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死亡人數
共找到
669
筆 文章
-
-
2021-04-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印重創COVAX疫苗供應鏈 台灣境外移入壓力大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達到1.5億人,死亡人數逼近310萬人。公衛學者指出,歐洲及南北美洲,每10萬人就有超過100人確診,印度更高達每10萬人150人,使台灣面臨境外移入龐大壓力,機師在海外感染也在所難免。疫情升溫速度一再竄升,全球疫苗接種速度卻趨緩,加上美國嚴管疫苗原料出口、印度疫情嚴峻減少疫苗產量,重創COVAX供應鏈,貨量大減三分之二,等待配發的國家取得疫苗難上加難。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及台大公衛校友群,今持續透過直播報告全球疫情最新進展。陳秀熙指出,截至4月24日止,印度、歐洲、南北美的單周每10萬人發生率都高於100,此數值是境外移入壓力的重要指標,台灣也受到影響,近期出現機師於海外感染、確診的案例。至於單周死亡率,歐洲和南美洲每十萬人就有五人死亡。公衛學者林庭瑀表示,巴西每周七到八萬人確診,與疫苗效力不佳、施打率較低有關,巴西更因為公共衛生措施淪為政治戰場、使用未經臨床證實的藥物進行治療、不允許外國醫藥衛生人員進駐,導致每天新增3000到4500人死亡。陳秀熙指出,印度因三月底到四月中兩次大型宗教節慶,數十萬名教徒群聚恆河,聚會地千人染疫,目前單周發生率高達每10萬人150人,為全球疫情最嚴峻的國家,至少一劑疫苗的接種率僅8.47%。公衛學者王威淳表示,印度除了面臨英國株、印度株(B.1.617)的「雙株夾擊」,近期又發現B.1.618這個新病毒株,英美星等國也因驗出B.1.617,紛紛對印度頒布禁飛入境令。陳秀熙表示,韓戰之後,美國對於關於境內或盟國出現國防或生技危機時,就會啟動「美國國防生產法」,允許總統以最高權力動,來阻止產品輸出到其他國家。川普即應用此法,管制疫苗相關材料出口,拜登上台後也延續疫苗生產必須物件及設備的輸出管制,影響大約37件重要物件,包括針筒,導致海外藥廠囤積物件。陳秀熙表示,印度面臨疫情失控的內憂,以及美國管制原物料輸出的外患。印度血清研究所是全球最重要的疫苗生產公司之一,當印度疫情嚴重而提高疫苗內需,加上美國管制原物料出口,結果重創COVAX供應鏈,原本預估四月可以交貨5000萬劑疫苗,減少為原本的三分之一,依賴COVAX的國家就無法取得疫苗,特別是亞洲和非洲。陳秀熙呼籲,美國應解除新冠疫苗原材料出口禁令,以便印度能夠提高疫苗產量。對照印度的水深火熱,公衛學者林庭瑀指出,美國疫苗施打率已來到42%,打的比較慢的州也有30%接種率,截至4月23日已打掉2.2億劑,超前拜登上任百日打兩億劑的目標。歐盟已經預告,接種疫苗的美國民眾,應該能夠在今年夏天到歐洲旅行。不過美國內部的問題,在於種族健康不平等。林庭瑀表示,非白人確診及致死比例都較高,已有許多學者呼籲拜登政府從政策改變現況。例如提供醫療補助,確保黑人拉丁裔有保險及醫療服務,也要重視偏遠地區的急診和醫院,將高品質醫療發展和普及醫療的公平性提高。另外,學者也提到社會決定因素例如壓力、歧視和艱苦,拜登政府應積極改善不平等的就業機會及教育程度,以及少數族裔社區的經濟發展。
-
2021-04-28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初期 內視鏡可完整切除腫瘤
台灣大腸癌發生、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有些病人抗拒手術開刀而延誤病情,非常可惜。其實,科技日新月異,治療技術有更客製化的精準方法,提升了良好的預後。73歲的張先生因為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反應,因此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腸鏡檢查發現,右側大腸有一顆腺瘤,在乙狀結腸處發現約四公分大的腫瘤,雖然病灶大,但可以用切片夾輕易撥動,黏膜細微觀察僅局部呈現不規則微血管,可能腫瘤侵犯不深,有機會以內視鏡微創切乾淨。由於腫瘤侵犯不深,加上張先生年紀大,選擇能一次性完整切除的「口袋法」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順利「掏空」病灶下方黏膜下層組織,再慢慢切開邊緣,成功完整切除腫瘤,手術不到半小時。術後,晚上即可進食清流質,隔天吃軟質食物,觀察兩天無疼痛且無出血,就順利出院。對於臨床懷疑早期大腸癌病灶,如何能一次性完整切除,是腫瘤正確分期及完整治療的最關鍵步驟。除了一般標準術式外,目前對於困難位置或較大病灶,可利用多種牽引法、口袋法或是黏膜下隧道建立等方法,不僅縮短內視鏡切除時間,也增加安全。張先生的病理報告為第一期大腸癌,但內視鏡切除邊緣乾淨,為分化良好腺癌,黏膜下層僅輕微侵犯,顯微鏡下無血管淋巴侵犯及侵犯性腫瘤芽孢,因此為第T1a期大腸癌。針對大腸腺瘤、大腸原位癌及第T1a期大腸癌,目前可使用內視鏡切除腫瘤,術後病理報告若無其他不良預後,患者淋巴或遠端轉移機率低,可以不用再開刀或化療,規律門診追蹤即可。
-
2021-04-2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包機逃離印度躲疫情 寶萊塢明星及富人挨批
印度第二波疫情來勢猛烈,導致醫療系統崩潰,許多印度富人和寶萊塢明星紛紛包機或搭乘私人飛機逃離印度,甚至還有寶萊塢明星在社群媒體分享度假照片,引起批評。印度受到第二波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嚴重衝擊,加上中央與各地方政府管理不善,印度醫療系統崩潰,許多病患在沒有醫療資源下死亡,富人與窮人一樣都拿不到病床。印度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病例連續多日超過30萬例,過去24小時新增病例32萬3144例,雖然比前一日35萬多例稍降,但疫情仍未改善。綜合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等媒體報導,疫情讓許多有錢人和寶萊塢明星,都想辦法要離開印度。「只要讓我(從印度)出去,什麼地方都可以。」一家私人飛機租賃公司負責人羅賓遜(Charles Robinson)表示,他的印度客戶只要能把他們送離印度,不介意去任何地方,或者以任何方式離開印度,甚至有客戶要求他們研究如何以直升機載他抵達邊境,然後再前往其他地方。印度包機服務公司(Air Charter Service India)負責人則表示,公司有12趟飛往杜拜的包機航班,每趟航班都客滿。另一家包機服務公司Enthral Aviation發言人說,他一天就接到80次飛往杜拜包機的詢問。公司已從國外購買更多飛機,以滿足需求。從孟買租一架13人座的包機到杜拜費用3萬8000美元(約新台幣106萬元),租用一架6人座的包機費用為3萬1000美元。不過,因印度疫情嚴重,包括英國等愈來愈多國家和機場都對印度關閉航班往來,這讓機票更加難求,機票價格也不斷上漲。此外,一些寶萊塢明星如巴坦妮(Disha Patani)、沙菈阿里汗(Sara Ali Khan)、卡普(Janhvi Kapoor)等人,在印度疫情惡化、每天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之際,還在社群媒體張貼自己在馬爾地夫等度假勝地穿著泳裝照享受美食、美景的照片,雖然有不少印度媒體以花邊新聞報導,但也遭來批評。印度男演員席迪圭(Nawazuddin Siddiqui)就批評這些寶萊塢明星說,當成千上萬的人在疫情期間為拯救親人生命而掙扎努力之際,這些分享度假照片的名人應該感到羞愧。席迪圭又說:「當人們沒有食物可吃,而你卻像流水一樣在花錢,真是可恥。」但席迪圭的弟弟、導演夏瑪斯(Shamas NawabSiddiqui)不同意席迪圭的觀點,他推文說:「為什麼這麼生氣,哥哥?每個人都有權利去任何地方,每個人都納稅,為建設國家做出貢獻,那你呢?你告訴我,你為社會做了什麼?」他建議哥哥應該出去幫助至少5名新冠肺炎患者,而不是坐在這裡批評同行。另外,包括沙魯克汗(Shah Rukh Khan)、沙爾曼汗(Salman Khan)、阿米爾汗(Aamir Khan)、阿克夏庫瑪(Akshay Kumar)等寶萊塢天王級明星,也因為對這波疫情保持沉默而遭受批評。
-
2021-04-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陳時中分享抗疫經驗 直呼去年抗疫困難、今年口水困擾
台灣防疫成績優異,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參與歐洲商會舉辦的「台歐健康論壇」,分享台灣在疫情爆發至今的防疫經驗,台灣的抗疫成果建立在台灣非常警覺,也建立在過去SARS的經驗之上,抗疫當然有困難之處,疫情嚴峻時,抗疫策略就顯得重要,疫情穩定時,政治口水就變多,他說,去年防疫「很困難」、今年口水「很困擾」,病毒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病毒,最好的抗疫方式就是資訊透明,未來抗疫的策略是「預防戰」,疫苗接種是最重要的事。全球至今已有1.4億多人確診,320多萬人死亡。陳時中說,台灣截至昨天為止有1105人確診,其中一人為空號,死亡人數為12人,致死率為1%,該數據在世界排名來看都是好的,台灣抗疫成功歸功在台灣非常警覺,許多措施都是提早作為,而有效阻止疫情擴散。不過去年輕忽歐美疫情,導致封鎖邊境的時間比較晚了一點,甚至宣布的方式還是直接在記者會上宣布,陳時中說,若是以現在的狀況來看,一定是被罵到體無完膚,但那時候大家都非常緊張,才對指揮中心比較容忍,他說,現在對於防疫也已經相對疲乏,導致政治口水也多了些。他笑說,去年防疫很困難,今年口水很困擾,但無論是困難或是困擾,政府都應該要面對解決。面對疫情每一天都有新的變化,陳時中說,指揮中心面對的挑戰很大,像是近期華航爆發多名機師確診事件,先前指揮中心訂出疫苗十大接種順位,現在就有聲音說「這安排真的太爛了」,應該要把機師放在最前面,他說,指揮中心需要先理性分配,才有辦法執行。另外一項困難就是,最近在討論的疫苗,一開始社會會責怪指揮中心買不到,買到又說買不夠多,買多又說買太貴,疫苗來了又說來太少,開始打了大家不肯打,又開始念「買太多」。陳時中說,之後疫苗可以大量供應時,應該是他萬箭穿心的時候,相信大家知道他的痛苦。不過總歸一句,台灣的抗疫建立在全民防護之上,他也感謝各界的協助謙卑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協助防疫。
-
2021-04-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瑞典研究報告:台灣並未低報新冠肺炎死亡人數
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t)醫藥流行病學暨生物統計學系的研究顯示,沒有證據顯示台灣有低報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死亡人數情形。這篇「沒有證據顯示台灣2020年COVID-19死亡數顯著低報」的研究論文,由瑞典頂尖研究單位卡洛林斯卡研究所的博士生陳逸東(Enoch Yi-Tung Chen)與狄克曼教授(Paul Dickman)、薩克斯博士(MichaelSachs)共同執筆,並於3月24日刊登於台灣醫誌(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JFMA)。研究結果顯示,沒有觀察到台灣2020年出現超額死亡人數,亦即沒有證據顯示當年全年的死亡數多於2015年至2019年的平均,因此間接證明台灣並沒有顯著低報COVID-19的死亡人數。論文也引用紐西蘭的例子做為參照,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紐西蘭政府實施嚴謹的防疫措施,因此2020年總死亡率還下降。台灣2020年的總死亡率也較往年下降。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陳逸東來自台灣,畢業於台大公衛系,在卡洛林斯卡研究所取得流行病學碩士學位之後繼續深造。今年1月有台灣媒體報導:「別為了要讓COVID-19防疫成績好看,就忽略疫情可能已在社區流行,甚至造成大量死亡的疫情實況,而疏於防範,置國人健康安全於高度風險中」。報導引起陳逸東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興趣。他希望研究結果有助於導正視聽,因此特地投稿到台灣重要醫學期刊「台灣醫誌」。陳逸東也表示,若疫情在社區流行,但政府顯著低報COVID-19死亡人數,理當要觀察到超額死亡人數,因為出現如該篇報導所說:「疫情可能已在社區流行,甚至造成大量死亡的疫情實況。」然而研究結果顯示,並沒有觀察到2020年台灣有超額死亡人數。
-
2021-04-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CDC:近日染疫案例英國變種病毒株最多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主任瓦倫斯基今天表示,最初在英國發現的B.1.1.7變種病毒株,是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最常見的病毒株。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今天在白宮防疫記者會上指出,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國內7天來平均新增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6.3萬例,較之前7天的平均值增加2.3%。此外,住院人數也以平均每日5000人持續增加中,較前7天增加2.7%。死亡人數則下降19.7%,過去7天平均每日病故人數為745人。瓦倫斯基指出,資料顯示,日托中心與青少年體育相關活動的群聚感染病例有所增加,醫院報告也顯示,30與40多歲年輕族群的重症病例有所增加。她表示,被稱為B.1.1.7變種病毒株是目前美國最常見的病毒株,全美已有52個轄區通報發現此種病例。B.1.1.7變種病毒株是在去年秋天於英國被確認,並被認為具有高度傳播性。瓦倫斯基呼籲民眾保持警戒,做好防疫工作,她也誓言持續加快疫苗接種進度,「社區傳播風險仍高」。
-
2021-04-04 新聞.元氣新聞
太魯閣號出軌/談事故救援 陳時中談傷況兩極現場立即檢傷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晚上六點半臨時舉行記者會,宣布獲配Covax的AZ疫苗19.92萬劑,此時正逢台鐵太魯閣失事事件發生第二天,陳時中特地在記者會召開前率領周志浩、莊人祥在現場默哀一分鐘,之後表示:「這真是一個非常慘痛的教訓」。陳時中先前已陪同總統蔡英文到花蓮災難現場視察災情,他表示,這次傷況非常兩極,特定區域的傷害非常嚴重,像第八節車廂,死亡人數非常多,有些屍體甚至支離破碎,但另一邊就差很多。不過,衛福部這邊有四家急救重責醫院,負責此次傷患的後送就醫處置,陳時中表以肯定,經過幾次大量傷患的演練,他認為這次醫療與救災體系的連結相對比較好,地檢所、檢察官之間的連結也很好多,「有較大的進步」,現場醫師快速在一線就做好檢傷分類,並給予緊急醫療上的指導。由於檢傷分類在第一線扮演重要關鍵,若處理不好就後送,容易造成醫療上的量能負擔,陳時中認為這次檢傷分流有效率,讓負責的四家醫院在處置上有秩序很多,如此一來,重傷患者可以立即時獲得優先治療,醫院的病房、ICU也充分就序,比上次進步很多。
-
2021-04-0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26分鐘有1人死於心臟病 6大壞習慣最傷心血管健康
氣溫變化大易發生心血管疾病 6大壞習慣更危險 春季氣候乍暖還寒,劇烈溫度變化易增加突發性心血管風險。去年以來不少名人如演員黃鴻升、再現劇團團長黃民安、凱渥男模張誌軒皆因心血管疾病猝逝。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醒,8成心臟病與中風造成的過早死亡可以預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王道就是從健康生活型態做起,以下為國健署提醒最易增加心血管風險的六大壞習慣:壞習慣一:飲食不均衡,愛重鹹、嗜糖、油炸、加工品、精緻化飲食 壞習慣二:缺乏運動; 壞習慣三:睡眠不規律; 壞習慣四:抽菸、喝酒不忌諱; 壞習慣五:體重過重或肥胖不在意; 壞習慣六: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病不控制 死亡人數超過癌症 心血管疾病年輕人也會有 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則造成5.3萬人死亡,超過頭號殺手癌症奪走的人命。 老化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工作壓力大、少運動、外食族居多的年輕族群,更應愛護自己的心,檢視壞習慣有多少,風險就會有多高,千萬別仗著年輕就不管,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避免心血管疾病帶來的威脅才是上上之策。此外,春季氣溫變化大,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避免血壓突然增高。 氣喘背痛可能是心臟病前兆 4招保護心血管健康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醫師指出,心血管疾病之急性發作,如心肌梗塞及腦中風,是危及生命之緊急狀況,儘早就醫可減少死亡及病後殘留失能之嚴重度。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或是更年期女性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前兆。 國健署表示,培養正確的健康生活型態,仍是預防突發性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可從「飲食、運動、生活、慢性病控制」四方面著手:日常飲食建議低油、低糖、低鹽;運動以適當安全為主,每周可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如快走、慢走、自行車等運動;生活方面應戒除菸酒,研究發現每天只抽1根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仍比不抽菸高出5成。最後,若有三高慢性病應穩定控制,照醫師處方服藥、定期追蹤回診,切莫自行調整藥量或停藥,以免病情波動,造成更大傷害。 定期健康檢查也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方式,目前40到64歲民眾可利用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健檢。另外,良好睡眠、控制體重維持在正常BMI值範圍內,能減少慢性病發生,提醒民眾多注意壓力舒解,對心血管健康有正面效益。 《延伸閱讀》 研究:吃垃圾食物心血管疾病增46% 吃對蔬菜水果降發炎 耳垂出現皺褶是心臟病徵兆?醫:三高等風險族群要特別留意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3-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研究醫護打疫苗降98%新冠感染率 學者籲國人別遲疑
國內第一線醫護人員開打AZ新冠疫苗滿一周人數才破萬,遭批打太慢,可能與疫苗副作用報導引起之觀望心理有關。學者今分析國際疫情指出,上周全球疫情全面回升,變異病毒、疫苗接種太慢、疫苗遲疑心理、疫苗選擇,公衛防疫措施,都是影響因素。不過美國最新研究證實醫護人員接種輝瑞或莫德納疫苗後,降低98%感染率,統合5.2萬人的AZ疫苗統合分析也證實可預防七成症狀感染、百分百預防重症住院,呼籲國人應踴躍接種。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校友團隊,今持續透過直播報告全球疫情及科學新知。陳秀熙指出,預估下周確診人數將達到1.3億人,復原人數約占七成,預估下周死亡人數將達到284萬人,但疫情仍然緊繃,即便已經有疫苗可以施打,全球疫情還是無法如預期下降,還正在回升,全球各洲的有效病例再生數和解封指數都回到警界線之上。舉例來說,上周美國疫情加劇的州數,從一半升高到三分之二,歐洲疫情上升的國家從六成增加到七成,德法醫護人員疫苗猶豫的情況明顯,疫情也仍嚴重。陳秀熙指出,目前全世界61%國家仍不能解封,僅以色列、冰島、台灣、紐澳等少數國家有條件解封,可以旅遊泡泡彼此來往。公衛學者王威純表示,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提出針對高危險醫療工作者接種效益的報告,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相較於未打疫苗,完整打完兩劑輝瑞霍莫德納疫苗的醫護,可降低98%症狀感染,減少90%需要隔離醫療人數。公衛學者張維容則表示,今年1月發表於《刺胳針》的統合分析則透過總人數超過5.2萬人的資料證實,AZ疫苗的減少症狀感染的整體效益高達七成,針對65歲以上長者,可預防85%症狀感染,對於所有年齡層的重症住院的預防效果更高達百分百。在藥物治療上,也有令人振奮的實證問世。台大公衛校友、醫師廖思涵指出,根據發表於《自然》的動物實驗報告,口服抗病毒藥物EIDD-2801可終止病毒複製,無論是預防性投藥、感染後一天內獲兩天內投藥,都能有效降低小鼠肺部的病毒量,且預防投藥效果最佳。另一篇研究則統合分析現有新冠疫苗藥物治療相關研究, 顯示干擾素非但沒有療效,還會導致死亡風險增加,但歸納出三種藥合併治療最有效,包括抗愛滋病用藥、抗流感藥物、類固醇。陳秀熙表示,目前疫苗接種最大的問題在於訊息傳達和正確抉擇,要有效與自然感染共同塑造群體免疫,還需要有相當的時間,只有極少數國家,例如以色列,才能在短時間內達成這個目標。同一時間,有效的藥物治療需要加速研發,也希望國產疫苗能夠在臨床試驗找到很好的科學證據。
-
2021-03-30 新聞.元氣新聞
本流感季首例死亡 80歲老翁未接種疫苗住院七天亡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往來減少加上人人戴口罩,本次流感季疫情平緩。但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自去年10月以來,本流感季首例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8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史但未接種流感疫苗,住院七天後死亡。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該死亡病例今年3月21日因嘔吐、呼吸急促就醫並收治住院,經診斷有吸入性肺炎等情形,轉至加護病房治療,3月25日通報,因檢出A型流感,3月27日研判為流感併發重症,同日個案病情惡化,不幸病逝。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病史,平常吃飯便容易嗆到、咳嗽。3月20日時,家屬就觀察到其呼吸比較費力,痰音重,3月22日血氧值偏低,X光測到雙側肺衰竭送至急診。因嗆咳初步診斷為吸入性肺炎,以及A型流感,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治療,但因合併腎衰竭、敗血症,治療效果仍不佳進而過世。林詠青說,這是流感第二例重正,首例死亡。本次流感季重症及死亡人數雖比往年少,但仍要注意有慢性病者死亡風險仍高。至於這名流感死亡個案是否會再加驗新冠肺炎病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不會驗,「通常是流感陰性才會驗」。自今年1月30日開始,公費流感疫苗擴大提供全民接種,六個月以上民眾即可接種。疾管署統計公費流感疫苗總接種數約619.3萬劑,65歲以上長者接種率52.5%,學齡前幼兒接種率51.1%。林詠青表示,目前仍有24萬劑流感疫苗,呼籲民眾儘速完成接種。
-
2021-03-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拜登:9成美國成年人 4月19日有資格接種疫苗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宣布,9成美國成年人將在4月19日獲得接種新冠肺炎疫苗資格,與此同時也將增加疫苗接種據點,讓90%民眾能在住家5英里範圍內獲得注射。拜登(Joe Biden)今天下午在白宮宣布這項消息,希望能加快美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速度。除了宣布到4月19日時,90%的美國成年人將能接種疫苗外,拜登也宣布接種的據點將從現在的1.7萬個增加到近4萬個,並將在未來3週再增加12個聯邦運作的大型疫苗接種據點,讓9成接種者能在住所5英里範圍內獲得注射。他呼籲各州恢復要求民眾在公共場合戴口罩,也認為重新開放的州應當暫停開放。他並呼籲所有人盡一己之力,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並戴上口罩、接種疫苗。根據白宮公布的資料,在拜登日前宣布讓所有美國成年人在5月1日時皆能獲得接種疫苗資格後,全美已經有31個州表示將在4月19日前向所有成年人開放資格。這意味在3週後,全美9成成年人都將獲得疫苗接種。在拜登宣布這項最新措施前,紐約州州長古莫(Andrew Cuomo)先行宣布放寬接種年齡限制,凡30歲以上居住在紐約的居民明天起即可預約疫苗接種,16歲以上居民則可自4月6日起預約接種。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University)網站追蹤數據統計,美國仍是全球確診與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全美確診人數超過3000萬人,近55萬人病故。
-
2021-03-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巴西布坦坦研究所製疫苗 將申請臨床試驗
巴西聖保羅州政府今天宣布,隸屬州衛生廳的布坦坦研究所獨自研發的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候選疫苗Butanvac,將向國家衛生監督局申請對志願者臨床試驗。布坦坦研究所(Instituto Butanta)所長柯瓦斯(Dimas Covas)今天在記者會中表示,Butanvac使用與研究所製造流感疫苗相同的滅活病毒和病毒載體技術,並考慮到巴西的變種病毒株P1,這款疫苗預期產生比現有疫苗更大的免疫反應。聖保羅州首府聖保羅市政府與聖保羅大學(USP)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新變種病毒株P1在首府感染者中的比例已達64%,多數年齡介於20至54歲,其中發展成重症死亡的比例高達35%。布坦坦研究所指出,一經國家衛生監督局(Anvisa)通過,4月就可以開始對1800名志願者進行第1和第2階段試驗,評估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反應力。第3階段將有9000名志願者參加,以證實疫苗的有效性。柯瓦斯強調,Butanvac是新一代疫苗,可以縮短試驗時間,預計2個半月左右即可完成臨床評估,進入生產階段,使疫苗接種在最短期限內開始。巴西傳染病學家衛斯曼(Leonardo Waissmman)強調由布坦坦研究所獨自研發產製疫苗的重要性,將使巴西不再需要依賴進口活性藥物成分;目前巴西測試和應用的疫苗中使用的活性藥物成分,都是從中國進口。布坦坦研究所也參加一個國際性合作機制,將在巴西大量生產Butanvac;除滿足國家需求外,研究所也承諾向低收入國家提供新疫苗。布坦坦研究所目前負責與中國北京科興藥廠合作研發的抗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oronaVac在巴西生產的最後階段。從今年下半年起,如果正在建造將用來生產CoronavVac的工廠完工後,布坦坦研究所就不再依賴進口中國原物料在巴西生產疫苗。研究所表示,Butanvac的研發不會影響CoronaVac在巴西的生產,兩款疫苗將在不同工廠生產。除Butanvac外,巴西目前還有至少11款抗新型冠狀病毒實驗性疫苗研發計畫在公立大學與研究機構進行。聖保羅州政府今天宣布建立一個用於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患者的實驗性血漿輸血網(Hemorrede),由布坦坦研究所負責協調,將感染病毒後痊癒且產生抗體的人所捐的血漿,用來治療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約3天左右的老年人和免疫系統受損等,可能發展成重症的患者。2019冠狀病毒疾病在巴西肆虐,過去24小時有3600人染疫死亡,再創單日死亡人數新高,新增8萬2558例確診;自大流行以來,總計30萬7326人死亡,1240萬7323人確診。巴西人口約2億1000萬人,疫苗接種速度緩慢,自今年1月17日以來,只有1488萬3220人接受至少第1劑疫苗接種,相當於巴西人口的7.03%,其中9成使用CoronaVac。
-
2021-03-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COVAX疫苗至今無下文 指揮中心:官方已證實配送延遲
我透過COVAX平台首波取得AZ新冠疫苗20萬劑至今無下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屬於較弱勢的非投資國取得的COVAX疫苗較多;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也說,COVAX已發出聲明,證實配送作業延遲,大部分國家都還沒拿到,平台知道各國有壓力,承諾加速作業。原期待會優先到貨的COVAX疫苗至今仍無下文,陳時中於三月十七日曾坦言,COVAX確實延遲,與配送複雜有關,目前我國持續溝通中,「以快為原則」雖然我國著急,然而COVAX一句「其他國家死亡人數更多,台灣到底在急什麼?」,考量國際人道也讓我方無法反駁。
-
2021-03-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接種明拍板 有意願醫護優先
本月三日抵台灣的首批AZ新冠疫苗共十一點七萬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晚宣布,已完成安全性檢驗,由於近期國際屢見AZ疫苗不良事件,預計我專家最快十九日決定是否開打,但為確保會議不影響施打時程,採同步配送,如一切順利,最快可望於下周一開打。原先指揮中心規畫開放讓十一.七萬名醫事人員施打,一人先打一劑,八周內再打第二劑。但由於下一批疫苗何時到貨,仍是未知數,陳時中昨晚改口,傾向讓六萬名有意願接種醫護人員優先,一人完成兩劑,避免第二批疫苗來不及於開打後的八周內抵台。陳時中說,金門縣醫護人員接種AZ疫苗意願最高,願意接種比率達百分百,其次為花蓮縣(百分之九十二)、新竹縣(百分之七十二),不過,第一批疫苗將平均分配至各縣市,護理人員施打意願較高的醫院將安排優先接種,預計未來兩天將配送至五十幾家醫療院所。國民黨立委昨呼籲,既然衛福部長陳時中仍強調疫苗安全,蔡英文總統應表態率先施打AZ疫苗安定民心。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曾承諾,疫苗若沒人敢打,「我率先」。行政院昨表示,疫苗施打優先順序會尊重指揮中心安排,並統一公布相關資訊。國民黨團書記長鄭麗文表示,疫苗怎麼施打?能不能施打?完全沒一個讓老百姓安心的SOP與透明資訊,蔡總統不能再躲起來不管。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表示,二○○九年H1N1新流感疫情蔓延,當時總統馬英九為建立國人信心,率先接種國產疫苗,「馬前總統可以做到,蔡總統做不到?」至於我直接向AZ藥廠洽購一千萬劑,第二波何時能抵台?對此,陳時中保密到家,昨在立院也說若違反保密條款,最慘、最不樂見的下場是被停止供貨,甚至未來大廠不願再與我國談採購事宜。原期待優先到貨的COVAX疫苗至今仍無下文,陳時中坦言,COVAX確實延遲交貨,與配送複雜有關,目前仍持續溝通中,「以快為原則」,雖然我國著急,然而COVAX一句「其他國家死亡人數更多,台灣到底在急什麼?」,在考量國際人道情況下,我方無法反駁。
-
2021-03-15 名人.黃軒
AZ疫苗和血栓有無關係?為何有些國家暫停施打?
COVID19 疾病,會引起血栓,但COVID19 疫苗引起血栓至今沒有人証實會有直接關聯,專家們的想法,我整理一下,大約如下:怎麼判定是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1.產生抗體的時間一般疫苗接種後,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後,至少約需2-3 週,才會產生抗體,具有保護力。接種疫苗後,卻在施打後「一週內」發生格林巴利症候群(GBS),那麼疾病與疫苗的關聯性就較很低。2.製造疫苗的原料疫苗製造源料也可做為判斷,以心肌炎為例,一般是病毒直接感染引起,那麽只有採取把整隻病毒打入人體 ( 例如:傳統減毒/死毒疫苗/沒有完成減毒) ,較有機會引起;若是根本不以病毒製造的次單位 mRNA 、mRNA疫苗 ( Pfizer、Moderna 、BioNTech ) ,就不可能會引起心肌炎。印度的Covishield 、Covaxin,則是用較傳統的方式製作,雖然製程有更新,但仍是採用失去活性的整隻病毒打入人體,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心肌炎就會比較可能會出現。3.自然的發生率每一種疾病,即使在不打疫苗下,也是會有其疾病的自然發生率。例如根據統計,台灣每年血栓發生率是萬分之1.59,香港是萬分之1.99。而在歐美國家發生率可能高達千分之1到2 : 這樣可以理解,一般自然界的疾病,在臺灣一萬人中有1.59個血栓發生的風險,而在歐美國家,在一千人中就會有 1~2 個血栓發生的風險,顯然血栓,這個疾病,在沒有施打疫苗下,歐美人士發生血栓事件,比臺灣高出5-10倍了!罕見的副作用如果全符合以上三個條件下,而且在經過之前的三個階段的臨床實驗都沒有發生過的常見副作用,就會進入罕見的副作用探討了:依據國際醫療科學組織會議(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f Medical Sciences, CIOMS;http://www.cioms.ch/) 的副作用分級方式:極常見:≧10%常見:≧1 且<10% 不常見:≧0.1 且<1%罕見:≧ 0.01 且<0.1% 極罕見:<0.01%未知(無法以現有資料推斷)。我們看到的市場藥品仿單(藥品說明書)也多依循這規則編寫。我們任何藥物或疫苗的臨床試驗,人數最多不過幾千/萬人而已,因此無法透過臨床試驗查出發生率低於十萬/百萬分之一的副作用,就被CIOMS,通稱為「罕見副作用」例如Moderna 疫苗,其仿單皆會註明每萬人可能發生面神經痲痹 ( Bell's Palsy ) ( Rare side effects after the COVID-19 vaccine :Moderna vaccine : After the Moderna COVID-19 vaccine more than 1 in 10,000 people:may develop Bell's palsy ; who have had facial fillers may develop swelling of their face - this can happen in people who have had facial fillers )Pfizer-BioNTech 疫苗 打了百萬劑,發現約29位有罕見的過敏反應,但目前未有人因此死亡 ( No deaths were reported. )。而在牛津AZ疫苗開啟施打後,在英國血栓事件通報率約百萬分之3,歐盟則在百萬分之6。施打疫苗發生血栓比率,遠比平時血栓發生比率低很多,故打疫苗沒有增加罕見副作用的風險。為什麼有些國家需要暫停施打呢?這又回到人體的臨床試驗階段來看看了一個新藥或疫苗研發過程,需申請人體臨床試驗階段 (Investigation Drug,IND),進而才能進行臨床試驗分期「共4個階段 (Phase I、II、III、IV期)」,只有通過第三期臨床試驗 (Phase III) 過程,證實藥物療效,可申請新藥上市許可 (New Drug Application,NDA)。但仍有,第四階段臨床試驗(Phase IV,上市後的追蹤):這個階段是藥品上市後的追蹤,且與已核准的適應症相關,監測該藥物是否有先前幾個階段沒發現的副作用或是不良反應等情況,試驗設計較為簡單,但是需要大量的病人進行長時間的觀察。如果有疑似先前幾個階段沒發現的副作用或是不良反應等情況,該國家可以依臨床試驗的規範,暫緩施打,先接受調查。丹麥、挪威、冰島、意大利...宣布暫時停用AZ疫苗,那是預防性措施,也許正配合該國第四階段臨床試驗(Phase IV,上市後的追蹤)規定確認安全後,才再繼續放行如果真的屬於罕見副作用,什至無法事先預知會發生在哪一類人身上。如果過敏病史問了、安全措施做了,但為了多數人安全著想,即使明知藥物或疫苗具有某種罕見副作用,各國主管機關FDA 也會核准上市,如果真的發生了,再給予發生罕見副作用者救濟。如果跟目前的COVID19 引發的全球大流行比較的死亡人數,其效益肯定大很多了,故各國政府一定會開始大量大疫苗,救命,也救全球經濟。※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3-14 癌症.肺癌
「新國病」肺癌6成確診時已是末期 年奪近萬命
總統府前國策顧問邱垂亮因肺癌病逝,醫師表示,肺癌堪稱「台灣新國病」,每年有1.5萬人新確診且6成已是末期,不吸菸女性罹癌人數愈來愈多,呼籲速將低劑量電腦斷層納癌症篩檢項目。總統府前國策顧問邱垂亮去年初因肩膀痛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肺癌,今天於澳洲病逝,享壽84歲。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陳晉興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表示,全台每年約有1萬5000多人新確診為肺癌,僅次於大腸癌,堪稱「台灣新國病」,同時也是癌症三冠王,死亡人數最多、確診時末期個案最多、健保癌症花費最高。陳晉興說,2019年全台有將近萬人因肺癌過世,高居國人10大癌症死因之首,比位居第2名的肝癌整整多出2000人,多達60%個案確診時已經是末期,早期診斷出肺癌的個案不足30%,每年也是健保最燒錢癌症第一名,每年醫療支出超過新台幣160億元。簡單來說,肺癌是花最多錢卻死最多人的癌症,陳晉興說,由於肺癌早期幾乎完全沒症狀,過去也缺乏有效的篩檢方式,而且治療藥物不僅貴、效果也很有限,所幸近年已有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最小能找出0.3公分的肺癌。陳晉興說,前台大校長、肺癌專家楊泮池近年針對全台1.2萬人進行LDCT篩檢計畫,收案對象包括有肺癌家族病史、不吸菸族群以及有廚房油煙暴露的族群,個案以女性居多,其中有2.6%被驗出肺癌,且多達95%是第一期,只要手術切除幾乎就能痊癒。他強調,腫瘤每長大1公分,平均得耗時5到10年,只要能在2公分以內找到,都算是第一期,只要及早發現都有機會手術切除,顯示篩檢重要性。近年因各縣市紛紛推動公費LDCT篩檢,門診上越來越多交通警察、環保隊員拿著電腦斷層報告來求診,陳晉興說,國健署今年6月也計劃將LDCT納入癌症篩檢項目,日前已邀國內專家討論篩檢對象,將鎖定已戒菸老菸槍、一等親有家族病史等2大族群,雖然經費有限,至少踏出肺癌篩檢第一步。說起肺癌,多數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吸菸,但隨戒菸防治有成、吸菸族群減少,因吸菸引發的肺癌患者也變少,反倒是不吸菸的女性肺癌患者愈來愈多,陳晉興指出,為何有這種狀況,各界眾說紛紜,空污、油煙等都是可能因素,全球紛紛投入研究,唯有找出原因,才能真正讓發生率下降。想避免肺癌上身,陳晉興呼籲,有吸菸的民眾務必戒菸,一般民眾可以外出戴口罩、室內裝空氣清淨機來避免吸入污染物質,政府也應推廣LDCT公費篩檢,透過早期診斷、治療,不僅省了後續治療費用,也挽救民眾健康。此外,他也呼籲政府思考發展綠能政策,或以其他能源政策取代燒煤,都有助於減少肺癌發生。
-
2021-03-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路透:牛津大學研究顯示 AZ疫苗對巴西變種病毒有效
路透5日獨家引述消息人士的話指出,英國牛津大學進行一項研究的初期數據顯示,由阿斯特捷利康藥廠和牛津大學研發的AZ疫苗,對巴西變種病毒株「P1」具有防護力,代表毋須對現有疫苗進行改良即可使用。據報導,消息來源未說明AZ疫苗對巴西變種病毒的效力,但強調完整成果可望在本月內公布。向牛津提供研究樣本的巴西公衛研究機構「克魯斯基金會」(Fiocruz)稱對此研究不知情,指研究是由阿斯特捷利康和牛津主導。這兩個單位都未回應路透的置評要求。此外,早期結果也顯示,AZ疫苗對南非變種病毒株的效力顯著較低,南非隨後暫停施打該疫苗,而南非變種病毒株和巴西變種病毒株其實很相似。流行病學家指出,巴西變種病毒株是導致巴西近期確診數和死亡人數上升的因素之一,科學界一直對疫苗效力表示關切。
-
2021-03-05 癌症.卵巢.子宮
久沒愛愛不用做抹片?國健署破迷思
「我很久沒有那個了,應該不需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了吧?」衛福部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不少女性有著「沒性生活,就沒婦癌」等迷思,事實上,透過性愛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可能10至20年後才惡化成為子宮頸癌,提醒有過性行為者,每3年應做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台大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醫師陳美州表示,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癌症,每年死亡人數高達650人以上,癌前病變時,沒有症狀、沒有出血,也無異常分泌物,除非到了晚期才有症狀,因此難以早期發現。林莉茹表示,抹片檢查無法避免罹癌,但有助於及早發現子宮頸早期癌前病變及癌症,及早診治可降低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早期子宮頸癌治療預後不錯,存活率逾9成。國健署107年子宮頸抹片檢查及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抹片檢查可找出97.3%的子宮頸癌前病變、早期0至1期子宮頸癌個案,至於未篩檢者,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機率,僅為46.7%;此外,與三年內曾篩檢過的女性相較,三年內未曾篩檢者「罹患子宮頸癌風險」高出3.7倍。國健署昨天發表最新子宮頸抹片篩檢宣導影片,參與演出的藝人方馨出席記者會時表示,過了30歲,就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有時因工作忙,而漏做幾次,幸好再次檢查都沒有問題,但不能心存僥倖,做一次抹片,花費時間不到6分鐘,健康才能獲保障。陳美州提醒,有性生活經驗、停經者須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切記在檢查前1、2天,不要進行性行為、不要盆浴、不要使用陰道塞劑,要盡量避開月經來潮時做檢查。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建議,每3年至少做1次抹片檢查,政府免費補助30歲以上婦女篩檢費用。符合資格為民國80年以前出生,且曾有性經驗女性,帶健保卡和身分證,至健保特約提供抹片檢查的醫療院所篩檢。
-
2021-02-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疫苗有效!美國安養院新冠確診率下降80%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之際,安養院曾是最危險的地方;但最新報告顯示,疫情對安養院的威脅,可能終於來到了轉折點;自去年12月下旬疫苗問世並優先為長期照護設施院民和員工接種,安養機構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正急劇下降,且已超越全國下降幅度。紐約時報分析聯邦數據指出,安養院疫情變化彰顯出疫苗的有效,此現象令人振奮;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接種疫苗,可預見各地疫苗施打後的可能發展。全美第一例新冠病毒確診案例,大約一年前出現於華盛頓州柯克蘭一家安養中心,全美3萬1000個長期護理機構有16萬3000多院民和員工染疫死亡,占疫情死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疫苗問世之後,去年12月下旬到今年2月上旬,安養院居民新增病例下降80%以上,幾乎是普通人群改善率的兩倍;死亡趨勢線的變化更驚人:即使整個冬季死亡人數激增,安養設施內死亡人數仍下降65%以上。代表著全國數千個長期護理機構的美國衛生保健協會(American Health Care Association)首席醫學官吉福德(David Gifford)表示,「情況好得讓人驚嘆,我興奮到說不出話來。疫苗對老年人有這麼棒的反應,對其他群體來說,是個好兆頭。」專家認為,安養院染疫情況大幅改善,部分歸功於疫苗分配;據疾病防治中心(CDC)數據,約450萬名長期護理機構居民和員工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其中約210萬人已完成疫苗接種。最近幾周全國新增感染案例急劇下降,也可能是讓安養院狀況改善的原因之一;美國安養院新增病例25日處於去年5月以來的最低點,聯邦政府當時開始追踪此類數據。康乃狄克州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及醫學副教授派瑞克(Sunil Parikh)對這麼快就能見到成效,深感驚訝;最近一周在康州安養機構新增確診案例減至30例,不久前的假期每周新增案例為數百例。派瑞克表示,如此大幅下降,需要更多研究來確定社區傳播扮演的角色,以及首劑疫苗是否可以提供比以前想像的更多保護。
-
2021-02-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肺炎全球最新情報 以色列大型實測輝瑞疫苗老少均有效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流行,紐約出現令人憂心新變異病毒,約占12%病例;東奧聖火傳遞允許民眾圍觀,籲戴口罩拍手代加油;以色列大型實測,輝瑞疫苗老少均有效。法新社彙整官方數據顯示,截至台灣26日凌晨1時30分,全球至少250萬172人染疫死亡,至少1億1261萬8488例確診。以下為全球各地過去24小時的疫情與相關發展:※ 亞洲●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台灣25日新增5例個案,均為菲律賓籍女性移工,入境都無症狀,檢疫期滿採檢也陰性,且都沒症狀,自費採檢才確診。台灣3月後鬆綁外籍人士來台禁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5日說,會規劃觀光泡泡,小規模、有限度執行;另針對機組員檢疫,傾向縮短居家檢疫天數。體育署25日宣布,已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奧、亞運培訓隊與單項運動賽事選手若需出國參賽,可與第一順位維持醫療量能的醫事人員相同,優先施打疫苗。台灣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有成,有助經濟快速復甦。摩根大通25日表示,台灣是受益於中國經濟反彈的北亞國家之一,今年經濟預計成長5.9%,比去年成長率高近一倍。● 中國中國24日新增7例確診,都是境外移入病例,當天沒有新增本土確診。VICE世界新聞引述美國國務院24日表示,美國已針對外交官在中國須接受肛門拭子檢測一事,向中國外交部抗議。中國外交部則稱,外交官豁免於這項檢測,形容之前的事件是「弄錯了」。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5日再火速批准兩款COVID-19疫苗附條件上市,使得獲准在中國大陸上市的COVID-19疫苗增為4款,而且全部都是國產疫苗。● 香港香港官方宣布,25日新增13例確診,其中3例為源頭不明的本土病例。目前累積確診達1萬927例。為因應中國大陸疫情發展,公告並稱,從26日起取消針對14日內到訪陝西省的人士,抵港派發病毒測試樣本瓶的規定,不過若未獲豁免檢疫,抵港後仍必須在指定地點接受14天強制檢疫。至於過去14日曾到訪黑龍江省、北京、河北省、吉林省及上海,並從陸路口岸抵港的人士,維持派發樣本瓶。● 日本日本發生跟疫情有關的兒童,出現類似「川崎病」症狀,目前都已痊癒。日本小兒科學會等呼籲家長不用過度擔心,但如果孩子有染疫或家人染疫等情況,必須注意觀察數週。東京奧運聖火傳遞3月25日起跑,東奧組委會本月25日公布防疫措施,包括呼籲沿途觀眾戴口罩、以拍手取代喊加油;人潮密集時將中斷聖火傳遞;名人跑者在可控管人數處進行等。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在野黨令和新選組參議員木村英子確診,這是日本第11名確診染疫的國會議員。● 韓國韓國26日起實施疫苗接種,希望藉此加速遏制疫情,不過,想要放寬防疫規範、恢復疫情前的日常生活,大概至少要等到5、6月。韓國26日開始施打疫苗,但廣受關注的由誰第一個接種疫苗一事爭議不斷,疾病管理廳25日宣布不指定特定對象,在全國同時開始接種。● 印尼印尼西爪哇萬丹省一間醫院日前有20多名醫護人員與實習生確診,其中部分人已完成疫苗接種,即已施打兩劑疫苗。這是印尼傳出第一起醫護人員注射疫苗後確診的案例。● 越南越南衛生部表示,越南預計在2022年底前收到來自國內外共計約1.5億劑的疫苗,並列出7批收到疫苗的時間表與劑量。越南有4支國產疫苗正在研發中。此外,越南官方先前表示,正加緊與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莫德納(Moderna)和俄羅斯與其他國家的疫苗生產商洽購疫苗,確保今年能訂購1.5億劑的疫苗總量,在2022年底前全部交付,以覆蓋越南全國9800萬人口的7成。● 印度印度5省每天新冠肺炎病例持續激增,其中最嚴重的馬哈拉什特拉省24日更出現129天以來單日最高新增案例,新德里在內許多省市,也對疫情嚴重地區旅行者採取限制措施。印度馬哈拉什特拉省(Maharashtra)、克勒拉省(Kerala)、恰蒂斯加爾省(Chhattisgarh)、 馬德雅省(Madhya Pradesh)和旁遮普省(Punjab)最近每天確診病例激增,5省過去一週占全印度單日新增病例的86%。專家擔憂第二波疫情可能來襲。● 以色列以色列一項大型實測研究顯示,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和德國BioNTech共同研發的疫苗不但保護力高,且對16歲以上所有年齡層都有效,包括60歲以上年長族群。「華爾街日報」指出,由以色列「克拉利特研究所」(Clalit Research Institute)與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所做的這份研究顯示,輝瑞&BNT疫苗接種第2劑後1週,16歲以上所有年齡層的受測者保護力可達94%。● 巴林巴林國家衛生監督局(NHRA)25日表示,國內已批准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研發的單劑疫苗以作緊急使用,寫下全球首例。● 土耳其土耳其計劃5月底前對超過5000萬人進行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衛生部長克扎25日指出,將可取得總計至少1億500萬劑疫苗。※ 歐洲● 英國94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99歲的夫婿菲立浦親王今年1月接種了疫苗第一劑。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女王23日在視訊會議中分享了這段經驗,表示「一點也不痛」,呼籲民眾勇於接種。● 德國根據德國捷孚凱集團(GfK)25日公布的調查數據,德國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出現5個月來首見回升,反映出德國民眾期待政府未來幾週將放寬防疫限制措施。● 匈牙利匈牙利醫師24日開始使用中國研發的疫苗,使得匈牙利成為第一個使用中國疫苗的歐盟國家,但民調顯示只有27%民眾願意接種。● 俄羅斯俄羅斯25日通報在過去24小時新增1萬1198人確診,其中莫斯科就有1406人染疫,確診總數達421萬2100人。另外,又有446人不治,病故人數達8萬4876人。※ 美洲●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24日表示,去年11月在紐約採集的樣本中,首度發現新變異病毒株,到2月中旬已占紐約病例數約12%。這個名為B.1.526的新變異病毒株與南非發現的變異病毒株有部分類似處,更具傳染性且更棘手。白宮防疫協調官齊安茲(Jeff Zients)24日表示,拜登政府將從下個月開始發放2500萬個布口罩,作為抗疫措施的一環。副總統賀錦麗在同日呼籲非裔美國人接種疫苗。阿拉斯加州州長鄧利維(Mike Dunleavy)辦公室24日表示,鄧利維確診,症狀輕微的他正在家休養。美國莫德納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 Inc.)24日表示,針對南非冠狀病毒變異病毒株的新候選疫苗,已經送至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測試。● 巴西巴西染疫死亡人數在25日破25萬大關。巴西是世界上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第2多的國家。● 阿根廷「去年我錯過下課時間,永遠都不想再離開教室。」阿根廷地方政府與教師工會協商後,採分流方式上課,首都開學首日有37萬學子報到,有學生童言童語寫下激動心情。
-
2021-02-24 癌症.肝癌
北榮研究;免疫療法+口服抗病毒藥 治B肝肝癌更有效
癌症免疫治療應用於B肝肝癌有新法了,北榮肝癌團隊最新研究,60名病患在接受免疫治療的同時給予口服抗病毒藥物,體內B肝病毒不但不會活化,還能降低肝衰竭、肝損傷風險,降低死亡率,此發現也於去年八月刊登於國際期刊「癌症免疫治療」中。據衛福部最新統計,2019年肝癌死亡人數7881人,平均每天約21人因肝癌死亡,為國人癌症死因第二,其中七成有B肝帶原,隨著免疫療法在癌症治療崛起,部分肝癌患者陸續出現不錯成效。以北榮內科部肝膽腸胃科主任黃怡翔為首的團隊,至今收治逾150名肝癌免疫治療病患,其中六成有B肝,最新研究指出,60名患者即使病毒量大於每毫升血漿100個國際單位,治療期間同步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無人再有B肝病毒活化情形;反之,體內B肝病毒量偏高卻未同時口服抗病毒藥物,有六分之一比例出現病毒再活化。黃怡翔表示,接受免疫治療的肝癌患者多為晚期,過去會先要求吃完抗病毒藥物等病毒量下降才展開治療,如今可同步服用且更有效,有助死亡機率下降。
-
2021-02-23 科別.骨科.復健
B肝帶原肝癌免疫治療有新法 北榮最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B肝帶原為國人肝癌主要死因,臨床上已開始運用免疫治療在部分病患獲得不錯療效,為了讓患者在治療過程更安全而安心,北榮研究團隊研究發現,透過「抗病毒藥物」搭配,可避免治療期間體內B型肝炎病毒的再活化,進一步降低肝損傷等風險,此一重大發現,刊登在國際知名癌症免疫治療期刊上。肝癌為全球發生率第五高的癌症,每年全世界約有85萬人罹患肝癌;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2019年肝癌死亡人數7881人,雖較前年減少了416人,平均每天仍有21人因肝癌死亡,為癌症死因第二,其中,約有七成左右的肝癌死亡個案來自B型肝炎帶原。免疫治療在癌症治療崛起,也開始應用於部分肝癌治療,獲得不錯成效,北榮內科部胃腸肝膽科教授黃怡翔所領導的肝癌團隊,研究釐清此治療是否會因免疫系統的改變,造成患者體內B型肝炎病毒的再活化,導致急性肝炎或肝衰竭;以及B型肝炎帶原的肝癌患者,若體內的肝炎病毒量偏高,治療期間是否會因B肝活化而造成肝損傷。團隊分析了院內病患的資料發現,B型肝炎帶原的肝癌病患,即使病毒量大於每毫升血漿100個國際單位,若能在免疫治療開始時同步接受B肝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期間沒有人發生B型肝炎病毒的再活化;反之,病患體內的B型肝炎病毒量若偏高,卻未同時服用抗病毒藥物,反而會出現病毒再活化的情形,此重大發現也於109年8月發表在國際知名癌症免疫治療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為臨床患者提供更適切適切的治療模式。黃怡翔所領導的肝癌團隊,也是目前國內最多肝癌病患接受免疫治療的團隊,2017年以來收治病患人數超過150人,其中,超過60%的病患皆患有B型肝炎,北榮表示,台灣甚至亞太地區皆為B型肝炎及肝癌的盛行區,希望透過此分析,讓患者可在更安全的前提下安心接受免疫治療。
-
2021-02-23 名人.黃軒
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更高!一張表看懂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
疫苗,陸續在歐美大量的注射新聞報導指出 : 又發燒、又頭痛、又發冷....沒錯這些都是疫苗接種時產生常見的副作用大家一定忘記了,從小一出生我們都有被打過疫苗其實這些常見的副作用一定有曾經發生過在你身體,你才會有了很好免疫系統,才能健康長大到現在!倒如:打卡介苗,我們幾乎 ( 90-95% )都會發燒、紅腫、疼痛的表現呢!但我們也因此得到保護、才能健康長大到現在!疫苗常見副作用我個人常常把最常見的疫苗副作用,唸成口訣:“一疲二發四疼痛”這樣方便大家知道,原來這些都是不管哪種疫苗,都會有這些副作用的。把流感疫苗,AZ疫苗、輝瑞疫苗和莫登納疫苗的常見副作用,整理如下:可見得,這些“一疲二發四疼痛”都很常見。尤其是現在的COVID19 任何一支疫苗,其發生副作用,更是比流感疫苗高的。另外mRNA疫苗(輝瑞、莫登納)接種第二劑的副作用,通常都比第一劑更高例如輝瑞疫苗的疲倦副作用,在第一劑只有42%,在第二劑後有75%、同樣的在莫登納疫苗的疲倦副作用,在第一劑只有38.4%,在第二劑後有67.6%其實目前的COVID19 常見的副作用,大部分在12/24小時內,就會消失,沒有造成重大併發重症病例或死亡。疫苗罕見副作用我們任何藥物或疫苗的臨床試驗,人數最多不過幾千而已,因此無法透過臨床試驗查出發生率低於幾萬/十萬/百萬分之一的副作用,我們通稱這些為「罕見副作用」例如Moderna 疫苗,其仿單皆會註明每萬人可能發生面神經痲痹 ( Bell's Palsy ) ( Rare side effects after the COVID-19 vaccine : Moderna vaccine : After the Moderna COVID-19 vaccine more than 1 in 10,000 people:may develop Bell's palsy ) 目前 Pfizer-BioNTech 疫苗 打了千百萬劑,發現約29位有罕見的過敏反應,約是打了每百萬劑,才會出現 11.1 次過敏反應;這個和流感疫苗比較,打了每百萬劑,就會出現 1.3 罕見的過敏反應是高了一些,但目前未有人因此死亡 ( No deaths were reported. )。如果跟目前的COVID19 引發的全球大流行比較的死亡人數,其效益肯定大很多了,故各國政府一定會開始大量大疫苗。( Federal health officials have confirmed 29 cases of anaphylaxis after COVID-19 vaccination. Anaphylaxis is "still exceedingly rare" Nearly 1.9 million doses administered, a rate of 11.1 per 1 million doses. The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1.3 cases per million for flu vaccines but said officials have not detected worrisome safety signals and are continuing to track and investigate cases. No deaths were reported. )由於可見,不管是疫苗常見副作用或罕見副作用,仍未因此而造成死亡!但「染上COVID19 的死亡率,卻是流感病毒的2-3倍左右」。由於罕見,什至無法事先預知會發生在哪一類人身上。如果過敏病史問了、安全措施做了,但為了多數人安全著想,即使明知藥物或疫苗具有某種罕見副作用,各國主管機關FDA 也會核准上市,如果真的發生了,再給予發生罕見副作用者救濟。最後,你打不打?你打不打?我不知道,但我會打。因為打了疫苗,其實我也正在搶救家人,尤其是我的父母、爺爺 奶奶...(因為這些老人的高死亡,可能是我們的身上COVID19 傳播出 ?...而使這些至愛的老人重病或死亡)更何況,我能長大,都是「謝謝父母,小時候,曾帶我去打了那麼多疫苗接種」,我才能健康活到現在呢!現在,就讓我保護他們老人家,當一名健康樂活銀髪族。更何況,一但你染上了COVID19 ,其死亡率是流感的2-3倍左右。我只知道:COVID19 有副作用,可以恢復起來COVID19 若死亡了,至今無人恢復所以,2021年,是全球COVID 19 疫苗年 :大量大疫苗,大救命,也大救全球經濟...※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2-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發高燒、頭痛」AZ疫苗副作用致醫護請病假 法國、瑞典皆暫停施打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肆虐,非洲病歿人數突破10萬大關,各界莫不期盼疫苗遏制住全球疫情。台灣首批武漢肺炎疫苗最快下週抵達,33.2萬名醫事人員將優先施打。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19日舉行高峰會,同意就疫情加強合作,並承諾對世界最貧窮國家接種疫苗的援助資金增至75億美元(約新台幣2125億元)。法新社彙整官方數據顯示,截至台灣19日晚間7時,全球至少244萬1926人病故,至少1億1026萬2590例確診。以下為全球各地過去24小時的疫情與相關發展:※ 亞洲● 台灣疫情指揮中心19日宣布新增1起境外移入病例,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今年2月4日持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41例確診,分別為825例境外移入,7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9人死亡、888人解除隔離、44人住院隔離中。另外,台灣首批新冠肺炎疫苗最快下週抵達,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19日表示,全台維持醫療量能的33.2萬名醫事人員將優先施打,第二順位為防疫重要官員、第一線防疫人員等。● 香港香港衛生部門19日通報新增13起確診病例,其中12起為本土病例,有8例感染源頭不明。由中國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Sinovac)生產的100萬劑滅活疫苗(克爾來福)19日傍晚抵達香港,預定26日展開接種。● 中國中國18日共新增10例確診,都是境外移入病例,本土確診維持「零新增」。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截至18日,中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萬9816例,現有疑似病例4例。目前中國除了已附條件批准本國2個疫苗上市,並應急批准了5條技術路線、共16個疫苗品種展開臨床試驗,其中6個已開始第3期臨床試驗。根據香港明報,北京市在春節過後展開疫苗施打工作,以自願性為原則,預計5月完成。全市2100多萬人口中,目前超過500萬人預約接種。不過,中國疾控中心近日發表針對浙江省醫療衛生人員接種疫苗的意願調查,其中高學歷以及醫療人員接種意願較低,主要是顧慮副作用或質疑有效性。另外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追查2019冠狀病毒疾病源頭,已縮小範圍,將中國湖北省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販賣的鼬獾與兔子列為疑將新型冠狀病毒傳人的動物。● 日本日本發現新型新冠肺炎變異病毒,病毒表面名為E484K的蛋白質發生變異,與既存的英國、南非與巴西變異病毒株不同。新變異病毒傳染力沒有已知變異病毒強,但可能會降低疫苗免疫效果。目前東京都疫情稍微趨緩,19日新增353例確診病例,連續13天單日新增病例少於500例,另新增11例死亡病例。東京都至今累計病例數10萬9135例,累計死亡病例數1221例;重症病患數跟18日一樣,同為84人。大阪府疫情也漸趨緩,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有意籲請中央政府在2月底解除大阪府的「緊急事態宣言」。日本行政改革大臣兼疫苗協調大臣河野太郎19日表示,第二批疫苗21日將從歐洲聯盟(EU)運到日本,數量7萬多瓶,約23萬人份。首批與第二批疫苗的劑量共約可施打84萬次(約42萬人份)。另外,日本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19日在國會表示,若因施打疫苗而產生副作用等致死,政府將給遺族4420萬日圓(約新台幣1170萬元)。● 韓國韓國春節連假過後,確診病例18日、19日各新增621、561例,防疫當局表示,將視未來幾天狀況判斷是否提升社交距離規範等級。韓國至今累積確診8萬6128例,1550例病歿,近一週日均確診人數增至444.7例。● 越南越南本土疫情持續延燒,越南衛生部長阮清龍(Nguyen Thanh Long)19日說,防疫之戰不會在前6個月就結束,甚至要對抗一整年。他並提到,越南要在今年取得6000萬劑疫苗,而整個越南則需要1.5億劑的疫苗。● 印尼印尼同意讓民間企業購買疫苗替員工及家屬施打,目前正研擬相關規定,以3月初實施為目標。據統計,超過5000家企業已登記購買。印尼自一月中起率先對醫護人員施打疫苗,日前展開第二階段的接種,對象是公務員、軍警等從事公共服務業的人員,以及60歲以上的年長者;全民接種預計自5月開始,預計在15個月內讓1億8000萬人(佔全國人口的66%)完成接種。● 印度印度衛生與家庭福利部19日表示,印度展開新冠肺炎疫苗接種34天,已達成逾1000萬人接種疫苗的里程碑,全球第2快,僅次於美國。※ 歐洲● 法國阿斯特捷利康疫苗(Astra Zeneca,AZ疫苗)的副作用導致醫院職員和第一線工作人員請病假,此類症狀可能包括發高燒或頭痛,及身體產生免疫反應等正常現象,相關症狀通常約一天之內就會消退。但法國衛生當局已發布指令暫緩施打。● 瑞典在瑞典21個醫護地區中,有兩區因施打AZ疫苗之後,有1/4的人請病假,因此在上週暫停接種。但兩區都說,他們會恢復施打,瑞典醫藥局(Swedish Medical Products Agency)沒理由改變其疫苗施打指導原則。● 芬蘭芬蘭南部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一種新的新型冠狀病毒「獨特」病毒株,可能無法以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檢測有效篩檢出來。這個稱為Fin-796H的變異病毒,展現一部分和英國及南非變異病毒株相同的變異,卻是兩者混合的「獨特」變種。關於其傳染性以及對疫苗的可能抗性,目前還不清楚。※ 美洲● 美國法新社截至台灣19日晚間7時統計,美國仍是目前全球疫情最嚴重國家,累計49萬3119人病故、2789萬5990例確診。另外,鑑於不斷傳出有食品或包裝表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發布聲明澄清,沒有可靠證據顯示,食物與食物包裝與傳播新冠肺炎病毒有關,消費者可以安心。● 巴西法新社截至台灣19日晚間7時統計,巴西累計已24萬3457人喪生、1003萬626例確診。儘管巴西今年取消12至17日的傳統嘉年華狂歡節慶,仍頻傳非法派對和群聚案例。專家預測,未來兩週病例、住院和死亡人數可能大幅增加。另外,巴西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布坦坦研究所」(Instituto Butantan)引用在中國的試驗數據表示,北京科興(Sinovac)研發的疫苗能有效應付英國與南非的變異病毒。巴西總統波索納洛18日表示,他93歲的母親接種第1劑英國研發的疫苗後,護理人員撕毀她的疫苗接種卡,替換為接種中國製疫苗的接種卡。言論一出引發爭議。● 委內瑞拉委內瑞拉18日藉俄羅斯製「衛星-V」(Sputnik-V)疫苗,對醫護展開接種,政府表示目標是年底前為國內7成人口完成施打。第一批接種者包括醫護、軍警、國會議員與其他公務機關人員,但像年長者這類特別脆弱的族群卻不在18日宣布的首批接種名單裡。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表示,一般公眾的接種將於4月展開。※ 非洲截至18日晚間,非洲確診病例累計370萬例,其中330多萬人康復,10萬人不治身亡。● 史瓦帝尼史瓦帝尼王國的國王恩史瓦帝三世19日表示,他在1月使用了台灣贈送的抗病毒藥物後,染患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已痊癒。● 南非在非洲各國疫情中,南非以149萬8766例確診居冠,4萬8708人不治。日前南非已開始第一批疫苗接種工作,醫護人員優先,總統拉瑪佛沙(Cyril Ramaphosa)與衛生部長姆希齊(Zweli Mkhize)也率先接種。● 摩洛哥摩洛哥目前疫情以將近50萬確診病例位居北非第一、非洲第二,有8524人不治。政府在收到第一批中國疫苗後,已於1月底開始施打疫苗。● 突尼西亞突尼西亞過去幾週因為新型變異病毒帶來的第二波疫情使確診人數激增,讓原已脆弱的醫療衛生系統雪上加霜。官員表示原定4月起接種疫苗,但因感染情況嚴重將提前於未來幾週內開始。● 埃及埃及人口約1億300萬,累計17萬5677例確診,1萬150人不治。政府已設法與國際藥廠達成協議,將於今年內進口1億劑疫苗。● 衣索比亞東非的衣索比亞人口約1億1000萬,以15萬179例確診名列非洲第5,其中2249人不治。政府計劃今年底以前為20%人口接種疫苗。
-
2021-02-11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因子」藏在生活細節裡 過年期間不忘5大防癌好習慣
香腸、臘肉、火鍋料等,這些都是年夜飯裡常見的菜餚,不過,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許嘉芸提醒,環境中致癌物質無所不在,許多加工食品含有「亞硝酸鹽」,吃下肚後,恐形成致癌物「亞硝胺」,提醒民眾力行「防癌新生活」,多吃新鮮蔬果,遠罹癌症威脅。所謂「防癌新生活」就是養成「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檳」、「定期篩檢」等5大防癌好習慣,臨床顯示,只要落實於生活,就能降低6至7成罹癌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全球癌症調查報告,2020年乳癌位居全球盛行率最高的癌症,肺癌、大腸直腸癌則分居2、3名。至於台灣最常見癌症則是大腸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癌症的頭號殺手就是肺癌。台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說,台灣肺癌新增人數逐年增加,超過1萬5000人確診,近1萬人死於肺癌,死亡人數位居所有癌症之冠。賴基銘指出,國人普遍缺乏肺癌早期篩檢的正確認知,以致確診時時5、6成已是晚期,建議抽菸者、有家族史的民眾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如果及早偵測1公分以下的肺部腫瘤,治癒率高達9成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過年祭祖、拜神,常會燒香,但在燃燒過程中,常產生大量PM2.5,這屬於第1級致癌物,建議燒香及焚燒金紙時,環境應該保持通風,或是開啟空氣清淨機,減少空汙對於人體的傷害。許嘉芸指出,居家環境中充滿許多致癌物質,包括亞硝胺、黃麴毒素、丙烯醯胺、多環芳香烴,以及室內外的空污PM2.5等,除了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在飲食上,則應避免食用含有「亞硝酸鹽」的加工食品。此外,在食用堅果乾貨等年節應景零食時,應該留意保存期限,以及是否發黴變質,如果變軟、出現異味,或味道不對,就可能長了黴菌,含有黃麴毒素等有害物質,提高罹癌風險。許嘉芸建議,如果家裡成員不多,在購買堅果乾貨時,即使大包裝比較划算,但如果開封之後,無法立即吃完,就容易變質發霉,因此,這類產品以小包裝為宜,並注意有效時期。此外,許多年菜料理大多以油炸燒烤為主,盡管美味、好吃,但肉類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在經過高溫油炸燒烤後,容易產生「丙烯醯胺」及「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質,許嘉芸提醒,烹煮食物時,盡量以燙、蒸、煮或涼拌為主。★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2-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導致美國損失16兆 損害全球癌症慢性病與婦幼健康
「新冠病毒是一個很貴、很貴的病毒!」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持續召開防疫科學直播,學者指出,美國因疫情造成經濟與健康總損失高達16兆,排擠癌症與慢性病的研究和照護資源,大量人的診斷和治療都被延誤,預估十年內美國乳癌大腸癌死亡將增加1萬人,全球婦女和兒童的健康也因此有百萬人年規模的損失。公衛專業的醫師楊昆澈指出,美國因新冠肺炎經歷經濟大蕭條,損失GDP達7.6兆美元、提早死亡造成的健康損失4.4兆美元、長期健康受損2.6兆美元。去年有40%成年人罹患焦慮症,前年僅一成,精神心理損失1.6兆美元。上述總損失達到16兆美元,佔美國GDP的九成,是非常昂貴的疾病。根據發表於《科學》和《刺胳針》的研究,楊昆澈表示,預估美國2030年增加一萬人因乳癌或大腸癌死亡。這是因為疫情衝擊臨床量能,導致延遲診斷、延遲治療,也導致癌症研究延緩、研究資源轉移到苗、實驗室關閉。英國民眾就需要透過基層醫師轉診,需要等待兩週,疫情導致轉介人數減少,加上二線照護及醫療人力縮減,預估五年後癌症死亡人數將增加近一成。楊昆澈分析,在英國,五分之一癌症是在急診室診斷,但疫情導致侵入性檢查減少,特別是大腸鏡,延遲治療將導致癌症進展的風險。另外,去年4月英國醫療服務量下降九成,因為手術空間不夠,呼吸器也只能給緊急手術,為了取代開刀,只能增加放射線治療服務量,化療較不受影響。在美國,糖尿病服務量大減81到90%,用藥量也大降52到60%,是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慢性病,其次則是高血壓與肺阻塞,只能靠數位和虛擬科技等創新策略盡力彌補。婦幼健康也備受疫情衝擊,楊昆澈指出,研究預估未來五年,全球婦女因為新冠肺炎大流行失去的高達25萬到100萬人年。義大利研究比較去年3、4月和前年同期,15歲以下兒童糖尿病新發生個案數減少23%,重度酮酸中毒比例升高逾五倍,前年僅8.3%,去年卻高達44.3%。第一型糖尿病的即早診斷非常重要,新診斷個案少了,所延遲的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更高比例進入重症,有很嚴重的併發症。公衛學者范僑芸表示,印尼是目前東南亞疫情致死率最高的國家,單日確診死亡都在陡升,雖然COVAX承諾給2310萬劑疫苗,印尼也開始打Sinovax中國疫苗,但只有給18-59歲打,除了力求經濟復甦,也是因為Sinovax疫苗還缺乏長者研究。只是,政府集中防疫能量,結果導致印尼當局暫停了漢生病的介入措施,學童盛行率上升到9.4%,令人擔心。
-
2021-02-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英美疫情趨緩但每11天一突變 疫苗與病毒變異賽跑
歐美大國過去數個月持續陡升的確診及死亡人數,終於因疫苗接種而開始趨緩。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持續召開防疫科學直播,指出美國與英國疫情終於開始出現趨緩,但無法完全歸功於疫苗,公衛防疫措施也不容輕忽。陳秀熙表示,平均每11天就有一個突變,疫苗的效益和施打速度,就是在跟變毒變異的速度競賽。公衛學者彭思敏表示,美國上周新增105萬人確診、2萬人死亡,不過已有2520萬人至少打過第一劑疫苗,達成7.6%接種目標。陳秀熙表示,以美國目前施打速度,達成90%施打率得花10個月,各國也都要打半年以上。病毒變異快,平均每11天就有一個位置產生置換,加速接種是一大挑戰。公衛學者古玫生指出,英國12月開始打牛津和輝瑞疫苗,施打速度是美國的兩倍,已打14%人口。加上1月5日實施封鎖,疫情也在趨緩。不過12月疫情高峰對醫療體系帶來的壓力還在,住院和加護病房病床數占床率上升,醫療能量緊繃、人力不足,1月21日創單日最高死亡紀錄1820人,死亡率仍高達2.5%以上。古玫生表示,根據最近英國首相和首席科學顧問所公布之消息,英國新型冠狀病毒諮詢小組利用社區檢驗及死亡資料,60歲以上感染B.1.1.7變異株的死亡率達千分之13到14,高於原病毒株的死亡率千分之10。陳秀熙提醒,雖然只是初步的資料,還是一個警惕,變異株對長者格外有威脅,應持續注重醫療及長照機構、家中長者的防疫。疫苗接種進度最快的以色列, 目前看到可減少33%感染率。公衛學者王威淳分析,以色列1月中已經打了25%,大約200萬人,75%老年人已至少打一劑,以色列成為第一個報告疫苗對臨床試驗以外族群效益的國家,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和《科學》,打一劑可減少33%陽性率,第二劑效益、未接種群體的間接保護效益,還需要再觀察。陳秀熙提醒,不能忽略的是,以色列同時也實施封鎖和境外管制,報告疫苗對於預防感染的效益只有減少三分之一,不過以他們的接種速度,很有希望可以幫助全球在未來兩個月內了解族群免疫的效果。
-
2021-02-03 醫聲.癌症防治
癌篩政策/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6種免費篩檢,你符合資格卻未利用嗎?
台北市衛生局發現,台北市108年十大死因統計其中慢性疾病囊括7項,死亡人數為1萬1,349人(占63%),其中惡性腫瘤連續48年位居首位。台北市107年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有289.56人,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應維持健康生活,包含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時量測腰圍與體重等,遠離慢性病威脅。台北市10大癌症 攝護腺癌上升至第2位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台北市10大癌症依序為女性乳房、攝護腺、肺支氣管及氣管、結腸及直腸、肝及肝內膽管、子宮體、甲狀腺、口腔口咽及下咽、胃、卵巢輸卵管及寬韌帶;攝護腺癌由106年第4位上升至第2位;年長男性或有家族史為攝護腺癌高危險族群,建議由疑似症狀應由醫師進行專業評估篩檢。 台北市癌症發生情形分性別觀察,男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每10萬人288.3人,較10年前下降1.1%,其中以「結腸及直腸」癌症罹患率最高;女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每十萬人293.1人,則較10年前上升8.9%,以「女性乳房」排名第1。 台北市衛生局自104年起建置癌症篩檢及成人健檢資料庫系統,以視覺化分析市民癌症問題,聚焦大腸癌50歲、乳癌45歲首篩族群及乳癌高危險群,持續以語音、簡訊、郵件等多元化管道,主動通知符合資格者參與篩檢,持續增加大腸癌及乳癌篩檢率。 107年大腸癌發生率較106年下降6.2%,女性乳癌發生率雖然上升5.1%,但早期(0至1期)發現情形上升,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經醫學實證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接獲通知市民朋友,應及早進行篩檢,降低癌症對生命的威脅。▲台北市衛生局為照顧市民健康,減少慢性病及癌症發生,110年1月9日起提供96場免費整合性篩檢服務。(圖/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 台北市政府補充,國民健康署研究資料顯示,大規模推動推動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台北市衛生局為照顧市民健康,減少慢性病及癌症發生,110年1月9日起提供96場免費整合性篩檢服務。整合性篩檢服務 防癌顧健康 110年1月9日起提供96場免費整合性篩檢服務,活動將由台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及23家醫療院所共同服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務長吳岱穎表示,台北市整合性篩檢服務,除「四大癌症篩檢」,亦提供「成人健檢暨B、C肝炎篩檢服務」,40至64歲市民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健檢項目針對6項慢性疾病:血壓、血糖、血脂、健康體位、肝、腎功能進行評估與健康諮詢。 另外,現在台北市衛生局依據「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疫規範」及配合「秋冬防疫專案」進行防疫措施,包括量體溫、戴口罩才能進入篩檢場地、於排隊等候篩檢時,保持社交距離1公尺以上、並落實手部消毒及入場實名制等措施;提醒防疫的時刻,也別忘了要防癌。(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十大死因近半數與腹部肥胖有關! 5項指標中3項要小心 ·全台約508萬人罹患高血壓! 十大死因3種跟它有關,這些人最好天天都要量血壓
-
2021-01-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巴西前衛長:新病毒株可能令疫情惡化
巴西前衛生部長曼德塔今天接受聖保羅文化電視台節目ManhattanConnection訪問表示,巴西可能因瑪瑙斯發現的新變種冠狀病毒株,未來60天疫情更趨惡化。巴西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升溫,導致瑪瑙斯(Manaus)醫療體系崩潰,曼德塔(Luiz Henrique Mandetta)評估指出,將瑪瑙斯患者轉移到其他州可能會加快新病毒株的傳播。曼德塔表示,瑪瑙斯新病毒株來勢洶洶,世界多國禁止往返巴西的航班,但巴西國內空中交通仍正常運作,沒有採取任何生物安全封鎖措施,就將瑪瑙斯的病患轉移到其他州,將新病毒株帶到巴西各州,致使未來60天的疫情可能惡化。曼德塔還表示,美國輝瑞藥廠的武漢肺炎疫苗似乎是目前效果最佳的疫苗,但隸屬聖保羅州衛生廳的布坦坦研究所與中國北京科興藥廠(Sinovac)合作研發的Coronavac,以及英國牛津大學(Oxford)與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共同研發的ChAdOx1nCoV-19,最符合巴西的現實。曼德塔說,巴西是大陸型國家,沒有辦法將疫苗保持在攝氏零下70度帶到全國各地;而Coronavac和ChAdOx1nCoV-19只需保存在攝氏2至8度的溫度下。聖保羅州17日率先展開武漢肺炎疫苗接種計畫以來,截至27日,巴西全國已有124萬8821人接種疫苗,其中23萬4830人在聖保羅州,15萬1309人在里約熱內盧州。另外,根據澳洲智庫羅伊研究所(Lowy)今天公布的一項研究指出,疫情大流行以來,巴西是應對疫情危機表現最糟糕的國家。羅伊研究所評估98個國家的6項指標,包括死亡人數,確診人數,每百萬確診人數,每百萬死亡人數,確診與篩檢人數比例,以及每千人篩檢數量。根據這6項指標,紐西蘭因總理阿爾登(JacindaArdern)採取鎖國、封城和嚴格篩檢等措施,被評為應對疫情危機表現最佳的國家。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政府則在整個疫情期間,無視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和病毒傳染的危險,造成超過900萬人染病,22萬人死亡,巴西被評為應對疫情危機表現最糟糕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