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快篩陽性
共找到
658
筆 文章
-
-
2022-05-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長照死亡率升 專家:應早期投藥、降低行政門檻
國內今天145例死亡個案中,45例來自長照機構,佔31%。針對長照住民用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藥物不能預防或取代疫苗,仍須快篩陽性才能投藥,而長照最早開始「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就能直接給藥」的措施。不過,專家表示,考慮疫情規模和利弊並非不能改變給藥策略,應針對有症狀、有接觸者早期投藥,並降低相關行政門檻。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投藥部分各縣市機構都在積極執行,只要快篩陽性,沒有藥物禁忌症都會盡快投藥,是降低致死率的重點。至於有疑似症狀就投藥,可能讓處方醫師有疑慮。因為慢性咳嗽、呼吸道症狀很常見,從臨床症狀給藥不保證無副作用。且抗病毒藥物目前不符合藥害救濟的管道,因此利弊權衡下很多醫師會擔憂。目前快篩普及率和操作方便性都很好,出現疑似症狀仍建議先快篩,讓醫師有檢驗佐證做為開藥依據才較符合實證。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則表示,一波流行中可考慮有症狀、有接觸,儘管檢驗陰性即投藥,尤其住在同一個長照機構本就容易傳染,這就是「經驗性」和「積極性」的投藥;過去流感就是這樣做。他直言,在醫學上臨床副作用等都是可以討論,考慮疫情規模和利弊也不是不能改變。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說,疫情一旦傳進長照機構,死亡率就會高,這是各國疫情共同特徵。要預防死亡,唯有靠「及時連結醫療」,之前醫療量能吃緊,醫療院所自己的問題都處理不完,長照的病人根本很難轉進去。現在快篩陽確診開始紓解醫療量能的壓力,但仍卡在給藥速度不夠快。王任賢表示,長照與醫療是兩套系統,兩者間本就有隔閡,加上新冠肺炎是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通報和給藥都要符合一定程序,就算把藥直接放在機構,都不見得能很快就給出去。現已既然不再疫調,不明白為何不讓新冠肺炎回到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與「流感併發重症」一樣,可大幅降低相關行政流程的門檻,進而加速給藥。王任賢猜測,政府遲遲不願意將新冠肺炎改列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或許是因為如此一來,擁有極大權力和大筆特別預算的指揮中心,很可能就得解散了。
-
2022-05-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遲收不到居隔單 明天零時起補發功能上路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今年已有186萬多人確診,但至今仍有多位民眾未取得居隔單。指揮中心表示,「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新增補發功能,將於明天零時起上路。「確診者自主回報疫調系統」5月1日上線後,仍有民眾超過三天仍未能取得或下載隔離通知書,但因原本連結失效等問題,無法申請補發或登錄資料。指揮中心自5月30日上午零時起在「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新增「確診者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補發」功能。發言人莊人祥表示,5月25日系統新增接觸者可於系統開立隔離證明,而補發的部分明天先開放確診者申請,接觸者的補發則將於下週上線。符合兩條件民眾可申請「確診者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補發」,包括今年5月1日至5月26日確診,但仍未取得電子隔離通知書者,以及5月27日起確診,未於三日內取得電子隔離通知書者。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申請,可以電腦或手機直接上網辦理(網址:https://dvc.mohw.gov.tw ),執行三個步驟即可取得:一、確認身分:民眾可透過本系統之多元身分驗證登入,亦可使用健康存摺APP,先點選「申請COVID-19數位證明」功能,再點選「COVID-19數位證明申請系統」。二、選擇項目:(1).疫苗接種數位證明。(2).檢驗結果數位證明:可選擇核酸(PCR)數位證明或快篩陽性證明。(3).接觸者隔離證明:需填寫居住、隔離地址後,始可送出申請。(4).確診者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補發:需填寫手機號碼(聯絡電話)、居住及隔離地址後,始可送出申請。三、取得證明:於申請成功畫面點選「下載/列印 數位證明」,若需列印者也可使用「取得超商列印碼」。為配合新增功能,數位證明系統預計於今年5月29日晚上6時至30日上午0時暫時停止服務,進行版本更新,有急需使用者,請先提前下載。詳細操作方式可至衛生福利部官網數位證明專區查詢。( https://covid19.mohw.gov.tw/ch/np-5345-205.html )。
-
2022-05-2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長照有症狀即投藥? 羅一鈞:憂副作用、無藥害救濟
國內今天新增新冠肺炎死亡個案145例,其中45人來自長照機構。前疾管局長蘇益仁不斷強調,應注意長照機構的死亡率,建議針對住民直接百分之百給予投藥。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藥物不能預防或取代疫苗,但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就能直接給藥,長照最早開始做;若有些機構或醫師因為慢性病多重用藥而開藥較保守,可以討論,但目前仍維持此措施。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過去一周統計機構住民占每天死亡人數平均約26%至27%。每天死亡個案中80歲以上都占大多數,雖有一定比例在長照機構,但整體來看機構致死率還是偏低。羅一鈞表示,截至昨天共有1018家住宿機構有染疫確診事件,包括1萬724名住民、4020名工作人員,機構送出就醫和後續死亡正請機構統計中,待回報後會再完整報告。投藥部分,各縣市機構都在積極執行,只要快篩陽性,沒有藥物禁忌症都會盡快投藥,是降低致死率的重點。專家提到不需快篩有疑似症狀就投藥,可能讓處方醫師有疑慮。因為慢性咳嗽、呼吸道症狀很常見,從臨床症狀給藥不保證無副作用。抗病毒藥物目前不符合藥害救濟的管道,因此利弊權衡下很多醫師會擔憂,因此需要看疫情發展是否能用症狀預測而不用快篩。目前快篩普及率和操作方便性都很好,出現疑似症狀還是先快篩,讓醫師有檢驗的佐證做為開藥依據才比較符合實證。陳時中表示,目前針對機構工作人員和住民都以每人三劑發放,使用可近性高,且15至20分鐘可完成檢驗。只要快篩陽性經過醫師診斷,就可以直接給藥。
-
2022-05-2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雙北緩降其他地區上升 陳時中:診所通報達6成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周可以看到雙北疫情持平或是正在緩降。不過其他地區正在上升,因此整體數量沒有變化。陳時中表示,來自診所的快篩陽性通報量也到達六成,由於前段時間診所的參與較少,急診、急門診壓力相對大。他說,昨天快篩陽性4萬3839人中,來自診所通報有2萬9329人,這兩周維持診所通報占比約六成,5月26日後全民適用快篩陽性經判定確診,已從1萬多人上升至昨天約4.3萬人,比PCR篩檢陽性者還要多。至於用藥部分,陳時中表示,若以高估計藥物使用率15%來看,現在庫存的藥物可讓500萬至685萬名確診者使用。用藥效率和其他幾個國家比較,台灣確診個案藥物使用率3.97%、美國3.27%、英國約0.14%、香港1.99%、日2.78%、南韓1.33%,使用效率上沒有比其他國家低。陳時中表示,台灣醫療覆蓋性好、普及性高,藥局、醫院、診所、衛生局配點廣泛,使用方便,健保可即時整理藥歷,讓交互作用更清楚,希望能把疫情控制更好,盼基層醫療院所更能肩負醫療責任,也很感謝過去一周達成一定的成果。根據統計,昨天整體藥物使用4143人份,Paxlovid使用3561人份、莫納皮拉韋使用582人份。不過有基層診所醫師因為口服藥太貴不開。陳時中則表示,各國買的藥物價格都高,但沒有向任何人收費,醫師不用考慮價格問題,拜託醫師根據適應症盡快開立藥物。也希望病人拿到藥一定要吃,有人吃一吃自己覺得沒怎樣就停藥,很浪費。
-
2022-05-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有慢性病又確診如何用藥 家庭醫師這麼說
高雄市燕巢區一對70多歲獨居夫妻因確診,無法到醫院拿藥,又因為其中老先生原本就有糖尿病、高血壓等高風險症狀,用藥需非常注意。岡山家庭醫師王宏育提醒,有慢性病患者如因確診需服用抗病毒藥物,慢性病藥部分絕對要定期吃,並聯繫原來的家庭醫師,詢問用藥須知。王宏育近期在臉書發文分享,73歲住在燕巢的老先生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功能不佳等症狀,平時就近在燕巢拿慢性病處方籤用藥,有疑難雜症才會到岡山找王宏育就醫,平均一年到王宏育診所1、2次。日前老先生因感冒流鼻水就醫,王宏育提醒老先生回家立即做快篩,並分享到診所快篩回報群組,沒想到老先生快篩結果為陽性,王宏育立即打電話提醒老先生用藥注意事項,但因老先生為70多歲長者,有許多高風險因子,又沒有相關經驗,老先生與夫人相依為命,確診要一起隔離,沒有其他家人能協助到診所拿藥。王宏育表示,確診的抗病毒藥物越早吃越好,只能請託藥師公會理事長劉亮君幫忙送藥,並向老先生夫妻當面說明用藥須知,王宏育後續也做視訊診察,再協助開立輝瑞的抗病毒藥物「劉理事長真的幫了大忙,付2千元感謝都不夠」。王宏育說,近期常有慢性病患者為了怕確診,不敢到診所拿藥而造成病情加劇,他提醒,患者一定要保持原來服藥,不能隨意停藥,可用一般健保掛號視訊或電話看診,由醫師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籤,並請家人協助或本人到診所拿藥,視訊診察一次開立7天用藥,如確診也一樣。王宏育表示,萬一確診,需吃抗病毒藥物,加上患者本身是65歲以上、有糖尿病、高血壓等高風險因子,一定要找原來的家庭醫師,詢問什麼藥不能吃,目前各縣市政府都有提供藥師送藥服務。
-
2022-05-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喉痛好痛快篩還是陰? 台大醫教你「雙採」提升靈敏度
對於新冠肺炎重症高危險群來說,能否及早確診、在病毒量還不高時及早給藥,是高風險群遠離死亡的關鍵動作。但快篩要病毒量夠高才驗得出來,該怎麼突破困境?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李建璋指出,因為Omicron特色是先攻擊喉嚨,加拿大研究發現如果拆兩支快篩,一支採檢鼻咽、一支採檢扁桃腺,可將靈敏度從7成提升到提升8成8,值得推廣,幫助有疑似症狀的長輩及早適用「快篩陽確診給藥」的新制。李建璋昨天於臉書撰文分享這項研究新知,今早接受採訪時進一步提醒兩點。首先,從喉嚨採檢不是採中央,而是左右兩邊的扁桃腺。可以對著鏡子張開嘴巴,發出「啊」的聲音,就會看到喉嚨兩側有兩個小山丘狀的構造,就是扁桃腺。他表示,採檢這個部位時可能會引發噁心感,但喉嚨分泌物比較多,不需像鼻腔那樣一邊採15秒,建議在感覺痛的位置採檢,因一般來說受到病毒攻擊的部位會最痛,可增加採到高病毒量的機會。第二個提醒是,採檢兩個部位,可以分別用兩組快篩卡匣和兩支棉棒,也可以共同一組快篩卡匣和一支快篩棉棒,但要注意,不可以改用一般藥局購買的棉棒採檢。快篩棉棒頭都是專利材質,一般棉棒頭的材質會吸附蛋白質,抗原無法溶到快篩試管的溶劑中,就驗不出來了。李建璋指出,很多患者都說喉嚨痛如刀割,但主訴流鼻涕的人不多,如果快篩只有從鼻子採檢,很可能沒有採到病毒最多的地方,如果喉嚨和前鼻腔都採檢,或許有望提升採到病毒抗原的機會。他爬梳文獻發現,加拿大一所大學今年1月已發表集合1400多人、品質不錯的研究,用的是現在便利商店就有販售的亞培家用快篩試劑。研究顯示,只有從鼻子採檢,敏感度是68.4%;如果用一支快篩棉棒,扁桃腺、鼻子都採檢再驗,敏感度進步到81.6%;如果用兩組快篩試劑,一組驗鼻子、一組驗扁桃腺,敏感度可達到88.1%。李建璋表示,他在夜班處理15個快篩陽性確診病人的PCR結果,發現15個人裡面有13個人Ct值都小於20,顯示大約有90%病人都要病毒量很高,才能從快篩看到陽性。李建璋的學弟,長庚放射科陳煥武醫師在臉書分享自己PCR的Ct值只有15,卻經歷6次快篩陰性,引發臉友熱烈回響,顯然不是單一經驗。李建璋表示,因此,「快篩陽投藥」新制的確可提升給藥效率,但他仍擔心可能沒有打到痛點,因為快篩受限於敏感度,容易錯過給藥黃金期。當病毒量高達到「飽和攻擊」的程度,這時就算給予抗病毒藥物,也沒有把握可以抵禦病毒的攻勢,指揮中心公布有47%死亡患者是確診後3天內死亡,亦反應出這個事實。既然有研究證實同時採檢鼻子和喉嚨,方法簡單又可顯著提升快篩靈敏度,值得推廣,幫助更多人及早診斷、用藥。
-
2022-05-2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年已逾千人染疫亡 累計兒童10死、20重症
國內疫情維持高原期,昨天新增八萬八三五例本土案例,中重症四○八例、一二七例死亡,中重症及死亡病例人數再創新高,今年本土死亡人數累計已達一○五八例,其中有十例為兒童。目前確診三天內死亡案例約為百分之四十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些患者轉變為重症速度快,涉及醫院治療,將進行分析報告。住院人數少於出院首見昨天本土病例中,快篩陽性確診占七成三。陳時中表示,疫情發展至今,昨天首度出現住院病患人數少於出院病患,空床率從三成增加至三成三左右,急診人數就醫人數約兩萬五千人,也是這段時間相對低點。他認為,應是快篩陽即確診政策上路後,稍微減輕醫院與急診的壓力。先前預估疫情將在五月下旬達高峰,陳時中表示,原先預估高峰落在五月廿二日,單日確診數低推估為十萬、中推估十五萬、高推估廿萬。但從五月十八日增加八萬五千多例,十九日達九萬例,廿七日增九萬四千多例,昨天又退回至八萬多例,確診個案大多在八、九萬例間浮動,疫情處於高原期,未來發展還要觀察。20重症童 9腦炎6肺炎國內昨增四○八例中重症案例,今年中重症已累計四四三九例,其中兒童重症個案廿例,當中九例為腦炎、六例肺炎、二例敗血症、一例哮吼症、一例家中死亡、一例腦腫瘤。昨新增兩例兒童死亡個案,分別為六歲及五歲男童,死因分別為腦腫瘤併發神經休克、肺炎併呼吸衰竭,國內至今累計十例兒童死亡案例。針對兒童染疫,衛福部疾管署昨舉行「兒童新冠病毒感染警訊症狀與急診處置」線上研討會,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表示,兒童醫療不能照大人思維,因為兒童治療不只要把他救活,而是要「沒有後遺症」,應及早找出治療時間點。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昨天表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恐引起腦部病變,憂心病毒直接侵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起細胞激素風暴、血管內皮細胞受傷、其他器官受損導致代謝異常,呼籲家長別挑廠牌,盡早帶孩子接種疫苗。單日致死率達千分之1.5昨單日致死率達千分之一點五,是否偏高?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每天公布的死亡病例都以回溯方式計算,重症及死亡會落後確診數一至兩周,死亡率都超過千分之一,但這樣無法看出實際狀況,應觀察長期趨勢,以今年一百七十多萬確診個案,死亡案例一○五八例,致死率為萬分之六。指揮中心廿三日公布統計指出,個案從染疫到死亡,有四成七落在三天內,三成三落在三天到七天。陳時中表示,三天內死亡的個案很可能很快就併發重症,不適合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最近會分析死亡相關數據,再提出報告。國內長照機構染疫死亡約占二成七,指揮中心昨宣布,免費提供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每人三劑快篩試劑;另新增遊民及獨居長者領取免費快篩,估計約有八十一萬人受惠。
-
2022-05-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走下坡單日致死率恐變動 羅一鈞曝「客觀算法」
外界關心台灣目前單日致死率。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以往單日致死率計算,是採用每天新增個案當分母,單日新增死亡為分子,但死亡人數為回溯新增,如果用此方式計算,單日致死率都會超過萬分之一,數字並不精準,如用目前整體170多萬確診個案,除以死亡人數1058人,致死率萬分之6,因此要觀察長期趨勢,才能知道本土致死率。羅一鈞表示,目前確診個案在高原期且往下走,新增個案數會減少,但重症、死亡人數會落後一周,若加上公布時間可能會落後到兩周,造成單日致死率升高,因此建議用整體死亡人數除以整體累計確診個案數,致死率會比較客觀點。羅一鈞說,每天公布死亡患者中約26%到27%,屬於住宿型機構的住民。住宿型長照機構,希望主責醫院、醫師幫忙,自5月5日起施行快篩陽性,就能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不管是莫納皮拉韋或倍拉維,以降低長照住民等中重症風險。此外,針對管灌、洗腎患者用藥方面,對管灌患者來說,倍拉維不能磨粉,且使用在洗腎患者的安全性也尚未確立,所以管灌、洗腎患者確診後,應使用莫納皮拉韋,當其他藥物交互作用不適合使用倍拉維時,也建議用莫納皮拉韋,希望醫師協助投藥,降低機構長者染疫後中、重症風險。
-
2022-05-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正紀念堂「車來速」新制 周六起開立抗病毒藥物
指揮中心宣布5月26日起,民眾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讓PCR檢驗民眾逐漸減少。台北榮總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車來速」防疫急門診原四線道採檢,周六(28日)起改為二線道看診,視病情開立抗病毒藥物,另二線道仍維持原有採檢與領一般症狀緩解藥品,視實際需要機動調整。台北榮總表示,由於快篩陽病人確診評估,以及開立抗病毒藥品費時較長,將採全預約制,不接受現場掛號,符合適應症民眾務必先至北榮網站完成掛號,並攜帶健保卡及快篩陽性檢體到場,由醫師問診判定後完成法定通報程序,且開立抗病毒藥品,如無法判定,則仍建議另作PCR確診。台北榮總鄭重提醒,抗病毒藥品使用上有適應條件與用藥安全注意事項,也是國家珍貴防疫資源,請勿重複申請,以免影響健康且有觸法之虞。台北榮總掛號網址: https://www6.vghtpe.gov.tw/reg/mmTestRegK.do如民眾需要利用車來速採檢與開立症狀緩解藥品,請至台北市政府網站掛號。臺北市政府預約網址: https://reurl.cc/o15ZQv
-
2022-05-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者康復返職場遭霸凌 陳時中要民眾「3心」勿攻擊
國內至今已有161萬例確診者,不過近日傳出有確診者康復後,返回職場卻遭霸凌、歧視,甚至被噴酒精等。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希望大家要有同理心,沒染疫者對染疫者有言語暴力或不恰當的行為,這樣不好,不要互相攻擊、相互牽拖。如何面對染疫康復者,陳時中表示,應該以平常心、將心比心、同理心,重點是不要霸凌、不要牽拖,沒有染疫者對染疫者有言語暴力或不恰當行為,或染疫者對沒染疫者會牽拖,說「早知道不要跟你做伙」、「你傳給我啦」等語,這樣不好,更提到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過,染疫會變常態,不要互相攻擊、相互牽拖。確診者7天後解除隔離可外出上班,是否包含國家基礎設施對象?是否得「快篩陰」才能上班?陳時中說,快篩陰才能上班是否有損基本權益,這應是公司內部規定,希望企業做健康監測時,若身體不適就居家辦公,若有些單位一定要上班,若停頓後會影響國家運作等,就要戴好口罩,同組人員同進同出等。針對快篩陽民眾,若想在做PCR確認,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根據6項採檢規定,可直接到社區採檢站做PCR。有快篩陽民眾被判定確診,出現呼吸道症狀,想拿清冠一號卻被中醫師拒絕,指出需要PCR才能拿藥?陳時中表示,確診就是確診,前兩天有講病例定義,只要符合就是確診,快篩陽經過醫師診斷,即是確診,不管是PCR或快篩陽性都算,希望相關人員了解保障病人權益。體育署稍早宣布,未施打3劑者也能進入健身房,未來是否會開放更多場所比照辦理?陳時中說,此做法也是變通,仍盡量呼籲民眾打疫苗,若不能打也不強制,有打疫苗可以放鬆。主管單位說不必3劑、沒打滿疫苗者須戴口罩,指揮中心也同意,但八大行業「我想最好還是不要」。陳時中說,這2天染疫人數很多,今天達到9萬4千多例,死亡數也較多,希望疫情能快點過去,針對0到6歲幼童發放5劑快篩,是因為兒童相對無法打疫苗,家長亦能盡量保護,另外專責病房、加護病房希望更完整,給予足夠床位,大家不用擔心。
-
2022-05-2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快篩陽性如何「自己/委託親友協助」視訊看診? 5步驟教你完成,真人影音示範跟著做就上手!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進入大規模流行階段,為保全公衛防疫及PCR採檢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快篩陽性=確診」政策上路,民眾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延伸閱讀:整理包/快篩陽性=確診,哪裡可請醫師評估?全台各縣市醫療院所名單一次看】對此,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南區製作了影音教學,教你「自己視訊看診5步驟」、「委託親友協助視訊看診6步驟」,即可完成視訊看診並領藥;且有真人影音示範,讓你跟著做簡單上手。【如何自己視訊看診?】|【如何委託親友協助視訊看診?】快篩陽性者如何自己視訊看診?1.自行快篩陽性後,於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寫上檢測者姓名及檢測日期。2.將檢測判讀後之檢測卡匣及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3.上健保署網站或使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院所名單,電話預約看診時間;並於視訊診療時將照片上傳。4.視訊看診時,出示健保卡及檢測卡匣確認無誤後,醫師截圖留存病歷。5.經評估後,醫師研判為確定病例並開立處方籤,請親友至該院所領取處方籤及領藥若無人可代領,可由藥局送藥。( 👉點進去下列影音就有步驟教學,真人影音示範請拉至0:47觀看 )【延伸閱讀:Omicron生命力完勝原始株,可附著「不銹鋼」表面長達10天!專家教你怎麼防疫】快篩陽性者如何委託親友協助視訊看診?1.自行快篩陽性後,於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寫上檢測者姓名及檢測日期。2.將檢測判讀後之檢測卡匣及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3.如委託親友至診所請醫師確認,應以夾鏈袋或塑膠袋密封包好攜帶至院所。4.上健保署網站或使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院所名單,電話預約看診時間,再將健保卡、檢測卡匣交由親友,依預約時間前往。5.看診時,使用親友的手機連線本人,由醫師確認身分後,親友出示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6.經評估後,醫師研判為確定病例並開立處方籤,交由親友代領藥。( 👉點進去下列影音就有步驟教學,真人影音示範請拉至0:54觀看 )
-
2022-05-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年染疫亡近千例!今增126死 12歲男童肺炎併呼吸衰竭病歿
國內確診死亡數連續3天創新高,繼5月25日增76死、5月26日增104死,今5月27日增加126死。指揮中心指出,新增126例死亡中,年紀最小為12歲男童,死因爲肺炎併呼吸衰竭。今新增343例中重症,也新增1例兒童重症,為5歲女童,染疫後疑似腦炎、呼吸窘迫,目前正在加護病房治療中。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年中重症已超過4000位,其中931例死亡,輕症/無症狀比例99.75%,中症比例0.18%,重症比例0.07%。今新增死亡126例,年齡介於12歲至超過90歲,當中有慢性病者共113人,其中85人沒有施打三劑疫苗,年齡超過80歲有73位。羅一鈞說,死亡病例中最小為12歲男童,未接種疫苗、有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使用呼吸器,染疫後出現發燒、肺炎,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過世,有簽署DNR(不實施心肺復甦術),他是第8例兒童死亡個案。目前統計8例兒童死亡個案,有5腦炎,1肺炎(今新增男童),1敗血症,1家中死亡。今新增343例中重症個案,包括中症227例、重症116例。重症新增1名兒童個案,為5歲女童,有發展性疾患,5月21日發燒後,5月22日快篩陽性,因嘔吐、全身痙攣、意識喪失等症狀緊急送醫,體溫37.6度,檢查疑似腦炎及呼吸窘迫插管住加護病房,經多重藥物治療後病況改善,5月24日已拔管移除呼吸器,續住加護病房中,使用高流量氧氣鼻管輔助呼吸。羅一鈞表示,目前兒童重症共18人,包括8腦炎,6肺炎,2敗血症,1哮吼,1家中死亡。羅一鈞表示,今年本土個案累計161萬例,年齡層分佈以70、80、90多歲個案最多,年齡層出現中重症比其他年齡層高,中重症比例依序為1.39%、4.79%、10.6%,整體來講,高齡長者染疫威脅比其他年齡層高,鼓勵長者打疫苗,打1、2、3劑打滿打好,降低重症風險。
-
2022-05-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民快篩陽性確診今上路 「這些」要擺一起拍照
全民適用「快篩陽判定確診」今天上路!指揮中心醫療應併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再次強調相關流程,民眾如以視訊看診,須將寫上姓名、日期的檢測卡匣和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讓醫療院所的流程更加順暢。羅一鈞表示,判讀陽性的檢測卡匣、檢測片要寫上檢測者姓名及檢測日期,配合醫師視訊或現場評估時出示。如以視訊診療,民眾請事先將寫上姓名、日期的檢測卡匣或檢測片及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而為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如民眾須親自到院,也必須遵守相關事項。包括檢測卡匣應以夾鏈袋或塑膠袋密封包好攜帶至診所;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不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步行或家人親友接送,雙方皆應全程佩戴口罩。羅一鈞也提醒,民眾到院時應遵循院所規劃的就醫動線與流程,報到時也要主動告知院所抗原快篩檢測結果,避免與他人交談。快篩陽性民眾除補充水分外,也要避免外食、避免於院内非就醫必要區域活動,也不可進入美食街。
-
2022-05-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快篩陽確診中醫未加入 中醫師不平:可能形成疫情黑數
快篩陽性並經醫師診斷即視同確診新制上路,但中醫師卻未開放加入判定,有中醫師認為中醫被忽略了,而且在許多國人普遍認為中醫可以對抗疫下,若民眾直接看中醫求治,卻不走西醫體制,有可能形成疫情黑數。李姓中醫師指出,目前中醫診所可以接受民眾視訊診療、給藥,但卻未被列入快篩陽性並經醫師診斷即視同確診的機制內,對中醫並不公平。若以方便民眾看診角度而言,更是造成民眾不便,因為民眾得由西醫途徑確診後,再到中醫治療。他指出,清冠一號雖然是很好的藥,但能需實際根據患者個別的體質辨證論治,以及望聞問切,若民眾感覺身體不適而到中醫治療,更可以依個別體質正確給藥。陳姓中醫師說,不讓中醫加入,有矮化中醫之嫌,站在服務民眾角度,他認為不應該分中西醫,即使政府要用快篩認定,他認為中醫診所也可以做,而且在染疫人數日增下,政府應該讓每位有意願的醫師都能盡一份力。台中市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侯俊華也說,抗疫是全民的事,應該讓全體醫師、全民一起來,不能分中西醫,在中醫診所裡也可以用快篩。但是一所連鎖體系中醫黃姓公關主任則認為,因為確診牽涉生物檢查,且診所的人手有限,若有太多新冠肺炎患者湧入,恐怕不能負荷,也排擠了非染疫的患者,是否加入還待研究。
-
2022-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快篩陽確診今上路 李秉穎:漏接2成「偽陰性」危害更大
「快篩陽即確診」今起全民適用,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表示,新制針對快篩陽性且有重症風險者,較不容易漏掉,但擔心快篩試劑敏感度約70至80%,代表有20%的偽陰性,若當中有重症因素的人,漏掉快篩偽陰性比偽陽性危害更大。指揮中心宣布「快篩陽即確診」今上路,不分年齡、族群,透過視訊診療或親赴醫療院所,經醫事人員判定,或由醫事人員親自執行抗原快篩,結果為陽性,即可研判為確定病例,毋需再做PCR檢驗。不過若出現快篩陰,但醫師懷疑有染疫可能、快篩陽隔離期間有住院等6大情況,仍可到篩檢站或醫療院所PCR採檢。李秉穎今接受《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蔻訪問時表示,許多人用模式推估疫情現在破10萬,這幾天呈現平平高原曲線,可能是民眾防疫警覺心高,讓病例沒有快速增加,但這幾天疫情曲線,好像還在高原,約8、9萬上上下下起伏,流行曲線要從遠看,不能1、2天就下定論,只能說近一周是高原期,是否上升或下降還要再觀察。李秉穎說,死亡數增加是在預期內的事,死亡高峰是在疫情流行高峰後幾周,因為確診重症過幾天急救無效才會死亡,近期死亡數增加,反映出前陣子疫情高峰的狀況。而新冠病毒死亡率約2至4%,歐美國家起初醫療量能受影響,死亡率6至8%,我們現在死亡數尚未超過千分之一,打疫苗可大幅降低死亡結果,若用現在的死亡數與1、2年前比,死亡率相差很多。針對快篩陽即確診上路,李秉穎認為,快篩陽有2因素會影響判斷,正負的影響剛好相反,因為不同試劑有不同偽陽性,快篩陽的人若是重症風險因素,要趕快去就醫,比較不會漏掉,像是年長者、有潛在疾病者死亡率既高,這類族群漏掉的機率較少,因為是可以用藥治療的對象。李秉穎說,但「快篩陰性」反而是要注意,因為快篩試劑敏感性約70、80%,等於有20%機率是偽陰性,若已經確診但快篩陰性,仍有20%機率是感染,若有明顯症狀或有接觸史,建議民眾仍要去做核酸檢測,這是在指揮中心的規定內,因為如果有重症因子的人,快篩陰性比偽陽性的危害更大,因為無法得到早期治療。李秉穎說,日本、南韓疫情曲線與我國很像,但仍可能反升或反降,南韓、日本疫情4個月了仍在持續,但不管如何,即使疫情尚未平息,我們群體免疫到一定程度,還是可以適度開放,我們的明天有希望。9月能否正常生活「是樂觀估計」,7月底至少高峰會過去,但是否達到群體免疫、能自由自在活動,還不是那麼快,因為那時最多僅30至40%的人受感染。
-
2022-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快篩陽=確診上路 石崇良:有助找出更多染疫潛藏黑數
今天是快篩陽性視同PCR陽性確診新制上路第一天,有專家認為,一至兩周後,就可以找出潛藏的染疫黑數,如此距離8成群體免疫就更接近了。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今表示,新制上路,可以省下許多PCR量能,接著也放寬可以進行PCR檢驗的條件,等於是擴大採檢概念,因此發現所謂的黑數就會更多。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福利委員會今審查「物理治療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石崇良於會前受訪。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兩個月後,台灣可以解封。石崇良說,關於疫情發展預測很多,目前是務實的一步一步看著疫情變化,進行合理的數據推估。至於,前總統馬英九對兒童染疫死亡十分心痛。石崇良說,全國民眾看到不幸的孩子過世都是同樣的心痛,因此要呼籲家長盡速讓孩子打疫苗,無法打疫苗的孩子,家長應多注意腦炎前驅八大症狀,一但出現類似症狀應盡速就醫。立委葉毓蘭日前因與確診者有接觸史且有症狀,一天快篩了4次。石崇良說,如果確診染疫後,Ct值變化取決於體內病毒量的多寡,因此短時間內變化不會太大,因此不建議一天採檢好幾次,意義也不大,一般來說,就是24小時再採就可以。立法院今下午應可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再展延1年。石崇良說,新冠疫情方興未艾,原先紓困振興條例於6月30日截止,但疫情不會在6月30日前告一段落,確實有延長的必要。
-
2022-05-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76死飆新高 專家:致死率續攀升
昨新增八萬九三五二例本土個案、一九一例中重症,另增七十六名死亡案例,創本波疫情新高;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一兩天致死率約在萬分之八至九之間,「是不是有特別情況,可能還要再觀察。」目前疫情仍處於高原情況。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預估,致死率應會持續攀升,突破萬分之十。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表示,北市疫情洪峰已過,洪峰應是在上周,接下來將進入高原期,依國外經驗,高原期會維持四個星期,北市若維持現在每天約一萬名新增確診個案,估計兩個月就可解封。不過這也會有變化,「不要大家一聽很高興,明天脫下口罩去派對,結果下周疫情就爆發」。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在臉書發文表示,在全民自律及有限的跨縣市交互傳播情況下,各縣市依照其人口總數、人口密度及特有生活習性而塑造流行曲線,確診數暴衝上揚的機率不大,未來不會有高峰,只有高原。昨天死亡數達七十六例,創下新高,個案年齡介於卅至九十多歲,卅一例未接種疫苗,年齡超過八十歲有五十人,致死率約萬分之八至九。洪子仁表示,這波疫情整體致死率為萬分之四點八,而英國致死率萬分之十八、紐西蘭萬分之七至八、香港萬分之七十以上,我國長者追加劑疫苗覆蓋率仍不及紐西蘭,研判致死率將持續攀升,這一兩天已來到萬分之八至九,未來應超過指揮中心所預期的萬分之十。指揮中心統計,截至昨天為止,七○一例死亡個案中,三○七例未打過疫苗,打滿三劑者則有二一三人,占比約三成三,最近四天則維持在三成三至三成八之間,與香港相較,比率明顯偏高,香港最近一波疫情九千多人死亡,六千六百多人未打疫苗,而打滿三劑死亡者僅八十多人。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建議精準快篩,尤其未接種疫苗者快篩陽性後應儘速投藥,減少中重症發生。目前長者族群發生率為百分之五,未施打疫苗族群、接種基礎劑以及完整接種追加劑等三類族群的快篩檢測感染機率分別為八成三、七成七及七成二,有無打疫苗與感染機率之間存在明顯正相關。
-
2022-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家長燒聲、頭痛「整組壞掉」 醫師秒懂:這情況比快篩陽機率高
高雄市從23日起,高中以下學校、公立幼兒園改居家遠距學習至29日,讓不少家長忙到焦頭爛額,當地家庭醫學部定專科醫師王姿允是一名單親媽媽,除了工作還得兼顧小孩學習,身心疲憊簡直「慘不忍睹」。近日,有病人看診,提及症狀喉嚨痛、頭痛、全身無力,王醫師馬上說「嗯,我懂」並擺出幽幽的眼神。王醫師今(25)日於臉書發文指出,看診時,有病人反應「最近頭痛、喉嚨痛跟聲音沙啞、全身無力肌肉酸痛」,醫師認為,最近有上述症狀,猜測病人家有學齡兒童的機率,可能比快篩陽性的機率還高,便回「嗯,我懂(幽幽的眼神),我家也有上視訊課的孩子」,並秀出小孩居家網課照片,直接抱著枕頭倒頭睡了,她提醒「家長們的免疫力急劇下降中請小心」。其實,王醫師早在上周五分享,「這週自從公布改成遠距上課後,我的壓力皮質醇就飆到高峰」,她一早把家裡唯一網路訊號最好的房間給小孩上課,自己則在旁邊餐廳視訊看診,「一邊要提高音量蓋過小孩的音量,一邊還要暫停看診去處理電腦跟小孩(U know就是各種手ㄐㄧㄢˋ去亂動滑鼠導致螢幕跑掉或是跳出視窗),一邊還要關螢幕跟靜音去把跑來亂入的小孩押回座位上課」。還不到中午,王醫師已筋疲力盡、聲音沙啞兼頭痛欲裂。她透露,雖有長輩幫忙照顧小孩,但因對軟硬體設備不上手,管秩序兼弄電腦常讓長輩崩潰,醫師一邊工作一邊排除網路問題,甚至面對長輩的怒氣跟不耐煩,壓力也很大。網友紛紛說「我有3隻(指小孩),雙親輪流請假也是快後繼無力」、「我懂手ㄐㄧㄢ、亂按滑鼠的情形,今天早上我也都在罵小孩」、「王醫師辛苦了,光是看文字就可以感受到現場的混亂」。
-
2022-05-2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快篩陽性=確診」上路! 哪裡可以請醫師評估?全台各縣市醫療院所名單一次看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進入大規模流行階段,為保全公衛防疫及PCR採檢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快篩陽性=確診」政策今天起上路,民眾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快篩陽性=確診」診斷確診、開藥流程圖一次看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於下午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開藥流程,快篩陽性後仍需經過醫師診斷,若需要用藥也要由醫師開立藥物。快篩後診斷確診病開立藥物流程:快篩陽性的民眾千萬不要因為恐慌,就到大醫院急診採檢。急診僅需要把量能提供給急重症患者,如果是為了知道是否真的確診,可利用以下幾種管道:‧實地診療就醫(診所、醫院防疫門診)‧視訊診療就醫‧社區篩檢站【延伸閱讀:快篩陽性如何「自己/委託親友協助」視訊看診? 5步驟教你完成,真人影音示範跟著做就上手!】全台各縣市快篩陽性診療名單一覽表快篩陽性的民眾,可以選擇到大醫院的防疫急門診、就近有合約診所、衛生所,請醫師協助判讀,為避免有些醫療院所只提供線上看診,務必在前往診所前先致電確認,才不會出門了卻無法看診白跑一趟。‧基隆市:快篩陽性視訊/現場評估門診服務院所‧台北市:可研判確診服務之居家照護診所名單‧新北市:提供快篩陽性結果服務一覽表‧桃園市:通訊診療醫療機構(診所)名冊‧新竹市: 提供通訊診療、PCR採檢、快篩陽確診通報、清冠一號醫療院所名單‧新竹縣:快篩陽性評估醫療院所‧苗栗縣:快篩陽性通報確診通訊診療院所‧台中市:快篩陽性確診評估院所、開立開病毒藥物院所及居家照護院所名單‧彰化縣:快篩陽性確診暨抗病毒藥物治療院所‧南投縣:可提供通訊診療醫療院所所名單‧雲林縣:視訊診療醫師評估快篩陽性結果診所‧嘉義市:COVID–19篩檢與快篩診療醫療院所‧嘉義縣:提供快篩陽性結果視訊現場評估門診服務院所‧台南市:各區衛生所長者快篩評估時間表、通訊診療之醫療機構名單‧高雄市:居家快篩陽性判斷醫療機構清單‧屏東縣:判定COVID-19快篩陽性即確診診所名單‧宜蘭縣:各醫院 covid-19防疫診‧花蓮縣:新冠疫苗及居家照護遠距視訊診療合約醫療院所‧台東縣:COVID-19居家照護院所醫療機構名冊‧澎湖縣:視訊診療醫療機構名單‧金門縣:視訊診療指定醫療機構名單【延伸閱讀:Omicron生命力完勝原始株,可附著「不銹鋼」表面長達10天!專家教你怎麼防疫】快篩陽性確診、接觸者隔離證明 4步驟完成申請先前許多民眾染疫後為了申請確診、接觸者證明來申請保險,幾乎把醫療院所塞爆、電子系統也大塞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緊急改用新系統並將相關文件電子化,才化解危機。指揮中心今天開放快篩陽性確診、遭隔離接觸者申請數位證明,民眾可至數位證明平台或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只要4步驟就能完成申請。第1步「確認身分」:民眾可到數位證明平台或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的「健康存摺」認證身分。第2步「選擇項目」:選擇要申請檢驗結果數位證明,還是接觸者隔離證明。第3步「點選申請」第4步下載或列印來「取得證明」指揮中心資訊組副組長龐一鳴補充,快篩陽性診斷確診的證明是一張黃色的卡片,會紀錄快篩陽性結果、醫師資料、身分證資料等;接觸者隔離證明則是白色的卡,至今沒領到紙本、電子單的民眾可以下載使用。快篩陽性經診斷確診 「6種情況」仍需做PCR採檢因應今天上路全民快篩陽經診斷確診新制,中央調整PCR採檢6大條件:1.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時,對於結果有疑慮。2.民眾自用快篩的結果與醫師無法達成共識。3.快篩陽的確診者於隔離治療期間有住院需求。4.快篩陰但醫師懷疑有感染症狀,尤其是重症風險因子對象。5.快篩陽的第一線醫療工作人員,必要時可於24小時內以PCR複驗。6.快篩陽亦可至社區篩檢站進行PCR採檢。陳時中表示,因為擔心住院患者進入醫院後,反而被其他感染者傳染,所以維持民眾住院前應該執行PCR採檢規定,以免因為家用快篩偽陽性,造成醫院群聚事件,「這就不符合科學照顧精神」,並重申快篩陽性後必須經過醫師診斷確診,不是直接「視同」確診。
-
2022-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染疫後無症狀、輕症,還需擔心後遺症嗎?中醫觀點:5成患者會出現這種病
自2019年爆發新冠疫情至今已進入第四年,從一開始的武漢病毒株到最新變異病毒株Omicron成為全球主流,病毒株不斷變身,傳染力更強,但在疫苗施打與自然免疫力普遍增強、治療藥物與照護方式進步下,重症與死亡率已明顯降低;無症狀及輕症患者增多。不過,隨之而來的疑問是:染疫後可能出現的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嗎?無症狀或輕症患者,有必要接受治療或追蹤觀察嗎?染疫後,long COVID是現代醫學的挑戰根據世界醫學權威雜誌《刺胳針》(LANCET)曾於2021年8月28日報導指出,long COVID是現代醫學的頭號挑戰。而於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10月所公佈的臨床定義,long COVID通常發生在已確診或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身上,且通常會在染疫後三個月內出現、持續至少兩個月,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這些症狀中,又以極度疲倦、胸悶、記憶力衰退等症狀最為常見,但個人的症狀與嚴重程度會和個人疾病史有關。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副教授就提醒,若染疫後三個月出現有稍微喘的現象,可以找中西醫治療,但也無須過度緊張、不用急著擠到急診求診,中醫或西醫(胸腔內科、心臟科、或家醫科等)都會依照病情的輕重程度,給予最適宜的治療。中醫觀點:染疫後對健康的影響程度不一中醫將流行性傳染疾病稱為「外感時疫」,陳麒方說,隨著新冠疫情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流行與轉變,會有不同的病理特性。「若依據毒性強弱與人體正氣(免疫)反應,一旦染疫無論是從輕症到中、重症,會有不同程度的病理表現。」通常,輕症會出現疲憊、低熱(稍微發燒);中症會有咽喉乾痛、鼻塞、流鼻涕、喘促其他下呼吸道症狀;重症則是呼吸衰竭甚至到嚴重感染的敗血症症狀。他進一步解釋,Omicron病毒株因為多數狀況發生在上呼吸道,所以醫學上稱為輕症,但這波輕症會很不舒服,有時會伴有腸胃道症狀。等到轉變成下呼吸道感染時就變成肺炎,「中症若出現喘的症狀,會需要戴氧氣罩,現行治療為施打瑞德西韋;若演變到呼吸衰竭需要插管的重症,即需由醫院專責照顧。」至於染疫後無症狀者,從目前國際上的研究顯示,染疫卻無症狀者(意指身上存有病毒者)中,約有一半的人會出現long COVID,也就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後遺症,如有明顯的肺活量變差、易喘、肺部組織輕微纖維化、心臟瓣膜損傷等等,因此,所有除了任何可能的症狀治療外,也需要密切追蹤觀察,以預防後遺症的產生。陳麒方表示,從今本《內經》生理模型上來看,女性約莫21至42歲、男性約莫24至48歲,這群人因為正氣(免疫力較好)旺,若沒有慢性病,即使是染疫若無症狀,事實上是可以不用特別治療的,「但是除了這族群之外的染疫者,若染疫當下屬於無症狀感染者,再過約兩、三個月左右,出現有疲憊、喘等症狀時,就要特別注意了。」 清冠一號如何用才正確?目前國內對於新冠染疫後的治療,除了政府採購的兩種口服藥物(輝瑞的 Paxlovid 、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與針劑藥物(瑞德西韋)外,還有國內自行研發的清冠一號,是目前討論度最高的四種藥物。大家或許都知道前三種藥物是屬於處方藥,必須經過醫師診斷後才可使用,唯獨對中藥清冠一號的服用方式存有疑慮,甚至坊間還有不少民眾以團購清冠當作預防保養使用的族群。對此,陳麒方慎重澄清:「清冠一號並非預防保健使用。」他指出,中醫診療是「生了病的人」、西醫是處理「人所生的病」,兩者鎖定的目標不同,臨床模式也不大一樣。「在國內目前衛生福利部所公告的輕症確診,於中醫診斷發病當下是屬於熱性病體質的人,是可以使用當作參考藥品(衛部中字第1111860617號函說明清冠一號非預防藥)。」在臨床門診治療上,無論是大人、小孩,處方劑量、品項也會有所不同,實在不能輕率自行服用。其實中醫治療新冠肺炎是從《傷寒論》、《千金方》、《溫疫論》所記載的古方來化解疫毒,針對疾病證候(Syndromes)來對症下藥,可使用的藥方很多,還包括柴胡解毒湯、敗毒散、銀翹散、麻杏石甘湯、麥門冬湯、白虎湯或青龍湯系列等都有可能。對於清冠一號的使用時機,陳麒方說,一般必須等到醫師看診確認後再使用最好,不過臨床上有遇過特殊情況,像是有個病友在快篩陽性、在等待預約PCR檢測前,就先由中醫師介入視訊看診,「在中醫師及時給予適合當下證候的處方後,隔天PCR檢測結果顯示為陰性。」他解釋,中醫可以在發病前針對體質給予保健用藥,尤其在症狀還沒有很嚴重的情況下,是有機會在第一時間給予治療並紓緩不適症狀的。染疫後的保健之道在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染病人數超過五億,在未知染疫後可能對健康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之際,仍應該小心保護自己不受感染;倘若不幸染疫,也要尋找合格的醫療院所開立適合的處方。陳麒方建議,從中醫觀點看養生,要謹守少食、多喝水、多運動、少憂慮、睡好、適度放鬆等。「病毒不可怕,過度的恐懼反而糟糕。」他提醒,網路流傳常喝清冠或某些飲品可以提升抵抗力,但從學理來說最好不要輕易嘗試,否則若偏性太過(太寒或太熱),喝了容易腹瀉反而讓氣更虛弱、自身免疫變差,病毒更容易找上門。若民眾擔心疫情嚴重不想出門,也可以透過視訊遠距醫療的方式,請醫師幫忙判斷適合用什麼藥物,簡單又方便。此外,平日則要注重清潔,選擇合適的醫療模式,切勿亂服保健品,反而阻礙身體氣血運行,勞財又傷身,就不是你我所樂見的了!延伸閱讀: 。買不到清冠一號沒關係!亞東醫院中醫師教你對5症狀來下藥,有效縮短病程 。兒童染疫恐留後遺症! 美兒科協會列「長新冠11症狀」:注意力不集中、疲倦都在內
-
2022-05-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更新時間:5月25日 15:00近日COVID-19本土確診人數急速攀升,今年本土案例累計已破百萬例,疫情指揮中心持續滾動性調整規則,密切接觸者範圍大調整,如今只匡列同住家人或室友,並從5月17日起調整,密切接觸者若已打三劑疫苗者,得免進行居家隔離措施,改為進行7天(0+7)自主防疫,國、高中生仍維持7天待在家。5月26日起,不分年齡及族群,經醫事人員確認,或由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結果陽性者,即可研判為確定病例,不需再做PCR。對於滾動性的疫情規定是否霧沙沙,聯合新聞網持續整理最新防疫規定,讓您面對疫情也能有表可查詢,一目了然最新作法。▎隔離規定▎快篩陽視同確診放寬到所有人▎快篩陽性後如何開藥和申請證明?▎確診後,居家照護、送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醫院的標準?▎確診後,解隔離標準?▎注意兒童8大症狀▎勞工請假規定
-
2022-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篩陽=PCR陽性確診明上路! 指揮中心訴說決策三大邏輯
這波疫情從4月下旬以來,一直有反應希望快篩陽視同PCR陽性確診,政策考量方面,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長石崇良表示,如此作法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或可以直接給予口服抗毒藥物治療,但後續也有一些疑慮,包括快篩檢驗可能有偽陽性問題,以至造成不必要過當的人身限制,或是過度診斷投藥,造成不必要的身體傷害。他說,因此指揮中心及專家會議多次討論,何時可透過快篩陽經醫師診斷過程確診,將有三大邏輯與大家說明,為法理、倫理、學理。石崇良說,最重要與基本的就是學理支持,第一考量,快篩陽跟PCR陽性確診,一致性有多大程度,以減少過度診斷,根據4月28日檢測數據,當時全國PCR採檢後陽性率約為15%,換句話說,當時有很多人PCR檢驗結果是陰性,但是到了近期PCR採檢陽性率超過7成,六都而言,北市陽性率93%、新北市97%,桃園市80%,台中市95%,台南市也有90.8%,高雄市86%,快篩陽性率跟PCR陽性率一致率高,到八至九成以上,跟4月差距很大。他說,但不可諱言,中間有部分可能有偽陽性出現,即使一致性到八至九成,但仍有一至二成是偽陽性,因此怎樣兼顧偽陽性,第二層就是醫學倫理,包括四大倫理原則,以不傷害利他自主跟公義原則,第一在醫療處置上都要考慮,不傷害病人,不要過度診斷用藥等,換言之過度偽陽性,誤以為診斷甚至投藥風險就有違反不傷害原則。第二是利他原則,所有治療都有厲害之間,為尋求病人最大利益,所以65歲以上民眾快篩陽確診,因他們早期投藥的風險會高於晚發現染疫的風險,同時也發現64歲以下風險因子者也具風險,考量病人最大利益,加上PCR一致率提高。第三是病人自主原則,所有醫療過程應充分告知病人厲害關係,充分溝通,近年可能風險需要醫病共享決策,醫師提供資料病人思考後,知道義務關係等,醫病共享決策也是納入開立藥物確診過程中也是重要階段。以及公義原則,所有醫療資源都是有限的,如何讓有限資源嘉惠到最多人。希望這樣制度施行後,雖然快篩陰性,臨床高度懷疑之下,PCR也能找出偽陰性確診者。最後還要法理,因有人身限制,透過醫病決策,取得雙方一致性,同時修改病例定義,納入確診條件。至於快篩陽診斷確診及開立藥物流程,第一步就是要民眾要去提出快篩陽的試劑,透過實地診療或是遠距診療,跟醫師充分溝通討論,達成共識就通報,近一步了解,是否有投藥風險因子或65歲以上條件等各種利弊得失,中間醫病雙方沒辦法達成共識,還是可以PCR或現場提供快篩再執行一次,再做一個確認。
-
2022-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篩陽性、接觸者隔離 數位證明今上路
之前有民眾反映,確診通報後健保快易通已經上傳資料,但數位健康證明至今未將快篩陽性即確診的證明列入。指揮中心宣布,今起數位證明平台也可申請「快篩陽性證明」及「接觸者隔離證明」,並於今上午8時起上路。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再次強調,民眾請假有需求,有30天緩衝期;保險申請則有兩年緩衝,不用一直向地方衛生局催促;民眾需將資料填寫正確,才有可能將流程加快,而正確率最高為南區。為加速隔離單開立,指揮中心日前宣布推出新系統,確診者只要資料填寫正確,系統就會在五到十小時內開立隔離通知書;數位證明平台也從今天日起也開放申請「接觸者隔離證明」。指揮中心資訊組副組長龐一鳴表示,數位證明平台今天啟用兩個證明書,一是「快篩陽確診證明」,另一就「接觸者隔離證明」。歐盟原本格式就有快篩證明,但當時我國政策是發行PCR證明,發行以來每天約有五六千名民眾下載陰性證明,前段時間因為保險需要改為陽性證明,現則增加快篩欄位。龐一鳴表示,認證方式三種,包括身份證、護照和健保卡,今起增加「全民健保快易通」也可連接,進入到健康存摺申請數位證明就會連到系統,整個流程與原先的疫苗證明一樣。目前台灣有200多萬位民眾透過此平台取得證明,相信不會困難,上午8時上線之後截至到中午12時,已有1萬5千多名民眾取得隔離證明、5千名民眾取得快篩陽性加上醫師確診證明,目前執行順利。
-
2022-05-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快篩陽取代確診明上路 陳建仁:所有防疫都需滾動檢討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五月上旬呼籲中央將「快篩陽性形同確診」,以節省PCR採檢量能,但當時前副總統陳建仁反駁應該「回去好好讀書」,並推薦「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一書。不過中央近日也採取「快篩陽性形同確診」,明天開始全民適用。陳建仁今天接受「齊有此理」網路專訪,他表示,當一個疾病盛行率很低,快篩試劑的敏感度跟特異度都不是百分之百,當盛行率愈來愈高,快篩陽取代PCR陽性就有它的道理,因此指揮中心最早說快篩陽可以取代確診的人,就是居家隔離的人。陳建仁說,所有防疫措施都需要滾動式檢討,不要只是相當然爾,盛行率越高,快篩陽取代確診是可行必要,但盛行率很低,就像去年大家想要普篩,那篩出來假陽性就比真陽性還多,會占用醫療量能。對於日前蔡英文總統舉行防疫會議沒有找雙北市長挨批,陳建仁說,當時都是按照專業的情況來討論,所以當時是專家諮詢,那時雙北相當忙碌,所以討論過程完全就Omicron來了如何做好因應等,因此開完會才有「重症清零,輕症加強管理」這樣的措施,完全是專業討論經驗分享,不是討論政治問題。主持人問,所以沒有排除柯文哲?陳建仁說,「我想這是想像力豐富吧。」
-
2022-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民快篩陽即確診明上路 6狀況可PCR
「快篩陽即確診」明起上路,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5月26日起,不分年齡及族群,經醫事人員確認,或由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結果陽性者,即可研判為確定病例,不需再做PCR,但如果有些狀況要做PCR還次可以到篩檢站採檢。指揮中心表示,因全台已進入大規模流行階段,為保全公衛防疫及PCR採檢量能,並利感染後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死亡高風險族群,盡速給予抗病毒藥物,降低病情惡化風險,因此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定義,民眾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不分年齡及族群,經醫事人員確認,或由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結果陽性者,即可研判為確定病例。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制上路後,民眾可前往PCR採檢的狀況有六項,包括:1.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時,對於快篩結果判斷有疑慮時2.民眾自行進行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但醫師及病人對於抗原快篩陽性結果無法達成共識時3.經抗原快篩陽性確診者於隔離治療期間有住院需求時4.抗原快篩陰性但臨床醫師懷疑為新冠肺炎感染的症狀時,特別是有重症風險因子的對象5.抗原快篩陽性第一線醫療工作人員,必要時可於24小時內採檢以PCR複驗6.因目前為過渡期,因此抗原快篩陽性仍可至社區篩檢站進行PCR採檢民眾預約視訊診療或前往社區篩檢站、醫療院所(含衛生所)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快篩陽性結果時,請配合下列事項:一、自行快篩陽性後,於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檢測片,寫上檢測者姓名及檢測日期。二、將檢測判讀後之檢測卡匣/檢測片及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三、如至診所請醫師確認,應以夾鏈袋或塑膠袋密封包好攜帶至診所。四、配合於醫師視訊或現場評估時出示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檢測片。五、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請勿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步行或家人親友接送(雙方應全程佩戴口罩)。指揮中心進一步提醒,屬於住家居家照護對象,以1人1室(單獨房間含衛浴)為原則,同為確診者得多人1室並進行7天隔離。每次浴廁使用後均適當清消,可於無獨立衛浴房間隔離。解隔後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指揮中心說明,有關確診個案於隔離期間請參照「COVID-19確診個案注意事項」,並特別注意下列事項:一、填寫「COVID-19確診個案自填版疫調單」,自主回報症狀、風險因子、密切接觸者。二、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若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立即通知所在地政府衛生局或撥打119就醫,以119救護車為原則或指示之防疫計程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 (如步行、自行駕/騎車)等方式為輔。三、有其他症狀或醫療諮詢需求,請以手機APP或電話專線聯繫遠距醫療或居家照護醫療團隊評估。
-
2022-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篩陽性即確診」將全民適用!台大醫師提9招應對無症及輕症
本土病例目前每天都是數萬例以上,但無症狀或輕症都佔99%以上。指揮中心也已開放不限對象快篩陽視同確診全面上路,當你哪天快篩確診了,這時可以怎麼做呢?台大醫學院環境職業醫學科教授兼主任、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蘇大成提出以下9點應對的方法,從飲食、藥物到就醫準備,哪天萬一快篩陽性了也不用慌張,照著做相信能安然度過。一、嚴密監控自己的生命徵象①備好血壓機、血氧機、耳溫槍、及室內溫濕度計。②每天早中晚三次以上,測量血壓、心跳、血壓、以及耳溫。③心跳在沒有發燒之下超過每分鐘 100 下 。④呼吸速率每分鐘超過 30 下 ⑤ 血氧濃度持續低於 95% 。如果有3~5 情形者,或併有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等,有可能會轉重症,必須盡速求醫。二、準備必要的藥物慢性病藥物準備好,必須備好:①退燒藥 ② 胃腸 藥 ③ 過敏 及感冒 藥 ④ 退熱貼三、喝足夠量的水喝足夠的水量,每天每公斤體重約30~35 毫升,每天 1500~2800 毫升。四、適當的室內溫濕度借助空調及除濕機調整室內溫濕度,輔助散熱降溫①溫度 約 23 27℃ ② 濕度約 50~65% 左右。五、注意室內要有足夠的通風換氣呼吸新鮮的空氣及降低室內的空氣污染六、飲食習慣1. 營養一定要到位:均衡營養 熱量 及蛋白質一定要夠且多樣化。2. 減少高熱量及油炸烹調:減少炸物1/3 份量 ① 炸雞排 ② 炸雞腿 ③ 炸豬排油炸食物除了熱量高以外,會增加變性的油脂以及丙烯醯胺致癌物質,提高體溫。3. 抗病毒的效用的蔬果 降溫散熱抗發炎:增加降溫散熱的蔬果:熱性的食物高熱量的 食物 ,例如 紅 肉或 雞肉 要 配搭降溫瓜藤類及綠色的蔬菜以及水果,以解食物熱性降低體溫。4. 要有排濕的食物:台灣終年濕度都是70~80% 以上,現在梅雨季節濕度特別高,要注意多食去濕的食物:①薏仁(可以與排骨、雞肉一起煮),或是四神湯(薏仁、芡實、山藥、蓮子),都是很重要的排濕的 食物 。薑也是夏天可以健脾益胃,保護內臟,也協助祛濕氣。②薏仁也可以跟綠豆、蓮子一起煮甜湯喝。③現在當季的梅子及李子酸性水果,具收歛功效,可以幫助消化,也可以協助 排除濕氣。這段時間蔬菜水果也不宜過量,以免濕氣排不掉。5. 輕症患者一定要降溫解熱:綠豆水或綠豆湯,冬瓜及青草茶等皆可。七、充分的身體休息人體健康密碼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 9 點以後,就準備睡覺。11點之前睡著,心血管、內分泌及神經系統,皆能充分休息。②盡量不要 8 點以後吃 晚餐 9 點以後運動增加興奮會干擾睡眠。八、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3 ①曬太陽 5~30 分鐘冬日每天 11:00 13:00;夏日 5:00 7:00。②多攝食含有維生素 D 的食物:黑木耳以及菇類、鮭魚、秋刀魚、吳郭魚、鴨肉、蛋黃、牛及豬肝等。③食用不足或需要,也可口服補充適量的 Vit D 3 和加上氧化鎂,使用前建議要諮詢醫師或藥師。九、備好對外的求救及諮詢方法①準備好手機電話或電腦,最好有影像傳輸的,以利傳遞訊息。②安排好您的家庭醫師或慢性病的門診醫師、家人及親朋好友的聯絡方式,包括電話,電子郵件, 以及 Line 或 Facebook 等 。
-
2022-05-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快篩陽確診最快明上路 專家:精準快篩才能預防重症
「快篩陽性即可判定確診」預計明天可使用至全體民眾,不限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防疫、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以及原住民、離島民眾。不過,台灣大學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若能依據疫苗接種狀況做「精準快篩」,並搭配抗病毒藥物的給予,才能有效中重症的發生。陳秀熙今天在「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節目中表示,台灣自然感染率往上增加趨勢「是無法阻擋的」,各國確診數不應該再拿來疫情發展的指標,確診數代表的只是無症狀感染和輕症,目前應著重於觀察中重症流行曲線,以及如何重症減害,因此如何使用快篩且精準應用,找出高病毒量個案,是目前重要目標。他表示,目前族群發生率為5%的情況下,快篩陽性後的整體檢測感染機率約為八成,而這個機率會由於不同疫苗狀態而有所不同。檢測敏感度對於未施打疫苗族群為100%、基礎劑為66%,追加劑為51%的情境下,檢測感染機率則分別為83%、77%及72%。也因為未施打疫苗族群,檢測感染率達八成以上,因此針對此族群進行快篩,在學理上可以取代RT-PCR。而快篩精準度雖會隨著疫苗施打下降,但接種過疫苗的族群,基本上都是屬於無症狀或輕症,重點可以不必放在這群人身上。陳秀熙也表示,針對針對快篩陽性確診者搭配抗病毒藥物的給予,能有效降低中重症發生。他利用台灣5月1日至5月21日疾病進展模型推估,在抗病毒藥物介入下降中重症及死亡風險。陳秀熙表示,抗病毒藥物的介入效益依據各國的數據約為50%,但仍視中央和地方的努力而定;5月初指揮中心已將藥物下放到各地方專責醫院和藥局,應可提昇藥物介入效益。而依據抗病毒藥物使用效益的不同進行推估後,結果顯示,若無抗病毒藥物介入,中症人數將持續增加;若有效精準使用抗病毒藥物於高風險中重症族群預防中症效益為70%,到了6月15日中症人數可減低至50人,達流行初期標準;若使用抗病毒藥物效益為50%,則7月中旬中症人數才會降低至50人,時間延後。對於抗病毒藥物介入減低重症預測,若抗病毒藥物預防重症效益達90%,6月中後重症人數可控制於10人以下;若抗病毒藥物預防重症效益僅達70%,7月後重症人數可控制於10人以下;然而若效益僅為50%,則無法有效控制重症人數。
-
2022-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小孩發燒衝急診? 醫師呼籲:四步驟先觀察
台灣近來傳出幾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引發腦炎死亡案例,讓許多父母親相當緊張。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主任陳思融表示,若家中小孩發高燒,建議父母親可以先觀察。第一,先觀察小孩的精神活力,如果三個月以上小孩發燒沒有超過41度,但是活動力不錯,父母親不用太擔心。第二,可以吃退燒藥搭配溫水擦澡降溫,如果小孩漸漸降溫,恢復精神活力,先居家照護,不需要直接到院就診,可找就近醫療診所採視訊看診。第三,幫小孩快篩,可以透過視訊請醫師診斷是否為陽性,不須到急診做PCR。第四,透過視訊看診,讓醫師評估小孩精神狀態,和父母親討論用藥,醫師就會開症狀治療的藥物,並且討論何時該就醫。陳思融表示,依醫院目前的醫療能量,發燒只能急診戶外看診風吹日曬雨淋,不但可能會跟確診者持續接觸,加上急診人潮流量多,候診時間相對長,第一時間衝到急診,對小孩並非最好的醫療治療選擇。陳思融說,台灣今年到5月中旬大約累計10萬個確診兒童個案,約30個中重度主因哮喉、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導致呼吸窘迫,約5個以內腦炎併發症死亡,致死率其實很低,案例數少,因此,家長不要太擔心。99.9%的確診小朋友是可以在燒退兩、三天後逐漸痊癒,如同流感、腸病毒或玫瑰疹這些病毒感染一樣。陳思融也提醒,三個月以下的如果發嬰兒燒超過38度,都建議就醫評估。任何年齡發燒高過41度,意識不佳,持續昏睡、持續頭痛、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抽搐發作、步態異常、對答跟平常不太一樣等症狀,顯示腦部功能有狀況,可能是腦炎前兆,一定要盡速就醫。另外,食慾少一半以上持續一天則可能有脫水風險,高燒39度超過三天則可能合併肺炎等細菌感染,退燒時呼吸仍急促費力也建議就醫。
-
2022-05-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潛在新冠肺炎死亡黑數 專家曝老年人4大症狀不可輕忽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居高不下,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疫情走向與病毒共存,疾病樣態正在改變,以往醫院多收治新冠重症患者,但現在已轉為原有重症患者被驗出確診,且症狀多為無症狀或輕症,顯示染疫病人已普遍化。臨床醫師觀察,許多患者可能因骨折、中風或洗腎時被確診,提醒應多關注老年人染疫後主要表現,這些非典型表現歸納起來有微溫、吐瀉、譫妄、跌倒四大症狀。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於臉書發文,指出潛在的COVID死亡黑數。他說,一位老人因為跌倒髖關節骨折,需要緊急開刀處理,開刀前檢驗的PCR結果意外發現COVID陽性,另一位老人意識昏迷懷疑中風,安排住院的時候,也意外發現COVID陽性,還有一位老人,長年洗腎,突然發作呼吸喘,胸部X光片顯示肺水腫,安排洗腎的時候,也發現PCR陽性,這樣的案例在急診室越來越頻繁,這些都是意外和巧合嗎?主診斷是髖關節骨折、中風、水份過多? 還是COVID ?李建璋說,如果這些患者不幸過世,死亡的主因,會被歸類成COVID嗎?大家在談論確診的統計黑數,死亡人數也存在著類似困難判斷的情況,現在死亡人數的判定主診斷是COVID才歸為COVID,但是其他診斷是COVID的死亡案例死因就由判定解決,除了呼吸衰竭為主的案例,上述案例有可能被排除在COVID死亡人數之外,但是他們的過世都和COVID無關嗎?李建璋表示,脆弱老年人得到COVID的時候,往往不是以發燒、喉嚨痛、咳嗽為主要症狀表現,上面的3個案例都是COVID 在老人的主要表現,這些非典型表現歸納起來有四大症狀。第一、微溫:老人的發燒並不是青壯年的38.3度C,美國感染科學會認定,老人口溫37.8度C一次,或是37.2度C二次,就是發燒,是一個強力的感染證據。第二、吐瀉:很多老人經年久咳不止,用咳嗽和喉嚨痛很不容易辨識新產生的新冠,很多的時候是以呼吸喘甚至直接呼吸衰竭表現,這些表現還算典型,相對的非典型的腸胃道症狀具有特異性,在流行期間,老人持續的嘔吐或是腹瀉,也是新冠的一種表現。第三、譫妄:超高齡長者、巴金森或是失智症患者、或者是曾經中風的病患,感染新冠時可能產生急性腦功能障礙,以譫妄的形式表現,譫妄是一種突發性認知障礙,以胡言亂語或是妄想症狀表現。第四、跌倒:對於孱弱的老人,長期肌少肌弱,全身性的感染造成的倦怠衰落往往用跌倒,甚至是外傷性腦出血表現。他說,如果家中的老人有新發生的上述四大症狀,先使用快篩檢驗,陽性就可以盡早投藥,如果快篩陰性,症狀依然沒有好轉,切記莫延,應就醫尋求PCR診斷,因為快篩診斷通常是在病毒量高的時候才會呈現陽性,初期會有30%到40的偽陰性。他說,在老人,非典才是典型,統計死亡人數的時候要把上述的因素考慮進去,才能夠完整的反應COVID的死亡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