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6 醫療.耳鼻喉
搜尋
護理師
共找到
1607
筆 文章
-
-
2023-07-01 養生.生活智慧王
抹布竟比馬桶髒!泛黃、發黑快丟 譚敦慈:想要徹底殺除細菌按3步驟正確清潔
日前牛肉拉麵店抹布水事件引起關注,許多民眾想知道廚房抹布有多髒,1項英國研究指出,90%以上的廚房抹布上面附著病菌,每平方公分有8.75億細菌,毛巾每平方公分則有2.48億細菌,馬桶則有3000萬細菌,抹布病菌數遠比馬桶還要多。抹布病菌多 泛黃、發黑快丟!「無毒教母」、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表示,抹布上的病菌眾多,包括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松鼠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李斯特菌和黴菌等。臨床顯示,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容易引發食物中毒,以致出現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症狀。譚敦慈建議,只要抹布泛黃、發黑,就應該立即丟掉。清潔抹布3步驟 避免細菌孳生只要是煮沸的水可以殺死一般病菌,而黴菌則需400多度高溫,才能消滅。至於金黃色葡萄球菌所產生的毒素,即使高溫烹煮過後仍不會被破壞。以下提供正確清潔抹布的步驟:▸1.浸泡於泡稀釋漂白水(10毫升漂白水混和於1公升清水內),或以滾水煮過。▸2.用手擰乾抹布。▸3.曝曬於陽光下。譚敦慈提醒,同1條抹布不可用在許多地方,例如,擦拭餐桌、碗盤餐具、擦爐、水槽,應分別使用不同抹布,不能1條抹布用到底。另外,只要抹布發黃、出現黑點,即代表發黴,應該立即丟棄。不過,台灣天氣常為高溫潮濕,只要相對濕度超過60%,就容易孳生黴菌,且很多房子並無前後陽台,無法晾乾抹布,或許可以考慮使用拋棄式抹布、廚房紙巾,降低病菌感染。延伸閱讀:.你家牆角超髒!3處髒度第一名竟是「它」 醫:出現一生物代表有分屍現場.家中出現蟑螂怎麼辦?用拖鞋打病菌恐上身!網推4大滅蟑法1次告訴你.牛奶放冰箱門邊更易壞!專家曝「最佳存放位置」,肉類跟乳製品要放這★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01 醫聲.領袖開講
從1間診所到全台8醫院!秀傳總裁黃明和為一句承諾「在偏鄉蓋好醫院」
36年前在鹿港天后宮廟埕的一句承諾,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30年前成立彰濱秀傳醫院。目前秀傳醫療體系成立50周年,全台灣有八家醫院,多半座落於偏鄉地區。黃明和也是厚生基金會、立法院厚生會創辦人,廣為人知的「醫療奉獻獎」即由他和前衛生署長張博雅共同創立。今年是秀傳醫療體系50周年,黃明和藉新書「做蒼生之大醫:利他信念的行者、梅約精神的推手,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的生命故事」,詳述他的偏鄉醫療理念。一諾千金 創立彰濱秀傳醫院黃明和來自彰化,1965年台大醫學系畢業後,赴日本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在台大外科任職4年,因身體不適、數度胃出血決定返鄉。在省立彰化醫院任職2年後,1973年開設黃明和外科醫院;1987年在鹿港天后宮誓言要在鹿港蓋一座醫院,提供鄉親最好的醫療品質;1993年以父親命名的彰濱秀傳醫院正式成立;2008年彰濱秀傳更成立「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是亞洲第一間遠距微創手術中心。效法梅約精神 奉行視病猶親「梅約精神」是黃明和的醫療信念。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經營者秉持「在鄉下蓋好醫院」的理念,成為聞名全球醫院。以梅約精神為依歸,黃明和帶領秀傳體系,視病猶親是他親身奉行的理念與實踐。彭麗容是秀傳體系第一位護理師副院長,她長期跟診,對黃明和有許多切身觀察,有些老人來看病,看起比較緊張,黃明和就會把手輕輕地放在對方膝上,跟他聊天,讓他安心。1980年代,秀傳醫院的病房在二到八樓,當時只要聽到廣播說八樓病房喊急救,黃明和不管在哪一層樓,都是第一個跑上去的。黃明和的妻舅陳信甫醫師記得,某回選舉拜票途中,黄明和在現場看到車禍,他不顧還有下一個行程,直接下車走向那台翻覆在路邊的轎車,吆喝鄉親一起把車翻正,還從後車廂拿出急救箱,當場為傷患急救。就如同黃明和聽到急救就往八樓跑,不坐電梯,因為要在危急時刻用最快速度幫助他人。從一間小診所發展到如今擁有八家大型醫院的醫療集團。黃明和期望,不只要讓鄉親得到更好的服務,也要讓彰化鹿港成為台灣與世界的窗口。獲黃明和捐千萬 台大醫院:優化微創設備秀傳體系總裁黃明和昨天舉行新書感恩分享會,會中宣布捐贈台幣一千萬元回饋母校台大醫院。台大院長吳明賢表示,將效法秀傳醫院推展微創手術精神,把經費用於優化台大的機器人手術系統,除購置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也會將款項用於人員訓練。吳明賢認為,彰濱秀傳雖位於南部偏鄉,但是許多技術領先,例如全台第一台震波碎石設備,就是秀傳率先引進,能用於肝內結石等治療。秀傳醫院也是全國最先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術的醫院之一,今年三月與法國結盟的「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引進「Hugo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吳明賢說,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地下室就是台大的「機械人手術中心」,如今獲得黃明和慨捐一千萬元,除了優化既有設備外,也將用於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讓患者能有更多治療選擇。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彰濱秀傳早在2008年就已設置微創手術訓練中心,近年很夯的遠距醫療,秀傳十多年前就在做,令人敬佩。台灣大學前校長陳維昭是黃明和的同班同學,他說黃明和回到故鄉開業造福鄉梓,是一條相對辛苦的路,他創辦醫院投入金錢,卻把醫院變成財團法人,服務社會;他也驚訝黄明和對新奇科技的敏銳度,除了先引進機器手臂,也是首先引進膠囊內視鏡,是推動國內醫療進步的領頭羊。
-
2023-06-27 養生.聰明飲食
荔枝保存期短!譚敦慈5步驟處理,放7天依然新鮮無發霉
最近荔枝盛產,市場到處可見香甜可口的荔枝販售。不過天氣炎熱,市場攤位上的荔枝在大太陽底下曝曬,買回家後常發現荔枝外殼變醜變硬,看起來好像已經壞了。想要吃到美味多汁的荔枝,在市場挑選時就要仔細觀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建議,要挑到新鮮的荔枝必須注意以下3方面:荔枝挑選注意3面向外觀:看起來果皮鮮嫩無損,玉荷包建議紅中帶點綠為佳,但不是每個荔枝越鮮紅就越好。觸感:果實摸起來要飽滿而緊實。氣味:帶有淡淡香氣並無異味。「無毒農」網站還提醒,需注意蒂頭是否有因荔枝細蛾所造成的「臭蒂頭」,這是蟲害的情況。荔枝保存期限不長,室溫下無法久放。如果你要趁新鮮吃,那就放在陰涼通風處,當天吃完。如果買的量比較多,就得先處理一下放冰箱保存。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在臉書教大家延長荔枝保存的方法,她指出,照以下5個步驟清洗處理,放冰箱還可保存大約1個星期。譚敦慈還貼出保存7天後依然新鮮且蒂頭無發霉情況的荔枝照片,看起來就跟剛買回來的一樣。5步驟處理延長荔枝保存期1:荔枝剪成一顆顆用水清洗3-4次然後瀝乾水分(不滴水即可)2:取一容器或保鮮盒鋪上廚房紙巾然後放入荔枝3:再取一張廚房紙巾用水沾濕擰乾蓋在荔枝上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4:每天把蓋在荔枝上的廚房紙巾拿出來再沾濕擰乾蓋在荔枝上(鋪在容器下的廚房紙巾無需更換)5:用濕廚房紙巾覆蓋保持通風,不要用保鮮盒密封蒂頭較不會發霉【延伸閱讀】.荔枝維他命C直逼奇異果,但吃多「上火」!吃荔枝3原則、2族群少吃【參考資料】.譚敦慈臉書粉絲專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無毒農」台灣荔枝大百科
-
2023-06-27 醫聲.健保改革
血汗醫護怒:最討厭共體時艱! 缺工未來恐致居家住院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3年,各國的醫護人員都相當吃緊,台灣更是屢傳護理師過勞,護病比屢創新高。疫情3年後,台灣的醫護人力逐漸出走,五月底更因此出現醫療量能不足,導致急診壅塞,內科病房一床難求,非緊急手術被迫延後執行,癌友至少得等兩周才有機會住院治療,掛號婦產科、兒科醫師也不一定搶到號,偏鄉更為重災區。專家預言,疫後醫護人力減少,若再加上少子化風暴,未來關床、關門診將成常態,以後看診、住院恐成難事,更可預想未來除非是極為嚴重的疾病才能住院,其餘恐以「居家住院」模式代替。醫護荒加劇 專家憂等床時間恐拉更長「即使有病房,病床也得降載開設。」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目前外科系如骨科、心臟內科處理外傷、心導管較為急性,住院時間也短,沒有等候病床的問題;但內科,如腎臟科、感染科、胸腔科、肝膽腸胃科,因為病人數多,疫情過後,長輩逐漸回到醫院追蹤原本的慢性病,相較去年同期成長5%,才導致內科性疾病等候時間拉長,但不至於造成急診壅塞;主要是病房區,在醫護人力不足的情況下,為保持醫療品質、病人安全,遂維持護病比上限。「疫情最嚴峻的3年,醫護人員都堅守崗位。」洪子仁指出,今年出現一波醫護人員離職潮,主要是挺過疫情三年後,醫護人員希望暫時性休息,尤其國境開放後,國外進修、旅遊的計畫都重新銜接上了,但較過往而言,整體離職率增幅並不大。洪子仁表示,今年離職潮需要關注的重點,在於「新進醫事人員減少」,離職人員多了一點、新進人員少了一點,「一加一減」之下導致醫療人力荒。洪說,今年參加國立護理大學畢業典禮時,也發現護理畢業生也有所減少,早在疫情前就因少子化,檢驗、藥學、藥劑、營養學領域人才都在減少,醫療人力自然緊縮。「衛福部要思考,醫事人員不願進入醫療產業的現象。」洪子仁指出,疫情後醫療人員承擔的風險又與待遇不成比例,醫院也想要調高人員待遇,但這兩年健保點值不斷下降,醫院經營成本不斷墊高,沒辦法提供足夠的拉力吸引新血進入醫療產業。若醫護人力荒不斷持續,洪子仁說,目前內科疾病等床時間約在3至5天,若醫護荒加劇,將來內科疾病待床時間恐怕將拉得更長,大型醫院一床難求的情形將比過去更嚴峻。台大調查急診滯留率 超過24小時逾4成六月上旬北部大醫院急診壅塞成為熱門話題,當時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對外稱「醫事司有監測,沒看到急診量升高」、「已致電各大醫院院長,都說一切正常。」衛福部此番回應,卻惹惱第一線急診醫師。近期醫院間流傳一張衛福部調查各大醫學中心1到4月急診滯留率的表單,雖然多數醫院還沒填完,但台大醫院自填數據顯示1到4月無論24小時或48小時,等待住院的病人在急診滯留比率節節上升,增幅已高達3成。以4月為例,台大急診等待住院的病人有44.8%等超過24小時才有床,其中有25%更是等待超過48小時才能離開急診、住進病房。某醫學中心不具名急診醫師表示,衛福部根本沒有任何有效方法可掌握各大醫院急診是否壅塞,只會信口開河,或是讓各院院長說了算,講出來的話跟基層感受落差極大,基層聽了只是覺得憤怒。他質疑,哪個院長會在評鑑前後講真話、承認醫院人力緊繃、一床難求?如果衛福部一直都能有效監測,何必要私下發表單調查?調查還叫醫院自填,誰知上報的數據是真的假的? 台大醫院急診部主任黃建華澄清,這不是衛福部調查,是醫學中心協會內部調查的資料。不過衛福部也有在關注一床難求問題,20日下午就臨時召開一個線上會議,了解各醫療體系的現況,確實有些醫院都回報護理人力不足造成病床減少,再加上全國疫情上升,醫院多少會有內部確診,這也為醫院人力調度增添不少難度。至於台大醫院,黃建華表示,台大沒有護理力不足或因此減少病床,急診看到等住院病人滯留較久,主因是一月春節後從門診回來等待住院的病人漸漸都回來了,門診等住院的病人,不見得比較不緊急, 像是癌症要化療,不做也不行。就算台大醫院的急診沒有明明該從門診等床卻故意要從急診來的病人,但病床就是這麼多,門診等床的人多了,急診也會受到影響,要等比較久。黃建華分析,往年過年後急診人數都會逐月上升,大約到四月底結束爬升,不過今年比較特別,不但看到上升幅度高於往年,更特別是的五月持續上升到五月底,這也可能與五月氣溫酷熱有關,媒體六月初也有關注報導。進入六月至今,急診人潮有在減少,可能與連日雨天降溫有關,也可能是比較急著需要住院的都已經收住院了。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近期急診壅塞仍與疫情相關,據監測,急診就診人數平日約為2萬人次、假日為2.5萬人次,近期因疫情仍處於高原期,急診就診人數有稍微增加,加上民眾大多習慣,當遇到滿床時,寧可繼續在急診等候,不願轉至他院,也讓滯留率增加。「滯留急診的新冠確診病人也變多了。」黃建華提醒,新冠改成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之後,等床的順位也沒有那高,跟其他疾病一樣,需要花時間調度床位,會在急診滯留比較久。他呼籲,如果確診症狀不嚴重,請不要來醫學中心的急診,這邊很壅塞了。建議可以前往地區醫院或區域醫院,疫情過了這麼久時間,大家都有經驗、會處理,希望不會有些醫院不想再收確診的人,一直把病人轉出來。護理師出走1700人 最討厭聽共體時艱資料顯示,臨床護理人力需求愈來愈高,但護理人員執業率低,加上疫後一波離職潮,讓醫院空缺率從以往約5%,今年達6.5%。近日幼兒園餵藥疑雲,新北市府喊話幫全台幼童採檢巴比妥,中央要新北「注意醫療量能、急診人力不足」,然而中央這番話,看在眾護理師眼裡很不是滋味。工會批評,護理勞動環境長期辛苦、薪資條件差,自去年底至今已超過1700多位護理師離職,且護理師最討厭聽到就是「共體時艱」。據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統計,目前領有護理師執照人數約31萬人,執業護理人員約18.6萬人,執業率僅58%,不到6成。但臨床對護理人力的需求,愈來愈高,全國病床數105年開設16.3萬多張,到110年已擴增至17萬張,還不包含各院新增各項業務,如出院準備計畫、器官勸募、預立醫療等業務,統統需要護理人力。某醫學中心不具名急診醫師說,七月部分負擔要漲價,有感覺到某些人想趁漲價前,趕快來急診排住院處理。也有感受到,一個人來待床、住院,身邊完全沒有看護或家屬的病人,有愈來愈多的趨勢,這些人多半是社會底層弱勢族群,照護資源也是他們弱勢的一環,結果護理人員工作量大增,除了醫療照護,還要把屎把尿。急診滯留率提升,燒出護理人力不足問題。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說,今年醫院空缺率比以往高,確實近2年受疫情影響,護理師離職的人數比往年多,再加上去年護理人員考照人數大幅下降,與往年相比足足少了1000多人考照,「離開的人多、投入的人變少」,才讓人力缺口變大。「愈來愈多護理人員發現,這個工作真的好爛啊。」一名與護理師結婚的醫師表示,院方把人力充足當作「做功德」,人力不足就要大家共體時艱,但工作量這麼大,出了事還要扛責任,隨便跟其他工作一比,就知道當護理師有多難賺,有理智的人都會選擇其他工作,收入更好也不會這麼累。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說,10年前就曾疾呼「護理缺工將成國安問題」,如今人力匱乏已到火燒屁股,即使現在替護理師加薪,也不一定有人願意到工時長又高壓的環境服務,現在願意在第一線多是資深護理師,再過幾年就要退休,醫院沒有照顧資源,可預想未來除非是極為嚴重的疾病才能住院,其餘恐以「居家住院」模式代替。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有別以往大專院校護理科系幾乎滿招,近年護理系招不滿、醫院招不到護理師、護理師持續離職,因為醫療環境對護理師不友善,無法吸引新鮮人加入,其實醫院大可以透過加薪,改善護理師薪資水平,但高層稱沒賺錢,要大家「共體時艱」,卻頻蓋新大樓。據勞基法規定,勞工每天工時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多餘須給加班費。陳玉鳳說,部分醫療機構無視法規,用「負時數」等結算制度,例如今天少上4小時,就登記「負4」負時數,若加班6小時則登記「加6」,來回抵銷後時數變「加2」,醫院此做法除無視護理師勞權,且因為制度模糊,不斷有工會會員發生勞資爭議,醫院不願如實給加班費,且拿不出打卡紀錄單,嚴重侵害護理師勞動權益。陳玉鳳說,一般護理師月薪大約3.6萬元至4.5萬元,若加上夜班費、加班費,頂多到5、6萬元。而居家服務員月薪有四萬初,且幾乎都是上白天班8小時,換算每小時工資約200至250元起跳,若加上加班費,月薪可達6萬。她表示,每個人薪資本就有高低差,但考績、獎勵金機制若未透明化,在惡劣的護理環境,最後淪為主管喜好,甚至職場霸凌,醫院給這樣的薪資與待遇很難留住護理人才,最後倒霉的就是病人。2人顧百張床 護理師疫後轉當按摩師疫後全球都掀起醫護離職潮,台灣也不例外,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調查從去年底至今已超過1700百多名護理師離職,於東部擔任護理師超過10年的陳傳翔也是其中一人,他說離職原因是「與醫院經營理念不合」。新冠疫情爆發,陳傳翔堅守第一線,他說,自己不想對不起台灣民眾。未知的病毒,從上到下都驚慌失措,衛福部下令,但衛生局無法同步,使第一線只有「亂」可以形容。當患者到院就醫沒辦法如預期獲得醫療服務,他們永遠是被罵的那一群人。疫情期間,兔寶寶裝(即防疫隔離衣)光穿脫就得花10幾分鐘,他也說未喊過累。在偏鄉服務,人不多,都住在同個鎮上,團隊凝聚力高,心心念念都是居民的健康,雖然院內感染曾讓他與另一名同事顧全院100多床患者,他仍堅守崗位,只是疫後,醫院經營的方針開始改變,第一線的醫事人員也得開始承擔「經營壓力」,與醫院理念愈來愈不合,近期選擇離開努力10多年的職場,轉任當按摩師。陳傳翔說,願意留在第一線護理師都是對照顧患者有熱忱的人,他也是,即使過勞且高壓,都能維持繼續工作的動力,只是醫院對待員工的方式愈來愈差,像是政府發放的1天1萬的防疫津貼,院方設下「20年內分期給付」的規定,3年來,他約累積破百萬的金額,醫院寧願投資醫材設備也不願給護理師更好待遇,如今他離職,離職前僅領近20萬防疫津貼,剩餘的津貼一毛都拿不到,對於院方的對待方式,他絕對不會再回頭擔任護理師。蔡淑鳳表示,現階段希望可以增加應屆護理相關科系的畢業生投入職場的意願,或排除投入障礙,畢竟應屆畢業生是護理人力的重要來源。目前護理人員領照通過率約7到8成,但領到執照後僅有4成願意投入職場。因此無論是考照率或是就業率都得排除困難,協助提升機率。癌症病友掛不到號 重金請代排仍苦等「沒想到疫情之後,等床的時間更長。」台灣癌症基金會癌友關懷中心主任游懿群說,疫情前,癌友化療計畫因防疫措施嚴苛受到限制,沒辦法在預期的時間內,入院治療,至少得等一周左右,但近期不曉得是癌症患者回籠就醫,還是照顧人力不足,開不出床,原本以為疫情後不用等,現在等3、4天算快,等一到二周算是常態,有些患者急著治療,最後靠「鈔」能力,自費住院就醫。護理師離職潮,除發生關床問題,同時重症患者仰賴的個管師也受影響,多數個管師是由護理師轉任,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說,重症患者現在不只面臨等床問題,少了個管師也讓病友面對疾病時無所適從,她說,不提未來,就現在光是掛號,就讓患者耗費心力,不少人得花錢找人「代排」才有辦法爭取到更好的醫療資源。「一般患者遇到重大疾病,心中有太多問題,除了醫師以外能仰賴的就是個管師。」潘怡伶指出,根據自身經驗,大醫院的個管師時常人力不足,能在每位病患身上花的時間相當有限;一旦醫護人力吃緊,個管師更忙不過來,包含癌症在內的重症病患,恐深陷無所適從的焦慮中。潘怡伶表示,床位爆滿的現象以醫學中心較常見,且過去就已存在,門診也是人滿為患,她自己曾為幫母親排隊掛號,天還未亮就在台大醫院門口守候,且因現場掛號名額只有一位,有些患者家屬還須一一詢問隊伍中民眾要掛的科別,以免白跑一趟。潘怡伶說,曾有癌友反應,自己因掛不進某醫師門診,選擇上網購平台花錢請人「代排」。未來如果醫護人力持續不足,擠門診、擠床位情境會更常發生。潘怡伶指出,若醫療人力減少,在護病比、醫病比的規範下,醫院床數可能減少,擔心影響重症患者接受治療的機會,應從制度面反思,醫護人員在高壓、高危險的工作環境中,是否獲得相應的報酬,各界共同尋求解方,讓醫護人員願意留任。也要落實分級醫療,讓重症患者獲得必要的治療資源。健保體制下,大醫院一直在處理「不急、不重、不難」患者,洪子仁說,分級醫療的觀念也需要民眾配合,健保上路後,民眾大病小病都往大型醫學中心跑,導致地區醫院有床卻收不到病人,而醫學中心一床難求;因此醫院間的雙向轉診也得更加落實,讓病人都能夠得到妥善的照顧。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也說,大醫院以後真的沒辦法再收小病。光是疫情後,病床數就不足因應需求,之後高齡化讓癌症、慢性病患者增加,少子化讓進入醫療院所的人力再縮減,大醫院關床、關門診是一定會發生的事。相信短時間內政府難以改善人力荒,醫院只能自救,透過智慧醫療的導入嘗試優化流程減少人力的耗損,增加留任率。兒科婦產醫萎縮 掛號也不一定搶到號 醫護人力缺乏程度,也有科別之分。醫師總體人數雖增加,但部分科別醫師人數逐漸萎縮,兒科醫師從五年來減少64人、婦產科少43人,外科持平,內科人數增加110人,現在已有不少大醫院兒科醫師奔波支援門診,衛福部長薛瑞元曾說,憂心10年後,國內沒有醫師可以看兒科重症患者,要就醫只能出國求診。據衛福部統計,兒科醫師人數105年至110年,人數從1737人降至1673人,婦產科從1015人降至972人。設置兒科的醫療院所,110年與100年相比,少了141家、婦產科少了100家。一位不願具名的醫師表示,六都周邊的衛星城市,要隨便找一家兒科或婦產科,愈來愈難,到處林立的是牙科、復健所等,醫院的兒科、婦產科門診現在都已經愈來愈少,隨便舉個小孩性早熟要找專門的醫師,一個月前掛號也不一定搶得到號。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洪德仁說,醫師每年以2%的比例增加,疫情並沒有讓醫師出現離職潮,但守在第一線3年,承受各類壓力,從內外婦兒急等五大科轉做醫美、老人科的機率是有可能增加的。偏鄉醫療資源不足 就醫可近性重中之重 「偏鄉地區醫療資源不足,當地民眾更是不能生病的一群人。」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表示,全國約有5萬名醫師,換算平均約每500位國人就有一名醫師提供醫療服務,在台北市可能是300市民就有一名醫師,但在偏鄉地區如高雄市內門區1.4萬人僅3名醫師,平均每4000多人才有一名醫師,偏鄉民眾真的是不能生病的一群人。王宏育說,號稱「內門媽祖婆」的吳惠芳醫師已70多歲,現在還定期自行開車從高雄市區到內門區提供居家醫療服務,每看一次健保給付1553點,但這在都會區也是一樣金額,反觀美國愈是偏遠地區,醫師待遇愈高,都會區醫師的待遇反而較低,原因是偏鄉地區病人分佈很廣,平時病人又不多,必須提升醫師收入,讓醫師願意留在偏鄉服務。長年從事偏鄉醫療的嘉義縣醫師公會理事長徐超群說,全國人口老化最嚴重的是雲林縣及嘉義縣,偏鄉長者醫療問題很多,可能是長時間農作、捕魚出現的腰痠背痛,或是常有的三高等慢性病,如何讓醫師在偏鄉地區服務,增加醫療可近性為重中之重。徐超群說,受限偏鄉病人少,醫療處置給付又與都會區相同,許多醫師不願到偏鄉服務,即便有愛心、醫德的醫師,可能也不願意到偏鄉服務。雖然衛福部已針對偏鄉地區進行「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計畫),或針對較不偏遠的「不山不市」(諧音不三不四)地區則採巡迴醫療計畫,或鼓勵醫師到偏遠地區開業給予獎勵金,但這些獎勵計畫仍顯不足。王宏育指出,現在在偏鄉地區服務的醫師常換來換去,讓偏鄉地區民眾感覺自己是二等公民,尤其偏鄉地區最需要的是家醫科醫師,以進行全方面醫療,建議政府要從制度上幫助偏鄉,如提升偏鄉醫療給付,並呼籲大型醫院擴大認養偏鄉,並與偏鄉醫療診所建立醫療群,並協助偏鄉醫師進修,以在偏鄉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否則真的沒有醫師願意前往。徐超群說,偏鄉地區執業醫師多為內科、家醫科、耳鼻喉科,即便是小兒科、婦產科醫師為求生存,也必須看慢性病、感冒,因此,偏鄉地區缺的是醫師,什麼科別可能不是太重要。因此,衛福部應依都會、偏鄉不同地區也採分級醫療概念,給予差別性健保給付,鼓勵醫師到偏遠地區服務。另今年5月30日立法院通過「護理人員法」修正草案,明定未取得護理師資格或雇用未取得護理師資格者,當執行護理業務時均依法懲處。徐超群說,如此一來,將使偏鄉醫療護理師更顯不足、雪上加霜,同時增加醫師打針、換藥等醫療負擔,這對偏鄉醫療是一大衝擊,恐讓偏鄉醫療品質下降。爲解決偏鄉醫師、護理師不足,衛福部應提高醫師、護理師薪資,爲偏鄉地區留住醫療人才,不讓偏鄉民眾健康權益受損。(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6-25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器官移植數第1名是肝臟 醫師曝2類肝病者恐成未來換肝族群
【本文重點】台灣的肝臟移植醫學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成功率及5年存活率不亞於歐美先進國家。健保統計顯示,高雄長庚、中國附醫、林口長庚、彰基及台北榮總是台灣前五名的肝臟移植中心,其中高雄長庚與中國附醫數量達1,584件和1,253件。近年來,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引發的肝硬化、肝衰竭的占比不斷增加,預計將成為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主要換肝族群。--by ChatGPT台灣在肝臟移植醫學領域揚名國際,成功率及5年存活率不遜於歐美先進國家。健保統計97-110年肝臟移植案例,前五名分別為高雄長庚、中國附醫、林口長庚、彰基及台北榮總,其中高雄長庚手術案例高達1,584件,名列第二的中國附醫則有1,253件。酒精性肝炎、脂肪肝引發之肝硬化、肝衰竭,近年占比增加。中國附醫器官移植中心榮譽院長鄭隆賓表示,肝臟移植原因,以往近五成為B肝帶原所引發的肝硬化、肝衰竭、肝癌,兩成多為C肝患者,其他因素則占了四分之一。但近兩、三年來,隨著B肝疫苗全面施打、口服抗C肝藥物給付等肝炎防治政策順利推展,換肝的肝炎患者逐年降低,反而是酒精性肝炎所引發的肝硬化個案占比明顯增加,現已追過C肝,占比超過兩成,而肥胖所造成代謝性脂肪肝,也逐漸變多。鄭隆賓指出,再過幾年,酒精性肝炎、脂肪肝所引起肝硬化、肝衰竭個案會愈來愈多,勢必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主要換肝族群。提醒習慣酗酒、腰部肥胖等民眾,務必戒酒、減重,以免肝功能急速惡化。高雄長庚肝臟移植數量第一,挑戰困難個案。國際肝臟移植權威教授、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表示,近一、二十年來,高雄長庚每年肝臟移植手術數量始終位居全國各大醫院之冠。因移植經驗豐富,活體肝臟移植手術已成為一般例行手術,而非重大手術,平均每周至少兩、三例,其中不少個案因為病情複雜,而從其他醫院轉介至高雄長庚。陳肇隆說,高雄長庚挑戰其他醫院無法執行的手術個案,例如,腫瘤組織侵入大血管、淋巴組織,或惡性度超高。儘管收治患者手術難度高,但術後存活率仍名列全國第一,3年存活率91%、5年存活率87%、10年存活率78%。致力讓肝癌患者「降期治療」,以符合接受移植標準。臨床發現,肝癌患者即使順利完成肝臟移植,術後仍常陷入復發困境,為此,許多國家設置各種移植標準,但眾多肝癌病人確診時就已超出移植標準,被排除在肝臟移植之外。陳肇隆認為,不符合移植標準的病人也應該擁有活下去的機會。在過去20多年來,高雄長庚積極開發「降期治療」,以經動脈血管栓塞或射頻燒灼等治療方法,希望讓肝癌患者降期到符合標準,再行移植。陳肇隆表示,移植團隊在三年新冠防疫期間利用質子治療(Proton)、釔-90血管內放射治療,輔以標靶和免疫治療,開發出更強力有效的肝癌移植前「降期治療」,改變了腫瘤生物學特性,為局部合併門靜脈癌栓、膽管侵犯或高惡性度的肝癌等,傳統被視為肝臟移植禁忌症的病人爭取長期無癌存活的機會,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肝膽外科期刊。肝臟移植為複雜手術,兩台刀無縫接軌考驗團隊。肝臟移植為大手術,過程複雜,捐贈者、受贈者兩台刀必須無縫接軌,完美接續。因此,為了提高患者術後存活率,必須動員眾多專業人員。以高雄長庚為例,參與手術的醫師科別橫跨一般外科、顯微及麻醉,接近30人,加上專科護理師、個管師,總數達60人。在醫療費用上,雖然健保提供手術給付,讓病友少付了一百多萬元藥物費用,但有些患者選擇自付術前排斥藥物、相關醫療耗材,鄭隆賓估計,平均還得自費40、50萬元,這也考驗著不少家庭的經濟能力。捐肝會讓身體變差?後遺症小於10%最近播出的韓劇「車貞淑醫生」,劇情也加入肝臟移植,女主角因服用來路不明的養肝草藥,而導致嚴重肝衰竭,必須換肝,才能挽救一命。不料,婆婆堅持反對兒子捐肝救妻,讓女主角瀕臨死亡邊緣,進而產生女性自覺,必須為自己而活。捐肝真的會讓跟身體變差,危及健康嗎?鄭隆賓指出,捐肝確實是大手術,捐贈者通常必須切除整個右肝,剩下體積較小的左肝,藉此延續另一個人的生命,這確實令不少人心生畏懼。但臨床顯示,捐肝後出現傷口感染、黃疸、膽管狹窄等後遺症比率並不高,小於10%,大部分捐肝者在術後半個月就可以處理簡單文書工作,三個月後身體狀況恢復正常。鄭隆賓表示,捐肝者術後不可一直躺著休息,應多活動,有個案在捐肝後三個月,就能至果嶺揮桿。至於活體肝臟移植的捐贈者,以病患的子女為主,且以兒子居多,至於父母捐給孩子或是夫妻之間捐肝案例則並不多見。
-
2023-06-24 醫聲.領袖開講
雨後彩虹 白袍良醫/李伯璋罹癌摘掉單顆腎!從救人醫師變病患,站在病友立場心繫健保改革
執醫43年,開過數千台刀、照顧過上千位腎臟移植病人,國內推動器官捐贈移植的權威、健保署前署長李伯璋從沒想過自己會有這麼一天,因罹患腎臟癌躺在手術台上,由年輕一代的外科醫師切除一顆腎臟。排尿不順 發現腎臟長腫瘤李伯璋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四年前,出現頻尿、夜尿、排尿不順等老男人特有困擾的攝護腺肥大,在泌尿科醫師小兒子的評估下,開始服用藥物,但在一個例假日,他由台南家裡準備搭乘傍晚高鐵回台北上班,出發前,突然完全無法排尿,膀胱發脹疼痛,在成大醫院擔任外科醫師的大兒子立刻安排急診及尋求協助,做完緊急導尿後,解決了燃眉之急。除了排尿障礙,當時李伯璋也覺得排便不順,大兒子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結果顯示,攝護腺、大腸直腸均沒問題,但左側腎臟靠近腎門處卻有一顆近一公分腫瘤,沒做切片無法斷定是惡性腫瘤。臨床經驗研判為腎癌,由於腫瘤長在腎臟腎門位置,靠近腎動脈與腎靜脈,若單獨切除腫瘤,手術出血風險高。李伯璋與長子討論後,為求安全,最後選擇在小兒子服務醫院由高醫泌尿科團隊執刀,拿掉整顆腎臟。手術過程順利,李伯璋開玩笑地說,自己執醫操刀超過40年,剖腹手術已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累積切除了1000多顆活體捐贈或大愛捐贈腎臟,從沒想過自己腎臟也會被其他醫師切除。術後住院五天,都由小兒子當特別護理人員照料,李伯璋表示,那幾天兒子請假沒開刀,除了查房、門診外,穿著白袍出入病房,夜裡也在旁睡覺守護。出院時,就有其他病患家屬好奇打探著,「這個病房病人背景一定很特殊,或是很有錢,不然怎麼有辦法讓醫師當24小時看護?」持續服藥 改善攝護腺肥大在解決腎癌危機前,李伯璋仍須處理惱人的尿尿困境,是否也要開刀處理攝護腺肥大?聽小兒子建議,他裝上有開關設計的導尿管,持續服用治療攝護腺肥大藥物,回健保署上班時,如感覺膀胱發脹,就至廁所手動開關解尿,打開導管塞子,排出尿液。治療過程中,周末回台南時,小兒子從高雄回家幫忙拔除尿管,看看能否自己排尿,如果不行,就重置導尿管。李伯璋表示,孩子放置導尿管技術很好,不覺疼痛,在第四次拔除尿管後,搭配藥物療效,終於順利排尿,脫離非開刀不可的無奈,至今三年多,仍規律用藥。李伯璋說,治療攝護腺肥大時,常與孩子討論,也想著如何當一個好病人?因藥物療效無法短期見效,可能必須花上一段時間。當時小兒子無奈地表示,許多患者欠缺耐心,吃藥一、兩個星期,拔除尿管,仍無法順利排尿,就不想再試,而要求外科手術,或自費使用綠光雷射汽化術。部分攝護腺肥大病患需透過手術解決問題,但後遺症難料,李伯璋表示,自己當病人時,總是抱持著「能夠不開刀,才是最好」態度,耐心治療,事實證明,簡單療程也能發揮效果。正因深刻感受排尿不便的治療之苦,提醒孩子要站在病友立場,研擬最佳治療策略。兒子照護 感受親情的溫暖術後將近四年,對李伯璋來說,能早期確診得腎癌,相當幸運。他表示,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手術過後,更看透人生無常,不管老天如何安排,均應正面勇敢面對,快樂地過每一天。首次從救人的醫師變成病患,還是由兩名兒子照顧,李伯璋感受親情的溫暖,尤其是擔任泌尿科主治醫師的小兒子,手勁輕巧,導尿技術純熟,絲毫沒讓他覺得疼痛。住院期間,李伯璋親身看到臨床醫護人員的辛勞,但健保支付點數卻相對偏少。尤其加護病房專科護理師,除了餵藥、觀察生理訊息,還需幫病人翻身拍痰,費時費力;呼吸治療師為了讓患者盡快恢復呼吸功能,降低合併症產生,工作忙碌,但健保支付點數卻偏低。回到健保署後,李伯璋與同仁討論此事,認為相關護理師的照護給付與實際付出應該務實檢討。歷經切腎手術後,李伯璋加速健保改革力道,讓醫療人員有合理醫療給付的快樂工作環境下,台灣民眾才能享受優質醫療環境。藉由門急診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政策,降低不必要使用藥物在總額占比,落實分級醫療,讓健保永續經營。李伯璋小檔案●現職: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講座教授、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雙和醫院顧問醫師●年齡:69歲●罹患疾病:攝護腺肥大、腎癌●發病時間:2019年65歲時●症狀:早期腎癌尚未擴散,無症狀●治療方式:手術切除- 整顆腎臟,持續追蹤●想告訴病友的一句話:人沒辦法選擇不生病,應正向勇敢面對疾病,信任醫療團隊。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陪伴在幽谷
編者按:本週是成大醫學系分享師生對醫學人文教與學的心得。兒科老師回憶他如何與同事幫忙一位母親紓解她長久無法釋懷的嬰兒瘁死罪惡感,兩位醫學實習生分別寫出他們從進入醫學院以來,如何由最初幾年的醫學人文課程循序漸進地學習生理、心理與社會,認識疾病、衰老與死亡,並學習與人溝通、拓廣視野、而後來到臨床實習階段他們學會與病人和家屬的互動。相信同學們的追憶會帶給老師們教學的成就感,而全體師生對人文教育的肯定可以使畢生致力於提升醫者教養的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含笑九泉。那是一個平凡卻繁忙的兒科急診下午,當我終於抬起頭看向牆上的時鐘時,已經接近黃昏六點了。我正準備喝口水,注意著留觀室的病人,卻又聽到急診診間裡的電話響起。我拿起電話,那邊是剛剛接班的急診檢傷站的資深護理師小田。小田:「喂~是老何嗎?我是檢傷小田啦。」老何:「小田,又有小病人要進來嗎?」小田:「不是耶,檢傷這裡有一個大概二十幾歲的女生,她說要找小兒科醫師。」老何:「你沒跟她說我們兒科只看到18歲嗎?」小田:「有啊,但她說她不是要看病,卻不願透露原因,只是想找急診小兒科醫師,你能過來看看她嗎?」正巧留觀室的孩子們狀況都不錯,沒有新的病人掛號。同時,我也對小田為何如此關切感到好奇,她為何要特別打電話給我,於是我請小田讓那位女生在留觀區旁的會談室等我。我走進會談室,看見一位年紀約二十多歲、消瘦憔悴的女孩孤單地坐在角落的椅子上,焦慮地望著門外。我走到她旁邊的椅子坐下,詢問她:「您好,我是急診小兒科的何醫師。聽說您想找小兒科醫師,有甚麼事情嗎?」女孩突然抬起頭,臉漲得通紅,開口說:「醫生,我想問你,如果一個嬰兒沒有呼吸心跳了,如果有人能立即進行CPR,他能夠被救活嗎?」我問道:「為什麼你會想問這樣的問題呢?」原來,在半年前,她五個月大的兒子「寶寶」突然臉色發黑且無反應。當時只有她和孩子在家,她極度驚慌地撥打了119求救,同時她全力以赴,依憑自己以前學過的CPR方法急救寶寶。後來,寶寶被送到我們醫院兒科急診,經過一小時的搶救,但仍然無法挽回他的生命。她事後一直在網路上搜索相關資料,其中有些網站強調:「從沒有呼吸、腦部缺氧開始,若在5分鐘內能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CPR)急救,就有機會救回寶寶……」她因此一直自責,認為如果她當時能掌握更專業的CPR技巧,寶寶或許就不會離開她。」「天啊!」我心中驚訝地想著,這半年她一直如何度過?我問她:「這半年你還好嗎?」她回答:「我也不知道怎麼過的。家人帶我去心理諮商,我每週都會去一次。而今天我終於鼓起勇氣走進醫院。」她的眼眶開始泛紅,接著說:「事實上,你們醫院門口的這段道路本來是我上班必經之路。然而,這半年來,我一直不敢經過這裡,一直迂迴繞道上班。但今天下班後,我騎著車不經意地就來到了你們的急診室……」我沒想到這位年輕的母親竟背負著如此重擔。但很快,我向她解釋一般網站上的內容通常為了鼓勵讀者,會將許多過程簡化。寶寶心跳停止的原因並非一致,且要熟練地進行嬰兒CPR非常困難。根據她的描述,我覺得她作為一個完全沒有醫療背景的母親,在那個緊急情況下已經做得很好了。「所以,即使當時我能夠熟練地進行CPR,也不一定能救回寶寶嗎?」她問道,我點了點頭。她靜默了一會,眉頭依然緊鎖。然後她又說:「醫生,你認為我是一個好媽媽嗎?」我心中疑惑,她似乎有更深層的問題,為何這麼問呢?她接著說,那天急診兒科醫師請她和丈夫進入急救室,宣布寶寶死亡的時刻,她眼前一黑,差點在急救室昏倒。無聲的眼淚如瀑布般不斷湧出。那位溫柔的兒科醫師陪伴在她們身邊,安慰著他們,說道:「你們還年輕,要好好照顧自己,將來還會有寶寶的降臨。」而網路上也有許多關於「如何把逝去的寶寶生回來」的討論。因此,這半年來,她已經進行了兩次試管嬰兒療程,但很可惜都沒有成功懷孕。最近,她正準備進行第三次試管嬰兒。她擔心自己並不是一個好媽媽,所以寶寶不願回到她的身邊。同時,她也擔心她在醫院就醫的紀錄會影響到她的工作。後來,我給當天值班的精神科學弟阿宏打了個電話,向他解釋了這複雜的情況。學弟表示可以先不用掛號,他願意到會談室與這位媽媽會面,並提供後續的轉介諮詢服務。這也減輕了她對留下醫院紀錄的壓力。那天下班後,小田護理師跑來告訴我,那位媽媽在離開前還特地去檢傷站感謝她,並請她轉達對我和阿宏的感激之情。儘管這次對話已經超過十年,但那個下午的情景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有時候我也會思考,不知道她是否重新開始了正常的生活?在我習醫的年代,幾乎沒有任何正式的課程教導我們如何與喪親的人溝通。我們也就這樣「有樣學樣,沒樣自創」地發展出自己面對喪親者的方式。「妳還年輕,之後再生一個就好」正是其中一種大家覺得還可以且常見的安慰方式,但很顯然的,這樣的安慰卻在這位失去愛子的媽媽身上,造成了更可怕的傷害。在之後的醫學路上,我意外地走上了兒童安寧居家照護的道路。當我陪伴那些即將或曾經經歷喪子之痛的父母時,我常常回想起那個下午。也更加注意「不傷害」這個生命倫理原則,提醒自己和團隊不要陷入「好心做壞事」的陷阱,當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的時候,在喪親的幽谷安靜溫柔地陪伴他們,是非常有幫助的。正如趙可式老師所譯的《幽谷伴行:安寧照顧的意義》(Sharing the Darkness: The Spirituality of Caring by Sheila Cassidy)一書中提醒的,在醫學實務中,有時我們不能治癒病人的疾病,但我們可以陪伴他們度過困難時期。面對種種的臨床困境,在無法挽救生命的情況下,除了藥物與手術外,陪伴病人和他們的家人度過黑暗的喪子之旅,並提供人性化的關懷,這也是醫學照護的一部分。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19 醫聲.醫聲要聞
逾齡捐血人籲放寬捐血限制 血基會研議出爐/血荒危機1
台灣年輕人捐血率逐年下降,反觀65歲以上捐血人充滿熱情,但依逾齡捐血規定,65歲以上捐血人每年、每次捐血量均有限制,且每年捐血前至少一次須由醫師親自面談,年長捐血人呼籲放寬規定。血液基金會日前開會討論決議,為保護逾齡捐血者健康、降低捐血後發生不適風險,將仍依現行規定處理。醫師表示,長者多有慢性病等共病或有貧血情形,捐血前仍應經醫師評估。血液基金會公關處長黎蕾表示,一般捐血人年齡為17至65歲,現放寬65至70歲民眾也可捐血,但逾齡捐血人規定每3個月捐血一次,每次僅能捐血250CC,年捐血量為男性1000CC,女性750CC,且每年捐血前至少一次須由醫師親自面談。黎蕾表示,逾齡捐血人捐血規定,相較一般捐血人依捐血量不同,可以每2至3個月捐血一次,每次最多捐血500CC,年捐血量男性1500CC,女性1000CC,不需醫師面談均較為嚴格。但據血液基金會去年年報統計,65歲以上長者捐血2323人,為所有捐血年齡層人數最少,而年平均捐血次數達2.85次,為所有年齡層最高,顯示年長捐血人對捐血充滿熱情。至於,逾齡捐血人捐血量、次數限制及每年捐血前至少一次由醫師親自面談,並呼籲應該放寬。黎蕾表示,相關規定主要是保護逾齡捐血者健康、降低捐血後發生不適風險,並參考國外各國作法,依現行規定處理。台北榮總內科部輸血醫學科主任劉峻宇說,年逾65歲長者為罹患癌症高風險族群,捐血前評估可事先了解有無罹癌,一旦罹癌不可捐血,另年近70歲長者常有貧血、血壓偏高,捐血後若血壓突然偏低或飆高,恐引起昏倒或中風,得不償失。年逾50歲民眾社會責任感較強,希望捐血助人,但一個人健康與否,須經醫師評估,避免捐血後,健康反而出現問題,也確保血液品質。「65歲以上已是老人家,捐血前須經醫師評估,還是要的。」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田知學說,65歲以上長者多有慢性疾病等共病,如癌症可能影響造血功能而有貧血等情形,可能就無法捐血,「我想捐,和我能不能捐這是兩件事情」,因此捐血前還是需要經過醫師評估。輸血學會理事長闕宗熙說,年長捐血人捐血前評估,這是為重視安全,若未經評估,當長者捐血時,若心情緊張、血糖低造成昏倒,甚至是心肌梗塞,考量捐血車、捐血室等單位人員配置為護理師、醫檢師等,可能沒有醫師在場,一旦發生緊急狀況,雖然現場可以進行急救,並送往鄰近醫院,但對年長捐血人來說,仍有風險,捐血中心也無法承擔。闕宗熙說,對年長捐血人來說,捐血前先經醫師評估,可能不是大問題,而是想要捐血時,捐血車或捐血站沒有常駐的醫師可以立即進行評估,感覺很不方便,捐血中心應提升長者捐血的方便性。 黎蕾指出,目前雖無法放寬逾齡者的捐血限制,但會提供更友善,更方便的捐血環境,包括主動告知並充分說明逾齡捐血的相關規範,並研議有更友善的捐血流程,讓逾齡者可就近至捐血車捐血,而不需再到捐血室或捐血站捐血,這部分都在進行研議。
-
2023-06-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預防醫療暴力,我們能做更多嗎?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想看本文一位具有安寧緩合醫療專長的臨床醫師對這種醫療暴力也深有所感,寫出他透過友人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想看本文一位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醫療暴力事件,近年來受到醫、病、法及社會共同的關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的醫療暴力事件,不僅成為醫事人員心中的痛,間接也造成醫學生的行醫陰影。筆者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教授困難醫病溝通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對於醫療暴力事件的處置,認為跟預防醫學三段五級的模式是相通的。在現代社會,每個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基本而重要的。發生醫療暴力事件,一定要報案,保留現場並蒐集證據(人證、物證及書證等),是目前社會普遍的共識以及醫療體系的常規。就法律面而言,醫療法(第24、106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87條)、以及刑法(第277、284條傷害罪、第304條強制罪),對於醫療暴力均有相關或適用規定。以醫療法第24條規定,警察機關有協助排除或制止的義務,涉及刑事責任時,檢察官亦會主動偵辦。若施暴者本身即為病人,在醫療上仍秉持對事不對人的態度,將疾病與醫療暴力分開處理,故一般仍會予以後續的醫療照顧,除非雙方信賴的基礎已消失殆盡。過去曾發生醫療暴力案,病人(嬰兒)的母親因在急診室等無小兒科病房住院,眼見其他晚到的病人陸續住院,與護理師理論未得到滿意答覆,憤而對護理師施暴。發生醫療暴力事件後,醫院跟病人的母親說明,係因有成年人床位,但無嬰兒床位,故無法立即入住,母親釋懷後也致歉,最後嬰兒順利入住並康復出院。醫院在完成醫療照護後仍對病人的母親提告,主要就是基於醫療有其核心價值,對病人視病猶親的同時,也必保障職場安全與職業尊嚴,不能助長暴力,故回歸每個人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基本社會規範。醫療暴力的善後,無疑地造成醫病關係緊張,也動搖醫病之間最根本的信賴關係,成為醫病雙輸的局面。如果能在醫療暴力的事發當下或有潛在風險時,即提前處置,或能達到損害控管或減災的效果。換言之,即將或發生暴力衝突的當下,盡量避免正面衝突,也不必做無謂的說明,此時的說明甚或有反效果。因此,其他現場的醫療同仁或人員,應隔開雙方當事人,協助當事人盡快離開現場,避免衝突擴大。若已有潛在攻擊行為,醫方當事人應盡量避免背對病人,保護好身體重要部位,其他同事啟動院內緊急通報按鈕(流程)或立即撥打110等措施。此外,應培養辨識醫療暴力高風險對象或前驅症狀的能力,這應是現代醫療人員的專業素養。依據台北市醫師公會提供給會員服務的資料,如有「語言武力恐嚇傾向或已發生、不理智且有非分要求、酒醉脫序、言行舉止異常、與他人有糾紛或其他可能導致人身安全顧慮、或是攜帶危險物品」等,即應提高警覺,必要時提前啟動院內機制或通報警察機關。以法律處理醫療暴力事件,是終極不得已的手段,通常只有當下或短暫的嚇阻力,故面對醫療暴力的不定時出現,故最終還是應回歸最基本的教育宣導(積極)與防身演練(消極)。教育雖然可能無法有立竿見影的成效,但仍值得吾輩努力和長期紮根。相較於醫療體系已常常教育醫學生或臨床醫事人員,如何「做一個好醫師(醫事人員)」,在病人端也應該多著力於推廣「如何做一個好病人」,特別在健保大幅提升醫療便利性的同時,教育病人不但是衛生主管機關責無旁貸的事,也必須靠醫、病與社會三方共同努力來達成。教育的重要性,固然不容懷疑,然而面對醫病衝突時,醫病雙方有時都會因一時的情緒失控,而讓醫療暴力就此發生。面對此部分,以人性的角度說,有時是無法避免的,也無法苛責,但仍應是嘗試在醫學人文教育上看看是否有些努力的空間。這部分醫方會比病方更有能力去避免與減少衝突的發生,以筆者觀點,如果醫病雙方都能了解衝突的本質,並提升心理素質,或更能從預防的角度,減少醫病衝突或醫療暴力的發生。依據「衝突理論」,衝突源自於雙方看待事情的方式不同,或是情感需要無法被滿足時的出口。衝突發生時,當事人會變得脆弱敏感,啟動心理防衛機制,把對方負面化和妖魔化,進而使雙方關係更加疏離、惡化;如果醫病雙方都沒有能力去因應衝突情境,這種負面情緒就會陷入惡性循環,使衝突擴大,一發不可收拾,是現代醫病關係的危機。但其實醫病雙方都不想要衝突,都想擺脫這種傷害狀態,如果有一方有能力去因應,情況可能就會不同,這方面的機會,醫方自是大於病方。若醫方能夠試著換位思考,同理感受、尊重想法,就有機會讓對方從防備的狀態,進入被了解、有安全感的狀態,進而有信心能解決問題,達成增能轉移(empowerment shift);防禦心降低之後,也會較願意從不同角度來看事情,產生認知轉移(cognitive shift),透過有建設性且正面的對話,讓衝突有緩解甚至化解的機會。綜上,面對醫療暴力事件,筆者提出的「醫療暴力三段五級」模式如下:初段一級:教育宣導、支持環境初段二級:情緒管理、防身演練次段三級:風險辨識、及時介入末段四級:員工關懷、處理需求末段五級:責任歸屬、法律介入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16 焦點.生死議題
讓家屬好好道別!醫:病患好走才是真正的「不打擾」
近期網路上爆紅一句金句「我們醫生不打擾了」引起網友熱議,一名男網友在交友軟體上與女性聊天,若不如自己的意,便意圖用「我們醫生不打擾了」這句話結束對話,由於聊天過程太荒謬,而在網路上爆紅。對此,安寧醫師吳承羲表示,「我們醫生不打擾了」明明是一句很有意義的話,卻被有心人士濫用。「我們醫生不打擾了」被男網友在交友軟體上濫用「我們醫生不打擾了」這句話是自於「直男行為研究社」粉專的一系列連載貼文的投稿。一名自稱是「某大醫院比爾蓋茲」的男網友,使用交友軟體與女性聊天,聊天時會先刻意透露自己的職業是「醫生」,然後會有意無意秀出自己的帳目金額(總收入)、任意散佈病患隱私的x光片或小孩照片,只要聊天過程中突然覺得聊天對象,不符合自己心目中的要求,便會以一句「我們醫生不打擾了」意圖結束對話,並用語言歧視與羞辱女性。種種行為讓與他聊天的女性感到相當不舒服,紛紛向「直男行為研究社」粉專投稿自身經驗。10個家屬圍在爺爺病床旁 此時醫生不打擾對此,安寧醫師吳承羲在臉書粉絲團「東村誠醫師的診療室」表示,其實「我們醫生不打擾了」這句話,身為大安寧緩和科醫師還真的說過這句話。吳承羲回憶起之前跟病人的互動,在一個充滿陽光的下午,帶著安寧團隊到一位90幾歲的老爺爺病房前查房。他看了一下病歷,老爺爺這次住院是癌症轉移復發,疼痛還有呼吸喘的部分,在適當的止痛還有舒適照護之下改善了很多,一兩天意識也漸漸恢復,雖然選擇不放鼻胃管,但是仍然可以用湯匙吃幾口稀飯或果凍 。 吳承羲推開房門想走進病房,卻看到單人房裡來了大概十幾個家屬(有老人也有年輕人),可能好幾代的兒孫、甚至曾孫輩的人全都來了,甚至還有人剛從國外趕回來,連行李箱上的托運條都還沒拆。而除了家人,還有有一位牧師正站在床邊牽起爺爺的手,帶領眾人為他禱告,祈求上帝保佑爺爺平安。陽光從窗外灑進來照著病床上的爺爺,此時的爺爺呼吸雖然淺而微弱,但是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樣子非常的安詳。對此,吳承羲靜靜地把門關上,退出病房外,對同行的護理師還有住院醫師說:「讓他們好好的和爺爺道別吧,我們醫生就先不打擾了。」真正的不打擾是「為病患做好四道人生」吳承羲表示,為病患做好四道人生,能夠及時的道謝、道歉、道愛、道別,是我大安寧緩和科,也是希望每個醫師、每個人都能夠有的觀念與素養。或許這條路並不容易,但我想這會是繼續努力與推廣的目標。他表示「我們醫生不打擾了」這明明是一句很有意義的話,不知道為什麼會被一個自稱「某大醫院比爾蓋茲」的傢伙拿來用?此貼文一出,許多網友表示認同,「真的,這才是不打擾」、「好溫暖的故事,看您的文字舒服多了」、「好好做完四道,才能做到生死兩無憾」。吳承羲也表示,醫生不打擾,為病患做好四道人生,是很重要的人生課題,病人和家屬有的時候會很需要自己的空間。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無繳交期限!病危師板書「最後回家作業」: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好好說再見」,放手祝福彼有新旅途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6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後的金錢焦慮:「我這麼老了,身上還沒錢,不是很悲哀嗎?」
防疫期間,必須花更多時間陪孩子,於是我除了鼓勵他們多讀書外,自己也以身作則利用宅在家的時間多讀書,自日本翻譯而來的《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被逼入絕境的青少年心理》正是其中一本讀物。初看書名,我以為內容以驚嚇恐怖為導向,仔細閱讀後,發現書中談論的是日本發生的青少年殺人事件,內容意外地平實。從當媽的眼光來看,我深刻感受到書中談到的青少年犯案關鍵因素,是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他們長期被父母、兄弟姊妹、同學和同事視而不見,甚至轉向網路虛擬空間尋找虛擬友情時也被忽視了,於是在經年累月不被看見、也找不到自己生命意義的狀況下,以殺人來做最後的爆發。我特別注意到這些青少年殺人犯的普遍現象之一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未能自主,大到選擇求學專業、小到每天吃什麼買什麼,主導權都抓在父母親手中,可說是父母親以愛為名把孩子保護得好好的。但就孩子的一方來看,他們如同被圈養般地長大,循此模式長大的他們,若表現不如父母或社會預期,面臨人際交流上的冷漠,馬上會造成他們極度的不適應。其實這些看來無可救藥的孩子們也不是一開始就麻木不仁的,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也曾好幾度想用不同的方法來吸引身旁眾人的關心和注意。書中的描述讓我頗有感觸,因為這也正是我以醫師身分照顧高齡患者時,不時與家屬談起的重要議題。我常告訴家屬:「你家長輩是老了、生病了沒錯,但沒有人會毫無理由地就對照顧他的人生氣,他的每一次怒氣,反映的是他的想法、感受被忽視,受到委屈了。」在候診區情緒失控的伯伯那天我在診間就遭遇到這樣的狀況。護理師緊張地跑進診間,請我務必讓張伯伯先進來看診,因為在外等候的他不知為何突然對陪同前來的家屬大吼大叫。幾乎情緒失控的他,引起等候區內的眾人騷動不安。於是我趕忙安排讓張伯伯下一個看診,但踏入診間的他卻是意料之外的溫和樣子,沒有一絲火爆脾氣,還在門口特意先朝我揮手打招呼後才走進來。我問候他:「張伯伯,你好嗎?」張伯伯馬上說:「不好意思,我今天沒有帶錢,但我會付錢的,你可以先幫我處理嗎?」我點頭:「當然沒有問題。但是伯伯,聽說你今天心情不好?」他露出羞赧的神情對我說:「不好意思啊,我其實是故意的啦。剛剛聲音太大,讓大家都嚇一跳。」我說:「可不可以跟我說,發生什麼事啦?」「我這麼老了,身上卻沒錢,不是很悲哀嗎?」他說:「今天我女兒跟我一起來醫院,偷偷跟你說喔,我是故意要在這麼多人面前給她一個下馬威的,所以我就對她大吼了。」我問:「伯伯啊,你那麼生氣,是受了什麼委屈嗎?」張伯伯說:「我這輩子只會賺錢、沒什麼花錢,現在我這麼老了,身上卻一點錢都沒有,連看門診都要拜託你幫我先處理繳費的事情,這不是很悲哀嗎?」他嘆口氣繼續說:「我覺得自己沒有對不起家人,我甚至給每個孩子一間房子,也出資幫他們結婚。現在我老了,每個月的錢只剩下一點勞保的錢進來,但我連影子都沒看到,錢就讓孩子們都拿走了。我一直忍耐著身上沒有錢這件事,但今天看診,覺得自己好悲哀,就忍不住大吼大叫,嚇壞大家了,真是很抱歉。」我問:「您現在感覺好些了嗎?」張伯伯沒回答,只顧著說:「請務必借我錢,我一定會拿來還的。」我安慰他:「您放心吧,我們會處理好的。」我請張伯伯先到診間外面等候,換他的女兒張小姐進來。張小姐頻頻為父親造成的騷動道歉,我請她不要介意,但希望她能說說家人與父親互動的狀況。張小姐愁眉苦臉地說:「我爸爸有失智跡象,所以我們都想保護他。」我問:「他有零用錢能買點自己想要的東西嗎?」張小姐說:「他需要什麼,只要跟我們說,我們都會給他買。陳醫師,我爸有失智跡象,錢放他身上不安全啦!」我深深嘆了一口氣:「其實啊,你爸頭腦算清楚,現在的他被你們控制得很痛苦啊。」我請張小姐坐下來聽我說長輩們的故事。即使病了,也仍有掌控金錢的欲望首先是黃伯伯的故事,他是由失智據點轉來的巴金森氏症患者,希望我可以幫忙開立診斷書,好讓家屬去申請財產監護宣告。病歷上顯示黃伯伯長期在我們醫院就醫,但對我來說,他是初次見面的患者。根據據點夥伴描述,他認知功能退化嚴重,已出現妄想和幻覺,平日總是情緒暴躁易怒。我做好要面對棘手狀況的心理準備,但當黃伯伯與陪他前來的太太進入診間,我見到的是一位情緒平和且應答自如的老先生,於是我問黃太太為什麼想辦理監護宣告。黃太太說:「方便我和兒子處理他的財產。」我問黃伯伯:「您怎麼想?」黃伯伯馬上回答:「我要自己管自己的錢。」黃太太轉頭對他說:「你已經確診巴金森氏症十年了,生活都需要我協助和幫忙。」接著,又轉回面對我,說:「他失能了,需要我協助。」我看看黃伯伯的認知功能檢測結果,在滿分一百的測驗裡,他有九十分的表現,表示目前認知功能算是挺好的。於是我對黃太太說:「巴金森氏症導致你先生肉體生病,但這不代表腦袋就無法判斷了。我相信一生賺來的金錢卻無法自己處理,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痛苦的事情,請您體諒先生吧,畢竟是一家人啊。等未來真的走到那一步了,再去跟法院申請評估,好嗎?」自己拿錢去買東西,就是不一樣第二個故事的主角,是我長年熟悉的患者李爺爺,他總是客氣有禮,笑容滿面。那天李爺爺是在感情融洽的鄰居陪同下來就醫的。鄰居描述李爺爺的日常狀況,特別叮嚀我:「陳醫師啊,拜託你想辦法讓他記憶力好一點,不然他花了錢都不承認。他記憶力很差,但又堅持自己管錢。他會領十萬現金,花到剩六萬,轉頭就罵他太太說怎麼亂花錢。幸好,他每次花多少錢,大家都有請他簽名記錄,否則他太太就太委屈了。」一旁聽著的李爺爺笑著插嘴:「哪有這回事。」我問他:「您忘了自己花錢了啊?」他說:「我也不是故意的啦,我是有看到自己的簽名紀錄,可是還是會有點懷疑呢。」我半開玩笑地建議:「那麼您把錢給太太管好嗎?您需要什麼就叫她幫你買,如此一來就不會因為錢吵架啦。」李爺爺搖搖頭:「我知道我記憶力不好。可是,自己拿錢去買東西的感覺,就是不一樣。」我故作輕鬆:「不都是買東西嗎?把錢交給太太,您要什麼就像皇帝一樣,開口吩咐、東西就到手邊了。」李爺爺堅持說:「我就是覺得不一樣。我喜歡自己買,就算買一包餅乾,也喜歡自己買。」-----講完這兩個故事,我停下來看看張伯伯的女兒,她若有所思,安靜了一陣子後對我點點頭,說她理解我想要傳達的意思了。那天我看著這對父女轉身離開的背影,心中當然希望未來張伯伯不會再於候診區出現暴怒的場面,但更期盼的是我們社會上的照顧者們都能理解:照顧不是以愛為名的牢籠。只要是人,不論年紀與健康狀況,都有對自由生活的盼望,即便是家中櫥櫃已有滿滿的零食,但大家三不五時還是會想到街角商店或小攤子上晃晃、隨手買點小東西。愛不是圈養,長期照顧也需要自由,所以讓我們記得相互尊重吧,莫讓愛變質,反倒阻塞了彼此心意的傳達。乃菁醫師與你一起探索小自由帶來的快樂無論是失智症長輩或是年幼的孩子,大家都需要一點小自由,而不是完全被照顧到衣食無虞、無法做任何決定。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甚至連洗澡後要穿什麼衣服都有人替你決定、準備好的生活,應該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或都能適應的。失智症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剛得到失智症的時候,也許有一點健忘,但是整體來說都還算正常,況且也不是每件事都忘記。更何況在這持續的過程中,在沒被家人限制之前,長輩們一直以來身上總是有點錢,可以去菜市場逛逛,去超商買點小酒,甚至去神祕的地方買喜歡的東西(比如仙丹妙藥)。在他還沒有完全失智到喪失自主意識及自我想法的時候,我們應該試著跟他討論,他有哪些事情是希望自主的、哪些事情是希望被幫忙的,又有哪些事情是不希望被管理的等等。也許這樣,我們跟長輩的互動可以更美好。當然,有時候可能會重複購買,但我們也可以默默守候在身後,不干涉他們的選擇與自由購買的快樂。我們還可以跟他愛買、愛出沒的店家有個默契,固定去付錢或退換貨,來換取父母不被管轄的自由。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延伸閱讀:.失智長者晚上失眠、白天嗜睡怎麼辦?醫:做好「這件事」,勝過加強用藥量.當「失智長輩」懷疑家人偷東西、看到不存在的人,怎麼辦?醫授4應對技巧.家中長輩患有失智症,該不該做基因檢測?早發性失智症5症狀一次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4 癌症.肺癌
30歲正妹護理師,不煮飯不菸不酒罹肺腺癌!靠一檢查,「多花8000元救了自己」
被封「最正護理師」的台北醫院護理師雅薇,近日自曝健檢意外發現罹患肺腺癌。才30歲的她說自己不煮飯不菸不酒,家族也沒有人肺癌,不解為什麼會罹癌。還好健檢時多花$8000多元做做低劑量CT及腦部核磁共振救了自己。不煮飯不菸不酒 「最正護理師」才30歲罹肺腺癌才剛在IG票選護理師被選出「最正護理師」的台北醫院護理師雅薇,近日在自己IG哭問透露,「我才30歲,為什麼會得『肺癌』?」她在自家醫院健檢自費加做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看到一顆充滿敵意的結節…院內的胸外醫師判斷「這可能是惡性…」。所幸後來轉到台大癌醫團隊,陳晉興副院長看完片子告訴她:「80%是惡性,但你放心我幫你開刀處理,我保證不會轉移!」雅薇表示已在日前開完刀了,確定是肺腺癌第一期,病理分期與後續治療還要等1周才會知道,但心情上已漸調適,更慶幸能在30歲提早發現已經很幸運。雅薇說自己不煮飯不菸不酒,家族沒有人肺癌,只是因為自己在這半年偶爾有咳嗽加上長期偏頭痛沒有改善,健檢時才想自費多做低劑量CT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這顆位置與咳嗽無關,算是咳嗽給我的警訊,也算是我多花$8000多救了我自己。」她說如果今年沒有自己加做LDCT,就算每年X光檢查也看不到(X光能看到,可能已經末期)。疾病百科/肺腺癌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由於腫瘤通常長在肺部周邊,患者多半沒有自覺症狀。肺癌分成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型,兩種類型的癌細胞生長、分化及擴散速度不相同,臨床治療也不同。》看完整百科肺癌年輕化 與空汙有關?昨天才剛公布的111年十大癌症死因,第一名正是「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肺癌已連續16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且像雅薇這樣不煮飯不菸不酒卻罹癌的年輕患者也愈來愈多。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特約主治醫師江啟輝曾受訪指出,台灣的罹癌率日趨年輕化,被懷疑與空污、食安有關,醫學界仍在探究兩者實際的關係,不過從肺腺癌來看,過去多是老菸槍或是長期吸油煙的家庭主婦會罹患的癌症,近年卻有愈來愈多的患者,完全沒有接觸危險因子就罹患,恐怕是一大警訊。江啟輝認為「不排除與PM2.5有關」,空氣污染影響的不僅是肺部,而是全身性的疾病,只是空氣最直接接觸的器官是肺部,因此最直接的病變就是「肺癌」。彰基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聖皓也曾受訪表示,不菸不酒的肺腺癌患者越來越多,如果排除了職業環境汙染暴露因素,空汙的確是引發肺腺癌的重要可能因素之一,政府有必要致力改善空汙。【延伸閱讀】5招對抗室內外空污危害 室內擺放「這些植物」有助淨化空氣誰適合做低劑量電腦斷層?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是目前最有效偵測早期肺癌方法,對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敏感性高,最小可抓到0.3公分的肺部病灶。那是否一般人健檢都建議要做LDCT?目前健保免費篩檢對象僅針對以下2個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檢查:一、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若有吸菸情形,應同意接受戒菸服務。二、具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若有吸菸情形,應同意接受戒菸服務)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國健署引國際實證指出,對「重度吸菸族群」進行LDCT篩檢是有效的,相較胸部X光可降低其20%肺癌死亡率;但若不是前述高危險群,還沒有足夠證據顯示篩檢有效。一般醫師仍是建議55歲以上、有肺癌家族史、吸菸史等高危險群,可透過「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篩檢,如發現肺部結節,須配合定期追蹤、檢查。如何預防肺腺癌?除了定期接受肺癌篩檢,醫師建議,平常外出前先觀察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系統,如果當地空汙嚴重,建議不要騎機車或單車,盡量選大眾交通工具,並戴上口罩。平常可多吃柑橘類水果。7招預防肺腺癌1.定期接受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2.戒菸並拒吸二手菸。3.注意減少接觸廚房油煙。4.定期接受低劑量電斷層檢查。5.避免化學物質毒害。6.出門戴口罩預防空汙,盡量搭大眾交通工具。7.平常可多吃柑橘類水果。【參考資料】.雅薇IG《vivi_ocean》.國健署肺癌篩檢簡介.台大名醫也得過!肺部有這情況 可能是肺癌早期症狀.PM2.5惹禍?肺腺癌患者…越來越多不菸不酒
-
2023-06-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再度大爆發仍未確診!「天選之人」提供預防新冠病毒感染8關鍵要領
最近在第一線行醫的一般內科或家醫科醫師,大概都可以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了。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於臉書表示,很幸運的,他到現在仍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天選之人,並提供8項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關鍵要領,像是千萬不要用手指按了電梯,又滑手機,避免汙染手機面板,以及進出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最好還是能配戴口罩。「我昨天確診,可不可以晚幾天再做胃鏡?」,「我早上確診了,家醫科醫師有開藥給我,那我還可以繼續吃B肝的藥嗎?」許秉毅說,最近看診,三不五時就會遇到一些讓人「倒抽一口氣」的病人,在看診到最後,要幫他作檢查或開藥時,才突然冒出這句令人心驚膽戰的話,心想,新冠肺炎確診者,怎麼沒有在進來看診的時候,就先告知醫護人員一聲,讓我們預作防範。許秉毅指出,遇到這種事,往往是等病人離開後,趕緊跟護理師把病人摸過的門把、坐過的椅子、看診桌面和電腦鍵盤消毒一次。另近來到一家診所支援,兼看各種內科疾病,發現因為感冒症狀來看病的人暴增,數目大概有過去8倍之多。許秉毅表示,從衛福部疾管署6/6公布資料顯示,本土第四波新冠疫情來到最高峰,過去7天平均每天新增244例中重症病例,上升17%,死亡平均增加28例,創下中重症才要通報以來最高,估計目前每天約增加2.3萬至2.8萬人染疫。戴口罩卻徒手拿東西吃 你忽略了環境傳染許秉毅說,這波疫情來勢洶洶,令人擔心的是 ,隨著口罩解禁、輕症免通報、患者不必隔離,新冠肺炎防範更加困難;雖不少民眾出門仍會戴口罩,以避免新冠病毒的飛沫傳染,卻仍會徒手拿東西吃,忽略了環境傳染,又稱「鼻水—眼口鼻傳染」。許秉毅說,新冠病毒存在於患者鼻水、唾液、皮膚、糞便,患者打噴嚏時,用手掩口鼻時,手上便可能汙染到鼻水,而後若再去接觸電梯按鈕、門把、水龍頭、滑鼠、紙鈔或錢幣,鼻水中的病毒就可能汙染到這些物品。日常生活用品受病毒汙染程度 手機最恐怖許秉毅指出,有些研究探討新冠肺炎患者日常生活用品受病毒汙染的情形,發現汙染率是手機78%、電話40%、廁所81%、門把16%、電腦鍵盤40%、滑鼠33%、電梯按鈕43%,所以在新冠疫情流行時,使用公共廁所、按電梯按鈕及握門把都有受感染的風險。許秉毅說,很幸運的,他到現在仍是新冠疫情下的天選之人,因此,提供8項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關鍵要領,給好友們參考:預防新冠病毒感染8關鍵1、按電梯按鈕最好用衛生紙或指背(手指背面),出電梯後,盡快將衛生紙丟棄,或用酒精消毒手指。2、千萬不要用手指按了電梯,又滑手機,因為這會汙染你的手機面板。3、吃東西時要使用餐具或包裝紙,避免用手拿薯條或麵包吃,也禁止用不乾淨的手揉眼睛或挖鼻孔。4、公用廁所是最容易傳染疾病的地方,使用廁所完,洗手後,記得用擦手紙把手擦乾,然後將擦手紙包在水龍頭上關水,最後記得用擦手紙包住廁所的門把,出了廁所,再將其丟棄,以避免手部的二次汙染。5. 吃外與朋友一起用餐時,應使用公筷母匙。吃桌菜時,最好第一輪就夾好夾滿,以減少吃到被患者飛沫汙染之菜餚的機會。6. 開車或騎車前,用含有酒精濕紙巾,把方向盤及駕駛座附近的環境擦拭消毒一次。7. 每天剛到辦公室時,用酒精或清潔液消毒辦公桌及擦拭電腦鍵盤與滑鼠,讓工作環境保持清潔。8. 進出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最好還是能配戴口罩,返家後,將用過的口罩拋於垃圾桶內,不要第二天再次使用。(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10 醫聲.醫聲要聞
急診壅塞3/雙和、三總撐不住人力荒 關病床因應
XBB疫情掀起本土第四波疫情,醫護染疫嚴重、住院人數增加,但照顧人力卻因疫情減少,即使有病床也無人照顧,北部多家醫院因照顧人力不足,不少科別陸續關病床。雙和醫院證實,內科病床因照顧人力短缺,陸續關床。三總也因同樣的原因,減少百分之五病床因應,內部稱「有史以來最多」。三軍總醫院急診醫學部部主任陳思州表示,近期急診人數多主因是待床人數多,人上不去、無法適當分流,但他直指最根本原因是「護理人力不夠」。陳思州表示,疫情後,更重視護理師權益,醫院被要求維持一定護病比,即使醫院符合規定,但經歷一場疫情,醫護人員更重視生活品質,寧願去薪水較低的診所工作,也不願繼續待在醫學中心,醫院只好卡床、縮床,三總現在至少有百分之五的病床,約六十床無法收,「有史以來最多」,若這些床都能開,能大幅紓解急診壅塞問題。急診醫學會理事長、奇美醫院急診室主任許建清表示,疫後,全球皆出現大批醫護人員離職潮,台灣也不例外,不僅是面對疫後醫護離職潮,又遇到感染症爆發,人力不足又加上病患增加,每個環節都需要解套機制,環節未解,後續醫療壅塞情形,會更加嚴重。雙和醫院內科部主任馮博皓表示,近期院內人力確實有些狀況,但每個醫院不同,院內在有些科別的人員不足情況下,無法照顧那麼多病人,的確有病房採取關床的方式因應。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過往每年一到三月都是護理人員執業登記率的最低點,今年一到三月的降幅確實比往年多了大約百分之一,但五月人力已開始回升。蔡淑鳳說,如果醫院要縮編床數不開,按規定都要向所在地衛生局報備,但原則上醫院都會縮減原本空床率就比較高的病房,例如慢性病房,不會去動搖醫院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收治急重症病人。照護司會繼續護理人員監測執登率,並主動去了解各地衛生局報備情形,看哪些醫院縮編情況較大、需要進一步協助,照護司可協助分流並且分析人力短缺問題根源為何。
-
2023-06-10 醫聲.慢病防治
全台203家加入 健康醫院提供衛教 幫病患延壽
許多人認為生病才到醫院看病,為了讓民眾提前預防,達到健康促進,衛福部國健署鼓勵全台醫院加入健康醫院行列,提供民眾戒菸服務、運動指引、飲食調整、健康諮詢、減重計畫及健康衛教課程等,協助民眾獲得更多預防保健知識,延緩病情惡化、減少慢性病發生,至今全台已有203家醫院加入計畫。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副院長周幸生表示,針對吸菸患者,門診設立主動關懷系統,護理師主動推薦病人參與戒菸班。菸友陳先生說,他有胸腔疾病容易喘,4月開始就診,因為醫護主動詢問他是否有意願戒菸,他藉此了解相關知識,像多運動、多喝水可緩解菸癮。天晟醫院院長鄭貴麟說,一名85歲獨居王伯伯血壓異常、有抽菸習慣,家裏冰箱多是飲料及零食,起初不關心自身健康,也拒絕就醫,後續護理人員持續拜訪、建立關心,他才被說服願意就近使用醫療服務,也會到據點量血壓、參加講座,血壓值才得以改善。奇美醫院副院長陳綉琴分享,一名80歲阿嬤參加醫院開辦的失智據點,除平常量血壓、膽固醇等,也會測肌力、視力、聽力,日前透過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ICOPE)檢測,發現3項指數中有1項異常,經過院方轉診,後續確診輕度失智症。其實,輕度失智者外表與正常人無異,但可能容易忘東忘記,透過檢測及早發現,可提早以非藥物治療介入,能有效延緩失智退化。陳綉琴指出,現代人生活型態不同,不一定能早睡早起,但也不代表身體不好,醫院推動健康生活型態,也朝客製化調整,像奇美醫院在南科設有聯合診所,也與台積電談合作計畫,針對年輕工程師規畫減壓活動。
-
2023-06-07 醫療.整形美容
醫美微整醫師該怎麼選?權威醫師:三大指標影響最終成果
依照規定,台灣每年只能新增25名皮膚專科醫師,為許多醫學生必爭科系,錄取者均屬表現優異的佼佼者,日前南台灣一場培訓課程吸引26名新一代年輕皮膚專科醫師、25名整形外科新進專科醫師,聆聽資深醫師授課,隨後實地操作多項醫美,幕後推手正是皮膚美容外科理事長、國際皮膚專科院長彭賢禮。彭賢禮表示,想當一位稱職的醫美醫師,必須擁有良好溝通能力、基本美感、高人一等的手眼協調,以及豐富操作經驗,才能給予民眾最安全的療程。儘管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但他仍開辦第一屆皮膚科新科專科醫師培訓課程,當時對象為考上部定專科第一年及第二年主治醫師,當時共有40多名新生代皮膚科醫師齊聚一堂,由資深皮膚專科醫師擔任講師,分享經驗,並指導學弟妹們實際幫受試素人施打微整針劑,或是雷射、電波等療程。年輕醫師均給予極高的評價,認為受益良多,而今年已是第四屆,首次擴及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的培訓,總計51名年輕醫師參與這場實地教學盛會,分別為26名皮膚科第二年主治醫師、25名整形外科第二年主治醫師,彭賢禮笑著說,在剛剛取得部定皮膚專科的年輕醫師中,超過9成出席。週日上午先由資深皮膚科專科醫師及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講述各項微整的原理、操作重點,下午實地操作課程設計嚴謹,分為三個時段,以及電波、埋線、玻尿酸、聚左旋乳酸針劑注射等四個選項,也就是每一名學員均可實地操作其中三項醫美療程,擔任種子教官的資深醫師則在一旁指導、評分。彭賢禮說,期待在實際操作、練習等培訓下,讓新一代的專科醫師能夠達到專精、專業、專科等「三專」境界,讓台灣擁有更安全的醫美優質環境。此外,彭賢禮提醒台下各位年輕醫師,應該勿忘初衷,做好醫療本質,幫患者治療皮膚疾病,而不是只想成為一名醫美醫師,再者,在學習心態上應保持謙卑、歸零,用心學習,才能成為一名好醫師。「資深醫師訓練年輕醫師,這是醫界固有傳承。」全球最大的國際性獨立皮膚醫學公司在台分公司總經理廖益誠表示,「醫美療程是相當吃技術的。」,在彭賢禮醫師規畫下,連續四年舉辦大規模培訓、實際操作等訓練課程,資深醫師傳承經驗,並提供相關專科主治醫師實戰經驗,相信可讓民眾在接受醫美療程時,獲得更多保障。另提醒,至各診所時,接受醫師術前評估時,務必留心觀察牆上是否標示相關認證資料,才能更安心。最近幾年醫美最新趨勢為「整合性治療」,如果想讓臉部線條更立體,修飾動態表情,則建議使用玻尿酸。如果想全臉「澎皮」,讓皮膚緊實,則可使用聚左旋乳酸針劑,再配合肉毒桿菌素消除抬頭紋、皺眉紋、魚尾紋等皺紋。這樣的整合性治療,需要先進醫材搭配優秀的醫師技術,相輔相成才能收穫更加精緻的微整成果。科技與傳承在變美之路上缺一不可。在聚左旋乳酸針劑上,也有突破性發展,在調整劑型後,增加使用便利性,施打之前,只需浸泡混合一分鐘,術後則由護理師按摩臉部肌膚,就能夠更有效刺激自己膠原蛋白增生,廖益誠說,「這是屬於自己的東西,效果可以維持更久。」「想要做好三大針劑微整,具有一定難度。」廖益誠指出,除了選擇適當的醫美材料及下針的針具,醫師還必須瞭解臉頰皮膚、肌肉、韌帶等結構位置,並熟悉微整材料的特質,才能達到「回春、自然」等效果,重點在於「還是自己,回到年輕時的容貌,而不是換了一張陌生的臉。」廖益誠強調,以前醫師必須運用技術來彌補醫美產品的不足,但隨著相關微整醫材的精進,反而更考驗醫師的技術。透過專業的經驗傳承與安全可靠的產品選擇,才能在醫美普遍的時代,提供愛美者更安全的療程服務。
-
2023-06-02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慢病放大鏡【共病】照護篇|你有2種以上慢性病嗎?專家:多「師」治療、跨科整合,以患者為中心是未來照護新趨勢
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護是未來的治療趨勢,尤其多重慢病更需要跨科別團隊的照護整合網,醫師、護理師、衛教師、營養師都扮演舉足輕重角色。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說,曾有位糖尿病合併腎病變患者,狀況不佳,後來在團隊進行積極治療後,至今仍未走至洗腎階段,顯見跨科整合多「師」治療的成果。這名多重慢性疾病的高齡糖尿病患者,之前已有中風病史,5年前腎功能開始下降,腎絲球過濾率(eGFR)為30(正常參考值 eGFR≧90),再惡化下去就得洗腎。陳宏麟指出,當時患者就醫時狀況不佳,也出現併發症,必須積極治療,一天需要打三次胰島素,再搭配生活飲食及運動,團隊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將病人的eGFR拉至60,懸崖勒馬避免走到洗腎,當年若沒有好好處理,患者現在恐怕在洗腎了。延伸閱讀:糖友易共病,如何正確飲食用藥?團隊介入 改善患者慢性病「早期花小錢、後期省大錢。」是多重慢性疾病治療的最大目標。陳宏麟指出,醫策會曾於2020年欲試辦訓練100位多重慢病衛教師計畫,針對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專業知識進行整合教育,雖然碰上疫情停辦,不過計畫已有了初探,身為參與委員的他強調,「慢性病是需要行為介入,進而改變患者的生活習慣。」患者為中心 美推照護之家目前台灣也在觀摩美國推行的「病人中心照護之家(PCMH)制度」,體現患者為中心的照護之家模式。陳宏麟指出,該制度講求專責醫師帶領團隊,負責照護患者身體的大小健康問題,控制慢性病之外,有需要轉介時能提供協助,凸顯出專科之間合作的重要性。專科合作 也要盤點人力 不過,陳宏麟直言,台灣若要參照該制度,第一關的健保給付就成問題,首先診察費低於國外,可能僅十分之一的費用;再者,針對各個的「師」別並沒有單一額外給付,醫療院所會以成本考量,人力只要達到最低標準即可,相關師別的角色會被弱化。延伸閱讀:心、腎、代謝三大慢性共病 急需整合醫療 誰來整合?「整」到誰?個管師及衛教師相對充足的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也分享整合衛教師及個管師的經驗,並提供再教育,也就是利用網路雲端系統盤點當下人力,患者也能自行登記填寫,有效率地調整衛教需求。目前中榮針對心臟科同樣配有衛教,裝過心臟支架且共病纏身的患者,在生活運動、心跳數值,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的數值控制都要留心。心臟病初期 就應納照護網談到個管師及衛教師給付層面,陳適安感嘆,心臟病要走到末期的心臟衰竭才有給付,早就為時已晚,應該在心臟病初期的高血壓、血管阻塞之前先行衛教,中榮目標朝前端進行,納入照護網體系。有2種以上慢性病怎麼辦,專家4大角度剖析一次看【慢性共病放大鏡1-治療篇】心、腎、代謝三大慢性共病 急需整合醫療 誰來整合?「整」到誰?【慢性共病放大鏡2-預防篇】5成老人罹3項慢性共病,如何阻擋器官衰退,「治療」真的勝於「預防」?【慢性共病放大鏡3-用藥篇】三高又腎病...共病患者領藥像逛超市 重複用藥當心致命風險【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6-0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相知才能相惜,建立醫病合作新關係
編者按:本週邀請急診處、加護病房這種較有壓力、容易引起醫療爭議的工作環境的醫師們談談他們的工作。一位急診醫師敘述自己在一個白天所看到的各種急診病人與家屬的互動,以及最後幾段與同事分享的心得,道盡了急診醫師的內心世界。想看本文:5/29 急診白班的一天一位加護病房的醫師述說病人病情變化時,常會遭逢家屬無法理解或接受的困境,使他有感而發,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和「無常」,並不是「彼此」,而發出呼籲:請讓醫療人員把心思花在「如何救病人」上,而不是「如何不被告」。想看本文:5/31 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不是彼此最後由兩位關心醫療爭議的作者說明時代的變遷,醫病關係已經不再是醫師希冀病人「遵從」,而是互相需要「理解」,希望能「創造支持環境,讓病人有能力成為隊友」以達到「從人出發的醫病合作關係」。數月前拜讀「醫病平台」刊出「急診處面面觀」的系列文章,分別從病人、醫師和護理師的角度來探討急診室常面臨的醫病溝通困境,面對急診的衝突現場,醫護病雖立場不同,各有各的委屈、無奈,卻能從彼此之間「認知不同」來看待衝突的原因,而努力地想藉由個人經驗和感受的分享,試圖讓對方能多理解自己一些,拉近認知的差距。這種期待被理解的心情,正是讓醫病關係走向更加人性化的關鍵。從期待遵從到期待理解 醫病關係的典範轉移傳統的醫病關係,其實不太需要病人端的「理解」,醫療端像是運籌帷幄的大家長,病人只需要把疾病交給醫師,好好「遵從」醫囑、配合治療就夠了。但是,面對日益龐雜的醫療體系、專業分工和疾病樣態,醫療端從個人自主變成團隊作戰,加上健保規範、醫院管理、專業指引、醫療糾紛陰影等種種外在因素,使得醫療行為變得更為複雜;另一方面病人端也受到資訊普及、知識水準和自我意識提高的影響,早已不能滿足於被動角色,想在醫療過程中有更多的參與和自主性。過去那種權威式、指導式的醫病關係早已無法負荷今日的醫療生態,取而代之的是較為平行的合作關係,「醫師是人不是神」的論點,指的雖是醫療的極限,但也代表著醫療端期待病家更多的理解和包容。相互理解是合作的前提,然而醫病之間最大的阻礙是既存的認知差距,不僅阻礙溝通,也限制了病人「理解」合作內容的能力。病人的理解有三個層次:最基本的理解,是能聽懂醫療人員提供的訊息,例如診斷是什麼、治療方式有哪些、手術可能有什麼風險等。第二層的理解,是消化資訊之後,有能力提出疑問、表達需要、或搜尋更多訊息。第三層的理解,則是進一步對診斷及醫療過程「知其所以然」,例如理解為什麼醫師安排X光檢查而不是斷層掃描、為什麼直到出現某特定症狀出現才能確診而不是延誤診斷,為什麼對於正在大量出血的病人不能安排馬上轉診。過去有許多研究顯示,醫療人員容易錯估病人的理解力,而傾向只說明結論,而非說明判斷的過程,或是以為病人沒問題就是懂了,樂觀假設病人應該能理解醫療行為背後的種種出發點為善的理由和考量,這種「以為病人都能理解」的錯估,就是許多醫療爭議的來源。換位思考 正視醫病認知差異相對於病家,醫療人員在醫院享有「主場優勢」,對於醫療現場的複雜分工、作業流程和規定,像呼吸一樣自然,以致於容易高估病人理解能力而忽略說明。就像急診的等候,對醫療人員是理所當然而且需要被體諒的事,但在病人不清楚檢傷運作方式、對自己病況無知,也無從得知其他病人的病況下,就容易因感受到被忽略而不安或氣憤。再者,病人所經歷的視角,和醫療人員一定不同,有時候醫療團隊在短時間內執行了評估、檢查、排除了幾個鑑別診斷,最後開出了處方,但病人只能從「看到」和「聽到」的有限事物,「腦補」拼湊整個治療過程,甚至以為「只有觀察,其他什麼都沒做!」,尤其是家屬無法看到照護情形的時候,更容易出現負向推論。有家屬因為病人進入手術室的時間比預估手術時間多了兩小時,就緊張地懷疑手術過程出了問題;也可能因加護病房限制探視,看不到也不了解醫療團隊的各種處置,而無法接受病人一天之內從相對穩定到急轉直下的變化。此外,對疾病的主觀感受和受醫療結果影響程度,更是醫病之間最大的差異,畢竟受傷哀號的、虛弱無力的、擔心腫瘤復發的、焦急等待斷層掃描報告出爐的,都不是醫療人員,病人更為關注自身病況是人之常情,但醫療現場卻往往只能讓病人處於被動的安排之下,這段期間的不安和無助,也大大限制了病人理解和體諒的能力。這些差距,都是醫病間互相理解和合作所必須跨越的鴻溝,醫療人員要跨出的那一步,是必須承認和警覺有這樣的差異存在,不能把理解視為理所當然。不過,若只仰賴或要求醫療人員同理、忍耐,或用無限上綱的告知說明來填補,或許能改變一時、改變個人,卻很難改變整個環境和系統,絕非解決問題之道。創造支持環境 讓病人有能力成為隊友事實上,要減少醫病的認知差距,從病人端的教育和建立支持機制來跨出這一步,更是大有可為。在教育方面,除了學校外,近年來,許多醫療人員透過社群媒體或是影劇作品,分享醫療人員的生活經驗與視角,讓一般民眾了解醫療業的辛酸、血汗、如何思考、如何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在covid-19疫情期間,更有許多影音素材帶領大眾看到醫療人員也會恐懼、也有擔憂,臉上揮之不去的壓痕、隔離衣內的汗如雨下。這些經驗告訴我們,揭露醫療體系並非全知全能,讓民眾也能「知其所以然」,並不會減少信賴,反而更能凝聚醫病之間的互信;解構白色巨塔,也不代表拋棄專業,而是讓大眾更能從「人」的角度來看待醫護,也正是建立夥伴關係的第一步。此外,對病人提供即時支援機制,作為醫病之間溝通的橋樑也是有用的做法。日本在90年代後期因發生數起嚴重醫療事故,導致醫病信任危機,訴訟案件量明顯提升,日本政府自2002年起把「建立病人諮詢及投訴系統」列為促進醫療安全環境的項目之一,鼓勵醫療機構設立諮詢台,後來更以健保支持醫院設立「醫療對話促進者職位」,並在社區建立由政府管轄的公眾諮詢窗口,提供民眾醫療疑慮的諮詢及就醫安全的建議。英國的國民保健服務(NHS)則由國家出資,於醫療機構內設立病人諮詢與聯絡服務(Patient Advice and Liaison Service, PALS),扮演民眾和醫療人員之間的溝通橋樑,對病人提供諮詢服務和協助,支持病人提出疑慮,並介入協調解決。事實上,台灣也有類似的機制,例如各醫院設置的申訴窗口和關懷小組。筆者的團隊近年負責執行政府「醫療爭議關懷資源中心及諮詢專線註」的專案計畫,服務對象是疑似遇到醫療爭議的醫病當事人,兩年200多通來電中,病方占大多數,其中八成以上自覺遇到醫療爭議的個案,曾在就醫過程中存在疑慮,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在病人不問、醫師沒說、病人心裡有委屈和疑慮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就從懷疑、負向猜測,進而演變成爭議。曾有病人要求進行某項影像檢查,但醫師認為沒有必要,病人因此認為看診疏忽草率;諮詢人員透過傾聽,發現該名病人的訴求並非檢查本身,而是出自對病況的焦慮,希望找到安心的理由,因此鼓勵其向醫師具體表達擔憂,如此更能獲得準確的回應。從人出發的醫病合作關係理想的合作關係,是相互理解、信任,為治療疾病的共同目標而努力,也共同面對困難和挑戰。醫病關係的主體是人,即使雙方看待事情的角度並不一樣,但是共通點都是期待被理解、被支持,這是合作的契機。透過醫療人員的換位思考與病人端的支持賦能,相信醫病雙方有機會從相知到相惜,建立美好的醫病合作新關係。註:醫療爭議關懷資源中心網址醫病平台相關文章延伸閱讀:2/13 如果急診團隊不再省時省話2/15 急診室,不是你的便利商店2/17 急診室內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急診白班的一天
編者按:本週邀請急診處、加護病房這種較有壓力、容易引起醫療爭議的工作環境的醫師們談談他們的工作。一位急診醫師敘述自己在一個白天所看到的各種急診病人與家屬的互動,以及最後幾段與同事分享的心得,道盡了急診醫師的內心世界。一位加護病房的醫師述說病人病情變化時,常會遭逢家屬無法理解或接受的困境,使他有感而發,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和「無常」,並不是「彼此」,而發出呼籲:請讓醫療人員把心思花在「如何救病人」上,而不是「如何不被告」。最後由兩位關心醫療爭議的作者說明時代的變遷,醫病關係已經不再是醫師希冀病人「遵從」,而是互相需要「理解」,希望能「創造支持環境,讓病人有能力成為隊友」以達到「從人出發的醫病合作關係」。50多歲女士燒炭自殺,一氧化碳中毒後昏迷併吸入性肺炎插管,於急診接受高壓氧治療三天後意識恢復,在急診練習脫離呼吸器時屢屢覺得疲累而想放棄,在旁的先生握著她的手,想說些什麼又開不了口。我在床邊看著她說:「你嘴裡插著管,手腳被綁著,不能說話、不能吃東西、不能滑手機,不會很難受嗎?人生還這麼多美好的事,難道你要像隔壁急救床這些老的不能再老,飽受生命病痛折磨的老人家們,氣切後接著呼吸機,喪失了選擇,永遠只能看著天花板憶著往日榮光,同時感嘆著人生遺憾?」病人看了天花板,轉頭又看了眉頭深鎖的老公,順利地在練習後,在急診拔管,脫離了呼吸機。30多歲男工程師在家面朝地猝死,送到院後肢體已僵硬,皮膚已出現重力作用下的死亡圖騰瘀斑,急診醫護們專業地施行急救心肺復甦術,一如既往地向死神宣告他們的不妥協。家屬們傷心斷腸,白髮蒼蒼的父親趕來後聽到噩耗幾近昏厥,腿軟了癱倒在地。我把其他候診椅上等待的病人喊起,扶著他躺平,看著父親慢慢恢復了意識,醒來後隨即躺在椅子上放聲嚎哭。病人的母親哽咽地說病人兩小時前才打電話說要她去車站接他,後來就失聯了,回到家就看到他一動也不動的趴在地上,急忙叫了救護車。她失魂般地喃喃自語:「一定是回家太晚疏忽了,還是有什麼警訊沒察覺。」母親非常驚慌的蹲在地上,雙手一直抓著頭髮,眼睛看著地板直搖晃著頭,把悲痛的結果歸咎在自己身上。在確定病人父親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我把家屬們全找了進去,輕聲但堅定地說著:「根據我的職責跟被賦予的權利,我必須宣布一些事情,你們的孩子已經過世了,什麼原因我無法得知,通常是心臟或是腦部方面的問題,不過那已經沒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這不是你們任何一個人的錯,你們會承擔苦痛,但不要自責,這是老天的錯,很不公平地老天不用被究責。你們過去他耳邊跟他說些道別的話吧,說謝謝他當了你們30多年的兒子,他表現的很好,你們為了他也傾盡了所有,你們會會好好珍惜彼此,要他不要有什麼牽掛。我相信他失去意識的當下是沒有苦痛的,因為時間太快,來不及痛苦。我再重複一次,你們沒有任何一個人該對這事負責,你們付出了足夠的愛,我相信他永遠會記得。」50多歲先生心肌梗塞後肺炎及急性肝炎併黃疸,病人一位高大但絲乎有些心智障礙、說話非常羞澀溫柔的兒子,拿著手機作勢要靠到我耳朵,一邊非常禮貌及客氣地請我再解釋一次病情,並說明他想要錄音並說明給母親聽,因為他實在記不住也沒法理解那些,即使我自認已經簡白以及把語速放慢到極致的病情說明。正常情況下病人拿手機錄音是件非常冒犯且挑釁醫護的舉動,但我看著他的眼睛,實在感受不到任何惡意,甚至覺得要他說出這樣的請求,已是他單純的語言世界裡非常艱難的事情,於是我把手機拿近,用像在與小孩說故事的方式,盡可能慢慢的解釋父親一些可能會遭遇的危險給他錄音。結束後確認他已經沒有疑問,然後看著他背影放心離去。90多歲臥床慢性氣切的退役將軍爺爺肺炎,接上呼吸機後在急診等待加護病房三天。在旁的老夫人行走不穩,手臂一直在顫抖,手上拿著的灌食配方幾乎快要灑出,我遠遠看到跑了過去攙扶著她坐下,並詢問她是否有巴金森式症的疾病?她先表達感謝,訝異我意外觀察的仔細,並訴說著她的怪病,平常走路移動沒問題,但停下久了腿就會僵硬,僵硬後要再開始行走得花很多力氣,大多時候會顫抖,曾看過了一些神經科醫師,甚至半嘗試性地去接受脊椎手術後仍舊無解,查不出原因,已經放棄不知道該去看什麼科了。我思考了半响,直白地表示我只能看出異常,但不確定病因,只能推薦我覺得不錯的神經內科醫生給老夫人,讓專業的醫生去傷腦筋。40多歲女性暈厥送醫,臉上滿是瘀傷,檢查後判斷為暈眩症發作後低血壓昏厥。病人母親希望我能趁這個機會告誡她女兒不要喝冰水,要喝溫開水就好。事實上雖然喝不喝冰水對疾病一點好壞處也沒有,但我還是很若有其事配合媽媽的威脅了一下病人。「下次感覺頭暈或快要昏倒地前兆出現時,一定要盡快坐下或躺下喔。還有記住,一定要配溫開水!」我拉高音調有點心虛地說著,不忘回頭對病人母親邀功做了個象徵任務成功的半眨眼。「醫師,謝謝你,用很奇怪的激勵給了她一些勇氣。」一氧化碳中毒女士的先生走過來拍著我肩膀說著。「醫師,謝謝你,你說的對,不是我們的錯,但是剩下活著的人比較辛苦,這好不公平,不是嗎?」年輕猝死病人的母親扶著他先生,哽咽著對我說。「醫…師…謝……謝…你…的…說…明……」心肌梗塞病人高大內向的兒子很靦腆的對我擠出幾句話,我看見了他抿著嘴唇,但掩蓋不了嘴角上揚了12度的微笑。「醫師,謝謝你,額外花了這麼多時間聽我說我的病,我老伴躺在床上13年了,我幾乎用盡了所有的精力,他就是我的全部,但我是不是也該自私地多關心自己一點呢?」退伍將軍的夫人很有氣質地慢慢低聲說著,那聲音像極了悠長的一聲嘆息。「醫師,謝謝你,溫開水真的很重要,你也要記得多喝溫開水。」暈眩症女子母親很有禮貌的對我點頭,手裡拿著保溫杯。「謝謝你們的謝謝」,我在內心默默的對自己說著。下班之前,護理師問我:「不覺得今天的病人都有些故事嗎?」「是啊,不過不只今天,而是每天、每個病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各自精采。有些時候我們用聽的,更多時候我們用看的、用猜的。我只希望,我們當他們故事裡的過客,甚至是背景就好了。」人生是一班慢速直奔死亡的單程列車,旅途上有人上車、下車,我們掌握不了起點,也預測不了終點。我們所能決定的,只有趁待在車上時,盡量去認識人、去愛人,去記錄窗邊經過的風景,去感受經歷的人情。去哭、去笑、去體驗一切發生在車上的美好與苦悲,去自我實現。然後盡可能地,在任何一個可能下車的瞬間,回眸車上的人一眼,眼裡盡是關愛與感激,最後自豪地閉上眼,不留遺憾。醫病平台相關文章延伸閱讀:2/13 如果急診團隊不再省時省話2/15急診室,不是你的便利商店2/17急診室內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22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慢病放大鏡【治療】翻轉診所!從預防到慢性病照護 扮演社區守護者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大眾對慢性病防治的需求日益迫切,但就醫不一定要到大醫院,近年許多醫師投入基層醫療,帶動傳統診所全面轉型,用同理心的溝通方式與堅實的醫療團隊,從預防、治療到長期照護,全方位守護基層民眾健康,扮演社區健康守門員。醫者初心 走進基層 守護社區健康南投埔里的陳宏麟醫師與屏東的曾競鋒醫師,正是典型的代表。陳宏麟曾任中山醫大附設醫院主治醫師,不久後決心回家鄉服務,擔任埔里衛生所主任十年,因為高度關心基層的健康促進、醫療診治與延緩失能等議題,2011年開設診所。曾競鋒曾任高醫大附設醫院主治醫師,二十多年前走進屏東投入基層醫療,對接觸病人、關心病人充滿熱情與使命感,2013年開立診所。兩位醫師都多次榮獲各類糖尿病和腎臟病醫療照護品質獎項。曾獲得2021年台灣醫療典範獎的曾競鋒表示,得獎來自診所對病人提供最優質的照護,第一個關鍵是盡早使用最正確、最少且沒有副作用的藥物,並運用同理心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讓病人配合醫囑用藥;另一個關鍵則是投入很多心力推動衛教,他願意付出成本建立堅強的照護團隊,聘用衛教師、營養師,教導病人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如此一來,基層的慢性病照護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與效益。慢性病照護 基層診所轉型新使命曾競鋒強調,慢性病照護是基層診所可以做的事,而且近年慢性共同照護平台是趨勢,需要更多的基層診所轉型投入,多年來他在屏東醫師公會常舉辦講座,就是要協助大家提升服務量能。他同時在大仁科技大學授課,透過互動的方式與學生討論慢性病照護,他深信醫學的種子要向下扎根與擴散,未來學生成為護理師、藥師,都會記得曾經在課堂上學到的慢性病知識與觀念。陳宏麟的診所不久前獲頒醫策會2022年基層醫療品質改善特優獎。他說,「診所的定義,我們自己來寫」,在分級醫療共同照護的理念下,基層診所要找到自己的角色,透過賦能,打破傳統診所只是看感冒、打疫苗的刻板印象,而是從社區守護的概念去發揮。以他的診所來說,就有醫師、營養師與護理衛教師,更運用醫療專業,設立健康食堂、適合長者的健身房與巷弄長照站,為基層民眾進行連續性照護,從亞健康、失能再到失能,兼顧不同的照護面向。例如一位患有糖尿病多年的婆婆,不但血糖高,腎臟功能也欠佳,以前總是大老遠到醫學中心看診,後來就近改到陳宏麟的診所看診,透過醫病雙向溝通,穩定用藥,幾年下來的血壓、血糖和血脂肪都很穩定,而且她每天白天到診所附設的長照站參加為長者設計的活動,並享受健康的膳食與健身運動,日子愈過愈開心。醫病平等 用同理心面對患者而不論是照護或診療,兩位醫師都強調,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是重要關鍵。曾競鋒表示,他常提醒自己,醫師與病人是平等的,醫師要成為病人的朋友,運用同理心,站在病人的立場,講對方聽得懂的語言,才能取得信任,讓病人穩定用藥且做好日常的飲食運動等生活管理。他很難忘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有一次在他的門診室外靜靜等了兩小時,當天並非她的回診時段,而她苦候多時只為當面問他一句:「朋友介紹我一種清血管的藥物,請醫師看一下我可以吃嗎?」看著老太太手上的藥物,曾競鋒非常感動,他看見病人的信任和託付,那也是他做為醫師最珍貴的回饋。陳宏麟也強調,守護社區健康要「以人為本」,醫生的角色不只是問診、開藥,而是與病人雙向交流,設身處地的了解病人,推動其行為改變,讓他們在日常的生活習慣中做好自主健康管理。精準用藥搭配照護 病人更健康而在病人的自主管理中,兩位醫師都認為,讓病人配合醫囑用藥是要之務。曾競鋒指出,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是腎臟病,但許多病人不知道長期下來會影響腎功能,而且不肯好好吃藥,誤以為「藥吃多了會傷腎」,但其實近年新藥發展突飛猛進,部分新藥大大減少了副作用,在血糖控制之外還能保護腎臟,只要在符合健保規範之下,早一點開給病人,就是最好的治療。陳宏麟也說,以前的血糖控制藥物雖有降糖效果,但易出現低血糖的副作用,也較無法保護胰臟,但近來的新藥有保護器官的功能,因此只要能從醫療端精準用藥,再配合社區化的基層醫療照護服務,對患者非常有幫助。【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5-22 焦點.元氣新聞
「質子治療之父」洪志宏63歲庫賈氏症病逝!庫賈氏症是什麼病?
畢生致力推動台灣第一座質子治療中心的「質子治療之父」、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洪志宏,3年前被診斷罹患罕病,5月8日於家中逝世,享壽63歲。遺孀李心馨表示,洪志宏的病情發展迅速,並且在3年後辭世,醫界對此表示不捨,感念洪志宏在質子治療上的勇敢先行,永遠感謝他的貢獻。洪志宏推動全台第一間質子中心成立籌備了20年、耗資逾50億,2015年11日全台第一間質子中心在洪志宏的努力下於林口長庚醫院啟用。當時洪志宏說,台灣是繼日、韓、大陸後的第四個亞洲質子治療國家。2014年9月起進行臨床試驗6位患者,分別是腦瘤、攝護腺癌、舌癌及口腔癌各1人,肝癌2人,治療狀況不錯,均未引發嚴重副作用。洪志宏2020年診斷罹患罕病庫賈氏症,今年5月8日於家中離世,今舉行告別式,醫界對於洪志宏離世,表示不捨。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表示,洪志宏對於長庚醫院質子中心成立的貢獻不可磨滅,是質子治療的先行者,「我們永遠懷念、感謝他的貢獻。」;也因為長庚質子中心推動得早,許多臨床案例對世界的醫療都有所貢獻。回想洪志宏推動質子中心的種種,程文俊說,「洪副的團隊相當有企圖心。」很短的時間內就把質子治療的標準化、指引建立完善,對後來國家設立質子中心也有所助益;4年前高雄長庚醫院也成立台灣第二間質子中心。前長庚決策委員主委張昭雄表示,洪志宏是台灣放射領域「開創性泰斗」,讓台灣放射治療領域站上國際最前端的地位;對於放射治療的基礎研究、深入探討都相當嚴謹,對於團隊內的醫師、護理師、治療師都無私地傳授訓練。張昭雄說,台灣從引進質子治療機、硬體建置、人員培訓,到大量治療病患,不可忽視洪志宏統御領導管理長才,更以是病如親的風範感染整個團隊。長庚決策委員會名譽主委陳昱瑞說,洪志宏領導的放射腫瘤科,不僅提升癌症治療的研究及服務,也能夠支援鄰近醫院,率團至美國、日本的質子中心參訪,進而促成台灣首座的質子中心;創辦人王永慶也時常讚賞洪志宏的報告。子女感傷:爸爸生病後才有時間與我們相處洪志宏女兒洪于婷表示,在製作爸爸告別式的文集時相當匆促,但收到的照片、文字遠比想像中多,很驚訝爸爸的生命影響那麼多人;小時候爸爸都忙於工作,相處時間不多,直到生病前一兩年,爸爸開始把重心放到家庭上,也才有機會不是因為工作與爸爸出國旅遊,但幸福的日子好快就結束了,如今,這三年眾人與爸爸已經打完這一仗了,相當感謝大家。洪志宏兒子洪偉哲則說,成長過程中,爸爸因為工作煩忙,往往很晚才回到家,跟爸爸最多相處的時間,是在電視機前面吃著媽媽做的麵,一起看政論節目;偶爾爸爸會與他單獨去吃生魚片丼飯,或挖掘新的無菜單料理餐廳,那是爸爸愛的語言,也是與爸爸獨享的回憶,至今依然清晰。妻:丈夫生病三年是在默默陪伴我李心馨緬懷當時,一開始只以為洪志宏是普通感冒後的體虛,但後續診斷出庫賈氏症,病情又發展迅速,快到沒有時間思考,短短兩周時間內,連每天通勤上班經過的圓山飯店也認不得;本來最長一年的存活時間,後來卻能夠相伴1000多個日子,照護過程中也相當痛心疾首,一度想要跟著一起走。後來突然明白,這三年是洪志宏再度默默陪伴她成長,等她準備好了才離去。認識庫賈氏症庫賈氏症為疾管署公告之第四類傳染病。這是由一種具感染性的變性蛋白質(普利昂蛋白,prion)快速增加,而造成神經細胞死亡,使大腦皮質產生空洞狀退化,大腦組織呈現海綿樣。最初在1920年代被發現,是一種罕見的神經性退化性疾病,全球年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0.5-1。依發生病因分為四種:1、散發型2、遺傳型3、醫源型4、新型庫賈氏病 (new variant CJD,v-CJD) ,其中新型庫賈氏病與牛海綿樣腦症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即俗稱狂牛症)有高度相關。庫賈氏病發病初期會出現記憶力衰退、行為異常等類似失智症狀及步態不穩。隨著病程進展,除了上述症狀會逐漸惡化,患者的四肢與軀幹會有劇烈抽動、發生視力模糊、肢體無力、麻木感、癲癇等。末期會出現較為嚴重的痴呆;且此病在病發後,病程發展快速,大部分患者在一年內死亡,而不像老年失智症可以存活數年。(資料來源/疾管署)(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21 名人.傅志遠
傅志遠專欄:病人性命與醫師面子,哪個重要?
「幫我打給主任,問他有沒有空來幫忙一下?」手術檯上,我專注在一位大量出血的病患身上,雙手不停變換手術器械與動作,口頭交待護理師幫我打電話求救。一位重大車禍的傷患,在急診確認內出血休克的診斷後,我立即把病患推上手術室開刀止血,然而手術的難度超過預期,流血的位置在腹腔最深處,我雖然試著找出血處並加以縫合,可惜怒張的血管並不好惹。好幾次我以為已經控制住出血,但鮮血仍源源不絕從腹部深處流出,我找不到也控制不了出血。雪上加霜的是,病患因持續低血壓與低體溫,開始出現凝血功能失調,經驗告訴我,這是死亡的前兆。然而越是想要快點找到出血處,越是無法如願,我必須承認,當時有點慌了手腳。不得已之下,我只能不斷地往腹腔深處塞入止血紗布,希望加壓的力量,能讓流血速度減緩一些。這麼做確實有點效果,但我很清楚,這暫時的改善只是假象,終究必需面對根本的問題。在這讓我鬆口氣的一分鐘,腦中想了好幾種處理方式,甚至包括若是病患不幸死亡時,我該如何向家屬說明。此時我仰著頭,唯有如此,額頭上的汗珠才不會滴下來。塞在腹腔的止血紗布漸漸被鮮血滲濕,不一會兒又見到鮮血慢慢自四面八方湧出……「血壓又往下掉了!」麻醉醫師回報目前狀況。「怎麼辦?」站在我對面的住院醫師,問了我一個簡單但是關鍵的問題。身為這台刀的主治醫師,理應有能力有義務解決所有問題,把這台手術完成,整個手術室裡就屬我最資深,大家都在等我決定下一步。我問了自己一句:「止血紗布拿出來後,有沒有把握止血?」「沒有。」這是我內心自問自答的結果。 我決定尋求協助。很快地,另一位主治醫師衝過來幫忙,雖然危機還沒解除,但光是有一位技巧經驗跟自己一樣、甚至比自己還好的搭檔,站在對面一起手術,已讓我吃下了定心丸。在胰臟的後方,腹腔深處中的深處,我們總算把破裂的血管給看清楚,止血鉗夾住並縫合後,血止住了,病人的命也保住了。「主任,謝謝。」「沒事!問題解決就好。」 結束了關鍵步驟後,資深前輩先離開了,我和住院醫師繼續把手術完成。「我很佩服你,都已經是教授了,還願意向外求援找人幫忙。」一邊縫傷口,住院醫師一邊跟我說。「每個人都有盲點,也都有弱點,即使我是主治醫師,即使我是資深主治醫師,即使我已經是教授,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病人的命。」「求救沒什麼丟臉的,因為面子掛不住而損失病人的生命,那才真的不應該。」在我行醫的過程中,見過許多同事的醫療糾紛,其中有很大宗都是「併發症處理不當」,而這些處理不當中,又有很大一部份是因為「醫師內心過不去」。手術難免會有併發症,例如手術後流血、感染之類,任何手術本來就不可能保證沒有併發症,會出問題的常是:當併發症出現時,醫師沒有發現,或礙於面子沒有積極處理(某種程度,再次手術等於承認了前次手術有問題),因而錯失治療時機,造成更大的傷害。跟病人的命比起來,醫師的面子其實微不足道。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夜空中的星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國防醫學大學師生團隊分享他們對醫學人文「教」與「學」的心得。廖老師以家庭醫學科醫師的背景,非常貼切地道出醫學人文課程的設計,是希望能夠帶給不同階段的醫學生與醫師醫學課本以外的能力。醫學系二年級學生著重於醫病之間的人性之「愛」,而由這階段的醫學生親自寫出人文老師的開導改變了她的「視角」,而會體察別人的立場,是一篇非常珍貴的醫學生對人文課程的回饋。接著一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分享她在照顧病人所表現的投入,「剝除只看見『病』的表面關係,更貼近理解每位病人作為『人』的獨特經歷與需求。」這句話真是令人感動。同時她還以畫圖的方式說明與病人的相對位置,令人深感學生體貼入微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國防醫學大學這幾十年來持續有醫學生選擇加入longitudinal integrated clerkship,這種「縱貫式」學生必須長期追蹤病人的病況,包含住院與出院後都非常負責任的追蹤病人與表達他們的關心,而令人激賞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選修這種「縱貫式」的醫學生。某日稍晚才結束了實習,走回宿舍的路上,看得見很清楚的獵戶座的腰帶,才想到已經進入了春季,也讓我回憶起曾經遇到的一位病人。他是一位換肝多年後患上肝膿瘍的中老年男性,因為反覆的發燒與感染多次來院,掛著一條留置引流管的他昨日才剛住進來,經歷了一年多的醫院實習,我已經能透過抽血結果嗅聞出來他的命運:敗血性休克。作為一顆稱職的螺絲釘,我在住院醫師學長的指派下會診了感染科,替他換了使用的抗生素,醫療團隊也撲了上去安排相對應的處置,到了隔日早上,替沮喪的他換藥被拒絕,聽他悲觀地說這可能是最後一次住院了,妻子也提及主治剛剛過來解釋過要打最壞的心理準備,因此兩人只想安靜度過最後的時光,於是換藥車質量守恆、順從地被推出去。我在五年級時曾選擇校內的縱貫式學習課程,這個課程除了平時的醫院實習,也鼓勵我們與願意加入課程計畫的病人培養長期關係,讓我們不只片面地接觸住院過程,而是能「縱向」地追蹤病人的返家與回診情形,以及可能同時存在的他科治療計畫。此外,亦安排了醫學人文的課程,由老師定期與我們討論臨床的學習情形,讓我們在與追蹤個案的相處過程裡,剝除只看見「病」的表面關係,更貼近理解每位病人作為「人」的獨特經歷與需求。兩天過去,在抗生素與肉體的努力下,他拿掉了升壓藥,生命徵象還能維持穩定,隨著抽血追蹤的感染指數下降,人也不再發燒了,只見查房時主治一面與他打氣,一面囑託要換掉週末暫時開上的嗎啡。我則是因著先前縱貫式課程曾追蹤病人的經驗,暗暗觀察這個病人的情緒變化,也怕他心情繼續低落,會在換藥進入病房時與他和他的妻子多聊幾句。隨著熟悉感與關係的建立,某日病人主動向我抱怨:即便被告知不用每日更換、貼著防水敷料下、為了留置引流管而無法癒合的傷口時常抽痛,他定位著管子周圍的疼痛區域,與我說著門診時被建議的換藥方式與住院做法不同,我猜想著是引流的分泌物留置在管路附近產生刺激,便也在和主治醫師報告後將其排入每日換藥的名單。於是每天一次,由我負責到床畔替他的傷口塞進細細的抑菌敷料和蓋上紗布,多半是我拿著最小的棉棒在洞裡探路消毒,經常是他在洞外與我探討人生哲理。他會和我說他最屬意的是樹葬,也希望有機會半場生前告別式,能向他所愛之人完整地道別。引流管的出口在他的右上腹部,於是那些豁達的生死觀便自我較靠近他的左耳進,病人和他的妻子總不好意思向我道歉又道謝,而我則盡力讓他偶爾低落的念頭右耳出。 更換紗布的舉動在最初始確實能將疼痛頻率降低,然而隨著我對換藥過程越發熟悉,每次換藥後所減緩疼痛的時間卻快速遞減著,那是陽光透過明窗輕柔灑進房間的幾個早晨,還沒到查房時間,護理師就會在走廊攔下剛到醫院的我,輕聲問我有沒有空、能不能先替嚷著疼痛的他看一下?又或是彼時準備著比賽的我,若因競賽的訓練還留在醫院,那便是雙人房裡僅點著床頭小夜燈的幾個夜晚,我會抓著紗布和換藥棉棒躡手躡腳摸進房間,輕拍皺著眉頭、飆著冷汗的他,就這樣在清晨與夜晚不吵醒妻子的狀況下,與他持續著換藥的「約會」。從一天一次、兩次、三次,直到換藥完不到十五分鐘又疼起來,也直到我與某個學長聊天時提起這件事,才被嚴厲地提醒想要解決病人的問題,有診斷、能定位也沒有更換疼痛的形式,便應該在傷口清潔完還是疼痛時去檢視使用的止痛藥,於是在研究了病人的肝腎狀況與副作用,跟老師討論與其同意過後改了醫囑,並在當日下班前去跟他解釋調整了止痛藥。忐忑睡了一覺後,隔天便急著一大早就去看他,沒想到迎來他一抹笑容。我從來就不是期待病人把感謝掛在嘴邊的人,畢竟太常看到人們前一秒客客氣氣、後一步生生氣氣的樣子了。但當他說著好久沒有睡得這麼平穩舒服,並重述著希望我之後務必要繼續帶著謹慎和果決照顧病人。一面看著病人妻子揉著他終於鬆開及乾爽的眉頭,心裡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感覺慢慢湧上來,原來作為醫者可以做的事情真的好多好多,原來這就是傳說中行醫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原來能真正感受到的道謝其實可以不用夾著謝謝。感謝縱貫式學習鼓勵我們主動接近病人,讓我們在學生階段就能學習貼近病人內心,能較忙碌的醫師前輩們更早地察覺這些病人不知如何描述的訴求,也讓我在進入六年級、學習與掌握了更多的臨床知識後,能更高效率、高機率地解決這些並不致命、卻著實扎心的困擾。他還感性地說,上天派給了他一顆星星,那顆星星就是我。但菜鳥螺絲釘忍著沒跟他開玩笑說:「那顆星星,其實是叫Tramadol的止痛藥。」延伸閱讀:5/15-醫病平台/你的病人不是你的病人 他們是我們生命的老師5/17-醫病平台/化繭為蝶——醫學人文之旅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17 焦點.杏林.診間
奉獻糖尿病防治半世紀,台大前院長戴東原辭世!7、80歲都還在行醫,熱情從未退
【2023/05/16編註】國內糖尿病醫學領域大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名譽董事長戴東原,今天(16日)上午8時於睡夢中過世,享壽84歲。戴東原也是第27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得主,《元氣網》帶大家回顧這位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半世紀的醫者,專訪當年78歲都沒打算「退休」,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相關新聞】台大前院長戴東原今晨辭世 一生致力糖尿病、家庭及老人醫學27屆醫奉獎/戴東原推動糖尿病防治 長年守護貧病弱勢【記者鄧桂芬╱專訪 圖╱杜建重攝影、戴東原提供,原文刊載於2017-09-06聯合報】記者在約訪時間提前抵達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還埋頭在辦公桌前工作,三點一到,準時開門親切迎接。提及醫療工作,行醫已逾半世紀的他雙眼發亮、講話中氣十足,看不出高齡78歲,更沒打算何時「退休」,只笑著拋出一句:「樹欲靜而風不止。」道盡他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冷門新陳代謝科 愈研究愈有興趣戴東原非生於醫師世家,父親是法界人士,在台灣大學法學院執教,後轉任司法院服務,但已故的外公張山鐘是屏東縣萬丹鄉名醫。戴東原說,外公在古厝開診所,因醫術高超,病人把外公當神崇拜,診所門庭若市,每天至少有200位病人就診,還有民眾相信舀取古厝院內的井水配藥吃,病很快就能痊癒。這讓每次放暑假到外公家玩的他,留下深刻印象,高中畢業前夕,獲保送台大醫學院的機會後決定從醫,不追隨父親,一路走到現在。戴東原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不過選擇走新陳代謝專科,並非他最初的興趣。戴東原說,他在台大醫院當總醫師時,對心臟科及胸腔科很有興趣,當時恰巧有一位新陳代謝科教授請他協助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他心想「既然老師看得起,就當跑腿吧!」並且因緣際會到日本參加泛亞洲國際糖尿病研討會,也是他首次參加國際型會議,才激起他對新陳代謝科的興趣。但當時新陳代謝科算冷門科系,醫學研究不多,對糖尿病的處治也有限,有同儕笑他選新陳代謝科是為了讓日子比較好過,「但不是這樣啦,有心學習的話,愈深入研究就愈有興趣。」這也是為什麼他42歲開始投入醫院行政工作後,還堅持在第一線看病、做教學研究的原因之一,「不動手會癢啦!」他大笑。啟動共同照護網 照顧弱勢獨居者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三名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再加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戴東原說,糖尿病防治經多年推廣,民眾認知仍有限,不清楚血管或神經受損等併發症與糖尿病相關。以仁濟醫院為例,位處萬華區,是台北市老年人口最多、平均收入最少的地方,國小後就失學的民眾占了五成,因對慢性病沒概念,藥袋上的囑咐看不懂,服藥還會自行中止或減量,飲食與運動也難配合。尤其萬華的獨居長者特別多,施打胰島素有時劑量拿捏不準,「長輩不怕,但我們卻緊張死了,擔心他發生意外。」不過只要控制得宜,了解飲食的醣類代換,只要認識七到八成,糖尿病就能獲得不錯控制。開辦「身心活化站」 無所不教「為教居民識字,我撩落去(台語)了!」戴東原10年來在仁濟院開辦「身心活化站」,創立「生活文字班」,請講師免費教民眾識字,有時學看交通號誌,有時學看歌曲歌詞,邊唱歌邊學,讓民眾能順利搭公車或捷運到醫院看病及辦手續,到銀行寫金額時,也不會再把國字「大寫」誤認是將阿拉伯數字寫大。他擔心民眾不知道「身心活化站」是什麼、什麼時候招生,特別請院內的社會服務室同仁走進社區「拉客」,不分年齡及經濟能力,有興趣的街友也很歡迎,希望民眾多識字,增加自我生活功能。身心活化站也提供高齡者體適能訓練、傳承藝術、音樂活化大腦、樂活學3C等課程,希望預防長者失能失智或延緩病情,並增進長輩的社會參與。此外,仁濟醫院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每個月最後一個周六上午,也會舉辦「克糖對話」,10年來每場均由戴東原親自主持,聘院內外專家及同仁進行專題演講,預留時間和病友進行雙向溝通。有時演講內容還會超過糖尿病衛教範圍,例如教導民眾如何促進呼吸、骨骼與關節的健康、預防跌倒等。「一步一步慢慢教,對病人一定有幫助。」戴東原說,他看病、做教學研究、做行政工作、做慈善救濟,每天工時10小時起跳,下班後腦筋還要繼續動。但每天這麼忙,必須忙得有意義,這不是要受到多少表揚或得到多少獎狀,而是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否則就只是「無頭蒼蠅」。看診耐心解說 讓病人感受誠意戴東原說,醫師要具備誠心、耐心與細心,病人會知道你的誠意。他看一名病人平均8分鐘,醫囑會手寫標示「1、2、3」講清楚,一旦發現病人不懂,一定會請衛教師再花15分鐘以上詳談。有許多病人多年來和戴東原合作得很好,例如有一名60歲老病人,從28歲確診第二型糖尿病後就看他的診,每天按時服藥、節制飲食,幾乎每天爬山當運動,雖曾置換人工膝關節,改換健走當運動,糖尿病史32年來保持零併發症,令他十分欽佩。戴東原因曾到國衛院服務二年,減少門診次數,有病人一時找不到他。當他到仁濟醫院服務時,回鍋的病人向他說:「醫師我找你找得好苦啊!」讓他很感動。戴東原行醫51年來都和糖尿病友在一起,聽過許多的飲食與運動課程,讓他「萃取」一套養生方式。戴東原說,他因椎間盤突出曾接受復健治療,且上了年紀也不能做太激烈的運動,只要下班有空,一定會去家裡附近的學校操場走路,走完回家再加上一點體適能運動。前一陣子因天氣太熱,他選擇在家開冷氣繞著客廳走路,「雖然說來有點糗,但一定要動啊!」此外,戴東原也曾是一名癮君子,25年前的某天,他看診的倒數第二名病人,一邊抽菸一邊走進診間,他念病人「看病還抽菸?菸抽完再進來!」結果他看完最後一位患者後,放鬆得拿菸出來抽,卻被上一名病人看到,大喊「醫師你也在抽菸啊!」讓他覺得很糗,卻也痛下決心戒菸,好好保養身體。因應長照政策 規畫未來藍圖戴東原說,他接受最多考驗的就是從事行政職務,尤其是成大醫院營運前,為了籌備教學人力,借用台大醫院景福館二樓一半空間做教室,請台北的醫學中心教授就近教學,一方面安頓醫學生,一方面策畫醫院開張,還要晉用人力及採買設備,壓力很大,回家次數少之又少。「還好當時四、五十歲,比較有幹勁啦!」因應國家推動長照政策,戴東原已規畫仁濟院未來藍圖,除了擴展現有的食物銀行、獨居老人送餐、老人關懷與急難救助服務,還要再辦食堂、居家服務與居家復健。至於已提供有十年的居家護理及居家醫訪服務,去年一年服務了2200人次,希望未來兩年內服務人次增加到3000,再逐步提升到7500人次。戴東原說,很多人笑他,七、八十歲了還要策畫醫療及社服事業,太太也會抱怨他把工作當娛樂,孩子也曾埋怨成長階段沒有他的陪伴,「但這已經是習慣了,且到了我這把年紀,也不會再去計較工時和待遇。」「老實說,有一點功夫的人,很少沒在做事的。」戴東原說,他還會繼續工作一段時間,為推展長照來努力,到了該休息的時候,才會停下腳步告一段落。【27屆醫奉獎】戴東原熱情投身醫療工作 孫女盼爺爺早點回家【記者羅真/即時報導,原文刊載於2017-09-23聯合報】有一群人,長年在有需求的角落默默為病人付出,被社會看見時卻彎腰不居功,屬台灣最美風景。衛福部今舉辦第27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是個人獎得主之一。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之後,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每次去爺爺家,爺爺都好晚回家」,陪同戴東原上台領獎的小孫女靦腆地說。高齡78歲的戴東原,至今每日工時仍10小時起跳,他認為,人生得忙得有意義,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13 醫聲.Podcast
🎧|孕產婦3成剖腹、7成剪會陰 媽媽生子難「助產」
這個周末就是母親節了,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昨(11)日公布「台灣女人生產經驗大調查」,發現高達7成的媽媽在生產過程中,會陰被「剪」一刀,懷孕生子本應是喜悅的事,卻讓不少人留下陰影。近年越來越多台灣孕產婦採取「溫柔生產」,選擇由助產人員協助接生,連藝人孟耿如、S.H.E中的Ella、知名主持人Janet謝怡芬可能也不例外;許多科學證據亦證明,助產人員主導的產程,能減少施打減痛針、剖腹產、剪會陰的機率,經由助產師及醫師共照,未來更有機會彌補婦產科醫師人力不足的問題。🎧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以孕產婦為中心 助產接生比率逐年攀升根據國健署出生通報年報統計表,近年出生通報活產接生者為助產師(士)的比例整體呈上升趨勢,從民國93年僅0.05%,到最新110年成長至歷史新高的0.14%,從98人增加到229人,顯示越來越多產婦選擇由助產師(士)接生的「溫柔生產」。台灣助產學會理事長、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及婦女健康系副教授高千惠表示,溫柔生產強調生產是正常、自然、健康的歷程,應以孕產婦為中心,除了有產前教育、產後照護,與一般生產在生產姿勢、醫療介入程度也有所不同。以人體解剖動力學而言,生產最重要的是上半身直立所產生的重力,引導嬰兒下降,但傳統醫院生產要求孕產婦臥床、腳抬高,「你假想一隻大象躺著、四腳朝天,這要怎麼生?」故助產人員多鼓勵孕產婦採取自己舒服的姿勢生產。施打催生素及減痛針 反不利生產恐危及母嬰「除非是醫療上的原因,否則我們不認為醫療的介入是合適的。」高千惠透露,為加快產程,部分醫師會施打催產素,不同於天然催產素間歇刺激子宮收縮,讓孕產婦慢慢適應,化學合成的催產素會使宮縮漸強,孕產婦常難以承受,臨床上更出現過子宮破裂的情形。生產時不少媽媽會選擇減痛分娩,但孕產婦會因下身麻醉而無法出力,需要旁人幫忙推肚子,甚至剪會陰或者真空吸引嬰兒協助生產,不過,其實這種行為可能適得其反。「如果先剪會陰,會陰很容易下裂,術後復原時間較久,若產婦痛到受不了,就可能選擇剖腹產,這都不是最好的方式。」高千惠補充說明,高齡並非剖腹產的指標,只是孕產婦自認年紀大,無法出力而提議剖腹產。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會陰切開率及剖腹產率應控制在10至15%,但生育改革行動聯盟日前調查台灣婦女生產經驗,發現醫院會陰切開施行率高達73.4%,國健署出生通報年報統計表也指出,我國剖腹產率長年高於30%,110年更高達37.9%,平均每3名約有1名活產嬰兒是透過剖腹產出生,可能提高孕產婦與新生兒的死亡率。9年助產教育空白期 助產師接生短期難回歸即使有研究顯示助產師的加入能有效降低會陰切開率、剖腹產率,卻因過去將近10年的教育空白期,導致現在助產師難以回歸醫院體系。高千惠提及,台灣助產師起源自日治時期,戰後政府設置五專護理助產合訓科,建立基本課程護理、進階課程助產的教育架構。待西醫進駐,61年婦產科醫師接生率首度超越助產人員,且差距逐漸擴大,80年起陸續全面停辦助產教育、公立醫院取消助產師編制,助產師退居制度外,直到89年才恢復助產教育。「不要小看這9年。」高千惠解釋,當時因為沒有助產教育,醫院的助產編制遇缺不補,或以護理師人員補缺額,縱使恢復教育,在修法的過程中,原本要求醫院「應設」助產師,但婦產科醫師以助產師人力不足為由,改為「得設」;法律又規定助產師如果要自行開業,需有2年的助產經驗,這對剛復甦的助產教育非常不公平,助產師不被納入醫院編制員額,缺乏執業經驗,開業也被卡關。英助產比例達7成 紐國助產復甦靠婦女團體實際上,在台灣領有助產師執照的5萬多人中,真正執行接生業務者不到百位。對比108年OECD國家的資料,台灣每千名活產嬰兒,平均只分到1名助產師,遠少於第一名比利時的70名,也少於鄰近國家日本35名、韓國2名。為讓婦產科醫師、助產師實施「兩師共照」,103年衛福部開辦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民眾滿意度高達9成。高千惠認為,理想的共照模式應像助產接生比例高達7成的英國,主要由助產師提供照護服務,高風險或想接受減痛分娩的孕產婦,就轉給婦產科醫師處理。高醫療化的美國雖不採取英國的公醫制度,她分享,美國助產師依舊可與醫師合作,按照孕產婦狀況安排適合的人力,再另外拆算費用。原先助產師式微的紐西蘭,經過婦女團體向政府倡議後,得以蓬勃發展。籲重啟試辦計畫2.0 讓助產師回歸醫療體系高千惠建議,助產師重返醫療體系不單滿足漸多的溫柔生產需求,減少不必要的醫療介入,也彌補「五大皆空」之一的婦產科醫師,故應再實施試辦計畫,以成果說服醫界與民眾。「生產影響著家庭與社會,最重要的是讓婦女在產程裡,覺得自己是主角,可以掌控事情。」高千惠表示,助產知識逐漸普及、疫情減少入院、其他小孩可陪產,提升助產接生比例,但助產師如何充分發揮專業,還須制度支持。高千惠小檔案學歷:英國歐斯特大學護理哲學博士臺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班產科組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現職:台灣助產學會理事長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及婦女健康系副教授台灣護理學會婦幼護理委員會委員經歷:台灣護理教育TNAC評鑑委員台灣助產學會秘書長台北市助產師助產士公會理事長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周佩怡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林琮恩特別感謝:台灣助產學會、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及婦女健康系
-
2023-05-05 焦點.生死議題
癲癇兒沒去過動物園…北榮「Oba」陪走最後一哩路 母了心願放手拔管!
台北榮總於護師節前夕,舉辦「Our Nurses,Our Future 有護理師、才有未來」活動,讓護理師分享服務的故事及感動。護理師劉曉菁說,大德病房於105年7月,引進導盲犬轉職為輔助治療犬「Oba」成為全台第一隻駐點在安寧病房的輔助治療犬,陪伴、療癒無數病人及家屬。護理部主任明金蓮呼籲,護理師是應該被尊重,受保護,社會大眾應投資護理,讓護理持續創造無限的價值。107年10月,經過3個月訓練,護理師劉曉菁、副護理長楊婉伶正式成為輔助治療犬Oba的合格寄養家庭,108年2月開始,Oba正式開始工作,由兩位護理師輪流每天帶著Oba一起上班,參與團隊運作及服務,增加陪伴病人及家屬的時間與機動性。Oba陪伴案例一副護理長楊婉伶說,在一次安寧共照的過程中,接觸一名嚴重癲癇的小朋友,接了呼吸器不久於人世,但媽媽遺憾孩子出生後,沒有去過一次動物園,沒有聞過動物的味道,卻已不適合搭救護車前往動物園,最後讓Oba陪伴小朋友,舉辦了生前告別式,護理團隊最後完成了媽媽的心願,見到Oba的隔天媽媽就決定撤管,不再讓孩子痛苦。Oba陪伴案例二劉曉菁說,還有一名頭頸部癌症病人於生命末期時,體重已不到28公斤,甚至比Oba體重29.8公斤還輕,病人一直希望讓Oba能在病床上陪伴,在一次機會下,讓Oba陪伴病人睡了2個多小時,完成病人的心願。她說,每當大德病房中若有人離世,團隊成員為病人鞠躬送行,Oba也會低頭跟著一起鞠躬,撫慰陪伴病人與家屬。劉曉菁於假日或放假,帶著Oba到各地演講教學,跑遍全國多家醫院及長照機構、安寧居家、社區據點及學校,漸漸民眾開始對於服務於安寧團隊的輔助治療犬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疫情解封後,包括宜蘭陽大附醫、羅東聖母醫院開始與台灣導盲犬協會合作,培訓團隊成員成為合格寄養家庭。認識「動物輔助治療」動物性輔助性治療在國外行之多年,國內動物輔助性治療則以狗兒為主,應用領域包括護理之家、安寧病房,長照機構等。常針對老年人的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及中風病史住民;中壯年為腦傷病患,兒童以亞斯伯格症、自閉症及腦性麻痺進行輔助性治療。而無論國內外的研究,都發現動物輔助性治療對患者產生互助的效益。輔助治療犬「Oba」小檔案導盲幼犬O胎橘老二 男生2015年6月23日出生父親:Nasa 母親:Zona臉書粉絲專頁:Guide dog Oba(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05 焦點.生死議題
拔管的決定:輪到自己時「放手」談何容易!一位神經科醫師的艱難抉擇與成全
「能不能拔管,讓親人安然離去?」,對於親人有插管的家屬而言,是很兩難的課題。重症名醫陳志金在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分享與一位病患家屬的經歷。這位病患的兒子是位神經科醫師,面對母親瀕臨死亡的困境,與主治醫師陳志金討論治療方案時,兒子果斷決定停止母親的升壓劑並同意拔管。雖然陳志金理性上同意這樣做是對的,但在情感上仍無法克服內心的不捨。而該位病患的兒子(神經科醫師)對病人負責任的態度跟責任感也值得佩服,即使是面對至親生命垂危,仍堅持完成所有的工作,才去見病危的母親。家屬也是醫師 同意主治醫師替媽媽拔管陳志金表示,該位病患家屬是位神經科醫師,而他的母親正在生死邊緣徘徊。「媽媽目前的腦幹反射都測不到,升壓劑停掉以後,血壓就會掉,可能很快就會心跳停止,但是,也有可能會再維持一段時間。」面對眼前的神經科醫師,即使他是專家,我還是一貫的說明,因為此刻的他,身份是家屬、是阿嬤的兒子。「升壓劑停掉,管子也一起拔掉。」家屬忍住淚水,說出這句話。陳志金停頓了一會,點點頭:「好的,我們來安排。」陳志金表示,很少看到這麼果斷決定的家屬,但是,因為他是專家,他很清楚,這樣的決定對媽媽是最好的決定,再維持下去,其實只是延長死亡,增加痛苦而已。「陳醫師,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家屬的淚水已經止不住了。「如果是我媽媽的話,我也會做跟你一樣的決定。」陳志金拍拍家屬的肩膀。陳志金表示,家屬作為專家,會知道這是最好的決定,但是情感上的不捨讓家屬猶豫不決。自己深刻理解家屬所肩負的責任,因為當所有家人都給予信任時,必須要做出最好的決定,這責任遠遠超過一位專家的責任。在至親命危的情況下 仍對病人有責任感在這樣的時刻,陳志金想給家屬最好的陪伴!特別安排專科護理師在家屬抵達時通知自己,讓自己能夠給予他適當的支持。雖然所有家人早上已經做了決定,家屬卻忙到中午才能趕過來,因為他要先完成早上的門診病人的付託。陳志金表示,非常佩服他對病人的責任感,即使在至親命危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忍住悲傷,先完成病人的付託。他清楚知道,母親能夠體諒,也會希望他這麼做。最終,家屬做出了最好的決定,停止升壓劑,讓母親能夠安詳離世。在母親節前夕,陳志金深刻體會到了作為醫護人員所肩負的責任,以及家屬所承受的痛苦。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希望能夠給所有的母親和家人,送上最深刻的祝福,並向所有醫護人員致敬,感謝他們所做的一切。放手,是最好的祝福與決定此篇貼文一發,引起大批民眾留言,有許多網友表示不捨,好希望能給家屬一個擁抱。「真是心疼!在最後的時刻仍然堅守工作崗位,把工作完成後才跟媽媽做最後的告別,媽媽一定也很以他為榮的」、「繼續看診,停升壓劑,拔管!這些都是好不容易的決定~真心佩服」、「在攸關生命的課題上,任何一項決定都是艱難與不捨」、「很感動!心有戚戚焉⋯⋯,因為我也經歷過這樣的情境!」、「醫生也是人,面對生離死別,也會徬惶無助」、「放手真的很難,如果還有時間,跟親人道謝、道愛、道別,至少心裡不要太多的遺憾」、「簽下DNR也是讓她可以不再痛苦的離開。」>>>延伸閱讀:生命自己做主 用DNR拒絕無效醫療也有網友分享自身的經歷:網友1:「我是牙醫師,去年,我也面臨類似的抉擇。站在加護病房的床邊,看著陷入深度昏迷,醒轉無望的母親,在把媽媽送醫的時候,壓根沒想到,這次她永遠不會再回家了。我知道母校的醫師學弟已經盡全力救治,但人力畢竟有其極限,而我自己空有一身學識,卻毫無用武之地,那種完全地茫然與無助,在那當下我與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根本沒多大差別。我恨,我痛恨自己沒用,讀書學習那麼多,在關鍵時刻挽救不了最親的人。基於所學,我自己心裡也有數,拔管送她離開,是讓媽媽體面登出人生最好的方式。我知道我做的是對的,果決而不拖泥帶水,媽媽昏迷的隔天,與主治醫師討論過後,就決定三天後拔管,所有親戚、長輩、朋友都認同我的決定,也讚許我的勇敢,只是大部分人看不到我所承受比泰山還沈重的悲痛。」網友2:「身為護理人員,雖然我沒簽到DNR,但當自己母親已經從外院的ICU轉到躺在自己平時工作的急區時,腦袋真的是空白的,感謝當時正在工作的學姐特意出來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讓我好好哭了一場!」網友3:「我前陣子也第一次簽放棄急救這件事,雖然我是哭著簽,但是當急診醫生問我要不要幫爸爸插管,或是鼻胃管之類的,我都很果斷的說不要,電擊急救插管都不要,如果萬一怎麼了,就讓他自然乾淨的走,身上不要插任何管子,我也常常跟我爸聊這樣,最後我爸康復出院囉」網友4:「我也面臨過一樣的事,只是我們不知道可以拔管。在主動要求簽完放棄急救後,爸爸多躺了4.5天,因為管子也多被抽痰了4.5天。拍背真的沒什麼,抽痰對我跟媽媽來說是最直接的衝擊,每次抽痰爸爸的身體都在抽蓄,可能是神經反射的抽蓄,但在家屬看來就是很痛很痛的反抗。好在,我們沒有同意氣切,不然這個折磨不知道是折磨爸爸還是折磨家屬。我好謝謝當初的急診科醫生,謝謝他們願意跟我解釋爸爸的狀況。也希望跟陳醫生一樣好的醫生可以更多更多,幫助病人善終。從這之後,我跟家人都有共識,無論是誰面對這樣的狀況,都不要幫對方急救!」在醫療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當親人的生命走到盡頭,家屬面臨決定是否拔管而讓親人安然離去,對於有插管家屬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如果是你,會做出怎樣的決定?」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最後一刻,我讓父母急救插管」諮商心理師:放下悔恨,有時我們的選擇不多.安寧之路─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01 焦點.杏林.診間
卵巢癌病人只放腹水堅持不治療!醫師想起柯P講過的一段話決定這樣處理
病人是長相清秀、談吐輕柔的中年女性,來診主訴「腹脹想要放腹水」,在女兒攙扶下,她緩慢地步入看診室,儘管穿著寬鬆的衣服,但偌大的腹部仍舊非常明顯,下肢也因為靜脈回流受阻顯得異常腫脹,被迫只能穿著寬鬆的涼鞋。病人外觀看起來並不像酒精性肝硬化,臨床經驗告訴我應該是卵巢癌病人,我請護理姊妹找一張床讓病人躺下、備物,我則是去推超音波過來準備掃描。儘管腹水穿刺引流是急診人再熟悉不過的醫療處置,但每一次看見病人因為腹壓過大必須半坐臥才喘得過氣,腹部與下肢因為過度腫脹失去皮膚應有的紋路,身體受盡病痛折磨至此,還是不免在內心深處嘆一口氣。超音波掃描定位、穿刺、腹水回流、接上管路、接上空瓶、開始引流。乳糜色的腹水源源不絕地流進瓶子,病人輕嘆一口氣後閉上雙眼休息。腹水量非常驚人,一瓶接著一瓶,看來幾公升是跑不掉了,我趁看診空檔到床邊檢查引流是否順暢,順便詢問病人病情,確實是卵巢癌患者沒錯。「目前在哪一間醫院治療呢?治療狀況如何?」「我沒有在醫院治療,是採自然療法。」我在內心深處嘆了第二口氣,想了想,還是決定跟病人說。「小姐,這樣講可能很冒犯,但,我接受的醫學訓練告訴我,妳應該接受手術,把診斷跟分期弄清楚,然後按照指引接受相對應的治療才是。」「醫師,謝謝你。」病人看了一眼旁邊的女兒,接著說:「我做了很多功課,開刀、化療、標靶,這些治療一樣會衍生很多問題,我還年輕,我想要維持我認為比較好的狀態陪伴孩子久一點。」「了解…… 引流看起來很順暢,如果沒有不舒服,我們就多引流一點,回去會比較舒服,妳先休息,不打擾妳。」「醫師,我知道你是關心我,謝謝你,真的。」我回到位置上,繼續替其他病人看診,腦海裡卻無法不去回想我曾經看過的那些鼓起勇氣接受治療、最終病情仍舊惡化的卵巢癌患者,撐著受盡折磨後呈惡病質的身體,挺著跟眼前的病人一樣因為頑固性腹水而變得偌大的肚子,反覆地進出醫院。一段時間過去,引流已經將近5公升,病人腹部與下肢腫脹消去大半,也開始看得見皮膚紋路了,儘管還可以繼續引流,但跟病人討論之後,我們決定引流先到這邊就好,請護理姊妹協助病人移除引流管路。「醫師,謝謝你,護理師,謝謝妳。」病人在口罩後面的眼神帶著一點點來診時沒有看到的笑意,在女兒攙扶下,緩步離開急診。隨著臨床經驗累積、親眼所見,我慢慢能夠體會,如何面對疾病,醫師並不一定是對的,病人也不一定是錯的,但,究竟該如何面對生老病死?我想起柯P講過的話:「園丁無法改變春夏秋冬,只能在春夏秋冬之間,讓花朵長得好看一點;」「醫生無法改變生老病死,只是在生老病死之間,讓病人活得好看一點。」醫療有其極限,也總是充滿各種不確定性,但做為一個醫療人,至少「讓病人活得好看一點」,永遠是我們能夠把握的。我們繼續努力,心存善念,盡力而為。(本文獲楊大緯醫師臉書《楊大緯 面對問題的急診醫師》授權刊登,非經允許請勿轉載)疾病百科/卵巢癌卵巢是女性的生殖器官,主要功能是排卵,並且產生女性荷爾蒙,包括動情激素及黃體激素,卵巢癌是指女性卵巢內的正常細胞出現異常分裂的情形,並形成腫瘤。卵巢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往往誤以為腹脹不適是單純的腸胃道問題,多次就醫發現不尋常,輾轉至婦產科確診時經常已是晚期。》看完整百科(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30 名人.林靜芸
為何預約手術後等候時間應該去運動?名醫曝身體加速修復秘訣
疫情解封之後,醫院手術量增加,病人預約日期常被迫延後,這段時間應該注意什麼呢?我們先看兩個案例:60歲的蓓蓓洗澡時摸到右乳房有硬塊,猶豫了一陣子才就醫。蓓蓓以為乳房門診很隱密,沒想到跟菜市場一樣。蓓蓓作了檢查,診斷是乳癌。醫師說,治療的存活率很高,預約五周後再手術。離開診間時,專科護理師遞給她一疊資料,讓她決定乳房切除範圍以及重建方式。醫師護士們講解得好像乳癌只是小感冒,蓓蓓卻覺得天旋地轉,人生變黑白了。蓓蓓回家後,想到乳房即將被切除,身體會不完整,心情低落。她吃不下睡不著,整天躲在房裡怨嘆。蓓蓓自我檢討,既沒有乳癌的遺傳,也沒使用荷爾蒙,懷疑是自己肉吃太多,下定決心吃素,把癌細胞餓死。等候手術的五個星期,蓓蓓瘦了五公斤。手術結果她的癌症是早期,乳房只須部分切除。這樣的手術,一般人隔天就可出院,七天拆線,蓓蓓卻傷口腫脹積水(組織液),需要引流,注射抗生素,還需要每天換藥,塞藥布,額外受罪了六星期,傷口才癒合。癌症切除手術保留了乳房,延遲癒合的纖維化卻讓她的乳房攣縮變形。50歲的美櫻有糖尿病及重度憂鬱症,她不出門也不運動,超重的肚子大得像是懷孕。美櫻原本塌鼻子,小眼睛,二頰肥嘟嘟,她懶得整理頭髮,索性剪平頭。有一天電視報導腦殘的病人,丈夫突然對著她說:「(那病人)跟妳好像!」美櫻受到打擊,決心作醫美。美櫻割了雙眼皮,還作了下眼皮的臥蠶,眼睛變大,眼神亮起來。她想再縫酒窩,讓自己臉頰顯瘦。醫師請她好好考慮,原因是縫酒窩須經由口腔,有可能感染。美櫻有了眼皮成功的經驗,沒有在怕。縫酒窩的手術是將口腔黏膜與臉頰真皮縫合,製作黏連,一般人七天就恢復。美櫻卻在第五天右臉腫起來,第七天兩邊臉一起腫,酒窩處發熱疼痛,白血球升高,有感染現象,須住院注射抗生素,口腔膿瘍甚至需要進手術室清創,花了二星期才控制感染。數個月後才得到她要的酒窩。她們究竟做錯什麼,導致沒預期到的併發症?蓓蓓術前不吃肉減重,營養不良影響傷口的癒合。美櫻術前不運動,術後口腔容易感染。所謂手術併發症,應該如何預防呢?美國紐約大學醫院給預約手術病人的建議是:●避免感染,常洗手,多喝水●吃好一點,高蛋白、低糖、低鹽飲食(別忘了蔬菜水果)●每天至少30分鐘戶外運動●睡飽●學習紓壓●保持樂觀,正面我先前在美國進修,手術預約常是數個月之後。我的教授總例行性叮嚀病人,這段時間每天在戶外散步30分鐘,三餐補充蛋白質。我回台灣行醫之後也這樣作。臨床觀察確能加速癒合,促進恢復。原因是手術後得靠身體的修復來復原,組織修復所需的蛋白質由肌肉供應,運動可以增加肌肉。術前補充蛋白質可增加總量,使身體的修復功能最大化。依台灣習俗,有人會在手術前帶供品去廟裏祈求保佑,除了得到心靈寄託以外,尚有出門運動、營養補給等元素,與現代醫學不謀而合!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