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肺部
共找到
1317
筆 文章
-
-
2021-06-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發現隱形缺氧該怎麼辦?氧氣瓶有用嗎?重症醫師詳解!
台灣本土疫情尚未解除警戒,聽聞「隱形缺氧」可能在就醫之前便會猝死,不少民眾開始思考是否準備氧氣瓶在家以防萬一。對此胸腔內科/重症醫學黃軒醫師表示,可以是個選擇,但仍有需注意的地方,以免害死自己。 血氧跳崖式直墜,隱形缺氧惡化速度極快。 黃軒醫師表示,新冠病毒最特殊的特點之一,就是除了容易使得肺部受損,也可能出現急性低血氧的情況,使得患者血氧濃度不斷降低,形成民眾所關注的「隱形缺氧」,這兩種情況都會使得患者出現缺氧的情況,引發致命的危機。 黃軒醫師說明,低血氧並非新冠肺炎特有的急症,但有別於一般出現低血氧進程多如走下坡緩慢進行,新冠肺炎所出現的急性低血氧常見以「跳崖式」的速度進展,氧氣濃度直落谷底,節奏之快,往往讓患者措手不及,若未發覺症狀,患者可能上一秒還在對談,下一秒便倒下、猝死。因此才呼籲多留意相關症狀,可預備著血氧機監測血氧。但是否準備氧氣瓶,則需考量用途為何、何時使用。 隱形缺氧可用氧氣瓶嗎?醫:可用來等待救援 氧氣瓶不可單用於「急救」隱形缺氧! 黃軒醫師表示,民眾若自行準備氧氣瓶放在家中,最怕的情況就是把自己當作醫生,認為出現隱形缺氧的情況靠氧氣瓶自救即可,這種問題在各項疾病當中都非常常見,在一般輕微的跌打損傷還不打緊,但隱形缺氧可是致命危機,後續的治療也非常重要,並非單靠氧氣就能救命,氧氣瓶頂多延遲猝死的時間,且會有延誤治療導致送命的危險。 血氧不足立即求救,可用氧氣瓶等待救援! 黃軒醫師提醒,氧氣瓶目的在等待救援而非救命,民眾如欲購買氧氣瓶作準備,也建議先準備血氧機以利偵測,避免浪費氧氣瓶。血氧機的偵測,一般正常的血氧濃度為95%,偵測到94%~90%就代表著血氧濃度偏低,也可能代表著隱形缺氧正在發生,90%以下更是特別危險。 有鑑於染疫者往往隱形缺氧惡化速度飛快,一般民眾也可能為染疫者而不自知,建議若發現低於95%,如為確診者應撥打1922通報等待救援,如為未確診但有疑慮,則撥打119等待救援,不論如何皆不可拖到90%,而氧氣瓶就是在此時等待救援之際使用。 走動6分鐘觀察隱形缺氧,相關症狀提高警覺! 除了血氧機測量以外,黃軒醫師也建議可多觀察相關症狀,在家中來回走動六分鐘,若有出現呼吸困難、感覺易喘、嘴唇、末梢泛紫,往往就代表著有隱形缺氧的情況,應盡速求救。此測試中若症狀提早出現,就應提高警覺,例如心肺功能不佳者就有可能提早在三分鐘左右時出現,不可大意。而若在還沒做之前就出現,更是不能輕忽。 「超人姿勢」助改善隱形缺氧?醫:需專業人士。 另外,近日廣傳與超人姿勢相似的「俯臥姿勢」,在醫學上確實為呼吸窘迫的救命姿勢,此姿勢可更進一步的使用肺部功能,更有助於患者呼吸。但此姿勢並非單純趴著即可,也需倚賴醫護人員及醫療器材。提醒如遇血氧濃度不足,最重要的還是先撥打1922或119求救。 二級醫療器材不得網售,血氧機留意FDA認證 黃軒醫師也提醒,購買血氧機時應特別注意出處及FDA相關認可,血氧機為二級醫療器材,無法在網路販售,僅有取得販售許可的藥局、醫療器材商可以販售,在社群平台、網路商城所看到的恐有黑心商品或不法販售的疑慮。且血氧機是否合格就如同口罩,一般民眾難以分辨,甚至無法辨別,對於血氧測量準確堪憂。建議如有血氧機的需求,可至具販售許可的藥局或醫療器材商詢問,以利購買到安全無虞的設備。 《延伸閱讀》 .醫揭隱形缺氧危險真相:2症狀在家發現快就醫 .隱形缺氧在家猝死僅需半天?!4族群留意症狀!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慢性病長輩能否打AZ?衛福部醫師:應衡量3要素
明起開放75歲以上長輩施打AZ疫苗,不少長輩有心臟病、癌症、中風等慢性病,甚至曾有血栓病史,擔心接種後血栓風險,但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表示,血栓成因不同,不見得會因接種AZ疫苗而更容易發生血栓,而接種與否應衡量「染疫機率」、「染疫後死亡率」、「血栓發生率與死亡率」,再做整體判斷。沈政男在臉書貼文指出,AZ疫苗引發的血栓稱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這是極少數人因為疫苗注射,對自己的血小板產生抗體,導致血液凝集,形成血栓,此時也會合併血小板減少,因為被用來形成血栓。但TTS和深部靜脈血栓、冠狀動脈血栓、腦血管血栓或肺部血栓等其他血栓的成因並不一樣,而是一種特殊體質反應,因此,有這些疾病的老人家不會因為接種AZ疫苗而更容易發生血栓。不過,沈也提醒,AZ疫苗的嚴重副作用就是血栓,發生率約10萬分之1,死亡率約50萬分之1,因此在英國,施打前會講得很清楚;至於接種與否應衡量「染疫機率」、「染疫後的死亡率」、「血栓發生率與死亡率」3要素,再做整體判斷。而以台灣長輩來說,目前染疫機率比起4周前已大幅減少,因國內疫情已獲初步控制,但老人家一旦染疫,看每天新增死亡人數就能了解,老人家死亡率偏高。沈說,要是對台灣防疫沒信心,覺得老人家染疫機率高,考量染疫後死亡率高,那趕快接種AZ疫苗是合理選擇,即使有慢性病,接種也是理性決定;反之,評估染疫率不高,那也可以等下一批莫德納,不一定要急著在這時候接種AZ疫苗。此外,接種時也會有醫師評估,若醫師肯蓋章,就是評估可以打,否則醫師也不敢蓋章,但他也提醒,這僅是他「一般性質建議,不能做為個別醫療指示」;因此民眾是否適合接種仍建議尋求家庭醫師、專業醫療問診最為準確。
-
2021-06-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見父肺部X光片 確診女童嚎啕
「孩子,妳怎麼哭了?妳在哭什麼?」一名六歲女童日前在雙和醫院哭泣,醫師柯世祐詢問怎麼哭了?原來她日前確診被送至集中檢疫所,奶奶在她隔離期間身亡,父親陪她入住檢疫所遭傳染,她看著父親肺部的X光片,擔心這次隔離後就無法再見到父親,令人鼻酸。柯世祐在臉書貼文表示,一名四十多歲男子日前被救護車送到醫院,旁邊跟著六歲女童,男子表示有咳嗽、喘不過氣等症狀。男子還說,女兒先發燒,他母親隔天出現症狀,他陪女兒住進集中檢疫所,母親送醫救治兩天便離世,他們都沒見到最後一面,他是單親家庭,全家僅剩下他與女兒相依為命。男子拍了X光片後,女童看著男子被檢驗罹患肺炎的X光片嚎啕大哭。柯世祐告知需要住院治療,男子看似早有準備,但又露出不捨神情。柯世祐隨即指著女童再問男子「那她怎麼辦?」男子無奈表示,只能想辦法看還有沒有親戚能來照顧女兒。隨後,男子轉頭向小女孩解釋自己病情,女童哭得更大聲了。柯世祐在臉書貼為感嘆,「孩子,妳怎麼哭了?妳在哭什麼?妳在哭病毒的無情嗎?它奪走了妳的奶奶,如今也許也要搶走父親?妳在哭,這一走也許就是永別?還是妳只是單純覺得害怕?」柯世祐滿心希望這名父親能度過難關、盡快出院,回家與女兒團圓,讓她得到最好的照顧。
-
2021-06-14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咳嗽病人絕大多數都是體虛! 醫師教你十二經絡的觀念保養
十二經絡的觀念保養人類擁有絕佳的適應能力,這是我們優勢存在於地球的主要原因,但我們不可自恃而驕,應隨時讓自己保持在彈性的良好狀態。十二經絡越平衡,適應天候、生理變化就越強大,承受任何急性感染症的能力必然越好。我們千萬不要測試自己人體健康的底線,將身、心、靈繃到極限或放得太鬆都不好,大家都下決心去實踐,做自己最好的家庭醫師,才能達到長壽、健康、快活的目標。我們可以從十二經絡檢測報告中的缺失,單項一一局部處理,再利用整合醫學全面調理,身體無病無痛當然十二經絡暢行無阻,什麼感染來了都不怕,自然常保健康。一五一頁的圖是典型咳嗽病人報告,其實也是大多數中老年人的檢測報告,這都是台灣的大環境和生活飲食習慣造成的。在局部經絡調理方面,我們可以從飲食作藥食同源,以及改善生活作息同時著手。接下來,就針對①肺虛、②脾虛、③心火旺、④腎虛、⑤心包經壓迫、⑥肝火旺等六大方向逐一說明。肺虛:有氣無力、面色白、容易感冒經絡調理這麼做!手太陰肺經:寅時(早上三點至五點)肺經旺,寅時睡得熟,臉色紅潤精氣神足,肺朝百脈,調理全身氣血輸送與臟腑機能,氧氣輸送充足,自然精力充沛,五點後天亮了,開始一天的健康生活,所以一定建議大家每天早睡早起有精神。絕大多數人是肺虛問題,首要任務就是補肺氣,在食補的部分,我最喜歡的就是燉一鍋四神湯,是我的首選,是「佐君之謂臣」的中藥,雖無治主病之力,但能溫脾健胃,有扶正體弱勞累者之功效,一星期燉一鍋,這是食補第一輪,先開脾胃再說。如果是吃素的讀者可以加新鮮山藥、紅蘿蔔、酪梨或豆干丁取代葷料,還可多加入一點蓮子、蓮藕,能養心安神、潤肺養胃、補脾益腎,而白木耳可以滋潤肺部,放入杏仁能止咳平喘、潤肺清火加通便潤腸,尤其百合也能潤肺止咳,山藥則有助於改善肺虛咳嗽。我們可以隨意增減這一類食材增加食慾和新鮮感,葷素皆宜,吃得營養且容易消化,腸胃健康又能補到肺氣,這才是重點。生活起居這樣改!一定要保持胸廓開展的健康姿勢,不要縮胸、低頭、鵝頸、背駝駝的,隨時提腰、挺胸、雙肩往後廓胸,這樣子可以輕鬆自在呼吸,即便咳嗽也能輕易咳痰。常常做伸展、深呼吸、雙手畫大畫圓,養成戶外運動的習慣,走路、跑步、騎腳踏車都好。打開至少能夠清除PM2.5 等級的空氣清淨機,可以過濾九十九%病毒細菌、黴菌與塵蟎、灰塵,窗戶微開確保空氣流通換氣。夏天開冷氣時要注意濾網清洗和黴菌的問題,而關機時要確實送風十五分鐘以上。建議買冷暖氣機,每隔兩個星期就做一次開暖氣的動作;尤其,夏天一關機就開暖氣十分鐘做清洗動作,讓冷氣機內的加熱管將冷凝管上面的水分完全蒸發,避免黴菌滋生。下雨潮濕天,濕氣太高常超過八十%,甚至達到九十五%,此時則須打開除濕機,尤其更衣室等密閉空間更需要,既降低濕氣也避免房間長黴菌,而維持在五十至七十%是人體最好最舒適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脾虛:宿便黏膩、身體易肥胖、氣血循環不好經絡調理這麼做!足太陰脾經:巳時(九點至十一點)脾經旺,造血身體壯;脾主運化,脾統血,乃後天之本,生化之源,早上吃得營養、吃得好,消化自然好,體力就一定好。大部分病人的胃經都還算保持正常,也就是說多數病人還是可以正常吃喝,並沒有明顯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的問題,可是報告卻有脾虛的問題。這是什麼意思呢?脾虛就是指氣血津液收藏不足或是散布不足,雖然仍能好好進食和消化食物,只是食物的精氣無法收藏在脾,也無法好好輸送全身利用,就是吸收不好,那該怎麼辦呢?首先,要了解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真正的問題就是吃錯了食物比例。中醫書上都有講,脾虛的人濕氣重,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濕氣重,自然氣血不順,脾氣堵塞難以統合運化。濕病與肺、脾、腎三臟關係最大,身體的水分代謝必須透過肺的通調水道、脾的運化轉輸,以及腎的溫化蒸動等生理功能共同協調完成。一般而言,一個人在脾虛以後,肺氣也會不足,肺主氣,當然開始氣虛且氣血不足,自然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又難治癒;而脾虛的原因在我臨床觀察中,都是長期在傳統米食文化傳承下,吃了太多澱粉類食物,比例可能會高達六十至七十%以上造成的最終結果。生活起居這樣改!很多病人都告訴我,他很少吃飯,事實上早餐經常都是一杯燕麥片(加牛奶)或是一個饅頭、一個三明治,很簡單吃得很少;午餐就吃一碗麵或是一個便當;晚上在家裡吃飯(白米、黑米、糙米、五穀米)煮三菜一湯,可是配菜卻經常會用到南瓜、芋頭、地瓜、蓮子、蓮藕、玉米、馬鈴薯等做一兩道菜。大家發現了嗎?一天三餐都在吃澱粉,比例可能還不只七十%呢!這個還算比較健康的,起碼吃不多不會太嚴重,卻是大多數人的飲食問題。我是不建議這種以澱粉為主成分的飲食,既便挑選優質五穀雜糧,澱粉;攝取仍超過三分之二以上,實在太多了。這樣吃的人,看起來好像也沒什麼不好,氣色一般般,只是小腹微凸,體力也可以,但就好像有些不足之處。如果是大魚大肉、大口吃飯、大碗喝酒來者不拒,那可就不得了,不僅僅是澱粉吃太多而已,葷素蛋白質與油脂都太多,這種生活方式一定是最嚴重。可以這麼說,這樣的人一定容易發炎或體重過重,也容易消化系統出問題,就是脾虛了。我們吃的油,就是要供應全身生理需求和燃燒產生熱量,油脂萬一吃太多,肝膽胰負荷不良,一般就是以排泄掉居多。但是蛋白質呢?吃多了用不掉就會經由糖質新生作用轉變成葡萄糖,燃燒不完就是存起來變成脂肪,跟澱粉一樣,那是因為都吃太多了。千萬記得,現代人幾乎都吃太多了,也就是攝取太多熱量了。其實我們吃的每一口飯都有可能是多吃的,這麼多的熱量用不完,最後就會變成我們的身體脂肪。運動量又不夠,體重多半過重,淋巴循環當然不好,氣血當然不順,濕氣堆積難以排除,當然脾虛濕氣重。最後!千萬別忘了,這種過食的飲食方式,可是大多數現代人的實際生活,不僅僅是咳嗽病人而已,是大多數報告皆是如此,尤其中老年人更是明顯脾虛濕熱,這就是真正原因。我始終推廣的是三大營養素(蛋白質、澱粉、油脂)三分天下的觀念,這才是最佳的飲食比例羅醫師的醫方小講堂做對三件事,改善脾虛體質!1.減少所有的澱粉食物我都跟病人這麼說,請減少三分之二澱粉攝取量,所有三白食物種類一律忘記它的存在,攝取三倍的青菜,用好油、健康的鹽,再加各種葷素蛋白質,做個好吃的料理。蔬菜纖維質很高可以加好油料理,美味且不會餓到肚子的,養成七八分飽,反而會幫助消化。通常執行一個月後,我的病人都會告訴我,羅醫師我減了二公斤了,精神、體力、臉色變好,身體舒服多了。我就會相對回饋告訴他們的血糖、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等數值也都降低了。這樣的結果,自然是濕氣降低,腸胃健康免疫力又好,當然什麼感染來了都不怕。2.補充各種益生菌利用益生菌和酵素再強化腸胃消化系統,脾經前是大腸經和胃經、脾經後是心經和小腸經,這明白的解釋著腸胃健康了,居中的脾當然容易健康,道理很簡單,但需要持續不懈。※本文摘新自然主義《治咳寶典:臨床38年名醫:預防與照護感冒、流感、黴漿菌感染、新冠肺炎和各種肺炎必讀》
-
2021-06-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奶奶已走了...染疫女童怕再見不到進院單親爸 淒厲哭
「孩子,妳怎麼哭了?妳在哭什麼 ?」雙和醫院醫師柯世祐問著醫院內一名小女孩。原來這名6歲女童日前先因確診被送至集中檢疫所,奶奶則是在女孩隔離時身亡,父親則因陪她入住檢疫所遭傳染,她在醫院看著父親肺部的X光片,似乎是擔心這次隔離後,一輩子都無法再見到父親。柯世祐在臉書貼文表示,一名40多歲男子日前被救護車載來醫院,他旁邊還跟著一名小女孩,男子對醫護說,自己有咳嗽、喘不過氣的症狀。柯世祐災先問男子身體狀況。男子回答,當初是女兒先開始發燒,奶奶則是隔天開始出現症狀,後來女兒被送至集中檢疫所,自己陪著女兒入住,奶奶則是送到醫院救治,僅2天便離世,他們都沒見到最後一面。由於他們是單親家庭,全家僅剩下他與女兒相依為命。過沒多久,急診室後傳出一片淒厲哭聲,柯世祐打開門一看,發現女孩看著X光片嚎啕大哭。原來影像顯示出男子也患得肺炎,他對男子說,這個需要住院治療,對方看似早有準備,但又露出不捨的神情。柯世祐指著女孩問,「那她怎麼辦?」男子無奈表示,只能想辦法看還有沒有親戚能來照顧女兒。隨後,男子轉頭向小女孩解釋自己病情,女童又哭得更大聲了。柯世祐心想「孩子,妳怎麼哭了?妳在哭什麼?妳在哭病毒的無情嗎? 它奪走了妳的奶奶,如今也許也要搶走父親?妳在哭這一走,也許就是永別?還是妳只是單純覺得害怕??」柯世祐滿心希望這名父親能度過難關,盡快出院,回家與女兒團員,讓她得到最好的照顧。
-
2021-06-13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俯臥 血氧 COVID-19
SARS時我守內科加護病房,那時新光的ICU沒有負壓設備,要是有任何一個SARS病人突破防線進到ICU,就會是個大災難,幸好那時我們的感染科張藏能主任跟洪啟仁院長擋住了壓力,保住了我們。SARS跟COVID-19有很多地方很像,會讓血氧降低,常需要使用氧氣治療。但氧氣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氣體,氧氣治療能提高血氧,但長期使用高濃度氧氣卻又會損傷肺部,用的濃度越高,時間越長,傷害就越大,但要是血氧達不到最低要求時,病人又必死無疑。這是一個兩難的處境,不用會死,長期使用高濃度時卻又會傷害肺臟。因此,醫學界一直在找尋不用升高氧氣濃度卻能升高血氧的方法,包括調整呼吸器的設定、使用特定藥物等等。除了這些,還有個既簡單又困難的姿勢也可以同樣有效的提高血氧,就是俯臥。在疾管署的線上教育訓練課程中,台大新竹分院余忠仁院長還建議俯臥者可以採取像超人飛行的姿勢,一手彎曲在前靠頭,另一手則翻到背後。為什麼說俯臥既簡單又困難呢?說簡單,是因為對沒有插管的病人來說,自己俯臥並不困難,翻個身喬好姿勢就行了;但為什麼又說困難呢?是因為對於身上插滿管路(氣管插管、呼吸器、點滴、中央靜脈、鼻胃管……)的病人,俯臥是非常大的工程,為了不讓任何一個管路滑脫,幫病人俯臥常常需要動用三、四個以上有經驗的加護病房同仁同時進行,更不要說萬一病人還要洗腎、用葉克膜、血管內反幫浦……會變成不可能的任務。俯臥升高血氧的原因很多,跟解剖生理都有關係,最簡單的說法就是仰躺時,背部方向的血液灌流多,肺泡容易塌陷;當換成俯臥時,血液會重新分布,塌陷的肺泡會打開,肺部通氣╱灌流不匹配的現象就會獲得改善,血氧就能升高。但俯臥的姿勢不易持久,所以有建議說要像煎魚一般,每半小時到兩小時翻面,也有人建議像烤地瓜,前、後、左、右四個方向輪流翻。俯臥在頸椎受傷、過度肥胖、胸腹有傷口……的人是禁忌,除了這些禁忌外,還有個副作用。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有位病人全身水腫,血氧又一直上不來,醫師就採用了俯臥治療,血氧改善了,但後來病情實在太嚴重,還是沒能救回來。病人過世後,護理師把病人翻回正面,讓家屬做最後的道別時,家屬卻不認得這個病人,以為醫院犯了大錯弄錯了病人。但實際的情形是不管是仰躺或是俯臥時,地心引力會讓體液沉積在下方,仰躺時水分積在後腦勺,不會改變容貌,但俯臥久了,臉部積水變形,瓜子臉變成圓臉,也難怪家屬會連自己的親人都認不出來。幾年前我視網膜開刀時曾經俯臥了一段時候,網膜開刀的俯臥時臉不能側,必須向下。為了度過這段時光,我還買了像按摩床一樣有一個洞的趴睡專用枕,臉可以放在這個洞裡,枕頭設計讓前方稍微抬高,所以呼吸也不成問題,只是不能滑手機也不能看書,只能聽音樂或有聲書;COVID這類疾病的俯臥雖然也不舒服,但還不需要到這種程度,臉可以側,手機可以滑,還可以翻面,會好得多。對於得到COVID血氧降低的人,為了讓使用的氧氣濃度越低越好,建議試著多多趴睡,畢竟高濃度氧氣,用久了對人體是有害的。
-
2021-06-09 名人.黃軒
為什麼連續多日出現死後確診病例?重症醫解惑
死後確診的COVID-19目前台灣已有破萬人確診,累計至今已有308人因染疫死亡。其中,全台各地傳出多起染疫後家中暴斃案例,8日連環爆出5起恐怖死亡事件,包括1.最年輕的30多歲女子2.北投水流男屍3.桃園男子4.資深記者易小文5.壹電視攝影師相繼確診逝世,不僅檢警、家屬、殯葬人員暴露在高風險……很多人對死亡後才確診的COVID-19病例備感疑惑。A.死後確診的發生率這個早在去年美國紐約市就有發現,在pandemic前,一天在家死亡人數只約80人,但在pandemic下,每天在紐約市有近200人死亡、故死後確診COVID-19也增加了,因為確保搬屍人員的安全,所有猝死在家、在公司、在任何地方,都會做COVID-19「死後採檢」(Postmortem Test)。在英國也是一樣,猝死在任何地方的死亡率,在pandemic下,增加了39%-104%。英國為此做了研究,這些在家或在公司的猝死者,有「33%」是死後才確診的。這些人的平均年齡是65歲,最年輕才28歲,最老的是96歲,2/3都是男性居多。這些人死亡後,平均在死後第9天,才做鼻咽的刷檢,也有病人已經死亡後29天後的屍體,去做鼻咽的刷檢,也呈現陽性反應。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即使不明原因死亡後一個月,仍然需要做COVID-19「死後採檢」(Postmortem Test)。B.確診者的直接死因國際期刊《Nature(自然)》今年二月也分享這些COVID-19確診者死後的解剖,研究人員確定了導致這些直接死亡原因。1.COVID-19感染是最常見(38.5%)的死因。這個容易導致患者瀰漫性肺泡損傷,引起了呼吸衰竭而直接死亡。2.其次是化膿性肺炎(23.1%)。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是化膿性肺部感染最常見的直接死亡原因。3.其他的直接死因,例如肺出血(7.7%)、血栓(7.7%)。C.死因與COVID-19直接相關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死者的死因與 COVID-19 直接相關。絕大多數患者存在多種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和肥胖症。但是,經過死後解剖發現,很多猝死不是因為死者之前健康狀態或有慢性病狀況馬上引起猝死,反而就是由COVID-19直接引起缺氧,而快速死亡的。※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印度變種太強!症狀還包括聽力受損、血栓導致組織壞死
彭博資訊報導,印度一些醫生發現,迄今為止感染力最強的Delta變種病毒(原稱印度變種病毒 B.1.617)會導致患者出現聽力損失、嚴重胃部不適、血栓導致身體組織壞死、頸部腫脹和嚴重扁桃腺發炎等症狀。英國英格蘭公共衛生署日前表示,早期證據顯示,Delta變種病毒導致住院風險增加,且傳染力比Alpha變種病毒(原指英國變種病毒)還要強。印度傳染病專家厄富爾(Abdul Ghafur)表示,需要做更多科學研究,以分析這些較新的臨床表現是否與Delta變種病毒有關。他說,與第一波疫情相比,出現了更多有腹瀉症狀的新冠患者。「去年我們以為已經很了解我們的新敵人,但情況有所改變,病毒變得相當不可預測」。在印度各地治療患者的六名醫生表示,胃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聽力喪失和關節痛等都是新冠患者出現的症狀之一。此外,孟買心臟病專家曼努德漢(Ganesh Manudhane)表示,過去兩個月曾治療過8名血栓併發症患者,當中兩人要切除手指或腳。據當地媒體報導,還有醫生發現血栓問題出現在腸道血管的案例,導致患者出現胃痛問題。除此之外,截至5月22日,印度逾8800名新冠患者和康復者,患上罕見的毛霉菌病,一些醫生懷疑是重症患者過量服用抗生素、鋅來治療有關,屬於罕見疾病,多感染人類的鼻竇、腦部與肺部等部位,還可感染消化道、皮膚及其他器官。截至目前,印度今年通報1860萬例確診個案,去年通報1030萬例。根據印度政府最新的研究報告,Delta變種病毒是導致印度第二波疫情背後的主因,其傳染性比首次在英國發現的Alpha變種病毒高出約50%。
-
2021-06-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山大學氣膠中心:不良通風系統可能加速新冠病毒擴散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台灣本土亦面臨疫情爆發以來最嚴峻挑戰。中山大學氣膠科學中心主任王家蓁與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共同指出,不良通風系統可能加速疫情擴散,「加強空氣的清潔與消毒」對於阻斷病毒氣膠傳播鏈相當關鍵。改善室內通風、避免室內髒空氣的重覆循環、加裝含有可過濾氣膠微粒濾網如HEPA濾網的空氣清淨機,或於室內加裝可有效抑制病毒活性的紫外光燈(UVC)是當前可降低室內病毒氣膠傳播的有效方法。中山大學氣膠中心主任王家蓁強調,氣膠為懸浮於空中之微小液滴或顆粒物質,人們平時講話、唱歌、咳嗽,甚至僅是呼吸時,會釋放出許多大小在5微米以下的呼氣氣膠。就物理型態而言,氣膠可以視作比一般飛沫更微細的「微飛沫」。由於顆粒大小的差異,氣膠不像飛沫液滴會受到重力主導而在數秒內快速沉降到地面,氣膠的微小粒徑使其深受空氣拖曳力影響,而在空氣中懸浮得更久,甚至在有氣流或風吹的情況下,能夠被傳播到比現行規範的社交距離更遠的距離。一旦被可能宿主吸進體內後,小顆粒的病毒氣膠可能越過鼻咽及上呼吸道直抵肺部更深處的細微支氣管甚至肺泡處而不被現行的鼻咽採樣篩檢所偵測到。因此,若僅以飛沫或接觸傳播的防疫規格進行疫情控制,是無法完全阻止氣膠傳播的,「這也說明為何許多國內外確診者,是在明明已經保持社交距離、戴上口罩的情況下依然受到感染。」「另一個氣膠與飛沫傳播間非常重要的差異,在於氣膠會相當大程度地受到通風系統的影響,而飛沫不會。」王家蓁主任表示,保持懸浮狀態的氣膠,會隨著本身在呼吸道內產生時呼氣動作的氣流速度(如唱歌及呼吸所產生的氣膠速度即有所不同)、週邊環境氣流風向、室內通風系統,甚至建築物中央空調設計的影響,而流佈到超過現行規範之社交距離以外的地方。她進一步提醒,紫外光燈(UVC)雖能有效殺死病毒,但需安裝在適當位置,例如房間上方、空氣清淨機身內或空調系統內部,以避免直射人的皮膚或眼睛造成傷害。另一方面,未來新的建築體也應強化通風系統的設計,以降低因室內環境通風不良所導致的呼吸道感染,以及傳染性疾病透過氣膠傳播的風險。誠如《小王子》一書中著名的一句話:「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此次COVID-19疫情正凸顯出社會群體中人與人間的連結之密切及深遠程度,遠超乎我們以往的認知。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提到,近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的政策論壇(Policy Forum)的專文「改變現有規範以防止室內呼吸道感染」(A paradigm shift to combat indoor respiratory infection)即明確指出,雖然全球各國的公共衛生體系過去對於食物與水源所可能導致的疾病都已建立起完善的防治規範,但對於空氣傳播所可能導致的疾病卻相對地大大忽視。經過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病原體以氣膠形式於空氣中傳播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加強烈地被注意且證實,人們應改善目前防護力不足的規範及體制加以因應,以確保未來的室內空氣品質,並避免室內通風不良而導致的呼吸道感染。
-
2021-06-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研究:吸菸吸毒 感染新冠機率大
根據「物質濫用期刊」最新研究指出,與一般人相較,有物質濫用問題的人更容易罹患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染,而許多物質使用者都是透過吸食的方式將物質攝入體內,像大麻或安非他命都可以透過吸食器攝入。因此他們在使用物質當下,常會共用器械,如此手口、飛沫接觸,便大幅提升感染的機率。尤其物質使用者常群聚的地點並非一般住所,無法供應乾淨的清水及肥皂等消毒必備物資,進而延長了病毒在體表停留的時間,且因為空間密閉,又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感染風險。根據研究,感染新冠肺炎的物質使用者中,約65%都有吸菸習慣,扣除吸菸會引發的肺部疾病外,吞雲吐霧時就得將口罩取下,因此即便不是物質濫用的人,光是吸菸就會提升新冠肺炎的染病率。建議有吸菸的民眾可求助戒菸門診,戒除菸癮,也可降低新冠肺炎的感染機率。其他物質使用者也應戒除物質使用,才是上策。尤其自新冠肺炎爆發後,人的生活環境與日常習慣逐漸產生位移,無論是生活壓力變大、經濟發展下滑、人與人的距離變遠等,都不自覺地成為生活的煩惱。「物質濫用期刊」研究,物質使用者對於疫情帶來的變化更為敏感,感受到的壓力更大,相對也會因此加強物質使用,因為當疫情未見趨緩,環境無法回到疫情前生活,物質需求量便會更快速增加,加強了上癮的可能,「毒害」只會增不會減。新冠肺炎疫情仍嚴峻,愈來愈多人克服不了心理壓力,選擇使用各類物質暫時逃離現實。但心情的調適終究不能仰賴外在,唯有靠自身的努力才有辦法正常生活。多運動、睡眠充足、調整呼吸,在家可進行瑜伽和冥想,都是能夠舒緩身心的好方法。
-
2021-06-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重症照護 「超人姿勢」助改善血氧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國內重症與死亡人數持續攀升,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呼吸窘迫的中重症患者可採俯臥、類似超人飛翔的姿勢,有助改善患者血氧濃度。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嚴峻,尤以高齡者是重症高風險群。總統蔡英文今天下午發表談話,指示要強化醫療能量,降低重症和死亡率。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舉辦「新冠病毒重症個案臨床處置」線上教育訓練課程,由胸腔重症專家、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與台大醫院隔離加護病房主任阮聖元,分享重症臨床處置與實際照顧經驗。余忠仁分享國外重症照顧經驗,發現改善病況重點並非藥物,而是使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加熱型呼吸道加濕器,以及採俯臥姿勢等。余忠仁特別提到,俯臥姿勢在這波疫情中,是重要的醫療照護動作,患者右手彎曲靠著頭,左手翻到背後,類似超人在天空飛翔的姿勢。余忠仁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這種「超人姿勢」適用於呼吸窘迫、有急性肺損傷的中重症患者,可讓胸部起伏變小,脊椎固定與腹部些微擠壓,能讓肺部換氣較均勻,改善血氧狀況。余忠仁說,台大醫院就收治一名患者,採俯臥姿勢照護,即便仍會呼吸喘,但還可以用手機看電影,這種姿勢在疫情期間被大量推廣,但患者俯臥時間無法太久,大約1小時。俯臥雖對病況有幫助,並非所有重症患者都適用,阮聖元提到,有病患不習慣趴睡姿勢,孕婦也不會採取這種照護姿勢。另外,頸椎受傷、過度肥胖患者也不適用,也不建議未經訓練的醫護人員替患者採取此姿勢。
-
2021-06-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痊癒患者小心後遺症 日本醫生整理出5大症狀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爆發,每天約有300名以上新增病例,累積個案數即將突破萬人,日本早台灣約1年爆發疫情,已經有許多新冠患者康復,但追蹤發現新冠患者常見5個後遺症,包含倦怠感、呼吸喘、掉髮、嗅味覺障礙、不安等,就算解隔離也要有皮膚科、耳鼻喉科、精神科等各專科,協同後續治療。後遺症1:孤獨感與身體症狀 疲倦感由然而生日本岡山大學醫院副院長大塚文男表示,治療新冠肺癌後,長期有長期後遺症不少,多數治癒患者都有治療需要,倦怠感就相當常見,感染新冠費延後,必須長期對抗疾病,疾病初期需要被隔離而感到孤獨感,身心都會感覺到疲倦,甲狀腺與糖皮質類固醇分泌異常,貧血、肝臟、腎臟障礙也容易有倦怠感。後遺症2:肺部傷害呼吸容易喘 小心再次出現肺炎大塚文男持續說明,新冠肺炎容易導致長時間肺與支氣管發炎,肺與支氣管因受傷,容易再次引起其他類型肺炎與支氣管炎,導致呼吸困難,一旦再次發現自己呼吸不太過來,一定要到醫院檢查,利用X光、電子斷層掃瞄、血氧檢查,確認是否有肺炎發生,確診後利用藥物治療。後遺症3:新冠病毒恐刺激皮膚導致掉髮 也要考慮是不是壓力性落髮大塚文男也說,經常有回診病患說,浴缸排水口都會有很多掉髮,如果掉髮很厲害,不能排除新冠病毒對皮膚可能有直接影響,但也要考慮是不是壓力性落髮,如果新冠痊癒患者發現頭髮異常脫落,可能要會診皮膚科使用相關藥物。後遺症4:嗅味覺異常 導致味覺難分辨大塚文男提醒,新冠肺炎可能對鼻黏膜有傷害,導致味覺難分辨,必須考慮長期性影響,味覺異常可能因缺乏鋅導致,嗅味覺異常是否讓飲食不均衡,必須要特別注意。後遺症5:周遭異樣眼光 心理壓力遽增大塚文男補充,新冠肺炎許多人都在注目,確診者周遭親友可能投射異常眼光,讓人感到不安,心理狀況不佳憂鬱也能視為後遺症,需要精神科醫師協助。★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6-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不只有慢性病患染疫容易猝死!重症醫揭4大關鍵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在台灣爆發以來,陸續傳出死亡案例。以往大眾普遍認為新冠病毒對年長者、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影響力較大,胸腔內科/黃軒醫師指出4大關鍵,年輕人一樣不能輕忽! 研究:住院、死亡率年輕人比年長者更高! 黃軒醫師表示,根據研究指出,美國在5月份開始,年齡50歲以下為住院的主要族群,約落在36%,接下來才是50歲~64歲的族群,約落在31%。研究人員發現,超過65歲的年長者住院比例逐漸減少。而在巴西也有相似的情況,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發現小於39歲的死亡率為年長者的2倍,而40歲和50歲的死亡率又各別為年長者的4倍和3倍。 為何年輕染疫也易猝死?重症醫指4大關鍵 越來越多專家開始探討、研究,沒有慢性病、小於50歲的年輕人為何成了主要病重、住院、甚至病逝的族群。黃軒醫師指出了4大關鍵。 英國變種病毒量超載不論是美國或其他國家的學者,皆認為英國變種病毒的傳播率已增加了40~70%,而此病毒並不會侷限於年齡,不論是年長者或年輕人都會傳播。且不只傳播相當容易,更會讓人體體內帶有很高的病毒量,小於50歲者若感染這種變異病毒,也容易發展成重症。 免疫風暴黃軒醫師也指出,美國西雅圖研究發現,新冠肺炎重症病患,除了容易出現民眾所知悉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外,有33%的患者甚至還會發生心肌病變。 醫師解釋,肺部感染所產生的感染源、內生毒素,也可能通過肺靜脈到達心臟,造成心臟工作能力下降。而重症患者的敗血症會刺激人體免疫系統,釋放出大量的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 α),此為一種促炎症細胞因子,一般而言由全身各組織的巨噬細胞所產生。具有細胞毒性風暴以及散佈性的休克現象,將會使得心血管系統功能出現障礙,心肌功能障礙正是敗血症中常被發現的「心臟猝死」。 快樂缺氧猝死黃軒醫師表示,近日陸續傳出染疫患者猝死在家中,引起民眾所關注的快樂缺氧也是關鍵之一。患者往往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血氧濃度越來越低,且下降速度非常快,發現症狀欲就醫為時已晚,甚至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即將過世,這棘手的問題不論是無症狀患者、輕症患者都有可能帶來死亡。 基因缺損易猝死不少研究指出,新冠肺炎容易猝死的案例與基因有關。一個跨28國的新冠肺炎的患者死亡基因分析顯示,患者體內有ORF1ab 4715L and S 蛋白614G 變異基因與高死亡感染有顯著的關聯。 另一方面,荷蘭也有研究發現染疫的年輕人容易猝死與基因缺損息息相關。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身體健康、沒有肥胖、沒有任何慢性疾病的患者,自身體內及母親體內都有X染色體TLR7的異常現象。此族群如遇新冠病毒重症引發敗血症,將無法刺激人體免疫系統與之抗衡,自然很快就會敗下陣來,導致容易猝死。 年輕、無病史易忽略,醫:任何人都應提高警覺! 黃軒醫師表示,年輕、無任何病史是民眾非常容易忽略的一群人,加上病毒超載、細胞風暴、隱形缺氧、基因缺陷等問題,年輕人的猝死機率恐怕有別於大眾所想像。提醒民眾不論是年輕或年長者,都應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做好防疫,時時留意自身狀況,染疫者更應注意自己的症狀、血氧濃度的變化等,以策安全。 《延伸閱讀》 .千萬別戴口罩運動!醫:恐防疫失效、加重負擔,嚴重致死! .醫揭「快樂缺氧」危險真相:2症狀在家發現快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戴口罩這5種運動不適合做! 醫曝3關鍵:躲過警察躲不掉風險
本土新冠疫情持續,目前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民眾外出需全程配戴口罩,不過日前卻傳出有民眾戴著口罩慢跑,昏倒在地無呼吸心跳。對此,重症醫師黃軒表示,有五項運動建議不可配戴口罩,除了會增加吸吐氣的阻力而影響體力外,還可能成為病菌破口,鼓勵民眾實施「居家運動」。黃軒在臉書發文表示,根據《新加坡專家學者意見》內容,建議從事「快跑」、「慢跑」、「騎車運動」、「瑜珈等靜態運動」及「爬山」等運動項目時,禁止配戴口罩,他也補充提醒,外出戴口罩的活動,只適用於散步、慢步。黃軒進一步指出,運動時不建議配戴口罩,原因包含一、口罩會增加「吸吐氣的阻力」,肺部做功的能量會增加,使體力更易耗損;二、若配戴的是N95,做低活動量的運動時,氧氣濃度會降低、二氧化碳則會增加,導致身體新陳代謝速度增加,耗損龐大的體力去代償氧氣的不足。而第三點,黃軒點出,戴著囗罩時需要更用力地呼吸喘氣,不斷張大口吸吐空氣的動作,將使口罩很快就會被口水、汗水,甚至是鼻水浸濕,病菌可能將隨著水氣進入口罩,失去原本的防護力。黃軒強調,如果民眾擔心外出未戴口罩被抓,硬是戴口罩去運動,雖然能躲過警察的罰單與糾正,但恐怕仍躲不過自己的身體健康危機,因此在疫情擴大的情況下,他鼓勵民眾還是盡量在家運動,避免風險。
-
2021-06-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何新冠確診者要脱下衣物跑出病房?醫師這麼說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第一線醫護人員忙個不停,日前才傳出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攻擊護理人員的憾事,然而患者脫序的行為不只一樁,5月22日,一名男子因呼吸喘、咳嗽且有痰之症狀,前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篩檢,發現該男血氧濃度為87偏低,肺部X光片雙側已有浸潤情形,5月23日入住ICU插管治療,後續轉往專責病房,卻出現混亂行為、意識障礙及失憶等的急性精神症狀,患者甚至脫光全身衣物奔出病房,但自己竟渾然不知。在疫情恐懼壟罩之下,患者的精神狀況是否出了問題?封閉式環境及身體的併發症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台北慈濟醫院急重症管理中心主任吳燿光指出,這名患者拔管後,28日由專責病房照護,竟在30日下午1點左右,自行推著點滴走出病房,正巧被穿著防水隔離衣的護理師發現,趕緊將他安置回房後,於31日中午再度會診身心醫學科醫師。急性精神混亂是加護病房常出現的症狀,俗稱加護病房症候群(ICU syndrome),指加護病房封閉式環境及身體的併發症,所產生的心理及行為改變。新冠肺炎造成急性肺部病變及身體的損傷,對患者身心所產生的影響,引起譫妄症狀及記憶缺損等心理方面的疾病。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表示,所謂譫妄症是因為身體疾病或某些合併藥物,引起大腦功能急速失調、導致混亂狀態,患者的病程常時好時壞。除了開立藥物外,亦協助其認知重建臨床上,ICU症候群比例並不低,特別是疫情期間,病人於隔離情況下使症狀加劇。陳益乾說明,治療此類病人除了開立藥物外,也會教導患者記錄目前所在的空間與時間,協助其認知重建;其次家屬關懷也相當重要,保持電話連繫使患者安心,才能盡速恢復正常。吳燿光則表示,類似該名男子症狀之患者,在專責病房裡就有好幾位,並包含多名精神疾病患者,疫情緊繃之際,台北慈濟醫院的跨團隊照護診療,後續也將由身心科追蹤病人情況。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確診者「快樂缺氧」居家如何預防? 1方法自我監測 。COVID-19疫苗保護力、安全性差在哪? 一張圖秒懂「5大廠牌疫苗效果」
-
2021-06-0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擔心疫情不回診比例增3倍 腦中風患者竟二度中風
新冠肺炎期間,很多慢性病患擔心染疫不敢回診,高雄長庚醫院神經部腦血管科主任林宏昇就發現,未回診比例比之前多出2到3倍,還有患者因此二度中風,他提醒,腦中風患者的免疫力差、較易感染,雖不可輕忽新冠肺炎威脅,但仍應按時回診服藥,才能守護健康。林宏昇表示,門診中有時掛號後未回診的比率約10%,但新冠肺炎期間則可能超過20~30%。其中有名60多歲患者原本去年7月就應回診,卻拖到年底才回診。患者告訴他,因疫情影響不敢回診且未服藥,有天突然出現單側肢體無力、言語不清,送醫發現二度中風,住院2周才出院。林宏昇強調,中風患者多半有慢性疾病或肥胖,原本就屬新冠肺炎高危險群,再加上吞嚥困難,易引發肺部感染問題,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很容易引發重症。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研究顯示,年紀大、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跟腦血管疾病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更容易因病情嚴重,住進加護病房。另一項數據分析則指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有15.4%是心血管疾病患者、10.8%是腦血管疾病患者。此外,中風患者服藥控制相當重要,尤其缺血性腦中風,主要服用抗血栓藥物,以減少缺血事件再發生。但少數患者服藥後出現胃腸道出血或血便、黑便等問題,可能因此停藥,但林宏昇提醒,有這類問題應回診,找出為何出血,例如本身有胃潰瘍,則針對潰瘍問題治療,也可以考慮是否更換不同種類的抗血栓藥物。患者也應控制體重、戒菸,並在醫師評估下,可考慮接受新冠疫苗注射,以產生抗體保護。MAT-TW-2100718-1.0-06/2021
-
2021-06-01 養生.運動天地
居家體能不變差 簡文仁教「3要健康操」動一動
疫情嚴峻,越來越多人居家不出門,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健康。為了避免疫情擴散,所以居家是有必要的,雖然很多運動的場所、景點都已經封閉,但提醒大家運動仍要列入每天的日常,不要等疫情過後,體能和健康都變差了。特別為居家防疫的民眾,設計了「3要健康操」,在居家運動時仍能謹守「要強身、要防疫、要隔離」三原則。每個原則有兩個動作很簡單,大家一起來動一動,也能達到每日運動的目的。1、要強身1. 頂天立地高踏步動作:一手盡量向上延伸,一手掌心向下壓,一腳盡量抬高,另一腳墊起腳跟,交互高踏步。作用:身體往上墊腳延伸,並錯開兩側肩胛骨,是全身性的運動。2. 前狼後虎我頂住動作:前後弓箭步,一手向前推出頂住,一手朝後,轉身換邊再做。作用:弓箭步強化下肢的肌力,雙手一前一後延伸並挺直上身,可強化腰背核心肌群。2、要防疫1. 洗手戴罩一定要動作:內外夾弓大力完,做正確的洗手步驟,雙手在面前手指抖動,再雙臂拉開擴胸。作用:傳播正確的洗手方式,並雙臂大開擴胸,配合深呼吸。2. 少吃多動開心笑動作:雙手拍打肚子,開心大笑,再擺出太極架式。作用:縮小腹拍打肚子按摩,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開心大笑可以愉悅心情,並強化呼吸,太極架式可強化肌力。3、要隔離1. 搥胸頓足吐濁氣動作:右手輕握,以虛掌拳眼輕敲左胸,同時右腳頓地,輕喝出氣,換邊再做。作用:輕敲胸部喝氣,可以刺激胸肺部,擴張肺葉,提高換氣功能,以腳頓地刺激腳底湧泉穴,可以有保健效果。2. 楚河漢界分兩地動作:雙腳打開左右弓箭步,身體盡量朝右,以右手畫界為限,再換左邊。作用:左右弓箭步,可以伸展胯部,強化下半身的肌力,手盡量朝外畫界,可以伸展靈活上肢。
-
2021-05-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誰是無症狀感染者?MIT研究:對手機咳嗽就能精準判斷
新冠肺炎重點症狀「咳嗽」,與流感、一般感冒十分類似,一旦症狀出現時,恐難以分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發一款App,人們只要對著手機咳嗽,就能初步判定自己是否染疫。麻省理工學院(MIT)去年發表的研究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並非毫無跡象可尋,他們的「咳嗽聲」與一般健康者,有著人耳無法分辨的差異。然而,只要透過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協助分析,就能進行判別。App使用簡便,準確度極高麻省理工大學研究團隊發表於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學會(IEEE)《醫療與生物工程(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研究者透過大量的咳嗽聲樣本及說話聲錄音來訓練這款人工智慧模型。結果顯示,它能辨認出98.5%的新冠肺炎患者咳嗽聲,針對無症狀感染者的辨別能力,更是高達100%。研究團隊正在將此人工智慧模型整合成使用者友善的App,未來若獲得美國食藥署(FDA)核准上架,將可以落實大規模應用在新冠肺炎的初步篩檢。不但無需任何費用,使用上也十分簡便、不具侵入性。民眾只要每天登入App,對著手機咳嗽,就可以立即得知自己是否可能已經染疫,並以此為據,判斷是否需要更近一步接受檢測。研究團隊成員之一布萊恩・蘇比拉那(Brian Subirana)解釋,若是每位進入教室、工廠或是餐廳的民眾,都事先透過這款App自我檢測,疫情的擴張就能大幅減緩,這也是這項檢測工具最有效的應用方式。最早用於診斷阿茲海默症事實上,早在新冠疫情之前,就有研究團隊進行利用演算法,針對以手機錄製的咳嗽聲診斷肺炎、氣喘的研究。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則著手研發以分析咳嗽聲來偵測阿茲海默症病徵的人工智慧模型。除了眾所熟知的記憶減退外,也能偵測聲帶的退化、情緒低落等情形,更重要的是,能辨別肺部病變和呼吸表現的不同。研究者合併這三種不同面向的檢測,將其應用於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診斷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研究團隊開始設想,可將此系統用於診斷新冠肺炎。蘇比那拉解釋,咳嗽和說話兩者都會受到聲帶和周圍器官影響,「也就是說,當你說話的時候,一部分的說話聲音就像是咳嗽,反之亦然。」平時透過說話所獲得的資訊,包括說話者的性別、母語,甚至是情緒狀態,人工智慧只要透過分析咳嗽聲就能得知。蘇比那拉於是開始嘗試找出新冠肺炎與阿茲海默症在咳嗽、發聲相關的病徵中的相似之處。「我們證明了新冠肺炎患者發聲的方式會改變,即便是無症狀感染者也一樣。」研究團隊期望,這項初步篩檢技術如果能夠落實,並持續修正其精準度,新冠肺炎疫情很快就能過去。資料來源:https://news.mit.edu/2020/covid-19-cough-cellphone-detection-1029
-
2021-05-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界無菸日/薛光傑:吸菸者很容易感染COVID病毒,感染了也易重症
戒菸永不嫌晚,只要肯行動,一定有效果。高雄榮總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家醫科主治醫師薛光傑表示,癮君子只需停止吸菸兩三天,肺部的一氧化碳濃度即可下降,而戒菸時間愈長,各種慢性病和癌症的發病機率也愈會下降。高雄榮總自2002年起開辦戒菸門診,身為家醫科主治醫師的薛光傑,從那時便站上第一線投入菸害防治,一手規畫了一系列的戒菸療程與衛教,在家醫科門診協助民眾戒菸,2006年起更擔任董氏基金會顧問,協助訓練菸害防治志工。他說,推動戒菸20年來,常發現許多癮君子對戒菸缺乏恆心,他們更會因為看不到馬上的效果便輕易放棄,「但其實只要肯戒菸,一定可以看到各項生理指標的進步。」薛光傑表示,香菸中的尼古丁會讓人體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縮和心跳加快,但只要停止吸菸20分鐘,血壓與心跳可恢復正常,如果兩三天不吸菸,肺部的一氧化碳濃度會跟著,如果戒菸能再維持兩三個月,肺功更會明顯好轉。老菸槍若持以恆戒菸半年以上,心臟病發病機率會減少一半,如果再進步到五至十年不抽菸,罹癌機率也會降低一半。薛光傑也說,香菸的尼古丁等同毒品,再加上香菸取得容易,因此吸菸比大麻、安非他命更容易成癮;而戒菸者也會出現戒斷症狀,包括情緒起伏、暴躁、憂鬱、失眠等,因此吸菸的人很難靠著意志力戒菸成功,一定要尋求專業協助,從用藥治療與衛教指導雙管齊下。現在全台灣有兩千多家醫療院所開設戒門診,還有三千多家戒菸藥局,都可以提供戒菸資源。 除了醫界和癮君子本身的努力,薛光傑建議國家政策也應介入,當務之急是調高菸品價格,以價制量,降低民眾買菸吸菸的意願。他說,相較於美國一包香菸十多元美金、紐澳一包香菸相當於台幣六七百元,台灣香菸平均一包百元左右,實在太便宜。在新冠疫情嚴峻之際,薛光傑特別提醒,COVID-19本就是一種攻擊肺部的病毒,而吸菸者肺部的ACE-2含量較高,ACE-2正是COVID-進入肺部的主要受體, 也因此吸菸者很容易感染COVID病毒,感染之後形成重症和死亡的風險都遠高於非非吸菸者,例如日本喜劇明星志村健長年吸菸,一感染新冠肺炎不久,就快速惡化為重症去世。尤其全台正進入防疫三級警戒, 民眾在戶外必須戴上口罩,但常有癮君子為了吸菸拿下口罩。薛 光傑表示,這是「雙重風險」的行為, 一來是因拿下口罩很容易感染病毒,二來吸菸者原就是感染病毒的高危險群,拿下口罩後更容易散播病毒,增加別人染疫的風險,因此在這段三級警戒的非常時期,吸菸者此時千萬不要拿下口罩吸菸,更是戒菸的好時機 。
-
2021-05-31 醫療.心臟血管
世界無菸日/葉宏一:心血管疾病的癮君子戒菸,發病率可降三成
心血管疾病盛行,多數患者都會積極控制三高,心臟科醫師提醒,除了留意三高之外,戒菸更是當務之急;因為吸菸會造成動脈硬化、血管收縮和血管栓塞等問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癮君子若能有效戒菸,發病率將可降低三成,效益比控制三高還大。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台灣的吸菸盛行率雖逐年下降到13%,吸菸人口卻日漸年輕化,連帶造成心肌梗塞年輕化的趨勢,心血管學會的追蹤研究便發現,心肌梗塞患者的吸菸率多達40%到50%,30歲以下心肌梗塞者的吸菸率更高達70%。葉宏一說,這是因為香菸中的尼古丁進入人體後,會引發心跳加速、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增加高血壓,血管栓塞的機會,成為血管阻塞、心臟衰竭和心律不整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亞太地區的研究資料顯示,吸菸者比起不吸菸者,罹患心血管疾的機率要多出50%。因此,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戒菸是控制病情的最有效方法。葉宏一就曾收治一位吸菸的高血壓患者,原本要固定用四種降血壓藥物,但成功戒菸之後,三酸甘油脂指數即從800降到200,服用藥物也減到只需要一種。葉宏一近年大力推動專科醫師投入戒菸療程,來自一份專科醫師的使命感。他說,以前醫界推動戒菸多集中於戒菸專科門診或家醫科,但學會於107年承辦心血管疾病防治人員練計畫時,參考文獻發現,戒菸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效益比控制三高更大。戒菸門診和衛教師也常向他反映,不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菸槍總會振振有詞有辭:「我的主治醫師又沒叫我戒菸」,於是學會決定,不如由心血管專科醫師在治療過程中主動介入,直接掌握患者資料,協助戒菸。107年起,在葉宏一的號召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結合心臟病學會、糖尿病學會等八大醫學會,一起推動心血管專科醫師的戒菸訓練計畫,開辦醫師戒菸訓練課程,同時辦理「獎勵提供心血管疾病病人戒菸服務競賽」,各大醫院都積極響應。葉宏一細數三年來的豐碩成果,非常欣慰。他說,第一年先集中在心臟內科,協助了1000名患者戒菸,第二年擴大至腦中風科,戒菸人數達2200人,第三年又加入糖尿病科,戒菸人數成長至3700人,三年來的戒成功率也從20。4% 逐年成長至28.3%和 34.7%,今年起再增加腎臟科,未來要讓戒菸的種子在更多的專業科別開花結果。葉宏一說,吸菸不但有害心血管健康,在新冠疫情嚴峻的今日,吸菸者更是成為新冠重症的高危險群,這是由於COVID-19病毒進入細胞後,人體中的ACE-2是病毒的重要受體,而吸菸者體內的ACE-2最多,一旦染疫便格外容易成為重症者,再加上吸菸者的肺部功能原就不佳,以致於死亡風險遠比一般人來得高,因此癮君子一定要盡快戒菸。
-
2021-05-31 癌症.肺癌
世界無菸日/傅彬貴:肺阻塞、肺癌、肺氣腫病變都與吸菸有關
很多老菸槍在戒菸門診總是滿口答應戒菸,但往往一出了診間就反悔,台中榮總評估發現,參與過戒菸門診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仍有50%斷斷續續在抽菸,因此戒菸應與專業科別結合,在患者的疾病治療流程加入戒菸,才能事半功倍。中榮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傅彬貴投入戒菸防治多年,他說,傳統的戒菸模式是由醫院開設戒菸門診,只能被動的等候病人上門,或是由胸腔科轉介有需要的患者到戒菸門診,但他在胸腔內科收治患者的經驗發現,戒菸門診功的成功率不高。「因為戒菸門診的患者不會回診,不然就是半途而廢,」傅彬貴感慨地說。多年前他已在思考,何不讓胸腔內科直接來參與患者的戒菸照護工程?他也認為推動戒菸是每個醫療人員的責任,並非只是家醫科或戒菸門診的事,尤其菸害對肺部造成的傷害太大,包括肺阻塞、肺癌、肺氣腫等病變都與吸菸有關,胸腔內科更應該主動出擊105年起,傅彬貴先從胸腔科出發,把患者的疾病治療流程與戒菸結合,在胸腔科的診間裡,協助有菸癮的肺部疾病患者戒菸。109年,中榮擴大成立戒菸治療管理中心,推動「渥太華模式」,以疾病別為主的五大部科(心臟科、新陳代謝科、腎臟科、胸腔科、精神科等)實行就地戒菸模式。如此一來,醫院不再只是在戒菸門診中被動的等待患者上門,而是主動出擊。傅彬貴說,第一步先由各專科醫師取得戒菸證照,接著直接在各自的門診提供戒菸服務,把戒菸併入疾病照護的常規流程內。他分析說,相較於傳統戒菸門診的患者不太願意回診,專業科別的患者回診率高,醫病關係穩固,例如胸腔或心血管等慢性病患者必須定期回診追蹤拿藥,尤其民眾生病時最有意願戒菸,因此這時最適合由專業科別從疾病端介入戒菸醫療,在每一次回診中進行衛教、開立戒菸藥物,再配合患者戒菸動機強、回診率高,戒菸成功的機率就能大幅提高。此外,吸菸者戒菸困難的關鍵來自尼古丁成癮,戒菸必須經由專業的醫療照護流程,傅彬貴表示,靠意志力戒菸的成功率只有3%,渥太華模式的另一重點,正是以科學和醫學的理論基礎協助民眾戒菸,因此在中榮接受戒菸治療的成功率高達六成,是靠意志力的20倍。5月31日是世界戒菸日,今年以Commit to Quit為主題,正值新冠疫情在台灣爆發;傅彬貴特別提醒,新冠病毒主要攻擊人的肺部,而尼古丁會在吸菸者肺部形成Covid-19病毒的受體ACE-2,因此大大增加了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更成為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顯示,新冠肺炎的死亡病例中,45% 是吸菸者,國際研究更證實,吸菸者感染新冠肺炎引發重症的風險是非吸菸者的2倍,死亡風險也有1.98倍。
-
2021-05-31 醫療.心臟血管
世界無菸日/老菸槍戒半年 心臟病發機率減半
癮君子想靠意志力戒菸總是失敗,或因為感受不到戒菸效益而放棄。醫師提醒,香菸中的尼古丁會讓人成癮,靠意志力戒菸的成功率只有三%,因此一定要尋求專業醫療團隊協助,戒菸的效益立即可見,只要停止吸菸廿分鐘,血壓和心跳即可恢復正常。高雄榮總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薛光傑表示,香菸的尼古丁等同毒品,雖會為人帶來短期的情緒穩定、注意力集中,但比起大麻、安非他命更容易成癮;而且戒菸者也會出現戒斷症狀,包括情緒起伏、暴躁、憂鬱、失眠等,因此很難靠著意志力戒菸成功,必須透過專業協助。台中榮總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傅彬貴也說,民眾若只靠個人意志力戒菸,成功率僅三%,但醫護團隊從用藥治療與衛教指導雙管齊下,成功率一定會比較高。薛光傑說,只要停止吸菸廿分鐘,血壓與心跳可恢復正常,如果兩三天不吸菸,肺部的一氧化碳濃度會跟著下降,如果戒菸能再維持兩三個月,肺功更會明顯好轉,老菸槍若持以恆戒菸半年以上,心臟病發病機率會減少一半,如果再進步到五至十年不抽菸,罹癌機率也會降低一半。高雄榮總新陳代謝科主任朱志勳則建議,戒菸一定要尋求專業協助,國健署已啟動二代戒菸,可提供藥物和衛教團隊等輔助,各大醫院都願助民眾戒菸。
-
2021-05-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世界無菸日/新冠疫情燒 抽菸者易感染重症
新冠疫情嚴峻,全台確診和死亡人數快速增加,醫師提醒,吸菸者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引發重症的風險是非吸菸者的二倍,死亡風險也有一點九八倍,而且目前全台三級警戒,癮君子如果在戶外拿下口罩吸菸,更會讓自己和他人同時曝露在風險之中。五月卅一日是世界無菸日,因應新冠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把今年的無菸日主題訂定為「Commit to Quit(承諾戒菸) 」,呼籲全球吸菸者立刻戒菸,降低新冠肺炎的致死率。WHO統計顯示,吸菸者是新冠重症的高危險群,新冠肺炎的死亡病例中,高達四十五%是吸菸者。馬偕醫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這是由於尼古丁會在吸菸者肺部形成Covid-19病毒的主要受體ACE-2,當病毒進入吸菸者體內時,在ACE-2的作用下,很容易成為重症,再加上吸菸者肺部功能原就不佳,以致於死亡風險遠比一般人來得高,因此癮君子一定要盡快戒菸。高雄榮總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薛光傑也說,吸菸較易感染新冠病毒,重症和死亡風險更遠高於非吸菸者,例如日本喜劇明星志村健長年吸菸,感染新冠肺炎不久,就快速惡化為重症去世。
-
2021-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樂缺氧」難防 醫:猝死恐增
國內進入社區感染後,至昨天累計已有八十七人染疫死亡,不乏來不及就醫,猝死家中或集中檢疫所、旅館的案例。專家分析,可能與患者者沒有自覺症狀,加上病程發展快速有關,後續醫療量能若崩塌,死亡率恐還會上升,除了雙北疫情要盡力控制,周邊縣市疫情若漸漸升溫,將是一大警訊。雙和醫院副院長李岡遠表示,新冠肺炎患者雖大多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但病程還是可能快速發展至「快樂缺氧」階段,讓人猝不及防。李岡遠表示,所有新冠肺炎患者都可能經歷快樂缺氧,不限年齡,雖然死亡以高齡者居多,但也已出現無慢性病的年輕人猝死事件。為避免愈來愈多確診者在居檢所、防疫旅館,甚至家中死亡,有醫師建議以血氧濃度或肺部X光判定,盡快安排具風險者就醫。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上周四專家會議已討論,初步認為六十歲以上或六十歲以下有慢性病者,優先考慮到醫院或集中檢疫所,六十歲以下沒有慢性病可居家隔離持續監測。至於血氧濃度和呼吸次數,羅一鈞指出,「血氧數值低於九十五、胸悶呼吸急促」等徵象,居家檢疫時要主動回報,在集中檢疫所則密切觀察。他強調,目前指揮中心已採購血氧機一萬五千台,將以雙北為優先對象,透過包含採檢站、醫院和衛生局等管道,提供給居家檢疫民眾使用 。李岡遠表示,雙北醫療量能逐漸擴充,未來就醫狀況會逐漸舒緩,但憂心雙北熱區周邊及中南部疫情,建議盡可能加強篩檢,其他縣市一定要守下來。而民眾無論是否篩檢確診,一旦出現頭暈、頭痛、皮膚顏色變化,活動時力不從心、容易疲累等,都一定要提高警覺。羅一鈞指出,目前醫福會、加強版集檢所與防疫旅館都有提供入住快篩陽性或確診民眾「金手指」,即血氧機監測,未來希望盡快擴及居家隔離者。
-
2021-05-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後該去哪?急診醫分析在家觀察、需加護條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統計,現有357名新冠肺炎確診者嚴重肺炎,139人呼吸衰竭,99人使用呼吸器,2人靠葉克膜維生,每天都有新增死亡案例,已連續三天都達到六死,但這些病人最快本周五才有700床專責加護病床可收治。社群網站已看得醫護因無呼吸器可用,不得不跟血氧下降的病人談簽署不急救不插管聲明;也有醫護和家屬貼文,紀錄一幕幕心痛的放手和告別。到底哪些風險因子是一定要住院觀察?哪些情況下,可以安心的回家等,把醫療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這是每個確診者及家屬最想知道的問題。台大公衛校友、急診醫師許辰陽今透過直播歸納實證指出,主要還是要看疾病嚴重度,如果血氧濃度低於94%,肺部X光影像一半視野呈現異常,屬於應住院的重症個案;如果出現下呼吸道症狀或肺部X光影像些微異常則屬中度,在家應自行監測血氧,接受遠距監測問診評估。許辰陽提醒,北台灣醫療照護能量緊繃下,利用疾病分類,將大量病患評估風險和進展危險後,分流,把有限的醫療資源提供給重度和危急病患,是當前重要課題。新冠肺炎是進展性的疾病,需要參酌風險因子和疾病進程,持續進行做風險評估,才能將人適當隔離到照顧機構,妥善分配醫療量能。造成疾病的危險因子主要有十項,包括癌症、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免疫疾病、神經疾病、肥胖、睡眠呼吸中止、慢性腎病、長期使用類固醇等,風險依共病程度而異,需經醫學專業評估。(PRIEST臨床風險分數評估工具:www.mdcalc.com/priest-covid-19-clinical-severity-score)許辰陽指出,無明顯下呼吸道症狀,血氧濃度也有94%以上者,屬於輕症,若輕症合併小於一個風險因子,可於居家或社區場域隔離,可自行監測血氧。如果輕症但風險因子超過一個以上,則應留意是否出現下呼吸道症狀,以早期就診以評估惡化風險。至於中度症狀,許辰陽表示,是有下呼吸道症狀或肺部X光影像些微異常,如果風險因子少於一個,也可以在居家或社區場域隔離,但血氧監測的重要性會更高,除了應告知需及早就醫的徵兆,也要考慮透過遠距監測問診、評估。許辰陽指出,目前看到大約有15%個案是重症,即血氧濃度不到94%,肺部X光影像一半視野呈現異常,另外有5%是危急個案,出現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症狀。重症和危及個案,必須立即住院,而且需要收治於加護病房。
-
2021-05-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預防居家隔離「隱形缺氧」猝死 蘇一峰:自備血氧機
本土疫情擴大,自本月23日起已連續3天單日增六死,年長者居家隔離猝死案也屢見不鮮。陽明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研判,老人居家隔離死亡恐與「快樂低血氧症」有關,有些新冠肺炎確診者不會因為血氧低而感到窒息感,導致延誤病情,建議民眾居隔期間可購買血氧機,隨時注意身體狀況。醫療院所近期擠滿就醫民眾,有些居隔或輕症確診者現排不到病床,只能在家隔離。蘇一峰表示,以美國而言,如果染疫者等不到住院病房,必須待在家中隔離,這時候就會建議買一台血氧監測機。他解釋,由於臨床上有許多病人,照肺部X光出現問題、一夾血氧偵測數字也很差,但從外觀上卻看不出異樣,研判可能是新冠肺炎造成的「快樂低血氧症」,因病毒影響呼吸中樞,導致感受氧氣濃度,及提醒大腦缺氧的功能喪失。由於在家隔離無法照肺部X光掌握病情,蘇一峰建議,血氧偵測機在家即可使用,對於居家隔離者來說,尤其是老人家,需要定期監測項目,除了血壓、體溫外,還需要多一道血氧。蘇一峰說,老人家肺部功能較差,血氧濃度比年輕人低,假使生病容易出現低血氧猝死,更需積極監測,建議一天起碼要量三次,觀察血氧濃度多少,血氧濃度若>95,就是安全值,介於91至94間就要注意積極追蹤,
-
2021-05-26 名人.黃軒
如何偵測輕症或無症狀者病情惡化?重症醫曝關鍵
你如何偵測輕症/無症狀感染者,在家或在檢疫中心病情突然變差了?近日來,台灣一直關心那些輕症/無症狀感染者,在家或在檢疫中心突然病情變差了怎麼辦?由於大量的社區傳播,使得醫療體系崩潰邊緣,在國外早就有經驗了,實際上在國外很多COVID-19感染者,其實大部分(80%)都是輕症/無症狀感染。我們在沒有社區大爆炸時,是可以有效地隔離在醫院內,來進行大流行下的「圍堵行動」。一旦大爆社區傳播又不同了,這時不只是圍堵行動,而是要加入「減災行動」。減輕醫療負擔的壓力,這也就算是「減災行動」之一了。其中一個就是把之前這些確診病例,尤其是輕症/無症狀感染者,都一律放置在家裡面或檢疫中心隔離,這樣非醫護人員經過訓練後,也可以擔任偵測人員,留真的専業醫護人員在醫院現場搶救更危急的生命工作。我整理韓國和美國的各其中一個研究,其實在國外這樣的研究報告是很好的參考經驗。韓國檢疫中心經驗:輕症/無症狀偵測韓國在社區傳播大爆發之際成立檢疫中心,他們叫社區治療中心(Community Treatment Center,CTC),該機構旨在為醫院以外的地方,偵測隔離患者的症狀變化處理。此研究發現:1.有40.4%患者,使用單人套房、獨立浴室。2.有59.6%患者,使用一室多隔間的房,但各自獨立浴室;其中10.4%患者與家人同住,使用家庭型的隔開空間。 在韓國確診後,最快3天才入住檢疫中心。而確診COVID-19後,再入住檢疫中心,其中位天數為7(範圍3-14)天。這些人除了輕症COVID-19感染者(42.9%),入住檢疫中心時, 57.1%是無症狀感染者。韓國研究人員發現,這樣檢疫中心可以大幅度地減少醫護人員的暴露,住在檢疫中心的患者可以透過智慧手機應用程式(App)登記報告每日體溫,患者的配合度都維持80%以上。在這檢疫中心,偵測輕症/無症狀COVID-19感染者中,最終他們找到有2.3%的病人,之後因病情變化,需要被轉入醫院的。美國在家檢疫經驗:輕症/無症狀偵測克利夫蘭診所(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是世界最著名的醫療機構之一。他們早在去年疫情大規模擴散在美國社區感染時,對於那些在家檢疫的確診患者,發予軟體設備(生命徵象例如 心跳、血氧濃度……等等偵測),在遠距離24小時和患者聯繫。在這次的研究中,他們共登記了1924名COVID-19患者,研究人員發現:1.60歲以上的患者佔25%。2.只有6.86%,發病當日確診就在家馬上被隔離。3.平均從發病到在家隔離,中位天數為8天。(哇!難怪美國會社區感染那麼久?)克利夫蘭診所主動監測這些在家中人的生命徵象變化,還有登記症狀變化。有10%的患者出現了一些令人注意的症狀(例如呼吸急促),需要升級到和醫生視訊會診。這些人大約在家隔離7-8天,才會有明顯症狀出現,而引起醫護人員的注意。最終,這些接受在家主動監測的患者中,有2%是需要轉入醫院治療的(這個和韓國類似)。研究期間,仍然有0.4%(9位)在家猝死的個案,研究人員認為這些人死因,可能和COVID-19併發症或原本慢性疾病併發症相關。研究人員認為,使用遠程設備在患者滿意度、轉入住醫院的機率和醫療費用方面,有多方面的優勢。那是因為移動手機與平台,會減少照顧者與輕症或無症狀患者接觸。又可以獲得雙方溝通的需求,減輕了勞動負擔。大量使臨床培訓、非醫護人員,來評有效偵測這些病患,也擴大醫療服務範圍的關鍵。血氧偵測機(pulse oximeter)和COVID-19美國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家中使用血氧偵測機(pulse oximeter)的患者,在其主訴呼吸急促未明顯之前,早在幾天前,就會發現血氧飽和度下降,而能提早就轉入醫院治療。Patients with a pulse oximeter at home present with escalation a few days earlier due to declining oxygen saturation readings, prior to subjective complaint of shortness of breath. COVID-19檢測結果呈陽性,或正在等待檢測結果的時候,指尖血氧偵測機(pulse oximeter),就是監測血液含氧量方便快捷的工具。什麼是指尖血氧偵測機(pulse oximeter)? 監測血液中含氧量的簡單易用設備,只需幾秒鐘即可查看結果。 為何監測自身血氧含量如此重要?許多患有COVID-19輕症/無症狀的感染者,因為沒有任何明顯症狀,因而並不自知。COVID-19病毒侵犯可達肺部,降低您血氧含量。當血氧含量低於正常值並出現重症時,有時候患者只有感到疲勞、無力感而已(隱藏缺氧,31.9%)或明顯的呼吸急促(典型缺氧,68.1%),這些情況是很危險的。指尖血氧偵測機(pulse oximeter),隨時監測病人的血氧含量,當血氧含量一下滑,所有人知道要立刻就醫。血氧濃度的危險指標:1.血氧濃度
-
2021-05-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酒精怎麼噴最消毒?要抹開嗎?招名威:注意2重點,直接這樣噴!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在台灣疫情至今尚未平息,多數民眾也提升了日常的個人防疫,可謂台灣最強的防疫措施。平時除了平常戴好口罩、勤洗手外,不少人現在也都會時時配帶酒精噴霧在身上,以利隨時做消毒。但怎麼噴能有效消毒?來看專家怎麼說! 為何酒精能防武漢肺炎?關鍵在破壞防護罩! 毒物專家/中原大學教授招名威指出,酒精之所以可以防範武漢肺炎病毒,關鍵在於可使蛋白質變性,破壞病毒的防護罩:生物膜,並更進一步將其消滅,達到消毒的效果。而消滅一般沒有生物膜的細菌、病毒自然更不在話下。 95%高濃度酒精消毒能力更強?專家:並不會。 不過酒精雖然能夠消毒,但也並非所有酒精都能夠達到此效果。除了濃度太低無法達到殺死病毒的能力外,像是95%酒精濃度太高的酒精,不但並不具有更強的消毒能力,反而會讓病毒的防護罩形成凝結,無法做進一步地破壞,形成「封存」病毒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各界專家不斷提醒,酒精消毒需用75%的酒精,此為經研究證實能最有效破壞細菌、病毒的濃度。 高粱、威士忌能做體內消毒?專家:頂多「精神消毒」 不少人認為威士忌、高粱等有助於體內消毒,以前述同樣的道理來看便可知道這是個錯誤的觀念,這些酒精性飲料對病毒並起不了任何作用。另一方面,染疫後武漢肺炎病毒會往肺部移動,是酒精飲料無法到達之處,以此觀點來看體內消毒也不成立。提醒民眾日常飲酒適量為佳,別誤信喝酒能對體內進行消毒,此言論聽聽就好,頂多做到「精神上的消毒」,解解防疫期間大家一同守護台灣無法出遊之愁。 酒精:水=3:1稀釋,95%變75%可消毒! 民眾手邊的若為95%的酒精也不用灰心,招名威教授表示,濃度的較高的酒精雖不具有消毒作用,但可透過稀釋的方式降低濃度,使其也具有消毒的功效。方法很簡單,將酒精和純水以3:1的方式倒在一起即可。不過也提醒,此方法僅能用在濃度較高的酒精上,濃度較低的酒精倒在一起僅是份量增加而已。 酒精怎麼噴最消毒?專家:別省,直接對著噴! 酒精消毒的方式百百種,最常見的就是直接噴手、噴物品,或是噴了酒精之後再以紙巾進行擦拭,或等上數十秒,也有人為了節省物資會先噴個幾滴再抹開,噴在手上時也有不少民眾會向洗手一般搓揉。 對此招名威教授表示,酒精噴下的當下就會發揮作用,不需要特別等待,且酒精是會揮發的,揮發後便失去效果。等數十秒,該次恐怕僅消毒被噴灑到的地方。若是噴灑後再用紙巾等物抹開,雖然可能可以將酒精帶到其他位置,但範圍過大也更容易揮發失去效用。而只噴了幾滴,自然更容易揮發,效果也相當有限。至於民眾對手部噴灑酒精後會先搓揉,通常時間並不會太久,幾秒內就完成,範圍也不大,一般情況下是可以在揮發時間及擴散範圍間取得平衡,達到完整的手部消毒,但還是提醒量要足夠,一兩滴效果還是有限。 招名威提醒,民眾在購買酒精時,應挑選75%的酒精或自行稀釋。噴酒精時,應直接對著欲消毒的地方進行噴灑,包括手或物品,此消毒方式是最好的。最重要的,防疫不能單靠酒精,平時還是應確實佩戴好口罩,將口罩緊密遮好口鼻,並時時勤洗手做好手部清潔。做好防疫,一同度過這次的難關。 《延伸閱讀》 .防疫期間網購、收件安全嗎?重症醫:有風險,可先噴酒精或閒置。 .防疫叫外送安全嗎?要注意什麼?重症醫:留意4風險,慎防接觸傳染!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2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開窗通風病毒會飄進來?你該知道的10項防疫指南
全台新冠疫情日益嚴峻,對所有人的日常造成深遠影響,當防疫成為生活新常態,該如何因應?元氣網整理了和新冠肺炎相關常見問題,希望能有助大家面對新冠挑戰。1、症狀/新冠、流感和感冒有何差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約10%至30%是無症狀患者,但不少發病患者症狀與一般感冒、流感的症狀很類似,沒有特異性,容易混淆而影響診斷。周百謙指出,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主要是透過飛沬傳染方式,如果咳嗽、打噴嚏或是說話,就會在空氣散播時進入周遭人的鼻腔或口腔作暫時性的存留,初期會以上呼吸道的症狀為主,如鼻塞、流鼻水、咳嗽、嗅味覺喪失等,屬於輕症症狀,和感冒症狀相似。>>相關新聞2、確診/確診後該去哪?急診醫分析在家觀察、需加護條件到底哪些風險因子是一定要住院觀察?哪些情況下,可以安心的回家等,把醫療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這是每個確診者及家屬最想知道的問題。台大公衛校友、急診醫師許辰陽歸納實證指出,主要還是要看疾病嚴重度,如果血氧濃度低於94%,肺部X光影像一半視野呈現異常,屬於應住院的重症個案;如果出現下呼吸道症狀或肺部X光影像些微異常則屬中度,在家應自行監測血氧,接受遠距監測問診評估。>>相關新聞3、足跡/跟確診者足跡相同,染疫風險高嗎?指揮中心公布足跡的地點,若與確診者接觸時間很短、非近距離等,理論上染疫風險相對低;但因不能確定跟確診者接觸的型態,如雙方口罩是否戴好、有沒有打噴嚏或咳嗽等狀況,仍可能有風險。在疫調中,確診者在傳染期間,長時間密切接觸的家人、職場同事等,均會被列為「居家隔離」對象;有些接觸者沒密切接觸,如同一棟辦公大樓但不同樓層、或有接觸但只擦身而過,風險較低,則要求「自主健康管理」。>>相關新聞4、快篩/該做快篩嗎?全台社區篩檢、快篩站報你知!全國防疫警戒升為第3級後,不少縣市針對染疫熱點陸續增設更多篩檢站。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醒,篩檢站目的是讓有疑似症狀或高風險的民眾及早採檢,確診後可盡速隔離,並非給無症狀或沒相關接觸史者「沒事驗看看」。各縣市政府對可接受篩檢民眾規定不同,請洽各縣市政府衛生局確認。若有相關需求之民眾,記得攜帶「身分證」和「健保卡」。>>相關新聞5、就醫/疫情期間不敢就醫?4步驟完成線上看診本土疫情升溫致許多民眾疫情期間不敢就醫,大醫院也紛紛宣佈降載、暫停非必要醫療導。而家裡有該去醫院複診的慢性病患,又擔心去醫院風險太高。對此,許多醫院推出了新冠因應措施,讓民眾在家就可以選擇「通訊診療」。健保署表示,適用通訊診療的對象,原為衛生局轉介後正在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者。但隨著防疫警戒升級,健保署宣佈將門診病人納入視訊診療對象之內,暫定至110年5月28日為止。>>相關新聞6、口罩/是否要戴2層口罩才有防護力?網路近日流傳一名美國華裔醫師透過臉書發文指稱,美國CDC發布報告指出,在醫療口罩外層多戴一層布口罩可減少病毒傳播,台南市政府衛生局長、本身為醫師的許以霖說,正確戴好口罩比較重要。雖然多戴一層口罩可以多一點阻隔的機會,但其實合格的醫療口罩本來就有兩層,一層防生物、一層防水,只要能確實戴好,基本上防護能力是足夠的,如果真的很在意防護力,那選擇N95口罩會比兩層一般口罩更好。>>相關新聞7、住家/開窗通風會把空氣中的病毒帶進來嗎?最近新冠肺炎肆虐,大家都顯得人心惶惶,醫生建議大家注意開窗通風,但是有人擔心,開窗通風的時候風會不會把空氣裡的病毒帶進室內?新冠肺炎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飛沫傳播是指,含有大量病原體的飛沫在病人呼氣、打噴嚏、咳嗽時被噴在空氣中,其他人因吸入含有病原體的飛沫而發生感染。但飛沫傳播的範圍是有限的,僅限於與病人近距離接觸的情況下發生,一般只能夠傳播1公尺左右。>>相關新聞8、外出/出門採買返家後該馬上洗澡?新冠病毒應該無法於衣服及頭髮中存活。如果你落實社交距離,並且只是偶爾到超市或藥局採購,專家說在這樣的前提下,回到家時不一定需要馬上洗澡或換掉身上的衣服。然而,一進家門後立即洗手還是必須的。這項建議同樣適用於頭髮和鬍子,在實行社交距離且常洗手的情況下,大概不必擔心病毒會藉由頭髮和鬍子傳播。>>相關新聞9、交通/搭乘大眾運輸、電梯該如何避免感染?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副教授山川勝史表示,「病毒的傳播會受空調的影響」,也就是說車廂中的病毒會透過中央空調來散播。「站在車門附近」的位置是最危險的地方,因為當乘客擁擠地站在車門附近時,空調會難以自由流動,病毒會集中在人群上方。常見的密閉空間還有電梯,山川教授表示因為電梯裡的空間很平均,在理論上每位搭乘者的感染風險並沒有太大差異。不過有一個地方要注意,那就是要去較高樓層,或是逗留時間較長的人,站在最裡面的位置會比較安全。>>相關新聞10、飲食/防疫叫外送安全嗎?要注意什麼?重症醫學黃軒醫師指出,叫外送時防疫風險主要可從兩大面向來看,一是使用信用卡、無接觸取餐,二是當面取餐、付現。兩者領取餐點時都會碰觸到包裝袋、餐具、食物包裝盒等,而當面取餐、付現更會與外送人員近距離接觸,此時若外送人員或店家已有人染疫,恐已讓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因此建議民眾在叫外送時,建議最好的方式是以信用卡付款、無接觸取餐為佳,若有大樓管理員或警衛,有外送暫放區,可先放置於此區域,或樓下大門附近。如此至少減少了接觸的風險。>>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