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居服員
的結果:共找到 71 筆 約 0.003秒院長帶路看展/醫養結合╳名醫開講 天晟醫院 長照送到家
看點1天晟長照專區 金色年代亮點多天晟醫院近年來在長照領域名號響叮噹,是台灣做醫養結合最徹底的醫院。為了和家庭緊密連結,天晟把長照據點、日照和護理之家設在都會區住家附近,提供5G居家服務,包括居家復...
7旬阿公撫養2名罕病孫「我老了,他們怎辦?」
罕見疾病照顧是家庭極沉重的負荷,13年前,屏東縣一對夫妻因著5歲與3歲兒子雙雙罹患裘馨氏肌肉失養症,不堪照顧、經濟負擔而離異,而這對四肢無力、無法自理的小兄弟,最終由阿公阿嬤獨自撫養。煮食、換尿片、...
醫養合一/大健康4.0 科學長照更有效率
你聽過科學長照嗎?天成醫療體系以工業4.0概念打造「大健康4.0」,以醫療結合長照,還發展人工智慧(AI)、大數據與互聯網,從雲端掌控個案資料及服務人員等,降低人力成本,也提升照護效能,讓長照具創新...
【104銀髮銀行】上班族的為難 家有生病長輩43%不敢跟老闆說
企業發揮社會責任 共同面對社會老化你家中若有失智長輩需要照顧,你會說出來嗎?你會告訴你的老闆嗎?據國科會的統計,台灣有231萬的隱型照顧者,以目前1711萬的工作者估算,等於每7位在職者就有一人是爉...
期望大失落深 新竹尖石後山長照困境待解
新竹尖石位置偏僻,醫療、長照資源不易深入。在部落任職的護理師江金花說,不管是送餐、居家服務或族人想受訓當照服員,常因交通、資格等問題受阻,部落難符平地條件。尖石鄉是新竹縣面積最大的鄉鎮,面積有527...
長照到家 醫拎醫療包出診
健保署近年推動醫院及基層診所開辦居家醫療,讓重病臥床、高齡就醫不便者,在家能獲得妥善照顧。以高雄為例,岡山區有多達51家基層診所醫師投入,就近將醫療送到家,古早時醫師拎診療包到病患家出診的景象,隨著...
想當居服員:語言接地氣 態度更重要
衛福部調查,全職居家照顧服務員平均月薪達三點八萬元,不少民眾開始打聽居服工作。但與其他行業要求的外語能力相比,居服工作的語言能力反而要「接地氣」,國、台、客語或原住民族語說得輪轉,求職才吃香。衛福部...
打造理想長照 醫師、復能團隊送到家
談長照,大家都在問理想的長照模式是什麼?天成醫療體系董事長張育美的答案是:「延續家庭功能的照顧模式」,精準詮釋人們想望的長照。為了和家庭緊密連結,天成把長照據點、日照和護理之家設在都會區住家附近,並...
想送機構送不起 他上班時用監視器偷看臥床母親
機構補助限定中低收入戶,使多數家庭拿不到長照補助,政府未考慮將家屬送進機構照顧,常是家中人手不足,子女礙於工作才無奈將長輩送進機構,經濟負擔不亞於中低收入戶,加上我國照顧觀念保守,無奈將家人送進機構...
Live well/愈住愈年輕 給爸媽舒適的家
當八旬的老父母在家中跌倒,導致骨折或嚴重後果,才令子女們驚覺,營造舒適居家的重要性。有愈來愈多50至65歲的大人們,他們預先貼心設想父母的需求,陪伴父母一起打造養老宅,也預約自己的理想老後。年近中年...
一張長照傳單 拯救她的人生
73歲黃慧如獨自照顧百歲的失智失能先生5年,照顧負荷及經濟拮据雙重壓力,讓她一度想帶先生走上絕路。某天她在信箱看見一張傳單,從中找到長照服務資源,還完成了騎哈雷重機的夢想,登上加拿大地方報紙頭版,人...
影/拚粗重慘職傷 醫教開瓶器運動預防
44歲苗栗縣紀姓居家照服員工作近10年,協助病患翻身與擦澡,常因人手不足,趕時間姿勢不正確,2年前出現下背痛,左腰到左大腿麻、痛,到台中榮總就醫確診是椎間盤突出合併神經根壓迫,去年8月手術後,經台中...
想當居家照顧服務員 語言能力必須「接地氣」
衛福部調查,全職居家照顧服務員平均月薪達三點八萬元,不少民眾開始打聽居服工作。但與其他行業要求的外語能力相比,居服工作的語言能力反而要「接地氣」,國、台、客語或原住民族語說得輪轉,求職才吃香。衛福部...
居服員曾赴日實習 長照中心遇日本爺奶只派案給她
居家照顧服務員的語言能力除了要「接地氣」,會說外文也很加分。居家照服員王珮甄曾到日本實習二年,說一口流利日文,最近台中市長照中心特別派案給她,原來案主是嫁給日本先生的八十歲台灣奶奶,自失智後只說日文...
當家人或鄰居是失智者/提升全民友善 讓失智者安心出門
失智者因為腦部變化,可能自己陷於危險,也可能造成別人危險,「打造可近性的失智照護網路之外,對失智者,還有沒有可以做的?」薛瑞元不時提出這樣的疑問。例如在家煮東西,失火;可能逆向騎車或上高速公路,時有...
長照悲歌頻傳 衛福部提醒家庭照顧者「固定下班」
長期照顧工作帶來的身心負荷大,照顧悲劇頻傳。衛福部盼雇主一同重視員工的身心健康,也提醒照顧者務必安排每天有個固定時段喘口氣,每周安排固定時段找手足或利用政府長照資源讓自己抽身放鬆,並經常關心自己身體...
爬梯機非家家適用 專家建議長者及早規劃改住一樓
爬梯機能協助失能者上下樓,卻不是每棟建築都適用,且年紀過長、體重太輕的照顧者操作起來危險性高,因此就算縣市有資源,失能家庭也未必能順利借到。以桃園市為例,過去十個月來有83人申請,僅15人經評估後順...
專家:喘息服務媒合若不佳 政策難落實
「家人臨時有事,我能申請喘息服務嗎?」北市某居服提供單位接到這樣的電話,但因缺人手,只能回答「最快要下個月底才有人。」 專家表示,服務人力短缺、申請條件不友善是喘息服務推廣的障礙,衛福部應設法加快喘...
外勞家庭喘息服務 1年補助21天
喊了快10年的外勞家庭喘息服務終於要上路了。衛福部規畫的外籍看護工家庭喘息服務方案出爐,下周三提報勞動部就業安定基金委員會爭取經費後,即可啟動。該方案補助聘僱外勞家庭,在外勞休假時由政府補助本國居服...
健保署推醫師走出診間 扮醫療里長伯
健保署鼓勵醫師走出診間,翻轉過去病人到診間就醫的模式,主動到行動不便的病患家中看診並給藥,獲得病患及家屬的肯定。健保署今(15)日表示,旗下中區業務組今年以「家是最好的病房-把醫療送到家」為主題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