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9 醫聲.罕見疾病
搜尋
權利
共找到
661
筆 文章
-
-
2024-01-29 名人.楊志良
楊志良/搶救健保 全盤考量才是治本之道
台灣全民健保開辦近卅年,如今因為少子化、高齡化面臨巨大挑戰,惟有從健康照護的供給、需求及財源籌措全盤考量,才是治本之道。健康照護的人力供給需要重新規畫,在需求方面,可在質、量及結構上進行大幅度的調整,首先是減少無效且痛苦的醫療。推動善終觀念 減少無效醫療當年本人在立院答詢,稱癌末病人從事積極治療就是浪費生命,被當天晚報及電視新聞痛批為失言,然而第二天安寧照護之母趙可式教授立即全力聲援,且有多位家屬投書,不知有安寧照護的選擇,導致疾病末期家人被氣切插管受盡折磨,結果只是多活數十分鐘,實在不忍。本人隨即規定住院須知增加此項說明及選擇。傅達仁先生疾病末期痛苦不堪,只得前往瑞士從事安樂死。不分區立委楊玉欣力推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為亞洲最先進的病人權利保護法律,並且經多次修訂更為完善。本人從2009年至2011年擔任柳營奇美醫院執行長,三年期間,即使在相對保守的南部民間,末期病患在醫師說明病情後,選擇不再急救者已在半數以上;依據本人觀察,目前在台灣已有八、九成民眾接受善終觀念,減少很多無效醫療,同時增進病人照護品質。增進民眾健康 可減醫療需求但是減少醫療需求最好的方法,其實是增進民眾健康。民眾最重要的健康照護者就是自己,對於沒有能力自我健康照護者,家人就是最重要的照護者,因此各國都將健康教育列為學校教育重要的一環,並且要求學校提供健康的環境以利學習;世界衛生組織並且倡議,各地方政府要由首長辦理健康城市,增進民眾健康,減少醫療需求。生命誠可貴,何況人生只有一次,對個人來說,只要有能力,必定期望得到最好的照顧;但對社會而言,資源永遠有限,需要考量到成本效益,以及整體而非少數人的健康。增加部分負擔 可能弊大於利財源籌措是另一個重大議題,全民健保主要以社會保險的精神,由個人、雇主及政府稅收的一部分(仍是來自就業者)負擔保費,但投保薪資如何計算,是否包括獎金及加班費等,均需思考。以往的改革均朝向擴大費基及加大投保薪資上限,增進社會保險的精神,讓收入高的協助弱勢者。當年本人將投保薪資上限5萬元提升為18萬2千元(署長或部長薪水近來提升至19萬9500元),加上費率從3.55%提到高5.17%,讓全民健保從2011年維持至今。若干醫界人士主張增加部分負擔,價量互動。但根據實證研究,此舉雖然可提升病患的費用認知,可能可以減少若干不必要的需求,但也可能阻卻必要的醫療照護,若以此為抑制費用及需求的方法,弊大於利。提高部分負擔,充其量只能拖延健保破產的時間,惟有全盤考量,才是治本之道。
-
2024-01-28 醫聲.罕見疾病
終結罕病家屬懊悔 首位罕病立委推病主法 讓病患能「好好地走」
「病與痛都是病人在承受的,醫病關係的主體是『病人』,但卻沒有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法律。而這個『以病人為主體』的法律,除了病人須獲得保障,醫療團隊也須被保障,才能創造更好的醫病關係,所以需要明訂醫病雙方的擺放位置和權利義務關係。」楊玉欣推動立法的初衷《賀瓏夜夜秀》節目對於罕病身障者陳俊翰律師不當言論,引發喧然大波,除了罕病基金會發表抗議聲明外,各界也聲援陳俊翰律師。實際上,台灣也有罕病患者進立法院執行參政權,那就是現任基隆市社會處處長楊玉欣,她是第一位罕病立委,也是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重要推手。 楊玉欣是第8屆國民黨不分區立法委員,本身是罕病患者,深知重病患者備受磨難的煎熬。也思考著有沒有可能有一條「安全防線」,讓每個人和每個家庭不要掉入痛苦的深淵,而這就是她與同僚們推動病主法的最重要原因。約莫一年半前,楊玉欣接受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採訪,談及自己從政歷程,及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心路歷程。以下文章節錄自「穿越生命之河 預見未來的自己」一書,全文將分上下兩集刊出。內文:負責老弱病障礙等相關政策,想讓每個人都可以「好好活」在101~105年擔任立委期間,楊玉欣接到非常多的陳情:「有些家屬懊悔當初要求醫師一起來隱瞞病人的病情,最終不但讓病人痛苦,自己也後悔終身。」她清楚地知道,由於長期文化結構問題,及病人身體與疾病因素等,使病人在醫病關係中極為弱勢,甚至連病情的「知情」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更遑論在生命的終點之前擁有自己想要的樣貌。她表示,數據指出台灣平均臥床年數已衝破8年。臥床帶來的不自由及身體的苦痛(如褥瘡)是病人尊嚴的嚴重傷害,也是家庭的悲痛,更是總體社會巨大的損失。但當時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只能無奈任由這些憾事不斷地上演。 楊玉欣在立法院負責老弱病障礙等相關政策,長照服務法、身心障礙保障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等,都是出自她的推動。所有法規與支持體系的思考都是想讓每個人都可以「好好活」。生命終點的相關法律──病主法而由於華人社會長期的忌諱與排斥,其中大家最不願碰觸的就是生命終點相關的法律。但她很清楚「善生」與「善終」是一體兩面,唯有好的告別,才能同時創造生者與逝者的圓滿。其中關鍵之一,就是「醫療決定」。病主法有一特點: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AD)前必須帶一位二等親以內家屬,一同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由當事人、家庭成員和醫療團隊進行完全的溝通,讓民眾能夠完整地了解這些平常不會接觸到的醫療資訊(例如:何謂末期病人、不可逆轉之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重症等)。經過完整的諮商之後,讓決定權回歸意願人。舉例來說,永久植物人不是末期病人,所以當事人若有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才可合法撤管。且預立醫療決定只有自己可以簽署,家屬或其他親戚不可代簽。因此,溝通越早做越好,以免突然發生重大危急事件時,悲傷、焦慮、情緒高張的家屬,在完全對當事人意願未知的狀態下,難以抉擇。唯有及早諮商與溝通,醫療團隊才能在最快時間幫助病人和家庭度過難關。「我們也透過立法來『保護醫護夥伴』,醫護夥伴一定需要得到更好的法律保護,否則動輒就被醫療糾紛所困擾,如何能專注守護病人呢?」楊玉欣說,有了「預立醫療決定書」這項法律文件,直接保護醫師得以尊重病人的自主決定來做醫療照顧。病主法的初衷,主軸是以「醫病關係」與「自主」的思考楊玉欣推動病主法的初衷,是以「醫病關係」與「自主」的思考為主軸,她說:「病與痛都是病人在承受的,醫病關係的主體是『病人』,但卻沒有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法律。而這個『以病人為主體』的法律,除了病人須獲得保障,醫療團隊也須被保障,才能創造更好的醫病關係,所以需要明訂醫病雙方的擺放位置和權利義務關係。」然而就台灣的醫療現況及病人的處境來看,楊玉欣覺得,病人無法自主的原因在於台灣長時間以來的醫病關係是「父權」模式,這並不是負面的意思,而是長期以來的文化是我們習慣不讓病人做決定,醫師說的算。病主法的立法過程波折不斷,在當時的保守社會風氣之下,要無到有立一部「善終」法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很幸運的是,我的先生-台大哲學系教授孫效智老師就是哲學、倫理學家,我有一群最專業的專家團隊。病主法沒有行政院版本,只有楊玉欣委員的版本,而病主法就是孫老師一字一句寫下來的。」從楊玉欣的敘述中可以看見他的堅定,並看見當時他是如何極盡所能地在任期內完成所有人權利的保障,同時也能看見當時在立法時遇到多大的挑戰。「直到任期的最後一秒,病主法通過前,我都還非常緊張有任何的變數。」而這壓線的20秒通過了病主法,讓台灣成了亞洲的領頭羊。楊玉欣說,整個亞洲在文化方面,對於病人主體與醫療決策的問題,尤其是碰觸到生死的議題,其實是很難去思考和談論的,更遑論去立出一部法律。病主法帶來改變的契機:尋求4贏的可能楊玉欣當時不只要面對立委之間的協調、黨派之間的溝通,更要面對的是來自於醫界、法界、宗教界、病友團體,各方各面的專家與組織等,排山倒海的協調與各種質疑和反對的聲音,甚至有人認為她在「鼓吹死亡」。「但我始終相信問題就是改變的契機。」楊玉欣以堅強的信念與她形容的「頭破血流的溝通」,敲遍了當時所有立委的辦公室大門,走入所有的公聽會,讓所有團體了解病主法不是一個晦氣或鼓吹死亡的法律,而是鼓勵大家好好活、活得有尊嚴的重要法案。正是這份堅定與毅力,讓他在挑戰的路上能凝聚共識、突破歧見。楊玉欣表示:「我非常感謝在整個立法與推動的過程中,雖有困難與挑戰,但也有更多的貴人與前輩們投入其中與我們一同為了眾人更好的未來奮鬥。我深深感激。」楊玉欣深深覺得病人需要病主法,如果有這部法律,以後的社會將邁向「四贏」:病人有尊嚴、病人人權更躍進、與家屬決策更共融,以及醫病決策更能達到共識。病主法是台灣人權的一大里程碑,以剛性的法律制度,開啟眾人思考生命的議題。楊玉欣衷心希望透過病主法,可以改變醫療文化、生命文化、社會文化,病主法讓「醫病關係」互為主體,是平等的關係;而意願人為自己的生命做決定的那一刻起,就是對自我負責的最好表現,也期待家屬們能成為最強的支持者。病主法其實就是「生死議題」的相關討論而隱藏在病主法底下的「生死議題」,法規開宗明義就告知你擁有「知情」、「選擇」和「決定權」。醫療決定是善終的一大重要層面,但並非全部。在完成預立醫療決定之後,生活裡所有的面向都需要一一思考安排,好好準備,才有可能在那一刻來到時,無憾地說再見。而簽署後如果反悔了,也能修改原先的決定,即使被醫師判定為末期病人,只要意願人的意識清醒,能夠表達,都會以意願人的意願為第一優先。雖然病主法上路已3年多,很多民眾仍「不知道」有這個善終的法律,楊玉欣認為,會有這種現象,有可能民眾直接覺得是在談安寧療護,其實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另外,民眾一聽到ACP需要自費,「錢」就又卡住民眾了!病主法的訴求是「防微杜漸」,目標「把錢花在前端,去除無效醫療」楊玉欣強調,從立法一開始的時候,他們的訴求就是「防微杜漸」,但實際上大多政策的習慣是把錢花在後端的醫療,甚至是無效醫療,這無異於「亡羊補牢」,每年花掉幾百億元的國家預算,卻沒有讓人民過得更好。如果透過病主法,在前端就採用ACP,使政府把要支付的錢往前推,這花的錢相對少很多,不只是單一層面地降低了無效醫療的花費、對病家的折磨,更可以保障每人的知情權、保護每個病人的尊嚴、醫療自主權,讓家屬都能有醫療的共識、醫病關係更圓滿,這就是「防微杜漸」的道理,遠勝於「亡羊補牢」的耗損。 楊玉欣給政府幾個建議1.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希望ACP的錢由政府給付,拆除民眾的經濟門檻,就是「把錢花在前端,去除無效醫療」的用意。楊玉欣認為為了國人的健康,這個費用一定要合理化!例如比照四癌篩檢的方法,而且可以是階段性的,以年齡層或哪些門檻來分層給付。2.第二個建議是諮商的醫療機構要增加,別讓民眾跑到太遠的醫院接受諮商。目前全台只有兩百多家醫院有諮商的單位,可以上網搜尋「病人自主研究中心」,首頁就有地圖顯示能夠提供諮商的醫院。3.第三個是加強對社會大眾的溝通,讓大家能夠得到正確的訊息。截至110年底,預立醫療決定累積簽署人數3萬人,對比109年增加約1萬人。對照內政部統計20歲以上人口1900萬人,目前簽署比例仍未達0.1%,顯示目前醫療自主權的普及度,使台灣距離完整安全網建構仍相當遙遠。楊玉欣建議可從教育著手,包括醫療照顧健康相關體系和產業專業夥伴的再教育,這些專業人員越有概念,越能夠把資訊傳遞給他們接觸到的人。目前病主中心攜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已經培育了2000多位醫護夥伴種子講師,在台灣200多家醫院開花結果。種子講師非常有心,且認為病主法非常重要,會在任職的醫院當中爭取來做諮商這件事。楊玉欣呼籲:「以自己喜歡且想要的方式自然善終,是人權,更是普世的價值。但民眾目前受限於不知道如何行使權利、諮商費用門檻過高,弱勢族群更容易被不夠友善的制度排除。期盼政府與民間持續共力積極朝資訊普遍化、費用合理化,及醫療自主平權化邁進。」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28 醫聲.罕見疾病
夜夜秀引爭議 重傷罕病家屬的心 前立委楊玉欣:罕病患者父母其實都很自責
「罕病病患面對日益嚴重的病況,其實想要的是『好好死去』,但又不知道有什麼辦法,所以能想到的就是自殺。尤其是遺傳性的罕病病人,他們的父母其實都很自責,常常想要帶著小孩一起去自殺。」楊玉欣難過地說。《賀瓏夜夜秀》節目對於罕病身障者陳俊翰律師不當言論,引發喧然大波,除了罕病基金會發表抗議聲明外,各界也聲援陳俊翰律師。實際上,台灣也有罕病患者進立法院執行參政權,那就是現任基隆市社會處處長楊玉欣,她是第一位罕病立委,也是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重要推手。 楊玉欣是第8屆國民黨不分區立法委員,本身是罕病患者,深知重病患者備受磨難的煎熬。也思考著有沒有可能有一條「安全防線」,讓每個人和每個家庭不要掉入痛苦的深淵,而這就是她與同僚們推動病主法的最重要原因。約莫一年半前,楊玉欣接受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採訪,談及自己從政歷程,及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心路歷程。以下文章節錄自「穿越生命之河 預見未來的自己」一書,全文將分上下兩集刊出。內文:19歲發病罹患罕見的遺傳疾病:「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我自己就是罕病患者,完全了解病人對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的渴望,我希望能有法律來維護每人生命最終的尊嚴。」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創辦人(目前擔任基隆市社會處處長)楊玉欣說。回想起民國82年,她在花樣年華的19歲時發病,突然跌倒、爬不起來,大她1歲的姊姊也在同一個時間點發病,經由醫師檢查診斷之後,確診為「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這是一種全身性肌肉退化的罕見遺傳疾病,身體每一個有肌肉的地方都將慢慢失去功能。「當醫師宣佈確診時,告訴我『你無藥可醫、你會癱瘓』時,其實那時候我就已經死了。沒有什麼事情比你得了一個『好不起來的絕症』更恐怖。」楊玉欣訴說著當時這個如晴天霹靂的消息,帶給她的衝擊。「既然已經死過一次,就沒有什麼可害怕的了。當你已經接納它,也願意繼續往前走,就不那麼害怕,也就願意承擔了。」籌建「罕見疾病基金會」,傾聽病人的聲音──「自殺」有了這番醒悟,楊玉欣試著轉換心情,她想,要如何讓自己受到的苦可以幫助到別人?於是她開始共同參與民國87年「罕見疾病基金會」的籌備(88年正式成立),藉由自身及服務重症病人的經驗,讓她徹底了解病友切身的需要。罕見疾病大多無法治癒,楊玉欣在關懷病人及家屬時,發現病人經過病魔長期的折磨,他們都會談論一個問題,就是「自殺」。楊玉欣說,「面對日益嚴重的病況,其實想要的是『好好死去』,但又不知道有什麼辦法,所以能想到的就是自殺。尤其是遺傳性的罕病病人,他們的父母其實都很自責,常常想要帶著小孩一起去自殺。」楊玉欣開始思考,當疾病極其痛苦、難以治癒,幾乎無尊嚴的生命樣態,要如何在最後得到圓滿?然而,無論對罕病病友或一般人來說,醫療不斷進步,有越來越多的辦法來延長生命「徵象」,但當事人想要喊停的時候,卻無法再為自己發聲……她不斷思量這當中關於生命意義、生命價值的問題。讓重症病人有一個尊嚴離開世界的方法: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於是她腦海中一直浮現一個想法:「這些重症病人,難道沒有一個有尊嚴離開這個世界的方法,而不是採取自殺的方式嗎?」這個疑問在她心裡累積長達20年。直到她擔任第8屆不分區立委時,這個契機來了!101年2月,楊玉欣37歲時,獲選為第8屆不分區立法委員,她一上任就立刻著手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她認真說道,促使她推動這部法律的「初衷」是:「希望所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病人和家庭,不是在痛苦掙扎中死去,而是能夠獲得有尊嚴、自主善終的機會,而國家有義務要建構友善的制度,來保障重症病人的尊嚴和自主權。」對於生命的看法:已死過一次 就戰鬥吧!「『活著』很不簡單!」經過確認罹患罕病之後,她每天都在經歷著旁人無法想像的極大痛苦,她說:「想想看,你每天跟人家講300次『幫我』,這種『活著』必須靠別人幫你做所有一切,洗澡、穿衣服、撥頭髮、拿開水、把腳動一下、脫褲子、擦屁股等,會是什麼感受?」如果苦難不能有意義,如果疾病受苦對社會不能有所助益,那真的當時就該死去!楊玉欣認為:「既然已經死過一次,就知道為何而戰,那個戰鬥就是,如果我的疾病的經驗可以讓我有一些反思,思考著如果有一件事可以不讓別人遭受同樣的痛苦、不再經歷我所經歷過的苦難,就值得為它奮戰!」雖然疾病對病人的打擊是很劇烈的,但同時它也能夠產生巨大的爆發力,讓問題成為創造價值的契機!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12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者可以投票嗎?用這招助失智者順利投票還能促進社會參與
「失智者可以投票嗎?」、「失智者看得懂選票嗎?」「我可以替失智者圈投嗎?」每到選舉之日,家有失智親人的家屬總會提出這樣的疑問。113年1月13日(星期六)我們將迎來總統、副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在解答關於失智者投票的各種疑問之前,請先牢記他們依然享有和所有人一樣的人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提及,身障者在社會中生活所需的一切權利都應受到重視,包含基本生存權、公民身分權等,當然也包括參與政治的權利。值得注意的是,112年年6月9日《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及《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已經刪除了有關受監護宣告者無選舉權的規定,因此受監護宣告者也可以在113年的大選中行使自己的投票權。由於認知功能障礙,失智者在投票時確實可能會面臨一些困難,其中包括他們或許會難以分辨不同選票的差異、投票方式。因此,為了協助失智者順利投票,事先的準備和適當的鼓勵,就顯得格外重要。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所公布的相關資訊,家屬有助於失智者順利參與投票的方式包括:1.事先熟讀《易讀版投票指南手冊》https://pse.is/5hlb832.建議現場出示身心障礙證明或失智症診斷等證明文件,並詳細與工作人員溝通個別需求3.為保障失智者人權,失智者盡可能自己投票,家屬或工作人員可引導協助。4.受監護宣告者可依法行使選舉權,投票日領得選舉票後應自行圈投,但不能自行圈投而能表示意思者,得請求由家屬或陪同之人1人,依據本人意思,眼同協助或代為圈投。我們應共同努力,構建一個更加包容和友善的選舉環境,以確保失智者的聲音能夠被充分聽見並獲得尊重。此外,帶失智者出門投票,與左鄰右社對話互動,不僅有助於促進失智者的社會參與,還能讓他們感到被接納和重視,進而達到延緩失智的效果。
-
2024-01-10 醫聲.醫聲要聞
健保堪稱世界奇蹟卻造就血汗醫療 醫師公會全聯會提四大訴求
健保醫療給付點值是否滿足一點給付一塊錢,成為總統大選各政黨候選人交鋒的政見之一,有長期支持民進黨的醫界人士憂心,健保點值低,恐讓綠營選票流失。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更發出聲明指出,我國健保制度堪稱世界奇蹟,但成功的地方,竟然是可以大幅度的合法減少,原本應該給付給醫療提供者的費用,造就了台灣「血汗醫療」及大量醫事人員離職。全聯會表示,「提升醫療保健支出」與「挹注健保和醫療需求」為迫切的民生重大議題,長期以來,該會對健保與國家醫療政策皆有所建議,現在也提出幾點最為迫切的訴求,請社會各界能夠了解,為了國家醫療整體發展,滿足人民醫療需求,避免醫療崩潰的可能,期盼政府在未來能夠落實下列四點。第一、各總統與立委候選人皆能承諾於上任兩年內,以公務預算補足健保點值缺口,以免造成血汗醫療,甚至是血本無歸的醫療,其浮動點值應保障至少為0.95以上;並應於未來四年內比照藥費達成一點給付一元,給予醫療的基本保障,此外應逐年依照物價指數調整醫療點數,以保障醫療品質。第二、掛號費等非屬醫療費用的行政費用,應尊重市場機制,而非以行政命令限制,避免產生市場失衡,以及限制醫療發展。第三、重大與高貴新藥、新科技等高耗用資源的醫療費用,為屬政策專案支出範團,不應於保障民眾基本醫療健康權利的健保費用中支用,應另以公務預算挹注經費,以保障民眾基本醫療權益。第四、為保障人民醫療權益與提升國家醫療發展,我國醫療保健支出占GDP占率,應於四年內逐步調高至最少為8%的占率。以上四點,為現在醫界全體所最關心事項,不但攸關我國未來醫療發展,實為發展我國衛生保健政策之所基本事項,本會期盼社會各界與三組總統候選人皆能以國民健康為重,以醫療發展為要,在尊重醫療專業前提下,挹注足夠資源,保障醫癢品質與滿足國民醫療露求。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全聯會但以全國人民福祉為核心宗旨,盼能以本文拋磚引玉,廣開建言,讓我國醫療政策能更加完善。
-
2024-01-07 焦點.杏林.診間
年紀再大都有愛美的權利!皮膚科醫師曾德朋:把握3個單純 保養可以很簡單
模特兒穿上漂亮的高跟鞋走台步,卻會面臨「凍甲」的職業病;百歲老爺爺會穿上時髦的粉色長褲去做除斑手術。這些都是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在診間看到的故事,他說,自己擅長圖像記憶,恰巧符合皮膚科「看一眼就知道病症大方向」的性質。身為皮膚科醫師,他的膚況相當好,「簡單的保養、保養可以很簡單」,關鍵就是把握步驟、品牌、成分的「3個單純」。品牌要單純,防曬保濕做好,抗老美白就成功一半。行醫22年的曾德朋笑說,自己都已經是快50歲的中年大叔,這個年紀的「帥」應該要靠內在,他每天5點多起床,讀文獻、處理行政文書,7點多送孩子上學,過程中把握難得的親子時光,且再忙碌,也堅持每天至少要有一餐正常吃。談到皮膚保養心法,曾德朋認為「簡單的保養、保養可以很簡單」,防曬保濕做得好,抗老美白就成功一半,品牌也要單純,「不要這家洗臉好、那家保濕好」,同時成分也要單純,不要想靠一罐保養品,就能抗老、保濕、防曬、去角質一次搞定。男性防曬不只防長斑等「膚淺」問題,更是預防皮膚癌。曾德朋說,因為選了這個專科,的確比較知道皮膚照護細節,例如感覺快長痘痘了,就知道要用什麼藥物,避免後續出現痘疤或色素沉澱。有些人會質疑「男生為何要防曬」,但擦防曬、撐傘等保護皮膚的細節,除了為避免長斑等「膚淺」的問題,更是為了預防過度曝曬造成皮膚癌等風險。而他在想事情時很容易皺眉頭,為了不讓患者因此感到焦慮不安,會定期打肉毒桿菌,舒展眉頭。對於圖像記憶比較上手,則是曾德朋選擇皮膚科的原因,問診不外乎望聞問切,而皮膚科大概看一眼就要有診斷方向。不過當了醫師才知道,專業能力是基本,溝通技巧更重要,要如何用病患理解的語言說、對不同年齡、種族的人要怎麼說,都是每天會面對的難題。和不同患者做有效溝通,是醫師最大的挑戰。曾德朋舉例,台安醫院屬於基督教醫院,有很多不同種族的患者,台灣人多半希望藥到病除,如果吃一星期的藥不見效,就認為沒效;美國人則希望解釋得愈清楚愈好,能不吃藥更好。有些時候,看到指甲狀態改變、落髮,就知道身體裡面有什麼故事,所以溝通非常重要,要讓患者聽得懂、不要焦慮。身為皮膚科醫師,有些親友會直接把皮膚患部照片傳給他看,但他認為一定要很熟的至親友人,他才敢給予建議,對於私訊粉絲專頁「看診」的一般民眾,還是建議到醫院診治,也是對雙方的尊重。百歲時髦爺爺來除斑,年紀再大都有愛美的權利。「希望讓自己好看一點並沒有錯」,曾德朋提到,有位打扮得相當時髦的百歲爺爺,在80多歲兒子、60多歲孫子的陪伴下,穿著粉紅色褲子走進診間作除斑手術。這個年紀的人,一般會覺得自己這麼老了不用除斑,認為是智慧象徵,而這位爺爺把自己照顧得健康、打扮得帥氣,這是個人選擇,沒有對錯。22年的白袍人生,也讓曾德朋和患者成為「一輩子的朋友」。在新冠疫情之前,人們還不那麼習慣戴口罩,當時有名女性患者,總是戴著口罩就醫,原來對方是知名模特兒,卻因為常要穿著窄頭高跟鞋,導致腳趾出現俗稱「凍甲」的甲溝炎,需要把指甲矯正。因為這樣的「職業病」需要反覆回診治療,又不好意思露臉,所以才一直戴著口罩。後來就醫的時間久了,雙方也建立好交情,讓她安心的拿下口罩回診,曾德朋認為這就是身為醫者應該給予病患的安全感。頻繁走動又久站,他堅持穿球鞋保養雙足。曾德朋和多數醫師不同的地方之一,是對鞋子的選擇。他選擇穿球鞋,面對需要頻繁走動及長時間久站的工作型態,他會挑選好走、支撐度佳的深色球鞋,而這也能與他的專業連結,例如發現長雞眼時,就是腳在抗議走路的方式錯了。曾德朋醫師小檔案.現職: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台安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經歷: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萬芳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給患者的一句話:不要想靠一罐保養品,一次搞定抗老、保濕、防曬、去角質。.臉書粉專:健康肌膚美妍研究室 - 曾德朋醫師.IG:jtskintseng/曾德朋醫師 Dr.Jonathan Tseng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02 活動.活動最前線
【得獎名單公告】“嚥”不下的心聲!吞嚥困難大調查
【得獎名單公佈】感謝大家對【“嚥”不下的心聲!吞嚥困難大調查】的熱情支持,得獎名單如下:🎁【台塩生技】雙效益菌粉,共3盒VOOa Chien 0908-XXX-853曾O鵬 0988-XXX-500林O君 0906-XXX-243🎁【森森采食】印嘉特級初榨印加果油250ml,共2瓶陳O靜 0952-XXX-938蔡O芸 0933-XXX-450🎁吞嚥食譜桌曆,共5份張O風0919-XXX-824林O生0921-XXX-979陳O雄0983-XXX-168江O禧0963-XXX-675許O財0937-XXX-212【領獎注意事項】→2024年1月4日(四)公布獲獎名單於元氣網活動專區,並發送e-mail通知獲獎者。→得獎者請於1/8(一)下午4點前寄送資料(姓名、寄送地址、郵遞區號、電話),提供不完整、逾期未回覆者皆視同棄權。→主辦單位擁有最終解釋權,並保留隨時修改、變更、暫停或終止本活動內容之權利,若有修改以本活動問卷調查頁、元氣網活動專區公告為準。 →為確保獲獎者權益,本活動參與者務必於活動頁面留存正確之個人資料(真實姓名、聯繫電話、真實地址),並確認聯繫資訊皆為真實且處於可隨時正常接收訊息之狀態,主辦單位將依獲獎者所提供之聯繫資訊通知領獎相關事宜。●主辦單位: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吃東西是人生一大樂事,但想大啖美味的花枝、芭樂、烤魷魚和炸雞時,卻發現家中的長輩或自己咬不動?小心可能是咀嚼能力退化或有異常,若再加上常嗆咳,將來插上鼻胃管的機率還會大增。”嚥”不下的危機!其實很容易輕忽,因為吃飯這看似簡單的事,卻可能隨著身體機能老化或是疾病而變得困難,甚至出現吞嚥障礙。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65歲以上長者,有21.8%每周被嗆到三次,其中,被評估有吞嚥困難的佔12.8%,等於十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會出現吞嚥困難。吞嚥困難初期容易被忽略,因為照顧者可能誤解長輩只是暫時沒有食欲,長久輕忽的後果,除了營養不良,還會導致健康進入惡性循環,成了危害健康的最大因子。但吞不進去怎麼辦?多數的解決方式,就是將食物切碎或是磨成泥,不過,這貼心的舉動,可能剝奪了長者的美食記憶,甚至傷害了他的尊嚴而不自知。透過吞嚥大調查,我們期待透過照顧者的角度,尋找「嚥不下的心聲」,希望能提供吞嚥困難者解決方案,並找回消失的食欲。👉立刻填寫問卷●備註:1.此問卷將根據統計結果,公開於聯合報系相關平台,並作為內容專題與抽獎之用(統計結果不會出現個資,敬請放心填答)。2.問卷資料參考來源:國民健康署《咀嚼吞嚥障礙診治參考指引及健康照護手冊》
-
2023-12-22 養生.人生智慧
72歲婦住院無人探視輕生,子女反告醫院過失,法院這樣判!一個人的老後該準備什麼?
大陸一名婦人因住院無子女探視,遂在醫院內輕生死亡。沒想到子女卻反指控醫院管理不當、存在安全漏洞,對醫院求償。最後法院判決認定醫院存在管理不嚴的過失,但並非主因,因子女也沒有盡到子女看護的孝道義務,醫院僅需付10%的賠償責任。生病住院子女不探望 婦竟跳樓久病無孝子,在現今的社會不能說是常態,只能說不是奇聞!根據陸媒報導,今年二月,重慶一名72歲付姓婦人生病入院,但子女都沒人去探望,婦人只能請自己的陳姓乾表妹來照顧她,老婦向她哭訴,自己的3個兒子1個女兒都不管她,她曾在家裡多次自殺沒成功,這次生病也不打算治療了,乾脆一死了之。陳女本以為老婦只是心情不好說說而已,但也將其心聲轉達給婦人的大女兒,但大女兒仍沒當回事,也沒有告知其他兄弟姐妹去探望。沒想到老婦真的在住院第3天傷心過度跳樓自殺。最後老婦的子女們終於在婦人輕生後出現了,但他們卻認為醫院存在安全性漏洞,為何當他們母親在走廊裡徘徊時,竟沒有任何一個護士、醫生發現異常而阻止她,因此他們要求醫院賠償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賠償等各項損失49萬餘元人民幣(約台幣216萬)。華陰市人民檢察院判決結果,在醫院方面的責任,法院認為事發當日婦人在醫院樓道裡多次徘徊,期間醫院無人發現異常情況,從而喪失了阻止悲劇發生的機會,因此確實存在管理不嚴的過錯,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婦人會跳樓自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醫院方面的過錯並非主因,且不能排除如醫院採取有效措施仍無法改變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婦人子女缺乏關心和照顧,導致婦人因感受不到子女關懷感到精神崩潰,因此亦需對其死亡存在一定的過錯。最後酌情認定醫院僅需承擔10%的賠償責任。養兒防老還是妨老?子女奉養父母是絕對的責任嗎?華人觀念認為養兒防老,父母將孩子養育成人,以後子女也應該要孝順父母,負起扶養父母的責任。但真的是這樣嗎?先從法律面來看,根據我國民法第1114條規定,下列親屬,互負扶養之義務:一、直系血親相互間。二、夫妻之一方與他方之父母同居者,其相互間。三、兄弟姊妹相互間。四、家長家屬相互間。但這是說不管在什麼狀況,子女都要無條件扶養上述這些人嗎?根據民法第1117條.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簡單來說,當一方不能維持生活(例如沒錢支付生活開銷、沒固定收入),且沒有謀生能力的時候(例如有身心障礙或重大疾病等,或無法再勞動),另一方就對他有扶養義務。不過這仍有些但書,不是絕對,法律細則不在此討論。所以,在理性面當然可以認為這樣的關係最好最完美,但現今社會有太多複雜的因素,導致現代愈來愈多人覺得,養兒不必「防老」,只要不「妨老」就好。一個人的老後 備好「五寶」老後病後就算有子女探視,也未必全是幸福的!在父母病榻前爭產、或不讓久病父母拔管的事,也是時有所聞。曾出版《獨老時代》、日本一位專門書寫單身生活的松原惇子認為,人們對「孤獨死」的觀念應該改變。一個人自在、從容地面對死亡,不必擔心被趕到的家人要求醫院施予不必要的急救措施,有時也是一種幸福。因此,不管有沒有子女,重點在於,每個人都應超前佈署自己未來的人生,無論是培養興趣或是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伴侶。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曾受訪指出,台灣也是高齡社會,兩年後更為超高齡社會,大家對於年長者的身心、健康應更加關注。而年長者面對老年生活也應準備好「五寶」,包括老身、老伴、老友、老厝、老本,因此要維持身體健康、身邊有人陪伴、又有可以聊天的朋友,有自己居住的房子,以及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老年生活退休金,至少可以不為生活煩惱,憂鬱自殺不來找。就算生病了,沒子女探望,但有老本應付醫療支出,有朋友相伴支持,就算一個人但有堅強的心理素質,相信也能平靜走完人生。【資料來源】.微博 .全國法規資料庫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12-15 醫聲.醫聲要聞
攔截新冠 醫籲防疫預算常態化 增加篩檢誘因 精準診斷用藥/秋冬疫情升溫1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來到高點!台灣死亡病例上周新增34例,也是近期新高,疾管署預估,明年(2024)一月中旬達到感染高峰,依據最新統計,國內新冠重症病例數在上周(12月5日至12月11日)新增232例,為流感重症的15至16倍之多。由於秋冬有多種病原體作亂,醫界擔憂,照這樣的情勢演變,基層診所攔不住新冠肺炎的輕症患者,將造成病房占床率「壓力山大」,恐排擠其他病人的治療權利。醫界建議,在指揮中心解編、沒有預算情形下,應該仍要設立防疫基金,或讓預算常態化,針對診所端要提出更合理篩檢誘因,加強輕症患者攔截,以防變種病毒入侵、疫情捲土重來。新冠威脅遠勝流感 長輩更要注意「新冠重症病患人數從來沒有少過!」台北榮總胸腔重症加護室主任陽光耀指出,根據近期數據顯示,與流感重症人數相比,國內新冠重症病例數是流感重症病例數的8至15倍,代表新冠威脅遠遠高於流感。此外,陽光耀強調,新冠及流感重症以侵襲65歲以上長者為主,且容易導致死亡。從今年3月20日統計起,新冠感染者產生併發症者,65歲以上者占近八成、死亡者約占九成;流感重症的年齡比率,65歲以上者占約六成、死亡者占六成四。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家,不僅要提防流感,更要小心新冠威脅,其中,新冠重症造成的高齡死亡比率更是遠超過流感,令人憂心。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也觀察到,目前台灣流行的病毒、致病菌除了新冠病毒、流感病毒,還包括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以基層診所來說,除了流感,多數診所都沒有針對其他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篩檢,因此無論診斷、用藥都是靠臨床醫師判斷,特別是新冠肺炎,現在也較少診所會進行快篩,確診的人自然就變得較少,想要達到「攔住新冠輕症」,並且能「精準診斷、用藥」就變得困難。新冠仍在社區流行 未來佔床率恐影響其他患者治療上述現象讓後線的醫療端壓力很大,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表示,秋冬往往是醫院病房占床率最緊繃時期,醫療端壓力已非常沉重,目前新冠肺炎仍在社區流行,未來病房占床率將更高,恐影響到癌症、免疫力低下患者的治療時程,除了醫院病房成重災區之一,其他高風險病患就醫也會受排擠,環環相扣下,恐怕是惡性循環的開端。對此,林應然認為,若能調高基層診所端的篩檢、診斷等相關健保給付點值、提升用藥可近性,並多增加誘因,基層診所便能發揮功能,協助輕、中症病患盡快接受治療。高風險者易變重症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啟嘉說,若是氣喘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感染新冠、流感,不僅有很高的機率演變成重症,還會加重既有症狀,且「新冠肺炎誘發氣喘的比率較高,約千分之一至五百分之一」,若未及早確診、用藥,後續往往更棘手、更複雜。談到防疫相關費用來源,黃啟嘉建議,運用防疫基金模式或可幫助防疫預算常態化,防疫工作也能永續運作;陳宜君也建議,疫後感染科醫師的培訓也需更重視。醫界期待未來防疫用藥、篩檢試劑等物資可穩定供應,輕、中症病患也可及早確診、用藥,保障國人健康。(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12-11 退休力.理財準備
是爭產的終結還是開端?遺囑跟你想的不一樣:有5種形式,注意事項都不同!
新北市82歲的陳姓婦人,在111年12月23日剛立遺囑,31號就過世,留下約三千萬元的房產,沒想到這份遺囑卻造成兒子女兒為了遺產鬧翻。根據相關報導,阿嬤生前花兩萬五千元,找律師代筆遺囑,要將遺產給兩名孫子共同繼承,卻在最後一環出差錯,阿嬤表明不識字,不會簽名,沒想到在三位律師見證下,只有蓋章,連手印都沒有。最後被政府單位認為整份遺囑無效。這則新聞爆出後,造成民眾一片嘩然,怎麼會請律師進行代筆遺囑卻無效!到底發生什麼事?遺囑跟你想的不一樣!遺囑有5種形式,注意事項都不同!早年民眾覺得:人還健在寫遺囑很不吉利,有種詛咒的感受。所以一般民眾普遍都沒有立遺囑的習慣。加上以前的觀念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遺產不能給外人,於是父母在世時,有的會用口頭交代,告訴女兒以後不能繼承,有的是生前就讓女兒們先簽放棄繼承同意書。過去只要這麼做,父母就可以把遺產都留給兒子,也沒看到有什麼糾紛。 但是時代走到現在,大家赫然發現:怎麼以前可以的事,現在行不通了?時不時會看到兄弟姊妹為了爭產上法院,進而互相傷害、縱火、咒罵對方等,甚至引發殺機。看到這些新聞,讓許多民眾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事先寫好遺囑,交代好遺產該怎麼分配,子女就不會為了爭產搞到老死不相往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遺囑還有分成多種形式,需要注意的事項也不同!依民法規定,遺囑有5種形式:一、自書遺囑。二、公證遺囑。三、密封遺囑。四、代筆遺囑。五、口授遺囑。其中密封遺囑是最少被使用的;而口授遺囑需立遺囑人因生命危急,或其他特殊情形,不能依其他方式為遺囑時才能成立,所以口授遺囑是屬特殊狀況才能啟動。所以民眾可以使用的大多是其他三種遺囑,分別是:自書遺囑、公證遺囑與代筆遺囑。以下就這三種遺囑的要點整理如下:有寫遺囑就不會產生爭端嗎?要看遺囑內容而定很多人認為,只要有寫遺囑就不會有紛爭,但其實不然。目前實務的經驗上,立遺囑後仍然會產生紛爭的情況有以下兩種原因:1.遺囑不符合民法規定的形式要件2.遺囑分配侵犯特留分1、遺囑不符合民法規定的形式要件這是民眾書寫遺囑時常碰到的狀況。因為民眾不熟悉遺囑成立的形式要件,於是就出現一些亂象,像是:自書遺囑用電腦打字、寫錯塗改處沒簽名、沒註明塗改的地方跟字數、沒寫日期、用蓋章代替簽名、請別人代寫再自己簽名等,都會導致遺囑無效。結果當繼承事實發生時,繼承人對遺囑有意見,一狀告上法院,結果被法院判定遺囑無效,最後還是回到民法規定來繼承,忙了半天又回到原點,遺產還是不能依照父母期望的方式來分配。 有些人認為:如果自書遺囑容易出錯,那花錢選擇公證遺囑或代筆遺囑就沒問題了吧!但文章開頭陳姓婦人的新聞報導後,大家都覺得難以置信,怎麼會花錢請專業的律師寫代筆遺囑,居然還會無效!那公證遺囑會比較安全嗎?事實上,公證遺囑在法院爭訟時被判定無效的案子也不少。怎麼會這樣呢?因為公證遺囑認證需要立遺囑人有完全行為能力,要立遺囑人自己「口述」遺囑內容,由公證人記錄後再宣讀,同時還需要立遺囑人「自己」找2位見證人,而且還不能是繼承人,這些要件具足後,公證遺囑才會有法律效力。但是實務上經常都沒有做好這些步驟,而是立遺囑人已經寫好一張文書,公證人只是看著文書跟立遺囑人確認,這樣的公證遺囑,就容易讓繼承人主張遺囑無效,而產生訴訟。2、遺囑分配侵犯特留分另一個常造成遺囑爭議,最後進入訴訟的原因就是:遺囑侵犯特留分。民法針對繼承人繼承遺產的權利,有法定應繼分的規定。不過基於被繼承人的自由意志,可以選擇將較多遺產留給想給的人,但是法律有保障繼承人最低的繼承權,就是特留分。這個法律的概念就是:想厚此薄彼不是不行,但還是要注意留給其他繼承人的特留分。每個家庭的資產與成員都不同,該怎麼做才是好的安排,就需要經過個別評估。比如說:父母想把不動產留給兒子,這時候可以把其餘的動產,如:現金、股票等分配給女兒們,只要其餘動產價值沒有低於特留分,就可以達成不動產單獨由兒子繼承的心願。教育普及與網際網路發達,讓資訊更容易取得,加上現代人較懂得爭取自己的權益,遺囑在遺產分配的部分,相較於法定應繼分,常會有不公平的地方,所以對遺產分配得少的繼承人而言,難免心生不滿。這時如果遺囑有瑕疵,很容易向法院提起遺囑無效或侵犯特留分的訴訟。原本立遺囑的初衷,是想按自己的意願分配遺產,避免子女因爭產而造成家庭不睦,但往往是寫了遺囑,卻還是無法避免訴訟,不僅家人爭鋒相對。讓原本應該要解決紛爭的遺囑,反而成了製造紛爭的根源。想要避免遺囑陷入紛爭,應該要這樣做!想要遺囑生效,其實非常簡單。第一、遺囑沒有侵犯特留分。第二、符合民法規定的形式要件。這樣一來,寫遺囑就可以避免晚輩爭產,還可以按照被繼承人的意願,把遺產留給想照顧的人。其中自書遺囑是最簡單最不易有爭議的形式,但因為多數人不清楚有效遺囑的形式要件,所以才會雖然寫了自書遺囑卻還是無效。如果是請專業律師寫代筆遺囑,或是進行公證遺囑時,一定要確認相關流程與文件,是否符合遺囑的形式要件,這樣才不會有問題。 因此民眾在成立遺囑之前,還是要多確認一下法律規定,如果真的不清楚,建議可以尋找專業協助。但是在尋求專業前,還是要確認對方是否具有相關專業,是否真的對成立遺囑的業務有實務經驗,甚至可以尋求第二專業意見做確認,才不會像是文章開頭的案例一樣,造成更多問題。但最保險的狀況,還是自己多了解法律規定,清楚遺囑形式要件重點,成立符合民法規定的遺囑,才能確保自己遺願可以達成。作者:陳瑀莘經歷: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大專盃財富管理競賽輔導顧問暨專案講師富邦人壽業務襄理富邦人壽保險稅務班、社會保險班、壽險商品班講師榮獲2013保險信望愛獎優選最佳專業顧問獎
-
2023-12-06 退休力.理財準備
子女關係好,不會爭家產?錯!專家建議2件事 做好生前規畫不讓親人變仇人
有一位62歲的阿伯透過關係找到財務顧問,劈頭就問::「2年前繼承的土地,如果現在要賣,稅金該怎麼計算?」這個問題讓財務顧問意識到問題並不單純,於是開始了解故事的經過:110年時阿伯的父親死亡,62歲的他繼承價值上億的土地,土地上的建物為27歲的兒子持有(父親生前就完成贈與)。目前建物租給他人,父親還在世時,租金為父親平日的生活費。阿伯的父親對財產安排很有想法。早在20年前,爸爸與子女們就已經把財產分配確認完成。64歲的姊及60歲的妹妹姊各分得1間透天厝,而透天厝的租金由兩姊妹收取。依照這20年的租金來計算,每個人的收入合計約1~2仟萬。因為已經把兩間透天厝留給女兒,所以阿伯的父親把土地跟地上物留給了兒子及孫子,為了讓子孫可以享有這個土地及建物的獲益,父親特別立遺囑註明:土地不可以買賣、分割,希望可以長久地留給後代子孫。當父親身故後,兩姐妹覺得弟弟持有的這塊地比較值錢,也想分一杯羹。因為按照民法規定,女兒們也有父親的遺產分配權,於是兩人決定訴諸法院,爭取自身的權利。阿伯也是一個老實人,他覺得取得爸爸的遺產是姊姊跟妹妹的權利,也沒鬧到不相往來。但問題是:該怎麼分?才是公平的?什麼是特留分?為什麼會有特留份?依民法特留分的規定,法院可能會判決,姐妹倆各有1/6特留分。什麼是「特留分」? 民法中規定特留分用意是:讓每位繼承人有一個最低的繼承比例,避免因為偏愛的原因,讓遺產都只留給特定一人。讓所有繼承人可以透過法律保障遺產的分配方法,確保公正性。而根據民法第1223條內容,特留分計算是以「應繼分」作為計算對象,並非直接從遺產內容計算。什麼是「應繼分」?所謂「應繼分」就是告訴每個人「應該」分配到多少錢。為什麼會提到「應繼分」?因為只有透過「應繼分」,我們才能計算出特留分。意思就是:先從全部的遺產算出應繼分的金額後,再從算出來的應繼分金額中,計算出特留分的金額。如表1所示,在這個案例中,因阿伯的媽媽已身故,所以應繼分就是三個兒女均分,也就是:阿伯1/3,姊姊1/3,妹妹1/3。而民法中的規定,特留分為應繼分的1/2,也就是:阿伯的特留分是1/6,姊姊特留分是1/6,妹妹特留分是1/6。假設這個案例中,土地價值1.2億,這樣一來,姊姊及妹妹的特留分就會是各2千萬(1.2億X 1/6=2千萬)。買,還是不買?不只是心裡問題,還是經濟問題!在資產評估上,通常法院會請法院特約的估價師估價,如果繼承人覺得有異議,可再向法院申請重新估價,但費用要繼承人負擔。繼承人可以依實際上的狀況向法院提出重新估價結果,再由法院斟酌。目前這個案件的狀況是:法院請當事人三人自己談金額。兩姊妹希望阿伯可以出錢把特留分買下,這樣又可以不變賣土地,又可以分到錢,於是兩姊透過網路查詢,表示這塊土地的市價為80萬/坪,而當事人查詢結果則為30萬/坪。透過律師溝通時,姊妹們說:「只要當事人願意出來跟我們聊,價格好說」。當事人自己也知道,只要願意開口,省個2~3千萬不是問題。但現在還要他拿這麽多錢出來買姊妹倆的特留分,感覺很不好!於是阿伯卡在自己的情緒過不去。於是大家就僵在那邊,沒有個結果。這個案例的關鍵問題在於:土地上的建築物是孫子擁有,如果要賣掉土地來換成現金會有困難。可以請不動產估價師把這個因素列入土地評估中,估價師會按照合法合規的方式,取最符合客戶想法的價值來做評估。我的小孩關係很和諧,不用擔心爭家產?錯!以這個案例來看,如何避免上法院、並讓親人間還是維持良好的關係?我會建議做好生前規劃,用制度來讓事情順理成章。這邊有以下的想法可以與大家分享:一、原本要贈與給女兒的房子,先不要進行生前贈與,而是納入遺產及遺囑。至於租金則匯入專屬帳戶,日後作為繳納遺產稅用。二、若維持目前的財產規劃,父親購買4千萬壽險,身故受益人為兒子。兒子可以拿身故理賠金來付特留分的金額。一般來說,CFP顧問在與客戶對談時,會提醒客戶一件事,那就是法律上子女們的權利。客戶們總會回;「不會啦!我的子女們都相處的非常好,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但事實上都剛好相反,這是因為每個人會因為自己遇到的人事物、心境及態度改變,導致行為改變。因此,我還是建議大家,可以藉由這個故事,思考如何在生前合法合規地,把財產分配給自己想要給的人,同時保留特留分資產,讓家族相處更和諧。作者/吳幸柔經歷:人壽保險公司行銷經理2023-2024台灣理財促進會教育訓練召委2024MDRT總會財富管理專案委員2023MDRT總會全球會議交流區普通話會議隊長2021MDRT台灣分會區域主席暨講師組召集人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信託執照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證書壽險業務員資格合格證書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合格證書(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04 失智.新手照顧
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系列報導/年輕罹患失智症怎麼辦? 保持生活力 盡量維持身體功能
人類壽命不斷延長,活到100歲不是難事,難的是如何活得健康有品質。超過65歲之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會增加,但也有不少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在得知確診的那一刻,可能都會想問「為什麼是我?」擔心生活有天翻地覆的變化。進入高齡社會,人人都可能失智,罹病了該怎麼辦?正值青壯年就業階段被診斷為年輕型失智,又該如何保住工作權利?台灣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說,目前全台超過32萬名失智症患者中,約1.2萬人是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其中近4成還在職,對其個人、配偶、子女、同事造成衝擊。配合醫師治療 罹病不一定失能年輕型失智者大多仍身體強健,除了性格轉變、情緒不穩、記憶衰退等症狀,最大的打擊是容易感到沮喪,因為平常輕而易舉能完成的事不再順手,需要他人協助提醒。湯麗玉表示,罹患失智症不代表一切將停滯或結束,在輕度失智(初期)應該好好維持住身體功能,有機會延緩病情退化速度,繼續創造精采的生活,千萬不要覺得沒有任何希望就放棄人生。湯麗玉強調,人生當中難免有所失去,面對失智症所帶來的轉變,要學習自我調適與接受。失智症是慢慢退化,並非一下子完全失能,罹病不一定就失能、也不等於失能。有些失智者原本的藝術、體育、文學天分很高,失智初期,行為表現也不輸一般人,只要配合醫師的治療方針、多參與社會事務、旁人多支持鼓勵,仍大有可為。許多人以為失智等於失業,透過勞動部的「職務再設計」計畫,可持續在職場發揮所長,減輕對家庭造成的經濟影響。失智不可怕 家屬要學會放手對失智者及其家人來說,部分家屬認為得到失智症很丟臉,可能導致就醫、治療不積極。湯麗玉說,失智並不可怕,對於疾病認知不足是引起焦慮的主因,家屬要調整互動溝通模式,學會放手、不追求照顧上的100分。她以著有「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的英國醫師珍妮芙為例,她在63歲時診斷出失智,透過影片、書籍記錄與失智共融共好的歷程,鼓勵病友正視疾病、勇敢走出來。湯麗玉分享,珍妮芙將失智症當作恩典,從醫師及患者的角度公開個人經驗,表達出對於罹病的想法。講述確診年輕型失智症前後的生活改變、提供專業見解,說出失智者對人事物感到迷惘和求助的心聲。許多人不相信這是失智者的自白,能清楚論述生活點滴、寫出與疾病共存的見證,翻轉大眾對失智症的刻板印象。湯麗玉認為,珍妮芙無所畏懼面對種種困難,值得每個人學習,當病程到了後期,也要讓自己做個愛與被愛的失智者,建立起友善環境。「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於12月8日舉辦,邀請到「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作者珍妮芙‧彼尤特醫師線上分享年輕型失智者歷程。此次論壇由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贊助夥伴富邦人壽;行動響應夥伴吉晟生技、采鋐健康整合集團、皇嘉;以及各界夥伴共同參與,包括支持夥伴:台灣失智症協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倡議夥伴:元氣網、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屏東基督教醫院、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切膚之愛社會福利基金會、畢嘉士基金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
-
2023-12-04 醫聲.慢病防治
面對未來的病毒世界 免疫力低下的人該怎麼辦?三大醫學會給意見
自從3月20日新冠疫情解封後,本土併發症每週仍有近300名個案,近來各類病毒大爆發,對免疫力低下者威脅最大,三大醫學會的專家們提醒,對於即將到來的嚴峻疫情,抵抗力弱的人必須接種流感疫苗,也應補打次世代新冠疫苗。面對未來的病毒世界,腎移植病人得小心CMV病毒的感染,而2030年要消除愛滋病,擴大篩檢將是最後一哩路。面對後疫情時代 三大醫學會針對免疫力低族群提解方疫情解封後各式病毒大爆發,對醫病而言今年要過好冬,需要周全準備才有辦法面對。10月28日台灣三大醫學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移植醫學學會及台灣愛滋病學會共同舉辦第一屆「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控制論壇」,這是國內首見的跨領域、跨科別論壇,不只有三大科別醫師進行專題演講,還有兩大醫療團隊與病人座談討論。會議中聚焦在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輩多重慢病者、腎移植者及愛滋病患者,面對未來感染症的威脅,要如何護體不讓自己受攻擊,各領域的專家紛紛提出解方。感染症醫學:疫情大解封 次世代疫苗接種要跟上依疾管署從2022年至2023年3月的統計台灣至少有1,000萬人確診,確診率達4成以上,其中16%為65以上的長者,解封後每週的本土併發症人數至今仍維持在2、300人左右,其中併發症中65歲以上約佔78%,且併發症及死亡個案多具慢性病史或未接種滿3劑疫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指出,很多人認為現在是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時代,但若依統計數字來看,解封後重症及死亡個案仍然存在,而免疫低下族群仍是被攻擊的族群,流感的重症患者也8至9成都沒有打流感疫苗,因此,民眾必需認知我們有條件跟能力可以與新冠共存嗎?專家會這麼認為不是沒道理,由於新冠病毒是RNA病毒變異非常快,免疫逃脫的能力很強,疫苗研發的速度有點趕不及病毒變異,王復德認為,「醫界對新冠病毒仍不太了解,目前變異株雖然容易造成輕症,但感染的機會仍大,未來疫情是否重來很難預測。」人與微生物是永無止盡的戰爭,面對狡猾多變的微生物,感染科醫師得站上第一線,王復德指出,在疫情期間疾管署光治療指引就更新了20多個版本,並與臨床醫師及官方溝通,至今都開了百餘場的會議,面對後疫情時代來臨也與開業醫進行密切合作。面對未來的病毒世界,王復德認為,最好的方式除了做好個人衛生及戴口罩,另外就接種疫苗,而打疫苗也需要更新,目前提供的XBB.1.5新冠疫苗,對付目前的流行病毒株具保護力,高危險群的患者更需要再補打。移植醫學學會:腎移植者CMV感染威脅 可預防性投藥3至6個月免疫低下的族群還包括接受器官移植者,移植患者可能會面臨術後感染的情形。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指出,移植患者在術後一到六個月內,為了避免產生排斥反應,使用免疫抑制的劑量會比較高,有些特殊的感染就趁虛而入,尤其是一般人不會感染的病菌,這時候對移植者就是威脅。需要特別留意就是巨細胞病毒(CMV),它是皰疹病毒的一種,依健保署的十年數據資料分析,發現移植感染的比為一般人高9倍。吳麥斯解釋,台灣有95%的一般民眾感染過CMV病毒,感染痊癒後就會潛伏在人體細胞內,當免疫力下降時就增加感染的機會。台中榮總遇過一名18歲未受CMV感染的腎移植患者,接受CMV陽性父親的腎臟,原本術後病情控制穩定,沒想到1個月後患者肝功能異常,經檢查發現受贈者確定感染CMV,還好經過治療後已痊癒。實際上經過台中榮總統計,捐腎者若是陽性器官捐贈給陰性受贈者,術後有一成的感染機會;若陽性捐贈者給陽性受贈者,那麼CMV感染的比例達二成五到三成五。而感染的時機有可能會延到移植後2到5年,原因在於受贈者開始不規則服藥,造成體內潛藏的CMV病毒蠢蠢欲動。由於CMV會活化免疫系統,可能危害到移植的器官,而現在治療的藥物愈來愈好,台灣移植醫學學會也即將針對腎移植患者,建立CMV的照護共識準則,從診斷、預防到治療的最新資訊,吳麥斯指出,目前專家的共識建議,腎移植患者可以採取預防性3到6個月的治療,可以降低CMV對病人危害。愛滋病學會:愛滋治療後已不具傳染力 應列常規健檢項目減歧視聯合國愛滋規劃署宣示於「2030 年消除愛滋」,即零感染、零死亡、零歧視三零計畫,希望可以達到95-95-95目標。即是提高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狀態之比率達 95%、感染者有服藥比率達95%及服藥之感染者病毒量檢測不到之比率 95%。而台灣2021年防治成效已達90-94-95,在第一個目標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的比例上仍需努力。台灣如何達成最後一哩路,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洪健清指出,擴大篩檢就是一種方式,很多人認為自己並非是高風險族群,但實際上,有一些愛滋病患只有一位性伴侶,但他還是被感染了,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愛滋病毒的篩檢列入健康檢查的選項,這不只可以減少歧視問題,也能找出潛在病人達到第一個95。洪健清解釋,這就像當年在推動BC肝篩檢時,最後納入成人健檢中,大家覺得這是正常的事,那麼為何檢測愛滋病毒需要被「懷疑」呢?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健檢將愛滋病毒選項納入,希望未來可以更普及,我們只要將它當成健康維護的一部份,就是減少歧視的開始。而愛滋病患在維護健康上,除了固定回診治療外,因為屬於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接種必要的疫苗非常重要,可以保護自己不受感染,因此,洪健清會建議,患者可依疾管署建議施打的疫苗都去接種,因此包括covid-19、季節性流感、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而B肝疫苗則需要補打雙倍劑量,才能讓抗體至少可維持2-3年,但若是活的減毒疫苗就不建議施打,例如卡介苗、口服小兒麻痺、黄熱病等。愛滋病已成慢性病,台灣的治療指引都跟上國際,台灣愛滋病學會除了提供專業的衛教講座,與疾管署及民間的病友團體相互合作,已形成默契。洪健清指出,像最近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就針對愛滋病患牙科治療的就醫權利,與學會及相關團體進行討論,希望幫愛滋病人爭取權益。
-
2023-11-19 名人.李偉文
李偉文/你家有大不出來的孩子嗎?
曾經應邀寫過一本繪本,這是國民健康署因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二十四條「提供兒童具有充分營養價值的食物」,因此請我扣著這個主題寫的故事。在構思故事的主題時,剛好看到一則社會新聞報導小學生便祕事件,後來查了資料,發現這是很普遍的問題,因為許多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水果,只吃炸雞漢堡飲料,父母親似乎也不以為意。因此我就以一個常常為「大不出來」而煩惱的孩子為主角,藉此談如何選擇健康的食物。大人可能很難想像,孩子在學校吃營養午餐時,水果都是拿來玩,很少人吃。台北醫學大學曾經調查發現,營養午餐裡的水果,有70%的孩子沒有吃,甚至將近三成的學童沒有每天吃水果,將近四成的學童水果攝取量不足。我很喜歡吃蔬菜水果,尤其台灣的水果種類多又非常好吃,所以很訝異有人不喜歡吃水果。住在台灣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一年四季都有非常多樣且豐富的蔬菜與水果,可以用非常合理的價格買到。尤其在夏季許多水果盛產時,可以在不心疼荷包的情況下,吃水果吃到飽,簡直奢侈得如同帝王。但是若從整體熱量來源來看,現代人「原型」食物吃的量並不多,因為在各種廣告商業行銷之下,養成吃加工過的各類「食品」的習慣,這些加工品中,除了含有許多對人體健康有疑慮的添加物之外,也缺乏纖維素。長庚兒童醫院的研究發現,到醫院求診的兒童中,四分之一有便祕問題;而且因便祕而求診的兒童中有三分之一出現體重過輕、生長遲滯或肥胖等生長異常的情況。因此,一個人大不出來,通常也意味著他們的營養狀況出了問題。纖維素主要來自於蔬菜與水果,它本身雖然不是建構我們身體組成的營養成分,但是它可以幫助我們順利排便,將身體有毒的廢物排泄出,維持腸道的健康。或許也是因為現代人的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改變,便祕已成了很普遍的現象,因此大腸癌早已取代肝癌成國病。纖維素除了可以幫助消化,讓食物順利通過我們的消化道之外,它還可以減緩葡萄糖的吸收,避免過量飲食,同時帶走多餘的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它也可以滋養腸道內數十億對健康有益的好菌,讓這些好的細菌發揮保護我們的功效。養成固定的大便時間也非常重要,尤其在進食後半小時至一小時,自然地大腸蠕動會較強,也就是我們感覺到的「便意」,這時候排便效果最好。只可惜很多家庭早餐後都匆匆忙忙趕上學上班,錯失了飯後大號的機會。因此,或許可以在大家忙完一天下班下課回家後、晚餐前,準備全穀類的點心再加上一些水果,然後在輕鬆自在的心情下,養成固定排便的好習慣。孩子的飲食習慣絕對是父母親的責任。只要父母親自己吃健康的食物,也只提供孩子健康的食物,就會形塑孩子的飲食習慣。首先把家裡垃圾食物扔掉,只要孩子生活的環境中,沒有這些我們不希望孩子接觸的東西,那麼他們接觸的機會就會少很多。良好的飲食是生活中最容易做到也最有效益的習慣,只要稍微注意一下,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免除往後很多的疾病,也能擁有活躍身體與精神,真的不可忽視啊!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18 養生.人生智慧
60歲李連杰面臨3次生死關頭!用25年參透生死:生命無常要及時行善「化小我為大我」
60歲的國際武打影星李連杰,為新書「超越生死:李連杰尋找李連杰」來臺灣宣傳。他2013年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後續用藥卻造成發胖、心臟不適等後遺症...身體屢傳異樣,甚至被傳了不少烏龍死訊;昨天(16)出席大愛講座,看起來氣色不錯,一開口便幽默地闢謠「我還沒死」,更分享自己的人生觀。經歷過3次生死關頭 李連杰用25年參透生死李連杰出席講座時,一出場就先幽默地闢謠說:「我還沒死,最近還在被傳在大陸說我已經死了10年了,還有1000多萬人關注,有人說死了那麼多次都沒死。」,他表示許多人知道自己練武術、拍電影、做公益,但不是太多人知道我用了25年「在努力了解生死是什麼」,皈依佛法後已看淡事俗紛擾。李連杰透露,前幾年疫情混亂全球,有感於壓力瀰漫社會,決心把多次面臨身死關頭的經驗分享出來,包括遭遇南亞海嘯、拍攝《霍元甲》從12呎台上摔下、在高山上發生很嚴重的高山症,經歷過3次生死關頭讓自己感嘆生命無常。原本打算若60歲退休後就開始行善、學佛法,卻在40歲時卻面臨衝擊,令他意識到「隨時可能面臨生死、來不及等待」。在自然災害當中,每個人再有權利、名利,當天災來臨時,無論是海嘯還是地震,誰也走不掉,「大自然的無情,大家人人都是平等的」。因此要趕快去改變人生,從「小我轉成大我」,李連杰開始做公益、做慈善。由於從小練武,對道家的思想很熟悉,覺得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是100%對和100%錯,因為在太極裡,黑的有可能百分比再轉成白,白的又可能轉成黑的,所以在相對的世界裡,萬物一定都在改變著旋轉著。他以佛教的說法比喻「萬物都在動,萬物無常」,但無常不是負面,亦非正面,就是一切都在變動中改變著。他說明修行佛教有3階段「小我、大我、無我」,各種宗教教法都是喚醒你心裡已經圓滿的本性。把每一個負面想法轉為正面 轉煩惱為菩提李連杰表示,「了解相對地生活的真相,以及了解宇宙的真相,這就是佛法,跟穿什麼、喝什麼、做什麼,不一定要限制住,我喜歡每時每刻把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跟佛法融入。」他坦言2013年曾誤會罹癌,結果確診甲狀腺機能亢進,至近仍每天靠藥物控制,接著分享轉念的道理,認為「面對任何困境如果你看它正面就是正面,看它負面就是負面,甲亢來吧那就治吧,治不好也很幸福,那就是佛法提醒你要面對」,現在能很自在的感受所有的事情,都能把每一個負面轉為正面「轉煩惱為菩提」。延伸閱讀:.醫盤點「人在臨終前最後悔5件事」你符合幾項?做好4件事活出無憾人生.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
-
2023-11-16 醫聲.醫聲要聞
抗生素缺藥恐成國安危機 扶植產業落實國藥國用在台製造
新冠疫情的衝擊加上以哈戰爭,國內意識到關鍵物資的重要性,尤其醫藥自主更是核心重點。食藥署已依世界衛生組織列出必要抗生藥清單,總計48項。專家們指出,國際局勢難測,抗生素缺藥問題恐成國安問題,避免未來民眾無藥可用,國藥國用在台製造將成為扶植產業的重點。台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崇僖指出,在疫情期間,政府規畫出需要自主自給的六大核心產業,當時發現防疫物資不足,也沒有新冠疫苗,台灣醫藥物資的自主能力開始被討論。食藥署依藥事法第27-2條必要藥品清單,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國內專科醫學會及相關專業團體建議,在今年11月1日公布修正,食藥署署長吳秀梅指出,抗生素類別品項新增至48項。健保署盤點必要物資內屬於抗細菌及抗黴菌藥品者,共有60種成份劑型,其中23種列屬健保之特殊藥品,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針對短缺的抗生素也有因應計畫。顯然,抗生素缺藥已成國安問題,不能等閒視之。台灣的製藥能量要提升,那麼鼓勵國內藥廠的NCE-2(在十大先進國家上市滿五年,在台灣屬於新成分新藥)就非常重要,雖然NCE-2已放寬上市年限,但力道還不太夠。李崇僖認為,國內新藥送件申請數近年來大幅減少,食藥署應該要正視這個問題,想方法讓國內藥廠願意投入新藥的生產,例如將NCE-2的行政保護期延長,查登審查列為「優先審查」,更積極的推動醫藥自主;健保署也能將國產新藥的NCE-2納入平行審查機制裡,有效縮短藥物審查期,鼓勵有意生產新藥的業者。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諮詢顧問陳尚斌指出,抗生素缺藥確實是國安問題,當今要務就是在保障民眾用藥的權利及品質下,針對急迫性國內抗生素藥物,若業者有願意入在台製造新藥,健保在核價上都應該給予優惠。目前,健保署已釋出善意在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新增17-2條,把NCE-2納入鼓勵範圍,陳尚斌認為,應該還要再擴大到新給藥途徑新藥及新劑型新藥,應該都可以列為17-2條的適用範圍,採取成本核價,更能鼓勵有意願投入製藥技術創新及研發的本土藥廠。至於新給藥途徑新藥及新劑型新藥有何不同,陳尚斌解釋,新給藥途徑新藥像是原本是外用軟膏製劑的局部治療用途研發注射劑,就可發揮全身治療效果,新劑型像是原為液體針劑,但具有某些副作用,例如對腎臟功能的損害,經過研發為微脂體包覆注射劑,將副作用明確的降低,保護腎臟功能也維持原有的臨床治療效果,開發不同的使用方式,在研發上非常不容易,應該都能給予鼓勵。陳尚斌也認為,為了鼓勵國內產業在台製造,應該給國產新藥在健保藥價調整時將新給藥途徑新藥及新劑型新藥給予17-1條藥品同等地位進行藥價調整、在健保總額預算裡編列有專款的額度,或公立醫院也可以帶頭採購,這些都是可行的方式,這樣從上而下才有辦法避免地緣政治帶來的缺藥危機,保護國人有藥可用。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莊銀清也同意,醫學會將鼓勵臨床醫師多使用國產新藥,優先使用的概念才能讓國產新藥發揚光大。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指出,我們也希望國產藥廠不要只做學名藥,也希望國產製造新藥,甚至可以自主生產原料,當發生重大事情時,國外搶藥缺藥時,台灣才不至於沒藥可用,甚至在政府的幫助下,可以走上世界。
-
2023-11-16 活動.活動最前線
號外號外!元氣網與慢病好日子登陸醫療科技展啦!
📣📣號外號外📣📣今年11 月 30 日至 12 月 3 日,元氣網與慢病好日子將在亞太最具規模的醫療科技盛會「台灣醫療科技展」強勢展出!快點往下看,更多好康報你知👇🏼👇🏼🎉元氣網感謝季,盛大展開!🎉許多人為了感謝醫師妙手回春,護理師的無微不至,或是照護者的悉心照料,都會拿出好酒、茶葉、水果禮盒作為贈禮,但現在不需要這麼做,你心中想表達的謝意也能完整地表達出來。元氣網2023感謝季,邀請你前來醫療科技展K402攤位,寫下你想對醫療從業人員與照護者的感謝,完成即可獲得元氣網展場限定贈品。🎁完成攤位指定任務,即可獲得「健康聚樂部」熱門影音課程1堂免費觀看,以及實體課程報名優惠100元。現場追蹤元氣網facebook粉絲專頁、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或是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facebook粉絲專頁,還可以獲得額外抽獎機會。🎁每一天都會有精美好禮等的你帶回家!數量有限!把握機會!活動時間:11月30日10:00 ~12月3日下午16:00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 1樓 K402攤位🔎慢病好日子,LIVE Podcast限定登場🔎根據健保署統計,2022年台灣因慢性病就醫人數達到1,286萬人,其中718萬人罹患兩項以上慢性病。慢病好日子從治療、照護、用藥、運動和營養等生活五大面向,關心慢性病友,提供共病資訊、病友互動、以及專家撇步等內容,廣邀民眾、慢性病友及家屬一起好好過日子!📍來到慢病好日子的攤位,挖掘這些關於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事......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病的關係?一旦確診,將增加得到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可以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限定活動:【慢病好日子 LIVE Podcast】巴金森特輯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最新出版《巴金森病88問》書籍,獻給全台超過8萬個巴友家庭的暖心實用指南!報名參加慢病好日子 LIVE Podcast,限量實體書籍送給你!慢病好日子 LIVE Podcast 將邀請專家針對巴友如何運動、訓練肌力,以及照顧者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同時分享《巴金森病88問》使用說明書,現場亦開放QA問答,一起匯集更多經驗與能量,進而彼此共享!盛邀全台各地的巴友一起參與,每場限量20位,立即手刀報名!👉🏼報名連結👈🏼※成功報名「慢病好日子 LIVE Podcast」之後,記得到2023醫療科技展官網,索取展覽的免費票券,屆時方可順利進場參與活動喔:免費票券連結(若無email可於展覽期間至民眾報到櫃檯辦理)●活動場次一覽▷第一場:12月1日 (五) 11:00-11:45 (10:50開放入場)▷第二場:12月1日 (五) 13:30-14:15 (13:20開放入場)▷第三場:12月2日 (六) 11:00-11:45 (10:50開放入場)●活動對象:巴金森病友及照顧者、一般民眾●招收人數:每場20位●活動地點:攤位號碼 K402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_慢病好日子●活動費用:每人200元●活動贈書:巴金森病88問書籍 ※主辦單位保有活動內容異動之權利。元氣網感謝季&慢病好日子LIVE Podcast 活動資訊活動時間:11月30日10:00~12月3日16:00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 1樓 K402攤位 報名連結:立即報名參加搶好康→點我報名攤位資訊:展場J區入口處進入後直走,看到「北市聯合醫院」攤位後右轉即可看見攤位名稱「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現場還有集章換禮小活動,完成集章任務,隨機贈送醫敏家葉黃素或D3試用包,數量有限,換完為止歡迎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
-
2023-11-14 醫聲.罕見疾病
逾200罕病類無藥可用、有藥用不起 救命專款應合理成長、完全執行/罕病建言2
為保護罕病病患的治療權利,不受到其他預算排擠,我國在2005年將罕見疾病用藥列入專款專用。然而,罕藥通過健保給付緩慢又困難,近6年來,罕藥專款未充分執行,也無法隨病人成長而自然成長,去年,更被經濟學人評七國罕見疾病用藥可近性,台灣已經落後國際水平。健保罕藥專款保護了許多罕病患的生存權利,讓許多病患活了下來。不過,建言書指出,罕藥獲得健保給付從八成六下降到五成二。也就是,現在有超過200個病類的罕病患無藥可用,或是有藥用不起。執行率不完全 影響成長率 專家:原因是新藥未及時納保對於新罕藥納不入健保給付,卻年年餘下罕藥專款的矛盾。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楊銘欽指出,罕藥專款多用於原有病人存活人數逐年累積增加,體重增加需要較高的劑量,還有新生兒中被確診的新病人;但為什麼沒用完,可能是新藥未能及時納入給付。此外,由於罕藥專款執行不完全,楊銘欽表示,陷入執行率低、成長率低的惡性循環,加上沒用完的專款餘款,只能回流到健保安全準備金,不能留用到次年使用,最終導致專款不足以支付新藥。他呼籲,政府可依自然成長率、疾病發生率、擴增給付條件、前瞻式新藥及新給付範圍預算推估登陸作業及平台(HS)所登錄欲申請給付的新藥資訊,精算出合理的專款成長率,加速新藥的納入給付,使罕病患能及時接受治療。面對罕藥愈來愈貴的事實,新藥給付上可以怎麼做?罕病基金會董事長蔡輔仁提出見解,參考先進國家作法,德國以真實世界證據做為後續評估、荷蘭以人年經費預估預算,都可做為參考。(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10-26 活動.精彩回顧
【免費活動】2023年世界中風日在桃園 闖關抽獎健康又好玩
腦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台灣每年約新增3萬名腦中風患者,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推動中風防治,世界中風組織訂定每年的10月29日為世界中風日。今年世界中風日活動將首度於桃園舉行,桃園市市長張善政暨中央建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將共同擔任活動代言人。為了喚起民眾對腦中風的認識及重視,並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期待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讓健康意識落實於民眾的日常生活,邀請民眾共同參與「2023年世界中風日在桃園」。活動將以園遊會方式呈現,邀請各醫療單位與相關團體設立攤位,以互動方式宣傳中風防治觀念,另有專業的健康講座,帶民眾深入了解腦中風的相關知識及如何預防,獲取實用的衛教資訊。現場舉辦闖關及抽獎摸彩活動,希望每位參與的民眾都能獲得精美獎品,滿載而歸。期待一起分享知識、互相鼓勵,為更健康的未來努力。📍活動時間:10月29日(日) 上午09:00-12:00📍活動地點: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桃園市平鎮區復旦路二段66號)📍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指導單位: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桃園市政府、桃園市議會📍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衛生局、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聯新國際醫院活動議程:※主辦單位保有活動內容異動之權利。
-
2023-10-18 養生.家庭婚姻
這是你一生中最糟糕的狀態!經歷3次剖腹產卻被老公嫌棄 網友 :妳絕對有權利生氣
產後媽媽有多忙,當過媽媽的人都知道!忙著育嬰、忙著家務,職業媽媽甚至還要奔波於家庭與工作之間。正因為每天生活像陀螺轉個不停,大部分的媽媽對於產後身材,通常都會心有餘而力不足,以致於瘦身的路一直遙遙無期。剖腹產後的肚子,換來老公嘲笑然而,這位媽媽就因為產後身材,在英國育兒網站Mumsnet評論上發表一則引起公憤的貼文!經歷了三次剖腹產的媽媽,在文中透露她的丈夫先是嘲笑她體重增加,甚至對她的「肚子」咯咯笑說,「顯然更多的皮膚露出來了喔」,在網上立即引發了媽媽們的集體憤怒。而她也無奈傷心地說,「其實,對於身材問題我本來就很焦慮,而且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沒想到老公一句「你的狀態可能是你經歷過的最糟糕的!」當下讓她欲哭無淚,即便忍住了不生氣,但是內心還是很傷心。家庭工作兩頭忙,體重飆升為了夫妻關係,她只能隱忍,但不得不在貼文中承認,其實自己是受傷的!她也進一步解釋說,除了生了三個孩子和進行了三次剖腹產外,她還從事全職辦公室的內勤工作。為了不讓體重繼續飆升,她吃得不多,每天只在晚餐時吃上一頓。「我不是一個大胃王,我一整天只吃晚餐,還有一塊巧克力和一杯茶。」化悲憤為力量她話鋒一轉說,「我從今天起要繼續鍛鍊,而且一直鍛鍊!」網友:妳絕對有權利對他生氣想當然,貼文一出立即引起公憤,大部分的人都感受到她的難過與悲傷,同時對於老公的粗魯言論感到不可思議,也同情說到,「妳完全有權利對他生氣,他對你的傷害,令人難以置信。」並且提出中肯建議,「開始鍛煉身體,而且吃得好、多喝水,這會讓你感覺越來越好!」後來,這位媽媽更新帖子提到,兩人在真心道歉後已經和好。「對於自己的不當言論,他已經道歉了,說完他也覺得自己很糟糕。」別急!記得給身體一些時間產後媽媽日復一日忙於家庭,自然沒有多餘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久而久之就會累積對身體外觀的不滿,甚至自卑起來。給每一個當母親的妳,產後操之過急想要回到過去的體態,很容易傷害到身體呢;只要留意飲食不要過油,避免高糖及高熱量就可以。大多數媽媽在產後體重會減輕5公斤,生產後的第一個星期,水腫的問題會漸漸改善,進而體重會更輕盈些。但是,脂肪並不會消失,還是要藉由飲食與運動的調配,每週建議最多減掉0.5到1公斤,畢竟身體歷經懷孕期的劇大變化,產後也記得多給自己時間來恢復。然而家人的支持與體諒,也才是媽媽們的最大鼓勵。延伸閱讀:.婆婆好意幫整理?夫妻度蜜月回家,媳婦重要東西被丟!哭訴:隱私權被侵犯.孕吐難受、身材走樣,老公薪水多她一倍卻要「產檢費AA」孕婦嘆做人好難!.男友vs老公差很大?4大情境讓人妻超有感:婚前無話不說,婚後無話可說※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10-17 焦點.杏林.診間
第33屆醫奉獎/繳一樣多健保費,山地居民卻無法享有平等醫療!戴嘉言將醫療送入山
「醫療平權」四個字近年喊得震天響,而其實,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戴嘉言已經默默實踐26年。為了替原住民彌補不平等的醫療權利,他在醫院裡開設原住民特別門診,也「移樽就教」到山地開設快閃門診,就近診治,努力讓山地居民享有盡量接近平地水準的醫療資源。學生時期就就投入偏鄉,現也帶學生深入山區。戴嘉言對偏遠山地的關切啟蒙於唸高醫的時候,隨服務隊去偏鄉學校辦營隊,從此惦記偏鄉民眾的需求。他不只身體力行,在成為師長後,更推動偏鄉醫療的概念向下扎根。在高醫,臨床醫師要下鄉,醫學生也要深入山區,到偏鄉見習。戴嘉言說,每個學生的背景不同, 可能有些人沒辦法想像偏鄉的醫療環境、醫療設備,因此高醫在大一、大二的選修課程就安排學生認識不同族群、不同地區,這是大學的社會企業責任。戴嘉言直言,偏鄉、山地最大的問題在於醫療資源不足,當地居民跟都市人繳一樣多的健保費,醫療卻幾乎只能仰賴當地衛生所。若發生急症、重症,因為路途遙遠,就算從山上送下來急診處理,也是凶多吉少。「應該強化在地醫療,把資源放在當地,而不是要病患舟車勞頓地去就醫。」繳一樣多的健保費,山地居民卻無法享有平等醫療。不只資源短缺,山區連通訊傳輸都有困難。戴嘉言說,一般看診必備的「健保卡」需要讀取資料、傳輸資料,在平地看診通常10秒鐘就可以完成,在偏鄉網路不穩定的狀況下傳輸約需要2分鐘,再遇上網路中斷,資料得重新上傳,一個病人可能就要花10幾分鐘。戴嘉言專精肝膽胰內科,他大致以兩種形式在偏鄉醫療上貢獻自己的專長。一種是在桃源鄉、達仁鄉等地設置專科醫師門診;另一種是「外展門診」,高醫組醫療團隊,由司機載著醫師、藥師、護理師、行政人員,以及抽血、超音波設備上山,到泰武鄉、獅子鄉等地。他形容外展門診像快閃店,在各處短暫出現,替當地病人治療。至於偏鄉服務地點如何選擇,戴嘉言是依據肝病程度,優先前往嚴重的地區。認為「受懲罰」而不就醫,衛教扭轉民眾偏差觀念。我國在1985年開始推行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讓曾經是「國病」的B肝感染率大有改善。但攤開數據,平地B肝帶原者不到千分之一,山地區域先前仍高達2%至3%,雖然都接種疫苗,卻出現明顯落差。戴嘉言推測,可能是山區斷電影響冰箱保存疫苗的效果,或是家長未按照時程讓孩子接種疫苗,以致影響疫苗效力, 因此戴嘉言進行募款,讓山地小朋友再次接種疫苗、完善保護力。城鄉差距不只體現在醫療資源分配的問題上,民眾觀念也有落差。譬如戴嘉言在偏鄉篩檢時發現民眾有肝癌,不嚴重、應該容易處理,患者卻認為自己是「受懲罰」而不願意治療,讓他感嘆必須再加強力道推廣衛教,才可能消除醫療觀念的誤解跟偏差。還有一個狀況也令戴嘉言傷腦筋。他說,就算已經發現身體有問題,但是不少偏鄉居民考量交通困難或是礙於農忙等牽涉生計的因素,遲疑著不願意就醫。有一次,又是在篩檢時發現一名病人有胰臟病變,勸他治療卻面有難色。戴嘉言實在急了,採取非常手段,直接交代他回家收行李,和醫療隊一起搭醫療車下山,送醫治療。戴嘉言說:「非得盡力讓那些病人來醫院就醫進一步處置不可,否則前面的努力都白費了。」設置就醫綠色通道、專車接送,和當地衛生所密切聯繫。為了讓偏鄉居民到醫院就診更便利、迅速,戴嘉言規畫「綠色就醫通道」,由高醫提供專車接送偏鄉居民來往醫院,並專為偏鄉居民開設肝病特別門診。雖然專車接送的路途仍然費時,至少減少跟其他病人共同排隊等候的時間。這樣的模式已經運行快30年,戴嘉言說,因山區醫療資源、衛教觀念逐漸改善,最近專車接送看診的需求已經減少。為貼近當地民眾,戴嘉言在偏鄉看診時會穿插使用原住民族語,說說簡單的「呼吸」、「放鬆」等字詞,形成看診時一下出現英文術語向旁邊醫學生解釋,一下出現阿美族、布農族語等有趣景象。戴嘉言其實不會說原住民語言,只是聽久了大概會講一些,大多仍要靠翻譯,但原住民也足夠感受到戴嘉言的用心良苦。目前戴嘉言一個月仍會去偏鄉服務4、5次,每次半天至一天不等。偏鄉服務的範圍幅員廣大,平常仍仰賴跟當地衛生局的緊密配合。他說,當醫院檢查報告發現腫瘤、癌症時會即刻與當地衛生所聯繫,通知民眾盡快回來檢查,再搭配綠色通道的就醫管道,盡可能讓等候時間縮短。假如還是按照常規看診流程通知,下一次回診檢查恐怕已經一個月之後,拖延太久了。肝病治療努力見成效,笑稱自己「快失業」了。2016年起配合政府的「消除C肝」政策,目標是「必須篩檢九成的民眾並且治療八成民眾」,當時重中之重是桃源鄉,經過多年定期檢查治療已經達到消除目標,但仍不能掉以輕心。戴嘉言說,消除之後還要持續追蹤,以超音波、抽血等定期檢查,以免有飲酒造成其他疾病或是肝癌等狀況。經過多年努力,肝病狀況已大有改善,戴嘉言笑稱「最近看診需求變少,自己快失業了」,但後續追蹤仍要持續進行,現在仍會在桃源、達仁等處定期看診。他也發現,隨著B肝疫苗、C肝口服藥等出現,B肝、C肝等漸漸銷聲匿跡,但是現代人生活型態轉變,脂肪肝等次重要疾病越趨嚴重,現在轉而針對偏鄉國中生做檢查,期盼持續透過自身專業,把醫療資源注入偏鄉。個人獎:戴嘉言年 齡:57歲出生地:高雄學 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現 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肝癌醫學會常務理事、台灣消化醫學會理事、台灣腫瘤消融醫學會理事主要事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炎防治中心主任、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委託高雄醫學大學經營)職業醫學科主任、高雄醫學大學主秘●原住民族委員會2019年第14屆原曙獎之健康醫療類之非原住民有功人士獎●高雄醫學大學「社會人類文化貢獻類」第26屆傑出校友【看更多得獎者故事】.第33屆醫奉獎系列專題報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護理人力荒:臨床觀點與具體作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護理人員的心聲」。七月初曾以「醫護人員的過勞與病人安全」邀請關心這議題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以及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寫出三篇十分精彩的文章。當時我們深感台灣醫療團隊裡,護理人力所遭逢的考驗更需要我們的關懷。非常高興在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的主導下,我們終於有三篇針對台灣護理人力所面臨的困境有非常精闢的分析,同時也提出各種頗有創意的建議。蔡司長以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國際大環境背景,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國內的數據指出這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幾個可行的原則。→想看本文接著護理學界的資深老師分享她對「職業疲潰」(burnout)的精闢看法,並提出如何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的想法。→想看本文醫院護理部主任暨護理師公會的資深人員寫出護理人力的省思、依據、招募與留任的看法,並呼籲護理人員應該受到尊重。希望這三篇護理界的呼籲,可以讓醫療界以及社會大眾聽到護理界的心聲,「尊重與自主」是台灣護理人員應得的權利。護理人力荒的省思2023年COVID-19解封後醫院出乎意料的出現護理人力荒。今年7月天下雜誌報導「護理人員的出走告白」,更可見護理人力問題引起社會大眾極大的關注。醫院護理人力荒的原因,我認為可歸納為以下四點:●包括疫情後出現較多的資深護理人員離職,人員想休息或轉到醫院以外其他壓力較低的工作場域,例如長照或診所;●受到疫情和少子化的影響,許多護理科系的報到率較以往差,讓人聯想未來新人的來源會減少,人力不足的問題會更嚴重;●應屆畢業生疫情期間無法到醫院實習,進入職場工作出現比以前更嚴重的現實休克感,更早出現適應不良而提出離職的情況;●受到Z世代新人特質的影響,工作不是唯一,更看重生活品質,渴望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寧願選擇工作量較少或工作負荷較輕的醫院,進行舒服的學習。護理人力的依據在討論護理人力前,會先了解醫院的護理人力怎麼算,須考慮醫療機構設置標準、醫院評鑑、各種訪視或認證提到的護理人力要求,同時會計算休假係數(公式=365/實際工作天數(365-週休*2*52-國定假日-特休日) ),以符合勞基法周休二日及每年隨著年資該給的休假(特休)或配合國家的休假應該放的假(國假)。護理人力除了基本人數的要求外,更要重視人力素質,一位新人須透過各種訓練才有能力照護病人,當一位有經驗的護理人員離職後,補進來的新人無法立刻取代離職的人,出現能力差距,就會引起人力不足的恐慌。2019年全日平均護病比納入「醫療機構設置標準」,醫院目前每月定期公告其前一月份之護病比,基本上醫院聘用的護理人力越充足,醫院申報的護理費會給越高,最高可加成到20%。因為每月需公開護病比,當護理人力不足時,醫院會彈性調整床位,以符合法規的要求。護病比入法確實可降低護理人員工作負荷,期待未來三班護病比亦可立法通過。護理人力的招募與留任一直以來應屆畢業生為醫院主要的護理人力來源,鑒於今年特別感受到護理人力荒,我們跳脫以往在醫院被動等著收履歷的情況,增加進入校園徵才的場次並設計多元的獎助金方案,吸引其到醫院工作,例如五專生展翅計畫、在學生就學獎助金、實習生留任醫院獎金、實習生報到獎金、最後一哩到職津貼及護理人員介紹獎勵金等等。醫院新人試用期一般在1至3個月,但今年約3成左右新人試用期都往後延,甚至延到第6個月,透過臨床教學時間的延長,補齊COVID-19期間不足的實習經驗。新人試用期間的留任議題,長期以來一直都是醫院護理人力留任最困難的部分。因此持續營造護理友善工作環境與氛圍,讓新進、資深護理人員都有感,已成為全臺灣醫院的重要工作目標,這些可包括:●尊重護理人員:長期以來,醫院主管會指派護理人員做一些非關護理專業的事,民眾端也會使喚護理人員做雜事,這些會讓護理人員覺得不受尊重,而我自己106年發表的文章「Quality of Work Life, Nurses’ Intention to Leave the Profession, and Nurses Leaving the Profession: A One-Year Prospective Survey」, 結果也指出「尊重與自主」是預測護理人員離開護理專業的重要因素。在這方面,醫院可由院長帶頭在公開場合宣示尊重護理人員的重要性。●提高護理人員薪資福利:設計工作津貼、提高留任獎金、提高夜班費、提高能力進階獎金、提供臨床教師教學獎勵金並給予主管臨床護理費以及五專學歷護理師可以公費公假進修,並針對未考上護理師執照者舉辦國考衝刺班。●降低護理人員工作量:運用輔助人力並推動住院整合照護(skill-mixed),實施護理分級制度,透過智能化儀器定位簡化工作流程。●設計多元職務與彈性班別:設計全職/半職護理師、時薪護理工讀生、護理機動小組等職務及不同上班時段之班別吸引不同工時需求的人留任或再次進入職場。●兼顧不同世代間的需求並提供關懷:在醫院常聽到很重視新人卻忽略資深人員,因此我們必須兼顧不同世代間的需求並提供關懷。在Z世代學弟妹的作為方面,可以舉辦減壓復原力活動,凝聚對團隊的工作氛圍;實施導師制度給予生活關懷並陪伴;推動主責教師制度,讓新人有歸屬感及給予正向回饋;落實PGYN二年期護理師訓練,提供以學生為中心的訓練,給予主動參與的機會及提供職涯晉升的機會等。在資深學長姐的作為方面,可以舉辦臨床教師訓練營互相支持關懷並藉此認識Z世代新人的特質;教導運用學習風格量表調整教學方法,促進有效臨床教學;給予臨床教學獎勵金並公開表揚表達感謝之意等等。●穩定護理人力,善盡社會責任:護理主管在護理人力的重點應放在人力穩定(量)與專業成長(質),同時關注政府推動的人力政策、參與各種公學會的活動並與學校連結,從學生開始暢通人才的流動。若職場上的每一位主管都能盡力於提供一個好的護理友善工作環境與氛圍,讓在醫院工作將近95%以女性為主的護理人員都可以安心穩定地工作,人員穩定後除可提供安全的病人照護外,亦可間接的安定其背後的每個家庭,達到善盡社會之責任。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共創健康快樂護理師,一起做有意義的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護理人員的心聲」。七月初曾以「醫護人員的過勞與病人安全」邀請關心這議題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以及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寫出三篇十分精彩的文章。當時我們深感台灣醫療團隊裡,護理人力所遭逢的考驗更需要我們的關懷。非常高興在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的主導下,我們終於有三篇針對台灣護理人力所面臨的困境有非常精闢的分析,同時也提出各種頗有創意的建議。蔡司長以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國際大環境背景,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國內的數據指出這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幾個可行的原則。→想看本文接著護理學界的資深老師分享她對「職業疲潰」(burnout)的精闢看法,並提出如何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的想法。醫院護理部主任暨護理師公會的資深人員寫出護理人力的省思、依據、招募與留任的看法,並呼籲護理人員應該受到尊重。希望這三篇護理界的呼籲,可以讓醫療界以及社會大眾聽到護理界的心聲,「尊重與自主」是台灣護理人員應得的權利。何謂職業疲潰(burnout)?護理師的職業疲潰現象的產生是複雜且動態的。2020年,Nabizadeh-Gharghozar等人應用Hybrid概念分析模式,進行系統文獻回顧,並進行護理師質性訪談,以建立疲潰概念的前因、概念特性及後果。研究結果指出,疲潰之概念定義為:因為未妥善處理的職場壓力及不當的社會支持,產生了負向的反應。這是一種身體、情緒及社會上的精疲力竭的狀態。疲潰會造成對工作興趣與動機的減少,也會影響照顧品質,及對護理師個人、病患及其工作的負向態度。影響疲潰的工作相關因素之實證研究2020年Dall’Ora, Ball, Reinius 及Griffiths,應用系統文獻回顧法,統整與分析91篇文獻。研究顯示:護理師的健康狀況與病假次數,和疲潰具高相關。其他的預測疲潰的因素有:人力安排不足或不適當、輪班時工作大於12小時、排班缺乏彈性、時間壓力高、工作及心理上需求、工作缺乏多樣性、角色衝突、自主性低、醫病關係不良、領導力差及工作不安全等。疲潰會影響工作成效、照顧品質、病人安全、意外事件、醫療錯誤、感染、病人跌倒及離職率高。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一、彈性排班多篇針對護理師排班對其疲倦、疲潰、慢性疾病的影響。Persolja(2023)進行系統文獻回顧研究,共納入21篇文獻,研究結果指出:輪班及排班影響護理師生活韻律及身心改變的重要因素。班別混亂、護理師無法選擇班別、輪班轉換快速、超時工作,兩頭班及工時小於12小時,均會造成護理師的職業疲潰。Bae(2021)進行一篇系統文獻,納入22篇研究,進行護理工作時數與病人成效的相關性之統合分析。研究結果指出護理人員每班工作多於12小時,或每週工作多於40小時,與病患成效有統計上的負相關。尤其,Wu(2022)亦建立固定班別、護理師可自由意志選擇班別、設計不同科別之多樣性排班。二、護理師自我排班(self-scheduling)國際間護理師自我排班的文化與自主權行之多年。於應徵工作時,醫院行政主管就會主動和護理師討論其排班意願,及目前醫院可以配合其班別意願的單位,如果某些特殊單位有人力需求,也會開誠布公的和護理師諮詢與討論。此外,護理師也可定期應生活或其他因素需要調整班別。Wynendaele等人(2020)也以系統文獻回顧研究法,分析護理師自我排班對護理師個人層面之工作滿意度、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健康與幸福感的影響及專業成長等。三、護理師及護生之韌力的培育正向心理學近年在國際蓬勃發展,深植於各年齡層的教育中,由小學教育至職場正向環境,期望培育正向健康的民眾,可以應用自己的強處,參與學習及參與社會、與他人建立正向關係、追求有意義的生活及完成目標。學校及醫院宜培養以實證為基礎強化護生或護理師的韌力以減少其匱乏的經驗。Castillo-González 等人(2022) 以系統文獻回顧研究法,探討護理師的韌力與疲潰的關係。共29篇與疲潰相關的文獻納入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師的韌力(resilience)分數高,其服務時間較長、合理的薪資及合理的工作負荷。此外,韌力與疲潰、匱乏(exhaustion)及去人格化(depersonalisation)呈現負相關。Velando-Soriano等人(2023)進行系統文獻回顧研究,調查影響護生發展疲潰的相關因素。共33篇文獻納入分析。研究結果指出:護生的人格特質、同感心及韌力,與其情緒的匱乏、去人格化及個人的成就有正相關。Amsrud, Lyberg and Severinsson(2019) 應用質性系統文獻回顧,調查護理系教師如何支持學生發展韌力。共納入8篇質性文獻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指出,整體經驗包括兩個整體經驗的本質內涵:(1)值得信賴與(2)關懷的準備度之教育文化。其包含五個主題:展現關懷關係、認識資源與權力、認識與接受不確定性、重新理會或定義困境經驗,並調整學習的框架。正向心理學強調學習看見我們強處,朝向本真的快樂,包括:愉悅的生活、樂於工作及有意義的生活。護理是一種「關懷健康經驗」的專業。我們常在個案罹患疾病或經歷苦痛需要關照時現身。讓我們一起終身學習建構本真的快樂,陪伴我們的個案朝向圓滿的生活經驗。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護理友善職場環境維護,沒有局外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護理人員的心聲」。七月初曾以「醫護人員的過勞與病人安全」邀請關心這議題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以及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寫出三篇十分精彩的文章。當時我們深感台灣醫療團隊裡,護理人力所遭逢的考驗更需要我們的關懷。非常高興在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的主導下,我們終於有三篇針對台灣護理人力所面臨的困境有非常精闢的分析,同時也提出各種頗有創意的建議。蔡司長以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國際大環境背景,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國內的數據指出這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幾個可行的原則。接著護理學界的資深老師分享她對「職業疲潰」(burnout)的精闢看法,並提出如何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的想法。醫院護理部主任暨護理師公會的資深人員寫出護理人力的省思、依據、招募與留任的看法,並呼籲護理人員應該受到尊重。希望這三篇護理界的呼籲,可以讓醫療界以及社會大眾聽到護理界的心聲,「尊重與自主」是台灣護理人員應得的權利。從數字解讀護理人力國際經驗國際護理協會(ICN)《Ageing Well?》報告及相關研究顯示: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大環境背景,各國邁向高齡化,人口生存時間越長,預防性、慢性及多重疾病照護需求增加;但同時,嬰兒潮末班車的勞動力(包含護理人力)正要退休,導致護理需求增加、有經驗資深的護理人力供給卻在減少。再則,護理是女性為主的職業,需在凌晨、清晨、週末等時段輪班,工作需身心體力的投入。當女性面對生命歷程可能經歷的懷孕育嬰或年齡較長後的體力負擔,都可能造成護理人員選擇離開。而損失經驗豐富的資深護理人力,可能進一步導致護理質與量下降,這是護理人力短缺上須關注的重要面向。國際護理協會(ICN)2023年的《Recover to Rebuild》報告彙整逾百份研究,進一步指出:COVID-19疫情加劇了護理人力短缺,疫情期間增加的工作負荷及身心壓力,在疫情後引發因過度疲勞(burn out)的離職潮。台灣經驗台灣至2023年8月約有18.7萬執業護理人力,平均每千人口的護理人員數為8.1人。與全球趨勢相似,在高齡與慢性病的驅動下,整體健康照護需求持續提升;雖每年總執業護理人力增加中,但照護需求也逐年增加。醫院護理人力歷年來有常態性空缺,空缺率由疫情前約4.5%攀升至疫情後約6.5%,離職率亦由疫情前約11.1%提升至疫情後約11.7%。綜析107-110年統計,每年約有9,000人畢業、8,000人通過專技高考領證,最後有執業、實際成為當年度護理新人力者約4,500至5,500人(考照率約八成、執業率逾六成);而每年流失、回流人數介於4,500至5,500人,加總相抵後,過往每年總執業人數約增加4,500至5,500人。從「量」看,流失與回流人數差距不大;但從「質」看,兩者的年齡組成有別,造成實質護理職場負擔增加。流失部分以年資10年以上、30至40歲已有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為主,而回流是以22至24歲為主,其是專科學校畢業後已領證但未執業、繼續就讀二技的畢業生,雖歸類為回流,實為職場新手。疫情衝擊疫情後的111年出現明顯變化,因疫情影響,考照率下降一成,同時,疫情後離職率攀升,流失人力增加、回流人數下滑,111年度總執業人力只有新增2,500人,為過去歷年一半,加上112年醫院疫情後首次評鑑,導致醫院護理人力的緊繃壓力非常有感提升。疫情後台灣護理人力體系的復原與再建,需要系統性的創新投資及再次典範轉移。護理人力教考用協力整合COVID-19疫情擴大了各國護理人力的短缺,國際護理協會 (ICN) 指出,各國皆須補充因過度疲勞 (Burn Out) 及高齡化而流失的人力,同時減緩現有及未來的人力短缺。教育部已於113年開始增加10%的護理學生人力投資;考選部、教育部與衛福部也已建立護理人力教考用政策協力平台。本文先聚焦醫院護理職場環境改善議題的進行式及未來式與大家分享資訊。一、推動三班護病制度減少護理人力流失、增加回流的關鍵,在於如何減輕護理職場過於沉重的工作負擔;而明訂「護病比」是達到此目標的重要方法。現行《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已有明訂護病比並連動健保給付,108年規範的是「全日平均護病比」,未來政策進階改以「三班護病比」,確保醫院臨床照護現場各時段班別護理人力皆有合理配置。衛福部刻正積極爭取財源,讓三班護病比及夜班人力的負荷有所獎勵與規範。依據衛福部照護司調查,超過 80% 護理人員贊成推行三班護病比有助於護理人員留任;今年8月起衛福部已責成醫院護病比資料填報由全日改為三班,透過實證資料蒐集,作為與各界研商討論的基礎,我們的目標是112年底前完成護病比標準的訂定。二、正向護理職場再建影響醫院護理師職離因素的前三名:不被醫院尊重、不適當薪資、工作與生活不平衡;而會留任前三名因素是:有意義的工作、正向互動及信任團隊。醫院的管理在護理職場扮演重要角色,友善職場應鼓勵醫院重視護理第一線的聲音,協助工作與生活平衡,如:建立半職、流動或短期等彈性班別方案,增加因應女性因生命歷程改變需要的執業多元選擇;認可護理價值貢獻,建立老手牽新手臨床教師制度,成立醫院友善職場委員會,一半委員由直接照護的護理人員擔任,並公假出席;透過智慧科技減輕人力負荷;定期監測護理人力指標,引領醫院間薪資福利標竿學習,營造正向醫院護理執業環境。三、護理職場資訊透明衛福部自107年起建立《護理職場爭議通報平台》接受匿名吹哨,迄今已接獲逾2500件通報,月結案率約96%,裁罰率17%,案件處理統計皆即時公告於平台,然而工時過長、花花班及職場霸凌等仍名列前茅,可見除了法規,需要更多由下而上、由內而外的創新解套方案。衛福部「護助e起來」平台已有32萬使用者,瀏覽超過156萬人次,這是以護理人員執業需要設計的護理公共事務參與平台,有定期與不定期資訊開放與直接照護護理人員的意見收集。薪資受市場機制影響,透過資訊公開,讓護理求職者可以掌握資訊做更好的選擇。目前衛福部《護助e起來》官網已公開醫院薪資調查。歡迎您加入該平台的護理社群,一起參與護理執業環境更好的改變旅程。四、公職護理師比例調升公職待遇是由政府規範,觀察過往公職護理師於公立醫院留任狀態良好,但占院內護理人力比例並不高,約在20-30%。政府已放寬四大公醫體系(教育部、退輔會、衛福部、國防部)公職護理師員額限制,並將持續監測與鼓勵公醫體系提升公職護理師比例,期望扮演護理職場標竿示範角色,帶動整體市場給予護理人員更合理待遇與正向執業環境條件。五、逐步全面推動Skill-Mixed住院計畫住院整合照護計畫已於110年起試辦,病家、護理人員、照護輔佐人員滿意度皆超過八成,試辦規模從111年40家醫院快速增長至112年84家,顯示醫院投入的意願。未來,透過招募每次國考約有5,500位尚未能通過護理師證照的夥伴加入計畫,減少護理畢業即轉職的流失,並提供持續考照輔導。預定112年12月我們將公告台灣護理佐理人員(Nurese Aid)認證制度。健康需要護理照護,護理專業也需要社會支持,維護護理正向執業環境沒有局外人。讓護理人員發揮並肯定自身專業價值,是為整體健康照護體系加值、也是對人民生命健康照護的祝福。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30 養生.家庭婚姻
低自尊是壞事,高自尊是好事?2者背後其實有相似的心理機制
全有或全無的自尊我們通常會認為過低的自尊是一件壞事,但事實上,過高的自尊也並非好事,從本質上來說,過高或者過低的自尊背後有著相似的心理機制。童年早期,我們的自尊水準會呈現出全或無的狀態,根本原因在於此階段的我們還無法全面地看待自己,很容易因為當下發生的一件事情而片面地下定義。比如期末考試考了兩個一百分,就覺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厲害的人;不小心打碎了家裡的花瓶,就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一無是處。這種模式出現在童年早期是一種正常現象,因為我們的心理發展還不成熟,所以這是必然經歷的合理過程,但這種模式在成人後仍舊會出現,因為這種模式若在童年中後期沒有得到妥善的引導,那麼可能會一直延續下去。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心理感受,我們在人際關係中不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就是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好像總是很難進入一種和別人平起平坐、平等相處的狀態。這種忽高忽低的自尊狀態也是全有或全無的自尊模式,都是由無助模式帶來的自卑感引發的。關於無助模式,我們會在第二節中詳細討論,在這裡需要先意識到的一點是,自尊並非越高越好,當我們努力為自己賺取各種光鮮的標籤,拚命提升自己的地位以防被別人看不起時,自尊就會越來越脆弱。當自尊處在全有或全無模式時,它就變成一個內在空洞的軀殼。當我們覺得自身條件可以碾壓對方時,在我們的腦海中,自己的形象突然變得高大起來,可以不用在乎對方的想法和關心對方的感受,這時自尊是保護自己的工具,同時也是傷害別人的利器。反之,當我們覺得自身條件不如別人的時候,被別人的光環所掩蓋的時候,自己又會縮成一個小人兒,對方的光芒越強,自己就會縮得越小,甚至無地自容,認為自己不應該存在。而這時,自尊又變成了傷害自己的武器,並且神話了對方,使我們無法客觀地看待別人和自己。所以為什麼說「全有或全無的自尊」是一副內在空洞的軀殼呢?這是因為無論自尊是高或低,都沒有實質意義,而且都代表著同一個問題:人際關係本不平等的。也許你會認為,人際關係從來就是不平等的,但只要我能處於高位,就平安無事了。但事實上,如果你的自尊是空中樓閣,無論實際上所處的地位如何,最終都會被你內心設定的心理地位所影響。畢竟人生不會總是一帆風順,一旦面臨地位的挑戰,虛無的空中樓閣就無法支撐一個人的信心,高自尊的泡沫會突然裂開,然後將你重重地摔在地上,這種落差對於任何人來說都很難承受。真正的自尊是可以看到自我的,而且無論外界產生什麼樣的變化都相對穩定的。比如你是學生,見到某個專業領域的「大神」;或者你進入職場,面對嶄露鋒芒的同事,你可能會羡慕、欽佩、受到鼓舞,當然你也可能覺得和自己毫無關係,但不會覺得自我因此消失了。不管在多麼耀眼的人面前,他們的光芒都不會抹殺你的存在,你仍然能分得清別人和自己的界限。同樣地,當你和世俗條件不如自己的人相處時,你不會覺得自己是居高臨下地看著他們,也不會帶著鄙夷的目光審視他們的存在,所以真正的自尊不僅能看到自我,也能看到並認可別人的存在。無助模式我們都知道低自尊會讓人不敢去做新的嘗試,因為不相信自己會成功,而在高自尊的情況下,哪怕這個自尊是虛假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短暫地去實現目標。這種高自尊之所以不穩定,甚至會讓人陷入危險,是因為這種自尊是「條件性地依附於成功」。「條件性依附於成功」意指一個人有沒有自尊,是取決於能否做成一件事,如果失敗了,就會否定自我價值。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因果關係呢?很多時候和父母或者老師⋯等長輩在孩子失敗時給的反饋有關,比如考試沒考好,長輩說了非常負面的評價,像是「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就是學不好」⋯等。這樣一來,失敗就迅速在孩子心裡建立一種和低價值感相關的條件反射。相反地,如果孩子考出好成績,就一味誇讚「孩子真棒」、「真聰明」,那麼這兩種巨大的反差會在孩子心裡形成一種模式─我的價值感是否和考了好成績直接相關?有好成績,我就是最棒的;沒有好成績,我就要承受一無是處的低價值感。孩子並不知道如何面對這次失敗,或也不知道如何理解這次成功,同時更不知道下一次可以怎樣做得更好。我在4、5歲時就經歷過一次印象非常深刻的無助事件,或許能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這個過程。當時我是幼稚園的年紀,老師出了一個教孩子認時間的作業,請家長在錶盤上隨意擺弄幾個位置,讓孩子學習怎麼看時間。但老師之前並沒有教過我們,是讓家長想辦法進行教學、藉此和孩子互動。我的父親當時承擔了這個任務,他從公司拿回來一個非常漂亮的鬧鐘,有著金色的外觀、銀色的指針,我當時開心極了,興高采烈地開始學習。我父親教了我一遍長針和短針還有錶盤上數字的關係,接著就說學到這邊,然後開始考我是否理解。他撥了幾個指針位置,我都說錯了,我父親就勃然大怒,把漂亮的鬧鐘摔在地上,並大聲怒斥我:「這麼簡單的事,我都教你一遍了,怎麼還不明白?!」我當時嚇到了,內心很無助,心裡出現兩個聲音,一個聲音說:「我是不是太笨了,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學不會?」但另一個聲音說:「為什麼父親不再教我一遍呢,我有很多問題想問,還有很多地方不是很理解」。當時的無助感是很強烈的,這個無助感來自我從這次經驗中似乎無法獲得能用在下次經驗的有效方法,我只得到「我太笨了」、「學東西就要一次學會」、「沒有表達不理解和發問的權利」、「我現在還是不會認時間,該怎麼辦呀」這幾個資訊。所以,在後來成為學生的十幾年日子裡,我都會經歷起起伏伏的自尊變化,考了第一名就覺得自己是全班最厲害的人,若沒有考第一名,那一定是我不夠聰明的特點曝露出來且無法掩飾了。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有機會告訴我父親如何教育一個各方面心智水平還沒有發育成熟的孩子的話,我會告訴他,在教了孩子一遍新知識之後,可能還需要問問孩子:「剛才爸爸講的東西,你是不是明白了呀?如果不明白,現在是提問時間,什麼問題都可以問」。這樣一來,孩子之後無論遇到多困難的任務、多複雜的知識,都會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一開始不明白沒關係,可以發問來逐步獲取對這個新事物的探索和理解。只要教孩子在無助時可以怎麼做,孩子就不會向內攻擊自己的自尊,全盤否定自己的存在和價值。在孩子的視角裡,世界將變得多元和豐富起來,一件事情的結果不是只有成功和失敗兩種,我們還可以討論分析一件事情,從中總結一些經驗,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而這些都不是用簡單的成功和失敗就可以定義和概括的。能夠克服無助感,我們才能在充滿挑戰的生活中順利前行。※ 本文摘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們該如何長大:寫給成長過程中走迷、挫傷的你,完整自己的二次成長療心室》。《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們該如何長大:寫給成長過程中走迷、挫傷的你,完整自己的二次成長療心室》作者:王瑞 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3/09/27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7 活動.精彩回顧
後疫情時代健康大調查
口罩解封、放飛出國的同時,流感、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病毒,入秋後已蠢蠢欲動,根據統計,超過九成的嬰兒曾在兩歲以前感染過RSV病毒。也許你認為 「打這麼多劑,還是會生病,幹嘛要打?」也許你害怕 「疫苗所伴隨的副作用」,但,當家中有嬰幼兒、長輩、孕婦等需要被保護的族群,恐讓心愛的家人陷入呼吸道疾病的危險中。家中有嬰幼兒嗎?你對預防接種資訊了解嗎?問卷連結👉點此前往▶活動時間已截止🎁活動贈品麗寶樂園「雙人樂園摩天輪套票」,共兩組中獎名單:cha**********gmail.comIvy************vnet.com雙人套票使用相關資格請見麗寶樂園度假區官網公告注意事項1.本活動寄送地區僅限台、澎、金、馬地區,海外地區恕無法配送。2.填問卷抽獎期間截至112年10月22日,以主辦單位電腦系統時間為主。3.抽獎及公佈日期由系統程式自動隨機抽獎預定於112年10月31日公開此問卷首頁,得獎名單預計112年11月1日起陸續通知。4.兌獎通知中獎者請於接獲通知後1個月內回覆主辦單位相關兌獎資料,未在時間內兌換商品,將視同放棄且喪失中獎資格,將不再進行通知。5.主辦單位保有隨時修改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如有任何變更內容或詳細注意事項將公布於本網頁,恕不另行通知。
-
2023-09-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學人文教育的教與學
【編者按】:本週由長庚醫學系師生二度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一位人文及社會醫學的老師分享她教人文哲學的心得,她希望培養出來的醫學生將來在面對病人與家屬時,可以有能力「換位」思考,在知己知彼的平台上,看見與聽懂彼此,進而創造可互為主體的對話空間,這是何等的理想境地。→想看本文兩位還沒有進入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各寫出令人感動的醫學人文的學習心得,「再多的資源也無法取代單純的陪伴與傾聽,也重新反思了也許應當從『我們希望能帶給他們什麼』,轉變為『他們真正需要與想要的是什麼』」。→想看本文「即將成為一名醫者的人,我仍有許多值得學習的空間,方能體察、感悟並如日一般溫暖關懷更多沒被看見的人們」。「請問你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為什麼會想申請我們學校的醫學系呢?」「考官好,我想我是一個溫暖且富有同理心的人,貴系一直是我夢寐的科系,我希望成為一名醫生……」四月衝刺學測面試的季春,重考班內的學生們面戴著在鏡子前練習許久的微笑,侃侃談吐著早已練習數次的考古題,姿態要穩,適時的手勢,讓考官印象深刻。「根據醫學四大倫理,尊重自主、行善、正義與不傷害,我認為……」我抬頭望著眼前的練習面試的重考生,我作為模擬面試的學長不禁嘖嘖讚嘆,啊,不錯,居然準備了這個。在近百人的教室中,長桌各以不到兩尺的距離為界,一方是數十人問題導向討論練習,另一方則各自輪著多站迷你面試,考生們回答地振振有詞,此起彼落如浪般,好似非得在考官嚴正的眼神中打出一波浪花,才顯得出眾,否則只能成了漣漪做陪襯。 三年了,面對醫學人文,我有變得更加成熟,更有同理心嗎?還是我仍是以解題的邏輯與題庫的整理作為回答?我有更懂的與人相處與合作嗎?有如我當年的面試的答辯般所說,我真的有做到先自省而後勸說,先安穩照顧人的心,再來解決事情,讓整個團隊更好嗎?在面對考生們的陣陣聲浪裡,我不禁沉沉地墜入無聲的回憶之海,我思忖著,而對喑啞的自我感到難受。所謂的醫學人文素養,是被教出來的嗎?我驀地憶起在夜晚梳理情緒以回應醫學人文課程的學習單的那些時日。以醫學的理性為根,讓感性蔓延成散枝,那一葉的脈絡展成疾病歧視與污名,這一花簇綻成了倫理道德與原則,有些散落地是生死與宗教的意義,仍在漫漫飛揚的花絮是生命有形的美好。啊,男人與女人,老人與小孩,高瘦與矮胖,醫療化與污名化,這些不經意地,原來都可能成了標籤,甚至是歧視。「選課當然要選那個老師,內容比較涼也分數比較甜。」「醫學人文的成績是怎麼拿高分的啊,真的很不喜歡這科。」「反正老師也分不清楚誰寫的,chatGPT寫就好了吧。」「一定要寫那麼多嗎?搞得好像在比作文,沒能寫出又不代表我比較沒感受。」面對同儕聲浪,啊,這是多麽赤裸而坦承,真實地,畢竟在醫學人文的教育裡,作為學生,我們從未真正行醫。在醫學競爭的框架下,同儕不斷地被迫篩選與掙扎,人前人後,到底為了什麼而非得要有同理心啊?我同理了他,誰同理了我?人們啊——還是我也曾傷害了許多人嗎?我不禁陷入了迷惘,醫學人文,對醫學生而言,該是什麼樣的定位。「蘇菲的選擇,連體嬰要不只能割除一方,否則只能雙亡,該怎麼做才好?」「耶和華見證人因信仰而拒絕被輸血,作為醫師,你該怎麼做才好?」「自殺、安樂死、醫師協助自殺的死亡,人是存在著緩和醫療也無法緩和的痛苦,人難道沒有自我解脫的道德權利嗎?」「疾病污名出自於未知的恐懼,如痲瘋病、愛滋與精神疾病,這種羞辱與歧視更甚而內化使人自慚形穢,貶低自我。」「近代將許多非醫療狀況如老化等,逐步納入醫療管轄並定義,有時去污名現象本身,有時卻削弱個人自主性,甚至對醫療權威產生依賴而難以提出質疑。例如過動症與肥胖,抑或是同性戀的疾病化與去疾病化的歷史過程。」哲學、社會、歷史、宗教、性別、生死學、生命倫理等各自在我成醫之路不斷交織深化。三年來近百堂的醫學人文案例,不斷地在我的生活上演著,更甚時時提醒著我體察著這細微的差距,從他人不經意的言行到我的徹夜難眠。我做錯了什麼事嗎?為什麼在醫學人文這條路上,越是走得深入,越是深覺所見所處皆為沈重。儘管我能屢屢在醫學人文的回答中得到師長肯定,我仍在許多深夜裡驚覺,同理心這條路,從來不會是有分數的邊界,也不該有,好似富含同理心這詞,一念之間,其實也可能傷害了人,甚至是自己。面對未知龐雜的醫病關係,學校教導我的,是一套套的解方以自保,還是讓醫學人文成為學分的工具?如果我連同儕關係都搞不好,我還能好好面對身患疾病且背馳價值觀的病人嗎?學校教育領我看見許多,師長們有意無意在我們的心裡播下人文的種子。原來所有醫學人文的案例只是寒冬前的風雨,與世相處才是真正磨練心態的修羅場。我在校園的生活圈與現代社群中,細看著人們不斷提出並比較的外表差異,細撫著文化脈絡下難以拔除的性別歧視,細細地去感受著批判與訾議背後不同立場的可能,不知不覺地將自己排擠而出,在汲汲營營的世道下,我好似成了湍流下緊抓不鬆他手的人,一點點不合框架的立場都可能讓我在人群中被沖散。當我體察周遭這些難以言喻好似寒冬與冰水的感受,我才知曉,作為即將成為醫者的人,肆意地說著或自以爲著同理只會留下傷害,不發一語地接受這些標籤與歧視也可能只會讓人文的種子在心裏凍寒泡爛。在行醫成功看見病人的笑容前,我們趕得上春,讓心中人文的枝枒綻放嫩葉嗎?我猶未可知,但我想著,也許醫學人文素養,應該是被感受出來的,而不是被教育出來的。「我出生自弱勢家庭,申請醫學系不只希望能翻轉家境,作為一名良醫,幫助他人,更盼能以病人為師,學習生命的意義……」考上醫學系的那一年,我的雙眸也曾向面前的考生一樣綻著光,在面對考官的五分鐘內,信誓旦旦地將幾句話畫成了往後餘生的美好藍圖。甫過三年,我雖然仍未真正行醫救人,卻在醫學人文教育的播種與澆灌下,看見人與人之間可能有多麽地晦暗無助,也從中一次次地憬悟,原來,作為即將成為一名醫者的人,我仍有許多值得學習的空間,方能體察、感悟並如日一般溫暖關懷更多沒被看見的人們。願不久的來日,我心中的種子也能萌芽茁壯,安守迷茫的人群,更甚成為一方滿開葳蕤繁花的樂土。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20 活動.精彩回顧
【得獎名單公告】為癌(愛)發聲徵求個案故事
【得獎名單公佈】感謝大家對【為癌(愛)發聲徵求個案故事】的熱情支持,得獎名單如下:🎁【台塩】有福同享禮盒,共10名詹O敏 0933-XXX-774高O軒 0979-XXX-879陳O苓 0958-XXX-542邱O蓁 0905-XXX-366彭O介 0931-XXX-530黎O煜 0919-XXX-545吳O嘉 0938-XXX-557王O珵 0920-XXX-695張O玲 0912-XXX-781邱O晏 0928-XXX-963我們有保險,但理賠時遇到這些困境...有遇過這類情況的癌友或家屬們,請與我們分享故事或經歷,有機會獲得精選好禮。小編希望能透過這份問卷,了解癌友們的需求,為大家發聲!●參考文章【健保丟包、商保規定不合時宜 癌友沒錢用藥中斷治療/健保、商保裂口1】【癌友奔波找健保床 為符商保資格被迫轉院/健保、商保裂口2】【病團批健保署禁令「要癌友等死」 拋3解方盼保障權益/健保、商保裂口3】【保險業者曝癌友有住院事實就理賠 專家:商保要先調整/健保、商保裂口4】★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3/9/17 00:00止★活動贈品:台鹽有福同享禮盒/市價1,280元(共計10名)★台鹽有福同享禮盒產品資訊:https://reurl.cc/3erKA9【領獎方式】→2023年09月20日(三)公布幸運兒於元氣網活動專區,並發送mail通知給得獎者。→得獎者請於9/25(一)下午4點前寄送資料(姓名、寄送地址、郵遞區號、電話),提供不完整、逾期未回覆者皆視同棄權。→聯合報擁有最終解釋權,並保留隨時修改、變更、暫停或終止本活動內容之權利,若有修改以粉絲團網站公告為準。→為確保中獎者權益,本活動參加者務必於活動頁面留存正確之個人資料(真實姓名、聯繫電話、真實地址), 並確認聯繫電話皆為真實且處於可隨時正常接收訊息之狀態,本粉絲團將依中獎者所提供之聯繫電話通知領獎相關事宜。若手機於傳輸過程中因非可歸責於本粉絲團之因素(如手機號碼非正常使用中、手機無法接收訊號、手機因系統過濾無法寄達等)致未收到中獎通知,本粉絲團恕不負責。主辦單位:聯合報「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專頁」、元氣網
-
2023-09-14 養生.人生智慧
24歲創業38歲才買房!郭台銘憂多數年輕人買不起房:賺錢方式有很多種,不要炒房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14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宣布副手人選為藝人、作家賴佩霞。「我將鄭重邀請賴佩霞女士擔任競選搭檔,一起投入2024年正副總統選舉。」日前,郭台銘出書《郭爸爸寫給年輕人的30則備忘錄》,不吝傳承的人生箴言,不藏私也不說教,書裡的每一則,都是我近五十年實務歷練的經驗集結。郭台銘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行所當行,為所當為,共同致力於一個更公正更良善的美好社會。郭台銘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1974年,24歲的我正式創業,頭幾年,公司一直在生存線上掙扎,經歷一路上的跌跌撞撞,直到1981年,我們成功開發出連接器產品。1982年,公司正式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80年代初的台灣,房地產還不算是一個熱門的投資標的,政府打房甚至使預售屋成交量不足三成。直到1985年的十信事件與國信事件,造成民間游資轉入房地產,加上暫緩課徵空地稅、股市反彈等等的因素,當時很多台灣熱錢都集中在房地產。不買地而是投資設備 創造「鴻海帝國」我認識很多開工廠的老闆,都把錢拿去買地,翻好幾倍,大概是嘗到了甜頭,很多人紛紛改做房地產。也有房地仲介找上我,想賣地給我,那時我雖賺了一點錢,但若買了地,就無法買工廠的機器與設備。我最終選擇按計畫向日本買了機器設備,而不是投資房地產。儘管多少有點懷疑自己,畢竟我買了設備,但做了很長的時間,仍比不上別人的代工品質。不過我從來沒有後悔。因為有了自己的模具工廠,我們團隊逐漸擁有研發能力,並在1985年後,因為專注於個人電腦的連接器,陸續擁有世界級電腦客戶的大訂單,也才有後來的鴻海帝國。我24歲創業,到38歲才買房子,中間都是租屋。直到小孩上小學的時候,我才用銀行貸款的錢,買了第一間房子。不管是在台灣,還是在世界各地,我也不靠投資房地產賺錢,旗下集團也沒有進軍房地產領域,而是持續把資金投入在尖端的技術、研發創新的科技與策略,並大量地培養產業人才。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 不要炒房我從來就對炒地皮沒有任何的興趣,我認為在地球的每一個人都有住的權益,居住的權利不應該因為貧富差距而有所區別,房屋的價格更不應該被漫天哄抬。看著台灣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買不起房子,我是憂心忡忡的。我將這個故事放在這本小書的最後一則,主要是這則備忘錄帶有我的執念。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我期許你們在賺錢之餘,都能夠肩負起每一位公民該有的社會責任。我邀請你們與我一同攜手合作,行所當行,為所當為,共同致力於一個更公正更良善的美好社會。與你們握手!延伸閱讀:.房貸和房租差不多,為何多數人只租不買?買房VS租房優缺點一次看.年輕人為何不敢生小孩?眾人點破3原因:養兒防老觀念害慘年輕人.出任郭台銘副手/「我不值得愛?」賴佩霞失婚後如何與自己和解?本文節錄:《郭爸爸寫給年輕人的30則備忘錄》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