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6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搜尋
肝臟
共找到
1639
筆 文章
-
-
2022-04-26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20分鐘內測出腎臟病 中山大學與高雄長庚研發快篩
國立中山大學今天表示,研發團隊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跨院校合作,開發出一款無血式、無痛式慢性腎臟病快篩試劑,只要15至20分鐘即可知結果,可避免病情延誤,降低染疫風險。中山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這款無血式、無痛式慢性腎臟病快篩試劑,是由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教授楊閎蔚團隊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兒童腎臟科醫師田祐霖團隊合作開發,只要15至20分鐘即可知道結果。中山大學與高雄長庚合組的研發團隊指出,人的腸道微生物會將吃的紅肉等食物生成三甲胺(TMA),並被肝臟轉化成氧化三甲胺(TMAO),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診斷慢性腎臟病人時,TMAO更被認為是高血壓產生的尿毒素之一。但研發團隊表示,近年來大量研究文獻指出,更快速、更靈敏的檢測方式是檢測體內的胱蛋白C(Cystatin C)來偵測早期慢性腎臟疾病,且不受腎小管再吸收干擾,也不會因為年齡、性別、體重和肌肉比重有所差異,對慢性腎臟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具重要意義。楊閎蔚說,這款快篩是以微針貼片抽取皮下組織液,並結合側向流試片(即驗孕棒式試片)進行無血式、無痛式的快篩,只要將抽完組織液的微針壓在試片上,再滴入緩衝液,約15至20分鐘即可判讀胱蛋白C相對濃度,及早警示患者。楊閎蔚指出,這項快篩技術已在動物試驗上得到良好成效,研發成果已獲國際頂尖期刊Biosensors andBioelectronics刊登,目前跨校團隊正進行人體試驗規劃,未來可望應用於慢性腎臟病的居家定期監控。
-
2022-04-26 新聞.元氣新聞
20分鐘可測出腎臟病!中山大學與高雄長庚研發居家快篩
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教授楊閎蔚團隊,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兒童腎臟科醫師田祐霖團隊,跨院校合作開發出一款無血式、無痛式慢性腎臟病快篩試劑,只要15至20分鐘即可知道結果,可避免病情延誤,降低染疫風險。中山大學與高雄長庚合組的研發團隊指出,人的腸道微生物會將所吃的紅肉等食物生成三甲胺(TMA),並被肝臟轉化成氧化三甲胺(TMAO),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診斷慢性腎臟病人時,TMAO 更被認為是參與高血壓產生的尿毒素之一。而近幾年來大量的研究文獻指出,比 Creatinine GFR 更快速、更靈敏的檢測方式,是檢測體內的胱蛋白C(Cystatin C) 來偵測早期慢性腎臟疾病,且不受腎小管再吸收的干擾,也不會因為年齡、性別、體重和肌肉比重有所差異。因此,胱蛋白C(Cystatin C)的檢測和相對定量,對於慢性腎臟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具重要意義。楊閎蔚表示,這款快篩是以微針貼片抽取皮下組織液,並結合側向流試片(即驗孕棒式試片),進行無血式、無痛式的快篩,「只要直接將抽完組織液的微針壓在試片上,再滴入緩衝液,約15至20分鐘即可判讀皮下組織液中的胱蛋白C相對濃度,及早警示患者。」楊閎蔚說,這項快篩技術已在動物試驗上得到良好成效,無論在準確度、靈敏度、專一度,皆可媲美於臨床 ELISA 分析方法。研發成果已獲國際頂尖期刊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刊登,目前跨校團隊正進行人體試驗規畫,未來可望應用於慢性腎臟病的居家定期監控。研究團隊成員還包括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特聘教授郭紹偉(共同通訊作者)、醫學科技研究所碩士生陳怡君、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博士候選人許盈培、醫學科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李南熺、龎浩翰。研究 刊載於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6566322002743?via%3Dihub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健保大數據/膽結石切除膽囊 沒必要使用達文西手術
大魚大肉之後,總是感到右上腹部不舒服嗎?這樣的症狀可能是膽結石在作怪。當膽結石在膽囊裡形成,多半無症狀,可與之和平共存;一旦掉進膽管堵塞,發生疼痛或發炎,就建議就醫處置,以免後患無窮。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人膽結石就醫、手術狀況,及時適當處理,別讓它成為體內的不定時炸彈。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膽結石患者從108年到110年稍微上升,整體人數以61歲到70歲為大宗。痛到無法忍受再就醫,一旦變急性膽囊炎需緊急切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膽結石常以腹痛作為表現,當出現症狀時,都會建議採取手術切除膽囊,沒有症狀則是定期追蹤,與膽結石共存。近年醫界會推薦使用達文西手術切除膽囊,他直言,膽結石沒必要使用達文西手術。李伯璋表示,膽結石症狀多以「腹痛」作為表現,容易被誤診為消化不好,而且腹痛的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等到痛到無法忍受再就醫時,往往已經是急性膽囊炎,必須立刻開刀切除膽囊。肝臟發炎影響膽汁分泌,也會增加膽結石機率。造成膽結石的原因通常與肥胖相關,健保資料庫顯示,胃食道逆流、高血脂等共病都與飲食不正常有關係。共病中還包含被視為國病的肝病,李伯璋表示,肝與膽囊的關係密切,肝臟負責分泌膽汁,肝臟發炎會使膽汁狀況不佳,連帶增加膽結石的機會。膽囊因為產生膽結石,讓膽囊發炎,兩者陷入惡性循環,也可能誘發肝癌、胰臟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風險。李伯璋表示,膽結石沒辦法只把石頭挑掉,根據指引,當膽結石出現輕症的疼痛症狀時,就建議將膽囊切除,否則膽結石後續造成的影響,將遠大於初期的症狀,放太久也可能癌變,膽囊癌的發生率雖然低,但也值得注意。切除膽囊後,通常不太會有後遺症,不過急性膽囊炎必須把握黃金24小時,避免嚴重發炎,影響周邊器官,後續引發沾黏等問題。傳統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健保都有給付。目前的手術方式有傳統手術、腹腔鏡手術以及達文西手術三種,但健保署僅針對傳統手術以及內視鏡手術給付。健保署目前針對傳統手術(也就是膽囊切除術)的支付點數為1萬4,736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1萬6,209點,李伯璋表示都屬於合理的支付價格。達文西手術切除膽囊,除改善傷口滿意度,其他與內視鏡無差異。健保署曾在民國102年針對達文西膽囊切除術進行醫療科技評估(HTA),認定達文西手術與腹腔鏡手術並沒有顯著差異;民國109年再次評估,結論顯示,就良性膽囊疾病而言,達文西膽囊切除手術較腹腔鏡膽囊切除,可顯著改善病人對傷口疤痕的滿意度,及醫師手術時的身心負荷。其餘的手術指標包含總手術時間、術後中重度疼痛降低50%、術中/後併發症、術中失血量、術後疝氣風險、術中轉開腹手術、住院時間,與腹腔鏡相比都沒有顯著差異。李伯璋表示,針對膽結石的手術,健保給付都有涵蓋,除非民眾很重視手術疤痕,否則膽囊切除術無需使用到達文西手術。在檢查方面,110年膽結石患者執行腹部超音波的人數為13萬9,818人,總檢查次數為24萬2,965次,等於每人平均檢查次數為1.73次。李伯璋表示,通常診斷會需要一次超音波,術前也需要一次,他認為這樣的檢查次數算是合理。膽結石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提高風險,特別是高風險族群,如肥胖、女性、40歲以上的民眾等,飲食習慣需特別注意,避免高油、高熱量的飲食,三餐定時定量,平時的作息正常,容易緊張的民眾,必須適時放鬆,避免因緊張過度分泌胃酸,讓膽囊認為胃裡有食物,過度分泌膽汁,增加罹患膽結石風險。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61歲至70歲為膽結石發作高峰 醫揭膽結石常見共病
根據流行病學推估,膽結石盛行率約20%,但大多數患者無症狀,可與膽結石和平共處,會出現症狀者約4%到5%。無症狀者多是健檢發現,自費檢查,不會列入健保資料庫。根據健保統計,診斷為膽結石的患者,從108年的26萬4,567人,到110年的26萬5,927人,人數差異不大。以近三年數據來看,女性比男性平均多出2萬229人,膽結石患者的年齡層,最多集中在61歲到70歲。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表示,被診斷罹患膽結石的患者通常都是「有症狀」而就醫;沒症狀的膽結石完全不會痛,通常是透過健康檢查發現,由於是自費健檢,資訊不會進入健保資料庫。患者常問「我的膽結石有多大?」大反而不易卡住。從110年被診斷膽結石的健保數據來看,患者從31歲到40歲這個年齡層開始快速增加,到了61歲到70歲來到最高,之後緩速下降。朱光恩表示,膽結石會出現症狀通常是卡在膽管,當年紀愈來愈大,膽管直徑也會愈來愈大。以50歲來說,正常的膽管直徑約0.5公分,60歲就會變成0.6公分,80歲變成0.8公分。朱光恩表示,很多患者會詢問「我的膽結石有多大?」他說,「大」通常不可怕,最怕小結石剛好卡在膽管入口,如果塞住就會引發症狀,大結石因為太大,即使滾到膽管入口,也不會進入膽管而卡住。不過隨著年紀增加、膽管直徑加大,大結石也有可能卡住而引起發炎。膽結石發作不分季節,但常發生在冬季、高熱量飲食後。根據健保統計,108年被診斷膽結石者,10月人數最多、109年則是7月、110年為11月。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陳依婕表示,109年及110年碰上疫情,109年2到3月及110年5到6月,明顯受疫情影響,膽結石看診人數減少,疫情後則都有一波患者高峰期,如109年7月及110年11月都是當年看診人數高峰。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信佑表示,臨床觀察,膽結石患者最多的季節是冬天,108年還未受疫情影響,可發現10月就診人數最高。他說,膽結石不是冬季才會發生,而是冬季天冷加上聚餐多,許多人吃好吃滿,或吃高油脂、高熱量食物,讓膽結石出現症狀機率大增。陳信佑表示,膽囊負責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而膽汁的成分主要是膽固醇、卵磷脂、膽汁酸鹽組成。入秋冬後,人類飲食改變,偏向吃高熱量食物,膽汁為了乳化脂肪,膽囊會強烈收縮,增加結石亂跑並堵住入口的機會。他強調,不是冬季容易膽結石,而是飲食讓膽結石容易出現症狀。膽結石常見共病胃食道逆流/三餐不正常 膽胃都受傷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膽結石十大常見共病,以胃食道逆流為最多,占110年總診斷人數的15%,其次依序為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腹痛、消化性潰瘍、高血脂、慢性肝炎(B肝、脂肪肝)、胃潰瘍等。朱光恩表示,膽結石風險以「肥胖」為最大宗,但經健保統計,臨床膽結石患者常有三餐不正常的現象。他分析,膽汁的分泌是為了幫助消化,現代人飲食不定時,兩餐之間經常相隔很久,或吃飯時間太趕,生活緊張等,都可能讓膽囊過度使用,當膽汁分泌功能不佳,連帶會影響消化功能,胃酸增加,形成胃食道逆流,形成惡性循環。高血脂 糖尿病 都會增加膽囊負擔數據顯示,膽結石其他共病還有三高,朱光恩表示,高血壓是長者普遍的問題,通常與膽結石並沒有直接關係,可能與膽結石好發年齡也是年長者相關。至於高血脂,膽汁協助分泌膽固醇,血脂愈高,膽囊分泌膽汁頻率就愈高;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本身膽固醇密度比一般人高,因此與膽結石的發生呈現正相關;肝病也是如此,朱光恩表示,肝臟負責分泌膽汁,若肝臟功能不佳,就會影響膽汁品質,進而增加膽結石的風險。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藥物縮小膽結石不見得是好事!醫:更易卡在膽管
許多民眾有膽結石不自知,等到健康檢查或肚子劇痛就醫才發現,但我們能和膽結石和平共存嗎?醫師提醒,膽結石雖不會立即致命,但可能引發急性膽囊炎、膽管炎,嚴重時恐引起細菌感染、菌血症或敗血性休克,若因膽結石產生疼痛,應盡快安排開刀切除膽囊,避免致命風險。超音波檢查膽結石,準確性高且無需高額費用。三軍總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煊淮表示,現在多用超音波檢查膽結石,準確性高且無需高額費用,相較過去照X光或斷層掃描,較難精準照出膽結石。用更精細的核磁共振雖能看得更清楚,但費用高達上萬元,「殺雞焉用牛刀」,以超音波檢查既實惠又能清楚診斷。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當人開始進食,膽囊會收縮、排出膽汁幫助消化食物,這時用超音波無法看清楚膽囊,因此超音波檢查前,必須空腹八小時,讓膽囊呈現舒張狀態,才能清楚查看膽囊內是否有膽結石。膽汁內膽固醇、膽紅素過高也易形成結石。朱光恩表示,中年女性因肥胖或生育後體質轉變,是膽結石的好發族群之一,但膽結石生成也與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若常吃高油飲食或不規律進食,以及高血脂、高膽固醇或肥胖等,會讓膽囊內的膽汁變得黏稠,易結晶成石頭。朱光恩提醒,台灣人常有地中海貧血,因紅血球容易被破壞,會導致膽汁內膽紅素成分上升,若膽汁內膽固醇、膽紅素過高,使膽汁成分形成「不和諧」狀態,也容易形成膽結石。膽結石是常見疾病,朱光恩說,但民眾出現上腹痛,往往以為是胃痛,照胃鏡查不出原因,才發現是胃旁邊的膽囊出問題。因此若在門診遇到患者主訴肚子痛、上腹痛,通常會安排照胃鏡、超音波等一同鑑別診斷。朱光恩說,肝臟分泌膽汁儲存於膽囊內,一進食膽囊就會有神經性反射,收縮將庫存膽汁擠出,幫助消化。當膽囊內充滿膽結石,一進食膽囊一收縮,就可能產生痛感,干擾民眾生活作息。只要曾出現膽囊發炎、膽絞痛,再發機率很高。膽結石會造成什麼風險?朱光恩說,若產生急性膽囊炎,不僅會產生劇烈疼痛,還可能細菌感染、高燒不退、引發敗血性休克,尤其患者本身有糖尿病、尿毒症等慢性病,可能有生命危險。若無發生緊急狀況,膽結石雖不需急著處理,但仍像「不定時炸彈」,建議應手術切除膽囊。林煊淮指出,膽結石若無引起不適症狀,建議追蹤即可,無需開刀;若曾經出現膽囊發炎、膽絞痛等狀況,再發生機率相較其他患者更高,且下回可能引發其他併發症或敗血症。先前曾有病人因膽結石發炎就醫,三、四個月後再次發作,便建議他務必要安排開刀切除膽囊。約三分之一患者不願開刀,潛藏「不定時炸彈」。朱光恩指出,部分藥物宣稱可以縮小膽結石,但縮小不見得是好事,因為大的膽結石不容易卡住膽管,小膽結石反而更容易卡住,進而引發膽管炎。林煊淮觀察,門診約三分之一的患者較不願意開刀,尤其四、五十歲年輕患者,總覺得只是石頭稍微「堵住」,動動身體、換個姿勢就好了,寧願忍痛兩、三個小時撐過,也不要開刀治療。不過也有患者因要出國工作,憂心在國外看病不方便且費用昂貴,趕在出國前開刀切除膽囊。朱光恩表示,的確有患者因為膽結石而不敢出國、出遠門,憂心在國外急性發作無法開刀,他遇過一名四十多歲患者,就是因為不想開刀切除膽囊,原預計要去非洲出差也告吹。他發現,近年膽結石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仍建議患者應盡快開刀解決。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膽結石需要積極處理嗎?醫詳解膽結石症狀及如何治療與預防
結石相關疾病中,民眾常聽到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膽結石則較陌生,因為膽結石患者多數沒有症狀,許多人常是因為其他疾病檢查時,才發現自己有膽結石。膽囊發炎,右上腹持續悶痛;膽結石卡在膽道,會出現陣發劇痛。振興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林信吉說,膽囊的主要功用為儲存肝臟分泌、幫助消化的膽汁,當人開始進食、需要消化時,膽囊開始收縮,將儲存的膽汁透過膽管運送到十二指腸幫助消化。由於膽汁在膽囊中儲存,長期下來,膽汁內的物質有可能慢慢結晶,而成為結石。由於膽結石主要生成在膽囊中,除非卡住膽道或是造成膽囊發炎,否則不痛不癢,難以發現。雖然膽結石大多沒有症狀,然而一旦卡住膽道、阻礙膽汁排出,或是摩擦造成膽囊發炎,最典型的症狀為右上腹痛。除此之外,可能延伸至右背、胸骨下(中上腹)的疼痛,甚至可能因為膽汁排不出而有噁心感,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林信吉表示,若是膽囊發炎,會呈現好幾天的持續悶痛,且隨著發炎越來越厲害,還會有發燒的症狀;而膽結石若是掉出膽囊卡在膽管,膽汁排不出,膽囊會強烈收縮想把結石推出去,而造成像尿道結石卡在輸尿管,出現一陣一陣的劇痛。超過七、八成膽結石患者一輩子都沒有出現症狀。而根據健保大數據資料顯示,膽結石常見的共病診斷,前五名分別是胃食道逆流併食道炎、本態性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腹痛、消化性潰瘍,不禁讓人聯想是否因為症狀相像,抑或具有相同危險因子。新光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吳秉修表示,由於膽結石通常沒有症狀,往往是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時,才發現原來自己有膽結石。而與膽結石常見的共病診斷疾病,則是常需要進行腹部超音波或是全身性身體檢查的疾病,未必和膽結石相同的危險因子或是症狀所致。吳秉修也表示,由於膽結石屬於「良性問題」,超過七、八成患者一輩子都沒有症狀,因此就算檢查出膽結石,若沒有疼痛等問題,就不需要積極處理。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則也毋須預防性的手術治療,只需要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定期追蹤即可。除非膽結石過大、造成反覆腹痛,或是已造成急性膽囊炎、胰臟炎等併發症,才需要進行手術摘除。另外,如果結石卡住膽管,也會形成黃疸,導致肝指數跟著異常。因此如果出現黃疸,也需要馬上處理。喝橄欖油排膽結石、讓結石變小等偏方,醫師說都沒用。之前網紅「愛莉莎莎」拍片提到「喝橄欖油排膽結石」的民俗療法,曾經瘋傳。是否有類似的飲食或是偏方可以預防,或讓膽結石變小?林信吉則笑說,「完全沒有!」對於預防膽結石的發生,林信吉表示,由於膽結石主要是膽固醇、膽紅素、膽鹽等物質組成,可分為膽固醇型和色素型。其中,膽固醇型的膽結石主要和飲食習慣有關,因此常吃高熱量、高油脂等飲食者為好發族群。另外,短時間內減重、長時間未進食者,因膽汁儲存在膽囊時間過長而未分泌,也容易產生結晶,因此在預防上應盡量減少攝取油膩食物、三餐正常進食,能降低膽結石發生風險。除了飲食,林信吉表示,有些降血脂藥物或是避孕藥也會使得膽結石生成機率增加,因此若發現自己有膽結石,可和醫師討論更換藥物,避免膽結石繼續生成。另外,如性別、遺傳、懷孕和體質也是影響膽結石生成的因素,較難預防。
-
2022-04-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在家隔離可服用清冠1號 千家中醫院所申請名單曝
國內11縣市陸續動居家照護,民眾可透過線《健康益友APP》進行上診療及藥師到宅送藥服務,另外有需要中醫服務的人,中醫師公會也提供22縣市《COVID-19疫情諮詢中醫院》連繫電話,協助媒合附近中醫院所進行通訊診療及申請自費或公費清冠一號服用,若是兒童也可以調整劑量或以「防疫茶」保健。中醫師公會秘書長蔡三郎指出,居家隔離、確診或高風險民眾,可透過22縣市公會名單,電話詢問如何進行線上中醫診療,並可媒合1千多家《確診者居家照護視訊診療中醫院所》進行線上掛號看診,或者《衛生局指定之一般視訊診療中醫診所》,進行看診或開立清冠一號服用。中醫師公會副秘書長陳博淵指出,確診民眾使用《健康益友APP》線上看診跟拿藥時,可以跟醫院要求會診中醫師,若是確診者可以公費使用清冠一號,若是未確診但有感染疑慮者,則需自費十天藥量,費用約3000至3300元。若需要開立清冠一號,需要拍照回傳新冠一號同意書,並隨藥交付,由家屬或代理人領藥給予患者或隔離者使用,恕無法使用宅配進行,並與院所溝通以現金或電子支付。桃園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陳冠仁表示,常遇到反覆發燒、喉嚨痛的確診民眾,往往不知道可以公費給付清冠一號,在線上診療時,中醫師會進一步詢問相關過敏史,無疑慮可以開立十天份量的清冠一號服用,作為一次療程。中醫師也會遇到家長詢問「兒童沒有打疫苗,可否吃清冠一號預防感染?」陳博淵指出,目前也有根據清冠一號配方進行調整,減少治療性藥物、增加預防性保健藥材,製作出「防疫保健茶」,不分年齡都能服用。但因內含免疫力提升成分,有肝臟發炎或自體免疫疾病,則不建議服用。另外若屬於高風險工作人員,可由中醫師評估,是否可自費盡早使用清冠一號,或兒童可由中醫師依體重和身體調整適合劑量。25歲江小姐因確診,出現咳嗽跟喉嚨不舒服,透過馬偕醫院轉介中醫院所診療,並公費申請清冠一號服用,她說「吃了六天咳嗽好很多,對於確診的焦慮會稍微降低。」但由於取藥過程需要透過住在台北的家人領藥,希望未來能有配送服務,否則找不到親友幫忙,一個在家居家照護會很緊張。
-
2022-04-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防疫準備好了嗎?藥師提醒必須有的6藥品醫材
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破2千例,輕症居家照護措施陸續推出。藥師公會提醒家中可常備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體溫計、血氧計等6種藥品醫材,做好身體監測和症狀緩解。消息一出,引起民眾搶購這些藥品醫材,許多藥品大熱銷,像乙醯胺酚解熱止痛藥、小兒退燒糖漿等都已售罄。藥師公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疫情期間社區藥局除提供送藥到府的服務外,疫情期間,包括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體溫計、血氧計和維生素B、C等都是家中常備藥品品項。黃彥儒指出,Omicron常見的輕症症狀像一般感冒,如喉嚨痛、發燒、流鼻水。其中,乙醯胺酚成分解熱止痛藥如常見的普拿疼等,可用於喉嚨痛、發燒、頭痛時,緩解陣痛;若出現流鼻水症狀,則可使用抗組織胺緩解;如果有咳嗽以及出現有顏色的痰液,建議先服用化痰藥水或是錠劑。黃彥儒說,許多綜合感冒藥便是將上述三種藥品結合成複方販售,因此若有需要也可直接購買此類藥品。不過,應諮詢藥局藥師,避免重複服用、劑量過多,反造成肝臟負擔。除上呼吸道症狀外,有些新冠肺炎患者會伴隨腹瀉等症狀,因此可常備止瀉功能的腸胃藥,減緩症狀;而為避免腹瀉到脫水,也可適時補充電解質。黃彥儒表示,「監控體溫和血氧」是輕症轉換成中、重症的重要指標,因此可常備體溫計、血氧計來監測生理數值和身體狀況;若無這些器材,也可觀察自身是否出現呼吸困難、喘,或是指甲、嘴唇發青的狀況,盡快送醫。至於維生素B、C主要是增加抵抗力,好讓患者可透過免疫力戰勝病毒,且這兩種維生素為水溶性,較易代謝,比較不傷身,因此也可作為疫情期間常備保健藥物品項。黃彥儒表示,購買常備藥品時可向藥師諮詢,了解藥品的服用劑量以及避免購買重複成分的藥品,也應針對不同的適用對象,如小朋友,選擇購買適合的劑量藥品。另外,可以每個人可以購買3到5天份的數量,不要囤貨,避免藥物放到過期。●更多防疫資訊請看「居家隔離大補帖」: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1019/6232326
-
2022-04-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自行服退燒藥抗新冠?藥師提醒注意一事避免傷肝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確診人數持續增加,各縣市政府陸續推動輕症居家照護,其中不少家長焦急詢問:「兒童感染新冠肺炎輕症的症狀有哪些?」參考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網站列出,兒童感染新冠肺炎輕症常見症狀,包括發燒、寒顫、持續咳嗽、呼吸急促、疲倦感、嗅味覺減弱或喪失、身體痠痛、喉嚨痛、頭痛、鼻塞或流鼻水、食欲減低、拉肚子等,總體來說,症狀與一般感冒或流感類似,不易區別。最近社區藥局明顯感受到民眾積極預防性購買退燒藥,以及詢問增加免疫的保健品。其中乙醯胺酚成分的止痛退燒藥,在人體需要透過肝臟酵素來代謝,如果服用過量,會產生肝臟損傷的毒性,因此特別提醒,如果肝臟功能異常的民眾或小孩族群,因為肝代謝酵素不如正常人,千萬不可依照一般成人的劑量去自行給予服用,務必特別諮詢藥師使用方法。這類止痛退燒藥也是牙科、骨科、復健科等常見的用藥,提醒民眾應主動告知藥師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避免因為重複用藥導致劑量過高的毒性情況。因為藥物間的交互作用繁多,建議民眾可持健保卡到健保社區藥區,由專業藥師透過雲端藥歷判斷。此外,這類止痛退燒藥還有所謂的加強型,為再額外加入咖啡因成分來提高止痛效果,因此如果對咖啡會過敏、心悸的民眾須留意選擇。因為新冠肺炎輕症的症狀與感冒類似,但不少感冒藥是做成複方的綜合感冒藥(非僅單一藥物成分),同一顆藥劑包含緩解鼻水、鼻塞、咳嗽等症狀的藥物,因此也需要民眾就當下的症狀清楚告訴藥師或醫師,將可以減少服用到不必要的成分,減少身體的負擔。
-
2022-04-20 新聞.用藥停看聽
使用過量止痛退燒藥當心急性肝衰竭!教你正確使用使用過量,呵護你的小心「肝」
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成分的止痛退燒藥,除了單方,也常見於複方的綜合感冒藥。新冠疫情流行期間,打疫苗成為全民運動,它也是緩解疫苗引起的發燒、肌肉酸痛等不適的常用藥品。雖然是在藥局就買的到,安全性高的醫師藥師指示用藥,使用上仍應小心服用過量造成的「肝」傷害。使用劑量要小心,過量可能引起肝傷害日前新聞報導,有阿公餵五歲發燒的孫子一次兩顆退燒藥,連餵五次,結果男童嘔吐、無精打彩又嗜睡,緊急送醫才知道服用的是一顆500亳克的乙醯胺酚,造成過量中毒,肝功能指數上升,趕快使用解毒劑才救回一命。國內市售的乙醯胺酚劑型大多是500毫克一顆的口服錠劑,成人常用劑量是一次1顆,每次間隔4~6小時服用,每日最大劑量8顆,也就是4000亳克;另外複方的綜合感冒藥一顆含有乙醯胺酚成分100~500毫克不等。然而,前述案例男童一共服下5000亳克劑量,遠超過成人一天的最大劑量。兒童用藥多以體重換算建議劑量,乙醯胺酚的建議劑量為每次每公斤10~15亳克,24小時內不超過5次,以15公斤重的兒童為例,每次劑量大約是150~225毫克,約莫是成人常見500亳克錠劑的三分之一到半顆,使用更須謹慎,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未按醫囑或藥品標示,過量服用藥品造成藥害,無法獲得藥害救濟保障。乙醯胺酚是經由肝臟代謝,所產生的代謝物再進入腦血屏障,與大腦、脊髓的受器結合,由中樞神經產生止痛的效果。如果服用乙醯胺酚過量,或是肝功能下降時,肝臟就無法正常代謝,其代謝物反而會產生毒性,發生肝傷害,劑量愈大,毒性越大,肝損傷也愈嚴重。在歐美國家,乙醯胺酚過量中毒是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許多人是誤服兩種以上含乙醯胺酚的藥品(例如綜合感冒藥)導致過量。乙醯胺酚引起的肝傷害,進展通常是又快又急,在最初24小時內,會有噁心嘔吐、臉色蒼白、容易疲倦等症狀,但也有人亳無症狀。接著幾天,肝臟開始罷工,出現腹部疼痛、無法解尿等症狀,最明顯就是黃疸,皮膚和眼白發黃,小便顏色變深,像茶褐色。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使用止痛退燒或綜合感冒藥時,應看清楚藥盒外標示的主要成份,詳閱藥品說明書,避免過量或重複使用相同成份藥品,按醫師或藥師指示服用,一旦出現上述肝傷害症狀,應儘速就醫。有肝病或飲酒習慣要小心,謹慎使用保平安藥害救濟基金會曾經接到一件乙醯胺酚引起猛爆性肝炎的案例:40多歲王先生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另外有糖尿病、高血壓的病史。因為發燒、急性鼻竇炎就醫,醫師處方乙醯胺酚、口服抗生素等藥品,數天後出現眼白變黃、食慾不佳、嘔吐等症狀,檢查肝功能指數飇高,緊急住院治療,兩周後才康復出院,診斷懷疑是乙醯胺酚引起的亞急性猛爆性肝炎。一般說來,若依照醫師或藥師指示服用乙醯胺酚,是相當安全,這個案例中的王先生也是按醫囑服用1 次1顆(500毫克),一天三次,但仍然不幸發生肝傷害。細查其原因,除了服用的藥品之外,本身的肝臟疾病或是急性感染的情形,也是可能造成肝傷害的危險因子。除此之外,併服酒精或其他可能引起肝傷害的產品,也可能提高風險。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肝疾患病人(例如病毒型肝炎或肝硬化等)、酒癮者、節食、營養不良,或服用來路不明中草藥、保健食品的人,服用乙醯胺酚前應諮詢醫師或藥師,監測肝功能,留心肝傷害早期症狀。
-
2022-04-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一周內啟動確診居家照護 這六項藥品你準備好了嗎?
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破1500例,指揮中心宣布一周內啟動確診居家照護措施。藥師公會也提醒民眾,疫情期間家中可常備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體溫計、血氧計等六種藥品醫材品項,做好身體監測和症狀緩解。藥師公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疫情期間社區藥局除提供送藥到府的服務外,疫情期間,包括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體溫計、血氧計和維生素B、C等都是家中常備藥品品項。他表示,Omicron常見的輕症症狀很像一般感冒,如喉嚨痛、發燒、流鼻水。其中,乙醯氨酚等解熱止痛藥,如常見的普拿疼等,就可用於喉嚨痛、發燒、頭痛時,緩解陣痛;若出現流鼻水症狀,則可使用抗組織胺緩解;如果有咳嗽以及出現有顏色的痰液,則建議先服用化痰藥水或是錠劑。黃彥儒說,有許多綜合感冒藥便是將上述三種藥品結合成複方販售,因此若有需要也可直接購買此類藥品。不過建議諮詢藥局藥師,避免重複服用、劑量過多,反造成肝臟負擔。除上呼吸道症狀外,有些新冠肺炎患者也會伴隨腹瀉等症狀,因此也可常備止瀉功能的腸胃藥,減緩症狀;另外未免腹瀉到脫水,也可適時補充電解質。黃彥儒表示,監控體溫和血氧就是輕症轉換成中、重症的重要指標,因此可常備體溫計、血氧計來監測生理數值和身體狀況;若無這些器材,也可觀察自身是否出現呼吸困難、喘,或是指甲、嘴唇發青的狀況,盡快送醫。至於維生素B、C主要是增加抵抗力,好讓患者可透過免疫力戰勝病毒,且因此兩種維生素為水溶性,較易代謝,比較不傷身,因此也可作為疫情期間常備藥物品項。黃彥儒表示,購買常備藥品時可向藥師諮詢,了解藥品的服用劑量以及避免購買重複的成分藥品,也應針對不同的適用對象,如小朋友,選擇購買適合的劑量藥品。另外,可以每個人三到五天份的數量進行購買,不要囤貨,避免藥物放到過期。
-
2022-04-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和確診男童腦幹水腫救不回 醫院:病程快速且症狀罕見
中和兩歲男童14日確診、傍晚昏迷,救護車卻遲至晚間7點6分才派車,今凌晨男童不幸身亡。雙和醫院表示,有關感染COVID-19的2歲男童於本月(14日)緊急送至本院急診,到院時意識不清、高燒且生命徵象不穩定,院方當下執行緊急插管,隨即送至負壓加護病房進行搶救。當時多項檢驗報告指標呈現異常,包括肝臟功能嚴重異常、全血球數量低下,腦幹呈現瀰漫性水腫,病程快速且症狀罕見。雙和醫院說,在院治療期間,除支持性療法外,陸續給予抗發炎單株抗體藥物、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另外,本院為能集思廣益,爭取更多救治機會,於4月16日邀請台大兒科重症團隊多位專家共同會診,期待盡速達到病情控制且加速治療效率。然男童仍因急性新冠病毒感染併發敗血症,導致腦幹腦炎,於4月19日凌晨03時46分在父母陪伴下辭世。
-
2022-04-18 癌症.肝癌
肝腫瘤如爆米花反覆復發 75歲翁挺過20年抗癌路連醫師也敬佩
1位75歲的肝癌病人,20年來每過一段時間後就復發。澄清醫院中港分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許維中表示,肝癌的復發難以預測,但目前追殺肝癌的方法有很多種,最重要是維持病人的肝臟機能,而該患者當時身為父親現在已晉升為祖父,20年來該病人還活得好好的,是他見過最堅強挑戰癌魔的病人。許維中說,這位病人20年前一檢查出罹患肝癌後,立刻手術切除部分肝葉,原以為就此相安無事,沒想到3年後又發現一顆肝腫瘤,這次以放射治療精準撲殺後,但5年後又再度復發,接著又有復發,前後總共做了5次放射治療和7次栓塞治療。但病人並未因此灰心,面對治療時,總是說:「我是肝癌的死對頭,它要我的命,我也要癌細胞的命!」他說,肝癌有時候的確很難纏,因病患個人體質而異,有時容易復發。像這位病人20年來不斷的復發,宛如「爆米花」似的,沒幾年就爆一次,或單顆或幾顆,難以預料。目前的做法是一看到癌蹤跡就立刻追殺,但是有可能損及肝功能,最後可能因肝衰竭而無法繼續接受治療甚至結束生命。許維中強調,對一再復發的病人,最重要是在不同的治療方式中,盡量保護病人的肝臟機能,降低對肝臟的損傷,這樣量身打造的消滅腫瘤才有意義。以往病人多次重複進行栓塞治療,病人的肝功能可能會變差。因此,使用電燒或放射治療精準針對腫瘤的特定範圍撲殺,可以有效保護正常肝臟的機能。此外,這位病人每次肝癌復發,腫瘤指數(胎兒蛋白)幾乎都沒有異常,許維中說,約有30%到40%的肝癌病人不會表現在腫瘤指數上,要配合影像檢查才看得出來已罹患肝癌。由於該病人從年輕時就有B型肝炎,原本就是罹患肝癌的高風險群,應定期前往醫院接受追蹤檢查。許維中說,這位一再復發的肝癌病人,歷經20年的抗癌歲月,已從父親晉升為祖父,目前生活起居正常,每次回診也都不需子女陪伴,抗癌勇氣令人敬佩。
-
2022-04-18 醫療.新陳代謝
如何避免腎功能缺失?糖尿病患一定要留意的洗腎危機
前言糖尿病腎臟病變,對於不管是第一型糖尿病病變或第二型糖尿病病變,都是相當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根據美國腎醫學會統計,台灣的洗腎盛行率是全世界最高(參考資料1),且根據衛福部統計與台灣人糖尿病盛行率較高有關(參考資料2),因此是每一位糖尿病病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腎臟的功能在學時學到腎臟是個排除廢物以及製造尿液的地方,但若覺得腎臟只有這樣的功能,可能就太小看腎臟了。腎臟除了排出身體代謝所製造的含氮廢物以外,還參與了我們身體體液的恆定,更重要的是還有各種離子的平衡。鈉、鉀、鈣、鎂這四個離子都是會影響我們意識的離子,都與腎臟的恆定功能息息相關。腎臟甚至會影響血壓,在遠曲小管與腎絲球的交界有一群特殊的細胞會偵測血壓的高低,如果太低會啟動礦物性腎上腺皮質素的分泌與活化,刺激腎臟遠曲小管留鈉排鉀,維持身體血壓的恆定。不只如此,維生素D的活化,腎臟也起了關鍵性的角色,進而影響我們身體對鈣質的吸收。更重要的是,腎臟會分泌紅血球增生素(EPO),促進紅血球的增生,增加我們身體血液的吸氧量,基本上生活大小事,都跟腎臟脫不了關係。糖尿病造成腎臟疾病的原因糖尿病造成腎病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高血糖會破壞腎臟的腎絲球過濾能力,並影響腎臟移出身體廢物及過多水分的能力。時間一久,就會逐漸降低病人的腎功能。不過臨床上醫師們常跟病人說腎臟是個無聲的器官,逐漸降低的腎功能在前期並不太會造成病人明顯的症狀,也很難讓病人察覺,直到很嚴重的狀況,才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因為腎功能的破壞造成維持身體膠體滲透壓的白蛋白逐漸流失,如果這時候製造白蛋白的肝臟來不及補充,就會造成身體水分從微小管流出,流到身體各地的第三腔室(身體內的一些血管外空間),造成四肢水腫、高血壓或甚至肺水腫而影響病人的呼吸。▸糖尿病造成蛋白質流失,肝臟會努力代償生產白蛋白,同時三酸甘油酯的分泌增加,與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過低,造成身體高血脂,讓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動脈粥狀硬化,出現心血管相關病變的機率也隨之提高。▸動脈粥狀硬化的出現,也會導致周邊血管的狹窄,影響周邊血液循環的不足,讓身體周圍組織長期處於缺氧狀況。▸腎功能的破壞很可能造成腎臟留鈉離子、排鉀離子的能力受損,造成高血鉀的發生,而血鉀太高則有可能造成心律不整,進而導致猝死,是個不能不輕忽的症狀。▸腎功能的缺失也會造成血中尿素氮(BUN)排出受阻,造成尿毒症,嚴重的時候會影響病人的意識以及容易疲勞。▸因為腎臟排水的功能降低,造成身體體液難以排除,進而導致高血壓。而高血壓也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中風的發生率也隨之提高。▸腎臟除了排除廢物及液體功能外,還在造血刺激上有很大的角色。而相對的,腎臟功能的破壞也會導致腎臟分泌的紅血球生成素(EPO)不足,造成身體紅血球生成不足,而有貧血的症狀。▸腎臟也在活化維生素D的機轉上佔有相當巨大的角色,而糖尿病造成腎臟功能的破壞也同樣會造成維生素D無法活化,影響腸道吸收鈣離子的能力,造成鈣離子不足,而鈣離子也是我們骨頭的主要組成成分,長期鈣離子缺失會造成骨質疏鬆,容易骨折。臨床上我們通常用抽血驗肌酸酐(creatinine)計算出腎絲球過濾率(eGFR)來做腎功能的判斷。糖尿病腎病變剛開始的時候,腎臟會先出現腎絲球過濾率提高,大部分這階段會維持約五年,隨之而來的就是腎功能開始逐漸走下坡。這期間,腎功能雖然逐漸下降,但身體代償的能力也會增加,讓病人幾乎無法察覺自己的腎臟有問題。然而,當腎絲球過濾率在糖尿病病人中小於15ml/min,通常就會開始有上述臨床症狀發生,比如疲累、尿毒症、水腫等等。這時候就不得不開始考慮做腎臟移植的評估或血液透析治療了。糖尿病腎病變的危險因子糖尿病的病人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發生嚴重的糖尿病腎病變,但有一些族群發生腎病變的幾率會提升:1.血糖控制不良的病友2.高血壓的病友3.抽菸者4.高血脂5.肥胖者6.家族病史有糖尿病與腎病變者如何避免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想要降低自己因為糖尿病而讓腎臟功能缺失,醫師建議以下幾點糖尿病病友一定要做到:1.固定追蹤自己的血糖:自己把關自己的血糖,避免糖尿病惡化,減少高血糖造成腎臟的負擔。臨床上一般建議糖化血色素(HbA1c)維持在6.5%以下。2.固定門診追蹤自己的糖尿病與腎功能:讓醫師能隨時因應病友的血糖狀況做藥物調整,且固定抽血檢查腎功能,才能及早預防及早控制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3.高血壓控制:因為腎臟對高血壓其實相當敏感,故定時量自己的血壓,若血壓高盡快與自己的門診醫師反應做控制。醫生通常會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4.不要亂吃藥:很多藥物的副作用就是影響腎功能,若不經醫師評估亂吃反而會加速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5.維持健康體重:減緩糖尿病病程一個很大的原因跟體重有相關,維持良好體態,才能過得健康又好看。6.不要抽菸:臨床上有非常多嚴重疾病都證實與抽菸高度相關,且抽菸也會加速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若有戒菸上的困難,也可跟醫師詢問戒菸門診或藥物輔助戒菸的評估。總而言之,最佳避免或減緩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就是維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血糖控制及避免高血壓。早期發現糖尿病且減緩糖尿病的病程,亦可減少腎病變與其他併發症的產生。【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蘇家龍醫師】糖尿病的慢性腎臟疾病 — 糖友如何遠離洗腎】
-
2022-04-17 癌症.肝癌
每年上萬家庭因肝病、肝癌破碎 一個動作就能確保幸福
台灣每年有上萬個家庭因肝病破碎,B、C型肝炎是造成肝硬化、肝癌主因,抽血篩檢是基本動作,篩檢出的B、型C肝炎患者,一定要再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確認肝臟是否健康。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表示,肝炎和肝癌並不可怕,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減低對生命的威脅,愛護自己,才能確保家人的幸福。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松山慈祐宮及台北永康扶輪社共同舉辦「免費保肝篩檢活動」,提供年滿30歲以上民眾篩檢服務,今天於松山慈祐宮活動現場,更招募百位志工及醫護人員協助抽血、服務民眾和維持秩序。慈祐宮董事長陳玉峰說,篩檢民眾到松山慈祐宮祈求媽祖庇佑,守護身心靈健康。國際扶輪3523地區總監曾東茂說,扶輪人出錢、出力、出時間、出愛心大家心手相連一起做公益。這次活動有60多位扶輪人親至會場做服務,幫助民眾做肝病檢查,希望更多民眾踴躍參加篩檢,大家接力讓肝病在台灣絕跡。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說,肝基會更積極推動「根除肝病三部曲」,首先民眾一定要「主動篩檢」知道自己是否為B、C型肝炎帶原者,盼主動抽血檢驗B、C肝應形成全民運動,其次要「積極就醫」,必要時更要「早期治療」。呼籲B、C型肝炎患者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也建議年滿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做腹部超音波檢查。肝基會指出,今天共篩檢821人,民眾將於2周後收到報告,若篩檢出B、C型肝炎患者,將盡快通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目前B肝帶原者已有藥物可以控制,C肝更是有極高治癒率的口服新藥,這些治療費用全部健保給付。肝基會將善用現有的藥物,讓B、C肝病友盡早接受治療。藝人陳冠霖三年前經常性流鼻血、急診時抽血發現三酸甘油酯飆高,之後抽血指數有所降低,經腹部超音波檢查正常,此次為松山慈祐宮保肝篩檢做代言,才驚覺自己超過三年沒做過任何健康檢查,並用自身經驗呼籲,健康絕不能憑感覺或找任何忙碌藉口不去檢查,只要早期發現,任何疾病都可能完全治癒。
-
2022-04-16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肚子大了是喜還是憂?當心肚子內有腹水,癌症轉移到腹腔內!
一次聚會,聽到隔壁談話:「我一定會把她肚子弄大起來!」是一個男的,說得很有把握的樣子,只見旁邊男士一直點頭致謝。心裡一陣納悶,怎麼別的男人把他的女人肚子弄大,還一直稱謝?難道是現代版的「桃色交易」?再仔細聽下去:「我請秘書跟你太太約時間,XX日到我診所來。」原來是男的太太久婚不孕,拜託醫師把他太太肚子弄大起來。婦產科醫師的責任是把病人的肚子弄大,可是對肝膽科醫師來講,是要把病人的肚子弄小,一大一小功夫造化都不同。什麼時候人的肚子會大?除了懷孕肚子會大是喜事,其他大都不是好事。中年以上,不管男女生就慢慢出現「中廣型」體型,這是因為中年以上,坐的時候多,動的時候少,加上時常應酬,或喝酒或大魚大肉吃多了,又少運動,肚子就大了起來。這種中廣型的肚子,打開一看,就像中元普渡豬的肚子一樣,油腸肥肚,肚子內及腸繫膜都存在好多的油脂。不僅如此,肝臟內也會存有或多或少的脂肪,此外,這些油脂也可能存在心臟血管及腦血管,埋下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的危機。除了肥胖引起的肚子大以外,另一個肚子大的原因就是肚子有水,醫學上稱為腹水,正常人肚子內是沒有水的,但如果肚子內有癌細胞,就是癌症轉移到腹腔內,就會刺激腹膜產生水,例如胃癌、大腸癌、卵巢癌、膽囊癌末期,都不是好現象。此外,肝臟硬化了,或肝癌長到肝門靜脈,引起門靜脈壓力增大,會使腸繫膜血管內的水分滲到肚子內引起腹水,這種腹水用利尿劑加上注射白蛋白,或可使腹水消失,讓肚子縮小點。但如果肝硬化太厲害,除了頻頻抽腹水以外,就是要做肝移植了。簡而言之,醫師把肚子弄大,隨著生殖科技的進步,機會愈來愈大,但要把肚子弄小,所有醫師,尤其是內科醫師,就要更努力了。此外,凡我國人也要好好保肝,定期檢查,才不會讓醫師望「肚」興嘆,沒了成就感。●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4-15 養生.聰明飲食
好想吃鹹酥雞怎麼辦?鹹酥雞熱量表全圖解,5技巧聰明吃減負擔
鹹酥雞是許多人宵夜、點心的美食清單之一,但林雨薇營養師提醒,油炸過後的鹹酥雞,是「吸滿油」的食材且熱量爆高,吃太多不只很快就會發胖,還會增加脂肪在肝臟囤積的機會,延伸後續可能的急慢性疾病發生,甚至提高罹癌風險。衛福部國建署發布,「國人膳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年男性每日熱量建議2400大卡,成年女性每日熱量建議1900大卡,而這些熱量通常是平均分配在我們的早午晚三餐及點心中,能幫助我們維持日常身體活動,生理代謝所需體力。鹹酥雞熱量表全圖解!營養師教你這樣挑減負擔提醒愛吃鹹酥雞的朋友們,鹹酥雞的高油、高鈉又高熱量,若經常食用不僅過多的熱量很可能會轉變成脂肪,囤積在手臂、腰圍、腹部、臀部。另外,還會增加肝臟脂肪囤積,也可能延伸後續急慢性疾病,甚至提高罹癌風險。這次營養師整理列出鹹酥雞攤常見選項清單,並將所有品項依照熱量分成三類,供各位參考,查查看你究竟把多少熱量吃下肚?是不是光吃鹹酥雞,熱量就逼近我們一日所需的熱量了呢?第1類 》300kcal以上(建議選1種,不宜過多)雞排-622kcal三角骨-587kcal 鹹酥雞-312kcal 雞米花-351kcal 百頁豆腐-497kcal雞蛋豆腐-321kcal 豆干*3-342kcal 炸豆包-316kcal 銀絲卷-352kcal 第2類 》300-160kcal(建議適量選1-2種,加工食品不宜多)小熱狗*3-298kcal 雞肉香腸*3-297kcal 小肉豆-219kcal 地瓜條-295kcal 薯條-248kcal 魷魚-270kcal 雞皮-268kcal 七里香-249kcal 貢丸*3-236kcal 花枝丸*3-215kcal 湯圓-247kcal 甜不辣*2-248kcal 米血-290kcal 糯米腸-218kcal 芋頭簽-198kcal 魚板*1-186kcal 雞心-163kcal 柳葉魚*3-255kcal 第3類 》160大卡以下(熱量最低組,但蔬菜吸油力強,吃多更危害腸道及心血管健康)雞胗-108kcal 雞脖子*2-130kcal 四季豆-131kcal 玉米筍-136kcal 杏鮑菇-145kcal 青花菜-150kcal 青椒-140kcal 別小看鹹酥雞熱量!每週只吃一次連續一個月就胖1公斤稍微看一下,如果你點了1片雞排(622kcal)+1份百頁豆腐(497kcal)+1份炸銀絲卷(352kcal)+1份地瓜條(295kcal)+1串七里香(249kcal),熱量共2015kcal,就超過一個成年女性整日的1900大卡熱量攝取了。如果將白天早中晚餐吃的熱量算進去,整日的熱量更是大幅爆表,這也難怪油炸鹹酥雞吃多,會讓體重直線上升!營養師初步估算,假使你一次吃完上面的鹹酥雞,而且每週只吃一次就好,連續吃一個月,你的體重很可能就會增加1公斤!(1950*4=8060大卡,理論上:身體每攝取7700大卡會增加1公斤體重)這還不包含你吃鹹酥雞配的飲料,若加上飲料,吃到的熱量就不只這樣囉。每次站在鹹酥雞攤前,面對琳瑯滿目的食材,是不是總讓你食慾大開,一不小心就愈點愈多呢?林耘彤攝圖/每次站在鹹酥雞攤前,面對琳瑯滿目的食材,是不是總讓你食慾大開,一不小心就愈點愈多呢?林耘彤攝好想吃鹹酥雞怎麼辦?5個簡單技巧減少身體負擔也因此鹹酥雞被大家視為讓減肥破功的罪魁禍首之一,不過人難免有嘴饞的時候,如果真的很想吃鹹酥雞,不妨可以試試以下5個簡單又實用的小技巧,來幫助減少熱量攝取、降低身體負擔:1. 使用餐巾紙吸附可見油脂在食物入口前我們可以再讓自己吃到更少不好的回鍋油。使用餐巾紙趁墊鹹酥雞以外,吃之前我們可以再以紙巾按壓炸物,特別是在炸物起鍋一段時間後,食物表面容易泛油光,此時用紙巾吸附食物油脂,更能減少油量的過度攝取,減少熱量吃得比較健康,也更不容易長胖。2. 胡椒鹽減半許多鹹酥雞攤商灑胡椒鹽相當大方豪邁,想當然食物吃起來更香,口味比較重,但也會把食材原始風味掩蓋,更可能吃到過量的鹽。造成血管及腎臟負擔。3. 補充一份水果(約1飯碗份量)首選芭樂、柳丁、奇異果、鳳梨等維生素C的水果搭配使用,不僅抗氧化減少油炸油可能產生的自由基氧化反應,水果本身含有分解脂肪的酵素,能幫助腸道分解油脂,避免大量油炸食物引起胃悶腹脹,影響消化機能。4. 不吃油炸蔬菜,改吃沙拉均衡一下通常一份100g蔬菜熱量約20-35大卡左右,蔬菜油炸脫去水份,讓蔬菜口感脆口,愈嚼愈香,油炸蔬菜吸附油脂能力比肉類高,讓你在吃的過程完全不感覺油膩的同時,又因為卻不知已經吃進不少油脂,舉例:汆燙青花菜(100g)熱量僅28大卡,經過油炸後,原本低熱量高纖的青花菜,瞬間熱量整整多出5倍。不僅如此,高溫烹煮後的蔬菜,原本蔬菜原有的植物營養素也跟著減少,所以建議吃鹹酥雞時,除點肉類、豆製品及少量加工製品以外,盡量不吃油炸蔬菜,改以生菜搭配鹹酥雞一起吃。5. 補充魚油或亞麻仁油吃油炸食物會吃到較多ω-6型式脂肪酸,攝取太多ω-6脂肪酸會引起身體發炎反應,長期處於發炎狀態下,特別容易引起3高代謝疾病,也可能導致中風、癱瘓等後果。所以如果你晚餐或消夜吃鹹酥雞這類炸物,建議補充能抑制ω-6脂肪酸作用的脂肪酸ω-3型式脂肪酸,ω-3脂肪酸主要存在海鮮魚類,及部分植物性食物。可簡單吃一手掌心大鯖魚、鮭魚或者直接補充魚油軟膠囊都是很好方法,對於素食者而言,則可選擇亞麻仁油、芥花油做為補充ω-3型式脂肪酸來源。提醒大家~享受美食當前~還是留意選擇好點的吃法,當然能夠管住嘴,就盡量不吃吧!如果真的還是很想吃,那就找人一起共享美食,或選擇2-3種喜歡的種類吃,千萬別一次點太多,每樣都吃一點,淺嚐享用每種口味的鹹酥雞是比較好的吃法。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林雨薇 營養師】/【Instagram:林雨薇 營養師】(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04-14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漁家子卻不能碰海鮮!童罹患罕病威爾森氏症換肝獲重生
高雄蔡小弟家裏從事水產加工,從小就喜歡新鮮現流的海產,過去三年卻因為診斷罹患罕見疾病「威爾森氏症」,肝臟無法代謝飲食中攝取的銅,必須限制改採低銅飲食,海鮮只能看不能吃。高醫跨領域團隊包括兒童胃腸肝膽科、兒童骨科、移植外科、以及罕見疾病照護諮詢中心共同努力,順利控制病情,去年完成換肝手術,終於可以再享受海鮮美味。高醫小兒部兒童胃腸肝膽科、小兒一般科主任施相宏表示,蔡小弟在10歲那年開始感覺下肢雙側膝蓋、腳踝會輪流疼痛,關節檢查卻沒有出現局部紅腫熱的發炎現象。但膝外翻逐漸明顯,影響走路姿勢,就醫抽血檢驗顯示血小板值低下,只有6萬5千(正常在15萬以上);肝功能指數輕微上升,GOT, GPT大約在70~80(正常在40以下)。因為家族有B、C型肝炎病史,男童也到診所接受肝臟超音波檢查,竟然發現已經有肝硬化現象。蔡小弟抽血排除B、C型肝炎病毒感染,也沒有血液和免疫風濕疾病,照會兒童肝膽胃腸科,超音波證實肝臟有輕度小結節硬化及脾腫大,且合併白蛋白下降、凝血功能延長等早期肝硬化病徵,高度懷疑是「威爾森氏症」。立刻照會眼科檢查證實有角膜周緣銅沉積的「凱佛二氏環」,血漿銅藍蛋白極低,並收集24小時尿銅量高達374微克(正常值
-
2022-04-13 癌症.肝癌
免疫合併標靶 陳培哲籲健保給付晚期肝癌
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三部曲」,就在60多歲謝先生體內活生生地上演。從小B肝帶原,他並未接受治療,步入中年後,逐漸肝硬化,四、五年前確診為肝癌,腫瘤雖不大,但手術切除後,沒多久又復發,接受栓塞治療。前年至日本旅遊,謝先生突然食道靜脈瘤破裂大量吐血,嚇壞了另一半,在當地急救,回國後就醫,確定腫瘤復發,已有10公分大小,且癌細胞轉移至血管,無法栓塞及手術切除。經醫師評估後,建議使用免疫藥物合併標靶,在接受四次合併療程後,腫瘤消失,胎兒蛋白數值恢復正常,從原本2000下降至5、6。目前仍持續接受合併療法,藉此達到鞏固效果。與大部分國家相較,台灣肝癌盛行率偏高,每年新增近9000名肝癌患者中,近三成確診時已到晚期,常因合併肝功能缺損,無法開刀、栓塞。歐美日等國已將免疫藥物合併標靶作為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治療用藥,中研院院士、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教授陳培哲呼籲,衛福部應活用健保預算,讓合併肝硬化的晚期肝癌病友也能擁有一線生機。陳培哲表示,晚期肝癌患者單用標靶藥物,平均存活期僅約一年,主要原因在於腫瘤無法縮小,一段時間後就快速惡化。為此,先進國家已將「免疫藥物、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合併療法,作為晚期肝癌患者的第一線標準治療。研究證實,近六成患者病情穩定,三成病友腫瘤明顯縮小,甚至5%腫瘤幾乎不見,平均存活期加倍到兩年,療效顯著。「目前健保給付晚期肝癌患者,只做了一半好事。」陳培哲說,免疫藥物併用抗血管新生標靶的副作用低,且治療效果佳。為此,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台灣肝臟研究學會齊聲呼籲健保將晚期肝癌納入給付,延續癌友生命,提高生活品質。另建議活用部分慢性肝炎治療經費科目,作為治療肝癌之用,藉此涵括國家肝病防治計畫範圍,從前端的肝炎治療,到後端的肝癌,均能獲得妥善治療。
-
2022-04-12 新聞.元氣新聞
想做物理治療未經醫師診斷就違法?朝野五版本再修法
物理治療相關團體多年來倡議修「物理治療師法第12條」,盼保障物理治療師獨立執行業務的權益,今年再度闖關,包括民眾黨、時代力量、國民黨、民進黨共五名立法委員提出五種版本,但衛福部未提版本,復健醫學會對於修法則仍採取反對立場。物理治療學會昨邀集立委、衛福部醫事司召開論壇,表達修法刻不容緩之立場。物理治療師法第12條規定,物理治療評估及測試、治療目標及內容之擬定、操作治療、運動治療、物理因子治療、機械性治療、輔具使用訓練及指導、其他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認可之物理治療業務,全數應依醫師開具之診斷、照會或醫囑為之。台灣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王子娟表示,台灣物理治療師42%在醫院,43%在診所,7%在物理治療所,4%在居家照護,0.5%在長照機構,4%在其他職業場所。不過無論物理治療師在哪裡執行法定業務,物理治療師法都要求,100%必須先醫師診斷照會醫囑,否則就是違法。反觀民俗調理貨整復推拿,依法只要不宣稱療效,都能獨立執行。王子娟表示,現行法規混淆民眾認知、延遲民眾被服務的機會,也箝制專業,陷物理治療師於違法邊緣。當物理治療師在社區和長照機構服務時,經常被迫改名,例如改說是復能、運動防護、延緩失能、傷病預防、健康促進、評估輔具業務,總之就是要強調「不是物理治療」,否則就有違法之虞。北市聯醫前總院長黃勝堅表示,當初立法的背景與現在已經不同,變革是必要的,法律鬆綁是重要步驟之一。台灣高齡老化速度是世界第一,斜率之高已經超過大家想像,不論健康照護或長照,法律再不鬆綁,第一個受害的是民眾和健保,站在因應人口變遷的超前部署立場,修法要趕快做。黃勝堅表示,日本醫養結合可以解決快速老化問題,大前提是以人以家庭為中心並且落實於社區當中。85%物理治療師在醫院和診所,對於民眾可說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加上法律束縛,更別說這次疫情,大家已經也感受得到去一趟醫院有多辛苦。黃勝堅強調,全世界對於老化的照顧,能夠做得最好的策略,就是物理治療所必須要遍地開花。物理治療不等於復健,物理治療師更應該擴大到生命全光譜,都應容易取得專業服務。專精於醫療相關法規的律師林上倫表示,反觀其他醫事人員母法,護理人員業務有75%不用醫囑,臨床心理師業務八項中有六項不需醫囑,諮商心理師六項中五項不需醫囑,助產人員百分百不用醫囑。林上倫表示,同樣是經過認證的物理治療師,卻是百分百都要醫囑,違反平等原則,連針對無疾病診斷的民眾,都有無差別的限制。從大法官釋憲上來看,無區別的限制已是過激手段。因此物理治治療師法第12條有嚴重的問題,有不合理的差別待遇、違反平等原則,有修法之必要。復健醫學會理事長李紹誠表示,站在保障民眾安全和健康的立場,還是要由醫師來評估,才能確定人是否有疾病,更何況台灣邁入高齡社會,有多重慢性病、健康狀況複雜的長者越來越多,並非物理治療專業可獨立處理。李紹誠舉例說,比如病人主述下背痛,骨質酥鬆、腸胃道出血、癌症轉移痛等原因都有可能,但這些靠物理治療師有限的資源很難去發現,也無法處理。有復健科醫師曾經也遇過病人下背痛,醫師沒有轉介進一步檢查時,只不過耽誤幾個禮拜,病人後來發現是癌症轉移肝臟,就回頭對醫師提告。李紹誠強調,現在有醫師醫師醫囑才做物理治療,責任由醫師擔;如果物理治療師沒有醫師處方、直接治療,出事就是物理治療師要承擔所有的責任。
-
2022-04-12 新聞.元氣新聞
復健醫學之父連倚南昨晚仙逝 台大醫院將舉辦紀念活動
「台灣復健醫學之父」連倚南教授四月時被診斷罹患胃癌第四期,昨傍晚在自家過世。同為復健科醫師的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表示,昨晚連教授從台大醫院加護病房回到家中,以比較安寧的方式離開,已開始籌備追思活動,一定會舉辦。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長李紹誠表示,連教授去年最初症狀是腰痛,原本以為只是太累,但因連教授自己有醫師專業,知道這個腰痛「不一樣」,經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肝臟有問題,併進一步釐清是胃癌轉移到肝臟。李紹誠表示,學會在連教授生前就在編撰紀念專輯,類似於回憶錄,可惜未在連教授生前完成,但之後一定會出版。今天學會會第一步先協助家屬將靈堂佈置好,接下來也會與家屬、台大醫院院方天討論並規畫相關紀念追思活動事宜。復健科醫師毛琪瑛表示,連教授發病之前,精神體力都非常好,一般人搭捷運都會站手扶梯,連教授高齡80多歲,不論上下樓都是走樓梯。去年三月連教授的妻子往生,四月時連教授也覺得身體不舒服,大約在清明節前後確診胃癌第四期,從確診到昨天離世,差不多是整整一年。毛琪瑛表示,連教授直到最後一刻仍展現生命力,過時前10天,他還會到醫院走廊,坐在窗邊的桌椅振筆疾書。李紹誠表示,去年復健醫學會舉辦理監事會時,連教授就提起自己的腰痛,原本以為是因為妻子過世後,太過勞累所導致,但連教授自己也覺得,這與他身為復建科醫師所認知到的腰痛不一樣。當時大家都建議他,趕快去做檢查,電腦斷層影像發現肝臟有問題,進一步釐清發現是胃癌轉移到肝臟。在復健科尚未成為專科的50年代,連倚南堪稱台灣復健醫學拓荒者,2014年榮獲特殊醫療奉獻獎。連倚南自美留學返國後,正式接掌台大復健部,草創之初除主任外,僅一名主治醫師,全台各醫院也鬧人才荒。為培訓復健人才,連倚南親自至高雄醫學大學、成功大學、花蓮慈濟大學等校開設復健醫學課程。過去沒有高鐵,連倚南犧牲假日,搭車往返南北,只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全台復健醫療網。正因如此,現今各醫院的復健科醫師,幾乎都是連倚南一手培訓出來的徒子徒孫。連倚南的學生、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賴金鑫曾表示,連倚南雖然不是國內第一位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的人,卻是讓台灣復健醫學成長茁壯的人。
-
2022-04-11 癌症.肝癌
慢性肝炎變肝癌 醫籲這一招可有效防發生
B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癌機率高於一般人,南投一名陳姓B肝帶原者今年接受追蹤檢查,發現肝臟有2公分大腫瘤,確診為肝癌,及時施以無線射頻燒灼術治療才未惡化,恢復良好已出院。醫師籲肝炎患者定期篩檢診斷,將有效防堵肝癌發生。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肝癌早期未必會有疼痛、摸到腫塊等明顯症狀,有症狀才做檢查時,通常已是中晚期,無法手術切除治療,傳統化療也不會有顯著療效,昂貴的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效果也相當有限,就是盡量延長患者生命的時間。其中,B肝患者罹患肝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隨著發炎及肝纖維化的嚴重程度,罹患機率更比一般人高達5至100倍,而從B肝發展至肝硬化患者5年內罹患肝癌的機率則達20%,C肝患者罹患肝癌機率則是一般人的15至20倍,C肝發展至肝硬化的患者每年肝癌發生率約3%,因此應定期篩檢追蹤。該院77歲陳姓病患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定期透過肝膽腸胃科進行追蹤,今年篩檢發現其肝臟有顆2公分大的腫瘤,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早期肝癌,所幸該科醫師黃耀光醫師盡快排定施予無線射頻燒灼術治療,病況恢復良好,目前也已出院。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黃耀光表示,肝癌的治療方式多,手術治療、酒精注射、栓塞療法、無線射頻燒灼術等,會依據患者的肝功能、腫瘤大小、腫瘤位置及腫瘤數量等狀況,溝通討論後,安排適合的治療方式。針對陳姓患者使用的「肝臟無線射頻燒灼術(RFA)」,也就是俗稱的「電燒」,是透過超音波影像導引定位,將電極探針插入肝臟腫瘤,利用熱能殺死癌細胞。與手術相比,電燒傷口較小、恢復較快,適合治療早期肝癌,治療效果好。對此,黃醫師表示,定期超音波篩檢、早期診斷是非常重要的,針對早期患者透過手術、電燒等方式可根除癌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有機會治癒,因此強烈建議B肝、C肝患者、酒精性肝炎及任何種類肝硬化患者都應定期接受篩檢。
-
2022-04-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口服藥的優劣與禁忌:教授詳解輝瑞Paxlovid
中央社在台灣時間2022-4-7 10:18發布陳時中:輝瑞口服藥規劃採購10萬人份以上,其中一句話是:「陳時中表示,輝瑞口服藥Paxlovid與默沙東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目前採購總量為2.5萬人份。」(註:默沙東就是默克)這兩款藥雖然都是抗新冠病毒,也都已獲得美國FDA的緊急授權,但不論是在化學結構,合成難度,作用機制,治療功效,使用禁忌,或購買難度上,都有非常大的區別。有關Molnupiravir,我曾在2021-4-11發表即將有治療新冠病毒的口服液?5天徹底清除病毒?,駁斥當時廣為流傳的一些跟這款藥相關的謠言。例如,我有說:「該藥的原理並非阻止病毒ia酶。事實上,新冠病毒並沒有什麼ia酶,而該藥也根本就不會阻止任何酶。該藥是一種ribonucleoside analogue(核糖核苷類似物),而它會在病毒複製時取代正常的核糖核苷,從而阻止病毒的繁殖。」在這段話的後面我有加了一個註解:「此藥會造成基因突變,是一大隱憂。」有關這一點,我會在下一篇文章進一步討論。接下來我就只談輝瑞的Paxlovid。Paxlovid實際上是兩種藥:Nirmatrelvir是對抗新冠病毒的M蛋白酶,能抑制病毒的複製;Ritonavir則是對抗人體裡的CYP3A4。在上面的插圖裡,粉紅色的藥片是Nirmatrelvir,而白色的藥片則是Ritonavir。CYP3A4是一種酶,主要存在於肝臟和小腸。它可以氧化外源有機小分子,如毒素或藥物,促使其排出體外。您應當有聽過,吃西藥時不要吃葡萄柚或喝葡萄柚汁。這是因為,有研究顯示,葡萄柚汁含有會抑制CYP3A4的成分,所以會讓藥物在身體裡停留過久,從而導致藥劑過量。請看柚子+西藥>>中風?。Nirmatrelvir在體外(細胞培養)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但是在體內,由於CYP3A4的作用,它會很快就被代謝掉,所以也就不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根據一篇今天才正式發表的論文,與單獨服用Nirmatrelvi相比,同時服用Nirmatrelvir和Ritonavir可以使Nirmatrelvir的血中濃度增加大約8倍。請看Innovative Randomized Phase 1 Study and Dosing Regimen Selection to Accelerate and Inform Pivotal COVID-19 Trial of Nirmatrelvir(創新的隨機 1 期研究和給藥方案選擇以加速和告知 Nirmatrelvir 的關鍵 COVID-19 試驗)。也就是說,就是因為有了Ritonavir,才使得Paxlovid成為有高效力的抗新冠特效藥。根據輝瑞的官方數據,Paxlovid能降低非住院 COVID-19 高危成人的住院或死亡風險達 89%。可是,由於Ritonavir 會抑制CYP3A4,所以它當然也會影響非常多藥物在體內的代謝。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有發表Ritonavir-Boosted Nirmatrelvir (Paxlovid),其中就列舉了104種會受到影響的藥,而這些藥都是很多人平常都在服用的(例如他汀類)。這個網頁有一個給醫生和藥劑師的指南,它說:「在開具Paxlovid處方之前,臨床醫生應仔細審查患者的伴隨用藥,包括非處方藥、草藥補充劑和消遣性藥物。臨床醫生應考慮諮詢專家(如藥劑師、HIV 專家和/或患者的專科醫生,如果適用),尤其是對於正在接受高度專業化治療(如抗腫瘤藥、神經精神藥物和某些免疫抑製劑)的患者。」總之,雖然Paxlovid是抗新冠的特效藥,但是,應不應該開立處方,將會是對醫生的一項重大挑戰。原文:新冠口服藥:輝瑞與默克,優劣與禁忌(上)
-
2022-04-09 養生.聰明飲食
不止酒精,含糖飲料也易導致痛風發作!痛風該吃與不該吃的飲食清單
痛風可藉由飲食降低尿酸及醫師所開的藥物兩種方式,痛風為最可控制的關節炎。國家網路醫藥整理美國關節炎基金會列出購物清單作為選擇食物的指南,達到改善整體健康、降低尿酸並降低痛風發作的機率。 當體內過多的尿酸積聚,並結晶沉積在關節中時,就會發生痛風。尿酸增加,或腎臟無法完全將尿酸從體內清除。4類增加尿酸並導致痛風發作的食物或藥物,包括:4類可能導致痛風發作的食物或藥物1、貝類、肉汁、紅肉、湯和內臟肉(如肝臟)富含嘌呤。2、酒精過量。3、含糖飲料和果糖含量高的食物。4、藥物,例如:低劑量阿司匹林(因為它有助於預防心臟病發作和中風,不建議痛風患者停止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利尿劑,例如:氫氯噻嗪(Esidrix,Hydro-D);Lasix用於器官移植的免疫抑製劑,例如:環孢素(Neoral、Sandimmune)、他克莫司(Prograf)。痛風及其併發症常見於男性、停經後女性和腎臟病患者。痛風與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和糖尿病有著密切關連。也有可能因為遺傳,導致家中成員多人受痛風影響。一般來說兒童少有痛風問題。採買時,美國關節炎基金會建議9個採買的食物:1、脫脂牛奶。2、低脂乳製品,像是:優格、起司。3、全穀類產品,查看營養標籤並確認其成分為全穀類,例如:全麥麵粉。4、植物油,像是:橄欖油、菜籽油、向日葵。5、蔬菜。 6、櫻桃。7、維生素C,根據研究顯示,每天補充500毫克維生素C或更高劑量,可降低男性痛風發病率。8、咖啡。9、水壺,便於隨時有容器裝水。採買時,美國關節炎基金會不建議6個採買的食物:1、紅肉、內臟肉,像是:肝臟、舌頭。2、貝類,像是:蝦、龍蝦。3、由精製碳水化合物製成,像是:白麵包、白米飯、意大利麵、糖。4、加工食品,像是:薯片、零食、冷凍食品。5、含糖飲料。6、酒精,如果有喝酒習慣,在24小時內,女性限制喝酒種類不超過一種,男性喝酒種類不超過兩種。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康普茶(Kombucha)在紅甚麼?喝康普茶有甚麼好處、功效?何時喝最恰當?水果發霉還能吃?小心潛藏疾病!營養師授採買學問:注意價格、切好水果、果汁、表皮狀況貧血未必單純缺鐵?醫:留意合併症狀小心癌症,盡速檢查才是上策!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04-09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盍各言爾「痔」 便血知真相?
子曰:「盍各言爾志(「痔」)?」幾千年前,孔子與學生的對話,由今日醫學眼光來看,還真有其意義。用現代白話文說:「各位同學,來談談你們自己的痔瘡吧!」俗語說:「十人九痔」,凡是站立而行的動物,因為地心引力的關係,就容易有痔瘡之苦。狗貓等動物,四腳著地,肛門與嘴巴同處一個水平面,自然不容易有痔瘡出現。痔瘡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大便帶血,尤其有便祕,大便又粗又硬,常常造成肛門口(尤其是痔瘡)破裂出血。現代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久坐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要沒有痔瘡也難。因此,大便出血,第一個診斷是痔瘡,但這一、二十年來,下這個診斷要很小心了。真相是:也許是飲食西化,肉食者多,也許是其他因素,而且對國人大便有血第一個要考慮的原因是是否得了大腸癌。近年來,大腸癌是台灣所有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大腸癌發現得早與否,影響預後很大。大腸癌發現得早,及早切除,預後很好。但如果發現得晚,轉移到肝臟或其他器官,就很難根治了,病人要接受化療很辛苦,與癌症抗爭,與死神拚搏。幾十年前陶聲洋部長、近年來豬哥亮等人均因大腸癌過世。早期發現大腸癌最正確的方法就是做大腸鏡檢查,但要清腸,要把管子由肛門插進去,在以前沒有全身麻醉的年代,病人叫苦連天,許多人視為畏途。近年來無痛麻醉發達,一覺醒來已經完成檢查,只是檢查前三天要吃低渣飲食,仍然不便。大便潛血檢查或抽血檢驗CEA(癌胚胎抗原)如果陽性,就一定非做大腸鏡不可,但如果陰性,也不能排除沒有大腸癌。古代西遊記中,孫悟空變成一隻蒼蠅跑到牛魔王肚子中作弄一番,證明自古以來人類就有這個想像能力,幾千年後隨著科技的發展,才有辦法實現,只是目前方法仍然不太理想。不管如何,將古聖先賢的書以現代醫學眼光重新審視一番,不僅可以在疫情緊繃之中,讓人輕鬆一下,同時也寓教於樂,了解不長眼睛的癌症,才不會顧此失彼。便便有血,以為是痔瘡出血而不注意,等到大腸癌腹脹腹痛,體重減輕才去求醫,通常都是末期,要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4-09 癌症.肝癌
B肝阿公驗出早期肝癌 「電燒」殺死癌細胞效果佳
77歲陳姓阿公今年初在南投醫院檢查,發現肝臟有顆2公分腫瘤,確診為早期肝癌,經肝膽腸胃科醫師黃耀光以俗稱「電燒」的無線射頻燒灼術,透過超音波導引定位,將電極探針插入肝臟腫瘤,利用熱能殺死癌細胞, 阿公治療狀況良好,已順利出院。黃耀光說,肝癌早期未必會有疼痛等明顯症狀,一般發現時通常已是中晚期,針對中晚期的病患,無法手術切除,化療也不會有顯著療效,甚至昂貴的標靶藥物治療及免疫治療對延長病患生命,也相當有限。陳姓病患是B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癌機率隨著發炎及肝臟纖維化程度,是一般人5至100倍,B型肝癌發展至肝硬化患者5年內罹患肝癌的機率可達20%,C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5至20倍,發展至肝硬化患者每年肝癌發生率約3%。還好陳姓病患定期追蹤,才能在肝癌早期及時發現, 黃耀光醫師建議B型及C型肝炎患者、酒精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黃耀光醫師也表示,針對早期的患者,可以手術、電燒等方式根除治療,有機會治癒疾病。而與傳統手術相比,無線射頻燒灼術傷口小、恢復較快,對早期肝癌治療效果好。
-
2022-04-08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A」補眼睛兼抗氧化!醫師、營養師教你三餐食物這樣吃,不會再缺維生素A
「吃胡蘿蔔顧眼睛」的觀念我們在餐桌上從小聽到大,這確實是其來有自,因為胡蘿蔔當中的beta-胡蘿蔔素能轉換成維生素A,是維持正常視力的必要營養素。不過維生素A除了護眼,對身體的重要性還有哪些?為什麼我們在市面上比較少看到主打維生素A的保健食品或營養補充品?這篇文章會解釋維生素A對健康的影響,同時也會說明日常飲食裡有哪些攝取維生素A的選擇,以及比起缺乏維生素A,我們反而得更注意「過量」的風險。維生素A是什麼?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也稱維生素A、Vitamin A,以多種型態存在,如視網醇、視網醛、視網酸、視網酯等。維生素A在腸道中被吸收,且90%以上會被轉化成視黃酯的形式儲存在肝臟中。維生素A的好處1. 維持在暗處視覺,幫助視網膜的修復2. 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維持皮膚、毛髮與黏膜健康3. 幫助牙齒和骨骼的發育與生長4. 維持正常生殖功能5. 抗氧化,能中和有害的自由基,增強身體抵抗力所以如果缺乏維生素A,會造成夜盲症、掉髮、皮膚乾燥、毛囊角化症、乾眼症、結膜或角膜軟化潰瘍、骨骼無法正常生長、牙齒及牙齦受損、免疫力下降等等症狀。不過就目前台灣的生活水準,一般人不太容易會有維生素A缺乏的問題發生。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有哪些?1. 動物肝臟(豬肝、雞肝、牛肝、鵝肝、鴨肝等等)2. 魚肝油(魚肝油與魚油是不同的,「魚油」負責補充 EPA 和 DHA)3. 蛋黃4. 乳製品5. 深綠色及深黃色蔬菜。維生素A主要來自當中的「β-胡蘿蔔素」,包括:- 地瓜(甘藷):營養師高敏敏指出,與其他種類的地瓜相比,「紅肉地瓜」每100公克熱量最低,還含有最大量的維生素A與維生素C。- 胡蘿蔔- 黑豆- 菠菜- 空心菜- 油菜- 南瓜- 櫛瓜6. 水果。雖然維生素A在蔬菜中的含量通常比水果豐富,但有幾種水果也含些許維生素A:- 芒果- 葡萄柚- 瓜類水果(哈密瓜、西瓜、木瓜)維生素A的每日攝取量要多少才夠?根據衛福部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不同年齡的每日維他命A攝取各有上限:- 3歲以下:600微克- 4-9歲:900微克- 10-12歲:1700微克- 13-15歲:2800微克- 一般成年人與孕婦:3000微克每天吃五份蔬果,即可提供成年人約50%至65%的維生素A建議攝取量,所以通常只要均衡飲食,就不會有維生素A缺乏的情形;台灣癌症基金會也建議,每日吃一小條或大的胡蘿蔔半條,就能補充最適量的維生素A。基本上一般人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A的營養品,尤其是內臟類,像鵝肝、豬肝等等,一天吃一小口就超標了。維生素A攝取過量也會「中毒」因為脂溶性的維生素A無法隨著多喝水排出體外,維生素A攝取過量超過六個月容易產生中毒症狀,可能對肝臟、骨骼及腦部造成損害。衛福部食藥署強調,長期食用大量動物肝臟、魚肝油或服用高劑量補充劑才是造成維生素A中毒的主要原因,所以也提醒看到維生素A、D對成長有益的家長就希望為孩子補充營養,但不代表維生素A攝取愈多愈好,相關食品應擺放在小朋友不易取得的地方以免誤食過量而中毒。維生素A攝取過量出現的症狀包括:1. 噁心、嘔吐2. 頭痛3. 暈眩、視力模糊4. 肌肉不協調5. 毛髮脫落6. 皮膚乾燥7. 中樞神經效應8. 腦脊髓液壓力增大9. 肝臟纖維化或肝硬化10. 肌肉無力11. 骨骼疼痛或骨質流失12. 嗜睡或易怒13. 新生兒出生缺陷那到底要怎麼吃維生素A 呢?大原則就是不偏食,避免大吃內臟類,就能滿足身體對維生素A的需求了。資料來源:吃維生素A 也會中毒?聽說胡蘿蔔(紅蘿蔔)吃太多,會導致維生素A中毒,是真的嗎?維生素A、D多吃比較好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延伸閱讀: 平衡自律神經第一步:這4種食物少碰為妙!消耗體內B群讓你「慢性發炎」
-
2022-04-08 新聞.用藥停看聽
止痛藥要選消炎or不消炎? 醫揭「個別作用」:吃錯沒效還傷肝腎
電視廣告中的止痛藥有的強調「不含消炎成分」、有的強調「有消炎才有效」,到底要不要「消炎」呢? 止痛藥選擇消炎與否 取決自身狀況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科醫師黃耀宣表示,要視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決定要不要「消炎」,因為不同類的止痛藥,副作用就不同,舉例來說,一名65歲曾姓男子因頭痛吃了含消炎成分的止痛藥,竟讓他原本不好的腎臟更差了,搞到差點洗腎,換了止痛藥才好轉。 常見止痛藥分3類 鴉片類屬處方用藥黃耀宣指出, 常見的止痛藥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乙醯胺酚 (acetaminophen)、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鴉片類止痛藥 (opioid analgesics),其中,鴉片類止痛藥是醫師處方用藥,嚴格控管,另2類可在藥局買到。(推薦閱讀:止痛藥治百病痛? 9種情況吃了也無效) 非消炎止痛藥 過量恐急性肝衰竭黃耀宣說明,乙醯胺酚是非消炎止痛藥,經由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阻斷疼痛傳導,緩解發燒頭痛,如普拿疼、斯斯,通常強調「不含消炎成分」,它從肝臟代謝,有嚴重肝臟疾病者,應避免使用;在美國含乙醯胺酚止痛藥服用過量,已經成為急性肝衰竭的首要原因。(推薦閱讀:打疫苗先服止痛藥恐讓肝臟白受傷! 藥師揭「服用時機、最大劑量」) 含有消炎成分 副作用影響腎臟至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含有消炎成分,大多具有消炎、鎮痛、退燒等藥效,如阿斯匹靈 (asprin)、布洛芬 (ibuprofen)等,從肝、腎代謝,容易出現腸胃、肝及腎方面的副作用,主要是影響到腎臟。 (推薦閱讀:經常吃止痛藥恐成偏頭痛發作幫兇! 醫公開「舒緩頭痛秘訣」) 適度服用止痛藥 避免副作用上身國人習慣自行到藥房買止痛藥,或是吃外國製的止痛藥,不先徵詢醫師或藥師,以致常吃出問題,甚至演變到洗腎的地步。黃耀宣強調,上述的3大類止痛藥,除了鴉片類止痛藥能止痛之外,另2類止痛藥也都有止痛效果,一般人只要不過量,服用後通常不會有大的副作用,很快就從身體代謝掉,若有肝腎及腸胃疾病者最好由醫師開藥,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藥。(推薦閱讀:藥太大顆剝半or磨成粉? 藥師提出警告)延伸閱讀: ·服用普拿疼小心肝毒性! 藥師揭「 止痛藥劑量上限」:別拿生命開玩笑 ·藥拆封可以放多久? 藥師揭「常見7類藥品」各別保存期限 
-
2022-04-07 該看哪科.中醫
春天老是感覺睡不飽?中醫教改善及預防春困5良方
春寒料峭,天氣多變、多雨,許多人老是感覺睡不飽、身體很重、頭暈、疲累、想睡,恐是「春困」上身。中醫師吳明珠表示,春天常下雨、濕氣重,人體易遭濕氣侵犯,脾胃不好、肝火旺,容易出現「濕困」亦即「春困」現象,建議多吃綠色蔬果、多運動、睡眠充足,按壓穴位調理,可去濕健脾又養肝。在春暖花開的春天,不少人會有「春困」現象,甚至發生便祕、軟便等腸胃問題。吳明珠指出,值此季節變換之際,常下雨、飲食重口味,人的脾胃及血液循環易受影響,濕氣很重,若脾經的陽氣不足,就無法代謝體內蓄積的濕氣,尤其老年人的脾胃較虛弱、循環差、大腦供氧量不足,就容易出現怕冷、易累、頭昏、嗜睡等春困症狀。中醫講究時令養生,吳明珠說,春天對應臟腑是「肝」,肝在五行中對應「木」,木是所謂的肝經,肝藏血、主疏泄,與情緒、內分泌、緊張、焦慮有關,因此,春天宜養肝,可以改善春困的不適症狀。預防改善春困五良方一、多吃綠色蔬食春天易肝火上升,常有血壓高、暈眩、口乾舌燥、口苦等狀況發生,此時必須清肝、疏肝理氣,補肝血肝氣。飲食宜清淡,多吃綠色蔬菜如地瓜葉、芹菜等,更推薦吃蔥、薑、蒜等辛香料,可去濕除穢氣,幫助血液循環;少吃太油膩及辛辣食物如麻辣鍋,因飲食太燥熱,肝臟代謝就會不好。二、晚上11點前就寢養肝,睡眠充足最重要,應養成早睡早起習慣,有好的睡眠品質,每天晚上最好11點前入睡,睡足六至八小時,中醫理論,晚上11點到翌日凌晨1點血液走膽經、1點至3點是走肝經,此時要讓肝好好休息,才能讓肝臟代謝修復力好,就不會因缺氧而嗜睡。尤其肝「開竅於目」,如果隔天起床眼睛痠澀,代表肝血不足,就需要多睡一會。三、戶外踏青賞花春天要「養陽」,宜盡量到郊外踏青、爬山或賞花,活動筋骨,幫助肝經運行、血液循環,有利精神放鬆,消除視覺疲勞,呼吸新鮮空氣,也能產生愉快的心情。四、多運動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的注意力、專注力最集中,可以做伸展操或快走運動,疏經活血,幫助排掉體內的廢氣、吸收氧氣,讓大腦興奮起來而不昏沉。五、按壓三穴位,保肝安神太衝穴:肝經的起始穴,位於腳背大拇指和第二拇指骨中凹陷處,可以在泡腳時順便按壓。具疏理肝氣、清熱明目、舒緩情緒、助眠等功效。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及兩耳連線的交會處,具安神、助眠、緩解頭痛等效果。印堂穴:位於額頭兩眉頭之間,具安神、助眠、緩解頭痛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