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失溫
的結果:共找到 90 筆 約 0.015秒潘懷宗/寒冷真的能減重!發抖10分燃燒運動1小時熱量
日本東京大學2018年4月19日發表在國際知名《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在人體內有一種叫做米色脂肪細胞(beige fat cell or bei...
凱特王妃產後7小時亮相 女星不捨:下面還在流血…
英國的凱特王妃生下第三胎後,在產後7小時就抱著襁褓中的小王子出院,公開露面接受媒體拍照,這對台灣人來說實在太不可思議,名模林可彤看了新聞,就在臉書回想自己之前生產後7小時在幹嘛?林可彤在24日臉書分...
好食課/熱菜冰了容易壞?冷藏隔夜菜5大迷思你中哪幾個?
「菜熱熱的不能放冰箱,菜會壞掉!」「隔夜菜不能吃,會有致癌物!」「雞蛋不能放冰箱門,開開關關容易壞!」 我相信你一定多少聽過這幾些冷藏冰箱的迷思,但是這些都是真的嗎?這次就讓我一個一個來破解冰箱冷藏...
燒燙傷怎麼辦? 緊急處置SOP這樣做
小孩燙傷的事件時有所聞,居家生活中常見的設備,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造成傷害的利器。無論是剛學會爬行的小嬰兒,或是已經能行走的兒童,因活動力強、好奇心重,只要家長稍不注意,就可能不慎打翻熱水、誤觸火源、...
若不幸遇災受困 醫師:頭脖保暖延命
災難發生時若不幸受困,醫師表示,災難發生的瞬間,若有空間可以活動,盡可能把頭與脖子包好,保持身體溫暖,能延長存活期,也能增加獲救的機會。失溫3小時就沒命北醫急診醫學科醫師高偉峰表示,根據國外的研究,...
不排除有更大地震? 緊急避難包必備這七樣物品
昨(6)日晚間11時50分花蓮發生規模6.0強震,累計已造成死亡4人、受傷225人、收容477人、失聯145人,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更表示「如果繼續發展,不排除會有更大地震」。對此消防署...
為什麼天冷戴帽子、圍圍巾是最好的禦寒方式?
天氣濕冷,醫師高偉峰說,人頭部、頸部易散熱,最好戴帽子、圍巾「保溫」;中醫師吳明珠則說,如果要用暖暖包,建議放在肚臍下、後腰際,但要避免直接接觸皮膚,以免燙傷。中央氣象局今天表示,受寒流持續影響,各...
追雪保暖不可少 醫師:最好只露眼睛就好
寒流持續發威,玉山、太平山、拉拉山降雪,七星山、大屯山也下起冰霰。醫師呼籲,民眾追雪一定要「裝備齊全」,最好以洋蔥式穿法,保暖耳罩、手套、口罩、帽子不可少,且忌諱衣物弄濕,避免四肢及耳鼻凍傷或凍瘡。...
兩岸院士聯手馬拉松式肝移植手術 成功搶救6病童
高雄長庚菁英團隊,赴京示範肝移植手術,4天13檯刀均圓滿成功12年前,高雄長庚院長陳肇隆率領肝臟移植菁英團隊,親赴上海進行示範手術,而今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已成為全中國最大的肝移植中心,近日這個團隊...
動脈導管結紮 早產嬰康復出院辦慶生趴
花蓮縣一名早產女嬰「綺綺」,比預產期提早10周出生,是個體重僅1200公克的巴掌仙子。她因早產,肺動脈導管沒有自然關閉,門諾醫院醫師為她動手術結紮動脈導管,術後「綺綺」在醫護人員細心照顧下,體重達到...
沒注意氣溫驟降 洗腎男衣著單薄出門昏厥失溫
一名家住高雄、長期洗腎的52歲男子,因心情不佳在家中飲酒後,準備到安親班接小孩,但他沒察覺這幾天南部氣溫驟降,身上只穿一件T恤就出門,在溫差過大的情況下昏倒,安親班老師等不到家長,主動送孩子回家時發...
避寒、補水、糧食 山難3大 保命關鍵
台南市一支登山隊前往南投縣信義鄉登山,領隊疑因失足不慎墜谷,南投縣警消組成搜救隊上山待命救援。山,從不仁慈,山難時有所聞,台灣青年情侶梁聖岳與劉宸君二月赴喜馬拉雅山脈的藍塘國家公園Langtang ...
爺奶學3C LINE學會了 還想學美肌
調查指出,退休銀髮族有近八成透過智慧型手機App,特別是LINE與人互動;超過五成平常習慣用視訊跟孩子孫子互動,近五成五會透過手機上網聽音樂、看影片。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近年已經取代象棋、四色牌、麻...
「 十項全能」 獨力接生 馬祖醫師九成是北醫人
馬祖人口僅1萬2千多人,有一群北醫公費醫生,選擇留鄉守護馬祖島民健康。馬祖子弟、台北醫學大學畢業的連江縣長劉增應回憶,早年公費醫生幾乎「十項全能」,一下接生,一下割盲腸,「時常一人獨力接生,有時產婦...
棉布是「死亡衣料」?學者籲運動服改穿排汗衣
現在中小學生的運動服大多數仍是棉質衣料,台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謝智謀在臉書發文質疑,「為什麼學校運動服不買排汗衣呢?」他更指出,棉布在《登山聖經》一書(Mountaineering)中稱...
寒流強襲 你該如何禦寒?醫師說別再這樣做
近年來最強的寒流今起襲台,民眾保暖禦寒各出奇招,但卻有不少迷思。有人深信天冷來杯烈酒能暖身,但醫師提醒,酒醉路倒是失溫一大主因,因為酒精下肚反易導致全身體溫下降;另外,寒流來襲時享受露天溫泉,好不愜...
秋日養生帖/登山怕溫差 必知7要點
近年國人重視休閒,爬山成為熱門運動,秋天正是登山好時機,許多人趁著秋高氣爽,三五好友相約上山健行,登高望遠,還能訓練體能。但醫師提醒,秋天山上溫差大,容易誘發心血管問題,首重保暖。另外秋颱過後,山間...
非看不可!遇燒燙傷 鎮定先沖水
「沖、脫、泡、蓋、送」是遭逢燒燙傷的標準處理程序,相信大家對這五字訣耳熟能詳,但緊張之下,還是可能忘記。醫師與兒童濕傷基金會提醒,沖水和泡冷水是燒燙傷後最重要的處理程序,若不幸發生燒燙傷意外,一定要...
呂建和/只想再惹你生氣
老母親已九十一歲高齡,說來算長壽了,如果在這年紀辭世,可以說是一種喜喪。但,當醫師告知老母親罹患胰臟癌時,她還是很難接受也很自責,為什麼沒能早點發現,為什麼他們都忽略了母親對胃不舒服的抱怨。與兄弟姐...
解救無肛早產兒 肛門成型術助排便
台灣每年約有20多萬名新生兒,其中約有2萬名是早產兒,他們得面臨死亡威脅外,也因為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出生後經常伴隨著各種併發症。一名34周多的女寶寶急著來到人間,體重只有1590公克,屬於低位型無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