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搜尋
死亡人數
共找到
668
筆 文章
-
-
2021-11-01 名人.精華區
閻雲/肺癌年輕化 LDCT篩檢對象應擴大
肺癌是相對難纏而棘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美國肺癌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大腸直腸癌、乳癌和胰臟癌的總和。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 (SEER) 計劃的估計,2020年美國有超過22萬名患者被診斷出患有肺癌和支氣管癌,超過13萬名患者因而死亡。台灣的肺癌發生率更高居亞洲第2,全球第15。肺癌患者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且確診時大都已屬晚期,因此藉由正確的肺癌篩檢策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顯得非常重要。美國預防照護專案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很早就看到這個問題,2013年針對肺癌篩檢提出建議,凡是55~80歲、吸菸總量超過30包年,且目前仍在吸菸或戒菸時間少於15年者,每年均應接受以肺癌為標的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包年數,是指每天吸菸包數乘以吸菸的年數,例如一天一包,吸菸30年,包年數就是30。2021年3月,USPSTF建議擴大篩檢對象,只要年齡在50至80歲之間、吸菸總量超過20包年,且目前仍在吸菸或戒菸時間少於15年者,每年均應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預估每年將增加一千五百萬名美國人符合篩檢資格。USPSTF之所以會做出這個決定,主要是2011年美國一項大型隨機國家肺篩檢試驗(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NLST) 的結果發現,每年透過LDCT進行肺癌篩檢,可讓過去15年內吸菸總量超過30包年的繼發性肺癌高危險族群,肺癌死亡率降低20%。此外,2019 年歐洲大型隨機試驗(Nederlands-Leuvens Longkanker Screenings Onderzoek,NELSON)的結果,更進一步證實這些發現,LDCT 篩檢可將這類高危險族群的肺癌死亡率降低高達33%。這兩項試驗的結果,強烈支持USPSTF和數個著名醫學協會的決定,包括國家綜合癌症網絡、美國家庭醫師學會、美國胸腔外科協會、美國胸腔科學會和美國胸腔科醫師學會,因而建議擴大高危險族群的範圍,將他們全都列為年度篩檢對象。雖然2021年USPSTF肺癌篩檢指南增加了符合篩檢條件的個體總數,但有重要證據顯示,當前的篩檢標準仍將許多肺癌高危險族群排除在篩檢對象之外,造成篩檢漏洞。比如說,被目前指南列為篩檢對象之一的已戒菸族群,只框列過去15年內戒菸的重度吸菸者,但事實證明,超過40%的肺癌是在戒菸15年後才被診斷出來;此外,美國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七大原因是從不吸菸的肺癌,這在美國造成每年約2萬人的死亡。這些既有事實,加上包括台灣、中國大陸、韓國和日本在內的亞洲地區,不吸菸女性的肺癌發生率又很高,非重度吸菸者或從未吸菸者等族群是否該納入篩檢對象,顯然不容忽視,近年來醫學界也紛紛討論這個議題。有鑑於此,近來有些研究探討LDCT對很少吸菸或從未吸菸者的肺癌篩檢,期能找到因果關係,並尋求解決之道。其中,「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台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群之研究」(Taiwan Lung Cancer. Screening in Never SmokerTrial, TALENT) ,就陸續有新的發現。2014年起,台灣研究團隊根據之前所建立的不吸菸肺癌風險預測模型,將55至75歲且三等親屬中有肺癌、肺結核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家族史的非吸菸高危險群,列為 LDCT的篩檢對象。截至2019年為止,總共收案1萬2011名受試者,預計追蹤六年。第一階段有395例進一步接受肺部組織檢查或開刀切除,其中313例確診為肺癌病例,占總收案數的2.6%,遠高於美國針對重度吸菸者NLST研究第一階段LDCT 1.1%的肺癌檢測率,且檢查發現的肺癌中,高達96.5%為有機會痊癒的第0至1期。這些研究結果,或許可提供USPSTF未來修訂肺癌篩檢指南的參考,在兼顧健康人權及醫療經濟的前提下,及早篩檢出更多肺癌患者,及早治療,挽救更多生命。(作者閻雲為台北醫學大學前校長,更多文章請見台灣生醫創新學會https://tibia.org.tw/)
-
2021-10-26 醫聲.慢病防治
糖尿病整合照護/病患年增16萬 逼近新生兒
國內每年新增糖尿病患約十六萬人,已逼近每年新生兒數量。國內糖尿病患具有病得早、病得久、病得重的特色,正視「糖潮」危機,刻不容緩。國內糖尿病權威呼籲,亟需全面檢視糖尿病防治策略,鼓勵減重以減緩新病例成長速度、治療策略需與國際接軌,減少病患心腎併發症到擴大糖尿病照護網的整合照顧,更提出慢性病議題應定期舉行中央層級會議,推動慢性病防治法。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舉辦「二○二一糖尿病防治與照護高峰論壇」,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健保署長李伯璋、國健署長吳昭軍、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國衛院論壇執行長許志成、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張必正,及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提出建言。洗腎患者 半數糖友併發腎病石崇良指出,新冠肺炎造成全球四百八十萬人死亡,事實上,慢性病死亡人數占全球死因七成,遠超過新冠造成的死亡人數。慢性病中又以糖尿病防治為首要之務,從國人十大死因來看,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等,皆與糖尿病有關。黃建寧指出,糖尿病每年健保相關給付達三一○億元,洗腎患者每年健保費用達五三○億,其中半數是糖尿病患併發慢性腎病變,兩者相加達八四○億元,已占健保總額預算一成,相當驚人。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國內每年新增十六萬名糖尿病個案,黃建寧說,糖尿病患人數將超過每年新生兒人數,加上台灣步入高齡化,病情控制時間也變得更長久。趨年輕化 40歲以下顯著增加此外,國內糖尿病患有年輕化趨勢,許志成指出,過去十年,國內糖尿病患死亡率下降百分之十三,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四十歲以下年輕型糖尿病發生率顯著增加,若依自然趨勢繼續發生,年輕型糖尿病病人在數十年內將再成長二成,隨著糖尿病死亡率降低,糖尿病盛行率勢必持續上升。石崇良指出,國健署從推動健康飲食、健康促進、體適能做起,預防糖尿病。健保署提供連續性照顧,逐漸在慢性腎臟病防治看到初步成效,新增透析病患人數逐年下降。但因新冠疫情導致的健康不平等與貧富差距拉大,目前在十四個偏鄉設置電子眼底鏡檢查,透過遠距醫療積極提供糖尿病患照護的可近性。共管照護 提高給付年底上路李伯璋表示,健保署正研議糖尿病和初期慢性腎臟病整合照護新規定,未來有共管照護的給付可望提高兩倍,預計年底上路;鼓勵慢病九十天內同醫師看診並加強基層診所角色,而新藥雖較貴,但可有保護器官效果,所以該用就要用,鼓勵減重也是重要一環。吳昭軍則表示,延緩糖尿病進程、避免從單一疾病到共病是持續努力目標,配合健保署中長程改革計畫,針對成人健檢提早介入,做代謝症候群的追蹤管理,以阻斷糖尿病發展,預估可減少健保支出五點二億元。張必正指出,做好糖尿病防治,不僅病患得利,還可降低整體醫療花費,每投資一元就可回收兩元。他呼籲,設計良性制度讓基層醫療也積極投入糖尿病照護。在病患參與部分,蔡世澤強調,病患是慢性病照護中最重要的角色,一年有八七六六小時,病人回診至多十五分鐘,一年待在診間不過一個小時,所以糖友終年有八七六五小時都要獨自與糖共處,護理師與營養師的重要性也不亞於醫師。預防治療 盼拉高至中央層級會議中凝聚共識,以落實分級醫療、強化衛教、全人照顧、擴大糖尿病整合照顧,以期達到緩和糖尿病新病例成長速度;治療指引與國際接軌以減少心腎併發症。黃建寧建議,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涉及層面、科別複雜,目前有多頭馬車之勢,應拉高層級,就慢性病議題定期召開中央層級會議,朝推動慢性病防治法規畫,增進糖尿病與其他慢性病防治的綜效。邱泰源、王治元推照護與用藥會後,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也提出呼籲。王治元認為,慢性病非常複雜,需要合併多科照顧,好好規畫慢性病治療平台,否則會有資源競爭的問題,另外,糖尿病照護有城鄉差距,衛生局非常重要。邱泰源表示,糖尿病照護要全人、全家、全社區,以病人為中心,讓病人用到最適當的照顧與藥物。而慢性病防治法需要完整的規畫與實質內容,以利推動。
-
2021-10-2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612萬人已打兩劑疫苗有何好處? 國內外規定一次看
台灣目前已有26%人口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相當於612.8萬人。打完兩劑疫苗,除了獲得較高保護力,對於生活到底有何影響?其實在國內,完整接種滿14天者,只有出入醫院會比較方便;如果從國外回來,除非是機組員,否則也都一律要隔離14天。可能只有具出國需求的民眾,可以感受到完整接種的好處,因為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已允許完整接種台灣旅客免隔離,入境即可自由活動。包括英國、歐盟或申根公約區、加拿大、新加坡、帛琉、菲律賓、泰國(11月起)、美國(11月8日起),台灣人「完整接種兩劑疫苗滿14天」+「滿足該國入境檢測規定」就能免隔離。不過,上述國家大多認可AZ、莫德納、BNT、嬌生疫苗,僅帛琉認可高端疫苗。除了帛琉以外,上述七個國家或地區都不是「零確診」,但透過提高兩劑疫苗覆蓋率、有策略的檢測、戴口罩及聚會限制等防疫措施,疫情並未持續嚴峻。像是加拿大、菲律賓、泰國、美國的確診和死亡人數近兩周都在減少中。歐盟、新加坡、英國近兩周雖有看到確診及死亡增加,但由於疫苗覆蓋率高,可有效預防重症及死亡,因此死亡數仍低。●完整接種滿14天,去哪些國家可免隔離?1. 帛琉/兩劑疫苗覆蓋率99%/日增
-
2021-10-24 新聞.元氣新聞
排除惡性腫瘤 國人均壽85.34歲
內政部昨天公布去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十大死因如排除位居首位的惡性腫瘤,國人平均壽命為八十五點三四歲,較一般平均壽命八十一點三二歲增加四點○二歲,影響最大;排除第二位的心臟疾病,平均壽命可增加一點六一歲;排除第三位的肺炎,平均壽命將增加一點○六歲。內政部表示,為解各類死因對國人平均壽命影響程度,特別運用衛福部統計的去年國人前十大死因死亡人數,編算我國各特定死因除外的國人平均壽命,與一般國人平均壽命比較差距,兩者間壽命差距愈大,代表該類死因減損壽命愈嚴重。內政部指出,居十大死因首位的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已連續卅九年居國人死因首位,去年死亡人數為五萬一六一人,且近四年來,其死亡人數占全體死亡人數的比率也逐年攀升,皆在二成七以上。編算結果發現,排除特定死因為惡性腫瘤的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近四年呈緩增現象,值得重視。另肺炎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死亡人數及占全體死亡人數比率,自二○一四年來首次呈現減少。經統計,排除死因為肺炎的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由二○一九年一點一三歲,略減為二○一○年一點○六歲。內政部表示,從性別觀察,各特定死因除外,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的差距,男性高於女性的死因包括惡性腫瘤、肺炎、腦血管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女性高於男性包括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與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顯示各類死因對兩性平均壽命的影響有所不同。
-
2021-10-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COVID-19國際疫情未歇 賴清德提3大防疫建言
COVID-19疫情延燒近2年,副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這場疫情讓國際看見「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並對防疫提出3大建言,包括提高疫苗覆蓋率、力拚加入WHO、檢討不足處持續精進。台北榮民總醫院今天上午舉辦「新冠病毒之感染防治策略與前瞻部署研討會」,賴副總統也與會致詞,同時代替總統蔡英文對北榮醫護團隊表達感謝。賴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作戰當中,北榮設立多達264床重症隔離病床、收治過300名以上急重症病人,更前往第一線協助篩檢,若非北榮「急國家之急」,台灣也不會有如今的防疫成果。賴副總統說,COVID-19疫情在全球延燒超過一年,全球有超過1億人次染疫、460萬人死亡,即便把過去戰爭死亡人數加總起來,恐怕也不遑多讓,以美國為例,即便將兩次世界大戰、韓戰、越戰、阿富汗戰爭加起來,美國士兵的死亡人數都沒有這次疫情來得多。賴副總統表示,反觀台灣,蔡總統早在疫情發生之初就超前部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更是天天開記者會說明防疫措施,至今記者會累計開了500多天,加上全體人民一條心,才能讓台灣在這場百年大疫中,深受國際肯定。賴副總統指出,去年初台灣每天只能生產100多萬片口罩,多虧工具機國家隊緊急生產機器,由政府購買後提供給業者生產口罩,目前一天已能量產2000萬至3000萬片口罩,不僅自給自足,還能幫助其他國家。除此之外,賴副總統說,台灣至今已有多達80萬人次曾接受隔離,卻沒有像他國一樣出現抗爭,甚至有藝人號召社會捐款,購買「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HFNC)提供給有需要的醫院,也有人捐助採購負壓隔離艙,讓醫護能在急診室外面照顧病人,也緩解社區採檢站不足的燃眉之急,這些都讓國際社會看到「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方眼未來,賴副總統提出3點建言,包括COVID-19疫苗必須持續施打、力拚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檢討不足持續精進。賴副總統說,蔡總統天天盯著疫苗施打狀況,希望10月底達到第1劑7成覆蓋率目標,年底也希望第2劑達到6成至7成目標,衛福部也積極採購藥物,以防打完疫苗仍突破性感染,以保障民眾健康。另外,賴副總統指出,台灣這次很早就得到有來自武漢的不明肺炎訊息,才能及時因應,但不知道下次能否這麼早得到消息,顯示台灣不該離開全球疾病防治網,儘可能加入WHO是台灣的權利也是責任。賴副總統說,若台灣成為破口,日本、東南亞等鄰近國家也會受害,呼籲醫界應盡可能在各種場合表達加入WHO的立場,台灣也有能力在WHO貢獻所長。最後,即便台灣這次防疫有成,賴副總統仍認為應審慎檢討,例如2003年SARS疫情後,政府推動傳染病防治法修法,解決橫向聯繫不夠問題、中央地方分權不明問題,也在醫院評鑑中加入負壓隔離病房項目,並將疾管局升格為疾管署。賴副總統說,防疫視同作戰,醫護人員在疫情之下,就彷彿戰場上的戰士,形同國軍,在這次疫情中也贏得社會尊敬,希望能將這精神延續下去。
-
2021-10-12 新聞.元氣新聞
「生不如死!」 嘉義縣老化死亡比率雙創全國最高
後天重陽節,內政部最新統計人口數字顯示,台灣累計今年前9月的出生數少於死亡數,今年我國人口恐連續第2年呈現負成長,再創史上最低出生人口數紀錄。嘉義縣老化比率20.95%,全國最高,不只老化比率最高,內政部統計,粗死亡率最高是嘉義縣千分之11.18;嘉義縣老化、死亡率全國雙高,可說是「生不如死!」縣府民政處統計,去年11月嘉義縣總人口跌破50萬大關後,人口直直落,到9月底人口數剩49萬4868人,65歲以上符合領取重陽敬老金長輩共計10萬3666人,老化比例20.95%;1至9月出生人數只有1951人,死亡人數4337人,死亡人數比出生增加1倍多、共2386人。內政部說,全台人口死亡數,9月為1萬3894人,平均約每3.1分鐘就有1人死亡,折合年粗死亡率為千分之7.21,與去年同月相比增加18人,但若與8月相比減少1058人。就縣市別,粗死亡率最高為嘉義縣千分之11.18,最低為桃園市的千分之5. 66;今年1至9月累計死亡數為13萬8018人,較上年同期增加7753人。嘉義縣老化、死亡率雙創全國最高,縣長翁章梁積極推動長照2.0及社區不老運動,開發工業區吸引年輕人返鄉定居就業,減緩人口流失老化,另,鄉鎮市公所積極興建靈骨塔送終,開闢自有財源。老化比例高的鹿草鄉,因第二納骨塔使用率高,塔位數不足,公所將新增2358個塔位,因為是最後一次新增塔位,鄉民詢問度高,為公平起見日前開放民眾排隊,領取選位通知單,大批民眾排隊搶塔位,有人前一晚就來排隊。
-
2021-10-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保命變奪命?當新冠疫苗施打後「通報死亡人數偏高」意謂著什麼
每當有人來要求加入臉書朋友時,我都會先看他是何許人,貼的是什麼文,然後才決定是否同意加入。今天(2021-10-10)有位林先生來要求加入臉書朋友,而我看到他的最新貼文是一篇2021-10-7發表在《新頭殼》的文章打新冠疫苗不良反應死亡843人 確診死亡844人 葉毓蘭批:政府疏於管控 保命變奪命。我為了查證這篇文章是否可信,就用「新冠疫苗不良反應死亡843人」做搜索,結果又搜到一篇2021-10-8發表在《新聞雲》的文章打疫苗後死亡850人>845死亡病例 葉毓蘭批指揮中心:保命變奪命。它的第一段是:疾管署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施打新冠疫苗後通報死亡數為 850 人,超過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845 人。對此立委葉毓蘭在臉書發文痛批,指揮中心「疫苗施打真落漆」,對整體疫苗施打的流程控管欠缺管控,讓保命疫苗,變成了奪命疫苗。美國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是71萬3千,差不多是台灣的800倍。美國的新冠疫苗施打劑次是4億多,差不多是台灣的22倍。美國的新冠疫苗施打後通報死亡人數是8390,差不多是台灣的10倍。所以,跟美國相比,不管是在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的基礎上,還是在新冠疫苗施打劑次的基礎上,台灣的新冠疫苗施打後通報死亡人數,都是偏高的。但是,「偏高」是有意義嗎?「通報死亡人數」又是什麼意思?美國是在1990年建立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簡稱VAERS,目的是要檢測被美國政府許可的疫苗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 根據VAERS網站,任何人都可以向 VAERS 通報不良事件,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則必須通報某些不良事件,而疫苗製造商則必須通報他們注意到的所有不良事件。請注意,VAERS只是個疫苗不良事件的「通報」系統,而不是疫苗不良事件的「確認」系統。再加上任何人都可以通報,所以這個系統所顯示的不良事件數據,是絕對不可以被解讀為真正(醫學證實)的不良事件數據。但很不幸的是,有心人士,尤其是反疫苗人士,尤其是反新冠疫苗人士,就充分利用VAERS容易被誤解的弱點,鋪天蓋地地散播虛假訊息,說新冠疫苗是政府用來殺害人民的工具。請看下面這4篇報導:2021-5-26,科學期刊Science:Antivaccine activists use a government database on side effects to scare the public(反疫苗人士使用政府的副作用數據庫來嚇唬公眾)2021-10-4,Consumer Reports網站:How Government Data Is Being Misused to Question COVID-19 Vaccine Safety(政府數據如何被濫用來質疑 COVID-19 疫苗的安全性)2021-10-4,路透社:Fact Check-VAERS data does not suggest COVID-19 vaccines killed 150,000 people, as analysis claims(事實查核 – VAERS 數據並未表明分析聲稱的 COVID-19 疫苗導致 150,000 人死亡)2021-10-5,Poynter網站:Claims that millions of people have died from the COVID-19 vaccine are unfounded(聲稱數百萬人死於 COVID-19 疫苗是沒有根據的)台灣大概是向美國學習吧,也設立了台灣版的VAERS。它說:●在接種疫苗後所出現的身體上的不良情形,即使不確定是否為疫苗所導致,但無其他明確原因可以解釋,因而懷疑或無法排除與接種疫苗具關聯性的,就可以通報疫苗不良事件。●當懷疑個案的死亡是疫苗不良事件所造成時,就可以通報。所以,很明顯地,台灣和美國的VAERS都是讓任何人只要「懷疑」有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就可以通報。但是,就美國VAERS的8390個「通報死亡人數」而言,目前已經被確認的「新冠疫苗導致的死亡人數」是3個。(註:由於嬌生疫苗所導致的血栓)也就是說,「通報死亡人數」跟「確認死亡人數」之間,是有相當大的差距。但很不幸的是,《新頭殼》那篇文章的標題卻是〈打新冠疫苗不良反應死亡843人〉,《新聞雲》那篇文章的標題卻是〈打疫苗後死亡850人〉,而立委葉毓蘭那篇臉書文章卻又是聲稱〈讓保命疫苗,變成奪命疫苗〉。原文:打疫苗後死亡850人,新冠肺炎死亡845人,保命變奪命?
-
2021-10-10 該看哪科.婦產科
迎國慶寶寶 醫院鼓勵夫妻利用政府補助多生小孩
今天國慶日,台中市茂盛醫院一大早喜迎3名國慶寶寶的誕生,其中1名男嬰特別選在10時10分剖腹生下,這是產婦的第2胎,嬰兒父母都覺得格外有意義;另外2名男嬰是1對試管雙胞胎男嬰,先生因為覺得國慶日是很有意義的日子,也選擇今天生產。醫院嬰兒室今特別掛上國旗,並在國慶寶寶身上蓋上羽球雙打麟洋配「Taiwan in」毛巾,慶賀他們的誕生。產婦蘇姓婦人在生產後感動地親吻了兒子,她先生說,全家族成員沒有人是國慶寶寶,孩子挑這個時間出世,真的感到很意外,也很驚喜。負責接生的醫師陳彥宇說,蘇婦原來預產期是15日,因為胎位不正,剛好昨晚她開始有感宮縮,只好在今天剖腹生產,寶寶重達3700公克,是個頭好壯壯的男丁。至於稍早在8時30分生下的試管雙胞胎的誕生,這是楊姓產婦的第2胎,因她的先生覺得國慶日是很有意義的日子,所以選擇讓她今天生產。而負責接生的醫師廖敬慈說,雖然楊婦年近40歲,屬高齡產婦,但身體狀況還不錯,所以生產過程很順利,雙胞胎兄弟檔分別重達2580、2680公克,都相當健康。醫院副院長陳忠義說,台灣去年出生數比死亡人數還少7909人,政府在今年7月1日推出「試管嬰兒擴大補助方案」,但申請的34歲以下婦女只佔34.5%,高齡婦女占比高達3分之2,希望年輕夫婦要善加利用這項政策,不但可減輕生育負擔,也讓台灣有機會翻轉人口數的「死亡交叉」。
-
2021-10-07 該看哪科.婦產科
新冠期間增140萬次「未預期懷孕」 醫籲民眾做雙重防護
各國受新冠疫情影響,感染及死亡人數增加,衝擊各國醫療負擔,疫情期間因封城、人流管制,延長民眾居家時間,也大幅增加親密行為發生,導致「非預期懷孕」人次增加,卻沒有實際反映在生育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因應第15屆「世界避孕日」,持續推廣正確避孕觀念,減少意外懷孕發生,期盼賦予女性足夠的知識及自主權,在家庭計劃、自身健康作出明智規劃。「#掌控自主權:為COVID世代女性引領數位醫療創新應用」亞太區線上會議,日前邀請各國政府代表、非政府組織(NGO)、遠距醫療供應商與產業協會,及具數位影響力的意見領袖等16位與會者響應。台灣由台灣婦產科醫學會(TAOG)青少女醫學小組召集人暨奇美醫院婦產部部長蔡永杰醫師代表出席。蔡永杰表示,過去18個月受疫情影響期間,亞太地區約有1200萬人中斷避孕,導致140萬次的意外懷孕發生。疫情期間各國避孕效果不佳,有些國家女性使用避孕藥、避孕器,因疫情導致貨櫃中斷,無法取得貨源;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即便貨量充足,但罹患罹患新冠肺炎人數多,民眾擔心到醫院,會暴露在潛伏病人旁邊,而不敢進一步就醫。蔡永杰說,台灣疫情相較國外趨緩,民眾改為在家上班、大專院校也改為線上授課,待在家或租屋處時間多,大幅提高親密行為發生機會,原預估應能助長出生率,但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新出生數不升反降,推估恐多為因「非預期懷孕」,而選擇終止妊娠有關。根據教育部資料,2016年共有4000學生懷孕,20歲以下有2000至3000人意外懷孕,以此推估疫情期間數字可能更高。「世界避孕日」為全球性活動,自2007年起推動至今15年來,致力推廣正確避孕觀念,減少意外懷孕。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長期關心未婚媽媽、在學青年,並赴校園進行避孕宣導,盼透過這次亞太線上會議,可以了解疫情期間亞洲各國政府在婦女健康、意外懷孕及避孕宣導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如何透過數位醫療創新提供解決方案。蔡永杰呼籲,台灣正面臨生育率下降的問題,目前政府積極提升試管嬰兒費用補助,已婚夫妻應多配合政府政策做好生育計畫,而年輕族群則要有正確的避孕觀念與規劃,避免因意外懷孕而面臨非預期的經濟與社會壓力。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多年來持續透過各種數位方式傳遞「雙重防護」避孕觀念,呼籲女生服用常規避孕藥,男生正確使用保險套,不僅能阻止意外懷孕的發生,同時能預防性病,宣傳管道如校園避孕講座、8181避孕諮詢網站、Facebook「避子小姐」粉絲團、Line@避子小姐、避孕短劇及主題MV拍攝。此外,今年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更設計了一套避孕金頭腦網路遊戲,遊戲中結合專業婦產科醫師衛教解說,讓民眾在疫情期間,也能透過網路以趣味的方式取得正確避孕資訊。
-
2021-10-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尊重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份愛的禮物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台灣步入高齡多死社會台灣人口老化迅速,依2018年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在2026年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成為世界高齡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另2018年2月,台灣第一次死亡高過出生人數,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死亡人數所占比率已達到72%,步入「高齡多死社會」。高齡者較年輕人有較高比例的多重共病與功能退化,造成照護議題複雜化、預期生存餘命較短、高齡非癌症病人末期病況診斷及預測皆較困難、家庭照護與社會負擔影響時間較長,死亡原因也與中壯年族群不同。由於老化造成生理的健康儲留力降低,高齡者面對各種疾病甚至死亡,都更加脆弱;同時,高齡者接受各種侵入性與非侵入性治療時,容易導致不良反應或醫源性傷害,即使積極治療疾病,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也非常不易。此外,整個案家將面對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導入後,長期失能依賴所相伴而來的照顧負擔,不但降低高齡病人的生活品質,亦會增加家屬照護壓力,與焦慮憂鬱等情緒。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雖然研究指出,面對嚴重疾病與後續維生治療選擇時,多數高齡者並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反而偏向維持個人獨立舒適,以及能與親人相處的照護方式。但目前以醫療科技掛帥的臨床環境之下,高齡病人遭遇嚴重病況時,常被直接導入各種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過程缺乏充分的照護選擇與目標之討論。醫療人員也較少主動邀請高齡病人與家屬參與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的討論,造成高齡長者生命末期的照護,往往無法符合其實際需求與偏好。老年醫學制定照護計畫與目標時需考量高齡者偏好、疾病軌跡與預期餘命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長者,由於預後的預測困難,且病程很長,好壞變化每人表現不一,醫療人員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在擬定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時,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因此老年醫學強調在每次就醫制定照護計畫時,應及早與高齡長者進行照護目標的討論,且討論過程最重要的是要考慮高齡長者本身的生命「價值觀」與「照護偏好」,來進行決策。討論過程須同時考量的重點為:一、目前此疾病是否有針對高齡者制定的臨床指引?二、此高齡者預期餘命為何?三、多重共病的疾病嚴重度為何? 四、此高齡者的身體活動功能與認知功能為何?透過評估上述要點後,與高齡者與家屬進行溝通,規劃出符合個案需求與偏好的照護目標後,再進行為高齡者量身訂作之照護計畫的制定。以醫病共享決策模式針對進食營養措施之選擇進行溝通討論賴教授在110年8月醫病平台上以教授父親的故事,傳達其身為醫者與為人子,因文化上對於預先討論生命末期照護選擇的忌諱,無法得知其父對於管灌飲食與維生醫療之生命價值觀與選擇偏好,在父親過世多年後體認到,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因而自問: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文獻指出,高齡衰弱病人在病程末期體重減輕與食慾變差是無可避免的情況,同時身體對於營養與水分的需求會下降,就算進食量減少也不會感覺不舒服。若勉強病人進食,不但無法延長生命,反而可能會降低生活品質。Chernoff在2006年的研究中發現,當高齡衰弱病人因飲食量減少而進行經皮內視鏡胃造廔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簡稱 PEG)來提供管灌飲食後,術後一個月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54%,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28%;術後一年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90%,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63%。而根據考科藍2021年最新一篇系統性回顧文獻指出,相較於其他由口促進飲食的方式,給予末期失智症個案管灌營養(enteral tube feeding),不但無法增加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營養指標、減輕疼痛,也無法減輕照顧者憂鬱焦慮的情緒。因此,醫療專業人員應與病人與家屬共同討論不同營養攝取方式的利弊得失,若高齡病人不願意接受管灌飲食時,可鼓勵家屬經由細心手工餵食(careful hand feeding)外,選擇病人喜歡的食物,以及用著重進食以外的不同方式,來表達對病人的關心。當然,在生命末期慢慢減少營養的攝取時,死亡也會逐漸到來,但這是生命自然死亡的過程,不是餓死,也絕不是殺害。預先討論生命末期治療目標與選擇幫助提升照護品質預立醫療照護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是一個讓病人與其親友以及醫療團隊進行溝通討論,了解各種治療以及預後,再根據自己價值觀表達心願,建立照護目標,並對於未來想要或不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進行決策的過程。實證指出,預立醫療照護計畫能有效的促進醫病溝通,幫助病人得到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提升生命末期的品質,減少病人與家屬的壓力、焦慮、憂鬱,並增加滿意度,且能降低生命末期醫療照護成本。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病人,很少有能夠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溝通的機會。國外的研究指出,僅約2至29%的衰弱高齡者曾與醫療照護人員進行生命末期相關的討論,太晚進行討論或根本沒有討論,會造成病人生活品質的下降、家屬的焦慮困擾、不必要的住院、不必要地延長死亡過程、病人對醫療體系的不信任、醫師的過勞與醫療費用增加等負面影響。尊重高齡者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一份珍貴與愛的禮物筆者有幸以老年醫學角度針對「對老年人生命終點如何做得適可而止,使生者無憾,死者安詳」此議題撰文進行回應。過去台大團隊的研究讓我們理解,無論是腎臟科醫師、腎友、一般民眾與醫護團隊,皆認為善終指的是沒有身體上的痛苦,以及能自然的死亡。老年緩和醫學將善終視為完整生命的一部份,因此倡議每位臨床專業人員應善用每一次臨床上與高齡者接觸的機會,即早進行生命末期照護目標與照護偏好之討論。期盼本文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
-
2021-10-0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易喘、水腫只是單純老化?醫提醒心臟衰竭比癌症更致命,該留意哪些症狀
心臟衰竭不容忽視!疫情期間應護心不中斷 根據統計,10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因心臟相關疾病的總死亡人數高居第二名,與108年相比死亡人數增加3%,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相關疾病,其中致死率最高的便是「心臟衰竭」。然而大部分民眾對心臟疾病和心臟衰竭認知不足,誤以為累、喘、腫只是正常老化現象,即使已確診心臟衰竭,也未必規律就醫或用藥,低估其危險性。尤其心臟相關疾病患者因原先心臟已有功能缺失或免疫功能下降等狀況,在疫情期間面對病毒侵襲時,更容易導致併發症產生甚至重症,約有10.5%患者會因原先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導致染疫後死亡。 9成患者無法及早發現心臟衰竭!出現這些症狀需提高警覺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侯嘉殷醫師說明,人體的心臟就像馬達,負責推動血液到全身幫助器官運轉,若馬達開始疲乏,心臟缺乏彈力,就是心臟衰竭(心臟無力)。心臟衰竭患者在初期時,常會出現喘、疲累、水腫甚至需要端坐呼吸等,特別是年長者出現這些症狀時,多誤以為只是老化造成,高達9成的患者無法早期警覺到心衰竭相關症狀,往往錯失黃金治療時間,直到緊急送醫後,才被確診為心臟衰竭。當被診斷為心臟衰竭,5年內死亡率逼近50%,比許多癌症更致命,嚴重性不容忽視。 心臟相關病史染疫重症機會高!與醫師討論及早施打疫苗 COVID-19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為發燒、四肢無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部分會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病毒會透過多種方式損害心臟,甚至直接侵入心臟或使心肌發炎,大約25%的重症患者會檢測到心臟損傷現象,其中約6.8%患者會出現心臟衰竭徵兆。有心臟相關疾病史包含心臟衰竭、高血壓等民眾,染疫後導致重症的比率將會大幅提升,提醒有心臟相關病史的民眾,疫情期間應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已被不時之需,並多留意身體變化、提高警覺。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醫師說明,依照國內心臟學會指引,絕大多數的心臟疾病患者都可以施打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不會有安全疑慮,只有極少數曾服用抗凝血劑造成血栓的患者,應先與心臟專科醫師諮詢後,再依個人疾病狀況決定是否施打。 侯嘉殷醫師分享,曾收治一位男性患者,未接受治療前因嚴重累喘腫症狀不得不住院,原先都已寫好遺囑,後來積極配合用藥指示與搭配專業團隊照護後,現在已恢復正常生活。呼籲民眾,及早發現症狀、積極治療並穩定回診,是有機會將疲憊無力的心臟恢復且保持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心跳快慢對壽命也有影響?研究:心跳逐年增加,死亡率增2倍 .得心臟病發生憂鬱症風險高3倍!恐升皮質醇增加血栓風險 醫籲3招解「憂」護「心」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30 新聞.元氣新聞
新冠未歇流感又來 專家籲打滿新冠、流感、肺鏈三疫苗
秋冬流感季即將到來,新冠肺炎疫情卻仍未歇,除此之外還有肺炎鏈球菌伺機而動。李慶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感染科專家黃立民表示,大家以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肺炎鏈球菌的感染人數下降,但事實上只是假象,整體死亡人數並未下降。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未歇、流感和肺炎鏈球菌仍在社區潛伏,「只要輪到,三種疫苗都要打」;並且可採打新冠肺炎前後一周,同時接種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黃立民表示,根據荷蘭研究,2020年肺炎鏈球菌感染人數雖有下降,但患者感染30天後的死亡率竟較2019年高出3.1倍;而台灣也看到同樣的情形,肺炎人數大幅下降,但因肺炎重症進入加護病房治療的人數並未減少。可見感染人數並未減少,只是新冠肺炎疫情而不去醫院看診,轉而潛藏在社區當中。基金會執行長、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則表示,肺炎鏈球菌平時便潛伏在人類鼻腔中,當人體因感冒或免疫力下降時,肺炎鏈球菌便伺機而動。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下,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再感染流感或合併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不但是引起重症或死亡的主因,也會增加臨床治療困難度。尤其成年慢性病患者因社區肺炎住院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其中,糖尿病約高3倍、心臟衰竭成年患者約高5倍、慢性阻塞性肺病成年患者約高9倍。成年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糖尿病、慢性肺臟病等、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者、65歲以上長者、5歲以下兒童等高風險族群在接種新冠和流感疫苗的同時,也要主動與醫師討論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必要性。黃立民表示,國際預估新冠肺炎今年冬天可能會被壓制,但其他呼吸道感染症是否會反撲不得而知。因此除了新冠肺炎疫苗外,也要接種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他說,國際上對於三種疫苗的接種間隔沒有特別規定,但我國規定,接種新冠肺炎疫苗若要接種其他疫苗,須間隔一周,因此可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一周後,再同時接種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
-
2021-09-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每天新增15萬人確診卻照常生活 教授解析美國人面對疫情態度
昨天(2021-9-27)我的大學同學寄來一篇文章,問我文章裡的這一段話是否正確:「美國華盛頓大學發表於科學期刊《Nature》上的研究證實,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復之後,體內會有所謂的免疫記憶,這能提供近乎永久的保護力,以防止二度感染。」這篇文章是前天發表在《科技新報》,標題是每天約 15 萬人確診,但生活正常到恍如隔世!為何美國人面對疫情如此豁達?。它在文末有註明是轉載自《遠見雜誌》。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我的大學同學是認為,如果研究論文真的有說「能提供近乎永久的保護力」,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美國人面對疫情如此豁達」。在我討論那篇研究論文之前,我想先以一個在美國住了40多年的台灣僑民的身份來談《科技新報》文章裡的這一段話:「一天15萬名確診者的這種誇張數字,是看到破百確診就已經惶恐的台灣人難以想像的境界,加上國人自制力高、防疫態度堅定,任何一點的風吹草動,都讓人不敢怠慢。」的確,我每天在新聞裡看到那一排台灣防疫指揮中心的官員和專家,真的是心裡感觸良多,尤其是聽到部長這樣的報告:「今天全台新增3例,一例本土,兩例境外移入……」。美國每天新增15萬例,幾乎沒人理會。台灣每天新增個位數案例,卻要勞動部長來做報告。美國每天新增15萬例,職棒賽沒限制觀眾人數。台灣每天新增個位數案例,職棒賽卻限制觀眾人數在25%。(註:我們舊金山巨人隊今年戰績102勝54負,高居大聯盟榜首。我每天在電視上看著數萬觀眾擠在在球場歡呼雀躍,不禁替他們捏把冷汗)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快突破70萬。台灣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卻只有841。那,為什麼美國人的生活幾乎已回到正常,台灣人卻還在什麼微解封,回國還要在旅館隔離14天?(註:美國各州,甚至各市的防疫政策都不同,所以有些較嚴,有些較鬆。但是,就連最嚴格的舊金山都還是比台灣鬆弛,例如允許完成疫苗接種的人在餐館室內用餐)不管如何,我們現在來看那篇研究論文。它是發表於今年5月24日,標題是SARS-CoV-2 infection induces long-lived bone marrow plasma cells in humans(SARS-CoV-2感染誘導人體內長命的骨髓漿細胞)。這項研究發現感染過新冠肺炎,但症狀輕微的人,在7個月之後,骨髓裡還是有刺突蛋白特異性的漿細胞。這就意味著,這些人一旦再度被感染,他們的身體應該可以很快地產生抗體來對抗新冠病毒。但是,請注意,這些接受調查的人大多是在感染後只有輕微症狀,而不是我們比較需要關心的重症患者。要知道,有很多重症患者是會有嚴重的後遺症,所以縱然他們體內有長命的骨髓漿細胞來防止二度感染,還是會繼續被後遺症困擾。也就是說,就個人的防疫能力而言,關鍵並不在於是否帶有長命的骨髓漿細胞來防止二度感染,而是在於是否帶有有什麼東西來防止嚴重的首度感染。只可惜,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不知道這個「什麼東西」是什麼東西(只能怪罪基因或命運吧)。為什麼「美國人面對疫情如此豁達」,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在醫療體系能承受重症案例數的條件下,美國人寧願選擇過正常的生活。說得簡單點,就是把新冠病毒當成流感病毒,用疫苗來做預防,用醫藥來做治療(復健),從此與SARS-CoV-2,和平或不和平,長相處,久共存。原文:美國每天新增15萬例,生活卻好像若無其事
-
2021-09-2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比癌症致命!送急診才知「心臟衰竭」 心臟病5年內死亡率近50%
心臟病患者罹患新冠肺炎風險高,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最新數據,約10.5%患者會因原先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導致染疫後死亡,為合併症中占比最高。心臟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致死率最高的就是「心臟衰竭」,但大部分國人認知不足,誤以為「累喘腫」是正常老化,醫師呼籲,民眾應注重個人心臟健康,定期回診及健康飲食、適當運動、遠離菸酒等,疾病可獲得控制。【疾病百科:什麼是心臟病?好發族群、預防方式這邊看】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比許多癌症更易致命依據衛福部109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較108年相比,死亡人數增加3%,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4萬人死亡。其中致死率最高是「心臟衰竭」,但心臟衰竭患者因低估其危險性,未必會規律就醫或用藥,且心臟疾病患者因心臟已有功能缺失或免疫功能下降等,若染疫更容易導致產生併發症,甚至重症致死。國健署運用94至104年三高資料,串接105至106年健保就醫數據,分析6558位個案發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個案,後續發生心臟病風險分別是一般人的1.78倍、1.47倍及1.43倍。也有民眾因三高長期固定在醫院就診,恰逢疫情嚴峻,出現胸痛、冒冷汗等不適症狀卻不敢就醫,撐到最後一刻才送急診,診斷是心肌梗塞,因病情嚴重預後狀況很差,讓人遺憾又難過。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若發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徵時,不要擔憂疫情而害怕就醫,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才能增加復原機會。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侯嘉殷表示,心臟衰竭患者初期,常有容易喘、疲累、水腫,甚至端坐呼吸等情形,多數患者,特別年長者誤以為老化,高達九成錯失黃金治療時間,直到緊急送醫住院後,才當場被診斷出「心臟衰竭」,5年內死亡率逼近50%,比許多癌症更易致命。侯嘉殷分享,一位男性患者未接受治療前,因嚴重累、喘、腫症狀不得不住院,原先都已寫好遺囑,後來配合用藥治療,活動力變好,恢復正常生活,還能出門遊玩三天兩夜。心臟相關疾病史民眾 染疫變為重症的比率大幅提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表示,罹患新冠肺炎臨床表現,多以發燒、四肢無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部分會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病毒會直接侵入心臟或使心肌發炎,破壞氧氣供需平衡來間接傷害心臟,大約25%的重症患者透過抽血檢測,發現心臟損傷的現象,其中約6.8%患者會出現心臟衰竭徵兆。若有心臟衰竭、高血壓等心臟相關疾病史的民眾,染疫後演變為重症的比率大幅提升。趙庭興指出,依照國內心臟學會發表之指引,大多數的心臟疾病患者都可以施打新冠疫苗,不會有安全疑慮,只有極少數曾服用抗凝血劑造成血栓的患者,建議或許可暫緩施打,建議先與心臟專科醫師諮詢後,再依個人疾病狀況決定是否施打。國健署、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與台灣諾華共同響應2021年世界心臟日「Use Heart to Connect」,將與知名插畫家「小學課本的逆襲」合作,於9月29日世界心臟日當天,在心臟基金會官方粉絲專頁展開五周的圖文衛教宣傳活動,並與國民阿嬤陳淑芳合作,打造心血管疾病防治長輩貼圖,提供民眾製作屬於自己的貼心叮嚀,透過轉傳關心親友健康與接收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資訊。國健署提供護心3秘訣:1. 力行護心行動:時常關心自己與親友,彼此都要保持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規律運動、遠離菸酒、定期健檢,做好自主健康管理。2. 善用安心科技:可透過國健署「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了解五種慢性疾病風險,包括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心血管不良事件,建議算完風險後落實健康指引,降低罹病風險。若有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應維持正常作息,規律服藥,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可透過健保署因應疫情指定院所開設的「視訊診療門診」,或就近於社區診所就醫,與醫療人員合作做好個人疾病控制。3. 持續用心防疫: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並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及確保個人健康。●心臟基金會官方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Heart.Foundation●國衛署心血管疾病防治長輩貼圖https://www.hpa2021whdevent.com.tw●國健署「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https://cdrc.hpa.gov.tw/index.jsp
-
2021-09-18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死亡人數減 但攝護腺癌及卵巢癌死亡人數增幅驚人
主計總處發布國情統計,去年(109年)國人癌症死亡人數為5.0萬人,較108年略減0.1%。其中,肺癌、肝癌及結腸直腸癌居前三大,但以攝護腺癌及卵巢癌分別增12.5%及增6.0%最多。主計總處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09年國人癌症死亡人數為5.0萬人,較108年略減71人、0.1%)占總死亡人數29.0%。按主要癌症死因統計,以肺癌、肝癌及結腸直腸癌居前三大,分別占19.2%、15.5%及12.9%;與108 年相較,前十大癌症死因中,有六項人數減少,分別是肺癌、肝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另有四項增加,分別是乳癌、結腸直腸癌、攝護腺癌及卵巢癌,但以攝護腺癌及卵巢癌分別增12.5%及增6.0%較大。觀察主要癌症死亡率,109年為每10萬人口212.7 人,較108 年略減0.2 人。不同性別統計,109年女性為 10萬人口 167.4 人,明顯低於男性的258.8人,女、男性前十癌症死因中,有 七項相同,且男性死亡率均大於女性,其中男性肝癌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45.3人,較女性的20.8人高出24.5人(或近1.2倍),其次為肺癌高出21.4人。若將癌症死亡人數以 OECD 2010年標準人口結構計算標準化死亡率,38個OECD國家中,2017年以墨西哥每10萬人口118人最低,匈牙利275人最高,我國為209人。在39個國家中,我國排名第27,高於美國(178 人,第10名),也高於亞鄰的日本(168 人,第7名)及南韓(160 人,第4);性別差距以拉脫維亞男高於女201人最大,我國差距118人,略高於日本的114人,低於南韓的138人。
-
2021-09-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感染新冠肺炎會有後遺症嗎?研究報告曝真相
我在2021-9-7發表無症狀患者也會有新冠後遺症?名醫又發謬論,駁斥一位醫生對於新冠肺炎後遺症的錯誤論調。兩三個小時後臉書朋友羅先生就回應「為何幼兒染疫後,至今未發現任何『重症』者需住院??」。隔天,讀者Jessica也在這篇文章的回應欄裡留言:「想請問若兒童確診COVID-19大多都是無症狀或輕症,那輕症的部分會有後遺症嗎?目前是否有研究顯示相關數據呢?謝謝!」我想,讀者之所以會關心兒童新冠肺炎,應該是跟最近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感染有關。但是,羅先生所說的「至今未發現任何『重症』者需住院」,並不是兒童新冠肺炎的真正情況。美國CDC有一個網頁叫做Provisional COVID-19 Deaths: Focus on Ages 0-18 Years(暫時COVID-19死亡人數:聚焦0-18 歲年齡段)。它列舉了從2020-1-4到2021-9-4美國各年齡層與新冠肺炎相關的死亡人數:0-4歲: 1485-18歲: 33819-44歲:19,99445-64歲:120,51565-74歲:144,02075歲以上:358,842總人數:643,857從這些數據就可看出,兒童感染新冠肺炎還是有可能致命,只不過案例是遠遠少過於成年人(註:我駁斥的那位醫師也曾發表文章說年輕人的死亡率比老年人更高,請看醫師胡扯新冠肺炎:年輕人死亡率更高?戴口罩運動致死?)。至於讀者Jessica所問的「兒童新冠肺炎會有後遺症嗎?」,由於這方面的案例不多,所以相關研究也就很少。根據我在PubMed的搜查,第一篇相關論文是發表於今年3月,而它的標題是Cas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suggest that children may experience similar long-term effects to adults after clinical COVID-19(病例報告和系統評價表明,兒童在臨床COVID-19後可能會經歷與成人相似的長期影響)。這篇論文包含了5名瑞典兒童的病例報告以及他們父母所報告的長期症狀。這5個兒童的中位年齡為12歲(範圍9-15),4個是女孩。 他們在臨床診斷出COVID-19後出現了6-8個月的症狀。沒有人在診斷時住院,但後來有一個因心肌周圍炎而入院。所有5個孩子都有疲勞、呼吸困難、心悸或胸痛,4個孩子有頭痛、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無力、頭暈和喉嚨痛。有些人在6-8個月後有所改善,但他們都感到疲勞,沒有人完全回到學校。第二篇相關論文是今年7月發表的,而它的標題是Preliminary evidence on long COVID in children(兒童長期 COVID 的初步證據)。這項研究共調查了129名感染新冠肺炎的18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在初診後60至120天內評估的30名兒童中有20名至少有一種持續症狀(13名有一種或兩種症狀,7 名有三種或更多); 68 名兒童中有在診斷後 120 天或更長時間內至少出現一種症狀(21名有一種或兩種症狀,14名有三種或更多)。在診斷後120天以上的68名兒童中,有29名仍然被這些症狀困擾。第三篇相關論文也是今年7月發表的,而它的標題是Long-term Symptoms After SARS-CoV-2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兒童和青少年感染 SARS-CoV-2 後的長期症狀)。這項研究發現在109位血清陽性的青少年和兒童中,有4位至少有一種症狀持續超過12個禮拜,而最常見的持續症狀是疲勞,無法集中注意力,以及更需要睡眠。第四篇相關論文是上個月發表的,而它的標題是Intriguing new faces of Covid-19: persisting clinical symptoms and cardiac effects in children(耐人尋味的Covid-19新面孔:兒童持續存在的臨床症狀和心臟影響)。這項研究共調查了121名感染新冠肺炎的18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他們的症狀是胸背痛、頭暈、頭痛、心悸、疲勞、氣短、失去平衡、及咳嗽。其中45位的症狀在康復後持續至少1個月。第五篇相關論文是這個月才剛發表的,而它的標題是Persistent symptoms in Swedish children after hospitalisation due to COVID-19(由於 COVID-19 住院後瑞典兒童的持續症狀)。這項研究共調查了55名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並且住院的18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它發現其中 12位病患有持續症狀。這12位中的8位覺得疲勞,而這是最常見的症狀。6位有輕度持續症狀,與COVID-19的關係不確定,包括模糊的症狀,例如父母報告說儘管生長良好但食慾不振,嬰兒鼻子充血和體溫間歇性升高。4位有多種可能與 COVID-19 相關的嚴重症狀。所有4人都報告了疲勞和頭痛或肌痛,3人報告了認知困難。原文:兒童新冠肺炎有後遺症嗎?
-
2021-09-10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新冠疫苗施打後可能有不良反應?2種機轉一次看懂
前言面對2020年快速蔓延的新冠肺炎大流行,世界各國莫不投注資源於新冠肺炎疫苗之發展,疫苗被視為拯救人類脫離瘟疫的最終武器。疫情爆發已近二年,美國生技大廠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以及英國牛津大學所開發的疫苗,分別提出了大型臨床實驗報告,進而獲得緊急使用許可。期望能以最快的速度開發具有保護效益且安全的疫苗並且施打於民眾,以接種疫苗的方式達到全球以及在國家與區域層級的族群免疫,以防治此波歷時一年多的世界大流行。截至9月8日為止,全球已有二億2千萬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而且造成近460萬人死亡,全球至少第一劑疫苗接種率為32.4%,完整疫苗接種率則達24.4%,而台灣疫苗第一劑覆蓋率達45%,完整接種率4.24%。從各國大型臨床試驗對疫苗保護力研究都證實,經過國際核准的疫苗施打,確實可以降低新冠肺炎的感染,而且減少重症及住院的風險,進而使死亡人數相對大幅度下降。然而施打過程中或施打後不免有些副作用或不良反應,但其比例相對很少。整個抗新冠肺炎疫苗的開發流程,包括(1)抗原表位(epitope)的篩檢與設計,(2)動物實騐及人體實驗,(3)安全性及有效性及有效期間的評估,(4)上市後的安全監控等四個階段,一般而言耗時、耗錢、耗人力,有時為了因應此次全球大流行,加速研發加快核准,往往會在上市後的安全監控疏忽或未做充份詳細評估,尤其疫苗是提供給健康人做疾病預防用,安全性的要求門檻極高。疫苗副作用的機轉及嚴重度疫苗施打後安全性與效益評估在不同臨床試驗階段及上市後的監測同等重要,依據嚴重度不同,不良反應包括不良副作用(adverse effect)、抗體依賴增強效應(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及疫苗相關性增強呼吸道疾病(vaccine-associated enhanced respiratory disease, VAERD)。抗體依賴增強效應(antibody-dempndent enhancement, ADE)(圖一),其產生之抗體如果不是中和性抗體,其Fc段會與巨噬細胞(或單核球、樹狀突細胞)之Fc受體結合,使病毒可以感染不含ACE2受體之巨噬細胞(及單核球或樹狀突細胞)結合,反而強化病毒的感染。輕度會產生免疫失調,重度則會引起免疫激素風暴。過去文獻之ADE實例為呼吸道融合病毒、登革熱等傳染疾病發生時,也會引起ADE。除了ADE之外,另外一種施打疫苗所造成的嚴重不良反應為疫苗相關性增強呼吸道疾病(VAERD)。 此種副作用可分二種(一)由抗體介導(二)T細胞介導,第一種由抗體介導乃因疫苗產生之抗體無法中和病毒,反而使大量病毒與抗體產生免疫複合物之沈積並與補體激活,產生過敏發炎反應而使病情加重。第二種由T細胞介導,其機轉主要是與傾向T cell第二輔助(Th2)細胞的免疫反應相關,易導致過敏性發炎性細胞因子過度反應,因此產生急性肺損傷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表一及圖二列出疫苗施打後不良免疫反應之機轉、效應子及降低風險的方法。 有關新冠肺炎疫苗所產生的施打後不良反應,根據目前為止不同疫苗廠牌第I/II期臨床試驗報告指出,Oxford載體疫苗(ChAdOx1 nCoV-19)實驗組的接種者在七天內出現之不良反應多為輕中度反應,無嚴重及住院之不良反應,若搭配止痛藥使用更可改善不良反應。俄羅斯非隨機分派試驗之疫苗結果顯示施打疫苗出現的不良反應多為疼痛、體溫上升、頭痛、虛弱、肌肉及關節疼痛,但無嚴重之不良反應。如表二詳列此疫苗四種發表於同儕審查期刊之疫苗評保護效益與不良反應及效益綜合評估結果。若根據已發表於同儕審查文章之四支疫苗(輝瑞BNT162、默德納m1273、牛津 ASZD1222,以及俄國Gam-COVID-Vac)將其結果進行統合分析,可得知疫苗效益約為89% (95%CI: 0.76-0.98),對於疫苗後續造成嚴重不良反應之結果亦對其進行統合分析,發現施打疫苗者與未施打疫苗者其後續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比例無顯著明顯差異(勝算比:1.15,95% CI: 0.35-1.97)。結語綜上所述,施打疫苗確實會有些局部及全身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局部腫痛、全身疲勞、虛弱、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發燒等,但都屬於輕度或中度,極少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所以施打疫苗絕對是利遠大於弊,希望民眾不要誤聽信不實的傳言或不正確的報導,造成內心過度恐慌,而逃避疫苗的施打,應儘早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及週遭家人、親友、同事或同學等的健康與安全。
-
2021-09-05 新聞.元氣新聞
疫情下15歲以上「45%壓力大」 陳時中:更需溫暖社會
每年9月10日為「世界自殺防治日」,今年以「Creating Hope Through Action」為主題,強調實際行動與正向樂觀的重要性。調查顯示,15歲以上有45%民眾在過去一個月以來感到壓力,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出席「2021世界自殺防治日」記者會,他說,疫情下更需要溫暖的社會,而自殺的確是疫情間很擔憂的議題,但現在看起來是穩住了。衛福部舉辦、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承辦「2021世界自殺防治日」記者會,報告國人近年成立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相關心衛、防治自殺成效。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今天在記者會指出,台灣自2005年成立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以來,正邁入第16個年頭,在政府與民間合作之下,台灣的自殺死亡率自2006年總計4406人,每10萬人口19.3人最高峰,並逐年下降。另外,自殺自2010年起,退出國人十大死因持續至今,更在去年自殺死亡人數下降至3656人降幅為17.0%,顯示自殺防治工作是能夠「預防」的。李明濱說,《自殺防治法》施行細則發布施行後,根據2020年自殺企圖通報資料統計結果發現,全國自殺通報總計4萬432人次,與前一年相比增幅為14.5%,各年齡層通報人次皆上升,顯示中央與民間積極推動自殺通報作業的成果。學會統計顯示,與2019年相比,2020年0至14歲兒童及青少年族群自殺死亡人數增加11人,增幅達110.0%、75歲以上老年族群增加29人,增幅6.2%,其他年齡層則下降;需要注意的是,在兒童及青少年族群14歲以下,及15至24歲的自殺企圖者中,除了情感問題與精神疾病問題外,校園問題也是主要自殺原因。另外,疫情之下心理壓力仍不容小覷,調查結果顯示,年滿15歲以上民眾約有45.4%,認為自己過去一個月以來因疫情關係至少感到一項壓力,其中占率較高前兩項分別為,工作、經濟壓力30.8%,及日常生活壓力29.8%, 且因疫情關係感到壓力的民眾,同時亦承受著情緒困擾的問題。陳時中則在致詞時指出,防疫期間自殺防治要做得好,一定要有溫暖的社會。不過,防疫政策所致,人跟人之間的交流,一直不斷在隔離、保持社交距離,而自殺的確是疫情間很擔憂的議題,但現在看起來是穩住了。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後死亡增7人 高端3例
國內昨日新增三例本土確診案例、一例境外移入、一例死亡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日前確診機師(案一六O六六)為突破性感染,採檢接觸者廿六人,全數陰性,對社區影響不大。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疫苗不良接種後死亡解剖個案新增七人,分別為接種二例AZ疫苗、二例莫德納疫苗及三例高端疫苗。接種高端後死因包含二例主動脈剝離(桃園陸姓作家及基隆女性),另一例為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合併心肌梗塞。二例接種AZ疫苗後死因為氣管咽塞、支氣管肺炎,接種莫德納後死因為心肌病變及主動脈剝離。台中市衛生局統計,本土確診個案死亡人數累計五例,但疑注射疫苗後死亡人數卻達一○一人,是確診死亡人數廿倍,雖多數是年長者、慢性病患者,但也不乏健康無虞的年輕人。衛生局指出,這些疑注射疫苗後死亡者雖已提出藥害救濟,但至今仍無一人獲得賠償。國內新增三例本土病例,均非居家隔離期間陽性者,二男、一女,個案分布為新北市二例、台北市一例,其中二例關聯不明,一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
2021-09-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勿拿疫情當拖延藉口 台大名醫:有這三情形務必速回診
疫情期間醫院降載,親朋好友也互相提醒「沒事少去醫院」,但疫情趨緩後,該趕快回診檢查或治療的人都乖乖回去嗎?哪些情況不能再等?台大醫院今特別召開線上記者會,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提醒,病人要問自己三個問題:我是不是高危險群、有警訊嗎、有無進行中的重要治療,有一項為「是」,就儘速回診,進入醫院前雖需做快篩,流程都很簡便便利。台大醫院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也詳細說明醫院的感染管制流程,包括外包人員都有納入健康監測系統,希望民眾安心。邱瀚模以大腸癌為例,很多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因疫情臨時取消大腸鏡,現在疫情趨緩了,會猶豫是要明年再說,還是現在就快來檢查?其實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就是高危險群,二十人就有一個是大腸癌,如果在六個月內沒有做大腸鏡確認,後果很嚴重,拖9到12個月者罹患大常怡機會增加三倍。以疫情為藉口拖延檢查,放著不管,良性大顆腫瘤性息肉,都可能變成癌症,比良性腫瘤變癌症的速度更快,不可輕忽。其他像是癌症術後追蹤、肝硬化、癌症家族史,都是要定期檢查的族群,今年遇到疫情,能否跳過?邱瀚模提醒,民眾不要冒然自行決定暫緩,一定要跟專科醫師好好討論。進行中的治療包括癌症放射治療、胸水或腹水的引流,如果耽擱不處理,也可能影響生活品質。邱瀚模表示,英國在去年一到五月疫情初期,內視鏡檢查服務量大降88%,遺漏了58%消化系癌症,包括大腸直腸癌、食道癌、胃癌、胰膽管癌,其中遺漏最嚴重的就是大腸直腸癌,遺漏高達72%病人。在美國,雖然新冠肺炎奪走的人命已經勝過二戰,但仍無法超越仍無法超越慢性病死亡人數,因為就算打了疫苗,慢性病也不會消失,甚至因疫情被忽視,而加速持續進展,這才是最嚴重的死亡威脅。台大醫院為了維護醫院安全乾淨,規定民眾接受侵入性檢查、治療性超音波的前三天內必須快篩,住院治療或手術也要有一周內的PCR陰性證明,只有超音波影像檢查無需快篩。針對正式編制員工與外包人員,陳世英表示,已建置「REDCap健康通報資訊系統」,每天定時發信提醒同仁回報撞望,員工用手機點開,勾完四個選項,即可完成健康回報。除了上述通報系統,院方還會每天整合前一天的人事差勤請假系統、員工前一天門急住診中特定的診斷碼,以及員工工作單位地點,及早偵測到感染或群聚事件。陳世英表示,編制內員工、合約照服員、外包廠商例如清潔工和傳送、家屬自聘看護或外傭等,理論上都要監測。特別是清潔和傳送,工作移動範圍大,目前醫院要求合約廠商的窗口隨時更新工作人員名單,並且要求現職人員都要像正式編制員工一樣,天天回報健康狀況。由於員工就醫資訊牽涉個人健康及隱私,陳世英表示,相關資料會在取得同仁同意之後才會匯集到資訊系統中,匯集後只會在院內存取,有資安管控,僅少數具權限者可進入。
-
2021-08-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中打疫苗後死亡有101人 確診死亡者20倍且無人獲理賠
台中市本土確診個案累計至今有202例、死亡人數5例,但疑注射疫苗後死亡人數卻達101人,是確診死亡人數20倍,其中雖然多數是年長者、慢性病患者,但也不乏身體康健、年輕人,且最年輕者僅42歲。而且,據衛生局指出,這些疑注射疫苗後死亡者雖已提出藥害救濟,但至今仍無1人獲得賠償。因此盼中央盡速釐清死因,讓民眾早日安心。對於因接種後而死亡,且有疑慮者,衛生局除持續協助家屬提出藥害救濟申請,也協助蒐集相關病歷資料,提送中央審議;若確定因預防接種致死,最高將獲得救濟金6百萬元。衛生局統計,截至30日上午8時,台中市完成AZ疫苗接種77萬2616人次、莫德納疫苗39萬3714人次,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共544案;疑似接種AZ後死亡的有84例、而莫德納部分則有17例。另外,接種高端疫苗後不良反應至上午則有12人,而疑因接種疫苗有不良反應而仍住院者,尚有22人。
-
2021-08-19 癌症.胃癌
這7種危險因子最容易導致胃癌 醫教你如何預防胃癌發生!
臺灣胃癌常年名列十大癌症之中,每年奪走超過2,300條人命。根據每年癌症發生與死亡統計顯示,胃癌新增人數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死亡人數始終居高不下,平均每天超過6.5名國人死於胃癌。胃癌前病變有3個值得注意的症狀同時,胃癌早期症狀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變瘦,與一般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相似,惟有改變飲食及及早篩檢方為預防之道。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吳文傑醫師說明,胃癌前病變有3個值得注意的症狀。一,慢性萎縮性胃炎,約10至20%從慢性胃炎演變,將使胃黏膜細胞密度與其功能都下降,導致萎縮部位反覆發炎,其中約3%的萎縮性胃炎會變成胃癌。二,胃腸化生,腸化生是指胃黏膜長出「腸黏膜」,這被認為與胃癌的發生有高度的關係,腸化生罹癌風險高6至10倍,每年約增加2/1000,十年約2/100。三,胃腺瘤、腺息肉,胃腺癌已被WHO定義為胃癌前驅性變化,雖與大腸腺瘤相比,胃腺癌發生率不算高,但約4成胃腺瘤內存在惡性細胞,照胃鏡時發現就建議切除。如何預防胃癌發生?吳文傑醫師表示,胃癌在惡性腫瘤的發生率排行中名列前十名,透過統計顯示,得知胃癌與下列幾個危險因子有關,其中除了家族史、年齡與性別,大部分誘發胃癌的因素和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高度相關,可藉由後天人為避免或改善。要預防胃癌發生,首要避免高鹽飲食,攝取過多鹽分會刺激甚至破壞胃黏膜,當黏膜來不及修補完成,又吃進過多鹽分,可能會提升胃癌的發生機率。另外,熬夜與吃宵夜也應該避免,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細胞,會在胃部的休息時間進行更新,熬夜會使胃黏膜上皮細胞更新力減弱,而在睡前吃宵夜就像強迫胃「加班」,長久下來,容易導致胃黏膜受損、潰瘍,進而引發胃癌。最後,菸、酒、過量藥物都對胃健康不利,長期酗酒將使胃黏膜持續充血,演變成慢性胃炎或消化不良。菸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化學物質,同樣會造成胃炎或胃潰瘍,間接促使胃癌發生。某些藥物如阿斯匹靈會造成胃部受傷,有引發胃發炎或潰瘍之可能,盡量避免長期使用或濫用,可減少胃部損傷。吳文傑醫師說明,微生物也會影響胃癌風險,WHO將幽門桿菌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臺灣盛行率超過3成,包含家人、伴侶有感染者,長期脹氣消化不良、消化道潰瘍患者、長期使用消炎止痛藥或制酸劑,都屬高危險族群。根據研究發現,胃癌病人中9成有感染幽門桿菌。此外,有胃癌家族史者發生胃癌的風險高出2至3倍,可能是相似的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導致。胃癌好發條件吳文傑醫師指出,胃癌好發年紀為50至70歲,其中又以男性病人居多。主要原因可能是隨著年紀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黏膜化生的發生率也會跟著增加。年齡愈大愈容易有胃瘜肉,尤其是曾接受大範圍胃切除手術的族群,術後20年胃癌的風險平均高出6至7倍,特別容易發生在胃與腸子交接處,這種胃癌稱為殘胃癌,推測殘胃癌變的主要因素,是胃部分切除後,導致胃的保護機制變弱,使胃黏膜逐漸萎縮以致細菌增生。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每日健康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完整接種疫苗的人 99.99%沒發生破防重症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根據對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的分析,完整接種新冠疫苗的人,超過99.99%沒有因突破防線的感染而必須住院或死亡的狀況。截至8月2日,美國有超過1.64億的人完全接種疫苗,其中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只有不到0.001%(1,507人),住院的則不到0.005%(7,101人)。在所有突破防線的確診病例裡,大約四分之三是65歲或以上的老年人。根據CDC數據,大約1,500的死亡人數裡,有五分之一死於新冠以外的其他疾病,雖然他們發生突破防線的病毒感染。CDC自5月以來,一直專注調查完整接種疫苗者的住院或死亡病例。
-
2021-08-10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奇美醫發表冠心症跨科別照護成果、三次通過醫策會認證
奇美醫學中心今天發表冠心症跨科別團隊照護成果、第三次通過醫策會冠狀動脈疾病品質認證,強調提高疾病照護品質及藥物療效,更多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接受冠心症藥物衛教及完成心肺復健測驗、戒菸成功率從106年的32%到109年61、大幅提高近一倍。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洪俊聲舉出案例,82歲退休老人肝臟有大顆腫瘤,入院安排手術時急性心肌梗塞併呼吸衰竭,心導管檢查發現冠狀動脈阻塞非常嚴重、手術風險極高,經心臟內外科團隊合作,使用小型葉克膜協助、順利完成高風險心導管支架放置,也安全切除肝腫瘤,最後順利出院。洪俊聲表示,奇美冠心症照護團隊2014年首次參與醫策會冠狀動脈疾病品質認證,成為南部首家通過認證醫學中心,即便今年爆發疫情,團隊仍堅守崗位,順利三度通過認證,提升冠狀動脈疾病全面整合照護品質,提供國內外民眾就醫參考。洪俊聲說,心絞痛、心肌梗塞是最常見冠心症臨床症狀,更是猝死主要原因。在臺灣心臟病是國人第二殺手,衛福部統計,去年心臟病死亡20457人,不管男女死亡率均第二位,與2019年冠心症死亡人數相較、年增率高達3%,且有逐年增加趨勢。他說,過去冠心症照護由急診、心血管內科、護理團隊治療,奇美團隊提供以病人為中心完整照護,由心血管內、外科、復健、急診、加護、護理、藥劑、營養、戒菸衛教師等專業人力組成,並制定複雜疾病診治、評估及分享決策流程,藉橫向整合、強化延續照護,讓奇美冠心症照護團隊真正成為民眾信任的「心臟血管重症中心」。
-
2021-08-06 新聞.元氣新聞
未受新冠疫情影響 我國去年死亡人數較前年少2千人
內政部今天公布「109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1.3歲,其中男性78.1歲、女性84.7歲,皆創歷年新高,另外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但我國在執行邊境防堵及民眾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下,國人死亡人數為17萬3162人,比前年減少2384人。內政部表示,隨著醫療水準提升、食品安全重視、生活品質提高及運動風氣盛行,近年來國人平均壽命呈現上升趨勢,從2000年79.2歲增至去年81.3歲,顯示國人越來越長壽。根據內政部統計數據,我國平均壽命和全球平均壽命比較,我國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7.9歲及9.7歲。內政部表示,去年粗死亡率為7.35‰,比前年略減0.09個千分點,若以排除人口老化等年齡因素的「標準化死亡率」計算,則為每十萬人口390.8人,比前年減少4.3%,長期而言,標準化死亡率呈下降趨勢,符合多數已開發國家的情形。內政部表示,以直轄市而言,去年的國人平均壽命,以台北市84.1歲最高,其餘依序為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男、女性平均壽命亦均以台北市最高,呈現自北而南遞減的情形。根據統計數據,從各縣市平均壽命觀察,以新竹市81.7歲最高,台東縣76.5歲最低。內政部指出,東部縣市平均壽命皆較西部各縣市低,台東縣、花蓮縣與全體國民平均壽命分別差距4.8歲、3.9歲,不過花蓮縣、台東縣與全體國民平均壽命差距已分別較2000年縮小0.37歲、0.13歲。若與前年比較,除澎湖縣平均壽命下降0.11歲外,其餘縣市平均壽命皆為增加,且以宜蘭縣及南投縣均增加0.43歲最多。
-
2021-08-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 疫情烽火下的我見我思
【編者按】在這全球籠罩於新冠疫情的困境下,特別感到興奮的是,醫學生時代所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居然在她仍然勤於研究與教學之餘,主動與我們分享她由「新冠疫情之省思」,進而引申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的心得。更意想不到的是透過她的推薦,她的學生也是位名教授,不僅是科學家,也兼具豐沛的歷史與文學素養,巧妙地以古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分段介紹他在疫情烽火下的一些看法。希望透過這兩位兼具科學專長與人文素養的學者精心撰寫的三篇文章,在疫情肆虐的無奈之下,我們找到一些還可以做的努力。現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瘴癘,亦稱瘴氣(中醫慣用之名詞),是指山林間在濕熱環境下因動植物腐敗而產生的一種能致病的微生物(如病毒、細菌與真菌)滋生汙染物。由瘴氣引起的疾病一般稱為瘴病,故瘴病是多種疾病(流行病或熱帶疾病)的總稱;又瘴氣作為古代的疾病地理學概念,其主要與南方氣候、植被和地貌有關。瘴氣被認為是一種有毒氣體或薄霧,其不僅只在被感染個體內引發致病,更是會隨空氣傳播至該汙染區域內的多數個體(人或動物) 。醫學界往往以為過去所說的「瘴病」即是因水土不服所罹患的「中暑」或「感冒」或「瘧疾」等症,然廣義的「瘴病」則泛指熱帶或亞熱帶所在區域的傳染病。西方將瘴氣稱之為miasma,意思是「不潔」或「污染」。雖然「疫」難以認定為某一種病或症,但就「眾人同病;即疫也」的意義來說,古籍醫書或現代流行病學對「疫」之解,無疑是指稍有規模的流行性疾病,如「霍亂」、「天花」與「登革熱」等。其中「疫」中之重的「瘟疫」或謂「大疫」,更是指某種流行病/傳染病的大範圍爆發,諸如瘧疾、鼠疫、肺結核等,這當中也可能就包括了好發在特定季節或地區的「流感」疫情。隨著現代實證醫學的崛起,瘴癘(疫癘)這用詞已漸漸被後人接受是某些生物(主要是人類)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發的流行性傳染病,如風熱性感冒(流感病毒或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疾病)。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清朝統治期間,來台的漢人多將台灣稱為瘴癘之地,文獻記載中也多次強調台灣島上疫病橫行,如清代《平台紀事本末》所載乾隆五十一年(1786)時際,偽鄭(即明鄭時期1662-1683)時多瘴癘,居民寥落;更云當年軍中疫癘大起,各路副將、參將、游擊、守備先後沒於軍,弁兵死者日數十人。由這些史書記載顯示,自明鄭正式經營/署理台灣至清初(康/雍/乾時期),來台/遷台/開台的我輩先祖都遇到了與先後來到台灣(福爾摩沙)的荷蘭人或西班牙人相類似的久居難題,亦即無法克服疫病(瘴癘)之生死交關。因疫情而病歿的現象到清末/日治的台灣還是經年發生,且台灣本島南北各處無一倖免。據史料記載,1871年日本國藉口琉球海難船民遭臺灣南端高士佛社等居民(排灣族)殺害之故,于1874年出兵攻打恆春半島的原住民,史稱「牡丹社事件」。在此之際,日本西鄉從道所率領的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征戰中,竟有500餘人死於疫病(戰鬥陣亡者僅20餘人),而清朝6500員派台「文武員弁」也因「疫氣流行」而病故者眾。再者,清末來台灣鎮守海疆的左宗棠楚軍(湖南兵),也於1885-1886年修築嘉義至大陂橫貫道路之際,許多士兵因遇到暑熱、瘴癘所引發的水土不服(主要是瘧疾)而相繼病死長埋台灣,這近百座埋骨處現就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即甲仙鎮海軍墓。日治初期的台灣,于1896-1917二十年間,就曾出現了五次鼠疫流行(造成兩萬四千人死亡)與1919-1920年北部地區爆發過嚴重的「虎列剌」(即霍亂,造成四千三百多人死亡)。之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初期,因公共衛生推行落後,再加上兩岸人流頻繁往來下,導致原本在台灣已幾乎「絕跡」的各種傳染疾病,包含霍亂、天花、鼠疫與狂犬病等疫情又再次爆發。以1946年(民國35年)為例,台灣就曾因中國傳來「霍亂」,導致當年全台3809人染疫致病,2210人不幸死亡(致死率高達58%),而嘉義地區更因防疫封城(港)管制而導致警民重大衝突,進而衍變成了當時的重大社會事件——「布袋事件」。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流行性感冒(Influenza),通常簡稱為流感(Flu),為一種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流感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科,為RNA病毒的一種,主要有A、B及C型,其中A型和B型幾乎每年都會引起季節性的流行。20世紀內曾發生過四次較為嚴重且有記載的流感大流行疫情,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8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與1977年俄國流感等。其中1918-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是近代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瘟疫大流行(估計有10億人被感染),導致全球死亡人數超過了5千萬。依據日治臺灣的1918-1919流行性感冒疫情與防疫年表,這個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臺灣地區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第一波超過2萬5000人(死亡率達7.18%);第二波亦超過了2萬3000人(死亡率達6.3%)。21世紀初的疫調則有,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是一種由冠狀病毒(Cov)所引起的首例致命流行病;2009年的墨西哥流感(A型H1N1),該病毒之遺傳組成結合了人類、鳥禽及豬隻的流感病毒基因成分(造成超過一萬人死亡)及2012年的中東呼吸道綜合症(MERS),它也是一種冠狀病毒。這20年期間爆發的上述異常致命的流感大流行,所幸僅有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台灣流行肆虐,這波疫情有346名國人確診病例,然因其高致死率(接近20%)也造成73人不幸死亡。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又被稱為Sars-Cov-2,是2003年薩斯(SARS)病毒的變種/分支毒株。從2019年底Covid-19在中國武漢地區爆發後,短短幾個月就擴散至全球多個國家,迄今(7/24)為止,全球已經有一億九千多萬個病例數,四百多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台灣國內則超過1萬五千個病例數,七百多人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幸死亡。雖然Covid-19主要通過人與人近距離接觸而染疫,但該病亦已被證實可藉由被污染的物品表面等環境因素傳播,這意味著它比SARS或 MERS的疫情更難控制與阻斷。特別是,這次疫情的Covid-19病原體亦已經出現多次變異,而這種自體突變似乎能強化病毒對細胞的感染力,導致其傳染性亦急劇增強,更甚者得以避開免疫系統的阻擊(如印度Delta變異病毒株),無怪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被聯合國稱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峻的危機」。「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2019末至今的新冠疫情已帶給了世界經濟帶來的熔斷衝擊,其嚴重程度遠比上世紀初的大蕭條,更因受到隔離封城、邊境管制、供應斷鏈及防控措施等影響,讓許多數人面臨著失業與貧困。從去年(2020)初第一位女台商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後,台灣民眾就謹遵守著外出要戴口罩/面罩來保持社交距離,進出各大公眾場所也須嚴守「紙本登記制」/「簡訊實聯制」;染疫患者/疑似與確診病患接觸者,也都分別採取了「居家檢疫」、「防疫旅館/隔離酒店」及「自者隔離」與「居家隔離」等不同的防疫措施,來阻絕新冠病毒的傳播鏈。隨著全球疫情的升溫和病毒的持續變種,台灣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也從五月中旬進入極為險峻的階段,而三級警戒也持續延長至七月下旬(7/27全國調降為二級警戒)。再者,今年六月底國產與進口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已陸續在各大通路/超商販售,於此同時政府也加速設立各地熱點地區的篩檢站與廣設集中檢疫所。隨著台灣政府全方位抗疫推動(滾動式調控),再加上國人上下做好自身良好的防疫配合(沒有人想當那個破口),很慶幸在七月下旬已看見了確診數與死亡率都大幅下降,對即將微解封(降為二級警戒)後的百業復甦與時序正軌,將是令人多所期待和樂觀看待。另外,國人每天都關心的議題還是圍繞在何時可以打到疫苗,包括每一波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爭議不斷的疫苗接種殘劑(餘針)及可能分配施打的疫苗種類及其副作用。目前在台灣公費疫苗接種只有兩種選擇,即以腺病毒載體為技術的AstraZeneca(AZ)疫苗與以mRNA為技術莫德納 (Moderna) 疫苗這兩種,然民眾目前似乎還期望有第三種以上的選擇,特別是已有一些國人選擇出國去尋找其他已獲WHO 批准緊急授權(EUA)的疫苗接種。然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新冠疫苗,都可能會有非預期的副作用(近五百例接種疫苗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更是讓有意願施打疫苗之民眾的普遍疑慮。面對民眾的疑慮與恐慌,建議可由施打者可自行預約選擇所青睞的疫苗種類,年長者可與醫生來共同決定/評估是否施打,某個程度上是可舒緩施打者的不安/壓力,並提高所謂安慰劑的正面效應。近日台灣南部出現了十多例印度「Delta」變種病毒確診者(台灣目前主要仍是Alpha變異株),這著實令人擔憂也需國人更加努力配合政府政策——「輪到你,就去打」,盡己所能為台灣的防疫做出微薄但卻又重大的貢獻。目前,已施打過第一劑的國人才剛超過26%(計次人口比為27%),讓疫苗施打的覆蓋率,故從原本設定需要65%-70%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戰略方針,須提升至80%-85%的覆蓋率,如此才能讓這傳染力強及重症比率高的新冠變種病毒接近「清零」。在這三級警戒即將解除之際,我們接著是要面臨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後疫情時代」,期許國人同胞依舊秉承「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之價值信念,相信台灣不久後就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且再現昔日經濟榮景。謹以祈願並祝福本文讀者們都能喜樂平安長樂未央!
-
2021-08-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唯一控制住Delta病毒的國家」謝金河揭臺灣防疫模範4關鍵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達到2.0019億,死亡人數高達425.6萬。而台灣從5月本土疫情爆發至今,兩個月時間已讓疫情趨緩,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就在臉書PO出4點觀察,表示「台灣是這一波Delta變種病毒肆虐下,唯一能把疫情控制住的國家」,國內現階段疫苗覆蓋率約33.9%,是亞洲國家的中前段班,每日確診數比覆蓋率57.4%、70%的美國和以色列還低,並問民眾「這樣的台灣,大家還不滿意?」謝金河在文章中開頭就問「這樣的台灣,大家還不滿意?」回顧疫情開始從武漢封城至今,全球確診人數已達到2.0019億、死亡人數425.6萬,幾乎是人類歷史上百年來的大浩劫,直至今日還未看到曙光,謝金河指出在這段疫情期間,有4大重點值得注意。首先,這波變種病毒亞洲的確診數超過歐美,共計6302萬人染疫,遠超歐洲5228萬人、北美4222萬人以及南美3591萬人;在亞洲重災區中,印度、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確診數都超過百萬,日本也是逼近百萬人,因此東協各國都持續加強防疫,南韓也宣布四級警戒要再延長兩週。第二點,8月疫情以來出現一些特殊變化,包括全球防疫最好的澳門出現4例本土病例、中國疫情持續擴散、台灣及越南也出現防疫破口,今年5月台灣每日確診數均突破5、600例,指揮中心也被罵到體無完膚,但回頭看越南直到現在每日確診數仍高達1.6萬至7295例,就會發現台灣有多好,其他亞洲國家確診數如日本,4日也新增1萬2045例,泰國1萬8901例、馬來西亞1萬7105例、菲律賓6779例、南韓1776例。「我特別要告訴大家的是,台灣是這一波Delta變種病毒肆虐下,唯一能把疫情控制住的國家。」謝金河說,第三點就是台灣的疫情控制,5日新增6例本土、零死亡,是台灣疫情爆發的數字最低,對照美國一天15萬人確診、越南確診人數成千上萬,台灣應該值得安慰。最後一點,謝金河說道,台灣的疫苗覆蓋率約33.9%,算是亞洲國家的中前段班,每日確診數卻比疫苗覆蓋率57.4%、70%的美國和以色列低,現在雖然很多人在吵疫苗、不滿意台灣的防疫表現,但疫苗不是唾手可得的資源,再拿我們跟其他國家比一比,「台灣人民的自我防衛、遵守紀律,還有台灣有陳時中、王必勝這些做到流血流汗,卻仍被罵到體無完膚的人,他們默默守護台灣!這是台灣的無價之寶!」
-
2021-08-06 焦點.元氣新聞
疫情焦慮想復吸 女兒一招退菸癮
防疫警戒降級但不解封,許多人的心情隨著疫情起伏,焦慮無法排解。53歲的巫先生已成功戒菸10年,但近期壓力上來又有「復吸」的念頭,他索性撥打戒菸專線及女兒提供的「厭惡法」,將紙菸及菸蒂蒐集在裝水的寶特瓶裡,只要菸癮一犯,就打開寶特瓶聞一聞,惡臭直接消除復吸的念頭。父親節將至,衛福部國健署昨舉行「我的老爸不吸菸」活動,期盼爸爸們在今年父親節,能夠向菸品說不。巫爸爸說,他有30年菸癮,在國中時期,因好奇心驅使下接觸了菸品,原本一天抽半包菸,直到當兵及出社會後,工作壓力大加上同事的揪伴吸菸,變成每天抽2包菸。成家立業的他,每當下班回家想擁抱女兒時,總會被嫌棄菸味,為了家人與自己的健康,巫先生下定決心在44歲戒菸成功。事隔將近10年,新冠疫情攪局,他的生活壓力大,又有「復吸」的念頭。事實上,巫先生並不孤單,戒菸專線服務中心主任邱南英說,美國心理學會研究顯示,去年全美吸菸專線撥打率下滑,發現復吸比率有上升情形,全球有超過11億的抽菸人口,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每年因菸害而死亡人數超過800萬人。國健署指出,疫情間抽菸,病毒容易藉由手傳至口,染疫率與重症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邱南英說,不是每個戒菸患者都可以接受藥物戒斷,像是18歲以下的青少年、孕婦等,可以透過戒菸專線輔導機制,尋求專業幫助。如何降低使用菸品、復吸的欲望?邱南英說,可以嘗試調整生活作息、注意飲食、控制體重並學習放鬆,來調適壓力及化解情緒困擾,同時尋求家庭與社會的支持,善用戒菸的服務資源。
-
2021-08-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
【編者按】在這全球籠罩於新冠疫情的困境下,特別感到興奮的是,醫學生時代所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居然在她仍然勤於研究與教學之餘,主動與我們分享她由「新冠疫情之省思」,進而引申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的心得。更意想不到的是透過她的推薦,她的學生也是位名教授,不僅是科學家,也兼具豐沛的歷史與文學素養,巧妙地以古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分段介紹他在疫情烽火下的一些看法。希望透過這兩位兼具科學專長與人文素養的學者精心撰寫的三篇文章,在疫情肆虐的無奈之下,我們找到一些還可以做的努力。一、前言 當今新冠病毒肆虐,全世界死亡人數達400萬人(WHO),大家談疫變色無不恐慌,不知何去何從,許多熱心人士踴躍捐錢,贈送口罩、防疫衣物、愛心便當及搭建臨時診療所,著實令人感動萬分,富有人情味的台灣,防疫不落人後,因此,站在醫藥研究領域中,難免發憤圖強,用心整理2019-2021年有關新冠疫情病毒的研究文獻,以野人獻曝之心,討論個人防疫策略,期望拋磚引玉,同心協力,消除疫情,恢復正常生活,健康快樂每一天。二、感染新冠病毒病重病人的特徵: 確診病人中,約20%會引發嚴重病情,如乾咳、發燒、呼吸窘迫、心律不整、嗅覺及味覺不敏、失憶、情緒不穩、高血壓、高血糖等,最後導致嚴重肺炎肺腫,多重器官失能而致命。 病理檢查發現這些重病患者,體內抗氧化系統包括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質,鋅、硒、鎂、維生素等等之含量均比正常人低,因此,病毒感染病人體內的氧自由基暴增,嚴重的白血球數量劇減,免疫力劇降,血糖及血壓增高,這些珍貴的臨床資訊,提供我們瞭解每個人防疫的重要措施,必須在生活起居、飲食習慣、運動、情緒及免疫系統之調控及健康管理,才是抵禦新冠病毒良策。三、病毒感染病重的危險因子: 據統計,新冠病毒傳染力及致病力很強,但約有80%確診病人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如喉嚨不適、疲倦等,幾天後就恢復。但約有20%確診病重病人,需要住院的,是年老並有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肺腎及肝失能、失憶症或癌症病患等,探究這些病重患者的共病是免疫力差,氧化壓力大及發炎等現象。由於新冠病毒之棘蛋白與人體細胞受體(ACE2)結合,進入人體細胞後,立即引發免疫細胞(Dendritic cell)活化,並分泌α/β干擾素(Interferon α/β,IFNα/β),由此一系列訊息傳遞活化快速殲滅部隊如中性細胞(Neutrophil)及吞噬細胞(Marcophage)分泌大量自由基,毒殺病毒,接著後援部隊如B及T免疫細胞產生抗體,中和病毒棘蛋白或其他抗原,再由記憶T細胞(T memory cell)標記病毒,防範以後病毒之侵略。然而,道高一尺,病毒魔高一丈,半路攔截,延緩上述IFNα/β引發之一連串訊息傳遞,擾亂免疫系統的發炎及抗發炎組織激素((Cytokines)的均衡,加上病人本身的慢性疾病所造成的免疫不全及發炎狀態,結果造成發炎爆炸及組織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不可收拾的多重器官失能的致命局面。四、破解病毒感染病重的奧妙密碼 宇宙間擁有無數生物,其間互相抗衡的奧秘,直到最近才有些微瞭解。理解人體內龐大的細菌(其遺傳物質DNA總量是佔人體DNA總量的90%)與人共存共好的關係。最大的突破應是人類細胞的新陳代謝,組織間(腸↔腦,腸↔肺)的訊息傳遞及免疫機能的調控均依賴人體內細菌的協助,及人體健康的維繫。去年諾貝爾獎揭發細菌對抗病毒的絕招(CRISPR/Cas9),不免令人想到人體內細菌是否具有CRISPR/Cas9技巧,將入侵病毒DNA切割,而得以免除傷害,病毒與細菌與人體細胞間奧妙密碼,正等待科學家去研發,但目前我們能作的,就是追求和諧、互敬、互助的生態平衡。五、養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好習慣 這不只是一句教條而已,這是已有許多科學證據,證實一個人要活得健康快樂,就必須遵守此教條。睡眠生理學指出人在睡夢中,執行許多有益健康的事,如重新學習或深入思考白天所學的事物,修復身體各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機能,在睡眠中,腦分泌一種神奇的褪黑素(Melatonin),具有抗氧化、抗發炎、調節神經組織及增強免疫系統,由此,可知睡眠的重要性。因此,不可沉迷手機或操勞過度,影響睡眠。我教朋友唱的催眠曲,據說有效,不妨試試:心花朵朵開,善念處處在,好眠跟著來,煩勞永不在。六、均衡且多樣性的飲食習慣: 當今對新冠病毒之感染尚無特效藥之際,已有許多文獻報告,富有抗氧化抗發炎、抑糖尿病、抑癌及保護神經的天然食品,加強防疫功效具有潛力,這些天然物種類繁多,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容易取得,例如已有臨床試驗對新冠病患之病情具有改善的天然物,包括鋅、維生素A、B、C、D、E、魚油ω-3及ω-6不飽和脂肪酸、薑黃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降血糖藥物Metformin(MF),此藥物不只降血糖,適量使用可降低發炎物質(IL-6及TNFα)之分泌,MF具有抗發炎抗氧化抗癌及神經保護之作用。其實許多天然物包括植多酚(如茶多酚、洋蔥素、葡萄子酸、大蒜精等)也具有如MF之效果,但對新冠病患是否具有療效,則須等待臨床試驗。七、總論及未來展望: 從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病人的病理症狀所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體內氧化自由基太高,嚴重發炎現象,白血球劇降及免疫失調等是重要癥結所在。據統計約20%確診病人,引發嚴重病症,其中約5-8%病人須住加護病房(ICU),其餘80%確診無症狀或輕微症狀,於5-14天後就自然康復,由此我們深深覺悟到從個人情緒、免疫及保健確實作好,達到健康和樂,免疫力強時,就不必為了等不到新冠疫苗而擔憂煩惱,反而降低免疫力。呼籲重視個人健康管理才是長久防疫策略,因此,我們大家一起來作健康防疫四重奏,永續防疫不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