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安寧療護
的結果:共找到 192 筆 約 0.092秒安寧服務亂象多/安寧品質低落 監委要查
國內安寧療護品質低落,引起監委重視,目前已在開案調查中,監委江綺雯建議,安寧服務應恢復原有專業評鑑,而不是現行納入醫院評鑑中,才能落實監督,安寧之母趙可式則表示,應棒子與蘿蔔雙管齊下,有懲處也有獎勵...
安寧服務亂象多/安寧品質名列前茅 排名是假象?
國內的安寧療護品質在國際排名上,連年都是名列前矛,但安寧之母趙可式揭露「其實是假象」,過去都是她帶領調查人員「只看好的樣版」,排名當然高,她表示明年又有調查,「這一次絕對不再協助只看樣版」,讓台灣安...
安寧服務亂象多/安寧病房缺監督 末期病患難善終
國內推動安寧緩和醫療多年,根據統計,台灣每年過世的人當中,約四分之一利用過安寧療護服務,但很多醫院設立安寧病房後缺乏監督,服務走樣,相關投訴層出不窮,有安寧病房裡的洗澡機被塞在角落,志工專業不足導致...
成大安寧緩和共同照護中心揭牌 採雙主治醫師照護
成大醫院「安寧緩和共同照護中心」今天揭牌,未來規畫安寧病房採雙主治醫師照護模式,並編制3名安寧專責醫師、音樂治療師、靈性關懷人員及1名社工師,未來由安寧專責醫師負責全院安寧共同照會的部分,延續到病人...
醫病平台/信什麼教的贊同安樂死?
編者按:宗教信仰幫忙許多面臨生命末期的病人與其家屬是不爭的事實,但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看法。我們這次連續兩星期共有六篇文章,介紹基督教、天主教與佛教對生命末期的看法。第一星期是來自基督教的一位醫師、一...
醫病平台/讀•寫《生死奧祕》——我在臨床所見末期病人的靈性需求與照顧
編者按:宗教信仰幫忙許多面臨生命末期的病人與其家屬是不爭的事實,但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看法。我們這次連續兩星期共有六篇文章,介紹基督教、天主教與佛教對生命末期的看法。第一星期是來自基督教的一位醫師、一...
醫病平台/一位佛教徒醫師對尊嚴死及臨終關懷的看法
編者按:宗教信仰幫忙許多面臨生命末期的病人與其家屬是不爭的事實,但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看法。我們這次連續兩星期共有六篇文章,介紹基督教、天主教與佛教對生命末期的看法。第一星期是來自基督教的一位醫師、一...
吳念真拒絕無效醫療!子孫未來不用掃墓,心裡有我就行了
導演吳念真曾因摔傷導致顱內出血,一度發出病危通知,「彷彿死過一次」的親身體驗,讓它理解:豁達面對,就是對生命的最大尊重,只有學習接受死亡,才能在臨終那一刻安詳離開。吳念真導演把曾獲「普立茲劇本獎」的...
醫病平台/善終
編者按:宗教信仰幫忙許多面臨生命末期的病人與其家屬是不爭的事實,但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看法。我們這次連續兩星期共有六篇文章,介紹基督教、天主教與佛教對生命末期的看法。第一星期是來自基督教的一位醫師、一...
走在生死鋼索上 器捐協調師與神的距離
台灣首部探討器捐移植協調師的戲劇《生死接線員》,即將在5月4日在公視上檔,這個以冷門醫療執業人員為主角的戲碼,正嚴肅的討論器官捐贈議題,碰觸國人難以啟齒的生死議題。在開播之際,我們也採訪了,在國內大...
個人健康照護再進化,醫病共享決策
現職: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醫療品質副院長、台灣私立醫療機構護理業務協進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社團法人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監事學歷: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系護理行政碩士 ...
醫病平台/當「標準化病人」 是希望醫生能好好聽我們的心裡話
其實這件事情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是我婆婆。她鎖骨腫起來,痛到左手舉不起來,去看醫生時結果已經是肺癌末期,我們以前沒有疼痛幾分的概念,醫生說現在幾分了,我們真的低下頭來看手錶顯示幾分,醫生完全沒有解釋...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 半數醫護憂落實困難、易起糾紛
為保障病人自主善終權,病人自主權利法今年初正式上路。不過,馬偕醫院近日發表的研究調查顯示,高達半數醫護人員憂心落實困難。醫師指出,約有十分之一的諮商並未有家屬到場,日後恐怕易有糾紛;另外,輕度失智、...
免等了!食藥署解禁 末期患者使用成癮性麻藥免再送審
過去衛福部嚴格管制成癮性麻醉藥品,非癌末期患者若需使用成癮性麻醉藥品止痛,流程繁瑣。衛福部日前放寬管制,明訂「末期病人」使用成癮性麻醉藥品無須再向食藥署列報,讓包括癌症在內的所有末期患者皆有免於疼痛...
感染權威王永衛獲醫界特殊貢獻獎 遺憾10月病逝
長年投身愛滋病防治與治療的前傳染病防治部部主任、昆明院區醫務長王永衛榮獲年度醫界殊榮「特殊貢獻獎」。令人遺憾的是,王永衛醫師他於上個月病逝,由家屬代為領獎。台北市鄧家基副市長、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
肝腫瘤從拳頭大縮至1公分 婦人免疫療法奏效
一名50多歲婦人三年前因劇烈腹痛赴急診,檢查發現竟是肝癌破裂所致,雖然緊急做栓塞及手術切除腫瘤,但半年後肝癌仍復發。這期間標靶藥物僅控制一段時間,原本已規劃安寧療護,但婦人求生意志堅強,聽醫師建議接...
高齡友善的健康照護 邱淑媞:維持生命微笑曲線
國健署前署長、國際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委員會主席邱淑媞指出,高齡友善健康照護不是高齡醫學、態度友善或有障礙設施就好,而是協助每一個人擁有生命的「微笑曲線」,也就是維持身體好功能,直到過世前幾周再躺床,才...
防治觀念與警覺性不足 吉里巴斯乳癌「爆乳」問題多
馬偕紀念醫院在吉里巴斯深耕十一年,過去以內科、眼科、小兒科及耳鼻喉科為主,今年起,首次派乳房醫學中心技術員李亭儀攜乳房超音波為當地婦女進行乳房檢查。吉國近年發現婦女乳癌人口增加,雖有外科醫師,但因民...
28屆醫療奉獻獎/陳誠仁 全年無休院長 安頓病患身心
陳誠仁延續嘉基創院院長戴德森醫師「用愛多走一哩路」使命,當院長18年,展現僕人領導風範,每天清晨7點到院,深夜才返家,這位員工口中有全年無休「小七精神」的院長,總是說「這裡就是我的家」,以身作則,塑...
醫療奉獻獎公布 陳寶輝特殊貢獻
第二十八屆醫療奉獻獎名單昨日公布,特殊醫療貢獻獎得主陳寶輝醫師,個人醫療奉獻獎得主為楊思標教授、陳誠仁醫師、許志新醫師、林德明先生、葉寶專醫師、謝春梅醫師、盧克凡醫師、陳明庭醫師;團體醫療奉獻獎為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