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7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嬰兒
共找到
885
筆 文章
-
-
2023-02-09 醫療.婦產科
愈多胚胎愈容易成功?破解試管嬰兒3大迷思
據統計,我國每7對夫妻中就有1對夫妻不孕。民眾常見試管嬰兒3大迷思,包括做試管嬰兒一定就能成功、植入愈多胚胎就愈容易成功、試管嬰兒懷孕特別容易流產,國健署逐一解惑。迷思1:做試管嬰兒一定就能成功?109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顯示,受術夫妻完成植入胚胎療程,35%夫妻成功產下試管嬰兒,影響成功率因素,包含年齡、精子與卵子及胚胎的品質、子宮環境、良好的心理狀態、醫師及實驗室差異等,尤其女性年齡更是關鍵因素之一。迷思2:植入愈多胚胎就愈容易成功?報告顯示,植入單一胚胎成功率34.8%,植入2個或3個胚胎成功率35.1%,兩者的成功率相近,但胚胎植入顆數愈多,也會導致雙胞胎、多胞胎妊娠的機率增加,提高孕產婦發生併發症及胎兒發生早產、低體重兒等機率。迷思3:試管嬰兒懷孕特別容易流產?流產原因大多與胚胎不正常有關,大部分因素是染色體異常,夫妻雙方皆正常時,也都可能會發生。透過試管嬰兒療程與自然懷孕,發生流產機率相當、約10至20%,尤以年紀大流產率較高。不孕症可透過8種生活療法協助備孕:1.解除工作及情緒壓力2.維持理想體重,BMI維持在18.5至243.避免菸、酒及藥物濫用4.睡眠充足及規律運動5.適量攝取高蛋白食物與維生素6.避免長期處於高溫環境7.適齡生育8.女性於每天晨起測量基礎體溫,找出排卵期
-
2023-02-08 醫療.懷孕育兒
壓力大、太胖都影響受孕! 破解試管嬰兒3大迷思
現代人晚婚、遲育成普遍現象,許多新婚夫妻遇到不孕症問題,據統計,我國每7對夫妻中就有1對夫妻不孕。國健署統整出民眾對試管嬰兒最常見3大迷思,包括做試管嬰兒一定就能成功、植入越多胚胎就越容易成功、試管嬰兒懷孕特別容易流產,給予正確觀念協助解惑。迷思1:做試管嬰兒一定就能成功?根據109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資料顯示,我國籍受術夫妻完成植入胚胎療程,有35%夫妻成功產下試管嬰兒,影響成功率的因素包含年齡、精子與卵子及胚胎的品質、子宮環境、良好的心理狀態、醫師及實驗室差異等等因素,且女性年齡是影響成功率的關鍵因素之一。迷思2:植入越多胚胎就越容易成功?分析報告顯示,植入單一胚胎之成功率為34.8%,植入2個或3個胚胎之成功率為35.1%,其兩者成功率相近,但胚胎植入顆數越多,相對也會導致多胞胎妊娠(雙胞胎或以上)的機率增加,提高孕產婦發生併發症及胎兒發生早產、低體重兒等的機率,國際趨勢皆鼓勵降低胚胎植入數,以維護母嬰健康。迷思3:試管嬰兒懷孕特別容易流產?部分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夫妻,擔心容易流產而大幅改變生活模式,例如增加臥床時間,其實試管嬰兒療程與自然懷孕,發生流產機率相當、大約10至20%,尤以年紀大流產率較高。發生流產原因,大多是胚胎本身不正常,其中大部分因素是染色體異常,且夫妻雙方皆正常時,也有可能會發生,並不必要因此責怪對方。不孕症除了藥物諮詢、手術治療、或做試管嬰兒外,透過生活療法也是協助備孕的方法,國健署建議夫妻可透過8種生活療法準備懷孕:1.解除工作及情緒壓力。2.維持理想體重,讓身體質量指數(BMI)維持在18.5至24之範圍內。3.避免菸、酒及藥物之濫用。4.睡眠充足及規律運動,保持良好身心健康。5.均衡營養,適量攝取高蛋白食物與維生素。6.避免長期處於高溫環境。7.適齡生育。8.偵測排卵期間:女性於每天晨起測量基礎體溫,依排卵前1天體溫約下降0.1~0.2℃及排卵後體溫約升高0.3~0.5℃等體溫的變化,找出排卵期。
-
2023-02-06 名人.精華區
李志恒/戰後嬰兒潮 一身兩世的心聲
戰後嬰兒潮泛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20年內出生的世代,這幾年西方媒體以「OK, Boomer」,意為「好啦,嬰兒潮老人」,帶有嫌棄或年齡歧視的嘲諷意味,暗指嬰兒潮一代守舊、對一些新議題,如全球暖化等一無所知的刻板印象。例如在紐西蘭,25歲的國會議員Chlöe Swarbrick,因質詢政府落實碳排法案時,被反對黨資深議員頻頻打斷,反唇相譏「OK, Boomer」,藉資訊時代的無遠弗屆,迅速在各國媒體及主網站爆紅,相關諷刺字眼甚至被製成T恤熱賣。在美被譏「吃乾抹淨」世代又如美國,PayPal基金經理人Bruce Gibney,在2017年出版「反社會的世代:戰後嬰兒潮如何背叛美國」,批評美國戰後嬰兒潮缺乏同理心、不願承擔社會責任,繼承上一代富足安樂、坐享經濟飛躍成長,使美國從活力走向停滯、不公平,將造成社會安全、公共財政及環境的傷害。在這樣的風潮帶動之下,甚至於有媒體將嬰兒潮評論為「吃乾抹淨」的世代。但並非所有戰後嬰兒潮皆如西方媒體所描述的「OK, Boomer」,戰後每個國家狀況不同,美國雖然派兵參戰,但本土(夏威夷因珍珠港事件除外)並未被戰火洗禮;在台灣,因是日本殖民地被捲入戰局,許多地方被盟軍轟炸,戰後從廢墟中重生,大家胼手胝足,才有後來的經濟起飛,從無到有。日本的教育家、慶應大學創辦人福澤諭吉以「一身兩世」,形容其橫跨德川幕府和大政奉還後的明治維新兩個時代。台灣的戰後嬰兒潮,在父執輩接受日本殖民文化影響及大中國思想及戒嚴體制下成長,到現在的「中華民國即台灣」思維,戰後嬰兒潮世代及新生世代在不知不覺中,也成為「一身兩世」。難忘同輩克服環境的身影我小時候穿過用中美合作麵粉袋改製的內褲,念省立嘉義中學時,班上多位同學每天從農村搭糖廠小火車,再轉鐵路局平快車(現在的區間車)到嘉義車站,然後徒步到校,他們多利用火車上的時間背課文或英文單字,回家還得幫忙農務再繼續念書;甚至家裡沒有電,要趕在太陽下山前做完功課。這是許多同學或朋友那時的日常生活,他們後來克服先天環境限制,接受高等教育,事業有成,對社會公益也不落人後,這與Gibney所描述的美國狀況有所出入。西方對戰後嬰兒潮的刻版觀念,不該原封不動、硬生生地移植到台灣來。每個世代都有代溝,但現在台灣社會的世代對立如此激烈,很大一部分被部分媒體及主政者,為吸引年輕族群注意或認同所鼓吹產生。台灣的戰後嬰兒潮世代,成長於一窮二白的年代,大部分白手起家, 冠上「世代掠奪」的罪名太沉重。戰後嬰兒潮世代經歷了農業、工業到資訊社會的劇烈變化,在奮鬥過程中,有血有淚,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仍有奉養父母的觀念,同時疼惜下一代,不希望他們受苦,不奢望子女反哺。尊重與包容才能世代共榮超高齡社會來臨,在戰後嬰兒潮逐漸步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當下,起心動念寫出「一身兩世」這本書,每個世代都有其天命,或許相互的尊重與包容才是共存共榮的不二法則。(本篇內容摘自uStory出版「一身兩世」)
-
2023-02-05 退休力.自在獨立
孤老危機/獨居加劇10年翻倍 直擊全台最孤老5縣市
「獨居」是場寧靜危機,將悄悄改變我們的老後生活。台灣的高齡獨居戶在我們有生之年可能突破一百萬戶,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獨居老人」。高齡獨居不等於孤單也不一定活得悲苦,雖不少人迫於無奈得一個人生活,但也愈來愈多人主動選擇獨居,期待自主健康有意義的老後生活。 本專題走訪了全台高齡獨居比率最高的五個縣市—台東縣、花蓮縣、澎湖縣、基隆市、雲林縣,看見不同樣貌的高齡獨居生活、聽到各種高齡者獨自居住的原因。每個地方因著地形氣候、族群、產業、文化等差異,形塑出不同的獨居風貌,都有特殊的難題,也都有努力找解方的人。今日報導將以政府數據為您勾勒目前台灣高齡獨居的整體樣貌,並在接下來五周的《橘世代》,走訪山巔水湄、穿越都市鄉村、探訪農村漁村,在這些您或許也熟悉的地區,看見高齡獨居者的故事。 什麼是「高齡獨居」 根據衛福部定義,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且未有子女、或有子女但不在同一縣市、同住者不具照顧能力,或老老照顧等符合獨居定義。但國內並無針對以上定義撈出的數據,僅有地方政府的社會局處自訂不同定義找出「列冊關懷獨居老人」。本專題高齡獨居數字整理自「一○九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由行政院主計處執行,每十年調查一次。無論願不願意,你我都很有機會在年老時成為「獨居老人」。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一一一年第二季全戶僅一名老人(六十五歲以上)共四十七點七萬戶,十年間增幅逾百分之百,高齡獨居已勢不可擋。嬰兒潮世代 傾向自己住高齡獨居大增,除了高齡人數變多外,也因為戰後嬰兒潮世代的主動選擇。前政務委員、人口學者薛承泰觀察,戰後嬰兒潮世代已成為「法定老人」,他們教育程度比父母高、不比子女低,擁有不動產者比率高,且房子多是自己掙來的,這群人傾向獨居或老夫妻自住。高齡獨居率 台東冠全台根據一○九年的行政院人口普查,全台六十五歲以上獨居者有五十七萬多人,占高齡人口百分之十五點五六,即每六人中有一人獨居。廿二縣市中,獨居比率前五高依次是:台東(每四人中有一人)、花蓮(每四點五人中有一人)、澎湖(每五人中有一人)、基隆、雲林(皆每五點五人中有一人)。走訪這五個縣市─百分之九十五是丘陵地的基隆市;全國人口密度最稀疏、幅員最遼闊的台東縣與花蓮縣;用農業養大孩子,卻也因產業的單一迫使年輕人遠離家鄉的雲林縣;以及每個有住人的小島都有停機坪以便轉診的離島澎湖。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獨居風貌、獨特的難題。 列冊關懷人數 不增反減根據各縣市資料,實際列冊服務的獨居老人只有四萬一千九百五十五人,約占全體獨居老人的百分之七點三。有趣的是,十年前列冊需關懷的獨居老人卻也是四萬多人;這十年間,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增加了一百四十多萬人,但列冊需關懷的獨居老人不增反減。「列冊人數會影響地方政府資源,很多縣市甚至依預算及資源去抓服務人數。」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直言,「獨居老人」對地方政府是個歷史悠久卻微小的業務,在中央也不受重視,沒有長期追蹤資料,各部會如國健署、內政部、國衛院、行政院雖都有關於老人的調查,但每個定義與目的不同,歷年數據難以反映高齡獨居人口的變化。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舉國外研究說明,已開發國家有三成高齡者感到孤單,但住在長照機構卻有六成感覺孤單,所以有人照顧並不代表就不寂寞。他強調,獨居、孤寂感、憂鬱三者雖不同,但在臨床上又高度重疊。獨居只是「居住形式」,不必然感到寂寞;不同的地形、族群、產業,甚至是社區文化,也會形塑出不一樣的獨居樣貌。一直是群居的台灣社會,無論是城市或鄉村、本島或是離島,面對愈來愈高比率的高齡獨居人口,都沒有做好準備,更遑論打造出一個「高齡獨居宜居」的區域。專家及第一線工作者都建議,中央必須建置長期追蹤資料庫,擬定政策時才能有所據;也須針對需列冊關懷的對象界定標準,改變因各縣市資源不一,同樣處境的老人卻得到不同照顧的現況。而務實的生活照顧與陪伴,張淑卿說,「獨居要解方,一定要由地方發起。」 數位版 看這裡目前高齡獨居者有五十七萬多人,你知道這些人分布在哪裡嗎?在台灣獨居比率最高的前五個縣市之外,你住的地方有多少比率呢?你住的地方又有多少「列冊需關懷」的弱勢獨居老人?政府公開的數字背後,有哪些沒有說出的訊息呢?在聯合報數位版中,有更多您想知道的訊息。▌延伸推薦:孤老危機/一張圖看你住的地方多孤獨 台灣老人多自願獨居 但75歲後就變了
-
2023-02-04 退休力.自在獨立
孤老危機/獨居?同住? 75歲是轉折點! 深感變老時會想和子女一起住
徐先生年輕時就未婚無子;梅春阿嬤的孩子因工作離鄉,先生也過世了;吳小姐在四十歲時和有家暴傾向的伴侶離婚;朱先生在太太過世後決定一個人住;林小姐說,她獨居純粹就是喜歡一個人,很自在。 高齡獨居「女性」愈來愈多「高齡獨居一定愈來愈多,尤其是女性。」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楊文山表示,嬰兒潮世代未婚女性比上一輩及下一輩都多,即便結婚,女性壽命又比男性長,導致高齡獨居以女性居多。他補充,當獨居是自主選擇,當事人較會積極調整自己,對人生有較多滿足感;反之,若被迫獨居,心態鬱悶、資源也不足,就可能成為悲苦老人。感覺自己變老 希望有子女同住根據衛福部一○六年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不想和子女住比率較四年前高,可見愈來愈多高齡者是主動選擇獨居。但調查也發現,七十五歲左右是轉折點,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認為真正關鍵不是年紀而是身體變化,可能在某次生病後發現身體恢復很慢,深刻感覺自己變老,就會希望有子女同住。「獨居」需要足夠社經資源楊文山說,北歐獨居盛行率高,因為政府提供足夠的社會住宅以及相關的社會福利。在台灣,如果個人社經資源足夠,獨居會是好選擇,但若無資源,獨居較難有好生活,許多房東甚至不願意租房給獨居老人。要使高齡獨居成為老後居住的好選項,而非是需要幫助、社會救助的特定福利人口群,不僅社會要用新眼光看待高齡獨居,更需政府投入資源,重新思考城市與區域的軟硬體規畫。
-
2023-02-03 退休力.理財準備
存夠了錢就能及早退休,享受人生? 專家教你如何財務獨立提早退休
有次在「履歷優化與個人品牌重塑」課堂上我問一位學員:「妳心目中理想的工作是什麼?」 同學回答:「我沒有特別想做的工作耶,只要能讓我存夠錢,早點退休就好了!」接著我問她,多少錢才算夠呢?她回答:「至少要1000萬吧!嗯,不對,可能要1500萬才夠……」 努力工作,抑制消費,存下一筆大錢,然後透過投資每年領取收益當生活費,就可以及早退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應該是許多上班族的終極人生計畫吧!相同的概念在美國甚至還興起了一個運動,簡稱「FIRE」,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縮寫。搜尋這個關鍵字你會找到許多書籍與部落格,宣揚相關的理念與實踐經驗。 老實說,我以前也有一樣的嚮往。但這幾年來隨著觀察周圍的退休者,加上自己的感悟,我越來越覺得「財務獨立,提早退休」這個概念並不如想像那麼美好。除了執行上非常困難外,就算真能存夠目標金額,迎接我們的未必是環遊世界或閒雲野鶴般的悠閒,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生活的貧乏、自信低落與生存恐懼。至少,我個人在多年前就已經把這個念頭從我腦袋清空,轉向另一種「終生工作」的價值觀! 要如何財務獨立,提早退休?可能有些讀友對FIRE概念不太熟,我用最簡略的方法說明一下: 假設小李夫妻30歲,年收入100萬,基本年開支50萬,存下50萬。他們希望盡快累積1000萬退休金,並透過投資賺取每年5%的利息,就可支付生活所需的50萬元,再也不需要工作!照原本每年存50萬的進度共需要20年,依照FIRE的及早退休理念要提升「儲蓄比」,許多FIRE信奉者會逼自己存下超過70%的錢,小李的case就是一年存70萬,這樣達標時間就縮短為14.3年,也就是說如果小李夫婦如果確實執行FIRE,就能在45歲之前達成財務自由,接下來不必為錢而工作,每年還有50萬可以花用,很美,不是嗎? 說到這裡,我想對財務稍有概念的讀友們應該已經發現,這裡面有幾個假設數值,可能有過度樂觀的嫌疑!這些樂觀有可能導致整套方法變得窒礙難行。 1.首先是5%的年投資報酬:小李夫妻45歲退休後如果活到85歲,等於接下來40年這1000萬都要持續提供穩定報酬5%,有在投資的朋友都知道這非常不容易。再考慮每年2%~3%通貨膨脹,要維持一定購買力時,5%的報酬得提升到7~8%才行。就算真能找到這麼好的投資標的,也不可能每年剛好都是5%報酬,萬一正要退休時遇上經濟蕭條或時局變動,報酬剩下1~2%(甚至負報酬,本金被侵蝕),「又老又窮」的日子就要來臨! 2.其次,小李夫妻一開始花一半存一半的理財紀律,在這個低薪時代已經很不容易達成,何況要提升到70%的儲蓄率!年輕時我們成家立業,正是錢花得最兇的時候:房子、車子還有孩子,都是大筆支出,硬要存下高比例的收入真的需要過極度節儉的生活。吃喝玩樂省一點還不打緊,花費在教育與人際上的錢,其實都是人生重要的「投資」,講得現實一點,都是未來「賺更多錢」的契機。這些錢都省下了,斬斷了開源的機會,就只能更拚命節流,不啻是一種惡性循環。 延伸閱讀:別夢想一夜致富!投資不要跟單!專家告訴你金融投資的12個原則 我們換個狀況:假設小李夫婦每年賺300萬,固定開支100萬(每年存200萬)呢?15年後他們45歲,預計可以存下3000萬的退休基金。只要找到一個每年領取3.33%收益的投資標的(例如美國公債),就可以享用每年100萬的生活費用,這樣FIRE突然變得可行多了是不是?其實「薪資收入」正是整件事情的關鍵!我看了一些報導,成功實踐中壯年退休,有閒錢環遊世界的人,幾乎都是高薪白領或是創業家,沒這個優勢,要享受FIRE的好處,還真是相當不容易! 以上是財務分析的部分,畢竟我不是專家,就只能點到為止!這篇文章我更想談的,其實是兩個心理層面的因素,它們的重要性可能跟財務方面不相上下,甚至更高! 提早退休的兩個心理層面的因素一、 「錢」只是工作的好處之一,不是全部。放棄工作同事也拋棄許多珍貴的「人生必需品」人有一個毛病:看不到的就以為不存在。工作除了金錢,還會帶給我們成就感、人際關係、以及個人成長所需要的新刺激。上面這段話很多人嘴巴上不會反對,但內心覺得又是「心靈雞湯」來著!畢竟成就感什麼的,不如銀行存款來得真切。直到有天真正離開工作崗位,爽了幾個月之後,才發現迎來的是一陣空虛落寞!我身邊就有幾個朋友,他們存夠了一筆錢開心退休,逍遙了沒多久又重新回到職場,原因就是想找回生活中失去的養分。 補充一點,我尤其不建議男性過早退休。男生是特別需要成就感跟尊嚴的生物,太早退休又沒有好好規劃生活來滿足上述兩個需求,閒賦在家的退休男人常常是家人的災難,他們會持續跟身邊的人索取必要的成就感跟尊嚴。 有句諺語說:「別把嬰兒跟洗澡水一起倒了!」(Don't 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water)如果工作讓我們不開心,我們應該思考的是「什麼樣的工作會讓我們開心」,而不是一股腦把「工作」從我們的人生中完全倒掉。參加過「尋找天賦與熱情的系統化做法」講座的人一定記得我的親身經歷:我曾經也是個以及早退休為目標的上班族,常常在日記裡寫著要45歲退休的目標,但逐漸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退休」這件事情的誘因就逐漸淡去了!就像是歐普拉說的:「如果你從事的工作就是自己熱愛的事,那麼賺到的薪水其實都算是『額外』的好處,可以的話,為什麼不一輩子享受這樣的工作呢?」 二、當人們感受到財務的焦慮時,往往不是因為資產的「存量」不夠,而是其「增量」下滑!學生時代,皮夾裡有個千把塊就覺得自己很有錢,可以買少年快報兼請同學吃鍋燒意麵了!但上班之後,好不容易存了10萬塊卻還是憂心忡忡,覺得自己沒房沒車,要怎麼樣才能娶女友進門?(更慘的是還沒女友!)人對財務的焦慮,顯然不是來自當下的帳戶餘額,而在於對「未來財務狀況」的評估。就算一個人明明戶頭裡有幾百幾千萬,但當他「覺得自己錢越來越少」時,仍然會帶來很大的焦慮。你看看身邊退休的長輩就知道了,很多人年紀大了,沒有賺錢的能力,就算存款很多,也都會把錢看得比以前更重,因為每多活一天,錢就會減少一些,這是一種倒數計時的焦慮感! 就算我們真能在中壯年存了大筆退休金,提早退休並且每年領取固定收益當作生活費,我認為並不能算是真正的財務自由,反而會產生一種新的財務焦慮!我們會擔心萬一明年投資收益不好怎麼辦?萬一物價上漲怎麼辦?萬一臨時出現大筆開支怎麼辦?明明有大筆存款在帳戶裡,卻仍要承受這種焦慮,我稱作「富人的窮困感」,真的非常划不來! 但如果樂在工作,並且持續工作到老年,除了能獲得工作帶來的諸多好處之外,由於財務上持續有進帳,自然不會有「吃老本」的焦慮感。因為有持續收入,還能偶爾奢侈一下,不必嚴格遵守每年花費上限,這樣的「閒錢」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就像學生時代的少年快報一樣! 延伸閱讀:你有選擇困難症嗎?專家授獨立思考術,做出理性選擇10大原則 我認為執行FIRE計畫(財務獨立,提早退休)有幾個先決條件,必須同時遵守,才可能達成目標。首先你與伴侶屬於高薪族群、都擁有強大的消費自制力、願意維持數十年極簡生活、同時家庭份子單純(無年邁父母與子女)極少意外開支,這任何一條都很不容易。而且更慘的是,當你終於成功達標,存了上千萬退休金後,還不能太高興,因為退休之後,你得更嚴謹地控制支出,一直到離開這個世界為止。這……這實在是太違反人性了! 那麼解法到底是什麼?這問題我想了不只10年,直到今天為止,我的結論跟歐普拉女士一樣,唯一解就是「做自己有熱情的工作」。在財務層面上,擁有持續的收入就不用擔心吃老本,搭配妥善的理財計畫,生活只會越來越好,存量甚至增量都會提升!在心理層面上,除了可以享受工作帶來的多元好處,也能開心地發揮閒錢帶來的好處,這會更接近所謂的「財富自由」!
-
2023-02-02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10分鐘溫和瑜伽伸展練習,放鬆髖部排解負面情緒與壓力
許多人因為久坐缺乏運動,下半身氣血循環變差,造成髖部緊繃、肌肉僵硬無力,連帶引起下背疼痛及影響代謝功能。「寶拉瑜伽風」的寶拉老師要教大家幾個溫和簡單的瑜伽體式,有益伸展開髖、放鬆骨盆肌肉群,趕快點開影片跟著一起做!寶拉老師開宗言明骨盆與髖部是身體的能量中心,柔軟放鬆的髖部將能提升骨盆的生理機能,還能夠排解負面情緒與壓力。她示範了六種瑜伽體式,包括手杖式、束角式、躺臥手抓大腳趾AB式、髖部輕擺動及快樂嬰兒式輕擺動。這組練習輔助工具需要一條瑜伽繩和一張瑜伽墊,操作過程中動作要儘量緩慢溫和,並保持均勻自然的呼吸,每個體式停留5個呼吸即可。寶拉老師強調做這組髖伸展練習的益處,是可以增強血液循環、緩解下背疼痛和經期不適感,並提升我們的代謝功能。想了解更多關於瑜伽健身的資訊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在家10分鐘瑜伽溫和開髖!原始影片寶拉瑜伽風 YT寶拉瑜伽風 IG延伸閱讀腹部脹氣好難受?4個瑜伽體式舒緩助消化!有效增強臀肌力、穩定與控制!物理治療師教你五個下肢離心收縮運動「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3-01-23 養生.人生智慧
最深層的悲痛沒有眼淚 她無聲地當了20分鐘的媽媽
來不及擁抱「我還想抱一下這個孩子。」面對沒有哭聲、一動也不動的嬰兒屍體,媽媽的眼裡仍然是溫柔的,但這樣的溫柔卻有著幾乎承載不了的心痛和心碎,她最終沒有流下眼淚,因為最深層的悲痛,是沒有眼淚的。近足月的孕婦來到急診室,說她突然間感覺不到胎動,想要來檢查一下。我們掃了超音波,發現母親罹患前置胎盤,合併子宮內出血,胎兒已經沒有心跳。母體、胎兒彼此之間的連結,有一種保護機制,就算是媽媽心跳停止,胎盤無血液供應,甚至是胎兒心跳停止,只要動作夠快,在十分鐘內直接開刀剖腹,都還有機會把小孩救活回來;所以有時候電影常常會上演這樣的情節,在急診室一邊幫孕婦壓胸做心肺復甦術,另一邊直接開刀剖腹產,把胎兒娩出。但是這個小孩已經太遲,心跳不知道已經停止多久了。胎死腹中的嬰兒,必須開刀取出,同時清理子宮內的血塊,因為死胎跟血塊最後會形成一個感染源,最後導致媽媽敗血性休克。而剖腹產一般來說都是做半身麻醉,在孕婦的腰椎打針,注入麻醉藥劑,開刀的過程孕婦是醒著的,但是下半身不會痛;最主要的原因是全身麻醉的藥物會使得子宮鬆弛,子宮鬆弛失去張力,會導致手術中孕婦的失血量大增,增加孕婦的風險。最深層的悲痛是沒有眼淚因為孕婦是醒著的,所以一般來說,小孩出生後,我們會將孩子清理乾淨,包覆好保暖之後,再給媽媽看一下,同時讓孩子躺在媽媽的懷裡,感受媽媽的心跳還有體溫;有的人認為,剛剛分娩出的胎兒假如能夠再讓媽媽抱一下,感受一下如同在羊水裡的溫暖還有媽媽的心跳聲,這樣的小孩比較不會有分離焦慮,會比較鎮定。但是假如胎兒已經死亡,做半身麻醉對媽媽就變成是一件很慘忍的事,小孩取出的時候,沒有宏亮的哭聲,沒有醫療人員欣喜的道賀聲,開刀房的空氣靜默而凝結,讓媽媽一起經歷這些,有時候我們也覺得很抱歉。而死亡的胎兒全身軟趴趴的,四肢沒有張力,顏色是一種很可怕的紫黑色,你假如看過,就不會想看第二次;一般我們都是處理完,包覆後直接當作死胎處理,就從開刀房內部的電梯直接送到地下室的助念堂,再交給禮儀公司處理後面的往生安葬事宜。但是這個媽媽很特別,她說她還有一個心願,她想要抱一下這個孩子。這讓我們很為難,因為恢復室是讓「活人」休息的地方,我們從來沒有讓嬰屍或是往生的病人到過恢復室;但是我們也想完成媽媽對這孩子的最後一個心願。於是我們只能假裝這個孩子還活著,好好地幫小孩擦拭乾淨,幫他把衣服穿好,然後當作一切如常,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把孩子放到媽媽懷裡。媽媽也非常鎮定,沒有掉下任何一滴眼淚,她就這樣靜靜地抱著一個嬰屍,安穩地躺在恢復室裡,就像小孩還活著一般。最後,她當了二十分鐘的媽媽之後,才放手把孩子給我們……。當你選擇當一個麻醫,你就已經注定要看見很多悲傷的景象;而沒有聲音的,並不代表安穩,沒有眼淚的才真正悲傷。想要再見時,來不及說再見,想要擁抱時,沒有機會擁抱。※ 本文摘自《心安的練習:一位麻醉醫師的人間修行》。《心安的練習:一位麻醉醫師的人間修行》作者:主動脈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12/01
-
2023-01-22 醫療.消化系統
過年邊吃邊聊天噎到食物怎麼辦? 醫:千萬別拍背,哈姆立克法才能救命!
春節團聚,老人及小孩吞嚥功能較差,吃東西時邊聊天、大笑或嘻鬧,很容易吸進異物到氣管造成梗塞,台中慈濟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莊浩凌提醒,梗塞發生千萬別拍背,馬上使用哈姆立克急救法才能把握黃金時間救命。異物梗塞時千萬別拍背莊浩凌提醒,異物梗塞時千萬別拍背,因為可能使異物完全堵塞氣管,導致難以挽救的後果。「異物梗塞的國際求救姿勢是,兩手抓住喉嚨並做嘔吐狀。」莊說,身邊有人做這個動作時,先鼓勵他咳嗽排出異物,若無法咳嗽表示氣管完全堵塞,就要馬上做哈姆立克急救。馬上做哈姆立克急救噎到者意識清醒時,施救者站在他背後呈弓箭步,前腳放在他雙腳間,一手握住另一手拳頭,拳眼向內,兩手置於肚臍與劍突中間,若是孕婦噎到無法雙手環抱時,擠按部位要移至胸骨下半部。莊解說,雙手往內、往上施力5次,反覆動作直到梗塞者咳出異物。如果梗塞者因缺氧而意識不清倒地,就要做心肺復甦術,每個循環後,檢查口中是否有異物並清除。嬰兒急救方式是「頭下腳上」趴在施救者前臂,支撐於大腿,一手托住下顎與頸胸部,另一手掌根背擊兩肩胛骨間5次,扶住嬰兒頭頸,再翻面臉朝上仰臥在前臂且頭低於胸,以兩指對準嬰兒胸骨處按壓5次。反覆施行兩種動作,直到排出異物;如嬰兒昏迷,就改用心肺復甦術,立即送醫。莊浩凌補充,如果是自己噎到,別慌張,只要找到穩固桌椅,頂住肚臍與劍突的中間處用力推擠,也有急救效果。哈姆立克法原理是藉由快速擠壓的力道將橫膈膜往上頂,使胸腔內空氣向上沖而排出異物。莊提醒,邊聊天邊吃東西還是要細嚼慢嚥,給老人與小孩吃的食物,最好剪碎再吃,才能享安全。
-
2023-01-11 養生.保健食品瘋
每天該吃100mg維他命C!營養師教如何正確補充 老年人、糖尿病者、吸菸者...6類人要當心
維他命C(即維生素C)是身體必須的一種維他命,它除了具備抗氧化、協助傷口癒合的功能,還有很多重要的生理活性,因此對於人體是一個很重要的營養素。 維他命C的攝取量要怎麼知道自己一天該補充多少的維他命C呢?衛福部建議成年人每天應該吃到100mg的維他命C。當人體面臨特殊狀況時,對於維他命C的需求也可能會上升,以下列舉出需要特別增加維他命C攝取的族群,一起來看看自己有沒有需要多補充吧!1.吸菸者吸菸會使體內氧化壓力增加,同時促使自由基的產生,當體內累積過多的自由基就可能導致某些疾病。而維他命C可以利用抗氧化作用來捕捉自由基,以減少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因此吸菸者體內的維他命C消耗量會高於一般人,進而導致每日維他命C的需求增加。2.懷孕、哺乳婦女孕婦因為有供養胎兒的需求,加上孕期可能面臨到的妊娠生理性貧血(血漿增加的量比紅血球多,造成血液稀釋),會有血液維他命C濃度隨懷孕週數增加而漸漸降低的現象。且維他命C對於大腦的早期發育非常重要,若母體維他命C濃度不足,也可能會增加胎兒的氧化壓力,因此我國建議孕婦應增加 10 mg的攝取量,每日應攝取110 mg的維他命C。而嬰兒維他命C的主要來源為母乳,所以哺乳婦女考量到嬰兒需求,建議每日增加 40 mg的攝取量。3.糖尿病患者人體處於高血糖時,會減少生成葡萄糖穿越細胞膜的通道(GLUT),避免大量葡萄糖進入細胞,造成損傷。而部分維他命C會和葡萄糖共用同一通道,因此糖尿病患者體內的通道數量下降,同時加上更多一起競爭通道的葡萄糖,都可能會造成患者血中維他命C濃度比健康人群低的現象。而且糖尿病患者常會伴隨著併發症的發生,適量補充維他命C可以降低體內因為併發症所產生的氧化傷害。4.疾病、重症患者傳染病、癌症、心血管疾病、中風、急性胰臟炎、敗血症和重症等等疾病的患者,通常體內維他命C濃度會偏低,這是因為體內的氧化壓力和身體處於發炎狀態所導致,加速了維他命C的消耗,而且疾病常會伴隨食慾下降,降低病患從飲食中攝取維他命C的量。因此可以適量補充維他命C以改善身體狀態。5.老年人、骨質疏鬆者我國對於老年人維他命C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和成年人一樣,都是訂為 100 mg。但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可能會因為吸收率下降,導致血中維他命C濃度漸漸降低。且長者常常會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骨頭的材料除了鈣質外,膠原蛋白也是很重要的填充原料,而維他命C有促進膠原蛋白生成的功能,所以想要避免骨質疏鬆,除了補鈣也要記得多補充維他命C。6.壓力大、情緒易緊張者大家是否面臨過因壓力而感到心跳加快,或曾經在危急時刻做出超越平常體能極限的事情呢?其實這些是腎上腺皮質荷爾蒙的作用,而維他命C參與了這類荷爾蒙的製造,所以當體內大量分泌抗壓力荷爾蒙時,會增加維他命C的消耗,反之,體內維他命C不足時,抗壓力荷爾蒙就無法被順利製造。考量到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及情緒壓力,應該適時補充維他命C以維持健康的生理機能。 維他命C 1000mg是過量?其實維他命C是個很安全的營養素,研究數據顯示攝取超過3000mg才有可能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無不良反應的最低劑量,lowest-observed-adverse-effect level)。我國藉此訂定出成年人每日的上限攝取量為2000 mg。飲食中的維他命C多從蔬果而來,衛福部建議每日應吃3份蔬菜及2份水果,而5份蔬果大約可以提供200~300mg的維他命C。但現代人每天很少可以攝取到5份的蔬果,所以2000mg這個上限攝取量是遠超過我們能從飲食中攝取到的量,因此透過日常飲食的補充,維他命C很難出現過量的問題。 每天攝取1000 mg維他命C到底有沒有過量,其實參照上表就可以知道,不同的年齡會有不同的答案。而人體可以藉由尿液排出多餘的維他命C,所以偶爾不小心吃超過一點點也不用太擔心喔!如何正確補充維他命C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維他命C,所以需要從飲食中攝取。而維他命C多存在於天然的蔬菜、水果中,可以透過多吃蔬果的方式來補充。但現代人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且生活習慣不良,導致維他命C的需求量增加,同時又因飲食習慣不佳(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大大減少從飲食中攝取維他命C的機會,若無法從飲食中攝取足量的維他命C,適量食用優質的維他命C保健食品也是個好選擇!補充維他命C保健食品時,可以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一次補充大量的維他命C反而不利於體內的吸收,研究指出單次攝取超過200mg時,人體可以吸收且利用維他命C的能力會開始快速下降,所以「每次」補充應避免超過200mg,減少吃進體內卻無法被有效利用的狀況。2.成年人維他命C的每日上限攝取量為2000mg,為避免攝取過量造成身體不適,在補充維他命C時,應注意「每天」攝取的總量不要超過2000mg。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3-01-07 寵物.寵物故事
誰說貓「薄情」?科學證實,貓比狗更能療癒人類
最新科學研究發現,貓與主人有著超乎預期的深厚連結,甚至可以協助高敏感的族群穩定情緒、降低焦慮。在人類認知中,相較於貓,狗才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但這樣的認知,隨著養貓的人愈來愈多,各種關於貓咪的科學研究,也正逐漸顛覆傳統對貓「薄情」的看法。多數貓奴都曾有過,呼喚自己親愛的寵物卻被冷漠忽視的經驗。不過,貓奴們也不需灰心,因為科學家找到可以跟貓咪好好溝通的語言了。刊登在《動物認知(Animal Cognition)》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相較於人與人平時互動的音高,若使用類似逗弄嬰孩的高音頻說話方式,你的愛貓會有更多反應。不過貓咪的傲嬌也是眾所周知,所以這些反應多數皆十分細微,包括轉動耳朵、僵住原本在進行的動作,或少數大剌剌的給予飼主回饋。有趣的是,研究團隊還發現,這種嬰孩對話方式只限於貓咪認定的飼主,才有奇效。「貓咪們正密切關注他們的照顧者,不僅注意他們說什麼,而且還注意他們怎麼說」,統一學院(Unity College)動物健康和行為學助理教授維塔里(Kristyn Vitale)分析。不過,貓咪聽是會聽,有沒有要理會又是另一回事了。人類是新媽?貓對照護者有超乎想像的依戀有關「寶寶語」的研究,正好提供了維塔里更多動物行為實例,他也提出了驚人的發現,貓與人類照顧者的互動,即是小貓與母貓連結的複製,「原本與母親互動的依戀行為,現在可能被修正為與新的看護者,人類的互動。」更感人的是,維塔里認為在選擇獎賞時,比起食物與玩具,「貓其實跟傾向與人類互動,」這點恰巧與狗大為不同。由此可見,過去常被誤會「薄情」的貓,其實對於認定的照顧者有著超乎想像的依戀感情。串流平台Netflix一部紀錄片《喵星人的奇思妙想》,整理了近年科學家對於貓的研究,其中,研究者發現貓的「呼嚕聲」頻率,近似人類嬰兒哭聲,能夠快速吸引人類注意,激起人類天生的保護慾。據《BBC》報導,這些呼嚕聲其實藏著大學問,貓發出呼嚕聲的原因不僅是因為開心、滿足,也具有溝通性質,過往母貓可透過呼嚕聲定位幼貓,幼貓則可以藉此提醒母貓餵食時間。目前研究發現貓有兩種呼嚕聲,一種低頻、單一,另一種則同時混雜著低頻與高頻且類似嬰兒哭聲的聲音,這種呼嚕聲多會在貓感到「飢餓」時使用,用以呼喚貓奴們伺候餵食,如此行為也反應了飼主與母貓角色的重疊性。貓的肢體語言及觸感,更能有效舒緩高敏感族的壓力隨著人們對貓的喜愛程度提高,與貓相關的研究增加,過往由犬隻雄據一方的動物舒壓療法,可能也將逐漸被貓取代。《今日醫學新聞》(Medical News Today)報導,一項有關情感支持動物(Emotional Support Animals)的研究指出,狗與貓都能夠協助參與者大幅降低焦慮,不過,與狗相比,與貓相處的參與者的紓壓程度更高。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分析,高敏感族群對於動作、情緒的接收與反應幅度,都遠超其他人,也因此對於貓的細微行動,都能夠更容易的覺察,進而獲得陪伴感,並改善心情、釋放壓力。「對於情緒化程度高、高敏感的族群來說,這種支持可能特別有影響。貓咪身體的溫暖、呼嚕聲的振動、貓毛的質地,都是一種感官輸入,」可以撫慰受陪伴者。托雷多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ledo)社會正義學院、長期研究情感支持動物的格拉赫(Janet Hoy-Gerlach)博士解釋。療癒紓壓好友,人貓關係比你想得更深厚過往受限於貓容易對實驗環境感到不安,對於貓的研究可說是少之又少。不過隨著全球愛貓人士逐年增加,相關研究也相應而生,也似乎終於可以一窺喵星人眼中的神秘世界。如此看來,貓可以不只是會後空翻的外星生物,或是可以塞進任何容器的液體,也可以是人類的療癒舒壓好友。對全天下飼主來說,儘管貓咪的行動仍然充滿著未知,但至少可以確定,人貓關係比你我所想像的更加深厚,而貓奴仍會死心塌地愛著他們的呼嚕毛孩。【延伸閱讀】》親人過世、痛失摯愛時心臟病風險竄升近30倍!我們該如何走出悲傷深淵?(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3-01-06 焦點.杏林.診間
專訪/黃富源「從事公衛,需要一點傻勁與熱忱!」行醫路上三件事 影響全民至今
從事公共衛生,「需要有一點傻勁與熱忱!」曾任衛生署副署長、馬偕兒童醫院榮譽主治醫師黃富源回憶行醫路上的三件事情,當時看起來雖然非常小,卻在日後有著巨大影響。一個人的影響力可能很小,但也可能很大。兒科界翹楚黃富源沏了一壺香片,在滿室的茶香味中,細數著過往三件令他記憶深刻的故事……。他咳了幾聲,嗓子因為入冬的第一道寒流而顯得乾澀,但當談起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時,他臉上的微笑曲線瞬間柔和了很多。故事一:因為女兒,鄭明欽與喬安娜夫婦創辦雅文基金會嘉惠無數聽障兒,願「台灣沒有聾人也沒有失語者」!由台灣籍企業家鄭欽明及他的外籍太太喬安娜共同創辦的雅文基金會,成立緣起是女兒雅文於出生數月後發現聽力損失,雙親為了雅文跑遍各家醫院,甚至遠赴澳洲接受電子耳手術,才開始雅文有聲的世界。 然而,對聽損的孩子來說,接受電子耳手術只是打開與世界連結的接收器,如何訓練說話更是後續復健的重要挑戰。鄭欽明透過所有的人脈與資源,一心要為掌上明珠的世界帶來改變,最終,請到了來自加拿來的語言治療專家到台灣,全心全意將雅文訓練到可以說話,其中雅文的努力不懈與父母的支持更是關鍵。就在雅文的有聲世界「啟動」後,雅文的母親喬安娜開始思索著,全台灣有多少像雅文一樣的孩子,而這些孩子,後來聽見了嗎?現在會說話了嗎?於是與夫婿積極籌組成立基金會。喬安娜在基金會成立時說,她要用一生的精力,不要讓台灣的孩子因聽力損失而造成終生遺憾,繼而在宜蘭與高雄成立二處聽語治療訓練中心,力邀加拿大籍的語言治療專家繼續留台,投入醫護專業訓練的教育課程。與羅慧夫同時擔任基金會董事的黃富源不免好奇的問:「這些經費從哪裡來?」喬安娜才說:「他們夫婦把所有的收入,扣除員工薪水與生活基本的開銷後,全數都捐給基金會使用。」黃富源至今仍會為這句話深受感動。為聽損孩子致力奉獻多年,喬安娜最後因乳癌不幸病逝,黃富源提筆為文追悼,悼文被印在祭文上,讓人看完潸然淚下,出殯隊伍中更有為數眾多的聽損兒童一路陪伴,那個景象深印在黃富源的腦海。喬安娜的離世,不會是聽損兒照顧的終曲。黃富源在基金會董事會提議:「新生兒聽力可以做早期篩檢,我們應該把戰線往前拉,才能更早幫助這些孩子,也為完成喬安娜畢生宏願一起努力。」 在全體董事的同意與支持下,新生兒聽力篩檢由當時任馬偕小兒科主任的黃富源協請耳鼻喉科林鴻清醫師進行研究計畫,在馬偕醫院所有出生的寶寶,於嬰兒室內即完成非侵入式的新生兒聽力篩檢,研究結果發現聽損發生率約為千分之六,後續並早期啟動醫療評估與協助,亦讓林鴻清醫師長年投入新生兒聽力與人工電子耳手術,日後並成立馬偕醫學院聽語系,成為該領域的第一把交椅。 新生兒聽力篩檢從馬偕延伸至全國,黃富源還要感謝一個人,那個人就是昔日衛生署的部屬林玉珍。黃富源詢問林玉珍是否讓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現改為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支持篩檢計畫,讓有聽損的孩子早一點被發現,早一點接受醫療介入與聽語訓練復健計畫,此舉亦獲得衛生署同意,將原本只在馬偕醫院進行的新生兒聽力篩檢擴及全國,也讓台灣人工電子耳的手術得以發展,讓台灣真正如喬安娜生前所願「台灣沒有聾人也沒有失語者」。黃富源語畢,看了窗外,寒流下的台北天色雲層很厚,隔著窗,中山北路的車水馬龍聲,像是回應了,每個孩子都應該要知道這個世界該有的樣子。故事二:台灣B肝疫苗全面施打的起步從李慶雲一句話 黃富源穿針引線開始台灣民眾早年深受B型肝炎威脅,肝癌發生率高且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飽受肝病之苦,學者Baseley在台灣的長期研究中,最早發現B型肝炎是台灣人罹患肝癌的濫觴,素有台灣疫苗之父的台大醫院李慶雲教授,為了進行B肝疫苗研究以期杜絕肝癌發生,沒想到四處碰壁。當年,進行疫苗研究的人體試驗計畫僅管內容嚴謹,但「誰願意啊?」台大醫院李慶雲教授向嬰兒室提出該計畫時,婦產科醫師大表反對,無法接受辛苦接生下來的寶寶,就這樣被小兒科醫師拿去當「白老鼠」,因此,李慶雲教授鼻子摸摸,苦惱了好幾天。 幾天後,李慶雲教授打了通電話給在馬偕醫院小兒科的學生黃富源,直率的李教授在電話那頭開門見山:「黃富源,B肝疫苗我在台大無法做,你們馬偕可以嗎?」黃富源說:「老師,我覺得很有意義,但我只是科主任,這事可否讓我去向院長報告,看看院長的意思好不好?」於是黃富源透過李慶雲教授拿到研究計畫書,請示當時的馬偕醫院院長吳再成。吳再成院長看了計畫書內容寫的非常詳細,包括參與計畫前會由護理師充分說明,經過家長同意後才會進行;一旦加入計畫後任何時間想退出都可以;在參與計畫期間,不論是否為B肝所引起的疾病,醫療費全數由計畫費用支付,且家長可享有24小時的小兒科醫師專業諮詢;計畫中也載明,若不幸因注射疫苗而死亡,可獲新台幣400萬元補償。考量該計畫在面面關顧周全的情況與黃富源的穿針引線下,吳再成院長同意這項計畫得以在馬偕進行,只有極少數家長拒絕,該計畫最終證明疫苗可以有效減少新生兒感染B肝,研究團隊並在1983年將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原以為隨著研究成果發表及國家預算也願提撥至B肝預防的優勢情況下,實施全國新生兒B肝疫苗注射指日可待,但此時第一個帶頭反對的卻是國內大型醫院的知名教授,該教授在報上發表一篇「我們不做白老鼠」的文章,堅決反對該院新生兒接受B肝疫苗注射,輿論剎時鋪天蓋地而來,政策因此停擺,形同有研究沒執行的空談,更遑論公共衛生領域的推動。為台灣解決國病困擾還是讓台灣之子變成白老鼠的輿論談了長達一年,雙方攻防與互動,讓醫學會也不得不加入宣導的立場;隔年,政府重啟該計畫,並從第一代疫苗慢慢精進到如今的第二代疫苗,而在兒童接受疫苗注射後,感染肝炎或肝癌的病例自此沒再發生,直到如今,更是家長不會遺漏施打的公費疫苗之一。黃富源不敢居功,反而遙想李慶雲教授當年是如何獨排眾議爭取公共衛生在台灣的發展,也感念吳再成院長的睿智判斷,而他一個簡單的穿針引線,在過程中小小的「推一把」,如今能讓台灣人終結肝炎及兒童肝癌,才是別具意義。 故事三:將台灣帶入母乳哺育的重要推手黃富源將母乳哺育列入評鑑要求台灣早年出生率高,家家戶戶無不靠嬰兒奶粉養大孩子,能夠有奶粉喝更是社會階級的象徵,唯有買不起嬰兒奶粉的家庭,才會勉強讓孩子喝母奶求溫飽;當時,奶粉廠商無不卯足全力搶攻進駐醫院或產科診所,免費提供嬰兒奶粉給醫院,也是醫院及診所的一筆收入。 馬偕醫院產科生產數向來在同業間獨占鰲頭,廠商的捐贈著實可讓經營困難且又破又小的醫院得以有一筆收入,擔任小兒科主任的黃富源,堅持不收奶粉廠商的捐贈,還一度造成與院內高層關係緊張。與黃富源熟識的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後改為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科員林桂美,是負責全國母乳推廣的基層公務人員,基於私人交情,常邀請黃富源與楊文理醫師參與各項母乳推廣研習會、舉辦多場宣導講座,黃與楊二人更是把幻燈片「做好做滿」,哪裡有場次,就到哪裡講。全省跑透透的黃富源覺得又累效果又差,更難以扭轉社會大眾「母乳才是寶寶最好的食物」的觀念,一度讓他十分挫折。直到黃富源當上衛生署副署長,看到母乳推廣依舊窒礙難行,於是他在醫院評鑑的嬰兒室評鑑項目中增加「母乳哺育比例要達到50%以上」的標準,此項目一出,全國嬰兒室手忙腳亂,但為達到指標項目無不全力衝刺,各家醫院瘋狂競爭,且不以低標50%為目標,第一年就看到成果,不少醫院的母乳哺育比例一下子衝到60%-70%。 由於全國醫院與產科診所的大力宣導,產婦在衛教下也漸接受母乳哺育,知道母乳是對寶寶最好的優先食物,讓全台母乳推廣計畫一下子往前邁進一大步,在2002年哥本哈根世界護理師協會國際會議時,黃富源巧遇護理界代表,還 特別感謝這項政策,奠定台灣在母乳哺育上與國際接軌的成果。時至今日,母乳已被視為新生兒最理想的第一品牌,若母乳哺育有困難或是特殊情況時,還是有嬰兒粉可以替代,不影響母親養育新生兒的辛勞,且透過長期宣導,母乳哺育友善環境也陸續增加與普及。黃富源回想,公共衛生的推動之所以難,難在要達到全面性、普遍性,若不是天時加地利,再帶上一點點的傻勁與熱誠,的確很難達標,看到台灣在母乳哺育政策與友善環境的進步,箇中辛苦,點滴在心,甘之如飴。
-
2023-01-02 醫療.新陳代謝
醫師稱活不過15歲!她兒時確診1型糖尿病 如今92歲成奇蹟
1941年,莉比·拉珊斯基 (Libby Lashansky) 被家鄉南非約翰尼斯堡一家醫院診斷出患有第1型糖尿病時,年僅11歲;當時醫生告訴她,第1型糖尿病無法治癒,她「可能活不過15歲」。但80年後,高齡92歲拉珊斯基仍然健在,她不但上了醫學院、當上醫生、結婚並生了兩個孩子,還做了曾祖母。這位被認為可能是全球最高齡的第1型糖尿病患者,實現了醫生以為她永遠無法企及的里程碑。第1型糖尿病因最常見於兒童,以前被稱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胰島素產生不足。最近在「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雜誌發表的研究發現,2021年全球有840萬人患有第1型糖尿病,其中約19%患者年齡60歲以上;研究人員估計全球第1型病例到2040年人數可能加倍。拉珊斯基的女婿、70歲的布倫納 (Saul Brenner) 說,由於醫學進步,第1型糖尿病患者現在壽命更長,但拉珊斯基的長壽仍相當罕見;第1型糖尿病患者目前平均預期壽命為65至72歲。拉珊斯基過去20年來一直住在女兒長島家。她說,當年醫生說她活不過15歲,她很難過,「但我接受了。年復一年,我等待死去。」但打從一開始,拉珊斯基也決定,延長生命的最好方法是注意飲食並且享受生活。她說,醫生和父母教她自己測試血糖水平和打胰島素,她也學會相信自己的直覺;「我沒有和朋友談論自己的病痛,我將診斷保密,專注在吃什麼和上學。」成為舞蹈家是拉珊斯基的兒時夢想,診斷出糖尿病後,她決定選擇當醫生,1954年她從南非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畢業。1957年她結婚時,有人告訴她,生孩子對她健康太危險;但她不理會他們的建議,日子繼續前進。拉珊斯基的女兒、63歲的兒科醫生蓋爾·布倫納 (Gayle Brenner) 說,媽媽是激勵她的來源,「母親一直在我們身邊,從未讓她的病成為阻礙。」其他醫生也驚訝發現,儘管第1型糖尿病曾被認為是早逝疾病,拉珊斯基卻在疾病中茁壯了幾十年。俄亥俄州布蘭查德谷糖尿病中心(Blanchard Valley Diabetes Center)醫學主任葛瑞斯( Thomas Grace)說:「拉珊斯基80多年來成功克服第1型糖尿病挑戰,實在令人驚嘆。她的故事可以說是奇蹟,對第1型患者是一種鼓舞。」拉珊斯基將自己的長壽歸功於細心監控、具備常識以及子女和丈夫的關心;她說:「我很幸運有個充滿愛的家庭,我非常感謝他們都沒有罹患糖尿病。看著我們家族這麼多代人長大,真是太棒了。」第一型糖尿病是什麼?第一型糖尿病(T1DM)是胰島素缺乏症,因缺乏胰島素荷爾蒙而引起血糖上升,普遍發病年齡在15歲以下,除每天要控制血糖外,孩子在求學、人際交往常遇偏見和挫折,有些甚至躲到廁所打胰島素。因第一型糖尿病普遍發病年齡在15歲以下,許多病例中,發病年齡區間最高落在小學時期,且有些人可能突然發病、酮酸中毒,被送進加護病房才確診,突如其來的生活驟變,常造成病患與家屬龐大心理負擔。子女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對父母的考驗更多,需要愛和智慧克服問題。第一型糖尿病孩子在學校也會遇到許多挑戰,如老師覺得壓力太大,孩子只要稍微狀況就通知家長帶回;孩子自認特別,也開始拒學。第一型糖尿病病友的每一天都是值得紀念的冒險日,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是最重要的課題。(元氣網)孩子飯前洗手,較不易得第一型糖尿病?澳洲團隊數年前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發表新研究,發現有良好洗手習慣的兒童,較少得到第一型糖尿病。研究針對澳洲維多利亞省1至14歲兒童做衛生習慣分析,發現沒有規律飯前洗手習慣的小朋友,得到第一型糖尿病的比率較高;相反地,養成吃飯前洗手習慣的小朋友得到第一型糖尿病比率較低。第一型糖尿病好發於幼兒及青少年,患者大多需要一輩子注射胰島素。第一型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白,一些研究發現,部分第一型糖尿病的產生與腸病毒(Coxsackie B virus)有一定的關聯性,可能是因為腸病毒中胺基酸序列片段與人體胰島細胞近似,因而引起人體免疫細胞「誤傷」胰臟胰島細胞所造成。因此好的洗手習慣有機會減少1歲以上孩童得腸病毒機率,進一步避免第一型糖尿病。事實上,會誤傷自己胰島細胞的「自體免疫反應」,反而可能是現代人在嬰兒周歲前較少接觸腸病毒所致,使孩童在較大年齡才第一次接觸不同種類腸病毒,所以引起更激烈的免疫反應。綜合各項研究,腸病毒與第一型糖尿病有著複雜難解的關係,我們目前所知仍不完善,但對於一歲以上兒童,提醒孩子勤洗手是預防腸病毒與第一型糖尿病最好的策略。(取自元氣網)
-
2022-12-31 養生.家庭婚姻
寶寶出生二年內是離婚高峰期!生完越看老公越討厭?4招有效改善產後夫妻關係
根據研究統計,寶寶出生二年內是離婚高峰期,為什麼會這樣呢?在媽媽群組或論壇,常常都看到類似的發問或困擾。沒想到除了在媽媽群組或論壇發問,新手媽媽還會偷偷和 Google 講這個煩惱。產後老公招人厭的3大原因1.覺得失去老婆的關注開始出現討拍、唱反調的行為有點類似生了二寶之後,大寶出現退化行為一樣的道理;當媽媽都把注意力放在寶寶身上,老公反而會覺得好像失寵了,會開始做出一些求關注的行為,媽媽照顧寶寶已經分身乏術,又遇到這個狀況,難免會火大呀!2.毫無當爸爸的知覺,還在過偽單身的快樂生活沒生孩子前,兩人世界還能各自精彩,但孩子出生後,夫妻就是緊緊相連的共同體了,現在都是小家庭,帶孩子全要靠自己,夫妻兩人一定要有共識,孩子出生後生活會有翻天覆地的改變,最好是在生孩子前就溝通、分工好。3.覺得育兒都是老婆的事爸爸沒有經過懷胎十月的過程,爸爸要認知到「我是爸爸了耶!」這個事實通常要經過數個月甚至一年以上,透過照顧小嬰兒、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這個認知才會越來越茁壯。所以多讓爸爸和孩子互動、照顧孩子都有助於讓這個認知建立得更快速喔!就算覺得老公做得不夠好,也請多鼓勵、稱讚對方,這樣才會有正向循環,爸爸們才會不排斥育兒工作。4招有效改善產後夫妻關係1.先照顧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事照顧新生兒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會讓媽媽睡眠不足、身心疲累,加上荷爾蒙也容易讓產後情緒波動大,這時候一定要優先照顧好自己,如果忙不過來就盡量尋求幫助。千萬不要有「我沒能24小時照顧孩子,我是個壞媽媽」的負罪感,有充分的休息和體力才會有心情愉悅的媽媽。2.規劃夫妻專屬時間媽媽一定會放心不下孩子,但夫妻倆還是一定要有專屬的時間!拜託長輩或可靠的朋友幫忙,托嬰個三小時,夫妻倆一起去吃個晚餐、看場電影喘口氣,有了中場休息才能有足夠的力氣和勇氣繼續長期奮戰呀!3.放低標準+給予對方足夠信任就像那句老話說的:「只要孩子還有在呼吸就好。」媽媽一定是最在意孩子的人,但有時候媽媽的高標準也會讓身邊的人壓力很大。每個人做事和要求的標準都不一樣,這點也需要常常不厭其煩彼此溝通想法,了解對方的做事邏輯和思考方式,就能大幅降低爭吵喔。4.尋求公正第三方的意見如果真的怎麼溝通都沒有好的進展,可以試試看這個方法,找一個雙方都信任、人品有口碑的朋友,把彼此一些難解的點或爭執說出來聽聽他的意見,搞不好會有出乎意料的收穫喔!家裡的事常常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標準答案,找一個旁觀者或許就能提供對雙方都有益的解決方案。甚或是相處情況真的已經很糟了,也不要忘記尋求專業諮商師的幫助。※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12-29 性愛.愛情診療室
相愛容易相處難?4種依附關係類型找出最適合彼此的相處模式
在感情中常常遇到一個狀況:兩個人明明很愛對方,但卻怎麼都相處不來,不是大吵小吵不斷,就是常常冷戰,時間久了感情越磨越淡,最後不是散了,就是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每個人因為童年的性格養成都不同,因此成人之後習慣對待伴侶的方式以及和喜歡被對待的模式都有很大差異。如果已經意識到和伴侶總是找不到合適的相處模式,這個時候就必須從依附類型開始探索起。甚麼是依附理論/依附關係依附理論(依附關係)是由發展心理學家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所提出,共有四種類型: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混亂型依附。依附類型在我們嬰兒時期就開始形成,決定的關鍵就在於照顧者是用何種方式應對還是嬰兒的我們,包含是否有給予正向的回應、是否有給予足夠的安撫等。4種依附類型‧安全型依附:白話解釋就是安全感很足夠。安全依附型的伴侶並不會因為暫時沒回訊息、找不到人,或是因臨時原因無法陪伴自己而展現出負面情緒反應,在關係中的情緒和給伴侶的回應是穩定的、有信任感的,同時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焦慮型依附:焦慮型依附較傾向於用激烈的反應讓伴侶回應自己的需求,根據研究統計,華人世界多數人是屬於這個類型。特質是缺乏安全感、對自己沒有值得被愛的自信,所以常常過度索求對方的陪伴或是情感回應。在論壇上常常會看到的,比如奪命連環call、要求伴侶手機必須安裝定位APP、任何行程都需要報備等,就是很典型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逃避型依附就是寒風中的孤獨一匹狼,最明顯特質是不回應、不靠近。沒辦法和伴侶太過親密、不習慣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更不會表現出自己的脆弱。在關係中面對衝突的方式就會傾向冷戰、不回應或是消失,等到時間把衝突淡化,才會重新回到關係裡來。‧混亂型依附:綜合了焦慮與逃避特質的依附類型,在關係中反覆無常,沒有特定的表現模式。了解自己與伴侶的依附類型要改善關係,除了清楚了解自己的依附類型,最好也邀請伴侶一起做測驗,測出結果後兩個人坐下來好好釐清以下這些問題:1.甚麼樣的溝通方式是讓我/對方覺得舒服的?2.我/對方能接受的親密程度到哪裡?是否有調整的空間?3.我/對方需要回應是甚麼?例如:初期還是需要建立安全感,希望對方在某些時候主動報備行程等。👉點此做測驗相愛相殺的焦逃配相處起來驚濤駭浪卻有致命吸引力的一種搭配類型,一個追殺到天涯海角、一個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為什麼焦慮型與逃避型明明相處起來很辛苦,卻容易互相吸引呢?首先,人類本就容易被具備自己沒有的特質的人吸引,也就是俗稱的「互補」特性。互補在關係初期扮演著讓關係中的兩人燃起對對方的好奇與想探索的慾望。但是一但進入到相處階段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兩個行事風格大不相同的人,不管做甚麼都會意見不合,如果又不夠了解對方,衝突就會越演越烈。依附類型是可以改變的如果不是安全型依附就沒辦法有一段美好關係了嗎?依附類型並不是固定不會改變的喔!有些人在成家之後,因為進入了穩定的生活,加上能夠被伴侶理解、給予需要的回應與相處方式,就會慢慢轉變為安全依附。所以重點是一定要了解自己、理解對方,不放棄溝通彼此慢慢調頻,往彼此都不會太不舒服但理想方式靠近。如何轉變成安全依附小嬰兒必須完全靠照顧者回應所有生理與心理的需求才能存活,這就是為什麼非安全型依附類型的人在關係中會有很多辛苦和焦慮,這些負面的情緒反應都是從久遠的嬰兒時期留下來的。建立安全感的自我練習焦慮或是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先靜下心來,然後告訴自己:我已經是個大人了,我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的生理與心理需求。這麼做是為了慢慢清除那些從嬰兒時期一直遺留在身體裡的深層焦慮與恐懼,只要記得常常練習,就能慢慢減少焦慮、自己給自己安全感。如果又加上願意一起努力、共同建立安全感的伴侶,那麼兩個人就可以一起往安全依附的道路前進囉!
-
2022-12-27 癌症.飲食與癌症
冰淇淋、麵食、即溶咖啡都中 常吃含有食品添加劑鹿角菜膠會致癌嗎?
讀者陳先生在2022-12-1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請問『鹿角菜膠』對人體是否有害呢?」他寄來的文章是工商時報在2022-6-18發表的鹿角菜膠傷腸胃會致癌?食品添加劑爭議多。文章下面有註明「本文摘自李孟龍(怪酥酥)著《正當冰淇淋:進擊吧,真材實料的味覺教育!揭露成分表的祕密,遠離添加物!》」。這本書的發行日期是2022-4-29。這篇文章的標題雖然顯示鹿角菜膠會傷腸胃會致癌的論調是有爭議性,但內容卻是一面倒地認為鹿角菜膠真的是會傷腸胃會致癌。它總共提供了6項研究,而這些研究全都是支持鹿角菜膠真的會傷腸胃會致癌。作者也在最後說:「但對我來說,有風險的東西少碰,你添加就別怪我不買,就這麼簡單,沒有爭議。」鹿角菜膠也叫做角叉菜膠或卡拉膠。它是從幾種紅海藻,包括麒麟菜、石花菜、鹿角菜,萃取出來的聚醣,具有凝膠、增稠、乳化、成膜、澄清、固定等多種物理化學特性,因而被廣泛應用於各種行業,包括食品和醫藥。那篇工商時報文章是專注於討論含有鹿角菜膠的食品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我就搜索了一下到底有哪些食品是含有鹿角菜膠。結果是,俺娘喂啊!幾乎所有加工食品都中標,包括冰淇淋、布丁、果凍、奶油、優格、香腸、即溶咖啡、豆漿、巧克力、魚漿、肉丸、煉奶、嬰兒奶粉、各類飲料、各類麵食、各類糕餅(如麵包、餅乾、蛋糕)、各類醬汁(如沙拉醬)、各類罐頭食品。也就是說,今天才赫然發現,我每天都在吃傳說中會致癌的鹿角菜膠。但是,請注意,那篇工商時報文章所提供的科學資料全都是來自動物和細胞實驗,而且不是用真正的鹿角菜膠做出來的實驗。鹿角菜膠是聚醣,分子量在200到800kDa之間。它在強酸(pH1)、高溫(80℃)、和長時間(數小時)的條件下會降解成poligeenan(分子量在10到20kDa之間),而支持鹿角菜膠有害論的研究就是用poligeenan來做實驗。請看下面這三篇綜述論文(2018年那一篇認為鹿角菜膠是有潛在危險):2002年: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carrageenan and processed eucheuma seaweed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鹿角菜膠和加工的麒麟菜海藻對胃腸道的毒理學作用的批判性回顧)。鹿角菜膠在胃腸道中沒有任何程度的降解,並且在被檢查的物種(例如囓齒動物、狗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不會被胃腸道吸收。據報導,全身給藥的鹿角菜膠具有多種作用,尤其是對免疫系統的作用,但這些與口服給藥的鹿角菜膠無關。在長期生物測定中,尚未發現鹿角菜膠具有致癌性,並且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持對囓齒類動物的結腸有致癌作用或促腫瘤作用。此外,與許多膳食纖維一樣,當以高劑量給藥時,囓齒動物的盲腸會明顯增大,但這似乎與囓齒動物的任何毒理學後果無關。許多關於鹿角菜膠的毒理學研究涉及的給藥劑量超過當今生物測定中膳食餵養水平的標準,並且它們比人類暴露的劑量高出幾個數量級。2018年:Revisiting the carrageenan controversy: do we really understand the digestive fate and safety of carrageenan in our foods?(重溫鹿角菜膠爭議:我們真的了解食品中鹿角菜膠的消化命運和安全性嗎?)。鹿角菜膠近年來一直是爭論的焦點。 迄今為止,基於安全使用的歷史、各種急性毒理學研究和一些最近的慢性毒理學測試,鹿角菜膠被普遍認為是安全的。這篇綜述為讀者提供了關於鹿角菜膠特徵和消化歸宿的證據概述,這些證據突出了我們理解中的各種差距。具體來說,確定了三個未解決的差距。首先,關於當前公眾對鹿角菜膠的了解程度的信息很少。其次,鹿角菜膠的理化特性、其對消化蛋白水解的影響、結腸微生物組和炎症之間的聯繫尚未完全解決。第三,關於鹿角菜膠在易感和易感人群(如老年人或 IBD 患者)腸道中的不同消化命運的科學證據不足。總而言之,重新審視科學證據表明,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闡明繼續接觸人類飲食中不斷增加的鹿角菜膠水平可能會損害人類健康和福祉的可能性。2019年:Clarifying the confusion between poligeenan, degraded carrageenan, and carrageenan: A review of the chemistry, nomenclature, and in vivo toxicology by the oral route(澄清poligeenan、降解鹿角菜膠和鹿角菜膠之間的混淆:化學、命名法和口服途徑的體內毒理學綜述)。鹿角菜膠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幾十年來一直被廣泛用作膠凝劑、增稠劑和穩定劑。鹿角菜膠已被證明對人類食用是安全的;然而,文獻中對鹿角菜膠和它的故意酸水解產物(降解的鹿角菜膠和 poligeenan)之間存在明顯的混淆。這種混淆部分歸因於早期鹿角菜膠研究中使用的命名法,其中 poligeenan 被稱為“降解的鹿角菜膠,而“降解的鹿角菜膠”簡稱為鹿角菜膠。儘管這一命名法已被糾正,但仍然存在混淆,導致對數據的誤解以及隨後傳播有關安全飲食使用鹿角菜膠的錯誤信息。缺乏對鹿角菜膠分子量分佈的了解進一步加劇了這個問題。由於鹿角菜膠在體內不能水解為poligeenan,因此對使用鹿角菜膠作為食品添加劑的擔憂是沒有根據的,特別是因為目前的研究支持鹿角菜膠在人類中缺乏致癌和致瘤活性。總之,鹿角菜膠的使用在世界各國都是合法的,而目前也沒有臨床證據顯示它對人體是有害的。但是,如果您還是擔心,那就跟那位李先生學習,不吃有添加鹿角菜膠的食品。當然,這肯定是要看您是否有能力判斷添加或沒添加。我個人是自認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也就寧可相信食品法規,而不要生活在恐懼中。對一般人來說,包括我自己,真正實際可行的辦法就是盡量少吃加工食品。原文:硝酸鹽攝入量與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關聯
-
2022-12-23 焦點.健康知識+
《刺胳針》:氣候變化帶來4大危害 包括多數人忽略的這層面
這幾年大家一直在談論氣候變遷、暖化對於人類的危害,權威期刊《刺胳針》於今秋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確認了氣候變化帶來的四大危害:包括空氣品質、熱相關疾病、傳染病和心理健康。其中,你可能較難聯想「心理健康」跟氣候變遷有何關係。不過當我們看到南亞、北非等地的氣候難民,那種不知所措、無法應對的焦慮,應可略為同理。《刺胳針》第七屆追踪氣候變化對全球健康影響的年度報告,來自全球50多個學術機構、由近百名專家撰寫。該報告共同作者、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氣候、健康和全球環境中心的醫學博士 Renee Salas表示,她經常看到氣候變化如何損害患者健康,尤其是那些無力減輕其影響的患者。而氣候變化如何影響人們,也受到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其所擁有的資源影響。她舉例,去年夏天在急診室看到一位體溫高達41度的中暑患者,他就住在沒有空調的公寓裡。氣候對心理健康4個影響不止他們,全球有更多落後地區的人們,他們無福享受經濟開發的好處,卻飽受天災摧殘。根據WEF今年發布的《2022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預估2050年會有超過2億人淪為「氣候難民」。氣候變化所導致的災害很多,諸如海平面上升、乾旱、高溫、火災、洪水等其。而在大眾認知中,高溫是氣候變化中最明顯的危害,但可能許多人都忽略了心理健康的影響層面。長期研究兩者關係的俄亥俄州伍斯特學院心理學和環境研究教授Susan Clayton博士就指出,人們表達他們對氣候變化感到焦慮,但他們並沒有認知到,這是一種心理健康威脅。她提出了以下4個面向佐證:1.越來越多人經歷毀滅性氣候變遷後,產生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焦慮、抑鬱和藥物濫用等情況。2.隨著氣溫度持續慢慢升高,自殺率和精神病住院率也上升。3.非自願流離失所的氣候難民,其心理健康狀況不斷惡化。 4.隨著大眾見證氣候變化並越來越意識到其影響,集體焦慮水平上升。氣候變化對於心理的危害,前台北醫學大學校長、台灣生醫創新學會理事長閻雲也曾於《聯合報》撰文提出相同警示,以美國辛辛那提的研究追蹤,長期暴露於交通相關的空氣汙染,與12歲兒童的憂鬱症和焦慮症狀有關;英國倫敦的另一個研究團隊則發現,暴露於較高標準室外空氣汙染的兒童,其在18歲時罹患重度憂鬱症的機率增加。閻雲還分析,嬰兒和兒童是氣候變遷受害最深的2族群,因為與成人相比,他們需要更多的營養和液體、呼吸更多的空氣,因此更容易受到食物和飲用水供應中斷及空氣汙染的影響。氣溫不斷上升 5種食品可能消失此外,與更多人相關的飲食層面,你可有想過,氣候變化也威脅到你平常吃的食物。據《食力》報導,研究預估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未來可能有5種食品面臨再也吃不到的危機,即小麥、楓糖漿、海鮮、巧克力、葡萄酒。當你連想吃的東西都吃不到了,別再以為氣候變遷跟你沒關係,努力一起節能減碳,是地球上所有人的責任。【資料來源】.《WebMD》:Climate Change Is Harm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閻雲/氣候變遷威脅人類健康 2族群受累最深.乾旱、野火、海平面上升...氣候難民恐破億 各國幫助卻有限.全球氣溫再上升2°C,我們將與這5種食物永別了!★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2-12-21 醫療.婦產科
愛孩子的志玲姐姐為何不能有第二胎?專家:少這動作
名模林志玲嫁給國民姐夫Akira後,順利得子,之前返回台灣,提到辛苦的生子過程仍忍不住淚崩,並坦言不可能有第二胎,愛孩子的她為何無法有第二胎?國內生殖醫學專家表示,可能是當初凍存的卵子不夠,「凍20顆大概就只能有一胎」,臨床上接受生殖醫學幫助的夫妻,多數都會「做一胎就會想做第二胎」,但如果卵不夠,也只能考慮使用捐卵,「台灣多數夫妻很難接受」。台灣今年的生育率再創歷史新低,為了後年龍年可能來臨的生育潮,很多婦產科醫師最近都忙著宣導,「如果想生龍子龍女,現在就要開始準備了」,免得到時候想生不一定生的出來。47歲的林志玲在年初得子,大家都為她高興,她10月返台時,除了大談媽媽經,流露出做媽媽的衷心喜悅,面對媒體詢問她何時要有第二胎?她坦言「我覺得我沒有辦法辦到,身體會告訴妳,我應該已經盡了所有該有的努力。」台南郭綜合醫院婦產部部長林大欽表示,女性到40多歲要自然懷孕的機會已經很低,台灣人晚婚晚生,不少女性因為遲遲找不到適當的另一半,會考慮提前凍卵,以免想生時卻生不出來,但是到底要凍多少卵才夠用?「20顆大概就只能有一胎」,所以如果想生兩胎,可能就要考慮多凍一些。據過去媒體報導,林志玲曾在39歲時凍卵,大安婦幼醫院院長陳勝咸表示,凍卵之後能否順利解凍、受精,要看卵子的品質,如果是20多歲的卵子,成功的機會就很大,但是多數凍卵女性可能都要到30多歲才想到這件事,品質自然會差一點,加上凍卵技術早年較差,依照之前凍卵數如果是15到20顆,大概能夠有一胎活產就很不容易。陳勝咸表示,門診中曾遇過44歲才來求子的女性,自然懷孕已經幾乎不可能,但即使做試管嬰兒,也要有足夠的卵才行,這名患者平均每兩個月就到醫院接受全身麻醉取卵手術,還不一定有排卵,從44歲一直取到50歲,「取了3、40次的卵才終於夠用」,過程的艱辛外人難以想像,「很多女性過了40歲才想要來取卵,都悔不當初沒有早點取」。大安婦幼醫院試管嬰兒中心主任鍾明廷表示,只要能夠有健康的胚胎,「女性到5、60歲懷孕都沒有什麼問題」,不需要找代理孕母,除非本身還有其他的問題,無法讓胚胎順利著床發育,但如果真的高齡卵子少、子宮又不健康,來來回回可能要消耗的卵子就更多,而且國內代理孕母還不合法,自己不能生就只能出國找孕母。林大欽表示,凍卵機會低,但凍胚胎的成功率就很高,最近成功幫一對求子的夫妻進行試管嬰兒,獲得兩顆胚胎,一顆已順利讓太太懷孕,另一顆則凍起來,下一胎可以用,目前的技術已不像早年為了活產而要放入子宮好幾顆胚胎,產生多胞胎的情況,現在只要放一顆就夠,多數的夫妻一次會做兩個胚胎,可以成功懷孕兩次。他表示,國外流行凍胚胎,但台灣人的觀念不同,「還沒有找到老公要如何凍胚胎?」,認為生的孩子一定要是夫妻兩人的,但國外女性則會尋求捐精,成功受精成為胚胎後,先凍起來,等想要懷孕時再植入,成功機率會比凍卵高很多。
-
2022-12-20 醫療.眼部
遠距上課釀近視潮 眼科醫籲提早保留「遠視儲備量」防眼疾
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學童改為遠距上課,造成近視比例暴增。去年一項中國大陸山東肥城的調查,1萬名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學童,因長期封城改為遠距上課,近視比率從5%增至25%,增加用眼時間。國內眼科醫師提醒,家長應定期帶孩子做視力檢查、用眼30分鐘應休息,並在12歲前掌握「遠視儲備量」,降低演變高度近視的風險。何謂「遠視儲備量」?臨床眼科醫師指出,剛出生嬰兒因眼球較小、眼軸較短,此時雙眼處於遠視狀態,具備生理性遠視,是「與生俱來」的寶物,0到3歲嬰幼兒應有150至200度遠視度數、4至6歲幼兒應有100至200度遠視度數、國小低年級(7至8歲)應有100度遠視度數,直到國小中、高年級(9至12歲)至少應有50度以上遠視度數。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近視是常被忽略的疾病,106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幼兒園小班近視率為6.9%、大班為9.0%、國小一年級為19.8%,到國小六年級已達70.6%,憂心新冠疫情後,兒童近視情況會加深。她指出,寶寶出生時,其實都有200至300度先天性遠視,也就是遠視儲備,會隨孩子年齡增加而消耗,若耗盡遠視、太早近視,也增加未來高度近視的機率。高雄長庚醫院眼科醫師吳佩昌表示,2015年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孩童以30公分近距離用眼,每小時恐增加6%近視風險;若聚焦看新冠疫情期間,去年一項中國大陸山東肥城的調查,1萬名國小一年級學童,因封城改為遠距上課,近視比率從5%增加到25%。吳佩昌說,過去調查發現,台灣國小一、二年級學生患近視眼速度,較其他年齡層更快,原因是放學後多半被送至安親班,長時間又近距離用眼,造成孩子眼睛負擔,近期也輔導北市安親班業者,應讓孩子學習30分鐘後稍作休息、外出走動。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建同表示,若從小近視眼,成年後容易高度近視,中老年後引發更多後遺症,包括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等,因此希望在孩子年紀小時,保留遠視儲備度數,不要太快進入近視,避免後續出現高度近視、病理性近視。常見兒童視力保健4大迷思,第一為「視力1.0就代表沒有近視?」,吳佩昌說,小朋友眼睛容易緊張、緊繃,若沒有散瞳驗光,可能呈現假性近視,建議應到眼科院所散瞳後讓眼睛放鬆,才會驗出真正的原始度數。第二「不看3C就不會近視?」,吳指出,連續超過2小時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增加30%近視風險,包括看書、玩積木、長時間畫畫,以及放學在安親班、補習班長時間寫作業,沒有足夠休息都可能近視。第三「近視沒關係,戴眼鏡就好了?」吳佩昌指出,一般眼鏡只是矯正,無法治療,如果沒有好好護眼,眼軸隨著青春期拉長,每年可能增加75至100度近視度數,甚至到中、高年級就會進入高度近視。第四「近視沒關係,長大去做雷射手術就好了?」吳表示,雷射手術只是將眼球表面角膜削平,無法治癒近視造成眼軸拉長問題,做過雷射手術者仍要定期檢查,否則仍可能出現視網膜剝離等風險。國健署今年製作兒童視力保健手冊、動畫懶人包,也呼籲應做好「護眼123」,包括每年定期檢查視力1-2次,掌握視力變化;避免讓未滿2歲的孩童看螢幕;2歲以上的孩童,每日看螢幕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建議每日在戶外活動2-3小時,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早睡早起,達到充分的休息。吳佩昌建議家長,可在孩子3歲起定期赴眼科檢查。
-
2022-12-16 焦點.健康知識+
冷爆!「在家容易猝死5時機」曝:洗澡前後中了 室內溫度非愈高愈好
你的房間內太冷,猝死風險,也一直在...不相信嗎?近日寒流來,很多猝死,他們不是死在床上、就倒在浴室旁,房間內,「我們人人都知道衣物保暖,我們卻忘了,自己房間也是要保暖的」…為什麼都會猝死在床上,浴室旁、房間內? 人體在室內低體溫的變化重症醫師黃軒分享, 先知道,冷冷的室內,如何緩慢的令人猝死,雖然人未猝死,這些生理變化已經在改變,無聲無息的靠近死亡:1.血壓一直上升,而你不知道如果室溫一直冷,身體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體內兒苯酚胺分泌增多,會使人的身體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臟工作負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嚴重時心肌就會缺血缺氧而猝死。日本人研究,當你的房間一直冷:「在清晨,每下降10°C,你的血壓上升高8.2 mmHg」而你不知道,你繼續沉睡下去,一直到你的心臟血管也縮緊,你的心臟一時負荷不來,然後身體就可能死翹翹了;另一研究指出: 「每當你的房間 溫度每下降1°C,你猝死的機會會昇高5.6%」,而你那時也在睡,而不會知道的。很多救護車,冬天都會在5:00-7:00am出動,不是因為病人剛猝死,而是猝死可能已經是一陣子了,只是那是大家起床時間,才被家人發現身邊的人,怎麼死了。2.血液逐漸濃稠,而你也不知道當室溫一直冷,除了剛才説的,身體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體內兒苯酚胺分泌增多,會使人的身體血管收縮,還有你的血管內血液濃稠度增加了。醫學研究抽血証明,身體如果一直處在冷環境:(1).選擇素( P selectins,又譯為選擇蛋白 )是一個細胞粘附分子增加,細胞更易粘附在血管內皮(2).內毒素 ( LPS , Lipopolysaccharides 脂多醣 ) 增加,誘發血栓素形成更多(3).血栓素 ( Thromboxanes , TXA2/TxB2 )增加,容易血栓當血液濃稠度增加了,更增加身體內的血管,容易阻塞機會。房間內,多少溫度才安全?「持續冰冷的低體溫,會使新陳代謝的濃稠增加了60%」,你說你房間內的的溫度,重不重要呢?一聽到房間冷,猝死增加,大家直覺都是就把房內溫度升高,而且愈高更好,但事實上,如果你們家室內溫度,經常保持在23°C以上,依據研究描述,你的人可能逐漸反而會身疲力乏、容易頭暈腦漲,主要是由於「室內外溫差懸殊太大」了,你一極冷(10 °C以下)出門在外頭環境,一極熱入房門(23°C以上),不只身體難以適應,這樣易產生極大的溫差。溫差,是要人命劇大溫差,真的會要人命。當溫差愈大,死亡率愈高。而且從「溫差大於5°C 以上開始,愈來愈危險」。美國研究也是告訴我們,不只是「心臟的猝死」,連「腦血管阻塞疾病」也是因為溫差大於5°C以上開始,愈來愈危險;尤其是那些之前好好健康沒有任何病史的人( < 60 歲的人,4倍風險會急性腦中風)。此外,芬蘭也是有發現他們國內的年輕猝死風險,也多發生在之前好好健康沒有任何病史的人(2倍風險會猝死) 。房間內的安全溫度醫療研究的發現:1.肺疾病患者那些肺疾病患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在21°C,至少9小時之下,他們的呼吸症狀不易發作;尤其是夜晚的房間內,能保持在至少「9小時在21°C」之下,更是較舒服的環境。2.心血管疾病者心血管疾病者,房間內一直冷,身體血壓會昇高,血液濃稠增加,促進猝死增加的機率。房間內,能「保持在18°C,更是較安全」的環境。3.健康年輕者健康年輕者,冬天,在家有保暖衣物下,能「保持在18°C,是較理想」的室內温度。 專家建議1.白天建議 (Daytime recommendations )對於超過65歲以上、慢性病者,房間內,保持在18°C之上,對這些人的健康是有利的;對於其他健康者,也建議房間內,能保持在18°C,更是較安全的環境。2.夜晚建議(Overnight recommendations )對於超過65歲以上、慢性病者,夜晚時間,房間內保持在18°C之上,對這些人,夜晚睡覺,要併有保暖衣物下的健康,才是有利的。健康年輕者,在家只要有保暖衣物、棉被或熱毯之下,房間內是否能保持在18°C,似乎是不太重要的。3.特殊叮嚀:嬰兒房國外研究發現,寒流下容易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 SIDS),故建議嬰兒房最好在冰冷下,能保持在16-20°C左右。 如何讓自己房間保暖?1.電暖器/暖爐或熱空調機/冷暖氣機,用哪種保暖房間,才好呢?如果室溫超過20℃,建不需要開任何暖氣。.局部範圍:如果房間內,只有部分區域需要提高室溫,建議使用電暖器,但我們知「電暖器的耗電」,比熱空調機,高出3倍以上。.較大範圍:較大房間內範圍時,建議使用「熱空調機」,這時更能省電、會更實惠。 2.選正確位置放熱家中如果沒有熱空調機,建議使用電暖器;但是大家都把電暖器對著自己釋熱,其實這是短暫取暖方式。如果冷空氣,是從窗邊透進來的,就別把電暖爐拉到自己身旁,而是要放在窗戶旁邊,才可以把冷空氣變暖;把房內空氣變暖,才能較長時間保暖。 3.選正確運轉模式當打開熱空調機時,很多人為了想要節省電費,而轉到「微風模式」。其實這種運轉模式,反而會讓電費增加的。要達到設定房內18℃溫度,最佳的空調使用法,就是用「自動模式」,讓室溫上升到理想溫度,這會比較省電費;只開「微風模式」,電費會變貴貴的。 4.風扇的輔助有沒有發現:即時開了暖爐、開了熱空調,為什麽還很冷?這時吹風扇,開始派上用場,當暖爐放在地上,釋放出的熱空氣會上升,但這種特性也會導致熱空氣都往上跑,房間裡還是很冷。因此只要把「電風扇對著天花板吹,讓堆積的熱空氣散開,房間的溫度才會均和」。同樣的,從空調吹出的熱空氣,也會積聚在屋內的上方,也可使用風扇「朝上」,"呼吁" 熱空氣下來一下,這樣就能增加室內增溫效率,也幫助你降低電費;記得吹風扇,不是對人吹。別忘了,替自己房間保暖如果房間內,溫度沒有維持在18-20°C左右,或兩房間温差> 5°C :1.脫光衣服2.洗澡前後3.半夜尿屎4.刷牙洗臉5.睡眠當中以上5大情况,都是寒流籠罩下,容易猝死的好時機,黃軒提醒,真的,別忘了,替自己房間保暖。延伸閱讀: ·好冷!醫急籲「2禦寒方式」恐反害失溫猝死 每天吃2物助核心體溫升高 ·天冷小心瞬間奪命! 醫曝「5個意想不到部位」:恐藏心臟病發前兆
-
2022-12-15 養生.聰明飲食
一天該喝多少水?何時喝有差嗎?營養師教你正確喝水6關鍵
人人都知道,喝水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可曾想過,要怎麼樣喝水才能真正發揮效果呢?喝太多、喝太少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呢?什麼時候補充水分才是最佳時機呢?茶可以取代開水嗎?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營養師鄭穎倢整理6大QA,教你正確喝水,喝出苗條、健康以及好氣色。Q1:一天該喝多少水?鄭穎倢表示,每日建議成人飲用6-8杯水(240 ml/杯)或是用體重計算*30=每日應飲用之總水量,可隨著當日安排的活動行程、環境而適度調整,多喝開水除了可以避免血液太黏稠、減少熱量攝取,擺脫肥胖及慢性病威脅外,亦可維持恆定的體溫預防中暑,並藉由排尿、流汗以及排便等方式,清除體內廢物,促進腸胃蠕動進而預防便秘,以及避免尿道發炎,維持身體的健康。Q2:喝太多水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喝太多水造成血液中的電解質(尤其是鈉)濃度被稀釋。鄭穎倢表示,血清鈉濃度太低稱為低鈉血症,為了平衡細胞內外液的電解質濃度,血液中的水就會滲透進入細胞,造成細胞膨脹以及電解質稀釋。症狀有頭痛、視力模糊、肌肉痙攣、抽蓄,罕見的情形下會死亡。水中毒很罕見,馬拉松選手為了怕脫水喝太多水的時候可能發生,這時候預防方式可以改喝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同時補充電解質。Q3:喝太少可能造成身體脫水?脫水的原因有腹瀉、嘔吐、發燒、劇烈運動、炎熱天氣、乾燥環境、甚至高海拔都會造成脫水。鄭穎倢表示,口渴是身體需要更多水的訊號,但是口渴機制也有失靈的時候,特別是在激烈運動、嬰兒期、生病或是老年期。輕微到中度脫水的症狀是口腔與皮膚乾燥,疲乏與肌肉衰弱,尿量減少、尿液深黃、頭痛、暈眩。鄭穎倢指出,如果持續脫水,會造成血液溶質濃度上升,血壓下降,心率上升。身體感覺到血液濃度上升、血壓下降,就會啟動一系列保存水分的步驟,例如強迫腎臟保留水分,減少尿量,但同時仍會有其他途徑流失(糞便、皮膚、肺等),如果持續喪失,就會造成腎衰竭、痙攣、精神混亂、昏迷等,嚴重脫水若置之不顧會導致死亡。Q4:每日最佳飲水時機?鄭穎倢說明,國民健康署特提出「喝開水5要訣」的技巧,並謹記處於高溫環境時,要多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如有需要限水的疾病建議諮詢醫師喝水量。一、起床一杯水身體一整晚都沒攝取水分,起床後小口分次慢慢喝一杯300-500ml的溫開水,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二、用餐前後配杯水無論是在家或在外用餐,桌上準備一杯300-500ml的水,餐前或餐後至少半小時分次慢慢喝,取代含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三、外出要帶水準備500ml以上的水壺,外出運動時隨身攜帶隨時補充水分,增加運動時的血液循環,並避免脫水的發生。四、製作提味水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五、1,500的水養成每天喝至少1,500ml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且分多次喝、慢慢喝,喝得太急,或一次喝太多,反而會造成身體不適。Q5:現代人忙碌,時常忘記喝水,或覺得白開水很難喝,寧可喝飲料,對於喝足量的水也有壓力,怎麼辦?白開水是零熱量的最佳飲品,若覺得白開水很難喝,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亦可適度飲用無加糖的氣泡水。鄭穎倢建議,生活中可將一天所需要飲用之水量用水壺裝好,放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看得到的位置,經過看到就飲用,就可督促自己將一天飲水的目標達成。除了白開水外,食物當中的水,包含飲料跟湯品可供應最多的水,若以營養來說,牛奶、豆漿相比汽水或含糖飲料富含優質蛋白質及微量元素。Q6:茶可以取代白開水嗎?夏天到底能不能喝冰水呢?鄭穎倢解釋,咖啡和茶含有咖啡因,屬於溫和的利尿劑,每日建議500ml內較不會造成水分不平衡。吃冰可能會讓血管收縮造成頭痛、腸胃消化不良。另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吃冰會讓氣管收縮、氣喘症狀加劇。【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4770】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12-11 名人.傅志遠
傅志遠/病人用生命教育醫師
以前當學生的時候,醫學院的老師常跟我們說:「病人是醫師的老師,他用自己的身體當教材。」年輕時聽到這句話,總覺得有點似是而非,甚至有些做作。病人就是病人,有病才來找醫師,醫師幫他治病,也是基於職責,何來的教與受?隨著年紀與經驗增長,卻慢慢能體會這句話的意思。當然病人就醫的原意,不是為了教導醫師,可是我們確實能從病人身上看到、感受到什麼。幾天前聽了一場演講,講者是一位整形外科醫師,他述說這些年替病患手術的心得,把病人手術前與手術後的照片相對照,還有長期追蹤的變化,無論是變好或變壞,他收集了多年來病人的照片,一年、兩年……很多年,一張照片看不出什麼,可是連續的影像,就能看出一個疾病的進程,或是一個治療的長期成效。「隨著這些照片,我們等於是看著病人長大。」當同事秀出一組病人從嬰兒時代開始,一直追蹤到成人的照片,橫跨幾十年兩代醫師師徒,「其實病人也是看著我們長大。」講者當住院醫師時,曾跟著老師照顧這位病患,直到自己升任主治醫師後,便接手前輩治療的成果,繼續追蹤病患,如今他也成為資深的教授了,幾年後又要交棒給下一代。聽到這句話時,我格外有感。病人用他的一生,來告訴我們某個病的長期變化,這不是課本上一句話或一張圖表可以呈現。疾病的進程與治療的成效,需要時間累積,對病人與醫師都是。幾年前的某一天,我在急診遇到一個膽道阻塞的病人,病人的姓氏非常特別,所以我有點印象,是我當總醫師時照顧過的病人,當時他的主治醫師是我的老師。我們彼此沒有自我介紹,我確定他是我曾經照顧過的患者,對方也一眼認出我來:「你出師了!既然教授已經退休,那我當然是給徒弟看了,你也很清楚我的病情。」於是他就成了我的病人,我從他身上看到這些年來的變化,當年幫病人手術後的恢復情形。我有一門固定幫醫學生上的影像判讀課,為了豐富教學素材,我常在工作中收集特殊影像的病歷號碼:可能是很典型的影像表現,也可能是很特殊罕見的疾病。其中有一堂課是判讀腫瘤的位置與期數,因此我的清單裡有著各種不同嚴重度的腫瘤病患病歷號碼。當我要給學生看某些嚴重腫瘤的影像表現時,會將病人的影像調出,在密密麻麻的檢查清單中,找出某一個日期的片子,那天的影像可能很典型。雖然他們未必是我的病人,可是在每一次教學中,他們的名字早已留下印象,就好像老朋友一般。有些病歷號碼是幾年前收集的,時至今日看到病患還繼續規律做檢查,和疾病奮鬥,有時候我甚至會忍不住看他最新的檢查結果,是否復發?是否擴散?就像關心老朋友一樣。當然,有些病人在我收集到某個嚴重期數的影像檢查沒幾個月後,就沒再更新檢查清單,這時我也會忍不住傷感。病人真的用生命在教導我們,無論是醫學知識還是其他。
-
2022-12-09 養生.聰明飲食
保護心血管別忘了攝取葉酸!葉酸不足會有那些症狀?多吃這些食物補足
葉酸是維生素B群中的一員,體內遺傳物質中DNA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葉酸及維生素 B12是形成紅血球所必需的營養素,當體內這兩種維生素缺乏時會降低紅血球攜帶氧氣的能力,造成巨球性貧血;另外,還有助於神經正常運作。 葉酸天然存在於食物水溶性維生素(易溶於水),因此在烹飪過程中容易流失。想要避免葉酸流失,烹煮時要避免煮太久。葉酸缺乏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缺乏會導致症狀,包括疲倦(由貧血引起)、虛弱、腹瀉、食慾不振和體重減輕,還可能導致頭痛、心悸、舌頭疼痛和行為障礙。飲食中沒有獲得足夠的葉酸就有可能會出現缺乏症;耗損過多,像是疾病克羅恩病或未治療的乳糜瀉,使用利尿劑等藥物、酗酒,都有可能會出現缺乏症。懷孕、哺乳期,葉酸很重要胎兒在懷孕的最初幾週內迅速發育出脊柱和神經細胞。在這時刻,血液中葉酸不足會增加嬰兒脊柱發生“神經管缺陷”的風險,導致脊柱畸形的脊柱裂。國內葉酸每日攝取量:依據國人膳食營養素攝取量第8版13歲以上兒童、成人:400μg孕期中,包含1、2、3期:400μg,外加 200μg哺乳期:400μg,外加100μg葉酸和心臟病間關係研究顯示,補充葉酸可以降低體內同半胱胺酸濃度(具刺激血管作用),當體內同半胱胺酸濃度太高時,會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風險。同半胱胺酸濃度被認為是心臟病的指標!近來有新的研究顯示,服用補充劑可略降低中風,不過仍需要正多研究結果來佐證此說法。葉酸來源:菠菜、羽衣甘藍、球芽甘藍、高麗菜、綠花椰菜、豆類(例如豌豆、黑眼豆)、酵母和牛肉提取物、柳丁、柳丁汁、麥麩和其他全穀物食品、家禽、豬肉、貝類和肝臟、強化食品(早餐麥片)等。想要攝取足夠葉酸,不妨從飲食中攝取蔬菜、水果、豆類和全麥。這些食物富含葉酸,可以預防腸癌和心臟病。【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微波食品會致癌?! 高敏敏營養師:更應注意長期使用「4風險」!長期貧血是慢性腎病症狀?腎臟病患者發生貧血原因、治療、臨床症狀海苔不只是好吃,海苔低卡止飢還能顧視力、降血壓、減緩體內發炎反應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12-04 醫療.婦產科
打排卵針會變胖? 生殖醫:食慾可能增加、水腫
晚婚成為現代人的趨勢,許多女性為了讓自己保有育兒的選擇權,因此進行凍卵。不論人工受孕、試管嬰兒或是凍卵,透過施打「排卵針」來幫助取得卵子。但也有女性擔心,打了排卵針後會變胖。不過,醫師表示,打排卵針後確實會因為雌激素升高,但只是短期水腫,不會造成肥胖。食藥署說,注射型排卵藥品主要作用為培育更多卵泡成熟,主要成分為濾泡刺激素(FSH)及黃體化激素(LH),排卵反應間接會使體內雌激素升高,然而雌激素會促使鈉和水在體內滯留,造成暫時性的水腫。國泰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說,進行人工生殖時會打排卵針增加卵泡數量,以取得較多的卵子,通常多在8至14天的短期使用期間內,荷爾蒙的效應不會造成體重增長;長期的賀爾蒙分泌,如懷孕,才可能造成體重上明顯的增長。不過,賴宗炫也說,部分女性施打排卵針後,可能因為雌激素短期濃度升高,食慾增加、胃口變好,因此吃得較平時多一些,讓體重稍稍增加,但不是因為打排卵針就造成體重增加,臨床上也沒有明顯的統計顯示。為增加受孕機率,取出的卵子是否愈多愈好?賴宗炫提醒,可取出的卵子數量多,代表卵巢儲能較好,與年紀、個人體質有關,但用藥過量可能過度刺激卵巢,造成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因此仍要與醫師討論,平衡適度的劑量即可。食藥署指出,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會產生少尿、腹脹、口渴、呼吸困難或喘促,嚴重併發胸腹腔積水、肺栓塞與呼吸窘迫症候群,甚至出現血栓等副作用,所以需經不孕症專科醫師適切之診斷及評估,給予適當之劑量,以避免用藥相關安全疑慮。至於,使用排卵針等賀爾蒙藥物,是否造成未來罹患婦癌的機率增加?賴宗炫表示,排卵針目前問世使用44年左右,根據許多長期研究顯示,並不會增加罹癌風險。賴宗炫說,賀爾蒙藥物屬於處方用藥,切勿自行透過不明通路購買,用藥不慎可能造成血栓風險增加,特別對年輕、具家族史的女性來說,務必要留意。
-
2022-12-02 醫療.呼吸胸腔
家裡發霉,2歲童罹患呼吸道疾病喪命!減少發霉3技巧
發霉會導致死亡!據《BBC》報導,2歲英國男童Awaab Ishak 因家中長期發霉,導致罹患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而死亡。英國氣喘和肺部慈善基金會家庭醫學科醫師安迪(Andy Whittamore)警示:「黴菌被吸入體內並在肺部生長,恐危及生命。」但究竟什麼是黴菌會造成死亡?該如何保持家裡健康環境呢?黴菌是一種生長在潮濕地方的微小真菌。家裡發霉的跡象包括牆壁上模糊的黑色、白色或綠色斑塊,以及潮濕和發霉的氣味。冬季溫度下降時,房屋內的黴菌和潮濕會更加危險。肺長黴菌危及生命民眾若居住在充滿黴菌環境,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感染、過敏或氣喘。黴菌可以將孢子、細胞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到空氣中。吸入或接觸這些孢子會引起過敏反應,例如打噴嚏、流鼻涕、眼睛發紅和長疹子。黴菌還會引發氣喘並導致咳嗽和呼吸困難。即使沒有氣喘的人也會出現過敏反應,家醫科醫生安迪表示:「黴菌會被吸入體內並在肺部生長,恐危及生命。」高風險族群包括老人、兒童、嬰兒、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膚病的患者。黴菌對於免疫系統較弱的人來說也相當危險,無論是由於本身疾病或是因為他們正在服用的藥物。家裡為何會發霉?冷凝是家中發霉的主要原因。常出現在家中濕度較高的地方,包括浴室、廚房和窗邊。當溫度下降到露點溫度時,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形成水滴。如果水蒸氣接觸到家中露點以下的表面,例如沒隔絕的外牆或冰冷窗戶,就會形成水滴。要是不處理,建物或窗戶表面會變得潮濕、促使黴菌生長。利茲大學建築環境工程教授凱瑟琳諾克斯(Catherine Noakes)表示,老舊且隔熱性差的房屋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還有,日常家務也可能會導致產生過多水氣,包括洗澡、洗衣、烹飪等難以避免的行為。減少發霉三個技巧根據新聞畫面顯示,2歲男童Awaab Ishak家中牆壁、天花板等多處都已嚴重發霉變黑,究竟家長要如何保持家中健康環境呢?凱瑟琳教授表示,若家中嚴重發霉,能做的有限,但若情狀不嚴重,仍然有一些方法能夠盡量保持乾燥。1減少淋浴時間,就能減少產生水氣,而且洗澡完馬上擦乾窗戶,讓水氣停留時間縮短。2煮飯時打開廚房窗戶或使用排風扇。3檢查管線或排水孔漏水狀況,以免加重發霉。(原文出處:https://www.bbc.com/news/uk-63642856)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5867】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11-24 醫療.婦產科
研究:孕婦大腦變化可能是為照顧幼兒做準備
有研究發現,女性在懷孕期間大腦的神經結構與神經網路有明顯變化,很可能是身體在為日後照顧新生兒做準備,專家說,這項發現可能強化「一孕笨3年」的刻板印象,但不應如此解讀這項最新研究。根據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23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Amsterdam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團隊發現,懷孕女性的大腦灰質容積會降低,白質的微結構也會發生改變。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何茲瑪(Elseline Hoekzema)表示,這代表懷孕期間的婦女大腦神經結構與神經網路都有選擇性的明顯變化,很可能是為了往後照護嬰幼兒而準備。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這項研究證實先前有關懷孕會使孕婦大腦發生變化的發現,但還未能得知大腦變化對神經細胞功能的影響,以及是否影響母嬰行為。根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的新聞稿,成功大學心理系教授龔俊嘉認為,這項研究的最大貢獻,在於可能激起更多有興趣且有資源的研究者一起投入。他並說,此一研究有可能間接強化大眾的刻板印象,例如「一孕笨3年」或外國的「懷孕腦」(preg head)等說法。但龔俊嘉說,需要更謹慎看待這項研究結果,原因包括研究報告未標註統計的考驗力,且研究對象偏少,各個實驗組和控制組只有40名,且有完整收到懷孕前期、後期和生產後資料的只有28名。他認為需要有更多資料,甚至是跨國、跨人種研究的重複驗證。這項研究比較了40名懷孕與40名未懷孕的歐洲婦女大腦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孕婦組一共進行4次造影掃描,分成懷孕前、懷孕後期、分娩後,以及分娩後一年,但分娩後一年的受試者只含括其中28名。研究分析影像中大腦的灰質、白質結構,以及大腦中5種神經代謝物質的濃度,發現除了特定區域的灰質容積改變,大腦「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Network, DMN)的活化也會被孕期的荷爾蒙調控。預設模式網路是大腦在休息但沒有睡著的一種基礎活化狀態,作者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孕婦大腦在懷孕期出現的改變,「代表要成為母親的這個過程,改變的是大腦很基礎的活化狀態」。這個研究團隊2016年便曾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發表一篇研究,標題為「懷孕引起大腦結構長期留存的改變」,文中提到婦女大腦在懷孕期間會出現改變,而且大腦某些結構上的改變會持續2年,有些區域的容積則會在分娩後逐漸回復。最新發表的研究證實先前的發現,並進一步透過分析婦女孕期的尿液樣本,發現大腦的改變與雌激素有關,也發現產後有持續哺乳的母親,相應的大腦改變會持續較長時間。研究團隊推論,這些大腦的改變,很可能會幫助孕婦的大腦調整成適合養育嬰幼兒的狀態,包括對嬰兒哭聲很敏感,要特別注意嬰幼兒,以及因照顧幼兒而需要大幅調整生活規律等。但第一作者何茲瑪在接受澳洲廣播公司訪問時提到,因為研究的難度,現在只能推測這些大腦改變的目的與功能,目前並沒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大腦的改變與母嬰照護行為的因果關係。何茲瑪也提到,過去曾有人指出孕婦會有「懷孕腦」,好像懷孕期間會變笨,但她認為,孕婦的大腦變化導致記憶力變差可能有相應的生理機制支持,但這份研究不是要去證明「懷孕腦」的存在,而是著重在較少研究提到的孕期大腦變化帶來的很多正面影響。
-
2022-11-19 醫療.懷孕育兒
為什麼一放下寶寶就驚醒?科學證實:安撫寶寶最有效率方法是這個
身為新手爸媽,最苦惱的事情莫過於嬰兒哭泣了。在還沒培養出默契前,嬰兒的哭泣總讓人不知所措:「你怎麼又哭了?」、「尿布換了、奶也餵了,你又怎麼了?」有時候,小貝比可能只是沒安全感、無聊了,都會藉由哭泣跟大人表示。若想安撫小孩,最直覺的作法就是把寶寶抱起來。但抱起來後要走、還是坐著?還是立正站著呢?根據權威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的月刊上,發現安撫嬰兒哭鬧最好的方式,是「抱著嬰兒走動5分鐘,接著坐下繼續抱5-8分鐘,隨後再將嬰兒放在床上」。「抱、走、搖」是最原始的安撫方式研究此項目的日本機構「理化研究所」發現,「抱走哄」的方式存在於許多哺乳動物上。許多哺乳動物如貓咪、狗、老虎、獵豹,都會叼著自己的孩子、或背著孩子走來走去,這種運送反應會有效降低緩和孩子的心跳,達到安撫的效果。 研究團隊更近一步測試不同的安撫方式,是否會帶來不同效果。他們邀請母親用四種方式安撫嬰兒:抱著走路(有抱有動)、坐著抱(有抱沒動)、放在推床上搖動(沒抱有動)、放在靜止的床上(沒抱沒動),觀察寶寶入睡、以及驚醒或哭泣,還有心跳變化作比較。結果發現媽媽抱著寶寶走路(有抱有動)的安撫方式,寶寶最能夠獲得安撫。睡著的寶寶怎麼一放下來就驚醒?原來關鍵是「時間」但新手父母還有個最常見的煩惱,就是「抱著寶寶睡著後,怎麼一放下來就哭」?研究團隊也一併提供了解答:當寶寶被媽媽抱著睡著後,若突然靜止、放在床上,嬰兒的心跳都會加速,而且還會有驚醒的反應;若想要把寶寶放下後讓他繼續睡覺,「抱著的時機」很重要。在父母抱著小孩至睡著後,至少要「坐著抱」熟睡的嬰兒5~8分鐘,再輕輕的把小孩放在嬰兒床上。這樣一來,嬰兒才能最大機率的繼續熟睡,不會一下驚醒。而且這樣的入睡效果不分白天、晚上都有效。先練壯手臂,才有本錢安撫胖寶寶看到這樣的研究結果,眾父母們紛紛表示欣慰,感謝研究團段找到有效果的安撫方式。但看看手裡的大胖寶寶,也不禁擔心自己的手臂啊…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11-18 焦點.元氣新聞
姑姑確診竟擅自進門!家中還有3月大女嬰 她怒飆髒話反被罵
新冠肺炎肆虐,確診者須遵守指揮中心的防疫規定,隔離期間不得外出與人接觸,否則觸法可依法處罰。有網友抱怨,她的姑姑不顧家中有三個月大的嬰兒,確診期間竟擅自進入家中,還找一堆藉口開脫,讓她氣到大罵髒話,想不到她的爸爸還反過來指責她「家教失敗」。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表示,她的姑姑一家人與自家住在隔壁,兩家各有彼此鑰匙,幾個月前正逢疫情高原期,姑姑全家確診,為了請她的弟弟幫忙到藥局拿藥,便要求姑姑家將健保卡放在門口鞋櫃上,避免傳染疑慮。想不到姑姑不顧家中有三個月大女嬰,竟直接進入家中,經過客廳穿過走廊後,直接走到弟弟房內,弟弟傻眼問「妳確診怎麼過來?」姑姑還回答「健保卡消毒過了啊」,當時女嬰人就在客廳玩耍,相當危險。該網友的媽媽得知後便致電姑姑,姑姑則謊稱「按電鈴沒人應,打給弟弟都沒接就過來了」,她氣到直接對姑姑開罵髒話,想不到爸爸知情後沒有責怪姑姑,反而回過頭來罵媽媽「沒有教好小孩,家教失敗又對長輩無禮」,讓她氣到不行。其他網友則留言「今天是沒出事情,如果有一個萬一呢?你爸還會說風涼話嗎?什麼叫過去、白目的行為不會因為時間過去就沒事的」、「欠罵啊你沒錯」、「很多長輩仗著自己是長輩都做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事」、「就是有這種白目的長輩!自己確診還覺得無所謂!真的是欠罵」。
-
2022-11-16 醫療.懷孕育兒
試管嬰兒取卵數越多不一定好!醫籲應破除3大迷思
35歲的A小姐急欲求子,聽聞小姑透過試管嬰兒順利產下雙胞胎,便積極討教秘訣,卻不顧醫師建議自行拉高「KPI」標準,像是取卵數量、要求醫師增加藥物劑量等,醫師提醒,取卵數多不代表成功率高,應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療程,勿過度參考他人經驗。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表示,國健署去年7月擴大不孕症補助,上路1年統計發現,未滿45歲參與療程的婦女明顯增加,較前1年同期成長6成,但卻常見婦女出現3大迷思,包括「AMH值焦慮」、「取卵數迷思」、「隱忍身體不適」。「AMH值」為抗穆勒氏管賀爾蒙,由卵巢中未成熟的小卵泡所分泌,可顯示女性卵巢卵子「庫存量」。陳美州表示,AMH值不可逆,隨年齡增加,數值只會愈來愈低,的確是生殖醫學重要評估指標,但數值低不代表生育功能不佳,「重點是,取好卵優於取多卵」。不少婦女為提升「命中率」,希望透過誘導刺激增加排卵,但國內外研究發現,取卵數大於15顆時,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機率也上升,超過20顆後新鮮胚胎活產率反而下降,最新研究指出,最佳取卵數落在8至14顆左右,能產出試管嬰兒需2顆以上「好」胚胎。國內一份不孕症家庭調查顯示,有5成接受治療的人,在治療期間曾出現身體不適、情緒起伏。陳美州表示,用藥刺激排卵可能出現體溫過高、腹脹腹痛、頭暈嘔吐等症狀,若劑量過高恐過度刺激,造成卵巢、子宮嚴重不舒服,這些症狀都可能讓女性害怕而不敢再進行療程。台灣生殖醫學會常務理事蔡永杰提醒,用藥後若雌激素過高,會造成子宮內膜細胞凋亡、影響胚胎著床率,嚴重副作用OHSS恐引起血管栓塞、休克、甚至卵巢破裂,不過國內發生率不到3%,但療程所產生的不適不應忽略,應反應給主治醫師,療程安全及舒適都十分重要。蔡永杰表示,生殖醫學治療著重「個人化治療」,醫師開立排卵藥物前,會依照年齡、體重、AMH值、AFC(濾泡數)、FSH(濾泡促進激素)、濾泡成熟度等做評估,建議民眾掌握「樂孕ABC三原則」,包括適當取卵數、適當身體反應、個人化治療,才是成功懷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