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搜尋
恐慌
共找到
997
筆 文章
-
-
2022-05-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民間自救…快篩劑救急 民代發起互助平台
快篩試劑短缺,排隊買快篩成了全民運動,有人急需卻買不到,或無法外出排隊買,從北到南多個縣市、不分藍綠,都有民代發起快篩互助平台,讓有急用的民眾先借再還。有議員不滿地說,民間發起自救,代表政府運作系統已出問題,只能「救一位,算一位」。台中市劉姓單親媽媽即將臨盆,她與弟弟一家九口同住,沒錢、沒時間排隊買快篩,昨由弟妹陳小姐向台中市議員羅廷瑋緊急商借10劑快篩劑。陳說,家裡共有六個孩子,一家九口快篩用得快,沒時間一直去排隊,丈夫從事按摩業,因疫情收入從三萬多元驟減為一萬多元,實在無法負擔一直買快篩。陳小姐抱怨,政府要我們與病毒共存,卻看不到政府對孕婦與幼童的配套措施,心力交瘁又失望,「真的不能靠政府,要自救」。羅廷瑋說,請醫材商協助借用10劑急用,已借出5劑,多是中低收入戶無力買快篩,也有媽媽排不到來求助。羅直言,民間發起自救,代表政府運作系統已出問題、醫療病床醫護量能不足,民眾很恐慌。台中市議員徐瑄灃也響應「互助快篩」,昨提供15支給急需的民眾救急,因快篩數量有限,她希望集結眾人之力,提供手邊閒置的快篩,讓有需要的民眾借用。她說,不少縣市議員、參選人一同加入串聯,台北市議員參選人詹為元說,他之前居家隔離時沒快篩劑,感受急需的窘境,還好有朋友送來,他才行動讓愛傳遞下去。基隆市議員張秉鈞發起快篩互助愛循環,昨已送出50劑,有多位是獨居老人因行動不便無法外出,還有多位學生居隔中無人代買。同樣發起快篩互助應援團的民眾黨籍台中市立德里長江和樹表示,昨天共186人借快篩劑,其中5人用後歸還。他認為,繼口罩之亂,又有快篩劑之亂,民眾急需快篩試劑,但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釋出不多,政府要想辦法。
-
2022-05-1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快篩陽=確診」會影響理賠?新冠降至四級傳染病理賠金會減少?QA整理一次看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變化快速,防疫政策也不斷在改變,導致防疫險理賠爭議愈來愈多,也導致產險公司、主管機關、保戶出現對立,許多保戶仍搞不清楚到底能賠還是不能賠,尤其已確診且正準備申請理賠的保戶更是霧煞煞。以下整理保戶最常見的理賠疑惑:Q:輕症居家照護,還可以領防疫險的確診補償金與住院日額給付嗎?A:金管會日前已放寬,居家照護得比照住院日額做理賠,因此現行確診者是可以理賠確診補償金與住院日額給付。不過,產險業者正在討論,未來居家照護者弱屬無症狀或沒接受醫生診療及開藥,或是僅服用一般感冒藥,恐將不給付住院日額,只有經醫生診斷且開處方並服用治療COVID-19疾病的藥物才比照住院日額給付,但此案還仍在研擬中,尚未定案。Q:「快篩陽=確診」,對申請理賠有什麼影響?要拿什麼當判斷依據?A:目前金管會與產、壽險公會仍在協調當中。業者對「快篩陽即確診」最大疑慮是不能確定是否為本人做的快篩,與自行快篩的過程是否具正確性,也擔憂恐會有人為領保險金,施壓診所開立證明的情況,因此目前仍傾向PCR為準。Q:金管會推「數位證明」代替診斷書,保險公司到底認不認?A:為減輕醫院負擔,金管會建議改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代替診斷證明書,作為理賠文件。不過遭部分產險業者反對,質疑數位證明中有諸多欄位無法完整揭露理賠需要的資料,包括身分證字號、檢驗人員等,也無法防止偽造。壽險公會今天中午表示,為減輕醫療院所行政作業負擔並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政策,經協調各會員公司後,壽險業同意得以衛福部疾管署製發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但強調「保險公司仍得保留事後查核權利」。產險公會今天下午發布聲明,建議所屬會員公司在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之書面診斷證明」,但並未明確要求產險公司一定要配合,如同授權各產險公司自行決定,但與之前產險業表態不配合,已有讓步。Q:一旦新冠從第五級傳染病降到第四級,我的理賠金額會減少嗎?會減少多少?A:指揮中心預計7月中旬可能有機會將目前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到第四級,部分防疫險確實將導致理賠金額大降,但並非每張防疫險都會受到影響,要以民眾已投保的防疫險保單條款為準。據了解,目前將有四家產險防疫保單,在降為第四級後理賠金額將剩5%或10%,包括國泰世紀產、明台產、旺旺友聯產、中信產等,假設本來確診可獲5萬元理賠,降到第4級後,只剩2500或5000元。Q:衛福部說最快七月才會把新冠降到第四類,那我是不是要趕快去申請?A:仍以已投保的防疫險保單條款內容為準,若保單條款內有規定各級法定傳染病的理賠比率,且已確診的保戶,最好在降級之前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以免理賠金大打折扣,但若已投保的保單條款內沒有針對不同法定傳染病給付有不同比率,仍建議在2年內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建議可先向保險公司詢問清楚,如果降級保單條款內是否有相關條文。Q:萬一有產險公司因此倒閉,我會拿不到理賠嗎?主管機關會有其他補救措施嗎?A:目前各產險公司資本適足率皆仍在法定標準之上,主管機關也已備妥機制,若理賠金額過高造成產險公司財務壓力,將優先請大股東增資,或是動用準備金,金管會也承諾,只要是已經售出的保單就需要履約,民眾不需要恐慌。
-
2022-05-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民眾批快篩劑不足 陳時中:會逐步到位 大家都在努力
八大通路昨日開始販售快篩,有人認為一劑180元太貴,也有人批評快篩劑不足。衛服部長陳時中今日受訪時表示,昨日是販售首日,還要觀察,畢竟仍有市場機制在,他們也會盡量來供應實名制的快篩試劑,逐步會到位,大家都在努力。陳時中提到,希望民眾討論疫情時要理性,別恐慌,在Omicron疫情廣泛流行的情況下,所有人都要做好照顧好自己的準備,今日若流行1千人可依靠政府、社會來幫忙,但流行10萬人、100萬人時,每個人都要把自己保護好,保護好自己也是社會責任的一環。立委高嘉瑜昨日建議,可以開放網站登記,並在超商、藥局領取或寄送的快篩實名制。陳時中認為,這要看提供的量,網路訂購也要一周,一周後再買,快篩高峰期就已經到了,等到這個制度建立好,差不多已到達滿足點。
-
2022-05-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面對Omicron海嘯 陳建仁坦承:政府快篩準備不夠
前副總統陳建仁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坦言,政府在快篩試劑上準備不足;在官方日益依賴快篩試劑時,手中仍沒有足夠存量,當局也正在處理醫療院所應付疫情人力和裝備不足的問題。衛報九日報導,台灣一度是清零政策的模範,現在面對Omicron海嘯,決定採取與近鄰完全不同的策略,轉向與病毒共存。報導指出,香港、台灣和中國大陸原是最後三個仍堅持清零的重要經濟體。在香港,這個政策失敗,病毒肆虐,造成災難性後果,大陸當局堅決清零,實施艱難且傷害經濟的封城,尤其在上海,封城看不到盡頭。台灣似乎看到這兩種選項,決定走第三條路,被稱為「新台灣模式」,就是承認無法阻斷Omicron傳播,但可以試著平緩疫情曲線。新台灣模式有效嗎?在許多方面,是的。陳建仁說,這波疫情的致死率仍然極低,低於百分之○點二,且超過百分之九十九點七五的確診病例是輕度或無症狀的,居民生活及企業運作如常,沒有封城,也沒有恐慌。陳建仁說:「這是正確且必須做的決定。」他說,二○二一年十一、十二月多國出現Omicron確診潮時,當時他與其他學者就建議政府要開始轉向與病毒共存,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決定,待追加劑覆蓋率達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四十五後就推動政策,可惜「病毒從不等人」,Omicron今年三月就開始在社區傳播。
-
2022-05-10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截至5月9日全球已有5.14億人確診,且有626萬人死亡,大部分個案均屬無症狀或輕症,目前在台灣境外確診個案人數持平,已有下降趨勢,可能反映出國外已接近社區族群保護力的水準,反觀國內確診人數激增,目前每日確診已連續三天超過四萬。近日中重症人數升至100人上下,其中重症十人左右,另有大約十人上下死亡,整體而言中重症比率佔比仍低,國人不必過份恐慌。根據美國疾病管制署針對此波Omicron疫情已於今年3月30日的官網明訂居家隔離指引(如表一),英國則針對醫護人員確診者在今年3月中旬亦有復工指引(如表二及圖一)。兩個國家均朝鬆綁政策進行,居隔天數減少並有配套措施,以維持醫療量能,使醫療不中斷。反觀國內,雖亦朝鬆綁及放寬措施進行,但由於中央與地方的意見不甚一致,大家對一些關鍵問題仍然有所疑惑,諸如:(i)哪些族群是易導致中重症甚至死亡的高危險群?(ii)為什麼這些高危險群會導致中重症,人體免疫方面有什麼特殊變化?(iii)對於輕、中症確診者,可否使用口服抗病毒用藥?成效如何?(iv)5歲至11歲兒童適合打疫苗嗎?成效如何?(v)目前的居隔政策是否仿效英、美兩國適時鬆綁?本人收集最近國外發表相關的學術期刊,綜合整理分述如下,與讀者分享。(1)根據美國Peter Smits等人的統計從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10日止,利用Truveta電子健康紀錄,探討基礎二劑接種共2106893人後續發生突破性感染,以長者、共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居多,從1.07至1.34倍不等,同時也造成重症住院比率增加從1.37至2.22倍不等。另所謂共病患者包括慢性腎病、慢性肺病、糖尿病、高血壓及癌症等,另外據Branda F 等人,在義大利的統計發現如施打疫苗第三劑追加劑,則感染率下降,住院ICU使用率及死亡率亦下降。此外,以色列在今年4月27日於medRxiv發表,如果再施打第四劑,對65歲以上的人非常有效,但對65歲以下則效果不佳。所以第四劑,目前只考慮在年長者、共病患者及過度肥胖者才考慮使用,反觀目前在台灣,在65歲以上長者,第三劑的施打率仍低,政府衛生單位應該思考如何提升施打率至80%以上,是迫切需要進行的重大事項。(2)為什麼年長者、共病患者、過度肥胖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導致中重症,甚至死亡?根據Qing Y 及 Judy Lieberman、Smriti Mallapily 在2020年(J. Infection)及今年4月(Nature,自然醫學雜誌)發表的學術期刊中,他們認為正常人的免疫反應正常,對Omicrion等病毒來襲,都有適當、適量、適時的免疫反應,防止病毒複製,但在上述族群(包括年長及共病患者等),其血液中的單核球及肺部的巨噬細胞,反應過於激烈,肺部的巨噬細胞是負責清除肺中的雜質與病毒碎片,但在重症者肺部中25%巨噬細胞受病毒入侵,並活化細胞內發炎路徑。另外在血液中之單核球受病毒入侵並活化發炎路徑造成細胞死亡,因而釋放大量發炎物質,並引發劇烈發炎反應,造成細胞激素風暴,終究導致呼吸窘迫及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圖二、三)。此種重症病患者,所佔比例極少,約萬分之2至4,包括在75歲以上老人、肥胖病人,慢性病(如如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病人),及洗腎患者,或有免疫疾病及神經疾病患者。不管國內外的專家均認為上述具有共病患者,(如慢性腎病、慢性肺病、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均應優先接種疫苗追加劑。(3)輕症確診者是否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默沙東、輝瑞二家藥廠先後研發出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及Paxlovid,莫納皮拉韋已在去年11月初獲英國授權,而輝瑞的Paxlovid亦在11月22日獲美國FDA學會使用授權,二者確可針對高風險患者提供保護,可使死亡率風險降低八成以上,效力強大且副作用輕,抗病毒效果輝瑞之Paxlovid效力較佳,但二者均可以針對12歲以上高危險族群病人使用。截至目前為止,根據Hammond及Bernal二位學者分別在今年NEJM(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對於輕中症確診者,發病五天內給於此等口服藥可以在4天內自述症狀緩解。使住院及死亡率降低70至80%,所以建議政府衛生主管單位,能夠下放權力給專責醫院或基層診所能夠使用此等口服抗病毒藥物,應是當務之急。(4)兒童施打疫苗有效嗎?根據Klein Nicola 在 MMWR 2022之研究報告指出,5-11歲兒童使用輝瑞疫苗二劑接種(14-67天間隔)可增加約51%的效益,減少住院死亡比率約68%。根據Ann M, Hause在MMWR 2022之報告,在800多萬名兒童接種輝瑞疫苗者,只有100名有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其中只有11名發生心肌炎,其中7人已康復,4人在治療中,發生率為每十萬人有0.1375人極為罕見,所以可以放心施打。至於莫德納在青少年(12-17歲)及兒童(6-11歲)及6個月至6歲以下根據Third Annual Vaccine Day UPDATE 2022年3月24日的報告(表三),已有多國授權使用,至於6個月至6歲以下,在今年4月28日已申請歐盟(EUA)具條件學會授權,目前在台灣已於5月初通過在6~11歲兒童進行施打。結語目前Omicron確診案例持續上升,匡列及居隔趕不上病毒傳播速度,當務之急,應該比照歐美之居隔指引,縮短局隔時間。防疫醫療方面,一定要堅守輕重分流政策,廣設防疫急門診,使輕症確診者領藥(症狀緩解用,如發燒、腹瀉等)服用,不必住院。對一些高風險輕、中症確診者,可以考慮准予相關醫院及基層診所從寬認定(當然要有規範),給予口服抗病毒劑,避免防疫專責醫療擠爆,影響其他疾病之醫療運作。要能隨時維持醫療量能,使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不至於工作負荷超載,當然還未施打第三劑的長者(大於65歲)、共病患者(慢性腎病、慢性肺病、糖尿病、過度肥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一定要儘快施打第三劑。台灣才能度過疫情的高峰期,在大家同心協力之下,方能揮別疫情與病毒共存,疫後新常態應可期待。
-
2022-05-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建仁向英媒坦承 快篩試劑政府準備不足
我國前副總統陳建仁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坦言,政府在快篩試劑上準備不足。衛報9日報導,台灣一度是清零政策成功的模範,現在面對「Omicron海嘯」,決定採取與近鄰完全不同的策略,轉向與病毒共存。陳建仁說:「這是正確且必須做的決定。」他說,2021年11、12月多國出現Omicron確診潮時,當時他與其他學者就建議政府要開始轉向與病毒共存,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決定,待追加劑覆蓋率達40%-45%後就推動政策,可惜「病毒從不等人」,Omicron今年3月就開始在社區傳播。報導指出,台灣選擇走出自己的道路,被稱為「新台灣模式」,就是承認無法阻斷Omicron傳播,但可以試著平緩疫情曲線。報導指出,所以新台灣模式有效嗎?在許多方面,是的。陳建仁說,這波疫情的致死率仍然極低,低於0.2%,且超過99.75%的Omicron確診病例是輕度或無症狀的,居民生活及企業運作如常,沒有封城,也沒有恐慌。陳建仁說,當局正在處理醫療院所應付疫情的人力和裝備不足的問題,他坦承政府先前並沒準備足夠的快篩試劑,而且現在官方日益依賴快篩試劑時,手中仍沒有足夠存量。
-
2022-05-0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影/南投應變中心內況曝 2寶媽為防疫慘操19小時:好想回家
南投縣昨新增266例創新高,引發民眾恐慌,防疫第一線的南投縣防疫應變中心,電話被民眾打爆,防疫人員母親節也不得閒,累得人仰馬翻,衛生局今公開工作現況,盼民眾了解第一線辛勞,南投縣防疫應變中心內部狀況也因此曝光。衛生局指出,南投縣防疫應變中心位在縣府衛生局5樓,成立2年多來,猶如作戰指揮的戰情中心,為守護南投疫情努力,而隨國內疫情持續擴大,縣內確診人數不斷增加,昨天確診人數更達266例,創下新高,引發縣民恐慌。「我很像確診,要去哪快篩?」、「快篩陽性,怎麼辦?」、「我孩子確診,附近沒兒童急診,能幫忙送醫嗎?」、「我老公確診,家裡房間不夠,如何居家隔離?」民眾來電問題什麼都有,懷疑自已「中鏢」的電話這2天打爆南投防疫應變中心。防疫人員吳淑華說,昨上午9時上班,夜間持續接聽防疫專線電話,凌晨2時下班,今上午8時又上工,無法休息,還曾1天工作長達19個小時,今天是母親節,只能先拋下2個孩子及她的母親,現在只盼趕快完成工作,找時間返家過節。南投衛生局今因此公開防疫應變中心的工作現況,現場工作環境也首次曝光,衛生局長陳南松說,中央政策不斷滾動性修正,地方防疫得迅速更新資訊,防疫人員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勤前教育」,務必傳達最新資訊讓民眾知道。除了要立刻處理開立隔離(解隔)通知書及送達、防疫旅館查核、疫苗管理、接種規劃及社區設站、試劑用藥管制、送藥到家、健康關懷心理諮詢等業務,更要24小時值班疫調、耐心接機並忍受抱怨,累得人仰馬翻,母親節也無法休息。南投衛生局因此呼籲民眾,面對疫情民眾難免無助驚慌,詢問防疫人員或被通知居隔、疫調時有時口氣不太好,雖能理解民眾心情,因此在母親節當天公開防疫人員工作現況及環境,盼民眾體諒第一線防疫人員的辛苦,給予他們多些鼓勵。
-
2022-05-09 養生.營養食譜
用藥草香料的芬芳 平緩疫情中的不安
2020年初,世界進入COVID-19的世紀大疫。本來這個章節要談的是,遇到流感季節或季節更迭容易感冒時,可以如何使用香藥草和香料來照顧自己與家人。沒想到在本書大綱擬定之後,就遇到了COVID-19,就這樣過了兩年,而抗疫這條路,短時間內或許還看不到終點。如果不慎確診,當然還是交給專業醫護,不建議自行處理。但在疫情持續的期間,我們還是可以安頓好身心靈,不恐慌、不焦躁,也比較有機會安然度過這些艱難的時刻。再次叮嚀,以下所介紹的藥草、香料具有的提振免疫力、抗發炎、抗氧化功能,談的都是以日常保養為目的,不建議用來自己扮演蒙古大夫,取代正式的醫療。但透過這些吃食,攝取後關注自己的身心變化,無論如何都會對自己的健康有幫助。我的西洋藥草學老師曾提到,有兩種人最有機會改善健康狀態,一是願意改變飲食習慣的人,二是願意每天泡茶喝的人。原因除了「泡茶」是萃取藥草活性最直接也最便利的方式之外,最重要的是泡茶或煮茶的動作就在療癒自己。願意每天花時間選擇適合的藥草,放慢腳步停下來,觀照自己的身心狀態,打開感官吸嗅與品嚐藥草茶帶來的芳香、身體的感受,把急促的心情與期待都放空,就是一種療癒。火辣蘋果醋 Fire Cider我將「Fire Cider」翻譯為「火辣蘋果醋」,它有很多種配方,原則上就是將各種熱、辣屬性的香料泡在蘋果醋裡面,透過醋的萃取力,把辛香料裡面的芳香、勁辣活性成分提取出來,浸泡四到六周再過濾後每日飲用,增強免疫力。飲用火辣蘋果醋可以預防感冒、當作噴劑外用,也可以處理肌肉關節痠痛。不過自己製作不一定要很辣,也可以不用蘋果醋,用台灣的陳年醋或米醋製作也有另一種風味。運用以醋為溶劑萃取出辛香料活性的概念,選擇在地、當季的食材,可以醞釀自家版本的火辣香料醋。材料:黑胡椒粒1小匙、大蒜5瓣切片、檸檬2顆(取果皮和果汁備用)、洋蔥1個、薑3公分(削皮後磨成泥或切片)、薑黃粉1大匙、辣根泥1大匙、墨西哥辣椒1/2個(去籽切塊)、新鮮迷迭香1支、蘋果醋或陳年醋作法:1. 所有材料切片或磨泥,全部放進玻璃罐,倒入蘋果醋直到蓋過所有材料。加蓋放在陰涼無光照的地方,持續約四周,每天搖晃一下。2. 四周後打開瓶蓋,過濾食材倒出醋液就完成了。可裝進消毒過的玻璃瓶中,放入冰箱保存。運用方法:1. 直接喝:每天喝1小匙,可幫助預防咳嗽與感冒。2. 醋飲:醋、蜂蜜和開水以1:1:3比例調勻,做成醋飲。3. 醃漬蔬果:取代家常泡菜裡面的醋。4. 油醋醬:跟橄欖油、糖等其他材料混合在一起,隨興調製油醋醬。5. 噴霧:做成噴霧或直接倒出塗抹在皮膚上,可以使皮膚表面發熱,促進皮下微血管循環,改善肌肉疼痛或風濕的情況。香草濃蜜茶 Herbal Decoction材料:新鮮或乾燥的香藥草(百里香、奧勒岡、薰衣草、羅馬洋甘菊等)1把(約50-100公克)、水1公升、蜂蜜1杯作法:1. 香草跟水放入鍋內,以小火加熱,蓋上鍋蓋,只露出小小縫隙,慢慢燉煮到水分剩下一半,大約2杯份量的濃藥草茶湯。2. 將藥草過濾出來,放涼後可以當作堆肥。3. 趁茶湯仍有餘溫,把蜂蜜加入茶湯,攪拌至蜂蜜完全溶解。4. 將做好的高濃度藥草蜜茶裝到玻璃罐內,放入冰箱冷藏可保持約三到四周。運用方法:有感冒症狀的時候,每隔幾個鐘頭可以喝1茶匙,幫助舒緩症狀,也可以稀釋加入其他的藥草茶一起飲用。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孕婦染疫母子雙亡 產科醫:孕婦最怕的是這個問題
新北市20歲打過一劑疫苗、懷孕28周女子確診新冠肺炎,連續高燒送醫母子都不治,引發很多孕婦的恐慌,台南市婦兒安診所副院長莊曉婷表示,高齡、過重及有慢性病孕婦,確診後併發重症的機率確實比一般人高,要特別注意一旦有發燒、咳嗽或早產跡象、胎動減少等症狀,都要趕快就醫,也要特別注意是否有親密的家人傳染新冠肺炎。台南市今天確診病例為1319人,市府下午舉辦疫情記者會,針對孕婦染疫相關問題,特別邀請婦產科醫師莊曉婷說明。莊曉婷表示,孕婦染疫風險並沒有比一般人高,但是針對高齡、體重過重,或是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孕婦來說,染疫後併發重症的機率比一般的孕婦高,特別是在懷孕29周之後的孕婦,一旦染疫,流產、早產、胎死腹中、剖腹產或發展成為子癲前症的機率也較懷孕前期高。她表示,很多孕婦最關心的問題是「如果染疫孩子生出來畸型的風險是否會增加?」,目前雖然相關的研究不多,但還沒有證據顯示會增加畸型風險,而很多產婦因為高齡等因素,需要做侵入性的檢查像是羊膜穿刺等,即使孕婦確診,因為病毒主要集中在呼吸道,血中的病毒量並不多,還是可以做這些檢查,至於是否可能會垂直傳染給胎兒,目前的研究顯示是有可能,但機率小於2%,而且寶寶的症狀也不會太嚴重。她指出,很多孕婦會說「我都沒有出門,應該不會染疫」,但其實身邊可能會有一些「豬隊友」,如果先生或其他親密接觸的家人染疫又沒有症狀,很可能會傳染給不出門的孕婦,建議孕婦在家中還是要注意防疫,特別是家人共用的門把、廁所等,都要注意消毒,而且無論何時想摸口鼻,都要先把手洗乾淨。她提醒孕婦在疫情期間,要特別注意個人症狀與產科症狀,個人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及呼吸困難,有些人自己發燒卻沒感覺,孕婦一天應該要多量幾次體溫,不能只量一次,但是也不要對疫情太緊張,像很多孕婦到懷孕後期,因為肚子大、身體前傾時很容易壓迫覺得會喘,應該先端正坐姿、深呼吸後,通常就能恢復正常,如果一直覺得喘才要注意。而產科症狀則包括破水、落紅及肚子痛等早產症狀,還有胎兒有時候在睡覺會胎動變少,孕婦要特別注意,可以吃一點甜的、刺激孩子的活動,或是搖一搖肚子,如果胎兒都沒反應,需馬上就醫,萬一孕婦已有缺氧的情況,可能馬上就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而如果已在餵哺期,莊曉婷提醒也要特別注意當媽媽與幼兒接觸時,可能透過呼吸道或接觸傳染,都要特別注意洗手、戴口罩。
-
2022-05-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南投今新增260例50校停課 明起急開8處快篩站
南投縣今確診新增260例,與昨天的266例,相去不遠,但因昨天個案數創今年新高,縣內也已有50所學校停課,導致民眾因疫去電縣府狀況暴增,衛生局今急召各鄉鎮防疫人員馳援防疫應變中心因應,明天起更將開設8處社區篩檢站。衛生局指出,中央今公布南投縣確診人數260例,截至7日累計確診人數1199例,住院中重症0例。居家隔離585人、居家照護809人,今日已解除隔離449人。根據今通報個案確認居住於外縣市,將予轉出外縣市衛生局做後續疫調管理。另,教育處統計全縣停課計有50校(含幼兒園停課),其中全校性停課有25校,部分班級停課則有25校;師生確診狀況,教師有4人染疫,學生確診人數71人。而因國內疫情持續延燒,南投縣更因昨天新增266例,確診人數創新高,不少民眾懷疑自已是否「中鏢」,大量去電縣府詢問,縣府電話被打爆,防疫第一線的南投縣防疫應變中心,電話被民眾打爆,衛生局為此急召防疫人員馳援因應。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隨昨天確診人數達266例,創下今年新高,引發民眾恐慌,大量電話湧入防疫應變中心,且什麼奇怪問題都有,昨為此緊急從各鄉鎮調來的衛生所防疫人員,今總計有15人馳援防疫中心,希望提供縣民更周全的服務。此外,為了避免醫院急診篩檢造成壅塞,影響醫療量能,已商請南投醫院、南基醫院、佑民醫院、竹山秀傳醫院、東華醫院、惠和醫院、埔里基督教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等8家醫院,自明天(9日)起至31日開設社區篩檢站。陳南松更提醒,明天起加開的社區篩檢站,僅針對持有居家快篩陽性檢體或證明者進行PCR採檢,因此前往篩檢務必請攜帶身分證健保卡以及包妥密封之檢體,並於各社區快篩站服務時間「截止前半小時」抵達指定地點完成報到,逾時不候。
-
2022-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沒症狀不必快篩 醫:公衛防疫已非第一 應該醫療上場
確診人數急遽攀升,大台中醫師公會理師長魏重耀今指出,公衛防疫已非第一,應該醫療上場;大家不必急著快篩,沒症狀更不必快篩,有症狀就去就醫,並把快篩試劑用在醫療端,比照流感模式,由醫師決定是否快篩,才能維持好醫療量能,把力量用在照顧中重症。魏重耀說,看到這麼多人去排隊想要買到快篩試劑,其實那是不必要的。因為,Omicron 99.6%是無症狀和輕症,染疫了就去治療,不必先自行篩檢。而且,即使是輕症者,就醫時也不見得一定要篩,而是由醫師判斷,看若症狀有侵犯下呼吸道、痰多、會喘時,才快篩進一步確定,並用抗病毒藥物預防轉為中重症,這也是把快篩交給醫師,由醫師以專業判斷的原因。因此,各公司、學校也不必再要求員工、老師篩了才能上班、上學,因為自覺輕症就在家休息,至於無症狀者也不必擔心它會傳染他人,只要各自做好自我的防疫即可,因為Omicron就是感冒,不必看得太嚴重。他說,民眾即使快篩確診也不必一下子就跑醫院急診室,因為99.6%是無症狀和輕症,只要去診所當做看感冒即可,把醫院的量能留給中重症的患者;政府也應把防疫重心擺在中重症患者上。魏重耀說,政府應該確實向民眾說明疫情已經流感化,讓民眾不必恐慌,不要去搶快篩或到醫院要求快篩和PCR,並盡快把快篩試劑撥給基層診所,把量能放在醫療端。
-
2022-05-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指單日3.6萬例是假象 「篩檢量能爆黑數」有隱憂
今日本土確診數突破三萬六千例再創新高,各地醫療院所篩檢站人潮未見舒緩。據每日通報篩檢數據,連續數日維持在五萬至七萬之間,但確診數仍節節上升,更顯示出篩檢量能面臨瓶頸。前疾管局長施文儀表示,在所有國家在Omicron疫情之中準備衝向高峰,本來就須面對篩檢量能瓶頸,「好比台灣今日篩檢出三萬六千例也只是假象,實際確診數字會遠高於檯面上的數字。」當一般民眾確診後,多屬於無症狀、輕症,根本不知道自己確診,傳染力也低,也沒必要擠去篩檢。現在各處醫院篩檢站人潮爆滿,第一線篩檢量能有限,又有民眾反映,自主通報系統填寫緩慢,無法確實居家照護及隔離等雙重夾擊下,施文儀表示,最該注意的是,在繁瑣的通報過程中和醫療量能吃緊的過程中,可能壓縮原有醫療服務,導致更多人「死於非命」。近期一名新北老婦人疑因盲腸炎引起右下腹劇痛,連續撲空三間醫院急診室,但現場篩檢人潮爆量,返家後被家人昏迷身亡,引起各界關注。施文儀呼籲,民眾若無症狀就不用做篩檢來確定有沒有確診,避免醫療量能跟公共衛生被拖垮。他列舉,疫情期間,有一定比例的中重症患者染疫死亡,但包含原有慢性病、癌症、重大傷病民眾,就算沒有確診,但可能怕去大醫院治療會染疫,自行斷藥或放棄追蹤,而在醫院機構禁止探病狀況下,導致失智症等患者惡化,都會加劇病程,縮短壽命。此外,若隨著篩檢量能出現極限,黑數上升,未來若有部分患者在未知確診的狀況,病程急轉直下,可能來不及請藥,將錯過服藥、用藥的時程。施文儀表示,國內不只要「高推估」確診數來進行藥物籌備,更要打通請藥、領藥的流程,未來才能壓低致死率,避免人民恐慌。
-
2022-05-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桃急診滿載300快篩陽+急症湧入 僅2護師掛號崩潰哭了
國內昨已連續8天破萬例,不僅雙北急診被塞爆,桃園的醫院急診也湧入「快篩陽」民眾。國軍桃園總醫院急診部醫師楊大緯於臉書PO出照片,急診室外大排長龍,急診僅2名護理師協助約300個快篩陽性、新冠確診及急症患者掛號領藥,將近12小時沒喝水、沒吃飯,令人心疼。國軍桃園總醫院院長林致穎日前親自到急診現場視察,也發現急診壅塞的問題,近日積極籌備加開防疫門診,盼緩解急診壅塞狀況,分流患者以獲得醫療服務。楊大緯說,現在隔離措施分3種,包括「本土輕症確診者是居家照護」、「接觸者被匡列是居家隔離」、「入境者需做居家檢疫」,3種方案實施天數不同、解除隔離條件也不一樣,且天天都在更改,不要說對民眾,醫護要弄清楚都很不容易,的確讓大家無所適從。楊大緯說,近日嘗試著撥電話詢問,但打1922不會通、打縣市政府衛生局電話也不通,醫院急診常常滿線,即便打通電話了,接電話的人不見得清楚瞭解現行政策方案,難免出現「被踢來踢去」的負面觀感。楊大緯說,即使快篩實名制政策上路,臨床上仍觀察到很多民眾,出現了症狀也知道要做快篩,但就是買不到快篩,逼不得已跑來掛急診,就急診一線護理師同仁轉述,急診PCR採檢狀況非常混亂。楊大緯坦言,現在PCR普遍出現延遲狀況,快的話半天、1天會有結果,慢一點則要等2到3天,但PCR確診民眾要等到衛生局電話通知時,都已經是3、4天,甚至5天後的事,現在確實是一團混亂。楊大緯認為,求助無門時大家難免會恐慌,但呼籲大家把握大原則,首先要慢慢接受Omicron確診後,約九成九以上都是輕症或無症狀,大原則當作普通感冒處理、症狀治療,民眾可以準備常備藥物在家;但若病情有變化,且自己無法判斷會不會變嚴重,可以自行開車就醫或撥打119送醫。「疫情緊繃下,大家盡量避免責怪彼此!」楊大緯呼籲,民眾沒有症狀不必特別篩檢,有症狀者可以自行先快篩,若快篩陽性,再到社區篩檢站或醫院急診做PCR,希望把急診、專責病房留給中重症確診患者,包括老人、小孩、孕婦、機構住民、洗腎病人、癌症病人,「這些人比你我更需要床位」。
-
2022-05-06 養生.人生智慧
心臟病發讓他頓悟人生!賣掉千萬宅上山種菜:不能當首富,就當全台最會享受生活的人
疫情爆發前,時尚設計師林國基砸近億現金購入300坪山上別墅,閉門種花種菜,甚至盤算退休,淡出時尚界,起因是有一天被緊急送醫,檢查出左心室肥大。一向自認健康的他,與死亡近距接觸後,開始思考未來,「我在時裝業能做都做了,要成為首富已經不可能,但我可以當個時尚農夫,當個全台灣最會享受生活的人!」 在綜藝節目上,時尚設計師林國基總是穿著花俏、兩手鑽石亮晶晶,他的事業橫跨貴婦圈與演藝圈,累積上億財富。然而,4年前第一次坐救護車,改變了他的人生路。 「那天我在公司畫圖,突然覺得呼吸困難、快昏倒,緊急送醫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以及左心室肥大。我最注重健康,不抽菸不熬夜,人生第一次坐救護車真的把我嚇到了!我很愛健身,那時候把胸肌練好大,練得比瑪麗蓮夢露還大,我懷疑心肌肥大和高強度重量訓練有關,從此不敢再練。」 醫師告訴他,左心室負責收縮送血到全身,若有擴大或肥厚情況,可能導致呼吸急促、心悸、胸痛,嚴重時會引發心臟衰竭與猝死。 這些年演藝圈猝死新聞頻傳,林國基感嘆,自己躺在醫院時真的很恐慌,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不能再這樣忙碌下去,因此決定賣掉信義區3千萬公寓,砸近億購入300坪北投庭院別墅。 「我在時裝業能做都做了,要成為首富已經不可能,但我可以當個時尚農夫,當個全台灣最會享受生活的人!」 上山種菜,打造自給自足退休生活 他搬到山上打造自給自足的退休生活,庭園裡依循四季節氣種花種菜,包括杜鵑花、海芋、多肉、蘭花等,果樹一種上千棵,「我是農家子弟出身,偶有青竹絲也不怕,反覺挺美,不過我怕死,全都有機種植,有蟲自己抓,我的芝麻葉長得超好,多到吃不完!」 林國基是1962年出生,自認黃昏之年最怕虛耗,果樹不買小樹只種「老欉」,果園裡有李子、柚子等各式水果,阿拉比卡咖啡豆第一次收成時,他特意送回雲林古坑請人代烘,變成親友間的搶手貨。 但也有失算時,釋迦樹是熱帶果樹,北部難活,「跟大自然學習是人生重要的一課。」 「疫情爆發這些年,我慶幸自己能夠整天待在山上,不用噴酒精,不用掃QR Code,我的QR Code就是我的水蜜桃,回歸自然生活後,呼吸也順暢了!」 黑手變身設計師,開公司營收破億 林國基出生雲林農家,年輕時北漂當黑手討生活,因為喜歡藝術,晚上去補習班學服裝設計,後來參加比賽得名,獲成衣公司聘用擔任設計師,好景不常,一年後老闆因為投資失利想收掉公司,25歲的林國基趁機接手當老闆。 在成衣業的黃金年代,林國基的公司一年營業額破億,30歲景氣走下坡後,他前往美國遊學、英國進修服裝設計碩士學位,回台轉做高級訂製服生意,以清明上河圖等時裝秀闖出名氣,成了明星指定設計師。 窮怕了的林國基很早開始學投資,當黑手時存錢買中鋼股票嘗到甜頭,成為設計師後,一度誤信朋友買未上市股票踩雷,聽貴婦介紹飆股慘賠,從此遠離台股,只定期定額購買美國和台灣的指數型基金。 從2008年投資至今,遇上股市大多頭,加上錢進房地產,買進安和路、信義路房子,以及美國紐約及舊金山的公寓出租,退休無後顧之憂。 50後人際斷捨離,舞台讓給年輕人 為了養生,他展開人際斷捨離,不喜歡的人不見、太麻煩的投資生意退股,遇到網路霸凌不反擊。 「我收藏許多藝品珠寶,有一陣子製作單位常找我當救火來賓,網友點名翡翠鑽石暴漲都是我害的!那些不是我賣的更不是我炒作,我的人生哲學很簡單,真的是我錯我認,不是的話,從不把批評放心上。」 人生下半場,林國基預告將在這兩年結束公司,不再參加台北時裝周,把舞台讓給年輕人,「我做過100多場服裝秀,去過60多國,鄉下小孩這輩子能有這樣的閱歷應該也夠了。」 未來他將投入公益,除了認養家鄉50多位孤老,還要在雲林籌備娃娃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會放我收藏的上千個芭比娃娃,提供美學教育,盼啓發家鄉孩子天份,讓他們的人生有更多的發展可能性。」●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年紀愈大後才發現:過去曾奮不顧身投入、在乎、重視,一廂情願付出,終將失衡,不會有好結果.夫逝三年想再婚,子女怕分不到財產堅決反對!媽媽怒撕贈與契約:我會把錢花光,房子誰也不給.打個噴嚏啟動過敏開關,眼淚、鼻涕流不停?3分鐘顫掌改善體循環,減少感冒、鼻子過敏
-
2022-05-06 該看哪科.婦產科
不能染燙髮、泡溫泉…孕婦手冊 挨批造成恐慌
母親節在即,民進黨立委范雲昨邀婦產科醫師、民團舉行記者會指出,衛福部發放的「孕婦衛教手冊」,內有不少錯誤資訊、刻板印象,彷彿是用醫學包裝的「現代版懷孕民俗禁忌」,造成孕婦恐慌,衛福部國健署應改版。國健署幼健康組副組長蔡維誼回應,今年下半年會有修正會議,將聆聽各界意見進行修正。范雲說,每位孕婦都會收到衛福部發放的「孕婦衛教手冊」和「孕婦健康手冊」,內文卻有對孕婦各種看似關心實則限制的建議,如不能染燙髮、不能泡溫泉、不要搬重物,讓孕婦承受更多壓力又無所適從。婦產科醫師「烏烏」說,許多孕婦都說孕婦手冊根本是「恐慌手冊」,有許多生活限制,卻含糊不清、前後矛盾,甚至缺乏根據,其中「早產」最好發的原因是「不明」,難以預防,手冊卻列了一堆早產原因,強化錯誤刻板印象。范雲說,政府要帶頭改變錯誤風氣,應改版消除民間刻板印象與假消息。她並呼籲,孕婦手冊不該只有「孕婦產檢蓋章」,應具備更完整的產前教育,包括多元生產方式選擇育兒知能等。
-
2022-05-05 新聞.用藥停看聽
備藥注意存放 防孩童誤食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全美一年約有五萬名孩童在急診室中死亡,原因竟是孩童在大人不注意時誤用藥品而發生憾事。有鑑於此,特別提醒國內民眾,在聚焦防疫及搶買輕症居家照護的藥品之餘,也不可忽略藥品、保健品在家中的存放處及保存期限。該研究指出,現今社會,家庭成員中有在服藥或補充維他命等保健品,來幫助感覺舒服、讓身體維持機能已是很普通的行為,即使是較安全的指示藥物,也就是不需醫師處方即可購買的藥物,像這次新冠肺炎輕症在家自我照護的備藥大多屬這類指示藥。這些原本是用來幫助身體的藥品、保健品,如果使用方式不正確或被錯誤對象誤用,還是可能導致身體損害。不過,也不必過度恐慌,可在購買前仔細跟藥師詢問用法、不同對象的用量,美國疾病管制局的報告中說明,這些前述送急診的情況,大多是可被避免掉的,只需要大人對藥品、保健品有正確的存放觀念。特別提醒,若家中有小孩,藥品、保健品儲放的地方,不能僅以大人方便或醒目來記得服用為考量,務必參考下列幾點: 1. 避開小孩視線內的存放處2. 避免小孩碰觸得到的存放處3. 小孩難免會生病需要吃藥,千萬不可以因為小孩討厭吃藥、難餵藥,就哄騙小孩給他們吃的是糖果、糖水4. 試著跟小孩教育、說明什麼是藥物,以及為什麼藥品需要由大人拿取、給予5. 每次拿取、服用後,即刻放回安全存放的地方6. 在每次拿取、服用後,確認安全瓶蓋有被完全鎖好 (安全瓶蓋為在旋轉瓶蓋同時,需要給予一個適量向下按壓的力量,才能轉開瓶蓋的設計)7. 向家中成員、留宿或短暫拜訪的親友訪客,告知家中有存放藥物,請配合安全存放原則8. 如果能在每次服用時,針對剩餘數量多一分留意,也有助於及早發現數量是否有誤9. 萬一真的發生孩童誤用,立即撥打119,並清楚記下孩童誤食的藥品或保健品資訊其中,避開小孩視線內的儲放處,較容易被忽略,小孩充滿好奇心,會觀察大人的行為,尤其服用藥品、保健品的頻率通常是每天,大人這種天天反覆的舉動,小孩想要模仿的好奇心會驅使他們嘗試去攀爬拿取,一旦大人不注意時,就有可能發生憾事。同時,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繁多,甚至跟保健品也可能有交互作用,建議民眾購買時可以跟藥師進一步討論、詢問。
-
2022-05-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竹科又一科技廠淪陷 頎邦科技爆發上百移工群聚感染
新竹縣今天新增542例陽性感染個案,經了解其中223人竟都來自位於新竹的頎邦科技外籍移工群,其位於竹北市的移工宿舍傳播情形嚴重,近3成已經染疫,有部分移工已出現身體不適,衛生局目前已疫調中,並協調業者環境消毒。據了解,頎邦科技是在前天就已經發現有移工身體不適,廠方隨即進行快篩,當下即發現有73人快篩呈陽性反應,立即通報衛生局協處,醫療人員隨派前往位於竹北市麻園的移工宿舍PCR採檢,共採得799人樣本。經過一夜檢測,發現799人中有223人為PCR陽性確診,其中包含宿舍A區的頎邦科技移工221人,以及宿舍B區的另間仲介公司移工2人,陽性率逾27%,因人數眾多,目前仍採取就地居家照護。新竹縣衛生局表示,今天竹北市新增的351例中,即包含移工宿舍群聚感染的223人,因宿舍環境較為複雜,且多數空間皆為共用的公共空間,因此在疫情傳播上較為快速,不過目前感疫移工仍主要為輕症、甚至無症狀,民眾勿過度恐慌。
-
2022-05-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快篩陽忙翻 急診室病患無人救
疫情導致醫療量能緊繃,連限制「快篩陽性才能PCR」也無法解決問題。北市一名OHCA病患被送抵醫院,因醫護全投入在大量快篩陽性及確診輕症病患上,導致無人急救而死亡;新北一名一歲幼童等了一小時才輪到看診,但已轉為重症。雙北護理師反映急診室現況,呼籲政府正視醫護人力並調整防疫政策。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也透露,半夜十一點仍有許多民眾在淒風苦雨中等待一份讓自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的報告,醫護早已累透了;忠孝院區消化內科醫師陳昶宇也說,開放與病毒共存是全球趨勢,但台灣恐怕還沒準備好,民眾一窩蜂擠爆急診心態、壓榨醫療人員缺乏緩衝備載的健保制度,都讓台灣永遠無法真正做好準備。北市聯醫工會也指出,真的不希望再發生因民眾恐慌性及政府政策錯誤所造成的各種遺憾,第一線醫護看盡太多因政策錯誤而死的病患、太多被到處踢的人球事件,醫護身心俱疲,但對民眾、體制、政府卻無能為力。台大醫院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表示,染疫人數暴增,可預期重症個案變多,目前許多醫院爆發院內感染,急重症醫護人力明顯不足,建議加強前端篩檢及分流,指揮中心適時調整輕症隔離規定,讓想回到醫院共赴戰役的確診同仁早點回到戰場。「身為護理師,有必要將這血淋淋急診現場告訴大家…」北市聯醫一名急診護理師指出,五月一日快篩陽性病患塞爆急診,急診僅檢傷及一名護理師處理一般病患,此時通報OHCA病患,只有一名護理師可急救,醫生也淹沒在快篩陽性病人中,沒有醫師即時診治,病人過世了。這名護理師說,每天八小時單位時間要採檢看診一百多人,醫護人力不斷因確診、隔離而縮減,除增加自身染疫風險,也癱瘓整個緊急醫療網;緊急醫療系統崩盤的結果,就是重症病人包含OHCA、腦中風、心肌梗塞、嚴重創傷等病患無人可救、無人可醫,「急診現狀就是如此」。護理師呼籲民眾不要因恐慌、輕症占用緊急醫療資源,把急診留給真正需要的人,也希望政府重視醫護人力不足問題,調整防疫政策,不要拿重症病患的醫療品質及醫護人員的安全當籌碼。亞東醫院一名急診護理師也說,一名一歲幼童因父母皆是陽性個案,被引導到陽性個案等候掛號區,前面還有五十多名快篩陽性病人,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看到診,此時呼叫幼童已沒反應,給予疼痛刺激後才有輕微哭聲,緊急送進重症區。護理師說,急診醫護只有六人,掛號、問診、看診、開藥、治療、採檢都需時間,並非有症狀不能就醫,只是希望輕症患者能把急診資源留給重症病人,若自行快篩陽性,症狀只是輕微流鼻水、咳嗽、喉嚨搔癢、輕微發燒疲倦感,請先在家自行隔離,待早上再至疫病門診掛號看診;快篩陽性想做PCR,可利用社區篩檢站或掛號。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護理師沈痛:快篩陽民眾擠爆急診 重症沒人救死亡
國內本土疫情嚴峻,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宣布將北市7大社區篩檢站改為快篩陽性處理站,但如今醫療量能緊繃,到了連限制「快篩陽性才能篩檢」也無法解決人力短缺問題,北市聯醫一名急診護理師指出,民眾因快篩陽性湧入急診,造成大量人力投入在大量快篩陽性及確診輕症病患上,導致1名重症病患無人急救逝世。該護理師表示,每天8小時的單位時間要採檢看診的100多人,人力配置不斷因醫療人員確診、隔離而縮減,除增加自身染疫風險,也恐單換整個緊急醫療網,線上人力負擔沉痾難解,真正需要急重症醫療支援的患者不會因疫情爆發而減少,讓第一線醫護同仁雪上加霜,加速緊急醫療系統的崩盤。緊急醫療系統崩盤的結果,就是重症病人包含OHCA、腦中風、心肌梗塞、嚴重創傷等病患無人可救、無人可醫,「目前急診的現狀就是如此」。隨著確診人數飆升,民眾恐慌感也呼之欲出,紛紛因快篩陽就湧入急診,造成大量醫護人力投入在快篩陽及確診輕症病患上,導致重症病人醫療照護品質大打折扣。該護理師沈痛表示,前天蜂擁而至的快篩陽病患塞爆急診,在內部處理一般病患的僅檢傷及1位護理師,此時通報OHCA,「只有1名護理師可以急救,甚至醫生也淹沒在快篩陽性的病人中,沒有醫師可以即時診治,最後病人當然還是過世了」。該護理師表示,身為護理師,認為有必要將這血淋淋的急診現場告訴大家,再次呼籲民眾,「不要因為恐慌、輕症而占用緊急醫療資源,把急診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們」,同時呼籲政府重視醫護人力不足問題,以及防疫政策的調整,更不要拿重症病患的醫療品質及醫護人員的安全當籌碼。北市聯醫工會指出,真的不希望再發生因民眾恐慌性及政府政策錯誤所造成的各種遺憾,第一線的醫護,看盡太多因政策錯誤而死的病患、太多被到處踢的人球事件,每個醫護人員都對撼是有所遺憾,也身心俱疲,但對民眾、對體制、對政府卻無能為力。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昨也透露,半夜11點仍有許多民眾在淒風苦雨中等待一份讓自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的報告,醫護早已累透,但面對苦等民眾仍繼續打拚,更酸說「在家休閒滑手機一邊搞團購,一邊打擊別人的側翼,也好意思說自己是第一線?」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消化內科醫師陳昶宇質疑,開放與病毒共存雖是全球趨勢,但懷疑台灣是否還沒準備好,不管是民眾一窩蜂擠爆急診的心態,還是壓榨醫療人員缺乏緩衝備載的健保制度,可能都讓台灣永遠無法真正做好準備。
-
2022-05-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類兵棋推演 辦公室備防疫包
近期疫情嚴峻,雖然我們單位的同仁都已施打過第三劑疫苗,但為求遇問題時人員能妥善安排,未雨綢繆先做好各種安置準備,所以我們的單位主管請每位同仁都準備好個人衣物及藥品,置放辦公室,當單位裡遇有確診個案時,才能立即做處置,不至於慌亂手腳,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剛開始接獲這樣的指示時,心裡有些疑惑與忐忑:「是不是單位裡真的有人確診,長官才會下達這樣的命令?」後來經由主管解說,我才知道這樣的作為稱之為「類兵棋推演」。這樣的作為是以利我、利他、利團隊為出發點,我趕快在隔日上班就把準備好的行李小包包,帶到辦公室存放,以備不時之需。「兵棋推演」指的是「預先思考,超前部署」,也就是說在任何事情發生之前,預先思考可能會發生哪些狀況,接著再思考發生每一種可能狀況時的因應之道,「毋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當每一種應對方法都想好了,也做好準備,就無有恐懼。現在每天確診人數持續攀升,為減少染疫危機,我和家人都減少外出用餐也少逛街,多運動提升免疫力,希望我和同仁們那「暖心防疫」的小包包,永遠都派不上用場。我們都健康平安,永遠不跟PCR「陽性」有任何的連結,我夜以繼日期盼著。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冷眼集/寧不篩、篩不到 其中多少焦慮
台灣疫情發展迅速,民眾買不到快篩、基層診所不替民眾篩,指揮官陳時中又宣布須快篩陽性才能PCR,讓民眾焦慮更深了。科學統計顯示,Omicron患者超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輕症和無症狀,致死率比流感低,確實有愈來愈多的民眾認為篩檢確診後要面對隔離等不方便,甚至影響同事或家人,因此選擇不篩檢,成為疫情黑數。想不到連醫師們也這麼認為,坦言「何必自找麻煩、是我也不會通報」。如陳時中說,不希望確診人數上升曲線太陡,以免中重症太多、醫院負荷不了是事實;但是清楚告訴國人疫情已經沒有先前那麼嚴重,且已經流感化,讓民眾不必因為疫情而恐慌,卻是必要的,這部分顯然做得不夠。遺憾的是,政府除了說明的不夠,應該做好準備的快篩試劑和兩年前疫情初起時的口罩、疫苗一樣,都未能超前部署,讓民眾陷入想篩檢沒試劑、想做PCR更沒門路的絕境。可想而知,對於想知道自己是否確診的民眾而言,因為買不到篩劑,又無處可做PCR,會是多麼憂慮。眼看確診人數日增,在基層醫師揭露「寧可不篩」現狀下,染疫黑數必然存在於社區裡;政府若想要掌握疫情,就必須認清事實、了解真相,承認疫情已經流感化,唯有這樣才能去除民眾的焦慮和恐慌,讓大家相信即使感染了,也只是一場感冒而已。接著,應妥善運用現有醫療體系,讓民眾小病先到診所治療,嚴重再轉去醫院,充分發揮既有醫療體系的功能,才不致讓民眾爭相往大醫院跑,消耗了寶貴的醫療量能;也讓醫院裡的醫護能獲得喘息、台灣社會回到正軌,以及讓民眾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步調。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快篩陽性、沒收到關懷包怎麼辦?北市手把手教你怎麼做
台北市今新增3718例本土,確診者居家照護人數超過1萬2000人、列管中居家隔離人數達2803人,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說明,關懷中心會以安置確診者為優先,因此確診者需自行通報職場防疫長;確診者上網填報同住家人或密切接觸者後,系統就會主動開立電子居隔書,但因確診人數眾多,關懷包恐2至3天才會送到。黃珊珊指出,5月1日當天居家照護人數達5922人、打電話至區級關懷中心詢問者有2591人,民眾若無法順利打通電話需耐心等候,但應該都可打通。由於確診人數眾多,針對多數民眾反映的問題,黃珊珊也一一解惑,包含民眾反映,已上大平台填報同住家人(密切接觸者),但同住家人遲未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造成職場請假困難。黃珊珊說,中央回報平台系統昨上線,確診者需上網填報基本資料、同住家人、密切接觸者,填好後系統會連接居家隔離系統,主動開立電子居隔書,沒有上網填報需等後續作業,待安置時才會回報。因確診數多,關懷中心會優先處理確診者居家隔離的安置,當中會有時間差,因此確診者需「自行先通報職場防疫長」,依照職場防疫規定辦理居家辦公或請假。還有民眾指出,75歲以上長輩確診,卻因無症狀而不願就醫,黃珊珊表示,依照中央規定,75歲以上確診者需安置於醫院,但目前關懷中心處理方式,會優先處理收案住院,若當事人堅持不願入院,會安排視訊醫療,醫師評估、確認後,才會同意讓其居家照護。另黃珊珊也指出,民眾最常問的問題就是「快篩陽性怎麼辦」、「沒收到居家關懷包或居隔快篩劑」。黃說,快篩陽性民眾不用恐慌,快篩陽性後就戴好口罩,將包好的快篩陽性試劑檢體,以自行駕車或步行方式,前往最近醫院急診室門診做PCR。而關懷包及居隔快篩試劑部分,因確診案量眾多,目前是以物流寄送,中央給予地方政府名單後就會馬上送出,但中央通知地方、到地方送出關懷包這段期間,恐需2至3天時間,民眾需耐心等待。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3718!柯文哲:北市確診變少是假象 假日效果
本土今新增1萬7801例確診,其中台北市新增3718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主持防疫記者會表示,台北市昨天有4131例,今天3718例確診減少,柯說,那是假象,是假日效果,因為通常假日上醫院自動減少,會等到上班日才去做,千萬不要以為今天新增案例減少,這是假日的效果。柯文哲說,開醫院的人都知道,假日不會去看病,上班日才會來,他預期,台北市明天確診人數還會持續上升。柯文哲今天也拿出全國疫情現況的趨緩圖表示,去年風聲鶴唳好像疫情很嚴重,不過圖表上看來小小的,幾乎看不到,今年儘管疫情燒成這樣,但大家好像沒有這麼恐慌,是因為打疫苗還是有效。柯文哲也再度提醒,到現在,台灣連一劑疫苗都還沒有打的,還是有20%,大約有460萬人,這還是公衛上面的隱憂,連一劑疫苗都沒有打,但對其他8成民眾來說,也許保護力還不錯,打滿三劑即便確診,重症也不多。
-
2022-05-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連破萬人心惶搶快篩 學者:篩檢站更危險
國內近日確診數破萬漸成常態,疫情日益嚴重人心惶惶,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系副教授招名威昨天深夜PO文,「篩檢站更是危險」這麼多人大排長龍,被染疫機率比任何地點的風險都高,他認為,沒確診或沒有「疑似」確診者 ,近日都不要去快篩站,在家自行快篩風險還是比較低。本土確診個案已連續4天破萬,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更預估5月中、下旬疫情將達高峰,昨天新增47例中重症個案,也是這波疫情新高,民眾搶快篩,社會瀰漫恐慌。招名威表示,疫情消失前,與病毒共存,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減少感染風險第一,第二是確保自己的健康,居家快篩不只是預防無症狀確診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當你身體感覺微恙在自我懷疑時,派上用場。篩檢站陽性率49%,這是一個高的誇張數字,表示去篩檢的人,兩個人就有一個是陽性,如果你當下篩出來是陰性,這不表示3天後你還會是陰性喔,因為你可能會被傳染,潛伏3天後發病,這麼多人排長龍,這麼多確診的人聚在那,被染疫的機率會非常高,甚至比任何一個地點風險都高。招名威認為,沒確診或沒有「疑似」確診者,近日都不要去快篩站,在家自行快篩風險還是比較低。
-
2022-05-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壓力爆表…護理長哽咽 忙到要母別打電話
確診數快速增加,民眾恐慌加劇,第一線防疫人員壓力爆表。基層衛生所人員表示,這二周來,隔離通知書的量已大到從延遲三天至十天沒收到通知都算正常;有衛生所護理師自責說,「我可以照顧確診者或是居隔者,但無法好好照顧家人跟小孩」;甚至晚上不敢睡覺,深怕沒接電話造成送醫延誤,壓力大到讓人崩潰大哭說「不想做了」。北市有基層防疫人員抱怨,中央和地方的政策一日多變,比方中央前天提到全國一日PCR量能為十九萬,呼籲地方增加採檢站,昨日又宣布改為快篩陽性才能PCR;另外居隔政策也不斷改變,讓原本正在居隔的民眾突然解隔,行政速度卻跟不上政策變化,居隔書都還沒送到,民眾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造成基層困擾。「基層已潰堤,即便上層知道也無能為力」。到板橋衛生所支援的朱姓替代役說,板橋平均每天確診七百人,居隔二千人,衛生所加上支援人力不到四十人,他支援二周多,從開始延遲三天通知,現在延遲十天收不到居隔通知書很正常。朱姓替代役說,工作人員每天工時超過十二小時都算正常,有學姊處理完居隔者後,很無助的自言自語說,「我可以照顧確診者或是居隔者,但無法好好照顧家人跟小孩。」加上電話被打爆,各方壓力真的讓基層喘不過氣。永和衛生所林姓護理長說,衛生所十八人要因應轄區廿一萬人,確診者都會質疑自己不被處理,但都是因系統當機無法查詢,同仁也曾壓力大崩潰大哭說「不想做了」。提到家人,林護理長忍不住落淚哽咽,她曾跟母親說,「自己很忙不要打電話」,結果母親現在都不敢打來關心。也有同仁每天忙到十一點甚至凌晨二點,小孩找不到媽媽就會打電話,曾聽到電話那頭說,「媽媽騙人,又沒有回家。」還有同仁晚上不敢睡覺,深怕睡著沒接電話造成送醫延誤。「媽媽,我好久沒有看到你了。」在基隆防疫專線負責接電話的王小姐說,每天回家小孩早睡了,但確診電話大塞車,且民眾打電話來都是非常著急,很多講不清楚,還要請多體諒,她們已經很努力了。
-
2022-04-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幼兒傳統採檢亭採檢風險高 兒科醫師教「這動作」快速採檢
全台確診日日飆高,小朋友的確診個案也增加,不過Omicron的傳播力真的太強,傳統的採檢亭也不適合幼兒,不僅會哭鬧,甚至會有飛沫、氣溶膠傳播的風險,因此醫師建議家長用雙手雙腳夾住小孩,醫師則從後方把小孩的頭往後仰,快速採檢;也呼籲個人防護很重要,未來幾星期千萬別恐慌。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表示,這個星期,北部的急診醫師們都感受到病人增加情況,這星期急診來診人數,曾經1天最高大人小孩達600人,不過Omicron傳播力很強,預期這一段時間,每天確診的人數還是會再增加,大家不需要太慌張,但要做最好的準備。吳昌騰指出,兒科病人的PCR採檢,是一個挑戰,傳統的採檢亭,其實真的不太適合兒科病人,尤其是幼兒有時候跟根本沒有辦法完全配合,不僅會哭鬧,甚至會有飛沫、氣溶膠傳播的風險。吳昌騰說,若真的需要對幼兒採檢,家長請用雙腳夾住小孩雙腳,並把小孩的口罩往下拉,鼻孔露出來,請用雙手抓住小孩雙手並將小孩的頭向後仰,她會在家長的右後方,並用左手將小孩的頭往後仰30至45度,右手拿著採檢棒,迅速將採檢棒放到小孩的鼻孔內,整個過程盡量在15至20秒內完成,採檢時千萬別講話。吳昌騰也提醒,未來這段時間大家還是要注意個人防護,大家都不希望病人持續增加。
-
2022-04-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建仁稱台灣致死率最低 柯文哲:死亡很少這是假象
國內本土疫情延燒,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指出,估5月18日單日確診上看50萬例,前副總統陳建仁昨深夜在臉書發長文,以多國數據解釋指台灣目前是致死率最低的國家,還稱「有些人駭人聽聞的預測,會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柯文哲下午在防疫記者會中指出,「死亡很少我也同意,這是假象」。柯文哲解釋,因為分母變大太快,今天感染不會明天死掉,這不是心肌梗塞幾分鐘就死掉,按以前經驗,從感染第一周,是上呼吸道症狀,第二周是肺炎,第三周在加護病房奮戰,從感染到死掉,要花三周。但從疫情爆發到現在,不到二周,二周前感染的,還沒進入死亡危險期。但對於陳建仁說「駭人聽聞的預測?」柯文哲說,他不用自己對號入座,這也是台灣媒體的問題,要就過度誇大、要就說過度輕描淡寫,但他是依專業對問題提出看法,但媒體為了拉高點擊率,不會寫柯文哲說明、建議,要寫說柯文哲嗆、柯文哲諷、柯文哲開罵,一定要用這種標題大家才點進去。柯文哲說,有時從頭到尾聽完,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也不知道斷章取義,就是要提高點擊,網路新聞標題不夠炫,沒人點進去看,就太過於誇大。柯文哲說,對疫情就是最好準備做最壞打算,但透過媒體會故意誇大,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輕描淡寫,現在1922打不太通,PCR和法傳系統都塞車,所以以後他計畫,快篩陽就直接上網登錄,就先當成確診者處理,給必要的防護也做PCR。柯文哲說,等快篩陽性出來,官方再安置,估計一定在48小時以上,但傳染力最高在前面幾天,過三天才通知,都要解隔了才收到居家隔離書。柯文哲也說,北市要花一周時間,把台北市的防疫專責病房量能拉高,要預做準備,否則像今晚宣布3+4,明早實行,地方政府會「三條線」,一下子明天就要開始,沒那麼容易。
-
2022-04-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與病毒共存策略 陳建仁揭重點:2數據降至最低
前副總統陳建仁昨天晚上在臉書表示,Omicron變異株導致我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呈現幾何級數增加,民眾難免心生惶恐,最近更有一些人士針對確診人數與死亡人數,作出駭人聽聞的預測,這些預測往往根據以往Alpha、Beta、Delta變異株的致死率,或是其他國家的致死率,套用在我國Omicron確診個案,以致造成誇大的預測;與病毒共存策略的重點,應為「重症」與「死亡」降至最低。陳建仁以外國為例指出,美國、法國、以色列先後在1月達到流行的最高峰,每百萬人口每天平均確診人數,分別高達2426、5436、10968人;香港、南韓先後在3月達到流行的最高峰,每百萬人口每天平均確診人數,分別高達8764、7894人;我國的高峰在4月26日,每百萬人口每天平均確診人數是182。且每百萬人口每天的平均確診死亡數是0.01,致死率也由1月中旬的0.6%逐漸下降至4月底的0.03%,這些數據台灣目前都是最低的國家。陳建仁說,未來疫情預測對現階段的防疫工作沒有任何幫助,而且誤用外國數據進行台灣疫情的推測,不僅不合時宜,而且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因為Omicron變異株的感染者,有相當高比率是無症狀感染者,大多數未接受任何檢驗,特別是在高疫苗覆蓋率的國家,有更多感染者屬於無症狀感染,確診病例的估計是相當容易有偏差。陳建仁表示,最近美國CDC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指出,美國在今年2月前,已有1.9億人(全人口的58%)感染新冠肺炎,但是官方紀錄卻只有7510萬例,這些官方無紀錄者,大多數是未診斷、無症狀或未通報者。唯有進行國內的血清流行病學研究,掌握已經感染的人數,並且推算出感染而未接受檢驗者的百分比、無症狀感染者的百分比、以及確定感染而未通報的百分比等參數,才能夠做出適時適地、經得起驗證的推測。陳建仁指出,在Omicron盛行的現在,防疫的觀察重點不再確診病例數,在重症和死亡人數;防疫的目標不再是零感染,而是將重症與死亡數降至最低。只要疫苗覆蓋率繼續大幅提升、快篩試劑充足而且普及社區基層、快篩陽性必須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都能在黃金時間內接受治療,重症數及死亡數即可大量減少,無須過度恐慌。
-
2022-04-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逾5成兒少害怕新冠肺炎 學者:孩子的焦慮源自家人
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疫情轉變人們的生活、學習、社交方式,無形間替孩子們創造一個不同的世界。台灣世界展望會與台大社工系教授陳毓文合作參與22國組成的「跨國兒童研究福祉研究調查計畫」,針對台灣近2000位10至12歲兒少採網路問卷抽樣。調查指出,51%兒少對新冠肺炎「非常害怕」,43%「非常害怕」染疫死亡,陳毓文也觀察到,孩子的焦慮通常來自同住家人,由於近日疫情有蔓延趨勢,展望會提醒家庭照顧者宜穩住心情,傳達適度的疫情資訊給孩子,減少陷入過度恐慌所致負向身心狀況。調查指出,55%經濟弱勢兒少自認非常害怕新冠肺炎,48%非常害怕自身染疫失去性命,因疫情造成負向身心感受高於一般兒少。去年學校停課期間,14%弱勢兒少面臨每天沒有足夠食物可吃的困境,22%在家上課連線經常遇到斷線等網路問題,而原民弱勢兒少更仰賴捐贈或外界提供的數位工具資源(電腦、平板、網路等)。此外,超過兩成經濟弱勢兒少提到父母因疫情失業且未獲補助,68%弱勢兒少擔憂疫情期間家裡錢不夠用。而停課在家期間,經濟弱勢兒少獲得的家庭支持更低於一般兒少。展望會表示,疫情爆發前,學校、社福機構及社工合力的支持系統,協助弱勢兒少度日,反映出的生活滿意度甚至不亞於一般兒少。調查反映出,每逢疫情停課,許多家長為安排孩子在家學習、飲食及教養負荷大感吃不消,孩子在家也備感壓力,調查中不分社經地位的兒少生活滿意度皆明顯下滑,61%停課孩子經常期待回到學校上課。另一值得關注的是國內孩子瀰漫對疫情的恐懼氛圍,調查指出,51%兒少坦言對新冠肺炎「非常害怕」,43%「非常害怕」自己染疫死亡。陳毓文觀察到,孩子的焦慮通常來自同住家人,「在家學習的孩子們暴露在各種疫病資訊中,其實根本沒有認識染疫者,仍很焦慮自己染疫或傳染他人。」展望會建議,疫情蔓延的高峰期,防疫安全不能輕忽,但家庭照顧者宜穩住心情,規律運動及作息,傳達適度的疫情資訊給孩子,或陪孩子聊聊紓解情緒,關注生活的正向事物,以減少陷入過度恐慌所致負向身心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