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8 退休力.自在獨立
搜尋
寫作
共找到
243
筆 文章
-
-
2022-10-08 退休力.社會連結
被離職或退休如何自處?丁菱娟3建議 培養自己當T型人才
在這個變動的年代,中年離職、轉職或被資遣愈來愈常發生,我們可以做哪些準備,在這天來臨時不那麼慌亂,丁菱娟分享3個思考方向。1.在職場中如何延續競爭力?培養自己成為一個T型人才。所謂的「T」型縱軸,指的是硬實力,好比財務專業、公關專業等,而橫軸是軟實力,好比創意、EQ管理能力、人際關係等,找出自己很強並賴以謀生的專業加強再深化,同時多元化的橫軸發展培養更多的軟實力。2.被離職或退休如何自處與規畫?將第二興趣延伸為第二專長。趁早培養第二興趣,不管是否被迫,一旦離開職場,第二興趣不但可成為生活寄託,甚至可轉換成職業或兼職,生活就會很不一樣。3.想要轉職如何選擇?延伸原有專長累積資源。中年轉職最好是用延伸的方式,這樣成功率比較高,丁菱娟說:「好比我寫作的內容是跟公關、創業、品牌有關,好比有些CEO退下來就去當企業教練或創投,有財務自主能力者選擇當導覽義工、邊服務邊吸收新知,我覺得都挺好的。」
-
2022-10-08 養生.心理學解密
痛失親人的悲傷,如何渡過? 專家:7招助你面對痛苦走出喪慟期
人們在失去心愛的人之後,面對喪慟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人會沉浸在痛苦和其他各種情緒中,有人會盡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以免被那些排山倒海而來的情緒所淹沒。兩者都沒有錯。事實上,兩者都有其必要。我們無法馬上就走出喪慟,也無法長期承受如此深重的痛苦,而不讓自己喘口氣。然而,我們若不允許自己去感受那種痛苦,就無法走出喪慟。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有時允許自己去感受那種痛苦,有時則去做一些能安慰我們並轉移我們的注意力的事,以便暫時喘一口氣,並為自己的身心充電(Stroebe & Schut, 1999)。我們該如何渡過心愛之人過世後,這段傷心難過、茫然無措而且往往混亂失序的喪慟期?威廉.華爾頓(William Worden,2011)認為在喪慟期間,我們可以做四件事:1.設法接受心愛之人已經離世的事實。2.設法處理自己的喪慟情緒。3.設法適應心愛之人已經不在的環境。4.設法以新的方式與逝者保持連結,同時過好現在的生活。因此,在這段期間,你有必要讓自己好好感受那些情緒。有時那些情緒會不由分說的自動湧現,但你也可以透過主動的方式(例如:觀看一個裝滿昔日回憶的盒子,或造訪逝者的紀念碑)去體會。這樣你才可以將內心的情緒流露出來,並透過談話、寫作或哭泣等方式表達。當你感覺自己需要抽離時,不妨把注意力轉移到某件可以減輕壓力反應的事物上,你也可以使用一些方法讓自己的心神安定下來。至於該怎麼做,並沒有一定的公式,因為每一個人、每一段關係都不一樣,所以喪慟期間的狀況也各不相同。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安全的辦法,讓自己在喪慟的情緒過後得以恢復元氣。如果我們在心愛之人過世後,表現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絕不允許自己哀傷,可能會導致幾個問題。其中之一便是,我們需要不斷地努力才能保持這副模樣,為此我們只好讓自己忙個不停,擔心自己萬一停下來,就會被那些情緒所淹沒。於是,我們就會逐漸陷入一個困境。首先,我們會因此無法休息。其次,當那種痛苦太過劇烈時,我們用來壓抑痛苦的手段,可能會傷害到自己以及我們的人際關係。這是因為如果我們和自己的某種情緒失去了連結,就會和所有的情緒都失去連結。一、感受所有的情緒在喪慟期,你要允許自己有各式各樣的感受。包括:絕望、憤怒、困惑,甚至也包括喜悅。心情好的時候,就微笑吧。你可以享受溫暖的陽光照在臉上的感覺,聽別人講笑話時也可以放聲大笑。這都沒有關係。要允許自己再次享受生活。剛開始時你可能會有一些罪惡感,這很正常。但正如你要允許自己感受痛苦,你也要讓自己偶爾開心一下。兩者都很重要。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就能學會一如往常的過日子。這並不代表我們忘了逝者,因為我們和他們之間的愛與連結永遠不會消失。二、每天邁出一小步不要小看每天一小步的力量。如果你連每天站起來洗臉都有困難,那麼就把每天早上洗臉設為你現在的目標。一次只設定一個目標,做自己能夠做到的事,然後再設法往前進。三、不要有任何期待如果你期待自己在喪慟期應該有什麼感受、表現出什麼行為,或應該多久就回復正常,只會讓自己更加難受。我們之所以會有這些期待,是因為過去人們都把有關喪慟的種種,當成一個禁忌話題,從不加以談論。而因為有了這些期待,許多處於喪慟期的人都以為自己不太正常、做得不對,或認為自己太過軟弱,並深感孤獨。所幸有幾位學者在這方面做了開創性的研究,使我們更加瞭解喪慟是怎麼一回事,並知道如何幫助自己渡過這段時期。事實上,我們在喪慟期間所產生的種種感受以及情緒上的起起伏伏,都是正常的現象。由於過去人們都避而不談這方面的問題,才會使我們擔心自己是否做得不對。事實上,我們應該採取一個對自己更有幫助的做法,那便是:疼惜自己,並懷著善意與他人建立連結,讓自己能夠毫無顧慮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四、找信任的人表達感受表達感受有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會很想訴說,有些人則既不願意開口,也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如果你想訴說心中的感受,可以找某個你信得過的人,和他們聊聊。如果你擔心這樣會造成別人的負擔,讓對方覺得不勝其煩(你會有這樣的顧慮是很正常的),不妨直接向他們表明。對方如果是你的好朋友,就會告訴你他們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如果你開不了口,可以用寫的。不管你想到什麼、有什麼情緒,都可以寫下來。這樣可以幫助你釐清想法和感受。唯有設法處理這些痛苦的感受,我們才能走出喪慟。有些人會透過繪畫、音樂、運動或寫詩等形式來表達。無論哪一種方法,只要能讓你安全地發洩並表達自己心中的痛苦,都值得嘗試。如果你不知道該從何著手,就先從你最先想到、過去曾經對你有用、或者你感到好奇的方式開始。如果你沒有治療師從旁指導,為你守住情緒的界限,你便可以透過這類方式來宣洩、並表達自己心中的情緒。有時你要去感受那些情緒、有時則要克制、有時你要面對、有時則要掉過頭去,以便讓身心得以休息。因此,如果你想發洩和表達那些痛苦的情緒,要先建置好安全網,讓自己得以恢復正常。五、記住逝者,繼續生活當你想起已逝之人就感到痛苦,但過著沒有他們的生活同樣也感到痛苦時,可能覺得兩者似乎彼此衝突。也就是說:你一方面需要應付生活中接踵而來的各種責任與義務,但另一方面,只要某個記憶片段在你腦海中浮現,就會讓你無法承受。你希望自己能照舊生活,但也想和他們保持連結,不想將他們遺忘。但隨著時間過去,你會發現這兩種需求其實可以並行不悖。你可以刻意撥時間為逝者舉行紀念儀式,讓你們之間的關係得以延續,另一方面也可以每天活在當下,為自己的未來努力。要走出喪慟,最重要的就是面對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去感受那種痛苦,並設法安慰自己、支持自己,然後再放下那些痛苦,接受現狀,照舊生活,並設法讓自己疲憊的身心,能夠得到休息與滋養(Samuel, 2017)六、帶著傷痛成長因失去摯愛而造成的傷痛是無法痊癒的。我們不希望忘記自己所愛的人,想讓他們永遠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並且感受到我們和他們之間的連結,因此這樣的傷痛永遠不會減輕或消失,但是我們可以帶著這樣的傷痛努力生活(Rando, 1993)。許多人在接受心理治療時,都發現這樣的概念對他們頗有幫助。儘管逝者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仍然像過去一樣重要,因此我們還是會因為失去他們而感到痛苦,但我們可以將他們放在心中,讓自己帶著那份傷痛成長,並創造一個有意義、有目標的人生。你可以設法懷念逝者,持續感受你們彼此之間的連結,同時也繼續生活。你將會發現:痛苦與喜悅、絕望與意義,都是生命的一部份,而且你有能力活下去,也能自己走出痛苦的深淵,繼續前行。七、尋求專家協助尋求諮商師或治療師的協助,並不代表你面對喪慟的方式有什麼問題。要渡過這段痛苦的時期,我們都需要他人的協助,但並非每個人都有一個可以信賴或吐露心事的對象。這時,你不妨尋求心理師的協助。他們都受過專業的訓練。你可以放心地向他們傾吐你的痛苦,而他們也會給你一些可靠的協助。他們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的情況,並運用一些技巧協助你安全地渡過喪慟期。同時他們也會讓你對喪慟期間可能面臨的狀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且聆聽你的心聲。他們不會像別人那樣評斷你、給你建議,或試圖為你解決問題。他們知道人必須面對喪慟期間的痛苦才能走出來,而他們的職責就是和你一起渡過這段時期,並且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一些指引。哀悼逝者如何走出傷痛Tip:●要面對痛苦才能走出喪慟。●我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摯愛之人已經不在的日子。●即使逝者的形體已經消逝,我們仍必須設法與他們保持連結。●唯有接受摯愛已逝的事實,我們才能繼續從事那些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工作。在喪慟期間,無論你有什麼感受,都是正常的。●只要一次邁出一小步,不斷前進,情況就會有所改變。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社《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
-
2022-10-05 養生.親子教養
小孩省餐費為買Switch 千元存款被迫上繳網轟「過分」
小朋友遇到想買的玩具時,有些人會選擇自己存錢來買,不過日前有位母親指出,大兒子為了買電動玩具Switch,把每天餐費50元省下來,還在學校幫忙代寫作業來賺錢,努力存到幾千元,沒想到老公叫兒子把錢繳出來當家用,掀起網友討論。一位母親在「爆料公社APP」發文表示,她和老公兩人薪資加起來約8萬元,在雙北養2個孩子,還要負擔房貸,每個月現金流很吃緊,夫妻也幾乎沒辦法花錢。兩個孩子就讀國小,而且因為夫妻工作忙碌,沒時間準備早餐,所以每天會給孩子50元買早餐,除此之外沒有零用錢,也沒辦法花錢讓他們上才藝班、安親班。不過,前陣子她和老公發現大兒子手上有幾千元,一問之下才發現「兒子太想買Switch,就把每天早餐的50元省下來,還在學校幫忙同學代寫作業、罰寫來賺錢」。因為夫妻兩人的現金流吃緊,老公馬上就要大兒子把積蓄全部拿出來,大兒子立刻拒絕,並強調「這是自己的私人財產,爸媽也沒有權力命令他上繳」。緊接著老公就大發雷霆,揍了大兒子一頓,還把大兒子最喜歡的玩具跟漫畫弄壞,再把兒子存的幾千元直接搶走。過了一段時間後,因為家裡現金流又再度吃緊,老公再叫兒子上繳積蓄,這時大兒子說「這段時間我每天早餐錢都花光,沒有存錢」,沒想到老公卻反問兒子「怎麼亂花錢?」兒子馬上反駁「存了錢就被搶走,誰要存錢?而且早餐錢拿來吃早餐,這才不是亂花」。貼文曝光後,引來網友批評,有人直呼「你們夫妻倆好誇張,才幾千元也要搶,這麼可憐還生小孩」、「沒能力也不會教育小孩,何苦殘害他們?」、「這種爸媽好悲哀」、「可悲的父母,請爸爸少在那邊道德綁架,小孩憑自己能力賺錢,為什麼要被收割」、「妳老公真的有夠扯」、「小孩自己有能力,爸爸為何要收割他的錢呢?父母是不是要更努力去賺?」、「你們自己有問題吧,換個立場想就會知道自己有多可惡」、「如果是我兒子的話,會很心疼,告知他早餐錢不要省,這樣早上才有精神」、「你們真的是很糟糕的父母,兒子之所以要自己存早餐錢,還要花力氣賺其他錢,就是因為父母沒辦法買他想要的東西,他自己賺來的為何拿走了還要打他?後續還要再跟他要?你們教育真的很糟糕!」
-
2022-10-01 退休力.自在獨立
《台北物語》導演黃英雄授75歲長壽秘訣:隨興自在做自己,要活就要動,持續學習不懈怠
我們將邁入史上最長壽世代,每個人都希望不只活得久,也要活得健康快樂。活得健康,需要鍛鍊身體,那活得幸福快樂呢?10月1日是國際老人節,《橘世代》將陸續報導年逾70仍享受人生的可愛老人,請他們分享快樂祕訣。人生扮演過那麼多角色,最喜歡哪一個?「我像『水』一樣,水流到哪裡我就做什麼;機緣到了,命運自然就會成就那件事,並不強求。」黃英雄笑呵呵地說。75歲的黃英雄,有著一言難盡的人生經歷。他大半輩子都在寫電視劇本,從早期的劉伯溫傳奇、包青天、歌仔戲,到近期的布袋戲、兒童劇劇本,還曾經是玩具工廠的老闆,也是電影弁士(說電影的人)、民宿主人。多元身分 精采人生閱歷不只寫劇本,黃英雄也教劇本寫作、教打太極、演講生活唯識論;早年還將已經停止活動十多年的耕莘實驗劇團重新復團,現在,更有朋友找他在電影軋一角,身分多到很難用一句話來形容這位可愛的「資深國民」。讓黃英雄一戰成名的,是2017年由他編導的電影《台北物語》,被認為是「爛得有特色」的奇葩神片,也有人評為是台灣難得的另類電影,之後連續幾年都有粉絲包場回顧,在劇院內一起譙、一起笑。採訪當天見到導演本人,才理解這部電影最終想呈現的,是與黃英雄一樣隨興、不照牌理出牌、卻有著滿滿道理的人生閱歷。看透生死 穿著凸顯性格40多年前父親驟逝,生命無常的領悟讓黃英雄鑽研唯識論,並把唯識論的寓意應用在生活及作品當中,從此看透生死。「生命就是要詮釋,才能凸顯性格。」這從黃英雄的穿著打扮能略見一二;只要在鏡頭前,一定是標準的麻紗上衣、巴拿馬草帽及雷朋圓框眼鏡,這是加深印象的第一眼,也是自內心散發出來的自我認知,他說:「生活中的每個選擇都不能馬虎,」舉手投足都必須像創作,把創作融入生活,生命就有特殊呈現。他認為,對生命的看透與了悟,也是一種詮釋。他想起一個40歲的癌末女學生,在安寧病房內感嘆生命即將結束而無奈,向他尋求解答。「把身體交給醫生、把心靈交給自己。」他直言,人要看透生命中有永遠不死的存在,才能活出真自我。保持動力 做過就不放棄對黃英雄來說,創作力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事,可以藉此保持生命的動力。他把人生起伏比喻成股票三波浪理論,認為人一生中大概每10年會有一次向上的生命周期,必須把握且超越那次的高峰,「不斷自我提升,才不會被打倒。」如果能造就生命中的3次上波,要活到90歲就不困難。他自己保持動力的方式是,「不勉強一定要做什麼,但只要做過的事情,都不會放棄。」比如寫作,至今每年仍至少會寫一套劇本,雖然不一定會演出或出版,卻是對自我的激盪。另外,看完電影後,也一定要用鋼筆在稿子上寫出3000字的導讀與感想,現在《黃英雄電影部落格》中已有超過1000多部電影解說,這是要讓後人快速查找並進入電影世界的通道。接著,他還想要拍一部關於「真我」的紀錄片,要從不同的宗教來看真我的意義;甚至希望能完成一本台語俚語書,教現代人認識台語的奧妙。資深國民養成記 要動更要學 不必在意批評不少長輩因為大半輩子投入家庭與社會,到年老時只想退休養老,黃英雄的想法則是:「老人不能待在家裡,要出門活動才行。」他認為人要活就必須要動,要持續學習不懈怠,做個資深的國民,而不是老人。年輕時曾有神父送給黃英雄一枚戒指,戒內刻著「此生都要與良善在一起」,他至今戴著並常用這句話勉勵自己;也因為看了黑澤明的電影,又思考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所以在作品上放了很多「永遠抱著關心別人的態度」的相關議題及素材,樂此不疲地分享人生閱歷。當被問到如何面對批評、克服困難時?他說:「不要被任何事情打倒,要養成一個不必在意批評的人。」他始終認為,這個世界沒有誰應該要對得起誰的道理,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就好。人生遇到低潮與困難時,他便閱讀,而且是將內容一個字一個字念出聲,「心情平靜後自然就轉運了。」另外,看電影也很重要,「電影是被濃縮、最精粹的人生,可以從那裡快速找到答案,成為生命中的花朵。」歲月的淬鍊會讓人成長,歷經的挫折會成為生活的養分,看來黃英雄的人生不只精采,更像是一部勵志傳奇史。
-
2022-09-25 養生.營養食譜
朱慧芳/桂圓紅棗米酒糕
前不久還覺得熱,突然間就入秋了,濕氣不再沾黏在衣服和肌膚之間,即使30度以上的高溫,也不像炎夏那般難忍。我始終覺得,秋天是一年當中最舒服的時候,早晚略帶寒意的微微清風,比吹冷氣還要舒適。這時候,喝點淺淺的水果酒,配上剛烤好,還帶著微溫的檸檬小蛋糕,再加一杯手沖咖啡,用膜拜五感的儀式,讓自己的創作力大爆發,無論是畫圖、寫作、編織、修理小物、為植物換盆,或者做些吃食,都覺得特別的順心如意。今天喝的水果酒,是去年夏天採收的葡萄醃漬的,加點冰塊溫度剛剛好。朋友說,這種一層葡萄一層糖的無腦醃漬法,做出來只能算是葡萄露,不是水果酒。但我明明就聞到、也嚐到酒味、喝了還會臉紅心跳啊!朋友說釀酒有釀酒的規矩,他用大灶把米蒸熟,放酒麴,再蒸餾,做出的米酒又香又純,最棒的是,我有幸分到了幾桶只送不賣的私釀。桂圓紅棗風味米酒有米酒,可以做的料理就多了,其中最容易的是米酒浸漬中藥食材。將曬好的紅棗畫刀、桂圓去殼後肉和籽一起放進玻璃缸,再倒入米酒,封蓋三個月後,就完成一缸桂圓紅棗風味酒。若要增添一點西方味,可以加入肉桂棒、丁香、荳蔻和八角進去。想像中,這幾樣食材浸漬出的酒味,會非常適合天寒的時候加熱飲用,跟流行一時的熱紅酒有異曲同工的作用,而且製作更為簡單。原本以為足夠喝整個冬天的桂圓紅棗酒,因為偶發的奇想,拿來製做米糕,結果效果好得讓我禁不了口,一缸酒很快就變成了半缸酒,看起來可能會在冬天結束前提早見底。我的好吃方程式是這樣的:桂圓紅棗米酒糕去籽桂圓肉3/4杯,以1又1/3杯桂圓紅棗風味米酒浸泡30分鐘後,倒入洗過的濕糯米,糯米份量約1.5杯,浸泡約60分鐘,讓米粒吸收酒汁。酒的份量要蓋過米粒,如果不夠可直接加入米酒補足。放入電鍋蒸煮。將煮好的糯米稍微攪拌,再拌入切碎的椰糖塊,放入電鍋再次加熱,這個步驟是讓椰糖融化,在糯米的表面發揮滋潤作用,也讓最終的成品看起來像裹了一層油似的。事實上,做這道米酒糕並不需要用到油。油,雖然會讓口感更滑潤,但是熱量也會往上積累,口感不那麼清爽。椰糖甜度不是很高,但跟蔗糖的甜味和香氣略有不同,可以讓米糕口感更豐富。椰糖也就是棕梠糖,可在大賣場或專賣印尼食材的異國雜貨店買到,它是糖農採集棕梠花的汁液,加熱濃縮,倒入容器自然風乾凝固。裝在竹筒的呈現圓柱狀,裝在耶殼的就會像我手邊這塊,呈現像碗一樣的形狀。需要的時候,用多少切多少。做好的酒米糕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倒入模具壓平,撒上密密的白芝麻,切成小塊,更有專業的姿態。糯米是比較不好消化的澱粉,放久也容易硬化,且這道米酒糕熱量不低,所以我建議每次製作的份量不要太多,趁新鮮吃完。只要廚房裡有一缸浸漬香料米酒,隨時想吃都可以動手做。
-
2022-09-17 退休力.活躍好學
部落客「嫺人」49歲被迫離職!鑽研理財考導遊、寫作演講,人生下半場找到新方向
你理想的退休年齡是幾歲?以退休理財被認識的部落客「嫺人」還在職場時,認為55歲是理想退休年齡,到了這個年紀,她的孩子從研究所畢業,自己累積了一些積蓄,體力也還不錯,適合開啟人生下半場。沒想到49歲那年,任外商保險公司副總的嫺人意外離開職場。退休生活舉白旗 狠哭兩周改變現況想熬到55歲再退休的嫺人曾試著找工作,「但是49歲時要再去爭取工作,情況和30幾歲時大不同。」嫺人苦笑,離職後第一個應徵的工作,面試她的是位階相仿的同業,她要極力說服對方,她會乖乖聽話,即便是小工作也會安分地做,而非年輕轉職時談理想抱負、談如何幫公司獲利。另一個工作則是獵人頭公司來詢問,開出相較以前三分之一的薪資,做與本業無關的工作。被迫成為「中年退休族」後,嫺人嘗試過「想像中的退休生活」,睡到飽、唱歌、追劇、做家事、陪長輩看醫生,但是一個月就舉旗投降。她非但不享受退休生活,反而迷思了自己的定位與價值。更慘的是,退休後和家人的關係也變得緊繃,長輩時時關心讓她有莫名的壓力,她每天在家也成了兒子和先生的壓力。狠狠哭了兩周,她決定改變現況—不回組織工作,並不表示不再工作。寫作演講 工作與退休不再涇渭分明嫺人從架設部落格開始,分享退休後心路歷程,並自學SEO(搜尋引擎優化),讓自己的文章可以更容易被搜尋到。一年後,嫺人架設的部落格領到廣告第一筆收入,雖然不到500元,和投入的時間不成正比,但是寫文抒發心情,研究SEO寫作後見效,都帶給她成就感。寫部落格的同時,她也去考日文檢定,一路從日檢N3考到N1(最高階),也考了領隊和導遊的證照。後來疫情開始,嫺人想去日本打工換宿,或是想成為帶外籍遊客認識台灣風土的導遊夢想後來沒能實踐,但卻在過程裡認識了很多年齡相仿卻一直還在學習作夢、遊玩的朋友。她也研究理財。突然退休後,嫺人才回頭盤點錢夠不夠下半生支用,那時候發現台灣很多投資訊息,卻很少退休理財的資訊,她於是研究國外談退休理財資訊,重新整理資產配置,透過存股領息、指數化投資為自己創造被動收入,還常常受邀分享自己的退休理財心法。離開職場5年,明年就要抵達當初自己設下的理想退休年齡55歲,嫺人心中對於工作與退休不再涇渭分明。不久前,她閱讀著某個40幾歲離職斜槓創業者的書想著:「人生為什麼要那麼努力?」才發現曾經在職場非常努力的她,人生已經走到了另一個階段;她的人生下半場,在49歲被迫退休那年就已開啟。部落格同溫層:中年人取暖 分享職場的難嫺人的部落格漸漸成為中年人遭遇職涯困境、中年危機時,取經和取暖的地方,問嫺人中年的職涯處境,她分享的故事裡有各種的難。50歲上下的中年人,多半因為在公司待得久,捲入辦公室政治角力,也因為職位夠高,靠近決策圈,終而發現公司決策過程的荒謬,偏偏中年人累積的經驗讓他已非當年那個願意接任務辦事、專注培養能力就好的職場新鮮人。對老闆來說,一個年資久、薪資高、意見多的員工也不好用。當組織轉型、公司轉賣、人力精簡時,很多中年員工不是被資遣就是被冷凍。這樣的難處不限於企業,也有任教職或是公務員粉絲來詢問意見,老師招架不住這個世代的學生家長、多變政策,也有公務員因為壓力罹患憂鬱症,決定捨棄退休金直接離職。當有人問要不要離職,嫺人還是會建議先盤點財務,「退休後會花到的錢比你想像得多。」例如用了一輩子的牙齒需要植牙、父母和親人的照顧支出,甚至日本、歐美都有已經獨立離家工作的孩子,因為在外生活不易或是短暫失業,搬回家同住的例子。她建議,若真的離職,也要保持學習力與人際連結,很多生命的轉機會出現在新學習與新朋友中。若有收入需求,找工作找久一點都會找到,而且離開後再尋尋覓覓重回職場,許多期待會不同、標準也會比較低。退休理財心法 穩健投資 不相信專家關於退休理財,嫺人的原則是「不追求暴利、穩健投資」,做法是「不要相信專家,相信市場」,她是這樣做的:1.贖回工作時買的基金,既省下手續費,也不用擔心操盤者判斷錯誤,改定期定額投入被動的指數化投資,像全球股票型ETF VT、台灣的0050/006208,也有債券ETF BND。2.買台灣市值前50大公司中配息穩定的個股存股,創造被動收入。3.做好資產配置比例,控制投資的風險,目前是股5債1定存4。
-
2022-09-13 養生.人生智慧
只活到85歲的規劃已不適用 福澤喬:為老後準備遠比大家認為的更重要
編按:因應超高齡社會可能帶來的各種變動,我們如何從他山之石中汲取經驗?擁有超過20年駐日新聞特派員經歷的專欄作家福澤喬認為:「若百歲時代將成為必然的趨勢,為老後準備,遠比大家認為的更重要。」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數在2021年底已突破380萬人,比例來到16%,並推估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20%大關。面對超高齡社會所衍生的各種衝擊,擁有豐富駐日經驗,並且長年觀察日本社會及政經各方面的專欄作家福澤喬認為,屬於高齡大國的日本,有許多值得台灣作為參考之處。在日本,由於社會環境、人口結構的變化,無法再獲得保障與照顧的高齡者們,衍生了許多令人感到不安的現狀:從「下流老人」、「孤獨死」,到家人子女無力照顧長者而產生的長照悲劇,都是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我認為在經濟、社會各個層面的問題上,日本可以說都是走在台灣的前面,如果已經預見到前方有這些別人曾經掉下去的坑,我們現在就應該想辦法避開它,而不是繼續往同樣的老路走,那樣我會覺得非常可惜。」福澤喬說。過去只活到85歲的規劃 未來將不再適用 高齡化社會首先帶來的影響就是:人口組成的改變。根據2021年的統計,日本65歲以上人口已經逼近30%,社會結構從原本的金字塔狀,逐漸成為倒三角形(高齡人口比青壯人口數量多)。因此,過去對於人生時間軸大多設定只活到85歲左右的規劃,也已經隨著平均壽命的不斷延長,逐漸不再適用。「過去大多數人習慣把人生切成三塊:從出生到求學的20年左右期間稱為成長期,接著進入職場,成為社會主要的勞動力和經濟支柱,直到65歲屆齡退休,並度過往後15~20年的餘生。」當平均壽命延長、最後這段「第三人生」可能延長到20年以上甚至30年的時候,這樣的人生規劃就明顯不再足以應對。高齡人口不斷增加,除了讓青壯人口的扶養負擔逐漸變得沉重,政府原本預定給予高齡者的年金、社會褔利等各方面的支援和預算,也不得不隨著調整。另一方面,高齡者的照護問題也逐漸浮現。50~60歲的中年世代照顧70、80歲的長者,甚至是高齡夫妻之間的「老老照護」,更成為稀鬆平常的社會現狀。當「長壽不再成為一種祝福」,日本社會隱然出現一種厭老、仇老的氛圍,網路上甚至有人以「老害」形容對社會沒有貢獻、只會加重負擔的高齡者。「雖然台灣在社會氛圍上對長者還是相對尊重,比較不會有這樣的言論,但高齡化會增加世代對立,的確是事實。」退休概念將逐漸不存在 如何找出終身投入的熱情?那麼,迎接人生百年時代,我們該如何準備?福澤喬認為,應該改為以50歲做為分水嶺,分為上、下半場。「退休這個概念,往後會慢慢消失。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工作一輩子沒辦法休息,而是工作型態應該要隨著人生階段調整。」在50歲以前,工作可能是為了維持生計、或是擔起家中的經濟責任,多少有些無法隨心所欲的成分。因此,在上半場對社會的貢獻和付出告一段落、也完成大部分的人生重要規劃後,到了過50歲,則應該專注在兩件事上:終身學習、並成為一個可以持續給予的人。這個「給予」,有可能是投入公益、投入新的知識和興趣,或者是把自己的經驗傳承給下一個世代,就不會像過去很多退休族,在離開職場的時候有強烈的中斷感。「在50歲之後,因為有了上半場的累積,因此即使同樣是工作,也可以把更多心力投注在自己想做的事身上,甚至可以重拾自己過去未能完成的夢想。如果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享受生活,那自然就不會像工作一樣覺得辛苦。」在成為專欄評論作家以前,從事媒體工作的福澤喬也曾經歷中年轉業、投資創業失敗等過程,「最後我決定寫自己最擅長也最感興趣的日本觀察文章,一方面也是一種自我累積,寫著寫著,就逐漸有專欄、出版的邀約,如果不是我保持這個寫作的習慣,大概也不會有後來這些機會。」與其期待政府幫助 不如從自己做起取了一個乍聽之下以為是日本人的筆名「福澤喬」,但他笑說,除了因為外婆是日本人而有1/4的日本血統,在派駐日本之前,他其實對這個國家一無所知,除了日文一句不通,「我連那個時候全台灣男生都在迷的酒井法子是誰都不知道。」福澤喬認為,台灣人看日本有兩種角度:「一種就是從下往上仰望,覺得日本什麼都好、什麼都比台灣強;另一類就是從上往下看、怎麼看日本都覺得不順眼、討厭的人。但這兩種角度,其實都不客觀,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也同時存在引以為戒之處。」福澤喬認為,台灣在思考很多社會問題的時候,習慣先問「政府能為我們做什麼?」但這其實正是台灣和日本最大的差異──日本人習慣先問:自己能做什麼。「當然這也和日本行政體系運轉的效率比較慢有關,真的等到政府從制度面著手,那可能根本來不及。」因此,相較於政府組織,在日本許多社會層面的改革,反而都是從民間組織開始。例如,日本不少企業開始鼓勵員工提早退休,但以「顧問」的身分回聘,以像是「師徒制」的方式,給予年輕員工在實務上的指導,一周可能只需要出勤2~3天,除了沒有工作壓力,也不會阻擋了年輕員工的升遷管道,但是仍然能善用資深員工的職場經驗與人力資源。在日本,也有許多熟齡族打破了年齡的刻板印象,盡情揮灑出獨特又精采的人生。他們可以是Youtuber網紅、健身教練,或是重回校園取得真正的學位、甚至活用所學進而二次創業。「從這些例子我們看到,阻礙的從來只有心態、而非年齡。」「重新定義人生的時間軸、保持著開放的心態,並且持續充實自己,那麼老後就不再讓人憂懼,而有另一種發光發熱的可能!」原文:過去日本,明日台灣!福澤喬:只活85歲的規劃已不適用,日本如何迎接人生100歲時代?
-
2022-09-08 退休力.自在獨立
30多歲就該做好人生下半場規劃!彼得杜拉克給的3個忠告
怎樣為人生下半場做好規劃?甚至預作「虛擬管理」?實有其必要性。亞伯拉罕、杜拉克就不用說了,他們終其一生根本就沒有退休、更沒有人生下半場。為此,要貫穿一生,以知識人和管理人直到終了,並不斷地自我更新、追求卓越的貢獻,為其使命,直到終點。由於預防醫學、保健養生、醫術進步神速以及公共衛生的重視,使得人類的壽命比所處的組織存活時間往往更長,這是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事,當然也衍生出一項無法逃避的新挑戰—我們人生的下半場究竟該怎麼提前規劃呢?又有哪些安排呢?甚至要如何成就更上一層樓的下半場非凡人生?怎麼為人生下半場做好規劃?永不退休的杜拉克就在他八十二歲時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從二十歲起,寫作就已成了我所有的工作基礎。」單單在《哈佛商業評論》(HBR)就發表過卅多篇的論文,可說是史上論文被登載最多篇的作家之一,其中榮獲麥肯錫「最佳論文獎」的就有六篇之多,一生共有四十一巨著問市,真的是為寫作而生、為著作而活。杜拉克是知識工作者的先驅、也是知識工作者奠基者、更是職涯中自己的CEO。他擅於洞見未來與駕馭文字能力,他精準地掌握趨勢變化、社會脈動以及質變的本質,最終在不同階段中轉化為文字著作。為此,他的作品豐富多元、立論獨到;可分為傳記、管理、社會、政治、未來學、小說、論文集等七大類,他的歷程可說是一整部的創作發展史。杜拉克是「終身學習」(on going learning)的實踐家。有一回杜拉克跟好友查理斯.韓第(英國管理大師)說:「我靠著傾聽來學習。」隨後他補上一句道:「傾聽我自己。」韓第卻以為這是杜拉克式的幽默口吻,然而杜拉克又再引用一句名言:「在我聽到自己說的話之前,我怎麼曉得自己的想法呢?(How to I know what Ithink until I hear what I say?)」最終韓第做出推論:「杜拉克是藉由寫作與講演而發展出他的『管理學』理論的。」高齡九十五歲的杜拉克依然為帝傑證券集團提供顧問諮詢服務,真是不可思議極了,難怪會有「史上最年輕的老人」美譽。他將自己的一生呈現出對人的貢獻、對組織的影響以及對社會的潛移默化,做出無比的價值直到最後一刻,值得世人銘記和仿效。所謂「中年危機」是懶惰的藉口,是不長進的托詞。「中年危機」指的是在職場或個人工作坊一旦過了四十五歲後,不是客戶不要他們,就是自我淘汰了。但真正的問題本質乃是一個人在同樣的工作上待上二十年之後,基本職業性格大致上已經定型了。若沒有意識再學新事物、新技能、新工具的話,恐怕無法很快地去適應急速變遷、迭代換新、典範創新的節奏感了。危機不是外在現象,而是自己不願意面對罷了。為此,「變乃不變之永恆」。往往在三十歲前自認為極有挑戰性的工作、富有成就感的職業,但到了四十五歲已覺得索然無味了。為什麼?其原因不是「熟練的無能」,便是「專業的無知」,通常兩者都是。《延伸閱讀:如何發現自己的長處? 專家:用「反饋分析比較法」幫助自我認識》三十四歲就應該為人生下半場做好規劃三十四歲是否就應該為人生下半場做好規劃?也許有人會說:「這未免太早了吧。」可是早點規劃又有什麼不對呢?當然這見仁見智、因人而異。就像正在大陸首鋼隊打球的林書豪為例,三十四歲的他恐怕老早就已有規劃A、B、C方案了,只是我們不得而知而已。若沒有意外的話,他極可能再打上一~二季的CBA籃球賽,只要他體能允許加上競技狀態能持續接受挑戰,不能先發,打打替補應該也行。而且,以他的粉絲群數量,只要他持續耕耘、用心運營、專注品牌,接下來的人生下半場恐怕還是會風生水起、名利雙收。例如可以延續籃球事業以及發揮長才,包括擔任籃球教練(精通中、英文),經營一支球隊,開發籃球周邊商品如球鞋、球衣、球帽、眼鏡、手機、皮包……等。當然他可能依據個人的使命和願景規劃成為青年人的導師或其他,也有可能自己經營籃球相關產業或根本不相關的事業。不管他不做什麼或做什麼,不經營什麼或經營什麼,其實越早規劃人生下半場就越能發揮自己的長才、越能幫助他人、影響社會。就像亞伯拉罕那般的人生,那樣豐富、那樣精彩。(我在二十八歲就已規劃人生下半場迄今。)《延伸閱讀:為什麼有能力員工卻沒有好的績效表現?專家:找到「適合自己的做事方式」才能發揮高效》自我管理自己的人生下半場 杜拉克給的三個忠告要做對做好,自我管理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彼得.杜拉克給我們三個忠告:一、開創第二種不同的事業從一種組織轉換到另一種不同的組織工作,如果讓自己的長才依然能夠有效的發揮,便極有可能再創高峰,就像亞伯拉罕在三種不同的組織中都保有高效能的貢獻和助人,而且都是從零開始、重新創業、見好就離、全新再造。二、為下半場做好準備是平行發展第二種事業為了不想在原機構不長進、原職位沒貢獻、原工作沒發揮,唯有從忙碌中抽離出來轉變為兼職、顧問、志工,為自己創造另一項平行的工作:另一種事業。三、為下半場人生做好準備便是當一位「社會創業家」,活得更精彩、更具意義亞伯拉罕徹徹底底是「社會創業家」的典範之一。能好好地管理人生下半場的人士也許永遠都是少數,但能管理好一輩子人生的人士則是鳳毛麟角了。就像彼得.杜拉克、查理斯、韓第……等人,他們老早就心中決定專注一件事直到終了。雖然杜拉克自省自己興趣多、精力散、不成事,但若他不這樣跨領域、跨文化、跨種族以及博覽群書的話,根本無法一人獨自完成一門學科,更別說有著作等身了,這就是上天對他的厚愛—既讓他活得夠久、又讓他能記得夠多。更不可思議的是讓他具有另類的洞見與創新的能耐。知識工作者要管理好個人下半場或一輩子人生,在時間還沒到之前宜儘早做好準備。處在一個重視人生「勝利組」的現實裡,這項因素越來越重要。在現代競爭掛帥的社會中,我們當然期望每個人都能成為「勝利組」。但是,這顯然是極不可能的事,因為有勝利組就會有失敗組。對絕大多數知識員工而言,充其量只能做到不失敗罷了。因此,對個人和家庭來說,個人能找到一個領域,在其中發揮貢獻,有一定的分量,也就變得很重要。不論是第二種事業、平行發展的事業,以及社會創業家,或在閒暇之餘投入其他興趣、嗜好,第二領域都能提供機會,使我們成為真正的領導者,受人尊敬並且獲致勝利、回饋社會。一九六九年杜拉克在其《斷層年代》(The Age of Discontiunity)一書裡,率先創出「知識工作者」一詞。他主張身為知識員工必須先成為「有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亦即要先學會「有效的自我管理」。為此,自我管理是一種人類事物的「革命行動」,個人必須做以前從沒做過的事,知識工作者更需要如此。事實上,自我管理要求的是,每位知識工作者都要能像執行長(CEO)一樣的思考方式、視野、格局與全局觀以及經營表現。同時知識工作者也必須把以往大家視為理所當然的想法和行動,做兩百七十度的轉型。畢竟,知識工作者的大量爆增,也就是近六十年來的事。兩百七十度代表了什麼?用二戰期間一位杜拉克恩師告訴他的話或許可以說明一切:「小伙子,假如有天你終於開竅,你會認知一個人同時需要具有聖保羅、又要聖詹姆士兩位聖人。」意指一個人同時需要擁有聖保羅的信心和聖詹姆士的工作績效的表現。杜拉克又告訴我們一個關於大作曲家馬勒和交響樂團之間的故事。十九世紀末,馬勒在維也納一手創辦的交響樂團,他對團員的要求十分嚴厲,搞得連樂團贊助人國王陛下都忍不住召見他。國王問:「你不覺得自己做得太過分了嗎?」馬勒回道:「陛下,比起樂手現在加諸在我的身上的要求來說,我的要求實在算不了什麼,因為他們現在可要比以前表演得好太多了。」希望績效優異者多為自己強加壓力,希望他們可以問:「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得更多點、做得更棒?」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成為自己的執行長:跟彼得杜拉克學職涯規劃與自我管理》
-
2022-09-07 養生.人生智慧
為什麼有能力員工卻沒有好的績效表現?專家:找到「適合自己的做事方式」才能發揮高效
對於知識工作者來說,「我的做事方式如何?」與「我的長處何在?」是同樣重要的。但就實務上來說,「我的做事方式如何?」往往更為重要。為什麼?令人十分驚訝的是,真正知道自己是「如何」把事情做完的人十分罕見。絕大多數人甚至根本不曉得,「每個人在工作或做事方式上各有差異」。因此,其關鍵是,為什麼有能力、有專業、有條件的知識員工卻沒有好的績效表現?或許這就是很多人去兼差或扮演多領域「斜槓人」的原因之一吧!因為他們並沒有察覺到,在工作與做事時善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做事才會有效。做事方式不一樣,跟「人格特質」有關聯就像每個人的長處不同,每個人的做事方式也不一樣,這又跟每個人「人格特質」有關聯。不論這種人格特質是與生俱來或後天環境所養成,總之,必定是早在踏入職場前就已形成。因為每個人做事方式也是既定的,就像每個人的長處或不擅長做什麼其實也是既定的。既然如此,一旦進入職場還要強力改變他們的人格特質、長處、短處或工作、做事方式簡直是不可能的事。難怪組織內知識員工的流失率如此高,這也就不足為奇了。頂多,我們只能去發掘,就像馬歇爾將軍、史隆、李世民、曾國藩……等人的知人善任一樣,無人能改變他們,就連他們自己也做不到,千萬不要再以為潛能開發能改變這一切,最多只能微調或局部發揮而已。協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做事方式」,使其發揮高效才是知人善任之道。《延伸閱讀:如何發現自己的長處? 專家:用「反饋分析比較法」幫助自我認識》杜拉克以其長達二十年以上的「反饋分析比較法」得出總結:「我於一九二三年在英國曾受教於劍橋大學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我的思想豁然開朗。我領悟,凱因斯與課堂上所有的優秀經濟學學生,有興趣研究的是『商品的行為』,但我卻對『人的行為』情有獨鍾。」他繼續說道:「因為人要比概念來得有趣多了。雖然一路寫來,我對概念的處理還是比較得心應手。」杜拉克以「寫作」來釐清概念、以「諮詢」來解讀人生、以「教學」來掌握脈動、以「洞察」來探索趨勢、以「閱讀」來積累功底、以「系統」來創造機會、以「創新」來延續組織生命、以「人」來引領未來。杜拉克聰穎過人卻自覺平凡;博覽群書卻自認興趣過多;問對問題卻自以為愚蠢;擅長分配時間卻自認過度貪心;人稱大師他卻不能接受;遭人質疑卻樂意傾聽;編輯採訪他卻婉拒;偉大老師卻主張向學生學習;樂於奉獻卻不留下任何東西。卓越人士多符合「成長型思維」杜拉克多元化、全方位的學習模式值得我們效法,他用兼具閱讀與聆聽的方式去學習,又以寫作、問對問題、反思、換位、多元思考來創見和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也可以看出杜拉克是如何在做事方式取得足夠的資訊、技巧、能力與合適的方式來協助自己,讓做事更有效能。尤其他秉持著完全開放的態度加上以動態系統心智習慣,形成「自我學習」的一以貫之的管理哲學體系,讓他能有效地自我管理、自我經營甚至卓越的自我領導,這完全體現出卡蘿.德威克所主張的「成長型思維」。確切的說,卓越人士大都就是符合這種「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就拿林書豪為例,他是屬於閱讀型,有很強的包括文字、圖片、影片的解讀能力,所以他的打球方式既不是向麥可.喬丹學也非複製科比的運球,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打球,使自己打球有效。或許他明白(或教練的指導)自己不具有得分的爆發力或雄厚的身體素質,因此他將自己的獨特優勢發揮到極致,他擁有一流的組織進攻能力、解讀比賽的大局觀加上他的明快節奏感。在防守端,他扮演著極為出色的角色,他那預判的能力與防守位置的恰當配合可說是卓越等級,經常造成對手的進攻犯規,這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智慧,十拿九穩,絕對有效。這些都要歸功於他對球賽動態上的解讀能力與認知程度才能辦得到。更精準的說,他平時的自我監督心態已成了紀律式心智模式,加上以團隊為重、以勝利為目標,並不在意自己的數據與得分多少。就像歷史上那些擁有偉大成就的人,如拿破崙、達文西、莫扎特、馬歇爾到如今的杜拉克、林書豪,向來都是得利於「自我管理」,將自己極為有限的資源找到合乎自己節奏感的步調,就會有所成就,甚至於不讓優秀成為卓越的敵人,或是終身學習、終身成長與發展自我阻礙的藉口。自己是屬於「閱讀型」還是「聆聽型」?杜拉克領悟到每個人不論是做事方式,有效學習方式與長處的表現都不一樣。為此,立即透過以下範例可以讓自己借鑑,了解到做事有效、工作有貢獻是何等地重要。他不但找到自己、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管理自己,而且還能解讀他人、善用別人成為團隊績效的材料。更進一步認清有效性有其必要性,尤其要判斷一個人究竟是如何表現,通常取決於幾種常見的人格特質。首先要曉得自己究竟是屬於「閱讀型」,還是「聆聽型」。很奇妙,極少人知道,人在人格、個性特質上有閱讀者與聆聽者的分別,曉得自己屬於哪一種的人更罕見。這種無知,常會帶來無法想像的後果。舉例之,二戰期間,艾森豪將軍擔任歐洲聯軍總司令時,一直是媒體寵兒。他召開記者會時是以獨特風格名聞遐邇;艾森豪將軍針對記者所提問的問題,永遠展現掌握全局的威力。無論是情況的描述,或者是政策的解釋,他都能夠用兩三句漂亮優雅的回答交代。可是十年後,當初那些崇拜不已的記者對於艾森豪總統,卻只剩下滿腹怨言:「他的回答總是不得要領,而且常在不相關的主題上喋喋不休。記者經常嘲笑艾森豪說他用破碎而不合文法的回答,屠殺了英語。」杜拉克如此描寫著。為什麼同樣一個艾森豪、同一批記者,差距會如此巨大?再看看杜拉克高明的解讀功底:「艾森豪顯然不明白,他是閱讀者而非聆聽者。當他擔任聯軍總司令時,幕僚會在記者會前半小時,將記者所要問的問題以『書面』寫好交給他本人過目,所以他能夠掌握全局。但是艾森豪之前的兩屆美國總統羅斯福與杜魯門,都是聆聽者。這兩位深知自己是聆聽者的特性,所以喜歡現場自由發揮。艾森豪當選總統之後,或許應該按例蕭規曹隨,結果他根本聽不懂記者在問些什麼問題。」閱讀者很難成為聆聽者,反之亦然。勉強結果往往會步上艾森豪的命運,無法有所表現。若艾森豪自己也能自我察覺或旁人給予提醒,相信不僅僅在記者會上有好表現,連帶的也會影響到他的政績以及社會的觀感,就像偉大的溝通者雷根總統一樣。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成為自己的執行長:跟彼得杜拉克學職涯規劃與自我管理》
-
2022-08-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未知死,焉知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斷食善終」。最近出了一本新書「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的畢柳鶯醫師分享她與家人在罹患不治之症的母親要求下,如何圓滿地達到到「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一位頌缽師寫出家人不忍母親因為長年巴金森症的折磨而生不如死,受到畢醫師的啟發與幫忙,得以讓母親走完這段艱苦的人生。一位照顧癌症病人的放射腫瘤科醫師,透過「醫學倫理」、「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經驗,累積了一些陪伴不同階段病人走向生命終點,以及處理倫理困境的經驗,嘗試分析「斷食善終」之所以受到台灣社會各階層的關注的原因。四十二年前我結束實習醫師訓練,為了不想面對病人的死亡,排除了內外婦兒四大科而選擇擔任復健科醫師。沒有想到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口的老化,復健科有越來越多重度失能的病人身陷生不如死的慘境,比面對死亡還要讓人不忍。我的公公失智插管臥床十二年,與我母親自主斷食三星期的圓滿善終成為對比,促成我撰寫「斷食善終」一書(麥田書版)。寫作的過程種種因緣巧合,讓我感覺是母親賦予我這個新的使命,成為推廣善終的志工。除了接受採訪、演講的邀約以外,有病人家屬詢問我臥床長輩是否適合斷食善終,我都會竭力幫忙。書籍出版至今四個月,有三位臥床長者在我協助下離苦得樂,在天上自由自在,有兩位正在進行斷食。這過程中,我得到非常多的學習,甚至因此對生死有更開闊的看法。三位往生者都是八十歲以上的老人。第一位失智二十年、臥床十年由安寧緩和科醫師判定失智症末期,家屬代簽安寧緩和條例,在護理之家漸進式減少灌食量,第十天拔管,第十八天安詳往生,過程平順。第二位失智七年嚴重腦中風後臥床三年,她健康時曾經照顧過臥床數年的先生,知道臥床的痛苦,交代將來不要像先生這樣臥床拖磨。在家中漸進式減少灌食量,第十一天停止灌食,第二十四天往生。第三位帕金森氏症七年臥床三年多,仍有意識,可以由口進食,但吞嚥困難,不願插鼻胃管。自願斷食早回天家,因為病人仍會指著肚子表示餓,女兒不忍,斷斷續續餵食,歷經兩個月又五天才離世(家屬在最後一週才求助於我)。我接到求助訊息,首先會確認家屬是否有共識。有一位家屬覺得餓死母親太殘忍了,因為是母親的自主決定,所以其他手足仍一致贊成以母親的意見為主。有一位聽到斷食善終此事的立即反應是:「這怎麼可以?」看完我的書以後,說「知識帶來勇氣」改變了想法,也很高興自己終於勇於「承擔」,完成了母親早年的託付。尋求共識的秘訣是對斷食往生有正確的認識,以及站在臥床長輩的角度來思考。大部分家屬都是不忍心長輩躺在床上受苦,所以願意忍痛讓長輩離去。親人離去後,大家都如釋重負,可以開始新的生活。斷食過程中靈性的照顧佔有很重要的角色。不論往生者是否能用語言溝通,我都請家屬一定要在斷食前詳細跟長輩報告。一定會先謝謝他這一生對家庭的付出、對子女的照顧,表達對他的感謝與愛,詢問要開始斷食讓他們可以脫離病床的桎梏到天上去作自由自在的神仙,他們是否可以接受?我深信他們仍有神識聽得懂子女要傳達的訊息,他們都沒有反對這個作法,會配合、接納未來所要面對的。這是對往生者的尊重,對子女而言,也是得到長輩允許的一種儀式。我相信這樣對雙方面都有正面的意義。有幾件事情讓我更確定他們是有神識的,而且靈魂永生。一位爸爸平常都安然的躺著,但是外籍看護來道別要回國時,他有如孩兒般皺起臉痛哭,流了好多淚。他生前很喜歡旅行,往生後他的妹妹夢見他穿得很帥,說他要去雲遊四海了。遠在印尼的看護也夢見阿公來到印尼,請她帶他四處去玩。這種夢栩栩如生(算是託夢吧),作為子女的聽到這訊息,為父親感到深深的歡喜,知道自己做對了。另一位在停止進食後第十三天,還沒有往生的消息傳來,比我預期的慢了幾天。我請家人想想看:是否有什麼人她想見的還沒見到?或者是有財物要給晚輩,還沒有交代?第二天媳婦傳來訊息說婆婆往生了,正在助念中。同時附了一段話:「昨天打電話給某某哥哥,沒想到婆婆眼睛睜好大,非常有神,聽到哥哥說三個兒子都結婚已經有四個孫子,都各自買房。媽媽聽了眉開眼笑。」原來老太太之前有另一段婚姻,他們有一位同母異父的哥哥。我詢問家人是否都有共識的時候,他們沒有把這位哥哥列入,也沒有通知他母親正在斷食往生的事情。兄弟也許本來很少往來,但對老太太來說,兩個兒子可都是他牽掛的心頭肉啊!聽到好消息,她無牽無掛去作神仙了!這讓我想到,若有手足失和,或者覺得對方很不孝順,但是對父母來講,都是他們的子女,都會惦記著,最好還是要通知對方來見最後一面,長輩和對方才不會遺憾。另外一位老太太常常看見逝去的家人來看她,她總是要求女兒幫忙開門,有時候會說要給紅包喔!若是住在醫院,有些醫護人員的科學腦會判定這是瞻妄,找身心科醫師開藥。我會告訴家人,這是因為他們陽氣漸弱,很容易與靈界溝通,不是他們幻覺,是我們沒有能力看見他們所看見或聽到的。所以只要配合演出讓當事人安心就好了,不用操心。我們理解、聆聽他們,他們就平靜下來了。馬偕醫院張明志醫師在「死亡癱瘓了一切的知識」這本書描寫的很清楚,他看過非常多的例子。我在協助斷食善終的過程中沒有碰到什麼大困難,若有,我會尋找居家醫療的團隊幫忙。有時候家屬會因為病人的一些不穩定症狀而煩惱,譬如擔心血氧、血壓、脈搏、呼吸不穩定,我發展出一種解釋可以撫平他們的焦慮。我說:一千個人的死亡,有一千種面貌,長輩的往生過程是給你們的一份寶貴禮物。不論他示現什麼狀態,那都是他要教導你們的,你們只要接納就好,不用擔心。目前為止,這個說法蠻管用。最緊急的一次狀況是來訪的居服員發現病人發燒、痰很多,以為一定是肺炎了,建議立即住院。我請她們不要急,我立刻過去(還好是台中的個案),結果到了現場,病人呼吸脈搏都很平穩,拍痰以後已經完全沒有痰了。我告訴他們去醫院可能前功盡棄、要受不少罪。就算懷疑氣管或肺部發炎,請居家醫療的醫師來診治就好了。因為陪伴病人往生,我閱讀了許多安寧照顧與靈性方面的書籍,相信了靈魂永生。人是一個能量體,軀體這個物質在死亡後回歸地球,成為滋養其他生命的肥料。靈魂會往下一站前進,去到一個更好的地方(a better land),見到逝去的親人。現在的我們可能是一個老靈魂很多世當中的一世,有緣份的人才會在此生碰面,應好好珍惜這緣份。既然靈魂永生,對軀體的死亡可以淡然處之,也不需要因此有過度的恐懼或者悲傷了。
-
2022-08-14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我的臉書人生
昨天半夜,我開始發現自己登不上臉書,今晨起來測試一下,依然如此。臉書不曾這麼久不理我,這使我坐立難安。該不會永遠無法復原吧?有太多東西在裡面,包括成長的軌跡,隨手拍下的相片,未完成的草稿。臉書統治我太久了,我每天向它朝貢,三不五時回頭檢查,關心它些微的枝葉顫動。我臣服於臉書上面的追蹤數、好友數、留言數、被按讚數。正如我崇拜學術論文的影響係數一樣。沒錯,數字最能激起比較之心,它從來不虛無縹緲。年輕時一邊看診,一邊專注寫論文。醫學殿堂中,學術是一盞永遠的明燈。可是,寫論文有既定的成規,相似的麻煩。我被困在同一個地方,日子過得一模一樣,漸漸的,我找不著追求真理的初衷。感覺像在應付,就慢慢不喜歡了。年紀稍長,發現原本平靜的,聽診器的那端,不斷有東西在騷動著。一雙雙愁苦的眼神吸引我的專注,通往病人世界的一扇門在眼前洞開 ,風景扣人心弦。我有意識的開始另一種「寫作」,把醫病遭遇記錄下來。醫師的身分提供我特殊的視角,臉書提供我最好的平台。我習慣性在熹微的晨光中,尚未消失的夢境裡,打開手機,在臉書「想些什麼」的框框,用文字把醫師和病人相遇的種種,串織在一塊兒。按下發佈鍵。 起初「回應」寥寥無幾,可能此刻大地尚未甦醒。後來慢慢興旺,眾聲溫柔,總有願意傾聽的耳朵。許多未曾謀面不知其真實姓名的「類知己」四面八方湧來,彷彿在輕拍我的肩膀 。現實世界的「朋友」從嚴錄取,「臉友」則從寬認定。可以是變動的,若即若離的,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不要求忠誠,但天堂就在「臉友」按讚的瞬間。或許地球上有千千萬萬的陌生人,在不同的星空下,和我經歷相同的感覺 。在茫茫人海之中, 臉書把相似的靈魂湊在一起,彼此交換理解的眼神。即使只是限時動態,也夠幸福的了。有一次門診電腦大當機,令人崩潰的程度不亞於昨晚臉書。我藥方開了,卻印不出來。總不能眼巴巴盯著螢幕,我乾脆轉頭開始與小病人閒聊。住哪兒?唸哪一個小學?南崁國小?附近有羊稠步道我常走, 對面有個家樂福,油管路上還有一個南美國小……就學很方便, 南崁國中、南崁高中都在附近。 再過去有個五福宮……小病人話匣子一開,對我說個不停。我們侃侃而談,診間氣氛突然輕快不少,我不再板著臉,也開始回憶塵封的童年,他這年紀,我在做些什麼。白色巨塔內外,鮮活的人間萬象都成為我臉書的素材。我每一到兩天發文一次,確診為「臉書上癮症」,暫時還不想被治癒。電腦終於修好。我的病人,也從病歷上的代名詞, 變成一張張輪廓清晰的臉。天使藏在病人故事裡。努力傾聽,勤於記錄,可以找到行醫的理由。固然臉書有諸多壞處:浪費時間,使人耽溺,看到別人的光鮮亮麗,懷疑自己的人生……但對我而言,臉書的分享像及時雨,溫潤我乾涸的心靈。所以快按讚我吧。在它下次當機之前。
-
2022-08-12 醫聲.領袖開講
開卷有醫|陳晉興:肺癌死亡率高且健保花費居十癌之首,全民須謹慎面對
很高興經過臨床醫界多年來的疾呼與努力,政府終於在二○二二年七月一日, 正式將肺癌納入公費篩檢項目中,也就是除了過去推動的四癌篩檢(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外,新增了「第五癌」篩檢。 此舉領先全球,讓臺灣成為第一個將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列入公費肺癌篩檢補助的國家! 之所以有此「壯舉」,實在是因為肺癌對於國人健康的威脅,已經不容忽視。 肺癌高居「三冠王」,威脅近在咫尺肺癌已連續十多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從二○○四年,肺癌年度死亡人數超越肝癌後,就不再讓出「冠軍寶座」,且人數一路攀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最新十大癌症統計數據(見表1)顯示,肺癌總死亡人數已正式突破萬人大關,創歷史新高。 不僅死亡率高居所有癌症之冠,死亡人數亦占癌症總死亡人口約兩成,也就是說,全臺平均每五位因癌症死亡的人口中,即有一人死於肺癌,稱之為「最要命的癌症」可說名符其實。 而肺癌的發生率同樣駭人,根據衛福部二○一九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新發生之肺癌個案達一萬六千兩百三十三人,較前一年又再增加百分之五.七,平均每十萬人口發生率為六十八.七七人;若依性別區分,發生率排名均為第二位,男性僅次於大腸癌、女性僅次於乳癌。每三十二.三八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肺癌,為國人最好發的癌症之一。 分析近十年統計資料(二○一○年至二○一九年),男性肺癌確診人數增加百分之三十二,女性則是大幅增加百分之八十九,將近翻倍,成長速率驚人。十年前後相較,二○一○年,肺癌診斷總人數為一萬零六百一十五人,女性患者約占百分之三十七,到了二○一九年,全年新增肺癌人數上升至一萬六千兩百三十三人,當中女性則增長到占了百分之四十五.五,占比逐漸與男性「勢均力敵」,甚至未來很可能超越男性病患人數。 中央健保局每年公布的「癌症費用排行」中,和各類癌症相較,肺癌都是最燒錢的癌症,二○二一年醫療支出統計顯示,肺癌治療費用一年就「吃」掉健保二百二十八億元,近五年平均成長率達百分之十四.六七,居十大燒錢癌症之最! 肺癌既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更是晚期發現比例最高(初次診斷時大多為晚期)且醫療支出也最高的「三冠王」,肺癌對國人及無數家庭造成強大衝擊,是當前全民皆須謹愼面對的「新國病」。 肺腺癌威脅日盛,未吸菸族群切勿忽視過去認為吸菸者較容易得肺癌,現在肺癌患者卻有更多比例是罹患與吸菸關係相對小的肺腺癌。根據官方統計,二○一○年,在所有肺癌患者中,肺腺癌約占百分之五十五,到了二○一九年,肺腺癌比例已大幅增至百分之七十一,短短十年間增加逾兩成。 換句話說,「我不吸菸,所以,我不會得到肺癌」的舊式觀念已不再適用,肺癌對於各年齡層、不吸菸族群,或是一般認為的健康人,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威脅。 舉例來說,女性肺癌患者當中,有九成都不吸菸,且自二○一八年以來,六千多名確診肺癌的女性患者中,肺腺癌比例卻高達八成八,平均發病年齡比男性更年輕五歲。 就二○二一年國內的統計數據顯示,女性因肺癌死亡的人數有三千七百零五人,是乳癌的一.二七倍、子宮頸癌的六.○九倍,平均每天有十.一五名女性因肺癌致命。在肺癌面前,女性族群更顯得更為「脆弱」,需要留意肺癌帶來的殺傷力與威脅。 全民皆須警惕,及早篩檢為上策 更令人膽顫心驚的是,肺癌可以說是初期無症狀的隱形炸彈。 由於肺臟本身並沒有痛覺神經,過往多是等到腫瘤體積過大、壓迫氣管之後,病患開始覺得喘、不舒服,或是發生遠處轉移時,才意外發現,然而此時都已到第三、四期,為時已晚,五年存活率已剩不到百分之十。 所幸現在已有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LDCT)篩檢,不僅是醫師早期診斷的一大利器,甚至是當前早期肺癌篩檢最有效益的工具。 多年來,政府與醫界對此凝聚共識,也不斷致力推動國家政策往全民篩檢的方向邁進。在本書出版前一刻,我們很高興看到,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宣布,自二○二二年七月一日起,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公費篩檢補助的訊息頒布,期望不久後的將來,這樣的措施可以更加普及,守護全民健康。 護肺、保肺,刻不容緩 為了揭開肺癌的神秘面紗,近年來,醫界投入許多研究,探究其致病因子,希望能更加有效的防治肺癌,甚至尋求根治之道。畢竟不單是臺灣或亞洲,肺癌對人類健康的威脅,全球皆然,各界都相當關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發布的「二○二○年全球最新癌症」數據指出:全球肺癌新增人數為兩百二十萬;而在全球因癌症死亡的九百九十六萬病例中,肺癌死亡人數為一百八十萬例,遠超過其他癌症,位居癌症死亡人數第一位。 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持續上修預估的死亡人數,對肺癌的威脅警示。 既然肺癌有如此高的死亡率,加上節節攀升的發生率,更需要透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來提升治癒率與存活率。 逃離不了空汙、煙塵的我們,在兵荒馬亂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之餘,別忘了肺癌的危險,對於這可怕的「三冠王」、「新國病」,我們需要有更多的瞭解,超前部署,不能輕敵。 本書從陳晉興醫師診間最常見的問題談起,彙整大眾最關心的幾個議題加以解答,用Q&A的方式幫助大家快速建立正確認知。 我們也採訪了十位深具熱情與生命力的肺癌病友,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與抗癌經驗,企盼藉此帶給其他癌友更多信心與希望。 同時,我們分別從預防端與治療端提供讀者目前最新趨勢與最正確的資訊,包括日常生活保健注意事項、保護肺部的方法、如何提升免疫力、可以多做哪些運動。 倘若身邊已經有肺癌患者需要幫助,本書也介紹並分析各種最新治療方式,以此補足在診間短暫時間裡沒有辦法淸楚解說的部分,希望幫助大家瞭解現在有進步的醫療做為後盾,可以更穩定心情、專注對抗疾病。 雖然一本書的篇幅有限,做為一本家庭醫療保健工具書,我們盡可能讓內容豐富且完整;而回到我們的寫作初心,更希望這一本保健指南,能成為您傳遞關心的一只載體,有時候幾句溫馨提醒、多一些不怕嫌煩的防癌建議,都有可能挽救親友的健康。 ※ 本文摘自《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作者:陳晉興, 梁惠雯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7/29
-
2022-07-31 名人.傅志遠
傅志遠/成為說故事的人
除了醫療本業之外,我的另一個角色是文字創作者,這十年下來,寫作成了我醫療工作外最大的興趣,用文字記錄工作與生活的點滴:網路上寫些生活工作點滴、一段時間在報紙上寫個專欄、感謝各位讀者支持,也有幾本文字出版品。一個興趣要維持十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時候會想不出要寫什麼,更多時後有著「不再寫作」的念頭,畢竟只是個興趣,不當作家我還是專業的醫療人員。所幸每回萌起放棄之念時,心中另一個聲音則告訴自己:「堅持下去!擠也要擠一點東西出來!」每天只要走進醫院,遇到的病患、家屬、同事,無一不是寫作的素材,無一不能成為文章中的故事,就這麼一點一滴地累積,十年下來也真的講了不少故事。寫作技巧就與臨床技能一樣,反覆練習會變得純熟,每次遇到特別的事,哪怕只是某個場景或是病人的某句話,我會趕緊將之記下,空閒時立刻構思故事大綱與對白鋪陳,網誌上一個個故事就是這麼來的,十年的練習已經讓我可以短時間完成這件事。過去一共有四本文字出版品,寫的都是行醫生涯中遇到的故事,有感人、有生氣、有悲傷,也有闡述人性的光輝與堅強。一般來說只要有了寫作的點子,我大約半小時就可以把一個故事完成,發表在網路上。同一件事做久了,就會想挑戰點不一樣的,結果令自己吃足了苦頭。下個月即將出版第五本書,首次嘗試長篇小說的撰寫,這是對自我寫作能力的挑戰,一個耗去五年心力才完成的作品。起初有個故事的發想,本以為很容易就可以做好,只要順著時間軸加些枝枝葉葉,讓角色更立體、內容更豐富即可。然而撰寫故事的過程,我認知到自己對於「轉折劇情」的鋪陳能力有限,過往快速鋪陳一個故事的能力,卻也成了今日寫作的瓶頸,原來我只擅長描述「單一的感受」,記錄故事發生當下的感受,卻沒辦法寫出有劇情轉折,甚至峰迴路轉的文章。撰書的過程中,免不了參考其他名家的作品,也重拾許多年輕時已經讀過的經典(如金庸、倪匡等大師),這才發現當讀者是幸福且輕鬆的,只要享受作者寫出的故事,甚至可以毫無包袱地批評;當作者可不是這麼一回事,要讓讀者拿起一本七萬字的小說,願意從第一頁被吸引,看到中段不會無聊,一直願意翻到最後一頁,劇情不只需要吸引人,還不能前後矛盾,甚至必須有中心思想,令讀者看完之後沒有空虛感……耗盡心力,甚至比學醫學開刀看病人還難。大部份的電影或小說,結局多是「有情人終成眷屬」或「邪不勝正」,也就是說,撇開少數最後劇情反轉的傑作,大部份的作品在讀者開始閱讀那一刻,其實已經知道結局,要讓讀者在明知結局的狀況下,保有閱讀的動力,那著實需要作者的功力。五年的粹煉,總算要在下個月開花結果,作品問世的意義,不在於銷售量的多寡,而是讓自我寫作能力,有著更上一層樓的提升。
-
2022-07-19 醫療.精神.身心
無端被封鎖、在意按讚數 專家提這招擺脫青少年社群憂鬱
使用社群媒體已是生活常態,研究發現,校園青少年若被他人封鎖,不知道原因也找不到機會陳述,或在意張貼貼文/影片的按讚人數等,都會讓情緒焦慮、激動甚至怨天尤人,睡眠品質變差。專家建議,青少年可安排「斷網」時段,另一研究發現,停止使用社群媒體一周,將顯著改善憂鬱及焦慮,對幸福感也有正向影響。董氏基金會於2021年的調查發現,全台青少年不論是平日或假日使用超過2小時的網路活動,前五名均有「瀏覽社群網站」,平日排序為第一名。2022年5月發布於《網路心理學、行為和社交網絡期刊》的研究,由英國巴斯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共154名平均年齡29.6歲,其每天都有使用社群媒體(臉書、IG、twitter、tiktok),平均每週花費8小時在社群上,以問卷方式評估其焦慮、憂鬱及幸福感的狀態。受試者分為干預組及控制組,干預組一周內禁用所有社群媒體,控制組則照常,並以「螢幕使用時間」確認是否遵守規則。研究發現,干預組使用社群媒體時間平均為21分鐘,控制組則為7小時,研究結果,一周不使用社群媒體,可提高個人的整體幸福感,並減少憂鬱和焦慮的症狀。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表示,青少年對網路高度依賴,這1、2年因疫情受限活動範圍、取消實體課程等,加重過度依賴網路現象,導致負向情緒增加。胡延薇指出,根據史丹佛大學研究,相較面對面溝通可透過肢體語言理解對方,但視訊會議或線上教學僅聚焦於臉部,迫使大腦得花更多力氣解讀對方的意思及情緒,更易產生疲累感。她觀察,青少年若在社群平台被人封鎖、不知道原因也找不到機會陳述,或在意貼文/影片按讚人數,讓自身情緒愈來愈焦慮或激動,怨天尤人,睡眠品質也會變差。胡延薇建議,青少年可安排斷網的時段,做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像運動、閱讀寫作或與親友間有固定的談心時間;她提醒,科技帶來便利性,但更要學會辨識及判斷,不能依單向傳播就接收一切資訊。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民眾若花費過長時間在社群平台,恐影響生活作息及身心健康,建議可先思考自己較少執行的實體活動,包括去大自然走走、撲鼻的花草香味、夏日的蟲鳴鳥叫/蟬聲,與朋友碰面或拜訪長輩。接著思考,使用社群是因為獲得歸屬感,較不孤單;還是因為身旁人都使用,為流行趨勢;或實際需求,為了討論功課或傾聽朋友煩惱等。從釐清自己使用動機,轉而實際行動。葉雅馨說,減少使用社群平台的時間可從半小時開始,設置提醒鬧鐘,循序漸進增加「減少使用時間」的長度,同時規劃空下時間的安排,例如協助家人採買食材、晚餐料理、做家事、欣賞影片甚至發呆等。葉雅馨提醒,不妨試試減少使用社群,告訴自己會增加幸福感,也為實際生活注入新趣味。
-
2022-07-18 名人.黃達夫
黃達夫/50年的體悟 助人為快樂之本
我喜歡買書、訂雜誌。我還有一個不好的習性,我不喜歡把書借出去,深恐有人借了不還,至於,雜誌則捨不得丟,總覺得每本雜誌都有好文章,丟了可惜。哈佛人 30年後再聚首最近,無意間看到一本多年前的大西洋月刊,重讀了一篇早已遺忘了的文章「What I Learned About Life at My 30th College Reunion」。作者Deborah Copaken從事寫作,曾經是戰地攝影記者,她是哈佛大學1988年的畢業生。這篇文章寫於2018年,她説那一年,破紀錄地,有將近600人返校參加畢業30周年活動,大學畢業30年,正是大家事業有成,心智已經成熟的時候。她發現30年後,熟齡再相聚,儘管在各行各業,每個人的成就不同,經濟情況也不一樣,可是,相處起來卻毫無芥蒂。比起30年前,似乎關係更為融洽、情感更加深厚,因為,每個人都變得更坦誠、更寬容、更友善、更不吝於讚美別人。原來年輕時,比較孤獨、比較安靜的人,竟然和大家打成一片。在一個周末,參加不同活動,與不同的人交流,加上針對該屆畢業生的問卷調查,作者寫了這篇文章,概括了她們這一屆畢業生,經過30年生命。經歷後,悟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4觀察 人生快不快樂她的第一個感想是,即使當初在剛畢業時,有些人對於他們的生涯早有規畫,結果,很少人的人生際遇,是照著原先的計畫走的。她的第二個觀察,最有意思,也最值得一提!作者説,在數日的交談與討論中,她所碰到的,選擇「教師」以及「醫師」這兩個志業的人,每一位都顯得很快樂。她的第三個觀察,除了在法學院擔任教師者外,其他的律師似乎都想要改變他們的工作。她的第四個觀察是,幾乎每一位在華爾街工作,或從事金融相關事業的人,都在思考,想要將他們累積的財富回饋社會。不少人表示,希望能夠離開華爾街,去從事藝文相關的工作。談到藝文工作,她説,畢業後就投入藝術工作者最為快樂,而且都有一定程度的成就,雖然,普遍經濟上比較拮据。我相信每年哈佛的畢業生一定有相當大的百分比選擇律師及金融業,也有一定百分比成為醫師。而少數有天分的人則從事藝術工作,雖然,他們少了物質的享受,精神上卻很富足。成就感 伴隨助人而來從事教育及醫療志業者,如果真心投入助人的工作,自然而然的,成就感就伴隨而來。而且,學生及病人的回饋,更層層加深了工作的意義,日子就會過得很愉快。個人何其有幸,從事醫療及醫學教育工作,超過50年,雖然操心病人的事,有時很難受,但是我的生命卻過得很富足。我迫不及待地想與年輕讀者分享,這些哈佛過來人的體悟。助人為快樂之本,不是我說的,而是很多很多人生命的體驗。
-
2022-07-06 性愛.愛情診療室
他的愛情從幫陌生小弟弟擦藥開始 神轉折網狂讚:像電影情節
一段戀情的展開有好幾種方式,不過有一名網友就分享一段有如電影情節般的開頭,並說「你付出的善良終究會回到自己身上」,有其他網友看了便感動地說,「活在這社會中本來就該幫助人,謝謝你做了好榜樣」。原PO在Dcard分享他五年前遇到現在老婆與兒子的故事。他當時還是位研究所剛畢業的菜鳥公務員,有天他偶然遇到一位膝蓋破皮,坐在地板上哭的小弟弟,了解後才知道小弟弟的爸爸過世了,而他媽媽在幫他買東西,所以身邊都沒有大人,原PO便狂奔回家拿醫藥箱幫忙擦藥。不久後,弟弟的媽媽回來了,是一位只比原PO大幾歲的女性,她看到兒子的腳受傷,心急如焚地跑過來並不斷向原PO道謝,結果後來發現這對母子是跟他住同一層的鄰居,在離別之際,他便被邀請週末去他們家喝下午茶。原PO後來也發現這位媽媽是他台大的同校學姐,當時正在讀在職碩士。他當時便跟學姐說,單親媽媽、職業婦女、在職學生這些身份加諸在她身上一定很沉重,「如果凱凱(弟弟的小名)需要照顧或幫忙,隨時告訴我沒關係,我只要有能力一定會盡量幫。」之後,他會陪弟弟寫作業、玩耍、偷偷教他打電動等,也因為這樣,他原本閒得發慌的週末也過得很充實。他學姐上完課後,就會煮好飯請他帶弟弟回家,大家一起共進晚餐。一段時間後,他們就開始交往了,也因為他跟弟弟的相處方式其實早就已經像一對父子,所以當時的決定對他來說一點都不難適應,他們便在交往一年後決定結婚,原PO也正式向法院申請收養凱凱做他的兒子。直到現在已經過了四年,多生了一個妹妹,一家人都很幸福。原PO最後表示,「善良地過好每一天、對待每一個人,單純不帶心機地跟人相處,不要總是計算著自己可以從別人身上得到什麼,而是想著你可以帶給別人什麼,幸福總會悄悄的來到你的身邊」。網友看到都紛紛留言,「推原PO的愛情觀,祝白頭偕老」、「好溫暖好感人,好像電影情節」、「想要讓自己生活好過,就得學會用心地對待每個人,活在這社會中本來就該為他人帶來幫助的,謝謝你做了那個好榜樣」。
-
2022-06-27 養生.保健食品瘋
你在浪費你的錢在補充劑上嗎?為什麼過多的維生素讓人感覺恰到好處?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前天(2022-6-21)發表4篇跟維他命相關的論文。我昨天把其中兩篇做了重點整理,請看心血管疾病、癌症預防:β-胡蘿蔔素、維他命 E有害、綜合維他命無益。美國主流媒體也都有對這幾篇論文做了報導,例如CNN的Are you wasting your money on supplements? Most likely, experts say(你在浪費你的錢在補充劑上嗎? 專家說,很有可能)。不過,CNN的這篇報導其實還包括了一個標題為How safe are supplements?(補充劑有多安全?)的影片。在這個影片裡,美國CDC的醫療官Andrew Gellar醫生說美國每年有超過兩萬三千人因為服用補充劑而被送入急診室。JAMA前天發表的那四篇論文裡,有一篇是編輯評論Why Too Many Vitamins Feels Just About Right(為什麼過多的維他命感覺恰到好處)。這篇評論的作者是杜克大學的教授Peter Ubel 醫生。他是這麼自我介紹:「我是杜克大學的醫生和行為科學家。我的研究和寫作探討了影響我們生活的人性中的怪癖——理性和非理性力量的混合,影響我們的健康、幸福和社會運作的方式。」我把這篇評論翻譯如下:目前,美國成年人每年在維他命和膳食補充劑上的花費超過 100 億美元。…… USPSTF總共審查了對近 70 萬人進行維他命測試的 84 項研究,而所得到的最樂觀的結論是「需要更多證據」。面對如此平淡無奇的好處,有多少人經常食用這些不必要的補充劑?根據人口調查,人們服用維他命是為了保持健康,感覺更有活力,或者是為了安心。巧妙的營銷活動支持了這些違背證據的信念。廣告告知消費者潛在的維他命缺乏跡象包括疲勞、動力不足和頭髮稀疏。好像這個信息沒有引起足夠多的人的共鳴,他們給他們的產品貼上誘人的名字,比如「真正的力量」、「核心營養」(拐角處的 6 塊腹肌)和「不朽的精英維他命包」(因為誰會想要 以精英的方式獲得不朽?)。必需營養素加上巧妙的營銷:很明顯為什麼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會如此吸引人。但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推銷這些產品未經證實的好處是如此容易,而說服人們接受拯救生命的疫苗卻是如此困難。有幾種可能的理論。首先,人們傾向於以尖銳的二分法來看待世界:好/壞,支持我/反對我。面對這種二分法的想法,維他命被歸為好和健康(相對於壞和不健康)的類別。一旦人們認為維他命是好的和健康的,第二點心理學就開始了——行為科學家稱之為劑量不敏感(dosage insensitivity)——他們假設某些東西要麼改善健康,要麼不改善健康,而忽略了這種產品的健康益處可能會因劑量而異的可能性。與這種心態一致,人們知道不攝入維他命 C 對健康有害,而攝入少量維他命 C 可以改善健康;因此,額外的攝取應該會進一步改善健康。好萊塢明星梅·韋斯特 (Mae West) 巧妙地捕捉到這種心態,她打趣說,如果一點點很棒,多點更好,「那麼過多就是恰到好處!」第三種心理現象強化了這種心態——人們對天然物質的偏見,與這些物質是否能改善他們的幸福感無關。例如,在一項研究中,人們可以在兩種藥物之間做選擇:一種被描述為天然藥物,另一種被描述為人造藥物。他們還被告知,這兩種藥物的危害和益處沒有區別。然而,他們還是會比較喜歡天然的。廣告公司認識到這種偏見,強調維他命補充劑是天然的,這意味著它們一定是對人們的健康和福祉有益。更厲害的是,他們強調他們的產品是「植物性的」,而這就意味著,人們可以通過攝入日常補充劑來彌補飲食中水果和蔬菜的不足。第四個因素進一步增強了維他命補充劑的吸引力,即行動偏見——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寧可因為有所作為而犯錯,而不要無所作為(to err toward harms of commission rather than omission)(類似台語的「有呷有保庇」)。這種行動偏見在對精英足球守門員的研究中得到了出色的證實。大型研究表明,阻擋點球的最佳策略是保持原地不動,而不是向左或向右跳躍。但是,在面對射球時,站著不動會感覺很糟糕。因此,守門員通常會向一個方向或另一個方向拋出身體,想到當對手不可避免地得分時,他們至少是有做出英勇的努力來阻止這種結果。當然,人們並不總是喜歡行動而不是不行動。考慮所有拒絕接受有益疫苗的人。這就是為什麼值得考慮維他命和疫苗之間的差異,這可能解釋這種偏好從行動到不行動的轉變。首先,人們認為維他命是天然的,而疫苗是人造的。維他命是必需的,而疫苗是可有可無的;維他命是沒有爭議的,而疫苗是政治的。此外,當人們接種疫苗時,他們會感到手臂酸痛,偶爾還會出現一兩天的流感樣症狀。儘管有這些不愉快的感覺,但他們永遠不知道疫苗是否可以防止他們生病。相比之下,當人們攝入維他命時,他們不會出現手臂酸痛或流感樣症狀。相反,他們體驗到了安慰劑效應:更多的能量、更強烈的健康感和幸福感。所以,儘管專家組說維他命補充劑的益處是微乎其微或根本不存在,但是科學事實又如何能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競爭呢?USPSTF 出色地綜合了有關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對健康的影響的證據。但工作還沒有結束。如果我們希望人們停止服用不必要的維他命並開始接種拯救生命的疫苗,我們需要解決導致人們接受與證據不一致的信念的心理(和政治)因素。原文:為什麼過多的維他命感覺恰到好處
-
2022-05-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吸入大蒜素能破壞新冠病毒?有科學證據支持嗎?
今天(2022-5-5)MyGoPen事實查核網站寄來電郵:【林教授你好:近期收到不少民眾回報「大蒜素(蒜辣素)可以破壞病毒中蛋白酶」的謠言,內容為:醫師説,蒜頭裡的蒜辣素(大蒜素)可以破壞病毒中的蛋白酶。在疫情嚴峻的非常時期,大家不妨試試這簡易又省錢的方法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方法:蒜頭搗成蒜泥,一茶匙蒜泥,放舌頭上,用口吸蒜辣素,最好能一次吸五分鐘,注意是吸氣味而不是吞食。———————查核其出處可能是以下這篇論文:《The Effect of Allicin on the Proteome of SARS-CoV-2 Infected Calu-3 Cells》 。想詢問林教授是否能協助檢視幾個問題:Q1: 大蒜素可以破壞病毒中的蛋白酶,有科學依據?也適用於新冠病毒嗎?Q2: 如何正確解讀報告結論?是否提到大蒜素可以破壞蛋白酶?】MyGoPen提供的那篇論文是在2021-10-28發表的The Effect of Allicin on the Proteome of SARS-CoV-2 Infected Calu-3 Cells(大蒜素對感染 SARS-CoV-2 的 Calu-3 細胞蛋白質組的影響)。這項研究是用Calu-3細胞來進行所謂的「體外」 研究,也就是說,它並不是臨床研究,所以它的結論是不可以直接套用在人身上。Calu-3細胞是源自一個肺癌病患的肺臟,可以在實驗室裡長期培養,來做為研究呼吸道疾病的實驗模型。這項研究是先將Calu-3細胞分成兩組,一組有用新冠病毒來感染,另一組則沒有。被感染的那組細胞又再分成兩組,一組有加大蒜素,另一組則沒加。接下來的實驗就是分析這些細胞的蛋白質成分是如何受到新冠病毒和大蒜素的影響。在這篇論文的文摘裡有這麼一句話:「大蒜素進一步降低了宿主病毒蛋白質組中結構病毒蛋白 N、M、S 和 ORF3 的量。」這就表示,受到大蒜素影響的病毒蛋白是結構蛋白,而不是蛋白酶。所以,這篇論文應該不是MyGoPen所說的那個謠言的出處,而MyGoPen所問的那兩個問題也就顯得沒必要了。我用allicin(大蒜素),covid-19,和protease(蛋白酶)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搜到兩篇論文:2020年11月:Garlic (Allium sativum L.): a potential unique therapeutic food rich in organosulfur and flavonoid compounds to fight with COVID-19【大蒜(Allium sativum L.):一種潛在的獨特治療食品,富含有機硫和類黃酮化合物,可對抗 COVID-19】2022年1月:Pharmacoinformatics and hypothetical studies on allicin, curcumin, and gingerol as potential candidates against COVID-19-associated proteases(大蒜素、薑黃素和姜酚作為 COVID-19 相關蛋白酶的潛在候選物的藥物信息學和假設研究)2020年那篇論文是出自一個印度和伊朗的研究團隊,而2022年那一篇則是出自一個奈及利亞的研究團隊。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篇論文標題裡的「潛在」和「假設」這樣的字眼。事實上有關大蒜能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的說法早在兩三年前就開始流傳,而這也就引起世界衛生組織的關切。它在一份2020-8-14發表的問答裡就說:「沒有證據表明吃大蒜可以保護人們免受 COVID-19 的侵害。 然而,大蒜是一種可能具有某些抗微生物特性的食物。」不管如何,我搜到的那兩篇論文應該也不是MyGoPen所說的那個謠言的出處,因為它們都沒有提起謠言所說的「吸氣味而不是吞食」。我用allicin(大蒜素),covid-19,protease(蛋白酶),和inhalation(吸氣)在谷歌搜索,搜到一篇2021-4-20發表在The Pharmaceutical Journal(藥學期刊)的文章:Garlic extract allicin: a possible inhalation therapy for COVID-19?(大蒜提取物大蒜素:COVID-19 的一種可能的吸入療法?)這份期刊是英國皇家藥學會的官方出版物,但是卻沒有被PubMed收錄(被時代淘汰?)。這篇大蒜素的文章是以letter(信件)的地位發表的,所以也稱不上是論文。它的作者是藥學博士Steve Thomas。此人在2007年創辦一家叫做Medetec的公司,從事「向傷口敷料、傷口管理產品和其他相關醫療設備的製造商和分銷商提供技術和其他支持服務,包括醫學寫作。」他是在2020年12月在公司的網站發表Scientific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concept of garlic extract as an inhal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infections(支持大蒜提取物作為吸入療法治療 Covid-19 感染概念的科學證據)。其中有這麼一句話:「理論上可以使用噴霧器中的水溶液將大蒜素輸送到肺的整個內表面,這對治療 Covid-19 和其他嚴重的肺部感染具有明顯的意義。」所以,「理論上」是可以支持吸入大蒜素治療新冠肺炎的「概念」。不管如何,請注意上面列舉的這些論文所說的治療成分是純化或合成的大蒜素,而不是謠言所說的「蒜頭搗成蒜泥」。總之,這個謠言就是典型的「看一個影生一個子」,把一些初步的研究東拼西湊,編織成讓人垂涎三尺的偏方撇步。原文:吸入大蒜素能治療新冠肺炎嗎
-
2022-05-05 養生.人生智慧
58歲還是會迷惘!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人像容器,勇敢清空才有新收穫
編按:日本知名演員松重豐是許多電影、戲劇中的熟面孔,58歲(2021年)的他在表演工作之餘,更出版短篇小說集、也開設youtube頻道,開啟許多人生新嘗試。「演了這麼久的戲,也想嘗試看看自己還能不能做其他的事情。」他認為年齡愈大,想法也容易僵化,只能接受自己理解、認同的事情。「演戲也好、寫小說也好,都是可以讓心靈更開闊的方法之一。」喜歡看日劇的人,對於松重豐大概都不陌生。他在戲劇中經常飾演充滿獨特風格的配角,舉手投足之間自然不造作,卻又戲感十足,堪稱實力派演員。近年來他因為日劇《孤獨的美食家》走紅,除了戲劇演出之外,如今他還多了一個「小說家」的身分。因美食深夜劇走紅 為求完美演出得挨餓上場不少人是因為日劇《孤獨的美食家》而認識松重豐,從2012年首播至今已經拍到第9季,仍然人氣不減。劇中除了有許多令人食指大動美食,更有許多觀眾是被松重豐津津有味的吃相吸引,但在鏡頭後,松重豐為了演好劇中角色,其實是下足一番功夫。為了演出餓肚子後終於享受到美食的真實情緒,松重豊會在前一晚什麼也不吃,當天早上則吃優格整頓好腸胃,務求以最佳狀態演出,並且堅持「吃第一口的鏡頭絕對不能NG」,百分百呈現品嘗第一口的感動。「因為餓了很久,所以吃到食物的愉悅感完全是真情流露。」吃遍各地美食雖看似一大享受,但為避免影響店家平常的營業時間,劇組經常從早上6點就開始拍攝,有時一早就必須吃下大份量或是重口味的食物,其實並不好受,有時他更因此而腸胃不適,在拍攝完兩天都無法好好進食,只能吃健胃整腸藥。「很多人會問我會不會因為拍這部戲發胖,實際上完全沒有這個問題,有時反而還會變瘦。」不過為了保持身形,松重豐平常除了多走路,也會用健腹滾輪一天鍛鍊30次。人生可以有不同的樣子 自由地做喜歡的事就是幸福他的第一本著作《空洞のなかみ》(暫譯:空洞的內在),集結了過去他在周刊雜誌的連載以及12篇短篇小說,筆觸幽默慧黠,也帶著許多演員才有的獨特視角。「演了這麼久的戲,某些時候還是會對許多事覺得迷惘。像我喜歡音樂所以開了深夜的音樂廣播節目、逐漸也覺得好像可以嘗試更多別的事情。」而在開始寫作後,他也逐漸發現其中的樂趣:「就好像進入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新天地。」松重豐說,過去從事演員工作時,經常需要「等待別人來做什麼」:例如等待工作邀約安排、等待劇本完成、等待攝影開拍之類。「但當自己開始寫作、出書之後,我就開始想如何引起更多人的興趣,因此做了很多嘗試,結果非常有趣。」為了宣傳新書,他特別開設了youtube頻道,邀請音樂人朋友擔任配樂伴奏,他則朗讀書中的部分內容。「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可以自由揮灑、完全依照我的想法去做的領域,這種感覺非常珍貴。」不熬夜、每天帶著愛犬散步 保持健康58歲的松重豐,曾在受訪時被問到「有感覺因為年紀增長而有什麼好處嗎?」他的回答是「應該是頭髮變白吧!即使角色需要把頭髮染黑,也只要噴上噴霧就好,反而要把黑髮染白比較困難。此外,進入中年之後,所能接到的角色類型也比以前更多樣了。」在個人生活層面,松重豐則認為,隨著孩子長大結束育兒階段,和太太回歸到兩人生活,肩膀上的重擔也輕鬆不少,是令人開心的事。「到了這個年紀,有時候反而會從孩子身上得到一些建議或不同的看法,就像是朋友般的相處,可以說是孩子成人之後才能享受的特權。」而為了保持健康,他也在2年前戒掉菸酒的習慣、不再熬夜、每天帶著愛犬散步。「我認為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有健全的心靈。把身體狀態保持好,才能盡情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人要勇於清空自己 才能容納新事物對於同世代者的建議,松重豐則表示:「到了這個年紀,人愈來愈只能接受自己認同、了解的事物。因此如何擴大自己的視野就很重要,勇於接觸新的事物,有時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與驚喜。」在《空洞的內在》一書中,他將人比喻成各式各樣的容器,「別總是看著裡面存了什麼東西,有時候需要勇敢地清空它,才會有容納新事物的空間,而那些曾經擁有的,其實都會以某種形式保留下來、不斷累積。」「人生後半場,值得享受與發現的事情還多得不得了,但只有自己可以讓自己踏出那全新的一步!」資料來源/reライフ.net、mynavi NEWS、anan NEWS原文:58歲還是會迷惘!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人像容器,勇敢清空才有新收穫
-
2022-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維生素D對新冠治療有沒有益處?最新資訊這麼說
今天(2022-4-25)收到一篇Retraction Watch網站寄來的文章COVID-19-vitamin D paper retracted by Springer Nature journal(COVID-19-維他命D論文被施普林格自然期刊撤銷 )。被撤銷的論文是2021-5-20發表的Impact of daily high dose oral vitamin D therapy on the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COVID 19 disease(每日高劑量口服維他命D治療對 COVID19 病患炎症標誌物的影響)。它建議每日口服6萬單位維他命D來輔助治療新冠肺炎。發表這篇論文的期刊在5天前(2022-4-20)將它撤銷,而理由是:「發表後對該研究的幾個方面提出了擔憂,特別是在基線時,測量的參數存在很大差異,表明隨機化可能未正確執行。發表後同儕評審證實,本研究中使用的替代分配方法不適用於隨機臨床試驗。這意味著患者沒有被正確隨機分組,因此研究的兩個組之間看到的結果差異不能歸因於維他命D療法。因此,編輯們對這項研究的結論不再有信心。」前天(2022-4-23)收到一篇加拿大McGill大學寄來的文章Unnecessary Medical Testing Wastes Resources(不必要的醫學檢測浪費資源)。作者是心臟科和流行病科醫師Christopher Labos。我把它的重點整理成下面兩段:過度測試的缺點是增加了醫療保健成本,而結果卻沒有改善。 罪魁禍首之一是維他命 D 測試。與普遍看法相反,維他命 D 不足並不是導致所有疾病的原因,服用維他命 D 補充劑並不能降低患心臟病或癌症的風險。 同樣,迄今為止的數據顯示作為 COVID-19 治療沒有任何益處。血檢維他命 D 是一項常見且昂貴的測試(約 20 至 40 美元),但大多數人以為它是免費的,殊不知我們只是從公共錢包(健保)支付。為了減少浪費,Alberta省的醫療系統採取一項新措施,規定只有在醫生指出患者患有代謝性骨病、鈣水平異常、吸收不良綜合徵、慢性腎病或肝病時才會進行檢測。 在做出改變之前的九個月裡,Alberta省做了超過 25萬份維他命 D 測試。 在之後的九個月裡,這個數字下降到兩萬,減少了 92%,這意味著每年節省了 4百萬美元。(Alberta省的人口是4百萬)註:我在一年前有發表仍然找不到足夠的證據來支持維他命D篩檢。我的第五本書預定在今年6月初發行,所以這幾天我一直在為這本書的「前言」蒐集資料和寫作。由於這本書的名字是《健康謠言,與它們的產地》,所以我蒐集資料的重點是放在「謠言」。我搜到一篇今年3月發表的COVID-19 and Vitamin D Misinformation on YouTube: Content Analysis(YouTube 上COVID-19 和維他命D錯誤信息:內容分析)。作者是加拿大7所大學的研究人員。這項研究總共分析了77 個有關「新冠肺炎與維他命D」的YouTube影片,而在收集數據期間這77個影片的總觀看次數為 10,225,763 次(平均每片約有十三萬觀看次數)。分析的結果是(1)超過四分之三的影片包含有關新冠肺炎和維他命D的誤導性內容,(2)將近六成的影片混淆了維他命D和新冠肺炎之間的關係,(3)將近九成的影片表明維他命D具有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的能力,(4)這些影片的主要提供者是醫療專業人員,而他們經常提出與當前文獻不符的維他命D 建議,包括服用高於推薦安全劑量的維他命D。關於「這些影片的主要提供者是醫療專業人員,而他們經常提出與當前文獻不符的維他命D 建議」,我已經發表了超過100篇文章,也在前年出版了《維他命D真相》這本書。就「醫師吹捧維他命D抗新冠」這個議題,請看:最近瘋傳/醫師散播的新冠謠言維他命D抗新冠?蘇啟成醫師的採櫻桃原文:維他命D抗新冠?最新資訊三則
-
2022-04-17 養生.人生智慧
陳霈瑀先生離世第10年在愛裡重見希望 從療傷到助人,活在當下說愛!
今年是陳霈瑀的先生離世第10年,在「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受訪時談及此事,理事長陳霈瑀掉下了眼淚。她擦擦眼淚,要記者別在意,至親離世後打起精神讓日子如常往前走,與因為想念而流淚,兩者是可以同時存在的,「我們經歷過如此悲傷的事,或許這輩子想到都會感傷,尤其在生日、忌日、年節時,這很正常。」時光倒轉到10年前。50歲的陳霈瑀正在規畫退休生活,先生卻發現罹患了胰臟癌,並在4個月後離世,她的世界頓時崩解。時間再往前推,陳霈瑀在42歲先送走父親、47歲再送走母親,50歲先生也離開了;8年內,她經歷3個至親過世。陳霈瑀和先生16歲認識,22歲結婚,34年的互相陪伴,枕邊人明明不久前還能騎越野車登山、打高爾夫球,轉眼就天人永隔。允許自己可憐 哭後重整生活先生離世後,她壓抑,前兩個月幾乎沒掉過眼淚,感受不到自己的悲傷,後來才知道這是心理的防衛機制,「一旦哭就是承認他走了。」她自責,覺得是自己沒照顧好先生的身體。她憤怒,心裡怒吼:「不公平,我們做那麼多好事!」親友鄰居的好意安慰也讓她生氣:「這些難道我不懂嗎?」在某次諮商中,陳霈瑀抱怨:「大家都看我可憐!」諮商師問她:「霈瑀,妳為什麼不允許自己可憐呢?」她一愣,接著哭了,所有難過傷心委屈統統湧上,哭到無法自已,她哭著睡著,醒來繼續哭,然後看著鏡中哭腫雙眼的自己想:「對啊,我是真的可憐。」心裡升起感謝,感謝這些日子身邊的人的幫忙。從那天起,陳霈瑀漸漸恢復感受,願意自我接納,比較能接收到他人的愛。喪偶的2、3年內,陳霈瑀找尋各種方式重整生活。她瘋狂上課:參加合唱團唱歌、學素描、拉二胡、表演課、聲音課、心理課程…,把自己的時間填滿。她後來還考上心理諮商研究所,透過敘事寫作整理自我的悲傷經驗。整屋喪偶者 頓悟自己不孤單3年多之後,陳霈瑀覺得自己調適得不錯,有次聽到有人因喪偶自殺,覺得自身經驗或許可以陪伴其他喪偶者走過這段傷痛。她於是搜尋到一葉蘭。雖然她很努力走過喪偶的悲傷,但身為朋友圈第一個喪偶者,她常常覺得孤單的心情旁人很難理解。陳霈瑀一直記得第一次到一葉蘭聚會時的震撼:「在這間房間裡的50個人,全是喪偶的人啊!」有人來不及和另一半告別;有人原本生活幸福卻在短短幾個月先生離世、兒女嫁娶,突然間守著空蕩蕩屋子度日;有人在很年輕就喪偶。每個人都有悲傷故事,每個人敘說生命故事時,大家都會去抱抱他拍拍他;陳霈瑀覺得自己不再孤單。從療傷到助人 活在當下說愛當年的陳霈瑀因為先生的疾病、離世,原本的退休規畫終止,開始了一連串療傷、自我了解、幫助他人的旅程。問60歲的她如何思考退休?「現在反而不會特別規畫,感受是『活在當下』,對身旁的人,趁還來得及能說愛就說愛。」這幾年在一葉蘭服務,陳霈瑀聽到太多來不及說再見的故事,看盡人的脆弱和人生的無常,也學會了臣服。她有了比較高的視角看待幾年的經歷—年輕時因為工作壓力大得恐慌症,而接觸心理諮商,是為了讓自己度過喪偶這段日子;先生的離世,讓她有機會理解、陪伴更多傷心的喪偶者。對她來說,生命走到一葉蘭,陪伴有需要的喪偶者,就是和已逝的先生永恆的連結。陪伴喪偶者 可以這樣做1.請允許我悲傷:每個人都有權利好好悲傷,從喪偶那天起,我們的世界就被改變了。悲傷的人不需要大道理、提建議、喊加油、評斷否定傷痛情緒,正向面對、認清事實、找到活下去的理由……這些大道理喪偶者都懂,只是當下的無能為力,讓我們無所作為,請給我們一點時間,允許我們悲傷。2.請理解我的悲傷歷程沒有時間表:因為曾經深愛才有悲傷,多年感情不可能短時間平復。這是起起伏伏、時好時壞的過程,請不要才過幾個月就說:「你怎麼還在哭?還沒走出來啊?」其實我已經慢慢復原,平時已能逐漸安穩過日,但是每逢年節、忌日、紀念日,難免會悲從中來。3.請聽我敘說悲傷:在旁邊靜靜的陪伴即可,或說:「我也很難過,有没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要不然拍拍肩膀表示安慰也很好。 聯合報提醒您:珍惜生命 自殺防治專線1925
-
2022-04-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您失去老伴之後
【編者按】本週邀請三位文學藝術非常有造詣的醫師與音樂家分享他們如何在老、病、死的考驗下撥雲見日。一位精神科教授深信寫出不愉快的經驗有助於症狀的減低,而以自己因為「慢性腦膜下血腫」住院、開刀的經驗,娓娓道出身為病人的各種感受與反思,「化為較有頭緒的故事,讓自己無需怨天尤人」;一位神經科教授在罹患新冠病毒感染之後,在絕對的社交隔離期間心煩氣躁,卻在機緣巧合的網路搜尋,瀏覽各種文藝訊息,緩解心中的不如意,「發現藝術創作欣賞,讓我知道半空,但我選擇熱愛半滿的一面」;一位音樂大師在同為音樂人的終生伴侶過世後,更忙於各種音樂活動,而領悟「內人會希望在她走後,我不因此而沮喪,能夠照樣工作,她尤其會希望,我的餘生能過得有意義,能把所學所知,傳諸後起之秀,用我們累積的生活知識與經驗,進一步造福社會人群。或許這就是失去老伴之後,我們所應省思與實踐的生命旅程」。【醫病平台/寫作有益健康!精神科教授把自身醫病過程化為有頭緒的故事,讓自己無需怨天尤人】【醫病平台/醫病平台/緩解病痛:杯子半滿】「期待白頭偕老的夫妻,終究得須面對一人先走,一人留下來的現實。」這話聽起來很平常,但當事情臨頭時,我們才知道這確是生命旅程中的一大考驗。這種生離死別,即使我們已年過八十,它依然重擊我們的心靈。內人離開我們已四個多月,一開始,我和孩子在急忙處理喪事,幾乎沒暇顧及憂傷,但事情做完後,靜下心來,你才會發覺,你的身邊真的少掉了一個至親的人,尤其當你凝視著她的骨灰罈,孤零零地擺在靈塔上的時候,一些雜亂且未經梳理的思緒,就會一下子湧上心頭。這時我才了解,為何有些未亡人,會把丈夫或妻子的骨灰罈放在家裡,甚至置於自己的床櫃之上。我也曾經想過,要帶著內人骨灰甕,駕車沿海繞台一週,作為兩人一起最後的一趟旅行,但那天的追思行程緊湊,火葬後直接帶到晉塔儀式,這使我預想中,環島同遊的計劃無法實現,最後就改只在日光苑的枯山水管風琴廳堂,舉行了一場莊敬肅穆的緬懷音樂會。回想在內人住院的最後,我跟孩子向醫生說,決定內人不插管,也不進加護病房,這樣在那最終的時刻到來時,我們可以陪伴在她身邊,我跟兒子握著內人腫如壽桃的雙手,感覺到她的手心還是十分溫暖,想著,如果我們一放手,明天她就會被推進在冷凍的冰庫裡,想到這一點,就更難以割捨,甚至慶幸還能多擁有她一天,這是家人的貪戀,致使我們無法感知病人多待一天,她就須要強忍著多少的折磨。而其實我們所祈求的,只是想在這個艱難的時刻,讓內人不覺孤單,尤其在她踏上那擺渡冥河的小舟時,她雙手能有我們扶持,而更俱有安全感。我想到陪伴我們,和支持內人與病魔奮戰的醫護人員,他們能照顧個別的病家,更能構築整個國家的防疫工程。我感佩我們的醫護人員,即使我不叫他們做護國神山,也要說,他們是守護台灣生命力與國力的定海神針。內人離去,留給了我一種寧靜與孤獨的時空,但我似乎有著快速衰老的感覺。這讓我意識到,過去的這段日子,原來不是我在照顧她,而是她在支撐著我。她是真正的強者,這十年來,她與病魔纏鬥,就像羅馬競技場上的勇士(Gladiator),遍體鱗傷,仍然奮戰不懈,從不退怯!而越接近生命終點,她整個人越發祥和,她會感謝醫師,還不時讚美照顧她的護理師說,她們長得很漂亮。女兒從日本趕回來那段時間,我讓她們母女安靜交談。臨別的最後一刻,內人躺在病床上端詳著小女,也是說了一句:「妳長得很美! 」 一個母親讚美女兒也讚美自己。她在逐漸枯萎的生命中,舉目之下一切都是祥和,甚至連她顯現給我們的死亡,都是如此的美好。當一個人失去老伴,就像是你遲緩了一步,看著她搭乘早一台的捷運先走了,在月臺上,我望著她的列車尾燈沒入在黑暗的隧道中,心中難免悵然,但沒關係,下班列車馬上就到,我們會在終點站重逢!但在下一班列車到來之前,你要作的功課還是得要完成。在內人離開我們的前後,我指揮了「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紀念音樂會的合唱,還有耶誕的音樂會,以及為「單親與未婚媽媽基金會」而唱的慈善歌劇公演,這些我都照常舉行和籌劃。或許有人認為,我是以演出來鎮定心緒和排解憂愁。事實不然。我的結論是:「我認為內人會希望在她走後,我不因此而沮喪,能夠照樣工作,她尤其會希望,我的餘生能過得有意義,能把所學所知,傳諸後起之秀,用我們累積的生活知識與經驗,進一步造福社會人群。或許這就是失去老伴之後,我們所應省思與實踐的生命旅程。」
-
2022-03-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緩解病痛:杯子半滿
【編者按】本週邀請三位文學藝術非常有造詣的醫師與音樂家分享他們如何在老、病、死的考驗下撥雲見日。一位精神科教授深信寫出不愉快的經驗有助於症狀的減低,而以自己因為「慢性腦膜下血腫」住院、開刀的經驗,娓娓道出身為病人的各種感受與反思,「化為較有頭緒的故事,讓自己無需怨天尤人」;一位神經科教授在罹患新冠病毒感染之後,在絕對的社交隔離期間心煩氣躁,卻在機緣巧合的網路搜尋,瀏覽各種文藝訊息,緩解心中的不如意,「發現藝術創作欣賞,讓我知道半空,但我選擇熱愛半滿的一面」;一位音樂大師在同為音樂人的終生伴侶過世後,更忙於各種音樂活動,而領悟「內人會希望在她走後,我不因此而沮喪,能夠照樣工作,她尤其會希望,我的餘生能過得有意義,能把所學所知,傳諸後起之秀,用我們累積的生活知識與經驗,進一步造福社會人群。或許這就是失去老伴之後,我們所應省思與實踐的生命旅程」。【醫病平台/寫作有益健康!精神科教授把自身醫病過程化為有頭緒的故事,讓自己無需怨天尤人】【醫病平台/醫病平台/當您失去老伴之後】生活就像扭曲的榛枝,彎上彎下,難以預料。病人求治,往往以為醫生能醫好我的病,自己不會有問題。然而,都是人,誰都免不了生老病死。我曾想站在醫生的立場,寫出他們會如何面對病痛生死。但因為答案很簡單,所以就暫擱一邊:「醫生是人,解決方法也是因人而異。」我很幸運,這些年來,每天常離不開醫院,但從來沒住過院。幾十年來,體驗不少病人經歷的悲歡苦樂。自己的一些長期疾患也不算什麼,每天服些藥,和一些病人一樣,不太樂意,但也不掛在心上。冠狀病毒爆發初期,我參與CAIPA籌集個人防護裝備給醫療工作人員,知道他們和在前線作戰的士兵一樣,職責所在,會盡力而為。沒想到自己卻很早就感染到病毒。那時人心惶惶,每天都有那麼多人因冠狀病毒而死。那我也會那樣嗎? (詳見 2020/4/13 醫病平台:我也感染冠狀病毒了!小心,誰都會感染冠狀病毒)好在常和病人討論,瞭解「杯子都是半滿,不是半空」。那麼自己有97%的存活率,又何必執著於3%的死亡可能呢?和大家一樣,絕對的社交隔離期間一久,心很煩!不過也因此有很多時間上互聯網,瀏覽許多現在與過去的記錄。不必親自到圖書館去查,就馬上可以從網絡上得到要找的信息。就像要在機緣巧合(Serendipidy)博客中,我想表達一些意外的機緣。網絡往往帶來許多的驚喜,從古人留下的記錄,我們可以知道他們經歷的病痛不如意, 他們的解讀和應對。例如網絡上我一再看到蘇軾的影子,從蔣勳、意公子、百家講壇等等的視野,體驗出蘇軾種種的不如意、他的超脫、他如何應對。當然他處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跟我們一樣,他不是全部都做得對、處理得好。我也意外的在澳洲網絡上結識蕭耀漢。他用隸書寫宋邵雍詩【人生一世吟】,讓我得知這一千多年前邵雍寫下的規勸:「如何不喜歡, 強自生憔悴。」讓我們開解。從這個角度來看,冠狀病毒的社交隔離也是個變相的祝福,所以心就能不煩而高興。看到的不如意事,經年累積越來越多。例如「今天如果在烏克蘭,我會怎樣?」我參寫過幾篇親身體驗及解除了的動物逆境,如「 一隻小土撥鼠緊依在泳池的浮標上,命在旦夕。」 「紅千層花樹的葉叢裡有隻被線困綁著的小鳥在哀叫。」有時,真的身不由己,不能預料何時會處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但是,「每個人,不同時候都可能會有不同的網把我們從不同的困境救出來。這些網,可大可小。有時是父母,朋友,或者是老師的教導、鼓勵。有時很巧,像我這片網,適時的給土撥鼠一臂之力。網有時只是一句話、一個手勢。施(安全)網的人也許無心,受益的,也不一定知道……」這幾篇被歐銀釧在「天人菊寫作班」引用,想不到竟得到學員們的共鳴。常常在自己不如意的時候,想到上面那些,心情就能開解。「那麼大的事,都能解決。我這點算得怎麼?讓我好好去面對吧!」我越來越喜歡讀紐約時報上的訃告,知道某人如何過他、她的一生,如何渡過許許多多的考驗。他們能,那麼,我們也能。友人要我寫下如何以藝術創作與欣賞來緩解心中的不如意。這是個艱難但也簡單的題目。網絡上都是緩解我心的例子:用正向的解讀,杯子都是半滿,榛枝扭曲都是向上的。不如意,是給我們解決困難的考驗。不是嗎?「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事情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當代醫學的傳奇」不就是運範所謂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嗎?我們身邊都有大大小小的美好,又何必因為執著於瑕疵,就視而不見呢?藝術創作欣賞,讓我知道半空,但我選擇熱愛半滿的一面。
-
2022-03-2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寫作有益健康!精神科教授把自身醫病過程化為有頭緒的故事,讓自己無需怨天尤人
【編者按】本週邀請三位文學藝術非常有造詣的醫師與音樂家分享他們如何在老、病、死的考驗下撥雲見日。一位精神科教授深信寫出不愉快的經驗有助於症狀的減低,而以自己因為「慢性腦膜下血腫」住院、開刀的經驗,娓娓道出身為病人的各種感受與反思,「化為較有頭緒的故事,讓自己無需怨天尤人」;一位神經科教授在罹患新冠病毒感染之後,在絕對的社交隔離期間心煩氣躁,卻在機緣巧合的網路搜尋,瀏覽各種文藝訊息,緩解心中的不如意,「發現藝術創作欣賞,讓我知道半空,但我選擇熱愛半滿的一面」;一位音樂大師在同為音樂人的終生伴侶過世後,更忙於各種音樂活動,而領悟「內人會希望在她走後,我不因此而沮喪,能夠照樣工作,她尤其會希望,我的餘生能過得有意義,能把所學所知,傳諸後起之秀,用我們累積的生活知識與經驗,進一步造福社會人群。或許這就是失去老伴之後,我們所應省思與實踐的生命旅程」。【醫病平台/醫病平台/當您失去老伴之後】【醫病平台/醫病平台/緩解病痛:杯子半滿】三十多年前我曾應洛杉磯台美人筆會之請,討論「為什麼寫作有益健康」。書寫無關名利,而是個人因應人生不時需要面對的種種挫折時的有效工具。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但這「幾希」之中,最重要的,還並不只是他老人家念茲在茲的「仁義」,而是不分賢愚都時時掛在心頭的「為什麼」。這個疑問,在諸事平順時,或許還不常浮現,一旦面對危機,就無由逃避。為了試圖回答這個看似單純的問題,我們不得不去追朔事情的來龍去脈,整理頭緒,釐清因果關係。如果因此而能編織出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我們也就比較能覺得安心,覺得不管世事如何紛擾雜亂、許多發生在我們周遭,或我們身上,出乎意料的災難、病痛,或都事出有因,我們到底還是活在一個理應有其秩序的世界。也正因如此,我們的先人,無分歐亞美澳,都遺留下無數的敘事性的石洞壁畫,詩歌、戲曲、神話。我們從來都愛聽故事、愛說故事、需要故事。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古人發明文字吧。有了文字,故事就更可以代代相傳、四向傳播,「傳道解惑」、安頓人心。面對困難與不安,不知何以應付時,如果能夠把心裡的感覺、思緒講出來、寫出來,一方面可以與人分享而比較不覺孤單無助,同時也由此有機會去比較客觀地評估情況,既不逃避,也不過度反應。除此之外,寫作(與其他類似的表達方式)也可能對身體的生理功能有直接的影響。近年許多研究顯示,高血壓、氣喘、關節炎等等問題的患者,在寫出他們過去任何不愉快的經驗後,症狀往往明顯減低。其他學者也發現,大一新生如有機會在課堂上寫出他們任何痛苦的回憶,他們的免疫力會明顯提升,此後一年因傷風感冒等而就醫的次數也跟著減少。寫到這裡,我想不妨分享我最近因「慢性腦膜下血腫」住院的經歷。幸而「死裡逃生」,沒想到出院後急著要做的,就是要把這次生病與住院的經歷寫下來。寫完重讀,發現這短文的確與「為什麼」有關。回頭細想,這場「橫禍」的源頭,應是住院十星期前半夜在浴室跌倒撞到頭,而之所以會跌倒,則應與長期失眠而多吃了安眠藥有關。如今痛定思痛、「亡羊補牢」,唯有痛下決心,尊重大腦的韻律脾性,不再走捷徑把它(祂?)當成可以隨意開關的機器。至於撞在左邊為什麼血腫卻在右邊,就只有歸諸機率,同時也感謝腦膜上下那麼多血管都撐住了,只裂開一個地方。雖然前此因爲置換髖關節、修補疝氣、盲腸炎等,曾與醫院打過交道,大抵時間短暫,又因早有心理準備,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此次事出突然,幾天之內,經歷急診處、影像攝影、手術房、恢復室、加護病房、一般病房到出院,從不知道問題的根源到等待手術、擔心手術的成敗、擔心開刀的後遺症,每一個環節都可能錯、沒有人能給你確切的解釋,更遑論保證。到此也才暸解,作為一個病患,是如何地無助、無奈。「為什麼還需要導尿管?為什麼全身上下,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管子?為什麼無分晝夜,每小時要被叫醒,查驗『今夕何夕』,我到底知不知道我在哪裡?為何在這裡?」 「手腳會不會麻,有沒有力氣?可以用手指碰自己的鼻子嗎?」作為一個學醫的人,我當然暸解這查驗都是需要的。但是每小時來一次、週而復始,還有入眠的可能嗎?醫院當然不是睡覺休息的地方。可笑的是,大半生與醫療場所打交道的我,直到這時才知道這個道理。加護病房設備齊全,處處是不知名(也看不到)的儀器,交替作響。響聲來時擔心,忽然不響時,更是擔心。「有任何疑問時,儘管叫我們,隨叫隨到」親切的護士如是說。但是呼叫器在哪裡?它早已神不知、鬼不覺地溜下床或躲到被窩裡去了。如果不自覺地離床去找,就馬上驚動大隊人馬。「你絕不能下床!如果再不聽話,我們只好把你綁起來。」這樣的話,我以前也曾對病人說過,沒想到現在應驗在自己身上了。直到快出院時,我才發現床旁不止有呼叫器,還有電視遙控器、電話線及調節病床頭尾高低的控制器。電話除了可與家人通話外,還可以用來點餐。電視遙控器除了用來挑選電視、電影之外,還讓你能找到醫院首頁、種種應用病房設施的資料及與個人的病況及治療應注意的種種資料。「為什麼沒有人告訴我呢?」不過更有可能的是,醫護人員早已善盡告知的職責,不過由於出入院時的慌亂、注意力的不集中及手術後麻醉劑的殘留作用,讓我把這些基本資料都忘得一乾二凈。不過最讓我揪心的則是直到住院的最後一天,我才發現我頭上還有一個管子引流血腫移除後殘存的液體,滴入放在頸旁的液袋。我一時慌張了起來,想像這幾晚睡時壓到這液袋,阻擋引流的可能。這時主刀的神經外科醫生剛好來查房,看了一眼,說「是時候了」,一瞬間就把管子拔了出來。既然專家認為這引流管已經善盡其功能,我也就不再需要去擔心它了。手術後至今已四個多月,沒有再出現症狀,應不致再出血。逃過一劫、驚魂甫定,急著要把罹病及治療的始末書寫出來,應有助於把這場無端的「災難」化為較有頭緒的故事,讓自己無需「怨天尤人」,也讓許多關心我的親人友人,不至於太為我擔心。
-
2022-03-27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回到未來,與自己對話
想到我的雙親往生時都逾90歲高齡,如果沒有意外,我可能也會長壽,那麼未來20年的日子,要如何過呢?我試著從未來的94歲回頭來與目前74歲的自己對話:74歲這年,全球正受到新冠病毒重擊,除了施打3劑疫苗,獨居的妳深諳身心健康是個人防疫的不二法門,即使宅在家,三餐也不馬虎,而且上視訊課程,讀書、寫作、追劇,隨時瞄一下LINE群組訊息但不跟著起舞,常與親友在線上語音聊天,以免忘了如何發音。每天清晨趁著人少時戴著口罩外出散步,維持肌力。妳形容自己是「時間富足、經濟穩定、健康平安、遠離憂鬱」,時時感恩惜福。雖然在疫情風暴中安然無事,但也深刻覺悟到可能此生都會與病毒的變種共存,而且74歲到94歲這段是坎坷不平的上坡路,愈走愈吃力,尤其是身體各個器官接二連三地出狀況,不是老舊不堪使用或血管淤塞,就是細胞不受控制地亂增生,更別說隨時突如其來的不知名病毒了。妳很慶幸自己在74歲時就完成部署,生活規律,不亂花錢,不特意追尋養生之道,無病痛時多活動,短程能走路就不坐車,有親友邀約就快樂出遊。趁著身體還硬朗,經得起必要手術的挑戰,勇敢地進廠維修一番,例如白內障該開就開,讓雙眼大放光明;頸椎的椎間盤突出和腰椎滑脫的兩個大手術也順利完成,行動恢復自如,讓之後的上坡路可以走得輕鬆點。最棒的是,妳真正懂得珍愛自己目前保有的能力,沒有一直抱怨:「我以前可以,現在怎麼就不行了?」有病時不仰天長歎,哀嘆自問為什麼是我,而是趕快就醫。即使植了牙但牙口仍不好,還欣慰地說:「幸好,我年輕時吃了許多堅果、花生,現在不能吃也不覺遺憾,而且還是可以買到Q軟的水煮花生或花生豆花湯呢。」妳的生命觀是:每個年齡層的身心狀況都不同,需盡情發揮,好好享受,不留遺憾,且將來可回味。妳常說,幸好自己在74歲前就從父母的相繼往生,學到「失去」的藝術,接著長官、親人離世、老友凋零、晚輩展翅高飛,連妳的醫師、美髮師、會計師、餐廳老闆等也逐一退休。生活圈裡的人,漸漸換成了新朋友,久了,新朋友也會變成老朋友啊。妳在74歲時,已是善用3C產品的銀髮達人,靈活地在電腦、手機上操作各種軟體,拍照、上網、網購、寫文章、經營部落格等,科技是日常,軟體常更新。今日妳在網上接觸的人如果沒看到妳的外貌,不會知道這是一位年逾九旬的長者;看到了,莫不對妳的上網能力刮目相看,讓妳享受被稱讚的快樂。當然,這些都是在妳還年輕時,尤其是中年時期日積月累的生命力、學習力與韌性的成果,就好比金錢投資的複利一樣。是的,相信再過10年,104歲的妳也會感激現在94歲自己的努力。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2-03-20 養生.人生智慧
看遍無數老後照顧現場的體會!居服員楊嘉敏:50歲後該做好的3個心理準備
編按:每個人都無可避免會面對老後與病痛,如何才能讓人生最後一哩路少些顛簸,又該做那些身心準備?因緣際會下,從零經驗開始從事居服員工作4年多的楊嘉敏,由於照顧長輩的經驗,也讓她像是提前預習了自己的老後,她說:老並不可怕,只要做好心理建設、以正視而非逃避的態度面對,就能安穩地抵達。人人都嚮往充實而有尊嚴的老後生活,但也有不少人對於老有著許多不切實際的想像與恐懼,如何在人生暮年活得更好、更自由?從事文字工作的楊嘉敏,在偶然的一次因緣際會之下,做了4年多的居家服務員工作,原本她只是想將這段經驗做為寫作題材的田野調查,卻意外有了深刻的身心體會。「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生命的必經之路,但我們可以選擇用什麼心態走完它。」楊嘉敏說。母親罹癌急逝 來不及準備就面臨至親的老病死在接觸居服員工作之前,楊嘉敏才經歷母親的離世不久,「我覺得這在冥冥中好像是一個緣分,補足了我當時還沒有修完的人生學分。」楊嘉敏的母親因罹患淋巴癌,發現時已是末期,從罹癌到過世僅有短短3個月:「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快速地經歷了一個和我最親的人老、病、死的過程,對我來說這些事都很陌生,沒有人告訴過我該怎麼處理面對,就像在什麼武器都沒有的狀態下就到前線作戰,其實是很手足無措的。」楊嘉敏回憶,當時由於已經不適合做積極治療,母親選擇在家裡接受安寧照護,但若是身體有突發狀況,還是必須回醫院急診。「那是我這輩子最頻繁坐救護車的時期。」不只如此,隨著身體狀況的惡化,母親逐漸無法自理生活,唯一同住的楊嘉敏成了主要照顧者。「那時我半夜經常要攙扶母親上廁所,也曾問過她要不要穿尿布,但母親堅持不肯,後來我做居服員才理解,有時候不是照顧者方便就好,也要顧及被照顧者的心情和意願。」後來,平常經常上圖書館、也習慣坐在固定位置的楊嘉敏,因為旁邊也有一位總是坐同一個位置的中年女性,一聊之下,才知道對方是居服員。「我總覺得在照顧媽媽的時候犯了很多錯誤,或許也想藉此機會解除一些疑惑和遺憾。」照顧失智者的難題 在於同理對方而非同情實際投入居服員的工作,楊嘉敏的第一個體會是:「照顧長者絕對不是大家想像中歲月靜好的溫馨畫面,而是戰場。」在楊嘉敏所服務的個案中,有6成屬於失智症患者,輕重程度不一,「我們必須要學會安撫他們許多不知從何而來的情緒、嘗試理解各種異於常人的反應;更不要說經常與各種異味、髒亂共處,甚至有部分失智者會有暴力傾向。」「同情很容易、同理很困難。」她曾遇過一位失智阿嬤,會把所有身邊的東西拿起來咬,「一開始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後來才想到,也許她是因為感官認知功能已經退化,用嘴巴咬可能是她僅存能認識物品的方式,就像幼兒一樣。」最後她經過家屬同意,買了一個奶嘴給阿嬤咬,才解決了這個問題。「有時候失智者因為已經無法理解眼前的狀況,有時候他們以為我是闖到家裡的小偷、或是有時和患者的配偶說話,就以為我是小三,很生氣要趕我出去。」面對無法以常理溝通的失智者,她也曾感到沮喪、甚至有點生氣,但後來她換位思考:如果自己的周遭的一切變得陌生、不認得身邊的人或是無法處理日常生活,一定也會很擔心、害怕。「所謂的關懷或照顧,並不是當濫好人,而是用理性和客觀去對待。」面對生死第一線的照顧工作 體會人生的無常悲喜雖然和照顧者相處有許多不為外人道的辛苦,還要面對病患和家屬的各種狀況,但楊嘉敏卻認為,居服員是她做過最有價值的工作。「我曾經照顧過一位低收入罹癌的阿嬤,因為申請政府的長照服務,有時會陪她去看醫生。有天因為候診的人很多而超過了規定的陪病時數,她很不好意思要掏錢給我,還要買東西給我吃,但她其實自己都沒有錢了。那份心意就讓我覺得很感動。」從事照顧工作,也讓她體會生命的悲歡無常,「很多失智者年輕時可能擁有很好的工作或是學歷,但到了人生的最後階段,他們最需要的其實都不是錢、而是陪伴與關心他的人。」楊嘉敏說,她曾經照顧過一位住在五星級病房的董娘級阿嬤,「但最後享受那些設備的其實是我,本人反而已經感受不到。」「我爸爸是在我做居服員的期間過世的。當時我雖然馬上放下工作趕了過去,但還是來不及見他最後一面。一開始我非常懊悔,甚至質疑自己:如果照顧別人卻讓我無法陪伴爸爸最後一刻,這份工作有意義嗎?」後來負責照顧父親的護理師告訴楊嘉敏:很多醫護人員都有這樣的經驗,雖然可能沒辦法親自照顧自己的家人,但同時也有別人在照顧他,她這才釋懷不少:「我想或許照顧者的價值,就是分擔起這個責任,讓家屬的生活能夠維持如常、不被拖垮,就像是一種生命共同體。」50歲後的照顧與自己未來的老後 該做好的3種心理準備50歲後的人,開始面對照顧現場與自己未來的老後,該做好哪些心理準備?1. 做好心理準備,父母隨時會有狀況「如果要說這份工作帶給我什麼體會,我覺得:家有年邁長輩的50世代,首先要做好心理建設和準備,老人家的健康隨時會有突發狀況,也許是忽然記不起你是誰了、甚至突然倒下都有可能。」楊嘉敏說。2. 不要無止境燃燒自己此外她也提醒,若家中有需要長期照顧的對象,「千萬不要無止境地燃燒自己,不管是家屬或是照顧者都不是萬能的,有時候放下一些無謂的心理障礙、設下停損點,及時尋求幫助非常重要。現在政府其實已經提供不少長照資源,但很多悲劇都是因為家屬沒有尋求外界協助,最後撐不下去而崩潰。」3. 住家附近一定要結識朋友「如果不想孤老而終,一定要建立有地緣關係的人際網路。平常多參與鄰里活動,有時候里長、鄰居甚至常跑這一帶的房仲或是保險員,可能都比遠方的子女更能提供即時協助。很多孤獨死的人,最早發現的都是房東,因為時間到了沒有繳房租。」楊嘉敏說。自己也來到50後的人生後半,目前單身的楊嘉敏,對自己的老後安排也已經有所體認:「若我到了無法獨立生活的那一天,就是去住養老院。對於老,無須過度憂慮,但也不應一無所知,但在我還有能力的時候,多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關心周遭的人事物,那麼也許就會建立起一種善的循環。」原文:看遍無數老後照顧現場的體會!居服員楊嘉敏:50歲後該做好的3個心理準備
-
2022-03-1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個特教媽與兩個自閉症孩子的故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自閉症」。一位特教老師分享自己如何照顧兩位自閉症子女的經驗與期待;一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分享自己與一些家長共同組成病人團體,開啟與公部門斡旋的的各種心得;台大醫院宋維村醫師以多年研究、教學與照護這種病人的經驗,寫出這篇幫忙社會大眾以及醫療團隊更了解「自閉症」的文章。希望他們的共同努力,可以使促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過去以為「可望不可即」的「星星兒」,並給予支持。【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回首四十載與命運拔河的歲月,展望未來自閉兒被關注的社會】【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自閉症是神經發展多樣性的表現】是老天的玩笑,還是巧妙的安排…我是一位資源班老師,同時有兩個被診斷為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孩子。我在孩子出生前,就擔任資源班老師,但卻是在孩子被診斷後,才清楚自閉兒從小的面貌原來是這樣,也因為兩個孩子雖然都是同樣的診斷卻展現完全不同的特質,讓我見識到自閉症的光譜原來真是有這麼多的樣貌。如果說學校的養成教育給了我專業知識,我的孩子無疑給了我最深度的實務訓練,促使我在家長和老師的身分轉換中,更能感同身受,也更有機會為星兒們爭取資源。擁有兩位自閉兒,與其說是老天爺開的玩笑,我更相信是上天巧妙的安排。原來,挑戰是從接受確診事實的那一刻起,才真正開始…「終於可以解釋她為什麼有些怪,也終於可以跟別人解釋她不是故意的……」剛確診時,我的心裡是這麼想的。即使訓練有素的專業理智告訴我,自閉症的特質乃天生,但我依然與一般家長相同地曾擔心著貼標籤的問題,猶豫著是否該辦理身心障礙手冊。但是,這樣的百感交集,無法掩蓋孩子需要療育的事實。即使我的孩子從小展現極佳的語文學習能力,但她對書本比對人有興趣,進到幼兒園便處處顯得格格不入,即使額外帶她到更少人的小團體,試著體驗音樂性、律動性的課程,但女兒從小在團體的經驗似乎就是,從充滿期待,接著不得其門而入,到最後變成想把自己隱藏起來,結果反倒讓她更排斥參與團體。印象中,她大概只對一位從小陪伴她的兒心科職能治療師的課程不排斥,而治療師的細膩觀察和有效建議,還有治療團體家長們的經驗交流,在那段漫長的時間裡,對我而言也具有療癒意義,大概是因為有「共同患難」的友誼和相互支持的力量,令我在面對不同挑戰和困境時,不至於太孤單無助。學不會沒關係,媽媽會一直教你…不同於女兒從小與人生疏、靜默不擅表達情感、動作不協調、觸覺敏感、愛書更甚親人的特質,我的兒子則擁有幾乎相反的特質,所以我從沒想過他可能也是自閉兒,直到他不管是進入幼兒園或是小學,都出現極大的分離焦慮,在開始學習注音和國字時吃足了苦頭,寫作業和考試時會漏字跳行更是家常便飯,身為特教老師的敏感度讓我不禁懷疑,孩子莫非是有注意力問題或是學習障礙?再次帶著孩子看兒心科門診,確診為「自閉特質,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意思就是共病(Comorbidity),一個在教育診斷上很難釐清的障別,竟讓我碰上了。因為自閉症的核心缺陷,讓他理解抽象概念有困難,加上注意力問題,所以學習成效更不彰,曾經帶過姐姐的經驗在他身上不太管用,我必須重新思考如何用他能理解的方式教他學習,還記得有一次,上學極挫折的他,看我坐在一旁不斷的想著,要如何拆解生字編一個故事讓他記住,他突然認真問我:「如果明天考試時,我忘記了怎麼辦?」我微笑地說:「沒關係,媽媽會再教你。」他繼續問:「我如果還是記不住怎麼辦?」 「那媽媽就再教你,如果一次不會就教兩次,兩次不會媽媽就教三次。」兒子不滿意的繼續追問:「那一百次呢?」 「就算一百次我也還是會教你。」我保持著輕鬆的口吻回答,兒子終於放心似地繼續練習,但我別過頭,眼眶盈滿了淚。我知道,努力想學的他比用心想教的我更辛苦!我們的睡前儀式有時孩子回到家,情緒莫名火爆,我猜想也許是因為一整天在學校接收過多的刺激,所以回到最熟悉安全的家,就全宣洩出來,顯得在家裡處處都不順心。為了舒緩孩子們的情緒,我們發展出一套「睡前儀式」,也就是「按摩加禱告」,通常就是我幫孩子按壓肢體,讓他們身體物理性地放鬆一些,接著釐清他們今天遇到的事,有時引導他們說出心中的委屈和不平,並向上天祈禱著希望下次再遇到相同狀況時,可以即時提醒自己用什麼合適的方式或態度面對。通常我也會在這個時刻,預告式地為孩子說明隔天可能遇到的事情,因為他們總對不可預期的狀況有莫名的焦慮,給個腳本,教他們如何因應面對,就像是我平常會為我的學生設計的「社會性故事」一樣,從認知上,幫助他們可以在不知所措的時候,讓自己不至於受困,能有較好的應對方式。這樣的睡前儀式,實際的效用多少我無從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當孩子身心靈都放鬆之後,會比較好入睡。 因為熟悉的模式,讓他們有安全感,並減少焦慮不安所引發的種種延宕效應,而我和孩子們的「睡前儀式」讓我們一起度過了各種大大小小的不如意。兩個孩子都深信媽媽的「按摩加禱告」法能幫助他們順利度過各種難關。即使媽媽不在身邊,孩子們也能有方法穩定自己的情緒!黑暗中幸見曙光,感謝生命中的貴人們即便自己有特教背景,但孩子在成長和求學過程中,仍仰賴許多專業人士和特教資源的介入,女兒的學校「個管老師」就是我們很大的支持者,透過每學期召開的IEP (Individual Education Program個別化教育計畫) 會議,家長和班級導師會共同討論,了解孩子的適應狀況,並安排相關特教需求,諸如:特需課程、專業治療師的入校評估、年段間的轉換等。因為女兒在小學中高年級的整體適應狀況漸入佳境,因此到了國中需要再做鑑定時,家人們思索著,也許可以讓她回歸「一般生的生活」。萬萬沒想到,這個決定竟埋下日後心中久久難以撫平的痛!因為選擇放棄特教生身分,校園適應的許多環節便少了個管老師居中協調。女兒因為不懂得情境中非語文的線索,難以拿捏同儕間玩笑話的分際,她的怪逐漸被凸顯,各種冷言酸語在背地四處流竄,孩子被霸凌的狀態在國三畢業旅行時達到最高峰,遺留下每夜淺眠做惡夢且每日恐懼上學面對人群的身心焦慮症,導致最後僅能以向校方請長假,並安排每兩週固定密集到兒心科回診的方式來穩定情緒,熬過國三下面臨會考的日子。當時導師一句:「她有特殊需求,為什麼不幫她爭取身分得到服務?」狠狠敲醒了我,趕緊商請學校特教老師協助,重新送鑑定爭取特殊生身分。因為女兒情況特殊,一直了解且持續協助她的職能治療師,毅然以專家身分陪同參與了鑑定安置會議做說明,讓我非常感動。巧合的是,當天的鑑定會議,我既是家長也是老師,同時為女兒和我的一位自閉症學生爭取特教資源:一個是適應狀況不佳,需特教資源介入;另一個,則因為特教資源支持下適應良好,需重新評估跨階段到國中之後,是否仍需特教服務。幸好在各自說明後,兩人都通過鑑定安置,也都得到該有的特教資源。用我無可救藥的樂觀,接受挑戰!先生笑稱我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天生樂觀,讓我可以坦然面對老天的美意,或是上天這樣巧妙的安排,造就了我的樂觀,才足以面對這一切。但無論如何,我依然會繼續用這樣樂觀的態度,陪伴我的一對孩子,迎接未來人生的挑戰!
-
2022-03-07 養生.人生智慧
42歲就退休!理財顧問吳家揚:財富自由並非毫無節制的揮霍
編按:許多人嚮往「財務自由」(FIRE)的人生,但具體來說該如何達成?理財顧問吳家揚過去從事科技業,因為善於理財,在42歲時就達到目標提早退休。他認為財務自由的前提是需要了解自己的資產收支狀況,因此他提出「人生五張表」的理財法則,合理設定財務目標、量入為出,更切忌盲目投資。近年來「被動收入」以及「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是理財話題中的熱門關鍵字,不工作也能支撐自己想過的生活,儼然是許多人嚮往的人生理想目標。今年52歲的吳家揚,就在42歲時透過理財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果斷退休,成為令人羨慕的「無業遊民」。吳家揚說,他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你憑什麼在42歲就退休?」對此他說:其實理財說穿了,就是把「收入」、「支出」和「資產」放在一輩子的時間作分配,只要能達到平衡,就算是成功了。沒錢萬萬不能 做足功課把握投資機會許多理財達人都很早就開始累積對於金錢和理財的敏感度,吳家揚的父母從事小本生意經營,有時候手頭緊得找人周轉,他就經常被媽媽帶著到處借錢。「那時候我大概才念幼稚園或小學,但已經可以感受到沒有錢的痛苦,要看人臉色的人情冷暖,所以我很早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有錢、也絕對不跟人借錢。」他從念高中時就開始進場股市投資、上研究所之後,投資獲利就讓他可以賺自己的學費,不再和家裡拿錢。出社會之後,吳家揚進入科技產業工作,但年過30後,他自覺在工作上遇到一些瓶頸,累積財富的速度也不夠快。雖然他當時的薪水跟多數上班族比起來已經算是不錯,但要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一方面科技產業變化迅速,他也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哪天就沒工作?後來他跳槽到一家未上市的新創科技公司,當大部分同事只敢小額認股,他則把握這個機會大量投入資金,因此得到相當可觀的投資獲利,讓他提早實現財富自由的目標。但吳家揚也提醒:他的例子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如果不是有長年投資的經驗,加上對公司有一定了解,當時公司的母集團是營運很穩健的五百大企業,過去的上市記錄足夠可靠,我也不敢貿然投入,重點在於當機會來的時候,是不是能把握住。」股市獲利入袋為安 善用房地產、保險等穩健型投資標的為什麼敢在42歲就退休?吳家揚說,當時他的計算方式很單純,以每個月花3萬塊、再活60年來算,他手上的資金已經足夠支應這個數字。「當時的通膨還不嚴重,但為求保險,我還是在賣出股票結算之後,多工作了5年,讓資金更充裕。」吳家揚認為,在盤點自身的財務管理狀況時,首先必須要設定合理的目標,例如每個月給自己多少可花用的預算,或是希望在幾歲退休。接著根據這個目標,檢視目前所有的資產是否足夠,如果不夠的話,就需要透過投資來增加,或是重新調整目標。其次是保持一定的儲蓄比率,「很多人可能說我在科技業收入高比較好存錢,但我從第一份工作年薪不到50萬,到最後要離開職場時,每個月的支出都保持不超過薪水的50%。」愈是收入有限時,管控支出就更顯得重要。此外,吳家揚並沒有繼續將大部分的資金留在股市,而是選擇獲利出場,轉而投資在報酬率相對穩健的房地產和保險。「很多人會忽略保險這塊,但我認為風險管理也是理財很重要的一環。」一般保險分為投資型和保障型兩種,在40歲到50歲左右的階段,若自己是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那麼保險是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不會因為突然的變故而陷入財務危機,到了50歲後,家庭責任慢慢減低,那麼就可以提高投資型保險的比例,例如年金險或是儲蓄險,增加自己的退休金。善用5張表自我管理 讓財務狀況一目瞭然那麼,該如何盤點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而做出規劃?吳家揚提出「人生五張表」的管理法則,「從財報可以看出一家企業是否經營妥善,放在個人理財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人生五張表」共有以下五項:1. 日常支出表:支出管理了解自己平常把錢花在那裡,是理財的基本功。現在坊間有很多記帳軟體和APP,每天花幾分鐘將支出分門別類記錄,長期下來就可以看出自己的消費習慣。記帳不會讓自己變有錢,但是一個審視支出,可以知道從哪裡下手省錢的好工具。2. 投資交易表:損益管理這張表可以幫助自己瞭解目前投資的盈虧情形,建議每個月(或每季)紀錄一次。3. 現金流量表:財務管理這個表會列出平常主要的金流項目,包括常用帳戶餘額、投資現值(股票、基金、投資型保單等)等收入及資產,以及日常家用、信用卡、保費或大筆開銷等支出項目。以上項目每個月結算紀錄一次,一頁有12個月份的資料,藉此可以粗略預估未來的資金進出狀況,若有持續入不敷出的情形,便可以即早有所反應。4. 保險內容表:風險管理很多人買了保險,卻不清楚自己到底買了什麼內容。透過保險內容表,將自己每次購買的保險內容(包括保費、保障範圍和期限等項目,可以先做大致的總表,也可以針對個別保險內容詳細記錄)定期檢視整理。這張表除了可以看出自己目前保了那些險種,是否還有缺少或需要加碼補充的部分,萬一有理賠需求時,也可以馬上掌握自己可以獲得那些保障。5. 生活記錄表:時間管理生活記錄表有點像是簡易版的日記,大略記錄自己每天做了些什麼,特別是對於退休族群來說,可以更有效地運用時間,而不會虛度人生。透過以上五種表格的定期整理,就有助於了解自己的財務體質,進而找出需要加強或是需要調整的部分。財務自由不等於無節制花錢 而是當時間的大戶很多人也好奇,在離開職場,可以完全自由運用時間後,吳家揚又是如何度過「財富自由」的人生下半場?「大家好像覺得所謂財富自由就是從此可以毫無節制的揮霍,其實並非如此。確切來說,應該是經過計算和分配,可以長期維持在損益平衡、或是小有盈餘的財務狀態。比如說若有一筆保費或是股票的收益入帳,我也可能要把他分配在2、3年作運用。」在42歲退休告別上班族生活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一起到泰國清邁long stay 3個月,享受「當時間的大戶」。「以前在職場工作時,是用時間換取金錢,所以要不斷追求效率、要做得更快、更好;現在我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時間,即使一樣是出國旅行,感覺也完全不同。」吳家揚說,所謂的財務自由其實就是擁有時間的自由,這也是他覺得真正富有的事。在感受生活之餘,他也從事專欄寫作和出版、演講,並持續進修取得金融證照,和更多人分享他的理財觀。「只要收入大於支出,賺多賺少是其次,人生要留下什麼足跡才是重點。」除了保持終身學習或是擁有興趣的生活動力,吳家揚也提供5個關於理財與生活的法則建議:1. 減少不必要的消費2. 投資自己、強迫儲蓄3. 學習辨識投資機會4. 養成記錄人生和財務大小事的習慣5. 過簡單低慾望的生活「退休和年紀無關,而是和心態及財富有關。」無論是財務投資或是人生規劃,量力而為,保持學習的熱情,人生就能更豐富多彩!原文:42歲就財富自由退休!理財顧問吳家揚:善用五張表,重新做時間的主人
-
2022-03-06 養生.人生智慧
70歲出版處女作!退休汽車工程師安妮.楊森年輕就有作家夢,堅持信念還要繼續寫下去
許多人在退休前已有業餘愛好,只是忙於工作無暇顧及,退休後正好利用閒暇時間充分享受這一樂趣,一直想成為作家的退休汽車工程師安妮.楊森就是一例。她在30多歲時就常利用上班午休時間寫書,該書後來被放在抽屜,到了退休後,她的處女作甚至一舉入圍柯斯達文學獎。當經紀人告訴楊森說,出版社已為她第一本小說《相約博物館》出價時,她感到擔心並說:「我問『他們不想先跟我見面嗎?』我相信當他們發現我的年紀時,態度將會改變。」熱愛寫作 年輕就有作家夢處女作出版時已70歲的楊森,第一個反應是將年齡視為商業劣勢。她說:「我以為他們會看著我心裡想說:『天啊,我們要怎樣推廣促銷這本書?』」但後來《相約博物館》入圍柯斯達文學新作獎。她在2020年出版第二本小說《Three Women and a Boat》,現在73歲的她正撰寫第三部作品。30多歲於汽車業服務時,那時楊森的孩子只有2歲及5歲,寫作是種令人愉快的祕密愛好。楊森在汽車製造商荒原路華一待就是30年,還當上首席工程師。但她每隔一段時間就突然會有一個想法,想嘗試寫個故事,「我不打算告訴任何人我在做這件事,但我暗自為自己高興。」至於為何不想告訴任何人,她說:「我覺得若有人知道我寫的東西,然後說『哦,你永遠也當不了作家!』這會讓我放棄。因為在我內心深處某個地方,我一直認為我有可能成為作家。」英國心理治療委員會主席馬丁.波列可夫曾說老的好處之一是,失敗不必擔心會帶來毀滅性影響。堅持信念 設定目標勤學習對此楊森說:「我明白他說的,它適用於除寫作外的一切事情。當我不工作後,我開始騎馬。老實說,我並不在乎我騎得不好。我開始學習植物繪畫,我並不擅長,我只是去享受它,但寫作對我來說太重要了。若有人說我寫作真的很差,將從我生命中拿走我將永遠懷念且無法找到替代品的事物。」她承認這一事物正是認為自己會成為作家的信念。福特汽車收購路華後,當時56歲的楊森決定退休並參加創意寫作文憑課程,之後她在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獲得創意寫作碩士學位,之後又獲得博士學位。在此期間,她終於堅定信念,開始撰寫小說《相約博物館》。「我們如何決定做出突破」是楊森作品的主題。她說,「人們常問我是否會希望能早點開始?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並稱她若年輕一點不會寫這樣需要思考的小說,「因為我沒有勇氣認為會有人對我的想法感興趣」。享受老年 不在意他人眼光楊森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是在退休後,還是在培養能力後才增強?答案也許在於她已經一點都不害怕失望。她說:「隨著年齡增長,你對自己會有更好的認識。你開始了解適合自己的位置,不再為自己是誰以及別人怎麼看你而焦慮。這是一種解脫。事實上,我很喜歡老年生活,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體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