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3 新聞.長期照護
搜尋
大腦
共找到
2180
筆 文章
-
-
2021-05-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失智症的家人與醫病互動——回應「陪父母做失智檢查,心情好複雜?」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失智老人」。一篇來自專門評估「認知功能」的神經科心理師,以她多年對這種病人與家屬的觀察,提出對家屬及照顧者的寶貴意見;一位資深身心科醫師,進一步說明失智老人的精神症狀可能引起家人與照顧者的困擾,尤其目前在台灣的許多家庭,這種照護工作常會落在具有語言與文化隔閡的外籍看護,更容易衍生出許多問題;最後一位神經科資深醫師追憶父親的年老、凋零帶給他的人生哲學,並由多年陪伴失智的老母,說出寓意深遠的這幾句話,「失智是一個現象,它可以不是一個問題,它可以是病,也不算是病。這個答案還需要有智慧的你親自去解答。」很高興有臨床心理師分享執行認知功能評估的經驗,這項檢查不只是疑似有失智跡象的人,還包括已經確診為失智症,需追蹤認知功能變化的病人,也會安排做這項檢查。特別是已經有明顯記憶力問題的病人,如果再加上長輩們有重聽,或是語言功能不佳時,這些認知功能評估經常需要花相當的時間,因此也需要臨床心理師十分有耐心來完成。筆者是身心科醫師,有時在門診或是病房會診,遇到懷疑有認知功能障礙的病人,有時會以簡易智能檢查(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來做初步篩檢,短短五個大項目的檢測,因為病人聽力不佳或是注意力無法集中,需要大聲地重複問題,一個測驗花個15到20分鐘不是少見的事,更何況要做完一整套測驗。因此向來對於執行認知功能評估為日常業務的臨床心理師十分欽佩敬重。除了林心理師文章中描述,因為擔心母親無法順利回答問題,而焦慮無助的家屬,我在臨床上也觀察到主要照顧者常承受極大壓力。有些失智症病人的家庭,會由子女們輪流照顧,或是由其中一位負責照顧。但是不論何種情況,主要照顧者常承受極大的壓力。因為如果病人開始出現失智症狀,或是原有的症狀惡化,主要照顧者會被其他家人責怪沒有照顧好病人,好像失智症就是因為照顧的人疏忽才造成的,尤其當主要照顧者是媳婦的時候,這現象更明顯。但是我們知道失智症是大腦逐漸退化的疾病,隨著時間進展本來症狀就會逐漸惡化,一昧的指責照顧者是不公平的。有時候失智症的病人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對著不住在一起的其他家人抱怨照顧者,沒有按時讓他吃飯,對他態度不好等等。但是這些指控往往不是事實,而可能是失智症病人記憶力不好的症狀。例如剛吃過飯可是他自己忘記了;或是出了家門找不到路回家,照顧者只好限制他的行動。又例如我們常看到外籍看護受到失智老人胡亂抱怨「偷錢」、「偷吃」等指控,但是因為語言的困難無法辯駁而受到許多委屈,直到最後家人發覺錯怪了外勞,賣力工作的外勞才獲得家人的體諒信任。因此家人需要多一點信任與體諒,少一點指責,否則失智症病人的主要照顧者身心不堪負荷的新聞時有所聞。醫療人員也需要給照顧失智症病人的家人支持與鼓勵,即使就醫時病人的記憶等認知功能已有明顯障礙,醫師或其他醫療人員也不適合說:「為什麼拖到現在才來檢查?」因為如此一來除了讓照顧者覺得被指責,也可能使其他家人誤以為照顧者拖延病情。更何況有些與失智症相關聯的認知功能、情緒障礙,或是行為症狀,在沒有醫學背景的照顧者看來,可能只是正常老化的健忘、鬧脾氣,或是原本固執的個性更厲害而已。此外,為了幫助執行認知功能評估的臨床心理師能夠更有效率地完成測驗,轉介測驗的醫師以及家人都可以幫忙。例如醫師可以在轉介單上面稍加敘述病人的疾病史、臨床症狀、慣用語言以及教育程度等,如此一來臨床心理師就可以較為快速了解病人的概況,認知功能評估的目的與重點,以及預期會遇到的問題。當然現今的醫療現況,上述的情境只是理想中的情形,醫師通常忙碌到無法詳述心理師需要的資訊。這時陪同前來的家人就可以幫忙補充說明,除了上述的資料之外,家人也可以告知心理師這次認知功能評估的目的。例如是初次評估,目的是為了做失智症診斷的依據之一,以便接下來的治療;或者是追蹤評估,以了解現有失智症治療的效果。就像文章中陪同媽媽就診的焦慮無助的兒子,有時候家屬或許是擔心萬一認知功能評估的結果不如預期,健保就不再給付媽媽正在服用治療失智症的藥物了。因此醫病彼此雙向的溝通是重要的,如同文章所言,「家屬如果能以信任代替質疑,以尊重代替干預,以開放合作的心態與醫療人員互動,相信整體醫療品質將有所提升,也能夠大大降低溝通不良產生的誤會,增進患者的福祉」。而醫療人員也可以設身處地去了解焦慮不安的病人或家屬,在緊張激動的表象之下,背後未說出口的擔憂,促進醫病雙贏。
-
2021-05-12 養生.人生智慧
還清債務開演唱會當禮物!周思潔不服輸:60歲想瘦身不容易,靠二件事瘦到45公斤
「回過頭看,過去的一切都是很好的禮物,我的人生60才開始,希望到這個年紀能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今年剛好60歲的藝人周思潔,睽違舞台25年,3月第1次舉辦個人演唱會,演唱會主題是「傻傻的花」,副標「有夢就去追」。「人生是可以去追夢的,不要被自己的年齡限制住,你還是大有可為。」周思潔笑著說。 從小就很愛唱歌,周思潔17歲投入演藝圈,因為有雙大眼睛和虎牙,被暱稱為「日本娃娃」。然而,她的命運頗為乖舛,離開演藝圈後投身商界,沒想到被股東騙、幫親戚作保被倒,公司還遇到大火,燒光所有貨物。2001年,負債上億元。她一肩扛起所有責任,並花17年還完債務。 個性樂觀的她說:「回過頭看,過去的一切都是很好的禮物。我有一個很特別的特質,可以把垃圾變能源,不管發生不好的事情,都能變成能量。」 還清上億債務,開演唱會當禮物 債務還完後,她想送自己一份禮物:開演唱會,「以前跑秀場,穿一套禮服、唱3首歌就好。」現在她要挑戰一個人2小時、唱完15首歌、換4套衣服。 同時,她還給自己一項艱困的任務,演唱會一出場就是有難度的舞蹈,「練舞時有人說,台灣哪有藝人60歲還能跳這種舞?正因為它有難度,我去穿越了,這正是我的幸福來源。」 她向來是個不服輸的女人,為了這場演唱會,下定決心運動、減肥。「我1年胖1公斤,最胖的時候61.5公斤。」158公分、嬌小的她,必須瘦到45公斤。 然而,年近60歲想瘦身並不容易,「很多人覺得在這年紀要瘦很難;心態上,大家覺得減肥就要很忍耐,好像是件苦差事,但就是這個想法障礙了我們。」她換個方式思考,「餓是快樂的,是在燃燒脂肪,它是喜悅的。」 用「168瘦身法」,滿足口慾 她執行「168瘦身法」,一天只有8個小時能進食,「它等於間歇性燃燒脂肪。」瘦身時,她每天至少喝3000cc的水,「進餐前至少喝700cc的水,這樣就能只吃七分飽。」 一天只吃2餐。第一餐是起床後,她會盡情的吃,包括肉類、澱粉、甜點,充分滿足自己想吃的欲望,「我的想法是,不能壓抑自己的欲望,例如想吃甜點時就要吃。」 「細胞去壓抑它,就會更無法忍耐、想吃更多,要去滿足它,像我很喜歡吃微熱山丘的鳳梨酥,我會品嚐,方法是每一口都細嚼慢嚥30下。此時,口腔會告訴大腦我在吃喜歡的東西,滿足了就不會暴飲暴食。」 周思潔的第2餐在晚上7點前吃完。「這一餐的份量少一點、卡路里低一點,多吃青菜、蛋白質,肉、豆漿。」平時她很晚睡,如果真的很餓的時候,會吃毛豆和燙青菜。 運動多管齊下,健康又能瘦 「我還有請教練一對一教學,一周3~4次,包括重訓、皮拉提斯、打拳擊等。」她強調,運動是為了健康,真正想要瘦,還是要節制飲食。她還有一個撇步:每天早晚量體重,「我不穿衣服量體重,再照全身鏡,透過鏡子會看到自己的線條,真的變瘦了,細胞就會很喜悅,會很期待自己變瘦。」 年逾60未婚,也想找個好男人 如此持之以恆,周思潔瘦身有成,籌備演唱時約61.5公斤,瘦到只有49公斤,只花1年多時間,就瘦了逾10公斤,「我是很健康、有口福、該吃的都能吃,是對身體很好的瘦。」自己未來的目標要再瘦5公斤,回到45公斤、24腰。 現在的她,無債一身輕,不少朋友看到她單身,想要幫她介紹男友,她笑道,過去因為扛著很重的債務,深怕害到別人,所以未婚,「我也曾經遇到很好的人,談戀愛很甜蜜,但我不太敢給別人機會,因為知道自己的負擔很大,除非對方的經濟條件很好。」 年逾60的她,目前沒有男朋友,她期待有一天能出現懂她,又能照顧她的好男人,「以前媽媽都會擔心我交了男朋友,她好怕有人來分享她的女兒,現在她會說,有好的,去嫁一嫁,但也要有緣份啊!我很敞開,未曾排拒。」 周思潔很講究「能量」,她說:「能量是對等的,只要我的能量夠好,就能吸引到好的人,根本不用擔心。」她期許自己未來能健康、自在、喜悅,獲得想要的人生。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經歷2段婚姻,發現自己一個人剛剛好!若為了有伴,待在名存實亡的婚姻裡很無奈.血壓多少才OK?有什麼症狀?高血壓最基礎知識:想真正改善該有的7個態度!.食道癌9成患者是50歲至70歲男性!國健署提6大遠離致癌因子,落實生活中避免罹癌
-
2021-05-10 養生.人生智慧
操煩別人的事會生病!許瑞云:找到心中壓力源,身體才會真正變好
編按:人生到了下半場,健康是最大的資產。我們注重飲食、運動,卻常常忽略壓力對身體的影響。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醫師許瑞云指出,被壓抑的情緒,對免疫系統、自律神經、壓力荷爾蒙都有影響,也是許多疾病的潛在原因。該怎麼解開情緒的包袱,讓自己擁有真正健康的身體?人的身體是一座機器。長期使用,難免磨損、鈍化、甚至故障。為了延長身體的使用年限,人們費盡心思保養。規律運動、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嘗試各種健康飲食法……。但很少人意識到,養生,也須養心。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醫師許瑞云,近年來和同為醫師的另一半鄭先安共同推廣「心念醫療」的理念。他們受過正統西醫訓練、擁有醫師執照,卻在診間發現有許多疾病找不出明確的病因。層層追溯,才發現當事人過往所遭遇的挫折與創傷,成了潛意識中被壓抑的情緒暗流。這些心念牽動人體的生理機制,影響免疫系統、自律神經、壓力荷爾蒙等,最終演變為不同形式的疾病。找出心中的壓力源 身體復原力才會變好人的想法,真的會影響健康嗎?其實回顧中西醫的理論,已有不少關於情緒的討論。中醫典籍《素問》提到,「百病生於氣也。」指的即是喜怒哀樂導致氣場失衡,成為疾病的遠因。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特定情緒過於強烈,都會使對應的器官有所損傷。在西醫的研究當中,近年來則興起了探討大腦和免疫系統交互作用的「心理神經免疫學」。例如,主宰人體情緒反應的大腦邊緣系統若感受到壓力、情緒起伏過大,會直接影響免疫系統。聯繫腦內神經元的某些神經傳導物質分泌過度或過少,可能是罹患免疫疾病、內分泌失衡的原因。鄭先安指出,多數精神科藥物的原理,即是調節人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這種處置可以在短時間內改善病況,但無法真正解決病因。很多患者因此一再復發,來回進出診間。「真正的治本,應該是消除壓力的源頭。」許瑞云說。臨床經驗顯示,人體修復力的曲線在20、30歲達到高峰,此後開始下降。男性從40歲起就會出現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症狀。女性則是在40歲後半、更年期後,三高比例大幅提高、骨質流失速度增加,罹患慢性病機率也提高。但好消息是,這條曲線並非無法逆轉。「人的飲食、情緒、心念都要改變,身體自然復原的能力才會提升。」許瑞云強調。家人最常互相傷害 解開包袱關鍵在「你自己」幾年前,許瑞云有個患者為健忘症狀求診,發現大腦前額葉有萎縮退化的跡象,必須服用失智症藥物。她發現,患者非常容易擔憂、焦慮。例如,她常叨唸先生和孩子不願跟隨她吃素,甚至認定家人是因為吃肉,消化系統不好而產生口臭。整天操煩的結果,導致她身心壓力極大,頭部長期氣血不足。在許瑞云的診間,這樣的患者並不少。他們的病症不一,但共同點是常為自己無法控制的事而煩惱。這些「非己的事」,總發生在最親近的家人關係之間:孩子、父母、伴侶。許瑞云認為,50世代在親子關係中有個重要的課題:「放手」。對成年的孩子,要理解他們已經獨立。看見孩子的本質,不要試圖以自己的框架侷限他們。而成年子女在面對年邁的父母時,也要尊重父母的意願,而不是以「我是為你好」之名行控制之實。她舉例,許媽媽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她會以專業醫師的角度,提醒媽媽別吃太多肥肉、肝臟,多少要做點運動。但若媽媽不想照做,她也絕不強求。因為,該如何管理健康是父母的決定,而非孩子該操心的事情。「父母的行為讓『你』擔心,那你的擔心自然是『你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父母的問題。」她直言。相較於把父母當孩子管,為人子女的另一個極端,則是一昧壓抑自己、順從父母。許多孝順的孩子,心中反而會對父母生怨。例如:聽從父母的話嫁娶了自己不喜歡的人或離開了自己所愛的人,當後來跟伴侶吵架或鬧離婚時,就會怨懟父母當時不讓自己做決定。就算父母走了,這樣的怨氣還是無法化解,成為生命中沉重的包袱。許瑞云在診間也遇過一位患者,臉部、四肢、頸肩布滿皮疹,即使擦藥也無法根治。她發現,患者長期自我壓抑,其中一個原因是爸爸在童年時對她要求極高,無論表現再好,都無法達到他的要求。即使父親已過世多年,患者每每想起,心中仍有不滿。為了抒發患者的情緒,許瑞云請患者想像過世的爸爸就在眼前,唸出:「親愛的爸爸,謝謝您生我、養我。我帶著愛和敬重,把屬於您的期待和要求還給您。我可以選擇輕鬆自在的做自己,不需要去滿足您的期待。」壓抑的原因消失,患者的心情輕鬆許多,皮膚問題自然改善。「所有與人的關係,都是你和自己的關係。當你可以和自己和解,你就和傷害你的人和解了。」許瑞云指出,關係中的死結能解開與否,和對方無關。喜歡或怨恨,所有情緒都是自己的。當你能夠放下,壓迫生命的情緒包袱也會變得輕盈。不想為夫妻關係傷神 想辦法把婚姻這雙鞋變好穿朝夕相處的婚姻生活,也是許多人壓力的來源。行醫多年,許瑞云看過許多患者為伴侶傷神。怒氣之強、不滿之深,甚至離了婚還耿耿於懷。「夫妻是2個不同背景、不同思維的人要長期相處。有衝突,很正常。」她指出。她觀察,50世代的男女在婚姻中挫敗,和自小所受的教育有關。50後的女性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為了爭取父母的關愛和有限的資源,更需要鞭策自己力爭上游。和任勞任怨的上一代女性不同,她們多半有自己的事業,期待和男性平起平坐、共同分擔家事。但相對的,50後的男性從小到大所習慣的家庭模式,仍不脫傳統的性別分工:父親是一家之主、媽媽照顧家中大小事,從來沒有看到男性在分擔家事、體貼女性的前例可循。觀念上的差異,最終成了婚姻中摩擦的導火線。也正因如此,50歲後夫妻的離婚率較先前的世代更高。許瑞云剖析女性的心態,「她有經濟能力,先生在家或不在家都沒差。離婚反而少一個要侍奉的人。」許瑞云也坦言,即使她和先生感情深厚、2人又都是心念醫療的專家,婚姻中仍有衝突的時刻。例如,她過去習慣10點前睡覺,但先生卻常為忙工作,直到半夜2、3點才就寢,2人在一起後,就開始彼此調整,一個稍微往後延,另一個盡量早睡。還有,2人共赴約會,性急如她5分鐘就可以出門。先生卻常常花半小時來準備。甚至連洗好的碗盤放進烘碗機的順序,都能是衝突的原因。衝突難避免,怎麼化解?許瑞云比喻,婚姻像是一雙鞋子。穿了磨腳卻捨不得丟,有幾種解方。可以把鞋子改得更符合自己的腳型,或者鋪上鞋墊、穿厚襪子,讓自己適應鞋子。一段關係中,要不試著和對方協商,要不改變自己的想法。例如,先生是夜貓子,太太喜歡早睡早起。那麼,有沒有可能雙方各退一步,11點一起就寢?夫妻一位是急驚風,一位是慢郎中,不如早點預告出門時間,讓慢的人有餘裕準備,急的那位也不用等。2人把碗盤放進烘碗機的順序不一樣,是不是就由較常洗碗那位決定怎麼做?改變自己的心態,也會讓舊有的關係有新的氣象。「你不能嫁給貓,卻一直羨慕別人養狗。」許瑞云妙喻。她曾在臉書社團中看到一篇貼文,討論伴侶的10個優點,有人竟然連一個都舉不出來,「如果你看到的都是伴侶的缺點,這段關係真的走不下去。」她建議,一段關係平時就要累積「愛的存款」。衝突發生時,想想對方的好。「我可以一下子想出我先生一百個對我的好,剎那間就沒什麼好氣了。」許瑞云說。不只夫妻,親子、朋友、同事,也都適用這個原則。人生本就不順利 接受現實才能得到放下後的平靜和先生修行多年,許瑞云認為,人生本就有各種挫折。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50後不得不面對的生老病死自然也是。「我的人生當然也非一帆風順,生而為人,總會有煩惱的時候。」既然人生這麼苦,活著怎麼可能沒壓力?許瑞云提醒,遇到過不去的事,先問問自己事實是什麼?「事實永遠是事實,不要跟它過不去。抗拒事實的人,百分之百會輸。」人生不要浪費時間後悔,先面對、接受了,才能好好處理,得到放下後的平靜。倘若情緒一時「卡住」,許瑞云建議,不妨利用幾個簡單的練習釋放能量。例如,想釋放壓力,可以做「10秒鐘呼吸法」:心中默念數字,緩慢吸氣4秒、吐氣4秒,最後停止2秒,讓呼吸的速率降至每分鐘6-7次。呼吸和緩,就能降低交感神經的活性,減緩焦慮。此外,走路也是排除負能量的好方法。找一塊草地、沙地,或者任何能夠安全行走的地方。每走一步,都把心思完全放在腳上,專心感受腳趾抓地、腳跟碰觸地面的感覺。不只吸收大自然的能量,也讓腦中浮動的情緒下沉,使心神穩定。「生命要真正達到自在,必須學習接受一切的發生。」許瑞云說。50歲後,不論是身體或人生,都有不少挑戰。愈是抗拒,幸福只會離你遠去。懂得讓自己喜悅的生命,自然會健康!原文:操煩別人的事會生病!許瑞云:找到心中壓力源,身體才會真正變好
-
2021-05-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職業媽媽沒空運動間歇性鍛鍊 費時短、效果棒
職業媽媽兩頭燒,常在兼顧工作和家庭中,犧牲自己;全職媽媽常被誤會「不用上班很輕鬆」,事實上全年無休的育兒生涯,有苦說不出;從職場退休的媽媽,孩子多已離家,出現職場家庭皆空的空巢期;把毛孩子視如己出的媽媽,在幸福相伴的日子裡,也有不得不面對的難題。不管你是哪一類媽媽,都別忘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元氣周報祝福全天下的媽媽「母親節快樂,日日美好,健康平安!」職業媽媽兩頭燒,工作要求表現好,家裡也不能馬虎,常在兼顧工作和家庭中,犧牲自己,但燃燒自己的同時,也別忘了照顧好自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鄭映芝從心靈、營養及運動三方面,提供職業媽媽健康處方。心靈處方家庭跟個人責任要分開。與另一半協調,必要時一起接受諮詢。對職業媽媽來說,學會紓壓很重要。鄭映芝指出,在門診遇過很多求診的媽媽,都是「阿信」的化身。一個人想將全家的責任扛起,白天辛苦上班,下班回到家後仍沒辦法坐下來休息,忙著照顧小孩、洗衣煮飯等家務事,忙到沒有空回想年輕時或婚前的興趣,壓力只增不減。遇到這樣的情況,她通常會建議「家庭跟個人的責任要分開」,這樣媽媽們才可能保有自己的時間。鄭映芝說,這類媽媽通常獨自求診,少見丈夫陪同。年齡從年輕到中年都有,共通點幾乎都是因為生活重擔影響情緒,進而對孩子或家人發脾氣,才覺察自己出問題。她通常會建議媽媽做出改變的第一步就是「溝通」。職業媽媽經常忙到沒有自己的放鬆時間,鄭映芝建議先跟丈夫協調,嘗試調整生活模式。例如,讓丈夫分攤家務事、輪流照顧孩子,而媽媽就能利用這個時段做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不管是運動、做手工藝品甚至是放空什麼事都不做,就算一周只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時段,都對生活品質改善有相當大的幫助。若是溝通不順利,也可以試著將丈夫一起帶到門診或諮商室,由中立的第三方給予具體化的建議。若雙方發生爭吵,也有第三方可以安撫,比較容易讓雙方理性溝通,進而達到調整生活模式的目的。營養處方甜食紓壓愈吃愈憂鬱,多攝取原形食物。在忙亂的生活中,職業媽媽也應該注重飲食健康。鄭映芝說,許多人在煩躁時喜歡吃甜點轉換心情,但小心越吃越憂鬱。根據研究報告顯示,煩躁時吃高糖、高熱量食物,雖然可以提升血糖,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讓心情愉悅,但長期吃高糖和加工食物,會導致肥胖,對糖上癮更容易感到煩躁,導致惡性循環。「不要怕浪費食物。」鄭映芝也指出,不少媽媽覺得吃隔夜菜不好,丟掉又浪費,所以選擇自己把剩菜剩飯統統解決,不知不覺吃過量,這也飲食不健康的其中一個原因。鄭映芝建議吃少加工、沒有添加物的原形食物,也可嘗試「地中海飲食」,主食方面以全穀類取代白飯、麵條;吃大量蔬果,減少調味料用量,使用橄欖油烹調;在蛋白質攝取方面,則以豆類、乳製品、蛋及白肉,代替紅肉、加工食品,降低大腸癌發生機率。運動處方時間短、效果好,間歇性運動最適合職業媽媽。除了健康飲食,維持運動習慣也很重要,上班忙完下班忙,職業媽媽怎麼找到時間運動?鄭映芝說,可以先把一周的作息時間都列出來,包括孩子、丈夫全家人的作息,一一列出後,才方便交叉比對,如丈夫周六休假晚上都在家,那就可以請他幫忙處理家務,或孩子固定周三晚上有才藝課,這些都是媽媽可以好好利用的空檔。在運動類型上,可以選擇有效率的運動,如間歇性運動就非常適合生活忙碌卻又想運動減脂的媽媽們,透過不同的運動組合或是同一個動作,搭配短暫休息時間,反覆訓練的模式,時間短暫又能達到燃脂的效果。現今資訊發達,只要在網路上搜尋關鍵字,就可以找到非常多相關的運動影片,挑選適合自己體力及有興趣的,只要跟著影片做,不用上健身房,在家也能運動。小辭典間歇性運動間歇性運動是一種「運動訓練模式」,先做短時間密集運動(例如作30秒開合跳、棒式等),配合短暫休息(例如10秒),反覆這個過程,可以有不同的運動組合。間歇性運動的好處是,隨時隨地能來上一段10分鐘內的訓練,不必特別挪出時間出門運動,就能達到運動效果,適合生活忙碌卻又想運動減脂的人。
-
2021-05-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教授揭3處錯誤
今天早上打開電腦,看到LINE群組傳來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 歐盟查閱報告。這就立刻引起我極大的興趣,因為我在兩個禮拜前(2021-4-23)才剛發表一篇駁斥新冠疫苗會引起神經退化的謠言,請看輝瑞疫苗會引起神經退化嗎。所以,我立刻就用〈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做搜索。哇!還真煞有其事,一頁又一頁,一則又一則,至少50則,全都是用同樣標題的新聞,包括中央社、聯合報、中國時報、世界日報、今日悉尼、等等等。這些報導都是出現在十幾小時前,而它們的內容幾乎是一模一樣。它們的第一和第二段是:「歐洲聯盟(EU)藥事監管機關今天表示,關於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發生接種後出現罕見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報告,現正在查閱中。歐盟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表示,關於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Vaxzevria疫苗在接種後出現吉蘭-巴雷氏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病例,旗下安全委員會正在分析接獲的資料。」所以,我立刻就到歐盟藥品管理局的網站查看,果然看到一則相關的訊息。這則訊息是昨天(2021-5-7)發布的,而它的大標題是Meeting highlights from the Pharmacovigilance Risk Assessment Committee (PRAC) 3-6 May 2021(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會(PRAC)的會議要點2021年5月3日至6日)。所以,這則訊息是「歐盟藥品管理局」屬下的「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會」5月3日至6日開會的會議要點。要點之一(也就是小標題)是PRAC assessing reports of Guillain-Barre syndrome with AstraZeneca’s Covid-19 vaccine(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會正在評估Guillain-Barre綜合徵跟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的報告)。而它的整個內容是:「作為對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Vaxzevria常規疫情安全摘要報告的審查的一部分,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正在分析銷售授權持有人提供的關於接種疫苗後報告的格林巴利綜合徵(GBS)病例的數據。 GBS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可引起神經發炎,並可能導致疼痛,麻木,肌肉無力和行走困難。 在銷售授權過程中,GBS被確定為可能的不良事件,需要進行特定的安全監控活動。 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已要求市場營銷授權持有人提供進一步的詳細數據,包括在下一次疫情安全摘要報告中對所有報告病例的分析。」從這一整段內容就可看出,接種疫苗後出現Guillain-Barre綜合徵是「阿斯利康疫苗銷售授權持有人」提供給歐盟藥品管理局的。但是,這段內容並沒有說Guillain-Barre綜合徵是發生在什麼時候。也就是說,Guillain-Barre綜合徵有可能是在幾個月前就已經被發現了。所以,這跟新聞報導所傳達的「才剛發生」的訊息,是有出入的。更重要的是,接種疫苗後出現Guillain-Barre綜合徵,根本就不是新鮮事。美國CDC就有一個在2020-8-14更新的網頁叫做Guillain-Barré Syndrome and Vaccines(格林-巴雷綜合徵與疫苗),而其中的一段是:「1976年,豬流感疫苗接種後出現GBS的風險有所增加,這是一種針對潛在的流感病毒大流行株的特殊流感疫苗。 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以前稱為醫學研究所)於2003年對該問題進行了科學審查,發現接受1976年豬流感疫苗的人患GBS的風險增加,每十萬名接種豬流感疫苗的人,大約有一個GBS病例。 科學家對起因有幾種理論,但這種聯繫的確切原因仍然未知。」那些〈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的報導還犯了另一個錯誤。它們都是說:「吉蘭-巴雷氏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疾病,人體免疫系統會攻擊神經纖維上的保護外層」,但這種說法並非完全正確。首先,「神經纖維上的保護外層」是錯誤的。神經纖維的外層是叫做髓鞘(myelin sheath),而髓鞘的功能是加速神經信號的傳導,這樣才能將信號從中央系統(大腦和脊髓)快速地送達身體的遠端(例如手腳)。所以,神經纖維的外層並非是保護神經纖維。另一個錯誤是,Guillain-Barre綜合徵發生時,免疫系統並非只會攻擊神經纖維的外層,而是也會攻擊神經纖維本身。最後,也是最嚴重的錯誤,是這些新聞報導的標題〈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事實上,Guillain-Barre綜合徵根本就不是神經退化症,而是急性的神經發炎,而它主要的症狀是手腳像被電到一樣發麻,疼痛,無力。請看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的網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Fact Sheet (格林-巴雷綜合徵事實說明)。更重要的是,絕大部分患者都會完全康復,所以《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這個標題可以說是一派胡言。總之,〈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這些報導至少是犯了這三項錯誤:(1)讓民眾以為Guillain-Barre綜合徵是新發現的AZ疫苗的問題,(2)把髓鞘的「加速神經信號傳導」功能說成「保護神經纖維」,(3)把「急性神經發炎」說成「神經退化症」。註:雖然中文媒體把「AZ疫苗接種引起Guillain-Barre syndrome」報導得如火如荼,但是英文媒體的報導卻是稀稀落落。所有美國主要媒體(如CNN、ABC、CBS、NBC、等等等)都沒有報導。原文: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真的嗎?
-
2021-05-09 養生.聰明飲食
有助平衡血糖、預防糖尿病 營養專家曝綠茶10好處
近年來,綠茶頂著健康食物的光環,備受關注。以下是紐約洋基隊的營養顧問、辛辛婭·薩斯(Cynthia Sass)總結綠茶對健康的益處。● 滿滿的抗氧化劑綠茶中含有大量多酚抗氧化劑,最為人所知的是「兒茶素」,可對抗身體的發炎反應,延緩衰老,還能保護細胞免受多種慢性病的損害。● 有利大腦健康除了咖啡因,綠茶還含有一種被稱為L-茶胺酸(L-theanine)的胺基酸,可產生鎮定作用。咖啡因和L-茶胺酸的組合也被證實可優化大腦功能,增強工作記憶、認知能力和提升情緒。而綠茶對抗氧化壓力的能力,也使其成為對抗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的金鐘罩。● 有助控制體重在人類和動物研究中顯示,綠茶可以加速新陳代謝,並刺激脂肪燃燒。它也與抑制食欲、阻止脂肪組織賴以維生的新生血管生成有關。● 可以防癌綠茶透過幾種關鍵方式預防癌症。一是避免細胞不正常增殖,進而發生癌變;二是綠茶有抗血管新生特性,可防止癌細胞擴散。● 增強免疫系統綠茶所含的抗氧化劑,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增強免疫力。它的抗菌特性還能預防口臭。此外,綠茶還可作為益生元,是腸道益菌的最佳食物。● 增強骨質密度綠茶中的抗氧化劑,已被證實可預防骨質流失並減少骨折風險。動物研究發現,適量攝取綠茶,可改善骨骼強度和質量。2020年一項研究,調查富含茶多酚的食物與骨質疏鬆症之間的關聯,結論指出酚可防止骨細胞氧化、減少發炎反應,進而維持骨密度,有利骨骼生成。● 有助平衡血糖、預防糖尿病一項整合研究,分析了過去17個關於綠茶的研究報告,找出綠茶與血糖、胰島素敏感性間的關聯,結論是綠茶有助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色素(HbA1c)。另一項日本研究,追蹤1萬4000多名日本健康成年人長達五年,科學家發現,綠茶食用量與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成反比,顯示綠茶有助降低糖尿病風險。● 有益心臟健康研究顯示,綠茶可透過降低總膽固醇、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三酸甘油脂來保護心臟。綠茶還能避免低密度膽固醇氧化,降低動脈硬化和心臟病發作的機率。● 讓肌膚年輕綠茶中的多酚可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UV)的侵襲,除了抗癌、抗發炎,還能預防衰老。綠茶化合物還能防止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分解,減少皺紋產生、維持肌膚彈性。● 與長壽相關有喝綠茶習慣的人,其細胞年齡比不飲用者年輕約5歲。日本研究還發現,經常喝綠茶的人更長壽。一項針對老年人的研究顯示,在研究進行的六年間,喝最多綠茶的人,死亡機率降低76%。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1-05-0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警訊自我檢測/症狀表現多樣,失眠、憂鬱竟是巴金森氏症!簡易巴金森手指操自測
巴金森病無法治癒,九成以上為原發性巴金森,找不出罹病原因,在治療上是一段長達20年以上的漫長旅途。病友除透過藥物、非藥物、手術治療等改善動作障礙,那些易被忽略的非動作障礙症狀,如失眠、嗅覺喪失、便秘以及憂鬱、焦慮等情緒變化隱而不顯,治療的旅途上須兼顧身、心治療照顧。憂鬱的巴金森病 看不出來的情緒障礙巴金森病不亞於阿茲海默症,是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蔣漢琳說,巴金森病是因大腦中不正常的蛋白質累積,導致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不足,促使運動神經調節的迴路失靈,動作因而出現障礙,在執行上難以精準。而除了多巴胺以外,其他的神經傳導物質也會被影響,因而會產生憂鬱、焦慮等情緒症狀,卻很難令人直接聯想成與巴金森病相關。巴金森病表現多樣 綜合評估治療組合巴金森病愈早介入治療,能改善動作緩慢、手抖、肢體僵硬等動作障礙症狀,維持運動的正常功能,保有較長時間的生活品質,延緩失能。蔣漢琳表示,巴金森病的治療,目前有四類型藥物,皆以維持多巴胺的量與持久為主軸。第一類藥物為直接補充多巴胺、第二類為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第三類為阻止多巴胺代謝的分解酵素抑制劑,第四類為與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相關的藥物。蔣漢琳說,巴金森病患者症狀表現多樣,有些病友手腳不會顫抖、肢體不會僵硬、有些病友會提早出現步行障礙問題,或已伴隨失智,或同時有情緒低落等憂鬱狀況,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雖可稍微改善病患情緒,但如憂鬱較為嚴重,一種藥未必足夠,整體治療仍會依據藥物作用與副作用、年齡,或考量非動作礙障症狀、病患的耐受度等進行組合。考量病友的身心狀況,憂鬱、焦慮等非動作障礙症狀,有時會伴隨著動作障礙症狀出現,有時會在更早期,於動作障礙尚未出現前,病患就有憂鬱情形。隨著病程愈到晚期,部份病患出現精神、失智等狀況,與家人溝通出現障礙、藥物遵從度降低,照顧者需花費更多精力進行長期照顧。勿隨意停藥減藥 白白犧牲蜜月期其他治療方式,則包含非藥物治療如運動、復健等,或當藥物治療過了「蜜月期」,病友最擔心藥效區間變窄,藥效愈來愈不穩定,如當藥物濃度太高可能出現異動症,或當藥物濃度太低,身體想動卻動不了,突然斷電卡住,稱為「開關現象」。當治療出現開關現象,蔣漢琳說,部分符合條件的病患會開始考慮是否進行深腦刺激術,手術會於大腦植入電極和在左前胸皮下處植入電池刺激器,透過持續性的電刺激,減緩開關現象的發生。蔣漢琳說,由於初期藥物治療能大幅改善動作障礙症狀,能有好的生活品質,病患會有一段甜美的蜜月期,大約可維持五年的時間。但若未及早診斷、延遲治療,或自行調整藥物劑量甚至停藥,症狀將持續惡化,也會犧牲掉前半段的蜜月期,提醒病友勿隨意調整用藥,也呼籲民眾對巴金森徵兆提高警覺。巴金森手指操 簡易自篩快速判斷巴金森病包含十大徵兆,民眾可透過檢測量表自我評估,並觀察自身與家人在日常動作上,是否有不對稱的肢體變慢,或身體有無僵硬狀況,及休息靜止時手腳是否會不自主地顫動等,並不忘關心家人情緒狀況。 為鼓勵自我篩檢巴金森病,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可透過簡單的「巴金森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過程中如速度改變、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可進一步確認後至神經內科就醫。蔣漢琳說,巴金森病雖無法治癒,但透過藥物、非藥物或手術治療等,病友的治療旅程已有長達20年、甚至30年的例子,鼓勵病友遇到藥物問題、開關現象時,積極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5-0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57歲竟泌乳 視力模糊才發現腦瘤
一名57歲婦女兩側乳頭疑似有泌乳現象持續一年多,因病況難以啟齒便擱置不管,直到近期頭痛、伴隨視力模糊才就醫,發現腦下垂體有直徑三公分腫瘤,全是「泌乳激素」惹的禍。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患者除上述症狀外,有兩側視野缺損現象,經視覺神經傳導(VEP)檢查發現異常阻斷,血液檢查泌乳激素超過300ng/ml,遠高於正常值8ng/ml,腦部核磁共振檢出,腦下垂體有直徑三公分的「泌乳激素腫瘤」,壓迫視神經交叉。黃啟訓指出,腦下垂體位於大腦底部中心處,直徑不到一公分,分泌多種的荷爾蒙,包含泌乳激素、性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等,所有製造激素的細胞都可能形成腫瘤細胞,而腦下垂體腫瘤約占腦瘤的10至15%,其中以「泌乳激素腫瘤」最常見,主要好發於中年婦女、成人,發病原因不明。此外,泌乳激素腫瘤還會造成不孕現象,黃啟訓說,當腫瘤直徑大於1公分時,醫學上稱為「巨泌乳激素腫瘤」,容易導致視神經壓迫以及阻塞性腦水腫。如果患者出現頭痛、眼球脹痛及視力模糊現象,但未即時手術治療者,嚴重時會危及生命。黃啟訓提醒,腦下垂體腫瘤大多是良性,並不會轉移到其他器官,但影響人體許多重要內分泌功能,且壓迫腦部其他正常組織,需提高警覺。
-
2021-05-04 名人.陳旺全
【免費課程】中醫名方傳授穴位大補帖,Live新開課線上Q&A!
2021/5/18(二)陳旺全中醫師【增強記憶力、專注力 預防失智中醫有解方】傳統中醫認為:「失智與腎有關,腎藏精,精生髓,而腦為髓海,但不是西醫所說的腎臟,而是腦髓的部份。」而需減緩腦部退化,增強專注力與記憶力,可以聽從中醫師指示服用適合的中藥材配合攝取營養的食物,加上穴位針灸、按摩和氣功運動等等來做改善。👉🏻課程詳情:https://muk57.app.goo.gl/hdxQ2021/5/19(三)陳旺全中醫師【睡不好會有失智風險 用養生睡眠姿勢助好眠】睡眠品質對於腦部退化與失智症的影響,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占了人一天約三分之一的時間,睡好眠神清氣爽、思緒清晰;失眠則使人身心折磨、精神萎靡,而在睡眠姿勢上古人也有所講究,稱「側龍臥虎仰攤屍」,良好的睡姿消除一整日累積的疲勞及放鬆全身的筋骨,進入深層睡眠,獲得充足休息修補身體失去的能量。👉🏻課程詳情:https://muk57.app.goo.gl/ZR9M2021/5/25(二)陳旺全中醫師【長輩看電視打盹沒活力 穴道按摩輔療增體力】失智症沒有特效藥治療,但中醫可以幫忙,按摩穴道對於延緩失智症惡化有所幫助,有些能提升陽氣,增強體力;有些促進腦部血液循環,預防大腦功能衰退;而有些具養心安神的作用,疏肝理氣、解除壓力,適時適量進行按摩,對失智者帶來不少益處。👉🏻課程詳情:https://muk57.app.goo.gl/bWYf2021/5/26(三)林宜錚中醫師【感官功能影響大腦刺激 中醫助你耳聰目明】相關研究證實,中西醫聯手對失智症治療帶來更顯著的成效,降低30%嚴重失能機率,失智者透過中藥及針灸輔助治療,可以提升認知功能,還能延緩退化狀況。而失智長輩在體質和腎精氣血的有所衰退變化,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可以幫助找出問題點進而開出符合體質的治療方式。👉🏻課程詳情:https://muk57.app.goo.gl/zzgF
-
2021-05-04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57歲婦女異常泌乳1年 視力模糊就醫發現腦瘤
過了生育年齡竟異常泌乳。一名57歲婦女,兩側乳頭疑似有泌乳現象持續1年多,因病況難以啟齒便擱置不管,直到近期頭痛、伴隨視力模糊才就醫,發現腦下垂體有直徑3公分的腫瘤,全是「泌乳激素」惹得禍。收治該名婦女的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患者除了上述症狀外,有兩側視野缺損現象,經視覺神經傳導(VEP)檢查發現異常阻斷,血液檢查泌乳激素超過300(ng/ml),遠高於正常值8(ng/ml),腦部核磁共振檢出,腦下垂體有直徑3公分的「泌乳激素腫瘤」,壓迫視神經交叉。黃啟訓指出,腦下垂體位於大腦底部中心處,直徑不到1公分,分泌多種的荷爾蒙,包含泌乳激素、性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等,所有製造激素的細胞都可能形成腫瘤細胞,而腦下垂體腫瘤約占腦瘤的10至15%,其中以「泌乳激素腫瘤」最常見,主要好發於中年婦女、成人,但發病原因不明。此外,泌乳激素腫瘤還會造成不孕現象,黃啟訓說,當腫瘤直徑大於1公分時,醫學上稱為「巨泌乳激素腫瘤」容易導致視神經壓迫,以及阻塞性腦水腫。如果患者出現頭痛、眼球脹痛及視力模糊現象,但未即時手術治療者,嚴重時會危及生命。黃啟訓提醒,腦下垂體腫瘤雖然大多是良性,並不會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但影響人體許多重要內分泌功能,且壓迫腦部其他正常組織,因此仍要提高警覺。女性民眾若於非孕產期卻有異常泌乳現象,以及頭痛並伴隨視力模糊情形時,應及早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
2021-05-0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半蹲姿勢是關鍵!打太極拳有助改善帕金森氏症
●研究發現,太極拳可改善帕金森氏症患者平衡及行動能力●太極拳增進肌力與心肺耐力,初學者可先練習蹲馬步、弓步等●帕金森氏症患者常有起坐姿勢轉換、登階及轉身障礙,太極拳招式有助於改善國內著名歌手詹雅雯罹患帕金森氏症引起大眾注意,藝人罹患此症時有所聞,電影「回到未來」系列主角麥可福克斯,得到早發性帕金森氏症,終生為此奮鬥。1970年代很紅的美國歌手尼爾戴蒙於2018年宣布罹病,他最有名的歌曲是「唱首憂歌」。得過10座葛萊美獎的傳奇女歌手琳達朗絲黛,也罹患罕見的類帕金森氏症「進行性核上麻痺」,2011年退休。發病年齡大多在50至60歲帕金森氏症是常見神經退化疾病,發病年齡大多在50至60歲,因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不足引起,多巴胺與運動控制有關。發病初期使用藥物緩解症狀,但長期使用後藥效變差,需仔細地調整藥物,嚴重病人可考慮手術治療。運動對帕金森氏症很重要,患者行動能力退步,缺乏運動更加重障礙。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帕金森氏症患者每周應運動三次,每次包括有氧運動30分鐘,如走路、游泳或騎固定式腳踏車,肌力運動及柔軟運動;傳統運動如太極拳融合有氧、肌力及柔軟運動也很適合。規律運動增進多巴胺分泌研究發現,規律運動可增進大腦內多巴胺分泌,改善患者運動能力。太極拳可改善帕金森氏病人的平衡及行動能力,並增進自我健康感。老年帕金森氏症患者常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憂鬱症等,服用多種藥物,常感無力、疲倦,影響運動能力,太極拳可改善這些慢性病,減少服藥量,更有活力從事運動。半蹲可練臀部、大腿肌肉為何太極拳對帕金森氏症患者有助益?太極拳用半蹲姿練習,半蹲姿可訓練臀大肌、大腿的股四頭肌及小腿和腳掌肌肉。股四頭肌是人體最大的肌肉,訓練後可強壯下肢肌力和增進心肺耐力,日常生活中爬樓梯及起坐姿勢轉換都有很大的幫助。小腿及腳掌的肌肉強壯後,有助於平衡,運動時不易跌倒。太極拳有增進肌力與心肺耐力的效果,可以加入健身房的運動計畫中,如電動跑道、踏車、重量訓練、柔軟度訓練等,相輔相成。初學者先練習功操,包括蹲馬步、弓步、揉膝、體前彎、套腿、拉筋等,一個月後肌力及柔軟度改善後,再開始練習單式,循序漸進,最後才打整套拳。較嚴重患者可坐椅上練習帕金森氏症患者常有起坐姿勢轉換、登階及轉身障礙,對於較嚴重患者,可選擇太極拳的單式練習,如起勢、左右雲手、白鶴亮翅等,避免突然轉向,無法穩定站立的人,也可坐在椅子上練習。配合醫師治療,不迷信偏方,保持健康生活型態,多做運動,帕金森氏症患者還是可以有很好的生活品質。太極拳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不需設備與金錢,且運動傷害少,可以推薦給患者作為運動治療選擇。
-
2021-05-03 焦點.元氣新聞
醫病天地/酒藥癮是腦病變 戒斷須醫療協助
酒精或非法藥物成癮,常有人忽略嚴重性。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林佩萱指出,酒癮、藥癮已被研究證實是一種腦部疾病,會影響人的情緒、認知與行為,且易慢性復發,如高血壓、糖尿病,因此並非靠著人的意志力來戒斷,必須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林佩萱說,酒精或非法藥物都是中樞神經作用劑,長期使用會破壞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突然減少或停止使用,會出現程度不等的戒斷症狀,須及早就醫治療,而且會影響大腦中樞,直接或間接刺激釋放大量多巴胺,長期使用會導致難以修復結果。林佩萱指出,酒癮、非法藥物癮,直接或間接刺激,令人感到愉悅,等同超前預支,但「賒帳必須還錢」。所謂成癮是指明明知道對自己有害,卻還一直去做,對生活造成影響。林佩萱說,酒精代謝因人而異,並非以飲酒量來認定是否成癮,而是取決飲酒是否對人造成負面影響。如愈喝愈多、不喝不可,一旦突然減少或停止,會出現「戒斷」症狀。林佩萱指出,物質成癮常伴隨精神共病,如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社交恐懼症、過動症等。統計資料顯示,60%躁鬱症患者約有6成合併有物質成癮;重鬱症患者約有30%合併物質成癮。治療要治本,除處理戒斷症狀,病人狀況穩定後,也應針對精神疾病治療。
-
2021-05-02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從同理心出發的安全文化
2021年4月2日上午9點28分47秒,台鐵408次太魯閣號列車,滿載著492名乘客,沿北迴鐵路南下,一出仁和隧道,便迎面撞上掉落在清水隧道前的工程車。前三節擠進隧道的車廂不僅出軌,且嚴重變形,造成司機員與助理司機員雙雙殉職,以及47名乘客死亡,216人輕重傷,是台鐵近70年傷亡最慘重的事故。無獨有偶,兩年多前的普悠瑪號,才在行經宜蘭線新馬站前彎道超速出軌,造成18死215傷的慘劇。而這兩件重大鐵道交通事故,均因新聞媒體傳播,使災難現場與傷亡者痛苦,鉅細靡遺且反覆呈現在國人面前。很多民眾不忍卒睹,甚至引發精神焦躁不安,雖試著關上電視、離開網路,不被災難訊息淹沒,心裡卻不斷自問,自己到底怎麼了?這就是名嘴們開口閉口的創傷壓力症候群嗎?我可以為自己、為受難者做些什麼呢?不僅是人類,許多哺乳類動物都能「感同身受」。神經心理學家發現,當你「看到」一隻手被針戳時,不僅大腦皮質相對應的感覺區域活化,甚至連掌管動作的運動皮質也跟著下指令,手便不知不覺縮了回來。除了情感共振,人們還能換位思考,理解別人痛苦的原因,甚至從對方的觀點看事情,大腦這一連串複雜的活動,統稱為同理心。令人寬慰的是,很多人雖因觀看傳媒,一時出現身心反應,真正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很少,甚至親身暴露在現場的人(包括受災者、救援者、志工與其他人員)也不多。不過,基於生物趨吉避凶本能,當情緒受到感染,當事人也可能過度聚焦於解除自己的痛苦,反而無視他人的苦難;換言之,若能保持一段超然距離,同理心才能引起實際有效的行動,發生利他作用,這也是每位助人工作者,甚至宗教人士需要不斷練習的功課。不僅是專業助人者,許多受害者,也因相同的心理機轉,對預防不幸再度發生,做出重大貢獻。例如安全舒適快捷、素來令國人稱羨的日本鐵道,也是建立在針對事故不斷改進的斑斑血跡上。2005年4月25日,一輛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福知山線快速列車,超速過彎脫軌,撞上一旁的大樓,造成連同司機員107死562傷的悲劇。在一片究責聲中,檢方起訴了多位公司高層。雖然最後無法定罪,可遺族中有一位叫做淺野彌三一的男士,在事故中失去了妻子與妹妹,次女亦受重創,卻因認定自己有「遺族的社會責任」,以鍥而不捨的精神追求真相。他在嘴上說著賠罪、卻壓根兒不認為自己有錯的JR西日本總部中,耐心尋找能夠對話的人,展開13年的漫長奮鬥,不但敲開宛如鐵板一塊的大手企業之門,甚至在犯錯是人性的前提下,改變了嚴酷的駕駛勤務教育制度,以及鐵路公司的內控管理文化。淺野與有志一同的鐵道人,放下對立心態,一同為安全展開不同的奮鬥,他們甚至覺悟,因為沒有「絕對的」安全,這將是一段沒有終點,只能不斷努力的旅程。同樣宿命,不只是台鐵人,也存在每個台灣人心中。除了捐款,我們真的可以做更多。【延伸閱讀】《軌道》松本創著╱黃耀進譯(游擊文化,2020)《行為》羅伯‧薩波斯基著╱吳芠譯(八旗文化,2019)
-
2021-05-01 該看哪科.皮膚
乾毛巾擦濕頭髮也不行! 「10個壞習慣」讓頭髮常斷裂...你中幾項了?
頭髮是每個人的自信來源,你最怕聽到「你頭髮變少了」這類的話語嗎?但隨著年紀增長,似乎又不得不去面對頭髮變稀疏的問題。若現在就處於脫髮嚴重的情況,那也先別著急,從現在起拯救頭髮還為時不晚。 改善頭髮易斷裂 10個壞習慣快戒家庭醫學科醫師陳柏臣說明,想改變頭髮的斷裂情況,其實,只要從生活方式上著手改變就可以。首先要了解哪些不好的壞習慣,是破壞頭皮健康、造成頭髮斷裂的原因:1、洗髮水溫度太高有些人習慣用熱水洗頭,以為越熱才洗得越乾淨,但熱水其實會讓髮絲脫水(就 像皮膚一樣),導致頭髮變乾、變脆弱,自然就容易斷裂並脫落。熱水不僅洗掉頭髮的保護油膜,還導致頭皮毛囊不能有效分泌油脂保護頭髮,長久下來,髮根繼續被破壞,頭髮脫落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怎麼做?洗髮時,建議要把水溫調低至25℃以下,或者就算是洗熱水澡,當換到洗頭髮時,就要盡可能的不要讓頭皮感覺燙的程度。 2、乾毛巾搓擦濕頭髮頭髮浸濕後是最脆弱、最容易斷裂的時候,大部分人習慣淋浴時順便用梳子梳通打結的頭髮,之後再用乾毛巾搓擦。其實,這個步驟對頭髮的傷害非常大,造成脫髮也就在所難免。→怎麼做?盡量在頭髮未濕透前就先將頭髮梳整,濕頭髮可以減少梳頭的次數;洗完頭之後,可用吸水性強的軟毛巾慢慢將頭髮按乾。 3、洗髮次數過於頻繁洗髮次數過多也會影響頭髮的正常生長,因為當油脂分泌不均勻時,頭皮容易乾燥並產生容易斷髮的情形。→怎麼做?建議隔1天洗1次頭髮,若無法養成這種習慣,就容易讓空氣中的髒污殘留在頭皮上,造成油脂阻塞頭皮毛孔,斷裂脫落自然就會出現;確保每2天洗2次頭,若出汗較多或產品用量過大,就更應該堅持這個習慣。 4、造型工具溫度過高頭髮造型工具很多,也可輕易在開架通路上購買,有些造型工具使用時需插電加 熱,幫助塑型的維持;有些產品則沒有溫度控制,使用越久則溫度越高。→怎麼做?可選用有恆溫控制的造型工具(包括吹風機),或限制使用次數(1週至多使用2~3次);現在有低溫或冷風吹風機,也是不錯的選擇。另外,也可在吹髮前使用護髮噴霧,能夠形成一層隔熱層,減少頭髮間的摩擦。 5、燙髮次數太頻繁燙髮的溫度會損壞頭髮及角質膜中的蛋白質,一旦角質膜損壞,就會增加頭髮易 斷的可能性。→怎麼做?燙後的髮質較容易變乾、變脆,可選擇能夠深層滋潤且補充水分的護髮產品,在洗髮後,用毛巾將頭髮擦乾至不滴水後,擦上修護產品,停留1~3分鐘後,用低溫水沖洗。而燙髮後如果頭髮有毛躁、枯黃、斷裂等狀況,也會縮短頭髮的捲度維持,最好在燙髮後1週內進行完整的養護工作。 6、經常綁很緊的辮子 經常綁很緊的馬尾或編辮子,因髮型的關係,使頭髮毛囊拉力太大,導致毛囊破 壞並形成傷疤,造成永久性的損壞。→怎麼做?建議平日可把頭髮放下來,或綁起來時也要綁鬆一點,若有明顯感覺頭髮拉扯到臉部肌膚,那就是綁的太緊了。 7、不當使用定型產品使用頭髮噴霧或號稱「能夠一整天定型」的產品,則要注意這些產品是否讓頭髮出現更嚴重的打結問題。定型產品酒精含量高,容易讓頭髮出現乾枯、脆弱的問 題;或是梳頭髮時,殘留在頭髮上的成分會導致頭髮斷裂脫落。→怎麼做?建議選擇一些柔和的定型產品,能保持頭髮水分不流失,擦頭髮時要避免頭髮快速摩擦。 8、減肥節食和服藥當身體處於饑餓的時候,會先將能量輸送給重要的器官(如心臟和大腦),而頭髮所配給的能量就會減少,當能量明顯 缺乏時,將會導致頭髮嚴重脫落。此外, 錯誤的口服避孕藥會損傷頭髮,荷爾蒙的變化則容易導致頭髮的脫落或變細;其他像是他汀類藥物、抗抑鬱藥、抗焦慮劑、抗高血壓藥物等,都會擾亂或干擾頭髮生長的正常規律,導致頭髮進入生長停滯階段,進而過早的脫落斷裂。→怎麼做?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攝取充足的蛋白質(蛋豆魚肉類),是最基本保養頭髮的要訣。頭髮最主要的成分為蛋白質,蛋白質也是唯一能促進頭髮健康生長的成分,若攝取不足的話,將會導致頭髮產生斷裂的問題。 9、搔抓頭皮力道太大有些人喜歡抓頭或摳頭皮,若手不乾淨,就可能造成發炎感染的症狀,有些人則是有脂溢性皮炎等發炎症狀,而引起的頭皮發癢。發癢抓頭若力道過大,就會導 致頭髮脫落,一旦角質層被破壞,頭髮內的纖維物質就變得容易斷裂。→怎麼做?可使用含有茶樹精油的洗髮精來清洗頭髮,緩解發癢症狀;若市售商品無法抑制發癢反應,可向醫師要求開立抗真菌洗髮精或其他成分藥物來幫忙。 10、暴露紫外線時間過長長期讓頭髮暴露在紫外線下,會損傷頭髮的強度和彈性。因為暴露在紫外線下的 頭皮會削弱其角質層,導致比較脆弱的頭髮從頭皮就開始脫落。→怎麼做?建議有紫外線直射的地方,一定要戴上帽子(最好是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帽 子),並將所有的頭髮塞入帽子內保護頭和頭髮,或使用具有防曬功能的免洗護髮素等產品。延伸閱讀: ·禿頭是用錯洗髮精害的?頭髮要天天洗? 皮膚科醫師解答正確洗頭觀念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 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你也會這樣做嗎? 
-
2021-05-01 養生.聰明飲食
降血壓吃芝麻有效?健康8問題能靠芝麻改善!專家分享簡易3食譜,讓芝麻更美味
為了遠離老化疾病,常保青春活力,許多人會選擇用食療的方式,讓自己更健康。近來,芝麻的健康成效備受關注!因為芝麻含有高度抗氧化作用成分,可以幫助去除活性氧、自由基,有效抑制細胞氧化,也能抑制身體醣化速度。 抗氧化芝麻的健康功效利用濃縮營養精華的抗氧化芝麻,打造全方位的健康功效!預防疾病、抗老化,也有助於形成強健的體魄。芝麻成分中的鋅,是活化身體免疫力的重要營養素。人體的免疫力從20歲達到高峰後就會開始下滑,因此對成年人而言補充鋅非常重要。以芝麻的鋅能量從根本提升免疫力,打造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吧!蛋白質不足的人:蛋白質是身體製造骨骼、肌肉絕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但讓人意外的是,許多現代人都有蛋白質不足的問題。將芝麻撒在米飯或菜餚上,讓每100g中含有20g蛋白質的芝麻輕鬆補充你體內所需的蛋白質。 受高血壓困擾的人:以芝麻特有的成份「芝麻木酚素」為首,加上鎂、生育醇(維他命E),可以達到卓越的降血壓功效。甚至有資料顯示,持續每天食用一小匙黑芝麻粉,一個月後血壓可下降6%! 排便不順的人: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膳食纖維能促進消化、改善腸內環境。而芝麻富含的膳食纖維,總量竟是萵苣的12倍!更棒的是,芝麻並不會有像萵苣一樣有導致體溫下降的疑慮。皮膚鬆弛或身體退化的人:在預防肌膚與身體抗老方面,芝麻效果卓越。含有養顏的生物素及硫胺(維他命B1),能讓糖質有效轉為能量,而非變成脂肪,簡直就是天然的逆齡營養補給品! 想強健骨骼的人:芝麻富含鈣、鎂、錳、鋅等骨骼不可或缺的礦物質,這些營養不容易在平常的飲食裡出現,卻能從芝麻中一次攝取到,真是助益良多。好好地食用芝麻來預防骨骼疏鬆吧! 擔心老年失智的人:大腦需要大量的氧和糖作為養分,也因此成為「氧化、糖化」的高風險器官。每天攝取優質「抗氧化力、抗糖化力」的芝麻,能守護腦神經和血管,有助於預防腦力衰退、失智症狀。想改善貧血的人:對容易貧血的女性而言,芝麻是值得信賴的好食材。芝麻富含能製造紅血球的鐵和銅,30g的芝麻中就含有一天所需的銅量,以及1/4的鐵量。同時能消除疲勞和焦慮! 芝麻不只抗氧化,更是各方營養聚集的寶庫!芝麻所含的營養不只是能用來抗氧化、抗糖化,在一粒小芝麻中還濃縮了眾多營養素。比方說,能製造身體肌肉的「蛋白質」、幫助免疫系統運作的「鋅」、可以改善腸內環境的「膳食纖維」,其他還包含「維他命B」、「銅」、「鐵」……等成分,簡直可說是營養的寶庫。許多現代人患有「新型營養失調」的症狀,這跟過往因為缺糧而造成的營養失調不同,是明明已經攝取足夠的熱量,卻沒攝取足夠的必要營養素的意思。其原因在於──偏食。例如大家會有節食或限制飲食的目標,或常常用速食取代正餐,還有一旦年紀到了,就容易傾向避開動物性食品等等的飲食習慣。其實,飲食不只是有飽足感就好,更要養成確實攝取身體需要營養素的習慣,從這點意義來看,營養豐富又方便食用的芝麻,可謂是相當優秀食材。 芝麻所含的主要營養成分 膳食纖維每100克的芝麻含有12.6g的膳食纖維,大約是萵苣的12倍!幫助整頓腸內環境,活化大腦的運作機能。 維他命芝麻含有維他命B1、B2、B6、菸鹼酸、維他命E、葉酸等,豐沛的維他命成分能提升代謝、抗氧化。 脂質占整體成分約50%。含有人體必需卻無法自行合成的脂肪酸─亞油酸,也被稱為能控制膽固醇的油酸,和其他植物油相比毫不遜色。 礦物質芝麻富含鋅、鐵、銅、磷、鎂、鈣等礦物。尤其是鋅的成分能活化免疫機能,保持肌膚或毛髮健康。此外,鐵含量還可媲美雞翅。 蛋白質占整體成分約20%。雖然大豆有比芝麻含量多的離胺酸,但芝麻含有更多的含硫胺基酸,所以選擇本書的「味噌芝麻」或「黃豆粉芝麻」,營養絕佳! 茄汁海鮮蔬菜鍋1人份/膳食纖維7.6g/402kcal,融合番茄酸味與芝麻香氣的絕品鍋物材料(2人份):研磨芝麻2大匙、煎焙芝麻適量、海鮮(蝦、干貝、蛤蠣、牡蠣等)依個人喜好、洋蔥1/2顆、青花菜1/4顆、白花椰菜1/4顆、甜椒(紅、黃)各1顆、洋菇6個、紅蘿蔔1/2條、番茄1顆、橄欖油1大匙、番茄糊18g、水600ml、蔬菜高湯塊2塊、時蘿(其他的香草也可)適量 作法:1.將海鮮事先處理好(蛤蠣吐沙、洗淨;牡蠣以淡鹽水清洗後瀝乾;蝦子去腸泥),蔬菜洗淨並切成一口大小。2.鍋中倒入橄欖油,以中火預熱,放入洋蔥炒軟後,再加入其他蔬菜一起炒。3.加入番茄糊與水、蔬菜高湯塊,以中火煮15分鐘左右。4.蔬菜煮好後,放入海鮮滾一下,撒上研磨芝麻和煎焙芝麻。5.擺上時蘿,美味鍋物就完成囉。POINT:以抗氧化力強的蔬菜,結合高蛋白的海鮮!優質食材齊聚一鍋的絕佳料理,尤其番茄的茄紅素也有很強的抗氧化力。 豬肉味噌湯1人份/膳食纖維9.2g/170kcal,根莖蔬菜滿滿也有美顏亮膚功效材料(容易製作的份量):豬里肌肉(薄切片)100g、油豆腐皮1片、蒟蒻1/3片、豆腐1/3塊、牛蒡1條、紅蘿蔔1/2根、洋蔥1/2顆、白蘿蔔1/5根、橄欖油1/2大匙、高湯600ml、味噌2大匙、七味粉適量、青蔥(切蔥花)適量作法:1.豬里肌與油豆腐皮、蒟蒻、豆腐及蔬菜(青蔥除外)統一切成容易食用的大小。2.鍋中倒入橄欖油,以中火加熱,炒豬里肌肉片。待肉變色後,加進蔬菜與油豆腐皮、蒟蒻拌炒。3.倒進高湯與研磨芝麻,煮滾後以小火~中火煮約10分鐘,溶開味噌,加進豆腐。4.盛碗後,撒上七味粉、蔥花即完成。POINT:膳食纖維與大豆異黃酮,喝出美顏好氣色!以根莖蔬菜與芝麻整頓腸內環境,大豆異黃酮帶來更佳的美顏效果,是打造健康與美肌的豬肉味噌湯。黑芝麻布丁1人份/膳食纖維1.5g/185kcal,以黑芝麻的多酚提升抗氧化力!材料(1人份):研磨黑芝麻50g、吉利丁粉5g、水1大匙、芝麻油1大匙、蔗糖45g、牛奶200ml、薄荷葉適量作法:1.事先將水倒入吉利丁粉混合後,靜置約10分鐘。2.將研磨芝麻與芝麻油放入研磨缽中,研磨混合約30秒,加進蔗糖再次拌合均勻。3.鍋中倒入牛奶與1,以小火加熱。4.大碗放入2與3,拌勻後倒入布丁容器。5.整個容器放入冰水中數分鐘,攪拌冷卻,再放冰箱冷藏1小時以上。盛裝後,佐以薄荷葉。※從布丁容器移到擺盤餐具時,將容器以熱水泡2~3秒後倒扣在器皿上,就能漂亮地脫模。POINT:黑芝麻+動物明膠,具有優越的美顏效果!吉利丁粉的動物明膠成分幾乎都是膠原蛋白(蛋白質),具有顯著的美顏效果。牛奶也能以杏仁奶替換。 本文出處/摘錄自蘋果屋出版社出版《抗氧化芝麻飲食奇蹟》 容易感冒或感染傳染性疾病的人
-
2021-04-28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60歲男睡覺揍妻子 竟是癲癇發作
一名60多歲李先生晚上睡覺時突然大吼大叫,還對妻子拳打腳踢,症狀持續兩年,造成困擾,他到醫院就診,檢查後發現他有所謂的「癲癇波」以及「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在專業藥物治療下,終於控制病情,夫妻兩人睡眠品質獲得改善。李先生睡覺時經常說夢話,一下大吼一下亂叫,手、腳還會不自覺亂踢,妻子常因此遭受波及,本以為只是當時壓力大,過一陣子就會自然好,未料這樣的狀況持續2年,妻子帶著李先生到三峽恩主公神經內科就診。三峽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君右表示,經睡眠腦波檢查及睡眠多項生理檢查,發現病人腦部有不正常放電情形,也就是所謂的癲癇波,使病人睡眠時發生癲癇,肢體不自主亂動。另說夢話情形是因病人同時有典型「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他們決定以以抗癲癇及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的藥物治療,直到病人症狀完全消失。李君右指出,睡眠中的癲癇和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不算罕見疾病,但兩種病況同時出現則較少見。癲癇會在清醒或睡眠時發作,其中有一類大腦額葉不正常放電的癲癇特別容易在睡夢中發作,這種癲癇大多在年輕時就發病,但也有少部分在成年後才發病。典型發作會造成睡眠中肢體如舞蹈般大幅度擺動,甚至衝下床,過程持續數秒至數分鐘,發作過程中病人可能稍微甦醒而意識到自己的情形,也可能整個發作過程完全無意識,通常用抗癲癇藥治療即可控制。李君右說,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則常見於中老年的男性,這個疾病的病人因為在快速動眼期有肌肉張力異常增加的情形,睡覺作夢時會把夢境中說的話、唱歌、打鬥、逃跑動作表現出來,病人則完全不知道自己行為,發作時通常伴隨大量肢體動作,有時就會造成自己或床伴受傷,該病同樣可在用藥後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李君右建議,睡眠障礙疾病五花八門,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像增加白天日照時間、睡前避免玩手機、看電視或飲酒、養成規律運動與作息等可改善睡眠問題,但是諸如睡眠癲癇、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則需進一步接受檢查與專業治療才能改善。
-
2021-04-27 新聞.活動快訊
台灣頭痛學會繪畫比賽/偏頭痛患者 少喝含咖啡因飲料
偏頭痛患者最忌諱接觸哪一種食物?答案是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陳韋達表示,偏頭痛患者應避免服用含有咖啡因的止痛藥及安眠藥,少喝咖啡及茶飲,以免大腦敏感度持續失衡,頭痛症狀更惡化。 據統計,全國偏頭痛患者達150萬人,陳韋達指出,偏頭痛發作時,除了頭痛頭痛欲裂,還伴隨著惡心、嘔吐、畏光、怕吵等症狀,不少病友無法上班上課,必須請假臥床。 飲食上,陳韋達建議,偏頭痛患者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並少吃香腸、臘肉、味精,少喝紅酒。平常可以多吃富含微量元素鎂的深綠色蔬菜、堅果、蛋黃。 許多研究顯示,偏頭痛患者深具藝術天分,歷史上許多知名畫家如莫內、梵谷、畢卡索等都有偏頭痛。為提升國人對偏頭痛的正確認知,台灣頭痛學會舉辦繪畫比賽。 此比賽分為國小、國中、高中、大專/社會等四組。首獎獎金大專/社會組1萬元、學生組8000元。自5月10日起受理收件,6月20日截止。
-
2021-04-27 醫療.腦部.神經
確診帕金森氏症,治療卻不同步!夫妻走向不同命運
最近國內一名知名藝人被診斷罹患帕金森氏症,震撼藝壇。彰化縣有一對夫婦5年前同時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老先生接受治療和運動,老太太不吃藥,病情變化好像對照組,老先生活動如常,但老太太已在2019年不幸病逝。員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宗勳今天表示,據衛福部統計,台灣超過4萬人是重度帕金森氏症患者,到現在帕金森氏症的發病原因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毒物或蛋白質沉積、退化等因素有關,中外有多名名人例如拳王阿里、教宗保祿二世、好萊塢影星米高福克斯和台灣音樂教父李泰祥都是帕金森氏症的患者。葉宗勳說,彰化縣一對蕭姓夫婦5年前同時出現身體不自主發抖的症狀,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78歲蕭姓老翁聽完醫師說明療程,願意服藥和每天運動,希望控制病情,他的妻子75歲,擔心服藥後「人會變得憨憨」,不敢吃藥,靠飲食和運動控制疾病。蕭姓老翁多次勸說老伴一齊服藥治病,兒女也勸母親接受藥物治療,蕭婦都不答應,沒想到病情持續惡化,蕭婦四肢僵硬,行動越來越慢,2019年不治。蕭姓老翁今年83歲,藥物控制良好,生活如常,對妻子不聽勸感到唏噓。葉宗勳表示,帕金森氏症病人的身體會出現不自主發抖、肌力減退、走路向前彎曲等症狀,隨著現代醫學進步、人的壽命延長,約40%的帕金森氏症患者晚期會合併失智症和大腦認知障礙,因此很多人把帕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病搞混。他指出,從病理上觀察,帕金森氏症病人「中腦的黑質神經細胞」快速退化,無法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導致無法有效傳達大腦下達的指令;已知引發帕金森氏症的危險因子有年齡、性別、遺傳因素和家族史,頭部外傷、化學物質、毒素、重金屬、有機溶劑、藥品、抽煙也會造成帕金森氏症,最近醫學又發現細菌或病毒感染可能是誘發帕金森氏症的潛在危險因素。若發現家人有顫抖、僵硬、運動遲緩、姿勢不穩、書寫障礙、溝通障等症狀,講話小聲、含糊、聲調無起伏,可能就是帕金森氏症的前兆,應盡快求醫。家有帕金森氏病人,家屬支持非常重要,共同陪伴活動不但可延緩病情而且減輕照顧的壓力,若家屬有照顧上的困擾,可參考員榮醫療體系和衛服部、彰化縣衛生局合作創辦的「樂智小學堂」與「醫事C據點」,由專業醫療團隊帶領長者活動強化筋骨,進行健康管理,讓家中照顧者得到喘息的時間與空間。【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1-04-26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醫病天地/劇烈頭痛 小心腦動靜脈畸形
61歲的上班族喬小姐身體一向健朗,無心血管或慢性疾病,最近突然出現頭痛、疲憊,原以為是壓力太大,不料某日午睡後,左半邊肢體突然無力,緊急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才發現,原來是先天性顱內動靜脈畸形,所幸治療後並無大礙。醫生提醒,若出現異常頭痛、癲癇、半身無力應盡速就醫,以免出血性中風甚至危及生命。慈濟醫院指出,經電腦斷層檢查,喬小姐頭部右側表淺位置有出血情形,因位置較特殊,屬非典型出血性中風,經腦部血管攝影後,確診為先天性顱內動靜脈畸形,在高階複合式手術室執行開顱手術後,完整清除病灶,術後恢復良好,肢體力量逐漸恢復,沒出現後遺症,順利回歸職場。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表示,腦動靜脈畸形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常見於中大腦動脈區域,較常發生在20至30歲年輕族群,男女比約1比1,好發率占人口數0.1%,也占總中風人口數1至2%。徐賢達說,腦動靜脈畸形患者腦內微血管發育不全,腦部動、靜脈交會處有不正常的畸形組織,使動脈直接注入靜脈,無微血管做橋梁,無法供應附近的腦組織氣體與養分,導致患者出現頭痛、頭暈、噁心,甚至癲癇等症狀。
-
2021-04-24 養生.人生智慧
21歲當老師,竟讓學生考試時翻書填答 吳珊儒:沒資源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分數而是邁向終點的機會
我常對我的學生說,若要問我在國外念書學到什麼,我會說第一認識自己,第二就是負責任。開拓眼界、增廣見聞、甚至習得新語言、拓展人脈……這些不一定是年輕時就必須即時擁有的能力。14歲出國的鍛鍊,其實是開始學習為自己做出選擇,並附上百分之百的代價。因為真正塑造我們成人的是自我價值、自我認知,以及責無旁貸的勇氣。若不趁年輕認識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那要如何精準地選出答案,又要我們如何甘心樂意地承受後果呢?成為國中英文老師那年我21歲,校長說:「妳最年輕,那就把最皮的班交給妳嘍!」於是為期一年,我負責三個完全不同類型的班級:幾乎是資優班的七年四班、最聽話特別挺我的七年七班,和最調皮失控的七年十一班。那年代的孩子雖然物資充沛、資訊爆炸,但大多數都還是懵懂無知幼稚天真。我很愛與學生說話,他們也很常問東問西,和他們生活像重新走過國中的日常,我也就這般慢慢地記起這片土地的味道。七年十一班,是我教的第一堂英文課。一整間鬧烘烘的教室、隨時想衝去球場的少男們、嘰嘰喳喳靦腆的少女們……反而讓人特別注意有位安靜的李品麒。他坐在面對講台左邊第二排第三個位置,多半時間都盯著桌子的邊邊看。我常注意到他上課時會自己用左右手表演戰鬥機互撞,喉頭甚至還發出模擬起飛的聲音。他英文成績頗差,總是吊車尾。有次,我刻意點名要他起立回答:「獅子的英文怎麼拼?」他左顧右盼漲紅了臉,終於看到前排同學偷偷用手比了L給他看,他掙扎半天,擠出一句「……應該是C……」,大夥兒當然笑壞了,他又氣又惱,緊咬著下唇鬱悶地低頭坐下。「老師,妳不要期待我會變厲害,我真的都不會。」他回我。「你沒試過,怎麼知道你不會?」「老師,我家沒錢補習。像江語智跟徐立軒他們補習班都教到下學期了。我阿嬤說叫我上課時就『惦惦賣共威』。」「那除了英文,你國數自社哪一科強?」「都不強……」「不可能! 每個人都一定會有他厲害的地方啊! 像老師會英文,可是我數學超級爛啊!」他透過黑框眼鏡瞅瞅我,乾淨利落的短髮冒出汗滴,說道:「老師……我只會打球。」「好!那從今以後你就負責把球打好! 你體育課要名列前茅,這是你擅長的事!」「那我國英數自社可以不管嗎?」果然是天真的小國一。「當然不是!老師管不了英文以外的科目,但明天要小考……你記得帶課本來就行。」下課後我特別跑去他身邊,想問他為什麼英文都跟不上。隔天,考試時間進入最後倒數十分鐘,我決定鋌而走險,挑戰僵化的教育體系來刺激學生。「孩子們,現在剩下十分鐘要交卷,上次考全班最後五名的舉手!」武明皓、徐博岑等人萬般不甘願地舉起手。「請把英文課本拿出來開始找答案,找到答案就抄到考卷上。抄多少算多少,答對統統給分!」活潑的武明皓向徐博岑竊笑後,快速抽出課本,目光如炬地查找起來。此時,一臉疑惑的李品麒溫吞地跟著拿出課本,看看身邊詫異的同學,再看向我。「剩下九分鐘,抄多少算多少,桶——桶——給——分。」我再次強調並用眼神鼓勵他快速行動。這時班上名列前茅的江語智跟徐立軒開始哇哇叫發出不平之聲。「齁!老師,為什麼?我也要拿課本抄!」「對啊! 老~師~那我們幹嘛複習啊?」我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下場,不疾不徐地說:「好呀,你們只要保證下次月考是全班倒數五名就可以拿課本出來抄。不然月考成績就直接倒扣。」「怎麼可能啊,老師!他們很爛欸……」身材微微圓胖的江語智,話很多,家境優渥,精力旺盛,對於班上稍微弱勢的同學皆嗤之以鼻。「所以啊,你考卷發下去二十分鐘就寫完了,我看!」剩下五分鐘,我實在懶得跟他抬槓,便把他的考卷抽走開始批閱。果然,再次全對,他又考滿分。我把分數亮給他看,「你有差這十分鐘翻課本嗎?」他得意地環顧全班,立馬忘記剛剛囉哩叭唆的訴求。剩最後兩分鐘,我用眼角餘光觀察發現班上同學幾乎都寫完了,有的在檢查,有的甚至趴在桌上玩橡皮擦。李品麒、武明皓、徐博岑和其他兩人火速地翻找答案,像在尋找國家寶藏。我心裡不禁一股暖和,原來他們需要的從來不是勝利,而是邁向終點的機會。下課鐘聲響起,考卷收回來後,我三步併作兩步向導師辦公室跑去。在草綠色辦公桌前迅速批改,然後獲得可貴的五十七、八十三、四十五、八十一、六十一,五張紅色成績。我好興奮!我好開心!英文不是他們擅長或喜歡的科目,從他們只要碰到英文課,就是一副擺爛放空的態度,放棄作答每次都交白卷,到現在至少有三人及格,其中還有兩人衝上八十幾分,我有多高興呀!那是我第一次在教學上碰到The Eureka Moment!第一次了解身為老師的真正職責不是管束教導,而是幫助學生邁向成功,一個老師真正的快樂不在於可以給學生多少分,而存在於學生贏得了多少分之中。自從我固定准許最後五名小考時拿課本出來抄答案後,在限定時間內增加他們的競爭力,也讓他們的腎上腺素穩定大腦記憶路徑。班上的成績單開始起了奇特而微妙的變化,倒數五名的人選開始調動。起初是五名內的轉換,接著竟然開始有新名字進入五名內,原有吊車尾的幾位向更高名次挪動。徐博岑跟李品麒這兩位最讓我驚訝,他們一路向前衝。到了學期末,李品麒竟然已經在中段班十五、十六名的位置。他對英文產生了不可言喻的情愫,雖然還是怯生生地面對,卻已經有足夠的自信可以征服。進演藝圈後,我時常想到教學相長的日子,想到他天真傻氣的模樣,想到他每過一個長假就成熟許多的臉龐,我突然覺得國中時那個念書總是亦步亦趨的我,也被療癒了。不需要是最好的,不需要總是因為跟不上進度而自暴自棄,只需要每次都盡力而為,誠懇地為自己負責任就夠了。那最後五名的進化對我來說才是教育的真諦。書籍介紹我的存在本來就值得青睞作者:吳姍儒出版社:三采出版日期:2020/02/07作者簡介:吳姍儒 Sandy Wu 1990年出生於炙熱的八月台北。十四歲隻身赴美求學,二十一歲以兩年半完成華盛頓大學綜合藝術系學業,畢業後返台後擔任國中英文老師。2013年開始播報Yahoo!娛樂新聞。2016年接下「小明星大跟班」主持棒,同年創下台灣電視史上最年輕得主記錄,與父親獲得第51屆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三年後,2019年再次以「一呼百應」獲得第54屆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肯定,成為出道僅六年即二度提名並獲獎之新生代主持人,慧黠聰穎的主持功力有目共睹。 一路上憑藉對寫作與文字的熱愛不斷自習,反覆咀嚼生命中所見所聞所感,在社群媒體上累積大量文字與閱眾,進而成為多面向的深度新生代女作家。延伸閱讀: 老伴啊...牽手一輩子,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
2021-04-23 養生.健康瘦身
刻意不吃早餐無法減肥 營養師建議理想早餐吃這些
不吃早餐容易瘦?打亂飲食規律更易胖 近期斷食減肥法相當風行,不少人選擇不吃早餐當減重。嫚嫚營養師指出,吃早餐或不吃早餐的說法,目前莫衷一是。過去有英國專家出書推廣「不吃早餐」造成熱烈討論,然而細究其重點在於避開過多添加糖的早餐穀物、麥片等碳水化合物,並非指所有食物都不能吃,「早餐沒有那麼可怕!」 嫚嫚營養師受訪表示,吃不吃早餐確實因人而異,必須配合日常作息及生理時鐘,如果是習慣晚起的族群,省略早餐而一天只吃兩餐,仍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未必一定要吃早餐。如果想採取168斷食法,省略早餐確實比較容易執行,也能幫助控制體重。 相較之下,打亂飲食規律易造成體重增加。嫚嫚營養師指出,美國2017年曾進行研究,找來49名原本不吃早餐的女性,讓她們吃早餐一個月後,體重竟增加了0.7公斤。營養師提醒,如果不吃早餐,但平常生活習慣不良,愛吃宵夜或晚餐攝取過量過飽,還是會讓體重上升。 刻意不吃早餐 小心下一餐報復性進食 已經習慣吃早餐的人,不吃早餐較容易變瘦?嫚嫚營養師指出,對平日作息規律的人而言,吃早餐有如「儀式感」,是開啟一天工作的重要環節。倘若習慣吃早餐卻刻意控制不吃,容易造成情緒低落,甚至在午餐時「報復性進食」,反倒容易吃下更多食物。 嫚嫚營養師表示,早餐除了有助維持作息,也是養成規律排便的良好方式,許多人吃完早餐後會產生便意,尤其國人便秘問題嚴重,規律吃早餐能起到幫助排便的效果。不吃早餐的人也可在起床時喝水,同樣能促進腸道蠕動反射。 此外,糖尿病與糖尿病前期的族群,固定飲食相當重要,嫚嫚營養師說明,相關研究曾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若不吃早餐,午餐和晚餐的飯後血糖更容易上升,造成「次餐現象」,因此三餐規律對血糖有問題的族群非常重要。 用餐間隔4-6小時 避免胰島素過量分泌 嫚嫚營養師建議,習慣一日三餐的族群,每餐之間建議間隔4-6小時,除了讓腸道消化上一餐的食物,減少消化道負擔之外,也可以讓血糖平穩。進食時會促使胰島素分泌,持續進食會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除了讓胰臟勞累,胰島素過多也會促進脂肪累積。 以往建議「少量多餐」原因之一是攝食產熱效應,消化器官在運作時也能產生熱能,消耗體內的熱量,但如果攝取不健康食物,少量多餐仍然可能造成體重增加。嫚嫚營養師提醒,過量進食容易讓胰島素亂分泌,身體也無法正常休息,更有可能出現肥胖問題。 吃完早餐就昏昏欲睡?麵包配奶茶「母湯」 很多人吃完早餐很快就感覺昏昏沉沉,嫚嫚營養師表示,吃完早餐就想睡主因是「碳水化合物太多」以及「早餐內容太簡單」,比如麵包配奶茶、饅頭配紅茶、只點一份鐵板麵或炒麵,或是只吃水果和麥片等等。早餐中過多的精製碳會化合物會使血糖快速上升、血糖不平穩、胰島素過高,更容易在中午前感覺想睡覺。 嫚嫚營養師建議,理想的早餐要攝取到蔬菜類、蛋白質類以及複合性碳水化合物,可以選擇有包蔬菜或生菜的烤雞腿三明治,或是加蔬菜的蛋餅。飲料則建議無糖豆漿、優酪乳、無糖拿鐵、無調味鮮乳等。 早餐如果吃不到蔬菜時,嫚嫚營養師建議增加蛋白質攝取,例如蘿蔔糕加荷包蛋搭配無糖豆漿,或是鮪魚蛋三明治、鮮魚湯、吐司加水煮蛋、地瓜配無糖豆漿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澱粉類則可以挑選地瓜、全麥吐司、雜糧麵包或是全麥麵皮的蛋餅,都屬於非精製的碳水化合物。 加工肉品含糖飲料 地雷早餐恐愈吃愈胖 每天吃早餐卻愈吃愈胖,精神也容易不濟?嫚嫚營養師提醒,兩大類早餐要盡量避免,第一種是加工肉品,如培根、火腿、熱狗、肉鬆、香腸,除了有致癌風險也含有過量的油鹽糖。第二是含糖飲料如大冰奶、加糖紅茶、調味乳等,油與糖的含量太高,也不利於減重。 嫚嫚營養師指出,許多人的早餐組合含有過量精製澱粉,比如漢堡麵包、油條、燒餅、白吐司、燒餅、可頌麵包、薯餅、薯條、鬆餅、巧克力吐司,有心要減重的族群,建議要避免選擇這些食物。 被視為相對健康的果汁,由於纖維已被榨斷,變成相當容易吸收的糖份,只適合牙口不好的年長者,一般人建議直接吃水果。 早餐只吃蛋白質能變瘦?營養師建議這樣吃 早餐只吃蛋白質就會瘦嗎?嫚嫚營養師認為並不一定,但早餐只吃蛋白質確實相對容易執行,也有增加飽足感、幫助血糖平穩等作用,除此之外,還須注意食物烹調方式,盡量減少油炸、油煎如炸豬排漢堡、卡拉雞腿堡等。也建議加入蔬菜攝取量,例如牛蕃茄、小黃瓜等等。 有些人採取計算熱量來減重,嫚嫚營養師表示,挑對食物、吃對份量才是重點,食物以天然、原型最好。份量則用比例理解更容易,早餐可以吃一個掌心大小的蛋白質份量,約為一顆蛋、一份掌心大小的雞腿排或是一杯240cc的豆無糖豆漿,再搭配一個拳頭大小的複合性碳水化合物,如中小型地瓜、6湯匙燕麥片、1-2片全麥吐司等等。 營養師提醒,早餐並非不能吃,重點是挑選正確食物、吃對份量,同時避開含有過多油份糖份,以及高熱量和高含鈉量的食物,一樣能夠吃得健康並幫助維持理想體重。 《延伸閱讀》 .缺鐵易疲倦、掉髮、生病 紫菜蛋花湯等5湯品有助補鐵!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23 失智.非藥物治療
預防方法/更年期症狀有哪些?醫師教你4步驟,改善更年期不適
更年期的賀爾蒙變化,會產生失眠、盜汗、胸悶、心悸以及熱潮紅、尿失禁、疲倦感、陰道乾澀等症狀一一襲來,讓人陷在情緒障礙中,本篇文章教妳自我覺察接納自己,調適更年期症狀,還有透過舞蹈帶妳擺動身體,紓緩壓力,改善更年期不適。根據研究指出,跳舞可以刺激大腦運作、強化腦部神經,有助於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失智症的風險。沉浸在多種變化的節奏動作中,促使長輩不斷學習,增強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嘴角也不自覺地上揚。物理治療師王沛鈞(汪汪)用有趣簡易的舞蹈形式,充分鍛鍊更年期女性的身心,平常也可多跳舞訓練肌力,改善整體生活品質。越跳越起勁 隨音樂旋律活化全身海馬迴是大腦的記憶中心,失智症患者最早開始退化的部位也是這裡,運動量適當的舞蹈,能幫助延緩大腦的老化和海馬迴萎縮。王沛鈞說明更年期女性跳舞的好處,舞動身體是很好的紓壓方式,更是抗老化處方。隨著音樂旋律活化全身,心情不知不覺就輕鬆起來,不妨邀家人朋友一起擺動身體,讓壓力煙消雲散。面臨更年期的女性朋友,常蠟燭兩頭燒,心理師王映之呼籲更年期也要好好愛自己。「熟齡女性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常疏於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承受極大內外壓力。」熟齡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退,生理變化讓人痛苦不堪,加上孩子離家求學的空巢期、先生退休重新相處的摩擦,自我價值受到了動搖。自我覺察接納 享受比年輕更美好的事王映之提到,荷爾蒙的變化嚴重影響身體症狀,包括晚上睡不好而整體能量變差,甚至變得特別敏感、愛哭,女性常產生「是不是自己不夠好」的負面情緒。這個時候,家人的支持相當重要,可試著協助找出心靈支柱、朝擅長領域發展,平衡心情自我調適。另外,更年期症狀容易被忽視,適時尋求醫生協助,青春下半場不只是「她們」的事。改變「沒關係,我可以」的自我要求,王映之建議熟齡女性可從下列四點做起,更年期快樂多一點。1.覺察:更年期的憂鬱及焦慮常不自知,應樂觀正面看待身心理變化,接受角色的轉換。2.求助:對於家人無法理解的情緒,要適時傳達「我需要幫助」的訊息,尋求解決方式。3.互助:可多參加坊間的照顧者喘息課程,與其他有同樣困擾的熟齡女性交換意見。4.學習:培養自己的興趣,或是參加志工活動或副業。在擅長的領域盡情發揮實力。照顧長輩和自己 快看這些讓自己好好生活的方法:https://pse.is/3au56l
-
2021-04-2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鬼臉鬼叫一天20次!妥瑞症纏身10多年 腦電刺激術現奇蹟
在您的周遭,若看到有人眨眼、甩頭、踢腿、罵髒話、吐口水,別緊張,這可能是妥瑞症患者,他們常因不自主鬼臉鬼叫而遭到誤解、嘲笑。北榮最新利用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DBS),成功治療2名被妥瑞困擾10多年的病患,一位進步達90%以上,還找到正職;另一位堪稱頑固性妥瑞,比率僅十萬分之一,進步也有50%,為全台首例,照顧多年的父母猶如看到奇蹟,相當感恩。北榮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牧宏表示,妥瑞症學齡時期盛行率約0.66%,男生大於女生,大部分從5-7歲開始發病,通常青春期過後,幾乎一半的小孩抽動會減少到最輕微,但仍有不到1/4的小孩仍有持續性抽動,更有約十萬分之一的機率,因為有其他精神相關共病,造成治療上的複雜及困難。20歲的黃先生,10歲時發病,症狀就是嚴重鬼臉、聳肩、扭脖子、跺腳,16歲時症狀加劇大聲吼叫,每次吼叫持續1分鐘,一天高達20次,尤其吃飯拿餐具、坐車、與人講話或緊張更是發作高峰,去年接受北榮腦電刺激手術後,目前鬼臉症狀幾乎消失,也找到了正職回歸生活正常。另一位21歲的簡姓男子,3歲先診斷自閉、焦慮、過動,有拔毛癖,10歲開始動作抽蓄,亂丟東西、罵髒話、比中指、亂摸等不雅動作,越大越嚴重,一次在捷運衝動對女士不禮貌走上官司,目前還在精神鑑定,接受腦電刺激手術已獲得50%的改善,目前還在穩定進步中。陳牧宏表示,妥瑞症真正病因不明,可能和基底神經核多巴胺或血清素有關,也可能和基因遺傳或自體免疫有關,若沒那麼嚴重,藥物可以協助緩解,但若藥物功能不佳或年紀增長卻沒減輕,深層腦部電刺激是目前唯一的治療方式。北榮功能性神經外科主任劉康渡表示,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用於巴金森氏症治療已長達2、30年,對於治療情緒精神疾患雖然還在實驗階段,但1999年以來至今,也有200位妥瑞案例的文獻發表,未來更希望走入憂症、失智,藥物成癮、厭食等更普及的精神疾病。北榮神經內科醫師蔣漢琳表示,深層腦部電刺激是將0.1公分細的電極導線植入大腦,以磁振造影(MRI)定位控制運動及情緒的蒼白球前內側核區,以調控大腦不正常迴路,手術成效佳且持久,除了妥瑞症,一位42歲許小姐因20年前服用多巴胺拮抗劑導致全身肌張力不全,走路形同僵屍無法站平危及生命,經腦部電刺激手術治療後,現在整個人「腳踏實地」判若兩人。
-
2021-04-22 該看哪科.婦產科
孕期服用維生素C 幫助幼兒腦部健全
孕期時適量服用維生素C,可以讓嬰兒的大腦發育更健全。研究顯示,子宮缺氧常常是導致許多嬰兒和孕婦疾病的元兇,如胎盤感染、妊娠糖尿病等,子宮缺氧也會導致嬰兒腦部發育不健全,但孕婦若適量服用維他命C,即使氧氣供應不足,也可以確保嬰兒大腦正常發育,減少出生後腦部衰弱的機會。增進嬰兒記憶力Study Finds報導,子宮缺氧被稱為「慢性胎兒缺氧」,是女性懷孕期間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該疾病和許多孕婦疾病有所關聯,如胎盤感染、妊娠糖尿病或孕婦肥胖,另外子宮缺氧也會導致嬰兒腦部發育不全,會導致無法形成長久記憶,並加速衰老。劍橋大學的研究指出,孕期間服用維生素C,有助於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生理學系教授狄諾表示,維生素C本身就是一種抗氧化劑,即使子宮供養不足,也能保護胎兒的腦部正常發育。該研究利用懷孕的老鼠測試維生素C對於胎兒腦部保護的作用,團隊將一組懷孕的老鼠暴露在缺氧環境中,導致胎兒出現缺氧狀況,其他對照組則暴露在正常的供氧環境下,而每個實驗組,都有一半的老鼠飲用水中添加維生素C。子宮缺氧難預防實驗結果發現,在子宮中缺氧且沒有維生素C的老鼠,記憶力差,學習力也十分緩慢,但在缺氧環境下有補充維生素C的老鼠,學習力、記憶力和其他在充足氧氣下生長的老鼠,表現出一樣的學習力和敏銳度。美國實驗生物學學會聯合會指出,有胎兒缺氧的嬰兒,海馬體發育不佳,而海馬體和記憶力有關,但子宮缺氧的原因複雜,因此孕婦及早服用維生素C預防,可以減少嬰兒罹患注意力缺陷、失智症等疾病,【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1-04-22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腦袋進水可能危及生命 引起腦壓上升即需考慮治療
大腦是人體的指揮中樞,有堅固的頭殼保護,腦袋的容積是固定的,一旦腦袋內的病變產生質塊效應,則勢必造成空間壓縮而引起腦壓增高。「腦袋進水」即是造成腦壓上升常見的原因之一。「腦袋進水」有幾種狀態,若過多的水積在腦室系統內稱為「水腦症」;若過多水分子積聚在腦實質,即為「腦水腫」。腦袋進水症狀,可從輕微頭痛、意識障礙到危及生命。「水腦症」俗稱腦積水,是神經外科常見的問題,指的是腦脊髓液不正常的堆積在腦室系統內,正常人每分每秒都在製造腦脊髓液,腦脊髓液經過腦室循環後圍繞在大腦和脊髓的表面,當腦脊髓液分泌過多或脊髓液流動與吸收受阻,會造成腦室擴大引起症狀。水腦症常見症狀,包括失智症、步態不穩與小便失禁。大腦導水管阻塞,可考慮內視鏡第三腦室開孔治療;其他水腦症治療,以外科引流為主,如腦室腹膜分流手術或腰椎腹膜分流管手術。「腦水腫」是過多水分子積聚在腦實質細胞內外的空間,可分為二種,與腦部直接相關常見的,包括中風、腦腫瘤與腦部感染、發炎;和腦部無直接相關的,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惡性高血壓、肝性腦病或低血鈉症與高山症。有時腦細胞受到損傷後,釋放的發炎物質影響了細胞內電解質平衡,導致過多水分進入細胞,造成細胞腫大,此為「細胞毒性水腫」。另外,發炎物質也可能造成腦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水分從血管進入細胞間隙,此為「間質性水腫」。腦水腫本身未必會有症狀,但如果腦水腫造成腦壓上升引起症狀,則必須考慮治療。最常用的是滲透療法治療腦水腫,亦即利用藥物製造滲透梯度,把多餘水分帶走;也可因應病情,使用類固醇來改善血管通透性,改善間質性水腦。其他治療方式,包括使用呼吸器,降低血中二氧化碳引起血管收縮,降低腦壓;適當的麻醉或低溫療法減低腦部代謝,並減少發炎反應。有時可能要考慮手術將顱骨切除,提供腦部腫脹空間,可有效降低腦內壓力。
-
2021-04-22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長照常見問題 如何讓長輩能舒適洗澡?
洗個舒服的澡是所有人共同的嚮往,也是安撫疲憊整體的身心最好的方式。但是洗澡對於許多長輩而言,其實是個非常複雜又繁瑣的過程,特別是大腦記憶力退化,或是體力不佳的長輩,每次洗澡可能都是大工程。如何讓長輩能夠舒適的享受洗澡過程,又不會因為時間拖延太久,或是水溫不適合而著涼或燙傷,也需要家屬和專業人士協助。中醫照護評估若是個案抗拒洗澡,或是連續好幾天沒有辦法順利清潔,身上已經發出異味,中醫師會協助家屬釐清長輩無法順利洗澡的原因。不想洗澡其中一個原因是覺得穿脫衣服的過程太過麻煩,特別是在冬天衣服數量多、氣溫又低,若是能由家屬或照護者協助,將可以減輕長輩的負擔。現代洗澡的過程較過去複雜許多,頭髮、臉部、身體都有相對應的清潔劑,還有刷洗工具和先進的蓮蓬頭、浴室設備需要操作,對於長輩而言常常難以理解詳細的操作步驟,也常是降低洗澡意願的重要原因。中醫師也會在家屬的協助下,了解個案在洗澡的哪一個步驟出現問題,是在脫衣服時手臂卡住無法順利伸出?或是在放水時難以辨認冷熱而燙到?或是在選擇清潔劑時不知所措?或是滿頭泡沫卻找不到出水開關?這些對一般人來講再簡單不過的步驟,對於認知功能退化或失能的個案,卻無比困難。找出個案最難進行的步驟給予適當的協助,能幫助他們更舒服的享受洗澡。經絡穴位按摩針對長輩因為腦部認知退化而無法正確使用洗澡器具,進而抗拒洗澡或花費太長時間的問題,中醫師會教育個案及家屬,可以按壓頭部兩側上面的運用區,以協助長輩正確的辨別與使用器械。在長輩洗澡時,可以配合按摩肩背部膀胱經的穴道,以協助身體放鬆,改善背部僵硬痠痛的情形。例如上背部的風門穴、肺俞穴,以及下背部的命門俞、關元俞等等。若使用蓮蓬頭沖澡時,也可以輕輕沖洗脖子下方的大椎穴,具有補陽上半身陽氣的效果,能夠增強長輩的免疫功能,並且放鬆僵硬的背部肌肉。藥食同源中藥許多中藥不僅是可以透過嘴巴服用,也可以在跑澡時加入洗澡水當中,可以幫助身體更有效的舒緩疲勞,並且有保護皮膚的效果。例如艾草、生薑、佛手柑等等。此外,在浴室中使用具有芳香味道的中藥材,也可以幫助長輩更好的享受洗澡過程,甚至會期待每天的洗澡時間,例如肉桂、玫瑰花、柑橘等具有芳香氣味的藥材等。耳穴敷貼按壓在洗澡前並不建議進行耳穴敷貼,以避免因為接觸皮膚而造成發炎、紅腫、過敏等現象。但是在洗澡時,可以一邊輕柔的清潔並按摩整個耳朵,在耳上有一系列的穴位對應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輕柔的按摩全耳,可以幫助身體氣血運行,恢復身體的疲勞與不適。飲食生活宜忌在長輩洗澡前,若是家屬可以先幫忙準備好浴室的環境,可以幫助長輩更順利愉快的享受洗澡過程。沐浴乳盡量選用可以一罐清洗全身的泛用型洗潔劑,不會用到的瓶罐與器具可以先收起來以避免長輩困惑或拿錯,特別是具有危險性或腐蝕性的浴廁清潔劑,請務必要事先收好。環境的溫度可以在洗澡前先以暖氣稍微加熱,以減少脫下衣物時的寒冷感;水溫則建議維持40度左右的溫度,太高的溫度不僅容易造成燙傷,也會對皮膚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壓力。※本文由林舜穀中醫師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4-2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如何增加持久度?多打手槍有用嗎?醫教3招鍛鍊助延長
男性的持久度,一直是不少男性民眾在意的事情,不僅攸關男人面子,也關乎伴侶的性福。不過究竟時間多久算是正常?怎樣又算是早洩?又該如何延長時間? 多久射精算正常?怎樣算早洩? 一般情況與早洩 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指出,一般而言,男性從進入後沒有中斷的情況下,通常會在約4~10分鐘後射精,此為常見範圍,部分少於1分鐘會定義為早洩。若高於30分鐘,則屬持洩,相較更為棘手,容易因為難以達到終點,使雙方身心俱疲。 無法控制也是早洩 早洩的定義可從時間、無法控制、伴侶是否能夠滿足三點來看。一般而言,男性在將達到高潮的感覺時,可換個姿勢、稍作休息藉此中斷高潮感。若無法控制,也得留意是否有早洩的情況。 伴侶無法滿足 有早洩困擾的人,一大部分並沒有早洩的問題,而是在「伴侶的滿足程度」上的相對早洩,也就是為了要求表現、滿足對方等所衍伸出來的壓力。因此若觀察有這樣的情況,鼓勵雙方可以多討論,看如何將時間調整到相近的程度。而自慰的時間長短並不算在其中。 早洩的常見原因有哪些?醫:包括越擔心越容易早洩。 程威銘醫師指出,撇開相對早洩來說,早洩的原因可分成原發性和次發性兩種。原發性早洩常見從第一次性行為至今都很快射出,甚至可能在前戲、戴保險套時就結束了,這種情況多和大腦狀況有關,如神經傳導物質或天生較為敏感。 次發性早洩指得是原本沒有射精問題,但因某種原因出現繳械變快的情況,可能因素包括了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常見如球狀海綿體肌的肌肉運動量不足、包皮過長或包莖等龜頭較為敏感族群,或是因男性荷爾蒙不足、尿道、攝護腺感染、發炎等因素所致。心理因素則如情緒、壓力等,像是不少人擔心自己有早洩的情況。醫師提醒,越擔心早洩問題的人,往往越容易有早洩的情況。另外,也有一種情況是太習慣早射。以自慰來說,自慰並不用多求表現,達到高潮即可,這也往往讓身體習慣了這樣的節奏。 打手槍有增加持久度?網傳這些方法真的有用嗎? 網路上延長射精時間的方式繁多,舉凡是日常多自慰、背九九乘法表、用蓮蓬頭沖龜頭、割包皮、吃生蠔等。程威銘醫師指出,上述這些方法中,只有背九九乘法表和割包皮是有助於延長時間的,不過效果也是因人而異。 程威銘醫師解釋,背九九乘法表的用意在於轉移注意力。而割包皮則是在於降低敏感,但若關鍵不在敏感,效果自然也相對有限。至於沖水,雖看似有助刺激以降低敏感,但時間相對較少,難以達到鍛鍊效果。而吃生蠔則多為心理作用,大家口耳相傳,自然也就相信吃了有用,但以目前的醫學研究來看,還有待更進一步的證實。至於多自慰醫師則表示,自慰確實有助於鍛鍊,但關鍵在質而不在量。 醫教3招鍛鍊陰莖,有助延長持久度! 程威銘醫師指出,想要達到延長射精時間,日常生活可多加鍛鍊,如凱格爾運動、根部打槍法、射精控制法等作訓練。 凱格爾運動: 凱格爾運動可分成連續型、持續型兩種,可先以小便時中斷排尿找出感覺,要訓練的球狀海綿體肌同為中斷排尿的感覺。但中斷排尿不宜太多次,以免傷身,1~2次抓到感覺即可。找到感覺後鍛鍊,連續型配合呼吸,吸氣用力,吐氣放鬆,連續10次,早、中、晚各做三組。持續型則為出力至無法繼續為止,早、中、晚各做三組。 根部打槍法: 此方法適用於自慰時,相較以往刺激龜頭等較為前端部位,改為著重在根部距離身體較近的部位,藉由改變刺激作為鍛鍊。 射精控制法: 此方法目標在於降低敏感度,可分為4個階段,成功控制後可進入下個階段。各階段每周可練習2~3次,切勿貪多,最後要射出來,以避免攝護腺鈣化等其他問題。 階段一:不使用潤滑劑自慰,在有感覺的時候停下,休息,深呼吸,待感覺消退後再進行。反覆3~5次,最後射出。 階段二:同樣不使用潤滑劑自慰,在有感覺後,降低刺激強度,例如放慢速度、手放鬆等。讓陰莖習慣在有刺激的情況下把持得住。反覆3~5次,最後射出。 階段三:前述的方式使用潤滑劑鍛鍊。 階段四:實際鍛鍊,在性行為時有感覺時變慢、停下、呼吸、降低交感神經。若真的感覺快撐不住,將陰莖抽出,按住龜頭的繫帶,等高潮感消退,延長射精時間。 程威銘醫師呼籲,若有早洩的困擾,除了鍛鍊,可先至泌尿科與醫師討論,找出原因並確認是否真為早洩問題。同時也可釐清是否為壓力所致,和伴侶做良好的討論。性行為的情境改善,也有助於延長持久度。 《延伸閱讀》 .吃生蠔、掛重物能增勃起硬度?醫教4招真正有助強化! .你有多硬?勃起硬度也分等級!醫:硬度不足恐增心肌梗塞風險!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周五接種潮再現 昨單日接種數達2234人
AZ疫苗自3月22日起接種,目前以累積3萬2039人次,昨日單日接種人數為2234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先前指出,周五施打率都會比較好。目前接種數最高的一天為4月9日,同樣也是周五為2577人。目前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總計有328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即使是被歸類為嚴重不良反應者,現在都恢復良好。莊人祥表示,AZ疫苗接種的打氣,受到不良事件影響,特別是大腦罕見靜脈竇血栓事件,目前有些專家建議可以擴大施打的點,增加接種率,事實上,並不是很多人想打打不到,所以現在開更多的點,只會讓更多人無法湊齊。至於是否加速擴大接種的順位,莊人祥表示,一直都在評估中,後續會有一些配套在進行規劃,也會觀察下周三起自費疫苗接種的情形為何。
-
2021-04-16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常腹瀉、傷口慢好…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
李小姐過了 50 歲之後,老覺得時常感冒、腹瀉、莫名發熱、傷口不容易好、容易疲勞、一變天就渾身不舒服,三天兩頭往診所跑,雖短暫緩解,但很快症狀又找上來,不得已只好來大醫院就診,但檢驗結果並無明顯異常,在長期耗損體力的情況下,尋求中醫調理身體。幾種免疫力低下的症狀:1、腹瀉:腸道是免疫力重要的來源,又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大腦」,人體有 70%的免疫細胞都存在於腸道中,同時約有 100兆的腸道益生菌,協助維持身體的免疫功能。2、莫名發熱:免疫力低下,會造成慢性發炎,使人容易處於低燒的狀況,身體常會有莫名的發熱感、覺得口乾舌燥。3、傷口不容易好:免疫系統內的血球也具有傷口修復的能力,傷口不容易癒合,除了代表傷口修復環境不佳,也可能細菌病毒仍存在表面。4、容易疲勞:免疫細胞也可幫助代謝廢物排除,代謝廢物堆積常會造成人體疲倦。5、一變天就渾身不舒服:當代謝廢物及發炎物質長期堆積在身體內,氣血循環也會因此運行不順,天氣變化則容易有全身不舒服或筋骨疼痛的症狀。6、容易感冒:免疫力代表身體的防禦力,免疫力低下則容易受病毒、細菌侵害。(參考資料:https://heho.com.tw/archives/75845)回到李小姐的狀況,經了解李小姐的症狀後,主要是工作型態無法正常用餐,時常有胃悶脹痛、噁心感,更減少了飲食量,疲倦的情況下又需打理家中事務,常常忙完後已經是深夜,隔天又需起床上班,睡眠不足,上班精神也差,整體營養氣血狀況均不足的狀況下,免疫力低下,因此時常有感冒症狀。面對感冒的症狀,給予增強營衛免疫力的桂枝湯,胃悶噁心的部分給予半夏降氣和胃,酌加少量大黃加強二便排除代謝廢物,使腸胃功能恢復,營養吸收足夠,且清除慢性發炎等代謝廢物,使免疫系統健康穩定。服完上藥之後,李小姐的胃口及精神都增加了,發熱感已無,睡眠品質增加,數月下來感冒的情況也減少許多,工作更有效率且注意力集中,再也不用三天兩頭就往診所報到,人看起來也健康年輕許多。也建議李小姐適當服用適合自己體質的中醫藥物或針灸校正偏差的體質。生活型態5調整此外,增強免疫力可透過生活型態調整來增強中醫臟腑功能,達到健康長壽,中醫的臟腑:與西醫的器官不同,是維持生理功能的統稱。心主血脈,肺司呼吸,脾主吸收運化;肝藏血,主疏泄,調節精神情志;腎藏精氣,主生殖,與水液代謝相關。所以透過以下的調整,可以幫助中醫臟腑的生理功能運化正常,維持健康。1、均衡的營養:脾胃臟腑功能主要能將營養吸收供給全身,充足的營養除可以維持免疫力,也可減少落髮、貧血等症狀。2、適度的運動:心臟主血脈循環,肺主呼吸也主身體防護免疫力,規律適度的運動,能預防感冒或病毒侵犯,也有較佳的抵抗力。3、放鬆的情緒:肝主疏泄,心主神明,心肝兩臟腑與情志、情緒相關,也與內分泌神經系統相關,不穩定的情緒影響心肝臟腑運作失常,長期下來也對免疫系統的衡定產生影響。4、規律的大小便:大小二便是身體的代謝廢物,水分的排除與腎臟腑的元氣相關,正常的解便則維持腸道免疫細胞的健康,與脾胃臟腑也有相關。5、足夠的睡眠:足夠的睡眠除可讓身體自我修復及放鬆,也可減少元氣的消耗,改善慢性疲倦,使臟腑功能運作合宜。(本文經臺中榮民總醫院授權刊登,摘錄自中榮醫訊月刊電子報第270期)