劑量來預防早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 (NICHD) 資助了這項研究。研究試驗中所使用的DHA補充劑是由一家瑞士公司免費提供(DSM Nutritional Products LLC, Switzerland),無任何金錢資助這項計畫,故此項研究並無商業利益的迴避問題。
-
2021-06-21 養生.人生智慧
遠離阿茲海默症,多動腦就對了!投身腦科學教育洪蘭建議:養成每天做這件事的習慣
「我想我會做到死的那一天吧!」臉色紅潤的洪蘭,用她溫柔韻致的聲音娓娓道來,退休後的3年多來,她的日子過得忙碌,卻更加充實自在。研究腦科學的她說,想要老年生活有品質,遠離阿茲海默症,多動腦就對了 ! 「在芝加哥大學曾研究追蹤160位以上、平均年齡88歲的老人長達6年的時間,發現腦幹分泌正腎上腺素的藍斑核中,若神經元密度越高,便能減緩認知退化,而『正腎上腺素』便與學習新知有關。」 養成每天閱讀,活腦才能有神 洪蘭本身就是很好的例子,74歲的她雙眼炯炯有神,信手捻來都是一段段珍貴的科學資訊與動人故事。秘訣,就是她仍勤於閱讀;而至今,她每年出版一本著作,分享給其他人,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 「人是要一直用腦,我們要多與人接觸、學習新知,最重要的是心情要保持著愉悅,無論哪個年齡,都要維持一樣的原則,我每天閱讀、寫書評,精進自己;老本行的書,生命科學、腦科學、醫學...仍是我大半的閱讀選讀。」 本來鑽研法律的她,是因為1980年代一起槍擊案,犯人留下遺書寫:請務必檢查我的腦。解剖後發現的確腦部有異常,她也不僅問,「犯錯的是你,還是大腦?」因此栽進腦科學的研究裡,而後她又投入教育關懷,一點也沒感受到所謂「空巢期」、「更年期」的不適。 「我在1992年從美國回到臺灣,在稻田裡的大學-中正大學任教。那時我們師生少,彼此感情很親密,我覺得能做老師是很好的,忙一點、辛苦一點都沒關係,當看到學生成長,心裡會很感動,你知道辛苦是有代價的!」 用身心保養費,取代昂貴醫療費 「在那個年代,社會風氣還是有些迷信,像是覺得人中很長、耳垂很厚就代表某種面向。我還聽說有人指一個女生是『短命相』,那我們就來實證研究,當你願意對這個女生好、善待她,她就不會是短命相,她會變成『長命相』。」 洪蘭說,每個人都能「自我實現」,只要用對方法、大腦持續學習,你便不會屈從宿命的安排,你會看見自己生命的價值,就像一個稻田裡,「先長出稻子,雜草就長不出來。」 她也以教學經驗分享,退休後我們可以繼續做拿手的事,或是去做志工,幫助他人。「我們要協助他人,要先知道他的需求,進而滿足他的需求。」 「我記得那時在民雄豐收村,許多老人家不識得字,但開班後卻沒人來上課,為什麼呢?因為那時候給他們的教材,是國民小學的教材;他們只是不認識字,不是沒有人生閱歷與智慧。當上課的教材改成『黃曆』後,他們果然願意上課了,因為他們一學馬上用得到。」 還沒退休前,努力探索可能 「最怕就是退休後,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趁還沒退休前,就該努力去探索。像是作家鄭清文在華南銀行任職,利用休假之餘寫小說,也是非常有成就。」 「再來,我很希望我們能像北歐強調臥床兩星期,而不是20年!我看過報導,美國有組織協助老人家的交通,讓他們可以到活動中心去玩,享受社交的快樂,並接受更多的刺激與學習,這對我們是有幫助的。」 要用「保養費」取代「醫療費」,當大部分的老人不需要被長照,年輕人才能投入社會貢獻能力。 洪蘭談到,自己在小時候就有看過「優雅地老去」,而典範就是她的外公;年屆熟齡的朋友們,也可以思考,未來想要留給後代什麼。 「我的外公,在他69歲的時候,仍會教導我寫字;我爸爸70歲的時候,也在教我的孩子讀書,我看到了老人家如何優雅地變老,我看見了每位老人都很有用,也要學著覺得自己有用很有價值。」 努力自我實現,成就自己人生 「我們一家都是簡樸的人,所以當我爸爸過世時,我們姐妹們商量,決定要將原本的喪葬費作為其他用途:為四川偏遠的鄉間建蓋學校。我兒子本來很愛喝可樂,但跟著我們在那裡一趟後,他自己戒了可樂,因為他自覺,他的錢要拿來做有意義的事。」 「根據『鏡像神經元』,孩子不會照你想要的樣子長大,而是照著你的樣子長大。」 小時候爸爸對她說過,「不要世界有沒有你,既不覺得多、也不覺得少。」洪蘭數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教學、出書、演講,彷彿回應孩童時父親對自己教誨:我已自我實現,成就自己的人生!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營養師的銀髮食譜!助你體能提升最有力,遠離肌少症、體力衰弱!.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她成功「脫貧」卻變得身心俱疲!楊倩琳選擇放過自己、環遊世界:50後迎接最美時刻
-
2021-06-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我們一起負重,也許就不會那麼重了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院社工人員的角色」。透過醫學生教學定期舉辦「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才發現台灣醫學教育以及一般民眾普遍對醫院社工人員的工作缺乏認識。非常高興本週能邀請醫院社會服務室蘇主任介紹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工作,並由兩位社工同仁分別介紹她們如何幫忙病人與家屬,紓解因疾病而遭受的社會心理以及經濟的壓力。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使醫病雙方更了解這些在醫院默默助人的「無名英雄」。「你好,請問是社會服務室嗎?」「是的,請問有什麼事情嗎?」「那個……我先生確診癌症,醫師說要治療三個月,每天都要來電療,每週也都要來住院化療,我擔心他這樣沒辦法去上班,可是我們家的收入都只靠他,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了解了,我請社工師跟你談談!」當家中有人因生病需開始長期治療時,家庭可能會面臨的是因工時減少、無法工作而進入收入中斷的空窗期,但醫療費用、生活消費等必要支出仍然是必須面對的開銷,整個家庭同時得承擔治療與經濟上的壓力,在工作上,我有時會遇到病人因為是家中經濟支柱,為了不讓家人生活陷入困境,只得忍住身體的不適繼續工作,而錯過了黃金治療期;或是主要照顧者為了照顧病人,可能經常請假而導致被扣考績或是收入減少,病人為了不讓家中本來就入不敷出的生活增加負擔,想說能不來醫院就不來醫院,結果反而讓往後的生活更加地辛苦。醫務社工師的工作之一,就是在陪伴病人與家屬一起面對因治療疾病時而遇到的一些挑戰,包括經濟問題、照顧人力問題、社會福利諮詢,或是協助整合病家的資源等等,目的是給予病家支持,讓病人能順利就醫、配合治療,家屬也能夠減輕一些負擔。「可是社工師,我們家不是低收入戶,這樣也能申請補助嗎?」在初步去關心病人時,我時常會收到病人的疑問與擔憂。事實上,醫院社工師在進行財務評估時,會先了解病人是否有社會福利身分能夠優先申請政府的補助,若沒有社會福利身分也不用太過於擔心,醫院大部分設有一筆醫療救助金可供使用,社工師會透過社會工作的專業來評估病人的家庭與經濟狀況,協助申請醫療費用的補助,讓病人與家屬能夠不用背負沉重的經濟壓力,可以安心的接受治療。若在治療期間仍有經濟上的困難,也是可以再和社工師討論,我們會評估其狀況去轉介合適的院外機構,來申請單筆急難救助金或實務物資,有時也會轉介政府單位的社工,一起連結社區資源來照顧支持較為薄弱的病人;有時遇到照顧人力不足的問題,社工師也會與家屬討論轉介至長照,或是給予照顧者關懷等資源,減輕主要照顧者的壓力;若遇到病人病況嚴重,最後在院因病死亡,但家屬卻無力負擔喪葬費用時,社工師也會盡力轉介民間資源,提供喪葬費的補助或是免費斂葬的服務,讓家屬能夠好好的送病人最後一程。醫務社工師穿梭在醫院的各個角落,因為除了疾病和治療外,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量可以在疾病和生活中維持平衡,所以,若是在治療的過程中遇到了困境卻不知如何是好時,請不要怕造成我們的負擔,若能讓我們一起負重,一起陪伴病人與家屬一起度過治療期的辛苦與困難,也許那些壓力的重量,就不會那麼重了。
-
2021-05-26 名人.黃軒
如何偵測輕症或無症狀者病情惡化?重症醫曝關鍵
你如何偵測輕症/無症狀感染者,在家或在檢疫中心病情突然變差了?近日來,台灣一直關心那些輕症/無症狀感染者,在家或在檢疫中心突然病情變差了怎麼辦?由於大量的社區傳播,使得醫療體系崩潰邊緣,在國外早就有經驗了,實際上在國外很多COVID-19感染者,其實大部分(80%)都是輕症/無症狀感染。我們在沒有社區大爆炸時,是可以有效地隔離在醫院內,來進行大流行下的「圍堵行動」。一旦大爆社區傳播又不同了,這時不只是圍堵行動,而是要加入「減災行動」。減輕醫療負擔的壓力,這也就算是「減災行動」之一了。其中一個就是把之前這些確診病例,尤其是輕症/無症狀感染者,都一律放置在家裡面或檢疫中心隔離,這樣非醫護人員經過訓練後,也可以擔任偵測人員,留真的専業醫護人員在醫院現場搶救更危急的生命工作。我整理韓國和美國的各其中一個研究,其實在國外這樣的研究報告是很好的參考經驗。韓國檢疫中心經驗:輕症/無症狀偵測韓國在社區傳播大爆發之際成立檢疫中心,他們叫社區治療中心(Community Treatment Center,CTC),該機構旨在為醫院以外的地方,偵測隔離患者的症狀變化處理。此研究發現:1.有40.4%患者,使用單人套房、獨立浴室。2.有59.6%患者,使用一室多隔間的房,但各自獨立浴室;其中10.4%患者與家人同住,使用家庭型的隔開空間。 在韓國確診後,最快3天才入住檢疫中心。而確診COVID-19後,再入住檢疫中心,其中位天數為7(範圍3-14)天。這些人除了輕症COVID-19感染者(42.9%),入住檢疫中心時, 57.1%是無症狀感染者。韓國研究人員發現,這樣檢疫中心可以大幅度地減少醫護人員的暴露,住在檢疫中心的患者可以透過智慧手機應用程式(App)登記報告每日體溫,患者的配合度都維持80%以上。在這檢疫中心,偵測輕症/無症狀COVID-19感染者中,最終他們找到有2.3%的病人,之後因病情變化,需要被轉入醫院的。美國在家檢疫經驗:輕症/無症狀偵測克利夫蘭診所(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是世界最著名的醫療機構之一。他們早在去年疫情大規模擴散在美國社區感染時,對於那些在家檢疫的確診患者,發予軟體設備(生命徵象例如 心跳、血氧濃度……等等偵測),在遠距離24小時和患者聯繫。在這次的研究中,他們共登記了1924名COVID-19患者,研究人員發現:1.60歲以上的患者佔25%。2.只有6.86%,發病當日確診就在家馬上被隔離。3.平均從發病到在家隔離,中位天數為8天。(哇!難怪美國會社區感染那麼久?)克利夫蘭診所主動監測這些在家中人的生命徵象變化,還有登記症狀變化。有10%的患者出現了一些令人注意的症狀(例如呼吸急促),需要升級到和醫生視訊會診。這些人大約在家隔離7-8天,才會有明顯症狀出現,而引起醫護人員的注意。最終,這些接受在家主動監測的患者中,有2%是需要轉入醫院治療的(這個和韓國類似)。研究期間,仍然有0.4%(9位)在家猝死的個案,研究人員認為這些人死因,可能和COVID-19併發症或原本慢性疾病併發症相關。研究人員認為,使用遠程設備在患者滿意度、轉入住醫院的機率和醫療費用方面,有多方面的優勢。那是因為移動手機與平台,會減少照顧者與輕症或無症狀患者接觸。又可以獲得雙方溝通的需求,減輕了勞動負擔。大量使臨床培訓、非醫護人員,來評有效偵測這些病患,也擴大醫療服務範圍的關鍵。血氧偵測機(pulse oximeter)和COVID-19美國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家中使用血氧偵測機(pulse oximeter)的患者,在其主訴呼吸急促未明顯之前,早在幾天前,就會發現血氧飽和度下降,而能提早就轉入醫院治療。Patients with a pulse oximeter at home present with escalation a few days earlier due to declining oxygen saturation readings, prior to subjective complaint of shortness of breath. COVID-19檢測結果呈陽性,或正在等待檢測結果的時候,指尖血氧偵測機(pulse oximeter),就是監測血液含氧量方便快捷的工具。什麼是指尖血氧偵測機(pulse oximeter)? 監測血液中含氧量的簡單易用設備,只需幾秒鐘即可查看結果。 為何監測自身血氧含量如此重要?許多患有COVID-19輕症/無症狀的感染者,因為沒有任何明顯症狀,因而並不自知。COVID-19病毒侵犯可達肺部,降低您血氧含量。當血氧含量低於正常值並出現重症時,有時候患者只有感到疲勞、無力感而已(隱藏缺氧,31.9%)或明顯的呼吸急促(典型缺氧,68.1%),這些情況是很危險的。指尖血氧偵測機(pulse oximeter),隨時監測病人的血氧含量,當血氧含量一下滑,所有人知道要立刻就醫。血氧濃度的危險指標:1.血氧濃度
-
2021-05-03 名人.精華區
柯富揚/讓中醫參與長照 成為預防醫學支柱
根據國發會去年公布的「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年至2070年)」報告,台灣總人口已在西元2020年轉為負成長,預估西元2025年將進入每5人就有1位65歲以上老人的超高齡社會;到了2034年,台灣半數以上都是超過50歲的中高齡者,政府必須思考伴隨而來的醫療照顧需求。中醫具簡便及成本效益人口老化衝擊醫療資源分配與國家經濟發展,高齡人口醫療使用年平均數及各項醫療費用支出,均遠勝年輕族群,高齡人口容易出現不當用藥危機、平均住院次數更是65歲以下民眾的3倍以上。中醫強調「精準醫學」與「預防醫學」,具簡便、緩和及成本效益高等優勢,實為長期照顧政策的最大支柱。住宿式機構增中醫駐診日本因應超高齡社會的照顧問題,施行「介護保險」、「在宅醫療」、「社區總體營造」等制度,期以達到資源整合、完整服務、在地老化、居家善終等目標。台灣既有的中西醫療體系,比日本更具優勢,如能完善中醫在宅醫療系統,促成居家醫療與長期照顧資源整合,配合各專科醫師跨科別合作,是極為有效且經濟的選擇。中醫參與長照模式,除在傳統居家照顧、住宿式機構、社區等類型外,另可於中、大型住宿式機構增設中醫駐診空間,以及發展日間照顧、社區養生、巡迴醫療等具中醫特色的方案。此外,尚可於福利機構設置中醫診間,建立中醫照顧模式,都是效能極高的長照選項。發展遠端照護智能管理中醫蘊藏人類千年的醫學智慧,若能進一步結合大數據與AI發展,必可擦出新火花,例如發展中醫遠端長期照護計畫,導入智能管理,開發作業平台,即時反映受照顧者身體問題,將個案舌診、脈診、病灶等數據及影像,按時上傳雲端資料庫,提供社區中醫師掌握病況動態,便於安排訪視診察,有效提升高齡者的健康保障。中西醫雙軌發展更具優勢中西醫雙軌發展的醫療制度更是長期照顧政策的優勢後盾,中西醫合作參與門診、復健與日間照顧,發揮彼此強項而整合,能大幅縮減醫療支出、明顯改善受照顧者生活品質。許多有中醫特色的養護措施,諸如藥浴、薰洗、灸法、中醫衛教、經絡穴位按壓、藥膳食療指導、體質調理等,也應納入長照服務內容。人口老化是嚴峻的國安問題,國內長照需求與日俱增,被照顧者的身體常併有多重障礙,需要整合型的照顧與跨科別的合作,台灣擁有獨步全球完善的中、西、牙三師體系,應讓這些醫療元素均融入長期照顧體系,才是對國人健康最有助益的照顧模式。
-
2021-04-25 該看哪科.婦科
健保大數據/骨盆腔發炎治療特色醫療院所
基層診所No.3林正宗婦產科/排便後擦拭不淨 也可能造成骨盆腔炎林正宗婦產科109年診治女性骨盆腔發炎患者16,683人次,居全台醫療院所第三名,高於許多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院長林正宗表示,相對於醫學中心,診所有一定的便利性,但骨盆腔發炎最怕反覆感染,問診品質才是門診人數關鍵。常見在他院治療復發多次的病患找上門,診所會透過細菌培養找到源頭對症下藥,又或者請患者把性伴侶找來一起治療,讓男性也進婦產科,根治滿意度不斷提升。林正宗表示,骨盆腔炎在婦科疾病的嚴重性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最怕患者以為肚子痛,不當一回事,久了沾黏引發不孕或外孕,變慢性骨盆腔炎更難醫治。由於骨盆腔炎以抗生素治療為主,遇到慢性骨盆腔炎患者吃抗生素不見好轉,一定會先透過細菌培養找出感染菌源。林正宗說,別以為披衣菌、淋病雙球菌才是感染主力,若大便擦不乾淨,或者溫泉池子清洗不乾淨,泡到前一個人的「屁屁水」,都可能因大腸桿菌、糞便腸球菌經肛門感染後,引發骨盆腔炎。若沒有用對抗生素便無法改善,曾有病患在醫學中心看了兩個月沒好轉,直到尿道膀胱炎進一步培養細菌,才找到發病癥結。地區醫院No.1宏其婦幼醫院/經期保護功能弱 經後常見急性發炎健保署統計,109年骨盆腔發炎門診就醫件數,宏其婦幼醫院居地區醫院第一名,共11,494人次。院長張紅淇表示,骨盆腔發炎最主要的原因是,陰道內的病菌感染子宮頸,破壞子宮頸的保護功能,使細菌往上跑至子宮。張紅淇指出,月經期間保護功能較薄弱,因此急性骨盆腔炎常發生在月經後第4至5天。常見致病菌有淋病雙球菌、披衣菌或多種細菌同時感染,性行為是主要感染途徑,15至40歲生育年齡、且有性經驗的女性較易發生。此外,陰道感染、陰道沖洗、裝置子宮避孕器等,都是危險因素。骨盆腔發炎常見下腹部疼痛或腰痛,其他如月經失調、陰道分泌物異常、性交疼痛、解尿疼痛、發燒畏寒等。急性骨盆腔炎若未治癒,會演變為慢性骨盆腔炎,只要免疫功能不佳,就可能復發。張紅淇說,骨盆腔發炎常由多種細菌同時感染造成,因此患者須接受10到14天完整的抗生素治療,不能因為自覺症狀改善擅自停藥。一旦反覆感染,很容易造成沾黏、不孕症、子宮外孕及慢性骨盆腔發炎。骨盆腔發炎確診困難,後遺症又難纏,因此當有疑似骨盆腔發炎症狀時,應該積極治療,以免造成遺憾。區域醫院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少穿緊身褲、少用護墊 多補充優格、益生菌健保署統計,109年骨盆腔發炎門診就醫件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以9,249人次居區域醫院第一名。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詹景全表示,男女因先天身體構造不同,女性較容易有生殖上的感染,建議骨盆腔發炎患者,除了吃藥治療,也盡量少使用護墊、穿緊身褲。詹景全指出,北市聯醫仁愛院區骨盆腔發炎的門診,每月多達2600至3000人不等,由於是婦幼科門診,所以95%為女性患者,但也有不孕症夫妻為了檢驗一同來看診。看診時需做內診,做超音波檢視是否有感染或囊腫情況,要排除器官病變,才能判定是否為骨盆腔發炎。由於細菌喜愛潮濕、悶熱環境,建議女性盡量不要穿緊身褲、不要憋尿、少用護墊,分泌物若多就勤跑廁所擦拭。另外,性行為也是造成骨盆腔發炎原因之一,若沒有生育需求,建議男性盡量不要在陰道內射精,避免改變女性陰道酸鹼值,以及把病原體送往陰道,增加感染機率。至於生產完安裝避孕器的女性,詹景全說,由於避孕器五年需更換一次,因此會留一條尼龍線在外方便取出,但該線也會成為帶入細菌的管道,建議婦女可多補充優格、優酪乳、益生菌。醫學中心No.1台北馬偕醫院/醫師多、門診也多 開夜診方便上班女性在這次女性骨盆腔內器官發炎疾病門診就醫排行中,台北馬偕收治5,431人次,成為醫學中心之冠,該院婦產部主任王有利說,婦、幼兩科一向是馬偕醫療強項,且醫院又位居台北市中心,當然婦科患者人數相對較多。王有利指出,每個醫院都有其特色,以台北馬偕為例,婦科就屬於大科,共有二十多名主治醫師,其中包括多名女性醫師,加上相關護理人員超過百位,這對於個性保守的女患者來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該院堅持開設夜診、周六診,讓上班的女性患者方便看病,只要提高就醫可近性,收治人數就會變多。在這項婦科疾病就醫人數排行上,幾家基層婦科診所取得絕對領先,排名第一的診所收治人次達22,598,約莫等於前六名醫學中心人數總和。王有利分析,骨盆腔內器官發炎屬婦科常見疾病,多數與性行為有關,許多女性認為這是小病,只需吃些消炎藥,且易聯想到較負面的形象,因此習慣就近在婦科診所就醫。許多婦科診所擁有醫療團隊,早中晚均有門診,甚至假日也開診,加上醫療費用較低,可近性比醫院高出許多。門診觀察,這類疾病患者常在診所多次就醫,不見效果才會轉至醫學中心。
-
2021-04-12 失智.照顧喘息
失智故事/失智父親表達愛意的方式是將零食緊抱懷裡留給家人...
2011年,上海男人孫曉雄46歲,他70歲的父親患上阿茲海默症,逐漸出現失憶、失智、失禁等症狀。正值創業關鍵時期的孫曉雄,最終選擇放棄部分生意,和家人共同照護父親。接下來的9年中,他們和父親一起,展開了一場對抗遺忘、衰老和久病的苦旅。接到家裡打來的電話時,孫曉雄正在昆山出差。母親帶著哭腔:「你爸不見了。」孫曉雄心中慌亂,但還是強裝鎮定地安慰說:「不要緊,他走不遠的。」母親告訴孫曉雄,她已經沿著家所在的揚州路,找遍了父親可能去的所有地方,但都沒找到。幾乎沒怎麼猶豫,孫曉雄決定駕車走高速返回上海。一個多小時後,他抵達父母位於楊浦區弄堂裡的家,大姐、妹妹都在。商議後,他們決定去街道派出所碰碰運氣。趕到派出所,父親孫志雄果然在那兒,衣服髒了,面色驚惶。民警問他的名字,他答「李中玲」,問他家住哪兒,他答「浙江中路」。民警照著他給的答案在浙江中路尋找李中玲,無果。他們便讓孫志雄先吃飯,繼續打電話給附近幾個居委會排查。實際上,黃浦區浙江中路是1941年父親出生的地方。20世紀60年代末,因家庭成分問題,孫志雄和父母妻兒一起被下放至安徽農村,浙江中路的家也被收為公用。90年代,一家人相繼重返上海,在楊浦區揚州路新康里的弄堂中安家落戶,住了20多年。家人們都落了淚。他們謝過民警,把受到驚嚇、已經無法開口說話的父親帶回家。這一年是2014年,父親73歲,患阿茲海默症的第3年,他的大部分記憶已經被疾病抹去。此前,為防止他走失,家人給他買了GPS定位器,戴在他手上,並仿照工牌製作了寫有他姓名和住址的「身分卡」,掛在他脖子上。還列印了厚厚一沓卡片─寫有家中的電話號碼、母親及三個子女的手機號碼,塞在他口袋裡。但父親覺得難為情,總會將定位器、身分卡偷偷扯掉,小卡片有時也隨手丟掉。那時,父親雖然記憶受損,但身體還不錯,走路時腳底生風,動作又輕,常常貓一樣溜出家,無聲無息。這就苦了主要照護他的母親李中玲。這次走失後,母親看護父親時更加小心,後來只能選擇限制他的行動。白天,母親用兩張躺椅堵住家門前的走廊,躺椅沿上放置一排手搖鈴。父親一開門,她就能循聲跟上。夜晚,父親也會夢遊般地走出家門,母親就在睡覺前找一條寬布袋,把兩個人的手綁在一起。父親一起夜,她就跟著醒來。生病前,父親堅持每天去公園跑步,200米的跑道能跑上五六十圈。父親精通文史地理,父親給少年時代的孫曉雄講俄羅斯文學時,問他:「伏爾加河在哪裡?」他答「不知道」。父親就告訴他伏爾加河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曾經,父親能準確無誤地記住一條遙遠河流的相關知識,現在卻連近在咫尺的家門都無法記住。更讓孫曉雄難過的事在後頭。好幾次,孫曉雄回到父母家,父親看到他,不僅問他「你是誰」,還拒絕他進家門。母親在一旁提醒:「這是你兒子啊。」儘管知道父親的反應是生病所致,孫曉雄轉過身,還是哭了。被自己的父親遺忘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和至親之人情感連接中斷,安全感喪失,讓他不得不重新打量父子關係。他經常做噩夢。夢裡,他置身公車、地鐵站,場景不一,但一直在找尋,找物件,找妻子,找兒子,找母親,最後遍尋不得,他流著淚從噩夢中驚醒。白天,他煩躁易怒,常和妻子吵架,工廠裡的工人也遭了殃,沒少挨罵。他流淚也是為自己。父親患病時,正值他創業的關鍵時期,經營的床品公司在全國開了22家連鎖店。可是父親需要照顧,他自己的身體也出現了危機,精力不濟,他不得不將店一家一家收回來。讓孫曉雄更感遺憾的是,他曾主動疏遠父親近十年。少年時代,父親是孫曉雄的精神偶像。父親高中學歷,年輕時是個文學愛好者。全家下放至安徽農村時,母親在學校做老師,父親做了一段時間的老師後,開始負責家中的農活。他鼓勵孩子們看書,用俄語朗讀普希金的詩歌。一天的農活結束,他給村裡人繪聲繪色地講《三俠五義》,很受當地人的喜愛和尊敬。90年代,孫家人相繼返回上海,房子、戶口都得重新爭取。回到上海後,母親在幼稚園做老師,兼做家庭教師貼補家用,做了十幾年農民的父親只能在工程隊、飯店做臨時工,往昔的同窗已經成為醫生、老師、工程師…他受到打擊,主動和老友斷絕聯繫。父親清高,一家人的戶口、住房問題全靠母親奔走才得以解決。身為男人,孫曉雄一度瞧不起封閉自我、無力承擔家庭責任的父親。有段時間,看到父親,他連招呼都不打。父子關係破冰發生在孫曉雄的兒子讀五年級時。那天,父親帶孫子出門,孩子牽著爺爺的手蹦蹦跳跳,有說有笑。孫曉雄站在後面─想起小時候,父親教他閱讀、游泳。孫曉雄想:養大一個孩子並不容易。他也漸漸明白,父親是一個被時代捉弄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父親只是不擅長社交和賺錢而已。他在心裡與父親和解了。瞭解到阿茲海默症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孫曉雄陷入憂慮。法國作家迪迪埃‧埃里蓬曾描述過作為子女,他在父親患上阿茲海默症後的恐懼。埃里蓬會反覆背誦他爛熟於心的詩詞,以證明自己的記憶力完好無損。只要忘記了一句詩、一個日期、一串電話號碼,他就會陷入焦慮。孫曉雄也一樣。只要忘記什麼事,他就止不住胡思亂想,問兒子:「爸以後會不會也得這個病?」他自己的健康也不容樂觀。父親確診這一年,孫曉雄48歲,糖尿病病史10年,還患有高血壓和嚴重的胃病。母親李中玲的抑鬱症發生在丈夫患病兩年後。兒女要工作,她需要寸步不離地陪伴丈夫,起初,她最憂慮的是他走失─她長期患有關節病的雙腿無法快步行走,每次尋找丈夫都異常艱難。2013年後,丈夫逐漸生活無法自理,她得照看他吃飯、穿衣、吃藥、洗澡、大小便。丈夫大小便失禁的情況愈發嚴重。李中玲有輕微潔癖,只要丈夫一失禁,她就一遍遍為他洗衣、換衣,有時,她一天得給他換洗3次。李中玲原本擁有充實幸福的晚年生活。退休後的10年,她是在社區老年大學度過的:學做中國結和麥秸畫,教其他老人剪紙,她的剪紙作品還被拿去展覽過。丈夫也會陪她一起買材料,看她做這些小玩意兒。他們本是志同道合的愛侶,中學時相識。結婚後,相濡以沫50年,「兩個人好得就像一個人」。她從未想過推脫照顧丈夫的責任,也拒絕將這種承擔浪漫化、崇高化。但她也是女人,需要丈夫的呵護。然而大多數時候,生病的丈夫和外界隔著一堵牆,無法溝通,不見回應。最讓她心灰意冷的時刻,發生在搬到浦東後的一個夏天。她起床後覺得頭暈,渾身癱軟倒在地上。她努力呼喚丈夫,想讓他幫自己將床頭上的手機拿過來。他在屋子裡來來回回走了半天,只遞給她一個空調遙控器…她只能等到自己有了力氣,慢慢爬到手機旁,撥通小女兒的電話,小女兒撥打了120*,她才被送往醫院。李中玲被這種不見盡頭的生活擊潰了。後來,她在家中總是無端流淚,會把家裡好好的東西剪壞,還說想從20樓跳下去。兒女帶她去看精神科醫生,她在醫生面前流著淚長長地傾吐一番,之後又做了3年心理諮詢。因為焦慮,她常常失眠,提出讓兒子給她開一些安眠藥。孫曉雄留了個心眼,他開了許多維C片,替換進安眠藥的藥盒裡,再拿給母親。他至今仍然瞞著她。這是無奈之下的選擇。李中玲唯一的慰藉,是丈夫一直不曾忘記她。一次,他說他第二天要結婚,別人問他和誰,他說「李中玲」。雖然記憶出現錯亂,他不記得他們結了婚,有三個兒女,也有孫子和重孫,但他始終記得,李中玲是他的戀人。2013年前後,隨著父親病情加重,孫家三個兒女商量,分工輪流照看父親,盡量保證有人在父母身邊。2015年後,大家又進一步明確分工:長期在上海的大姐、妹妹常來家中幫助母親,需要經常出差的孫曉雄有空就過來,主要負責父母的生活費和醫療費。兒女分擔了一些工作,李中玲的壓力沒那麼大了。每天早上,她帶著丈夫進行刷牙、洗臉、刮鬍子「三部曲」,晚上睡覺前,將丈夫第二天要吃的藥,按劑量和時間提前準備好。白天,丈夫大小便過後,她在日曆上做好記錄。掌握了時間和規律,到點了,她就會問他是否想去衛生間。家中的男人主動承擔了帶孫志雄洗澡的工作。冬天洗澡要去公共澡堂,孫曉雄和姐夫開車載父親去澡堂。一次,去澡堂的路上,父親在車裡失禁,孫曉雄坐在副駕駛座上,還沒來得及起身,姐夫自然地拿著塑膠袋包好穢物以及父親弄髒的衣物,扔掉了,這一幕讓孫曉雄至今都很感動。家人盡力保持孫志雄外表的清潔和體面,照顧他的尊嚴。妻子李中玲常常溫柔地摸摸丈夫的臉。他動作還算靈敏時,李中玲讓他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摘豆芽、包餛飩…她相信生病的丈夫依舊需要獲得一種價值感。他們也努力營造出讓孫志雄感受到自己被愛、被需要的氛圍。孫輩們一見爺爺就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想著法兒哄兩位老人開心。情人節,孩子們會商量好,分別給爺爺、奶奶買巧克力。有一年情人節,外孫帶爺爺、奶奶去一家網紅餐廳吃飯,餐廳裡坐的都是衣著時尚的年輕人。有人問:「爺爺、奶奶,你們也過情人節?」李中玲就告訴他們:「是啊!我們結婚50年啦。」家中變化最大的是孫志雄本人。從安徽返回上海後,孫志雄感受到某種落差,一度變得封閉沉默。生病後,他的記憶多停留在成年之前,失意的青年和中年時期被遺忘,他反而鬆弛快樂了不少。別人同他搭話,他多報以微笑,用他語言庫中僅存的結構簡單的句子─「我很愛你」「我很喜歡你」「你真漂亮」來回應。一次,他在社區裡遇上一個老太太,開口就說:「你真漂亮,我愛你啊!」李中玲忙不迭地向對方解釋和道歉。對方卻笑了:「我這一輩子,也沒聽過幾句這樣的話。」2018年,他們在松江區分到了幾套回遷房。李中玲和丈夫先搬過去,為更方便地看護父親,住在市區的孫曉雄一家也搬了過去。2019年,經鑒定,父親的阿茲海默症為五級,處在重度認知功能減退階段。醫生建議家人多陪伴父親,鍛鍊他的認知、語言和行動能力。家人買來算術認知卡片和玩具,空閒時陪他練習,住在隔壁的孫曉雄則常去找父親聊天,陪他散步。父親的智商和語言能力逐漸退化成孩童狀態,言行舉止憨直可愛,觀察父親成了孫曉雄的快樂源泉。既然還要同阿茲海默症共處下去,不如換一種心情面對。孫曉雄把父親的搞笑時刻拍下來,先是發到微信朋友圈,後來又發到抖音上,也是留存一份記憶。在孫曉雄的鏡頭下,近80歲的父親自稱「寶寶」,一天中最令他開心的事是吃,蔥油餅、霜淇淋是他的最愛,得不到想要的零食會哭。他同5歲的重孫女嬉鬧,在重孫女手背上咬了個月牙印,最後還是重孫女原諒了她。他常對家人耍小孩子脾氣,但對妻子李中玲言聽計從…這些質樸溫暖的家庭生活片段,慢慢為孫曉雄的抖音帳號吸引了近30萬粉絲。這個團圓和睦的上海家庭,在不斷曝出的關於家庭和養老的負面新聞中,給人們提供了一些啟示。一位不能長久陪伴在爺爺身邊的粉絲給孫曉雄留言:「看見孫爺爺,就好像看到自己的爺爺。」被孫家人對久病父親的耐心與陪伴打動的一位粉絲,發私信告訴孫曉雄,他決定對自己的爸媽耐心一點。2020年10月,孫曉雄開車載父親外出。父親嚷著要吃霜淇淋,孫曉雄心軟了,買了一支給他,又擔心他吃壞肚子,搶過霜淇淋,吃了一半再塞回父親手裡。因血糖高,孫曉雄十幾年不敢吃霜淇淋了,但父親無法理解這種好意,委屈地「哭」起來。這則影片在抖音獲得了34.5萬次按讚。孫曉雄的粉絲中,有不少人也是阿茲海默症病人家屬。他特別能理解這些焦灼無助的親屬。現在,他一有時間就會回復私信向他取經的人:看病要去三甲醫院,不要盲目服藥,最重要的照護是家人的陪伴關愛、不嫌棄。有一次,孫曉雄帶母親去看病,像是知道妻子不舒服,父親一整天悶悶不樂,早飯也沒吃。妻子從醫院看病回來,他委屈地把頭埋進她懷裡,發出啜泣的聲音。孫曉雄逗他:「又假哭了。」等父親抬起頭,家人看見,他眼角真的有淚。孫曉雄堅信,雖然還是常常遺忘家人的名字,但父親一定知道他們是他的家人,那些最珍貴的東西一直留在他內心深處。10月的一個夜晚,孫曉雄睡前不放心,就去隔壁看看父母。推開門,父親正一個人坐在黑暗的客廳,孫曉雄嚇了一跳,打開燈,看見他正在哭。當時已經午夜12點了,他問父親:「你怎麼不去睡覺?」父親告訴他:「我做夢,夢見你死掉了。」孫曉雄心緒複雜,他向父親解釋了好幾遍,自己沒有死,「我們都長命百歲」。父親這才放心去睡了。生病的父親對家人有著自己表達愛意的方式。一次,孫曉雄載父親外出,一位客戶打電話找他,他便帶上父親一起前往。客戶也知道老爺子生病,買來一大包零食給他。離開時,父親坐在車後排,緊緊地把零食抱在懷裡。孫曉雄以為他擔心別人搶,對他說:「你不要抱著,放好嘛!這些都是給你的。」父親不願放,很鄭重地說:「帶回去給中玲吃。」(田龍華/摘自微信公眾號「真實故事計畫」,本刊節選)
-
2021-04-12 名人.精華區
王正旭/健保部分負擔調整 應前瞻改革
健保費率於年初由4.91%調漲為5.17%,眾人目光便移焦到部分負擔改革。衛福部長陳時中近日受訪表示,部分負擔會以「小幅的提升、對分級醫療有幫助」為主軸。健保署長李伯璋也多次表示推動部分負擔是他的「一生懸念」。欣見衛福部改革健保、提升品質的決心,癌症希望基金會秉持與健保共好,提出淺見。分級醫療 避免資源浪費健保法載明,健保負擔醫療費用,民眾也要支付一小部分,是所謂部分負擔,目前分成門急診、門診藥品、門診復健/中醫傷科、住院部分負擔等四項,用意是醫療資源寶貴,不要輕易浪費。為避免民眾湧向大醫院就診,經轉診可支付較低額的部分負擔,例如經診所轉診到醫學中心,只須支付部分負擔170元;反之,直接到醫學中心,則須支付部分負擔420元。此標準設立初衷,奠基於希望民眾不要因小病而虛耗醫學中心資源,引導民眾到合適等級的醫療院所就診,也就是分級醫療。聚焦藥品 有不合理之處如今,衛福部希望調高部分負擔幫助分級醫療,但根據日前報載,衛福部提出調整方向似乎只聚焦藥品部分負擔;近日又看到李伯璋署長受訪表示「健保藥品部分負擔200元上限不變,一定金額以下擬免收錢」,此政策跟現行方案無太大差異,而目前基層診所以簡表申報健保費用,倘若實施100元以下藥品酌收40元,確實有其不合常理之處。但期待其他部分,包括檢驗檢查及醫療處置等費用,可以有更前瞻的改革方向。更重要的是,落實部分負擔政策是強調國民,包括醫療團隊及就醫民眾以負責任的態度珍惜健保資源。雙向轉診 提升民眾信任依據研究和以往幾次調整經驗,只有調高的前半年有些許效果,時間一久,民眾就醫並不以部分負擔金額作為主要考量,代表部分負擔不宜視為提升分級醫療的要角,分級醫療仍須落實雙向轉診、提升民眾對基層醫療信任、加強民眾健康識能,才能達到成果。回溯二代健保總體檢小組報告,內文明確指出,2012年收到的部分負擔占總健保支出8%,長期以來有「收不夠」的情況;到了2020年,部分負擔僅占健保支出6%,差距愈拉愈大,必須檢討改善。部分負擔議題討論許久,肯定衛福部在多方壓力下願意改革的決心。癌症希望基金會主張健保門診部分負擔應回歸健保法規範的定率,在轉診狀態下酌收20%,一來改善收不足的問題,也是最公平、依法有據的收取方式。根據基金會調查,若增加部分負擔,民眾更願意和醫療人員討論醫療處置的必要性以避免浪費,這也是我們最樂見的成果。但不可否認,如此可能加重民眾經濟負擔,因此須設定每次就醫及年度上限,作為配套。用在重症 以免因病而貧最後,調整部分負擔為健保所撙節的費用,應該用在重症患者身上,以減少重症患者經濟壓力。畢竟健保精神是集合群體力量,避免民眾因病而貧或因貧而病,如此改革,不僅能讓部分負擔調整依法有據,民眾也可以認同改革的必要性。
-
2021-04-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關係與神經衰弱的興衰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病關係與疾病的認知」,由兩位具有歷史學背景的醫師分別討論醫學對「神經衰弱」這疾病的認知隨時代改變,而提出醫學的進展與醫病關係的交錯影響;以及社會大眾對「防疫疫苗」看法的歷史演化,而呼籲防疫專家和政策制定者應該及時反轉被動立場,主動和社會學者、社區工作者和資訊技術開發者密切合作、充分理解社會需求和焦慮。另一位兼具國際醫療背景的醫師也適時提出對目前政府推出新冠肺炎疫苗在台灣醫療團隊未能得到預期接受度的看法,並列出國際間不同的民情有不同的接受度,而鼓勵醫護人員身先士卒接受疫苗施打。在醫學歷史中,醫病關係曾影響某些疾病概念的形成與解體。這些疾病概念在某種特定醫病關係中被建構出來,醫病關係的改變則促成了它們的消失。曾經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上半葉流行的神經衰弱(neurasthenia)就是一個例子。透過神經衰弱的歷史,不但可以看到在醫病關係於二十世紀上半葉的變化,也可以讓我們思考醫病關係在醫學進展中扮演的角色。神經衰弱這個疾病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神經科醫生George Miller Beard於1860年代提出。當時於紐約執業的Beard,專長於新近興起的神經醫學與電氣治療學。他診療的病患中,有不少中上階級人士。其中許多病患主訴一些難以找到確切病因的身體與精神症狀,如疲憊、消化不良、失眠、性功能異常、注意力不集中、焦躁易怒等。Beard提出一個新疾病概念,認為他們罹患了「神經衰弱」。他主張神經衰弱是一種因為神經系統過度使用,致使神經能量耗竭,變得脆弱且過度敏感的疾病。他認為神經衰弱的終極病因,乃是工業化、都市化與資訊化的現代文明。最容易罹患神經衰弱的族群,就是站在文明頂端,引領文明進步的中上層階級。他們日以繼夜進行繁複腦力勞動,不停接收大量資訊,必須迅速作出影響重大的決策,最後陷入神經衰弱成為現代文明的犧牲者。Beard還認為由於美國擁有最高度發展的文明,神經衰弱已成為美國國病,因此稱呼它為「美國神經病」(American nervousness)。對此神經衰弱,Beard主張以電氣治療回復神經系統能量,不但能治癒患者,還能拯救因過度發達陷入衰退危機的現代文明。Beard的神經衰弱概念大體上並未背離當代醫學理論,但這也是Beard為他的中上階級病患量身打造的疾病。這些病患缺乏特異性也找不到確切病因的模糊症狀,過往若是女性可能會被診斷為「歇斯底里」(hysteria),男性則可能被診斷為「心氣症」(hypochondria),二者於當代都是帶有負面意義的疾病標籤,其症狀的真實性受到質疑,其病因則被歸諸於患者人格與意志力或是體質的缺陷。相對地,藉著連結當時最先進的神經科學與電氣治療學,Beard的神經衰弱籠罩著科學光環。他的現代文明病因理論,更讓神經衰弱成為一種光榮的勳章,只有過著高度現代化生活,站在文明頂端引領其前進的人,才會罹患此病。神經衰弱病患並非弱者或落伍者,其疾病是他們卓越成就的表徵。這樣的疾病概念,無疑受病患歡迎,當時多半為開業醫的美國神經科醫生,也樂於為他們自費就醫的病患作出此診斷。一時之間,神經衰弱成為美國中上階級的流行病。追逐流行的社會菁英,以罹患神經衰弱為傲,將其做為一種自我認同,甚至還出現了神經衰弱的社交圈,只有曾罹患神經衰弱的人才能參與。神經衰弱也渡過大西洋,於法國、德國、英國等地流行。這些地方的醫生在採行Beard理論的同時,也反駁其關於美國文明優越性的主張,強調神經衰弱並不是美國的專利。然而,神經衰弱的流行保鮮期並不長,很快地它就失去其吸引力與可信度。Beard的神經衰弱理論原本就不具有充足科學證據,約莫同時興起的心理病因理論,對於Beard的神經病因理論,更是一個極大的挑戰與威脅。然而,神經衰弱的退流行也與醫病關係的變化有關。神經衰弱最適合發展的環境,還是在開業醫生與他們具有相當社經地位的自費病患的關係裡。隨著在公立醫院任職,診療許多勞動階級病患的醫生也認同並採用此診斷,它開始發生許多突變,反過來威脅其原生型的生存。對於這些勞動階級病患而言,神經衰弱也是一個受歡迎的診斷,不少患者自我診斷為神經衰弱,也有工會主張神經衰弱起因於工作損耗,因此患者應得到工傷給付,雇主也應負起責任,設立收治神經衰弱患者的療養所。然而,隨著勞動階級患者增加,神經衰弱逐漸失去其原本的象徵意義,不再能吸引中上階級人士。神經衰弱原本歸因於現代文明與腦力工作的病因理論,也無法適用於勞動階級病患。更重要的是,醫生對於這些勞動階級病患,在診斷疾病、構想病因與解釋病情時,並不像對較高社經階層病患一樣,會細心顧慮對方的感受與尊嚴,並同理、同情對方的處境。特別當病患並非付費者或僅支付少許費用時,情況更是如此。各國情況不同。但是多數勞動階級患者乃是在公立醫院就醫,醫藥費相對低廉;有些患者的醫療費用則由雇主支付;也有一些國家在二十世紀初逐漸發展社會保險體系,帶有官方色彩的保險公司成為支付者。這些第三方支付者的介入,改變了原本只有醫生與病患兩造的醫病關係。當病患與第三方支付者之間有衝突之際,例如當診斷與醫療牽涉到工傷認定與賠償等問題時,醫生常陷入兩難境地。無論如何,在這樣的醫病關係中,醫生不再只對病患負責,在其診斷與醫療的考量中,病患的認知與感受也不再如以往一般重要。此外,醫學作為一門科學與專業的社會地位與權威,在二十世紀初有了飛躍性的提升,而原本仍為新興學科的神經醫學,在這段時期地位也逐漸穩固,成為一門制度化的專科。這使得醫病權力天平,更往醫生側傾斜。神經科醫生也更為重視自己在醫學科學社群的地位與責任,更努力讓自身的理論與治療經得起科學檢證。受病患歡迎,認為其可以述說其生命故事或現實處境的神經衰弱,在神經科醫生看來,日益成為一個沒有明確症狀與生物基礎,且其理論充滿空想臆測的過時疾病概念。最後,神經科醫生失去了對於神經衰弱的興趣,將其丟給精神科醫生。在精神醫學裡,神經衰弱曾暫時充當診斷垃圾桶,用以放置一些無法明確診斷的疾患。其原本的神經病因,也被當時精神醫學兩大主流的遺傳退化病因與心理病因取代。到了1930年代,隨著精神醫學逐步界定出更多、更明確的疾病範疇,神經衰弱幾乎已是一個歷史中的疾病,只有在一些非西方特別是東亞國家,由於傳統身體文化的影響以及許多歷史條件的配合,它持續存在了更長的時間。醫學的進展不斷地重塑醫病關係,但是醫病關係同時也形塑著醫學的知識、治療與研究,神經衰弱的興衰就是一個例子。今日,醫學看似有著更高的自主性,但是影響醫學知識與實作的社會性與制度性因素,也比以往更為複雜。或許在不同意義與程度上,今日仍然存在著一些類似神經衰弱的疾病,滿足著醫病雙方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
2021-04-08 失智.像極了失智
他們恩愛30年,現在卻吵到要離婚!醫:5個常見病癥,恐是早發失智合併妄想
陳小姐的爸媽,過去30年感情都很好,但最近卻吵到快要離婚!原因是55歲的爸爸,最近老是懷疑媽媽有「小王」,叫媽媽去死,媽媽不甘心被誣賴,氣到要離婚。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說,陳先生是早發性失智合併嫉妒妄想,必須透過藥物及家人支持重整家庭。 陳小姐說,父母結縭30年,一直都很恩愛,她出嫁後也很放心娘家,不料這1年來,爸爸變得煩躁不安、易怒,不喜歡社交活動,提早退休後窩在家裡;媽媽白天要工作,還有其他社交活動。 5個常見失智合併妄想病癥1、煩躁不安2、易怒3、不喜歡社交活動4、記憶力退化,對時間和地點產生障礙5、對人的辨識出問題,引發不安全感 就醫發現記憶力達失智程度 爸爸對媽媽屢有抱怨沒有按時下班返家,媽媽不想理他,近幾個月爸爸卻變本加厲,竟然懷疑媽媽外面有「小王」,自己結婚戒指不見了,也誣賴是媽媽送給「小王」了,情緒動輒失控,一再以言語暴力要媽媽去死,指責媽媽萬死也不足以謝罪,媽媽無法再忍受,氣到要離婚。 兄弟姊妹看到父母吵到要離婚,硬拖著爸爸就醫,醫師發現他的記憶力已達失智程度,並合併嫉妒妄想,讓大家瞠目結舌,他們認為爸爸才55歲,怎麼可能失智? 陳羿行說,失智症大部分發生在65歲之後,年齡越大比率越高,在65歲之前就發病,稱之為早發性失智症,和先天體質或遺傳有關,並不常見。 無暴力傾向採藥物穩定情緒 失智症者因為記憶力退化,對時間和地點產生障礙,對人的辨識也出問題,引發不安全感,造成妄想等,在臨床上最常見的是被偷竊的妄想,懷疑東西被身邊的人偷走,其實是失智忘記東西放哪裡;其次是被害妄想,懷疑被下毒或被監視,沒有安全感。 而懷疑另一半不忠的情況是嫉妒妄想,通常是長期酒癮造成性功能障礙,與配偶伴侶性事不和諧產生懷疑,是酒精性精神病,但失智症也可能併發嫉妒妄想,陳小姐的父親情況就屬這種。 陳男沒有暴力傾向,經由藥物治療,穩定其情緒,而臨床上還有些個案更嚴重,懷疑另一半外遇並習慣毆打對方,這種就必須住院治療。 早發性失智症影響家庭甚鉅 陳羿行表示,一般而言,安享天年的老年人失智妄想,還比較能讓家人接受,如果是早發性失智症患者,由於年紀較輕,行動通常自如,有的還是家計主要來源,家人通常都無法接受,整個家庭生活層面都會受嚴重衝擊。 陳羿行強調,這類個案除了透過精神穩定的藥物去改善妄想情況,修補伴侶關係,也需要重整支持系統,家人要叮囑用藥,多加關心陪伴,也應為患者辦理重大傷病卡以減免醫療費用,及申請身心障礙鑑定以取得社會資源。 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方法*要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包括多動腦、多運動、均衡飲食、多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 *要減少危險因子,包括要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避免頭部外傷、不抽菸、遠離憂鬱。●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中年後肌肉下降、體脂肪持續增加!把握4原則,增肌減脂並行、讓你慢老超有活力.桌球CP婚變》坐月子被江宏傑笑臉圓爆哭...福原愛:每一次爆哭的過程,我學會了說出心事.「黃豆」會致乳癌?研究證實:愛吃這2種飲食才真的玩命
-
2021-04-05 新聞.元氣新聞
太魯閣號出軌/助傷者復原 衛福部募款、健保擬預留10億總額支應
太魯閣號4月2日發生嚴重事故,造成50人死亡,202人受傷,衛生福利部今公布愛心捐款帳號,引發網友批評不合理,認為應由出事單位、保險公司、台鐵等單位支出。衛福部今強調,所有政府應依法辦理的事項都不會用到捐款,健保署則表示,將向健保會提案,預留10億元總額用於支應此事件。現在傷者即便身無分文、無健保卡,一率先給予最好照顧,所有醫療費用院所均可申報,健保署會先給付,再依法代位求償。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蘇昭如表示,這不是政府主動發起勸募,而是因衛福部接到太多熱心民眾詢問、很想盡一份心力,擔心民眾有善意但資訊不夠正確、捐錯地方,所以提供既有帳號供民眾使用。蘇昭如表示,以往像是八仙塵暴,傷者的身心理重建,「花費不是你現在可以看得到的」,後續所需的醫療復健費用龐大,還有生活社會重建費用,幾乎無法預估,民眾也很關心,這樣的經費正可以協助傷者和家屬。蘇昭如強調,政府應依法辦理的事項都不會用到捐款,未來將成立善款監督小組,確保專款專用於受者醫療復健、生活經濟等社會重建工作。衛福部2019年底主動修正了「公益勸募條例施行細則」規定,本來政府相關徵信是半年一次即可,修正後,重大事件要求最少一個月徵信一次,還可能增加頻率,定期公開收到多少捐款、捐款來源、用途及金額等。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將向健保會提案,將總額預留款10億元用於支應本次事件。考量到傷者及家屬處境艱難,健保署第一時間就已與各醫療院所溝通,即便沒有健保卡,也給予例外就醫,病人身上沒有現金,也給予最好的照顧。無論醫療、膳食、自費、病房差額等,民眾都不需要擔心,健保署會先辦理給付,未來再根據列冊,依法進行代位求償。「要走出悲傷不是只有外表康復,都要長期追蹤,」李伯璋表示,已掌握傷患名單,未來將續追蹤其門診回診紀錄,包括傷者的心理復健、失能長期照顧情形,都要提出並密切掌握,以免輪為健保流浪病人,為了住院復健。
-
2021-04-04 退休力.理財準備
鍛鍊退休力/退休生活到底該準備多少才夠花?2招估算退休需求
每個人都會面臨退休,最好超前部署,做好退休準備才能安然樂退。但究竟要如何預估退休後的花費?需要準備多少錢?常聽到有人說退休要準備1500萬,也有人說3000萬,這根本是天文數字,要怎麼存這麼多錢?台北富邦銀行表示,要預估退休後的花費及退休金需求,需要考量的因素相當多,包含壽命長短、投資理財狀況、適用退休金制度、醫療費用和通貨膨脹等。目前較常用來推估退休金的方法有兩種:第一招:總支出推算法生活簡單或優渥,三種等級算出需求。以65歲退休、平均餘命80歲來預估,需要準備足以支應15年以上生活的退休金,再根據政府統計數據,推算退休後的生活總支出,包含日常消費、醫療、休閒娛樂、房屋修繕等各項費用。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107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的平均每人消費支出估計,退休金的準備可約略分為以下三種等級:1.簡單生活:每月4.9萬元,預計需要882萬元退休金(4.9萬元×12月×15年)2.充實過日:每月8.1萬元,預計需要1458萬元退休金。3.舒適享受:每月11萬元,預計需要1980萬元退休金。第二招:4%經驗法則以退休金為本金,將孳息用於每年生活支出。以預期開支結合投資報酬率,推算退休前需要準備的退休金總額。例如,假設退休後每年支出為100萬元,預期年報酬率為4%,則在退休前需要準備好2500萬元(100萬元÷4%),也就是以退休金為本金,將孳息用於每年生活支出。4%經驗法則是假設年報酬率在扣除通膨後維持4%水準,實際上個人投資報酬率和每年通膨狀況,都會影響所需要累積的退休金。台北富邦銀行表示,第一種計算方式的優點是簡單易懂,第二種計算方式則考慮到本金的投資孳息以及超過平均餘命的長壽風險,精確度較高,民眾可根據自身需求參考運用。退休金準備策略:三高二低一延長台北富邦銀行提供理財基礎公式:(收入-支出)×投資比率%× (1-投資成本)×(1+投資報酬率)×N年從以上公式中可以發現,想要準備充足的退休金,就要提高收入、投資比率或投資報酬率,也可以降低支出或投資成本,或是提早投入準備以延長投資年期,只要在任一點上有所加強,都有助於創造更佳複利效果,簡單來說就是「三高二低一延長」。同時,台北富邦銀行也提醒民眾,退休準備要優先要考量「風險控制」,在投資商品的選擇上建議採用多元配置,以保險商品為配置核心,搭配穩健型基金、投資級債券等低波動的投資商品作為衛星,增加整體配置對抗市場風險的能力,以穩中求勝的方式達到累積退休金的目標。針對大眾因應退休的需求,許多銀行都有設計相關網站,幫大家試算退休金缺口及準備方案規畫,例如台北富邦銀行的「富樂退」網站,有興趣的民眾可以上網試算看看。調查分析財務準備平均54分 每月花費多低估根據聯合報2020退休力大調查,國人退休財務準備平均得分54分,20到59歲分數低於52分,顯示國人退休準備在財務面的知識及行為,必須強化。另外,有41.2%認為退休後應繼續工作,遠離工作、安養天年不再是退休唯一選項。退休後每月生活費要多少錢才夠?調查發現,43.4%民眾認為退休後生活費約2~3萬元,認為2萬元以下即足夠的比率有29.6%,65歲以上民眾認為2萬元以下的比率接五成,高於其他年齡層。但退休後每月生活費的所得替代率應達80%以上,每月生活費2萬元以下者,評估為退休準備度不足。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1-03-30 癌症.抗癌新知
罹癌易有情緒問題 醫師:接受身心治療抗癌效果更佳
一名癌症女患者在得知確診後歷經哭泣憤怒、酗酒、封閉自我,雖然經家人鼓勵後願意接受一連串的抗癌治療,但治療過程間仍因擔心醫療費用及復發率,心理更背負莫大壓力。即使病情有良好控制,卻突然因「過度換氣」多次送醫,嚴重時甚至昏倒休克,經轉介身心科後診斷她罹患了「過度換氣症候群」所幸及早發現治療,症狀才獲得良好控制。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朱柏全指出,癌症並非絕症,最怕患者對未來感到絕望、自我放棄。如果病患有足夠的支持系統,包括親友家人的陪伴、生活目標、宗教信仰等都能讓其增強意志力及信心,繼而坦然接受治療、對抗病魔。他說,研究指出癌症病人自殺風險是一般人的2至4倍,在台灣有將近半數的癌症患者有適應障礙、焦慮、憂鬱、失志等情緒問題,若能在關鍵時刻轉診至身心科,讓專業醫療團隊適時地介入協助,深入瞭解病患的身心狀況,進一步療癒心理的苦痛,能讓抗癌效果更加乘。朱柏全說,最早關注癌症病人精神表現的精神科醫師庫伯蘿絲(Elisabeth -Ross)曾說,當病患聽聞壞消息後,會經歷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5個階段。患者在前四階段會反覆,從一開始的冷漠、不反應來表達拒絕接受事實,到憤怒地尋找替罪羔羊、歸咎他人或自己,再到試圖委屈地懇求醫師或求神拜佛,希望能多活幾年。接著是發現事實無法改變,但心理仍無法接受,因而感到心灰意冷、心情跌若谷底,一些風吹草動都能悲從中來。至於什麼時候會開始接受?每個人的進程不一。且「接受」有很多種,分別是放棄地接受、無可奈何地接受、平靜地接受,與喜樂地接受。前兩種較為消極沮喪,是病患感到無能為力時被迫適應。第3種則為中性地接受,即所謂地盡人事、聽天命,不掙扎也不強求。第4種則是以滿懷期待、嚮往的心情來等待痊癒的好消息。朱柏全說,有一女患者被診斷出癌罹患症之後雖然接受醫院的癌症治療,但心情一直處於憂鬱、焦慮的低潮狀態,各種情緒問題導致她對未來及醫療失去信心,開始上網尋求非正統的醫療方式且放棄醫院的治療,最後因為誤信偏方而延誤就醫,導致病情惡化而病逝。另也有名男患者雖然願意配合醫院治療,但心情難免感到沮喪、沒有信心,轉診至身心科之後,大大減低負向情緒,增加信心後轉為積極面對與治療,回診追蹤預後頗佳。
-
2021-03-28 新聞.元氣新聞
健保給付制度 將出現2大變革
台灣健保給付制度將出現重大變革,衛福部長陳時中規畫兩大類全新給付改革:首先,健保給付不再局限於現行醫療院所,長照、安養機構等領域也能獲得給付;再者,健保往前延伸,擴及公共衛生、預防醫學等領域。陳時中強調,「健保是一種工具」,應該善用這個給付工具,促進國人健康,從預防醫學著手,減少日後的醫療支出。以人為主 給付非限定在場所陳時中說,目前安寧療護給付規定嚴格,病人必須住院,如在長照養護機構,就不予給付,「這個觀念一定要改變。」未來給付要以「人」為主,而非限定在「場所」,這將有利於減少健保支出;依現行規定,想要獲得給付,病人就需住院,但住了院,就會用到健保資源,反而增加住院醫療成本。機構安寧 民間團體樂觀其成未來提供安寧照護及特定醫療服務項目的長照機構、養護機構,也能獲得給付,患者不必轉至醫療院所,可以降低醫院的占床率,減少許多醫療支出。對於「機構安寧」構想,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樂觀其成。她說,養護機構住民一旦病情突然惡化,需緊急搭車轉至醫院進行急救,光車資就是一筆開銷,患者本人及家屬更是疲累不堪;「機構安寧」如能上路,只要事先簽署緩和安寧條例,住民就能在機構獲得醫療協助,減輕痛苦。此外,「機構安寧」應擴展至「機構醫療」,也就是把在宅醫療場景從家庭換至機構,舉例來說,養護機構的住民常因嗆咳、感染或插管而罹患肺炎,未來無須舟車勞頓至醫院就醫,由醫師至機構執行醫療行為,減輕患者及家屬負擔。滕西華說,目前牙科、復健科、精神科等醫師可至養護機構執行醫療行為,但因健保給付不敷人力及交通成本,大部分醫師寧願在門診看病,也不想離開醫院至機構執醫;未來如能改變健保給付規定,並放寬科別,這對於機構住民來說,將是一大福音。現行制度 影響醫師治療行為「健保給付還應往前延伸,從公衛預防醫學著手。」這是陳時中的第二項健保給付變革。他以治療胃潰瘍為例,目前以醫師開多少藥物來計算健保點數,因胃藥價格便宜,給付有限,常影響醫師用藥及治療行為。臨床顯示,胃潰瘍、幽門桿菌感染,與胃癌息息相關,陳時中說,從公衛立場來看,如能治療這些腸胃疾病,就可有效降低胃癌風險,只要改變給付規格,朝向論人計酬,醫師就會積極協助患者,進而減少未來胃癌人數,省下日後龐大的醫療費用。改變規則「就能幫健保省錢」「改變給付規則,就能幫健保省錢。」陳時中強調,應將健保給付制度視為促進國人健康的工具,民眾也能賺到健康,各單位不能站在本位思考,他將積極整合相關業務單位,串聯起來,一起努力。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說,國內現行健保只提供醫療,缺乏健康促進或預防等大健康觀念,陳時中欲推動「論人計酬」,值得讚許,這是世界趨勢,也是對的方向;期許陳能有決心、且有能力說服醫界,讓醫界適應一套全新的給付制度。
-
2021-03-24 新聞.元氣新聞
疫情下再現愛的奇蹟!北榮協助越南母子換肝再添一例
疫情下,台灣再為人道救援打開愛的奇蹟。越南河內11個月大的陳姓男嬰BunBun,因道閉鎖導致肝功能衰竭急需換肝,台北榮總協助該對母子於今年一月來台進行活體換肝手術,BunBun父母看到心肝寶貝能活力學走,抓周還抓到滿滿的新台幣,從事銀行業的父母莞爾之餘,還有說不出的感謝與感動。北榮移植外科主任劉君恕表示,個案在河內出生2至3個月時,曾在當地進行葛西氏手術未成,去年新冠疫情蔓延,台灣發布限制醫事人員出國禁令,12月21日收到BunBun的母親求救來信,希望來台給予援助。BunBun的媽媽表示,經過一連串緊急文件的籌備,原預計核可文件於1月8日生效,卻碰到12月底台灣一例英國變異病毒,暫時禁止沒有居留證的外國人入境,增加了來台難度,最後在劉君恕醫師、河內兒科醫院兒科肝病科的醫師的配合下,母子終於如期順利抵台,並於1月16日接受換肝手術。由於對劉君恕醫師等醫療團隊充滿信心,BunBun母親回憶當天躺在手術台上,根本沒有任何焦慮,晚上得知孩子換肝成功,「鬆了一口氣」,接下來幾天在加護病房,可以隨時透過照片及醫護的回覆得知孩子的狀況,內心逐漸擺脫了緊張和焦慮,直到與兒子相見的那天,心情簡直高興得快飛起來。劉君恕表示,因為情急,母子入境居家隔離第七天就展開手術,醫療團隊全副武裝動刀10多個小時,連之後長達21的術後照護也採防疫高規格,整個醫療費用估計約台幣300多萬,大部分由個案雙親貸款籌備。劉君恕進一步表示,新生兒膽道閉鎖好發於亞洲,台灣發生率約6000分之1到3000分之一,越南也差不多,及早進行葛西氏手術,可延緩換肝10到20年。膽道閉鎖會引起膽汁無法從肝臟流到十二指腸而儲積於肝臟內,引起黃疸甚至肝硬化,進而影響肝門脈系統回流而周邊血管硬化,利用這個手術,時機非常的重要,最好在出生60天內進行,良好的膽汁流通率可達70至90%;若90天以上才矯正,則良好膽汁流通率只剩10至20%,但若未接受手術治療,絕大多數在二歲以前天折。北榮去年7月就曾透過人道救援,順利協助一名越南主播母親來台進行活體換肝,搶救9個月的女兒薔薔,從2007年2020年2月,北榮前往越南河內兒童國家醫院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教學共完成10例兒童活體肝臟移植,連同這兩名來台換肝病例,共計12例。
-
2021-03-18 新聞.元氣新聞
醫療營收未達八成補八成 紓困金擬撥4.55億救「醫災」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醫療院所門診量,衛福部健保署提出三大配套方案,一為滿足現金流,先支付醫療院所九成五申報醫療費用的暫付款;二為採全年點值結算,取代每季結算;三為醫療院所全年收入低於八成,修正特別條例,補滿八成。衛福部長陳時中今表示,目前仍待行政院的最後核定,原訂是補去年1到8月,改為補到1到11月,初步編列4.55億協助受疫情影響的醫療院所。根據健保署統計,各層級的醫療院所去年門診、住院總額與108年相比,整體減少2.7%,若依不同層級統計,醫學中心減少2.8%、區域醫院減少3.5%、地區醫院減少1.4%、西醫基層減少9.6%、牙醫總額減少2.2%、中醫總額減少3.2%。依照不同科別統計,醫院門診量與108年相比減少最多的科別,前三名依序為小兒科與減少17.3%、急診醫學科減少13.2%、復健科減少11.2%;基層診所前三名依序為耳鼻喉科減少25.6%、小兒科減少20.1%、胸腔內科減少11.3%。醫院門診量增加的科別前三名為血液腫瘤科成長5.9%、風濕免疫科增加2.9%、心臟血管內科增加2.7%;基層診所門診量增加前三名為內分泌科增加16.8%、精神科增加12.4%、心臟血管內科增加10.7%。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降低醫療院所受疫情衝擊,其中第三項方案「未達八成補八成」,必須要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目前方案已經送到行政院,正等待最後拍板,原本規畫是補償去年1到8月,後來修改為1到11月,編列的預算增至4.55億,只要行政院拍板後,一個月內即可發放。
-
2021-03-15 失智.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社交處方箋 台博館將出參考書幫忙治失智
到醫院看病,醫生開的治療處方是「參觀博物館」?你沒看錯,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博館)前年起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合辦「失智友善博物館處方箋」,醫院對失智患者開出的處方箋之一便是「上台博館」。台博館最近公告「博物館處方箋實務手冊」,免費提供下載,預計半年後蒐集完各方建議修正後,將出版台灣首份「博物館處方箋」參考書。台博館教育推廣組長黃星達說,該手冊歸納「博物館處方箋」的實踐原則、國外案例討論;以及台博館推動的經驗,包括文物展示標準、活動範例與準則等,盼讓更多博物館成為治療失智、憂鬱等疾病的重要場所。人口高齡化與醫療費用上漲的雙重壓力,英、美、紐、加等國開始推動非醫療性的治療方式。英國衛生部二○一八年率先提出「社會處方箋」,醫生針對患者的身心狀況開出藝術治療或音樂治療等處方。以台博館與北市聯醫合作的處方箋為例,醫師須先前往台博館完成參觀體驗,之後依個案需求開立處方箋,一人一張,處方內容包括參觀台博館或參加館內相關活動。患者與照顧者持處方箋至台博館服務窗口換門票、書面參觀指引,完成治療後必須回診,帶著博物館參觀紀錄與醫生討論。黃星達表示,台博館目前約有超過七十位志工與導覽人員受過失智症培訓課程,輪流在不同時段提供服務。黃星達說,「社會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也可譯為「社交處方箋」,因為社交、社會互動被認為是減少孤獨感、避免長者罹患失智症的關鍵原因。研究顯示,高齡者多參與藝文活動,能刺激認知功能、強化身心健康,減輕照顧者壓力。博物館非正式診療空間,可讓患者感到與他人與社會的連結,也能讓患者不會因疾病被隔離,是藝術治療的絕佳場所。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王長華任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時,曾與華山基金會合作,邀長者運用博物館典藏的懷舊藏品重溫童年記憶,藉此活化腦力。王長華說,參觀博物館對獨居長者是珍貴的社交經驗;博物館成為社會處方箋,證明「博物館是為了社會而存在,不是為了典藏而存在」。
-
2021-03-14 科別.骨科.復健
高齡髖關節骨折一年再住院率達64.5% 醫師教你這麼做
高齡患者發生髖關節骨折後,整體治療結果皆不盡理想,文獻指出一年死亡率高達18%至39%,再住院率達64.5%,對側髖關節再骨折機率也比一般沒發生過髖關節骨折患者高出2至5倍,其他包括併發症,肢體功能及認知功能的衰退都比年輕患者差,對家庭、整體醫療照護系統及社會照護造成嚴重負擔。對於照護困難,台中榮總骨科醫師陳志輝歸納影響因素如下:一、多重用藥病人:此類病人的合併症及用藥病史複雜,病人在不可預期的狀況下發生骨折被送至急診,很難在急診短暫時間內完全掌控病人的身體狀況。此時,高齡醫學科醫師配合健保雲端藥歷,在急診當下及早介入評估,並加入麻醉團隊,在術前將病人身體狀況迅速最佳化,術後由高齡醫學醫師與骨科醫師共同組成照護團隊,分別照護合併症及骨科手術後狀況,將可以避免併發症,並減低醫療負擔。二、未落實骨質疏鬆治療:這類脆弱性骨折的病人在手術治療後,據統計僅有8.4%的病人曾接受骨質疏鬆的評估,而接受骨質疏鬆治療女性患者只有4.6%,男性更低至2.8%,若在接受髖關節骨折手術後,積極評估骨質疏鬆的狀況,並開始介入治療,將可降低再骨折機率。三、失智及術後瞻妄皆會影響手術後照護:高齡長者罹患失智症的比率很高,且多數早期失智症病人並未被確診,造成術後發生瞻妄的機率提高。而文獻報導指出,65歲以上髖關節骨折病人,有14%至24%的病人在抵達急診之後就會發生瞻妄,15%至53%的比率在術後會發生瞻妄,一旦發生瞻妄,將造成術後指導困難、臥床時間延長及相關併發症比率提高,並延長住院天數。徜若高齡整合團隊可早期進行失智的診斷及治療,將可以降低30%至50%的發生率,也可早期有效控制瞻妄情形,連帶降低住院天數與醫療費用、提升病人復健意願及避免心智功能衰退。四、未進行有效疼痛控制:未良好控制病人的術後疼痛,將影響病人復健意願,並提升臥床相關併發症,也會延長臥床時間及住院天數,但不當的疼痛藥物,亦會造成術後瞻妄。因此,從急診開始,完整且有系統的疼痛控制計畫,包括手術時麻醉方式及麻醉藥物的選擇,將可有效的避免手術後因為疼痛引起的瞻妄,增加病人積極復健的意願。五、手術時機延遲過久:手術時機延遲過久將會造成疼痛、瞻妄及臥床等不良影響,高齡髖關節骨折病人的手術若延遲超過48小時,據文獻報導其30日死亡率將提高41%,一年死亡率將提升32%,若骨折病人在抵達急診後,及早有專業團隊介入評估,術前檢查及手術排程皆優先安排,將等待時間縮短,有助於手術後的預後。而要解決上述的問題,需要多部門及多科別的合作,分別從手術技術、內科合併症的照護,疼痛控制,麻醉選擇,骨質疏鬆治療,復健指導等面相共同介入。對於想進一步了解的人,台中榮總明天有3場精彩的醫師演講,尤其歡迎50歲以上停經女性,65歲以上男性參加,現場同時提供免費骨質篩檢。地點在台中榮總門診大樓前棟2樓大廳。
-
2021-03-11 新聞.元氣新聞
獨/藥品部分負擔新制 擬維持一定免收額度
今年健保費率已調漲,衛福部與健保署正緊鑼密鼓討論部分負擔新制草案,原本免收的藥品及檢驗檢查部分負擔,都將開始按照一定規則收取,引起診所醫師及藥師擔憂造成民眾就醫障礙。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今透露,昨天才與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討論過,各界意見都納入考量、繼續討論。原方案藥品部分負擔最低要收40元,現研擬藥費在一定額度以下者,維持免收藥品部分負擔,另也考慮在某些部分負擔的收取規則,把地區醫院與診所放在一起,未來作法「一定會更好、讓分級醫療更到位。」李伯璋今出席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全民腹超十年計畫」記者會致詞時表示,今年健保雖然調漲費率,但仍比國際上的醫療費用低甚多。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交代研議配套,衛福部最近要推出部分負擔新制,昨天他才跟部長陳時中討論過,「價格還是很低」,都是為了讓每個人都得到健保最大的照顧,希望社會大眾挺部分負擔,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健保需要永續經營。李伯璋離席前受訪表示,這次部分負擔方案,包括健保署所提的草案,以及各界踴躍表達意見,部長都很聽得下去,繼續朝務實方向討論。原方案藥品部分負擔最低要收40元,現在也考慮維持一定免收額度,至於額度是診所醫界建議的100元還是另有金額,李伯璋說,這還不能公開。另外,地區醫院其實是類似於「聯合診所」的概念,現在也考慮在一部分部分負擔新制,把地區醫院和診所放在一起考量。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協會曾行文向健保署表達意見,認為百元以下的藥品若要收取40元部分負擔「太沒道理」,如果新制低價藥增收40元,高價藥最多只收200元,好像懲罰不浪費拿低價藥的人,縱容浪費高價藥的人。林應然樂見現有研議方向,也支持開始收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藥品部分負擔。因為慢箋藥不乏價格高昂者,應落實使用者付費,否則現在有些人為了免部分負擔而領慢箋,卻不珍惜藥品,很多都浪費掉。李伯璋說,健保總額有限,過去民眾就醫有浪費,醫界也會衝量,經費若跟不上,點值會被稀釋。核刪雖然可以穩定點值,但核定金額與申報金額之間,落差高達五百億,導致醫界需要實施「斷頭」等自主管理措施,對醫界也不公平。李伯璋表示,希望醫界、藥界、民眾都要認知到,一直衝量就是會造成這樣結果,不必要的浪費一定要控制下來,不能太理想化,否則錢從哪裡來?健保署研議新制,目標是要落實分級醫療,支持醫療體系不需要搶病人、創造病人,民眾也不會忘了醫療的價值,不再以「反正有健保就免錢」的心態去就醫。林應然提醒,如果未來部分負擔新制每一筆上限僅設在200元,還是太低了,因為有許多檢驗檢查的價格遠高於此,最高僅收200元也不合理,建議考慮依健保母法收20%部分負擔。
-
2021-03-04 癌症.抗癌新知
自費治癌 保單夠支付嗎?
●受限健保財務,治癌自費項目多●自費新醫療選擇受到經濟因素影響很大●5成民眾會想靠商業保險補醫療費癌症治療已邁向精準醫療時代,衍生出自費醫療項目也愈來愈多。聯合報癌症粉絲團日前進行「治癌更保險」意向調查發現,8成民眾要選擇自費的基因檢測或治療時,會考慮經濟狀況;5成的民眾會依商業保險有無支付而定,經濟因素成了民眾是否接受自費新醫療的主因。精準醫療 應有前瞻性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提醒,民眾對於精準醫療的需求殷切,受限於健保財務,政府應該有更前瞻性的想法,包括部分負擔、商業保險補位等,才有機會讓民眾使用到新治療。以癌症為例,傳統上是利用病理切片等結果,再進一步找出治療的解方。目前新治療趨勢,則是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在治療前先檢測癌症基因,再找相對應的藥物,以提高治療效果,這種精準化醫療,帶來癌症突破性的治療方向。王正旭解釋,NGS在癌症治療運用有三種情形,一是有明確的基因突變,NGS就能預估疾病的走向;另一是治療前先進行檢測,之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藥物;三是治療期間要改變治療方向時,也可以利用基因檢測,改變治療策略。這些昂貴的醫療科技,納入健保給付可能會附帶給付條件。王正旭強調,病人必須對自己的疾病負責,面對這些新醫療科技,民眾要清楚認知,了解自己的基因或病情是否符合給付條件;政府必須讓符合條件的使用者依規定支付部分負擔,才能知道醫療有一定的成本,要珍惜自己治療的機會。一旦健保無法給付時,民眾希望商業保險可以補位。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109年民調顯示,有7成的民眾有商保,但4成4的民眾覺得保障不夠。原因在於9成以上的國人選儲蓄險,醫療險遠遠不足。接受新醫療 受經濟影響聯合報「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團日前進行「治癌更保險」的意向調查,總計回收228份問卷,發現有3成8的民眾曾經檢視或申請過自費醫療項目,但保障不足仍要自付;更有高達4成2的民眾不曾檢視過自己的保單。在調查中也發現,經濟因素成了民眾是否接受自費新醫療的重要因素,有5成的民眾會看商業保險有無支付,若不幸罹癌,有7成7的民眾願意部分負擔1到3萬元接受基因檢測。保單設計 無法滿足需求王正旭認為,目前商業保單設計已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最好規定基本的醫療保障,才不會失去保險的本質,衛生單位需與保險部門多溝通,讓業者知道新的醫療需求,設計出適合的保單,才能補位健保的不足。保險業者也開始意識到醫療險的威力,已有業者推出防疫保單,熱賣300萬張;也有基因檢測公司與保險業者合作,服務自家保戶。王正旭說,政府應將醫療保險當成另一種產業推廣,才能漲保費時不傷健保,對醫療生技也有幫助。
-
2021-02-28 科別.呼吸胸腔
健保大數據/口罩戴得勤 去年氣喘人數大減
26年前,歌手鄧麗君因氣喘病逝泰國,女星崔愛蓮也因氣喘急性發作猝逝。過去氣喘曾令人聞風喪膽,現在治療氣喘有完善系統,已少聽聞死亡案例。氣喘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也是種文明病,但只要在幼兒時期正確治療,就有機會好轉。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從全國氣喘就醫數據,分析相關治療與特色醫院,提供民眾就醫參考。新冠肺炎疫情雖擾亂全世界,但「勤洗手、戴口罩」衛生觀念建立,也意外讓部分疾病數下降,包含「氣喘」。健保資料庫顯示,107至108年全台診斷氣喘人數分別為61萬及64萬多人,但109年1至11月人數卻下降為50萬人,即使12月以當年每月平均人數計算,加總仍不到60萬人。多戴口罩,減少暴露在空汙環境中。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說,疫情確實使民眾不敢往醫院跑,但相信去年氣喘診斷人數下降,應與良好衛生習慣有關。現今工業社會,環境汙染難免,如多戴口罩,可有效減少暴露於誘發氣喘危險因子中,降低氣喘發作、就醫次數,「希望疫情過去,戴口罩的習慣可留下。」在台灣,每六名孩子中,就有一名有氣喘問題,包括李伯璋的外甥。「雖然台灣醫療可妥當照顧氣喘兒,但這些孩子和家長都很辛苦。」李伯璋分享,當初他姊姊為了改善孩子體質,常常帶著孩子往游泳池跑,適當運動提升孩子對運動的耐受性,現在外甥已經長大了,氣喘也幾乎得到控制。基層診所方便就近、快速解決氣喘問題。健保大數據顯示,109年1至11月主診斷為氣喘的門診、住診總件數達188.3萬件,不論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或診所,都是氣喘患者就醫選擇項目。李伯璋說,台灣基層診所也有很多氣喘專科醫師,對於優先選擇診所的氣喘患者而言,在基層可以就近、快速解決問題。李伯璋的論點在氣喘門診、住診件數分布可得到證實,診所門診件數最多,超過98萬件,同樣是可近性高的區域醫院僅次於診所,件數為37.8萬件,第三及第四分別為醫學中心及地區醫院,分別為28.9萬件及23萬件。選擇去門診等待時間較少的診所,符合民眾盡速處理氣喘問題的訴求。具氣喘知識並遵循醫囑,可妥善控制。目前氣喘治療已有完整系統,多透過門診定期追蹤就可妥善控制。據健保數據顯示,台灣109年1至11月氣喘急診比率為3.4%,住院比率1.3%,其中氣喘病人平均住院天數為6.8天,平均每次住院醫療費用大約為3萬元左右,但14天內因疾病再住院率卻仍有7.1%。李伯璋說,氣喘是一種慢性疾病,它會反覆發作,也可能自行緩解,不能自行緩解的患者若接受適當治療,通常可恢復;但若病況嚴重又未及時接受治療,則可能致命。患者本身是否具氣喘知識及遵從醫囑服藥,成為導致延緩治療或治療不足最重要的原因。為了提升氣喘患者照護能力及改善生活品質,健保署自2001年11月起,推動「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透過醫療團隊,給予完整且正確的衛教資訊,強化病患自我照護的能力,減少急症及併發症的發生。加強患者追蹤及衛教服務,可改善照護品質。李伯璋分享,據健保署最新資料顯示,108年參與該專案的氣喘患者,出院14天內再入院率為5.5%,明顯比整體氣喘患者的7.1%呈現初步成效。也證實加強氣喘患者追蹤管理及衛教服務,提供完整且連續性的照護模式,可改善氣喘患者照護品質。「長期而言,也能有助於整體醫療費用降低。」李伯璋提醒,氣喘患者應具備正確知識,並且在疾病惡化前,做到良好的疾病管理方式,即早掌握造成體質敏感因素,降低外在環境刺激,保持「勤洗手、戴口罩」好習慣。另外,許多氣喘兒家長會害怕讓孩子使用類固醇,李伯璋表示,類固醇藥物只是氣喘治療部分過程,依照醫囑使用,就不用怕副作用。他也建議,氣喘最怕急性發作造成危險,應讓患者隨身攜帶緩解型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
2021-02-19 新聞.元氣新聞
超級病態肥胖患者動刀減重 健保已開放給付
45歲L小姐身高159公分,體重達153公斤、衣服要穿到4XL尺碼,屬於超級病態肥胖,還合併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晚上睡不好,白天上班沒精神常打瞌睡,後來接受胃縮小術,一個月甩掉15公斤,逐步回復輕盈體態,醫師表示,健保局針對超級肥胖合併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動減重手術已開放給付,符合條件者省下大筆醫療費用,也減去惱人的體重。收治L小姐的高雄健仁醫院美體健康中心主任蔡明憲說,超級病態肥胖是指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47.5以上,L小姐BMI值為60,睡眠時血氧飽和度會降40-50%,不到正常人的一半,臉部及嘴唇會發紫,長此以往可能引發中風、心臟病及死亡風險。「超級肥胖患者只要能減掉10%以上體重,就能有效改善呼吸中止症」蔡明憲說,健仁醫院數百名減重手術個案中,約5-10%屬L小姐這類病態肥胖,幾乎都有三高、呼吸中止症等問題。L小姐為找回健康,後來決定接受胃縮小手術,術後24小時即能進食,48小時就出院返家,一個月後減去15公斤,睡眠呼吸中止症也獲改善,整個人精神變好。預計一年內可減去約40%到70%的體重,目標瞄準55公斤。蔡明憲說,治療病態性肥胖的主流手術為「胃縮小手術」,又稱為袖狀胃切除手術,這種手術在腹部打1至3個小切口進行手術,移除靠近大彎處的胃,只留約100到150毫升的胃部容積,以減少胃容積及減少飢餓荷爾蒙的原理達到減重。手術部位限於胃部,較不會出現營養不良、腸阻塞等後遺症。目前健保針對病態性肥胖合併呼吸中止症的減重手術已經開放給付,給付費用為5萬至10多萬元不等,病人僅須負擔腹腔鏡耗材及健保部分負擔,可大幅減少經濟壓力。
-
2021-02-13 癌症.抗癌新知
我需要進行「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嗎?專家:3大特徵是罹癌高風險群
目前台灣醫療院所專門為癌症開設的遺傳諮詢服務較少見,大多需要經過醫師轉介,或視醫師個人是否包含此類專業能力。建議有意進行遺傳諮詢的民眾,先向自己的醫師評估自身情況,若有需要再進行轉介。若能選擇擁有分子腫瘤團隊的醫院,除了腫瘤科醫師、放射腫瘤科醫師、病理科醫師,還會包含心理師、營養師、個管師、藥師、遺傳諮詢師、醫檢師,甚至是社工師等各種專業人員的參與,可視病人不同階段的需求提供不同服務,將可預期獲得更完整的諮詢。遺傳性癌症:遺傳性癌症的評估與基因檢驗現今罹癌人數快速增長,癌症蟬聯多年的十大死因之首,但有時候也會注意到某些人家族中罹患癌症的人數特別多,因此引發了癌症是否會遺傳的疑慮。遺傳性癌症約占癌症發病者中百分之五至十五,但有醫師認為,這比例還有往上調整的空間。這也就表示,對於基因,我們仍然知道得很少,但隨著定序(sequencing)技術越來越進步,能力越來越大,我們認為遺傳性癌症的比例可能不止百分之十五,甚至可能會增加到百分之三十。確定的是,目前約有百分之五至十的癌症患者屬於遺傳性癌症,遺傳性癌症有一半的機率會遺傳給下一代。其他遺傳性癌症家族的特徵包括:家族中有多人罹患相同癌症、年輕的癌症患者、雙側乳癌或腎癌,以及罕見癌症。遺傳性癌症家族的成員,若能透過基因檢測諮詢,提早確定自己是否帶有家族遺傳基因變異,就可早點開始設立健康管理計劃。不只討論基因問題,遺傳諮詢師的角色定位由於基因檢測技術的大躍進,目前針對特定遺傳疾病做基因檢測已很普遍,價格也漸為大家所接受,只是檢測項目太多,專業又複雜的名詞常讓醫師與民眾混淆,於是就需要一位瞭解醫學、基因遺傳學、基因檢測技術的專家,協助大家正確選擇基因檢測產品、評估遺傳風險以及臨床應用解釋,這樣的人稱為「遺傳諮詢師」。遺傳諮詢不僅是討論基因問題這麼簡單,因服務對象不只是病人本人,更包含其所有家屬,因為基因檢測的結果關乎整個有血緣關係的家族成員。每個人對於遺傳疾病與基因檢測的想法差別很大,有些人對於基因檢測結果正面看待,認為能藉此多瞭解自己的體質,進而達到預防或治療的效果;但有些人想到這是一個終身無法改變的結果,還可能遺傳給子女,還要面對其他親友的壓力,就害怕得不敢面對。此外,依照病患或家屬不同的年紀,也會有不同需要考慮的面向。因應以上種種複雜考量,遺傳諮詢師就會在諮詢過程中,主動協助病人做更全面的思考,再進一步做決定。所以,諮詢過程不僅牽扯到醫學與檢測,還要加上心理學的技巧,好讓整個諮詢過程更完善。遺傳諮詢是一個審慎複雜的流程,故一次的諮詢時間大約需要一個小時,諮詢師會仔細詢問家族病史,評估整個遺傳風險,確認病人真正瞭解做基因檢測需承擔的醫療問題與心理風險,才讓病人進行基因檢測。隨著全球基因檢測科技的發展,遺傳諮詢師成為重要的職業。在台灣,由民間團體人類遺傳學會與台灣遺傳諮詢學會認可的遺傳諮詢師約有一百位,但大多專精於新生兒與產前基因篩檢,癌症領域的遺傳諮詢師人數仍非常少。此外,亦有台灣的遺傳諮詢師前往國外,取得專業的學位與認證。由於目前台灣尚無遺傳諮詢師的國家考試,還無法獨立執行臨床工作,必須在醫師的授權下解說報告,協助病人瞭解檢測後相關醫療選擇,再由病人與醫師依照自身需求與臨床狀況做進一步的決定。我需要進行癌症遺傳諮詢嗎?帶有遺傳性基因變異的家族,會有多人多代、多癌、年輕等三個大特徵。分述如下:一、多人多代:由於是遺傳問題,故家族中罹患癌症的人數不只一人。可以回顧父親(或母親)的家族中,父親的兄弟姊妹是否有多人罹患癌症,爺爺奶奶是否有癌症病史,自己的堂表兄弟姊妹(姑姑叔叔的小孩)是否有人罹患癌症。二、多癌:遺傳性癌症的基因會在不同人身上,表現出多種類別的癌症。例如,在遺傳性乳癌家族中,也可能出現卵巢癌、胰臟癌、胃癌、攝護腺癌、皮膚癌等;大腸癌家族中可能出現大腸直腸癌、小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乳癌、食道癌等癌別。有許多病友及家屬容易誤會乳癌家族只會表現乳癌、卵巢癌,而輕忽其他癌症問題,此外,如果一個人身上出現兩種以上原發癌,也算是遺傳性癌症的高風險群。三、年輕:一般而言,帶有遺傳性癌症的發病年紀普遍較早,例如目前乳癌、大腸癌平均年齡約為五十多歲,如果四十五歲以前就罹患癌症,就要小心是否可能是遺傳性癌症的高風險群。有些癌症跟遺傳的關係較小,像是肝癌、肺癌、子宮頸癌、鼻咽癌等,因為這些癌症受外來因素影響較大,大多不會被納入家族遺傳風險評估中。而像胃癌、大腸癌的家族評估,除了家族病史之外,還要排除飲食習慣、酒精、胃幽門螺旋桿菌等外在因素。根據統計,癌症病人中約百分之十至十五為遺傳性癌症,也就是先天因素所引起,而百分之八十五的患者是後天因素,像是環境汙染、飲食、生活習慣、壓力或病毒等所造成。遺傳性癌症需要考慮的細節很多,建議病友或家屬若有疑慮,可收集家族病史後,找遺傳諮詢師進行專業的評估。如果民眾自行評估後,發現很符合遺傳性家族的條件,建議先找家族中的罹癌者做檢測,先確定是否真的有基因變異,其他健康的親屬再依此做相同變異點確認即可,如此一來檢測費用也會較低。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雖然基因遺傳是罹患癌症中一項重要的因素,但後天的預防也不能忽略。什麼時機適合進行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雖然目前基因檢測的時機沒有明確規範,但從醫學倫理的角度看,還是希望當事人可在理解檢測內容與意義、瞭解疾病內容、確認可以接受檢驗結果所帶來的影響、對人生規劃有想法的情況下再接受檢驗。從過去的例子看到,對於年輕且未婚的女性來說,一旦確認帶有基因變異,要考量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婚姻關係中的其他人。例如,是不是有一天我就要失去乳房,身上有手術的疤痕,以後就不能穿泳裝?或者是,往後是否能接受可能罹患癌症的高風險而結婚生子,萬一真的遺傳給下一代怎麼辦?如何面對夫家的雙親與家族可能有的壓力?對於已經完成生育的人來說,除了擔心自己的疾病,更怕把這樣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怕下一代怪罪自己,更怕子女要受手術、治療之苦。當然也有人十分正面樂觀,既然遺傳性癌症可以預防、也可以治療,就乖乖定期進行追蹤。或是提前做好人生規劃,必要的話也能進行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技術(PGD)篩選出不帶基因突變的胚胎,避開遺傳疾病傳遞給下一代的機率。但這一切都必須考慮周詳才能進行,諮詢師會在討論過程中確認個案的心態後,才協助進行基因檢測。況且,基因檢測並非個人選擇,也會影響到父母、兄弟姊妹以及整個家族,即使確認不帶有基因變異,也不見得是件開心的事情,個案可能會有罪惡感,難以面對其他帶有基因變異的家人。假設你的家族史或個人病史疑似遺傳性癌症的高風險族群,有幾個比較建議的時機或年紀來做基因檢測:一、 已罹癌患者:急性期的治療已完成,比較瞭解癌症之後,想確認自己是遺傳型或後天型的癌症。二、 對於有家族史且尚未罹癌的健康人:可在二十五歲後進行諮詢及檢驗,以達到預防癌症的效果。三、對家屬來說:當有親人已經驗出遺傳性癌症基因變異的時候。基因檢測異常,怎麼辦?基因檢測異常不一定會發病,只是得到該病的機率較高。類似是子彈上膛,但不一定會發射的概念。事實上,癌症的發生不只是先天遺傳因素,後天因素像是飲食、環境、生活習慣、壓力等也有重要影響。以遺傳性乳癌中大家較熟悉的BRCA1/2 基因為例,帶有基因變異的人到七十歲發生癌症的機會為百分之八十;臨床上確實見過帶有基因變異的女性,到七十歲仍沒有罹患癌症,但其他姊妹在五十多歲確診乳癌的例子。其他表現強度較低的乳癌相關基因發病率有可能是百分之五十或更低。基因不同,帶有遺傳性癌症基因突變的人,其發病機率也不太一樣。基因變異所引起的癌症不會比較惡性、進展也不會較快。但平均來說,遺傳性癌症發病年紀較早,所以易被忽略,等到察覺異狀時,常為時已晚。因此建議帶有遺傳性癌症基因突變者,要盡早進行較為頻繁且較深度的檢查;例如一般人約四十五歲以後才進行乳房超音波或攝影篩檢,而帶有基因變異者建議提早到三十歲就開始每年進行超音波或乳房攝影,三十五歲以後定期進行核磁共振攝影。一般男性約六十歲以後才會注意攝護腺的問題,但遺傳性乳癌家族中的男性,須提前到四十歲開始,定期進行攝護腺的超音波與觸診檢查。經過基因檢測確認基因變異後,諮詢師會根據國際遺傳性癌症指引以及家族病史,給予後續醫療或健康檢查的建議,給病人與主治醫師參考,再由病人根據自己的需求與身體狀況和主治醫師共同進行。除了檢查,有些遺傳性癌症可以使用預防性投藥,甚至有些人願意接受預防性切除,但要進行這樣的手術之前,必須經過多次的諮詢與討論。帶有遺傳性癌症基因突變並不可怕,目前遺傳性癌症可預防也可治療,已經有針對遺傳性癌症基因突變,設計出特定的藥物,將來,研發出預防性藥物也指日可待。(本文摘自博思智庫《我也曾經不勇敢:解密精準醫療,個人化抗癌新趨勢》)書籍簡介本書特別安排專家學者於專欄中介紹「精準醫療」,以深入淺出的分析,呈現醫界與科技結合在癌症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讀者接軌最新癌症治療參考的依據。節錄抗癌鬥士的心情故事、抗癌的心路歷程,希望能激發癌友自助力,正面迎向生命的陽光。以往,癌症常規治療通常以同一套方式,符合多數癌症病人;然而,同一種癌症,不同病人適用的療法可能不一樣。拜基因檢測與定序技術進步所賜,個人化且更精準的治療方式不斷出現,不僅能命中要害、降低副作用,還能節省不必要的醫療費用,讓抗癌又多了一項新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